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mooc教学论文实用13篇

mooc教学论文
mooc教学论文篇1

开放访问是MOOC的首要特征,它意味着公开、民主和自由的学术精神。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对课程进行选择与比较,信息的开放性和透明性比传统教育更强。MOOC面向全世界的学习者,只要拥有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就可以免费学习到世界著名大学的优质课程,使时空和经费对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的限制降到极小。

(二)内容的规模性

MOOC的大规模体现在两个方面,众多参与者的课程数量规模较大,以及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规模较大。没有学生人数限制,一门MOOC课程动辄上万人。随着宽带网络、移动技术和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其受众将更加广泛。

(三)课程的微型化

MOOC的视频课程一般为10分钟甚至更简短的“微型课程”,这一特点迎合了学生保持注意力的最佳时长需求,也便于突出教学要点、重点和难点。学生能够对这些短视频进行播放步调控制、回放、暂停、快进等操作,便于对相关内容进行探究和复习。

(四)在线互动交流

指学习是在互联网上完成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安排学习时间,学习不受时空限制。MOOC提供一个互动式的网络环境,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连通学生、教师、教辅人员等各方群体并为其建立一个庞大的全球性的在线学习社群,使得师生间、学生间交流互动快速而便捷。

二、建立医学课程教学MOOC的意义

MOOC最重要的价值是创造了一个世界范围内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的大课堂,以及世界著名大学开放课程的舞台,推动了封闭的大学课堂向信息化时代的多元、开放、共享课堂的历史性转变。方兴未艾的MOOC潮流正在引发一场世界范围高等教育领域的大变革。医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潮流中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世界著名大学精英教授的MOOC优质课程将吸引来自全世界的众多学习者,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评价,甚至批判性的意见和建议,对大学实体课堂教学带来冲击,对大学精英教授是一种全新的挑战;这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肯定了学生学习的自,推动着以教师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对现行的医学教学评价模式以及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有所反思。

(一)MOOC对于医学高等教育的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高等医学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MOOC为医学生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大量的优质医学教育资源,且这些课程大多来自于世界著名大学,如目前近15%的医学MOOC课程是由世界著名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提供。MOOC不仅是简单的课程共享,也是教学技术的成功创新。MOOC突破了传统在线视频的单向传输特性,提升了视频课件的交互性,它不仅可以提供教学法上的支持,而且也可以在师生互动模式、教学资源建设与创新应用、开放内容与开放教学等许多方面,给予医学高等教育以启迪。MOOC的发展,尤其是MOOC的开放内容与开放教学机制,实际上创造了一种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模式,一种将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紧密结合起来的新模式,一种自上而下的教育资源建设新模式,这对于深化和发展医学在线教育,以及医学教育资源建设与创新应用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因此,MOOC对于推进医学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深化医学创新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MOOC对于医学人才培养的意义

由于关系患者安危,对医生的职业要求很高,需要高等医学教育培养全方位综合发展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现代医学人才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过硬的实践技能、优良科学素养、崇高职业精神与社会责任感。随着医学的迅猛发展,医学工作者除了应具有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和渊博医学知识之外,还要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而MOOC的出现给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带来深刻变化。首先,MOOC提供的医学课程都是著名医学院校精英教授提供的优质课程,且往往都制作精美、精益求精。在MOOC教学中,知识讲解清楚且富有条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参与度有很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北京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两所著名高校曾做过MOOC与传统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结果发现MOOC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二,MOOC课程的学习成本低,不需缴纳任何费用,就可以通过MOOC学到最优质的课程,从而刺激了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只要有一台可连接到互联网的移动终端,就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医学MOOC课程进行学习,促进了教育公平,并为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第三,MOOC可提高医学生获取和评价信息的能力,锻炼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结合实体课堂学到的医学理论知识,自主在线观看病例讨论、手术演示、技能操作等MOOC课程视频,可以在互联网上不限时间和地点地针对学习中的问题和观点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和互动。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进度和学习能力,MOOC还向医学生打开了按需学习之门。由于MOOC的网络学习所占比例较大,便于教师及时便捷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为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三)MOOC对于高等医学院校发展的意义

对于高等医学院校的发展,MOOC既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发展的机遇。MOOC浪潮席卷之下,世界范围的名校、名师、名课同台竞技,MOOC就是以名校、名师、名课“三驾马车”作为动力驱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这趟列车的飞驰。从宏观上,面向全世界开放的大规模在线开放式课程MOOC,是一所医学高等院校展示其教学实力的平台,也是一个树立品牌的过程,医学院校能提供的MOOC课程及课程的受欢迎程度,是其教学水平、教学实力以及影响力的体现。MOOC的推行,将为高等医学院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因此,优质医学MOOC对于提高高等医学院校自身知名度,提升大学形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MOOC的建设与应用对于推进我国优质医学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医学教学的全面融合应用、改进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我国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信息化的综合效益,以及提升大学形象和知名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MOOC引入医学教育教学的构想

MOOC以其独特的形式赢得了广大学生的青睐,也是高等医学院校共享优质资源、提高学校教育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医学高等院校建立医学MOOC已经成为现实,我国医学教育教学只有抓住这一教育变革的机遇,主动改革,开拓创新,不断融合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发展新的教育模式,才能更好地引领医学教育的发展。

(一)逐步建立全国医学教育MOOC资源共享平台

在医学教育MOOC建设之前,应认清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处境和国情,明确我国医学院校的定位和优势。在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等相关组织的统一协调下,推动医学MOOC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在医学MOOC建设初期,需要国内一流医学院校之间的协同合作,形成校际联盟,完善医学MOOC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加强信息融通,逐步建立医学MOOC公共优质资源共享平台,促进优质医学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教学资源的价值在于开放与共享,医学MOOC资源共享平台建成后,可以与国内外成熟的MOOC网络学习平台合作,为MOOC模式的医学学习提供内容支持,实现不同院校医学生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共赢,共同为我国医学教育教学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建设医学MOOC优质核心课程、微课程等课程资源

优质课程是MOOC平台的内容,是构建MOOC教学模式的核心。首先,需要结合国内外优秀的医学教材,将国内外专家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组织一线优秀教师和学科专家共同研究讨论,针对医学MOOC视频资源的设计原则、结构框架、开发标准及流程等制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规范,确定各医学课程教学微视频库的课型分类和各门课程的知识点谱系,对医学MOOC课程的内容进行反复讨论锤炼;第二,建设医学MOOC优质核心课程,要高度重视微课程的创新教学设计,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编写教学计划,强调“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教师授课与学生探究的结合,改变传统医学教学模式的弊病。此外,要在注重对单个知识点的MOOC微课程开发同时,更要注重对医学学科系列化、专题式、结构化、完整性的MOOC微课程建设,鼓励教师根据自己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开设相对完整的、系列化专题式的医学MOOC微课程。如在学生完成预防医学的专业理论课程学习后,教师可针对新型传染病(如今年爆发流行的埃博拉出血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建立专题MOOC微课程,从流行病学、毒理学、环境卫生学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讲解,为学生建构系统性的知识构架。只有这样,才能使医学生既能基于知识点的有“针对性、查缺补漏”式学习,也能选择某个专题开展连贯性、完整性的建构式MOOC微课程学习,这也是当前我国医学MOOC微课程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第三,要大力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医学MOOC微课程,其设计关键是要从教学目标制定、学习者分析、内容需求分析、教学媒体选择等方面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制作出“让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最恰当教学方法和策略讲清讲透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按自己的学习完全掌握和理解一个有价值的知识点”的医学MOOC微课程,确保微课程能够满足医学学习者的实用、易用和想用的直接需求;第四,要注重团队协作开发,提高医学MOOC微课程建设水平与开发效率,避免教师个人或学校闭门造车、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在财力、人力、精力、技术支撑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医学核心课程的部分章节MOOC化,在部分医学院校施行一段时间后,根据学生的反馈来调整、弥补MOOC课程中的不尽完美之处,通过总结经验并进行完善,条件成熟时再大范围推行;第五,医学MOOC课程要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既要能满足本科、专科,乃至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等不同培养层次的学习需求,又要能作为必修课、选修课等不同课程属性的课程使用,同时还要兼顾毕业后医学教育、规范化培训执业医师,以及基层卫生人员培训的需要。

(三)加强医学MOOC师资培养和队伍建设

MOOC带来的医学教学改革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MOOC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从课程的选材、课程的实现、动画的配备到后期制作都要有精心的设计,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积累和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从MOOC的教学特点可以看出,严格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评测要求、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合理的课堂安排和时间划分等等,这一切均对高校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医学MOOC的制作不仅要求教师具备很强的表达能力、一定的表演能力、广博深厚的医学专业知识,以应对学生在互动交流时的提问,还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医学MOOC课程教师的授课过程中不仅要合理控制时间,还要精心设计问题与答案,更要及时通过信息反馈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如何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如何实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如何胜任高水平的翻转课堂,都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对医学专业教师来说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未来的医学专业教学应更多体现知识的探索和师生的互动,这就需要高等医学院校教师不仅要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而且要潜心于医学专业教学方法的研究,不断提高传授知识的能力和水平。医学MOOC课程的建设除了优秀的授课教师之外,还要有一个分工明确且组织协调的专业化团队,包括学术团队、制作团队和运行团队。因此,有条件的高等医学院校应加快对MOOC师资及专业团队的培训,加深对MOOC理念和技术的认识,为优质医学MOOC课程的建设储备力量。通过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和对医学MOOC教育理念认识的加强,使医学MOOC真正朝着“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方向快速发展。

mooc教学论文篇2

2.MOOC的理论基础。MOOC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关联主义学习与行为主义学习的结合,联通主义强调以每一个学习者为单点知识,组成一个学习者的群体性共享性网络平台,这种平台共享学习资源又被作用于每个学习者网络中,实现联通主义阐述的“关系中学”的学习理念。在行为主义应用上,MOOC课程开发了具有广泛应用性的微视频、微课程、微测试和自动微反馈的学习形式,具有海量知识库、易操作性、反复学习刺激与结构化与半结构化语义等特点,形成了一个融合学习、测试、评价与反馈等稳定程序的教学模式。

二、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发展

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中最核心的内容,是保障学校人才培养实施最重要的环节。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区别于本科院校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方向的职业化、技术性与实用型。高职教学管理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和高职教学特性,充分发挥各种教学因素、教学条件、教学媒体,使高职教学管理个性化、有序性、高效性运行。

1.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发展现状。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专业名师数量少、学科教师分布不均衡、教师素质结构参差不齐等问题。同时,一线教师平时疲于繁重的教学工作,课堂教学思想单一与僵化,课程管理程度低,教学研究工作不到位,教学管理队伍整体素养不强。针对目前高职教学管理运行现状,要在管理机制上引入具有有效教学竞争和奖励制度,加强课堂教学质量实时动态反馈制度,制定高职教学管理可量化评价制度,利用各专业大类优势科学合理利用师资力量。

2.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发展要素。高职教学管理必须根据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建立一套高职院校特有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利用技术进行教学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使教学管理有效性、科学性、制度化。高职院校办学特点决定了其教学管理任务的特殊性,高职教学强调培养技术性和应用型,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教学管理的重点。因此,通过引入新媒体技术下的教学平台,创新高职教学管理模式。主要包括:技能要素,包括教学管理技能及学习能力;专业要素,包括教学管理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迁移要素,包括教学管理能力应用于学科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评价等迁移过程。

三、MOOC对高职教学管理的应用

MOOC平台具有无处不在的网络化平台、大数据下的泛在学习与云资源背景下的知识共享三大特征。从教育教学理论的角度,这符合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发展规律。本研究从高职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系统论视角探讨MOOC对教学管理的应用。

1.重构优秀师资教学团队。高职院校普遍办学时间不长,名师师资库需要积累与共享。而MOOC平台能实现优秀师资共享,MOOC课程建设中组建以名师为支撑的教学团队,实现优质化大规模网络课程的有效建设,让教学团队更加多元化、专业化和职业化,使广大高职师生能共享名师团队创造的教学成果。另外,高职教师本身也可以转变为课程建设组员,通过研究高职课程特点、高职学生心理和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选择高职教学策略、课程内容、学习方法等,提升高职教师整体素养。这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原有高职专业师资体系,让传统以办公室空间为主的师资圈变为以网络空间为核心的师资云平台。

2.创新翻转课堂学习模式。MOOC课程中的微视频使翻转课堂学习模式的实现变得容易。翻转课堂学习模式是由乔纳森•伯尔曼(Jon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Sams)利用相关软件制作教学微视频,通过网络传递,解决了缺课学生无法正常学习的困惑。这种视频教学实现课前学习,课中互动交流,课后反馈与评价等翻转模式。教育研究学者认识到高职学生之间的明显差异,但由于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的限制,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很难根据学习者的不同程度实施个性化教学。翻转课堂利用网络技术支持将知识传授和内化进行翻转,其主要特点是在课中缩短讲授时间,增长师生互动活动时间,加强学习活动真实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协作与对话中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模式使学习者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进度进行个性化学习,学习效果得到提高,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差异性学习模式。

3.建立高职类MOOC课程体系。根据教学理论,教学生成性是实践类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MOOC课程中的学习内容没有界定知识语义与知识范围,学习知识点与内容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多次生成,不需要像传统网络学习目标中以理论预设为主要任务。从高职以实践技术为主的维度思考,MOOC不仅强调源知识内容的传授和理解,更注重技能与实践素养的“生成”,而实践技能的生成进一步支持源知识内容的意会与传递,MOOC为实践技能学习提供了泛在化学习。因此,MOOC让学习者在知识与技术生成中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从而解决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技能的偏重问题,有利于高职生个性化学习。同时,MOOC课程资源通过以源知识作为探究学习的动力点,激发学生在网络化泛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思维、新内容与新观点,这些都将成为网络学习和互动交流的新资源。另外,目前MOOC已经可以提供相关课程认证(学分证书或微学位),体现高职学生以实践为本的思想。

4.完善优质教学资源库。目前高职院校在优质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数量与质量仍处于建设初级阶段,教学资源库模式的建构还处于理论研讨中。通过MOOC平台可以建设以高职专业为主题的专业课程库,对高职实践类特性产生的课程群进行分析归类,形成共享性资源库,这些课程群资源不仅可以满足高职学生的特殊需求,又能对高职教学资源库建设发挥前瞻性作用,同时在资源库应用维度中解决高职师生对网络化学案、信息化设计、实验实训平台、共享性社会性软件等资源的有效选择。通过网络技术、移动通信终端解决了传统面授教学“同时等量均程”的不足。这符合在网络化泛在学习的资源组织模型建设的需求,实现了教学理论中学习元信息模型的构建。实现MOOC可重用特性的支持学习过程的信息采集和学习认知网络共享,可建构自我进化发展的微型化、智能性的数字化学习资源。

5.重构教学管理组织。高职院校传统教学管理是以课程管理为组织形式,以学校教务处为核心机构,各院(部)教务办为基层管理层等进行分层管理,具有强大的主次逻辑组织性,但无法实现现代教学管理思想“去核心化强社会化”的特性。利用MOOC平台,一定程度上可以将“非核心”教学组织社会化。目前高职院校普遍设有人文社科公共教学部或类似部门,通过MOOC平台选择共享性与社会化应用,可以解决“非核心”课程教学师资的专业发展问题,也可以使教务处(教务办)等实现“组织更加专注于教学业务管理”。所以,MOOC可以先通过对公共教学组织与实施管理的变革,改变传统教学组织模式和课程呈现方式,实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组织模式的重构。

mooc教学论文篇3

针对MOOC和投资学专业课程的特点,依托MOOC在线教育相关设计原则,我们提出包含“MOOC课程的硬件设施建设”、“投资学专业课程的流程再造”和“师生互动和生生交流机制改革”等三方面的投资学专业MOOC课程教学改革模式。

(1)MOOC课程的硬件设施建设。MOOC课程的核心在于在线网络的建设,像界面交互平台等也直接关系到学生获取答案和信息的效率以及师生、生生互动的可能性。在引入先进的MOOC平台的同时,注意其适用性。

(2)投资学专业课程的流程再造。MOOC模式颠覆了传统的投资学课程教授方式,需要围绕学生设计的学习规则和学习能力规划新的授课流程,加强对于应用实践方面的培训。强化课外和课堂学习、线上和线下学习功能互补的特征。

(3)师生互动和生生交流机制改革。结合MOOC的在线评分、学生互评等模式,设计团队学习模式,改进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

三、投资学MOOC教学改革目标

简而言之,投资学MOOC教学改革目标位: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对基于MOOC的投资学专业课程的设计,有效降低学生在学习时间、地域方面的限制,利用师生互动以及学生内部交流等方式,提供有效的资源扩充渠道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及时强化专业学习的效果。同时这也是顺应网络技术和高等教育教学相结合的潮流,创新投资学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在网络时代的知识学习能力。具体来说,教学改革的目标包含以下几个子目标。

(1)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通过同学间的互教互学、教师的关注和反馈等,强化学习效果。

(2)顺应科技对于教育领域的创新发展方向,锻炼学生利用网络新技术持续学习,全面提升学生利用投资相关理论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通过MOOC教学模式改革,改进教师群体对自身角色定位的新认识。研究式教学、知识的更新、新教学模式的实施,都要依赖教师的努力工作,新技术下教师既是教学方式倡导者也是亲身实践者,这有助于实现从单纯的“教”到全方位辅助的转变。

四、投资学MOOC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网络技术和传统课堂教学的融合意味着教学内容,教学网络技术、授课模式等多方面的变化。技术是基础、内容是核心,MOOC课程的引入需要循序渐进。总体上通过对硬件技术、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的改革来逐步实施。

(1)建设投资学专业的MOOC网络平台。利用近年来国内外知名高校发展MOOC平台的机会,基于投资学专业自身的特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引入合适的MOOC平台,通过合作等方式将一些优质的投资学相关公开课程引入到专业学习中,提升课程质量。

(2)结合MOOC的特征对投资学课程和教学进行系统化设计。构建投资专业授课小组,以学生学习路径为核心对投资学课程进行设计。对课程目标设置,话题、时间及作业安排等进行规划,按照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合理地组织和编排课程内容、强化投资学专业课程的内在联系,增加课程视频、在线测试练习、网络讨论版等丰富教学内容。

(3)改革教师的学习支持服务。发挥教师在引导学习方面积极作用,建设投资学专业的主题教学模式。一方面,学生依据学习主题,在课后通过材料以及和同伴沟通等获取对学习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利用MOOC平台加强对投资实景演练以及实验、案例教学的投入,强化强化复杂学习任务的实践。

mooc教学论文篇4

一、MOOC简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移动终端开始大量涌入高校课堂,既有助于学生轻松获得大量信息,又丰富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新近出现的MOOC,就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创新型教育模式。MOOC,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中文翻译是“大规模开放式的在线课程”。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集在线学习、社交服务、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型教学模式。

二、MOOC特点

(一)依靠网络,开放性强,规模宏大。MOOC教学资源的传播主要依靠网络,学习者可以在任何网络环境下进行学习。因为网络的便捷性,学习者只需进行简单的注册,即可在MOOC平台中获得需要的课程资源进行学习。

(二)体系完整,时间简短,内容精炼。MOOC资源的者都是一线的学校,有顶尖的教学专家结合先进教学理论,设计出优秀的教学体系。MOOC以短视频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时长一般为5―10分钟,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也便于学生课后的巩固和复习。

(三)互动共享,学习自主,考核严格。交流与互动是MOOC教学的基础,学生可以就遇到的任何问题在讨论区或学习论坛上发帖解决,教师也会筛选提问集中且意义较大的问题,以文字整理或视频录制形式进行系统解读。MOOC学习者在既定开放时间段内进行学习、在线提交作业和参与在线考试,获得学分和结课证书。

三、MOOC的发展趋势

MOOC早期仅是将传统课堂教学搬移到网络上。随着先进的网络技术的发展,新颖的MOOC理念逐渐呈现,并逐步发展出自有体系。根据美国教育部网站上的,1996-2008 年对高等教育的案例调查结果显示,仅参与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MOOC学习次之,MOOC+课堂教学效率最高。由此可见,MOOC与传统课堂教学整合将成为主流。

四、MOOC与传统课堂教学整合的可行性

首先,在MOOC和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用MOOC来组织教学活动可以完成辅助传统课堂的教学目标。传统课堂中自由讨论时间较少,若在课堂播放简短的MOOC视频,能够留出很多时间供学生进行讨论。传统课堂以作业的方式检查学生们学习成果的周期较长,而MOOC通过互联网的云服务,能对学生进行及时检测,迅速给出测验结果。

其次,MOOC的知识点都是零碎化的,而传统课堂教学的连续性比较强,可以很好解决知识碎片化的问题。另外,MOOC在中国普及率不高,若把其带入传统课堂,通过老师的O管督导可以提高MOOC的普及率。

最后,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MOOC教学中所需的技术和工具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掌握,这为MOOC与传统课堂教学结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五、MOOC与传统课堂教学整合的方式

(一)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前通过MOOC的学习,能预先对知识有大致了解。而教师可以通过查看学生在MOOC平台提交的问题和进入MOOC后台查看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对课程内容做出相应调整,使传统的课堂重点更突出,知识讲解更具针对性,提升教学效率。

(二)引导课题。MOOC时间短、内容新颖,将MOOC作为课堂引题,既能减少教师备课的负担,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由此使课堂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三)重点讲解。MOOC对知识点的讲解有针对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经验评定知识重难点,选择播放相关MOOC视频辅助教学,让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消化知识重难点。

(四)复习巩固。学生在传统课堂上学习后,可以针对未解的知识在MOOC平台上复习和解惑,从而巩固知识和获取新知。

(五)知识拓展。MOOC可以提供更高层次和更深层次的学习内容,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从而将其学习能力发挥到极致。

六、结语

目前看来,实现“MOOC+课堂”新型教学模式的可能性较高,但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来说,MOOC只能是一种补充手段,还有很多细节有待提升和完善。我们应深刻认识到,无论何种教学模式,都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宗旨,最终实现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白宇飞.MOOC:宏观研究与微观探索[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5(1).

mooc教学论文篇5

1 MOOC的定义

MOOC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简称。MOOC 兴起的时间并不长,一般认为,MOOC 这一术语由布赖恩・亚历山大 ( Bryan Alexander) 、戴夫 ・ 科米尔 ( DaveCormier) 提出,后用于西门思和斯蒂芬 ・ 唐尼斯( Stephen Downes) 于 2008 年合作开设的一门大型网络课程“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和连接的知识”。

McAuley和Cormier等(2011)认为MOOC将社会化网络、某一领域的专家和网上可获得的资源整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媒体参与讨论、思考、分享资源,课程是在参与者的交流中生产的。

Ken和Masters(2011)对MOOC的解释是:大规模(massive)主要是指大量的学习者参与课程,也可以指大规模的课程活动范围;开放(open)是指学习者可能来自全球各地,信息来源、评价过程、学习者使用的学习环境都是开放的。

2MOOC的特点

李青、王涛 (2012) 认为,从课程本身来说,MOOC具有如下的特征:具有比较完整的课程结构(课程目标、协调人、话题、时间安排、作业等),这是一般的网络主题讨论没有的;是一种资源和信息均开放且全部通过网络传播的教育形式,没有人数、时间、地点限制;是一种拥有大量参与者的巨型课程,使用海量资源;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偏好使用多种工具或平台参与学习,学习环境是开放和个性化的;是一种生成式课程,课程初始时仅提供少量预先准备好的学习材料,而学习者更主要是通过对某一领域的话题讨论、组织活动、思考和交流获得知识。

陈肖庚、王顶明(2013)认为与传统课程相比,MOOC 具有以下典型特征:一是高校、教师、学生与投入等方面的规模化;二是学习对象、教学形式、课程内容、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开放性;三是随时随地、主动学习、数据挖掘等方面的网络化;四是课程的组织方式、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创新性。

Panchen・ko L. F. (2013) 根据自己的体验和对相关研究的分析,认为MOOC对教师而言具有13个优点:免费参与;支持在职培训;让学习者接触到知名大学的教学风格;能比较不同的方法论;从学生角度体验远程学习;体验论坛讨论;体验同伴评价;拓展关于教学方法论的视野和知识;借助MOOC增加在大学讲授课程的机会;跨文化能力的发展;英语听、读、写技能的提高;建立新的专业联系;从一个新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教育活动。

3 MOOC的影响

王文礼 (2013) 探讨了MOOC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认为机遇与挑战共存。机遇为:(1)MOOC 可以使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而且是优质高等教育。(2)MOOC 是高校教学方法的一次大变革。(3) MOOC 有助于扩大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挑战为:(1)容易形成“强校愈强,弱校愈弱”的局面。(2)如何保障 MOOC 的质量仍然是一个难题。(3)优秀学生难以脱颖而出。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在接受《中国教育报》采访时称:MOOC找到了互联网环境下教育的发展模式,意味着校园的围墙正在被打破,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职能将发生颠覆性变化。并指出推进MOOC在中国的发展,我们需要在政府、平台、大学、教师等相关各方面各司其职。

2013年4月的《中国教育网络》集中呈现了与MOOC相关的一组文章,其中焦建利撰文称 MOOC 对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国际化、民主化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他给中国大学提了五个建议:把开放教育资源和MOOC纳入大学发展战略中;帮助教师和学生掌握在线参与式学习方法;积极探索和深化大学课程与教学模式的创新;引导教师将开放教育资源引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加强研究,有计划分步骤地尝试和探索MOOC。

MOOC的出现使大学与社会的界线、大学与大学的界线变得模糊起来,是全新的理念、学习形态、商业模式对传统教育的一次巨大的改革和颠覆。它的开放性让优质教育资源得以共享。MOOC提供的是世界顶尖的高等教育资源,而且绝大多数是免费的,这样可以使更多的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扩大了受教育的机会,也降低了教育成本也促进了教育公平。MOOC也是高等教育教与学方法的一次大变革。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教学方法的进步。使用教育技术手段在社会化媒介和移动设备中逐渐变得更主流。通过新技术来提升学习效率和教学过程是目前教育研究的一个趋势。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个性化、自主的学习方式更是引发了学习的革命。MOOC有助于扩大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现代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MOOC将极大地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发展,使“终身教育”发展为“终身随时随地优质学习”,在学习的内容、时空、方式等方面促进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从口口相传的教育到柏拉图学院的建立,从杜威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到今天MOOC的出现。MOOC这种“大规模”、“开放”、“个性化”的学习标志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赋权时代真正到来。随着“MOOC风暴”在世界各国越演越烈,中国无可避免或被动或主动地也被卷进了这场全球“风暴”之中。整理发现,国内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对于MOOC的项目特点、设计理念、对传统教育影响等等理论方面。一场变革已经开始,我们也已经“在路上”。怎么样顺应潮流,研究MOOC的本土化,怎么搭建中国式的MOOC平台?怎么样把理论运用于实践?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樊文强.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 MOOC) 及其学习支持[J].远程教育,2012(3).

[2] Master,Ken.A Brief Guide To Understanding MOOCs[J],The Internet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2011(02).

[3] John Daniel , Making Sense of MOOCs:Musings in a Maze of Myth,Paradox and Possibility, 25 September 2012.

[4] 韩锡斌,翟文峰,程建钢.CMOOC与XMOOC的辩证分析及高等教育生态链整合[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103(6).

[5] 李青,王涛.MOOC: 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2(5).

mooc教学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6)008-0216-03

0 引言

近年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得到了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为教育界提供了一种新的知识获取渠道和学习模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研究热点。然而,如同其它远程教育一样,MOOC也有自身的缺点。本文将混合学习引入到MOOC学习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MOOC学习。

1 相关概念

1.1 MOOC

MOOC又称慕课,是一种针对大众人群的在线课堂,是面向大众的免费开放课程和教学资源源,更为重视教学互动。它是远程教育的最新发展,通过开放教育资源形式发展而来,具备大规模(Massive)、开放(Open)和在线(Online)3个特点。“大规模”体现为MOOC上的学科、课程分类及参与学习人数众多;“开放”体现为无论用户在何地,只要能连接互联网,就能参与课程;“在线”体现为学习者所有活动都在网络环境下完成。

201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及哈佛大学等一流名校先后成立了Udacity、Coursera、edX和Marginal Revolution University,以免费、高质量的课程内容为卖点,为学习者提供广泛的在线支持。国内MOOC研究也紧跟潮流,建立了较知名的MOOC网站,包括MOOC学院、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Ewant育网、Share Course、Proera等。这些划如同雨后春笋,极大促进了在线学习,帮助MOOC取得了显著的公众关注。

1.2 混合学习

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指面对面教学和计算机辅助在线教学的结合(A Combination of Face-to-face Instruction with Online Learning)[1]。混合学习理论及其应用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很多远程教育、电视教育已经出现。然而大量研究表明,网络教学和远程教育相对传统课堂教学而言,并没有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研究人员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结合起来,提出了混合学习。一般认为,混合学习是在一个学习项目中,运用多种传播媒体传播知识信息,从而使学习效果及学习成本达到最优化。混合学习关注的是通过在恰当的时间对合适的人采用适当的学习方式来适应不同人的学习风格,使得他们掌握适当的知识技能,实现学习效果最优化。混合学习主要有以下方面的混合:①学习理论混合,指混合学习策略需要多种学习理论的指导,以适应不同的学习者、不同类型的学习目标,并满足不同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需求,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育传播理论、活动理论、情境认知理论等;②学习资源混合,指MOOC平台授课和教师课堂教学相融合共同发挥作用;③学习环境混合,指线上线下混合,共同发挥教育作用;④学习方式混合,指MOOC课程和课堂面授相结合,实时与非实时、同步与异步相结合。

2 MOOC学习的特点及挑战

2.1 MOOC的特点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和教学方法, MOOC具有以下特征[2]:

(1)开放性。MOOC参与者不限于在校的注册学生,也不需要交学费,它是让大家共享的。传统教学的开展要求师生聚集在一个固定场所,这需要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而MOOC作为远程教学的一种形式,师生时空分离是其一大特点,成本低廉的同时有利于个别化学习,再加上其丰富开放的学习资源,作为学习者无疑会乐于其中。

(2)可扩展性。传统课堂上一个班级学生对应一位教师,但MOOC里的“大规模”课堂是针对于不确定的参与者而设计。①MOOC课程教学时长通常是5~8周, 教学资料和教学活动按周组织;②在MOOC中,1次课由多个5~10分钟的短小授课视频组成,每个小视频围绕一个概念,或一个原理,或一个话题,相对完整;③视频中内嵌1~2道多项选择题,促进学生及时回想或应用刚学的内容,或者提醒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内容,为学习下一段新知识作准备;④师生、生生之间使用课程论坛答疑解惑、合作学习;⑤作业批改可采用机器自动判题,也可采用同伴互评,由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评分标准打分。

2.2 MOOC面临的挑战

对于本科生而言,学习MOOC也存在很多困难:①学生学习存在盲目性。一是现有MOOC课程选择基于学生自愿,应该选修哪些课程由学生自己做出决定,而本科生在课程选择上普遍较盲目;二是学生对学科方向以及自身能力水平没有清楚认识,选修MOOC课程较随意,花费大量时间却难有收获;②各MOOC平台上的课程水平参差不齐,并且存在先修关系,学生自己难以辨别;③学生难以坚持完成课程。尽管MOOC注册人数多,然而已有研究表明,大多学生难以坚持完成课程和练习,选择中途退出。

已有研究表明,MOOC学习效果并没有预计的那么理想。有研究[3]指出,MOOC的学习者分为5种类型:①观看者,主要是查看课程资料,几乎不参加作业和测试;②偶尔解决者,这类学习者处理一个级别的作业,但是对其它的不太关注;③全程参与者,这类学习者积极参与学习和练习;④收集者,这类学习者下载所有资料,但是不参与进一步学习;⑤旁观者,这类学习者仅仅注册课程,但是从未参与学习。

3 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方法

3.1 基于MOOC混合教学的优势

根据上述分析,本科生独立完成MOOC学习面临一系列困难。已有一些方法被提出,以促进学生有效开展MOOC学习[4-5]。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方法。混合学习不仅能够扩大学习者参与学习的机会,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够平衡和优化学习时间。

3.2 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PLTE方法

基于MOOC的PLTE混合教学方法可分为4个阶段:P(Prepare):混合教学准备阶段;L(Learning):学生自主进行MOOC学习阶段;T(Teaching):课堂教学阶段;E(Evaluate):混合学习评价阶段。

在P阶段,主要任务有:①选择课程。由教师从MOOC平台上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课程。MOOC平台上的课程按照门类划分有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按照学科划分有理工、文学、艺术等,按照课程深度有适合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有目标地选择合适的课程;②补充知识点。一般而言,MOOC课程讲授时间相对紧凑,因此内容相对独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知识点没有学习过的情况。虽然学生通过自学也可以弥补,但效率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准备阶段应对学生查漏补缺。

在L阶段,学生根据教师指导,选择课程自主进行MOOC课程学习。流程包括:学生注册课程、查看课程讲义、浏览课程视频、按照课程要求编程实践、完成课程作业。

在T阶段,教师展开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教学辅导。MOOC是针对大规模学生开展的,因此其教学具有相当深度。研究表明,尽管很多课程有大量的学生选修,然而中途退出的比例也相当大。教师和学生一起进入MOOC课程,然后由教师对学生提供辅导,同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督促。

在E阶段,建立一套完整的课程跟踪与评价机制,研究学生在完成MOOC课程后持续一段时间的学习效果和影响。同时,考察学生在学习MOOC课程之后,对其它计算机专业课程学习的影响,通过课程成绩、学习频率等多方面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4 混合学习评价

为了评估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方式的效果,本文展开了教学实验。

4.1 实验建立

课题组招募了20名学生作为实验组进行MOOC课程学习。为了对比MOOC教学效果,另外选择了10名水平相当,没有参加MOOC课程的学生作为对比组。实验组中的学生仍然分为两组,一组10人仅仅进行MOOC学习,另一组10人进行基于MOOC的LPTE混合教学方法开展学习。实验分组说明如表1所示。为了实验对比的准确性,在选取学生时,确保三组学生的平均成绩相近。

为了实验对比方便,选择MOOC课程是学堂在线的《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该课程结合实际案例,系统讲解网络工作原理,授课内容覆盖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和CCNA认证考试内容,通过CISCO Packet Tracer仿真平台验证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网络应用能力,全部内容分为7讲。

4.2 混合学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为了准确评估MOOC学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以《网络技术与应用》测验为考查依据。在混合学习过程及前后,共选取7个时间点,其中第1~4周是混合学习时间。为了评估基于MOOC的混合学习对学生长期学习的影响,在_展混合学习后进行了跟踪测试,在学期中也即第8周和学期末第16周继续进行测试,得到如图2所示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在16周的学习中,参与MOOC学习的学生平均成绩与未参与学生相比,平均成绩有一定提高。而混合教学方式下的学生平均成绩接近92分,与前两者比较,有大幅提高。

4.3 混合学习对MOOC学习时间的影响

为了考查混合学习对MOOC学习时间的影响,在第2组和第3组中,对每个学生每天在MOOC课程上花费的时间进行了统计。

由图3可知,借助于混合教学方式,学生每天用于MOOC学习的时间大幅下降。第2组学生用于MOOC学习的平均时间是1.62h,而第3组用于MOOC学习的时间是1.26h。图1数据表明,尽管花费的时间更少,但是其学习效果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更好。

5 结语

MOOC正给高等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各高校在追赶MOOC浪潮的过程中,更应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的特点制订合适的教学方案。本文探讨了一种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方法LPTE,为MOOC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同时,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其对时间、师资要求较高。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方法LPTE的推广应用则是后续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陈卫东.混合学习的本质探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5):30-33.

[2]PAPPANO,LAURA.The year of the MOOC[N].The New York Times,2012-11-02.

mooc教学论文篇7

MOOC的英文全称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中文解释就是大规模在线课程。MOOC的爆炸式发展起始于2012年,大规模发展的主要动因来自于大规模的商业投入。MOOC的诞生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打破了传统的在线教育方式,采用开放式教育资源的形式,为学习者提供免费的在线学习。2012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根据艾瑞咨询报告,2013年在线教育用户为6720万人,同比增长13.8%,未来几年,在线教育用户将保持15%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17年预计达到1.2亿人。MOOC作为互联网发展的衍生物,凭借着其丰富的资源、超低的成本及极强的易用性,为教育机构带来崭新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MOOC的发展速度相当惊人,在校学生及社会工作者利用MOOC的学习热情达到空前的高度。本文围绕MOOC对高校教学改革产生的作用进行重点研究,通过阐述MOOC的发展历史,介绍MOOC的教学优势,深入探讨MOOC针对高校教学改革而言的重要发展方向。

2.MOOC的特点

MOOC的显著特点及优势在于自身的大规模、互联网在线及开放三大特点。MOOC作为当前高校学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和方法,有着易于使用、学习成本低及覆盖人群广等优势。通过MOOC的线上学习,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课程。由于是线上学习,打破了传统的课堂限制,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进行课程的学习,学习时间及空间的自由度加大,并且学习的时间成本及资金成本大幅度减少。MOOC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度主动学习能力,从而帮助学生高效率地完成所选的课程。

MOOC的另一个特点是教育覆盖的人群非常广阔。低廉的甚至免费的学习成本,使得很多无法享受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用户能够学到著名教授的各种课程,这能够真正意义上做到普及高等教育。另外,MOOC的出现,缓解了教育资源校际之间及地域之间的不平衡。

最后,MOOC的在线交流模式可以让世界上任何一个注册课程的用户对自己的问题和作业进行评价,和学习者进行交流和讨论。进行协作式学习,学习者可以体会到不同解题思路的碰撞火花。课程学习的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而MOOC通过线上交流方式达到了这一目的。

3.MOOC针对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

2012年,MOOC井喷式发展,中国大部分大学自2013年初开始加入到MOOC建设实践中。目前国内8所加盟高校一共在国外MOOC平台上开设50多门课程,涉及计算机、社会、历史、医学、文学、民俗、艺术、经济、法学、建筑、电子电路、传播、地理、数理化和烹饪等多个专业门类。从学科大类来看,文科和理科课程居多,工科课程较少。我国MOOC在世界上可以提高影响力,增加课程种类,优秀教师数量必不可少。

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及结课率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将MOOC彰显自身特色,吸引学生持续学习,提高课程结课率。MOOC的特点是碎片化视频资源、测试资源及其学习序列,利于学生用自身零散时间学习。学习MOOC的学生分为在校学生、社会人士两类。对于在校学生而言,课程结课率可以用学分加以控制。而对于社会人士则完全没有这个束缚,需增加MOOC相关课程的附加值、额外服务有效提高结课率,但此项需要高校、教师花费大量的精力为学习者提供辅导服务。

4.结语

本文阐述了MOOC发展的历史,深入探讨了MOOC的特点及优势,并且针对高校教学改革MOOC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MOOC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及实践指导经验。

参考文献:

[1]桑新民,李曙华,谢阳斌. 21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2012(02).

[2]桑新民,谢阳斌.21世纪:学习向何处去―绿色学习研究论纲[J].开放教育研究,2011(02).

[3]魏晶.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外语学习者个体生态环境建构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0(06).

mooc教学论文篇8

DOI 10.16810/ki.1672-514X.2017.02.012

Abstract This paper adopts literature survey method and case analysis,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MOOC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and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to analyse the problems in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MOOC. Then it summarizes the problem solving strategies, includ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OC and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personalized, fragmented and concentrated teaching; strengthening the authentication and anti-cheating; setting up a professional team of teachers and teaching assistants; seeking policy support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Key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MOOC.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S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变革催生出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称MOOC)在2012年进入人们的视野,在短短几年内发展势头迅猛,在各个领域掀起了一场MOOC风潮。它具有完整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案,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在线讨论、考试、答疑,为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

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时代转型过程中,由原来的资源中心转向为支持用户的学习中心。MOOC与图书馆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结合,为教师学生提供了更方便灵活的学习平台。信息素养教育MOOC具有很强的优势,首先使教学内容不断扩展和深化,涵盖的范围和内容呈现多元化、定制化趋势,通过短小精悍的视频可以使教学单元模块化,利于学习者碎片化学习;其次,教学方式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面对面授课,而是更多地采用合作化教学、混合式教学、游戏化教学、趣味化教学;再次,信息素养教育MOOC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充分地利用互联网富媒体资源,面向不同对象开展信息素养课程;最后,通过对MOOC平台积累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1 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MOOC现状

1.1 研究现状

MOOC平台的开放性和社会性等诸多优点使得其一出现就刮起了一场“MOOC风暴”。在实践方面,武汉大学黄如花教授在爱课程网开设了“信息检索”MOOC;罗昭锋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设“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MOOC,并与11所高校共享信息素养教育众包服务;此外,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也开设了信息素养类MOOC。这些课程的开设为MOOC在我国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同时引发了学者的广泛讨论。笔者于2016年9月28日在中国知网,以“主题=(MOOC+MOOCs+慕课+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AND主题=信息素养”为检索式进行检索,共得到209篇文献。其中,黄如花从媒介素养、数据素养、视觉素养三方面阐释了信息素养的概念和内容,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教师能力、学生素质五方面论述了MOOC背景下的信息素养教育呈现的新特点[1]。潘燕桃通过对国内外慕课发展整体状况的调查分析,指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慕课”化是大势所趋[2]。邓佳在分析MOOC与信息素养教育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MOOC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模型[3]。刘敏等从课程数量、师资队伍、开课情况、考核方式和证书体系等几方面对信息素养教育MOOC进行了分析[4]。

从文献分析结果来看,学者们普遍认同MOOC化的信息素养教育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在目前对信息素养教育MOOC存在的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尤其缺少实践方面的总结和梳理。本文希望通过对辽宁大学开展的“图书馆资源服务与导论”MOOC在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在新技术条件下、新服务环境下对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MOOC提供借鉴和指导。

1.2 辽宁大学图书馆MOOC化信息素养教育

辽宁大学图书馆在2002年开始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主要形式有“一小时讲座”“专题数据库培训”“新生入馆教育”等,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随着技术环境和服务环境的变化,在2015年9月依托超星慕课平台开设了“图书馆资源服务与导论”课程(见表1),主要介绍图书馆概况、图书馆资源与服务、读者行为准则等,教师团队由9名馆员组成,分别讲授图书馆简介、新生指南、图书借阅流程及相关规则、数字资源及移动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与图书馆的沟通与交流,共计6小节,每节视频时间不超过20分钟,视频浏览页面下配文字讲解词。学生听课结束后,可以参加在线考试,题库由单选、多选、判断共计189道题构成,成绩优秀者颁发奖励,学生还可以对该课程进行公开评价。

该课程的开设缓解了图书馆新生培训的压力。以往每年新生入馆教育都需要各部门抽调老师组成临时授课团队,利用新生军训空余时间进行入馆教育,效果不是十分理想。MOOC开放化和碎片化的学习方式方便了新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学习,加强了对图书馆的了解。经过一年多的运行,累计听课人数已达到3651人次。这种新的信息素养教育的学习方式在高校图书馆转型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2 高校图书馆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 师生互动的程度降低

通过MOOC网络视频授课,教师将制作好的课程上传到MOOC平台,学生自己安排时间在线学习,这就产生了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不同步的矛盾。首先,教师无法直观的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教师在讲解课程的难点和重点时,传统课堂上教师可以观察到学生对难点的理解程度,可以直接与学生互动对话,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难点再讲解,而MOOC教学很难实现这种同步互动。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本身需要大规模的互动和启发式步骤教学,而MOOC形式却大大降低了这种互动。其次,信息素养教育MOOC课堂可能面对大量的学生,但教师无法像传统课堂那样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因而无法建立起稳固的师生关系,很难实现教学相长。另外,学生坐在电脑前学习和置身现实课堂的感觉是不能相比的,MOOC虚拟化的课堂使得学生很难观察到同伴的学习情况,无法实现同学之间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经验分享,信息素养教育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就大打折扣。

2.2 学习效果评估和认证复杂

信息素养教育MOOC课程教师少,学生多,很难像传统课堂那样去判断和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目前,三大MOOC平台之一的Coursera使用“同伴互评”系统,但因为同伴的评分水平和标准参差不齐,很难客观公正的对学生进行评价。辽宁大学图书馆“图书馆资源服务与导论”MOOC采用在线答题方式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但是考试中的作弊问题却是影响学习效果评估和认证的难点之一。MOOC化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作弊比传统课堂要容易的多,无法保证考试者是实际参加学习的人,也无法保证考试过程中不借助他人的帮助或者通过互联网搜索答案。虽然MOOC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多信息素养教育MOOC实行学分认证,但是缺乏相应制度约束和技术手段监管,导致考试作弊现象存在。如果不能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那么MOOC认证权威性和含金量就大打折扣,根据考试成绩来检验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2.3 课程参与度高但完成度低

MOOC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使得参与课堂学习的门槛降低,大量的学生参与到MOOC学习中。MOOC化的信息素养教育依靠的是学生高度自律性和主动性,与传统课堂教师对学生的约束力相比大大弱化。高校图书馆所承担的信息素养教育主要针对本校学生,大部分学生是被动参与到MOOC课程的学习中,他们需要学校的制度约束,MOOC这种松散的教学方式缺乏约束性,基于网络媒体的互动方式则使授课教师不能很好的对课程快速收集反馈信息。

根据麻省理工学院数字学习办公室和哈佛大学HarvardX研究委员会的调查研究,大部分MOOC学习者流失发生在课程的开始阶段,平均有50%的学生流失[5]。辽宁大学图书馆“图书馆资源服务与导论”MOOC开设以来参加课程人数虽达到3500余人,但试运行阶段参加考试人数却不足三分之一。由于学分认证方面存在难题,没有对学生进行硬性约束,而是采用宣传引导学生参加该课程,无法保证学生从始至终坐在电脑前听课。存在部分学生点开课程链接后离开电脑,等待视频自动播放完毕直接在同学或者互联网的帮助下参加考试蒙混过关的现象。

2.4 课程前期制作与后期更新成本高

MOOC课程前期制作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辽宁大学图书馆“图书馆资源服务与导论”MOOC与超星慕课合作,平台由超星公司搭建,并负责视频的拍摄和制作,我馆提供课程内容及题库试题。信息素养教育MOOC对教师团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教师不仅需要对教学内容整体规划,还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掌控,组建授课教师以及助教团队,参与在线互动。此外,还需要熟练掌握互联网技术,对浩如烟海的互联网媒体资源进行整合,挑选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的资源,这些都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次,信息素养教育MOOC课程需要不断的更新,2016年辽大图书馆进行机构重组,原来的部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MOOC课程涉及到的内容需要大量的更新,包括原始素材的拍摄、讲解词的更改、图表的更新、题库的更新等。再次,通过对MOOC大数据的分析进行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和更新也是目前存在的难题之一。

3 解决信息素养教育MOOC难题的策略

3.1 MOOC教学与传统课堂有机结合

MOOC在知识储备、碎片化学习、翻转课堂方面具有优势,但是MOOC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往往局限于线上论坛或者学习小组答疑,缺乏传统课堂常规有效的交流和权威的解答。将MOOC与传统课堂有机结合,合理设置二者比例(见图1),可以利用MOOC实现翻转课堂,学生在MOOC平台上进行预习和学习,教师利用传统课堂进行答疑和考试,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和教师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对考试的监控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估。

3.2 个性化、碎片化教学与集中教学结合

高辍学率一直是MOOC的一大硬伤。美国教育技术咨询顾问菲尔希尔将MOOC学习者划分为“隐身者”“完成者”“旁听者”“脱离者”“尝鲜者”五种类型,后两者是MOOC高辍学率的主要群体,了解和熟悉“脱离者”和“尝鲜者”的学习需求,开展个性化、针对性的课程可以提高辍学者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信息素养教育MOOC可以精选出基于教学任务和当下热点的课程内容,采用更加短小精悍的视频及碎片化的教学方式帮助易辍学群体建立规律性的学习行为,提高课程完成度,有效降低MOOC的辍学率。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在本馆设置学习空间,安排学生集中学习和讨论,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程的约束力,还可以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发挥高校图书馆作为支持用户学习中心的优势。

3.3 加强身份验证和反作弊

MOOC在线考试难以监管和约束使得信息素养MOOC“被动学习者”很容易作弊。他们往往不是出于主动寻求知识的目的参与课程,而是为了拿到学分而不得不参加MOOC学习。为了确保获得学分的人就是学习者本身,可以从两个方面加强身份验证:第一,要求学生本人到指定的考试中心在监考人员的监督下完成考试;第二,安装网络摄像头进行监考,这样可以监督考生是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进行考试。

3.4 组建专业的教师团队和助教团队

信息素养教育MOOC使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同时还需要教师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互联网技术,这使得教师很难专注于课程本身的设计和讲解,因此一门优秀的信息素养教育MOOC课程需要一个团队来运行。团队成员之间取长补短,在课程设计、媒体制作、学生管理、数据分析、教学评估、组织互动方面发挥专长,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教师的工作量还可以实现MOOC课程的专业化运作。根据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黄如花教授在爱课程网上开展的“信息检索”MOOC运行经验来看,组建助教团队、志愿者团队来承担在线交流和答疑工作可以减少教师的工作量,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更新完善课程,保证信息素养教育MOOC的平稳运行。

3.5 寻求政策支持和协同发展

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MOOC需要学校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例如,与教务处联合对信息素养教育MOOC进行学分认定,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奖励机制,鼓励教师参加MOOC课程的建设,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加强与院系的合作,利用图书馆在资源方面的优势为教师提供专业的帮助和指导。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加强与其他图书馆的合作,建立信息素养教育MOOC联盟,进行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4 结语

MOOC对推动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但绝对不是解决信息素养教育难题的万能药。MOOC为我们带来了学习方式的变革,但其自身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与传统课堂相比既有明显优势,也存在不足。因此在思想层面上,我们要对信息素养教育MOOC持包容开放态度,毕竟新生事物的发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在技术层面上我们可以期待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利用VR技术、仿真技术来弥补信息素养教育MOOC不足之处。高校图书馆应对MOOC浪潮不仅局限于信息素养教育方面,未来还可以利用MOOC平台在阅读推广、图书馆营销、特色资源建设、馆员培训方面做出大胆尝试。

参考文献:

[ 1 ] 黄如花,李白杨.MOOC背景下信息素养教育变革[J].图书情报知识,2015(4):14-25.

[ 2 ] 潘燕桃,廖昀S.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慕课”化趋势[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4):21-27.

[ 3 ] 邓佳,詹华清.MOOC环境下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研究[J].现代情报,2015(12):37-46.

[ 4] 刘敏,徐伍霞,任湘.国内信息素养教育类MOOC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J].图书馆学刊,2016(4):20-24.

[ 5 ] HO A D,REICH J,NESTERKO S O,et al. HarvardXand MITx:the first year of open online courses,fall 2012-summer 2013[EB/OL].[2014-01-21].http:///abstract=2381263.

[ 6 ] 汪静.我国图书馆界关于MOOC的研究综述[J].图书馆建设,2016(6):51-56.

[ 7 ] 杨颖.MOOC浪潮下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改革[J].图书情报工作,2015(12):35-37.

mooc教学论文篇9

一、引言

在教育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全球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基于“开放共享”理念的教育资源运动。自2012年来,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译为"慕课")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种“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的教学新模式,在不需要取得学校学籍的条件下,就可以使人们免费使用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目前为止,全世界至少有一万多名学习者在参与MOOC的各种学习,MOOC在全球快速兴起的同时,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1]

随着社会时代的进步,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探索食品加工专业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新途径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MOOC的出现为高职的食品加工专业课程的创新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

二、开发MOOC课程模式的优势

大规模、在线、开放是MOOC的显著特点。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和教学方法,MOOC平台的三大主流课程模式拥有”线上观看教学视频、完成课程练习、线下参加课程讨论”这些共同特点。MOOC之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受到学习者的青睐,主要是由于其有以下几点优势是传统教学方式所不能替代的。

(1)学习方式灵活多变

MOOC以多种形式开放学习途径,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随时观看教师的在线视频,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大的选择性和自主性。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在任何地点随时调整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将学习时间化零为整,更好地利用零碎时间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2]同时,由于MOOC的课程模式兼具灵活性,学习者可以针对没有听懂的知识选择线上反复学习。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被迫将注意力投入到下一部分的学习中,这使得知识的连续性上出现断点,学习效果变差。因而,参与MOOC学习的学生在学习方式上能够更好的自我掌控学习时间、学习空间与学习进度。

(2)前沿信息资源共享[3]

MOOC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有世界名校的加入。MOOC兴起的初期,斯担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密歇根大学等世界级名校开始加入,随后MOOC模式以其开放化又吸引了华盛顿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和杜克大学等名校的加入。2013年,亚洲名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参与了edX的在线课程项目,此后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也纷纷加入Coursera,至此亚洲名校竞相开始在MOOC上开设课程。可以看出,世界知名学校都选择在MOOC上开设课程,这意味着在各个领域里,MOOC中的信息都源于世界知名学校的前沿资源,其信息量之大,信息资源之新是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比拟的。

(3)实现低成本教育

教育成本的逐年上升,使得一些学习者不得不放弃继续学习的机会。MOOC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学习者的教育成本,由此受到越来越多学习者的关注。MOOC以其免费课程吸引了各国的学习者实现在线学习,学生的教育费用和资料费用都不同程度的下降了成本。

(4)实行学分制管理

开放的MOOC不仅吸引了学习者,也吸引了各国优秀的学校加入其中。学分制的引入使得MOOC的发展前景更加巨大。未来MOOC的学分一旦被各大高校所接受,那么这种学习模式将对传统的教育教学形式提出新的挑战,也必将引起教育界翻天覆地的变化。2012年11月13日,美国教育理事会(ACE)同意对Coursera上由顶尖大学提供的几门课程进行评估;而在今年2月,Coursera 宣布其5门课程进入了ACE的学分推荐计划,学生选修这些课程的学分可获大学的承认。这一事件标志着“MOOC”正式进入了正规的高等教育体系。

(5)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对于MOOC的选择,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决定学习哪些课程,这与传统教育中选择课程的模式完全不同。传统教育中,学生被安排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学习指定的学习课目内容。学生始终处于被动之中,没有主动选择权。MOOC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MOOC在食品加工专业建设中的挑战

(1)对高职食品加工专业教学实效性的挑战

随着教学手段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校园内的教育模式壁垒正在被逐级打破,大学的教学方式与手段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高职的食品加工专业急需主动地探求一条新路,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MOOC的出现正是契合食品加工专业的改革时机。一方面,学生通过MOOC平台能够免费学习各个知名大学的食品加工专业相关课程;另一方面,学生通过MOOC了解了更多的食品加工种类和先进设备使用。

(2)对高职食品加工专业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

信息化的提升对于教育而言,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促进教育的优质化。高职的食品加工专业在MOOC的建设中势必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对于高职的食品加工专业MOOC的课程建立,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这方面的原始积累相对较为欠缺,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积累大都来自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但是,面对MOOC的教学模式,其信息化的教学资源明显相对滞后。如何将传统的教学资源内容与MOOC的信息化进行相融合,成为高职食品加工专业的新挑战。对于高职的食品加工专业MOOC课程内容的要求、教学的方式、课程的评价标准等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与探索。

(3)对高职食品加工专业教师的考验

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要依靠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只有通过提高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才能拓展新的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创新性人才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上一节课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而在MOOC的课堂上,国外的调查显示,教师们普遍认为MOOC的学习过程的确费时费力,但教学效果却是很好的。“费时费力”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表现在MOOC课程的大量音频和视频等信息化资料的课前准备上,良好的效果体现在正式授课的教学过程中。[3]学生在线听课后多样化的信息反馈可以作为教师自我评估教学技巧的一种途径,现场录制授课视频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潜能,刺激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作为食品加工专业教师需要提高信息化水平,转变教学理念以适应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此外,MOOC的引入,刺激了教师间的教学岗位良性竞争发展。

三、MOOC教学模式下的新时代高职食品加工专业教育教学发展的机遇

(1)高职食品加工专业教学空间的拓展

高职食品加工专业的教育不仅在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扩充上,还应着重在对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同时,食品专业的教育中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培养也不能忽视。MOOC模式为高职院校的食品加工专业的教学拓展了教学空间:一方面,MOOC通过图、文、声、像将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媒体手段有机融合,突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由、丰富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促使学生打破地域的限制,并且因对MOOC课程的共同兴趣而汇集到一起。这与传统的食品加工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完全不同,在课程的选择上学生将掌握主导权。鉴于学生来源地域文化、阶级文化、民族文化的多元性,MOOC课程将各类文化相交融,更易激发学生的深度讨论和思考,而这些正是MOOC课程国际化的一种表现。[4]

(2)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MOOC需要教师研究探讨大规模课堂教学法,以区别于过去传统模式的小规模教学形式。MOOC以其网络化、人工智能化、多媒体信息化等技术手段在教学环节上实现了学生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的自主性选择。但是,由于在MOOC的课堂上学生数量难以确切估计,课程内容的组织设计、学生的组织管理、教学评价等都需要打破原有的传统模式,采用新的规则,重新建立起新秩序。在MOOC中,学生需提前在网络上注册,以便于学习教师在网络上定期的课程课件、作业、授课视频等资源。为方便不同国家的学生进行学习,保证更好地学习效果,视频可提供多种语言字幕。同时在视频中对所讲内容及时进行问题测试,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对于参与MOOC学习的学生的评定工作可以借助在线测试系统进行自动测评,同时辅以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加深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学生在完成MOOC的学习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参加考试,已获得考试成绩。MOOC平台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在线学习和线下交流的空间,方便学生对知识的各类观点的交流。将翻转课堂应用在食品加工专业的课程教育上,学生课外通过教学视频学习,带着问题回到课堂,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将知识点巩固并融会贯通。[5]这种形式通过增加学生的选择权更能吸引学生自觉地接受新知识,并且促进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使校际之间的优势达到互补,进而提升了教学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3)增强学生的主体感和教学交互性

将MOOC引入到高职食品加工专业的课程教学中,有助于为师生构建一个教学相互融合、彼此互动的全新的生态环境。在利用信息化的同时,使学生学得更快乐,教师教得更有效。这颠覆了传统课程教学中教师一直以来的“施道者”形象,而是将课堂的中心让位于学生。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了引导作用,避免了灌输式的说教方式和学生对专业理论课程的抵触情绪。如何才能凸显教师的引导作用呢?举例来说,当学生在MOOC平台上点击视频,完成作业或是对教学内容作出评论,参与问题讨论时,这些行为将被平台系统完整记录下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所开辟的信息收集的新途径。新型的MOOC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相互讨论,学生彼此之间可以互相进行交流互动,这种平等的探讨与互动强化了教学的模式,大大提高了食品加工专业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召力。

由此可见,MOOC平台的出现是迎合了我国高职食品加工专业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主动迎合时代的挑战并把握机遇,才能有效地帮助教师和学生掌握在线的学习方法。值得一提的是MOOC是高职食品加工专业课程教学的一种有益补充,将其引入到教学过程中需要理性认识它的定位。

参考文献

[1] 赵晓霞,MOOC冲击传统高等教育模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06-14(006).

[2] 王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新发展与应用:从cMOOC到xMOOC[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13-19.

[3] 蔡文璇,汪琼.2012:MOOC 2012 大事记[J].中国教育网络,2013,(4):31-34.

[4] 李曼丽,张羽,黄振中.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正在酝酿高等教育的革新[N].中国青年报,2013-5-30.

mooc教学论文篇10

大数据网络具有4V特征,即Volume(规模大)、Variety(多变量,异构)、Velocity(动态性)和Value(数据及价值稀疏性)。 

结合MOOC来说,首先体现在学习者数量巨大上。传统课堂的学习者一般为三四十人,多则百余人。而MOOC中一门课程的学习者动辄成千上万,学习者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也存在差异。北京大学2013年一共开了1998门课程,平均每堂课允许48人听讲,实际每堂课平均听课人数为29人[2]。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斯坦福大学2011年夏季开设的“人工智能”课程,吸引了除朝鲜之外的全球所有国家16万多学习者注册学习。edX于2012年开设的“电路与电子计数”课程,吸引了160个国家的15万名以上的学习者。清华大学自2013年秋季在edX和学堂在线平台上开设“电路原理”课程,累计已经有超过7万名学习者。这个数字远大于清华大学电机系自1932年建系以来所有学过这门课程的学生人数。MOOC学习者的数量规模是传统教育方式望尘莫及的。 

其次,MOOC平台既保存了课程的资源数据信息,也保存着学习者的学习数据信息,两者都具有多维的属性和特征。比如学习者有姓名、性别、学历等身份信息,还有视频观看时长、论坛参与频度、作业提交情况、测验完成情况等学习特征数据。平台中的数据具有多种模态,既有结构化数据,例如学习者的姓名、年龄、学历等存储在数据库中,可以用二维表结构来逻辑表达实现的数据信息;也有半结构化数据,例如XML、HTML文档等数据的结构和内容混杂在一起,没有明显区分的数据;还有非结构化数据,例如课程资源中的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不能使用数据库二维逻辑表来表现的数据。 

再次,MOOC课程学习行为数据以网页点击流方式被实时记录。随着课程的进行和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开展,学习者的学习特征数据不断变化。课程进行中,部分学习者会因为各种原因退出学习,也有学习者中途进入课程来学习。这些都是MOOC数据动态性的实际表现。 

最后,MOOC平台完整、详细地记录了每一位学习者的每一次学习活动。几周时间的MOOC教学实践所积累的学习行为数据几乎是传统课堂教学几十年才能收集的数据总和。数据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对学习者海量的学习行为数据进行深度挖掘,能够发现有价值的学习规律,对后续的教学提供指导和帮助。 

因此,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MOOC,是大数据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典型应用。 

二、大数据在MOOC中应用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以“MOOC”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检索到2133篇文章,其中基于大数据视角方面的文章,只有寥寥25篇,占比仅仅超过1%。 

25篇文献按照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大数据技术在MOOC中应用的理论探讨与研究,另一类是基于MOOC平台大数据的实证研究。 

关于大数据技术在MOOC中应用的理论探讨与研究,有8篇论文。文献极少,研究内容和方向也较为分散。东北大学李封等[3]和深圳大学的黄婷婷等[4]对MOOC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的吴南中[5]设计了基于教育大数据的MOOC资源开发范式。清华大学张羽等研究者[6]对基于MOOC大数据的学习分析和教育测量进行介绍和探讨。上海理工大学的张艳[7]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吴文峻[8]等研究者深入研究了MOOC对专业教育和教学方式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基于MOOC平台大数据的实证研究,有17篇论文。主要是基于国内现有MOOC平台采集的数据展开研究,也有极少数针对国外知名MOOC平台公开的数据进行的分析研究。 

北京大学的王卓等[9]等研究者借助Coursera平台的数据,构建和优化了学习者分析评价模型。首都师范大学的贾积有等[10],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张强[11]等研究人员研究了学习者学习行为与学习成绩、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北京大学蒋卓轩等[12]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学习者典型学习行为特征,对其学习成果进行预测。清华大学的李曼丽等[13]使用定量分析模型,对MOOC学习者的课程参与和完成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曾丽婷等[14]研究人员探讨了MOOC学习者学习规律的变化与学习规划的养成。南开大学的王哲[15]对MOOC的用户行为模式进行了初步分析。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的左俐俐[16]对MOOC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变化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学员在学习目的上的分集。深圳大学的危妙[17]和傅霖[18]等研究人员以优课联盟MOOC课程平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教学平台的应用状况、影响因素、功能以及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的李建平[19]等研究人员对MOOC平台在线讨论板块进行实证调查,认为MOOC课程在线讨论区对促进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清华大学杨永林[20]等研究者探讨了智能化资源平台对于英语写作教学的促进作用。广西师范学院的杨满福[21]等研究人员对edX发表的题为《探究全球性课堂中的学习:基于edX首门慕课的研究》的研究报告的产生背景、方法及意义作了深入的剖析。上海大学的王萍[22]基于edX平台开放数据,探索中外MOOC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特征。 三、大数据技术应用于MOOC的问题 

虽然大家一致认为将大数据分析技术运用于MOOC教学能够优化教学环境,提升教学质量,完善网络课程系统,促进MOOC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现阶段我国MOOC的推进过程中,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学习分析的工作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都还较少。在MOOC推进过程中,运用大数据分析的结果来改进和优化教学的工作还有待继续深入开展。 

基于MOOC平台数据的实证研究,数据源覆盖面偏窄,数据量较少,研究分析结论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并没有充分体现大数据分析的特质和优势。目前国内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MOOC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的研究报道较少,对于MOOC平台学习数据的分析大多沿用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从研究结果上只能看到片面的学习过程,并没有反映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全貌。使用传统的统计分析模型,在数据处理的规模和处理速度上,都会存在缺憾。我国的MOOC平台只是实现了海量学习行为数据的采集工作,虽然拥有了大量的数据,但是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工作却严重滞后。后续在数据存储、数据清洗、数据归类、数据建模、数据分析计算、教学决策、结果的可视化呈现等方面都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没有专门的教学数据分析机构,没有专门的教学数据分析平台,也没有专业的教学数据分析人员。MOOC平台搜集到的教学信息数据没有得到及时分析处理和深度挖掘。由于时效性的原因,平台收集的数据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 

综上所述,我国MOOC推进过程中,尚未形成完善的MOOC生态链,不能称之为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应用。 

四、大数据背景下的MOOC建设路径 

基于MOOC发展和研究的现状,为了应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挑战,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需尽快从国家宏观管理、学校支撑协调和教师个人努力三个层面着力,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将我国的MOOC稳步推进,实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促进教育公平与民主。 

首先,在国家层面,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从推进教育民主,促进教育公平的战略高度出发,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指导、鼓励、扶持各地MOOC的建设和推进;规范和约束MOOC建设中的法律、法规问题,例如知识产权保护、学习者个人信息保护等;加强教育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保障MOOC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2015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明晰了我国MOOC的发展方向和思路。 

其次,在学校层面,高校作为慕课建设和应用的主体,应将MOOC的推进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和配套措施。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MOOC建设路径和方法,遴选有基础的课程,推荐优秀的教师,建设优质的MOOC课程。以校本教育为基础,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抓手,打破“数据悖论”,重新构建数据分析指标,利用现有资源及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教学开发,呈现更好的教学内容[23],将其逐步推向全国,推向全球,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扩大自身的影响和声誉,承担文化知识传播的社会责任。 

最后,从教师层面来看,教师个人应当主动积极地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改变传统教育理念,结合大数据思维和技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MOOC的教育规律和方法,将传统的以课堂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主动适应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的终身学习需求。 

现代信息社会,大数据技术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的各个领域。MOOC作为大数据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典型应用,也正在逐渐改变传统的教育。我国地域广袤,人口众多,各个地区之间,特别是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严重失衡;各类人群之间,比如学生和在职人员之间、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之间,教育需求也存在极大的差异。我们应当高度关注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抢抓机遇,顺势而上,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完善的MOOC生态链,有效提升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和民主,推动知识和文化的传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公平的教育机会、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个性化的教学方式都将展现在我们面前。 

参考文献: 

[1]郑燕林,柳海民.大数据在美国教育评价中的应用路径 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5,(7). 

[2]杭州智慧教育得到全国与会者点赞[EB/OL].http:// edu.cn/xxh/focus/xs_hui_yi/201510/t20151027 _1331257_1.shtml.2015-11-04. 

[3]李封,李婕,赵长宽等.大规模网络课程中学习者学习行 为分析[J].计算机教育,2014,(20). 

[4]黄婷婷,陆元明.基于学堂在线的MOOC平台学习者互动 行为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5,(7/8). 

[5]吴南中.教育大数据应用于MOOC的资源开发范式研究 [J].中国远程教育,2015,(8). 

[6]张羽,李越.基于MOOCs大数据的学习分析和教育测量 介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4). 

[7]张艳,刘亚.大数据时代MOOC对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影响 [J].计算机时代,2015,(3). 

[8]吴文峻,吕卫锋.大数据时代的大规模开放在线教育 [J].计算机教育,2013,(20). 

[9]王卓,张铭.基于贝叶斯知识跟踪模型的慕课学生评价 [J].中国科技论文,2015,(2). 

[10]贾积有,缪静敏,汪琼.MOOC学习行为及效果的大数据 分析——以北大6门MOOC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 育,2014,(9). 

[11]张强.MOOC学习者学习行为聚类分析[J].通化师范学 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 

[12]蒋卓轩,张岩,李晓明.基于MOOC数据的学习行为分析 与预测.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5,(3). 

[13]李曼丽,徐舜平,孙梦嫽.MOOC学习者课程学习行为分 析——以“电路原理”课程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 2015,(2). 

[14]曾丽婷,范逸洲,刘玉.MOOC学员学习规律与学习规划 的实证研究——以“翻转课堂教学法”MOOC课为例 [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11). 

[15]王哲.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用户行为研究[J].计算 机教育,2014,(21). 

[16]左俐俐.大规模在线公开课程(MOOC)学习状态变化分 析[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1). 

[17]危妙,傅霖,黎刚等.MOOC课程平台学习行为与学习成 效大数据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38). 

[18]傅霖,危妙,郭姗姗等.探析影响MOOC学习者学习成效 因素[J].教育现代化,2015,(6). 

[19]李建平,丁吉超,吴强等.高等数学MOOC课程讨论区开 放性问题在线讨论实证调查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 学报,2014,(4). 

[20]杨永林,张世蓉,丁韬等.从“慕课”到“小微课”,看大数 据在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4,(12). 

mooc教学论文篇11

当前,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已深入到人们工作、学习等各个领域,人们的信息意识增强、信息需求提升,信息素养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会议界定“信息素养”应包括四项能力:确认、评估、寻获和使用。1992年,Christina Doyle将信息素养进一步定义为:有能力从各种不同的信息来源获取、评估和使用信息。如何更有效地对读者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成为公共图书馆普遍关心的问题。MOOC,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为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新的参考。公共图书馆作为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应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探索信息素养教育新模式。

一、MOOC的来源与特征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是一种在线课程,具有免费和开放注册、课程共享以及开放式输出等特点。MOOC一词是2008年由加拿大学者Bryan Alexander和Dave Cormier提出,它于2011年时便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关注,Udacity、Coursera和edX三大平台相继组建,众多美国乃至世界名校纷纷加盟,一年的时间就拥有了几百万的注册学员。中国的MOOC元年是2013年,北大、清华加入edX平台,复旦、上海交大加入Coursera平台,随后北大、清华相继推出自己的MOOC平台,各高校间也组成在线课程共享联盟,MOOC在中国得到迅猛发展。当前中国的MOOC平台主要有: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好大学在线、ewant育网开放教育平台等。

MOOC的特征一是大规模,课程不受人数限制,一门课的注册人数可以是几十万甚至更多;二是开放,所有资源开放共享,参与者来自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知识背景;三是在线,整个学习过程需要在线上进行,由注册、听课、课堂测试、课后作业、交流讨论、考试、结业、领取证书等流程组成;四是课程,MOOC的资源大多是由世界知名大学提供的课程组成。

二、MOOC对图书馆的机遇和挑战

MOOC的出现给图书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图书馆以提供纸质媒介的资料为主,MOOC时代到来,人们可以从网上方便高效的获取免费优质的教育资源,MOOC或许会降低人们对传统图书馆的依赖程度。

但这对图书馆来说也是一个机遇,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可以为课程提供资料,与MOOC平台合作可以达到共赢的效果。如果公共图书馆能够搭建学习平台,提供优质的课程,将其发展为自身的特色,便可以在MOOC时代取得主动。

同时也应注意到,MOOC教育模式要求使用者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水平,图书馆在引进MOOC后的利用问题也应得到重视,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三、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措施

公共图书馆应当积极投入到MOOC运动中,让MOOC与图书馆相互补充、共同完善,图书馆应当不仅仅作为一个信息的接收者,更应当做一个信息的收集、加工、推广者。

1.公共图书馆及其馆员都应充分认识到MOOC的重要性

MOOC具有开放性,是以免费注册、资源共享、无国界交流为特征的,这与公共图书馆所倡导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公共图书馆应将MOOC纳入其发展规划中,从资源配置的各方面对MOOC有所侧重。图书馆馆员应了解和学习MOOC,亲身体验MOOC的优越性,熟悉MOOC课程的各个环节,并根据自身的不同专业知识,深入学习相关课程,以便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2.利用和制作MOOC对读者进行信息素养教育

当前我国国内大学、高校图书馆也开始利用这种方式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武汉大学开设了“信息检索”课程; MOOC中国平台上北京大学开设了“教你如何做MOOC”课程。利用MOOC来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已成为各高校和图书馆共同探索的课题,这种在线开放授课的新模式比以往的形式更加高效和便利。

公共图书馆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和需要自行制作旨在针对和服务于本馆读者的MOOC。通过MOOC向读者详尽地介绍本馆资源、推荐优质网络资源、开设信息网络指导课程,达到更好服务读者的目的。

3.为MOOC学员提供软硬件支持

公共图书馆设有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放映室等场所,这就使图书馆具备了引进MOOC的硬件设施,海量电子资源和优良的学习环境,使公共图书馆成为学员参与MOOC课程的最佳场所。图书馆的馆藏纸质文献,使学员可以方便快捷地查找到课程中所需要的参考文献、课外阅读资料等。图书馆馆员可以参与到MOOC制作过程中,参与课程计划及指南的制作,在授课过程中参与在线讨论,为学员解答疑惑.在授课环节外,图书馆可以定期举办学员交流讨论会,让同一门课程的同学在一起面对面交流讨论,弥补线上学习的不足。

4.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和使用MOOC

除了为渴望学习和参与到MOOC中的读者提供保障外,公共图书馆还应当加强宣传推广,例如开设MOOC体验课程,精心制作几门受众范围广、通俗易懂的试听课程;寻求与MOOC平台合作,获取最新的资讯和技术支持,使更多读者了解和使用MOOC,以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进而吸引读者使用MOOC学习。在这方面杭州图书馆已经做出了成功的尝试。

四、结语

MOOC的迅猛发展,给教育界和相关业界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和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在MOOC环境下重新定位自己,积极了解、接受、研究、创新,在MOOC时挥自身职能,探究教育新模式,提升公共图书馆的存在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周到的服务。

参考文献

mooc教学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5-0074-04

MOOC是近年兴起的互联网教育形式,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英文缩写,意为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中文译为慕课。MOOC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优质教育的结合。网络的快捷性、综合性、开放性与优秀课程的结合使世界范围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得以大规模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1]。MOOC不仅为学习者提供免费的优质课程,其强调教师与课程学习者的互动及课程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更是为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如何让教师能在教学中利用MOOC并将自己的优质教育资源传送到MOOC做到全国乃至全球共享,如何让更多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在MOOC上个性化地选择课程学习并实现实时互动,提高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需要认真思考与面对的问题。

一、MOOC对高职教学的影响

(一)MOOC使优质教学资源普及化

传统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多为课堂理论讲授和上岗实践训练相结合,对于教学的情境、资源的要求较高。MOOC的出现改变了以往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教学的课堂形式,通过网络技术,MOOC将教学资源存放在一个共享空间内,学习者不受地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有网络和电脑或其他设备即可进入这个共享空间,获取教学资源[2]。随着MOOC的不断发展,国内外高校的教学视频越来越多的上传至MOOC,使得优质教学资源可以轻松为高职学生所用。MOOC平台提供的丰富多样的课程和学习资源为高职教学提供了一种新模式。同时,高职教学注重操作和实践性,而MOOC课程所讲解的实际操作过程、技能案例、课程课件等也能通过计算机技术生动地展现在高职学生面前。对于高职教学来说,MOOC提供了更多更优质的全球化学习资源,打破了地域、资源壁垒,使全球优质教学资源普及化。

(二)MOOC使高职教学更加个性化

个性化教育的重点在于重视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高职学生从入校开始,就已初步明白未来工作领域,并围绕这一领域定向学习,因此他们在学习上的目标性较强,这就使得个性化教育对于高职教学来说尤为重要。MOOC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网络教学,是个性化的教育的直接体现[3]。首先,高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和兴趣选择课程,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安排课程学习进度,并且可以反复学习;其次,MOOC平台通过大数据了解他们的学习特点,从海量课程资源中提取并向学习者推荐其可能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第三,学习者使用移动学习终端设备,摆脱了传统教室的限制,支持学习者开展基于情景的个性化学习,碎片化的时间也得到了合理的利用。通过MOOC学习,高职学生可以依据个人学习能力和学习计划自由的选择课程,并且MOOC也会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内容及个人水平为其推送合适的课程,教学上的个性化也提高了高职学生MOOC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他们的竞争力,也为其就业带来益处。

(三)MOOC推动了教育公平化

在教育投入、师资队伍、办学条件、教学水平等方面,各类高等院校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差距较大,进而导致高等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上的差异。且不说不同的本科院校之间课程与教学质量有较大差异,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更是有着巨大的差距,这使在教育资源上相Ρ∪醯母咧霸盒5难生无法获得优质的大学教育。MOOC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资源共享打破现有资源的封闭状态,能使较少的高等教育资源为尽可能多的社会成员所共享,让学习者接触国内外的优秀课程,获得更多学习机会。MOOC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客观上存在的教育不公平,使由于社会地理环境和学校等因素造成的高等教育不公平得以缓解,高职学生也能够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到国外内知名高校的优质课程,这使得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教育不公平现状得到改善,将高等教育公平从理论层面上升到实践层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和公平。

二、MOOC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障碍

通过以上MOOC对高职院校教学的影响分析,我们可以发现MOOC的实施使全球优质教学资源普及化,并且课程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但对于MOOC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我们也需留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院校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虽然高校MOOC教学实施结果的好坏不完全取决于该校对MOOC项目的支持程度,但不可忽略的是,要开发一门优质的MOOC课程,达到最佳教学效果,需要高校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支持。尤其是一些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教学视频的录制和编排都需要投入高额的成本。如果高校缺乏对MOOC课程开发的有力支持,仅凭师生的MOOC开发热情是无法完成这一项目的。目前我国的重点高校,对MOOC的建设支持力度较大,中国第一批参与MOOC建设的高校便是国内的顶尖高校,在MOOC的开发上,这些学校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接轨,积极参与和开设了相关课程,并鼓励本校学生选修MOOC,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本校学生对MOOC的了解和接触程度优于其他院校,故他们对网络优质课程资源的利用率较高。反观其他院校对前沿技术的获取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高职院校限于资金情况,对MOOC课程的建设投入有限,这使得高职学生不能学习到针对他们专业特点的课程,只能学习这些顶尖高校开发的针对本校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的课程。此外,高职院校在MOOC课程的宣传推广方面也存在滞后性,调查发现有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并不知道MOOC这一网络平台,更谈不上对MOOC课程的合理利用,长此以往将不利于高职教学的网络化发展。

(二)高职教学课程开发不完善

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薄弱是目前MOOC教学上普遍遇到的资源难题,开发一门MOOC课程需要半年以上的准备时间,MOOC的课程大多没有收益,一些教师还有学术任务,导致大量优秀的教师不愿意在MOOC上开发课程,造成很多优秀课程无法通过网络平台供更多的学习者学习。同时,高职院校课程在教学上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可操作性和未来的实际运用性。目前MOOC平台课程开发存在偏重学术性和知识的讲解这一现象,重视学生理论能力的培养,忽略实践性和职业能力的开发,在理论与实践之间缺乏合理的过度。从课程内容到讲课方式等都没有考虑到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与高职学生的网络课程学习目标不一致,因此高职学生感觉不到课程的吸引力,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三)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课程不匹配

高职学生的高考录取分数普遍较低,从侧面反映出的是高职学生学习能力上的不足。而MOOC的课程大多由国内外一流大学教师录制,一些优秀的国外课程更是需要良好的英语水平才能进行学习,MOOC课程针对群体也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习者,没有针对高职学生的群体特点和个人特点。目前通过慕课平台学习在线课程的人多数是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人,学历层次较低的使用者则处于慕课学习的边缘地位,他们虽然知道怎样通过网络技术接触到世界一流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资源,但常常缺乏足够的能力充分利用这些优质的在线课程,完成相应的课程学习[4]。尤其对于有一定学习难度的课程而言,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课程,仅靠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导致放弃课程的概率很大。

(四)MOOC平台激励机制不健全

激励机制是一种制度化的能够调动客体积极性的工作系统。激励机制形成之后,能够为各种组织实现目标提供巨大的动力与保障,可以充分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不断成长和进步。高职学生学习习惯和自控力相对较差,再加上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出现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的情况时,容易失去自信心。激励和考核机制不够健全,缺少限制条件,没有监督力度,竞争群体缺失,这是摆在高职MOOC教学上的一个技术难题。在MOOC学习过程中,资源开放且大多不收取费用,这是MOOC的优点,但MOOC学习环境是基于虚拟网络环境的,没有教师监管或是期末考核的制约,平台对于学习者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学习者之间也很陌生,不能够产生强烈的竞争意识,因此很容易放松自己对学习的要求,也造成了学习者的学习动力不足,而这可能使一些在自我约束上不足的高职学生不能顺利的完成课程学习。因此我们需认识到MOOC虽给高职教学带来了诸多益处,但仍处于发展阶段,激励和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在教育技术细节上仍有待改进。

三、高职教学MOOC应用发展建议

(一)学校提高对MOOC教学的重视程度

MOOC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高等教育改革,正在深刻变革高校人才培养理念、教师教学观念、学生学习方式等。在使全球优质教学资源普及化的同时,也将加剧高校之间的竞争,传统的高校排名也可能因此而改变。鉴于此,高职院校则更应该放眼国际,站在教学改革和学校发展的立场上,提升对MOOC开发和学生网络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5]。在加强MOOC项目支持力度的同时为学生构建良好的MOOC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建立网络学习习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部分高职院校受资金门槛的限制,对MOOC课程的开发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如要跟上高校MOOC教学改革的脚步,可以考虑与企业合作,校企联合推动MOOC课程的开发与教学[6]。高职院校本身就与营利性企业紧密联系,这些企业在未来也可能是高职学生的就业渠道。在MOOC开发中由企业提供一部分资金支持,并且企业的实景案例也可作为MOOC项目的重要教学资源。既可以使高职学生深入学习网络课程,也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了解企业及其具体运作流程,为以后进入企业工作打下基础。对于高职MOOC教W来说,获得了资金支持,也提升了MOOC教学质量。对于企业来说,获得了“订单式”人才,达到“双赢”。

(二)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进行教学创新

教师在课程开发时,首先需要考虑到网络课程的独特性,改变自身传统教师的观念,不能将传统课堂教学的经验照搬至MOOC教学中,广泛接触国内外优秀平台课程,观摩其教学方式,全面了解和认识到网络教学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意义和作用,同时不断提高自身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所面临冲击和威胁的认识及紧迫感,培养自身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网络课程开发与设计的组织能力,使课程的设计与MOOC传播理念相符,进行网络平台教学模式的创新,在保证教学质量和课程各环节合理性的前提下,尽力将课程趣味化、生动化和娱乐化。

其次是高职教学中的MOOC课程开发需要时刻考虑到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特点,明确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开发方向,在教学观念、内容等方面贴近高职学生需求,以保证MOOC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设计的教学内容和资源能够满足高职学生学习的需要,并且将线上学习的课程与高职学生线下知识内容的学习以及课外社会实践进行有效的联系,提升高职MOOC教学课堂的教学能力和效率。

(三)MOOC课程开发需与高职学生学习实情相匹配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和主动性上有一定的欠缺,与国外学生相比,我国高职学生在性格上较为内向,课堂发言和讨论主动性不高,在网络课程的学习中还遵循着传统教学模式上的教师主导、学生跟随的模式,并且对MOOC的理解还处于初级阶段,由此导致高职学生MOOC学习的应用和推广还需很长一段时间,改变这种现状不可能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因此需要考虑到高职学生这一群体的学习特性和能力,因材施教。具体来看,在高职学生的MOOC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一刀切”模式,兼顾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处理好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关系和差异,不断提高网络学习的粘性和吸引力,培养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参与度。

(四)MOOC平台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网络课程学习上普遍存在高注册率低完成率这一现象[7]。尤其是对专业基础较为薄弱的高职学生来说,在网络上学习一门新课程很容易,但坚持下来相对困难。这就要求在MOOC平台建设中引入激励机制,加强环节设置,在课程选择、课程质量、课程运行等方面严格把关,在课程环节、讨论环节、作业环节、考试环节、结业环节上设定一套完整的运行体系,同时要保证颁发的证书的权威性和学分的可靠性。培养高职学生利用MOOC自觉自愿学习的精神,让学习者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出击者,促使学习者主动完成课程学习。把MOOC学习作为高职学生素质提升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同时促进MOOC和高职院校间对网络课程学分认定的合作,将MOOC学习成绩和学习进度作为一项考核评定指标加入到高职学生的综合y评中。

MOOC模式的应用为高职教学带来了诸多益处,但只有提升高职院校对MOOC开发的重视程度,结合高职教学及其学生的特点,不照搬国内外已有的做法,开发适合高职教学的MOOC课程,充分运用MOOC这一创新模式,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优秀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Alexander McAuley,et al. The MOOC Model for Digital Practice[R].Canadia,Charlottetown:University of Prince Edward Island,2010.

[2]李曼丽.MOOCs的特征及其教学设计原理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4):13-21.

[3]Inge de Waard,et al. Using mLearning and MOOCs to Understand Chaos,Emergence,and Complexity in Education[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2011(7).

[4]MOOC学院.MOOC中文用户大摸底[EB/OL].http:///opinion/437530/.

mooc教学论文篇13

1 MOOC的产生和发展

MOOC(“慕课”)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缩写,是基于课程与教学论及网络和移动智能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在线课程形式[1],它以视频为主,具有交互功能,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给全世界学员学习[2]。

MOOC最早出现在2008年。这一年,加拿大学者乔治.西蒙斯和史蒂芬.道恩斯一起开设了一门名为“联通主义与联通知识”的在线课程,并引起了广大学者的普遍关注。加拿大学者戴夫.科米尔和布莱恩.亚历山大据此提出了MOOC一词,特指在网上开设的、有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且对注册学生没有任何学历门槛限制、招生人数众多的免费课程[3]。2012年,美国Udacity、Coursera和EdX三大平台的建立,标示着MOOC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这一年也因此被业内人士称为 “MOOC元年”。

2013年,由清华大学发起建设的首个中文慕课(MOOC)平台“学堂在线”正式面世,标志着中国的MOOC建设进入了历史的舞台。截止到目前,“学堂在线”运行着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60多所国内外一流大学的超过500门课程,涵盖了计算机、经管、工程、环境、历史、艺术等多个领域。2014年,教育部“爱课程”网联合网易启动实施了全球最大的中文慕课平台-- “中国大学MOOC”。全国的高等学府都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MOOC的建设,截止到目前为止有包括北大、人大、浙大等70多所大学参与,推出1300多门课程,其规模还在与日俱增。同年,由上海交通大学自主研发的“好大学在线”正式上线,四校的10门课程首批上线。目前已有60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参与,共了近300门课程。

2015年4月,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其中肯定了MOOC等新型在线开放课程和学习平台建设的重大意义,同时表示将从政策、资金、平台建设等各方面提供支持,鼓励985、211高校兴建MOOC。借着这股东风,许多地方高校也不甘落后,纷纷通过质量工程等项目的形式大力推动MOOC的建设。

2 MOOC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应用现状

1)MOOC的建设的意义

MOOC的大规模应用,对于无缘进入名校,接受名师指点的普通院校学生来说意味着一个全新的、更公平的教育模式。学习者只要进入MOOC平台,使用一些社交账号比如微信号、QQ号就可以登录,然后选择课程,进入免费的学习。学习的过程也是灵活而机变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地学习视频,可以观看教学资料、回答提问、参加讨论等。对于有的知识点没有听懂也没有关系,可以反复研究,反复观看视频,可以下载学习资料等,这种学习模式理论上更优于传统的课堂教学。

MOOC的社会意义在于它促进了学习化社会的形成。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换代十分迅速,人们只有随时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才能立足于社会,而MOOC正好能给学习者带来这方面的帮助,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工作需求等在MOOC平台上选择优秀的资源进行随时的自我“充电”。

2)MOOC在地方高校学校中的应用现状

为了解地方高校学生对于MOOC的认识及使用情况,笔者曾对所在的学校通过问卷方式做了相关的调查,问卷涉及学院的三个年级。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学生都对网络及移动学习等新型的方式具有浓厚的兴趣,都希望通过高质量的在线课程进行自我提升,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但实际情况是超过一半的学生还没有听说过MOOC,小于四分之一的学生对MOOC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在线课程上,知之甚少。只有少数学生了解MOOC,有过学习体验。可见,地方高校学校的学生对MOOC的认知还不够,MOOC还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3 MOOC学习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深入了解MOOC,向教学名师学习授课经验以及MOOC的制作思路,笔者分别在“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以及“慕课W”注册并学习了几门相关课程,在学习过程感触良多。

1)MOOC更符合现代人的学习规律

同传统的在线公开课相比,MOOC的优势非常明显,那就是MOOC视频通常是一系列10分钟以下甚至更小的完整独立的“微课程”,这些微课程中还会穿插一些相关的测试题目,使得学生好像正在玩电子通关游戏,只有答对问题,才能继续听课,寓教于乐。这种短时间内集中精力的学习模式更符合当代学习者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MOOC制作的水平良莠不齐

“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都是国内知名高校推出的MOOC平台,其中不乏优秀作品。笔者自己学习的几门课程中就很不错,尤其是清华大学李秀老师带领的团队推出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内容上不仅包含传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还引入了大数据、搜索引擎、云安全等如今大众比较关注的内容;课程组织形式也比较丰富,有课件、讲座、访谈、参观、实践、习题、作品点评等,根据课程内容从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的呈现给学习者。视频的时间较短,内容完整,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

但也有些课程的授课方式不符合MOOC的理念,仍然是传统的那一套,不过是用新方式重新加工旧材料,换汤不换药。例如,有的教学视频长达三四十多分钟,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基本没有与学习者进行沟通。有的视频被硬性的切割成十分钟以下“微课程”,但是内容不是独立完整的,这样做只会割裂课程内容的系统性,达不到“碎片化”学习的目的,让学习者一头雾水。

当然优秀的MOOC从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是相当大的,例如上文提到的《计算机文化基础》除了后台制作人员,授课教师就多达四位,还有助教、特邀嘉宾等。课程的录制以及后期制作费用、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薪酬都是庞大的支出。据统计,国内制作一门优秀的MOOC需要十万元左右,这是地方高校难以承受的。有的MOOC还涉及与一些高端企业的合作,例如《计算机文化基础》与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联想创新中心的合作,这也是地方高校等学校难以实现的。

3)MOOC的课程体系建设问题

在传统的大学教学过程中,所有的课程、课程体系及时间安排都是经过严密论证的,课程与课程之间传承、衔接关系非常清晰,每门课在大学课程体系中位置也非常清楚,学生不需要了解这些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只要按部就班的按照n程安排进行学习即可,但在慕课时代,由于注册学生来源广泛,知识结构及基础差异很大,需求也不尽相同[4]。MOOC平台上课程建设各自为政,所以各大MOOC平台上课程知识体系建设几乎为零。这可能是MOOC不能在地方高校得到重视的原因之一。

4)MOOC与本校教学的衔接问题

目前MOOC大部分都是985、211学校开设的课程,虽然MOOC是“没有先修条件”、“没有规模限制”,但实际上对于来自地方高校等基础知识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另外,这些学生的自制力、自我约束和做我管束能力也比较差,这是造成MOOC注册率高、完成率低这个尴尬局面的最大原因。

4 MOOC在我国高校的应用研究

综上所述,虽然近年来MOOC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是它对大学实体课程建设的意义并不大,而这本该是高校进行MOOC建设的最初目标。正因为如此,各界人士开始对MOOC的未来发展做出种种尝试,并取得一些成绩。

1)建设本校的SPOC

SPOC是英文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英文缩写,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福克斯教授提出的。顾名思义,SPOC是为小规模的、达到一定先修条件的申请者准备的课程。

当前的SPOC案例,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或者想要取得课程认证的在线学习者两类人。前者采用一种结合了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的翻转课堂模式。其基本流程是:教师把在线视频材料当做课下作业布置给学生,然后在实体课堂教学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组织讨论,回答学生的提问,与学生一起完成作业或其他任务。后者是根据设定的申请条件,从全球的申请者选取一定规模的学习者纳入SPOC课程。入选者必须保证学习时间和学习强度,参与在线讨论,完成规定的作业和考试等,通过者将获得课程完成证书[1]。未满足申请条件的学习者可以以旁听生的身份注册学习在线课程,课程结束时不会被授予任何证书。

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等国外著名的大学都进行了SPOC的实验和推广。

国内的许多高校也积极筹备建设本校的SPOC,例如南京大学、常州大学等。目前南京大学已130多门SPOC。SPOC建设中一个比较常见的做法是在MOOC平台进行SPOC登录,即本校学生或者想要取得学分的学习者需要详细注册自己真实信息,进行实名认证。例如“中国大学MOOC”以及 “好大学在线”都对自己的合作高校提供此功能,这种SPOC模式的成本较低,对本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意义重大,为MOOC提供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

2)混合教学模式

国内首次正式倡导混合式教学概念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他提出:“混合式教学模式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主动性与创造性”[5]。MOOC的产生为混合教学模式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MOOC的学习中,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有效利用“碎片”时间自主学习。但对于地方高校学生来说,要求他们独立进行MOOC学习是不太现实的。学生大多基础知识比较差,理解能力有限,而目前大部分MOOC是由较高水平大学的教师制作的,他们不了解地方高校学生的情况和知识结构,很难制作出完全符合学生要求的MOOC。再次,地方高校的学生也一般缺乏自我管束、自我激励、在线独立学习、在线协作学习能力等特质,很难独自完成MOOC的学习。

而传统大学的面对面授课于监督与管理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情感教育等方面,是网络教学无法替代的[6]。为了充分发挥传统教学及MOOC教学的优势,推动大学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很多高校设计出具有本校特色或课程特色的不同程度的“混合”教学模式。

有的采用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方式,即要求学生课下学习MOOC,课上集中讨论,回答提问的方式进行。

有的采用“MOOC+面对面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即采用教师面对面授课穿插MOOC方式完成。这需要教师根据本校制定的教学大纲,对课程进行规划,选择合适本校学生的MOOC,进行线上和线下、课上和课下的混合教学。

5 总结

自从MOOC产生起,关于它的争论就甚嚣尘上,追捧者认为MOOC将颠覆传统的高等教育,各种质疑的声音也是此起彼伏。但MOOC给传统大学教育带来的震动却毋庸置疑。MOOC等新型在线开放课程正在促进各类高等教育机构从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和教学管理体制上进行变革,给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成为当今教育教学的热点之一。地方高校由于综合实力较弱,进行大规模的MOOC的建设也许力有不逮,但也不能放弃发展的机会,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改革之法,才能在竞争中抢占先机,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4,35(1):85-93.

[2] 李丽萍.“慕课”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改革新视角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11) :252-253.

[3] 曲大为,张鹏.慕课与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2015(5):119-122.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