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师师德总结实用13篇

小学音乐教师师德总结
小学音乐教师师德总结篇1

不知不觉又到了期末,在这半年中,我经历了很多事情,对音乐课又有了新的感悟。回忆这四个月的时光,有过欢喜,有过难过。学生开心的上完一堂课是我最开心的事情,相反,学生无趣的上完一堂课是我最难过的事情。但是不管成功与否,我都是开心的,因为这些都是我的经验。下面就将这学期做一个。

在教学课堂中,我这学期主要抓学生的音乐基础,课下认真备课,积极设计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在课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地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课后,我立即对这节课做反思,找出问题。

不足之处: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课堂秩序,针对课堂纪律我一直都有些困惑,我试用过很多方法,但是效果都不太理想,在这方面上我还是需要和有经验的老师和班主任沟通才能更好的解决,在以后的时间里,我还是更加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在新的一年里,我会多看点书提高自己的素质,勤动脑,勤发问,勤反思,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听课也是一个学习的好渠道,在这学期中,我听了很多节课,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知识是无穷无尽的,看了别人的课我发现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尤其是这次的课堂观察,让我受益匪浅,每节课的教学环节新颖创新。听了这些老师的课,再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觉得应该要做好几个方面:首先,我积极反思自导航地图下载己的教学方法,更好的担当组织者、参与者、欣赏者等多个角色。其次,加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学习灵活的应对课堂的能力。学会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在教学中,还要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我要多用鼓励的形式对待每一个学生。

暑假来临,休息的同时,我还要好好的充实自己,多读书,多练习自己的专业,制定好下学期的学习目标,整理好下学期的教案,等到寒假归来的时候,让自己更有把握的工作。我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我的教学水平会更上一层楼。

小学音乐教师师德总结篇2

在音乐活动中,教师更应起带头作用,做学生的大朋友,让学生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来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为此,教师应在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

(一)研究教材,正确把握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时刻树立德育意识,认真钻研,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要素。不少音乐作品都以讲一个做人的道理或宣传一些爱国主义、尊敬父母长辈等知识为主题,因此,教师要充分吃透教材,将这些德育教育很好地传递给学生。如在讲解《小乌鸦爱妈妈》的歌曲时,应在欣赏歌曲的同时激发学生们心灵中最真挚的情感。因此,在教学氛围营造的过程中,首先应引导学生从小事入手,激发学生们的最纯洁的爱。例如,在音乐欣赏结束之后,教师通过讲故事,对学生进行引导,可以问学生:“如果妈妈生病了,你应该怎么做,才能关心妈妈呢?”学生可能就会回答:“我要帮妈妈扫地”“我要帮妈妈倒水喝药”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可以充分表达出对妈妈的爱,同时,本堂课程最核心性的内容也就有所体现了。接下来再教学生们学习歌曲时,学生们就可以充分投入情感,掌握基本的旋律,从而为整个音乐氛围的营造提供了充分性的保证,也使相关的德育教育得到了充分性的渗透。在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组建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歌曲展现,使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

(二)运用多种教学理念渗透德育知识

在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想在根本上渗透德育知识,教师在课程讲解之前就应认真设计教学环节,结合教学的基本特点建立丰富的教学活动,通过多样化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时产生一定的心理共鸣。多样化教学内容的建立,不仅可使传统的教学理念得到升华,还可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教育环境及德育思想教育的氛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加深学生们对音乐内容的印象,营造轻松化的教学氛围,通过歌曲内容的表述,培养学生们的自信心,完成德育教学内容的指导,同时也可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

(三)教师应该认真备课及时反思

小学音乐教师师德总结篇3

一、音乐欣赏

新课程标准把听觉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它认为音乐教学必须立足于听,把发展学生的听觉、培养学生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作为进一步学习音乐其他方面技能的基础。可见听的重要性,而欣赏教学不单是听听音乐而已,而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 从有声的音乐中获得无声的情感体验,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欣赏乐曲《快乐的一天》,同学们通过教材中提供的图画看到了一天的生活、学习。欣赏完后,问一问,你知道中国没有解放以前,孩子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吗?也给几张《小白菜》的图画让同学看,老师简单地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画面的内容“在黑暗的旧社会,穷人的生活十分贫困,那时候有个小姑娘从小就死了娘……”,当老师用低沉的语调讲完后,教室里一片唏嘘声,让他们有一个对比,通过欣赏,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从而领悟到要珍惜时光,发奋学习,努力成材。欣赏结束后,我让大家谈谈今天的幸福生活。通过对比,增强了对:“小白菜”的同情,同时更体会到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温暖,大大增强了热爱祖国之情。

二、歌词内容

从音乐教学本身而言,它包括思想品德教育和艺术教育两部分,如果只是纯艺术地从音乐的角度去传授知识,忽视品德教育,就达不到对学生审美育人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教者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抓住作品的音乐形象,寓教于乐,寓教于理。如:小学音乐第二册教材《大鹿》,内容表现了一只小兔被一只大灰狼追捕的紧要关头,大鹿开门让小兔进屋,一起手挽手团结起来抵制大灰狼,从而保护了那只小兔子。我根据歌曲的内容,改编成一个故事:在大森林,大鹿、小兔一起团结起来,逃过了大灰狼的追捕,并揭示了“团结起来力量大”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同学们听着动人的故事很容易进入歌曲的意境,接着学唱歌曲。在学唱歌曲过程中,通过音乐游戏活动,让学生戴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头饰,随着音乐进行角色表演。通过表演,学生不仅在歌声中受到感染,在思想上得到教育,而且还懂得了爱护弱小、舍己救人的道理。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就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三、音乐故事

达尔克洛兹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一种情感的过程”。给学生讲一段动人的故事,引导叙述情感上的共鸣,做到未有曲调先有情。如教唱歌曲《顽皮的杜鹃》,边听音乐,教师边讲述孩童在美丽的山林中与顽皮的杜鹃相互欢乐嬉戏玩耍,充满童趣的情景。用故事情境打动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分析,理解每段歌词的感情处理,让学生感受到杜鹃声声地在青山翠谷之中回荡不息,感染那连绵不绝的快乐。

四、课外活动

德育作为一种教育过程,是永恒不变的,而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其途径又是多种多样的。如果说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阵地,那么,课外活动则是育人的广阔天地。例如,在鼓乐队的训练中,教师要经常让学生去感受整体声音的协调性及和声效果所带来的美感,感受到整体的凝聚力,认识到自己是整体中的一员,必须服从整体。并经常通过对比,提高鉴赏力;通过练习,获得美的声音;通过刻苦努力地训练,使学生知道,美的声音是通过不懈努力换来的,从而培养学生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

总之,音乐教材中发掘德育因素,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选择好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及时捕捉时机,适时点拨并恰如其分地引导,才能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效果。

小学音乐教师师德总结篇4

一、概述小学音乐教学当中的德育渗透

音乐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好的音乐能够引起听者的共鸣。同时,音乐也能够抒发感情,让人感受到丰富的情感。在小学学习阶段,音乐是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而小学音乐教师更担负着启蒙学生的重任。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当中对德育进行渗透,能够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和情操,促进教学任务的实现。

二、小学音乐教学当中德育渗透的对策

1.将德育观念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

为了加强德育的渗透效果,教师应该将德育渗透到小学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使得教学当中的不同环节都有德育观念的体现。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阶段认真对待,对学生的教育不应拘泥于形式,而是应该见缝插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在将教学的理念与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第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习惯;第二,通过合唱等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培养集体意识;第三,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教材当中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进行整合,全方面地渗透德育,实现学生品格以及情操的提升。

2.歌唱教学中渗透德育观念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传授歌唱技巧以及基本乐理,提高学生歌唱水平,另一方面还应该为学生分析歌词当中蕴含的精神价值,并利用这种方法来渗透德育观念。在我国的小学音乐教材当中,有着十分丰富的素材,这些歌词当中都有很多的精神价值,同时较为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例如《好孩子要诚实》就能够直接用于德育,在对这首歌曲进行教学时,学生能够收到德育的滋润,激发学习兴趣,并用朝气蓬勃的面貌面对生活。

3.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教学情境

每一首好的歌曲背后,同样都有着一个美妙的故事,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积极地挖掘这些故事,并将这些音乐背后的故事作为教学资源来创设教学情境,渗透德育观念。在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介绍作者的生平事迹等,或者穿插一些小故事,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并学到宝贵的品质。例如《卖报歌》的学习就可以利用歌词当中的恶劣生活引导学生学会珍惜今天的生活,培养坚毅的品质,乐观对待人生当中的挫折。

4.在音乐赏析当中渗透德育教学

音乐赏析课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同时,对音乐的赏析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品德。教师在音乐赏析课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从旋律、节奏等多个方面对音乐形象进行塑造,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当中,体会音乐背后的情感。

5.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德育渗透到各个环节当中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能单纯地采用说教的方式来进行德育的渗透,而是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将德育灵活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课程教学能够使学生养成讲文明的习惯,而将德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则能够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缺点,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提高教学效率。

6.把握教材内容,进行正面教育

在教材当中,很多的作品都蕴含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这些作品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但想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这些作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音乐当中的形象。而在经过这种引导教学之后,学生再次演唱歌曲就会领会到歌曲当中的精神内涵,而这种精神内涵正是小学音乐教学当中德育渗透所要表现的,也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目的所在。

总之,在实际的音乐教学实践过程当中,音乐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对音乐教学当中的德育渗透展开更深的探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陈俊时.如何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兴趣[J].音乐天地,2006(9).

[2]占静.浅谈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9).

小学音乐教师师德总结篇5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有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音乐教学经验和良好的音乐知识、技能。那么,音乐教师具体应该具有哪些职业素养呢?

1.音乐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教学不仅仅是死板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懂得如何成为真正的人。所以,音乐教师必须先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音乐教师本身必须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

2.音乐教师需要有专业的知识技能和教学实施能力。音乐教师无可厚非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毕竟音乐本身就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要成为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具有音乐创作能力、音乐表演能力、合唱指挥、舞蹈编排等专业知识技能,教师本身专业水平的高低能体现教学水平的高低。此外,在课堂上还要具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一套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使音乐课堂更活跃、有趣。良好的课堂氛围更容易让学生吸收消化所学到的知识。让课堂在有序的基础上轻松活跃有效率,才是真正好的音乐课堂。

3.音乐教师需要具有广泛的文化知识体系。音乐教师在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必须具备广泛的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教师的知识面是教师综合素质的直观体现。要真正感受和理解一部音乐作品,除了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深入其文化精髓,明白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这就要求具有一定的文化沉淀。此外,广泛的知识体系是对任何一门学科教师的要求,作为教师,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自己必须首先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

4.音乐教师需要具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能力。音乐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的能力和完善自我的能力,在总结中理清思路,在实践中成长,充分利用每一次教学过程展示自己、提高自己,并不断总结经验。课下,要充实自己,多阅读书籍,丰富文化内涵。树立个人的目标,在教育过程中认识人生,感受人生。厚积才能薄发,音乐教师只有年年月月的积累,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发挥教学才能,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如何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职业素养

1.重新认识中小学音乐教育,加强重视。中小学音乐教师应该端正态度,真正理解音乐教育的意义。使学生多方面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素质的培养打好基础。学校应该多宣传音乐教育的意义,支持音乐教师的工作,共同促进音乐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小学音乐教师师德总结篇6

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要爱护学生,激励进步。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激励和赞赏时,他们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自信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相反,当他们的愿望和行为受到教师的否定、批评时,则有可能因此产生挫折感,引起消极情绪体验。热爱学生、激励进步是尊重学生情感发展、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用美妙的童心和赤诚的爱心,搭起师生情感的桥梁。即使学生表现不好时,也不能有任何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语言与表情,应用善意的语言、信任的目光去鼓励、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使各种水平的学生都生活在希望之中。

其次,师生合作,共同参与。中学音乐教学是通过师生情感的投入、心灵的感悟来达成教学目标的。若不能确保学生具有好心情、好情绪,就不可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对于学生正在参与的音乐活动,教师不应是裁判官、局外人、旁观者,而应把自己置于参与者和服务者的地位,把一切“教”的活动落实在“学”的活动中,有心做孩子们的领路人;有心做孩子们的合作伙伴;有心做一位观众,让学生对教师产生认同感、亲近感,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使学生敢说、敢想、敢做,努力营造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气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音乐潜能。

第三,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师生活动中,教师必须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同时在某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指导方法上因材施教,让不同类型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去学习。如在唱歌教学中让唱得好、指挥得好的学生当“小小歌唱家”、“小小指挥家”,其他同学则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选择伴奏:捻指、跺脚、拍手等等。为每个学生提供舞台,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表现的机会,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产生愉悦感。

二、活用音乐教学语言进行审美教育

作为音乐教师,除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认真钻研教材以外,还必须注重语言修养,追求课堂教学语言的韵律美、直观美、意境美、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语言的形象美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音乐课中基础知识的学习十分重要,而在教学中,这往往是薄弱环节,学生也感到抽象难懂,兴趣索然。教师应运用形象比喻和有趣味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传授新知识。这不但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也会加深学生的记忆。如:把附点音符中的附点,比做某某音符带了个“小弟弟”,“小弟弟”乘车要买半票(当然前面的大哥哥音符要买整票)。这样,把附点的时值总是等于前面音符时值的二分之一(一半),而与半票是整票价钱的一半有机地接洽起来。这就较好地克服了学生把附点的时值固定当做半拍的过错概念了。把顿音号比喻成指啄食的鸡嘴:顿音号、象鸡嘴,应当唱得短又脆;把重音号比喻成箭头:重音号,象箭头,时间唱足音饱满;把延伸号比喻成眼睛上面加眉毛;把连音号比喻成相同音上搭座桥;把渐强号比喻成喇叭,左边小来右边大;把渐弱号比喻成宝剑,右边小来左边大;把休止符比作“某某同窗没赶上车”,要给他留座位(即空出与音符相应的时值)。也可以将一些音乐符号组成“鸟”,让学生辨认。通过上述方法,既交待了这些音乐符号的作用、又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知识概念的理解。在欣赏教学中也要讲究教学语言的意境美,课堂中用语言营造氛围,从音乐作品所表现的各种场景,人物情感,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寻找音乐形象进入意境,让学生学会在音乐中想象。

三、分组进行研究型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目前教育界所倡导的研究型学习,指的是由教师进行引导,提出一个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然后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行收集资料,通过研究、讨论得出自己的研究结果,最后各个小组在课堂上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由老师来进行总结、评价。研究型学习的模式同样适用于初中音乐教学。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就是为了不需要教,要提倡引导与启发,使学生加强自力锻炼,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攻关能自勉的主动境界。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利用研究型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青春舞曲》这首歌的时候,教师可以布置各小组通过《青春舞曲》这首歌来分析中国民歌的特点。学生可通过书本、杂志、网络等多方面的途径来收集相关的资料,并通过小组讨论来总结出中国民歌的特点所在。研究型学习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将问题抛向学生,一改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掌握知识,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和理解深度。

小学音乐教师师德总结篇7

德育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是可以无处不在的,只要我们音乐教师有目的地精心地设计自己的教学,把德育的因素和核心融入在音乐本文由收集整理课堂教学过程之中。

(一)运用词曲本源进行德育熏陶,激发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精神

词和曲是一首歌曲最为基础的两大元素,合适的歌词和曲谱能让德育思想在小学外来工子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音乐的前提是旋律,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更不会有本土学生和外来工子弟的区别体验。如花城版二年级上册《稻草里的火鸡》这首歌风趣活泼,词义意蕴深刻,非常适合对小学外来工子弟进行集体主义的德育教育,曲谱的旋律也简易优美。我们教师可以在快乐的音乐学习课堂中抓住了最后一句突显主题的歌词“快来,快来!我们同心协力快把他捉到”展开讨论,并且可以参照歌词鼓励学生按角色合作表演,领略火鸡的活泼好动,体验“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要多种集体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合奏、音乐游戏等,为小学外来工子弟创设出一种美好的情境,将思想教育融于音乐训练之中,使他们从中体会到只有全体突显共同努力、团结协作。如在音乐游戏《哈哩啰》的教学中,教师主导整个唱歌教学的过程,教会学生歌曲后要求学生一起手拉手边跳边演唱,并领会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花城版《我们都是好朋友》我们可以引导本土学生和外来工子弟进行友好而亲密的接触,让他们在音乐游戏中围绕主题进行手拉手、拥抱,找到自己的朋友,并设置例如新年、生日等情境,开展对“朋友说心里话”的活动,让他们领略同学之情、朋友之义。同时,音乐游戏是一个集体的活动,在组织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相互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协作意识。

二、挖掘教材德育核心内涵,培养外来工子弟的爱国主义情感

正如列宁指出:“音乐是对人民进行教育的有力工具。”小学音乐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德育内涵,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形成高尚道德品质的最佳途径。小学音乐教育的德育教育核心表现为爱国主义教育,而小学音乐教育的德育教育核心在音乐课堂对小学外来工子弟主要表现为促使主人翁精神回归和民族归属感深化。

(一)巧用音乐创作背景资料,以音乐家高尚的品格启发

音乐教材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具有德育意义的音乐史实,

小学音乐教师应多方面挖掘收集对主体地位缺失和地域归属感模糊的小学外来工子弟进行启发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如《长城谣》的课堂上,我们教师可以收集和汇总长城的有关资料,采用音乐故事的形式演示长城外人民艰苦的生活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学会珍惜现在所拥有良好的环境下,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以丰富的艺术形象,讴歌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引导小学外来工子弟自己身居外地的学习环境,以不同时期同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激励,启发他们树立到改革开放的前沿今日要努力和安心学习,将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的勤学爱国观念。此外,如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德艺双馨都可以作为爱国主义的德育教学重要材料。

(二)多方面感受音乐的内蕴,发掘德育教育核心主题

小学音乐教师师德总结篇8

二、乐曲欣赏与德育的联系

音乐欣赏教学是通过音乐特殊形式歌曲、乐曲,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培养学生茁壮成长的过程,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那么音乐欣赏起到哪些功。它以其音响本身的美,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并在乐曲欣赏中容入爱劳动、爱集体、爱生活爱祖国等的德育教育,陶冶他们的情操。

比如,在组织学生欣赏歌曲《彩桥架到台湾岛》与《七子之歌》时,让学生知道台湾澳门的历史,这种母子情感染着学生,这情,是母子情、思恋情、思归情,通过歌曲的教唱和欣赏,他们听着、唱着、爱国之情由然而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以提升,道德情操随之升华。拉近了教材与学生的距离;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社会、与生活的距离。因此不难看出,这节课让学生得到了充分的爱国教育。

三、在欣赏音乐中渗透德育

欣赏教学不单是放音乐给学生听,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应紧紧抓住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引导学生进入歌曲的意境,使其全身心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里。

比如,在欣赏《红星歌》这一课时,也可以结合电影《闪闪的红星》的剧情介绍,采用音乐故事的形式,边播放影片片段边讲述主人公潘冬子的成长过程。让学生了解在战争年代,许多孩子小小年纪就已参加了革命,所以革命队伍中有许多"小八路",同时也涌现了很多小英雄,像"王二小""小海娃"等,让孩子们懂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课堂小结时,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怀念,同时勉励大家向革命前辈学习,做共产主义的接班人,使孩子们的道德情感得到升华,从而领悟到要努力学习、长大才能建设祖国的道理。

四、课外开展丰富的音乐活动,体现音乐教育多方面的育人职能

结合教材讲故事,把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趣闻轶事等用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讲,会在学生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合教材做音乐游戏,如把各民族音乐用这个民族典型的舞蹈动作来表现,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热爱。而集体舞表演更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进一步重视学校美育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体现音乐教育多方面的特殊育人功能,除坚持好正常音乐课堂教学外,还开展了音乐兴趣班、音乐素质提高班、舞蹈班等活动,学生自愿参加,编排一些节目,在六一节、教师节、国庆节、元旦等节日汇报演出,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音乐素质,还对学生的思想、情感、性格、意志等各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五、渲染情景,激励学生热爱生活感情和民族自豪感

在欣赏我国的民族音乐和民歌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优美的动人的民族音乐旋律,使学生感到存在于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大量的音乐财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小学音乐教师师德总结篇9

一、教师素质是进行德育渗透的基础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就是以音乐为手段,用音乐作品蕴涵的情感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与教师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

1. 教师的专业素质

初中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处在发展期,他们有着较强的模仿能力,因而教师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就要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学生的榜样,发挥好表率作用。音乐教师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音乐教师必备的吹、拉、唱等专业技能。另外,音乐教师还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文学等与音乐相关的知识,提高自身文化内涵,满足音乐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促进德育渗透。

2. 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的综合素质对德育渗透来说非常重要,一个有着远大理想、知识丰富的教师,会让学生尊敬;教师生动的语言、自然的教态、整洁的外表都会给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对祖国无比热爱,就会在丰富的音乐作品中挖掘出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如果教师缺乏追求真善美的热忱,缺乏对家乡、民族的情感,就不能从教材中挖掘出德育内涵,渗透到教学中去。如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是一部杰作,将祖国的大好河山、历史文化与艺术融合在一起。欣赏这首优雅的乐曲,好像给我们显现出一幅优美画卷,感受到春天夜晚的迷人景色,同时还会给学生带来艺术美的享受,进入到乐曲营造的意境中,自然地想起祖国的山河,从而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二、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渗透的关键

音乐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渗透的关键,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时代所需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1. 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初中音乐教材中有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要善于把握,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如教学《你是这样的人》这首歌时,歌曲表达的是祖国人民对总理的怀念与崇敬之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其隐含的德育因素,提醒学生通过旋律及歌词来体会作品中蕴涵的对的深深怀念与崇敬之情。同时,在了解事迹的基础上,再次学唱,深入体会总理的伟大,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2. 在创设情境中渗透德育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投入情感,从而受到熏陶,加强德育。如教学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时,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令人感动的事迹,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爱。如爱心歌手丛飞,他参加过四百多场义演,资助了近两百名贫困学生,身患绝症后连医药费都负担不起,但他在死后却将自己的眼角膜捐献出去,给他人带来了光明。这样,学生了解了丛飞的感人事迹后,在学唱《让世界充满爱》时,就会特别认真,会被丛飞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从而受到德育。

3. 欣赏教学中渗透德育

音乐欣赏课是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音乐欣赏是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视听或阅读相关资料等,在充分的想象中感受艺术美感的一种审美活动。音乐欣赏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有很多。欣赏民族音乐时,优美动听的旋律很容易打动学生,使学生自然地接受德育。如教学“民族奇葩”单元时,可以用各个民族传统的乐器来讲述民族发展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欣赏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再如欣赏《黄河大合唱》时,教师要给学生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作品主题,通过音乐的解读和动人的画面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三、课外活动是进行德育渗透的延伸

课堂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主阵地,音乐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因此,音乐教师在音乐课程外,要组织不同形式的音乐课外活动如歌咏比赛、合唱训练、民族小乐队、晚会、器乐训练等,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1. 歌咏比赛

歌咏比赛是音乐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单纯的音乐教学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师要适时组织学生进行歌咏比赛,并对获奖的同学进行表扬。歌咏比赛活动中所选用的歌曲,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易于学生理解与接受。如《众人划桨开大船》等歌曲,学生在演唱比赛中,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相互关心等,整个过程就是通过歌曲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2. 合唱训练

在合唱训练实践中,教师要选择旋律优美的作品,引导学生在欣赏旋律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无穷力量,从而净化心灵,提高审美能力,达到美育与德育的结合。其实选择好的作品进行训练就是德育资源的挖掘。训练中教师除了让学生学会如何用声音表现出艺术美,还要通过作品认识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合唱曲《祖国颂》时,先要介绍作品创作的背景,引导学生理解作品表现的主题,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并在演唱中融入自身情感,提高演唱效果。

总之,音乐与德育是相辅相成的,可见音乐教学的作用不只是让学生懂得欣赏音乐,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因此,音乐教师要挖掘音乐课程中的德育因素,将德育融入音乐教育的全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培养时代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小学音乐教师师德总结篇10

 

一、小学音乐教育中开展德育教育的现状

 

随着中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小学教育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展了音乐鉴赏课,从小就让学生接受音乐的熏陶。不仅如此,知识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也和音乐相结合,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比如许多古诗词改成音乐,如《明月几时有》,从而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形式多样化,不再疲劳而又死板的进行接收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音乐中爱国题材,宣扬道德和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歌曲数量增多,这不仅能让学生学习了音乐技能,陶冶了情操,更让学生在自我熏陶的过程中加深对中国历史和地域特色的了解,这是音乐教育的进步。但是如今的音乐教育过程中往往只是肤浅地传达,并未真正做到“教益”的程度。老师在教授过程中不全面而系统地讲授音乐背景和涉及的文化内容,这不仅不能让学生在音乐审美上有所缺失,更不能达到国家和学校开设音乐鉴赏课真正的目的。除此之外,小学教师本身音乐素养的程度普遍比较低,不免就会落入只会欣赏名家名曲而不能全面而大范围地系统对音乐教育分类,在基础音乐教育中就落于之后,从而造成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差,鉴赏能力缺乏,在音乐美育上陷入误区。

 

二、小学音乐教育实施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从古至今,中外许多音乐教育家都对音乐的教育功能有着高度的评价。“乐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音乐得以修身养性,这是圣人孔子的看法。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以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究,把人教育成真善美的。”在这一层面上,柏拉图不仅认为音乐具有教化,而且能够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在这些大家看来,音乐的作用难以言说,所以重视德育教育对音乐来说也是必不可少。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精神的追求。孩子教育要从小抓起,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很多的家长送孩子学音乐。但现在他们更多学习的只是一种技能,音乐教师在培训的时候往往忽略音乐史知识系统的授课,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达到音乐所能带来的真正的效果。这在某种程度上必然会造成音乐审美上的缺失,在完成音乐教益的同时忽略了音乐的益智和哲思,在世界大范围倡导德育教育的大背景下,终将会阻碍中国音乐教育的建设,从而阻碍中国教育的发展。

 

三、小学音乐教育中实施德育教育的建议

 

(1)学校提高引用师资素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跟学生接触时间最长,教师作为音乐文化的传播者和教授者,对学生的音乐思想影响特别大。所以教师素质的提高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学校应注重开展音乐活动,创设音乐教育的情景,比如提高音乐硬件设施的齐备,这对学生音乐审美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2)教师改善音乐教育传统方式,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传统的音乐教育是上课放一些名家经典,让学生欣赏,并不能因材施教,以德育人。学生的积极性不免陷入消极状态。学生音乐学习面比较狭隘,只是增加了学生的音乐知识,而不能发挥音乐的教益作用。音乐德育教育上的缺失,将音乐功能大打折扣。

 

(3)学生发挥音乐学习主动性,减少音乐学习的功利性

 

小学生的基础知识有限,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中国教育模式往往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丧失了音乐学习的热情,并且学生在没有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为了迎合学校教育而被迫学习音乐,这些观念都带有极强的功利性,小学生必须改变这一学习态度,方可有所建树。

 

小学音乐教师师德总结篇11

二、小学音乐教育实施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从古至今,中外许多音乐教育家都对音乐的教育功能有着高度的评价。“乐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音乐得以修身养性,这是圣人孔子的看法。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以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究,把人教育成真善美的。”在这一层面上,柏拉图不仅认为音乐具有教化,而且能够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在这些大家看来,音乐的作用难以言说,所以重视德育教育对音乐来说也是必不可少。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精神的追求。孩子教育要从小抓起,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很多的家长送孩子学音乐。但现在他们更多学习的只是一种技能,音乐教师在培训的时候往往忽略音乐史知识系统的授课,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达到音乐所能带来的真正的效果。这在某种程度上必然会造成音乐审美上的缺失,在完成音乐教益的同时忽略了音乐的益智和哲思,在世界大范围倡导德育教育的大背景下,终将会阻碍中国音乐教育的建设,从而阻碍中国教育的发展。

三、小学音乐教育中实施德育教育的建议

(1)学校提高引用师资素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跟学生接触时间最长,教师作为音乐文化的传播者和教授者,对学生的音乐思想影响特别大。所以教师素质的提高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学校应注重开展音乐活动,创设音乐教育的情景,比如提高音乐硬件设施的齐备,这对学生音乐审美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2)教师改善音乐教育传统方式,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传统的音乐教育是上课放一些名家经典,让学生欣赏,并不能因材施教,以德育人。学生的积极性不免陷入消极状态。学生音乐学习面比较狭隘,只是增加了学生的音乐知识,而不能发挥音乐的教益作用。音乐德育教育上的缺失,将音乐功能大打折扣。

小学音乐教师师德总结篇12

一、来宾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开设的现状及问题

第一,师资不足,学科结构不合理,存在结构性缺编,以及教师老龄化严重,存在断层现象。尤其是英语及音乐、美术、体育、信息、科学等副科的专任教师极其缺乏,导致语文、数学老师被当作“万精油”来使用。

据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统计数据发现,来宾市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师老龄化严重,出现中青年教师断层现象。据统计,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中41岁以上的占47%。如:象州县专任教师2450人中,30岁以下的仅有145人,占5.92%,31-45岁的有1464人,占59.76%,45岁以上的有841人,占34.33%;兴宾区石牙中心小学有教师256名,其中41岁以上的141人,占该乡小学教师总数的55.1%。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年龄状况呈倒金字塔型、人才断层现象。同时,出现教师结构性缺编,小学阶段体育、美术、音乐、信息技术和外语专业教师缺口严重;初中阶段生物、地理、音乐、美术和信息技术教师也很紧缺;高中阶段学科教师缺编,尤其是广西实施高中新课改以后,新增通用技术、综合实践等科目,没有专业教师,无法开课。据调查,80%以上的乡镇中小学没有音乐、美术、体育专业教师,一些教学点音乐课只能听录音带。初步统计,全市共缺中小学体育教师835人,其中初中240人;美术、音乐教师945人,其中初中255人;信息技术教师406人,其中初中105人;初中生物教师223人、地理教师205人;小学外语专业教师632人。

根据调研收集上来的来宾市忻城县、象州县、武宣县、合山市、金秀县这5个县市的数据统计来看,小学各科目的兼职教师是专任教师的倍数由高到低依次排列是:综合实践、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音乐、科学、美术、信息技术、体育,这些科目是最主要由兼职教师来完成的,其中综合实践科目的兼职教师数是其专任教师数的近40倍,而最低的体育课该倍数也达到10.39,上述科目多数兼职教师是专职教师的20倍以上。小学缺编教师最多的科目是体育,其次是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美术、英语、音乐,其缺编比例都在50%以上。

而初中各科目的兼职教师是专任教师的倍数由高到低依次排列是:综合实践活动、美术、信息技术、生物、地理、音乐、历史思想与品德,这些科目也由兼职教师来完成的,其中综合实践活动兼职教师是专任教师的近12倍,美术、信息技术、生物、地理科目的兼职教师是专任教师的比例都高达52%至99.5%,音乐、历史思想与品德科目的兼职教师是专任教师的比例也达到12.6%至36.3%。初中缺编教师最多的科目是英语,其次是思想与品德、历史、地理、物理、化学、体育、生物、音乐、美术,其缺编比例都很高。初中校本课程课有3个专职老师,地方课程课有12个专职老师外,其余全部为兼职老师,心理健康课的兼职老师全部是兼职老师。

第二,由于教师存在结构性缺编导致教师兼课现象严重,教师课程任务繁重。

英语老师及音乐、美术、体育等副科的专任老师极其缺乏,农村学校及乡镇学校尤其缺乏这类老师,这些科目由兼任老师上课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很普遍。教师工作量繁重,每学期要上300-400节课,甚至更高至500节。教师过多的时间用来上课,没有备课时间,没有修改讲评作业的时间,也没有休息的时间,给教师造成沉重身心压力,也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个别学校领导对课程开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师普遍对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认识不清晰。

个别学校领导对课程开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法规,随意增减课时是违法行为,仍然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和升学率,重“考试科目”、轻“非考试科目”,因此在某些学校出现挤占课时现象。语文、数学等学科课时偏多,音、体、美以及综合实践和通用技术等学科开设课时不足、效果不佳。有的是课程表上安排有,但是大部分是由语、数教兼任,因此实际工作中过分偏重文化科(语、数),而忽视“副科”。

教师普遍对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认识不了解。另外学校即使能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课时也难以保障,近40%的课程已开齐但课时不足或者开足却没有教师上,进而进一步导致了主科教师兼任上副科和副科课程被主科课程挤占的情况。

小学音乐教师师德总结篇13

1.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职业能力现状

教师的职业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本领,在教师素质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教师专业化的表征,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现代汉语词典》将能力定义为“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音乐教师的职业能力可以定义为:是完成音乐教育工作任务所必备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特点的综合表现,是以智力为基础,在学习和掌握教育知识、音乐知识和演奏、视唱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事音乐教育活动所必需的特殊能力。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能力是指从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工作者所具备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职业能力的现状是:

1.1学历层次偏低。

文凭表征一个人所接受教育的程度。21世纪我国的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城市中小学教师早就普及本科学历了,然而农村中小学却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小学尚不能普及大专学历,中学尚不能普及本科学历。有限的指标促使各个学校争取引进主课教师人才,作为副科的音乐专业教师更新较慢,因而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不高。

1.2缺乏扎实的专业知识。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搞好教学、提升职业能力的基础,音乐教师只有具有扎实的音乐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音乐表现力,才能保证将每一个学生教好,才能具备一双敏锐的眼睛和耳朵去观察学生在练习中所产生的问题,对学生的能力作出恰当的评价。然而部分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师并不是科班出身,缺乏音乐专业知识,课堂授课仅仅是跟唱。

1.3缺乏必要的教育学知识。

部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学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同样的知识,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施教的方法是不同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适当处理教材,深入浅出,因此,农村音乐教师应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因材施教就显得尤为重要。

1.4科研能力普遍不高。

科研是教师理论水平与教学实践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教师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集中反映。但大部分的农村中小学缺乏科研的氛围,音乐教师缺乏搞科研的动力,因此农村音乐教师科研能力普遍不高。

2.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指标体系是职业能力评价的基础,是联系专家和评价对象的桥梁和纽带,指标的选择对分析对象常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运用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才有可能得出科学公正的评价理论。

2.1指标不宜多,宜简不宜繁。

评价指标并非多多益善,关键在于评价指标在评价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目的性是出发点。指标体系应涵盖为达到评价目的所需的基本内容,能反映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能力的全部信息。指标的精炼能减少评价的时间和成本,使评价活动易于开展。

2.2指标就具备独立性和唯一性。

每个指标要内涵清晰、相对独立;同一层次的各指标之间应尽力不相互重叠,相互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指标体系要层次分明,简明扼要。整个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必须紧紧围绕评价的目的展开,使最后的评价结论反映评价意图。

2.3突出农村音乐教师的特点。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音乐教师群体在职称状况、学历状况,甚至教师的队伍的成分与来源上与城市音乐教师都不在同一层次上,因此,我们在建立评价农村音乐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的时候要注意这些特点,一定要体现农村音乐教师的特殊性。

3.音乐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3.1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

通常采用的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有:德尔菲咨询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访谈法等。

3.1.1德尔菲咨询法。该方法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兰德公司赫尔德开发的一种专家咨询法,其特点是以匿名的方式,向专家发放咨询表,征集专家的意见,然后收集专家意见后进行统计、整理和汇总,并将汇总情况反馈给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如此反复几次后,使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最后达成基本统一的意见。

3.1.2问卷调查法。此法是设计者将指标项目和问题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分发给相关人员填写,用于征求不同人员意见,收集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调查结果。例如根据每一个职业能力评估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依重要性的不同用于评估的指标体系。

3.2评价指标的设计。

决策农村音乐教师职业能力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我们根据音乐教学的基本特征及音乐教学的目标,将影响教师职业能力的各因素列举出来,通过专家评议对选出的各项指标分别成对比较,最后得出各个因素相对的权重。笔者综合调查收集的情况,初步设计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4.结语

对农村音乐教师职业能力进行评价是检查和提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质量和教育目标最直接、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促进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提高自身音乐素质及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评价量化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等级评定和定量计算方法各具优势,在评价实践中应综合运用,以使评价更加科学、全面、准确地反映农村音乐教师的职业能力水平。笔者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计算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这些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及学者不断地进行修正、充实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一平.现代教师职业能力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4,(29).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