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实用13篇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篇1

阿拉伯语,被公认为世界上最难学的外语之一,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都主要集中在传授语言知识方面,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了相关的文化教学,从而出现部分学生在语言技能方面表现突出,却缺乏进行有效沟通交际的能力。究其原因,大多归结于缺乏对阿拉伯文化的深入了解。

由此,笔者拟通过结合目前阿拉伯语教学的实际,并借鉴其他外语语种教学中的优秀理论及研究成果,试着对阿拉伯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点探索。

一、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的定义现在学术界有很多,但是总结这些不同的定义可以得出其共通的部分,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对文化的解释: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上讲,文化是指包括语言、文学、艺术等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的总和。而语言的定义,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语言的解释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一定的系统。苏丹非洲国际大学阿拉伯语语言学院院长欧麦尔・素迪格教授在其专著中关于语言的特性时也说到:“语言是一种人类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的这种社会性使我们在教授语言的时候不该局限于教授语言结构规则本身,而且也应教授学生语言的社会使用规则,因为语言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

通过研究文化和语言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语言与文化之间有部分与整体的包含关系,也有形式与内容的制约关系。因为语言是人类思考和表达思想的工具,是人与人交际的工具,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切的文化知识都需要依靠语言来记载和流传,它是承载和反应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所以我们可以说语言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它是文化的载体,是反应文化的一面镜子。

2.阿拉伯语与阿拉伯文化的关系。千百年来,阿拉伯语记录着阿拉伯民族的历史文化,体现着阿拉伯民族的特点,见证阿拉伯民族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进步,阿拉伯语自身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一千多年前伊斯兰教出现以前的蒙昧时期,阿拉伯语(古莱希语)就被人们用来进行录、演说、赋诗、会谈等活动;至公元七世纪传播伊斯兰教,阿拉伯语成为了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和《圣训》的语言,变成了伊斯兰教的语言,这大大促进了阿拉伯语的传播和发展,提高了阿拉伯语的地位。在后来长达数世纪的历史进程中,无论阿拉伯地区的社会、政治格局如何改变,阿拉伯语虽受到过一些影响和干扰却始终保持着其活力与不可替代社会地位,纵使在西方殖民时期阿拉伯语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发展低潮期,阿拉伯语也未停止其向前发展的步伐。从而在今日发展成为全世界二十几个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的官方语言和全世界十几亿穆斯林的宗教语言,并与汉语、英语、法语、俄语和西班牙语一起成为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

阿拉伯语的发展和传播促进着阿拉伯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反之,阿拉伯文化的发展进步也同样丰富和促进着阿拉伯语。它记录着阿拉伯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发展和成就;保证着阿拉伯民族在宗教、历史、哲学、文学、历史等领域的文化遗产得以代代相传;促进着阿拉伯文化的延续、发展和传播。同时,阿拉伯文化方方面面的发展也对阿拉伯语的词汇、句法、语法等因素的产生衍变、使用规则及语境含义有着明显的影响。很多的阿拉伯语词语、语句及表达方式都体现着阿拉伯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民族情感、风土民情等社会文化因素。对此,笔者将在下文进行详细论述。

二、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和实践意义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而文化知识和文化适应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学外语的学生,如果不具备说该语言群体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是很难与该群体中的人进行顺利、有效的语言沟通的。因此,在目前国内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外语教学活动中,导入与所教授语言相应的有关文化内容是必需的。

在语言教学中适当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不但可以激起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促进其对语言的一些词汇、表达方式等语言因素的记忆和灵活使用,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为今后在某一特定文化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打基础。

在《高等学校阿拉伯语教学大纲》中也规定阿语教学应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指出培养学生具备以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是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交际能力是一种包括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办事和应变等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除此之外,大纲中还制订了《功能意念表》,列举了社交、表达方式、交流信息等15大项82分项功能和意念,以帮助培养学生的社会语言能力,让学生了解阿拉伯国家的社会文化,使他们能用得体的阿拉伯语进行交际。为了完成培养学生综合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结合目前国内阿拉伯语教学的重语言轻文化的实际情况,阿拉伯语言教学中导入文化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文化导入的主要内容

由于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外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内涵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然而究竟应该导入哪些文化内容,这对于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从事教学研究的学者们对于这一问题大致都有自己较为成熟的观点和理论。例如赵贤洲老师从语言教学的层次性和轻重缓急考虑将文化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束定芳老师则偏向于将文化导入内容分为词语文化和话语文化。陈光磊老师将文化分为语构文化、语义文化和语用文化。同时,上述这几种分类方式在详细内容的划分上也是互相交叉,互相联系,互相区别又互相补充的。如此,笔者仅从阿拉伯语教学的特点和中阿文化差异等相关方面出发,暂且主要借用陈光磊老师的文化划分理论兼结合其他学者的划分项目来对阿拉伯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内容进行一些论述。

1.语构文化。语构文化是指与语言结构相关的文化,指语言中词、词组、句子以及语段乃至篇章的构造所表现的文化特点。阿拉伯语的语言结构与中文的语言结构相差甚大,例如阿拉伯语以长句著称,有时一段数行的文字其实只是一个句子;而中文文字具有短小精悍,简单明了的特点。再如中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没有主语的句子,句子的含义仍然清晰明了;而阿语句子却必须保证其结构完整,语法正确,阿语动词在形式上一定得有主语,否则句子是不合理的。阿语中的形容词位于被形容词的后面;而中文中形容词一般位于被形容词的前面。汉语是意合的语言,注意意义上的链接;阿语是形合的语言,讲究词语之间的形式结合。

例:就算有你帮忙,打扫二十来间屋子,侍候二十多人的伙食,还要沏茶灌水,买东西送信,问问你自己,受得了受不了!

中文原文中的打扫,侍候,沏茶灌水,买东西送信等动词字面上皆没有主语,但是并不妨碍我们理解原文的意思,而在阿语表达中,则有必要补出这些动词的主语才能顺利的表达出中文的意思。

再如:

我以我同事的名义,感谢您在刚刚担任这个友好国家的外交部L这一崇高职务后便接受了我们的邀请。就在几天前,中国顺利、成功地完成了领导层更新,这无疑将会使中国得以实现其发展和现代化的宏伟计划,加强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这将加强中国在二十一世纪初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势下,维护国际安全与和平的地位与作用。

上述例文中,阿语通过使用状语、定于从句及介词短语等语法成分,使得整段话实际上就是一个结构十分严谨紧凑的长句子。而在翻译成中文之时,将句子合理地划分为数个短分句就显得十分必要。同时,由以上例句也可以看出阿语的形容词在被形容词之后,而中文的形容词位于被形容词之前的特点。

两种语言之间这种语言结构上明显的差异,并非语言形式差异而已,而是反映了两个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人重内涵,轻形式,重领悟、达意,而轻外在形式规整,所以中文句子间较少关联词语连接,主要靠语义联系。而阿拉伯人则比较重视外在逻辑推理和结构严密,因而阿语句子如同树干发枝散叶般,层层相连,环环相扣。

掌握两种语言间的这些差异,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转变观念态度,在遣词造句上避免以自己母语的特点和用法去生搬硬套,同时也有助于在两种语言间进行翻译、交际时,恰当、得体地处理两种语言模式。

2.语义文化。语义文化,即语言的语义系统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和所体现的文化精神。阿语教学中应注意的语义文化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一个民族文化有的事物与特有的概念在词汇及语义上的呈现。如阿语中的??????(吉哈德)一词,本意是奋斗、斗争、努力等意思,而该词出现在报刊、文献、资料里面的时候,大多数时候人们翻译为“圣战”,或者音译为“吉哈德”。而吉哈德一词属于伊斯兰教或穆斯林世界常用的宗教术语,在宗教经典《古兰经》中出现过多次,并被逊尼派认为是伊斯兰教五功之外的第六功。而随着如今世界恐怖活动的增多,有的甚至是打着吉哈德的旗号,所以现今有些不了解伊斯兰教或伊斯兰文化的人们通常会对此词产生误解,并把它与恐怖主义相关联。

再如:"???????"? "??????"? "?????"? "??????"? "?????"这几个词语,都是伊斯兰教所特有的词汇,它们分别指的是伊斯兰教的“念,礼,斋,课,朝”五大功修。

所以,教师在讲解这种阿语文化有的词的时候,应结合其文化背景含义将词语准确地教授给学生。

2)不同语言中指称意义或语面意义相同的词语在文化上可能有不同的内涵意义。如:阿语中????\???(羚羊)这个词,在表示动物时,中文和阿语在含义上对等的,可以互译的。但是羚羊这个单词在阿语常用来比喻青年男女漂亮、美丽、可爱,或用来赞美恋人;而在中文里羚羊却没有这层含义。因为羚羊是阿拉伯人常见的一种动物,它体态轻盈、动作灵敏、活泼矫捷,声音动听,而且身体曲线优美,两只大眼睛水汪汪的,所以生活在沙漠地区的阿拉伯人就会把自己的恋人比喻成这种可爱的动物。而如果学生不了解羚羊背后的含义,当阿拉伯人对他说他像羚羊的时候,他可能就没法知道对方是在赞美他而做出合适的反应。

这方面的实例还有很多,举不胜举,需要我们去挖掘与了解,而如果学生们不了解这层文化理解上的差别,在与阿拉伯人交流沟通时按照中国人的眼光和思维来说话、沟通,就会造成比较尴尬的局面。

3)词语在文化涵义上的不等值性。例如中文的周末与阿拉伯语的"????? ???????",这一组词在时间段上是有差别的。如今中国人眼中的周末主要是指星期六和星期日两天;而阿拉伯人的周末是指星期五和星期六两天。又如中文的早上好,与阿语的???? ?????,两组词中表示早上的两个词的时限也不相等。中文里的早上一般只限于一早,而阿语里的????这个词却可以指整个上午,所以只要未过中午十二点都可以说???? ?????。类似这样的词语文化含义不等值的情况在中阿两种语言当中数目不少,教学时都应该特别注意阐释其差异。

4)不同文化对同一对象所作的观念划分的差别在词汇及语义上的显示。例如中文和阿语中的一些亲属称谓名词,中文中的哥哥、弟弟,姐姐、妹妹按年龄大小来划分,而阿语中??即可以是哥哥,也可以是弟弟,???即可以是姐姐,也可以是妹妹;汉语中叔、伯、舅、姑、婶、姨等称谓明确清楚,一般不得混淆;而阿语中父亲的兄弟都称为??,而姐妹及兄弟媳妇等都称为???,母亲那边的兄弟姐妹,男性就称之为???,女性就称之为????。这也反映了中阿两个民族在宗族观念和族谱文化方面的差异。

5)体现一定文化内容的定型的习用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俗语、谚语、格言等以及一些习用语句。这些语句或短语,对于非母语学习者来说,也许字面意思能懂,但是其表达的内涵意义却可能无法理解,例如阿语中的"???? ??????"它除了是一个人名“哈提姆q塔依”之外,表示慷慨大方,为朋友、他人不惜倾家荡产的意思。而"????"这个人名也有比喻人自私、贪婪的含义。又如"??? ????"和"??? ???? ????"的字面意思分别是“阿尤布的耐力”和“带回了侯奈尼的一双鞋”,但实际上其内涵意义分别是“用来形容很大程度的忍耐、耐受”和“表示空手而归、一无所获”的意思。其中前者的典故源于伊斯兰教的先知阿尤布,他在倾家荡产、儿女夭亡、疾病缠身长期不愈的情况下,不但坚持、忍耐、在极度痛苦中对真主坚信不疑,而且从不抱怨,反而满意于真主的安排,后来人们皆以他那种极大的忍耐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为榜样。后者则出自于一个阿拉伯的故事:一个贝杜因人(游牧人)来到鞋匠侯奈尼的店铺里买鞋,讨价还价了很久最终也没买,鞋匠觉得很生气于是想到了一个法子嘲弄他一下,于是放了一只鞋在那个游牧人回部落的路上,然后又在后面不远处放了另一只鞋。当游牧人骑着满载货物的骆驼经过第一只鞋的时候,捡起鞋感叹只有一只鞋也没用处,于是便扔掉了鞋继续行进,过一会儿又看到了另一只鞋,于是跳下骆驼捡起鞋并往回跑去捡刚才丢掉的那只鞋好凑成一对儿。此时,在不远处观望这一切的侯奈尼便赶紧过来骑着骆驼走了,等到那个游牧人回来时发现骆驼已经没了,于是只好步行回到部落,人们发现他什么也没有而只带回了侯奈尼的一双鞋。于是后来这句话便用来表达一无所获,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含义。所以如若我们在教授这些充满文化含义的词语或表达之时,适当地引入相关的典故和文化背景,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记忆,而且能帮助学生正确地使用所学知识。

3.语用文化。与语用相关的文化,是指语言使用的文化规约,即把语言同社会情境和人际关系联系起来所应当遵守的规则。语言使用起来是灵活多变的,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语言恰当地使用,也可能会因为说话者的表情、声调、手势、和语气而产生不同的意思和效用,因此难以一一列出讨论。但从阿拉伯语教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就一些常见的语用方面的文化现象做一些论述如下:

1)问候语。见过阿拉伯人的人都会发现阿拉伯人见面时非常热情,而且会很有礼貌、很关切地问候对方及其家人等各方面的情况是否安好。而且他们的问候会主要围绕对方的健康、学业、工作、家人等方面进行。例如遇见学生会问:“??? ??????? ??? ???????”;如遇见朋友会问:“??? ??????? ?? ??? ????? ??? ??????”等等。在回答对方时阿拉伯人也会附加一些宗教性的语言,并非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地附加一些感谢真主,真主保佑一类的话语。例如:在问道"??? ?????" (情况如何?/你好吗?)时,对方往往会回答"????? ???? ????." (感谢真主,我很好)。再如:阿语中最常用的问候语“???? ?????”

(你好),其原意应该是“你来到了亲人们中间,来到了平安的平原,我的家就是你的栖身之所,我的饭菜就是你充饥之食,因为阿拉伯人多居沙漠,沙漠中环境恶劣,人烟稀少,在沙漠中遇见一个人或人家,就会觉得像亲友一样,更有安全平安的感觉。”

2)称呼用语。阿拉伯人最常用的称呼是人们自己的名字;其次也可以用一些通用的称呼语,例如兄弟“??”(天下穆斯林皆兄弟),朋友“????”,先生“???”,女士“????”,先生“?????”等;或者称呼对方的职业,如?????“教授”,?????“医生”,?????“工程师”等;也可以用对方的职务或头衔来作称呼语,而且习惯在职务和头衔的前面加一个特定的敬称或尊称,例如国王“???”前面要加?????(陛下),总统或主席“????”前要加?????(阁下),亲王、王子“????”前面要加???(殿下)等;称呼用语不但能表达说话双方的社会关系,表达一定的敬意,还能反应一定的社会规范和社交习俗。在不同的语境和语调中,称呼语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所以我们在使用时应充分考虑这些文化因素,特别是那些与自身文化不同的文化特点,以期达到有效的交际。

3)祝愿用语。阿拉伯人在大多数情况下表达祝愿离不开真主。例如祝病人康复会说:“???? ?????!”(愿真主使你康复);祝对方获得成功地时候会说:“???? ??????!”(愿真主佑你成功);又如阿拉伯人在提到先知时都会说“???? ???? ???? ?????!”(愿真主赐福于他,并使他平安);提到已逝之人的时候会说“???? ????”(愿真主怜悯他)。在阿拉伯人的心目中,真主是万能的、无所不知的、是主宰一切的,所以在表达祝愿时,常常会借用真主的怜悯、佑助、喜悦、满意、宽容等特点来表达祝愿。这些祝愿语代表着阿拉伯人内心对世事的感悟,对美好的向往,对他人的关怀,对真主的敬畏;体现着阿拉伯世界独特的文化背景与人文特点。

4)委婉用语。在中文和阿拉伯文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委婉语,出于避讳或礼貌等原因,在某些场合不直接陈述某个事物,而是采用其他词语或说法等来曲折委婉地表达出来,例如两个民族对于“死”的说法都习惯用委婉语来表达。在中文里,一般情况下不会直接用“死”这个字眼,而会用其他如“逝世、归西、辞世、上天堂、香消玉殒(对年轻漂亮女性)、驾崩(对帝王)、夭折(对未成年小孩)、圆寂(对出家人)”等词语来委婉表达死这个事实;同样,在阿语里面对此也有多种委婉表达,例如:????? (逝世),??????(牺牲),????? ??? ?????? ?????(到了另一个世界),????? ??? ???? ????(归真),??? ????? ?? ???????(在事故中丧命),???? ??????(辞世),??? ??? ?????? (了却生命)等等。

这些委婉语在中文和阿拉伯语乃至世界任一语言当中都大量存在,这反映了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在特定的场合,说恰当的语言,做出适当的行为,避免唐突冒昧和不礼貌的情况发生。而当我们不了解对方的生活习俗以及禁忌避讳等社会文化内容的时候,就不免在交际中发生唐突不愉快的情况。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对适当引入有关委婉语使用等方面社会文化知识,培养学生以恰当的方式和恰当的言语进行交际行为。

除了以上列出的用语情境之外,中文和阿拉伯语之间还存在一些其他在语用方面的差异,例如语言使用的性别差异、祈使命令的使用、起誓句的用法、身势语内涵的异同等,在这里我就一一赘述,但也值得我们去探究和了解。

四、教学中文化导入的主要方式

讨论了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和重要内容之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导入的问题。其方式因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的不同而不同,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及学生情况合理规划安排,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为主要目的。其他语种的学者们对于文化导入的方式也进行过一些研究,得出过一些原则及方法,但有些过于理论化不利于实施,有些适合其他语种的教学却未必适合阿拉伯语教学,因此笔者将联系阿拉伯语目前教学情况从可行性角度提出以下建议:

1.注意文化内容的实用性。建议导入一些与语言内容、交流联系相关的具有实际意义的内容,使语言与文化相互促进、相互感染、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良性循环;避免灌输一些空洞乏味的抽象概念和长篇理论,致使学生因难以理解而对该文化产生冷漠、厌恶情绪,从而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

2.文化教学也应该结合语言教学,由浅入深,从简到难。应切实结合学生的语言水平进行适当的文化传授,不应忽视学生的接受水平而笼统地导入文化因素。例如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才学完语音和字母,就给他们讲解伊斯兰教教法的流派分析,这对于学生没有铺垫,没有预先了解,无疑跟听天书一般。

3.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程虽必要,但也不应与语言教学完全分离。文化课上学文化,语言课上学语言,这样可能会导致学生无法把语言现象与文化知识联系起来,无法起到培养语言综合交际能力的作用。特别是阿拉伯语很多词汇本身就体现或代表着一种文化特点,与其让学生对阿语的词汇、句型进行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还不如告诉学生这个词为什么表达这个意思,这个句型为什么这么表达,这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加深印象,也有利于学生对于词汇、句型的正确、灵活使用。

4.注重文化异同,进行比较教学。通过对两种语言现象文化内涵的比较,更能够加深学生的正确理解,培养学生的语言和文化敏感性,有助于其根据特定的场景和语境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恰当的切换,避免错误套用母语文化。

5.结合网络及多媒体,适当采用场景模拟教学。通过多媒体的教学,让学生对某些文化现象有一个直接的感官接触,并辅以场景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该方面的交际实践。当然这是在现实场景无法实现的前提下才进行课堂内模拟。因为目前国内学习阿拉伯语很多情况下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去现实社会中实践锻炼,由此,我们只能在课堂的有限形式下尽可能地让学生去实践、去锻炼、去提升。

五、结语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问题,各个语种的教师、学者都在试图从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角度来深入研究此问题,并加以实践,取得了不少优秀的成果。笔者也试图结合自己教学经验,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为阿拉伯语教学里的文化导入进行一点肤浅的探索,以期引起阿拉伯语教学界的各位前辈及同事对该课题的关注和重视;但由于笔者水平的限制,文中不免会出现一些不当之处,还望指正。

参考文献:

[1]陈光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3).

[2]束定芳.语言与文化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J].外语界,1996(1).

[3]赵贤洲.文化差异与文化导入论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 (1).

[4]毕继万.跨文化交际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1).

[5]周烈,蒋传瑛.阿拉伯语与阿拉伯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12.

[6]高媛媛.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文化习得[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5.

[7]王建平.语言习得与文化习得[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

[8]徐春英.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外语教学[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

[9]罗林.阿拉伯语方位词教学的文化导入[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5.

[10]顾坚.阿语阅读课教学的文化导入[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5.

[11]王爽.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长春大学学报,2006. 6.

[12]阿拉伯语教学大纲研订组.高等学校阿拉伯语教学大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篇2

作为学习第二语言的人来说,单纯学习语言的内部结构、句型特点、词义表达以及语法规则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全面了解语言对象国的文化,让学生在学到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一 语言教学与文化的关系

世界各民族语言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一种语言的产生、发展与一个民族发展的历史密切相关。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各民族文化的特点,往往在语言中体现出来。汉语和阿拉伯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中都凝结着汉阿两民族的历史与文化。① 在与阿拉伯人交往中,我们时常遇到对因其社会、宗教、习俗等文化背景理解欠缺而引起的语言障碍问题,因此,在进行阿拉伯语教学时,教师在讲授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该国的文化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阿拉伯语课堂的教学时,要注意准确教授该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阿拉伯语专业知识,而且能强化学生的专业文化修养。

二 文化差异对阿拉伯语教学的影响

中国与阿拉伯世界都是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但由于两种文化产生的基础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产生文化方面的障碍或失误,多半是由于两种语言中文化内涵的差异造成的,这也使得人们在思想、信仰和习俗上都存在程度不一的差异。吕叔湘先生说:“英语的语法跟汉语语法比较,有很多地方不一样。当然,相同的地方也不少,不过那些地方不用特别注意,因为不会出现问题,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地方。”②吕先生所提出的观点,也同样适用于学习阿拉伯语,适用于阿拉伯语的教学。如果教学中缺少对阿拉伯文化知识的渗入,这就会制约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和发挥。如学生碰到某些带有文化因素的表达时,作为从事第二外语教学的教师要对所教授语言的文化有较好的了解与认识,不能以其是阿拉伯民族的语言习惯而敷衍了事,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该语言,必须为学生详细讲解其文化理论依据,从而使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能更加灵活、准确地掌握该语言。

三 课堂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方法

1.课堂教学中比较中阿文化差异

阿拉伯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先将阿拉伯世界的基本文化背景介绍给学生,增强学生对阿拉伯语文化的感悟力,尽可能让其摆脱母语文化的干扰。如有的学生在初学阿拉伯语时会有种困惑,为何老师给自己取一个意思为“右手、右边”的名字,在中国罕有人会起这种含义或是带这一汉子的名字。那是因为,阿拉伯人以右为尊,在阿拉伯国家,用左手递食物或是送礼物会被认为是不敬之举;而且,在阿拉伯语中“右手、右边”一词的词根有“幸运”的含义。又如:阿拉伯人有一种问候语是:你好(Asslamu alaikumu)!意思是:“愿和平降临在你们的身上”。伊斯兰法学典籍中对使用这句问候语有较为详细的说明和界定,在不洁净的地方(如厕所等)、面对犹太教徒等不使用这种问候语。再如阿拉伯人在交际中有时把自己的主体地位淡化,把个人视为真主的奴仆,而以真主的名义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如看望病人时,虽然他们也说“祝你早日痊愈”,但用得最多的是“真主使你康复”,“如蒙主愿,早日康复”。因为在穆斯林看来,病人痊愈与否,不在于个人的祝愿,而全在于真主的意志。③因此,我们在与阿拉伯人交往时,了解中阿文化存在的差异,有利于避免交际过程中出现尴尬。

2.营造良好的跨文化氛围

在阿拉伯语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植入情景模拟模块,鼓励学生大胆用所学知识进行情景模拟表演。同时,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图片、电影、课件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此外,通过开展诸如阿拉伯语角、阿拉伯文化知识讲座等校园活动的方式,邀请阿拉伯外教以及阿拉伯友人共同参与,谈谈在中国的心得体会以及其在阿拉伯文化背景下所体会与中国文化的异同,寓教于乐,让学生对阿拉伯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以及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同时提高对阿拉伯语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利用图书馆、电视、网络、广播等媒介了解阿拉伯世界文化。通过阅读阿拉伯文学作品、报刊、杂志,观看阿拉伯国家的电影、电视剧、文艺节目,收听阿拉伯广播节目等方式,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拓宽了知识领域;既了解了阿拉伯世界、感悟阿拉伯文化,又提高了阿拉伯语听力能力,同时增强了阿拉伯语语感。

4.教师的自我提升

阿拉伯语是我国“零起点”教学的专业之一,同时阿拉伯语又是一门世界公认较难掌握的语言,对于初学者来说,一开始不打好语言基础,没有培养起对阿拉伯语浓厚的学习兴趣,将很难坚持并学好该种语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一头雾水、枯燥乏味,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阿拉伯语教师不仅要掌握阿拉伯语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还需要教师有着对阿拉伯语以及阿拉伯文化的热爱以及丰富、全面的了解,达到在每一个知识点上,既能讲明其用法,又能解释出其文化背景,这样可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点,又提高了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为此,教师在重视语言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对所教语言文化的了解。

四 结束语

总之,阿拉伯语教学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必须加强语言文化的阐释,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为此,教师在进行阿拉伯语教学中,在注重阿拉伯语语法知识传授的同时,还要注意对阿拉伯语国家的历史、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阿拉伯人的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渗透。

注 释

①③朱立才.汉语阿拉伯语语言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11、70

②吕叔湘.通过对比研究语法,1977年5月5日在北京语言学院的演讲。

参考文献

[1]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纳忠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篇3

一、阿拉伯语语法的基本含义概述

阿拉伯语语法的基本含义大体上主要有两种:①阿拉伯语语法的结构规律本身,也就是说阿拉伯语语法的事实。另外,由于阿拉伯语语法学研究者对其进行研究时的角度不同、理解不同以及分析不同等多种因素,充分说明阿拉伯语语法是存在一定分歧的,但阿拉伯语语法自身却没有什么分歧。②另外,阿拉伯语语法是指阿拉伯语的语法学。主要是在科学性的前提下,对阿拉伯语语法的结构进行分析与研究工作等。此外,其也是一种对阿拉伯语语法进行客观描写的一种体系。

除此之外,阿拉伯语的语法基本上有阿拉伯语词法与句法两大部分。①阿拉伯语词法是由词构成、词变化以及词的分类及规律等内容组成的。②阿拉伯语句法是由部分短语与句子等不同的语法单位所构成的,具有一定的变化性。现有的阿拉伯语语法均是在此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

二、阿拉伯语语法的主要发音

总所周知,阿拉伯国家人是最善于思想感情表达的,其中有很多文学著作都可以显示出来,例如,《一千零一夜》,想必大家都看过吧。其实这部著作是口头的一种文学,后来经过多个文学人士进行加工才成为现在的文学著作的。除此之外,学习过阿拉伯语的人们都知道,在拉伯语国家有很多关于此方面的著作,举个简单的例子,著名的《阿拉伯人之舌》就是一部被阿拉伯国家称之为词典的一部著作。给人们带去无限的知识和学习领域等。除此之外,阿拉伯语是没有原音字母的,它的原音字母主要是辅音字母作辅助的,、一定程度上讲,也只有这种方法才能够将原音字母的作用展现出来。

另外。阿拉伯语其实还是一种具有活力性的语言,不仅如此,其还赋予人们一种感动。由此可见,学习阿拉伯语十分必要,而空腔学习是学习阿拉伯语的重要前提,以此类推,进行语法空腔学习是掌握阿拉伯语的必备条件之一。并且阿拉伯语的辅音音位主要包括唇音(舌尖音、齿间音以及小舌音等多种内容),除此之外,还有塞音清 、塞音浊、擦音清以及鼻等等。

除上述的情况之外,阿拉伯文字其实就是由闪族西支音节文字所发展而来的一种音位文字,另外,阿拉伯语一共有28个字母(辅音),且在这28个辅音字母当中有3个字母在起辅音作用的同时还具有元音作用。由此可见,在阿拉伯语当中是没有特定的元音字母的,因此,在部分字母起元音字母作用的同时,必须采用相应的字符在其上、下方没有专门作为元音用的字母进行标注。一般情况下,这些标注的符号是可以省略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在这28个阿拉伯语字母当中,它们的发音部位不仅仅有动感,同时还还具有响亮的声音。大体上,阿拉伯语音的特点主要有:第一,喉音与顶音字音比较多。第二,有长音与短音之区别。第三,具有一定有的叠音现象出现。第四,不相同的冠词读法等。在整个过程中,最需要注意是六个喉音字母。除此之外,部分带有“哨”、“嘶”等音的字母在进行发音时,舌头会在空腔内进行不停的弹动,从而发出悦耳动听的发音节奏等。直至目前,很多阿拉伯国家的人通常用此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之情等。

三、阿拉伯语语法结构的独特规则

根据相关调查分析发现,阿拉伯语语法的构词十分独特,并具有一定的规则性。例如,阿拉伯语当总的任何一个词汇均与其内部的词根具有相当紧密的关系,同时与派生关系的曲折变化也具有内在联系等。一般情况下,由一个词根便可以派生出许多不同时态的动词与名词,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名词所表达的含义均不相同。此外,阿拉伯语语法一般是由若干辅音想结合而成词根,再向其中进行不同元音字母的填充。从而形成相应的派生词,并且它们的概念均不相同。

另外,阿拉伯语语法书写一般是由读者自己所填写的,同时其书写的体系完全不用表示元音。阿拉伯语语法词法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的构成、词的分类、词的性质以及其变化的规律等等;除此之外,其句法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句子的结构、句子的类型、句子的特点等不同语法内容。阿拉伯语语法当中的实词是由格的主要形式进行充分表现的,此外,阿拉伯语语法的语序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其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其修饰词语必须放在被修饰语的后面等。

总体上讲,阿拉伯语的字母本身具有上浮、下浮以及中线等独特性的一种结构,其可塑性十分强。若要将这些字母运用到书法艺术之的效果是其他语言无法比拟的。另外,阿拉伯语法的书法艺术其实就是阿拉伯民族的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具有十分强的感染力和享受力。这些显著的特性在阿拉伯国家的著作中是不难见到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阿拉伯语语法与其发音在阿拉伯语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对阿拉伯语的学习,正确书写,并且在其基础之上进行书法艺术,以此提高人们的情操等,为阿拉伯语的流传打下坚固的基础等。

参考文献:

[1].阿拉伯语语法学习[J].《阿拉伯世界》.2011,(2):158-160.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篇4

一、阿拉伯语视听课的教学现状及问题

在全国开设了阿拉伯语专业的30余所高校中均开设了这门课,但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各具特色,无材,各校学生听力水平也参差不齐。由于受到课程安排、课时分配、学习环境等制约,阿拉伯语视听课的教学表现出以下特征。

1.教学内容不丰富不新颖

近几年来虽然开设阿拉伯语专业的院校不断增加,但阿语专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却是滞后的,尤其体现在专业教材、资料的建设上。目前比较普遍使用的教材只有北大出版社的《阿拉伯语基础听力教程》(2009)和外教社出版的《阿拉伯语听说教程》(1993)。这两套教材有些内容(如新闻时事)已经严重过时,有些远离真实语言运用,语速过慢,音调夸张,缺乏口语特征。部分高校使用阿拉伯语原版教材??????? ??? ????(你手中的阿拉伯语),这套教材由沙特教育部制定和编写,针对母语非阿拉伯语的学习者,内容从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交际到阿拉伯人的文化、风俗、国情等,但宗教性较强,有些内容不适合用于教学。语言是用来交流的,随着社会的进步语言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的,因此视听材料不能拘泥于单一陈旧的课本教材,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新出现的视听资源并加以分类整合,形成更丰富、更新颖的教学资源库。

2.教学模式的改革没有落到实处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的发展,阿拉伯语的教学手段也有所更新,原本的阿拉伯语听力课改为了视听课,但并没有真正地改头换面,在教学中仍由教师主导,采取单一的三部曲“放录音或视频――讲解疑难词句――提问回答”的教学模式,“教”仍占主导地位,而学生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处于被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听力潜能的发展。对于电影、广播节目等的处理,没有经过精心设计,如一节课放整部影片和整段节目,只是让学生看和听而没有训练和反馈,实则是无意义的形式化“创新”。

3.教学环境沉闷

阿拉伯语视听课的教学一般在语音室内进行,长期在典型的语音室内接受听力训练,学生一直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缺乏自信,过于焦虑,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进行交际的欲望受到抑制。且每次2课时90分钟的长时间听力,容易使人疲劳、走神,影响教学效果。

总体而言,当前阿拉伯语视听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模式的单一、机械、枯燥,听说脱节、视听资源陈旧、课堂互动性差、多媒体设备利用不佳等。针对这些问题,在我校阿拉伯语视听课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改革探索。

二、阿拉伯语视听课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及实践

对于阿拉伯语视听课教学模式的改革,笔者的思路是以培养学生实际听说能力为目标,努力营造真实的交际环境。改革的方向:一是丰富教材内容和教学资源,引进国外教材、搜集整合网络视听资源;二是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各类课堂活动进行听说能力的训练;三是改变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训练与反馈,实现视听说三者的有机结合;四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课外活动以弥补视听课在课时上的不足。以此思路为指导,进行了以下视听课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

1.建设多元化的视听资源库

以现有教材为基础,大量搜集网络资源,如前方记者报道的CCTV-ARABIC、半岛、联合国网站新闻及片长10分钟左右的多主题视频材料,引进阿拉伯语影视、动画等辅听材料,并搜集阿拉伯语广播、视频网站,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形成“视听说”结合的教学模式

实现从传统的只听不说或多听少说的模式向听说结合模式的转换。例如,截取一段5分钟的视频,让学生观看2-3遍后复述内容。与传统模式相比,听完后的复述和模仿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更能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加强学生的注意力,也给了学生展示自己听说能力的空间。又如,在听说训练中使用影子跟读法,使学生通过模仿和学习逐渐适应阿语发音以及一些特殊的语音现象和朗读习惯。

3.注重文化导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讲授有关民族的文化生活情况绝不仅仅是语言课的附加成分,不是与教学总目标全然无关的事情,而是语言学习各个阶段不可缺少的部分,不能因时间有无或方便与否来决定取舍。不懂文化规则和模式,就不可能真正学会语言。[1]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熟悉的内容能更容易听懂和理解,但对于生疏的内容尽管单词都学过却很难理解。因此,笔者在视听课的教学中注重给学生介绍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人生活习俗、评述阿拉伯国家的热点时政,帮助学生理解与汉语不同的阿拉伯语语言使用特点,使习惯于中文思维方式的学生具备基本的文化差异敏感性,以便迅速正确理解阿拉伯语会话和语篇。例如,在使用影片“阿布拉曰长”进行教学时,要求学生课前搜索观看电影相关信息,上课放映前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影片中的方言和特殊用语处稍作停顿,加以解释。最后,选取一些片段让学生反复听和分组进行模仿,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亲切地体会到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联,加强对语言的听力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又如,讲到西奈半岛时,要求学生课前做好相关预习,在课前先用5-10分钟提几个相关问题,与学生共同回答使学生对西奈半岛有总体、大致了解。再听录音,学生就有了一定的相关背景知识,更好地听懂语段大意。

4.发展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通常被称为“课外活动”,是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将其称为第二课堂,是相对于第一课堂的教学而言。“课外活动”首次在美国大学中出现,是以文学社团的形式起源于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之后,课外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包括社团、学生会、焦点活动、联谊活动、电影俱乐部、读书俱乐部等。大学的外语第二课堂形式通常有外语角、组织学生观看外语原版电影、收看电视节目、组织学科竞赛等。基于这一教学理念,笔者为阿拉伯语视听课的第二课堂设计了一些活动。首先,是每学期都进行的文化演习周,这是我校较有特色的一项活动,安排的与视听课相关的活动包括中阿影视配音比赛、阿拉伯语歌曲演唱、阿拉伯语猜词游戏、共同观赏阿拉伯电影等。这些活动起初反应并不热烈,但坚持每学期进行后,教师和学生都更加有经验和热情,学生分组由各老师进行指导后,对自己的作品更加有信心,也更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其次,是给学生提供一些课外任务,如给一段新闻要求他们反复观看,模拟播报表演;又如在外教指导下进行杭州知名景点介绍的视频拍摄,并加入中阿对照字幕,最后所有同学集中一起观看每组的视频作品,互相点评。此外,还开设了阿拉伯语广播,内容主要是新闻、诗歌、小故事等。

这些活动是学生自愿参加的,教师不会给学生记录学分。但是,由于活动的趣味性使大多数学生都积极参与,在娱乐的同时获取知识、得到语言技能的训练。

三、阿拉伯语视听课教学改革中遇到的挑战及思考

在对阿拉伯语视听课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当然也遇到许多问题。

第一,目前阿拉伯语的学习资源在国内仍然极少,虽然引进了许多阿拉伯语图书,但对于阿拉伯电影、音频等音像教学资源的获取还是较困难,只能通过教师或留学生从国外带回。同时,网络上可用的阿拉伯语视听资源也是凤毛麟角。但相信随着中阿友好合作关系的不断推进,这一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第二,英语自主学习的软件很多,如同声传译的训练软件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十分有益。而阿拉伯语的学习软件非常少,只有电子词典和一些手机APP,比较有特色的是新近开发的互动式电子教科书,这种电子教科书可以在IPAD和手机上使用,包括文字、图片、多图画廊、声音、视频、3D对象以及互动式组件等集成在同一页面中,使学生的看书体验有了很大提升。[3]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希望以后能多开发同类型的阿拉伯语学习软件供学习自主学习。

第三,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视听课的重视度都不够。虽然它是一门必修课,但许多学生还是认为只有阿拉伯语基础课才是“主课”,而视听、阅读等课程都被视为“副课”。虽然,建设和发展第二课堂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视听课在课时上的缺失,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度和自主学习的意识才是更加重要的。语言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是通过后天习得的,就像初生的婴儿般,人对于语言的第一感触应该是听和说。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是先听说后读写,但国内的教学常常与之相反。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更加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重视视听课的教学,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视听课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并提升学生实际交际中的语言应用能力,满足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朵宸颉.阿拉伯语基础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才智,2014(30).

[2]冯智文.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调查研究[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2.03.

[3]田嵩,魏启荣.互动式电子教科书在课程学习中的应用与评价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4.01.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篇5

“语言”是社交、营商活动的“工具”,是有关双方沟通的“桥梁”。目前全球处在一个“多语种+”的时代,互联网已成为语言需求变化的助推器。国外语言学家发现,互联网所带来的进程并非是语言单一和集中化的过程,相反是个多样化的进程。商界对未来语言的需求,将从欧美转向亚洲和中东。步入“互联网+”时代后,虽然英语目前仍是通用语言,但互联网给用户提供了多样语言的选择。生活在世界不同地方、说着不同语言的人开始借助信息工具进行交流,网络上发展最快的语言从高到低依次为阿拉伯语、汉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和法语。

我国众多的企业在深化改革开放政策下,走出国门。国外实践证明,企业最需要的是既懂当地语言,又通晓当地人文风俗及法律的复合型人才,即中国企业在当地投资、经营遇到麻烦时,能为中方利益提供咨询服务和法律保障的专门人才。应该说,致力于整合现有学科资源,培养非通用语种在国际传媒、国际事务、国际法律、国际贸易和金融等领域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高校的当务之急。

阿拉伯国家有22个,集中在中东地区,即亚非欧三大洲的结合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历来是大国争夺的地区。阿拉伯国家均为伊斯兰教国家,同属阿拉伯民族,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信仰基督教和犹太教的也大有人在。就阿拉伯语而言,在这些国家中有15个国家(西亚12国及北非的埃及、苏丹、利比亚)的官方及民间用语为阿拉伯语;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吉布提、索马里和科摩罗7国历史上常年被法国占领,这些国家至今均以法语为主,其中前4个国家民间用语也是阿拉伯语,其余国家基本与阿拉伯语无缘。有资料显示,从世界上使用阿拉伯语的人口而言(约有3亿左右),阿拉伯语排在全球第5位。

二、中阿关系

阿拉伯国家与我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友好关系。远在千年前中国就打开了陆上丝绸之路和6百多年前的海上丝绸之路,通过“两路“加强了中阿双方的了解与贸易往来。随后双方均受外来势力的入侵,成为殖民地,双方往来基本终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阿双边关系得以恢复和逐渐加强,埃及、叙利亚和也门三国在阿拉伯国家中最早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我国在最困难的建国初期,对阿拉伯国家提供无私的经济援助,如中国援外医疗队长期工作在阿拉伯各国艰苦地区,救死扶伤,给阿拉伯人民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于此同时,我国在遇到经济困难、部分地区遭受自然灾害时,科威特、沙特等阿拉伯国家也毫不犹豫地向我国提供资金和物质援助。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国民经济不断改观,中阿双方经贸往来越发频繁,双边贸易在互通有无、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快速发展,由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10几亿美元,发展到2015年的3500亿美元。目前,阿拉伯国家已成为我国在国际上的第七大贸易伙伴,中国已成为阿拉伯世界第二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是其中9个阿拉伯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此外,中东地区是我国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全球重要地区之一,我国许多经贸企业走出国门,在阿拉伯国家投资建厂、办企业,劳务承包业务、经济技术合作项目也逐年增多。中阿双边经贸关系一直在健康发展。

三、语言现状

中阿双方长期的友好关系和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施,对阿拉伯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为应对阿拉伯语人才的需求,国内开设阿拉伯语专业的高等院校已由过去屈指可数的几所发展到现在的37所(仅为在教育部注册的高等院校),其中更多的是民办高校。

学过阿拉伯语的人都知道,阿拉伯语是世界上最难掌握的一门语言,在国内小语种圈里有种说法:“学韩语三天!日语三月!!法语三年!!!俄语三十年!!!!阿语三百年!!!!!”。这都是学习小语种学生相互调侃之言,虽没有半点科学证据且非常明显的夸张,但从一定角度反映了学好阿拉伯语的难度之高。如在同等条件下,一般学习外语几个月或一年后都能较流利的进行口语表达,可是学习阿拉伯语的则不然,还是处在结结巴巴、断断续续的口语表达状态,因为在任何情况下使用它时,对表达的每个句子都要考虑“性、数、格、指”四大成分的变化,“说”不易上口,“写”不易写对。笔者了解到,在广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不乏有阿语翻译会“说”不会“写”;有刚进入三年级的阿语学生在还没有学习经贸知识、不懂专业词汇表达的情况下就敢去做阿语经贸笔头翻译(错误百出);在国内一些国际贸易交易市场和阿拉伯人出没较多的服务场所,令人啼笑不止的阿拉伯语标幅和广告随处可见,其中不是语法错误就是语言表达失误,有阿拉伯人收集了一些不可理解的阿拉伯语标幅放到网络进行批评,质疑我国的阿拉伯语教学水平。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篇6

一、阿拉伯语传播的政治经济因素

在4世纪末,罗马帝国进行分裂直至新的东罗马帝国建立,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斗争。韦尔斯对此曾经这样说过:“整个时期发展过程中,波斯与君士坦丁堡两国间的战争导致小亚细亚俨然成了一个患有热病的病人,十分衰弱”。而在当时,阿拉伯人在文化方面仍旧处于弱势地位,但阿拉伯人已经开始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同时也成立以伊斯兰教为主的武装思想军队,处于一个勃发雄张状态。除此之外,阿拉伯人所面临的强势文化,这里的文化主要是指希腊文化,尽管其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文化,终究已经中断、变换、和分散等,这种现象被钱穆先生叫做“文化的中断现象”。

著名教育学家希提曾经提出,“关于伊斯兰这个术语有多个意义可以使用,但同、通常情况下主要应用的有三个:(1)在最初时期伊斯兰只是个宗教名称,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其逐步转变成国家的名称,经过历史的演练最终荣盛为一种文化名称等。一定程度上讲,伊斯兰教不同于其它相对古老的佛教与犹太教等,倒是与基督教很是相似,属于积极进取,并且向外进行扩张传教的一种宗教。随着伊斯兰教还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此外,伊斯兰国家还征服了整个北部地区。阿拉伯人是一个民族神权政体的重要成员,同时向并未设防的世界进行冲击。”当然,此处所涉及到的伊斯兰国家以及民族神权政体两者均是指国家政权,并由阿拉伯人掌握其政权。除此之外,阿拉伯人在进行国家管理过程中所采用手段与措施大部分是从波斯国家借鉴而来的,并从中得到深刻的体验,其中使用的最重要与最根本的手段还是伊斯兰教等,由此可见,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两者与国家政权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也是与其它民族征服国家政权的最明显的区别等。

喜好历史的人们都知道,在过去一段时间内,阿拉伯人们在向已经征服地区定居时。还与该地区的人们通婚,关系日渐密切。一定程度上对巩固阿拉伯以及传播伊斯兰教文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对阿拉伯国家积极发展伊斯兰文化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1]。

二、阿拉伯语传播的宗教文化因素

阿拉伯语主要源一种自于《古兰经》的宗教语言,穆斯林对此持有十分虔诚的态度,对他们来讲,阿拉伯语其实就是真主的语言,没有任何一种语言能够与它的神圣相媲美。再者,阿拉伯国家的伊斯兰教传教者在进行《古兰经》学习时,所履行的宗教礼仪全部采用阿拉伯语。由此可见,阿拉伯语的重要性不言已名。也正是因为如此,阿拉伯穆斯林感觉的前所未有的自豪,即便是其它语言拥有在古老的历史文化,都不能与阿拉伯语相比较。因此,阿拉伯人们在对征服地区进行伊斯兰教传教时,必定会适时的将阿拉伯语传授给当地的居民,久而久之,阿拉伯文化和语言广泛地流传在很多地区。

另外,曾经被征服部分民族进行伊斯兰教传授的目的并不是相同的,部分民族从内心发出反抗,同时也有很多人从内心就是虔诚求教的。例如,有的人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躲避人丁税、有的人为了取得与统治阶级相等的身份以及由于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具有一脉相承的渊源等等。此外,在“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之中,均是在伊斯兰教旗帜下进行制度、法律以及伦理道德等内容的统一,同时还必须坚持以《古兰经》为最根本的依据。其实伊斯兰教不单是一种宗教,同时也是一种政治体制、社会制度与生活方式等,有 “实用宗教”之称。不管学习宗教的最初目的和动机是怎样的,在入教之后随着对宗教礼仪等内容一步步深入了解,均会被感染,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潜移默化”。显而易见,阿拉伯语在穆斯林心目中就是与真主连接的一条纽带。通过对伊斯兰教了解的过程中学习阿拉伯文化,从而深刻的了解阿拉伯文化以及较好的掌握阿拉伯语,为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奠定更加雄厚的基础条件等[2]。

三、阿拉伯语传播的历史因素

阿拉伯语传播的历史因素主要有阿拉伯人民和已经被征服民族间的历史联系或者征服该地区之前的情况等。追踪历史发现,阿拉伯人民早已经与两河流域有着十分深刻的历史关联。在19世纪中期,历史学家针对发现的楔形文字阿拉伯语与埃塞俄比亚等语言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分析,并总结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并判断出它们均归属于闪族语。并且运用这些语言的多个民族无论是在外貌和体形方面,还是等方面具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此外,历史学根据这些因素准确的判断出使用这些语言的民族:阿拉伯人,埃塞俄比亚人以及希伯来人等等,但是这些民族在“独立”之前同是属于同一个民族——闪米特人。

除此之外,伊斯兰教之前,阿拉伯人曾与沙姆、伊拉克等有了频繁的接触。并在沙姆地区建立王国,像奈伯特王国、帕尔米拉国等等。这些国家均是采用阿拉伯语为主要语言的。此外,位于两河流域的伊拉克早在巴比伦时期已经与阿拉伯开始接触。大约是在阿拉伯人对两河流域进行控制前的时间里,确定了两者间有好的合作关系,由此可见,阿拉伯人对伊拉克文化也早有耳闻,同时也可以说有了一定的了解等[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阿拉伯部落能够在这些地区进行长时间的生活,无不充分表明阿拉伯人早先已经与该地区居民有了接触和交流,当然也不排除有血缘方面的关系。由此可见,阿拉伯人与运用阿拉伯语的民族对阿拉伯语并未有抵触现象出现,反而很容易接受,为之后阿拉伯语进行传播奠定了更好的历史条件等。(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篇7

《冲突与移置》涉及了现当代阿拉伯社会与政治变迁的诸多方面,反映了语言的象征功用在阿拉伯政治生活中的丰富表现,主要通过阿拉伯语同阿拉伯世界的内部矛盾、对外冲突和社会变革的三个层面做出论述,并比较了移居海外的阿拉伯知识分子与阿拉伯语相关的个人经历或态度,分析他们对阿拉伯语采取不同立场的原因。

其一,阿拉伯语与阿拉伯世界的内部矛盾。

苏莱曼重点讨论了阿拉伯世界所存在的标准语和方言这两大语言变体,同泛阿拉伯主义与国家主义这两种阿拉伯集体认同之间的对应关系。

对穆斯林而言,阿拉伯语标准语是真主降示《古兰经》时所用的语言。对阿拉伯人来说,标准语是古代阿拉伯游牧人智慧的象征,也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遗产的载体。由于这种宗教和民族的双重属性,标准语被阿拉伯人认为是连接各阿拉伯国家和全世界穆斯林群体的主要纽带。因此,重视并使用标准语往往带有同情或肯定泛阿拉伯认同的象征意义。苏莱曼用自己的经历印证了这一点。在2004年至2008年间,他本人在集训阿拉伯各国教师时,坚持使用一种不带方言发音特性的现代标准语,并刻意隐瞒自己的巴勒斯坦出身和在约旦的成长经历,使受训教师无法猜透他的背景。在书中,苏莱曼站在研究者的角度对自己当时的行为作了仔细剖析。他提到,他对标准语的强调是出于他对泛阿拉伯主义在当代阿拉伯政治中被日益边缘化这一现状的不满。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国家在进行政治决策时主要考虑本国的利益,而非作为整体的阿拉伯民族的利益。

与之相对的是,方言则往往被用作压制泛阿拉伯民族主义并彰显地域和国家认同的重要元素。书中提到了埃及裔旅美学者、哈佛大学教授莱拉·艾哈迈德的主张:埃及人首先应该有埃及认同,埃及人有权利使用自己的母语—埃及方言。

其二,阿拉伯语与阿拉伯世界的对外冲突。

苏莱曼花了很大篇幅讨论了旅美巴勒斯坦裔学者爱德华·萨义德在其自传《格格不入》(Out of Place)中,所描述的他个人同阿拉伯语和英语之间的纠葛关系。他少年时代在埃及上学时,曾饱受学习阿语标准语的煎熬,在流亡海外多年之后,萨义德逐渐开始向阿拉伯语回归。

书中认为,1967年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的失利,对整个阿拉伯社会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创伤。对于萨义德这样流亡海外的巴勒斯坦知识分子而言,回归阿拉伯语是一种在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的境遇下固守自己民族身份与认同的方式。

就全球化而言,苏莱曼也指出,英语已渗透到阿语世界的各个角落,在不少阿拉伯人心目中,英语往往同进步、财富和高贵联系在一起,而阿拉伯语则代表了落后、贫穷和低人一等。

其三,阿拉伯语与阿拉伯世界的社会变革。

阿拉伯语的象征性功用在诸如女性解放、政治民主化和现代化等社会变革问题上也有丰富体现。苏莱曼在书中提到,莱拉·艾哈迈德认为,在穆斯林社会,解释与传承伊斯兰教经典的话语权往往为男性的宗教学者所掌握。

标准语和方言之间的矛盾不仅仅被用来凸显两种认同之间的冲突,也被用来推动阿拉伯国家的民主化变革。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篇8

1 阿语翻译技巧分析 

第一,阿语翻译时直译需要注意的方面。直译是较为重要的翻译方法,它能够较好的传达原文的意义,体现原文的风格。然而,直译也存在着缺陷,比如说:冗长啰嗦、晦涩难懂。首先,生搬硬套式的直译是不正确的。有些句子采用直译法就会显得佶屈聱牙,文理不通。其次,修辞句型翻译的误区。阿语和汉语一样有些辞格可以使用直译的方法,但是,有的不行,有些使用直译的方法表达不清楚,并且,由于场合不同,有的也不能够使用直译。第二,阿语音译的技巧,有些人名、地名以及一些新的概念,而本种语言中,当把这些词或者是概念介绍到另一种语言中去时,可以直接采用音译法,但是,有时也可以采用意译法。意译译文时可以从语音、语法、语义等方面都合乎译文语言的规范,采用意译法是在直译不能够表达原文内容时,就只能够保留原有的内容而改变它的形式。 

2 提高阿拉伯语翻译能力的方法和建议 

首先,要加强阿拉伯语翻译者自身的基本素养。这里所说的加强自身的基本素养指的是:阿拉伯语翻译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满足一定的翻译条件,这也是对阿拉伯语翻译者的基本要求。阿拉伯语翻译工作者必须拥有高尚的“译德译风”,在进行翻译工作时必须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除此之外,阿拉伯语翻译者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阿拉伯语翻译者必须拥有一定的阿拉伯语水平;第二,阿拉伯语翻译者必须拥有较高的汉语修养;第三,阿拉伯语翻译者一定要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从很多的翻译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三个方面拥有较高的修养的阿拉伯语翻译者,完成翻译工作就越是简单。提高自身阿拉伯语水平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要打牢基础,第二要扩大词汇量,尽可能的是听、说、读、写、译这几方面同时进行。然而,在提高自身汉语修养方面,这就要求阿拉伯语翻译者要加强语法、逻辑、修辞这些方面知识的研修,要加强阅读、多写作、多练习、多改文章。在学科素养这一方面:就要努力精通本职业务,要多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经常阅览国内外专业期刊,更好的掌握学科发展动态。 

其次,阿拉伯语翻译者要在翻译实践中多锻炼。一般而言,翻译是一项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翻译工作者只有通过不断地进行翻译实践才可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翻译能力,然而,这里所讲的翻译实践并不是盲目的进行翻译,这里所讲的实践也是讲究科学性。如果是一个阿拉伯语的初学者在没有专家指导的前提下,最好应该先做一些符合自身水平的翻译练习。翻译者将自己所翻译的文章和别人翻译的文章进行对比,首先要看自己在理解方面是否准确,再看看自己在翻译过程中的语言表达是否符合一般的语言表达习惯,并且要从自己的翻译当中找出不足。翻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翻译水平的变化,从而可以找一些比较简单的本专业基础知识方面的文章进行翻译,然后,在今后的文章翻译过程中逐步提高翻译的难度,找一些难度较大的文章进行翻译。通过这样的循序渐进,不断地翻译、不断地交稿,一定可以取得一定的成绩。要是有时间可以每天坚持做一些翻译工作,慢慢的翻译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最后,翻译工作者一定要敢于向他人学习,并且,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要不断地创新。刚开始做阿拉伯语翻译的工作者,可以尽量的多阅读一些阿拉伯语和汉语对照类的阅读或者说可以多阅读一些有汉语注释的阿拉伯语读物。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译文类杂志提供的某篇译文的原文出处查找与之相对应的原文。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翻译和原文作者所要表达的具体含义相比较,找出自己所翻译文章与原文的具体不同。并且,翻译者还可以和在这方面造诣较深的翻译者学习,向他们请教在翻译方面的技巧,并且,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可以直接向这些专家请教。除了这些,翻译者还应该要具有创新精神,不断提高自身在翻译方面的能力。突破原来的、传统的翻译方法,根据社会实际以及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提出新的翻译方法,从而更好的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 

3 对阿拉伯语翻译技巧进行研究的意义 

提高我国阿拉伯语翻译的技巧,可以更好地研究阿拉伯语,更加深入的了解阿拉伯文明,从而可以更好的促进中国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交流。提高我国阿拉伯语翻译的水平,就可以更好的提高我国对阿拉伯语著作的翻译能力,能够更好的了解阿拉伯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我国阿拉伯语翻译能力的提高,就可以加快中阿文化的交流。对于阿拉伯国家的一些优秀文明就可以更加便利的将其翻译成中文,促进其在中国的传播与交流,更好的帮助我国人民了解和宣传阿拉伯文化。通过不断地翻译阿拉伯国家的优秀著作就可以更好的加深中国人民对其的理解,从而促进中阿文明的不断结合。 

4 结语 

翻译是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提升我国在阿拉伯语翻译方面的能力,是加快中阿文化合作步伐的重要条件。只有在我国阿拉伯语翻译上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才可以更好的促进两国文化的融合。 

参考文献: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篇9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关系源远流长,为顺应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外交的新变化提出了“一带一路”重大战略部署。阿拉伯国家位于“一带一路”的西端交汇地带,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天然和重要合作伙伴。中阿贸易的发展需要更多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必备职业技能以及阿拉伯国家概况、风土人情、社会文化的高素质应用型阿拉伯语人才。在新的形势下,教育部对我国高校实践育人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各高校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构建全新育人格局。实践教学已成为各高等院校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着力点和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实际行动[1]。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成为了我们高校教师积极探索和思考的主题。但由于种种原因,实践性教学在基础阿拉伯语教学中应用较少,这也较大的制约了阿拉伯语应合型人才的培养。

一、目前基础阿拉伯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基础阿拉伯语课程是阿拉伯语专业学生一、二年级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课堂内外各种教与学的活动,使阿拉伯语专业大学本科生在两年内掌握阿拉伯语语音、基础语法、基本词汇、功能意念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达到阿拉伯语四级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的技能要求,具备用阿拉伯语进行交际的初步能力,同时对阿拉伯国家、阿拉伯民族和阿拉伯社会文化有初步了解,为进入高年级学习阶段打好基础[2]。但在传统的基础阿拉伯语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快的掌握阿拉伯语基础阶段的知识,在课堂上往往一味的进行知识的灌输,把知识毫无遗漏地传授给学生。这样片面的知识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

1.学生过分依赖老师,缺乏主动性

在传统的基础阿拉伯语教学中,教学过程主要由教师讲解而独立完成,学生没有思考、探究和钻研的时间和余地。而是被动接受,惟师是听,惟书是从,死记硬背。学生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只是机械反应似的回答,表面上热闹,缺少教师对学生深入启发,也缺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很多学生上课也只是坐在教室听,偶尔动动笔,学习没有计划和目标,缺乏思考和创造性。

2.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兴趣缺乏

很多学生在学习阿拉伯语之前充满了向往,对阿拉伯国家的风俗文化也兴趣浓厚。但是当学生对学校环境熟悉,对基础阿拉伯语教师的讲课风格适应后,学生的新鲜感逐渐消失。教师讲、学生听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很多学生在大一下学期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甚至有些同学感到厌倦,最后放弃阿拉伯语。

3.教学手段陈旧,忽视多样化的现代教学

在大二阶段,教学内容难度增加、学习任务重,再加上全国阿拉伯语专业四级考试的压力,使很多学生不堪重负,而教师在课堂上仍然使用黑板加粉笔这样单一的教学手段,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感。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单纯依靠课本讲解,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4.“拉平取齐”,忽视学生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

单纯强调知识的强化,而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方面不太受教师的关注。教师对所有学生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忽视因材施教,忽视学生的个性,这使有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基本每次都无法达到老师的要求,从而产生挫败感,而部分学生的优势也没有得到发挥。再加上现在很多学生都是90后,个性鲜明,心理比较脆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这就需要老师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5.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较差

大多数学习阿拉伯语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口语表达较差。即使是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也无法用阿拉伯语流利的交流。当然这和阿拉伯语本身的语言特点以及一些外部因素相关。在基础阶段,为了顺利通过全国阿拉伯语专业四级考试,大多数学生都把时间用在背诵单词、分析语法、翻译文章上面,而实际运用较少。很多学生学了四年阿拉伯语,却只会说一些很简单的生活用语,学生的口语运用能力无法达到市场的要求。

只有真正明确市场需要,注重实践性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应合型外语人才。

二、实践性教学在基础阿拉伯语教学中的应用概述

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3]。实践性是其最主要的特点。基础阿拉伯语教学中的实践性教学分为课堂实践性教学和课外实践性教学。

1.课堂实践性教学

课堂实践性教学是实践教学体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环节。无论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社会所需人才,还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课堂实践性教学都是实践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4]。根据阿拉伯语专业学生在基础阶段学习中的实际情况和知识分布特点,可以通过任务教学、情境模拟、分组讨论、小组竞赛等方式进行词汇、句型、对话、课文、语法的讲解。

1.1任务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论基础而提出的“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在基础阿拉伯语教学中我们也应该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以《新编阿拉伯语第二册》第三课看病为例。我们可以设定课前任务:学生自行选择一种疾病,查询该疾病在就医过程中常用的词汇;课堂任务:按同宿舍四人一组的原则进行演示;课后任务背诵部分常用词汇,教师抽查。这样,在课上就能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展开,使每节课目的明确、内容实在、效果更佳。

1.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阿拉伯语字母共有28个,全部为辅音字母,元音通过由加在字母上方或下方的符号来表示。阿拉伯语的发音与其他语言有较大差别,它有其他语言少有甚至没有的喉音、顶音、舌根音、舌根小舌音、颤音、齿间音等,这给中国人学习阿拉伯语带来一定的困难。在阿拉伯语字母学习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向学生展示每个字母的发音部位;通过视频让学生模仿标准的阿拉伯语发音;通过阿拉伯语字母歌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记忆字母。在基础知识学习阶段,教师可以利用阿拉伯语词汇卡教授学生单词,用动画、视频、课件作为辅助教学材料。

1.3情景教学法

在基础阿拉伯语教学中,每课都有情景对话。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情境,在学生明确对话的时间、地点、人物的前提下,进行角色扮演,揣摩对话双方的心理状态,模仿对话双方的说话语气,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对话者要表达的观点和思想,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阿拉伯语的兴趣[5]。

1.4互动教学法

在基础阿拉伯语的很多课文中教师都可以进行思辨式互动,如:新编阿拉伯语第三册第六课课文“电视与社会”。教师在课文讲解完成后,根据电视对社会的好处与弊端有意设置正反两方,让学生根据自身的体会和实际发表观点。这种方法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不受局限。但这要求教师一定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立足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互动问题。最好选择学生熟悉、关注度高和课文内容结合紧密的话题,有利于学员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教学中应抓住学员容易生疑的知识点设计互动问题。对于疑点,学员往往比较敏感,围绕疑点问题开展互动,可以激发学员探索欲望,换来学员心态的开放和创造力的激活。

1.5分组竞赛法

很多时候教师在进行单词、句型讲解时,往往让学生逐一朗读、翻译。这样单一的模式,学生容易疲惫。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3-4组,进行词语接龙或者句子替换练习,并给予适当的奖惩,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当然,每位老师应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具体分组安排。

1.6讲练结合法

阿拉伯语语法相当复杂,性、数、格、指变化繁多,加上语言古老,语汇丰富,书写奇特,发音困难,所以很多人认为阿拉伯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在教授学生阿拉伯语语法时,我们要特别重视讲练结合。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2.课外实践性教学

阿拉伯语全国性的比赛较少,为了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应该多组织校内以及兄弟院校之间的比赛,对于基础阶段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以下的活动来开展实践教学。

2.1举行阿拉伯文化节

阿拉伯文化节对于初学阿拉伯语的学生来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阿拉伯世界幅员辽阔,国家众多,学生可以按班级自行选择感兴趣的国家,收集阿拉伯国家概况、阿拉伯文化、阿拉伯语言、阿拉伯习俗相关的资料和图片,用来装饰帐篷或用展板进行展示。还可以制作阿拉伯特色美食,向其他专业的学生展示阿拉伯舞蹈、歌曲,共同参与阿拉伯传统游戏,并在班级之间进行评比。比赛时学生需用阿拉伯语为评委进行文化解说。这样的方式既能增强学生对阿拉伯文化的了解,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阿拉伯语。

2.2参加校内外阿拉伯语竞赛活动

实践性教学应与阿拉伯语竞赛相结合,以专业竞赛为载体,为学生搭建语言运用的平台,锻炼学生的胆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形成具有实践教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阿拉伯语人才的质量[6]。对于一、二年级的阿拉伯语学生,学校可以组织朗诵比赛、背诵比赛、单词王比赛、演讲比赛、情景表演、书法比赛等,并鼓励学生参加全国高校阿拉伯语演讲比赛。

2.3定期开展口语角活动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交流。所以,定期开展口语角活动对学习语言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口语角活动可以每月进行2次,每个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形式可以多样化。如:猜词游戏、看图说话、知识抢答等。所有的这些游戏环节的设定都是为了让学生敢于开口,从而扩大知识面。

三、结语

实践性教学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基础阿拉伯语教学中的应用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们应不断强化、革新实践教学,使其在新的形势下更加科学、规范,从而促进阿拉伯语教学的发展,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阿拉伯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孟兆怀.实践教学的行与思[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2]基础阿拉伯语教学大纲研订组.高等学校基础阿拉伯语教学大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于恒,张幼琴,王惠丽.浅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J].实验室科学,2006(4):125-126

[4]温伟力.构建应用型英语课堂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9):134-138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篇10

    自公元622年伊斯兰教确立之后的伊斯兰教时期、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发展初期是阿拉伯国家形成、发展和扩张的时期,也是阿拉伯诗歌发展、成熟并走向巅峰的时期。这一吐期的阿拉伯诗歌以其多样的题材、丰富的情感表达、优美的言辞为世界诗歌殿堂添上了一抹绮丽的色彩。同期发展的诗歌创作理论以诗歌语言修辞规律的探寻为其主要特色,诗选家选诗标准透显出其诗歌评论的科学态度。

    尽管发端与历史有较大差异,中古阿拉伯与中国却都以抒情诗歌作为其文学表达的最初的和最主要的形式。相应地,古代中国与阿拉伯诗学体系都是在抒情诗歌创作繁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诗歌理论是其诗学发展的肇源,也是其文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同时,唐代诗论与中古阿拉伯诗论又都产生于两个民族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其古代文论的精华。

    考察世界不同文化的诗学体系,可以发现,除了西方诗学和较为复杂的印度文化外,其它文化体系中产生的诗学都是通过对抒情作品的分析而产生的。当代俨然居于世界文学理论霸主地位的西方诗学体系是从戏剧中产生出来的唯一例子。基于美国理论家厄尔·迈纳在其着作《比较诗学——文学理论的跨文化研究札记》中得出的这样的结论,我们可以从与西方诗学体系的比较中,来观照中古唐诗论与阿拉伯诗论的一些共性与差异。

    西方诗学体系的源头是古希腊诗学,代表着作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建立在戏剧文类的发展之上,其理论核心是摹仿论和再现说。西方以摹仿和再现自然为核心建立起来的诗学体系潜藏着对语言措辞的轻视:亚里士多德在分析戏剧的六要素时把“情节”(mythos)誉为悲剧的灵魂,人物性格次之,第三才提到言词。英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人之一锡德尼将诗歌的措词比作“妓女的乔装打扮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大多数批评家都曾加入到反对贺拉斯将措词提到过高的位置的讨论中。西方后现代戏剧家贝克特十分关注戏剧的语言表现,故而其戏剧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抒情性,并被认为是对西方诗学摹仿论传统的反叛:“贝克特通过把情节、人物和思想降级。代之以语言为中心的抒情性,并以此来反对摹仿论。”由此可见,西方以摹仿论为主流的文学理论中再现与措词这两种不相容因素间的冲突是其诗学体系内部固有的矛盾,而对语言形式技巧的分析在这种美学斗争中一直处于弱势。

    东方的情况大不相同,阿拉伯诗歌对华美诗藻的追求,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对作品辞藻、声韵的严格要求标示出是世界文学理论发展的另一重要的维度。就世界文学的整体发展来看,西方诗学确实只是作为特殊的一例,因为在人类文学发展史上,抒情诗才是最原始、最基本的艺术。现今发现的一些材料证明,人类初始阶段发出的乃是一些无意义的声音,这些声音不断地被重复,然后形成格律形式,继而诗歌诞生。早期古希腊抒情诗没有被古希腊文论家充分重视,亚里士多德《诗学》是在戏剧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的。而除印度外所有的东方国家,如古代中国,阿拉值的诗学都是在抒情诗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抒情诗因其强烈的情感抒发的需要,其创作对语言的要求就十分讲究,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文学批评理论对言词的修饰和声音搭配非常重视。《尚书·尧典》中“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的表述就从言、声、律、音。即辞藻和韵律方面对诗乐舞一体的抒情艺术之形式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同样,行文注意措词和音韵美是阿拉伯语言的重要特征,阿拉伯宗教经典《古兰经》多次出现“真主创造了人并教人修辞”的句子。中古中国与阿拉伯诗论在诗歌语言形式美方面的追求是就在这种抒情文学之根上蓬勃发展的理论奇葩。两者对诗歌语言表现规律的探寻与总结中古文学理论中是独有的。

    二、客观性诉求:诗歌语言形式技巧分析

    唐诗论主要包括史学家、诗选家、诗人的诗论和大量的诗格类作品。其中有诗技、诗法的讲求、诗艺诗境的探索,有儒家风雅论的复兴,也有佛道诗歌美学的深入探索。同期阿拉伯诗论主要诗选家和评论家的诗歌理论,贾希兹的《修辞与阐释》和伊本·穆阿泰兹的《贝蒂阿》主要从修辞方面探讨诗歌如何更好地表达意义;伊本·萨拉姆的《名诗人的品级》通过对着名诗人的品评定级来展示自己的诗歌理论;伊本·古泰白的《诗与诗人们》力图客观公正地分析诗歌,颇具科学精神。这两种在完全异质的文化背景、差异较大的诗歌历史中发展,面对迥然不同的民族语言的诗歌理论。都对抒情诗歌语言表现进行了大量客观的技术分析。

    诗格是指中国古代以“诗格”、“诗式”、“诗法”命名的文学批评类着作,其创作主旨在于明确诗的法度和规则,主要内容是讨论诗的声韵、病犯、对偶以及句法。这类理论着作是在初盛唐出现的,晚唐五代进一步繁荣。唐代诗格的规律相当可观,参与这类理论着作写作的有着名文人、学士、亦有大量僧人,其受众多为学诗之徒和应举之士。所以这类书大抵可相当于如今的作文指导与应试指南,当时创作之盛也是可想而见的。

    但唐代诗格在后世多散佚不见,或不为人重视,古人甚至“以之为‘俗书’、‘陋书’,尤其是清人,往往目之为‘三家村’俗陋之言而弃之不用。”今人在论及进行中国古代文论时也大多视其为低层次的教法之书,对其置之不理或一带而过。这其中有诗格类书籍内容较为琐屑的原因,更有中国古代儒家文论重内容轻形式、道家求超脱意境而蔑视创作技巧的美学意趣的影响。

    比照世界各国的文学理论,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摹仿论诗学求再现自然之客观性和其批评理论对文学措词的轻视、当代俄苏形式主义与英美新批评对文学形式及创作技巧的细致分析和东方阿拉伯诗论中对语言精确传达意义的追求,由此反观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就可以看到唐诗格的语言形式技巧探讨在古代中国和世界诗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学作为一种追求诗性表达的艺术形式,其创作并非天马行空,完全不可捉摸,作为种语言的艺术,其在语言形式层面上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技巧性。但长期以来,相对于形而上的文学的美学特征,文学语言层面的创作技巧显得很不为人重视。世界各国文学理论中都存在内容与形式(文与质)、审美超越与文本分析两种不同倾向的斗争。

    唐人诗格对中繁复周密的诗法要求。诗歌评论中对语言辞藻和声律等形式技巧的推崇。反映了唐代文学批评中极强的形式主义倾向。中唐后盛行“苦吟”,这一文学风气,自杜甫发端,以贾岛、盂郊、姚合等为代表的苦吟诗派注重诗歌的苦心经营、推敲锻炼、磨炼字句。对诗歌语言普遍持有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客观上“推动了晚唐五代时期诗格的兴盛”。这一倾向上承汉魏六朝对文学形式美的肯定,在永明声律论的基础上蓬勃发展,以律诗的兴盛,诗格和诗论的成熟而达至高潮。唐代诗歌语言形式理论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对诗歌语言所做的极其细致的、技术层面的分析,其完备与繁富程度决不亚于当时俄苏形式主义的形式理论和英美新批评所做的文本分析,是世界文学界理论中文学语言形式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古阿拉伯诗歌理论的科学性诉求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篇11

阿拉伯语具有很多不同形式的发音,学生想要较好的掌握其语音是十分不容易的。因此,必须引导学生加强对语音基础知识的学习,将基础打牢,从而掌握相对标准的阿拉伯语语音等。

一、阿拉伯语语音学习中“口腔灵活运动”的主要难点

随着对语言的了解,大家都知道汉语并不是最难学的,最难学的“宝座”是属于阿拉伯语的。阿拉伯语具有不同种类的学习难点。根据事实调查发现,阿拉伯国家的人们通常比较喜欢使用或者说是擅长运用口头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其实阿拉伯语系当中是没有原因字母的,这点同其他语言是完全不同。辅音字母的标符就是元音字母的主要体现,这点在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之中大家都有所了解。可见,阿拉伯语言是充满动感的一种语言,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促使口舌不断的运动。同时还需要主意阿拉伯语的一个特点——阅读和听写均必须从左向右进行,通常情况下没有接触过阿拉伯语的学习者对此不是特别了解,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会相当困难。

二、阿拉伯语语音学习中“养成良好语音素质”的主要难点

阿拉伯语学习的难点虽然比较多,但其语音的掌握程度却是十分必要的。学习阿拉伯语的主要关键点是怎样进行科学性、合理性的语音学习,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条件,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将全部内容较好的掌握。喜欢阅读历史书籍的人一般均知道:世界上除了穆斯林家族的人具有与阿拉伯语有关联的基础条件,其他大部分初步接触阿拉伯语的人群都缺乏此基础。显而易见,阿拉伯语学习的过程当中对其语音部分的学习存在“高低不一”的现象,特别是来自与偏远地方带有浓重乡音的同学们,他们在进行阿拉伯语语音学习的初级阶段通常会异常困难。另外,阿拉伯语语音自成体系,通常情况下,先天性条件较好的人群(具有较好发音以及具有模仿能力的人群)相对比较适合阿拉伯语语音学习。因此,一般情况下,在进行阿拉伯语招生时必须先进行口试,由专业阿拉伯语老师做主考官,实事求是的观察学生的发音,经过详细观察得出总的结论,并对学生的模仿能力的掌握、随即应变的能力以及口齿流利的程度等多方面作出讨论,最终决定是否通过测试等。除此之外,想要取得阿拉伯语语音学习优秀成绩,不仅与其先天的能力相关联,同时还与其后天的努力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然,天赋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爱迪生不是说过“成功等于100%的汗水+1%的灵感”,不要觉得这1%的微不足道,缺少了它可是万万不可的!但是在进行阿拉伯语语音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感觉十分吃力或困难,建议选择其他任何一种语言学科,有句俗话不是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费劲心力仍旧学不精,则说明不适合向此方向发展[1]。

三、阿拉伯语语音学习中“语感的形成”的主要难点

首先,学习阿拉伯语的同学们必须克服汉语的影响,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时间灵活的阿拉伯语语音中所存在的潜在性规律,其中对阿拉伯语的理解与感知的一个过程是十分复杂的,这个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语感。语感本身是相对比较直接和迅速的感悟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同时还是阿拉伯语语音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等。根据相关实验调查发现:我国学生学习阿拉伯语语音时往往会出现很多困难点,其难点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1)难点一——分散。众所周知,阿拉伯语一共有28个字母,学习者为了掌握这些字母的发音以及书写形式,必须针对其中的难点进行详细分析,积极采取“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学习过程,针对过程中出现的难点进行逐一突破,为阿拉伯语语音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等。一定程度上讲,语音是一切科目进行学习的最基础条件,在练习发音的同时还必须学会会话,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规避枯燥乏味的学习状况出现。从另一方面讲,语音学习时期进行会话的本质性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对语音的练习,整个过程中语音时唯一的重点,千万不可忽略。另外,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的同时,通常认为掌握的单词、词汇越多就越好,甚至有的同学简单的认为掌握单词和词汇的数量就是学习好坏的直接表现。显而易见,这些均是错误的看法。因此,必须督促学生正确的认识和掌握语音,从而进行正确的拼写和阅读,在此基础上进行词汇总结。学习阿拉伯语语音是没有捷径的,世间凡事亦是如此,真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付出努力,就想要较好的掌握语音,可谓是“天方夜谭”。由此可见,学习语音必须听取老师与与之相关资料的解释,遇到错误的或者不理解的问题,及时向同学和老师提问,球的解答。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学的、问的多了,自然记忆的也就多了。(2)难点二——注重积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脑子在聪明,也不能将所有的事情都记的清清楚楚。但是充分利用记忆检索的功能能够形成一种直觉性的思维,培养好的语感,因此,想要学习好语音,必须加强对语言资料、语言知识等内容进行积累,同时多听、多练、多读。其实阅读是培养语感最有效的途径,并通过海量的阅读逐步建立语言意识等。(3)难点三——强化性训练。阿拉伯语语音学习过程中,培养语感的方法除了阅读之外,对语言文字进行锻炼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点。语感本身主要来源于语言的实践,我们培养语感无非就是为了更好的对语言实践进行指导,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切身感受和理解阿拉伯语语言,同时更好的对其进行应用。因此,对语言的强化性训练大体上分为两种:①第一种——背诵训练。“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实质就是说不断的进行阅读,对其中的意思就会有更深刻得理解。此外,学生在进行阅读的同时还需要将其阅读到得好的词汇,句子积累起来,在闲暇时间进行阅读,久而久之,这些知识便深深的刻在脑海之中。阿拉伯语背诵训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素质修养,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应用和理解能力,从而培养良好的预感,为阿拉伯语语音学习做好铺垫。②第二种——讲话训练。说话是锻炼一个人口述能力的有效途径。任何一门课程教材中最具典范性的组品无一不是经过创作者对语言进行精心修饰所得来的,这些具有典型性的语句有利于学生在进行文章揣度和理解的同时,更好的将此知识与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以便于取得更加深刻的体会等。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性引导,促使其利用语言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和领悟充分的表达出来,并且通过自己对语言进行组织、阅读以及思考等过程实现语感逐渐外化的最佳效果等[2]。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阿拉伯语语音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强学生对语音学习势在必行。除此之外,在积极鼓励学生们在学习语音的同时,一定要学以致用。(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和田县外国语学院)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篇12

阿拉伯国家先后同中国建立了大使级的外交关系,根据使馆级别的大小,有的设立了教育处或文化处,除了负有照料管理本国留学生的管理工作和帮助解决中阿留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责任之外,一项重要的日常任务就是为本国的教育产业开辟市场,并有责任代表国家维护留学生们在国外的正当权益。

在科技、学术方面,中国与阿拉伯各国间在经济、贸易、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互惠互利合作、中阿公派及自费留学人员的数量年年递增。

据阿拉伯国家教科文组织统计,目前,在阿拉伯国家大学里留学的中国公费生和自费生人数大约在300人左右。主要集中在埃及开罗大学,叙利亚大马士革大学、阿勒颇大学、拉塔基亚大学、十月大学、复兴大学,约旦安曼大学、也门萨那大学、阿曼卡布斯苏丹大学,利比亚加尤尼斯大学,苏丹喀土穆大学,突尼斯布尔吉巴语言学院,阿联酋艾因大学和战前的伊拉克巴格达大学。其中,受中国留学生喜爱的阿拉伯国家大学中,以非洲的埃及开罗大学和亚洲的叙利亚大马士革大学中国留学生的入学率最高。

从中国留学生赴上述这些阿拉伯国家著名大学的入学流向可以看出,阿拉伯国家大学吸引中国留学生的主要原因,是这些阿拉伯国家大学近年来高等教育的规模建设成绩斐然,在上世纪90年代达到顶峰。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阿拉伯国家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模式、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以及私立高校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阿拉伯高等教育的规模建设和系统复杂化。以政府的支持为根本前提,阿拉伯国家的高等教育规模建设受到以下三种因素的推动:1、妇女入学比例增长。2、高等教育多样化。3、外国留学生数量激增,尤其是英、美籍学生,学习阿拉伯语的热情高涨。阿拉伯国家在高等人才培养多层次与多样化方面取得明显进步。

当前,阿拉伯国家高校的类型按学历教育层次可划分为大学、高等学院和技术学院三类。

大学:由于近几十年里阿拉伯大学数量的增长较之其他类型的高校快,大学在高校结构中的比重明显上升。相比较而言,大学的学术水平较高,综合性大学更强,覆盖基础科学、工程技术、医学、农学以及人文社会学,提供本科至博士层次的学历教育,少数大学还提供专科教育。学院是大学基本的招生与行政单位,系是大学的基层教学单位。

大学学院:办学通常围绕着一个特定学科,规模小,主要提供本科教育,这类学科单一的学院绝大部分隶属国家某些行政职能部门,公立性较强。由于这些学院重视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和商学,因而大学学院的基础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亦是众多外国留学人员积极报考的热门专业。

技术学院:90年代初,技术学院已在阿拉伯高校系统的规模中建立起自己的主体地位,学制为2至3年,提供实用性和职业性很强的中学以上的课程,属于专科教育范畴。以此为指导,学校基础课程分为商业、工程技术、通讯技术和健康护理四大类。学生除学习相关课程外,还必须通过以知识贯通与应用为核心标准的毕业综合测评,方能毕业。

研究生教育:目前阿拉伯高等教育的学位体系有技术学院文凭、文理科学士学位、文理科硕士学位及哲学博士学位4个等级。

从时间上来看,我国是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向叙利亚派遣公费留学生的,当时派遣的留学生大多是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大学文学院学习,主修攻读阿拉伯语言和文学。他们在学习上认真刻苦,因此成绩也名列前茅。现年86岁高龄的大马士革大学著名教授亚菲先生称赞中国留学生是最勤奋、努力、聪明、好学的学生。他说,至今有一件事让他记忆犹新。上世纪60年代初,大马士革大学考虑到外国留学生的生活条件和自己做饭困难,决定提高奖学金。但是中国留学生向院方表示,希望把提高的钱用在多给中国奖学金名额上。短短的一句话,给老师和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篇13

一、阿拉伯人在东非沿海和东南非内陆间的商业活动

1、阿拉伯人在东非地区进行商业活动的历史

东非沿印度洋地带比较适宜航运,是古代以来逐渐形成的印度洋贸易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阿拉伯帝国兴起后,印度洋很快成为亚、非、欧国际贸易交往的中心,而在这一贸易网中,阿拉伯人是主要的参与者。

长期以来,商业是广大阿拉伯人所从事的一项主要经济活动,东非沿海地区的商机、内陆地区存在的特殊商品等很早就受到阿拉伯人的关注。伊斯兰教兴起之后,阿拉伯人的商业活动得到更大的推动,东非、东南非地区在阿拉伯人商业扩展框架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这些阿拉伯人在东非从事商业活动,主要以沿海的城邦为根据地:从7世纪开始,阿拉伯世界教派纷争激烈,于是在这一时期,一部分教众为躲避纷争选择离开家乡,迁居到东非沿海地区。7世纪后半叶, 一些阿曼部落的什叶派教徒途径桑给巴尔群岛,最后定居在东非沿海地区的拉木(Lamb)群岛附近。后来一批信奉栽德派的也门教徒于8世纪迁徙到肯尼亚的蒙巴萨和索马里的摩加迪沙地区。到了10世纪这些伊斯兰教徒被哈萨的阿拉伯七兄弟从摩加迪沙赶到了索法拉。接着设拉子(Shiraz)素丹和他的六个儿子在10世纪70年代带领部下来到这一地区定居。到十世纪末时,东非沿海地区的阿拉伯人数量已非常可观。这些阿拉伯人的定居点逐渐发展并形成城邦。到15世纪末,东非沿海地区分布着许多大小规模不一的城邦。

2、阿拉伯人商业活动中交换商品的种类

象牙、黄金、香料、奴隶、瓷器、铁器、布匹等成为东非沿海与内陆地区的贸易的主要商品。

象牙是东非传统的对外出口商品。象牙在东非沿海地区贸易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东非的象牙贸易主要由阿拉伯人经营,东非通过输出象牙换来各种必需品,比如说阿拉伯制造的长矛、战斧、短剑、印度生产的布匹以及中国的瓷器等。

黄金在东非贸易中也很重要。被称为“金城”的莫桑比克的索法拉城邦,每年出口大量黄金。到16世纪葡萄牙人占领东非地区后排斥阿拉伯商人,压榨他们的商业活动,实行垄断贸易,以至于这一时期东非沿海地区的贸易开始衰落。

再者还有香料。索马里的瓜达富伊角(Cape Guardafui)在过去有着“香料角”的美誉。

在东非沿海地区的贸易活动中还有一种重要出口商品,就是奴隶。在16世纪之前,阿拉伯人买卖奴隶的数量和规模都十分有限,并不是东非沿海地区主要出口项目,直到葡萄牙人侵占东非沿海地区后,一方面在对外贸易中排斥阿拉伯人的商业活动,另一方面则大举进行奴隶贸易。于是,一些阿拉伯商人转而效仿,逐渐放弃传统的商品贸易而经营奴隶贸易,并开始深入到东非内陆进行买卖奴隶的活动,从而使买卖黑奴的范围不断扩大。

除了象牙、黄金、香料、奴隶等主要出口商品外,兽皮、玳瑁、肉桂、琥珀、木材等诸多珍贵的野生动植物也是东非沿海地区主要输出商品,而当地人们用这些东西换得的产品主要有来自中国的丝绸、青瓷和漆器,阿拉伯地区的铁器,印度的棉布等。

3、阿拉伯人商业活动对当地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影响

阿拉伯人在东非的商业活动,特别是他们在沿海和内陆之间的商业活动对当地经济社会生活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阿拉伯人的商业活动成为东非与外部世界沟通的桥梁,特别是使东非沿海地区与外部世界的贸易交往持续繁荣;其次,阿拉伯人与当地居民共同生活并融合,创造了东非沿海城邦文明;再次,在葡萄牙人入侵和统治时期,阿拉伯人与东非沿海地区的非洲人和早期居民并肩作战,一起为葡萄牙殖民统治、捍卫东非沿海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做出了贡献。在进入近代后,阿拉伯人的商业活动虽经多方冲击,但仍能保持其地位,是东非沿海地区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和表现之一。总而言之,“阿拉伯人的商业活动虽在历史上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但他们确实为东非沿海地区的政治、经济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并推动了东非沿海地区的历史发展”。

二、阿拉伯人商业活动推动斯瓦希里语传播的途径

阿拉伯人商业活动推进斯瓦希里语的传播,其所采取的途径主要有三种:

1、人口流动带来的传播

不同类型的文化都经历了从相互排斥到相互渗透、相互吸收的过程,而促使这一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口流动,它也是整个演变过程的一个载体。自公元前至公元11世纪,阿拉伯人完成了他们向东非沿海地区进行移民的活动,随着阿拉伯帝国和伊斯兰教的发展,印度洋贸易的繁荣,他们从最初少数阿拉伯商人在东非沿海的定居发展为一批一批的阿拉伯人长期定居于东非各城邦中,从此在东非沿海地区出现了人数众多的阿拉伯居民。由于阿拉伯人往往能很成功地从事商业,因此其经济水平远远高于其他班图族群,他们所使用的斯瓦希里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也顺理成章地得到提高,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并愿意使用。而且由于阿拉伯商人往往能在商业交往中占据主导地位,如果想与他们打交道、获得其商品,那么也就必须更多地使用他们所惯用的语言。随着阿拉伯人口、有阿拉伯血统的斯瓦希里人口为经商而展开的流动,斯瓦希里语自然而然地传播开来。

除了这种随商品流动而带来的人口流动外,还有变换居住地而带来的人口流动。东非内陆地区不属于炎热潮湿气候,能致人死亡的蚊虫细菌也比较少,比较适宜人类的定居。特别是在大湖和高原地区,由于水源充足,植被茂盛,因此那里的农牧业都比较发达,当然也吸引了很多阿拉伯商人前往做中长期的定居。这虽然主要出于拓展商业活动和利益的考虑,但其无疑对语言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在东非海岸已经非洲化了的阿拉伯商人――讲着斯瓦希里语的阿拉伯商人――在进入内陆地区之后,通过长时间与当地土著居民的共同生活和经商交流,也推动了斯瓦希里语的传播。

此外,阿拉伯人在从事商业活动的过程中,对黑人仆从、黑人搬运工、黑人护卫的使用量也是非常大的,并且还有重要的大宗商品―黑人奴隶。这些黑人的流动也促进了斯瓦希里语的传播。

2、商品和文化输入带来的语言传播

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是推动语言传播非常重要的原因。前面的论述中我们了解了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兴起,许多阿拉伯人扩张到东非沿海后建立了许多城邦,这些城邦以海上贸易为主要生存方式,它们将非洲沿海和内陆的商品(比如象牙、黄金、香料、奴隶等)输出到世界各地,与此同时进口来自阿拉伯地区的短剑、长矛、战斧,印度生产的各类布匹以及中国的瓷器、丝绸,这些商品在不同地区长期交换的过程中也就推动了斯瓦希里语的传播。

而在从事商业活动的同时,阿拉伯人也通过各种形式传播伊斯兰教。一方面阿拉伯商人和一些专门的传教者为了使当地的班图黑人能够听懂和更好的理解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思想,他们就努力学习和掌握东非地区土著黑人的语言,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也发明了将一些阿拉伯语渗透到班图语中的变通方法;另一方面,他们也注重利用越来越多人能听懂和使用的斯瓦希里语:大约在公元12世纪、13世纪,“为了经商贸易和传播伊斯兰教的需要,阿拉伯学者为斯瓦希里语言配置了文字,是借用阿拉伯字母、按照斯瓦希里语的发音配制的”,所以除了贸易与商业上的原因,伊斯兰教的传播也是斯瓦希里语得以传播的重要原因。

3、强制性的语言传播

阿拉伯人在东非沿海建立城邦,一些城邦繁荣稳固,不光能控制海岸地区,还能对内陆施加重大影响。为了保证贸易通道的安全、商品供应的稳定,这些城邦不断向内陆深入和加强控制。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城邦的统治者实行强制移民或者强制要求内陆的某些黑人族群臣服。阿拉伯人在东非沿海地区享有各种政治、经济特权,这种地位与商业财富的多寡增减密切相关。为了加强自己的特权地位,沿海城邦的统治者和上层人士就会采取措施扩展自己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而其中很关键的一项就是推行了斯瓦希里语。

综上所述,阿拉伯人商业活动通过人口流动、商品和文化输入、强制性的语言传播等三种主要传播途径,使得斯瓦希里语开始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逐渐传播。

三、结语

总之,阿拉伯人的商业活动在推动斯瓦希里语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在斯瓦希里语的广泛传播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反过来,斯瓦希里语在广大地区的被接受和被使用也使阿拉伯人的商业活动得到很大的促进。

阿拉伯人在东非的商业活动有悠久的历史,斯瓦希里语的形成与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两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都是东非历史和现实发展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马欢.瀛涯胜览[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5.69.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