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实用13篇

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
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篇1

目前,在小学教学中,《品德与社会》学科不被学校、家长重视,有些老师也是占用,拿来上语文或数学,根本没有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建设。因此,我们的国家,不难发现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作为这门学科的老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要反思自己是否教学到位,研究如何上好这门学科,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质量呢?以我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喜欢《品德与社会》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如果喜欢《品德与社会》课,那么我们的教学质量就会有所提高。激发学生兴趣要从备课开始,在备课的时候应该查阅大量的美德故事资料,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配上画面、文字、解说、评论等,把一节节容易流于形式的空洞说教的品德课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呈现出来,并引导他们积极参加讨论评价,“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以主流价值观正能量去感染熏陶学生,让他们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积极讨论,认真践行。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点不错,当孩子们真正以上思想品德课为莫大乐趣,那么我们的德育教育也就落到了实处。

二、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只要《品德与社会》的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那么,真实的现实生活就会成为学生最好的学习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儿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让课本中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每个小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并通过自己的认知、判断、评价建立良好的是非观念,知道什么是能够做的事,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看一些视频或讲一些真实的故事,让学生讲出这些事情是否正确,换做是自己应该怎么做等。让学生真实地感受优秀的品质和恶劣的品质有什么不同。同时还要让学生接触真实生活的鲜活事例,体验社会生活和将要经历的人生。之所以要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是因为这门课对学生的一生有很大影响。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通过研究找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更好、更实际的品德教育,为学生一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组织讨论、学会交流。

讨论是最常用的学生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学生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讨论,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防止形式上的讨论。

《品德与社会》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讨论,是提高该门学科教学质量的方法之一,在教学时,要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掌握学习方法。《品德与社会》与 “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相比较,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学生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四是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在该课程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三活”。即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内容贴近生活,教学途径多样灵活。

四、注重实践,发展学生能力。

“活动性、开放性和生活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的三个特点。所以,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不能依靠知识的灌输和道德的说教来实现,因为,教师再精彩的讲授,也不能直接转化为学生个性发展的结果,而必须通过学生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在儿童与各种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他们丰富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获得了新知,提高了能力,在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评教”和“评学”。“评教”针对的是教师的教学水平,“评学”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首先要对教师的工作情况加以全面掌握,采取激励方法,让教师能够端正教学态度,为学生的学习负责。“评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课业完成情况加以评价,并且结合学生的课余生活情况,对学生做出全面的评价。

总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对学生高尚情操以及正确人生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教师需要肩负起责任,不断采取积极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以使学生能够在教学中完成道德、品德塑造,为取得良好的实践成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志华.浅谈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2(03)

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篇2

一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

“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的管理体制是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与时事教育、学校日常思想教育工作、校外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品德)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班主任、政教处、共青团(少先队)干部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学校的德育任务。

1.制订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在开学初,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召开政教主任、班主任、团总支书记(少先队辅导员)、政治(思品)教师联席会议,根据思想政治(思品)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校本学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中心,制订“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计划。计划包括:本学期德育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思想政治(品德)课哪些内容作为本学期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品德)课怎样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教学,向学生提出哪些行为要求;政治思品课教师、班主任、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共同开展哪些教育活动,内容、形式、目的是什么,谁牵头组织等。

2.根据计划安排,各教育渠道做到目的统一、内容统一、行动统一。

3.学校德育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共同搞好学校德育工作。建立“四位一体”教育教学,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思品)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有利于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形式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形式,是把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学生撰写小论文、专题讲演会、英模报告会等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对学生进行“知行统一”教育的教学结构形式。

1.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小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在要求。一方面,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恰当运用实际材料讲清理论基础知识,使学生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另一方面,教师必须逐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实际问题,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组织学生搞好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教师组织学生到社会做调查,是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思想政治课授课之前或授课之后,师生坚持向社会做调查,了解社会生活实际。把调查上来的材料运用于课堂,进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这样做有利于教师讲清知识理论,学生弄懂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

3.组织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定期召开小论文宣读会。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促进学生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的重要一环。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和宣读小论文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思想政治课学到的理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见,教师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定期宣读小论文,是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4.上好思想政治(品德)活动课。思想政治活动课是和政治课有联系的,但又是不同于思想政治课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它是围绕思想政治课的有关内容或在思想政治课的理论、观点指导下开展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必须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适当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性的活动,如主题班会、讲演会、知行统一汇报会、小论文宣读会、知识竞赛等活动。

三、建立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体综合评定制度

对思想政治(品德)课进行整体改革,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仅要在教材内容、教学管理体制、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而且,必须在考试方法上进行改革,打破单一笔试、一张考卷定成绩的考试制度。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综合评定制度,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班主任、政教处和共青团(少先队)干部组成“四位一体”的评委会,把学生知识理论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情况综合起来,评定学生政治课思品课的学习成绩的制度,它包括理论知识考试评定和行为表现考核评定。

1.理论知识考试评定:把每个学生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分数平均作为一学期政治科、思品科的理论知识成绩,然后根据这个成绩做定性评价,90分以上为优,70~89分为良,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篇3

作为政治课教师,我们在不断探索新型的思政课教育教学体制,这种体制的具体内容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与时事教育、学校日常思想教育工作、校外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品德)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班主任、政教处、共青团(少先队)干部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学校的德育任务。

具体做法是:

(1)制订思想政治(品德)课教育教学计划。在开学初,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召开政教主任、班主任、团总支书记(少先队辅导员)、政治(思品)教师联席会议,根据思想政治(思品)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校本学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中心,制订“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计划。计划包括:本学期德育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思想政治(品德)课哪些内容作为本学期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品德)课怎样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教学,向学生提出哪些行为要求;政治思品课教师、班主任、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共同开展哪些教育活动,内容、形式、目的是什么,谁牵头组织等。

(2)根据计划安排,各教育渠道做到目的统一、内容统一、行动统一。

(3)学校德育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共同搞好学校德育工作。

建立新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思品)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有利于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

2. 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

形式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形式,是把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学生撰写小论文、专题讲演会、英模报告会等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对学生进行“知行统一”教育的教学结构形式。

(1)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小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在要求。一方面,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恰当运用实际材料讲清理论基础知识,使学生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另一方面,教师必须逐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方法去分析实际问题,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组织学生搞好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教师组织学生到社会做调查,是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思想政治课授课之前或授课之后,师生坚持向社会做调查,了解社会生活实际。把调查上来的材料运用于课堂,进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这样做有利于教师讲清知识理论,学生弄懂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

(3)组织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定期召开小论文宣读会。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促进学生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的重要一环。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和宣读小论文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思想政治课学到的理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见,教师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定期宣读小论文,是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4)上好思想政治(品德)活动课。思想政治活动课是和政治课有联系的,但又是不同于思想政治课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它是围绕思想政治课的有关内容或在思想政治课的理论、观点指导下开展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必须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适当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性的活动,如主题班会、讲演会、知行统一汇报会、小论文宣读会、知识竞赛等活动。

3. 建立知行统一的综合评定制度

对思想政治(品德)课进行整体改革,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仅要在教材内容、教学管理体制、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而且,必须在考试方法上进行改革,打破单一笔试、一张考卷定成绩的考试制度。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综合评定制度,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班主任、政教处和共青团(少先队)干部组成“四位一体”的评委会,把学生知识理论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情况综合起来,评定学生政治课思品课的学习成绩的制度,它包括理论知识考试评定和行为表现考核评定。

(1)理论知识考试评定:把每个学生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分数平均作为一学期政治科、思品科的理论知识成绩,然后根据这个成绩做定性评价,90分以上为优,70分-89分为良,60分-69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

(2)行为表现考核评定:由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班主任、班长、团书记组成评委会,根据思想政治(品德)课向学生提出的行为要求及《守则》、《规范》内容,制定行为表现考核标准。采取自评、小组评、最后评委会总评的办法,给学生评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篇4

二、构建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态课堂的必要性

1.促进学生对道德理论知识的认同感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相对贫乏,需要优秀道德理论和是非观念的引导,但是小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而学习是需要激发学习热情的一种主动探索,是需要倾注情感的一种理性批判,是要与已有的思想观念进行碰撞,产生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怎样的内容,学生会倾注情感去思考,那就是要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认知冲突的激发一方面是要学生认同其必要性,另一方面是与学生的思想产生不同的解读角度。在教学中能够实现这两方面内容的,一是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从学生熟悉的思想和内容出发向新内容过渡,新旧知识的嫁接激发学习的矛盾性;二是学生的过程参与性,“灌输式”的教育将学生看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只注重输入不注重吸收,学生只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课堂上教师传递的内容完整地再还给教师,而不是真的接受并真正吸收。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的体验,让学生主动去参与和体会。

2.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式是随着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的,传统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权威性,将教师放在了一个居高临下的位置,教师说的话都是“真理”,教师的行为都是正确的行为,这在多元文化主张个性和解放的今天是行不通的,学生对老师的不认同,直接会对其传授的知识产生质疑,当然也不会愿意吸收和内化。品德与社会生态课堂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设计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思考问题,以平等的身份引导学生展开交流和讨论,课堂是思想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学生可以自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有助于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

3.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实践

课堂上道德理论知识的学习内容是有限的,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展开继续学习,而生态课堂正是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书,进行更多的交流,学习更深入的道德理论知识,使自己的思想变得更加多元。学生品德最终的衡量和评价目标是道德行为,而道德行为的提高与道德认识相关,更依靠于学生在生活中的主动实践。

三、构建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态课堂的有效策略

1.链接生活,设计教学内容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教材中的案例都来自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但是具体到一个地区和一个班级的学生,又具有独特的地区差异和道德发展水平差异,故教师应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设计教学内容。例如,在《祖国妈妈在我心中》的教学中,教师考虑到学习的重点不是让学生认识代表祖国的事物,而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运用图片、视频、人民币等具体的事物,引导学生认识国旗、国徽是必要的,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国旗、国徽是一个标志,祖国妈妈在我心中,绝不仅仅是对一些标志的认识。这时,教师结合学校每年一次的募捐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认识到,祖国很大也很小,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祖国的代表,做的每一件好事,都是想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好。

2.挖掘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品德源于生活,归于生活。品德的感悟不是来自于教材知识,而是来自生活,生活中的重要资源是品德教育的重要源泉。例如,在《我家的日常购物》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本周小学生自己的花销不能向家长直接要,而要靠自己的劳动获得,本周要详细记录自己的收入和支出,自己具体做了哪些“工作”,父母给了怎样的“工资”,自己如何支配这些“工资”。这样每一个学生在生活中获得了体验,同样其“小账本”也成为品德课堂的重要资源。这些资源是学生熟悉的,是学生带有自我情感的一种实践,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也可以组织对一周的花费进行讨论的活动,这对建立学生初步的理财观念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互动交流,增加学生体验

品德与社会生态课堂是还原课堂一种自然的状态,还原学生的话语权和参与权。例如,在《怎样过暑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暑期生活计划,包括作业、旅游、看望亲人等,要求学生以彩图的方式进行表达。教师给予学生20分钟的时间进行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给予一定的辅导和启发。20分钟后,教师引导每一个小组展示自己的计划,由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评价,促进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在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中,使自己的认识更加鲜明,使自己的道德观更加清晰和积极,不求统一的思想和行为,但要提倡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4.生活实践,扩展教学时空

生态课堂是与生活联系的课堂,生活的联系一方面包括对生活资源的开放,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德育案例;另一方面则是生活中的实践,引导学生用自己的道德理论改变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的环境。例如,在“争创三好班集体行动计划”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自己在班级中的责任,并确定自己的任务是什么。学生的任务非常多,有的学生要保证讲台整洁干净,有的学生要保证地上没有纸片,有的学生要帮助后进生获得成绩的提高等。每一个学生都有责任,每一个学生都是主人翁。

综上所述,品德与社会生态课堂最接近生命初始的状态,最接近生活的原有环境,是一个开放的、交流的、包容的、平等的环境,学生可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公开地表达自己的疑惑,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批判,可以联系生活自觉进行实践。

参考文献:

[1]孙玉富.践行生活化教育,打造品德生态课堂――小学品德课的实践与探讨[J].文教资料,2013,(27):141―142.

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篇5

(一)制定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在开学初,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召开政教主任、班主任、团总支书记(少先队辅导员)、政治(思品)教师联席会议,根据思想政治(思品)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校本学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中心,制定“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计划。计划包括:本学期德育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思想政治(品德)课哪些内容作为本学期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品德)课怎样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教学,向学生提出哪些行为要求;政治思品课教师、班主任、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共同开展哪些教育活动,内容、形式、目的是什么,谁牵头组织等。

(二)根据计划安排,各教育渠道做到目的统一、内容统一、行动统一。

(三)学校德育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共同搞好学校德育工作。

建立“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思品)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有利于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形式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形式,是把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学生撰写小论文、专题讲演会、英模报告会等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对学生进行“知行统一”教育的教学结构形式。

(一)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小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在要求。一方面,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恰当运用实际材料讲清理论基础知识,使学生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另一方面,教师必须逐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方法去分析实际问题,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组织学生搞好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教师组织学生到社会做调查,是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思想政治课授课之前或授课之后,师生坚持向社会做调查,了解社会生活实际。把调查上来的材料运用于课堂,进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这样做有利于教师讲清知识理论,学生弄懂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

(三)组织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定期召开小论文宣读会。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促进学生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的重要一环。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和宣读小论文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思想政治课学到的理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见,教师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定期宣读小论文,是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上好思想政治(品德)活动课。思想政治活动课是和政治课有联系的,但又是不同于思想政治课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它是围绕思想政治课的有关内容或在思想政治课的理论、观点指导下开展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必须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适当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性的活动,如主题班会、讲演会、知行统一汇报会、小论文宣读会、知识竞赛等活动。

三、建立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体综合评定制度

对思想政治(品德)课进行整体改革,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仅要在教材内容、教学管理体制、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而且,必须在考试方法上进行改革,打破单一笔试、一张考卷定成绩的考试制度。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综合评定制度,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班主任、政教处和共青团(少先队)干部组成“四位一体”的评委会,把学生知识理论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情况综合起来,评定学生政治课思品课的学习成绩的制度,它包括理论知识考试评定和行为表现考核评定。

(一)理论知识考试评定:把每个学生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分数平均作为一学期政治科、思品科的理论知识成绩,然后根据这个成绩做定性评价,90分以上为优,70分―89分为良,60分―69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

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篇6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

青岛地区使用鲁教版思想品德课程教材,经过新课程改革的推动,教学模式逐步发展。原先的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吸纳多媒体教学的支持,仅仅以教材和习题作为教学的重点,这种教学模式现已逐步被多媒体教学模式所取代。思想品德课程的多媒体教学侧重以图文并茂的课件作为教学主讲的基础,教师针对每堂课设计的文字、图片,收集的视频资料,提出的问题以及学生自己准备的资料借助多媒体软件进行展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加,而且教师引导学生以小品模拟的方式处理生活中的类似情景,在现场表演的气氛中能够强化对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熏陶。多媒体的成功应用促进了青岛地区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发展。但新的问题也会随之产生,就学习的内容来说,学生用眼睛看的多了,笔头表达问题的能力却下降了。为了解决这样的教与学的困惑,许多学校安排老师去有鲜明教学特色的学习观摩学习,比如去杜郎口中学观摩他们的富有特色的教学稿教学。学习他们的校本教材,即每堂课前发放专门制定的讲学稿,学生人手一份,在充分预习后,课堂上按照学习目标的指导参与主题讨论。讲学稿还配有专项习题,习题以客观选择题和开放讨论题两种类型为主。目前,一些学校正在普及多媒体教学与杜郎口中学教学稿模式的综合应用,让学生不仅是浮于表面而是真正投入到学习中来,以期达到更好的教与学的效果。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从青岛地区思想品德教学模式改革的现状来看,其成果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原先学生上课时因为教学模式的枯燥,难免兴趣不足,甚至有些同学处于青春期阶段,本身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硬性的教育很难深入学生的内心。通过以上教学模式的应用,学生获得了反思的机会,在多媒体的视觉和听觉带动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

1.从小品模拟向真实场景过渡

教师为从实践角度磨练学生的道德修养,结合课程的内容设计小品模拟活动是不可或缺的。为达到更佳理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亲身感受现实场景,有助于给予学生更直观、更真实的教育,进而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重新审视自我。现如今初中生的生活条件大多比较优越,从课堂中语言和肢体表达到付诸行动需要质的跨越。模拟场景的教育和现实生活仍然存在差距,学生虽然能在小品表演中把握道德准则,但在现实生活中是否能够主动做出积极的行动离不开真实环境的感染。例如,在讲述“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时,学生能够理解保护环境、植树造林的重要性,而真正让学生参与植树活动则是对学生的一项考验。

2.发挥学生的主导角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帮助学生走出青春期的误区,以先进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武装头脑。因此,学生的主动性对学习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仅仅是教师担当教学的主导角色,学生参与主题讨论和小品表演,虽然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仍然比较有限。针对当前教学模式的发展,教师应注重给予学生担当主角的机会,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见解,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便推进思想道德教育的深入程度。

3.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伴随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模式的发展,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程度也会逐渐提高。此时,单纯依靠课堂作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保障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在不同时期遇到的社会问题都会考验他们的思想品德,都会使学生有所感触。社会的课堂是历练学生道德情操的有利时机,教师应注重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为学生创造广阔的互动交流机会。例如,讲解“依法享有财产权、消费者权”,课堂讲解和练习带给学生的感受可能不够深刻,当学生和家人参与消费时,就有可能受到不合理消费的触动。学生及时与师生交流,展开互动讨论,有助于掀起更广泛的学习热潮。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发展的举措

1.开展思想品德社会实践

经过课堂多媒体资料、校本教材、学生小品模拟演练后,教师应适时带领学生参加思想品德社会实践,为学生创造现场实践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平时教学和练习与现实环境的不同。社会实践的频率可采取以单元为单位,每个单元的课程讲解结束后,教师设计社会实践的活动内容,学生参与实践后探讨自身的收获。例如,在讲解“让生活充满阳光”一单元时,教师可与学生共同参观高雅艺术和文化展,或是参观图书馆、科技馆,参加先进性的社会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高雅文化、健康生活的意义,摒弃生活中的不良思想和行为。

2.锻炼学生设计主题活动

以往每个单元的主题讨论和小品演练活动主要由教师策划,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思考和落实。为发挥学生的主导角色,教师可选取部分思想品德课程的章节,由学生负责开发主题讨论和演练活动。考虑到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主题设计和开发,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按照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设计一项主题讨论活动。小组学生经过互动配合,在搜集资料、小组讨论的过程中逐步凝结思想成果,提高道德情操。此后,每个小组作为主讲,和全班同学探讨本小组研究的主题,教师负责提供指导和分析,从而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

3.建立网络互动交流平台

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博客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应用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为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教师可专门开通思想品德课程的博客空间,供师生交流和传递资料,以实现对课堂教学的延伸。例如,师生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都可以作为讨论的课题,学生的心声表达也可分享给大家。经过广阔的互动交流,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水平也会持续提升。

四、总结

青岛地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近年来成果显著,值得其他地区学习借鉴。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启迪学生的思想,净化心灵,使学生充分融入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中来尤为重要。相信随着教学模式的继续发展,思想品德课程将会不断绽放新的光彩。

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篇7

一、扮演教材中的典型人物角色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很多内涵丰富、情节非常吸引人的课文,这些课文之所以故事动人,是因为课文内容由一个个各式各样的人物组成,这些人物在不同的课文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而师生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感受到内容的生动性。小学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扮演书中的典型角色,然后组织一部分学生将书中的故事表演出来。通过这种扮演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并且由于是亲身体验,学生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例如,在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一课“生活中的各行各业”出现了各行各业的工人,教师可以让小学生扮演这些角色,如:工人、电脑工程师、农民、销售员等。通过扮演不同行业的角色,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不同行业职工对于社会的贡献,这样学生能够很快地明白课文表达的含义。

二、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实践教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小学生拥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小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因此教师不能够将教育局限在教材之中,而是应该适当地进行拓展。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之中,教师除了需要完成课内的教学之外,还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室外的实践教学。这需要教师组织小学生进行课文的实践活动,这样能够让学生的情感更加的理智,让学生能够有是非认识。例如,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一课“红灯的约束与绿灯的自由”强调了规则在社会中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并不强,教师在讲解这一课内容的时候,如果只是简单将课文叙述一遍,学生可能绝大部分对于“规则”只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因此教师要想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组织学生去室外亲身体验“规则”。例如,让学生感受一下马路的交通规则,或者让其在售票厅感受一下排队的规则。在学生体验完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向学生提问如果生活中没有规则会怎么样,这样就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通过思考能够真正认识规则的作用,并能在生活中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三、安排小组辩论,提高思想认识

小组辩论的方式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对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而言,这种教学方式同样是非常有必要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不同于数学、语文,它探讨的是人的思想和行为举止,因此学生通过学习需要认识到对和错之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一方是正方,一方是反方,事先确定一个有争论性的辩论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问题:一位小学生在放学的路上,一个陌生人突然过来,请求他帮个忙,这位学生应该帮助陌生人吗?教师提出问题后,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让学生开展课堂辩论。通过辩论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这样就能够提高自己的品德与社会。

总之,小学是学生品德与社会逐渐形成的阶段,因此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开展实践教学、小组辩论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课堂的气氛变得活跃,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这样就能够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了。

参考文献:

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篇8

小学品德和社会课原则是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它反映了小学品德和社会课规律是实现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目的指南针。在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有利于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目标和课程标准的实现。

1 激发主动原则

主动是教学活动的最本质特征,主动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活动是主动的体现,无教学活动的主动,也就没有主动的教学活动,主张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的学习观倡导: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主动学习也是学生积极的学习,它不用督促、批评,当然更不要强迫、惩罚。学生主动学习的基本特征的表现应是学生对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激情高涨。所以实施有效的小学品德和社会课首先要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受外在的压力而被迫的让学生学习。因此活动教学设计注重的激发主动原则,旨在是要求小学品社课的小学品德和社会课必须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小学品德和社会课中,积极主动的进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从而发展开拓认知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个性特质的彰显。激发主动原则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还要求教师必须积极尊重学生的学习自力,信任学生的内在主动的强大潜力。陶行知曾提出对学生教学教师必须依据的五大解放:(1)解放学生的学习的头脑,让学生能想。(2)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能干。(3)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主动说。(4)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现实社会里去探寻获得丰富的知识,让学生从封闭似的学校中解放出来,让学生享受快乐的大自然,与大自然为友。(5)解放学生的时间。这五大解放的立足于培养儿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要想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实现这五大解放,作为教师首先必须给予学生尊重和最大的信任。在进行小学品德和社会课设计的过程中,充分相信他们的内在强大的学习潜力,使学生自由自在的在知识的海洋中探求,在大自然中探索新奇,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而不去呆板的亦步亦趋的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2 设置问题原则

小学品德和社会课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引导下,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之中,是以解决问题为主旨,围绕核心问题,让学生主动的与外界即他人或物体进行充分的交流、交往,在相互作用下,在与外界对象交往的过程中,来增加学生的内心体验的教育教学过程。它是含盖了全架构的完整的教育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及评价标准的体系。因此科学设置问题是小学品德和社会课开展活动教学要遵循的一个重要教学原则。科学设置问题原则通俗的意思是指开展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的活动教学中要在教师引导下围绕特定的主题进行教学活动,可以以一个或几个问题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进行教学活动。在我们实际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较多的这样的教学场景,在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课前设计好的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在教师事先发给学生的课文内容信息中寻找答案,这样的教学活动我们认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的活动。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真正的真正意义上的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的活动应该是以问题解决为目的的,问题的答案不是老师预先设计好的,而是需要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思考或争论,需要通过学生与他人或物体进行直接性的交互活动,在与对象的交往作用过程中得出的,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出现一个确定的、唯一的答案的。问题的最终解决的措施通常是开放性的,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培养。

3 具体情境原则

具体情境原则是指可以以小学品德和社会课要设立具体的情景为立足点,在这个具体情景下来教师来设计教学,小学品德和社会课活动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在具体情境中,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任务,围绕特定主题,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与他人或物体进行交互作用,在学生主动的与外界即他人或物体进行充分的交流、交往,在相互作用下,在与外界对象交往的过程中,来增加学生的内心体验的教育教学过程。所以说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的活动教学要遵循具体情境原则。它是指小学品德和社会课活动教学要设立具体的情境,在具体情境下来设计、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因为在现实的小学品社课的实际活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脱去情境的,即教学中具体的情境和实际操作的教学设计是异轨的教学。这是值得教学一线的教师深思的问题。

4 创造民主原则

在小学品德和社会课中,教师与学生各自的责权利要分清楚,作为学生有公开地讲出自己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的权力。教师民主的课堂是让学生把自己的意见大胆的说出来,然后教师组织其他学生们为之讨论或辩论,这样意见的真伪对错就很快明了了,所谓是真理越辩越明。如此通过学生和老师的公开讨论,合理的意见予以肯定并给予保留,不合理的意见则给予抛弃,很难以判断合理与否的意见则在时间不容许的情况下留待课下继续讨论交流,在如此一个公开讨论问题的教学过程的民主情景中,各种偏见、误解、错误的看法统统将伴随着讨论空间的扩大和讨论时间的持续而给予完满解决。这样的课堂教学长期开展就能让学校教育逐渐从封闭的呆板的教学走向活跃的开放的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的实际活动教学中民主的课堂氛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民主的教学使孩子们能够解放出来,打消他们的胆怯和依赖老师的心理,使学生们能够无拘无束的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看法甚至是个体的情感体验,不担心教师和同学的讽刺和耻笑,总之,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的民主活动教学能够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探索的乐趣,从而习得新知培养了能力。

参考文献:

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3-0103-03

德育生长点是以德育课程为基础,镶嵌在其中的能引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共鸣,从而提高道德品质的内容。只有实现每一课的德育生长,才能真正实现德育目标。故此,在每一课中寻找德育生长点,利用体验教学法等方法和形式,激起学生在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上的共鸣,让德育生长点成长起来,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德育生长点的确立

德育生长点可以通过两种方式确定:一是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学参考中,明确提及的,如在《商品和货币》框题中指出的“建立正确的金钱观”这一德育目标。二是教师根据教学实际,经过深思熟虑提出的,如在《商品和货币》中确定的“正确认识人的劳动,并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价值”。

德育生长点确定后,要进一步深化、拓展德育生长点的内涵。例如,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中,教师必须首先确定,何谓正确的金钱观?其次,作为中职学生,在没有独立的经济收入之前,对待金钱应该持什么态度?第三,成为职业劳动者后,拥有了自己的劳动收入,对待金钱又应该持什么态度?通过对社会名人当中坚持质朴生活的例子进行介绍,提出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应该是中国人的道德基因,应当传承下去。

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实现品德成长

目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有很多,例如体验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景式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法等。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促进德育生长点的实现,达到令学生品德成长的目的。在进行教学环节、活动设计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过程性评价的作用。下面就以《商品和货币》(2课时)教学设计为例,进行说明。

(一)设计思路和方法选择

“商品和货币”是《商品的生产和消费》中的内容,主要包括商品的基本知识、货币的基本知识两部分内容。这两部分属于经济常识范畴,既要学生掌握常识,又需要确立德育生长点,实现德育成长。笔者认为,商品部分的德育成长点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商品、正确认识人的劳动、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价值;货币部分的德育成长点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成功观。

为达到以上目的,可以使用体验式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结合设立学习小组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二)活动准备与实施

1.活动准备

本课为2个课时,准备的活动有:商品的自述、辩论赛。

“商品的自述”活动设计:以学习小组(6~8人一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扮演成一件商品,以自述的方式讲解商品的生产和销售,以及在生活中我们对该商品应抱有何种态度。商品选取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一些对象,诸如手机、电脑游戏、零食、书籍、潮流服装、饭堂餐饮等。各小组以抽签的方式得到一件商品的自述展示。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该商品的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和产生的价值等内容。

“辩论赛”活动设计:辩题――正方:金钱是万恶之源;反方:金钱不是万恶之源。该辩题曾是往届大专辩论赛的决赛辩题。之所以采用辩论的活动形式,是因为辩论能将真理越辩越明,并且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关注;而确定此辩题的理由则是:该辩题与货币的内容紧密联系,有利于学生通过激烈的论辩后,主动接受正确的金钱观。为使教学活动取得预期效果,应将辩题提前告知学生,并辅导学生进行辩论准备。

2.活动实施

“商品的自述”活动环节:教师导入,确定各小组代表人选――学生代表扮演并“自述”――学生自由发言评论――教师小结。活动安排在教师讲授完商品的含义等内容之后。

“辩论赛”活动环节:教师导入,按课前安排将学生分为两个阵营――辩论――成员小结――优秀辩手颁奖――学生总结――教师小结。活动安排在教师讲授完货币的定义和基本职能等内容之后。

每一次活动,需要让学生先发言,先评论,应让学生主动进行表达,并且畅所欲言,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在学生展示和辩论过程中,要求教师做好笔记,为活动小结中的点评做准备。

・教学教法・让每一个德育生长点绽放

(三)德育生长点的绽放

1.正确认识商品、正确认识人的劳动、尊重人的劳动、尊重劳动价值

通过“商品的自述”这一活动设计,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展示,使学生主动接受商品是劳动产品这一概念,并由此生发出以下德育内涵:①商品是物质的,是客观的,为满足人的需要而诞生,是不具有主观意识的;②商品是人类智力和体力的结晶,任何商品都应该珍惜;③商品既然反映人类劳动的价值,那么就应该杜绝假冒伪劣商品,首先自己就不能参与制造假冒伪劣商品,这是对自己智力和体力的不尊重。

2.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成功观

通过“辩论赛”这一活动设计,旨在通过学生的赛前准备、赛中激智等方式,使学生以主角、参与者的身份获得正确的金钱观:①金钱是商品社会的流通手段、商品的价值尺度;②金钱购买的是商品,不能购买的东西还有很多:生命、时间、青春、家庭和睦、学习能力等,说明金钱在很多事情上是无能为力的;③金钱本身不具有好或坏的特性,是人内心的贪欲使人走向道德和法律的边缘;④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爱之有节。通过对金钱观的深化,教师提示学生,衡量人生成功与否不应该局限于拥有财富的多少,成功的定义应该多元,应该具体,应该个性。

以上德育生长点拓展出来的内容,可以称之为一种绽放。这不仅仅是内容上的拓展,这种拓展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活动为主体,以情感的体验、价值观的共鸣为特点,除了教师设计的拓展内容,学生肯定还有更具智慧的课堂生成,通过主动参与,学生的智识、情感都被点燃了,这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四)活动评价

根据学生分小组活动的情况,可以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活动评价。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

自评

组评

师评

①对小组工作的态度和贡献

A.在小组工作中起到核心作用,不遗余力地投入到小组工作中,为小组工作出谋划策,尽心尽力

B.能关心小组工作,提出自己的想法,较好地完成分内工作

C.偶尔关心小组工作,有时能提点建议,但是不够主动

D.对小组工作不闻不问,如同局外人

②对个人承担的任务

A.能圆满地完成分给的任务

B.基本完成分给的任务

C.勉强完成分给的任务

D.没有完成分给的任务

③与小组成员合作情况

A.能主动与小组成员沟通,主动关心合作者,善于作出必要的让步

B.偶尔有意见或工作不协调情况,对别人关心不够,能作出必要的让步

C.经常有意见或工作不协调情况,很少关心别人,很少作出让步

D.一直有意见或工作不协调情况,从不关心别人,自以为是,固执己见

④品德成长情况

A.能将课堂上自己的正确品德观念,主动实践在生活中

B.能发表正确品德观念,并在生活中基本做到

C.错误观念得到纠正,但还没有体现在行动中

D.不认为自己观念错误,我行我素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首先确定了德育生长点。为了通过德育生长点实现品德成长的目标,教师设计了两个课堂活动,在课堂活动中和学生一起体验价值观、道德观的共鸣,这就是德育生长点的绽放。教师根据设定的德育目标,在整个过程中起了德育“引路人”的作用。通过对评价表中学生品德成长状况的评价,来反映课堂的实效,也促进学生的进步。

三、让德育生长点绽放在实践中的注意事项

通过体验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研究性学习法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的使用,避免了德育生长点成为教师空洞的说教。

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注重对德育生长点的发掘,要在课堂上真正实现德育绽放,必须在设计时就深思熟虑。这不仅需要教师本身拥有足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情怀,还需要合理分配课堂时间,使学生既学得知识,又获得品德的成长。

活动设计不是花哨的点缀,不是一个简单的游戏环节,活动设计应该围绕着德育生长点开展。设计前要思考:每一个活动是怎样让德育生长点绽放的?如何让学生的德育成长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德育生长点是每一课的德育目标,绽放是对目标的细化和拓展,德育生长点必须成为教学设计或者教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四、“让每一个德育生长点都绽放”教学理念的意义和价值

让每一个德育生长点都绽放这种教学理念,确立了德育为先的地位,融合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是对传统授课方式的一种改进,是针对中职生德育课困境作出的有利调整。德育生长点不是课堂的点缀,而是德育课堂中的主角和价值所在。

作为一名中职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时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道德意识成熟的人,才能驾驭先进的技能,进而获得成功的职业生涯;也只有品德正直、善良的人,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为社会带来和谐,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实现百年期待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学方法应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陈亮.体验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08.

[3]刘旭东.对教育与生活关系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7(8).

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篇10

基于对传统德育的反思和批判,学界提出了“生活德育”,这一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许多学校围绕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对生活德育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形成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

笔者在查阅了与生活德育相关的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生活德育的研究现状、学术界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

一、生活德育理论的源头是生活教育思想

生活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说到生活德育,人们首先会提到杜威和陶行知。在我国,一般认为,生活德育衍生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思想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实践和运用,生活德育是生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杜威曾指出,学校的道德教育应该从儿童参加社会生活出发,“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学生接受教育,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生活。

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连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生活教育还强调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指出,德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二、对传统德育的反思、批判和生活德育的提出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以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班华、鲁洁、高德胜、汪凤炎,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唐汉卫,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唐爱民等学者为代表,通过一系列的论文和专著,对传统德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对生活德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鲁洁教授认为,以往德育课程中的道德,是一种知识道德。它把道德作为知识来看待,或者说,认为道德主要表现为知识。这种道德观把道德的知识看成是自足的、自明的。道德的学习可以不要生活的经验和感觉,甚至可以违背自己的经验和感觉。在知识道德观的逻辑中,不是生活产生和规定道德的知识、理论,而是由道德的知识、理论来宰制生活,道德的知识、理论才是生活善恶的裁判者。由于这种道德知识、观念、理论不是源于生活,对于生活来说它是一种异化物,为它所控制的生活也只能是痛苦和不幸的生活。其结果不是生活抛弃“道德”,就是“道德”破坏生活。[1]

高德胜教授总结了传统德育课程的弊端:一是政治教育代替了道德教育;二是与儿童生活严重脱节;三是讲授和记忆是主要的教学方式。[2]

唐汉卫教授指出,传统德育道德教育脱离生活,具体表现为:一是道德教育的科学化;二是道德教育的理想化。[3]

正是在反思传统道德教育问题的基础上,许多学者提出了生活德育的理念。

2004年3月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德育内容应来源于生活,必须更贴近社会生活的实际,更贴近未成年人思想生活的实际,更贴近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最新发展实际。”

三、对生活德育理论的认识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专家学者对生活德育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围绕生活德育的内涵、目的、内容、途径等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1.什么是生活德育?

生活德育是品德培养回归生活。“回归生活实际上是要求思想品德课程从纯知识理论体系中走出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更多地关注儿童及其生活,帮助儿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4]

“通过生活来学习生活和道德。”个人品德是在其生活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道德教育要想有效,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提升人的生活。生活德育反对道德教育脱离生活,反对将道德从生活中抽取出来组成抽象的、没有道德生命活力的德目体系的做法,主张儿童在学会生活的同时,学习生活中所内含的道德。[5]

生活德育论的精髓在于用生活引导生活,也就是说通过儿童的生活反思、加工和提炼,丰富和改进儿童生活并由此指导儿童去过更美好的生活,绝不是对生活的照搬,更不是对消极生活或生活中消极因素的迁就。而是要高于生活,通过亲切可感的生活形式来引导生活,引导个体对道德意义的追求,对真、善、美生活的追求。[6]

张建平认为,回归生活的德育是一种体验式的德育,是一种终身性的德育,是一种开放式的德育,是一种实践性的德育。[7]

2.生活德育的目的、内容

鲁洁认为,在生活道德的视域中,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主要不在道德知识的获得,而在于引导人们去选择、建构有道德的生活、生活方式。[8]

也就是说,生活德育是为了生活,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什么是有道德的生活、生活方式,具有经营幸福生活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愿景与能力。

在我国近十年德育课程的改革中,国家制定并颁布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应“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以儿童生活的四个价值纬度――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为课程的基本框架来确定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了“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按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即家庭、学校、社区、中国、世界等为课程框架来确定目标和内容标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本课程建构的基础”,课程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进行架构。

3.生活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开展生活德育,应充分利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校园生活中的德育资源,通过道德谈话、自我反思、自我管理、讨论交流、社会实践等途径,促进学生的道德自主建构,以不断促进学生道德素养和生活质量的提升。[9]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在高一新生入学仪式上的讲话中,建议学生在高中三年要做18件事,就是很具体的生活德育引导。

有效的德育应蕴涵于生活中,是为学生所接受的“无痕”德育。

四、生活德育课程的实践探索

1.国家层面的改革探索

从2001年开始,我国小学德育课程被列入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日程。在教育部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下,由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专家参与,对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全面研究,针对以往课程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德育课程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将原来的思想品德、社会课程合并,在小学1~2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课程,在3~6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课程,在7~9年级开设思想品德课程。依据新制定的课程标准,鲁洁教授任主编的编写组,编写了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教参,编写了起始年级的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初审通过,进入实验区实验。

鲁洁教授认为,新设的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在观念上发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变革:一是在道德存在观上,从知识形态道德转向生活形态道德。二是在课程观上,从唯知识论转向生活经验论。三是在学习观上,从单向认知转向多向互动。[10]

2.中小学的改革探索

在反思传统德育的基础上,一批学校进行了许多生活课程的探索实践。

南京市玄武区开展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的实验,努力让中小学德育从抽象、空洞的说教中走出来,通过“小、近、实、序、趣”的德育活动,让学生体验、内化、感悟、发现,在被激发的内心冲突中自觉地调整道德认识,积淀情感体验,从而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不断弘扬人的主体性,在品味成功的愉悦中,形成创新意识和优良品德。在实验中,学校提出了“具体直观、以小见大、贴近实际,以近及远、知行统一,以实促效、讲究层次,以序求律、生动活泼,以趣施教”等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

山东省东营市实验学校探索实施生活德育校本课程,让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地接受各种积极、健康的影响,尝试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有益活动,在热爱生活、了解生活、亲历生活的过程中养成良好德性,学会过一种道德的生活。学校通过日常养成、课堂生成、主题实践、文化引领、家校互动和社区教育,开发并建构了生活德育课程的六大活动内容模块。

我校近十年来积极开展生活德育的实践探索。在分析普通高中德育现状的基础上,按照“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四个维度,设计了熏陶浸润课程、指导引领课程、实践体验课程等三大板块的校本德育课程,让学校德育源于生活,基于生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8][10]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

[2]高德胜.回归生活的德育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2004(11).

[3]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周孚辉.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探讨[J].中学时代,2014(21).

[5]高德胜.生活德育与德育课程的创新[J].中小学德育,2011(2).

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篇11

(2)在学校的影响下,各科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引导和渗透。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简单的教学方法将课本知识灌输给学生,并不在乎学生是否有兴趣,是否理解,是否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3)思想品德课内容枯燥无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简单的教学方法把课本内容灌输给学生,没有通过生活事例将道德理论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造成了思想品德学习和生活“两张皮”的现象。

二、思想品德教学与生活化融合的原因

(1)教学主体的原因。小学生认知能力低,难以理解理论性强、高度概括的知识概念。教师要把握学生实际,通过小学生日常熟悉的事例讲解道德理论,学生才能有深刻的印象和感受,才能更好地理解道德理论知识,才能形成自己的道德知识结构,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借助社会生活中小学生感兴趣、熟悉、喜爱的事物进行讲解,才能更好地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品德认知和品德规范,以充分发挥思想品德教学对学生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作用。

(2)教学载体与主导的原因。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从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在一年级和二年级设置了“品德与生活”,随着学生的成长以及知识结构体系的形成和学生成长环境的慢慢扩大,在三年级到六年级设置了“品德与社会”。这两部分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有效地将道德理论知识按照小学生的成长规律与思考能力融合到教材中。如何把教材中蕴含的道德理论知识和概念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行为和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抓住学生的心理,丰富生活素材,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理论与生活实际有效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行为和习惯。

三、促进思想品德教学与生活化的融合策略

(1)课堂导入生活化。人们常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精彩的思想品德课先要有一个新奇、精彩的课堂导入。小学生认知水平低,理解能力有限,在课堂的开始给小学生讲述一堆大道理,小学生觉得难以理解、无聊乏味没有兴趣。假如在课堂导入时选用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素材,自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我爱我家”这节课时,教师可通过家长收集一些家庭的日常生活照片、家长在工作时的一小段视频,把这些做成课件先放给学生,让学生观看后自己讨论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时教师引出新课“我爱我家”,这样学生就能切实感受到父母工作时的辛苦与不易,父母的辛苦换来了家庭的幸福和温暖。而自己作为家中的一员应该为家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懂得疼爱自己的父母,在家中帮助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堂精彩的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必须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2)教学内容生活化。小学品德教材的内容都来源于生活,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有些内容已经不再适合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及时选取学生当前最新的、最喜爱的生活素材,这样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才会有兴趣,乐于接受,容易理解,从而转化为自己内在的行为。例如,在进行“保护环境卫生”这一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将环境卫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学生自身的环境卫生,一部分是生活中的环境卫生。由于小学生年纪小不容易理解,教师就可以准备两件毛衣,一件干净的毛衣,一件脏毛衣,让学生自己选择,学生当然会选择干净的毛衣,教师在这时就可以对学生进行环境卫生的教育。人人都喜欢干净漂亮的衣服,教师要激发学生内心的想法,使学生明白这节课的教育意义,最终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优良品德行为。

(3)情境创设生活化。要想更好地实现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教师不但要注重在日常教学中的言传身教,同时还要注重在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创设,把基本道德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场景中积极思考学习,通过生动的情境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例如,在“我的校园”这节课中,教师带领学生大胆走出教室,为学生创设校园情景 。让学生自由地在校园里欣赏5分钟,欣赏完后在校园的读书长廊中集合进行讨论,说说校园的面貌给学生的感受,让他们提一些合理的建议。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对这节课会有深刻的感受,最后教师总结校园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地方,学生应该保护和爱惜校园中的一草一木,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便顺利地达到了。

(4)n外延伸生活化。教师在教学中,要懂得如何利用多种资源,将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中。例如,在上“节约用水”这节课时,我们可以在课前让学生搜集我国淡水资源的现状、了解水资源浪费的现象和节约用水的办法。在课后将课内学到的知识延伸到课外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节水活动:第一组学生以 “节约用水”为主题设计海报,在班级、校园、小区进行宣传张贴,提醒学生、家长们时刻牢记节约用水的习惯和意识。第二组学生和家庭成员制订节约用水计划表,制作节约用水细则。第三组学生进行废水净化再利用科技创新活动,在班级中宣传使用创新办法。引导学生将课内学习到的知识和课外生活有效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渐渐地体会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时刻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利用丰富的生活材料,实现教学方法的生活化,将生活中的经验与教材内容相融合,让学生切实参与到生活中,感受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提升了教学效率,最终促进了学生道德感的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篇12

在小学教育中开品德与社会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基础,该门课程的设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师们想在真正意义上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就要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法对学生展开教学。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中引入生活化教学的必然性

1.课程理念

我国在初等教育阶段开设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小学生拥有良好的素质,也是时展的要求。因此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进行生活化教学是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生活化的方式对学生展开教学,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对小学生有所帮助。

2.课程性质

和初等教育阶段其他文化课相比,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有着很多特别之处,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对生活有了更加充分的理解。该门课程有着活动性,综合性和体验性的特质。这里的综合性指的是,该门课程是对我国社会一个综合性的介绍。通过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学生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什么是社会。这里的体验性指的是要想在真正意义上将品德与社会课程学好,就必须去体验生活,了解生活。活动性则是指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课外活动的方式来增强习社会的了解[1]。

3.目标要求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让学生学习该门课程来增强适应社会的相关能力。所以说,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引入生活化教学的概念完全能够满足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与品德的课程内容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都是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很明显这已经不符合时展的要求了。

二、基于生活化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实际应用

1.在生活中提炼教学精华

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时候,仅依靠课本对学生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是不断发生变化的[2]。现如今品德与社会课本中的部分内容并不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只有通过生活化教学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为国家培养出栋梁之才。但如何利用生活中的事件对学生展开系统性的教学,是现如今广大小学教师所困惑的问题。例如,教师在传授小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中的《与安全标志和设施做朋友》这一课时,如果教师仅仅对学生讲述安全的重要性,学生们在理解起来难免有些吃力,但如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学校外参观各种安全标志,则更加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另外教师还能够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学生展开系统性的教学,把课文内容做成生动形象的PPT课件,利用这种直观的方式对学生展开系统性的教学,学生在提高了学习兴趣的同时, 还能增加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性。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真实感受

由于年龄的原因,小学生对自己讨厌的事物往往会表现出抵抗的情绪。学生一旦对拼好的与社会课程出现了抵抗的情绪,是对该门课程的活动开展是极为不利的。这就说明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在真正意义上做到尊重学生。所以说,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合理的教学场景,对学生进行实际教学。学生在情境中不但能够顺利掌握该堂课的知识,还能够将生活中的经验加以积累。比如说,教师在向学生们传授“保护环境”这门课程的时候,就可以将整个教学内容设计成剧本的形式对学生展开系统性的教学。利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们更加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同学扮演剧本中的角色,经过简单的排练,抽出一堂课的时间,专门演出用。当演出完毕的时候,教师要表扬表现出色的同学[3]。

3.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讨论活动

在发生问题的时候,每个人的看法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一点在小学生身上更是如此。即使面对相同的问题,不同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如果小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不正确,且没有人去主动纠正他们这些错误的想法,那么这种想法必然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响学生的成长。所以说,教师有必要及时纠正学生们错误的观点,在课堂中要针对具体问题展开讨论活动,教师要认真聆听学生们的讨论成果。例如,在校园中往往会出现暴力事件,教师就可以针对校园暴力事件为讨论话题,组织学生对其进行深入性讨论。学生们经过系统性的讨论之后,往往会得出一些相关结论:一部分学生认为被欺负的一方非常可怜我们应该帮助他,也有学生鼓励及时报告老师,也有的学生赞成以暴制暴等,也有的同学认为打人者很厉害,他打了别人能在学校当“霸王”。这时候,教师要对有正确观点的同学加以赞许,当被人欺负的时候报告老师能够有效避免自己受伤,接着就要严肃批评有不正确观念的同学,让学生明白暴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综上所述,在小学社会与品德课程中引入生活化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帮助学生顺利掌握课堂知识,帮助教师完成教学目标。利用生活化教学手段来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能够符合时代的要求,进而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篇13

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活中的真实体验相对来说比较少。特别是一些难以身临其境的体验、经验、常识等。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我常常在课堂上创设某种特定的情景,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去体验,从而有所收获。模拟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获得体验,演技的好坏并不重要。例如,在教学“他们需要关爱”前,我布置学生模拟自己见到过的残疾人,为上课做好准备。学生非常感兴趣,有的演盲人――用手帕把自己的眼睛捂住,有的演一只手或者一只脚坏了的残疾人――用红领巾把自己的手或者脚绑住。这节课上,很多同学真实地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残疾人”的不方便,从中体会到作为一个残疾人,是多么不幸啊!从这里我看到了体验所带来的收获,虽然这收获可能很细微,相信经过努力,它一样会成为“燎原之火”。

二、走进大自然,让学生学会实践

在教学中,我除了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外,还根据本课程的特征,放飞学生,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实践,在生活中学习。如教学第二册第12课《别把花草弄疼了》时,组织学生到附近的社区、街道及校内的绿化区进行调查,了解树木的管理生长情况,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组内分工,每个同学负责不同的工作。学生们在活动中团结合作,用许多办法了解到了小组所关心的问题,找到了种养花木的方法和知识,并从中了解到花草树木对我们人类的功劳非常大,是人类的好朋友。在教学《怎样才凉快》一课时,要求学生分组去调查2011年以来本镇的断电断水情况,从而了解到国家水电的缺乏,增强了学生节约水电、爱惜资源的意识。

生活是色彩斑斓的,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视角和他们一起去体验、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究,才能使他们愉快的、有创意的生活。

三、在讨论中学会交流

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而在《品德与生活》课上的讨论,完全可以让学生找到需要讨论的话题。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讨论,防止形式上的讨论。《品德与生活》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例如,教学《我们的学校》时,参观完校园,我就组织学生讨论这样的问题:“小朋友,你们在参观校园的过程中,都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老师请各组小朋友先在一起讨论,然后每组推选代表向全班同学来汇报,参观得仔细、讲得好的小朋友,老师要给他们组颁发奖章。”有了参观的过程作为铺垫,学生讨论时就有话可说,有的小组在老师的指点下还作了简单的记录。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我有时让他们推选代表,有时则给各个组的组员编好号码,轮流代表小组发表意见。讨论,是《品德与生活》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在教学时,要合理地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充满自信。从而,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得以应用,参与讨论活动。

四、发现生活素材,整合活动资源

学生是课程资源的主体,“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从中挖掘、提炼课程资源。如执教三年级上册《我想要我能要》一课,为了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真实思想,我让学生用表格体现。课堂交流时,我有意识地选择了几位学生完成的表格,用实物投影出示,然后请他们说说:你想要的物品中哪些已经买了?如果全都买下,会花多少钱?你所买的东西花了多少钱,占全家每月收入的多少?结果发现,有位同学的购物计划竟然超过了600元,占全家月收入的70%。这可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而其购物清单中有一部分是目前根本不需要的,如自行车、名牌运动衣等。紧接着,教师引导大家探究:是不是“我想要”的东西都能要呢?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之后终于澄清了认识。

其实,《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它以浅显的社会公德、生活常识为基本内容;以教育学生养成诚实、勇敢、勤劳、节俭等品德和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等行为习惯为主要目的。课程资源来自学生的生活,问题的解决也回归学生生活,这样的教学帮助学生解决了现实的问题,更有助于其道德品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峡,康健,丛立新,高洪源.活动课程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