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的前景实用13篇

城中村改造的前景
城中村改造的前景篇1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城中村的规划改造是一项复杂和系统的工程, 需要政府的大力政策支持、 高效领导, 开发商的积极参与及城中村居民的充分理

解和支持配合, 才能推进城中村改造规划进程, 进而实现整个城市经济、居民生活的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

1.城中村的概念、 表现特征

狭义来讲,城中村是城市化化进程中原有的农村村落耕地大部分被国家征用, 留有少部分的村落未被开发建设, 村民仍旧生活在原来的地方叫做城中村; 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讲的都市村庄; 广义来讲,城中村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 跟不上时展的步伐, 脱离现代城市管理范围,生活质量水平较低的居民区。

1.1城中村具有的城市特征

1)城中村的地理位置在城市建设规划范围内,城中村居民仍居住在

城市中甚至是城市的繁华地段;2)城中村居民同城市居民一样,从事第二、 三产生活动, 过着朝九晚五的工作生活; 城中村居民的生活方式逐渐演变为城市化生活方式。

1.2城中村具有的村落特征

1)城中村是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土地,城中村的土地产权归城中村村

委会集体所有;2)城中村的各个社区行政管理由村委会进行统一管理;3)在户籍保留方面,城中村的原有居民仍旧沿用原来的户籍,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城中村原有居民享有资金补助等扶植,生活收入水平要高于外来务工人口的收入和一般城市居民收入。

2.规划改造城中村的措施

2.1城中村的改造规划应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 因为有了法律的

支持才能给各项城中村改造规划提供依据和准则, 才能使有关的政府部门和开发商严格按照改造规划标准执行, 产生良好的规划改造效果。具体而言,城中村改造过程中, 应监理健全相应的档案资料及其管理制度,为规划改造提供重要的资料依据。基于城中村居民文化素质较低,生活观念落后,在房屋改造拆迁时一定要严格地以法律为依据, 执行有关的房屋拆迁改造条款, 避免缺乏法律依据在房屋拆迁过程中引起纠纷。

2.2为了改善城中村环境质量, 可通过建立廉租房的方式来缓解住

房用房压力。目前, 脏、 乱、 差是所有城中村的共同环境特征, 这主要是和城中村居民的数量过多是分不开的, 因此, 可以适当建立廉租房来缓解住房用房压力。

2.3合理招商引资, 适度开发改造规划城中村。基于政府财政能力等因素,单一靠政府的力量难以对城中村进行彻底改造, 政府可通过政策优惠的方式来吸引开发商投资改造规划城中村, 招商引资过程中应执行公开、 公平、 公正的招标活动, 并对中标的开发商开发建设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确保开发商能够合理开发改造规划城中村,合理规划,合理改造。

3.城中村规划导向与政府管治实例

3.1西安市城中村规划导向与政府管治中控制性指标的确定

自2007年西安市大规模启动城中村改造工作以来,在政府安排指导下,规划部门已完成179个城中村规划改造工作,改造总用地约2641

公顷。从目前效果看,在提升城市形象、转变村民生活方式、提升社会价值观、整治居住区环境和设施配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西安城市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土地资源,为优化城市道路建设及城市绿地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已经完成的城中村改造经验,新规划的

容积率的分配现状在一定程度上跟不上开发需求,以致实际规划中的容积率不停突破规划部门的上限要求;对于安置开发比的制定程序也较为笼统,在新建过程中不合理的容积率和安置开发比会导致各方利益受损。

3.1.1严格控制容积率上限,并提供容积率理想均衡值作为参考

在今后的城中村改造规划设计及政策的制定上,应充分吸取以前城中村改造的经验教训,并及时反馈到未来改造政策的制定当中。因二环内城中村改造的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今后城改规划及政策编制的重点为二至三环之间,明确指定二环以外至三环以内的项目容积率不超过4.5;三环以外不超过3.5。指定容积率开发上限的同时,通过经济测算确定项目的常规开发利润的基准容积率,分析各城中村受关键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然后分别对各个城中村的基准容积率进行调整,指导开发企业对安置区域(地块)的容积率与整体开发区域(地块)的容积率保持基本一致,尽量接近整体开发区域的容积率理想均衡值,体现公平公正原则,确保安置居民的居住品质。

3.1.2及时明确安置建筑面积,制定科学合理的安置比

在规划设计前期,规划部门应摸查现状,规范前期基础资料内容,统一户籍表格填报内容,建议由市公安局(分局)统一出具村户籍人口情况,各区对改造项目进行摸底调查,规范格式标准,统一人口计算口径,明确人口基数。然后明确安置建筑面积及项目所需安置建筑面积(商业、住宅),列入项目改造前期准备计划中。及时更新村土地相关资料,为确保规划编制用地范围与实际现状相符,由市国土资源局(分局)统一提供最新的村域地籍图、村土地情况一览表,补充提供宗地测量成果表。

3.1.3严格执行改造政策,合理确定开发强度和规划指标

1)合理确定改造用地规模

规划中应严格执行西安市政府关于城中村制定的政策要求,城中村改造用地原则上按照土地级别确定用地控制指标。一、二级土地按人均用地65平方米控制,土地级别从二级(不含)开始,每降一级用地控制面积增加3平方米。同时应对居民、祖遗户的用地补偿提出统一标准。

2)严格控制建设规模

西安市范围(包括开发区)城中村改造安置开发比应执行政府关于城中村制定的政策要求,二环以内项目安置房与商品房建筑面积比例按1:1.5控制;二环以外按1:2控制。严格执行上述规定,合理确定城改项目的建设规模。

3.1.4利用市场化的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引导城中村建设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须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村民认同”的原则以获得共赢。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由开发单位编制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从经济、政策和城市协调等方面分析项目的成本及对周边区域的影响,了解项目的最低改造成本及最大承载力,以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一村一策”提供改造政策。规划设计中应注重对城市层面的分析研究,以公共利益与市场利益的平衡作为基本原则,避免由于市场化引起的利益最大化效应而带来对公共利益的损害。规划

应通过“均好性”设计,将各项指标分散到各组团中,这样既可提高住区居住环境,又能获得良好的市场支持。

3.2太原南韩村

3.2.1规划结构

总规划布局为 一轴一带两片区一轴 : 景观大道, 在北侧入口作为中轴的起点, 给人典雅高贵的入口形象一带 : 绿色景观带, 沿高速路匝道30 m 范围建立景观隔离带, 隔离环境噪声, 并利用对景,分景, 借景等手法, 使得景观与视线巧妙结合, 打造以人为本, 创造美好的生活空间两片区 : 东侧为居住片区, 西侧为省交通战备基地片区两个片区利用景观带进行融合, 在保持各自独立性的同时, 又有整体感。

3.2.2. 绿化布局结构

采用 点线面 结合的方式, 小区内中央景观区及组团绿地为面状的大面积绿化, 小区道路结合步道设计成为线形的绿荫道 宅间绿地为点状绿化 绿化 点线面 的结合使小区的整个绿化系统形成一个完整有机的系统小区内各地块形成各自主要景观绿带, 绿化空间由景观带向周边发散, 形成绿茵环绕的室外绿化景观效果 景观组团周边的住宅空间与公共开放空间有分有合, 利用绿化与景观小品的分隔限定半公共的院落空间 渗透住宅组团内部的绿化空间既保证每户住宅都有良好景观, 又便于居民进入小区主要景观绿地系统这种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点 线 面相结合的绿化系统设计手法,可以保持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连续性, 创造具有园林景致的居住环境。

3.2.3. 生态效益

小区绿化和开放景观系统的设计重视环境的生态效益, 绿化形式上有草地、灌木、乔木和垂直绿化, 结合水面 室外活动场地和景观环境小品, 形成点 线 面 体多样化丰富的绿色生态环境

3.2.4. 人文效益

在区内步行通道和各个公共活动空间里, 结合使用者的需求, 尤其是老人和儿童的活动特点, 布置各种小型硬地广场 喷泉和各种观赏性的建筑小品, 如:雕塑柱廊 休息座椅 儿童游戏设施等

3.2.5建筑立面设计

建筑形式选取方向以欧洲城堡为基调, 然后进行ARTDECO风格的演化和提炼, 显示了高贵典雅的贵族身份和地位 通过城堡元素进行艺术装饰和提炼演化形成适合中高端客户审美的建筑趋向 在设计中避免了城堡的战斗防御和威严属性, 保留和拓展了城堡的高贵典雅属性, 丰富的细部以及符号化的建筑语汇沉淀着深厚的建筑文化 精致的建筑形体, 更好的增加了小区景观的独特性与多元性, 提高了建筑的品质建筑设计与环境巧妙结合, 局部采用通透明亮的凸窗以及流动的线条、材料上注重建筑质感体现, 浅色的墙面, 细腻的面砖共同演奏着建筑的韵律 建筑色彩沉稳隽永, 采用米黄色仿石涂料和咖啡色石材为主要色彩基调, 强调建筑单体形象的同时, 将建筑与环境融合为一个整体, 完成小区品牌形象建立。

结束语:城中村一般都是八十年代后或者是更早年代的建筑,不管是在建筑高度还是建筑样式同现代建筑相比都存在诸多的差距, 并且城中村建筑房屋之间的空间布局不合理, 极度的拥挤, 道路狭窄拥挤, 下水道堵塞, 尤其是在雨天下水道堵塞问题严重, 下水道内的腐烂物质上泛, 臭气熏天, 污水横流,环境卫生状况令人担忧。所以,加强 城中村规划导向与政府管治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郭媛媛. 城市规划过程中“城中村”改造问题的研究[J]. 科技信息,2013,12:71.

[2]邓谢冬,谢军. 浅谈城中村的特征及其规划改造措施[J]. 四川建材,2013,03:72+75.

城中村改造的前景篇2

1 城中村的概况

1、城中村的形成

在中国城市早期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建设绕开村落征地,催生了大批城中村;或者是由于城市不断向外扩张,原来的城郊变成了城区,有的甚至成了城市的次中心,位于城市边缘的村落,逐渐被城市包围并同化。村中有自承的文化,其发展往往具有很大的自发性,并没有真正纳入城市的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景观以及社区组织等各方面,保留了浓厚的农村特征,与城区存在明显差别。

2、城中村的环境现存的问题

(1)规划欠缺,布局凌乱

城中村以自然村庄的形式发展演变而来,大多数村民早己脱离农业,转而在居住地兴办其他行业,如服务业、小加工业等。城中村的住宅建设发展是以单家独户的传统家庭居住模式规划的宅基地,景观设计和建筑布局取向单一,简单的进行建设,只要有块空地就会建房,因此布局较为混乱,区位功能划分不清晰,土地的利用率低,使用效率不高。

(2)建筑密度过大,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在有限的用地里安置尽量多的人口,宅基地的山墙间距往往无法满足防火间距要求,房屋的高度也在不断增长,基本没有消防设施和救援通道,一旦发生火灾,不但火势极容易发生蔓延,而且消防车很难到达有利位置,有很大的消防隐患。

(3)配套设施不足,环境脏乱

因为缺乏前期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建设,“城中村”在配套设施方面严重不足,与城市市政建设相比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城中村的道路大都狭窄弯曲,并被小商小贩等挤占,电线杆、电线杂乱无章,露天的垃圾池,废弃物乱堆乱放,污水横流,污染严重,绿化率低等等问题,居住环境相对周边城市环境较为恶劣。

2 对城中村改造中景观环境设计的思考

城中村的村民虽然在户籍上已经属于城市人口,但是在生活方式上还是保留农村的交往方式。以血缘、亲缘、宗缘、地缘、民间信仰、乡村集会等等形成独特的联系网络,属于相对独立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彼此间按照“集体意识”和传统来相互发生影响。城中村改造不能简单的推倒重来,而是要充分保护和利用现有的资源,在景观设计中设身处地的考虑村民的需要,设计真正适应于村民的景观环境。

城中村基础是村落,应该曾经有过丰富的民俗文化,但随着城市化发展和时间的推移,特别是村民中年轻的一代,基本已经完全城市化,一些民俗文化正在慢慢消退。城中村改造在景观设计方面,应该尊重现存的民俗文化,充分运用民俗进行景观小品或景观设施的创作。

相对于城市来说,村民之间交往较为密切,相互熟悉、相互信任、交往频繁,改造中应重视这种和睦的邻里感,应该注重创造适合居民交往的公共活动空间,在景观设计追求与城市相协调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当然,在景观设计过称也不应一味追求保留原有村庄的景观状态,而应发掘其原有生活方式的文化底蕴,在新的居住空间内借鉴城中村所蕴含的特有的人居交往方式与城市相协调的特征,创造出既能满足新时代生活需要,又有当地人文特色的人文景观。

3 以黄冈寺村改造为例思考城中村改造中的景观环境设计

1、郑州城中村概况

郑州属于河南省的省会,相对于周边地市来说,城市发展步伐较快,城市包围农村的现象十分明显,较全国而言,郑州属于中型城市,城中村改造的工作稳步的进行,处在郑州西南方向的黄冈寺村,就是进行改造的城中村之一。

2、黄冈寺村环境概况

黄岗寺村隶属二七区嵩山路街道办事处管辖,位于金水河以东,嵩山路以西,郑密路、南三环穿村而过,是郑州市的西南入市口。

3、黄冈寺村周边交通环境

城市快速路——南三环、黄郭路,

城市主干道——长江路、嵩山南路、郑密路,

城市次干道——工人路、兴华南街,

城市支路——兑周路、陵园路;

3、黄冈寺村改造状况分析

黄岗寺周边地区一些交通条件较好的地段已经实现了一些较高品质的居住区开发建设,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这些周边环境势必都将会影响黄冈寺村改造景观环境设计。

4、黄冈寺村改造中的景观环境设计

黄冈寺村改造以嵩山南路和兴华南街构成商业休闲服务带。以中原采博城和兴华南街构成商业服务核心,结合批发市场、餐饮、超市、百货等多种商业业态,打造多元化、复合型的商业中心。整个地区划分为南北两大居住片区,再细分为多个组团,结合予以保留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形成一个丰富的多维网络。

(1)景观廊道

规划建设以环翠路、工人路等作为自然生态景观廊道,作为片区人们休闲观光游览的活动中心。以自然生态绿化的景观为主,景观设置主要利用原有的自然景观进行人工改造。嵩山南路和兴华南街作为人文景观廊道,设计创造人文景观,利用丰富的硬质景观小品等,为人们的休闲、交往和购物提供便利的场所。

(2)绿化景观节点

城中村改造的前景篇3

新荣村――江滩文化。新荣村位于江岸区,也是武汉江滩文化景观的内容区之一,较为代表性的文化景观为堤角公园,作为江南艺术风格的代表,与周围的民居相应和谐。这里的景致目前已发展为集防洪、休闲、旅游、体育健身为一体,以绿色基调为主、亲水为主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大武汉精神的显著代表精神,是城中村发展的文化典范。

十里铺村――知音文化。位于汉阳的十里铺村,紧靠 “琴台千里觅知音”的古琴台,作为古楚文化代表的建筑典范,远看龟蛇二山玄武气象,邻月湖古琴台的古楚风韵都给这里的城中村未来建设树立了文化发展的基础。当然,目前由于十里铺村的城市改建对旧有原貌破坏严重,但是以古楚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氛围必然会对城中村的未来改建注入极大生机。

唐家墩村――里分文化。汉口的里分人居是武汉居民文化的缩影,也是汉口开埠后中西方建筑结合的艺术典范,这里的民居保留了完好的历史原貌,是汉派民居的代表,因而这一文化景观必然是武汉村落建筑的亮点,唐家墩村由于地域因素也受到这一风格的极大影响。

紫阳湖村――共和文化。两千年帝制武汉首义,辛亥革命的一声枪响缔造了中国的共和文明,作为红色起点的首义红楼也是共和文化的显著景致,紫阳湖村不仅是当时民居的代表,也是共和文明在武汉的缩影,对其进行文化开发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东湖村――名人文化。东湖村毗邻风景秀丽的东湖风景区,不仅景色宜人,民居建筑也别有特色,历史上有不少名人在这里定居,东湖梅岭、同志在珞珈山旧居等都在这里,名人效应的集聚也使得这里多了许多的文化光环。

2.武汉市城中村文化景观的建筑文化分析

新荣村――江滩文化。江南风格民居以白墙黑瓦为典范,园林式的民居不仅具备极强的观赏性,也符合江南潮湿多雨的气候模式。加上园林建筑的美感不仅美在建筑结构、整体布局,在小处一样独具匠心,例如在屋檐的雕琢、廊柱的修饰,汉派艺术的精华可以在这一点得到完全的释放,不仅有助于改善村民居住环境,还可以加强文化修复,提升城中村的文化品位。

十里铺村――知音文化。传统文化中对知音角色极为推崇,中国人也崇尚在追求道义的时候遇到志同道合的知音,因而这一文化概念对国人的吸引力极大。加上古楚文化风格的建筑高廊回旋的形态极为优美,加上相应的文化产物,必然会衍生出繁荣的文化旅游项目,也有利于城中村的可持续发展。

紫阳湖村――共和文化。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是武汉精神的写照,共和文化就是倡导敢为人先的首创意识,革命峥嵘岁月的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以红楼为代表的洋楼式建筑也是这一革命事件的见证。发扬紫阳湖公园风格建筑不仅可以协调当地的建筑风格,也可以实现旅游资源的整合。

东湖村――名人文化。武汉历代活跃着一批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等领域卓有成就的历史人物、旅游者愿意亲近和了解名人,主要原因在于可以用他们的业绩来教育、激励现在的人们,当人们了解到这些文化精英在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不仅会加深对武汉这座城市的热爱,同时还会通过审视名人在武汉留下的遗迹,而有所感悟和借鉴。

武汉市城中村文化改造体系的探索

1.建立城中村文化资源档案,实现建立文化景观识别系统

由于城中村各地的文化资源保存情况不一,为完整保留这一文化遗产,必然要建立完整统一的城中村文化资源档案,对城中村的文化景观和建筑文化进行备案,以提升其利用效率。同时,应对城中村文化资源的文化建构进行文化景观识别系统的设立,在这一系统上可以对城中村的文化资源进行标准的、系统的景观评测指标,以便更好的进行城中村改造。

2.形成有序的多层次文化景观系统

由于城中村的改建不能仅照顾到文化层面的效益,因而在综合城中村改建中的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之后,将整个武汉市的城中村文化改进成立一个有序的整体多层次动静结合的景观系统无疑是个很好的选择。这样不仅可以兼顾城市整体建筑美感,还能在体现城市纵向发展上实现突破。

3.创建城市文化景廊

在城中村的改造中,不仅要实现城中村个性的发挥,还要注重城中村整体的协作效应,因而针对不同的城中村要通过具体的方法进行改造,笔者进行思考后主要形成以下方案:

①整旧如旧

对文化景观已不复旧观的城中村依照原有样貌进行修复整理。如:紫阳湖村,这里的建筑基本要保持近代风貌,保留历史的厚重感,但是时间久远,可按照原样重建。

②场景还原

这一修复旨在针对民俗风情元素浓厚的城中村,可以实现原有风貌的再现。如:新荣村,在保持建筑整体协调观感的同时进行局部改造,可以在新修建的建筑上进行艺术创造。同时还可以让村民进行江南文化演义,保留武汉风味的曲艺表演等。

③记忆拼凑

城中村改造的前景篇4

Keywords: villages afforestation landscape transformation the materiality principl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中村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有现象。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自身居住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城中村的居民同样希望有良好的居住环境。绿化环境是居住外部环境中最直接的因素之一,改善城中村的绿化环境显然更经济、更直接。

一、城中村景观改造中绿化的重要性

城中村作为城市空间范围内的一种存在,必然参与构成城市景观体系。在倡导生态城市的当下有必要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对城中村改造景观设计进行思考。城中村跟城市相比具有更多的自然资源优势,更有利于营造舒适宜人的生态环境。城市中的公园、林地、湖泊和丘岗等均质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系统中的斑块,在一般城市中,其数量和面积并不能满足理想生态景观系统的需求。而城中村以其自身的自然成分和面积优势,恰恰能够承担起斑块的功能。合理的利用城中村改造进行景观设计对于城市的整体生态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在保证城中村生活环境改善的前提下采取生态改造策略,使改造后的城中村承担起斑块的作用。

在城中村改造景观整体设计时应贯彻景观生态学的思想,注重植物造景,以此来连接区域内外景观。通过绿化来赋予空间的多样性,美化环境延续空间。立足本土文化,设计结合自然,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使人与动植物及环境组成有机整体。在城中村改造特色景观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一切空间创造绿化,给人们提供亲近自然的机会。在空间上,可利用平面以及垂直绿化的方式相结合,既节约能源又能够美化环境,在解决容积率与绿化率的矛盾的同时增强建筑与景观的联系。竖向绿化可以丰富高层建筑的生活环境、减弱高空距离感、避免反射光。屋顶绿化可以减少建筑材料屋顶热辐射有效缓解热岛效应。

在城中村改造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应注重功能与美化相结合,充分利用植物的特性与外形差别可以创造层次丰富、色彩明快的景观效果。

二、城中村景观绿化改造需注意的原则

通过对街道绿化景观的改造,使整个街区的景观环境达到和谐、整齐、美观、有序,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现社会效益。在改造中需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生物多样性原则

现代城市绿化应强调以植物造景为主,使用乔木、灌木与地被、草皮相结合的立体复层次绿化形式,提高绿化植物种类组成的多样性。通过多种乔、灌、藤、草在空间上的合理搭配,减少单一植物的使用,最大程度地增加绿化植物种类和结构层次,实现绿化植物种类的多样化。

2、因地制宜原则

绿化改造设计应在合理布置市政设施的同时,充分考虑改造区域的地形、地貌、土壤条件、市政设施、建筑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植物配植方式和植物种类,以达到理想的绿化效果。

3、以人为本的原则

人的行为方式对城市绿化设计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城市绿化设计要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做到“以人为本”,也就是创造一个优美、舒适、安全的环境,营造一个适于居民生活的有个性、有魅力的空间,把植物造景和人的需求完美结合起来,这是城中村绿化改造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4、生态保护原则

在改造过程中,要对改造区域现有的植被进行保护,不能为了营造新景观,而破坏改造区域的生态环境。生态保护原则就是要保护好当地的动植物、水土等,并使新建的景观与当地生态环境和谐共存。

三、城中村景观绿化改造措施

1、绿化植物的选择

应该贴近生活,尊重居民习俗和爱好,在注重科学、坚持园林规划原则的基础上对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尽量使居民对所选植物产生认同感和亲和力。在小块区域内可孤植松柏,作为焦点景物加以点缀,效果就可能很好。

城中村的绿化改造宜以乔木类为绿化骨干。这是因为城中村的景观绿化改造要考虑生态和造景两大功能兼顾。由于城中村绿化用地紧张,而乔木类树冠的绝对面积值较大,能起到制造氧气,吸收废气及多种有害气体的双重作用,有利于居民身心健康。

在绿化改造设计时,应根据设计意图合理安排。乔木栽植也不能过多,多则杂,杂则乱。一般选择两至三种主栽树种,搭配三至四种辅助树种即可。乔木不能种植在离居民窗户太近的地方,尤其是南北朝向的房屋,南面窗户外6米内不宜栽种。

保健植物的选择基于居民对健康的要求,居住区绿化时宜选择观赏性强、美观、速生、抗逆性强、易于管理,又具有一定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的植物。如香樟、银杏、雪松、龙柏、罗汉松、粗榧、枇杷、无花果、含笑、牡丹、门冬草、萱草、玉簪、鸢尾、吉祥草、射干、野等乔灌木及草花。

此外,还可选择花期较长的植物及色叶植物,如垂丝海棠、木瓜海棠、紫荆、榆叶梅、樱花、溲疏、喷雪花、黄馨、金钟、迎春、棣棠、紫薇、金丝梅、蜡梅等。

2、植物的配置

植物配置时要注重色块的组合,要求层次分明,搭配合理既要有反差大、视觉冲击力强的直观效果,又要展现出色彩斑斓、亲切柔和、极富艺术美感的一面。色块的处理手法,在园林造景艺术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可根据设计者的构思,随意勾画出各种图形、图案。采用色块的模纹形状可达到最快的成形效果,满足日益发展的城中村绿化改造的要求。

养护相对简单,只需一次成形后经常不间断地进行修剪即可达到较好的绿化效果。合理选择色叶树种,可使色块四季不变。

目前,常见的色块组合有紫叶小檗、红花木等组成的红色块,瓜子黄杨、雀舌黄杨、大叶黄杨、杜鹃等组成的绿色块,金叶女贞、洒金珊瑚、金边黄杨等组成的黄色块。在有色树种的搭配上,可以采用一些色彩对比度较大的树种,可以使城中村的绿化改造更加生动活泼。

以草本花卉弥补木本植物的不足虽然草本花卉的管护工作较为复杂,但更易人为控制,成为造景要素。在组合时,必须考虑整个区域植物的色泽、花型、树冠、形状和高度,以及植物的寿命、生长势等多方面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协调搭配。对于每个设计组合,还应考虑与其它组合之间的相互关联。

主基调及主景每一处园林都有一个主题,即视觉焦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园林中的主景。城中村的绿化改造同样离不开焦点景物的配置,可以是水景,也可以是山石景或植物造景,只要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就是好作品。

3、因地制宜改善“城中村”绿化状况

加强管理,改善“脏、乱、差”现象,开展综合治理,狠抓基础建设。利用多种渠道,积极发动群众参与环境建设,因地制宜,在公共花槽、花盆中补种花草树木,进一步绿化区域环境。

在城中村,寸土寸金,人口密集,绿化用地非常紧张,立体绿化更凸显其重要性、可行性。立体绿化不仅可以对人产生良好的心理感受,而且改善环境、净化空气、美化城市,同时对建筑物本身起隔热节能和降低噪音的作用,由此可见,搞好立体绿化是大有裨益的。例如可以营造“生态墙”。沿墙等距离植树,中间种攀缘爬藤类花草,这样既达到了垂直绿化效果,而且可以起到透绿的作用。护栏、建筑物墙上等都植有绿色植物来增加绿量。

还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因素进行环境设计,把绿化设计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建筑的布局尽量适应原有的地形。城中村建筑密集,可用绿化面积较小,要尽量利用有限的空间营造精巧、别致的园林景观。可采用庭院式设计,使整个园林成为建筑空间的补充和延伸。多用假山、叠水、喷泉,配合灯光、水生植物以及各种鱼类,营造小桥流水、温馨、惬意舒畅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城中村改造的前景篇5

按照辽宁省辽阳市文件要求,辽阳县对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认真落实,成立了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相关部门及乡镇参加的专题会议,结合辽阳县“十二五”规划,针对推进城镇化工作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并明确了工作任务制定工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在有序进行。

1 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1.1 高起点、高质量,编制推进城镇化实施方案

辽阳县委托辽宁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了首山新城、刘二堡新市镇、刘二堡前杜村城镇化实施规划编制任务,并上报市里。规划涵盖首山镇和兴隆镇25个行政村42个居民点,规划面积78.1k㎡。估算动迁投资54亿元。规划2011年重点完成马伊屯和安庄子的城中村改造工程,2012年重点完成向阳寺和土台子的城中村改造工程,为城市近期发展提供必要的建设用地指标。2015年将逐步完成首山镇其余村庄改造,并初步启动兴隆镇部分村庄的集中建设工作,为远期首山新城发展提供充足的建设用地指标。到2015年末实现建设用地18.0 k㎡,人均建设用地120㎡/人.

1.2 以点带面、突出重点,编制重点区域的控详规

1.2.1 首山新城城镇化基本情况:

1、为了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辽阳县责成辽宁省城乡规划设计院以马伊屯整村改造为重点编制了控详规。马伊屯村作为新城建设的起步区,规划控制范围1.6 KM2,回迁安置为就地安置,动迁核量工作已结束。拟动迁人口0.53万人,拟动迁房屋总建筑面积1.41万M2。西部控股有限公司年前与政府已签署了改造框架协议,相信不久将会签署正式协议。

2、改造向阳寺、土台村。两地均为就地回迁安置,其中将向阳寺村整体动迁改造,打造山水入城的公园式高档居住区;将土台村整体动迁改造,打造宜居小区。这两个项目西部控股有限公司均有意改造,其中土台村浙江一开发公也有意开发,目前正在洽谈之中。

3、辽鞍路两侧改造完成了控详规,以辽鞍路为突破口对辽鞍路两侧进行绿化美化,对两侧厂房等建筑进行改造,通过对道路两侧建筑和景观的美化处理,提升辽阳县城市整体形象,形成辽阳县的十里景观画廊。

1.2.2 刘二堡新市镇城镇化基本情况:

1、老城区改造工作紧锣密鼓。

2011年计划动迁刘柳街两侧的居民,藤空土地17万平方米,用于建设一座4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商贸城,其余土地建居民区,安置村屯居民。目前刘二堡城镇拆迁核量工作已完成,现正进入规划阶段。

2、前杜中心村建设全面展开

由省规划院负责的《中心村总体规划》现已完成编制工作。计划将后杜村、陆家村并入前杜中心村。实现生活城镇化、环境花园化、农业现代化、产业园区化。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住宅小区3月份起开始建设。

3、金桥街贯通及金廊花园小区开发

动迁河南村居民,腾空土地10万平方米;可建设回迁安置房15万平方米。现已进入拆迁补偿、房屋拆迁、道路与安置房建设阶段。

4、刘柳大街东贯及安置房建设工程

拆迁东堡村、中心村居民,腾空土地200万平方米,可建设安置房300万平方米。现已转入拆迁补偿、房屋拆迁、道路与安置房建设阶段。

1.3 全面铺开新城新市镇建设工作

首山新城、刘二堡新市镇总体规划已委托同济大学规划院完成论证,进入报批阶段。

1.3.1 首山新城村屯拆迁动迁核量工作基本结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首山新城投资的污水处理厂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实现了城市雨污分流;投资的燃气项目完成燃气站建设和主管道铺设工程,已经实现供气;投资的城市集中供热工程主体施工完成,铺设城区一级主管网9.5公里;投资的兴隆大街项目完成了地道桥穿越工程;投资自来水改造工程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投资实施了首山公园、兵马河植物园、外环路和城区绿化工程;投资实施了老城区路面修复、小区改造工程。

1.3.2刘二堡新市镇推进工作进展顺利。金桥街贯通、刘柳大街东贯、金廊花园小区及安置房建设工程拆迁核量、规划设计已经完成,马上转入拆迁补偿、房屋拆迁、道路与安置房建设工作;前杜村《中心村总体总体规划》已开始编制,计划将后杜村、陆家村并入前杜中心村,实现生活城镇化、环境花园化、农业现代化、产业园区化。

2 城镇化建设的工作安排

2.1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引领和调控作用,抓紧完成首山新城、刘二堡新市镇总体规划报批工作,同时做好拆迁补偿等前期工作,确保3月初首山新城、刘二堡新市镇、刘二堡前杜村三个试点安置区启动工作。首山新城启动马伊屯、安庄子1253户回迁楼建设。

作为首山新城的北侧入口,以风景区、清风寺广场的建设带动居住区的建设,居住区紧临高速出入口和兵马河景观带千亩植物园,同时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包括:初中、小学、酒店、医疗设施、市场等。

马伊屯地区北侧即靠近烈士陵园一侧,规划绿带40米,将风景区与居住区分隔开。兴隆大街红线宽50米,一侧各25米绿化带。沿兴隆大街两侧布置商业,打造该区的繁华景象。

2.2抓紧实施向阳寺、土台子、辽鞍路两侧的拆迁动迁核量工作,加大开发力度,以重点区域改造带动整个首山新城建设。

2.3实施土地增减挂钩方案,将以刘二堡前杜村为重点抓紧实施土地增减挂钩,完成前杜村剩余300户居民回迁,确保整村动迁改造到位,开发设施农业5000亩。刘二堡新市镇启动安置600户回迁楼建设。通过土地增减挂钩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用地提供保证。

城中村改造的前景篇6

前言:目前,我国对城中村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城中村如何拆除重建,如何解决资金等问题展开并提出解决思路的,忽略了城中村存在的意义和保留城中村重要性。城中村拆除重建过程中暴露出的拆迁补偿、违法制裁等众多问题严重阻碍着其顺利推进。不容忽视的是城中村的存在对于原住民和大量外来人口的重要性,以及城中村传统的村落文化,城中村既是一种建筑景观,也是一种文化景观,它对于丰富城市的景观多样性有着积极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城中村不应一刀切,铲平重建,本文试图探讨一种更好的方式,既能改善城中村现在的环境状况,又能保证外来人员的利益,保护村中文化、生活方式的传承。

1 深圳城中村改造背景和现状

深圳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国家优惠政策的眷顾,加上其紧邻香港的地理优势,以及市场经济良好发展的环境,使其在近30年时间内从一个人口不到3万的边陲小镇,发展到了现在的国家经济中心城市,创造了罕见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速度。

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危机也渐渐显现出来。土地和空间、能源和水资源、人口和劳动力、环境承载力等因素,正制约着城市的发展。经过几轮快速的发展后,深圳市已面临城市土地供应严重匮乏的局面。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到2010年时深圳的可开发用地已不足80平方公里。[1]

城中村是指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以致深圳经济特区内农村城市化前后在原农村地区中形成的呈无序状态的建筑群落。[2]深圳市有着数量众多的城中村,伴随着深圳社会经济及城市建设的发展,城中村现象对城市整体规划建设的影响越来越大。城中村建筑密度大、楼层高、容积率高。目前深圳特别是特区内的城中村建筑密度普遍很高,有的城中村建蔽率高达90%以上,平均7、8层,高的达15层以上,容积率更是达到6左右,远远高于《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SZB012-97)规定的40%的建筑密度,容积率2.1的水平。城中村当中的种种问题,如环境质量太差、市政公共设施配套严重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严重阻碍着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目标的实现。因此,对城中村的改造工作也成为政府高度重视、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圳市共有 320 个城中村,目前规划审批通过的 37 个,正在建设的有 20 余个,已经完成改造的仅有 13 个[3],已经改造完成的城中村为数不多,并且实践中暴露出的拆迁补偿、违法制裁、产业升级等众多问题严重阻碍着改造的推进。

2 城中村及其改造中的问题

城中村最为人诟病的是其环境问题。城中村环境的脏、乱、差,严重地影响着城市功能的发挥和城市空间资源的利用。由于事先缺乏统一的规划,所以尽管村内建筑属于城市空间范围,但是都比较杂乱、拥挤不堪。村民出于利益需求不断加盖加宽房屋建筑,致使村内道路狭窄,公共空间被挤占。楼与楼之间的间隔,一般来讲,宽的约一米,窄的约两尺,出现不少“握手楼”和“接吻楼”,消防安全和治安隐患突出。

此外,城中村中严重缺乏公共开放空间,以及公共绿化等景观设施。开放空间的缺失对居民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造成不良的影响。居民强烈的拥挤感,让他们的居住控制感很弱,安全和私密性收到了威胁,迫切地需要公共空间的感情释放。[4]

深圳的城中村驶入了城市快速发展的轨道,面对城市发展用地不足的现状,城市功能的完善只能依托城中村的改造来实现。每个城市都十分重视城中村的改造问题,试图从根本上消除这种与城市整体形象极不协调的破败区域。然而,城中村的改造并不只是简单的拆除重建,它涉及了诸多方面的利益因素,城中村改造的推进普遍面临难题,例如拆迁补偿巨大、低层次居住需求、规划难度增大、建筑产权不明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难题涉及历史遗留原因,使得城中村的拆除重建困难重重。

3 城中村保留的意义

“一个城市中有居住环境极差的城中村,不是城市的毒瘤或累赘,而是城市的伤口。城市要做的是愈合它,而非一刀切除。”

快速的城市化所引起的城中村现象容易使公众普遍认为,拆除重建是解决城中村问题的最佳途径。大量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城中村如何拆除重建,如何解决资金等问题展开并提出解决思路的,忽略了城中村的居住主体――原住民和大量外来人口的居住和生活实态问题。城中村的存在满足了外来人口的居住需求,也是原住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如果不管不顾地拆除重建,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同时,一个有趣的对比是毫无人气的小区与生动丰富的城中村空间对比。各种类型的多样化的居民混合居住在城中村中,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城中村生活。它与现代城市规划体制下设计出的那些功能分区明确、彼此戒备森严的“小区”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城市多样性的基础。

此外,城中村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它坚守着传统村落文化,保留着有机的空间肌理。如平山村中现存的一栋清朝古建筑――清代道光年间壬午之岁修建的广D公方祠。这幢建筑具备当地古建筑特征,建筑设计考究,是村落建立的见证,具有纪念意义。如果将平山村拆除重建,这些文化与记忆也将不复存在。城中村既是一种建筑景观,也是一种文化景观,它对于丰富城市的多样性是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的。

因此提出,对一些城中村的改造不应该简单的拆除重建,而是可以通过改造其户外空间的途径来改善村内环境,以此保留城市文化,降低成本,达到城中村空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 案例――平山村户外空间改造途径

深圳平山村位于南山区东北部,留仙大道与平山一路之间,紧邻西丽镇和深圳大学城。平山村地势平坦,周边有很多电子制造的工厂企业。这些工厂企业的工人大多是来自湖南、四川等地的外来人口,平山村原籍人口635人,外来人口超过3万人,正是大量外来人员的存在才带来了今天平山村的城中村现象。

平山村的新村兴建于80年代初,大部分是多层住宅楼,建筑质量本身相对旧村较好一些,目前平均层高为8层。这些建筑内部没有电梯,外部间距大约1到2米,最严重时则少于0.5米。平山村居住用地面积16.90公顷,建筑642栋,用地大部分是原籍村民建设住宅楼,出租给外来人口。村内人口密度极高,环境恶劣,各项指标都不能满足正常标准。

平山村中公共活动空间(包括绿地)严重缺乏,环境质量低下。平山村内建有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的平山公园。平山公园内部配置有篮球场、人工河、桥梁、集散广场、绿化树木等,夜晚时很多人聚集在这里打篮球、跳舞、聊天,还有保安在这里进行训练。平山村的存在满足了一部分人的活动需求。但不容忽视的是,村内的公共广场和集散场所还是极为短缺的。很多工人夜晚时只能到留仙大道的绿化隔离带上坐着休闲、聊天。同时,针对工人开放的大型餐饮场所严重欠缺,工人只能站立在街道两旁就餐。村内还因为间距过小,采光、通风不足,建筑质量不高等原因,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城市整体服务功能的提高与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也影响了城市的现代化形象。大运会前的城中村美化工程对于平山村的影响只是在建筑靠近道路的外立面上用油漆刷上了一扇扇“窗子”,这对于城中村生存环境的改善毫无帮助。

针对平山村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如下改善对策和建议:

4.1 通过少量的拆迁,改良城中村的构造,形成一个健康的结构。这样既可以防治城中村的社会病,又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城中村的特色。拆迁的楼宇可以选择位于村中核心位置的,根据拥挤程度和地理位置进行选择。这样可以改善城中村的采光、通风状况。开辟开敞空间,例如小型广场,这样对于过度密集的建筑可以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利用这些空间,创造宜人的环境,提供一定的活动设施和活动氛围,方便居民的聚集以引导居民到开阔的户外空间从事健康活动,有助于形成协调的社会氛围和健康的文化氛围。

再以各个开敞空间为节点,开通一些次一级村中道路,使其贯通城中村内部,提高村内各部位的可进入性,让整个城中村摊在阳光下。这样的居住系统,具备了合理的片区规模、完整的脉络和恰当的密度,是一个具备合理构造的健康系统,城中村的弊病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消除。

4.2 引入屋顶花园。屋顶花园是近年来常见的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手法之一。屋顶作为建筑构成的第五里面,除了具有空间围和的作用,还可以通过设计成为居民交往的实用平台。对于急需户外空间的城中村来说,这种尝试尤为必要。屋顶具有无遮拦性、开阔性,通过设计加入座椅、景观小品、活动设施、灯光等设计元素,可以使屋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休憩、活动的场所。这样不但提高了城中村的绿化率,更为居民的交往提供了多元化的空间。

4.3 开辟下沉院落空间。平山村中有三片闲置的空地,其中有一片为一下沉的基地,可以利用下沉庭院的设计手法,这样既可以有效地节约用地又可以增加城中村的景观层次,增加空间的渗透性。儿童心理喜欢爬高偏低,下沉院落空间为儿童提供了一处吸引力极大的活动场所。城中村的下沉院落空间不仅可以丰富绿化的景观层次,还可以丰富户外交往空间的层次感。儿童嬉戏时,看护的家长可以在庭院上方的休息廊架中交流休憩。

4.4商业街道的改造。城中村中另一个典型的公共空间――商业街道,它除了具有车行、人行、商店的功能之外,还兼具有流动商业、停车、休闲、交谈、娱乐等功能。城中村的沿街地带,大多房屋都是经过自行设计后营业,缺乏统一的规划,显得十分零乱,不少餐馆将街道两旁作为其营业空间,造成了街道的进一步拥挤。因此,应该通过一些建筑、装置设计达到引导、规范商业行为的目的,同时设计景观、雕塑、休息座椅以引导交往行为。如在街道旁边的大榕树下设置座椅,可供人休憩。同时,预留一些灵活的空间,以引导空间功能的多样化。

5 结论

城中村是一种矛盾的存在:它既是村庄又处于城市中;它有多种问题存在的同时又是外来务工人员唯一的家园;它在拥有着混乱的空间形态的同时也保留着有机的空间肌理;它不断被封闭又期待走向开放。正是因为这一矛盾的存在,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一方面要帮助城中村完成城市化转型,另一方面也要尽力保持城中村原有的空间肌理,保留这种传统的村落文化,将城乡二元割裂的状况逐渐转化为健康的城市空间多元化局面。通过本文的总结和分析,让广大的建设者和设计者能够认识到城中村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同时提出了一种折中的办法,既能改善城中村的环境状况,又使得这一种空间形态不至消失。

参考文献:

[1] 朱荣远,张立民,郭旭东.表情复杂的中国城市化附生物――城中村――有关深圳市城中村调查研究的启示[J].城市规划,2006,09:84-88

城中村改造的前景篇7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土地资源,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已难以为继,城市的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中村问题也日渐凸显,城中村更新改造成为盘活城市土地存量的重要环节,是城市在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拓展建设空间、保障发展空间的重要路径。

传统村庄规划由于缺乏从区域、地方与村庄自身层面对其进行针对性解析,缺乏对项目发展动力的深入思考,未能充分挖掘规划村庄的特色、结合实际情况解决规划村庄发展中所面临的瓶颈,引导规划村庄的持续发展,因而多为图上挂挂,千村一面,为村引进的项目也缺乏吸引力,未能吸引社会各方广泛参与,政府独力整治财政压力增大,招商引资难度较大,从而导致项目难以在资金保障下有序推进。因此,项目应跳出传统村庄规划的常规模式,改善民生应从村庄自身特色挖掘、传统历史记忆重现、产业链构建与吸纳就业人口等方面进行切入,从村庄内部构建完善的产业体系,将村庄发展融入城市经济发展体系之中,为其持续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在1990年代中后期的城市蔓延和郊区化的进程中,城市边缘区土地被政府大量征用与进行开发建设,原有的农村聚落被城市建设用地包围或纳入城市建设用地范围,成为“城中村”;随着周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城中村逐渐演化成为城市流动人口提供廉租房的低收入住区,形成了依靠出租屋与集体物业的“外生式”出租经济2,村民成为享受城市公服外部性、依赖租金与集体分红的土地食利阶层,缺乏促进村落持续更新与完成乡村-城市转型的内生动力。三旧改造在珠三角地区的实际焦点在于对现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格局的一次“破旧立新”式的改革,需要面对大量的既得利益主体并进行利益的重新分配,在地方政府与村集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中达成共识,才能够顺利推进改造的实际实施。3 但在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乡关系协调中,城中村改造普遍采取的“铲平――重建――村民回迁(或外迁)”方式不利传统村落文化风貌的延续,而且村集体缺乏自身的经济增长点维持自身生存,全部依赖于纯土地出租和物业租金的“寄生型、外生式”经济增长方式完全依赖于地域的出租物业数量与租金水平,且容易受到城市政策、物业供给等外资因素影响,是非常脆弱与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4因而,在城中村更新中应深入挖掘村落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积极引导村民的公众参与,以城市触媒引导片区的功能再生,通过明确功能定位、划分保护区域与开发区域以及确定非物质形态与物质形态的功能再生模式等策略5促进城中村的复兴,以调整土地利用与土地收益格局,构建完整的产业链,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与村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

1问题与困境:快速城市化对村庄发展的冲击

城市核心区的村庄如何承接城市化迅速发展带来的冲击?是将土地空间作为城市发展的储备,机械式的推倒重建来消灭“城中村”?或是因地制宜地将具有保留价值的要素通过资源整合利用,以其特有的资源禀赋参与都市经济和文化的建设,使城市核心区村庄的特色资源形成城市文化旅游新的增长点?这既是对政府决策的一种考验,也是城市更新或城市化面临的一个价值取向问题。

快速的城市化挤压着城市核心区村庄的空间,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城中村推倒一颗颗古树,建起一栋栋握手楼,祠堂古建等年久失修,随之而来的是,伴随城市和村庄发展的众多历史记忆已渐渐消失在城市化的洪流中。

2机遇与思考:旧村改造的现存问题与城市居民旅游休闲需求的提升

目前,多个城市核心区的村庄改造最终均以居住房地产的建设为改造蓝图,这一规划路径成就了各村多个千万富翁,但就村集体而言,村庄硬环境得到改善,收入得到提升,一夜暴富成为众多村民对村庄改造的认识,与此同时,村集体与村民开始在改造过程中索取更多的经济赔偿。改造提高了村民的收入,但村民就业问题并未很好的得到改善,对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隐忧。同时,一栋栋融资居住物业的兴建带来了大量人口,造成了公共服务配套的压力,但对城市产业并无实质、可持续的贡献,也不利于城市长期的运营和发展,城市也在一条条推倒重建的村落中失去其自身的特色和标记。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旅游休闲需求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承载着城市历史变迁的核心区村庄也有着众多历史建筑(如牌坊、书社)、自然要素(古树、河涌)、韵事典故等城市发展的印记,牵动着一代代城市人以及进城农民工的回忆,记录着城市的发展变迁。这些都给核心区村庄发展特色旅游带来了条件与机遇。

3思路的探索:以休闲文化旅游作为村庄更新策略的新视野

基于以上思考,广州的黄埔村、小洲村等多条城市建成区内的村庄都开始了以休闲文化旅游为主线的改造新思路,本文也对城市核心区的村庄如何结合休闲文化旅游推进改造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3.1 品牌打造:塑造特色,整体包装

对于具潜力的城市核心区村庄,应对其进行文化特色和历史典故的深度挖掘与提炼,提炼村庄所处地域范围内的特色要素加以策划,进行宣传和推广,把村庄变成一个旅游景区来整体包装,塑造整体品牌,提升村庄区域知名度和影响力。

3.2 活动策划:市场定位,触媒诱发

在活动策划方面,应合理定位市场,针对主要客源设定合适的功能活动,对其载体空间进行合理布局,通过旅馆、展览馆、开放空间节点等载体的设计诱发城市触媒作用,形成城市化学连锁反应,促进更多元化的活动,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

3.3设施规划:旅游优先,兼顾交通

在城市核心区的旧村落改造中,其设施布局主要以旅游功能为主,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城市家具导引标识、小纪念品商铺、自行车租赁、游船码头等设施的布局和设计都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村庄发展文化旅游的品质与品位。其次是梳理村庄交通和游线。根据不同的脉络梳理不同的游线,兼顾制定适合本地习惯和传统的交通组织方式,不要为交通而盲目拆迁开路,破坏了村庄的原有格局和原真性。

3.4要素规划:历史挖掘,记忆再现

旧城核心区的村庄往往承载着悠久的城市历史,重现其在城市变迁中渐渐失落的历史要素和辉煌过往在如今城市文化凋零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多数游人进行文化休闲旅游往往就是为了重温孩提时候的情景或者追溯城市以前发展的痕迹。村庄改造不应推倒,而更应溯源。

4 规划实践:佛山市南海区叠蛄肽纤乡文化旅游策划

4.1 叠蛩乡规划概况

南海叠蛩乡位于佛山市南海区中部,桂城街道西北部。处于佛山传统中轴线与新城市中轴线之间及佛山中轴线的北部门户区段内,广佛RBD中轴线千灯湖区段旁,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叠蚍种梦叠北乡与叠南乡,叠蛩乡面积共为376.49公顷,具有典型的岭南水乡特色,也承载着南海属地文化的重要记忆。作为城市核心区村庄,建筑的物质与结构性退化、村落小尺度的空间肌理以及村落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渐渐地与周边地区的快速城市化形成鲜明对比。

如何在南海区城市化过程中定位叠蛩乡是本项目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休闲文化旅游作为叠虼遄的更新策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桂城商务休闲的定位的需求以及区域内休闲的功能尚未凸显,另一个则是规划希望将休闲文化旅游作为城市触媒,在保留村庄格局原真性的基础上诱发与刺激叠蛩乡后续开发的元素,使叠蛩乡获得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自身的功能内循环与新陈代谢,延续与重现叠虻某鞘形幕记忆。

因此,叠蛩乡应通过活化千灯湖商圈、岭南新天地商圈等周边重点功能区的“溢出效应”,对自身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构建传统文化的艺术骨架,提高当地村民的生活质量,完善环境景观体系。

4.2 叠蛩乡现状特征

(1)空间布局紧凑、无序,各种要素高度集聚

由于出租经济的吸引建造了高密度、部分用于出租的握手楼,建筑密度大,建设强度较高,建筑权属复杂,街巷空间布局紧凑,街巷随水系蜿蜒曲折。在密集、无序的物质空间布局中,人流、车流混杂,水系、树木、古桥、古建筑、民居、生活设施、民俗娱乐活动等各种要素高度集聚,但整体空间格局不成体系,各特色要素呈孤立状分布、整合度低。

(2)承载城市文化底蕴

叠蛩乡村庄肌理承载着不同历史时代叠蛉俗孀姹脖驳募且淦段,叠虬橇船、时令诗与民间节日、民俗娱乐活动等非物质文化也有着深厚的底蕴。叠蛩乡的物质空间承载着厚重而清新的水乡文化,是佛山南海城市发展进程中重要的历史见证,凝聚了城市本土文化的精华。但随着南海快速城市化和村庄发展,属于叠虻亩烙屑且湔在新一代叠蛉说哪院V薪ソサ去。

(3)叠蛩网特色能展现龙船煲(撞)、沉、C、龙船漂移等技术

叠蛩乡濒临汾江河,村内分布着多条河涌,池塘、农田散布在村落肌理之间,水乡河道与中心区千灯湖水系相通,水系综合交错,其骨架呈“a”形,宽度在3-12米之间,总长度约为9529.14米。叠蛩乡独特的C弯道龙船赛道能展现龙船煲(撞)、沉、C、龙船漂移等技术。

水乡内临水的街巷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为“街―水―街”、“屋―水―街”和“屋―水―屋”。三种临水空间形态都体现了典型的岭南水乡水上人家的特色。

图4-1 叠蛩网格局与临水街巷的三种形式

4.3规划难点

(1)空间的梳理和公共设施的配置

在尽量不拆迁村民个人房屋的基础上进行整治,在村庄中原本密集的空间肌理中如何腾挪空间或利用地面、地下空间相结合的方式新建部分节点建筑、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

(2) 旅游的外部性和居民的利益分配之间的矛盾

休闲文化旅游的引入将对村庄的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干扰,在不同类型的流线规划中需考虑游客流线经过主要节点的同时,能够尽量减少对村民生活的困扰。

4.4 规划要点

4.4.1 水乡格局的营造和传承

水乡格局的营造,最为关键的是水质的改善。由于与千灯湖等水系相通,且村域内河涌长,水系纵横交错,整治难度大。因而,在规划中需提出具体的生态修复工程、河涌截污等措施对叠蛩系进行整治,以期改善其水质情况与水生生物的生境。

规划对现状的水乡村落肌理进行梳理,对内部街巷进行适当的抽疏改造,同步整治水系两岸的景观,注重协调新、旧建筑的空间关系,以形成连续丰富的景观秩序与良好的视线格局。在重要节点处(如水道交汇处、重要建筑的正门前),运用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手法,打造新的开敞空间。同时,对叠蛩乡的内部街巷进行整修,采用青石的铺地形式,以保持水乡整体风格的统一。

改造前 改造后

图4-2 叠蛩乡入口节点改造前后对比

4.4.2 现代功能的策划和植入

村庄建筑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内部处于较为缓慢的更新状态、建筑物资或结构性的退化而显得过时,难以满足现代生活生产方式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在保持叠蛩乡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休闲旅游、龙船竞渡、文化表演、展览、民宿、水乡集市、佛山小吃店与夜间泛舟等现代功能策划与植入,以对其进行换血再造,实现功能再生,打造多条特色旅游线路,重新焕发叠蛩乡的活力。

图4-3 叠蛩乡龙船竞渡的盛景

4.4.3 破旧建筑的更新和整治

规划对破旧厂房、建筑质量差的临时搭建建筑物进行改造,在不影响村落格局、不破坏村庄的原真性的原则下进行叠虼遄空间格局的梳理,水系两岸或内部街巷的建筑在其原有基础上进行修葺与功能再生,新增建筑则结合当地空间肌理与周边建筑特色在可建设的未利用地上进行建造,以延续当地居民的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改善整体环境景观,突出叠虻牧肽纤乡特色。

4.4.4历史文化的挖掘与再现

二十四坊是叠蛑匾的物质文化景观之一,根据易瑞瑜记载,叠蛴卸十四坊诗,诗中镶嵌着各坊(里)的名字:“叠蚴ハ缛刖帕,四涌昌社庆田丰。四头茶泗育麟地,四边发达向三东。”但由于村庄空间格局的不断演变,部分牌坊已经被拆除了,规划结合《叠蛳缰尽返募窃兀确定旧时牌坊的具置,恢复牌坊,以重新延续当地村民的文化记忆。

叠蚧咕哂卸捞氐牧肽纤乡记忆,“十馨连阡陌,八景纵观横” 6概括了叠虻拿鞔前八景、清代后八景与明、清、民国三个时期别致少有、独具特色、颇有历史意义的景物。规划结合物质、非物质两个层面对叠蚣且浣行深入挖掘,同时将传统的文化元素注入到水系、古桥与村庄空间肌理之中,使其记忆以多种文化景观的形式再现。结合摆慕仙、初秋景、武馆狮会和十番锣鼓等传统历史文化活动、节令龙舟、双溪酒家等传统老字号的重新打造,以特色致胜打造叠蛐掳司埃使传统历史文化与市民生活得以融合,延续与再现其历史记忆,以实现叠蛭幕的活态传承。

4.4.5 旅游品牌的刻画和打造

规划在文化旅游策划中设计了一整套城市家具作为叠虻奶厣标识系统,以加强叠蛘体的景观连续性、指引性与可识别性。其中,叠蛲急甑纳杓疲融合了叠蛩系的蜿蜒曲折、古建筑轮廓与本地新品种兰花“南海梅”的剪影等元素,以成为叠蛐涯康谋曛荆从微观层面刻画与打造叠蛭幕旅游品牌。

图4-4 叠蛩乡的城市家具设计

5结语

本文结合叠蛩乡项目对城市核心区村庄的更新策略进行探究,寻求村庄改造与文化休闲旅游的最佳契合。

叠蛩乡项目从物质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底蕴两个层面深入挖掘其特色与发展轨迹,通过重建部分已消失的老字号或牌坊重现其传统历史记忆,并在保持村庄格局原真性的原则下,进行休闲文化旅游开发,完善其公共服务设施与景观体系,构建旅游产业链以吸纳当地居民就业,提升当地居民的居住品质,使叠蛩乡能够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与周边地区共生,融入城市发展体系之中而又保留鲜明的岭南水乡印记。

参考文献:

[1]魏立华,闫小培. “城中村”:存续前提下的转型――兼论“城中村”改造的可行性模式[J]. 城市规划,2005,07:9.

[2]魏立华,闫小培. “城中村”:存续前提下的转型――兼论“城中村”改造的可行性模式[J]. 城市规划,2005,07:9.

[3]杨廉,袁奇峰. 珠三角“三旧”改造中的土地整合模式――以佛山市南海区联虻厍为例[J]. 城市规划学刊,2010,02:14-20.

城中村改造的前景篇8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着无序扩张、环境恶化、设施滞后等问题。城中村问题严重,特别是由于城中村不在城市统一规划建设管理的范畴之内,导致部分村民乱搭乱建形成大量违章、违法建筑。城中村建筑密度大,房屋布局混乱,扰乱了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布局,严重影响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破坏城市整体景观效果。加之城中村普遍开发强度大,公共活动空间缺乏,道路管网、供水、供电、垃圾处理等市政及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其脏、乱、差现象严重制约城市整体服务功能的提高与生活质量的改善,影响城市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急需改造建设。该文以河北省保定市乌马庄村生态环境改造为例,提出城中村生态环境改造的对策建议。

1 项目地域概况

保定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河北省文物大市,有很多的历史名胜古迹。保定市地处环海湾经济开发区中的京、津、保三角地区,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总面积达到2.21万 km2,人口逾千万,是河北省人口第一大城市。市中心距北京140 km、天津145 km、石家庄125 km,可直达首都机场、正定机场及天津、秦皇岛、黄骅等海港。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深高速公路、津保高速公路纵贯市区,保霸铁路、神黄铁路将连通京九、京广、津沪三大铁路干线,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项目所在的乌马庄村是保定市周边的农村,只是因保定市城市发展的需要扩大了总体规划范围,由此征用了当地农民的土地,使农业用地成为建设用地,而原有的农村居民点保留了下来,成为保定市的1个城中村。

2 乌马庄村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空间布局杂乱,建筑高度集中,绿化分布不均衡,缺乏管理

乌马庄村无村庄规划,空间比较杂乱,土地浪费,乱搭乱建现象严重。沿袭农村旧习惯,饲养家禽家畜,门前屋后种植蔬菜,卫生习惯差,环境脏乱臭。建筑高度集中,主要分布在村庄中部,四周大部分为农田,村中干道两侧有简单的绿化。村庄河道由于部分建筑垃圾填埋,阻碍水源,已彻底干涸。河道内逐步生长出长势良好的乔灌木,但除此之外,村庄中部鲜有绿化。村庄四周由于有大面积农田的存在以及西侧、南侧与城市道路连接处均种植30~50 m的绿化隔离带,绿化效果已初具雏形,这使得整个村庄的绿化分布极不平衡。同时,由于绿化缺乏统一管理,使得包括农田在内的绿化周围都或多或少存在建筑和生活垃圾,整体效果比较零乱。

2.2 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无污水排放系统

乌马庄村内现已通电话线、有线电视线、网络线,供水主要集中在每户楼下的自来水,地下水质良好。但由于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没有布设与城市排污管道相连的污水系统,居民污水大多从自家院子内铺设的排泄管道流至大门口,然后随意流至村庄的干道上,对村庄环境的影响和破坏较大。

2.3 村内道路狭窄,扬尘污染严重

乌马庄村内共有3条主要干道,路面宽度一般为3~5 m,其他道路均为胡同或小巷形式,另外还有不少断头路,路面质量差,崎岖不平,多水坑,村内拖拉机数量较多,扬尘污染非常严重。

2.4 固体废弃物随意丢放,垃圾收集处管理不当

进入乌马庄村的主干道,随处可见扔在道路两侧的垃圾,在每隔200 m便有一处垃圾收集处,里面堆满了各种生活垃圾。在炎炎夏日里,这些垃圾散发出一阵阵刺鼻的臭味。据了解,垃圾收集处的垃圾并非每天都有垃圾车清走。由于垃圾堆放过多以及清送不及时等原因,已给主干道及周围环境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另外,由于村镇建设的快速发展,村中建筑垃圾也在逐步增多,大部分都已填埋在村中原有的水系中,破坏水系的畅通,大大影响村庄整体的生态环境。

2.5 大气环境污染以民用污染为主,声污染以道路噪声为主

由于乌马庄村内没有大型工业。大气污染相对较小,空气中不存在工业污染源,但有少量民用污染源,包括生活炉灶、第三产业炉灶。由于村民日常生活中从事炊事时燃烧燃气、燃煤等,其主要的污染物有SO2、NOx、颗粒物等。这一类污染物排放高度低,排放规律与炊事活动密切相关,分布广泛,给大气造成一定的污染。但与工业相比较,它的污染物程度要小很多。乌马庄村内民用拖拉机较多,不仅造成道路的扬尘,更引起道路交通噪声,村内并未安装噪声监测仪器。

3 城中村生态环境改造的对策

根据乌马庄村的地理特征,自然要素分布,产业结构,景观布局,综合考虑各类环境要素,依照生态功能区划的原则,可将乌马庄村分为三大生态功能区:①生态敏感区:指生态环境脆弱、自调节能力和恢复能力较弱,易受外界环境扰动的地区。其生态环境的优劣对整个区域生态至关重要。主要指乌马庄村内的原有水系。②生态保护区:主要包括生态绿地(绿化隔离带)和农田(旱地、水田),以及沿城市道路、公路、水域和其他边缘地林带,也应予以保护,限制开发,以维持整个区域的生态平衡。主要指乌马庄村四周的农田、西侧与南侧的防护林带以及原有水系周围的树木。③生态开敞区:生态开敞区本应设置在环境容量较高、整体生态协调、可以适当开发的区域,在乌马庄村的中部,由于建筑密度过高,绿化水平低下,是进行改造的重点部位,因此,不妨把此处作为生态开敞区,将建筑与景观绿地结合布置,以求得最佳的生态效果。根据以上的生态功能分区思路,可以确定以下几条生态环境改造措施。

3.1 恢复原有水系,构筑线形景观廊道

线形景观廊道能维持和保护自然环境中现存的物理环境和生物资源,并在现有的栖息区内建立生境链,生境网络,防止生境退化与生境割裂。野生生境是野生物种生存的空间,生境的破碎严重威胁物种的多样性,而线形景观廊道对破碎化的生境而言是很重要的迁移通道,通过它可以把各种生境岛屿连接在一起,尤其是与较大的自然斑块相连接,能够减少甚至抵消景观破碎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负面影响。乌马庄村内原有一条与城市河道相连的水系,由于大量建筑垃圾的填埋,阻塞了水源,现已干涸,因此,恢复这条水系,对于建立乌马庄村内的线形景观廊道无疑是最重要的一项措施[1-2]。

3.1.1 生态方法对水体进行恢复。首先将河道内的建筑垃圾进行清除,疏通河道。通过培育植物、动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从而使引入的水体得到净化。可以采用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生物膜法处理技术、土地处理技术及生物操纵技术等来加强水体的净化能力。

3.1.2 生态网络策略。把河道绿化建设与周边的道路绿化、公共地建设相结合,组成乌马庄村的生态廊道网络与绿化网络,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构成城市生态网[3-4]。

3.1.3 立体绿化设计概念,保护现有树木。河岸的绿化设计,强调立体绿化设计的概念,利用不同的标高,结合现有的河道内外的树木形成台地绿化及斜坡绿化的格局,采取乔灌草相结合,强调河水与活动场地的有机结合,充分满足人们的亲水要求;因地制宜地设置多种驳岸形式,并使不同的驳岸形式相互穿插,构建不同空间给村民提供游憩的公共场所。

3.2 建立非机动车绿色通道

村内主要干道有3条,其他道路主要为胡同或小巷,但村内的拖拉机数量较多,经常穿越胡同,引起了道路的扬尘,也堵塞了交通,同时,还存在着安全隐患。因此,在居委会中心设立集中停车场,除了3条主干道外,其他道路均改为非机动车绿色通道,将非机动车道两侧的宅前绿化进行重新整治,增设景观小品,如在各家各户前设统一的标识牌,垃圾桶,路灯等,增加村庄内的线形景观通道。

3.3 溶解绿地,建立社区绿色活动中心

村内现有的集中绿地仅限村委会内的块状绿地,将这块绿地进行溶解,拆除村委会围墙,建立开放式绿地,提供村民集中活动、休憩的绿色场所。但这块绿地面积仍显不足,而村委会南北面均有住宅,因此,需将马路对面的用地一起集中改造,建立一个集停车场、活动广场、健身场地、儿童场地、休闲绿地于一体的综合社区绿色活动中心。

3.4 保护现有农田,使之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有效部分

现有农田周围的建筑、生活垃圾较多,应尽快清除,并设立警告牌,禁止任何垃圾随意倒放,保护和利用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城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景观。另外,农田也是城市殊的异质版块,也必将为城市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

3.5 完善给排水设施,建立合理、统一的给排水系统

可将居民自设的排污管道相连,集中流入城市排污管道内,以免道路上任意横流的污水对道路环境造成破坏。供水可采用自来水供水与居民打井取水相结合,从调查情况来看,居民家中基本有自挖井,可以保留,从远期来看还可以建立雨水收集站和中水处理系统。

3.6 建立大型垃圾收集站与分设小型垃圾收集点相结合

在村内,先有的垃圾收集点主要分布在村内的主干道两旁,对于村民来说,这样的设置是较为方便的,但由于垃圾收集处的垃圾经常堆放过多而未及时清送,导致道路及周围环境的严重破坏。现可以在每条街巷内布置小型的垃圾收集点,每天由专人负责清扫处理。在村内设置1个大型的垃圾收集站,由城市垃圾车每天运送至城市垃圾处理站进行处理。

4 结语

加强对城中村生态环境的改造,对于建立生态健康的城市,实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对河北省保定乌马庄村生态环境改造方案进行分析,以为城中村改造提供参考。为今后中国的城市向居民提供洁净空气;通过高效率、低成本的生态工程手段,对粪便、污水和垃圾进行处理和再生利用;通过对人工环境、开放空间、街道等连接点和自然要素的整合,在节约能源、资源、减少交通事故和空气污染的前提下为所有居民提供便利的城市交通;帮助人们认识其在与自然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和应担负的环境责任;尊重地方文化,以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

5 参考文献

[1] 王祥荣.生态建设论—中外城市生态建设比较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城中村改造的前景篇9

1 农村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方面农村房屋逐渐增加,住房问题得到解决,另一方面村落景观出现倒退。土地资源浪费,树木没有规划的大批砍伐,无计划的开垦和放牧导致水土流失,一味追求跟城市接轨导致农村的传统景观遭受破坏,很多地方别具特色的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遭受冲击。环境污染、人口压力、自然气候的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的人居环境。总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带来了农村景观发展的契机,同时也暴露了农村景观规划的缺失的问题。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城乡之间差距缩小,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在农民收入增加的情况下,农民开始逐步修建较高品质的房屋,修筑水泥路,部分区域增加了公共娱乐场所,置办了娱乐设施,但是由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开发不科学,导致某些地方旅游开发过度,生态失衡。许多农村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注重用地方性的行政手段控制乱搭乱建、破坏生态的行为。(见图1、图2)

2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规划不适应当地发展

到现在为止,很多农村的发展没有科学依据,住房大多由本地农民自己设计,基本上没有娱乐设施;有一些村庄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但原理非常简单,因为没有和县市的区域规划相互结合,不能够满足长期的发展目标。要想设计出更好的村庄,必须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还要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然后进行统一的规划处理。

2.2 建筑形式无特色

新农村农民的观念和意识在城市现代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一些致富的农民放弃了对家乡的认可以及崇敬,而是盲目效仿城市,不断地城市化改革村庄,所以现代农村变得凌乱,各种各样的设计要素都混合在一起。由于现代材料地不断使用、建筑染料地不断涂抹以及建筑形式的漏洞,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景观的发展。

2.3 农村景观设计城市化

农村是现今发展更新的主要目标,为了建设新农村,给农村居民带来城镇生活享受就开始了建设农村,但建设的方法出现问题造成农村建设的失误。现代农村的建设不但要改造硬件设施,还要改造环境,保留其原有使用价值,这样的改变才更具实用性和完美。

2.4 缺乏以人为本的设计

农村的景观以观赏为辅以实用为主,当地居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会带来经济利益,还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目的。但是新农村建设出现了一些错误元素,把农村改造与城市建造相混淆,误认为把城市花园别墅小区的模式搬入农村变为农民新居就是实现城市化,家庭庭院的缺失使得农村家畜无处饲养,种菜地被改建为花园,只有观赏能力不具实用性,粮食丰收也无处储藏。只注重建设而没结合农村实际应用,这实际上不是对农村的改建而是更改,它使农村失去存在价值,对居民生活和农村经济造成影响。

3 结语

新农村景观建设把握规划、建筑和景观的互动态势,形成良性的互动设计机制;探讨地域性历史文化及革命传统在新农村景观建设中的意义,及新农村景观与当地众多文化因素的结合方式;通过不断研究当地居民生活方式、文化内涵的变化与发展,制定出与时俱进、与人俱进的农村规划蓝图。使当地的农村景观更加人性化,更具有创造性,更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促进农村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协调发展。

城中村改造的前景篇10

我国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城市和农村共同发展的政策,实行城市工业反哺乡村农业发展,城市支持农村的大政方针,加快农业、农村的全面发展”。这标志着我国广大农村的各项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将使亿万农民享受到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更高的生活水平。

中国幅员辽阔,广大农村地区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其地形、地貌、植物、气候、经济条件和民族文化均不同,呈现出各种迥异的农村景观风貌。现阶段的农村建设条件与发展迅速的城市建设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广大农村地区的公共设施、基础设施严重短缺,景观建设明显滞后,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且由于目前的有关研究满足不了时代的需要,没有科学的指导,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暴露出实践中认知的偏差和错误,这些偏差和错误,有时成为一些地方在建设新农村时追求的模式: “村庄大拆大建,不仅造成浪费,也破坏了历史性;一些村庄盲目照搬城市模式,修宽马路、大广场、大型雕塑、喷泉设施等,使农村发展的一个土不土、洋不洋的大杂烩”。[1]因此造成许多农村地区由传统农村景观向现代新农村景观转变过程中的许多畸形发展现象,这都不利于我国新农村景观建设的健康发展。

一、新农村景观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喜欢一切从头开始,选择“建新村”的多于“改旧村”

新农村的“新”并非是简单理解成一切都推倒重来,盖新楼房、建新广场、修新马路等,而是应该站在新时代、开创新思路、运用新规划理念。历史证明农村的景观是需要有时间沉淀的,如我们现在看到的徽派民居和山西民居,是在上千年历史里经过村民的不断改扩建才形成今天的独特景观,我们去当地旅游参观,既能看到清朝的建筑也能欣赏到明代的家具,当地历史并没有被粗暴的割裂。

据统计,我国新农村景观建设中,新建村舍搬迁和旧村原址改造两种形式分别占72%和28%,选择“建新村”的明显多于“改旧村”。这一方面劳民伤财,致使大量的土地和资金浪费,另一方面使得当地固有的农村风貌遭到破坏和遗弃,特有的物质文化遗产逐渐丧失[2]。

2.片面追求“城市景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对农村的影响越来越大。大部分人片面的认为城市的就是最好的、最美的、先进的、有面子等等,在新农村景观建设时一味向城市学习,不假思索地把新农村景观建设简单理解为物质空间的建设,将适合城市设计的景观照搬到农村的景观设计当中。建高楼洋房、大广场、修宽马路、引进名贵树种、大规模使用草坪、弯蜒曲折的河道被简单的裁弯取直、有数年历史背景的祖先祠堂被拆掉等。结果导致了新农村景观建设的畸形发展,使村民不仅没有过上幸福的城里人生活,还丢失了固有的生活氛围,致使部分农民生活不习惯再次返回老宅院居住。

设计农村景观的规划设计师,大多从前以城市设计为主,基本沿用城市的工业文明设计模式,设计时没有仔细考虑祖先留存下来的东西是否合理,不考虑实际情况,一味在形式上追求洋和阔。而在事实上,新建村庄的特色应是在生态上友好,经济上节约的。它虽然没有固定模式,不能像城市那样讲求规模,其衡量标准就是村民在生活当中的舒适度,是人与自然共处的和谐程度。

3.崇洋思想严重

近些年西方对我国文化和思想的冲击使广大农村地区的居民也跟着盲目崇拜,在这片土地上出现了西方的欧式建筑,破坏农村独特的文化内涵,将我们一脉相承的文化割裂。不可否认,国外对农村景观的研究开展的比较早,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其经验,但是国与国的情况不同,包括经济、文化底蕴、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植被等,需要综合考虑、统筹规划才能取得好的景观效果。而在考察时部分新村却把国外的式样直接照搬,建成所谓的“洋楼”,形成不伦不类的“西班牙村”“荷兰村”“法国村”等等。古人留下的乡土遗产景观被西方的文化所充斥,不仅割裂了植根于我们土地的历史文脉,更使得本土的东西得不到继承和发扬,造成地域文化载体的丧失,这种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

4.乡村传统文化丧失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人们忽略了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保护,盲目拆迁旧的建立新的,照搬城市景观的风格。传统的农村景观已被严重损坏,丢失了各地的特点和优势,导致在部分地区自然和谐、生活活泼的传统生活环境特点丧失殆尽。正如俞孔坚教授所说的:“每一条小溪,每一块界碑,每一条古道,每一座龙王庙,每一座祖坟,都是一村、一族、一家人的精神寄托和认同载体,它们尽管不像官方的、皇家的历史遗产那样宏伟壮丽,也没有得到政府的保护,但这些乡土的、民间的遗产景观,与他们祖先和先贤的灵魂一起,恰恰是构成中华民族草根信仰的基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稳定的基础,是和谐社会的根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乡土景观或者说是一种文化认同”。[3]

二、新乡市新农村景观建设的特色理念及方法

新乡市是唯一被河南省委、省政府确立的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在统筹城乡新农村建设上有独特的工作思路。其紧紧围绕粮食生产和耕地保护、农民增收、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改善居住环境、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五大目标,着力破除城乡二元体制障碍,探索了城镇化政策体系。根据统计,该市首批规划的重点区域329个新型农村,已累计开工建设263个,完成各类投资75.8亿元,建房面积887万㎡,预计建成搬迁后,可拆旧复耕土地24万亩。全市农村景观生态建设工程总面积30.98万亩,植树3304.96万株,新建和完善农村道路100多公里,安装路灯2.3万盏,正在建设的农村公共服务中心达到30多个。其中仅新乡县176个行政村就有135个村建成了出村景观路,53个村建成高标准、高形象的出村景观路,基本实现了绿化、美化、亮化的优美居住环境。

1.独具特色的景观建设理念

1.1将以人为本贯穿始终

景观设计时应从人的最基本需求出发,为村民生活提供便利,使村民与景观间和谐融洽,充分考虑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关系。在新乡的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人的最基本需求,依据不同年龄段人的日常生活特点,设置相对应的功能分区,形成动与静、开敞与封闭相结合的空间组合方式。如设计了专供儿童嬉戏的童趣园、沙戏园、涉水池;专为老年人设计的健身园、休闲步道;为运动者设计的快乐园、运动之家;还有为休憩者设计的街心小花园、象棋博弈平台等。

进行建筑设计时,尽可能满足农村人口的复杂成分及强烈伦理价值等因素,考虑到儿童和多代同堂家庭的数目,需要大尺寸的建筑单位设计要求,就设置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建筑类型和标准,以满足村民生活行为的不同需求。建筑的规划和设计布局,主要还是相互间的组合,从人的角度出发,考虑到了建筑朝向和间距对建筑物的通风、阳光等因素的影响。在设计单体建筑与区域相结合的布局时,确保了单体建筑获得充足日照状态和良好室外空间的质量,使建筑之间和内部自然通风,也为附近村民建立了良好沟通空间的好地方。同时使建筑结合道路布局,这有助于人们生产和日常生活的行为更便捷。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还体现在细微之处,例如配套服务设施的合理性,尺度的适宜性,造型的美观性等。做到了从村民的内心感觉出发,考虑各种类型人群对景观的现实需求,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及细节出发,真正设计出了符合人性化的景观环境。

1.2打破宗族聚居模式,避免分散建房出现的浪费,节约了土地

以前一个村子往往就是一个大的家族,很少有外来人,形成典型的“李家庄”、“张家庄”等等;一代人建两到三次房,建了拆拆了再建,造成极大的浪费。现如今新乡打破这种模式,新乡县古固寨镇,原有19个自然村、15个行政村,占地7563亩,现规划建设为6个中心村,建成后可节约土地3000 亩。针对山区村庄分散的现状,因地制宜,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统一建设住宅区。如卫辉唐庄镇将原来四个山区村整体搬迁到平原地区建设成一个四和新村,既减少了分散投资带来的浪费,又节约了土地。

1.3保护遗产,尊重地方特色

农村地形、地质较复杂,新农村景观在规划和设计时,不能破坏自然环境,如平原、高山、草原、水库和其他独特的自然美景。村庄应保留长期的遗产,如古树、寺庙、佛塔、古老的地标和可以反映农村特色的好地方。在辉县回龙新村,拥有红色景观、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景观上百处,新村建设时将原有分散的上百户村民集中建设,采用当地山上特有的石材,使建筑颜色体系与周围的太行山背景浑然一体,同时原来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老民居继续保留,重点发展乡村旅游业,走上了一条具有回龙特色的农村景观发展道路(图1)。

2.独具创新的景观设计方法

2.1“聚集省地”的景观规划布局

新乡市打破传统农村地区批划宅基地的模式,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位,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为最终目标。其实践经验证明,每个农民新村辐射3平方公里、聚集3000-5000人为最佳幅度,从景观规划方面可分为: 原址改造型景观和新建村舍搬迁型景观两种类型。对不同情况、不同地区,可分门别类地制定灵活多样的政策,如一些“建房时间较短、村内规划整齐”的村庄可以采取旧村原址改造型景观模式,应用“保留——修缮——改造——提升”的方式,暂缓新建农民新村。

大多数村庄选择新建村舍搬迁型景观,如延津集北村,原村庄占地780亩,户均2.19亩,实施新农村建设以来,共搬迁群众298户,预计全村搬迁结束后共占地214亩,户均0.6亩,与原村庄相比,可节约土地566亩,节地率达72%,目前已腾出500余亩土地,将全部复耕或者做景观绿化;古固寨祥和新村由崔井、后辛庄、王连屯3个自然村整合而成,原占地共1512亩,新农村建设规划用地 756亩,可节约土地 756亩,现已腾出土地面积247亩,全部用于恢复景观生态面积;辉县南李庄通过合并两个自然村,村办企业为每户群众免费建设一套270到290平方米的“复合别墅”,而且实现了当年拆迁、当年建设、当年入住,村里原来占地160亩,新村用地95.5亩,可节约土地64.5亩,村里原先住户310户,建成后可安排351户。以上三个新建农村社区是新乡市“聚集省地”景观模式的典型代表(图2)。

2.2建筑景观造型及功能体现农村住户需求

为了反映农村居民家庭所从事的行业,根据功能的生活空间的各种要求和不同的生活习惯等自然(共同农业家庭,家庭从事商务服务,专业生产家庭,一个家庭企业职工)和其他住宅的功能变化的趋势,选择一个多元化、多层次房屋类型和标准,以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生活需要的家庭的行为。

同时体现人性化的适度空间,运用人体工程学指导新农村建筑设计,避免空间过大或过小。在表现建筑特色景观时要挖掘当地的历史文脉,根据已有建筑的历史特征进行设计改造,设计过程中既不固守自封,抓住“老”字不放,又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在施工中运用新的材料。新乡在建筑形式上,采取以坡屋顶设计为主,其优点不仅在排水及隔热效果上较好,而且在视觉轮廓线和鸟瞰效果上也非常好,并且与周围自然景观结合得更加紧密,更亲近于自然。

2.3建立层次分明的景观网络

景观不是简单的专项规划设计,也不是越来越多的规划和设计的集合,而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新乡市将农村和城市景观由城市、郊区、农村延伸连接过来,形成一体有层次的环境景观空间网络系统。目前已建成了从市区到各县城的八条双向六车道快速通道和由县城到重点乡镇的双向四车道景观生态道路走廊,还将继续完善到村级的道路景观走廊。建成城市景观系统、乡镇的景观系统、绿色生态村的立体多层次景观生态体系链,形成农村到城市的天然氧吧。作为孤立的农村社区,还与农田林网、森林道路、河流形成网络,链接城市公园、生态果园、街心花园,以建立一个布局合理、形式功能丰富、个性鲜明的美丽新农村景观网络,达到其与自然环境的最终融合。

三、结语

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是我国一个大胆的新尝试,是城市和农村地区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其中新农村的景观建设是农村可持续发展,创造和谐生活环境的重点。在本文中,以新乡市为例研究其新农村景观建设,一方面是因为其在起步发展较早的情况下,探索出了特有的发展模式方法,虽然也走了很多的弯路,但还是有其代表性的;另一方面新乡经济条件、所处的位置及地形比较具有普遍性,如所在的中原文化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历来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新乡的地形有平原、有山地、有丘陵,经济处于全国中等水平,其经验适合推广到大多数地区。

参考文献

城中村改造的前景篇11

近期,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评议领导小组对我局评议工作中的意见、建议进行了反馈,我局高度重视,及时召开评议整改工作会议,专题部署、研究和推进整改落实工作,认真分析问题原因,明确了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积极进行整改。

一、具体整改情况

在本次县人大对我单位工作评议所反馈的意见建议中,共收到意见建议4条。经过梳理,共分成四个方面,已全部整改完成。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关于全县旅游业政府投入资金方面

1、加大投入,全力打造旅游精品

整改措施:主要是坚持发挥重点项目的拉动作用,强化示范引领。一是推进田园牧歌乡村文旅项目。二是完成郯国古城一期郯王宫文化旅游项目。三是委托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乡村振兴旅游研究所设计团队,实施马头古镇、胜利—重坊—新村银杏游线路规划设计。四是按照省级村庄景区化建设要求,指导做好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新苑社区和重坊镇徐出口村的村庄景区化培育建设。五是根据省级精品文化旅游小镇评定标准要求,指导做好马头古镇的主题特色和地域文化挖掘,推进业态培育和功能提升,推动马头古镇打造省级精品镇。六是积极争取上级村庄景区化培育扶持资金、全域旅游集散中心改造提升补助资金和旅游厕所奖励资金,及时研究并会同有关乡镇完成资金划拨。

取得成效:目前田园牧歌乡村文旅项目一期建设已完成园林式文旅创作创意写生基地、艺术馆、民宿;古树名木栽植和石刻石雕、小桥流水园林打造。郯国古城一期郯王宫文化旅游项目已完成,已争取了上级村庄景区化培育扶持资金20万元、全域旅游集散中心改造提升补助30万元和旅游厕所奖励资金16.1万元。

(二)关于全县旅游业外来招商方面

2、加大招商,积极引入旅游项目

整改措施:我县近年来坚持大力推进旅游招商引资,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科学规划,积极向外推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遵守科学规划开发的原则,对不具备开发条件的资源做好保护,对条件较好的资源积极招商开发。

取得成效:我县旅游业在银杏生态旅游、古郯文化旅游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先后落地了鲁地天沐温泉、古神树部落、郯国古城等项目。今年以来共接待文化旅游开发建设客商6次,其中田园牧歌乡村文旅项目已落地。目前,正积极推进马陵山景区、马头古镇、胜利贾湾银杏园等项目的招商引资,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三)关于全县旅游工作宣传方面

3、加大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

整改措施:今年上半年,我们通过前期调研摸底,形成并向县政府常务会议提报通过了全年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筹备方案,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形式,按照“一乡镇一品牌特色”的理念,精心打造全年11个场次的节庆活动,助推打造县域知名文化旅游品牌。同时,积极组织景区、旅行社和旅游商品企业参加全省助力旅游企业复工复产网络营销、“山东人游山东”、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交易会、全市“亲情沂蒙贺年会”、“最美民宿”、“最美景区评选”、《临沂新闻》黄金时段景区宣传以及旅游商品设计大赛等活动。

取得成效:目前和有关乡镇配合,己先后成功举办中国结结艺大赛、中华银杏园第四届蓝莓节、全市文旅网络推介会郯城直播专场、郯国古城夜市大集及灯光啤酒节、农民丰收节、柳琴戏艺术节、二胡制作大赛、第三届马头小吃节、锣鼓大赛、“游在沂蒙,吃在郯城”评选活动等一系列宣传推介活动。郯国古城获评临沂市首届文旅夜间经济集聚区,中华银杏生态旅游区获评临沂十大“最美景区”,马头民宿和我县中国结、木旋玩具、木板年画、二胡、杞柳制品等均获得好评。

(四)关于全县文化下乡文化服务方面

4、地方戏曲传承发展存在的困难和建议

整改措施:一是加大文化下乡资金投入力度。继续实施“一村一年一场戏” “一村一月一场电影”文化下乡。二是鼓励引导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文艺演出。形成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动,四位一体”多元繁荣的演出格局。三是强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形成各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局面。四是加大戏曲作品创作扶持力度,每年创作一批优秀剧目。

取得成效:目前已完成送戏下乡260多场,送电影下乡故事片和科教片共9758场。各乡镇、社区也都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演出活动。

二、下一步发展和提升方向

城中村改造的前景篇12

新农村建设;乡村景观;策略

在新时期,我国一直倡导必须把建设新农村作为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然而,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三农问题依旧是滞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也屡次颁布诸多关于规范乡村建设的文件及纲要,这在一定程度体现建设现代新农村是我国当代实现社会主义的核心。如今,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众多乡村民众追求的目标,其也是一项较为宏大的工程任务,因此,广大人民群众要在党和政府的引领下进行长期不断的奋斗。坚持城乡共同发展,努力做好建设乡村景观的保护工作,有效落实新农村建设。

1在乡村景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缺陷

1.1部分区域的领导只提倡急功近利的规划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未能准确地认识及把握国家提出的乡村改革目标和要求,并且没有调查乡村基层,因此,最终未能形成针对性的工作方式及工作步骤。诸多地方仅仅把新农村建设单纯地理解为实施工程建设,也有很多领导只为了追求个人的政绩,而一味地实行迫切的规划,在进行村落编制规划时,没有重视村庄的发展现状,使得乡村人民在欣赏城市文明发展时,没有看到自己价值连城的东西,从而使得传统的乡土文化逐渐消失。现在的农村有各类缺乏乡土气息的建筑设计,造成乡村建筑设计与乡村景观呈现一片混乱的情景。虽然也有部分地方充分认识到,但没有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而是主观臆断,这些片面的认识出现的差错都会影响乡村景观的发展。

1.2乡村景观建设没有“城市规划师”的主宰

由于乡村景观的规划量大,涉及的面积较广,加上相对繁重的任务,除此之外,还有时间及经济水平的束缚,已经有许多地方实施低价的方案,把乡村规划编制的重要任务转租给规划部门和私人,或者未毕业的学生。在实施编制时,一些乡村建设“规划师”因为经济因素未能实施全面的前期调查,这样所做出的规划不可避免有点粗糙。还有些参编人士缺乏乡村工作经验,几乎不了解乡村出现的实际难题和人们的真实需求,没有周全考虑乡村的发展,比如:部分地区在房屋设计、环境整治等诸多方面几乎按照城镇的标准,完全脱离自身的实际,没有显现出乡村及地域的特色。还有一些规划仅仅关心农民怎样建房,而对人民最为关心的增收问题,虽然制定了一定的目标,但是对增收的具体渠道缺乏可操作性。

2乡村景观建设的具体对策

2.1科学处理好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开发的难题

众所周知,以乡村景观为基础的乡村旅游能够促进该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必须要合理有效地处理好乡村景观保护和开发之间的关系。进行乡村旅游场地景观的开发理所当然要结合该地区的生产及生活的实际情况,以达到旅游设施投入、所开发的项目与区域的景观、文化环境相融入。在保护自然景观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努力发展适合该地区,而又具有区域特色的相关产业,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活模式,只有以和谐发展为前提,才能使得乡村景观更具有长久的吸引力。

2.2合理制定相关政策及制度

目前,我国的乡村景观建设依旧处在初始阶段,而乡村景观的规划主要是采纳村镇规划的较为规范的技术标准体系。面对在建设新农村中所呈现的一系列问题,并非通过村镇规划就能完全覆盖和解决,因此,亟需制定一些涉及乡村景观改造的政策及法律,并且制定一些实施乡村景观改造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实性和可操作性,以便促进乡村景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还需要适当地制定有关保护乡村景观的法规,让乡村景观的保护力度逐渐上升到法律阶层。

3结语

现代的乡村景观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成分,已经被广泛区域接受,并进行不断的改造和完善。乡村景观建设在发展过程中虽然也突出了一些问题,但也提高了乡村人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和要求,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与建设,因此,要充分发挥好乡村景观建设的作用,让其真正造福于民。

参考文献:

1刘滨谊,王云才.论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指标体系[J].中国园林,2014(15)

2苏少锋,刘维团.村庄规划过程中有关乡土景观保护的思考[J].小城镇建设,2015(19)

城中村改造的前景篇13

近期,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评议领导小组对我局评议工作中的意见、建议进行了反馈,我局高度重视,及时召开评议整改工作会议,专题部署、研究和推进整改落实工作,认真分析问题原因,明确了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积极进行整改。

一、具体整改情况

在本次县人大对我单位工作评议所反馈的意见建议中,共收到意见建议4条。经过梳理,共分成四个方面,已全部整改完成。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关于全县旅游业政府投入资金方面

1、加大投入,全力打造旅游精品

整改措施:主要是坚持发挥重点项目的拉动作用,强化示范引领。一是推进田园牧歌乡村文旅项目。二是完成郯国古城一期郯王宫文化旅游项目。三是委托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乡村振兴旅游研究所设计团队,实施马头古镇、胜利—重坊—新村银杏游线路规划设计。四是按照省级村庄景区化建设要求,指导做好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新苑社区和重坊镇徐出口村的村庄景区化培育建设。五是根据省级精品文化旅游小镇评定标准要求,指导做好马头古镇的主题特色和地域文化挖掘,推进业态培育和功能提升,推动马头古镇打造省级精品镇。六是积极争取上级村庄景区化培育扶持资金、全域旅游集散中心改造提升补助资金和旅游厕所奖励资金,及时研究并会同有关乡镇完成资金划拨。

取得成效:目前田园牧歌乡村文旅项目一期建设已完成园林式文旅创作创意写生基地、艺术馆、民宿;古树名木栽植和石刻石雕、小桥流水园林打造。郯国古城一期郯王宫文化旅游项目已完成,已争取了上级村庄景区化培育扶持资金20万元、全域旅游集散中心改造提升补助30万元和旅游厕所奖励资金16.1万元。

(二)关于全县旅游业外来招商方面

2、加大招商,积极引入旅游项目

整改措施:我县近年来坚持大力推进旅游招商引资,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科学规划,积极向外推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遵守科学规划开发的原则,对不具备开发条件的资源做好保护,对条件较好的资源积极招商开发。

取得成效:我县旅游业在银杏生态旅游、古郯文化旅游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先后落地了鲁地天沐温泉、古神树部落、郯国古城等项目。今年以来共接待文化旅游开发建设客商6次,其中田园牧歌乡村文旅项目已落地。目前,正积极推进马陵山景区、马头古镇、胜利贾湾银杏园等项目的招商引资,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三)关于全县旅游工作宣传方面

3、加大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

整改措施:今年上半年,我们通过前期调研摸底,形成并向县政府常务会议提报通过了全年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筹备方案,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形式,按照“一乡镇一品牌特色”的理念,精心打造全年11个场次的节庆活动,助推打造县域知名文化旅游品牌。同时,积极组织景区、旅行社和旅游商品企业参加全省助力旅游企业复工复产网络营销、“山东人游山东”、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交易会、全市“亲情沂蒙贺年会”、“最美民宿”、“最美景区评选”、《临沂新闻》黄金时段景区宣传以及旅游商品设计大赛等活动。

取得成效:目前和有关乡镇配合,己先后成功举办中国结结艺大赛、中华银杏园第四届蓝莓节、全市文旅网络推介会郯城直播专场、郯国古城夜市大集及灯光啤酒节、农民丰收节、柳琴戏艺术节、二胡制作大赛、第三届马头小吃节、锣鼓大赛、“游在沂蒙,吃在郯城”评选活动等一系列宣传推介活动。郯国古城获评临沂市首届文旅夜间经济集聚区,中华银杏生态旅游区获评临沂十大“最美景区”,马头民宿和我县中国结、木旋玩具、木板年画、二胡、杞柳制品等均获得好评。

(四)关于全县文化下乡文化服务方面

4、地方戏曲传承发展存在的困难和建议

整改措施:一是加大文化下乡资金投入力度。继续实施“一村一年一场戏” “一村一月一场电影”文化下乡。二是鼓励引导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文艺演出。形成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动,四位一体”多元繁荣的演出格局。三是强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形成各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局面。四是加大戏曲作品创作扶持力度,每年创作一批优秀剧目。

取得成效:目前已完成送戏下乡260多场,送电影下乡故事片和科教片共9758场。各乡镇、社区也都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演出活动。

二、下一步发展和提升方向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