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博物馆调查设计实用13篇

博物馆调查设计
博物馆调查设计篇1

博物馆目标是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创造让观众受益且满意的参观体验,更好地实现展览策划者与目标观众的交流和沟通。为此,博物馆有必要开展系统调查来评估参观者的期待值、兴趣、需求和满意度,从而收集确凿的信息,得出专业可信的分析报告,引导博物馆管理者作出更优决策,这也正是市场调应用于博物馆管理的主旨所在。市场调查注重有序数据的取得,注重调查的持续性和广泛性,并试图进行预测和趋势分析,可为博物馆管理者提供可靠的专业建议。

一、博物馆通常开展的市场调查研究

(一)展览评估研究

展览评估研究也有几种常用形式,如前期―后期评估,它通过抽取博物馆参观者样本,了解观众对展览概念、目标和计划的反应。另外,对于个别展览要素效用的评估可使用格式化评估方法,以调查观众对展览原型的反响。总结性评估应用广泛,它联系整个展览以考察展览设计、要素及其他方面的反响,从而评估展览的各个目标的实现情况。

(二)观众研究

观众研究的目标:考察参观者的期望、参观体验的反响,影响参观频率的因素,参观者对博物馆服务(工作人员、配套服务设施、展馆布局和设计、信息导向、宣传及公共关系)的态度。

观众研究的常用工具:对参观者和非参观者进行的人口统计和心理分析研究;对活跃的参观者或非经常参观者使用焦点人群法,以考察参观者的感受、态度及偏好;利用追踪计时研究考察参观者对展览要素的利用情况以及愿意花费的参观时间;对博物馆学习、设施、服务等具体话题进行的扩展性基本研究;对人们休闲行为的选择进行研究,以及与其竞争性组织相比,人们对博物馆所持态度的研究。

另外,还有适用于拥有各种会员制和捐赠项目的较大型博物馆的开发式研究,以及博物馆定期进行的自我评估及外界机构评估,即组织研究。

二、博物馆市场调查研究的数据来源

博物馆市场调查利用的数据来源于二手资料和一手资料。二手资料是指已经存在的为其他目的而收集的信息。其来源包括外部来源(如各种出版物)和内部来源(如既有参观者数据、会员数据,内部报表和评估报告)。但当二手资料不能满足调查需要的时候,可进行一手资料的收集利用。

一手资料其大致有三种收集渠道: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

(一)探索性研究

探索性研究包括观察、个人深度采访以及焦点人群研究。

在特定的场景下仅通过观察便可获得有用的描述性数据。比如通过观察观众的网络咨询留言及打给博物馆的电话内容,便可了解参观者的需求和偏好。另外仅通过观察观众在展厅中的移动情况及交谈内容,也可捕捉到观众的感受及反馈。博物馆还可雇佣“专职参观者”,对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表现及博物馆服务进行评定。并且还可以通过参观不同的博物馆,以获得对比性的观察和感受。

个人深度访谈,需要对采访者一次性提出一长串问题。个人访谈全面细致,但成本高,易产生观察者主观理解偏差,因此对访问设计的计划和审查也要求更高。个人访谈可采取安排式访谈和拦截式访谈。拦截式访谈较简短且具有非概率抽样的缺点。

焦点人群研究则需要在相对同类的目标人群中选取样本人群,在训练有素的组织者引导下,对一系列问题进行集中讨论。个人深度访谈和焦点人群研究的目的,都是就某些问题进行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的讨论,超越博物馆工作人员先入为主的观念,并关注于所讨论的问题上。

(二)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包括调查及联合研究。调查的应用广泛而流行,使用对象为博物馆参观者、会员、捐赠者和其他人。其用以获得人口统计样貌、知识水平、信仰、偏好、满意程度及其他心理分析概貌。基本的调查途径有现场问卷发放、邮寄问卷及电话调查。邮寄问卷反馈率低,反应较慢,但却是能联系到众多对象的有效利用成本的方法。电话调查可能会获得更加个人化,更加全面灵活的反馈,且反应率高于邮寄问卷,但其可施用的样本量较低。

联合研究用于分析消费者选择,衡量期望利益。博物馆在设计产品时,为受访者列出各种类全方位的选择,受访者按照自身偏爱程度对其进行排序,研究者就将确定每一个属性水平对于排列出的流行度而言,有哪些不同贡献。联合研究帮助分析者估计每一种态度或因素对于目标观众的重要性以及预测一系列各自拥有多种不同属性的产品获得成功的可能性。研究结果帮助博物馆谨慎地设计产品,以最大化地吸引目标观众。

(三)实验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要求筛选与不同话题相配适的群体,使他们接受不同的测试,控制那些与主题无关的变量,检测观察到的反应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从而获取因果关系。当实验达到消除其他假设的程度时,研究者就可以对结论持有信心了。

三、博物馆市场调查问卷及其步骤

(一)阐明问题及研究目标

对于目标问题,可研究的事情庞杂、多样,只有谨慎地阐明问题,才会有的放矢,减少无谓的成本和精力。工作人员应向研究者阐明问题,并说明可能影响研究的限制性因素,共同商议出研究目标。

(二)制定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的设计包括决定抽样计划、研究偏差、联系方法以及问卷设计。

抽样计划将决定抽样单元(联系谁),样本量(联系多少人)以及抽样程序(如何在目标人群中获得代表性样本)

研究偏差包括抽样误差和系统性偏差。当样本数据与人群数据之间的差异纯粹出于偶然时,这些差异就被称为抽样误差。一般样本越小,抽样误差越大,数据的可靠性就越低。系统性偏差的产生原因众多,抓住所有的过失并非易事。谨慎地设计程序,进行访问者培训,检测资料处理过程以及审报告都可以达到减少系统偏差的目的。

联系方式:博物馆可以通过邮件、电话访问,或者个人访问等方式联系被访问者。

(三)设计问卷

要谨慎地设计、检测和调整问卷。问卷准备过程中,问题的范围、形式、措辞及顺序都是需要关注的。应认真审查问题,确认其精准有效性,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问题的形式会影响反应。封闭式问题提供可选答案,回答者选择作答。封闭式问题易于理解和制表。而在研究的探索阶段,开放式问题能够帮助研究者洞察人们的想法,从而获得更为广泛的答案。应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对问题进行排列。将能够引起受访者兴趣的问题排列在前面。而放在最后的往往是较难的或私人化的,用以区分回答者的问题。问题的措辞应简单直接、无倾向性。

(四)收集和分析资料

资料收集分析包括从可靠样本中获得资料,提取调查结果,整理制表,测量频率分布、平均数、分散度,最后依据管理层计划推出的决策,进行结果分析,提出可靠建议。

(五)编写和提交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是对研究结果和结论的总结,行文要晰、准确、条理清楚。只有报告成为有效的交流工具,才能确保市场调查的成功。

博物馆调查设计篇2

作为博物馆学专业的学生,对博物馆发展问题的关注是不可缺少的,我们之所以选取“大学生对博物馆的认知”为调查主题,是想从调查中了解当今博物馆在同学们心中的地位,当今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作为博物馆专业的学生,我们该怎样努力才能使博物馆得到更良好的发展。该论文的研究进入尾声阶段,我们认为,本研究成果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首先,该研究让我们了解了博物馆的现状――非专业的学生对博物馆的兴趣不高,即使博物馆现在对外免费开放,但真正兴趣使然走进博物馆的同学寥寥无几;其次,该研究给我们以警示作用――目前人们对博物馆的热情越来越冷,我们作为博物馆学的学生,博物馆的发展问题及其严峻,这不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就业还关系到我国文化的兴衰;最后,该研究对我们博物馆学的发展意义重大――针对当前博物馆冷门现象,博物馆学应该怎样培养学生,是否需要调整学习内容以适应潮流发展。以上就是本论文的研究成果的价值,它给我们抛出了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也鞭策我们努力学习,解决问题,随着这些问题一个个被解决,我们的博物馆事业才能蓬勃发展,我国的文化才能越来越博大流长。

本论文主要采用了两种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在问卷调查法中我们采取的是抽样调查法,它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本论文研究的对象规定是大学生,而大学生群体“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让我们无法进行全面调查,因此抽样调查的好处便突显出来。我们将江西师范大学学生作为抽样总体,又从中选取了10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该1000名学生来自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我们还随机找寻了10位博物馆专业和非博物馆专业学生,对其进行采访,询问他们对博物馆的看法。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30.5%学生从未去过博物馆;11.5%的学生是跟随家长而去的博物馆;少部分学生是因为学校组织而去的博物馆。在采访中有同学提到:“我都不知道博物馆是什么时候开放”,“我路过博物馆见门前没有什么人,也不知道可不可以进去”……在问卷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有同学不知道博物馆是对公民免费开放的,提出了“免费开放就去”的建议。问卷结果显示,51.6%的同学认为博物馆是教育、科研文化机构,38.5%同学认为博物馆的主要职能在于收藏古物及艺术品(如图);

大多数学生都对博物馆的职能有较清晰的认识,但为什么参观博物馆的人数却不多呢?在采访中有同学这样回答:“博物馆一听就是学术性的地方,历史不好……也不太想去。” 国际博物馆协会章指出,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免费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它以研究、教育和欣赏为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物质见证进行收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览”。在问卷调查中少数大学生认为博物馆是展览地域文化的地方。由此,我们博物馆在未来建设中可以采取形式多样化,表现形式科技化的特点。

论文问卷中调查了1000名大学生去博物馆的原因:30.6%因为个人对展品及博物馆有浓厚兴趣;41.4%感受文化熏陶;16.7%参加集体活动,纯属娱乐;4.3%为提高自身品味满足虚荣;7.0%专业课程需要。问卷分析中着重研究了因为个人对展品及博物馆的兴趣和感受文化熏陶而参观博物馆的这部分学生在参观博物馆是的态度。

大部分对博物馆有兴趣的同学大多采用自己看展品并看文字解析的方式,为什么不愿意讲解员讲解?或许这位同学的的回答可以讲述这一原因,“博物馆我是很少看到讲解员的,基本很少看见一次,学校组织的才有……,不过我还是喜欢自己看,更自由”。大多数大学生都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愿意用自己的眼光看待藏品。但,不需要并不代表不该有,博物馆在当展必须以人民为本,讲解员的适当设置可以让广大民众更了解历史,更了解博物馆。

抽样调查法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资料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可以进行统计分析和概括,能了解总体的一般状况和特征,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个案研究法是指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尽管个案研究以某个或某几个个体作为研究的对象,但这并不排除将研究结果推广到一般情况,也不排除在个案之间作比较后在实际中加以应用。对个案研究结果的推广和应用属于判断范畴,而非分析范畴,个案研究的任务就是为这种判断提供经过整理的经验报告,并为判断提供依据。从以上对两种方法的分析可看出这样的研究方法是具有一定科学性的。在整个调查过程中,从问卷的起草到调查对象的选取,我们都有一定的依据以及公平性,因此,调查结果的可靠性较高。

本论文的研究并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研究的次数也非常之多,但纵观各类研究,大多是从调查问卷中得出认识,看到问题然后寻找解决的方法,但是,即使找到问题也找到解决办法,解决只是纸上谈兵,真正能从论文结题后继续实践的并不多,这就是该研究的局限性。学术性论文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纸面上,除了研究过程中资料的收集需要实践外,其他,研究结果的分析等等都是书面工作,我们认为,从研究中发现问题是好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亦是好的,但是,我们更应该把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把研究投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既从中有所收获,更改将收获运用到实践当中,通过实践,才能切实改变现状,真正解决问题。

研究发现,大学生对博物馆的认知不仅仅与学校的教育有关,还跟家庭的教育环境,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及对博物馆的认知程度有关,此外,博物馆自身的宣传力度也占据着重要地位。23%的学生提出对博物馆不感兴趣,他们认为博物馆的陈列与设计过于陈旧,没有吸引参观者眼球的地方,且交通不方便,另一方面博物馆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学生接收博物馆的相关信息不及时、不全面,以致大家对博物馆的认知不足,对其兴趣不大。

研究表明,与博物馆专业相关的学生跟非博物馆专业的学生对博物馆的认知存在很大差异。与博物馆一点不相关的专业对博物馆的兴趣不大,且对博物馆的认识浅薄。与博物馆相关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课程的需要,且老师对学生专业要求较高,对博物馆的重视程度高,所以学生对博物馆的认识较为深刻。

为了更好地加强博物馆建设,提高大学生对博物馆的认知,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学校应重视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更方面的素质,了解更方面的知识,定期召开与博物馆有关的讲座。

2.家长应加强孩子的人文修养,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或世博会等文化气息较浓的场所,陶冶情操,开阔视野。

3.应加强博物馆的建设,改善博物馆古板而陈旧的陈列与设计,吸收国外不同的设计方式与理念,建设更现代化、更富有文化涵养的博物馆;同时,还应加大宣传力度,与学校合作,由学校组织学生去博物馆参观;定期开展藏品会展,不断更新展品,创新展示方式,吸引参观者的眼球;提高博物馆的多媒体建设等。

4.邀请一些名人嘉宾到博物馆参观座谈,讲解博物馆的价值与发展状况、前景。

5.加紧文物的勘探与挖掘。

博物馆作为新兴产业,承载着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历史文化及发展状况的象征。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指出,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它以研究、教育和欣赏为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物质见证进行收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览”。所以国家应该重视博物馆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博物馆的认知,还需要深入研究我国博物馆面临的现状,我国博物馆与发达国家博物馆的差异性。对比差异,吸收发达国家创新的博物馆管理理念,发展方式及规划,更好地建设我国的博物馆。(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文彬:《博物馆社会教育》,北京燕京出版社,2006年7月北京第1版;

[2]陈淑:《关于重构博物馆教育学的思考》,《科学发展观与博物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18页;

[3]田静:《论讲解员的发展方向》,《科学发展观与博物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302页;

[4][英国]肯尼斯・赫德森著:《八十年代博物馆》,紫禁城出版社,1986年6月第一版,第18页

[5]陈淑:《关于重构博物馆教育学的思考》,《科学发展观与博物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19页;

[6]宋向光《当代博物馆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博物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9页;

[7]郭俊英、段冬冬:《浅谈建立博物馆教育评估体系》,《科学发展观与博物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博物馆调查设计篇3

一、休闲娱乐功能是博物馆的一项重要功能

在1989年修订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中, 对博物馆的定义是:“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赢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 为研究、教育和娱乐的目的, 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 [1]1971年修订的日本《博物馆法》中对博物馆的定义是:“本法中的‘博物馆’ 系指收集、保管(包括培育)、陈列展出有关历史、艺术、民俗、产业、自然科学等资料, 从教育的角度出发供一般市民公众利用, 为有助于提高其文化素养、供其调查研究、休息娱乐等等而举办的必要事业, 并对此资料进行调查研究为目的的机构……。”在这里, 对博物馆的休闲娱乐功能可以说是表达得明白无误。在日本许多博物馆的办馆宗旨中也明确地表明了要为市民和青少年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博物馆的基本功能是收藏、研究、教育。”我国对于博物馆职能的认识一直持这种观点。而在欧美则比较通行博物馆的三E功能:“教育国民、提供娱乐、充实人生。”(Education,Entertain,Enrich)。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国外博物馆界已经开始重视博物馆的休闲娱乐功能的开发,而国内还是以传统的眼光看待博物馆的功能,鲜少提及博物馆的休闲娱乐功能。

那么休闲娱乐到底是不是博物馆的一项重要功能呢?

从博物馆的产生与发展上来看,最初的博物馆是贵族们收藏奇珍异宝的私人场所,虽然具备收藏以及一定意义上的研究价值,但并未向公众开放,所以还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直到17世纪末,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兴起,博物馆才逐渐成为向公众开放的公共设施,才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2]

博物馆既然要对公共开放,就要考虑到公众来博物馆的目的。不少公众来到博物馆是为了学习研究,但更大多数的社会公众是在闲暇的时间来到博物馆,其目的更多的是学习与娱乐兼有之。所以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吸引更多人来到博物馆进行参观接受教育,休闲娱乐自然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博物馆的一项重要功能。

二、当今博物馆休闲娱乐功能的发展现状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现代博物馆( 特殊性质的博物馆和纪念馆除外) 除了有传统博物馆的各种功能外, 还应当是人们大众提供高雅文化交流的场所。提供娱乐, 陶冶情操, 求知启智, 其终极目的是休闲娱乐, 以此作为现代博物馆的功能定位, 才能增加博物馆与社会大众的亲和力, 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但在我国的大多数地区,“休闲娱乐”常常只是书面化的语言,很难被观众正确的接受和理解。因此,为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博物馆才强调“三贴近”和社会服务工作。本着为观众服务的宗旨,笔者于2013年末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关注博物馆休闲娱乐功能发展的调研。本次调研主要以观众调查问卷的方式开展调查,旨在获取社会公众对博物馆的休闲娱乐服务功能的认知、意见和建议等信息,唤起博物馆和社会各方面对博物馆休闲娱乐功能的关注。

本次调研主要是以调查问卷的方式。问卷调查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全面系统的了解观众的多种变量,所统计到的结果是直观可见的,便于统计和分析。还可以进行大规模的调查,从而从更多的群体和社会层次中获取信息。而且研究者无论是否参与调查,都可以从数据中得知受调查者的基本态度和行为。这是其他调查形式无法做到的。但同时也存在着难以避免的问题。 即难以反映设计以外的情况以及一些问题的细节。因此在使用问卷调查进行量化的同时,我们还辅之以人类学“田野访谈”的方法,力求进一步探索和细化问题,从而使本次调研更为科学和全面。

博物馆调查的对象是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的参观者。涉及到家庭观众、零散观众、旅游团观众等多种类型,但以家庭观众和零散观众为主。

下面我们将以所调查的黑龙江博物馆为例,分析博物馆休闲娱乐功能在发展及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对黑龙江省博物馆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187份,无效问卷13份,有效率为93.5%。

(一) 参观者的基本构成

博物馆观众的基本构成反映了博物馆的主要受众类型和博物馆应该为什么样的人群服务。通过对黑龙江省博物馆的调查,得出以下数据。

从性别上看,男性观众占48%,女性观众占52%,女性观众多于男性观众。从年龄分布看,20岁以下的观众占16%,20岁-40岁的观众占74%。从文化程度来看,高中及高中以下占24%,大专或者本科占60%,从这两项中可以看出年轻人居多,结合现场调查,这两部分观众中大部分为学生。学生观众为什么会这么多?原因主要有三点。一,调查的时间为寒假期间,有学生进行集体参观。二、家庭集体参观时,见家长更愿意让孩子来参与调查。在进行调查过程中,中老年观众大多不愿意配合进行调查,而学生更愿意参与调查。参见表一。

表一:观众的个人背景资料统计

(二)观众行为的初步分析

博物馆调查设计篇4

文博工作总结是全面落实“十一五”发展规划、夯实“十二五”基础的重要一年。我区文博工作根据省、市文物部门的工作要求,按照局党委“全面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稳步推进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断提升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水平,积极配合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加强博物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公益功能,创先争优、锐意创新,文博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取得显著的成绩。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基本完成,努力将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纳入文物保护体系。1、三普实地调查阶段工作任务全面完成,成果丰硕。上半年,区文物普查队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补充调查春晓镇严坑庙、戚家山街道浃水大闸、白峰镇太平岙巡检司城遗址等不可移动文物。同时,按照省市专家组的验收意见和建议,对野外调查资料进行补充、整改和完善,并完成最终数据上报。目前,我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已通过国家文物局普查办整体验收。三普第二阶段,我区共普查不可移动文物408处,调查登记(录入数据库)不可移动文物346处。其中复查38处,占登记总数10.98%,新发现308处,占登记总数89.02%;一般登记不可移动文物信息点62处。这一成果的取得极大地丰富了我区的文化遗产资源。2、三普第三阶段工作接近尾声。及时开展文物普查第三阶段工作,6月份组织普查队员参加省、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三阶段培训班,学习第三阶段相关技术规范。8月上旬制定第三阶段工作方案,并按照方案有序展开相关工作。根据省、市普查办的统一部署,目前已完成普查工作报告初稿和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初稿的编制任务,将于年底前基本完成区级普查报告、地图绘制、档案编制和成果转化。3、边查边保,多种手段将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有效纳入文物保护体系。为更好地巩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最新成果,向上级文物部门报送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推荐材料,并陪同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对已申报第七批国保单位的梅山盐场旧址进行实地核查。无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推荐的数量和质量均创我区历史纪录。10月21日揭晓的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我区推荐的鄞镇江桥、钟观光故居、曹莘耕故居、枝夹岙墓群、虞家后新屋、梅山盐场筹备处旧址、瑞庐等7处榜上有名。目前,我们正在制定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徐圣禅故居“塔峙圃”的修缮方案。年内,我们还将推荐申报第四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核定公布第十一批区级文物保护点。二、突出重点,抓好基础,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踏实推进。1、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方针,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长山桥修缮工程顺利竣工。去年12月15日动工,由常熟古建筑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施工,宁波弘正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负责监理的长山桥修缮工程,至今年3月底顺利竣工,并通过竣工验收。本次修缮以现状加固、整修为主,以保持长山桥建成以来所积淀的历史沧桑感。维修内容仅为对局部结构存在隐患的部位进行加固整修,对断裂构件进行粘接,加固栏板,复原桥面踏步石,对缺失的石构件进行复原,清除有害植物,抢救性维修永济庵亭。长山桥修缮工程结束后,将成为小浃江古水利建筑群中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供游人参观。2、稳步推进“四有”工作,夯实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点)保护基础。会同区规划分局、国土分局,对我区第三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进行初步划定,并向文物保护单位所在街道、相关主管部门及相邻利害关系人征求意见,形成了《北仑区第三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方案》,经区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后,由区人民政府发文公布。10月中旬完成项氏宗祠、瑞岩寺藏经阁、虞家后新屋和姚燮故居等4处新增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点)保护标志文物说明牌制作安装工作。3、继续实施巡视检查制度,切实加强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点)的日常管理。目前我区的文物巡查制度完善,区文物行政部门、街道乡镇文物保护小组、责任文保员、业余文保员四级检查巡视,做到文化站每月都有检查报表上报、责任文保员每周进行巡查、区文物部门每季度开展抽查。在巡查过程中,发现小港东岗碶、梅山张公庙后大殿、大碶古阿育王寺遗址塔亭存在文物损坏、违建、不合理修缮等现象,立刻 通知区文物监察大队进行查办。及时保障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点)安全,目前我区的不可移动文物完善率基本达到95%。4、逐步化解开发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矛盾,保护成果显著。长期以来,开发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尖锐矛盾是搞好我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大难点。为配合穿山疏港高速公路建设,我们跟宁波市考古研究所联合对高速公路沿线进行了考古调查、考古勘探和抢救性考古发掘,一共清理发掘以汉代为主的古墓葬89座、窑址4处,共出土铜、铁、陶、石、骨、琉璃等文物260余件。同时,我们还改变工作思路,及时掌握我区开发建设的动态,主动跟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使矛盾逐步得以化解。在获悉我区准备实施小浃江改道工程时,我们主动跟区水利部门进行多次磋商,使小浃江上3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区级文物保护点为重点的古水利建筑群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三、加强博物馆建设,博物馆体系渐具雏形。1、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和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取得实质性进展。今年来,我们始终将港口博物馆和水下考古基地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开展。上半年,已协助完成港口博物馆框架性陈列大纲2次专家论证、陈列大纲调整撰写、我馆现有相关藏品资料统计、港口博物馆宣传折页设计制作等工作。7月29日,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和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建设工程在春晓滨海新区奠基。中国文博届最重要的领导悉数到场,将近140家各类媒体予以报道,足以体现活动之成功。尤其是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最终敲定水下考古基地落户北仑,确定国家文物局领导光临典礼,实属不易。我馆为筹建中的港口博物馆征集文物和展品60余件,其中英国航海望远镜被定级为三级文物。港口博物馆网站在年底前建成,将成为宣传港口博物馆的重要媒介和公布相关公告的重要平台。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和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目前正在进行建筑设计,预计明年6月可以动工。2、邵克萍家族艺术陈列馆建成开馆。今年,我们完成了艺术陈列馆成硬件修缮改造、陈列装潢和陈列布展工作,并于9月29日开馆,为国庆献上一份礼物。艺术陈列馆目前接受邵氏家族捐赠艺术品和文献资料近200余件,超过原定计划一半。艺术馆将进一步提升北仑博物馆的文化内涵,作为我区公共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馆的建成为如何利用名人文化资源,做出一个实质性的探索。今后,艺术馆并非是一个静态的展示,而是一个动态的文化风景线,艺术感的规模和精致的装修特别适合举办小型艺术展和艺术沙龙。这将成为人民群众欣赏艺术的一个平台,也扩大了北仑的文化知名度。3、积极指导帮助街道(乡镇)筹建展览馆、陈列馆。帮助白峰镇做好白峰民俗展览馆设计创意、大纲撰写和内部展陈设计,并通过论证,还专门为展览馆征集和整理一批民俗展品。帮助霞浦文化策划文化站古建筑的改造,帮助新碶文化站策划“新碶棋苑”,帮助大碶文化站策划东岙桂花文化。积极寻求民间力量建立民营博物馆,北仑第一家民营博物馆——鲍志军陶瓷博物馆正在策划洽谈中。至此,我区的博物馆体系已渐具雏形,并具有一定规模,将在今后几年逐步完善。四、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公益功能,努力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的文化服务。1、搞好基本陈列,努力为公众提供优质的陈列展览。基本陈列是博物馆开展宣传教育的重要方式,今年,我们重点对三楼民俗用品展厅进行改造。增加陈列柜3只,增辟陈列橱窗1只;进行全封闭陈列装潢,安装了专业的灯光设备和空调;充实了一批民俗展品。通过本次改造,使展厅利用效率提高近1倍,展厅展陈效果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也为我馆以后在我馆内举办小型临时展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2、积极举办临时展览,努力为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陈列展览。今年,我们承办了《“五洲大港”国际港口风情摄影展》。征稿收到来自全国各地600多位作者的5000多幅(组)作品。展览自7月28日开始至8月8日在宁职院举办,参观者约计3000人次。包括央视二套《看天下》栏目、《中国摄影》、《大众摄影》、《人民摄影》等40多家媒体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报道。影展的举办对于展示北仑港口城市形象,提升文化品位,扩大知名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还利用区收藏家协会会员的藏品,先后举办了《北仑区百件民间收藏精品展览》、《“灵石奇葩”——“石趣轩”收藏精品展览》,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3、继续打造“北仑流动博物馆”品牌,进一步拓展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我馆流动博物馆已开进海伯公司、永发集团和大碶街道。接下来还将进入社区、农村、学校和部队,争取今年有5次走进基层活动。北仑“流动博物馆”经过几年的打造,呈现出以下二个特色:一、实物展览更生动;目前我馆有“中国现代物资供应票证展”、 “中华纸币展”、“民俗文物展”、“像章展”、“近代经济票证展”。 这5个展览都可以让参观者看到实物藏品,大大提高了流动展览的质量,是对一般流动博物馆图文展的一种突破。二、点单式服务更贴切;我们将5个展览介绍印制成精美的小册子,事先让参观对象代表进行挑选,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展览,这样增强了流动展览的针对性,使得展览更受欢迎。通过积极拓展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预计区博物馆(包括邵克萍家族艺术陈列馆)接待观众可达4.9万人次,团队约57个。五、文物标本征集收藏、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1、继续加大文物标本征集收藏力度。文物藏品是博物馆的物质基础。由于我区文博工作起步晚、底子薄、文物藏品匮乏和品种不够丰富一直是我馆的一个严重缺陷。因此,今年,我馆文物标本征集收藏的重点是为筹建中的港口博物馆征集和接受捐赠的文物和展品60余件、接受邵氏家族捐赠艺术品和文献资料近200余件。征集中国近现代经济票证300余件,接受四明书画院慈善作品移交近百幅。此外,还为白峰民俗展览馆专门征集一批民俗展品。2、加强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一是全面完成馆藏珍贵文物的数据库 建设任务。根据省文物局的统一部署,参加了省文物局举办的馆藏文物数据库软件系统和影像录入培训,建设文物摄影棚,在做好馆藏文物藏品定级工作的基础上,准时完成馆藏二、三级文物藏品文字和影像信息数据的采集和录入工作,并及时上报有关数据。二是为进一步推进馆藏文物数据库建设工作,9月21日邀请省文物鉴定中心专家,对一批近年来未鉴定的馆藏文物进行鉴定。最终有19件文物被定级,其中北仑越窑刻花粉盒被定为二级文物,汉代黛板、元代龙泉窑水盂、隋代盘口壶等18件藏品被定为三级文物。此次鉴定即为我馆文物保管和建档工作打下了基础,同时也进一步肯定了我馆近年来的文物征集工作。六、文化遗产宣传有声有色,营造了全区浓厚的文化遗产保护氛围。为提高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5月18日至6月16日,开展了“文化遗产、在我身边”——北仑区“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月系列活动。宣传月期间,我们先后举办了北仑区“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月活动开幕式暨“灵石奇葩”——“石趣轩”收藏精品展开展仪式、“探古寻幽”——北仑市民走进考古现场、“我们的记忆”北仑流动博物馆进永发集团、《北仑文博》办刊座谈会、进行灯幔广告等文化遗产月公益广告宣传等活动。12月8日—宁波市第二届“名城日”将开展“12.8”宁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日系列活动。届时,我们将举办“探古寻幽”——北仑市民走进传统民居、收藏文化讲座、北仑民间收藏系列展之四“妆匣遗珍”、公布第十一区级文物保护点等活动。此外,今年还成功编印《北仑文博》2期,建成北仑博物馆及北仑文化遗产网站。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也时刻重视媒体对文化遗产宣传的重要性,省、市、区三级,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出现我区文博事业的各类报道200余条。七、文博工作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管理和业务水平得到提高。1、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制定《北仑博物馆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方案》,以争先创优活动指导业务工作。除规定动作外,还在馆内开展了主题为“港口博物馆和水下基地如何建”、“三普成果如何转化”和“博物馆免费开放如何做好”的“大讨论、献一策”活动。2、上半年,我们创造性地为全区所有的46处文物保护单位(点)聘请责任文保员,责任文保员每年能够领取一定的工作报酬,这是对文物保护方式和机制新的探索和尝试。3、北仑收藏家协会成立。经过精心筹备,扎实组织,北仑收藏家协会于 月份正式成立。随后,组织热心捐赠的收藏家们考察上海博物馆、参观宁波博物馆国宝展。目前,北仑收藏家协会共有会员51名。我区收藏家的无偿捐赠已成为我馆新增文物标本的重要渠道,民间藏家的藏品也已成为我馆举办临时展览的重要资源。回顾今年的工作,应该说我区文博事业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文博工作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区文博工作的社会形象继续全面得到提升,社会关注度继续显著上升;区文物普查队被评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市级先进集体,2名普查队员被评为省级先进个人,2名普查队员被评为市级先进个人;北仑博物馆被命名为北仑区中小学生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存在的困难、问题和不足:一是港口博物馆建设工作责任分解不明确,文物征集等筹建业务工作开展程序阻力较大。二是邵克萍家族艺术陈列馆每年运营费用尚未落实。三是随着流动展览内容的增加、展品的积累,我馆库房实在紧张,新借用的档案局库房又被放满。如有可能,能够购置一辆“流动博物馆大篷车”,将更有利于这个品牌的打造和惠民服务的深入。四是缺场地。开办十多年的馆所设施日益老化。博物馆展览与办公场所明显欠缺。五是缺经费。区博物馆全年日常维护经费、文物征集经费、自办及引进展览经费、科学研究经费;区文保办文物维修经费、业余文保员队伍建设经费、文物宣传经费每年共计不到15万,与新时代文博工作的要求不符,与文化强区建设的标准不符。六是缺重视。文物保护与开发建设矛盾时,往往是文物工作让步。大湾碉堡群——轻机枪碉堡、小港李氏庄屋等三普新发现,已沦为消失文物。大片古老村庄拆迁、大面积开山取土,从无征集文物部门意见。总结过往经验,扎实开展各项基础工作,大力推进港口博物馆筹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等重点工作,探索文物保护和博物馆免费开放新的方式方法,我们相信北仑文博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关于全区文化建设的战略指导下,通过北仑文博人的无私奉献和辛勤付出,必将开创新的局面!

博物馆调查设计篇5

Key words:free; sharing; museum

博物馆承载着纪录文化的社会功能,其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已成社会共 识,并 且被国际博物馆协会明确地写进了章程。博物馆对公众免费开放已成为世界博物馆发展的一 大趋势,在不少国家已成惯例。2008年3月,我国在一些省市部分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试点 后,受到公众普遍欢迎,广东省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但由于免费开放的“非日常化”和人 数限定等制约,节假日观众量激增,平时却门庭冷落,而且虽“免费”开放但“从没进去” 的人还和过去一样“在门外”。免费政策如何“普惠”所有人?公共文化设施怎么才能真正 让公众共享?笔者通过调查分析,为将来在全国大范围推行博物馆免费开放提供一些实证依 据和建议。

一、“免费”后的普惠:

参与主体行为的“样态”解读

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公共资源对公众免费开放后,人们开始关注 博物馆的参观主体——人,而非参观客体——馆体建设、馆藏品(物),这是对过去公共文化 设施规划设计与建设中忽略主体意识的重新定位。2400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普罗泰 戈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从“以人为本”的尺度来考量公共文化设施功能,从免费开放博 物馆中参观主体数量与质量的罗列分析,是对公众“共享”公共资源内涵的本质回归。

1.参观人群类别变化

免费政策始行前,广东省博物馆的客流承载力长期处于富余水平,参观量因为“票”的门槛 受到限制。以2008年3月为例,每天参观人数最小值仅为18人,最大值亦不过750人,日人均 流量为111人。免费开放后,人流量态呈跨越式扩张。3月30日博物馆观众近4000人 ,远高于3000人/天的限制标准,公众强劲的文化渴求因“免费”得以有效释放。 “免费”举措的实行使城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资源的闲置与浪费现象得到极大改观,也能充 分体现博物馆的公益性、非盈利性及公众的参与性等基本原则。

同时,免费开放前后广东省博物馆的参观人次亦随节假日等外部因子作用而迥异。在日均人 流量总体增加的同时,周末人流增加更明显。

①年龄结构。免费后,18~45岁年龄段的游客成为博物馆参观的主体力量,比例高达67.8% ,约为次主体——18岁以下中小学生年龄段人数的4倍多。由于参观主体文化素养较高,大 量的集体访谈资料显示这一人群对于博物馆的“教育功能”高度赞许。

②收入水平。调查显示,免费后的广东省博物馆受到中下收入阶层的积极响应,50 00元/月以下收入水平的被调查者已占总人数的88.3%,低层收入人士(800元/月以下)也 有24.7%的比例,“普惠”政策效益初显。

③受惠范围。因广东省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其吸引范围表现出以所在区为生源点的圈 层式距离衰减,是典型的传染扩散形式[1]。诚然,广东省博物馆的受惠人群为广州 市市民,且渗透于管辖范围内的所有片区。相当多的市民表示“自己屋企博物馆免费,我吾 捧场边个捧”(自己家门的博物馆免费了,作为市民的一分子应有义务支持),彰显了他们 的区域认同感与归宿感。

2.参与行为时空分析

①时间分布。参观者的访馆时间反映了博物馆内一天的人流节奏与规律[2]。根据 广东省博物馆分别在工作日、节假日8小时开放时间参观人次的资料汇总,较之尚未免费开 放的广州市南岳王墓博物馆,其人流量体现均衡态势。通过实地观测,节假日上午及下午参 观的主体人群为家庭,且多是父母陪同孩子游览;中午则以三两成行的大中学生居多,而相 当部分的被采访者将博物馆看作闹市氛围的休憩场所。工作日前来的主力军为成群结队的朋 友以及晨练、午睡过后顺路参观的老年人。

②参观形式。国外相关研究表明,社会交往是博物馆游客潜在而重要的动机之一[3] 。相当数量仍未实行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的游览主体单元仍是旅游团与具有一定规模的组织 ,成员可能仅仅处于服从导游或者上级领导的安排,参观愿望并不强烈。自免费大门开启后 ,广东省博物馆则呈现与其他收费博物馆截然迥异的繁荣景象。局外观测资料的威弗指数量 度与抽样调查进行的数据分析有效证明,游客已把参观博物馆看作是增进与家庭或朋友交往 的一种方式,调查结果显示,47.4%的游客选择与朋友同行,23.7%的游客与家人一道前来 参观游览,其中绝大部分是父母带孩子观赏,藉此增长见识,寓教于游。较小群体的组织形 式更能激发公众个体的游览意愿,他们在“免费”契机引导下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欲望。

③交通方式。“免费”后,广东省博物馆的参观群众大多选择公交车或地铁为交通方式,两 者使用比例分别为50.7%和29.3%,凸显使用主体低收入性。这些方式的高频率使用,与省 会城市市内发达的公共交通网络不可分离。以广东省博物馆所在区域为例,正门毗邻的越秀 中路承载6条公交线;其5分钟步行半径内设有三元里——万胜围段的地铁2号线。经济水平 并不富裕的普通大众因这类“亲民”而完善的通勤手段使其参观意愿与出行次数增加,进而 成为主导参观群体。

广东省博物馆免费后的参观人群类别具有以下特征:因免费时间的突变增长,多元主体获得 文化资源共享。其中,省城广州市的中青年家庭和大学生群体成为参观者结构的新生力量。 他们处于中下收入阶层,但依然存在潜意识文化诉求。相对免费前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较 高的参观者,他们的行为更多体现为休闲娱乐场所的模式,具有较高的随意性。因此,免费 后的省博物馆的人群结构已从“倒金字塔型”转变为“橄榄型”,富裕阶层已逐渐向中下阶 层过渡,“共享”初衷得以体现。

二、“免费”后的忽略:

特殊群体与阶层的守望

1.残障人士

在对广东省博物馆主体建筑无障碍通道的设计考察后发现:其坡道、楼梯、电梯3个重点都 符 合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对残疾人和老人的关怀与尊重。以广东省博物馆主要楼 梯的设计为例,对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可以发现,除扶手直径为7cm, 这一项略超过了规范所要求的5cm以外,其他均符合要求。

物质载体的完备却不能成为残障人士在“免费”后走进博物馆的媒介,5月2日前来参观的唯 一一位肢体残障者在接受调查时说:“来这里是要有勇气的,因为周围正常人总是用异样的 目光看我,不是自己非要看是不会来的”。可见,除硬件设施完善,人性化的软件服务跟上 才能逐步消除这一群体的参观焦虑[4]。

2.打工者(新市民阶层)

广东省博物馆四周有不少施工或装修工地,有众多外来务工人员。本调查选取了11个深度访 谈样本,职业类别为保安、装修工人、施工人员等,藉此试图解释“博物馆打工者罕至”现 象的深层原因。

①博物馆认知度。社会距离量表(又称鲍格达斯量表)分析显示,打工者接受省博物馆的认 知度分布于“毫无知晓”与“初步尝试”两大阶段,而后者的行为实现根究于工地与博物馆 的邻近效应。相当比例被采访者对广东省博物馆一无所知,绝大部分的务工人员从未有广州 市内其他博物馆的参观经历,仅有一人曾到过广州南岳王墓博物馆。

②自我休闲意愿。打工者的工作强度较普通职业更大,他们每天仅有晚上的2~3小时为自由 支配时间,而广东省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时间为9:00~17:00,需求与供给时间产生强 烈错 位。与此同时,他们主要以逛街、打麻将等蓝领普遍喜好的活动为自我消遣方式,并认为这 些活动既经济又适合。可见,他们的诉求仅停留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爱与归属需要阶段 ,每天极度辛苦而单调的工作状态迫使他们急需寻求简易的社会群体生活实现压力缓解。更 有不少打工者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生理需要还未得以有效解决,参观博物馆等文化消费 自然被排除于需求边界之外。

③教育文化程度。务工人员受教育程度少部分为高中或中专水平,更多的只具有初中或更低 文化水平,教育素养的不足、个体自卑感被激发、潜在的自我认知约束等因素,使他们对博 物馆等文化殿堂望而却步。

实行“免费”政策后,参观者主体在数量上大规模增长,在质量上类型相应变广,由此实现 了“共享”初衷由量态到质态的初步飞跃。然而,某些弱势群体——残疾人士与打工者(新 市民阶层)的守望,仍是人人“共享”公共文化资源终极目标达成的阻碍因子。

三、“共享”的终极目标:

设施与服务多因子满意度

1.博物馆设施服务环境分析

为探知“免费”开放广东省博物馆后服务环境是否保持舒适性与游客满意度,本调查立足参 观者对周边各细微配置构件的感知体验,以“5 非常满意”、“4 比较满意”、“3 说不清 ”、“2 不大满意”、“1 很不满意”为度量层次,寻求各因素所表征的参观者服务环境质 量评价。调查显示,广东省博物馆总体设施建设广受游客好评,各项满意度平均值皆在“比 较满意”之上,且无任何“很不满意”的评价。其中,参观者对展览种类、展厅环境舒适度 、展品质量、展厅整洁程度、展览形式等体现博物馆主体硬件风貌的因子评价最高,对馆内 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以及讲解质量等两项评价较低。

2.满意度影响因子聚类剖析

参观者对服务环境的评价约束于其对博物馆内不同领域设施的认知程度。然而,主观评价最 高的因素并非意味其与参观者感知服务环境质量呈高度相关。根据调查,有以下5种因素影 响博物馆参观者的满意程度。

①形象宣传。包括宣传资料、工作人员服务质量、专供特殊人群的设施、展品质量等,这些 皆为广东省博物馆体现自身风貌的重要元素,是群众了解本馆形象的直接窗口,因此,免费 政策实施后的博物馆应借鉴企业形象设计及顾客满意战略的经验,根据自身的特点,树立自 身良好的形象,并加大在形象塑造方面的投资,寻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形象建设的管理策略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服务队伍,训练员工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观众满意度是衡量博物馆形象 的唯一标准[5]。

②展品诠释。包括展览种类、展品更新度和讲解质量等,它们成为增强博物馆免费开放后众 多初次参观者对文物、展品兴趣的关键渠道;免费开放后的博物馆除了专业人员对知识的诠 释之外,应该寻找并多引入贴近观众生活经验,奠基在不同文化层面的展示元素作为展览起 点,抛弃以往说教的色彩,向着亲和、人本、交流的方向发展,使博物馆如春风化雨,润物 无声。同时,博物馆要强调观众的参与意识,大众的参与对博物馆的生存是最重要的。免费 政策实施后的博物馆更应该借助高科技手段,广泛采用声、光、电及多媒体新技术,使广大 观众产生全身心的感觉和体验。

③展览空间。包括展厅环境展览形式和休息场所等,它们都是影响博物馆观众心里容量的重 要因子;免费后的博物馆应在宜人的展览空间中使观众获得从耳目到心灵的审美愉悦,它不 仅让历史与文明相遇成为可能,还是一个创造未来与释放无限活力的处所,也是一个与美丽 对话的场所[6]。

④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备与否,应该作为一个博物馆是否真正实现文化资源共 享的标志。其实,任何一项公共服务设施都应以人性化的设计为本,要想不断提升观众的满 意度,博物馆就必须满足公众对公共服务设施越来越高的诉求;必须加强博物馆导览服务优 化标志系统,引导观众尽快实现目标发现与定位,使他们不致因迷失方向而困扰。

⑤配套服务。包括纪念品、小卖部、饮水设施、卫生间以及双语文字注解等,这些配套服务 设施是群众参观行为中辅助的游览节点,也是博物馆是否以人为本尽善尽美实现免费共享的 细节体现。

3.合理承载量分析

以上5大影响参观者满意度因素的提出是广东省博物馆服务环境作为真正“共享”载体的必 要条件,可是,所有因子仍约束于整馆建筑承载量的合理控制。广东省博物馆现实行“免费 不免票”的措施,即规定每天参观人数上限为3000人。因失去价格机制约束,博物 馆“价格排他”的特性亦不复存在,并从价格排他性公共物品属性更变为拥挤性公共物品的 属性[7]。因此,从拥挤临界点视角探讨广东省博物馆的合理容量是公众满意度的 前提。陈列区是博物馆建筑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大致可分为观赏空间、休息空间和交通空间 3部分。博物馆合理观众人数应为3部分参观人数之和。遵循国内已有计算博物馆人均面积的 合理方法,笔者据调查及一些实际量算得出理论上博物馆在单位时间内的最大合理参观者的 人数为1478人。而据前文所述,3月30日免费开放后的广东省博物馆有近4 000名访客,按照观测高峰时段人数占全天总人数比例(40%)计算,不难发现博物馆若不实 行限票政策就会超负荷运营。

总之,“免费不免票”的措施应该在即将大面积实行免费政策的博物馆中推广与实施,同时 博物馆应从影响参观者满意度的5大因子对其进行全面提升。只有这样,无论参观者特征行 为还是博物馆服务环境,才能有效呈现顺应“共享”潮流的强烈态势,互为需要,互相作用 ,促进城市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刘俊.博物馆游客行为研究:以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 科学校学报,2005(2):40-44.

[2]马力.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观者行游轨迹及时空分布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 ,2006:70-83.

[3]博物馆展示宣传和社会服务工作调研课题组. 2004~2005年中国博物馆观众调 查报告[J].中国博物馆,2005(2):30-35.

[4]张微.论科学发展观与博物馆对残疾人的教育[J].博物馆研究,2008(1):10- 13.

博物馆调查设计篇6

*年3月份,市人大审议通过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这是*市制定的首个全面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法规,对*市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意义重大。通过认真学习,市文物局明确了《保护条例》赋予文物行政部门的职责,确定了相关的管理程序和管理规定,统一了各区县的审批标准,为今后依法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管理和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名城保护法制建设逐步完善的同时,市文物局严格行政审批,依法控制和掌握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世界遗产缓冲区内的建设项目,有效地保护了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的环境。同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和区县政府推进前门东侧路、三眼井、玉河等历史文化保护街区试点工作。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初步形成了历史文化街区和四合院保护的思路,即:“既要积极探索维护古都风貌、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的新方式、新方法,同时又不企求短期内解决这个问题,而是把当前和长远结合起来考虑。对于有争议的地方不轻易采取行动,等条件具备了再行处置。”

2.文物修缮和保护重点工程顺利推进

列入*年市政府“实事”和折子工程的项目已经全部完成。*古建群修缮工程相继启动,*教堂抢险修缮工程已经完成。列入市政府《“人文奥运”倒排期折子工程》的项目进展顺利,目前故宫已完成无障碍设施改造的前期论证并安装了部分设施,奥运村*及石刻保护方案已经制定完成,*年可全面实施。“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年度项目顺利推进,安排的22个修缮项目已经全部启动,地坛方泽坛、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等5项工程已经完工。年内还有两件重大的文物保护事件。一是*寺山体保护和加固工程,这是几十年来困扰*寺保护的根本性问题。经过反复调研,向市政府汇报后,下决心对山体进行加固,关闭周边采石场,确保文物绝对安全,工程投入近6000万,*寺的安全问题已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二是国子监全部腾退收回并成立*、国子监管理处。*年,国子监内的少儿图书馆全部迁出,交由文物局管理。首博也全部迁出,对*、国子监进行百年以来最全面的修缮。据初步计算,自*年以来,全市已经修复和整改的文物项目超过200项,是前50年修缮总和的几倍,充分表明了*文物工作近年的巨大发展和进步。

地下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丰硕成果。配合奥运场馆建设,先期对五棵松篮球馆、国家体育场、新奥公司体育场配套工程、国家体育馆、奥林匹克会议中心、数字*大厦、奥运村工程、奥运一期工程等8处奥运场馆进行了考古勘探、发掘工作。勘探面积达110余万平方米,发掘清理古墓葬450余处,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圆满完成了保护、抢救文物的任务,为奥运场馆的顺利开工建设铺平了道路。配合南水北调中线*段工程,对沿线地下文物进行了考古勘探,文物勘探面积达到127万平方米,超过原定勘探面积60.8万平方米的108%;发现文物分布面积14000平方米,超过原定发掘面积9900平方米的41%。

3.文物安全工作有新举措

近年来,市文物局逐步加大安全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安全隐患。年初对全市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形成了《关于*市文物保护单位安全检查工作的情况报告》,对全市文物安全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和建议。为加强和改进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四城区居住在文物保护单位内的9600余户居民配发了灭火器。作为*年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作为列入市政府*年“实事”的一项重要工作,市文物局安排专项经费1700万元,解决了*寺、太庙、鼓楼等10处文物保护单位长期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推动下,市文物局积极转变工作思路,依法对16家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中的28个使用单位发出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对占用的文物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和整改。此举引起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充分肯定,各使用单位也相继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此项举措开创了文物保护和执法的新方式,贯彻和体现了依法行政的精神。

年内继续加大巡视检查力度,对6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两次巡视检查,对8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抽查,共查出问题和隐患200余处,已责令有关部门进行了整改。全年共查处违法违章案件20起,行政罚款10.5万元。根据国家文物局要求,对八达岭、*寺、天坛、圆明园等3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执法专项检查,对7家国家文物局指定抽查的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组织完成了我市长城保护执法检查工作并形成了长城保护状况的报告。年内还对十三陵保护区内公共墓地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各区县、各局属博物馆也都采取有力措施排查安全隐患、落实安全责任、狠抓安全整改。经过各方努力,全市文物的安全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4.博物馆事业呈现新面貌

*年,*地区博物馆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年内完成了多座博物馆的新建和改建工作,并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下,作为*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的首都博物馆新馆于12月15日起正式试运行并于19日举行了落成开幕仪式,贾庆林主席、陈至立委员、刘淇书记及任继愈先生亲自为新馆落成揭幕。首博新馆建设历时四年,凝聚了无数建设者和设计者的辛劳和汗水。试运行以来,首博新馆以先进的功能、丰富的展陈、完善的设施、一流的服务赢得了国家领导人,市委、市政府领导,社会著名专家,博物馆同行,广大市民及国际友人的高度赞扬,成为当今国际国内一流博物馆的代表。另外,作为中国电影诞辰一百周年纪念的献礼,中国电影博物馆也将于年底建设完成并对外开放。首博新馆、中国电影博物馆的相继落成,对*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全市博物馆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此外,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平西纪念馆、平北纪念馆、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等一批抗战纪念馆陆续完成改陈,举办了新的大型展览,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和政治影响。年内宣南文化馆、百工坊等博物馆也相继落成,中国警察博物馆、国家博物馆扩建工程也都在积极推进。

*年,各博物馆纷纷采取多种手段宣传博物馆、开展多种活动吸引观众,为提高广大市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市旅游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市文物局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开展了系列宣传活动;自“八·一”建军节开始市属博物馆对全国、武警的义务兵免票参观;为中小学生制作并发送了数万份博物馆参观护照;编印发放了3万份“*地区博物馆指南”;编制发售了6万份*地区博物馆通票。在十余座博物馆中推出观众可参观的科普互动展并赴澳门特别行政区展出,书记还在中山公园参观了我局所属博物馆制作的互动展。年底前,还将为*市民免费提供8万份“*地区博物馆地图”,推出多项临时展览,并充分利用电子网络的优势,与新浪等网络合作,推出网上互动展览。许多博物馆还将展览送到学校、军营、监狱,受到了热烈欢迎。

5.文博基础性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年,市文物局大力开展文博基础工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制定工作全面启动,目前已经制定完成了《周口店*人遗址保护规划》、《故宫总体保护规划大纲》、《北大红楼保护规划》、《恭王府保护规划》和《*大学海淀校区保护规划》。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的划定工作陆续展开,其中西城区已经划定完成;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的划定进展顺利,长城*段的划定工作已经开始。年内还完成了1-4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的制订工作,完成了第六批53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项目的编制和上报,完成了故宫保护范围及缓冲区的划定和上报,完成了《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中线*段考古规划报告》的修改和上报。启动了第三次文物普查资料的整理和核查工作;启动了全市四合院调查资料的研究、整理工作;启动了市属博物馆及区县属文物收藏单位文物清库、建帐和建档工作;启动了17座博物馆的多语种服务工作,开始制作多语种导览机和宣传册。开展了*地区博物馆保管员、讲解员、科普人员的培训工作,完成了全市文物藏品腐蚀调查,完成了《*文物地图集》、《博物馆译丛》、《*文物精萃大系—古建卷》的编写工作,编辑出版了《文物工作实用手册》。《*市“*”时期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已经起草完成,该规划将对全市“*”时期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全面发展起到指导和推动作用。年内还制定了《*市不可移动文物认定标准暂行办法》和《*市不可移动文物等级参照标准暂行办法》,对区县的文物保护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6.文物市场继续迅猛发展

截止到*年底,全市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文物拍卖公司已经达到44家,经我局审批的文物商店达到18家。全市各大拍卖公司举行大小拍卖会共计137场次(不含专场),拍卖标的71285件套,拍卖成交额91.6亿元人民币。我局参与组织、筹办的第八届中国古玩艺术品博览会也创下了历届博览会最高销售额,达到4.35亿元人民币,共有境内外165家古董商参加了展会,其中海外回流文物占21%。市文物局抓住近年来文物市场异常活跃的大好机遇,积极研究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大对文物艺术品流通市场的引导和扶植力度。年内对全市文物艺术品流通领域现状进行了调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市推进古玩艺术品交易业发展实施方案》,用以指导全市文物市场更加健康、快速发展,巩固*作为全国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的地位。

7.思想政治工作和反腐倡廉工作成效明显,文博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教育成效明显。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圆满完成了历时五个月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坚持重在联系实际,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积极引导广大学员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扎实推进教育活动各个阶段各项工作。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机关及局属18个党总支、党支部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有效地开展三个阶段的各项教育活动,认真制定整改方案,全体党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自觉投入教育活动中去,确保了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党员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促进*文物事业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在此期间,共起草文件、材料56份,简报22期。

围绕《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切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狠抓政务公开、厂(馆)务公开,“三重一大”等制度的落实,对文物修缮工程实行全程审计。认真推进“阳光工程”,对首都博物馆展陈制作招投标环节进行全程监督,确保了新馆工程的顺利进行。

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文博队伍建设。先后举办了《公务员法》培训班、党政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培训班、全市博物馆科普培训班、区县文委文物保护管理培训班,举办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和《*城市总体规划》讲座、“四五”普法培训和考试。通过学习和培训,广大干部职工的业务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全面实施人才战略,以首博新馆开馆为契机,大力引进高级人才。制定了《*市文物局“*”人才规划》,从高校和研究院引进各种紧缺人才和高素质人才,接收博士生2名、硕士研究生6名、本科生23名。人才队伍结构明显改善,高级人才所占比重逐步上升。

二、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一是文物建筑的保护和抢救难度较大。由于历史原因,*市仍有相当一部分有重要价值的文物保护单位长期被居民和单位不合理使用,如大高玄殿、段祺瑞执政府旧址、万寿寺东路等,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是文物法律、法规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虽然我市已经基本建立了文物、博物馆的法律、法规体系,但由于文物、博物馆事业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理念不统一,认识不明确,致使已制定的法律法规中,有些规定含糊,不易准确把握。在文物保护管理模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现有的法律法规仍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有些规定落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一些新出现的问题在管理中找不到法律依据,有些规定缺乏可操作性。*作为首都,文物领域内的许多新事物都率先在*兴起,如何依法处理这些问题,时常引起国际、国内的关注,有些在全国不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在*已成为急需依法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市在文物保护方面对有*特色的法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是文物基础性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近几年来,通过狠抓落实,全市文物基础性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工程的管理上、在文物基础数据的掌握上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和规范。

三、*年工作要点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全市的文物保护工作进入到一个关键阶段。*年是文物工作至关重要的一年,全市文物工作者一定要用“*”重要思想统领文物事业的发展,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文物工作方针,按照“新*、新奥运”的战略构想,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年全市文物工作会的工作任务,努力进取,扎实工作,全面推进文物事业的发展。

*年全市文物工作的重点是:

1.创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思路,争取在历史街区改造和风貌保护上有新突破。全面贯彻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配合有关部门和城区政府,认真总结和借鉴以往危旧房改造的经验,探索并创新历史街区改造和整治的模式。重点是在前门地区、大栅栏地区、玉河和三眼井地区等试点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历史街区改造和整治的新办法,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模式并在今后历史街区改造和整治的过程中全面推广开来。

2.加大文物建筑保护和修缮的力度,确保有“亮点”工程。通过“3.3亿”工程和“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的实施,*市有一大批年久失修的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修缮并向社会开放,但是,全市仍有一些高等级、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建筑被不合理使用,得不到妥善的保护和利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要加强对以孚王府、宁郡王府、万寿寺东路为代表的有重大价值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修缮。*年要继续推进“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的实施,加大文物修缮的力度,启动*等文物保护单位的大修及保护工程,完成天坛祈年殿、颐和园佛香阁和北海琼岛古建群等世界文化遗产的修缮工作。

3.抓住重点,大力推进文物基础性工作。*年要基本完成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的划定工作,开展市级及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备案工作。根据《*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的要求,各区县要公布一批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要完成一批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的划定。在对全市四合院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启动有保护价值的建筑的标准制定和调查的前期准备工作。认真推进对*市境内长城的踏查工作。按计划推进市属博物馆及区县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文物清库、建帐和建档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市博物馆条例》、《周口店*人遗址保护管理办法》的修改调研工作。

4.加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地区博物馆的水平。进一步整合全市博物馆资源,对*地区博物馆有计划地实施改造。认真抓好首博新馆试运行工作,积极征求领导、专家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完善各项设施和功能及服务,完善首博新馆运转方式和管理模式,高标准、严要求,将其真正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设施一流、管理先进的博物馆。按计划推进*、国子监博物馆的修缮和展陈。以2008年奥运会为目标,积极开展奥运培训,编辑宣传材料,认真策划奥运期间的展览和文化活动。督促全市博物馆开展环境整治和展览筹备工作,提高服务接待能力。精心组织“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深入开展和推动全市博物馆科普互动项目的研发工作和纪念品的设计开发工作。开展博物馆立法调研和博物馆工作改革调研。

5.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文物安全工作力度,确保全市文物安全。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依法行政,全面落实《*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和《*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建立健全各项审批制度,完善审批程序,按照法律所赋予的职责严格依法审批。加强法制建设,开展故宫缓冲区立法的调研,完成起草工作,开展《*市周口店*人遗址保护管理办法》的修改工作,做好《*市博物馆条例》修改调研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文物保护各项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加大对文物安全技防投入的力度,对德胜门、东南城角楼、中山会馆等18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消防安全改造,消除安全隐患。健全和完善文物安全市区两级执法体系和监管机制,加强巡视检查,加大对不合理使用文物建筑的单位的监管和检查的力度。积极协调公安、规划、环保和城市建设等部门,依法加大对全市范围内文物违法、违章案件的查处力度。

博物馆调查设计篇7

*年3月份,市人大审议通过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这是*市制定的首个全面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法规,对*市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意义重大。通过认真学习,市文物局明确了《保护条例》赋予文物行政部门的职责,确定了相关的管理程序和管理规定,统一了各区县的审批标准,为今后依法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管理和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名城保护法制建设逐步完善的同时,市文物局严格行政审批,依法控制和掌握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世界遗产缓冲区内的建设项目,有效地保护了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的环境。同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和区县政府推进前门东侧路、三眼井、玉河等历史文化保护街区试点工作。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初步形成了历史文化街区和四合院保护的思路,即:“既要积极探索维护古都风貌、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的新方式、新方法,同时又不企求短期内解决这个问题,而是把当前和长远结合起来考虑。对于有争议的地方不轻易采取行动,等条件具备了再行处置。”

2.文物修缮和保护重点工程顺利推进

列入*年市政府“实事”和折子工程的项目已经全部完成。天坛祈年殿、颐和园佛香阁、北海琼岛古建群修缮工程相继启动,西什库教堂抢险修缮工程已经完成。列入市政府《“人文奥运”倒排期折子工程》的项目进展顺利,目前故宫已完成无障碍设施改造的前期论证并安装了部分设施,奥运村龙王庙及石刻保护方案已经制定完成,*年可全面实施。“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年度项目顺利推进,安排的22个修缮项目已经全部启动,地坛方泽坛、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等5项工程已经完工。年内还有两件重大的文物保护事件。一是戒台寺山体保护和加固工程,这是几十年来困扰戒台寺保护的根本性问题。经过反复调研,向市政府汇报后,下决心对山体进行加固,关闭周边采石场,确保文物绝对安全,工程投入近6000万,戒台寺的安全问题已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二是国子监全部腾退收回并成立孔庙、国子监管理处。*年,国子监内的少儿图书馆全部迁出,交由文物局管理。首博也全部迁出,对孔庙、国子监进行百年以来最全面的修缮。据初步计算,自*年以来,全市已经修复和整改的文物项目超过200项,是前50年修缮总和的几倍,充分表明了*文物工作近年的巨大发展和进步。

地下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丰硕成果。配合奥运场馆建设,先期对五棵松篮球馆、国家体育场、新奥公司体育场配套工程、国家体育馆、奥林匹克会议中心、数字*大厦、奥运村工程、奥运一期工程等8处奥运场馆进行了考古勘探、发掘工作。勘探面积达110余万平方米,发掘清理古墓葬450余处,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圆满完成了保护、抢救文物的任务,为奥运场馆的顺利开工建设铺平了道路。配合南水北调中线*段工程,对沿线地下文物进行了考古勘探,文物勘探面积达到127万平方米,超过原定勘探面积60.8万平方米的108%;发现文物分布面积14000平方米,超过原定发掘面积9900平方米的41%。

3.文物安全工作有新举措

近年来,市文物局逐步加大安全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安全隐患。年初对全市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形成了《关于*市文物保护单位安全检查工作的情况报告》,对全市文物安全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和建议。为加强和改进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四城区居住在文物保护单位内的9600余户居民配发了灭火器。作为*年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作为列入市政府*年“实事”的一项重要工作,市文物局安排专项经费1700万元,解决了戒台寺、太庙、鼓楼等10处文物保护单位长期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推动下,市文物局积极转变工作思路,依法对16家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中的28个使用单位发出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对占用的文物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和整改。此举引起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充分肯定,各使用单位也相继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此项举措开创了文物保护和执法的新方式,贯彻和体现了依法行政的精神。

年内继续加大巡视检查力度,对6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两次巡视检查,对8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抽查,共查出问题和隐患200余处,已责令有关部门进行了整改。全年共查处违法违章案件20起,行政罚款10.5万元。根据国家文物局要求,对八达岭、戒台寺、天坛、圆明园等3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执法专项检查,对7家国家文物局指定抽查的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组织完成了我市长城保护执法检查工作并形成了长城保护状况的报告。年内还对十三陵保护区内公共墓地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各区县、各局属博物馆也都采取有力措施排查安全隐患、落实安全责任、狠抓安全整改。经过各方努力,全市文物的安全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4.博物馆事业呈现新面貌

*年,*地区博物馆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年内完成了多座博物馆的新建和改建工作,并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下,作为*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的首都博物馆新馆于12月15日起正式试运行并于19日举行了落成开幕仪式,贾庆林主席、陈至立委员、刘淇书记及任继愈先生亲自为新馆落成揭幕。首博新馆建设历时四年,凝聚了无数建设者和设计者的辛劳和汗水。试运行以来,首博新馆以先进的功能、丰富的展陈、完善的设施、一流的服务赢得了国家领导人,市委、市政府领导,社会著名专家,博物馆同行,广大市民及国际友人的高度赞扬,成为当今国际国内一流博物馆的代表。另外,作为中国电影诞辰一百周年纪念的献礼,中国电影博物馆也将于年底建设完成并对外开放。首博新馆、中国电影博物馆的相继落成,对*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全市博物馆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此外,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平西纪念馆、平北纪念馆、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等一批抗战纪念馆陆续完成改陈,举办了新的大型展览,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和政治影响。年内宣南文化馆、百工坊等博物馆也相继落成,中国警察博物馆、国家博物馆扩建工程也都在积极推进。

*年,各博物馆纷纷采取多种手段宣传博物馆、开展多种活动吸引观众,为提高广大市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市旅游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市文物局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开展了系列宣传活动;自“八·一”建军节开始市属博物馆对全国、武警的义务兵免票参观;为中小学生制作并发送了数万份博物馆参观护照;编印发放了3万份“*地区博物馆指南”;编制发售了6万份*地区博物馆通票。在十余座博物馆中推出观众可参观的科普互动展并赴澳门特别行政区展出,书记还在中山公园参观了我局所属博物馆制作的互动展。年底前,还将为*市民免费提供8万份“*地区博物馆地图”,推出多项临时展览,并充分利用电子网络的优势,与新浪等网络合作,推出网上互动展览。许多博物馆还将展览送到学校、军营、监狱,受到了热烈欢迎。

5.文博基础性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年,市文物局大力开展文博基础工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制定工作全面启动,目前已经制定完成了《周口店*人遗址保护规划》、《故宫总体保护规划大纲》、《北大红楼保护规划》、《恭王府保护规划》和《*大学海淀校区保护规划》。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的划定工作陆续展开,其中西城区已经划定完成;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的划定进展顺利,长城*段的划定工作已经开始。年内还完成了1-4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的制订工作,完成了第六批53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项目的编制和上报,完成了故宫保护范围及缓冲区的划定和上报,完成了《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中线*段考古规划报告》的修改和上报。启动了第三次文物普查资料的整理和核查工作;启动了全市四合院调查资料的研究、整理工作;启动了市属博物馆及区县属文物收藏单位文物清库、建帐和建档工作;启动了17座博物馆的多语种服务工作,开始制作多语种导览机和宣传册。开展了*地区博物馆保管员、讲解员、科普人员的培训工作,完成了全市文物藏品腐蚀调查,完成了《*文物地图集》、《博物馆译丛》、《*文物精萃大系—古建卷》的编写工作,编辑出版了《文物工作实用手册》。《*市“*”时期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已经起草完成,该规划将对全市“*”时期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全面发展起到指导和推动作用。年内还制定了《*市不可移动文物认定标准暂行办法》和《*市不可移动文物等级参照标准暂行办法》,对区县的文物保护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6.文物市场继续迅猛发展

截止到*年底,全市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文物拍卖公司已经达到44家,经我局审批的文物商店达到18家。全市各大拍卖公司举行大小拍卖会共计137场次(不含专场),拍卖标的71285件套,拍卖成交额91.6亿元人民币。我局参与组织、筹办的第八届中国古玩艺术品博览会也创下了历届博览会最高销售额,达到4.35亿元人民币,共有境内外165家古董商参加了展会,其中海外回流文物占21%。市文物局抓住近年来文物市场异常活跃的大好机遇,积极研究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大对文物艺术品流通市场的引导和扶植力度。年内对全市文物艺术品流通领域现状进行了调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市推进古玩艺术品交易业发展实施方案》,用以指导全市文物市场更加健康、快速发展,巩固*作为全国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的地位。

7.思想政治工作和反腐倡廉工作成效明显,文博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教育成效明显。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圆满完成了历时五个月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坚持重在联系实际,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积极引导广大学员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扎实推进教育活动各个阶段各项工作。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机关及局属18个党总支、党支部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有效地开展三个阶段的各项教育活动,认真制定整改方案,全体党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自觉投入教育活动中去,确保了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党员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促进*文物事业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在此期间,共起草文件、材料56份,简报22期。

围绕《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切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狠抓政务公开、厂(馆)务公开,“三重一大”等制度的落实,对文物修缮工程实行全程审计。认真推进“阳光工程”,对首都博物馆展陈制作招投标环节进行全程监督,确保了新馆工程的顺利进行。

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文博队伍建设。先后举办了《公务员法》培训班、党政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培训班、全市博物馆科普培训班、区县文委文物保护管理培训班,举办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和《*城市总体规划》讲座、“四五”普法培训和考试。通过学习和培训,广大干部职工的业务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全面实施人才战略,以首博新馆开馆为契机,大力引进高级人才。制定了《*市文物局“*”人才规划》,从高校和研究院引进各种紧缺人才和高素质人才,接收博士生2名、硕士研究生6名、本科生23名。人才队伍结构明显改善,高级人才所占比重逐步上升。

二、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一是文物建筑的保护和抢救难度较大。由于历史原因,*市仍有相当一部分有重要价值的文物保护单位长期被居民和单位不合理使用,如大高玄殿、段祺瑞执政府旧址、万寿寺东路等,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是文物法律、法规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虽然我市已经基本建立了文物、博物馆的法律、法规体系,但由于文物、博物馆事业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理念不统一,认识不明确,致使已制定的法律法规中,有些规定含糊,不易准确把握。在文物保护管理模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现有的法律法规仍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有些规定落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一些新出现的问题在管理中找不到法律依据,有些规定缺乏可操作性。*作为首都,文物领域内的许多新事物都率先在*兴起,如何依法处理这些问题,时常引起国际、国内的关注,有些在全国不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在*已成为急需依法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市在文物保护方面对有*特色的法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是文物基础性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近几年来,通过狠抓落实,全市文物基础性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工程的管理上、在文物基础数据的掌握上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和规范。

三、*年工作要点

随着*年奥运会的临近,全市的文物保护工作进入到一个关键阶段。*年是文物工作至关重要的一年,全市文物工作者一定要用“*”重要思想统领文物事业的发展,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文物工作方针,按照“新*、新奥运”的战略构想,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年全市文物工作会的工作任务,努力进取,扎实工作,全面推进文物事业的发展。

*年全市文物工作的重点是:

1.创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思路,争取在历史街区改造和风貌保护上有新突破。全面贯彻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配合有关部门和城区政府,认真总结和借鉴以往危旧房改造的经验,探索并创新历史街区改造和整治的模式。重点是在前门地区、大栅栏地区、玉河和三眼井地区等试点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历史街区改造和整治的新办法,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模式并在今后历史街区改造和整治的过程中全面推广开来。

2.加大文物建筑保护和修缮的力度,确保有“亮点”工程。通过“3.3亿”工程和“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的实施,*市有一大批年久失修的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修缮并向社会开放,但是,全市仍有一些高等级、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建筑被不合理使用,得不到妥善的保护和利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要加强对以孚王府、宁郡王府、万寿寺东路为代表的有重大价值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修缮。*年要继续推进“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的实施,加大文物修缮的力度,启动太庙大殿区、十三陵泰陵、司马台长城、周口店山顶洞遗址等文物保护单位的大修及保护工程,完成天坛祈年殿、颐和园佛香阁和北海琼岛古建群等世界文化遗产的修缮工作。

3.抓住重点,大力推进文物基础性工作。*年要基本完成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的划定工作,开展市级及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备案工作。根据《*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的要求,各区县要公布一批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要完成一批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的划定。在对全市四合院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启动有保护价值的建筑的标准制定和调查的前期准备工作。认真推进对*市境内长城的踏查工作。按计划推进市属博物馆及区县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文物清库、建帐和建档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市博物馆条例》、《周口店*人遗址保护管理办法》的修改调研工作。

4.加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地区博物馆的水平。进一步整合全市博物馆资源,对*地区博物馆有计划地实施改造。认真抓好首博新馆试运行工作,积极征求领导、专家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完善各项设施和功能及服务,完善首博新馆运转方式和管理模式,高标准、严要求,将其真正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设施一流、管理先进的博物馆。按计划推进孔庙、国子监博物馆的修缮和展陈。以*年奥运会为目标,积极开展奥运培训,编辑宣传材料,认真策划奥运期间的展览和文化活动。督促全市博物馆开展环境整治和展览筹备工作,提高服务接待能力。精心组织“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深入开展和推动全市博物馆科普互动项目的研发工作和纪念品的设计开发工作。开展博物馆立法调研和博物馆工作改革调研。

5.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文物安全工作力度,确保全市文物安全。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依法行政,全面落实《*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和《*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建立健全各项审批制度,完善审批程序,按照法律所赋予的职责严格依法审批。加强法制建设,开展故宫缓冲区立法的调研,完成起草工作,开展《*市周口店*人遗址保护管理办法》的修改工作,做好《*市博物馆条例》修改调研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文物保护各项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加大对文物安全技防投入的力度,对德胜门、东南城角楼、中山会馆等18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消防安全改造,消除安全隐患。健全和完善文物安全市区两级执法体系和监管机制,加强巡视检查,加大对不合理使用文物建筑的单位的监管和检查的力度。积极协调公安、规划、环保和城市建设等部门,依法加大对全市范围内文物违法、违章案件的查处力度。

博物馆调查设计篇8

现代社会的博物馆不仅仅是一般意义的收藏、展览、研究、服务机构或场所,更是一个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面向未来的公共文化教育机构。观众,是博物馆服务的对象,是博物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源泉。观众调查是博物馆公共服务的基础,是帮助博物馆改进工作和发展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被运用在博物馆服务上、工作中,因此,探索新型观众调查模式是为了在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交流架起一座重要的桥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对博物馆观众调查模式产生巨大影响,传统的观众研究方法面临着巨大挑战。

1 国内外传统问卷调查模式的研究概况

我国传统问卷调查模式起步较晚,是从20世纪80年代博物馆事业走上正常发展轨道时开始的。1985年,张松龄先生发表了上海自然博物馆观众调查报告《海洋与它的居民》,这是我国博物馆观众调查研究的开始。20世纪90年代的萧条沉思期,这一时期主要是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观众研究,由于这个时期关注博物馆本身功能的定位,反而没有像80年代那样有着批量的观众研究成果。进入21世纪,博物馆观众研究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以实证研究为主。

欧美国家的博物馆观众调查与研究起步非常早。观众研究最早的形式就是对展览的评估,主要方式就是通过不干扰参观的观察法,记录观众的参观路线与参观行为,并绘制观众的参观路线图。早在20世纪20年代,英国就提出了展项的“吸引能力”(能够吸引多大的观众量)和“保持能力”(能够让观众驻足多长时间)两个概念。而在美国,对展览和教育项目的评估主要是为了解其效果,并向投资者和赞助者证明它们的“产出”。20世纪后半叶开始,新博物馆学逐渐兴盛。新博物馆学开始以人为本,观众问卷调查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2 国内外网络型问卷调查模式的研究概况

在国内博物馆基于数字化网络平台的观众调查却罕有值得推介的成功案例。国内个别省级综合博物馆在网站上没有给观众发表意见的地方。极少有博物馆开展实时在线问卷调查和电子邮件问卷调查,博物馆传统观众调查最常用的问卷调查,利用互联网将更加方便、快捷、省钱,而且也有诸多公司开发了商用的问卷调查系统软件,但遗憾的是,很少有博物馆开展网络问卷调查。

就国外调查资料可以看出,网络型观众问卷调查模式在 2000 年之前基本上处于发展初期。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末,美国的密西根大学和华盛顿州立大学才分别建立了专门从事网络问卷调查法研究的机构。进入 21 世纪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问卷调查法开始在发达国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

3 对调查问卷的个案分析

2016年4―6月,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通过发放《网络型问卷调查模式的可行性调查》问卷来了解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参观人群对网络型调查模式的看法。从时间选择来看,既不属于黄金周旅游密集时间段也不属于旅游淡季,选取的人群都是散客不包括团队,调查具备抽样的合理性,因而得出的数据相对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网络型问卷调查模式的可行性调查》是从2016年4月1日开始,2016年6月9日结束,在24个调查工作日当中共获取调查样本3229份。本次调查是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即采用“1、5、10、15、20……”点位进行。参与调查人员来自上海各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调查前,我们结合《调查工作须知》和以往工作实际情况,每天对调查人员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岗前培训。

调查问卷设计了16道选择题,采取打钩选择的形式,尽量避免占用参观者过多的时间。下面将对8个代表性统计结果逐个分析。

(1)参观者的性别:调查显示女性观众略高于男性观众,其中原因在于上海自然博物馆博物院作为上海重要的科普场所之一,科普教育是吸引女性观众带领子女观光游览的主要原因,同时,我们也观察到男性观众在逐年上升,它说明博物馆的文化因素正在逐渐地加深。

(2)参观者的年龄:调查显示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观众年龄比较年轻,说明上海自然博物馆博物院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最强,具备休闲与时尚性,展出内容和形式与时代同步,由于“绿螺讲坛”“小小博物学家”“一起聊聊吧”等一系列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教育活动的相继推出,故18岁以下的青少年观众占总体参观人数的68.59%,同时,调查也真实地反映了博物院针对年龄较大的群体(61岁以上)的宣传和服务方面还存在着不足。

(3)参观者的受教育程度:在参与学历调查的3229名观众中,观众学历比例人数最多的为初中以下(占43.17%),之后依次为本科(占23.88%)、高中中专(占14.57%)、大专高职(占14.16%)、硕士(占3.51%)、博士(占0.71%)。说明博物馆的追逐者通常是对自然科学知识有着浓厚兴趣的青少年。

(4)调查问卷模式的选择:调查显示64.17%的观众选择了网络型问卷调查方法,35.83%的观众选择了传统型调查模式。这说明网络型调查方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成本低、已成为博物馆观众问卷调查的首选模式。

(5)对网络型问卷调查了解程度:调查显示54.38%的观众对网络问卷调查表示了解,28.14%的观众表示较了解,仅有17.48%的观众对网络型问卷调查表示不太了解及没有听过,说明网络作为人们积极、主动了解事物的传播媒体,在观众问卷信息收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6)网络型问卷调查的接受程度:调查数据显示86.19%的观众对网络型问卷调查表示接受或可能接受,网络型问卷调查的开展,使观众从普通参观的参观者变成了提升博物馆服务质量的建设者,这不仅激发了观众的参与热情,而且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是应该进一步完善和推广的。

(7)不选择网络型问卷调查方式的原因:71.19%的观众表示之所以不选择网络型问卷调查方式是因为网络型问卷调查存在不安全因素。11.13%的观众表示没有上网的条件,这一部分观众大多为老年人。不难发现,虽然网络问卷调查方式接受程度较高,但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可能也存在着缺陷,同时,由于网络中存在较多隐患,网络问卷调查法可能会受此影响,使所收集的数据产生结果的偏差。

(8)有奖励的网络型问卷调查的接受程度:调查显示82.68%的观众表示愿意或比较愿意接受一项有奖励的网络型问卷调查,仅17.32%的观众依然不接受这样的调查模式。说明对于部分观众来说,问卷的纪念品可以大大降低观众对网络型调查模式的调查顾虑,建议在开展观众问卷调查时适当发放纪念品。

通过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开展调查所取得的数据和来自参考资料的问卷反馈数据,现将两种问卷调查模式的特点汇总如下表所示。

4 科技发展给网络型问卷调查模式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近数十年来,一次次的科技发展浪潮,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调查研究领域,基于问卷的调查模式受其影响也日益多样化,科技发展使问卷调查模式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协调,降低问卷调查成本,减少问卷调查人员配置、缩短问卷调查周期,扩大问卷调查领域和信息收集的渠道,提高所收集的数据时效性、准确性,降低了实施调查研究的门槛,给调查模式带来了新的机遇。

科技发展为研究者提供全新的调查工具和途径的同时,为调查研究开拓出众多新的研究空间和调查领域。但新技术不仅可能成为将各种已相对成熟的调查研究方式和方法淘汰的工具,因此,在开展问卷调查时各种问题让研究者不得不慎重考虑,尤其是在用网络调查模式开展关于敏感问题的调查的时候,被调查者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技术的发展无疑为研究者深入探索受访者的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这种探究能力的增强也引发了受访者出于自我保护的对抗性心理,最终可能降低研究的机会和反馈的数据的质量和真实性。因此,针对各种基于网络的调查方式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通过对传统型纸质问卷和网络型问卷优缺点的分析,结果显示:网络型问卷调查模式的反馈率明显高于传统型问卷调查模式的反馈率,网络问卷调查和传统问卷调查的参与者在基本信息和对网络问卷调查的态度方面没有明显差别,当参与者接触到网络调查,对网络调查有一定了解之后在对于网络调查的态度方面更趋向于接受。观众调查数据的日常化收集与积累是所有博物馆公共服务工作优化的基础,亦是博物馆运营与发展永不衰竭的源动力。作为科普教育主阵地的上海自然博物馆需要通过观众对网络型问卷调查了解程度、接受程度等方面有所突破。

当然,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本次调查研究还存在一些欠缺与不足。只完成了部分研究,笔者希望网络型问卷调查模式和传统型问卷调查模式的研究能引起同行的关注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而使之能够为推动上海自然博物馆乃至我国博物馆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曾五一.统计调查体系与调查方法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风笑天.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3]王公达,张欧东.市场调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4]陈永泰,何有世.网络调查与传统纸质调查的差异性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8(16):32-34.

[5]李金昌.应用抽样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6]赵国栋,黄永中.网络调查研究方法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罗纳德・扎加,约翰尼・布莱尔.抽样调查设计导论[M].沈崇麟,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博物馆调查设计篇9

关键词:高校;博物馆;教育职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7-0040-03

收稿日期:2014-10-11

作者简介:鲍丽娟(1980—),女,安徽宣城人,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讲师,主要从事高校文化建设及宣传思想工作研究。

基金项目: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课题“高校校史馆、博物馆育人功能发挥状况与对策研究”(13JDSZ2049);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13A153)。

高校博物馆是重要的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基地,承担着收藏、研究和教育三大职能。教育部党组副书记杜玉波指出,必须把发挥博物馆的育人功能摆在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立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阶段,全面审视高校博物馆的历史使命和任务;服务高校学生全面发展新需求,充分发挥高校博物馆的育人功能和作用[1]。课题组选取合肥地区部分高校博物馆进行调研,

系统梳理在肥高校博物馆的分布与发展现状,分析研究高校博物馆的定位及教育职能发挥情况,并积极探讨对策。

一、合肥地区部分高校博物馆发展现状

据《2012年全国博物馆名录》显示,安徽省高校博物馆登记在册的仅有2家[2]。课题组分别向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9所在肥高校博物馆的参观者和在校学生发放问卷,对博物馆展厅整体的规模、布局、环境、参观频率、服务水平、育人功能发挥等方面进行了调查。问卷共计900份,其中有效问卷866份,总回收率为96.2%,数据统计如下。

(一)在肥高校博物馆发展现状

开放程度和参观频次总体偏低。课题组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无特殊目的几乎不去博物馆,只有少数学生比较频繁。调查显示,78.5%的人选择平均每年参观高校博物馆“0—3次”,18.3%的人选择“4—7次”,3.2%的人选择“8次及以上”。在肥高校博物馆普遍存在开放程度较低的问题,11%的人认为高校博物馆对外开放程度“非常好”,12%的人认为“较好”,认为“一般”和“不太好”的分别占38.5%和17.8%,10.3%的人认为“很不好”,还有10.4%的人表示“不了解”。

针对馆藏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中显示,认为“一般”的人数占47.5%,认为布局环境“死板沉闷”的人数占12.5%,认为“较好”的人数占35%,仅仅有5%的人认为环境“舒适优雅”。调查中发现,31%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博物馆最需改进的是展览方式,其余依次为硬件设施(20%)、馆藏品(17%)、服务态度(14%)、讲解水平(14%)、其他(4%)。不少受调查者表示现有硬件设施陈旧,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展览方式趋于单调。

对讲解员的讲解服务相关调查中,选择“很满意”的人数仅占7.5%,选择“满意”和“较满意”的占50%,有42.5%的人表示没经历过讲解服务。一项针对高校博物馆工作人员学历期望值的调查显示,41%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博物馆工作人员应具备本科以上学历,且知识面丰富,能掌握基本的操作知识;22%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博物馆工作人员应具备硕士以上学历,有较强表现力;29%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博物馆工作人员应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熟练掌握业务知识,8%选择“其他”。这表明六成以上的被调查者对高校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学历期望值较高。

(二)在肥高校博物馆育人功能发挥情况分析

针对在校学生参观目的调查中,出于“兴趣”而参观博物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2.5%,选择“集体活动需要”的占30%,选择“学习研究”的占20%,选择“娱乐游玩”的占12.5%,还有5%的人选择“其他”。在对博物馆展览内容的期望调查中,选择展览“历史”和“科学技术”内容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28.4%和25.7%,选择“人物”的占14.9%,选择“艺术”的占13.5%,选择“军事”的占9.5%,选择“民俗”的占5.4%,选择“工业”的占2.6%。

针对高校博物馆应发挥的作用,35%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培育高校学生的科技素养”,其余依次为“普及科学知识”(26%),“从事科研活动及科技交流”(21%),“提供讲解及培训服务”(14%),“其他”(4%)。此外,课题组对高校博物馆育人影响做了调查,认为“更好地了解学校历史和文化”的人占到了52.5%,认为博物馆可以“开阔知识面,提升科学知识素养”的占35%,对其育人功能发挥“无太大期望”的占10%,2.5%选择“其他”。

通过调研发现,受访大学生对在肥地区高校博物馆的满意程度一般,在肥地区高校博物馆的育人功能没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是场馆建设与管理问题。在调查中发现,不少高校博物馆的建馆积极性不高,博物馆面积较小,有的甚至蜗居一隅,发展空间受到限制,直接限制了其育人功效的发挥。其次,展品资源问题。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博物馆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很多受访高校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展品收集方面存在很大困难,若从校内其他部门收集,展品的归属难以划定,而若从社会搜集,除了归属划定问题,也会涉及资金问题。再次是场馆开放问题。调查结果显示,9所高校目前均主要对在校师生开放,对社会成员的开放程度很低,高校博物馆育人功能的主要受体是在校师生,育人功能发挥的覆盖面窄。再次是管理队伍问题。高校博物馆的工作队伍受编制待遇的影响较大,很多高校缺乏与之匹配的人事管理政策,导致专业人士不愿来、待不住。调研的9所高校中,有的高校采取招募志愿者的方式解决人员空缺问题,但志愿者的专业程度不够,流动性大,不利于工作队伍的稳定,影响博物馆的长期发展。最后,资金投入问题。无论是场馆建设还是人员问题,都需要资金支持。高校博物馆资金目前均来自于学校,而学校资金的投入大部分集中于科研与教学,因此会造成高校博物馆资金投入较少,这对场馆建设、维护以及发展都是很不利的,从而也大大影响了博物馆育人功能的发挥。

尽管合肥是一座科教城市,但仅通过《2012年全国博物馆名录》就不难看出,地处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的高校博物馆,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胜于中部地区的高校博物馆。早在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成立之前,上海地区就已成立了高校民族文化博物馆,北京地区成立了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3],并已逐步向社会开放,社会各界反响热烈。地区性高校博物馆联盟的成立业已成为推动本地区高校博物馆建设运营、交流合作、文化辐射的重要平台。身处江淮大地,承载浓郁徽文化,又沐浴着科技创新之风的合肥高校,应当充分认识高校博物馆在当今文化建设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整合资源,形成联动,利用其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人才优势,积极拓展博物馆的育人职能,带动整个地区高校博物馆的良性发展。

二、高校博物馆的准确定位

目前部分高校博物馆社会开放程度一般,育人功能没能得以很好的发挥,高校博物馆需要重新审视自身定位,从“校内博物馆”走向“大众博物馆”,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由单一的服务学校拓展为服务社会公众,使高校里的“宝藏”走进人们的视野,实现它应有的价值。针对育人功能定位,应当明确以下两个问题。

(一)对象

高校博物馆的服务对象主要分为以下四类人群:一是在校师生。高校博物馆不同于社会博物馆,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利用高校自身学科特点和科研优势,辅助课堂教学,服务于师生的成长成才。二是社会公众,尤其是中小学生。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过渡,高校博物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理想场所,是中小学生拓宽知识,开阔眼界的第二课堂。高校博物馆既可以举办各种展览,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通过易于为普通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达到科普教育的目的。三是海内外校友。随着国际化教育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学子走出国门,海内外校友已成为高校博物馆社会教育服务的新型对象。阔别母校多年,海内外校友可通过参观学校博物馆(或是浏览网上数字博物馆),了解母校的变化与发展,增强对母校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校友的爱校热情。四是国际友人。随着国内外的交流日趋频繁,留学生等外国人士也成为高校博物馆服务的对象,高校博物馆俨然成为外国友人了解中华民族和知晓学校的名片。

(二)主题

对于服务的主题,应当注重以下几点。

一是普及科学知识。高校博物馆可结合研究领域和专业特色,将最新科研成果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公众,同时可聘请学校专家对这些科研成果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通过资源共享、知识渗透,使观众了解更多的学科知识信息。

二是传承学校历史。高校博物馆是学校鲜活的名片,其馆藏文物承载着学校历史,通过若干富有生命力的文物,可以清晰地展示学校每阶段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发展的脉络,从而实现传承学校历史,弘扬学校精神的作用。

三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目前,不少高校博物馆馆藏的文物标本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传下来的珍宝,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文明的实物鉴证。通过一系列的展览可以让参观者从展品中直观地感受到祖国的繁荣昌盛,从而从内心深处萌发出对于祖国的自豪感。

四是传播民族文化。高校博物馆可以通过开展彰显学校特色的活动,举办以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展览,向参观者传递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有的专业性较为突出的高校博物馆可以联合地方博物馆举行地方文化展览,通过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实物展示,进一步传播本地文化精髓,使得参观者深深地体会到所在地域文化的博大精深。

高校博物馆一般是依照所在学校的专业强项和主要研究领域设立,其主要作用也是围绕教学和科研展开。因此,与一般重视科普性和趣味性的社会博物馆相比,高校博物馆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比较强,这就决定了高校博物馆在先天方面难以对本专业之外的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高校缺乏主动宣传的动力,就不会被公众所知晓。有的高校采取不作为态度,仅将博物馆作为科研、教学的载体,而忽略了它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作用,就会造成高校博物馆门可罗雀,教育功能甚微。

在履行高校博物馆育人功能时,高校博物馆应利用自身特点,围绕一定的主题展开,积极服务于大学人才培养。通过开放式、全方位、专业化的展陈,使大学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上和书本中,而是延伸到更广的领域中去。高校博物馆在育人功能方面所起到的教学示范与思想引导作用巨大,已逐步成为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不可或缺的部分,努力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三、高校博物馆教育职能转变的实现途径

高校博物馆作为国家博物馆事业中的一股特殊力量,既肩负着对高校师生的教育责任,又承担着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职能,面对新时期的挑战,高校博物馆必须转变思想、合理定位,在展品内容、展览形式、传播渠道、队伍建设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从而实现自身的转型和发展。

(一)丰富展品内容,陈列形式多样化

目前,我国高校博物馆藏品的数量和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博物馆藏品多达数万件,其中不乏国宝级的珍品精品;有的高校博物馆依托于学校专业特色而设立,藏品主要集中在某一专业领域;有的高校还未曾开办博物馆。高校应整合校友及各类社会资源,广泛征集藏品,提升展品的数量和质量。在陈列形式上要突破现有的“柜台展示”,引入声光电等高科技的手段,不定期地开展临时布展、讨论会、沙龙、演讲会、报告会及科普知识讲座;经常性地举办博物馆展览创意设计比赛;积极鼓励在校教师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现场讲学;把博物馆变为在校大学生的重要实践基地。

(二)主动融入社会,育人功能广泛化

高校博物馆除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之外,还承担着科普教育、素质教育的职能。免费开放形势下的高校博物馆,要主动打开馆门,并根据公共文化需求的特点,改革创新展品内容和形式,增强高校博物馆的休闲性和艺术性,开展例如“大手拉小手”参观博物馆、“万人进校园”等活动,提高自身的社会知名度,以赢得更多的观众。同时高校博物馆要主动加入地方文博系统,扩大与其他高校博物馆、社会博物馆、地方政府之间的交流合作,更好发挥其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三)发挥高校信息技术优势,传播手段立体化

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建设以馆藏信息系统、虚拟展厅以及新媒体手段为主的全方位教育传播互动平台。信息时代下的数字博物馆的出现,给传统的博物馆带来新的气息,有效克服了传统博物馆在空间、时间、距离、内容等方面的限制,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参观博物馆的需求,使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得到了更广泛化和多样化的发挥。加快推进数字博物馆进程,注重宣传平台建设,既要稳步推进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形象推介,更要重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宣传力量,新老媒体集体发声,合力扩大高校博物馆的影响,使之真正成为各高校对外宣传的“名片”。

(四)加强队伍建设,发展机制长效化

管理队伍建设是高校博物馆科学发展的重要瓶颈,打造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博物馆管理队伍是必然趋势。新形势下的高校博物馆管理人员除熟悉馆藏品管理维护外,还应掌握博物馆学、信息管理学的专业知识,同时了解某些领域专业学科知识。然而,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激励机制,很多高校博物馆管理人员被“边缘化”,有的高校甚至因为没有稳定的管理队伍,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高校博物馆要科学设置岗位,完善岗位管理,健全发展的长效机制,吸引专业技术人员,稳定管理队伍,不断提升学生志愿者队伍的业务素质、专业志向和公益精神。

高校博物馆彰显着大学精神、地方文明与民族文化,它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高校博物馆不仅要在数量上得以扩展,更应当在质量上得以提升,找准定位,丰富馆藏,扩大宣传,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机制,切实担当起教育使命,为大学精神的传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博物馆调查设计篇10

从整体上来说,现代博物馆的展示设计是将传播学、社会学以及美学等都融合在一起,因此,它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设计学科,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必须要有高水平的造型设计、环境设计以及平面设计方面的能力。本文主要对多媒体交互展示在博物馆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

1 概述

(1)研究背景和现状。早在上世纪20年代,对博物馆观众心理和行为研究引起了诸多博物馆学者、心理家等的高度关注。然而,第一例博物馆观众心理的研究,为1933年在美国梅尔顿的调查。他观察到博物馆中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同时提出了“博物馆疲劳”概念。而他把此种感受形容成:脑袋如同塞满棉絮昏昏沉沉的,腿如铅垂般沉重,脚踝的疼痛感十分明显。到了20世纪后期,有关学者对博物馆观众行为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例如:美国心理学家鲁滨逊在纽约博物馆对观众加以调查。他在调查过程中,通常都是隐藏在那些不被人们所注意的地方,从而重点观察观众对不同展品所流露出的表情,并且利用计时器来记录观众观察展品的时间,还要绘制出观众参观线路。他将所得到的记录资料加以整理和分析,结合其结果再将展品陈列方式予以变换,再一次观察观众对展品的反应,他便是通过改变展品陈列方式来观察观众行为的。然而,在我国,对博物馆观众心理和行为研究依然处在采用问卷调查形式的阶段当中,大多数为专项研究,例如:满意程度、服务质量等,对此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成熟,并且也没有建立相对完善的理论与方法体系。造成此种局面的主要与我国对博物馆观众的研究事业起步发展较晚有较大关联。

(2)课题研究意义与目的。交互,包含交互形式和设备,并且又为一种设计理念。事实上,交互式展示方式,不只是罗列所有实施或者是材料细节,而是通过“提问”方式实现的,从而吸引大众不断探索未知世界。在博物馆中,其交互设计展示指的是建立在藏品和受众兴趣以及需求间的合理关系基础之上的。文章主要对国内博物馆中多媒体交互设计的应用和博物馆受众心态需求调查进行深入的探究,进而找出两者所存在的不和谐之处,同时找出合理的解决对策,这样一来,将多媒体交互设计和博物馆展示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受众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不断学习。此外,交互式展示设计还鼓励与支持受众在多动手参与的同时,大脑都能变得活跃起来,从而激发出他们对受众的探索欲望,将博物馆传播文化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文章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对国内博物馆的多媒体交互设计展示发展现状的分析;第二,对博物馆受众心理需求的探究;第三,多媒体交互设计和受众二者关系的探究;第四,从受众心理需求角度,对博物馆中的多媒体交互设计展示方面创新的探究。

2 博物馆中多媒体关于多媒体交互展示的设计

2.1 多媒体交互展示设计内涵

事实上,多媒体交互技术指的是结合各种媒体,例如: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再利用计算机数字化和压缩处理展示出现实和虚拟世界的一种新应用技术,而用户既能实时参与,又能有意识询问,改变原有顺序与内容等。文章所论述的多媒体交互展示设计指的是在多媒体交互技术基础上的一种展示方式,而此种方式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传统静态的、物质的视觉观赏,而是给观众一种动态、交互的视觉观赏效果,这样一来,在多元化展示环境当中,使受众感受到新的审美感,感受到综合感官所带来的各种体验。将展示设计在提高效率基础上实现信息的广泛传播。除此之外,文章对博物馆中的多媒体交互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发展予以详细阐述,引导现代展示设计快速的发展。

2.2 多媒体交互展示特点分析

1)静态向动态的转化。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在相同的时间内,人类接受动态信息要远比在静态信息获得的多。然而,在传统展示过程中,通常展品都为真实的、平面的、静止的方式予以展示。因此,人们对展品所有信息都必须借助受众自身的捕捉,从而被动接受。然而,此种传达信息的方式,效果非常差。然而,在多媒体交互技术影响下,利用模仿方针数字产品三维立体图像便于受众对展品属性予以了解,在不触摸到真实展品情况下,也可以详细了解展品与材料属性;或者制作三维立体展品虚拟动画,从而使受众深入了解展品运作过程,给受众一目了然的感受。此外,动态展示又能够使展品与受众间更好的交流,展品传达出的信息,也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

博物馆调查设计篇11

1.1 旅游商品的概念

早在20世纪80年代,旅游商品技术就被引用到体验旅游设计中。但是,旅游商品设计发展到今天,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旅游商品设计:是以体验旅游设计知识体系为主体,以旅游商品理论为指导,利用信息时代的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辅助工具,在体验旅游设计领域,从事各种体验旅游活动,实现体验旅游目的。旅游商品设计刚刚起步,它的理论探讨也刚刚开始,对于旅游商品设计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对其说法不一,暂时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1.2 博物馆旅游商品发展的状况

博物馆体验旅游设计的观念正发生巨大的改变,传统的体验旅游设计理念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旅游商品设计方式与传统的体验旅游设计方式发生了碰撞,旅游商品设计有逐步取代传统体验旅游设计的趋势。计算机等智能技术方便、快速、精确的特点,可以把体验旅游设计的各个阶段在很短时间里完成,如展品信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体验旅游空间的合理划分和组合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功能,甚至能够完成传统展出手段无法完成的工作,如遗址空间的拟交互体验旅游,数字故宫利用旅游商品的纪念性文物的设计、文化的传播。不仅扩大了故宫的设计内容,使很多原来不适合展出的文物利用数字技术现在可以和观众见面了,而且也强化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博物馆旅游商品中互动创意设计的特点

2.1 互动创意设计设计的形式

在设计中形成了一系列与博物馆相协调的、完善的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形式。并且这种互动的体验旅游形式在展厅的分布中,注重动态体验旅游和静态体验旅游的相互结合,在展厅中有张有弛的均衡分布,不至于给观众带来杂乱的互动体验。其具体的设计内容也是本章讲述的重点内容。

2.2 触摸式多媒体查询系统的广泛应用

在黛眉山地质博物馆中,很多地方都设计了触摸式的多媒体查询系统,作者在设计时,采用这种非常人性化的设计,使人们在实物参观的同时,通过触摸式多媒体查询系统可以了解到体验旅游以外的更多信息,让观众全面地了解展品。

(1)例如在博物馆入口的综合厅中,作者设计了坐式的触摸多媒体查询系统。观众可以通^此系统查询到本博物馆的展厅分布情况和每个展厅的体验旅游内容。设计师设计坐立这样的形式,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原则,不仅可以让观众坐下来边休息边查询,而且坐立这样的高度,适合社会中的任何人群,不管大人和小孩都便于使用。

(2)在峡谷厅中的青山藏幽峡、龙潭峡、嶂谷、翁谷、石龛等体验旅游风景区展板的旁边,设置了多个触摸屏查询系统,观众可以通过触摸查询到这些风景区内的全面的自然风景景观。

3 现代博物馆互动创意设计设计的优势

能够让观众参与其中的互动性体验旅游设备,它必须具有能够吸引观众参与其中的、新颖独特的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形式和人们容易接受的、通过互动获取的知识。在黛眉山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中,作者根据以上的设计原则,设计了吸引观众参与到体验旅游设备当中的互动性体验旅游形式。

3.1 情景空间的场景复原互动体验旅游

情景空间的体验旅游设计形式,一般是采用场景复原的手法,给观众强烈的现场感和真实感,观众仿佛身临其境一般,从而获得互动的效果。

在入流大厅正对面的整个墙面,可以设计出假山水的环境小品,来体验旅游了博物馆山水景观的一个侧面。观众一步入博物馆,就看到这么一面墙的体验旅游场景,不仅给观众带来了回归自然的感受,同时也是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在室内外环境景观设计一体化方面的体现。这种情景空间的复原也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心理上互动效果。

3.2 光控和声控感应技术运用的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

光控和声控感应体验旅游手段是计算机程控技术的有效运用,它可以按照体验旅游设计的要求,用电脑预先设定好各种控制程序,按照体验旅游的要求和参观的先后顺序,达到控制相应的灯光、声音及视频的播放,并营造声音的强弱变化、照明的渐变等效果。这种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体验旅游的艺术效果,并创造理想的体验旅游气氛,让观众很好地融入参观体验旅游当中,达到一定程度的互动。另外这种体验旅游形式不仅节约了能源,也有效地保护了展品。

3.3 “重庆地区博物馆”互动创意设计设计实况

以多媒体创新为主的互动设计应用,作为现代新型高科技代表的重庆市博物馆,其体验旅游设计中运用了大量的多媒体技术作为支撑。与一般的多媒体技术运用不同,它不是独立地把多媒体当作一种设备来辅助体验旅游功能,而是将多媒体技术与体验旅游视觉形式融合,将多媒体技术与人的互动关系结合,形成一个完整一体的体验旅游空间。

重庆市博物馆中多媒体互动设计的一大特色,就是将多媒体设备与体验旅游元素相结合,并统一化、模块化。基本形式是将设备运用遮蔽技术隐藏在展项之中,在观众不能一眼看见的地方,使整个体验旅游效果更具完整性。展厅的每个小展区都不是单一地运用一种体验旅游元素,而是将内容形式、多媒体与人的互动结合起来一起设计。比如“恐龙展现”展区的互动设计应用,该展区是整个中心展厅的重点,并有大量化石在此展出,主要内容是讲述恐龙时代的恐龙整体的布局制度。前朝部分采用了场景模型设计手法,沙盘上配合多媒体投影的技术,借由投射光影动画与画外音来呈现恐龙复活的宏大气势。

4 作用以及未来趋势

4.1 注重时代特性的体现

在上文中也讲到过,互动性体验旅游形式的设计是建立在大量的社会调研的基础之上的,调研当别强调的是要了解现阶段人们的心理需求,因为不同的时代人们的心理需求是会有变化的,所以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的形式要体现这个时代不同的观众需求,这样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的形式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时代的特征还体现在对当代科学技术和科技材料的合理运用上,设计出推陈出新的作品来,力求做到新颖、独特,并能体现当代文化的脉搏和当代设计的内涵,同时这些设计出来的新型的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形式可以满足当代社会的一些新观点、新理念和新功能,体现了整个时代的特色。

4.2 注重地域文化的特色

博物馆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的未来应注重地域文化的特色,因为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多样性的多民族国家,每一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地域文化特点,所以也必然会产生艺术观念上的差异。

因此,在对博物馆互动性的体验旅游进行设计的时候,应探索本土文化的特色内涵,体验旅游本土的艺术特色,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例如使用本地的出产的装饰材料、当地的加工工艺和技术水平等,从而创作出把现代设计的亮点与地方传统的元素相结合的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形式,体现不同地域的审美特点和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富有特色的有血有肉的设计形式来,这也是博物馆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的最终目的。

4.3 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将更加走向旅游商品、信息化和人性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在技术运用上不断地提升,未来的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将会在现有的多媒体网络技术、数码视频技术、计算机程控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技术上不断地提升。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走向更加人性化设计也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趋势,“以人为本”已经贯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动性的体验旅游设计也会更加从“人”这一角度出发,注重人的感受,注重人的安全性,注重人的生活需求等各个方面来考虑设计。

4.4 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的互动性体验旅游设计模式

工业文明使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r,人类必须由机械性技术生存转向生态性的技术生存,从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型的工业文明走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在未来的博物馆互动性的体验旅游设计形式上,将会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互动性的体验旅游设计中可持续的发展观主要体现在绿色、环保、生态的互动体验旅游设计上。

绿色、环保、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性的互动体验旅游设计,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人体健康的关注这两个方面。前者对自然的关注,表现的方面有:对互动体验旅游材料等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提高其利用率,降低对自然地过度采集,提高对互动设计的科学保护性,并降低互动性体验旅游的整个体验旅游空间的能源消耗,例如灯光照明等的节约利用,尽量地使用自然天光作为采光光源。因为有关的科学研究表明,在建筑室内外的装修材料中,存在很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从保障观众的身体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在互动性体验旅游材料的选择上,应使用环保型的装饰材料,从而提高体验旅游空间的室内空气质量。

5 结语

“交互设计”是博物馆与观众的平等对话,从观众的视角出发,并将观众的心理和生理特性纳入考虑。观众在体验旅游环境中获取信息并得到心理满足,在两者获得共鸣的同时,展品与观众的“交互”意义得到延伸。博物馆体验旅游的交互设计调动了观众的参与意识,深入浅出地传播知识和信息,启发观众观察与思考,使观众在探索和惊喜中加深了记忆,获得了新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刘士军,孟祥旭,向辉.基于XML的文物数字博物馆数据集成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2):1624-1627.

[2] 吴伟波,曹文君.对于旅游商品博物馆实现中的一些关技术的研究与实践[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博物馆调查设计篇12

“福聚德”商号的经营状况探析

解析博物馆展览中的多媒体设计

试论张次溪在北京文化史上的地位

关于北京旅行指南类文献的探讨

博物馆巡回展览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论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的困境与机遇

浅议博物馆的公共服务与管理

关于博物馆教育活动宣传的一些思考

案例阐述“微展览”的理念与策划

对博物馆经费来源的一点思考

从社会认知角度浅谈博物馆的作用

北京地区博物馆教育资源现状研究

博物馆文创的设计思维——以首博为例

蒙古旭烈兀王与帕竹地方政教关系考

从李永定墓志看唐幽州城的军事地位

关于博物馆展览重点展品的几个问题

以形式设计的语言阐示内容设计的内涵

博物馆文创实践——首博文创开发与思考

有关外藩蒙古王公与京师清廷关系的再思考

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有关外藩蒙古王公与京师清廷关系的再思考

首都博物馆藏晋代赐封少数民族官印探微

关于城市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浅谈徐悲鸿对法国绘画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考察北京市老字号企业博物馆的总结与思考

新媒体技术革新对博物馆宣传产生的影响

首都博物馆藏晋代赐封少数民族官印探微

瑞士钟表展带来的关于设计构思与设计实现的反思

门头沟的传家宝——谈京西古村落传统建筑装饰

博物馆应该将更多更好的展览呈现给广大观众

北京地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现状调查

关于“笔底仙踪——明清佛教神像画展”的一点思考

浅谈“佛韵——造像艺术集粹”展的理念及其实践

探讨杜威的兴趣教育观在博物馆儿童教育中的实践

清代北京城市民间借贷现象管窥——对40份借契的简析

新博物馆学视野下的社区营建——以建国门社区为例

流动的声音景观——北京、河北礼俗用乐的比较研究

北京地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现状调查

试论博物馆交换型展览——以首博交换型展览为例

如何实现“陈列设计是一种创造”以上海博物馆为例

论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与首都博物馆管理模式的对接

唤醒远去的古都记忆北京汉蓟城内外燕蓟遗迹探考

清代北京城市民间借贷现象管窥——对40份借契的简析

新博物馆学视野下的社区营建——以建国门社区为例

博物馆调查设计篇13

中图分类号:G269.2 文献标识码:A

近日,国务院总理签署了第659号国务院令,公布的《博物馆条例》中提出:“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性组织。”至此,教育已然成为博物馆的首要职能。事实上,近几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升华,各个博物馆开展教育工作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2011年至今,福建博物院依托“文物在我身边――福建文博进校园、进社区双百活动”平台,在发挥博物馆教育基地功能和未成年人教育的工作中作了一些新的探索与尝试,并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本文将以此为例,就博物馆如何开展青少年教育工作,策划与实施相关教育活动谈些个人看法。

1博物馆教育和博物馆青少年教育

教育是博物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博物馆开展的陈列、讲解以及围绕陈列主题和博物馆办馆宗旨的一系列活动,旨在向博物馆观众诠释藏品蕴含的信息,传递博物馆科学研究的成果,使博物馆观众理解、掌握、综合应用知识与技能来判别、分析、解决问题,激发博物馆观众进一步学习的意愿,启发观众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按教育对象划分,当今博物馆教育分为成人教育和未成年人教育两大部分。本文所谈及的教育对象,是指年龄在6―18岁之间的青少年。这个年龄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也是情感体验开始复杂化的时期。笔者认为,博物馆教育人员必须认识到青少年观众的特殊性,根据青少年发展和学习的特质,顾及他们之间的年龄差异、兴趣差异和接受能力差异,针对各年龄层展开适当教育活动。因为教育方式的选择和教育活动的策划更能直接影响青少年对博物馆知识、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进而影响他们参观博物馆的行为与兴趣。

2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

综观世界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发展,都离不开相适应的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和博物馆教育理论。如杜威的理论强调学生通过实际生活获得经验,强调“做中学”的学习方式;再如皮亚杰的“游戏参与认知”的理论:即儿童通过自发式的富于想象的“游戏”,学会认识自己和周边的环境,并与其他人进行有意义的“互动”;还有美国波士顿儿童博物馆坚信“我听到的容易忘记,我看到的容易记得,我亲手做的才真正了解。”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多感观协同记忆”,强调识记时各种感官相互配合,尽可能多地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能促进知识的理解、记忆。这些理论都对世界儿童博物馆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们都强调引导少年儿童通过教育者创造的便于学习的环境和方式方法中,进行游戏和发现,甚至是创造。孩子们参观博物馆,教育者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鼓励他们去尝试、思考和模仿,从而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让青少年在游戏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并主动地学习知识,这对中国博物馆的从业人员是一个巨大挑战。近几年来,结合馆内自身特点和资源优势,福建博物院以亲身体验、动手参与为切入口进行教学设计,让青少年经由听讲、观察与实际操作,对人文历史、传统技艺、生活形态潜移默化地了解,他们从博物馆活动中获得了自由学习的乐趣、信心和方法,想象与创作的潜力也被激发了。

3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的策划过程

针对青少年而开展的博物馆教育活动是在对博物馆藏品、研究资料、观众市场的研究基础上,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点确定出特定情境、主题、方式来开展。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教育人员应与参与者面对面地接触、沟通、互动以保证教育的效果。这就需要对活动的每个环节进行策划和组织。

我们把这个过程分为以下几块内容:

3.1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3.1.1进行博物馆青少年教育需求调查

博物馆观众调查是了解观众和自身的有效方法之一,作为社会文化机构,博物馆的许多活动都与观众密切相关,教育活动也不例外。2013年底至2014年初,福建博物院在中小学校、博物馆展厅内、教育活动现场、以及市区中心向中小学生、教师和家长发放针对不同群体的调查问卷,征求意见包括青少年及家长对活动开展次数的要求,对活动形式与形式创新的想法,对活动道具和场地的建议等。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受调查者认为,如果传统的博物馆观展和互动体验活动有效的结合起来更符合青少年的教育需求。针对这个结果,我们调整方案,紧密结合展览、馆藏文物设计富含博物馆特色的延伸教育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在观展和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文物背后蕴藏的内涵和故事。

3.1.2设置适合青少年活动的教学环境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者在研究物理环境对教学中的作用中发现,如果教学目标和活动配以相应的学习情境,将有助于达到教学目标。

博物馆的教育活动可以开辟专门的相对独立的空间,设立探索空间或者体验教室。诸如首都博物馆的“七彩坊”、陕西半坡博物馆的“史前工场”、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南越王国”,还有福建博物院的“社教中心”等等。这些活动场所除了配备儿童专用的桌椅、黑板、PPT放映设备、音响设备、清洗水槽等必备设施外,还注重用形象的文化图案、符号、彩色的图片、卡通形象来装饰整个空间,并且运用动漫元素的多媒体展示方式来拉近文物和孩子们的距离,也为他们打开的博物馆的大门。

3.1.3进行活动配套教材教具的开发

博物馆教材指的是在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心理的基础上编写的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并且有助于孩子们能更直观的了解展览、了解文物以及活动的简介、小册子、图书和光盘。教具指的是活动时用的手工材料包。

福建博物院每年结合中小学乡土教材和课本内容,将馆藏文物融合编写与课程相配套校本读物、并结合青少年的年龄、语言特点编辑出版展览解读、文物通识读本等免费送给参加活动的孩子和居民,让更多的少年儿童熟悉博物馆,熟悉文物,感受到博物馆独特的魅力。

此外,社教人员还根据每场教育活动的主题、活动目标、相关历史介绍还有文物的延伸知识编写趣味学习单,在活动前发给孩子们阅读,作为活动课程的辅助教学。诸如在《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七省联展》的延伸教育活动――“舟楫致远――船模制作”前夕,社教人员精心设计制作了双面五折页的学习单,展示了该展览的方位地图、游览顺序,并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按照年代顺序分别介绍了不同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航海业、造船业、进出口贸易等相关知识点。在学习单末尾处结合填空、连连看等参与互动的环节,让青少年朋友乘上时光之船,在历史的海洋里寻觅海上丝绸之路的古老与辉煌。同时,社教人员还根据展厅内福船文物的模型,设计制作了便于在学校、社区发放的精美的纸艺船模型及其材料包,并把这些材料包送入了中小学课堂,使少年儿童在参观展览、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古船之余,可以动手参与福船模型的制作,直观感受“舟”的发展演变过程,了解中国古代先进的造船技术。

3.2活动时的具体步骤

经过四年来不断试验、实施和改进,目前,在福建博物院,教育活动在具体开展时一般分为“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达”“反思与评价”三个教学步骤:

3.2.1感知与体验

这是活动开展的前导部分。首先我们强调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种感受美和体会美的情景。简单的来说,就是先观察,要调动他们的视觉、触觉、听觉、味觉等多种感知器官,引导孩子们以一种感性的、整体的方式,与自然景象和作品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共鸣,形成立体、丰富而深刻的审美体验。在“体验时间之美――植物标本制作活动”中,孩子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自然馆陈列,并配合观看生动有趣的PPT示范片,宛如置身植物王国,他们在这里探究节气的奥妙、找寻时间的轨迹结合馆藏动植物标本和福建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和生态资源进行观察、学习,并亲手采摘、制作植物标本、潜移默化体会到自然变化之美。

3.2.2创造与表达

即通过动手参与的游戏模式,借助陶艺、篆刻、彩绘、剪纸、编结、堆绣、鲜花标本、立体模型制作等基础模式,让孩子们在体验的过程中进行创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重视小组和团体的合作,也重视个人的独立创造。例如,在“纤身绮罗留余芳”宋代服饰体验活动中,我们参照1975年福州发掘的南宋贵族仕女墓葬中出土的服饰文物原型,复原制作了纱罗大袖衫、大袖背子、窄袖襦、修身半臂、圆领袍衫、四幅裙等宋代服饰,让孩子们分组合作按照礼仪、休闲、办公等不同场景,选择合适的服装进行搭配,并且陈述设计构思。在搭配创作中,社教人员尤其注重引导孩子们积极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想,在“动手”与“动口”中,逐步加深对雅致的宋代文化及严谨的宋代服饰文化的理解。

3.2.3反思与评价

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请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供大家评价,同时要介绍自己的创作意图及过程,其他同学则认真倾听,然后自由评价他的作品。同学之间的这种创作交流与相互倾听可以促进他们加深自己的艺术体验。同时,让孩子们在互相鉴赏和评价的过程中反思艺术的理念,加深他们对文物外在的美以及其所承载的历史积淀,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这个环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打破了过去单纯强调艺术技能的教学模式,由单向传递逐渐转变成双向的互动,让少年儿童在体验与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和感受到文化和艺术的魅力。同时,还在寓教于乐地过程中逐渐培养起儿童的团队合作意识、分析判断能力,以及无限发挥自由想象空间的能力。

4结束语

博物馆教育所追求的是寓教于乐,让青少年在体验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感受博物馆的美好,在创作中感悟文化的魅力,在竞技中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这对博物馆教育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在实施教育活动的同时还要时时观察、记录少年儿童对知识点的掌握度和兴趣点,并不断的学习新理念、改进新方式。要如何把握时代脉博、如何创新活动模式、如何设计活动方案,不断吸引青少年走进博物馆,不断在教学互动中激发青少年的参与热情,达到潜移默化育人的效果,对于我们博物馆教育工作同仁来说,是一个长期值得学习与探讨的问题。让博物馆真正成为青少年自由成长的精神家园,让我们为共同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曹默.浅谈博物馆教育中手工活动的教学设计[J].博物馆研究,2009(2).

[2] 果美侠.方式决定成效――情景创设下的博物馆儿童教育[J].博物馆与儿童教育,文物出版社, 2013,5.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