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写作技能论文实用13篇

写作技能论文
写作技能论文篇1

选题的一般原则。客观上讲,要选择有科学价值、有现实意义的论题;主观上讲,要选择自己感兴趣,有利于展开研究,自己可以驾驭完成的论题。

这里所说选择有科学价值的、有现实意义的论题,主要是指:其一是要有理论价值,就是指那些对本专业、本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能起先导、开拓作用,对各项工作起重要指导、推动作用的重大理论问题。其二是实用价值,就是指那些经济发展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即选题应该着重考虑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和人们关注的热点、争论的焦点问题。>>>>>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呢?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补充性原则。可以去选择那些在财会学科的研究中、工作实践中被忽视的领域和被忽视的环节,经过研究提出见解,填补空白。

(2)前瞻性原则。根据个人的能力,尽量去选择那些尚无人问津,或是前人研究的成果或经验,在未来经济的发展中不再适用的问题,经过研究,将其发展、完善,使之更为丰富、完整。

(3)创造性原则。即在财会专业的研究中、业务工作上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选择会计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或会计工作实务中的新问题来研讨。因为每一项新的发现、新的方法,都将使该领域科学的发展、改革、业务工作向前迈进一步。

写作技能论文篇2

近年来,多种办公软件的出现为《农业科技论文写作》传统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契机,大量作图、分析、文本软件的出现使数据的分析工作变得相对简单,论文的呈现及写作更加方便,同时也给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模式能够更加具体地将科技写作中图表制作和文字描述的过程呈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实际写作能力,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农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提供参考。

一、《农业科技论文写作》教学形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效率较低

传统的教学方式效果差,课堂讲授不够生动,学生缺乏兴趣;虽然现在大都采用多媒体教学,但仍是以传统教学为主,教师是主讲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这样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农业科技论文写作》理论性强、结构固定,而图表的样式却各不相同,描述方式也各不相同,整个课程侧重于实践训练。因此,纯理论的讲述,学生很难全面理解,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写作实践与理论课结合不够紧密

首先是本科生在校期间的写作机会较少,且本身的实践经验和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并不丰富;其次是毕业论文写作时间与课程结合不紧密,往往在毕业论文写作前的两到三个学期已经完成这门课程理论学习,不能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最终使得课程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三)理论教学与写作训练缺乏紧密联系

目前关于学生对《农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学习效果,主要取决于对农业科技的写作训练,单纯进行理论学习,很难使学生掌握真正的写作技巧,写作方法和技巧的练成更多地依赖于写作训练。因此,通过课堂的实际写作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显得非常重要。

二、结合Office软件及写作训练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运用Office软件在多媒体课堂进行辅助教学

由于科技论文固定的结构和抽象的写作方法,在规定的学时内很难完成培养目标所需的教学任务。往往在堂课上,一开始需要先介绍论文各部分的结构和内容,这部分耗时的讲解会使学生感觉索然无味,使得接下来精心安排的写作方式和技巧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老师感觉非常疲惫,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理想,教学任务和目的难以完成。针对这个问题,首先,我们简单讲授写作的理论知识和论文的基本框架,在学生掌握了论文结构的基础上,再利用Office工具中不同软件来现场演示图表制作、文字描述的过程,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到图表制作的过程和要求,以及文字描述图表的方法和技巧,然后重点进行逻辑框架的讲解,从而实现教学内容与写作训练的有机融合,改单纯的理论课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课程。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大多数学生对Office软件界面都比较熟悉,且Office中的软件具有较多的数据分析和绘制图表的功能。因此在理论课结束以后,要求学生独自运用Office硗瓿煽魏笞饕担经使用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提高《农业科技论文写作》的授课效果。

(二)Office软件在写作训练中的应用

《农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理论教学中涉及大量的数据分析、图表制作和语言描述等内容。为更好更深入地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有必要将理论课程与课堂写作训练相互结合。然而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以及烦琐的细节使得学生在平时理论课学习中很难真正理解。在课堂上通过运用Office软件进行现场演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例如,Excel软件可以使学生掌握图表制作和数据分析的细节,而Word软件可以更好地呈现出文字描述的过程,以及论文的框架构成及整体逻辑。所以,在写作训练过程中充分运用Office软件的功能,可以更加醒目地教授论文写作的过程,提高学生对写作细节的认识。实践证明,将《农业科技论文写作》理论教学与Office软件在课堂上实践操作有效结合起来,可显著提高本科生制作图表分析数据、文字描述的能力。

(三)扩展视野,提高学生独立写作的能力

《农业科技论文写作》是农业类本科生必学的一门课程,因此,写作训练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课堂所学的东西,应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学习科技前沿知识,扩宽学生的视野。以往在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时候,多半数据和图表来自课堂上的示例和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些练习内容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实际上在真正面对科研数据的时候,从实验设计、资料搜集、数据整理分析到最终的结果、结论的描述,往往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例如,数据的理解不够透彻、结果和结论的区别等。因此,可以在学生掌握好课堂写作内容后,加大课后的阅读量,抓住前沿知识,最终让学生根据真实的实验结果,利用Office软件自己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图表,运用Word进行具体的文字描述,最终完成论文的撰写。

三、结语

将Office软件及课堂写作训练与《农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实践有效结合后,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学生理论学习的效果,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Office软件来完成论文的写作。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在继续加强Office软件及课堂写作训练与《农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紧密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将更多的软件也引入农业科技写作教学实践中,以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和写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永兴,李素芳.学术论文撰写与发

表[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江明生,黎彤.生物统计学课程采用

多媒体与启发式教学探讨[J].高教论坛,2011,(2):62-66.

写作技能论文篇3

3.体裁分析与农业英语论文摘要

4.英语论文摘要的语篇模式与作者介入——英语本科毕业论文摘要的实证研究

5.工科博士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建议

6.中国市场营销研究英语论文综述——基于内容及来源的描述分析

7.我国商务英语研究十年现状分析(2002-2011)

8.英语专业学生撰写英语论文常见错误评析

9.提高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思考

10.我国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标题的词汇句法特征研究

11.中国商务英语研究:现状与趋势

12.中外应用语言学类期刊论文英语题目对比分析

13.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动机研究及其启示

14.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学者国际期刊英语之对比研究

15.中外学者国际期刊英语学术论文摘要写作的对比研究

16.基于可视化技术的国外商务英语研究进展考察(2002—2012)

17.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大陆与本族语学者英语科研论文模糊限制语比较研究——以国际期刊《纳米技术》论文为例

18.基于语料库的科技英语论文四词词簇特点研究

19.英语论文APA格式评介

20.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对策

21.英语专业学士论文写作现状分析

22.生物医学英语论文的语言特征及写作技巧

23.英语论文写作与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4.大学生英语论文写作的言据性研究

25.浅谈英语论文如何选题

26.论项目驱动下研究生英语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27.中国作者与英语母语作者英语论文中的介入资源

28.二语能力背景与隐喻思维关系的研究——在学术英语论文答辩语境下对二语隐喻的实证研究

29.英语论文自动评分系统探索

30.英语论文写作与语言学习效果的关系——一项基于研究生论文写作过程的实证研究

31.英语论文MLA格式要求评介

32.非英语专业多学科大班博士生英语论文写作教学模式初探

33.课程论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现状调查与展望——基于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的论文分析(2004-2012)

34.语篇模式与大学生英语论文写作

35.研究生英语论文中连接副词使用情况调查

36.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规范操作思考——一次对全国112所高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操作的调查

37.英语专业翻译选题毕业论文的改革尝试

38.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及构建写作过程模型

39.浅析英语论文摘要结构要素之应用

40.模糊限制语使用的历时对比——以1990—1994年与2005—2009年英语医学论文中模糊限制语使用为例

41.关于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若干思考

42.基于语类的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教学路径研究——以“文献综述”写作教学为例

43.等离子体物理学英语论文的用词与写作特点

44.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ERPP写作研究:回顾与展望

45.英语论文MLA与APA格式中参考书目格式的异同比较

46.英语学术论文中转述动词的时态形式及其意义

47.中外学术语篇中的重述标记比较研究

48.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49.从讲座到工作坊——英语辅修专业论文写作课的任务性和互动性

50.改进英语写作教学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51.经验意义的构建与语篇体裁:农业英语论文摘要分析

52.语类意识与英语研究论文写作

53.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科技英语论文写作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

54.英语论文写作与发表之失误例谈(一):语体

55.英语论文写作教学实践研究

56.“以写促学”提高理工科博士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57.中国英语学者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写作中的问题与出路

58.理工科英语科研论文“引言部分”研究空间构建对比研究

59.模因论与英语论文写作教学

60.英语科技论文摘要的写作范式研究

61.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基于国内CSSCI期刊论文的分析(1994-2013)

62.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调查与思考

63.基于网络学习生态系统的英语专业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

64.英语专业语言学类硕士论文英语标题的对比研究

65.科技英语论文编辑文字加工中的语态处理

66.中医药主题英语论文语言模式特点初探

67.经验意义的构建与语篇体裁:农业英语论文摘要分析

68.近30年国内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研究

69.医学英语论文的撰写中英、汉表达差异的探讨

70.思维模式差异对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影响及对策

71.中国学生英语专业硕士论文“前言”部分的语类结构模式分析

72.科技英语论文中语态使用的对比分析

73.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探究式学习体系的思考与构建

74.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

75.加拿大英语专业博士课程设置、学位论文评估对我国外语专业博士生学术能力发展的启示

76.英语医学论文写作模式分析

77.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构成与培养

78.SCI医学英语论文写作格式和技巧

79.过程写作法在IMRAD医学英语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80.本科英语专业文学论文的选题

81.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82.科技英语论文写作原则

83.再谈英语论文写作规范

84.“过程”与“体裁”的良性互动——过程体裁教学法在《英语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可行性论证

85.模因论视角下的英语论文写作研究

86.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7.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及其语用交际功能——基于科技英语论文视角

88.学术论文体裁教学不可或缺——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引言写作情况调查

89.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创新教育策略探究

90.中国学习者英语学术论文手稿中立场标记词块使用研究

91.基于VBA的英语论文文献自动生成工具

92.英语元话语在学术论文摘要写作中的应用

93.英语论文写作研究——以“易得”论文写作软件专家系统为案例

94.语料库驱动的科技英语论文词束研究

95.浅谈化学专业英语论文写作

96.人际意义的创建与维系——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的互动问题研究

97.修辞结构理论视角下英汉学术论文摘要的修辞关系对比研究

写作技能论文篇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教育质量与创新工程教研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201-02

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文章的写作与发表是培养和体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撰写和发表科技文章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研究的延续,是对创新性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入、完善和发掘的再创造过程。文章写作可改变和提升研究生的思维方式,文章发表是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创新能力是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发表文章是科学研究创造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科技文章的写作与发表不仅有利于科学积累,而且是发现人才与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调研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专业博士与硕士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与发表的现状,分析了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思索了培养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途径。

一、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现状调研

为了解化工专业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文章写作与发表情况,设计了调查问卷。在博士生二、三、四年级和硕士生三年级学生群体中发放问卷154份,收回137份,其中有效问卷132份。对有效问卷整理汇总,统计结果如下:

1.研究生科技文章发表情况

博士生四、三、二年级以及硕士生三年级发表文章的人数比例分别为90.9%、84.21%、64.29%、45.28%,人均发表文章数分别为5.13、2.60、1.86、0.95篇,其中发表的期刊文章数分别为3.38、1.44、1.07、0.42篇,发表的会议文章数分别为1.75、1.16、0.79、0.53篇。在发表的期刊文章中,英文文章的数量远低于中文文章的数量。对于博士生来说,前两年主要是论文的研究阶段,再考虑到1年左右的发表周期,众多的文章是在博士生四年级及以后发表出来,博士生四年级人均发表的英文文章数是博士生三年级的3.1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要求博士生在毕业前必须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文章,但是调研发现,仍有约9%的博士生四年级学生没有发表过文章。对于硕士生来说,学校没有发表文章的硬性要求,人均发表文章数量较低,且多为会议文章。

对有文章发表的博士生,7%在本科阶段发表了文章,57%在硕士阶段发表了文章,只有36%到了博士阶段才发表文章。对有文章发表的硕士生,14%在本科阶段发表了文章,82%在硕士阶段发表了文章,另有4%在读硕士之前的工作期间发表了文章。有许多学生在本科和硕士阶段就开始发表文章,因此有必要在硕士阶段甚至本科阶段就对学生进行文章写作与发表方面的指导,以及学术道德方面的教育。

2.科技文章写作的学习途径

目前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的主要学习途径如图1所示。博士生认为主要的学习途径是他人发表的文章,通过阅读文章自己学习,比例高达43.76%;硕士生认为主要的学习途径是他人发表的文章和导师介绍,比例分别为23.53%和22.06%。调研发现,65.12%的博士生和76.47%的硕士生没有参加过任何文章写作方面的讲座及培训。相对来说,研究生从课程、讲座和导师处学习的比例偏低,而这几方面正是学校、教师和导师对学生写作的引导与指导,说明教师在学生文章写作方面的指导有待加强。

3.导师指导科技文章写作的情况

绝大多数研究生认为导师在文章写作过程中发挥了很大或较大的作用,但也有23.68%的博士生和8.41%的硕士生认为导师发挥的作用一般,甚至是没有发挥作用。这反映出部分导师对研究生文章写作的指导力度不够。调研还发现,博士生在英文文章和中文文章发表前导师审阅修改的平均次数分别为3.46和2.42次;对于硕士生来说,该数值分别为3.08和4.44次。在研究生文章发表前,导师平均仅审阅修改了三四次,对研究生文章写作的指导偏少。

图2为研究生希望导师在文章写作过程中的指导情况。大多数博士生希望导师在写作思路与分析讨论方面给予指导,比例分别为44.26%和37.71%;40.63%的硕士生希望导师在写作思路方面给予指导,另有21.88%的硕士生希望导师在分析讨论方面给予指导;仅有9.5%左右的研究生希望导师在文章语言修改方面给予指导。与博士生不同,较多的硕士生希望导师能够督促文章的写作,并对研究过程给予指导。

4.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的意见期望

调研了研究生写科技文章的主动性,47.06%的博士生能够主动写文章,32.35%的博士生需要导师的督促,20.59%的博士生是在导师的要求下才去写文章。能够主动去写文章的硕士生占29.71%,大部分研究生写文章需要导师的督促或要求。

科技文章一般包括题目、摘要、引言、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45.45%的博士生认为引言部分最难写,其次是讨论部分,占34.09%,摘要和结论部分相对较容易写。对于硕士生来说,39.13%的硕士生认为讨论部分最难写,之后依次是引言、摘要和结论。对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的指导,需要将重点放在引言与讨论部分。

对于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过程中最欠缺的能力,博士生认为依次是英文表达、研究结果分析、文章写作思路以及文章写作技巧;硕士生认为依次是英文表达、研究结果分析、文章写作技巧以及研究结果的总结。

对于研究生在科技文章写作方面的期望,博士生认为是文章写作讲座和培训、导师及时深入的指导、文章写作课程以及写作交流讨论;硕士生认为依次是文章写作讲座和培训、写作交流讨论、导师指导以及文章写作课程。研究生希望举办文章写作的讲座或培训,开设文章写作课程,并希望能够得到导师及时、快速与深入的指导。

二、培养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加强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其在思想上重视,不断增强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其次需要加强学校和导师的指导,将研究生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和指标。[1]根据调研分析,要培养研究生科技文章的写作能力,提升文章的质量,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重视研究生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

调研发现,博士生和硕士生从课程、讲座和导师处学习科技文章写作的比例仅为14%和40%,而更多的是通过他人发表的文章、相关书籍与网站以及同学间的交流来学习。这反映出学校在研究生文章写作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视不够。大多数研究生没有进行文章写作的系统学习和培训,这或许是学生不能主动写文章的原因之一。调研还发现多数研究生希望导师在文章写作思路与分析讨论方面给予指导,少数研究生认为导师在文章写作中的作用不大;也有学生反映导师不能及时修改文章,甚至拖了三个月或半年也没有修改。这说明少数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责任意识不强,不能与学生就文章写作进行及时互动,这样会打消学生文章写作的积极性。

2.不断推进对研究生文章写作的引导与督促

科学研究与文章发表有其自身的规律,研究需要时间,文章撰写、修改与发表也需要时间,这是研究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发表高质量文章的原因之一。调研结果表明,众多研究生缺乏文章写作与发表意识,表现在不能主动写文章,需要在导师的要求或督促下才去写;同时缺乏文章写作与发表的时间观念,不能将研究结果尽快整理成文章发表。学校对博士生的毕业有文章发表的要求,但是博士生三年级的研究生文章发表的数量仍然较少,即使相对简单的会议文章也不多。因此,学校需要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引导和鼓励研究生发表文章,同时加强导师对研究生的督促与指导。

3.不断拓展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途径

科技文章的质量提升需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扩宽思维,突出新颖性;严谨论证,确保科学性;升华认知,提升理论性;精心组织,增强可读性。[2]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系统的学习和锻炼。学生需要在思想上重视科技文章的写作,并主动自觉地勤学多练。[1,3]学校和导师需要重视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并积极为此采取相应的措施,扩宽培养途径。如开设文章写作课程,[4]举办文章写作讲座,建设文章写作学习网站,导师督促与及时深入指导,以及在专业课教学中加强科技写作能力的训练等。其中课程教学是培养研究生写作能力与良好学术道德的重要途径,也是让学生了解文章发表过程与学术期刊的重要途径。

4.继续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

没有一流的学术道德就没有一流的大学。学术道德反映了一所高校的学术文化和氛围,对于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来说非常重要。学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是高校学术研究的主力军和一线工作者。因此对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尤为重要,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引导学生关注学术道德,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学术不端行为,进而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通过调研发现部分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开始撰写和发表文章,众多学生在硕士阶段撰写和发表了文章。鉴于此,需要在学生本科阶段开展学术道德教育,在硕士阶段加强学术道德教育。

三、结束语

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阶段的重要培养内容之一,首先需要研究生自身的主动和努力,多读、多写、多练;其次需要学校和导师重视,引导和督促研究生撰写与发表科技文章,为研究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提供多种途径,同时需要加强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鞠斌山.理工科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1,(16):87.

[2]张志钊.提高科技论文写作质量的几个问题[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2):175-177.

写作技能论文篇5

针对中文专业就业形式不乐观的现状,一些学校认识到中文专业必须要进行改革,而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将中文专业的创意性凸显出来。写作学更是这场改革中的重镇。比如,上海大学就开设了创意写作学,目的就是纠正中文专业在市场上特色不突出的弊端。将“创意”作为写作学的重要特色,这种设想很好,因为长期以来,高校写作学教学一直模糊了写作学学科中的“意”与“技”的界限,仅仅将它视为一种简单的技能训练。目前高校的写作学教材,事实上是一种“意”与“技”的统一体,这里说的“意”是指一种写作观念,“技”指的是一种技能或技巧。在现实教学中,不管是教学管理者亦或是老师,都没有将“意”与“技”区分开,而是本着一种教会学生写作技能的思维来开设写作学的。这样就出现了一种尴尬的局面:老师殚精竭虑传道解惑,学生始终觉得所学与自己的写作水平提高没有多大关系。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一开始老师就错误的将写作学课程定位为一种技能教学,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增进写作技能。而写作学教材中有很多内容不是一种技巧,是一种观念的启发。如“意境”,书上说的一般是“情景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这不是技巧,只是开启一种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在写作时投入感情,不只是无动于衷地观察。另外一些则是学完之后直接投入到写作实践中的知识,比如“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它就是一种技巧。正因为忽视了这两种性质不同知识的界限,所以在写作学教学中,老师讲得累,学生学起来也常常疑窦顿生。我国古代的写作学传统就习惯于将“理”与“技”辩证统一起来,如刘勰的《文心雕龙》的“创作论”部分,就层次清晰地分为“理”与“技”两个部分:从第二十七节“神思”到第三十二节的“熔裁”是创作的理念,第三十三节“章句”到第四十三节的“附会”谈的是创作的技巧。这表明,刘勰对二者的区分既清晰,同时又将二者统一于写作中。要提高写作学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在教学理念上做出澄清,将属于观念启示的知识以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来开展,属于技巧的知识则强调它的实用性。这样,学生就知道有些知识不是直接可以运用的,而是需要反复揣摩领略的,通过含英咀华能拓宽自己的写作思维,有些知识就是一种技能。

目前,文化产业的发展如火如荼,其中“创意”成为文化产业的支持环节,一个好的“创意”能够成就一个文化产业。美国在军事和政治上从来没有真正打过胜仗,美国的胜利靠的是文化:冷战开始时,美苏文化产业几乎在同一起跑线上,而冷战结束后,美国文化创意产业在美国GDP占比约26%,经过半个世纪的冷战,美国文化创意产业已发展成占比例为第一的支柱产业,同时美国也成为世界第一大文化产业出口国,出口占比超过军工和一般制造业,美国的强大是奠基于文化及其产业化发展上。与美国相比,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目前占GDP总值约5%,极度落后于美国。中文专业如果能在这方面抓住机会,乘势而上,无论对就业还是对学科的建设都大有裨益。中文专业不像其他应用型学科,有可以直接运用的技术,中文专业的特色与长处是它的理念,假如能够整合中文系的专业资源,培养出一批具有一定写作功底和文化理念的学生,这对他们的就业和未来的发展能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中,写作学更应该重视理念的培养。

在写作学教学中,“意”与“技”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意”的教学主要在于培养学生一种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技”的教学主要在于使学生掌握传递“意”的技能与技巧,二者是不可偏废的。当前高校写作学教学,存在一种趋势,即以为教学要与市场接轨,于是一窝蜂不分专业、不分泾渭的硬性要求增加适合市场需求的技术教学。而将一时间看不见效果的理念与理论的教学搁置一边,这种做法是不足取的。因为市场需求绝不只是实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的消费也在不断增加,物质与文化消费一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需求。这种趋势要求高校文科教学既要重视技巧也要重视观念。写作学教学切切不可因为错误的认识而置“理”于不顾,一味的强调“技”,而应该在二者之间寻找平衡点,保持一种文化生态上的平衡。写作学与文章学不一样,文章学侧重于对写作客体的研究,换言之,文章学研究的是作为一种目标的文章,一旦文章完成,那么这个目标就算达到,从该意义上说,文章学研究的是一种固化的对象,即作为一种意义比较稳定的精神产品,文章一旦完成,其内在属性就基本上确定了下来,具有共时性的特点。写作学研究的是写作主体的精神创作过程,它不是一种固化的形态,而是处在不同的变化状态中,具有历时性的特点。写作行为不像文章学那样具有固定的内容,它是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中,对写作行为的把握不能采取固定的研究方式,而毋宁说是一种处于探索中的研究方式。这种研究的方式就决定了写作学带有某种观念上的实验性,也就是说,写作学在很多方面是以一种需要验证的方式来探索写作行为的,因为写作行为缺少固定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将写作理论作为一种颠扑不破的理论传授给学生,它很可能是一种写作观念,这种观念不是技能,或许对具体的写作缺少直接应用性,但是它可以开启写作的思路,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思路更为开阔。如果教师不懂得理论的属性,冒冒失失地将理论作为技能来传授,那么这首先就是一种认知上的错误,理论与技能之间需要一种转换,有的理论或许本身是一种技能,在写作实践的时候不需要太多的转化,但是有些观念性的理论与技能之间有着隔膜。再则,有些观念性的理论还处于探索、实验状态中,它可能是一种假设,不是具体化经过了实践验证行之有效的技能,如果不能认清这点,很可能会使学生步入歧途,影响他们以后的写作。“技”与“意”的二分法的提出,目的在于消除那种将技能与观念不分疆域的做法。“意”虽然具有某种不确定性与实验性,但这种“意”在写作中的意义是不可低估的,将“意”与“技”区别开来,一方面可以使“意”在教学中更为自由的商榷、讨论,增加写作学的思辨色彩,另一方面使“技”的训练因为有思想观念上的引导而不会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今译[M].周振甫,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

写作技能论文篇6

3.以科技论文写作为导向的专业外语教学模式建构 

4.科技论文关键词的正确标引 

5.科技论文标题的结构和语言特征——以Science和Nature为例 

6.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特点

7.工科博士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建议

8.2014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简报

9.科技论文引文量及篇幅对论文质量的影响分析

10.期刊编辑对科技论文创新性的把握

11.20年来中国大陆科技论文外流态势监测与评析

12.科技论文特别是中国科技论文的作用和评估探讨

13.2010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简报

14.科技论文通信作者署名中的问题 

15.英语科技论文摘要的写作范式研究

16.科技论文汉译英中若干问题分析

17.从《EI》收录谈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规范化写作

18.利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研究科技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19.科技论文写作的技巧与规范

20.科技论文摘要英译技巧

21.防范科技论文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的实践与思考

22.科技论文摘要写作中的一些问题及辨析

23.优先数字出版的科技论文DOI标注分析

24.科技论文摘要的编辑加工方法

25.创新是论文的灵魂——新时期科技论文写作新探

26.站在作者立场 做好编辑工作——由科技论文作者向科技期刊编辑角色转变的体会

27.科技论文中图表的加工和校对

28.网络科技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的选择

29.论科技论文的可视化发表与科技期刊的可视化出版

30.高效发表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31.科技论文摘要写作要略及常见问题辨析

32.我国网络发表科技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 

33.科技论文关键词的战略图分析

34.科技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与建议 

35.科技论文插图的可读性编辑加工

36.基于科学论证的科技论文初审探究

37.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特点及写作

38.科技论文中等同贡献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的署名问题

39.网络文献中单篇科技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分析

40.研究生科技论文汉译英文化负迁移探析

41.科技论文中实验研究的描述方法分析

42.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写作技巧

43.科技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44.提高高校科技论文SCI、EI、ISTP收录数的对策

45.如何提高研究生的科技论文写作水平

46.科技论文英文摘要中的“不一致”现象

47.科技论文的特征与写作技巧

48.科技论文撰写的规范性与常见问题

49.例析科技论文为素材的高考生物学科命题策略

50.PDF文档视频和动画添加——科技论文可视化发表探讨  

51.科技论文引言的内容与形式

52.科技论文摘要写作与参考文献著录的探讨 

53.中文科技论文撰写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4.我国优秀科技论文外流的历史演进及对科技期刊的启示 

55.科技论文标题和摘要的英译

56.科技论文常见细节瑕疵及优化“三原则” 

57.硕士研究生科技论文常见问题的修改初探 

58.科技络发表的版权问题

59.浅析提高科技论文的可读性 

60.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探究式学习体系的思考与构建

61.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经济性研究——一项基于语料库的中美科技论文摘要对比分析

62.论科技论文插图的规范化与编辑角色  

63.不同类型科技论文评价指标对比分析 

64.科技论文插图形式的优化 

65.科技论文标题与摘要的英译 

66.科技论文表格中常见信息重复问题的编辑加工

67.科技论文关键词存在问题的探讨

68.科技论文被引频次与下载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69.科技络发表的发展及研究现状分析

70.开放存取科技论文的学术周期研究进展

71.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文体特征与写作范式

72.2008~2013年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情况分析

73.参考文献引用错误是科技论文的严重缺陷

74.科技论文常见数据错误分析

75.科技论文评价方法实证比较研究

76.英语科技论文中的模糊限制语

77.高校科技论文引证分析研究

78.科技论文外流文献经济损失估算模型建立及其应用

79.某医院2007—2009年发表医学科技论文统计分析

80.科技论文函数图优化案例分析 

81.科技论文分步编校法及注意事项 

82.科技论文评价标准初探

83.科技论文中数据问题的编辑审读技巧

84.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特点及写作

85.科技论文“通讯作者”检索问题及对策

86.科技论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7.科学实验中科技论文未涵盖信息的在线

88.中国人名和地名的汉语拼音在科技论文英文翻译中拼写的审视

89.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常见错误分析

90.国外开放存取科技站的可用性特点和启示

91.科技论文的写作、编辑与发表

92.英文科技论文标题多维度特征研究——以SCI百篇高被引论文为例

93.科技论文摘要写作中常见错误辨析

94.科技论文引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95.欧美科技络共享的实践方式及发展特点

96.科技论文中的模糊限制语

97.科技论文写作应重视的问题及基本要求

写作技能论文篇7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编辑部北京100026)

摘要:提高科技论文的基本途径是在系统收集、积累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交流,培养兴趣,做到勤学苦练,持之以恒,通过深入研究,从实际工作中、从改革创新中和容易忽略的地方等方面寻找选题,通过写作实践,就可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写出符合要求的科技论文。

关键词:科技论文;写作;基本途径;研究选题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381X(2007)04-

科技论文的写作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创作,有其特殊性和规律性。提高科技论文的基本途径是在系统收集、积累材料的基础上,培养兴趣,树立自信,通过深入研究,勤学苦练,从实际工作和改革创新等方面寻找选题,通过写作实践,就可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写出符合要求的科技论文。现根据本人从事撰稿和期刊编辑的体会,学习有关文献的收获,结合科技论文写作的一般规律,就提高科技论文写作水平的基本途径做一简要介绍。供参考。 1收集资料,积累写作素材

1.1资料收集的重要性详细地占有资料,是科技论文写作的前提条件。写作水平再高的作者,也要先收集积累足够的材料,才能写出有深度的高质量的文章,因为科学研究的本质是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揭示其蕴含的真谛。“规律”总是存在于大量的现象之中,“真谛”总是蕴含在纷繁的资料之中。从写文章的角度看,资料是文章的血肉,是内容的组成部分,是论文论点的依托和支柱。如果只有论点,缺乏资料和论据,就不能有力地证明论点,论点会显得苍白无力。只有占有了相当数量的资料,才能搞清我们研究的题目有哪些问题前人还没有解决,有哪些问题前人未曾提出过。如果又围绕这些问题收集了更大数量的资料,就有可能弄清问题的关键,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

1.2 收集资料的基本要求一是必要而充分。必要即必不可少,缺此不能表现主题。写作时应紧紧抓住这类材料,而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则一律不用。充分即量要足,若没有一定的数量,有时难以将问题论证清楚。有了足够的量,才能从中选出足够的必要材料。二是真实而准确。真实即不虚假,材料来自客观实际,即来自社会调查、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而不是虚拟或编造的。准确即完全符合实际。科技论文十分强调科学性,任何一点不真实、不准确的材料,都会使观点失去可信度和可靠性。因此,研究方法、调查方式和实验方案的选取要合理,实验操作和数据的采集、记录及处理要正确,才能获得真实而准确的材料。写作时要尽量用直接材料;对间接材料要分析和核对,引用时要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合理取舍,避免断章取义,更不能歪曲原意。 三是典型而新颖。典型即材料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这样的材料能使道理具体化,描述形象化,有较强的说服力。要获得典型的材料,调查和研究工作必须深入,否则难以捕获事物的本质;应善于从众多、繁杂的材料中取其具有代表性的,而将一般性的材料果断舍去。新颖即新鲜,不陈旧。要使材料新颖,关键是要做开拓性工作,不断获得创新性成果;同时,收集文献资料面要广,量要大,并多作分析、比较,从中选取能反映新进展、新成果的新材料,而摒弃过时的旧材料。

2增强自信,激发写作兴趣

2.1立足本岗,培养兴趣兴趣是事业的基石,每一位农技工作者都可结合本岗实际工作,发展、培养对某一方面知识和技术的兴趣,激发进一步探索研究的欲望,对写好科技论文大

有裨益。

2.2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经常问一问自己:“有哪些工作该做而没有做?有哪些工作做得还不够好?怎样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针对特定问题学习相关的知识,借鉴别人的经验,分析自身特点,提出措施,大胆实践,就一定能够取得成效,同时也为撰写科技论文创造了条件。

2.3善于总结,广泛交流在全国农技推广与管理人员中,有很多人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非常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承担过较大的科研项目,但成果、论文甚少,这于私于公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浪费和损失。应该养成一种习惯:工作一段时间以后,静下心来,进行工作小结,反思存在的问题,与其他同行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这样便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快地提高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3勤学苦练,提高写作水平

3.1撰写要勤常言道,熟能生巧,对论文的撰写来讲尤其如此。从实际效果看,多写论文有三大作用:一是写得多了,对所关心领域有了更深入的学习和思考,认识就更深刻了;二是写得多了,可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升华,研究的层次可以得到相应的提高;三是写得多了,对立意选题、谋篇布局等写作技巧的运用可以灵活自如、得心应手。

3.2撰写要恒搞科研、写论文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论文写出来了,投到杂志社后,很可能不被采用,有时甚至连投数篇都石沉大海。这时,切不可灰心丧气,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只要坚持下去,继续努力,终会有成功的一天。

3.3撰写要精“短而精”是信息社会的需要,我们对此必须有高度的认识。论文的撰写有两大忌:一忌结构松散,二忌贪大求全。主题扣得不紧,中心不突出,即使好的素材也达不到好的效果。要做到主题鲜明,中心突出,必须对收集的素材进行精心的加工和提炼。一般以3000字以内的文章为好,多写些小而新、小而实、小而活、小而巧的论文,发表的可能性就大。

3.4撰写要新论文要想能够在期刊上发表,总要有一定的创见,能够提炼出一点新意,切不可人云亦云,泛泛而谈。《中国农技推广》杂志经常收到的体系建设、工作探讨等方面的稿件,这方面的问题最突出,讲的都是一般的情况、问题,提的建议难以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没有新意,没什么可借鉴的经验和措施,就没有发表的价值。如果你所阐述的问题,确实是一个新结论、一个新发现或者是一种新方法,当然是新意盎然。如果你谈的是别人已经发表过的文章中的问题,那么就要选择一个新的角度,或者抓住某一个方面补充自己新的见解,甚至提出不同的观点或意见,这样有了新的立意,实现了推陈出新,才能受到编辑的重视和读者的喜爱。

4认真研究,确定选题方向

4.1深——从深入一步中选题如何确定合适的研究方向和选题,可以常做如下思考:目前工作还存在那些不足?那些地方有待进一步改进?别的同志、别的单位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自己的新想法和新做法可以在什么地方使用和推广?同时,选题还要深入一步。选题前要弄清本题目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前人重要的研究成果;已经解决的问题;存在争议的问题;争议的焦点、问题和症结;研究的薄弱环节及尚待开拓的领域;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等,总之要从大面上摸清本问题的基本情况。深入一步进行选题。这样的选题,既意味着继承,又意味着发展。

4.2新——从开拓创新中选题在科研工作中,要善于探索,敢于开拓新领域。选题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农业生产中,新的栽培技术、病虫防治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以及老技术的创新改进都是选题的方面。要善于对我们所从事的工作进行创新,通过试验、示范、推广,提出新的技术方法,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在生产中发挥了作用。总结写出来就是好文章。

4.3实——从实际工作中选题有人认为,搞科研和写论文是专业科研工作人员的事,这是极其片面的。其实,各行各业的技术人员、业务人员、管理人员等,都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开展科研工作,撰写科技论文。结合实际工作撰写的论文,题目可以不拘一格,多种多样。农技推广部门的人员可以围绕体系建设、重大推广项目、行业管理,以及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的推广、应用和深化,对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讨等等,都可以作为选题进行研究。

4.4改——从改革创新中选题我们有幸处于改革开放的年代,每时每刻都会感受到改革进步的触动。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科技攻关、丰收计划、技术改进方面,在学习、消化推广和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方面,在作物栽培、肥料应用、品种选育、病虫防治等方面都有不少技术、方法上的改进,可从中选择自己最擅长、最突出的某一方面作为自己选题的内容,然后再从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某一项进行整理、浓缩,作为自己选题内容的基础材料。

写作技能论文篇8

2.确定了论文题目之后,需要对资料搜集整理,区别其正误,在吸取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避免少走弯路,避免所写出来的论文老生常谈、没有学术价值,应找出前人论证不足与需要增补、发挥之处尝试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新问题,围绕所写论题中心去钻研研究成果。

3.提纲拟定是科技论文写作的关键,一定要结合所写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使得论文的每一个部分都指向核心内容,为论文题目服务。在具体的章节方面,应该注意每一章节与中心论题是否相称,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让论文的“骨架”匀称得体,重点突出,层次性强,简明具体,一目了然。

4.论文正文撰写要求简明扼要 ,中心突出,能够围绕论题,本着“指出问题—说明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思路进行,在写作之中如果突然发现某些论点、例证和论证理由不确切,应进行仔细斟酌和推敲,给予增补,不断完善。当然科技论文也并不是非用坚硬的语言形式不可,也可以适当用排比、重复起强调作用,以突出重点。当然,所有内容都是为了论题服务的,应秉持“句无虚发、字无浪费”的原则,从而掌握科技论文写作方法。

5.安排好论文结构,从部分到整体都应该做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主要应注意五个方面:(1)围绕主题,选择典型材料;(2)疏通思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规律;(3)结构完整统一,文章应有开始、中间、结尾3个阶段;(4)层次分明,有条不紊。依次表达,前后连贯,突出主题思想。(5)找准文章体裁。以事物内部逻辑关系来安排结构层次。

写作技能论文篇9

正文。

正文部分是科技论文的核心,是体现研究工作成果和学术水平的主要部分。国家标准GB7713-87对科技论文正文部分的编写格式没有明确要求和规定。科技论文的结构形式取决于科研成果的内容。不同的科研成果,需要用不同结构形式的科技论文来反映。因为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成果,在研究方法、实验观察过程、逻辑推理、结果表现形式等方面不同。

一般来说,科技论文的内容包括:引言、原理、实验和观察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调研对象、实验和观察的数据资料结果、观点和结论等。其观点和结论是将获得的数据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和技术处理,绘图列表等表达实验结果,再经过判断、归纳、推理和抽象等导出的最新科技论文写作规范最新科技论文写作规范。

正文结构与分段。

国内外学术界和期刊编辑界对正文的分段,有一种“IMRAD”说法。“IMRAD”是Introduction,MaterialandMethod,Results,andDiscussion(conclusion)的首字母缩写。美国学者A.D罗伯特认为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的科技论文分段形式,依次回答了科技论文应回答的四个主要问题(以下黑体括号中的问题),适合多种专业论文的撰写,是科技论文最好的结构。

材料包括:材料来源、性质、数量、选取和处理事项等。

方法包括: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条件、测试方法等。讨论部分也称结论或建议,其目的是综合说明全文结果的科学

结果(你发现了些什么)

以图或表等手段整理实验结果,进行结果的分析和结果的讨论,包括:通过数理统计和误差分析说明结果的可靠性,可重复性,范围等;进行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包括不正常现象和数据的分析);结果部分的讨论(结果直接相关部分,如讨论内容涉及全篇,应留在讨论部分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必须在正文中说明图表的结果及其直接意义;复杂图表应指出作者强调或希望读者注意的问题最新科技论文写作规范文章最新科技论文写作规范出自http://gkstk.com/article/wk-78500000774747.html,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讨论(这些发现有什么科学意义)

讨论部分也称结论或建议,其目的是综合说明全文结果的科学意义。结论应写得象法律条文,即只有一种解释,不能模棱两可,不用“大概、也许、可能”等词。结论应简练,不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可得如下结论”等废话。结论要注意分寸,不要夸大其词,牵强附会;不要自我评价,如“本研究结果属国内首创”等。结果和讨论可合在一起写,“没有讨论和建议”时不要勉强拼凑。讨论的内容包括:本文的创新处(得出了什么规律性东西,解决了什么理论或实际问题);与有关文献比较(有何不同结果、解释、补充、修正、发展或否定);如实指出实验例外结果,无法解释的异常情况等;一些可能的发展和应用。

致谢致谢位于正文后,参考文献前。编写致谢时不要直书其名,应加上“某教授”“某博士”等敬称。如:“本研究得到“XXX教授,XXX博士”的帮助,谨致谢意”。“试验工作是XXX单位完成的,XXX工程师,XXX师傅承担了大量试验,对他们谨致谢意”。

科技论文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初写科技论文的人来说,论文题目不宜太大,篇幅不宜太长,涉及问题的面不宜过宽,论述的问题也不求过深。应尽可能在前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一点新的看法最新科技论文写作规范论文。

在第二步时,论文的题目可大一点、深一点论文题目可以是着重谈某一点,如某个重要问题的某一个重要侧面或某一当前疑难的焦点,解决了这一点,有推动全局的重要意义。

写作技能论文篇10

正文。

正文部分是科技论文的核心,是体现研究工作成果和学术水平的主要部分。国家标准GB7713-87对科技论文正文部分的编写格式没有明确要求和规定。科技论文的结构形式取决于科研成果的内容。不同的科研成果,需要用不同结构形式的科技论文来反映。因为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成果,在研究方法、实验观察过程、逻辑推理、结果表现形式等方面不同。

一般来说,科技论文的内容包括:引言、原理、实验和观察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调研对象、实验和观察的数据资料结果、观点和结论等。其观点和结论是将获得的数据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和技术处理,绘图列表等表达实验结果,再经过判断、归纳、推理和抽象等导出的最新科技论文写作规范最新科技论文写作规范。

正文结构与分段。

国内外学术界和期刊编辑界对正文的分段,有一种“IMRAD”说法。“IMRAD”是Introduction,MaterialandMethod,Results,andDiscussion(conclusion)的首字母缩写。美国学者A.D罗伯特认为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的科技论文分段形式,依次回答了科技论文应回答的四个主要问题(以下黑体括号中的问题),适合多种专业论文的撰写,是科技论文最好的结构。

材料包括:材料来源、性质、数量、选取和处理事项等。

方法包括: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条件、测试方法等。讨论部分也称结论或建议,其目的是综合说明全文结果的科学

结果(你发现了些什么)

以图或表等手段整理实验结果,进行结果的分析和结果的讨论,包括:通过数理统计和误差分析说明结果的可靠性,可重复性,范围等;进行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包括不正常现象和数据的分析);结果部分的讨论(结果直接相关部分,如讨论内容涉及全篇,应留在讨论部分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必须在正文中说明图表的结果及其直接意义;复杂图表应指出作者强调或希望读者注意的问题最新科技论文写作规范文章最新科技论文写作规范出自http://gkstk.com/article/wk-78500000774747.html,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讨论(这些发现有什么科学意义)

讨论部分也称结论或建议,其目的是综合说明全文结果的科学意义。结论应写得象法律条文,即只有一种解释,不能模棱两可,不用“大概、也许、可能”等词。结论应简练,不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可得如下结论”等废话。结论要注意分寸,不要夸大其词,牵强附会;不要自我评价,如“本研究结果属国内首创”等。结果和讨论可合在一起写,“没有讨论和建议”时不要勉强拼凑。讨论的内容包括:本文的创新处(得出了什么规律性东西,解决了什么理论或实际问题);与有关文献比较(有何不同结果、解释、补充、修正、发展或否定);如实指出实验例外结果,无法解释的异常情况等;一些可能的发展和应用。

致谢致谢位于正文后,参考文献前。编写致谢时不要直书其名,应加上“某教授”“某博士”等敬称。如:“本研究得到“XXX教授,XXX博士”的帮助,谨致谢意”。“试验工作是XXX单位完成的,XXX工程师,XXX师傅承担了大量试验,对他们谨致谢意”。

科技论文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初写科技论文的人来说,论文题目不宜太大,篇幅不宜太长,涉及问题的面不宜过宽,论述的问题也不求过深。应尽可能在前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一点新的看法最新科技论文写作规范论文。

在第二步时,论文的题目可大一点、深一点

WiseMedia

论文题目可以是着重谈某一点,如某个重要问题的某一个重要侧面或某一当前疑难的焦点,解决了这一点,有推动全局的重要意义。

写作技能论文篇11

新时期写作学理论研究与建设经过三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写作学理论专著、教材和论文成果的丰硕,足以令我们感到鼓舞和振奋。然而,作为人类社会早已存在的两大部类的写作活动——应用(或实用)写作与文学写作,其学科理论研究水平相比较而言却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性,即应用写作还滞后于文学写作的研究水平。

应该说,近二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普遍从重视文学写作研究转向了越来越重视应用写作研究。在应用写作研究领域,同样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诸如著作、教材和论文等),其中不乏有创新之作。但从学科建设的视野审视,应用写作学还未能形成较为完备、科学的理论体系;应用写作教程,仍明显地停留在“知识+格式+例文”的经验和方法的归结层面上,未能建构起深刻揭示应用写作自身本质特征和内在写作规律的科学化的理论与训练体系。当代应用写作学还未能出现像“文学写作学”那样的诸如“诗歌创作论”、“小说创作论”、“散文创作论”、“戏剧影视文学创作论”等那么多的宏篇理论巨著。这种研究现状不能不令我们写作学界同仁倍增时代责任感。

2O世纪9O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更新了人们的思维观念,开阔了人们的研究视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都在逐步转轨变型,现作活动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应用文体写作的适用范围几乎遍及了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商贸等各个领域和科学技术、文化交往的各行各业。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对应用写作人才迫切需求的客观事实,不允许人们对当代应用写作学的研究与理论建设问题等闲视之,所以,20世纪9O年代成为应用写作大发展的年代,成为应用写作学的理论体系和训练体系逐步形成的年代。笔者认为,到了21世纪初期的今天,应该是当代应用写作学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尽快提高质量和层次与水平的年代、是真正建立起科学化的当代应用写作学理论体系和训练体系的年代。

二、首先应准确界定当代应用写作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与内容

建立科学化的当代应用写作学的理论体系和训练体系,首先必须弄清楚和回答四个重要而又基本的问题,即何谓应用写作?何谓应用写作学?应用写作学独特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应用写作学的研究范围与内容如何界定?这些根本而又重要的理论问题。写作界学者们虽已有多种论述,但认识却很不统一。

我们说,作为人类所特有的精神生产的写作实践活动主要分两大部类:一类是具有审美功能的文学写作活动,一类是具有实用功能的应用写作活动。所谓“应用写作”,是指在经济社会管理中,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种商贸组织所广泛运用的各种行业性的常用文章的写作。它一般包括处理公务的机关应用文和处理私务的日常应用文两大类。

从现当代文体分类学的角度看,写作学界一般把当代文体分为四大部类,即文学类文体、应用类文体、理论类文体、新闻类文体。而广义的应用写作,除包括上述应用类文体(公务应用文和日常私务应用文两大类)外,还包括一些习惯上人们不称之为应用文的新闻文体、理论文体等,人们又多以“实用写作”称之(相对于文学写作而言)。

就当代应用写作(广义)而言,又通常把它分为四个部类:第一类是行政公文写作(十三类);第二类是工作事务文书写作(诸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报告等);第三类是日常应用文写作(诸如书信、申请、协议等);第四类是行业专用文书写作(诸如法律文书、财经文书、新闻文体、理论文体、外交文书、军事文书、科技文书等)。对现当代应用文体要进行系统归纳分类,可多至数百种。

应用写作的“应用”二字,是其基本的特性和功能,它具有以下四层含义:一是它的写作内容是经济社会管理和社会生产与生活以及实际工作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直接的应用价值,在经济社会管理中起到“中介性”①和“工具性”的功能作用(它不像文学写作那样对阅读欣赏者只是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思想情感的共鸣作用);二是它有着直接明确的写作目的,或传播信息、或交流经验、或指导工作、或指挥行动、或协调关系、或告知事项等,其针对性很强,行使着行政管理的社会职能(它不像文学写作那样主要是为了审美愉悦和消遣,作者的创作思想是靠“形象”描写本身予以间接地表现的,其创作目的在于寓教于乐,陶冶人们的情性);三是它的写作表现方法不是采取文学写作的艺术化的方法(如虚构、夸张、典型化等),而采用的是朴实简练、准确真实、实录直书式的表达方法,直接宣明写作的主旨和目的,靠无可置疑的事实材料表述和逻辑分析论证来理智地“说话”;四是它的文体结构组合形式一般都有大致的规范性和格式化的要求(它不像文学文体那样没有结构的格式化要求,追求创意性的特色)。由此可见,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工作问题、明确写作目的、真实具体的写作内容、朴实简练和准确直书式的语言表达、写作格式规范性的要求、直接产生实际工作效率的写作价值,以及在经济社会管理中起到“中介性”和“工具性”的管理功能作用等特点,构成了当代应用写作活动的本质特征。

应用写作和文学写作其精神劳动的最终成果形式固然都是文章,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思维、反映的产物,运用的表达工具都是语言文字,写作目的都是为了表达思想情感和传达信息,但二者的区别却是十分明显的。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二者的社会功能作用不同:应用写作的直接目的和作用主要在于指导经济社会的生产、发展和管理,以及日常工作的开展,主要行使经济社会管理的“实用性”功能;而文学写作的主要功能是“审美性”,即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对阅读欣赏者实现着审美愉悦和陶情冶性的教育影响作用。“实用性”是应用文体写作成为经济社会管理的“中介”和“工具”的本质功能;“审美性”是文学文体写作成为大众“审美欣赏教育”的本质功能。这既是两种写作活动的“个性”特点,又是二者的本质区别点。

由此论之,所谓“应用写作学”,就是研究现当代应用文章的写作特点、过程、功能作用、写作规律和写作规范、方法、技巧的一门学问。

根据同志的“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矛盾论》)之说,应用写作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当代应用类文章在写作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各种特殊的矛盾性的问题。

由应用写作的特殊的矛盾性问题,决定了当代应用写作学的主要研究范围和内容应由九个方面构成:一是应用写作活动运作过程、特征、功能和写作规律的研究;二是应用写作学理论体系构成的研究;三是应用写作活动产生、发展历程和历史经验的研究;四是应用写作作者应具备的智能素养研究;五是应用写作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论的研究;六是应用文体的分类与分类原则和方法的研究;七是各类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原理、写作规范、写作方法和技巧的研究;八是各类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训练体系和训练方法的研究;九是当代应用写作工具与手段的现代化变革(如电脑写作操作技术)的研究等。

三、当代应用写作学理论与训练体系的建设

由以上对当代应用写作学的学科概念、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内容的探析,我们认为,建立起科学化的“当代应用写作学”的理论体系与教学训练体系,应由“两个理论层次”与“九论”构成。其理论体系的层次构成为:

上编为写作基础理论层次:“当代应用写作原理学”,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

(一)应用写作行文过程、特征、功能与规律论——主要是对当代应用写作行文运作过程的研究,包括对应用写作的取材、炼意、谋篇、行文、定稿、成文与行文办理程序的研究;包括应用写作活动的本质特征、社会功能作用、写作行文规律的研究等。它旨在阐明应用写作活动行文运作过程的特点、内容与规律。

(二)应用写作理论体系构成论——主要是对应用写作学的研究对象、范围、任务、内容、方法和理论体系构成的研究,以及对应用写作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的研究等。它旨在阐明如何科学地建构当代应用写作学的学科理论体系与训练体系。

(三)应用写作产生发展流变论——主要是对应用写作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学科理论的逐渐形成与发展、国内外应用写作学的研究状况等理论问题的研究。它旨在阐明应用写作产生、发展与演变的特征、内在规律与历史经验。

(四)应用写作作者智能素养论——主要是对从事应用写作的作者应具备的智慧、能力、素养以及智能结构如何合理形成的研究。它旨在阐明从事应用写作的作者要成为高素质的写作人才应该具备的主、客观条件和智慧与能力。

(五)应用写作教学目标与方法论——主要是对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职能、培养目标、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它的研究应做到:针对不同专业的特定教学对象和培养对象,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文体写作与训练的类别和内容。针对长期以来写作教学与社会对写作人才需求存在的偏差问题,其研究应注意做到:纠正写作教学目的的误区,使应用写作人才的培养与当今务实致用的社会需求相结合;纠正写作教学培养目标的误区,使应用写作人才的培养与为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相结合;纠正写作教学方法的误区,使应用写作人才的能力培养与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相结合;最终实现“懂理论、会写作、能办文”的(“学者+作者+实务者”)“三位一体”应用写作人才的培养目标。

下编为写作技术理论层次:“当代应用文体写作与训练学”,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

(六)应用文体分类论——主要是从文体分类学的角度对当代应用文体分类的原则、标准、方法、意义和作用等进行研究,从而对当代所有应用文体作出系统、全面、科学的类别划分。它旨在阐明各类文体的独立意义、个性特征和社会功能作用。

(七)各类应用文体写作原理、规范、方法论——主要是对当代各类各种应用文体的文体特点、写作原理、写作规范、写作方法与技巧等的研究。它的研究应做到各种文体写作原理、写作规范和写作技法论述的理论性与写作实践训练的可操作性达到有机结合;其研究应改变过去那种“知识+格式+例文”的旧格局,构建起“写作理论+写作规范+写作方法技巧+例文导学”的新模式,力求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写作技能论文篇12

学生在《法律文书写作》的实例实践教学中不仅可以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而且可以养成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良好习惯。因此,实例实践教学是培养现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我在法律文书写作的教学过程中尝试应用实践实例教学的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实践实例教学,是把法律文书写作看成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让学生以实体的身份参与其中进行学习。

我们把重点放在按实体的实际需要制订计划、寻找素材、起稿、修改、应用等写作过程和技能上,突出强调如何帮助学生在实践的写作行为中提高写作能力。这与法律文书写作的教学目的非常吻合。实践实例教学进行写作的模式是:1.建立学习集体;2.定题、小组讨论写提纲;3.写初稿;4.教师反馈;5.应用、反馈、讨论、修改(反复);6.最后定稿,即学生边学边用,老师边改边教,使学习、写作、应用成为有机整体。

教学设计主要是:1.课程组织以一个规模较大的、典型的、有实用价值的实例为引导,以该实例应用动力,逐步深入,全面展开课程内容,学写相互融合,最终得到完整的作品,做到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相结合;2.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开放教学模式,加大实例实践课开放力度,提供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外部条件;3.使学生把所学专业知识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

目标:1.对课程体系与内容进行重组,在课程教学中,重视理论知识学习与写作技能训练相互合理衔接,以及研究如何保证实践内容的综合应用性、时间的灵活性、操作的独立性;2.精心设计典型“实例”,融判断、分析、应用等技能学习于一体,训练并提高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突出实践教学的指导作用,旨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了以下尝试。

(一)组织学习小组实践实例教学。

实践实例教学学习法律文书写作的第一步,就是通过组建模拟实体进行实践学习。让学生自由组合,建立模拟实体并自主运作,搭造一个法律文书写作的学习平台。教师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征、性格兴趣相投等因素,将其组织为若干模拟实体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人数一般不超过5至7人。学习小组以实体出现,通过自学掌握相关的专业信息,加深对法律文书写作的认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信息的交流,小组之间模拟社会上的社会活动开展法律文书写作学习。

(二)学习小组以实体出现,通过模拟运作,进行法律文书写作的教学活动。

通过接、办不同类型的案件学习公、检、法及律师文书的制作与应用等。写作学习的过程如下。

1.写前活动。写前活动包括定题、小组讨论、调查和写提纲。教师根据教学要求为学生设立主题,使小组讨论能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进行。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也可以在全班进行。在讨论完成之后,学生列出写作提纲、注意事项。在这一阶段,教师作为指导者,监控整个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地思考,并帮助学生收集挖掘各种有用的信息。

2.写初稿。通过定题讨论,学生的写作目标明确,也有了较丰富的内容积累。学生将获得的信息根据需要拟稿。拟稿本身是个应用过程,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写初稿时尽量注意细节,如各文种之间的区别。这一阶段是写作的主要阶段,教师要精心观察学生的写作活动,随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3.小组讨论改写初稿。学生完成初稿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同伴之间讨论和修改,使初稿发展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成品”。在这一阶段,学生讨论的重点还应在文章的形式内容上,例如:词语的运用是否恰当、文章格式是否标准等。

通过小组讨论,根据其他同学提出的意见,每位学生对第一稿的内容加以修改。小组讨论—作者修改这一过程可以反复进行几次,这样文章的形式内容能逐渐完善。

4.教师反馈并指导修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反馈及指导修改作为一个中间环节,应贯穿于学生实践实例教学来进行写作的全过程。教师参与学生的写作全过程,才能及时向学生提供指导性的反馈,有利于掌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向。

5.应用、修改并最后定稿。同学们不仅要以作者的身份看自己的作品,而且要学会以使用者、实践者的身份“用”作品,通过实践应用体会写作的细节要求,再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定稿。这比传统的单向学习要立体可感得多。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写作技能也得到提高。

(三)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着重从三个方面去引导学生学习。

1.明确学习具体目标。明确学习具体目标,这是学习思路上轨的重要一步。如“起诉书”这一章,要帮助学生理出学习思路,明确三个学习具体目标:(1)认识起诉书的涵义和作用;(2)掌握起诉书的特点和内容结构;(3)学会写作常用的起诉书。

2.提取学习知识点。掌握知识要点,是一种学习“浓缩法”,利于学生领会课程内容的知识内核。教师对本章教学内容,可提取出十个知识点:(1)起诉书的涵义;(2)起诉书的作用;(3)起诉书的特点;(4)起诉书内容结构特点;(5)起诉书开头部分的写法;(6)起诉书正文部分的写法;(7)起诉书结尾部分的写法;(8)起诉书的难点;(9)起诉书的法律责任;(10)起诉书的写作要求。

3.导入实践学习训练方法。根据不同类写作课程特点,以讨论、应用为主,各个小组通过共同讨论及模拟应用,提高对起诉书的认识,共同分析研究起诉书的细节要点。学生自主参与模拟实体运行的课堂教学活动,自发学习,使课堂教学收到实效。

(四)应用效果。

事实证明,实践实例教学在课堂上灵活应用,不但能提高法律文书写作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和对写作的兴趣,而且能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高。它的优势在于: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可以进行优质的双向转化。学生学以致用的体会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使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取得单纯课堂讲学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

总之,我们应通过对法律文书写作实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等角度的研究,明确法律文书写作实例实践教学模式描述,建立写作实例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设计法律文书写作实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对课程体系及内容进行重组,建立相应的实例实践内容体系。在课程教学中,重视理论知识学习与写作技能训练相互合理衔接,研究如何保证实践内容的综合应用性、时间的灵活性、操作的独立性。融判断、分析、应用等技能学习于一体,训练并提高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写作技能论文篇13

受不同企业、工种岗位、个人工作经历等条件限制,在技师论文或技术总结的写作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技师论文写作教学和考评工作经验,从论文选题、论文结构、图样等方面提出机械类技师论文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剖析,希望能对报考机械类技师的考生提高论文写作水平提供帮助。

一、题材选择

题材选择就是确定论文研究的方向和目标,解决“写什么”的问题,选好题材是写好论文的关键。机械类技师论文以实操型论文为主,题材应当来自作者在生产过程中解决复杂的工艺技术难题,或进行质量攻关、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的实践活动。

1.原则

动手写作前,应收集整理本人在生产实践中的经验和案例。通过分析比较,从中筛选出本人最熟悉的,具有较高工艺技术水平的题材。机械行业中的生产实践活动各不相同,各人选取的题材亦不相同,但选题时应遵循下列

原则:

(1)所选题材应与报考工种相同,且是作者本人熟悉或亲身参与实践的。

(2)具备所写论文内容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

(3)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2.题材选择方面常见问题剖析

(1)选题范围过大,无实质内容技师论文是作者本人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体会。部分作者眼高手低,以为选题范围大才能体现自己的水平。如“论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题材范围较广,涉及多个领域的前沿技术。作为一个在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的工人,其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是难以胜任的,因而写作时材料难以组织,只能泛泛而谈,无实质性内容。

(2)论文内容不真实,工艺不可行:作者不想下苦功、花力气去搜集素材,而是采取投机取巧的方法,凭空想象、臆造或夸大事实:或将材料东拼西凑,编造毫无使用价值的工艺,缺乏科学依据,经不起推敲,答辩时漏洞百出。

(3)选题与报考工种不一致:这就是所谓的“跑题”。不了解工种的职业技能要求,混淆了相近工种的界限,如报考“装配钳工”的人选写“机修钳工”的题材,与技师考评中对论文评审的基本要求不相符。

(4)工艺技术水平不高:不善于对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概括总结,从中发现有价值的写作题材。所选题材的工艺技术水平较低或工艺过时、落后,实用价值不高,与技师的职业能力要求不相称。

(5)抄袭他人的成果作为自己的方法:抄袭、剽窃教材、教科书或专业杂志上的案例、方法作为自己的方法,掩人耳目;或购买的论文;或从互联网上下载大专院校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毕业论文,改头换面,当作自己的方法,写作态度不端正。

二、结构安排

论文的结构是指论文节段的层次安排,是表现论文主题的形式和手段。论文的结构安排,是要解决“怎样写”的问题。一般来说,机械类技师论文的结构安排,应从以下各方面入手:提出问题(遇到了什么工艺技术的难题)分析问题(用理论分析难题产生的原因)解决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用理论分析新工艺技术措施的先进性和可行性)]结论[结果如何?(从质量、劳动生产率、效益成本等方面进行对比)还有什么问题未解决?]

结构安排方面常见问题剖析:

1.结构松散,缺乏条理性

平时不注意收集资料,写作时没有根据写作主题的要求列好写作提纲,合理组织材料。写作时心中无底,想到什么写什么。导致结构松散,内容前后不衔接,层次不分明,条理不清;阅读时有生硬别扭的感觉。

2.结构残缺,不完整

缺乏总体布局,论文缺少某部分内容。有的论文有头(引言或前言)无尾(结论),有的论文有尾无头(没有交代问题的来由),或只有前言或结论部分,缺少讨论与分析。

3.罗列现象,论证乏力

用较大篇幅介绍定义、概念或原有的工艺技术方法;或流水账式描述现象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或只谈经验。而对论文中出现的工艺技术问题及采取的新工艺技术方法措施,没有从理论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讨论,说明新工艺技术方法措施的先进性和可行性,说服力不强。或分析讨论不深入,说服力不足,难以令人信服,未能体现作者的综合职业水平。

讨论分析不足,论证乏力是机械类技师论文中最常见也是最致命的毛病。除了写作基础薄弱的原因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不强或作者对写作题材不熟悉,难以对问题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而刻意回避是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

三、图样

图样是工程技术语言,是组织和指挥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在机械类技师论文中,凡是涉及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工艺改进等方面的内容均需利用图样配合说明论文中的工艺技术问题。一份完整的图样应当满足下列条件:视图完整,投影关系正确,能清晰准确地表达内外各结构要素及各种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布局合理;合理准确地标注出满足加工、检验、装配需要的所有尺寸;各种技术条件齐全、合理。

图样中存在问题剖析:

一是视图不全部分重要部位(结构)缺少视图,不能全面正确地反映零件(或设备)的内外结构和几何轮廓及零件之间的相互关系,给读图带来麻烦。

二是尺寸标注不合理,不完整视图中尺寸漏标,重复标注现象较多。重要尺寸时有遗漏,甚至出现封闭尺寸这些不应有的错误,不便于加工和测量。

三是图线的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轮廓线、尺寸指引线、中心线、剖面线等线型的使用,不按国家标准的画法和比例,读图时难以区分。

四是技术要求不全,标注不规范零件(装配)图中的技术要求(包括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热处理要求等)未能按加工装配需要标出,且标注不规范。

五是用第三角投影视图或立体图作施工图。部分在合资、外资企业工作的作者图省事,在论文中直接选用第三角投影视图,没有转换成第一角投影视图。也有部分作者采用3D立体图作为施工图样,使人难以了解零件(设备)的内在结构和相互关系。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由于作者长期在生产第一线工作,虽经常接触图样,但画图机会不多,缺乏经验,水平不高。二是不注意学习提高,更没有向有经验的人,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请教。

四、其他问题

此外,机械类技师论文还存在如下问题:论文中引用的标准和名词术语不符合相应的最新国家标准;论文格式与字体不符合要求,无页码;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行文中用语不当、语意不清、文理不顺;大量使用口语、方言或网络语言,使人难以理解。

综上所述,要提高机械类技师论文写作水平,必须从以下三方面下功夫:一是要不断总结自己在生产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善于积累各种素材,包括相关的资料、数据;二是多与别人沟通交流,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三是不断学习,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职业能力。同时,要多写多练,掌握论文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