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财务管理的建议实用13篇

对财务管理的建议
对财务管理的建议篇1

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近年来,随着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推进,各地立足实际,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扎实工作,使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一些地方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核算不准确、公开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

1 农村财务管理的涵义

农村财务管理是对直接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支配、管理的各种资产所发生的一切收入及其使用、分配等财务活动的核算、计划、监督与控制。农村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要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现实需要,还是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制度需要。

2 农村财务管理的有效模式--村级会计委托

村级会计委托形象地说就是“会计在乡(镇)里,出纳在村里”。 2009年云南省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乡镇成立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免费为村集体经济组织记账,实行村级财务和资金委托的管理方式,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计核算、资金管理、财务收支、会计档案和提供会计信息。以笔者所在的县为例,全县统一模式,乡镇挂牌设立“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按照“统一管理、集中核算”的管理方式开展委托工作。村级财务在坚持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按照民主自愿、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对村级进行全面清产核资的基础上,由村集体和乡镇中心签订委托协议,将会计核算、资金管理委托乡镇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代管,中心以村为主体分设账套、独立会计核算,取消村会计和出纳,设立村报账员。制定了县级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具体规定了现金和银行存款、票据管理、集体资产台账管理、债权债务管理、财务审批、财务结报、民主理财及财务公开、“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务审计、会计档案管理等“十制度”、 明确规定中心主任、会计、出纳、审核、微机档案员和村报账员岗位职责等“六职责”,明晰账务处理流程和报账流程“两流程”。做到全县统一模式制度上墙,统一配备财务软件及相关设备,全面实行会计电算化,为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提了基础保障,截止2015年末全县代管村集体资产4660万余元,其中货币资金1883万余元、固定资产及林木资产2688万元,2015年度代管村级收入3419万余元,支出2081万余元。

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8年来,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特别是长期以来村级缺乏专业会计人员,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债权、债务不清等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有效解决了村集体账务不健全的问题,结束了过去那种农村财务“白条抵账、回忆账、多头账、包包账”的历史,使村级账务由糊涂账变成明白账。

3 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3.1 村级会计委托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机构不健全

乡镇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是在整合乡镇农经站现有人员基础上设立的,但乡镇机构改革撤消了乡镇农经站,中心不再单独挂牌,致使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主管部门、单位性质不明确的问题,导致工作中经常出现扯皮推诿现象,直接影响着村级会计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3.1.2 人员素质不高

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直接影响农村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果。乡镇会计委托服务中心没有专门的人员编制,工作人员基本是农经员兼职且部分人员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造成工作人员不稳定,且难以适应村级财务工作质和量上的要求,如一个有33个村包含5个社区的镇,村级会计服务中心只有3名兼职工作人员,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只有2人,目前全县中心工作人员33人,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只有17人,仅占51.51%。

3.2 村级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账外账和私设小金库。村集体虽然签订了委托记账协议,但没有将全部财务收支交服务中心核算和管理,由村直接收取的资金如房屋租金、山林承包款、捐赠收入等未进入服务中心统一开设的银行存款账户,以村干部个人名义储存。资金收支管理、使用混乱,形成账外挂账,村级资金安全完整得不到保障。

3.2.2 资金收支缺乏有效监管。实行委托加强了核算职能,但对各村的经济活动内容不掌握,只能以账论账。村开支随意性大,村干部人人收钱,人人管钱,形成“谁收钱,谁花钱”,再加上审批手续不健全,个别村干部管钱、花钱、批钱自己一人负责,会计核算成了记账员,失去了应有的监督,报账不及时,白条列支现象普遍存在。

3.3 村级财务公开不规范

3.3.1 公开存在走过场,搞形式的问题。村级财务公开流于形式,在公开内容上轻描淡写,没有涉及实质性的问题,甚至出现内容与形式不一致的情况。部分村的财务公开就是直接复印几张账页粘贴在公示栏,财务公开数据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

3.3.2 o监督,不透明。有些村账务一年或几年不与群众见面,使民主理财、财务公开等管理制度成为一纸空文,使村级财务管理失去了应有的监督和约束力。

3.4 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3.4.1 制度不健全,无章可行。有的村在财务管理方面没有制度,财务管理无章可循。

3.4.2 执行不严,有章不循。虽然制定了相关制度,财务人员却听之任之,财务手续混乱,内部制约失控。村报账员未按结报制度及时报账,报账手续不全,部分村大量列支会议费,但无相关会议记录材料;部分工程建设未进行公开竞价或招标,未签订施工合同,工程完工没有结算,支付款项未按规定取得合规的票据等。

3.4.3 集体资产产权登记管理缺乏统一完善的操作程序。清产核资工作滞后,台账不清,资产处置不报告、对外发包不向群众公布。

3.4.4 村级“一事一议”筹资捐资管理制度不完善,筹资捐资管理工作难于规范。在“一事一议” 公益事业项目建设筹资捐资管理中,村、组对“一事一议” 筹资捐资交会计委托中心管理有顾虑,给资金管理及工作带来了困难。

3.5 各方监督不到位

3.5.1 重核算、轻监管。村级会计委托工作中只注重核算,缺乏行使村级财务监督职能的积极性。

3.5.2 村级报账员缺乏财务知识,对村财务监督不够,管理不严。

3.5.3 村财务公开制度形同虚设。村集体对财务公开随意性很大,什么时间公开,公开什么内容,怎样公开很大程度取决于村干部对财务工作和民主监督的认识,村民难以监督。

3.5.4 村务监督委员监督不到位、不完全。从监督内容来看,主要是对村支出的监督,对支出是否合理合法进行审核,但是对收入是否入账并不能加以有效监督,另外由于村务监督委员缺乏财务知识,要想监督到位是很难的。

3.5.5 审计监督缺失。会计委托中心工作人员基本上由乡镇农经员兼职,农经人员对村集体进行审计形成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县、乡农经管理部门审计监督弱化。

4 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4.1 强化委托中心机构建设,完善工作机制

村级会计委托是实现村级资金、资产、资源规范管理,促进农村稳定和谐发展的有效措施,其作用的发挥,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首先要从明确村级会计委托中心管理体制入手,明确县级管理机构、细化责任、强化措施,规范对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中心的监督与管理工作,适当增加人员编制,相对稳定工作人员,从体制和管理上提高中心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长效机制。其次是在工作人员调配上引入竞争机制,对现有人员难以满足工作需求的适当考虑政府购买服务,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中心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再次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积极配合,广大群众的监督认可。形成思想认识统一、机构人员到位、工作措施具体有力、责任明确的村级财务管理体系,为农村财务健康运行提供强大的机制保证。

4.2 建立健全制度,规范财务行为

4.2.1 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各级部门特别是县级财政、农业部门对所制定的相关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和报账流程等规定中,已不适应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规定、条款,进行全面梳理完善,乡镇要结合实际对各项具体实施办法和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完善,推进财务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4.2.2 完善村级资金管理制度。明晰村级资金拨付流程,强化资金支出审批,从源头上治理账外账和小金库问题,对不按资金管理程序拨付资金,造成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管理混乱和流失的,明确追究其责任相关规定,确保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全部纳入乡镇会计委托服务中心统一管理、统一核算。

4.2.3 完善村级“一事一议” 筹资捐资制度。建立完善“一事一议”管理制度,规范议事、筹资、建设等程序,财政、农业部门做好事前引导、事中指导、事后审计,保证“一事一议”制度执行中的公开透明,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4.2.4 完善村级资产登记管理制度。规范资产资源承包、租赁、出让、拍卖行为,使集体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完善村级资产台账,所有资产上报委托中心登记管理,三年一届的“村两委”换届工作中,要认真开展清产核资工作,进行资产产权登记规范管理。

4.3 健全财务监督管理C制

4.3.1 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机构,规范村务监督委员的职责、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的作用,贯彻落实农民群众依法行使的民利,保证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4.3.2 完善村级会计委托中心监督机制。建立中心工作考核责任制,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业绩突出的,按《会计法》规定给予一定奖励。提高中心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充分发挥委托中心的监督职能,加强对村集体经济业务和财务收支的监督。

4.3.3 主管部门和乡镇配备专职或兼职财务审计人员或审计小组,切实履行财务审计监督职责,对农村财务进行常规性审计和村干部离任审计,必要时由县审计部门直接进行审计。

4.3.4 坚持村级财务一年一审,村干部任期届满或离任时按规定进行审计。审计工作结束,形成书面审计报告,由审计负责人签名后,报县、乡经管部门备案,审计结论在财务公开栏和村民代表会议上进行公开。

4.4 规范村级财务公开

严肃财务公开各项规定,明确公开时间、公开程序、公开内容等,正常的财务收支活动做到定期公布,对涉及收入分配等事项一般在年末进行公开。乡镇委托服务中心要及时编制、提供村财务收支情况报告、并指导村报账员编制财务公开表,村委会审议通过后,及时在村财务公开栏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对村集体经济组织重大的财务事项和涉及农民利益的重大、敏感及热点问题,做到随时公布。

参考文献

对财务管理的建议篇2

(二)财务管理的方式方法比较落后

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当中,财务管理除了是传统的管理职能还是分析、预测、决策和监督等财务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能。可是现在的有的粮食企业,在思想方面、经营方面、管理的方法及监督的办法等等方面都不能完全达到这种要求,这样就会导致在财务方面的工作依旧停在计算补贴、计算资金、管理经费的表面工作上。而相应的财务方面的工作人员主要的工作就是计算账目,帮企业报税跑银行,财务管理当中的预算、决策和参加管理等等的重要工作并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就与现代化粮食企业发展所要的要求存在比较大差距。

(三)粮食企业内部控制不到位

有些粮食企业的监管控制力度不够主要的原因有几方面,第一方面是由于有一部分粮食企业管理层对于财务监管的主要意义和认识不够,不在企业内部设立相应的监管机制,所以对资金流动的各种环节缺少主要的监管。第二方面是有的粮食企业是有监管机构 也有制定好的监管控制制度,可是因为管理层只看重结果忽视监管,导致监控工作应该做到的工作没有得到有力的发挥,致使成本高、浪费比较多、管理不统一等等现象出现。

(四)资金来源和流动资金少

目前有些国营的粮食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靠农业发展银行的贷款,企业想要扩大发展业务的范围资金就会缺少,然而资金的多少直接会影响到粮食企业在业务上的发展和企业自身的发展。与此同时粮食企业的资金流动缓慢使用起来效率不快。主要表现有应收账款额度大、账期时间长、缺少控制,存货周期转出效率低,大量的资金被长期的占用,支付保管费用和贷款的利息,这就很大一部分是资金的使用率降低,从而是粮食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

二、加强粮食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完善粮食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一方面组建全面的粮食企业内部监管和控制力度。粮食企业要跟随业务的需求,科学的设置财务职位,制定出职位操作规范制度,把工作的范围和工作的权限明确,就是记账人员、出纳人员、财务主管人员和经济业?沼牖峒剖孪钪械纳笈?员、经办员、实物保管人员事务职能权限。另一方面是组建企业财务严格清查制度。经过定期开展或者不定期及群面和部分财务清查活动,对于全部企业财产和物资进行全面盘查,把库存现金账目、存款账目、债权债务进行盘查审对,方便找寻粮食企业在资金管理上所遗漏的问题,防止企业资金流失,以确保资产进行合理、节约和高效的利用。而主管管理层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粮食企业财产清查进行严格监管,对于在检查过程当中所发现的问题要进行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以便确保粮食企业资产安全和有效的运营。

(二)落实费用管理制度,有效控制费用的管理和使用

对财务管理的建议篇3

学校财务管理,主要包括资金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两个方面。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有利于遵守财政法规、维护财经纪律,使有限的资金和资产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达到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的目的。为使财务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建议以下管理办法:

1.资金管理

1.1根据上年度预算内、外收支情况,财务科年初做好本年度财政预算,报校长办公会议审定执行。

1.2各科室年初要向财务科汇报本年度购置用款计划,计划要切合实际,财务科根据预算情况综合平衡,报校长审批。审批结果反馈到各科室,各科室根据分配额,按计划执行。

1.3由于市财政对预算外收入实行专户储存,所以各科室每次用款必须提前列出购置清单交财务科,财务科根据购置清单到市财政局综合科划拨,否则就会误时误事。

1.4涉外经济合同,如购买贵重仪器设备、大批办公学习用具、基建维修等,必须经财务科会同有关科室报校长批准后执行。

1.5年终财务科根据本年度收支情况,做好财政决算,做好财务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向校长汇报财务工作。

1.6财务审批继续实行“一支笔”制度和两级审核批报制度,批报手续先由科室审核,然后交主管财务的领导审批。

2.财务购置报销

2.1办公用品、用具、一般设备由总务科购买。坚持先向领导汇报,后向财务科订计划的原则,购置后先入库,凭入库手续找领导签字后到财务科报销,无入库手续的单据,财务科不予报销。

2.2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等专业设备由教务科制定购置计划,经校长批准后报财务科,购置后凭手续报销。

2.3到外地出差、开会,回来后先填写差旅费单据,坚持按乘坐交通工具、住宿、伙食补助标准填写,超标自费,经财务科审核后领导签字报销。

2.4如果购置、出差需要借款,一律要填写借款单,经领导签字,借款额与实际用途相当。回来后一周之内到财务科报销。不按规定报销时,从下月发工资时起,逐月扣除借款。

2.5按合同等支付款,经校长书面批准后执行。

3.固定资产管理

学校固定资产是学校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学校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物资基础,是完成各项计划的物资条件,管好、用好国家的财产物资,是节约事业经费的重要环节。为了加强对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维护学校财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既要保证事业的需要,又要防止财产物资的积压浪费和损失,充分发挥资产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特做详细阐述:

3.1资产管理的原则,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计划、定额分配、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责任制度。

要求做到,严格执行审批验收程序,财产购、管、用不脱节,账、物、卡规范配套,三者间形成严密的制约关系,物各有账,人各有责,保证学校财产管理安全、完整、规范化。

3.2按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清查统一规定,起点标准为:

一般设备单价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价在800元以上,且耐用时间都在一年以上,单价不少于上述起点标准,但耐用时间都在一年的大批同类财产均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登记。

3.3固定资产分类

根据统一规定,并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分七类:

①房屋建筑。凡产权属于学校的一切房屋、建筑物及各种附属设施。

②土地。土地使用证书是行政事业单位依法使用国有土地的法律凭证。

③一般设备。包括家具、办公设备、食堂用具等。

④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指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贵重仪器(指教学实验仪器、器械)。

⑤图书。包括各种专业图书、社科类图书等。

⑥文物。一种特殊形态的固定资产。

⑦其它。指不属于以上各类范围的固定资产。

4.管理办法

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实行三级负责制度。

4.1归口管理。如学校暂分行政、教务、图书三大块。 各块指定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负责保管、记帐工作。

①凡属于教学设备、仪器,包括电教、体育等,由教务科保管并由总务科负责管理。

②图书由图书馆负责管理。

③其它设备、房屋、建筑、土地包括仓库、食堂均由总务科负责管理。

4.2账薄设置。

①总帐:根据二级明细账汇总报出。

②明细分类账:根据统一规定分七类,进行归类、明细记账。

③三级明细账:按固定资产存放地点进一步明细分类。

④保管账:与三级明细账相对照,按具体使用科室明细分类。

⑤人头账(卡):与保管账全体使用科室相对照,并由各使用科室负责人签字的责任账。

①、②、③级帐薄由财务部门负责保管登记。

④、⑤两账由各“块”保管员负责登记、保管、定时或不定期与财务部门进行核对,层层上报。

4.3手续传递。各科室固定资产一般为一次性配备,以满足教学需求为标准,凡属扩大教学规模、开展新项目、增添新“家具”等经领导批准后方予购置配备。

①购前申请,需要购置设备的科室,编制计划送“归口”部门,负责科室经领导审批后按财务计划进行购买。

②购后验收,凡经批准购入的固定资产按“归口部门”进行检验,原始单据合法,资产合格齐全无误,采购员(经办人)签字后,本部门保管员填写一式三联“入库单”,自留一联存根,随即按固定资产类别登记入帐,并填制“明细科目汇总表”后签字(表明资产已验收入库、登记上帐)。另二联随原始发票及“明细科目汇总表”一起交财务科记账处。

③入帐报销,财务科除记账外,审核单据齐全,自留最后一联入库单据。“明细科目汇总表”按类别明细科目登记下账,盖“记账”戳号后,次联入库单随同原始发票交现金处,方可报销,否则拒绝付款。

4.4固定资产清查。每年年终前,学校要组织力量进行财产全面清查盘点工作,“归口部门”负责科室对照“人头账(卡)”,核对具体使用科室账物,如发现盘亏和毁损等,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写出书面报告,报告领导研究,根据领导研究意见,根据情节酌情处理,并相应调整有关账务记录,使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作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事实清楚。

4.5“报废”、“调拨”手续。需要报废注销、调拨资产的使用科室,有关人员批准后,分类归口,由本部门保管员填写“报废单”、“调拨单”报财务科,使固定资产账、卡等一系列对应帐目要同时增减、冲帐,以免账物不符。

4.6废旧物资的处理。经领导批准后,一切废旧固定资产的处理收入交财务入账 ,不得私自赠送或占为己有。

4.7归口部门。使用科室负责人及保管员调动、更换,要进行实物盘点,办理财务交接手续,方可调离岗位,确保账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5.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学校对各科室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经检查核对,账物一致的科室给予表扬、奖励,对管理不善,不负责任的科室,根据情节给予相应处理,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周月蓉.优化资产管理,创建节约型学校 [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2]赵曼,刘美荣,张晓慧. 新时期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模式的探讨[J].科学时代(上半月)2010(5)

[3]张记元.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当代经济2010(9)

[4]张建涛.新形势下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 [J].当代经济2010(17)

[5]许晓凤.再论高校财务管理 [期刊论文]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3)

对财务管理的建议篇4

一、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重视程度不够,法制观念差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很多企业的管理层对财务管理的意识浅薄,没有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发展情况制定有效的管理体系,致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具有随意性,不按照相关规定行事。在工作中往往人为调节企业的财务资金,导致上级部门并不了解真实情况,还有一些财会人员通过隐瞒收入、偷税逃税等方式来谋取更大的利益,导致企业出现了潜在的财务风险问题。

(二)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由于企业在正常运营过程中,并没有制定相应的岗位责任制,这就导致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无人管理,出现越级管理的现象,工作中兼职现象极为明显。还有一些企业就算制定了岗位责任制以及其他管理制度,但是其体系并没有按照企业的自身情况制定,而只是沿用成功企业的管理制度,致使管理体系无法落实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再加上管理层的意识浅薄,素质不高,所以并没有将管理制度落实到每一个岗位上。通过长期以来的实践分析,制度不健全、岗位安排的不合理,很可能会造成管理人员挪用公款等犯法行为的发生。

(三)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低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经济体制正在不断改革与深入,财务工作在企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是实施财务工作的主要对象,人的素质、知识水平、能力等都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的质量。作为一名优秀的财会人员,不仅需要拥有专业的财务知识,相关的证书,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财会人员知识面极为狭窄,不熟悉先进的技术,甚至还有一些财会人员是由其他岗位人员兼职担任,这种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并不能够对企业财务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反而会导致各种违法事件的发生。

(四)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状况不透明

目前,有部分企业的财会人员在工作中相对比较懒散、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当企业发生经济活动时,并没有及时填写财务报表,等到后期检查时才填写,而此时,财会人员已经忘记的当时的所有项目费用,只好通过虚设来敷衍上级部门,这就导致财务报表失真,上级部门不能够真正了解情况。甚至还有一些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与客户之间的款项并没有适时收回,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导致企业的发展逐渐滞缓,最终因财务风险而被其他企业所取代。

(五)企业缺乏有效的监控体系

在财会人员工作中,往往是以会计核算为主要工作内容,常常只注重财务的核算,而忽略了经济活动的预测与活动中的控制和监督。由于受到领导者与市场利益的限制,企业的审计工作缺少独立性,财务管理不够合理,这就导致企业出现财务风险,影响到了企业的正常运营与发展。

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以上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由人员、内部管理机制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不管是什么样的问题,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以及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特点,合理的改善上述的问题,从而保证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增强全员财务管理意识,做依法行事的公民

企业领导者要提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相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广泛宣传,使员工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通过对《会计法》、《预算法》、《新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企业员工都要遵守财经纪律,摒弃财务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责任这种狭隘的观念,努力增强全员的财务管理意识。财务部门、财务人员更要依法行使职权,认真进行财务核算,严格会计监督,为加强经济管理工作、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目标的实现而服务。

(二)加强财务基础工作

要使财务基础工作规范化,必须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明确划分财务人员的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为了有效监督、控制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按照规定的程序、要求进行,防止差错和舞弊,保证经济业务事项的顺利进行,明确规定经济业务事项、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务保管人员、记账人员的职责权限。

(三)加强财会队伍人员建设,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

在二十一世纪,财会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广泛的知识范围,精湛的专业技能,较高的创新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首先,企业领导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其次需要要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国家、企业和财务人员应该多方一齐努力。只有通过企业财务人员和领导人员甚至全员的共同努力,才能改善企业管理状况,提高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四)建立健全内部监控和约束框架

第一,企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包括监督原则、监督内容、监督方式、监督责任和监督奖惩等内容的内部监督办法,使其内部监督规范化、制度化;第二,狠抓落实,严格照章办事,使内部控制和内部监督达到事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事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的要求,充分发挥内部监督和全过程控制的作用;第三,为改变这种局面,会计核算中心应在办理具体日常会计核算业务的同时,向会计审核和监督转轨。会计核算中心应从票证管理人手,维护票证的严肃性,建立票证跟踪制度,持单位的付款凭证定期或不定期地到供应单位抽查,对弄虚作假的行为人,坚决查处,只有加大力度,规范管理,提高领导的法律意识,才能从根本上堵塞漏洞,会计集中核算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结束语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合理的财务管理才能使企业进行其他项目的管理,才能促进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并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通过上述,浅要分析了现代化企业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只有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与意识,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行事,才能够纺织企业出现财务风险,保证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对财务管理的建议篇5

1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及其特点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指在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下,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管理和规划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是对企业筹资、投资、分配等经济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关系进行计划、控制、分析、预测、决策的管理活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 1 涉及面广

企业所有涉及资金的收支活动,都与财务管理相关。财务管理遍布企业生产、供应、销售等各个环节,各个部门都在如何合理使用资金、节约成本支出、提高资金周转率上,接受财务管理的指导、监督和约束。

1. 2 渗透性强

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管理是由诸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权益分配管理、成本管理等等,渗透在全部经营活动之中,遍布生产、供应、销售每个环节和人、财、物各个要素,是一项综合性强的经济管理活动。

1. 3 关联度高

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营管理目标是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要生存,必须能够收大于支、按期还债。收入增加必将会带来成本、费用的增加,这些表现为资金收支,从而在财务上进行体现,相关的财务指标也会发生变化。因此,财务管理活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着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

2 目前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 1 建筑企业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

当前,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意识和科学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有待加强。没有对财务管理足够重视,使得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仅仅局限于生产经营管理上,没有充分发挥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作用。主要表现在单位会计人员水平素质有待于提高,不能提供有效的管理建议;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监管及内控不够全面有力; 企业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 存货占用大量资金,应收账款资金周转缓慢,导致资金不足或资金闲置。降低了建筑企业运营水平,无法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工程结算工作的滞后,确认收入的依据不充分,都将导致应收账款不实,长期未清理的应收账款和大量的预付分包工程款长期挂账,严重影响了企业资产和损益的真实性。

2. 2 缺乏合理的预算成本控制

很多建筑集团财务预算管理并不够合理,编制预算后,仅作为生产计划的参照,同时对期间费用的控制较为敏感,但对工程成本的管理控制不严,无法实现预算的真正作用。因此,建筑企业的结算不确定因素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从根本上受到质疑,有时出现利润不增反降甚至是亏损的反常现象。有些建筑企业仅重视投资项目的资金支出,却没有关注资金占用,未能从实际上开展责任成本管理,客观上导致了资金使用率的降低和资源的浪费。

2. 3 财务基础薄弱,人员素质不高

一些建筑企业财务人员素质较低,往往只按企业领导要求办事; 有些企业原始凭证控制不严,一些发票、收据不符合会计准则规定,但可以报销入账; 资产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账账不符、账实不符; 收入和结算成本上,不按照会计准则,而是随意地进行确认。这些都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财务人员不能有效地按照财会法规、财经制度规定,独立进行财务核算,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监督,财务仅仅体现了记账职能,没有体现其监督职能。

3 加强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

财务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中心,是建筑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建筑企业应通过建立健全财务组织结构,充分发挥财务预算作用,提高资金利用率,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1) 全方位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应充分重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财务管理体系,强化财务指标的合理运用,学会用指标和图表来分析财务状况。把财务管理的服务职能发挥到最大,使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使建筑业务和财务管理相辅相成。

2) 以资金管理功能为核心,全面推行资金预算管理制度。资金预算管理是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其核心在于对企业未来的行为在事前进行安排和计划,保证资金有序流动,使得企业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价值,最终有效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建筑企业风险与一般企业不同,这种特殊性要求企业在编制财务预算前应明确长期发展目标,确保企业能够应付日常资金需求和满足长远资金计划,据此编制预算,从而使资金预算为企业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刚性过大可能会给预算管理带来风险,为了使企业的预算能够经得住市场的考验,制定预算指标时还应该具备相应的弹性。通过预算管理,发挥各级预算分管部门和预算责任单位的职能作用,对预算期内的全部投入和产出所反映的收入、成本、费用、盈利和财务状况,逐级填制全部预算,分级实施控制并考核,使财务管理的事后反映变为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和事后考证。

3) 以成本控制功能为重点,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制度。推行目标管理制度,是建立成本控制组织体系,专人负责,分层分项进行控制,以财务部门为中心,以项目管理成本的分类为依据进行财务管理。建立成本核算机制,包括人工费管理及结算制度,限额领料制度,物质盘点和实物计量制度,机械管理及租赁结算办法,费用开支办法、成本考核与奖罚制度,工程验工报量制度等。a.人工费的控制: 主要通过总量控制、单价控制、定额控制和工资控制。b. 材料费的控制: 实行“量价分离”原则,即采购环节应严格实行招投标制,使用环节应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对于没有消耗定额的材料应实行计划管理,按指标进行控制,材料应有收、发、领、退等账本记录。c. 机械费的控制: 加强机械设备使用台班计划管理,减少闲置。项目成本核算制应坚持实际形象进度,实际产值,实际成本“同步”的原则。即划清内部承包合同范围以内的成本与承包合同以外的成本界限,划清已完工程成本与未完施工成本的界限,划清本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限。4) 强化财务人员从业队伍的建设,提升整体素质。加强对企业财务人员的培训,组织全体财务人员定期学习,不但学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还要熟悉建筑企业业务从而有助于控制管理,提供建议。通过定期考核,企业可对出色的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通过这样的选拔得到的社会价值感将对财务人员产生激励作用,从而会有更大的动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强化财务人员的法制观念,要求按照财务法规制度设置原始账簿,坚持从业原则,依法履行岗位责任,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财会人员必须熟悉和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应树立现财观念、风险观念、负债经营观念、盈利观念、效率观念、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注重无形资产观念和法制观念,使其解决问题时能站在企业发展的高度,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信息反馈作用,解决咨询作用,管理中心作用。

4 结语

当前我国建筑企业生存压力日益加大,市场发展环境日趋严峻,企业项目利润空间相对减少。财务管理工作是处理企业资金运作的专业工作,是建筑企业在激励竞争中提升潜力、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新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传统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围绕利润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这一经营目标,现代财务管理在建筑业企业的生存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加强建筑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财务管理的建议篇6

一、农林科研单位财务管理难点的理性分析

(一)单位与部门经营目标异同

农林科研单位的经营目标应该是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两个效益的有机统一。实践中,单位和部门的经营目标存在着较大差异,导致财务目标的差异。一般来说,单位比较注重社会效益,能够按照该地区党委、政府的农林战略规划制定科研计划,即使时间跨度长,要求高,难度大,也要上“好人好马好设备”,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科研计划的完成。与此相反,部门较多地注重经济效益,在保证经济效益下才兼顾社会效益,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才进行社会服务。反映到财务管理上,在项目选择、经营运作、资金运作等方面,都存在单位社会效益与部门自身经济效益两者有机统一难的问题。

(二)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管理重点的异同

农林科研工作侧重于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面向市场选择科研项目,加快研发进度,提高科研质量、提升科研水平,以科研成果和提供科研技术服务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科研的价值。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市场需要、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开发和研究。财务以全面财务管理为中心,通过财会制度和机制,强化财务规范管理,制定各种经济会计指标来促进科研工作责权利的结合。两者之间,由于管理角度不同,管理重点不同,在产生矛盾和冲突是必然的,需要不断地予以调整和统筹。

(三)资金来源多元化引发的财务管理难点

一是部门自主承揽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农林科研单位改制之后,都把科研项目开发作为生存之本、发展之道,在政策制度安排和资金资金扶持方面都有倾斜。对部门自主承揽的科研项目经费,在管理制度、管理程序、批准权限都有所放松。仅对科研项目的数量资金规模进行考核,属于粗放型管理状态,从整个财务管理来看,出现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部门负责人往往突破批准的计划任务和预算范围,超过限额使用支配资金。单位也认为这部分科研课题经费是该部门争取来的,缺乏强化和有效的监督管理,导致这部分经费使用的随意性和隐蔽性。

二是企业委托的研究课题,企业负责人有很大的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企业主自己的钱,这些项目一般采取合同制,在签订合同书,很少征求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的意见,更不要说建立严密的财务监管制度。特别是一些不规范的小企业,往往采取不规范的财务处理方法,不能坚持原则,对企业不合理要求无原则迁就,因没有合同规定,无法约束处理违犯会计法规和制度的做法。

(四)没有突出以财务为中心的全面管理引发的管理难点

不少单位并没有建立健全以财务为中心的全面管理机制,科研管理和财务管理仍然是两张皮。仅对科研著作的发表级别、科研成果的学术理论评价等,对经费只进行投入和支出的核算。对经费使用全过程的预算完成情况,使用过程中执行财会法律法规的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资金使用效益情况只是作为辅助和参考因素。在这种现状下,科研经费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科研项目的费用支出不合法不合规,特别是资金充裕时千方百计巧立名目用在不该用的地方。

二、针对农林科研财务管理难点的建议

(一)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把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农林科研单位财务管理重中之重,重点抓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是科学编制预算。要克服绩效预算意识薄弱,凭经验估计,拍脑袋决策的不良倾向,要按照项目的实际需求和项目的实际人力、物力和财力预期支出,根据当前的实际市场情况和项目实施期间可能发生的变化情况来编制预算计划,要根据需要制定课题项目预算评审评估制度,建立由各方面人员组成的预算评审评估机构,分别从学术角度、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市场需要推广的角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角度作出客观公正准确的评价。预算报告,要统筹解决财务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协调配合问题,突出以全面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全面质量管理思路,确保实行以资金为主线的全过程管理。

二是加强预算的权威性,提高预算的执行力。要维护预算的权威性,一般不再调整,发现问题确实需要调整修改的,要经过规定的程序,获得相关部门同意,经领导机构批准,才能修改预算。要强调提高预算的执行力。一般不允许随意变更预算,不允许调整预算支出结构,要强化财务部门对预算执行的控制权和监督权,财务部门管理和监督预算的执行,对违反预算的做法进行制止,提出处罚建议,必要时有权直接纠正和处罚。

(二)加强队伍建设,培养综合型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

解决各种难点,最根本的是建设过得硬的队伍,培养综合型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工作经历比较长的财会人员,偏重于财政性资金的管理。工作经历比较短的财会人员,偏重于市场化的资金的管理模式和途径。会计专业的从业人员对财务管理熟悉,对农林知识缺乏,对农林科研的情况更是缺乏了解。当前,要把财会人员的培训作为重中之重,把培养综合型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进行全员培训。培训的重点是进行农林科技研究和全面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的融合沟通。

对财务管理的建议篇7

一、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观念落后,模式僵化。由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大多采取家族式经营,企业经营者既是经营者又是管理者,财务人员大多选用“自家人”,使得财务管理制度过于简单,且流于形式。同时,由于民营企业对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重业务、技术、规模和品牌管理而轻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成了企业成长中被动的服务工具,不能自主地参与到企业决策和管理过程中,致使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控制、财务计划和财务分析等财务工具无法发挥作用。

2.信用观念淡薄,信用度较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财务信息披露不规范,信息透明度较低,逃避债务现象严重。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有些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信誉较差,信用观念淡薄,经营中存在失信行为,还在采购、销售中赖账逃债及编制报表时弄虚作假。另外,有些民营企业为了达到目的采取一些违法违规行为虚增经营成本,减少税赋,隐瞒实际利润;通过延长工作时间、降低劳保待遇、克扣工薪等降低经营成本,增加营业利润,这些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民营企业的形象和信誉。

3.投资缺乏科学性,不注重日常现金的管理。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采用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的高度统一的集权管理方式,其投资决策主要由所有者做出。而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家素质普遍不高,通常很少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论证,随意挪用资金,投资行为短期化,缺乏战略眼光,容易导致企业投资失败。部分民营企业在投资中经常草率决策,违背经济规律行事,这主要表现在盲目追求经营项目的多元化上。民营企业大多只看中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的作用和将企业规模做大的成就感,而忽略了企业扩张与其资金实力、技术开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等方面的矛盾。

二、对策建议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以规范和完善的法人财产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新型企业制度。要改变目前中小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民营企业就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先,财产委托经营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因此,中小民营企业应建立财产“委托一”经营关系,使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从而提高企业资产营运效率。其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建立人力资本激励机制,重视人才资本建设,从而健全与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

2.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会计核算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会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全面的业务知识和技能。针对会计人员素质的现状,民营企业必须在强化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上下功夫。要通过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使会计人员熟悉和了解国家和行业各项相关的财经法规和政策,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守经济法、会计法、税法等相关法律制度;通过定期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树立和更新会计人员的理财观念,提高会计人员处理会计业务的专业技能;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会计人员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务实求是、尽职尽守的良好职业道德。要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加强民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做好账簿的设置、会计科目的使用、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现金银行和往来账的及时核对清理及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会计基础工作,做到账目齐全清楚、凭证完整无误、理账及时、计算准确。

3.树立现代财务管理观念,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在财务管理已取代生产管理成为企业管理核心的今天,中小民营企业应重视财务预算和营运资金管理、财务控制等工作。从大局把握企业经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层次,并要在思想上提高对新形势下财务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再认识,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同时,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中小民营企业还应聘请和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这些财务人员的责任不仅限于对企业资金、资产的记录,其工作重点应放在对已有资金的控制、对各项资产的管理、对企业的投资、筹资进行合理的管理上,应能从较高的理论角度进行经济活动分析,从数字变化的表面分析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活动,为改善经营管理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对财务管理的建议篇8

"Financial Management" Textbook Corrective Recommendations of Inadequate Teaching Materials

He Yanle

(Luohe Senior Technical School,Luohe462000,China)

Abstract:The professor "Financial Management " courses in teaching, found that some of the material omissions and the corruption of the promise, and these deficiencies not only affect the daily teaching,but also not very good so that the original foundation of vocational students to learn hard to establish a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confidence. Therefore,I do not surmise shallow,made a number of rectification of the materials proposed,if they are adopted by the second edition is not only easier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material,increasing the material as a national planning authority,but also in the book will Improving functional level, the teaching so that students benefit,in fact a charity.

Keywords: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eaching materials;Financial management;Corrective recommendations

对中职《财务管理》不足之处的整改建议如下:

一、笔者认为,应该在本书开篇添加“引论”这一章节。

总所周知,《财务管理》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教材应向学生简要交待一下《管理学》的若干基础知识。研究财务管理这门学科,就是为企业的决策服务。所谓“经济人”就是为自己的利益精打细算的人,市场中的每个参与者在财务管理这门学科中都被认为是理性的经济人,并且“理性的经济人假设”贯穿了整个财务管理的始终,以此为依据,市场中的参与者都在追求成本的最小和收益的最大。而作为法律意义上的“人”――“法人”即企业,以最求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的总目标。

添加“引论”的意义是很重大的,作为《管理学》分支的《财务管理》从头至尾无处不贯穿着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管理的四大职能,没有《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学生们在课堂上常常“如坠雾里云间”。引论不仅可以培养兴趣而且还起到了启发思维的作用,而且还告诉学生《财务管理》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二、第一章第五节――资金的时间价值中,应添加以下的符号和公式推导过程:

(一)P―表示现值F―表示终值A―表示年金

复利终值系数,记做(F/P,i,n),表示已知现值求终值,即F=P×(F/P,i,n)。

复利现值系数,记做(P/F,i,n),表示已知终值求现值,即P=F×(P/F,i,n)。

年金终值系数,记做(F/A,i,n),表示已知年金求终值,即F=A×(F/A,i,n)。

年金现值系数,记做(P/A,i,n),表示已知年金求现值,即P=A×(P/A,i,n)。

(二)添加年金终值的推导过程

设每年的支付金额为A,利率为i,期数为n,则按复利计算的年金终值F为:

F=A+A×(1+i)+…+A×(1+i)n-1, ①

等式两边同乘以(1+i):

F(1+i)=A(1+i)1+A(1+i)2+…+A(1+l)n ②

②式与式①相减可得:

F(1+i)-F=A(1+i)n-A,

F=A[(1+i)n-1]/i

(三)添加年金现值的推导过程

计算普通年金现值的一般公式为:

P=A×(1+i)-1+A×(1+i)-2…+A×(1+i)-n ①

等式两边同时乘以(1+i)

P(1+i)=A+A(1+i)-1+…+A(1+i)-(n-1) ②

②式减①式可得:P(1+i)-P=A-A(1+i)-n

P=A[1-(1+i)-n]/i

(四)这些初中学习过的单词简化为符号表示在课文中,不仅课堂上节约了板书的时间而且简化了学生的思维,体现了规范化的解题思路。至于年金终值与现值公式的推导用的也是初中数学的知识,教材上疏漏掉以上内容对学生运用公式增加难度,也使第一章的知识体系不完整,因此笔者建议以后再版时予以添加。

三、第二章,疏漏掉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杜邦恒等式”的推导过程,建议添加如下:

净资产收益率(ROE) 资产净利率(ROA)

四、第五章第一节,在固定资产需要量预测中,教材疏漏了定额改进系数的含义介绍,应添加如下:

笔者觉得应该在教材再版时添加如下注解:进行固定资产需要量预测,以内涵扩大生产能力为目标,之所以考虑定额改进系数,原因在于企业要求车间的工人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加快生产的效率,使利用固定资产生产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产量定额系数大于1,表示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要比原先多;台时定额改进系数小于1,表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要比原先少。

没有以上的讲解,对于刚刚接触财管还没有学习过《成本会计》的中职学生提出了不小的要求,教材上对此应该予以注释,所需的知识在中职《德育》课本经济学常识上已经有若干铺垫,学生掌握起来问题不大。

五、第八章企业投资管理,笔者认为亦需要增补以下相关知识点:

(一)教材中指出:营业现金净流量=净利润+折旧

那么,折旧为什么是营业现金净流量的组成部分呢?书本上指出折旧是非付现成本,这在理解上并不充分,可增加相关会计分录,予以解释:

1.生产用设备计提折旧时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

2.制造费用结转借: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

3.成本结转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

4.产品销售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由此可以看出,产品的销售不仅补偿了生产成本中的料、工、费,也补偿了作为制造费用提取的生产设备折旧,因此折旧和净利润共同组成了企业当期的营业现金净流量,这些会计分录的添加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意义很大。

(二)本章项目投资的动态指标中应添加内部收益率IRR。

内部收益率IRR,是使净现值NPV=0的收益率,是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和净现值同等重要的指标,书本上理应予以介绍,至于用“内插法”进行内部收益率的计算,大可以用初中平面几何知识构造相似三角形来加以解决,难度也不大。

六、笔者的反思

对财务管理的建议篇9

一、优化会计核算模式,统一会计核算政策

1 发电企业应对其二级单位及其下属各公司,进行会计政策和核算制度的统一。当前,各发电企业应根据自身会计制度建设的现状,结合二级单位财务工作的实际状况,对现有的会计政策、核算制度进行相应细化,由此形成上下一致、前后连贯的会计核算制度,并及时下发至各二级单位予以执行。同时,发电企业的一级财务部门还应负责跟踪和统计下发会计制度在不同二级单位的实施状况以及反馈信息,以便在新业务或新准则出现时及时予以更正,确立起新的会计制度。

2 发电企业应对现有的会计核算结构进行优化,精简不必要的环节,突出集中核算的特点。为此,发电企业一是对会计核算的汇总层次进行优化,实现基层财务科室与一级财务部门的互联,减少中间环节所带来的等待时间以及数据流失;二是针对于主要业务、核心业务进行集中核算,突出发电企业的业务特点,而对于其他业务仍实行分散核算。例如在发电企业的基建管理上,二级单位财务部门应设立基建组负责公司系统内所有基建项目的财务工作,以充分降低基建风险。

3 发电企业应借助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将分散于各二级单位及其下属公司的财务信息通过统一的系统平台进行整合,以增强会计信息透明度与信息传递的速度,从而使会计信息的追踪、分析更具效力,也便于对二级单位及其下属分公司的掌控。在该系统下,二级单位被赋予一定的操作权限;例如对已投产井正常运营的电厂,其所属财务人员只拥有费用报销、税务处理等权限,而具体核心业务如收入、成本、利润的核算需由一级财务部门或赋予权限的二级部门直接负责。

二、准确评估新准则的影响。化不利为有利

新会计准则出台后,其对国内各行业企业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对此发电企业也应积极予以应对,正确的评估新准则中诸多会计政策变更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并采取各种措施将此类影响化为有利元素,以此使企业自身获取更好的发展。

1 新准则中长期股权投资相关规定的变化将使发电企业未来经营状况的反映更为完整、合理和可靠。新准则根据投资企业和被投资单位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投资的计量方式的差别将长期股权投资分为三类,且每一类投资在新准则体系中适用不同的企业会计准则。而就发电企业来说,由于其当前的股权投资结构基本上是具有控制权的全资及控股子公司投资,因此新准则的执行将使其改变原先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式,对具有控制权和全资及控股子公司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年末编制合并报表时再调整为权益法。在这种状况下,发电企业的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都将更加真实的反映各自经营的实际情况,且与税法的要求具有一致性。

2 新准则中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范围的变化将对发电企业的经营损益产生重要影响。按照新准则的要求,发电企业需对自身所拥有的所有固定资产都要计提折旧,因此大量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也在此范围内,对其计提折旧势必将增加企业的成本支出,降低其利润,但从另一方面讲则会降低企业的所得税税负,增加企业的现金流量。另一方面,新准则的执行也使暂估待转固定资产在正式办理竣工决算后不必进行暂估资产的折旧调整,从而大大减少了会计差错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金额以及对企业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同时大大降低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

对财务管理的建议篇10

一、目前我国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在基建投资决策上存在缺陷

高校基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阶段对高等教育在短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预见不足,缺乏前瞻性,思想保守。在可行性论证和决策上存在缺陷,缺乏细致的调研和民主监督意识,一些项目建设未遵循基本建设程序,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后即开工建设,为了取得立项和可行性研究批复,投资规模报小建大,使得工程项目中“三超”现象普遍存在,边建边改、建完后再改变用途、资金不到位造成工期延误和浪费。

(二)基建项目招标不规范,影响工程决算成本,甚至危及工程质量

基建项目公开招投标制度虽然是国家一项重要的法律规定,但在实际招投标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基建项目存在抓大放小的现象,学校监督重点往往只对50万元以上的主体工程由省市招标办进行公开招标,而对一些附属工程或将本应放在市招标办进行公开招标的工程化整为零逃避招标,然后以增减工程量或者变更工程设计来追加工作量。

2.根据《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招标方式有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形式。一些学校组织邀请招标方式进行招标的材料、设备及小型工程招标没有报批手续。招标文件中没有明确公正的评标办法。

3.招标人员专业性差,素质不高,在实际招投标过程中,存在不按规定程序选择队伍,甚至陪标、“转包”,评标办法不够科学,专家素质和水平不高,以及对招投标过程中的违法、违纪现象执法监察力度不大等问题。

(三)基本建设会计核算工作不规范

未按扩建项目进行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设立账户进行财务管理,工程明细项目核算列支没有细化到位,有较多的零星工程未按明细核算。入账票据不规范,如:购物的系公司开具的自制收据、待摊投资中列支一些实物资产(如:家具、电脑、硬盘、自行车、装订机和电脑桌等)和无形资产(如:基建财务软件),不符合基建会计制度的规定,预付工程款和预付备料款没有及时结转,以“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为理由,跳过规定程序以暂付款名义,经办支付给施工单位的工程款、科目设置、费用归集不正确,如在“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科目下设城市建设配套费、勘察设计费、招投标费、商业网点费直接计入成本等。

二、高校基建工程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通过对目前高校基建工程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笔者认为其主要成因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对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的重要性和严肃性认识不足

如许多高校办学规模扩大,纷纷上马建设新校区,由于担心丧失发展机遇,过分强调与本省、本市高校建设同步发展,仅重视建设内容的合理和工程进度,而忽视有关的审批手续,违反了项目审批程序。部分基建项目计划与实际相差太远,导致超概算、超规模、超标准的不良后果。另外,由于科技迅速发展,对一些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面掌握,造成在建设过程中,建材价格大幅上涨,加之一些配套项目如果不与土建工程同时施工,无法满足正常的教学使用功能,且分阶段实施会造成重复施工等。

(二)对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不到位,法制观念意识不强

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我国招标业务起步晚,招标市场发育尚不完善,一些相关的配套制度还不健全,致使一些机构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自律,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帮助业主选择有倾向性的中标单位。其次对于机构的工作成果,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可操作、量化的评价标准。二是一些高校在招标时有意无意违规,比如根据《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招标方式有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形式。对50万元以上投资的建设项目,必须公开招标。而在实际操作中,因公开招标程序繁琐,有一些高校仅从加快新校区工程建设进度考虑,为了抢时间赶进度、缩短期限、降低费用,采取少报多建、化大为小、化整为零的做法,把本应公开招标的项目改为邀请招标。当然也不排除有些招标人为了谋取私利,而节约费用、赶时间。保证工程质量为由,要求采用邀请招标方式以便照顾自己施工队伍有意规避公开招标行为。

(三)一些高校领导和财务人员对会计核算的重要性缺乏清醒的认识,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由于高等学校主要是承担从事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任务,对不是长期性任务的基本建设项目大部分忽视了建立完善的基本建设管理制度。此外大部分高校亦缺乏基本建设管理人才。由于存在以上两大缺陷,造成部分高校在基本建设管理上由于管理制度不够建全,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财务监管不到位,使许多财务行为不规范,手续不完备。基建会计只是被动的接受项目计划和按合同拨付大笔工程款项,从基建会计核算情况来看,由于许多会计是“半路出家”,缺乏系统的基建会计以及基建工程预、决算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导致在会计科目设置和账务处理中出现不规范的行为,不能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工程成本,难以满足会计核算需要。

三、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高校基建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必须遵守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

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或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项目建议书是确定建设工程造价的源头,其投资估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及项目整个建设期的投资。要控制基本建设投资必须从项目建议书抓起,要依据学校的总体规划,建设期的预算安排,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合理编制投资估算,既不能有意抬高,又不能故意压低,投资估算要有准确性,如果误差太大可能会导致项目的决策失误,给工程项目后几个阶段的投资控制留下隐患。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对投资控制具有决定性作用,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要对拟建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调查分析、进行经济评价,作出科学的论证,使项目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实施上可行,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切实加强高校招投标的管理工作

1.坚持依法行政,完善监管制度、进一步规范招投标人行为。要根据《招投标法》及结合地方的补充性文件,把招标人、投标人、招标办以及招标办与招投标中心、招标办与建设工程招标机构的权力、义务、活动范围、行为准则、操作程序、工作纪律建章立制,使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管理有规定、责任追究有依据。

2.严格招标管理,择优选用施工队伍。学校在选择施工队伍时,应对其信誉、资质、技术装备水平、项目经理及主要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等诸多因素进行认真的调查、考核,通过公开招、评标择优确定施工队伍。针对目前建设领域的腐败问题,学校要加强对招标工作的监督管理,应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组织人员对招标过程进行全程监督,杜绝各种形式的暗箱操作,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真正发挥招标竞质、竞价的作用。

3.工程标底是控制投资、确定招标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在计算工程标底时,要做到全面、严谨、不留缺口,针对建筑市场存在着“围标”或者“先低价中标,后高价结算”的不规范行为,可采用工程量清单的招标方式,这样确保了计算口径的一致,有一个统一的竞争基础。通过招投标确定中标施工单位后,应以签订合同的形式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对于材料规格、质量和价格,适用定额,取费等级,违约责任,索赔方式等一系列对工程有重大影响的条款,以减少潜在的经济纠纷,依法维护建设单位的合法权益。

(三)规范会计工作,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努力提高基建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1.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基建会计制度的规定,建账、算账、报账,保证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完整。如果一个单位应当建账而不建账,或者建账却不符合《两法》规定的,必须追究单位领导人的责任。另外,财务核算程度要符合标准,在核算中应减少会计确认的收缩性,减少人为因素。

2.要进一步加大对基建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多途径、全方位优化基建财务人员的业务知识结构,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现代的财会人员。要紧随时代的要求,不断完善高校基建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向“广深型”和“多能型’发展。使基建财务人员不但能够熟练掌握基本建设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流程,而且还熟悉基建财务制度和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工程技术、工程概算、工程预算、工程招标、工程投资计划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逐步由传统的核算型人才向现代的核算型和管理型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转变。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飞跃,成为具有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的高层次的基建财务管理人员,为高校教育事业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对财务管理的建议篇11

一、房地产企业中财务管理的作用

房地产行业在其开发和经营阶段之前就需要得到政府机构的相关审批,且不同的阶段所对应的业务来往对象也不同。因此,房地产企业具有计划性强和复杂性大这两个尤为显著的特点。而财务管理是企业在进行经营管理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它包含着企业的财务计划和企业的财务决策及控制。那么结合着房地产企业的特点,财务管理在其中发挥着如下几种作用:

(1)就长期筹资而言,有效的财务管理能够合理地安排筹资的时间、规划资本及债务结构和分配股利。因为房地产企业必须根据规划立项时申报的投资总额来确定该企业的注册资本金以及外融的资金额,这样才能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而通过不同的筹资方案的对比,可以找出符合该企业自身的经验战略和财务战略。

(2)就长期投资而言,有效的财务管理可以帮助房地产企业安排合理的投资规模,提高投资的收益以及控制投资的风险。房地产企业在进行项目拿地时,必须要根据该项目土地的所在区域的市场行情,对该项目的开发方案做出敏感性分析和可行性研究,通过对不同方案下盈利能力和现金流进行的评估,选出符合该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以及市场需求的投资方案。在后来执行方案时,还要结合政府的宏观政策、市场的行情以及企业的经营状况,对方案进行及时有效的修整。

(3)就营运资本的管理而言,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帮助房地产企业调高资金的营运效率。房产企业在项目进行建设时以及之后的销售期所产生的资金流量是相当巨大的,企业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预算体系的全面建立和业绩考评来提高预算的准确性,从而合理地确定企业的资金流向,并尽可能用最少的营运资本来支持与之相同的营运中的现金流。

可以看出,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工作实质就是对房产企业的资本进行效益管理。一旦房地产企业能够开展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那么一定能帮助企业控制经营的风险,并达到价值最大化的企业目标。然而,在现实中,各大房地产企业中都存在着一些财务漏洞和风险,造成了企业的经济损失。

二、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一)有些开发项目缺乏财务相关的可行性的系统研究

部分房地产企业在进行项目的决策时,缺乏了系统的可行性的研究,尤其是缺乏了财务的可行性研究系统的支持。最后所做的决策,其更多的还是依据管理层的经验进行判断,这样的依据缺乏了数据的支撑,缺乏了科学的系统的可行性论证和市场经济的分析。

(二)企业的经营者对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房产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没能让企业的财务人员更多地参与到企业的开发和经营中去,他们对财务工作的认识,还简单地停留在日常报销、记账、付款以及编制财务报表等工作层面上。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房产企业在进行项目的一级开发计划的制定时,若没有财务人员,那么就没有办法有效地测算出项目筹资的时间点、筹资期限和金额的大小。由于房产企业的筹资金额一般都占了投资总额的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所以存在着较大的筹资难度,而且筹资的时间也会比较长。

更重要的是,这部分资金不光要用在项目的开发建设上,还会用在经营销售的部分阶段上。如果在后来再出现资金需求,这时再进行筹资,那么势必会影响到项目的开发和销售,会让人感觉“手忙脚乱”“焦头烂额”。那么,之前的一级开发计划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样的现象在许多中小型的民营房产企业中尤为突出和严重,究其本质原因,还是因为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不分无法在企业内部对管理中设立有效的业绩评价体系。

(三)资金的管理存在问题和风险

在房产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资金来源渠道较少、融资较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房产企业的投资规模。这就导致了一般规模的房产企业不可能在同一时间进行多个项目,更别说跨地域的投资了。由于多数的房产企业的规模都不大,他们自身的资金存有量是有限的,他们一般是等前一个项目竣工后或销售的资金回笼后,再利用回笼的资金去完成项目的配套设施或后期建设,抑或投资建设另一个项目。而对于一些拆迁项目,由于拆迁的过程较长,而且当中会有各类的不可预见的补偿问题,开发资金的管理也存在着风险。由此可见,在这期间房产企业需要的资金量是比较大的,而且回收期很长,因此在投资过程中企业一直都承担着较大的风险。而由于房产企业的经营者为了追逐更高额的投资回报,他们大多把投资集中在了一些中心城市,因为他们认为这里的居民具有较高的收入。但是随着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其自身的投资风险将会越来越大。 这就显得房地产企业中加强财务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四)缺乏高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和风险意识

房产企业中,经营者除了财务管理的意识不强外,财务管理的模式也比较单一。仅仅严格控制了项目的成本和流出资金,对于预算和资产的管理以及财务的分析等都不够重视,缺乏有内部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导致了财务管理的混乱。

由于国家的住房商品化的形势推动,房产企业实现了快速的增长,而在经营中更多的是重视项目的施工和销售这两个方面的管理,而财务管理工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有的甚至让至亲来担任财务人员。这就很容易使得房产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缺乏一个明确的分工,也缺乏专业性。

三、针对存在的问题,房地产企业的对策分析

(一)增强企业的财务管理的意识

基于房产企业计划性强、复杂性大的经验管理特点,只有通过有效的资本管理,才能实现对风险的管控,给企业带来最大化的利益。所以房产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增强财务管理的意识,确立财务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甚至是核心地位,增加财务人员在自身企业内部的话语权。

(二)加大财务相关的可行性的系统研究力度

房地产是一项高投资、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所以在房产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必须加大对所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的研究力度,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并降低投资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应审查并核实项目可行性的调查报告中的各个环节,包括战略目标,甚至具体的施工细节也不能放过,并全面分析调研运行该项目的成本和利润等,预测出运行该项目可能会存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能够有效地避免因风险引发的资金流失的现象的出现,以确保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严谨和全面。

(三)加强对开发项目的成本控制

房产项目所需的成本包括了土地成本、建造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投资利息及各种销售税费。房产项目的成本控制其重点在于对施工建设的成本控制,所以对它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控制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严格把关招投标这一环节,避免暗箱操作或吃回扣的现象发生;其次要选择一个合格的施工队伍,因为只有一个信誉好、合格的施工队伍才能在根本上保证工程的质量,才能杜绝或减少因为质量问题出现的成本增加的现象;对要签订的合同进行严格的审查,并注意工程的签证。

(四)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资本的有效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本质,以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那么就需要得到企业的各个经营环节的密切配合。同时,由于房地产这一行业具有投资大、风险高、周期久、供应链长以及地域性极强的特点,那么就更需要企业实行更加严格的资本管理,预防各类经营风险的出现。所以房产企业必须在自身内部建立其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其中应该包括:一是关于投融资的决策体系。在该体系中,要根据公司的战略管理的目标,制定出相应的投融资的规模、相关的资本和债务结构以及利润和现金流的评价指标等等。二是预算管理的体系。这一体系是指在一个假设的周期内,预测房产企业的经营情况,并编制预算金额,为企业设定出目标值。三是业绩评价的体系。这一体系的主要作用是比较上述的两个体系所设定的目标和实际的执行结果之间的差异,是上两个体系的保障。四是健全企业管理制度,让财务管理制度能够行之有效地执行。五是提高并强化信用的观念,做到规范经营及诚实守信。

(五)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当前,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不断增加了对财务人员的要求。按照我国相关的规定,单位的财务人员必须要有会计证才可以从事财务方面的工作,所以在房产企业中想要实现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就必须对财务人员的从业这个进行严格的审查及核实。企业在进行招聘时不但要严格考察财务应聘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对财务应聘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进行严格的把关,以降低在日后的工作中出现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的可能性,确保招入的是一个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合格的员工。

在日常的工作中,应要求财务人员积极参加各类相关的财务管理的培训,增加自身的财务知识,并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另外,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在企业的内部开展关于财务知识的培训,企业中的各个职能部门都应按时参加,这样也能加强企业整体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企业中的财务管理工作是整个房地产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其核心地位在于它能对房地产企业的各项工作进行计划和指引,并进行经验教训的总结,并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效益。所以我们要针对在实际的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入的分析,找出相应的对策,加强全体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和重视,加大财务相关的可行性的系统研究力度,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并有效地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让房地产这一行业能够更健康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迎庆.中小房地产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华章,2009,(8):11-12

[2]唐.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J].中国外资(下半月) ,2013,(10):169-169

[3]王世华.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5):268-268

[4]冯志艳,鲁忠军.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25):166-167

对财务管理的建议篇12

民办教育举办者往往以追求投资回报最大化为办学宗旨,这往往与民办教育管理机构所要求民办培训学校办学宗旨有冲突。如培训收费标准不公示,超标准收费,擅自增加收费项目,不按规定公示核定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以及收费依据等。对于一些必须向教育主管部门及物价部门报备的收费项目不报备,没有履行报备义务,把办学作为一种赚钱的工具等。学费支出管理管理混乱,没有严格按照教育部门规定设置独立账户管理学费,专款专用,办学支出随意浪费。甚至出现个别人员利用管理漏洞私吞学费等。

(二)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民办培训学校设立主要宗旨以非盈利为目的,有别于公司制企业,成立之初重教学轻管理,在诸如采购、付款、资产管理等日常运营中常存在内控缺陷。如办学采购不规范,没有相应采购计划,或计划比较随意,缺少采购比价,采购合同制定存在商业回扣、滋生腐败等。付款缺少合同及发票支撑等或者合同及发票不全不规范。学校教学用设备和仪器,无专人管理,没有形成定期资产盘点制度等,缺少必要的资产保护措施。

(三)费用管理混乱,支出随意

违反财务制度管理相关规定,费用发生未取得发票,或者发票不规范。如外聘专家及其他务劳人员支出白条或仅有银行流水,未申请代开发票。业务开拓市场费用支出随意,违反中央相关精神要求,存在商业贿赂等法律风险。业务招待费支出中业务关系和私人关系混淆,造成支出浪费。缺少完备的出差报销制度,差旅费报销不规范,存在虚报出差费情况,如本可以电话网络解决的问题申请出差,甚至为办理个人私事以公家名义出差,虚列出差天数并申请出补助,甚至找关系虚开住宿发票报账等。

(四)未形成有效的预算制度

民办学校对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视不够,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预算管理体制,未设置预算机构,各部门不参与预算的编制,认为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只关注编制的预算能否为本部门带来更大的利益。由于各部门缺乏预算责任意识和工作的积极性,在重大决策方面也与预算管理部门缺乏沟通,从而直接影响到预算执行效果,致使预算管理目标难以实现,预算的管理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五)财务人员素质低下,未能跟上培训学校发展

如领导随意安排自己亲属任职财务工作,相关财务岗位未接受相关业务培训,对业务不熟悉。导致财务部门只会听从于领导的指示,不能坚持自己的原则,法制观念也相当地淡薄,助长了一些违法财经法的行为。财务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也导致了职校的财务管理不能适应现代管理的需求。

二、对民办培训学校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经费收支规范化,严格按照主管教育部门规定,科学合理制定学杂费收取标准,对学杂费收入专款专用,防止挪用甚至被部分人员侵吞。严格按照上海市八部委颁发的《上海市教育培训机构学杂费专用存款账户管理暂行规定》要求,设置学杂费存取专户和最低余额保障金专户。保障教育培训机构收取的学杂费主要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维护受教育者和教师的合法权益,保障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资金和合法收益不受侵害。培训收费标准和退学、退费规定必须公开透明,不得巧立名目高收费、乱收费。学生退学的,要按学生实际学习时间和有关收退费规定核退部分费用。

(二)对内部控制,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与院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出一份符合培训学校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及管理制度,并逐层落实,互相?M行监督。严格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对资金使用、采购付款、资产管理等进行科学设定控制流程及不相容职务岗位分离。与约束诸如培训用酒店、车辆租用等需要有专人询价,并经分管领导确认,对于大额合同及资金支付需上院办公会集体决策。外聘专家课酬谈判需经两名相关人员参与谈判过程并形成书面记录并报院主要负责人同意。各个部门的职责与权力分工应明确,既做到互相监督又能互相激励,对于执行内部制度的态度及实际行动来决定奖罚,将工作与职务的升降相结合,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最终使内部控制机制得以严格的实施。

(三)对于费用管理,需要公司相关部门配合财务部根据学校具体业务特点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如对于外聘专家课酬及其他临时人员劳务费,需要签订相应合同,财务人员据此计算代扣个人所得税,根据完税凭证去税务局申请代开劳务发票。如业务招待费可以实行三单控制,即申请单、发票及菜单。在业务发生前需事前报批,包括招待人员人数,费用标准等。报销时连同发票及菜单作为附件,财务人员据此审核。尽量发现学校内部的潜力,使资金的使用合理化,开源节流,避免浪费,就能够提高经费的使用率,进而减少办学成本。制定完整的出差报销制度,出差申请经部门主管及院领导签字,包括出差用餐及招待规格事前报备,住宿机打发票备注日期,出差招待费附明细清单等,从制度上防范虚列出差报销及补助情况。

(四)预算是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学校财务活动可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制定预算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在进行年度财务预算时要根据支出与收入情况,精确计算,对每项支出都要精打细算。在执行的时候也要建立相应的跟踪、分析机制,监督执行人按规定办事;在审批资金时也要严格控制,明确预算编制方法和审批程序,预算的编制应当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注重效益、勤俭节约的原则。校长负责组织财务部门会同有关职能部门拟订年度预算,由学校决策机构审核批准。预算一旦实施对民办学校的业务活动具有约束力,未经规定程序原则上不得改变。

对财务管理的建议篇13

一、优化会计核算模式,统一会计核算政策

1 发电企业应对其二级单位及其下属各公司,进行会计政策和核算制度的统一。当前,各发电企业应根据自身会计制度建设的现状,结合二级单位财务工作的实际状况,对现有的会计政策、核算制度进行相应细化,由此形成上下一致、前后连贯的会计核算制度,并及时下发至各二级单位予以执行。同时,发电企业的一级财务部门还应负责跟踪和统计下发会计制度在不同二级单位的实施状况以及反馈信息,以便在新业务或新准则出现时及时予以更正,确立起新的会计制度。

2 发电企业应对现有的会计核算结构进行优化,精简不必要的环节,突出集中核算的特点。为此,发电企业一是对会计核算的汇总层次进行优化,实现基层财务科室与一级财务部门的互联,减少中间环节所带来的等待时间以及数据流失;二是针对于主要业务、核心业务进行集中核算,突出发电企业的业务特点,而对于其他业务仍实行分散核算。例如在发电企业的基建管理上,二级单位财务部门应设立基建组负责公司系统内所有基建项目的财务工作,以充分降低基建风险。

3 发电企业应借助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将分散于各二级单位及其下属公司的财务信息通过统一的系统平台进行整合,以增强会计信息透明度与信息传递的速度,从而使会计信息的追踪、分析更具效力,也便于对二级单位及其下属分公司的掌控。在该系统下,二级单位被赋予一定的操作权限;例如对已投产井正常运营的电厂,其所属财务人员只拥有费用报销、税务处理等权限,而具体核心业务如收入、成本、利润的核算需由一级财务部门或赋予权限的二级部门直接负责。

二、准确评估新准则的影响。化不利为有利

新会计准则出台后,其对国内各行业企业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对此发电企业也应积极予以应对,正确的评估新准则中诸多会计政策变更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并采取各种措施将此类影响化为有利元素,以此使企业自身获取更好的发展。

1 新准则中长期股权投资相关规定的变化将使发电企业未来经营状况的反映更为完整、合理和可靠。新准则根据投资企业和被投资单位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投资的计量方式的差别将长期股权投资分为三类,且每一类投资在新准则体系中适用不同的企业会计准则。而就发电企业来说,由于其当前的股权投资结构基本上是具有控制权的全资及控股子公司投资,因此新准则的执行将使其改变原先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式,对具有控制权和全资及控股子公司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年末编制合并报表时再调整为权益法。在这种状况下,发电企业的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都将更加真实的反映各自经营的实际情况,且与税法的要求具有一致性。

2 新准则中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范围的变化将对发电企业的经营损益产生重要影响。按照新准则的要求,发电企业需对自身所拥有的所有固定资产都要计提折旧,因此大量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也在此范围内,对其计提折旧势必将增加企业的成本支出,降低其利润,但从另一方面讲则会降低企业的所得税税负,增加企业的现金流量。另一方面,新准则的执行也使暂估待转固定资产在正式办理竣工决算后不必进行暂估资产的折旧调整,从而大大减少了会计差错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金额以及对企业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同时大大降低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

3 新准则中所得税处理相关规定的变化有利于发电企业未来税收影响的明晰化。按照新准则的规定,企业需采用资产负债表的债务法计量反映递延所得税;从理论上说,债务法较注重暂时性差异,可直接反映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并能直接反映其对企业未来的影响。就发电企业而言,若存在需报废的固定资产,采用债务法核算必然会产生由于与税法存在差异而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因而会使企业损失一定的货币时间价值,但也降低了未来现金支出。

三、革新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1 投资风险的防范。从宏观层面上看,电力建设投资项目的回报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其受国家宏观政策、电价、技术、市场、消费者偏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当前正处于电力体制改革的初期,其投资回报率的不确定性风险会更大。从微观层面上看,由于电力项目建设一般具有技术复杂、投资期长、投资数额大、投资替代性差、投资效果持续时间较长以及投资决策较难等特点,因此从

[1] [2] 

规划到项目落成并投入运营这段时期内必然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需加以特别关注。

资本风险的防范。鉴于资本的趋利性,其必然会向更高的利润率或回报率的领域进行转移,这必然会对企业的资本结构、资金成本以及现金流量产生重大的影响。就某些发电企业而言,其出于抢占电力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需要而进行大规模的项目投资建设,此时其所需资金必然会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予以解决;这种高额的资金成本不仅使企业未来将承受巨大的还贷压力,而且还会使企业自身的资本结构出现严重倾斜,以致使企业陷入严重的经营危机与财务危机中。

治理结构的完善。当前,在我国的诸多发电企业中,公司治理结构缺乏完善已成为其影响发展的重要桎梏之一。其一,发电企业的股权结构从始至今也未能在企业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结构的不合理性造成了企业监督监管缺位的现象,也成为了众多管理层渎职的重要原因。其二,发电企业的激励不足,结构臃肿,职责划分不够明确,信息流通受限。目前,许多发电企业对自身经营者的激励不足或方式不当,无法充分调动起经营者的积极主动性,十分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四、强化基建财务管理,提高基建管理水平

优化基建资金结构,降低其筹融资成本。目前,各发电企业的基建资金来源主要为债务性资金和权益性资金。就前者而言,发电企业应充分利用企业债券、银行借款、融资租赁以及票据等多种渠道,选取其中最有利的融资组合,以形成短、中、长期相结合的融资结构,从而达到充分降低融资成本、减少资金沉淀的目的。就后者而言,发电企业应积极利用现有的资本市场,通过出售股权来换取项目建设资金,合理确定出资比例及认缴进度,以充分降低负债融资所带来的风险。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