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文化论文实用13篇

道家文化论文
道家文化论文篇1

2、循环经济

道家提出了崇尚自然、尊重天地、无以人灭天、天人不相胜等环境伦理思想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规范,开创了循环经济思想的先河。人与自然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所谓对立,是说人类要生存发展离不开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存在着与其他生命体在资源利用上的竞争;所谓统一,是说在终极意义上人与自然万物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离开自然环境,人类将无以生存及发展。在对立过程中实现统一,在统一中又不失去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的价值和尊严。人与自然万物都是自然系统中的一个成员,彼此之间是互为依存、共生共荣的关系。除了人之外,地球上各种物质,不仅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而且对人类都有积极意义,是赖以生存的基础。老子曰:“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他告诫人们不要自恃灵明而高高凌驾于天地万物之上,不要凭仗强大有力而妄为滥施。庄子“天与人不相胜也”的睿言就深刻地表达了人与自然应当平等的至理。

庄子认为天下万物都有各自的本性及发展变化的规律,正确的做法是顺应它们的本性,遵循各自的规律,不要刻意妄为。在远古农业文明早期,生产力低下,农耕生产受到自然严重的制约,人们依赖自然,敬畏自然,把自己视为自然的儿子,对天地有着一种由衷的亲切感戴之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征服自然、利用自然能力的提高,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与感情也有了变化,不少人不再那么敬畏自然了,甚至凌驾于自然之上,把原来相亲相近的自然万物当作可占有的财物任意践踏役使,由此而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给自己带来危害。

西方近代流行的人与自然主客“二分法”思维方式,将人类社会与自然分割对立起来,片面强调人的价值,信奉天物竞争,导致了人们为追求自身利益和个人价值,肆意对自然开发索取。资源告罄、生物灭绝等严酷的事实,不能不引起人们深切的忧虑和思考。

从深远的角度看待人类新经济体系,循环经济思想是正确的,这一思想的提出是挑战高科技,使高科技有了明确发展方向,应用剩余的有限资源过渡到再生与循环的经济领域中去,从绿化、环保、节能、开发等无形物质的应用上彰显高科技,实现资源的再生与循环,创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态平衡生物链。

3、节约原则

老子曰:“治人事天,莫若啬。”“啬”指的就是节约、节俭。这与经济学的思想不谋而合。从经济学的英文单词Economics的构成上我们可以得到启示:经济学实质上是一门关于如何“节约”的科学,即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节约原则应该是经济学的“宪法”。不过,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节约悖论”,即节约对于个人来说是好事,是一种值得称道的美德,但对于整个国家来讲,则是一件坏事,会导致国家经济的萧条衰败。凯恩斯上述观点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界得到了相当普遍的认同,西方经济学教科书都非常醒目非常郑重地向读者介绍阐述这一思想。

“节约的悖论”提出来以后,常常使人迷惑不解。根据一般人的常识,一个家庭也好,一个企业也好,一个国家也好,如果大家都挥霍浪费,很快就会吃光喝光,破产衰亡。那么,如何解答这种疑惑呢,张建华先生认为: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分析,是在非自愿失业存在的前提下进行的短期、静态分析。通俗地讲,就是经济陷入了严重的萧条状态,市场上有大量产品积压在仓库中,找不到销路,也就不能计入国民收入统计数字中。显然,如果国民增加消费,积压的产品就能实现其市场价值,从而使统计到的国民收入数字增加;反之,如果国民减少消费,积压产品增加,统计到的国民收入数字就会下降。这就是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分析的实际意义所在。但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凯恩斯用的是短期、静态的分析方法,从长期、动态的角度来看,人们会将节约下来的钱,用于投资,以增加生产能力,从而使经济趋向更加繁荣。相反,若只图眼前繁荣,大肆挥霍浪费,则会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甚至导致经济停滞和崩溃。如此,“节约的悖论”也不成其为一种悖论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起点就在于首先唤起并树立全社会的节约意识,而当这种意识化为一种时代风尚、一种文化习惯之时,我们将迎来的是一个生活更加富足、生态更为良好的生存空间。

4、结语

道家文化其实在诸多领域都有所涉及,如政治、军事、外交、管理、美学等等,而我们没有很好地去发展它,使其系统化,范式化。行文至此,我有一种感慨,感慨我们自己的可悲可恨之处,感慨两千多年的“集权官僚制”对我们浸染太深,以至于一时洗刷不了“奴性”的痕迹。以1840年为界,此前我们习惯于以天朝上国自居,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此后我们习惯于往外看,觉得外国的月亮就是比中国圆,信奉所谓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而缺乏一种“内省”,使得我们错过了自身最美好的东西,“肥水”在不经意间便流入了“外人田”。到头来我们反而对那些经过外人改造过的本来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顶礼膜拜,竭尽全力学习、“采购”,这不啻为一种巨大的浪费,于本文当中所探讨的“节约原则”相去甚远。

为数众多的学者预言,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理由是在这个世纪内中国的经济实力将会大增,中国不再仅仅是个大国,而且是一个强国。然而,我认为要想让这种预言变成现实,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条件:锻造独立的民族性格,开创文化盛世。我是一个年轻的中国人,当然看好21世纪,看好21世纪的中国。

参考文献:

[1]路德维希•艾哈德.祝世康,穆家骥译.来自竞争的繁荣.商务印书馆,1983.

[2]米尔顿•弗里德曼.张瑞玉译.资本主义与自由.商务印书馆,1986.

[3]马克思•韦伯.于晓,陈维纲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

[4]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道家文化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B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5)02-0117-06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 规划2013年度学科共建项目(GD13XMK06)、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资助项目(2013ZZ017)、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项目(13KYKT1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施保国,安徽合肥人,哲学博士,(梅州514015)嘉应学院社会科学部副教授。

以比较为研究方法来审视哲学和文化,是现代哲学家方东美哲学的特征。为了全面把握东西哲学和文化的精髓,方东美提出两个注意:一为“空袋子本身是站不起来的”①,东方哲学首先当有内在精神。对于东方哲学,方东美主张应从内在精神方面入手,“东方哲学首先当有内在精神。如果只在外面兜圈子,就根本不是内行”②。二为不要以为“外国的月亮比自己的圆”,要树立文化的自信,善于发掘和探究文化的精华。“中国学者自己不少人忘本,使得中国青年由文字起到思想习惯,都有一种内在贫乏症。”③方东美认为,有了这两点认识,才能更加客观地了解具有道家精神的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和偏重于分离的西方文化。

一、和:论具有道家精神的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哲学追求“圆融和谐” 的精神境界。方东美认为,老子、庄子的道家和谐价值观以及采取的双回运行手段,为和谐文化有机体的建构和捍卫找到新途径。儒家《易经》中的“地元广生”、“乾元大生” 所说的“广生” “大生”即“广大” 和谐,代表了宇宙万物生命不息的本性,但后来的儒家文化主要是通过以子解经的方式,吸收了道家的双回运行模式才达到和谐精神。佛教文化亦如此,以“去除遮蔽”的方式方法对人类心灵的和谐起到重要作用,佛教文化因道家精神的导引以不断的“格义”方式在中国文化土壤上生根。

(一)“有无”双回运行与道家的和谐精神

老子指出万物衍生模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第42章) 从道生万物看,万物是齐同的,人们应当“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 (《庄子·秋水》),即不要用人为去排除天性、用世事去排除天命。从本体论看,道家总是要追求真象,总是要一切存在最终“归根复命”;而那个本体,亦即儒家所谓的“至善”、道家所谓的“上善”④。也就是说,在向上追求的时候,在美的价值里面得着至美,在道德的价值里面得着至善,在真理里面也能够从相对真理中找出至高的真理。假使能够这样子,以老子的眼光看来,才可以谓之圣人⑤。

方东美幼年时即对道家很青睐。“吾人一旦论及道家,便觉得兀自进入另一崭新天地,如历太虚神奇幻境。”① 他认为老子哲学以道体、道用、道相、道征等视域展露特性,将“玄之又玄”的奥秘运用、践行在人间凡事,化解了所有因为偏差知见所造成的烦恼与痛苦,将向上的探究“究竟” 与向下的“肉身” 实践结合起来,实现了和谐。庄子哲学以“后设哲学”继承、发展了老子的哲学精神,以开阔的心胸气魄把握寓言、卮言、重言背后的真理。庄子高度赞同老子的“空虚以不毁万物为实”观点,即在接受万物现实情况的同时,又能在空虚中不受万物的干扰。方东美赞许庄子这种“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庄子·秋水》)的思想。就万物作为个体来说,肯定其价值表现为人的自我展现,以“坐飞机” “放风筝”等手段,在“寥天一” 的高处俯看人间,使得“有无” 双回运行、自由自在,达到与道为友而同游的玄览境界。

儒家因过于人间化、囿于道德价值,精神逐渐变得收缩。方东美认为,道家抛弃一切无谓争论的道德德目,解除了儒家的危机。在文化衰退时,儒家首先要在精神上振作,再借助道家汪洋恣肆的精神力量,呈现自由精神的高超,即所谓的上回向,然后面向现实界,使高度的精神境界逐步落实践行于人世间的各个层面。

道家思想对于中国文化传统精神内核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意义。方东美指出,文化精神的内核是哲学。在艺术、哲学、宗教三大因素构成的形上境界,哲学起着核心的作用,所谓“哲学是民族生活的中枢”②。不同于形下文化的中立,形上文化是价值系统,必须有价值评估。“哲学问题之中心便集中于人类精神工作之意义的探讨。”③ 就东西文化比较来看, “各主要文化的决定因素,在希腊是哲学,在印度是宗教与哲学,在中国是艺术与哲学”④。中国文化的决定因素是艺术与哲学,或者说,中国人的哲学智慧,不在科学的理性里面,也不在热诚的宗教情绪里,而是在超脱解放的艺术才情中。中国文化的共性,对儒道墨三家都适应,都是通过艺术的才情来点化宇宙。但儒家侧重于道德理性,在艺术精神方面缺乏高度;墨家受到宗教功利主义影响,美感大为冲淡,艺术倾向性最少;只有道家,富有特别的超脱解放的艺术精神,可铲除各种阻碍,通过上下双向运行,将现实世界变作理想世界的化身。可见,不论在中国文化抑或哲学中,道家精神都堪称代表。

(二)道家和谐精神与儒家的和谐文化思想

方东美指出,儒家和谐文化思想源于《尚书·洪范》和《周易》,以九大范畴建立人间道德秩序,其关键在于“皇极” 或“大中” 本体,代表绝对正义的和谐思想。然而,人类的永恒理想面对变迁不已的世界时,需要《周易》的变化哲学作为补充。“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易传·说卦》),说的是以仁义的方式,参赞天地的化育。然而,儒家的这两个思想传统,一为永恒的哲学系统,一为变易的哲学系统⑤,二者的和谐机体很难结合起来,自春秋战国时代分道扬镳后,至汉末仍未能合流。此时,儒家的经学由官学变为私学,与南方楚文化合流,引出了道家在学术史上的重要性,即出现了以子学解释经学的情况。王弼、何晏们对于《周易》的诠释,表现出结合二者的企图。王弼对《周易》的论述,不是以乾卦为本,也不是以坤卦为着力点,而是选择以复卦为本,主要就是利用了老子思想中所谓自无而至有、归根复命的演变逻辑。王弼援儒入道,将时间生灭变化的过程转向到永恒的一面,再从永恒根源处引导出世间的各种生灭变化。

新儒家是继原始儒家、道家、佛教之后中国文化精神发展的再一次高潮,但方东美指出,道家的和谐文化精神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新儒家“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之仁” 的主张需要道家“府天地,备万物”⑥ 的博大精神。新儒家指出, 如仅仅以“仁”为宇宙中心,难以发挥宇宙的真精神真价值,必须将“仁” 的精神扩大推广,再回转向内,把宇宙万物摄取回来,此精神恰恰是继承并吸收了道家“府天地,备万物”的精神气息。所以,新儒家以道家精神为导向,才能构成新儒家一体之仁的思想体系。第二,时代困扰使然。新儒家所承接的时代是五代衰世,在现实中难以实现儒家“天人合德”的精神,在理论与现实方面遇到很大困难,不得不求救于道家思想。新儒家借助道家的超脱精神,透过审美的眼光审视现实社会的黑暗,做到以“天人不二”的心态来包容尘世的种种烦恼。第三,宋儒在哲学上坚持理性,但在情感方面却难以得到排解。于是,他们建立的道德理性必须要融合道家的艺术精神,从而在价值上最终确立了文学艺术的高境界。所以,方东美说,哲学家在这个世界,只要心中怀有道德价值的理想,就能够同艺术上美的境界连贯为一。这是北宋理学能够在政治上衰弱时振兴的主要原因。方东美认为,道家精神与儒家思想结合的过程,实际也就是把儒家思想落到道家思想的过程。正是在“天人合一”的广大和谐有机体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的人格理想才能得到实现。可见,此新儒家的机体主义和谐观主要源于对道家和谐价值观的继承与创造。

(三)道家精神与佛教的和谐文化思想

隋唐佛教追求“心”和的价值观。禅宗讲究相信自己,每个人都有佛性,“即心即佛”。佛就在每个人的心里,这是“众生平等” 的理论基础。佛教达到“心” 和价值观,遵循的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的理念,以“五戒十善”为准则,追求自我心灵的完善。华严宗在吸收道家的和谐思想后,创立了“理事无碍”的思维模式,以双回向使哲学与宗教融合为一,把普贤之伟大愿行与文殊之超越智慧结合起来。“悲智双运”,由极高的精神修养产生一个极高尚的创造。在自己的精神获得超脱解放的同时,还要使众生共登彼岸,“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圆融不碍行布,令一切众生投入到一真法界之内、圆融自在,达到中国佛教和谐的精神之巅。

在业惑缘起、阿赖耶缘起和佛性缘起三种缘起说中,华严宗的旨趣是佛性缘起,以“真空妙有”来描述佛性与宇宙万象的关系。流动变迁中的万物本为空,但又非断灭空。方东美认为,需无限扩大人的思议范围,将认识本真的十玄门依次展开,最终达到不可思议的境界。人在养成极高的解脱智慧的同时,又不能无视人间的痛苦、烦恼与罪恶,应回向人间,发挥普遍的同情,分享智慧于众人。

应该说,以上所说的佛家的心灵等和谐思想与所受道家精神的影响是不无关系的。方东美说,在佛教传入初期,面对外来文化的挑战,儒家已无暇应付,难以发挥拯救中国文化危机的作用。因为自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提出并变成封建官方哲学推广后,儒家哲学已“坠入利禄之途”①,收敛了开放民主的博大精神,所以当外来的佛教冲击时,儒生们并不把维护学术生命和国计民生放在心上。此时,反倒是寇谦之等道士竭力维护中国文化危机,以道家的精神力量立足于人间世,解救中国文化的危机。

方东美认为,道家精神在三个方面影响着佛教的文化思想。一是道家的语言典雅纯净,以此诠释佛经,深得佛家青睐,不仅使得中国文字能长期保存,而且传播了佛教思想。在北方鲜卑人统治期间,他们让汉人使用鲜卑语为通用语,而此时佛教的艰深难懂使鲜卑语一筹莫展,鲜卑统治者只能借汉语来翻译和表达。大量佛经通过汉语而翻译,解除了中国文化上的重大危机。当时翻译佛经使用的语言,是道家典雅的文言文,而不是儒家的白话文语言。二是当时的知识分子们靠道家包容精神成功地消化了佛教思想。方东美认为,印度佛教能够植入中华文化的根本原因,还是道家精神的作用。不论是当时的传播者还是接受者,都以道家精神为连接纽带来接受佛教。假设无道家哲学来发挥作用,佛教的思想便难以输入。以道家术语对接佛家名相、以道家思想“格义”佛家教义的目的,在于以道家的玄旨来了解佛教的神秘玄境。三是道家超越又付诸实际的现实精神深刻而长远地影响着佛教思想,所谓“中国佛学之形上思想,所取资于道家精神之激扬与充援者实多”②。方东美指出,老子的本无思想成为道安本无宗等六家七宗的主要要素;僧肇以庄子之学成就了丰富的“玄言妙义”,出现了般若肇兴的现象;道生以庄子亦道亦儒的精神,既建立了玄学,与道家玄风深相接纳,又与庄子的下回向立足于现实的精神相结合,建立起佛性论。

二、分:偏向二分的西方文化

与中国文化重视“和”的价值观不同,方东美认为,西方文化重视“分”的价值观。方东美在肯定“分”的价值观对于科学发展、物本主义建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的同时,着重分析了西方“分”的价值观对人性堕落不可推卸的责任,分为依次恶化的三个阶段:肇始于柏拉图时期,恶化于中世纪,彻底堕落于近代。

(一)西方文化的二分价值观始于柏拉图的“理念”

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习惯于以经验所及的水、气、火等物质来解释宇宙万物的起源,形成“物格化的宇宙观”。这种宇宙观侧重于物质而忽视人的精神,必然引起两种反动:一是人本主义,如辩士学派标举“人是万事万物的权衡”来作为对抗,可是“个人” 的感觉尺度又难以把握;一是苏格拉底提倡“目的的唯神论”,认为世上各物象在价值“神” 的保障下拥有合理的结构以及至善的归宿,但他总是透过二分法的逻辑去看人类的一切生命活动,认为生命是“以死为生”,同时在价值上又“以生为死”①。于是,柏拉图提出理念是现象界的起源和归宿,是人们至善至美的统会。但这些思想或易陷入机械论的纲网,或易陷入上层与下层世界分离的状态,呈现为二元对峙。

方东美认为,早在希腊悲剧时代,悲剧主角都是顶天立地的人物,是全民族崇拜的英雄,是神人合一的典范。但自柏拉图开始了一个转折,他一方面认为人类的灵魂来自于神圣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又认为人类的肉体是堕落腐朽的象征。灵魂要返乡,而肉体却始终羁绊着灵魂的返乡之路。于是柏拉图制造了形上与形下、灵魂与肉体、理念与现象的二元对立,人类开始与自然、与自身疏离。健全的人性由此被割裂,因而“‘无常生灭的变化’与‘万劫不变的永恒’ 在希腊哲学上面,始终是二元对立而无从解决”②。正是这种形上与形下、人性与神性的疏离,为基督教的确立打下了铺垫。

二元论的本质是不从全体看世界,而是将完整的世界看成两面,一边是绝对存有、充满价值,一边是绝对虚无、虚妄假象。方东美列举古希腊奥菲宗教中人由善恶二神合成的故事来说明西方宗教人性二元对立的传统③:善神狄奥尼索斯是酒神,有超凡的创造力,倍受人们的崇拜;恶神迪挺嫉妒酒神,把酒神吞进了肚里;天父劈碎迪挺后,将狄奥尼索斯的良心与迪挺的残骸混在一起,捏成人形,成为人类的初祖。于是,人类自生成之日起就具有善恶两重的矛盾性,方东美称之为“人性的二分法”或“神魔同在”。

(二)中世纪的神人“恶性二分法”

欧洲进入中世纪以后,哲学退化为神学的“奴婢”,认为永恒存在的上帝是超验的存在物,是全知全能的。方东美指出,基督教属于他力宗教,认为人要摆脱与生俱来的“原罪”,只有靠上帝来解救,因为“天国是庄严神圣、戛戛独造的,是与现世完全相异的‘另外一种’ ‘高天之上’境界”④。所以,上帝具有最高的价值,是一切价值的源泉。作为总体的世界被创造出来,是为了说明上帝自身的主宰地位。在上帝那里,人的价值缺乏自足性,如老鼠被创造出来是为了成为猫的食物一样。欧洲近十个世纪的这种充满统治者偏私意图的禁欲主义道德和神学价值观,偏离了现实的世俗的人的需求。

方东美指出,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中包括创世说、原罪说、救赎说等等,都极度夸大了上帝的权威,贬低了人类的尊严,它与柏拉图的二元论思维深相契合,进一步恶化了人与世界、人与神的疏离。基督教中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的故事,提醒人们人类的先祖由于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恶而殃及后代。在西方强大的二元论和性恶论传统下,人性内在的疏离也就在所难免。在谈到西方的超绝形上学对人性的影响时,方东美认为人作为一个体而言被划成灵肉两截。灵魂为理性所止之地,所以是善;而肉体是欲望冲动之源,所以是恶。那些随肉体躯壳指引而超意动念的人,必遭到天谴的惩罚①。“所以人不只是一种矛盾,更是一种内在的自我矛盾,此世的肉身纯为罪恶,而善良的灵魂却属于他世”②,造成了人与神、人与他人及人与自我的疏离。

(三)近代的知、情分离价值观实践

西方近代科学发展以来,自笛卡尔开始,古代的二分法思想被应用于科学研究。在自然科学的强大功势下,人性情感经历了一系列的打击,方东美称之为生物学的打击、天文学的打击和近代心理分析学的打击。生物学的打击自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开始。达尔文依据科学考察和遗传学原理,提出人类的祖先是猿猴的说法,打破了上帝创世说,有助于缓解长期以来压抑在人们心头的“被造物意识”,但同时把人类降低到动物的水平,原来人类的祖先是畜生,不是万物的灵长!

天文学的打击来自于哥白尼的日心说。自古以来人们就确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人是地球上一种高尚的精神存在,但是哥白尼提出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而地球只不过是围绕着太阳运行的一颗小行星。后来在开普勒等人的进一步研究下,发现太阳也只不过是宇宙星云里的一粒微尘,至于人更是渺小到微不足道。人类过去以宇宙的中心、地球的灵长自诩,不过是无知的狂妄罢了。这是近代天文学给人类带来的打击。

人类的另一种打击来自于近代心理分析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依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打破了“理性支配人类行为”的一贯信念,提出人的心理结构由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构成,在人类心灵的最深处,是人的理性所无法控制的本能,尤其是性的本能。在弗洛依德的“深度心理学”看来,人类不再是可以自我控制、知情意、和谐统一的个体,人性的本质是一团黑暗及无休止的性的欲望和冲动。于是, “由于天文学的打击,生物学的打击,近代心理分析的打击,人的重要性,从墙脚一齐被挖倒了”③。方东美主张从中国人的“高度心理学”即“立体观” 看待人类心灵,所看到的就“不是平面的表层,也不是黑暗的深度”④,而是人类的崇高价值、人性的完美性和人性的潜能。

近代欧洲人的思想成了一个孤绝的存在,在以上所说的“三大打击”之下,其知、情分离价值观占据主导地位后,历史失去了持续性,也无法处理价值问题。因此,近代的科学兴起后,要求道德的中立、美学的中立以及宗教的中立,实际结果却是道德、美感、宗教等价值一概不要,导致宗教和哲学的死亡,甚至“连讲伦理学也只成了一个玩弄伦理名词的,只是讲概念,而真正的道德精神,真正的价值却丧失了”⑤。

三、和、分价值观的当代启示

西方文化重视细理分析,中国文化重视整体圆融。古希腊文化以实智照理,起如实慧,要在正理与豪情分离;近代欧洲文化运方便机巧,成方便慧⑥,要在情理相违,整体为凌空系统,呈现多端敌对、内在矛盾之系统。中国传统文化以道家为代表,文化慧体为充量和谐,呈现为广大和谐之系统。从方东美对中西文化的不同分析中可知,中西价值观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价值观的优势是:以建立在上下回向、哲学与艺术等基础上的整体联系与动态发展的综合性思维方式来理解,形成一种人与宇宙、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内心的融通与和谐关系,利于形成稳定和谐局面,使人文精神得到较好的发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老子》第25章),“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 (《周易大传·文言》),指出人性是天或道予以的内在价值,能与外界存在相和谐。这种内在性表现在实践中,就是人生的义务感强烈、道德教化的使命感较为突出、具有恒久的人生抱负等。

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和谐价值观也有不足:在物质分析、机械物质活动的探究方面有欠缺,注重精神性、道德性和艺术性的价值领域,易导致科学理性在现实中发挥作用的缺位;很多时候忽略了内在矛盾的细致分析,从而使得问题难以得到真正解决;有扼杀人的物质需求和个性发展的倾向,生命的实现方式由于脱离人的生命实现而强调精神超越,易滑入虚幻;人们的价值取向突出个人的种种义务———服从家庭、家族和国家等集体利益,而在一定程度忽视了个人的权利和发展。

可以说,这种“和” 的价值观崇尚整体利益,在今天能带来像“社会主义办大事” 的效益,信奉“个人服从集体” 原则,显然是正确的;然而当“集体利益”被抬到至高无上、个人利益被严重损失时,个性发展的积极性必然受到损害,官僚主义腐败等现象必然产生。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由过分突出“和” 的价值观而淡化“分”的价值观所导致的后果。因此,中国的文化传统应该在继承和发掘自身原有智慧的同时,努力地进行外在学习和“充电”,积极吸取西方先进的文化思想。

西方重视“分” 的价值观在当代的优势是:追求超越现象世界的纯粹客观知识,重视主客分立、情理分立、智理分析,强调在对世界的客观认识中把握世界运动发展的规律,征服并改造自然,使科学精神得到一定的发展,比如近代以来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电子技术等的很大成就。相应的,西方“分”的价值观的不足,表现在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方面,重视金钱标准和利益最大化,将市场经济理念扩展到非交换领域,导致一定程度的精神分裂。这种“分”的价值观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畸形膨胀,从而阻碍了人类生命的自由实现。

道家文化论文篇3

    一、儒家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

    关于儒家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笔者拟概括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两个方面。所谓内在价值,是指儒家道德文化对现代道德主体心性的修养、人格塑造的作用,是为了满足主体的内心需要和精神追求,因而是“内在”的;所谓外在价值,是指儒家道德文化对协调和规约现代社会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社会氛围的作用,是外在于主体自身的功能,具有工具性,因而是“外在”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共同构成了儒家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

    儒家道德文化的内在价值的具体表现,首先是理想人格的追求。孔子主张,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把追求崇高的理想人格作为人生需求中一种高层次的需要。他甚至认为,即使在物质生活条件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只有抱有一种高尚的追求,仍然可以生活得乐观愉快、奋发有为。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孟子进一步将这种人格理想具体化为“大丈夫”的人格楷模。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正是这种人格力量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在完善人格的道路上坚贞不屈、矢志不渝。现代人将从这种重气节、重操守的道德观中受到启迪和教益。其次,仁爱品德的养成。孔子强调仁爱,指出:“仁者,爱人。”(《论语·颜渊》)他认为,判断一个人有无道德或道德觉悟的高低,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他能不能“爱人”。“爱人”主要体现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吾不欲人加诸我也,吾亦无欲加诸人”(《论语·公冶长》);“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在这里,孔子把仁爱看作一种最高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品质。而现代社会最需要的就是:让世界充满爱。再次,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强不息是一种自我超越、不断进取的品质,它体现的是一种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道德力量。孔子提倡并努力实践“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论语·述而》)的精神,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论语·阳货》)的人生态度,强调“日新”、“革新”,如《礼记·大学》称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强调天天有进步,日日有创新。《易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像天体运行,周而复始,刚健有力,君子应当效法这种精神,不懈努力,持之以恒,力求进步,改革创新。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孕育了中华民族自信、自尊、自立的精神和反抗压迫、不屈不挠的品质以及不断学习、不断改革、不断进取、不断开拓的决心。

    儒家道德文化的外在价值的主要表现,首先是天下为公的价值取向。儒家道德文化强调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统一性,主体个体生命的存在与发展,必须同群体、同整个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统一起来。这种整体主义精神,本质上是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利的精神。《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正是这种“天下为公”的价值理想,培育了人们对社会、民族的义务感、历史感、责任感、使命感,造就了一批批“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人志士。其次,重义轻利的处世原则。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在区分小人与君子中,孔子提出“重义轻利”的处世原则,要求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超脱功利,追求道德仁义。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他的“重义轻利”的思想,到孟子那里,发展成为“舍生取义”的精神,即当物质利益(乃至生命)与道德正义不能兼顾时,宁愿舍去物质利益(甚至生命)也要维护道德正义。孟子提倡的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的志士仁人,为维护民族的整体利益,为国家的尊严,为了坚持真理,奋不顾身,大义凛然。再次,普遍和谐的社会理想。《语论·学而》说:“和为贵”,主张人与人之间、人与家庭之间、人与国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在家庭中做到“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实现家庭和谐;在与周围人的关系上,要“和长幼”、和邻里、和朋友,实现人我和谐;在人与社会群体之间,提倡“舍个人而就群体”、“舍小家而顾大家”,实现群己和谐;在民族国家关系中,提倡“四海一家”、“和谐天下”,推崇和平外交,反对不义之战,以实现民族国家的和谐。达到这种普遍和谐的境界后,人便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论语·为政》),实现与道和、与人和、与天地和,使社会成为理想社会,使世界成为完美的世界。

    二、我国的现代化需要儒家道德文化

    25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也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对我国的社会风气、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其一是重金钱,轻做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有些人短期内变得富有,对金钱特别看重。他们衡量人是以金钱为主,不是以智慧和人格为主。这种“重金钱、轻人格”的思想观念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了不少的负面影响。

    比如,在学校里求学的学生竞相购买名牌货,互相炫耀,以满足其虚荣心。更可悲的是,在金钱挂帅的情况下,有些学生把自己当成雇主,把同学当成雇员,出钱雇同学写作业,刻苦攻读的精神已荡然无存。而儒家道德文化十分注重人禽之别和做人的道德准则。孟子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公孙丑下》)以此为出发点,进而提出做人的问题,他指出:人的生活不能只限于“食色”本能的物质生活欲望的满足,仅限于此,则与禽兽无异;要真正实现人的价值,就要学会做人,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追求理想人格。显然儒家道德文化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指南。

道家文化论文篇4

目前,从国内到国外都涌动着一股研究道家文化的热潮。我国长期被忽视的古代智慧重新被重视,被关注,被评估,被研究,这一事件的发生决不是偶然的,决不是没有理由的。在解决环境问题,克服生态危机,拯救地球,达到天人合一的思想见解中具有独创性的道家文化必将在未来的发展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

一、道家文化的起源和地位

道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具有深邃的和谐思想。谈道家文化,就不能不谈道,就不能不谈老子,更不能不谈《道德经》,决不能不谈道教。任继愈老先生曾肯定了“老子是春秋晚期人,与孔子同时而略早,是孔子的老师”。[1]孔子几度问学于老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又是道教所尊奉的教祖,以老子为首的道家文化,乃是批判地继承了以西周文化为核心的中原文化的产物。“老子的思想是属于中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2]道家与道教是密不可分的,应该说,道教由道家衍生而来,“应把道家和道教视为一体。”[3]老子著的《老子》一书,汉代时期为《道德经》,其核心思想就是“道”。“道”就是创造宇宙万物的总根源,是宇宙万物自然和谐的最高体现,是世界的终级法则。道教的最高信仰就是“道”。“道”之要在“通”,以道相通,通则和畅,和则相生。道的本质属性就是和,道家之“和”,即所谓“太和万物”。在《道德经》中,“和”字共见八处,“合”字亦有三处。道的根本要求就是“知和”,即要懂得万事万物都应当处于和谐的关系之中。“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属性,是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和”是道家思想的点精之笔。“和”是一种认可,一种尊重,一种关怀,一种感恩,一种圆融。家和万事兴,人和万事成。万事皆规则,有法天下和。中国的道家文化,几千年来一直是伟大的中华文化的支柱之一,直接或间接地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道家思想,以湛深的理论,缜密的思维,超过了儒墨两家。老子的道家学说对儒、佛两家均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南怀瑾在《道与中国文化》中说过:“诸子百家中,法家是道家来的,兵家是道家来的,农家是道家来的,一切都是道家来的。”

英国杰出汉学家李约瑟博士敏锐地指出:“中国人性格中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4]

鉴于以上大师的观点,我可以大胆地得出结论:道家文化是百家文化的源头活水,是百家文化的主干内核,是浓缩一切真理的文化,是未来世界文化的复归,它必将给21世纪的人类带来希望,这是历史的必然。

二、道家文化的思想精华

道家文化博大精深,和谐是道家文化的核心主题。纵观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道家文化是最和谐的文化,如和谐的生态思想,和谐的修身思想,和谐的齐家思想,和谐的治国思想,和谐的平天下思想,和谐的文化共融思想。这些思想精华都蕴涵着丰富的伦理思想,尤其是与现代生态伦理思想及西方环境伦理思想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伦理是一种和谐,伦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人与环境的和谐,生态伦理从表面来看调节的是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但实质上调节的是以自然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生态伦理问题是21世纪人类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道家思想恰恰是完整地体现了生态整体主义系统观的思想。道家的伦理思想不仅从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观体现出来,还从人的修身养性的生命伦理观,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伦理观以及人与社会的环境伦理观等方面体现出来。从广义上讲,这些伦理观都属于和谐伦理观,也就是说道家思想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伦理观,这是道家文化的精华之所在。具体来说,有如下几方面。

1.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方面

老子从“天人合一”、“万物一体”思想出发,提出“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太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地人本同一元气。”[5]道家认为,天地人等宇宙万物尽管形体不同,本是同根生。宇宙万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共同形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生态整体。老子还强调道法自然,他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6]道家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存在依赖于自然界,人类是不能离开天地万物而独立存在的。人要崇尚自然,效法天地,顺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之道。遵循规律,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征服自然,自然也是不会被征服的。学会和宇宙万物作伙伴,建立亲密的伙伴关系,人与自然都是平等的,只能“天人合一”,否则必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老子的这些思想充分体现了生态整体主义意识。

道教提出天人感应说和“长生成仙”的贵生精神,认为人的精气神无不与天地相通相感,人体的各个部分都与天地相符合,主张天地人共和谐。道教还主张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禁止恐吓虐待动物,禁止猎捕杀生动物,提倡爱护花草树木,这充分体现了道家思想的生物平等主义与生态整体主义理论。这对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修身养性的个人生活处世方面

道家提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7]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8]即内心要保持、守定自己的本真,外在要表现自己的本性。正确对待自己的欲望,宁静恬淡,自律自守,既不要以身殉物,更不能因满足私欲而有损社会和他人。对于人之欲望,老子是持肯定态度的,但要“少私”,即私心合理而且有限,自然也就“寡欲”了 。老子反对过度享受,反对高消费。在老子看来,“五色”、“五音”、“五味”等都是以诱发人的欲望,导致人的淳朴本性的遗弃,所以他反对追求这些。

老子还说:“夫物或行或随;或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9]天下事物,要有先有后,有缓有急,有强有弱,有成有败,人们要掌握辩证的方法,在实践中要去掉极端、奢侈、骄纵行为,要修心养德。

老子的人生观充分体现了生命伦理思想和自由而恬淡的精神追求,人是自由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但人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3.无为思想

老子说:“通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10]老子的自然哲学是其治国之道的理论基础。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无为”表面上看来是不做事,但不做事并不是消极地不做事,而是不要去做任何违反自然规律的事,也不要去做任何违反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事。所谓“无不为”就是要求人们充分认识自然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对顺应自然又有益于社会的事,要积极地去做,去参与。

老子还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11]这很鲜明的表述了一个国家治理得好不好,领导者的人格魅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老子的时代是如此,当今社会更是如此。老子还反对战争,他认为兵器是不祥之物,是凶器,非君子所用。乐于杀人的人,是不可能得志于天下的。老子认为,使用武力是违背“道”的,有道的统治者决不依靠武力逞强于天下。

老子的无为思想充分体现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道主义精神,体现了“天下是一家”的“大道”精神,充分显示出了老子的道德伦理观和环境伦理观。

综上所述,道家思想无疑是具有超前意识的,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它是人类前进的旗帜,行动的指南。其思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包罗万象,海纳百川,不是我个人所能参透的。但我希望全世界人们团结起来,真正咀嚼出道家思想的精神实质,而不曲解其本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道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汇合,进行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革命,建立起新的道家文化。

当今世界遇到的难题早在二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预言,警示。可以说道家文化是革新的文化,前进的文化,大同的文化。道家文化不愧是世界普世文化的典范,具备了普世文化的王者之风,必将成为后现代主义的主流文化。它不仅属于中国,也是属于东方的,更是属于世界的。

参考文献:

[1]任继愈修订版《孔子研究》:绪论,1985年3月,上海古籍出版社

[2][3]张松辉《老子研究》 2006年8月,人民出版社 第109页,406-412页

道家文化论文篇5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说到底就是对人的管理。要管理好人,人力资源管理者首先要培养自身良好的领导才能。而道家文化中的精髓对管理者培养领导才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 高超的领导艺术

(1)“无为治之”。道家所讲究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任意妄为、不乱为,不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应主动顺应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圣人治理天下,要顺应民心,不要对百姓多加干扰,要让人民自己去得到应有的自然的发展。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最主要的就是和人打交道,最重要的是充分调动部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下属有发挥才干的机会与平台,并妥善地驾驭与保护好人才。这时,管理者的工作看似无为,但实际上却是有声有色,这才是“无为而不为”的最高境界,也是一种高超的领导艺术。

(2)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侯王无以为贞,而贵高将恐蹶。”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成功绝不能没有普通员工的支持,要有平等对待员工,关心爱护员工的理念,把他们当作家人一样看待,而不是颐指气使,盛气凌人,动不动就责罚。要与员工打成一片,才能得到员工的爱戴和拥护。“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我们实行柔性管理,一定要强调组织的灵活化,制度的非刚性化,方法的情感化,影响的无形化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化。

二、 辩证的思维意识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先后相随。”“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老子还认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可以转变为阳,阳也可以转变为阴,道家的这些观点都充分说明了矛盾统一和平衡。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管理不能程序化,教条化,不能过分强调理论。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在老子看来, 世上没有绝对无用之物,也没有绝对无用之人。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一定要以事实为依据,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待每个员工。既要看到员工的优点也要看到员工的缺点,当前员工不适合这个岗位,不代表他们以后也不胜任这个岗位。我们可以对员工进行有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我们还可以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员工,通过对员工由衷的赏识,包括对其过去取得的出色成绩的肯定与赞美、以及对失败、挫折的支持和鼓励,帮助员工克服缺点,扬长避短,善于把他们不好的一面转化为好的一面。帮助员工自我实现、甚至不断超越自我,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潜能。这样不仅提高了员工个人的能力,还提高了企业整体的人才竞争力水平。

三、高度的人才危机意识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这就启示管理者应该要未雨绸缪。“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要有敏锐细致的洞察能力,富有远见。在现代企业中,人事经理的职责已不仅仅是简单的行政事务管理,除承担传统人事管理的基础业务外,他还必须对企业远景规划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提出见解,对有效管理员工提出建议,并针对人才市场供求及时提出应变策略,以避免企业陷入人才危机。

四、 合理的用人原则

首先是性别无歧视。“道者,万物之奥“,“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天地万物的根源是“道”,也就是说它们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既然包括世间男女在内的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那么女人和男人应该没有本质的区别,二者具有平等地位。

其次是人尽其才,各得其所。“三十幅共一毅, 当其无, 有车之用。诞值以为器, 当其无, 有器之用。凿户脯以为室, 当其无, 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在老子看来,世上没有绝对无用之物,也没有绝对无用之人。关键在于我们要如何运用人,如何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所以作为管理者,在用人时,首先应该不应有歧视女性的观念。而且女性普遍具有善良、细心、忍受、可信、无私和宽容的品格。她们比男性更珍惜工作,对组织更有归属感。无疑,在企业中女性是一种重要的平衡力量,她们能很好的促使企业内部形成和谐的工作氛围

其次要尊重个体的才能、爱好、特长,并让人才到最适合的工作与岗位上去。不能不顾实际情况一味追求高学历。否则,员工反而容易产生消极心理,影响工作效率,感到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 另谋高就。因此,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在选择用人时,应不求最优但求适合。适合才是我们制定用人决策的合理目标。否则,可能导致好高骛远,而不能发挥人力应有的作用,甚至还会造成企业人力的流失。

五、 必须注重与基层员工的沟通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说明基础、细节非常重要。对于我们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启示就是必须要重视企业基层员工。麦当劳的总裁弗雷德・特纳曾说:“我们的成功表明,我们的竞争者的管理层对下层的介入未能坚持下去,他们缺乏对细节的深层关注。”企业要做强做大,除了要有正确的战略决策和各项制度外,关键还要提高执行力。而提升基层的执行力对于整个企业的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管理者必须重视与企业基层员工的沟通。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华所在,道家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无之以为用”等观点对于丰富和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道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契合绝不是偶然,它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中国道家文化在企业中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把道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将给企业管理带来巨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于永昌.老子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道家文化论文篇6

企业的价值观可以有很多,当企业面对企业管理的各层面时,都可以有价值观的判别问题,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只能有一条,关键之处要重点将核心价值观单独提炼出来,同时围绕核心价值观再进行分解,形成在核心价值观支持下的能够对职能层文化、业务层文化及亚文化形成指导的各个价值观体系。

那什么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简单地说,企业核心价值观就是企业在企业哲学的统率下,为追求愿景、实现使命而提炼出来并予以践行的、指导企业上下形成共同行为模式的精神元素,是企业用以判断企业运行当中大是大非的根本原则,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坚持不懈,努力使全体员工都必需信奉的信条。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如何处理内外矛盾的一系列准则,是企业文化生长的土壤!

三大衡量标准

核心价值观作用的最集中的体现便是当企业或者企业个人在企业运营过程中面临矛盾,处于两难选择时应当如何做的时候。核心价值观来约束与激励全体员工的决策行为,尊重相关者地位或满足相关者利益。而实际上,这也就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和基本要素。

企业家的误解

中国企业在建立核心价值观经常有一些错误的理解,喜欢大而全,所以请一些所谓的专业人士撰写出一本本理念手册,殊不知这些理念可能只是哗众取宠的漂亮文字而已,结果是误导了员工又难于形成价值观体系。

伟大的企业懂得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遵守基本的商业伦理,懂得权衡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利弊,知道为了获取更多的钱而如何放弃钱。恪守商业伦理,坚持基本的商业信条,从长远出发,甚至为此不惜成本,这才是未来中国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代表。

道家文化论文篇7

一、家庭道德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家庭道德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互影响。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水平,体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度上;而家庭每个成员道德素质在和谐社会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道德是一种内在的价值取向和推动力,家庭每个成员道德素质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能提供必要精神动力。

(一)家庭道德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家庭道德对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是由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决定的。因为首先,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幸福就构成了衡量社会是否和谐的一个重要标准,失去了这个标准,社会和谐就是片面的,不完备的。而要达到家庭和谐幸福,就必须借助于家庭道德的力量;其次,家庭是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没有家庭的和谐,便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再次,家庭是满足家庭成员情感需要的重要场所,是社会矛盾的缓冲带。当代中国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紧张多变,人际关系复杂尖锐,社会矛盾也更加深刻突出,家庭作为一个“情感港湾”、“安乐窝”的价值更为突出。有了良好的家庭道德这一精神氛围,就能使人们在家庭中得到放松和调整,从而可以缓解社会压力,疏导社会矛盾,调和人际关系,这就有利于人们自我身心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和谐。所以家庭道德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伦理保障。

(二)家庭道德与构建和谐家庭的关系

和谐社会的价值存在是以和谐家庭为标准,和谐家庭又以一定的道德为基础。伦理就是道德的规则,是对道德的价值判断。因此,家庭道德应当是符合伦理的道德。伦理应具有家庭规范和教育的功能,既是用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积极地选择处理生活中所面临的诸多复杂矛盾,促进家庭成员的身心和谐;应以现代道德人格的确立为目标,充分尊重家庭成员的人格尊严、生命价值,让个体的主体性充分得到发展;全面提高家庭成员的素质。不仅实现自身的和谐,懂得自身的价值所在,还能对家庭成员的素质全面提升。诚信、宽容、和睦、友善,这些都是家庭伦理作为调整人类社会规范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和谐家庭需要道德环境

和谐家庭需要道德环境的支撑。家庭成员的道德状况类比推广到整个社会,必然影响社会风气的淳化,进而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环境。和谐家庭的道德环境,首先是家庭婚姻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伦理关系。如果家庭婚姻道德搞好了,就能形成美满和幸福家庭,就能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从而有利于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的道德环境。其次是家庭成员关系,也是社会的成员。家庭作为人类的初级群体, 它是社会与个体发生联系的第一场所, 家庭是个体道德形成的基础。一个具有良好家庭道德的人,进入社会后, 就会把这种良好的品德带到社会,从而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相反,如果家庭向社会输出一个品德低下的人,就会给社会带来许多问题和不良影响。

二、借鉴吸收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文化精华

中国家庭伦理文化由“家教”发展而来,要人们学会自制、谦恭,懂得“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大伦理,懂得“孝为百善之首”(孔子语)的道理是中国家教的核心内容。正是这种家教观念维持着中国社会秩序几千年。历史是不能割断的,随着中国社会家庭结构的变迁以及血缘关系的凝聚力减弱,但一种模式和文化成为传统的历史根源性,使中国传统“家教”对今天中国特色社会发展模式构建具有独特社会地位和独特功能。

(一)传统家庭伦理的要求

传统家庭伦理的要求,既确立封建家庭的内部规则又维护封建家庭中的尊卑关系。首先是老少高低之别。就是不同辈分、年龄之间的关系,其基本伦理规则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父为子纲等;其次是男女内外之别。就是不同性别之间的关系,其基本伦理规则为男尊女卑、男女有别、夫为妻纲等。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在这样两类基本规定外,还有尊卑、义利、理欲、公私、善恶等多类规则,它们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家庭伦理,而是社会伦理。但它们仍然深刻地渗入家庭关系之中,规范着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们对家庭生活的规定也应被包括于家庭伦理之中。

(二)传统家庭伦理规范

传统家庭伦理的规范强调人际交往中是儒家所倡导的“五伦”,即以规范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五种不同的角色关系。五伦也为五种人际关系,在家庭中最重要的是三种关系:夫妇、父子、兄弟。这种人伦在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以身份取向为特征的伦理规范,这就是孟子所说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三)传统家庭伦理形式

传统家庭伦理体现在它所具有的丰富、细密的内容上和较为完整的伦理形式上。

首先是夫妇关系。“夫妇之道,天地之大义,风气之本原也。”(司马光《家范》)提倡的是夫妇和顺,为夫要守义,见色而不忘义,处富贵而不失伦;为妻要节俭、勤劳等。其中,为夫守义是前提,如果“夫不义,则妇不顺矣。”(《颜氏家训・治家》)夫妇只有相敬如宾,才能和睦美满,德化了家庭关系的微观基础。但在古代家长制的家庭中,夫妇之间感情吸引被“夫为妻纲”所取代,女性在家庭中除了受到与男性同样伦理规范的约束外,还要忍受男性的性别压迫。整个男权社会所要求女性的只有顺从的义务而无平等的权利。

其次是父子关系,这是家庭中的核心关系。处理这一关系的根本原则是父慈子孝。传统家训中既注重家长对子女的抚养、关心与爱护,同时也非常强调子女对家长要行“孝”道。传统家训对“孝”有许多具体的规定,首先是对父母要恭敬;其次要服侍、供养父母。服侍、供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且贵在有诚心、有敬心、有爱心。敬爱是“孝”的第一要义。有了对父母的敬爱之心,就能更好地赡养父母。

再次是兄弟关系。儒家所倡导的“孝悌”、“兄友弟悌”,是维护兄弟关系的主要思想。

“父父子子兄兄弟弟, 元气团结”是“ 家道隆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兄弟者, 分形连气之人也。”(《孝友堂家训・兄弟》) 即说兄弟之间是一种血气相通、天然形成的骨肉亲情关系,相互间应友善相处,做到“友兄弟恭”。(《庞氏家训・崇厚德》)

(三)建设家庭伦理道德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文化具有珍重亲情、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心理特点,有助于维护家庭的整合性、协调性、稳定性和完整性,这是构建和谐家庭伦理的重要文化资源。因此,我们应该对传统伦理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注入时代意识。时代意识是当代人们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悟性和思辨力给予的新的诠释。

1.建立夫妻平等相爱的伦理道德关系

现代社会夫妻关系和谐的德性要求包括:首先是夫妻双方在人格上的相互尊重;其次是要求夫妻双方在感情上的对等专一;再次是要求夫妻双方在家庭生活上的责任与信任。夫妻双方具有平等的人格,是社会主义家庭伦理道德的基本要求。作为共同生活伴侣的夫妻,只有在平等互爱的前提下才能处理好婚姻关系、家庭关系,共同承担对家庭和社会应尽的义务。夫妻关系的高层次的伦理道德要求是“双方人格同一化”,即婚姻是两个人基于爱情与信任结成的统一体的共同认识出发,发扬各自人格中好的、带有共性的方面,协调其中不和谐的方面,克服那些根本对立的、坏的方面,从而达到双方人格的同一化。这种同一化就是伦理精神,也正是夫妻关系的道德本质体现。从伦理道德上调节社会成员家庭生活的最好方式,是培养、巩固和发展夫妻间的爱情,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并使这种感情具有美好、崇高的伦理道德内涵。同时,在现实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婚姻家庭义务也是不可缺少的基础因素,只有切实做到爱情、亲情和义务的统一,才是社会主义家庭伦理道德的要求。

2.父母要抚养教育好子女

切实履行父母抚养教育好子女这一家庭伦理道德义务,关键在于“爱”(亲情) 和“教”(义务),即把抚养与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达到亲子关系和谐的伦理要求。

首先是要建立起对社会负责的抚育和赡养关系。赡养父母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养老送终,还包括“经济的供给、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抚养子女也不仅仅指供其吃饭、穿衣,更不是一味溺爱,而是父母对子女要承担起抚养、教育和监护人的责任。

其次是要建立起相互尊重的民主平等关系。一方面是父母要尊重子女,这主要表现为尊重子女的人格,以平等、民主的态度与子女相处,另一方面,子女要尊敬父母,这主要表现为子女对父母发自内心的孝敬和热爱,它体现了人的文明和教养程度,是子女对父母高层次的伦理要求。

再次是父母应该对子女的教育应立足于以高标准、高要求的伦理道德教育子女,不仅在生活上关心他们,还要从学习上和工作上关心他们,教育子女努力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遵纪守法,做一个具有社会公德的好公民。今天,父母对子女养不教、教不严,都是伦理道德教育的失职。

3.子女要赡养和尊敬老人

从家庭伦理道德的角度分析,子女之所以应该赡养父母,主要是履行家庭伦理道德义务,而不仅仅是报恩(亲情)。此外,这里所说的赡养,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内容,而且包括精神生活方面的内容。特别是要做到尊敬与体贴,其中包括对老人有礼貌,虚心向老人学习,尊重老人的意见,关心老人的身心健康,想方设法使老人幸福地度过晚年。与此同时,长辈也要以宽容、豁达的态度对待成年子女。

综合得出,家庭文化既是一种文化形态,也是一种观念、一种追求。人人需要文化,家庭更需要道德文化。因为家庭是人们奋斗的大本营,家庭坚定、稳固、充满动力,就使家庭成员坚定、自信、富有活力。随着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感情、理性是提高现代家庭生活质量的保障,家庭成员建立的美好情感、共同的追求、趋同的价值观念是家庭稳定的关键。整合家庭成员的伦理道德是家庭文化的主线和核心,因此加大家庭文化体系建设是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王恒生.家庭伦理道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林贵长.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价值[J].哲学动态,2005,(2);.

[3]朱巧香.论家庭伦理道德的失范及建构途径[J].江西社会科学, 2002(5);

[4]高乐田.构建和谐社会的家庭伦理向度[J].哲学动态,2005,(3);

道家文化论文篇8

1.1道家思想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老子、庄子的思想为代表并包括秦汉黄老、魏晋玄学等思想的总称,其哲学的最大特点是崇尚自然、无为而治。道家思想从形成至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曾为促进中国古代的政治、科学、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是中国四大国粹之一。武术经历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继承与发展,到现在仍然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原因就在于它生长于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受到深刻的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为中国传统武术理论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才使得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体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其它事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然武术也不例外。它的变化发展过程受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尤其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的影响,这些不仅可以从武术的运动方式、技术理论、训练手段中可以看出,而且在武术精神及其运动理念中也都深刻的体现出来。

1.2道家思想是影响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核心思想

    温力先生认为:“武术的民族特色不仅表现为中华民族对武技的理解和运用,而且也表现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包括思维特点、欣赏习惯、感情意志、理想道德观等等,这些不仅影响到了中国武术技术的风格特点,并且影响到了武术技术体系的形成”。所以要真正了解和领悟武术的精神,就必须深人的分析研究其内在包含的中国哲学思想文化内涵。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体系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家、佛家和道家,但是从这三种哲学思想的地位来看,道家思想的地位是最重要的。因此,可以说,道家思想是整个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是影响整个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

    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也有过精辟的论述:“道家对大自然的思考与探究,奠定了中国古代科学基础”。中国武术的各个方面都与道家哲学思想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道家思想是非常博大精深的,在各个发展时期的观点也不完全相同的,各个代表人物的观点也不尽相同,但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不变的,这就是道家的本体论。哲学中所说的本体论,主要是探讨何为万物之本源的问题,道家的本体论主要表现在道论、气论、天人合一论这三个方面,而这三方面是中国武术文化形成的主要理论基础。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武术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道家思想的核心作用。

2道家本体论对中国武术文化的渗透和影响

2.1道论与武术的关系

    道家的创始人相传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之本源。中华武术吸收了这一思想,认为“道”也是武术的最根本的本质特征。道家认为,“道是万物之始,万物之宗”。而武术理论中的“一招变万招、万招归一”的理论思想正是从“道”的思想中领悟而来。“一招变万招、万招归一”的思想指的是武术的动作是从原始单一的进攻防守动作,按一定的路线演变成千万个技术动作,而千万个技术动作又通过长期演练最后达到形成一种形神合一。这种形神合一就是武术训练阶段的至高境界。

    “道”的观点首先是由老子提出的,老子关于“道”的学说是宇宙生成论,即“道”是世界万物的总根源,演化出了天地万物;同时又是本体论,即“道”是世界天地万物的总根据。道生万物,万物归于道,拳术理论也是如此,武术种类虽然千变万化,而它们包含的道理是相通的。这种思想将中国武学的理念推至了最高顶峰。所谓武学最高境界实质也就是摆脱武术招式的束缚,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无招胜有招”。追求武术的本质和“悟性”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经过日积月累的实践、摸索才能“得道”。“道”生成了万物,是万物存在的根据。那么,“道”是怎样进行活动和遵循什么样的法则行事呢?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的命题,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道法自然,就是不违背自然,一切顺应自然。老子主张人们的思想行为应该像道一样“生而不有,为而不悖,长而不宰”,就是说道生养万物,哺育了万物,而不占为己有,有所作为而不居功自恃,成长了万物却无意做主宰。万物自相治理,不加任何干预。从形式上看,道是无为的,自然而然的,这充分体现了“道法自然”。

2.2气论与武术的关系

    在先秦时期,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比较模糊,道家学派虽然提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仍尚未能给道一个合适的命名。道家为了表述本体观,用“气”字来代表万物的根本,来体现“道”。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气”是庄子对老子“道”的具体化。庄子认为,构成宇宙的本体是阴阳之气,万物的生成,是阴阳之气的聚合,而万物的灭亡,则是阴阳之气的离散。“气”在武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俗话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气被看作是武术的根本,是武术的本体与精华所在。气与养生更为密切,气是武术养生的重要理论基础。庄子本人也非常注重养生,他的养生基本方法是,“合斋”与“坐忘”。道家认为:气是构成、维持、充养人体和生命活动的根本物质。武术养生是以养气炼气为主旨。武术养气皆不外通过静心平息,存养气息,以求全身内气凝聚充盈于丹田,太极拳的“气沉丹田”、形意拳的“聚气于丹田”、少林拳的“气贯丹田”等,将养气炼气法融人站桩的“桩功”练习,以意念引导气息,配合劲力的聚蓄、运转、爆发的劲力练习等,都是武术内气炼法。

   道家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故以精、气、神为修炼的基础,以宝精、固气、音神为修炼原则,从而达到精足、气充、神旺的目的。道家的行气、吐纳、服气等养生术,实际上就是道家的“气功”,是道家以“气”为万物本源的认识论基础上创造的种养生方法。道家气功特别是内丹功被广泛融于武术体能和技能锻炼中。道家气功同武术结合,是中国武术的一大变革和跃进。

2.3天人合一论与武术的关系

    所谓“天人合一”指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所谓“天”并不是指天上的神灵主宰,而是“自然”的代表。所谓“天人合一”是说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世间一切人事,都应该顺应自然,不能违背违自然规律,才能够获得生存与发展。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更认为天人本是合一的,《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因此天人合一思想的主旨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道家文化论文篇9

一、青少年的道德现状需要儒家道德教育的回归

(一)儒家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它把道德教育作为教育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在儒家文化中“仁”与“人”、“道”是同一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性。“‘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仁的观念在孔子以前就有了,但孔子将“仁”提到了一个突出的地位,使它位于“五常”之首,成为中华道德核心内容。孔子在论语中对“仁”的内涵和具体表现作了很多演绎:

首先,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仁作为生命的存在形式,具有其心理的基础,这就是情。人类在长期的群体生活中,发展成为互尊互爱,同情之情,即道德情感。孔子正是从人类这种情感需要中,发掘出仁的心理要素,并将其作为仁的基础。可见,儒家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孝亲教育,倡导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而形成一种家族亲情。

其次,仁者,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这直接明了地揭示了仁的基本含义,即“仁者爱人”。在孔子看来,“仁”是做人的根本。“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言,泛众爱,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儒家圣贤的仁爱来自于对天地万物和亲子之情的感悟,是以“亲亲”之爱推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儒家认为,亲情是人生而有之的感情,并且还具有推己及人的同情心,故可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由亲亲到仁民。“这里强调爱人不是有条件,不是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而是无条件的,是人的本性的自然表现。”

再次,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在中国文明开始之初,礼是一种国家政权的统治形式以及社会生活组织管理的形式,它集法律、道德以及社会习俗于一身,甚至兼有宗教的职能。礼作为一种社会秩序安排与统治制度,强调政治上的尊卑等级与血源上的亲疏远近。“儒家文化所提倡的“礼”作为道德范畴,它的内容复杂,但若我们撇开“礼”所包含的“礼制”、“礼教”等伦理制度,单就作为待人接物的“礼节”,作为个体修养的“礼仪”,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礼貌”等,都是儒家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四,仁是勇敢。孔子将仁、知、勇合称为“君子之道”,孔子所讲的勇,主要是一种精神性的品格,指道德自由意志及其表现形式。在孔子看来,德性要通过意志表象出来。所谓“勇”,是自由意志,道德行为是自由抉择的,不是因为环境限制而被迫遵守的外在律令。其次,这种意志还必须外显,贯穿与体现人的行为。这种意志体现于生活中的自觉道德修养与道德磨练;体现在关键时刻与危机关头为道而舍弃一切,包括个人性命的担当与作为;体现于君子勇于实践、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勇气,这就是儒家一再强调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践道精神。

(二)青少年道德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在新形势下,青少年的道德现状存在问题:现在的孩子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难以经受挫折,遇事稍有不顺就牢骚满腹、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其次,青少年行为举止不文明,有的甚至连基本的礼仪都不在乎。再次,现代青少年在父母和家人的溺爱下,社会责任感淡漠。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儒家的仁学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仁”作为全部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儒家所提倡的“仁”,撇除其历史与时代的局限,其精华仍然为今天的道德教育提供丰富的营养和价值。

1.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应重视家庭道德教育。当今许多青少年缺乏责任意识,其根源就在于没有得到家庭道德教育,没有形成很好的亲情,更没能由“亲亲”到“仁民”。对青少年应该重视家庭道德教育。父母应从小就抓好对孩子的仁爱之心的培养,使其能够形成良好的亲亲之情,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而形成亲民之情,最终使每个青少年都能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怀。这样,对于和睦相亲的家庭关系的形成,对于尊老爱幼、善待他人、和谐社会的够建,都具有现实意义。

2.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应重视“礼”,重视道德践行。当今许多青少年不懂礼仪,其原因在于我们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只停留于说教阶段,忽视了通过社会实践等方式来对青少年进行道德素质的引导。儒家文化提倡克己复礼,倡导通过自身的修行来实现礼,提倡君子之勇,强调“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践道精神,所有这些,无不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与意义。

二、儒家文化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启迪

(一)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贡献

1.道德教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孔子把德育,即加强弟子们的品德修养作为自己最基本的教育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这里的“文”属于知识教育,而“行”、“忠”、“信”都属于德育的内容。孔子的教育内容是德才并重,把道德教育放在教育的首要。青少年只有接受了良好的道德教育,才能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掌握好自己的风向标。

2.道德教育应“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确实做到了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道德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青少年无论身体还是心理,都处于一个逐渐成长的时期,具有不稳定性。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境遇不同,他们的身心特点又各不相同。在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时,应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身心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方法,道德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重视道德实践的训练。儒家提倡知行合一,慎言躬行。孔子重视道德实践,强调身体力行,即所谓“躬行”。认为身体力行是实现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把言行一致看成是君子的优秀品质。因此,在道德实践中一定要言行一致、知行统一。当前我们对青少年所进行的道德教育,更多的只是停留在课堂中。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要倡导他们在日常行为中恪守行为规范,将道德要求与自身修养紧密结合。这样,不仅对青少年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对全体公民素质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

(二)儒家道德教育的方法借鉴

1.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的修养方法。所谓推己及人的方法,就是从自己的亲身需要、愿望和追求出发,推想到别人的需要、愿望和追求,从而体察和理解他人,自觉地调解人我关系。所谓“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施于别人。这就是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方法。青少年在道德品质修养过程中,自觉地采取和掌握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的方法,无疑会对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以及协调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起到重要的作用。

2.内省自律,自我完善的修养方法。道德贵在自律。儒家特别强调道德价值与人格的实现要通过“自律”来达到。因此,他们强调“吾日三省吾身”,即在道德修养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个性和品格;强调“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即在道德修养中,要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这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严于律己”一样,是行之有效的格言。他们又强调“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指出自己道德的完善要多向品德高尚的人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应该经常自省自律,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三、儒家文化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代意义

(一)自强不息的人生追求

自强不息,是指一种自我永不懈怠的精神。自强不息的根本要求就是人活到老,学到老。孔子自述其一生的求学经历正是活到老、学到老的过程:“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还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发奋忘食,是学有未得之形;乐以忘忧,是学有所得之状。以其未得之愤,已得之乐,故忘其年岁之长。孔子的学问正是靠“发愤忘食”的自强精神得来的。所以,青少年要想有所建树,应该自强不息,志存高远,永不停步。

(二)天下为公的社会责任

公忠是儒家道德学说中最重要的规范。公忠是个人的“修养之要”,为社会道德的最高原则。孔子不忧个人的利害得失,而忧国家的利害得失。他感叹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孟子提出:“乐民之乐也,民也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也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显示出他们对国家具有较强的忧患意识。公忠思想对中华民族形成国家第一的整体主义价值观起了关键性作用。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任,更应以天下为己任,树立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三)舍生取义的气节操守

儒家承认谋取物质利益和追求幸福是人们共同的欲求。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在儒家看来,欲求只是人们为保持生存的一种低层次需要,高层次是对道义的追求。这正是“君子谋道不谋食”。儒家认为,用不正当的方法去获取物质利益,是不应该享受的。儒家重义并不是不讲利,只是强调“以义为上”、“见利思义”、“先义后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强烈强烈冲击下,许多人形成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正确的价值观。儒家提倡的这种“见利思义”、“舍生取义”的主张对青少年人格培养,对青少年集体主义价值观和正确的金钱观的形成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良好的道德是做人的品格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青少年的道德现状需要儒家道德教育的回归。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宝藏,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当前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值得我们挖掘和整理。

参考文献:

[1](宋)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5.

[2]李朔海.生生和谐重读孔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3]刘书正.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与当代公民道德建设[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8,(6).

道家文化论文篇10

生命教育关注的是人从生到死这一过程中对生命本身,以及生命本体和外在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存在,包括呵护自然生命,塑造社会生命,激扬精神生命,实现生命全面和谐发展。[1]在一个人生命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对“人”的第一要求,决定了其对生命的理解,对客观世界的看法、对社会道德的理解,决定生命的高度以及做人处世的底线。

道家的“三观”文化

我国古代先贤用他们的智慧在实践中思考和总结出了中国最本土的哲学,蒙培元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提出“中国哲学是生的哲学。所谓生的哲学,可以理解为生命哲学”[2]的观点。而“中国哲学之所以能被称为哲学,就表现在它与西方哲学有共同之处。这主要表现在它们所研究的问题、对象及在诸学术中的位置等。从哲学对宇宙人生作整体性思考和根源性探究这一角度来看,先秦哲学唯独道家担当这一重要角色。”[3]我们结合这两种观点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哲学是一种“生”的哲学,而先秦哲学中道家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力。由此可见,要学习和全面地了解中国哲学就必须要把握两个角度,一是生,二是道家。再深入一点,“道家”的“生”的存在,对于帮助现在的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着重要的启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其对待生命的思想,更是对现代生命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广泛的影响力。

1.道家的世界观

世界观,也称之为宇宙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认识看法以及根本观点。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用“道”对宇宙观进行了相对完整的表述并有其独特的认识。道家的核心思想是“道”,老庄的“道”是一种包罗万象、无处不在的存在状态:既可以揭示看不见摸不着,虚无缥缈的精神、思维层面,又可以是影响和支配实实在在的物质存在和万事万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形成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比较朴素的世界观。

2.道家的人生观

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受其世界观的影响和制约。陈鼓应先生说:“老子的整个哲学系统的发展,可以说是由宇宙论伸展到人生论,再由人生论延伸到政治论。”[4]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道家思想发展起来的那个时代,天下动荡不安,百姓民不聊生。基于对当时天下众生所生活的社会处境的思考,道家主要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都卷入了以人为本的社会思潮。他们开始思考生命、考虑人生的意义以及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等问题,他们对于这些问题的理解是深刻的,有着清晰的认识和非同寻常的见地。在“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世界观的影响和制约下,对于生死观、苦乐观、幸福观等人生观的基本内容,从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加强人生修养出发,提出了“保身顺命”、“见素抱朴”和“和而不同”的人生观。

3.道家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其也直接受到人生观的影响,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价值观的形成与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道家的价值观,是以自然为原则的基本前提下,在千百年的封建历史上一直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支配和调节着一切社会行为,逐渐形成了“返朴归真”、“知足不争”和“无为而为”的价值准则。

道家“三观”文化对青少年生命教育的指导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对于生命教育中帮助青少年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和追求生命意义有着深远的意义。虽然作为封建时代的产物,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不免有许多的糟粕在里面,但其扎根中国几千年,是本土的文化,只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科学地挖掘其闪光的地方,就能够古为今用。用道家文化指导青少年生命的修养:用其正确的世界观“立身”;用其正确的人生观“立业”;用其正确的价值观“立行”。只有“身”、“业”、“行”三者健康发展,生命的意义才能彰显出来,生命的质量才会有所提升。

1.用正确的世界观立身

世界观决定了人们看待世界、看待身边事物、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方法。道家“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对青少年“立身”有着深远的影响。

老庄都用“道法自然”来阐释自己朴素的世界观,可以说,“道法自然”是贯穿整个道家思想的主线。“自然”所代表的不仅有科学角度的自然界,还有哲学角度的自然而然。揭露的是一种万事万物本质的存在,揭示了一种自我完成的、规律的运动过程。“道法自然”在生命教育中,真正的含义便是尊重生命自然发展的总规律。

人首先要珍爱自己的实体生命,不能因为外界的影响而轻易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不是“自然而然”的一个过程。人的生命首先是动物性的自然生命,是大自然的客观存在和生命造化,生与死对于人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凡是自然赋予人的生命,存在即合理,自然的生命无所谓善恶和美丑,人生来带有的“本性”无法改变的,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生命是需要敬畏的。人一旦离开了自然生命,所有个体的精神、思考、灵魂、道德等就都丧失了依托的本体和存在的基础。“生命之自然”首要的便是珍爱自己的生命,让“实体生命”按照其本来的样子存在。

“道法自然”,提倡的是个体生命要遵循生命本来的样子存在,而不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发生改变,否则就是违背生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每一个人的特质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育过程中必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生命教育的目的是要提升生命的质量,故必须按照不同的特性进行不同的施教,让生命回归生命本位,尊重个性差异,使每个青少年的天赋、才华在成长过程中慢慢生成,逐步绽放,使生命的潜能得以最大化发挥。这样才能让其获得自信,增强自尊心,增强安全感。

道家“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不离“自然”之宗,强调的仍是“自然”。同时突出“人”的能动性和“天”的客观存在。对于个体生命在整个世界中的存在和价值给了明确的阐释,在大自然强大的力量面前,人的生命如同一根“苇草”,是无法与其抗衡的,但是人的生命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人合一”肯定了人与自然界差别对立的基础上立足于人和自然是相通的,天地万物和人类是宇宙大生命系统的共同成员,具有相同的本源和相似的结构,人之所以为人而异于万物,是因为人可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所以,人的生命在自然界是独一无二的,要按照其自然规律进行生长和发展,自然的规律不允许有轻视生命的现象发生,人生于自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便要以一种大的胸怀来正视自己和别人生命的力量。珍爱自己生命,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

青年的生命教育,首先便要在世界观上下工夫,将“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作为自己的一种世界观,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作为立身之本,按照规律接纳自己的生命、正视自己的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

2.用正确的人生观立业

青少年的年纪相对较小,阅历极不丰富,生命教育的目的之一便是要帮助青少年知道人活着为什么?当人在面对功名利禄、挫折困难时,选择怎样的生命态度?对于青少年而言,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观,便会走向什么样的人生,也意味着将要收获什么样的命运。用正确的人生观立业,对于彰显生命的价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面对当下生命意义价值的失落、精神的虚无、信仰的迷茫和理想的缺失,道家“保身顺命”、“见素抱朴”、“和而不同”的人生观,有助于青少年坚定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在面对生活和事业上的挫折中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继而解决人生的困境。

生命价值的实现往往建立在伟大的事业之上,然而伟大的事业并不意味着积累丰富的金钱和如日中天的名誉,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往往将物质财富和显赫名誉作为衡量自己生命价值的唯一标尺,久而久之,出现了“拜金”、理想信念缺失等一系列生命价值意义的扭曲,导致内心的不安和生活心理压力的增大,有些人为了赚钱甚至不顾自己的生命,更有甚者危害别人的生命财产。当下面对生命中的功名利禄、挫折困难时,道家“保身顺命”、“见素抱朴”、“和而不同”的人生态度,对于生命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保身顺命”。“保身”便是强调当人对待功名利禄这些身外之物时,应该将自己的生命放在第一位,于人而言,生命是世界上最宝贵的。对于为了追名逐利而自毁生命的抉择,老庄都是非常反对的。然而“保身”并不是苟且偷生,道家提倡的是“无为而无不为”,既嘲笑不敢维护道义贪生怕死的现象,又反对为了名利而作无谓的牺牲。这就意味着,“保身”是为了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而珍爱自己的生命。对于青少年来说,“死亡”太过遥远,所以很多人对生命的消逝并没有思考和准备,道家对于自然而然的死亡有着大彻大悟的理解,老庄认为: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是“道法自然”的选择,坦然面对和接受死亡也是道法自然的正确态度。“顺命”并非是一种听天由命、游戏人生的消极态度,而是面对“死亡”这种人生的必经之路时的一种豁达态度。这种自然达观的顺命态度彰显了道家独一无二的魅力。

“见素抱朴”。生命中出现的大起大落,物质的诱惑和私欲的膨胀,都会导致人性的扭曲,且极易引发道德退化和道德堕落。面对这些现象,老庄提出了归于“自然”、“见素抱朴”的人生观念。功利之心太盛易陷入功利主义和虚伪主义的陷阱。故而,对待生命价值的实现,老庄都提倡摒弃世俗的名利和虚伪的条条框框,使人的心性回归到自然朴素、至纯至真的状态,在修养过程中净化自己的人格和灵魂,尽量减少只为自己谋私利的欲念。对于青少年而言,要立志做大事,将自己的生命价值同人类社会的进步的价值联系起来,见素抱朴,才能实现生命价值的最大化。

“和而不同”。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是独一无二的,但人的生命既有个体属性也有社会属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由此可见,社会生命是人的生命属性之一,这便意味着人的存在是要学习社会规范和准则的,要按照社会大众的规范去作为、去行动。生命要“和”,道家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相处,对人类社会世界的多样性有着真切的体会和认知,即为“不同”。道家对于生命的追求是一种和谐、融洽、协调,但却保持自我的一种差异性。

用正确的人生观立业,要求为了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而珍爱自己的生命,人生在世并不听天由命、游戏人生,而是在面对“死亡”这种人生的必经之路时以“顺命”豁达态度直面生死。在面对物欲横流、道德沦丧时,“见素抱朴”以实现人生的大志向,追求生命的大价值。最后,以生命作为社会之生命,要“和而不同”,在和谐的基础上保持自我的差异性。

3.用正确的价值观立行

价值观是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决定人生的态度、追求和格局,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格局就大,反之则狭隘。只有拥有一个大的人生格局,生命的价值才能够在日常的行为中展现出来,生命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便是帮助人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正确地接纳自我,努力完善自我,培养人的抗压力和抗拒诱惑的品质,能够正确地面对困难,拒绝不合理的诱惑。在生命价值的日常行为中,道家“返朴归真”、“知足不争”、“无为而为”的价值观针对当下青少年生命价值实现过程中出现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攀比心理等“黑化”人性的不利因素有着很好的教育指导意义。

“返朴归真”。人性生来本是真诚纯洁的,但由于社会环境中所存在的虚伪、欺诈、过分追逐功名等不好的因素影响,人性的弊端开始慢慢地暴露出来,针对这种情况,道家提出了返朴归真的价值观,其注重的是人的内在真性情和外在表现的和谐统一。如此才能不虚伪,做最真实的自己,才能对客观世界里的事、物、人的评价是最“真”的,也才能做最真实的自己,如此才能在行动中,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苦乐观、荣辱观等,这样的生命才是最为真实和纯洁的,才能更及时、更好地将自己的行为调整到最佳状态,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

“知足不争”。当下出现的过分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攀比心理等各种危害生命的人生态度,其一个主要原因便是不懂得“知足”。一个人是否满足其实跟物质没有多大关系,关键在于他是否知足。人的生命是一个精神的存在,生命的精神性使人不再成为本能的奴隶和社会生产的工具,而是在生命的现实基础上,追求一种生命超越,去创造生活的意义和提高生命的价值。道家强调人在物质面前要保持精神的独立,不能被物所役使,也不因贫富等外在环境而改变内心真实的志向,21世纪正值社会转型期,当下的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部分人面对物质享受不能自拔,一味追求物质,造成人格精神的空虚,贪得无厌以致失去理性,这在实现生命价值的过程中是舍本逐末的做法。人必须保持人格的独立才能去追求生命的意义,提高生命的价值。但是“知足不争”不是死气沉沉,毫无追求,重点是要在物欲面前保持生命的独立,懂知足,才能不过分地去争。“知足不争”的价值准则,对于保持生命的独立,保持心态的平衡,实现生命的价值有着重大实用价值。

“无为而为”。生命的价值的实现也是一种“自然”、一种规律的存在,价值的实现,也应该按照规律指导下去实现,对于这一点,道家提出了“无为而无不为”的价值观念。道家的“无为”不是不去作为,讲的是一种“大为”。以无事的基准去行事,以“无为”的基准去作为。无事、无为并不是不做事、不作为,而是要顺应事物的发展趋势,遵循事物本身固有的发展规律去行事,使生命的价值自主地按照本源的规律发展,这样的“无为”就可以“无不为”,因为无为才是顺其自然的,这样才能够按照好的方向更好地“为”,使生命的价值顺利发展。

用正确的价值观立行,需要生命有一个大的格局,在面对虚伪、欺诈的生命污点时,要及时用“返朴归真”将生命的行为调整到最佳状态;生命的价值之一便是独立性,不能为物欲所奴役,懂“知足”,才能不过分地去争,有助于保持生命的独立,保持心态的平衡;生命的价值也需要按照本源的规律发展,“无为而为”才能顺其自然地使生命的价值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教育与生命统整》,《教育理论与实践》第29卷,第8期,第8页。

[2]蒙培元:《生的哲学――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7卷,第6期,第5页。

道家文化论文篇11

随着社会的发展,犯罪的情况日益复杂,改造罪犯也不断出现新的难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造罪犯工作急需得到资质的全面提升和方式方法的不断充实。”①面对不断变化的形势和任务,文化的改造作用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也被人们在实践中运用。

道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千百年来循序发展,绵延不绝,深入国民社会生活各个环节,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起到深远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把道家文化中的思想精华用于罪犯改造,不仅是教育转化罪犯、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需要,更是保障监管场所持续安全稳定、促进监狱文化发展繁荣、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道家文化概述

道家思想,源于春秋时期黄老之学。它是借黄帝之名,宗老子之学,兼取儒、法、阴阳各家而建立,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原生态思想。其经典著作是《老子》、《庄子》《周易》等。其中,《老子》一书,上下五千言,对后世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万经之王”。

其核心思想是“道”。《老子》开篇即讲:“道可道,非常道。”道家思想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是天地万物众生的根蒂,是人与世界的一种本源关系,它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众妙之门”,是一切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主张“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客观规律,不为所欲为。

经过长期的发展,道家思想与文化,不仅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获得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现代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提出,“中国三大宗教(儒、释、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学术界对儒家经典研究较多,对佛教经典研究得较少,对道教经典研究得就更少。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甚多,由来已久。按照封建正统观点,认为只有儒家的经史子集才有资格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佛教、道教典籍属于旁支,文化价值不大。这是长期流行的一种偏见。” ②近年来,随着国人对传统文化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道家思想与文化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有学者认为,“道家文化与儒家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同等重要,有些方面比儒家文化还要悠久。” ③

二、用道家文化教育改造罪犯的必要性

用道家文化教育改造罪犯,有着法律法规上的依据,也是现实形势任务的迫切要求。

(一)用道家文化教育改造罪犯是法律法规的要求,有着充分的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四条:监狱对罪犯应当依法监管,根据改造罪犯的需要,组织罪犯从事生产劳动,对罪犯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技术教育。

司法部《教育改造罪犯纲要》中明确要求:“要对罪犯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使罪犯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和良好的民族礼仪。”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思想。

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开展用道家文化教育改造罪犯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

(二)道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应该成为罪犯教育改造的重要内容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如果说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我国社会思潮发展的主流,那么道家思想则在个人修身养性、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发挥着引领与导向作用。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往往成为烦苦中人们的精神栖息地,是人们“积极入世”后身心疲累的精神休养所。其对自由的渴望,对身心和谐的追求,对人们的精神疗伤和自我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罪犯入狱服刑改造,从根本上讲是帮助其矫正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罪犯从接受法律的惩罚到改过自新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入狱前后生活状态的天壤之别以及改造中的诸多难以适应,凸显出“清静”“无为”“不争”等道家思想在治疗和修复心灵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其对身心和谐的追求和提倡,对于服刑人员改造具有巨大的积极作用。

(三)当前狱情决定了道家思想的必要性与不可或缺

从罪犯犯罪原因上讲,当今社会,世风比较浮躁,导致犯罪的原因既有个体因素,也有社会因素,是多种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个体因素是犯罪的内因,起着主导作用;社会因素是外因,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对罪犯进行改造时,要把重点放在内因上,这也是彻底改造的根本。从个体的角度来讲,大部分人犯罪源于自己内心一种不正当的欲望,从根本上讲是其世界观支配的结果。这种欲望往往表现为对金钱、性的渴望,进而引发盗窃、抢劫、、贩毒、拐卖人口、走私、、等具有严重危害性的犯罪行为。有关数据表明,此类不正当欲望型罪犯可达犯群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用道家思想文化用于这部分罪犯的教育改造,可以说是对症下药、量体裁衣。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问题较多,拜金主义、权力主义等不良价值观腐蚀人们思想,浮躁之风盛行,给人们带来许多不良诱惑。社会因素成为犯罪的诱因,当个人意志薄弱时,面对这些不良诱惑时,难以把持,极易引发犯罪。

道家文化中提倡的淡泊名利的人生价值取向,对于现代人树立“身外之物”观念,缓解由于利益冲突和权力之争而激化了的人际关系,调节生活节奏,维持个体心理平衡具有积极意义。

从当前押犯实际情况上讲,押犯数量持续增加,罪犯改造难度大,关押危险性增加,某些服刑人员认罪服法的意识淡化,对改造有抵触情绪,表现为缺乏悔罪意识、人生观错位、重狱内生活质量、轻己身改造等,这客观上要求我们探寻更多的教育方法,拓展教育内容和教育凭借,以更好地教育改造罪犯。道家文化中的平和淡泊等思想,对于重建罪犯近趋崩溃的道德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从社会角度讲,“首要标准”的提出,不仅为教育改造罪犯指明了方向,也反映了社会对监管场所寄予的厚望。要切实降低重新犯罪率,使罪犯由“监狱人”较好地转化为“社会人”,需要借以文化的力量,尤其是对人精神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道家文化的改造力量,才能营造良好的改造环境,促进罪犯的改造。

三、道家文化在罪犯改造中的作用

道家文化言约义丰,玄妙幽远。其语言优美,是中国文学美的集中体现,内容更是内涵厚重,旨意深远,对于人们精神成长、教育改造罪犯具有重要作用。

(一)道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有利于罪犯弃恶向善。“慈”为道家一宝,道家文化典籍中提出的“赏善罚恶。善恶报应”等道德观念,“成为了中国传统慈善事业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思想源头”。④“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虽然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在教化世人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没有了善恶的意识,将鲜有廉耻,极易走向犯罪。所以,明善恶,才能真正的改过自新。《老子》第七十九章:“天道无常,常与善人。”老子认为,作为天地万物起源的“道”难以名状,不可察觉,却是赏罚应时,使善人得福。《老子》第四十九章:“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老子认为,以恶治恶不可取,用善良对待不善的人会使得他变得善良,社会也会走向善良。可以说,这为监狱人民警察教育改造罪犯弃恶向善提供了思想基础,指明了方向。在罪犯中推广传播这一思想,也将有利于罪犯之间共同改造,共同进步,促进犯群关系的和谐。《周易·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以及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太上感应篇》等道家典籍中所有的慈善思想,虽然不利于对罪犯施教,却可以成为管教警察的思想工具。

(二)道家文化的“无欲”思想有利于矫正罪犯思想。追求欲望满足物质需要和情感需要是人的本能,也是社会应该予以保证的;但无止境地追求欲望,尤其是物欲和,会给社会带来巨大负担,极易引发犯罪。据统计,我国犯罪构成中,与物欲相关的贪污犯、盗窃犯、抢劫犯等占到了犯罪的80%以上。由此可见,帮助罪犯克制其不正当欲望,“去其贪欲”,应是教育改造的重点工作之一。道家文化主张“无欲”,主张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欲望的基础上适可而止,坚决祛除贪欲以及其带来的异化。

道家经典“《老子》的欲望叙述为我们构建和谐人生提供了一种智慧策略。”⑤《老子》第三章讲:“虚其心,食其腹,弱其智,强其骨。”要求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同时又淡化占有的欲望。《老子》第八十章还讲:“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也是对正当欲望的肯定。第四十六章:“知足知足,常足矣。”劝告世人不要再奢望更多,所谓“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第四十六章)若是贪欲得以实现,《老子》在第四十四章中指出,结果是“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后亡。”要去除贪欲,《老子》提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无知无欲”(第三章)这种“为腹不为目”(第十二章)的思想,对于去除罪犯不正当的欲望,矫正其犯罪根源具有重要作用。甚至在出现了大量的腐败案件后,有学者认为,道家文化教育,“有利于我们今天的反腐倡廉。” ⑥

(三)道家文化中的辩证思想有利于罪犯解答人生迷惑、走出思想苦海。《老子》第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看待社会,把握客观规律。第四十一章:“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这些朴素的辩证思维,涵盖人生各个方面,富有人生哲理,饱含人生智慧,其对于“强弱”的看法,对于提高罪犯的心理能力,客观对待改造中的摩擦与纠纷,反省人生旅途中的困难挫折,重新定位人生的坐标,把握未来改造及刑释后努力的方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暴力犯罪罪犯的矫正。

(四)道家文化为教育改造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方法。道家文化认为,最好的教育应该是潜移默化、自然而然进行的,这也符合“道法自然”的规律。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第二章),强调在施教者的无形感化下,启发受教者发挥主体作用,顺其本性,因任自然,从内心深处去体悟“道”,收到正面说教难以达到的效果,是实现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无为而治”在历史上曾得到了较长时间的社会实践。汉初黄老学派(道家学派之一)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借鉴了《老子》中的“清静”、“无为”、“崇俭禁奢”、“以百姓心为心”等思想,主张采取与民休息、约法省禁、轻徭薄赋的政策,并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果。有名的“文景之治”即是“无为而治”的结果。

这样的教育方法对于改造罪犯,尤其是一些顽危犯具有重要作用,也在实践中得以大量运用。如:我省曾有一个“脱逃大王”孙继新,曾先后十次脱逃,三次转监,刑期由原来的5年逐渐累加至 27 年。面对这样一个冥顽罪犯,警官们苦口婆心地对他进行教育作用不大,而动员他参加了学雷锋小组后则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开始为同犯们理发、修鞋、拆洗被褥,逐步发展到常年坚持做好事,他的德行开始渐渐恢复。虽然活动是在罪犯之中开展的,但雷锋精神的无言引领以及这种无功利的从内心发出的善念最终改变了脱逃大王,使其得以转化,走向新生。

另外,《老子》中还讲:“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第六十三章)这是对于量变与质变关系的文学性描述,是客观规律的文学性表达,这些辩证法不仅是罪犯应该掌握以树立信心更好地面对改造,循序渐进、防微杜渐、量变质变的教育原则对于教育改造罪犯也是一种极有意义的参考和借鉴,也应该成为监狱人民警察教育改造罪犯的思想工具。在对罪犯进行教育时,就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的放矢,不可操之过急。

(五)道家文化有利于矫治罪犯心理,促进其心理健康。罪犯由于受到刑罚处罚,如自由、性的需要等得不到满足,加之一些负性生活事件(如夫妻离婚、家庭经济困难、父母孩子无人赡养照顾等),常常容易产生消极情感,极易导致服刑人员产生不良心境,心理、情绪波动较大,对待改造消极应付,并容易走向自我封闭、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进而激化与他犯之间的矛盾,影响监管秩序的稳定。道家文化提倡的“不争”(第八章)“致虚极、守静笃”(第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第二十六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五十八章)等思想对于安抚这一类罪犯的情绪,稳定其思想有积极作用。通过“不争”教育让罪犯明确争的危害,忍让、和谐的重要,从而遇事沉稳、礼让。通过“守静”教育,抑制冲动,减少打架等肢体冲突,使其思维清静,灵魂安宁。尤其是在面对突然到来的打击时,《周易》讲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思想能够促进罪犯自我反思,积极面对,乐观向上地对待人生。

在现实实践中,用道家文化教育改造罪犯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并已被部分单位应用于实践,获得了良好效果。2011年以来,烟台监狱传承和弘扬道家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服刑人员中全面开展道家文化教育,采取编写教材、读本,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优美的改造环境,等等措施,打造具有创新特色的监狱文化,促进了服刑人员人格完善和思想境界的提升,提高了个体和整体道德素质,增强了监狱文化软实力,有效推动了“首要标准”的贯彻落实,促进了教育改造质量的稳步提高,收到了明显成效。

注释:

①白焕然.传统文化与罪犯改造[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15页.

②任继愈.道教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页.

③谢翠蓉,王新生.道家文化地位之我见[J].长沙: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道家文化论文篇12

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道家文化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甚至达到一种“仁者见之谓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1的程度。道家主张摆脱文明的束缚,恢复原始的人性,返朴归真。在面对人生的矛盾斗争的时候,道家主张以柔弱取胜,“以弱胜强”、 “以柔克刚”,而不是直接去作正面的斗争。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上,道家认为要“无为”,即完全顺从大自然的规律,这是和强调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相反的。

在阿城与汪曾祺的作品中,我们都能找到道家文化的影子。阿城在《棋王》中宣扬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棋道”,把主人公王一生描写成为道家文化的一个缩影;汪曾祺在他的系列作品中,流露出淡淡的“道”风味,让笔下人物在不经意之间把“道”一点点渗透出来。

道家文化论文篇13

“道”的精神或大道哲学精神,就是中国文化哲学的根本精神,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大道哲学通书》就是贯通中国文化本文由收集整理根本精神的著作。

《大道哲学通书》包括《大道运行论》《绵延论》《盛衰论》《心性灵明论》《道德本体论》五卷著作。这五卷著作全是贯通大道哲学本体论,贯通中国文化根本精神的。第一卷《大道运行论》是研究中国哲学大道本体与最高精神的;第二卷《绵延论》是研究中国文化精神数千年绵延之理的;《盛衰论》是将大道本体论贯通于社会历史领域,研究中国五千年盛衰治乱之理的;《心性灵明论》是将大道本体贯通于人心人性,研究灵明心性与人文精神的;而《道德本体论》则是将大道本体贯通伦理道德领域,研究道德形而上学与精神世界的。整个“通书”是一个整体,它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先天后天、形上形下,浑然一体,毫无分割,不仅揭示了中国文化哲学的宇宙原理与根本精神,同时也构成了中国文化哲学完备思想体系。

黑格尔说,一个有文化的国家民族,如果“没有形而上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每一个国家民族都是从自己文化形而上学存在获得最高精神的。正如西方文化从来没有离开“逻格斯”或上帝的存在,印度文化从来没有离开过“梵”的存在,中国文化从古至今也从来没有离开过“道”的存在。形上之“道”或大道本体,周流宇宙,贯通万物,大化流衍,生化一切,创造一切,不仅构成了中国文化最高精神,亦构成了中国民族之魂的存在。研读《大道哲学通书》不仅可以了解中国文化大化流行、生生不息的宇宙原理,亦可知晓何谓中国文化根本精神,何谓中国民族之魂。

《大道哲学通书》虽然是研究中国文化哲学的基本原理与根本精神的,属于基础理论研究,但它的基本原理与根本精神则是可以运用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的。因为中国文化讲修身,讲齐家,讲治国,讲平天下,是浑然一体讲的,是不可分割的,治国平天下之理,与修身齐家之理是相通的,全是讲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道理。《易传》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大道哲学通书》所讲中国文化哲学的基本原理与根本精神,虽是在形而上学大道本体论上讲的,然其化裁之、推行之、举措之,向下贯通落实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则是可以成为伟大事业的。不仅《大道运行论》所讲中国文化根本精神,可以贯通企业文化精神建设,而且《绵延论》所讲绵延之理,《盛衰论》所讲盛衰之理与为治大理,也是可以运用于企业建构、治理、运营、盛衰、绵延中去的;《心性灵明论》所研究的灵明心性与人文精神,《道德本体论》所研究的道德形而上学与精神世界,则不仅可以将心性本体论原理运用于企业管理,更是企业家自我深层道德修养的必备之书。至于说企业所面临的“官二代”“富二代”问题,更是可以从《绵延论》《盛衰论》的绵延、盛衰之理中,求得解决。

天德行王道,至诚回造化;道大有菩治,浑厚开文明。治国平天下,搞企业文化建设以及企业家获得伦理道德精神,没有大哲理、大学问、大道理,没有在宇宙浩浩大化中,为安身立命,于知觉主宰处所获得的人生哲学与性命之理、根本理念与信仰信念,只是以小知小

转贴于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