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印刷技术培训实用13篇

印刷技术培训
印刷技术培训篇1

在当今社会,高职院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怎样才能培养出集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为一体的一线高级技能型专业人才,落后的教育资源,制约着高职院校向前发展的道路,高职院校的前路在何方,值得我们思考。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给高职院校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利用高科技,基于计算机技术,建立模拟技术校内实训室,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教学质量,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一、高职院校印刷基地培训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印刷技术也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然而相对快速发展的印刷工业,我国高职院校印刷专业培训基地教育和培训等方面略显得滞后,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实验设备匮乏

高职院校开设专业多,对试验设备的需求量大,受资金限制,学院不可能把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印刷设备购买回来,所以导致印刷实训基地仪器、设备与公司工厂使用的仪器、设备相差甚远。

2.耗材需求量大

一旦要实训,印刷专业就得购买大量的生产耗材,比如油墨、纸张、印版、橡皮布等等,准备这些耗材需要学院花费大量的资金,需要基地负责人在管理和购买方面付出很大的精力。

3.环境差

印刷实训基地车间不像其他专业的场地,印刷生产对场地、环境要求很高,其占地面积大,室内温湿度要求严格,水电配置要求特殊,除此之外,车间在生产时期,机器声音大,用料味道重,容易造成噪音和环境污染,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4.存在安全隐患

任何高校对学生的安全都很重视,安全是学校发展的根基,所以一提及生产,必须强调生产安全,注意事项,但是在培训期间,一个老师经常要带很多学生,循环指导实训工作,学生在机器旁不可能完全按照老师交代的进行,稍有不慎,难免会发生事故。

5.培训效果不理想

准备一堂培训课程,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不仅如此,培训时只能做到基本的结构、操作认识,特别是印刷讲究经验,在实际生产中,遇到故障,要会及时解决,这种故障在现实生产中是很有限的,所以学生接受培训的知识也是有限,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

二、印刷模拟技术的发展及优缺点

1.印刷模拟技术的发展

至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印刷模拟技术主要借助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三维仿真技术平台模拟印刷机的操作,类似培养飞行员的飞行模拟器,它在地面上就可以使得飞行员获得宝贵的“飞行经验”。法国的Sinapse公司经过十多年的艰辛研究,推出了一款名为SHOTS(Sheetfed Offset Training Simulator,单张纸胶印模拟系统)的模拟软件,它是全程模拟罗兰700印刷机的一款印刷模拟器,集合了欧洲各国印刷专家的实际经验,包含了橡皮布、印版、油墨、润版液、上光、模切、纸张等一系列的模拟模块,具有60余项印刷故障,400多道练习题,构建了从输纸到印刷再到收纸的全程印刷模拟,操作者不仅可以通过习题对印刷工艺有一个实质性的了解,还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逐渐累积解决印刷故障的经验。目前印刷模拟系统主要包含五种类型的模拟操作系统:单张纸胶印机、商业轮转胶印机、报业轮转胶印机、柔性版印刷机、凹版印刷机。

该模拟软件自从2001年投放市场之后,便很快得到了世界印刷业、特别是印刷培训业的青睐,至今为止,该软件在世界范围内的安装数已经达到3000余套,许多大型公司用于内部培训,在中国,印刷模拟系统也应经安装超过300套,其中包含了很多高校和印刷公司,比如北京印刷学院、西安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华南理工、上海理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院、UPM(芬欧汇川)、APP(金光纸业)、北大方正、雅昌、当纳利、雅图仕等等。该模拟软件也用于全国印刷技能大赛的考核,解决处理印刷故障的能力。这套系统在不断更新中,现已升级到最新版本SHOTS 6.2,模拟海德堡和罗兰两种印刷机型,之前的两屏系统升级后实现三屏触摸模拟功能。

2.印刷模拟技术的优势

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功能,把造价昂贵的硬件设施用模拟软件来实现,把复杂的实验环节,故障处理技能用软件来替代,把有可能带来污染的上机操作变为零污染的手指活动,把庞大的实验设备操作在方寸之地的计算机屏幕上来实现。

1)培训时间短、效率高、可操作性强

正如Sinapse公司董事长Peter Herman所说,“一台真正的印刷机如果培训印刷工人需要用3~5年,而且一台机器只能培训4个工人,而这套培训模拟器软件可以培训20~30名工人,只需要l8个月的时间。” 在实际印刷生产中,每一个微小的参数变化都有可能引起印刷效果的不同,进而影响到印刷品质,培训中,不可能把各个环节、各个故障全面展示给学生,但是作为模拟软件,可以设置不同的参数来抽取的不同的“样张”,从“样张”中分析参数改变之后的生产效果,得出一系列的工艺参考因素,来模拟完成真实地印刷过程,得到有效的数据,从而培养掌握更加全面印刷生产知识。再者,在教学当中,利用简单友好的操作界面可以学习到强大复杂的印刷生产知识,可以把自己融入到“设备”当中,扮演机长的角色,随时调动各种技术参数,反复练习,直到掌握技能为止。同时针对不同的受训者的专业程度,进行分层次的难度设置,从而使所有受训者得到最适合自己的培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减少印刷实训耗材,增加模拟耗材评估体系

真实地印刷实验需要很多耗材的支撑,比如油墨、润版液、橡皮布、印版、纸张等,这些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现在利用模拟软件,就可以不用花费时间和精力购买耗材,使用耗材了。模拟软件,可以模拟纸张、油墨、润版液等的消耗、只要预先设定好消耗材料单价、消耗量,在使用过程中模拟软件会自动计算好消耗成本,并在copydesk左下角显示。除此之外,模拟软件还可以计算出消耗所用时间成本。在模拟器中,纸张消耗、材料消耗(包括油墨、润版液等)、部件更换等都得消耗一定的费用。只要预先设计好单位数量损耗值,模拟器就会在使用者的操作过程中自动计算好消耗的成本,并显示在copydesk的左下角。同时,模拟器中还可以计算每一模块消耗的时间成本。通过这一功能,操作者对实际生产中的时间和材料成本进行预算,形成评估体系。

3)模拟系统花费少,更新换代快

一套模拟软件的价钱不到一台印刷机价格的百分之一,这就是模拟软件的价格优势,除此之外,大家用电脑,软件升级换代速度是很快地,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出现问题修复快,不会像现实生活中的印刷机,动辄修理费就上万。

4)绿色环保零污染

舒适的电脑培训室,不会出现印刷机轰鸣的噪音和油墨、润版液释放出的难闻气味,让培训者的身心得到有效的保障。

5)安全可靠零事故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是高职院校关注的重点,一旦出现任何的问题,都会使得管理者神经紧绷,气氛变差,但是在模拟实训室中培训,简单的操作,不会造成任何安全事故发生。

6)现实实操的先导者

现实的印刷机操作往往很难操作,遇到一点小问题就会使整个设备瘫痪或者难倒操作者,比如在使用过程中机子忽然不动弹了或者生产中老是卡纸或者印张出脏,这时候如果没有模拟训练的基础知识,就不知如何下手排查和简单维修了。

3.印刷模拟技术的缺点

模拟技术的应用无疑给教学、培训带来了便利,使用模拟系统更加直观、方便,但是首先要注意模拟系统必定是虚拟的,它不能完全替代真实地印刷机械,也无法像上机操作那样实战培训,其还需与真实印刷设备对照操作,提高实操效果;其次,这套模拟软件,它只是针对部分的印刷机而言的,许多其它品牌,其它型号的设备操控及其使用两者还是有所区别,所以这种系统只能作为借鉴;再者,此模拟技术只是适合印刷机的模拟操控,印刷的其它环节还不在此系统中,也就是说,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印刷工艺流程模拟系统;最后,它只能在单个的客户端上使用,无法使用网络技术在多个设备上使用,只能通过购买多套系统完成规模化教学与培训。

三、印刷模拟实训室的建设

1.建设理念

模拟技术校内实训室的建设理念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实训基地设备的扩展与共享为主导,以模拟实训室为核心,为自动化生产过程搭建一个理实一体化教学平台,为高职院校专型人才的培养和教学改革贡献一份力量。模拟实训室是实体实训教学的一个补充,其目的是解决由于设备、耗材经费投入不足带来的问题,但它不能从根本上替代实体实训基地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功能。只有和具体的实训设备相结合,才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印刷模拟技术实训室的建设是以自动控制系统为目的,借助于计算机技术、虚拟技术,将此技术应用于模拟生产的各个场景、各个工作部分,学生可以在显示界面上输入不同的数据和查看数据效果,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2.建设内容

最新的操作台模拟模拟系统主要是由两个界面和一个印刷机操控台构成的,称为三屏触摸屏模拟系统。系统中一般有三个屏幕,一个称为印刷机操控台,用于看样、墨键调整、开关机功能等,这个也是最新的界面;另一个用于模拟印刷机生产车间的各个场景和各部分的工作状态等;最后一个称为显示器,学生可以利用几种方式查看作业结果,也可以同时检查几个页面、进行练习操作等。

建设配置内容:

现有SHOTS软件――SHOTS6.0。该版本是最新版本,包含海德堡SM52、罗兰700两种印刷机。

触屏显示器――专业触屏显示器三个,包括一个42寸显示器和两个19寸显示器。

专业电脑――电脑一台,需配置两条双通道独立显卡,最多可同时支持4个显示器的输出。

专业看样台――专业定制看样台。将三个触屏显示器嵌入到看样台中,从而最大程度模拟真实看样台操控。

模拟培训环境的建设:

教室建设:普通教学机房,局域网通畅。

硬件建设:普通服务器及电脑组成的局域网络。

模拟培训师资力量的建设:

公司提供3个工作日的印刷模拟认证培训师的培训。

教师培训结束后可参加厂商的认证考试,考试合格者颁发厂商认证的培训师资格证书。

四、建成预期效果分析及展望

1.模拟实训室建成后的培训预期效果分析

高职院校利用模拟技术建设印刷实训室的目的就是让校内培训更加直接、便利、安全、先进。通过对使用过模拟软件院校进行效果评估,不管是在教学上,还是在实际操作实训中,大家对模拟系统都有很高的评价,通过印刷模拟软件的学习,可以实现专业的培养目的:

1) 系统化的掌握学习从上纸到收纸的整个印刷生产工艺过程;

2) 系统化的掌握印刷技术的原理、操作技能、工艺参数控制要领;

3) 掌握印刷机的结构特点,实现零件直观化;

4) 全面掌握印刷设备发生的故障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5) 充分直观了解纸张、油墨、润版液等质量因素对印刷过程和印品质量的影响;

6) 加固学生在培训或日常实验中遇到的印刷知识;

7) 增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增强时间成本意识;

8) 实现自主设计生产过程,创造研究价值。

2.印刷模拟实训室的展望

印刷模拟实训室的建成无疑给高校的培训带来了生机,培训时间短、培训成本低、培训环境好、知识掌握度高是模拟技术培训的优点,成为专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先进平台,借鉴模拟技术的培训无疑将成为印刷培训的趋势。当今的中国印刷业正处于转型阶段,企业人员的技术、素质提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而先进、实用模拟技术软件刚好可以满足高职院校培训的需要,同时为学校节省大量的费用。通过模拟实训室的建设,促进学生对新兴印刷技术的学习,促进与先进的印刷行业接轨,促进与印刷企业的零交接,实现实训基地功能的全面化,最大化,不仅满足本专业学生的学习培训,也可以促进小企业人员前来培训,使得基地同时集教学实训、科技研发、社会培训和成果展示为一体,实现基地功能的多样化和最大化,充分发挥基地的人才培养功能,同时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结束语

如今,随着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模拟产品更加人性化、直观、易操作,将模拟技术应用在印刷生产培训上,无疑给印刷行业带来了福音,高职院校更应该借鉴、使用这种技术,让我们的高职院校不再中看不中用,让高校实训基地功能最大化,实现高校与行业、企业的无缝连接,让高职院校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王萍等.职业院校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思考.时代教育,2012第06期

【2】李树章.SHOTS模拟培训的优势及其前景.印刷杂志,2009.11

【3】周小军等.Shots模拟系统初体验.广东印刷,2011.第01期

印刷技术培训篇2

一、传统印刷技术专业教学的弊端

(一)重基础,轻实践。

传统印刷技术专业教学以理论基础知识教学为主,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实习实训条件欠缺,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动手能力,与企业的要求存在差距。

(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

由于传统印刷技术专业教学以理论为主,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主动,部分学生出现厌学情绪。

(三)毕业生受社会认可度差。

学校缺乏对印刷行业的深入调研,造成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的学生与行业需求差距较大。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需要一段时间磨合,社会整体认可度不高。

(四)师资力量不尽如人意,影响了整体教学水平。

现有的印刷技术专业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后任教,没有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缺乏实践锻炼,仅重视理论教学只能纸上谈兵,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较差。

二、中职印刷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一)明确专业定位,理清办学思路。

印刷是融合了多种技术的应用型技术领域,在进行印刷专业课程设置时,要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与当地印刷行业协会和企业深度合作,对印刷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决策和指导。按照印刷市场发展和行业人才需求,紧贴产业需要,科学设置印刷专业课程,根据紧缺的生产岗位制定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重点培养精通印前、制版、印刷以及印后加工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掌握现代印前图文处理、数字制版和印刷设备操作与使用技术的实用型技能人才。

(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突出课程的实用性。

改革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增加应用性知识,减少纯理论性内容的学习。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为适应课改的需要,撰写校本教材,如语文课,教学以应用文写作和语言表达为主。学生掌握如请假条、工作总结、调查分析报告等常用文体的格式,避免方言表述及错别字,另外加入普通话的教学和口语表达;数学教学结合印刷专业内容,如函数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等等。专业理论课尽量不要讲得太深,以够用为度。在教学方法上,提倡改革创新,采用杜郎口式小组讨论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讲课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先讲后观察再练,讲练结合。如“印刷材料与适性”这门课程中的承印材料,重点讲纸张和纸板,引导学生观察常用印刷纸张的表面特征,着重介绍纸纹的若干种判定及对印刷品质的影响,讲完后学生就开始操练。这种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扭转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死抠书本、学生听得晦涩难懂的局面,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增加实训设备的投资建设,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首先要加强基本的设备投资建设,使之能够满足基本的教学需要,使学生能够充分地进行必要的印刷实训操作练习。通过校企合作,减轻学校进行实训教学时材料的使用压力(如纸张)。

实训教学中进行模块式教学,把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印刷工艺流程的先后顺序进行学习安排,各课程之间相关联的知识点合理穿插,紧密衔接,以方便学生理解和练习。如单张理纸实训、调墨实训以及拆装印版橡皮布等基础实训时和基础专业课结合,为后端的输纸实训、单色拉板实训和四色印刷实训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中职学校加强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从企业聘请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使实践教学环节更加富有成效;二是对于本校实践经验不足的教师,安排到企业一线岗位进行锻炼学习,时间安排上既可以安排在寒暑假,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为学习周期,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三是派骨干教师外出培训,了解掌握行业最新技术和动态,回来后传授给其他同行;四是经常和企业交流学习,聘任企业代表为校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力求保证学校的教学改革贴近企业发展的需要,缩小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差距。

(五)校企合作,优势互补,培养实用型的人才。

印刷专业是一门强调动手能力的工科专业,为保证所培养的人才能更贴近企业需求,缩短与生产实际的距离,采取学校和企业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既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又符合印刷专业的人才培养规律。

学校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紧密的校企合作、专业共建的协作关系,是共利双赢的。缺乏长时间和宽领域的实践实训锻炼是中职印刷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欠缺的症结所在,而企业恰恰是学生把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进行结合、并进行深化和升华的最佳场所,顶岗实习是国内绝大部分学生认识实际生产和参与实际生产的主要途径。

校企合作,对于学校来说,可以根据企业实际需要,调整专业设置,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企业和市场的需求;有助于专业建设与改革,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课程体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学校可以依托企业的人才、技术、资金、设备等便利条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弥补了课本知识落后于社会发展的不足,使所教内容与企业需求同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企业资源在办学过程中的作用,有利于校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让学校真正做到教学过程中的三协调,即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要求相协调。对于企业来说,通过校企合作,可以通过学生的实习实训考察学生,从中遴选优秀学生成为其员工,提升一线员工的整体实力,从而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作者单位:江门市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

印刷技术培训篇3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及其内涵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指高职院校利用各种资源在校内建设具有生产功能的实训基地,通过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等生产经营过程,使基地实现经济效益,并在生产中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生产性实训基地必须具有企业的工作情境、文化氛围和管理模式,按照产品生产的工作流程布局“生产性”的基本软件、硬件设施,使其既具备产品生产功能,同时又具备学生实训功能。生产性实训必须体现“教学做合一”,学生在真实企业环境中,顶岗实习,实际操作,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内涵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生产性实训基地要通过学生的实训能够出产品、见效益,二是学生在生产性实训中,要提高技能,增强职业能力。基于对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内涵的深度思考,以及对校内办学资源的深入分析,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整合校内办学资源,校企合作建设了校内印刷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推行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

二、校内印刷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印刷技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围绕着建在校内的湖北知音印刷二厂展开的。该厂是由湖北知音传媒集团投资建设的湖北省大中型国有印刷企业,固定资产总值近亿元,在产能规模上位于湖北省出版物印刷企业的前五名,拥有先进的现代印刷设备和工艺技术,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员工占18%,具有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的占85%,现代化企业管理经营模式,使得该厂在湖北省印刷行业中地位突出,被湖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北省十大印刷企业”。

学院的举办方湖北知音传媒集团本着充分利用集团资源和校厂优势互补的战略发展思路,将该厂建在了学院的校园内,明确该厂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为学院印刷技术专业的实习实训提供设备条件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撑,同时要求学校利用自身的优势为该厂在人力资源供给、企业发展决策咨询、技术攻关、科研成果推广、职工培训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

在校企一体化运作模式的建设思路指导下,校企之间开展全方位合作,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丰富合作内容、健全保障措施,将本实训基地建设成为了集教学、培训、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开放性的国家印刷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培养了大批印刷与包装工程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实现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运行

(一)构建了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实训基地管理体系

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否能将学生的实践教学落到实处,保障实践教学质量,重点是要解决生产与教学之间的矛盾,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观念和职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为此,学院与湖北知音印刷二厂共同组建了实训基地的管理机构。实训基地的负责人由学院印刷与包装工程系主任和印刷厂厂长共同担任,各实训部门的负责人由教研室主任和车间主任或部门经理共同担任,实训指导老师由车间机长、技术骨干和专任教师共同担任。每年召开专业建设专题研讨会,企业人员和专任教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组织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

(二)设置了与课程体系相适应的生产性实训项目

根据专业课程内容,结合印刷企业先进的生产与工艺要求和印刷职业技术标准,经过校企双方共同探讨,设置了排版、计算机直接制版、数字化工作流程、油墨配色、海德堡CD102胶印机操作、YP4880卷筒纸胶印机操作、印品整饰、骑马订联动线操作、无线胶订联动线操作、精装联动线操作、工艺设计、生产调度、物料管理、品质控制等实训项目。并将实训项目划分到不同的教学阶段进行实训,整个实训项目的设计涵盖了现代印刷生产与管理的主要过程,实现了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技术对接。

(三)建立 “师徒捆绑式”的实践教学模式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践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者是各生产机台的师傅,师傅的技术水平、职业素养和责任心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为此,我们聘请了一批优秀的师傅作为兼职实训指导教师,并推行“师徒捆绑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即学生与车间师傅签订师徒协议,明确实训内容和考核标准,校企共同组成实训质量考核小组,学生的实训成绩由车间师傅、部门经理和专任教师共同评价,同时将学生的实训结果作为师傅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并与其绩效工资挂钩,大大增强了师傅的责任感,保证了实训教学质量。

(四)校企合作,使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常态化

每年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举办一届印刷技能节,由企业提供比赛场地和设备,双方共同制定比赛项目,共同执裁,共同评价。通过技能比赛,激发了学生学知识、练技能的学习热情,也检验了教学效果。同时,基地还作为历届湖北省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主赛场,提供场地、设备和技术支持。每年的印刷技能节都吸引了湖北省新闻出版局、湖北省印刷协会、武汉市印刷协会的主要领导参加和武汉大学、北京印刷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等兄弟院校的观摩,在全国印刷与包装类高职院校中产生较大影响。

(五)校企互动开展产学研活动

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优势资源,每月组织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兼职实训指导教师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帮助兼职实训指导教师提高教学技巧和教学水平。每年安排专任教师到该厂实践锻炼一至两个月,明确具体岗位、工作任务和考核标准,与职称评聘挂钩,同时,教师在企业锻炼期间,还承担企业员工专业知识的培训任务。在企业生产淡季,学校组织企业员工进行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的培训。湖北知音印刷二厂成立了“印刷产品质量鉴定小组”,印刷与包装工程系主任担任副组长,对厂里的产品质量进行鉴定,并予以指导,促使其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

四、充分发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开放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作为学院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印刷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完成校内专业实践教学任务外,还为兄弟院校、行业企业提供服务。每年武汉大学印刷与包装系、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等兄弟院校都组织学生在基地进行教学实训。并与湖北省印刷协会、武汉市印刷协会合作,在基地举办了各种形式全省或武汉市印刷企业职业技能培训班。

五、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是监控和保证高职生产性实训基地长期稳定发展的机制,可使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在宏观上得到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有力支持,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寻求多方合作过程中,可严格规范合作各方行为,明确各方责权利,使合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合作各方只有找到各自需求的契合点,实现共赢方可不断将合作推向新的层次,这需要构建一个高效而有力的保障机制。

1. 运转机制保障

(1)校企签订合作共建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与权利,共同制订了实训基地管理办法。

(2)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实训计划,建立定期检查指导工作制度,检查实训效果,解决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3)建立了实训基地企业实训指导教师选聘制度,将热心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实训指导经历,教学态度认真,教学效果好的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聘为指导教师,签订聘任协议并纳入学校统一考核。

(4)定期组织开展实训基地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并给予表彰。

2. 管理制度保障

管理制度建设是保证实训基地正常、高效运转的必要条件。学校在制定实训基地管理制度中,必须引入先进企业管理理念和实行企业的管理制度,既要体现以人为本,又要体现校企的融通。在“以规育人”时要把行业要求、企业规章、工艺流程、操作规范等作为对学生职业训练的要求;把行业、企业的管理方式融进学校的管理之中,让学生在学校内就熟悉行业、企业的规定;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岗位知识、技术及发展方向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明确学习的方向,增加学习动力。

3. 职场氛围或文化建设保障

高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中,要塑造良好的文化,要体现出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性,着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要根据企业所需,引入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营造职场氛围,同时注重企业文化建设,运用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实行基地企业化运行,使学生校内实训环境职业化、岗位化;要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完善教学实训管理制度、开放共享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保证实训过程高质量、高效率运转。

参考文献:

印刷技术培训篇4

二、校内印刷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印刷技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围绕着建在校内的湖北知音印刷二厂展开的。该厂是由湖北知音传媒集团投资建设的湖北省大中型国有印刷企业,固定资产总值近亿元,在产能规模上位于湖北省出版物印刷企业的前五名,拥有先进的现代印刷设备和工艺技术,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员工占18%,具有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的占85%,现代化企业管理经营模式,使得该厂在湖北省印刷行业中地位突出,被湖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湖北省十大印刷企业”。

学院的举办方湖北知音传媒集团本着充分利用集团资源和校厂优势互补的战略发展思路,将该厂建在了学院的校园内,明确该厂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为学院印刷技术专业的实习实训提供设备条件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撑,同时要求学校利用自身的优势为该厂在人力资源供给、企业发展决策咨询、技术攻关、科研成果推广、职工培训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

在校企一体化运作模式的建设思路指导下,校企之间开展全方位合作,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丰富合作内容、健全保障措施,将本实训基地建设成为了集教学、培训、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开放性的国家印刷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培养了大批印刷与包装工程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实现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运行

(一)构建了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实训基地管理体系

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否能将学生的实践教学落到实处,保障实践教学质量,重点是要解决生产与教学之间的矛盾,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观念和职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为此,学院与湖北知音印刷二厂共同组建了实训基地的管理机构。实训基地的负责人由学院印刷与包装工程系主任和印刷厂厂长共同担任,各实训部门的负责人由教研室主任和车间主任或部门经理共同担任,实训指导老师由车间机长、技术骨干和专任教师共同担任。每年召开专业建设专题研讨会,企业人员和专任教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组织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

(二)设置了与课程体系相适应的生产性实训项目

根据专业课程内容,结合印刷企业先进的生产与工艺要求和印刷职业技术标准,经过校企双方共同探讨,设置了排版、计算机直接制版、数字化工作流程、油墨配色、海德堡CD102胶印机操作、YP4880卷筒纸胶印机操作、印品整饰、骑马订联动线操作、无线胶订联动线操作、精装联动线操作、工艺设计、生产调度、物料管理、品质控制等实训项目。并将实训项目划分到不同的教学阶段进行实训,整个实训项目的设计涵盖了现代印刷生产与管理的主要过程,实现了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技术对接。

(三)建立 “师徒捆绑式”的实践教学模式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践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者是各生产机台的师傅,师傅的技术水平、职业素养和责任心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为此,我们聘请了一批优秀的师傅作为兼职实训指导教师,并推行“师徒捆绑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即学生与车间师傅签订师徒协议,明确实训内容和考核标准,校企共同组成实训质量考核小组,学生的实训成绩由车间师傅、部门经理和专任教师共同评价,同时将学生的实训结果作为师傅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并与其绩效工资挂钩,大大增强了师傅的责任感,保证了实训教学质量。

(四)校企合作,使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常态化

每年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举办一届印刷技能节,由企业提供比赛场地和设备,双方共同制定比赛项目,共同执裁,共同评价。通过技能比赛,激发了学生学知识、练技能的学习热情,也检验了教学效果。同时,基地还作为历届湖北省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主赛场,提供场地、设备和技术支持。每年的印刷技能节都吸引了湖北省新闻出版局、湖北省印刷协会、武汉市印刷协会的主要领导参加和武汉大学、北京印刷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等兄弟院校的观摩,在全国印刷与包装类高职院校中产生较大影响。

(五)校企互动开展产学研活动

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优势资源,每月组织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兼职实训指导教师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帮助兼职实训指导教师提高教学技巧和教学水平。每年安排专任教师到该厂实践锻炼一至两个月,明确具体岗位、工作任务和考核标准,与职称评聘挂钩,同时,教师在企业锻炼期间,还承担企业员工专业知识的培训任务。在企业生产淡季,学校组织企业员工进行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的培训。湖北知音印刷二厂成立了“印刷产品质量鉴定小组”,印刷与包装工程系主任担任副组长,对厂里的产品质量进行鉴定,并予以指导,促使其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

四、充分发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开放性功能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作为学院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印刷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完成校内专业实践教学任务外,还为兄弟院校、行业企业提供服务。每年武汉大学印刷与包装系、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等兄弟院校都组织学生在基地进行教学实训。并与湖北省印刷协会、武汉市印刷协会合作,在基地举办了各种形式全省或武汉市印刷企业职业技能培训班。

五、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是监控和保证高职生产性实训基地长期稳定发展的机制,可使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在宏观上得到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有力支持,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寻求多方合作过程中,可严格规范合作各方行为,明确各方责权利,使合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合作各方只有找到各自需求的契合点,实现共赢方可不断将合作推向新的层次,这需要构建一个高效而有力的保障机制。

1. 运转机制保障

(1)校企签订合作共建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与权利,共同制订了实训基地管理办法。

(2)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实训计划,建立定期检查指导工作制度,检查实训效果,解决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3)建立了实训基地企业实训指导教师选聘制度,将热心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实训指导经历,教学态度认真,教学效果好的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聘为指导教师,签订聘任协议并纳入学校统一考核。

(4)定期组织开展实训基地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并给予表彰。

2. 管理制度保障

印刷技术培训篇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互联网与印刷业走向了深度融合。印刷电商成为了印刷行业的高频词汇。目前,进入这一领域的企业如雨后春笋:既有厦门合兴、美盈森、盛通股份等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也有借助融资不断占领市场的一幅图(原改图网)、开心印、阳光印网、云印技术、名片天下等企业;既有长荣健豪这样在台湾地区有着独霸一方实战经验的企业,也有印通天下这样集结多家资深印刷企业合资成立的企业;既有传统印刷企业出身,希望通过与快印店合作,吸收分散在各处的零散业务的企业,也有互联网出身,希望通过整合大量印刷企业产能,实现最优化生产的企业。印刷电商市场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作为行业第一媒体,科印传媒始终以推动印刷行业发展为己任,从2013年举办首届中国印刷电子商务年会起,就一直跟踪印刷电商这一前沿领域。如今,3年时间过去,行业对印刷电商的需求已经从新知识普及上升到了实战层面。应行业人士的需求,科印传媒又特别开辟了“科印培训”系列之印刷电子商务实战应用培训班,针对有印刷电商实战需求的传统印刷企业和数码快印店等,展开系统、全面且具有实战指导价值的培训,旨在让更多的印刷企业管理者和技术人员不仅能深入、系统地学习印刷电子商务模式,更能从不同类型印刷企业“触网”转型成功的案例中,寻找到适合自己企业的转型之路。

2015年8月15日,“科印培训”系列之印刷电子商务实战应用培训班(2015年第3期)在北京明日五洲酒店顺利开班。本次培训为期3天,采用了“知名专家讲营销模式+成功案例企业现身说法+全流程网上制作体验+印刷电商企划书制作”的全新课程形式。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名学员参加了本次培训班。

印刷电商是《印刷技术》杂志持续关注的行业发展动向之一,在2015年13期杂志中,我们曾对此进行过专题报道。本次培训,我刊记者也全程参与其中,并获益良多。本期的“前沿热点”栏目,我们就从行业趋势、印刷电商模式和企业案例三个方面出发,挑选出此次培训中的部分精彩内容与大家分享。

印刷技术培训篇6

随着艾司科(中国)软硬件产品的使用客户越来越多,这些客户对应用型人才以及懂技术的管理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艾司科(中国)在强力推动市场的同时,也在为客户提供更为贴心的服务,即解决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问题。目前艾司科(中国)在大中华区与近20所院校进行了合作,为企业打造一条龙式的服务。现在,香港卓越培训发展中心(印刷业)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3月15日,艾司科北亚区总裁麦志清(Chris Miller)先生与香港卓越培训发展中心(印刷业)副校长冼广基先生各自代表公司在香港九龙湾进行了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香港卓越培训发展中心(印刷业)成立于1984年。多年来,其一直为印刷行业培训优秀的技术员工,并应业界需求为在职人士开办具有弹性的技术增修课程。

印刷技术培训篇7

印刷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要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印刷生产任务和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

1.1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印刷相关课程定位与方向、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都要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尤其是要结合印刷技术专业特点,寓思想道德教育于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进一步突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1.2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要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定印刷技术专业教学计划,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加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1.3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突出学以致用,在学习中体验工作的责任和经验,在工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加快实现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换。

2印刷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实践探索

我们学院开办印刷技术专业已有六年多,整个课程体系以《平版印刷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按照培养中级平版印刷工、高级平版印刷工为目标,不断探索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模式。经过我们师生的默默耕耘,在2008年首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我们的学生取得全国决赛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我们往届的毕业生在印刷企业工作也受到一致好评。

2.1要以《平版印刷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明确印刷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培养目标。平版印刷工是使用平版印刷机(胶印机)将印版上的图文信息转印到承印物(纸张)上的专业技术人员,要具备学习、判断和交流能力,颜色识辨能力,无色盲、色弱,动作协调。培养印刷技术专业学生要遵守法律、印刷行业法规和有关规定;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工艺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合作;爱护设备及相关器材;注重环保,保持环境整洁有序,文明生产等。这些职业能力及素养贯穿于印刷技术专业理论及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全过程。

高级平版印刷工的学生工作技能目标要求。首先要掌握印刷基础知识包括:平版印刷基本原理,平版印刷工艺流程,平版胶印机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印刷常用材料,色彩学基础,印刷质量管理基础等。这些内容主要在印刷技术专业理论教学中体现,也辅之于实践教学,作为一体化教学内容的基础知识。其次是工作项目的操作标准及相关理论,比如准备印刷材料的工作内容要求操作者能够根据胶印机条件和印件质量要求,选用相应的纸张、油墨、润版液、橡皮布等;相关知识包括纸张、油墨、润版液等的印刷适性。这些内容主要在印刷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中体现,也辅之于理论教学,作为一体化教学内容的核心目标。

2.2按照培养目标实施以工作任务过程为导向的印刷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

(1)印刷技术专业一体化教材内容要突破原有的学科体系模式,采用任务驱动型的以工作过程中技能要求和理论知识连结的模式。教材内容中充分体现《平版印刷工国家职业标准》要求,从而实现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相关教材中要以印刷生产过程为主线,以图片配合文字形式再现印刷技能操作过程及要领;并对相关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以问答形式整理要点;另外配合教材内容制作视频CAI课件,以直观生动的画面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通过学习印刷技术专业一体化教材内容要让学生一目了然,知道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操作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等。

(2)印刷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活动要以具体的工作任务过程为导向组织学生“做中学”。打破理论课和实践课授课相分离的传统模式,力争创设真实的印刷生产环境,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进行。比如在学院印刷培训中心学习印刷前准备印刷材料的工作内容,首先,学生观摩企业印刷生产准备材料的视频CAI课件;其次,结合教材内容由教师强调操作要领及知识点,并给学生安排具体工作任务;再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在平版印刷机生产现场分别准备纸张、油墨、润版液、橡皮布等,遇到问题小组成员先互相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教师解答;最后,对各组学生准备印刷材料的工作情况由教师点评总结,做的好的给予肯定鼓励,做的不好的指出改进意见,要求所有学生写出工作小结。

(3)印刷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师队伍要既能讲授理论知识课,又能指导技能训练和生产实习。目前,大部分印刷专业教师要么是懂理论、弱实操能力,要么是强实操、弱理论及表达能力。要根据各教师的自身特点加强培训学习,提高教学能力,适应一体化教学的需要。聘请印刷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作兼职教师,承担部分教学任务。招聘新的专职教师优先考虑在印刷企业有工作经历的人员及印刷企业离退休人员,他们都有丰富的印刷生产实践经验,熟悉印刷企业的岗位要求,可以传授给学生实用的技能知识。

3印刷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需要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

校内实训不能完全再现印刷生产状态,不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利用校企合作有助于开展印刷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但是目前许多印刷企业不是十分乐意接受学生生产实习,一方面,担心学生到厂后打乱正常的生产秩序,不愿意给学生提供真正上手操作的机会,或者将学生安排在一些简单重复性的劳动岗位上;另一方面,有些企业的工人也排斥学生,把他们视为自己强大的竞争对手,更别提会有师傅来传帮带了,还有一些企业对学生在生产实习中的人身安全、设备安全、质量安全顾虑重重。

上述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阻碍了技工院校与印刷企业建立良好的深层合作关系,也不利于培养印刷高技能人才。为了真正实现印刷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校企合作势在必行。

(1)国家要建立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明确企业和学校双方在校企合作办学、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2)吸引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印刷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困难,技工院校的师生要积极帮其解决;为企业员工开展短期培训及“委培”业务,探索“订单式”印刷人才培养等。

(3)印刷专业教师可到印刷企业顶岗锻炼、技术交流、现场教学;印刷企业技术管理人员也可邀请来校进行技术交流、开展技术讲座、讨论技术难题、协商解决技术问题。

(4)开设校办工厂,一方面承接社会业务;另一方面也和教学部门配合,满足印刷技术专业学生生产实习的要求。

总之,印刷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指导、行业支持、企业参与、学校投入;需要印刷专业教师长期努力探索,不断完善提高。实现印刷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培养印刷高技能人才,还有待我们共同去探讨。

印刷技术培训篇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1)33-0020-03

“校会合作、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提升内涵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通过“校会合作”,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推进教育资源集约化办学,实现资源共享、多方共赢;通过“校企合作”提升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同时企业可降低劳动力成本,实现员工技术技能的提高。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校会合作、校企合作”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更加有利于专业教师了解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规格要求,有针对性的对其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作相应的改革,从而提高教学的水平和育人的质量。

天津职业大学印刷工程系通过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投入专项资金1200余万元,用于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以及专业群的实验实训建设,与社会共建20多个校内外实训基地,同时不断与中国包装联合会、天津市包装技术协会、天津印刷协会以及众多包装印刷类企业合作,瞄准滨海新区对包装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与实践,有机整合和充分利用了产学研各方的优势资源,制订了注重产学研合作的“工学结合”的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打造了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建立了国内一流的印刷包装实训基地,为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提供了保障。

一、行业协会深度参与和指导,实现行业内优质资源整合

印刷工程系坚持与行业协会的合作,让行业协会深度参与和指导职业教育,开展与行业内相关企业群的资源协作和深度合作,实现行业内优质资源的整合,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通过与中国包装联合会共建“中国包装联合会天津市培训基地”,与天津包装技术协会共建“天津包装工业产学研基地”,协同行业企业以及其他高职院校一起组建天津印刷包装职业教育集团,达到资源共享,多方合作共赢目的,并构建“校会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长效合作机制,建立了“校会合作”战略协作关系。

(一)通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沟通协调、信息交流作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拓宽与包装印刷行业联系,在培养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科研成果转化、企业员工培训、学校师资培训、实现学生顶岗到就业零距离等方面进行有效合作,确立突出高职特色与坚持培养质量并举、形成辐射功能与发挥带动作用并重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二)协会组织行业技术骨干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以及修订等教学改革工作,也根据教学计划开展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到我系进行专业讲授和指导等互动形式的教学工作。

(三)在协会的帮助下,我校与天津市长荣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天津滨海新区赛闻纸制品包装有限公司、天津好彩数码印刷有限公司、天津中荣印刷有限公司、天津新华一印刷有限公司、琳得科(天津)实业有限公司、北京雅昌彩色印刷公司、天津市豪迈印务有限公司、天津磁卡等二十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为我校学生培养、学生顶岗实习及就业等方面提供保障。

(四)协会组织学校和天津市部分不具备自行投入科研实力而又急需能为其提供科技创新服务的第三方的中小企业对接,开展技术开发和服务,建立“科技创新服务型”产学研合作模式。通过协会协调对接,我系与天津大桥焊条厂合作研发HBZ20半自动焊条包装生产线和HBZ20全自动焊条包装生产线项目,该项目在国内目前尚属首创,可应用于焊条、五金、金属线材等生产行业。此项目设计为全封闭包装,确保产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品质不变,用高性能PLC电气控制实现可变技术预置可调整功能,彻底解决了用户原料比重变化后准确计量的难题,满足我国大中小型企业实际生产的需求;与天津市亨达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新型包装印刷材料项目等,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开创了全新的领域,实现产业升级、科研规模、企业发展三方面协同进步。

二、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实现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

为适应示范校建设及就业市场发展需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实施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培养包装印刷专业学生操作技能,达到学生顶岗实习、教师培训、资源共享、互相合作、互利互惠、实现双赢、共同发展目的,我们与多家企业合作共建包装印刷校外实训基地的同时,还根据专业自身特色和已具备的条件,走引企入校,校企联合共建校中厂的职教改革之路。

我系与校外实习基地天津市长荣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天津滨海新区赛闻纸制品包装有限公司、天津好彩数码印刷有限公司、天津中容印刷有限公司、天津新华一印刷有限公司、琳得科(天津)实业有限公司、北京雅昌彩色印刷公司、天津市豪迈印务有限公司、天津磁卡等二十多家企业共同合作,建立稳定、共赢的校外实训基地,制订了《天津职业大学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条例》和《天津职业大学“订单式”人才培养管理条例》校企合作的管理制度,并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在企业顶岗实习半年以上学生占学生就业人数100%,为学校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人才,为学生找到适合工作,达到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共赢”目的。

多年来,天津长荣包装印刷设备有限公司与我校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并成立了“长荣班”,吸纳了我校应届毕业生作为准员工,进行边培训、边实习的培养。自2008年,公司对“长荣班”的学生加大了培养力度,特别是针对毕业环节,他们派出十几位生产一线专家能手与学校教师组成毕业环节指导小组,进行一对一辅导。最终“长荣班”多名优秀毕业生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走向就业岗位。另外,长荣为培养和鼓励我校包装印刷学子,努力学习包装印刷专业理论,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弘扬创新精神,特设“长荣”企业奖学金以表彰和激励印刷专业优秀学员,推动我校包装示范专业的发展。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外资企业赛闻(天津)包装有限公司于我校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并成立了“赛闻班”拓展毕业生订单培养的新渠道,走出了一条产教研结合、院系企合作的订单式教育模式,使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100%。很多知名企业把我校作为企业的用人基地,每年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供需比例都在1:5以上。

三、发挥企业兼职教师作用,全过程参与教学改革

印刷工程系聘请一些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关心教育工作,愿意为高校人才培养做出贡献的企业高能人员到教学队伍中来,全方位参与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一)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我校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包装企业行业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时,从企业聘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专业顾问委员会,直接参与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制定、专业课程设置和实训工作的研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论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培养方案,从而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了以培养包装企业所需要的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其中包括专业基础课程、核心技能课程以及技能拓展课程。

(二)参与课程改革。印刷工程系与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合作共同开发“工学结合”课程,为课程改革建言献策,取得了良好效果。企业人员一般从实际案例出发,形象具体,真实,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科技,设备,管理,有效弥补自身师资的不足,极大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效果。例如,原先《包装结构设计》课程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根据包装设计师、包装绘图打样工和包装模切版设计与制造操作工的职业岗位要求,将原《包装结构设计》、《包装计算机辅助设计》、《包装模切版制造实训》课程整合为《包装结构与模切版设计》一门新课。根据实际调研纸包装设计、打样模切工段的工作岗位及要完成的工作任务,确定包装结构设计方案、计算机绘制包装结构图、制作包装结构模切版为具有教育价值的典型工作岗位。

(三)参与毕业生论文指导。在学生毕业设计环节中,企业兼职教师负责毕业生在企业进行论文撰写的安排和指导工作,兼职教师根据每个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作岗位制订毕业设计题目,参加企业的真题真做项目,学生可边工作边实践边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实际深入,由企业兼职教师亲自指导,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四)指导学生顶岗实训。兼职教师来自行业、企业专家以及企业一线工人,不仅承担有关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同时负责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与指导工作,根据企业需求,安排调整实习时间及人选,负责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工作安排,协助调整教学实训工作。

(五)参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是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点,是培养高质量、高水平人才的重要物质基础。实训基地建设在购进仪器设备、追踪技术发展、创设真实环境、营造企业氛围、满足实训教学、培养职业能力等方面多次与兼职教师及行业专家进行研讨论证,得到了兼职教师很多宝贵意见。我系先已建立国内一流的印刷包装实训基地,该基地投资1000余万元,校内实训基地面积达3000平米。包括包装印刷生产实习车间、包装技术与工艺实训室、包装印刷检测实训室、包装设计与模切制版实习车间。包装实训基地的建成,满足了对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的教学实训,同时服务包装印刷行业员工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同时,实训中心还与企业真实生产环境接轨,与企业紧密联手,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建设,形成了规范化、生产型、开放性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

(六)参加高职特色教材编写。教材采用“双师型”教师主编和兼职教师合作编写的模式,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同兼职教师一起详细探究包装印刷企业各个岗位的职业要求,在教材中精选知识内容,根据“理论够用,加强实践”的原则,基于岗位工作流程,以包装产业技术发展的基本理论与技术载体为框架,以行业生产工艺流程为主线,突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使学生掌握适当的基础知识,满足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并使学生有一定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多年来,通过校会合作、校企合作的形式,我校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家共同进行教学建设和改革,2门课程获得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1项教改项目获得天津市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2个课件获得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2个获得二等奖,共出版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2本,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四、结束语

综上,天津职业大学印刷工程系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把提高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改革创新的重要因素,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校会合作、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行业协会深度参与和指导,实现行业内优质资源整合,推进了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与此同时注重发挥企业兼职教师作用,实现了全过程参与教学改革。通过对“校会合作、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与完善,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加强企业人才培训、提升企业技术水平等方面形成了学校、行业企业、社会互助共赢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何向荣,黄专途.“科技创新服务型”的高职产学研合作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6(2).

[2]乐长高,谢宗波.产学研联合培养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研究生[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2011(3).

[3]刘连妹,蒋鼎国,等.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3).

[4]方强.高职校会合作筹资策略的分析[J].师道・教研,2009(11).

印刷技术培训篇9

(3)扩大印刷品灵活性的软件升级服务包。定期的软件升级服务包集成了最新的技术发展,能够与印刷系统最佳匹配。通过定期地不断更新软件升级包,印刷企业能够对市场变化做出灵活响应,而且使得印刷机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提高其使用价值。

(4)更具灵活性的集中更换套件服务。提供维护和修理的维修套件,更加科学地维护印刷机;使用高质量的原装备件,提高印刷机的生产可靠性;通过预防性的维护,降低印刷机的故障率。

(5)应对各种挑战的专业培训。配备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印刷机培训师;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培训服务方案;安排技术中心或现场培训服务,确保印刷机性能的完美发挥和高效工作。

(6)高质量的原装备件。通过全球分布的物流网络,提供原厂制造的高质量零配件并及时交货;通过科学布局的备件库,提供最大可能的备件需求,确保备件交付时间的可靠性。

印刷技术培训篇10

科印传媒《印刷技术》杂志连续7年开展的“柔性版印刷在中国”调查显示,我国内地柔性版印刷机装机量已经连续6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时连续4年实现增量过百,这有力地诠释出国内柔印行业持续向上的发展态势。但调查同时显示,柔印专业人才匮乏已成为阻碍中国柔印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三大瓶颈之一。

柔印是“舶来品”,进入中国市场不过20多年,且一直处于“水土不服”的状态,专业人才稀缺自不必言。正因如此,柔印要想同早已获得广泛应用的胶印、凸印、凹印等抢夺市场,难免显得“势单力薄”。业内人士表示:“我国要想做大柔印这块‘蛋糕’,首要任务就是高端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这样才能使柔印技术不断创新,逐渐扭转与其他印刷工艺竞争时的不利局面。”

特别是近两年,柔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以崭新的姿态向市场发起新一轮的挑战。例如,无缝套筒柔性版技术使得柔印的触角伸向凹印领域,铝底柔性版在线上光技术使得柔印的触角伸向胶印领域。值得欣喜的是,国内市场对柔印的关注度正在逐步增强,富林特集团柔印产品事业部总经理郑其红对此所做的精辟总结发人深思:“中国柔印市场刚过了起步阶段,正由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稳步前进;技术应用与世界柔印发展水平同步;柔印在中国的持续发展是确定的。”

而且,柔印绿色、环保的优势也日益被业界推崇。我国《印刷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已经将“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引导产业绿色转型”列为 “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新闻出版总署和环境保护部也正大力推进绿色印刷的实施。柔印作为一种具有突出环保优势的印刷工艺,势必将迎来很好的发展机遇。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老师则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因此,柔印人才培养离不开老师的培育和引导,更有赖于老师教学素质的提升。因此,举办针对高校老师的公益培训活动对于普及柔印知识、加快柔印人才培养意义非凡。

龚仁俦理事长意味深长地说:“邓小平曾说过:学电脑要从娃娃抓起。学柔印也要从学生抓起,而要想学生学好柔印知识,对老师的培训是第一步。” 郑其红总经理进一步解释道:“通过培训,高校老师能够将所学的新技术及时消化、吸收,然后再以更好的方式教授给学生,使学生成为柔印‘多面手’,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高校老师也非常渴望能够通过有效的渠道获得前沿的柔印知识,并将其传授给学生。据郑其红总经理介绍,2011年7月,富林特集团柔印产品事业部就曾联合多家合作伙伴,在上海举办了针对高校老师的公益培训活动—“2011大学柔印最新发展培训和实践”,反响非常热烈。“这更加坚定了我们举办这一公益活动的信心。”

为持续向高校老师传达最新的柔印技术和发展理念,促进柔印人才培养,富林特集团柔印产品事业部携手上海泛彩、澳科利、艾司科、德莎、富林特油墨、西安航天华阳等柔印界知名企业,于7月16~20日在上海成功举行了“2012暑期大学宽幅柔印最新发展培训与实践”活动。这次培训活动向高校老师传递了最新的柔印技术,特别是drupa2012展会上推出的创新柔印技术,对于今后培养学生大有裨益。

富林特集团柔印产品事业部亚太区总裁Roy Schoettle亲临培训现场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足见其对此次活动的重视和支持。他表示:“此次培训是富林特集团柔印产品事业部与合作伙伴对中国柔印市场长期承诺的一种表现。我们的使命是致力于推动柔印在全球的发展,特别是在包装印刷领域的应用。目前,在欧美国家和地区,柔印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包装印刷方式。但在中国市场,柔印还处于起始阶段,特别是在包装印刷领域所占的份额非常有限,而且许多人对柔印还存在许多偏见,因此,希望本次培训能够改变大家对柔印的看法。”

此次培训,共有来自武汉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的30多名包装印刷专业的老师参与其中。大家都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一位老师告诉记者:“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套系统、成熟的柔印教材供我们学习和参考,柔印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靠授课老师平时对柔印信息的收集、整理。”这也是各大高校普遍面临的困境。“能够有机会与柔印行业的专家面对面交流,学习最新的柔印技术,真令人激动!我们一定会将最新的柔印知识传授给学生,为柔印行业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

三大亮点备受瞩目

本次培训活动为期5天,富林特集团柔印产品事业部、上海泛彩、澳科利、艾司科、德莎、富林特油墨、西安航天华阳等柔印界知名企业,分别针对柔性版制版、柔印相关软件、贴版、网纹辊加工及应用、水性及UV柔印油墨、色彩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技术及解决方案做了详细介绍。同时,还安排大家参观了一家宽幅柔印企业。培训课程涉及柔印工艺的全流程,内容丰富充实,令人受益匪浅;而难得的实践与参观机会,更是令各位老师大开眼界。

亮点一:主题

“2011大学柔印最新发展培训和实践”主要是针对窄幅柔印技术的培训,今年的培训主题则是“宽幅柔印”。为什么选定这个主题呢?据此次培训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富林特集团柔印产品事业部销售与市场经理秦超华介绍,近几年宽幅柔印在中国有了较快的发展,装机量已经超过80台,主要应用于纸箱预印、软包装、纸袋、食品包装、无菌包装等领域。以纸箱预印为例,虽然柔印的精细度不及胶印和凹印,但柔印的生产效率比胶印高,对承印材料的要求较凹印低,因此柔印在这一领域正以较快速度增长。秦超华经理说:“本次培训旨在将当前国内外宽幅柔印技术的最新发展及时与老师们分享,以便各位老师能够将最新知识传授给学生,为行业培养出更多的菁英。”

亮点二:内容

由于宽幅柔印更多地是应用于包装印刷领域,因此其与包装的发展趋势自然密不可分。为此,本次培训除了向老师们讲授最新的宽幅柔印技术之外,还特别邀请了几家终端用户代表为大家讲解包装设计及包装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知识,他们的独到见解和精彩视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把握柔印技术在包装印刷领域的发展趋势。

亮点三:形式

本次培训活动采取“课程培训+专业实践”的形式,不仅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实践是加深理论知识、加强动手能力、加速理解能力的最佳途径,在提升教学效果方面可谓事半功倍。本次培训中安排的柔性版制版实践,不仅使各位老师加深了对柔印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经验,对于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有极大的帮助。不少老师激动地说:“由于资金和场地限制,学校里没有专门的柔印实践中心,平时我们很难近距离接触柔印设备和器材,更别提亲身实际操作了。这次柔性版制版实践实在是太难得了,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应当说,不少老师都是抱着很高的期望来参加培训的,希望自己的专业素养能够获得大幅提升。事实证明,大家确实不虚此行。

上午,龚仁俦理事长和Roy Schoettle总裁到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随后,郑其红总经理从生产效率、合格品率、单位成本、可持续四个角度解析了柔印的生存之道。接下来,上海泛彩总经理莫春锦介绍了上海泛彩的基本情况及其为行业提供的相应产品与服务。上海泛彩技术工程师李鑫讲解了如何做到精准的颜色复制,他表示爱色丽的各种色彩管理软硬件就是最佳的颜色沟通工具,能确保打样和印刷品之间的匹配。接下来,上海泛彩客户经理李树章介绍了柔印模拟教学软件,这一软件能够真实地模拟柔印机实际工作过程中的故障排除过程,有助于大家更好地了解柔印的生产过程。

下午,澳科利副总经理孙迪为大家讲解了套筒技术在宽幅柔印中的应用。他分析了白色基本套筒、蓝色轻质套筒、黑色气垫套筒、自黏性套筒、过桥套筒、无接缝印刷套筒等6种套筒技术的应用特点,使大家了解到了套筒技术在高效、安全、便捷、高精度等方面的优势。随后,他还讲解了高精度贴版系统对于宽幅柔印的重要性,并演示了贴版和拼版技术。

7月17日,第2天

今天上午有两位终端用户代表讲解包装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内容,这也是大家非常期待的话题。

上午9点,培训课程正式开始。首先,强生全球创新中心亚太包装开发副总监沈弘与大家分享了强生在包装设计中体现出的可持续发展的精彩观点。他指出,设计师一个小小的改动就可能会对材料耗用、环境保护等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包装开发流程的每一个步骤都要考虑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包装的可持续发展。随后,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外购集团包装中心高级包装工程师徐欣以“包装的可持续发展”为题,从包装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包装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包装价值工程活动三方面,解读了飞利浦在包装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并以飞利浦的产品包装为例,向大家展示了包装在可持续方面所做的改进及其带来的收益。

接下来,富林特集团柔印产品事业部大中华区技术经理李玉山分析了柔性版的制作流程,并重点讲解了nyloflex? NExT曝光技术、无接缝(ITR)印版技术、APP自动制版机等富林特集团在drupa2012上推介的新技术。他介绍说,nyloflex? NExT曝光技术是一种将圆顶网点转化为平顶网点的技术,可以使高光网点得到更好的复制,有效提高了柔印产品质量。

下午,首先由德莎大中华销售工程师高建讲解了压敏胶带的组成和主要特性等基础知识;随后,德莎大中华PWP销售副经理张骏结合视频演示、现场操作等,形象地介绍了贴版胶带在柔印中的应用、贴版胶带对印刷效果的影响,以及针对印刷流程、贴标流程和换卷流程的优化解决方案。

今天上午的培训在艾司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进行。艾司科大中华区客户服务经理鲍维为大家介绍了CDI、高清柔印、微网穴网点等先进技术。他指出,高清柔印技术采用的高分辨率加网技术是Samba混合加网技术的升级技术,网点更精细,且印刷时无龟纹现象。随后,艾司科大中华区总裁麦志清做了总结性发言,并与大家交流。

下午,老师们到富林特集团柔印产品事业部进行柔性版制版实践,这种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非常难得,大家都难掩兴奋。富林特集团柔印产品事业部技术人员讲解了印前文件RIP输出、CDI激光烧蚀黑膜、印版曝光、洗版、烘干等环节的注意事项,使大家对柔印数字制版流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老师们还亲自动手操作,并就各种问题同技术人员进行了咨询和探讨,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印刷技术培训篇11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1-0014-02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但不能狭隘地将“技能够用”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多注重职业素养提升和对该专业衍生领域的了解,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之初应调研行业就业趋势,理清职业能力要求。探索研究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和素质养成,探讨人文生活与技能生存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的课程体系是为了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和社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实施目的是基于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来构建的,通过有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活动,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且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

1 数字印刷行业人才需求与印刷课程现状分析

传统印刷行业逐步向数字化印刷转变是印刷行业发展的必然性,在变革和发展中对于数字印刷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能要求也发生较大变化,相对应的高职印刷专业课程体系必须做出适当调整。以下是通过调查得出的对武汉地区印刷行业现状的认识。

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创新能力需求高于专业技术需求 数字印刷设备操作技能要求越来越低,逐步发展为“傻瓜式”的印刷设备,这会淘汰许多传统印刷岗位,但是对从业人员的综合技能和职业态度提出更高要求。如果高职印刷专业对应的课程设置还停留在设备操作学习上,一旦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将发现这些专业技能已经被淘汰。印刷设备操作简单化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在课程构建中要将这部分课程弱化处理,开设课程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走访调研湖北地区印刷企业主管,他们提出理想的数字印刷行业从业人员具备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包括认真严谨的职业态度、良好沟通能力、敢于创新的意识、较高的审美设计能力、足够的印刷操作技能与实践能力等。

不难发现,高职教育的很多课程都过多围绕“专业学习”建设,过分强调专业技能掌握,弱化了人的社会化发展的需求。在数字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高职数字印刷课程建设中不能忽视的部分。

数字印刷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的需求使得印刷技术和印刷客户发生重大变化,目前市场上数字印刷对客户的服务多是采用“一对一”的模式,这种定制印刷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更加全面的专业知识:掌握数字印刷技术的全套步骤和流程,掌握印刷设计的技能,掌握更具时代性的印刷工艺,提供针对性的印刷服务等。市场需求要求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课程设置,以满足毕业生在数字印刷行业的发展。

印刷专业课程实施轻实践,实训课师资缺乏 课程实施的主导者是教师,师资不足和实践设备的匮乏是现有数字印刷教学的难点。实践教学的首要条件是引进一流的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实践教学,提供生产一线的先进设备。而现有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于师资不足、校企合作不完善、印刷设备昂贵、印刷实训耗材成本等诸多问题,致使学生实训课程实施不达标。课程名为实践课程,但实际上教授的还是不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理论知识和落后于市场需要的专业知识。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印刷图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明确提出该专业的专业实训课程必须聘请数字印刷一线一流从业人员进行教学指导。

2 数字印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数字印刷课程体系构建的工作步骤为:行业调查、市场调查、岗位设置、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职业素质拓展课程(活动)实践、课程实施与论证修订。

行业情况分析 深入到湖北印刷协会、武汉地区数码印刷企业走访调研,明确专业培养方向和目标。结合行业、产业或区域发展需求和毕业生的去向,设置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确定专业培养方向:数码印前排版技术、印刷品设计、印后技术、电子商务印刷营销等。

岗位设置与工作分析 根据数码印刷职业岗位群来确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是实际工作和课程之间的桥梁,是课程开发最重要的环节,也是专业核心课程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职业岗位群分印前、印中、印后三大部分。从岗位群分析出具体岗位,印前技术是数字排版、印刷设计、印刷图文采集、印前服务等;印刷中期是数码印刷技术、传统印刷技术、制版排版技术、印刷设备操作与维护等;印后岗位群是印后装订工艺、印后业务、印刷质量管理等。

典型工作任务能力分析 依据每个岗位的职责,要求解构与重构学生所具备的能力,将岗位职责解构为具体能力需求,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重构这些需求转换成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具体要求,并且将这些能力要求进行分类和总结,包含素质能力、知识能力和综合能力。

课程体系设置 召开课程分析研讨会,由行业协会、行业实践专家、课程专家、专业教师根据职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完成课程开发的任务。

其一,将工作任务转换成学习领域,形成专业课程方案和标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课程、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为途径,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创新精神和熟练的职业技能为目标。

其二,以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学习领域。专业技术课程的开发按照“从典型工作任务到学习领域(课程)”的流程,进行归纳和重构,根据专业职业能力的需求,确定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依据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专业技术课程的结构设计,按照职业人才成长规律原则、理论和实践操作一体化原则,以工作任务和工作项目推行“教、学、做、产”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的数字印刷课程体系主要由三部分课程组成:素质提升与养成教育的通识教育课程、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及专业课程、行业通用能力提高的实训课程。

职业素质拓展 职业素质拓展主要通过各种竞赛或实践活动来提升课程学习的实践性,旨在通过体验式、活动式的课程形式进行职业能力的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通过有效的拓展方式将职业素质、心理素质、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借鉴国外体验式职业拓展培训的理念,运用模拟式、情景式、团队式等方法开展教学,通过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大量体验式活动,使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做,在参与中感悟、在行动中思考、在学习中成熟、在团队中进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

3 数字印刷专业课程实施思考

坚持课程实施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一致性 课程实施是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目的的必要手段,了解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就明确了课程实施的目标。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实施,一方面能很好地把握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不会因课程实施者的个体意识发生教学目标的偏移;另一方面,实施者能明确当前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关系,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职业技能学习情况。

课程实施需要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基于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提升为核心的课程实施依靠传统的讲授教法、单一演示法、理论讨论法已不能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变革中的高职教育需要高职教师敢于改革,结合行业发展来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摸索研究新的“四阶段教学法、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法、项目教学法、现代工作岗位培训法”等教学方法。

完善课程,实施教学评价 “……教育教学评价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职业发展途径,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最大限度地实现其自身价值。”目前,在高职数字印刷教学评价中开始引入“市场评价”,通过课程实施后学生的技能掌握来完成商业订单,通过商业活动产生过程中的问题来评价课程实施。这种评价能反映出教师工作是否有效,能侧面评价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否提高。

印刷技术培训篇12

一、构建包装与印刷专业有效就业模式的意义

(一)构建包装与印刷专业有效就业模式,是适应包装与印刷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中国印刷、包装工业年增长率保持高速率发展,2010年我国包装工业年总产值已突破1万亿元大关,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包装大国,包装工业成为国民经济40个主要工业门类排行第14位的支柱产业。中国也正在由包装印刷加工大国向包装印刷的强国迈进,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个包装大国。庞大的印刷包装行业规模和迅猛的技术发展速度构成了印刷包装产业对相关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巨大需求,市场对一流的具有较强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剧。

(二)构建包装与印刷专业有效就业模式,是提高办学质量,加快专业发展、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对印刷包装企业而言,在管理上,在产品质量上和在技术工艺上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竞争。随着印刷包装业的迅速发展,印刷包装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印刷包装作业的整体工作流程逐渐趋于数字化,对于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必将会大大增加。

(三)构建包装与印刷专业有效就业模式,是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服务学生成才就业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是以高职学生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够顺利实现就业为基础的。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适应市场化的有效就业机制,为学生就业搭建良好的平台,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构建包装与印刷专业有效就业模式,就是为了满足当前印刷包装行业发展的总体人才需求,促进行业发展,服务学生就业,为学生明确正确的就业目标和就业方向打下扎实的实践基础。

二、构建包装与印刷专业有效就业模式的思路

(一)建立“围绕行业办专业、围绕市场育人才”的课程体系。

能否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完善人才知识能力结构,为生产、建设、服务一线培养需要的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出发点,也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院校,保证其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所在。

1.以包装印刷行业需求为导向确定专业课程内容。

要根据目前包装印刷生产企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重新构建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中心、与职业资格要求相一致的专业课程体系。例如构建适合于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体系,将相关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整合,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线,融理论教学于实践环节之中。二是将与包装与印刷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考核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结合,将专业证书考试内容整合到相关的课程之中,使课程内容适应考证的需要,为学生获得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双证书”提供保障。三是实践教学以突出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依靠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训练,使学生包装印刷技术应用能力得到提高,效果得到强化,操作技能不断得到提升。

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发挥核心课程的作用。

充分发挥优质核心课程示范作用,提高整体专业课程建设的水平。围绕包装印刷专业特点建立核心课程,在建设过程中要贯彻“一贯穿、两对接、四个结合”的方针,即“把工学结合教育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实现理论教学内容和岗位知识需求有效对接、校内实训和岗位技能有效对接,达到授课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授课环境与工作环境相结合、技能实训与职业素质养成相结合、校内考核和企业考核相结合”,让工学结合思想渗透到课程的各个方面。

3.校企双方共同开发编写专业教材。

在教材编写目标上以岗位需要的能力为出发点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编写形式上以学校为主体,吸引企业参与,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共同授课和编写工学结合教材。根据人才培养计划调整专业课程的结构,将专业课程划分成若干课程单元模块,由企业人员承担实践性强或与生产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如专题讲座、研讨会,教学地点可设在企业生产现场。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使“工学”交替能够顺利有序规范地进行,加强实训、实习的组织管理、计划管理、过程管理、考核管理,构建实习管理工作的平台,解决好学生的认知实习、整建制实习、与就业结合实习不同阶段的关系,我校近年来在包装印刷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上做了大胆有效的探索,总结并采取“三阶段四步骤“的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模式。

三阶段,即以了解掌握行业现状为目的的认知阶段;以巩固基础专业技能为目的的技能提高阶段,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训阶段。

围绕三个阶段,通过企业调研、校内综合实训、整建制实习、双向选择实习四个步骤,完成整个实践教学运行周期。在形式上充分结合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把企业调研安排在学生暑期进行,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深入包装印刷类企业进行专题调研;校内综合实训即暑期结束,根据教学进程安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内容进行校内专业实训;在进行完校内实训后,依托校企合作及企业用人需要,将学生整件制放在设备规模先进、管理严格规范的企业中,安排专业带队老师全程指导管理,使学生尽快适应岗位需求,熟悉掌握不同岗位的操作流程与技能;接下来就是安排专门的人才招聘会,让企业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完成最后一阶段的实习任务,为学生就业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三)构建特色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

1.将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纳入培养计划。

要根据包装与印刷专业职业素质特点,制订详细的职业道德培养计划,形式上可以将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通过开设专家讲坛、组织实习学生总结收获,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这样理论联系实际,可以使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论和认识更加全面、深刻,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

2.把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周期。

就是以职业发展和就业教育为基础,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全过程,把就业指导与学生的职业发展愿望相结合,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结合,与行业市场的要求相结合,根据专业培养计划和包装印刷类学生特点规律,按照不同年级达到不同的目标,制订不同的职业素质实施方案,设定不同的培养规格和教育模式。

3.职业道德教育深入到实训实习环节。

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行业性,尤其是包装印刷类工科专业,更是要通过借助实践,学生才能深刻领悟职业规范各项要求,并将其转化为日常职业行为。实训实习过程是促使学生将学到的专业理论和职业技能综合运用的过程,更是学生将职业道德意识转变为职业道德行为和职业道德习惯的内化过程。近年来我校在包装印刷专业实训实习环节中,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指导和感受教育,通过设立专业导师、党建导师,发挥学生先进的骨干和示范作用,精心设计、统筹安排,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

印刷技术培训篇13

在高级印刷技工中,需求首当其冲就是印刷机长一职。近年来,企业对于印刷机长的“渴求”从未停止,薪资也一路走高,成为名副其实的“金灰领”。而一名合格的印刷机长必须对机器结构、使用状况、运行原理,以及纸张、油墨、色彩等知识了如指掌。

目前,国内的印刷机长通常凭借经验任职,新人的培训也停留在“师傅带学徒”阶段。一般而言,从一名学徒工成长为一名印刷机长,平均需要3-4年时间。印刷机长的薪资采取定额底薪加工作量提成的方式,业内平均月薪在5000元左右。

企业规模不同,对印刷机长薪资影响巨大,大型印刷企业的机长年薪通常可达10万元。其余一些紧缺高级技工人才中,品质检验人员薪水也有明显提升。

现状:工人素质偏低

印刷行业人才文化素质不高是不争的事实。据了解,造成这样局面首先是我国的印刷高等教育开展较晚,高学历的相关人才明显不足。其次,在职人员培训较少,造成专业人才素质普遍不高。

据了解,一些操作人员可以胜任先期的简单操作流程,但随着行业的技术革新,技术能力难以跟上。印前、印刷和印后三个领域中,获高级技师职称的从业技工数量不多,在今年的考评中,鲜有获此职称者。

业内人士表示,印刷人才的整体素质偏低制约印刷企业的发展。许多员工都感到了力不从心,随着企业规模的变大、技术的更新,管理人员也感到很难控制局面,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捉襟见肘。

高校:高学历人才流失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