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人事基础管理工作实用13篇

人事基础管理工作
人事基础管理工作篇1

二、做好高校人事档案基础工作的方法

1.健全和完善人事档案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按照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条例、规定,结合实际制订和完善本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如《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实施办法》、《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细则》,制定材料的审核、档案的保管和保护、查(借)阅、转递等工作的规定、办法、制度,实行依法治档,依法管档。

2.规范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

人事档案材料收集要做到完整、齐全。在具体收集工作中要明确人事档案材料的形成来源,理清收集渠道,这是做好档案材料收集工作的前提条件。材料形成来源有组织人事部门形成的,有个人形成的;基层单位形成的,上级机关形成的;本部门形成的,其他部门形成的。档案管理人员要根据《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尽可能将各级层、各部门、社会群团组织等形成的材料,如:干部履历表、年度考核表、晋升工资审批表、干部调动审批表、干部转正定级审批表、职称评审呈报表、教师资格审批表、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登记表、(离)退休审批表、教师公开招聘录用、聘用干部、续聘解聘、辞职、干部任免、入党入团、政审、公派出国、出境、各类奖励、处分、学历学位、教育、教学、科研材料,以及记载干部个人德、能、勤、绩、廉等各方面材料。这些方面材料形成量大,有规律,时间性强,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抓住时机,第一时间收集齐全,成套材料必须保持其完整性,不可缺头少尾,对于因历史原因而无法收集完整的材料要按规定写出书面说明。要建立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工作网,确保档案材料收集的保障性,各部门在材料形成之日起一个月内及时归档,做到随办、随收、随审、随归。所收集的材料数量要精选,内容质量要好,有一定保存价值。

人事档案材料收集要真实准确。人事档案材料必须是由法定作者形成,材料文字清楚、所指对象明确,材料内容符合档案人的客观实际,材料内容没有涂改造假,没有模棱两可的语言。凡头尾不清、来源不明,又查不清或对象不明确的材料不能归档。

收集的人事档案材料要规范,手续要完备。收集的材料必须是办理完毕的正式材料,凡规定需由组织盖章的必须有组织盖章,审查结论、处分决定、组织鉴定、民主评议、年度考核和干部考察中形成的综合性材料,要求本人签署意见者,本人必须签署意见或由组织注明本人已阅知。任免、评审等之类的审批表须注明任免或评审职务的批准机关、批准时间及批准文号。出国出境审批表须注明出去的任务、目的和往返时间等。

3.做好人事档案的整理工作

首先,整理人事档案时要根据材料形成的历史条件、主要内容、用途,辩证唯物的甄别材料的真伪和保存价值,并确定其是否属于归档范围。其次,对鉴别、分类、排序、编目、技术加工、装订六个步骤,严格遵循《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严格把关,既不能整“欠”也不可整“过”,做到严格审核、准确分类、排列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

档案材料审核鉴别工作必须以《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和《干部人事档案收集归档规定》等有关规定为依据。

一是审查档案材料是否齐全、完整。对原已归档且历史上形成的材料可维持原状,对新归档的材料属于成套的必须齐全,属于单份的必须完整。凡时间、来源和对象不明确或查不清的材料,一律不得归档。

二是审查材料手续是否完备。凡不符合归档要求或手续不完备的材料不可归档,要审核登记后统一到材料形成部门补办手续后方可归档。

三是要审查鉴定档案中的材料是否属于所管人员的材料及应归入人事档案的内容。有同名异人、张冠李戴者,及时纠正调整。有不属于归档范围的内容和重复的材料,要清理出去,并在《剔除档案材料登记表》中登记后,按照销毁规定集中销毁,不得擅自处理。

四是审查人事档案归档材料的载体和记录材料是否符合档案保护要求。按照《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归档材料必须统一使用16开规格的办公用纸,字迹材料应是耐久或比较耐久的,不得使用圆珠笔、复写纸、红墨水、纯蓝墨水及铅笔书写,不采用喷墨打印件、传真件归档,应选用激光打印件或静电复印件归档,归档材料采用原件,一般不得使用复印件。对历史上形成的且已归档的有保存价值的材料,可在维持原貌下进行必要的裱糊或复制。

干部人事档案分为十大类,即:履历;自传;考核鉴定材料;学历学位、职称、职业资格、个人科研学术水平、培训材料;政审、三个时间认定;党、团组织材料;奖励;处分;工资待遇(转正定级、招聘、任免调动、退(离)休、、辞职、退职、出国(境)、党代会、人代会、政协、派、群团会议等形成的审批表、登记表);其他材料。排列顺序为:干部(专业技术)职务变动表、目录、档案材料、备考表。而每类档案材料要根据材料内容的内在联系和材料之间的衔接或材料形成的时间排列顺序。一般情况下第一、二、三、四、七、九、十类适用于按时间排序,但特殊情况可特殊处理,如第四、九类中含有不同性质的材料,采取二级分类法排序,先将性质相同的材料集中后,再按时间顺序排列。而第五、六、八类适用于按材料内容和材料之间内在联系排序。分类是档案整理工作的重要一步,要做到认真鉴别,准确归类。

技术加工即对一些字迹材料不符合要求或纸张破损,以及纸张不规则或卷角、折皱等的档案材料,在保持其原貌状态下采用复印、扫描、拍摄、拆剪、补粘、折叠的方法进行复制、加工。在技术加工过程中不得损毁文字、照片,不得涂改、圈划、污损、撤换。

4.规范高校人事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

人事档案的日常管理是档案基础工作的环节之一。如档案的传递、接收、保管和保护、查借阅、档案检索等,要严格按照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八项制度操作,实行依法管档,科学管理。

人事基础管理工作篇2

会计基础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会计工作还是经济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会计基础工作对会计部门的工作开展影响十分重大,同时还影响着经济管理的工作水平。行政事业单位为了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提高自身的经济管理水平,一直致力于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近年来,通过行政事业单位的不断努力,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所以,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依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会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同时也会对现代社会经济市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迫在眉睫,本文研究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的措施,希望能够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经过多年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其功能的充分发挥,这些问题及其成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现存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对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产生了影响,分别是内部制度的不完善和记账凭证的不规范,以下将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叙述和研究。

(1)记账凭证不规范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实际开展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问题最严重的就是会计记账凭证工作不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在工作中,常常出现附件张数与原始附件数量不符合的错误,凭证缺少相关管理人员的核查盖章,或者为了方便行事,财务人员将不同类别的原始凭据汇总到一张记账凭证上,造成账目记录不清楚,财务信息混乱,这实际上违反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且一旦出现错账问题,纠正和查询错账源头工作十分困难,财务人员也要负连带责任。

(2)内部制度不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内部制度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对于财务人员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会计工作的实际工作过程不规范,挂账清账手续不全,与银行方面的结算工作不能按时按标准完成,针对外来业务的核查工作进展缓慢,会计基础工作效率低下。其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岗位设定不合理。我国要求相关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必须配置会计和出纳等多个不同工作人员共同进行银行印鉴的管理工作,然而,大部分的行政事业单位为了节约人力资源和经济的投入,简化财务工作流程,将银行印鉴交由会计或者出纳一个人进行管理,随意性过大,造成了单位财务的不稳定性。并且针对财务和出纳的制度约束不够,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容易出现违法乱纪行为,给单位带来经济损失。

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主要原因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包括领导的重视程度欠缺、财务部门管理力度不够以及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缺乏。以下针对这3个方面原因进行具体的分析:

(1)单位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不够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管理层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理解不够透彻,认为会计工作就是简单的财务管理工作,工作内容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与单位的管理和发展并没有什么具体的联系。这种思想造成了财务部门在单位的地位受到影响,相关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投入工作的热情度降低,对工作内容的认识不够细致。另外,单位领导在进行财务工作的管理和安排时,容易出现想当然的情况,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不顾单位自身的经济水平,把财务部门单纯的当作一个钱财存储部门,对单位经济相关的信息和数据了解较少,提出的相关要求不切实际,阻碍了财务部门正常的会计基础工作,严重导致了单位内部工作混乱,影响了单位的整体发展进程。

(2)财务部门参与管理力度不够

财务部门参与管理力度不够可以说是单位领导对财务部门不够重视导致的必然结果。财务部门与行政事业单位的其他生产工作部门缺少联系,导致单位内部财务状况混乱,单位的部分经济决策工作开展的不切实际,所以单位的经济损失严重。而财务部门的主要作用发挥不出来,对单位生产和发展的相关建议和意见得不到重视,财务部门成为一个边缘化的架空部门。

(3)会计人员职业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职业素质不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会计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不高。我国大部门的会计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缺少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培训,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处理不好科目、账簿、报表之间的对应关系,对于会计行业出台的相关制度标准没有及时的了解和W习,降低了会计工作的规范性。二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多为领导亲属,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太浅,觉得会计工作就是管理钱物的工作,实际工作非常不专业,出现各种账目错误等问题。同时还加大了经济犯罪的概率。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对策建议

为了不断的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水平,解决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问题,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

要想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首先需要做到的是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管理制度得到完善,才能够进一步推动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开展。这就需要事业单位的会计部门全面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然后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开展会计基础工作,从根本上确保会计基础工作的工作效率和水平。另外,管理制度的完善除了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外,还要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明确会计人员的义务和职责范围,要求会计人员按照相关的制度和要求开展工作。与此同时,完善相应的岗位责任制,要求会计人员各环节的工作都要落实到位,受制度和相关规范的制约,做到工作有制度可依,有规范可循。通过完善管理制度,规范会计人员的工作行为和职责,让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有序进行,从而实现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逐步规范化和系统化。

2.加大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是会计基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需要着重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是会计基础工作中的技术工作,对于这项工作的监督,需要专门组织人员对工作进行监督和规范。会计工作对于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技术工作是会计基础工作中的重点,因此为了会计基础工作的顺利开展,事业单位要重视技术工作中的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而给领导的决策提供保障。在具体工作的开展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相应规范和制度进行明确,让制度来约束会计工作的开展;第二,上级部门和管理层要定期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审核和检查,确保工作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在审核过程中,明确相应的奖惩制度,对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表现差的工作人员进行鼓励,从而让单位的工作氛围更加和谐轻松;第三,各部门之间加强交流和联系,相互配合,在各阶段的工作中确保自身职责的完善,并和其他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让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之间实现相互制约和监督的形式,彼此管理和约束。通过加大对会计工作的管理力度,完善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体制,让监督职能在会计基础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而实现会计基础工作效率的提高,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3.提高各级领导对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

对于任何企业和单位来说,会计的工作质量和会计基础工作的进展都密切相关,同时与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有联系,而行政事业单位体现的尤为明显。领导重视会计基础工作,那么工作能够有序、顺利的开展,进而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也就提高了;反过来,如果连领导对该项工作都不重视,那么下面的工作人员对待会计基础工作的态度就更加敷衍了事。领导作为单位的引领者和决策者,引领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而会计基础工作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极其重要,因此领导需要了解相关的会计知识和法律常识,并组织工作人员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会计基础工作中,促进会计基础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领导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要在思想和行动上全面体现,有效激发会计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积极性,主动的投身到会计基础工作的氛围中,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会计基础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对企业和单位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必须要让事业单位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同时,严格约束会计人员的工作行为,提高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提升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职业道德,让每个会计人员都能够贯彻和落实自己的职责,进行实现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郭怀志. 浅谈强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途径[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24):24-25.

[2]郑建新. 试论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24):28-29.

人事基础管理工作篇3

一、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概述

(1)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现状分析。在市场经济发展与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提升的带动影响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完善。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基础工作也得到较大的发展,不仅形成了《会计法》以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规范化制度与要求,并且在工作中能够结合自身的管理需求进行相应的工作实际流程以及方法体系制定,在有效提升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水平的同时,也推动了规范化与制度化的发展提升,发展变化十分明显。(2)强化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意义。首先,会计基础工作是事业单位管理开展的重要内容,强化会计基础工作,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管理发展和提升,在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中更好的发挥自身的职能,为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工作开展的基础,对于会计基础工作的强化提升,有利于其规范化、科学化与标准化发展提升,为事业单位管理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并推动事业单位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水平提升,从而更好发挥自身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促进社会经济以及各项事业建设发展的进步提升。其次,强化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促进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与完善化发展,还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质量。强化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尤其是针对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中相对薄弱的问题环节,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强化与完善,在促进其整体规范化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质量的改善提升。再次,强化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会计基础工作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对其工作开展的强化与完善,能够准确、及时、有效的把握单位的会计状况,为财务管理以及决策制定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从而促进财务管理以及管理决策水平的提升,推动事业单位管理的综合发展。最后,强化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还有利于促进各项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对其工作开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从会计从业人员的任职资格、综合素养以及会计基础工作开展的监管控制、管理规范化与系统化等方面,避免工作过程中各项违规乱纪行为的发生,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与制度化、标准化、完善化水平。

二、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现存问题

(1)会计机构与人员配置不合理。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开展中对于会计机构的设置以及工作人员配置不合理。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开展,有明确的规章制度要求,但是在实际开展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一些事业单位进行会计工作人员配置中,并没有按照相应的制度要求进行配备,存在会计工作人员配备数量不足或者是缺乏从业资质等,都会对会计基础工作开展造成不利影响。此外,事业单位针对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不及时,导致从业人员知识体系或者是对于工作制度、规范要求等方面认识不完善,从而在工作开展中存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单位财务管理混乱、账目不完整等问题发生,十分不利。(2)会计工作开展监管不到位。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开展中,对其工作开展的监督和管理不到位,也是现存的突出问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领导审批制度,工作人员对于单位的财务情况不清楚,或者是出于各种原因不能够进行及时监督或监督不力等,都会导致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开展的监督不完善或不到位,从而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效果,导致工作开展中存在着各类问题。此外,会计工作人员本身的专业水平不足,在工作开展中对于客观事物的把握和认识不到位,也会导致其在相对复杂的会计事务处理中,不能够准确有效的解决处理,导致会计信息不准确等,都没有真正的发挥会计工作开展中的监督作用。(3)内部控制及管理不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开展中,内部控制与管理相对薄弱,也是其现存问题的突出表现。事业单位本身的管理比较混乱,内部控制或监督管理体制不完善,就会导致会计工作开展中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机制,从而更容易发生各种或者是操作不规范、不合理、会计信息缺失等情况问题。此外,如果事业单位本身的管理制度与体系较为完善,但是在工作开展中,对于管理制度与规范要求的执行不到位,也会导致各种情况与问题发生,缺乏有效的监督完善。(4)会计归档管理不合要求。会计基础工作开展中,对于会计档案的管理不合要求,比如,会计档案或资料数据管理中,没有进行及时的存储或者是分类、归档管理等,都会造成会计资料不全等问题发生,从而影响会计管理对于资料数据的正常使用。

三、强化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对策

首先,应注意加强对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领导管理审批模式决定了事业单位领导对于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会计基础工作开展及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强化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认识中,首先应注意加强单位领导对于会计基础工作开展的责任以及重要性影响认识,从而加强其会计管理与操作中的制度化与标准化观念意识,提高其会计基础工作参与的规范化水平,并通过带头引导与监督作用发挥,促进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有效开展与发展提升。此外,还应注意加强会计工作人员以及工作部门对于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规范化操作,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严格落实和执行各项制度要求,促进会计基础工作提升。其次,应注意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道德培养,提高会计工作专业技能与道德素养,避免会计工作中等不规范行为发生,促进会计基础工作的提升。加强会计工作人员专业培训不仅需要从会计工作业务知识与规章制度的系统化培训学习上强化提升,同时还需要加强会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与教育提升,提高会计工作人员依法操作、合法、守法的道德行为水平,在开展会计工作中发挥较好的作用和职能。最后,还需要按照会计基础工作的有关规范与要求,合理进行工作人员配备与设置,同时注意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内外监管体制,提高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为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开展创造良好的管理环境和条件,从而促进其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人事基础管理工作篇4

会计基础性工作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中,会计的角色十分重要。事业单位会计不仅仅要承担财务管理工作,而且要规范合理地使用资金,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做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颁布实施以后,对于会计工作又提出了全新的考验。对于事业单位的法人来说,如何进一步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水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现阶段加强会计基础性工作的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现阶段是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基础性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基础性工作是会计工作有序开展的现实需要。事业单位掌握着大量的国家和社会公共资源,并负责监督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并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事业单位会计不但要承担大量的资金使用管理等工作,同时还要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监督事业单位职能的发挥和开展。当然,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离不开大量繁琐、细致的基础性工作,各类报表、统计、资金绩效报告等的填报需要事业单位会计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扎实的专业知识等等作为保障。只有在做好会计基础性工作的基础上,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才能有序开展,才能充分发挥公共资源管理和服务的效能[1]。

2.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基础性工作有助于为决策提供准确的参考。当前,事业单位承担着公共管理和服务的事项越来越多,许多决策行为都需要建立在科学准确的数据基础之上。事业单位会计通过加强基础性工作,能够有效地反映出本单位运行管理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有关问题,从而为管理者的决策行为提供准确的参考。只有在充分了解和认识到本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管理效力的基础上,管理者的决策行为才能够有的放矢。

3.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基础性工作有助于防范职务犯罪和行为。由于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事业单位曾经是职务犯罪和行为的高发区。随着新的会计工作准则的执行,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制度得到了有效完善,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职务犯罪和行为的发生概率。会计基础性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机构、单位和有关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会计监督,而会计监督的重要途径正是从完善会计基础性工作开始。从原始凭证、差旅费报销单到单位资产报表和资金运行绩效考核,这些工作都离不开扎实的会计基础性工作。

二、现阶段事业单位会计基础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许多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性工作还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机构职能的发挥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进程。具体来说,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许多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背景,甚至没有从业资格证,由其他工作人员兼任。个别单位还出现由工作人员轮班出任会计的情况,严重影响到事业单位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还有一些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面对复杂纷繁的会计基础性工作产生了职业倦怠,不愿意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一些会计人员未按照会计制度、准则要求,认真履行会计监督职责。此外,一些事业单位由于工作繁忙或人员数量少等原因,没有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要求,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参加培训,导致了会计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行为不规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在出现工作岗位变动之时,工作交接没有计划性和规范性,从而导致了在交接之后许多后续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2.会计基础性工作不规范。会计基础性工作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许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没有按规定登记入账,特别是由许多由上级部门拨付的固定资产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入账登记,没有能够通过账面反映出来,只是由管理人员进行初略的内部登记后就开始使用,造成了许多事业单位的资产账目严重不全[2]。在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颁布后,还有一些单位固定资产未按照新的标准入账,原有固定资产账目也未及时进行调整。二是有些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性账簿不规范,科目设置混乱,发生业务后记入科目不准确,不清晰。财务报表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填写、装订,报销签字等制度执行不彻底。在编制预算决算和财务报告的过程中,许多会计人员存在应付心理,往往采取因循守旧的办法,报告和预算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三、对于事业单位会计基础性工作创新的建议

笔者认为,为了有效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基础性工作创新水平,我们应当采取以下几方面对策和措施。首先要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提高会计人员职业资格的要求,必须做到全部持证上岗。此外,要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业务知识等的培训,始终保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具有高昂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工作能力。对于事业单位会计不能按规定履行会计监督的情况,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应当从自身做起,主动接受会计人员的监督,进而带动事业单位会计职能的有效履行。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事业单位会计基础性工作管理模式,加强监督检查,指导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规范地履行职责,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重点加强对于会计基础性工作的规范和指导。最后要将事业单位会计基础性工作纳入事业单位改革的整体进程中,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确保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性工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人事基础管理工作篇5

1 引言

会计工作对于事业单位来说非常重要,会计基础工作主要包含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是会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环节。这也是事业单位关注的重点,只有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才能促进事业单位发展。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质量并不理想,事业单位对会计基础工作不够重视,导致会计基础秩序混乱,给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了隐患,所以要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工作的管理水平,从而使得会计工作更好地为事业单位服务。

2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内容

会计规范化管理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其主要指会计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会计基础工作做好才能使得会计系统正常运转,会计基础工作的实施要根据国家的规章制度进行。会计基础工作是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需要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培训,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水平。会计基础工作和财务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影响会计工作秩序的主要原因,也是事业单位制度化管理的前提。当前,我国的会计基础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不够,会计账目不够明确,数据失真,核算方法不够完善,还存在假账等情况,单位的账目与实际不符。单位人员记账不够严谨,对单位的账目随意处理,不能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等,这些问题影响着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加强会计基础规范性工作是当前的紧急任务。

3 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主要意义

3.1 保证会计质量

事业单位会计基础规范化管理有利于促使事业单位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完善会计工作制度,使会计工作更加规范化。例如:在凭证的管理中,有利于规范凭证填写,使其更加合理;??记账凭证进行完善有利于今后对账簿的登记,使其更加规范;有利于提高会计部门的工作效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使得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更加合理。

3.2 便于事业单位对会计的监督

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同时,也能够明确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更加明确,能够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及时了解事业单位会计账目,明确资金的动向,促使资金使用更加合理,从而减少或杜绝挪用公款等情况的发生。

3.3 提高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会计工作不仅是对单位的总体资金进行记录,对日常的资金收支也要时刻反映,但事业单位通常对日常费用不够重视,忽略对其的记录。因此,需要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规范,对日常费用进行管理,从而进一步明确单位的财务情况,使得财务工作管理更加规范。

4 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管理存在的不足

4.1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岗位混乱

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会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会计记账效果。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资格证的考取要求不是很高,且会计从业资格证对专业知识的考察较少,通常都是一些常规性知识,使得各行各业人员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非常容易。另外,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内容和会计所学专业知识不是很相符,考察不出应试人员的真正水平。如今会计从业资格还在整合当中,目前还不能够考取。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不仅体现在从业资格证的考取方面,事业单位聘用会计人员时,还可能会用一些无证人员,进而导致会计从业人员总体水平下降。会计岗位设置比较混乱,岗位繁多,工作内容不是很明确,且各个岗位没有建立相互制约和监督机制[1]。

4.2 会计核算不规范,对内部的控制不够

一些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时不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账目也不够明确,记账不够规范,在单位进行查账时导致账目混乱对数据难以确认。在原始凭证的审核上没有严格的标准,使得在记账凭证上的登记不够准确,最终导致与公司财务情况出现很大偏差。另外,对会计资料的存放不够重视,存放不系统,因此难以对单位账目进行查账,对档案的管理也不够重视,没有设立专门的部门对其进行管理。

4.3 对会计监督力度不够,盘点不够严格

事业单位对资金以及固定资产的盘点不够严格,没有完善相应的制度。对事业单位资金进行盘点时没有做到账账核对、账目核对,使得资金的盘点不够准确,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时没有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折旧。

4.4 领导对会计工作不够重视

领导不了解会计专业知识,对会计工作缺乏认识,因此对会计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够了解,没有进行严格管理,从而影响了会计工作效率,使得员工工作怠慢,没有工作积极性。

5 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管理的主要措施

5.1 设置岗位合理,加强人员管理

首先,根据会计有关条例对会计机构的岗位进行合理设置,明确岗位责任,建立监督机制,使其相互监督,在账务上互相牵制,从而使得各部门的工作协调。对于一些重要的岗位要进行更为严格的监督,从业人员要按照会计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记账,同时从业人员不能够兼任出纳和记账两个职务。上岗的从业人员必须要具备从业资格证,对稽核以及档案管理岗位要设立专门的会计人员,对单位较大的资金使用要进行开会决定。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培养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其综合素质。

5.2 引进计算机技术

如今,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我国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工作上应用广泛,事业单位也应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引入电算化制度,使得事?I单位的记账更加规范化系统化,还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电算化水平,使得电算化得到有效应用。

5.3 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管理体系

人事基础管理工作篇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也已逐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尤其是会计基础管理工作更是取到了进展。所谓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是指事业单位按照《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财经法律法规要求,根据自身财务管理需要制定相关实施流程、办法,以规范单位日常经济核算,提高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准确性,最终实现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及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的目的。

2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意义

(1)事业单位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特殊会计主体,会计基础工作已成为单位管理的重中之重。会计基础工作作为会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不但有利于规范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更有利于优化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环境,形成科学合理的会计管理模式,使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加强自身管理,发挥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2)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有助于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各个薄弱环节进行加强和完善。例如,对原始凭证审核、会计凭证填写、会计账簿登记等工作加以规范,有助于有效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因此,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整体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有助于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有助于科学地及时核算事业单位收支情况,通过会计部门提供的相关信息可准确反映单位预算执行情况,从而为单位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参考。同时,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能够进一步规范原始凭证审核、加强报表编制、强化费用支出审批,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因此,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有助于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并成为其重要手段。

(4)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有助于防止经济舞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将对会计核算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会计机构设置和财务会计人员任命,加强会计岗位分工制约,落实不相容岗位的分离原则,加强内部控制,强化会计监督,防范经济舞弊行为,预防和控制各种违法违纪行为,有效维护财经纪律。

3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3.1会计基础工作管理意识淡薄

一是个别事业单位领导对《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内部控制制度等相关法规缺少重视,不愿多花时间认真研究财经法律法规,错误地认为财务部门只要将本单位每笔经济业务记录在凭证中,同时可以应付审计、财政部门的查账即可,至于财务核算的规范性及工作效率则极少过问,财务人员的工作业绩也无法受到领导的认可,长期以往,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则存在消极、应付的心理,不利于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的进一步规范。二是我国个别事业单位领导出于发放职工福利、公款吃喝或追求个人利益等目的,指使本单位财务人员不惜在违反财经纪律及职业道德的基础上,编制虚假记账凭证及粉饰会计报表,致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严重失实,使财政资金及国有资产面临被个别员工侵害的风险。

3.2会计核算工作效率低下

虽然国家财政部门为了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相继出台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规范》等文件法规,并且也要求我国事业单位应按照《政府采购法》、《项目资金结余结转办法》、《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及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等文件执行,但由于我国部分事业单位法人缺少重视、财务人员年龄结构老化或工作人员责任心等方面因素,导致事业单位制定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未得到有效执行,无法充分发挥相关制度对于规范财务核算、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及保证财政资金安全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例如,个别事业单位对于超过限额标准的工程项目由本单位自行选择施工方,未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执行招标采购,给个别工作人员贪污舞弊提供可能。再如,个别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库直接支付过程中,与供应方串通以虚假或虚增交易金额骗取财政资金。

3.3会计基础核算工作混乱

我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均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进行了规范,例如,会计人员需对单位每天发生的经济业务活动在复核无误的情况进行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对于取得的无单位名头、数字不清晰、经济内容不符合规定等原始凭证,会计人员有权拒绝登记入账,并要求经办人更换。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部分事业单位对会计核算工作的漠视、会计人员业务素质限制等原因,导致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在日常会计核算中以跨年发票入账、发票名头无法确认或举办会议无文件通知及参会人员签到簿等现象的发生,不但直接影响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及导致会计差错的发生,而且也给部分别有用心的工作人员贪污财政资金提供土壤。

4规范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若干措施

4.1树立会计基础工作规划化管理观念

一是事业单位法人应加强《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规的学习,积极参与纪检监察部门组织的违反财经纪律教育活动,以达到对事业单位领导的警示作用,同时,单位领导应提高对会计基础工作管理的重视程度,督促各业务处室及全体员工认真遵守本单位制定的内控制度、财务流程及贯彻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保证各处室给予财务部门必要的工作配合,使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二是建立内部会计基础工作考核机制。对于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做出积极贡献的部门或员工给予精神与物质两方面的奖励,以鼓励其认真执行单位财务规章制度,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与财务管理水平。三是为了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事业单位应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内控制度设计与运行、电算化软件操作与安全维护、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应用或非税收入收缴改革等相关内容。

4.2强化事业单位会计基础核算管理

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财务工作特点并结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本单位会计管理制度。一是将单位财务核算流程张贴于单位显著位置,以便于单位全体员工可以遵照执行。同时,制度中应详细列明原始凭证取得与填写时注意事项、非税票据领用、作废、专项资金使用规则等内容,在规范单位财务核算的同时,降低单位因违反相关财经纪律而受到处罚的几率。二是会计档案方面。事业单位应指派专人定期对财务软件及防火墙进行升级、更新,对财务软件设置不同的登录权限,防止因个人冒用账号修改财务数据,并对财务数据进行备份,提高财务数据的安全性。三是根据单位经济活动定制或到财政部门领用原始凭证,并指定专人对凭证的保管、使用与销毁进行管理,保证单位以原始票据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

4.3建立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建议事业单位应在内部通过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及内审制度,以提高单位财务风险防范能力。一是根据自身管理需要,结合《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规范》等文件设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并通过对关键岗位设置控制点、不相容岗位分离及授权审批等方法对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控制,旨在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风险防范意识,避免因工作人员岗位设置混乱,给个别人员贪污舞弊、侵害财政资金提供土壤。二是成立内部审计机构,定期对单位内控制度执行、财务核算进行监督审计,并督促单位各业务处室及时按照审计报告进行整改,以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

参考文献

[1]于晶.浅谈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J].新经济,2015(05).

人事基础管理工作篇7

笔者认为,现阶段是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基础性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基础性工作是会计工作有序开展的现实需要。事业单位掌握着大量的国家和社会公共资源,并负责监督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并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事业单位会计不但要承担大量的资金使用管理等工作,同时还要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监督事业单位职能的发挥和开展。当然,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离不开大量繁琐、细致的基础性工作,各类报表、统计、资金绩效报告等的填报需要事业单位会计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扎实的专业知识等等作为保障。只有在做好会计基础性工作的基础上,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才能有序开展,才能充分发挥公共资源管理和服务的效能[1]。

2.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基础性工作有助于为决策提供准确的参考。当前,事业单位承担着公共管理和服务的事项越来越多,许多决策行为都需要建立在科学准确的数据基础之上。事业单位会计通过加强基础性工作,能够有效地反映出本单位运行管理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有关问题,从而为管理者的决策行为提供准确的参考。只有在充分了解和认识到本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管理效力的基础上,管理者的决策行为才能够有的放矢。

3.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基础性工作有助于防范职务犯罪和贪污腐败行为。由于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事业单位曾经是职务犯罪和贪污腐败行为的高发区。随着新的会计工作准则的执行,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制度得到了有效完善,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职务犯罪和贪污腐败行为的发生概率。会计基础性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机构、单位和有关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会计监督,而会计监督的重要途径正是从完善会计基础性工作开始。从原始凭证、差旅费报销单到单位资产报表和资金运行绩效考核,这些工作都离不开扎实的会计基础性工作。

二、现阶段事业单位会计基础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许多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性工作还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机构职能的发挥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进程。具体来说,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许多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背景,甚至没有从业资格证,由其他工作人员兼任。个别单位还出现由工作人员轮班出任会计的情况,严重影响到事业单位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还有一些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面对复杂纷繁的会计基础性工作产生了职业倦怠,不愿意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一些会计人员未按照会计制度、准则要求,认真履行会计监督职责。此外,一些事业单位由于工作繁忙或人员数量少等原因,没有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要求,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参加培训,导致了会计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行为不规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在出现工作岗位变动之时,工作交接没有计划性和规范性,从而导致了在交接之后许多后续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人事基础管理工作篇8

事业单位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特殊会计主体,会计基础工作已成为单位管理的重中之重。会计基础工作作为会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不但有利于规范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更有利于优化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环境,形成科学合理的会计管理模式,使得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加强自身管理,发挥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有助于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各个薄弱环节进行加强和完善。例如,对原始凭证审核、会计凭证填写、会计账簿登记等工作加以规范,有助于有效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因此,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整体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有助于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有助于科学及时核算事业单位收支情况,通过会计部门提供的相关信息可准确反映单位预算执行情况,从而为单位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参考。同时,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能够进一步规范原始凭证审核、加强报表编制、强化费用支出审批,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因此,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有助于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并成为其重要手段。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有助于防止经济舞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将对会计核算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会计机构设置和财务会计人员任命,加强会计岗位分工制约,落实不相容岗位的分离原则,加强内部控制,强化会计监督,防范经济舞弊行为,预防和控制各种违法违纪行为,有效维护财经纪律。

二、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组织结构和岗位分工不合理

事业单位会计组织结构和岗位设置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主要实施内容,也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部分事业单位会计组织结构和岗位分工并不符合《会计法》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规定,也未严格遵循《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未配备会计基础工作相应的专门人员。部分事业单位会计岗位设置不合法,不相容职位未分离,由同一人兼任,部分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人员甚至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导致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不够规范,且为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埋下隐患。

(二)会计账簿和凭证管理有待完善

当前,部分事业单位未根据法律法规要求设置单位账簿,部分经济业务未入账。账簿不合理导致账簿目录表和启用表等设置和编写不规范,导致单位实际收支与账目不符。部分单位在记账凭证填写时未填写详细或者未全部填写,导致出纳、统计和审核人员难以准确划分职责,难以追求相关责任。部分单位账簿登记混乱,同一业务凭证登记多个业务事项,导致账簿记录不清。另外,部分单位为了追求单位自身利益,故意不记录会计信息和篡改会计信息和数据的情况还存在,导致会计信息不准确、不真实,单位财务报表缺乏可信度,无法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的数据。

(三)会计基础工作监督机制缺乏

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还存在监督机制缺乏的现象,部分单位没有健全的会计工作监督制度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缺乏,会计基础工作出现违规情况时仍无法被发现,导致会计工作质量无有效监督。部分单位没有内部审计机构甚至没有独立的内部审计岗位,会计基础工作监督效果不佳。部分单位虽然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人员,但是由于受本单位领导直接负责,内部监督工作缺乏独立性,影响会计基础工作监督效果。

三、加强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一)合理设置组织结构和岗位分工,加强会计内部控制

事业单位在设置会计组织结构和岗位时应严格按照《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进行,在进行岗位分工时应贯彻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加强岗位制约,确保会计基础工作执行者能够独立正确的从事相关工作内容。在岗位设置和分工时,应结合本单位业务具体情况,加强会计业务实际需求分析,合理设置财务会计工作岗位,并明确相关权责。应进一步强化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人员配备,确保具有专业财务会计人员充实到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岗位,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提高其职业素质和专业素养,强化其遵守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自觉性。同时,应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效果,加强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应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工作,确保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加强会计资料档案监督,建立良好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进程。

(二)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会计账簿和凭证管理

事业单位应结合本单位业务实际,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防止经济错弊。应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明确会计部门各岗位人员职责,建立岗位责任制,强化内部稽核制度,不断规范化会计基础工作,通过制订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并加以执行,进一步促进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账簿和凭证管理方面,应加强原始凭证的审核和填制工作,严格审核单位外部原始凭证,规范制作单位内部原始凭证,做到要素齐全、金额准确,确保原始凭证真实可靠。应加强记账凭证的管理,除进一步审核原始凭证外,记账凭证应按照经济事项分类,确定准确的会计分录,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中准确填制,并做到附件齐全、数字准确,定期装订成册。会计账簿管理方面,应根据单位具体会计业务设置各项账簿,并定期和不定期对各项资产、资金、往来款项进行清查核对,确保核对。应定期打印并装订,及时移交归档,按照会计档案相关规定进行保管。

(三)健全会计基础工作监督机制,维护财经纪律

为确保对于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效果的监督,需要建立良好的监督机制。事业单位首先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对会计基础工作各个环节加以监督和评价,及时发现单位经济违规事项。应对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对于不规范的环节加以监督,切实强化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在组织机构方面,事业单位应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或部门,对于没有条件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应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岗位,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对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监督,强化会计监督,形成互相制约的内部监督机制,强化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在监督评价过程中,应坚持原则,维护财经纪律,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应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财会制度,将一切不符合财经法律和财务制度的行为坚决予以纠正。此外,应结合政府财政、审计部门等外部监督,对于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实施外部评价,从而督促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质量提高。

人事基础管理工作篇9

    笔者认为,现阶段是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基础性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基础性工作是会计工作有序开展的现实需要。事业单位掌握着大量的国家和社会公共资源,并负责监督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并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事业单位会计不但要承担大量的资金使用管理等工作,同时还要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监督事业单位职能的发挥和开展。当然,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离不开大量繁琐、细致的基础性工作,各类报表、统计、资金绩效报告等的填报需要事业单位会计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扎实的专业知识等等作为保障。只有在做好会计基础性工作的基础上,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才能有序开展,才能充分发挥公共资源管理和服务的效能[1]。

    2.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基础性工作有助于为决策提供准确的参考。当前,事业单位承担着公共管理和服务的事项越来越多,许多决策行为都需要建立在科学准确的数据基础之上。事业单位会计通过加强基础性工作,能够有效地反映出本单位运行管理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有关问题,从而为管理者的决策行为提供准确的参考。只有在充分了解和认识到本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管理效力的基础上,管理者的决策行为才能够有的放矢。

    3.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基础性工作有助于防范职务犯罪和贪污腐败行为。由于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事业单位曾经是职务犯罪和贪污腐败行为的高发区。随着新的会计工作准则的执行,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制度得到了有效完善,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职务犯罪和贪污腐败行为的发生概率。会计基础性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机构、单位和有关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会计监督,而会计监督的重要途径正是从完善会计基础性工作开始。从原始凭证、差旅费报销单到单位资产报表和资金运行绩效考核,这些工作都离不开扎实的会计基础性工作。

    二、现阶段事业单位会计基础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许多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性工作还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机构职能的发挥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进程。具体来说,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许多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背景,甚至没有从业资格证,由其他工作人员兼任。个别单位还出现由工作人员轮班出任会计的情况,严重影响到事业单位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还有一些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面对复杂纷繁的会计基础性工作产生了职业倦怠,不愿意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一些会计人员未按照会计制度、准则要求,认真履行会计监督职责。此外,一些事业单位由于工作繁忙或人员数量少等原因,没有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要求,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参加培训,导致了会计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行为不规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在出现工作岗位变动之时,工作交接没有计划性和规范性,从而导致了在交接之后许多后续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人事基础管理工作篇10

会计工作对于事业单位来说非常重要,会计基础工作主要包含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是会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环节。这也是事业单位关注的重点,只有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才能促进事业单位发展。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质量并不理想,事业单位对会计基础工作不够重视,导致会计基础秩序混乱,给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了隐患,所以要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工作的管理水平,从而使得会计工作更好地为事业单位服务。

2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内容

会计规范化管理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其主要指会计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会计基础工作做好才能使得会计系统正常运转,会计基础工作的实施要根据国家的规章制度进行。会计基础工作是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需要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培训,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水平。会计基础工作和财务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影响会计工作秩序的主要原因,也是事业单位制度化管理的前提。当前,我国的会计基础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不够,会计账目不够明确,数据失真,核算方法不够完善,还存在假账等情况,单位的账目与实际不符。单位人员记账不够严谨,对单位的账目随意处理,不能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等,这些问题影响着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加强会计基础规范性工作是当前的紧急任务。

3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主要意义

3.1保证会计质量事业单位会计基础规范化管理有利于促使事业单位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完善会计工作制度,使会计工作更加规范化。例如:在凭证的管理中,有利于规范凭证填写,使其更加合理;对记账凭证进行完善有利于今后对账簿的登记,使其更加规范;有利于提高会计部门的工作效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使得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更加合理。3.2便于事业单位对会计的监督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同时,也能够明确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更加明确,能够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及时了解事业单位会计账目,明确资金的动向,促使资金使用更加合理,从而减少或杜绝挪用公款等情况的发生。3.3提高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会计工作不仅是对单位的总体资金进行记录,对日常的资金收支也要时刻反映,但事业单位通常对日常费用不够重视,忽略对其的记录。因此,需要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规范,对日常费用进行管理,从而进一步明确单位的财务情况,使得财务工作管理更加规范。

4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管理存在的不足

4.1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岗位混乱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会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会计记账效果。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资格证的考取要求不是很高,且会计从业资格证对专业知识的考察较少,通常都是一些常规性知识,使得各行各业人员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非常容易。另外,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内容和会计所学专业知识不是很相符,考察不出应试人员的真正水平。如今会计从业资格还在整合当中,目前还不能够考取。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不仅体现在从业资格证的考取方面,事业单位聘用会计人员时,还可能会用一些无证人员,进而导致会计从业人员总体水平下降。会计岗位设置比较混乱,岗位繁多,工作内容不是很明确,且各个岗位没有建立相互制约和监督机制[1]。4.2会计核算不规范,对内部的控制不够一些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时不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账目也不够明确,记账不够规范,在单位进行查账时导致账目混乱对数据难以确认。在原始凭证的审核上没有严格的标准,使得在记账凭证上的登记不够准确,最终导致与公司财务情况出现很大偏差。另外,对会计资料的存放不够重视,存放不系统,因此难以对单位账目进行查账,对档案的管理也不够重视,没有设立专门的部门对其进行管理。4.3对会计监督力度不够,盘点不够严格事业单位对资金以及固定资产的盘点不够严格,没有完善相应的制度。对事业单位资金进行盘点时没有做到账账核对、账目核对,使得资金的盘点不够准确,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时没有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折旧。4.4领导对会计工作不够重视领导不了解会计专业知识,对会计工作缺乏认识,因此对会计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够了解,没有进行严格管理,从而影响了会计工作效率,使得员工工作怠慢,没有工作积极性。

5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管理的主要措施

5.1设置岗位合理,加强人员管理首先,根据会计有关条例对会计机构的岗位进行合理设置,明确岗位责任,建立监督机制,使其相互监督,在账务上互相牵制,从而使得各部门的工作协调。对于一些重要的岗位要进行更为严格的监督,从业人员要按照会计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记账,同时从业人员不能够兼任出纳和记账两个职务。上岗的从业人员必须要具备从业资格证,对稽核以及档案管理岗位要设立专门的会计人员,对单位较大的资金使用要进行开会决定。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培养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其综合素质。5.2引进计算机技术如今,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我国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工作上应用广泛,事业单位也应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引入电算化制度,使得事业单位的记账更加规范化系统化,还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电算化水平,使得电算化得到有效应用。5.3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管理体系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离不开法律的规范,所以我国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使得会计工作有法可依,为事业单位的记账工作提供依据,同时还能够更好的管理会计工作,规范工作人员的会计行为,促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健康发展[2]。

6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规范性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对事业单位进行管理时要结合其发展现状,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法。领导人员要加强对会计工作的重视,加强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其敬业爱岗精神。制定合理的机构制度,建立制约和监督机制,明确会计人员责任,对一些重要的岗位要加强管理,会计人员不可一人多职。国家也要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对会计工作加以明确,为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提供保障。事业单位还要引进先进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使会计工作更加规范,进而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促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发展,对单位资金进行有效管理,促进事业单位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人事基础管理工作篇11

要想了解会计基础工作,必须弄清会计基础工作的范围。会计基础工作是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的基础性工作的统称。它主要包括:会计凭证的格式设计、制取、填制、审核、传递、保管等,会计帐薄的设置、格式、登记、核对、结帐等,会计报表的种类设置、格式、设计、编制和审核要求等,会计档案的归档要求、保管期限、移交手续、销毁程序等,会计电算化的硬件与软件要求等,会计监督的基本程序和要求,会计人员的配备和管理要求,会计岗位责任制的建立和职责分工,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等等。应当说,会计基础工作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有的甚至将与会计基础工作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工作,如定额管理、计量管理等也纳入会计基础工作的范畴。

2会计管理工作中的发展方向

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会计工作融入了现代管理的理念,市场经济发展的日益完善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会计的全球化趋势也逐步体现。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这标志着我国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与国际惯例相接轨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成,它体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的新成就。

3会计管理工作的不规范表现

3.1会计工作业绩宣传上有偏差。会计工作有两个重大任务:守法聚财;向内外部负责。从现在的现象看来,很多企业看点效益,轻执法。

3.2自我约束、检查力度不够

目前有些企业已效益或经济利益最大化为企业经营目标,因此某些单位的会计工作有时处于无人监管的境地。造成会计部门对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程序是否符合要求,财务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没有引起重视。虽然有一些检查,但有的是专项检查,有的是走过场,应付了事,缺乏对会计基础工作的全面检查、监督和指导。分管监督部门及领导惯于从大的违规违纪问题看起,对一般事物性的工作不重视,即只重查问题,轻视了某些基础性工作。

3.3财务会计管理体制、监督机制不完善

目前,在我国很多的中小企业中没有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成本核算、财务收支、资金审批、收支记账等的制度残缺不全,或者企业在实际财务工作中并没有严格遵守执行。而企业的会计工作中只是为了满足对外报账的需要,使少数会计人员单纯地进行记账、算账而已,会计工作中的管理效能根本无从谈起。而且,在会计监督制度中有明确要求企业会计人员有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的权利,但是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中小企业的领导者往往会干预会计工作。会计工作人员因为本身受制于企业的领导者抑或是在利益面前低头,大都会按照领导者的传达办事,这样就使得会计的监督机制形同虚设。

4做好会计管理工作的措施

4.1.提高认识。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的需要。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基础工作的基本环节,离开这一基本环节,会计基础工作就无从谈起。会计基础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它通过收集处理、利用和提供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从而为改进和加强经营管理服务。如果没有健全的会计基础工作,收集、处理、利用和提供会计信息就失去可靠保证,会计基础工作水平也就无法提高。从现实情况看,一些单位帐务不清、帐目混乱,在这种状况下的会计基础工作难以在单位经营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正常有序的会计基础工作,应当是以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作保证的。近几年,国家非常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随着公有制形式的改变,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和股份制的实行,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关心企业的报表。无论是有控股权的国家,还是拥有部分股权的股民,都要求得到企业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这在客观上要求会计基础工作要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4.2大力提倡会计人员参与生产过程管理,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基础工作的范围是广泛的,会计基础工作在单位经济发展和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重要的,它不仅仅是一个操作流程,它更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是业务水平提高的体现,其内容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而不断的更新和完善,进而对会计人员的素质及专业知识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是会计人员永远都要学习的内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有待会计人员的共同努力,从一点一滴细微之处做起,最终实现整个经济活动的有序运作,为单位经营向生产延伸提供基础。

4.3强化中小企业的监督机制,提高会计工作者的法律法规意识

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作用,抽调人员全面检查国家财政、会计法规的执行情况。财政监督部门要通过一年一度的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工作,分期分批的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工作。同时,税务工作人员要细心认真对中小企业的收入、利润等财务信息进行核实。

此外,要不断提高会计工作者的法律法规意识,要从企业领导做起,为企业全体人员做表率,增强企业人员的法律法规观念以及自觉性。只有企业所有工作者共同努力,才能避免和防止企业经营中违法行为的发生,提高企业会计工作的质量才能改善企业的管理状况,从根本上为企业在竞争中做好后盾。

5总结

会计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工具,已从事后核算,发展到事前预测、分析的前瞻性管理工作。会计管理的前瞻性,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需求。会计管理工作,必须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发展而发展。会计人,作为这项工作的承担者,应努力提高个人专业技术水平,拓宽知识面,强调企业风险意识,发挥会计管理的职能,将会计管理工作融入到现代企业管理中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会计管理工作,就没有现代企业管理。会计管理工作的完善,是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发展壮大的法宝。

参考文献

[1] 韩伟.浅析企业会计核算管理[J/OL].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12):28[2014/3/27].

人事基础管理工作篇12

【Keywords】measures; management; accounting basis

【中图分类号】F2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6-0079-02

1 引言

会计工作对于事业单位来说非常重要,会计基础工作主要包含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是会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环节。这也是事业单位关注的重点,只有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才能促进事业单位发展。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质量并不理想,事业单位对会计基础工作不够重视,导致会计基础秩序混乱,给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了隐患,所以要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工作的管理水平,从而使得会计工作更好地为事业单位服务。

2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内容

会计规范化管理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其主要指会计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会计基础工作做好才能使得会计系统正常运转,会计基础工作的实施要根据国家的规章制度进行。会计基础工作是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需要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培训,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水平。会计基础工作和财务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影响会计工作秩序的主要原因,也是事业单位制度化管理的前提。当前,我国的会计基础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不够,会计账目不够明确,数据失真,核算方法不够完善,还存在假账等情况,单位的账目与实际不符。单位人员记账不够严谨,对单位的账目随意处理,不能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等,这些问题影响着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加强会计基础规范性工作是当前的紧急任务。

3 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主要意义

3.1 保证会计质量

事业单位会计基础规范化管理有利于促使事业单位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完善会计工作制度,使会计工作更加规范化。例如:在凭证的管理中,有利于规范凭证填写,使其更加合理;记账凭证进行完善有利于今后对账簿的登记,使其更加规范;有利于提高会计部门的工作效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使得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更加合理。

3.2 便于事业单位对会计的监督

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同时,也能够明确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更加明确,能够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及时了解事业单位会计账目,明确资金的动向,促使资金使用更加合理,从而减少或杜绝挪用公款等情况的发生。

3.3 提高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会计工作不仅是对单位的总体资金进行记录,对日常的资金收支也要时刻反映,但事业单位通常对日常费用不够重视,忽略对其的记录。因此,需要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规范,对日常费用进行管理,从而进一步明确单位的财务情况,使得财务工作管理更加规范。

4 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管理存在的不足

4.1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岗位混乱

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会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会计记账效果。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资格证的考取要求不是很高,且会计从业资格证对专业知识的考察较少,通常都是一些常规性知识,使得各行各业人员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非常容易。另外,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内容和会计所学专业知识不是很相符,考察不出应试人员的真正水平。如今会计从业资格还在整合当中,目前还不能够考取。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不仅体现在从业资格证的考取方面,事业单位聘用会计人员时,还可能会用一些无证人员,进而导致会计从业人员总体水平下降。会计岗位设置比较混乱,岗位繁多,工作内容不是很明确,且各个岗位没有建立相互制约和监督机制[1]。

4.2 会计核算不规范,对内部的控制不够

一些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时不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账目也不够明确,记账不够规范,在单位进行查账时导致账目混乱对数据难以确认。在原始凭证的审核上没有严格的标准,使得在记账凭证上的登记不够准确,最终导致与公司财务情况出现很大偏差。另外,对会计资料的存放不够重视,存放不系统,因此难以对单位账目进行查账,对档案的管理也不够重视,没有设立专门的部门对其进行管理。

4.3 对会计监督力度不够,盘点不够严格

事业单位对资金以及固定资产的盘点不够严格,没有完善相应的制度。对事业单位资金进行盘点时没有做到账账核对、账目核对,使得资金的盘点不够准确,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时没有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折旧。

4.4 领导对会计工作不够重视

领导不了解会计专业知识,对会计工作缺乏认识,因此对会计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够了解,没有进行严格管理,从而影响了会计工作效率,使得员工工作怠慢,没有工作积极性。

5 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管理的主要措施

5.1 设置岗位合理,加强人员管理

首先,根据会计有关条例对会计机构的岗位进行合理设置,明确岗位责任,建立监督机制,使其相互监督,在账务上互相牵制,从而使得各部门的工作协调。对于一些重要的岗位要进行更为严格的监督,从业人员要按照会计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记账,同时从业人员不能够兼任出纳和记账两个职务。上岗的从业人员必须要具备从业资格证,对稽核以及档案管理岗位要设立专门的会计人员,对单位较大的资金使用要进行开会决定。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培养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其综合素质。

5.2 引进计算机技术

如今,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我国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工作上应用广泛,事业单位也应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引入电算化制度,使得事I单位的记账更加规范化系统化,还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电算化水平,使得电算化得到有效应用。

5.3 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管理体系

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离不开法律的规范,所以我国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使得会计工作有法可依,为事业单位的记账工作提供依据,同时还能够更好的管理会计工作,规范工作人员的会计行为,促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健康发展[2]。

6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规范性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对事业单位进行管理时要结合其发展现状,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法。领导人员要加强对会计工作的重视,加强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其敬业爱岗精神。制定合理的机构制度,建立制约和监督机制,明确会计人员责任,对一些重要的岗位要加强管理,会计人员不可一人多职。国家也要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对会计工作加以明确,为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提供保障。事业单位还要引进先进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使会计工作更加规范,进而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促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发展,对单位资金进行有效管理,促进事业单位的平稳发展。

人事基础管理工作篇13

一、加强会计基础性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性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1993年以来会计制度的重大改革,会计基础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适应会计基础工作的新要求,财政部对《会计人员工作规则》进行了重新修订,于1996年6月17日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同时,通过加强在职会计人员培训等措施,不断提高广大会计人员的基本业务技能,不仅促进了会计基础工作的改善和提高,也使会计工作在单位经营管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放松了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影响了会计秩序和单位业务的正常开展。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建立正常的会计工作秩序,逐步实现会计工作规范化,是各级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行政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建立正常会计工作秩序的重要突破口。因此,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二、会计基础工作现状

近几年,随着《会计法》的实施,以及不断的修改与完善,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规范。就近期户县财政局对我们农业系统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的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

1.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部分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松懈,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会计事项授权审批制度、内部稽核制度、财产物资管理等各项财务制度不健全或只是挂在墙上,说在嘴上并没认真执行过。主要表现有:出纳人员无证上岗;财务人员身兼数职,不相容职务分离不清;法人私章和财务专用章由一人保管。这些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是单位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意识淡薄,总认为会计工作就是简单的账务处理,出纳就只是收付现金,只要不出差错就行,有没有资格证关系不大;印章由会计保管是为了办事方便,这些对财务管理不会有影响。

2.国有资产管理不到位,资产收益未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收入和处置收入,应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要求,及时、足额上缴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规定。检查中,有个别单位将发生的国有资产处置收益未及时上缴财政部门,而是直接计入了事业收入。

3.货币资金管理不规范,原始凭证内容不完整。有些单位在未达账项的情况下,未按规定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不符合《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关于“单位应当指定专人定期核对银行账户,每月至少核对一次,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使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调节相符”的规定。还有存在记账凭证所附原始凭证不规范、原始凭证签章手续不全、购办大额办公用品未附清单、会议费无会议通知等现象,不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相关规定。

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思路

1.提高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素质。一是提高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要向单位负责人宣传《会计法》赋予的职责和应承担的义务、责任。定期为他们举办国家财会政策、法规制度、会计准则培训班,提高领导干部管理会计工作的水平,使他们不但自己学法、懂法、执法,还要支持会计人员守法、执法。二是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会计工作政策性强、专业性强,涉及面广,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直接影响会计工作的质量。持证上岗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前提条件。经常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着重学习掌握会计法规、账务处理、会(下转200页)(上接183页)计从业人员资格管理与各项规定,掌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各项要求,从而规范会计行为,做好会计基础工作。

2.认真规范国有资产收益管理。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对外有偿使用国有资产的监管,实行国有资产对外有偿使用审批制度和等级备案制度,对单位的对外有偿使用资产实行跟踪管理。对有偿使用形成的收益,要按相关政策法规,纳入部门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在处置国有资产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程序,逐级报相关部门审批。

3.规范办理货币资金业务,保证原始凭证完整和规范。单位财务人员应加强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意识,加强对银行对账单的稽核和管理,实行货币资金业务办理过程中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制度,并时刻关注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是否相符,如不相符,应当尽快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同时,还应健全费用审批、凭证审核制度,严格履行有关凭证审核、复核的职责,依据事实、合法的原始凭证办理会计核算,避免出现不规范的问题。

4.推进会计工作电算化,进一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会计电算化是现代会计管理的发展方向之一。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不仅可以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有时间和精力参加各种培训,提高业务能力,还有利于财政和监督部门从网络上了解各单位的会计工作情况,便于管理和监督。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健立健全会计电算化长效机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使会计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2] 樊行健,熊哲玲.基础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