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写作知识论文实用13篇

写作知识论文
写作知识论文篇1

论文工作主要分以下几个阶段:预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阅读文献)、撰写提纲、第一稿、第二稿、第三稿、定稿与答辩。

(一)预备: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研究范围(语言、文学、文化、社会问题、应用英语、经济、贸易、科技、社会生活等),但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来确定毕业论文题目。

(二)撰写提纲: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分析和研究所采集的资料的基础上,撰写毕业论文提纲。同时也要求每一位指导教师在学生形成毕业论文提纲前一定要与每位被指导的学生进行讨论,毕业论文提纲应尽量做到全面缜密,理顺所要论述内容,避免以后反复修改。

(三)第一稿:要求学生必须严格按照指导教师审定后的毕业论文提纲进行写作,不可自行其是,随意更换主题。第一稿完成以后,指导教师主要检查学生是否按照既定的提纲和思想在写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学生采取不认真的态度,指导教师应对其提出严厉的批评教育,拒不接受者,指导教师有权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或交学院毕业论文工作小组处理。假如指导教师不认真指导,随意放学生过关,以后阶段出现的问题由该教师本人负责。

(四)第二稿:要求学生不仅要继续补充第一稿之不足,同时要求在表达上要有所提高。在接到第二稿以后,指导教师阅读后应指出存在的问题,以便学生及时改正。

(五)第三稿:要求学生在文风、文章格式、修辞等方面有所提高。指导教师要对第三稿进行全面的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以保证定稿打印时所有的错误和疏漏都得到更正,错误率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同时,教师还要提醒学生在打印前再校对,以保证尽可能地将正确的版本打印出来。

(六)毕业论文答辩:毕业论文的答辩是毕业论文工作的最后阶段,要求学生予以充分的预备和重视。论文答辩前,学生们必须充分熟悉论文,答辩时,要求学生能脱稿进行5~10分钟的毕业论文内容的陈述,并流利、准确地回答答辩委员提出的问题。在答辩过程中,参加答辩的教师要对答辩人的语言技能(语音、语法、词汇、语用)、口笔头能力、论文内容和答辩的表现进行认真纪录,客观公正地评分。

二、毕业论文的内容:

毕业论文的内容可以涉及语言知识、与语言有关的问题(如,语言教学、文化等)和相关专业的知识和内容(如经济、贸易、治理、市场营销等)。其他内容,须经论文审题小组集体审定。学生有选择的论文内容的自由,指导教师可以提出建议,但不能代替学生做出决定。论文内容要能反映社会和时代特征,具有

理论价值或实践意义,有新奇性。论文可以对某个理论问题的探讨,也可以是实践问题的解决。论文不仅要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要反映他们对相关问题的较为正确的论述,要有一定的独立见解。论文必须做到主题明确、论据清楚、内容具体而充实,切忌空谈。写翻译的论文,除实例分析外,还要提供原文的译文,以便弄清译论的依据。假如论文是实践性的,它必须提出一定的解决途径、方案。<BR< p>>三、毕业论文的评审:

指导教师在对论文评定成绩时,要参照学生的学习成绩、平时表现出的语言水平和专业八级考试的成绩,以正确衡量学生真实的语言和熟悉水平。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成绩提出异议,如不被采纳,可提交学院毕业论文工作小组商议和仲裁。指导教师如发现学生的毕业论文有抄袭现象,应及时向学生指出,学生若不接受批评,指导教师应提交到学院毕业论文工作小组处理,严重者取消论文资格。指导教师应杜绝送分的做法,也不可因个人原因影响对学生论文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四、论文的格式:

论文的规格:正文长度5,500—8,500单词。

使用的语言:英语

论文分题目、引言、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部分。

引文要注明出处。直接引用要加引号,间接引文要以转述的方式出现。然后以括号把引文来源写清楚:(作者名,年份,引文所在页码)

论文正文部分:

1、题目大写,三号字,新时代罗马字,大写下面可写一个附标题,4号字;

2、作者名,5号字,班级,学号

3、指导教师名,5号字,职称

4、摘要:用300词,5号字,英文一页,中文一页

5、要害词:不能用专有名词,词与词之间空四格(或一个Tab键),不加标点符号

6、正文:用5号字,大部分标题用5号字黑体、小部分、小小部分。大部分用罗马字,小不分用一般数字符号:%26lt;/P%26gt;%26lt;P%26gt;引言:引入正题,不超过2段

I.II.III.IV.V.VI.VII.VIII.IX.X.

II.1.1,1.2,1.3,1.4,1.5...

III.1.1.1,1.1.2,1.1.3/2.1.1,2.1.2,2.1.3,/3.1.1.…

结论%26lt;/P%26gt;%26lt;P%26gt;7、参考文献(Bibliography):先英文,后中文

作者名,出版年月,文章名/书刊名,出版社,地点

9、致谢(Acknowledgement)

五、毕业论文质量标准

(一)选题恰当、与毕业生的知识水平与熟悉能力相当;

(二)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论证充分有力;

(三)观点正确、逻辑性强、无违反国家大政方针的观点;

写作知识论文篇2

正确

错误

2.信息安全保护能力技术要求分类中,业务信息安全类记为A。

正确

错误

3.互联网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是互联网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的单位和联网使用单位。

正确

错误

4.在网络安全技术中,防火墙是第二道防御屏障。

正确

错误

5.入侵检测技术能够识别来自外部用户的入侵行为和内部用户的未经授权活动。正确

错误

6.VPN与防火墙的部署关系通常分为串联和并联两种模式。

正确

错误

7.电子商务是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正确

错误

8.电子商务的网络零售不包括B2C和2C。

正确

错误

9.电子商务促进了企业基础架构的变革和变化。

正确

错误

10.在企业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应认真防范风险。

正确

错误

11.物流是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基础。

正确

错误

12.科学研究是继承与创新的过程,是从产品到原理的过程,是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过程。

正确

错误

13.科研课题/项目是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科学研究的主要实践形式,更是科研方法的应有实践范畴,是科研管理的主要抓手。

正确

错误

14.科研方法注重的是研究方法的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正确

错误

15.西方的“方法”一词来源于英文。

正确

错误

16.论文是记录人类科技进步的历史性文件和研究成果的具体体现形式,是科技发展的重要信息源。

正确

错误

17.科研成果是衡量科学研究任务完成与否、质量优劣以及科研人员贡献大小的重要标志。

正确

错误

18.著作权人仅仅指作者。

正确

错误

19.著作权由人身性权利和物质性权利构成。

正确

错误

20.知识产权保护的工程和科技创新的工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由某一个方法单独努力就能做到的,需要国家、单位和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正确

错误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

21.信息安全策略的基本原则是()。

A、确定性、完整性、有效性

B、确定性、完整性、可靠性

C、完整性、可靠性、保密性

D、可靠性、有用性、完整性

22.()是实现安全管理的前提。

A、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B、风险评估

C、信息安全策略

D、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23.风险评估的相关标准不包括()。

A、GB/T 20984-2007

B、GB/T 9361-2005

C、GB/T 9361-2000

D、GB/T 22081-2008

24.()是密码学发展史上唯一一次真正的革命。

A、公钥密码体制

B、对称密码体制

C、非对称密码体制

D、加密密码体制

25.在进行网络部署时,()在网络层上实现加密和认证。

A、防火墙

B、VPN

C、IPSec

D、入侵检测

26.以下关于国际信息安全总体形势说法不正确的是()

A、网络无处不在,安全不可或缺

B、漏洞隐患埋藏,安全风险调整

C、漏洞隐患显现,安全风险调整

D、优化顶层设计,注重结构保障

27.美国()政府提出来网络空间的安全战略

A、布什切尼

B、克林顿格尔

C、奥巴马克林顿

D、肯尼迪

28.下列选项中属于按照电子商务商业活动的运作方式分类的是()

A、本地电子商务

B、直接电子商务

C、完全电子商务

D、商业机构对商业机构的电子商务

29.以下不属于社会科学的是()

A、政治学 B、经济学

C、医药学

C、医药学

D、法学

30.()是从未知到已知,从全局到局部的逻辑方法。

A、分析

B、综合

C、抽象

D、具体

31.()主要是应用已有的理论来解决设计、技术、工艺、设备、材料等具体技术问题而取得的。

A、科技论文

B、学术论文

C、会议论文

D、学位论文

32.()是通过查阅相关的纸质或电子文献资料或者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行业内部资料或信息等。

A、直接材料

B、间接材料

C、加工整理的材料c

D、实验材料

33.()是整个文章的整体设计,不仅能指导和完善文章的具体写作,还能使文章所表达的内容条理化、系统化、周密化。

A、摘要

B、引言

C、写作提纲

D、结论

34.期刊论文的发表载体是()。

A、娱乐杂志

B、生活杂志

C、学术期刊

D、新闻报纸

35.()是指科研课题的执行人在科研过程中要向科研主管部门或课题委托方汇报研究工作的进度情况以及提交阶段性成果的书面材料。

A、开题报告

B、中期报告

C、结项报告

D、课题报告

36.我国于()年实施了《专利法》。

A、1985

B、1986

C、1987

D、1988

37.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不包括以下哪项()。

A、排他性

B、独占性

C、可售性

D、国别性

38.知识产权的时间起点就是从科研成果正式发表和公布的时间,但有期限,就是当事人去世()周年以内权利是保全的。

A、30

B、40

C、50

D、60

39.知识产权保护中需要多方协作,但()除外。

A、普通老百姓

B、国家

C、单位

D、科研人员

40.关于稿费支付的方式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次版付一次稿费

B、再版再次付稿费

C、一次买断以后再版就不必再给作者支付稿费

D、刊登他人文章就要付稿费

三、多项选择(每题2分)

41.信息安全人员的素质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A、技术水平

B、道德品质

C、法律意识

D、政治觉悟

E、安全意识

42.信息安全刑事犯罪类型主要有()

A、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B、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C、利用计算机作为工作实施的犯罪

D、盗窃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罪

E、非法复制受保护

43.信息系统安全的总体要求是()的总和。

A、物理安全

B、系统安全

C、网络安全

D、应用安全

E、基础安全

44.对信息的()的特性称为完整性保护。

A、防篡改

B、防复制

C、防删除

D、防转移

E、防插入

45.国家“十二五”电子商务规划是由()共同编制。

A、国家发改委

B、商务部

C、科技部

D、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E、工信部

46.发展电子商务的指导思想是()

A、强化宣传

B、统筹安排

C、构建完整市场体系

D、营造良好环境

E、优化资源配置

47.逻辑方法包括()

A、分析与综合

B、抽象与具体

C、归纳与演绎

D、统计与测量

E、观察与实验

48.理论创新的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先进性原则

D、实践性原则

E、系统性原则

49.科研论文按发表形式分,可以分为()

A、期刊论文

B、学术论文

C、实验论文

D、应用论文

E、会议论文

50.知识产权是由()构成的。

A、工业产权

B、著作权

写作知识论文篇3

1.百年教材写作知识的轨迹;

2.我国写作知识呈现方式的演进;

3.文学写作教学历史沿革;

4.实用写作教学历史沿革。

透过百年教材写作知识轨迹的梳理,读者可以清晰地发现“文体知识”作为写作教学核心知识的写作史渊源,对改进当前粗糙的“教学文体”多了一份历史得失的参照。透过写作知识呈现方式演进史的梳理,读者可以发现当前流行的“优秀作文选”“多读法”源于古老的“从语感到语感”的“范文‘死读’”式缄默知识“感悟”学习法;而备受推崇的“优秀作文+名师点评”“示范法”则同样源于另一支古老的写作学习法――玄妙笼统的“选文评点”法。透过文学写作教学历史沿革的梳理,读者便清晰地明白百年文学写作长期落空的因由,懂得新课标纳入文学写作要求之可贵。透过实用写作教学的历史沿革的梳理,读者发现如果新中国成立前实用写作“按照‘专题研究’式的路子去构建具体的文类教学,有可能走上科学规范的路子”,现在很有必要接上历史上曾经断过的红线。

二、引介了西方的文体写作教学经验,为写作教学的“拿来”打开一扇窗

毋庸置疑,我国具有悠久的写作教学历史和丰富的写作教学经验,但是,现代课程思想与理论体系源于西方,白话文写作教学的思想与理论也源于西方。百年来,由于政治的原因,我国教育教学不同领域都破坏重于建设,而西方的研究一直稳健发展。当下如果还守着古老“妙不可言”、“玄妙笼统”两种写作教学的“法宝”,视学生为容器,将非常个人化的写作知识视为天下公共知识进行“自我陶醉”式教学,我们的基础写作教学必将仍旧备受社会的诟病。认真总结传统写作教学的可取经验,积极借鉴西方最新研究成果,切实从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学生自我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应该成为当前写作教学研究的三根支柱。王荣生教授在《写作教学内容新论・序》中指出,“目前在写作教学研究上,所欠缺的是将我国的写作教学与其他国家的写作教学进行横向比较”。认为叶黎明这本书援引的其他国家的课程标准、写作课例以及写作理论等丰富的资料“为我国的写作教学研究提供了一面镜子”,为我国对理想的写作教学内容的重构,“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基础”。

在书中援引的诸多西方经验中,比较突出的有四方面:

1.课程标准表达样式,如美国旧金山中文课程标准的“操作标准”样例;

2.知识的定义与分类样式,如西方关于议论文的定义与要素、写作课程与教材中的三种文体分类;

3.教材编写样例,如西方教材读写结合中的写作练习样例;

4.教学实践样例,课内的如美国“过程教学法”样例,课外的如培养作家的工作室思路。

作者所引介的各种知识、经验,常常让读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当然,由于社会背景、语言样式等区别,任何一种经验都不宜简单直接移用。但是,作者的引介比较集中地为读者开了一扇窗,为我们的思考提供了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样本。

三、剖析了百年写作教学诸多方面问题,给迷茫中的写作教师提出警示

《写作教学内容新论》主要的笔墨在对百年写作教学内容的剖析。作者的剖析主要着眼于两大方面:一是“文体”,二是“知识”。“文体”方面作者具体剖析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类普通文以及文学写作的教学内容,还列专章讨论了实用文和文学写作的困境与缺位因素。例如:

1.议论文教学内容的五个方面问题;

2.说明文写作教学的误区;

3.造成实用写作教学困境的八个原因;

4.文学写作教学的五个价值;

5.想象作文教学的三个误区。

“知识”方面作者重点分析了教材呈现的知识内容和教材知识内容呈现的方式。例如:

1.我国现行写作教学“知识”的苍白;

2.写作范文“死读”语感知识学习的局限;

3.写作选文“评点”随文知识学习的弊端;

4.记叙文写作知识教学问题;

5.当前教材议论文知识的问题及其引发的学生议论文写作的问题;

6.60年代后说明文写作知识的窄化导致了两种不良后果;

7.我国写作教材练习设计的严重问题。

以上不同方面的剖析都有很强的说服力。以对“我国现行写作教学‘知识’的苍白”的剖析为例,通常情况下我们也觉得“苍白”,但我们觉得的“苍白”是“不好使”,“使不上劲”,至于“苍白”在哪儿,我们往往说不清楚,于是我们的解决之道常常是“倒洗澡水连孩子一起倒掉”,恰恰又逢上新课改夹来“淡化知识”的风声,于是许多教师在写作教学上便无所作为了。叶黎明认为,我国现行写作教学“知识”的苍白主要表现在大都是几乎不起什么作用的静态的“陈述性知识”,严重缺失合乎学情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通过这种科学的剖析,读者可以发现写作教学不是不要知识,而是不要“过多的陈述性知识”,需要大量具体的、合乎学情的“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

四、建构了不同类型的教学知识,为写作教学课程的重构提供了具体参考

无论是自身历史的梳理回顾,还是域外经验的介绍引进;不论是错误观点的批判,还是存在问题剖析,都属于“言”,而不是“行”。提出问题很重要,解决问题更重要。当然,问题之繁多不是一朝一夕一人一文就能解决的,但是“走起来”非常宝贵。《写作教学内容新论》在不同层面都做了尝试性建构,为写作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构、为一线教师教学实践的探索提供了具体的参考:

1.陈述性知识建构。如“叙述、描写写作知识的‘要素’”“议论文的四种分类”;

2.程序性知识建构。如“理想的写作教学内容流程图式”“写作知识的‘同心圆’模型”“文学写作的层级类型”;

3.策略性知识建构。如“在练习设计中呈现写作知识的策略”“写作教师职后培训策略”。

写作知识论文篇4

1.缺乏写作实践教学

在党校公文写作教学中,教师比较侧重于对培训学员理论知识的灌注,结合实践的教学内容比较少。纯粹的理论教学让学员感觉枯燥,对于不懂的地方,教师也是以讲解概念的模式进行解答,没有通过实践活动去验证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员反映学习党校公文写作后,拟写公文依然十分吃力。教师没有合理安排课后实践作业,学员没有自行练习写作的实践,导致学员对党校公文写作知识存在表面甚至片面认识,理论知识无法有效运用到实际的党政工作中,公文写作课程一定程度上形同虚设。

2.缺乏写作案例教学

在过往的公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习惯性地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按照课本的内容,把理论知识一字一句地读出来。对于难以理解的地方,并没有充分引用相关的行政案例进行讲解。因为缺少具体的事例进行讲解,公文写作课堂教学效果也是不甚理想。

二、新形势下党校公文写作教学应满足以下要求

1.巧妙讲解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是支撑一门学科的基础,学员只有牢牢掌握了理论,才能在实践中表现得更加得心应手。公文写作是一门强调实践的学科,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时,不能仅仅为了讲解理论基础而授课,而应紧紧围绕指导学员如何写作这个层面进行授课。例如,在公文基本格式的课程上,教师应该把各部分写作的注意事项一一向学员列举,让学员在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能够做到明确观点,分析结构,有效利用材料进行规范写作。巧妙讲解公文写作理论,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言简意赅地突出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授课前必须对教材读透彻,做到简要扼明,拨繁见要。第二,以虚实结合的方式讲授理论知识,指导学员把理论知识的“虚”有效运用到写作实践的“实”中。也就是说,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写作要求,以理论知识为指导,进行合理的公文写作。

2.练习公文写作技巧

掌握理论是为开展实际工作进行的知识储备,仅有理论知识,却缺乏实际操作能力,也不能说已经掌握了该门学科的知识。公文写作也是如此,光说不练功,也是空谈一场。教师要想指导学员把掌握的理论知识内化为写作技巧,并有所进步和创新,就必须在短时间内反复进行写作练习。公文写作技巧的形成一方面是依靠学习而获得,另一方面是依靠深层次的领悟而获得。例如,党和国家机关同一规定的公文有15种之多,其中,决定、意见和通知等7种是常见的公文样式,教师可以要求学员重点练习这7种公文写作。

3.总结反思,升华文章

所有优秀的文章并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写好的,对写好的文章进行反复检查和修改,将有利学员提高公文写作水平。公文自身所具备的特点,就决定公文写作必须遵循法定性和规范性。只有通过重复多次的修改,才能确保公文表达的内容符合政治性和政策性,格式上符合程式化和规范化,语言上符合庄重、简明的要求。因此,总结反思升华文章,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课堂上引用的公文案例,必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种进行公文案例分析。第二,引用案例教学法,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学员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学员的小组讨论后,对教师给出来的公文案例进行分析和评论,各小组发言后,教师做最后的归纳总结。

在党校公文写作教学中,教师除了向学员讲授基本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引用案例教学法,以加大学员的公文写作实践练习,在指导学员进行规范性的公文写作时,还应该紧抓机遇,引导其运用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写作知识论文篇5

(二)写作困难与不良情绪的影响

1.对毕业论文思想上不重视,选题随意,导致写作出现困难很多学员在思想上不重视毕业设计环节,存在应付心理。思想上的不重视导致学员在选题时,没有进行认真的思考,未能选择自己熟悉、感兴趣的内容,选题随意性大。此外,开放教育学员受传统的知识灌输型教学的影响,问题意识淡薄,导致在提取已有知识确定论文题目方面存在困难,因此模仿、照搬他人的题目也就成为学员主要的选题方式。选题简单化、盲目、随意性大等现象普遍存在。由于选题不恰当,当面对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写作的严格要求时,不具备按教师意见深度思考的能力,无法结合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在撰写论文阶段,就会出现不知道怎么写,没有东西可写的局面,文章难以继续完成。2.专业知识薄弱,综合应用能力较差,对论文的写作存在畏惧心理毕业论文的写作不同于一般课程的学习。一般课程的学习更多的是对已经成熟的理论知识的被动的理解、记忆而已,而毕业论文的写作则是运用所学知识创造出以前没有的一种东西,是一种主动的行为。所以它比学习一般课程难得多。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对学员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能力的考查,学好专业知识是做好毕业论文的基础性要求。但部分学员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既不参加面授课,也不主动浏览网上资源,专业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基础理论知识都不懂,更谈不上综合应用、融会贯通。这些都直接导致了毕业论文写作的困难,学员对毕业论文写作普遍存在畏惧心理。3.论文写作训练的缺失和论文写作知识的匮乏,导致写作出现困难虽然开放教育几乎所有专业课程都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课程社会调查、实习、实验),但是很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没有作规范要求,敷衍了事。一些学员也常常因工作忙、家务重、基础薄弱,加上学习态度不端正,撰写调查报告或课程小论文马虎搪塞,甚至互相抄袭,从网上下载了事,违背学校开展实践教学的初衷。课程学习中学员缺乏严格的写作训练,很少得到论文写作方面的系统指导,不了解毕业论文写作的程序和方法,不知道如何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对于如何写论文、怎样写好论文等方面的操作性知识几乎是空白,难以将实践经验用文字的形式总结并表达出来,在毕业设计环节,常常感觉无从下手。毕业论文在学员眼里成了可望不可及的东西,是一项无法独立完成而又不得不去完成的任务。

二、毕业论文缓修的干预对策

学员提出毕业论文缓修并非受单一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受两种以上的因素干扰,因此要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应及早从各方面入手给干预。

(一)加强学员对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和写作要求的认识

“态度决定一切”,只有让学员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学员才会认真对待毕业论文的写作。因此,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学期之初,指导教师集中学员做好毕业论文写作的宣传动员工作,重点强调毕业论文在开放教育所有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和毕业论文写作的严格要求,引起学员的高度重视;说明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程序,让学员对论文写作中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总结历届学员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常见的经验和教训,并预计学员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错误,事先确定避免或解决的方法,鼓励学员敢于面对困难;公布选题范围,强调选题的重要性,并介绍各位指导教师的基本情况及研究方向,方便学员根据自己的意愿选题和选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和学员进行初步沟通。

(二)做好选题指导工作

“题好文一半”。选题为论文的写作确立目标和方向,它直接关系着毕业论文的价值和写作的成败。对指导教师来说,要特别重视学员毕业论文的选题,在选题方面和学员多沟通,了解学员的情况以确定研究范围,比如说学员的职业、经历,学员感兴趣的问题,学员在课程实践中曾经做过的调查,学员是否积累了一定的资料等等。确定研究范围后,帮助学员在深度和广度上对其限制以确定大小合适的具体题目,为毕业论文的顺利写作打下好的基础。

(三)强化时间管理

时间是不可再生资源,时间资源越是有限,时间管理就越重要。在学员的主观归因中,影响学员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首要因素就是与时间保障有关的因素。因此如何指导和帮助学员管理不充沛的毕业论文写作时间,以使学员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发挥时间管理的作用,指导教师可以在给学员的毕业论文任务书中规定每个写作阶段(提纲、初稿、修改稿、定稿)提交任务的最后截止日期,要求学员在规定时间之内完成各阶段的任务。通过设置截止日期的方法,可以帮助一部分学员按照时间要求完成任务,但也会有一部分学员置若罔闻。也就是说时间管理的作用是有限的,对时间管理最有效的办法仍然是学员自身的写作动机和意愿。

(四)加强师生沟通与交流,给予学员更多的情感支持,帮助学员树立自信心

学员写作能力不高、写作知识的空白和对写作的恐惧、焦虑是影响写作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学员的写作能力需要长期培养和积累,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也不能单纯依靠毕业论文环节解决,本文暂不考虑这一问题。但当学员对毕业论文写作产生畏难心理和焦虑时,促使他们继续完成毕业论文的最大动力就是情感支持,教师的关注和鼓励能帮助学员树立写作的自信心,逐步克服对写作的畏惧。多媒体强大的互动功能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可随时随地了解学员情况,关心学员,对于学员在写作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尽其所能地为学员提供建议和帮助,为学员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更为有效的情感支持服务。自信心跟他人的评价有着密切的关系。毕业论文的写作对学员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完成情况不太好的学员比较容易有挫折感,此时教师的话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学员的论文评语要考虑学员的接受度,要多鼓励,多去发现他们写作中的积极因素。对于学员写作中的不足,应和学员一起讨论,共同修改论文,找到修改方法。学员在与教师的平等交流中不仅可以得到更为个性化和具体的指导,也可以消除概括性评语让学员产生的茫然感,增强学员的自信心。通过采取干预措施,提出毕业论文缓修的学员人数有所减少,反思我们的工作实际,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三、减少毕业论文缓修现象的建议

(一)毕业作业指导平台创设时间管理的硬性环境

借助具有任务功能和时间控制功能的平台来创设硬性环境可以更好地发挥时间管理的作用,不给学员拖延任务的机会,从而保障时间管理的执行效果。在时间管理方面,目前学员所使用的毕业作业指导平台只有毕业论文写作结束时间的限制,对学员毕业论文写作过程各个阶段没有时间节点的设计。建议在平台上设计不同写作阶段(提纲、初稿、修改稿、定稿)的时间节点,通过事先的规划,为学员提供一种完成任务的提醒与指引,学员需要在时间节点前提交相应的任务,逾期不能完成后续任务。指导教师可以对学员行为进行跟进,并进行相应提醒,保证学员有效运用时间,引领其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

(二)把课程实践教学做实

实践教学在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虽然各门专业课程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执行情况不容乐观。这一问题在学员毕业论文撰写阶段凸显出来,实践教学要求不严格,学员缺乏问题意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会导致毕业论文写作出现困难。把课程实践教学的要求落到实处,首先要加强课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其次教师可根据专业特点及课程要求,探索适合学员特点与工作生活实际的实践教学模式,对学员的实践性作业(如课程实践小论文、调查报告)严格把关,认真批阅,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限期改正,切实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为毕业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的写作奠定基础。

(三)开设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课程

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学员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不知道怎么写毕业论文”,对毕业论文的写作缺乏基本的认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规则里开设有“学位论文指南”课程,但该课程仅为申请学位的开放教育本科专业学员开设的省开必修课。建议在毕业设计环节为所有学员开设该课程的面授辅导,由有丰富的毕业论文指导经验、专业能力强的教师执教,突出该课程指导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把毕业论文写作的理论知识和写作实践结合起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或交叉进行。在向学员介绍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学位论文写作的一般要求、主要环节、写作规范和写作技巧)的基础上,和学员一起讨论他们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相互评价、相互情感激励等合作互助方式加强师生、生生间交流与互动。学员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相互鼓舞和激励,不仅可以帮助学员理解论文写作的知识,获得论文写作的实际帮助,而且还可以弱化在论文写作中的孤独感,增强学员论文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写作知识论文篇6

一、公文写作主体素质的内涵及要素构成

公文写作主体的素质是指公文写作者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先天特质和后天涵养两个方面。其主要特点是:奉命而作,要直接代表机关说话,为机关指导工作服务,必须体现机关和机关领导的意图;贵在实用,公文写作必须情况要真实,观点要实在;同时,公文有其特定的格式标准和写作程序,这就要求体式要规范,此外,公文写作语言要准确、简明、平实。这些特性决定了公文写作的主体必须具备生理、政治、科技文化知识等多方面的素养。这里主要探讨一下构成公文写作者素质的主要要素:生理心理、政治思想理论及文化知识。

(一)公文写作者的生理心理素质

公文写作者生理心理素质是指写作者进行写作所具备的独特、稳定的心理生理品质,就写作者而言,主要包括个人的天赋、气质、性格、兴趣等要素。

1.天赋。我们所说的天赋,首先是指一个人神经系统的正常,无缺陷。正常的先天生理条件对一个公文写作者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也是他后天个人独特心理品质发展的根基。不承认公文写作者天赋对写作的影响是不符合公文写作实际的,也是唯心主义的观点。刘勰曾说:“才由天资”、“功以学成”,(《公文雕龙,体性》)讲的就是天赋与后天增减的关系。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后天的训练无疑是对天赋的成全、补充、完善与合理发展。只有既承认天赋的存在又同时承认后天的培养才是我们应当树立的辨证观点。

2.气质。气质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点在行为方式中的表现,是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人的气质很早就为心理学家们所注意与研究。而与公文写作密切相关则是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关于“纯粹属于人类的类型”的气质划分。他将气质分为思维型、艺术型和中间型三种。思维型的作者适合在逻辑思维的天地里开创他的天地。而艺术型的作者似乎更适合在形象思维的境界里发挥作用。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写作者则属于中间型。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和谐统一,使得中间型作者可以发挥其兼有之优势,融说明、议论和描写、叙述及抒情于一体,成为写作上的“两栖”人才。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者的写作或创作的观点、过程、语言乃至风格。公文写作作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写作活动,要求公文写作者不仅要具有艺术型的气质,以增强公文表达的形象性,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思维型和中间型的气质。

3.性格。公文写作者的性格主要表现在他对外物的感知、认识、推理、判断及感情意志等心理活动中,对公文写作过程中题材处理、主题提炼、文种驾驭、语言表达及个性风格的形成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4.兴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公文写作是种复杂而艰苦的精神劳动,如果没有对公文写作的强烈兴趣,是很难写出佳篇力作来的。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公文写作者的个人兴趣对他写作过程中的材料选择与主题提炼、内容的倾向性和生动性及风格的形成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公文写作者应当具有广泛、持久、深刻、健康的兴趣,才有可能写出好的公文作品来。

(二)公文写作者的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指人的道德观念和思想品质,是反映人的社会聚合力状况的素质,包括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幸福观、责任感、义务感等内容,良好的政治素质无疑是对公文写作者的一个基本要求。首先,道德观念是人的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公文写作者从事公文写作时总会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判生活、人物,衡量是非曲直。作者的立场和信仰决定着公文本身的政治倾向与阶段爱憎,作者的觉悟与人生观、生活态度则直接作用于写作者对问题情况认识评价的正确和深刻程度。可以这样说,优良的思想品质是公文写作者正确地感知、体验、理解和判断分析现实生活的基础。

(三)公文写作者的文化知识素质

人的文化素质,主要是指人在知识、智能方面的素质是后天学习和培养的结果。虽然一个公文写作者的文化素质应该是多方面的,除了政治理论知识、公文写作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有比一般人更广泛的文化知识。如市场经济知识、历史学、地理学、心理学知识及种种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和日常生活常识等等。公文写作者良好的文化素质能扩大公文作品所蕴含的信息量,提高公文反映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二、培养公文写作主体素质的具体途径

培养公文写作主体素质是一项复杂的系列工程,其具体途径主要有:

(一)参加社会实践

“众所周知,社会实践是人类一切认识活动的目的和归宿。公文写作者素质的培养同样离不开社会实践。公文写作者的素质培养只有以社会实践为基础,才能够充分发挥公文这种作为社会管理工具的效用。人民的革命斗争,社会的现实生活首先把我‘塑造’成了这么一个人,然后,我才有可能把我被塑造过程中众多的感受和材料提炼、概括、改造升华成为文学作品。”雁翼的经验说明了社会实践与创作的关系,虽然不是直接针对公文写作而言,但对公文写作还是有一般性的借鉴作用,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公文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创作。从另一方面来说,公文写作者对社会实践生活感受有深有浅,感受能力有高低之别,公文写作是以求真为目标的,要从实践出发,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和问题。总而言之,公文写作者只有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达到公文写作求真求实的目的,除此则别无他途。

(二)加强知识积累

公文写作者素质的培养,除了深入社会生活,坚持社会实践外,还应注重学习,努力扩大自己的阅读面,不断积累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首先要精读公文名篇特别是经典著作,重点是用心钻研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通过对这些著作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公文写作的感受能力,从中学习公文写作方法、体式规范、结构的安排及各种手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学会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提高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

转贴于

其次,精读经典名著还要同广泛阅读结合起来。阅读范围越广,则愈能得到多方面的启迪。通过广泛阅读,我们就能比较判断写作者把握社会事物情况的能力,领略其感受高低。同时,通过反复阅读、鉴赏活动,能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使感官对物的刺激更具敏感性,能尽快地触发感受,刺激情感的宣泄。可见,广泛阅读对提高公文写作者的深厚的写作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培养公文写作者素质的重要途径。

(三)注重自我修养

修养是指一定的知识或艺术水平,是经过长时期磨练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如果论公文写作者的素质,则作为潜在的先天能力对公文写作主体的素质培养更多的是间接性的影响,那么修养作为后天获得的一种水平标识,它对公文写作主体的素质培养则较多的是直接影响,尤其是作者的理论、知识等修养对公文写作主体素质培养的影响最多。

1.理论修养。理论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的实践活动必然是盲目的甚至有害的。公文写作是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活动,同样需要理论的指导。提高修养是建筑理论大楼的“脚手架”。任何一个专业研究领域都有自己的特殊规律,也有其独立存在的理论基础,掌握尽可能多的专业学科方面的基础理论,会大大减少我们从事公文写作活动的困难。

2.知识修养。没有一个有成就的作者是知识贫乏的人。因为作者的知识修养是写作内容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基础而写作的公文,是难以发挥其社会管理功效的。公文写作必须具备三个层次的知识修养:一是专业知识的修养。公文写作内容十分庞杂,涉及多个领域、学科及各项工作。二是体裁知识的修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为适应各种公文内容的需要,公文的体裁也是多样的。三是一般知识的修养。所谓一般知识乃指人的社会经验和生活常识及对历史典故、民生风情、奇闻轶事等的了解和熟悉。这些知识看似不大重要,与公文写作似乎也没有多大关系,但往往是公文不可缺少的辅助材料,有时这些知识对公文写作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3.法律修养。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公文写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法律性。这就要求公文写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为此,提高公文写作者的法律修养,已成为当务之急。可采取脱产、半脱产学习,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培训,使公文写作者的法律素质得到迅速提高,使他们在公文写作中能自己遵守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四)善于搜集,增强对已有知识的感知

搜集能力对于公文写作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搜集了解丰富的已知真理,才可能避免无效劳动和避免重复别人已经发现和解决的问题。对收集的材料加以概括归类、加以比较分析,才可能发现新问题,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古人云:“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即此意思。搜集不是对已有知识经验加以复印、录制,也不是对既有知识简单摘录。可见,搜集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能增强对已有知识经验的感受。搜集应做到以下几个结合:

一是专题搜集和广泛搜集相结合。广博与专深,是进行搜集时首先要处理好的一对关系,专题搜集是建立在广博搜集的基础上,只有对有关资料知识进行广泛的涉猎,才有可能进行深入的专题搜集。广泛搜集与专题搜集是相辅相成的。广泛搜集会相应地丰富专题搜集,而在大力进行专题搜集的同时,也注意其他门类知识的采撷,这往往导致发现专题项目与其他门类知识的神妙联系,在二者相互撞击中闪烁出创造的光芒,形成深刻而奇妙的写作灵感。

二是抄录与转述相结合。各种名篇浩如烟海,各类刊物缤纷杂陈,为储存资料,可采取抄录式和转录式相结合。当然,进行搜集时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抄录式搜集可以只抄录几句,也可大段式整留抄录。若公文篇幅过长,可进行转述,转述尤其应注重其完整性,更应准确地把握公文的思想观点和逻辑思路,特别同一论题而观点又对立时,还有必要简述公文的论述环节。这样有助于自己积极思考,予以争论。这样,转述对象便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感知的内容就非常强烈而丰富了。

三是征集与分析相结合。征集作为收集资料的重要途径,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征集可培养公文写作者的多种素质能力,以征集搜集资料,方法简易,并且能了解每一个资料提供者对资料的主观态度,这对收集者对资料的体会也就更加全面深刻。因此,资料汇总后必须尽快进行综合分析,写出研究成果。在征集过程中,面对四面八方汇集的资料,面对各种各样的资料提供者对问题的感受,收集者也会产生新的灵感,从而增强公文写作素养。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公文写作者主体素质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即可解决的事情,它与公文写作的实践相始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培养公文写作者素质的具体途径和形式也会得到不断的发展,有待我们在公文写作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将之升华概括成有益于公文写作实践的理论。 参考文献

[1]路得庆.作家谈创作[M].花城出版社.

[2]沈从文.沈从文文集[M].花城出版社.

[3]季水河.秘密心理学[M].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

[4]李秀.应用写作学教程[M].

[5]巩重起.政治学通论[M].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

[6]张文轩.秘书之友[M].

写作知识论文篇7

一、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主要存在的原因有专业特殊性,其次是现在的学生写作能力薄弱。音乐专业属于艺术学科的一个分支。在考入高校时,文化课的录取分数线较低。而入校后,学生通常只注重演唱演奏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在对《艺术概论》《中西方音乐史》《音乐教学法》《民族民间音乐概论》等这样的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学生普遍学习热情不高。这样的学习态度导致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普遍理论功底不够深厚和扎实,同时又缺乏文字功力的训练,因而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上常常难以驾驭。现在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导致学生平时练笔的时间少,而教师灌输为主要教学方式,必然导致学生写作能力方面的欠缺。

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策略

1.加强学生对论文写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毕业论文(设计)应该是实现培养目标、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检验学生是否具备较强的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1]对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专业课的特殊性,学生普遍出现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而轻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一个只会演奏、演唱而不会表达文字的人,不能算合格的音乐教师或音乐科研工作者。毕业论文的撰写不单单是一次简单的写作过程,重要的是通过撰写论文,可以使学生掌握如何收集、整理和利用资料,如何利用图书馆检索文献资料,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是一次系统的实践机会。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加深和巩固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并使他们把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实际合理选题

正确而又合适的选题是决定文章内容和价值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往往直接决定论文的成败。毕业论文的选题首先要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能够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毕业论文的选题要把握“适中”的原则。本科生在校期间掌握的多是基础知识,知识面和掌握的深度都有一定的局限,选择的题目一般来说,宜小不宜大,宜窄不易宽,应尽量结合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和实践,并能体现教学与科研的统一。另外,学生要充分考虑并确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兴趣浓厚,研究的欲望就强烈,写作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3.夯实专业基础,提高写作能力

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除了专业技能的学习以外,还要积累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人文素养知识。作为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启发学生对音乐学的学习兴趣和探知热情,有意识地加强科研方面知识的讲授。在有些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例如音乐史课、教法课、欣赏课等等,可以采用写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训练学生提炼论题、组织材料、运用论据、论证问题、阐述观点等的论文写作能力。另外,在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上,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留一些具有延伸性的,能融合相关课程的思考题,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

4.开设“音乐论文写作基础课程”

针对毕业生在论文写作的相关知识和技巧训练方面缺乏应有的实践经验,应开设音乐论文写作基础课程,系统地向学生讲述音乐论文从选题、资料收集和整理、撰写论文提纲、撰写初稿及论文修改到文论答辩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全面地掌握撰写毕业论文的技能和方法,以解决毕业论文的写作和答辩中所遭遇的诸多问题。

5.积极发挥教师指导作用

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平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保障。首先要建立一支年龄、学历、职称、师生比结构均较为合理的教师队伍,做到有足够的指导教师以及指导教师有足够的精力指导毕业论文。其次,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从审定论文题目,指导学生搜集和阅读有关参考资料,确定题目,拟定提纲,一直到初稿至终稿的写作,都应发挥监督指导、启发促进的作用。通过毕业论文写作的教学实践过程,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科研方法与思路,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撰写毕业论文既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理解水平和运用能力的检验,也是大学生开始从事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实践的初步尝试。要提高音乐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首先应对学生进行重视毕业论文写作的教育;其次,要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人文素养知识的根基,在平时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写作和科研能力,对进一步提高音乐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俊辉.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03期(15).

[2]傅利民.音乐论文写作基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写作知识论文篇8

一、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艺术学科中,音乐专业属于一个分支,而钢琴专业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由于学生具有较为薄弱的写作能力,进入高校前,文化课成绩相对不高。学生往往只重视训练演奏的技巧与技能,在学习《音乐教学法》、《中西方音乐史》和《艺术概论》时,不具备较高的学习热情;导致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不具备扎实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同时文字训练的功力欠缺;在写作毕业论文时,觉得难以驾驭。而当前的教育环境和方式,又使学生在平时没多少时间去练笔。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又主要采用灌输式,这样势必会造成学生欠缺写作能力。

二、提高钢琴专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一)提高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重要的手段,毕业论文能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培养,对学生运用各种技能和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的能力进行检验,进而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由于钢琴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着轻理论知识的学习,而重视训练技能和技巧。如果一个人不会用文字去表达,而只会演奏,他就称不上是一个合格的音乐科研工作者或者是音乐教师。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并非是简单的写作,而是通过这个过程,帮助学生学会对资料的利用、整理、搜集和使用,学会图书馆中文献资料的检索,作为一个系统的实践机会,能对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更好的了解。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专业知识,进而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结合实际,对选题合理选择

对文章的价值和内容起决定性的关键环节,就是选题是否合适和正确,它对于论文的成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首先,选择毕业论文的题目,应与培养目标相符合,这样才能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检验;其次,要遵循适中的原则来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在学校期间,学生仅仅是掌握钢琴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弹奏技巧,但在深度和知识面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这样题目的选择上,宜窄不易宽、宜小不宜大,需要尽量与本专业的实践和相关知识相结合,对科研与教学的统一性予以体现;最后,学生所确定的研究领域,应是自己感兴趣的,有强烈研究欲望的,这样就容易获得写作上的成功。

(三)夯实专业基础,使写作能力获得提升

钢琴专业的学生不仅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更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点一滴的培养人文素养知识和专业的理论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也要对学生钢琴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进行启发,有意识的讲授科研知识。同时在一些欣赏课、教法课和音乐史课的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写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对学生论文写作能力进行训练,如对观点的阐述,对问题的论证、对论据的运用和对材料的组织等。同时,在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上,要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多给学生留一些思考题,能对相关课程进行融合,并具有一定的延伸性,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强化,主观能动性增强,进而使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四)对“音乐论文写作基础课程”进行开设,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针对钢琴专业的学生在写作论文时实践经验和写作技巧欠缺的现状,应对音乐论文写作基础课进行开设。对钢琴论文从选题、整理和搜集资料,论文提纲和初稿的撰写以及修改和答辩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讲授。使学生能对论文撰写的方法和技巧全面的掌握,对答辩和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能够灵活的解决。

(五)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充分发挥教师指导作用

使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就是提高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首先要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师生结构、职称、学历和年龄相对合理,能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有足够的精力去指导;其次,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指导教师从论文题目的审定,相关参考资料的阅读和搜集、题目的确定、提纲的拟定以及写作初稿和终稿,都要发挥促进启发、监督指导的作用,使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三、结语

钢琴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既是检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理解水平,也是大学生初步尝试研究实践和工作设计的过程。为了使钢琴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获得大幅提升,就要对学生论文写作技巧提供有效的指导。学生应高度重视论文写作的重要性,既要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又要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锻炼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写作水平,这样会对论文质量的提升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初昌雄,周辉.大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1).

[2]郑琳.大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存在问题及对策[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04).

[3]黄春梅.本科毕业论文不宜取消――对武汉四所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撰写现状的调查[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1).

写作知识论文篇9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应该转关注成品为关注学生在习作时的认知活动。当代国外写作学者已经十分深刻地指出,语言生成的活动是一种写作思维的活动过程:“在整个写作中,写作和思维是同时产生的,写作的过程也就是思维的过程。”①因此,当作学研究与写作教学的本分应该放在写作思维上。元认知的提出无疑暗合了写作学的这种要求,所以,元认知应该适时地引入写作教学。

“元认知”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社会认知发展心理学的创立者、斯坦福大学教授约翰・弗拉维尔提出的。他认为,元认知(meta-cognition)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包括对自我的认知能力和对当前正在发生的认知过程的认知,以及对二者相互作用的认知。②也就是说,元认知可以被广泛定义为任何以认知对象和结果为对象的知识,或者是任何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它之所以被称为元认知是因为其核心意义是对认知的认知。③

元认知的概念传入国内后,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在教学中运用元认知也成为广大教育家密切关注的问题,元认知在每个学科领域都能发挥较为强大的作用,在写作界,也有部分学者引入元认知进行写作教学。刘登文在《元认知在写作活动中的作用及培养方法》一文中提出:在写作教学中进行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不仅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并提高学生作文的基础等级,更重要的是这种培养中包含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温梅等人在《元认知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一文中指出:写作教学中,启发学生获得并掌握正确的元认知知识,是形成作文能力的基础;丰富学生的元认知,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内驱力;指导学生调节和监控写作过程,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核心。魏光虹在《元认知理论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中提出:运用元认知理论指导作文教学设计,最成功的一点就是指导学生回到自然思维,回到生活的本源,感受生活,反省自己,主动地调节自我与外界的关系,从而激发出思维的火花,激活创作热情。马建梅的《基于元认知理论的写作及写作教学》这样阐述元认知在写作过程中的作用:写作过程中的元认知其实质是对作文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调节,它表现在写作主体根据命题的要求,选择适宜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监控作文活动的进程,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地相应地调节写作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无论学生认知的内容是什么,学生的元认知水平越高,对这一认知的具体操作过程的支配、控制、监督和调节作用就越强。把元认知和作文教学相结合,就会形成一种较高层次的带有策略性学法,它会指导学生总结对学习对象调控的方法及对自身学习过程的认识。在我国学者的研究中,大多数人把元认知引入作文教学只是单纯地把元认知的结构以公式的形式代入写作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元认知知识、丰富学生元认知体验、在写作时进行元认知监控。这样的研究只是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并没有把元认知与写作真正地结合起来。元认知与写作的结合不应该只是理论上的借用概念,而应该贯穿到写作过程的方方面面,在写作实践中让学生通过自己对元认知的理解,生成各自的写作元认知的定义,从而在实践中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在本文中,笔者定义的写作元认知为:写作元认知是主体对自身写作活动的认知,包括对自我写作能力的认知和对写作过程的认知。具体地讲,是指写作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写作能力、写作目标、写作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同时又是写作主体对写作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

元认知在写作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元认知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写作主体在写作过程中的主宰作用

作文教学是一种十分特殊的心理过程,是师生双方以作文为中心进行的教与学的协同活动过程。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只是主导者,真正的写作主体是学生,是变化的内因,因此学生认识自己的写作过程,调节自己的写作策略或写作过程就显得十分重要。可以说,元认知是学生能够清楚了解自己作文的“指明灯”。它使学生不仅思考为什么写作、如何写作,而且监控写作过程,反馈写作水平等。元认知的结构、特点和实质等决定了它在学生写作活动乃至个体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智力的核心成分,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还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使学生不断改进自己的写作策略,这正是元认知核心功能的体现。元认知恰好为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提供了重要手段,可以说元认知的培养与主体性教育相辅相成。它能提高学习认知效率,快而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而将“元认知”这一概念引进到作文教学中后,学生不再把写作作为一个受命而作的过程,而是写作主体自由地抒发自己感情的一种方法,从而意识到写作主体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写作活动成败的关键是写作主体的修养、能力、学识、思维、情感、审美、经验、体验等各种因素形成的一种合力的大小。要提高主体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就必须先从全面提升主体的综合素养入手。一种是通过有意识、有目标、有计划的学习和体验获得提升,另一种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感受和积累,获得提升。当元认知引入到作文教学,学生意识到自己主体地位的重要性时,就不仅会在写作过程中自觉运用元认知,在日常生活、课外阅读时也能下意识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提升自己写作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在学生一系列准备活动中就已经展开了。

二、元认知能够培养学生清晰的作文目标意识

只有知道自己在朝着哪方面努力,并且明确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学生在写作训练中才会有动力,有效率。在作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不仅会大大提高学生对自我作文水平的认识程度,更会使学生明晰自己每次作文想要达到的目标,在对自我作文水平和作文目标认识的基础上,学生能在学习中依据自身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作文策略和思维策略,并针对目前的不同的作文任务和作文素材选择最恰当的作文方法和技巧,以保证提高作文学习的效率。例如,明确自己在某个阶段的作文学习方向:或在语言方面努力,或在文章结构方面下功夫,或是摸索合适自己的作文体裁等。

三、元认知有助于写作客体的生成

写作客体指进入写作主体视野并激发起写作欲望,经过写作主体加工改造后成为写作行为描述对象的客观世界。写作是从认识写作对象开始的,把元认知主动运用到写作中的学生,面对大千世界能够有意识地把别人忽略的细节纳入到自己写作客体的范围之内;在写作过程中,面对众多的写作客体,懂得元认知的学生能够抱有一定的写作目的去认识事物,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选取最符合文章观点的客体,写出更加生动的文章。

四、元认知能够提高学生作文过程中调控思路的能力

影响作文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写作主体对作文本身的认识水平及其对写作过程的把握和控制能力。因此,学生对写作活动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调控是构成写作能力的两个重要元素,这两个重要的元素恰恰暗合了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也就是说,元认知能够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尤其是作文过程中调控思路的能力。元认知监控表现在学生根据写作的要求,选择适宜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监控写作活动进行的过程,不断取得和分析反馈信息,及时相应地调节自己的写作过程,坚持或改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学生主动地进行自我反馈是非常重要的,它使学生能及时发现写作进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相应的调节,从而减少写作时的盲目性、冲动性,提高写作活动的效率与成功的可能性。

如果把写作活动的过程分为聚材、构思、表达和修改四个阶段,那么写作主体在每个阶段就都发挥着这种主宰作用。元认知引入写作教学之后,学生能有意识地在聚材、构思、表达和修改,进而每一个阶段都知道自己在朝哪方面努力,并且明确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学生在写作的每个环节中才能有的放矢,有利于监控自己的行为。能够把元认知自觉运用于写作过程中的学生,在聚材过程中因为明确了作文的目标所以在选材时能够选取充分展示个人独特经历、突出人物个性的材料,还能在生活中、阅读的作品时有意识地发掘写作客体,使之成为适合作文的材料;在构思过程中元认知能够帮助学生设计完整的写作蓝图,从内涵到体式对写作进行全面的预构,即梳理思路,描画轮廓,构建框架,并策划可操作的程序;在表达过程中元认知又能够帮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对构思中孕育的“雏形”进行更为传神的表述和更为准确的传达,能够根据作品想要达到的效果驾驭语言、选取适合的表达方式;在文章完成后,元认知还能够帮助学生根据主题对文章进行增补、删减以收到最好的效果。

元认知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十分重大,不仅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提高作文水平,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拥有学会学习的能力。当学生主动运用元认知策略进行写作时,它的作用就会潜移默化地迁移到语文教学的其他领域,进而在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调动并发挥接受教育个体的主体性。因此,重视并研究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注释:

①[美]唐纳德・奎德语,转引自裴丽娜主编.当代国外语文教学.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179.

②J.H.Flavell.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A new area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inquiry.American Psychologist,1979,34:906-911.

③J.H.Flavell.Cognitive development(2nd ed.)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Prentice-Hall,1985:140.

参考文献:

[1]董奇,周勇,陈红兵.自我监控与智力.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2]李晓东.成就动机与学业求助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

[3]阎立钦,倪文锦.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姜英杰.元认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周勇.元认知监控的研究方法.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3).

[7]姜英杰等.析元认知的基本涵义.中小学教育管理,2004,(4).

[8]马建梅.在写作教学中运用元认知知识的意义.理论探索,2005.

[9]邵志芳.认知心理学:理论、实验和应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0]刘登文.元认知在写作活动中的作用及培养方法.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9).

写作知识论文篇10

从高一开始,我就按照“习得知识——形成能力——提升思维”这一理念安排作文教学,着手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倾力打造:

一、讲清知识,明辨文体

根据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必修1、必修2和必修3、必修4的作文教学要求,着重对学生进行文体特征训练。必修1、必修2安排了8个单元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解说记叙文的写作要点,必修3、必修4也安排了8个单元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讲解了议论文的写作要求,只要认认真真把这些文体知识在写作教学中落到实处,加之反复训练,学生掌握记叙文、议论文各自的文体特征不是什么难事。近几年江西高考作文对文体要求非常严格,去年试卷要求在记叙文和议论文这两种文体中任选一种写作,今年则干脆明确规定只写议论文,而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明确规定不符合文体要求应在及格分以下得分,因此训练学生获取不同文体的写作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二、读写结合,习得知识,在阅读的基础上归纳写作方法,教给写作知识

传统作文教学往往是写作知识的讲解游离于阅读之外,只是老师静态灌输写作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主动参与。我在作文教学时一反过去静态传授写作知识的教授方法,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习得写作知识。作文教学时依据各写作单元知识讲解侧重点不同,有针对性地选取文质兼美,学生又比较熟悉的且蕴含着单元写作知识的文本材料,在学生对文本材料进行充分阅读有了感性认识之后,再归纳出其中隐含的写作知识和方法。在解读写作知识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自主习得和自主感悟,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重视让学生自身获得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知识。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又能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掌握写作知识。如为了让学生弄明白“想象”这个概念,我这样安排课堂教学:

1.请同学们阅读《荷塘月色》中“月色下的荷塘”的一段描写,并简要分析这段文字的特点。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明确:这里的“羞涩”“的裙”“袅娜”“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歌声”等,都是作者看到月色下的荷花、荷叶并根据其特点而产生主观想象。借助新奇的想象这一写作手法,朱自清先生把月光下寂静的荷塘写得如此富有生气,十分迷人。

3.归纳: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成新形象的过程,它是对不在眼前的事物而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或者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综合而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过程。想象,植根于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中。想象尽管以客观现实为基础和源泉,但也可以是现实中从未存在或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事物的形象,因而想象又具有虚构性的特点。

三、注重训练,教会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知识进行写作训练,巩固学到的知识,形成写作能力

光是对知识有了感性认识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要借助大量的训练让学生理解和巩固这些知识,形成写作能力。如为了让学生掌握论证方法中的例证法,这样安排教学内容:

(1)了解知识

例证法也叫事例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它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事实强于雄辩”,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使用例证法要注意三个环节:选例、叙例、议例。

选例:①要紧扣论点选择事例;②选取的事例要准确、真实、新颖。

叙例:①叙述事例应紧扣论点,有所侧重,剔除与论点无关或与论点关系不大的内容;②用简练的语言对材料进行概括,一般不用描写性的语句。

议例:就例说理,即围绕着论点对事例进行分析,引出材料与论点之间的联系。

(2)强化训练,形成能力

讨论1:下面这则材料是否符合例证法使用的要求?

善待生命是智者的选择。司马迁身遭酷刑,蒙受着巨大的耻辱,在他们生活的那个年代,人们视人格高于生命,但他没有选择结束生命,而是隐忍苟活,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著《资治通鉴》。正是对生命的善待,成就了一位文坛巨匠;正是对生命的善待,生命才得以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讨论2:下面这则材料能不能作为事实论据论证“善待生命”的观点?请按例证要求改写这则材料。

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最感人节目《千手观音》领舞邰丽华两岁时就失去了听力。没过多久,她甜美的歌喉也关闭了。那以后,她陷入了无声世界,自己却茫然不知。直到5岁,幼儿园的小朋友轮流蒙着眼睛,玩辨别声音的游戏,她才意识到自己与别人不一样,她伤心地哭了。7岁时,父母将她送入市聋哑学校学习,在聋哑学校,她爱上了舞蹈,父亲送给她一双白舞鞋,更坚定了她学习舞蹈的决心,她15岁开始正规的舞蹈训练,从此,舞蹈成了她看得见的彩色音乐,也成为她表达内心世界的美丽语言。由于听不到音乐,只能靠教练的手势和自己的感觉去跳。训练中,身上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的,她怕母亲看见心痛,夏天总是捂着一条长裤子,有一天,妈妈趁女儿午睡时,悄悄地卷起她的长裤,震惊地发现女儿腿上伤痕累累,而邰丽华却笑着指着自己的胸口告诉母亲“我喜欢跳舞,一点儿也不觉得疼”。正是凭着这种坚韧的意志,使她在众多的舞者中脱颖而出。她是一个平凡的舞者,生理上的缺陷曾使她自卑过,然而正是凭着对命运的不屈,对生命的善待,她舞出了生命的华丽乐章。

讨论3:下面这则事例符不符合例证法使用的要求?请分析原因。

对待生命,有不同的抉择,项羽的乌江自刎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打了败仗后跑到乌江,本来他是可以乘坐渔船逃回江东的,但他放弃了。因为他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结果他选择了自刎。他的死成全了他的尊严,成全了一代枭雄的气节。由此可见,看重自己的尊严,甚至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讨论4:这则事实论据缺少论证部分,请给他补上。

海伦·凯勒在一岁时,因病导致失明,并且又聋又哑。她的脾气变得非常暴躁,后来在家庭教师苏丽文小姐耐心教育下,她了解每个人都很爱她,她不能辜负他们对她的期望。她发奋学习写作。当她的第一本著作《我的一生》出版时,立即轰动了全美国。海伦·凯勒虽然身体残缺,但是她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大学学习。以后还致力于从事教育残缺儿童的社会工作。她是善待生命的楷模。

以上四道训练题都是要求学生运用“例证法”的相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强化训练,让学生对“例证法”的三要素“叙例”“析例”“议例”有了准确而全面的理解,并运用“例证法”来写作议论文。

四、重视讲评,提升思维

通过学生按照单元写作要求评价同学习作的训练,提升学生分析评价的思维品质。习作讲评是形成学生写作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环节,我认为讲评是否到位,对能否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影响非常大,可有些老师往往不看重这一过程,更有甚者干脆忽视这一过程。具体操作如下:

1.每次作文讲评时,从学生的习作中精选出切合本单元写作知识要求的有代表性的习作,如本次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的作文或立意、语言、结构、写作手法等方面有特点的优秀习作六到八篇,在讲评的前一天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读习作,并按单元写作知识要求给每篇习作写上30~50字的评语。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评价,通过自评这一系列的强化训练,进一步巩固写作知识,提高学生分析评价的思维品质。

2.讲评习作。教师先对习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点评,然后请同学们自己自选例文说说自己的评价,并结合习作的内容谈谈这样评价的理由,充分发挥学生在作文评价上的主体作用,以提升学生自我分析和评价水平,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老师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从单元要求的角度对这些例文进行综合评价,指出文章的优点和不足,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方向。

五、强化提高,提升能力

写作知识论文篇11

政治理论功底,是说秘书应当懂一点儿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知识。有些人觉得企业秘书懂不懂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对其工作并没有多大关系。我认为这个看法不大正确,我倒觉得秘书必须要懂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这是秘书功底基础的基础。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因为秘书是需要有一定思想水平和理论水平的,否则无法把文章写好,而哲学和政治经济,是秘书提高思想水平和理论水平必不可少的知识。我年轻的时候在这方面没少下工夫,主要靠自学,看一些教科书,涉猎一些原著,由于文化低,好多问题弄不明白,但有一股钻劲儿,硬啃,逐渐明白了一些原理。现在回过头看,没有白学,对我做好秘书工作起到了终生受益的作用。所以我劝搞秘书工作的朋友,在学习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上应当下一番大的工夫。

逻辑思维功底,是说秘书要系统的掌握逻辑知识,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一个文章写得好的秘书,他的脑袋肯定逻辑思维能力很强,所以我觉得逻辑学知识就向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知识一样,是秘书缺不了的一门知识,也可以说是秘书功底基础的基础。我在当年念“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的时候,有一门教材,叫“形式逻辑”,我学得津津有味儿,虽然很抽象生涩,但细细咀嚼,真是味道好极了,我后来的写作水平能够不断提高,“形式逻辑”实在是功不可没呀!所以我希望做秘书工作的朋友,一定要好好的学学逻辑学知识。

政策法规功底,是说秘书要熟悉与本企业有关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行业政策和与本企业有关的基本法规、特定法规。举个例子说吧,如果你在电信企业做秘书,就要了解熟悉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和重大决策,就要了解熟悉信息产业政策、通信行业政策、电信体制改革政策,就要了解熟悉“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公司法”、“电信条列”等。只有掌握了这些东西,你才能保证所写的文章有正确的政治性和有“政治高度”,并且使文章符合法律法规所设定的“游戏规则”。很难想象,一个“政策盲、法盲”的秘书能把文章写好,所以,政策法规知识是秘书应当掌握的必要知识。

企业经营管理功底,是说秘书要有丰富的企业经营管理知识。这方面的知识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一般的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知识,这里面也包括现代企业制度知识;另一部分是你所在企业的经营管理知识,比如你在电信企业,就要有电信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在其他的企业,就要有其他企业经营管理知识。这个方面的知识越丰富,对把文章写好越有好处。因为你在企业当秘书,所写的文章都是有关企业经营管理的事情,如果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很缺乏,是无法把文章写好的,所以,学习企业经营管理知识,也是秘书的必修课。

写作知识论文篇12

引言

英语写作历来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同时也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互动写作论和社会建构写作论认为,写作是把自己的论点和想法传递给读者的行为活动,若不对写作产生需求,那么就很难写出优秀的文章。而学生在英语写作时,大部分是出于完成一项任务或作业的想法。这种想法就反映出英语写作的一个重要缺陷――缺乏“读者意识”。著名修辞学家Bruke(1969)曾提出,写作时,最核心的应是明确内容是写什么,表达何种思想和观点,当明确目标后,再确定阅读对象,即写给什么读者看。这样,写作者只需把要表达的观点、思想向理想中的读者表达清楚就可以了。本文针对上述讨论,探讨英语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对读者意识的关注程度;研究读者意识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力;并提出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加强学习者对读者意识的认知来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方法和思路。

一、读者意识

读者意识是指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对读者信息需要的关注(Kirsch & Roen,1990)。早在2000多年前,Aristotle就已提出演讲中应把读者视作一个关键因素来考虑,强调为使读者更容易接受演讲者(作者)的观点,应对读者进行分析。随着当代修辞学的发展,美国修辞学家Burke提出了“同一理论”,此理论把读者放在了首要位置,他认为读者是存在于写作活动中的,是写作者必须考虑的因素。为实现交际目的,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必须不断寻找自身与读者在情感、思想、理智、态度等方面的统一。

语言学家Berlin(1984)曾提出,在教师教授写作的过程中,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考虑以下四个因素:(1)读者(reader);(2)作者(writer);(3)行文中的语言渊源(sources of language in written texts);(4)写作内容的真实性(reality and truth)。可见读者在写作中的中心地位已受到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

在写作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读者意识和认知的重要性已受到了关注。在最初的“过程写作理论”中完全将作者看作是一个创作者,把写作看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该写作教学模式把写作分为8个步骤,这样表面上使写作教学拥有良好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此后发展起来的“互动写作理论”把写作看作是“与读者的对话”,因为阅读文章本身就是一方与另一方的对话。教师要求学生把他们的标题、论点、论据、文章结构清晰地展现给读者,这正是互动写作理论显现出来的实践作用。目前的“社会建构主义写作论”认为,写作是作者针对某一特定读者和语言环境的社会行为。因此,文章的语言、结构、形式等都来源于差别各异的语区,而非作者自身的发明创造。如果文章作品想获得某语区的接受和认可,那么它一定要遵循和了解该语区的表达特点,而不同的语区正是由不同的读者构成(Ivani,1998)。从以上写作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中可以发现,随写作理论的不断发展,对读者的关注程度也正在逐步提高。“过程写作论”对读者的关注度较少,它把写作行为看作是单纯的个人行为,写作过程也被单元化、过程化,从而形成了以作者为中心的写作教学方法。“互动写作论”和“社会建构主义写作论”则侧重关注读者在写作中所起到的作用,他们不仅把读者视作接受者,还视作写作过程的参与者。但是,作为和语言、语境密切相关的读者还是时常得不到应有重视。因为读者在写作过程中并不总处于被激活的状态,仅仅在某一特定语篇或运用某些修辞时才被想起(Kirsch & Roen,1990)。

二、写作者的读者意识

写作是人类有意识地使用语言和文字来纪录资讯、表达意向,通过所表达的意向和信息来影响读者的一种行为活动(蔡基刚,2001)。从表面看,似乎写作是由写作者决定,与读者无关,读者是被动接受的位置。实际上,文章只是写作活动的结果,而写作活动的价值则要通过文章的可接受性和可读性来实现。任何一个写作者同时也拥有读者的身份,这一点作者在写作时必须要意识到。当写作者在写作中创作语言、描述形象时,他读者的身份也会同时出来检阅作者的创作和描述。(黎保荣,2007)。

由此可知,写作者的读者意识就是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读者身份。他和现实中的读者不同,现实读者的阅读是被动的,阅读的是已经完成的文本,而作者的阅读身份是主动的,阅读的是未完成的文本,阅读不是写作的结束,而是写作的进行。写作者的读者意识可以归纳出以下三个特征:(1)同时性,写作者既是作者也是读者。(2)异构性,一方面是写,另一方面是读。(3)同质性,阅读也是一种形式上的创作。“写”侧重生产,而“读”侧重检阅。作者创作作品的过程同时也在阅读作品,这种阅读中形成的潜意识会在创作中来检验和指导作品的完成,这两种阅读在写作过程中是同步的,是领悟旧阅读与创作现时作品的融汇(黎保荣,2007)。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应对写作者的读者意识予以重视。

三、读者意识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读者是写作的动力源泉。心理学家Edward Deci(1996)曾提出,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学习的动机是内在动机,获得他人的赞赏、认可则是外在动机。作者通过文章表达思想、观点并与人交流是内在动机;同时通过文章获得读者的认可、赞赏属于外在动机。培养读者意识,不仅利于激发写作的内在动机,而且利于激发写作的外在动机。

读者意识对写作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具体可分为三步骤。第一步是选材,树立读者意识有利于学生选取合适的写作素材,只有知道读者是谁、读者是否了解文章的话题之后才能知道写作的目的,才能筛选出对写作有用的素材。第二步是谋篇布局,就是将前一步中搜集到的素材组织起来,并加以合理衔接和论述,使文章成为一个完整的逻辑整体。这一步骤,读者的思维模式会影响文章布局、衔接、论述的逻辑顺序。如:中国读者是螺旋型思维模式,进入主题前习惯先做铺垫;而西方读者是线型思维模式,通常会开门见山、目标明确、直切主题。因此,在写作的谋篇布局阶段作者要充分考虑不同读者的思维方式。英语文章所面对的读者通常是西方读者,因此,作者应该遵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来写文章。读者的认知水平对文章的谋篇布局也起很大影响作用。若读者对文章的题材不熟悉,作者就应该在论述要点时,进行提前说明或解释。例如,在西方新闻写作中,对写新闻有一个遵循为读者服务的做法:读者最想知道的最先说,想知道的接着说,还想知道的继续说,不想知道的就不说。这些说明了服务意识对写作的有利影响。写作的第三步是修改。虽然修改是在文章初稿完成之后进行,但此阶段在整个写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读者意识在该阶段就是指导写作者依据读者的反应、反馈信息进行修改,即是否使读者认同并接受你的观点,Burke(1969)曾提出,寻求并争取与读者最大程度的统一。

四、读者意识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读者意识在改进英语写作教学和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根据前文的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改变传统单一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加强对读者意识的理论学习

目前,在写作课上,教师习惯先向学生灌输写作理论,虽说这些理论不缺乏精华之处,但老师传授理论的目的总是指向应试写作,为学生讲解应考作文的写作对策,剖析文章结构,建立写作模板,有的甚至要求学生背诵经典范文,进行仿写(许恒,甘文凝,2007)。其实要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读者意识,首先要弥补相关写作理论教授的缺失,使学生能真正从理论的高度认识读者在写作过程中的意义与重要地位。对学生而言,读者意识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因此,教师在写作课上应加强对读者意识的理论学习,阐明培养读者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读者意识实际上是一种观念,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观念,并意识其重要性,教师们在教授写作时可给学生提供同一个话题文章进行论述,但由于针对不同的读者群,而风格迥异,以此来帮助学生们充分意识到读者意识在写作过程中的作用。

(二)改变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扩大文章的读者群

首先,教师应以读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写作训练,认真阅读学生的文章,把自身的阅读体会反馈给学生,从而强化学生的读者意识。值得一提的是,文章阅读中的教师评语与读者阅读反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重在以“师者”的身份从具体语言点和文章结构等角度对文章加以评阅和指导,而后者则重在以“读者”的身份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表达进行信息反馈,体现了读者与作者间的平等交流(李莉文,2011)。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始终意识到他背后有读者,意识到写作是他在跟读者进行心灵间的交流,从而在写作构思中把读者因素包含进来。这样能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会组织与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鼓励学生发表文章,激发写作动力

缺乏读者反馈使学生体会不到写作的价值,不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而发表文章是学生面对真实读者的有效途径。发表途径可以丰富多样,教师可鼓励学生向各类杂志报刊投稿,实现作者与读者间的真实互动。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将文章传到自己的博客、空间、论坛,或者通过教师把学生的文章在班上公开朗读、展示等。学生的文章一旦被公之于众,便拥有了读者。学生普遍十分关心来自读者的肯定或批评、否定意见,这样,写作时就会全心投入,尽量发挥自身的最佳水平,而这就是“读者效应”。让学生置身社会这个写作的大环境中,了解读者需求,对学生树立读者意识与提高写作水平都是大有益处的。

五、结语

读者意识的建立和运用是一个长期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不断的语言学习,逐步掌握和运用深层次的语言表达特点和使用习惯。英语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可有意识地从读者意识角度培养学生对写作的把握能力,引导学生从读者意识的角度积累写作技能,有意识地运用读者策略,合理构思。总之,读者意识的认识和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并为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一个实际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Bruke,K.A Rhetoric of Motives.New York:Cambidge UP,1969.

[2]Berkenkotter,C.&T.Huckin.Genre Knowledge in Disciplinary Communication:Cognition/Culture/Power.Hillsdale,N.J.:Lawrence.Erlbaum,1995.

[3]Berlin,J.A.Writing Instruc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American Colleges.Carbondale,IL:Southern Illinois UP,1984.

[4]Connor,U.Contrastive Rhetoric:Cross-cultural aspects of second-language writing.Cambridge:Cambridge UP,2001.

[5]Corbett,J.“Contrastive Rhetoric and Resistance to Writing.”Contrastive Rhetoric Revisited and Redefined.Ed.Clayann Gilliam Panetta.Mahwah:Lawa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0:34-36.

[6]Edward Deci.Why We Do What We Do:Understanding Self-Motivation.New York:Penguins Books,1996.

[7]Ivani?,Roz.Writing and Identity.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8.

[8]Kirsch,G.&D.H.Roen.A Sense of Audience in Written Communication.Newbury Park,CA:Sage Publications,1990.

[9]蔡基刚.英语写作对比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0]黎保荣.论“作者的读者身份”.山西师大学报,2007(5):93-96.

写作知识论文篇13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041-02

引言

英语写作历来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同时也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互动写作论和社会建构写作论认为,写作是把自己的论点和想法传递给读者的行为活动,若不对写作产生需求,那么就很难写出优秀的文章。而学生在英语写作时,大部分是出于完成一项任务或作业的想法。这种想法就反映出英语写作的一个重要缺陷――缺乏“读者意识”。著名修辞学家Bruke(1969)曾提出,写作时,最核心的应是明确内容是写什么,表达何种思想和观点,当明确目标后,再确定阅读对象,即写给什么读者看。这样,写作者只需把要表达的观点、思想向理想中的读者表达清楚就可以了。本文针对上述讨论,探讨英语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对读者意识的关注程度;研究读者意识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力;并提出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加强学习者对读者意识的认知来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方法和思路。

一、读者意识

读者意识是指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对读者信息需要的关注(Kirsch & Roen,1990)。早在2000多年前,Aristotle就已提出演讲中应把读者视作一个关键因素来考虑,强调为使读者更容易接受演讲者(作者)的观点,应对读者进行分析。随着当代修辞学的发展,美国修辞学家Burke提出了“同一理论”,此理论把读者放在了首要位置,他认为读者是存在于写作活动中的,是写作者必须考虑的因素。为实现交际目的,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必须不断寻找自身与读者在情感、思想、理智、态度等方面的统一。

语言学家Berlin(1984)曾提出,在教师教授写作的过程中,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考虑以下四个因素:(1)读者(reader);(2)作者(writer);(3)行文中的语言渊源(sources of language in written texts);(4)写作内容的真实性(reality and truth)。可见读者在写作中的中心地位已受到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

在写作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读者意识和认知的重要性已受到了关注。在最初的“过程写作理论”中完全将作者看作是一个创作者,把写作看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该写作教学模式把写作分为8个步骤,这样表面上使写作教学拥有良好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此后发展起来的“互动写作理论”把写作看作是“与读者的对话”,因为阅读文章本身就是一方与另一方的对话。教师要求学生把他们的标题、论点、论据、文章结构清晰地展现给读者,这正是互动写作理论显现出来的实践作用。目前的“社会建构主义写作论”认为,写作是作者针对某一特定读者和语言环境的社会行为。因此,文章的语言、结构、形式等都来源于差别各异的语区,而非作者自身的发明创造。如果文章作品想获得某语区的接受和认可,那么它一定要遵循和了解该语区的表达特点,而不同的语区正是由不同的读者构成(Ivani,1998)。从以上写作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中可以发现,随写作理论的不断发展,对读者的关注程度也正在逐步提高。“过程写作论”对读者的关注度较少,它把写作行为看作是单纯的个人行为,写作过程也被单元化、过程化,从而形成了以作者为中心的写作教学方法。“互动写作论”和“社会建构主义写作论”则侧重关注读者在写作中所起到的作用,他们不仅把读者视作接受者,还视作写作过程的参与者。但是,作为和语言、语境密切相关的读者还是时常得不到应有重视。因为读者在写作过程中并不总处于被激活的状态,仅仅在某一特定语篇或运用某些修辞时才被想起(Kirsch & Roen,1990)。

二、写作者的读者意识

写作是人类有意识地使用语言和文字来纪录资讯、表达意向,通过所表达的意向和信息来影响读者的一种行为活动(蔡基刚,2001)。从表面看,似乎写作是由写作者决定,与读者无关,读者是被动接受的位置。实际上,文章只是写作活动的结果,而写作活动的价值则要通过文章的可接受性和可读性来实现。任何一个写作者同时也拥有读者的身份,这一点作者在写作时必须要意识到。当写作者在写作中创作语言、描述形象时,他读者的身份也会同时出来检阅作者的创作和描述。(黎保荣,2007)。

由此可知,写作者的读者意识就是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读者身份。他和现实中的读者不同,现实读者的阅读是被动的,阅读的是已经完成的文本,而作者的阅读身份是主动的,阅读的是未完成的文本,阅读不是写作的结束,而是写作的进行。写作者的读者意识可以归纳出以下三个特征:(1)同时性,写作者既是作者也是读者。(2)异构性,一方面是写,另一方面是读。(3)同质性,阅读也是一种形式上的创作。“写”侧重生产,而“读”侧重检阅。作者创作作品的过程同时也在阅读作品,这种阅读中形成的潜意识会在创作中来检验和指导作品的完成,这两种阅读在写作过程中是同步的,是领悟旧阅读与创作现时作品的融汇(黎保荣,2007)。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应对写作者的读者意识予以重视。

三、读者意识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读者是写作的动力源泉。心理学家Edward Deci(1996)曾提出,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学习的动机是内在动机,获得他人的赞赏、认可则是外在动机。作者通过文章表达思想、观点并与人交流是内在动机;同时通过文章获得读者的认可、赞赏属于外在动机。培养读者意识,不仅利于激发写作的内在动机,而且利于激发写作的外在动机。

读者意识对写作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具体可分为三步骤。第一步是选材,树立读者意识有利于学生选取合适的写作素材,只有知道读者是谁、读者是否了解文章的话题之后才能知道写作的目的,才能筛选出对写作有用的素材。第二步是谋篇布局,就是将前一步中搜集到的素材组织起来,并加以合理衔接和论述,使文章成为一个完整的逻辑整体。这一步骤,读者的思维模式会影响文章布局、衔接、论述的逻辑顺序。如:中国读者是螺旋型思维模式,进入主题前习惯先做铺垫;而西方读者是线型思维模式,通常会开门见山、目标明确、直切主题。因此,在写作的谋篇布局阶段作者要充分考虑不同读者的思维方式。英语文章所面对的读者通常是西方读者,因此,作者应该遵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来写文章。读者的认知水平对文章的谋篇布局也起很大影响作用。若读者对文章的题材不熟悉,作者就应该在论述要点时,进行提前说明或解释。例如,在西方新闻写作中,对写新闻有一个遵循为读者服务的做法:读者最想知道的最先说,想知道的接着说,还想知道的继续说,不想知道的就不说。这些说明了服务意识对写作的有利影响。写作的第三步是修改。虽然修改是在文章初稿完成之后进行,但此阶段在整个写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读者意识在该阶段就是指导写作者依据读者的反应、反馈信息进行修改,即是否使读者认同并接受你的观点,Burke(1969)曾提出,寻求并争取与读者最大程度的统一。

四、读者意识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读者意识在改进英语写作教学和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根据前文的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改变传统单一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加强对读者意识的理论学习

目前,在写作课上,教师习惯先向学生灌输写作理论,虽说这些理论不缺乏精华之处,但老师传授理论的目的总是指向应试写作,为学生讲解应考作文的写作对策,剖析文章结构,建立写作模板,有的甚至要求学生背诵经典范文,进行仿写(许恒,甘文凝,2007)。其实要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读者意识,首先要弥补相关写作理论教授的缺失,使学生能真正从理论的高度认识读者在写作过程中的意义与重要地位。对学生而言,读者意识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因此,教师在写作课上应加强对读者意识的理论学习,阐明培养读者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读者意识实际上是一种观念,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观念,并意识其重要性,教师们在教授写作时可给学生提供同一个话题文章进行论述,但由于针对不同的读者群,而风格迥异,以此来帮助学生们充分意识到读者意识在写作过程中的作用。

(二)改变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扩大文章的读者群

首先,教师应以读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写作训练,认真阅读学生的文章,把自身的阅读体会反馈给学生,从而强化学生的读者意识。值得一提的是,文章阅读中的教师评语与读者阅读反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重在以“师者”的身份从具体语言点和文章结构等角度对文章加以评阅和指导,而后者则重在以“读者”的身份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表达进行信息反馈,体现了读者与作者间的平等交流(李莉文,2011)。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始终意识到他背后有读者,意识到写作是他在跟读者进行心灵间的交流,从而在写作构思中把读者因素包含进来。这样能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会组织与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鼓励学生发表文章,激发写作动力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