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自动化专业的优势实用13篇

自动化专业的优势
自动化专业的优势篇1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的专业优势:应用自动控制和电子计算机等技术手段实现农业生产和管理的自动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农业的机械化实现了用机械动力和电力代替人力和畜力,以工作机械代替人的手工工具。70年代以来,农业逐渐推广应用自动控制、电子计算机、系统工程、遥感等技术,实现部分生产作业和管理自动化,取得了提高作业质量、效率和安全、省力等效果。农业自动化主要包括耕耘、栽培、收割、运输、排灌、作物管理、禽畜饲养等过程和温室的自动控制和最优管理。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自动化专业的优势篇2

基金项目:本文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区级自动化实验示范中心(项目批准号:桂教高教〔2009〕109号)、校极教改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桂电教〔2011〕45号)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2-0083-02

我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速发展,这对以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为目标的国内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高标准要求。当今学生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有开阔的国际眼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以教材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适应力和创新力等方面缺乏有针对性的措施,因此需要进行改革。[1]本文基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的科研优势,面向该专业高质量人才的培养目标,在研教融合、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指出了科研对人才培养具有的积极作用。

一、专业学科基础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自动化本科专业于1985年创办,至今已有28年的历史。多年的精心建设使该专业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下设“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导航、制导与控制”共五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其中“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为广西高校重点学科。该专业还拥有两个广西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和“测控技术与仪器实验教学中心”,一个广西区级重点实验室——“自动检测技术实验室”,两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智能综合自动化实验室”和“虚拟仪器技术实验室”。自动化专业学科优势突出,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8人,其士生导师3人,博士10人,广西优秀专家2人,入选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3人,“广西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本着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宗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凝练已形成三个特色科研团队,分别是非线性控制与智能控制研究团队、新能源汽车电子与控制研究团队、过程质量控制研究团队。近年来获两项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余项,承担了国家基金、广西基金等多项纵向和大量的横向科研项目。

多年的建设使自动化专业在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呈现出一个新的问题是科研与教学存在脱节,在重视科研发展的基础上没有保证教学的同步前进,这一方面体现在从事科研的教师没有将前沿知识、新思想引入到课堂上,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实践环节过于传统,没有与时俱进的设计更新,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得不到有效检验。科研活动、教学活动、实践活动没有有机融合,互相服务,争取利益最大化。

针对上述问题,以自动化专业教学体系建设为主要目标,以培养求实创新人才为核心,近年来积极探索,充分利用学科现有优势,以科研项目为导向,将课程教学和承担的科研项目紧密结合,进行了研教融合、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的一系列教学改革。在夯实学生专业理论基础,融合专业相关知识,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和应用能力,对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自动化专业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以科研创新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为了体现科研在人才培养中的导向作用,首先根据本专业的中长期科研任务凝练出三个特色研究方向;然后对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设计,让现有的三个特色研究方向指导自动化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新的培养方案保证了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1.非线性控制与智能控制研究

针对该领域的研究需求,开设了“智能控制”、“智能信息处理”、“嵌入式系统技术”、“生物信息处理”等相关课程,并优化了课程内容。这些课程能有效支持学生在非线性系统建模与智能控制、智能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传感器网络及其微协议、人体脉络建模与分析及疾病诊断、精密制造系统中微/纳级控制、玻璃、橡胶等化工流程自动化工程等方面展开初级研究并进行深入学习。

2.新能源汽车电子与控制研究

在该研究领域,通过校企合作和充分调研深入了解该领域的实际需求,开设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及应用”、“工业通信与控制网络”、“节能控制新理论”等相关课程,以满足这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的需求。这些课程能有效支持学生在电动汽车行驶状态监控和实时故障诊断、动力电池SOC测试、智能轮胎系统和车身平衡/稳定系统、汽车网络通信协议及实现、汽车运动控制与队列协同等方面进行实践与深入探索。

3.过程质量控制研究

该研究需要其他专业的辅助知识,笔者有针对性地开设了“THZ测试技术”、“过程控制”、“电子测量与仪器”等选修课程。这些课程能有效支撑学生开展流程工业过程工艺参数检测与质量控制方面的探索,例如从事物质的近红外、太赫兹光谱及建模算法设计,用于药物检测、原油评价及环境监测等。

上述环节的设计使得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而且能感受到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融合科研创新的自动化专业教学体系建设

为了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具有特色的自动化专业人才,不仅需要依靠科研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也需要将这种指导思想融入到教学实践环节中。以特色科研为指导,主要在授课内容的与时俱进、实践环节的设计等环节进行了改革,建立了研教融合且切实可行的自动化专业教学体系。

1.科研队伍与教学队伍有机融合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注重教师业务能力的培养。首先,通过合理的任务分配,让不同的教师在科研和教学上有所侧重;其次,为避免教学和科研有所脱节,以教学为主的教师必须参与科研的讨论和设计环节,但一般不具体参与科研的实施环节,这样既能保证其工作重心在教学任务上,同时又能保证视野的开阔性,及时地将新信息传递到课堂上。教学队伍融入到科研队伍中,在保证以教学为中心的前提下,在基础知识的讲授和前沿知识的引导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平衡作用。[2]

2.科研问题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

科研过程的很多问题都是学生感兴趣、可参与甚至可解决的,将这些问题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为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提供了现实案例,找到了应用场景;另一方面将其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达到了学为所用的效果。经过积累,每门专业课程有5~10个案例来自教师自己的科研项目,生动的案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经过充分科研训练的学生也能成为课题组的重要力量。科研问题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让知识与问题进行了对应,让教学过程更加接近现实应用,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使命感。

3.成熟科研项目向实践环节转化

为了满足工科学生培养的需求,自动化专业设计了较多实践类课程,但这些课程的实践内容过于生硬,而且类型、内容等长期不变,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不够。科研项目既具有时效性又具有现实意义,从横向和纵向科研项目中选取合适的题材进行设计,转换成实践类课程,让学生选择、参与或独立解决。毕业设计选题部分来源于教师的横向与纵向科研项目,如永磁直线电机智能控制,传送带同步的随动控制系统设计,无刷直流电动机数字控制系统的研究,智能交流电机调速控制器的设计,基于DSP的开关磁阻电机控制,基于英飞凌单片机的开关磁阻电机控制,高频响音圈电机建模与控制研究,五轴联动数控系统的零传动直线电机驱动等。[3]

依靠学科优势,以科研内容指导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体系建设,从培养方案、教师队伍、教学内容、实践环节四个方面加强建设,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加具有特色和合理,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实践内容,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了所学知识的用处,激发了他们的专业兴趣。

四、建设效果

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对专业方向更加明确;课堂上认真听课,实验预习更加充分,实验过程更加投入,课外科技活动、各种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创新项目等参与更加踊跃;更喜欢和教师交流问题,课余进入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科协、创新基地的学生明显增多。在浓厚的科研氛围熏陶下,学生对教师的科研成果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学生较早地进入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训练,在富有实践经验的导师指导下,课内外实践教学效果良好,培养锻炼了学生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如、中国航天科工集团801厂、中国电信、比亚迪、诺基亚、华为、广州周立功、Haier电器、TCL电器、玉柴、广西柳工等国内知名企事业单位,对毕业生思想品德、敬业精神、工作态度、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较高。学生考取研究生后,所在学校如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普遍反映学生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创新意识较强。

五、总结与展望

本文围绕科研服务于教学的教学设计理念,探讨了如何基于学科优势和科研特色,设计有效的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培养具有自己特色的自动化专业人才。通过科研方向的凝练,使其指导培养方案设计;基于科研活动,让教学角色人员参与,深度发现可为教学使用的材料和案例,在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有效融合机制上进行积极实践,在培养创新性应用人才目标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尽管以科研内容为导向的教学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鉴于科研活动和教学活动的独立性,例如教学活动要求是丰富多样的,强调基础性和宽泛性,而科研活动通常集中于一个较窄的领域,强调专业性和研究深度,两者的深入融合仍需进一步的积极探索,寻求有效地融合机制,使得不仅让科研活动服务于教学活动,同时让教学的核心成果,即培养的人才,能对科研活动产生反馈和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教学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需要不断推进的工作,本文在研教融合、以研促教、以教促学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自动化专业的优势篇3

1.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于反映一国内不同区域间同一农产品的比较所形成的比较优势,简称为区位优势,即区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是通过一国内区际间同一种农产品的比较来实现的;二是能反映一国某区域内不同农产品之间相比较而形成的某种农产品的比较优势,简称为产品优势,即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是通过区域内不同农产品之间的比较来实现的。

2.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是动态变化的。当构成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因素及条件发生变化时,其优劣势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由于市场供求变化、技术进步以及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会使过去居于优势的某种区域农产品现在可能已处于劣势;而现在处于劣势的某种区域农产品将来也可能会占据优势。因此,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处在一个不断被创造出来而又不断在消失的过程中。

值得注意的是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是一种潜在的优势。要使其真正地转化成现实的竞争优势,还需要不断地培育、创造并维持这种优势,才能最终转变成竞争优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深刻认识这种动态的潜在的优势,为此首先必须了解哪些因素影响比较优势。

二、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自然资源和要素禀赋

1.自然资源因素。自然资源是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基础,是传统农业布局的依据。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及其组合对区域农产品生产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自然条件的地理差异是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自然基础。由于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特点就是经济再生产过程同自然再生产过程的一致性,因此,影响动植物生长的光、热、水、土、地貌等自然因素就成为影响农业生产与发展的重要资源条件,其时空分布及组合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布局和区域间的农业生产分工。但是必须看到自然资源对农产品生产的决定作用正在减弱。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自然资源对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形成并进而发展成为竞争优势的约束作用较从前已经大大减弱。

2.要素禀赋因素。要素禀赋是农业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基本的物质条件和投入要素,它不仅包括传统的生产要素,如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还应该涵盖制度、信息、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这里就劳动力、技术、资本要素做一简略分析。

劳动力要素对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劳动力的素质高低。区域劳动力素质高对形成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区域劳动力素质高,创造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可能性就大。

技术要素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影响区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一是技术进步可以降低单位农产品生产成本,二是技术进步可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区域农产品生产可以通过采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来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从而减少农业生产受自然界的制约,创造自己的比较优势。可以肯定,现代农业技术的引进与创新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某种农产品的区域优势,从而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资本要素对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影响表现在通过加大资本投入可以改变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进而促进结构升级,使区域农产品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合理化、高级化,有利于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朝着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产业和产品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区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水平。

要素禀赋对农业生产比较优势的影响很大,但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要素禀赋对某一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影响是可以改变的,劳动力、技术、资本都可以自由流动,重新集聚,为某一有活力的区域所利用。总体来看,区域劳动力技术知识与管理能力,特别是区域农业企业家群体的管理能力,对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非常重要。

(二)分工因素

分工对比较优势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分工可以提高区域劳动力的专业技术知识与管理能力,一般分工越精细其比较优势就越强。

(三)质量因素

质量因素在农产品比较优势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差异逐渐缩小和消失,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区域农产品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决定了其比较优势的高低和强弱。

(四)政府行为与经营体制因素

波特认为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府通过政策调节、创造竞争优势。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提高离不开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一级政府的支持和保护。政府在发挥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中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制定制度、提供信息、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和科学研究与推广等公共基础服务上。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政府或同一政府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政府行为对比较优势的影响也不同,一般在有工业基础的区域更有作为。

(五)人文资源因素

人文资源可以包括历史传统、民族习俗、宗教文化等。它们在区域农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一般不如自然资源那么直接,然而其影响是深远的,是影响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的巨大的潜在因素。

影响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在不同区域的农业产业组织条件下,其对创造比较优势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从下面的理论分析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些。

三、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的理论分析

(一)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的理论基础

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理论体系。比较优势理论最早可追溯至亚当·斯密。斯密认为一国在国际贸易中应出口生产成本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生产上占劣势的产品,这一理论被后来的经济学家总结为绝对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一国在生产所有产品上都具有较他国的绝对优势或劣势,也会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更多的利益。他的理论被称为相对比较优势理论,并且由于其理论关注资源禀赋的配置状况,又被称为外生比较利益说。以后的比较优势学说的发展主要是沿着斯密和李嘉图这两条相互联系又具有差异的思路进行。其中外生比较优势理论由赫克歇尔和俄林进一步发展,总结成禀赋比较优势说,或简称为H1-O定理。

比较优势理论尽管最早源于国际贸易领域,但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起着很大的指导作用,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特别是在计划经济时代更是起着主导作用。这种惯性对今天的区域发展,特别是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仍是深远的。显然,比较优势理论体系在产生正面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导致有些人谈区域农业发展必称比较优势,有时没有优势就干脆自封优势,似乎到了一切从优势出发、没有优势就不能发展的地步,而结果并不让人满意。于是人们开始反思比较优势理论。

20世纪90年代波特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指出比较优势不一定是竞争优势,只有竞争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快发展一国的竞争优势是当务之急。这一理论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0世纪末,杨小凯在批评新古典主流理论的基础上,从专业化和分工的角度拓展了对内生比较优势的分析。他们认为,内生比较优势会随着分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由于分工提高了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从而加速了个人人力资本的积累。这样,对于一个即使没有先天的或者说外生比较优势的个人,通过参与分工,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也能获得内生比较优势。他们分析了经济由自给自足向高水平分工演进的动态均衡过程,并阐释了斯密和扬格的思想:经济增长源于劳动分工的演进。他们的研究对我们认识比较优势、开发竞争优势很有启示。

(二)基于分工的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的理论分析

1.传统的比较优势论批判。传统理论认为某一区域生产什么取决于这一区域的比较优势,只要某种要素有一定优势,即要素投入成本低,就开发生产相对应的产品,产品具有成本优势就能在市场上取胜。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变得日益复杂起来,成本不再是争取消费者的唯一决定性因素,产品种类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售后服务的专业化、产品质量等都使单纯的成本已不再是竞争中致胜的唯一法宝。专业化的服务、产品的多样化、便捷的运输等都使传统的竞争优势--比较优势不复存在。区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必须不断再造,而再造的关键是积极参与分工,依据市场的需求变动,不断推动专业化生产进程,专业化是创造比较优势的根本途径。

2.农业专业化分工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是形成规模化、特色化与专业化生产。以欧盟农业为例,荷兰已形成花卉与牛奶的产业区,比利时精于养鸡,而法国专门生产小麦及面包等,丹麦在养猪方面很出色,这样精细的分工与专业化,使每一个国家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产业区。美国的农业也一样,如苹果生产主要集中于华盛顿州,棉花生产主要集中于南部的几个州,小麦生产则集中于中部的几个州,形成了各种专业化的产业带。而我国仅小麦、玉米在全国就有20多个省份进行生产,造成许多省份的产业结构雷同,结果形成大而全的结构,什么都搞,什么都搞不精,专业化进程缓慢,不利于农业发展。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专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实践证明专业化分工生产可以创造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

3.农产品专业化分工的类型分析。农产品生产分工主要包括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水平分工主要解除了农民横向联系与发展的问题,在水平分工之前,大部分的农户如果兼业,他不得不了解多种农作物的生产知识。但如果分工,他就可以把精力集中于某一作物上,从而获得专门知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垂直分工主要是指部分农户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从而有利于该环节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进步,也有利于制度的创新和发展。在我国素有“大蒜第一县”之称的山东省苍山县,由于其大蒜在全国乃至日本、韩国信誉很好,故分化出许多农民专门从事大蒜产业链上的其他服务,如进行大蒜的加工、运输、包装等。通过这样的分工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可见水平分工是基础,垂直分工是水平分工的深化,两种分工都对区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有益。

4.专业化分工案例分析。农业生产专业化最大的好处就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改变了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形成了自己的产业优势。专业化的一个最大特点是精于一业,一个地方只专注于一业,拥有最好的质量和最低的价格,这与我国过去习惯搞的大而全形成鲜明的对比。如山东省苍山县只发展一个产业即大蒜,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一个庞大的大蒜产业区。全县大蒜种植面积达20多万亩,年产大蒜10多万吨,2万多农户从事大蒜种植及相关产业。苍山县的大蒜已形成一条龙生产,包括蒜苔、大蒜的保鲜以及蒜米速冻、腌渍、蒜片、蒜粉、蒜油、蒜汁等深加工和出口;还有一些企业正在利用生物分离技术,提供大蒜素等生物产品,制成大蒜胶囊、饮料、大蒜精等。经过这样专注于一业的发展,苍山县现已享有“天下第一蒜”的美誉,农民收入显着提高。

这些理论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从上面的理论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分工是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的根本路径,加快区域农产品生产分工就能促进区域农业发展。因此如何加快推进区域农产品生产分工是当务之急。

四、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的战略对策

根据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至少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区域农产品的生产分工,创造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

(一)效仿工业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组织农业生产专业化

工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化大生产,核心内容是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专业化分工有利于形成特色、提高劳动生产率、培育竞争优势,使社会化大生产成为可能。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规模化生产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组织的规模效益。发达国家在农业生产领域较早地引入了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美国1914年就已形成了种植的专业化。农场的专业化比例高,棉花农场专业化比例达到79%、蔬菜农场为87%、园艺作物农场为98%、果树农场为96%。就农场的经营规模而言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态势,每个农场拥有的土地从1950年的86公顷增加到现在的176公顷,平均规模扩大了1倍。对比我国农业的发展,长期以来布局分散、生产小而全、管理无标准,造成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差、竞争能力弱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借鉴工业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大力推进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到几个支柱”的要求,大力开展专业村、镇建设,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

(二)大力培育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专业化经营的组织者、市场的开拓者、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农业专业化的营运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在整个产业链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要发挥龙头企业在引进、示范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等方面的作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充分利用龙头企业开拓市场能力强、信息灵敏度高的优势,把市场信息、实用技术、管理经验传给农户,组织开展农产品购销;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加工,延长产业链,促进优势农产品的转换增值;对农产品加工、合作组织等各种类型的农业专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大力扶持,使他们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关系,增强带动作用,保证农产品比较利益的提高。

(三)加快农产品经营管理流程再造,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我国农产品生产经营管理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强化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与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建设。

1.大力开发市场中介组织。市场中介组织包括各类农民协会和农业合作社。中介组织是连接市场和农民的桥梁和纽带,通过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发展、联合起来竞争,不仅能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的谈判地位,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减少农民面临的市场风险。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农协的国家之一,全国99%以上的农民都加入了农协组织。农协不仅为农民提供生产指导,而且组织流通,开展信用服务,农民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90%,以上由农协供给,生产的农产品80%以上由农协销售。正是这些功能齐全、覆盖面广、渗透性强的农协组织支撑了日本农业的发展,使日本农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日本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必须大力发展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这是创造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环节。

2.努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工业产品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销售,所依赖的是发达的营销网络。把这一经验移植到农业领域,必须着力改造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放手发展农产品购销企业和农民“经纪人”,形成多元化的流通格局;采取设办事处、开窗口的办法,将农产品打进国内大中城市,扩大市场份额;要更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彻底改变过去肩扛手提、提篮小卖的落后方式,积极采用会展促销、销售、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期货交易等现代营销手段,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积极发展创汇农业,开拓国际市场。荷兰鲜花出口占全球的60%,其农产品出口销售主要依靠拍卖市场,仅阿斯米尔花卉拍卖市场每天就成交花卉1500万枝,年出口25亿欧元,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四)加速推进技术进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自动化专业的优势篇4

1.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于反映一国内不同区域间同一农产品的比较所形成的比较优势,简称为区位优势,即区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是通过一国内区际间同一种农产品的比较来实现的;二是能反映一国某区域内不同农产品之间相比较而形成的某种农产品的比较优势,简称为产品优势,即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是通过区域内不同农产品之间的比较来实现的。

2.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是动态变化的。当构成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因素及条件发生变化时,其优劣势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由于市场供求变化、技术进步以及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会使过去居于优势的某种区域农产品现在可能已处于劣势;而现在处于劣势的某种区域农产品将来也可能会占据优势。因此,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处在一个不断被创造出来而又不断在消失的过程中。

值得注意的是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是一种潜在的优势。要使其真正地转化成现实的竞争优势,还需要不断地培育、创造并维持这种优势,才能最终转变成竞争优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深刻认识这种动态的潜在的优势,为此首先必须了解哪些因素影响比较优势。

二、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自然资源和要素禀赋

1.自然资源因素。自然资源是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基础,是传统农业布局的依据。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及其组合对区域农产品生产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自然条件的地理差异是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自然基础。由于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特点就是经济再生产过程同自然再生产过程的一致性,因此,影响动植物生长的光、热、水、土、地貌等自然因素就成为影响农业生产与发展的重要资源条件,其时空分布及组合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布局和区域间的农业生产分工。但是必须看到自然资源对农产品生产的决定作用正在减弱。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自然资源对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形成并进而发展成为竞争优势的约束作用较从前已经大大减弱。

2.要素禀赋因素。要素禀赋是农业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基本的物质条件和投入要素,它不仅包括传统的生产要素,如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还应该涵盖制度、信息、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这里就劳动力、技术、资本要素做一简略分析。

劳动力要素对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劳动力的素质高低。区域劳动力素质高对形成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区域劳动力素质高,创造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可能性就大。

技术要素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影响区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一是技术进步可以降低单位农产品生产成本,二是技术进步可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区域农产品生产可以通过采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来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从而减少农业生产受自然界的制约,创造自己的比较优势。可以肯定,现代农业技术的引进与创新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某种农产品的区域优势,从而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资本要素对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影响表现在通过加大资本投入可以改变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进而促进结构升级,使区域农产品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合理化、高级化,有利于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朝着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产业和产品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区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水平。

要素禀赋对农业生产比较优势的影响很大,但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要素禀赋对某一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影响是可以改变的,劳动力、技术、资本都可以自由流动,重新集聚,为某一有活力的区域所利用。总体来看,区域劳动力技术知识与管理能力,特别是区域农业企业家群体的管理能力,对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非常重要。

(二)分工因素

分工对比较优势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分工可以提高区域劳动力的专业技术知识与管理能力,一般分工越精细其比较优势就越强。

(三)质量因素

质量因素在农产品比较优势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差异逐渐缩小和消失,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区域农产品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决定了其比较优势的高低和强弱。

(四)政府行为与经营体制因素

波特认为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府通过政策调节、创造竞争优势。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提高离不开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一级政府的支持和保护。政府在发挥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中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制定制度、提供信息、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和科学研究与推广等公共基础服务上。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政府或同一政府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政府行为对比较优势的影响也不同,一般在有工业基础的区域更有作为。

(五)人文资源因素

人文资源可以包括历史传统、民族习俗、宗教文化等。它们在区域农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一般不如自然资源那么直接,然而其影响是深远的,是影响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的巨大的潜在因素。

影响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在不同区域的农业产业组织条件下,其对创造比较优势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从下面的理论分析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些。

三、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的理论分析

(一)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的理论基础

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理论体系。比较优势理论最早可追溯至亚当·斯密。斯密认为一国在国际贸易中应出口生产成本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生产上占劣势的产品,这一理论被后来的经济学家总结为绝对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一国在生产所有产品上都具有较他国的绝对优势或劣势,也会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更多的利益。他的理论被称为相对比较优势理论,并且由于其理论关注资源禀赋的配置状况,又被称为外生比较利益说。以后的比较优势学说的发展主要是沿着斯密和李嘉图这两条相互联系又具有差异的思路进行。其中外生比较优势理论由赫克歇尔和俄林进一步发展,总结成禀赋比较优势说,或简称为H1-O定理。

比较优势理论尽管最早源于国际贸易领域,但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起着很大的指导作用,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特别是在计划经济时代更是起着主导作用。这种惯性对今天的区域发展,特别是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仍是深远的。显然,比较优势理论体系在产生正面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导致有些人谈区域农业发展必称比较优势,有时没有优势就干脆自封优势,似乎到了一切从优势出发、没有优势就不能发展的地步,而结果并不让人满意。于是人们开始反思比较优势理论。

20世纪90年代波特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指出比较优势不一定是竞争优势,只有竞争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快发展一国的竞争优势是当务之急。这一理论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0世纪末,杨小凯在批评新古典主流理论的基础上,从专业化和分工的角度拓展了对内生比较优势的分析。他们认为,内生比较优势会随着分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由于分工提高了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从而加速了个人人力资本的积累。这样,对于一个即使没有先天的或者说外生比较优势的个人,通过参与分工,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也能获得内生比较优势。他们分析了经济由自给自足向高水平分工演进的动态均衡过程,并阐释了斯密和扬格的思想:经济增长源于劳动分工的演进。他们的研究对我们认识比较优势、开发竞争优势很有启示。

(二)基于分工的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的理论分析

1.传统的比较优势论批判。传统理论认为某一区域生产什么取决于这一区域的比较优势,只要某种要素有一定优势,即要素投入成本低,就开发生产相对应的产品,产品具有成本优势就能在市场上取胜。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变得日益复杂起来,成本不再是争取消费者的唯一决定性因素,产品种类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售后服务的专业化、产品质量等都使单纯的成本已不再是竞争中致胜的唯一法宝。专业化的服务、产品的多样化、便捷的运输等都使传统的竞争优势--比较优势不复存在。区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必须不断再造,而再造的关键是积极参与分工,依据市场的需求变动,不断推动专业化生产进程,专业化是创造比较优势的根本途径。

2.农业专业化分工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是形成规模化、特色化与专业化生产。以欧盟农业为例,荷兰已形成花卉与牛奶的产业区,比利时精于养鸡,而法国专门生产小麦及面包等,丹麦在养猪方面很出色,这样精细的分工与专业化,使每一个国家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产业区。美国的农业也一样,如苹果生产主要集中于华盛顿州,棉花生产主要集中于南部的几个州,小麦生产则集中于中部的几个州,形成了各种专业化的产业带。而我国仅小麦、玉米在全国就有20多个省份进行生产,造成许多省份的产业结构雷同,结果形成大而全的结构,什么都搞,什么都搞不精,专业化进程缓慢,不利于农业发展。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专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实践证明专业化分工生产可以创造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

3.农产品专业化分工的类型分析。农产品生产分工主要包括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水平分工主要解除了农民横向联系与发展的问题,在水平分工之前,大部分的农户如果兼业,他不得不了解多种农作物的生产知识。但如果分工,他就可以把精力集中于某一作物上,从而获得专门知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垂直分工主要是指部分农户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从而有利于该环节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进步,也有利于制度的创新和发展。在我国素有“大蒜第一县”之称的山东省苍山县,由于其大蒜在全国乃至日本、韩国信誉很好,故分化出许多农民专门从事大蒜产业链上的其他服务,如进行大蒜的加工、运输、包装等。通过这样的分工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可见水平分工是基础,垂直分工是水平分工的深化,两种分工都对区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有益。

4.专业化分工案例分析。农业生产专业化最大的好处就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改变了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形成了自己的产业优势。专业化的一个最大特点是精于一业,一个地方只专注于一业,拥有最好的质量和最低的价格,这与我国过去习惯搞的大而全形成鲜明的对比。如山东省苍山县只发展一个产业即大蒜,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一个庞大的大蒜产业区。全县大蒜种植面积达20多万亩,年产大蒜10多万吨,2万多农户从事大蒜种植及相关产业。苍山县的大蒜已形成一条龙生产,包括蒜苔、大蒜的保鲜以及蒜米速冻、腌渍、蒜片、蒜粉、蒜油、蒜汁等深加工和出口;还有一些企业正在利用生物分离技术,提供大蒜素等生物产品,制成大蒜胶囊、饮料、大蒜精等。经过这样专注于一业的发展,苍山县现已享有“天下第一蒜”的美誉,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这些理论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从上面的理论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分工是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的根本路径,加快区域农产品生产分工就能促进区域农业发展。因此如何加快推进区域农产品生产分工是当务之急。

四、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的战略对策

根据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至少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区域农产品的生产分工,创造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

(一)效仿工业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组织农业生产专业化

工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化大生产,核心内容是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专业化分工有利于形成特色、提高劳动生产率、培育竞争优势,使社会化大生产成为可能。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规模化生产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组织的规模效益。发达国家在农业生产领域较早地引入了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美国1914年就已形成了种植的专业化。农场的专业化比例高,棉花农场专业化比例达到79%、蔬菜农场为87%、园艺作物农场为98%、果树农场为96%。就农场的经营规模而言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态势,每个农场拥有的土地从1950年的86公顷增加到现在的176公顷,平均规模扩大了1倍。对比我国农业的发展,长期以来布局分散、生产小而全、管理无标准,造成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差、竞争能力弱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借鉴工业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大力推进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到几个支柱”的要求,大力开展专业村、镇建设,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

(二)大力培育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专业化经营的组织者、市场的开拓者、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农业专业化的营运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在整个产业链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要发挥龙头企业在引进、示范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等方面的作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充分利用龙头企业开拓市场能力强、信息灵敏度高的优势,把市场信息、实用技术、管理经验传给农户,组织开展农产品购销;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加工,延长产业链,促进优势农产品的转换增值;对农产品加工、合作组织等各种类型的农业专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大力扶持,使他们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关系,增强带动作用,保证农产品比较利益的提高。

(三)加快农产品经营管理流程再造,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我国农产品生产经营管理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强化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与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建设。

1.大力开发市场中介组织。市场中介组织包括各类农民协会和农业合作社。中介组织是连接市场和农民的桥梁和纽带,通过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发展、联合起来竞争,不仅能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的谈判地位,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减少农民面临的市场风险。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农协的国家之一,全国99%以上的农民都加入了农协组织。农协不仅为农民提供生产指导,而且组织流通,开展信用服务,农民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90%,以上由农协供给,生产的农产品80%以上由农协销售。正是这些功能齐全、覆盖面广、渗透性强的农协组织支撑了日本农业的发展,使日本农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日本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必须大力发展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这是创造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环节。

2.努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工业产品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销售,所依赖的是发达的营销网络。把这一经验移植到农业领域,必须着力改造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放手发展农产品购销企业和农民“经纪人”,形成多元化的流通格局;采取设办事处、开窗口的办法,将农产品打进国内大中城市,扩大市场份额;要更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彻底改变过去肩扛手提、提篮小卖的落后方式,积极采用会展促销、销售、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期货交易等现代营销手段,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积极发展创汇农业,开拓国际市场。荷兰鲜花出口占全球的60%,其农产品出口销售主要依靠拍卖市场,仅阿斯米尔花卉拍卖市场每天就成交花卉1500万枝,年出口25亿欧元,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四)加速推进技术进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自动化专业的优势篇5

本文提取了2015年、2016年贵州省认定的25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

2.1 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状况

从提交的申报材料来看,企业均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进行知识产权管理工作,25家企业均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平均每家企业专职人员达到4人(3.7四舍五入),而专职管理人数最多的企业为开磷集团,人数达到51人,占职工总数的0.3%。25家企业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核心人员(管理、知识产权工作、研发)知识产权知识培训人员(个)达到2102人,平均每家企业达到420人,平均每家企业培训率达到93.15%。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贵州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意识较强,知识产权管理较为规范,培训率较高。但同时,25家企业均无通过国家标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29490-2013)达标认证,说明我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距离国家一流的知识产权培育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

2.2 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状况

(1)在申请和持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数量方面,25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累计申请专利1827件,平均每家企业达到73.08件,累计有效专利1010件,平均每家企业达到40.4件。累计有效专利达到了专利申请量的55.28%。企业专利申请量上的突出,说明企业重视自我创新能力的建设,有一定的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同时,有效专利的授权量占比较高,也体现了企业在自主知识产权管理上的自我认知较为准确,能够找准自身发展的优势,并以此为抓手带动企业整体的协同发展。

(2)在自主知识产权种类方面,企业累计申请发明专利984件,平均每家企业达到39.36件。累计有效发明专利329件,占申请量的33%,平均每家企业达到13.16件。累计注册商标169件,平均每家达到6.76件。从企业提交的申报资料看来,企业授权的自主知识产权主要集中在外观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登记等几个方面。体现出,在企业的整体发展中,还是由科技含量较低的技术和产品占据着主导位置。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到了整体专利申请量的53.85%,但发明专利授权量占申请量的33%。可以看出,企业十分重视核心知识产权的研发和保护,但在核心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导致核心产品和技术无法实现质的突破。

(3)在自主知识产权行业领域分布方面,很大部分的有效专利和有效发明专利都集中在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行业,占整体专利和发明专利的81.2%、77.2%。可见贵州围绕优势比较集中的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建设取得很大成效。软件服务业和新材料排位靠后,表明这两个行业的知识产权发展,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3 知识产权融资与转让状况

从统计出的数据来看,25家企业只有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汇通华城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开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家企业有知识产权融资的情况。仅有1家企业发生知识产权转让或许可。可以看出,知识产权在企业之间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流动,没有形成一种自由交易的市场氛围,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不理想,很多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仅仅成了一纸证明,并不能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从对企业的相关数据分析来看,我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较低,没有形成完善的核心知识产权体系,究其原因是因为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核心知识产权的研发能力欠缺;自主知识产权行业分布不均;缺乏专业知识产权人才进行管理,导致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体系不完善;没有形成自由便捷的市场,企业之间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效流通,成果转化不理想。

4 对策建议

4.1 重视科研成果的产出,强化核心知识产权的研发

创新能力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有后发动力的有效评价指标。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科技研发的重视程度。同时,核心知识产权的申请、授权也需要有科研成果的基础支撑。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企业应该更加重视科研成果的产出,强化核心知识产权的研发,构建以核心知识产权为依托的创新体系,这样才能常屹市场不倒。

(1)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通过多种途径优化企业科研经费的管理和配置,提高企业科研经费的使用率,有效保证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和产出。

(2)不断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培养专业性的科研人才,并建立系统化的科研团队,并以实物或股权的形式鼓励科研人才钻研本企业核心业务,促进企业核心知识产权的研发及成果转化。

4.2 强化企业知识产权意识

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一方面是指要强化对技术创新成果的产权化意识。【1】许多企业十分重视自身创新能力的建设,创新成果产出丰富,但因为产权化意识淡漠,没有有意识的将自身的成果转化为知识产权。由此,导致自身的创新成果流失,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损失。因此,企业从上到下都应该强化自身的产权化意识,积极建设产权化制度,鼓励员工对自己的成果进行专利申请,切实保护企业的无形资产。

另一方面是指是企业的专利保护意识。从2015年、2016年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数据统计得出,25家企业企业知识产权纠纷维权的经费均为0。从侧面来说,这说明我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专利保护意识还较弱,没有对自身的知识产权在市场上的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可能在无形中导致了自身资产的流失。因此,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定期在市场对和自身核心知识产权相关的技术或产品进行广泛细致的调查,如发现权益受到侵害,应利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身利益。

4.3 加强培训,培养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团队

自动化专业的优势篇6

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养老方式,有学者针对老年人照护服务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养老机构为补充”的养老体系,以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①从近十年来“社区居家养老”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实践看,社会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有原来的直接服务单向提供,逐渐向照顾护理及服务购买的角色转变,其理论源头与“英国社区照顾”的理念相近。可以看出,在为老年人养老服务过程中的专业社工的参与度与受重视程度逐步提高,专业社工深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是值得推广和借鉴的。

在面对我国现阶段社区中专业社工凤毛麟角的事实的同时,社会工作者如何深入社区在对居家家养老的服务输送方面做到更专业化和人性化是现实中值得实践与探索的问题。从目前形势看,大学生社工成为我国加强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要举措,那么从优势视角出发,大学生社工如何介入社区居家养老体系;凭借其自身的专业优势,在社区居家养老体系中塑造什么角色正是本文着重探讨的。

一、优势视角下大学生社工如何介入社区居家养老

美国学者丹尼斯提出的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优势视角”②,在西方运用于不同的人群和各种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中,它的实践意义是社会工作者秉承一种寻求案主“优势资源”的理念,而不是以“问题视角”看待案主,协助案主发现其自身优势、协助他们实现自身的目标,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抗拒社会主流话语权的控制。而针对老年人养老问题,专业社工也应逐渐摒弃以“问题”视角对待老年人,应协助发现其自身的优势资源,秉承着“赋权,抗逆力,整合”这优势视角的三大核心理念帮助老年人积极寻找自身优势资源,拓展生活空间。

(一)正视现实

老年人首先在生理上,生理功能和机体结构形态等方面都趋于老化,身体机能退化后的疾病困扰是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疾病不仅仅对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造成影响,也会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摧残。在心理上,大多数老年人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往往没有再社会化的意识甚至有较强的抵触情绪;他们面对自身机能的衰老会有深深的恐惧与悲观。

所以从优势视角出发,社会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是,帮助老年人认清现实,帮助他们分析年老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让老年人把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对生活的兴趣上,提高生活信心,争取实现“自助”。社会工作者要有对老人逆抗力的坚定信念,当老年人的生活激情被激发,他们的社交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感、期望感都会增强,参与贡献的机会也会增多,从而促进居家养老工作顺利的展开。

(二)挖掘老年人的优势资源

从优势视角出发,社会工作者更多的是发现老年人的自身优势,让他们知道老年人一样可以有所作为,比如说老年自身阅历丰富,可以教导晚辈;身体状况好的老人可以参与社区内的事物管理等,由被动达到积极活的参与各种活动。

(三)将老人自身的优势运用到社区居家养老中

社会工作者在帮助老年人群体挖掘到自身优势后,鼓励老年人按照自己的期望,结合实际环境把优势资源发挥最大效用。一些老年人到晚年,随着闲暇时间增多,家务负担减轻,他们可以实现自己多年想做而未能实现的愿望,如参与教育、医疗、法律咨询、著述、科研等高智力领域的工作,参加各类社区服务活动,还可以上老年大学,琴棋书画中发挥自己的专长,如果老年人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其本身就为居家养老服务的推动和完善提供了动力。

二、大学生社工在社区居家养老体系的角色塑造

所谓的社会角色,指的是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③惠特克从微观层次提出:社区照顾中应存在治疗者、倡议者、辅导者、顾问。还有学者认为,专业社工在社区中应当承担服务提供者、支持者、教育者、调控者、资源获取者、中间人的角色。④老年人有其自身年龄段的特殊需求,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笔者认为,凭借其专业优势可以主要担任:老年人需求预估者、组织老年人活动的策划者、整合社区资源的实践者

(一)老年人需求的预估者

预估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是在个案的接触上,收集案主的相关资料,并对案主的问题、案主系统的功能、案主和环境的互动等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判断,形成暂时性的评估结论的过程。⑤大学生社工利用个案方法具体介入,在与老年人建立相互信赖的情感关系下,引导老年人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需求困难等,大学生社工与老年人一起评估资源,制定目标并实践目标。在此过程中,预估不是单一层面的,是多层次涵盖三个维度:生理,心理和交际。体现在三个层面:老年人自身需求,社区环境与资源,社会工作者自身专业伦理。由此可看,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大学生社工有过专业化的价值理念与专业技能,那么为保障老年人更高质量的晚年生活,为老年人需求的预估者角色发挥的潜力很大。

(二)组织社区老年人活动的策划者

社会工作大学生经过专业的课程训练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在社区活动策划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大学生社工比青年志愿者更能从专业视角出发关注案主的自助能力,而非仅仅是人道精神或体力上的帮助。专业社工在对老年人活动的策划时,会紧密的结合前期做的需求预估基础上,策划符合老年人的需要和身体承受能力的活动。例如在组织老年人健身运动活动,如果缺乏专业社工的支持,就会对社区养老服务的理解和认识十分狭隘,缺乏组织管理,就发挥不了服务老年人的作用,而大学生专业社工以小组工作的自主与互动原则引导老年人参与活动,最重要的不是有多么丰富的专业技巧,是策划服务方案要紧密结合老年人的需要,在这方面,大学生社工的专业优势是很明显的。

(三)整合社区资源的实践者

在西方社会,社会工作者是社区资源的整合者,使服务对象能够在所处的环境中得到自身的发展。西方的社会工作是先服务再有专业培训,而在中国却恰恰相反,所以在中国的大学生社工,以目前现状来看,为服务对象寻求所需的各种社会资源的能力有限。大学生社工能做的就是在对老年人的需要做出专业评估后,只能通过与社区行政工作者沟通,由他们为其寻求更高的社会网络资源,进而对老年人进行社区照顾。同时,大学生社工要重建老年人的社会生态位,帮助他们实现与其生活环境的整合,让他们丰富日常生活,如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小组活动,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等各种活动,争取达到个人优势与社区内的环境优势相结合,创造出更有优势的社会生态位。所以,大学生专业社工作为社区资源的整合者,为其提供良好的社区养老环境,尽可能的整合社区内优质资源。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体系中,专业的服务是无法取代来自伴侣的互相扶持(有伴侣的老年人)子女、亲属及邻里等的非专业照顾。这是即使在城市化工业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也无法改变的中国重情重义、亲疏远近的文化内涵。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只有社区、政府、专业社会工作的的共同参与,社区照顾的网络才得以良好构建。

三、结论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老年人如何养老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担心与关注的问题,由于大学生专业社工自身能力与资源有限,对社区养老的服务也会受到限制,在本文中其影响因素及发展现状不过多探讨。我们应关注的是在有限的服务空间中,应嵌入社会工作元素,社区居家养老体系中,需要大学生专业社工这一环节的支持与支撑,需要其秉承优势视角的理念积极充当老年人需求的预估者、组织老年人活动的策划者、整合社区资源的实践者。社工不但要用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服务,更要持有“助人自助”原则,深入社区。大学生社工为社区带去的不仅是青春四射的年轻劳动力,更带去了专业的知识与践行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可行性建议。大学生专业社工深入社区不仅为我国社会工作实践获得宝贵经验,更是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助力。

注释:

①张良礼.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及规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0;14.

②丹尼斯著.李亚平,杜立婕译.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③郑航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106.

④⑤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2;32;44.

参考文献:

[1]赵罗英.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优势视角”模式[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2).

自动化专业的优势篇7

【基金项目】防灾科技学院学生工作研究专题(XZ2012B13);防灾科技学院教学建设与教学研究项目(201013)

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不到理想的新员工,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对于信息类专业尤为突出。如何摆脱两难局面,使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企业满意的人才,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企业认为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太弱,无法满足马上上岗的目标,因此各高校加快教学改革,修改教学大纲,以就业为导向,大量增加实践性教学课时,如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生产实习等,目的就是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就业力。

信息类专业是应用性特别强的专业之一,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习基地建设,因此很多高校在这方面改革力度很大,效果是明显的。本文根据防灾科技学院的实际情况,紧紧依托地域优势,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建设教学实习基地,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一、地域优势及在教育发展方面的应用

地缘优势是某个国家或实体占据地理位置上较为接近的优势地位,是任何国家或实体存在的基础。地缘是指由地理位置上的联系面形成的关系。由于对某个地区历史、文化和人群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熟悉和了解,特别是在区域内具备相应的人脉资源,所形成的相对外来个人或群体的优势,就称为地缘优势。区域优势是指一个地区发展的一系列条件,是综合的、整体的,既包括地理位置、资源条件,更包括创新机制、文化氛围等。地域优势是地缘优势和区域优势的综合,是一直为地方当权者所看重的一种发展当地经济、文化、教育等的优势条件。

虽然地域优势在经济发展方面表现突出,但在教育发展方面也可圈可点。大连商务职业学院依托大连地区经济发展和区位优势,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酒店管理、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物业管理等新兴专业,服务于地方,取得很好的成效;广西工学院依托柳州大企业多的优势,探索办学新体制,促进社会资源与教育的互动,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云南大理具有滇西文化中心和少说民族多的特点,大理学院充分发挥地域优势,重点建设人文科学专业,走国际化办学道路,改革教学课程体系,建立起一所特色鲜明的边疆高校;牡丹江师范学院利用对俄贸易和旅游的优势特点,发挥地缘优势,拓展俄语专业实训基地,丰富了学生社会实践,强化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看出,地域优势促进教育发展,反之推动地域经济前进。

二、首都经济圈IT企业分析

首都经济规划圈包括北京、天津以及河北部分地市,面积27060平方公里,人口490万,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这里集中了我国大部分的国企。在过去的几年里,北京市通过自主创新积极推动IT行业的发展,大量的自主创新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软件产业发展已经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和肯定。中关村是我国IT技术创业最活跃的地区,也是国内风险投资最集中的区域之一,拥有国内层次最高、密度最大的人力资源,集中了国内外IT行业的几乎所有知名公司在此设立总部,如IBM、Microsoft、Intel、Google、百度、联想、方正、清华同方、浪潮、盛大等知名企业,同时也集中了众多的IT类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产业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中关村IT产业带动整个北京市的科技产业,使北京市科技创新规模迅速扩大、完善。

因此,首都经济圈聚集了国内外若干知名企业,信息产业极为发达,是IT企业主要聚集区域,是我国最具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活力的区域,是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最理想区域。因此,我们必须走出去,请进来,建立覆盖IT类专业的实习基地,量要多,覆盖面要广,距离要近,这些条件都已具备,这为我校在该区域建立实习基地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要充分利用好这种区域资源优势,为学校教学和发展服务。

三、防灾科技学院计算机专业实习基地建设

防灾科技学院地处河北省三河市燕郊开发区,与北京通州区仅一河之隔,距离天安门只有35公里,距天津市16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每天有近10万人去北京上班,有“北京的后花园”之称。便捷的交通网络,优越的地域优势,为各类专业大学生实习就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计算机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具有以下特点:

1.实习基地选择具有多样性,囊括所开设的所有IT类专业;

2.实习模式具有多样性,学生走出去,专家请进来,彼此设立实验区,既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又可以服务企业;

3.校企互动性强,距离近,交流方便,互通所需,建立起广泛的校企合作关系。

4.极大地促进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的多样性,拓宽了就业面,提升了就业质量。

四、结束语

高校发展、人才培养都离不开企业,各校根据自身地理位置特点,依托地域优势,探索合适的高校建设和发展之路。防灾科技学院计算机专业为校外实习教学基地的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得到一下几点启示:

1.基地建设要及时跟踪IT技术发展步伐。众所周知,IT行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行业,技术变化、知识更新,可以说“一日千里”。防灾科技学院毗邻北京,地处IT业发达的首都经济圈中心地带,因此依靠地域优势,紧跟IT发展步伐,及时了解IT发展动态,快速地将相关技术传授给学生,站在IT技术发展的最前端。

2.IT类专业学生必须走分散实习的道路。IT产业发展时间短,入门相对较低,大多数IT企业规模小,但数量众多,因此不可能在一家企业安排下所有学生的实习,只能分散实习。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20多家实习合作基地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3.分散实习利于就业。现在大学生就业困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通过分散实习,可以让学生较早地进人企业,熟悉社会环境,为顺利就业创造先机。从近两年来的实习效果看,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升了就业力,促进了就业,提高了就业质量。

4.分散实习利于发展校企合作。分散实习可以使得实习基地建设形成一定的数量规模,然后从中选择合适的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在知识更新、人才培养、学生就业、企业成本降低等方面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1]邓晓丹.依托地域优势营造城市核心竞争力[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

[2]周祥.紧密围绕地域优势打造名牌支柱专业[J],辽宁高职学报,2006

自动化专业的优势篇8

Though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specialties in local university

Xie Kai, Li To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Beijing 102600, China)

Abstract: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is a major construction activity, which involves many aspects of innovation and change. Its guiding thought influenced the school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direction, process and perform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alyzed. From the connotation, specialty construction location, participation and other aspect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specialties in local university at present are expounded. Som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re given.

Key words: local university;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0 引言

教育部在2008年10月《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中对特色专业的定义,即:“特色专业是指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

根据我国高等院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层次的高校,特色专业的概念应有所不同。对于国家重点大学,如“985”或“211”大学,特色专业应当是指其专业办学条件、建设水平、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等在国内外达到较高水平或者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和知名度的专业;而对于普通或地方高等院校,应根据院校的办学实际,特色专业是指高校在办学过程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其办学理念、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验室建设等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达到较高水平及培养出的人才具有明显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等特征。

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过程中仍存在定位不准确、专业建设的针对性不强、没有形成明显特色等问题。因此,本文着力探讨地方高校在建设自身特色专业时产生的问题及其原因,以期对于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提出实用性建议。

1 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高校办学思想缺乏前瞻性[1]

近年来,地方高校发展迅猛,许多学校开设了从未涉足的专业。地方高校要想取得长足发展,不仅需要学校办学层次的提升,更需要科学的办学思想,从长远出发,综合自身的实力与水平,立足地域实际和地方需求才是正确的办学思想。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涉及专业建设多方面的创新和变革的教学改革活动,其指导思想影响着学校专业建设的方向、进程和绩效;而从实际来看,一些地方高校缺乏长远的发展目标,不能有效地因势利导把握机遇,也没有在专业建设和教学理念上实现变革,更没有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因此,高校的发展磕磕绊绊,不但没有取得应有的发展成果,反而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一些地方高校难以强化特色专业的建设。

1.2 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意识淡薄

在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许多地方高校急于大规模扩建,通过增加专业数量的模式实现专业建设。所以,地方高校常因“贪大求全”而造成学校综合质量下降,阻碍了特色专业的建设。对于所确定的优势、特色专业,如何更加紧密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发挥地方优势,办出高校特色等方面的研究还没有跟上,尤其是如何使特色、优势专业在和其他专业的相互竞争中真正形成优势和特色,从而带动相关专业的发展,提高整个学校的办学水平还面临着一些问题[2]。

1.3 特色专业的特点不够明显

特色是特色专业建设的灵魂,特色的定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特色专业定位应以市场价值为前提,要在广泛的社会调查和对人才市场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论证,从而准确把握特色专业建设方向,科学定位必须要在专业方向细分的基础上进行。一般选择一到两个方向作为自身发展方向,并进行特色定位方向选择。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资源和能力优势,并考虑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合理地进行定位。同时,要从“地方性”出发,谋求特色专业的建设,不要过多地强调外部科研资源及人才的引进,避免造成专业建设上的资源浪费,或专业建设资源配置不合理。

1.4 优秀教师参与度低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关键,也是保障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目前很多地方高校在人才引进上没有向特色专业倾斜,在人员配备上没有向特色专业靠拢,在人才培养上更没有向特色专业侧重;不但如此,教师职称的评定由于和科研项目经费数量有直接的关系,致使很多高校的优秀教师都有“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所以,如何把教师职称的评定与学科整体布局、重点发展方向结合起来;如何对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在教学研究、出版著作等方面予以经费支持并对其教学成果给予奖励等问题,都值得我们研究。

2 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有效对策

2.1 以前瞻性的指导思想作为特色专业建设的引导方向

在特色专业的建设中,强调建设的方向性,以更好地实现建设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综合的教学改革活动,必须在专业建设和教学理念上实现变革,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以适应这种教学改革的需要。打造特色专业的前提是要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和现代的教育思想,同时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拓宽专业口径,不断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培养出综合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能够做到主动去适应市场的需求及变化,才能在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现特色,形成特色,建设特色,强化特色。

2.2 培育专业的特色与优势

专业建设紧扣一个主题:培育专业特色。通过整合地方经济与社会、行业、学校和专业的优势资源,可以形成其他专业无法取代的特殊专长,创建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特色专业。而发挥优势的差异化经营策略则是构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差异化经营是一种选择以能力和资源为基础的发展战略,它需要特色专业审视和分析自身的内部资源和能力,观察外部环境的变化,有意识地构筑自身的核心能力。审视和分析自身资源和能力包括对专业沉淀的分析、对现实情况中优/劣势的判断,以及对未来的预期,应综合考虑历史前提、学科基础、硬件设备、师资力量、地方经济或行业特点等办学条件是否能通过重点建设成为特色专业[3]。再将内部资源融入到外部环境中去进一步审视,使专业建设符合学科专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和布局,符合社会人才需求和变化趋势,且与学校的办学方向、层次、规模、能力和特色相适应,从而找到自己的位置,形成与其他高校或专业的“差异化”,培育专业核心竞争力。因此,在专业打造“特色”时,应利用好差异化经营战略,根据地方经济或行业、学科、专业和学校特点找出特色生长点,协调和整合内外部成长要素,积极探索各种方式,培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独特之处。

2.3 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培养方案

专业的培养方案,既要遵循学科理论本身,又能与地方经济发展、行业需求和发展趋势紧密结合起来。为了不断适应新形势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专业成为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人才的源泉,必须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始终使其成为人才培养过程的高起点,始终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服务。这需要每个特色专业的负责人及管理团队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及专业建设方案。在平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之外,要有反思,针对如何以更好的方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如何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壮大,如何利用地方社会的优势资源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加符合国际化的趋势等问题进行探讨。在专业负责人及其管理团队不断的磨合与反思中,才能促成与时俱进的培养理念与方案的产生,以确保培养过程的稳妥实施[4]。

2.4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拓展程度是衡量专业是否具有教学质量提高潜质的主要因素。首先,特色专业应进一步加大对校内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优化实验课等教学环节,比如加大开放式设计性实验课的比例,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其次,应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与企业资源。利用产学研的合作方式,可以弥补部分专业实习环节时间较短和不够深入的问题,学生可以将大学教育与企业工厂的历练结合起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动手能力。利用产学研的合作方式,还可以引进资金,帮助解决大学在专业建设中资金不足、缺乏设备的问题。因此,特色专业应致力于与企业取得密切合作,开展学生实习、教师培训以及联合培养等工作,一方面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有效解决学生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为年轻教师更新知识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提供机会。将学生、教师和企业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保证大学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不脱节,保证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5 加强特色专业教师团队建设

教师队伍水平的提升和机构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一是现有教师的转型,这是一种快速而又高效的推进方式,相对成本较低;二是对现有教师提出科学的培养提升计划,不论是教学能力,还是人文素质,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这样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优化教师团队;三是引入竞争机制,科学引进人才,有效考核现有教师,变被动提高为主动变化;四是认同少数强势教师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让其发挥最大能力,身兼数职也未尝不可;五是在教师中适当营造竞争的氛围,给予适当压力,督促其发展。从而以优化的教师队伍推动特色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5]。

2.6 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

通过特色专业建设级别及特色专业带头人的滚动遴选带动竞争,通过建立系统的特色专业奖励制度,对特色专业建设的优秀单位和个人实行必要的奖励,以此调动特色专业建设的积极性,鼓励人才冒尖,不断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教育质量,同时提高竞争力[6]。有了竞争和激励机制,高校的特色专业建设才有较强的活力。

3 结束语

地方高校在特色专业的建设中存在缺乏实质性的内涵建设,过于重视表面工程的建设等问题。特别是如何依托地方院校的“地方性”特色,形成可持续发展动力,仍缺乏有效的实践。新时期,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激烈,地方高校在自身资源及地理等方面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如果能解决好特色定位、内涵特征和培育机制等问题,并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去探索,势必可以提高地方高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于仲安,梁建伟.地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09.22:36-38

[2] 陈兰林,李忆华.浅析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原则[J].西北医学教育,

2005.13(3):249,257

[3] 周玉雷,陈平.地方高等院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探讨[J].安徽农学

通报,2012.3:100-112

[4] 马瑞民,张景富,赵继锋,张慧超.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

践[J].教育教学论坛,2009.7:149-150

[5] 王能河.地方高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黑龙江高

自动化专业的优势篇9

相关统计也表明,大部分多元化企业在西方市场应该说并不是很成功,而专业化的企业则更容易成功。不过,同样的研究放在亚洲经济环境中却很不同。亚洲有很多企业都是多元化企业,比如李嘉诚旗下的和黄或是长实,业务涉及电信、基础设施、房地产等。这种现象背后的一个主因,在于亚洲的资本市场并不是一个完全高效的、自由竞争的资本市场,从产业竞争角度来说也不是完全的市场竞争。谁拥有信息,拥有资源,或拥有关键的人脉关系,就会有竞争优势。因此,对信息、资源和人脉关系占有的优势,成为超越专注产业所带来的运营效率的优势,进而变为企业发展的成功要素。

自动化专业的优势篇10

企业不擅长某些活动的一种表现就是完成这些活动的成本比较高。而专业的外部提供者由于仅仅提供某种单一的服务,就可以专心致志的找到那些容易得到改善的领域,获得成功必需的知识,降低这些活动的成本。其次,专业的外部提供者可以同时为多家企业提供专业服务,通过规模经营来降低成本。由于专业的外部提供者可以多方位的降低成本,企业外购的价格往往低于自营这些业务的成本,因此,外包降低了企业完成这些价值活动的成本,从而给企业带来成本竞争优势。除此之外,企业经营活动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一方面企业的物流受到区域的严格限制,另一方面各个不同区域有着各自的特点,研发、生产和市场活动都要适应区域特性。实施外包的企业可以在最合适的区域外购各种价值活动来消除区域的不利影响,消除了区域劣势的价值活动成本会显著降低。

(二)差异化竞争与服务外包

企业不擅长某些服务流程的第二种表现就是无法高质量的完成它们,此时,外包的优越性就凸显出来。专业的外部服务提供者由于专注于单一的业务,在该业务上可以发展出专属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其为企业提供的价值活动也就具有更高的质量。另一方面,当今市场竞争的焦点已转向时间、速度,发包企业可以尽可能地精简企业规模,又确保企业业务的顺利开展,从而避免因组织膨胀而造成的反应迟钝;外包能减少企业内部传递的环节,提高沟通效率,从而提高速度;外包还使某些原本需要分时间先后完成的活动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基于时间的竞争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回应顾客的需要,因而这些速度上的改进不仅仅在企业内部运营上有重要意义,还具有极大地市场价值。通过外包提高这些价值活动的质量,企业就能比竞争对手提供给顾客更高的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或者比竞争对手更显著的降低顾客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和体力成本,给顾客带来更大的满足,从而为企业创造超过竞争对手的价值,给企业带来差异化竞争优势。

服务外包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渠道

(一)服务外包的成本效应分析

本文将企业活动的空间区位分离以及通过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学习效应可能带来的成本节约或效率提升,统称为“成本效应”。

1.服务外包通过比较优势影响企业成本不同国家或经济体内人力资源相对稀缺度和相对价格不同,在技术和其他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企业把不同服务活动拆分到它们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相对价格比较低的国家或经济体内进行,能够通过节省成本获得比较优势利益。由于人力资源要素相对价格在发展水平不同国家之间差异较大,这种成本效应在离岸服务外包领域表现得最为显著,例如,美国一个数据录入员每小时工资为20美元,在印度每小时工资不到1美元。另外,低收入国家某些劳动力成本优势,还表现在这类劳动力更容易招聘,并且员工具有较强的工作积极性和自我激励,因而能够进一步节省人员招募交易成本,并创造更高劳动生产率。此外,企业的价值活动很大一部分是不直接产生利润的,它们构成企业的若干成本中心,这些成本中心往往效益不明显、效率低下。企业把这些成本中心外包,一方面能降低企业资源在这些低效工作上的消耗,另一方面将企业自己的成本中心转化为外部提供者的利润中心,外部提供者对其利润中心的有效管理不仅使得它们更高质量的完成这些活动,也大大降低它们完成这些活动的成本,从而降低外购价格。例如,斯普林特公司是电信业的一家大公司,它同邓百氏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服务部的合作大大减轻自己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的负担,而对邓百氏来说,应收账款管理服务作为一个利润中心管理起来驾轻就熟。

2.服务外包通过规模经济影响企业成本不同服务流程最佳规模可能存在差异,整个系统规模取决于各个环节最佳规模的组合,如果局限于为本企业内部提供服务,把所有工序流程纳入同一空间点展开,就不能同时实现多个流程的最佳经济规模。而企业通过服务外包把IT或商务流程服务交给外部专门服务提供商来完成,则可能通过规模经济获得成本优势。规模较大的外包商有可能在成本有效前提下拥有配备齐全的技术专家团队,用他们的知识技能为众多客户服务,获得服务提供团队的规模经济效应。还有一类规模经济创造服务外包利益的特殊情况,就是在某些经济领域只有大规模运作的服务提供商才可能在一国甚至全球范围提供标准性能和质量稳定的服务。如:IBM与中国铁路部门组建“蓝色列车”,具有在铁路沿线广大范围提供移动综合维修服务能力;微软公司全球桌面系统支持由HP坐落于都柏林、迪拜、科罗拉多州的三个全球性区域服务响应中心提供每周七天每天24(7×24)小时服务。IBM、HP等全球大型IT服务厂商在世界各地可以依据统一方法和标准提供外包服务,这是一般本地IT公司难以具备的能力。由于在空间广泛的范围内提供标准化的服务对于某些服务发包商具有重要意义,使得这类规模经济效应具有相应市场价值。3.服务外包通过学习效应影响企业成本学习效应也可以称为经验经济,指提供服务的职员在实际工作和业务操作过程中,通过积累经验和提升技能带来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的利益。熟能生巧的学习效应,往往与职员完成的累计产出数量具有正向关系。对于承担特定服务投入的职员来说,在一个“内置式”生产系统中工作与就职于专门服务提供商相比,后者通常会因为业务内容多样化或者密集度较高,在实践中获得较强的学习效应。例如医生的医术和生产率,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接诊病人数量以及由此带来的经验积累。正因为如此,每个机构自行配备内部医生,难以在经济合理性前提下雇佣一流医生,而需要通过“外包”方式购买外部专业医生的服务。依据类似道理,通过服务外包使专门人员在一个更大市场平台上接受更多市场合同和处理更多服务个案,能够显著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和生产率,从而为发包企业带来成本优势。

(二)服务外包的“反木桶效应”分析

“木桶原理”指出,“木捅的最大盛水量由最短的一块木板决定。要使木桶盛水量最大,必须将每块木板都加长到与最长的一块木板一样长。”企业竞争优势的决定也符合“木桶原理”,它是由企业价值链中最薄弱的一环决定的。本文所称“反木桶效应”是指发包企业由“自身木桶”中最长的一根木板来决定其特色与优势,在一个小范围内成为制高点,而其余从外部摄取并转化为企业差异化的利益。由于资源有限,企业不可能拥有在所有主要和辅助业务中获得竞争优势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和能力。所以,要将每个薄弱环节都做到和最好的一样好,不太可能。而服务外包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它将企业这个“桶”打散,培养“长木块”(自身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形成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将那些“短木块”(自己不擅长或者处于劣势的方面)抽出,到外面寻找一个相应的“长木块”替换,然后再将自己的、外面提供的所有长木块捆绑在一起,这样,企业的竞争力就会由弱变强。

具体来说,服务外包让专业的服务提供者来完成那些发包企业不擅长的工作,在相应的价值活动上为顾客创造较竞争对手更多的价值或者以较对手低的成本完成这些价值活动,而发包企业得以将资源集中在自己擅长的工作上。一旦将资源集中于少量的工作上,企业便可以在这些工作上大力投入,发展出对手无法模仿也难以找到替代品的资源,合理利用并不断发展这种资源的能力就构成了企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例如,戴尔计算机公司将大部分的生产和客户服务都外包出去,这样它就可以专注于利用它的配送渠道来创造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自己在配送渠道上的优势。另一方面,专业的服务企业在该业务领域具有专业优势,并且聚集了该专业领域最优秀的人才,在外包业务上往往能比发包企业具有更快的发展和应变能力。一旦发包企业将业务成功外包给专业的服务企业,并且两者之间达到良好的沟通互动,该业务就会取得比以前更好的市场应变能力,形成发包企业新的竞争优势。

(三)服务外包的组织创新效应分析

本文将发包企业扬弃以层级制为基础的巨型企业组织、发展具有网络特征的组织系统,重构企业间和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及管理方式所获得的利益称为“组织创新效应”。创新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源泉。而服务外包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资源配置创新为手段,以产品创新引领达到的市场创新。这一系列创新,通过组织创新在有目的地推行。从企业间来看,发包企业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服务流程转移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企业只从事自己最具优势的功能和业务,其他功能或业务由市场中其他主体去完成,企业间摒弃了传统的单纯竞争向竞合方向发展,通过企业间运作的协调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从企业内部来看,服务外包要求企业将复杂的系统拆分为不同的模块,模块之间再进行信息沟通的动态整合,发包企业成为一个开放的、可以自发演进的系统。一方面,发包企业内部“看得见的信息”使各子模块之间建立明确的联系规则;另一方面,被子模块“包裹”起来的“看不见的信息”,隐含于各子系统内部,使各子系统可以独立、平行地展开工作,子模块内部信息“包裹化”使每个子模块内创新项目免受外部干扰,减少设计技术、商业机密的外泄,获得专业化分工的好处,同时平行工作的模块之间进行既独立又统一的“背靠背”竞争,形成“淘汰赛”的激励效果,大大促进企业创新以及化解企业的内生性风险,保持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

自动化专业的优势篇11

1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的现实意义

通过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可以促进全社会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培养综合型素质人才,有利于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课堂与社会的认知能力,能够在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社会视野与社会阅历,能够培育学生多元化和开放型的思维模式。因此,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全面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能够促进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要求资源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开放性。目前,“我国教育资源仍处于稀缺状态,与我国的人口规模仍旧存在较大的差距,既不能满足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社会对教育发展的多元化需要,因而需要合理有效地配置教育资源,因此,促进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合理利用,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1]教育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客观上要求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开放性的教育资源利用模式,因而推动高校交流与合作,是推动教育资源有效配置的一种有效途径。目前,高校间交流与合作的途径有管理经验交流、师资培训、进修访学、专业研讨、专业学会交流、报告、讲学、精品课程交流、学生交换等多种形式。但由于各高校所具有的资源优势互不相同,详细的交流途径体现的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也不相同,从高校的基本任务和要求来看,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还是十分重要的一种交流方式。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学生层面的全方位交流,也有利于学校层面的优势互补,能够增进·

高校的开放性,在开放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进而促进全社会教育资源的高效、合理、优化配置。1.2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能够促进地区之间人才的有效沟通与交流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能够促进地区教育资源优势互 ...

高校的开放性,在开放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进而促进全社会教育资源的高效、合理、优化配置。

1.2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能够促进地区之间人才的有效沟通与交流

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能够促进地区教育资源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在更大范围内为人才交流提供有效途径。“我国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客观上也造成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但各地区也存在各自的优势,通过高校交流与合作,能够增强地区间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与信息共享,推动高校间优势资源的发挥。”[2]一般地说,我国东部地区教育发展较为先进,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但是,中西部地区具有自然环境优势、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与空间,适合高素质人才创业,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客观上能增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多元化思维能力,拓宽参与社会的范围,扩大地区间人才就业的选择领域,能够在更广大的范围内实现稀缺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高校学生交换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阅历,提高全面认知社会的能力,培育多元化思维模式。随着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流动性的增强,高校、地区间的人才培养经历能够为他们提供更为适合的创业环境,拓展他们的就业空间,从而促进地区间人才的合理流动。根据各地区的自身优势及发展潜力,在交流与合作中不断彰显自身优势,加快培育有利于人才施展才能的环境与机会,促进就业环境的改善,从而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进而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1.3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能够改善地区和管理体制等对教育资源的限制

高校间客观上存在不同的教育资源优势,从而内在地要求推动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合作,各地区、各高校由于发展程度不同、开放程度不同,地区和高校的管理模式、管理体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通过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够促进高校教育资源优势的发挥,促进地区和管理体制的改善,有助于探索冲破现有高校管理体制的约束,对于增强高校自身发展,培育自身发展潜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4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能够体现出各高校的资源优势与专业特色

高校交换学习有利于突出高校自身的资源优势、专业优势和专业特色,既有利于提高优势专业在社会的认知程度,增强优势专业对生源的选择性与吸引力,促进优势专业更好地在更大范围的发展。高校所具有的优势专业、特色专业是全社会的资源,应在条件答应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在全社会形成优势资源有效配置的机制,更大范围培养优势专业学生规模,加快社会人才的培养。通过高校学生交换学习的开展,正是在不影响本校学生学习的同时,非竞争性地推动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在社会范围内的资源配置。

1.5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能够建立高校间共享优势资源的机制、途径,促进文化的跨区域传播

各高校由于发展程度不同,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地区文化氛围,由于一些高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通过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能够促进不同区域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内在素质提高的要求。在注意技能培养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内涵素养,能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型素质人才。

1.6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能够为在更大范围内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提供示范作用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交换学习的实践仅仅存在于一些高层次院校,如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长三角地区六所高校等,范围较小,造成一方面资源闲置,一方面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不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通过既有高校间学生交换学习项目的开展,在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可以在更大范围、更多层次上开展高校学生交换学习,从而为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提供有益的探索与示范作用。

2高校学生交换学习存在的问题

2.1我国高校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限制了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

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仍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存在着条块分割形成的相对独立性与依靠性,各高校自主配置教育资源的能力较弱。“受条块分割的影响,不同部门设置的高校一定程度上存在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管理体制与较强的专业设置,客观上限制了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导致高校间自主创新机制与体制形成滞后,不能适应当前高等教育与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3]

2.2我国高校间开展学生交换学习的规模过小

目前,我国高校在开展学生交换学习的项目中,只有少数院校、少数学生能够参与到该项目中来,限制了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受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影响,高校自主开展交换学习项目的动力不足,不能形成相关高校间自主开展学生交换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有些院校的招生录取环节中,存在相称一部分学生的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与录取学校和录取专业不一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假如能从制度层面为学生提供一个跨校学习的平台,那些有志愿与爱好的学生便会通过交换学习拓展视野,拓宽学习思路,在经历中创新学习方法,相应地也能够增强所在原学校的各项建设。

2.3我国高校开放层次低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教学资源也是社会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理应在全社会有效地配置,体现出资源的开放性与流动性。而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开放层次低,交流少,教育教学资源流动性差,导致高校间的交流只局限于某些名牌院校,对于有意参与交流与合作的院校与学生提供的机会不多。

2.4高校间学生交换学习缺乏相应的有效机制

目前海内还没有完善的高校交流与合作的机制来推动高校学生交换学习,从目前开展高校学生交换学习项目的实施效果来看,参与的高校与学生均是双赢的,既实现了学生的学习愿望,也推动了高校的自身发展。但是,由于制度安排与高校自身管理体制创新不足,交换学习仍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不能发挥社会范围内的示范作用。这一方面是由于制度安排的缺失造成的,另一方面在于高校间缺乏自主的创新机制。

3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的制约因素

在高等教育与高校自身发展中,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符合全社会对教育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但是,由于学校的层次性、开放程度、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专业设置与师资力量、学校环境等方面的差别,制约了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

3.1高校间教学管理体制的差异性制约学生交换学习的推行

目前,我国高校间学分制推行范围小,有些高校在实行学分制方面也存在着差别,不能形成统一的学习成绩评定机制,限制了学生交换学习的推行。在相当一部分高校,学生学习成绩评定仍采取的是学年学期考试成绩评定方式,人才培养方案在学期课程开设方面也不能相互衔接,相应造成开展学校交流方面的障碍。

3.2高校间的开放程度不同制约了学生交换学习的推进

高校受传统体制的影响,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条块分割,横向联系不强,特殊是在一些部属院校,由于专业性较强,开放程度更低。各地区院校由于受融资体制的影响,教育资源的横向联系也不紧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交换学习的开展。

3.3高校间师资与学生素质的差异性制约学生交换学习的开展

“我国高校在招生环节上仍存在精英选拔的倾向,不同层次学校招生来源存在很大差别,师资也存在很大差别,由于师资流动性差,导致学校在客观上存在层次性,这为不同层次的院校交流设置了种种障碍。”[4]因此,在高校交流与合作中也相应形成同层次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高低层次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方式不仅单一,而且很少。

3.4高校间的优势专业、优势师资的社会认知程度低制约了学生交换学习的推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殊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推进,近年来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相当一部分高校虽然在整体上优势不明显,但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自身的优势专业和优势师资,由于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对高校的优势专业和优势师资的认知程度低,限制了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也限制了高校学生交换学习的选择与推进。

4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的措施

4.1创新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增强教育教学改革意识

当前,由于我国高校受传统体制的影响,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急需创新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创新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应在资源配置社会化的要求下,通过高校间学生的互换培养,逐步实现开放式教学,增强高校资源的流动性,形成有利于高校教育教学资源有效配置的体制和机制。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应增强改革意识,推动制度创新,通过改革不但可以优化自身资源的配置,还可以在改革中享有更多的资源,加快自身发展的步伐。

4.2高校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推动资源的优势互补

各高校一定程度上存在自身的优势,如学科优势、专业优势、师资优势、环境优势、人文优势等,在充分发挥这些优势资源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姿态面向社会,在改革的意识推动开放,逐步形成全社会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高校间应积极推动交流与合作,在更大程度上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势互补,形成创新力量,推动创新制度的形成。

4.3增强交流意识,推动高校间交流项目的全面开展

高校应积极培育开放意识,推动交流与合作的具体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与发展。国家可以在制度层面上进行积极的引导,创新高校间交流与合作的体制与机制安排,可以在有效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科学合理的交流与合作的制度。各高校也可以在自身发展需要的引导下,逐步探索交流与合作的有效途径与方式,最终推动高校间交流与合作的全面展开。

4.4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消除高校学生交换学习的制约因素

由于高校间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尽相同,在专业设置、课程开设、成绩评定等方面不能相互衔接,制约了高校间学生交换学习项目的开展。为此,应科学合理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切实有效的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未来的适应学生学习意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只有人才培养方案相互衔接,才能顺利地推动高校学生交换学习。

总之,推动高校学生交换学习是一个新事物,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有效的交流与合作的机制和体制,是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稀缺的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重要制度保障。随着高校交流与合作的逐步开展,最终会形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局面,会在更大程度上满足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们这个人口大国面临的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易佳琳,孙林岩.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75-77+87

自动化专业的优势篇12

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直接与经济建设相关。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初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恢复期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高涨期,经济社会前所未有的发展使得各行业、各区域工程技术人才极其匾乏,大批地方工科院校应运而生。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相当一段时间内,地方工科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带有比较强的指令性和行政色彩,学校办什么专业,设置多少专业,每个专业招多少等,都统一由政府管理和批准,地方院校专业的设置和结构调整直接反映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类型、层次、数量等方面的需求。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本科教育开始于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当时作为安徽省唯一一所地方性工科高等院校,自觉地承担起为地方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历史使命。1978年在安徽省高校中首先设立了工业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等专业,1980年第一个设置铸造工艺与设备专业,1982年在全省率先创办了纺织工程专业和工艺美术专业,1984年最先设置食品工程专业,等等。wwW.133229.Com早在1980年学院就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应根据安徽需要什么办什么的原则,向多科性方向发展”,确立了“面向安徽省地方工业的多科性学院”的发展方向。

20世纪80年代初,为服务于建设“轻工大省”的目标,确立了“面向安徽、面向轻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地方科研教学单位,为中小企业培养_l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地方科研机构培养研究人员,为中专和技工学校培养师资”的办学定位和专业设置思路。80年代后期,又增设了电子信息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工商管理等专业。学院初期设置的专业不少填补了安徽省高校专业的空白,反映了当时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直接需要。

90年代初,学院根据安徽省“八五”规划、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产业结构布局,再次明确提出:“要经过十年的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能主动适应安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轻纺为主,机、电、化、管相结合的省属重点的社会主义工业院校。”

二、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设置社会急需专业

大学办学的目的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地方工科院校必须主动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市场需求与学校自身的发展中寻求平衡点,不断实现服务地方经济与学校自身发展的良性互动。在专业设置上,首先,要满足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现实需要,使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其次,要满足社会发展变化超越的需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具有现时性和超越性的特点,而高校培养人才又具有周期性,这就要求高校的专业设置具有预见性,要从社会发展的超越特性来考虑专业设置;最后,要注重社会对专业发展的规模、质量和层次的需求。地方工科院校要密切与地方产业和行业的联系,以为地方培养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己任,大力发展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急需的专业,培养熟悉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和各个行业领域的各类管理人才。在专业设置、层次与规模等方面,根据当地的经济结构、人才结构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布局,加大紧缺人才培养力度,为地方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所急需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90年代以来,随着安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学院在以工科专业为主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相关产业和行业对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加强紧缺人才的培养,逐步增加了管理类、理学类和文学类等学科专业。特别是自“十五”以来,学院根据安徽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依托机械、电子、纺织、食品、生物工程和设计艺术等优势学科专业,大力发展面向地方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性专业。例如,随着安徽省尤其是芜湖市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学院于2003年设置了车辆工程专业,并与汽车制造企业联合办学;随着安徽省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学院于2004年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目前,学院共设有37个本科专业,初步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

三、在主动服务中打造优势学科,并以此为依托建设品牌特色专业

地方工科院校的办学条件、知名度、竞争实力等明显不如名牌重点高校,要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和与地方经济社会紧密相连的优势,切实立足地方、面向地方、服务地方,与地方经济无缝对接,根据地方独特的资源、人文环境,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独特背景和产业结构布局特点,结合学校所拥有教学资源的实际并加以有效整合,举全校之力扶持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优势学科。依托优势学科多设一些专业,加强专业的集约性,增强学校内部学科专业之间的相互支撑,从而形成重点学科与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平台和优势专业群,在短期内打造品牌特色专业。①同时又以品牌特色专业推动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建设,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

安徽省是轻工大省、文化大省和农业大省,制造业是其“十一五”着力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学院以主动服务求生存,促发展,在主动服务中打造品牌特色学科专业。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院的资源优势,建有检测技术与自动化、纺织工程、设计艺术学三个省级重点学科和材料学、发酵工程等10个校级重点学科;设有电气传动与控制、纺织面料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先进数控和伺服驱动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拥有部级安徽省纺织行业创新服务中心和纺织工程技术、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设计艺术三个省级研究中心口依托这些重点学科和优势条件,建成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工程三个省级教改示范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成功申报部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形成一批除省级教改示范专业外的区域性强势专业,如电子信息工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轻化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等。这些优势学科专业提高了学院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同时又带动了学院专业建设总体水平的提升。

四、紧紧围绕学校发展定位,注重学科建设与交叉,积极发展社会需求的新兴专业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每一门学科都难以孤立地向前发展,发展新兴和交叉学科专业,既能促进原始创新,又能提升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的整体水平和创新含量,从根本上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地方工科院校必须以本校教学资源为基础,在不断加强已有的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的同时,瞄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需要,加强应用性强、高技术专业和新兴、边缘、交叉学科专业的建设。当然,这些新专业的设置与建设,要进行充分的调研、科学的论证,既要符合时代和地域特点、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求、教育资源分布,与区域的职业岗位和人才需求相适应,又要符合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有成熟的历史传统和优势学科作为支撑,拥有能保证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师资条件、教学条件和图书资料等教学资源。科学合理的设置新兴专业既有利于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需求,又有利于学校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产生最大的办学效益。

作为一所地方工科院校,学院始终依据“学科专业设置要本着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与潜在需要”的原则,紧紧围绕学院的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积极稳妥地培育新兴交叉学科,适时合理增设新专业。一是为满足安徽省支柱产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增设一些与之相适应的工科专业,如测控技术与仪器、车辆工程、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二是为满足安徽省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增设了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通信工程、广告学、动画、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

五、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素质要求为着力点,不断优化专业结构

自动化专业的优势篇13

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直接与经济建设相关。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初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恢复期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高涨期,经济社会前所未有的发展使得各行业、各区域工程技术人才极其匾乏,大批地方工科院校应运而生。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相当一段时间内,地方工科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带有比较强的指令性和行政色彩,学校办什么专业,设置多少专业,每个专业招多少等,都统一由政府管理和批准,地方院校专业的设置和结构调整直接反映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类型、层次、数量等方面的需求。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本科教育开始于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当时作为安徽省唯一一所地方性工科高等院校,自觉地承担起为地方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历史使命。1978年在安徽省高校中首先设立了工业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等专业,1980年第一个设置铸造工艺与设备专业,1982年在全省率先创办了纺织工程专业和工艺美术专业,1984年最先设置食品工程专业,等等。早在1980年学院就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应根据安徽需要什么办什么的原则,向多科性方向发展”,确立了“面向安徽省地方工业的多科性学院”的发展方向。

20世纪80年代初,为服务于建设“轻工大省”的目标,确立了“面向安徽、面向轻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地方科研教学单位,为中小企业培养_L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地方科研机构培养研究人员,为中专和技工学校培养师资”的办学定位和专业设置思路。80年代后期,又增设了电子信息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工商管理等专业。学院初期设置的专业不少填补了安徽省高校专业的空白,反映了当时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直接需要。

90年代初,学院根据安徽省“八五”规划、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产业结构布局,再次明确提出:“要经过十年的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能主动适应安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轻纺为主,机、电、化、管相结合的省属重点的社会主义工业院校。”

二、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设置社会急需专业

大学办学的目的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地方工科院校必须主动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市场需求与学校自身的发展中寻求平衡点,不断实现服务地方经济与学校自身发展的良性互动。在专业设置上,首先,要满足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现实需要,使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其次,要满足社会发展变化超越的需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具有现时性和超越性的特点,而高校培养人才又具有周期性,这就要求高校的专业设置具有预见性,要从社会发展的超越特性来考虑专业设置;最后,要注重社会对专业发展的规模、质量和层次的需求。地方工科院校要密切与地方产业和行业的联系,以为地方培养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己任,大力发展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急需的专业,培养熟悉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和各个行业领域的各类管理人才。在专业设置、层次与规模等方面,根据当地的经济结构、人才结构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布局,加大紧缺人才培养力度,为地方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所急需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90年代以来,随着安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学院在以工科专业为主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相关产业和行业对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加强紧缺人才的培养,逐步增加了管理类、理学类和文学类等学科专业。特别是自“十五”以来,学院根据安徽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依托机械、电子、纺织、食品、生物工程和设计艺术等优势学科专业,大力发展面向地方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性专业。例如,随着安徽省尤其是芜湖市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学院于2003年设置了车辆工程专业,并与汽车制造企业联合办学;随着安徽省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学院于2004年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目前,学院共设有37个本科专业,初步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

三、在主动服务中打造优势学科,并以此为依托建设品牌特色专业

地方工科院校的办学条件、知名度、竞争实力等明显不如名牌重点高校,要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和与地方经济社会紧密相连的优势,切实立足地方、面向地方、服务地方,与地方经济无缝对接,根据地方独特的资源、人文环境,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独特背景和产业结构布局特点,结合学校所拥有教学资源的实际并加以有效整合,举全校之力扶持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优势学科。依托优势学科多设一些专业,加强专业的集约性,增强学校内部学科专业之间的相互支撑,从而形成重点学科与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平台和优势专业群,在短期内打造品牌特色专业。①同时又以品牌特色专业推动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建设,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 安徽省是轻工大省、文化大省和农业大省,制造业是其“十一五”着力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学院以主动服务求生存,促发展,在主动服务中打造品牌特色学科专业。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院的资源优势,建有检测技术与自动化、纺织工程、设计艺术学三个省级重点学科和材料学、发酵工程等10个校级重点学科;设有电气传动与控制、纺织面料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先进数控和伺服驱动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拥有部级安徽省纺织行业创新服务中心和纺织工程技术、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设计艺术三个省级研究中心口依托这些重点学科和优势条件,建成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工程三个省级教改示范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成功申报部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形成一批除省级教改示范专业外的区域性强势专业,如电子信息工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轻化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等。这些优势学科专业提高了学院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同时又带动了学院专业建设总体水平的提升。

四、紧紧围绕学校发展定位,注重学科建设与交叉,积极发展社会需求的新兴专业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每一门学科都难以孤立地向前发展,发展新兴和交叉学科专业,既能促进原始创新,又能提升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的整体水平和创新含量,从根本上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地方工科院校必须以本校教学资源为基础,在不断加强已有的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的同时,瞄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需要,加强应用性强、高技术专业和新兴、边缘、交叉学科专业的建设。当然,这些新专业的设置与建设,要进行充分的调研、科学的论证,既要符合时代和地域特点、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求、教育资源分布,与区域的职业岗位和人才需求相适应,又要符合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有成熟的历史传统和优势学科作为支撑,拥有能保证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师资条件、教学条件和图书资料等教学资源。科学合理的设置新兴专业既有利于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需求,又有利于学校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产生最大的办学效益。

作为一所地方工科院校,学院始终依据“学科专业设置要本着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与潜在需要”的原则,紧紧围绕学院的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积极稳妥地培育新兴交叉学科,适时合理增设新专业。一是为满足安徽省支柱产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增设一些与之相适应的工科专业,如测控技术与仪器、车辆工程、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二是为满足安徽省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增设了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通信工程、广告学、动画、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

五、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素质要求为着力点,不断优化专业结构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