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实用13篇

全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
全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篇1

在这一情形下,舆论引导跟进策略的研究显得极为迫切。但学界的研究对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便利多有侧重,而对舆论引导的关注则较为薄弱,同时,传统舆论引导形式单调、宣教意味浓重,已远远落后于媒体发展的需求。论文通过媒体细分提出具体的舆论引导跟进策略,并兼及当下舆论引导策略跟进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对当下重信息传播分析轻舆论引导研究的偏向及时纠正和弥补。

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舆论引导的跟进策略

当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已经较为普遍,但多集中在娱乐及服务类板块。新闻类栏目的互动多停留在对新闻的追踪和事件发展的跟进上,舆论引导相对薄弱。“高大全”式的典型人物宣传仍然占据主流,其说服力与引导力薄弱,很难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传统媒体舆论引导在改良以前引导方法的同时,呼应全媒体时代媒介融合的发展特征,可以通过具体栏目的设计达到媒介互动的引导效应;同时,设置主旋律议题,以理念植入的形式,通过影视剧的传播途径达到议程设置的目的。

全媒体带给受众的最大便利即信息传播的个人化。在这一语境中,传统媒体的受众同时接受多种媒体的洗礼,各种信息纷至沓来,使人应接不暇。同时,信息传播的个人化也引起接受的平民化回归,在海量信息的冲击中,受众急需切实有效的信息梳理,但对营造典型的英雄情结相对排斥。因此,在具体栏目的设计上,可以结合当下的时政热点追踪事件线索,并利用移动终端等议题、搜集反馈信息,及时发现信息传递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亮点与错漏,在事件进程中找到舆论引导的着力点。同时,与传统典型人物相结合,注重发现普通人的典型事迹,发掘日常生活细节,摒弃说教宣讲,使舆论引导生动顺畅,更有感染力。

此外,影视剧的主旋律议题设置可以通过影视剧的传播间接地达到议程设置的舆论引导传播效果。1987年3月,在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上,电影局局长滕进贤第一次提出:“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3]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主旋律”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变化。观众对主旋律影视剧的认识也渐渐由“宣传说教”转向了“主旋律也可以好看”。可以说,在如何主流又好看方面,之前的主旋律电影等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也部分取得了票房与口碑双赢的效果,但其与当下热点的结合尚不够密切。从历史事件中挖掘主流价值是主旋律影视剧的一个重要创作途径,现实生活也应同样成为主旋律影视剧不竭的源泉。当然,舆论引导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热点的表面,而要从文化与时政的双重视角,不仅关注引导的时效性,而且注重引导的根源性。毕竟,影视剧不仅是当下生活的反映,更从深层呼应了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此外,主旋律影视剧与地方资源的结合也应该进一步积极尝试。区域形象的建立不仅有赖于区域本身资源的配置,区域形象的传播同样至关重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自信在信息多向传播的全媒体时代已显得过于原始。对地方文化产业的开发可以借助影视剧的形式形成渗透和辐射,从而为区域建设树立有地方特色的主流形象,为其他开发建设的多向度发展打好文化基础。

资金投入上,可以适当考虑大投资大制作,也可以多采用小成本影视剧的形式,方便快捷地传播。比如制作周期较短的电视电影、有固定播出周期的电视栏目剧等。资金来源可以采用政府资助与民间融资相结合的方法,多方调动制作积极性。同时,适当打破单一形式,既可以有严肃的正剧,也可以有轻松的喜剧,甚至可以用搞笑、惊悚等形式实现,也可以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设计诸如儿童剧等。

全媒体时代新媒体舆论引导的跟进策略

新媒体的影响力日趋强大,在中青年群体中有压倒性的优势。其舆论引导策略应与媒介特征与接受群体的特征贴合:通过互联网网民民意与传统意见领袖的融合并置;手机报与短信及视频短片的信息共有与互动;官方微博及政府官员微博的建立及政务公开和信息传输;“病毒”视频或话题的多平台传播。

新媒体的影响力强大,其受众囊括中青年群体,并向少儿和老年受众群辐射。而且,网络环境的匿名性表象下隐藏的是其非匿名性的实质:“85%的人认为自己在网络上的性格和他们在现实中的性格表现完全或基本一致,这样的环境下人的心理认知和群体压力是一定存在的。”[4]在舆论引导过程中,网络民意的搜集与引导至关重要。在网络环境中,由于从众心理的作用,网络舆论领袖不断进行传播引导,众多网民即时跟帖、转帖,其反应的快捷致使沉默的螺旋迅速形成。在此情境中,网络舆论领袖与传统意见领袖的融合并置,会形成对网络民意的正向引导,同时,有助于网民的信息梳理与甄别。形式上,可以采用手机报或单纯短信息的话题形式,形成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信息互动,同时,官方微博及政府官员微博的建立有助于政务公开和信息传输,也为舆论引导提供了便利的途径。具体策略上,应力避宣教色彩,尽量以活泼的网络语言融入,如词媒体的介入――借助网络热词蔚为壮观的语言风暴,并对其进行积极有益的梳理规范与精英化改造。

微电影的形式可以作为舆论引导的新尝试,开创舆论引导与影视传播结合的新途径。计算机终端、手机终端、车载影视等众多影视传播平台为视频短片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微电影以其微时、微规模投资、微周期制作的“三微”特征,使其在制作和传播过程中需要占据的硬件资源微乎其微,正是这一特点,微电影才得以迅速生成与传播。由于与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快餐化的消费习惯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微电影与舆论引导结合,其快捷性使舆论引导得以快速传达,其可视性又可以为受众提供足够的生动性,共同实现短时间内达到极大影响力的传播效果。同时,微电影具有的某种连续性和后开发潜力使传播过程不以传递信息的闭合为终点,而是在前次传播的基础上,尚有较大的开发空间,这种后续开发的可能性使舆论引导得以多层次多向度进行,从而形成持续传播和深层引导。作为影视发展的新事物,各方面对微电影的关注正渐次展开,知名企业、知名导演和演员的参与,使微电影蓬勃发展;2011年5月国内首个微电影节的举办,使人们对微电影的关注达到了一个小高潮,但公益性质的微电影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稍逊一筹,微电影与舆论引导的结合应该是一个促进双方共同发展的契机。

同时,可以借助病毒视频传播的话题性特点,提供舆论引导的自主性传播策略。目前,病毒视频有的是原生态的、草根的,因偶然获得大量的关注与转载形成了病毒传播;还有一些是商业短片通过创意的手段包装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获得了病毒式的传播,[5]而自主的公益性质的病毒视频尚属鲜见。舆论引导和病毒视频的结合必定形成社会文化和时政热点的倍增效应。在激发受众潜在需求的前提下,病毒视频倍增的速度将实现扩散式传播。而且,病毒视频独特的传播方式与风格特点也会使舆论引导有效地规避以往的官方、宣教、自上而下,对消弭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距离感大有裨益。舆论引导在其依赖口碑相传的群体分享式传播过程中变得更为日常和贴近,充满草根性和亲和力。同时,病毒视频诙谐幽默的风格也往往会使居高临下的舆论引导易于接受,并使受众从被动接受信息的无奈中脱身,乐于参与其中,从而形成自主性传播的主动局面。

民间传媒组织及团体的积极参与与舆论引导策略

全媒体之全,不仅体现在众多媒介的融合共生,也在于各种传媒力量的合力,多平台、多落点、多形态的传播,应包含传媒组织及社团的传播。相关宣传部门可联合高校、影视制作公司、社区组织等开展多种创意制作与展演比赛活动,内容可包括公益广告、新媒体短剧甚至民间曲艺等多种形式,激发民间创造力、丰富民众生活,从而积极引导舆论,促进社会和谐。

高校作为传媒生力军的培养基地,向来思维活跃。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各高校传媒专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相继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了媒介融合等新兴专业,以呼应传媒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高校学子的创造力与专业潜质为未来的行业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专业赛事对他们既是实践与历练,也是其磨砺思想、走向成熟的重要途径。与高校联合的赛事可以采取专业细化的形式,使各专业都能够在比赛中一展所长。同时,参与赛事的过程也是信息传递的过程,通过公益性的主题和议程设置,从而自然达到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并行的双赢效果。

影视制作公司作为专业的影视制作团队,吸纳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同时,承接各种影视制作面向社会传播,并积极与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寻求合作。参与赛事为影视制作公司在常规的商业性活动之外开辟出另一路径,在赛事议题的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过程中,其公益性质又可以提升影视制作公司的美誉度,为公司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

此外,还可以与摄影爱好者协会、DV爱好者协会等民间传媒团体联合,积极调动民间自发性质的传媒组织参与其中;也可以与社区组织联合,结合时政热点,组织创意制作与展演活动等。家用设备的普及与技术门槛的降低使全民参与成为可能,家庭式参与使时政热点与日常生活直接关联,在个性化的演绎中,信息的传播者同时成为信息的接受者,传播过程成为自主循环的良性传播,其传播效果事半功倍。

具体形式上,既可以是某一媒体的单一介入,如电视公益广告、新媒体短剧、广播剧、手机短消息等,也可以是多种媒体的共同参与,通过线上线下的共同努力,多角度思考、全方位覆盖。同时,相关宣传部门、高校、影视制作公司、社区组织可以联合活动,信息、资金、人力、场地等多种资源共享。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舆论引导的具体策略也应迅速做出反应。在传统新闻舆论引导的主线之外,开创舆论引导与影视传播结合的新途径;借助网络病毒视频传播的话题性特点,研究舆论引导的自主性传播等策略。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的全媒体切入,不仅是与时俱进的积极姿态,而且,研究具体的舆论引导跟进策略有利于为海量信息冲击下民众的从众心理纠偏,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J].青年记者,2009(6).

[2]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沉默的螺旋理论[M/OL].baike.省略/view/1428228.htm.

[3]袁蕾.离不开主旋律的日子[EB/OL].省略/content/trs/raw/2006-1.

[4]匡文波.网民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2.

全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篇2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互联网络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影响。由于这种传播方式速度快,而且各种思想层出不叠,加上一些或者、反人类、反国家的犯罪分子,通过这种途径宣传一些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不利的观念,严重阻碍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并且利用这些虚假宣传,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安因素。因此,应该加强对新闻传媒类人才的舆论引导能力的培养,并增加其内在的实质性,以此来提升对诸多不正当的带有谣言性质与破坏性的舆论的影响的减少。

1概述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原则之下,个体得到了释放,而且这种普遍性的个体在社会之中,不自觉的形成了一种舆论,可以对社会事件、政府行为、言论等进行判断与评估;其影响之大,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了“小政府”、“全民监督”的必要组成部分。其中,新闻媒体就是最大的社会舆论制造者、参与者、引导者。因此,为了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有必要对新闻传媒类人才的舆论引导能力进行培养,即使其具备正确的“三观”、公正、公平的对待舆论对象,按照实事求是的态度与调查方法来实现舆论的正确导引;另一方面,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尤其是自媒体的普遍事实已经表明了这一培养的必要性。

2舆论引导能力培养的内涵分析

2.1指导学生加强马列学习,学习讲话

(1)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而我国走的是社会主义路线,所以,需要对奠定这些目标、路线思想进行学习,如对马克思恩格思的基本理论的学习、适应性的探析、不足之处的辨别;如对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再如对于当前的主席讲话的学习等。

(2)作为舆论引导能力培养的内涵来看,它的前提建立在现代化的新中国的这个“团体”之上,也就是说,必须在这个团体格局中,认识到个体与团体的正确关系,即团体是保护盾,个体是抽象的团体整体意志所拥有的权力的监督者,享有义务与权利的参与者;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从社会学、人类学的角度更好的理解“舆论”作为一种监督的重要性、管理参与的构成性质,也就是说,需要培养的这种舆论引导能力,它是一种精神,即一种能够成为作为抽象的国家、具体的托管者、执行者的中间人之外的另一种势力,它能够在一方面为国家所设定的任务、目标进行个人的努力奋斗,另一方面,能够透过权利来实施监督、参与管理,保障既定目标的实现,保护为了团体利益而做出牺牲的个人利益,归纳起来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即为了共同的目标,国家与个人共同构成完成这些目标的媒介,而最终的目标即是让国家富强、个人富裕,用现在时髦的话讲,即“志在富民、藏富于民”。

(3)在上述理解的基础上,可以更为清晰的理解舆论引导能力培养的内涵即在于帮助政府更好的实现“为人民服务”这个最为基本的理念。那么,以此作为基础,就可以进一步的对其内涵展开分析,从马列主义的角度来看,即可以认识到“真理即宣传”的道理,因而,这是作为正确了解舆论引导必要性的一个关节点;另一方面,有舆论必然有争吵,而在这方面,可以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实事求是”、“不争论”进行深度学习,更好的领司在当前的转型困难时期,改革方面的设计方案的重要性、改革措施实施的关键性、以及舆论引导的功能性。之所以如此解读的原因在于,目前在全世界已经出现了一种“反体制”的现象,即老百姓对政府的不满不断上升,贫富分化越来越悬殊,而真正的民众所关心的民生问题、就业问题、收入问题、养老问题、教育问题、生活成本与安全问题等均成为了最为关心的事件,而且,此类问题也普遍成为了世界性的难题,其中,就业最为突出。

(4)为给舆论引导能力培养提供充分的准备条件,需要对主席经常提到的“以人为本”理念加以学习,这是因为,所谓的以人为本,即是按照真正的人的需求,人民的需求,来真正的使革新、发展符合人的根本利益,而这些利益就是“民生问题”的解决。

所以,在本次讨论中认为应该坚持以下几点:(1)从社会基本结构方面去理解舆论的功效、引导的必要性;(2)通过对当前事实的深入调查、全面了解来理解舆论引导的重点,并对其在能力培养方面的内涵加以明确,即要求以人为本,关注与人的利益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等。

2.2教育学生尊重新闻事实,做客观真实的报道

(1)应该对当下的新闻媒体传播主体、途径、方式进行一个概览式的了解,并看到传统媒体的式微、新兴媒体、自媒体的大力发展与普遍得到应用这些事实;并对这些传播的特征、性质、破坏、功效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从而,根据重要的特征或突出的特征,也总体的对新闻媒体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另一方面,从新闻传媒类人才舆论引导能力的培养内涵来看,实事求是是第一原则,因此,要求在培养新闻传媒类人才舆论引导能力的内涵及技能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对于职业的功能的明确化,职业性质的公正性、公平性等有一个准确把握;

(2)对于所要进行报导的新闻应该做到客观、有理有据,也就是说,在这种社会谈资或社会舆论主题报告过程中,应该抱有一个实现求是的态度,并坚持始终通过调查、数据采集、分析、专业知识评估与判断等,来开展报道。那么,在这种要求之下,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针对权力的傲慢,怎么应对,二是针对的事情应该怎样报道;在此提出“刚正不阿”四个字作为态度,因为要做好真正意义上的舆论引导能力的培养,就必要将一切建立在事实之上,只有这样民众才会买账;而另一方面,公共机构应该对权力、权利、义务有一个更为正确的理解,积极参与到“权”的应用之中,防止因权力而造成“腐化”。

2.3教会学生拓展互联网思维,排除“杂质”

(1)由于互联网的冲击,银行、国企、政府、事业单位等才受到了一定的舆论,但效果往往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冷漠”、“不关心”、“失望”、“自保”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这是在冲击之下民众的真实思想反映;所以,需要认识到“思路决定出路”这句话的重要性,政府也在不断的鼓励思想解放与新思维的应用,从而推动社会各个方面的转型;

(2)在这种基本事实上,还应该看到自媒体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思想、智库、改革方案等,自然也在舆论中有众多不同的声音出现,这些往往也会因其极端而造成给民众的错误引导,所以,需要积极的拓展互联网思维,利用这种新型的对人、对物的分析模型,来实现对事实的肯定,对于虚构的否定,以及通过分析来排除杂质,从而把好报道的真实关。

(3)在新闻传媒类人才舆论引导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一个土壤,而这方面最好的提供者,即当前的社会实在、社会内容。而这种可能性的具体性的分析,对舆论的引导,要求对所处的社会中的社区进行分析,因为在不同的社区存在着不同的模式,因此,要培养新闻传媒人才的舆论引导能力的先决条件也应该是对“调查方法的训练”、“分析能力的训练”。

(4)以我国为例,由于政府即是管理者、又是执行者,所以,往往需要监督,而民众在现行体制下很难有保障的完成监督,所以,作为媒体,就应该有一个责任担当,将民众所要求行使的权利,如同意权、知情权、监督权等得到最大程度的推进与实现。

所以,以上讨论的关于全媒体时代新闻传媒类人才舆论引导能力培养的内涵问题,实质上是需要结合理论、实践,通过对上、下间的关系,贫富间的差异进行分析而理解,按照基本的社会事实、遇到的问题来分析,从而才能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舆论引导培养方案或计划。

3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环境下,就要有新的思想与方法去适应,通过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因时制宜的实事求是态度,真正的去关注社会现实、关注舆论导向、关注党与人民之间的关系的远近变化,以及正确、积极的理解党的相关政策、做好舆论的方向引导,尤其是应该注重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通过科学、有效的精确来达到说服力的提高,从而真正实现强而有力的对于舆论的引导。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舆论在当今的重要作用,真正的做到正确疏导而不是用堵的办法做掩耳盗铃之势;另外,舆论引导的技巧除了调查、疏导,还应该积极的做到逻辑辨析,从而增加论证能力,提高引导力度,增强信任感。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XJK016CZY009 )成果。

参考文献

[1] 田霞,范梦.分层次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探索,2014(6).

[2] 余清臣.公民国家责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内涵[J].教育科学研究,2015(6).

[3] 王彦.网络环境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负面效应及对策[J].理论导刊,2014(9).

[4] 徐治国,黄一凡.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中防范民粹主义思潮的对策思考[J].理论导刊,2015(9).

全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篇3

③见#f=dupdate。

④作者王册,载2016年5月10日《人民日报》。

⑤鲁迅:《文艺与革命(并冬芬来信)》,《三闲集・文艺与革命》。

⑥见2016年5月5日《人民日报》。

参考文献:

[1]杜尚泽.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刘云山出席[N].人民日报,2016-2-20.

[2]佟慧娟.无法复制的感动――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我把光明献给你》创作体会[EB/OL].http://.cn/zt/2013-11/05/cms1600

全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篇4

1.信息源广,情绪化表达明显。

大众可以通过新媒体随心所欲地通过文字、音乐、图片、视频等形式描述自己在遭遇食品安全事件时所见所闻、表达观点、探讨话题[1]。 但是由于者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等受限,对问题的看法和描述不见得完全准确和全面,有些者甚至是带着极其严重的情绪倾向在发帖,情绪化表达明显。

2.信息交互传播,且“把关”缺失。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具有“交互性”,者和接受者之间可以及时迅速的进行交流互动[2],信息流向多元化、及时化。而在新媒体传播生态中“守门员”(即把关人)的缺失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没有“守门员”的严防死守,不负责任的信息就会滋生和蔓延。

3.信息传播速度极快,时效性极强。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信息传播摆脱了版面印刷和定点播出的传统模式,提升了传播的时效性,并且传播速度以几何级数增长。《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11》显示,在 2010 年 138 起社会舆情热点事件中,新媒体首次曝光的为 89 起,占比 65% ,特别是在新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如“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 等,都是新媒体抢先介入,传统媒体再继续跟进,继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形成合力呈现巨大的舆论影响力。

4.信息具有突变性,负面消息更容易传播。

由于新媒体信息传播过程可控性差,传播结果很难提前预测。很多消息越传越走样,所以会导致一些正面消息变成负面消息。2010年,美国尼尔森了一份亚太各国网民的用户习惯报告称,约有62%的中国网民表示,他们更愿意分享负面评论。

二、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舆情引导原则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公众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言论表达平台,也改变了社会舆论场的生成和存在方式,其中利弊兼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民数目的不断增加,在食品安全事件中如何更好的引导网络舆论已成为事关社会的热点.要坚持以下几点原则:

1.公开透明,以疏代堵原则。

2.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协作原则。

3.以人为本提高政府与公众媒介素养。

三、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舆论监督与引导策略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媒介形式逐渐承载起了舆论监督与引导的重要职能。通过新媒体舆论监督,积极发现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并实现对舆论积极、科学、有效的监督与引导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完善法律法规,建立权威信息渠道。

制定食品安全舆情引导机制,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食品安全舆情处置指导意见(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

普通网民“人云亦云”的心理很容易导致“三人成虎”现象的产生,进而导致谣言的泛滥。因而政府部门科学及时、公平公开的权威信息就成为从源头上预防谣言产生的最有效渠道。目前,许多地方政府都开通了官方微博,如“平安北京”等,当谣言出现时,官方微博权威的信息来澄清事实,及时辟谣,避免了谣言在微博上的扩散。

2.培育“意见领袖”,加强舆论引导。

“意见领袖” [2]的概念源于传播学先驱拉扎斯菲尔在其研究报告中提出的“两级传播理论”,通常是指“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播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加工后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意见领袖介入传播过程,加快了信息传播并扩大了影响。他们具有影响和改变他人态度的能力。”要培养网站及其论坛的“意见领袖”,利用这些“意见领袖”来引导舆论。他们的发言往往影响甚至左右其他网民的看法,并由此引导、控制整个论坛的舆论走向。

3.强化媒体“把关”责任,坚持新闻专业主义[3]。

要强化媒体“把关” 责任,过程基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搜集信息、过滤信息、加工信息和传播信息。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媒体(特别是一些主流媒体)的“把关”主要是对网络平台上的虚假信息要及时过滤。并且把关者要以新闻专业主义为准则,对事件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而不能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做出刻意迎合受众心理的报道。

4.加强食品安全舆情监测

这种检测引导策略可由预警、分析、处理、公示四个阶段组成。针对这四个阶段,应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着手去处理。

一是建立舆情监控体系,积极应对媒体舆情。如通过对报纸、广播、网络 等媒介传播的舆情信息,要加强监测监控力度,设专人进行监控,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应对、早处置;应专设食品安全舆情观察员,不定期登录本地有影响的网站 论坛,及时捕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食品安全舆情动向,对收集到的重要敏感信息,认真分析研判、梳理汇总。

二是整理舆情报告。认真整理网民反映的食品安全信息言论,及时上报,保证涉及的部门在第一时间得到网络言论情况,争取工作主动。

三是加强舆情引导。发现情况后,在上报的同时,积极引导舆情向正确、健康方向发展;对群众有疑惑、有怨言的食品安全舆情,多做解疑释惑、化解矛盾工作,防止以讹传讹,影响扩大。

四是深化舆情分析研究。对于研究成效,分析处理过程中的好的做法和不足的地方,寻求更加完美的舆情引导机制,为以后工作提供参考。

人们对健康问题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关注。新媒体在食品安全舆情中扮演的角色已经越来越重要,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力量,科学引导食品安全舆情,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注释:项目来源: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编号SKL-2012-586;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编号2011-ZX-109。

参考文献:

全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篇5

第一,把握舆论的总体运动规律以确立引导方向。从舆论的总体运行来看,它的形成和传播是人们对特定事物的主导性意见不断集合放大的过程。正如德国舆论学家诺依曼在她“沉默的螺旋”理论中指出:因为害怕孤立的社会天性,人们会积极发表与人群中“优势意见”相吻合的自身意见,而对之相悖的自身意见则保持沉默,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方越强则一方越“沉默”的“螺旋”发展过程。③越来越强大的一方通过传播不断汇集,就形成了倾向性一致的主导性意见——舆论。这种主导性意见的倾向,可以是正面的积极的,能够起到弘扬社会理想、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可以是负面的消极的,破坏社会稳定、阻碍社会发展。前者意味着针对某一对象,政府和群众的意见之间,不同社会群体的意见之间融合成了推动社会事态良性发展的相对统一意志,舆论达到了“和谐”状态,后者意味着舆论处于“失和”状态。所以,要有效地增进舆论和谐,根据其运行规律,必须把引导方向确立放大和弘扬正面的积极的主导性意见。

第二,把握舆论的分类布局规律以确立引导重点。从舆论的分类布局来看,它根据不同的传播途径分为口头和媒介两大舆论场,其和谐度取决于两大舆论场在布局上的重合度。通过人际传播汇集的意见情绪形成的口头舆论场。口头舆论在表达方式上是人们情绪的自然渲泄,在传播方式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口耳相传,容易发生歧义和扭曲,故而口头舆论场具有情绪化和离散型特征。通过组织、传媒传播的舆论形成媒介舆论场。媒介舆论一般是有关信息经过一定组织程序和把关程序,由政府和传媒直接向各方公布沟通,故而具有理性化和组织型特征,显然,这种特征更容易形成统一意志,更容易接近和达到舆论的和谐。针对同一特定对象,口头舆论与媒介舆论是可重合的,当它们的重合度大,说明媒介舆论场的覆盖面和影响面大,舆论的理性化和组织化程度也就高,容易达到和谐状态。反之,则说明媒介舆论场的覆盖和影响面小,口头舆论场大,舆论的情绪化、离散化特征明显,难以达到和谐状态。根据这个分类布局规律,要有效地增进舆论和谐,必须把扩大媒介舆论场,实现媒介舆论场对口头舆论的最大覆盖确立为引导重点,最充分地发挥组织和媒体的引导作用。

第三,把握舆论的适时引导规律以确立引导时机。首先,民意是我们所要实施舆论引导的主要对象。从舆论不同类型的特点来看,实现舆论和谐的关键在于实现口头舆论的理性化和组织化,而口头舆论实际上就是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中的民意。只有在了解民意运行机理的基础上,才能把握对它的适时引导。其次民意的运行有一个从“基础民意”④到“涌动民意”的过程,民意涌动又有一个由弱到强,由酝酿到诉求再到对抗的过程。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意见情绪都是既保持对社会现象的基本评判又处于温和运行的“基础民意”的状态,只有当某种社会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并通过一件大事爆发出来譬如“非典”事件,就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及其它系统存在问题的总爆发。针对这种事件,“基础民意”很快就转化为“涌动民意”,这种涌动又要先后经历群体情绪激烈无公开表达的“潜在民意”阶段,有言论表达的“显在民意”很快就转化为“涌动民意”,这种“涌动”又要先后经历群体情绪激烈无公开表达的“潜在民意”阶段,在得不到重视和疏导的情况下,最后可发展为采取集体过激行为的“行为民意”阶段⑤,这标志着舆论从初步“失和”发展到严重“失和”,危及社会安定和秩序。必须想方设法把各类涌动的民意引导回归基础民意理性温和的状态。从民意涌动的过程和强度来看,引导得越早,其回归的路线越短,引导的难度越小,所起的引导作用也就越大。所以,在对舆论实施引导的时机上,要突出一个“早”字,做到“早”预测、“早”引导、“早”生效,才能有效地增进舆论和谐。

二、体现时代性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增进舆论和谐的关键

做一切事情都必须以实际情况为根本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所以从理论层面上把握了舆论的内在规律后,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关键还在于从现实层面上弄清舆论的时代特征,正确估价舆论引导能力的现实状况,努力在舆论引导中体现时代的要求。近些年来,党的舆论的引导能力总体上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营造了稳定和谐的舆论大局,特别是在科学发展观、小康建设、祖国统一等大政方针、理念的引导上,有力地统一了全民族的思想认识。但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当前舆论确实存在着民意的涌动、局部失和的问题:群众中的各种潜在情绪暗流涌动,互联网、上访潮里的“显在民意”沸沸扬扬,特别地是以群体性事件登场的“行为民意”屡屡发生,对社会稳定、秩序造成了冲击。增进舆论和谐,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时代命题。因此,必须从三个方面体现时代的要求,提高党的舆论的引导能力。

第一,体现舆论复杂性的时代要求,增强认知能力。复杂的社会现实决定了当前舆论的复杂性特征。我国目前正处于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黄金发展期,矛盾凸显期。社会转型的“四个多样化”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大调整,贫富差距问题、官民互信问题、就业问题、环境问题等等,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各种社会问题交错在一起,使引起舆论关注的热点、焦点错综复杂,生活中一点小事往往就能引起轩然大波。根据央视论坛报道:今年春节期间,光因为宠物狗引起的舆论事件就发生了五起。这就完全不同于过去那种只有国家大事才能引发舆论的情形。舆论这种复杂性要求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有一种超强的敏感性,能够见微知著地洞察小事情背后的大问题,做到预先防范、及时引导。但我们的引导工作中却存在着认知能力与舆论这种复杂性时代要求之间的矛盾。我们一些职能部门在很多时候处于一种引导无意识状态:一是缺乏敏感性。对一些可能激发矛盾冲突的事件视而不见麻木不仁,致使小事变大事,“民议”变“民怨”;二是存在“狭隘宣传观”。认为疏通民意、引导舆论只是宣传部门的事情,与己无关。面对问题缺乏应有的沟通意识,也没有运用媒体的意识和常识;三是存在“对立思维”。在事件发生特别是“行为民意” 发生时习惯于站到群众的对立面考虑问题,而不是采用更能有效引导民意的“共赢思维”,争取在条件允许的可能中实现各方面的最大满足。四是存在“封闭思维”。遇事总以为可以靠封、捂、堵、压来遮掩矛盾,既然缺乏开放透明的信息意识,当然也谈不上尊重、疏导民意了。意识上的这种种滞后,常常造成简单事情复杂化,可调和矛盾演变为不可调和矛盾,造成舆论失和事态的升级和扩大。这是我们的能力不能很好地体现舆论复杂性的时代要求的重要表现。要增进舆论和谐,首要前提就是要预防和避免舆论失和事件的发生,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舆论格局,党和政府必须在开阔视野、开放思维中增强见微和知著的认知能力,在对细微矛盾的化解中消除“潜在民意”,及时引导舆论进入和谐状态。

第二,体现舆论即时性的时代要求,增强行为能力。高度发达的传播技术条件决定了当前舆论的即时性特征。互联网、手机短信这些新兴传播技术的使用,使人们在接收、传递信息上突破了过去很多时空的限制,使信息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被全球每一个角落的人知道,这就使舆论能在事件发生的即时汇集形成,并且达到最大的覆盖影响面。根据越早越好的舆论适时开导原则,舆论的这种即时性,要求我们能够在舆论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作出迅速准确的行为反应,及早开展引导工作,避免涌动民意进一步向前发展。但是,我们的舆论引导工作中却存在着行为能力与舆论即时性时代要求之间的矛盾:一是沟通不力。有些是不懂民意,找不到沟通点,做起工作来就象是“隔靴搔痒”:有些是惯于空话套话场面话,这种落不到实处的沟通无法引导民意;还有些不善于运用媒体,既找不到便捷的沟通工具也找不到恰当的沟通方式。二是传播不力。特别是我们一些主流媒体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及时恰当报道一些突发性、敏感性问题,给了谣言可乘之机。三是预警不力,对民意的发展缺乏前瞻性,致使一些事态在察觉后进一步扩大。四是应急不力,行为民意发生后,先是千方百计“捂盖子”,不行就简单地把专政机关推上前去,加重了群众的对抗情绪。这种行为上的不力同样使我们的舆论引导能力不能很好地体现时代要求,是促使我国当前舆论局部失和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所以,要进一步增进舆论和谐,针对当前舆论的即时性特征,党和政府必须在强化其传播沟通力和预警应急力中增强引导舆论的行为能力。

第三,体现舆论多元性的时代要求,增强规范能力。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作为产生舆论的主体,其意识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决定了当前舆论的多元特征。首先,转型期“四个多样化”带来人们生存状态和社会分层变化的同时引起了各阶层、各群体价值取向、利益关注点的多样化;其次,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既打开了人们的视野,又使人们的思想意识受到来自不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系中价值观念、思维观念的冲击;再次,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增强了人们的独立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最后,传播媒介的发达为人们接收、消费、信息,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和便捷的传播渠道。正是上述因素主导了当前舆论内容的多元化。越是开放多元化的格局就越需要钢柔相济、可操作性强的制度去加以规范引导,但我们目前的制度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这个需要。现存的一些制度缺陷造成了我们引导舆论的规范能力与舆论这种多元化时代要求之间的矛盾。一是立法监管不到位。大众传媒新闻报道与评论是引导舆论最主要的工具,但我国以政策主导传媒发展的管理传统仍未突破,缺乏系统完善的新闻立法,使新闻工作中难免地存在“领导一句话,报道就走样”的人治现象,屡屡发生“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的失范现象,造成了媒体公信力的流失。一些地方的新闻制度,因为缺乏明确的责任监督规定,也变成了“歪嘴和尚念经”特别是大事件发生以后,新闻办变成了“统一口径办”,新闻发言人变成了“记者公关专员”,政府新闻的公信力和引导力也就大打折扣。此外,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监管,也存在一个立法滞后,缺乏可操作性问题。二是组织体系不适应。我们引导民意原来所依赖的那套以单位为核心的组织体系因为受“四个多样化”的冲击,影响力和影响范围正在逐步缩小,这就使我们无法较快较经济地整合离散的口头舆论,达到舆论和谐。所以,针对当前舆论的多元性特征,要增进舆论和谐,就必须尽最大可能实现舆论的理性化,加强其组织化,这就要求党和政府加快立法进程,完善组织制度,增强引导舆论的规范能力。

三、富于创造性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增进舆论和谐的途径

经过理论层面的探讨和现实层面的分析,在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实践层面上,我们就要努力探求既遵循舆论内在规律,又体现时代要求的富于创造性的途径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增进舆论和谐。

第一,创新思维观念。一要树立舆论安全观念。在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中,舆论已经越来越关系到国家社会的维系和政党政权的巩固。从国内来看,民意涌动的“双刃剑”效应越来越明显。它一面有力地推动民主进程,一面又因其情绪化带来盲目性和非理性,造成社会难以承受的巨大压力。社会转型期不同群体各种利益诉求和民主诉求远远超出了国家和社会各种资源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如果任由其无节制地爆发出来,现有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就会更加尖锐复杂,甚至导致社会阶层的断裂引起社会解体。舆论的和谐状态可以有效地引导人们的意见和情绪趋于理性化,从而自觉地维护社会的安全与稳定。从国际看,舆论从来都是西方霸权主义对我们进行意识分化和政权瓦解的强大武器,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曾公然宣称:“我们要利用互联网把美国的价值观送到中国去”,中亚发生了一系列“颜色革命”也在昭示着美国操纵下的过度民意所带来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痛苦,我们必须把舆论引导和增进舆论和谐提升到社会安全、执政安全和国家安全高度。二要树立执政资源观念。首先,舆论和谐是党执政的合法性资源。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是群众认同,而舆论和谐是面对特定对象时政府和群众的意见达到了相对统一,共同推动事态发展,说明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具体的问题上获得了广泛的群众认同,这就肯定了党执政的合法性。其次,舆论作为一种“软性力量”,还是党执政的运作性资源。随着现代政治、公民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发展,在强调军事、经济等传统“硬性”资源之外,政治运作越来越强调通过舆论深刻而巧妙地影响民众想法和意见,争取最大程度的支持。能否引导有效舆论形成,甚至已经成为衡量政党、政治家政治运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三要树立信息强势观念。而对开放多元、全球化的舆论环境,光靠着过去那种信息控制和信息规范引导舆论只会适得其反,只能依靠自己的“信息强势”⑥,也就是使代表我们意愿的信息流在全球滚动的信息潮中保持强势地位,以增强影响力和导向力。现在互联网上只有4%的中文信息,我们的卫星电视覆盖面也远远低于很多国家,这就使得我们面对全球化、多元化的舆论现实处于一种弱势,甚至在面对局部失和的舆论时,也出现引导乏力的尴尬。这种不利的形势迫切需要我们从获得信息、运用信息等各个方面增强我们的实力,以强大的信息有力地引导舆论,增进其和谐度。

第二,创新组织制度。根据舆论的分类布局规律,引导舆论的重点在扩大媒介舆论场,组织传播是媒介舆论的重要传播渠道,必须努力增强其传播力,这就离不开对群众的组织。而随着“四个多样化”的发展,我国原有的以“单位”为核心那套垂直严谨组织结构已经逐渐被平面松散的社会化格局取代,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行政纽带”呈弱化趋势,这就要求以新的组织形式来组织群体引导民意。一要培育非政府组织。就业方式的灵活多样使各种行业协会、民间组织越来越成为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方式。借助这种中间组织,一方面可以把自发的离散的民意组织起来,开展理性的表达和诉求;另一方面,人们的群体认同感和组织内部的意见领袖也能对民意起到深刻而巧妙的影响作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有效整合民意,增进舆论和谐。而且,随着公民社会的逐步完善,在对舆论的引导上,政府的直接引导要尽可能地过渡到间接引导,使各种社会组织成为联结的纽带、引导的力量,建立起一个政府与各种冲突的民意之间的“缓冲地带”,使政府更好地履行协调、仲裁职能、有力地消除敌对势力指责我们干涉言论自由的借口。二要加强社区建设。社区作为人们最固定的聚居空间,就形成了口头舆论最集中的传播场域,在社区中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对于引导口头舆论朝理性化和组织化的方向发展,使之达到和谐状态,可以起到最基础最直接的作用。

第三,创新传媒作用。引导舆论一刻也离不开传媒渠道的影响力,不断的改善党对媒体的领导方式,实现对传媒运用的创新是提高引导能力最重要也最关键的途径。首先,必须增强主流媒体影响力。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作为主流媒体传达社会的主流意识,相对于市场媒体更能忠实地履行党和政府的引导职能,对主流媒体,一要采取动态扶持的方式,改变过去搞补贴、搞保障的老一套,用市场化手段实现对其的政策倾斜。譬如在一些重大的社会、经济、政治事件的报道上,为他们提供一些更容易接近新闻源的便利。二要鼓励在市场竞争中确立主流媒体地位。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市场化媒体致力于记录社会发展的主脉络,以自身实力赢得了大批主流读者,确立了自己主流媒体地位。三要加快推进党的各级主流媒体的产业化进程。能过各个级别媒体、各个种类媒体形式的整合,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增强运作活力的目的。用经济实力的增强,影响范围的扩大来确保影响力的增强。主流媒体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增强,就是党和政府声音的扩大。根据舆论总体运行规律,积极的正面声音的放大,可以有效的增进舆论的和谐。其次,必须抢占新兴舆论高地。这是扩大传媒影响力的新途径,也是当前舆论引导实践的热点和焦点。网络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使口头舆论插上了现代传播的“翅膀”,是引起当前舆论失和的重要原因,对我们引导舆论的能力提供了严峻挑战。新兴媒体对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话题传播聚焦快和参与互动人群广两个方面。针对这两大特征,我们必须制定创造性的策略,以占领这片新兴的舆论重地。一要着力形成主流话题,用主流的正面话题和声音去化解负面的话题和声音。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议题设置功能”⑦,引导人们去想那些希望他们去想的事情,避免其过度关注负面话题。培育网络意见领袖,强化社会精英、网络宣传队伍、知识分子论坛中思想的力量,引导网络民意朝理性健康的方向发展。现在互联网上一些知识分子论坛,点击率相当高,已经产生了良好的引导效果,营造了一片和谐的网络舆论氛围。二要着力构筑融通平台。充分利用互动的便捷加强政府意志与民意的融通,影响网络民意理性有序地参与社会政治,朝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特别强调,必须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这既是从本质上把握舆论引导规律的明智决断,又是在纷纭复杂、变幻莫测的当代格局中实现舆论和谐的理性抉择。只有不断扩大正面的主流声音,才能激浊扬清,消弭舆论中的杂音、噪音。“在舆论的层次结构中,政党舆论处于社会舆论上层,直接决定着整个社会舆论的发展和走势”⑧。因此,扩大与增强党的方针言论、政策主张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影响力和说服力,就成为实现社会舆论和谐的决定性条件,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努力提升对舆论的有效引导能力。而引导舆论是一项既深入社会里层又事关社会形象的复杂系统工程,如何做到纲举目张,十六大报告早就指出,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必须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同样我们也必须在把握规律性中确立舆论引导工作方向,体现时代性中突破舆论引导工作难点,富于创造性中开拓舆论引导工作途径,全方位提高党对舆论的引导能力,增进舆论和谐。为增强执政能力储备资源,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氛围。

[参考文献]

①胡钰,《新闻与舆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②陆小华,政治文化视野中的舆论意识与舆论影响能力,南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6)

③陈力丹,媒介对舆论的社会控制机制——沉默的螺旋,国际新闻1998(1)

④何威,略论民意的形成,当代传播2003(4)

⑤刘小燕,政府形象传播与民意互动,国际新闻2004(6)

全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篇6

一、新媒体时代国有企业网应对网络媒体舆情存在问题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国有企业所处的舆论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化,从当前国有企业应对网络媒体舆情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对网络舆情认识不清,不够重视以及舆论引导能力不足等问题。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新媒体时代国有企业对网络舆情从思想上不够重视。当前,一些国企人员危机意识淡薄,不能充分认识防范和疏导网络舆情中一些对企业发展不利的舆论信息,使得企业投资经营在负面舆论下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第二,对网络新媒体的特点认识不足,未真正掌握新媒体传播规律。部分国有企业通过会这样认为:舆情工作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相比只不过是件小事,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发展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往往是不重视网民群众的言论,对互联网平台不甚了解,尤其是对重要的网络现象缺乏必要了解。第三,网络媒体舆论的相关人员和技术手段不足,未建立完善的制度。一些国企未建立完善的新闻发言人和网评员制度,尤其是网络舆情控制专业人才匮乏;此外,网络舆情监测和舆情分析方法和手段落后,对于网络舆情不能及时收集、分析和控制。舆情应对工作制度不健全。沟通机制没有发挥其真正作用,尤其是在风险评估、舆情控制、应急响应和事件处理方面缺乏长效机制。第四,未建立科学完善的舆情应对机制,存在错误判断和引导现象。部分国企未设立专门部门研究新媒体舆情工作的开展及舆情应对措施。使得工作中出现问题后不能及时发现和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网络宣传和舆情引导机制。企业缺少意见领袖,不能形成正确引导力量;当前,企业意见领袖真正能给企业做出客观评述的人少之甚少;对于网络舆情应对往往比较被动。主动出击的情况很少;对于受众的质疑,有些工作人员经常回避,不敢直面相对。避重就轻思想严重,遇到问题通常采取逐级汇报方法,使得信息公开及时性差。对于一些负面信息,也经常是采用封、堵、捂、盖、删等方法,同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应对方法完全不相适应,进而引起公众和媒体的质疑和炒作,信任危机问题严重。

二、新媒体时代国企应对网络媒体舆情的策略

(1)建立健全网络媒体舆情预防机制。

第一,要增强舆情意识。国企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正确对待网络媒体舆情。充分认识网络媒体舆情防范和疏导的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注重引导网络舆情中的民议,及时同社会受众进行交流沟通,聆听民众呼声和虚心采纳民众意见和建议。第二,深化国企业厂务公开制度。国企应在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拓展厂务公开范围和丰富厂务公开形式。完善企业下基层,进车间,听民意和察民情制度。国企应对网络舆情工作人员应深入到职工群众中,走到生产一线,同职工群众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干群关系。从而有效化解职工和企业、职工与职工间的矛盾冲突。营造企业良好的经营环境,推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2)建立健全网络媒体舆情研判预警机制。

第一,建立完善的网络媒体舆情巡查制度。国企应成立专门负责处理网络媒体舆情问题工作小组对当前互联网主要网站、论坛、博客进行定时、全面性的巡查、预警和监测,透彻掌握网络媒体的有关涉及本企业的舆情,尤其是对企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的舆情应及时对其进行监控、评估和编报。第二,制定完善的网络媒体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制度。应在进行网络日常性和持续性跟踪和搜集基础上,加强对网络媒体舆情负面信息的定性及定量分析、研究和判断。并及时制定其实可行的应急处置预案。以便能更好地应对网络媒体舆情危机,一旦出现网络媒体舆情危机,立即启动预案,最大限度地避免网络媒体舆情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3)建立健全网络媒体舆情常态化应对机制。

第一,建立舆情会商、调查核实和回应媒体三项制度。其中,舆情会商制度是指一旦发现舆情,应立即组织专家会商研究舆论引导方式、引导的时机以及引导的措施;调查核实制度是指一旦发现舆情,应立即派遣工作组到事发地点对舆情进行核实;回应媒体制度是指在舆情会商和调查核实后,应及时召开新闻会,向外部权威信息。国企在应对网络媒体舆情问题时,应借助政府、行业专家以及媒体三方的作用,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舆论引导机制和保护机制。第二,建立信息机制。国企应拓展和建立同主流报刊、电视媒体及网络媒体沟通联系渠道和平台,尤其是对于突发事件应格外的重视,共同探讨研究,借助网络媒体来正确引导舆论。同时,也可将官方网站,企业微博作为信息通报渠道,这样能够方便公众更好地了解事件真相,对真相做出客观公正评论。这样不仅能满足公众对事件知情权,更能起到流言止于公开的效果。此外,还应建立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要求新闻发言人能报道事件真相,对外舆情。完善信息机制,提高新闻质量,加大新闻的频次,及时回应社会媒体对本企业热点问题的关注。

三、结语

综上,在新媒体时代,针对网络舆情现状,国企应以化解社会矛盾、维护企业形象为出发点,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网络舆情应对和处置机制,引导网民理性表达诉求,最大限度地增加舆论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全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篇7

当今社会的媒体发展状况已经挑战了传统媒体时代的议程设置理论,议程没置的主动权向新媒体转移。新媒体不仪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点对面的传播模式,改变了人们的媒体接触行为,而且变革了人们的思维。议程设置研究的假设中,将议程视为媒体的“特权”,媒体的议程决定了人们想什么或者怎么想,媒体是议程设置的主体,人们只是议程的接受者和感知者。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使人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表达权和参与权,主流媒体不再是单一的议程设置主体,个人、团体、机构等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个人议程和社群议程井喷式出现。主流媒体需要深刻认识新媒体为议程设置带来的新问题和新可能,在新旧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重新挖掘通过议程设置进行舆论引导的新思路。

2.舆论引导的公信力问题

新媒体使人人成为信息的者,很多信息的不再由主流媒体选择和把关,新闻的当事人和见证人成为信息的第一者,这在新闻的流程上挑战了传统主流媒体。

而传统主流媒体本身在内容方面、内部管理和运营中存在一系列问题,2014年出现了诸多新闻职业道德事件,如有偿不闻、新闻敲诈等,媒体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增强公信力。

3.舆论引导的科学性问题

新媒体时代传统主流媒体大多已经在互联网上占据一席之地,但其舆沦引导工作仍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如在舆论引导过程中仍然采取通报式的话语表达方式,很难形成有效互动,拉大了主流媒体和普通民众的距离。又如一些主流媒体舆论对网络空间中的意见不加辨别与求证就进行附合,导致真相无法呈现,事后将自身置于尴尬的境地。

舆论引导中的互联网思维

1.用户至上思维

用户思维要求在舆沦引导过程中,重视用户的积极作用,和用户形成平等的对话关系。“用户至上”观念突出体现了媒体和个人关系的改变,个人从媒体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媒体信息的使用者和创造者,个人的作用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舆论引导工作要顺应时代的需要,变革舆论引导的思路。“舆论宣传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尊重人、理解人、依靠人……使新闻舆论充满亲和力。”媒体要从用户的视角出发,分析用户的真实诉求,并对之进行科学化的引导。

2.数据思维

数据思维成为互联网思维的一部分,提示了一种增强舆论引导力的可行性路径,舆论引导可以采取数据化的方式。在舆论关注的热点事件当中,将舆情信息进行数据化的呈现,可以让人们及时掌握舆情发展的动态,便于人们作出判断;其易读性和形象化可以集中人们的注意力。主流媒体往往掌握着较多的数据资源,这有利于其运用所获得的大量数据开展分析和研究,并利用多个平台将制作的“数据舆论”进行传播。如央视在运用数据新闻方面做出了自己的探索,两会报道“两会大数据”就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互联网发展的新阶段,数据舆情是在事件进行的过程中不断披露出舆情的最新走势,根据舆情数据的变化渊整舆论引导的话语和形式。数据舆情是在数据中寻找舆论关注的焦点,寻找舆论中体现的社会矛盾,寻找舆论发出者的真实诉求,从中提炼出舆论引导的正确方式,提高舆论引导的科学性。主流媒体发挥舆论引导作用要重视“数据舆情”的重要性,用数据化的思维形成数据化的表达,引领正确的舆论方向。

全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篇8

二、目前传统媒体舆论引导的现状和问题

1.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缺位。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存在范围窄、深度浅、力度小、数量少、不到位、回避敏感问题的现象。之所以舆论监督的力度不够,在于一些党政部门、行政机关、法律机构根本无视媒体在新闻舆论监督方面的重要作用,不善于利用媒体,甚至对媒体正常的采访工作百般阻挠,使得受众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重大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报道,导致媒体舆论引导的功能不能够很好地实现。

2.传播效力不高,舆论引导单一化、模式化。在内容上,传统媒体报道的及时性、信息的公开性、传受双方的互动性方面,有时候不能很好地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在形式上,传统媒体还存在一些内容单调、语言呆板、缺乏创新的问题。

3.缺乏与受众的互动。单向传播的模式一直是现在传统媒体的主要的传播方式,这种模式中受众只能被动接受信息,有利于形成统一的舆论范围,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观念解放,舆论环境越来越宽松,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很难满足受众的需求。同时,新媒体在传播手段上的优势,直接冲击着电视节目,新媒体的交互性使其越来越受到受众的青睐。

三、新媒体时代提升传统媒体舆论引导力的对策

1.打造出名牌新闻节目,占领舆论引导制高点。目前,传统媒体想进一步加强这些节目的舆论引导力,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注重选题策划。第二,以“三贴近”思想为指导思想,报道新闻。在报道方式上要生动、有亲和力,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2.提高创新能力。传统媒体要想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增强传播效力,取得良好的舆论引导力,必须从内容到形式上进行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传统媒体提升舆论引导力要做到以下两个创新:第一,创新观念,增强核心竞争力。要想办出让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就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不断变化的观众需求,以不断变化的理念,创新节目的形式和内容。第二,创新形式和内容,增强品牌吸引力。传统媒体担负着引导舆论、服务群众的使命,只有创新模式,增强节目的吸引力、影响力,才能把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宣传得更深入人心,更好地提升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3.抓好宣传队伍建设,构建舆论引导主力军。要提升传统媒体舆论引导力,需要一支过硬的新闻宣传队伍。目前,传统媒体的新闻人才队伍仍然存在高端人才较少、复合型创新人才缺乏的问题。培养出专家型、学者型和一专多能的符合人才是我们培养人才的方向。要改革人事制度,完善用人机制,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创新能力。

全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篇9

全媒体时代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自媒体平台的兴起,我国高校舆论宣传工作,党的建设工作,统战工作等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交替与融合的趋势下,我国高校舆论宣传以往的工作模式逐渐与新的媒介环境不相适应,暴露出诸多问题,如舆论宣传工作未覆盖到所有媒体领域,未能及时监控与处理大量信息并消除其给高校舆论宣传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等;另一方面,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对于高校舆论宣传工作而言亦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全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舆论宣传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拓展了舆论宣传工作的空间和渠道,同时也提供了新的舆论信息载体和舆情观测场域。而在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舆论引导和宣传工作的诸多手段中,尤其以新媒体表现最为突出,以其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点,突出表现了当下高校舆论宣传工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全媒体时代下的高校舆论宣传工作

(一)全媒体及全媒体时代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的增多,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传播形态,即全媒体时代。

全媒体是在信息、通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条件下,各种新旧媒介形态,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借助文字、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各种表现手段,进行深度融合,产生的一种新的、开放的、不断兼容并蓄的媒介传播形态和运营模式[1]。

全媒体时代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当下的全媒体时代是一个包容的时代。各种形态的传播媒介互相融合,互补发展。在全媒体时代下各类传播媒体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最终融汇成为一个具有系统性和包容性的传播形态。

2.全媒体时代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全媒体时代是在信息和网络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媒体的发展对于传播形态的变革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当下的全媒体时代,受众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信息的传播者的特点愈发明显。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人们可以自由地在网络平台上言论,并且得以较为迅速和广泛的传播。

(二)全媒体时代为我国高校党建舆论引导和宣传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高校是为我国建设输送人才的摇篮,注重高校的党建工作,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党员,培养我国党和国家事业的新生力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媒体时代下,高校的党建工作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全媒体时代下新旧传播媒介互相交融,传播形式和传播方法日趋多元,为高校的党建舆论引导和宣传工作提供了机遇。

1.全媒体时代为党建引导和宣传工作的方式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全媒体时代,可借助多种传播媒介,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介,传播文字、声音、图像以及影像等丰富的信息。全媒体为高校的党建工作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信息传播形式,搭建更加广阔的信息传递平台。

2.全媒体的开放性使得高校党建工作更加活跃。在高度开放的媒介形态下,尤其是新媒体发挥着巨大影响力的状态下,高校的党建工作更加容易渗透进党组织和学生党员个体的日常交流互动中去。利用各种媒体的不同传播方式,尤其是网络的便捷和快速,将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到每一个细节中去。

在全媒体时代下,我国高校党建舆论引导和宣传同样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首先,目前我国高校的党建舆论引导和宣传的手段难以适应于大学生日常获取信息的方式。大学生是年轻的一代,在当下的全媒体时代能够较快和良好的适应当下多种传播媒介的融合趋势,并能够选择较快获得信息的渠道和方式。而目前高校的党建舆论引导和宣传的方式方法比较落后,难以为大学生提供较为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在对各高校的网络党建建设的调查中发现,高校利用新媒体对党建舆论的引导和宣传的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水平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大多数学校的党建工作仍重点通过校园报纸、广播、电视等较为传统的方式进行。

其次,大学生仍处于建设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面对复杂的全媒体时代下的信息社会,各种信息错综复杂的充斥着大学生的视野,大学生怎样提升自己选择接受信息的能力,如何避免垃圾信息的侵蚀尤为重要。高校党建工作在这样的信息社会背景下开展,有着巨大的挑战性。

二、新媒体在高校党建舆论引导和宣传中的特殊地位

在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止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网民个人设备进一步向手机终端集中,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其中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例最高。

党的十以来,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工作。随着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4G网络的发展和成熟,校园Wi-Fi的大面积覆盖使得高校的党建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新媒体环境。将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运用到高校党建工作中已经成为了当下时展的必然要求。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党建新媒体平台建设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已经建立了党建舆论引导和宣传的新媒体平台。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是各大高校建立的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笔者以抽样调查的方式,根据新榜、清博指数等新媒体大数据平台提供的高校新媒体排行榜,选择新媒体平台影响力较大的十所高校,综合地域、高校类型等因素,以陕西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山东大学十所高校为例,分析新媒体平台的建设情况。

在对各大高校的新媒体党建平台的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各大高校的党建新媒体平台已经初具规模,在舆论宣传和引导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高校新媒体党建平台多以弘扬正能量,传递新资讯为自己的内容核心,长期在新媒体平台上以丰富多样的形式信息,提供及时的信息资讯并且承担一定的服务功能。从而在校园内部形成正面的舆论氛围。在新媒体运营的过程中,组织成立了专门运营新媒体平台的学生组织,培养了一批掌握新媒体运营技巧的优秀学生干部。

各大高校建立党建新媒体平台的情况各不相同。从表1中看到,大多数高校在建立官方微信、微博的同时建立了党委、团委官方微信微博。并且成立了隶属于党委、团委的学生组织运营新媒体平台。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在校党委宣传部建立了新闻中心,下设微尚工作室运营陕西师范大学官方新浪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团委建立青年传媒中心,设微扬工作室运营陕西师范大学团委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武汉大学团委成立隶属于武大团委的学生组织青年传媒中心运营“武大小青媒”和“武汉大学青年传媒”团委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和新浪微博账号。同时,各大高校各学院也以学院党委、党总支部、团委为中心设立院部官方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平台。

笔者以2016年全国两会为时间契机,调查了以上十所高校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2月29日至3月27日的推送内容及阅读量等数据。调查中发现有些高校虽未建立党、团委官方微博微信,但在校园官方微信微博上党建内容。如:上海交通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在两会召开期间推送的《两会开幕,这“十大热点”值得关注》、四川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分享乐 |川大人热议新闻舆论观》等。但根据笔者调查数据显示,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党建内容阅读量远远低于其他类型的内容。上海交通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在两会召开期间推送的《两会开幕,这“十大热点”值得关注》(头条)的阅读量为5676,选低于上海交大2月29日至3月27日头条平均阅读量27355.6。而建立了党委、团委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推送较少,主要集中在党委、团委建立的官方新媒体平台上进行党建工作。

同时,QQ和微信等社交软件的使用已经渗透进高校党建的日常工作中。使用QQ和微信等社交软件建立党支部QQ群、微信群等,加强党组织对学生个体日常生活学习的了解,在网络中搭建正面的舆论引导和宣传平台,为青年学生营造正面的舆论氛围。

但是,在新媒体建设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对新媒体建设的不够重视,新媒体建设队伍不够强大等。

(二)高校新媒体党建的重要意义

1.高校的新媒体平台建设有其内容的针对性。新媒体平台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内容的定制化。高校在党建工作中通过新媒体平台可以针对不同受众制定和不同的内容,实现点对点的传播。利用新媒体的这项技术支持,可以实现对于高校党建工作中不同受众群体不同消息的传达。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对不同人群实现定制化信息的传递,从而将信息更加直接准确地送达至受众。

2.新媒体平台信息更加及时。相对于传统媒介,新媒体在传播速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微博可以及时短消息,微信、网站都可以通过网络迅速传播,手机终端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载体也是信息载体。高校党建工作的舆论引导和宣传可以使得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中及时将信息传递出来,的及时化可以吸引青年学生的注意力。

3.新媒体可以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元素为一体,将信息内容更加生动活泼的展示出来。高校的党建工作往往只重视到了内容的政治性,忽略了形式的丰富性,将新媒体的多种形式运用到党建工作中,通过网页、微博微信等平台制作相对具有趣味的内容,提升党建宣传的吸引力。

三、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党建舆论引导和宣传的发展方向探索

新媒体的特点迎合了大学生的日常需求,碎片化的信息也符合大学生的日常阅读状态。微博、微信、QQ等社交软件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短信和电话的功能,使用网络搜索引擎查询资料,上知乎贴吧等论坛交流问题也成为了大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新媒体所带给大学生的大量信息与其便于携带的特点使其逐渐取代了传统媒体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新媒体在大学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以,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党建舆论的引导和宣传值得探讨。

(一)坚持传播内容的党性原则

高校建设党建舆论平台是为了提升高校党建舆论引导和宣传工作的能力。因此要坚持党性原则,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坚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原则,弘扬社会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跟党的理论路线,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及时传播党的思想路线。

(二)提高对新媒体党建平台建设工作的重视

新媒体党建平台承担着校园舆论引导和宣传的重要责任,同时也肩负着搭建校园文化的义务。新媒体平台的搭建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支持,同时需要一批具有新闻敏感、政治觉悟的党建工作者。所以,要建设新媒体党建平台需要高校的高度重视,为新媒体的建设提供资金、智力等方面的支持。

(三)培养高素质的新媒体党建工作者队伍

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培养一批优秀的党建工作者是关键的环节。党建工作者的素质决定了新媒体运营的质量。高校一定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为新媒体运营团队提供学习实践的平台。要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青年学生的培养。尤其是在学生党员中发现和培养优秀的党建工作者。充分发挥学生团队的帮手作用。培养有质量、有数量、有责任感的新媒体党建工作者团队。

(四)注重媒介形式的运用和传播内容的丰富性

高校在传播运用新媒体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内容的政治性,同时要注重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在传统的媒体中进行党建舆论引导和宣传工作中只能运用问题和图片等单调的形式进行,新媒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格局,因此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越性,利用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等多种元素,使得内容在政治性的基础上富有趣味性,能让青年学生深入理解传播的内容而非走马观花地阅读。

全媒体时代下高校党建舆论引导与宣传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在新媒体迅速发展,推动着全媒体传播形态的形成,新媒体对于高校党建舆论引导与宣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如何运用新媒体丰富党建形式仍需要在进一步实践中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庚年.关于全媒体的认识与探索[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11).

[2] 张雪,静丽贤,王艳.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J].科技风,2015(24).

[3] 闻竹,刘炜炜.浅谈新媒体形势下高校党建舆论引导的研究[J].职业与技术教育,2016(16).

[4] 白强.新媒体时代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探索[J].品牌,2015(6).

全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篇10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与传统媒体相对的、以数字媒体为核心的媒体,比如手机短信、网络、桌面视窗等相互融合的传播形式[1]。眼下新媒体正在以全新的信息传递形态迅速地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成为信息时展的重要特征。据CNNIC在2014年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和《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2],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6.88亿,占全体网民的79.2%。青少年群体年龄虽小,但是作为“科技哺育的一代”的信息受众群体,对新媒体本身带有的即时交互性、无限兼容性等信息传播的特性却有着强烈的敏感与好奇心。他们可以接收到大量的国内外资讯,拥有更多的对社会问题的独立见解,对于政府、学校等管理群体的新闻宣传有了更强的辨识力,并且随着手机客户端技术的逐步完善和网络终端费用的逐步下降,青少年群体使用网络设备和网络条件更加便捷,参与社会公众舆论的积极性也日益高涨[3]。舆论引导是我国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引导问题,关系到青少年群体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导向,关系到社会和谐以及政治稳定。如何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针对新媒体自身不可避免的舆论引导弱点,提升驾驭新媒体的能力,有效引导青少年群体的舆论走向,是眼下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舆论引导的困境

舆论引导是我国青少年思想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手机、电脑等新媒体工具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电视、期刊、广播等传统舆论媒体的影响力日渐减弱,互联网、博客、移动手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正相互结合,全面渗透到青少年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社会舆论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新媒体的传播深刻影响着当今青少年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活动方式,虽然给青少年群体的社会舆论的引导带来了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但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困难。

(一)新媒体与生俱来的自身弱点,导致新媒体舆论在一定程度上呈现负面效应。首先,由于信息渠道的来源广泛甚至无所不在,使得新媒体信息传播者的“从业门槛”大幅度降低。青少年的个人价值观尚处于形成和不稳定阶段,对信息的鉴别力、把握力、掌控力比较弱。其次,新媒体环境下信息量处于爆炸状态,但信息总量多,有效信息非常少。青少年作为一个亟需获取知识和有效信息的受众群体,在新媒体的环境下获取的知识往往呈现“断章取义”、“碎片化”状态。最后,微博、论坛等客户端信息并不需要网络实名,一些非绿色网站的信息内容也没有经过严格审核,使得青少年群体的心理道德底线受到网络思想的一再影响,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二)地方政府、学校等管理群体对青少年舆论引导停留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中,难以发挥引导作用。一是新媒体操作能力欠缺,舆论参与能力不强。随着微信、微博等智能手机客户端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得习惯于使用传统手段的校园管理者的网络社交力量不足。他们认识不到青少年群体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变成了能传播信息的“自媒体”。二是舆论引导手段相对单一,管理措施过于生硬。部分管理群体对于媒体环境当中不可回避的热点、尖锐话题还停留在回避、后台屏蔽、h除信息等传统的处理方式上,这很容易引起青少年群体对于管理群体公信力的质疑。

(三)传播渠道的广泛性和不可控性对青少年群体的舆论和核心价值观的冲击力度比较大。一是新媒体的传播使得国内的舆论环境与世界各国建立了联系通道,舆论强势国家竭力借助新媒体输出他们的政治观、价值观、文化观和生活方式,力图以舆论影响青少年群体的思想,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如何对新媒体的使用方式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规范,如何提升对信息的监管能力,是管理者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二是新媒体环境下舆论传播主体不再是单一的正面、主流价值观的“代言人”,多元群体学历、素质的参差不齐使得新媒体对负面事件和负面消息的报道率大大增加。

二、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群体舆论引导的新机遇

新媒体的即时性和交互性对青少年群体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轻松时尚、获取信息的便捷多样等特点,满足了青少年群体各种各样的信息需求和兴趣爱好[4],这种信息渠道的依赖性也恰恰给政府和学校等青少年群体管理者带来了舆论引导的新机遇。

(一)新媒体拓宽了管理部门对青少年群体进行舆论引导的渠道。多媒体技术的整合与发展,使舆论传播方式从单一的文字形式发展为包括图像、视频、语音等多种直观生动的表现形式,包罗万象的信息含量和生动活泼的展现形式增强了舆论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管理者在了解信息动态的同时借助更加丰富的信息载体与青少年群体进行思想互动。

(二)新媒体增强了青少年群体参与舆论的积极性。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内容以极快的速度和极宽的覆盖被青少年群体广泛接受,实现了人与人之间即时沟通与联络[5]。新媒体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高度的互动性与参与性使得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都可以加入新媒体这个天然的社会舆论发酵场中来,新媒体这种便于参与、能够直接受益的形式大大提高了青少年群体社会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和舆论参与意识[6]。

(三)新媒体主体为管理者对舆论引导提供了更有利的工具。群体化动员与社会化动员相结合是青少年群体舆论引导的一大特点和优势。新媒体的运用,不仅可以在群体化动员中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宣传力度,还能够在一种覆盖面更广、更加高效快捷、青少年更乐于接受的动员方式在社会化动员的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新媒体环境下改善青少年舆论引导困境的积极的对策

面对新媒体给青少年群体舆论引导造成的困境、带来的机遇以及在现实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我们从舆论引导者的群体公信力、网络事件监测体系建设、政务信息公开、舆论管理法制化等方面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提出舆论引导的积极对策。

(一)提升管理部门对青少年的影响力,在管理群体当中培养舆论引导者。在青少年的舆论群体当中,能够处于核心位置的必定是那些有着更开阔的视野、积极参与讨论、能不断提出引人注目的、个性鲜明、观点前卫的舆论引导者。政府和学校等管理群体想要有效引领青少年新媒体舆论,就要改变传统的信息、回复留言等简单的管理策略,走精准化路线,培养一批新媒体专业技术人员并深入到青少年群体舆论场当中去,帮助其树立在青少年群体感兴趣的特定领域内的权威形象。

(二)保障青少年群体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积极推动政务信息公开。新媒体的出现推动了管理部门信息公开的进程,也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的信誉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政务信息要具备权威、准确以及时效性强的特点,保障青少年群体对于管理部门相关政策的知情权、监督权与表达权,使青少年参政、议政在新的环境和形势下成为现实。同时,管理部门还要及时吸纳新出现的新媒体热门应用形式推进信息公开,保障青少年群体在该群体参与社会管理、表达诉求的渠道更加广泛和畅通,进而有效帮助管理部门梳理和公布相关信息,避免不良信息的产生。

(三)健立健全新媒体舆论监测体系,构建预警常态工作机制。最近几年,青少年群体的舆论监测工作已经成为各级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制度化管理、规范化发展已经成为青少年群体舆论管理的一个新模式,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的舆情监测体系也陆续建立。管理部门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中央调控能力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对自身管理的领域实施舆情监测,建立青少年群体的舆情监测分析系统和预警系统,积极关注全国范围内有普遍影响力的议题。同时,随时了解网络动态,提升对新媒体突发舆情的应对能力,结合青少年群体的需求,正确处理突发事件,给予公众满意的答案,化解舆论危机。

(四)推进新媒体舆论管理法制化,营造青少年有序参与的新媒体环境。新媒体舆论的法制建设离不开每个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完善新媒体舆论的法律法规建设一方面要保证公民的言自由,同时,又必须有效地规范新媒体环境下的言论行为,引导青少年合理合法合情地发表言论,有序地参与到社会环境当中去。在新媒体舆论法制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新媒体舆论监督的各项法律法规,实现新媒体虚拟社会法制化的建设与管理。青少年群体的法律意识也必须随着新媒体的影响力的扩大而不断提升。首先,完善新媒体时代舆论制造者制度。青少年网民既是网络信息的知晓者和参与者,同时也是不良虚假信息的制造者,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青少年网民进行约束是打造新媒体有序环境的有效手段,是符合新媒体发展潮流的。其次,完善新媒体管理中网络犯罪、个人隐私保护等相关方面的立法。

参考文献:

〔1〕廖祥忠.何为新媒体?[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5):121-124.

〔2〕互联网法律法规[DB/OL].中国网.cn.

〔3〕谢金林.政府要有效引导网络舆论[J].理论探索,2010,(02):67.

全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篇11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1]。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网络舆论的社会影响力愈来愈强,成熟、理性的网络舆论对政治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影响越来越大,那么对网络舆情的引导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一、从网络舆情的特点看加强政府舆情引导的重要性

首先,新媒体特有的开放性、主体隐匿性、实时互动性特点在保障公众知情权、话语权、参与权的同时也容易产生一些情绪化、非理性甚至虚假的信息和言论。

其次,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具有发酵、放大性。社会舆情热点事件中很多都是由互联网上的“小天气”演变成“大气候”的,如河南周口“平坟复耕”事件、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都是由局部性事件借助互联网的传播优势逐渐演变为影响全国舆论的公共事件。当网民对某一热点形成大规模意见针锋相对的局面时进行有效的舆情引导,能够避免舆情危机的发生。

最后,网络舆论偏重于负面的社会问题。国内网络舆论重在对问题的揭露和对现实的批判,主要关注涉及党败、政府公信力、弱势群体等敏感话题。网络舆论源自现实社会生活,并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对于那些虚假的、夸大的庸俗负面舆论要加以有效引导,缓冲社会负面情绪,维持社会稳定。网络舆情的上述特点决定了政府必须对其加强引导。

二、当前政府对网络舆情引导中的短板现象

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己成为重要的舆论集散地、放大器和利益诉求平台,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在2008年考察《人民日报》时提出“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2]并在2012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3]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政府在舆情引导方面仍存在若干漏洞,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观念层面上的偏差

目前仍有一些政府部门和官员主要依赖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获取、信息,对网络舆情的潜在力量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认为虚拟空间中的信息缺乏权威性、专业性,严重低估了网络舆论的影响力;二是认为网络舆论是对现实问题的夸大化、严重化,视之为洪水猛兽,躲躲闪闪不正面回应;三是对网络舆情的特点和传播规律认识不足,对于如何建设政府门户网站、如何利用政务微博组织信息、如何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认识不够,丧失了舆情引导的主导权;四是认为网络完全可控,固守“各类新闻媒介都受党和政府的行政控制”的传统观念,采取围堵、打压等极端做法限制网络舆论。

(二)实践层面上的偏差

1.反应迟钝丧失舆情引导的主导权

某些地方政府患有维稳“恐惧症”,唯恐突发事件信息公开会影响地方政府形象、投资环境,往往采取瞒、压、拖的“鸵鸟政策”,禁止主流媒体报道,甚至网络媒体关注后仍然反应迟缓,使得问题扩大、矛盾激化。虽然有的政府部门危机发生后能够及时启动应急机制,召开新闻会,但大多数情况下的信息模棱两可,对于事件起因、相关责任人、危害损失等公众迫切知道的信息或是以“正在调查中”为借口敷衍公众,或是考虑到政治格局、社会稳定等因素故意隐瞒相关信息,弱化事件负面影响。

2.控制过度导致传言泛滥

突发事件因其特有的负面影响使得事件的责任部门和当地政府担心事件报道后影响自己的政治前程,事件发生后往往封锁事发现场,躲避甚至不惜利用行政手段阻挠新闻媒体的采访。对网上出现的负面消息,不去做引导澄清,而是采取删帖、封闭ID、关闭网站等“野蛮、暴力”的行为,善堵不善疏,把舆论的主导权和制高点拱手让给小道消息。

(三)制度层面上的偏差

一方面,网络舆情监测、预警系统不科学、不完善。目前我国政府缺乏专业的舆情监测平台或监测机构,缺乏高效、科学、可执行性高的监测系统,对网络舆情的获取、分析、研判普遍采用人工方式,浏览网页、下载相关数据、统计分析,这种监测方式低效不科学,监测结果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更影响反馈的及时性[4]。

另一方面,虽然我国陆续颁布了数十部涉及网络传播的法规、政策文件,在规范网络秩序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立法仍然落后于互联网的发展,存在大量的立法真空领域,例如“人肉搜索”的滥用逾越了监督的门槛,冲击着法律规范,也造成个人隐私的非安全状态。一些网络内容管制立法规定得过于理想化,缺乏可操作性,或者在具体的网络规范化管理中,执行标准模糊不清,导致法律在执行的时候有很大随意性。

三、新媒体时代加强政府对网络舆情引导的策略探究

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转制时期产生的各种矛盾、问题极易在新媒体环境下聚焦放大,引发公共危机。转型期社会舆论已经成为社会稳定的晴雨表,因此政府必须致力于调控、引导复杂多元的网络舆论以化解或避免网络舆情危机来维护政府形象、维持社会稳定。

(一)转变网络舆情引导理念

新媒体时代,政府必须转变以往那种通过驾驭、控制媒体来引导公众舆论、控制负面影响的传统观念,主动了解、适应新媒体,凭借其传播优势引导舆论。

第一,第一时间权威信息,抓住舆情引导主导权。首先,健全新闻制度,实施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网络即时权威信息,第一时间向公众告知真相,主动向社会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新闻发言人要熟悉媒体规律,了解公众心理,善于和新媒体沟通、联络感情,防止言语失当引发更多追问。其次,借助社会化媒体引导网络舆论。政府可以利用微博、博客、论坛等新媒体受众广泛、实时互动、传播迅速等优势及时了解舆论动向、权威信息。在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上开设突发事件专栏,介绍事件起因、发展和影响,及时主动真实地提供信息服务。

第二,注重对网络舆情的疏通,加强对网络民意的收集和回应。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接入终端的普及,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控制越来越难,且舆论的控制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只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政府必须为网民提供发表言论的平台,并且对一些批评性舆论持开明的态度,避免公众情绪堆积造成“网络”。对网络舆论进行疏通并不是让网络舆论放任自流,政府也要以积极正面的舆论进行引导,为网民做出正确判断提供条件。

(二)实践层面

第一,加强政府网络阵地建设。我国各级政府都有自己的官方网站,且都设有“在线访谈”“市长书记信箱”之类的互动栏目,但大部分栏目时效性差、内容更新慢、信息反馈不及时,回复内容或含混或推诿或矫饰或避重就轻,很难使群众满意[6]。政府必须在政策、人力、财力上大力扶持政府网站,强化其权威信息、政策解读功能,发挥网络舆论主渠道作用,使其真正成为能对网络舆论起主导作用的权威网站,牢牢掌控舆论引导的制高点。

第二,形成网络舆论引导合力,增强协同效应。首先,构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联动机制。新媒体拓展了社会舆论的空间,但其特有的技术特性使得舆论生态变得复杂,舆论声音混杂、方向模糊、信息泛滥使得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开展变得举步维艰。相对而言,传统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能够形成社会舆论强势,对引导舆论起到积极作用。在舆论报道中充分发挥二者优势,形成联动报道,将网络舆论推向新的高度和深度,使其趋于理性化和主流化。其次,加强主流的、有影响力的网站之间的合作。在目前的网络媒体格局中,新浪、腾讯等重要的商业网站、新华、人民等重点新闻网站由于访问量大、点击率高、影响广泛等原因已经成为当前网络舆论引导中的重要力量,加强这些主流媒体对突发事件、敏感事件的宣传报道、统一口径,加强他们在舆情引导中的协同配合,从而形成正面舆论的规模效应。

(三)制度层面

第一,完善网络舆情监控机制。任何网络热点的出现都有一定的征兆,如网络搜索排名大幅度上升、跟帖数量急剧增加,政府建立舆情监控机制,必须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及时捕捉收集舆情信息,第一时间发现重要舆情苗头。相关人员可以重点关注具有规模和影响力的信息集散地和观点集散地,如中央新闻媒体主办的网站论坛和天涯等社区论坛,全面把握网民思想动态。二是做好舆情信息的监测数据分析工作,分析判断舆情信息时空分布状况、发展趋势、可能造成的现实危机,并定期进行监测数据分析。三是做好舆情信息预警工作,根据监测分析的结果发出不同的预警级别,并提前通知有关职能部门做好应急工作准备。可以发挥内部网络作用,使网情动态等涉及方面的情报能够达到实时共享,一方预警,多方联动。

第二,完善、健全网络舆情引导的法律法规体系。首先,在现有法律基础上对原先比较模糊、粗糙的地方进行细化、明确,结合网络发展的实际情况给予准确化、全面化,对未能涉及的事项特别是起规范和引导作用的部分加以补充,科学界定网络舆情和造谣诽谤、言论自由与人身攻击的界限,将非法信息与正常的网络舆情区分开来;规范网民行为,对那些散布虚假信息、恶意伤害他人的非法“人肉搜索”以及对网络舆情压制、打击、报复的行为进行管制或惩处[7]。其次,建立网络舆论空间的监管连带责任。网络运营商是网络接入的提供者,通过规定运营商的监管连带责任,能够强化其提供接入服务的事先审查责任和代网站进行报备的责任[8],从而实现网络运营商的自我监督、自我审查,提高政府进行网络舆情引导的效率。

对政府而言,突发公共事件爆发后的挑战不仅来源于突发公共事件本身,还来源于突发公共事件所引爆的社会舆论。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泥沙俱下,如果政府不对其进行合理引导,则一些负面的、虚假的舆论就会恣意横生,不仅阻碍突发事件的解决,还有可能滋生出新的事件,带来更大的社会影响。网络舆情引导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政府作为舆情引导的主体,既要转变自身观念,提升引导能力,又要打造利于舆情引导的外界环境,切实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以保证我国的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祝军.网络舆情危机及应对机制探究[J].领导科学,2012(27).

[2]叶敏.中国互联网治理:目标、方式与特征[J].新视野,2011(1).

[3]刘武俊.虚拟社会管理是必须应答的新考题[J].上海人大月刊,2011(9).

[4]刘杰静.我国当前网络舆情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保定:河北大学2012.

[5]刘青.试论网络舆论引导的法律保障机制[J].行政与法,2012(6).

全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篇12

舆情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和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定的舆情工作运行体制和工作模式与特定的信息技术和媒介传播形态紧密相关。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媒体技术和媒介传播形态正不断涌现。近年来,“全媒体”(omnimedia,也称“新媒体”)一词逐渐浮出水面。它被用来指称一种基于网络和数字技术、融各种媒介手段(移动互联网、电脑、数字电视、无线通信网、手机等)为一体、立体地和全方位地表达传播内容的新的媒体形态。虽然这种媒体形态正处于成长期,但其发展态势十分强劲。有业内人士甚至称,人类实际上已进入“全媒体时代”。这种新的媒体形态逐步镶嵌于社会结构和社会互动关系中,不仅对社会公众的观念形成、价值诉求、认知协调、情感表达产生重大影响,而且正在改变着传统舆情信息和舆论引导工作模式。有鉴于此,站在信息技术和媒体形态发展的高度,前瞻性地从理论上概括全媒体或新媒体的性质、特点和发展态势,有助于全面把握新形势下舆情工作的新特点,认识传统媒体运作及舆情工作模式中存在的局限性,找到顺应媒体发展要求并符合信息传播一般规律的工作思路,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全媒体语境下的舆情信息和舆论引导工作,实现社会管理创新。

一、全媒体的性质、特点和发展态势

1.全媒体的性质。一般认为,全媒体作为一种媒体形态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成的。它是一种媒体新技术,这种新技术包括无线通信网、移动终端设备(3G手机等)、物联网、云计算等。起初,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媒体进一步获得新的技术支撑,从而加速自身的发展,并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形成犄角之势。随后,各大媒体之间呈现相互借鉴、融合与扩张之势。随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的“三网融合”步伐的加快,一种基于互联网等新技术、促成各大媒体融合的新的整体运作方式或新媒体形态逐步形成。与此同时,依托新技术的微博、SNS、UGC等应用服务形态加入其中,从而构成了全媒体形成过程中的新亮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年1月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底,国内微博用户达2.5亿;有近半数的网民使用微博,比例达48.7%。总的来看,全媒体(新媒体)之“全”体现在多层次、全方位、跨媒介;其“新”体现在信息和传播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它不仅已经或将要实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间的融合,而且已经或将要实现公共媒体与自媒体问的融合。它所形成的是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和整体运作方式,所带来的是传播理念和传播机制的变革。

2.全媒体的特点。全媒体虽然基于互联网发展而来,但它并不等于互联网,它在兼有互联网海量、自由、互动、去中心化、自组织等一般特性的同时,还有自身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包括融合性、跨域性、全程性、快捷性、离散性等。所谓融合性,是指它是各种信息(文件)载体(如文、图、声、光、电等),各种媒介手段(如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各种工作平台(如看、写、编、播、摄、录、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与运转等)的聚集与整合;所谓跨域性,是指信息(文件)内容在传播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传输介质、以不同的表现形态、在多个终端上呈现,这使得传统媒体间的形态和边界变得模糊起来;所谓全程性,是指信息传播过程的持续性和跨时空性;所谓快捷性,是指信息传播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甚至是瞬时性生成;所谓离散性,是指由于移动终端设备和3G手机等先进媒体的介入,使得媒介信息主体趋于分散化以及信息传播受众日益“碎片化”。

3.全媒体的发展态势。目前全媒体的发展虽然仍处在起步阶段,但所昭示的发展方向却不可逆转。其未来发展趋势可能主要表现在:第一,具有多功能的、超大型的传媒集团异军突起。在汹涌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革命的浪潮面前,任何媒体都不可能置身于外,否则就有被淘汰的危险。因此,全媒体发展的客观需要必然造就出多功能的、超大型的传媒集团或传媒“航空母舰”。第二,微博成为全媒体发展的重要推手。由于微博所具有的强大整合功能,以及其“裂变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它在未来全媒体发展中将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专家预言。微博的崛起将改变媒体的生态格局。第三,职业媒体人的作用更加突出。即有专业素养的职业媒体人及具有公共性质的媒介机构将发挥重要的引导和管控作用。第四,全媒体将更多地嵌入社会结构当中,对社会及其群体的互动式影响更为直接。全媒体正在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它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媒体”。

二、全媒体时代舆情信息生成与传播的新特点

任何时期,特定的舆情形态总是同特定的媒体形态紧密相关的:前者作为后者的内容而后者作为前者的载体;不仅如此,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与传统媒体相比,全媒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更为紧密。它不仅以嵌入的方式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正在改变着社会信息的生成与传播模式,使全媒体时代舆情信息的生成与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

1.易感性。如同一个具有“自组织”性质的复杂系统(如气象系统)一样,舆情信息在其生成与扩散、与接收过程中,往往因受到一个微小的“扰动”(如一条新闻、一则爆料、一张图片、一个“段子”),就有可能酿成重大舆情热点事件,从而产生广泛而持续的影响。从近年来所发生的热点舆情事件中都可以看到这种情况。以微博为例,业内人士指出,一条“微博”既可以是茶余饭后的娱乐谈资,也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组织乃至一个庞大系统的命运,它好比一个微小的“杠杆”,能够撬动一个行业,撬动一级政府组织。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蝴蝶效应”。

2.不可控性。全媒体语境下,舆情信息传播没有固定中心或中心不明确,没有舆论集散地,没有固定的“关口”或“渠道”,传播渠道和终端分散,传播主体多元,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受众”。网民可以任意选择网络入口,可以进入任意网页浏览、发言,可以在任意位置点击“超链接”进行跳转,还可以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多种互动形式。无处不在的传播和互动形成了离散式的“去中心化”的舆论传播结构。同时,舆情信息呈海量增长,热点事件层出不穷且瞬息万变,人们很难从中确切把握舆情信息的类型、发生方式及走向。

3.复杂性。由于高新技术的介入,舆情信息的形成与传播不再局限于口口相传和书信传递,也不再局限于主流媒体的相对单一的机构与渠道当中。而是呈现在由大众媒体与个体媒介所构成的媒体生态系统中。在这个系统里,不仅隐匿着不同阶层的人群和个体,而且交织着各种利益、权力、欲望、目的和情感,常常使舆情的样态及趋势呈现纷繁复杂的局面。同时,网络的无国界性、渗透性、弥漫性,为网上与网下、境外与境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提供了“没有硝烟的战场”。所有这些,无疑加剧了舆情信息的复杂性。

4.弱导向性。在全媒体语境下,由于媒体间的融合,传统意义上单个媒体传播的空间限制被逐渐打破,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的界限在不断地被模糊。例如,任何一个地方性小报,借助于电子版和网络传输,都可成为“全国性”的报纸。从受众角度来看,网络成为公众进入各种媒体(包括主流媒体)的重要通道。这样,信息传播的主动权被分散到广大受众手中,而受众进入媒体的通道是有选择性的。这就使原本单向的媒体议程设置控制关系变成了公众议程的自我设置。在社会关系层面上,网民之间的无差别性,以及全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对等性,使得全媒体时代的受众具有“大众性”或“草根性”特征。过去“沉默的大多数”现在能够通过各种形式的自媒体、全媒体记者而发出自己的声音。显然,这些都将大大减弱舆情信息传播的导向。

三、全媒体时代舆情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美国传播学大师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曾经说过,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都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全媒体正在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改变着舆情信息的生成与传播模式,也正在改变着传统的舆情工作模式。当前,舆情工作正面临着新的严峻的挑战。

1.舆情种类越来越多。在全媒体语境下,媒体化的介质无所不在。数以亿计的微博用户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就好像无处不在的“眼睛”和摄像机,可以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细微的角落,以一种新闻记者的眼光注视和记录身边发生的大小事情。并以更加多元的方式进行传播和诠释。就舆情内容而言,以往的舆情大多数只涉及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而现在的舆情已突破了过去那种简单的利益诉求,触及到社会的多个领域,从国家大事到个人诉求,无所不包。根据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主编的《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的统计,2010年至少有133起影响较大的社会舆情热点事件,涵盖物价、房价、社会保障、户籍改革、收入分配、劳动就业、教育、医疗、环境问题、食品安全、交通、动拆迁以及涉法涉警等10多个基本类型。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在社会舆情类事件频频曝光的同时。诸如官员不当言行、企业家违法犯罪、名人涉案、学者造假、明星隐私外泄等个人舆情也暴露在公众面前。舆情事件,此伏彼起,往往一起事件引起的震荡还没有消退,另一起事件已经炒爆了网络。如此数量众多、纷繁复杂的舆情信息,已经并将继续给舆情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

2.媒体的管控难度越来越大。研究表明,网络的出现减少了人们之间因地理位置和社会地位不同而带来的阻隔,在舆论事件中往往形成对主流媒体权威的挑战,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话语权的分置。一方面,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流通渠道迅速增多,公民使用媒体的权利增大,消息的门槛降低;另一方面,传播主体复杂且具有匿名性。导致网上舆论具有很大的自发性、盲目性且缺乏权威性,不同政治见解和个人言论可能对舆论造成错误引导。其中,别有用心的人还会利用全媒体可操作性强的特点,煽动民众不满情绪,恶意制造舆论事件。再者,媒体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为了高收视率、高发行量、高点击率和大量的广告投放,有的媒体不惜一切制造轰动效应,有的媒体甚至不顾后果地制造谣言,导致不严肃的、欠准确的乃至虚假的信息频频出现。另外,“网络打手”这种低端的网络营销方式也混迹于网络环境之中,不仅损害商业公平竞争环境,而且造成社会信息传播的紊乱。对此,如果舆情部门不采取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网络舆论很容易偏离正确方向,导致虚假信息流行、情绪化言论满天飞,进而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

3.舆论的无序波动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舆论情绪化、非理性化倾向严重。在社会转型期,许多人由于压力巨大而心态浮躁,时常把网络当成情绪发泄的场所,抱着“看戏不怕台高”的“看客”心理,不负责任地对网络信息进行“顶”或者“踩”,导致舆论越来越远离事情原貌,继而给社会制造紧张空气,激化社会矛盾,危害社会和谐与稳定。二是舆情容易失真。在网络传播中,由于缺乏严格的审查监管体系和问责机制,许多网络媒体只是一个信息平台,没有对具体的内容进行审核。结果,一些不严谨、欠准确的信息,经过网络的传播,被歪曲和放大甚至演变成谣言,造成群体的盲从与冲动,最终引起社会恐慌。三是舆论容易产生群体极化效应。一旦受众就某一事件进行群体讨论,不管最初的观点正确与否都有可能被强化,致使原本温和的观点变得强硬,甚至走向极端。四是负面舆论具有极大的煽动力和破坏力。一些不良舆论,尤其是涉及民族、宗教、领土争端等敏感问题的不良舆论,一旦处理不当,再经过网络的发酵和无序传播,很容易引发的发生。更为严重的是,如果不良舆情被境内外敌对势力所利用,将直接扰乱社会秩序,甚至诱发动乱。

4.传统媒体应对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在处理方式上,在涉及政府公共政策、公共产品、公共形象的突发事件方面,传统办法通常是对敏感网帖进行封、堵、删,或对网络舆情事件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冷处理”。在工作机制上,网络舆情工作主要集中在制定网络舆情管理策略、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等方面,也就是倾向于在宏观管理制度和事后应对策略上做文章。现在看来,这些工作较多地依赖于行政管理、行政命令等手段而没有顾及舆情的网络特征。没有科学的方法及技术手段作支撑,容易导致研判工作的本末倒置和舆情处置的被动状态。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传媒聚光灯”和“大众麦克风”时代,越来越多的热点事件不再是通过传统媒体而往往是通过网络被迅速炒热和放大。这客观上要求我们的政府和官员必须学会与媒体打交道,将与媒体对立转变为与媒体合作。

5.对舆情工作队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2011年第二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推荐榜”中,四川会理因地方政府领导主动、及时地与网民沟通“悬浮照”事件而位居榜首,而江西抚州因为对媒体和网民关注的连环爆炸事件一直没有正面回应而排名最后。类似排名给各地舆情工作队伍的能力建设敲响了警钟。它表明,全媒体语境下的舆情工作,任务更艰巨,难度更大,对舆情工作队伍的能力要求也更高。大致说来。舆情工作队伍至少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出色的网络操作能力、独到的舆论引导能力、较强的抗压能力和擅长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在网络热点事件出现时,才能胜任诸如舆情信息的搜集、分析、研判、发帖、跟帖、回复、撰写并发表网评文章等舆论引导和应对工作。

四、全媒体语境下舆情工作的新思路

当前,要在继承和发扬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优良传统,总结概括舆情信息和舆论引导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增强的作用,积极顺应新兴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努力做好全媒体语境下的舆情工作。就一般工作思路来说,应当从更新观念、创新体制、转换机制、改进方法、完善技术等五个方面入手:

1.确立与新媒体形态发展相适应的舆情工作新理念。首先,确立媒体与信息产业发展并重的理念。它要求我们从发展高新技术和高科技产业的角度认识新兴媒体,并从战略的高度,以开放的心态,主动认识和把握新技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坚持做到“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展壮大媒体产业,才不会游离于世界信息技术和媒体产业发展的大门之外。其次,确立现代社会“治理”的理念。它要求改变传统主流媒体的“老大”心态以及媒体至上而下的行政等级架构,各种媒体以平等的姿态相互合作;承认公众网络媒体设置议程的客观性及其作用,并承认可控范围内“网络公民社会”的地位及其自治功能;最终由信息与管理的单向度的垂直管控结构逐渐向垂直性与扁平化并重的治理结构转变。再次,确立新闻宣传与反映民意相统一的理念。它要求在为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舆论支持的同时,充分反映人民的意愿和需求,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和疑虑,切实做到“无舆情,不决策”。对于媒体和新闻从业者来说,则应当切实履行职业要求,担当起舆论监督的重任。最后,确立以疏导为主、靠内容取胜的理念。它要求舆情引导工作主要依靠引导和疏导的方法,而不是过多强调至上而下的单方面“灌输”,更不能一味地对负面舆情实行封堵、管控。只有树立堵不如疏、盖不如开、敷衍不如诚恳、拖延不如及时、事后救火不如事前预防等舆情理念,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应对,才能科学合理地处置舆情信息和引导舆论。

2.消除不利于新媒体形态与舆情工作良性互动的体制。当前,这种体制表现在不同的层面上。首先,在网络与媒体发展层面,由于全媒体涉及技术、产业、信息与安全、文化与新闻、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制定等方面,其管理体制基本上仍表现为多部门、多行业的“条”、“块”分割。而这种体制客观上造成了多头管理和权力过于分散、效率低下、过度竞争等弊端。例如,对内容的管理,电信技术和商业网站与文化部门的管理侧重点是不同的。这当中因为“利益链”的存在,往往给色情、非法等内容留下了空隙。此外,由于管理与运营的过度行政化,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的商业性网络组织和传媒集团难以形成,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难以真正对接。在媒体与舆情层面上,作为媒体传播内容的舆情也存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的问题,难以形成舆情联动与整合的机制。例如在工信部门、部分文化事业机构(新闻、出版、文化市场)之间,“各自为阵”的现象比较突出,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与共享:有的是管理职能相互重叠而功能上又“泾渭分明”,遇到突发事件时,常常难以有效协调。在舆情的引导和处置层面上,舆情信息的采集、研判、预警和引导与舆情热点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常常是相互脱离的。舆情的处置和引导涉及到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对突发舆情的防范及危机管理的能力问题,单纯的舆情监管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由于这两者的脱节,相关部门(如宣传部门)要么疲于“救火”,要么力不从心。对于这些体制性问题,必须加大改革力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体制。

全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篇13

新闻舆论主要是通过新闻报道、新闻评论、群众来信等形式的新闻传播活动产生的社会舆论。新闻舆论是由社会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支配的一种社会意识活动,通过新闻报道等新闻传播形式对社会产生影响,推动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

1、新闻舆论监督

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借助新闻舆论对社会、党和政府以及其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是新闻工作者的权利,有利于增强新闻宣传的权威性和战斗力。舆论监督工作实行的好坏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重要的影响,新闻舆论监督必须要服务于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把握舆论监督的时效和时机,从而起到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揭露和遏制社会丑恶现象,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作用。

2、新闻舆论引导

舆论质量的高低是决定新闻舆论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舆论质量的评价与鉴定不仅取决于舆论信息含量及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实效性,还与受众思想、观念以及言行的受影响的力度和向度有关。国家政治、新闻舆论工作的社会功能和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都要求我们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使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新闻舆论监督与引导的现状

1、新闻舆论监督的现状

自建国以来,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媒介主要是报纸、广播、电视和杂志等传统的新闻媒介,国家对舆论监督相当重视,各大新闻媒体也各尽其责,发挥着舆论监督的作用,起到了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然而,进入21世纪之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我国传媒界发生巨大变化。

互联网成为了有史以来信息量最大、信息传播速度最快、信息内容最新的传播媒介,而且其强大的互动使广大普通民众也能够参与到舆论监督中来,人人都可以信息和参与讨论,促进了话语权的平等,使舆论监督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是网络媒介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的问题,一方面是网络信息的准确性无法核实,虚假信息过多,扰乱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是情绪性言论较多,偏激言论和人身攻击的帖子屡屡出现,人群聚集造成非正常舆论暴力的出现。而且由于新兴媒体的冲击,传统主流媒体舆论监督领头羊的地位逐渐动摇。面对这些问题的出现,我们要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优势,深化和拓展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

2、新闻舆论引导的现状

广播电视媒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发挥着舆论引导作用,其新闻舆论引导作用主要是通过时政新闻、都市报道、民生关注、法制节目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总体来看,我国的新闻舆论引导工作做得比较成功,一些名牌节目、杂志、报刊等传播的内容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发挥了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受到了公众的普遍关注和认可。重大的新闻事件报道及时、导向正确,如对2008年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三鹿奶粉事件,2009年的雪灾事件报道等等。媒体深入一线挖掘真相,通过大量真实、生动、权威的报道有效地发挥了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但是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接收终端等新媒体的出现,社会语境的开放性、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传播范围的世界性、舆论环境的多样性等变化使得新闻舆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我们要对新环境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多样化的舆论形式,提高舆论引导的效果。

三、新媒体时代深化和拓展新闻舆论监督的对策

1、建立健全新闻舆论监督保障机制

新闻舆论监督的拓展和深化与我国的法律法规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新闻法律体系,促进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制化进程,使新闻媒介在行使基本权利的同时也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在我国,新闻法律的基本运营框架已经形成,但是仍然存在体系不完善、内容不具体的问题。程序化是实现新闻舆论监督法制化进程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通过建立合理正当的程序,实现公民的权利平等和政治制度的有效安排。政府行使权力的运行程序不够公开、不够透明是导致新闻舆论监督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到位的主要原因,公众的权力和监督客体之间没有建立直接的联系,造成了新闻舆论监督的盲区。我们要提高传播信息的丰富性,为公众评价监督提供条件,从而起到舆论监督的实际效果。媒体单位要在遵从政府政策要求的前提下,依法正确行使新闻报道权,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使政府也可以接受公众监督,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2、巩固传统主流媒体的带头作用

我国传统主流媒体在舆论监督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对社会文明与发展进步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目无法纪、作风、以权势压人、腐败贪污等影响社会文明与进步的现象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保证了党和政府优良传统的继承和政策法规的落实,反映了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有效地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然而社会形势的变化,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传统主流媒体在舆论监督中的地位和舆论监督功能都大大削弱了,其优势也逐渐被埋没。要想巩固和加强传统主流媒体的中流砥柱的地位,首先,我们要坚持传统主流媒体在新闻报道的严谨性和权威性方面的优势,确保舆论监督的权威性,巩固其影响力和公信度。其次,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主流媒体要懂得与时俱进,加强与网络媒体合作和创新,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传统主流媒体可以借鉴网络媒体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互动功能强的优势,加强对网络中出现的新闻热点、舆论焦点的重视,并进行正确的选择和调控,把握舆论监督的主阵地。此外还要在第一时间向公众传达舆论信息,把握舆论的主动权,对不良传闻和网络中的失真言论,偏激言论进行纠正和引导,疏导公众的社会情绪,维护社会和谐。传统主流媒体要发挥其权威性的优势。我们可以通过第一时间对社会重大事件、焦点问题作专题报道、深度评论等形式,使公众对社会问题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思考,从而加深舆论监督的深度、广度和力度。最后,我们要加强传统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的媒介职业素养,打造高素质的新闻工作团队,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自律意识,遵守职业道德,提高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和实效性,提高其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

3、加强对网络舆论监督的建设和监管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依法建网、依法管网、依法用网是我国互联网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则,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做法。加强政府的法规管理,互联网行业自律,重视网民的网德教育,逐步建立一个和谐的网络社区,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的观点,所以我们要对网络舆论进行适当引导和及时调控。首先,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建立健全网络隐私权、名誉权、肖像权等相关的网络法律法规;其次,我们还要加强对主流网络媒体自身建设,掌握舆论监督引导的主动权;最后,网站要加强对网络编辑的教育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严防出现对他人权利的侵犯,保证网站的内容安全。网民要提高自律能力和网络素质,保证网络环境的和谐。

四、新媒体时代提高新闻舆论引导作用的对策和建议

1、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水平

新闻是一种精神产品、一种意识形态、是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工作人员要熟悉并掌握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则,为社会发展服务。新闻工作者要加强对新闻工作的认识,将新闻性和政治性、真实性和影响性、实效性和深层性、先进性和一般性、继承性和创新性结合起来,掌握新闻工作的内在规律,并把它和党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等思想政治工作原则有机的结合起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2、提高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水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总会出现一些新的社会矛盾和热点问题,新闻舆论要借助热点、焦点问题,对公众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新闻舆论可以通过对热点问题的深度报道,深入剖析,为公众释难解惑,平衡公众的心理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新闻舆论有好的引导作用也可能会产生负面的引导作用,我们在引导的过程中,要对利弊进行明确分析,对民众进行积极健康的舆论引导。所以我们要对社会发展形势有准确的把握,明白如何抓住热点、选择热点、剖析问题、适度调控,及时有效地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其本质的东西,真正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

结语

社会形势是复杂多变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我国的新闻事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新闻舆论是国家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的外在表现,在新的社会形势下,通过对新闻舆论监督和引导现状的分析,我们对新闻舆论未来的发展道路有了新的认识。新兴媒体在新的发展时期有着新的特点,我们通过对新闻舆论监督的拓展和深化,对新闻舆论引导功能的提升,可以使新闻舆论发挥其对社会发展的独特功能,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参考文献

①王胜利、郭东兴,《舆论监督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角色对比》[J].《新闻爱好者》,2012(5)

②向西,《重新思考媒体的监督功能》[J].《中国质量万里行》,2012(6)

③李博文,《新媒体语境下舆论监督发展趋势》[J].《新闻爱好者》,2012(10)

④莫兰凤,《浅析新闻媒体的监督与责任》[J].《新闻传播》,2012(4)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