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学重点实用13篇

四年级语文教学重点
四年级语文教学重点篇1

(一)思想内涵丰富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共入选24篇课文,文质兼美,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教材是分7个单元安排的,每个单元都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如第一单元颂春篇,是关于赞美春天、亲近自然的教育;第二单元创新篇,是关于倡导创新、教给学生创造方法的教育;第三单元英才篇,是介绍中华民族古代英贤人物,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出以公心、廉洁等传统美德;第四单元爱心篇,是倡导无私奉献、相互关爱、回报母爱和保护弱小等美好品质的教育;第五单元动物篇,是关于天人合一,学习动物、爱护动物的教育;第六单元环保篇,是关于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美化环境的教育;第七单元国魂篇,是关于歌颂领袖人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入选的这些课文人文内涵丰富,都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教材。而这样的编排,又进一步优化了课文的组合,提升了育人的效果。

(二)本学期将重点训练四个项目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对小学一、二、三学段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编者们,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认真学习和研究,在小学中年级段四册教材的阅读教学中,除了安排朗读、背诵、复述课文等常规学习目标外,还安排了四个重点学习项目: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二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四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那么,这四个重点学习项目在教材中是如何安排的呢?根据语文学习的特点,将进行“三维整合,统筹安排,因课设练,多次重复,螺旋上升"。

“三维整合”,就是以语文学习为载体,在语文学习中整合“三维"目标,如上文谈到的人文思想教育,要通过朗读、背诵以及这四个重点项目的学习等来完成,而不是把语文学习搞成“三张皮”。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获取了语文知识,提高了语文学习的能力,又经历、探究了语文学习的过程,掌握了语文学习的方法,并提高了学生的认识,陶冶了学生情操,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统筹安排”,就是这四个重点学习项目不是一个单元安排一个知识点,而是合理地分散安排在两个学年各册教材之中的。如本册“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练习,除了几乎每课都安排了读写词语练习外,还安排了背诵课文8篇,占本册课文总数的三分之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学中年级阅读吸收、积累这个重点之重点。另外,关于“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学习,在本册教材中,涉及的篇目也占课文总篇目的50%以上。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因课设练”,就是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相应的练习。我们的阅读教材都是文选式的。入选的课文,编排在一个单元中,虽然在某些方面有所相似或联系,但其语文学习的知识点、技能的训练点乃至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和形成等,其侧重点都会有所不同。因此,每篇课文安排的训练重点均要适合每篇课文的特点。如果一个单元安排的几篇课文,强行统一安排一个重点训练项目,要么可能因练伤文,要么可能因文伤练。因此,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中年级四册教材均突破了“单元训练重点”的束缚,因课设练,即每课除了安排朗读、写字、读写词语等练习外,还根据各课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安排了“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默读思考,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等练习,有些课文,还同时安排多项或综合练习。

“多次重复”,是说一个学习重点不可能通过一、两个单元的学习完成,必须通过多次反复训练才能逐步实现内化。这是因为一个重点学习项目,仅靠两个单元的突击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语文学习要靠日积月累,反复习染才能形成素养。如上文在“统筹安排”中谈到的例子也体现了这一编排思想。

“螺旋上升”,就是采取循环往复的方式安排学习重点,绝不是在同一层面上的重复,而是逐步提高要求,螺旋式上升。这四个学习重点虽然在本学段的四册教材中反复出现,但其练习的要求不断提高,诸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等,都能明显地看出其学习的要求梯度。

四年级语文教学重点篇2

大纲及文件下发后,大学开始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受到高度重视,地位得到了高度提升。1993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正式成立,考试委员会由全国重点大学的有关教授和专家组成,设主任委员一人,副主任委员若干人,1993年前名为“大学英语四、六级标准化考试设计组”。考试委员会设办公室为常设机构,为了适应我国幅员广大的情况,在考试委员会下成立了三个考试中心,分别设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这期间发表的有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论文主要是对教学和考试的技术性分析,怎样配合大纲进行教学,怎样提高考试成绩等。如怎样进行四、六级考试的写作训练,怎样提高学生的四六级词汇学习,等等。

随着国际交流与日俱增,无论是社会还是学生本人对听说等产出技能的需要都越来越大。因此,必须根据社会发展调整教育教学目标以培养国家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1999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综合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听、说、写、译的比重。针对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变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了相应调整:采用新题型、采用平均级点分报告成绩、设作文最低分。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这一次改革在测试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探索,以体现加大对英语应用能力的考核,翻译、复合式听写和简答题、设作文最低分、对测试内容的各部分进行答题时间限制等措施应该说更能有效测量应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实施口语考试是新进步,它必将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和学习朝着正确的轨道上前进。

教育部高教司于2001年4月6日《关于印发〈第八届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总主考会议纪要〉的通知的文件》,附了《第八届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总主考会议纪要》。《纪要》指出,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取得的成绩,是“功不可没,有目共睹”,指出四、六级考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在境外的影响也日益扩大;香港中文大学、英国霍尔大学、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等都已正式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作为录取中国大陆学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英语水平成绩证明;并指出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与国际接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1]。" 2003年12月29日,教育部了教高厅[2003]10号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3年9月20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试题失密事件的通报》,文件将2003年9月20日四级考试试题失密事件的经过和处理情况进行通报,并提出要加强考务工作,充分认识考试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2004年,湖北省教育厅发了鄂教办[2004]4号文件《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3年9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试题失密事件的通报〉的通知》,《通知》提出一系列要求,要各校结合各自实际,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贯彻落实。

2004年初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其最大的特点是突出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教学。

可以说,2003年和2004年的工作重点在处理和防止试题泄密上。

四年级语文教学重点篇3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由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主持的大规模标准化的全国统一考试。它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为依据,从1987年开始实行,并在全国普及。此后,大学英语受到了高校师生的高度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其消极面也逐渐出现,许多大学过度重视四、六级通过率,使得大学英语教学成为应试教学,忽视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出现了“高分低能”、“聋子、哑巴”英语的现象,这不仅引发人们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质疑,同时对英语教学也发出了警报。由此,2005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该方案的试行推进了大学英语改革,同时也预示着在大学英语教学领域将发生一系列彻底的变革。

二、改革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特点

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四、六级考试改革的特点:其一,计分体制和成绩报导方式的变化。四、六级考试的分数在经过加权等值、正态化数据处理后,将报导均值为500、标准差为70、成绩全距在290分至710分之间的正态分。四、六级考试不设及格线,考后向每位考生发放成绩报告单,报导其总分和各部分的单项分。这样,教师可以更充分地了解教学的长处和短处,学生也可了解自己语言能力上的强项和弱项。其二,考试内容的变化。按照《课程要求》修订考试大纲,考试内容的主要变化表现为:加强了听与写的考核,增加主观题的比例,增设长对话理解、短文回答和快速阅读等新题型。主观题的增加,能比较客观全面地反应考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其三,四、六级考试加大了语言输出能力的考核力度。主观题的增加,对听、写、译等应用能力的考核超过50%,既能比较全面地反映考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又有助于调整教学重心,使教学安排趋于合理、遵循教学规律,实现“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教学目标。

三、大学英语教学面临改革

四、六级考试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指挥棒,其巨大的调控作用势必导致教学方方面面的改革。通过对其特点的分析,可以肯定四、六级考试改革对英语教学的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模式等方面均有影响。

根据2004年教育部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可以看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必须深刻领会教学目标的含义,使教学的开展始终以目标为中心,紧跟改革形势,转变观念,更新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式。

教学目标的变化导致教学重点的转变。在四、六级考试改革内容里,明显增加主观题的考核,加强对听、读、写和译的能力考查,多样化的题型从各个层面测试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实际运用语言能力上。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意识到英语是一种语言,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能在实际中应用它,所以英语教学应是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把重点始终放在语言能力的培养上,加快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从整体上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水平,以适应全面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一贯重视语法和阅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加的交际需要,更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学生很需要新颖的教学方式、工具和手段,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教师作为课堂的主角,除了应具备良好的素质外,还应具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进行基于网络的多媒体立体化教学体系建设与试点工作。在教学中综合使用网络、教学软件等工具帮助学生学习,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有助于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进而推进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结论

教育部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既反应了我国英语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又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了广大学生的要求。然而,教学改革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要根据社会实际需要的变化而变化,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更严、更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杨惠中,从四、六级考试看我国大学生当前的英语语言能力现状[J],中国外语,2004(1)。

四年级语文教学重点篇4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自1987年实施以来已经历经23个年头。这期间,四级考试对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推动广大学生英语水平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当前形势下,四级考试也已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大学生升学、就业、晋级的重要依据。四级考试在境外的影响也日益扩大。很多国外大学早已将四六级考试成绩作为中国学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英语水平证明。此外,四级考试通过率还是教育部考核高校的重要指标,也是校际之间可以比较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提高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培养适应21世纪的应用型人才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对独立学院的学生而言,与众多本一和本二的高校学生相比,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持有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证书就等于在求职就业时给自己增加了砝码,让自己具备与其他层次学校的学生同等竞争的资本。近年来,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四级通过率稳步提高,但离学院要求、兄弟院校的通过率尚有一定距离,仍有提高的空间;部分学生因四级不过而找不到较好的工作。有鉴于此,外语教师应认真分析影响四级通过率的主要因素,研究四级考试题型,研究应试技巧,做好四级训练与平时教学的有效结合,做好考前强化,切实提高学生四级通过率。

二、影响四级通过率的因素

1.学生英语基础和学习计划性

与重点本科类学校不同,独立学院普遍存在生源英语基础差,自律性不强的问题。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大学英语采用分级教学的模式,学生入学后根据英语高考成绩按照一定的标准编入A、B、C三个级别,其中以英语基础薄弱的C级班人数居多。大学英语的难度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都是相当大的挑战。入院后,面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四级考试的要求,部分学生逐渐感到灰心沮丧,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差,学习动机不明确,尽管面对考试的压力,却没有给自己制定系统的复习计划,也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练习,结果效果甚微。这样的学习状态也让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工作无法正常运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2.四级考试新题型的影响

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定了大学英语课程新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进行了重大改革。改革的一大特色就是加大了听力理解的题量和比例,内容上增加了长对话和复合式听写,同时听力的口音呈现多元化。而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大多学生,中学时接触的更多是词汇和语法的强化练习,并没有认识到听说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另外,由于地区的差异,部分省份高考不对听力作要求,所以中学教学中听力部分几乎是空白。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学生在听说方面的弱势普遍表现为:单词读音不准,不了解连读、重读、弱读、语调等语音现象;无法区分英音和美音;不能掌握某些特定情景场合中的常用表达方法;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匮乏;语感差等。这些都导致学生在接触四级听力时不知所措,听力部分成为他们顺利过级的重要障碍。

阅读理解部分增加了快速阅读,与传统的篇章阅读相比,更加强调各种阅读技巧的灵活运用,尤其是对生词的清障能力。而独立学院大多学生因为词汇量极为贫乏,常将过多的时间放在个别单词和句子的理解上,而忽略了篇章的整体理解,阅读速度大大减慢,不能达到四级考试新大纲的要求。另外,选词填空部分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测试重点在于对上下文的连贯性、一致性和逻辑性等语篇、语段的把握以及单词在实际语境中的理解。新题型对考生理解词汇和语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从大学英语教学反馈可以看出,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学生在中学时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性,很多中学的词汇和语法仍需要在大学课堂中反复讲解,因此对篇章理解的速度和深度都不尽人意,以致在四级考试中失分较多。

3.教师对四级考试的理解和把握

教师虽不是四级考试的主体,却是考试主体的引导者,其对四级考试的理解和把握对学生的考试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外语系大学英语组的特点是:队伍年轻,富有朝气,能吃苦耐劳,虚心学习;但教学经验相对欠缺,在教学内容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另外,年轻教师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教材内容的挖掘和课堂氛围的营造上,缺乏对四级考试内容的研究,也缺乏对学生优势与弱势的了解,因而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

三、提高四级通过率的措施

1.教学内容方面

(1)将平时教学与四级训练有效结合

教学过程中,大学英语主要以课本为依托,但单一的课本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四级考试的压力使得学生更注重应试的训练,而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他们对课本学习逐渐失去兴趣。面对学生这样急功近利的心态,大学英语教师应当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利用教材中的资源,设计与四级题型相同的训练材料,这样一方面可以检测课堂学习的效率,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①课文讲解

对TextA的讲解要做到精、细、透,尤其是词汇、语法,包括句子结构、时态和语态等。能与四级结合的语言点都要给出具体的四级考题加以训练和讲解。听力方面,教材的每个单元开头都有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听力练习。第一遍了解文章大致意思,第二遍回答相关的几个问题,这与四级听力中的短文听力比较类似。教师也可以灵活地把这个环节改为复合式听写。

②课后练习。传统的做法是,每单元讲完后,教师都会用一课时左右的时间带领学生做课后练习。教师在课堂上通常要求学生一题一题做,耗时多,进度慢,还显得单调乏味。可以尝试挑选一些难点、重点的句子进行练习、巩固,而腾出时间做四级练习,当堂评讲,使学生在老师统一指导下尽早地掌握四级所需的知识和解题技巧,坚持下去,学生应试能力必有提高。

(2)对各学期的教学任务安排作适当调整

对于大学英语四个学期的教学安排,可作适当改变。A、B、C三个级别均在第一二学期分别教授一二册,第三学期教授第三册及第四册部分内容,而第四学期则上测试课,即全部课内学时用作四级训练。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的是语言知识、文化信息;四级考题中的句子、篇章同样传达出各种各样的语言知识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学生在阅读、解题过程中,既汲取了语篇所表达的语言知识和文化信息,又学到了解题技巧,可谓一举两得。这种教学安排尤其对C级学生较为适合。应当将C级学生作为四级冲刺的重点,实行学、统一进度、统一强化、绝大多数学生在统一的时间参考四级的“四统一”的做法,下大力气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四级通过率。当然,这种模式需要教务处根据学生考试通过情况对班级作局部调整。此外,对已经通过四级的学生,学院应作出规定,仍需参加英语课的学习,直至第四学期。第四学期时,其他学生上测试课;通过四级的学生,我系将根据师资情况,为他们开设六级强化课,或开设口语、阅读、翻译、影视欣赏、英美文化等课程。

2.外语系和教师方面

外语系应挑选优秀教师成立四级考试攻关小组。该小组由4人组成,按照四级考试的题型,分别专攻听力、阅读、综合和写作部分;强化训练前对所用训练教材先行一步,预先吃透教材内容,提出重点、难点、训练方法等,并带领全系做好强化训练工作。攻关小组还应走出去,到其他四级通过率比较高的学校进行考察,认真学习他人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

同时,所有教师自身要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教学研究和四级考试的研究。经常做题,对四级考试的出题方向和内容变化有足够的理解和把握,并针对考试中反复出现的高频词和关键结构等进行分析。同时要注意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优势和弱势,这样课堂教学就会得心应手,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显著。

此外,外语系还应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努力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比如,听力是学生的弱项之一,应加强训练。可以充分发挥调频台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的作用,播放模拟听力题或其他泛听材料,编好收听指南;由教务处安排各班专用教室,并要求辅导员或班主任到场监督管理。较多地邀请校外专家来校作四级讲座,传授应试技巧。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定期举行英语口语大赛、英语情景剧表演和英语角等,将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3.教学管理方面

提高四级考试通过率是一项综合工程,它不仅需要外语系的努力,也需要教学管理部门和其他各院系的共同努力。

学院可对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予以学分奖励。如:通过者奖励2个学分,优秀者奖励3个学分。学生可用奖励学分抵消不合格的学分或免修相关课程。

未通过四级的学生,可对其中的特殊人群予以适当处罚。如:凡二年级下学期未过四级的学生干部一律免职;大三或大四未过四级的入党积极分子不能被确定为发展对象;未通过四级的贫困生,取消其困难补助等。

学院在每年学生毕业时对各院系四级通过率进行统计,予以公示,并设立标准,对通过率较高的院系及其辅导员、班主任予以适当奖励(建议只做加法,不做减法)。

学院在每届学生的第四学期结束前,统计该届学生四学期中的累计通过率,若达到设定的标准,则给予外语系适当奖励,以资鼓励。

四、结语

如何提高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需要学院管理部门、教师和学生等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本文提出的一些解决问题的举措,将会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检验。

参考文献:

四年级语文教学重点篇5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首要参考标准。国家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基本要求》中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出的要求是:“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本文所探讨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使多媒体与大学四级英语的课堂教学有效接轨。首先,我们要了解大学四级英语的教学现状,才能对症下药,找出合理的多媒体教学模式。

1.大学英语四级教学现状

1.1 大学生对于四级考试的态度。

年年岁岁考四级,岁岁年年人不同。每一年的四级考试中,作弊者有之,哭诉者有之,理直气壮讨伐者有之。除了英语学校或英语专业的学生,普通院校尤其是非文科类院校的学生,四级能过的屈指可数。四级考试在年年不过的大学生眼里好比洪水猛兽,而且影响学位证的正常颁发以及工作的竞争优势。学生参加CET4考试只是功利性地想单纯通过,达到学位证颁发的要求,夺得等级证书的数量,已在毕业后的就业竞争中占得一线之机。不仅是四级考试,六级、托福、雅思还有其他各种专业英语考试已经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有人统计,中国学生花费在英语上的时间远远高于学习汉语的时间,这个时间从小学开始到大学毕业,英语的学龄高达20年,而随着现在英语在学龄前儿童种的普及,这个数字在一直增长,如果要考博士甚至从事英语职业,问问几乎会成为中国人的母语。我们并不排斥这一现象对汉语地位的威胁,但是,当我们在无头无脑的学习英语的时候,有多少人是在灵活而高效的学,有多少学习英语的学生付出与回报成正比?问题的答案是值得我们怀疑的。

1.2 大学英语课堂是如何的。

在英语教学中,大部分老师现在人在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授式的教学手段。教学流程几乎是流水线式的单词-课文-作业。这样三点一线是的教学模式是老一辈英语教师总结出来的经典模式。“粉笔+领读”是所有的课堂工具。通过多年的英语教学观察,这样的方式并不能带来多大的效果,而是好之越好,坏之越坏。中部溜的半吊子学生更是无心听讲,埋头苦睡。这样麻木不仁的课堂教学是每个老师所不愿意看到的。老师在唱自己的独角戏,学生却被即将到来的四级考试所困扰。

2.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

从客观上来说,多媒体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是能给英语四级的教学带来有利之处的。这一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与传统的灌入式英语教学模式相比较,基于网络自动化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动态的展现出课堂教学的内容,比如图像,声音,新闻以及视频,教师可以随意自由的在英语四级的课堂上变换所要传授的知识点。这种方式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学生容易从“天方夜谭”式的传统教学中解脱出来,重新对四级英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可以通过局域网下载与复习相关的考试资源,比如阅读的素材,写作的模板、听力的资料以及口语的练习,这些传统教学所做不到的复习模式完全可以从多媒体网络上搜集到。

2.2 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对四级考试复习的厌倦情绪,就必须从课堂教育上入手。我们已经发现,在传统英语四级的教学中,老师占主动的位置,学生被动式接受知识。这种古板的教学模式完全是与外语四级的课程本质相脱离的。教师应借助多媒体和网络为支撑的教学平台,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真实情景,让学生有内容可听、有话可说,使其语言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

3.多媒体在大学四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1 运用多媒体制作软件巩固四级词汇。学生往往面对庞大的四级词汇手足无措,除了传统的盲目记忆,我们可以倡导在大学四级英语的复习教学中用Flas把四级词汇绘声绘色的表现出来。

3.2 网络语音模仿。很多学生由于发音不标准,而大学的语音课又时间有限,教师完全可以在斯基复学的课堂中充分利用网络教室(教师机、学生机、服务器和控制网而组成的计算机系统)对全体学生进行跟读教学,互动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在英语四级复习中取得最佳的听课效果。

四年级语文教学重点篇6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考察全国综合性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目的是全面检查已学完英语专业四级课程的学生是否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项要求,考核学生运用各项基本技能的能力以及学生对语法结构和词语用法的掌握程度,既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测试学生的单项技能。同时,也是评估教学质量,推动校际交流的一种手段。[1]英语专四考试是衡量学生语言能力和学校教学水平的一把重要的标尺,因此在高校的英语专业教学中受到普遍重视。

近年来,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语法部分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题型,并呈现出比重逐年增加的趋势。以往的专四考试的语法部分主要是考一些语法知识的应用------主要是根据语法规则,选择正确的选项完成句子。2008年以来,开始出现一些考察语法概念的新题型,如考察学生对句子结构的理解,分析句子画线部分的语法功能。通过分析近5年的英语专四试题,可以发现:专四试题中15道语法中,语法概念题占到了相当的比重。

以2014年专四试题53题为例:

53.Which of the following italicized parts is used as an object complement?

A. The front door remained locked. B. The boy looked disappointed.

C. Nancy appeared worried. D. He seemed to have no money left.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结构的掌握,ABC选项为系表结构(系动词+过去分词),斜体部分的形容词作表语,而D选项过去分词left用来形容宾语money,因此正确选项为D。

从本校的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反映这类题型较难,原因如下:

1.此类题型与以往的侧重语法应用的题型差别较大。学生们在初高中阶段所做的大量试题都是侧重应用方面。很多学生虽然会做题,但是对句子的语法结构未必熟悉。

2.对英文的术语感到陌生。中国的学生都是用中文来学习英语语法。虽然学生知道定语、表语、同位语、补足语等术语,但是对它们的英文表达却一窍不通,这就导致了在考试中很多学生连题目都看不懂,更谈不上选择了。

二、专四新题型对综合英语教学的新要求

全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目的在于考查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它既是对专业二年级学生进行的基础阶段终点测试,又是一种较全面地检验学生真实水平的权威性测试。但就当前综合英语课的教学现状来说,还难以达到培养合格英语人才的客观要求。对于提高学生专业四级过级率的作用发挥上,也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所以,改革综合英语课教学模式,努力提 升教学质量。确保学生顺利通过专业四级考试,已成为综合英语课教学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2]

针对专四考试语法部分出现的新题型,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方式应及时做出调整:

1、在课文里强化语法概念。在课文里通过大量、反复地结构分析强化学生的语法概念。学生们在中学阶段已掌握了基础语法,在综合英语课堂上,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对基础语法的复习与巩固上。对于课文中出现的复杂句式,应详细剖析句型结构, 及时总结重要的语法项目,强化英语专四级考试中经常出现的语法结构。[3]

2、尽量使用英文讲解语法,这样学生自然熟悉了语法概念的英文说法,从而在考试中应对自如。英文讲解语法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并伴以中文解释,不断重复以加强学生对英文语法概念的理解。

3、鼓励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培养英语语感。综合英语课的课文大多篇幅长且难度高。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不仅可以解决词汇语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长、难句。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较好地英语这门语言的遣词构句的规律。

三、以英语专业四级为导向改革综合英语的教学模式

1、 采取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师就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法,采用组织复述课文、讨论作者观点等不同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也可以组织学生间的辩论和问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启发性的、开放性的,这样就能让学生自由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语言输出能力 。

2、改革教学模式。构建以综合语言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英语课堂。传统的英语精读教学

多以讲解知识点、翻译课文为主。这种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而新的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增加了对综合能力和交际能力考查的比重。要求学生打下良好语言基本功。 听、说、读、写、译各种技能均衡发展。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引入任务型教学模式。教学任务围绕一个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时,综合应用所学知识 .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4]

四、结束语

教师应该将语专业四级考试作为综合英语课的教学内容与方式的风向标,并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不断地调整英语教学。综合英语课的教学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在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中, 教师能够把握明确的教学目标,运用适当的教法以及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教学的效果会越来越好 。

参考文献:

[1] 武书敬;孟丽华.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7.

四年级语文教学重点篇7

一、历次四级考试翻译题型的变化及趋势

自1987年9月第一次四级考试、1989年1月第一次六级考试以来,翻译一直被放在次要地位,直到1996年1月之前,英语四六级考试从未出过翻译题型。当时的翻译教学只是英语专业的专利,非英语专业对此只是浅尝辄止,或者是根本不纳入教学要求。因此,在四级考试里没有体现它的重要性。

1996年1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首次出现英译汉的翻译题型,具体说来,就是从阅读理解部分的四篇文章中划出五个句子,要求学生在15分钟里把它们译成汉语。此后,英译汉作为备选题型,与传统的完形填空及简短回答题交替使用。但在710分制出现之前,即1996年到2006年6月17日之间的23次四级考试中,此三种题型,完形填空出现13次,简短回答题出现7次,英译汉题仅出现3次(分别是1996年1月,1996年6月和2000年6月),可见翻译教学仍然没有得到重视。

2006年6月24日开始的710分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开始把翻译作为必考题型,自那时起,翻译题终于在重要的四六级考试中有了“一席之地”。该题型由原来的“英译汉”,变成了现在的“汉译英”,共5个句子,一句一题,句长为15~30词。句中一部分已用英文给出,要求考生根据全句意思,将汉语部分译成英语,约3到8个单词。考试时间5分钟,占卷面总分的5%。该部分主要考核学生运用正确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并按英语习惯表达思想的能力。

自2013年12月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开始,四级考试又发生重大变革。此次的重点是取消能让学生投机取巧的完形填空题型,更能反映学生语言功力的汉译英新题型(段落翻译)首次隆重登场,之前的五个单句翻译被调整为140~160个汉字的汉译英段落翻译。翻译部分的分值从5%提升到15%,考试时间也从过去的5分钟增加到30分钟,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在已经考过的试卷中,出现了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话题,如茶、中餐、中国结、丝绸之路、中秋节、中国园林等,给四六级考试刮来了一股浓浓的“中国风”。

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三次重要改革中我们可以看出,翻译部分题型从无到有、从易到难,在整套试卷中所占的时间和分数比重逐渐增大,对学生翻译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改革是大学英语四级测试重点由应试能力向交际应用能力的转变,是对学生英语语言和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性考查。这就充分说明,英汉翻译能力也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同样,改革对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启示。

二、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加强翻译教学。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精读部分一直被看做是重中之重,翻译教学所占比例可谓微乎其微。教师们片面强调语法和词汇知识的传授,或者注重对于课文结构的分析,而轻视翻译能力的培养。有的教师在课堂上特别避免进行课文翻译,生怕被扣上沿袭过时的“翻译教学法”的帽子。学生认为只要懂英语就能做好翻译,不把翻译当做一个专门的训练环节,没有对翻译给予充分的重视。即使是改革后的大学英语读写课堂中,翻译部分充其量就是做些汉译英的句子练习,目的是考查课文中出现过的语言点。

经过前面对四级翻译新题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已经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必须落实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鉴于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要做好这一点,教师和学生必须首先改变旧有的认知,从思想上重视翻译教学。其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渗透翻译理论,还要讲解必要的翻译技巧,让学生建立一定的翻译理论基础。纠正个别学生所谓的“翻译即语言互换而已”的错误看法,帮助学生认清翻译是在实践中的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因此,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并不断加以实践才能翻译得得心应手。

在翻译实践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翻译绝对不是汉语词汇和英语词汇的简单对应,要做好翻译,一定要了解不同语言的差异和各自的特点与习惯。比如,首先要注意汉译英的词类转换,尤其注意将汉语的分句集结成意义复杂的英语长句,使之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因为汉语的组合在形式上没有特定的要求,不依靠语法形态标志连接语言成分,不具有时态、语态、性、数、格等词形变化,只是讲究逻辑意义的通顺。英语逻辑性强,且语法要求严谨,如主语。就语法结构而言,英语的主语是很重要的句子成分,它处于句子的主位(theme),与全句具有“全面密切的关系”且不可或缺,与谓语构成SV搭配,共同构成句法构架的核心,而且主语必须是名词、名词词组或者名词性从句,绝非汉语般随性、自由、模糊,甚至可有可无。如,汉语“热的我满头大汗。”无主语可完全独立成句,而英语译本则必须有主语:“I’m all in sweat.”如此种种,都要求教师在英汉对比教学中逐步向学生渗透。其次,要注意汉译英中的增词。增词,缘于汉语句子的不完整,形散神不散。如,“爬得高,摔得重。”,英语的句子需形神兼备,缺失的部分必须补充完整,故译文应为:“He who climbs high falls heavily.”

(二)加强文化教学。

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在这个纲领性文件中,大学英语教学不仅强调语言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多元文化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课程培养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是一种双文化交际能力,既包括对西方文化的深刻洞察和理解,又包括用英语恰当地表达和输出中国的优秀文化。最新翻译新题型的改革恰好反映了对《要求》的贯彻实行。“半句翻译”改为“段落翻译”,考点由过去的简单语法、词语的考查变为文化交际能力的考查,话题涉及中国历史、社会、文化、经济等,考生能用正确的英语语言将中国的文化介绍和传播到国外,这对考生语言输出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主要解决的是大学生掌握语言知识与技能的问题,过分强调其工具性,以致很多大学生普遍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症”,即他们没有意识和能力有效地运用英语表达和传播中国文化。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理念、教材制定、教学内容、课程考试及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内容等方面均存在西方文化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情况,导致大学英语的文化教学生态体系长期处于严重失衡状态。学生虽然掌握了词汇语法知识,一旦涉及中国文化的翻译,他们便束手无策。四级翻译新题型涉及中国的历史、社会、文化、经济等内容,这就要求学生除了要记忆单词短语以外,还要对汉语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积累,同时要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灵活性。

总之,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题型的改变是四六级考试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推动大学外语翻译教学的强动力。各高校教师应借此东风,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学知识和相关的历史、政治和经济等文化素质层面的知识。翻译新题型的改革显示了大学英语教学培养方向,即向语言输出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转型,以此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传播弘扬中华文化和本土文化。

参考文献:

四年级语文教学重点篇8

中图分类号:H3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4-0149-02

从1987年国家教委对英语四级初探到2008年第一次四级网考,从100分制的计分体制到710分制,从阅读比重40%到阅读比重低于30%,从听力比重20%到听力比重70%,CET考试历经20多年的演变,现已形成了较完善的机制。但是社会需求的变革、进一步国际化的趋势使它的改革永不止步,这也对大学英语教育形成了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CET考试的演变过程

从1978年11届三中全会上确定改革开放到1983年改革开放真正落实,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呈现出紧迫性和必要性,于是以监督和提高大学英语教育质量的CET考试应运而生。

1.1985年-2002年期间的CET四、六级

原国家教委于1985 年、1986 年先后公布了理工科和文理科两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在改革开放之初,大纲要求英语教学以阅读为主,这主要是针对当时全民英语水平尚处于不能识别和理解的状态,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需求。1987 年、1989 年,国家教委相继推行了第一次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文献[1]中有1985年-2002年期间的四、六级考试题型和各部分分值情况。

从文献[1]看,当时阅读比重占据了40%,这充分响应了大纲的要求。而3、4、5部分题型的设置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的词汇、语法等语言书面应用能力,也占据了40%的比重。听力在当时的教育大纲中并没有给予很大关注。事实上,从1985年到2002年期间,英语四、六级的题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1996年之后,听力理解在原有的短对话理解和短文理解的基础上增设了短文听写,做题方式从单一的多项选择到了后来的多项选择和复合听写结合。阅读理解也增设了简答题和英译汉的板块。总体说来,当时的四、六级题型紧紧围绕大纲的要求,充分肯定了阅读理解的重要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看不懂英语、无法理解的情况,学生的英语书面应用能力和语法、词汇大大增强。

2.2003年-2011年期间的CET四、六级笔试

1998 年12 月下旬在杭州举行的高等学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扩大会审定通过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教学目标规定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2]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英语教育目标从原先的以重视阅读能力为主转变为对于“听说写译”能力予以一定关注。再到2004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教学目标设定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3]从教学目标的转变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英语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2005年上半年,教育部公布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根据改革方案,四、六级考试由100 分制改为710 分制,不设及格线,不颁发合格证书,只发成绩单;改革同时将突出听说能力的考查。2006 年6 月试点院校试行新制度;2007 年1 月全国高校全面实施了改革后的四级考试。

考试改革的突出点在听力部分,听力分值由原来的20%上升到35%,增加了长对话、听力理解测试;复合式听写成为必考题型。听力题材选用对话、讲座、广播电视节目等更具真实性的材料。而阅读的比重由40%下降到35%,增加了快速阅读技能测试。可见2004年之后,国家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给予了较大的重视,CET考试的目的也越来越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CET考试新题型的问世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让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以沟通交流为目的的实用英语才是根本,而CET考查的内容和评分标准也越来越考验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3.2008年-2011年期间的CET四、六级网考

2007 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4]这一要求强调了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对于新一代大学生英语学习起到的助推作用。计算机平台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开始普及。随后,基于计算机平台的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也应运而生。CET-4网考于2008年12月在全国50所高校5000名考生中试点。

网考的题型布置、考试模式和新托福非常接近,以听力为基础的考题占总考题的70%。试卷的摹本框架分为八个部分,除了阅读部分之外,其余几个部分都是以听力或视频材料为基础的。听力部分后设计了听力跟读题环节。作文部分也融入了听力要求,首先看一段视频,看懂了之后,简单描述视频内容,并阐发自己的观点。这样的题型设计能更好地测试学生不同层次的语言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词汇、篇章理解、记忆、总结提炼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听力材料的题材和来源也呈现多样化,涉及的有访谈、新闻报道、讲座等,一般选自VOA、BBC和CNN 等媒体的新闻。网考真正做到了“听说领先”的原则。四、六级网考作为四、六级考试的一种新兴的形式,有着强劲的生命力,但是在全国普及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比如技术软件如何实现语音识别问题,如何实现网上阅卷问题,如何保证公正性问题,如何保证每次考试难度均一等。所以上机考在全国普及尚需时日。但是上机考给所有的大学生一个很明确的方向,那就是希望大学生能更多地注重听说,尤其是听力。让我们的英语学习更加适应择业的需要,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是四、六级改革的方向。

二、趋势演变对大学英语教育的启示

1.英语教学的发展应当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和演变都是和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的。从改革开放之初到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促使英语教学大规模普及,英语的教学方法经历了以下五个时期,即对比法―直接法―翻译法―结构法和功能法。[5]以往我们采用的往往是翻译法,这一方法主要针对英语语法、书面理解的教学,以至于后来培养了很多“哑巴英语者”。现在英语教育模式是功能法和结构法的产物,是实用主义哲学的体现。这种方法摒弃了过去的传授型模式,提倡一种功能交际。功能法和结构法的教学手段鼓励一切自主学习、课外学习的英语教学模式,只要是有利于英语学习和实际能力培养的一切学习方法都值得借鉴和采用。

从四、六级题型的发展演变即可看出,英语教学的发展经历了“重语法重理解”到“重听说读写”的实际运用阶段,现在的网考更是把听力的分值提高到70%,可见以交流为目的的实用英语符合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为一门国际交流的基础语言,随着英语教育本身形式的改变和重点的转移,以交流为目的的实用型英语越来越展现出它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英语的沟通不仅仅停留在词汇和基础表达上,英美文化的渗入和地方性英语对大学英语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日后的发展中,大学英语教育必将在现有听说读写的基础之上,奔向英美文化的深入学习。现在只有英语专业的学生才涉及英美文化相关的课程,笔者认为,在不远的将来,大学生都将在课堂中渗入甚至专门列出课程来教授英美文化,这是一种国际化视野,也将是一种必然趋势。

2.英语教学手段科技化趋势

四、六级网考是对过去英语教学理念及模式的一种挑战,在此意义上,四、六级网考不仅仅是一个新的考试形式,而且是一个新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体系,它的出现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良好应用,网考有着笔试不可替代的优点,也是未来CET考试的趋势。

传统的“一嘴一书一粉笔”的教学模式已逐渐和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相辅相成,这种传统和现代的结合目的是为大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一个突破常规的课堂,学会自主学习、课外学习,把英语的学习时刻挂在嘴边。大学英语教学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这个平台,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了现在信息量大、交互性强、效率高、趣味性强的全新教学模式。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课程的出现,使英语的教与学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5]这种教学模式实现了从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单向传授向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既被传授语言,也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培养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思想和实践的转变。大学英语教学手段的科技化最终目标还是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条件,为全面提高大学生英语的综合表达作贡献。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增强,大学生英语水平要求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CET四、六级的考试改革会紧跟时代的步伐,对于大学英语教育起到监督作用,同时CET也反映出社会发展对于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新要求。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作为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叶国强,赵锦爱.改进大学英语四、六级统考题型和体系的设想[J].外语教育与研究,1991,(4):61-64.

[2]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四年级语文教学重点篇9

自1987年9月第一次四级考试、1989年1月第一次六级考试以来,翻译题一直被放在次要地位。1996年1月之前,英语四六级考试从未考过翻译题型。

1996年1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翻译测试首次出现英译汉题型,此后,英译汉和简短回答题成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新题型”,并与传统的完形填空交替使用。在710分考题之前,即1996年到2006年6月17日间的23次四级考试中,此三种题型,完形填空出现13次,简短回答题出现7次,英译汉题仅出现3次(1996年1月,1996年6月和2000年6月)。英译汉在四级考试中因不是常考题型,且六级考试一次也没有考过翻译题,所以长期没有引起大学英语教学的足够重视。

2006年6月24日开始的710分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才开始把汉译英作为常考题型。翻译题终于在重要的四六级考试中有了“一席之地”,但只赋予微乎其微的分值(5%),有不少学生都是直接放弃。该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句子、短语或常用表达方法的汉译英能力。这无意中削弱了翻译的潜在功能,在客观上给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造成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二、这种设置的缺陷

这种翻译题在英语四六级中的设置,必然造成一种趋势,即翻译教学一直以来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所谓现状,概括起来讲就是“四不”,即考试基本不考、教材基本不编、教师基本不讲、学生基本不练(赵丹,2008)。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大多数高校(包括笔者所在的学校)的翻译教学仍然处于一种可有可无、放任自流的状态(林景英,2008)。

国内目前流行几套教材,它们是《大学英语》、全新版《大学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大学体验英语》、《21世纪大学英语》、《新时代交互英语》等。通过对现行几套英语教材的研究不难看出,针对翻译训练的部分很少,尽管各版本的教材中都有“英译汉”或者“汉译英”的句子练习,然而远不能够达到翻译训练的基本要求,仅仅是造句练习的一种补充或是课文翻译的一种强化(林莉莉,2010)。在学生用书上,没有针对性的翻译技能讲解;教师用书上也仅仅提供了翻译练习的参考译文,这难免让人觉得翻译处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地位(王凤,2011)。

2008年根据教育部最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编写的系列教材《新时代交互英语(读写译)》不失为读、写、译三者的完美结合,尤其是翻译部分有独到之处,有专门的翻译理论、技巧和实践方面的基本介绍。《新时代交互英语(读写译)》由3部分组成:part a阅读部分、part b写作部分、part c翻译部分。翻译部分包括两方面内容:翻译策略(translation strategy)和翻译练习(let’s translate)。翻译部分将每个单元所要涉及的语言、语法的重点、难点及相关翻译理论和技巧都做了统一归纳,放入翻译策略部分,并冠以分类题目,提纲挈领地把本单元的翻译常识、技能融会在一起,后通过课后练习加以巩固。在编排和体例上比较注重讲解学生翻译中实际出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翻译练习中配有简要的注释,帮助学生掌握要点,做到学习和赏析并重,自学、自练、自我检测并行。“该书翻译模块以常用翻译技巧为先导,讲解翻译实践中易出现的问题,讲解时既有英译汉的说明,也有汉译英的说明,使学生通过讲解来学习翻译技巧。同时,以实践为原则,学生通过翻译练习掌握所讲解的翻译技巧”(罗选民)。但由于四六级考试翻译题设置的缺陷,使用该教材的高校老师上课也是一言带过,多是让学生自习,难免流于形式。

目前,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评估,我国大多数高校采用的基本上是终结性的评估(期末考试成绩、四六级考试通过率),极少采用形成性评估(教学设计、实施过程)。加上老师的科研压力及高校扩招以后教师资源的严重缺乏,教师当然不够重视翻译教学,对翻译技巧的讲授缺乏整体的规划。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凸显出来:老师基本不进行翻译教学。

没有翻译题考试的压力,没有老师在课堂中的引导,学生当然就不重视翻译,这就形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翻译教学成了事实上的薄弱环节,翻译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灰姑娘”(王凤,2011)。2006年6月以后710分制四六级考试尽管设置了翻译新题型,但仔细研究,不难发现新四六级翻译测试只偏向于一般的短句翻译,没有大主题语境,名为翻译,实为补全句子,需添入的部分只有3到8个单词,考查语法结构、句型和词组运用知识(黄泽英,2010)。这给学生带来很大的侥幸心理,不能引起学生对翻译理论、翻译技巧的研习,学生普遍急功近利,觉得只要过了四六级就是成功了,至于是否真正学到了知识,那是不重要的(张岚,2011)。

转贴于

三、改革翻译题在四六级英语考试中的设置是当务之急,改进考试对教学的后效

1.借鉴cet作文考试题型设置的历史经验。

在1997年至2005年间,为鼓励学生进一步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四级的写作部分设立了最低分的要求。四六级考委会自1997年6月起设四级考试作文最低分,即作文为零分者,总分即使达到60分(满分为100分)也不给予及格;作文得分低于6分者(满分为15分),在其总分中倒扣若干分(王守仁,2008)。从1990年起,为了保证作文考试时间,试卷分成两部分印刷:客观题部分为试卷一,作文部分为试卷二。到达规定时间后收掉试卷一,考生必须把最后30分钟时间用于写作文。1990年以后全国高校普遍重视作文教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全国作文分均值从4分左右提高到8分多(杨惠中,2003)。2006年6月以后,在710分制的四六级考试中,更是把作文放在考试的首位,即考试一开始就要求考生在9:10—9:40之间完成作文部分的答题。这种作文题的设置及变革充分突出了作文的重要的地位,不得不引起广大考生的高度重视。

2.借鉴cet简短回答题设置的成功经验。

在1996年到2006年6月17日23次四级英语中,简短回答题与英译汉成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新题型”,并与传统的完形填空交替使用。在这23次四级英语中,完形填空出现13次,简短回答题出现7次,英译汉题出现3次。简短回答题常在作文后进行,只给5分钟作答。为了突出这种题型,在710分制的2006年6月四级考试中,2006年12月六级考试中,该题型被置换成快速阅读题,且是必考题被放置在作文题之后,限定考试时间,即9:40—9:55,到达规定时间后收掉作文和快速阅读部分答题纸,广大考生应高度重视这种题型。

3.借鉴硕士、博士考试中翻译题型的设置。

四六级考试翻译题的设置应参考国内硕士和博士考试中翻译题型的设置。硕士考试有英译汉题,博士考试既有英译汉题,又有汉译英题。

4.对四六级考试中翻译题设置的思考,翻译题的分数权重可以同作文分数相同。

重新分配四六级考试分数权重,翻译题的分数权重可以同作文分数相同,基本平衡“听、说、读、写、译”五大综合能力在四六级考试中的权重。可以设想一下,如何在710分制的四六级考试的作文之后设置翻译题。提高四、六级考试中翻译题的效度(真正反映学生实际的水平),使考试更具科学性,最大限度地对非英语翻译教学产生正向反拨作用。翻译测试主要是对语言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进行考查。两者应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测试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翻译能力的各层次要求。根据测试目的适度调整题型设置,四六级考试中,翻译分值比例应适度提升,题型可扩展为对整句的汉译英或对小短文中稍长句子的英汉互译。这样既可以围绕语言基础测试适度渗透翻译技巧的考核,又可以提高师生对翻译的重视程度。四六级考试翻译题难度应合理过渡,可有效避免考生因能力遥不可及而消极放弃答题。同时考生也会因为试题具有可操作性,而在平时积极提高自身翻译能力(李淼,2010)。

2003年11月在北京交通大学举行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研讨会上,教育部高教司张尧学司长在谈到教学评估时说:“总体上来说,四、六级考试对推动我国英语教学的发展和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是起了较大的作用的。”

1999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在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特别提到了教学和测试的关系问题:“测试是贯彻执行教学大纲的重要保证。科学的测试结果可以为教学提供量化的反馈,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方法。因此,测试应以大纲要求和教学内容为基本依据。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培养;测试中,更看重考核语言基础和语言应用能力,要采用一定比例的主观试题。务必防止应试教学倾向。”(段文静,2011)

四年级语文教学重点篇10

对大学英语四级越来越高的重视程度,使英语教育容易偏离大学英语应用教育的初衷,有的高校甚至在考试前的一个学期放弃了大学英语教材的课程,主要辅导学生应试。有的学校居然还告诉学生:考过四级就不用来上英语课了。这样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受教育的效果,还使四六级这本应属于一个科学的标准话考试显得毫无价值,既不能反应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还带来了作弊作假等不良风气。

1、大学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概述

面对英语等级考试越来越应试化的缺点,我国大学英语考试改革从未停止过。2004年的四六级考试改革变化最大,全国开始停发四六级证书,改发成绩单,成绩单上不简单写及格或是不及格,而是清楚的记录了该考生的成绩,各部分的成绩。改革100分制为720分制,425分为一般意义上的合格线,不同学校或用人单位,可以根据需要制定符合自己要求的合格线。在题型上,04年最先开始的改革将听力的比重加大到了30%到08年加大到了35%,传统的阅读理解改为了快速阅读与传统阅读结合,并且听力中的听写与翻译题型变成了必考题型。

08年开始全国四六级考试改革又有新办法,并开始了试点研究工作。国家要全面推行网络考试,增加考试次数,计划在未来将半年一考的四六级考试变为一年四次或每月一次,网考四六级的题型只包括听力、阅读与写作,其中听力比重提高到65%,不但延续了04年改革以来的听力题型,还增加了情景视频的考试内容,听写的比重继续加大。新的考试方法对受试者主观和客观能力的要求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很多高校为了配合大学英语考试改革,也纷纷提出毕业不以过四级为标准。减轻了学生在英语应试方面的压力。

2、大学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对英语实用性教育的影响

在语言测试中,国内外学者会提到“反拨效应”这个词,反拨效应指测验对教学产生的效果。以往人们都说测验是教学成果的检验。而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就明显感觉到了反拨效应,很多老师潜意识中注入了应试的思想,这样的教学只能把英语的实用性教育转换成应试教育。而这种反拨效应,不容易扭转,四六级的这几年频繁的改革,目的就在于把英语考试带来的反拨效应,有效的利用,将应试的方向往实用教育的方向转移。其改革对英语实用性教学的影响有:

首先,英语成绩单代替了证书,学生们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就不只是“过”与“不过”两种选择,学生会努力的考高分,这种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第二,成绩单中显示各部分的成绩,学生会看到自己的不足,以便全方位的提高,不再是以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做好阅读就过关”的应试思维。

第三,增加听力书写的比重,并且增加翻译等题型,使学生在准备考试时要多注重听与写,不再是一味的复习阅读,做选择题。这点很重要,可以说是四六级改革的最精华的一笔。

第四,改革考试只是手段,改革教学与改变学生的学英语的态度才是关键。不管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大学英语教学不会一味的应对考试而轻视实用性的听说读写的教育,即便是准备考试,老师也会多让学生准备一下听力与写作的内容。

“反拨效应”已经被教育界认可,我们在改革应试教育十几年的路途上,总是要废弃一些考试元素,但如果没有考试我国的选拔人才工作将是一个庞大,甚至无效的工程。我国是这样,国外也是这样。大学中的托福(TOEFL),雅思(IELTS),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TEM),包括高考,我们只能拿这些考试的成绩或证书评判一个学生的英语水准。但这个水准很大意义上也是造成我国的学生大部分只能看懂英语但是不能应用英语的原因。因此,学者看到取消考试是不可能的,不如利用考试,这就是反拨效应理论的应用。四六级改革将测试英语教学多个方面,甚至以后还要测试口语等等实用技能。

3、结语

大学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尚处于初期,反拨效应的效果还不明显,目前大多数学校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的教学模式与网络考试条件,在部分大学英语课堂,听力大部分还来源于老师的发音,阅读经常就是翻译原文,应考也是做卷子与模拟考试。这样考试改革就失去了他的积极意义,教师应该理解到四六级考试改革带来的深远影响,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要以四六级的考试作为自己提高实用英语教学的动力,而不是简单提高过级率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

大学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最终目的不在测试本身,而在通过改革,引导师生共同关注英语教育学习中实用能力的培养,并以听力与写作能力的培养为突破口,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学习。而考试与教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得大学英语在教学中必须关注考试的反拨作用,充分利用好网考听力改革的正面影响,组织好课堂教学,并引导学生提高课外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实际的听的能力。同时,对于考试改革的一些问题,教师也要给予必要的关注,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把应试的消极的影响减到最低。

参考文献

四年级语文教学重点篇11

大学英语四级大纲写作要求学生根据试卷上给出的题目,或规定的情景,或图画,或给出的段首句或给出的关键词,在30分钟内写出100—120词的短文。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2分——条理不清,思路紊乱,语言支离破碎。笔者用四字概括就是乱七八糟。

5分——基本切题。表达思想不清楚,连贯性差。大部分句子均有错误,且多数为严重错误。笔者用四字概括就是稀里糊涂。

8分——基本切题。有些地方思想表达不够清楚,文字勉强连贯;语言错误相当多,其中有一些是严重错误。笔者用四字概括就是马马虎虎。

11分——切题。表达思想清楚,文字连贯,但有少量语言错误。笔者用四字概括就是清清楚楚。

14分——切题。表达思想清楚,文字通顺,连贯性较好。基本上无语言错误,即仅有个别小错。笔者用四字概括就是漂漂亮亮。

这些标准看似简单,做起来却不易。据统计,普通院校学生的四级作文平均分在7分左右,重点院校的学生作文平均分也是8分出头,这与9分的及格线相去甚远。⑴英语写作是中国学生的薄弱环节。学生往往下笔艰难。对自己写出的东西,是好是坏,是错是对,心中一点儿把握都没有。参加四级考试的时候,对写作题往往应付了事,只图得一点分,不要拉总分的后腿。很少有学生想在此题上争取高分。

二、原因分析

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有三:一是重视不够,二是缺少练习,三是不知应试技巧。大学英语的教学通常为一至两年,教师主要精力都用于抓听说和阅读教学。虽然每个单元课文都有写作练习,但是老师布置学生学做的并不多,因为作文收上来很难批改,工作量非常大。大学英语教师一般每人教授2—4个班。一百多名学生,一百多篇作文收上来,无异于抓虱子上头,怎么捉也捉不完。只有在大学英语四级备考的三周,抓综合测试时分一点点精力去抓作文。可以说,英语写作一直都处于被人遗忘的角落和大学英语教学的边缘地带,这就造成了学生畏惧写作,无从下笔的局面。

三、心得体会

其实,大学英语作文的教学,只要教学得法,费时不多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下面是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而得出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叫做“应试技巧”,提出来与同行商榷。归纳起来有三点:求索、模仿、试笔。

1.求索

所谓“求索”,就是命题规律分析。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文试题的命题形式主要有两种:提纲作文和图表图画作文。提纲作文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就同一问题的两种不同看法分析原因,然后谈谈自己的看法。

如2006年12月的四级作文题:许多人喜欢在除夕夜观看春节晚会,但有些人提出取消春节晚会。谈谈我的看法。

又如2008年6月四级作文题:娱乐活动多种多样,娱乐活动可能使人们受益,也可能有危害性。作为大学生我的看法如何。

(2)就某一事实说明情况,分析原因,展望未来。

如2009年6月四级作文题:Free Admission to museums.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的目的是什么?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你的看法?

又如2011年6四级作文题:Online Shopping(网上购物):现在网上购物已成为一种时尚,网上购物有很多好处,但也有不少问题。我的建议……

(3)就某一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危害性,提出解决办法。

如2010年6月四级作文题:Due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Spelling(要充分重视单词的拼写):如今不少学生在学习中不重视拼写,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

又如2010年12月四级作文题:How Should Parents Help Children to Be Independent?目前不少父母为孩子包办一切,为了让孩子独立,父母应该……

(4)就某一情况举例加以说明。

如2007年12月四级作文题:各大学开设了各种各样的选修课,学生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不同的选修课,以你自己为例……

(5)典型的书信写作。

如2002年1月四级作文题:就本校食堂卫生状况给校长写一封抱怨信。

又如2004年1月四级作文题:关于报考大学专业问题给朋友回信。

图表作文时根据图表提供的图画,数字或者文字等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分析规律,把握主题,反映某种现象的作文。

如2002年6月四级作文题:Student Use of Computers.根据图表阐述大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情况并解释原因。

图表作文在写作中应注意:(1)对图表做简要的主题介绍;(2)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寻找规律性信息;(3)分析原因,寻找规律,把握主题;(4)根据信息得出结论。

2.模仿

一切作文,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每个题型都打印两篇范文,供学生模仿。这十多篇范文,就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启蒙老师。要求学生熟读,最好能背诵。这样,学生就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句型和表达方法,应试时可灵活运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试笔

教师从网上下载最近十年的四级作文题,要求学生每个题型都写一两篇。教师也可根据经验和想象,出一些作文题供学生练习。教师不必收上来修改,可由学生自己相互评改,选一些比较优秀的作文打印出来让学生相互学习。教师也可以重点在课堂上讲解一两篇。应对一个考试,学生不写上8—10篇作文是不行的。

笨鸟先飞早入林,从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始,教师就要有计划地抓四级作文,费时不必过多,每周15分钟就够了。因为大多数写作是放到课外去进行的。一年抓下来,我相信学生在应试时,做作文题就胸有成竹了。一些肯钻研的学生,有希望在作文上得到高分。

参考文献:

[1]唐小涛.从大学英语四级作文考试探大学英语写作教学[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5.

四年级语文教学重点篇12

二、具体工作要求及措施:

1.聚焦课堂,加强“常规教学”,转变老师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能。加强备课,注重合作,做到资源共享,切实注重教学效果,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要加强管理,做到没有教案不进课堂。备课应注意备足学生,作业练习要符合区教育局布置的“学生作业四要四不准”的要求,减少重复机械式的作业,提高语文的练习实效。

2.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提高教学质量。要特别重视学生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审题、阅读、写字等习惯的养成,采取切实的措施经常抓,反复抓,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研组将加强抽查。提倡班内或年级内经常进行优秀作业的评比,以鼓励学生积极向上。要严格把握作业的质量,控制数量、及时批改、及时调控教学,将语文教学质量追求分解到每一课每一单元的评价上,减少或消除错误积累。特别重视提优补差工作。教研组将配合教导处多次、小范围地进行随机质量调测,及时分析反馈调控。

3.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课内注重学生积累,课外指导学生利用早读课、午间及双休日广泛开展阅读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从读书中收获知识、明白事理、陶冶情操,让读书成为每一位学生终身学习的自觉行为。同时加强各类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比赛、经典诵读活动等,从而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

4.加强常规调研,确保减负增效。青年老师每学期每人至少上一节教研课,教研组成员,非特殊原因,尽量参加,课后,及时评课。

5.加强课题研究,注重学生素养。语文教学应当在教给语言知识的同时,着重于引导应用,培养学生的言语潜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及时转变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应变潜力和创新潜力。为此,我们要加强课题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6.培养青年教师,促其健康成长。青年教师是我们语文教研组的中坚力量,而教研组、备课组正是培养新教师的主阵地。各语文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资料共享,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尤其是使新教师能尽快提高、成熟,使青年教师发挥他们的主动力。

三、各年级具体工作安排:

【一年级】

二月份:

1、制定教研组计划。

2、组织教师参加第一次集体备课,主备人:丁欢。

3、期初五认真检查。

三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第一次集体备课,主备人:芮秋芳。

2、教研组内共同研讨练字内容与指导要点,重点安排两次写字比赛,发现、培养一批写字特长生。学期末进行写字班级星级评定(分为三个级别,由低到高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3、组织新教师上好考核课4、组织教师参加校级公开课,同课异构:章梦佳、张黎明、尹文娟、韩冰《四个太阳》

四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第三次集体备课。主备人:侯娇娇。

2、五认真检查

3、一年级校级教研活动,同课异构: 丁欢、张文静《小公鸡和小鸭子》侯娇娇、陈丽《怎么都快乐》  

4、完成研讨课总结

5、单元测试,通过测试情况对之前的教学进行总结,针对问题提出方法。

6、期中复习。

五月份:

1、期中考试。

2、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3、组织教师参加第四次集体备课,主备人:吕雪琴。

4、五认真检查

5、“一课多上”,组内教师互相听课、评课活动:陈珊珊、胡媛、陶璐《动物王国开大会》

6、单元测试,通过测试情况对之前的教学进行总结,针对问题提出方法。

六月份:

1、期末复习计划交流。

2、生字和优秀作业验收。

3、期末复习。

4、期末考试。

【二年级】

二月份:

1、制定教研组计划。

2、组织教师参加第一次集体备课,主备人:朱金美。

3、期初五认真检查

三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第二次集体备课,主备人:朱春霞。

2、五认真检查

3、组织新教师上好考核课

4、组织教师参加镇级公开课,同课异构:

朱艳《千人糕》

何文敏《千人糕》

四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第三次集体备课。主备人:李玲。

2、五认真检查

3、二年级校级教研活动,同课异构:王之睿、钱沁《枫树上的喜鹊》

五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第四次集体备课,主备人:孙爱华

2、五认真检查

3、二年级校级教研活动,同课异构:何珍珠、朱金美《雷雨》

六月:

1、二年级校级教研活动:史颖秀《羿射九日》第一课时

孙爱华《羿射九日》第二课时

2、组织教师进行论文撰写工作

3、组织教师做好期末复习

4、组织教师做好五认真自查

【三年级】

三月份活动:同课异构      活动主题:同课放光彩,异构显心意

四月份活动:课堂实讲      活动主题:课堂教学展风采,凝心聚力促成长

五月份活动:优秀课例分享  活动主题:优秀课例齐分享,评课议课促成长

六月份活动:读书分享      活动主题:阅读,遇见最好的自己

【四年级】

二月:

1、制定教研组计划。

2、组织教师参加第一次集体备课,主备人:汪腊梅。

3、期初五认真检查

三月:

1、组织教师参加第二次集体备课,主备人:端义云。

2、五认真检查

3、组织教师开设组内研讨课。

四月:

1、组织教师参加第三次集体备课。主备人:孙海霞。

2、五认真检查

3、组织四年级老师参加校级教研活动

4、进行期中考试。各年级小结期中测试状况,明确后半学期的目标五月:

1、组织教师参加第四次集体备课,主备人:史娟娟。

2、五认真检查

3、四年级组内研讨课。

4、各年级制订期末复习计划。

六月:

1、教研组工作总结。

2、教师收集有关资料及教学心得,并上交论文或案例。

3、复习课展示。进行全面复习。

4、期末复习考试。

【五年级】

三月份 活动主题:忆童年 悟情感 活动内容:走进童年岁月

四月份 活动主题:品味汉字 品味人生 活动内容:遨游汉字王国 读古典名著

五月份 活动主题:扣人物特点 显人物形象 活动内容:字里行间众生相

六月份 活动主题:品味灵动语言 展现景物魅力 活动内容:足下万里 景色纷呈

【六年级】

二月份:

1、确定六年级组集体备课名单,布置具体要求,明确每次集体备课主题。做到“真备”“真听”“真分享”。

2、制定教研活动计划表,每位老师执教一节公开课。

三月份:

1.执行教研活动计划表。

2.集体备课,对每课作业设计进行研讨,提升作业效能。

3.积极推进读书活动,评选优秀的读书笔记。

四月份:

1.继续推进集体备课活动和教研活动。

2.进行质量调研检测,撰写质量调研报告。

3.进行试卷命题专栏的集体备课研讨。

五月份:

1.进行有效复习策略的教研活动。

2.进行后进生追踪记录调查,摸清学情,时刻跟踪。

四年级语文教学重点篇13

自从中国实行全国英语四、六级统考以来,英语四、六级统考对其英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促使全国各高校及有关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大学英语教学,有力推动了《教学大纲》的贯彻实施;而且每年为中国大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提供了较为客观、准确的描述,每次考试结束后将丰富的考试信息反馈到教学第一线,服务于教学。[1]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与世界交流的加强,单纯拥有英语能力已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专业加英语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则更加受到企业的青睐。现在英语四、六级考试由原来的更多注重阅读变成现在听、读、写等综合能力齐头并进,并推出了大学英语口语测试。但英语四、六级考试仍然大学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带来不利影响。

2. 英语四、六级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负效应

2.1 对大学教师教学的负效应

英语四、六级考试历来分为主观、客观两种考试题型。但为了实施起来方便经济、评分客观、信度高等原因,多年来客观题所占比率一直高居不下,约占 75% 至85%(近年来有所调整,但仍然严重失调)。回答单个的题目不符合语言运用的实际,对衡量整体交际语言能力意义也不大,它只考查了学生的语言接受能力、识别能力、推理和猜测能力等。这种侧重考查语言知识而非语言运用能力的考试,毫无疑问,对教学起着极大的误导作用。

根据笔者学习和教学的切身体验,为提高考试通过率的应试教学几乎已让大学英语教学走上了绝路。李岚清副总理曾在1996年外语教学座谈会上指出,中国目前外语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低效”的问题。[2]而这种情况在那些强调CET测试的高校显得尤为突出,这与学校重视不合理的英语四、六级考试无疑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2.2 对大学教师业务素质的负效应

英语四、六级考试阻碍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教授大学英语多年,越来越发现自己的英语水平跟学生趋同了”,笔者经常听到这样的大学英语教师自嘲的话,这一方面反映了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艰辛,同时也反映出大学英语教师对于关注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无奈。大学英语教师不仅面临着社会英语热、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双语教学、学分制改革、扩招以及网络技术等带来的多重压力[3],而且承受着英语四、六级通过率的压力。担任繁重教学任务的教师同时又被安排担任英语强化训练课。大大影响他们科研的发展。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学生对教师的要求、社会对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教师还踯躅不前、埋头于应付四、六级的应试教学中,就很难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优秀的英语人才,而终将被社会所淘汰。

2.3 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负效应

其实,应试教学的真正受害者是广大学生。如果学生将通过英语四、六级作为英语学习的动机,则会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由于大量考试题为识别性试题 (recognition test) 而不是提取性试题 (recall test),学生学习时只注重语言知识的理解,而忽视产生和运用,从而养成了‘眼高手低’的学习习惯”。笔者2009年4月对该校2006级公共大学英语随机抽取的1000名学生所做调查发现,入学两年的学习并未使一些学生有所收获,有些学生甚至感到其英语水平不是进步,而是倒退。

最近几年中国大学英语考委会对英语四、六级考试实行了一系列尝试性的改革,如把原来的发放四、六级考试合格证书改成只汇报四、六级考试成绩,同时增加了大学英语口语考试。但相当一部分高校仍然以710分制乘以0.6即426分为合格的方式对学生成绩进行合格认证,以此作为是否获得学位的硬性条件,而对口语测试成绩却不做任何要求,仍然影响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发展,其英语应用能力实在令人担忧。

3. 对英语四、六级考试及教学的几点修正

3.1 改革英语四、六级考试

为使英语四、六级考试起到正确引导并促进教学的目的,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①进一步改进四、六级考试题型,减少客观题所占比例(如只占30%—40%),增加能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主观题。如在听力测试中增加段落听写的比例,把阅读理解改成根据阅读文章写摘要或写故事梗概等。

②将口语及翻译(口译及笔译)、拼写及发音等也纳入考试范围,并加大学生口试的频率和幅度。

③不断开发、研究新题型,以正确引导教学,以切实起到考查学生语言能力并促进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作用。

总之,在中国的现行教育体制下,要完全摆脱应试教育还不太可能。关键在于发挥考试指挥棒的积极作用,使学生在正常学习英语之余,备考英语测试。[4]

3.2 改进大学英语教学

首先,学校相关领导要树立正确的治教理念。定期为教师提供出国进修、学习、深造的机会和条件,培养更多优秀的教育后备人才。

其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书育人观念。教师因材、因人施教,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他们多听、多读、多说、多写,从整体上有所突破。

第三,实行小班(约24~30人)英语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上组织更多学生参与的活动。

第四,进行合理有效的分级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按英语水平、英语能力不同将他们分为不同层次的班级进行有针对性、侧重点不同的教学,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5]

第五,树立学生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正确的考试观、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这才是完成教学大纲、达到教学目的的关键。

4. 结论

以上是笔者就英语四、六级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的一些思考, 肯定有很多不妥之处;同时由于作者水平有限,评论之处必有疏漏或有失公允。但作者个人认为:只要对考试及教学同样实行科学合理的修正,使考试能够很好地为教学服务,大学英语教学就能沿着其正确的方向持续发展,为国家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外语综合型人才。反之,如果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能合理协调考试与教育及学习之间的关系,大学英语教育就很难突破其瓶颈,对于广大大学英语师生将贻害无穷。

参考文献:

[1] 杨惠中.英语四、六级考试十五年回顾[J],外国语. 2003(2):21.

[2] 井升华.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原因[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21-23.

[3] 蔡基刚.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压力[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228.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