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企划方案实用13篇

设计企划方案

篇1

为激发公司创新力,提高员工凝聚力,完成企业的创新发展规划目标,探索出一条贴合公司实际情景的企业文化建设思路,经公司研究确定,以“创新、服务、活力”为公司企业文化的指导思想,经过挖掘员工创新思维、弘扬公司服务意识和调动员工热情与活力,来营造企业整体文化氛围,提升企业整体形象。

二、建设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把员工视为文化建设的主要对象和企业的最重要资源,始终做到以人为中心,充分了解员工的思想意识状态,经过公司全体员工的进取参与,发挥创造精神,企业文化才能健康发展。员工不仅仅是企业的主体,更是企业的主人,经过调动员工的进取性和创造性,实现员工自身价值的升华和企业蓬勃发展的有机统一。

2、讲求实效的原则

契合企业当前实际情景,贴合企业定位,一切从实际出发,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借助必要的载体,实事求是地进行文化塑造。

三、规划目标

1、企业理念

建立具有公司特色的企业理念(如企业宗旨、企业愿景、企业战略等),全体员工对于企业理念做到熟知熟记,并且能在具体行动中进行实践。

2、学习体系

构建学习体系,学习借鉴并应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理论,学习和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及操作技术,提高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

3、形象标准

全体员工对于企业形象标准、管理者形象标准、员工形象标准能做到熟知并自觉践行。

4、行为识别

主要体此刻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内部对职工的宣传、教育、培训;另一方面是对外经营、社会职责等资料。要经过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将企业确立的精神、理念融入到企业的实践中,指导企业和员工行为。

四、具体措施

1、创立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

企业文化环境建设是企业文化落地的重要形式,为使企业文化成为“看得见”的文化,更好地传播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引导员工自觉规范言行,采用文化展板、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创立公司员工照片墙,展现员工风采,凸显优秀员工事迹等。

2、将各项活动作为搭建企业文化的形式载体,全年围绕“服务创新活力”的指导思想开展分月活动。

3—5月份定位“创新月”,主要开展专业技能类、学习类、知识类活动,促进员工学习进取,扎实技术基本功,激发员工开拓创新,为生产营造良好的上进协作氛围。包括“技能知识竞赛”、“辩论比赛”、“安全生产竞赛”等活动。

6—9月份定位“活力月”,主要开展体育竞技类活动,激发员工活力,增强员工的凝聚力与企业向心力。包括“健康食堂厨艺大赛”、“趣味解压运动会”、“羽毛球比赛”、“篮球比赛”等活动。

10—12月份定位“服务月”,主要开展评比类和培训类活动,增强员工服务意识,凸显员工优秀品质,树立服务榜样标杆。包括“最美工作照”评选、员工拓展培训等活动。

3、福利不是简单发放,争取给人以触动。

根据工会慰问制度,公司慰问主要包括生育慰问、喜事慰问、丧事慰问、住院慰问、生日慰问、子女慰问、困难慰问。搭建员工“暖心工程”,丰富慰问金、节日礼品的发放形式,给员工送去真正的关怀与温暖。结合节日组织贴合节日特点的活动,例如三八妇女节开展关爱女性知识讲座、六一儿童节组织亲子观影活动、重阳节踏青登高等节日活动。

将文化外化于形的方式,让每位员工都能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理解公司良好企业文化的熏陶,将价值理念内化于心,达成思想共识,使看似无形的企业文化固化为“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可衡量”的视觉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企业品牌形象,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文化的穿透力和影响力。

五、实施要点

1、全员参与、高层推动[由Www.QunZou.Com整理]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求各部门的互相配合、共同参与,要有机地将企业文化与经营生产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2、各部门协调配合

企业文化建设要求公司内各部门协助共同参与,其中需要人力资源部、综合部、工会的共同推进,以及所有部门的进取配合。

3、领导带头,正人先正己

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推动者、倡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实施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

4、言而有信,奖惩兑现

企业对员工的承诺是给予员工的激励,如果仅有承诺,没有兑现,即承诺成为‘空头支票”,员工对企业则失去信任。

5、供给沟通的平台

创立由上向下的关心帮忙、培养激励、充分授权、带动提高,养成自下向上的尊重服从、合理提议、坦率沟通、进取配合,构建平行式的沟通信任、和谐共处、团结协作、齐心奋进。

企业文化建设想要发挥持续的效应,需要公司上下的参与和支持,并且在建设过程中到达心与心之间的沟通与共识,期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构成具有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计划方案范文2一、企业文化建设计划实施的目的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一个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的体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做公司的目的是企业基业长青,追求可持续增长;不断创造客户价值的,构成一个强组织、强执行力、法治管理,效益第一的团队。地产作为北京地产行业新秀,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目前公司所有员工对待工作较为进取主动,但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制定本企业文化建设计划,有利于公司有组织、有系统地建设公司文化,落实公司文化理念并进行持续提升。实施本企业文化建设计划是建设北京新秀地产,使之成为北京受尊重地产开发商的保证之一。

在文化建设计划实施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行政计划中心对各活动方案进行总结整理,构成完善的实施细则,作为公司长足发展重要依据。

二、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的原则

一)持续性原则

企业文化实施是一项长期任务,是一个不断强化、反复灌输、考核评估与动态完善的过程。所以,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改善、螺旋式上升的动态过程。

二)一致性原则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文化建设实施的主题是保证企业发展战略、管理制度、组织行为与文化理念的一致性,从而确保文化理念在公司中生根。

三)系统性原则

文化建设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传播、评估、持续改善的系统,同时在建设手段上也是一个包含如培训、典型示范、文化活动、网站、月刊及外部媒体渠道的相互协调的多样化系统。

三、文化建设中不一样员工的主角定位

一)高层领导

高层领导是文化理念的倡导者,文化实施的发起者、推动者和第一执行者。高层领导班子对价值理念的高度认同、强力推动和身体力行是文化充分发挥作用的根本动力。

二)中层管理

中层管理是文化的主要推动者,是本部门文化管理的第一职责人,在以身作则的基础上承担起文化的日常宣贯、培训、监督和管理的职责。

三)基层员工

基层员工是文化的具体实践者,应主动学习和领会文化的内涵,认同文化,融入文化,经过自我的行为体现文化。

四、文化建设实施的阶段性目标

一)第一阶段(20__年3月至4月):

(一)行动计划

1、针对新进员工及现有员工,进行公司文化理念的宣贯,强调商业人格、结果交换、职业心态等工作价值观。

完成文化理念的学习与培训,使全体员工熟知的文化理念。

2、建立地产网站,使之贴合文化理念。

3、4月底前由营销策划中心策划,行政计划中心牵头组织公司全员进行“之星”评比活动(详见活动细则)。

(二)行动计划注意事项:

经过地产文化理念的宣讲,全员做学习心得,使地产的文化理念深入人心,以到达统一员工理念为目标。

(三)职责人:

第一职责人:行政计划中心经理;协同职责人:人力资源主管。

二)第二阶段(2012年5月至8月):

(一)行动计划:

1、建立健全公司各种文化管理制度及流程。

2、积累文化管理的培训、传播、考核、评估、提升系统和人才队伍。

3、结合公司实际运作需要,进一步梳理文化体系,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4、各项文化理念和行为规范为广大员工所认可,成为自觉的行为准则。

5、每月集中进行一次中、高层文化讨论分享会,分享会主要讨论公司内外部文化落地实际情景和解决办法。

再由中层管理分别对基层员工进行宣贯。

(二)职责人:

第一职责人:行政计划中心经理;协同职责人:人力资源主管。

三)第三阶段(20__年9月至20__年12月):

(一)行动计划

1、行政计划中心必须具备规范、有效的文化管理的组织和本事。

2、经过对公司企业文化宣贯,使企业文化成为中高层管理者最主要的管理语言和管理手段。

3、各部门培养一名企业文化培训讲师,使新员工能够很快被优秀的文化所同化,并成为文化坚定的信仰者和传播者。

(二)职责人

第一职责人:行政计划中心经理;协同职责人:人力资源主管。

五、文化传播

一)文化培训和交流

(一)新员工的文化培训

主要对象:新员工

主要资料:《公司员工手册》、《文化故事集萃》

主要方式:

讲授(《公司员工手册》)

自学(《文化故事集萃》)

主要讲授人:文化培训讲师

组织者:行政计划中心

(二)主题交流活动

交流活动的主题,分为问题性和经验性两大类。

1、活动主题的确定

1)问题性活动:对公司反映较为集中的经营管理问题,要分析问题来龙去脉和性质,提出解决问题的目标和原则,根据问题的典型性和重要性筛选出研讨主题。

2)经验性活动:对公司表现出的优秀经验,能够提炼为公司内部学习标杆,根据经验典型性和类别,以及公司管理活动的主题和热点,确定活动主题。

2、主题活动资料

1)问题性活动:汇总对问题现象的描述、交流不一样部门对问题背景和原因的分析观点、研讨问题解决思路,逐步构成标准化地处理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

2)经验性活动:介绍标杆行为的内涵、成功经验,交流对其它部门或业务的借鉴意义,研讨推广经验的举措。

3、主要方式:讲授、研讨、现场会

主要讲授人:问题性活动:相关部门的负责人

经验性活动:标杆行为的优秀员工代表

4、参加活动人员

相关部门负责人、主管及核心员工

5、关键点

1、主题活动前要征集提议,必要时候组织调研,以确定对公司管理有典型意义的主题,并安排有关部门和人员做好交流准备;

2、主题交流由行政计划中心专人进行后续工作跟踪与反馈,注重对研讨成果的落实。

(三)成果固化

由行政计划中心将培训和交流资料整理成规范、简明的书面材料,交公司资料室统一管理存档。

(四)实施时间

1、新员工入职当天,由文化培训讲师进行公司文化理念的培训,新员工写学习心得。

2、主题交流,每季度进行一次。

二)典型示范

(一)典型塑造的原则

典型体现公司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典型在特定方面具有突出性

典型的行为必须具有真实性

典型的行为必须具有感人性

典型的行为必须具有可模仿性

(二)典型的类型

个人典型

团队典型

(三)典型的主题

根据公司管理需要,选择若干主题树立典型,例如:“之星”全员参与,业绩评比“服不服冠军榜”“明星员工”等。

(四)典型的推广

经过网站、月刊、会议、文化墙公示等宣传典型个人和典型团队的事迹。对典型个人的宣传要深入挖掘成功内因,应经过事迹和绩效,重在对精神和品德的宣传。对典型团队的宣传要淡化团队领导的影响,应经过对事迹过程的分析,重在对团队合作方法的推广。

(五)典型的奖励

“之星”每两月获得明星榜荣誉的两名明星员工,将得到总经理奖励价值200—300元的明星礼品一份和之星奖状一张;“服不服冠军榜”每月月销售冠军将获得价值200—300元奖品一份+销冠奖状一张,并给予月刊、网站介绍成绩和培训机会。

三)典礼仪式

(一)典礼和仪式的作用

营造喜庆气氛

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增强员工自豪感

向社会展示公司形象

(二)典礼和仪式的主要形式

1、新员工欢迎仪式——体现公司的以人为本和用人理念,使新员工在进入公司时就感受到公司文化的魅力。

2、年会——突出喜庆气氛,组织周密,运作高效,使大家体会到大家庭的欢乐,人际关系的协调。

3、开工、开盘仪式——使员工看到公司的不断发展,树立员工对公司未来前景的信心。

四)文化故事修改

(一)故事更新的周期:每年一次。

(二)故事修改:行政计划中心。

(三)故事修改的主要工作:设计故事撰写规范及事例,下发文化故事征集通知,收集故事并整理。

(四)选择若干故事在月刊发表,更新公司《文化故事集萃》。

五)文体活动

(一)文体活动的原则

1、针对公司员工的特长和爱好

2、严密组织,不要影响正常工作

3、做到广泛参与、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位员工

4、给予物质奖励激励和荣誉

(二)文体活动的类型

1、健身娱乐活动:爬山、郊游

2、大型团体活动:年终晚会、团体旅游、拓展训练等

(三)活动时间

以不影响业务工作为原则,每年四月中下旬和九月中下旬展开。

六)员工沟通

(一)总经理信箱

1、对象

总经理信箱面向公司的任何一位员工。

2、意义

鼓励大家勇于反映重大问题、进取提出重要提议,也便于总经理掌握员工最真切的工作体会与文化感受。

3、信箱管理

信箱由行政计划中心指定专人管理。

4、信箱管理员的职责

1)每一天收取信件。

2)信件分类整理。将信件按轻重缓急分类,建立目录,篇幅大的信件要做出摘要。

3)信件转发:每周转交一次

4)信件的反馈:信件必须在一周内给予反馈,由总经理直接反馈,或由行政中心经理反馈。反馈的方式以电子邮件为主,也能够面谈或电话。

5)负责监督信件处理意见的执行。

七)中层管理分享会

(一)由人力资源部组织,以交流经验,互通信息,构成公司内部学习分享成功经验的机制为目的,每季度一次。

(二)活动流程

确定主题——会前准备——与会代表典型发言——分组讨论——小组代表总结发言——构成纪要——推广经验

六、保证措施

一)认识到位

二十一世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文化对公司经营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创立企业文化构成的文化力如凝聚力、创造力等,是公司宝贵的无形资产。在新的世纪,拥有这种文化优势,也就拥有竞争优势。

二)制度到位

任何工作仅靠自觉是不够的。创立企业文化必须狠抓各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考核制度。加强考核是企业文化建设由虚变实、由软变硬的重要手段。结合企业实际,制订实施细则,实行量化考核,周周有检查、月月有考核、年终有验收,考核结果纳入部门薪资体系,构成机构健全、职责明确、目标具体、层次清楚的格局。

三)教育到位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培育先进的企业精神,并在员工的工作中得到体现,培育的途径则是培训。经过长期积累和不断总结提炼,构成的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员工日常行为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应注重引导和规范。首先,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准确把握公司总体情景和员工具体情景。其次,以典型标杆引导群体行为。经过营销评比、全员评比、文化活动、文化培训等形式将企业文化引向深入。

七、总结

文化管理是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其强大力量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可,国内企业也逐渐认识到企业文化的作用,经过深入地进行企业现状分析,仅有使企业文化方案紧紧围绕企业文化理念层、制度层、器物层三个层次,由内及外、由内涵到表现,分层次、有步骤进行企业文化以及亚文化的宣贯,从而才能较为全面地构成企业文化系统。使企业文化能够渗透到企业各个层面,被更多的企业员工认可,成为指导成员行动的软规则,才能切实增强凝聚力和竞争力,发挥巨大的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计划方案范文3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培育国电集团公司企业理念为核心;以构建和谐企业,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创立学习型企业,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为重点;建设具有吉热特色的企业文化,为推进企业科学、持续、和谐发展供给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二、基本思路

围绕“一个目标”,抓住“两个重点”,推进“三个规范”,实现“四个提升”。

一个目标:就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营造人本和谐的企业发展环境,推进企业科学、持续、和谐发展;

两个重点:就是坚持与企业的管理机制相结合,与企业安全生产相结合,突出管理文化和安全文化;

三个规范:就是要进一步规范企业vi视觉识别系统、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四个提升:就是要经过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不断提升企业的学习本事、凝聚本事、创新本事和创效本事。

三、工作目标

(一)加快“三统一”步伐,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坚持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统一性,实现“三统一”:一是企业核心理念统一,即“工作方针”、“企业精神”、“职业道德观”统一;二是企业形象标识统一;三是基本管理制度以及员工基本行为规范统一。

(二)创立学习型企业,提高文化管理品质。扎实深入开展“创立学习型企业”活动,终身学习理念深入人心,“创立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扎实有效推进,全员学习本事普遍提升,“学习型企业”创立活动取得成效。

(三)加快文化整合,促进企业创新。紧密围绕企业“强化管理,提高效益”、“星级企业”创立活动等中心工作,将企业文化有机融入企业中心工作中,促进企业创新发展,为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供给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四、重点工作

(一)健全机制,夯实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基础。

健全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机制,将企业文化建设办公室设在党委工作部,具体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各党支部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加强指导,打牢基础,教育和引导职工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各支部要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宣传,利用现代媒体及时传递信息,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情景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宣传基础。

(二)贯彻实施集团公司vi系统,树立企业形象。

按照国电集团公司vi视觉识别系统的标准,厂党委将在今年重点推广应用集团公司《vi手册》,在厂区、生产现场悬挂企业理念宣传标牌;更新办公场所带有企业名称的铭牌;办公用品、形象宣传品和会议接待用品上以及在印发的文件材料、电子杂志、信封、会议桌牌、标语、视板等严格执行集团公司《vi手册》要求。厂党委将把国电集团公司《vi手册》上传到党委工作部网站上,各单位能够到党委工作部网站上进行查询,并在本单位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中严格执行国电集团公司《vi手册》标准。

(三)贯彻宣传集团公司企业理念,增强职工凝聚力。

按照国电集团公司《关于规范使用国电集团公司企业理念的通知》要求,大力倡导国电集团公司企业理念。各支部要利用班前班后会时间,经过广播宣传和组织学习的方式,加强对集团公司修改出版的《企业文化建设手册之文化强企》一书的宣传和学习。《文化手册》资料包括企业文化知识、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礼仪常识三部分资料。厂党委将制作“企业文化知识百题答题卡”,经过组织全厂干部职工进行企业文化知识考试,组织开展“企业文化知识大赛”等载体活动,提高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进取性、认同企业文化的自觉性。让集团公司企业理念为全厂干部职工所认同,企业向心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为企业发展注入文化动力。

(四)进取传唱,规范使用国电集团公司企业之歌。

按照集团公司《关于规范使用集团公司企业之歌的通知》要求,结合企业实际,研究制定了《国电吉林热电厂关于规范使用国电集团公司企业之歌的管理办法》。党委工作部将在广播和有线电视上连续播放《共创辉煌》和《中国国电》这两首国电之歌,同时将国电之歌统一制作成vcd光碟下发到各单位,各党支部要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学习、宣传、传唱国电之歌。厂党委将适时组织开展“企业之歌大家唱”活动,检验各单位的学习效果,力争使每一名干部职工都能唱会唱国电之歌。

(五)加强学习,使职工基本行为进一步规范。

按照《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员工基本行为规范》的要求,厂党委研究制定了《国电吉林热电厂职工基本行为规范》,各党支部要利用有效时间认真组织本单位职工进行学习,加强对职工行为规范和礼仪知识的学习,进一步规范干部职工行为。厂党委将利用有线电视、电脑网络,播出由中国人民大学金正昆教授主讲的“现代礼仪常识讲座”,促进全厂干部职工“懂礼、知礼、用礼、善礼”。

(六)加强企业文化知识培训,渗透企业文化理念。

着力加强企业文化知识的学习培训,适时邀请知名的企业文化建设专家或学者来我厂进行授课,一方面加强对从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人员的知识培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本事,另一方面向全厂干部职工渗透企业文化理念,从而有效推动我厂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七)开展载体活动,丰富企业文化建设资料。

进取开展各种有益的文化竞赛活动,引导职工认识和挖掘自身潜能,培养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厂党委将适时组织开展“企业文化中秋之夜”文艺晚会,将“企业文化之安全文化”带进职工的家属区,经过歌舞、小品、相声、安全知识问答、益智游戏等文艺形式,为安全文化注入生机和活力,促进职工及家属认识和了解安全文化,从而增强建设安全文化的动力,有效地强化职工及家属的安全思想意识、职责意识、行为意识。

(八)加强调查研究,引导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整体推进。

适时组织召开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调查研究和分类指导,总结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及时交流推广。并根据我厂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的整体实施状况,及时确定企业文化调研课题,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着力解决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从而更好地为我厂的生产中心工作做好服务。

五、有关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党支部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从本单位实际出发,按照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认真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2、建立机制,加强考核。

各支部是本单位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机构,支部书记是第一职责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情景将纳入到每季度“学习型单位”工作考核范围。

3、营造氛围,加强宣传。

各支部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新闻、网络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年”活动的重要意义,宣传本单位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的做法、经验和成效,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企业文化建设计划方案范文4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企业礼貌程度的反映,也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生产力的源泉。公司创立二十多年来,积淀了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但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机遇、新的挑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把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树立“用文化管企业”、“以文化兴企业”的理念。为了进一步弘扬公司的企业文化,树立起公司正面形象,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推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最终到达以文化管理企业的目的,结合公司实际情景,特制定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理论为基础,以培育员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提高企业知名度、礼貌度、美誉度,增强企业凝聚力、竞争力、生产力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全力实施有我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弘扬企业精神、实践企业价值观,实现企业发展战略与员工愿景有机统一,经营者理念与员工观念和谐,员工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同步改善,建设和谐企业,推动我公司“三个礼貌”建设协调发展。

二、年度工作目标

进一步挖掘和弘扬企业精神内涵,树立起公司正面形象,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推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三、企业文化建设应遵循和坚持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

2、实效性原则。3、以人为本原则。4、坚持与时俱进原则。

四、具体实施办法

(一)、员工思想导向宣传工作方面:

1、成立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小组,负责公司企业文化的推广。

2、创立公司内部刊物,具体方案如下:

(1)、创刊理念:进一步弘扬公司的企业文化,树立起公司正面形象,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推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2)、刊物形式:杂志;

(3)、刊物规格:用a4纸进行双面彩色印刷;

(4)、刊物的名:在全公司内以有奖征集的形式进行征集,经过筛选,最终报总经理审批实行;

(5)、出版周期:每一个季度出版一期;

(6)关于稿件:稿件以公司内部员工供给为主,稿件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思想;稿件资料必须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公司的根本利益。建立宣传工作考核制度,对被刊登的稿件进行奖励,提高员工参与的进取性,构成一种进取向上的氛围;

(7)、出版时间:计划4-5月份出版第一期;

3、在内部树立公司企业文化标识牌。

在公司门口两边的草地上和办公楼楼梯与楼梯间平台正面墙壁上树立如“公司经营理念”、“质量方针”、“环境方针”、“公司的价值观”等企业文化宣传牌,此项工作计划4月份前完成。

4、加强车间内部的宣传导向,在车间内张贴一些安全宣传挂图和5s管理方面的宣传挂图。

进一步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质量管理意识。到外面定购一些精美的安全宣传挂图和5s管理宣传挂图挂到车间内部的墙壁上(或者黑板上)。此项工作计划6月份前完成。

5、提炼公司员工行为规范,挂在公司大门口中间的柱子上。

为了提炼公司员工行为规范、强化员工行为意识、规范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树立公司内外良好的公众形象、促使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行为准则,同时推动公司企业文化宣传工作的开展,计划提炼员工行为准则挂在公司大门口中间的柱子上。此项工作已经进行,3月份前完成,具体方案另稿。

6、制作机动部岗位服务区域关系图挂在一车间、二车间和机动部的机修房。

为了使机动部机修、电工区域负责的管理模式更加公开、管理更加顺畅,提高设备的维修效率,加强现场5s管理,计划制作机动部岗位服务关系图分别挂在冲压一车间、冲压二车间和机动部的工作现场。此项工作已在进行中,3月份前完成,具体方案见另稿。

7、对焊接车间、喷图车间内的标识牌进行整理,统一规划。

焊接车间、喷涂车间内悬挂在空中的标识牌都不够清晰、不够明显,不够整洁,需要进行统一整理、规划、设计,计划5月份前完成。

8、在厂房中间通道的墙壁上建立一块“连续安全无事故累计_天”的宣传牌。

每一天车间都在厂房之间的通道上开早会,在通道的墙壁上建立一块“连续安全无事故_天”的宣传牌,每一天都提醒广大员工“生产再忙、安全不忘”,提高安全意识,起到一个提醒、激励的作用。到时我们记下每次的记录,激励车间不断的去刷新新的记录。六月份前完成。

9、定时搞好车间的宣传栏。

厂门口按一个季度出版一次的频率或根据实际情景出版,结合公司的实际情景宣传公司的精神、近期的重点工作、好人好事等。

(二)、开展活动方面

1、一如继往的搞好公司运动会,在原有项目基础上增加新的项目,尽量让更多的员工参与到运动会的项目上来。

2、开展“五四”征文比赛、司庆征文、书画比赛等。

3、开展员工技能知识竞赛,计划5、6月份进行。

4、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安全知识竞赛,计划6、7月份进行。

5、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一次员工指南知识竞赛,8、9月份进行。

6、组织一次年度优秀员工评比。

(三)、员工沟通

定期建立员工与管理人员应对面的对话,建立新型员工关系。

1、开展新员工座谈会、老员工座谈会、管理人员座谈会,了解不一样层次人员的需求,对员工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建立公司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沟通的桥梁纽带。

2、人事行政部经常到车间和广大员工沟通交流,及时的把握广大员工的思想动态,需求,及时的进行思想引导。

3、大力推进员工合理化提议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进取性和创造性,群策群力,不断改善公司的管理。

4、加强意见箱的管理,及时发现、处理员工的意见和矛盾。

篇2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遵守税务法律法规和其他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在既定的税制框架内,为达到降低税负和防止税收风险,运用自身的权利对企业的战略模式、经营活动、投融资行为、理财涉税事项等各项活动进行事先安排规划,以达到节税、递延纳税或降低风险为目的的一系列税务规划活动。

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一部分,必须按照以下几条原则:

第一,依法合规原则。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依法合规是区别逃税、偷税的根本性标志,税务筹划的概念已被大众接受。企业只能在税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开展纳税筹划,必须按照法律规定选择各种纳税方案,而不能违反制度规定,逃避税收负担。税务筹划的前提条件是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及税收法规,纳税筹划从某个角度上看是“钻了法律的空子”, 但依法办事是硬道理,务必以法律法规制度为准绳,在规章的制约下从事税务筹划活动,没有法律依据的税务筹划必将以失败告终。

第二,总体利益最大化原则。企业在制定筹划方案时必须从全局利益出发,税务筹划是通过滞延纳税时间以及降低税务负担来取得税务利益,追求公司效益最大化。企业不能将眼光放在降低个别税种上,要通过测算分析综合各个税种的税负影响, 选择能使公司整体负担最低的最优纳税方案。

第三,成本效益优先原则。纳税筹划的根本目标就为了公司利益最大化。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随着某一项筹划方案的实施,纳税人为了获取额外的税务利益,必然会为该筹划方案的开展支付相应的费用,以及因为选择该筹划方案而需要负担其他方案的机会成本。企业的纳税筹划不是税率税金的单一比较筛选,务必参考财务思维模式计算资金时间价值。

第四,事前规划原则。税务工作一般包括事前、事中、事后三部分,纳税筹划要在事前借助多项手段开展设计安排、统筹规划提高事前管理行为能力。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纳税义务通常滞后于应税行为,为了节省资金成本提高资金效率延迟缴纳税金,客观上提供了在应税行为前事先做出筹划的可能性,有利于开展各项税务筹划工作。

二、纳税筹划方案设计的目标

纳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知识交叉领域,融财务会计、税收、法律和管理为一体。纳税筹划方案设计,是一种融战略规划、经营模式、商业模型及管理模式于一体的,以税收规划设计为核心要素的智慧性行为。

纳税筹划方案设计,是企业税务管理的创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税筹划方案设计的管理目标是:

1.规避企业税收风险

规避风险是纳税筹划方案的目的之一。虽然纳税筹划在概念上不等同于偷逃税款、漏缴税金,但在实际生活中两者之间经常出现混淆。纳税筹划方案的设计要吃透法律精髓,领悟税法内涵。纳税筹划方案设计过程中,企业不定期进行税务工作自查自检活动,过滤、清理、消灭隐患;谋划即将开展的纳税工作,设计规避未来税收风险的方针战略。

2.探索规律性的税务模式

由于企业经营活动和运作管理有规律性,根据企业自身特点有的放矢地制定纳税筹划最优方案。研究设计方案过程无疑就是去挖掘最为有效、最为合适的纳税模式,将其固化于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长期对企业的特定业务发挥作用。虽然每个企业都有其特点,但在税务管理上却有共同共通的部分。在税务策划方面,出色的纳税模式是可以复制、嫁接和移植的。成功解决企业税收问题的纳税筹划方案,可以成为一种优秀的创新模式,规律性地推演到其他相邻行业企业中。

3.实现企业合法权益

纳税筹划方案的设计推动税务工作在重大涉税业务的事前参与,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在重大涉税事项的决策流程中,挖掘了税收操作的最佳模式,加入税务咨询环节,探寻了合理纳税的最优方法。提前开展税务尽职调查和税务筹划,节约纳税成本,确保应当获得的合法权益,规避纳税风险,在合法基础之上的节税效应是没有法律风险存在。纳税筹划方案要实现企业效益增值,需在设计过程中评价方案的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并从法律角度维护纳税操作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三、纳税筹划方案设计的切入点

纳税筹划方案设计必须依法合规,不是所有的经济行为都可以进行合法地税务筹划,税务管理有其特定的客观空间。课税范围、对象、税率、应纳税额有选择性的开展筹划,并不是所有税种都具有筹划空间,进行纳税筹划方案设计要选择合适合规地切入点:

1.确定节税幅度大的税目切入

从根本上看,所有税种都可以进行税务方案研究设计,但由于不同税种的性质不同,税务筹划的办法、渠道及其效益也不同。在判断节税事宜上,重点关注两个因素:

(1) 税务与经济活动的相互影响。在经营管理中某些税种对企业的效益影响深远,在经济活动中地位特殊比重较大作用明显。这些特别税种通常就是税务筹划的重中之重,因此,企业在进行方案研究设计之前要排查确定哪些税种具有筹划价值。

企业作为市场活动主体,在进行经营管理活动时,即要自觉地使本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规定保持同步,也要考虑个体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显著的产业倾向时,税收作为有效的经济手段直接作用于市场,鼓励并扶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强势竞争力的行业、市场和产品。因此企业在重大涉税经营事项决策时,就应当按照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要求,放弃限制发展的行业,以此来增加营利能力,减少财务风险。

(2)潜力大的税负弹性。税负弹性具有很强的引导性,税负弹性越大,税务筹划的潜力也越大。按照以往的规律,税种的税源充足,税负的弹性伸缩也大,重点税种是纳税筹划的主要关注对象。税制要素构成也是影响税负弹性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包括税率、税基、扣除额和税收优惠。税收扣除额越大,税收优惠越多,税负就越轻。税基越宽,税率越高,税负就越重。

2.依据税收差别待遇切入

税收优惠既税收差别待遇是税制设计的基本要素,用足用好用活税收优惠政策本身就是纳税筹划的过程。国家为了充分发挥税收杠杆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职能、体现产业政策,通常在税种设计时,制定了不同经济行为的税种差别、优惠政策差别和税率差别。税收差别待遇为企业税收筹划开拓了空间。纳税人应充分了解税收优惠政策,并按规定程序进行申请,避免因程序不当而失去应有的税收权益。税收政策还存在种种不成熟与不规范的规定,有许多有待进一步改善的地方,企业不得滥用税收优惠条款,曲解税收优惠政策,杜绝以欺诈手段骗得税收优惠

目前,我国经济体系尚不健全,税制不完善,市场波动性教大,法规法制力度较差,企业在财务税务方面与政府机关有很大协调沟通空间。因此,企业应主动与各财税机关建立保持长期稳定的政企关系,了解国家财政、税务统计动态,多沟通多交流掌握国家在财税上有何特殊优惠政策及要求,积极争取政策扶持照顾,获得最大税收利益。

3.从纳税主体构成切入

根据法律规定,每一税种都明确规定出各自的纳税人,凡不属于某一税种的纳税人,则无须缴纳该项税收。由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及特殊性,在某些特定范围上税法未给予准确的界定。做纳税筹划调研时企业必须进行全方位的利弊分析,全面综合的考虑争取选择避开成为某一税种的纳税人,尽量从根本上减轻税收负担问题。

4.从应纳税额的动因切入

影响应纳税额的动因主要有两个,即计税依据和税率。计税依据越小,税率越低,应纳税额就越小。反之,计税依据越大,税率越高,应纳税额就越大。所以纳税筹划的操作方法就是要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找到合法的手段控制应纳税额,实现降低税负的目的。

四、纳税筹划方案设计的结合点

纳税筹划方案设计需要以下几个关键环节的结合,即:

纳税筹划=业务流程+税收政策+筹划方法+会计处理

因此,抓住三个关键结合点是做好纳税筹划方案设计的必要条件,即将现行的有关税收政策和业务流程结合起来;将税收政策与其相适应的纳税筹划方法结合起来;将恰当的纳税筹划方法与相应的会计处理结合起来。下面就对这三个关键结合点进行具体阐释:

1.业务流程与税收政策的结合

所谓的业务流程是指企业开展某项工程业务的全过程,如企业开展大型投融资行为、扩大某类产品的市场份额等。在发生业务的全过程中,纳税人必须要了解自身从事的业务与之相关的税收政策、税率各是多少,自始至终涉及哪些税,采取何种征收方式,过程中有无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有效运用,法律和法规是怎样规定的,有无可以利用的规章制度漏洞来获得额外的税收利益。在深刻分析以上情况后,企业应高效、有针对性地利用这些动因来开展纳税筹划节税增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

2.筹划方法与税务政策的结合

纳税人在准确掌握与自身经营相关的税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合理有效的税收筹划方法对各项法律法规进行安排,选择与自身经营活动相适应的纳税筹划切入点。

3.财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的结合

纳税筹划的终点是降低税收负担,减轻企业税收成本。其目标是由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决定的。实现该目标只有税收政策和筹划方法还不够。税收筹划应归结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范畴,企业的所有经营业务的结果最终都要在会计核算中体现,在确定税收筹划方案时,企业还要利用好会计处理方法,不能一味地仅考虑税收成本的降低,把纳税筹划结果恰当地体现在会计处理中,以期达到降低企业税负的最终目的。

五、纳税筹划方案设计的关键期

1.企业建立、调整组织架构时

企业建立环节是进行纳税筹划方案设计的关键时期,税收政策中有许多法规尤其是营业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都是针对新成立的企业制定的。企业的组织架构调整会给财务管理带来很多影响,包括税务和经营方面,调整组织架构是值得关注的重要时期,所以要走在组织架构调整之前进行纳税筹划方案设计。

2.企业开展重组整合时

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企业进行分立合并,在并购重组中寻找纳税筹划的节税空间极为重要,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来规范企业的合并分立活动。在资产整合及分立合并之际对现行的税收政策进行有效的纳税筹划,不仅可以降低并购成本,获得较大的纳税筹划空间,而且对企业并购的后续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3.签订合同契约时

在对外签订契约时,企业要综合考虑合同条款对纳税活动的影响,否则会给企业的后期经营带来隐患。因此,对于合同条款的仔细斟酌甚为必要,为了达到纳税筹划节税目标必须调整或改变合同条款。

4.开展特殊重大业务时

企业发生重大特殊业务时,也是进行纳税筹划方案设计的关键时期。因为业务特殊影响重大,会直接作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上。企业准确掌握充分了解相关税务规章制度,设计最优纳税筹划方案,可以利用该特殊业务一举筹划成功。

篇3

 

法务会计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20世纪七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目前对法务会计的定义并不单一、明确。但总体认为法务会计是特定主体综合运用会计学和法学的知识以及审计方法和调查技术,目的在于通过调查获取有关财务证据资料,并以法庭能接受的形式在法庭上展示和陈述,以解决有关的法律问题的一门融会计学、审计学、法理学、证据学、侦察学和犯罪学等学科的有关内容为一体的边缘科学。

 

法务会计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其原理与会计学原理相比却又有很大的不同。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大概可以概括为三点: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法务会计的基本原理包括五大点:一是法务会计的目标,就是法务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并且非常单一、明确,旨在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当事人的利益。二是法务会计的对象,就是法务会计行为作用的客体主要包括:会计资料、实物资料、鉴定资料以及其他相关资料。三是法务会计的基本假设:犯罪必留痕假设、征兆表现假设、20%+40%+40%假设、内部控制制度有限作用假设。四是法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即为法务会计所要遵守的法则或标准,包括:客观公正性原则、专业针对性原则、合法合规性原则、独立保密性原则、诚实信用原则。五是法务会计的基本职能,主要包括:预防的职能、发现的职能、取证的职能、诉讼支持的职能、损失计量的职能。

 

二、企业税收筹划概述

 

(一)企业税收筹划的含义

 

企业税收筹划作为控制企业税收成本的重要手段,是指通过对涉税业务进行研究、策划,制作出一整套完整的纳税操作方案,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目前,在我国关于纳税筹划的内容各有不同,但总体认为纳税筹划是企业的一种理财活动,是指纳税人为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对自己的纳税事项进行系统安排,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二)企业税收筹划案例分析

 

甲公司为生产销售型企业,如下是甲公司2014年发生的业务(不考虑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1.2014年8月为了生产经营需要甲公司将其闲置的厂房及其设备整体出租,租金分别为200万和40万。

 

2.甲公司2014年度实现的产品销售收入为8200万,其中发生的业务招待费200万,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合计1200万,税前会计利润200万。

 

根据上诉资料对甲公司进行纳税筹划,使其税收成本最低。

 

*筹划前的纳税分析

 

(1)房产税=(200+40)×12%=28.8万元

 

营业税=(200+40)×5%=12万元

 

合计=28.8+12=40.8万元

 

(2)可以抵扣的业务招待费=8200×0.005=41万元

 

41万元<200万元

 

所以可以抵扣的业务招待费为41万元

 

可抵扣的广告费、业务宣传费=8200×15%=1230万

 

1200万元<1230万元

 

所以可以抵扣的广告费、业务宣传费为1200万元

 

调整后的所得税税基=200+(200-41)=359万元

 

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359×25%=89.75万元

 

甲公司应纳税额合计=40.8+89.75=130.55万元

 

*纳税筹划方案

 

(1)甲公司可采用合同分立方式,分别签订厂房和设备出租两项合同。

 

(2)将甲公司的销售部门注册成一个独立核算的销售公司。先将产品以7500万元的价格销售给销售公司,销售公司再以8200万元的价格对外销售,甲公司与销售公司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分别为120万元和80万元,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分别为900万元和300万元。假设甲公司的税前利润为80万元,销售公司的税前利润为120万元。两企业分别缴纳企业所得税。

 

*筹划后的纳税分析

 

(1)房产税=200×12%=24万元

 

营业税=(200+40)×5%=12万元

 

合计=24+12=36万元

 

(2)甲公司当年业务招待费可扣除37.5万元(7500×0.005);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合计发生900万元,可以扣除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为1125万元(7500×15%),900万元<1125万元,所以可以全部扣除。所以甲公司合计应纳税所得额为122.5万元(80万元+120万元-37.5万元),应纳企业所得税40.625万元(122.5万元×25%)

 

销售公司当年业务招待费可扣除48万元(80×60%),未超过销售收入的0.005,所以可以全部扣除,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合计发生300 万元,可以扣除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为1230万元(8200×15%),所以可以全部扣除。所以销售公司合计应纳税所得额为159万元(120万元+80万元-41万元),应纳企业所得税39.75万元(159万元×25%)。

 

甲公司应纳税额合计=36+40.625+39.75=116.375万元

 

由以上案例可见正常的企业税收筹划只是单纯的从会计的角度节约了一部分税务支出,并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还涉及到一些法律知识,稍有不慎就会误入歧途。而法务会计的角度不仅扩展了一个范围,而且不仅可以从会计的角度出发,更可以从法律的角度出发,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三、法务会计视角下税收筹划方案设计

 

(一)企业增值税税收筹划方案设计

 

增值税作为企业应当缴纳的一大重税,往往是企业最为头疼的一部分,站在法务会计的角度我们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避税。

 

1.在兼营事务中合理避税

 

纳税人兼营不一样税率项目,应当分开核算,而且要按各自的税率核算增值税,否则按较高税率核算增值税。

 

2.挑选合理出售方式避税

 

一般我们可以采用现金折扣和商业折扣这两种方式出售商品,但是如果为了避税选择商业折扣出售方式是更划算的。

 

3.在交税责任时间上合理避税

 

如果可以,纳税人可以精确估计客户的付款时刻,然后推迟延交税的时刻,因为资金的时间价值,推迟交税会给公司带来意想不到的节税作用。

 

4.出口退税合理避税

 

对于报关离境的出口产物,除国家规定不能退税的产物外,一概交还已征的增值税。

 

假设甲公司为一间百货公司同时又承包了市区内一部分客运经营,作为一般纳税人核算,公司业务如下:(不考虑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1)假设该公司旗下有两家精品店年销售额分别为180万元和200万元,全年合计380万元,准许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占销项税额的25%(上述销售额均为不含税收入)

 

(2)2014年6月将其闲置的2008年前购入的客车及其随客车客运路线经营权出售给某公司,客车账面原值500万,累计折旧200万,线路经营权200万,累计摊销50万元。客车市场价格400万元,线路经营权市场价格200万元,甲公司将其一并作价600万出售给该公司。

 

(3)该公司销售服装收入为90万元,同时销售食用植物油收入10万元,两项均为不含税收入

 

根据上述资料对甲公司进行纳税筹划,使其税收成本最低。

 

*筹划前纳税合计

 

(1)该百货公司为一般纳税人,所以

 

应纳税额=380×17%-380×17%×25%=16.15万元

 

(2)销售额=600/(1+4%)=577万元

 

应纳税额=577×4%/2=11.54万元

 

(3)应纳税额=(90+10)×17%=17万元

 

应纳税额合计=16.15+11.54+17=44.69万元

 

*纳税筹划方案

 

(1)把这两家精品店独立注册,作为纳税人单独核算,那么由于这两家精品店的会计核算制度都不健全,所以只能作为小规模纳税人核算

 

(2)公司可把豪华客车和客运线路经营权一并作价600万元转让给乙公司的销售额分解为豪华客车400万元和线路经营权200万元。

 

(3)将两项收入单独核算,销售服装收入作为一次收入核算,销售食用植物油作为一次收入核算。

 

*筹划后纳税合计

 

(1)应纳税额=180×3%+200×3%=11.4万元

 

(2)销售额=400/(1+4%)=385万元

 

应纳税额=385×4%/2=7.69万元

 

(3)应纳税额=90×17%+10×13%=16.6万元

 

应纳税额合计=11.4+7.69+16.6=35.69万元

 

综合以上所诉,将会计与法律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将税收筹划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这也正是法务会计的基本职能。

 

(二)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案设计

 

企业所得税是影响企业净利润的主要因素,一个企业是否盈利总体来讲和所缴的企业所得税的多少有着直接的联系,近些年来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也成为一些企业纳税筹划的一个重点。以法务会计的角度,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延期纳税

 

众所周知,会计利润=收入-费用,所得税费用=税法利润×所得税税率,而将会计利润加以调整即为税法利润,并且收入包含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所以收入可以作为节税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假设以下所涉及的公司均为生产销售型企业)

 

(1)推迟销售收入的实现。假设一家公司为生产销售型企业,那么它的销售收入即为主营业务收入,由于主营业务收入是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销售收入的推迟必然导致会计利润的减少,进而减少企业所得税。

 

(2)推迟分期销售的实现。分期销售应该是所有企业都会运用的一种销售方法,普遍、惯用,但这其中却也隐藏着税收筹划的秘密。以分期销售的商品为例,对于本应在12月确认的销售收入可以在订立合同时把支付日期约定在次年1月,从而将销售收入延迟到下一年确认,对货物发出后后一时难以回笼的货款,可作为委托代销商品处理,避免采用委托收款和托收承付这两种方式销售货物,以防垫付税款,此外也可以采用支票、银行本票和汇兑结算方式销售货物,从而获得延迟纳税的好处,同时也可把销售确认的时间推迟几天。

 

(3)推迟长期工程收入的实现。对于一个生产销售型企业来说,长期工程收入可以作为其他业务收入,虽然一个企业中其他业务收入所占的比重不大,但关键时刻也可以起到一定得节税作用。

 

2.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是国家推行的一种新的税收优惠政策,那么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对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假设我们把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简单化,那么企业所得税=(收入-支出)×所得税税率,而固定资产折旧作为企业正常支出的一部分必然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举个例子,假设某企业花200万元购买了一台机床,假设使用年限为5年,若按照正常的折旧方法,每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40万元,但是在采用加速折旧方法之后折旧额就不一样了,第一年的折旧额可能是 80万元,甚至是100万元,如果站在资金时间价值的角度,那么对一个企业是十分有利的。加速折旧通过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可以减少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将来必定成为一种主流税收筹划措施。

 

3.合理安排所得税的预缴方式

 

一般来讲,企业所得税可分为分月预缴或者分季预缴,企业应当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但如果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有困难的,可以按照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者季度平均额预缴。如果一个企业可以选择出适合自己的预缴方式也是可以起到很大的节税作用的。

 

(三)企业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案设计

 

个人所得税作为公民应当向国家缴纳的税款,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个人所得税往往是被人们所忽略的一项,往往人们认为它是个人缴纳的,并不在意,但它对企业税收筹划却也起着不小的作用,因为它实际上的纳税主体是公司。作为法务会计人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全部扣除非应税项目收入

 

个人所得税的非应税项目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但需要单位扣除的无非就只有工资薪金所得、股息红利所得,只要我们能做好这两块的税务筹划就可以了。

 

2.足额缴纳“五险一金”

 

众所周知,“五险”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一金”是住房公积金,只要企业充分利用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住房公积金政策,按照当地政府规定的最高缴存比例、最大基数标准为职工缴纳“五险一金”,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

 

3.重点筹划一次性奖金的发放

 

一次性奖金按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只要确定的税率高于某一档次,其全额就要适用更高一级次的税率,因此就形成了一个工资发放无效区间。通过对一次性奖金每个所得税级的税收临界点、应纳税额和税后所得的计算,可计算出一次性奖金发放的无效区间。

 

4.年终奖金的筹划

 

年终奖金是工资的一种补充形式,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物质奖励的一种形式是对劳动者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报酬,奖金是构成劳动者工资的一个重要部分。企业应当以年终奖金作为重点合理筹划个人所得税。

 

5.其他异常事件的纳税筹划

 

篇4

我国2007年3月16日公布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并定于2008年1月1日施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将取代1991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1993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与之前的税法有诸多不同,更加符合国际税收惯例,税收优惠政策导向更加明确,税收优惠形式更加多样化,企业间税负差异减小。由于新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纳税筹划方面也相应有了一些新的考虑。例如,旧法规定外国投资者来源于境内的所得是免税的。但是根据新税法,在我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且取得所得与设立机构、场所有联系的在华机构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的是25%的税率,那么这种避税方法对将公司没有意义,除非公司的管理机构进行搬迁,但是这是不现实的。税收优惠的形式更加丰富,这就使得企业可以在更多的方面进行纳税筹划以享受到这些优惠来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由于各类企业的税负差异减小,减少了来自税负上的不平等关系,更有利于创造良好的企业竞争环境。

二、新所得税法下企业纳税筹划的基本思路

根据我国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与税率的乘积,本文从税法的计算方法与货币的资金时间价值出发,把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和计税依据作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基本思路。基本思路主要有:(一)通过合理选择适当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的方式降低所得税额。企业所得税的税率由两个方面决定,一个是纳税人认定,另一个是税收优惠政策。在运用这个思路进行筹划的时候,应在选择企业的纳税主体性质时,同时考虑可以享受到的税收优惠政策。(二)通过合理安排收入总额构成以及增加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减少应纳税所得额。这就要求企业对收入总额和企业所得税准予扣除项目进行事先的分析和筹划,以实现需要纳税的收入总额最小化和准予税前扣除项目最大化,从而达到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目的。(三)利用延期纳税获得货币时间价值,相对节约税金。由于货币具有时间价值,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增加纳税人本期的现会流量,使纳税人本期有更多的资金扩大流动资本,用于资本投资,从而相对节约纳税金额。

三、企业所得税筹划方案设计

(一)通过合理选择适当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的方式降低所得税额

最新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居民企业的所得税征收率为25%,非居民企业的所得税征收率分为两种情况,其中在我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且取得所得与设立机构、场所有联系的在华机构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税率为25%;其余的非居民企业仅就其来自我国的所得征收20%(实际减按10%征收)的税率。在居民企业中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企业所得税征收率;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企业所得税征收率。按照以上最新规定,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进行节税:

在设立企业时,公司所有者需要考虑采取哪一种组织形式。按照现行税法规定,合伙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对合伙人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它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个人所得税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而公司制企业适用企业所得税,企业可以根据公司规模的大小以及应纳税所得额的多少选择合适的企业组织形式,以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如果企业发生大量的研究开发费并且符合税法规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企业应尽量去申请成为高新技术企业,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这样将大大降低企业的所得税税负。

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许多企业面临着并购重组的问题。从企业所得税角度来看,被收购公司如果是小型微利企业,而且该企业直接被合并进规模较大收购企业,有可能就不再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确认标准,从而使企业所得税回升至25% ,当面临这种问题时要综合考虑收购企业以及被收购企业的方面情况,在不会造成负面影响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将被收购的小型微利企业设置为子公司,与收购企业分开纳税,从而可以达到节约税收的目的。

(二)通过合理安排收入总额构成以及增加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的收入总额由应税收入和免税收入构成,在总收入的构成上可以考虑免税收入在收入总额中的比例。例如,国债利息收入是免税收入,在没有更好的投资机会时可以考虑把闲置银行存款购入国债,国债滋生的利息产生的收益是免缴纳企业所得税的。

对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进行严格把控。按照最新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能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0.5%。按照这个规定,如果业务招待费超标的话将会加重企业的所得税的税负。据有关调查,大多数企业的业务招待费都较高,为了不给企业加重所得税税负压力,企业应对业务招待费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招待费的60%在当年销售收入的0.5%以内。

例1: 甲企业年销售收入500万,当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4万。乙企业年销售收入也是500万,当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5万。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甲企业当年可以在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上限为500*0.005=2.5(万元)业务招待费的60%为4*0.6=2.4(万元),所以,甲企业当年可税前抵扣的所得税为2.4万元。乙企业可扣除业务招待费上限也为2.5万元,但是业务招待费的60%为3万元,超过了可扣除上限,那么乙企业当年可抵扣的业务招待费只能是2.5万。这就相当于减少了扣抵项目增加了企业的税负。

企业负有对社会的责任,为鼓励企业对社会做出贡献,新税法规定,企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所得额时准予扣除。企业考虑这一做法,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时,需要注意税法里规定的公益性捐赠必须符合对象和渠道两个条件:对象条件是税法里列举的公益事业;渠道条件是要通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或公益性的社会团体。

例2: 2012年甲企业年度利润总额为220万元,符合规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50万元。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甲企业当年可以抵扣的捐赠上限为(5000+80-4100-700-60)×12%=220×12%=26.4(万元),所以,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为220+(50-26.4)-30=213.6(万元)。

(三)合理利用延期纳税获得货币时间价值,相对节约税金

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按年计征,分月或者分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根据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企业在预缴中少缴的税款不作为延期缴纳税款处理。所以,企业在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应对预缴比例进行控制,尽量使得预缴税款不超过全年应缴税额的70%以上,而在第二年5月底前对多余的税款进行汇算清缴。根据新税法规定,发票开出就要确认了收入而收入确认就涉及到缴纳税款的问题。如果到年终企业发现自己多交税款了,根据规定企业多缴纳的税款可以向当地的税务主管当局申请退还。但是虽然向有关部门申请了退税,多缴税款也只能在下一年度预缴税款时进行抵扣。这就影响了企业资金的流动性,由于货币的时间价值,这种情况就相对增加了企业的所得税税负。因此,企业可以对销售方式进行合理选择,例如,可以选择预收账款、分期收款和委托代销等方式以推迟纳税收人收入的入账时间,从而达到延期纳税的目的。

在延期纳税的问题上还可以考虑将成本费用前移,应纳税所得额尽可能后移,即可实现递延纳税的目的。例如,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在进行纳税筹划时主要考虑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选择问题。我国税法允许使用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在没有初创期优惠的企业,可以考虑缩短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这不仅有利于加速投资的收回,而且使得计人成本的折旧费用前移,应纳税所得额就相应的后移了,从而获得延期纳税的效果。

例3:甲企业于2013年新购入500万元的生产设备,该设备折旧年限为5,残值率为5%。在年限平均法下企业每年计提的折旧额都是95万元。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第一年至第五年的折旧额依次是200、150、100、12.5、12.5(万元)。在年数总和法下,第一年至第五年的折旧额依次是158.3、126.7、95、63.3、31.7(万元)。可以看出,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在在前期计提的折旧额较多,前几年的相应的应纳税所得额就会相对减少,也就意味着在前期缴纳的所得税也随之减少。由于货币存在时间价值,在符合税法规定的前提下,企业选择加速折旧的方法能够实现延期纳税的效果。

四、结论

企业在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以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已成为当前纳税筹划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在设计企业所得税筹划方案时,一定要在合理合法在这个大前提下进行。尽可能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充分利用税收优惠,同时要注意不同的税收优惠和选择的筹划方法之间的合理搭配,例如在企业减免税期间就不适宜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这样反而不能充分享受减免税的优惠。由于国家会根据社会的发展情况对税法进行一些修订,所以企业要随时关注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动,并保持相对的灵活性,积极应对合理避税以达到降低企业税负和增加企业的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5

2、对外能够起到宣传公司企业文化、公司主要业务架构、公司主要研究产品、公司会议活动成功案例的作用。

3、对内能够让员工及时了解公司基本架构及最新业务开展方向、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

二、具体方案版权所有

为了能够更好地达到企业形象宣传的效果,加强公司整体形象

的整合,凝聚员工内部力量,创造适合公司形象的人性化的氛围,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1、宣传主体:

(1)公司产品和服务(研究报告、会议活动等)

(2)公司品牌形象

2、宣传涉及区域:

(1)前台

(2)办公工位

(3)办公区域墙面

(4)会议室/会客室

3、具体区域/表现形式说明:

(1)企业文化宣传部分以公司整体形象广告为主,配合简洁文案,达到整体宣传效果。区域包括前台、办公区主要通道。约6幅海报/喷绘。

(2)公司主要业务架构、主要研究产品、会议活动等成功案例

作为此次形象宣传的重点,对以上几项内容进行全新设计,区域包括办公区周围墙面、会议室/会客室,共约14幅海报/喷绘。其中:

l公司业务架构4幅左右——四大服务模式、10大业务领域、遍布全国机构图、世界范围内合作伙伴图;

l公司主要研究产品6幅左右——年度报告、季度报告、专题报告、市场趋势预测(中小企业版)报告、专项咨询产品;

l公司会议活动成功案例4幅左右——市场年会系列、服务年会、用户年会、经济年会;

(3)公司LOGO墙,在大会议室的一面墙及前台门口处分别制作2面公司logo墙面,以便为媒体采访、团队合影时作为背景使用,以强化公司品牌整体形象。

(4)前台的标志换成公司新logo,并将接待台外包装翻新。

三、预算

三、预算

项目

金额(元)

备注

设计费

20幅海报/喷绘,80元/个

海报/喷绘制作费

20幅,300元/个

篇6

在我国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是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发展和完善的结果。企业通过事先进行纳税筹划使该经营活动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发生,能给企业带来很多的好处,但筹划不好也会给企业带来不小的损失。企业进行好纳税筹划是至关重要的,在进行纳税筹划的前、中、后需要全方面考虑。

首先,了解在我国进行纳税筹划还存在有哪些局限性,以便于更好的制定相关法规及提高筹划的效率和效果。纳税筹划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税收法规与会计法规存在一定的差异;筹划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纳税筹划人员的筹划水平不高;征纳双方所处的低位不同。

其次,在了解了纳税筹划的局限性后就该明了该如何改进才能为有的放矢的进行筹划为企业真正节约税务成本。这些改进措施主要有:研究掌握税制变化规律;把握好筹划与避税、偷税的界限;纳税筹划要树立超前意识;要有长远的眼光;树立经济效益最大化概念。

其三,纳税筹划的目的:企业要明白自己为什么进行纳税筹划。(1)直接减轻税负;(2)涉税零风险;(3)获得资金时间价值;(4)实现财务目标。

纳税筹划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综合性很强的纳税运作技巧,它存在于企业的经济业务之中,离开企业经济业务谈纳税筹划就好比空中楼阁,根本谈不上纳税筹划的现实意义。纳税筹划是一项事前行为。企业在经济业务发生前就应该考虑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或经济业务各环节的纳税问题并制定纳税筹划方案框架及具体的方案设计思路。整体纳税筹划框架设计是以精通财务及税法为前提,整合财务、税务及相关经营管理流程,以税务检测防范涉税风险。

通常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检测企业自身纳税安全状况:(1)企业在筹建阶段考虑到哪些税是否进行过税负测算·很多企业在实际中只管先注册什么都不考虑,事后到经济业务发生了,税务局让交税了又委屈到让交的税好多。(2)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是否考核过其纳税筹划能力·对很多小企业来说不可能会去请专业的纳税筹划人员,财务人员又不多,但只要企业存在就存在缴纳税的问题,那么财务人员本身如果具有纳税筹划的能力将可以为企业带来不小的收益。(3)是否知道从事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这将可以为企业节约不少的税务成本。(4)是否对采购人员索要发票事项进行专门培训·基础工作做的扎实更有利于纳税筹划。(5)对外签订合同中付款方式、期限等主要条款,是否考虑过对纳税的影响·即合同的纳税筹划。(6)租赁办公场所或以法人名义贷款购房而由单位使用时是否考虑过纳税事项·流转税、所得税、房产税的筹划。(7)新业务发生时是否咨询过财务人员或税务专家·特别是重大战略决策更需要财税专家的参与。(8)新颁布的税收政策是否在30日内完整得到·及时了解新的税收法规将更加有助于企业的纳税筹划。(9)税务机关在通知查账时是否知道查账的重点·这点就需要看平时和税务机关相处是否很融洽了,如果融洽也会节省不少的税,这是实务工作经验,每位财税工作者都体会过的。(10)是否聘请财税专家定期进行财税风险监测·企业如果出现三条时就说明你的企业可能存在不安全的隐患,出现六条时,则说明你的企业有重大隐患,必须要请专家进行进一步纳税方案设计。

纳税筹划方案是纳税设计的成果,纳税设计依赖于一套科学的设计思想。纳税设计思想作为一种行动指南,对筹划方案设计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纳税筹划设计思想可以概括为管理思想、创新思想、合同思想。纳税筹划就是要达到合法纳税、科学纳税的目的。由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引起纳税活动复杂性,因此可能存在着不同的纳税方案,然后就需要分析,优化选择。纳税筹划方案设计的关键途径是从不同角度考察税负点,纳税筹划方案设计的突破思路是寻找关键契入点,纳税筹划方案设计的定位思路如更需要纳税筹划方案涉及到企业——新办或正在办的企业、财税核算比较薄弱的企业,纳税筹划方案设计中的关键结合点即纳税筹划=业务流程+税收政策+筹划方法+会计处理。纳税筹划方案设计基本步骤:(1)对企业基本情况与需求分析进行调查,了解纳税人的需求、基本情况;(2)企业相关财税政策盘点归类,根据企业业务流程的涉税点对企业现行纳税情况进行评估;(3)全面分析企业各项涉税事项或者需要筹划事项的各种税负分布点;(4)确立筹划目标,设计多种筹划方案具体包括可筹划的涉税事项、法律依据、现金净流入量;(5)筛选纳税筹划方案:对每一个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风险(税收政策风险、企业风险)等分析,可操作性分析,逐一排序,确定最终方案;(6)执行筹划方案,实施跟踪管理,作出绩效评价(修正)。

纳税筹划人员的素质也是筹划方案成败的关键。纳税筹划人员的素质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服务意识、大量的知识信息、逻辑思辨的能力。

掌握一定的纳税筹划技术及方法往往更能事半功倍。这些纳税筹划技术有:免税技术、减税技术、税率差异技术、分劈技术、扣除技术、抵免技术、延期纳税技术、退税技术等,纳税筹划方法有:临界点法、增值率法、抵扣率法、成本利润率法、增值税类型选择法、采购对象法、业务转换法等。

综上所述,其实企业要进行纳税筹划这些还远远不够,但这是做好具体筹划的前期工作,筹划本身就是具有事前的,但除了事前筹划,事中、事后的监督跟踪和分析评价也是至关重要的,为企业整体良好运行提高切实保障。随着纳税筹划活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价值的体现,纳税筹划风险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因为企业只要有纳税筹划活动,就存在纳税筹划的风险。因此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一定要针对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企业的风险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风险防范措施,为纳税筹划的成功实施做到未雨绸缪。

篇7

一、职工持股计划”方案要件

不同企业的方案要件有不同的途径选择和实施方式,下面是要件的主要途径选择:

(一)股份来源:增量发行、存量转换。

(二)资金来源:职工直接出资、职工工资抵扣、企业资助、银行贷款。

(三)授予对象:全员持股、管理与业务骨干持股、经营层持股。

(四)授予时机:在何时授予。

(五)授予条件:年龄条件、工龄条件、其他条件。

(六)分配比例: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经营层、业务骨干与职工持股比例分配应该不同。

(七)载体选择:个人、持股会、持股公司、综合公司。

(八)形态选择:福利型、风险型。

(九)工具选择:实股、虚股、增值权等。

(十)股权管理:转让、回购、收益分配等。

(十一)交易方式:付款方式——一次付款还是分期付款。

定价方式——平价出售还是折扣出售。

(十二)职工参与机制:职工如何参与。

(十三)计划终止:终止条件、终止后的管理。

以上这些方案要件如何设计,决不是“简单”的或随意的,它与企业战略及企业的运作有必然的联系。必须以企业战略为前提,并充分考察企业内、外部的多方面因素作出决定,这样设计的方案才能具有可行性,并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影响方案要件设计的因素

(一)“职工持股计划”的目的和作用

“职工持股计划”的目的可以有多种,以何种目的为主,对方案的设计会有重要的影响。“职工持股计划”的目的和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对雇员进行激励以解决矛盾。产权激励是最有效的激励手段,通过各种方式给予员工股权,使员工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实践证明通过对雇员的股权激励对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有明显的作用。

2.人力资源开发。企业人才是稀缺资源,是企业竞争致胜的关键。而人才又是企业之间争夺的焦点,要想留住人才,给予股权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职工持股对鼓励职工进行人力资源的自我开发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3.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多元化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以职工持股形式实现的产权多元化比外部产权多元化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有更明显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4.防范恶意收购。由于职工股份的相对稳定性,以及职工普遍不愿企业被别人收购而导致失业危险,所以“职工持股计划”是防范恶意收购的有效方式。

5.业主产权变现。当业主想要退出企业,出售产权取得现金时,将企业出售给本企业员工是有一种效率的交易方式。

6.实现利润共享。这是企业经营的更高理念,是企业的一种社会理念,所有者与雇员共同创造财富、共同拥有财富,实现经济民主。在共享的过程中创造更多的财富。

企业实行“职工持股计划”的主要目的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综合性的。但是,“职工持股计划”的作用无疑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企业为一种主要目的实行“职工持股计划”时,必然同时发生相关作用。如企业为了激励员工实行“职工持股计划”时,必然发生产权结构的变化,也同时会产生利润共享作用。

7.优化财务结构。“职工持股计划”对企业的成本、利润、税收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企业可以利用它优化财务结构。

(二)“职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各方面的关系

1.“职工持股计划”与企业战略的关系。企业市场战略是采取扩张战略还是采取收缩战略,直接影响到职工持股的资金来源方式。如果企业采取扩张战略,则职工持股资金来源宜采取增量方式,反之则应采取存量转换方式;企业的融资战略是利用资本市场,还是利用货币市场,也会直接决定职工持股的载体选择。如果企业融资战略是股票市场,则应采取间接载体。如果不全面考虑企业战略,则设计的方案可能会与企业战略相悖,其后果可想而知。

2.“职工持股计划”与财务、税收的关系。企业可以利用“职工持股计划”所具有的成本调节功能,自主调节成本与利润,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并调节纳税额度。企业的利润与现金流量制约着回购政策的制定。

3.“职工持股计划”与企业特点的关系。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市场特点的企业“职工持股计划”方案的设计会有很大差异。比如,传统行业与高新技术行业“职工持股计划”方案的要件设计是有不同的。同一行业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的“职工持股计划”方案在资金来源的解决、持股比例的分配、工具的选择方面也有区别。垄断行业如果实施“职工持股计划”,其激励作用就不大。竞争行业实施“职工持股计划”激励作用就很大。

除了上述三个方面的关系外,“职工持股计划”方案设计与企业的管理方式,与企业的职工结构,与企业的规模,与企业的资本——人员结构等方方面面都有密切的关系。

以上这些关系在不同方面、以不同的程度影响着“职工持股计划”方案中的各种要件的设计,在方案设计时必须综合全面考虑。

(三)“职工持股计划”的政策法规

目前,“职工持股计划”的政策法规都是地方性的或行业性的,各地的规定也有较大差异,并且与《公司法》等全国性法律、法规不完全一致,如何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合理运作职工持股涉及到许多法律问题。因此设计“职工持股计划”方案时必须对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充分熟悉。

(四)“职工持股计划”的类型

是实行风险型“职工持股计划”还是实行福利型“职工持股计划”,是采用杠杆型“职工持股计划”还是采用非杠杆型“职工持股计划”。这个问题取决于企业现状与所有者或经营者的理念,如果是衰退期的企业则不可能实行福利型的“职工持股计划”;如果是成长期的企业则可以实行福利型的“职工持股计划”,但还要取决于所有者的意愿。

三、“职工持股计划”相关的工具

与“职工持股计划”相关的工具多种多样,主要有股票期权、虚拟股权、股票增值权等,还有年薪等非股权薪酬工具。每种工具的特点和作用是有区别的,针对不同的企业采取不同的工具组合,就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工具的作用。正如药理一样,不同的药配合在一起服用就会比服用单一的药物能起到更明显的治疗作用。

另外,除了合理的设计以外,实施与运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职工持股计划”从设计到实施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在有了科学的方案后,企业自身还必须深入掌握“职工持股计划”的运作规律和作用机理。

篇8

采取企业年金基金方式的职工薪酬,本质上属于养老保险,企业支付薪酬的时间点与职工能够获得薪酬的时间点存在一定的差异。采取股份支付的职工薪酬,其价值大小依赖企业权益资本价值变化,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在企业年金基金或者股份支付方式下,职工获得薪酬或者将股份转换为货币形式的时间点相比于企业支付薪酬时间点往往滞后很久。也就是说企业已经支付了薪酬,而职工需要在此后较长的时间点上才能获得薪酬。

如前所述,离职后福利是企业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报酬和福利。职工在离职后获得薪酬与企业支付这部分薪酬的时间点可以相差无几,但是企业支付离职后福利的时点与企业获得职工服务的时间点有较大差距。考察这三项准则,离职后福利不属于《企业年金基金准则》或者《股份支付准则》所规范的事物,与之相关为《职工薪酬准则》第二条第八款,将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纳入职工薪酬核算范围。根据《职工薪酬准则》的核算要求,离职后福利应该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进行会计核算,并且记入相应资产成本或者当期费用。可见,现有的会计准则中并没有对离职后福利的会计核算做出有针对性的核算规范。

2012年9月,财政部了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的征求意见稿(简称“《修订方案》”)。为弥补现行《职工薪酬准则》缺乏离职后福利核算的情况,《修订方案》中单独用一章规范离职后福利的会计核算,将离职后福利界定为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除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外的各种形式报酬和福利。

《修订方案》要求企业将离职后福利计划分类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其中设定提存计划是企业向独立于企业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属于设定提存计划离职后福利,《修订方案》要求企业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阶段所属的会计期间,根据设定提存计划计算的应缴存金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资产成本。属于设定收益计划的离职后福利,《修订方案》要求企业应当根据设定受益计划确定的公式(用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和适当的精算假设,计量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将产生的离职后福利义务归属于职工提供服务的期间,并计入当期损益或资产成本。如果设定受益计划存在资产的,企业应当将设定受益义务现值减去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公允价值所形成的赤字或盈余确认为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如果设定受益计划存在盈余的,企业应以设定受益计划的盈余和资产上限两项的孰低者计量该净资产。其中:资产上限,是指企业可从设定受益计划退款或减少未来对设定受益计划缴存资金而获得的经济利益的现值。企业应当在设定受益计划结算时,确认一项结算利得或损失。

《修订方案》要求企业对所有设定受益义务和设定提存计划中在职工提供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十二个月之后支付的应缴存金额予以进行折现。折现率应当与设定受益义务期限相匹配国债或高质量公司债券的市场收益率确定。《修订方案》要求企业披露所设立或参与的设定提存计划的性质、计算缴费金额的公式或依据,当期缴费金额以及期末应付未付金额。披露以下与设定受益计划相关的信息:(1)解释设定受益计划的特征及与之相关的风险;(2)解释设定受益计划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金额及其变动;(3)描述设定受益计划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的影响;(4)设定受益义务现值所依赖的重大精算假设,以及描述有关敏感性分析的结果。

相对于《职工薪酬准则》,《修订方案》中注意到企业在离职后福利中承担的支付义务与享有职工服务时间之间的差别,并且在财务报告中对企业承担支付义务及其风险进行表达和披露。但不论《职工薪酬准则》和《修订方案》都要求企业为职工支付的离职后福利必须在职工离职前、服务阶段所属的会计期间中进行会计核算,而不能在离职后的会计期间进行会计核算,并且必须记入某项资产的成本或者记入职工服务发生阶段的某个会计期间的当期损益。

篇9

一、企业开展税务筹划的意义

对企业来说,税务筹划最直接的意义就是节约税款,从长远来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提高依法纳税意识的需要成功的进行税务筹划前提,是在熟悉和懂得税收政策、法律、法规,并准确区分合法与非法的界限的情况下进行的。由于税务筹划能使企业为获取税收收益,主动学习和运用税收法规,这无形中就提高了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和税法法律观念。

(二)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企业永远不能忽略的问题,要在竞争中取得胜利,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永远不变的选择。而利润是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从数量上等于收入减去允许抵扣费用后的差额。税金是费用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税务筹划就是节税或降低税金,这样就可以降低费用,从而增加企业利润。正因为企业通过节税减少了费用,企业有了更多的利润可以投入到生产中,增强了发展后劲。

(三) 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和会计管理的需要税务筹划要求企业要实现对自身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全面的监督,要求企业的管理者不仅懂得税收法律政策, 了解纳税人的涉税风险,而且要和会计处理相结合。它不能脱离会计而独立存在。

二、税务筹划风险产生原因

(一)筹划方案自身缺陷具体如下:

(1)筹划目标不恰当。企业税务筹划的直接目标是减少税款的支付,降低企业自身的税务负担,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如果在筹划设计过程中过度强调了税务支出的减少,就有可能产生税务支出减少,企业总收益同时减少的现象。

(2)筹划方案缺乏系统性。税务筹划方案的制定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方案的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税务筹划方案对企业成本、收入和利润的影响、税务筹划方案实施过程的难易程度以及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的大小等。只有考虑了各种要素,权衡利弊,综合计算和考察各种指标,所设计出的税务筹划方案才会是最优的,也才能减少税务筹划活动给企业带来的额外风险。

(3)方案设计中对理论与政策不恰当运用。由于税务政策具有明显的时间范围和空间界线,一些在某一时间适用的税务政策可能会在另一时期不再适用,在某一地区适用的税务政策,在另一地区可能就是违法的。企业在税务筹划时必须要明确把握政策法律的时空界限。如果筹划时对政策精神认识不清,忽略了政策的时效性与空间范围,就很有可能使税务筹划因违反政策意图而受到追究。

(二)税务筹划方案执行中偏差具体有:

(1)理解偏差。在方案的执行过程中,由于方案执行人没有很好地理解方案的内容,或者错误地理解了企业税务筹划方案的意图,使方案的执行与实际要求不一致,筹划行为达不到预期目的,造成非执行人主观意图产生的税务筹划方案的失败。这种偏差的产生与执行人自身业务素质的缺陷有着直接的关系。

(2)执行不力。执行偏差的另一种情况是执行人完整的理解了企业税务筹划的内容,只是由于执行者主观的好恶或出于对自身利益等原因的考虑而拒绝执行筹划方案,从而使税务筹划方案目标不能实现。这种偏差产生的原因更大程度上与执行者的个人品质与道德水平有着直接关系。

(3)缺乏协调性。税务筹划是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事先筹划,这种筹划涉及到企业的多项业务、多个部门和多个环节,其有效执行的前提是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的相互协调、配合与支持,如果筹划方案设计的活动在某个环节、阶段或方面出现不一致,就可能对整个方案造成影响。这种偏差的产生与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及管理水平低下有关。

(4)缺乏灵活性。税务筹划方案的设计是以特定的前提条件或假定为基础的,但是客观条件可能会发生随时变化。在方案设计时所依据的条件发生改变时,就需要对原有的筹划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如果执行时一味地强调执行原有方案而不顾改变了的现实环境,方案的执行结果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三)法制环境影响具体如下:

(1)法律环境。在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对于企业纳筹划权的保护并没有明确的说法。尽管税务征纳双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但其对应的权利和义务却是不对等的。在征纳过程中,税务机关作为税务管理者,被法律法规赋予了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企业税务筹划方案是否符合法律、政策的精神,需由税务机关最终裁定。这种法律保护上的缺限,直接增加了税务筹划的风险。

(2)政策环境。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依据是国家的有关税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筹划方案的制定必须以不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前提。我国的税务法律制度尚不完善,会根据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而这些调整将会影响到企业的筹划方案,使原来最优的方案成为次优,使本来合法的方案变成违法,从而导致税务筹划方案不能给企业带来预期的效果。

(3)执法环境。执法环境对于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的产生影响极大,同样的税务筹划方案,不同的执法环境可能会产生不同的风险后果。在宽松的执法环境下,企业税务筹划的风险就会较小,而在一个严格的执法环境下,企业税务筹划的风险相对就会较大;在一个公正、规范执法的环境下企业的税务筹划风险会较小,而在一个不规范执法的环境下,企业的税务筹划就会面临较大的风险。

三、税务筹划风险控制对策

(一)增强风险意识无论作为税务筹划方案的制定者,还是作为筹划方案的实施人或企业的管理当局,都应该明确这样一个问题:由于税务筹划目的的特殊性(少缴税款)以及企业所处的政治、经济、法律等环境的复杂性,税务筹划的风险是无处不在并在所难免的。这就要求一方面筹划人在筹划是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税务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避免出现违法的筹划行为。一项违反国家法律及政策规定的税务筹划方案即使它能够给企业带来再多的收益,也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企业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了解和监控可能给企业筹划行为带来风险的各种相关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风险化解在形成过程中,避免由此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

(二)树立系统观念税务筹划方案的设计应坚持系统观点,要以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作为税务筹划的最终目标,兼顾税务成本与综合成本、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恰当地处理收益与风险的关系。税务筹划方案在使纳税人获得税务收益的同时,也会使企业付出额外的实施费用,并可能由此产生相关的机会成本,只有当筹划所增加的各项成本小于由此获得的收益时,方案才是可行的。在税务筹划方案决策中,有时最终选择的方案往往不是税负最轻的一项,原因就是税负最轻未必整体效益最大。同时,在税务筹划方案选择时,还需要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沟通协调税务机关是企业涉税行为的主管部门,税务筹划方案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能否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方案设计时,要充分了解当地税务机关税务征管的具体要求,及时了解和运用最新、适用的税务法律政策;对于难以准确把握的税务方针政策,应主动征求税务机关的界定和解释。在方案执行后,如果出现与税务机关理解不一致的问题,企业应积极主动地进行恰当的解释与说明,提供方案设计的依据,求得税务机关的理解与认同。

(四)划清法律界限进行税务筹划是企业对其自身涉税行为的一种优化,这种优化利用的是国家在税务方面的各种优惠政策以及税法没有明确规定不合法的各种涉税行为,因此在筹划前,筹划者必须要分清所依据的政策法规的法律界限。税务优惠政策通常被限定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地区或特定主体的范围内,超出了规定的区域和范围去应用这些政策,就很可能变成违法行为;由于税务法规方面不健全不完善,对某些涉税行为没有明确的禁止规定,这种情况就形成了法律的空白或漏洞,这也是税务筹划经常涉及的一个地带,但对于这一部分的应用一定要做到合理适度,避免由于过度筹划而被认定为恶意逃税,从而带来严厉的制裁。

(五)关注环境变化国家的税务法律政策会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宏观调控的需要进行经常性的调整,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经营环境也会不断地改变,因此企业在执行税务筹划方案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及时收集各种相关信息,掌握政策环境变化的内容与趋势,另一方面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对税务筹划方案做出及时的调整,以变应变,保持方案的适用性。如果不能及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调整筹划方案,就可能会使原来的方案面临违法的风险。

篇10

本课程32学时,未设课内实验。但是鉴于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实践性强的特点,笔者在教学环节设计时设计了与课程内容配套的课外实践项目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展,经过广告学专业3个年级的实验与调整,在实验目标设定、实验题目设定、实验环节设计以及实验成绩评定等方面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体系。对于帮助学生融汇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实验目标的设定上。坚持实验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展的原则

《企业形象策划》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专业、规范、熟练地进行企业形象的整体设计和传播策划,本课程的实验目的不是对企业形象塑造及传播理论的验证,而是对上述理论的运用。因此,实验的目标应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展,即要通过系列化的课外实验,使学生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积累进行企业形象策划的实践经验,提高策划能力。实验题目的设计、实验环节的设计、成绩评定标准及评定方法的设计等也都以此为指导思想进行。

在实验题目设计上。坚持以综合性和设计性题目为主

在实践领域,企业形象策划是广告公司的一项综合业务。在操作过程中需要融汇传播学、品牌学、标识设计、字体设计、图形设计、公共关系学、企业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对策划者的知识面、阅历和经验要求较高。因此,在进行实验题目设计时,笔者以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题目为主。

企业形象策划的实验题目是一组系列题目,包括企业理念识别系统设计、企业行为识别系统设计、企业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企业理念共有化方案设计等,是按照“企业形象识别要素设计一企业形象塑造方案设计一企业形象监控评价体系设计”三个层次的目标要求进行设计的一个目标体系,它要求操作者能够将传播学、标识设计、公共关系学、企业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很好地完成上述实验题目,在实验内容及涉及的知识点上具有综合性、设计性的特点。

在实验环节的设计上,移用情景模拟教学的方法

本课程在实验环节的设计上需要克服学生策划视角转换的难题。企业形象策划需要设定某一企业为策划对象,要以熟知策划对象的经营管理现状、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企业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为前提方能进行有针对性的策划,策划方案也才能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这对在校学生来说几乎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因为:其一,在校学生社会实践的时间短且不连贯,使其很难全面、透彻地了解一个企业,因而很难把握策划题目;其二,学生作为实习生在企业中的角色是被管理者,其对企业进行观察与感受的视角与作为策划者的视角完全不同,策划者需要站在管理者、决策者的角度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精神文化现状进行考量,并由此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进行企业形象定位。视角的不同,必然导致学生的策划方案带有主观的、表面化的倾向,具有明显的不科学性和不可操作性。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笔者移用了案例教学中情景模拟的方法,通过设定一个具体可感的企业情景,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对现实商业和企业中复杂的信息流和市场变化进行模拟,做出相应形象定位及形象塑造决策,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

首先,设计基本情景。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5-6人组成模拟公司,在10万元启动基金、5年回收成本的限制条件下,运用所学的策划方法学、企业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知识,进行市场调查,选定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并初步建立组织机构,进行为期5年的企业经营管理规划。目的是通过模拟操作,完成学生由被管理者向管理者的视角的转化,为企业形象策划的具体操作扫除障碍。

其次,进行模拟训练。要求学生在模拟公司的基础上,运用管理学和CIS理论对模拟公司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人员管理、信息管理、财务管理及企业文化、企业形象、企业形象传播活动进行统一规划和细致设计,使模拟公司在运作上最大限度地具备合理性和可行性,并能展示积极向上的、个性鲜明的企业形象。

笔者在3个年级中进行此项情景模拟训练收到了一定成效,不仅学生撰写的企业形象策划方案的针对性、可行性明显提高,并且学生参与策划的热情也明显提高,有的策划小组甚至将本课程的实验题目与自己未来的创业项目结合起来,全面细致地对企业管理、企业形象的各个方面进行规划,形成了可行性很强的创业计划书。

成绩评定:提案说明会,情景模拟

与一般实验不同。本课程的实验成绩评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在系列化的实验题目完成之后,每个小组的成绩就是组员个人的成绩。这是因为企业形象策划是一项涉及市场调查、方案策划、标识设计等多个部门的综合业务,需要各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绩评定,既可以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又可以锻炼学生在团队中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相互协调的能力。

成绩评定的方式采用广告公司提案说明会的方式进行。学生以组为单位制作PPT对模拟公司的形象设计方案进行全面讲解,由企业管理学、企业形象策划、公共关系学等相关课程的教师组成评议组,对各组的企业形象策划方案进行综合评定。与任课教师一人评定成绩相比,这种方式增强了成绩评定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并且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熟悉广告公司的管理方式,增加实践经验,效果明显。

尚未解决的问题

上述做法虽然收到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模拟环境与真实情境的差异性、学生职业经历的缺失、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等问题,使学生的策划方案仍然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解决。

首先,模拟公司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策划角色的转换问题,但由于学生没有公司管理经验,对模拟公司的认识仅限于初建阶段,在企业事业领域策划中,在对企业中长期发展目标进行规划时,带有明显的模糊认识,可行性差。

篇11

对于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来说:企业年金方案是企业进行企业年金管理的基本规定,是企业职工、管理层在企业年金方面全体意志的集中表达,是企业与运营机构全部合同的基础。对于参与职工来说:企业年金方案是企业职工与企业的集体合同的一部分,是职工补充养老保险权益的法律文件。对于企业年金运营机构来说:企业年金方案是企业年金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托管人共同遵守的准则,是运营机构企业年金客户需求的集中反映,是运营机构企业年金业务人财物资源配置的目标。对于监管部门来说:企业年金方案是监管部门的一个监管重点。企业的年金方案必须到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备案。国资企业还必须到国资监管部门审核备案。只有经过监管部门审核备案合格的企业年金方案,才能享受相关税收和政策扶持,才能规范进入企业年金运营程序。

所以,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一个核心的、专业的、重要的工作是企业年金方案设计。企业年金方案设计影响企业年金方案的合法性,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影响企业年金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影响企业年金的管理成本,最终影响企业和职工的福利。

不同企业有不同的特点,企业的行业特点和自身特点直接影响着该企业建立企业年金方案时所应关注的要素。如何才能针对不同企业的特点和要求,为企业量身订做企业年金管理方案?企业年金方案设计中要正确处理如下问题。

设计基本原则

建立企业年金方案,首先要明确基本宗旨与基本原则。从企业年金的建立目的来看,主要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要坚持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原则。建立企业年金,对于企业来讲,主要目的是吸引与留住优秀人才,稳定职工队伍并形成激励机制,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年金方案的设计要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利润最大化原则,不能加重企业的负担,不能损害企业的长远发展潜力。

二是自愿平等、集体协商的原则。相关法规规定,建立企业年金,应当由企业与工会或职工代表通过集体协商确定,并制定企业年金方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企业年金方案草案应当提交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没有经过集体协商确定或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通过的企业年金方案将不予生效。所以,方案设计中如何兼顾职工殊群体的利益以及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更能让员工接受,是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

三是充分体现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企业年金是长期的福利制度和激励制度的重要方式。企业核心员工是企业效益的主要创造者。短期的企业福利和激励方式,不利于长期吸引和留住企业核心人才。企业年金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可以达到很大的积累规模,可以有效地吸引和留住企业的核心优秀人才。与此同时,企业年金是普惠制,如何在效率与公平之间达到平衡,也是企业在设计年金方案时必须把握的原则之一。

四是适时调整的原则。企业年金是一个长期的养老制度,因此在设计企业年金方案的时候要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相适应,如在企业缴费方面可以考虑企业不同时期的缴费能力,设定一定缴费幅度,使年金方案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设计的关键点

根据《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第五条的规定,企业年金方案应包括九项。其中核心内容为参加人员范围、资金筹集方式、离职归属、账户管理方式等几部分内容:

确定参加人员范围

兼顾公平和效率,是确定企业年金计划参加人员范围的基本原则。对于每个企业而言,建立企业年金应充分贯彻普惠制的思想。通常情况下,对计划参加企业年金职工的约束性规定非常少,只要职工在该企业工作满一定期限即试用期届满就能加入企业年金计划。

企业的员工人数、分支机构数量的多少,以及各分支机构的地理分布情况,决定了该企业在选择企业年金受托人时,及企业年金受托人在选择企业年金账户管理人时,是否要求该金融机构必须拥有遍布全国的机构网络。金融机构在为企业制订企业年金方案时,一定要预先充分了解该企业的分支机构情况,在必要时提供自身服务网络的详细情况及联系办法等,以赢得客户的信任。

由于员工退休待遇的高低与企业年金计划的建立时间和交费时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即使如职务、职称等其他条件相同,仅仅因为年龄不同,老人、中人、新人的待遇也会差别巨大。老员工由于缺乏账户积累,因而无法享受年金领取待遇。这样对老员工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为企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仅仅因为过去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现在开始实行,不为他们做出补偿,是不合情理的,也违反了社会保障的公平原则。所以在设计企业年金方案时,对待企业的所有员工,可以考虑企业员工的特殊性采用不同的标准和办法,有所区别。

资金筹集方式

企业年金方案由企业和职工自愿协商建立。企业年金所需费用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企业缴费,二是个人缴费。

根据《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第七条规定:“企业年金所需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也就是说企业年金费用来自企业和职工双方的共同缴费,但具体比例应通过集体协商确定。企业缴纳企业年金费用一般不超过企业上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8.33%,加上职工个人缴纳的企业年金费用,合计不超过本企业上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16.6%。考察企业的经营效益好坏程度、其福利资金及企业年金基金积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方案设计时的交费模式,包括:交费水平为多少?固定金额还是与工资比例挂钩?是持续性分期交费,还是一次费等等。

规定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与待遇水平。根据企业经济发展阶段与效益状况,确定合理的筹资水平,在税优政策范围内的部分可以从成本中列支,超出部分可从职工福利费中列支,充分享受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缴费在使用上,用于支付相关管理费用后,主要分配给职工个人,根据企业的类型等特点确定分配方式与比例,以对企业贡献大小为尺度决定向关键人才倾斜的幅度。

关于企业缴费的测算,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方法一:系数测算法

此办法为事先确定缴费基数,然后根据计划参加人年龄、性别、职级、服务年限、职称(或学历)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等因素计算缴费系数,则缴费金额=缴费基数×缴费系数=缴费基数×(职级系数+年龄系数+服务年限系数+职称系数+荣誉系数)×性别系数。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设计相关因素以及系数,运用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考虑职级、考核绩效、年龄、职称、性别等因素,充分与企业的现实情况切合,兼顾公平与效率。

方法二:比例测算法

此办法为企业根据计划参加人的工资额度或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全国性企业),然后确定缴费比例来计算缴费金额,则缴费金额=该计划参加人工资×缴费比例。

运用这种方式,一方面由于工资差距已被员工广泛接受,所以以工资为缴费基数易被员工广泛接受,因此在民主协商流程中,此种方式易于顺利通过;另一方面,简便易于操作,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

方法三:等级确定金额法

根据计划参加人的职务等级确定缴费金额。

归属比例

分析企业的员工年龄结构和流动性,对决定该企业年金方案的财务结构和账户管理条款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例如,人员年龄结构较为年轻的企业和老龄化较为严重的企业应采取不同的归属方法。再如,对于人员流动性较大的企业,除了要充分考虑账户资金权益归属的问题,还要制订详细的账户转移条款,规定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如何转移账户资金。

个人缴费部分权益完全归属计划参加人个人;企业缴费部分权益归属方式及比例由企业在计划建立时确定,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目前市场上主要有悬崖式、阶梯式和混合式三种形式。

方法一:悬崖式

对于员工队伍比较稳定,老员工较多的企业可以采用悬崖式。悬崖式即计划参加人在服务年限满一定期限后,将单位缴费部分全部归属给计划参加人个人。

方法二:阶梯式

对于员工队伍比较年轻的企业可以采用阶梯式,以达到稳定计划参加人队伍。阶梯式即随着员工服务年限递增,逐年将单位缴费部分按比例归属给计划参加人个人。

方法三:混合式

篇12

税收筹划的前提条件是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及税收法规;税收筹划的方向应当符合税收政策法规的导向;税收筹划的发生必须是在生产经营和投资理财活动之前;税收筹划的目标是使纳税人的税收利益最大化。

不论大型还是小型微利企业,有效的税收筹划,可以通过利用税收优惠、利用税收的弹性等方法,实现直接减轻税收负担、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实现涉税零风险、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维护主体的合法权益等目标。

根据企业所处的环境,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先从内部获取支持,让管理层了解税收筹划

企业开展有效的税收筹划,管理层是否树立起节税意识是关键点。在现实的经营活动中,经营管理者往往不是企业的股权所有者,在这种现状下,管理层会鉴于自已的政绩、考核激励机构先进因素,考虑的大都是企业利润总额的最大化。而利润总额的最大化与税后收益的最大化又经常是一对矛盾体。税收筹划作为一项严密细致的规划性工作,必须依靠自上而下的紧密配合,离开了决策的支持,就毫无意义可言。企业的管理决策层和相关人员对税收筹划的认识程度,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企业涉税诚信等方面的基础条件。如果中小企业管理决策层对税收筹划不了解、不重视、甚至认为税收筹划就是搞关系、找路子、钻空子、少纳税;或是企业会计核算不健全,账证不完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甚至企业还有偷逃税款的前科,或违反税法记录较多等等,造成税收筹划基础极不稳固,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税收筹划,其风险性极强,得不偿失。

(二)企业要有高素质的税收筹划人员

税收筹划实质是一种高层次、高智力型的财务管理活动,是事先的规划。经营活动一旦发生后,就无法事后补救。因此,税收筹划人员必须要具有综合素质,需要具备税收、会计、财务等专业知识,并全面了解、熟悉企业整个投资、经营、筹资活动,从而预测出不同的纳税方案,进行比较、优化选择,进而作出最有利的决策。

(三)筹划人员要充分了解税务机关的工作程序

根据税法强制性能特点,决定了税务机关在企业税收筹划有效性中具有关键作用。众所周知,无论哪一税种,都在纳税范围的界定上留有余地。只要是税法未明确的行为,税务机关有权根据自身的判断认定是否为应纳税行为。这也给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增加了实际难度。因此,在日常税收筹划中,税收筹划人员应保持与税务部门密切的联系与沟通,在某些模糊或新生事物的处理上得到其认可,再进行具体的筹划行为,这是至关重要的。其次,通过密切的联系与沟通,能够尽早获取国家对相关税收政策的调整或新政策出台的信息,及时调整税收筹划方案,降低损失或增加收益。第三,通过对其工作程序的了解,在整个税收筹划中能做到有的放矢,分清轻重缓急,避免或减少无谓的损失。

针对企业税收筹划的内部外部环境都具备了,那么对经营中的具体纳税环节中,有哪些是可以进行筹划的?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要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讨,不能一蹴而就,要抽丝剥茧的将纳税事项分析透彻,进行筹划,多套方案比较优劣。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1.收集税收筹划必需的信息。不同企业的基本情况及纳税要求有所不同,在实施税收筹划活动时,首先要了解企业以下基本情况:企业组织形式、筹划主体的意图、经营状况、财务状况、投资意向、管理层对风险的态度、企业的需求和目标等等。其中,筹划主体的意图是税收筹划中最根本的部分,是税收筹划活动的出发点。全面了解与企业相关的行业、部门税收政策,理解和掌握国家税收政策及精神,争取税务机关的帮助与合作,这对于成功实施税收筹划尤为重要。有条件的,建立企业税收信息资源库,以备使用。同时,企业必须了解政府的相关涉税行为,就政府对税收筹划方案可能的行为反应做出合理的预期,以增强筹划成功的可能性。确定税收筹划的具体目标。对上面已经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后,便可以确定税收筹划的各个具体目标,并以此为基准来设计税收筹划方案。

篇13

作者简介:丁云飞(1967-),男,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暖通空调技术的研究,(Email)。

摘要:文章在分析“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探讨,并结合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新要求,提出将传统的生产实习环节细分为设备制造生产实习、设备管理生产实习和设备安装生产实习三个阶段,制订了融合递进式企业实践环节培养方案。

关键词:“卓越计划”;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培养方案;工程能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3-0018-05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计划”。“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中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卓越计划”要求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1],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即3年在校培养,1年进入企业联合培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以下简称“建环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专业调整时将原土建类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和“城市燃气工程”两个专业合并而成的[2]。该专业经过1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3],但仍然存在着学生创新能力不足[4]、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等问题[5]。文章以建环专业为例,对“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基于“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方案

“卓越计划”要求面向行业企业培养人才,因此,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新要求。广州大学建环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见图1)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方案将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对学生从事社会服务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考核要求。该方案实施“3+1”培养模式,明显增加了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图2是广州大学在建环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拟订的融合递进式实践环节培养体系。该实践教学体系结合社会对建环专业人才能力的新要求,将生产实习环节细分为设备制造生产实习、设备管理生产实习和设备安装生产实习三个阶段。各阶段的生产实习与理论课程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互为一体,内容循序渐进。如学生在学习土木工程概论、建筑概论及专业导论课程后安排认识实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的了解,而且可以为其后续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在学习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及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后到设备生产企业学习设备制造工艺,将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践过程的融合递进式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相融合和促进。

图1 广州大学建环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

图2 广州大学建环专业融合递进式培养体系

二、 “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卓越计划”强调夯实理论基础,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

1.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深厚的理论素养

“卓越计划”的实质就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卓越计划”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贯穿整个培养过程的系统化过程,需要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加强学科基础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环节。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注重授人以“渔”,教育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不同岗位的就业需求。

2.工程能力的培养需要以理论知识为基础

“卓越计划”强调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并不意味要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虽然“卓越计划”强化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增加实践环节的同时适当压缩了课堂教学内容,但理论教学的地位并未改变。因此,这就要求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科学安排和优化教学内容,同时兼顾基础理论和实践训练的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互相融合,互相补充。

3.建环专业学生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建环专业的人才培养面向各类建筑设计院、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制冷空调设备制造企业、造价咨询企业、物业管理企业等,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施工安装、运行管理、技术经营、建筑节能规划、设计、施工、改造及检测等,而学生在校期间不可能对所有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学习,这就要求该专业的学生要有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及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教学过程应着重培养学生使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地适应所从事的工作。

(二)“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工程能力的培养

1.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建环专业现行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认识实习(1周)、生产实习(2~3周)、课程设计(附属于各专业课,共计4~5周)、毕业实习(2周)和毕业设计(13~15周),存在着实践环节时间不足、系统性差等问题。而且实习环节又多以参观为主,学生缺乏对实际工程的深入了解,达不到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要求;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也未能有效地与实际工程接轨,存在“闭门造车”现象。作为应用型工程类专业,建环专业的学生不仅应满足实用性与工程性的要求,还要满足国家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的要求。“卓越计划”实行“3+1”培养模式,明确要求需有1年的企业培养过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明显增加了实践环节的教学时间,使教学实践环节更加系统化,彻底改变了实习环节多以参观为主的现状,使学生能系统地深入实际工程,加入企业设计队伍,真正地参与工程设计,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工程设计过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目的;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对实际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应建立稳定的企业培养基地

与传统的以校内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卓越计划”强调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在人才培养上校企联合。除了校内培养方案以外,还要制订企业培养方案。为了保证企业的有效参与和培养质量,应建立稳定的校企联合培养基地,这是“卓越计划”正常实施的重要保障。

3.应重视教师工程能力的培养

“卓越计划”强调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要建立一支具有较强工程能力的教师队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业课程教师必须具备工程实践经历,青年教师必须到生产单位实践、学习,了解工程动态,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执业资格考试。此外,应借鉴国外“实践教授”模式,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实践教学,建立一支稳定的、来自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教师队伍。

(三) 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卓越计划”的灵魂

1.打造创新训练平台,强化创新能力考核

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贯穿整个培养过程,逐渐形成一套适合学生能力拓展的培养体系。在教学过程中,要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方案,将创新能力培养落到实处;要建立大学生科技训练基地,充分利用课程实验、课外科技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等,为学生的创新学习和专业实践提供平台,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创新能力学分,即学生完成规定的创新能力训练内容,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强化创新能力的考核,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真正纳入教育教学的中心内容。

2.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

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应利用国家、省、学校各级部门设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行业组织的各类知识竞赛、设计大赛等平台,引导学生成立项目研究小组,自觉参与项目的研究工作,逐渐形成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保障条件的良性机制。同时,鼓励大学生自主提出各类研究课题,包括研究性项目、创造性设计项目等,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3. 鼓励教师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实践

积极引导教师将科研课题转化为学生的创新型实验,形成科研带动教学、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鼓励教师吸收学生参与实际科研课题,充当科研助手,让学生有机会了解科研过程,学会数据采集方法和实验技术,懂得利用网络电子资源收集文献资料,在科学研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索性研究能力。

4.增加设计性、研究性实验项目

实验课程应增加设计性、研究性实验内容,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过程,探究实验结果,积极开设体现“开放性、探索性、研究性”的实验课,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5.改革教学方法

在重视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的同时,增加有关科学研究理论和方法的课程;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有关的学术论点、争论性问题、当前学术动态等向学生作引导性讲解,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引导学生相互讨论。

(四)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是实施“卓越计划”面临的最大挑战

“卓越计划”要求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要使学生具有未来“卓越工程师”素质,必须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能力,但目前在高校,特别是广大地方高校实施国际化教学的条件不够,经验不足,渠道不畅。因此,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培养方式。

国际化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需要走出去,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这方面可借鉴交换生、联合培养“2+2”或“3+1”等国际合作培养模式。此外,可充分利用港澳优势,全方位加强与香港、澳门同类院校的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另一方面应重视“本土国际化”的培养,利用在国内举行的各类国际性展会、学术会议等平台,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接受国际化训练。同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与国际接轨,加大双语教学力度,提高学生获取本行业国际先进技术信息的能力,使多数学生在国内也能接受一定程度的国际化训练。

(五) 质量监控体系是实施“卓越计划”的关键

长期以来,高校人才培养主要立足校内,各高校都有一套完善的校内人才培养过程质量监控体系。“卓越计划”要求学生到企业接受一年的培养学习,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能力培养,因此,建立适应“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企业培养环节的质量监控体系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1.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

“卓越计划”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而且培养过程涉及学校、企业、社会等多方面,因此,严格的质量监控是保障“卓越计划”实施的关键。由教务处牵头,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学生教学信息员等组织协同,建立“全员”(包括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督导、企业指导教师)参与的质量监控组织机构,对教学“全过程”(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效果评价等)进行“全方位”(包括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第二课堂、企业培养环节等)的监控,并确保质量监控的有效实施。

2.加强企业培养过程的监控

“卓越计划”要求学生经历一年的企业培养过程,学生到企业接触实际工程,真刀真枪地做毕业设计。与传统的实习环节不同,“卓越计划”企业培养过程是一个系统性的培养过程,学生在企业学习时间长,学习内容多,这对传统的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强企业培养过程的质量监控尤为重要。在学生进入企业培养环节之前,要制订详细的企业培养方案。企业培养方案要具有可操作性,必须对企业培养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编制详细的大纲,建立质量监控体系、管理制度及考核标准,逐步做到企业培养过程的管理与学校管理的接轨。

3.建立完善的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基地负责人制度,细化各负责人的职责

专业负责人要组织论证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专业建设规划,落实实习基地建设、课程负责人、骨干课程教师的安排、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衔接、教学方法研究等工作,加强学生和任课教师的沟通,了解和跟踪本专业教学实施过程。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中的一项基础建设,课程负责人要承担课程建设规划、组织制订或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规范等工作。

基地负责人要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负责制订基地建设规划及企业培养方案的实施工作,并负责企业培养过程的质量监控,保证企业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卓越计划”的实施是中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卓越计划”强调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卓越计划”在建环专业的有效实施,除了要制订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外,还必须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制订与建环专业相适应的企业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培养落到实处,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质量监控体系。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2]肖勇全.深入进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暖通空调,2003,33(3):49-51.

[3]王海涛,沈恒根,程海峰.注册工程师制度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J].制冷与空调,2012,26(5):521-525

[4]邹国荣.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育改革思考[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9,90(1):72-74.

[5]董春桥,杨家宽.建环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6):49-52.

Talent training mode reform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engineering

specialty based on the excellent engineer talent cultivation plan

DING Yunfei, WU Huijun, ZHU Chihui, XU Xiaoning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