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实用13篇

自动化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自动化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篇1

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是政府、企业和公众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及相应的管理手段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证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推动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内的广义经济价值的增长、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所以,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不仅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创新内容,如生产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生产工艺和装备创新、原材料创新、生产组织与结构创新等创新内容和途径,还包括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创新,如提高可耗竭资源利用率方面的创新;维护可更新资源的更新方式和途径方面的创新;开发可替代资源;污染控制;通过技术开发,不断改进生产方式,向高效化、清洁化转变手段的创新;使社会不断追求卓越的一切技术手段的创新,等等。

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应该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统一的技术创新,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动态平衡。只讲经济效益,忽视新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和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那是一种短期行为,最终会阻碍社会的持续发展,从而使得技术的发展走向歧途;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只强调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而不讲经济效益,技术创新就失去了内在的动力,导致整个社会创新的萎缩,社会发展就会失去其经济基础和科学技术基础,最终使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无法实现。通过市场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的结合,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思想贯彻、融汇到技术创新过程的各个环节,维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适当的张力,达到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是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所要达到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还应该是具有适用性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生命在于实现新技术的应用并获取相应的效益,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具有地域性的,一项新技术的应用要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必须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条件相适应,才能达到技术发展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基本要求

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纳入技术创新目标体系,并非不重视技术创新的经济功能,而是把单纯追求市场价值转向追求包括经济增长、自然生态平衡、社会生态和谐有序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在内的综合效益。即追求经济效益最佳、生态效益最好、社会效益和人的生存与发展效益最优的四大效益的有机统一,它较之传统技术创新目标更加完善,更有利于社会发展。这说明技术创新作用发挥更加全面,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在实践中也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是经济生态效益。经济生态效益包括经济数量增长和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函盖了经济增长方式、产品消费方式、经济结构、产品分配不断优化,以及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等方面的内容。即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规模与效益有机统一;同时也要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产品消费合理、财富分配公平以及人的生活质量提高。

其次是资源生态效益。技术创新是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基础上进行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整个社会持续开展技术创新的物质前提,因此,谋求资源生态效率,增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技术创新本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不断提高物质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最大限度地降低单位天然物质资源与能源消耗,减少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再次是集群生态效益。技术创新集群主要缘于外在的诸如市场需求推动、创新技术扩散,以及企业竞争驱动等因素的激励所生成,它彰显了经济生活中的竞争意识,但缺乏可持续性与协调性。实现技术创新集群生态效益,要求不断提高其生态集群化程度。生态集群与单纯经济领域中技术创新的聚集不同,它不单一地依赖市场激励所生成,其关键的生成机制在于技术创新彼此之间的相互激励。这种内在的激励机制如同自然界的生态激励机制促进自然生态可持续协调发展一样,也能大大增强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与协调性,使技术创新系统的时空性质呈现新的特征,这不仅有利于技术创新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加快了技术创新集群的步伐,而且也拓展了技术创新规模,扩大了主体选择技术创新的范围,有利于发挥主体自身创新优势。因此,注重探寻技术创新内在的激励机制,提高技术创新的生态集群化程度,既有利于经济发展。又降低了人们参与技术创新的门槛。

最后是社会生态效益。技术创新原本是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由于人是社会的人,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必定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而传统的技术创新却忽略了这一点,生态化的技术创新则在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时候,同样关注人与人的矛盾,即社会生态问题,使社会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注重提高人口素质,使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五是人的生态化。人的生态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进一步深化,一方面,它要求人的个性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精神世界的充实;另一方面,社会生态的建立,自然生态的优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最优的环境,因此,人的生态化是自然生态平衡,社会生态和谐有序,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的“天人合一”。

三、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遵循的基本原则

1.多目标发展原则

多目标发展原则是指技术创新以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人的生存与发展效益为目标。经济效益是指在技术创新的实施过程中资源消耗的极小化和产出价值的最大化;生态效益要求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技术创新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社会效益要求技术创新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进步,有利于建立和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合理关系;人的生存与发展效益要求创新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良好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建立,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多目标发展原则是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基本原则,也是生态化的技术创新区别于传统技术创新的根本标

2.协调发展原则

协调发展是指经济增长同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人文生态的协调发展。在自然生态中,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协调。在人文生态中,依靠技术创新实现人类个体的物质与精神互促、科学与人文的同尊、功利与道德的统一;在社会经济生态中,社会进步与稳定相应,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相当,发展的规模与效益相适。协调发展原则是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核心原则,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的根本保证。

3.可持续发展原则

生态化技术创新谋求的发展都是可持续的发展,即经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即在自然规律的作用下,通过技术创新,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实施更加清洁的生产技术,创造接近零排放工艺、建立低能耗、无污染的技术系统来实现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生态化的技术创新(包括制度创新)营造一个保障人人平等、自由、健康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福利、劳动就业、收入分配人口调控等方面的公正和和谐有序的发展,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的生态化。

4.以人为本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转向的最高价值取向就是人的生态化。人的生态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表现形式。它强调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注重人性、人的需要和满足,人的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发挥,并注重人的发展赖以进行的自然环境的改善和社会条件的创造。即人与生存的环境同步发展。它是自然生态平衡协调、社会生态和谐有序真正的“天人合一”。经济的稳定增长,物质财富的积累是人的生态化的物质前提,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为人的生态化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条件,而自然、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又只有通过人的生态化才能真正实现。所以以人为本的原则是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根本原则。

四、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功能

1.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促进功能

经济、社会和自然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是经济、社会和自然各子系统的全面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的促进功能建构应能保证这种发展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的促进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应能促进经济系统的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应促进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增长,而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要求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创造以经济效益为基础的、包括社会和生态在内的广义经济价值,并以此作为整个经济系统活动的目标。另外,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应使传统产业在自然承载力的基础上逐步更新。

第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应能保证自然系统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不仅不能污染和破坏自然,而且必须维持和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并使二者协调一致。具体来讲,一是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发展应控制在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可更新范围之内,应在低耗、少投入上下功夫;二是所带来的发展不能超出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承载能力,应在少污染甚至是零排放、可更新的方向上下功夫。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必须建立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上,尽量采用可更新的资源,并有利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的作用结果具有资源投入少、能源消耗低、污染程度轻等特征。

第三,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应能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的作用结果是直接面向人类日益增长的各种需要,以及不断推进社会的发展进步。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应能促进人类社会关系逐步走向和谐、公平,能够不断地提高全人类的素质和道德风尚,最终使整个社会结构优化,使人们追求卓越。

2.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协调功能

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不仅能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各子系统的发展,还应能协调好各子系统间的关系。只有了协调,才能使经济、社会和自然各子系统的发展关系趋于和谐,从而更好地发展。这种和谐的关系从根本上可保证经济、社会和自然系统实现可持续的互动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的协调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协调经济增长与自然系统的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应能协调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保证自然系统在不超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情况下为经济系统提供发展的资源,尽量减少经济系统的产出废弃物对自然系统的污染和破坏。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应能改变单纯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由粗放式、资源型经济向生态化、知识型经济转换。促进经济子系统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以减轻对自然系统的压力。

第二,协调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应在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间建立桥梁,在提供满足人类各种需求的同时,使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向绿色化转变,促使人的进化沿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同时,又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适宜的物质条件和生态空间。这两方面都内在地要求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应该支持这种协调。这种协调广义上讲包括与人口政策、环保制度与国际合作等相关的一切技术创新方面的活动。

第三,协调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

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和谐关系体现在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经济发展观,即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不是“物”,而是“人”,是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经济系统为社会系统提供了丰富的、高质量的消费品,而社会系统则为经济系统提供公平、和谐、有效的保障和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应能促进二者和谐关系的加强,保障社会系统对经济系统的支撑作用,同时又能促进经济增长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的功能应能促使经济、社会和自然之间形成一种互补互进的超循环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是关键手段、自然系统的持续是基础,经济系统的持续是条件、社会系统的持续是目的。只有经济、社会和自然系统在发展中实现了协同,才能更好地保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董景荣周洪力:技术创新内涵的理论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7(7)

[2]FREEMAN C. 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2th ed.)[M].The MIT Press, 1982

[3]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1998

[4] MANSFIELD E.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invovation[M].New York;W W Norton, 1968

[5]孙晓宁李军训田伟:对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思考[M].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3)

[6]陈彬:可持续发展与技术创新生态化[M].科技成果纵横,2005(6)

[7]远德玉李兆友夏保华:企业创新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自动化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篇2

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企业为谋求永续发展,企业保持持续、稳定、长期、高效发展的一个过程,是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动力机制的研究,大多数文献资料都强调内部系列动力因素或某个内部因素的关键作用,而忽视外部环境的动力因素,特别是忽视内、外动力系统的协同性。笔者试图在构建企业可持续发展内、外大动力系统方面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素

在企业逐步走向成熟与完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制约其发展的内部障碍和外部约束,影响着其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一)社会经济环境因素

企业作为宏观经济的微观主体,其可持续发展是宏观稳定运行的微观基础。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很多,其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技术环境、人文环境、行业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等。企业发展目标应与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持一致,以实现人与环境、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和良性循环。企业的长期价值有赖于企业与客户、投资者、员工、政府、社会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研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重视企业的经济数量指标,更要重视与企业环境和谐程度,后者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大前提,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二)企业制度因素

在制度经济学家看来,制度无非是约束和规范个人行为的各种规则。一般认为企业制度是指产权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企业组织和管理制度的总称,是一个包含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等构成的制度体系。但制度有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分。正式制度是指企业管理者或者说管理层有意创造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而非正式制度则是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有交叉的部分,企业制度包含企业文化的内容,同时企业文化中的制度文化、价值文化等也形成了企业制度的组成部分,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交叉融合关系是不能分开的。

制度决定机制,机制决定活力(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活力决定效益,效益决定发展,企业要始终保持制度的先进性,就必须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企业制度创新的能力是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因素。

(三)企业文化因素

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中形成有某种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观和生活信息,将各种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这一观念已经被广泛认同与接受。企业文化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约束作用和辐射作用等。企业文化及其创新能力是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一方面,在企业文化里,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基石,它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特征,是企业生存、发展及竞争之本;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及其创新能力对整个企业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具有导向作用,最终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生重大的影响。

(四)技术因素

科技是影响整个社会变动的关键因素。人类社会发展轨迹就是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不断前进的。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追踪科学技术发展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来自于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拥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就能够占领企业所在领域的技术制高点,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就会有较高的竞争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

以上四大因素既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更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素。

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四元双层动态”动力系统模型

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诸多方面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综合在一起,相互作用决定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目标。

企业之所以能够可持续发展下去,必然存在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没有动力系统的强力支撑,企业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创新,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功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创新活动使企业能够领先下一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产业领先者。无论是成本、技术或者其他方面的领先都能使企业拥有比竞争对手更大的回旋余地。(2)创新有利于企业创造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3)创新活动能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能提升企业竞争优势。(4)创新能给企业创造出奇制胜的机会。

正如前面论述的,笔者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素概括为社会经济环境、企业制度、技术如企业文化,而就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而言,笔者强调的是企业制度、技术、文化的创新能力,而不仅仅是制度、技术、文化本身。

为了便于对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笔者将相关因素整合在一个框架中进行分析。

(一)“四元双层动态”动力系统模型

企业可持续发展受到社会经济环境、企业制度、技术创新、企业文化等四个方面的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后三者为内部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的每一个因素又是由多种发展要素所构成。同时,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态性的过程,在动态发展中要受到不同作用力的影响。根据以上动力因素的分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可以用如下模型来进行更一步的探讨(见图1、图2)。

笔者设计上述模型在理论上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1)在本体论上设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其系统的性质与构造是一种数学结构。(2)在方法论上,以便于以后我们更深入地利用数学方法在深刻认识事物“量”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事物的“质”,实现一个从简单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再到深刻认识的过程。

(二)“四元双层动态”动力系统模型的内涵

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动力系统问题的探讨,在方法论上,笔者认为,不应就企业可持续发展动力谈企业可持续发展动力,而应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将企业可持续发展视为一个系统。按照协同学创始人哈肯在阐述系统自组织时的观点,子系统的合作形成序参量,而序参量又支配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的行动,从而主宰着系统演化的进展与结局。企业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等组成企业可持续发展这个系统的几个重要的“序参量”,它们在系统内独立发挥作用的同时,又相互制约。因此只有把企业制度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企业文化等放入企业可持续发展这个系统中并与其他“序参量”一并讨论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企业文化及其创新分别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作为技术(或制度、管理、文化)―经济―社会这个复杂系统内的四组不同的两个“序参量”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互协同,共同推动系统的进步。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观念创新是处在技术(或制度、管理、观念)―经济接口处,求得技术、制度、管理、观念“长入”经济发挥其在经济增长系统中内生力作用的过程;而企业可持续发展是处在经济―社会接口处,可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总之,企业制度创新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协同效应,企业制度创新对企业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1. “四元”系指社会经济环境、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等构成的动力系统。其中社会经济环境为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子系统提供动力、具有物质交换与能量传递功能,同时作为大环境系统的子系统与大环境进行交换信息、能量和物质。

2. “双层”是指上述四元的层次结构,即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企业文化创新为一层,社会经济环境为一层。“四元”通过“双层”的形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显著特点,即:(1)层与层之间为串联结构。第一层的社会经济环境与第二层的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企业文化创新形成串联关系。串联结构表现为有先后关系,第一层决定第二层并为第二层提供动力(包括物质、能力、信息交换等),第二次对第一层也存在着重要的影响。(2)层的内部为并联结构。第二层的三元动力因素之间应该是一种并联关系。所谓并联关系,是指三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其并联体现在他们之间不存在先后关系,也就是说,就企业内部动力而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必须是企业制度、技术、企业文化三者最优化选择的过程,如果选择串联,必然会出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动力缺失即出现无法推动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情况。

3. “动态”系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环境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变化的。从动力角度来讲,则表现为对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大小是变化的,即h的大小是变化的,h的变化必然对其他三要素的影响就会改变,这样就从原来较稳定的四面体结构转变成一个相对而言稳定性较差的一种四面体。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会选择对原来的动力因素结构作适应环境变化的调整,以建立一个新的稳定的四面体结构。

(三)从“四元双层动态”动力系统模型来看目前企业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实践误区

1. 侧重于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单一因素的分析,忽视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众多因素影响的结果。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素很多,作者在前面已将其归纳为社会经济环境、企业制度、企业文化和技术等四大因素。社会经济环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外部动力系统,它提供支撑企业永续发展的环境与机遇。企业文化、企业制度、技术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动力系统。企业文化由于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约束和辐射作用,因而要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企业内部创建学习型组织,以学习和创新的企业文化塑造员工共有的价值观和精神理念。企业的制度安排、制度规范和制度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完善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可以形成企业内合理的分工协作、有效整合企业的有限资源。制度创新可推进企业随着自身发展和外部环境的改变,及时调整和变革管理理念和方法、组织结构和价值观念、文化。企业凭借科研平台进行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根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注重以上四大因素的某一个或某几个因素的分析和运用,而忽视了四大动力因素的有机结合,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而且往往会断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2.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是静态的而非动态的。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老化创新阶段、再成长阶段、再成熟阶段、再创新阶段……。从一个较低层次周期的终点回归到另一个较高层次的起点,周而复始,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在初创阶段,企业刚刚创建,虽然富有灵活性,但各方面均不成熟,企业发展主要目标是求得生存并为企业发展打下基础,尽快度过创业期。在企业成长期,企业规模逐步扩大,管理的复杂性增大,企业需聘用更多的专业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形成了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对分离的治理模式。在企业成熟期,出资人呈现社会化和多元化的特征,所有者逐渐成为单纯的财务资本提供者,依靠职业经理人进行经营,经营权与所有权进一步分离。老化创新阶段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此时,企业市场占有率下降,产品竞争力减弱,赢利能力全面下降,危机开始出现,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是寻求重整和再造,使企业获得新生。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经过创业、成长、成熟、老化创新这样一个周期,由于创新使组织得到再造,企业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又进入第二个周期的成长、成熟等阶段,在新的发展时期内,促使企业长盛不衰,周而复始,直止永恒,达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发展状态,其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要随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而进行创新,因而其动力系统应该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

3.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来自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企业要么忽视外部环境的动力作用,要么就忽视内部自身的动力作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自企业外部与内部两个系统。人们一般认为外部环境是约束条件,其实不然,外部环境能够提供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与机遇,没有外部的机遇与动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想象的。企业内部的动力系统与外部动力系统是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是相互作用的,同时作用于企业,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事实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么强调外部环境的动力因素,要么强调企业内部的动力因素,这种顾此失彼的思维与行动往往会使企业遭受巨大的损失。

三、运用“四元双层动态”动力系统模型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分析

(一)政府应积极改善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企业应重视社会经济环境的动力因素,提升利用外部环境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社会经济环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素,是基于辩证视角看待“社会经济环境”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约束和推动。政府改善企业外部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是大有可为的。政府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者,政府可能通过调整货币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就业政策、产业结构政策等手段调控宏观经济,改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促使企业的外部社会经济环境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非阻力。尽管人们普遍认为社会经济环境对企业而言是不可控因素,企业不可能改变环境,但是企业在社会经济基础环境面前也并不是一点都无所作为,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尽力改善对其不利的环境,利用环境对其可持续发展有利的因素,抓住机遇,促使其可持续发展,在与外部环境博弈中提升其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二)树立动力大系统观念,建立内、外动力系统共同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企业应树立大动力系统的观念,既重视内部动力系统的构建,更重视利用外部环境的动力系统,并且要构建内、外系统动力的互动机制。内部动力系统应配合外部环境的动力系统发挥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企业制度、企业文化、技术等动力因素是相互联系的,缺一不可的,缺少任何一个方面,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将不再平坦,更进一步说是这四个方面要保持协调性、系统性,企业才有可能获得良性发展。

1. 构建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取决于对其外界变化的适应能力。为了长期保持并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组织的视野不能再局限于处理眼前的问题,即使时髦的TQM、企业再造工程,如果没有把它看成一个基本战略,纳入组织长期发展目标,仍然难以获得理想的结果。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外部环境相适应的战略应该以企业战略变革的能力为核心,可以从那些对企业竞争力做出贡献的因素入手,针对战略结构的适应性进行变革,开发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2. 建立一套完整的现代企业制度体系,如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会计制度、管理制度、组织制度、产权制度等等来约束企业中的人员的行为,从而使企业规范、健康地向前发展。

3.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企业的长期发展依赖其核心竞争优势,而核心竞争优势的增加却必须靠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理念的营造。企业文化中最关键的是培养企业的创新能力,只有创新才能使企业具备核心竞争力,所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等都要体现创新。要支持员工的创新设想及管理层的创新改革,积极地进行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进一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4. 构建技术创新机制。技术创新赋于企业旺盛的生命力,技术创新机制的建立应从内、外部环境两个方面着手。就企业内部而言,(1)观念更新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的思想;(2)培养技术创新的人才;(3)多方位筹措技术创新资金。就企业外部而言,政府要建立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政府作为市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在创设一个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方面肩负义不容辞的责任:(1)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良好政治氛围;(2)制定各项鼓励优惠政策,支持技术创新;(3)积极构建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融资体系;(4)建立、完善技术创新社会服务体系。将以上四个方面进行系统整合、优化,形成一套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动力机制,将会保持促进企业健康、永续的发展。

(三)依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创造性建立动态的动力系统,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就民营企业而言,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初级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老化创新阶段、再成长阶段、再成熟阶段、再创新阶段……。从一个较低层次周期的终点回归到另一个较高层次周期的起点,周而复始,促进着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民营企业从低级阶段顺利进入高级阶段就必须克服每个发展阶段带来的危机:创始人危机、管理危机、控制危机、不适应新环境的危机……。一般来说,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大体上有如下特点(见表1)。

一般情况下,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与民营企业的发展阶段表现的特点基本一致。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应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时期,创造性地建立动态的动力系统,反之,如果采取静止的态度,那只会使企业失掉可持续发展的机遇甚至消亡。

[参考文献]

自动化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篇3

一、创新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创新型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创新型企业在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经济全球化和商品化、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以及管理现代化的基础之上来考虑其长远发展。在追求持续发展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近期的利润增加和市场份额的扩大,考虑持续的长远的利润增长,而且还要考虑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技术、人力的协调发展。一方面创新能力成为新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创新型企业可持续发展要求不断增强研究与开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能源消耗和成本、考虑用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另一方面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同时也要考虑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证将来的持续发展。

二、影响创新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创新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可持续发展又依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麦多斯(D.L.Meadows)认为,影响经济增长有五大因素,即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创新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创新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受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另一方面也会推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技术和管理创新的动力和基础,也是创新型企业创新发展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建立企业自主创新与创新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有利于从体制上、机制上打破和消除影响企业创新发展的各种障碍。有利于形成规范和有激励作用的委托关系以及内在的有助于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动力机制。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管理制度,企业也就失去创新的动力,企业的持续发展就不能得到保证。

(三)创新人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企业生存与发展基本条件,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取决于企业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不仅是创新型企业创新的基础,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创新型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如果创新型企业没有一个好的有效的激励机制,不能有效地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就会失去竞争力。没有大批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那么,要建设一个创新型国家,只是一句空话。

(四)持续创新。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最主要取决于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培育核心竞争力主要是持续创新和掌握核心技术,它是创新型企业持续发展动力源泉和前提保证。创新型企业的活力是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来源,而其自身活力又来源于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机制以及对科学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创新型企业若不能进行持续创新,它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就不可能实现其持续发展。

持续创新发展战略是以实现持续创新发展为核心的核心发展战略,是增强创新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全面实施持续创新发展战略,必须有效地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动态的战略竞争力,以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和保持战略竞争的优势。

(五)企业文化。创新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依靠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核心技术,核心技术来自于管理,而管理靠的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是各个方面的,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动力。它对创新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拥有凝聚、激励、协调、约束和塑造形象的作用。根据调查表明,我国的中兴、联想、华为、迈瑞等大批优秀的创新型企业的飞跃发展,都是因为拥有自身独特的创新企业文化,从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六)知识产权。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拥有量成了衡量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准。然而,我国的一些企业普遍缺乏对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的重视,知识产权意识和知识产权战略意识薄弱,因而严重影响了企业在国际市场、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建立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对自主知识产权保护,营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环境,有助于提升自主知识产权开发、创造、管理、运用、保护和发展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实现企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创新型企业持续发展战略

(一)实施持续创新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型企业的建设。随着新经济的成长和发展,创新型企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企业模式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出现。世界上那些谋求长期持续发展、追求卓越的公司无不投巨资和人力从事持续创新。当今,企业不断地创新,在这种创新浪潮中已经涌现了一批创新型企业。

创新型企业正处于新经济时代,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要使创新型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全面实施持续创新发展战略。

持续创新发展战略是以实现持续创新发展为核心的核心发展战略,是增强创新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全面实施持续创新发展战略,必须有效地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动态的战略竞争力,以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和保持战略竞争的优势。

(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战略,不断增强创新发展动力。企业自主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将科学知识和科技发明用于工业化生产,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以获得最大商业利润的一系列活动,包括采用新的管理方式、新技术、新工艺等一切创新活动的总和。

自主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实现企业创新发展的持久动力。我们只有把技术、创新、资源和人才的优势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自主创新和长期竞争优势。必须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更多的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在战略领域、支柱产业和关键环节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形成长期竞争优势,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要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必须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靠自主创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增强自主创新活动的主体意识,营造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强化创新激励机制,才能引进自主创新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大力促进深化科技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巩固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创新型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引领作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增强创新发展的动力。

(三)有效实施创新人才战略,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潜能。创新型企业是知识和技术密集的企业,它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是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的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创新型企业必须具有强大的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而具备这种创新能力的唯一资源是高素质的人才。创新型企业竞争的真正源泉不仅在于大批优秀人才的集聚,更重要的是促使优秀人才的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因此,创新型企业的成功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激励,有效地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实施创新人才战略,就是要造就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家和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创造良好的创新人才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的环境,让更多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和领军科技人才脱颖而出。要充分尊重人才,实现其自我价值的追求,创造条件鼓励其实现奋斗目标,使他们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建立一整套有利于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成长的制度体系,制定出有关人才发现、培养、选拔、任用的规范化的制度和程序方法,营造出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形成激励创新人才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潜能和作用的有效措施。

(四)实施企业文化创新战略,建设创新企业文化平台。企业文化属于意识形态部分,是企业的价值观,是一种看不见的资源,是企业的润滑剂。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和物质的表现,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有其自身特有的、不同于其他企业的文化。它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以及物质文化环境等。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一个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也肯定是拥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已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

创新型企业文化是指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创新理念已得到员工的普遍认同,人们坚信只有创新,企业才能生存,才能发展。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是各个方面的,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动力。创新型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培育首先要提高企业的内聚力以及对企业价值观和管理经营方式的认可。其次是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员工之间的配合、协调、互补和协作的完成工作的精神。实施企业文化创新战略,必须把企业文化创新纳入企业发展的规划和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中,融合到企业创新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必须在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创新思想指导下,致力于企业持续创新文化基础管理机制的建设,培育出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企业文化。

(五)实施企业制度创新战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动力和基础,也是创新型企业创新发展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实施深化企业制度创新战略,建立企业自主创新与创新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有利于从体制上、机制上打破和消除影响企业创新发展的各种障碍。只有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形成规范和有激励作用的委托关系,形成内在的有助于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动力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委托人和人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

实施制度创新战略,必须优化产权结构,建立和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增强创新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实现企业持续发展。

(六)实施持续技术创新战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活动已经成为参与全球化科技竞争的重要优势。持续技术创新是提高创新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本保证。

实施持续技术创新战略,必须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不断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获取全球化竞争优势,推动可持续发展。创新型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充分依托科技、人才、信息等资源优势,实施持续的技术创新,才能推动产品和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技术创新发展的跨越,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和企业长远发展的动力。

(七)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打造自主知识产权高地。企业作为知识产权创造和应用的主体更迫切的需要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但是,目前国内企业普遍存在对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缺乏知识产权意识和知识产权战略意识。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忽视,极大地阻碍和影响了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步伐。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创新型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创新型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其核心是建立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对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只有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灵活运用知识产权,营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环境,提升自主知识产权开发、创造、管理、运用、保护和发展的能力,才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更多份额,实现可持续发展。

自动化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篇4

1 农业经济可持续的理论基础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一种旨在让全球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理论——可持续农业被正式提出。研究者G.道格拉斯于1984年提出了可持续农业是环境的重要性、食物的充足性以及社会的公平性之间的相互结合;1987年,学者B.J.布朗则提出了生态、经济与社会持续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联合国粮农组织则认为,可持续农业是不会导致环境退化,在技术上适宜、经济上可行,而且能够被社会所广泛接受的一种农业发展形式,强调的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和农业生态生产间的相互协调,且这一协调一定要建立于持续、发展、公平以及共同性的基础上。持续性就是应当保护农业发展中的资源基础,从而让农业建构于生态可持续基础之上。因此,可持续农业理应成为再生农业,是各类让环境实现良性循环的农业实践的过程。对于发展来说,应当提供充足且可靠的农产品,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鉴于农业生产能力的持续提高,人类所具有的消费水平也应当不断地提升,消费结构得到持续优化。公平性与共同性则是指应当确保人们在农业资源的利用、农产品消费的占有与收入分配上能够尽可能地实现机会上的均等与公平,主要包括了代内与代际之间的平等。

2 实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农业要想尽快地实现市场化、集约化以及现代化的目标,就一定要发展可持续农业,充分发挥出农业所具有的自然资源优势,提升综合效益。当前,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相当多,比如: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业类型与种植物十分单一、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够合理、注重化肥却忽视农肥、土壤有机质的肥料含量过低、森林的覆盖率过低、河流与海域受到污染、生态环境愈来愈恶化等,这些均限制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为此,应当依据生态经济的发展规律,建设高效能人工系统,切实做到低能耗与高产出、无污染的新型生态农业,全面运用生物之间的量化关系,在空间与时间上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积极运用新技术以强化农业经济系统的自身调节能力以及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提升生态平衡恢复能力,从而落实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进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民群众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

3 开展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

3.1 强化农业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是要立足于选择与运用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技术以及农业生产方式,从而防止出现农业土地的水土流失、沙漠化以及盐碱化等不良现象。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之中,要做到节约利用土地,降低不可恢复的非农业废弃地,从而巩固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资基础。二是要运用最为先进的农业技术方式以防止出现水资源的严重浪费。要大力实施让水资源不受到污染与破坏的实用性技术,切实解决各类水环境问题。三是要运用技术改进以及生产利用方式的改变,努力防止农业生物资源运用上的重大浪费,让农业生物资源的利用尽可能地做到合理化,让生物多样性能够得到最大的保护。四是要通过技术进步以及富有成效的制度制约,切实防止温室效应以及臭氧层耗损造成的多种生态影响,防止酸雨、紫外线辐射、干旱以及洪涝等自然灾害对于农业经济所产生的危害,强化大气资源以及农业气候资源之保护。

3.2 落实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措施

一是要减少与消除化肥、农药、农膜以及其他剩余残留物对土壤、水体与大气所造成的污染。二是积极有效地治理集约式家畜养殖粪便以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废弃物对于农业环境所造成的危害。三是要预防和治理农业生产中能源消耗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环保与资源的合理利用上,要积极控制农业污染废弃物排放的总量以及单位产出造成的污染排放量,并以此为基础,运用产出效率的提升,合理运用环境的容量资源,以实现农业生产与农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全面协调,进而实现双赢目标。

3.3 完善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

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技术措施选择上,要切实遵循适宜性与可持续两重标准。前者是指选用合理的技术。要依据不同区域中的资源、生态、技术以及投资等具体状况,选用合理的技术类型;要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技术为先导,优先选择富有实效性的传统农业技术、工业式农业技术以及可替代农业技术,从而实现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合理结合。要跨越单一化的农技科学,从而实现多和学科领域中相关技术的组合以及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是指农业技术的选择应当具有持续性、发展性、公平性以及共同性等原则。要尽可能地选择低污染或者无污染,并且有助于实现生态良性循环的清洁型农业技术,使用较少或者不会导致水土流失、沙漠化或者盐碱化等副作用的农业技术和其他类型的生态良性化农业技术。要选择能够提升农业生态系统生产效率的良好技术、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效益的技术、能够提升农业市场运营效率的技术、能够提升农业消费品利用成效的技术以及能够提升农业管理系统工作效率的技术等。

3.4 健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机制

一是健全农业法律法规与农业经营管理制度机制。要建立起更加完善、更为配套的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要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农业资源科学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了对农业自然资源环境所进行的定期普查、动态监测以及信息化管理机制、农业资源产权保护制度、农业资产管理制度等;要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市场流通机制以及消费管理机制等。二是要健全农业发展规划与政策。要制定出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综合性发展规划,包括农业资源和环境的利用、农业生产、农业市场以及农产品消费等方面的发展规划,使其能够成为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依据;要建立起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我国现代农业政策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了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政策、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区域性政、加快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等。三是要健全行为准则等非正式制度因素。现代人在生产和生活中所共同遵守的习俗与常规等基本行为准则属于非正式制度因素。其中一些因素是和现代文明进步保持一致的,对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要加以弘扬;还有一些非正式制度因素是与可持续发展相悖离的,将会影响到当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引导。

3.5 大力改革现有农业科技体制

强化农业科技的开发与推广,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实现转化,这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环节。一定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将农业的发展建立于依靠科技的进步与提高广大农业劳动者的素质上。所以,在农业科技工作当中应当做到如下几点:一是要加快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进程,健全现有的农业科研体制,改进与优化农业科研系统结构,积极探索更加科学、更为有效的农业科研应用机制,真正做到农业机构的轻型化、农业队伍的精干化、农业成果的产业化、农业企业发展的集团化、农业运行机制的高效化。二是要依据现代农业发展之所需,强化现代农业的科研开发。要切实增加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把农村科技视为社会公益事业加以对待,通过财政拨款加以扶持。三是要积极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到农业生产一线来推广示范性科技成果,要积极探索设立科研源自于生产、成果由市场加以检验的新型机制,强化科技和经济的密切结合,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服务于"三农"的能力。不断加大对农业特别是农业科技人才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关注力度,彻底扭转社会上不够重视农业科研工作者的态度,积极推动农业科研成果实现转化,并提升农业产出的效益。

3.6 加快生态农业的发展

农业生态系统是农业的核心系统之一,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相互之间、子系统的各组之间虽然具有一定联系,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要遵循相互依存与制约的生态学规律。为此,要充分认识生态学的发展规律,促进农业生产实现高产化、优质化、稳定化与可持续发展。在生态农业建设中,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理、农业生态系统总体调控的原理、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原理、彼此依存与制约原理以及生物竞争性原理等来安排与组织农业生产,这样一来就能确保我国的农业生态系统具备比较高的生产力、可持续性以及可塑性。促进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这是实现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途径,而实现传统农业到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则是我国当前与今后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

4 结束语

总之,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农业与农村工作的全局。所以,这就需要得到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从而全面制定与实施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政策法规,切实调动起农民群众以及各方的工作积极性,真正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夏新燕. 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0(6).

[2]孙凡. 中国农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自动化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篇5

一、现代科技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要实现科技持续发展,面临困难重重,主要受政治、经济、军事等的重大影响,还受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等的深层制约。第一,科技“政治化”的影响。早在20世纪初,列宁在对近代国际政治格局发展历史的分析中就指出:科学技术的奇迹,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瓜分世界、左右政局的重要手段。二战以来,特别是高科技出现以来的历史表明,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世界政治格局形成、改造和转化的坚实基础。当今,世界各国无一不把科技强国作为自己的发展战略。科技政治化的结果加速了科技发展的失控,科学技术这匹烈马愈益难于驾驭。第二,科技“商业化”的制约。在我们这个极度商品化的社会中,科技正在被市场所左右,为利益所驱动,被商业化这个“幕后角色”所操纵,一些企业或政府为了少数人、个别集团或个别国家的经济利益,无视科技成果运用的后果,公然置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而不顾,不仅直接地伤害了本国或他国的消费者,还导致了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第三,科技“私有化”的阻碍。科技愈来愈深地卷入经济和军事政治,科学家们不得不屈从于商业秘密和军事秘密及国家信息安全的要求,而破坏自由探索和自由发表的公有原则。一些科研项目不被公开,许多科学实验秘密进行。第四,人类认识局限的限制。科学技术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但同时具有不完善性、开放性、发展性和不可穷尽性。正由于人类认识发展的阶段性和局限性,从而制约着人类对科技运用的后果的正确判断。农药DDT问世时,人们只知道它对虫害的抑制作用,却不知晓它对人的危害,特别是对这种危害的长远后果难以预料。今天,转基因作物已经风靡世界。然而,转基因的潜在危害和威胁,如对人、畜健康的作用,对环境、生态的影响,还不得而知。第五,破缺的文化观念的束缚。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科学主义盛行,文化出现破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裂、失衡。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是真理,是正确的乃至唯一正确的知识;片面主张知识就是力量,并试图以科学的知识模式延伸到一切人类文化之中。结果是,人文科学被技术科学所挤兑,科学精神张扬而人文精神失落。

二、传统科技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

可持续发展是目前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新的选择。科技持续发展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科技的发展在满足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满足人自身与社会、自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它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对传统科技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综合已有的研究,传统的科技发展模式有以下几种:

1.科学发展的理论模式

(1)着眼于科学内部发展规律性的研究

比较有代表性的先后出现了以下几种: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以试错法为尺度,给出科学进步四段式:P1―TT―EE―P2;一再强调,“认识论的中心问题一直是也仍然是知识的增长问题”。库恩的科学革命提出“常规科学――― 科学危机――― 科学革命――― 新的常规科学”进步的动态模式。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模式以硬核保护带构成。劳丹的科学进步观认为科学恰恰在于后继理论比前驱理论解决更多的问题。新历史主义者夏皮尔的域理论模式认为:科学发展首先形成科学域,再前进的步骤。这几种模式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刻画了科学发展的规律性。总的说来,这些模式没能全面地揭示科学发展机制,基本上局限于科学内部矛盾冲突和科学理论更替、发展的分析;而且他们研究的多是自然科学理论发展,对科学的范围进行了狭窄的理解。除库恩对科学的发展考察了社会背景之外,其余的都没有分析科学的影响因子,而忽视社会科学的发展;忽视对技术应用于经济、社会、自然的效应研究,因而其研究难免带有片面性,所形成的科学发展观不够全面。

(2)着眼于科学外部发展规律性的研究

对科学外部环境进行有益研究的是科学社会学派的研究范式。科学发展的研究在从单一走向综合过程中,出现了依托计量学、系统学、经济发展学等学科,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和评价指标。日本学者汤浅光朝受贝尔纳启发,以指标统计作为标准,在1962年系统提出科学中心转移理论(我国学者赵红洲于1968年也独立提出此理论),揭示科学发展的特征。从这些研究科学发展的范式中,可以看出科学发展的标准是科学对社会的贡献和数据指标,与内部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关注了科学与社会在一些方面的关联,却又忽视了科学内部的发展问题。

2.技术创新的模式

第一个正式研究技术创新的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普遍认为,熊彼特是技术创新的鼻祖。熊彼特在他的创新理论中,把技术创新理解为一个过程,把企业家看成是创新活动的主体,是企业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并列举了技术创新的五个具体表现:(1)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获得一种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5)实行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技术创新的模式主要有技术创新的动力模式、技术创新的扩散模式。

(1)技术创新的动力模式

技术创新的动力模式主要有技术推动模式、市场吸引模式、综合作用模式等三种。第一,技术推动模式就是通过技术发展的方式推动技术发展的完成。直到20世纪60年代,大多数人都相信技术创新的推动学说,熊彼特是该学说的典型代表,这类模式的典型实例如激光的发明、尼龙、半导体的出现。第二,市场吸引模式就是技术创新活动主要是由市场需求引致的。提出市场拉动学说的是美国经济学家施莫克乐(J.Schmooklet),他根据对专利活动的研究得出结论:技术创新活动与其他经济活动一样,基本上是追求利润的活动,它受市场需求的引导、制约。典型的例子如晶体管的应用。在中国如洗衣机生产线的引进及为满足工业需要的工艺仪表的研制生产。第三,综合作用模式是在技术的可能性和市场机会两者平衡的基础上产生的。罗森堡(N.Rosenberg)认为:“创新活动由需求和技术共同决定,需求决定了创新的报酬,技术决定了成功的相对性及成本。”

(2)技术创新的扩散模式

技术创新的扩散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接触性扩散或空间上连续的扩散,这种扩散以扩散源与扩散终端的短距离联系为特征,譬如传染性疾病的空间扩散:二是等级扩散即沿着一定等级规模的地理区域进行的扩散,扩散源和扩散终端之间在空间上是非连续的。例如新技术发明从大城市经过中等城市向小城市渐次扩散的过程。在现实社会中,这两种扩散过程经常是同时发生的。

从以上科学与技术发展模式的演化历程可以看出:传统科技发展割裂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同时又割裂了科技与社会、自然愈来愈紧密的互动关系,其结果必然导致传统科技发展观的狭隘性,要么相对孤立地只是从科学系统内部“为科学而科学”,要么只注重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动力作用而“为经济而科技”,从而都有意或无意地纵容了科技负效应的日益膨胀。

三、科技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科技是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普遍福利源泉的同时,也扮演着罪与恶的角色。罗素曾经感慨地说:“我们这个时代的苦恼之一,是我们的思考常无法和技术的改变一样的快;结果当我们的技能增加时,智慧却衰退了。”人们在问究竟为什么要发展科技?科技的价值何在?什么是人类的幸福?科技为什么会与人类的幸福相背离?科技的悲观论思潮弥漫在空中,仿佛我们只有回归到古代“田园般生活”才能脱离科技给人的约束。英国学者霍根在《科学的终结》一文中,自信地认为 “今天的科学家只能期望为科学的交响曲增添几个优美的音符,谁相信科学,谁就必须接受科学发现的伟大时代结束的可能性。”在这个关键时刻,“可持续发展理论”有力回答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种种困惑:产生全球性问题的根源不是科学自身,而是人类对自然不负责任的占有与支配;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定会继续下去。解决人类种种困境,不仅不能脱离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必须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

自B・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唤醒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认识后,这一新的发展观的研究日趋广泛、深化,并逐渐渗透到社会各领域。1987 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的发表,正式将其定义为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几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里约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使可持续发展这一观点在全球社会达成共识。从本质上讲,可持续发展内涵是科技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是因为只有实现了科技的可持续发展,才可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全面进步。因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演变、发展与成熟是科技持续发展的理论先导。

科技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科技发展观,它从普遍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移植而来,与其相比较既有共性,又有符合自身的个性特征。从科技持续发展的原生定义 “科技的发展在满足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满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对科技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引申为三个命题。三个命题是:其一、科技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它同时是人类社会这一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这是对科技外在规律进行研究的“为经济而科技”重要内容。其二、科技的发展应满足系统“自组织”演化的需要。当代科技的发展不能削弱科技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这是对科技内部规律进行研究的“为科技而科技”的主要内容 。其三、科技这一子系统的发展应与人类社会这一大系统的发展相适应。这部分内容我们姑且称“为持续发展而科技”。马克思精辟地指出科学实质就是人学,科学这一子系统的发展是为了实现人类的终极关怀,实现人类最大的幸福。

参考文献:

[1]彭列汉潘建红:“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出路”《科学学》2004(5)

[2]赵红洲:《科学史数理分析》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自动化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篇6

一、政府行为:可持续农业系统调控的推动力量作为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组织者和调控者的政府无疑是可持续农业第一位的推动力量。由于市场经济是以当前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导向,而可持续农业对于当前和未来人类生存环境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因此在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下还需要政府干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家们为了追逐自己的私利,不惜污染"市场失灵"的水资源与空气资源,因此不能单纯依靠市场行为配置资源,必须有政府的调节措施。再者,可持续农业涉及的是自然一经济-社会大系统,需要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技术的等方面因素的协调行动,若没有政府的鼎力提倡和合理调控,很难设想可持续农业实践会自然而然地开展起来。可持续农业调控过程中的政府行为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表现出来:

1.普及生态意识。阻碍农业持续发展的人炸、社会不公、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所谓的"全球问题",说到底都是由于人们(特别是决策者)缺乏生态意识的行为造成的。只有公众生态意识的觉醒才能为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使其能够"持续"下去。应当指出,在对公众的意识改造过程中,重点应放在知识层和决策者的观念转变上,政府工作人员应率先垂范。

2.调控经济运行。包括完善经济体制、稳定宏观经济,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各级政府要根据本区域内人口构成、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资源状况,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着"整体、协调、优质、高效"原则制定和完善可持续农业的总体发展规划和分区、分步骤的实施规划并提交国家权力机关以法律(法规)形式确定下来使之纳入地方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并落实地方行政法规,尤其是严格执行资源、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协调各职能部门,依靠科技力量发动和领导群众进行可持续农业工程建设;进行环境信息监测、服务建设,扶植环保产业等。

3.社会协调。建立并完善保障社会可持续正常运行的法律体系,引导人们以合理的行为方式从事经济、社会活动;控制人口数量,促进社会公平。

4.区域协调和国际合作。可持续农业是跨地区,跨国界的系统工程,需要整个社会统一行动。政府调控应主要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同时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和其它手段;在调控方式上以间接手段为主,直接手段为辅;在调控原则上做到三个匹配,即各种评价原则的相对协调匹配、各种对策目标的协调匹配和各社会共同体之间利益差别所造成的社会压力的协调匹配,以实现整体联系原则。

二、科技能力:可持续农业系统调控的根本手段科技能力是实现可持续农业必不可少的条件。能否充分发挥科技能力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参与能力的强弱,而且也直接关系到决策者对可持续发展的调控力度和效果。只有恰当的核心技术被真正纳入规划,只有真正在政策上向科技倾斜,可持续农业才会有可靠保证和发展的潜力。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在强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同时亦强调"科教兴国"、"科教兴农"的原因。尽管当今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科技的滥用,但人们不应因噎废食,排斥科技的作用。目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合流趋势已日益明显,而技术生态化亦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人们完全有可能创造出一整套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经过长期的探索,工程专家们提出了在我国建立包括生态农业的一体化技术在内的十大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的设想。各生态一效益农业试验区也都在探索适合本地区的生态一效益农业技术体系。实践已经证明,只要遵循生态价值规律,"技术上恰当"的可持续农业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1.技术进步能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靠资源投入获得的增长,另一种是靠非资源(即广义的技术)投入获得的增长。工业化前,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工业化中,资本是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现代社会中,科技信息则是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现在,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已高达60-80%,有的部门甚至达到100%。在面临资源约束的情况下,人类已认识到靠增加资源投入获得的增长是有限的,而靠技术的进步获得的增长则有无限的趋势。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近10年来已有25000多项,而转化率仅为30%一40%,农业科技能力的发挥潜力极大。虽然我国已提出了实行资源节约型低耗高效农业的目标和有关的指导原则,但有一大批农业技术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以农业为例,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体都有危害,而且据专家估计已有450种害虫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因此发展生物农药、采用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育种、载培应成为今后农业技术发展的一大主流--尽管因其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量大而目前进展并不顺利。

2.技术进步是解决人口问题的有力保证。人口增长应与生活资料的增长相适应,当二者不协调时就会产生所谓人口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人炸"主要还不是一个人口绝对数量过大的问题,而是一个粮食缺短问题。科学技术在解决人口问题上的作用已显示出来:绿色技术革命和基因工程为粮食和副产品的安全生产和增产提供了新途径;现代医学提供了无副作用的避孕工具和药物,可控制那些本不想出生的人口,相应地也减少了对于粮食的需求。科技进步在保证优生优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3.技术进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根本手段。环境问题主要是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资源短缺问题主要靠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寻找替代资源来解决,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科学技术。我国要建立起资源节约型农业经济体系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环境污染的产生主要是科技落后或者滥用科技,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手段也是依靠科技。科学技术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环境污染的性质和程度,而且能从根本上治理污染。当然,这有赖于人们在认识上真正认清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在实际上把环境技术产业化。

4.科技进步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发展。科学是历史进步的巨大杠杆,是第一性的推动力量。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低是导致农业生产者参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低下的深层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农民最终会谋求到社会公平。科学技术还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科学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是全面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指标。要使科技能力在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采取正确的政策导向,主要包括:①科技投入政策:保证政府对农业科研的资金投入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调动集体和个人资金投入的积极性。对于一些科研、开发投资大、风险大,私人资本不愿意投入的研究部门和项目,政府要以恰当方式给予资助或担保;政府的科技投入方向还应该以农村基础设施如水利设施、市场设施为主。②科技发明奖励政策:进一步完善专利制度,保护知识产权和发明者的权益,建立科研发明和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③科技推广政策:通过适当的政策诱导和开拓需求领域,促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稳定科技推广技术队伍;从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科技推广以有力支持,尤其是在政策上向环保技术倾斜。④科技教育政策:通过各种形式向全民进行科技教育,技术培训,增强"绿色技术"、"清洁生产"意识。

自动化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篇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技术产业成长的超循环演化与融合拓展机制研究”(批准号:71203172);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项目“武汉市高技术产业融合成长模式研究”(批准号:20115043109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高技术产业融合成长的绩效评价与模式优选”(批准号:2012-IB-094)

[作者简介]汪芳,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技术产业经济与产业优化;

吴肖丽,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高技术产业经济。(湖北武汉430070)

一、引言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产业快速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相继受到各国的关注。生物技术产业的成长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同时为解决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全球性的重大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思路。例如,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致力于以基因重组技术和单克隆抗体技术为标志的生物技术的研究,其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如今美国生物技术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同时,欧洲国家也相继将目光投向了生物技术产业,通过发展生物技术产业不仅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还激发了市场潜能,并促进了国家的技术创新。可见,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将对一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乃至整体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986年3月,我国启动实施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其中生物技术是包括信息技术等在内的7个高技术领域之一。2009年,我国又提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重要战略,生物技术等产业被列为我国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对象。至此,生物技术产业已经逐渐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了相关研究的热点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逐渐显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受到关注。值得注意的是,评价一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要衡量它的经济效益,还要综合考虑其对环境保护、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的影响。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在未来几十年内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何培育生物技术产业朝着系统化、高端化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的研究基于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并运用相关评价方法,对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进行研究。

二、相关研究综述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特征的新兴产业。生物技术产业作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未来可能发展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然而,目前我国学界关于其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较为缺乏,已有研究主要针对整体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分析,如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模型及评价指标建立、潜力及演化分析等,而对具体产业诸如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评价研究较为少见。彭熠等认为科学技术基础、投入力度与投融资机制、人力资源、政策、产业布局与结构这5个因素主要影响着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整体提升。陈衍泰等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的两阶段分析框架,总结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的“四维度”影响因素,即新技术维度、市场需求维度、产业生态系统主体维度、制度环境维度。熊勇清等则进一步构建了基于基础性因子、激励性因子、创新性因子、政府战略导向性因子4个维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环境的指标体系。此外,还有学者运用相关评价方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行评价。胡振华等构建了“AHP-IE-PCA”组合赋权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模型,并将其应用于N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评价中。刘嘉宁则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且具有发展性、战略性、新兴性、资源环境匹配性、产业体系完整性五方面特征的评价指标体系。霍影进一步运用AHP方法为基本评价方式,以科技实力、金融环境及政策环境为评价准则,对东北三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潜力作出评价。贺正楚等构建了以“产业全局性”、“产业关联性”、“产业先导性”“产业动态性”为一级指标,共13个二级指标的战略新兴产业评估指标体系,最后依据AHP确立了指标权重。此外,国外学者多集中于对生物技术产业某个细分领域的研究。Pietro A.S.Mendes等运用AHP技术对巴西生物柴油生产和使用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分析。Jui-Kuei Chen和I-Shuo Chen利用模糊网络分析法构建了中国台湾生物技术产业全面质量管理模型,为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保持世界市场份额提供了思路。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客观评价对于研究七大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指标的选择对于本文所要研究的生物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上述学者在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中,技术因素居于重要地位。刘嘉宁提出了发展性即产业的盈利能力是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环境和政府因素均是众多学者必不可少的考虑对象。从现有文献看,虽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逐渐成熟,但针对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评价展开研究的文献较为少见。

近年来,全球经济呈现出不平稳的发展态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渐受到关注,相关研究日益丰富。当今可持续发展研究已经涉及企业、产业、资源等各个层次,研究内容逐渐扩展与延伸,应用研究也十分广泛。骆玲和唐志红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发展基础、协调能力和可持续性三个方面构建了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侯合银和王浣尘对高新技术创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研究,并设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孙艳玲构建了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并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四川省21个市州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分析。魏龙和潘安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稀土资源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此外,李琳等、张思锋和沈志江等分别运用AHP法建立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对区域体育产业、资源型城市能源产业进行评价。

综上,可以发现诸如生物技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并不多见。这既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所在,也将是对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应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延伸与扩展。此外,在可持续发展评价相关研究中,层次分析法主要应用于确定指标权重,该方法的应用较为广泛,其将为本文的研究所采用。

三、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生物技术推动着当今国际科技的发展,也是世界高技术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过去10年,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及相关领域的论文总数已占全球自然科学论文的50%以上;近10年来,《Science》评选的年度10项科技进展中,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占50%以上;2008年评出的SCI影响因子前20名期刊有16种属于生命科学类。由此可看,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各国竞争的战略重点。纵观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历程,一些方面与国外先进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未来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将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总结为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产业基础薄弱

近5年来,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其产值以年均22.9%的速度增长,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近2万亿元,约占高技术产业总产值的21%,比2007年比重增加了近4个百分点。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的快速发展,使得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出现一批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大型企业和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大品种,我国在生物技术研发、产业培育和市场应用等方面已初步具备一定基础。我国对于生物技术产业目标明确,到2015年,生物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在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其产业布局和产业链现状并不乐观。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估计,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15年以上,而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还有部分省市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忽视自身的资源禀赋特点、区位优势等,造成产业趋同、恶性竞争、产业区域分工和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未能形成一定的产业竞争优势。

从我国的战略角度和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基础来看,生物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具体表现在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竞争力薄弱以及发展不均衡等方面。

(二)技术创新新模式面临挑战

长期以来,我国多数生物技术企业受专利保护驱使,产品的技术创新多在企业内部进行,外部资源借助较少。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太过疏远,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而技术又主要来源于高校和科研机构,从而导致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2012年2月,在四川大学发起并主办的生物技术药物研发与成果转化协同创新联盟研讨会上,启动了全国首个“校企地协同创新”联盟,即由科研机构、高校、政府和企业形成的联盟,旨在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这种创新模式的启动对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启发,我国生物技术企业要打破“脱节”状态,探索技术创新新模式是生物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系统性、科学性、有效性的创新模式对高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是决定生物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基础因素。拥有核心技术、专业化分工等将促使产业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发展转变。

(三)投资体系尚未完善

生物技术创业投资日趋活跃,为生物技术产业提供了资金支持,加快了产业发展的步伐。2010年,我国创投市场所发起的投资案例分布于23个一级行业共817起投资案例。其中生物技术/医疗健康名列前茅,位居第三位(见表1和2)。生物技术/医疗保健领域全年共发生77起投资案例,涉及投资金额共计4.57亿美元,较2009年全年46起投资案例及1.90亿美元的投资金额,涨幅分别为140.5%和67.4%。《“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指出,要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鼓励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生物技术领域创业投资。但是,我国至今仍未建立创业投资统计体系,不能为引导和管理创业投资发展等提供依据。生物技术产业具有产品开发周期长的特点,需要长期、巨量的资金投入。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投融资体系不完善制约着生物技术的基础研究与商业化。

的确,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但相比较发达国家来看,整个投融资体系的建设要走的路还很长,而诸多因素影响着投融资体系的完善。因此,我国生物技术产业要实现长远发展,不仅要体现在保持创业投资的活跃势头方面,还在于整个资金体系能够得到保障和可持续的推进。

四、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一)评价方法

现阶段对于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中,主要是将层次分析法和其他方法相结合,其中运用层次分析法来获得权重值。层次分析法(AHP)是由美国运筹学家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是一种将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本文首先将根据研究需要,在刘嘉宁、霍影等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和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维持它自身的稳定持续发展,必须有可以使产业长远发展的核心技术作支撑,同时可以和周围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本文认为,要衡量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物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充分考虑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环境因素和政府因素。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环境因素和政府因素四个方面,且每一个因素将包括多个指标,整体16个指标就成为了对生物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具体参见表3)。本文将在魏龙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AHP对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进行研究,以确定各指标对于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权重。

(二)建立递阶层次

将生物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分为若干个元素进行研究,并按照一定属性自下而上地将这些元素分为若干个组,每一组构成一个层次。同一层次的元素对下一层次的全部或部分元素起支配作用,同时又受上一层次元素的支配。根据以上框架和所提出的指标体系,建立了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递阶层次关系,具体见表3。

(三)构造比较判断矩阵

本文将根据上述建立的递阶层次,自上而下地构建判断矩阵。将A作为准则层,其对下一层次元素Cn具有支配关系,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将Ci和Cj之间的重要程度用数量表示,以此类推到下一层次元素之间的重要程度关系。具体而言,重要程度关系的取值为1~9,1表示Ci与Cj一样重要,3表示Ci比Cj稍微重要,5表示Ct比Cj重要,7表示Ci比Cj重要得多,9表示Ci比Cj特别重要;2、4、6、8表示上述相邻两个标准之间折中的标度。此外,Ci比Ci的判断系数是Ci比Cj判断系数的倒

(四)层次单排序

本文利用和积法来计算最大特征向量,并最终得到层次单排序,具体可见表9。其中,λmax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C.I.为判断矩阵,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C.R.为随机一致性比率。具体而言,C.I.的计算式为:

C.I.=(λmax-n)/(n-1)

当C.I.=0时,表明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反之亦然。C.R.的计算式为:C.R.=C.I./R.I.,当C.R.

(五)层次总排序

层次总排序反映的是每一层次的所有元素对于总目标层的影响权重,本文得到的层次总排序见表10。此外,本文还对层次总排序进行了一致性检验,当C.R.

(六)评价研究结果

从表10的层次总排序中可以看出,在准则层面中,经济因素对于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权重最大,其次是技术因素,政府因素影响权重最小。从P层次总排序结果来看,对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影响权重最高的5个指标分别为:产业盈利能力、技术成果转化率、R&D经费支出、产业就业比重和单位产值能耗。其中,产业盈利能力反映了该产业的发展潜力,产业盈利能力体现在市场需求上,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永久动力;技术成果转化率对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十分明显,较低的技术转化率使产业演进受到影响,不利于进一步的R&D投入以及扩大再生产,从而影响其可持续发展;产业就业情况反映了这一产业的社会效益,生物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以企业人员的生存为支柱;单位产业能耗影响权重位于第四位,体现了生物技术产业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的特点。值得关注的是,政府因素中研发补贴影响权重位居此层次前列,表明政府对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对于该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在如今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中得到了体现。产业融资水平影响权重为0.035,其作用在评价体系中并未显现出来,这也体现了我国产业投融资体系不甚乐观的现状。可见,本文的评价结果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与前文所综述的文献中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潜力指标体系基本吻合。

根据评价结果,本文认为实现生物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在已有优势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同时也要弥补各项不足,探索产业创新新模式,加强产业关联程度,继续完善投融资体系,来引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在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对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AHP对上述产业进行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盈利水平和技术成果转化率两个指标对于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权重最大。本文认为,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原因在于现阶段其发展仍受制于企业自身的生产、研发、经营等相关环节,虽然政府支持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其作用显现并不明显。根据上述结论,本文将针对性地提出几点政策建议,具体如下:

(一)积极为生物技术企业提供良好的生产经营与市场竞争环境

应适当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增强企业盈利能力,以提高其整体竞争力。作为高技术产业的生物技术产业,较高盈利能力将成为相关企业乃至整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否则资金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将严重制约企业及产业发展,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所以,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将有力地改善相关企业的资金实力,为投入新的研发并转化为实际成果提供帮助。

(二)重视技术成果转化水平

应积极配合企业相关研发活动的开展与实施,大力引进专家学者,为产业内企业的成果转化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形成产学研的有效结合。技术方面的支持将成为相关企业高速发展的关键性保障,这是诸多高技术产业所呈现出的共同特点,生物技术产业也不例外。政府相关部门还应该积极搭建成果转化平台,提高成果转化效率,促进生物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和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

我国要逐步建立针对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的风险投资体系,在多个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于私人投资者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来提高生物技术产业的资本市场融资比重;与此同时,要加大政府金融支持。在发展进程中尽量杜绝各个环节资金缺口的状况出现,对于部分企业,必要时政府可进行干预,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实现。

(四)继续推进对生物技术产业的政策支持

应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制定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多层次的政策支持体系,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前文所提到的863计划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对于推动生物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不可忽略。本文认为,这些科研计划与产业发展规划将是政府部门推动生物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力量来源,应该成为未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政策内容。

参考文献:

[1]彭熠,黄祖辉,郭红东.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与评价[J].科学学研究,2006,(2).

[2]陈衍泰,程鹏,梁正.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的四维度因素分析——以中国风机制造业为例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8).

[3]熊勇清,曾铁铮,李世才.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成长环境:评价模型及应用[J].软科学,2012,(8).

[4]胡振华,黎春秋,熊勇清.基于“AHP-IE-PCA”组合赋权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7).

[5]刘嘉宁.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13,(1).

[6]霍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潜力评价方法研究——以东北3省为例[J].科学管理研究,2012,(1).

[7]贺正楚,吴艳,周震虹.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估指标的实证遴选及其应用[J].中国科技论坛,2011,(5).

[8]Pietro A.S.Mendes,Allan Kardec Barros,Luiz Antonio d’Avila.Multicriteria Mapping of Stakeholder Preferences for theSustainability of the Brazilian Program for Biodiesel Productionand Use[J].Environmental Progress&Sustainable Energy,2010,(3):1-9.

[9]Jui-Kuei Chen,I-Shuo Chen.TQM measurement mo-del for 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 in Taiwan[J].Expea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9,(36):8789-8798.

[10]骆玲,唐志红.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

[11]侯合银,王浣尘.高新技术创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8).

[12]孙艳玲.基于DEA方法的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J].软科学,2008,(6).

自动化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篇8

(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广义的“企业可持续发展”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企业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影响;二是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前者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统一。后者反映企业在追求长盛不衰的发展过程中,既要考虑近期的利润增加和市场扩大,又要考虑持续盈利增长,并且要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公共关系。其基本要求是避免在可预见的将来由于效益滑坡,投资决策失误、人力资源枯竭等因素导致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其基本前提是在持续性的基础上,保持规模连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如资本量、人力资源量等方面的扩大,技术素质和管理素质等方面的不断提高等。而狭义的“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此,主要采取狭义上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进行论述。

(二)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市场因素、宏观环境因素(如政策、法律、社会文化等)、微观环境因素(行业内的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等)。内部因素主要包括经营管理水平,人才技术水平、资本、信息、企业文化等。

(三)判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标准

除了广义上的企业可持续发展应从企业对环境的影响、资源的影响及社会的贡献3个方面考察外,从狭义上即企业自身的能否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企业进行考察,目前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

从狭义上对我国企业的可持续性进行考察,应从生产技术的可持续性、生产资源的可持续性、人员素质和管理体制水平的可持续性及技术经济效果的可持续性等方面来考虑。

衡量生产技术是否具备可持续性可从职工和技术人员素质状况、产品更新速度、技术的绿色程度、技术的资金投入数量等方面考虑。企业的经营管理水映在企业的管理体制、企业组织结构、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及人员使用制度等因素上。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企业的发展是否具备可持续性与企业的技术经济效果的可持续性有密切的关系。

(四)企业可持续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从上述的理论分析过程可以看出,现代企业竞争己日趋广泛而激烈,企业要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头,必然要求企业具有持续的竞争优势,以获得长期的增长和经济利润。而竞争优势持续性受到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的约束,这要求企业在技术轨迹的顶峰(衰退期)到来之前,必须做出再次技术创新的战略决策。因此,企业只有保持持续的技术积累和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另一方面讲,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本质就是追求市场竞争优势,持续创新也必然就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动力。

从辩证的角度来看,企业可持续的发展,不会是局限于简单生存方面的意义的发展,它必然要求企业规模的扩大、组织制度的完善以及利润的增长。这些必将对企业的再次创新提供更加良好的基础支持。因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技术创新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二者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正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二、企业的技术创新研究

在广义的概念上,技术创新包括研究开发与工程化、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等环节,也包括这些环节中所需要的管理和组织创新。从技术创新的过程上,技术创新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间试验、生产、销售5个相互衔接的阶段。前3个阶段称为研究开发,即R&D活动后两个阶段属于经济活动。而狭义的技术创新仅指生产技术的创新,即产品、工艺的创新。(本文论述主要采取技术创新这一狭义的概念)。

1、技术创新是一种使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加速技术转化速度,提高技术应用效率和效益的发展模式。其核心是科研活动与经济建设的一体两面,本质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与中介。

2、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到市场应用的动态过程。它包括从某种新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开发或技术引进、中间试验、产品试制和商业化生产直到市场销售这一系列的活动。

3、技术创新的成果通常是以实体形态的技术装置和工具表现的物质产品,同时也包括工艺、方法的软件及设计图纸、技术文件等知识形态的产品。

4、技术创新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基础的创新活动,但它并不强调任何一项创新都要以研究开发为起点。这也就是说,从科学发现的原理找到依据,构思出可行的技术模型,设计和制造出新产品,即不直接依靠发现和发明,而利用现有的技术储备,改进与组合已有的技术,也是技术创新;将成熟的技术转移到新的领域,同样也是技术创新。

5、技术创新以产生商业化的产品、工艺和服务为目的,并以实现商业价值为其成功的标志。再先进的高级技术,如果其成果不能为社会所接纳,不能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它就不是技术创新,或者说技术创新还没有成功。从这一意义上讲,知识技术的发明不等于技术创新。反之,不论某个设想或技术多么简单,只要其成果能被人们承认和接纳,实现其商业价值,那么技术创新便是成功的。

6、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核心主体,企业家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灵魂。技术创新是发现并抓住市场潜在的盈利机会,重新组合生产条件、要素和组织,从而建立效能更强、效率更高、生产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的活动过程。

三、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一)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思路

在市场上,企业提供的和消费者购买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还应当包括销售过程中的服务以及销售以后的服务。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主要目的也必然是研究和开发新产品,迅速地将其投入市场,通过一定的销售方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将技术创新的成果最终转化为效益。也就是说企业技术创新除了就产品本身进行创新外,还应当在销售方式和售后服务等多方面寻找思路。

1、在产品方面,除了开发全新的产品之外,还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对原有的产品进行改良和组合。一方面,针对市场新的需求、科技

进步所带来的契机,以及人的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适时地推出独具特色的、技术含量高的、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新产品;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情况对仍有生命力的旧产品进行技术改造,或开发其附属功能,或将多个产品特性优化组合为更具灵活性、新颖性的产品,从而增强其生产竞争力。 ’

2、在销售方式方面,可以尝试通过网络进行销售,即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产品的推销。企业建立网上销售系统,不仅可以提高销售速度、扩大销售范围,还有利于沟通与外界的联系,展示企业的技术实力,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也为及早适应网络化、信息化、全球化奠定良好基础。

3、在售后服务方面,除了传统的“三包”、送货上门等服务外,还应全面了解客户的个性特征和潜在要求,想方设法增加附加服务项目,使客户从产品功能中获得满足的同时,能享受更多的超值服务、特色服务,强化客户对本企业产品的“忠诚度”和“依赖感”,为持久赢得市场创造条件。

(二)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措施

技术创新是企业把自身各方面的力量充分组织和调动起来,并对外部环境加以协调利用,以实现创新目标的系统工程。要切实抓好这个工程,需采取多方面的保证措施。

1、技术创新需要组织机构的保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应当建立一个专门部门,将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组织起来,为进行技术创新提供组织支持。这个部门应当注重市场信息方面的研究,将其所获得的国内外有关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和综合处理,会同业务部门一道开展技术创新,并对拟创新的项目先开展可行性分析,再通过有关机构共同分析和论证,最后让企业领导层做出决策。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创新的专门部门始终起着组织、实施、协调和监督的积极作用。

2、技术创新需要运作机制的保证。企业的技术创新不仅仅是单个产品或服务项目的开发,.而是提供完整的行为过程。它包括创新决策、创新实施、创新实现3个运作环节。技术创新决策,是以国家政策和市场为导向,以企业的能力为基础,把科技进步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寻求建立满足市场寻求的最佳方向、途径的过程。技术创新实施,是企业通过反复的市场调整研究和可行性分析,将有关创新成果转变为新型产品的过程。技术创新实现,是通过企业新产品的销售,使创新成果迅速进入市场,占有、巩固并扩大市场,以实现技术创新的最终目标――即获得利润的过程。上述3个过程所产生的方法、手段共同构成了技术创新的运作机制,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3、技术创新需要激励机制的保证。为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应当从制度上加以保护和激励。在企业内部,要制定引导职工进行技术创新的规章制度,对开发出适销对路新产品的部门和个人实行重奖并给予精神鼓励。在企业外部,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出台激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切实保护新产品开发者的知识产权,并给予最佳扶持和政策优惠,从而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自动化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篇9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y;sustainable development;driving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5-0001-02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经济效益得到很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但是由于在发展过程中,高消耗、高增长和低效益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使得我们没有能够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而就使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等矛盾尖锐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区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是发展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1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机制的内涵

由社会、资源、经济和环境四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开放的、动态的和循环的复杂系统,能够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还能够与子系统进行相互协调的称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转需要获得足够的动力,它是维持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行的力量。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动力机制是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驱动力的形成和作用方式。作为一个由社会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子系统,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驱动机制有两方面组成:一是动力要素;一是动力的机理。

2 驱动模型

图1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驱动机制模型。

从模型中可以看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驱动机制模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源自于系统外部的驱动,另一就是源于系统内部的驱动。就系统的外部而言,驱动力主要包括技术、环境和资源驱动力。其中,技术主要表现为区域经济发展已经具备技术层面的可操作性,具有可持续发展系统构建的可行性;资源主要表现为资源的稀缺性和资源利用的不合理性;环境主要表现为生态环境承载的有限性。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借助于信息渠道传递给内部驱动要素,形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外部驱动力。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则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内部驱动力。政府的驱动主要表现为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纲要;企业的驱动主要表现为企业积极的环境行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对所有企业利益相关者负责的态度等;社会公众的驱动主要表现为公民整体素质、能源环境意识的提升,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完善,社会信息渠道的完善和便捷等。外部驱动力中的部分因素通过信息、能量、价值等作用,在系统内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转化为内部因素,共同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行产生作用。

3 驱动机理

驱动机理是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内外驱动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换的过程。

3.1 外部驱动机理 虽然说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建和运转离不开行为主体的作用,但是主体的行为必须有其明确的行为动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主体行为动机就是人类社会面临的资源环境危机和技术进步。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础,社会经济系统也会强烈地影响着生态环境的变化。环境的恶化,能源的枯竭促使行为主体重新审视自身,改变原有行为模式。此外,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总是围绕着市场的需求进行,新的市场需求需要新的技术支撑。当技术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且为企业可利用时,企业的道路才会顺畅。

3.2 内部驱动机理 企业内在的生态化需求,即企业对生态化收益的追求是内在驱动力。为了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市场竞争力,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与上下游企业一起建立完整的生态工业链。企业会发现生态化生产所涉及的巨大收益,这就构成企业对生态化利益的内在需求,形成企业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构建的内在动力。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对企业节能减排进行有效的监管;通过积极的财政金融等政策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激励企业有效开展节能减排的各项活动;政府可以有效协调社会各方的利益关系,从制度上保证社会各方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形成全社会的合作机制,避免出现协作的负效应。可见,政府是社会各方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推动者。对于社会公众来说,他们的意识和素质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来自内外驱动因素的影响,他们会对自身所面临的状态做出一定的评估,评估结果将推动公众采取相应的行动。

4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1 政府应营造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应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入手,加快体制和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投资、创业和发展环境。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改革政府投资管理方式,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各级政府创造条件,利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有合理回报和一定投资回收能力的公益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要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着眼于充实政府的服务职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公私合作等方式,加强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环境保护、社会弱势群体扶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多方筹措和补充社保资金。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主要指标,依法约束政府自身利益的扩张和膨胀,从根本上清除政府行为所引致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障碍,实现政府约束机制的法治化。

4.2 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区域经济发展要改变现有的发展模式,实现更高层次上的发展,必须要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以产业的生态转型为核心,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建立集约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土地用量少的新型工业,推行绿色制造、绿色采购和绿色消费,要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增长行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加大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延长产业链条,引进、消化和吸收核心技术,培育发展自主品牌。

4.3 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和人才战略 全面实施创新战略,切实增强区域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采取自主开发为主、引进为辅的技术创新发展模式,集中资源发展带动性强的技术和产业,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建立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科研力量与企业的对接机制,大力推进科研院所企业化经营,鼓励和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联合,共同组建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新型企业或战略联盟,支持大中型骨干企业成立技术开发中心,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

应继续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兴业战略,积极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全面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实现科技、教育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把握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搞好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4.4 完善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参与机制 应从多方面提高环保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一是加强环境教育,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开设环境保护课程,提高领导干部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二是加大环境宣传力度,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开展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生态保护型社会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及环境意识。三是要建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要将环境质量状况、环境建设、企业排污等情况向社会公开,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等,采用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阶层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公众参与环保决策。

5 结语

由于区域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是复杂巨系统,单靠系统自组织的生成和演进不可能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需要在系统内外因素的耦合下形成驱动力的推动下,才能使这个庞大复杂的系统有效运转,因此,构建高效的驱动机制是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转的首要前提。信息、物质、能量通过驱动机制的推动实现在系统内的流动,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自动化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篇10

1)高新技术企业深化制度创新不仅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与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客观要求,更是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明显的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使高新技术企业制度与经济全球化、市场全球化、竞争全球化的新环境、新情况严重不相适应。高新技术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首先必须在企业制度上与国际接轨,特别要在企业的产权制度、治理结构、市场机制等方面与经济全球化的新环境、新变化相适应。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没有真正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没有真正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从而没有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相当数量的高新技术企业虽然进行了转换经营机制,落实自,股份制改造,实行了公司制,但大多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流于形式,距离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很难与国际经济搪轨,融入经济全球化,无力参与全球化竞争。高新技术企业深化企业制度创新,建立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实现企业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2)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高新技术企业深化制度创新首先是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是企业制度的核心,它不仅决定着企业性质和方向,而且影响着企业其他制度的制定和运行方式。企业制度创新的核心是产权制度创新,它涉及到为调动经营者和员工积极性而设计的一整套利益机制,产权制度改革重点是在实行了“两权分离”的基础上,明晰产权,实现产权多元化,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3)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高新技术企业深化制度创新必须对治理结构、激励机制进行规范、整合、变革、更新。核心是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确定股东会、董事会、监理会和经营者的责、权、利关系,形成权责分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关系体系。最终实现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高新技术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高新技术企业只有深化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有效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日益加快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才能有效地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2.持续技术创新

1)持续的技术创新是获取全球化竞争优势,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手段。

科学技术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方面,更是推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球化科技竞争日益激烈,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活动已经成为参与全球化科技竞争的重要优势。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持续进行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生命力所在,是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获取全球化竞争优势,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手段。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充分依托科技、人才、信息等资源优势,实施持续的技术创新,不断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企业只有实施持续的技术创新才能推动产品和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和企业长远发展的动力、后劲。

2)建立和完善自主创新体系。

高新技术企业实施持续技术创新必须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创新体系应是由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人才服务体系、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技术创新环境保障体系等组成的互动体系。高新技术企业自主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企业能够紧紧围绕技术创新开展企业技术研发、技术改造、技术活动,有助于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科学规划,有助于技术创新资源的整合和充分利用。

3)优化技术创新的软、硬环境。

高新技术企业实施持续的技术创新必须创造良好的金融、法律、政策环境,建立有利于持续技术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健全技术研究和开发体系;必须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建立和完善高新技术研究中心、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形成技术创新平台;[范文为文秘站 作者原创作品-转载请加*文秘站 外部链接!注:]必须把企业的技术优势和科技资源整合起来,集中攻关,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和技术瓶颈问题;必须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开发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并使高新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实现商品化和产业化。

4)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高新技术企业实施持续的技术创新,必须主动融入国际社会,积极参与重大关键技术的国际合作研究、开发与交流;必须瞄准国际标准,建立技术创新联盟,推进技术创新国际化;必须充分利用国际智力资源和科技成果,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引、创新相结合,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向国际惯例和国际先进水平靠拢,不断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为高新技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优势条件。

5)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基本模式。①自主创新。以企业自身力量为基础独立进行研究开发,实现新的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在日益强烈的国际、国内竞争环境下,高新技术企业走自主研发创新之路,拥有原创性的

核心技术对于增强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②加入研究联合体。高新技术企业可出资建立研发体,利用行业技术优势降低企业研发的成本,其性质是风险投资。依靠雄厚的科研实力,可以在那些已形成产业集群的高科技企业间建立研发联合体。③并购。为了保持由高新技术所产生的差异化的竞争优势,降低本企业研究与开发的成本,高新技术企业应多考虑兼并那些有很好产品创意的或高素质的技术开发设备的人员,但缺乏资金和管理经验的初创企业。这样的企业充满朝气和活力,正在进入不断增长的科技领域,它们往往在得不到风险投资关注时也乐于被兼并。④外包。当高新技术企业决定开发新产品时,无法保证一定能成功,而借助业务外包,企业可以把制造和研发的风险分散到一个或多个外包商身上,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⑤建立技术联盟。与发达国家建立技术联盟,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并转化为自己的技术优势。3.强化创新人才管理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点是竞争的全球化。竞争全球化的实持是人才竞争的全球化,人才竞争全球化的核心是创新人才、高层次科技人才、优秀管理人才的竞争。创新人才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管理资源,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在我国实施的人才强国战略中被列为重中之重。高新技术企业强化创新人才管理重在培育富有创新能力的国际化优秀企业家人才和高层次科技人才。

1)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新潜能是强化创新人才管理的核心。

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和技术密集的高技术企业,其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于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取决于创新人才。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是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创新的基础、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高新技术企业的优秀企业家,高层次科技人才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人才,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本。高新技术企业强化创新人才管理,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和造就成千上万真正能站在世界科技前沿上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和优秀管理人才;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优秀企业家和高层次科技创新队伍。就是要集聚优秀企业家和高层次科技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潜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优秀企业家,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创新潜能是高新技术企业强化创新人才管理的核心。

2)强化创新人才管理,关键是强化国际化优秀企业家人才管理。

高新技术企业的优秀企业家是具有特殊素质和能力的创新人才,高新技术企业的持续创新与有效的创新管理取决于企业家的创新思维、创新观念和大无畏的敢于承担风险的气魄。企业持续创新与创新管理的实施过程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过程,需要企业家充分发挥其高超的领导艺术和创新的潜能,确保创新目标的实现。面对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企业必须(本篇文章来源于文秘站 -百度直接输入“文秘站”第一个网站便是)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实施全球化战略和“走出去”战略,而实施这一战略最大的障碍就是严重缺乏具有开拓国际市场,通晓国际惯例,懂得国际规则的国际化优秀企业家人才。高新技术企业要成为国际化企业需要有大批国际化优秀人才支撑。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并在全球化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当务之急就是培育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国际化优秀企业家人才。各级政府、社会必须把大力培养、造就国际化优秀企业家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措施抓紧抓实,为优秀企业家成长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国际化优秀企业家人才培养、选拔、使用必须支持国际化标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实行人才培养、选拔、使之市场化、国际化。

3)强化创新人才管理,重点是强化高层次科技人才管理

强化高层次科技人才管理,必须加大科技人才资源开发的力度,努力营造聚才、育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形成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良性运行机制,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为获得科技竞争优势,增强科技创新实力提供人才保障。强化高层次科技人才管理,必须重视加大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搭建高层次科技人才充分发挥潜能、施展才华的舞台,创造良好的高层次科技人才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平台。强化高层科技人才管理,必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让更多的优秀科技人才成为高层次科技人才,成为拔尖的科技人才。尤其是要使更多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成为高层次科技人才。尤其是要使更多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成为高层次科技人才。要在政策上保证科技资源配置突出重点,使科技资源向高层科技人才集中、倾斜。要完善和发展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创建一流的科研机构,创造一流的科研环境,在事业发展中聚集高层次科技人才。要重点引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具有科技开发能力,特别是持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的高层次科技人才。要正确处理市场的关系,按照市场规律配置高层次科技人才资源,运用市场机制促进高层科技人才的成长和发展。要集聚高层次科技人才,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高层次科技人才群体,建立高层次科技人才资源体系,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高层次科技支持。

4)强化创新人才管理,必须强化创新人才的激励约束机制。

强化创新人才管理必须强化创新人才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通过建立和强化系统的、科学的、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体现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价值,充分调动优秀企业家和高层科技人才的培养使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高新技术企业强化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就要大胆进行激励机制的探索与创新,创新的人才激励机制是企业保持持久竞争力的前提。创新的人才激励机制应是实行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环境激励、权力激励、能力激励等相互交融的激励机制。包括:高薪、年薪制、产权激励、股权激励和知识、技术、管理等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等多种激励形式。强化创新人才管理,按照国际化的人才标准,培养和造就大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和优秀企业家人才是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4.加强知识产权管理

在21世纪的今天,无论从世界经济形态的演变来看,还是从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来看,经济全球化进程都已经发展到新的阶段。在这个新阶段里,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技术竞争成为国际间经济竞争的重要形态之一,各国政府和企业越来越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高新技术企业经济应对经济全球化,取得竞争优势依赖于包括知识产权在内良好的法制环境,依赖于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产权的创新管理。

1)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是高新技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

经济全球化时代,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已成为世界潮流,知识产权制度在世界各国的管理地位日益增强。特别在发达国家,知识产权已成为发展高科技,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应对经济全球化,争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成为企业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锐利武器。总理指出,“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吴仪副总理说:“我国经济能否真正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是否能够加快发展知识产权制度,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强化,以及保护能力;取决于我国企业是否能够尽快提高、掌握知识产权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尽快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我国知识产权的增长点和辐射源。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是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高新技术,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策略,是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的决定性因素。

2)切实加强知识产权管理。

我国相当数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自身竞争优势的能力很差,知识产权屡遭侵权已成为困扰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瓶颈。高新技术企业要在全球化市场竞争中抢占科技制高点,必须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加强从战略高度重视从技术的研究、开发到技术的转移、扩散以及市场维护全过程知识产权管理的创新,不断提高知识资本的运营能力,以核心专利技术为依托,培育知识产权竞争优势。必须注重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并有效强化知识产权保护。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制定和加强以专利申请、专利保护、专利转化为主的知识产权管理

,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实现科技成果,技术在市场机制下的规范运作,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实现科学、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确保知识产权保值、增值。尽快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的创新与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是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管理的重要环节。3)切实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的有效策略。

重点是实施知识产权形成的管理策略、知识产权保护的管理策略,促进知识产权转化的管理策略,促进知识产权转化的管理策略。实施知识产权形成的管理策略,有利于智力知识成果的产生,有利于知识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实施知识产权保护的管理策略就是要对知识产权采取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使知识成果成为企业重要资本。促进知识产权转化的管理策略就是发挥知识产权在知识转化和技术转移中的资源配置作用,遵循知识、技术转移的规律,建立技术转移的机制和方式,达到知识产权形成、保护和保值增值的最终目的。

5.实施品牌管理创新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企业间的竞争已经跨越了产品竞争阶段,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经济全球化是以品牌和资本来实现的,通过品牌扩张和国际资本流动,各国经济相互交融并互为制约。在某种程度上讲,经济全球化导致市场竞争全球化,市场竞争全球化最突出的就是品牌竞争全球化。面对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品牌竞争,高新技术企业必须正视面临国际资本和国际品牌强烈冲击和巨大挑战的现实,必须认识到没有自己的国际品牌企业就无法参与全球品牌竞争。目前,我国的海尔集团、联想集团公司、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都创造了自己企业的国际品牌、强势品牌。但是,绝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的品牌创新、品牌保护、品牌战略意识淡薄,没有品牌创新,没有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强势品牌,国际品牌,品牌的竞争力不强,这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制约因素。品牌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参与全球品牌竞争亟待解决的战略性问题。高新技术企业打造自己的国际品牌、知名品牌、强势品牌是一个复杂的、艰难的过程,需要长期的、艰难的过程,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坚持不懈地努力和奋斗。高新技术企业实施品牌创新战略是应对经济全球化,获取品牌竞争优势,推进企业国际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高新技术企业实施品牌创新战略,必须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品牌创新制度及品牌管理经验,不断增强品牌的保护意识、品牌国际化意识;必须依托自身优势制定、实施品牌管理的创新与有效的品牌竞争策略;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开发,整合品牌资源,全面提升品牌质量和价值;必须瞄准全球化的国际市场、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积极寻求国际合作,把自己的品牌打造成为高知名度、高信誉度、高市场份额、获利高的国际品牌,全球性品牌;必须加速品牌的有效传播,不断扩大品牌的影响力,迅速增强企业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加快企业品牌国际化进程,使企业在全球化的品牌竞争大战中占据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6.加快企业文化创新

自动化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篇11

1科技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保障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的贡献是以技术创新为桥梁而实现的,技术创新既能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商品化,又能通过技术创新扩散使其产业化,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对科技创新作用的研究可以溯源到20世纪初的美国,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次明确地提出了“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活动更是势头不减、方兴未艾,许多国家都纷纷建立了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核心的科技创新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翅膀。技术创新能使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成为行业巨头,甚至能使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如果忽视科技创新,即使是原本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也会坐失良机。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王安电脑公司的失败原因就在于将计算机的使用定位于办公室,而首创个人化电脑的微软公司后来居上,成为计算机行业巨头;研制出世界第一只石英电子表的“钟表王国”瑞士,因其工业决策部门偏爱机械手表而痛失良机,以至于钟表市场终于被积极创新的日本企业所抢占。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同样如此。众所周知,二战后在经济上曾是一片废墟的日本之所以获得了奇迹般的经济高速发展,就是因为该国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重视了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推动力。因为科技创新可以推动主导产业的更新换代,从而使经济结构的关键要素产业结构得到发展。纵观工业经济时代,历次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历次先导产业的出现及其更换,都是科技创新的成果。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的循环螺旋发展,构成了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发展的历史逻辑。也就是说,产业革命是科技革命(科技创新高潮)来推动的。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主体仍属于工业经济,更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来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2科技创新生态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2.1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对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作用和机理,国内有几位学者曾有过探索。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结合系统科学的一般原理,本文对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胡皓、楼慧心两位学者概括的“基础系统思维”范式,当环境变化较小时,主要运用负反馈机制,对涨落加以衰减,以保持系统既有有序结构的稳定性,或在保持既有有序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使其结构———功能得到优化(亚范式Ⅰ);当环境变化较大时,主要利用正反馈机制,将某种涨落放大到宏观整体范围,实现不同宏观稳定态之间的转换,使系统适应或更好地适应环境的较大变化(亚范式Ⅱ)。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运行机制如附图所示:

附图中,路线①和路线②分别代表科技创新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两种不同作用机理。在路线①中,科技创新活动在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与交换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尚在生态承载力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以有利于推动系统结构不断达到新的稳定有序结构的正向涨落为主。根据亚范式Ⅰ,自然生态系统运用负反馈机制对涨落加以衰减,保持系统既有结构的稳定性,此时如果科技创新充分注重了其生态价值,则会在保证巨系统稳定的前提下,使其结构———功能达到优化。显然,在路线①的情形下,人类有着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前景。路线②所表示的是,科技创新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以负涨落为主,其干扰或破坏程度超过了自然生态承载力的阈值,根据亚范式Ⅱ,自然生态系统为适应这种变化,将运用正反馈机制把这种负涨落放大到宏观整体范围,实现向不同宏观稳定态的转换,如果人类不及时调控自身的行为,任其继续放大,这种转换最终会导致巨系统既有有序结构的崩溃瓦解,使其实现宏观稳定态的转换,那么,作为巨系统的人类子系统要想生存和发展,将是一个幻想。

由此可见,注重研究和开发科学技术的生态功能,发展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高新技术,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家洪银兴认为,“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技术进步的意义是实现资源代换。……随着科技进步,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的压力将会大大减轻”。技术进步对科技创新的要求就是科技创新生态化,这是预防和控制生态失衡与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其发展有助于人们自觉形成可持续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

2.2传统技术创新观的生态学缺陷

关于“技术创新”的概念众说纷纭,继熊彼特的“创新是一个过程”之后,索罗提出了两步论———“新思想来源和随后阶段的实现发展”,缪尔塞在整理几十年来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认为,“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指出技术创新是指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实现过程。也就是说,能否首次实现商业价值是衡量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它所侧重的是经济学意义,忽视了科技创新的生态学意义,存在着一种明显的生态学缺陷。

传统科技创新观的这种生态学缺陷与机械论世界观和传统的经济增长发展观是一致的,它局限于单向度的经济价值取向,以向自然索取资源能量和排放大量废弃物为特征,其技术原则和组织原则是线性的、非循环的,违反了生态系统的循环原理,在实践中必然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使技术异化为统治人、剥夺人自由的异己力量,同时使经济增长的空间越来越有限,最终弱化了科技创新的能力。在传统科技创新观的指导下,技术沦为人类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工具和手段,成为制造生态危机的“元凶”。

例如,臭氧空洞、城市“热岛效应”等生态环境恶化现象,与钢筋、水泥、含氟冰箱、空调、飞机、去污剂、杀虫剂等技术产品的大量使用是分不开的。

在高科技领域,存在着许多潜在的生态威胁,我们更不能熟视无睹。例如,航天技术拓展了人类的视野与生存空间,但它带来的废弃物给太空留下了安全隐患;基因工程技术在给人类的医学、新能源开发等领域带来光明的同时,也孕育了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因素等等,如不加限制地发展,只能“导致3D(deadly,dangerousanddirty),即有害的、危险的和肮脏的生物生态后果”。科技创新需要一种生态化转向。

2.3以生态化实现技术范式的转换

“技术范式”是库恩的“科学范式”在经济学中的推广,它被公认为是技术发展的一种模式。技术史经历了从农业技术范式到工业技术范式的转换,而现代技术问题的日益彰显已经使人类开始为技术的未来发展圈定生态学框架。

在古代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原始技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基本上是浅层和局部的。而经过近代欧洲自然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以后,人类加工制造的技术能力飞速提高,技术存在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方面人工生态系统迅速扩张,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范围也远较农业社会高;另一方面,大量废弃物输入环境,对环境要素的时空分布和动态范围发生影响,造成生态系统演进过程中的偏差,对人类生存造成威胁。总之,现代技术与大量制作人工物的生产方式结合,通过环境因素对生物要素产生影响,干预了生态过程,成为人类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工具和手段。

我们认为,科技出现异化现象的真正根源并不在于科学技术本身,而在于作为科技共同体的人们忽视了人工自然的生态价值,从而破坏了天然自然的平衡,而天然自然大系统平衡的破坏反过来作用于人工自然,使人工自然异化为恶劣环境的根源。因此,我们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要大力进行生态技术创新,促使“实践的人化自然”系统不断进化,与天然大自然融为一体,推动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平衡和进化。

简而言之,以生态化实现技术范式的转变,应在如下几个层面上努力:一是要进行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科技;二是要充分注重科技的生态价值,开发高科技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功能;三是高科技产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要合理、高效、综合地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

3科技创新生态化的内涵特征

综上所述,科技创新生态化就是运用生态学或系统科学的整体论原则来看待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运用生态学思维于科技创新全过程之中,对科技创新的构思、设计、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扩散等一系列环节提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目标,在保证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开发科学技术的生态效益,坚持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相衔接,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根本目标,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绿色技术支撑。

科技创新生态化是人类在经济领域对可持续发展观的一种有效的现实回应,是循环经济的表现形式。它意味着把生态学观点引入科技创新领域,要求我们对科技创新的评价不仅要看经济指标,还要考虑到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这与可持续发展指标(ISD)概念是一致的。科技创新生态化并不是一味追求生态平衡而放弃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而是通过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来实现人自身全面的发展。

大力推行生态技术创新是发展科技创新生态化的关键。目前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针对于环境目的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统称为生态技术创新或绿色技术创新。技术层面的生态技术创新是指所有节约资源、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创新,包括绿色工艺创新和绿色产品创新;管理层的生态技术创新是保证绿色工艺创新和绿色产品创新顺利进行的“软技术创新”。因此,在研究开发、产业化和商品化过程中,企业应建立“资源———生产———产品———消费———废弃物再资源化”的密闭型循环模式,从而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产品的生态设计和生态消费等融为一体;同时,为保证生产出在使用过程中及使用后不危害人体健康和易于被环境吸收或可再生的产品,对于某些在短时间内无法辨明生态作用的新型技术产品,在传统的技术创新链中,应加入技术预见和生态实验两个环节,形成构思———设计———技术预见———开发———生态实验———成果转化———技术扩散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王殿举,齐二石.技术创新导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2丁厚德.经济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3胡皓,楼慧心.自组织理论与社会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4洪银兴等.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陈彬.技术创新生态化———一种思想的转向[J].桂海论丛,2003(2)

6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M].侯文惠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7杨永岗.高度重视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中的环境问题[J].中国环境管理,1998(2)

8张成岗.“现代技术范式”的生态学转向[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3(4)

自动化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篇12

1科技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保障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的贡献是以技术创新为桥梁而实现的,技术创新既能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商品化,又能通过技术创新扩散使其产业化,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对科技创新作用的研究可以溯源到20世纪初的美国,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次明确地提出了“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活动更是势头不减、方兴未艾,许多国家都纷纷建立了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核心的科技创新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翅膀。技术创新能使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成为行业巨头,甚至能使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如果忽视科技创新,即使是原本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也会坐失良机。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王安电脑公司的失败原因就在于将计算机的使用定位于办公室,而首创个人化电脑的微软公司后来居上,成为计算机行业巨头;研制出世界第一只石英电子表的“钟表王国”瑞士,因其工业决策部门偏爱机械手表而痛失良机,以至于钟表市场终于被积极创新的日本企业所抢占。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同样如此。众所周知,二战后在经济上曾是一片废墟的日本之所以获得了奇迹般的经济高速发展,就是因为该国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重视了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推动力。因为科技创新可以推动主导产业的更新换代,从而使经济结构的关键要素产业结构得到发展。纵观工业经济时代,历次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历次先导产业的出现及其更换,都是科技创新的成果。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的循环螺旋发展,构成了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发展的历史逻辑。也就是说,产业革命是科技革命(科技创新高潮)来推动的。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主体仍属于工业经济,更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来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2科技创新生态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2.1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对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作用和机理,国内有几位学者曾有过探索。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结合系统科学的一般原理,本文对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胡皓、楼慧心两位学者概括的“基础系统思维”范式,当环境变化较小时,主要运用负反馈机制,对涨落加以衰减,以保持系统既有有序结构的稳定性,或在保持既有有序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使其结构———功能得到优化(亚范式Ⅰ);当环境变化较大时,主要利用正反馈机制,将某种涨落放大到宏观整体范围,实现不同宏观稳定态之间的转换,使系统适应或更好地适应环境的较大变化(亚范式Ⅱ)。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运行机制如附图所示:

附图中,路线①和路线②分别代表科技创新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两种不同作用机理。在路线①中,科技创新活动在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与交换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尚在生态承载力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以有利于推动系统结构不断达到新的稳定有序结构的正向涨落为主。根据亚范式Ⅰ,自然生态系统运用负反馈机制对涨落加以衰减,保持系统既有结构的稳定性,此时如果科技创新充分注重了其生态价值,则会在保证巨系统稳定的前提下,使其结构———功能达到优化。显然,在路线①的情形下,人类有着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前景。路线②所表示的是,科技创新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以负涨落为主,其干扰或破坏程度超过了自然生态承载力的阈值,根据亚范式Ⅱ,自然生态系统为适应这种变化,将运用正反馈机制把这种负涨落放大到宏观整体范围,实现向不同宏观稳定态的转换,如果人类不及时调控自身的行为,任其继续放大,这种转换最终会导致巨系统既有有序结构的崩溃瓦解,使其实现宏观稳定态的转换,那么,作为巨系统的人类子系统要想生存和发展,将是一个幻想。

由此可见,注重研究和开发科学技术的生态功能,发展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高新技术,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家洪银兴认为,“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技术进步的意义是实现资源代换。……随着科技进步,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的压力将会大大减轻”。技术进步对科技创新的要求就是科技创新生态化,这是预防和控制生态失衡与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其发展有助于人们自觉形成可持续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

2.2传统技术创新观的生态学缺陷

关于“技术创新”的概念众说纷纭,继熊彼特的“创新是一个过程”之后,索罗提出了两步论———“新思想来源和随后阶段的实现发展”,缪尔塞在整理几十年来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认为,“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指出技术创新是指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实现过程。也就是说,能否首次实现商业价值是衡量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它所侧重的是经济学意义,忽视了科技创新的生态学意义,存在着一种明显的生态学缺陷。

传统科技创新观的这种生态学缺陷与机械论世界观和传统的经济增长发展观是一致的,它局限于单向度的经济价值取向,以向自然索取资源能量和排放大量废弃物为特征,其技术原则和组织原则是线性的、非循环的,违反了生态系统的循环原理,在实践中必然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使技术异化为统治人、剥夺人自由的异己力量,同时使经济增长的空间越来越有限,最终弱化了科技创新的能力。在传统科技创新观的指导下,技术沦为人类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工具和手段,成为制造生态危机的“元凶”。

例如,臭氧空洞、城市“热岛效应”等生态环境恶化现象,与钢筋、水泥、含氟冰箱、空调、飞机、去污剂、杀虫剂等技术产品的大量使用是分不开的。在高科技领域,存在着许多潜在的生态威胁,我们更不能熟视无睹。例如,航天技术拓展了人类的视野与生存空间,但它带来的废弃物给太空留下了安全隐患;基因工程技术在给人类的医学、新能源开发等领域带来光明的同时,也孕育了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因素等等,如不加限制地发展,只能“导致3D(deadly,dangerousanddirty),即有害的、危险的和肮脏的生物生态后果”。科技创新需要一种生态化转向。

2.3以生态化实现技术范式的转换

“技术范式”是库恩的“科学范式”在经济学中的推广,它被公认为是技术发展的一种模式。技术史经历了从农业技术范式到工业技术范式的转换,而现代技术问题的日益彰显已经使人类开始为技术的未来发展圈定生态学框架。

在古代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原始技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基本上是浅层和局部的。而经过近代欧洲自然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以后,人类加工制造的技术能力飞速提高,技术存在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方面人工生态系统迅速扩张,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范围也远较农业社会高;另一方面,大量废弃物输入环境,对环境要素的时空分布和动态范围发生影响,造成生态系统演进过程中的偏差,对人类生存造成威胁。总之,现代技术与大量制作人工物的生产方式结合,通过环境因素对生物要素产生影响,干预了生态过程,成为人类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工具和手段。

我们认为,科技出现异化现象的真正根源并不在于科学技术本身,而在于作为科技共同体的人们忽视了人工自然的生态价值,从而破坏了天然自然的平衡,而天然自然大系统平衡的破坏反过来作用于人工自然,使人工自然异化为恶劣环境的根源。因此,我们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要大力进行生态技术创新,促使“实践的人化自然”系统不断进化,与天然大自然融为一体,推动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平衡和进化。

简而言之,以生态化实现技术范式的转变,应在如下几个层面上努力:一是要进行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科技;二是要充分注重科技的生态价值,开发高科技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功能;三是高科技产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要合理、高效、综合地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

3科技创新生态化的内涵特征

综上所述,科技创新生态化就是运用生态学或系统科学的整体论原则来看待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运用生态学思维于科技创新全过程之中,对科技创新的构思、设计、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扩散等一系列环节提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目标,在保证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开发科学技术的生态效益,坚持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相衔接,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根本目标,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绿色技术支撑。

科技创新生态化是人类在经济领域对可持续发展观的一种有效的现实回应,是循环经济的表现形式。它意味着把生态学观点引入科技创新领域,要求我们对科技创新的评价不仅要看经济指标,还要考虑到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这与可持续发展指标(ISD)概念是一致的。科技创新生态化并不是一味追求生态平衡而放弃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而是通过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来实现人自身全面的发展。

大力推行生态技术创新是发展科技创新生态化的关键。目前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针对于环境目的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统称为生态技术创新或绿色技术创新。技术层面的生态技术创新是指所有节约资源、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创新,包括绿色工艺创新和绿色产品创新;管理层的生态技术创新是保证绿色工艺创新和绿色产品创新顺利进行的“软技术创新”。因此,在研究开发、产业化和商品化过程中,企业应建立“资源———生产———产品———消费———废弃物再资源化”的密闭型循环模式,从而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产品的生态设计和生态消费等融为一体;同时,为保证生产出在使用过程中及使用后不危害人体健康和易于被环境吸收或可再生的产品,对于某些在短时间内无法辨明生态作用的新型技术产品,在传统的技术创新链中,应加入技术预见和生态实验两个环节,形成构思———设计———技术预见———开发———生态实验———成果转化———技术扩散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王殿举,齐二石.技术创新导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2丁厚德.经济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3胡皓,楼慧心.自组织理论与社会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4洪银兴等.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陈彬.技术创新生态化———一种思想的转向[J].桂海论丛,2003(2)

6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M].侯文惠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7杨永岗.高度重视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中的环境问题[J].中国环境管理,1998(2)

8张成岗.“现代技术范式”的生态学转向[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3(4)

自动化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篇13

Exploration of the Ethical Responsibilit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IMi

(Graduate School,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4, China)

Abstrac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 development concept, but also a concept of responsibility. This concept of responsibility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ethical framework of the “good” ideas and “imperative”. To promote harmony of modern development, it necessarily emphasized to take a responsible attitude, concern the development of good ecological, require reasonabl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build “control” model of development, and seek a happy life for present and future sustainable and eternal development tre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concerned about the livelihood of the concept of responsibility, and an inevitable approach to build a responsible big country, responsible government, responsible business, and to develop responsible citizens.

Key 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ponsibility concept; harmonious development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发展观,更是一种责任观,是在发展伦理框架下的责任观,它构成社会发展“善”的理念和对未来承担责任的“绝对命令”,是扬弃资本逻辑、抛弃物质短视、化解现代性风险的法宝。“在可持续发展中,尽管风险与不确定性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但在可持续性的话语中,尤其是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分析中,常常得不到重视甚至被忽略。”[1]这种经常性地忽视风险与不确定性问题的行为,正体现了可持续性发展责任意识的缺乏。也正是这种责任意识的缺乏,使得现代社会在发展进程中际遇着众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危机,从而阻碍了和谐发展的步伐,无法形成永续发展之势。断裂式的非持续发展模式,本质上不是发展,而是毁灭。发展不仅要针对当下,更重要的是关切未来,使发展能够永续下去,这是我们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从发展伦理视角看,可持续发展是有效抵御风险、限制未来损害的责任,它要求对今天的实践计划与决策进行可行性分析与风险评估,将风险最小化直至化解,从而达致人与资源、环境、科技发展以至未来人的生存与发展形成可持续性运行之势。这种可持续发展责任观是关切民生的责任观,是建设“负责任的大国、负责任的政府、负责任的企业、负责任的公民”的伦理基础。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和正确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责任,不断提高责任主体的责任意识,才能真正实现和谐式的现代化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责任强调良好的生态发展

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以及保护自然的目的就是使自然界能够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然而,“以前的一切社会阶段都只表现为人类的地方性发展和自然的崇拜。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它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而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2]在人化自然中,人属于主体,而自然属于客体。资本主义发展中张扬人的主体性力量,使人与自然形成了主客二分的对立格局,自然消解于人的单向度发展模式中。工业资本主义毁弃了自然自为的力量,使得“世界范围的生态危机一天比一天恶化,自然资源越来越稀缺,中毒事件接连不断,动物种类不断灭绝,植物种类不断绝迹,河川海洋变成了脏水沟。在后工业和消费社会里,人类濒临精神和理智崩溃的边缘。”[3]现代化的进程以森林、植物与动物物种的消失作为沉重代价,来换取人类那贪得无厌的物质欲望,结果却使人与自然均陷入毁灭性的风险之中。

恩格斯曾指出:“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存在于自然之中的。”[4]人类活动的界限被自然界规定着,那是不可超越的。因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5]我们的工业发展需要从生态意识中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如控制与污染有关的市场、开发与环保有关的技术等作为开端,既注重人们的生活品质,又关爱自然形成良好的生态发展。近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有所增强,生态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提高民生幸福指数的目标尚有一段距离。我们需要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需要与生态环保意识结合起来,以实现人、自然、社会的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责任观要求逐渐减弱生态与现代化发展的对立局面,在此基础上扩大绿色产品的范围,进而促进有利于良好生态发展的技术创新,催生出更多的人性化科技与商机,以及更多的良性经济发展机遇,以进一步培育出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反污染的共同努力无疑将成为不断扩大的热点,生态发展将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因素、一个前所未有的企业战略出发点。

在这里,可持续发展伦理责任就如同一种“综合伦理”,它调合了生态与经济、道德与效率、自然与利益、质量与数量之间的不和谐形态。一方面承担生态责任,另一方面承担经济发展的责任,良好的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因此环保的意志可再度被描绘为“延续的意志”。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责任并不是限制技术与经济的发展,而是阻止技术与经济不要向“恶”的方向发展,它要求的进步不再是让人类面临风险威胁,而是要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审慎地追求属于自己的东西,它为人们求得一个四平八稳的世界提供保障。价值观是可以被工具化并加以利用的,它完全可以为经济利益、为主宰世界服务,也可以用来为永续发展服务。“后道德主义”世界并未否定意图的支配功能,它要实现意图与效果相兼容的目的。如今,这种兼容的目的正需要得到责任意识的扩张、管理与对话。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责任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的发展模式,才能实现发展性的伦理和伦理性发展的双向互动和共生共荣的运行态势。

二、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责任要求合理的科技发展

今天,人们的确体验到了现代的科技革命为人类带来的福祉。科技创新为人类通向大自然提供了一个更有效的途径。生活在现代的人可以以一种新的方式和新的意识去欣赏太阳的光照和各种自然的力量;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站在任何我们想要去的地理区域,家的范围在前现代的基础上大大地得到扩展,能够让我们真正利用五官去接触与欣赏那原本神秘的自然,能够让人们在身居清洁的自然之中可以饱含热情地去感知它。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由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更加紧密地与自然母亲联系在一起,那么我们也可能通过人工制造的可能性,去发现并且解读自然的密码。通过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全球化、网络化与信息化,以及对原子能、核能及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为满足人类的正当需要开启了新的路径与通道,解决了历史上未曾解决的诸多问题。同时,科技促成了瓦解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可能性,使人们第一次看到自由意志的威力,可以使千年梦想成为现实,可以使人们幸福生活成为可能。尤其是近代以来高科技的发展,大量此前不可治的疾病也可以被攻克,许多天灾人祸可以得到避免或预防,人们能够享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

然而,我们不能在胜利面前忘乎所以,科技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活甚至生存。现代性科技的发展,并未按照早先所设计的路线行进,而是以一种“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的极度张扬人力的姿态向各个领域进发,以至于扰乱了人类生活的正常秩序。科技的发展不得不直面各类风险的侵扰。如今,我们可以见到的“自在自然”已被“人工自然”所取替,自然几乎改变了其原有的面貌。与此同时,错误价值观指导下的科技发展,使我们的健康生活中充满了“现代病”与“高科技病”。比如,在技术统治下,某些生物绝迹了,人类没有了天敌,包含人在内的生物链发生了断裂;在技术支配下,人们少了锻炼,生命机体正在走向衰退;生物技术使得人工受孕、借精产子成为可能,由此引发了诸多的伦理问题,等等。

马克思早就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6]今天,科技的二重性显露无遗,一方面它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一国的经济与政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对科技的依赖性愈来愈强;而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也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的社会后果,它模糊了传统二分的界限,尤其是后工业社会的生物技术与高科技使传统伦理成了问题,巨大的风险在威胁着人类,而且没有人站出来声称为其负责。依赖于自然科学知识与过去技术发展的新能源形式、核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基因技术、新产业技术、军事技术、医学技术、运输技术、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等,对我们的经济及社会交往形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都改变了我们的风险意识,甚至动摇了传统的伦理的自我理解,尽管这些技术在我国仍未冲破传统的窠臼,也将会对我们所进行的建设事业产生重大影响。尽管我们日常生活的节奏并未发生根本的变化,但因技术进步而导致的风险是存在的,并且挑战着可持续性发展。技术进步的后果可以延伸到自然与后代,这无疑把它带入了一个新的伦理维度。因此,“从长远、未来和全球化的视野探究我们的日常的、世俗―实践性决断是一个伦理的创举,这是技术让我们承担的重任。”[7]

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技术化是一条我们不得不沿着它前进的道路。任何倒退的企图都只会使生活变得愈来愈困难乃至不可能继续下去。抨击技术化并无益处。我们需要的是超越它。”[8]167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需要科技发展,但更需要超越工业资本主义科技的发展。如何超越它呢?在我们看来,就是要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去发展技术,“以人为本”地发展技术,在发展技术时首先考虑到的是它对人类是否会带来危害,即评估技术的潜在风险。对物质生活的占有要求技术的和目的的现实化,而不是去打击,而且要达到一种不受物质束缚的自由状态。技术世界是理所当然的,我们今天的活动都成功地建立在先进技术的基础之上,我们应该把我们对技术的意识提高到更加准确的程度。缺乏了这样的判断和新的意识,知识与想象之间就会混淆不清,“如果具有理性说服力的知识被绝对化,那么一切存在都会被纳入技术的王国,其结果便造成一种误解,这种误解导致对科学的迷信,很快又会导致一切种类的迷信。”[8]168科学只包括它原来应当包括的内容,超越了这个界限,科学就成了谬误。有前途的未来就是知识与样式之间仍有张力存在,我们需要的是不要丢弃伦理责任,一种防范风险的伦理责任,一种永续性发展的伦理责任。

三、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责任规定“节制”是人类的一种责任

毕达哥拉斯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善是有限的,而恶是无限的。[9]在苏格拉底那里,“自制”被认为是所有德行中最重要的德行,“在他自己的生活中没有比表现自制更充分的德行了。”[10]亚里士多德认为,“过度”与“不及”都是恶,“适度”是德性的特点。[9]由此可见,适度地开发自然、有节制地向自然索取资源是人类的德性和伦理责任所在。

在现代性的扩张中,资本积累与风险积累并驾齐驱,资本积累推动着风险的无限积累。因此,节制的伦理成为一种有效规避风险的路径,是一种可持续性再生与发展的光明路径。富裕与权力并非与幸福及其对立面直接挂钩,消费主义者并非在精神上更富有。正如约翰・布鲁斯・格拉西尔(John Bruce Glasier)在一首歌中写道:“平淡的生活也许有益健康,令人惊奇的美德或许充满在如柴的肋骨之下、干瘪的钱袋之中。贫穷可能最好,如果能正确理解,但是我们完全颠倒一切,因为我们不想要所有的好。”[11]我们并非提倡一种贫穷式的好,也并不是提倡不发展经济,但至少可以说节制是遏制消费主义的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伦理责任。因为,它可以通过永续发展模式来消解风险,转向一个经济增长不再是“唯一”和“至高无上”的社会,转向一个提倡“节制”反对“过度”、提倡“可持续”反对“断裂”、提倡“储存”反对“透支”的良序社会。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生产与动物的生产有着巨大的区别:动物只是生产它自己以及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因而动物的生产具有片面性,只有人的生产才是全面的;动物只在满足自己肉体直接需要的支配下进行生产,但人却不受这样的支配,且只有在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会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它的自身,人却要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所生产的产品是直接与它的肉体紧密相联的,而人则可自由地对待其生产的所有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么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2]马克思在这里回答了什么是“美的规律”,那就是永续性发展的规律。我们的发展只有将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统一起来,将需要与生产统一起来,将现代人的需要与未来人的需要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按照“美”的尺度去建造,这就是“节制”。弗格森也说:“节制是为了追求更有价值的事物而避免平庸快乐的能力。”[13]倘若分裂了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片面地强调内在尺度和人的无尽的贪欲,就会造成生产的浪费,也会使自然界透支,会走向节制的反面。不仅如此,人类必须按照这种“美”的规律去建造,有节制地生产与发展,这是人类自己对自己担负的责任。如果不承担这个责任,人类的一切自由、安全与幸福都将毁于自身,人类的发展只会上演一场悲剧。

四、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责任认为发展是面向未来的发展

可持续性责任观是对当下责任的超越,它将当下与未来有机地联结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发展的良性持续,使我们的目的一个接一个地完成而不发生断裂现象。“如果一个人不能将他的目的,同时也看作是下一个结果的一个变化着的条件,而把这一目的当作‘最终的’(在这里,所谓‘最终的’意味着事件的进程已经完全终止),那么,这至少说明他是不成熟的。”[14]51一个目的完成时,其结果便成为了下一个目的的手段,这样,目的与手段之间永远也无法达到终止。然而,启蒙理性和现代性所追求的目的只是无法满足的物欲和物质进步,以为只要人们物质上富有了,只要征服了自然,他们就胜利了,但没有想到这种胜利不但不是最终的,反而成为了下一个目的的毁灭性条件。“在将活动组织成一个协调的和协调着的整体的这个连续而暂时的过程中,每个子活动都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就它是一个暂时的相对的结束而言,它是目的;就它提供了下一步活动必须考虑的条件而言,它是手段。”[14]57人类的生存与衍传应当是一个永无止境的链条,每一个阶段都是下一阶段的手段,在这个链条上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对人类的历史都将是毁灭性的。马克思指出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下一个更加美好社会起点的说法也正是这样的含义。“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15]然而,资本主义主导下的现代性看不到这么远,他们的短视带给他们的是悄无声息地自我毁灭,而且这种风险还波及到世界上无辜的人们。由此可见,他们理应为人类今天面临的危险担负起责任。

可持续发展应当成为评价某项计划或决定是否长效的重要指标。然而,尽管在发展过程中,许多进步的概念与指标得到了合理的界定、衡量和实施,但一些基础性的问题――风险与可持续性仍未引起重视。任何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界说都将覆盖当前行为对未来产生影响的视角,都关涉到未来社会安全性的生活状况。因而,可持续性责任具有未来的价值指向性。未来是不确定的,我们无从知道当前确定的决策对未来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确切影响,但可以评估当前行为对未来产生的可能性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面对各种社会风险,我们需要的与其说是确切的参量,毋宁说是对风险肩负的责任。这是此前可持续发展理论尤其是经济发展理论所经常忽视的问题。不确定性风险已成为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它将为未来几代人的发展制造难以预期的麻烦,严重者可能导致整个人类的自毁。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责任,要求我们充分检测实践行为与发展策略的负面效应,目的在于限制、减少甚至化解对未来造成损害的风险。

在伦理上,如何认识与描述我们的可持续发展责任,是能够使未来存续下去的保障。在性质上,这种伦理责任是非对称性的,它不体现一种交互关系,因为我们与未来人之间并不具有一种内在的平等关系。“在当下的人与未来的人之间,在人与其生态之间,不能设想有一种假定平等的交互主体之间的责任,但的确有一种居于相对性有权和绝对性无权的非交互性责任。”[16]当下的人拥有相对性权利,他们可以开采一切资源,生产着一切,可以毫不考虑未来人的利益,因为在人们眼中,未来人是什么只是一种假想或推断,未出生的人是没有任何权力的。可持续性责任观表明,让今天的发展推动着未来的发展,而不是损害或伤害未来的人和自然。未来还没有到来,未来是什么样子不得而知,它不属于当下,尚未出生的人是没有权利的,也少有人可以代表他们的利益,等到他们作为原告时,肇事的被告已作古了,因而这场审判将以无结果而告终。他们的损失将永远无人承担赔偿之责,不负责任的“恶”将会一代一代地衍传下去,其结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要确立永续性责任理念。事实上,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责任表现,父母对子女的责任就是一种不求回报的、非对称性责任。如此,在人类延续的历史长河中,上一代人对后代人践行着一种生存安全与生活幸福的责任,留给他们充足的资源、良性发展的生态,人类才可能永续持存下去。“伦理问题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即不计时间地同意一种在一个社会的全部历史过程中公正地对待所有世代的方式。”[17]所有世代都要为达到可持续状态尽自己的一份责任,这是要使整个历史过程有意义、有目的和达到幸福生活的状态。退一步讲,即便我们不能为后代生活得更富裕而储存,但至少不为后代留下威胁或伤害的可能性。在此意义上,可持续发展的责任,还内涵着“节制”与“不伤害”,要求我们不可随心所欲地行动,不可自私地追求那永远也无法满足的贪欲,否则就会归于断代或不可持续,将会把后代人推向不自由的深渊。

参考文献:

[1]Frank C.Krysiak.Risk Management as a Tool for Sustainability [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9,(85):48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93.

[3]〔美〕弗・卡普拉,等.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M].北京:东方出 版社,1998:5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38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7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7]〔德〕汉斯・约纳斯.技术、医学与伦理学:责任原理的实践[M]. 张荣,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7.

[8]〔德〕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王德峰,译.上海:上 海译文出版社,2008.

[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注.北 京:商务印书馆,2003:47.

[10]〔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卷)[M].罗达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11.

[11]露丝・利维塔斯.风险与乌托邦的话语[C]//〔英〕芭芭拉・亚当,〔德〕乌尔里希・贝克,〔英〕约斯特・房・龙.风险社会及其超越:社会理论的关键议题.赵延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12.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7.

[13]〔英〕亚当・弗格森.道德哲学原理[M].孙飞宇,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75.

[14]〔美〕约翰・杜威.评价理论[M].冯平,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