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产业市场分析实用13篇

文创产业市场分析
文创产业市场分析篇1

[6]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访问时间:2010.11.16)/group/topic/4699660/

(基金项目:本文是重庆市教委2010年度科学技术研究资助项目《推动重庆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项目编号:KJ1017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创产业市场分析篇2

2009年10月30日,中国创业板市场鸣锣开市,截至2010年4月2日,中国创业板市场拥有上市公司65家,总市值3 089亿。据清科研究中心预测,2010年我国将有120家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我国创业板市场处在扩容发展的快速通道。创业板公司大多是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占比高,企业与资本市场就知识产权的对话需求相当迫切。因此,研究创业板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的行为,对促进上市公司提高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程度、减低信息不对称风险、推动中国创业板市场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创业板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1.1 是创业板市场发展的内在需求

对于发行条件中的财务指标低于主板(包括中小板)、高成长性、高风险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资本市场有着规制其信息披露的义务。纵观欧美日证监会、交易所等对创业板公司的监管,如美国SEC及NASDAQ,无不制定严格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制,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以确保创业板市场的健康发展。

1.2 是创业板上市公司自身发展的需求

创业板公司往往是其细分行业的龙头或翘楚,在产品研发、市场拓展上风生水起,成绩斐然,因而得以进入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得到迅速发展的机遇。所以,创业板企业大都在知识产权上投入颇巨,知识产权成为创业板企业的核心资产,知识产权信息体现企业的核心价值。为自身发展融通资金,创业板上市公司有着披露知识产权信息的内在动力。

1.3 是创业板投资者的要求

事实上,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包括机构投资者、私人投资者、分析师对知识产权信息均求贤若渴。2002年日本投资者关系学会的一项问卷调研表明:投资者认为,对于财务报表中未揭示的无形资产,最重要的是信息披露。国内肖华芳等对我国规模最大的100家非金融上市公司2007年的年度报告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智力资本信息自愿披露程度较低。创业板企业和资本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风险,其结果是两败俱伤:优秀企业的投资价值被低估,企业资本成本上升,从事知识产权管理的积极性受挫;资本市场停滞不前和投资者盈利机会的丧失。因此,为中国创业板市场的健康发展,亟需建立健全创业板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信息披露规制。

2 创业板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的现有制度设计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创业板有着与主板不同的信息披露制度设计:

2.省略info.省略)。此外,深交所网站(省略)设置了专门的子网页“创业板”,可以登录此网页查询创业板相关信息、规则和动态等。

2.2 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内容

创业板公司往往依赖核心技术、核心人员,所面临的技术风险较大。因此,《规则》规定了有创业板特色的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内容。要求上市公司及时披露有关核心技术(如商标、专利、专有技术、特许经营权等)及核心人员(如核心技术团队或关键技术人员)等的重大变化。具体内容包括:①商标、专利、专有技术、特许经营权等重要资产的取得、使用发生重大变化时需及时披露相关情况;②及时披露关键技术人员的离职情况;③交易标的涉及公司核心技术的,应说明出售或购买的核心技术对公司整体业务运行及经营业绩的影响及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④上市公司独立或与第三方合作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或对现有技术进行改造,取得重要进展,该等进展对公司盈利或者未来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公司应及时披露该重要影响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但有关核心技术的披露内容属于公司商业秘密可申请豁免。

可见,针对我国资本市场“新兴加转轨”的实际和创业企业的特点,《规则》在信息披露制度上有所创新,对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有所涉及。但是,由于缺乏专门针对知识产权信息的披露工作指引,使得创业板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失之简略,不够系统。因此,亟需研究当前创业板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信息披露行为,分析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程度与特征,为我国建立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指引、指导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实践提供依据。

3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现状

3.1 分析样本

本文选择截至2010年2月28日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58家企业。由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上市运作的时间较短,除招股说明书披露信息比较全面系统外,上市公司的其他信息披露载体如年报、公告等较为零散。因此,本文选择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为分析样本。样本公司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3.2 分析方法

由于招股说明书中的知识产权信息多为文字和图表形式,为辨析比较不同上市公司披露的知识产权信息,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分析样本进行剖析。

3.2.1 定义分析单元本文参照日本经济产业省颁布的“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参考导引”定义分析单元。将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的分析结构归纳为10大要素,即:①核心技术和商业模式:包括对企业核心技术的说明、各业务领域R&D支出、R&D愿景和商业模式的阐述。②R&D与商业战略定位:包括对每一个R&D领域的商业战略的概述。③知识产权概述:包括企业核心知识产权的类型及其当前用途和潜在用途。④技术市场销路和市场优势分析:包括在竞争优势领域内知识产权和技术的积累、技术用途、潜在用户、市场增长潜力等。⑤R&D与知识产权组织机构图,R&D联盟。⑥知识产权管理:包括对根据企业商业战略所实施的知识产权收购管理、商业秘密管理、预防技术泄露政策的陈述。⑦许可证活动:包括按主要技术领域分列的许可收入和支出,企业的战略性专利许可政策、交叉许可情况等。⑧专利组合:包括按主要部门或技术领域分列的专利数量及其战略合理性;按用途分类的专利数量及其战略合理性。⑨知识产权组合政策:包括对

企业知识产权组合管理的陈述。⑩防范风险对策:包括企业作为原告或被告涉及的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专利、许可协议、相关法律变化对企业的影响以及应对上述情形的措施。

3.2.2 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的计量方法 内容分析法的一个前提假设是披露的次数或频率越高,该内容要素的重要性越高。因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没有篇幅限制,说明书长度参差不齐,本文选取只计数、不计长度的方法来度量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程度。参考Bozzolan等的计数法,本文以段落为分析单位来计量知识产权信息披露要素被披露的次数,判断依据是段落的大意,而不仅是特定的词语。当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结构框架中的任一要素在某段落被披露,则该要素披露计数l,反之,则计数O。招股说明书分析完毕后进行分类汇总,即得某公司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框架中每一要素的披露程度。

3.2.3 有效性说明 内容分析法利用了数学统计方法,但其有效性高度依赖研究者的个人学识和判断能力。因此,研究者的人为误差会影响研究结果的信度。为此,作者与2名学生组成了一个3人小组,向其详细解释知识产权信息披露10大要素的含义,仔细研读58份招股说明书,确认并计数与知识产权信息披露要素涵义相符的内容,分别独立计量各样本公司的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程度,然后比对3份计分表,对其中的分歧进行讨论,直至最终达成一致。

3.3 现状分析

3.3.1 创业板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信息披露频次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

从表2可见,样本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的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的频次在11-87区间,均值为34.2,标准差为18.648,与欧美国家比较存在差距,如公司年报智力资本自愿披露的平均频次在英国是42.5,在意大利是46.33美国为43.975。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的程度偏低,且公司之间差异较大,反映出我国创业板市场刚刚起步,不够成熟、上市公司质量参差不齐,总体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水平不高的现状。从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的结构要素来看,各要素披露程度差别较大,技术市场销路和市场优势分析的披露频次最高,均值达7.14;其次是核心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披露,均值为6.95;最小的是知识产权组合政策,披露频次为0。此外,专利组合、许可证活动及知识产权管理等的平均披露频次均不到1。说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较为重视核心技术开发、商业模式和技术市场优势的历炼,但缺乏对公司知识产权等智力资产的系统认知和有效管理,更缺乏对公司知识产权的近期战术和长远战略谋划。

3.3.2 创业板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的行业差异分析 以表1中的行业分类作为分析知识产权信息披露行业差异的依据,对11个行业作统计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可见,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的行业差距比较明显,信息技术行业的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程度最高,其次是电子行业和医药生物行业,这些行业都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自主创新能力决定企业存亡,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依赖度较高,企业的知识产权实践较有基础。披露程度最低的行业是运输仓储、批发零售和社会服务业,这些行业隶属传统行业,主要依赖规模获得市场竞争优势。要素1即核心技术和商业模式披露程度最高的是信息技术业,最低的是运输仓储业;要素2即R&D与商业战略披露程度最高的是医药生物业,最低的是批发零售业;要素3即知识产权概述披露程度最高的是信息技术业,最低的是批发零售业;要素7即许可证活动披露程度最高的是医药生物和电子行业。

4 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的几点建议

・建立创业板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导引,规范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实践。目前,我国现有规制虽对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有所涉及,但缺乏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工作指引,使得创业板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失之简略,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参照欧美国家有关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信息披露规制,出台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指引成为当务之急。

文创产业市场分析篇3

--市场发展趋势,应详细分析市场发展趋势,各影响因素及其对市场的具体影响。--竞争分析,要详细分析所有现实和可能的竞争对手的情况,包括他们的产品、销售额、市场份额、经济实力以及各自优势与劣势。--市场定位,应详细说明本产品(服务)的目标顾客、目标市场和市场竞争力,可能的市场地位和市场份额。(以上应说明资料来源与选择的预测办法)

三、产品(服务)

--产品(服务)介绍,主要包括产品(服务)的技术原理、技术水平、新颖性和独特性,主要用途和应用范围,经济寿命和所处阶段,未来发展预测。--产品(服务)的市场保护措施--产品(服务)研发计划--产品(服务)生产计划(以上应注明资料及信息来源)

四、市场营销

--营销方式和渠道--营销队伍--促销计划--价格策略

五、财务计划财务计划主要是对创业前三年的财务情况进行预测、分析。--资金需求和使用

--预计销售收入和经济效益--财务分析,包括对投资额、经营成本和销售收入发生变动的影响分析

六、风险与对策

--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环境风险

七、创业团队

--主要成员,重点介绍成员经历和背景,能力与专长,拟任职务(注意分工和互补)。--组织结构,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图、部门的功能、作用与职责,部门的负责人及主要成员。--欠缺与对策

八、发展预测新星创业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

一、总论

1、项目名称

2、主要内容说明本项目创新内容、技术水平、技术指标、用途及应用范围。

3、目的、意义说明本项目提出的背景、目的和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要求以及社会经济意义。

4、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说明与本项目研究开发内容相关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要求注明主要资料及信息来源)

二、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

1、项目的技术创新性论述(1)项目产品(服务)的主要技术内容及基础原理。(2)项目产品(服务)的技术创新点论述。详细说明本项目的技术创新点、创新程度、创新难度,以及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并附上权威机构出示的查新报告或其他相关证明材料。(3)项目产品(服务)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与国内、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技术指标的比较(可以表格方式说明)。

2、技术成熟性和项目产品可靠性论述技术成熟阶段的论述、有关部门对本项目技术成果的技术鉴定情况;本项目产品(服务)的技术检测、分析化验的情况;该技术进行生产条件下小批量、小规模试生产的情况,包括生产质量的稳定性、成品率;本项目产品(服务)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耐久性、安全性的考核情况等。

三、项目产品(服务)市场预测

1、项目产品(服务)的主要用途,产品(服务)的经济寿命,目前处于寿命期的阶段,开发新用途的可能性。

2、市场调查。说明现阶段市场容量、市场供应能力,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水平、价格、市场竞争力情况。

3、市场预测。说明未来市场容量、市场供应能力、产品的技术水平、价格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以上应注明主要资料、信息来源及选用的预测办法)

四、项目实施方案1、技术方案2、生产方案3、营销计划4、特殊行业许可证报批情况5、项目总体发展论述

五、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投资估算2、资金筹措3、资金使用计划

六、经济、社会效益分析1、生产成本与销售收入估算2、财务分析预测项目完成后项目产品年净利润、年纳税总额、投资利润率、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3、社会效益分析4、项目的风险性及不确定性分析对项目的风险性及不确定因素进行识别,包括技术风险、人员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进而分析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项目的抗风险能力。

文创产业市场分析篇4

市场发展趋势,应详细分析市场发展趋势,各影响因素及其对市场的具体影响。--竞争分析,要详细分析所有现实和可能的竞争对手的情况,包括他们的产品、销售额、市场份额、经济实力以及各自优势与劣势。--市场定位,应详细说明本产品(服务)的目标顾客、目标市场和市场竞争力,可能的市场地位和市场份额。(以上应说明资料来源与选择的预测办法)

三、产品(服务)

产品(服务)介绍,主要包括产品(服务)的技术原理、技术水平、新颖性和独特性,主要用途和应用范围,经济寿命和所处阶段,未来发展预测。--产品(服务)的市场保护措施--产品(服务)研发计划--产品(服务)生产计划(以上应注明资料及信息来源)

四、市场营销

营销方式和渠道--营销队伍--促销计划--价格策略

五、财务计划财务计划主要是对创业前三年的财务情况进行预测、分析。--资金需求和使用

预计销售收入和经济效益--财务分析,包括对投资额、经营成本和销售收入发生变动的影响分析

六、风险与对策

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环境风险

七、创业团队

主要成员,重点介绍成员经历和背景,能力与专长,拟任职务(注意分工和互补)。--组织结构,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图、部门的功能、作用与职责,部门的负责人及主要成员。--欠缺与对策

八、创业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

一、总论

1、项目名称

2、主要内容说明本项目创新内容、技术水平、技术指标、用途及应用范围。

3、目的、意义说明本项目提出的背景、目的和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要求以及社会经济意义。

4、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说明与本项目研究开发内容相关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要求注明主要资料及信息来源)

二、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

1、项目的技术创新性论述(1)项目产品(服务)的主要技术内容及基础原理。(2)项目产品(服务)的技术创新点论述。详细说明本项目的技术创新点、创新程度、创新难度,以及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并附上权威机构出示的查新报告或其他相关证明材料。(3)项目产品(服务)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与国内、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技术指标的比较(可以表格方式说明)。

2、技术成熟性和项目产品可靠性论述技术成熟阶段的论述、有关部门对本项目技术成果的技术鉴定情况;本项目产品(服务)的技术检测、分析化验的情况;该技术进行生产条件下小批量、小规模试生产的情况,包括生产质量的稳定性、成品率;本项目产品(服务)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耐久性、安全性的考核情况等。

三、项目产品(服务)市场预测

1、项目产品(服务)的主要用途,产品(服务)的经济寿命,目前处于寿命期的阶段,开发新用途的可能性。

2、市场调查。说明现阶段市场容量、市场供应能力,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水平、价格、市场竞争力情况。[Page]

3、市场预测。说明未来市场容量、市场供应能力、产品的技术水平、价格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以上应注明主要资料、信息来源及选用的预测办法)

四、项目实施方案1、技术方案2、生产方案3、营销计划4、特殊行业许可证报批情况5、项目总体发展论述

五、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投资估算2、资金筹措3、资金使用计划

六、经济、社会效益分析1、生产成本与销售收入估算2、财务分析预测项目完成后项目产品年净利润、年纳税总额、投资利润率、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3、社会效益分析4、项目的风险性及不确定性分析对项目的风险性及不确定因素进行识别,包括技术风险、人员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进而分析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项目的抗风险能力。

文创产业市场分析篇5

一、研究背景

2009年10月23日,我国创业板举行开盘动仪式,首批上市28家公司以平均56.7倍市盈率于2009年10月30日登陆我国深证创业板。创业板市场作为新兴的资本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主板市场有所不同,创业板市场主要针对扶持中小型企业与高科技企业的筹资并进行资本运作的市场,注重企业的增长潜力与成长性的开发。同时由于创业板投资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所以社会各利益攸关方十分看重创业板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的结论对于创业板企业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立足于中国创业板市场,对2011年创业板企业的财务指标进行系统实证分析,探究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并对针对实证结果进一步分析相关原因。研究对象为2011年12月31日之前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已上市并出具企业年报的281家创业板公司,构建了以股东权益报酬率(ROE)为被解释变量,15项财务指标为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通过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回归分析,考察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

二、文献综述

Titman、Wessels(1988)认为企业过去的盈利能力,即可以留存下来的盈利数量应该是企业现有资本结构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1]。学者Eriotis (2002),Rajan and Zingales (1995)认为,发达国家大公司债务融资与盈利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2]。Correia等 (2003) 指出,企业的盈利能力可能受负债两方面的影响:如果企业资产报酬率高于税前债务成本,企业负债对股东权益报酬率的提高有带动作用,进而提高企业盈利能力[3]。

吕长江、韩慧博(2001)采用回归的方法,考察了企业获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得出负债率与企业的获利能力负相关的结论[4]。王超峰(2010)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相关性实证研究,得到资产负债率和流动负债率与企业盈利能力成负相关,企业盈利能力随资产负债率和流动负债率的降低而升高结论 [5]。孙思博、姚佐文(2011)对2010年4月份前在创业板上市的65家公司为样本进行回归分析,考察创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6]。

国内外学者大多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对盈利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并注重研究资本结构等因素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相比之下对我国创业板企业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从财务管理的视角,选择了15个可能影响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建立较为全面的分析体系,运用一系列计量方法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实证分析。

三、创业板企业盈利能力的实证分析

本文通过对样本企业15个财务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归纳形成5个因子,进而采用回归分析的方式,考察影响因子对股东权益报酬率(ROE)的影响程度。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搜集

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增长迅速,为保证数据的权威性和准确性,本文研究对象为选取2011年12月31日之前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已上市并出具企业年报的281家。

文创产业市场分析篇6

从理论意义看,如今正值文化产业发展欣欣向荣之际,资产评估应当结合其特点,科学准确地评估创意企业的价值,充分发挥价值标尺以及价值发现作用。从现实意义看,创意企业的科学评估,有助于解决创意企业投融资难度大的问题,促进企业健康成长;也有助于提供决策参考,保证并购交易顺利进行,等等。这既是对创意企业发展的有力支持,也是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推动。

一、创意企业与价值评估

(一)定义

根据《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我国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是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产业集合,既包括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产业,又包括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行业。(4)归属于以上分类的企业,本文统称为“文化创意企业”(Cultural-Creative Company,CCC),简称“创意企业”。

(二)资产构成与价值特点

1.轻实物资产,无形资产作用强

创意企业具有“轻资产”的特点。一方面,从理论上看,创意企业可能并不需要很多实物投资和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创意企业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和创意支撑,其核心资产从专利到蕴含于企业的品牌价值、从专有技术到似乎看不见摸不着的人力资本,甚至是难以直接用数字表达的客户资源,无数无形资产构成了创意企业的价值源泉,怎样合理地选择创意企业资产的评估范畴,如何可靠地对其核心资产进行确认和计量,是企业价值评估的关键。

2.收益不确定,创意价值高

创意企业相对其他行业,其未来发展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收益波动可能性较大。一方面,创意企业拥有的品牌价值可望带来竞争优势,足以保证该公司一段时间的增长。另一方面,考虑到创意企业“轻资产”的特点和当前技术进步速度不断加快的情况,进入门槛不高,竞争者极有可能凭借自己的创意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创意企业要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增长往往面临较大难度。譬如动漫企业就要“慢工出细活”,因为其收益主要源于衍生品的传播、销售,而这全看其作品的内容和影响力,占领市场的产品不仅需要在播放环节投入资金,还得有创意。

当然,外部因素的变化也会产生收益的不确定性。严格的产权保护制度,才能确保电影放映实现价值。市场竞争激烈时,厂商也会压低版权价格,降低收益。消费者偏好变化时,一部赢得市场一致好评的电影,即便投入很低,也能赢得高票房,甚至吸引消费者在看完电影后购买光盘增加消费。

3.效率差异大,衍生品链条长

创意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差异巨大,不仅表现在产业诸多子行业之间,还呈现在企业甚至项目之间。一方面,从人力资本的角度看,不同行业对人才要求的数量和质量差别迥异,效率自然不同。另一方面,由于创意企业的核心资产是无形资产,有别于有形资产,企业现阶段投入很多,并不能保证就能获取高收益。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影视界就有着所谓的“二八定律”,意思是制作出来的影视剧80%都不一定能播出。而一部成功的影视剧首先要从许许多多的剧本素材中挑选,制作方只有遇到或挑选出好的剧本才有可能考虑拍摄,并且只有在成本不超支的情况下,它才有可能走上荧屏,如果发行后影片大卖,公司才会考虑增加广告宣传,希望能获取更高的票房收入,市场的反馈对企业的投资决策与获得收益的影响很大。 此外,创意企业产出效率的差异还源于对衍生品的开发。在国外,电影收入的30%是票房收入,而其余部分则由衍生产品、场地租赁和广告赞助等组成。总之,创意企业往往有着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和灵活多变的经营决策,形成了公司之间效率的差异,并最终体现在企业价值上。

(三)传统方法的问题研究

目前,企业价值评估常从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三大途径出发。

1.成本法(资产基础法)

成本法的理论基础是精明潜在投资者购置资产时,支付的价格绝不会高于建造相同用途替代品的价格。通过评估要素资产,调整账面价值,加和得到企业价值。由于创意企业实物资产较少,经营主要依托人力资本、客户资源,盈利水平很大程度取决于市场情况,这部分价值就难以体现。

2.市场法

市场法原理是替代原则,它从市场整体表现和未来预期出发,认为即便可能对个别公司的定价会出现低估或高估,但就总体而言,市场的定价是正确的。市场法通过计算调整活跃的公开市场上可比公司公允交易价格和财务类价值比率,根据相近企业应有类似价格的假设,测算企业价值。我国常用上市公司比较法和交易案例比较法。前者操作性更强一些,因为财务、经营等数据公开透明、比较客观,而后者数据尚不透明,还可能涉及非市场价值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市场法的数据直接取自市场,评估值应当比成本法更接近其公允价值,但它也存在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如果企业正处在成长期,企业缺乏历史数据或是数据不达标的现象符合客观实际,只凭财务指标可能忽视企业潜力造成低估。第二,简单依靠几类指标(如EBIT、EBITDA、税后现金流、股权现金流等)得到价值比率,根据主观判定作适度调整,比率的单位变化会引发评估值大幅增长,分析过程不透明,可能导致评估结论缺乏可信度。第三,评估机构之间选定参数及计算方法不统一,后续评估、学者研究时可能难以利用以往的分析数据。

3.收益法

收益法的思路是“以利求本”,估算企业预期收益并折成现值确定企业价值。通行的是折现现金流贴现法。对于创意企业,它的问题是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只能给出单一的估计值。评估报告中往往采用两阶段法,即先短期精确预测3至5年收益,其后假定未来状况不变,这与创意企业不确定性强的特点相悖,因为未来的收入、成本总会或多或少发生变化,而市场对创意企业的价值影响较大。

笔者认为,可改进收益法与市场法评估创意企业。对收益法,通过分析原因,量化收益不确定性,较为准确地反映不确定性环境下的企业价值。对市场法,可建立综合指标分析体系全面反映企业特点,应用于市场法评估模型。

二、MCS模型和AHP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一)评估实例分析

L公司是视频服务提供商,在业内居于领先地位,主营业务为视频销售、平台运营及终端研发。HE公司是一家专业影视制作公司,主营业务为电视剧的投资策划、制作发行和衍生业务。随着正版内容需求和影视作品版权价格的增长,HE公司近几年营业收入增幅较大,盈利能力强。L公司计划以支付现金及发行股份方式收购HE公司100%股权,预计交易完成后,实现对上游制作发行领域的资源整合,覆盖更长更高的利润链条,扩大L公司的业务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5)结合HE公司的历史财务数据和所在行业分析,并考虑其未来发展等情况,不考虑未来经营期内不明确的营业外收支、补贴收入以及其他非经常性经营等产生的损益,评估师对评估基准日(2013年6月30日)未来3年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进行合理预测。

在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下,评估师采用收益法评估。加权资本成本折现率取12.33%,折现可得经营性资产价值(6)85614.72 万元。另外,评估基准日HE公司无付息债务,存在溢余性或非经营性资产的价值4758.69万元,由此,股权价值为90373.41万元,评估增值79885.13万元,增值率为761.66%,并对营业收入进行敏感性分析。

而资产基础法评估值合计为13046.19万元。与收益法相差77327.22万元,差异率为592.72%。考虑到创意企业“轻资产”的特点,人力资本、关系营销等对收益贡献较大,但它们在资产基础法下难以得到充分反映,评估师最终选择收益法评估值作为评估结论。

(二)蒙特卡洛模拟技术(MCS)

1.模型的引入

表1是评估师根据历史经营成果、当前宏观环境、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企业自身战略等资料,基于谨慎性原则编制的。评估过程中选用两阶段模型评估拟购入资产,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政策、市场等因素对评估基准日未来5年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进行了合理预测,并假设第5年后所有参数始终保持不变。结合评估报告,HE公司预期收益的实现仍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用户偏好变化、核心团队以及产品质量发生变化、激烈的市场竞争,表现为收入(版权价格)和毛利率发生波动。

蒙特卡洛模拟技术(Monte Carlo Simulation,MCS)是通过随机抽样来实现最大程度地模拟现实中的种种不确定性,并表现其影响的统计模拟技术,其核心思想是对给定的输入变量进行多组随机抽样,求出对应的目标函数值。根据大数定律,尽管在随机试验中每次得到的结果不同,但是重复试验结果的平均数将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而越来越趋近于某个确定的值,这时个别、偶然因素产生的差异将相互抵消,使得目标函数值接近理论期望值。

由于HE公司是创意企业,受市场等因素影响较大,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各类因素往往会独立或关联地发生变动,收入、成本等项目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经分析,HE公司确有不确定性产生的可能。当前评估模型假定许多因素在长期内保持不变,并且对收益采用定值估计,没有充分地考虑到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敏感性分析、情境分析这些传统做法在处理不确定性时又存在一些问题。(7)因此,有必要引入蒙特卡洛模拟技术,主要流程为:(1)建立基本模型(2)收集确定变量的分布函数(3)根据变量分布多次模拟产生随机数(4)将各变量抽取的随机数分组代入模型(5)输出结果。

2.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L公司短期内拍摄计划涉及的电视剧均已取得版权合同,预算资金也在计划范围内,产品定位明确,价格也基本能根据历史情况确定。这里采用MCS主要针对其2019年后的预期收益进行不确定性分析。

尽管变量有19项,但由于部分变量可以通过其他变量算出,或是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8)应用MCS时,可简化分析过程,对关键变量深入分析。

3.关键变量研究

HE公司是影视类创意企业,收入分布可结合自身历史数据确定,但由于创意企业成长较快,仅根据历史数据确定可能存在较大偏差,因此笔者收集了同一行业、业务相同或相近的8家上市公司(9)的历史营业收入数据,见表2。

通过SPSS的单个样本K-S检验(1-Sample K-S Test)可确定其概率分布,原理是根据样本分布来确定总体是否服从某种已知的理论分布,笔者对可能的正态分布、均匀分布和指数分布进行了检验。

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分别为:

H0:影视类企业的营业收入服从正态(10)(或均匀(11)、指数(12))分布

H1:影视类企业的营业收入不服从正态(或均匀、指数)分布

综合表3、4、5的检验结果,正态分布检验的双侧渐进的显著性水平虽然均大于0.100(13),没有充分理由拒绝原假设,即营业收入的分布为正态分布,但SPSS提示显著性水平并不高。而均匀、指数分布的结果均显著高于0.100,暂时没有理由拒绝原假设。但具体分析,指数分布检验的双侧渐进显著性水平较高时,样本个数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几年新生影视类企业成长性高,短期内呈现指数增长的特点;但从长期看(即原始数据中样本个数较多),其显著性水平开始降低,降幅较大。相比之下,大部分上市公司从短期、长期看均服从均匀分布,且比较显著,均匀分布的适用性更好。出于谨慎考虑,设定均匀分布的参数最小值和最大值为预测期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22194.34和35735.85万元。

根据行业分析,HE公司成本与拍摄时间、题材、演员费用、职员费用等有关,各段拍摄期间的成本间关系不大,但历年来的毛利率是相对稳定的,可通过毛利率间接确定成本的概率分布。结合近三年财务数据,HE公司毛利率为53%、64%、54%,未来三年预期毛利率为58%、52%、55%,剔除2014、2016年偶发的合拍片后续发行收入或是续期播映权后,毛利率为51%、52%、47%。出于谨慎考虑,假定HE公司的毛利率服从三角形分布,涉及的三个参数:最小值、最大值和最可能值,分别取上述毛利率中的最小值47%和最大值64%为最小值、最大值,并设定毛利率的均值54%为最可能值,确定了毛利率的分布后,营业成本自然也就确定了。

4.其他项目分析

由于营业税金及附加和营业收入、所得税和利润总额存在着相关性、始终保持大致恒定的比例关系,其结果可由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确定。而销售费用(14)、管理费用随收入变动,但波动不大,故设定为均匀分布,参数由预测期最小值、最大值决定。其余指标的确定详见尾注。(15)

5.评估结论

表6是通过计算机软件运行MCS得到的输出结果,左部对应30次MCS得到的经营性资产价值,右部对应1000次MCS得到的经营性资产价值。输出结果显示,1000次模拟的平均值为82334.23万元,标准差为7809.79万元,经营性资产价值在区间[66812.78,101477.54]波动,通过参数计算,在95%的置信水平下,经营性资产价值的置信区间为[68835.54,97417.55]。

结合前文分析,考虑到HE公司溢余性或非经营性资产的价值4758.69万元,则基于MCS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结果表明,在平均水平上HE公司的评估值应为87092.92万元;而在95%的置信水平下,HE公司的评估值应介于73594.23和102176.24万元。图1表现了1000次MCS经营性资产价值的概率分布。

(三)层次分析法(AHP)

1.问题研究思路

由于创意企业和传统工业企业不同,其核心由无形资产等组成。一方面,现行会计准则出于谨慎考虑并不能保证投入无形资产的成本全部资本化,这就导致了无形资产的成本只能部分被计入;另一方面,对于人力资本、客户资源等特殊的无形资产,往往只能取得定性指标评价企业的能力,或仅有个别通过抽样调查取得的数据,不同企业对比时易出现所选参数不统一或参数口径不一致的问题,因而不能直接应用于企业价值评估。鉴于此,构建一种新型、统一的评价分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Satty(1980)提出的一种系统化问题分析方法,它将实际问题分解成不同层次的因素,形成多层次结构,特别适合复杂问题和非定量指标体系的分析。汪海粟(2002)通过对无形资产按超额收益分类,解决了组合类无形资产的分割问题。笔者将从财务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两个角度,结合定量与定性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评定创意企业的创意指数,作为综合性指标衡量创意企业,让市场法评估值更全面。

基于此前分析及相关文献资料,研究思路是建立创意企业创意指数分析体系,以层次分析法为核心,确定准则层、指标层与分指标层的相对重要性,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将专家的评估思路转换成精确的数学语言,形成综合性、全方位考虑的创意指数,应用于市场法评估模型。

2.建立分析体系

笔者综合考虑,建立创意企业创意指数分析体系。

3.确定指标权重

(1)构造判断矩阵

建立分析体系后,可邀请评估界和创意企业工作多年的资深专家依据Satty(1980)的1~9标度法,对同层次指标按重要性两两比较。例如,对于“产品特性”来说,“市场销量”对“衍生程度”比较重要,用标度5表示;“衍生程度”和“创意含量”相比,“创意含量”稍微重要,则用标度的倒数1/3表示。

根据分析体系,指标层的“人力资本”和分指标层的“比例”、“经验”、“学历”三大指标之间有联系,参考专家意见,构造对应的判断矩阵M。接下来以此例展现计算过程。

(2)层次单排序及检验

层次单排序,可得到指标相对上一层的相对重要性(权重)。采用和法,对矩阵的元素按行相加再归一化处理,可求得特征向量w=[0.0882,0.6687,0.2431]T。由于判断矩阵的依据是专家意见,为保证其在逻辑上前后一致,确定层次分析法的合理性与可靠性,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解Mx=?姿x,求得?姿max=3.0070,计算判断矩阵偏离一致性的指标C.I.=0.0035,参考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表获得3阶矩阵R.I.=0.52,得到一致性比率C.R.=■=0.0067,当一致性比率小于0.10时,可认为判断矩阵M通过检验。同理可得其余分指标、指标、准则对于指标、准则、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经计算,判断矩阵全部通过检验。

(3)层次总排序及检验

从上而下进行层次总排序。在笔者建立的分析体系下,假设准则层的“核心竞争力”相对目标层“创意指数”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a1。指标层“人力资本”、“产品特性”、“客户资源”对于准则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排序分别是b11,b12,b13,则它们相对于目标层“创意指数”的重要性排序分别为a1b11,a1b12,a1b13。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与之前类似,经计算,通过检验。本文建好的层次分析模型如表10所示。

层次分析模型一经建立,可多次使用,评估机构可定期调整矩阵,动态反映企业价值。

4.模糊指标评价

在评估创意企业的创意指数时,往往会涉及一些定性指标,比如“品牌声誉”,“很好”与“稍好”之间的差别是模糊的,这时可以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里的隶属度理论将定性看法转化成定量指标。

假设我们需要评价“创意指数”的影响因素,先确定因素集,如e1={“核心竞争力”的定性评价因素}={e11,e12,e13}, e11={“人力资本”的定性评价因素}={e112,e113}(18)。再设定评语集Ri={ri1,ri2…rim},表示ei对应的、从低到高的m个评语等级,i取影响因素标号。表中“经验”的评语等级是“初级(1~3年),中级(3~5年),资深(5年以上)”,“学历”的评语等级是“高中以下,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品牌声誉”、“产权保护”、“创意含量”、“客户资源”评语等级均为5级。

其后,采用德尔菲法向专家组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对评价对象(可比公司)的评分数据,确立模糊评价矩阵■,n表示因素集ei里的元素个数,m表示对应评语集的元素个数。如矩阵元素vijk表示从影响因素ei的子集eij看,评价对象被评为评语集Rij元素rijk的隶属度。

输入数据时,取评分者与专家组人数的比值综合专家组意见。如i=11时,表示“人力资本”(e11)的第3个子集“学历”(e113),评语集为R113的隶属度,专家认为其创意工作者的学历多为高中以下的有2人,大专的有3人,本科的有20人,硕士的有3人,博士的有2人,则有:

v1131=0.0667,v1132=0.1000,v1133=0.6667,v1134=0.1000,v1135=0.0667。

为量化指标,便于市场法公司间比较,在评语集中对评语等级给出统一的标准分值。除“经验”的评语等级为{10,20,30}外,其余专家评价因素的评语等级均为{10,20,30,40,50}。因素经专家评价后先形成平均评价值,再根据AHP设置的权重综合得到创意指数。

5.原始数据处理

在创意企业创意指数分析体系中,实现了定量、定性指标的结合,也综合考虑了财务类、非财务类指标。为保证指标间的可比性,要消除量纲影响,笔者选用Max-Min线性变换法。

如对于一列原始数据Ai1,…,Ain,取新数据Aij′=■,i=1,…,m。综上可得(19):

创意指数=(e111w111+■v11jr11jw11j)+(e121w121+v122r122w122+e123w123+■v12jr12jw12j)+v13r13w13+■e2jw2j

6.创意指数应用

承前例,L公司计划收购某创意企业HE公司(非上市公司)100%股权。评估机构分析后,选择市场法评估。而HE公司是创意企业,具有“轻资产”、收益可衍生、成长性与不确定性强等特点,财务指标难以全面反映企业情况,需要引入非财务指标以及将相关定性指标定量化,评估机构采用AHP,引入创意指数分析体系,搜集定量指标、邀请专家组作定性分析。

笔者根据数据的可得性与完整性,选取了HE公司行业内的6家上市公司,备选的价值比率有3类。市净率(PB),关注账面价值,适用于盈利状况会发生显著变动的行业。市销率(PS),考虑了新兴行业短期内盈利预测较低或为负数的情况,市盈率(PE)只适合盈利相对稳定的行业,与行业内实际不符,故最终选取PS、PB作为价值比率(有关财务数据见表11)。为说明创意指数在市场法中的应用,专家评分、定量指标(如衍生业务比例)这些实际运用中可由评估机构获取的数据,由笔者搜集行业资料、计算机模拟后整理取得。

取得数据后,要对原始数据作线性变换,消除量纲的影响,增强指标间可比性,对原始数据调整汇总表感兴趣的读者可和作者联系。

将HE公司的综合性指标创意指数与可比公司逐个比较,对价值比率进行调整,结果如表12。

为消除偶然因素,取可比公司价值比率均值为HE公司对应的价值比率。

截至评估基准日2013年6月30日,HE公司经审计后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10526万元,根据上表确定的市净率(PB),计算得出其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44671万元。根据盈利预测报告,HE公司2013年营业收入预测数为17178万元,根据上表确定的市盈率(PS),计算得出其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123739万元。评估机构已测得缺少流动性折扣率为30%,控制权溢价率为18%,HE公司存在非经营性、溢余资产4758.69万元。因此,采用市净率、市销率为价值比率对应评估值为41657万元和106967万元。

市净率从成本视角,反映了投入(净资产账面价值)与产出(市值)之间的关系。市销率从收益视角,关注销售收入与市值之间的关系。由于HE公司属于创意企业,拥有诸多无形资产,但其中一部分难以直接计量(比如人力资本、客户资源),也就难以通过账面价值全面体现。HE公司所属行业近年来发展较快(由表2可见),企业销售额越大,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越强,因而通过市销率反映的企业价值更为合理,选择106967万元作为市场法评估结论。

基于MCS得到的收益法评估结论,在95%的置信水平下,HE公司的评估值区间为[73594.23万元,102176.24万元]。市场法评估结论略高于收益法区间值上界,原因可能是收益法评估值基于预期的收益与风险,考虑不确定性求得,市场法评估值则关注市场预期与整体表现,当前市场对创意企业普遍预期较好,创意企业也表现了很好的成长性,HE公司在现行市场下,与可比公司从各方面相比更胜一筹。

三、结 论

本文以产业背景开篇,发现文化创意企业的准确、科学评估尤为关键,具体分析其资产组成与价值特点,认为传统方法有待改进。鉴于此,使用MCS模型和AHP模型对收益法、市场法进行了改进。作者发现,传统方法虽具有方法多样、差异明显、可组合应用以及思路明确、便于理解的特点,如收益法的“以利求本”、市场法的“替代原则”、成本法的“重置成本”。但笔者发现,传统方法在目前应用时并不能充分考虑创意企业“轻资产”等特点。例如,收益法在评估实务中假定长期的预测数据不变,这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差异,因为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而市场对创意企业影响较大。实务中,虽可通过一些方法作不确定性分析,但多局限于特定情境或单个变量。

由此,本文选取了蒙特卡洛模拟技术(MCS)和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思想构建的创意企业创意指数分析体系,改进传统方法(22)。MCS模型,可清晰地表现创意企业的不确定性,并提供企业价值在一定置信水平下的区间评估值,有效提高了评估结论的可靠性,既有助于交易方决策时参考分析,又能量化未来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的影响程度。相对于传统方法如敏感性分析,这种方法可变动多个因素,特别是相互关联的,因此更加贴近现实。相对情境分析,它又能提供更多情境,考虑更加周全。笔者认为,这种方法的适用性很强,在传统评估模型特别是收益法的分析基础上,应用前景广阔。

AHP模型,过去多用于组合资产分割,本文根据其“分层”的思想,通过AHP构建了创意企业的新型创意指数分析体系,而模糊数学、量纲消除、专家打分等工具的综合运用,将定性分析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增添了市场法评估模型的可信度。建立这一评价基准,不仅有助于可比公司比较时统一参数以及口径,更加有效地提取企业信息;还有助于在关注静态历史财务数据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市场反馈,使得评估结论全方位、动态化地反映创意企业。

如Damodaran(2005)所言,评估既是一门精密严谨的科学,又是一种艺术性的工作。本文对文化创意企业的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希望能发现适用于文化创意企业合理有效的价值评估方法,促进中国文化创意企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注释:

(1)数据来自叶朗:《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3)》[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数据取自姚轩杰:《并购重组活跃,文化传媒产业成长性有望持续》[N].《中国证券报》,2012,(12)。

(3)国家统计局:《2013年度固定资产投资情况》.http://news.xinhuanet.com/yzyd/culture/20140120/c_119043981.htm[DB/OL].2014年1月20日。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R].2012年2月印发。

(5)相关资料由笔者整理自L公司公告。

(6)文中均表示经营性资产的现金流折现值。

(7)对此,评估师通常采取的做法是对关键变量作敏感性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以降低不确定性。但现实中,许多变量可能会同时发生变化,单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只允许一次变动一个变量,然后讨论对评估值的影响。多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则要求变量之间要相互独立,且变动概率相等。然而,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各类变量偏离正常值的幅度不尽相同,而它们之间也普遍存在着联系。正因如此,一些变量可能会比另一些变量更容易预测,这将有助于问题的简化与分析。财务管理领域常用的情境分析(Scenario Analysis)则通过设定特殊的情境,分析悲观、正常、乐观水平下变量的变化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变量变动可能产生的影响。但它只能考虑几种特殊情境,不可能包含所有可能的情况,而未来却又是充满着丰富的不确定性的,收入、成本等的波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创意企业中尤为如此。

(8)根据表1,HE公司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涉及的变量可分为以下四类:????影响收益的关键变量: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经营投资筹资相关变量:销售、管理、财务费用、折旧摊销、营运资金增加额、资产减值损失、资产更新、资本性支出、税后坏账准备、扣税后利息。????由其他变量计算的变量: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利润、所得税、净利润、利润总额。????偶然因素导致变化的变量: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9)即从属于“广播电影电视行业”的HS、HB、HY、HC、GX、HL、WH、ZS公司,数据来自上市公司公告。

(10)对应表3。

(11)对应表4。

(12)对应表5。

(13)通常设定单侧显著性水平为0.05。

(14)销售费用剔除2014年异常增加的部分,因为这一年公司计划大力加强宣传、发行力度,取发行费收入的三成(大约1000万元)作为相关人员奖励,并记入销售费用,这种情况长期发生的可能性很小,故不予考虑。

(15)根据HE公司的经营规划,当前固定资产可满足经营需要,故可以假设其未来无后续资本性支出。在资产规模、状况不变的情况下,资产更新改造支出保持不变。折旧、摊销的数值由HE公司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政策决定,可采用评估报告的数据,假定其在长期内保持不变。HE公司营业外收入主要由增值税和所得税返还组成,受地方政策影响,在长期内,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故采用和评估报告中相同的处理方法,不予考虑。而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税后坏账准备等项目历年来数值始终相对较小或为零,故假设对应数值在2019年后仍然保持不变。

(16)判断矩阵对角线上的元素由于是自己和自己比较,标度为1。

(17)表示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的相对重要性(权重),如i=12,j=2时W122=0.0281。

(18)因“人力资本”中的“比例”不是定性评价因素,是定量指标,故该集合中不包含“”。

(19)所有公司的创意指数通过计算机矩阵运算求得,这里以一个公司的创意指数为例,便于读者联系前文分析运用。

(20)数据来源为锐思数据库、公司年报等,HE公司数据由笔者计算取得,时间为评估基准日最近一年度。

(21)取自锐思数据库,时间为2013年6月30日。

文创产业市场分析篇7

2互联网项目创业投资决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因子分析法(FactorAnalysis)是从原始数据矩阵内部关系出发,把众多的具有复杂关系的观测变量进行结构化处理,并最终将其归结为少数几个主因子的统计分析技术。本文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筛选出对互联网项目创投影响最大的因子,并将其进行归类。

2.1KMO检验和Bartlett球型度检验研究以收回的有效问卷为样本,利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为了检验因子分析是否适用,首先对数据进行Bartlett球型度检验(BartlettTestofSphericity)和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结果显示KMO值大于0.7,Sig值为0.000,表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2.2提取主因子在确定主因子个数时,根据特征值准则,选择特征值大于1的主因子,当累积方差贡献率大于80%,即只损失20%的信息,这时认为因子数可以解释原目标值。本文根据该原则提取主因子如表2所示。从表3可知,有六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且累计贡献率为81.972%,说明这六个主因子基本包括了全部指标的信息,因此,互联网项目创投评价指标可以分为六级。

2.3因子旋转为了使每个主因子和再分配更清晰,采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方法(VarimaxRotation)进行旋转,得到因子荷载矩阵。因子荷载值高的指标对相应主因子解释能力强,由于每个主因子只在少数几个指标上因子荷载值较大,因此按照高荷载指标定义主因子。综合考虑,为每个主因子选择荷载大于0.75的指标作为二级指标。“主因子一”包含三个解释指标:创业者人格特质、创业者动机和创业者决策水平,因此可命名这个主因子为创业者因素;“主因子二”包含三个解释指标:市场规模、市场增长潜力和市场需求,因此可命名这个主因子为市场因素;“主因子三”包含产品被接受程度一个指标,命名这个主因子为产品因素;“主因子四”包含三个解释指标: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先进性和技术成熟度,因此可命名这个主因子为技术因素;“主因子五”包含商业模式和营销策略两个指标,命名这个主因子为商业因素;“主因子六”包含社会人文环境指标,命名该主因子为环境因素。

2.4结果分析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得出,影响互联网项目创业投资决策的因素主要有:创业者因素、市场因素、产品因素、技术因素、商业因素和环境因素。如图1,每个因素又可以用具体的指标进行衡量。(1)创业者因素:创业者是项目的的发起人,企业的打造都以创业者卓越的点子为出发点,加上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及在面临市场假设改变或者其他突发状况时优秀的决策水平,以此为基础成长起来的。创业者的人格特质、动机以及决策水平共同决定了影响创投决策的创业者因素。图1(2)市场因素:互联网项目不论是对潜在市场的发掘还是对既有市场的颠覆,其必须有市场,即存在市场需求;其次,目标市场的规模决定了创业公司日后的发展规模,市场规模越大,创业公司发展潜力越大,反之创业公司即使拥有卓越的产品也会很快达到市场饱和;最后,目标市场随着科技的进步要存在增长的空间,这种市场增长潜力是企业保持生命力的需要。(3)产品因素:互联网项目衡量产品是否契合市场的的方式为用户参与度,即产品被接受程度。互联网项目在线上运行,用户起初点击体验,且一旦体验愉快便会经常使。由于互联网项目具有网络效应,即如果有人在使用,那么会影响周围人都使用,因此互联网产品被接受程度一项指标足以影响投资决策。(4)技术因素:互联网行业是高科技行业,技术是行业发展基础因素,具有领先的技术水平可以保持企业的先进水平。技术因素主要从技术的先进性、成熟度以及技术是否受知识产权保护三方面来考量。(5)商业因素:商业模式是企业盈利的关键点,做为新兴行业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有着先天的便利条件,卓越的商业模式将为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营销手段是将产品推向大众的方式,对产品受众面具有极大的影响。商业模式和营销手段反映了商业因素。(6)环境因素:互联网项目是新兴产业,其发展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投资决策时对互联网项目所处的社会人文环境考量很重要。目前我国政策鼓励发展互联网行业,“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加快中国“大互联网”的时代进程,互联网技术普及越来越广。

文创产业市场分析篇8

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集中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创业板市场又称第二板市场,是金融市场中新出现的一种融资方式,是在服务对象、上市标准、交易制度等方面科技企业为服务对象,同时也具有资本市场的一般功能。能为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也能改善高科技企业的资金供给条件,还可以发挥优胜劣汰的优化功能,将不具备发展前景的企业淘汰出局。由于创业板市场相对主板市场和中小板市场的上市门槛低,这就为那些暂时不符合主板和中小板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新型高科技企业尤其是那些具有自主创新的,颇具成长性的高科技企业开通了融资渠道,更为风险投资提供了一个较为方便和有效地退出渠道。创业板可能的高收益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但是证券市场历年来存在的风险,而创业板的风险相对主板市场的更高,众多的投资者除了分析宏观因素和行业因素外,迫切的需要从微观层面对创业板公司的综合情况进行分析以便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创业板自开市以来,一度受到广大投资者的追捧,炒新投机现象严重,市盈率居高不下,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大了创业板的投资风险。只有让投资者客观地明确创业板企业的投资价值,从投机转向价值投资,才能获得较大的收益,也有利于我国创业板的稳健发展。本文基于财务角度,选取影响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财务指标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为投资者提供了决策指导和重要参考。

二、样本的选取

1.样本来源

初始样本源于201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财务报表数据来自于CCER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样本为大样本,样本容量为59。因子分析要求样本容量比较充足,否则无法得到比较稳定和准确的结果。根据Gorsuch(1983)的观点,因子分析时的样本要求:样本量和变量数的比例应在5:1以上,实际上理想的样本量应为变量数的10~25倍,若为5~10倍则略显不足,但一般都能得到较好的结果。

2.创业板公司财务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不同学者在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时采用的财务指标体系各不相同。

万建强、文渊(2001)在《因子分析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中的运用》一文中采用因子分析法来进行公司业绩评价。文章选用了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主营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主营业务鲜明性、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这几个财务指标作为分析起点,对建材行业有代表性的13家上市公司针对其1999年的年报进行了因子分析,选取了4个主因子。

冉伦、李金林(2003)在《因子分析法在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综合业绩评价中的应用》一文中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小企业板22家上市公司的2003年度13个财务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从错综复杂的众多指标中科学合理地分析出对22家公司综合业绩产生影响的四个主要因素:偿债及盈利能力、每股获利能力、营运能力、增长能力。

刘佳、张琳选取了主营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每股收益率等13个指标构建了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质量评价体系。秦莉用主营业务利润、总资产、净资产收益率等10个统计分析了上证50指数中的前30个股票业绩。施慧敏从偿债能力、营运效率、盈利能力、盈利质量、资产质量等5个方面讨论了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要点。

指标的选取必须要具有意义,具有可测性、可控性和实用性。指标选得过少,会使提取后的因子不能真实反映原众多变量之间的关系;选得过多,会出现一个因子在多个指标上出现较高载荷、因而失去该因子显著意义的情况。因此本文结合创业板企业的特点,采用六项财务指标对创业板公司的财务状况作综合评价。财务指标进行因子分析。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25家创业板上市公司2012年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进行因子分析,选取的指标分别是:净利润(元)、每股收益(元)、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增长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

三、分析方法

因子分析是用较少几个因子来描述较多指标之间的联系,其核心是用较少的相互独立的因子反映原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因子分析用数学模型可表示为:

X1=a11F1+a12F2+a13F3+…a1kFk+ε

X2=a21F1+a22F2+a23F3+…a2kFk+ε

...

Xp=ap1F1+ap2F2+ap3F3+…apkF1k+ε

因子分析可在许多变量中找出隐藏的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将相同本质的变量归入一个因子,可减少变量的数目,还可检验变量间关系的假设。

文创产业市场分析篇9

一、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一)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分析法由美国哈佛商学院MichaelE.Porter提出,成为企业进行竞争优势分析的有效工具。Poter教授把企业内外促成价值产生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包括企业生产、销售、进料后勤、发货后勤、售后服务等。辅助活动包括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开发、采购等。

(二)创新价值链理论

创新价值链是一种与产业链、价值链、技术链、创新链等多链条通过某种机理有机融合在一起运行的过程机制。其中价值链和创新链是最主要的两个链条,价值链的主要运行模式是顾客—员工—顾客,创新链的主要运行模式是顾客—员工—资源。依据邓正红(2012)企业软实力“金字塔”模型内在机理,价值链与创新链的融合,也就是正“金字塔”与倒“金字塔”的无缝对接,将顾客的价值需求转化成员工的价值创新,再将员工的价值创新填补顾客的价值需求,如此循环反复,推动企业在持续的价值创新中不断进化。

(三)创新价值链结构文献分析

学者们分别从知识视角、生产价值视角以及价值链理论视角出发,结合研究课题来定义创新价值链结构。HANSENMT等(2007)从知识视角出发,认为创新价值链结构包括收集知识、转化为创新成果和推向市场实现知识价值;王伟光等(2019)也从知识视角出发,认为创新价值链结构包括知识生产、知识应用和知识扩散。王伟光等(2019)和于永泽(2013,2014)均从生产价值视角,将创新价值链结构分为创新投入、创新知识凝结和创新成果实现三个部分。于永泽等(2014)从价值视角出发,把创新价值链结构分为产品设计和产品生产两个过程。谢青和田志龙(2018)、王静等(2018)从价值链理论出发,将创新价值链结构分为研发、产业化、公共领域推广和私人领域推广等环节。

(四)创新价值链构建文献分析

李新宁(2018)认为,创新价值链的理论形成逻辑是创新与价值链的有机结合。创新价值链主要有三部分:基础要素—项目、成果,创新价值链环节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主体要素—高技术产业,创新价值链环节包括产品开发、设计制造和产业化;目标要素—市场,创新价值链环节包括市场运作和售后服务。赵婉琳(2017)研究的是区域创新,其价值链模型由区域基本价值活动(研发、商业化和管理三个阶段,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研发制造、产业化、市场运作和提供管理服务)和区域辅助价值活动(创新基础设施投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资源利用和信息技术支持)构建而成。宋晓彤(2019)等基于钟柯远(2005)和Hansen(2007)的研究,构建了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价值链。综上所述,有学者从构建创新价值链模型出发,并在此基础上基于专利信息构建相应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所研究的产业技术创新过程进行更好的剖析,并提供能力提升策略。但是,以往相关研究中,在新能源产业领域,缺乏从专利视角利用技术创新价值链来研究该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文献和著作。本文作为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和提升策略的第一步,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模型。在后续研究中,将在此基础上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过程进行更好的认识与评价。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模型构建原则

第一,系统性和科学性原则。模型构建必须从新能源产业的各种角度和层次去研究技术创新和价值创造过程的规律,从而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科学地指导管理实践活动。第二,关联性原则。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关联程度关系着创新价值链的业务延伸和战略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价值链上的所有专利成果,于各个产业而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第三,创新原则。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技术创新能力成为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第四,用户需求原则。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实际调研,了解市场用户需求现状,发掘具有巨大需求潜力的价值链环节,加大对该环节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才能更加高效地增加整体经济收益。第五,适应原则。各省在进行价值链创新时,应当考虑到当地的现实情况,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情况、经济生活水平等,做到因地制宜和适应市场变化,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三、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模型构建

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模型如图1所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过程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基本活动可划分为研究研发、商业化和服务等。具体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生产制造、产业化、市场运作(包括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售后服务等过程。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辅助活动可划分为创新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支持等。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之基本活动

1.基础研究。是指通过实验或理论分析得出基本原理,它不以任何专门应用或使用为目的,成果的主要形式是科学论文和著作,可以反映知识的原始创新能力。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应为研究人员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促使其成果的产生。基础研究有助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2.应用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研究,以特定实际为目的,成果的主要形式是科学论文、专著或专利。要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需要国家加强对科研院所和高校等研究机构所承担科研项目的制度和资金支持,使这些研究机构高质量高效率产出成果,为产业发展增速。3.产品研发。是指以基础和应用研究为基础,以已有资源和技术为支撑,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的核心研究活动。结合政产学研,新能源汽车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作为产品研发主体,加大技术成果转化力度,结合市场需求进行研发,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赋能。4.生产制造。是一种系统性的物化过程。生产制造企业为实现预定目标,通过整合生产的各种相关资源,将前端产品概念设计物化为产品。于新能源汽车而言,高质高效的生产制造可以为行业提供充足的发展基础。5.产业化。是指同一属性的企业或组织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集合成社会承认的产业规模,通过专业管理实现产品系列化和品牌化的过程。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涉及新能源汽车创新过程的企业集合在一起,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期更好地发挥产品价值,促进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的高质量发展。6.市场运作。是指一种调节市场经济运行的行为。运作方式包括调整市场价格和市场供求关系,以及协调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运作包括公共领域的运作和私人领域的运作。通过市场运作对创新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进行调整,以期更好地进行技术创新分工,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支撑力量。7.售后服务。是指市场中的卖方把产品、技术、服务销售给买方后,卖方为买方提供的一系列服务。售后服务的目的是扩大买方市场。新能源产业涉及交通、人身安全、环境质量、社会生活质量等问题,所以高质量的售后服务可以使买方获得高满意度,有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性和稳定性发展。

文创产业市场分析篇10

1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研究

综合现有资料来看,针对我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较少,李万君和李艳军通过对我国农业企业科技创新模式和风险的总结研究,确定在当前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面临企业主体意识较低、创新水平不足、市场环境复杂等风险,我国农业企业的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肖更生等人则确定在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创新决策阶段、研发阶段、生产阶段和市场阶段共存在包括技术、人力资源市场、经济、政策等10个风险因素,同时确定了针对不同阶段风险因素的管理策略。高启杰通过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确定企业需要从自身和外部环境2方面进行建设,以保证企业总体创新能力的提高。

综合现有研究来看,针对我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研究集中于对企业面临总体风险的研究。美国工业协会统计表明,在技术创新失败的原因中,产品技术失败率仅占据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失败率的22%,另外有经济方面的原因占据总体失败率的14%,剩下的63%则是市场营销的原因。尤其农业市场的不确定性和营销市场的变化加大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本。因此,从市场和营销角度来说,积极明确市场需要和社会发展要求,能够有效确定农业发展需要和技术创新成本,进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营销风险分析

本文将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分为决策阶段、技术研发阶段、农产品生产阶段、市场阶段等不同的阶段,结合50家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在不同阶段面临的政策、经济、自然、技术、市场、营销、管理等风险情况,利用样本收集和量表分析的模式,同时借助SPSS计算工具确定市场风险因素和营销风险因素的风险系数,进而确定2种风险因素对于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2.1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在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新型科技产品往往无法站到合适的市场,利润低下、分散经营的模式不利于对于科技成果的把握进而也不利于科技产品的进一步推广。在创新决策阶段,市场风险得分在7分以上,技术研发阶段在6分以上,生产阶段再次达到7分以上,市场阶段接近9分。

创新决策阶段,消费者和市场潜在能力对新型技术应用具有直接影响;研发阶段,企业无法准确判断该新型技术是否具备市场推广空间和利润空间,因此同样需要面临市场风险。生产阶段和市场阶段则需要考虑新技术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市场需求等,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更多。

2.2 营销风险

由于农业技术创新型产品的特殊性,其需要在充分考虑市场需要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I销策略,进而提高市场的产品接受度。创新决策阶段,营销风险得分在6分以上,技术研发阶段在5分以上,生产阶段则达到7分以上,市场阶段更是达到8分以上。

由以上数据分析也可以表明,营销风险直接关乎企业是否能够推动新型技术和新技术产品的市场应用,影响企业市场价值的实现。而企业营销策略的失误,不仅会影响其知名度,而且会对企业后期技术创新发展造成影响。

3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营销风险考虑

3.1 提高市场营销风险意识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在决策制定阶段,即需要将市场风险和营销风险纳入考虑范围。企业需要转变只重视生产的营销理念,在追求产量第一的同时,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利用成熟的营销手段、充分的市场预估等,借助新产品打开市场空间,进而帮助企业激发总体生命力,实现技术创新服务于市场开拓,市场开拓再次推动技术创新的模式,促进新时期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应用和发展。

3.2 加强农业市场环境的调查

加强农业市场环境的调查,做好市场环境的预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强市场环境调查,集中于对我国当前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政策、现有农业经济形势、农业发展的科技水平以及市场内其他竞争对手的发展情况等进行调查。

利用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调查,了解企业所在地域的消费水平、文化水平、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明确企业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进而为企业科技创新寻求合理发展依据。

通过对企业现有文化、企业运营制度、企业基本规模、企业获得的国家政策支持条件等的调查,了解企业现行技术创新基础。

通过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全面调查,了解农业企业现有市场运营条件,进而保证市场营销活动效果的最大化。

3.3 完善商品生产和营销策略

农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商品策略和营销策略的转化,提升商品的技术内涵,提高企业综合实力,进而利用品牌效应推动新型技术市场营销的有效展开。

从商品策略来说,为提高技术创新的针对性,促进新型技术的有效推广,可以利用粗放农业、多种经营的模式,实现商品的组合营销;引进新型农产品品种,并结合地域条件进行模仿创新,加速当地农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开发绿色农业和观光产业,利用绿色农业进行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利用观光产业促进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和动力支持。

从营销策略应用角度来说,需要注重人才培养,保证人才尽快熟悉新型农业企业技术;保证科研人才工作动力的持续性激发。当然也可以利用人才引进的方式,补充现有人才结构,促进科研氛围的形成;利用广告策略树立良好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进而也为农业技术创新的推广提供必要的空间支持。

3.4 强化市场营销重点内容关注

在市场营销过程中,为提高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促进新型技术的有效推广,需要重视市场经营过程中潜在市场容量的开发,同时及时把握消费者对于新型产品的接受程度。需要着重提升新产品的质量,重视企业营销推广能力的提高。而在创新技术决策方面,则需要以消费者需要为准绳,以市场需要为标准,为技术创新方案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在不同的阶段,需要加强对于该阶段重点内容的关注,以便最大限度提升新技术产品的应用力度,满足消费者的新型消费需要,当然也为企业后期技术调整和研发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万君,李艳军.农业企业科技创新的模式、风险、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5(21).

[2]肖更生,姚琼,李崇光.技术创新的风险识别:农业科技企业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0(10).

[3]高启杰.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7).

文创产业市场分析篇11

中图分类号:F124 F061.5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低碳浪潮和新技术变革在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倒逼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是通过政策工具的组合与创新来促进经济变革,而其前提是对现有创新政策体系进行全面评价。区域创新发展是个艰巨复杂、高度综合的目标,呈现出多维度、多主体、多领域、多阶段的特点,仅靠单一的区域政策往往难以奏效。为了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制定一揽子的创新政策就成为政府促进创新的基本选项,形成了工具多元、内容齐全、层次丰富、结构复杂的区域创新政策体系。为了分析政府制定的创新政策体系是否科学合理,文章从创新活动自身规律和创新政策工具功能出发,建立了区域创新政策体系的三维分析框架,并以成都市“1+10”创新政策体系为例进行剖析。

1 文献综述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技术革新带来的变化引发了学术界对创新的研究热潮,创新政策研究也受到学者们的重点关注。根据研究视角的不同,对国内外研究创新政策的文献梳理如下:

一是创新政策内涵研究。学术界对创新政策的内涵并没有达成一致,一部分学者认为创新政策等同于科技政策或技术政策,另一部分学者区分了它们之间的不同,认为科技政策重视基础科学发展,技术政策重视技术开发与应用,而创新政策是科技和经济的结合,关注的是总体经济绩效[1-5]。

二是创新政策体系分析方法研究。梳理现有文献发现基本的方法包括文本挖掘法和维度数量统计法,前者利用软件提取创新政策体系中的高频词汇进行分析,便于操作但容易忽视创新政策之间的差异性。王春梅运用文本挖掘法生成了南京创新政策的社会网络分析图[6]。维度数量统计方法则是将创新政策按一定标准在不同方面进行数量统计。Freitas 和 Tunzelmann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验证了知识目标的类型、政策执行、政策工具是评估不同国家创新政策的关键维度[7]。刘会武和王胜光从国家创新战略、政策供给、政策需求和政策评价四个因素入手,构建了创新政策系统分析的钻石模型[8]。

三是创新政策效应研究。闫军印等构建了基于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创新绩效的创新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9]。范柏乃等以创新政策类型为解释变量、以专利申请授权量为被解释变量、以FDI为控制变量的实证检验表明,不同阶段不同类别的创新政策效应明显不同[10]。闻媛等则依据技术创新的动态过程对创新政策工具选择的展开了研究,认为不同阶段的企业应选择不同的政策工具[11]。

综上所述,已有文献侧重对创新活动、创新主体及创新政策工具某方面的分析,但对创新政策体系展开维度分析的还较少,尤其是从一个综合的、多维度的视角审视区域创新政策体系的研究还比较鲜见。文章基于创新活动的连续性、协同性,从创新政策体系的整体性视角出发,探讨区域创新政策体系分析框架的构建及其应用。

2 创新政策体系分析框架及其政策含义

2.1创新政策体系分析框架的构建依据

2.1.1创新及其连续性和协同性

创新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创新本身是一种可再生资源,能不断聚集、整合各种生产要素,是提高经济效率的手段,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对国家和区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举足轻重。

创新不是封闭式的、孤立的活动,是多元化主体在不同阶段开展的连续活动。从创新的发展历程来看,任何创新的诞生都是建立在已有的创新成果的基础上,创新商业模式、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运用是以创新理念、重大理论突破为前提的,创新成果如果不经过商业化的应用也无法创造价值,因此创新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创新活动的现实展开尤其需要多主体和各环节的协同一致,即多主体各环节的协同创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种创新方式需要协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等创新活动也需要协同,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服务等创新主体更需要协同,一旦创新的协同性受到制约,创新的不确定性就会增大,创新也难以实质展开。

2.1.2区域创新政策体系的整体性及其综合分析思想

Gaudin等认为创新政策是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的综合体,是一个整合的概念[12-13]。文章认同这一观点,认为创新政策并非指政策本身的独特性或创新性,而是为促进创新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而运用的各种政策措施。区域创新政策体系则是指政府为了促进区域的创新驱动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政策有机组合,包含金融、产业、财政、社会、法律等多种类型的政策,也是多种政策工具集合形成的政策工具包。

创新政策从单一的科技政策演变为创新政策体系,就是因为传统的线性创新政策模式无法应对科学、技术、市场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要求形成一个整合功能强大的创新政策体系[14]。创新政策体系的整体性体现为不同政策的目标一致性与功能耦合性。虽然创新政策体系内含不同的政策手段,但这些政策的整体目标是推进区域创新发展。其次,创新政策体系是功能各异的各种相关政策的有机结合,强调的是功能互补与耦合,绝不是单项政策的简单相加。

基于创新政策体系整体性特点的创新政策体系分析必然就不能是对单个创新政策的简单分解,必须采用系统化的综合分析思想,全面考虑创新政策工具、创新活动阶段与创新活动主体之间的有机衔接,从而为创新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2.2区域创新政策体系的三维分析框架

文章立足于区域创新活动的主体类型、阶段特点和区域创新政策工具的作用方式三个维度,充分考虑创新政策体系的整体性,从增强创新活动主体活力、引导创新活动连续协调、促进创新政策工具作用的视角出发,构建了一个全面分析区域创新政策体系的三维分析框架(如图1)。在该分析框架中,创新政策工具全景图即政府制定的各项创新政策是针对什么创新主体,作用于哪一创新阶段,主要采取何种政策工具可以得到清晰展现。

2.2.1三维分析框架的维度

(1)创新活动主体维度

创新活动主体是区域创新政策的作用对象。在区域创新活动中,多元化的创新主体各自承担着自身特有的创新功能,每个主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创新政策必须充分考虑创新主体的特点及其所承担的功能,增强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力。因此将创新活动主体界定为三维分析框架的X维,并将其分为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企业、中介服务机构,暂不考虑创新政策体系的制定者――政府。

(2)创新活动阶段维度

创新是一个创新理念贯穿于创意、设计、生产制造、流通、销售、售后服务等社会经济活动全过程的连续性创造活动,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创新活动涉及到基础研究、开发与应用、科技成果产业化、销售推广与中介服务等环节。本文将创新活动简化为基础研究与开发、产业化、销售推广与中介服务三个阶段,并将其界定为三维分析框架的Y维度。依照产业链的前后顺序和创新活动的性质,越是远离原点创新活动的市场化实现程度越高,通常需要政府的干预越少。

(3)创新政策工具维度

借鉴Rothwell和Zegveld的思想,本文将创新政策工具按其对创新活动的作用方式分为供给型政策工具、导向型政策工具、环境型政策工具,并将其界定为Z维度 [15]。

政策工具越是靠近原点表明其越是为政策制定者所偏好,但也说明其受到政府的干预越强,对市场的服务能力越弱。供给型政策工具通过直接提供人财物等要素推动区域创新的发展,导向型政策工具通过政府需求引导创新主体进行创新与提供创新服务,环境型政策工具通过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间接支持区域内的创新活动。

2.2.2三维分析框架的平面

X轴与Y轴组成的平面文章将其定义为创新政策工具综合作用面,表示创新活动主体的创新活动位于哪个阶段。通常来说,不同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中的侧重点不一样。因此,合理的区域创新政策体系应该依据这一规律兼顾对创新主体和其创新重点的引导。

X轴与Z轴组成的平面文章将其定义为创新活动主体政策工具选择面,表示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偏向于采用何种政策工具,通过何种动力促进创新发展。一般越远离原点的小方格,表示政府更加倾向于培育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为创新提供保障服务。推进区域创新发展,必须处理好承担不同职能的创新活动主体之间的关系,同时协调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Y轴与Z轴组成的平面文章将其定义为阶段性创新政策工具选择面,表示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选用的何种政策工具作用于创新活动阶段。一般越远离原点的小方格,表示政府越重视创新的后期成果经济利益化。根据已有文献推敲得出:研发阶段主要采用经费资助、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产业化阶段需要较为发达的风险资本市场;推广与运用阶段,一方面需要税收激励等优惠政策,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提供知识产权等科技中介服务。

2.2.3三维分析框架的政策含义

X、Y、Z三轴共同组合构成了27个立方体,每个立方体表示政府针对不同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阶段特点采用何种政策工具,是政府政策在三个维度的综合体现。以图1中的阴影部分小立方体为例,小立方体表示政府主要采用基本型政策工具推动企业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当然,政府还可以采用环境型工具或者导向型政策工具促进企业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创新主体与创新阶段的多样性决定了创新政策工具选择的不同。如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进行原始创新对资金的需求不大,但需要大量的科研设备投入、人力资源等,因此政府采取的手段是人才激励机制、购买设备减税等。

3 区域创新政策体系三维分析框架的应用

3.1创新政策三维分析框架的应用价值

三维分析框架为评价区域创新政策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提供了分析依据,其可被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分析特定区域创新政策及其政策工具的分布与合理性。运用三维分析框架可以得到政策工具分布全景图,再结合特定区域的创新能力从而可以综合判断政府政策的指向与合理性。

第二,纵向比较特定区域内创新政策的历史演变路径。区域创新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复杂多变,特定区域制定的政策不仅要因地制宜,还要与时俱进。通过对一定年限内特定区域创新政策的维度数量统计,可以判断区域创新政策的演变趋势。

第三,横向比较不同区域创新政策体系的差异。运用这一框架,不仅可以对比分析区域间创新政策体系的差异,而且能够在比较与借鉴中得出特定区域创新政策体系的优化方案。

3.2创新政策三维分析框架的应用

区域创新政策体系是多个政策文本的集成,而每个政策文本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一般说来,一个政策文本的侧重点为一个,但也有个别较综合的政策文本,在主要侧重点之外还有其他侧重点。在分析特定区域制定的创新政策体系时,对于每个政策文本分别用“A”“B”“C”表示这个政策文本在创新政策工具、创新活动阶段、创新活动主体三个维度方面的主要侧重点、次要侧重点、一般侧重点。需要说明的是,第n项政策文本的侧重度用“An”或“ Bn”或“ Cn”表示。

创新政策三维分析框架应用的具体步骤为:第一步,根据政策文本的内容,判断每个政策文本的不同侧重点,并用上述符号表示。第二步,对每个立方体从左至右、从下至上依次编号,分别为V1 ,V2,……,V27。将代表政策文本的符号对号入座,放入三维分析框架中对应的27个立方体。一个政策文本如果涉及范围较广,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或几个立方体中。第三步,根据每个小立方体中不同符号的使用频次,可以直观地知道区域创新政策体系的内部构成以及在哪些领域、哪些阶段创新政策比较集中,哪些领域、哪些阶段创新政策相对缺失,从而为创新政策工具的优化组合或者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4 三维分析框架视角下成都市“1+10”创新政策体系分析

4.1成都市“1+10”创新政策体系

党的十做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后,四川省委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立为全面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和奋力推进“两个跨越”的重要内容。成都市是西部地区的核心经济增长极和高新技术企业最集中区域,为了实现 “到2015年率先建成国际知名的创新型城市,2020年初步建成国际知名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目标,2013年10月22日成都市委出台了“1+10”创新政策体系(见表1)。“1”即《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是纲领性、战略性的指导意见,政策落实、政策工具运用等则落脚到10个具体政策上,所以本文政策分析样本即10个具体政策文本。

4.2三维分析框架视角下的成都市创新驱动“1+10”政策体系

从X维度来看,各类型政策工具主要针对的是培养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占比56%,符合企业是创新主体的基本判断和政策支持重点的基本原则。针对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的政策主要集中在鼓励基础研究与开发上,对产业化和推广与服务还是空白领域。中介服务机构则是重视其推广与服务功能,较为合理。

从Y维度来看,导向型政策工具较少,供给型政策工具和环境型政策工具较多。进一步分析发现,环境型政策工具中,法律法规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对创新所需要的创新环境较少涉及。供给型政策工具中,主要是科学奖励或财政补贴,如《成都市创新创业载体资助管理办法》设立的市级创新创业载体资助专项资金和《成都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资助管理办法》设立的市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资助资金。其次是税收减免、金融政策支持和人力资源政策工具较多。

从Z维度来看,成都市创新政策主要是针对基础研发阶段,“1+10”创新政策体系中,涉及基础研究阶段的占50%以上;涉及最少的是推广与服务,这也为后续的政策制定留下了空间。

4.3成都市“1+10”创新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成都市“1+10”政策体系涵盖了从战略层到基本层、从产业化到基础研究、从供给面到需求面、从科研机构到中介服务机构,是一个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创新政策体系。但是该体系在政策工具的运用上也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重视对基础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但是忽视了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推广与服务。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核心增长极,创新集聚能力强,科研资源丰富,科研成果众多。但是技术转化程度、技术市场交易规模、市场化水平都远低于北上广等较为发达的城市,没有发挥科技资源的真正实力和引领作用。

第二,环境型政策多,但忽视了资本市场的重要性以及对创新文化的培育。创新驱动的关键是推动原始创新,原始创新来自于培育其发展的土壤――好的创新文化。“1+10”配套政策从法规制度、财政税收、人力资源等角度提供支撑,但忽视了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对一个地方根深蒂固的影响。美国硅谷的成功得益于美国的创新文化和风险投资机制。创新需要大量资金,单靠企业自由资金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政府设立的专项资金补贴对从事高风险、高收益的企业来说,并不具备吸引力。

第三,导向型政策缺失。10个政策文本中,只有《成都市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若干政策》和《成都市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研究专项管理办法》中各有一条政策是通过政府需求来引导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创新技术与创新产品得到市场的认可需要一定时间,而政府有责任有能力通过政府采购等支持其发展,即使在发达国家这也是较为普遍的一项政策。

4.4成都市创新政策体系优化的方向与对策

第一,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是一项重要的创新政策工具,利用公共需求,能够促进创新理念的诞生、创新产品的发展[16]。成都市在导向型政策工具方面还存在较大缺失,应当依据国际竞争核心技术、国家或四川省产业技术路线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技术、重点产品目录制定政府创新技术与产品采购制度。

第二,加大创新市场推广与服务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首先,加快建设全面、立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技术中介服务体系。整合现有中介资源,积极组建资本多元化和非集中性的新型技术中介机构。其次,加快网上技术市场建设,建立起汇集全省技术交易主体的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面向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个人用户,提供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的信息交互服务。通过平台的建设,整合全省现有技术资源,建立相关数据库,实时更新交易供需、成交量等交易信息,为交易双方提供具有权威和规范性的信息来源,实现技术市场资源的均衡配置。

第三,深化资本市场,特别是风险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与技术创新具有相关性[17],美国硅谷的成功也证实了这一点,成都市应出台专门的《成都市创新金融资本市场管理办法》。首先,鼓励成立风险投资机构、搭建风险投资接洽平台,给予向创新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的风投、银行、担保机构后补助。其次,政府应该引导形成更多风险资本,组建各类战略性风险投资基金、产业创新基金和产业引导基金,鼓励民营资本、本地储蓄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科技企业流动,吸引国际资本投资四川。再次,加强与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的战略合作,争取成为重点支持对象,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鼓励上市公司资产并购重组、产业整治。最后,加快发展产权交易市场,为异地并购、外资并购提供舞台,通过产权交易带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也为风险投资的进入与退出提供渠道。

第四,培育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指激励创新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精神氛围。成都市要实施创新发展,应该增强创新文化服务功能,注重对科技创新主体的尊重。可出台《创新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设立专管创新文化建设工作的社会机构,搭建创新文化平台。

参考文献

[1] Lundvall B A, Borras S.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Policy[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12-36.

[2] 伍蓓,陈劲,王姗姗.科学、技术、创新政策的涵义界定与比较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0):68-74.

[3] 范柏乃,段忠贤,江蕾. 创新政策研究述评与展望[J]. 软科学,2012(11):43-47.

[4] OECD.OECD Reviews of Innovation Policy [R].Paris:OECD,2007.

[5] Dodgson M. Bessant,J. Effective innovation policy [M]. London:International Thoson Business Press,1996.50-57.

[6] 王春梅,黄科,郭霖.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南京创新政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15):25-28.

[7] 武欣.创新政策:概念、演进与分类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10(7):249-251.

[8] 刘会武,王胜光.创新政策系统分析:钻石模型的提出及应用[J].科学管理研究,2009(4):6-9.

[9] 闫军印,陈欣欣,侯孟阳. 区域技术创新政策效果评价研究――基于30个省区的实证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2014(7):139-145.

[10] 范柏乃,段忠贤,江蕾. 中国自主创新政策的效应及其时空差异――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 经济地理,2013(8):31-36.

[11] 闻媛.技术创新政策分析与工具选择[J].科技管理研究,2009(8):47-49.

[12] Thierry Gaudin.The definition of innovation in innovation policies [M]. Franves Printer Publisher Ltd,1985.15-22.

[13] 连燕华.关于技术创新策体系的思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9,20(4):12-14.

[14] 刘凤朝,孙玉涛. 我国科技政策向创新政策演变的过程、趋势与建议――基于我国289项创新政策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7(5):34-42.

文创产业市场分析篇12

Abstract:Many factors affect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power. But every factor's impact degree is vague. The traditional cluster analysis method can not reasonably evaluate these factors' impact degree. Based on fuzzy cluster analysis and matlab software, various factors' impact degree 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power was measured and evaluated, what's more,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of different kind factors was analyzed.The research method supply a strong support for abtaining scientific results.

Key words: technology innovation;fuzzy cluster analysis;internal and external power;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来源于技术创新的行为,而要促使行为的产生,必须要有相关动力[1]。因此,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影响要素构成及重要程度,并且较为深入地分析各类动力影响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从技术创新的源头上把握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规律,进而采取有效的管理改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 技术创新动因的研究综述

有关技术创新动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上。国外的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比如最早提出的技术推动论以及后来产生的需求拉动论、技术推动―市场拉动综合作用论。在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国外学者们又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技术创新动力的理论,如一元动力理论、二元动力理论、多元动力理论以及集成动力理论。另外,学者们还提出了技术规范技术轨道理论、NR关系理论。[2]国内有些学者主要注重对企业技术创新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的分析[3]。内在动力方面,突出利用组织行为学和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对其进行研究。如许小东(2002)在研究中引入技术创新风险因素,认为创新收入、创新投入、创新成功预期与创新失败概率是影响技术创新动力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期望―风险内驱动力机制”模式。在外在动力研究方面,国内有些学者也进行了研究。杜伟(2005)等指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不仅来自于企业内部,也来自于企业外部,他认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共同决定了企业的创新行为,进而影响着技术创新绩效[4]。

综上所述, 国内外学者从理论上对技术创新动力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关于不同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影响程度研究相对较少,进一步地对各类动力影响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就更是少见。而企业要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取得成功,就需认清技术创新动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掌握各类动力影响要素之间内在的互动作用。为此,本文在对众多动力影响要素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更加合理地对各种要素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价,进而分析各类动力影响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 研究模型的设计

聚类分析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属于数理多元统计分析的范畴[5]。但传统的聚类分析方法有其应用的局限性,它不能用来处理带有模糊性的问题。要处理具有模糊性事物的问题,就必须对传统的聚类分析方法进行改进,模糊聚类分析方法便是改进之后的结果。在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各影响因素对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程度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因此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处理这类问题是合理的,科学的[6]。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的步骤如下。

(1)选取模糊聚类分析的统计指标。

(2)将统计指标的数据标准化,以便于比较和分析,该步骤也称为标准化或正规化,可以按如下公式进行:x=(x'-′)/c(式中x'为原始数据,′为原始数据的平均值,C为原始数据的标准差。若要把标准化后的数据压缩到0,1的闭区间,可用极值标准化公式:x=x′-x′minx′max-x′min。另外,也可以对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标准评分矩阵Y=yijm×n。

(3)计算出衡量被分类对象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rij(i,j=1,2,…,m),m为被分类对象的个数,从而确定论域U上的相似关系R=r11r12…r1mr21r22…r2m…………rm1rm2…rmm。计算统计量rij的方法很多,本文采用数量积法,rij=1(i=j)(1/M)∑nk=1yikyjk(i≠j),其中M是个适当选择的正数,满足M=max i≠j∑nk=1yikyjk。

(4)若模糊相似关系矩阵R为模糊等价关系矩阵,则可直接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否则要对模糊相似关系R进行改造使其成为模糊等价关系矩阵。

(5)对模糊相似关系R进行改造使其成为模糊等价关系,其改造方法是将R自乘得到RR=R2,再自乘得R2R2=R4,然后再得R8、R16,…,如此继续下去直到某一步出现R2k=Rk为止,则R* =Rk便是一个模糊等价关系矩阵,该改造方法是由求传递闭包而来的,然后再进行模糊聚类分析,进而实现对分类对象的主从排序,实现对相关因素的重要程度评价[7]。

三 数据的收集

为了对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若干因素进行主从排序和重要度评价,本研究对目前国内各行业的典型企业(以生产型工业企业为主)进行问卷调查,其中钢铁企业12家、铝工业企业11家、高技术

注:u1:外部市场对企业的新产品的需求状况;u2:企业内部生产发展的需求;u3:市场竞争的强度(对企业创新行为的激发);u4: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u5:企业外部科技成果供给情况;u6:企业外部科技信息传播情况;u7:沟通转让方与受让方之间的技术市场的发达程度;u8:政府对创新的直接经费资助;u9:政府给予与创新有关的活动税收上的优惠;u10:政府给予创新活动优惠贷款;u11:政府对企业家创新的精神激励;u12: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装备制造业企业7家、生物科技企业6家、新材料企业8家、环保企业14家、IT企业16 家、汽车行业企业 5 家、化工行业企业8 家、建筑行业企业14 家。我们的调查对象主要为企业研发部门的主管、研发人员及其他一些相关性比较大的部门主管。我们共发出问卷480份,收回396份。在收回的问卷中,有效问卷334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 69.6%。本文选择了技术创新动力内外部影响因素共27个,形成了模糊聚类分析的论域U=(u1,u2,…,u27)。其中,面向外部影响因素分析的论域U1=u1,u2,…u12,面向内部影响因素分析的论域U2=u13,u2,…u27。调查表为每个技术创新动力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设计了“不重要”“一般重要”“比较重要”“非常重要”四个等级,请相关企业负责人及技术负责人等按照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之一。然后,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及分析。

四 实证分析与结果

根据调研的结果,得到每个外部影响因素各等级重要程度的评分ui=xi1,xi2,…,xi4,进而得到对各外部影响因素重要程度的原始评分矩阵Xij=xij12×4。对原始评分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标准评分矩阵Y1=yij12×4。经过专家综合评定,将指标“不重要”的权重设为0.082,“一般重要”的权重设为0.148,“比较重要”的权重设为0.320,“非常重要”的权重设为0.450,据此将评分加权平均,得到各要素的总分,如表1所示。同样地,可以得到企业技术创新内部动力影响要素标准评分矩阵Y2=yij15×4,如表2所示。

采用模糊数学中的数量积法,取常数M=0.7,计算出模糊相似关系矩阵R1 ,取常数M=0.6,计算出模糊相关关系矩阵R2,经过布尔乘传递闭包计算,对模糊相似关系矩阵R1 和R2进行改造,使其成为模糊等价关系矩阵R*1和R*2,如表3和表4所示,然后再进行模糊聚类分析。

经过Matlab程序循环计算发现,当λ=0.59时,12个外部动力影响因素分为3类比较合理。根据总分情况及专家意见,对聚类分析结果进行局部调整,结果如表5所示。当λ=0.67时,15个内部动力影响因素分为6类比较合理。根据总分情况及专家意见,对结果进行局部调整,如表6所示。

表5和表6的输出结果分别显示出外部动力影响要素及内部动力影响要素重要程度的层次性结构。从输出结果可知,其中一些外部影响因素对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外部市场对新产品的需求、市场竞争的强度、行业内生产发展的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样地,一些内部影响因素对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产生相当重要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利润的驱动、人力资源的投入、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投入、对员工的物质激励等。

五 动力要素间互动关系分析

本文从动态的角度分析各类动力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即相互作用关系,以便更深入地把握各类动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各类动力要素间的互动关系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外部动力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二是内部动力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三是内部要素与外部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8]。就外部动力影响要素而言,各类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科技推动对市场需求和市场竞

争会产生影响:科技进步能创造新的客户需求,能发掘出客户潜在需求;同时科技进步也能改变市场竞争格局,谁拥有先进的科技手段,谁就拥有相当的市场垄断能力。市场需求对其它类外部动力要素也会产生影响:市场需求的变化会使行业中的企业数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市场竞争的状况;市场需求扩张离不开科技支持,促使科技的发展;市场需求扩大也会引起政府的反应,促使政府对创新行为采取政策倾斜以满足市场新的需求。政府支持也会对其它外部动力要素构成影响:政府对企业创新产品采购政策的倾斜能扩大市场需求量,政府加大对社会各创新主体的科研投入力度会推动科技发展,政府的政策措施对市场竞争状况具有调节作用。

就内部动力影响要素而言,各类要素之间同样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企业盈利目标驱动对其它各类内部动力要素皆构成影响:盈利目标的追求会增强管理层和员工创新的动力;该动力所导致的员工持续创新行为会强化企业的创新文化;盈利目标的追求会使企业注重对员工创新行为的激励,从而引导企业激励制度的设计;盈利目标驱动促使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追求技术知识的积累,从而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激励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文化也会产生影响:对创新行为的激励将促使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并会吸引高素质的科技人才的加盟,从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创新行为及成果的有效激励会促进企业创新型文化的形成和强化。另外,创新型企业文化鼓励创新行为,宽容创新失败,该文化对企业激励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起引导作用。

就内外部动力影响要素而言,彼此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政府支持对内部动力要素中的企业文化、企业创新能力及企业家和员工的创新动力产生作用:政府支持企业的创新行为会强化企业的创新文化,政府通过政策导向甚至直接向企业投入科技资源会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政府对企业创新的支持会激发企业家和员工的创新动力[9]。企业盈利目标驱动对各类外部动力因素也会产生明显影响:对盈利的追求驱使企业加强研发满足市场现有需求并挖掘潜在需求;盈利目标驱动下的持续研发行为会引起企业市场竞争地位的提升,导致市场竞争格局的改变;盈利目标驱动下的企业研发投入会推动社会科技的发展;盈利的追求若与政府的利益一致,也会导致政府对企业的支持。

六 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外部影响要素中的外部市场对新产品需求、市场竞争的强度、行业内生产发展的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等要素重要性相对较大。企业的技术创新一方面在外部动力的推动下而开展,其创新行为必须迎合外部市场需求及行业内生产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企业又要主动采取措施对外部动力要素施加影响,如企业要通过创新挖掘市场的潜在需求,改变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内部影响要素中的利润的驱动、人力资源的投入、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投入、对员工的物质激励等要素的重要性程度相对较大。因此,企业必须加大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力度,以增强获利空间;加强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同时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激发科研人才的创新热情;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研究表明对一般员工的物质激励在企业内部动力要素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这与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大多数生产型企业的一般员工物质待遇较低的事实是相吻合的,需要企业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努力提高普通员工的物质待遇,以激发其创新积极性。

掌握各类动力影响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利于深入认识其相互作用的规律,从而采取措施促进协调效应的产生。如加强政府对企业创新行为的支持可以强化企业创新型文化,激发企业的创新热情,增强对企业的利润驱动力;而企业创新文化的营造也会赢得政府的肯定与支持,这样内外部动力影响要素就会互动发展,协同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杨屹,宋炜.企业突破关键技术的动力机理分析:来自A铁路企业的证据[J].科学学研究,2009,27(6):910-917.

[2] 成鹏飞,高阳.钢铁企业合作创新项目选择的模糊聚类分析[J].系统工程,2007,25(3):56-60.

[3] 陈傲.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差异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11):81-84.

[4] 杜伟.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基本构成分析及现实启示[J].软科学,2005,19(4):77-80.

[5] Yang M S,Ko C H.On a class of fuzzy C-numbers clustering problems for fuzzy data [ J ].Fuzzy Sets and Systems,1996,84(9):49-60.

[6] Yang M S.On a class of fuzzy classification maximum likelihood procedures [J ].Fuzzy Sets and Systems, 1993,57(2):365-371.

[7] Veugelers R,Cassiman B.Make and Buy in Innovation Strategies:Evidence from Belgium Manufacturing Firms[J].Research Policy,1999,28(1):32- 45.

[8] Grieco D.Degree of innovativeness and market structure:A model[J].Icfai University Journal of Managerial Economics,2007,14(2):18-27.

[9] Steil B,Victor D G,Nelson R R.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M].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2.

文创产业市场分析篇13

一、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框架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发展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核心是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资源的需求和环境资源的供给所具有的有机联系。可以把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看成一个组织,它与外部环境密切相关,外部环境可以保证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在自身资源不足时获取其所需要的资金资源,而这就要求与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外部环境能提供这些资源的主体建立密切的关系,才能保证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顺利创建和发展。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是各种环境资源的需求方,外部环境是这些资源的供给方。对某种环境资源来讲,如果环境资源的需求大于环境资源的供给或者环境资源的供给大于环境资源的需求,这两种状态都没有达到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如果外部环境对环境资源的供给较好地满足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对这种环境资源的需求,则实际上达到一种均衡状态,也是一种较好的理想状态。另外,从环境资源的整体来看,如果各种环境资源都达到了有效的配置,外部环境对各种环境资源的供给较好地满足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对各种环境资源的需求,则是真正意义上的理想状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就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资源需求和外部环境资源供给而言,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善外部环境的资源供给来满足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环境资源需求,同时在既定的环境资源供给状态下,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应及时地调整资源需求以适应外部环境。依据上述的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构建框架,如图1所示。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框架主要包含四层涵义,即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发展战略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创业体育企业资源需求;依据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资源需求分析,并比较现有环境资源与资源需求之间的差距,从环境中寻找弥补资源缺口的途径;环境主体与环境要素存在一定的映射关系,环境要素所体现出对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影响是环境主体所提供功能的外在表现,功能是分析研究环境要素和环境主体之间关系的关键所在;环境对战略目标产生影响,也就是说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应依据所处环境调整战略目标并创造适合自身需要的环境。

二、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战略目标与资源需求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起源于二战后的美国,是一种集金融、创新、科技管理与体育市场一体的资金运作模式,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在世界上已经盛行了几十年,她催生了无数的体育产业企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体育产业企业奇迹。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是一个动态的联合体,具有实体企业的完整功能,因而无论其生命周期长短,都与实体企业一样存在战略管理问题。技术、资金、人才是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必备的三种初始资源。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必然对这三类初始资源有需求。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资源的来源渠道实际上是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考虑自身资本结构的融资战略问题。同时我们也看到,技术需求往往影响到资金需求和人才需求,比如说创业体育企业在早期要通过自主研发来获得技术,它必然会对资金和研发人才有大的需求。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从资源的自身属性特征和资源的获得途径两个角度来分析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资源需求。通过对体育产业资本市资源需求分析及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现有的资源,就可以确定体育产业资本市场需要从外部环境获取的资源。三类资源的需求分析(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看出,三类资源需求分析的共同点在于都可从获取途径的角度来考虑,同时资金和人才需求分析还须从需求量来反映,而技术类型和人才类型分别是分析技术和人才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资源需求与环境要素资源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要想从环境中顺利获取必要的资源,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外部环境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第一,能供给这些资源;第二,能够保障资源的获取。依此,我们把提供资源的环境称为直接匹配环境要素;把保障资源获取的环境称为间接匹配环境要素,这两类环境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之中(如图3所示)。在图3中,技术、资金及人才环境要素是直接匹配环境要素,它们直接提供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所需的资源;政策法规、中介服务体系、文化、市场、信息化等环境要素是间接匹配环境要素,它们保障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所需资源的获取。我们认为技术环境要素包括技术研发环境和作为技术转移和扩散的技术市场环境,一方面,研究开发主体直接影响着技术创新活动的数量、频率和水平;另一方面,科技成果的生产能力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还有赖于技术转移与扩散,它决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率。融资环境要素主要体现在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对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所需资金的供给。人才环境要素对风险体育企业人才需求的供给主要体现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为主的人才储备。文化环境要素主要指社会对风险体育企业行为和价值所持的认同和倡导的态度,以及由此形成的鼓励、推崇创业,容忍失败的氛围,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是风险体育企业的灵魂,保障创业体育企业资源的获取。政策法规环境主要包括政府出台的与创业体育企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及其执行。创业体育企业扶持政策的出台和有效执行保障了创业体育企业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的获取,有效地促进了创业体育企业的创建和成长。政府颁布的政策法规分为三类:人才政策法规、技术政策法规和融资政策法规。

图3 直接匹配环境要素和间接匹配环境要素对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作用图

四、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要素与环境主体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要素是融资过程外部影响因素的集合,而环境主体是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的承载者,环境要素所体现出对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影响是环境主体所提供功能的外在表现。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的构成要素对环境要素与环境主体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即:(1)环境要素和环境主体之间的映射机理;(2)环境主体的构成体系;(3)环境主体提供的功能及功能之间的关系等。我们认为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承载主体主要包括大学及科研机构、关联企业、融资机构、中介机构及政府。它们都发挥各自的功能,其中大学及科研机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及科研机构可通过教育培养人才;二是大学及科研机构能够创造和扩散技术机会。关联企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创造和扩散技术机会上。融资机构主要包括银行、证券公司、风险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它们主要的功能是为体育资本市场提供所需的初始资金。中介机构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人才交易中心、技术交易中心、企业融资信用担保机构,它们主要的功能在于便利创业体育企业对人才、技术和资金的获取。

五、结论

1.良好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对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战略目标的设计产生积极的影响,保障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所需资源的获取需要培育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但是在一定时期内既定的外部环境中,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应及时调整自身战略目标,主动地去适应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我们可以把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要素归为11个方面,既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支持、教育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进入壁垒、有形基础设施、文化与社会规范、密集的社会网络、开放的人才市场。也就是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应依据现有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调整战略目标,并创造适合自身需要的环境。

2.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与环境呈很强的正相关关系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受到环境的制约。本研究找到了对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研究的一个理论突破口,构建了以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资源需求和供给为基本关系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研究的理论框架,在分析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战略目标和资源需求之间的关系基础上,探讨了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和环境要素之间的作用机理,同时以环境主体为创新点提出了研究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实质问题的新思路,同时把环境要素和环境主体结合起来研究,使环境问题具体化、环境研究系统化,也为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政策扶持找到立足点并保障其可操作性。环境主体的研究,尤其是环境主体与环境要素之间的映射机理、环境主体提供的功能,以及功能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未来对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钟霖付强任保国:我国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研究[J].体育科学,2003,23(5):21-25,32

[2]李建臣任保国: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投融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1470-1472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