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心得体会实用13篇

读论语心得体会
读论语心得体会篇1

因材施教”有着密切联系的。新的教育观还要求教师要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要善待学生的错误,要用优点融化学生的缺点。现在学生厌学辍学现象严重,部分学生存在灰心失望、悲观消极的心态,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循循善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燃起希望之火,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心灵王国,都有一片自己的情感乐园。所以,作为教师就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扶持它,呵护它,使它成为学生的成长起点。

(三)善于启发,触类旁通。孔子特别强调把握时机,进行启发式教育,实际上“启发”一词就来自《论语》。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只有对求知欲强却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加以点拨,对竭力想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却无从表达的人加以引导,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孔子的这一论点是非常高明的,他要求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善于推论,闻一知二,举一反三。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今天新课改的过程中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知道科学在飞速发展,很多知识都会迅速被淘汰而变得一钱不值。因此,知识本身的获得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去获得知识,如何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所以说,现代教学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学知识。教师“举一隅”是教给学生知识,学生能“以三隅反”才算教会学生学知识。要想教会学生学知识,使学生真正把知识学活,就得在举一反三上下功夫,从而收到以一当十、触类旁通的效果。

(四)相互切磋,教学相长。孔子在教学法上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以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论语·学而》记载子贡听了孔子的教导后,领会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兴。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之间互相讨论的问答情况。孔子的教学是民主的。他乐于接受来自学生的批评,对于不肯提意见的学生反而要责怪。颜回是孔子最赞赏的弟子,但颜回对孔子的话句句顺从,从来不提意见。因此,孔子责怪说::“回也,非助我也,于吾言无所不说。”意指颜回从来不向他提出不同的意见,这就不能使师生之间收到教学相长的好处,所以说“颜回不是能帮助我的人”。可见,孔子是开明、民主的教育家。今天,我们提倡师生互动,与孔子的教学相长是一脉相承的。教师不仅教,也要在互动中学;学生不仅学,同时也要在互动中教。

读论语心得体会篇2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仅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仅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仅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也就是说,仅有克制自我,让言行贴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贴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

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到达仁是极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能够弗畔矣夫!”(《颜渊》)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我的行为,这样就能够不背离正道了。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忙培养仁德。而仁德的人应当是自我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我期望到达也帮忙别人到达,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其三,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即:我每一天都要再三反省自我:帮忙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教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述而》)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仅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做人要全面发展呢?那里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社会性的认识,以及个人修养的相互制约作用,他说:“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即:诗歌能够振奋人的精神,礼节能够坚定人的情操,音乐能够促进人们事业的成功。所以,对于个人修养来说,全面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高中范文2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

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必须与我们今日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日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十分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能够说是尽到孝了。”那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一样。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期望子女比自我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供给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齐,那么其中必定有能够当教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我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一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必须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团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进取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可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高中范文3《论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它不仅仅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并且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称为东方的《圣经》,在《论语》中,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孔子“诲人不倦”和“终身学习”的精神。他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充满了智慧之光,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的宝贵财富,对于我们现代的素质教育同样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我们在初中时就学过《论语》,可是对其中所阐明的道理只是略懂,最近几天,我又大致对《论语》进行了一次重新的阅读,使我对其中的内涵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一)学习之道

一,学习态度。

孔子很重视学习态度,强调要终身“好学不厌”。他肯定孔圉“敏而好学”,并且谦虚地说自我都没有做到“学而不厌”。他还异常提倡互相学习的态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种“乐”,是与朋友相互学习,研讨之乐,是增长学识之乐。最可贵的是孔子提倡“不耻下问”的精神,他肯定了学生孔圉“不耻下问”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正是当今社会中我们所缺少的,一个人要想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必须得学会不耻下问,仅有这样你才能有机会成为人上人。

二,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强调温习的重要。孔子的时代,教的功课有礼、乐、射、御,所以不仅仅有温习,还有实习,要实际操作。“默而识之”,强调了“识”,即记住,仅有记住才谈得上掌握巩固。“温故而知新”,温习的目的是什么呢固然为了“识”,为了掌握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但不要忘记“知新”,仅有有了新体会,新发现,才到达了“温故”更深的目的。孔子还异常强调“学”与“思”的结合,不可偏废一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为学则殆”,“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二者相辅相成。另外,孔子还十分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二)为人之道

一,以正确心态应对人生。

每个人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能够改变的是我们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论语》的精华之一,就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人首先要能够正确应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我们应当以进取向上的态度乐观的应对人生。仅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够更有意义,更精彩。

二,做人要“三厚”。

1、做人要厚道。

就是做人要忠厚老实、善良真诚,这样到哪都能交上朋友,到哪都受欢迎。正所谓“厚德载物”就是这个道理。

2、做人要厚积薄发。

做人要有积累,要博闻强记,要广博。有了厚实的功底,才能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半瓶水逛荡,有了充足的底气后才明白分寸、才明白谦虚。

3、做人要”脸皮厚一点”。

那里所说的“脸皮厚一点”就是有些事情不必要计较太多,在不涉及到原则、利益等前提下,有些方面让让又何妨这样,既不失大度宽容,又能解决问题,何乐而不为

三,爱人犹如爱己,敬人犹如爱己。

现代人一般都期望得到他人的关爱,得到他人的尊重。在现代社会中,有的人能够宽容待人,把自我的爱奉献给社会,这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然而有的人却为我至上,目空一切,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有的人出口就脏话粗话,不管他人理解不理解。爱人者之恒爱之,敬人者之恒敬之。如果自我心中没有了别人,就难得到别人的尊重,异常是生活中诸多不如意的人,忧患多于欢乐的人,更不容易做到至尊自爱,所以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一颗真诚的心,真心赞扬他人,真心对待他人,真心理解他人的好意,要以德抱怨,以直抱怨,用论语精神指导我们的行为。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是循循善诱思想的教师,是一个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一面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我的方向,使我们在现代生活的道路上,多了一份艺术和智慧,多了一份清凉与闲暇,多了一份享受生活馈赠的心境。

经过这次对《论语》的学习,使我体会到了人生要“言寡尤,行寡悔”般淡定从容,要做到心灵的勇敢,要让生命提升效率泛出光芒。手捧一颗心来,无愧于人、无愧于己,永远坚持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怒力的拼搏,使自我的人生更加精彩。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高中范文4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陆象山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朱熹说:“读书要眼到心到口到”。无论怎样读,最关键的是要读好书。

一本好的书,能够让我们的灵魂得到洗涤,一本好的书能够为我们的一生做指引,一本好的书能够让我们受益匪浅,一本好的书能够让我们受益无穷。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想而知它有多么大的影响力。

从资料上看《论语》包括伦理教育、哲学、政治、经济、历史、艺术、宗教等方面,许多资料从量上看并不多,但却十分深刻,孔子主张仁,是要推行仁政,期望经过实行仁政,保护奴隶主的利益,孔子主张仁是要加强人的自我修养,孔子主张仁最基本的意思是爱人。

从体例上看,它属于早期的语录散文,一是口语化,明白易懂,二是格言话,三是对华能够体现出人的性格品质甚至气质。

从教育的意义上看,它更是意义非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教我们如何有修养,“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教我们如何学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教我们要有诚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教我们要谦虚,“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教我们要珍惜时间。

读书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很多杰出的人物在青少年时代都酷爱读书,以书会友,以书为乐。

在书中遨游,在书中畅想,与书携手,读书,读好书。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高中范文5《论语》是孔子智慧凝成的结晶,它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博大与精深,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深邃之美。

五年级时候,我开始读《论语》。论语中的经典句子让我受益匪浅。写作时,我常常把在《论语》中诵读过的经典句子运用到我的作文中来。比如要写珍惜时间的句子时,我立刻想到了这一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描绘学习的欢乐时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立刻出此刻我的脑海里。

而在整本《论语》当中,孔子对“孝”阐述最使我难忘。孔子十分重视父母子女间的感情交流,并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和赡养。孔子认为孝不能停留在物质奉养上,他认为仅是物质上的奉养是不够的,还得在感情上对父母表示真诚的尊敬和爱戴。在《论语》中他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是教导我们:百善孝为先,如果对父母在感情上不尊敬和爱戴的话,仅是物质上的奉养,否则与动物有什么区别?古代的黄香就做得很好,他小小年纪就会在寒冷的冬天里,为父亲温暖被子。这看似一个普通的行为,其实包含着黄香对父亲深深的爱。

读论语心得体会篇3
读论语心得体会篇4

于丹老师笔下的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正如易中天所说:"孔子没有温度,只有色彩"。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说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主要讲述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书中运用很多故事告诉了我们许多为人处事的哲理。我分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为人之道。《论语》说的是人,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人的生命是何其短暂,孔老夫子从各个角度,各种层面不断地教诲我们,怎样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总体概括为: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积极生活、和他人和睦相处,爱岗敬业、安于本职,献于社会。"君子"是孔子人学的理想人格,是"士子们"道德修养所努力的方向,它对社会大多数人而言,带有悬格的性质。一个人,一个生活于平均化的日常生活状态中的普通人,"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这是孔子"为人之道"的主要内涵。如前所述,孔子的仁爱是一种展开于具体的人际关系当中的差等之爱,而在传统的人际关系当中,最重要的关系主要有夫妇、父子、长幼、朋友和君臣等五个方面。在今天我看来我们教师教育学生上要"耐心",把学生当作朋友来对待,我们经常是这样说,也这样想。但事实上,我们许多时候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老师会在课堂上生气发火,这是我们还没有学会耐心的佐证。教师在课堂上失去理智,感情冲动,除了伤害了孩子的感情以外,别无他用;教师的喋喋不休,除了让孩子耳根的茧子更厚以外,没有其他功能,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要的是什么呢?我想无非是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好好成长,如此而已。有没有更有效的办法呢?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可不可以这样尝试一下?当孩子上课走神的时候,原谅他,提醒他,毕竟学习是孩子的事,他没做好,希望得到的是老师的帮助;当课堂秩序乱的时候,不要对孩子大呼小叫,我们应该考虑是不是我们的课堂对孩子没有吸引力呀?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把孩子们吸引过来;当孩子没有完成作业的时候,原谅他,帮他找出没有完成作业的原因,帮助他下次完成作业,使孩子体验及时完成作业的成功感;当孩子犯了错误,耐心一点,调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出孩子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的去跟孩子谈,帮他认识自己的错误,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二)、处世之道。在社会交往中,无论是交友还是工作,人们都想找到一个适中的生存法则,既对自己负责任,又对他人负责任。于丹《论语》心得中,谈到了一个职业化的工作态度,"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就是说每个人要做好自己的份内事,也就是常说的本职工作,这也是所有人所需要推崇的。孔老夫子说:过犹不及。在孔子看来,事情做得过头了和没有做到位是一样的效果。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处世艰难。于丹老师认为,与其怨天忧人,不如恭身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就自然就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于丹老师所给我们讲述的英国著名网球明星吉姆。吉尔伯特的故事,让我们从简单的事情当中明白一个不简单的道理——心态决定一切!于是,我不禁想到:在教育形式日益变化的今天,以怎样的心态对待我们的工作,才能使自己感受到来自工作的快乐呢?当然是心态的和谐。"心平则气和,气和则神安",只有保持心态和谐,才能理性的处理期望所欲与利益所得的博弈关系,坚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义务,合理定位自己的价值观,正确对待教育教学的各种困难,这时我们就能够勇于接受挫折,乐于迎接挑战,客观看待努力工作而获得的至上荣誉。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做到心态和谐,拥有和谐的教育职业心态,才能安心植根于默默的育人事业当中,不为世间的功利和浮躁所扰,从辛苦的教育工作中深深感悟,至情享受奉献社会、奉献教育的快乐,收获更多的幸福和满足。

读论语心得体会篇5

雍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罕: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先进: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颜渊死。

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

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从以上的内容可以看出,颜回是一个勤勉好学,学有所成,品行高尚,一生兢兢业业努力实践孔子学说的人。对他的记载有几处很值得玩味。

一是孔子说他“不愚”。孔子并没用“敏”、“惠”等字眼,而用“不愚”,说明颜回资质并不特别高。

二是说他对自己并没什么帮助,无论自己说什么,颜回都感到高兴。

另一方面,孔子还是很看重这个学生的,颜回死时,孔子极度伤心,大呼“天丧予”。颜回也对孔子充满了感情,孔子受困时,他对孔子说,您还没死我怎么敢死。我觉得,对于孔子来说,颜回就是自己的翻版。他眼见自己的学生一步一步跟自己越来越象。面对这种情景,我想孔子的心情是极为复杂的。

除了“天”以外,最知道自己的就是颜回了。颜回即使并不意识到自己了解孔子,他的行为也体现了他已把握了孔子思想的精髓。和这样一个学生在一起,孔子应有一种知己的感觉,但孔子并没有过明显的表达,甚至还嫌不足,“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这可能是因为颜回太像自己了。只有在颜回死后,孔子才意识到失去颜回意味着什么,叹息道是老天爷要我的命,并对学生说我不为颜回哭为谁哭?孔子是否觉得颜回之死意味着自己理想人格之死,意味着镜中自己的死呢?再也没有人可以像颜回 那样勾起孔子的共鸣了。

关于曾参,《论语》有以下相关记载:

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先进: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读论语心得体会篇6

阅读时,应大胆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当学生面对文章题目时,我们采用“激发学生已有相关知识”的策略,大胆让学生想象,请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有关词语。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解放思想,解脱顾虑,敏于发现。作为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学生的想象和预测,无论价值大小,都予以肯定。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十分重要。记得一位身有残疾,曾对自己失去信心的加拿大小女孩,因老师的一句“我希望你是我的女儿”而激动不已,从此改变对人生的看法。如果我们更多的关注那些敢于大胆探究和想象的学生,势必会使这些学生体验到“发现”的乐趣。

二、以读为本,感悟语言

语文素养是课程标准的一个新的科学的概念,内涵十分丰富。它既包含语文能力又包含情感价值观。语文能力中的阅读能力,也不同于以往的以抽象概括为主的能力,而是包括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和思维的发展。阅读教学中,除了培养阅读能力,还有情感的熏陶、品德的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悟,离不开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章中的人与事、景与物、情与思。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要学好语文,就必须提高悟性,悟性的高低往往决定着语文素养的高低。

悟,即悟心。悟,是要用心去获得某种感受,用脑去建立某种联系,用情去寻找某种共鸣,用意去探求某种规律。悟,根据其深浅,有感悟、参悟、顿悟之分。感悟,是建立在感觉基础之上的初步领悟;参悟,是在探究过程中对其规律的一种认知;顿悟,是在认识发生飞跃的瞬间所产生的茅塞顿开式的通透状态,它往往伴随着灵感的闪现。然而不管是哪一个层次的悟,都离不开阅读,离不开积累。

(一)自读自悟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则自然精读,精读后,理自见得。”学生通过朗读可以获得初步感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的课文老师可以以读代讲,学生可以以读代答。切实做到了在读中感知,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引人进入“得意者越乎语言,悟理者超于文字”的境界,真正显示了阅读课的本色。

(二)导读悟法

语文课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知力,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这一教学境界。我们小学阶段的课文中有童话故事、记叙文、说明文、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文体,如果学生能在课堂上习得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那么就为其进行课外阅读以及将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手脑并用,彰显个性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始终是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就要尽可能地在学习上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这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和发展。正确有效、科学合理地使用好学生的手,发挥好手的功能,让学生不拘一格动手操作,可以使他们不断地发现新问题。遇到不懂的词语,打开工具书后,发现词语的意思不一定是一个,怎么办?当然是联系上下文思考,让手脑并用,充分发挥作用。理解句子含义时,教会学生理解的步骤:①解释句子的字面意思,特别是将句子中的难理解的词语揭示出来。②联系上下文说出写作背景。③体会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四、评价阅读,品味课文

评价阅读,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课文的内容和价值、表达技巧和风格、社会作用和时代意义、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倾向等做出评价。看重的不是阅读客体DD作家和作品,而是阅读主体DD学生。评价阅读最重要的是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只要学生言之有理,老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评价阅读对于发展学生的心智、启迪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读论语心得体会篇7

测试命题的趋势概述

以课本为基地,举一反三求迁移

以句段阅读为重点,向两端辐射求贯通

注重阅读过程,生疑问难求理解

以言语参与为动力,层层推进求深入

以阅读方法为利器,不断优化求效率

* * *

以言语参与为动力,层层推进求深入

人们习惯地认为阅读只是吸收;其实,阅读过程中,有言语活动的全面参与,从而成为阅读理解的关键,应引起充分注意。

阅读学原理告诉我们,“在阅读的解码和编码过程中,与阅读思维相伴随的是全面的言语活动”。阅读中问题的产生和提出表现在词语表述上。没有明确的词语表述,读者在阅读中会始终处于一种盲目的、心神不定或困惑烦扰的苦恼心境中。阅读中种种推测和预见也需要言语的支持。各种因果关系的揭示和问题的解决等等,无不与读者的内部言语活动密切相关。而阅读的成果要求表述出来,就必须形之于外部语言了。此外,札记、批注、讲述、吟诵……这些阅读中必定发生的行为,也都是言语行为,呈书面语和口头语的形式。所以,“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阅读是从认知他人的书面语符号向读者全面的言语活动的过渡”。这就是说,没有言语活动的适时、适度的参与,这种“过渡”(吸收、内化)便不可能完成。我们就是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议论这一问题的。测试题要求考生将言语活动的介入反映在答案中的做法与这种做法的一再强调,正是对阅读规律的尊重,牵着了阅读与阅读教学的牛鼻子。

让我们说得更仔细一点。

首先,言语的介入发生在阅读之始。读者在阅读行为即将发生时,面对读物是充满期待的。这种期待可能是朦胧的、不完整的。就在这个时候,伴随着发生的就是不定型、不完整的内部言语活动。经过训练的读者,或者是积累了相当丰富经验的读者,在这个时候,往往会在打开书本或摊开书页时,抚卷凝想一下,将这种朦胧不定的内部言语稍作整理,使自己的期待和猜测变得更明确一些。用一句并不很恰当的话作一比拟,便是“带着问题学”。

阅读一旦开始,思维一旦展开,便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其实,阅读从一开始到最末,就是生疑求答的过程。问题由读物引起,是主客观不统一的表现。疑点是什么,“不统一”的是什么?如果没有相应的言语支持,将模糊不清,游移不定。疑问的解答将因此而不得要领。只有明确了疑问,求答才有可能,才会有效率。而“明确”的方法和标志便是用言语作出固定。这样,读者就可能从散漫不定的不安与焦躁中解脱出来,使阅读得以深入。

问题提出之后,在阅读深入之时,言语活动更加活跃。因为从文字中抽取意义,读者必须有相应的生活积累,有人称之为“图式”,茅盾则称之为“相似的人生”。问题的提出,就是对积累、图式的激活,在活动状态中去认同、吸收或排除,而认同、吸收要有言语的介入和固定,这是问题的解决,是理解的收获;如果是排除,那是新问题的产生,将引起下一轮的阅读思维。这时,新问题又需要言语的介入与固定……如此不断推进,阅读才得以不断深入。

阅读过程结束了,还应该回过来对读物作出评价,对阅读程序方法等作出总结,抽取规则,以利下一次阅读。这种“次认知”是对阅读主体地位的强化。而这,没有言语的支持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总之,阅读这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全程地伴随着言语的活动。言语的介入是推动阅读的催化剂也是阅读成果的凝聚剂。这种言语,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对于中学生来说,要注意内部语的外化,将不甚明确、排列不甚合理的明确化、条理化。这是对阅读的推动、深化和开拓,于是阅读能力与言语操作能力相伴地发展。

1993年高考中关于创造性思维一文的试题里有的要求将第一段中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浓缩在句子里,注意句子的通顺,并不超过55个字;有的要求对第二段中《学会生存》的引述部分的作用,用自己的话概括为两点。这些都是注重阅读中言语表达的表现。要达到这种要求,考生就得从第一段中筛选出创造性思维的三个方面的七个特点;其间该有多少疑问、辨别、归纳,这当然离不开言语的表达。然后还要将这七个特点理出顺序,再组织好言语,提炼成55个字以内的答案,其间该有多少比较、调整的功夫,当然更有增删提炼的言语介入。考生就得对第二段中的引述和它与论点的关系作反复思索,然后将思维的结论概括出来。这种认同、筛选、清理、组织和概括,既是阅读的理解,又是语言的表达,既是从人家的言语材料中提取意义解码,又是将提取的意义化为自己的言语以内化(编码)。思维过程与思维成果的统一,亦即理解与表达的统一,都少不了言语的介入。

在中考试题中,阅读材料是:

然而时光可以流逝,而历史无法忘却,也不应该忘却。作历史回顾,不能只有四大发明、古国文化、开元盛世、丝路花雨,也应该有……南京大屠杀。

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吧!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吧!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试题只有两个。一是指出这两段话的含义;二是文中省略号省掉了哪方面的内容,举出两例,概括成短语。这种试题非常明显地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言语活动的积极介入,在阅读理解之后仍然要有言语活动的介入。这样的试题就更能体现阅读中思维活动的实质,从而增加测试的效度,有积极的导向性。

值得注意的是,阅读过程中言语的全面介入,言语表述存在着一个逐步精细、准确的过程,与阅读的不断深入同着步伐。因此,对精细、准确的表达的追求,反映着阅读向纵深发掘与横向开拓的态势。可以这样说,测试中的主观题如填空、简答等题型测试了这方面的状况,即便是客观题的选择题、是非题同样测试了这方面的程序,甚至在某些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们常见的选择题有四个选择肢。好的选择题就必须选准地方,又紧扣文章思路,处理好“点”与“路”的关系。这且不说,单说选择肢的设计,便与阅读时言语介入关系密切。正确的选择肢,要求准确。表达的准确反映着对“命题点”(字词句篇等)的准确理解。在选择肢前能慧眼识珠,不为鱼目所骗,就有赖于阅读中不断追求全面、深刻、准确的理解与相应的言语表达。好的选择题中用来干扰、迷惑的选择肢,之所以能乱真,就因为它们与正确肢只有细微差别,需要明察。而明察始发于阅读之初,印证于阅读之深入,结论于阅读之末。不断识别、排除、认同,也就是言语表达的不断修正的过程。《范爱农》一文有“衙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皮袍了,天气还并不冷”一句。这句话表明什么呢?有四个供选择的选择肢。设问既出,就得联系全文主旨和语境,知道是写的“变化”,即“布衣”换为“皮袍”。而原因决不是

“身体不佳”(太肤浅),也不能以此证明他们与旧势力“同流合污”(太笼统、太武断),而只能是反映一种复旧心态。这就是“布衣”与“皮袍”之间的张力,而“不上十天”与“天气还并不冷”,正表明复旧心态的迫切程度。因此,最确切的理解与表达,应该是表明进入新政权的一些人物复旧之心甚切。不能由表(衣着)及里(心态)读出“复旧”是浅,不曾注目于“不上十天”和“天气还并不冷”是阅读的疏。浅和疏无不决定着和决定于言语的介入,理解与表达这种互为表里的现象要求我们在阅读中不断借助言语介入去追求理解的全面(不偏)准确(不浅)和精细(不疏)。这样,在许多选择肢前便不会莫衷一是。由此可知阅读思维过程的展开比结论更重要,而思维过程的展开又依赖言语的介入,言语表达实为思维过程展开之动力。

以阅读方法为利器,不断优化求效率

在应试中,考生往往难以适应,反映了我们的阅读教学效率不高的现状,这一点已引起了社会诸多方面的关注,说明了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究其实,是阅读教学的不得法造成的。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他还说:“唯有特别注重方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读多作固然重要,但是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怎样写。对于这个‘怎样’如果不能切实解答,就算不得注重了方法。”

我们在前面讲的,就是阅读方法中的重要内容。“举一反三”要求我们不仅举“一”些典型言语材料为例子,还要举“一”定阅读方法,那三条,就是在整体上发挥作用的原则性方法。其它的诸如开展思维、言语介入等也属整体性方法,只不过偏重于操作罢了。作为系统的阅读方法,还应该有另外两个层次,一是适应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一是适应不同阅读阶段的方法。三个层次的方法交织为阅读方法网络,适应的广度与深度就更加扩大了。

从读物反映生活的方式来看,可以大致分为论说性与叙述性两大类,前者偏重于阐释和证明;后者偏重于记叙和抒发。这两种表达方式使读物具备了各自的特点。方法的优化,实质上是阅读方法对读物特点的适应。

阐释和证明以物理、事理为主要对象。不论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作者力图证明的,都是“理”。或说明解释,或议论证明,都必须顺应“理”自身的逻辑性,而不能违逆。其“理”之“顺”,形成了“章”,当然也反映在“章”中了。因此,“章”可以看作是“理顺”的结果。阅读这类读物,目的在于因“言”知“理”,而这类读物的“言”中之“结构”(章法)就成了最佳突破口了。换言之,从结构入手,就能更快更准地弄清作者所说明或证明的思路,从而真正知“理”。

在阅读说明文时,我们往往抓“顺序”与“特点”。其实,对于文章来说,“顺序”是全局性的,“特点”的说明被包容其中。抓住了说明顺序,就能从全局上把握读物,进而弄清说明的内容与方法。而“顺序”问题正是结构问题。

说到议论文,我们往往提出论点、论据与论证“三要素”,其中的论点为主导。但在阅读中,我们能够首先接触和具体弄清的是论证的顺序。论证,究其实,是用论据去证明论点的过程。抓住了这个“过程”,其它便可以无一遗漏地把握住。因此,议论文的阅读尤其要抓这个“过程”外化的“结构”。

因此,论说性读物共同的特点在于“顺序”、“过程”所外化的“结构”。对这一特点的适应,便是从“结构”入手的阅读方法。其实际操作大体可以分为三步走。第一步,了解各自然段的内容(注意句子、句群的组合和句群中的主句、主词等),用自己的话(言语介入。下面不再说明了)作出归纳(初步的,甚至不够完全),然后,根据邻近自然段在内容上的相关度,作出第一次合并(划出大于自然段的段落群),仍用自己的话作出归纳(言语的进一步介入,即可作出对段落群的归纳,又可以对自然段内容归纳作出校正)。基于此,根据其内容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个别的、一般的、局部的、整体的,承接、并列、层进、因果、转折的……事实的、道理的……)再作出归纳。这时,读者就得以“进入”读物的内部弄清说明对象的大体情况或论点、论据等。第二步,与第一步反向,从整体向各部分深入。是说明的,可以就说明对象的各个部分作具体的读解,包括说明的要点与说明的方法,包括说明的特点与说明的语言,来一次具体细致的咀嚼。是议论的,可以依论据与论点的关系,论据的性质与论证方法的关系,论据的陈述与论证的层进等作出分析,获取正确的认识。此时,阅读的收获及其固定,比起前一步更为具体充实,更为准确显豁,从多方面补正前者的不足、不及与不确。第三步,再从读物中“出来”,站在整体的高度审视读物的全部,作出自己的评价,包括自己的认识、体会和意见。以上可参照前面所举《今》文一段的简析去切实领会。

如果把观物、赏景也看作一种行为,那么,记叙与抒发都可以看作是以“事”为主要对象或主要依托。记事的不必说,写人的必写事;小说和戏剧的情节实际上是典型化了的“事”;抒情的则一定以“事”、“物”为依托。因此,“事”乃是这类读物的共同而突出的特点。“事”也就是阅读这类读物的突破口。

具体操作不妨分为三类来说明。一类是记叙文,叙事散文、小说、戏剧等,属于典型的叙事性读物,阅读时可以抓住“事件”,按其发展,了解整个事件(对整体的初识),再根据事件的发展阶段,将其分割为段和小于段的节(或开端、发展……)。在此基础上再细致地去认识和咀嚼境中事、事中人等,将人、境、事紧密结合一起去认识、咀嚼,就能血肉丰满地全面地知人论事,进而了其底蕴。这是从整体高度深入部分的理解和体味,对部分的深入同时又垫高了对整体的认识程度。如此反复,互相促进,不断提高。这时,就有可能站在读物之外,对读物,也对自己的阅读作出评价了。另一类是状物、写景的读物。尽管将“登泰山”“游西湖”“(欣赏)荷塘月色”“礼赞白杨”等行为看成为“事”,但毕竟有不同之处,这其中的“登、游、赏、赞”往往只是一种贯穿始终的“踪迹”(包括角度)。但是,既然是“迹”便可循以穷之,成为“入书”的突破口。阅读时,当循着看似不实的“线路”,去认识“沿途”所状之物、所记之景及其方方面面。再根据这实的物与景,体察作者倾注其中的情,寄寓其间的意。这种实的物、景与虚的情、意,正是这类读物生动、优美、深邃的根源。循实求虚、虚实结合的结果也就是全面的领略与体味了,读者因此而与作者同行、同止、同心、同意,建立起一种默契,标志着阅读的成功。但是,还得在逐一体味,用言语固定之后,“出得书去”回顾整体,检视和总结收获,作出评价。第三类是诗歌。诗歌最突出的特点是“情”。然而此情并非空穴来风,必有生成物,寄托物。这就是意与境的和谐统一。因此“境”是实的,是可以首先把握,进而据以联想、想象的部分。由于诗的跳跃,即便是叙事诗,也有大量的省略与空白,呈现珍珠链一样的画面连缀。这时的“境”便外化成了“画面”。读时便可将“画面”作为突破口。朗读诗句,调动生活积累,复制诗句所描绘的(或暗示的)画面,并将其连缀,开始步入意境中,接下来便是细致、倾心地去领会、体味;而这又少不了生发、补充,这就靠想象与联想了。但不管怎样生发,怎样想象,都不能脱离具体的“境”。就像风筝高飞云端,仍系在线上一般。不起飞,不是读诗;飞走了,脱了线,也不再是读诗。换句话说,读者的“意”会,决不可离开“境”,要牢牢地把握住具体画面,这样体味,便自然会伴随着会心的品咂、细声的吟哦、放声的诵读……然后,当回过头来,品评讨论其优劣,整理自己的体会与感悟。

读论语心得体会篇8

一、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人行为的原始动力。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呢?作为初中语文老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老师在教学时要重视自身的语言美。除了温和的语言,广泛使用的语言美的敬语,还要注重在教育学生时语言要有情感色彩和语气。另外,课外也应该注重和学生的语言交流,使他们在语文学习方面倍感兴趣。

2.语言教学要充满趣味感。自己的课堂要有活力,老师就要千方百计地把那些精深的、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和具体化,因为学生很容易被那些风趣十足的语言、形象具体的比喻以及精彩的描述所感染,使他们的身心在被感染中得到愉悦。

3.老师的教学用语要有很强的科学性。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老师的教学用语必须具备中肯、准确、合乎语法、规范等特点,所说的话绝对不能模棱两可、废话连篇、不着边际。老师的语言将对学生听课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为此,笔者通过分析发现,老师在教学时语言方面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普通话要标准。普通话是国家规定的教学语言,初中语文老师必须要讲好普通话,除了语音必须清晰准确外,还要做到情真意切,抑扬顿挫,有节奏感,使得学生深刻体会语言美,吸引和调动学生注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2)将书面语言口语化。老师在课堂上,要注重把作品的思想用口语的形式向学生表达,经过这样处理,学生更容易把握和理解文章。(3)恰当使用体态语言。所谓体态语言,它包括手势、表情、眼神等。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就可以恰当地利用体态语言来表达文章中的描述。

二、培养学生由浅入深的阅读方法

在社会生活中阅读是人所必需的基本技能,是人们获取信息的基本手段之一。阅读过程的实质就是认读、理解和吸收的过程。三个环节中,基础是认读,核心是理解,结果是吸收。张志公提出的观点是:首先粗读通篇,然后想一次,最后再细读一次。“粗读”就在于了解其大意,“想”就在于知道文章说了什么,“细读”就在于进一步消化和吸收文章中的有益信息。先古圣人陶渊明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好读书,不求甚解和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第一句也就说明了阅读文章时首先要快读,目的在于了解文章大概,后一句就说阅读文章要用心。

三、引导学生依据文体特点和文章特点阅读

善于把握文章中心,学会赏析文章中的经典语句和形象。现在文章可分三种文体,即记叙文,在阅读中要把握好文中的人称、要素、中心、顺序、详略等;说明文,在阅读时要把握好特征、对象、方法、顺序等;议论文,在阅读时要把握好论据、论点、论证等。把握好了文体,阅读就会容易许多。要抓住文章的中心,就要准确地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抓住关键词句的方法不外乎就是分析体会和语感,但抓关键词的方法在不同文体中也不完全相同,要靠各人去体会和积累。记叙、描述人和事物、风景是记叙文的基本内容,部分形容词和动词在很多时候十分重要。对于议论文而言,关键词句很多时候都是说是什么观点的句子和每个段落的中心句,而说明文中的关键词句基本上都是表述说明事物主要特点的词句。把握住了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就像是拥有了阅读的窍门,就会觉得阅读是件很轻松愉快的事情了。

四、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情境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需要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情境。如,在新课的导入中率先营造学生学习情境。另外,充分积极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是在进行散文教学时,情境创设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在享受愉悦中学习,能主动且愉悦地获得知识。还有注重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师生之间进行和谐的情感交流。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心智和身心和谐地发展。

总之,关于阅读的方法不计其数,我们老师必须要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使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把阅读教学落到实处,并加以适合的引导,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就一定会取得极大的提高,老师所组织的语文课堂也会充满活力。

读论语心得体会篇9

1、以学生为主体

阅读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说:“教师的教为的是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是有对象的,有内容的,这就是学习的客体。谁来学呢?学生。学生必然是学的活动的主体。”从学习的过程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活动只能通过他自己的实践和感知,通过他自己的思维进行,别人不能越俎代庖。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学习,才能把人类的文明成果转化为自己的精神库存,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钱梦龙老师提倡“目中有人”的语文教学,这个“人”就是学生。“目中有人”就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理科教师总是向学生进行一番演算、推理或演示以后,才自然而然地得出所要证明的定理。阅读教学也应该注重这种“推理”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议论,最后得出对课文的认识。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注重了这个过程,就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发扬教学民主。学习目标可以通过师生的阅读共同产生,不一定都是教师预先设定。例如童话故事的教学,一般都从情节入手。但是笔者在组织学生阅读《七颗钻石》时,没有把情节分析预先设定为教学目标。让学生预习后,进行课堂讨论时,我问:“本文的故事情节是否需要赏析?”如果学生说需要赏析,我便组织讨论故事情节;如果学生说不需要赏析,那就放过去,因为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明了。结果大多数学生说不需要,于是就跳过了故事情节的分析,直接讨论小姑娘的形象。在师生共同产生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得到充分体现。另外,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没有必要用教学参考书上的答案统一学生的认识。著名的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说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是非常有见地的。

2、学生自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二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因此,探究性阅读教学必须把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结合起来。过去的阅读教学,基本上是一种“接收学习”,教师讲,学生听。探究性阅读教学必须改变这种现状,而代之以学生自读,教师点拨。由于语文学习是一种无序学习,阅读并没有什么必然的、严谨的主次前后顺序,因此语文完全可以自学;而且,由于语文课“技能型”的特点,语文也必须自学。只有自学,才能形成语文能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关键是要学生自己能够对知识和技能进行内化,这种内化需要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才能实现。因此,阅读教学要给学生提供“内化知识技能”的时间和空间。要以学生自读为主,把读书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教师要少讲,教师的首要任务不是讲授课文,而是引导学生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教师要发挥的是主导作用,而不是替代作用。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我意如能令学生于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习,不徒坐听教师讲说,即为改进教学之一道。教师不宜以讲课文为专务。教师指示必须注意之点,令自为理解,彼求之弗得或得之而谬误,然后为之讲说。如是则教师真起主导作用,而学生亦免处于被动地位矣。”(《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阅读专家曾祥芹先生呼吁:阅读教学要废除以教师过多讲解挤掉或取代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讲读”模式,建立在教师点拨下以学生自读为主的“自读”机制。实乃真知灼见!学生在自读中“自为理解”,主动探究,加上教师的点拨指导,就能得到思考和开悟的满足,得到启智的喜悦和审美的享受,得到科学思维和方法技能的训练。

教师的点拨可以是一般方法的指导,也可以是具体问题的解答。但不论是一般方法的指导还是具体问题的解答,都要注重阅读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尽可能概括出认识问题的规律性,不能满足于得出一个答案。教师的点拨可以在学生自读遇到理解障碍之后,也可以在遇到疑难之前。例如在学习了初一语文第四单元多彩四季后,我把描写四季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教师点拨:描写景物要注意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景物要注意写得有声有色;描写景物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描写景物要注意动静结合……学生通过阅读比较基本上都能从文章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而且还发现许多其它的描写方法。这样学生再遇到写景文章,基本上不要老师再多讲,会自己分析了。

探究性阅读教学应从定向探究逐步向自由探究过渡。“所谓定向探究是指学生所进行的各种探究活动是在教师提供大量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所谓自由探究是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时,极少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而是自己独立完成。”自读的初级阶段,应以教师的点拨为主,组织定向探究。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分析理解课文的目标基本上由教师提出,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读懂课文,达到教学目标。以后,教师逐步放手,逐渐减少点拨,学生逐渐娴熟掌握阅读方法,自行确定阅读目标,正确认识课文内容,进入到自由探究阶段。这是自读的高级阶段,是“不需要教”“自能读书”的阶段。此阶段无论课内还是课外的文章,学生均能自己读懂,即能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分析解决问题,自己发现获取知识,自己概括掌握规律。教师的点拨只是参与讨论,提供参考意见。

3、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在研究性阅读教学中,课堂教学主要应采用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独立思考问题,能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克服思维的盲从性和依赖性。由于不受旁人的影响,由于没有现成的结论,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得出的认识往往比较客观;而且,独立思考思维训练强度大,思维能力提高快,能够较快地培养自学能力。所以,在学生自读课文时,应鼓励独立思考。但是,“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如果仅仅让学生独立思考,学生的阅读往往会陷入迷惘困惑之中。因为个人的智慧毕竟有限,况且学生处在学习提高的过程中,“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形是常有的。因此独立思考必须与集体讨论结合起来。集体讨论是一种合作学习方式,可以发挥课堂学习的集体性的优势。在集体讨论中,学生集思广益,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启智开悟,可以化解独立思考碰到的疑难和障碍,还能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结合起来,两者相得益彰,思维训练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组织学生讨论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讨论欲望,让每一个学生都产生发表观点的兴趣和动机,积极参与集体讨论。在研究性阅读教学中,讨论的问题有些来自学生。一般来说,来自学生的问题比较容易激发讨论欲望,因为青少年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当同学提出问题时,他们往往会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冲动,以满足自尊心和好胜心。当然,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一定都围绕教学中心,不一定都切合教学要求,有些问题可能是钻牛角尖的,有些问题可能是言不及义的。这时,教师就要加以引导、点拨,概括出符合教学要求、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自读初期,讨论的问题主要由教师提出,这就要求教师设计问题恰当,创设“愤”“悱”情境,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探究欲望,激起讨论的积极性。

其次要创设师生平等、民主研讨的课堂情境。在讨论中,教师不要轻易作优劣正误的评判,对学生的发言,要尽可能给以正面评价。哪怕是极微小的合理成分,都要充分肯定。即使完全错误,也不要直接驳斥,而应从发言的勇气、态度等方面加以鼓励。错误要指出,不能模糊过去,但语气要委婉,态度要恳切,措辞让人容易接受。在讨论中,教师要尽可能以讨论者的身份参与,尽量淡化“裁判”色彩。这样,课堂气氛平等、民主、融洽,讨论才能顺利进行。

4、思维训练与记诵积累相结合

语文是一种能力构建。阅读教学是一种以理解为核心的思维训练,而思维的工具是语言,思维离不开语言,因此思维训练必须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学习语言就必须积累语言,多读多背。

叶圣陶先生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训练语感的最佳途径是熟读背诵。按照生理学、心理学的理论,熟读背诵,能让书面语的一切言语因素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留下系统的印象。诵读多了,印象就会深刻起来,最终就会在头脑中形成牢固的网络系统。有了这个网络系统,就有了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即语感。有了语感,无论听话还是读书,都能理解其含义,感受其形象,判断其正误,体察其具体应用中的细微差别;有了语感,提笔作文,便能表情达意得心应手,遣词造句左右逢源,体味到“神来之笔”、“妙笔生花”的快感。

在研究性阅读教学中,记诵积累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熟读背诵的意义,并给以具体的指导。一是背诵的内容必须典范精粹。可指导学生背诵古诗文名篇。现代白话文值得背诵的不多,值得整篇背诵的几乎没有。现代白话文的背诵, 内容主要是散见其中的格言警句和一些生动的修辞、描写。背诵古诗文对人的语言训练作用是全方位的,从语辞的典雅到文脉的贯通到思想的睿智,无不浸染熏陶着读者。不过人们易于感觉的还是文字的典雅精练。背诵现代白话文则主要是领悟其哲理,学习其生动性、形象性。二是背诵的方法需要讲究。背诵时不要贪多求快,而是要仔仔细细地读,读懂意思,重要的是背熟,使它成为自己的东西。背会的东西还需要隔一段时间进行巩固。

相信随着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习惯的养成,随着学生自主探究经验的不断积累,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与鉴赏水平会不断得到提高,他们能够自主探究出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学生们的阅读会逐渐走向深刻与成熟。而这正是学生最大的收获,也是语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参考资料

读论语心得体会篇10

人教版高中语文在编排上每册“名著导读”栏目介绍两部名著,每部分为“背景介绍”、“作品分析”和“思考与探究”三部分,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养成阅读经典和优秀作品的习惯。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在阅读感悟、行为习惯、独立思考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以外,伴随而来的一些问题也渐渐地随着这些优势的到来展现着令人担忧的另一面。下面就对这些问题做一个归纳:

一、网络资源的使用不当

中学生在阅读《论语》中常出现的困难就是对一些难懂的句子不会翻译,以至于不能理解句意的真正含义,使得自己不知道学习的心得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而写。在解决这个问题时除了查找自己手中的工具书外,更多的时候选择最为快捷的方式就是上网查找相关材料,而网上的资料有的解答也存在着理解的偏差,这种情况下学生只是一味的盲目照抄,没有进行资料的筛选整合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对原文认识出现偏差。

二、课外阅读材料的单一

《论语》的译本在现在的市面上可谓是数不胜数,对于中国的国粹文化,早有许多学者对《论语》中所折射的文化已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独到见解,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更多的儒学研究者已经不在局限于对书本的编撰而是直接将它搬到荧幕前,供大家学习与交流。学生除阅读相关书籍以外还应充分运用好媒体的资源,而教师需要的是结合媒体热点,紧扣学生心理导入名著,从而最大限度地激趣,引申、促进对名著的理解和体验。

三、青少年文化品位的缺失

在《论语》阅读调查中谈及对阅读形式的改变这一问题时,有不少同学的建议是用其他的作品来替代,而这些作品主要是自己喜欢的现代畅销书,比如:《水煮三国》、《麻辣三国》、《闲看水浒传》等。对这种阅读现象,虽然在客观上扩大了经典的生存空间,但也反映出令人担忧的一面:年轻一代作为学校教育中的受教育者,他们在整个教育机制的文化淡漠氛围影响下,已经表现出了对文化传统的无知、无兴趣和漠不关心。

四、学生对传统文化信仰的缺失

在问卷中学生不喜欢读《论语》另外一个原因是认为《论语》中孔子的观念过于理想化,缺乏了真实的现实环境与之结合,在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这些想法已经融入不了发展中的社会,由此产生孔子思想空而泛的观点。其实在学生的这些反映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对于经典名著的阅读兴趣在渐渐地消减,对一种文化的信仰体现出冷淡的现象,这不得不让我们担心学生对文化传统的传承信念是否在发生着转变。

针对以上学生阅读《论语》的一些现象,作为学生与名著亲近的引导着,我们更多的是要结合教学的实际,在学习中去激发学生对名著原有的兴趣,尊重他们对名著原有的热爱,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做到:

1、注重名著阅读的“导入”教学

名著的导读教学关键在于怎样“导”。是导阅读的方法,导笔记的方法,导阅读过程的自我管理法,还是导名著的背景等这些都是导的主要内容。在导学的方法中教会学生怎样对材料的收集、归纳、整理,进行合理筛选。内容上教师需要对作品适时的补充,形式上可以采用自由交流的方式给学生相互交流的平台,对学生的问题及出彩的解读进行一定的解答和表扬。此外,指导学生如何管理、监控,如何写思考性、研究性的文章,对“思考与探究”的部分进行引申和点拨。阅读过程中,善于结合不同学生的阅读实际,进行交流、讨论,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2、关注学生的个性品读

尊重学生的自由理解而不是统一标准化的培养,让学生在同一平台学习、交流,产生属于他们的新观点,发散思维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阅读经典作品感悟生活中的百态。例如: 关于孔子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有学生这样解读的,“朱近墨会黑还是赤?如果按照生活中画面的调色来说的话,那一定是黑了。可是,如果放至现实的当中就不一定了。因为,按照孔子的说法,黑着越黑,赤着越赤,那么严重的两级分化,是不和谐的,所以赤者应当同化墨者,并且还要避免自己被墨者同化。这就显得赤者必须有很高的素养。并且要有一颗博爱的仁者之心。这才是真的仁者。何况仁德可以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而素养不足的仁者们可以在一起促进境界提高。”

3、阅读方式的灵活性

开展多种语文实践活动,推动阅读的深入,巩固阅读的成果。教师可以开通网上交流平台,让大家随时随地地自由交流方法、体验、感悟以及教训等。开展征文比赛,畅谈阅读收获;学生自编名著导读,分享成功体验;持之以恒地开展诸如“我与《论语》”等研究性学习活动,加深阅读的理解和应用,对于古今差异的思想教师可采用辩论会的方法,集思广益让学生以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论语》中的句子,从而得到不同的思想观念,开发学生的能力以便增强对《论语》的学习兴趣。

4、激活名著与语文知识点的联系

《论语》的艺术特征,突出的一点就是格言数量丰赡,蕴涵哲理深邃,修辞形式多样,艺术效果显著,这些格言往往综合应用多种修辞手法,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连珠回环,耐人寻味;比喻夸张,形象突出等,教师可在学生修辞的学习上进行引导学习。除了修辞之外古今通用的很多成语也出自《论语》,在我们阅读《论语》时可以让学生收集这些深藏在名著里的成语,在阅读中不仅给学生增添了读的兴趣,更能在作品中真正体会这些成语的意义,如我们熟悉的哀而不伤、不耻下问、登堂入室、箪食瓢饮、过犹不及、有教无类。

5、重构儒家价值传统的学习

开设儒家通识活动课,重构儒家价值传统学习。儒家价值体系中的六大价值范畴分别是仁、智、义、礼、孝、信,其中“仁”是价值传承的本体和核心部分,智则是道德教育与道德学习的方法论,义、礼、孝、信则是具体的道德规范。所以,以“仁”为本体和核心,以“智”为道德教育的方法论,重构儒家的“仁、智、义、孝、信”这六大核心价值范畴,是“儒学”的核心目标和主要内容,也是重构儒家价值传统的基石。教师作为儒学文化的引导着,在导入名著之前开设必要的活动课进行一定的文化积累,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达到自身的感化教育。

孔子及其《论语》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对于中学生如果能将儒家的思想融会贯通于自身的生活、学习态度之中,之后的人生就如同蕴藏着丰富矿石的青山,等到开采的那一天,将会收获着无穷无尽的知识。(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读论语心得体会篇11

我们向学生推荐的阅读版本是万卷出版公司发行的孔子弟子注的《论语》。每篇每则都标有序号,便于分工与查找。

《论语》共20篇,在编排上,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我们在阅读指导中有将20篇做了重新编排,主要有“为学篇”“知礼篇”“修身篇”“养德篇”“君子篇”“明仁篇”六大部分,然后分其小类。“为学”又细分为目标、内容、态度、方法、作用等五类,“知礼”分为礼之本、礼之用、知乐等三部分,“修身”分为言说、忠信、理解、自律、自强、明智、交友、行孝等八类,“养德”篇分为明德、尚德、有勇、正直、知耻、明志等六类,“君子篇”分为士、君子当为、君子不为、戒畏思变、君子与小人、义利、天命等七类,“明仁”篇分为夫子谈仁、弟子问仁、中庸等三类。

三、读懂文意,让学生自读有法

第一、查阅工具书、字典、词典,才能扫除阅读中的障碍。在课外阅读中也坚持独自查阅字、词典。第二、翻检资料,解决疑难。可以上网查阅或到校图书馆借阅。第三、 圈划点评。圈划,是读书标记、志记,即古人读书的“圈点法”。一般对于文中要点,自己喜爱的词句,圈起来,画下来,便于重读。圈划,可设计统一符号(学生也可自己设计),如不会读的字画“”号,不会写的字画“”号,哪个词用得好画“”号,哪个句子好画“~”线,哪里是重点画“―”线,哪处有疑难画“?”哪里有不同见解画“…”号等等。写下简短的评语,以作备忘,就是评点读书法。要求学生评点,开始不一定写得多,如只写上“好”“生动”“有道理”之类的简评词语即可,慢慢地可以评得具体些,如用一两句话评出人物描写的特点或归结出一段的提纲或指出开头结尾之妙等等。教师定期检查落实,对做得好得同学予以表扬。

第四,做摘抄笔记。把你读书时遇到的精彩语句和经典语段摘抄下来,记在你的小本子上,比如,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是我们最好的环境,从他们的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我们要交什么样的朋友呢?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第五、撰写读后感。书读完了并不是目的,要针对书中的有关内容,联系社会或个人实际写出体会。这个有点难度,当然也是课外阅读的重头戏,它是督促学生认真读书动脑读书的重要手段。

四、合作交流由浅入深,让学生资源共享

读论语心得体会篇12

素质教育观认为:阅读教学应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和发展为根本目标。学生的学习活动只能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感知,通过自己的思维来进行,别人不能包办代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人类的文明成果转化为自己的精神库存,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专家提倡的“目中有人”,就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健康发展。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精神,其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时没有必要用教学参考书上的答案,来统一禁锢学生的认识。著名的美国学者苏珊朗格说过:“在社会科学中,没有正确的答案,只有不同的答案。”就是这个道理。

二、自读与点拨相结合

过去的语文阅读教学,基本上是一种“接收学习”的模式,即由教师讲甚至“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听。因此,探究性阅读教学必须改变这种状况,要把学生自读和教师的点拨结合起来。由于语文课具有“技能型”的特点,学生有必要进行自学。只有自学,才能形成更强的语文学习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关键是要学生自己能够对知识和技能进行内化,这种内化需要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才能实现。因此,阅读教学要给学生提供“内化知识技能”的时间和空间,把读书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阅读专家曾祥芹先生呼吁:阅读教学要废除以教师过多讲解,而挤掉或取代了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讲读”模式,建立在教师的点拨下,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的“自读”机制。这种见解实乃真知灼见!学生在自读中“自为理解”,主动探究,加上教师的有效点拨指导,就能得到思考和开悟的满足,得到启智的喜悦和审美的感受,得到科学思维和方法、技能等的训练。

教师的点拨可以是一般方法的指导,也可以是具体问题的解答;可以在学生自读遇到理解障碍之后,也可以在遇到疑难之前。但无论是哪一种,都要注意阅读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都要尽可能地概括出认识问题的规律性。

三、从定向向自由过渡

探究性阅读教学应从定向探究逐步向自由探究过渡。自读的初级阶段,应以教师的点拨为主去,组织定向探究。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分析、理解课文的目标基本上是由教师提出,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读懂课文,达到教学目标。以后,教师应该逐步放手,逐步减少点拨,由学生自主地、慢慢地掌握阅读方法和确定阅读目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逐渐进入到自由探究阶段。这是“自能读书”的高级阶段。这阶段无论课内还是课外的文章,学生均能自己读懂,能自己提出一些疑问,分析并解决问题,发现并获取知识、概括掌握全文的规律。教师的点拨只是参与讨论,提供参考意见,不再硬性引导。

四、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课堂教学主要应采用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独立思考问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克服思维的盲从性和依赖性。由于不受旁人的影响,由于没有现成的结论,让学生去独立思考问题,得出的认识往往比较客观;而且,由于独立思考思维的训练强度大,思维能力提高也快,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在学生自读课文时,教师应大力鼓励他们独立思考。但是,“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如果仅仅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他们的阅读也往往会陷入迷惘困惑之中。因为个人的智慧毕竟有限,况且学生处在学习提高的过程中,“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形是常有的。因此,独立思考必须与集体讨论相结合起来才能有效。集体讨论是一种合作学习方式,可以发挥课堂学习的集体性的优势。在集体讨论中,学生能集思广益,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启智开悟,可以化解独立思考碰到的疑难和障碍,还能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结合起来,两者相得益彰,思维训练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组织学生讨论,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讨论欲望,让每一个学生都产生发表观点的兴趣和动机,积极参与集体讨论。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讨论的问题有些来自学生。一般来说,来自学生的问题比较容易激发讨论欲望。因为青少年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当同学提出问题时,他们往往会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冲动,以满足自尊心和好胜心。当然,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一定都是围绕教学中心的,不一定都切合教学要求;有些问题还可能是钻牛角尖的,有些问题可能是言不达义、甚至是牛头不对马嘴或错误的。这时,教师就要加以引导、点拨,正确把握中心题意,概括出符合教学目的要求、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或正确答案。自读初期,讨论的问题主要由教师提出,这就要求教师设计问题一定要恰当,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求知冲突和探究欲望,激起讨论的积极性。

其次,要创设师生平等、民主研讨的课堂情境。在讨论中,教师不要轻易作出优劣、正误的评判,对学生的发言,要尽可能给以正面评价。哪怕是极微小的合理成分,都要充分肯定。即使完全错误,也不要直接驳斥,而应从发言的勇气、态度等方面去加以鼓励。错误要指出,不能模糊过去,但语气要委婉,态度要恳切。在讨论中,教师要尽量淡化“裁判”色彩。

五、思维训练与记诵积累相结合

读论语心得体会篇13

一、心理语言学与阅读 

“语言理解”是心理语言学集中讨论的话题,简言之,就是研究人们是如何理解语言的,其中包括言语感知、词汇提取、句子加工和语篇理解。而阅读正是将这四个过程进行综合运用的体现。 

在语言感知条件的研究方面,“语境”是影响言语感知最为重要的条件。语言感知研究的另一个领域是“书面语言理解”的研究,这牵涉到“视觉感应”、“字母辨认”、“词意确定” 以及“信息记忆”和“信息组织”等方面的探索。在“词汇提取”的研究方面,其探索主要集中在“词的基本元素”、“心理词汇的研究方法”、“影响词汇提取和组织的因素”和“词汇提取模型”等四个方面。马斯伦(marslen)和威尔森(wilson)提出,当一个人听到一个词的时侯,该词所有的语音邻词都会被激活。无论是哪一种理论,都很难适用于解释语言理解复杂过程的全部,但是,每一种“模型”都强调“激活”理论。 

句子理解是语言理解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心理语言学家认为,人之所以能够理解语言,是因为信息接收者和信息输出者的心目中有着共同的语法规则或“约定”。然而,句子理解研究并非如此简单,这里还牵涉到句子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问题,仅以a说的“it’s too warm here.”一句为例,如果b从该句的字面意思去理解,他很可能就没有理解a的真正指意。因此,句法加工便是心理语言学在语言理解方面所探讨的第二个问题。句法加工的研究涉及到“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关系”、“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关系”、“句子结构的分解”和“从句的加工”共四个问题,主要探讨人们是如何通过句法加工来理解复合句及其指意的。 然而,要正确理解语句,句子记忆也是重要的一环。 

“语篇理解”的研究而论,基本上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即语篇连贯和理解策略的研究、语篇记忆的研究和语篇处理的研究。就语篇连贯的研究而论,由韩礼德和海森(halliday & hasan) 提出的“上指”(anaphora) 和“下指”(cataphor) 成为语篇连贯研究的一大主题。但无论是“上指”,还是“下指”,讲的都是语句紧密连结与语篇连贯的关系。在语篇理解策略的研究方面,语篇信息的“已知或未知策略”、“直接匹配策略”、“搭桥策略”以及“回顾已知信息策略”成为讨论语篇理解的重要思考线索。有关语篇记忆方面的探索,由巴特莱特(bartlett) 提出的有关人类认知系统的“组织计划构架”仍影响着当今心理语言学有关语篇记忆的研究,他认为,记忆是活跃的、有创建性的,是有计划的。就语篇的记忆而言,“命题”和“推理”成为研究的中心。心理语言学家认为,不仅话题的辨认和句子的组合与语篇记忆密切相关,语篇理解也有助于语篇记忆。在语篇处理的研究方面,“语篇处理模型”成为研究语篇理解的中心内容,诸如“语境模型”、“连接主义模型”、“建构与结合模型”等,均从各个角度阐述了语篇理解的过程。 

由以上的语言心理学对语言理解的相关理论分析中不难看出,“阅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是作者、语言信息和读者三方而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并非是读者单方面的’对号入座’式的单纯语言活动”。 语言学家古德曼(goodman)还曾把阅读的心理语言过程分为“体验”、“预测”、“验证”和“肯定或修正”等四个过程。这些过程构成了一个彼此相联的、周而复始的理解、消化和表达的循环过程。他所阐述的阅读心理活动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的概念能力、背景知识和处理策略等三者互相作用的过程。 

语言学家威德森(widson)教授1979年曾指出,“阅读不仅是获得信息的过程,而且是解释信息的过程。读者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取决于他原有的背景知识和语言信息的重要性”,“阅读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四方面意义的复杂的脑力劳动,那就是认字、释义、思考和贯通。” 这其实正是心理语言学观点对于阅读的总结和概括。归根到底,阅读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心理语言活动,通过赋予文字符号以意义,来达到理解作者思想的目的。因此,我们往往把这种阅读活动认为是“视觉的谈话”,是阅读者与写作者之间未谋面的交流。 

纵观有关语言学家对阅读的研究和探讨我们可以发现,阅读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并不是读者不需要任何努力即可从阅读材料中了解到不曾了解过的东西,也并不是仅仅辨认出文字即可;相反,阅读是一个积极的心理过程,是一个读者与作者之间相互交流的主动过程。读者不单纯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通过运用其所学的语言知识、文体辨认能力、以往的阅读经验以及已获得的阅读技能,来充分调动视觉、记忆和想象力等各种思维能力的积极活动者。因此,阅读实际上就是一种读者不断运用头脑已有的知识,对读物所提供的文字信息及含义进行选择、推论、记忆,达到最后理解的心理过程,是一个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阅读的真正意义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是一种十分复杂的高级思维过程。 

二、心理语言学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依据心理语言学对阅读特点的研究,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师提供了诸多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可运用的方法,并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改革提出了新的启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以过多的讲解及其他的语言活动来代替学生自己阅读的心理过程。单纯的老师讲解、学生听的阅读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不能投入更多的机会来实践阅读的心理语言学过程,因此违背了阅读的心理活动规律,学生的外语阅读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因此,他们必定要经历从“非自由阅读阶段”到“自由阅读阶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读,同时不仅要注重精读课的教学,也决不能忽略泛读和快读的训练,培养学生具有通读、略读、查阅、评读的能力,要为学生创造符合心理语言学模式的阅读环境,让学生真正经历阅读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 

2、注重文化背景知识传播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文化背景知识是影响阅读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一个人所赖以成长的文化语境将会直接影响他自己要说的话和对对方所讲的话的理解与解释。如果学生缺乏对这些背景知识的掌握,势必会影响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准确理解,有时甚至会产生误解。因比,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首先把与阅读材料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及本课文中呈现出来的背景信息解释清楚,要让学生知道这种语言的母语使用者是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的,要让学生了解母语使用者是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的,扫清阅读理解中文化知识方面的障碍,弄清历史背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准确性。

3、鼓励学生提高自身潜力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是把零星的信息升华为概念,也就是将阅读材料的感知输入转化为对阅读材料的最佳理解。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理解是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外语阅读教学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挖掘自身潜力,利用所掌握的文化背景和外语语言知识,提高自身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全面准确地理解文字中所表达的各种信息。由此可见,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充分发掘并发挥自身的各种潜能,加强从语篇水平上提高学生对阅读材料的辨证、分析、推论及综合理解的能力。 

4、积极创建语境,加强学生阅读技巧的训练 

在阅读过程中,语境对于将文中信息作为语篇理解的线索,综合运用阅读技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建语境,是指找出篇章的理解所依赖的各种语内境,把握篇章内新的语义联结网络。篇章内部的语义联结,体现在段落与文章中心、段落与段落、句子与段落中心、句子与句子、词语与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上。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并以此为例引导学生将此种语境的建构程序运用在课内外的阅读训练中,例如,如果学生掌握了可根据阅读材料上下文的信息及词的前后缀来猜测词义这一阅读技巧的话,就不会因一词的障碍而使阅读的内容支离破碎、无法理解。在语境中运用各种不同的阅读技巧可以达到获取不同信息的阅读目的。 

5.、以阅读为切入点,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技能 

在以往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对阅读所能培养的英语应用能力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阅读即“读”的能力。而资深的英语学习者及英语教学者都十分清楚这样一个道理,即英语运用能力其实是一种综合技能的体现。只有将听、说、读、写、译之技能有机融合,综合运用,才能体现语言之娴熟,其中各项技能本身无一不体现了将人类的各个生理感官系统功能相结合的共同作用。因此,我们不能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其他方面的能力割裂开,应以阅读技能为切入点,综合并全面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 

综上所述,心理语言学从理论方面对语篇的理解和分析提供了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并从实践方面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方法给予了重要启示。笔者相信会有更多的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加入到研究心理语言学对阅读教学影响的队伍中。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