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教案实用13篇

孔融让梨教案
孔融让梨教案篇1

教学重点:

读准生字的字音,掌握字形,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

让学生懂得孔融为什么拿小梨,教育学生学习孔融对人谦让的美德。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口头复述故事的能力。

教时:

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会生字的读音,理解字词意思;读懂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谦让的道理。

教学过程:

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老师向你们提出的家庭礼仪要求吗?(指名讲讲)(在家要孝敬父母,有好吃的东西要让给长辈)对,这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古时候,有一个人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他的故事的课文。

板书课题:

18.孔融让梨(齐读课题)

问:读了课题,你知道课文主要写谁?(孔融)写他的什么事?(写他让梨的事)。

指导看图,了解课文大意。

图中哪个是孔融?他家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小孔融是怎样做的?你怎么知道孔融拿的是小梨?

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正音:让(rang):读准翘舌音和后鼻韵母。

岁(sui):读准平舌音。

拿(na):读准鼻音“n”

出示词语卡片认读新词。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共有几句话?

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课文共有五句话,四个带“。”(句号)的句子,1个带“?”(问号)的句子。全文分为两个自然段来写,第1、2句为第1自然段,第3-5句为第2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的开头都低两个格写。(认识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

讲读第1自然段:

第1小组读第1句,学生思考回答: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小主人叫什么名字?从图中哪里看出故事发生在“从前”?(图中人物的衣着是古时候的衣服,他们的头发梳妆也不同于现在,说明时间距离现在很远很远。)

课文不用“从前”,可以换个什么词?(“古时候”、“很久很久以前”)。

谁能用“从前”说一句话?

第2组朗读第2句,思考回答:

孔融那时有多大?一天他和谁干什么?

(“四岁”说明孔融那时很小,相当于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比我们现在还小两三岁。)

把两句话连起来读读。(指名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指导学生看挂图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讲读第2自然段

孔融和哥哥一块吃梨时,他是怎样做的,课文哪一句告诉我们?(齐读第2自然段第1句)

看图,问:“拿了”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做“拿”的动作。孔融拿小梨是别人要他这样做的吗?(不是,是他自愿拿的)。

这时谁看见了?他的神态怎样?(感到奇怪)。

孔融在家里是最小的,他先拿梨,可又不拿大的,却拿小的,这时候,爸爸看见了,感到很奇怪,他说了些什么?(指名读第2句)

指导朗读爸爸说的话(幻灯显示)(范读、齐读、自由读、指名读,读出疑问的语气)。

老师提示:“问”:有不懂的地方向对方提出来。所以句子要用“?”(问号)。

你从图中哪里看出爸爸是在问孔融?(因为爸爸对着孔融)。

假如你是孔融,你会怎样回答?(让学生讲讲自己的想法)。

(9)孔融怎样回答的?指导朗读最后一句。

(10)孔融和哥哥一块儿吃梨,他为生么吃小梨?从他的法和说话中,

可以看出孔融是个怎样的孩子?

(11)你们现在知道课题中的“让”字是什么意思了吗?(让学生说说)。

老师归纳:“让”的意思是把好处给别人。课文是指孔融把大梨

留给其他人,自己吃小的。这是一种对人谦让的美德。

(12)把第2自然段的三句话连起来读读。

(13)指导学生看挂图背诵第2自然段。

朗读全文。

问:你们学习孔融让梨的故事后,懂得了什么道理?今后应怎样做?(四人小组讨论后指名说说)。

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要点:

复述课文、指导写生字。

过程:

复习:背诵课文。

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一个念旁白,一个当爸爸,一个演哥哥,一个淹孔融)

复述课文。

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出来,要讲得生动、完整,重点

要抓住孔融和哥哥吃梨时,他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自由讲、四人小组讲、指名讲、师生评议)

指导书写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让:左右结构,左边“讠”(言字旁),右边“上”,合起来就是“让”。

前:上下结构,上面“丷”(八字部),中间“一”,左下“月”,右下“刂”,合起来就是“前”。

岁:上下结构,上面“山”(山字部),下面“夕”(“多”的一半)合起来就是“岁”。

拿:上下结构,上面“人、一、口”,下面“手”(手字底),拿起来就是“拿”。

问:半包围结构,外面是“门”,里面是“口”,合起来就是“问”。

老师示范板书,学生在练习本上开字头。

用以上生字口头组词(开火车讲)。

孔融让梨教案篇2

孔融到底有没有让梨?为什么让梨?早已无从考究,或许这个故事只是后来人的杜撰也说不定。

由于我是语文教师的缘故,看到这个新闻的第一感觉就是:语文老师,你怎么了?

我不认识出题者何许人也。或许他只是无奈地依据某个标准答案,或许他本人认定小朋友一定要像孔融一样让梨,或许他需要通过这个题目进行道德或伦理的教育。但不论出于哪种原因,对于同样是语文教师的我来说,都是不能接受的。

语文教师,如果没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一味参照所谓的标准答案,我只能说,这不仅是老师的悲哀,而且是整个教育的悲哀。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多元化,强调打破应试教育的束缚,难道这一切努力都没有使这所小学这位老师的心灵有丝毫的改变?

我读中学的时候,就常常听到这样一个故事:语文老师问学生冰雪融化了是什么。这个问题再简单不过了,基本上,小朋友都知道会变成水。如果在我小时候有人这样问我,我也会说出同样的答案。然而有一个小孩说,冰雪融化了变成春天。令人心寒的是,那个提问的老师武断地给予了否定。这个故事,在我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从那时起,我就立志要成为一位语文教师,当我的学生有这样的灵感的时候,我一定要给他高度的赞美和鼓励。

我十分欣赏德国哲学家费希特的一段论述:“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而不是要去培养人们去适应传统的世界。教育不是首先着眼于实用性的,不是首先要去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而是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的自我性、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能在目前还无法预料的未来局势中自我作出有意义的选择。”

语文教师更应该身先士卒,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让他们的心灵长出翅膀,在梦想和现实之间自由飞翔,让他们学会和心灵对话,学会用心灵阅读。作为语文教师,如果你不能在应试教育和孩子之间修筑一道“防火墙”,那么学生只能成为考试的机器,将来有一天,他们做了老师,也同样会对那个说冰雪融化后会变成春天的孩子说不。

关于“现代孔融让梨”的故事,我觉得另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道德和伦理的说教,到底在语文教学中要占多大的比例。我不否认文学作品要有一定的道德和伦理价值取向,但是,语文教学绝不能拘于道德和伦理的说教不能自拔。如果这样,语文课和思想道德课就没有两样了。

我一直觉得,语文教师一定要有一颗长着翅膀的心灵,在他的引领下,孩子学会在梦想和现实之间自由翱翔,或许那些梦想很多时候只是幻想,有些飞翔是以价值判断为目的的,但更多的时候只是飞翔而已,没有任何目的可言。好比自然界的花朵,每一朵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旅程,然而生命的尽头并不是都拥有沉甸甸的果实。有些花朵绚烂的绽放,留给这个世界短暂的芬芳,他们是不以结果为目的的,或许它们自身就没有任何目的。有些花朵,灿烂之后会结果,被人们欣赏和赞美,收获成功,收获喜悦。开花无果,人们也一样会记得它曾经带来的绚烂和芬芳。语文教学就应该像花儿一样,不要给语文学习加上鲜明的功利目的,心灵的飞翔有很多时候只是寂静的飞翔,没有目的,没有方向。

带着明显的功利目的进行语文教学,教出来的学生最多只是没有灵感、没有创造性的考试机器。语文教学中道德和伦理的价值判断或许无法割舍,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选择任何方式,唯独不能选择通过承载不确定的多元化答案的语文题目去承载确定的价值判断。所以,我认为,学生让不让梨只是他的价值取向问题,与语文学习没有必然的关系。这所小学的语文教师不应该出这样的题目让学生做,这样的题目需要通过阅读理解来完成吗?

孔融让梨教案篇3

在一次语文考试时有一道题是:阅读短文《孔融让梨》,回答问题:假如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办?有一个小学生答为:“我不会让梨。”这一以真实的心里话为内容的答案被教师判错,打了一个大大的“×”。教师为什么判错呢?不是因为这个答案有错字,也不是因为句子不通顺,而是因为不符合道德要求。也就是说语文教师的评分标准不是语文知识标准,而是附于知识之中的道德标准。用道德标准去评价这个答案,当然就会给判错,因为主流的道德标准要求“让梨”才是对的。

我们常说语文教学有两项主要功能,一是“工具性”,二是“人文性”。这两项功能相辅相成,都很重要,不能重一项轻一项。如果只重工具性,语文教学将变得非常枯燥,会丢失对学生心灵的润泽功效;如果只重视人文性,语文教学又会走进德育化倾向的窄胡同里,这会让语文失去语文的原味,变成只会“说教”的嘴巴而已。

从“我不让梨”被判错这一事件来看,语文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所得时,心中常常会存在一个“道德大棒”,以此“敲打”他们的思维过程或是结论。如果学生的思维或是答案偏离了教师默认的“正确”的道德方向时,则一律给予“零分”,反之才有可能得分。这就是语文评价中的“道德一票否决制”。其实,学生回答“我不让梨”,从知识角度来讲是没有问题的,即使从道德角度来讲,或许有问题,但问题也不算很大,所以给“我不让梨”打全错,是教师用“道德大棒”棒杀学生语文思维结果的行为。以道德标准来评价学生语文学习的结果现在是主流,很多地方已经无真正的语文教师了,因为都变成“道德教主”了。语文教师心中有道德标准是可以的,但往往只是把道德标准用于评价阶段,而不是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学生说“我不让梨”并不是不愿意让梨,而是因为他在语文学习中接受的“道德教化”太生硬――教师没有将传统道德的输出做得很到位,很有效。比如教师对于课文中所含的道德观念,只给予说教灌输,把道德当成知识直接讲给学生听,不结合实践引导体验道德的价值。于是,语文教学的“化人”功能流于表面形式,难有春风化雨般的自然滋润。学生只是从教师那里学习了道德,却没有机会入心入脑地实践道德,以至于只知“孔融让梨”之事,却不知“孔融让梨”之礼,理解并效仿“让梨”就比较困难了,回答“我不让梨”也就很必然了。看来,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语文教学真的需要改革了,至少要在实现语文教学“人文性”功能上有所突破,把实现这一功能的过程做得更周全,更有效果,不能只把“人文性”当成最后的“道德大棒”来评价学生的语文思考结果。(作者单位:山东省莒南县第八中学)

孔融让梨教案篇4

作为成人我们暂且不去评论孩子的答案,因为面对这个问题无论孩子选择“让”还是“不让”都仅仅是孩子的一个选择,大人不要做过多的指责。关于这个问题让我们首先来说明一下这个故事,这是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讲的是我国古代东汉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

故事的大概意思是,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中华大地,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从故事中我们看到孔融在掌握资源分配权的时候本来可以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行为即自己占有最大的那个,把小的留给别人。但是他却选择了把最小的留给自己,把大的分给了别人。孔融让梨的这个故事如果扩展到经济生活中,就会发现一个人的经济行为按照后果对人对己、有利有害来区分会有四种选择即:利人利己、损人不利己、损己利人和损人利己。(如下表)

“孔融让梨”在经济生活中的反映表

从道德的价值观点来看“利人的行为”都是合乎道德的,尤其为了别人的利益让出自己的利益就更加值得称颂,而“损人的行为”来看都是不道德的,尤其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别人的利益就更为人所唾弃。如果单纯从道德的角度我们基本上能够做出决定,应该提倡“损己利人”的事情,坚决抵制“损人利己和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但是不要忘记我们还有另外一种选择就是“利人利己”。

回顾中国近现代史,尤其在“”时期,为了要求普通老百姓放弃自己的基本权利,从而可以不受制约、为所欲为地实现某些目的,用自以为是的理想,把反对私心提高到不容置疑的高度,当时最流行的口号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但是我们知道这个命题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首先如果大家都不利己,把利益提供给比人去享受,至少应该有一个人不去这样做,这样所有的利益都归他,如果他也奉行损己利人那么利益只好“出口”到国外。但是我们在鼓励别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时候实际上也在鼓励接受利益的人成为“损人利己”的人。过去我们一度认为人如果完全抛弃了私心就可以实现共产主义的大同社会,在这个信念的指引下全中国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都去按照这个行为准则去做事情。全国人民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和权利,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可是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得到的结果却是理想距离我们越来越远,全国人民过上了吃不饱、穿不上、甚至到了经济面临全面崩溃的边缘。

好在我们及时的觉醒了,在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们国家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成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倒是有点讲究私心的市场经济救了中国。纵观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就会发现,土地还是那个土地,人还是那个人,就是因为制度发生了变化却取得了非同反响的成绩,中国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充分说明:资本、劳动、科技进步这些经济增长的因素如果缺乏了动员它们或者激励它们的制度安排,就不可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目前中国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有很多人提出各种各样的想法,其中既有“做蛋糕”和“分蛋糕”的争论,也有到顶层设计的呼声。但是从我们的社会发展来看,要想在经济上取得比较大的成功则必须进行必要的制度设计,让我们再回到刚才那个“孔融让梨”的故事,如果孔融只是按照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去处理问题,必然会出现别人的利益减少的风险。我们这个社会既要鼓励孔融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品格,又要保证不让老实人吃亏,而且要让老实人最终获取比较大的利益才行。这就一定要有制度的保障,改变原来的游戏规则,让孔融来把所有梨分成比较均等的份数,但是要让他自己最后才能拿梨。这样既能保证孔融自己的利益,又能照顾到其他人的利益。

以小见大地考虑问题,就可以深刻的认识到现在经济体制改革不能只在理想化的模式中进行,要让人认识到除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可以选择外,更可以选择“利己利人”。这就需要制度层面的改革,对于那些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我们要给他们提供优厚的保障,不让老实人吃亏;要严厉惩处那些损人利己的人;更要鼓励那些利人利己的人,在制度上保证他们的合法权益,只要他们的行为在不损害别人利益的前提下能改善自己的利益,这就能实现经济学所说“帕累托改进”进而可以实现全社会的“帕累托最优”。所以当那个孩子高声喊出:“我不让”的时候,大家不要认为这个孩子不是一个好孩子,而是告诉孩子在面对利益的时候应该怎么样去取得利益,既能实现自己的利益,又能照顾到别人的利益。这样社会才能最终的进步!

参考文献:

孔融让梨教案篇5

网友的议论表达了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关注,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个别网友认为这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真正区别。

一、思想素质与价值观养成问题

思想就是对客观世界的应对和反映,而价值观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做人的准则与底线。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对与错要视具体的现实世界和所处的时代特征而定。这种认识的本身就是开放的思想与包容的价值观的体现,是新形势下文明的标志。

1.思想应该生动活泼不拘一格

对人类最大的束缚就是思想禁锢。禁锢人的思想是不文明的表现,也是时展的桎梏。社会的变革与发展都是从思想的开放而开始的。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是周的中央集权瓦解的时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时期。大家的思想是相当开放的,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孔融让梨”是儒家思想的表现,是以血缘为纽带建立社会秩序,这与墨家的“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思想不一致。儒家强调“爱”有差异,就是基于血缘由近而远;而墨家讲究的是“博爱”,“爱”不应该有远近之分。如孔融让梨,他就是儒家的秩序观念的反应。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长幼有序。他最小,所以选择一个小的“梨子”,这是孔融让梨的儒家思想本意,如果在墨家看来,孔融选大选小都是对的。因为人与人之间不分高低远近“生而平等”。在春秋战国时代,儒墨两家均为“显学”,就是说这两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都很流行。

在春秋战国时代还有一位思想家叫杨朱,他的思想是“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是典型的自私自利,且有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意思。因为,拔下一根汗毛而有利于天下的这等小事他都不愿意去做。显然,按照杨朱的思想,孔融让梨就是属于愚蠢行为。但这种思想在当时也是有市场的,否则便不会流传下来。那么杨朱的思想是否正确呢?事实上杨朱是告诫人们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而不要去指望别人的意思。这个思想和当代的商品经济内涵是相同的,在“分工”的前提下只有“私有”才能导致“交换”行为的发生,这是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和条件。

思想应该是自由和开放的。这是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孔融让梨教案篇6

路粹卖友构罪,背后是曹操。孔融不是应世之才,两次出任地方官,一次北海相,一次青州牧,都丢了城池。在青州时,袁绍的儿子袁谭来攻,虽说孔融在大兵压境之际表现得相当镇定,“隐几读书,谈笑自若”,但却无一策御敌,最后还是得“城陷而奔”,把老婆孩子都丢了。显然,汉末乱世,军阀混战,只有像荀彧、郭嘉这样的谋略之士,才是曹操最需要的,所以说孔融虽然名气很大,但在曹操的心目中,地位并不重要。当然,曹操也不是全然不在乎孔融,孔融是文学之士,建安七子的魁首,曹操与这些人有同好,戎马之余,忘不了作诗消遣,同为七子之一的陈琳,为袁绍草檄骂曹操,辱及曹操的祖宗,曹操却怜其才,收在帐下,官拜丞相府记事参军。但凡有文才的雄主,都需要有唱和之人,而且唱和者须是高手,否则不能满足其吟诗作赋、高谈阔论的雅兴。

可惜,孔融并不安于给曹操当陪酒赋诗的清客,他要提意见。曹操打败袁绍,曹操的儿子曹丕乘机将袁绍的儿媳妇、当时远近闻名的大美女甄氏收为己有。他假借经典,冷嘲热讽;曹操要恢复肉刑,他引“正论”反对;董昭有意拥戴曹操做魏公,他说王畿之内不能封建诸侯,暗示不赞成;最可气的是曹操下令禁酒,在战乱之余、粮食紧张之际本是必须做的好事,可他作《难魏武帝禁酒书》,说古之圣贤都是酒徒。

丢了地盘,在曹操手下做官的孔融,已经从昔日的孝子变成了名士。蔑视权贵,嬉笑怒骂,借酒使性,是名士的正常生活。这样的名士当时还有几个,祢衡一向轻视曹操,就是不给面子,曹操用祢衡做鼓吏以羞辱之,祢衡就能当着曹操的面脱裤子,“裸身而立”。仲长统平时少言寡语,但作诗述志,则曰:“寄愁天上,埋忧地下,放散六经,灭绝风雅。”其离经叛道,放浪形骸,已开魏晋玄学清谈之士之先河。面对当众脱裤子的祢衡,曹操可以将他送走,但是不脱裤子却总是在耳朵边唠叨的孔融,就只好找个借口杀掉了,虽然借口找得并不高明,而且是十几年前的旧事。即使是曹操,忍耐也是有限的。

两汉、尤其是东汉,是经学的天下,儒生的时代,儒家伦理不仅是官方的意识形态,而且是选官的最高准则,读书人为了获得出仕的机会,竞相在孝行表演上下功夫,最后走到了极致,做起假来。而曹操在扫平了北方群豪之后,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新朝代的开创者,代汉之心,路人皆知,但却依然顶着傀儡的汉献帝不放,未免说的和做的,两两相背,最直接的结果是士人矫情做假之风更炽,嘴上说的仁义道德,做的却是追名逐利、贪财好货。于是,原来那些较真的老实人受不了了,干脆反动,把自己泡在酒里,乘着醉劲,嘴上离经叛道,从大孝走向了非孝。

链接

从“孔融让梨”到“约翰争梨”

李俊

孔融让梨教案篇7

这样的教化当然是要教导人约束自己的行为。婴幼儿常不明辞让,这也许就是人欲。如果人人都不明辞让,社会就必然被丛林法则支配。一个孩子如果不进入社会,过鲁滨逊式生活,那他怎么做都可以。他如果进入社会,就需要经过教化,知道如何自制,否则自害害人。教化的目的就在于训练人们遵守各种伦理规则,并形成自觉遵守它们的道德意识。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这样的人知道辞让,孟子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辞让意味着他人作为应被尊重的对象进入自己的策略制定过程中。他仍然会追求自己的利益,但制定行动策略时会考虑对方能否接受自己的行为。这就是亚当?斯密所说的“通情”能力。因为考虑了他人,他会节制自己的欲望,不再追求通吃,而只拿自己应得的那一份。

若这一意识成为社会绝大多数人的习惯,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达到“不同而和”的状态:每个人追求自己的目标,而不会互相伤害。比如说,自己虽然要赚钱,也不会生产显然会伤害他人健康的毒奶粉、毒胶囊。

但是,一百多年前,部分现代知识分子却觉得,“孔融让梨”所教导的伦理规范是落后的。今天的知识分子仍在重复这样的看法。他们信奉韩非子、马基雅维利、霍布斯的人性论:人生来只知道满足自己的欲望,且只应当满足自己的欲望。按照这样的理论预设,孔融一定会抢大个儿的梨吃,以实现自己利益之最大化。但现在,孔融这个小小孩子竟然知道辞让,那说明孔融天生就是虚伪的,而中国先贤讲述这个故事教育孩子辞让,则是道德强制。他们对虚伪、对道德强制展开猛烈的批判。

由于种种历史机缘,这些知识分子的理想在中国终于实现了。当代中国基本上已经没有教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不教孩子正常的伦理规范—不切实际的高调的道德宣传,毋宁对正常的伦理、道德教育起反作用。在这种教化真空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确实都是知识分子所理想的“理性经济人”,裸地追求自身物质利益之最大化。

孔融让梨教案篇8

主体性作为一种哲学话语,旨在人的精神的自由创造,阅读主体性的真谛,乃是不受潜在成规约束的、对文本深层独特的发现,绝不是脱离文本的随心所欲、信口开河。[2]由于这个基本问题长期未能得到澄明,近年课堂教学上,师生之间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现象比比皆是。更严重的是,这种混乱近来还有披上理论外衣的趋势。为了细致深入地揭示这种趋势的严峻性,笔者试以目前颇受重视的个案进行剖析。

《读者・原创版》2013年12月号刊载“心路独舞”的《孔融让梨遭遇美国孩子》,美国孩子对此故事质疑颇为纷纭:1.孔融父亲的朋友为什么不给孔融家送一样大小的梨子?2.孔融的父亲为什么叫孔融分梨?他分不公平怎么办?3.为什么要分给每个人吃,谁想吃让谁拿不是更好吗?4.孔融这样分梨,剥夺了兄弟们选择的机会,可能是想吃的分到了小的,而不想吃的却分到了大的。5.孔融的目的是公平,但却不公平。6.孔融在逻辑上自相矛盾,他年龄小,拿最小的,但还有一个比他更小的弟弟,却没有拿到最小的。7.孔融表现谦让,剥夺了兄弟谦让的权利。8.孔融不诚实,他很可能是自己不喜欢吃梨,才给自己一个最小的。9.孔融的父亲不负责任,让一个孩子去做这样的事,而且不民主。

作者表示困惑:一个中国儒家思想的典范在美国孩子这里却变成了推崇特权、践踏平等和虚情假意的典型,到底是哪里出错了呢?此文引起了较大反响。先是《教师博览》2014年3月号转载,同年中语会会刊《中学语文教学》刊出《中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差异给我们的启示:以〈孔融让梨〉的解读为例》,作者将青岛大学宫振胜和卢文丽在曲阜、湖北小学与初中以此题材所做的对比研究结果,在当年7月全国“批判性思维教育”讨论会上公布:中国学生几乎一致认为,孔融很谦让,不自私。作者的结论是:“美国的孩子有着良好的批判性思维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他们自觉地质疑孔融的行为与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原则,质疑孔融父亲的行为,甚至质疑故事本身的合理性,质疑故事作者的立意及其价值偏好。”[3]也就是说,他们强大的主体性与中国学生形成反差。

问题在于,中国学生尊重文本,从中读出文本的核心价值,无疑是符合文本内涵的。[4]美国学生则背离了文本的核心内涵,脱离文本的质疑本身就经不起质疑:孔融父亲的朋友为什么不给他家送一样大小的梨子?这是对历史的无知,当时根本不可能提供当代美国超级市场那样同样大小的梨子;就算送来的梨子是同样大小的,按美国学生的逻辑,同样可以质疑,为什么要送一样大小的梨子?至于父亲为什么叫孔融分梨,问得更幼稚:可能是有意考察他的品行,可能是随意的,不料孔融有如此意外的表现。不管哪一种,都与文本的主旨无关。至于分梨不如谁想吃就拿,问题也不能成立,因为这个问题的前提隐含着梨子很充足,谁想吃多少就吃多少,而文章前提是梨子有限,如果不分,大小不一,可能引起纷争。说孔融剥夺了兄弟们自由选择的权利,更是弱智,愿意吃小梨却分到了大梨,完全可以和分到小梨的交换。说孔融自相矛盾,比他更小的兄弟却没有拿到最小的,这种矛盾是情感逻辑与理性逻辑的不同,强化了他对小兄弟的谦让。说孔融这样谦让,剥夺了其他兄弟谦让的权利,其潜在的前提是,每个兄弟都像孔融一样谦让,则是对孩子人性自发性的肆意强加。说孔融不诚实,自己不想吃大梨,伪装主动拿小梨,在逻辑上是或然性极低的猜测,不能成为推理的前提,在伦理上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嫌疑。

美国学生的质疑,有着共同的特点:第一,脱离了文本,置情节逻辑于不顾;第二,脱离了文本的历史和民族文化语境,为当代美国生活经验所局限;第三,质疑的前提莫须有,几近无理取闹;第四,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科学的理性思维,起码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符合逻辑),导向文本深层,而不能满足于感性的、无序的、随意性的游戏,甚至是恶搞。此课例的背后明显带有西方解构主义反本质、去深度、废真理的性质。作为文化哲学,解构主义以绝对的普遍性为特点,因而其解构的对象不仅是文本,而且包括作者和读者主体性。解构主义,无所谓真假、是非,颠覆我国传统文化经典价值是必然的。然而,此等虚无主义与我国实践乃检验真理的立国之本背道而驰,真语文恰恰是要唤起学生主体自觉,以辨真假,明是非。

美国学生提出这些问题,看似机智,实质都是伪问题,这些学生的主体,也不能不是伪主体。

本来,美国的母语教育在全世界就没有什么优势。1992年笔者在美国听老布什总统演说,他深为美国中学生的阅读写作(和计算能力)落伍感到忧虑,希望到下个世纪“我们的孩子”(our kids)能够赶到世界前列。21世纪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在欧盟主导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测试阅读(和计算能力),占据前列的最初是北欧,后来则是中国上海和北欧、日本、韩国等国家,美国中学生总是排到二十名以后。在2012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阅读平均496分,上海学生平均570分,而美国学生则为498分,低于上海学生72分。美国教师联合会主席兰迪・温加腾在一份声明中说:“可悲的是,美国忽视了表现出色的国家的经验。”[5]人家明明是在检讨自己对“出色的国家的经验”(中国、北欧和东亚)的忽视,而我们却妄自菲薄。这从心理上来说是一种民族文化自轻自贱,从哲学上来说是缺乏民族文化主体性自觉。

当然,就美国而言,在特殊地区,他们也确有不在少数的杰出教师善于对文本进行批判性的具体分析,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例如,有位教师讲读《灰姑娘》,学生认为后妈是坏人,持厌恶态度。这显然是学生出于自发共识,并不意味着独立思考,主体性处于潜在状态。要有独立的主体性思考,就得具体分析,提不出问题就无法唤醒主体。这位教师提出:如果你是后妈,会阻挠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吗?孩子的主体表层被触动了。有孩子诚实地承认自己也会阻止。教师继之以因果分析,提出为什么?学生说,因为爱自己的女儿,希望她当上王后。这就把矛盾推到学生面前,动摇了学生原生的共识,激活了学生潜在的主体性。这位教师不像我们一些教师那样不敢对学生进行教导,而是具体分析后妈的坏中有好:后妈看来是坏人,但她爱自己的孩子,只是不能同样爱别人的孩子,因而,不能绝对说是坏人。接下去教师提出,后妈把辛黛瑞拉锁起来,为什么她还是去参加了舞会?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本上,学生很快回答:有仙女帮助。这样的问答似乎多余,但这只是一个铺垫,为了从相反方面提问题:如果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是就会放弃参加舞会了?学生做了否定的回答以后,教师把学生的思维推向反面:如果因后妈阻挠就放弃了机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学生说:不会!这就把学生的主体性在进一步的反思中推向更深层次:是谁决定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学生说:她自己。学生主体被教师从感性推向理性的临界点上,后妈的阻挠只是外部条件,关键是她自己,这是内因。教师因势利导系统性地推向新层次:辛黛瑞拉没有妈妈的爱,后妈也不爱她,这并不能够让她不爱自己。因为她非常爱自己,她才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到这里,教师超越文本的具体人物的命运,将之普遍化概括为:如果你们觉得没有人爱,或者有一个不爱你的后妈,你们要怎么样?学生说:要爱自己!教师总结,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这里所讲的已经超越了灰姑娘的故事,而是人生哲理了。到达这个高度,学生的主体性不但被激活,而且得以升华。

这位教师对文本层层深化的分析都在触动、深化学生主体的原生感受,第一个层次是,后妈并不绝对是坏人;第二个层次是,光有仙女等帮助的客观条件,她若不去舞会,还是不能成功;第三个层次是,决定性的因素是她自己在任何逆境下都要去舞会;第四个层次是最重要的,即一切外在的逆境微不足道,成功的关键在于顽强地爱自己;第五个层次是,除了她自己,没有人能够阻挡她走向胜利;第六个层次是,越处于逆境,越要爱自己,坚持自己的追求。这个结论相当深刻,显然带着美国式的成功哲学的特点。然而,这位教师的杰出在于,提出最后一个问题,实现货真价实的批判性思维: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学生陷入深思,(过了好一会儿)才发现: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直到这个时候,教师才难得地在表扬学生时,把遥远的童话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天哪,你们太棒了!连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孩子们欢呼雀跃。此时,学生自发的、无序的感性主体性已经不知不觉地被颠覆了六次,提升到了第七个层次,这个层次才堪称自觉的理性主体性,这才是美国式的批判性思维精粹。自发的主体性获得了自觉的活力,这正是教师主导性的胜利。这位教师并未一味放任学生自我体悟、合作探究,而是凭着自己的学养,以层层深入的问题主导学生的思维。这种主导的魄力来自教师对文本深邃的理解,柳暗花明的分析能力,循循善诱的方法,以及对经典文本疏漏的洞察。

相比起来,那个讲孔融让梨故事的教师,完全放任学生自发主体的漫游,实在暴露出其专业主体的贫弱、阙如,甚至可以说是零主体。

把美国教师的失误当作成功,且由大学教师将之披上“理论化”的外衣,还拿到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上去展示,居然没有引起质疑,这种低级失误并非偶然。在引进西方教育理念时,如此这般的荒谬有其普遍性根源。第一,思想方法上的形而上学,从一个极端到另一极端,从满堂灌到满堂问,从教师霸权到学生霸权。第二,对主体性哲学范畴缺乏清醒的具体分析。学有学的主体性,教有教的主体性,这本该是常识。第三,对主体性的局限缺乏批判,主体性乃是一种启蒙主义哲学,故当代哲学前沿已经是主体与主体的对话,这叫作主体间性(inter subjectivity)。第四,对平等对话的内涵缺乏清醒的认识,对话的前提乃是双方均具主体性,回避、抹杀教师主体性,导致教师主体性缺失,甚至变成零主体,教师就不能不成为学生的尾巴,学生主体性也就不能不落空。第五,学生的主体性是自发的、感性的、潜在的,教师的主体性则是自觉的、理性的、专业的、自觉的,从学养的意义上说,二者并不平等。第六,对于平等必须具体分析。平等对话是人格的平等,并不是专业修养的平等。第七,教师主体的任务乃是以自觉主体性主导对话,把学生自发的、潜在的、感性的主体提高到自觉的、理性的高度。

美国《灰姑娘》教学中师生对话,双方人格是平等的,可教师一直处在主导地位,驾驭着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美国教师虽然在实践中达到了这样的水准,但在理论上没有做出原创的概括。倒是中国的钱梦龙先生早在基础教育改革以前即1981年就提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6],这不但为实践所证明,而且也是我国教育传统在新时代的新概括。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说的是,不到学生百思不解时不去开导他,这也就是他所说的“困而知之”。首先,诱导学生“愤”“悱”“困”的不是学生自己,而是教师;其次,“启”“发”“知”的主体也是教师;最后,“启”“发”只是告知学生一面,目的是把学生的主体调动起来,让他们拓展向其他三面。这种比西方要深厚、悠久的传统理念,被钱梦龙先生原创性地概括出来,本该得到器重,可在基础教育改革发轫之时,被迷信学生片面主体性的人视为“反对基础教育改革”,故在初期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不但讳言教师主导,而且连教师主体也刻意“回避”。然而实践粉碎了洋教条,仅仅十多年以后,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一起写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

历史已经把教师主导的任务明确放在了我们面前,故真语文提出,落实学生主体,只有排除伪主体,才能提升真主体。要承担起这样的历史任务,多媒体的豪华包装和弱智的满堂问并不能掩盖教师贫乏主体的尴尬。有出息的同人,只有在主体的深度、高度上,以毕生的精力积累学养,才能驾驭学生自发、无序的思维向自觉的高度提升。这就意味着,在文本的学术资源上,在哲学修养上,在对话时口语、书面语和古代汉语的运用上,在雄辩和幽默感的把握上,以毕生的精力不懈攀登。

参考文献

[1]关于《皇帝的新装》《愚公移山》《背影》的解读,由于篇幅关系,此处不便详论,请参阅福建教育出版社《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有关文章。《再别康桥》的解读,请参阅语文出版社《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有关文章。

[2]主体性来源于德国康德启蒙哲学,1981年由李泽厚在《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中揭橥,1985年由刘再复作文学范畴的阐释。此处不赘。

[3]刘桂萍.中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差异给我们的启示:以《孔融让梨》的解读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2014(12).

孔融让梨教案篇9

但实践证明,仍存在误区。表现为: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了,但教师的引导、促进者的作用却弱化了;课堂是活跃,但讨论方向容易失控,基础知识点无法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过于形式化,依然是少数人在独领风骚。

新课程理念新颖,个性鲜明,它必然要求必须付出智慧和精力,必须抛弃一些旧东西,甚至就是多年积累的已经驾轻就熟的经验,还必须掌握一些新东西,或许是负载着挫折体验或必须历经坎坷的未曾经验的东西。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步伐?如何在这样一种最有趣、最复杂、最人道的事业中发现自己的才能?如何树立、形成自己对事业的热爱?这是一深为令人不安的问题。 如果没有与新课程合拍的教育理念,没法教;没有丰富扎实的德才学识和博大无私的广阔的胸怀,教不了;没有勤钻研、善反思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的进取精神,绝对教不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能不引起思想与观念的冲突,不同的选择引导着不同的行为,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发展与成长的机遇和挑战。我个人认为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在体验改革教育方式的过程中认识到时间是为学生的成长而存在的。

在繁重的工作环境中致力于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从哪儿找时间,一昼夜只有二十四小时。是的,没有时间。这是教育工作的灾难。它不仅打击着学校工作,也打击着教师的家庭生活。教师同其他人一样,需要有时间照顾家庭和教育自己的孩子。主要问题在于教育工作的作风和性质本身。

[案例1] 

    一个在学校工作了三十三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题为“十句话说尽中国历史”的观摩课。全区政治历史老师和教研室的领导都出席了这堂课。这堂课上得非常出色。原来教师们和教研员打算在上课的过程中做一些笔记,以便课后提意见,但他们都忘记做笔记,他们和学生一样,屏息坐着,听得入了迷。 课后一位邻校的教师说:“是啊,你把心交给了学生,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可能不止一小时吧!” 那位教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也可以说是相关资料的准备,则仅花了约十五分钟。”

这种准备究竟是什么呢?要使教科书成为你的科学知识海洋中的一滴水,而你教给学生的只是这门知识的原理。到这个时候,备课就不需要花几个小时了。教师不仅是现代教育的执行者、使用者,还应该是现代教育规律的研究者、开发者和参与者。

[案例2]    生命如此美丽

一次课前,上课的预备铃声响了。老师正准备进入教室,却被几位学生叫住了。学生手上捧着一只受伤的花蝴蝶。“老师,你说怎么办?”“老师,救救它吧!”学生的话让老师灵光一闪:何不让学生经过讨论再决定呢?回到班里,老师宣布:“今天,我们不上新课,所有同学都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老师小心地把花蝴蝶放在书上高举。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有的说不必管了,有的说把它制成标本。这时一位女同学说:“你们大狠心了,它又没有死,怎么能不管或制标本呢?我们不是说要珍惜生命吗?”有的同学又提议说送到生物学家那里。顿时,教室像炸开了的锅,全体同学一门心思想办法救蝴蝶。最后,大家决定把它送到学校的花园里,放在花丛上……

不要总担心教学改革给教学任务的完成造成的时间问题。因为教学任务决不应仅仅是知识点的传授。当你改变了学科为中心的教学目标,你就会感到教学是那样的充满生机,时间是为学生的成长而存在的。

我们必须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合理的整合,对自己的智慧进行在目的的整合,如果你只知道一味地学习知识,而从来不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整合,那么,你所掌握的知识只是一堆原材料,而不能与你的智慧凝聚在一起,转化为核能量。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直观性强,能够将课本中的一些抽想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形态各异的运动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创造一个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的场景。与此同时也缓解了思想政治教师在准备教学素材时所承受的压力,提高了单位时间的工作效率,最大限度的节约了备课时间。优化组合不同的媒体,将媒体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科技知识的学习,优化组合不同的媒体,将媒体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媒体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学会把热忱和智慧结合起来,展现教学的艺术和水平。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且很大的影响。教师要以满怀期待的心情对待学生,使学生得到一种潜在的鼓舞和力量。以饱满的热情、从容的微笑和历史的使命感,去感染学生,开启学生的心灵。

[案例3]

有位教师在进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教学时,设计了一个话题:“假如你买了一件假冒伪劣的电器,你将如何妥当地处理此事?”有的学生说自己动手修理,有的说凭发票退货,有的说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索赔,还有的说到媒体曝光……这些显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经营计策、法律意识、监督意识等等。教师给这些学生分别授予了“修理师”、“总经理”、“律师”、“记者”等称号。班里有个平时性格内向、胆小的女同学憋了半天、怯怯地举手说:“我没想好,我想让我爸爸帮忙”。同学们哄堂大笑。但老师说:“你的想法真好!当自己力所不及的时候,应该想到发挥别人的作用,你具备了高明领导的素质、才能和韬略。”同学们热烈鼓掌……

  一个小小的临场发挥,可能成就了一个学生,“人与人的心态差异是微小的,而这一差异造成人与人巨大的差异”。对学生发言的评价不必着眼于学生的语言表达情况,可以关注学生的发言内容,并就发言的内容表示理解、认同和欣赏。评价的艺术性也就在于如何恰如其分地对学生的心理话表示理解、认同和欣赏,给学生一种信任感。正如布鲁姆所言:“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案例4]

片断①师:现在有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大家对房子比较关心,如果现在叫你来购主房,你会采取下面哪一种方式。(大屏幕出示:辩论题“正方贷款购房好”,“反方攒钱购房好”)

生:……

(采用人生AB剧的形式把学生分成两大阵营,进行激烈的辩论,出现了学生争先恐后的场面,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辩论,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转变,情感得到了升华,课堂教学进入到高潮,三维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了有效地体现与实现,并得到有机整合。)

片断②师:利用多媒体打出“绿色消费——现代文明生活的标志”,节奏放慢,稍作停顿。这一停顿恰到好处,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既体现了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也使两大阵营的学生对自己刚才的见解与生活现实产生激烈的碰撞,产生新的内心体验。学生们各抒已见,在情感的碰撞中,得到的方法有十分的针对性,理论联系实际,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在活动中得以实现。

三、把教学过程看作师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及时调适师生关系。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有意思的话: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恰恰相反,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尊之爱,而坐着的却是一个战战兢兢的灵魂。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且很大的影响。教条式的说教总是以说教者的形象站在讲台,毫无情感,大道理、大教条,生硬地塞给学生,把学生看作被动接受的容器。这种封闭的、僵硬的、灌输型的课堂教学,其结果必然引起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不同程度的反感,对教师教学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

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人们,教师的关爱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力量,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我们的注意力在课前、课堂和课后,主要不是放在教材、教参或教案上,而是努力放在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上,从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案例5]

一个教师在讲授“良好的道德品质”时,引用了家喻户晓的“孔融让梨”的故事来启发学生的个性思维。教师避开以前那些常用的问法,如你听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想法?你从“孔融让梨”这个故事中学到什么?而有意向学生发问:  “孔融能不能吃大梨?”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对老师提的问题很感兴趣,沉思片刻,学生纷纷举子,争先恐后要求发言。

   生1:如果孔融吃了大梨,那也就不会成为千古笑谈了。所以,我认为孔融不能吃大梨,只能吃小梨。

   生2:孔融是一个才几岁的小孩,一般的小孩挑选东西时,总是会挑最好的、最大的,而不会挑最坏的、最,卜的或最少的,这也是人的一种本能。我小时候挑东西就这样(引得全场大笑),所以,我说孔融能吃大梨。

   生3:我看孔融吃了大梨,才符合一般,卜孩的心理特征和本能。

 师:同学们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很好,我想再问一问,什么心理特征和本能促进孔融不吃大梨而吃小梨呢?

   生1:我认为这是一种美德,很高尚的心理特征,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起作用。

   生2:那不见得,孔融只有了岁,他能懂什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得大家发笑)

   生3:我看孔融的这种让梨行为,是与他们家庭的教育分不开,没有家长好的教育和影响,孔融小小年纪不一定能有让梨这个举动(有不少学生望着该生,面带笑容,表示赞同)。

  上述的例子中,教师设计问题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差异,以学生的初始能力为基础来设计教学起点,放手让学生根据各自的理解大胆去探讨、去分析、去发现、去分辩,并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自我完善。

我们只有具备真正的学生意识(是不是按照学生思维来思考教学了)、童年意识(是否把学生提出的稚嫩问题和“天真”想法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了),才能体验到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的交流、“心”的沟通,只有当课堂教学注入了教师生命的激情,教师才能用自己的生命去撞击学生的生命,去激活学生的生命,使师生生命共同经历成长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爱,是联结心灵的极细的线索,依靠它们(请注意,这在我们教育工作中是极为重要的),一个人可以不通过语言就理解别人,能感觉到别人内心最细致的活动。近十年的学校工作经历使我坚信,如果我真诚的关爱学生,并培养他们的这种态度,他们就爱惜我的心和我的神经,在我心情沉重甚至很难说话时能理解我。学生们觉察到我有情绪,感觉到我心情很沉重,他们甚至说话也轻声轻气,避免吵闹,力图使我在课堂上和课间休息时都能尽量得到安宁。这种心连心的感觉、善于看到别人的内心,就是使我们保持身心健康永不枯竭的源泉。

四、本着课堂教学是追求有新亮点的遗憾,在反思的同时进行心理调适。

首先:不要因为“研究性教学方式”,否定“接受性教学方式”

“研究性教学”是与“接受性教学”相对的一个概念。作为一种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它主要从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识规律出发,提出以“创造”为指向的学习形式及有关的学习内容。就人的个性发展而言,“研究性教学”和“接受性教学”这两种教学方式都是必要的,在人的具体活动中两者常常是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的。因此,教师要对学科课程内容进行分析、梳理,去发现那些既可能存在有意义又能为学生去研究的内容。要注意平时的教学积累,培养自己发现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孔融让梨教案篇10

一、 “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内涵

1.“经济人”是源于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经济人”的人格特征为,“经济人”的行为选择或价值取向则是本着实利、实惠。他重视物质价值,重视自己的个性,把自己的需要、利益放在非常高的地位。他追求现实的时尚,喜欢感官上的刺激和快乐,最注重现实,不愿做超越现实的“空想”,等等。

2.“道德人”是和“经济人”相对的概念,不能单纯理解为“有道德的人”,指的是从事某种活动时以追求实现在道德或良心上善大于恶的最大余额为目的的主体。“道德人”的人格特征为,他在价值取向上重视道德操守和精神超越,漠视物质欲望和个人利益;在行为选择上,善于按照外在的规范和内在的信念去进行价值取舍; “道德人”最羞于谈利、耻于谈利;追求淡泊和宁静的生活境界,信奉“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必摧之”、“出头的掾子先烂”的处事哲学,等等。

二、两者博弈的内容

案例:东汉文学名家孔融在某次吃梨时,将大梨让给别人,自己挑了个最小的梨。

1.二者博弈的焦点

“经济人”把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作为获得最大的善的标准;而“道德人”把追求实现在道德或良心上善大于恶的最大余额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注重道德上的正义和精神上的超越。

2 .二者博弈的内容

(1)“孔融让梨”体现的分配方式合理吗?

“经济人”:“孔融让梨”体现的是一种谦让。假设人人都来谦让,谁来获得?就拿“孔融让梨”来说,假设在面对一堆梨面前,人人都表现的非常谦恭,你让我,我让你,那最后的结果肯定是梨因为相互推搡而破损,或者无一人去吃,最后只有腐坏而不能吃了。假设每一个梨都具有某种效用(使用价值),若一个都没吃,则效用为零,若只要见到梨的人就拿一个去吃的话,那么效用绝对的大于零。梨也是人们的劳动成果,浪费劳动成果也是不道德的表现,而分享劳动成果正是劳动人民的正义合理之举,所以“孔融让梨”不好。而且其现实性不强,比如在财产分割面前,利益分红面前,职位竞争面前,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孔融让梨”?所以“孔融让梨”不切实际。

“道德人”:谦让当然是一种美德,它是一个具有优良道德品性的人所具备的基本的道德品质,它也是一个人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孔融让梨”故事中,若只看到个人利益的话,这些梨不仅不够吃,而且还有可能产生紧张的家庭气氛,不利于家庭的和谐美满,这一点似乎比有没有吃到梨或者吃到多少梨来的更为重要。还有,“孔融让梨”故事里面并没有说因为孔融让梨就产生了都没有吃梨因此梨就腐坏的情况。实际的情况是,“大人吃大梨,小人吃小梨”,这是最好的一个分配结果,避免了因看到梨所有人都蜂拥而上而产生的不和谐因素。比如人们在公交站台上公交车时,若每个人都有谦让意识就会自觉地去排队,从而使得上车变得井然有序,效率大大提高,否则就会可能产生挤破公交门,上车效率降低的情况。所以一个城市的道德文明程度如何,可以在此得到某种程度的体现。另外,比如在企业中,年末分配利益的时候出现问题了怎么办?或许像这样的事情很难做到尽善尽美,这就需要企业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人的道德境界去调节,这就需要有人做出一定的合理的利益上的牺牲,这样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谦让不仅不会使事情更麻烦,反而会产生一种更加美好的效果。所以,“孔融让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评议:“孔融让梨”体现的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格:谦让。谦让可能会使一部分人的经济利益受损,但它会给社会带来普遍的最大的善:社会更加和谐。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孔融让梨”还有意义吗?

“经济人”:“市场”绝对是“经济人”自鸣得意的一块领地。现代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无疑是“市场”的功劳,可谓功不可没。正是因为有了市场经济,“经济人”有了充分发挥他们潜能的机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广大人民谋取更多的利益,要是没有“经济人”的存在,一味的被“中庸”思想所束缚,那么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将是死气沉沉,枯燥乏味的,也是缺乏创造性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经济的发展。正因“经济人”的存在,资源才会得到如此有效地配置,提高生产效率。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的政治体制在不断完善,思想文化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更加的丰富多彩。所以“孔融让梨”对于现展中的中国来说,不太适应,只有相互竞争,才能创造更多更好的经济价值。

“道德人”: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的确是的一个创举,给我国的经济也带来前所未有的增长势头,社会也得到全面的进步,这是不争的事实。现在的重点不是用创造了多少经济成果来评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是“经济人”与“道德人”在的这种条件下所扮演的角色谁更有价值。“经济人”的本质就是惟利是图,“低头向前看,抬头向钱看,只有向钱看,才能向前看”,“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理想理想,有利就想”,为了金钱上的满足,甚至达到了寡廉鲜耻、不择手段、唯利是图的地步。这正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不能容忍的。还有,“经济人”一般只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易忽视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造成人与自然的失衡。这正是没有把“道德”放在心中所换来的后果。因此要使我国经济发展的更好更平稳,就必须考虑人作为“道德人”的价值和意义,这样才会有利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更好的和谐相处。在物质膨胀的时代,更加需要呼唤一种正确道德价值观的回归,只有这样,我们的心灵才会得到真正的安宁和快乐,社会也会因此而得到全面的进步,而不会存在经济与道德相背道而驰。

评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与“道德人”都在发挥着他们独特的优势。或许谈论谁是谁非没有意义,只要能给我国带来全面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这就是善的。

三、“经济人”与“道德人”博弈的启示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力量。“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博弈没有结束,正是二者的争论,才使得一个人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不断完善自己,才使得一个国家在平稳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的发展。经济人更倾向于从自己的利益角度看问题,是一种典型的目的论;而道德人更倾向于从个人或社会道德的角度看问题,是一种道义论。不论孰是孰非,至少可以看出,“经济人”和“道德人”可以相互融合,相互补充。改变“道德人”的单薄,剔除“经济人”的鄙琐,实现义利的统一。义利统一的人格内涵是具有“全新品德结构、智力结构和审美结构,变得意志坚强,全面发展,能够独立组织和管理自己的生命活动,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在这个迅速革命化了的世界上的地位和使命,自立地使自己的活动服从于社会共同的崇高的目的和理想,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才能的人。”

参考文献:

【1】(美)威廉.K.弗兰克纳著《善的求索》[M],霍尔出版社,1973年。

孔融让梨教案篇11

习作,意味着“我要写”。儿童始终处于一种“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境界。这是一种心灵在场的“真”倾吐。

那么,怎样引领儿童从被习作走向主动习作呢?笔者进行了颇有成效的实践与探索。

一、激发习作情趣,孩子不吐不快

脑科学研究表明,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有关的大脑皮层区域是否处于良好的状态,若某一区域的兴奋状态占优势,就是大脑皮层中形成优势兴奋灶,即大脑皮层几个有关的神经细胞形成一个同步的兴奋优势,它可以将大脑皮层其他部位的兴奋性吸引过来,加强自己的兴奋度,同时使其他部位呈现抑制现象,这就是大脑皮层的优势法则。

根据“大脑皮层的优势法则”激发习作情趣,引导学生体验习作乐趣,就会形成一种良性的习作兴趣链:情趣促写写而生乐乐而需学学而生悟悟而生知知而乐写写生情趣……

激趣,可以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入手。

想象力很重要。想象有多远,人就能走多远。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就是凭借常人不敢想象的想象,用普通胶带成功地从铅笔芯的石墨中一层层地“撕分”出石墨烯,这种“只有一层碳原子厚的碳薄片”,被公认为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薄、最坚硬、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这一研究成果使得美国航天局曾经悬赏400万美元寻找一种足够坚韧的材料来制成长达3.7万公里的缆线,搭建一座可以直通宇宙的“太空电梯”,实现人类“一步登天”的梦想变成了可能。诺贝尔奖委员会形容这对师徒“把科学研究当成快乐的游戏”。

我们的习作教学为什么不能添加一些富有情趣的“快乐游戏”,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呢?

譬如,低年级的习作课上,我们先让孩子想象画妈妈的鞋,然后,组织学生介绍自己设计的美如童话的鞋子。

再如,唤醒孩子先动手做一做,再任意组合,想象成一个故事,然后讲一讲,最后写一写。情趣一经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由“心动”,而“口动”,而“笔动”,不吐不快。

二、父母师生共写,享受自由表达

父母、老师和学生在共读(有字与无字书)的基础上,共写自己的独特感受,而后对话交流。

譬如,《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教学时,与其在课文内容上精耕细作,隔靴搔痒地讲来读去,不如共写读后感。列选一则案例,以飨读者:

老师:孔融在四岁的时候就能把大梨让给哥哥吃。我们要向孔融学习,学会做人,互谦互让,和睦相处,团结友爱。

父母:读过《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我深深地感到孔融这个孩子十分懂事,发现盘中的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拿大的,不挑好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别看他刚刚四岁,却懂得互让的道理。

学生:孔融吃梨子应该有个规则,最大的孩子吃最大的,或是最小的孩子吃最大的,孔融是中间的孩子,他拿了最小的,那就没有规则了。

父母:我们不能忘记课文主要讲的是孔融谦让的美德。

学生:谦让是一种美德当然没有错,可最小的梨只有一个,大梨总得有人吃。美德是孔融一个人的行为表现,让所有的人有规可循,并且都得到公平待遇,这比让一个人得到表扬重要得多。

老师:我们既要学会谦让,也要遵守规则,孔融让梨的故事讲了一千多年了,排队加塞,挤公共汽车一拥而上的时候却没人想着做孔融。立规矩重要,但规矩也要大家自觉遵守。

在日常化、习惯化的共写中,习作者既是读者,又是评价者、鉴赏者,每个人都会在均衡、公平的对话中获得“共享式发展”。

三、师生共建博客,开放习作时空

借助网络平台,师生共同建立习作博客,将师生的博客集合成一个博客群,相互连接,形成“博客环”,即时互动交流。

下面是师生的博客辑选:

[教师博客随笔]

我与女儿有一个美丽的约定

万花筒是一种光学玩具,只要往筒眼里一看,就会出现一朵美丽的花。将它稍微转一下,又会出现另一种花的图案。不断地转,图案也在不断变化,所以叫万花筒。

在我眼里,可爱的女儿宛如万花筒,多姿多彩。

女儿有妻子少女时代的丰姿。妻子年轻时代的形象永远是丈夫终身的美好回忆,女儿拥有她母亲从前活生生的形象对父亲而言是一个美丽的奖赏。更何况,多数做丈夫的,无法确切知晓自己妻子年幼时期的情形,女儿的成长,不是在父亲面前重演了她母亲的各个阶段吗?

女儿有时也呈现她的祖母年轻时代的形象。在我年幼时,母亲和外婆给了我人间最温柔的爱。她们都已去世多年了,每每想起,都令人十分怀念。有时女儿的表情中显现类似她们的神情,令人又惊又喜。

女儿当然也很像她的父亲。妻子有时轻轻叹息,女儿要是更多像她母亲一点点,那她就会更加美丽。看她眼睛,单眼皮。鼻子,不够挺拔。下嘴唇,稍稍厚了一点。哇,这些不都是来自她生身父亲的基因吗。是的,人就是这么怪,这些不是优点的特征,在我这个父亲看来,却是如此的亲切。或许,还有一点点隐隐约约的歉疚。

女儿更是她自己,一个独特的人。她有许许多多优点,也有不少令人头痛的毛病。

她有与父母和祖父母辈截然不同的成长环境,她的喜怒哀乐也与我们大不相同。我们自己的成长经验,有的对她有用,有的完全不相吻合。无论如何,我都尝试去鼓励她,理解她,帮她面对困境。

我与女儿有一个美丽的约定:他们父女永远是世上最可靠的朋友。他们之间可能有暂时性的生气,但不要有长久的怨恨。女儿是上帝恩赐给我的宝贵财富,我的责任就是尽毕生之力,好好照顾她,陪伴她健康成长,直到我去天国交差。

学生跟帖1:老师,我也是您的女儿。

学生跟帖2:“女儿拥有她母亲从前活生生的形象对父亲而言是一个美丽的奖赏。”这句话写得让我心痛!

学生跟帖3:“看她眼睛,单眼皮。鼻子,不够挺拔。下嘴唇,稍稍厚了一点。哇,这些不都是来自她亲爹的基因吗。是的,人就是这么怪,这些不是优点的特征,在我这个父亲看来,却是如此的亲切。或许,还有一点点隐隐约约的歉疚。”我爸妈也常常不无遗憾地说,我要是能集合他俩的优点该有多好!可怜天下父母心,总想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自己的孩子。

学生跟帖4:“我与女儿有一个美丽的约定:他们父女永远是世上最可靠的朋友。他们之间可能有暂时性的生气,但不要有长久的怨恨。”我觉得把这句话中的“他们”换成“我们”更合适,您说呢?老师。

老师回帖:是的,应该用“我们”。如果没有你的及时指正,这个错误将会影响更多的读者。谢谢你的直言不讳!

网友跟帖: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关爱他们,呵护他们,养育他们,是父母的责任。不久前,我离异了,现在孩子跟她爸爸过,我对文章中“我的责任就是尽毕生之力,好好照顾她,陪伴她健康成长,直到我去天国交差”这句话感触颇深,我非常想去看我的女儿,把她紧紧搂在怀里,再也不松开……

博客习作是对“被习作”的一场深刻革命。

在形式上,它革了依照教材、按部就班、一周一作的机械呆板习作的命,学生可以在博客这块自留地里根据兴趣与需要,及时耕种、管理、收获。

在内容上,它革了命题作文与单纯而生硬追求写作技巧的命,博客上,写什么,怎么写,学生自己说了算。

孔融让梨教案篇12

新课改之前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单一的授受为主,教师担任主要角色,学生只是被动听,违背了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因此,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树立正确而恰当的教学原则,尤其是启发性教学原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要想让教学活动充满趣味性,第一个环节就是教学内容导入环节,如何使内容导入自然以及充满趣味性,是教师需要重视和设计的环节。例如,我在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时,导入了“孔融让梨”这一典故,分别让学生思考和回答以下问题:梨到底让不让?第一,如果你是孔融,这个梨你让不让?第二,如果你是孔融,你已经吃得非常饱,这个梨你会不会让?第三,如果你是孔融,你饿得眼冒金星,头晕目眩,渴得口干舌燥,你还会不会让?采用同一问题,不同情境的方式提问,让学生设想自己如果身临其境会怎么做。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更深刻地阐述了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我会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在上课前我会找一些与本堂课相关的政治漫画,并在课堂上利用政治漫画配合课本知识进行教学,利用政治漫画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他们都觉得非常有趣。我会让他们观察漫画,分析漫画,最后解释并理解漫画,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孔融让梨教案篇13

在学习“小时、分、秒”的时候,我课前先说了一个谜语让学生们猜:“时时刻刻在走,但是没有腿,而且会提醒你们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突然有一个学生灵机一动:“老师,是墙上的挂钟。”“老师,也可以是手表。”“那还可以是手机呢。”……顿时课堂像炸开的锅,他们积极进行思考。此时,我又拿了一个现成的挂钟摆在讲台上,并且手动模拟秒针、分钟的走动及它们的相互关联、转化。学生的学习情绪十分高涨,不仅弄清了小时、分、秒之间的转化关系,并且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比如:1小时=60分钟=3600秒。最后临下课时,我语重心长地跟学生说:“我们今天知道了时间的计算和行走的原理,应该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类似的引导不仅有助于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上述的例子,将课堂上的计算方式延伸到生活领域,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德育教育内涵。

二、引导质疑,疑问引导思维

俗话说:“学贵心悟,守旧无功。”“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的“学”为标准和导向,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以疑问引导思维。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在备课中预备好多种不同的学习预案,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习,将学生的目光引向未知事物。这是“以学定教”的内在要求。

教师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学习的具体情况,在适当的地方巧妙设置悬疑。不过这里的设置悬疑,不是随意设置,要有一个度,适宜的难度才能让学生感兴趣的同时不会厌倦,也不会恐惧。因此,教师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剂的作用。

在教学“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我先用卡片让学生口算题目: +++。当学生算到 +时,学生就开始产生疑问,于是我引导学生:“当分母不同时,可以直接相加,还是要先进行一定的转化?”于是,学生们在我的引导之下,先将分母进行转化。通过这样的提示、引导,学生也就很快顺利求出了问题的答案。

产生疑问,也就表明了学生开始进入思考的状态,开始用思维进行探索。笔者认为,小学阶段就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敢于大胆质疑,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

三、导入情境,诱导学生思维

相关精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