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调查的主要方法实用13篇

抽样调查的主要方法
抽样调查的主要方法篇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1JXGGB0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9-0129-03

抽样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是根据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作为样本,对样本进行调查或测量,然后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利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未知参数的过程和方法。相对于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具有经济性好、时效性强、应用面广和准确性高的特点,因此是经济社会领域了解总体情况的一种常用方法。

欧美国家抽样调查方法运用较早,经过在政府民意调查和各类商业调查中的大量实践,已经形成一系列实用的抽样方法和估计方法。我国的抽样调查教学和实践活动起步较晚,但随着各大高校纷纷开设“抽样调查”课程,以及政府对统计数据质量的不断重视,我国已经培养了一大批抽样调查人才,也取得了一系列教学和科研成果。[1]

从各大高校开设的“抽样调查”课程来看,课程名称上略有差异,选用教材也不尽相同,主要有《抽样调查理论与方法》(冯士雍等著)、《抽样调查的理论和方法》(施锡铨主编)、《应用抽样技术》(李金昌主编)、《抽样技术》(金勇进等编著)、《抽样技术及其应用》(杜子芳编著)、《抽样调查》(孙山泽编著)、《Sampling:Design and Analysis》(Sharon L.Lohr编著)等,但授课内容大致相同,主要集中在概率抽样,分为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多阶段抽样、二重抽样、不等概抽样,估计方法通常包括简单估计、比估计、回归估计和不等概估计方法。[2-4]

从各高校专业建设和学分设置来看,由于抽样调查课程是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是统计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因此财经类高校的统计学专业均开设抽样调查课程,其他如数学类和社科类专业也有开设抽样调查课程。抽样调查课程多设置为3学分,也有2学分,总学时通常在36~54之间,教学层次主要涉及大学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有的高校包含实践课时,有的则没有实践课时。

一、目前“抽样调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推导过多

目前各高校抽样调查课程教学以理论推导为主,将大量时间花在公式推导、证明和记忆上,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况且很多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有很多是文科生,数学基础相对理科生差,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很多学生对抽样调查课程或统计学专业产生畏惧心理,不利于增加学生学习统计专业知识的信心。

2.理论脱离实际

教材和课程安排把理论解释与数理推导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案例和习题也主要强化计算的过程,然而实际运用中计算以外的工作同样非常重要,如如何确定总体、根据怎样的条件选择正确的抽样方法、如何组织实施才能保证抽样的随机性等等。这些知识在课堂中都得不到体现,使得该课程的实用性大大下降。

3.教学安排较分散

目前抽样调查课程普遍都在10章以上,除去复习和习题讲解,每一种抽样方法讲授的时间非常有限,重点不突出,学生普遍感觉每一章都知道一点,但都不会具体使用,而且每一章都是以灌输的方式讲给学生听,教学节奏比较单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抽样调查”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当前抽样调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严重脱离,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难以直接运用到实际调查中,抽样调查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实践课程设置和改革。因此,本文从几个方面探讨抽样调查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1.增加实践课时,适当减少理论推导

抽样调查课程理论相对复杂,不易掌握,但不同抽样方法及估计所遵循的理论步骤基本一致(见图1左),抽样调查课程主要讲解整个过程的最后两步,即估计量均值和方差的计算机总体参数区间估计计算,不同的抽样方法估计量计算方法存在差异,不仅要理解不同抽样发放的差异,也要会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这是教学的重点、难点。由于简单随机抽样是其他概率抽样方法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应详细介绍简单随机抽样及估计的理论及方法,重点讲解简单随机抽样均值估计量及方差估计的公式,即:

这两个公式是整个抽样调查理论的核心。而其余抽样方法,如分层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和多阶段抽样,实际上是简单随机抽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层随机抽样实际上是若干简单随机抽样的加权和,权重为层权;在整群抽样中如果把群看成是规模较大的个体,则整群抽样的抽样过程与简单随机抽样没有差别,其估计也与简单随机抽样十分接近,只是这时的含义是平均群规模,而不是个体均值,除以群规模才是个体均值;多阶段抽样则是几个整群抽样的叠加,其单个抽样过程理论与前述抽样方法相似。

因此,抽样调查课程的理论教学重点在简单随机抽样,其余抽样方法只要讲解与简单随机抽样的关系或相互之间关系,而不需要每一章都详细展开论述。对于专科和本科层次应该重实践,适当讲解理论,减少数学推导过程,重点培养实践能力,设计12~18课时为实践课时;对于研究生层次,则可把重点放在理论和推导上,加强理论和方法的认识,重点培养理论分析和理论创新能力,可设计6~12课时为实践课时。增加的实践学时主要用于实践调查或者模拟调查,每讲完一种抽样方法后应让学生在实际总体或虚拟总体中完成该抽样过程,并选用合适方法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一来可以巩固理论知识,二来可增加对该种方法的感性认识,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践课程的具体安排见图1(右)。

2.理论教学的同时,选择软件进行实践教学

传统抽样调查课程的学多需要手工推导,过程较为繁琐且不易掌握,增加了实践运用的难度。采用软件辅助计算将大大减轻手工计算,增强实际运用的可能。目前财经类高校使用的统计软件主要有SAS、SPSS、STATA和R软件等,SAS和SPSS软件均包含复杂抽样模块,STATA也有相应程序,能完成基本抽样设计和推断。因此对于简单的抽样过程,如基本的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等可采用SAS或SPSS中的复杂抽样模块进行抽样及估计的过程,具体使用方法参考相关教材或软件说明。

但复杂抽样设计功能仍不全面,如不放回不等概抽样、各群或各层抽样方法不同等情况较难在软件中直接实现。而R软件相对灵活,且R是开源软件,无需为软件或某个软件包支付任何费用,可自行设计抽样和估计程序,并且已有若干现成的抽样估计程序,可方便进行模拟及结果可视化,逐渐成为统计学专业学生和研究人员的主要分析工具。因此本文认为对于简单的抽样过程或本专科层次的实践教学可选用SAS或SPSS软件作为辅助软件,而对于研究生层次的实践教学,可选用R软件作为辅助软件,对于一些复杂的抽样过程和估计过程可采用R软件编程完成。

3.修改练习及考核方式

抽样调查课程理论性较强,因此一般高校均采用期末考试的形式考核学生学习效果,这样就使得学生花大量时间在公式推导和记忆上,忽视了实践运用中可能会碰到的问题。因此,本文建议将抽样调查课程考核方式改为调查报告的形式,让学生独自完成一份完整的抽样调查报告,训练学生确定总体和抽样框、选择抽样方法和估计方法、运用统计分析技术和结果分析解释的全过程,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实践中加深对抽样调查理论的理解。

修改原来各章的练习题,改为结合实践课程,完成具体抽样实践或模拟抽样,在每种方法讲授完成后由教师拟定若干题目,学生根据题目确定调查的总体,设计抽样框,选择抽样方法和组织形式,然后进行实地抽样调查。为了节约时间,平时练习时调查样本量不需要很多,30~50份即可。将调查的数据输入软件,并进行相应计算,得出结果,加以解释并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及不足。教师作点评,并给出完善的建议。这样学生就不仅学会了如何计算,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如何设计、组织并实施调查的全过程,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课程的适用性。

4.修订教材和教学大纲

为了将实践教学融入到理论教学中,需要修订现有教材的编写内容和顺序,并修订相应的教学大纲,减少数理推导内容,增加案例分析和软件操作,使得每一章节内容都能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

根据课时的安排及实用性,简单随机抽样的理论推导和证明需保留,因为这是该课程的核心理论,其余章节的理论及数学推导可简化,并增加实践课时。以人口与社会相关专业为例,实践课程应该围绕人口与社会领域的热点问题展开,并选择各种抽样方法进行实地抽样,如在小区中进行多阶段抽样,估计该小区的平均年龄、平均生育子女数、老年人口比例等。教师不仅考查学生抽样方案的设计,还需对学生实际抽样时碰到的问题处理进行评价和考核。有了这些模拟练习经验和实践经验自然就明白了调查中抽样误差与非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处理的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实际调查能力。

三、抽样调查在人口与社会等相关领域应用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人口与社会领域研究的对象和主体主要为人,抽样对象也为人,而人具有复杂社会性和动态性,因此,人口与社会领域调查很难完全根据随机原则进行抽样,降低了样本的代表性,导致样本代表性差的常见问题有:

1.总体边界不清晰

人口与社会领域的研究对象通常是人口中的部分群体,如老年人口,然而该总体蕴含在总人口群体中,在未进行调查前无法界定总体的范围。常见的处理方法为仍将总人口作为总体,然后划分层或群进行多阶段抽样,在抽中的小区、乡村或家庭中有针对性地选择老年人口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由于没有完全按照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方案设计,因此抽样误差无法准确估计。

2.调查的随机性得不到保证

人口与社会领域的抽样最小单位通常为小区(村委)、家庭或个体,即最后一阶抽样单元为群或者个体,然而在实施简单随机抽样时需要各群具有相同的规模,且有最后一阶段的完整抽样框,然而在实际调查中通常都无法事先获取完整的抽样框,因此最后一阶段抽样很难保证完全按照随机原则进行,虽然在全国或者省级层面看最后一阶段抽样误差对整体误差影响并不大,但在县市层面分析或者如果各地区误差存在相关性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估计误差。

3.非抽样误差问题

由于人的社会心理复杂性,在问到敏感性及隐私性问题时通常不会给出真实答案;调查对象对问卷相关概念的理解可能存在差异,会对问卷答案的准确性产生影响;被调查者自身的目的不同也会影响调查的准确性,如老年人有希望被政府关注的愿望,则可能会把自己的情况说得比实际更严重;其他如记忆误差、无回答误差等都会对问卷调查质量产生影响。

要处理好实际抽样中碰到的这些问题,首先必须了解抽样调查的基本原理,清楚每一个抽样步骤对结果的影响;其次,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抽样方法,如针对老年人口的调查实际上采用二重抽样估计效果会更好;再次,调查员的培训对一次抽样调查也很重要,调查员必须遵守抽样规则,在碰到实际问题时需及时向设计组反映,应尽量避免调查员随意解决具体问题,防止误差扩散;最后,保证估计方法和抽样方法一致,抽样中如果是非概率抽样就不能用概率抽样方法进行估计,如果是不等概抽样就不能采用等概率方法估计。总之,抽样调查是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实用性方法,在人口与社会领域研究中被广泛使用,准确使用抽样方法的关键在于严格遵循抽样调查设计过程以及质量监督和控制。

四、结论与讨论

抽样调查是较为抽象的一门统计学专业课程,单纯讲授抽样原理在本专科阶段的教学效果都不佳,加入实践课程能让学生直观了解抽样过程及结果,使抽样理论可直接运用于实践。因此本文对抽样调查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从教材、教学大纲、学时安排、软件使用和考核方式多个方面设计了实践教学方案,并就人口与社会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研究的改革进行了系统探讨。抽样调查课程须与具体学科相结合,设计具体学科的抽样调查方法,如针对理论研究的“抽样设计”,针对商业的“市场调查与分析”,针对人口与社会领域的“社会调查与研究”等等,并在教学中增强实践教学,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讲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只有系统掌握了抽样调查的原理与方法,才能在人口与社会研究领域准确使用抽样调查,有效避免在有较大偏差的样本上进行进一步分析,并得出不准确结果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庞智强.《抽样调查》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1,(6):148-149.

[2]马岚.对《抽样调查》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统计教育,2007,

(8):29-30.

抽样调查的主要方法篇2

当前,国内针对小微企业的抽样调查,主要由国家统计局组织开展。小微企业的抽样调查主要由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负责组织实施,保证了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小微样本企业的调查主要以调查员面访和企业报送报表相结合的方式。

小微企业的各项抽样调查项目主要有:规模以下小微工业企业抽样调查[2],建筑业小微企业抽样调查,限额以下批零住餐行业的小微企业抽样调查,规模以下服务业小微企业的抽样调查,以及小微企业的采购经理抽样调查。规模以下小微工业企业抽样调查开展较早,该项抽样调查方案相对更为成熟。因此,本文主要介绍此项调查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触类旁通,介绍其他几项抽样调查的主要框架。

一、规模以下小微工业企业抽样调查方案介绍

(一)调查目的。主要目的是推算规模以下小微工业企业的主要指标,反映基本总量和生产经营的状况。

(二)调查范围。调查包括企业和个体工业经营单位两部分。具体来说,企业总体细分为目录企业和非目录企业两个总体。目录企业是指企业抽样框中所包含的企业;非目录企业是指抽样框以外的企业。

(三)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的基本生产经营情况以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个体户的用工和经营状况,等等。

(四)调查方法。针对企业和个体工业经营单位采取不同的抽样方法。目录企业部分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即从抽样框中直接选取企业样本。利用选取的一套样本,可以分别以省或行业为总体,对总体目标量进行推算估计。非目录企业及个体户采用地域整群抽样方法,即在地域抽样框中直接抽取村(居委会)作为地域样本单位,并在地域样本内对非目录企业和个体户进行逐一统计调查。

(五)目录企业样本的抽取。(1)建立抽样框。在抽样调查中,抽样框的建立尤为重要。具体而言,调查中应建立两个抽样框:目录企业抽样框和地域抽样框。目录企业抽样框是企业的名录库,用来抽取目录企业的样本;地域抽样框是由国家和各地区共同建立的以行政村、居委会为基本记录单元的名录库,代表了全国地域,供抽取整群样本时使用。(2)目录企业的样本抽取主要包括目录企业样本量测算、样本分配、样本抽取及权数计算等步骤。1)目录企业样本量测算。根据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量公式,单独计算各地区和各行业的样本量。根据分地区测算的总样本量与分行业测算的总样本量,依据就大原则,确定全国样本总量。2)样本分配主要包括:首先,利用迭代法把样本初步分配到各地各行业;接着,在地区行业的格子中再分层;最后一个步骤,在地区行业格子的各层之间分配样本量。3)在分层工作及各最终层样本数确定后,方可选取样本。在抽样的最终层中,利用永久随机数排序的技术选取该层的样本企业单位。4)权数计算包括基础权数和调整后权数两个步骤。

(六)地域样本的抽取。具体来说,包括整群地域样本量的确定分配、样本的抽取和权数的计算等各个步骤:1.以地区为总体,根据公式,初步测算整群地域样本量;再依据经验及实际计算的精度,调整样本量。2.对抽样框中的地域单位,根据规模大小确定分层的界限,再在各层分配地域样本量。3.地域样本的抽取与目录企业类似,同样利用永久随机数排序的技术在层内根选取本层的样本。4.权数计算包括基础权数和调整后权数两部分,地域样本内的个体工业经营单位和非目录企业的权数,等于其所在村(居委会)地域整群样本的权数。

(七)总体目录量的估计。利用权数放大相应的指标,即可得到总体目标量的估计。

二、建筑业小微企业的抽样调查介绍

从方案的推进进度而言,调查仍在积极试点。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准确反映建筑业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和面临的难点问题,为党政领导进行决策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依据和建议。具体而言,调查的内容有:企业的基本名录状况,效益情况、实际生产和经营状况及发展趋势等。调查方法主要采用分层PPS抽样方法,在全国范围内选取建筑业小微企业作为样本单位。

三、限额以下批零住餐行业的小微企业抽样调查

调查通过运用抽样调查方法,计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调查范围主要包括限额以下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四类行业中的法人单位和个体户。本项抽样调查方案由两个主要部分构成:以区县为总体的抽样方法和以省为总体的抽样方法。

(一)以区县为总体的抽样方法。以区县为总体,采用一阶段的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依据不同的单位属性和行业属性分成不同且相互不交叉的调查层,然后各自在自身的调查层中采用简单随机的抽样调查方法选取样本。

(二)以省为总体的抽样方法。针对该总体,方案采用二阶段的分层抽样调查方法。第一阶段对全省各个区县进行分层,选取一定数量的区县作为样本;第二阶段在抽中的样本区县内开展以区县为总体的抽样方法。

四、规模以下小微服务业企业的抽样调查

调查的目的主要在于: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及时提供政策依据。调查范围包括各省级区域内的小微服务行业的法人单位,具体而言,包括居民服务、交通运输等行业。本调查采用目录抽样的方法。根据单位所在行业和自身规模分层,采用永久随机数排序的技术选取样本,对抽样调查的精度有所保障。

五、小微企业的采购经理抽样调查

调查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建立小微企业的采购经理抽样调查制度,及时追踪反映企业生产运行的具体状况,加强监测与预警,提供政策参考依据。调查范围包括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在内的的企业法人单位以及依据法人单位进行调查统计的产业活动单位,分为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两个组成部分,主要是体现经理人在企业采购以及生产经营活动等方面的主观判断情况。该项抽样调查方案主要采用PPS抽样方法,依据行业的规模分层并分配样本量,在各自层内部采用与企业规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进行样本的选取。

总结:小微企业的抽样调查方案具有很高的科学性,调查效率较高,并且抽样调查的相关结果备受关注。本文系统总结了当前开展的各项小微企业抽样调查方案,当前的调查有些部分需要进一步改进。今后,抽样调查方案的发展改进应逐渐弱化经济指标的调查,而在问卷设置方面多下功夫,充分考虑如何有效通过问题的设置,使得调查对象对调查表式看得懂、能理解、易填报,进而通过抽样调查能够及时准确反映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大力加快推进小微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抽样调查的主要方法篇3

二、抽样调查是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非全面调查方法

抽样调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在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观察,借以推算总体指标数值的一种调查方式。抽样调查及其推断分析方法不同于其他调查的方法。首先它选取单位的时候,是按随机原则抽取调查单位,抽取的组织方式和方法又有多种如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整群抽样、机械抽样、类型抽样和多阶段抽样等。其次,抽样推断是建立在概率论的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基础上的科学推断方法。

抽样调查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从原则上讲,取得大量现象的数量方面的资料,在许多场合都可以运用抽样推断的方法取得;在某些场合,甚至还必须应用抽样推断的方法取得;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1.对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的现象总体,必须应用抽样推断的方法,对于无限总体的调查是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的,也不可能对具有破坏性的产品质量检查和检验等进行全面调查。只能使用抽样推断的方法。2.有些总体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但实际上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例如,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统计数据是反映中国基本国情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从建国以来我国进行过五次大型的人口普查,掌握了大量的人口数据,但是,人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口的变动情况不可能,也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3.抽样推断的方法,可以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的监控。抽样推断不仅广泛用于生产结果的推算和估计,而且应用于对工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监控,经常监督和检查生产过程是否存在某些偏差,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以便于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预防。4.利用抽样推断方法,可以对于某种总体的假设进行检验,来判断这种假设的真伪,以决定取舍。5.抽样推断得到的资料,可以补充全面调查所得到资料的不足,从而对全面调查的质量进行检查和修正。6.抽样调查还适用于这样的场合,调查对象总体中包括的单位很多,而且缺少原始记录可供参考。这样的场合很难进行全面调查。如果需要了解情况,取得全面资料,那就必须依靠抽样调查。

三、抽样调查在统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抽样调查的主要方法篇4

抽样调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在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观察,借以推算总体指标数值的一种调查方式。抽样调查及其推断分析方法不同于其他调查的方法。首先它选取单位的时候,是按随机原则抽取调查单位,抽取的组织方式和方法又有多种如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整群抽样、机械抽样、类型抽样和多阶段抽样等。其次,抽样推断是建立在概率论的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基础上的科学推断方法。

抽样调查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从原则上讲,取得大量现象的数量方面的资料,在许多场合都可以运用抽样推断的方法取得;在某些场合,甚至还必须应用抽样推断的方法取得;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1、对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的现象总体,必须应用抽样推断的方法。对于无限总体的调查是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的。也不可能对具有破坏性的产品质量检查和检验等进行全面调查。只能使用抽样推断的方法。2、有些总体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但实际上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例如,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统计数据是反映中国基本国情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从建国以来我国进行过五次大型的人口普查,掌握了大量的人口数据。但是,人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口的变动情况不可能,也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3、抽样推断的方法,可以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的监控。抽样推断不仅广泛用于生产结果的推算和估计,而且应用于对工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监控,经常监督和检查生产过程是否存在某些偏差,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以便于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预防。4、利用抽样推断方法,可以对于某种总体的假设进行检验,来判断这种假设的真伪,以决定取舍。5、抽样推断得到的资料,可以补充全面调查所得到资料的不足,从而对全面调查的质量进行检查和修正。6、抽样调查还适用于这样的场合,调查对象总体中包括的单位很多,而且缺少原始记录可供参考。这样的场合很难进行全面调查。如果需要了解情况,取得全面资料,那就必须依靠抽样调查。

三、抽样调查在统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抽样调查的主要方法篇5

非概率抽样并没有严格的定义,其最主要的特征是抽取样本时并不是依据随机原则。这类抽样有许多不同的具体抽取样本的方法。下面列举一些。

(1)判断选样。判断选样是指在抽取样本时,调查人员依据调查目的和对调查对象情况的了解,人为确定样本单元。实践中确定样本单元通常有几种情况,一种是选择“平均型”单元作为样本,选定的样本可以代表感兴趣的变量的平均水平,目的是了解总体平均水平的大置。另一种是“众数型”,即在调查总体中选择能够代表大多数单元情况的个体为样本。再一种是“特殊型”,如选择很好或很差的典型单元为样本,目的是“解剖麻雀”,分析研究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

(2)方便抽样。方便抽样是指在抽取样本时依据方便原则,以达到最大限度降低调查成本的目的。典型的形式是“拦截式”调查,如在街道或居民小区拦住行人实施调查,在商场门口或柜台向消费者进行调查等。

(3)自愿样本。自愿样本不是经过抽取,而是由自愿接受调查的单元所组成的样本。比较典型的是网上调查,调查人员将调查问卷贴在相关内容的网页上,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填答。将调查问卷刊登在报刊上,读者可以自愿参加等。

(4)配额抽样。配额抽样是将总体中的各单元按一定标准划分为若干类型,将样本数额分配到各类型中,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的方法则没有严格限制,一般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单元。

二、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也成随机抽样,是指依据随机原则,按照某种事先设计的程序,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元的抽样方法。它具有下面几个特点:

(1)按照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所为随机原则就在抽取样本时排除主观上有意识地抽取调查单元的情况是每个单元格都有一定的机会被抽中。需要注意的是,随机不等于“随便”,随即有严格的科学含义,可以用概率来描述,而“随便”带有人为的直观因素。

(2)每个单元格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3)当用样本对总体日标量进行估计时,要考虑该样本(或每个样本单元)被抽中的概率。

概率抽样调查可以被视为狭义的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的作用

抽样调查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节约费用。抽样调查能节约调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大大降低调查的费用。

(2)时效性强。有些调查有很强的时效性,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并提供调查数据。

(3)可以承担全面调查无法胜任的项目。对有些事物或客观现象,需要通过调查掌握其数据,但又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这是必须采用抽样调查。

(4)有助于提高调查数据的质量。虽然抽样调查只调查总体中的一小部分,用部分的调查结果推断总体,存在着抽样误差,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

抽样调查与普查

普查是一种全面的调查方法,它是指对研究总体中的所有单元逐一进行的调查。与全面调查相比,抽样调查虽然有许多特点和长处,但抽样调查不能代替普查,它们有各自的特殊作用。普查资料还是构造抽样框的极好素材,所以抽样调查需要与普查结合,相互补充。它们之间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抽样调查作为普查的补充。前面提到,对于有关国际民生的重要现象,需要采用普查的方法,了解总体中每个单元的情况,如我国进行过的普查有:人口普查、全国经济普查、全国农业普查等。

(2) 用抽样调查对全面统计资料进行评估和修正。例如:在异乡普查结束后,通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随机抽取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认真仔细的复核,对发生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计算误差率,作为对普查结果进行自量评估和数据修正的依据。

(3)利用抽样调查进行深层次分析。由于普查的范围广,接受调查的范围多,因而调查项目不可能太多。在普查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针对某些问题,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获得更为详尽的资料,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4)利用抽样调查,提前获得总体目标量的估计。普查所涉及的单位多,数据浩繁,整理汇总工作需要较长的时间,为了尽快得到总体的某些特征的数据,可以采用抽样的方法,提前得到这些主要目标量的估计。

(5)普查为抽样框提供资料。普查或其他全面调查的资料(例如某些统计报表)可以为抽样调查所需要的抽样框提供资料,提供辅助信息以及提供抽样效率,同时也为样本轮换等提供基础资料。

抽样调查应用领域

近几十年来,抽样调查的理论和实践有了迅速的发展,抽样调查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需要统计数据的领域,都有可能采用抽样调查。常常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经济现象的调查。社会经济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目前我国政府统计部门制度化的抽样调查项目主要有: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农产量抽样调查;城市居民住户抽样调查;农村经济抽样调查;小型工业企业生产情况抽样调查,等等。

抽样调查的主要方法篇6

随机抽样;分层抽样;“3S2C”模式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9005902

1引言

2010年国家烟草局提出APCD工作法后,芜湖市南陵县烟草专卖局创新性发挥了统计学思维,引入随机抽样法来提升工作成效及数据准确性。

抽样调查是从全部调查对象中,抽选部分个体进行调查,估计和推断全部调查对象的调查方法。由于抽样调查所占用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比全面调查少得多,且提高了资料的时效性,所以它是搜集统计资料应用广泛的一种方式。然而,抽样调查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为了减小抽样调查带来的误差,需考虑样本容量问题。只有选择合适的样本容量,才能准确地估计总体的相关参数。如何寻找合适的样本容量,成为抽样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进行抽样调查时,一般按照随机性原则进行抽样,即随机抽样,即指遵循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机会被选入样本。

2随机抽样监管模式

通过随机抽样,确实可以降低监管成本,但是怎样抽样,制定怎样的抽样规呢?带着这些问题,南陵县烟草专卖局开始了卷烟市场随机抽样监管模式的研究。

2.1随机抽样的研究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是以样本调查分析对全部调查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

总体与样本是研究(调查)对象的全体,在南陵县卷烟零售户情况调查中,南陵县所有卷烟零售户就构成调查总体。

抽取样本是抽样调查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其中,随机抽样最为常用、科学,能保证样本的代表性,避免人为误差。

2.2随机抽样方式的选定

通过学习关于随机抽样方法的内容,了解到抽样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简单随机抽样法,操作简便易行,但总体过大不易实行。

二是分层抽样法,易于理解、简单易行,但整体差异不明显时不适用。

三是整群抽样法,实施方便、节省经费,但由于群间差异较大,抽样误差过大。

对零售户的分类,主要以经营业态为主,2013年度零售户七种业态户数如表1。

通过上表分析可知,零售户的总体过大、七种业态之间的数据差异较大,为避免抽样误差,选择分层抽法为最佳抽样方法。

3创新应用

对守法户进行抽样可以节省工作时间,但抽样结束后还存在很多疑问,如抽样出的零售户怎样安排走访计划?零售户的属性发生了变化怎么办?因此,需要形成一套完善的工作模式,确保卷烟工作的正常运行。

3.1闭环的形成

抽样之前将辖区内的零售户进行统计、分类,抽样之后制定科学的走访计划,细化工作内容,开展走访调查工作,最终形成结论。当零售户的属性发生变化,需要重新统计抽样。从而,形成了统计(Statistics)、分类(Classification)、抽样(Sampling)、调查(Survey)、结论(Conclusion)五个步骤的闭环,即“3S2C”市场管服抽样调查模式(简称“3S2C”模式)。

3.2“3S2C”模式

“3S2C”模式以降低成本、提升实效为出发点,以APCD工作法为基础,改变传统低效率的工作方式,实现市场监管从到市场上找问题向带着问题上市场转变,从侧重检查频率转向检查实效。

3.2.1数据统计方面

一是统计市管员的月工作量,测算出一个市管员完成全部的日常工作所需花费的时间。其中,主要包括走访路途上的时间、服务零售户的时间、日常内务管理的时间。二是统计全县各管理所各线路不同属性零售户的数量,为分层抽样服务。

3.2.2零售户分类方面

不仅要做好零售户属性分类,以及升降级标准;还需做好两个层面上的零售户分类,及7种经营业态和4种销量区间。并将两个层面上的守法户分类出来,便于抽样操作。

3.2.3守法户抽样方面

以客户分类标准为依据,将原来的普查工作变成抽样走访服务的模式。为了保证抽样结果既有7种业态,又有4种销量区间,需要由少到多逐层抽取。

3.2.4一般户、违规户调查方面

通过科学的统计,优化传统调查时间,减少了走访工作量。同时,多余的时间用于违规户的监督调查,加强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另外,稽查队对违规户也通过抽样实现调查工作,增加市场检查随机性。

3.2.5成果总结方面

定期召开专题例会,结合销售数据、市场信息等线索对市场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形成结论,及时备案便于汇总分析,简化了沟通环节,高效解决暴露的问题。

4结论

在APCD工作法指导下,运用统计抽样方法对卷烟市场进行监管调查,并创建出“3S2C”模式。通过“3S2C”模式初步运行,总体工作达到了良好效果,增加了脑力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监管成本。

参考文献

抽样调查的主要方法篇7

粮食是国家经济、社会和政治安全的基础,是实施宏观调控和改善民生的基本保障。准确的粮食产量数据是党委、政府制定粮食产业政策的依据,对促进粮食稳产增产、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部的统一安排,从年起在粮食生产县(区)建立新的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制度,这是国家对粮食产量调查制度进行的重大改革,通过建立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实现对县级主要粮食作物的直接调查、直接上报、直接推算,及时、准确地反映县级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收获情况,为制定粮食政策和对粮食生产的分级管理服务。

二、明确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的主要内容

本次调查制度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粮食产量核算方式由原来层层上报的统计方法改变为建立以县为总体的抽样调查制度,国家统计局市级调查队组织区县统计调查部门直接到现场划地块抽样,根据实割实测数据推算;二是市、县汇总数据由原来的市、县统计部门负责改变为由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负责直接汇总推算,经国家统计局核准后,由调查总队反馈给市级调查队,市级调查队再反馈到各区县统计部门;三是反馈到市、县的粮食产量数据是对粮食生产市、县中央财政奖励和补助政策执行的主要依据。

我县粮食生产乡镇(街道)共12个,根据新的调查方案抽中样本村分布11个乡镇,分别为。

抽样调查的主要方法篇8

当今社会是个信息化时代,信息数量之多,变化之快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活动中,如何能及时、准确地搜集有用的信息是统计研究者们的首要任务。通过传统的调查方法(也称一次性调查)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统计信息的时效性需求,取而代之的是连续性抽样调查越来越普遍。

在进行抽样调查时,几乎所有的调查总体都在随时发生着变化。总体中包含的总体单位的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生着变化,比如居民消费。或总体本身的内部结构也在随时发生着变化,比如人口结构的变化。如果我们进行调查的总体单位特征和总体内部特征不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考虑用一次性抽样,但是如果调查总体单位特征或总体内部特征发生变化时我们用一次性抽样不能够满足我们对调查信息的需要。这时我们就要采取连续性抽样调查,在不同时间点上对总体进行估计。

一、连续性抽样调查方法

连续性抽样根据其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

1.重复样本调查(或渗透抽样):每期从同一个总体中独立地抽取一个样本进行的连续性抽样调查方法。

2.固定样本调查(或纵向调查):每期调查都用同一个样本进行连续性调查。

3.轮换样本调查:样本单元在经过连续几轮的调查之后,将会退出调查,同时新的样本单元将会产生并开始接受调查。

4.分裂样本调查:将固定样本抽样同重复样本抽样或轮换样本抽样相结合的一种连续性抽样调查。

四种方法的比较:在连续抽样调查中,轮换样本调查时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连续性抽样设计,目前存在各种类型的轮换模式。轮换样本调查既吸收了重复样本调查和固定样本调查的优点,同时也克服了两者的缺点。具体说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优势:

首先,定期替换一样本单元既可以提高轮换样本对调查总体的代表性,又可以有效地降低被调查者的回答负担,从而减少因为样本老化而带来的非抽样误差。

其次,每次调查都保留一定单位的固定样本,减轻调查组织者的工作负担,并节省调查费用。

最后,在连续性的样本轮换中,可以有效地利用前后各期轮换样本之间的相关关系,来提高现期目标量的估计精度,从而提高连续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本文就分层抽样下样本轮换的设计过程的理论及操作步骤进行系统性的描述。

二、分层抽样下的样本轮换模型

所谓分层抽样是先将总体的单位按某种特征分为若干次级总体(层),然后再从每一层内进行单纯随机抽样,组成一个样本的方法。分层抽样保证了样本结构和总体结构的一致性,提高了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和估计精度,因此也被应用到连续性抽样调查中,在连续性抽样调查中使用分层抽样就会涉及到样本轮换的问题。

(一)分层抽样下样本轮换的估计量

1.两个时期的样本轮换。我们首先考虑两个时期的样本轮换策略。假设两个抽样时期的样本都为n,分别称为前期抽样n1和当期抽样n2,显然n=n1=n2(这里我们把前期样本用下标1来表示,当期样本用下标2来表示)。样本轮换是将一部分样本m必须保留,另一部分样本u必须替换,其中u=n-m。由于必须保留的样本m与上期样本有重叠的地方,所以重叠率s=m/n,替换率t=u/n。

设所需研究的变量为y,第一期所要研究的变量记为y1,第二期所要研究的变量记为y2,对应的估计量分别为1和2。保留m1个单元的前期样本均值为,而现期样本均值为。新轮换进当期的样本单元为,他们均是总体的无偏估计。前后两期调查指标具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设r为前期后两期的样本相关系数,我们视容量为n的前期样本为第一相样本,视现期样本中保留的前期样本m2个样本单元视为第二相样本,根据回归估计的二相抽样理论,取回归估计量,其中回归系数b=。

由于总体均值是由上期保留下来的样本单元m2和本期新添加的轮换样本单元u2所组成,则总体均值的估计量是与的加权,即。其中的选取应使的精度最高,即使V()达到最小。V()=,为使V()达到最小,对求偏导数,并令其为0。解得代入则,Vmin()=

2.两个以上时期的抽样。我们对两个以上时期的抽样,可以从第三次抽样起,用前一次样本回归估计量替代得到第h次总体均值的估计量。

(h>2),V()=,其中,为第h次抽样轮换样本的层权,为第h次抽样固定样本的层权。

(二)分层抽样下样本轮换的最优轮换率

在不考虑第i层子总体的前期样本全部被轮换掉(=0)或第i层子总体没有进行样本轮换(=1)这两种情况下的样本轮换率。进行样本轮换的条件是:0

三、案例分析

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从传统的纸质阅读到现在的电子阅读。在兰州阅读情况调查中采用样本轮换能够很好地反映电子信息迅猛发展人们阅读方式的改变。一般情况下一旦用户开始使用电子阅读方式接受调查,这种使用方式基本不会改变。因此我们主要考虑固定权重或增加电子阅读调查户权重的样本轮换策略。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首先分析城市居民电子阅读方式抽样调查的一些基本理论,包括样本轮换下均值和方差的估计以及最优样本轮换率等。分别讨论两个时期抽样和两个以上时期抽样的样本轮换策略。我们首先将电子阅读方式和纸质阅读方式进行分层,为了讨论方便,我们特将电子阅读方式和纸质阅读方式分别进行样本轮换。由于抽样总体的总体单位数N很大,每次抽取各个样本量是相互独立的。

(一)样本轮换时间的确定

样本轮换时间主要考虑三个因素:总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的快慢、调查员或被调查员对连续调查的调查时间和调查次数的反感以及调查成本的限制。

首先,我们对年龄在18周岁以上兰州市城市居民的阅读情况查。由于兰州是一个不发达的地区,人口流动性不强使总体抽样框中的抽样单元基本不发生变化。其次,在我国城镇住户统计报表制度中,报表体系分为基层定期报表和基层年度报表。其中年度报表要求是年度的完整资料,还要求各个不同年份之间的进行相互比较。最后,从时间,数据处理,经费,调查员的积极性,调查户的配合等多个角度考虑,样本轮换时间不宜太短。同时,如果样本轮换时间也不宜过长,过长会降低样本轮换的效果。

考虑上述因素我们对兰州市城市居民的阅读情况调查每三年进行一次调查。其中由一相抽样获得信息将被调查者有电子阅读习惯和纸质阅读习惯进行分层。然后按比例,从各层中进行随机抽样。抽取的样本就是二相样本。也就是说,样本轮换时间为一年,三年内样本轮换次数为三次。

(二)样本轮换率

样本轮换率主要是由相关系数决定。当前后两期指标具有一定程度正相关性时,无论是不进行样本轮换还是全部进行样本轮换,估计量精度都不如对样本进行部分轮换较高,即最优样本轮换率取值于(0,1)内(张宁,2008)。一相调查是一个多指标调查,这时我们只考虑一个主要指标如学历、工作等与其他指标为正相关关系。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前期样本中保留样本的信息作为后期调查的辅助信息来对现期调查做回归估计,从而来确定样本轮换率。一般情况下,比较适合的样本轮换率在1/3到1/2之间。考虑到被调查户数较多,易于操作,我们先确定样本轮换率选取固定值1/3。

(三)样本轮换组数及轮换组的单位数

拟采用二相抽样和多阶段抽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首先用pps法随机抽选街道,再抽中的街道内随机起点等距选着住宅。对选中的一相样本进行调查。就被调查者的收入、学历等辅助信息来研究是否有电子阅读的习惯。我们假设在兰州市内抽取90个经常调查户,一般一相抽烟总体单位数是经常性调查户的5~6倍,这里选取经常性调查户的6倍即540户为一相样本的调查户数。这样在每个轮换组内的调查户数为30户的情况下。具体的样本轮换组数为540/30=18。

进一步,我们分别来讨论电子阅读调查户与纸质阅读调查户的样本轮换组数。假设在兰州市所抽取的90户经常调查户中有12户采用电子阅读方式,另有78户采用纸质阅读方式。样本轮换率均为1/3。

首先考虑电子阅读调查户的情况。需要选取的一相样本的调查户数为经常性调查户12户的6倍,即72户。电子阅读调查户轮换组的单位数应为12×1/3,即4户。电子阅读调查户的样本轮换组数为72/4,即18组。对于采用纸质阅读调查方法进行调查,需要选取的一相样本调查户数为经常性调查户78户的6倍,即468户。纸质阅读调查户轮换组的单位数应为78×1/3,即26户。纸质阅读调查户的样本轮换组数为468/26,也是18组。

(四)样本轮换操作流程

1.电子阅读调查样本轮换流程。一相调查每三年进行一次,需要选取的一相样本为72户有条件接受网络调查的调查户。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总体72个单位分成18组,每组4个调查户。从这18个组中按照不重复抽样每次抽取一组出来,依次编号为①、②、…、18。在进行一相调查以后的第一年,选出三个轮换组进入调查。比如说,选取①、②、③三个轮换组调查一年以后,第二年①号轮换组退出,④号轮换组进入调查;第三年②号轮换组退出,⑤号轮换组进入调查,依次类推。三年以后进行第二个一相调查,按照随机抽样抽取18个调查组,依次编号为①、②、…、18。

表1 电子阅读调查样本轮换流程

2.纸质阅读调查样本轮换流程。每三年进行一次一相调查,选取468户接受非网络调查的调查户。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总体468个单位分成18组,每组26个调查户。按照电子阅读调查同样的办法分组及对轮换组进行编号。

表2 纸质阅读调查样本轮换流程

抽样调查的主要方法篇9

一、抽样调查的意义

抽样调查,顾名思义,就是从全部调查对象中抽选其中的一部分进行调查,并由此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相应的评估及判断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其目的是通过抽样调查获取反应总体情况的信息,因此也能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在公路运输统计的抽样调查,是以科学的原理和计算为依据,从广大公路交通运输事物中,抽取一部分车辆样本以进行调查,在采集数据的基础上,建立抽样调查数据模型及数据的处理方法,以此推断出公路运输经济工作中的运量、运输周转量、汽车燃油消耗等主要指标的数值,反映该时期公路运输行业的经济工作运转情况,从而为行业的宏观调控及各种规划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公路运输统计中运用抽样调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由于公路交通运输分布范围大,涉及面广,若是开展全面调查,则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及物力,而实行抽样调查的样本单位较少,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调查结果准确性高,具有其它非全面调查所不具备的特点,诸如按随机的原则抽取样本,在总体中每一个单位被抽取的机会是均等的,调查样本的数量经科学计算确定,具有可靠性等,抽样调查堪称公路交通运输行业中最为完善,最具科学依据的调查方法。

二、公路运输抽样调查的步骤

首先,明确抽样调查的目的,在充分贯彻行业统计工作规定的基础上科学有效地开展统计工作,以所在地区公路运输的特点为依据制定抽样调查的方案。其次,确定调查范围与抽样单元,确定总体车辆库,原则上应包括从事营业性运输非独立核算的单位、从事非营业性运输的单位及私人所拥有的车辆,可按车籍所在地的车辆为调查对象来确定总体车辆,再以此为依据,确定抽样单元,由计算机随机抽取样本。再次,确定调查的内容,公路运输统计中的抽样调查主要是对公路运输量、车辆运用情况和油耗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抽样统计调查,包括客(货)运量、客(货)周转量、总车日、总行程、重载行程、汽(柴)油车油耗、车辆运力、运输量、营业收入、营业支出等。最后由调查人员下到基层调查记录样本车辆营运的原始数据,对样本车户进行具体调查登记,收集样本户运输量等方面的资料,可采取到企业、业户上门调查搜集数据、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对样本车辆进行调查并拍取样本照片,从而推算出全社会的公路客货运输量,以此来全面了解和掌握所在地区道路运输业发展水平和货运交通量情况,为道路运输业的发展和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和决策依据。

三、如何有效开展抽样调查工作

抽样调查在公路运输统计中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在实际运用中难免存在对样本代表性产生片面认识,滥用抽样方法,总体目标量估计不足,遗漏外挂车辆的抽样调查等各种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当中,应注意抽样调查工作得有效性开展。

(一)完善抽样调查制度

一套完善并且科学而严格的公路统计调查制度是有效开展抽样调查工作的保证。我们的公路运输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完善抽样调查制度的重要性,以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确保数据质量及分步推进的原则,制定出切合实际,易于操作准确率高的调查制度,建立负责制度,明确责任部门,确保责任及措施的到位,实现分工协作、全程控制的抽样调查组织网络,还应加强调查数据质量的控制与检验,保证抽样调查数据准确性,同时在人员力量、资金等方面做好配套工作,重视抽样方法与理论的研究,使抽样调查的自身理论得以提升,确保抽样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的公路运输统计数据质量审核评估制度,加强对原始数据质量的检查,通过对各项指标的综合分析,强化数据质量的控制。

(二)多种调查方式并举

在实际公路交通统计过程中,统计人员应根据抽样调查工作中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调查方式,实现多种调查方式并举。抽样调查过程中,如果有与调查指标相关的辅助变量供使用,且总体单元是根据辅助变量的大小顺序排列,可使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提高估计的精确度。进行多指标调查时,可将标识作为辅助变量,使用PPS抽样,或采用对简单随机样本使用比估计、回归估计等方法。为确保抽样调查的质量,避免由于样本点代表性差而引发的偏差问题,可采取样本轮换的方法,定期更换样本。多层次推断的抽样及估计方法,诸如样本追加的方法,能有效估计下一层目标量,实现结果的精确性,提高估计的精度。为使抽样调查能满足多层次的需要,除了进行分层抽样外,还可采用抽样后分层之类的域估计方法。另外,对于外挂车辆的抽样调查,调查人员可结合典型调查进行数据核实,确保数据的全面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抽样调查还可引入信息技术手段,例如实施网络调查,平台短信调查,GPS监控调查等方法,相比调查人员亲自跟车的调查方式,引入信息技术手段的调查方式不仅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还能提高抽样调查的效率,节约人力物力资源,实现调查的目的。

(三)提高调查的服务质量

统计人员的责任心、业务素质,工作质量是保证抽样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及可靠性的关键。公路运输统计部门应完善自身的激励机制,做好统计人员的选配,培训工作,加强对统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及知识更新工作,统计人员亦通过自学、借鉴经验等途径,强化自身的业务知识,掌握吨位利用率,实载率,百车公里油耗是否合理等各项调查指标知识,调查过程中及时查看样本指标。除了必备的业务知识外,调查人员还应以耐心细致的工作和服务,打消被调查车主的疑虑,与他们搞好关系,从而提高抽样调查工作的效率和调查数据的质量。注重在实际工作中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实时协调和解决,在具体的调查活动中提高和锻炼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的统计队伍。

参考文献:

抽样调查的主要方法篇10

收视率是根据抽样调查所估计的,某个特定时段里收看电视人口占所有电视渗透人口的平均百分比,这个抽样调查的过程就是收视率调查。[1]随着收视率数据“电视媒介行业通行货币”职能的凸显,对收视率数据的质量要求在不断提高。而收视率调查本身是抽样调查,调查过程中天然存在的抽样误差和调查执行中的非抽样误差是影响数据质量的两大误差类型。

在电视收视率调查的质量管理实践中,通过组织专家评审会的方式不断完善抽样方案,尽可能地减少抽样误差。其抽样方案经过专家的评价审核,确定了合理的抽样方案后,其质量控制的重点就放在了减少非抽样误差上。本文即针对抽样调查两大误差类型展开分析讨论,重点分析非抽样误差来源,并发掘其有效控制的可行性方法。

一、电视收视率调查误差分类

由于收视率调查本身是抽样调查,而抽样调查一定存在抽样误差。因此,要研究电视收视率误差,必须了解误差的分类。调查误差分为两种类型: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和非抽样误差(Non-sampling Error)。

(一)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抽样误差是由于用样本估计总体而产生的误差,它可以通过增大样本量来减小误差,但不可避免。样本只是总体的一部分,用局部数据来估计总体不可能完全正确。对任何一种抽样方案,可能的样本会很多,而实际抽到的只是一个样本,因此抽到那一个样本完全是随机的、偶然的。[2]抽样误差是一种系统误差,其大小依赖于抽样方案,任何一种抽样方案一旦确定,由抽样方法本身导致的误差就已经确定了。在电视收视率调查的质量管理实践中,通过组织专家评审会的方式不断完善抽样方案,尽可能地减少抽样误差。其抽样方案经过专家的评价审核,确定了合理的抽样方案后,其质量控制的重点就放在了减少非抽样误差上。

(二)非抽样误差(Non-sampling Error)

非抽样误差包括了除抽样误差外,引起调查误差的所有其他因素,不可以通过增大样本量来控制,它可以避免。通常认为非抽样误差的发生完全是由于调查程序设计和执行中的错误和不足引起的。因此,从理论上说,完美的设计和完美的执行将完全避免非抽样误差。但从实践看,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完全消除设计和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这种理论上的完美可能性和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决定了我们在控制非抽样误差上的努力永远没有止步的一天。

二、非抽样误差来源例解分析

电视收视率调查中的非抽样误差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以下三类:抽样框误差、无回答误差、计量误差。

1、抽样框误差

抽样框误差是指目标总体(Target Population)和抽样总体(Sampling Population)不一致而产生的误差。理想的抽样框应是所有的抽样单位必须覆盖目标总体,即抽样总体与目标总体一致。对于较为简单的单阶段抽样,抽样框要唯一地与目标总体相联接。如果目标总体与抽样总体不一致就会产生抽样框误差。多阶段的分层抽样更是如此,如果每个分层抽样的抽样框是正确的,其精度会高于简单的单阶段抽样;反之,则误差会更大。

一般来说,抽样框误差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不能覆盖目标总体单位。不能覆盖目标总体单位,指目标总体单位全部或部分没有出现在抽样总体中,导致部分目标总体被抽中的概率为零,数据丢失。例如:在某城市的抽样方案,目标总体同上。由于该城市进行行政区划的改变,原来的四个城区与近郊区重新规划,整合为五个新的城区。在收集抽样框资料时,如果收集的资料仅为四个城区的资料,未包括后列入的近郊区,就会形成抽样框的不完整,造成数据的偏差和丢失。

(2)抽样总体包括了非目标总体单位或抽样框部分重复。这与第一种情况恰恰相反,是指有一部分不应被收集入抽样框的资料,被错误地列入被抽样之列,导致目标总体被夸大,或者抽样框中有一部分以不同形式出现然而实际是重复的样框,导致这部分样框被抽中的概率增大,引起数据偏差。例如:一个城市中地域相邻的几个城区各自辟出工业相对发达的一部分来成立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收集资料时将原有的城区与新的经济开发区的资料一起收集并列抽样,则会引起包含在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居(村)委会的重复抽选,样本在这部分工业相对发达的居(村)委会的比例严重扩大,这必然引起最终收视率数据的偏差。

(3)抽样框老化。统计数据调查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抽样框必须更新,否则就会老化,不符合实际情况而使抽样不准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展开,许多地区已经被改造。例如:目前随着商品房的成片开发,大批的商品化住宅小区出现,许多家庭不只有一处住房,出现了大量诸如人员住在本小区,户籍却在其他地方,或户籍在本小区,人员居住却在其他小区的情况。

(4)分层抽样时各层的辅助信息不正确。这种情况在简单随机抽样中不存在,但在分层抽样中却是出现抽样框误差的一种重要来源。由于我国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不平衡,各地电视观众的构成和收视偏好差异巨大。影响观众收视行为的因素既有宏观因素,也有微观因素。因此,在进行基础研究阶段抽样方案设计时我们既要综合考虑人口、社会、经济、地理等宏观因素,又要关注收视设备拥有及频道接收情况、家庭特征、观众个人特征等微观因素。

总之,建立一个准确、及时的抽样框,是减少非抽样误差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实践中,完美的抽样框几乎无法达到,有缺陷的抽样框并非不能使用,关键看造成抽样精度的损失和弥补样框的成本之间的比较和权衡。

2、无回答误差

所谓的无回答误差是指数据的丢失,其原因有两种:一是有意不回答,即被访者拒绝就某一问题给与回答;二是无意不回答,即可能是被访者不在家或是访问员疏忽,导致数据遗漏。无回答误差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抽样遗漏。抽样遗漏是指抽样过程中没有抽到一些本应调查的抽样单位。这种误差的产生来源不同于前述的抽样框误差,但产生的结果类似,甚至更为严重。因为抽样过程中产生的遗漏最可能是因为漏掉了某一类特征群,而这类特征群的缺失会使调查结果出现无法调整的偏差。例如:在基础研究阶段,访问员如果只固定在晚间某个时段拜访被抽中的样户,很可能就无法与一些工作时间主要在晚间该时段的家庭户取得联系。数次拜访不成后,该样户可能被放弃,而另选其他替代样户。这样就有可能在无意间缺失了该类特征群的收视调查数据。

(2)无法查找或联系不上

一般情况下,这种误差来源主要是由于抽样框中的地址不确切、发生了变化或者被访者家中无人(如外出旅游、生病住院等特殊情况)造成的无法接触的情况。如果这种误差是随机地、均匀地发生的,尽管增大了误差范围,但对最终结果的威胁并不大。但如果这种情况集中发生在某一类特征群中,就会产生严重的系统性偏差。

(3)被访者拒访

这是最容易理解的一种无回答误差,也是最能体现访问员个人技巧和调查公司现场业务能力的方面。据访率高,响应率就低,抽取样本的误差就会增大。因此这种类型的无回答误差是调查公司在现场质量控制方面致力提高的关键点。在我国的市场调查活动中,产生这种无回答误差的最主要原因与其他国家还有着显著的不同――调查组织者的身份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被调查者的回答意愿。对于国家正式统计部门组织的调查,如居民住户、人口情况等调查,很少有无回答的问题。这与我们国家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的时间较短有莫大关系,也与统计部门组织调查的权威性有密切关系。而在一些非官方的民间调查中,无回答情况则频繁出现。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计量误差

计量误差是所有非抽样误差中可能出现的环节最多,也最难以避免的一种误差形式。按其产生原因可大致分为三类:调查方式设计产生的计量误差,调查执行过程中产生的计量误差,其他计量误差。

(1)调查方式设计产生的计量误差,主要有以下两种:①问卷设计产生的误差:主要是由于不同措辞的不同表达造成了不同的理解。例如文字当中使用了带有倾向性或诱导性的词汇,本身使人产生歧义;或者问卷当中问题的排列顺序不科学;或者问卷过长导致访问疲劳产生等原因造成的误差。②数据收集方式设计产生的误差:例如数据采集方法中的日记卡法,以15分钟为一个计量时段,在向样户发放的日记卡中,一个时段由19:00标志,时间是连续不断的,这个标志既是上一个时段的结束又是下一个时段的开始。事实上这个时间标示的是19:00:00―19:14:59。这样的标志有些含糊,如果不在日记卡中作相应的解释性说明,并由访问员专门向样户着重强调,很可能导致样户理解错误,从而造成计量误差。

(2)调查执行过程产生的误差,是计量误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①是访问员有意或无意导致数据失真。②是被访者有意或无意导致数据失真。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理解错误或记忆错误,这个问题也是任何一个从事市场调研公司致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在AGB质量管理实践中,主要通过连续、全面的培训和复核工作加以控制[3]。

(3)其他计量误差:常见的类型有随机数表的编制和使用不当造成的误差;数据处理过程中(包括编码、录入)发生的误差等等。这些误差都可以通过比较有效的质量控制加以限制,相关管理措施将在本文的第四章加以详细论述。

总之,电视收视率调查作为一种市场数据调查,其产品的无形性、不可追溯性和差异性,决定了对其实施的质量控制本质上就是对调查误差的控制。

结束语:在科技不断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媒介分析人员,我们应不断适应电视技术的发展,发展调查的新技术新手段,不断提高收视率数据质量,不断深化对基础研究资料的分析和利用,对收视率数据的具有针对性地解释说明,更充分地满足媒介市场的需求,发挥其“行业货币”[4]的职能。

作者单位:周芬黄埔海关

王永佳时涛长春海关

参考文献:

[1]ARM(Audience Research Methods).《GLOBAL GUIDELINES FOR TELEVISION

UDIENCE MEASUREMENT 》(GGTAM).European Broadcasting Union (EBU),1999.众研究方法协会.全球电视受众测量指南.欧洲广播联盟,1999

[2]冯士雍等编著.抽样调查理论与方法.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

抽样调查的主要方法篇11

二、样本抽选办法

(一)调查范围、规模。按照全国农村居民收入调查方案和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精神,县政府决定在全县所有乡镇(含白帝城风景区管委会)建立规范化的农村居民收入抽样调查网络,开展农村居民纯收入调查工作。调查规模按照每个乡镇20户抽选。

(二)调查样本抽样方法。以各乡镇为总体,建立有代表性的乡镇抽样调查网络,并按照科学规范的对称等距抽样方法,进行三阶段抽样:

1.调查村的抽选。由国家统计局x调查队负责。以各乡镇所辖行政村为总体,按照各乡镇上报给国家统计局x调查队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主要标志由低到高排队,乡村人口为辅助标志,对称等距抽出调查村。每个调查村选定1名辅助调查员。

2.调查社的抽选。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报国家统计局x调查队审定备案。在抽中调查村中选出一个能代表本村农民收入水平的中等收入社作为调查社,即按照该村各社收入水平由低到高排队进行抽选。

3.调查户的抽选。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报国家统计局x调查队审定备案。先对抽中社所有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进行回忆调查,然后以收入为主要标志从低到高排队,以每户人口为辅助标志进行累计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编制抽样框,对称等距抽选20户调查户。

(三)样本轮换周期。农村居民纯收入抽样调查为常年性调查工作。为保证抽样调查的代表性,调查样本轮换周期为5年,每隔5年重新抽选一次调查样本(上级另有规定除外)。在轮换周期内,各乡镇每年可以有序轮换20%的样本户。

三、调查的组织实施和职责分工

为统一规范实施抽样调查工作,保证抽样方法的科学性和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农村居民纯收入调查工作实行统一方案、统一管理、统一、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工作管理模式。

(一)组织领导。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国家统计局x调查队和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抽样调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府办联系主任任办公室主任、国家统计局x调查队主要负责人任办公室副主任,具体负责农民人均纯收入抽样调查的日常工作。

(二)职责分工

1.国家统计局调查队的职责。主要有:制定调查方案;直接抽选调查村,指导乡镇抽选调查社及调查户;负责组织培训工作;制发、维护数据录入程序;每月(季)进行超级汇总;负责指导、检查全县各乡镇的调查工作;负责评估、审定全县及各乡镇的数据;负责数据上报和工作;调查网点的维护和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宣传解释、县级档案管理和数据保密工作。

2.各乡镇人民政府的职责:负责组织实施本乡镇的农民纯收入抽样调查工作;配备专职的统计干部1名(统计干部的必备条件: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较高的文化水平、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熟悉程序),并保证统计干部的相对稳定;为统计干部配备必要的办公场所、设备及必要的工作经费;指导、检查本乡镇的调查工作;核实并签报本乡镇的原始调查资料数据。

3.乡镇统计干部的职责:指导、管理本乡镇的所有调查户的日常调查工作;每月收集、整理、录入、审核本乡镇调查户的所有调查数据;上报调查数据;负责资料管理和数据保密工作;撰写并上报统计信息资料;完成上级交办的临时性调查任务。

4.辅助调查员的职责:具体管理本村抽取的20户调查户;负责检查、辅导调查户记好帐,按时收集调查户的“现金、实物”两帐、“农村劳动力就业与外出从业情况补充资料”卡片以及年报需要提供的资料。每月按时将审核编码后的“现金、实物”两帐、“农村劳动力就业与外出从业情况补充资料”卡片报当地乡镇统计干部。

5.调查户的职责。每个调查户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按时将每天发生的所有买卖收支行为和家庭经营生产情况逐笔记入帐本。做到不漏记、不重记,不记坨坨帐,不做假帐和虚帐。

对每月所记的收支帐目数据与当月家庭的实际收支情况进行对比核实,据实进行更正和补记。

四、启动时间及工作步骤

农村居民纯收入抽样调查网点的启动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一)年月底前为准备阶段,完成方案的制定。

(二)年月底前完成网点的抽选,确定辅助调查员和调查户,并确定专(兼)职统计干部。

(三)年月底前为试行阶段。集中完成调查户、辅助调查员及乡镇统计干部的业务培训。组织调查户进行试记帐、辅助调查员进行试编码、乡镇统计干部进行数据处理程序的调试工作。

(四)年月日开始,正式启动农村民居收入抽样调查网点,调查户开始正式记帐,并建立健全调查管理制度。

抽样调查的主要方法篇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1-0003-02

1 引 言

森林采伐限额检查中的抽样技术关键在于正确认识林木采伐总量、有证采伐总量及无证采伐总量之间的关系,并适当地选择调查标志值和抽样方法。

2 林木采伐量调查技术

2.1 采伐总量、有证采伐量、无证采伐量的关系

在这里,无证采伐总量应等于林木采伐总量减去有证采伐总量。由于有证采伐总量与发证采伐总量成正比例关系,实际工作中可能收集到的发证采伐量因种种原因常常偏小,因此用实际调查的有证采伐总量加上实际调查的无证采伐总量往往小于实际采伐总量。如果用采伐总量控制无证采伐总量,为了避免无证采伐总量偏大的责任,被检查对象就宁可接受有证采伐总量真实数,而不会再通过隐瞒有证采伐总量来减少采伐总量。

2.2 林木采伐总体各单元调查标志值

估测森林采伐总量,无论总体的单元是样园、样方或小班,样本单元调查标志值只能是林木地单位面积采伐蓄积。林木地中有幼林地、中成过熟林地和疏林地之分,这三者总体平均单位面积采伐蓄积及方差变异显著不同。因此,样本单元调查标志值有幼林地单位面积采伐蓄积,中成过熟林地单位面积采伐蓄积;疏林地单位面积采伐蓄积。估测有证采伐总量,总体单元是以采伐证所在伐区为各个单元,样本单元调查标志值只能是每个有证伐区的实际采伐量与发证采伐量之比。

3 传统抽样技术存在的问题

传统森林采伐限额检查抽样技术的一般做法是:按一定因子将全县的乡(镇)划分成3个类型,在每个类型乡(镇)中抽出1个乡(镇);然后这些乡(镇)的村按一定因子划分成3个类型村,最后在每个类型村中抽1个村,对有证采伐进行全查,对无证采伐林木地布设不少于50个测树样园(600m2)进行调查。但这种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无法计算抽样估计的可靠性和精度。因为数量不多的几个村并不是样本单元,以村为统计的单位蓄积(单位林木地面积)采伐量并不是样本单元标志值,所以就无法计算样本单元标志值的方差。

4 分类选择抽样检查方法

通过上述的分析,传统的抽样技术在精度和可靠性方面存在的重大的问题,所以,本文在此提出分类选取抽样技术进行森林采伐限额检查。如果以样园作为全县采伐蓄积总体的单元,可以采用双重分层抽样法来进行抽样检查。如果以整村调查有证采伐量,则以整群抽样方法来进行抽样检查。本文着重对双重分层抽样法的各个步骤进行介绍。

4.1 选用双重分层抽样估计法的原因

依据数理统计原理可知,选择的分层因子使层间平均数的差别愈大,则分层抽样的估计效率愈高。无疑,幼林地、疏林地和中成过熟林地的总体的平均单位面积的采伐量菱异显著。用林木地作为分层的首选因子,必须知道各林木地的权重,这可以从“二类调查”资料中查获。由于“二类调查”资料与实际情况之问的差异很大,因此“二类调查”资料只能作为预备资料。这样我们只能运用双重分层抽样估计法,首先调查地类因子,获得一重样本,计算各林木地的权重,然后再抽取二重样本,调查各层总体的样本单元的单位面积的采伐量。

4.2 分层因子的选择

很明显,林木地为分层的基本因子,幼林、疏林、中成过熟林蓄积差异与它们的采伐量差异成正相关。最高层为地貌因子(即山区、丘陵、平原或高山、中山、低山、高丘、中丘、平原等),地貌是自然状况、社会经济等众多因子影响林木采伐量的集中体现。以此推算,一般情况下所分层数不会超过9层。

其它因子,林木蓄积量、林木地面积只与林木采伐总蓄积有关,而与总体平均单位面积的采伐量无关,因此用林木蓄积量和林木地面积来分层,无法使层间产生明显差异,也无法使层内方差变小。依据分层抽样原理,这种分层是不能成立的。例如:按过去习惯抽样方法得到的蓄积量小的类型村,其中有些村因幼林地占绝大部分而使蓄积量小,而另一部分村也可能中成过熟林占绝大部分,因面积太小而使蓄积量小,这二者的平均单位面积采伐量显著不一样,如果用前者的情况来代表这整个类型,显然会使采伐总量偏小。

4.3 样本单元数的估计

如欲使双重分层抽样的调查成本或工作量最小,根据求条件极值的拉格朗日乘数法,可以求出两重样本的单元数应各为:

Wh和σ2n可由“二类调查”的预备资料以及过去积累的资料进行预估计。最后,依据Wh和σ2n将样点数n分配到各层中,其分配公式为:

Mh=Whσn∑mj=1Whσh(5)

4.4 布点

依据林相图,在地形图上随机布设各层中的二重样本点,并在二重样本点的东、南、西、北方向50m调查一重样本。只要抽取的二重样本符合上述双重分层抽样条件,无论抽取的村或多或少都不影响抽样的估计精度。

4.5 估计值

设总体被划分为L层,但各层的总体权重Wh不确知,我们抽取了n个单元组成第1重样本,对于第1重样本中各单元的分层因子进行了观察,得到了各层的样本权重:

式中h=1,2,…,L,此外,我们抽取n个单元组成第2重样本(应大于,n),对于第2重样本各单元的分层因子与主要因子进行观察,得到第2重样本中各单元在主要因子上的标志值各为 (h=1,2,…,L;j=l,2,…,nh),则总体在主要因子上的平均数 的双重分层抽样估计值为:

这是第2重样本在第h层中各单元在主要因子上的平均值。nh为第2重样本中属于第h层的单元数。同时也要对估计差的误差限进行计算,以保证计算的精确度,在这里误差限用Δ(┆Y-┆dst)表示,由于其计算过程较为复杂繁琐,在此不作详细介绍。

4.6 估计精度

以可靠性90%估计精度为:

4.7 采伐总蓄积量计算

设总体的采伐总蓄积量为Q,A为原预备资料查得的原林木地总面积,则:

面积。根据比值平均数估计法,不难计算R^的估计值的误差限和估计精度,此处讨论从略。

5 结语

在此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只对双重分层抽样法进行了介绍,而双重分层抽样法只适用于调查全县采伐总量,在进行全县有证采伐量调查时可采用不等群抽样法调查,不等群抽样法的相关操作步骤和双重分层抽样法比较相似,如果注意了这点,不仅工作量比传统方法减少了好几倍,而且符合数理统计原理的估计可靠性和估计精度。

参考文献:

[1] 岑伯军,王世浩.森林采伐限额执行情况检查样本抽取方法的思考[J].华东森林经理,2005(2).

抽样调查的主要方法篇13

残疾人事业是崇高的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残疾人状况调查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基础性工作。目前,进行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就是党和政府关心、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具体体现。

年,我国通过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掌握了全国残疾人各方面的基本数据。从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到现在,已经有19年之久。近2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残疾人各方面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数据已远远不能代表我国目前残疾人的状况。为了掌握这一变化情况,进行一次新的抽样调查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国家决定进行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们有幸作为被抽中此文来源于之一,要充分认识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的重要意义,给予高度重视。

1、做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更多地关注困难人群的生产生活,关注弱势群体权益保障。残疾人抽样调查,是残疾人事业的组成部分,做好调查工作,掌握残疾人的基本情况,是残疾人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

2、开展残疾人抽样调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必不可少的手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充分地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3、开展残疾人抽样调查是科学执政的需要。坚持科学执政,就是按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执政。了解掌握客观现实是认识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残疾人抽样调查,可以掌握残疾人的基本状况,对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为有关残疾人的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完善与实施提供可靠的支持。

二、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确保抽样调查工作圆满完成

这样抽样调查工作涉及范围之广、参与部门之多,技术要求之高、工作难度之大,都是以往的工作中少有的,不允许任何环节上出现失误和疏漏。因此,要树全国、全省、本市、全此文来源于一盘棋的思想,统一步调,同步实施,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此文来源于抽样调查办公室制定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各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抽样调查工作。统计部门要充分发挥统计调查的业务专长,主动参与,在人员培训、调查技术支持,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协助做好业务工作;民政部门要主动参与抽样调查工作,对职能相关的残疾人情况认真进行调查摸底和统计核实,掌握确切的数据。还要积极动员城乡基层组织,认真落实抽样调查提出的各项任务;卫生部门和有关医疗机构要根据调查工作的需要做好组织动员,在调查队组建和人员培训方面发挥作用,要抽调有经验的医生,做好培训和入户调查,并为他们安排必要的工作时间和创造工作条件。财政部门要合理安排抽样调查经费;公安局要及时提供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等基础资料,协助做好现场调查登记工作;残联承担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负责抽样调查的具体组织工作,要发挥调查中枢机关的作用,主动协调,相互沟通,使调查工作各个环节有效衔接,正常运转,把各项工作落实好。

我此文来源于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调查队伍涉及到残联、统计、民政、卫生部门和桥上、隆化、王庄、唐兴四乡镇的工作人员,被抽调人员都是各单位的骨干,业务素质强,责任心强,并且参加了省里组织的培训,熟悉调查流程,所以说保证调查队伍的稳定性是保证调查工作顺利进行的首要前提。大家要认识到,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是政府行为,不只是残联一个部门的事,统计、民政、财政、卫生等相关部门要密切合作,认真履行职责,要保证本单位被抽调人员暂时脱离本单位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抽样调查工作中去,不能以任何事由影响调查工作的开展。

三、把握重点,统筹协调,出色完成现场调查任务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年4月1日以前为准备阶段,年4月1日至5月底为现场调查阶段,年6月至2007年12月为数据处理、资料公布、资料开发和总结表彰阶段。马上要进行的入户调查阶段是整个调查工作的关键所在,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考虑周全。要坚持依法调查,全面摸清残疾人的新情况、新特点、包括数量、组成结构、参与社会的能力及需求、致残原因和接受康复服务等情况,保证登记数据的质量,从源头上做到不重不漏、准确无误,为制定涉及残疾人的法规政策提供科学、翔实的基础性数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