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实用13篇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篇1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统揽德育工作全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中小学校道德与法治课,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课时规定,按课标制定学校教学计划,分段教学,分段实施,循序渐进;加强对课堂质量的评估,定期检查教师教案;教学计划不得挤占道德与法治课时;配强配齐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把课程渗透与德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该课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课程功能。

深入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形成层次递进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体系。充分挖掘本县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美术》、《音乐》和其它各类课程的德育内容,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使课程成为德育教育主渠道,课堂成为德育教育主阵地。

德育工作的核心和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基于此我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直倡导“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工作理念,并将之贯穿在全县教育教学的始终。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使课程成为德育教育主渠道,课堂成为德育教育主阵地。

二、开发特色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课程。

鼓励各校根据校情实际、师生需求,依托办学积淀、历史文化资源,结合时代特点、区域特色,充分调动师生主动性、创造性、能动性,开发并形成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成熟的德育校本课程,彰显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校本特色。

(一)抓好骨干力量,促教研氛围。

抓好骨干力量,创造德育研究氛围。通过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由点带线,由线及面,从带动全校的思品教研氛围。

在各个中心校校内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结合我县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向课外延伸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重视听课学习,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不像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一样把新课程作为学科课程来上,积极进行教学探索改革,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提升课堂教学的亲和力感染力,综合运用感化、激励、启发、熏陶等手段,实行互动式、专题式、案例式教学,每月定期组织教研会,集体备课,每学期组织教学观摩课,教学水平逐步提高,教学效果良好,思政课学生满意度平均94%以上。

县基础教研室将中小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思想政治课纳入教研内容,并探索在教研机构中思德思政教研员。在中小学校,吸收年级思想政治课课程专任教师、心理教育教师成立教研组,开展课程设计、课题研究等教研活动。同时,开展由校到县分级队活动课观摩评审活动,在校、县层面开展教研、现场观摩活动,推出一批高水准的道德与法治课、思想政治课课程教研成果。

(二)立足课堂,提高教学效益。

定期检查基层中小学执行每周1课时道德与法治课、思想政治课课程安排,具体落实到学校各年级课表,并确保思政课时不被挤占、挪用。力求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每个年级可针对年级特点结合学校德育工作选定几篇重点课文开展集体备课。备课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青年教师还应该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能及时地写出教学中有质量的反思,向成为反思型的教师方向迈进。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新课标的主渠道。教师要立足课堂,围绕课题深入研究,主动探索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模式,让教学获得更好的实效。

(三)利用各种资源,形成德育特色。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篇2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

道德是一个人自身素质修养的重要体现,而法律又是道德的底线,道德和法治是社会和谐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初中生作为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使命,所以对初中生的道德和法制观念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学生抵制不良价值观,远离违纪违法行为提供重要的思想指南。但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对道德和法律的内容只是浅显的讲解,教师应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对道德和法治的内容展开深入讲解。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策略

(一)将生活融入课堂,创新教学内容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必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所以说生活是教学内容的源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也不例外。若想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与时代同进步,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提升课堂教学的丰富性,从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中总结符合教学目的的理论知识,使以往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提升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积极性,强化学生自我约束性和行为规范性,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道德。生活化的教学模式的推行需要教师在备课阶段下功夫,以初中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以学生的生活感悟和人生体验为参考内容,将学生身边的真实故事融入教学内容,将生活化的场景搬到课堂。此外,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加大创新力度,用身边的故事和案例提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例如,在讲授有关学生成长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调查研究、讲故事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教师的工作状态,这也是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体现。

(二)合理利用提问,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

提问是学生研究问题的源泉和动力,可以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技巧,也是一门教学艺术。教师作为问题提出者,需要深入挖掘和研究教学内容,寻找合适的切入点,认真设置符合教学目标并能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并设置相应的情境,使问题具体且贴近实际。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我与集体共成长”教学时,教师要求学生课前分组调查本校七年级学生早餐后食堂的卫生情况,并以此作为探究活动的内容。然后在课上进行总结并提问“经过调查大部分班级的食堂卫生管理是相似的,但效果都不理想,那么该如何完善食堂卫生制度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规则,并评价其他学生制定规则的合理性及可执行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中涉及较多需要探究性内容,教师要注意挖掘并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2]。

(三)注重师生关系,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不断自我完善的意识,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与学生以朋友的身份相处,积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包容他们学习中的不足和弱点,耐心指导。比如,在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网络改变世界”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谈论自己用网络都在做什么,然后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将结果告诉学生,有效地引起学生共鸣,接着组织大家在课堂上进行热烈的讨论,总结正确运用网络的做法,使其形成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这样既提升了师生的互动效果,又提升了教学效率。

(四)建构科学全面的评价机制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篇3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的要求

在初中阶段展开道德与法治教学主要就是为了初中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相关法治课程的学习中,形成和发展良好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使学生能够在这样良好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影响下,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遵守纪律、具备文化修养、能够积极健康成长的合格公民。而在核心素养标准下,展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在原先的培养目标上,通过对课程根本性质的坚持和秉承,进一步确定学生的培养导向,如此方能在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下,实现对其知识能力、素质修养的全面提升。

(二)教学有效性的标准

良好的教学,就是通过教师课堂主导性作用的发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积极性,在课堂主体明确的情况下,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有三种基本特征:第一就是此种教学过程的教学目标明确适当;第二就是教学氛围民主活跃、和谐平等;第三则是能够在教师主导性的充分发挥下,具备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教学内容、学生需要等为依据,对正确的教学方法进行选择,并在同时对相关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进行明确和牢记,如此方能在激发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中,促进其获得学科知识,才能在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同时,形成积极健康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才能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时,为其全面和健康的成长发展提供保障。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分析

(一)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改革,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也应当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进行转变,如此才能够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从而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2]。而在新时代形势下,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具备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念,并明确“教师的‘教’是为了服务于学生的‘学’”这一理念,通过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实现教师不为了“教”而“教”的教学目标。在此种情况下,初中教师首先需要以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出发点,以学生所喜爱的学习方式为着手点,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导者。其次,教师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者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对学习材料中的发展过程进行亲身的体验,才能够在学习中对最有价值的东西进行获得。”由此可以看出,情境的选择,同样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情境,不应该是教师的凭空构想,而是应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强化其真实性,使学生能够在情境当中产生一种似曾相识之感。而在情境中,其真正的主人公应当是学生,并以此为基础交融到学生的实际学习中。而学生作为教学情境的主导者更应该面对、思考和分析生活中所出现的道德问题,如此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更能够在学生真实的参与和思考中,获得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体验和感悟,从而促进学生品格和相关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是以价值观为导向,以问题为形式,在学生真实熟悉的情境中,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教授来达到教学目标的完成的,因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问题进行设计就显得至关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具有思辨性、两难性和生成性的问题。这样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够带动学生思考和研究的积极性,从而在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时,实现价值引领下学习效果的提高。此外,由于生成性问题的提出,使学生能够获得自己积极思考的成果,从而体现其创新性的思维,因而教师需要牢牢抓住此类问题,并通过相关伏笔的设立,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共同而完整地解决问题。

(二)利用微课展开小组合作教学

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因为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性,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这一课程,更是无法对其产生学习兴趣。而微课作为一种时间较短、内容短小精悍的新型教学方式,是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的[3]。对此,作为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在教学方式的创新中,利用微课对学生展开教学,如此就能够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增强的前提下,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初步培养。另外,在传统的教学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通常都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对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进行了严重的忽视,更是无法有效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新课改强调了“当代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能力进行培养”这一教育理念,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正好也包括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展开有效教学。首先教师需要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其次,教师需要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组织中,让小组成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活动探讨。如此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又能够确保小组合作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学生更是能在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的锻炼中,实现科学精神、文化基础、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三)通过生活化素材的利用,融合法治案例

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中,存在着许多的理论知识,而其中的许多理论知识,其实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立足点,展开教学活动,以此来强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然而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许多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都会采用单方面讲解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行课程讲解,这样的情况直接导致了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讲解过于枯燥无味,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自然也就无法对其产生任何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基于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为结合点,对课程内容进行不断挖掘。当教师将课程内容中具备素质教育价值的生活化素材选取出来时,还需要以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基础,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对生活化素材进行充分应用,如此方能在充分发挥生活化素材作用的同时,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才能在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实现对其核心素养的提升。事实上,在现阶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种现象,就是教师过于固定僵化的课堂教学形式,这样不但会大幅度降低课程教学效率,还无法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对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在课程教学中,秉承相应的素质教育理念,并在日常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渗透核心素养内容,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新[4],以此在改善沉闷枯燥的课堂氛围时,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实现其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对相关的道德、法治案例进行融合。目前,由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国每一位公民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也包含了相应的法治意识,由此可知,在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中,法治意识也是重要内容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首先需要通过良好的课堂教学方式,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依据,在课程教学中,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法律典型案例;其次教师需要以案例内容为前提,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设置,并在设置中通过对法律重要性的强调,让学生能够对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产生清晰的认知,有意识地提升自身所要具备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如此方能在学生不断提高的法治意识和法律常识中,实现学生正确法治观念的建立。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既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内容。对此,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应该在对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进行贯彻和落实时,紧跟时展的步伐,对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如此方能在学生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观念的培养中,强化其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才能在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柳士功.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5):51.

[2]吴淑珍.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42):127.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篇4

法治素养的提升广义上是针对社会公民整体,而并非仅仅针对学生。教师群体在教育教学专业上的发展更多的是关注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和教材教法的层面,绝大多数非法学专业的教师缺失法律方面的相关知识。所以,当法治融入课程后,这就成为教学设计的难点。

在2017年2月重庆市教科院主办、沙坪坝区滨江小学承办的重庆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春季研讨会上,沙区儿童艺校的黄宇彤老师执教了《包装袋上学问多》一课。这节课经历了几番研磨,其过程也很能说明当下教师教学的难点。《包装袋上学问多》是原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做个聪明的消费者”中的第二个话题。但在《道德与法治》中应该怎么上呢?

研磨过程中我们第一次拟定的教学目标没有将法治意识的目标体现出来,同时,对于“包装袋上学问多”的维权局限在了“食品包装”上。后来,我们对目标和教学设计都做了调整,结合部编教材中的法治内容,弥补了原本教材中无法治渗透的缺陷,将教学目标整合并增加了一个与法治教育相关的教学目标。同时通过深入学习课程性质,钻研教材,对活动进行了整合。把目标中所提到的食品包装袋扩大为包含药品在内的所有包装袋。根据活动设计与学习目标的对应性,将原来的三个活动变为两个,之前维权的两次表演整合为一次表演,框架结构更加清晰明朗。

试教后我们发现这次方案看起来法治目标充实了,课堂结构也清晰紧凑了,但课堂上师生触碰到法律知识方面的内容时,教师依然表现出对法律概念的不清晰、不明确和引导的不自信。比如,在引导学生探究包装袋上的重要信息时,到底是该用“三无产品”还是用“不合格产品”?教师由于缺乏日常的法治素养积累,无法确认。最终团队研磨,发现“三无产品”是人们的日常口语,而非正式语言,所以最终将合作探究的主问题表述为“探究包装袋上缺少哪些信息就属于‘不合格’产品”,并引导学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了解“不合格产品”。

(二)知识的缺失只是一种表象,当下《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更在于课程理念与实践更新上的缺乏

2001年思想品德课程更名为“品德与生活(社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教研培训不断在引导教师摒弃传统的灌输式德育,然而还是有很多教师没有彻底走出以道德知识为目的的构课思维方式,没有深入理解生活德育理论的本质。在没有较准地把握“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基本性质的时候,又迎来了新一轮的课程更名。那么,到底这门课程更名后,课程基本性质定位在哪里,课程的内容、实施上有什么新的变化和要求,尤其是“法治”内容要求到什么程度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困扰着教师,需要教研部门结合一线教师的实践反馈,在教研培训中不断相互碰撞持续反应,才能更加明确努力的方向。

二、教师应当怎么办

(一)教学《道德与法治》的前提是对“法治”的正确认识

“道德与法治”与“品德与生活(社会)”相比,虽然课程名称变了,但因为教材编写依据仍然主要是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所以课程的基本理念目前没有太大变化。课程的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基本性质也保持不变。所不同的是,新一轮教材编写中还参考了2016年颁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并将六年级上册设为“法治教育专册”,从而在课程功能上新增了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的任务。因此,在对原品德教材增删调整、逻辑优化的基础上,《道德与法治》适当适时适量地增加了一些法治内容的渗透。

那么,优化后的《道德与法治》教材有哪些方面的特点呢?第一,更加突出“学本”“学材”的理念。从教材的定位向学材倾斜,更多的问题、任务以学生为主体,凸显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二,更加关注学生真实生活经验,突出活动性和生活性。时代在发展,学生生活的大环境也在变化,新教材也更加符合当下社会生活的需求。第三,对法治意识的关注自然贴切。

教师应该弄清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道德是最高的法律。并且要明确课程名称中的“法治”也不是法律界域的界定,而是教育领域的“法治教育”的问题。它更强调从小培养学生树立牢固的法律观念,了解法律基础和增强法治意识,而不是要求掌握法条和研究法律。比如很多专家就认为在低段讲“法治”是不适合孩子的,建议讲“规则”,像一年级上册二单元《校园中的“号令”》里“号令”这个词就隐含了“规则意识”。《道德c法治》的内容不仅涵盖生活道德,还要渗透社会规则、相关法治等内容。正如易连云教授所讲:对一个教师道德水平的考量,从他走下讲台的那一瞬间就开始了!在道德成长上,教师是学生的同路人;在法治学习上,教师是学生的带路人。

(二)坚持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生活方向

2011年版课标中明确德育课程性质之一是“生活性”。理解这一点,可以解决很多教师认为“教材上没有多少内容”可教的困惑。认为教材内容少,是基于“教教材”的逻辑,而《道德与法治》是遵循“用教材教”“用教材点燃”的生活逻辑。因此无论是道德教育还是法治教育,都不只是教给孩子写在书本上的道德和法律知识,而是培育孩子做人、做事的法治意识和实践智慧,引导他们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所以,为了上好《道德与法治》课,一定要离学生的生活近一些,再近一些,同时弄清二者的关系。笔者认为目前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要把握两方面:一是主次关系。对小学生来讲,课程依然是以道德教育的传承为主,法治教育的渗透从之。二是本质上的一致关系。无论是道德教育还是法治渗透,都应该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并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是生活情境下的道德感通和法治警醒。

以2017年全市赛课中黄宇彤老师执教的《做学习的主人》为例。在引导学生充分探究了在各种生活场景中要做有心人,要发现学问之后,老师将各种场景放在一起,让学生发现共同点――“安全出口”。然后顺势呈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并播放出示此条例中对公共场所安全出口设置的相关规定。

(三)提升设计体验性活动的能力

品德课程的重要性质之一便是活动性。活动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而富于变化,最显著的两个特性:一是游戏化,二是体验的真实感和思维的深刻性。

从某种角度讲,游戏是孩子的存在方式,其特征是“目标、规则、反馈系统和自愿参与”。有研究表明,当我们把教学内容活动化、游戏化,孩子的学习效果会大幅度提升。就道德成长而言,体验是最好的老师,也可以说体验是道德学习的一种核心方式。

同样,实现法治渗透的体验活动也紧紧贴近学生的生活。以2017年全市赛课中南岸区天台岗小学杨尚昆老师执教的《向祖国问好》一课为例。这是河北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课。杨老师在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妈妈第一次过生日的情景中,讲到10月1日被定为新中国的生日,五星红旗被定为国旗时就自然引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随后引导学生去了解。同样,在这节课中引导学生讨论“升旗仪式时,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表达我们对国旗的敬意”时,教师让学生首先基于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交流、相机板书。在此基础上,通过教材上“法治之窗”栏目的呈现,配合男中音的声画呈现,让学生明确《国旗法》对升旗仪式的相关规定,并在后一环节通过学生生活的案例,再一次运用《国旗法》的法条文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国旗的敬畏感增强,在生活中对待升旗仪式的行为自觉性增强,并深深理解了尊重国旗是守法行为。这有效地实现了法治意识的渗透。

教师要想提升活动设计能力,应当着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深钻教材,揣摩编者意图背后的儿童视角,兼顾课堂教学的实施可能性去设计活动;二是保持童心,感受和研究新时期儿童身心特点和兴趣指向;三是研究学生的生活需求。课堂不是从教案开始,学生的生活需求才是课堂活动设计的起点。成尚荣先生强调:不仅要看到课程,还要看到课程背后育人的道;不只看到教材,还要看到教材背后的规律;不要只关注教学的术,更要关注育人的道。这个道,就是人的存在,儿童的存在。熟悉儿童的生活需求才能实现优质活动设计。当然,活动设计还应关注真实性。真实的体验产生真实的反思,真实的反思促发真实的表达。《道德与法治》课上师生讲“真话”比讲“正确的话”更为重要。

因此,教师应在紧扣学生生活的基础上设计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获得道德提升和法治观念的增强。

(四)对课程整合实施亟需研究和经验推广

在追求德育及法治教育实效性的过程中,充分理解这门课程的综合性、活动性、开放性、生活性和探究性、实践性,站在育人的高度,走出学科的局限,才能真正解放教师,惠及学生。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篇5

(二)教学方法的差异

在英国的小学德育教学课堂上,教师更偏重于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角色扮演中,这样更容让学生更真实的体会到身处他境、身为他人的感受以及应对能力,这样会让学生更加懂得德育的重要性,也会在生活中更加重视自己的行为规范。此外,教师还会经常组织课外教学,会开展很多的团队合作活动,教师通过不同的途径,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对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有正确的认识,并能积极地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这样不仅能够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中国的小学德育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主要是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德育知识,其教学方法主要分为四种: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实践法以及通过现代教育媒体丰富教学内容等。虽然我国的小学德育教材中都设置了辨析讨论、角色扮演、调查访问、实践活动、主题班会、案例分析等内容,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少有教师会在课堂上将其完全落实。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德育教学观念将会得到大大改善,其教学方法将会是多样化的。由上可知,英国的小学德育教学方法更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强调学生亲身参与,重视角色扮演的作用。而我国的小学德育教学方法则偏重于以教师为主题的正面灌输方法,以教师的个人见解和知识储备向学生讲解德育知识,这样的教学效果往往不是很明显。

二、英国小学德育教学对我国小学德育教学的启示

(一)在小学德育课程目标方面的启示

虽然我国在德育课程教学上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是我国的小学德育课程目标仍然过多的停留在维护社会安定和满足政治需要上,而对培养学生的个人道德品质和社会能力的重视度比英国远远要小,这就启示我国小学德育课程目标应该同时重视爱国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将二者有机结合。我国教学工作者们应该深入调查研究,通过跟踪调查的方式,找到我国小学德育课程目标上存在的不现实性,并且进行有效的改进和完善。让我国小学德育课程目标的视野更加的开阔,让爱国与个人发展齐头并进,让学生在国家的未来发展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在小学德育课程内容方面的启示

我国德育课程内容一般都与国家与社会的政治生活联系较为紧密,虽然由于小学生年龄的特殊性,在我国小学德育课程内容中的政治思想内容相对中学较少,但就内容和内容编排上对于小学生来说仍然略显生涩、乏味。以两国小学德育教材为例,英国的小学德育教材《生命线》主要以各个具体事例为载体,如:如何帮助他人,如何关心他人等。让学生能设身处地的对实际发生在身边的事进行思考并以此达到学习的目的,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对学习产生联想,容易产生共鸣;而我国的教材《品德与生活》在实际内容上实际与《生命线》类似,但在课程设置上对于情景设置和课堂互动相对较少、操作性不强。因此在英国小学德育课程内容的启示下,我国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身心发展状况,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科学地选择课程内容,增强课堂情景教学和互动教学内容,有目标的进行内容的设置,并且在在政治教育方面,不仅要重视本国的政治教育,还应该涉及到国际政治以及世界上的前沿问题,这就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成长与时俱进,同时,还应该加强民主制度与法制建设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让学生有能力参与到社会事物中。同时,由于我国的地域差异较大,还应该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民族风俗习惯,教材也应该有所不同。

(三)在小学德育教学方法方面的启示

个人道德素质的提高是长期培养和熏陶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自然的使学生感受到发自内心的道德感。现今我国小学的德育方式还主要是以强行灌输为主,缺乏启发和诱导,对于心智还未发育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我国的小学德育教学在方法上应该注意小学生特有的年龄特点,应该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师也应该多设计一些教学活动和情境演示,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就更容易让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该涉及到其它学科的知识,比如艺术、文学、历史、体育、健康教育等,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量。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篇6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走过场

在学校与教师方面,为了顺应课程改革的潮流,部分学校虽在课堂教学形式上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却没有对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施进行合理的探讨和研究;在学校教学制度方面并未进行系统全面的合作学习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同时缺乏对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集体培训和实地考察,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表象,素质教育的改革落实的并不到位。

在班级与学生方面,班级和小组氛围对于学生的整体参与度也是有很大影响的,有的班级或小组整体较为沉默,小组合作学习中得不到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学习效果不明显。

2.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设置不合理

一个方面是在探究内容的选择上:有的教师选择的探究内容没有讨论价值,如课本中基础的学科知识或基本常识,导致学生失去兴趣,不予重;有的教师选择的案例素材过于老旧或不贴合实际,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在道德、情感上的体验和感悟,案例的使用也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近期的时政热点中选择,案例素材的选择若不符合生活化时代性的特征,学生则不能感同身受,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没话可说。

另一个方面是在探究问题的设置上:有的教师设置的探究问题数量过多,或者语句太长,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心理产生压力,或者对问题的理解不全面,尤其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角度出发,过多的问题设置导致多而不精,不利于促进德育教育的思考和升华。

3.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参与程度不均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进行过程中,有的学生平日成绩优秀且擅于发表观点,在讨论中容易产生“话语霸权”的现象,其他小组成员发言和展示的机会较少,或者由于成绩上的不自信而选择沉默;有的学生受自身性格的影响,或者属于班级中的“后进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经意间的“被边缘化”,没有参与到小组合作的过程当中,在交流中的学习效果和体验就会比较差。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存在问题的改进对策

面对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应当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法的发展观来看待,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结合具体的学科实践经验与理论成果,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1.组内成员合理分工,人人同责

在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之前,应对组内成员进行合理明确的分工。组织管理方面设定纪律组长,各学科学习方面设定学科组长,做到分工明确,人人有责;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组内成员互相监督,轮流发言,做到学习过程共同参与,学习成果共同享有,人人同责;并设定一对一的“组中组”模式,以互补为原则对学习问题尤其是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相互辅导,还包括进行学习互评、作业互批。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进行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案例分析,分工进行案例的展示与表演,转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枯燥无味的固有印象,在语言的交融碰撞中使课堂生动有趣。

2.探究内容贴近生活,层层深入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探究内容的设置会直接的影响到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进行探究内容的选择和设置时,首先应做到案例的选择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符合当下的时代特征,比如共享单车,网络中的表情包,APP带给我们生活的转变等等,在内容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让学生们有话可说;其次在探究问题的设置上,要具有开放性、简洁性和可探究性,提出具有深入思考和探究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进行分析,让学生的思想不局限于课本和学校,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的设置也不易过多,且语句表达间接明了,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最后在探究内容的整体设计上,要做到层层递进,逻辑分明,有利于帮助学生在知识建构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质量。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篇7

培训中,老师主要从三个维度来阐述新教材编列的目的,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教科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列目的在于同世界性学校德育变革相接轨,以顺应时代的变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新教材内容的设计重点在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上,采取的内容编列策略是知识、技能引领,活动穿插,在学习知识、技能中来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同时,在解决日常问题的活动过程中适时地结合学生身边的例子加以讲解,这样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编符合国家对课程标准制定要求,教材内容丰富,难度适中,对有关基本知识编排和叙述,正确、合理、也符合科学性。教材中的知识点相比以前老版的《思想品德》来说较新颖、实用。通过学习,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新教材的内容是由哪些单元组成,各单元又有哪些知识点的组成,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方老师所提供的知识框架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二、认识到整体把握《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重要性

整体把握新教材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课程知识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政治新教材、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教材的结构,对于一个新入门的政治教师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认识到应该如何掌握新教材中的重难点

通过老师的经典剖析,使我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新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怎样才能将一个个知识点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政治教学过程中。我已经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学习,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教材贵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在通俗易懂但却蕴含人生哲理的知识点中轻松愉快的提高内在的政治素养,形成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

此次培训,受益匪浅,在方丽敏、安子琴老师精彩的讲述中令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这将成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正确掌握新教材的重难点、驾驭政治课堂的宝贵经验。

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必须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培训中,我在方老师的讲解下对新教材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可以说新教材对我们教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通过这次培训我所获得的感想与体会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知道了新教材的编列目的、内容的设计

培训中,方老师主要从三个维度来阐述新教材编列的目的,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教科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列目的在于同世界性学校德育变革相接轨,以顺应时代的变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新教材内容的设计重点在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上,采取的内容编列策略是知识、技能引领,活动穿插,在学习知识、技能中来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同时,在解决日常问题的活动过程中适时地结合学生身边的例子加以讲解,这样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编符合国家对课程标准制定要求,教材内容丰富,难度适中,对有关基本知识编排和叙述,正确、合理、也符合科学性。教材中的知识点相比以前老版的《思想品德》来说较新颖、实用。通过学习,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新教材的内容是由哪些单元组成,各单元又有哪些知识点的组成,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方老师所提供的知识框架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二、认识到整体把握《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重要性

整体把握新教材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课程知识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政治新教材、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教材的结构,对于一个新入门的政治教师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认识到应该如何掌握新教材中的重难点

通过方老师、安老师的经典剖析,使我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新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怎样才能将一个个知识点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政治教学过程中。我已经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学习,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教材贵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在通俗易懂但却蕴含人生哲理的知识点中轻松愉快的提高内在的政治素养,形成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

此次培训,受益匪浅,在方丽敏、安子琴老师精彩的讲述中令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这将成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正确掌握新教材的重难点、驾驭政治课堂的宝贵经验。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2

9月我有幸参加了经开区教研室组织的一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教师培训。通过这次的培训,使原来懵懵懂懂的我收获颇多,专家和老师们的讲解,为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通过老师的经典剖析,使我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新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我已经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学习,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教材贵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在通俗易懂但却蕴含人生哲理的知识点中轻松愉快的提高内在的政治素养,形成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一年级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作为教师,应在道德与法治课中,以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抓细抓实,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新知识,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加强行为训练,使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主动学习,爱上学习。

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今后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认真、细致地解读教材,真正领悟编者的设计意图,一切要从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孩子们爱上《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3

七月七日参加了由教委组织的部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时间两天,上午听了一年级和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示范课各一节,并观看了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的讲话视频,下午听了两位授课老师的教学反思和县小学教研室钟晓菊老师对《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详细解读。这一天的培训,总体感觉是严谨且高效,受益匪浅。

伍才英老师上的一年级《校园里的号令》一课,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让学生感受校园里的各种铃声,通过听一听、辨一辨、说一说、演一演等活动,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学校各种铃声的含义,并受到了“遵守秩序,快乐生活”的“法治”教育。这节课在两个地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有效的组织教学,针对刚入学的孩子,采用对口令、小组竞赛、表扬激励等方式,行之有效,课堂井然有序,彰显了教师超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二是引入“校园童谣”,学生对“铃声下的规范”学得快,记得牢。

培训是短暂的,付诸实践是我们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经常复习培训内容,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合适的课程资源充实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科的教育理论作指导,以课例、课题研究为抓手,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肩负着学校的深切厚望,我于10月8日有幸赴南京师范大学参加了20xx年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培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前身是《小学品德与生活》《小学品德与社会》,根据国家、省、市各级文件精神,自20xx年秋季一年级开始,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培训教师的培训讲座循循善诱、娓娓道来,从他们的身上,透出一种智慧的力量,教育艺术的魅力。通过培训,使参与者对今后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有了全新的领悟。

如今,培训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进行了一半,以下是这几天我对这几次讲座的浅薄的见解与体会:

听的第一场讲座是成尚荣老师的《道德教师的专业成长》,我虽然不是专业的道德教师,但被成尚荣老师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知识深深吸引。因此,对这堂课非常有兴趣,津津有味地认真聆听成老师的独到见解。

首先,成老师论述了道德和法治的关系,两者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而这门课程,是一门道德与法律的相结合的课程。“法治是对道德的支撑,道德是最高的法律,道德在人们心中,离不开道德的滋养。”我对成老师这句话有着深刻的感触,这句话我的见解是:法治是道德的保障,如果没有法治,道德会被随意破坏与践踏,法治约束着我们的行为,朝着道德的方向发展,而法治本身就是最基本的道德。道德是法治的最高的体现,法治应该是为道德服务的,如果法治背离的道德,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由于某种情况下,法治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道德还是对法治的一种补充。两者是相互依存、支撑与补充的。接着,成老师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论述了道德教师该如何进行专业成长,我从中收获良多,不仅清楚了国内道德教育的方向,而且了解到国外道德教育的成果。总而言之,通过这次讲座,让我看到了道德教育的曙光和希望,今后一定要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堂道德课,虽然的一个老师的力量有限,但是千千万万的老师也是由一个教师组成,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做好,我国的国民素质、道德水平才会慢慢的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才会越来越好。

第二场是孙彩平老师的《小学道德与法治低段教材整体解读》,孙老师这堂课让我们非常直观的认识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非常有指导意义。

专家讲到新旧教材的不同,并进行了对比,新教材将德育与法制教育相融合,落实《课标》要求和大纲精神,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传承的过程,还讲到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目标、内容、工作要求。专家还列出了小学一二年级法制教育图谱,并列举了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编写单元课例,教材按儿童的生活路径,以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的生活逻辑为核心设计的。教材中的主体是儿童,教材的内容是儿童的生活。教材关注一年级学生的整体成长、生活;了解学校生活的两个主体生活方式;学会玩,并且有意义地玩;学会主动思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有想法的参与学习。整本教材洋溢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从多元的生活世界,力图体现多元、开放、平等、包容的价值观。新教材具备了以儿童的生活视角和路径,形成生活内容和教学相统一的叙事逻辑,教材力图体现和谐与温暖的情怀,体现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与温暖的关系。学生从课本中能学会做事、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学习,让自己努力从适应制度走向自理、自律、自觉、自主。

新教材中没有了说教性的内容,各册设计了相对集中的教育主题,呈现方式体现了儿童的审美需求,突出趣味性,激发了学生想象力,力求从生活中的小事中渗透法制教育。道德与法治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启发,教师不仅要向学生呈现良好的道德实例和现实需求的法治知识,也应和学生一起解读、分析,更要带学生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观察、思考、感悟、实践。

面对新教材,我们要多思考,多研究,做一名学习型、研究型、实践型、反思型的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书育人,做一位有眼光、有底蕴、有情怀的教育者,用德浸润儿童心灵,用法呵护儿童成长。

另外,汪老师的《做一个德才一体的智慧型教师》讲座也让我记忆犹新,对今后我教学有着很重要指导性意义。

首先,汪老师提出,“为什么要做一个德才一体的智慧型教师”的这样一个命题,他是从“德多才少”、“才多德少”这两点来加以解释。而我听后的见解是,德和才一样重要,有才无德比有德无才更危险,就像我曾经和学生开过一句玩笑话说的那样——“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有才无德的人有头脑、有技术、有能力,他们如果做坏事,造成的社会危害会更大。所以,我们作为一个老师,是学生的榜样,模仿的对象。如果做不到德才兼备,也就枉为人师了。然后,炎老师从理论基础、具体措施这两方面提出,我们该如何去做一个德才一体的教师,他的智慧与理论让我十分折服,今后一定要把其具体运用到我的教学生活当中去。

还有很多老师的讲座非常精彩,就不一一道来。他们的智慧、理论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看到了道德教育的光亮,照引着我的教育职业生涯。此次培训进行到这里,我受益匪浅,在老师精彩的讲述中令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这将成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正确掌握新教材的重难点、驾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宝贵经验。

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2019年8月21日,有幸到二小参加了全县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培训,培训时间虽短,却让我感受到小学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在谭老师的讲解下对新教材有了较深入的理解。通过培训有了以下的心得体会: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编写是按儿童的生活路径,以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的生活逻辑为核心设计的。教材中的主体是儿童,教材的内容是儿童的生活。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策略

引言: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下,要求小学教育的重点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向发展。小学道德与法制教材中,富含大量的道德知识与法律知识,高效的教学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当前小学道德与法制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教学效率较低,因此,有必要探索出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一、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过于单一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呈现的教学内容可直接影响教学的有效性。道德与法制是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编写的,属于小学阶段的通用教材,教师应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适当扩展教学内容,可选择生活中的素材,对其进行整合与补充,展现出其教学价值,使教学内容更具真实性。但是,从当前小学道德与法制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大多情况只是讲解教材内容,没有为学生挖掘更多教学资源,难以为学生呈现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方式陈旧

在小学的道德与法制教学中,大多以教师为主导地位展开内容的讲解,即使大部分的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在实际的教学上仍然不能有效利用,使得道德与法制教学没有融入到教学的信息化发展中,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此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特点,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应重视学生的体验。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提高课堂的纪律效果,小组讨论以及情景表演等教学方式的应用较少,导致课堂难以将学生作为主体,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课堂的有效性[1]。

(三)缺乏学法指导环节

要提高小学的道德与法制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的学生方法是重点部分。所以教师应该适当对学生展开学法指导。此学科的教学的教学目标不但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学生的法制意识,还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实践平台,不断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进下,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被应用在小学教育当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的确使课堂更具趣味性,但是如果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缺乏正确的学法指导,实际的教学效率并不高。

二、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打造生活化课堂,丰富教学内容

道德内容存在生活当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教学与其他的知识教学不同,应让学生在生活当中获得体验,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新课标中强调道德与法制的教学应将学生的生活作为基础,通过生活逐渐形成道德的发展。因此,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模拟生活场景,为学生展现实际的生活。倡导学生按照教材中的指导进行生活和学习。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真实的生活场景,不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进而能将学习到的道德知识应用到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当中。

例如:在讲解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我们小点儿声”这一课的内容时,主要的教学目标时指导学生指导什么时候应该小声。在课堂教学中,可使用情境教学方式,为学生开展故事交流活动,引导其养成文明说话的好习惯。上课时为了向学生呈现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可收集各种故事和图片,然后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同时为展现出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可为学生创设交流情境,并向学生展示情境视频,如:学生在班级内大声喧哗、下课打闹、搬动桌椅、重重关门等。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这样的场合下大家是什么感觉?”、“说一说班级中哪些声音让你觉得不愉快?”、“同学们认为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让学生展开积极的交流和讨论,学生们很快就讨论出结果,要从自身做起,不要在班级内大声喧哗、在下课时禁止打闹、轻搬桌椅、轻轻关门等,时刻提醒自己在公共场合要小声说话。通过课堂中将道德知识以生活化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学会在公共场合自觉降低声音,做到不影响其他人,并且知道在公共场合小声说话属于讲文明的行为,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2]。在讲解“上学路上”一课时,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观看交通标识,同时为学生播放各类交通事故图片或者视频,引导学生在日常的行为中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强化法制教学效果。

(二)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认知

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是活动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同时小学生在语言表达以及思维能力方面还相对不足,不能对教材中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使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不断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知。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可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情境创设、实践活动、课堂游戏、故事导入、视频欣赏、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通过创新教学方式,不但能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还能将学生真正置于课堂的主体地位,满足课程改革的要求。

例如:在讲解“选择适合的游戏”这部分内容时,应该为学生创建课堂游戏,让其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根据各种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游戏,如:遵守游戏规则、按照自身身体状况、自身游戏水平等,只有做好全面考虑,才能做出更加科学的选择,选择健康的游戏方式。这样通过游戏教学,巩固学生学已经掌握的思想道德观念,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如,在讲解“一起试一试”这部分的内容时,可为学生设计挑战项目“金鸡独立”,让学生学会坚持。并且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面对困难能勇于向前,让学生形成坚持不懈的毅力。

(四)打造开放式课堂,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但包括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且还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知晓高效获取知识的方法。开放式的课堂是基于不同角度为教学理念,营造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教学资源、内容等的开放式打造,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最终让学生养成好的道德行为与习惯。

在教学资源方面,教师除了要高效挖掘教材之外,还应重视课外资源的利用,通过寻找有价值的自然教学资源或者社会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突破原有知识框架的束缚,走出课本融入生活,提高学生对道德的认知水平。例如:在讲解“我爱家乡山水”这一课的内容时。为让学生对家乡自然、人文等环境有更深刻的理解。可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等方式,获取与家乡有关的故事以及文化知识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教学时,教师可为学生准备大量的自然风景图片,让学生对家乡有更多了解。指导学生观看“我的家乡在这里”的张图片,并且思考教材中小朋友喜欢家乡的哪些事物,然后让学生互相交流。通过观看丰富的教学资源与互相讨论,学生讨论出喜欢家乡的山水、公园、街道、戏曲、文化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来为家乡做一份贡献。

在教学内容方面,由于此课程的综合性强,因此为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应重点设置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在讲解“健康过冬天”这一课时,可向课堂中融入“如何在冬季保暖”小知识;讲解“早睡早起”的内容时,将学生健康睡眠知识融入其中;讲解“吃饭有讲究”内容时,将食品安全的几点原则渗透其中,不断提高学生对健康生活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此外,为强化学生的法治意识还可在教学过程渗透火灾预防以及自我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向学生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的内容,将法治教学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当中,让学生自觉遵守法律规则。

结论:综上所述,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关键阶段,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决定了学生的道德水平发展,以及综合素养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更新教学理念,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建生活化的课堂,通过开放式的课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篇9

一、深入挖掘新教材,创新教学方式

初中政治教师必须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善于及时转变教学方式,调动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还要深入挖掘政治新教材,按照实际学情进行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效率。传统的初中政治教材注重学生品德的养成,而初中政治新教材《道德与法治》更侧重于法治教育,在教材中增加了法治教育版块。那么,如何向初中生讲解晦涩难懂的法律知识呢?需要初中政治教师多与学生沟通,选择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创设高效的课堂教学情境,逐步的向初中生渗透法律知识。比如七年级下册《走进法治天地》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注重师生双向的交流与互动,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拓宽初中生的学习视野,增强初中生对法治的重视程度,使初中生能够形成基本的法治意识,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紧贴学生的生活,开展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新教材《道德与法治》的改革并不是对人教版原教材的修编完善,而是在框架、结构、编排、立意上全部重新设计,旨在为初中生提供一套有价值、有内涵的学习资料。初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课堂的开放性,引导初中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将德育教育、心理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促进初中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在本质上是对生活实践知识、实用知识的学习,与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七年级上册《生命的思考》的教学中,为了让初中生学会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守护生命,政治教师应该适当选取生活中的案例,结合初中生的生活经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激发初中生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师还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由于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干扰,初中生易感染不良嗜好。对此,政治教师应该以初中生在生活中的真实困惑为突破口,将“讲授道理”转变为“探寻道路”,规范初中生的行为和思想。

三、多渠道讲解法律,渗透法治教育

作为一门对初中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专设课程,教师需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重新规划教学方案,遵循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初中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具有活力。初中政治新教材《道德与法治》每一课内容的展开都包含着一条引领生活经验的线索,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思维方式,便于初中生之间进行经验的交流和分享,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新教材中包含“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悟”“方法与技能”“拓展空间”等环节,给初中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法律的知识在新教材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初中政治教师要多渠道讲解法律,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带动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转变,循序渐进的向初中生渗透法治教育。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自觉地去学习法律,观看法制节目,听法律讲座,阅读相关书籍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初中生的法律意识淡薄,认为只要不杀人放火就行了,犯点小错误没什么大不了的。初中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必须要严于律己,学法守法,做一名合格的当代中学生。

四、围绕新课标教学,注重互动探究

初中政治新教材《道德与法治》彻底改变了传统政治教材作为学生应付考试的工具的现状,更加注重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为初中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服务。政治教师必须要围绕新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活动,积极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将我国的法治更加鲜活地表述出来,帮助初中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领初中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初中生必须要掌握法律知识,将权利意识和现代法治理念植入心中,为使初中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新青年奠定基础。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提出:政治课程要引导初中生树立规则意识和法制观念,有公共精神和全球意识。还要教会初中生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认同中华文化。因此,我在教学时会着眼于初中生学习的全过程,加强对学习技巧的指导,设计有思维含量的探究问题,提高初中生的课堂参与度。还要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减少初中生的畏难情绪,使初中生乐于上政治课。综上所述,初中政治新教材《道德与法治》改革对于初中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意识,使初中生学会运用多元化的视角分析问题。初中政治教师必须要清晰的了解新教材改革的内容,提高对新教材的认识,结合一线实际教学实际,对新教材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开展师生互动活动,促进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篇10

一、初中生道德法治思维的发展阶段

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分析,中学生的道德法治思维发展会经历几个固定的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

学生按照规则、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2.权威阶段

学生对外界的权威表现出绝对的尊重和服从,将规则、制度视为不可更改的、绝对的。

3.初步自律道德阶段

学生从道德的他律转为道德的自律,不再将规则看做一成不变的。

4.公正阶段

学生的道德法治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现状及成因分析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道德水平已然逐渐达到了初步自律道德阶段,甚至步入了公正阶段,在这一时期,初中道德与法治W科课程对于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与法律思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足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的受关注程度不高,学生在课堂普遍呈现出一种“心不在焉”的状态。深入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这是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初中生来说,在中考中,以往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开卷考试的学科,因此学生认为该学科的学习无需付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将更多的时间分配给中考中闭卷考试的学科。

2.传统教育影响

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教师将知识一股脑倾倒给学生,很形象地被称为“填鸭式教育”。传统教育方式未能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而新课改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探究式学习,为的是能够扩大学生在课堂中的影响,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然而,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至今依然存在,使学生主动学习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有所困难。

3.课堂气氛枯燥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的魅力,在于其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增加其法制知识,为学生更好地进入社会奠定基础。然而,也因为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严谨、概念抽象,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感到课堂气氛枯燥,学习没有兴趣,从而更加被动地接受有关知识。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建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认为,倘若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能够更加轻松地教学。另外,新课改突出强调了探究式学习这一学习方式的重要作用,要求一线工作的教师能够在课堂中有所运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学生编为多个学习小组,再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课堂多种教学形式的选择。

1.利用多媒体构建课堂环境

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学习环境对学生是否主动学习、是否有效学习均存在重要影响。利用多媒体可以在恰当时候为学生提供辅助教学的微课视频,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教授学生与法律相关的内容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来为学生播放法制节目的节选内容。

2.利用有效提问促进学生思考

提问是教师常用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学而言,有效的提问能够促使学生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获得必需的知识,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问,我们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深入的了解,结合教育学家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来不断推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例如,对“法制”和“法治”进行区分,而学生对“法制”和“法治”的概念均不了解,我们可以要求学生逐步掌握二者概念,再对其联系和区别进行思考。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心智尚处于发展的时期,虽逐渐趋于成熟,却也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正面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对于塑造学生良性的道德与法治思维具有重要意义,理应引起全体师生的重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积极探索能够激发初中生进行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的更好方式,帮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篇11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因为高考制度的稳固存在而使应试教育更胜一筹。各中小学挥着“素质教育”的旗帜,干着“应试教育”的事,这已经不足为奇。在唯分数是图的驱使下,中学思想政治课也沦为了分数的奴隶,各大中学思政教师的教学趋向于知识点的教授,即使知道此科目注重的是品德的培养、思维的激发,但依旧按照当下应试教育的大形势,传播着思想政治的“知识”。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教育性教学的关系

教育性教学与传统的教学在手段和目的上都是不一样的。传统的教学目的在于尽可能多地向学生传授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而教育性教学则是侧重兴趣和道德的培养。赫尔巴特认为,人的观念、情感和善的意志是不可分割的,作为知识传递过程的教学和作为善的意志形成的道德教育就是统一的。而道德教育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一大任务之一,如何将道德教育贯穿于中学思想政治课,以及将思想政治课成为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理清中学思想政治课与教育性教学的关系,因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的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三、如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实施教育性教学

把传授知识与道德教育融为一体的教育学理论是对教育认识的深化,这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建设,也引导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结合高中一年级思想政治第二课第三节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课程实施,对于如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实施教育性教学,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首要,在教学中要树立“育人”理念。教育性教学注重对学生道德的培养,那么“育人”理念即为学科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教师无论是在课前的教案设计、课上的课堂实施,还是课后的反思评价,都会伴有育人的理念。克服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只重视政治理论的知识传授,只把学生当成接受道德的知识容器,时刻怀有“育人”理念。

其次,在教学中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育人”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从学生学习的现状和学生的发展潜能出发,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整体目标来制定。这些教学目标在以教授学生“我有哪些权”、“我为什么维权”和“我如何维权”的知识点之外,更注重的是对学生维权意识的培养,以及做个文明的消费者,也就是道德层面的问题。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好道德性问题,将道德意识和道德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其内化成学生自己的品质。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篇12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新课改、课堂教学、运用策略

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基于《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编写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开始进入教学实践。2016年9月,笔者参加了《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2017年9月至今,参与了州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多次研修活动。通过学习、研修,提高了认识,并得到很大启发,再经过这三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我们广大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如何上好《道德与法治》课这一课题作一些反思、思考、总结。笔者现把自己的一些肤浅的心得、教学经验与广大同仁分享、探讨,以促进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教学。那么,什么样的道德与法治课才是一节好课呢?笔者认为,有趣的、自然的、简洁的、朴实的、和谐的一节道德与法治课,就是一节好课。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也不例外。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高,学习效率也高,成绩自然不差。那么,如何激发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兴趣呢?教师的人格魅力、诙谐的语言、情感丰富、表情丰富;有趣的故事情节;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巧思答辩;表演、歌唱;多媒体展示;知识点分化、简单化、趣味化等都是提升学习兴趣的好方法。以上这些方法可适当穿插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二、巧构一节自然的课。所谓自然的课,笔者认为是这样的课:新课导入自然,不突兀;知识点上下衔接自然、过渡自然;学生获取新知水到渠成、知识自然生成等。

1、导入自然。在新授课中,导入部分须受到重视。导入做得好,能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较容易进入学习状态。要做到自然导入,语言要精炼、设问要简洁、朴实、贴近生活,时间控制在2—3分钟。导入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如复习导入、设问导入、视频导入、情景导入等。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一框《尊重他人》时,设问“刚才我们起立时师生相互问好体现了什么”(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从而很自然地引入新课。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时候,导入部分,教师的巧问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探究。

2、知识点之间上下衔接自然。我们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践中,基本上一个课时就上一个框题,而一个框题下可能会有几个知识点。如何做好知识点之间上下自然衔接,是我们道德与法治授课教师应掌握的技能。我们研究教材不难发现,专家在编写教材时,基本上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来编排教学内容的。所以,我们教师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设问,做到知识点之间的自然衔接。例如,在讲授《尊重他人》这一框时,认识了“什么是尊重”这一知识点后,课设问“我们为什么要尊重他人”,从而很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综上所述,要巧构一节很自然的课,教师的巧思设问很重要。并且,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学生回答,教师循循善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能水到渠成,同时也容易使学生达到新知识的生成。

三、设计一节简洁的课。简洁,在这里指的是学习目标简洁、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简洁。在目前《道德与法治》课的评价制度(在中考中及格分以上以10分计入中考总分)的大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的周课时不足、偏少、学校不重视、学生不重视、家长不重视是普遍现象。导致我们《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教学任务重、成绩难出。所以,怎样向40分钟的课堂要质量、要效率,是我们每个《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而设计一节简洁的课就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

1、适当运用好教材中的课程资源。现目前,一课时40分钟,在这40分钟当中,需要完成新授导入、目标展示、自主预习、自主学习探究、课堂小结、知识巩固等过程环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课前精心备课、设计,方能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就涉及到怎样利用教材中的课程资源问题。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单元导语、课题导语、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拓展空间、阅读感悟、方法与技能等备课资源,怎样有效利用这些课程资源、用多少、怎样用,是我们《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在备课、课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的因素。笔者认为,这些课程资源在一节课中没必要全部用到,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可以选择性的使用2—4个,特别是小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一节课中设计2—3个就足够了,多了就完成不了教学内容。

2、学习目标、教学过程尽量做到简洁。在课堂教学中,简洁可使学生清楚明白的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要做什么、怎样去学、怎样去做;简洁可使教师对课堂易于把控、可操作性强。一方面,学习目标要简洁。我们在课堂设计时,学习目标尽量简洁、具体,情感价值观等目标可省略。另一方面,教学过程要简洁。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思路清晰,把握好教学节奏,完成教学内容。

四、打造一节朴实的课。朴实,就是在教学中踏踏实实、朴实无华、不花里胡哨,知识点能落实、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落实、学生的情感能受到感染和升华。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朴实,我们要有对知识点的把控能力,对知识点做到细分细化、化难为易,让学生轻松获取知识;通过故事情节、设置情景体验,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和升华,形成初步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五、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和谐的学习氛围,能让学生放轻心情、快乐学习,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1、师生关系和谐。民主、平等、和谐是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的进步和表现、诙谐的语言、面带笑容、彰显教师的人格魅力等都是拉近师生距离、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手段。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关键。

2、同学之间关系和谐。和谐的同学关系是打造团结向上班集体的基础。在课堂上,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相互交流、合作探究、推选发言人等,促进同学之间的情感思想交流,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团队意识。和谐的同学关系使课堂学习效率高效。

在氛围和谐的课堂上,学生在发言、答辩、自我展示等过程中,认识了自我、提高了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同学之间的情感思想交流,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前面,笔者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上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笔者是从怎样的道德与法治课才是一节好课来阐释这一问题。笔者的观点是,一节有趣的、自然的、简洁的、朴实的、氛围和谐的道德与法治课,就是一节好课。限于笔者的学识、教学经验,分析不够深入、语言不够精炼是难免的。在这里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望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有所帮助、有所启示。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篇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6)04-0100-05

Abstract: The text book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cs has been “growing” constantly since it was “born” in 2006. The inheritance and reform of the previous versions embodied in the 2015 version of the textbook are in better agreement not only with the overall requirements but also the innate logic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ers for this course should have a keen awareness of the primary purposes,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for the government to set this course. They should seek innovation in teaching methods, focusing on students’ improved ideological and moral virtues and legal awareness than on the imparting of inert knowledge. They should not pursue the integrity and systematicality of legal education, instead they should focus on fostering students’ awareness of the rule of law. They should uphold the political principles in the textbook without being contaminated by the unclean social conduct. Textbooks and teaching methods for this course, being interdependent and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are both indispensable.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cs; ideological and moral virtues; legal awareness

马克思恩格斯说,“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为了充分体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体现党的十与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充分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大学生的意见与建议,、教育部组织专家学者在2015年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教材进行了大幅度修订,形成了2015年修订版。较之前的教材,2015年修订版“基础”涉及教材的章节结构、内容安排、思想观点、语言表述等,主要调整了教材的框架结构,增减了教材内容,使思想道德教育教学与法律教育教学的内容更加紧密与具体。笔者不揣谫陋,谨就2015年版“基础”教材与教法的共生作尝试性探讨,错讹之处,敬请方家纠偏。

一、“基础”课教材的“生”与“长”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与建设者,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将直接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培育与提高已成为高校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成为“基础”课教学的重大任务。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三个方面[2],法律素质包括拥有必要的法律知识、养成必要的法律思维、具有必要的用法与护法能力三个方面。这两种素质是大学生的各种素质中极其重要的素质,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在“基础”课内容的设置方面达到了有机融合。这种针对性和科学性的融合有一个认识与实现的过程。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98方案”中,“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分属于两门课程。这两门课程对帮助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增强遵纪守法意识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该方案将思想道德教育教学与法律教育教学分开,不能完整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不能适应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05方案”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整合为“基础”一门,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定位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为依托的崭新课程。该课程的教材自2006年8月出版后,先后在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3年、2015年六次修订。可见,“基础”课教材在产生之后,几乎每一二年就经历一次变革,多次变革后,不断得到成长。2015年修订的“基础”课教材一方面注重继承和借鉴以往教材编写的成功经验,充分吸收以往教育教学取得的丰富成果;另一方面根据“基础”课教学体系和教学目的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创新性定位和阐释,并明确规定了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教材第13页),特别突出了法律部分的思想性与践行性。

二、“基础”课教材内容的“动”与“静”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出色的表演是其辛勤劳动的结果。同样,“基础”课教师要想获得高质高效的教学,必须有多种“合力”的共同作用才能达成,其中之一是教师必备的对教材的驾驭素质与能力。教材是一课之本,教师对教材内容与精神的理解与把握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与重要环节。因此,“基础”课教师必须领会教材修订的新要求,把握修订教材的具体内容,理解修订教材的体系结构,做到“胸中有邱壑”,才能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科学转变。

2015年版“基础”教材仍是由全国遴选出来的顶级专家编写,并代表当前国内最高学术水平,具有权威性。该教材在保持本课程内容的连续性、风格的相似性、理论的科学性前提下重塑教材的体系、内容,构建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该教材内容由上一版的7章24节修订为最新版的8章31节,并恰当地分开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容,其中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比例有所删减,法律基础的内容比例有所增多。笔者根据2015年版“基础”教材的修订说明,进一步将该教材细化分析并简析其中的一些意义、价值。

首先是关于教材的绪论部分。与上一版教材相比,该部分的框架通过调整由3节结构改为4节。前两节的内容引导大学新生提升适应大学生活的能力,明确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目标,其中,第一节新增了“合作学习的理念”内容,第二节增加了“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内容。这两节内容实际上是对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具有亲和力、吸引力与向心力。第三节是将上一版教材第二节的一部分单列出来,但这节的内容不是简单的独立,而是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价值要求,并大大丰富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第四节论述了学习本课程的意义与方法。总观绪论部分的内容,主要是教育学生大学是人生道路的一个新起点、新转折,引导学生适应新环境、新角色,强调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问题。

其次是关于教材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是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

第一方面为第一、二、三章,讲理想信念、中国精神、人生观,属于思想教育部分。第一章在体系内容方面变化不大,主要变化是对第三节进行了重组与改写,并在标题上有所变动,譬如,原标题“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分别被新标题“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想”所取代。这种安排增强了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感染性和实效性。第二章标题由“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改为“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章下改动的各节标题也更加具有时代性。与上一版教材相比,这部分主要是对教材的逻辑思路、结构内容进行了合理、清晰的增添与理顺,新增的“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第一节)是全章的引领,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上一版教材中有关爱国主义的大部分内容进行了整合,作为教材的第二节;上一版教材中的“弘扬时代精神”内容与新增的内容“时代精神主要体现”、“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共同组成教材的第三节。第三章的变化较小,基本保持了上一版教材的原貌,小的变化是在第一节:体系方面主要是通过合并、删减与调整,将上一版教材中的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重组成“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内容方面增加了“正确认识人生矛盾”,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丰富而复杂的人生中的各种矛盾与问题,树立正确的得失观、幸福观、生死观。

第二方面为第四、五章,进行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第四章标题用“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代替上一版的“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体现了重视道德传承与践履的思想;内容融入中国革命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作用等新样貌;逻辑结构由道德一般理论到中华传统美德再到中国革命道德最后到社会主义道德,通过由远及近的方式阐释在前的道德是在后道德的基础与前提,在后的道德是在前道德的传承与升华。第五章是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在这一章内容中,作为社会规范的道德,不仅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个人生活四大领域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而且与课程的主旨有机地衔接,实现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从而把理论与实践、教材与生活、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统一起来。

第三方面为第六、七、八章,是法律基础部分。与上一版教材相比,这部分体系在原教材第五、六章基础上进行了改写与重组,新增了第八章,内容扩张不少。概括来说,以“法律的概念及发展”为基础加强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与法治体系”、“社会主义的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思维培养、法律权威尊重”以及“法律权利的行使与法律义务的履行”的相关内容,把法治教育从法律规定层面上升为思想理念层面,使法律内容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时代性。这样安排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权利义务意识、宪法意识、公民意识等,增强大学生维护法律尊严的自觉性与责任感,引导大学生依法行使法律权利与践履法律义务,使大学生成长为具有良好法律素养与坚定法律信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说明的是,这部分新增亮点是贯彻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精神,有助于加强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和法治思维培养,有益于提升法律基础部分内容的思想性、前沿性与先进性。

最后是教材的结束语部分。该部分落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绪论中第三节首尾呼应。如果说绪论部分是向学生解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那么结束语部分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学生“如何做”。这是“基础”课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根本教学目标,是贯穿“基础”全教材始终的主线,是“基础”课课程体系的逻辑归宿。

纵观2015年版“基础”教材,其是以理想信念、中国精神、“五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为主要内容,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是按照从理论到实践、从思想到行为的逻辑编排的,体系更趋于科学,内容更趋于合理,逻辑更趋于严谨,从而三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基础”课教法的“破”与“立”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基础”课教材概莫例外。教师对教材的意见与建议,一方面可以通过组织反映,供编写组修订教材时参考。另一方面教师对教材的使用是对教材的再次开发,正像优秀的导演和演员既能正确地把握剧本又不拘泥于剧本才能获得观众的喝彩一样。教学是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的超越,教师必须根据自己的风格和学生的接受状况对其进行解读,并在教学的双向交流中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碰撞、激活,进行再加工,赋予教材新的生命力[3]。就2015年版“基础”课教学方法而言,笔者认为,任课教师应根据国家设置“基础”课的宗旨、任务与要求,把握“基础”课教学方法的“破”与“立”。

(一)不囿于知识,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主旨

“基础”课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不是中小学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的简单重复,而是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从常识教育提升为素质教育。这是“基础”课的最大创新之处。中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等课程,立足于中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中小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阐述寓于现实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通过例证告诉中小学生应当怎样做,使之知其然。而大学阶段的“基础”课不再是让学生了解“是什么”的知识论层面,而是重视让学生探寻“为什么”的理论层面,即“基础”课侧重于理论的学习与思考,侧重凸显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律观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以科学的理论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2015年版“基础”课增加了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内容,减少了知识性的内容。然而,当前“基础”课教学存在的一个主要倾向,就是突出知识性、渲染知识能力。“基础”课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如果把思想理论教育等同于知识教育,必然会陷入内容多、课时少的怪圈中。内容多、课时少的实际问题在“基础”课教学中显而易见。2015年版“基础”教材,仅225页,19万字,但是涵盖了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的大部分内容。因为追求精练、篇幅少,许多内容是文件语言式的结论性概括,似压缩的饼干,如“我国的法律部门”部分(教材第158―163页)。“基础”课的实际教学时间因新生开学时间晚、参加军训、节假日放假、学校举办运动会等原因,就比教学计划时间有所缩减,甚至有的学校教学计划学时也打折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展开讲解显得教学内容“干巴巴”的,展开讲述时间未免捉襟见肘。

古人云:“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城。”“基础”课教师要解决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改变以往知识教育为主的做法,就必须站高一步、看远一点、想深一些,把握“基础”课的整体要求和局部要求,分清“基础”课教学内容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就必须“不能仅仅止步于知识,而需在‘转知成识’、‘转知成智’、‘转知成行’上下工夫” [4];就必须始于知识但不能囿于知识,坚持思想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质。引导大学生通过对相应知识的掌握而生成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坚定的信念和信仰,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一言蔽之,“基础”课教学必须改变知识教育为主的现状,构建知识传授、观念引导、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教学新模式,力求把帮助大学生提高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觉悟和增强社会主义法律观念紧紧结合在一起,把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紧紧结合在一起[5],注重知与行的统一,在传授思想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同时,更重视思想观念引导,强调知识、规范向行为实践的转化,化知识为德性,化德性为实践。

(二)不追求法学教育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确认法治教育教学目标

当前,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基本精神是“基础”课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与要求。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与建设者,大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也更加实际和迫切。教学实践也表明,大学生对教材中法律部分的学习热情明显比思想道德内容高涨得多。2015年版“基础”教材顺应时代需求,提高了法律内容的比重,增幅不少(上一版“基础”教材法律部分近40页,约占全部教材19%的篇幅;而2015年版“基础”教材法律部分超过80页,约占整部教材36%的篇幅),教材的法律内容几乎面面俱到,不仅有大量的法律基础理论,内容丰富,而且有不少的部门法,涉及宪法及其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要在极其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讲清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理论性的法律基础理论,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基础”课的法治教育教学目标,切忌将法学教育与法律教育混同起来,没必要也不可能在本课程教学中追求法学教育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根据现实条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选择教学方案和方法。笔者在“基础”课法律教学中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效。

第一,穿插法理释论,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2015年版“基础”课的法治观教育重视对权利、自由的启蒙以及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的培养,改变了以往教材宣讲义务、禁令、法律条文的模式,凸显了法制教育向法治教育转变的理念。这一改动贯彻了党的十把法治内化为精神、观念与意识,外化为自觉行为的新要求。“基础”课法律教育的主要任务既然是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那么法律部分教学不能仅仅是法律知识的灌输和普及,而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思想、法治理念与法治精神,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对于某些重要的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应辅之以法理解释和论证,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彰显法律的庄严、正义和神圣感。

第二,加强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一项“基础”课教学状况调查分析表明,“大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期待几乎一样,排在首位的是案例式教学” [6]。对重要的或者容易混淆的法的基本理论,通过案例讲述加深学生的理解。举例尽量联系实际,诸如现实发生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案例,学生较有同感,进而来提高学习兴趣。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尽最大可能使学生接触现实社会。配合教学内容,安排实践性教学,结合社会现实问题进行法律教育,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并验证所学法律知识的正确性。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有时拿出一些发生在学校、家乡的真实案例,与老师进行探讨。这说明学生已经是有意识地用法律的眼光来关注身边的事件。此时,教师一定要以此个案为契机,为学生耐心、细致地解疑释惑,并引导他们“努力把法律认知转化为法律实践。”[7]

(三)不受制于不正之气,坚持“基础”课的政治性要求

邓小平同志曾经明确强调:“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8]104这清楚地表明了社会主义大学一项极其重要的办学特征。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就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就“基础”课来说,作为一门重要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15年版“基础”课设置的内容体现着鲜明的政治性,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主导意识形态教育、提高大学生政治敏锐度和政治觉悟的重大使命。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对“基础”课的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及教育情景有抵触情绪,致使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念的确立、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弘扬存在一定的难度。另外,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对大学生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些都使得一些大学生往往对政治不屑一顾,再有青春期的逆反心理,一般情况下很难唤起他们的政治激情,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遇到的共同难题。

解决这一难题,单靠“灌输”难以奏效。培养大学生的基本政治素质,使大学生乐于接受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与法律理论需要多措并举。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可以组织讨论、辩论当前形势与政策的热点、焦点问题,把课程特点、学生特点、形势特点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对学生的一些偏激观点进行正面引导。譬如,对各种社会不良现象,包括党内的一些腐败现象,教师没必要回避,也回避不了。教师要用辩证的思维、辩证的方法,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引导学生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社会的主流和支流,不能夸大这些社会矛盾与现象,不能因为社会存在不合理不公正的现象,就动摇马克思主义的信念、信心、信任。另外,要以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为出发点,对大学生困惑的政治问题因势利导,“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8]104,在“授业”中,通过“解惑”的方式,达到“传道”的功效;要重视言传与身教对大学生的双重感化,“其身正,不令而行”,切切实实地做学生身体力行的政治模范。

四、结语

作为培养与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基础”课教材具有提纲挈领的功能,而教法则承担了灵魂传递的功能。这两者缺一不可,相互促进,共生发展。一是两者均系相对独立的整体。作为“基础”课教材本身而言,其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其有一套完整的逻辑内容。这就决定了“基础”课教材本身的完整性。譬如“基础”课教材目标的设立、教材内容的选择与分配、教材内容之间的排序等问题均影响教材体系的合理性。因此,作为教材本身而言,“基础”课具有一定的逻辑结构和课程安排。同理,作为教学方法而言,“基础”课也存在一定的体系选择,比如教法的可选择性、实用性、实效性都是教师需要考虑的因素。一旦某种或者某几种教法收到良好效果,便可能以较为稳定的形式复制、扩展。因此,“基础”课教法本身也同样是具有相对独立的整体。二是两者均为同一目标服务。“基础”课教材的设置,意在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而教材内容的安排均是贯穿这一主线。教师采用各异的教学方法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材内容的传授,是为了学生更容易理解与内化。因此,无论是“基础”课教材,还是“基础”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无一不是服务于同一教学目的,这就成为二者共生发展的基础。三是两者相互依存。尽管“基础”课教材与教法相对独立,但两者有共同的目标,是互相为伴、相互依存的。“基础”课教材引领“基础”课教师教法的方向,“基础”课教师的教法是实现“基础”课教材目标的主途径。

一言以蔽之,“基础”课教材与教法犹如“鱼水”。教材如果离开优秀的教法,终将是一本平淡无奇的书而已。而有优良的教法,教材则似一位有思想、有情怀的长者,不断给人启迪,使人成长。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4.

[2] 吴潜涛,王雅丽.思想道德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灵魂[J].思想教育研究,2012(8):26-28.

[3] 祖嘉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三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45-49.

[4] 冯秀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题教学模式建构及其内容整合[J].教学与研究,2015(6):95-100.

[5] 本刊记者.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编写的有关问题――访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召集人)罗国杰教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6):14-18.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