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分析实用13篇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分析篇1

1.引言

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性的人文学科。但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不难发现其间存在着高消耗低收效的教学现象。而导致这种教学现象存在和显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的重视人文因素,忽略语用因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无法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语用教学,语言训练。这样才可以将小学语文教学真正的落在实处。

2.语用教学是什么

语用教学是以语用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教学方式。于纯粹的理论性教学相比,它主要是面对的语文中的字形,读音,甚至是句法等语言的具体运用形式。如果加以深入研究,它还包括语句意义,解析,交流方式,社会背景等内容。可以说语文教育教学的主导和核心内容就是语用教学。

3.小学语文中"语用教学"的方式方法

3.1 在朗读课文中提升自我的语感。在现代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特别是对口语语感的培养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只有拥有了丰富的口语积累和长期的训练,表达事物的能力才能迅速提升。这也可以看出朗读对于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的重要性和必需性。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朗读只能是以学生朗读为主,教师为辅的形式来加以开展。只有在教学实际中,充分的调动了学生朗读课文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们乐于朗读。唯有如此,文章中词句,语法,中心的精妙才能被其逐渐理解。既能使他们体会到文章所蕴含的语言美,又可以加深对文章所包含的知识点的运用。特别对于小学生而言,还将有利于他们对课文的记忆和背诵。

当然,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运用相关的图片,视频,音乐等作为辅助方式。让学生们能更好的去理解和欣赏,对于课堂教学中相关的提问,自然也就得心应手了。

3.2 通过解疑答惑来稳固语言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认真对待学生所提出的文章问题或疑惑,因为这些就可能是他们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障碍和难点。只有正确的加以解释和指导,才能帮助他们对文章正确的理解和掌握,也才能真正的体现出小学语文教学的语用教学。同时,还可以引入对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如遇到不会读的字词,可以让其知道要借助字典。既实现了指导教学,语用教学,又体现了教育关怀,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3.3 通过解析来让学生感受语言美。语文知识涉及的方面很广,许多词句都有多重的意义,运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所表达的语用意义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要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帮助和指导学生根据具体的语用环境去感受语言之美。

例如,在表示颜色的词语中,明白数量不是绝对的实指。如"五颜六色";在诗歌中,了解到颜色的名词词性是可以转换成为表示动作的动词词性的。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只有这样具体的去帮助和指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明白语用在文章中的运用情况,才能真正使学生体会到语用在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和艺术美。

3.4 运用仿写学习如何使用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有一项关系长远学习能力发展的培养性学习任务――写话。也叫写句,看图说话。它是语文学科中写作的基础。小学生作为初学者,难免会觉得无从下笔。我们可以指导他们在学习中去模拟课本中或学习过,看到过的句式来进行仿写。并教授他们在仿写中对优美合理的词语,句子加以使用,从而来培养他们在语用文字方面的能力。

例如,在对比喻、拟人等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中,可以指导他们从日常常见的事物去入手描写,既容易又方便。并且可以通过课后的点评和积累,以及反复的类似练习,来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

3.5 在对文章内容的辨析中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字词方面的重难点,主要是集中在字音、字形、字义上。而汉语的词汇意义是十分丰富的。同样的字形却可以拥有完全不同的字音;同样的字音也可以写出多种的字形。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教学目的就是要教会小学生如何正确的去分辨字,词的音、形、义。教师可以采用课堂提问的形式来语用教学中,对相近读音,字形的辨析与讲解。还可以辅以学生自查字典的形式,来加深学生的自我学习印象。如"假装"和"请假""朝见"和"朝霞"等。对于字音可以通用的词语,要学会依据不同的语用环境来分析它的意义。这样的小学语文语用辨析与讲解,不仅可以增加小学生的课堂积累,而且还在日常教学中渗透了语用知识的教学。

4.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语用教学的特征与特点

小学语文学科的语用教学是伴随着小学语文教学的兴起而同时进行的。只是人们普遍认为现代小学语文的知识点都比较简单,容易掌握。自然也就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清醒的认识。这种教学思想充分体现了其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的局限性。因为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只是注重于语义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能读懂,记住。教学内容也大多是局限在固定的词义,句义和篇义范围里。一旦涉及到课文给我们带来的语境,甚至是更深层的思想情感时,学生就无所适从了。而这些恰恰正是语用教学的内容,也是目前新课标的精髓之一。而且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深入,对于文章深层次的内涵和语境的掌握,也是必经的学习内容。另外,随着学习内容和难度的加深,对学生自我交流和表达的要求也会越发的明显,这也是语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语用教学最根本的特征。

而小学语文的语用教学最大的特点则是两个:一是通过文字的积累和表述来反映自我的学习,生活体验。小学的语用教学是立足于语言表达和文字积累的,尤其是文字的积累将直接影响到自我的体验表现。二是语言表达的自我能力培养。因此,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语用方面的教学不能只是认识和积累,而要主动的在教学实践中去扩展,扩宽。逐渐的向实际生活和灵活运用的方向发展和延伸。

结语:结合以上这些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还处于语文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更应该注重语用教学的相关训练,以此来引导和帮助小学生掌握和运用小学语文学科的学习。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分析篇2

一、明确识字教学全面性,突出教学重点

由于学生入学前接受教育情况的不同,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不尽相同。有些学生掌握了字的发音但是写的情况不好,有的学生见过一些事物所以记忆起来有直接的形象作为辅助。

汉字记忆是需要音、形、义之间的多项联系的。有的教师会在大部分的时间内组织学生进行形上的分析,不但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令老师也很无奈。有的学生则在大量机械的记忆之后出现混淆的情况。学生的情况不同,对于教学应该采取的措施也应不同,在全面实现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突出教学重点。对于识字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五官进行有效的记忆。

二、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识字任务量重,导致有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单调的读、写、记等形式进行,直接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此,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方法的分析。

1.识字过程情境化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学方法也不断的随之改变。情境化教学也被广泛的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情境化教学可以有效的促进小学生的想象力和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的提高与发展。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的利用音乐、游戏、情景等设置专门的情境,让学生在所创设的氛围中,身临其境,使得识字教学的效果最大化。

例如我在教授第一册上的《汉字家园》时对于“日、月、水、火”这些简单的汉字,通过轻松愉快的音乐,使学生充分的感受到“红日圆圆、月牙弯弯、河水清清、火苗红红……”的情景。之后再通过及时的问答,深化学生所听见的内容。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将金灿灿的太阳,小船样飘飘荡荡的月牙等图片或是视频播放出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2.识字手段趣味化

由于小学生处于持久性、稳定性缺乏的发展阶段,容易被新鲜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因此对于小学生的教育要采取相应的方式进行。教育家卡罗琳曾说过:“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因此,我通常在对他们进行识字教育的使用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比如设置一个“寻宝游戏”,让学生通过寻找偏旁或是部首组成新的字,谁找的多便可以得到适当的奖励。通过这样的游戏,可以提高孩子参与识字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帮助他们顺利的完成识字任务。

3.识字方式生活化

学生的生活环境离不开汉字的支撑。我们对学生进行识字教育的时候,可以充分的利用家长、学生、亲人的名字或是商店、街道、社区、食品等事物的名字进行教育。比如可以在开学的第一天将学生的名单张贴在墙上,或是让学生轮流发作业使学生从认识同学的名字开始。也可以让家长带着孩子在街上进行“找汉字”的游戏。识字方式生活化,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轻易而举的记住并牢牢掌握。

三、激励评价促进识字教学

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及时的肯定及表扬,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中,我经常会对学生说“你做的真棒”“你这种方法很好”“你写的很正确”等话,让学生可以直接的感受到老师对他的肯定及关注。也可以让表现好的学生当一次“小老师”,使他们有充分展现自己学习效果的机会,让他们感觉到识字是快乐的,有趣的。

四、通过阅读、作业实现巩固

小学生在汉字记忆的初始阶段,容易出现认的快但也忘得快的情况。因此,进行重复记忆和巩固是小学生识字教育的必要措施。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和作业对学生的识字情况进行巩固或深化。在阅读方面,教师可以在课上要求学生对相关的课文进行反复的朗诵,随文识字。在课下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难度适当的文章,对于不认识的字词,鼓励学生使用汉语字典进行查阅或是求助家长等,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的认识汉字。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及早的进行阅读训练,帮助他们获得良好的语言习惯。

对于作业布置方面,教师可以充分的挖掘教材资源,灵活多样的进行。例如,我在作业的布置上会采用一字开花、词语接龙或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等方式进行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实现巩固识字、理解字义的目标。

五、结语

总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汉字的特点,选择适当科学的方法,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有序的进行汉字教学工作,帮助学生从小打下坚定的汉字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分析篇3

二、直观演示法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直观演示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是指通过模拟操作使学生建立直观地形象思维,提高理解能力,增加记忆力。这种教学方法多用于偏理论性的阅读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完成模拟操作,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文字描绘的情境,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捞铁牛》一课为例,教师就可以事先准备好水盆、铁牛等模拟材料,课上选取同学根据课文,利用材料演示怀丙和尚捞铁牛的过程。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而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三、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题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从而引发学生一定地态度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情境教学法是近年来比较热门地教学方法,它具有直观性,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认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语言描绘、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手段提前创设情境,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参与表演,利用展示的方法去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教师在教授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桂林山水》一课时,可以先向同学展示一幅中国地图,然后选学生在地图上标出桂林山水的具置。接下来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桂林山水的宣传片,让学生跟着美丽的视频一起走进桂林山水,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后,可以布置相关的课下作业,让学生去描绘自己心目中的桂林山水。通过这些手段能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既增加了他们的知识水平,也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能力。

四、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也可以称为“伙伴教学法”,它源于六十年代的美国,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合作意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课为例,教师在学习前可以为学生布置初读要求,例如,“找出课文中的生词”“简单概括文章大意”“描绘两个主人公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各自的行为”等简单问题,然后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阅读并讨论概括出答案。最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捋清文章脉路,使学生更好地完成阅读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分析篇4

中国的古诗词培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意义深远,是我国文化遗产的瑰宝。我国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若想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及语言表达水平,同时对学生的修养、素质进行有效的陶冶,就要通过古诗词的阅读方面去体会古诗词的语言魅力,达到各方面提升的效果。这种做法让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看到古诗词教育的深远影响。

一、古诗词对小学语文教育的长远意义

1、提升审美观

古诗词具有独特的审美效果,将真理美、意境美和音乐美融合到了一起,陶冶了学生的审美观。小学生对于善恶美丑通常只是直观的去感受,不懂得应用审美进行内在的深度感受,因此对事物的内在得不到好的感受。古诗词往往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及心境内涵,也表露出诗人的心志。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使学生对美的理解加深,同时进行审美的感知。如果想使学生的审美意境得以提升,能够正确的了解审美原则,老师就应该通过古诗词的讲解、审评、感受来开发学生的审美理念。

2、古诗词鉴赏是培养人文素质的主要途径

古诗词的授课特色是汲取古老的思维精华同时弘扬中华的民族文化。古诗词不仅体现出了古代人对社会生活、人生真理的深化理解,也体现出了世代劳动者的智慧聪颖。古诗词的学习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还能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理诚信,懂得待人接物的准则,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珍爱友人的情操以及懂得珍惜美好的生活。

二、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育的方法进行探索

1、加强练笔训练

练笔的过程要求学生通过对一首诗词的意思进行充分的掌握,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编。比如:在学生进行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学习以后,布置学生描写一个简短的故事以本诗的意境为题材;或者在学生学习了《卖炭翁》后,可以布置学生对卖炭翁的命运进行相应的描写。练笔的意义在于通过学生对古诗词的含义进行理解以后,扩充写作的一种训练,达到提升学生想象力、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的目的。

2、在实际生活中强化诗词的运用

我在给学生讲授《赠汪伦》这首诗的时候讲到李白用桃花潭水来比拟他与汪伦友情的深厚程度,通过讲解我引导学生去体会李白那时的心境。学生通过学习,将诗里面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学生们跃跃欲试,将友情、亲情进行相应的描述。有一位学生学以致用的写到“李军乘车将欲行,忽闻身后送别声。”还有同学写到“高速公路千万里,不及李静送我情”,等等。在对《忆江南》这首诗的学习过后,学生更是乐于进行改编改写。有位同学写道:“故乡美,风景美如画。寒冬麦苗青悠悠,早起白雾轻飘飘。怎不忆故乡?”还有同学写道:“家乡好,蔬果旧如今。家乡苹果红似火,家乡牛肉美人间。岂不忆家乡?”,等等。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分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诗词的创新创作进行自己思想的添加来熟练掌握诗词的含义而不是单纯的接收学习内容。

3、合理强化的利用想象力

想要了解诗人所写诗词中所表达的深层情景及内在含义,就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联想。由此看来,古诗词的教学首先要从审美的角度开始,结合应用自己的想象力。在对诗词的理解学习过程中如果没用适当的使用想象力,那么诗词的美就很难被挖掘出来,其主要原因就是诗词的构想都是源自于想象空间的。比如:贺知章的《咏柳》一诗,诗人通过对柳树的观察想象到碧玉,对柳树条的观察想象到丝绦,对无形的春风的感受想象到有形的剪刀,因此可以得出,诗词的创作离不开想象力,所以学生在对诗词进行理解的同时也要充分的利用想象力,想象力的神奇之处可见一斑。

4、将诗词同现实教育相结合

对学生的情操进行陶冶,让学生体会到古诗词中描写的美,是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模式,想要学生进行模仿填词,学以致用,还需要不断的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通常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古诗词的学习贯穿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去。比如,利用每节语文课开始的几分钟让学生进行古诗词的背诵,并评选出当日“最佳背诵者”;每周进行为古诗词配画作的比赛,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作画,评选“优秀作画者”;对学生每月的古诗词学习情况告知家长,等等。通常,我也非常关注于系统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新、旧知识熟练掌握。比如:在学生学习了《村居》一诗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背诵所有有关春天的古诗词,举办“春之韵”古诗词朗诵大赛。通过一系列系统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古诗词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同时增加成就感,消除学生学习的腻烦心理,多引导学生发现古诗词的美,培养审美感。

总而言之,让小学的古诗词教学具有吸引力及发展前途,让更多的小学生了解并重视祖国的文化传统,喜欢古诗词,那么我们应该利用合理的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古诗词教学模式的应用,从而引导学生去深刻体会古诗词的意境及古诗词所表达的美,提升学生的审美感,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分析篇5

现阶段素质教育在我国得到普及,这就要求教学方面力求实现改革,不但加强课程方面调整,同时应力求教学手段方面创新。小学阶段开展教学过程中,需注重于学生语言方面学习,使学生语文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应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使学生个性也得到发展。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希望小学语文教学实施阶段,能使小学生语文素养真正得到提升,充分体会语文本身蕴含无穷乐趣。

一、严抓教学氛围,开展小学语文情境化教学

对于小学生而言,本身处于学习知识的初级阶段,而小学语文本身充满趣味性,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小学生真正喜欢上语文学习。因而实际小学语文教学实施阶段,应从教学氛围方面严格做起,力求通过良好教学氛围,使小学生对于语言文字方面兴趣得到提高,并能配合语文教师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有助于小学语文教学凸显实效[1]。过去传统教学实施阶段,应试教育大大限制了教学,非常不利于小学生多方面发展,也不利于小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应试教育过分强调教师作用,通常将知识进行一味灌输,这就要求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之上,应保持全身关注态度,积极认真听讲,这样才能将语文知识充分理解和消化,使小学语文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小学生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一旦缺乏教师管教,难以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只有从教学氛围方面抓起,注重情境化教学在课堂之上的利用,才能使小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贯彻落实主动学习,并能从心底愿意学习,真正融入学习,并能配合老师完成学习任务,学会主动查询资料,并能真正认真寻求正确答案。

随着计算机技术有效融入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实施阶段还应利用计算机开展教学,一方面有助于塑造合理教学氛围,使教学更具生动性和逼真性[2]。另一方面,使小学生注意力得到集中,使小学生热情充分激发。比如说,小学语文在开展“乌鸦喝水”这一课程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故事性,同时画面感很强,教师如果仅仅依靠口头讲解方法,难以使学生难以产生画面感,也难以理解本节课主旨思想,不能发挥教学效果。然而,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将本节课内容通过音频、动画向学生加以展示,学生更加喜欢本节课学习,兴趣也得到充分激发,对于语文的热情得到点燃,使学生真正爱上语文,愿意主动开展语文知识的学习。

二、了解学生特点,开展小学语文差异化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实施阶段,教师需要了解每一位学生,包括学生性格、爱好,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的掌握等[3]。只有这样,才能明晰不同学生之间差异,然后针对存在差异因材施教,将差异化教学贯彻落实。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本身处于接受教育初级阶段,教师更应该对学生加强鼓励,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并针对不同个体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理念,才能使每一位学生成绩都得到提高。教师需在课堂上考虑不同学生需求,并在课下及生活中注重与学生交流,和学生成为朋友,对学生心理进行有效掌握,然后才能科学判定学生当前实际状况,同时有助于将语文教学贯彻落实。教师还应做到对学生的尊重,这样才能为贯彻落实因材施教原则提供有力保障。如果教师不能尊重学生,学生感到没有课堂地位,甚至会认为没有被公正对待。

教师应肯定学生课堂之上的主体作用,并积极贯彻落实因材施教原则,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层次化。所谓层次化是指,需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特点,在制定学习目标方面,结合学生自身实际,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获取动力,然后朝着目标逐步前进,最终通过努力使目标变为现实,并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保障。教师课堂教学实施阶段,还应力求耐心及细心,教师对待学生的过程中应不厌其烦,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温暖,并能使学生都得到全方面发展。

三、注重合作学习,贯彻落实小组合作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教学实施阶段,还应注重学生之间交流,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这样才能使语文知识得以有效掌握[4]。小学语文本身致力于加强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合作学习也有助于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与此同时,也能使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如团队意识、沟通意识等。小组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学生主体性作用得以有效凸显,学生可以自己主动进行知识探索,这样非常有助于对于学生的锻炼,也是教学得以贯彻落实实施。

通常来说,小组合作学习应做好下面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特点,充分考虑学生实际需要,科学划分小组[5]。小组划分过程中,应力求实现公平公正,让不同小组之间在人员数量、人员基础知识等较多方面较为公平,不会出现相对差异。此外,教师还需要选拔小组组长,组长应起到一定带头作用,密切配合教师实际工作,这样才能使合作教学充分发挥优势特点。第二,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讨论过程中,应明确合作讨论内同,并注重精心设疑,使学生讨论问题具备一定现实意义,这样才能具备一定讨论价值,并能对学生加以有效引导,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并能真正进行参与。在此过程中,教师需明确自身的职责,加强对于学生引导,对于不同集中精力讨论的学生,教师应让其积极参与进来,这样才能使课堂气氛真正调动起来,并充分发挥出合作教学优势。第三,在合作讨论结束之后,教师还需针对课堂讨论实际效果,对学生加以总结,及时指正合作讨论开展阶段存在不足,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改正,并促进后续教学得以不断开展。第四,教师还需加强自我反省,并根据自己教学存在不足之处,实行针对性战略调整,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合作教学带来的好处。

四、注重联系实际,大力开展生活化教学

对于小学生而言,本身思维想象能力相对较为欠缺,对于语文课文上的一些知识难以做到真正想象,也使文章主旨难以真正理解。为此实际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将实际结合,力求实现生活化教学。对于小学语文课文出现的一些内容,教师列举相关实例,让小学生能充分感兴趣,从而愿意接受教师引导,使小学一文教学得以贯彻落实。语文本身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语文的学习给生活提供较大方便。为此,教师开展社会化教学过程中,也使学生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从而实现生活与教学的双赢。

本文主要论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阶段,如何使教学更加有效,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发表自身的看法。现阶段而言,小学语文教学更应该加强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培养,力求通过通过良好教学氛围塑造、贯彻落实因材施教原则、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等措施使教学实施得到保障。与此同时,教师应注重小学语文教学同实际联系,这样才能使使小学生语文素养真正得到提升,充分体会语文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时秋静.小学语文教学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J].当代教育科学,2015,(14):58-59.

[2] 张忠艳.音乐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应用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125-128.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分析篇6

一、初步的教学设计分析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围绕着《徐悲鸿学画》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情感目标及知识技能目标进行思考,并开展了一下教学内容的设计:

【第一次教学片断】

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将课文中的插图《奔马图》用幻灯片展示出来。

在学生回答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后:

师:可以看出徐悲鸿的画作是非常恢弘壮观的,画作中马的形象逼真、生动。在这节课中我们通过观看徐悲鸿的画作来学习,是什么事情激发徐悲鸿励志学画呢?

生:一个外国学生的嘲讽,欺人太甚,使徐悲鸿下定决心要励志学画,为中国人争气。

师:那么徐悲鸿是如何通过努力,最终画出这么优秀的画的?

生: 徐悲鸿奋发努力,刻苦训练。他为了学画,不仅放弃了一切休息时间,潜心临摹许多绘画大师的作品;而且自己过着清苦的生活,将钱省下来购买绘画用品。

师:课文的最后,当徐悲鸿取得成功后,当初嘲讽中国人的那名外国学生是如何表现的?

生:那个外国学生“非常震惊”。

师:为什么会如此震惊?

生:因为他看到了徐悲鸿创作出的优秀画作,明白了中国人也是非常有才能的,不可小觑。

【课堂分析】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虽然这节课让学生了解了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原因、经过和最终取得的骄人成果,但是与本课教学目标要求的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学习他勤奋学画、励志为国争光的优秀品质相距甚远,在整个课堂师生问答环节只顾让学生梳理课文的层次,忽视了品德渗透在语文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课后的思考,我重新设计了教案,力求在完成教学目标,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向学生灌输爱国主义精神和学习徐悲鸿身上具有的为国争光、刻苦努力的品质。

二、改进后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针对初步设计教案中的不足与问题,在第二次教学过程中,教师改进了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第二次教学片断】

播放幻灯片展示徐悲鸿的《奔马图》。

师:欣赏了徐悲鸿的《奔马图》后,让我们开始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请同学们回答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呢?

生: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师:为什么他会立下这样的志向?

生:是因为受到了一个外国留学生的嘲讽。

师:外国留学生为什么会嘲讽徐悲鸿呢?

基于学生对当时的社会现状不理解,教师可以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在徐悲鸿留学的时候中国正处于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内忧外患的境地,中国人在国际社会上没有地位,外国人往往看不起中国的留学生)。

这时学生就能深刻体会到当时徐悲鸿以及无数中国留学生在外国遭受的不公平待遇,而现在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留学生自然不会再受到外国人的白眼。

师:请同学从课文中找出一句具有代表性的体现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句子?

生: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师:回答的好,那么课文中有哪些事例可以说明徐悲鸿刻苦学画呢?

生:他每逢节假日都在巴黎博物馆潜心描摹许多大师的画,为了节约钱买绘画用品,他自己过着清苦的日子,只住在小阁楼里,仅靠两片面包、一杯水解决吃饭问题。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正确,徐悲鸿就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励志学画,取得优异的成绩,回击了外国留学生的嘲笑,为中国人争光。那同学们反观自身在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方面要向这位大师学习的呢?

生:要向徐悲鸿学习认真刻苦的精神,在生活上也要节约,不能铺张浪费,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认真刻苦、发愤图强地学习,取得好成绩。

【课堂分析】

在这节课上我将注意放在课文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反观自身去学习徐悲鸿身上认真刻苦、勤俭节约的精神,学生不再是孤立地去学习这篇课文,在课文分为徐悲鸿励志学画、勤学苦练以及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轰动画届,改变外国留学生偏见,长了中国志气三部分之中,重点教会学生学师身上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反思】

可以明显看出第二次课与第一次相比多了品德渗透,让学生从大师身上领略到独有的魅力,并且认识到良好的学习态度是成功的关键,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反观自身,认识到徐悲鸿之所以成功是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刻苦的学习劲头,这次备课源于我自身对教材的更深一步认识和对学情的把握。

三、本课的教学总结

本课《徐悲鸿励志学画》是一个让学生很感兴趣的故事,下一步就是按照教学目标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既然想要在教学中渗透进对学生品德培养的教学,那就应该找准学生感兴趣的环节进行引导,在师生问答中要本着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原则,根据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和学习经验引导学生一步步的从大师身上学习刻苦钻研的优秀品质,具体操作应该遵循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线索,围绕徐悲鸿受到外国留学生嘲讽后做出的决定:“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来展开教学,通过对课文语言、结构的探索去探索本课的深层意蕴,实现有效教学,并且在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中,结合徐悲鸿的经历去映照自我,珍惜当下。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同于20世纪初期,目前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力提高、经济水平飞速发展,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日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学生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中,与老一辈革命家相比可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样一个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更应该刻苦学习,健康成长,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可以说课堂结束后,学生不仅学会了徐悲鸿身上的为国争光刻苦学习的精神,更将这种精神作为自己进步的榜样,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佘同生,小学语文教学原理与方法,武汉:中南工大出版社,2000年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分析篇7

一、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优势分析

情境化课堂是情境教学模式在课堂实践中的应用形式,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为前提,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进入恰当的学习氛围中,为学生提供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汉字,加深对汉字的印象,最终实现对汉字的正确识读与灵活应用。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将情境化课堂与识字教学相结合,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情境化课堂的构建充分考虑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特点,利用具象表现、渲染气氛以及语言描述、观察字形等多样方式营造合理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在特定的课堂教学情境中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在轻松且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融入情境,从而提高识字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学生在情境化课堂中,根据自身能力找到相适应的识字学习方法,不再对识字学习有望而生畏的态度,通过这种掌握语境应用方法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识字学习的兴趣。简言之,情境化课堂与识字教学的有机融合能够为学生的识字学习提供一种欢乐且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过程中感受识字所带来的独特的魅力与乐趣。

2.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小学生年龄小,受该年龄段生理特点的影响,多数小学生精力与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对于他们而言,课堂40分钟要想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是非常困难的。不但如此,识字教学本身内容就比较枯燥,小学生常常会感到课堂时间冗长乏味,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思维断层的问题。但将情境化课堂与识字教学相结合,教师能够综合应用文字、字形、图像、影像、图画等多种教学信息,构建丰富多彩的课堂,以吸引学生关注教学内容,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突出主体性地位。

二、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策略分析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认识且掌握读、写的文字数量众多,有一些文字极容易发生混淆,进而增加了识字学习的难度。在低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还直接影响学生对识字乃至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因此,在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中应用什么策略展开识字教学内容已成为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者高度重视的课题之一。具体策略如下:

1.灵活应用造字原则

汉字是由笔画所构成的方块状字,虽然汉字数量巨大,但只要我们掌握造字规律,那么汉字的学习就能够化繁为简,举一反三。众所周知,汉字的最初形态是抽象化的符号,即纯粹利用图形构造文字。如在教学“大”字时,教师可以让一名学生站到讲台上,并做出双脚打开、双臂侧面平身的动作,让其他学生观察这样一个由学生身体动作所构成的特殊的“大”字。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将相类似的文字进行联系,如自“大”字延伸至“人”“太”等字。通过这种方式,在无形之中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并通过联想达到举一反三的识字学习效果。

2.突出文字象征性|

在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图画信息的方式展开识字教学,以增强学生求知欲。如在课文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插图所提供的信息询问学生插图中包含哪些事物,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阅读,在文本中相应的位置圈出插图所反映的事物。然后将插图图画与圈出文字联系起来,以提高学生的课堂识字效率。除此之外,在讲解一些带动作性的生字,如“跳”“举”时,教师可以让一些学生演示相应的动作,给予学生小奖品的奖励,让学生在掌握文字的同时更加深刻地了解文字所代表的含义,提高文字综合运用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与识字教学相结合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下识字效率低下的问题。情境化课堂中展开识字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在快乐且轻松的氛围中展开学习,形成对识字的浓厚兴趣,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本文即针对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的相关策略与方法展开分析,希望能够对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率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分析篇8

    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图画、动画、声频、视频等教学媒体,生动具体、直观形象,具有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的功能。通过信息技术,用多种媒体呈现学习材料,可以使学习过程生动活泼,更具吸引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动机。但是,小学阶段也是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阶段,切不可因为滥用使用信息技术,使学生丧失思维能力的训练机会。

    2、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

    阅读文本,倾听对话,感悟思想,体会情感,揣摩表达,积累语言,表达运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一切教学手段都是服从于此的。因此,在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两者关系中,小学语文教学是主体,信息技术是为优化教学服务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调动学生的感官多方面参与语文学习活动,提高学习语言的兴趣,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上来。

    3、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运用信息技术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施教学过程最优化为目的的,因此必须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媒体和信息技术手段,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切忌盲目性。没有哪一种教学手段是万能的,只有真正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利于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手段,才是有效的。信息技术手段也不例外。

    4、要注意多种媒体使用的综合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尽可能把音与像、动与静、图与文有机地结合起来,提供多种感知材料,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理解与运用能力。信息技术只是多种媒体的一部分,语文教学中,黑板、粉笔、实物、纸质的挂图和图片等传统媒体,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信息技术媒体应与传统媒体有机结合,整合使用,以充分发挥媒体促进教学的作用。

    5、要精心设计教学媒体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要求教师在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手段的同时,变革自己的教学设计行为。备课时,教师要系统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等多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从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使用效果等方面,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设计教学媒体。将教学媒体设计作为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成为教学方案的要目。

    二、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发挥信息技术的独特功能

    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落实,需要一定的教学方法的支持。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常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即通过信息技术,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和创设语文学习所必须的情境进行教学。或播放故事,或配乐朗读,或呈现图形图像,或观看动画,或观看视频等。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呈现图形图像,图文结合,使学生直观感知课文的情境。句段理解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难点,用动画、视频等再现文本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雷雨》的起始阶段,笔者播放视频,让学生边听轰隆隆的雷声和哗啦啦的下雨声,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具体感受雷雨前、雷雨中自然界的景象变化,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产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动机。为使学生理解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笔者再次让学生观看视频剪辑:屏幕上厚厚的黑云笼罩着整个天空,天色十分昏暗。学生观看视频剪辑的同时,思考以下问题:1.“满天”是什么意思?2.“黑沉沉”写出了乌云怎么样的变化?3.“压”字说明当时的云层怎么样?4.黑沉沉的乌云向你直压过来,你感到怎样?然后,引导学生感受场景,品词析句。

    2、模拟教学法。即利用各种媒体,模拟文本内容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教学。小学语文课文里的常识性说明文,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或知识积累不足,根据课文的文本难以理解一些科学性知识。如果用多媒体模拟,学生就可以身临其境,从而解决教学的难点。在教学科学小品文《琥珀》时,教学的重难点是,“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根据这块琥珀进行想象的,体会科学家想象的依据”。为了解决这一难点,笔者利用从网上下载的教学课件(包括琥珀的样子、远古时代的环境、苍蝇和蜘蛛的行动及巧合、松脂球变成化石的经过、发现的过程等若干个小模块)开展教学,如点击“松林与海水”课件,便会出现地壳变化使海水淹没松林的场景,并可以清楚地看见水下的松树如何慢慢腐烂,松脂球脱落出来,一齐深埋在淤泥里的情景。

    3、课前预习法。即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开展自主学习,并接受辅导。“精读课文”教学之前,笔者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要求学生上网查阅与课文学习有关的资料。课上,安排学生交流作者的生平、作品等文学常识和课文写作背景、时代背景介绍等。有些课文,涉及到社会、环境、历史、军事等学科的知识,学生对这样的课文非常感兴趣。如,在教学《南京长江大桥》一课,为什么建造长江大桥?大桥有多长?是谁设计的?什么时候建造的?这些问题,虽然不是教学重点,但却是大多数学生希望了解的问题。学生提出来了,笔者根据学生的需要,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搜集了有关资料。

    4、技能指导法。即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对学生的语文技能进行指导。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指导,可以提高训练效果。如,可以用多媒体播放录音,组织学生进行听话、记忆、复述等活动,可以训练、指导学生的“听”“说”等技能。可以通过播放范读,指导学生的朗读。可以利用大屏幕呈现阅读材料,进行拓展阅读训练;呈现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书写过程,指导学生学习笔顺、分析字形和书写汉字等。可以用媒体呈现同题佳作,供学生借鉴,实现习作指导;将学生的作文展现出来,组织学生进行评改训练,实现作文修改的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以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尝试,与此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本人将以此要求为目标,继续探索小学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的新形式、新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分析篇9

1.师生关系需要正确处理

在阅读教学的自主讨论中,教师扮演者引导者和提供有效的话题的提供者的角色,而学生则充当着这一学习过程中的主体。首先,教师要选择一些合适的、有效的话题供学生自主讨论,其次,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观点,但众多学生的观点难免会有一些冲突,此时,教师需要进行及时的提醒和合理的化解,并将它们往正确的教学中引导,以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合适的契机下,教师也可以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之中,与学生一起交流各自的观点,并对学生的思考方式做一些适当的引导,以培养他们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阅读文本需要科学选择

阅读文本是一堂阅读教学自主讨论课的基础,是学生开展讨论的立足点。因此,在一堂阅读讨论课正式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对阅读文本做慎而又慎的选择,以保证阅读文本的质量,在选择阅读文本时,需要从文本内容是否适合当前年龄阶段小学生阅读、文本难度是否适合当前年级的小学生、文本信息是否可以引发讨论、文本信息是否能顾引发学生阅读兴趣、文本主题是否深刻、文本的文学素养如何等方面考虑。阅读教学的自主讨论课不是单纯的为了讨论而讨论,它更加注重学生在这种讨论活动中提高的学习能力。因此,阅读文本必须具备涵义深刻、文学素养较高、语文技巧明显等要求。但对于文本的选择范围,我们并不做太高要求,这些文本可以来自于报刊、书籍、网络等渠道。

3.讨论工具与技巧需要灵活使用

在进行自主讨论时巧妙的运用一些辅助工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完成阅读教学任务。辅助工具有阅读反应日志、快速笔记和自读提示单三种。阅读反映日志记录了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感受、思路和想法以及产生的一些问题,通过这一方式,进行自主讨论的效率可以被有效提高。快速笔记是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一些阅读疑问以文字材料的方式进行记录,如此在讨论时,便能对学习中的疑问和重点内容作更加集中的关注。自读提示单由教师提供,是辅助学生进行阅读的指导材料,在自读提示单中,教师会对文本中的一些难点和重点进行标注,让学生在注意到这一问题的同时对文本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这三种辅助工具的运用,学生可以将阅读体验和感受进行实时的记录,可以更好的理解文本并融入发问讨论之中,由此,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得以提高。

通过对讨论技巧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令讨论的质量更上一层。而提问、倾听、和回应是讨论技巧的核心与基础所在。在开展阅读教学自主讨论的过程中,先导条件就是提问环节,提问对于整个讨论过程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个质量高的提问势必会引起一个课堂气氛活跃而高质量的讨论课。问题一般由教师提出,因此,教师需要选择合理的问题以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但是,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也会提出一些问题,此时,教师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倾听对于自主讨论也很重要,一般来说,小学生可能会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忽略了别的小学生的想法,因此,教师不但要注重在讨论过程中倾听学生的发言,还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如此,学生们才能在倾听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问题,才能对文本有一个更加立体的认识。最后是回应部分,试想一堂自主讨论课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回应,该是多么失败的一种“讨论”。因此,学生不仅要会倾听,还要有回应,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要求了学生在倾听时要保证高度的精神集中,而高度的精神集中下,学生的思考必然会更加深刻,回应环节也会更加活跃。

4.讨论规则需要精心制定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因此在进行课堂讨论时,很容易在兴趣被引起之后,将有目的的讨论课变成随心所欲的发言,而在出现学生观点不统一的情况下则更是容易由于观点的争执不下而导致课堂的混乱,由此讨论必然会偏离预定轨道。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自主讨论课程时,课堂需要有一定的规则和纪律,对于发言顺序、发言多时间、分配原则、礼仪规范和内容要求等都要有一定的规定,当然,教师在制定规则时,还是要根据阅读文本内容、教学目标以及班级学生状态做合理的安排,一次约束讨论成员的行为,保证讨论活动可以正常有序的完成。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做全程规则和纪律的关注者和约束者。一个合理的讨论规则势必能使一堂阅读讨论课开展的更加顺利,能使教学目标更有效的完成。

5.结语

自主讨论式阅读教学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但这一教学方式的开展依旧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准备和课堂引导。因此,虽然不同于传统教育,但教师的作用依旧很重要。通过这种自主讨论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和意识都可以得到较为有效的培养,自主讨论式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曾楣媚.浅谈小学语文自主创新阅读教学初探[J].中国文房四宝,2014,21(09):89-90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分析篇10

一、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1.作文缺乏真情实感

小学生的心智并不成熟,与初中生相比还相差很远。不过小学生所具备的优势在于他们活泼好动的性格。因此,也只有小学生才能创作出具有童趣的文章。而新课改明确的提出,要保证每个小学生都能够写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这也是新课改对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宗旨。不过目前,小学作文还是存在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难题,例如作文内容空洞,模式化问题严重,叙述方法也较为固化等等。

2.作文过于模式化

小学生在刚刚接触到作文的时候,都是先从模仿开始的,然后再经过教师细心的培养,最终达到能够自主写作的能力。因此,在由模仿到自主写作的这一过渡时期,教师一定要进行耐心且正确的指导工作,否则就会出现作文过于模式化的问题。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也变的越来越普及,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搜索到许多可供参考的作文模版,尽管网上的作文模版可以提供给学生很多的词汇,也能够加强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不过过度产生依赖的话,就很有可能让学生形成爱抄袭的毛病,这样也会加重作文的模式化问题,从而让作文内容空洞乏味,缺乏创意。

3.教师缺乏示范性

由于小学生的思想还不是很成熟,因此他们比较喜欢模仿一些事物,所以和他们每天都会在一起的教师则往往会成为主要的模仿对象。而当前是信息社会,小学生的眼界较比以往开阔了许多,因此很多学生很早就形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比如有些学生会想,老师每天都教作文评作文,那他们本人的写作能力是什么水平呢?而面对学生的这种疑虑,教师就要给学生做一些示范来取得学生的信任,以此树立自己的权威性。所以在以后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建立起榜样的作用,而不能将作文水平差的原因一味的怪罪于学生。

4.作文不贴近生活

作文写作其实就是根据平时所积累的素材,在经过添枝加叶后所形成的文章。而生活当中的一些细节往往是素材的主要来源渠道,不过一旦与现实生活脱离,那么所创作出来的内容将会变的毫无真实感。而在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理念下,学生的学习范围只能被固定在教室里,很少有机会去户外体验生活,所以创作出来的作文内容都比较缺乏真实实感。按理说以小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是想象力丰富的时候,不过因为教育形式的局限性,导致他们失去了本应具备的能力。

二、如何进行创新

1.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若想让小学生对写作文产生兴趣,就要找到能够吸引他们写作的方式,从而让学生主动的去参与到作文的学习中来。而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多媒体工具已经变得越来越普及,而且这也是学生平时最为感兴趣的东西。如果能够将多媒体融入到小学作文的教学中来,那么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多媒体通常具备生动形象的特点,而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形象的图片或者趣味性十足的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在这种先入为主的状态下,学生的思维将会变的更加活跃。举个例子:教师要求学生对动物进行描写,那么教师就应该利用多媒体先给学生放一段有关动物的视频,并自己充当解说工作。而学生在一边看着形象的视频,一边在听着教师讲解的情况下,就会自然而然的对视频里出现的动物产生兴趣。在视频播放完以后,教师就要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让他们从刚才在视频中所看的动物里任选一种动物来进行写作。而在这样的视觉冲击力下,学生的写作热情就会变得比平时高涨许多。不仅如此,形象的视频以及教师精彩的解说更会让学生对动物的特点了如指掌,从而在进行写作的时候就会更加的得心应手,并在潜移默化间增强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2.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并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新课改指出,小学生的作文写作一定要贴近现实生活,并且要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作文创作从来就离不开生活”,这是教育家叶圣陶的名言。从这句话中我们也不难理解注重观察生活对于小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意义。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利用科学的方法来教导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让学生从日常的生活中搜集作文素材,并学会用自己的思维来对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阐述。因此在教学期间,教师一定要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第一,教师不要让学生的学习范围仅仅局限于教室,而是要将学生带到户外去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从中体会到山川河流的壮丽,而这些都应该成为小学生非常有价值的写作素材;其次,教师也要多设计一些活动项目,并要让学生积极的参加进来,例如举行一些文体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就要向学生说出作文的题目,以便让学生在活动期间去主动的积累素材,并通过亲自参加来加强印象,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更加具有真情实感。

3.加强题目的创新意识

在给作文制定题目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加强题目的创新意识,过往很多教师在给作文拟题的时候,总是拟一些俗不可耐,无法引起学生写作热情的题目。例如《我最XX的人》、《最××的一件事》等。而这种情况,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是一定要避免出现的。而作为教师,要时刻关注社会热点,并从中选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作文题材供学生进行写作,而且也要要求学生在写作期间采用最新的素材写出新内容,并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而更重要的是,不要出现命题作文,以此让学生拥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4.增强小学生修改作文的水平

让学生自己去修改作文也是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方法。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养成严谨的做事习惯,而且还能够根据修改的过程来加强自己的写作能力。在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中,通常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一味的听讲,很少有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不过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可以打破传统思维,不再让教师成为一堂课的主角,而是要以学生为主导来进行教学,教师要充分的听取学生的意见,并尊重他们的主动权,而教师只是起到辅导的作用,来帮助学生进行作文修改方面的指导工作。而学生在拥有了比以往更自由的学习空间以后,就会更好的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以此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三、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不难了解到若想提高小学作文的教学水平,就一定要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并遵循新课改的要求大胆的进行创新工作,这样才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所以这就要求相关工作者要认真努力,不断研究,制定出更具创意的小学作文教学方式,以此让我国的小学作文教学水平迈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刘凤霞.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9)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分析篇11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分析篇12

二、善于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探究求索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勇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提问时间,在每堂课前、课后。都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提问,并实行学生无错原则,解放学生,大胆提问,课外也也尽可能给学生问“问题”的机会。孔子在《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术:先易者而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意思是说提问要由易到难,同样问题要先提容易解答的,通过对容易问题的解决,取得经验,树立信心,难题也回得到解决。

三、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适宜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智力活动呈最佳状态,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以趣开头,精心设计导入语,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理解,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此外,教师应巧妙、适时地提问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读课文,认真思考,踊跃发言,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表扬学生,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注重课堂教学情景预设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分析篇13

一、激发学生阅读热情

莱辛说过:“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让一个人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要进行开放式的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需要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充满对阅读的兴趣,主动地参与到阅读的过程中去,从而从被动、强制地阅读变成主动、愿意去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情绪,让学生可以充分在阅读过程中完成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在平时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设置悬念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尽量不要把答案明确地告诉学生,而是多设置开放类型的问题,调动学生积极的思考,实现学生之间思维火花的碰撞,深入教学过程挖掘阅读的内涵,了解文章的情感。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首先提出问题:小蝌蚪长什么样呢?它是由什么生出来的?有几个阶段的生长历程?这样和自然充分相关的问题总是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促进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后,教师再合理地引入教学:现在就有个不知道自己会从什么样子长成什么样子的小蝌蚪在找妈妈,在找的过程中了解到了自己作为蝌蚪的生长历程,最后找到了妈妈。从而总结了文章的大概意思,促进学生阅读的进度,锻炼学生的思维。

科技的发展让多媒体等大量地出现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点,完成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视觉、听觉的体验,激发学生对文章进行合理想象的欲望,加深学生对文章的体会。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只有一个地球》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宇宙中的地球图片,引发学生无限的想象,从而促进学生深入的阅读。

二、培养学生阅读方法

在读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还要注意让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好铺垫。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及时为学生渗透科学的阅读方法教学,让学生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总结来提高自己阅读的能力。首先,教师需要重视阅读教学,为学生创建阅读的平台,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读室的作用,还可以建立图书角,让学生带上自己喜欢的书籍进入学校和学生分享,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在科学的阅读方法的渗透中,教师应该利用多种方式。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觉主动地对文章的结构按照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发展顺序进行分层或者分段,通过对文章进行一定的总结来让学生了解写作时倾注的感情,挖掘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对文章的深入理解,自身获得情感的体验和共鸣,从而陶冶自己高尚的情操。同时,对于人教版小学语文中《秋思》《长相思》等诗歌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的方式,再加入一定的背景音乐,充分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充分地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三、融汇课内课外阅读

教学目标中的加大开放性阅读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教师在开放式阅读教学中不要仅仅局限在课内文章的阅读中,还要带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课下进行一定的涉猎,让学生在课下的阅读中充分开阔自己的眼界,让学生的阅读和时代接轨,加大学生对当代社会现实的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引进课外的阅读,把握各种阅读内容之间的联系,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草船借箭》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对《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进行阅读,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了解战争发生的导火索、蜀国和吴国结盟的背景、故事中涉及的人物的性格和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再对文章进行反复的体会和了解,认识时代文章的意义,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总的来说,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所以,教师在开放性阅读中,首先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再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最后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力度,充分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