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科学知识实用13篇

小学生科学知识
小学生科学知识篇1

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动作教儿童游泳。”所以,小学科学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小学科学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还原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了解、感悟、提高。下面就谈谈如何扑捉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把生活化的科学知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一、抓住身边的有用资源来充实科学教学内容

我们身边的科学知识无处不在,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天天与鸟兽鱼虫为伍,日日与山河草木为伴,生活的内涵不比城里孩子逊色。在科学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应有意识地引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融入到大自然当中,体会大自然的奥妙,自觉充实教学内容,常能如此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例如,根据时令季节的不同,可以改变教科书中有关教学内容的顺序,力求做到因时而教,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得更为紧密。将教学调整到更恰当的时间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农村的广阔天地中,观察各种各样的动植物,了解大自然的奥妙,然后收集标本带到课堂来观察,采用多种实验方法来丰富完整学生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和对科学知识的渴求。

二、利用生活实践来扩展科学课堂活动时空

以前,我们上完课就结束了,可现在我们让孩子把科学带回家去,使他们将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去,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希望通过孩子们的这些举动去改变家长不正确的生活习惯,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科学就在生活中,科学会给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如在学习《我们的营养》一课前,可先让学生统计自己家庭一周内吃些什么;然后让学生利用电脑、书籍等方式查阅你们家所饮用的食品的营养作用,并与父母共同讨论,根据实际生活情况,制定出一份食谱。老师再次利用学生手中的食谱为活动材料,通过一堂课的学习,让每位学生了解科学饮食的重要性,然后把这张食谱带回家,再与父母共同讨论修改,从营养学“色、香、味”俱全的角度出发,根据自己家庭的具体生活水平,制定出科学营养的食谱,这张修改的食谱既提高了孩子主人翁的精神,也可在活动中放手让学生去创新,更提高了每个家庭的生活质量,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是为人服务的,现代人离不开科学。

三、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来进行探究学习

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这是实现学生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条件。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观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如课本、图册、课外读物、媒体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熟悉的物品、周围的环境、实验仪器、电教媒体材料等等,提供给学生科学的实验仪器有的时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实验室的仪器容易使学生产生一定的陌生感,不利于学生课后继续进行科学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如生活中的牛奶盒、可乐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盒等等都是教师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好材料。比如教学《声音的产生》的时候,不用专门的实验器材DD音叉,而是提供给学生生活中一些材料,比如学生的塑料直尺、纸张等常见的材料,要求学生想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使直尺等物体发出声音来。又如,在教学“热胀冷缩”实验的时候,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实验材料是盐水瓶和学生喝牛奶用过的透明塑料管,而不是实验室的烧瓶和玻璃管,实验的效果同样很理想。教学中如果一味地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会制约学生课外的科学探究活动。提供学生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有兴趣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作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了。

小学生科学知识篇2

2、向日葵为什么总是向着太阳?

答:向日葵的茎部含有植物生长素。这种生长素惧怕光线,一遇光线照射,它就会到移动背光的一面,同时它还会刺激背光一面的植物细胞迅速繁殖,促使背光的一面较快生长,使得向日葵产生了向光性弯曲;

小学生科学知识篇3

4为什么自行车能动?(自行车的轮胎与地面相互摩擦)

5下面的称号各是谁?(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山水诗人——孟浩然、田园诗人——陶渊明)

6月亮围绕什么东西转?转一周期多长?(地球)(24小时)版权所有

7我国三大平原是哪些?(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8地震在地球上每年多少次?(大约500万次)

9最小最冷的星星是什么?(冥王星)

10地球的厚被是什么?(大气圈)

11飞机上为什么要装黑匣子?(它是用来记载失事时飞机上的各种情况的,帮助人们了解事故的原因的)

12春节有哪些风俗?(扫房、放爆、贴春联、吃年夜饭等)

13什么动物能预测地震?(牛、马、驴、*、兔、鸡、狗、蛇、鼠、狗、猫、燕子、鹰等)

14什么植物先开花,后长叶?(连翘、迎春花、腊梅、桃树、梨树)

15蜜蜂是怎样造蜂房的?(每一只工蜂的腰部都有一个蜡腺,能分泌出蜡,这种经过嘴巴的咀嚼后变得又软又韧,用它就可以建造蜂房了)

16药瓶为什么是浅色的?(因为浅色能反光,深色的受太阳光一照,吸收光多,药品容易变质)

17谁发明蒸汽机?(瓦特)

18哪种恐龙最硬?(剑龙)

19地球的血是什么?(岩浆)

20地球的骨架是什么?(岩石)

21为什么不要看电焊火花?(内含一种对眼睛有害的紫外线)

22为什么不能关灯看电视?(电视机的屏幕和图象都比较小,在黑暗中看,视力要高度集中和扩展,对电视机屏幕上的光线的强烈反映特别敏感,会使眼睛受到刺激,视力下降)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是谁?(、、、、、、、聂荣臻、、)

24按顺序写出我国古代都有什么朝?(夏、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

25为什么兔子不用喝水?(因为兔子的主食青菜里有大量水份,足够身体的需要了,如果肠里的水一多,就会患肠胃炎。但兔子体内缺水时,也是可以喝水的)

26什么是流星?(指太空很小的固体或尘埃闯入地球大气层所产生的光迹)

27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天文学家是谁?(张衡)

28电池的发明人是谁?(伏特)

29维苏威火山在哪里?(意大利)

30第1个到达月球的两个宇航员是谁?(阿姆斯特郎和奥尔德林)

31泰山在哪个省哪个市?(山东泰山市)

32亚马逊河在哪里?(巴西)

33伊洛瓦底江在哪里?(缅甸)

34界上最宝贵的五大宝石叫什么?(猫眼石、祖母绿、金刚宝石、蓝宝石、红宝石)

35鱼类的祖先叫什么?(文昌鱼)

36世界上最毒的蜘蛛叫什么?(狼蜘)

37世界上会发光的动物叫什么?(电鳐和电鳗)

38巧克力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可可树上果实里的种子成的)

39为什么叶片里有“筋”(“筋”可以让叶收到阳光,让根部吸收水分给叶)

40人有多少块肌肉?(一共有600多块肌肉)

41木头都会浮在水上吗?(不,有一种“钢铁树”不会浮在水上)

42法国的首都是什么?(巴黎)

43英国的首都是什么?答案:伦敦。

44日本首都是什么?答案:东京。

45意大利的首都是什么?答案:罗马。

46美国的首都是什么?答案:纽约。

47鸟类的祖先是什么鸟?答案:始祖鸟。

48我国的四大海产是哪四样?答案: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49最大的哺乳动物是什么?答案:蓝鲸。

50最大的两栖动物是什么?答案:娃娃鱼。

51最短命的昆虫是什么?答案:蜉蝣。

52最早的农作物是什么?答案:小麦。

53我国四大油料作物是什么?答案:油菜、大豆、花生、芝麻。

54驰名全国的三大饮料是哪三样?答案:茶叶、可可、咖啡。

55世界四大水果是哪四样?答案:苹果、葡萄、橘子、蕉。

56日本的国花是什么?答案:樱花。

57郁金香是什么地方的国花?答案:荷兰。

58什么树会吃人?答案:奠柏。

59什么花最大?答案:大王花。

60甩掉中国贫油帽子的人是谁?答案:李四光。

61谁发明了麻醉术?答案:华佗。

62橡皮是谁发明的?答案:爱迪生。

63是谁发明了导弹?答案:钱学森。

64海龟的寿命有多少?答案:300岁。

65中国是世界上产虎最多的国家,那么什么最为名贵?答案东北虎。

66什么动物是人最早驯养的?答案:鸡。

67最高的哺乳动物是什么?答案:长颈鹿。

68泰国的国花是什么?答案:睡莲。

69代表着和平的植物是什么?答案:橄榄枝。

70ufd是什么标志?答案:飞碟。

71不给仙人掌浇水,最多能活几年?答案:6年。

72山茶是什么血型?答案:o型。

73第一个培育出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是谁?答案:朱熹。

74飞机是谁发明的?答案:莱特兄弟。

75全球的四大害是哪四种?答案:老鼠、蚊子、苍蝇、臭虫。

76为中国夺得第枚国际金牌?答案:吴传玉。

77第一个预报彗星的是谁?答案:哈雷。

78汉民族的共同语是什么?答案:普通话。

79使用人口最少的文字是什么书?答案:女书。

80用手“读书的文书是什么文?答案:盲文。

81最古老的文学体是什么?答案:诗歌。版权所有

82世界是最小的有花植物是什么?答案:微萍。

83活的最长寿命的是什么树?答案:龙血树。

84什么是最古老的荔枝树?答案:宋家香。

85什么树能防火?答案:榇柯树。

86沙漠人参是什么?答案:肉苁蓉。

87被称为天然监测仪的是什么植物?答案:苔藓。

88被称为捕虫神刀手的是什么动物?答案:螳螂。

89先开花后长叶的是什么花?(说出3种)答案:玉兰花、迎春花、梅花。

90会啃吃银子的是什么动物?答案:白蚁。

91中国是何时参加奥运会的?答案:1924年。

92最长的马拉松赛跑用了多少时间?答案:54年。

93乒乓球是中国人引为骄傲的“国球”吗?答案:是的。

94使用裁判最多的比赛项目是什么?答案:羽毛球。

95冰淇淋是哪国发明的?答案:中国。

96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若贝尔奖的是谁?答案:居里夫人。

97酱油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答案:秦汗时期。

98扑克牌在英文中叫什么?答案:叫“游戏卡片”

99领带是何时出现的?答案:出现始于罗马国时代。

100厨师帽是哪国发明的?答案:法国人。

101冰糖是谁制作的?答案:古代内江一个聪明伶俐的姑娘扶桑。

102最早的地雷是谁发明的?答案:爱国名叫将戚继光。

103书法有哪些种类?答案:正书、草书、篆书、隶书、行书、楷书。

104感恩节是哪国的节日?答案:美国。

105感恩节是每年的几月的第几个星期几?答案:每年的11月的第四个星期日。

106植物是空气的净化器代器吗?答案:是的。

107含义深刻的小故事是什么?答案:寓言。

108汉赋的代表作家是谁?答案:司马相如

小学生科学知识篇4

2、为甚么人会打呵欠?

小学生科学知识篇5

B.长征二号F遥十运载火箭

C.长征二号乙运载火箭

D.长征三号F运载火箭

2.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是( )。

A.神州十号 B.嫦娥三号

C.天宫一号 D.月宫一号

3.中国第一辆月球车的名字是( )。

A.玉兔号 B.天兔号 C.嫦娥号 D.中华号

4.中国是世界上第( )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A.一 B. 二 C.三 D.四

5.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 )。

A.前苏联的加加林 B.美国的莱德

C.中国的杨利伟 D.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6.中国的火箭之父是( )。

A.邓稼先 B.钱三强 C.钱学森 D.袁隆平

7.人类最早的载人航空器是( )。

A.飞机 B.热气球 C.飞艇 D.飞船

8.( )是实现人类首次超音速飞行的飞行员。

A.耶格尔 B.布莱里奥特 C.林白 D.莱特

9.中国的第一架超音速无人机试飞成功是在( )年。

A.1966 B.1972 C.1980 D.1995

10.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航空展览是( )。

A.范堡罗航展 B.珠海航展

C.新加坡航展 D.巴黎航展

11.下面四种颜色,( )不是飞机航行灯的颜色。

A.蓝色 B.红色 C.白色 D.绿色

12.由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种战斗轰炸机是( )。

A.咆哮者 B.枭龙 C.飞豹 D.幻影2000

【答题须知】

1.答题者请按照题目序号,选择出正确答案(单选题每个题目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填在答题卡上(答题卡在本刊2014年6期登出)。

2.请参赛者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所在学校、通讯地址等,待全部填好后,把答题卡沿边框剪下放入信封,于2014年6月30日前(以当地邮戳日期为准)寄至: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3号中国儿童中心《学与玩》杂志社(邮编100035),并在信封左下角注明“知识竞赛”(答题卡复印无效)。

小学生科学知识篇6

二、强化教学手段,增加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分析

小学科学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世界中的生物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且其还是一项不可远离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的重要学科。所以在此阶段教师必须采取较为适宜的教学手段来引起学生对其的重视,进而使得小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教导而逐渐了解自己身边较为常见的生物并了解其习性,而与之和平共处,从而使得小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接触小学科学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并从内心深处接受并在短时间内及时消化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相应知识。

1.充分准备即将讲解的科学知识,并精心设计教学手段

小学科学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在小学教学阶段的逻辑思维性相对较强,而且其如同一条铁链而一环扣着一环,想要构成一条铁链就不能够缺失任何一节铁扣。所以为使小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教导而逐渐强化对生物的认识,教师需要选择最为合适的教学手段来教学专业知识,并在课前充分准备自己即将讲解的小学科学知识,使得小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理解其中的知识并在生活中较为灵活地利用,从而来认识世界而不会出现“短板效应”。例如:某校教师为加强小学生对小学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在课前为学生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保证学生能够在自己的教学手段之下而学到更加有趣的并能够更加容易接受的小学科学知识――教师在为小学生讲解杠杆时,为加强小学生对杠杆的理解和认识,这位教师在课前专门为学生准备了剪刀、拖把、开瓶器等日常生活之中较为常见的利用杠杆原理建造的物件,然后教师会依据课本中的知识和事物的结合来为学生讲解杠杆的原理。最后为强化小学生在现代社会之中对杠杆的认识,这位教师还需要求学生尝试着在自己生活之中寻找利用杠杆原理而构建的物件,使得小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理解小学科学所涉及的相关知识。

小学生科学知识篇7

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知识及其结构研究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舒尔曼指出:“倘若要推进教师专业化,就必须证明存在着保障专业属性的‘知识基础’,阐明教师职域里发挥作用的专业知识领域与结构。”我国以往的研究大都局限于把教师作为抽象群体来探讨,针对特定教育层次具体学科的教育情景,比较扎实地就某个层次具体学科教师知识结构进行研究的甚少。本文将着重说明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认识以及这方面研究对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的启示。

一、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及其结构

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小学实行分科教学,小学教师以一门学科教学为主,兼教其他课程。小学语文教师是指以教语文为主的小学教师。小学语文教师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必备条件,包括各种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课堂情景知识、个人教育教学经验等。根据不同功能,我们把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分为四个层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这四个层面共同构成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

1.本体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指语文学科知识,这种知识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教什么”或者“用什么去教”。它是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中最基本的部分,是任何小学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根本,故称为“本体性知识”。当前,既有的以“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为主体的语文知识受到普遍质疑,小学语文教师到底应具有哪些语文学科知识,语文教育界尚缺少研究和明确定论。我们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主要是学习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活动,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必须适应这一需求。就数量而言,它应比小学语文课程内容要宽广得多;就内容而言,它应以言语学知识为核心,包括语言学、言语学、文学等领域的知识。其中,汉字学、教师口语、写作、阅读与鉴赏、广义修辞学、儿童文学等与小学语文教学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处在突出位置。

2.条件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条件性知识指一般教育理论和语文教育理论,包括指一般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儿童心理学,语文教育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技术学,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科研方法等学科知识。这种知识涉及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教”语文的问题和“怎样”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解释语文学科知识的问题。语文教育学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条件性知识的中心,它下通普通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上达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技术学知识,对条件性知识起一种统摄和渗透作用。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科研方法知识对教师知识发展机制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重要组成部分。

3.背景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是指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等领域各种学科文化基础知识和动态知识。这种知识为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一个知识背景和平台,能够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兼教其他课程,某些背景性知识就转化为相应学科的本体性知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除了教语文,还要承担全面育人的任务,教师背景性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就内容而言,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主要是和学生生活、小学教育教学有密切联系的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动态知识,各学科高深的专业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并不一定会起作用。

4.实践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指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或表现出来的知识,是教师对语文学科内容的特定理解与高度个人化的语文教学经验。这种知识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实际上教什么”和“实际上怎么教”的问题。就产生过程而言,它主要是以语文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为基础,经由教育实践摸索而形成的。就内容而言,它是一种依存于教育情景的经验性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的特殊整合,既包括对语文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一般文化知识的理解、运用与扩展,也包括教师个人经验的积累、感悟。就功能而言,实践性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小学语文教师真正成为专业人员的核心基础。

应该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实践性知识是相对于理论性知识而言的,它与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并不是在同一层面上的分类,只是因为它地位特殊,所以特地列出加以强调。当我们将实践性知识与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相提并论时,其他三种知识特指理论性知识。

二、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殊性除了构成要素具体所指与其他教师不同外,在知识的分布、结合等方面也表现出自己的特征。

1.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要宽广一些

小学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小学生对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尝试。小学教育要满足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必然具有综合性和多质性;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在我国大多地区小学语文教师往往兼教社会或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以上几个因素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更加广博的背景性知识。这是小学语文教师与中学教师、尤其是与大学教师知识修养的重要区别之一。这个特征也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必须是“宽口径、厚基础”。

2.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要求相对降低,条件性知识要求相对提高

教师专业性相对不同层次的大学、中学、小学教师来说,要求是不同的。小学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初级阶段,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学科知识尤其是语言学、文学理论知识可适当降格处理,不必达到中学、大学教师知识层次。因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对于特定学段的学生而言,教师的本体性知识达到一定程度即可,多了对教育教学不一定起作用。相反,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思维尚未充分发展,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相对比较差,要求教师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运用教育理论将语文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小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形态”,对教师教学技能性和艺术性要求相对中学、大学教师来说,不是降低了,反而是上升了;与之对应的条件性知识要求也相应提高。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不一定能教好小学语文,成为出色的语文教育行家,此为原因之一。

3.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具有突出的综合性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从整体上看,应该是以宝塔型为主体的网络状,宝塔底层主要是由各学科基础知识、动态知识构成的背景性知识,中层主要是语文学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中心和上层则是实践性知识。各个层面的知识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构成立体的网络化的知识结构。相对于中学、大学教师来说,小学语文知识结构综合性更为突出,这与小学语文教育特征是分不开的。小学生思维尚未细致分化,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整体化、生活化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是综合运用各类知识来实施教学、处理教育问题的。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小学课程综合化,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也愈来愈呈现综合化趋势,因此,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必须具有突出的综合性特征。

三、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启示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研究为我们重新认识小学语文教师职业,改革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1.合理设置小学语文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方案

目前我国中师教育已经淡出历史,小学语文教师由高校来培养。高校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依托高校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来培养,注重条件性知识传授,与之对应的教育专业类课程门类多,课时多,不足之处是课程内容多为原高师教育系课程翻版,远离小学教育和语文教学实践;本体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二是依托高校文学院来培养,注重本体性知识传授,与之对应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类课程门类多,课时多,不足之处是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毕业生难以很好适应小学语文教学实际需求。三是依托由中师升格的高校初等教育学院培养,注重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教育技能训练,毕业生能较快适应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学;不足之处是他们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相对其他两种培养模式的毕业生来说,达不到相应层次,在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笔试阶段可能难以胜出,在职后专业发展方面可能存在后劲不足问题。

依据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来看,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综合培养、分向(科)发展”课程设置方案方向是正确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一是课程结构比例,二是课程具体内容构建。课程结构比例包括与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不同层面相对应的语文学科课程、教育理论课程、通识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之间合理比例,以及同一类别内不同课程之间结构比例。有的学者指出,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要采取“四三二一”模式,即学科专业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为4∶3∶2∶1。到底什么比例才是合理的?至今还没有取得共识。关于课程具体内容构建问题,我们认为,要密切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注重学科知识整合。近年一些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科学与生活”通识课程,将与学生生活、小学教育密切相关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整合起来教学,对拓展学生背景性知识产生良好效果,是一种有益尝试。

2.加强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学科建设

目前小学语文教师主要依托小教(中文方向)(或综合文科,下同)专业来培养。从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来看,小教(中文方向)专业与传统的汉语文言专业或教育学专业不同,是一个需要多学科支撑的专业,如语言学、言语学、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理学、史学、体育学、美术学、音乐学等。学科是“源”,专业是“流”,小教(中文方向)专业特点,决定了需要一支学科相对齐全的教师队伍,来加强相关学科建设,为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中师教师队伍涉及文、史、哲、理、化、生、外语、数学、地理、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中师并入高校,为培养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至于能否做强,还有待于依托高校力量,对原中师教师进行培养、提升,促进他们专业成长,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科建设。应该注意的是,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学科建设应围绕“语文教育”关键词来进行,初等教育学与汉语言文学嫁接处的空白领域应成为研究重点,初等教育学、语文教育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应作为重点建设学科,依托高校一级学科优势做强做大。如果学科建设质量上不去,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发展成为无源之水,必将失去活力和后劲。

3.深化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改革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方面,这里根据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强调两点:

(1)实践取向。小学语文教师是在小学教育一线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实践性知识在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起决定性作用,学了教育学、心理学还是不会教书,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不是凭空产生,它有赖于教育实践磨炼与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必须坚持实践取向,将教育实践贯穿于职前培养的全过程。具体做法:一是每学期安排师范生下小学教育见习、实习,熟悉儿童和小学语文教育实际;二是改革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将案例教学、微格教学、试教法、说课活动引入日常课堂教学中,促进理论性知识向实践性转化;三是重视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师范生是实践性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反思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实践性知识建构的效率和质量。

小学生科学知识篇8

一、小学科学在校教学质量与教学状态分析

虽然说小学阶段的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小学科学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在此阶段的教学却并不突出,小学生不能够在日常生活之中较为灵活地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降低了学生对了解世界生物的热情,并且教学质量也相对较低,使得学生很难在此阶段构建较好的学习小学科学的分析思维的能力和考虑事件、解决所面临困境的能力。除此之外,众多的小学生因为小学科学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的枯燥性而厌恶学习并排斥教师对其的教导,进而降低了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新知识的热情以及使得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地消化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述的重点知识。所以说为了加强小学生对现代社会科技和各类生物的认识和了解,教师需要依据社会的发展而重新制定较为适宜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小学生学习小学科学所涉及的相关知识。

二、强化教学手段,增加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分析

小学科学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世界中的生物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且其还是一项不可远离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的重要学科。所以在此阶段教师必须采取较为适宜的教学手段来引起学生对其的重视,进而使得小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教导而逐渐了解自己身边较为常见的生物并了解其习性,而与之和平共处,从而使得小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接触小学科学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并从内心深处接受并在短时间内及时消化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相应知识。

1.充分准备即将讲解的科学知识,并精心设计教学手段

小学科学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在小学教学阶段的逻辑思维性相对较强,而且其如同一条铁链而一环扣着一环,想要构成一条铁链就不能够缺失任何一节铁扣。所以为使小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教导而逐渐强化对生物的认识,教师需要选择最为合适的教学手段来教学专业知识,并在课前充分准备自己即将讲解的小学科学知识,使得小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理解其中的知识并在生活中较为灵活地利用,从而来认识世界而不会出现“短板效应”。例如:某校教师为加强小学生对小学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在课前为学生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保证学生能够在自己的教学手段之下而学到更加有趣的并能够更加容易接受的小学科学知识――教师在为小学生讲解杠杆时,为加强小学生对杠杆的理解和认识,这位教师在课前专门为学生准备了剪刀、拖把、开瓶器等日常生活之中较为常见的利用杠杆原理建造的物件,然后教师会依据课本中的知识和事物的结合来为学生讲解杠杆的原理。最后为强化小学生在现代社会之中对杠杆的认识,这位教师还需要求学生尝试着在自己生活之中寻找利用杠杆原理而构建的物件,使得小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理解小学科学所涉及的相关知识。

2.增加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对事物的认识

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科技也愈加变化,所以小学科学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对学生在此阶段的学习也显得愈加重要。所以教师必须在此阶段采取最为合适的教学手段――增加实践教学课堂讲解,使得小学生能够通过教师对事件教学模式的讲解而逐渐增加对现代科学的认识并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小学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例如:某教师为加强学生在生活中对小学科学知识的运用,这位教师重点采取了实践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自我动手实践而逐步提高对小学科学的认识以及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总而言之,在现代社会发展之中,小学科学的有效教学对学生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中的生物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为使小学生能够在此阶段有更加好的环境来学习小学科学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较为灵活地运用自己所理解和消化的知识应对在生活之中所面临的科学困境,教师必须采取较为适当的教学手段来强化小学生对小学科学知识的学习能力,进而使得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教学手段而逐渐提高对身边生物的认识和了解并与之较为和平地共处。

参考文献:

小学生科学知识篇9

二、利用网络增加小学生的科学知识积累

强大的海量教学资源是现代网络的独特教学优势之一,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网络的这一教学优势来有效地提高小学学生的科学知识积累量,开阔小学学生的科学知识学习视野,帮助小学学生更好更全地学习到小学科学知识。在传统的小学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小学科学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小学科学知识非常的丰富和繁杂,而小学科学教科书书本中的内容又非常的简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仅仅通过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的知识教学是无法全面地让小学学生学习和掌握好小学科学知识的,长此以往,不利于小学学生科学知识学习的基础巩固和强化。因此,小学科学教师需要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来丰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知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满足这一需求,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网络环境中,拥有着古今中外全世界各个国家的科学知识教学资料,教学资源极其丰富,而且,小学科学教师仅仅需要通过输入关键词搜索即可找到与课堂教学知识相关的各种教学资料,极大地提高教学便利。以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教科书下册中的《食物的营养搭配学》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为例:“人们平时所食用的食物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蔬菜,一种是肉类,这二者各含有人体生长和维持身体正常运作的各种营养物质・・・・・・”针对这一知识点,小学科学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网络来为小学学生介绍各种食物和肉类食品的营养成分,从而帮助小学学生直观地找到学会营养搭配的有效方法。

三、利用网络丰富小学生的科学学习方式

小学生科学知识篇10

科学知识的掌握又是一项艰巨而浩大的长期工程。针对课堂时间有限,教学任务重这一现状,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更好、更多地掌握科学知识,除了有效利用整块的课堂时间,也可以考虑充分利用学生在校的零散“小时间”,让这些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大的价值与功效。

一、小学科学课程学习的“小时间”从何而来?

“小时间”是相对于课堂教学的时间而提出的,因为它不是整块的时间,比较零散、短暂,而且很不连贯。与正常的课堂教学时间相比,“小时间”并不为教师们重视,时常被忽略掉。“小时间”可能是早晨学生提前到校的时间,也可能是学生午餐后的半小时,或者每天预备铃与正式铃之间的几十秒,或是课堂上挤出的几分钟,还有可能是傍晚放学前的十几分钟。

这些时间需要科学的安排与调动,要让学生感觉挤得自然、合理,切不能有紧张、慌乱,增加负担的感觉,要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使有效利用“小时间”最终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二、小学科学课程学习的“小时间”如何有效利用?

(一)培养学生“科学根植于生活”的意识

要想调动学生充分利用好“小时间”,首先得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小时间”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让他们知道,我们的生活、学习乃至于今后工作的每分每秒都离不开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还可以经常跟学生说:“除了在课堂上学习科学知识之外,其余任何的课余时间都可以学习科学知识,因为我们学习、生活的每分每秒都可以联系到科学知识,运用到所学的科学知识。”

(二)教会学生利用各种小时间

学生在校内外的各种“小时间”即零散时间还是比较多的,例如早晨学生提前到校的时间,每天5、6次的课间10分钟时间,学校或者家委会组织的各种参观、社会实践、冬令营、夏令营活动,以及孩子们平时在家里的零散时间等等。

(三)明确学生在各个“小时间”内开展的学习主题

在认识到这些“小时间”的重要性后,教师的正确引导很重要。我们应当对不同时段的“小时间”进行分析,同时对不同班级、不同学情的学生进行充分了解,根据这些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引导计划,从而引导并安排学生进行不同门类的科学知识的学习。

首先,教师要向学生推荐优秀的科学课外读物;然后,要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除此之外,还要给学生提供专门展示课外阅读的平台。一般来说,对于科学书籍的阅读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粗读,要求能了解主要内容。第二阶段细读,要能理解主要内容。对于精彩内容要反复阅读,深入思考,并适当地记一些读书笔记,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理解。要能和自己以前学习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第三阶段熟读,要求记忆、背诵科学知识里的一些规律和名词,如什么叫恒星、行星、卫星,太阳系大家族有哪些行星等简单的科学知识。

其次,要给学生明确探究的主题。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科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在教学中应注重介绍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可以结合相关教学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思考、讨论、探究日常生活、生产的一些热点问题。如:(1)日食怎样形成?(2)小鸟为何撞飞机?(3)打雷闪电时为什么不要站在大树、屋檐下?(4)2008年南方冰雪电线杆为什么会倒掉?(5)街道旁的路灯是串联的吗?等等。

最后,还要及时引导他们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发现的其它一些科学现象进行调查了解和深入思考,培养他们发现与质疑的能力,使学生知道,人类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科学的发展和探索,人类只有掌握了科学知识才能不断进步。而有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现象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每分每秒,只要做个有心人就能不断发现和掌握身边的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小学生科学知识篇11

引言: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必须注重小学生的心理教育,随着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很多学科的知识都在相应的发展中推陈出新,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密切结合,使教育措施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为小学生在新的教学方法的指导下成功地学习各个学科,特别是科学课的有效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元认知理论指导下重塑科学教师pck结构,为小学生科学教育发挥卓有成效地作用,是当前科学教师应该着重认识和解决的问题。下面就通过对元认知理论的探讨,来更深入地认识科学教师pck结构的问题,提高科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推动我国科学课程的进一步发展。

一、从元认知理论结合pck结构,提升教学能力。

小学科学是一门新开设的综合课程,目的就是为了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尽管现在的新课程改革前,小学课程中也开设有常识课和自然课,但是这些课程仍然还是停留在科学普及水平的基础上。由于小学生处于一个未成年的时期,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比较弱,对于科学课程的接受能力比较差,需要寻找一条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这些小学生建立起一个学习科学课程的思路,这就需要科学教师的积极努力地配合,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使小学生能够在科学的教学方法指导下,能够在科学课程的学习上,不断地取得更多的成绩。本文从元认知理论结合pck结构,对小学生对于科学课程的学习进行探索和实践,对于科学课程的学习需要很强的认知能力,这就需要科学教师能够以元认知来提升自身的pck结构,将自己所掌握的学科知识,转化成这些小学生可以接受的知识。大量的研究证实,元认知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元认知能力强的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强,学习的效率就比较高,在课程学习上成绩就比较好。元认知研究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要解决学生学会学习的问题。小学生在科学课程中元认知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PCK机构的传授能力,这关系着小学生在科学教师的传授下,是否善于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灵活地掌握各种策略去达到特定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PCK结构的实施,其实也是一个元认知的问题。这种科学教学的实施,就需要结合元认知的理念知识,对小学生学习中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活动,又进行一次再认识、再思考的过程,通过元认知强化小学生接受科学知识的能力,通过元认知的理论指导,结合PCK结构提升科学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从元认知理论结合pck结构,提升学习的主动性。

小学生学习科学课程,需要进行科学探究,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而元认知理论就是一种科学探究,从心理学的角度,通过科学探究,来不断地顺应了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激发了小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同时教师高效的PCK结构的方式有利于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以系统的方式有效地将科学知识传授给小学生,使小学生因为接受能力的增加,和科学教师善于传授知识,这种相互结合的学习方式,对于学习这门课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教学生怎样运用更好的学习方法去学习,是学校教师必须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一直以来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授人以鱼,而现代的教学方式却是要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远比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元认知理论是加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之一,使教师可以通过PCK的结构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增强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主动性。

三、从元认知理论结合pck结构,提升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作为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总目标,是培养小学生关键。一直以来小学生科学教育都停留在讲科学的状况,背后是以科学知识的理念作为支撑。科学素养教育的广义目的,就是要培养和启蒙的市民,进行科学的教育,能够不断地利用科学资源去做一些有利于人类发展的环境的事情。通过元认知理论,就是为了让小学生了解重要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把有关的科学知识,通过教师的PCK的教学结构进行引导,转化成应用于日常生活情景中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元认知理论,对于PCK结构有一个崭新的认识,以此来培养明智的科学态度,使小学生对于与科学有关的事物感兴趣。

总之,小学科学作为课程改革中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对于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元认知理论来认识pck结构,提高科学教师的专业能力,从而以科学的教学方式,结合小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特点,帮助小学生有效地学习科学课程,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科学教师通过PCK结构,传授小学生能够接受和可以理解知识的同时,综合地培养小学生通过元认知来更好的学习和掌握科学课程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贲爱玲. 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反思型教师教育[D]. 南京师范大学, 2006, (03) .

[2] 兰昌勤. 提高学习动机和元认知能力 培养学习者自主性[D]. 西南石油学院, 2005, (01)

小学生科学知识篇12

游戏化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对象、内容、任务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在备课过程中设计一些游戏帮助学生来掌握知识,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带领学生积极而又有序地开展教学的一种教学活动。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注重双边教学,主张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新课程的创新理念和灵活的游戏化教学与乏味枯燥的传统教学技能合理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知识型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和工业生产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与生活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科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又对实际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小学生学习的科学知识虽然是科学中最基本的基础知识,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所以将科学知识与游戏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更好地在生活中应运科学知识。

二.当前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科学教师中存在的一些现象

由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城市、乡镇、农村中的教师素质不一样,有高有底,教师教学水平有高也有低,导致学生享受的教育水平也有高有低,所以应提升教师的素质。科学课程的代课老师中,教学技能和水平高低不等,甚至差别很大,有些科学老师的科学知识还不足以教导学生。

2.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有高有低。

在课堂上,有些学生反应快,老师讲解和提问完,有些学生已经答出答案,但是有些学生还没整明白问题的内容,这就使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注意力,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

三.如何提高小学的科学游戏化教学

针对上述小学科学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应“对症下药”,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更好地提高小学中科学教育的水平,更好地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加强对教师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的培训,使教师的专业知识更精确和专业技能更完善。

教师在备课中应积极开发和拓展思维,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环节,设计一些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的环节,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2.充分运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研究表明,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应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内将本课的精华知识传输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所提升。但是,在其余时间,教师也应充分发挥个人魅力和科学奥妙,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从而更多地掌握知识。这就需要教师的备课心思和技能,如何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将科学知识灌输在游戏中,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不仅玩的开心,而且学有所获,这对老师的备课要求就有极大的挑战,所以教师应当充分把握课堂的时间,合理有效地安排课程程序的进行。

科学教学游戏化教学法就是要求老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游戏,对理论知识做游戏化的处理。游戏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游戏中,从而在玩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兴趣,提高综合素质。小学科学老师应合理地利用游戏,选择相关的游戏来训练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这就对科学课程的代课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老师在平时的生活和教学中应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提升自身教学技能。

教师在游戏的选择和实施中,应当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游戏,避免盲目选择。合理的游戏选择,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年09期

小学生科学知识篇13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25-02

在我国新课程教学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对于学生自主、创新以及独立的学习能力培养更加重视,尤其是在小学教育阶段而言,要启蒙和引导学生形成上述的学习能力,其中比较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而对于科学素养的认识,目前学界将科学素养归纳成三个部分:包括人们对于科学知识本身的了解程度,人们对于科学研究过程与方法的了解程度以及人们在科学对人与社会重要影响方面的了解程度。从这个层面上而言,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引导学生形成对于科学知识正确的认知,以及对科学知识方法正确的掌握,这也符合目前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

在小学教育阶段中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对于目前新课程教学改革也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就成为我们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科学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主要思考的方向在于,如何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兴趣,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知识研究方法,如何推进学生发现科学知识的重要社会意义。简单来说,培养与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就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学习方法与实践三个方面入手。

一、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推动学生自主积累科学知识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德国著名思想家歌德所说那样,“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所以可见兴趣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小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内容本身的主动学习与深刻掌握,而学习与掌握得越深刻,就对于科学知识本身认识的程度越高,其科学素养也就能够得到提升。

从教学语言上来看,亲切和蔼以及引导式的教学语言运用更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对于学生的称呼从“你们”到“同学们”,或者在教学学习过程中从“你们一起来解答一下这道题”到“为什么这道题的结果会是这样的呢?”的语言表达,显然越是亲切表达和设问语序表现更容易拉近师生关系的同时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从教学知识内容而言,教师将知识内容越贴近生活或者越形象化的表达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关于温度与水知识章节的教学时,生硬的解释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的表述显然无法让小学生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也就下滑,而引导学生对水在温度中变化的过程进行观察,学生理解起来就更加的具体,其学习兴趣也就自然而然的得到提升。

二、通过教学方法的运用来引导学生对于科学知识学习方法的掌握

对科学知识研究方法的掌握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小学生在学习经验上略有不足,所掌握的学习方法有着很大的局限,因而对于知识本身研究方法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就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方法进行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与探究中,以此提升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研究方法的掌握。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更多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局限了学生对于知识探究的参与性,也就阻碍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所以,推动学生对科学知识研究方法的掌握,关键就在于教师对于学生学习互动的参与层面。

教师通过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知识学习的互动参与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在课堂教学中避免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而是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本身。例如,在小学科学课程关于磁极的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对于身边磁铁的特性进行探究式的观察,进而让学生参与到指南针原理的探究发现之中。其二则在于课堂之外的探究学习引导,例如植物的生长变化,通过鼓励学生进行课堂之外植物的培育种植,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对植物的根、幼苗以及开花整个生长的整个科学实验过程,进而提升学生在科学实验上的素养。

三、通过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来引导学生发现科学知识的社会意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小学的教学实践之中,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不仅利于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掌握,也利于学生清晰的认识到科学知识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在小学的教育阶段中,对于学习的实践活动组织较少,特别是参与到社会的实践活动,由于对教学环境以及学生安全性等多方面的考虑,实践活动比较少,这不利于学生学习观点的拓展。

因而组织小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相当必要,具体可以采用的方法可以通过科学成果的参观,科学竞赛的举办等。例如,通过组织小学生进行科技生活馆以及生态农业技术园等科学生产环境的参观,让学生以第一视角的状态去了解到科学知识对于学生个人以及社会的重要性,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知识认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结语

综上而言,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不仅对于学生个人的学习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科教兴国以及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目标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我们需要在小学阶段中通过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与对于科学知识内涵的科学认知三个层面来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