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人物通讯的特点实用13篇

人物通讯的特点
人物通讯的特点篇1

人物通讯作为人物报道的一种,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国家宣传导向,传播文化与价值,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报道体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和新闻研究的进步,人物通讯在报道理念与写作方法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3年-2012年“中国新闻奖”获奖人物通讯共102篇,十年间这些人物通讯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一 人物通讯的写作之新

1.人物通讯典型人物选择的创新。

2003年以来“中国新闻奖”获奖人物通讯不但出现了更多的平民典型,而且典型人物在职业上、身份上也有了拓展和突破,更趋向“平民化”和“多元化”。

(1)典型人物的选取不再高大全。

2000年以前的“中国新闻奖”获奖人物通讯大多是高大全式的“先进人物”。例如勇斗歹徒的徐洪钢、身残志坚的张海迪、“黑脊梁”李邦亮、党的好干部孔繁森等等,他们在作者的笔下都是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人物。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新闻理论探索的深入、新闻实践经验的增长,记者对于“先进”有了更多元的认识,写出了不再“高大全”式的典型人物。

例如,第“中国新闻奖”获得一等奖的人物通讯《“我要做一个诚信的人”》,挖掘的是一个在生活中讲诚信的平凡人物:吴兰玉。她的诚信虽不及孔繁森“忘我牺牲”显得伟大,却是社会中最平凡的闪光点。

(2)典型人物的选取更加多元化。

2002年以前的“中国新闻奖”获奖人物通讯大多记叙一个人物由于对国家和党的热爱,多年坚持在某个岗位上。而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多元,选择做某件事情的出发点也越来越多样。所以从2002年以后典型人物的选取更加多元化。

比如,2012年“中国新闻奖” 三等奖获奖人物通讯《宿管阿姨800字致辞,被掌声打断11次讲哭毕业生》,讲述的是一位在岗位上勤勤恳恳,深受同学们爱戴的宿管阿姨。

2.人物通讯写作方法的创新。

(1)运用“镜头感”的写作方法。

在传播学上已经达成了一个普遍的共识:阅读没有听广播吸引人的注意力;而听广播没有看电视吸引人的注意力。调动人的听觉、视觉,甚至嗅觉、触觉,使受众身临其中,更能增加新闻作品的可读性。例如,获16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人物通讯《索朗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记优秀共产党员、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作者选择了几个生动的有代表性的片段,直接进行“镜头式”的描述:“王顺友至今记得,他8岁那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做乡邮员的父亲牵着马尾巴撞开家门,倒在地。'雪烧伤了我的眼睛。'母亲找来草药煮沸后给父亲熏眼。第二天清早,父亲说,看到光亮了。他把邮件包往马背上捆。母亲抱着他的腿哭。父亲骂她:'你懂什么!县里的文件不按时送到乡上,全乡的工作就要受影响。'”这一段既有动作,又有语言,真实地告诉读者王顺友为什么能够如此受父亲的影响。

(2)运用“群像式”的写作方法。

“群像式”写作的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若干人,2002年以后这种写作方式开始被逐渐地运用。

比如第“中国新闻奖”获奖人物通讯《身在鸟巢 他们远离绚烂》;2012年“中国新闻奖”特别奖获奖人物通讯《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2012年“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获奖通讯《中国人民:你们才是真正的英雄》。这种从“一个人”到“一类人”的转变既体现了作者对社会整体变化的关注与把握,使人物通讯更加的客观,有代表性。

二 人物通讯的新闻性之新

1.时效性增强。

2002年以后,随着新闻传媒业的发展,人本主义的召唤,新闻的各个体裁都在向新闻专业主义回归。2003年-2012年“中国新闻奖”获奖人物通讯时效性的增强,主要体现在和社会热点现象的结合,更具有 “时效性”、“针对性”、“亲和性”、“显著性”等价值要素。

比如近几年大家持续关注的医疗改革问题、看病难问题,作者选取了讲述“好医生的故事”这样的角度来表达对于医疗系统工作者的期待;而像《申纪兰的市场观》这样的文章反映了老干部面对新时代的转变,表现了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人的变化。

2.新颖性增加。

“新颖”是新闻价值的五要素之一,指的是事实的新意。2003年-2012年“中国新闻奖”人物通讯与 2002 年之前相比增加了新颖性。

比如获第20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人物通讯《锦州的“祥子”读博士》从标题到典型人物的选取,到事例的选取,体现的主题思想都非常的新颖。

3.信息量增大。

对于新闻体裁中所含有的信息,分为这样两类:“新闻必要信息”与“新闻或选信息”。2003年-2012年“中国新闻奖”获奖人物通讯增加了 “或选信息”, 信息量增大。

比如获第18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人物通讯《我给总理递条子》,其中当杨教授给总理递过条子后,作者敏锐的抓住了总理的话:“无论如何要让杨委员讲。”这句话既反映了温总理的恳切与决断,增加了文章的信息量。

结语:

不可否认的是,人物通讯正在面临着“困境”。面对如今海量的网络信息和越来越多元的受众需求,人物通讯不能满足受众需要,很多杂志、报刊已经放弃了传统人物通讯的写作与取材方式,而是向西方的“特稿”学习,更多倾向于专访和特写式的报道方式,因此,人物通讯的改革势在必行。人物通讯作为我国特有的新闻体裁将走向何方?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人物通讯的特点篇2

Key words:The communication writes character communication event communication work directory style communication

通讯,是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方法详细和形象地报道典型人物、事件或问题的新闻体裁。通讯报道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或一件事有联系的几个侧面。它要求在描绘与叙述相结合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生动地再现新闻事实的现场与人物,较充分地表现事实的发生、发展、变化、结果、影响,较形象地表现其内在规律,并取得使人如临其境、如经其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特殊新闻效果。

通讯和其它新闻体裁一样,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

一是新闻性。通讯是一种报道性的新闻文体,它与文学创作、历史故事的区别之一,是它的内容具有新闻性。即,它所报道的人应该 是新闻人物,所报道的事应该是新闻事件;它必须真实可靠,强调时效性。如果报道人物,人物要有时代感;表现人物时代精神的材料,不仅要典型、合乎逻辑,而且要生动、形象、具体;要表现出人物的思想基础与思想境界。如果报道某一事件,这一事件应具有新闻性、政治性、时效性、生动性合一的特点,看它有无普遍的、典型的或较深刻的教育意义。有些事看起来“热闹”,但并不具备上述特点,因此,没有写的必要。

二是形象性。通讯不仅要用事实说话,还要求用形象说话。人物通讯要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通过人物的行动与思想,表现时代的脉搏,展现人才辈出的时代画卷,用活生生的人物及其行动,再现特定形象与现实生活,从而感染和激励读者。事件通讯要有与事件有关的人物群像,风貌通讯则要有活灵活现的景物形象,真正做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三是评论性。通讯不仅记叙事实,还可以通过议论、抒情的手法表明作者的倾向,表现作者明显的感彩。当然,并非写通讯都要有议论和抒情,这要根据题材而定。有些通讯如工作通讯与工作研究等其容纳量较大,内涵丰富深刻,除了一般地叙述事实,还需要适当运用议论和抒情,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意义、深化其主题。通讯中的议论与评论文章不同,它是精彩事实的升华,全篇乃以记叙为主。通讯中的抒情与散文也有区别,散文中的抒情以抒发作者的情怀为主,而通讯中的抒情则是缘事而发,多是高潮和感人之处的点睛之笔。

通讯写作中的四种分类:

(一)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指以反映人物活动及其思想为对象的通讯。常用的结构方法有:

1、传记式。按时间先后顺序写人物的成长过程,或把人物的成长过程或经历分为几个阶段,然后把每个阶段中的典型性强的事例组织起来。

2、故事组合式。它是以典型性强、故事性强的事例为结构单位,有的只选取人物成长过程或成熟后的二、三件事动笔,通过二、三事来透视一个人物的个性、思想、品德,如《万里长征不停步――记老红军甘祖昌二、三事》就是一例。有的则将人物的事例先行分类,将相近的或按品德、思想的各个侧面、各种表现来分类组合。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样的结构,也叫分类组合法。

3、主题组合式。完全突破时空和事例分类的一般限制,按事物的内部的逻辑性,按主题的表现、展开以及进一步开拓的顺序来组织材料。

4、缘事显人式。即通过事情或工作进展本身来显示人物。

5、群像组塑式。强调在一定的画面下,用一个个特写镜头再现人物,全篇有如一组一组的塑像。它可以用于一个人若干典型镜头的有机连缀,也可以用于“群像”的“雕塑”。

6、印象式。即印象记的结构法。它是随着访问的深入和对人物感觉、认识的层次而逐步展现人物的。这种形式,可以有环境、气氛、心理、对话的描写。

7、小故事式。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片断,通常表现一人一事,线索单一而有故事情节,短小精悍,生动活波。

另外,还有特写式、速写式等结构方法。

(二)事件通讯

事件通讯是报道典型的、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它重在记事,以形象地、相对完整地再现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揭示其影响及意义为已任;也可以把全过程压缩成概括性的叙述,还可以把事件中的某个片断作突出的描绘。

(三)工作通讯

工作通讯是通过典型事实来反映研究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情况;反映实际工作中需要解决和尚未解决的各种问题,对一些新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它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指导性。

《采访札记》、《记者来信》,都是工作通讯的一种新的变通形式。它在取材、写法、叙事口吻上,都有着更大的灵活性,笔法也较自由。

人物通讯的特点篇3

(1)严格的真实性。

(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强的时间性。

(4)描写的形象性。

通讯的种类

(1)按内容分,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

(2)按形式分,通讯分为一般记事通讯、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小故事、集纳、巡礼、纪实、见闻、特写、速写、侧记、散记、采访札记。

通讯的写作

第一,主题要明确。有了明确的主题,取舍材料才有标准,起笔、过渡、高潮、结尾才有依据。

第二,材料要精当。按照主题思想的要求,去掂量材料、选取材料;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和最有吸引力的材料写进去。

第三,写人离不开事,写事为了写人。写人物通讯固然要写人,就是写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也不能忘记写人。当然,写人离不开写事。离开事例、细节、情节去写人,势必写得空空洞洞。

第四,角度要新颖。写作方法要灵活多样,除叙述外,可以描写、议论,也可以穿插人物对话、自叙和作者的体会、感受,既可以用第三人称的报道形式,也可以写成第一人称的访问记、印象记或书信体、日记体等。通讯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反映,诸如正面、反面、侧面、鸟瞰、平视、仰望、远眺、近看、俯首、细察……角度不同,印象各异。若能精心选取最佳角度去写,往往能使稿件陡然增添新意,写得别具一格,引人入胜。

【范例】

人物通讯的特点篇4

这三种叙事聚焦实际上解决的就是谁在什么角度上看某个事件的问题。不同的叙事聚焦在通讯中的运用,实际上反映了记者不同的观察角度和对新闻事件或者人物的不同立场态度。

通讯叙事聚焦呈现的三个维度

上文所述,热奈特把叙事聚焦分为三种不同的情况。这三种叙事聚焦在通讯中的运用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类型:一是零聚焦的充分使用,二是零聚焦与内聚焦的交替使用,三是外聚焦的大量使用。

第一,零聚焦的充分使用。就聚焦的几种类型来看,使用得最普遍、发展得最成熟的是零聚焦。零聚焦是没有固定点的对事件进行观察的一种聚焦方式,它可以随意地移动,可以管窥事件的全貌,甚至纵观古今;也可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人物内心细微的心理变化,所以零聚焦又被称为“上帝的眼睛”。零聚焦的使用能够增强通讯叙事的深度和广度,使叙事全面、深入,有立体感。一般情况下,在通讯中,记者既是观察者,又是文章的作者和主要的讲述者。零聚焦是记者运用最多的聚焦形式,记者从各个不同的观察点对事件进行观察、了解,全面、深入地记录事件的不同方面。

零聚焦的充分使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聚焦移动,一是聚焦深入。

在通讯中,零聚焦处于移动状态,从不同的观察点全面、立体地报道事件。《中国青年报》1982年10月7日的通讯《金杯之光――中国女排夺魁的曲折道路》,记录的是中国女排1982年在利马夺得世界冠军的艰难历程。叙事聚焦从奇克拉约、特鲁奇略到利马,记录女排在不同地点的比赛情况,从女排队员移动到教练袁伟民身上,讲述他们的不同感受和想法,同时又写到国内不同人士的意见。读者可以跟随叙事聚焦的变化,看到不同地点、不同人物身上发生的情况,真切地了解到女排取得冠军的艰辛。

比如,文章中《奇克拉约:痛苦的夜》这一部分,聚焦从美国体育馆里中国队惨败的场面写起:“体育馆里,美国队欣喜若狂,她们为自己以3∶0战胜去年的世界冠军中国队而欢呼、跳跃。在比赛中为中国队鼓掌加油的观众长时间地伫立在看台上,他们摇头叹息,大失所望。中国女排的大多数姑娘们,眼里满含着痛苦的泪水……”③接着视角移到女排下榻的旅馆,记录姑娘们的表现,“姑娘们还没有去洗浴,她们都穿着汗湿的球衣静静地坐在教练的房间里。作为教练,袁伟民、邓若曾此时只能好言劝慰大家,他们费了好大的劲,才使姑娘们最后走进各自的房间”。④接着记者又将聚焦点落在教练袁伟民的身上,展示他内心的种种想法,“天快亮了,袁伟民仍然坐在那里冥思苦想――是指导思想不对头吗?……”⑤聚焦在不同的地点和人物身上移动,可以使读者看到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了解他们不同的想法,使整个通讯呈现立体感。

零聚焦被充分使用的另外一种表现就是聚焦深入。叙事聚焦可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或者纵贯古今。一般情况下,通讯记录的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大事,或者是具有典型性的人物。通过零聚焦的这种深入,读者可以更深地了解重大事件的历史意义,或者了解人物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使整个报道在深度上有所扩展。比如,新华社的通讯《历史的审判》记录的是“”被宣判这一历史事件,能够体现叙事聚焦深入的特点。记者从1981年1月25日的宣判开始写:“1981年1月25日北京时间9时18分。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经过两个多月的审讯以后,对、反革命集团案的十名主犯进行了终审判决。”⑥接着叙事聚焦穿越时空,回到“”的时代,列数了当时的种种情景:“在那些日子里……农民在锄地以前要向东方致敬,工人在车床旁要朝着画像行礼,到处可以看到‘早请示,晚汇报’这种无神论者做‘弥撒’的情景。”⑦中间穿插了不少历史事件,用这些古代的历史事件反衬“”的种种恶行。通讯最后又回到现实当中,整篇通讯的聚焦在历史和现实之间不断地穿梭,引导读者进行回忆和思考。

《人民日报》的通讯《为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中有大量吴吉昌内心感受的描写。比如,“他想,不让明搞,我就暗搞;不让在大田里搞,我就在自家院里搞”。⑧记者通过零聚焦深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展示他一定要将实验进行到底的坚定信念,将他最真切的感受展露在读者的面前。

总之,零聚焦是纵览天下的慧眼。通过零聚焦的运用,记者可以全方位、立体式地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整个报道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增强。

第二,零聚焦与内聚焦的交替使用。内聚焦的聚焦者是通讯中的人物,他或者是事件的主要人物,或者是事件的目击者,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想法、自己的故事,或者是自己亲眼看到的人或事。内聚焦的运用,可以增强通讯的真实感和文章的感染力。在通讯中完全采用内聚焦的情况比较少,一般情况下是零聚焦与内聚焦的交替使用。

通常是记者首先采用零聚焦引出事件或者人物,在文章展开的过程中,零聚焦与内聚焦交替出现,由零聚焦者进行讲述或评价。一般在衔接处、关键处或者开头、结尾处使用零聚焦较多,零聚焦者作出分析,或发表议论,或提出思考。事件的主要人物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抒发自己的感受,形成了在零聚焦基础上的叙事聚焦的交替变化。

《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的通讯《孤儿院不是我家》讲的是杭州一些家庭认养孤儿的事。文章开头采用零聚焦,一开始就告诉读者,“春节没有过完,我们来到了杭州城”。⑨提醒读者这是一个记者进行采访的真实故事,中间发生的种种情况都是记者看到的。中间部分由认养人讲述认养的酸甜苦辣,孤儿院里孩子们讲述自己被认养的经过和种种感受。每个人物讲述的都是他们自己的经历,采用的是人物聚焦,即内聚焦。其中《认养人之一:王宁宁的故事》是非常典型的交替聚焦。

记者首先采用零聚焦介绍王宁宁的情况,“王宁宁和她的丈夫属于标准的工薪阶层。她是一家水电五金商店的负责人,丈夫是一个司机,两人有一个上高中的儿子”。⑩接着,认养孤儿王宁的经过和种种感受是王宁宁自己讲的,是典型的内聚焦。“我觉得认养孩子是件很严肃的事,不是给她点钱、带她玩玩就行了,那首先是一种责任,所以一开始我们就没打算认一个健康的孩子。”[11]在这一小节结束的时候,记者才作出评价,用零聚焦看待这件事,“在儿童福利院所有被认养的孩子们当中,王宁是最幸福的。她真正融入了一个家庭,并得到了这个家庭所能给予她的全部的爱。其他的孩子和他们的认养人则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12]显然,王宁宁是不可能知道其他孩子以及家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只有记者才全面地了解整个情况。

总之,使用内聚焦,能增强事件的真实感,而零聚焦的使用使整个事件显得完整、全面。

第三,外聚焦的大量使用。一般情况下,在通讯中外聚焦的聚焦者是记者。记者就像一部摄像机,忠实地记录事件发生的场景,而没有对事件的其他方面进行讲述,它是增强现场感的有效手段。在外聚焦中,叙述者从外部呈现每一件事,只提供人物的行动以及客观环境等,而不告诉人物的目的以及思想、感情。

《报》的通讯《华阳礁上补给忙》采用的是外聚焦,再现了南海舰队155号拖船在风浪中给南海华阳礁运送补给物资的场面。

海上补给战斗开始在落日时分。华阳礁从海面升起,礁沿处风急浪大,拖船靠近随时有撞礁的危险,船长命令放小艇实施补给。

……

20时20分。对讲机里传来了2号艇遇险的声音:“船舵被浪打掉!船摇得厉害!王副艇长和电机长跳水推船。”30分钟后,2号艇被6名水兵推靠礁堡,艇上大米和面粉安然无恙。

……

海上补给战斗持续到次日4时5分。当20吨主副食和淡水、燃料一两不少全部补给齐时,12名又饿又累的军工瘫坐在礁堡上,成为真正的“水兵”。[13]

通过外聚焦的观察,海上补给的惊险场面被记录下来,读者可以根据描述,想象当时的惊险场面和忙碌而又紧张的战斗场面。

通讯叙事聚焦的特点

一般情况下,在通讯中记者是事件的主要聚焦者。通讯的叙事聚焦有这样的特点:

首先,在通讯中,叙事聚焦的使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不同的聚焦与不同的叙事效果相联系。在通讯中叙事聚焦的使用非常灵活,不同的叙事聚焦产生不同的影响和效应,其目的就是能够尽量详细地报道事件和人物。

零聚焦的充分使用使整个报道全面,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内聚焦的运用增强的是报道的真实性和感染力;而外聚焦则是增强通讯现场感的有效手段。在通讯《四百壮士战洪魔》中记者采用外聚焦,再现了400名官兵在湖北战胜洪水的场面。记者真实地记录下了当时的官兵一边与洪水战斗,一边救助群众的感人场面,表现出当时异常危急、千钧一发的现场气氛。比如,“……戴应忠发现事态严重,命令部队撕开篷布和伪装网准备弃车,不料话没说完,一排几层楼高的巨浪就呼啸着打来,把他乘坐的延安牌重型牵引车打得连翻几个跟头,一车人全部身陷洪流漩涡……”[14]这一段就把当时洪水的可怕和当时情况的紧急再现出来了。

其次,通讯的叙事聚焦增强了通讯的时空感。通讯的题材一般都具有典型性,并且容量巨大,有较强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化,通讯的聚焦与时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零聚焦的移动、外聚焦的使用,使通讯的空间感增强,而零聚焦的深入则强化了时间的纵深感。比如,《横锁长江之战――葛洲坝截流纪实》采用零聚焦记录了36小时零23分横锁长江的过程,零聚焦在截流的现场移动,并且追溯长江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影响。整个截流的过程非常壮观,体现出时空的纵深感。

注 释:

①罗钢:《叙事学导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4~175页。

②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7页。

③④⑤[13]辛华:《新时期中国优秀通讯选》,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153~154页、第419~420页。

⑥⑦⑧[14]郭超人:《国内通讯选(1949~1999)》,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282页、第285页、第398页、第62l页。

人物通讯的特点篇5

2.通讯的特征容量大。较之消息,通讯可以反映更多、更具体的情况,把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更详尽,篇幅可以稍长。样式多。写法活。具体表现为结构的灵活多变、表达方式较消息更自由,语言形象生动。

应该指出的是,通讯以叙述、描写为主,很多通讯并非一律要直接体现“报道者”的意志,而应以客观为佳,故评论性并非通讯之特征。

3.通讯的类型按报道内容分,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按报道形式分,有访问记、专访、特写、大特写、新闻小故事、集纳、巡礼、侧记、记者来信等。

二、通讯的写作方法

1.通讯的主题写一则通讯,首先要确立主题。正确、深刻、新颖的新闻主题从哪里来?自然来自实践,来自作者对新闻事实及其所处时代的深入了解。

通讯的主题确立和提炼的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站到高处,作宏观分析。善于发掘新闻事实的内在本质,要站到高处,抓住其所包含的时代精神和普遍意义,将事实放在历史、现实和时代的背景上来观察、考查,做纵向和横向的宏观分析,显示其意义和价值。《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等作品,莫不如此。其次,走到低处,作微观比较。通讯主题的提炼不仅要“站到高处”,发掘事实中蕴涵的时代精神和内在本质,还要“走到低处”,作微观比较,将新闻事实和人物作具体细致的观察、考查和比较、分析,发现其特殊性、个性,找到其矛盾和差异。宏观就好比从飞机上看北京城,真是美丽、壮观极了,但仅此还不够,要写出其美和壮观之处,须得下飞机去游历一番。再次,变换角度,作多面透视。就是说在提炼主题时,宜多角度对事实进行观照,全面把握事实的本质特征,然后选择最佳角度来表现。

2.通讯的结构通讯的结构方式通常有三种:

纵式结构。即按单纯的时间发展顺序、事物发展的顺序(包括递进、因果等)、作者对所报道事物认识发展的顺序、采访过程的先后顺序等来安排层次。

横式结构。即按空间变换或事物性质的不同方面来安排层次。常见的有:空间并列式。如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今夜是除夕》即属此类。文章开篇之后,分别写了五个地方的人们做着日常工作的情况――在中央电视台:不笑的人们;在长途电话大楼:传递信息和问候;在红十字急救站:救护车紧急出动;在北线阁清洁管理站:“城市美容师”的话;在妇产医院:新的生命诞生了。性质并列式。即按新闻事实各个侧面之间的关系来安排材料。群相并列式。即按不同人物及其事迹组织材料。对比并列式。将正、反的人物或事件并列,从对比中见主题。

纵横结合式结构。即将纵式和横式结合起来。此结构多用于事件复杂而时间跨度大、空间跨度广的通讯,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等。

3.通讯的表达方式通讯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又不局限于此,亦可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方法。

通讯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有自己的个性,即:

叙述的具体性和直接性。通讯因较详细而深入地报道人物和事件,故而叙述的运用不如消息一般概括,事实的叙述宜具体、形象、生动。但又不宜过于铺张、不能松散凌乱、不宜多描述细节。

人物通讯的特点篇6

3。表达方式不同,消息多用叙述,而通讯在叙述的基础上,还要运用描写、议论、抒情手段。

4。结构不同,消息有固定的结构形式。通讯的结构与一般记叙文章相同,某本上按时间、逻辑及二者结合的顺序安排结构。

特点

1。现实性。通讯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新时代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经验,紧密配合当前形势,为现实中心工作服务。

2。形象性。通讯常采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要求对人对事进行较为具体形象的描写,人物要具有音容笑貌,事情要有始末情节,以此来感染读者。

3。评论性。通讯一般采取夹叙夹议的手法,直接揭示事件的思想意义,并评说是非,议论色彩较浓,常常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倾向和流露出作者的爱憎感情。

分类

1。人物通讯。人物通讯是以报道各方面的先进入物为主的通讯,以表现人物为中心,从不同角度反映人物的事迹和思想,有的写一人一生的,为人物全面立传的;有写一个人的一个或几个侧向的,集中反映人物的某一思想品质;也有写群像的。

2。事件通讯。事件通讯是以记写事件为中心,重点描绘社会生活中带倾向性和典型性的生动事件及具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它的特点是以记事为主,交代清楚事件的原委,从而表达某种思想。

3。工作通讯。工作通讯又称经验通讯,是以报道先进工作经验或某项工作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为主要内容的通讯。写工作通讯要有针对性,抓住当前带有普遍性的,又需要解决的问题。介绍经验要科学、有理论根据。经验要写得具体,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

4。概貌通讯。概貌通讯也叫风貌通讯、上题通讯、综合通讯。它是反映社会生活、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和现实中的建设成就为主的报道。这类通讯取材广泛,气势大,笔墨重,给人以完整深刻的印象。

写作

人物通讯的特点篇7

通讯和消息在格式要求上不一样,消息有固定的格式,通讯没有固定的格式,通讯结构与一般记叙文章相同,基本上按时间、逻辑二者结合的顺序安排结构。 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1.选材不同,通讯要选择含量较大的真实典型材料。而消息选材不受此限制。

2.详细不同,通讯内容表述比较复杂详尽,讲究场面和细节描写,而消息内容要求简单概括。

3.表达方式不同,通讯除叙述外,还要运用描写、议论、抒情手段;而消息多用叙述。

4.结构不同,通讯无固定格式,而消息却有严格要求。

综上所述,可以概括出通讯的特点:现实性、形象性、评论性。

通讯的运用范围:

根据通讯的特点,可以运用在四个方面,也就是通常所说通讯的分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和概貌通讯。

人物通讯是表现人物形象的,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事件通讯是重点描绘生活中带倾向性和典型性的生动事件及人们所关注的事情和问题;工作通讯是报道当前带有普遍意义的先进工作经验、工作成就或存在的问题;概貌通讯主要是反映一个单位、地区的某种气象、面貌。

写好通讯,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选好典型,确立主题;其次不论是人物通讯还是事件通讯,都要把人物写好;第三要安排好结构,常用结构一般有纵式、横式和纵横结合式三种,此处不作详细介绍。

【通讯稿参考范文】

温馨留蓝天 爱心在人间

陈太菊家人向西南航 空公司致谢

人物通讯的特点篇8

一个人的生存空间总是非常有限的,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这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求知心态。“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风貌通讯可以把外面的世界如何精彩,一一描绘给读者看。不管是国内题材还是国外题材,都不缺少读者。早在以后不久,就有不少影响深远的此类作品问世。瞿秋白的《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的《旅欧通信》,邹韬奋的《萍踪寄语》初集、二集、三集和《萍踪忆语》,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西线风云》等等,都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名篇。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介绍西方城乡面貌、生活状况、文化现状、风土名胜的风貌通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透视世界面貌的大门。反映国内各条战线的建设成就、发展变化、旅游风光的风貌通讯,也不断给我们展现生动的社会的和自然的情景画卷。

2.风貌通讯的特点

(1)题材广泛

风貌通讯涉及面非常宽广,举凡天文地理、自然风光、文化教育、社会生活、道德面貌、经济状况、历史遗迹、园林建筑、地方特产等等,都可以成为风貌通讯的报道对象。

(2)形式多样

风貌通讯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名目:见闻、侧记、巡礼、航讯、印象记、速写等等。从写法和体式上看,也是多种多样的,写景、状物、记人、述事,散文体、日记体、书简体,无不适用。

(3)环境为主

记叙文的写作,内容离不了人物、事件、环境三大要素。如果说人物通讯的核心是人物,事件通讯的核心是事件的话,风貌通讯的核心就是环境——不是表现社会环境就是表现自然环境;不是表现宏观的背景就是表现具体的场所。

3.风貌通讯的类型

(1)以着眼地域的不同划分

主要分为国内通讯和国外通讯两大类。

(2)以反映对象不同划分

可分为:

综合性报道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面貌的;

侧重报道某一方面的变化和某一项建设成就的;

侧重报道某一自然奇观和社会奇观的;

侧重报道名胜古迹及其今昔变化的;

侧重报道某地风土民情和精神面貌的;

侧重报道某一大型活动(如博览会)概况的。

(二)风貌通讯的写作

1.抓住特点写出特色

任何一个地方的面貌都是丰富多彩的,又都是富有自身特色的。风貌通讯要抓住报道对象最有特色的地方落笔,这样才能写出它的个性,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如《柿乡访柿》一文,只抓住柿子做文章,就把一个山区乡镇的面貌写活了。

2.运用对比烘托手法

风貌通讯重在反映报道对象的新面貌、新变化。新在那里?新只有在同旧的对比中才能显现出来。因而对比烘托是风貌通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如《春风吹绿花园口》,就用当年扒开花园口黄河大堤造成重大水灾和大面积黄泛区的历史,跟眼下花园口“一派江南风光”的现实形成对比,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思想。

3.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风貌通讯往往会涉及许多天文地理、历史典故、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可以说风貌通讯的一个重大功能就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它同时也是吸引读者的魅力来源之一。后面所附的《福冈:从历史走向明天》一文,就写进去不少有关西日本地区与中国进行文化交流的历史知识。

4.描写抒情讲究文采

风貌通讯是通讯中散文化色彩最突出的一种。这就是说,风貌通讯比起别的通讯形式来,要求有更多的文学性。风貌通讯的文学性,主要通过描写、抒情的方法来实现。描写主要是写景状物,要把景色、事物写活。抒情则是缘景生情、借景抒情,努力做到情景交融。

【 例 文 】

西安今冬御寒新景多

北风呼啸,瑞雪飘飘。地处内陆的古城西安今冬格外寒冷,街头出现了一幅幅各具风情的市民御寒图。

唐装小袄俏街头

伴随着摄氏零下五度的低温,各色鲜艳精致的唐装小袄在古城的街头竞相亮相:对襟式、斜襟式、改良式……玲珑的盘花纽、繁复的嵌缝、镶边,极具中国古典风韵,为冬日冷寂的城市,平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据了解,骤然升温的唐装热源自上海apec会议。许多精明的商家嗅觉灵敏,以最快的速度推出了大批唐装小袄,一炮而红。据一位时装屋的老板透露,他每天最少也要卖出一百多件,利润相当丰厚。

也有些兰心蕙质的女性自己设计,用纯棉唐装厚实的图案配以一袭长风衣,蕴藉着小院柴扉的聪慧,显得更有品位。

取暖方式花样多

多年来西安市民冬季取暖以烧煤为主,仅各式燃煤大锅炉便有数万台,每到冬季,烟囱林立,烟尘滚滚,污染严重。从今冬开始,西安市统一由热力公司集中供暖,市政府颁布“禁煤令”,许多市民自觉拆除了土暖气,享受起了集中供暖所带来的温馨、舒适和方便。

在商场、超市,电暖器的生意也很火暴,据西安开元购物商城的领班介绍,今年电暖器的价位又有下调,红外线、陶瓷片、充油式,品种繁多,最低仅售人民币一百元左右,所以很受市民的青睐,每天都能销出百十多台。

御寒图中有“另类”

天寒地冻,雨雪霏霏,一片肃杀颓败的冬日里,却见西安的许多街道、广场上姹紫嫣红,花木开得正艳。据悉这是西安市绿化部门首次引进的耐寒观赏花卉。

人物通讯的特点篇9

在实现立体仓库货物自动堆垛功能中,堆垛机是一个重要的组件。稳定可靠的堆垛机在货物堆放流程中可代替繁重的人力搬运,避免损坏物品。堆垛机控制系统通常采用PLC和单片机结合的方式集成。由于堆垛机的操作位置是随着货物的堆放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其通讯控制是在移动变化中进行的。

目前,堆垛机移动通讯解决方案通常有三种方式:红外线,滑触线,无线局域网。其中,红外线和滑轨方式都是比较传统的解决方案,都存在着许多不足;无线局域网技术是一个比较新的解决方案,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需要妥善解决信号覆盖的问题,才能保证系统通讯的可靠性。下面分别对这三种解决方案进行分析。

红外线通讯解决方案

在红外线通讯解决方案中,安装在移动的堆垛机上的堆垛机控制器(通常选用S7-300PLC)通过与其连接的红外线转换模块.将PROFIBUSDP信号转换成红外射线信号,与安装在轨道尽头固定的红外线转接模块通讯,各条轨道尽头的红外线转接模块通过一个串口集线器统一接入到调度工作站中。如图1所示:

红外线通讯解决方案评述:

1.通讯距离受限制:通常只有4米的通讯距离,有些大功率可以达到100米左右,但无法在已有的传输路径上采用放大或中继的方式延伸传输距离。

2.可靠性比较低:红外信号的穿透效果、衍射效果以及反射效果很差,致使两个红外转换模块间有任何障碍物就会发生通讯中断的情况,无法进行非直视数据传输。

3.系统扩展性能差:当立体仓库面积过大、弯道过多时,红外模块的数量会急剧增加,同样,串口的数量也会急剧增加。每增加一个红外转换模块,都必须在调度工作站上增加一个串口,从系统调试和整合来说都会带来比较大的困难。

4.红外射线通讯双方是非接触式的,数据传输带宽4M。

5.轨道发生弯转时有可能无法通讯,要通讯必须在弯转部位增加红外转接模块。

滑触线解决方案

滑轨解决方案是将安装在堆垛机上的控制器端的PROFIBUSDP通讯接口接入一个导轨放大器模块,导轨放大器上的通讯端子与滑触线上的滑动探刷相连,每个移动站作为一个PROFIBUSDP从站,固定接入导轨放大器模块作为PROFIBUSDP主站。整个系统的扩展通过增加从站的方式来实现,最多可扩展到32个从站。如图2所不:

滑触线解决方案评述:

1.系统维护成本高:由于移动通讯是通过硬件接触滑动来实现的,接触面的磨损变形等因素会导致接触不良,导致通讯中断,维护频率高。

2.滑轨的安装成本高:在整个系统中,导轨的投资比较大,而且由于移动通讯是通过硬件接触来实现的,对接触面的安装精度要求比较高才能保证通讯的可靠性。

3.对应用环境要求比较高:由于滑动接触面是在外的,粉尘、蒸汽都有可能导致接触不良的现象发生。

4.数据通讯双方是接触式通讯,通讯带宽在滑轨长为25米时为500Kbps,随着长度的延伸有效通讯速率在不断下降。

5.滑触线方式可实现轨道弯转时移动通讯。

SCALANCE W工业移动通讯解决方案

西门子SCALANCEWT业移动通讯解决方案属于无线以太网解决方案的一种。针对工业现场的需要,西门子对无线以太网设备硬件和软件加以改进开发出了SCALANCEW系列工业无线以太网产品。该系列产品可以在各种工业环境中使用,立体仓库堆垛机控制系统是SCALANCEW系列产品一个比较典型的应用环境。前面两种方案中提到不可靠的因素可以在SCALANCEW移动通讯解决方案中得到很好解决。

SCALANCEW同时遵循现有的4种国际通行的无线以太网标准,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兼容的标准有802.11a、802.11b、802.11g、802.1竹,可以使用2.4G和5G两个免授权射频频段。

SCALANCE W移动通讯解决方案(如图3所示)的组成可以分为三个子部分:无线接入点设备,Rcoax天馈线系统,客户端设备。下面分别介绍。

1.无线接入点

无线接入点设备用来辐射一个无线信号区域用于移动的无线客户端接入,它就像一个无线的基站一样。802.11标准使用的2.4G和5G的射频频段.在物理连接上像红外线一样是无线连接的,但要比红外射线在数据传输方面有更好的表现。它对某些障碍物具有一定的穿透性,在一个规则的物理空间内具有很好的反射效果,这样可以实现非直视数据传输,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高。

通常,无线接入点面对多个无线客户端通讯时,处于一种通讯资源被竞争利用的角色,这样系统就无法保证每个客户端通讯的确定性和实时性。SCALANCEW700系列接入点独有的iPCF功能,可以保证每个注册客户端有固定的通讯资源用于数据传输,从而保证了确定性和实时性,这也是其适用于工业环境的特性之一。

2.RCOAX天馈线系统(见图4)

红外线通讯的优点是通讯双方之间是非接触的,无磨损故障现象。但是,由于红外线无法非直视通讯,当轨道发生弯转时就无法通讯了。而滑触线却可以在轨道弯转处进行实时通讯。RCOAX天馈线就是这样一个综合了两者优点的馈线系统。

RCOAX馈线系统的主体是漏波电缆,它是借鉴了标准馈线传输信号损耗小的优点,以及2-5GHz信号的衍射特性而设计的一种线状天线,区别于通常的杆状或面状天线。在机构设计上遵循2.4G或5G的衍射原理,将特定的馈线等距离地开出一列漏波孔。射频信号通过漏波孔向外辐射。这种天线可以很好地规避障碍物的屏蔽作用,将射频信号随着电缆的铺设位置而向外延伸,单节最长可达200M的铺设距离。RCOAX馈线系统可以像滑触线一样随着轨道的弯转而铺设,也可以像红外线一样非接触无线通讯。

3.无线客户端

用来安装在移动的堆垛机上,将移动的控制器接入到无线接入点覆盖的无线网络中,达到移动设备通讯联网的目的。SCALANCEW系列客户端有两种,一种是将以太网接口的控制设备接入到无线以太网的模块,即W740系列产品;另一种是将标准的PROFIBUSDP从站设备接入到无线以太网的模块,即IWLAN/PBLINKPN IO,这个模块本身作为一个DP主站与DP从站以主从方式通讯,同时与上位系统以PROFINETIO方式通讯。

西门子SCALANCEW工业移动通讯解决方案评述:

人物通讯的特点篇10

2.通讯的特点

(1)严格的真实性。

(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强的时间性。

(4)描写的形象性。

3.通讯的写作

第一,主题要明确。有了明确的主题,取舍材料才有标准,起笔、过渡、高潮、结尾才有依据。

第二,材料要精当。按照主题思想的要求,去掂量材料、选取材料;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和最有吸引力的材料写进去。

第三,写作方法可灵活多样。除叙述外,可以采用描写、议论等写法,只要运用得当即可。

4.校园常见的通讯

(1)人物通讯

所谓人物通讯,就是以报道社会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它着重揭示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反映出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同时,也报道转变中的人物和某些有争议的人物。“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写作时切不可把先进人物写成从来没有过的大智大勇,十全十美,写人叙事力求言真意切,恰如其分。

(2)事件通讯

所谓事件通讯,就是报道典型的、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写事当然离不开事件有关的人,但它不像人物通讯那样着力刻划人,而是以事件为中心,在事件的总画面中,为了写好事来写人。它既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大的、振奋人心的典型事件和突出事件;也可以从某一新闻事件截取一个或若干个片断,进行细致详尽的描述,揭示事件的深刻含义;还可以是若干事件的综述。

例文:(1)

9月25日晚,我院计算机科学系“《系统理论》硕士点考研动员大会”在讲学厅208室召开。出席本次大会的系领导有系主任陈潮填教授和系副主任谢赞福教授。本次大会面向的对象主要是03级毕业生。

大会上,陈潮填教授就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发表了重要讲话:1、为什么考研;2、有没有资格考研;3、考什么;4、怎么考;5、考上研究生后学习什么内容;6、考上研究生后可以做什么工作;7、本学科点《系统理论》硕士考点的基本情况。其中,他也指出了本院考生在报考研究生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分析了目前我院学生与外校学生的差距与优势所在。陈潮填教授精彩详尽的报告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了在场毕业生,激起他们报考研究生的热情。

在讲座完毕后,陈潮填教授和谢赞福教授还就在场毕业生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详尽的回答。

暨本次动员大会,我院考研将于10月10日开始网上报名。相信经过本次动员大会,我院我系将回有更多的同学参加报考“《系统理论》硕士点”。

附:普通通讯稿三步走:

人物通讯的特点篇11

新闻无法离开人物。新闻就像影子一样难以与人分割。由于人们需要了解身边其他人的生活状态,以满足自己的窥探欲望,并需要从同类当中寻找思想和行动榜样,催生了读者对人物报道的需求。相较于无生命的事实,人的题材更易于唤醒读者的反应,引起关注和思考。同时人物报道更能经受时间的长久考验并能广泛传播,所以媒体都对人物报道厚爱三分。

受传统观念和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我国新闻界曾一度在极左的泥潭中挣扎,以违背客观规律为代价,臆造出许多脱离实际的“典型人物”,把人“塑造”成了“高、大、全”的“神”。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我国社会朝着价值多元化、结构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社会自主性相对大为增强,价值观念趋势明显多元化。时代的变迁促使受众和新闻媒体都在改变。一方面,随着传媒时代的来临,国内受众对于媒体不再陌生,自媒体也为其积极参与新闻报道提供了平台基础;另一方面,随着向市场经济的发展,媒体竞争更加激烈,媒体开始愈加关注受众群体的趣味和喜好,努力贴近受众,非典型人物报道日渐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角之一。作为始终涌动着改革创新的冲动,始终热情地为新生事物鼓与呼的精品报纸栏目,《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的人物通讯在激烈的历史变革中脱颖而出,它选取普通人“不普通”的命运和生存状态,并以此反映社会真善美及社会变迁,推动民主政治、法治社会、市场经济进程。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及其人物通讯

在《中国青年报》异彩纷呈的系列专栏专版中,《冰点》光辉耀眼。从1995年至今,从原来的冰点栏目专版到后来扩充的《冰点周刊》,新闻价值取向一以贯之,取得令业内瞩目的成就。1996年,“冰点”栏目获得“中央主要新闻媒介名专栏”称号;2003年,“冰点”被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评为第二届“中国新闻名牌栏目”。多年以来,《冰点周刊》的报道一直在中国青年报读者阅读调查中稳居阅读率前列,在全国新闻界中深受推崇。

在《冰点周刊》报道的这顶王冠上,人物通讯更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冰点周刊》报道中的人物通讯以“更多地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想法”为新闻报道方针,率先将“平凡人”、“平凡事”作为中央媒体新闻诉求的对象,以“普通人占这个世界的99%,只有赢得平凡,才能赢得世界”作为采写理念,闯出了一条以对“非典型人物”细腻、生动的描述为基点,全面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与变迁,讴歌真善美、抨击假丑恶的新路子。

《冰点周刊》非典型人物通讯的写作技巧

曾经的典型性报道中的人物,如同京剧中的脸谱,事迹往往被八股化,远离了人的本性,让人感到可敬但难以接近,也难以引发向其学习的动力思潮。而有些电台、都市报的一些人物报道中,则充斥着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情杀暴力的故事情节,部分创作者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在喧嚣躁动的世界继续释放恐慌焦虑,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这些人物通讯不是让受众阅读思考的,而是让读者厌烦或受刺激的。如何让人物真实地跃然于报道之中,又充分满足读者的阅读兴趣呢?

《冰点周刊》原主编李大同在《漫话冰点》一文中说:“一个专门刊登长篇报道的栏目,要做到使读者愿意读并持续读下去,有两个最重要的条件:一是选题得当,二是与所选题材相称的内容和最佳的表现手段。”这样的观点,对于人物通讯报道同样如此。经过多年的学习、思考和实践、总结,笔者认为,以下6点写作技巧有力强化了《冰点周刊》人物通讯的可读性、传播力,使其人物通讯具有了非常独特的魅力:

用精彩故事承载人物。普通的非典型人物的独特经历或遭遇能成为新闻,价值就在于故事的精彩。此外,记者不能自己跳出来描述一个人,比如这人怎么感人或险恶,如此会显得单薄而无说服力、感染力,要用人物自己的行为来举证,因为行为能真实而具体地表现出他的追求和内心,而有效反映人物性格的行为集合就是精彩的故事。此外,精彩故事也是判断被报道人物价值的标尺。选择或写作被报道人物的故事时,不能让读者一看标题就丧失阅读兴趣。

人物通讯的特点篇12

在2007年,双方将继续加强合作。新推出的可乐猪所依托的主要平台是《QQ宠物》和可口可乐iCoke社区,前者是腾讯公司自主研发运营的一款桌面休闲养成游戏,为用户提供虚拟宠物养成、宠物学习、宠物打工、宠物娱乐、宠物结婚等丰富的娱乐体验。自2005年6月推出以来,人气不断攀升,如今已经成为亿万网民耳熟能详的虚拟宠物代名词。

可乐猪“乐乐”是《QQ宠物》的新年大使。在这个平台上,它被定义了鲜明的个性与形象:呆头呆脑的可乐猪有一颗真诚友善的心,它总是相信,好东西应该和好朋友分享;但经常好心办坏事,让人哭笑不得。为了让可乐猪更加深入人心,除了普通的宠物喂养和玩耍设置,拥有“可乐猪”的用户,还可以免费玩游戏,购买特权物品如虚拟食品、日用品、玩具、交通工具和宠物炫等,甚至还可以免费领取新年大礼包。

腾讯和可口可乐采用以上种种手段,都是为了使代表产品的卡通形象能够深入人心。这种营销方式有几大好处:第一,主动下载“猪猪”的网友一般都是年轻人,也正是可口可乐的目标受众;第二,对于每一个成功下载的用户,几乎都是有效的广告投放;第三,成功下载后,“猪猪”将长期活跃在用户的桌面上;第四,这种方式避免了普通推广的厌恶心理,体验式营销让用户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品牌。

从针对性、到达率、有效性、持续性和接受度几方面指标度量,可乐猪及系列合作形式的退出,作为创新营销产品,能很好传递给用户高度的品牌认同,为客户带来持续的品牌推广价值。

契合点出众

可口可乐公司正在通过深入推行互联网营销,逐步扩大自身在中国年轻人群的市场,提升自身本地化、年轻化的品牌形象。而腾讯QQ宠物凭借火爆的人气,在中国的学生和年轻白领人群中有非常大的影响力,这为双方建立合作找到了很好的契合点。腾讯通过强势的线上资源进行推广,可口可乐整合线上线下资源进行宣传,可以最大程度实现资源互补,合作共赢。

这也正是双方长期以来合作的基础。在腾讯与可口可乐的多次成功合作中,一方面是两者在品牌调性有着高度的契合,都体现了激情与活力;另一方面,双方以娱乐化的方式来操作,可谓是对症下药,抓住了网络消费人群的敏感点。网络媒体和企业品牌营销推广的合作探索为双方带来了营销新体验。

创新营销 优秀平台

腾讯拥有全球最强势的IM,这恰恰是广告主与受众的最好沟通媒介。腾讯IM所拥有的5.7亿注册用户和全面业务布局,为腾讯网“门户+IM”模式发展提供了最佳原动力。其所打造成的极具黏度和延展性的网络社区,为其它业务扩张提供了有利的平台。

基于丰富的产品平台和创新的合作形式,多方面重拳出击、多种形式的相互配合,加上高渗透度的置入营销,腾讯与可口可乐合作,成为突破传统门户网络营销单一形式,探索未来发展方向的良好例子。作为平台的腾讯,也体现出了推广工具的多样化,独有的置入营销和体验营销特征,将品牌的营销和娱乐、惊喜捆绑在一起,迎合了广大网民尤其是年轻人的心理和行为习惯,能大大提高消费者对促销活动的参与热情,从而累积他们对品牌的印象和好感度,有意识地建立"品牌消费子集",进而影响到最终的产品购买。

因此,“可乐猪”项目的创新性和成功并非偶然。早在2006年,腾讯与可口可乐联手打造全新的3D互动在线生活――在可口可乐省略网站建立3D形象社区、推广明星代言人3D形象的活动就取得了非凡的成功。截止到当年6月7日,iCoke网站的单一访问人数已经超过37,000,000。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可口可乐的新春广告――刘翔和卡通人物"阿娇阿福"共同出演的新春回家篇的重要投放平台,腾讯在首页及各个频道投放了同主题的在线广告,该广告受到了QQ网民们的热烈追捧,总点击率达到442万,证明了腾讯网络广告的吸引力和互联网带给企业营销的崭新机遇。

人物通讯的特点篇13

事件通讯,是指以报道社会上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的通讯。其报道主体是事件,主要功能在于向读者展示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以及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并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向读者描述富有感染力的情节、细节,使读者获知事件真相的同时,也了解其背后的社会意义。

事件通讯的三个类型之一突发性事件通讯是指事先无法预知或没有预知而突然发生的事件。《万里跨国大追凶》这篇通讯便是典型的突发性事件通讯,它的写作背景是在中国公安部特派工作组与安哥拉警方联合摧毁了盘踞在安哥拉的犯罪团伙时,这个题材的重要性和新鲜性决定了其可以作为事件通讯进行写作的价值。这篇事件通讯《万里跨国大追凶》获得了第23届中国新闻奖,我们将借助对这篇通讯的评析从四个方面对事件通讯写作的特点进行探讨。

一、深刻的主题

事件通讯并不是只展现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即可,还需向读者揭示事情的前因后果和社会意义,因此需要提炼出一个深刻的主题。主题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将所有感性的材料串联起来并进行理性的升华,让人感受到精神的鼓舞和震撼。何谓好主题?一个是政治上正确,思想上积极健康。就是说,通讯主题应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时代精神,有利于安定团结,有利于改革开放,有利于发展经济,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社会进步。再一个是准确、鲜明。[1]现在有很多通讯写得平平庸庸,有个重要原因就是主题提炼得不深刻。《万里跨国大追凶》这篇通讯通过对特派工作组与安哥拉警方行动的叙述和描写,展现了一幅恢弘的追凶场景,读者读完能够感受到行动中的惊心动魄,也能够感受到人民警察的英勇无畏,这一主题在这篇通讯中很好的反映出来了,显得这篇通讯不再平凡。

二、强烈的现场感

对事件具有现场感的描述很能吸引读者,使读者被作者的文字带入到事件发生现场,实现“事件―记者―文字―读者”这一良好的转换。事件通讯的写作一般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和真实感,因此记者一般要求到事件发生的现场去采写材料,与相关人物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接触,来获知事件发生的真实细节和过程,并且通过当事人讲述的故事使其更加可信和真实。《万里跨国大追凶》这篇通讯中写道,“4时30分,罗安达圣保罗区一条小巷内,全副武装的安哥拉特警与中方观察员一拥而上,将涉嫌故意伤害的犯罪嫌疑人庄氏兄弟当场控制。城市另一角,本非噶区的一间被反锁的屋子里,同样涉嫌故意伤害的犯罪嫌疑人王某、张某被抓获,警方在其躲藏的屋子里搜查到大量犯罪证据。”这一部分的写作,现场感便很强,记者写出了警察是在何时何地如何抓捕罪犯的,而且细节也交代的很清楚,读者能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清晰的抓捕罪犯图,使读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典型的场景描写

典型场景是最能够体现事件通讯主题的部分,也是整个通讯的精华部分。采写事件通讯,必须选择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几个主要的场面、情节来写,写事件通讯的大忌,是不分主次,没有波澜起伏,把事件的过程如流水账式的平铺直叙。[2]事件通讯的写作一般不会面面俱到,而是会在交代事件发生全过程的同时,注意突出几个典型的精彩情节,如《万里跨国大追凶》中共有六个部分:案发、决策、出证、合作、行动、凯旋,这六个部分并没有对每个部分都进行详尽、生动的叙述、描写,而是对行动部分进行了详细的交代,写出了迅速、精确的抓捕行动开展的过程和结果,这部分也是读者最想看到的。

四、精彩的细节描写

细节是使写作生动的一大法宝,全过程的叙述虽然能使通讯详尽,但是通讯写得生动形象,还是要靠细节。通讯要具体地描述过程、情景,给人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真实感受,这就包括了各种描写(人物、景物、环境、过程)和叙述、说明、议论抒情、正面侧面、集中分散以及各种不违背生活真实的其它艺术手法的大量运用。《万里跨国大追凶》开篇对浙江金华人楼某遇害的细节写得很细致,“同往常一样驾驶着一辆红色三菱皮时卡车前往某工地运送材料。车辆行驶至一条偏僻的小路时,一辆黑色小轿车突然挡在前面。楼某还未做出反应,就被一名不明身份的匪徒用冲锋枪打死。”其中如红色三菱皮卡车、黑色小轿车、冲锋枪这些描写都显得生动形象,如同一个个电影镜头。

参考文献:

[1]杨锦章.事件通讯写作提要(上)[J].新闻知识,1996,(10).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