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分析实用13篇

从众心理分析
从众心理分析篇1

1.1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

从众消费心理作为消费者心理学的一个类型,我们首先应该大致了解下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为研究内容以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为目的。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知识积累阶段。这一阶段与其说是知识积累不如说是社会进程中通过经济渗透的人性光辉。在这一阶段中,各个时代的学者各个地域的学者都不约而同的提出消费与心理学的微妙关系。如:“在东方,中国春秋末期的著名自由商人范蠡(陶朱公)已从分析消费需要入手,以“计然七策”经营商业,荀子提出生产要“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讲的就是满足人的消费需要;在西方,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已提出“欲望是心理运动的资源,一切情感、需要、动作和意志均为欲望所引发”的命题,古希腊哲人色诺芬最早提出“消费”这个术语,法国古典学派的终结者西斯蒙第提出了社会生产目的是满足消费需要的观点”。(2)体系凝构阶段。消费心理学的诞生与心理学、消费经济学及其他分支学科有着很大的渊源。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科学理论在实证研究中,不断向消费研究领域渗透,进而与消费有关的社会经济文化问题又反作用于应用心理学所致。在力学上这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原理,那么作用效果如何呢?从研究著作上看,1900年h ·盖尔出版《广告心理学》,以及1980年e·a若斯出版《社会心理学》,开辟了群体消费心理的研究领域,1920至1930年期间丹尼尔·斯塔奇撰著并出版了《斯塔奇广告回忆指南》和《广告学原理》。它们或侧面或正面的探及消费心理问题,它们的诞生为消费心理学的提供了前提条件。从实验研究成果上看,1920年j·b·华生的广告心理研究、1938年欧内斯特·迪士特的消费动机研究,哥伦比亚大学实用社会研究所的拉机斯费尔德和e·卡兹关于“人格的影响”的研究,哈弗大学r·a·鲍尔关于“知觉到的风险”的研究报告,为消费心理学体系的构建奠定了有利的形成基础。(3)真正的学科创立与创新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中叶延至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可见消费者心理学这一学科还很年轻,待研究待发现的领域还有很多。然而伴随着市场经济主体的演变,社会文化的推陈出新,人的概念会越来越来重要,作为将人的心理与市场消费相联系的学科,消费心理学的发展必然会迈上一个更高更远的台阶。

1.2从众消费心理的成因

从唯物主义哲学上讲,物质决定意识,事物具有多面性。从众消费心理就恰恰体现了这一点。首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压力是从众的一个决定因素。在一个大环境下,谁做出与众不同的判断或行为,往往会被其它成员孤立,甚至受到严厉惩处,因而某个大环境下的成员的行为往往高度一致。其次从众心理的产生是具有自然基础的。众所周知,动物群体这种一致行动的趋向性是长时间进化形成的,且具有一定的进化优势。因而人类的这种心理特征也是一种进化过程中的产物,是与生俱来的。例如人类社会形成初期的石器时代,集体狩猎群居而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再次从众使个人减少了信息搜寻成本。任何人在从事某一活动前,总得付出一些信息成本,包括时间和金钱等方面。而决策本身就需要时间,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下,用于决策的时间就会相应有些长。例如,一位消费者到商场购物,他本身喜爱的品牌众多,但只能决一而择,那么他就会参照他人意见甚至暗示。比如他会潜意识中观察购物完的顾客手中所持购物袋以哪家品牌居多;注意其他消费者谈及的品牌等等。在上述描述中,我并未提及消费二字,但我想说,消费只是人的一种行为之一,而从众心理的影响几乎遍布了人的所有行为。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着眼,选择从众的群体成员能获得某种报酬。鉴于任何人都是以自我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和最佳追求为原则。因而某人从事某种行为,肯定要符合某人的效用利益最大化法则。既然别人的行为可以对我负责,所以我模仿别人的行为极大可能对我有利。因为几乎不会有人选择对自己不利的事物。

上一段,我主要叙述了从众消费心理形成的群体因素。除群体因素外,还有情景和个人因素。这两点其实是很好解释的。先说情景因素,所谓情景因素,主要是指当消费者遇到商品信息模糊不清或者受到权威人士影响的情况下产生的情境。譬如风靡各大时尚周刊的各种时装秀中,评委主编设计师作为权威人士可能都会对一季的服装风格做出评论,于是就会出现所谓的“街头流行”现象。我再举一个例子说明所谓的信息模糊不清。例如,股市基金理财就是一种明显信息模糊不清的代表事物(这时由于其变动性多样性造成的),当然这里我是抛开专业人士就普通大众而言的。普通大众文化程度各异对股市基金等可能熟而不通,用而不精。这时就可能会发生,自己对商品不了解就去看别人怎么做。邻居买了A股赚了十万,但你不了解股票行情性质可能认为邻居投十万A股赚了,我投入我大概不会亏的心理。这是一种很明显的情景案例。再说个人因素,这里的个人因素包括的方面很多,其中主要反映在人格特征、性别差异与文化差异等三个方面。男人可能比女人更果敢做事有主见,女人相比就会差些;有些消费者思维灵敏智商高所受教育程度高,不会发生盲目从众,相反则易发生从众的消费行为;某地区居民喜食辛辣,外迁户会受其地域饮食文化影响,转而消费此口味的食品。

2从众消费心理的特征

2.1模仿心理是从众消费心理的本质。模仿是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刺激做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周晓虹,1997)。在行为经济学中,将从众消费的大部分诱因归咎于模仿。在现实生活中,市场会有一部分消费者表示出一些示范性指向性的消费行为,暗示出一定的消费倾向,当这种倾向被认可时,其他消费者会产生模仿和重复他人行为的倾向,这种行为暗示扩散流行之后便形成了从众消费的行为,其意识就是从众消费心理。

2.2非正式约束与从众消费心理。所谓非正式约束是一种普遍社会现象,人们在彼此长期交往中形成的没有明文法规的,约定俗成的规定,这些约定俗成的规定大都会不约而同的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非正式约束潜移默化中占据了主流,并拥有对消费心理强大持久的约束力,明文规定与之相比就变得孱弱无势。所规定的该消费什么不该消费什么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影响就会很小。

2.3不确定性与个体理性有限性。在心理学中,无数实验及事实证明,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人们需要进行模糊回避,也就是对不确定性所表现的处一种厌弃感。奈特于1921年定义不确定性为人们无法预料和难以测度的变化。为了满足个人规避风险减小损失将利益最大化的需求,人们往往将自己的意见做保留并以群体意见为参考。这种不确定性也在某种程度上与凯恩斯在美国通货膨胀时所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规律,流动偏好规律和资本边际效率规律所吻合。个体理性有限性其实是个相对群体而言的概念。(1)群体的智慧与理性往往是高于个人的,借群体为参照物会与相当大的安全感。(2)个人搜寻信息成本大难度高,依照群体节约成本,且可以提高容错率。(3)对自己的行为有所保留,在错误发生之际可以拟作应急方案(4)对于多数人来讲,多数人蒙受损失会比一人承受好得多,即心理平衡上的需求(5)结合本国国情来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可谓是盛行至今。自孔子与其弟子在《中庸》中提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后,中庸的思想就一直未离开中国文化,以至于促进从众心理的形成,并渗透到如今的现在市场经济中。

3从众消费心理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谈到从众消费心理不得不提到社会倍增效应。社会倍增效应一词是由物理学中倍增效应演变而来。之所以会被冠以社会一词,是因为这种效应适用于很多社会问题及现象。例如,兴起不久的电子商务,我国面临几大现状之一的就业问题及信息服务业等等。所以好好利用社会倍增效应,好好利用从众消费心理,利用二者的关系必定能为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经济效应。利用社会倍增效应不仅可以扩大消费需求,推动与之相关的产业发展,而且最后会福泽消费者。于企业而言,消费者需求的扩大,即扩大内需,必然会达到企业发展的目的。于市场经济而言,市场的两个终端达到利益最优化也就是市场经济得到了最好的发展。然而从众消费心理是一把双刃剑,虽然益处多多但对市场经济而言也是有其自身危害的。由于从众消费心理可以制造一股消费热潮,企业会利用热潮创造经济效应但也可能会在技术创新上产生惰性,产品制造上粗心大意。这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利用不好会危害消费者危害市场经济。

4如何利用从众消费心理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根据从众消费心理的特征,要想趋利避害,大致要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经济法规建设,适当用明文规定避免不必要的盲目从众消费心理;(2)组织相关业界的权威人士产品权威信息,加强消费者对商品信息的辨识度,从根本上劈除混淆视听的谣言及错误信息,改变消费者心里对商品的掌握度及清晰度(3)建立普及全国的市场消费监管监督预警查处机制,使得问题可以有效率的解决,避免跟风从众消费心理的盛行(4)充分发挥我国消协等消费者利益维护组织的作用,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加强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的防范。

从众心理分析篇2

Keywords: Mass psychology; child psychology; mass media;effect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2

一、大众传播心理学

科学越发展,学科的交融、分化的程度也就越高。从1879年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以来,心理学学科得到了飞速地发展。稍晚一些诞生的传播学则借鉴了不少心理学的范式。进入20世纪后,随着大众媒体的发展,传播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迟,一方面,传播学是舶来品,进入中国时间不长;另一方面,心理学在中国发展曲折,真正的发展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把心理学和传播学相结合刚刚起步。

把心理学和传播学相结合,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要想把这两门学科进行“融合”则是一件“比喝干海水还艰难”的事。如果单纯的把心理学和传播学拼凑在一起,产生的可能就是既非心理学又非传播学的“怪胎”。而早期的传播心理学著作,“大多数都是依照普通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建构的”,是“运用心理学的普通原理或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研究、解释传播领域中出现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比如,早期就认为“传播心理学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理论和成果,研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进行的新闻、政治、社会、观念、知识、商品、娱乐等多种信息传递的大众传播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1]可以看出,心理和传播是“两张皮”,只是强行的“捏合”“撮合”在一起。

刘京林教授认为,大众传播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研究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者和受者的心理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属于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那么,大众传播心理学就是研究大众传播活动中当事人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及其规律的一门心理科学。于是,狭义大众传播心理学则可以定义为:是研究异空间同时或继时同质地不断更新性大众传播活动中当事人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及其规律的一门心理科学。这里所说的当事人包括被采写者、传播者和传受者。[2]

二、儿童心理研究

心理学家伍棠棣曾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特点及其规律的发展心理学分支,一般以个体从出生到青年初期(14~15岁)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为研究对象。

在西方,儿童心理学研究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以后的一些人文主义教育家,如科梅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等人的工作。他们提出尊重儿童、了解儿童的新教育思想,为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最初的思想基础。而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则直接推动了儿童发展的研究。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这期间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的学术流派。以格塞而为代表的成熟势力学说;以弗洛伊德和他的后继者埃里克森影响最大的精神分析学说;华生提出的行为主义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除了上述经典的心理学理论,当代出现了许多研究儿童发展的新方法,包括信息加工、生态学、社会文化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和动态系统观在内的一大批新方法和研究重点,拓展了我们对儿童发展的认识。

但儿童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中国出现较晚。中国最早开创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陈鹤琴,他的《儿童心理之研究》是中国第一部儿童心理学教科书。60年代,朱智贤编写的《儿童心理学》一书批判地吸取国内外研究成果,密切联系中国的实际,对中国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起了积极作用。

三、大众媒介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现代心理学的进步学派人物布鲁纳对处于不同文化条件下的儿童的智力发展进行了大规模的比较研究并得出结论:儿童智力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取决于他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的文化。[3]

英国教育心理学家彼得・肯得尔对不同时代的儿童在智商测试中的真实表现进行了比较分析后发现,智商测验“平均成绩”在逐年提高。对于人类变得越来越聪明这一客观现象的原因,美国心理学会最近的一项研究分析了几种可能的解释,如营养的改善,教育程度的提高,甚至看电视等等。虽然这些解释还很不全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信息时代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获取知识的渠道的多样性,他们已经有可能在儿童时代就拥有父母所不知道的知识。由于见多识广,他们在儿童期就已经不再总是以父母为楷模,同为在他们眼里,父母不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大众媒介是传播信息的载体或工具。它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两类。在现代社会,儿童使用的媒介主要有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书籍、电子游戏机、录音带、录像带、电影、计算机、卡拉OK、互联网等。生活在纷繁复杂的大众传播媒介环境下的儿童与上一代的儿童相比,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他们是伴着电视和电脑长大的一代。在传统社会中,儿童在发展过程中所学知识、规范及价值观等等,都主要来自于家庭(家长)、学校(教师),而今天的儿童,则越来越多地受各种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且媒介对他们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不仅影响了儿童自身的发展,也由此改变了儿童与成年人的关系。

(一)媒介扩大了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

在媒介不发达的时候,在对书报、广播媒介的掌握和对所传播的信息的理解上,儿童往往缺乏优势。有了电视、电脑,儿童认识这个世界更容易了。在电视等媒介中,儿童见到世界各国领导人和其他名人,看到了异国风情,了解了大象的生存地等等。当儿童聊起的话题让父母觉得惊奇的时候,不必发生疑问,大多是从媒体了解到的。

上海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的科技素养不如学生。在调查的中小学八千余名师生中,中学教师输给了市重点中学的学生。其测试成绩比学生低5%。通过分析发现中学生,尤其是重点中学的学生,其科技知识大多从大众媒体获得,而并非从学校教育中获得。

(二)媒介中的形象正在成为儿童楷模并使他们模仿

过去成人给儿童树立一些榜样,号召他们学习的方式,显然是不算成功的。因为对于赋予榜样上的复杂深层的意义,是儿童时期不理解或是不愿意接受的。儿童楷模的产生与媒介是紧紧相连的。媒介给儿童提供了许多全能型的令他喜爱的儿童形象,使得他迅速向这种形象靠拢。

流行歌曲传唱于大街小巷,港台电视片进入大陆的时候,儿童的心中偶像更多的是黎明、郭富城;当动画片中的主角从唐老鸭变成了一些有名有姓的人物之后,儿童的楷模又多了一个“出生地”。最让成人意识到卡通形象对儿童的影响不容忽视的,恐怕要数日本动画片《灌篮高手》的播出。剧中活力四射、勇敢善战、青春潇洒的男子汉樱花木道、流川枫等迷住了男孩子、女孩子。一时间,爱好篮球的儿童猛然间多了起来。他们在自己的语言、行为中也揉进了他们的楷模的影子。

儿童自己寻找的楷模完全是生活化的、幻想中的,他们喜欢他可能原因很简单。他或是言辞幽默,或是动作滞洒,或是神通广大。比起成人为他们树立的榜样,这些楷模更迅速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社会学家杜尔亥姆指出,心理发展就是吸收,掌握别人的信仰,情感。从外部接受的思想和情绪决定着儿童精神活动的性质。发生这种情况是由于模仿,模仿在社会中的意义不亚于遗传在生物学中的意义。[4]因为儿童生来就有模仿的能力。因此媒介中的楷模形象成了儿童梦想中的自己,他的语言、他的动作,他的穿着很快就被儿童拿来武装自己。

(三)借助媒介儿童进入了成人的世界

在以印刷媒介为主的时代,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是隔离的。电子媒介的普及,尤其是电视和网络的介入,在成人可以多获得一些信息便利的同时,使儿童接触的信息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在一定程度打破了成人对信息的垄断,电子媒介向儿童开放了成人世界。

以往儿童的主要信息来源是老师、家长及有限的书刊和电影。儿童获得信息的基本模式是:老师、家长接受信息――选择某种认为是有益于儿童成长的信息将其传播给儿童――儿童接受信息。而电视的普及、网络的出现则增加了儿童获得信息的途径:电视、网络传播信息――儿童比较分析信息――选择接受信息。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儿童有了更多的自己选择接收或接受某种信息的权利。儿童不仅仅从成人那里获得信息,更多直接从电视或网络中获得大量信息;据我国2002年收视数据统计显示,4~18岁青少年电视观众总数约为2.76亿,在电视观众总体中占23.61%,其中7~15岁观众数量最大,接近观众总体的六分之一。[5]以前家长和教师可以主宰着儿童对信息的接收范围,告诉儿童要读一些什么、看些什么。现在,儿童有了与家长同等地在“原版”信息中选择信息的机会,这意味着在信息接受方面,儿童与成人平等了。不仅如此,由于媒介提供信息的丰富性,使家长不可能了解所有的信息,而儿童却是始终张开着触角,贪婪地吸吮着他们看到听到的一切。他们所看到的内容也许是家长、教师不了解的。儿童有了自己独享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更多地是与现代社会相联的。面对儿童嘴中蹦出来而自己不了解的新名词,成人感到后生可爱,也会有一种自己有点老了有点跟不上时代的感觉。

(四)媒介造成了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冲突

对信息的大量掌握,使成人的全能形象在儿童心目中发生了改变,他们的问题父母不能解答,老师也不再是无所不知。特别是儿童对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掌握,使成人在孩子世界中的权威性影响不断地减弱。

电视新闻、电视连续剧等等,这些都是儿童与成人共享的信息。因为共同占有信息,成人已不可能完全地控制儿童,按照自己的规则自由行事,而是要遵守共同的社会规则。儿童在与成人在一起的时候,不仅仅是一个听众,他们也有新的信息与成人一起分享,因此有时也具备了与成人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机会。由于比以前更自由地接触信息了,他们可以比较分析家长、老师传播的信息的正确与否。但是成人总是力图告诉儿童应该怎么做,潜意识中总想以自己的父母、老师对待自己的模式对待今天的儿童,于是争夺控制权和摆脱控制权就成为了两代人矛盾的一个焦点。[6]

结语:

综上所述,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周围人们(家庭,同龄人,亲属,邻居)的直接影响下实现的,而最主要的,是在广义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在不同的大众信息手段,儿童周围的生活环境的作用下实现的。

媒介带给儿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现在的儿童生活在信息爆炸时代,他们获得的信息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与以前的儿童无可比拟。他们掌握的信息量之大,是我们无法估量和控制的。对某些信息的大量摄入,造成儿童的畸形成熟,而不是立体成熟,他会在某些问题上又表现得极为幼稚。其次,由于孩子在某些方面占有的信息量很大,造成孩子在这些领域与家长的信息不对称,于是在某些方面会加大家长对儿童管教的难度。最为严重和普遍的是,由于受电视媒介影响而导致的儿童暴力行为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由于长时间的接触媒介特别是电视,使得正处于心理发展阶段的儿童对媒介产生了某种心理依赖,使他们沉溺于媒介现实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不愿意和外界社会交往,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的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而成为日本学者中野收所描述的“容器人”。

总之,我们现在对大众传播媒介与儿童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就是为了在当今信息社会的潮涌中,去更全面动态的把握儿童心理发展与大众媒介之间的相关性,使我们正确引导媒介行为,影响儿童的心理个性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之达.传播心理学新探[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

[2] 敬蓉.大众传播心理学导论[M].新华出版社,1999:10

[3] [苏]M.B.加梅佐.年龄和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53

从众心理分析篇3

从众是指“按多数人的意志或流行的做法或行事”的一种心理和行为。①逆反是指“对事情所作的反应跟当事人的意思或多数人的反应完全相反”的一种心理现象。②从众心理和逆反心理是完全相反的心理状态,但是,又是辩证统一的,从众中有逆反,逆反中有包含了从众,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能相互转化的。我们必须要认真地作一比较和分析,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为此,我们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时,要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群体同样也会出现这两种完全相反的心理状态,要针对不同的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开展务实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之都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一、从众心理与逆反心理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

从众心理和逆反心理在大学生中形成后,评论的好坏是褒贬不一,两种心理状态只是从不同的角度针对不同的人和事所产生的心理状态。所以,我们要用全面的和正确的观点去认真对待,不能粗枝简单的行事。

1.从众心理在当代大学的各项工作中的表现:即各高校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伟大旗帜,所有的教职员工都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为己任,而尽心、尽力、尽职、尽职,丝毫不可动摇。大学生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一方向去努力。

2.逆反心理反应特征是与众不同的。如今的大学生毕业后多数是奔向沿海开放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的外资企业是首选。例如国际知名企业的高盛集团亚洲有限公司每年有来自北大、清华、复旦和上海交大等名校毕业生投递要求加盟的简历多达数千份,最终仅有3-4人,正是千里挑一。③上海近期曾在某高校举行“公共服务进高校”的招聘活动中,某一郊区需招广电记者、中小学校教师等40余人,最终只有8—9人投聘而“门庭冷落”,可是,市区职位的摊位前水泄不通,还排起了长队。④毕业生求职的心情可以理解,不予评论。然而,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冯艾同学,按理在上海觅高薪职位是轻而易举的,可是,她却志愿选择去云南贫困地区支教,已成为当地孩子们爱戴的好老师。日前,复旦大学学生艺术团将她的事迹以话剧的形式搬上了舞台,带来的社会效应是花香他人,催人奋进。

二、从众心理与逆反心理相互包含,在一定的条件下是互相转化的。

这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虽有极大的反差,但是,又是有联系的,各自又包含着对方,只要条件具备,两者又是可以互相转化。

1.从众之中渗透着逆反心理。如今时行的教师职称上等级是天经地义的,为此,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兢兢业业,与此同时,利用空余时间忙着写论文、考外语和计算机,为的是在教书育人方面能更上一层楼。但却也有个别的在授业方面马虎简单,却化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拼在职称评定上,甚至有的抄袭、剽窃他人的科研作品以达到自己之目的。这样一来不仅延误授业,而且亵渎了传道解惑之理。最近新闻媒介报道了上海交大晏才宏老师呕心沥血地教书育人一辈子,积劳成疾病逝后。在近期交大校园的bbs上发表了数千篇的师生悼文,正如同学们所说:“他的课充满了激情,从头到结束都扣人心弦,简直像一部精彩的电影。”58岁的晏老师在临终前说了这样一句话:“作为讲师,我问心无愧!”可是,在大学生的心目中却竖立了一座“问心无愧的老讲师”的永不褪色丰碑!⑤

2.逆反中又折射出从众心理状态。逆反心理存续着“叛逆”的心态,被评为2004年度的“感动中国”的人物徐本禹同学在2003年考取硕士生,这对一般人而言是件如愿以偿的事,但他却放弃读研机会,毅然来到贵州毕节偏僻的岩洞小学免费支教。他的举动传开后,感动了无数的有志的青年紧紧地跟随着徐本禹同学志愿成为支教一员,将党中央发出的“开发西部”的伟大号召真正地落到实处。⑥徐本禹同学“叛逆”的心态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认同,并纷纷以他为榜样,愿为西部大开发而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从众心理与逆反心理所产生的作用。

从众和逆反心理从本质上来评判并无好坏之分,但要看它在实际的活动中的效果就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甚至是毁坏性的作用。

1.产生积极的作用。例如大学生自发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怀有较高的热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于社会的实践中,为民做好事,从根本来说与己与民与国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是值得提倡的一件有意义的活动。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生前“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有人说他是“傻子”,然而,雷锋同志却认为:我愿做对人民有用的“傻子”,愿做一颗永不生绣的螺丝钉,党把我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尽管他离开我们已有40多年了,但他的精神仍然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为今天的现代化建设而无私奉献。展现了像冯艾和徐本禹式的当代大学生的风采。

2.带来的消极负面作用。无论是从众心理,还是逆反心理只要失去理智,偏离了正确的轨道都会走向反面的。曾记得在1989年的六·四风波中,从开始的爱国的反腐败,反官倒,到后来的动乱,最后演变为反革命的暴乱,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杀害了多名和武警战士。它给社会、给人类带来的消极负面的作用是毁灭性的。再如曾臭昭一时的马加爵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藐视法律,竟丧心病狂地残害了多名同窗好友,不仅造成了这些家庭无比的悲伤,而且是在当代大学生的形象上摸黑!从这两件事例的反面教训,更坚定了我们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有丝毫削弱的决心。

四、从众心理与逆反心理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和反思。

大学生的心理揣怀,当然要从他们的言行才能有所了解。因此,我们必须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去研究他们的心理变化过程,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并且制定出有效的方法做好工作。

1.教育大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教育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我们事业的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提供了保证。”⑦它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主旋律,在任何时候都动摇不得,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必须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2.针对那些胸无大志,只满足于现状,不求上进;还有自己不努力整天杞人忧天的同学要采取不同方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的原在高中时是高材生,进了名牌大学后无暇钻研而荒废了学业,只热衷于“网吧”或“热恋”之中,整天瞎混。面对这些同学除了进行一定的正面教育外,还必须采用有效的方法予以猛击一掌,使之清醒;对那些不从自身去努力或重新塑造自我,却无端指责母校也要进行必要教育。

3.教育大学生在各项工作的竞争中要有争创第一和敢为人先的“逆反”精神。同志曾经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大学生是我们革命事业的未来的生力军,在青年时期必须树立远大的志向,将来方能为国争光,也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创建辉煌的前途。英国的素有“铁娘子”著称的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还在她很小的时候,其父亲就教育她:“永远要坐在前排!”从此,撒切尔以此作为人生的座右铭。⑧再如当今的美国黑人女国务卿赖斯,从原被人歧视的黑女孩如今已坐上了白宫的第二把交椅。但在她十岁的那年,全家人去华盛顿游览,因黑人身份不能入白宫参观,她倍感羞辱,凝神远望良久,回身一字一顿地告诉她的父亲:“总有一天我会成为那房子的主人!”她以“赶在白人的前头”为信条而发奋学习,积累知识,增长才干,除英语外,还懂俄、法和西班牙语,她在名校丹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26岁担任了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和教务长。她的口头禅是:要有“八倍的辛劳。”⑨从“争第一”、“坐前排”到“赶在白人的前头”,还要有“八倍的辛劳”的吃苦心态才能成功。这也是当代大学生所要奋斗的目标。

4.全面地正确把握从众心理和逆反心理。平时对那些认真学习和埋头工作的大学生总是倍加关怀;而对于有些有自己独立见解或敢于“顶撞”和“挑战”教师的学生,总用看不顺眼的方法去对待他们。为此,我们要少做教育上的蠢事,动不动用讽刺斥责,甚至歧视他们。也许在我们的教鞭下有瓦特,冷眼中生牛顿,讥咒中出爱迪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些学生正需要我们去呵护,去培养,使他们将来都能成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我国的文学家、科学家郭沫若先生说的好:“不见得每个教师都能亲自去攀登科学高峰,但每个教师都要培养很多人去攀登高峰。当然,这样的教师自己也就攀登到教育科学的高峰了。”⑩学校每一个教师都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职责。所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根据不同的学生所产生的不同的思想认识,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来完成学校担负的重要职责。

参考文献:

①《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商务印书馆 1996年版 第211页。

②《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商务印书馆 1996年版 第924页。

③张家瑜:千里挑一尖子 3/4败下阵.[n].新民晚报2005年4月11日。

④陈茂生:学生就业,千军万马“挤”向市区.[n].时代报2005年3月17日。

⑤毕小青:辛酸“评职称”.[n] .新民晚报2005年4月14日。

⑥吴焰:徐本禹, 要“两免一补”,更要助农民脱贫.[n].人民日报2005年3月10日。

⑦邓小平:加强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坚持改革开放政策 [m]《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02页。

从众心理分析篇4

对于从众心理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谢里夫(Sherif)进行的“游动效应”实验和阿希(Asch)关于从众行为的经典研究,研究发现仅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人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由此可知从众心理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旅行中个体也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从众心理是指“在客观或心理上的模糊的情境中,人们自觉不自觉以他人确定行为为准则作为的与他人一致的行为或行为反应倾向”②。产生从众心理的主要原因有:

一、情境模糊性

社会情境是指与个体直接联系着的社会环境,也即与个体心理相关的全部社会事实的一种组织状态。从众心理的产生到行为的实施都依赖于从众者所面对的情境。美国心理学家谢里夫所做“游动效应”实验和阿希一系列经典的从众实验中,情境都有一定的模糊性,情境模糊性是促成旅行者从众的重要外部原因。

在旅游的过程中,旅游者身处陌生环境,对欲知信息了解有限,无法正确判断自己接下来的行为准确性。在情境模糊的状态下,旅游者不确定个人要找的目标是否存在或正确,只有依赖于景区内外提供的指示牌。但是指示牌信息的不完整性,只能增加旅行者对欲知信息的困惑,不能解除疑惑。情境的模糊性让个人把注意力从图文指示转移到其他同类人身上,用他人的行为标准来要求自己,形成了从众行为。由此可见,由情境模糊引发的从众心理主要原因是:一是外界提供信息的不完整性。二是所处的环境与个人接下来发生的行为息息相关。因此,在情境模糊的情况下,情境的模糊性越强,人们急于消除不确定性,越容易产生从众心理。

二、外界环境的诱导

旅行中,外部环境是驱使旅行者产生不文明现象的诱因。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外部刺激物。根据鲁利亚的机能系统学说,我们知道第三机能系统(也称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它包括额叶的广大脑区。它的基本作用是产生活动的意图,形成行为程序,实现对复杂行为形式的调节和控制。旅游者身处在不确定的环境时,同时急需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旅行者就会寻找目标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此时外部环境直接刺激着个体的神经。在目标的引导下,外部环境的刺激让旅行者产生了从众心理,为解决这一“问题”,旅行者就产生了行为,行为的产生会正负效应,影响了效果。

根据笔者在景区内观察发现,外界环境在很多情况下,诱导个人产生从众心理。例如:某女士需要扔掉自己手上的垃圾,在她环顾四周之后并没有发现附近有垃圾桶。此时,附近地面的扔垃圾引起了她的注意,稍作停顿后,就随手将手中垃圾扔掉。在这种外部环境的诱导,刺激了某女士的神经,经过大脑的系统调节后产生行为。因此外部环境的诱导,影响旅行者从众心理的产生。

三、群体压力

个体在旅行中,受群体压力而做出不文明行为的现象屡屡发生,最为典型的行为就是中国式过马路。群体压力就是群体对其个体的一种影响力,当群体个体的思想或行为与群体意见或规范发生冲突时,个体为了保持与群体的关系而需要遵守群体意见或规范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它使个体倾向于做出为群体所接受的或认可的反应。不管群体的行为是优良行为还是不文明行为,都会影响个体行为的发生。

多年来,在旅行中受群体压力影响而使个体产生从众行为主要表现有:随地乱扔垃圾、插队、践踏草地等等。这些行为的产生,受到他人隐形压力的影响。当在排队购票中,当众人不遵守秩序插队购票,就会给遵守秩序的人带来压力,这种压力导致遵守秩序的人做出了不良的反应,最终选择插队购票。

四、个人行为

中国人在日常行为中,一直存在随大流的思想,不愿强调个人的独立性。根据马库斯(Markus)与Kitayama提出的独立性和依赖型自我建构模式中知晓,根据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影响了自我认知模式的构建。在各自文化的差异影响下,西方人倾向于在与他人交往中,保持个人的独立性和差异性,讲究个性。而东方人相反,侧重于强调个人与他人的联系,讲究共性。因而,在旅行的过程中,旅行者为了不愿意成“另类”,往往相信大众的选择,同时趋于群际威胁的情况下,旅行者的行为更倾向与从众。

马斯洛的“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求按层次分为五类,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旅行者在旅行的过程中,为满足社交和尊重需要,其行为力求和他人保持一致,往往会改变个人的想法、观点,接受他人的思想。个人的从众心理的产生受到个人的性格、性别、教育等因素的影响。

在这几方面的影响下,个人更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在旅行中,要解决个人不随大流,能独立思考,要做到:第一、完善景区内外的基础设施。景区应增加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指示牌提供的信息;提高景区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第二、旅行者在旅行之前(特别是非组团人员),个人应加强对景点的了解,遇到困惑询问工作人员。同时提高自身独立思考能力,敢于坚持个人观点。(作者单位: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

从众心理分析篇5

近几年,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显著。电影产业的收入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电影票房,有数据表明:2004年电影在中国的票房是15亿,2005年的电影票房为20亿,2006年的电影票房是26.7亿,2007年的电影票房是33.27亿,2008年的电影票房是43.41亿,2009年的电影票房是62.06亿,2010年的电影票房是101.72亿,2011年的电影票房是131.15亿,2012年的电影票房是170.73亿,2013年的电影票房约是216亿。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近几年电影票房的增加是十分显著的。本文主要是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获得高票房电影属于哪些类型又满足了观众的哪些心理需求。本文从两个维度界定“高票房电影”:一是时间维度,指在2010―2013 年刷新了内地电影票房纪录的电影;二是价格维度,指在内地票房过亿元的电影。

一、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分析2010年到2013年这四年的票房过亿电影的类型分布。

2010年共有27部票房过亿的电影,其中国产电影18部,其中8部是动作类型电影,4部是爱情电影。国外电影9部,其中6部动作类型电影。

2011年共有35部影片票房过亿,其中国产片18部,进口片17部,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国产过亿电影有10部动作类型电影,5部爱情类型电影,2部喜剧类型电影;国外进口的过亿电影中有10部动作类型电影。

2012年有42部票房过亿电影,其中国产电影17部国产电影,25部进口电影。其中国产过亿电影有8部动作类型电影,3部爱情类型电影,4部喜剧类型电影;国外进口的过亿电影中有20部动作类型电影。其中2012年票房最高的是《泰》,不断刷新票房纪录,一部投资不大的电影超过了《泰坦尼克号3D》的电影票房,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2013年的中国电影票房据初步统计,总票房在216亿左右,全年有60部电影票房过亿。相对于2012年的171亿的总票房,全年总票房仍然增长了26%。在全年票房前十的电影中,国产影片占了7部。2013年国产电影共计32部电影票房过亿,其中《西游降魔篇》以12.46亿夺冠,《致青春》以7.18亿排第二;《狄仁杰之神都龙王》6.01亿排第三。其中国产过亿电影有10部动作类型电影,7部爱情类型电影,8部喜剧类型电影;国外进口的过亿电影中有12部动作类型电影。

二、分析与讨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主要是动作、爱情和喜剧类型电影受到观众的青睐,获得了高票房,也可以发现喜剧类型电影的受喜爱程度也在不断增加,那么这些电影究竟满足了观众什么样的心理需求呢?

从精神分析理论我们可以了解到,暴力与性是人类潜意识层面的最为永恒的心理需求。从以上的电影票房的数据可以发现,一些受欢迎的美国大片居多也是动作类型的电影。按照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每个人的大脑中除了意识之外,大部分是潜意识。在人类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里就存在着攻击欲、破坏欲,虽然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欲望会被隐藏起来或者压抑到自己的内心深处,但并不会完全消失。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欲望的宣泄会引起斗殴甚至战争,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观众愿意观看这些动作和爱情类型的电影就是为了潜意识欲望宣泄的需要,观众在宣泄的过程中也就释放了自己的潜意识,得到一种和满足感。所以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这些动作和爱情类型电影正是满足了观众的性与暴力方面的欲望,这些电影才会获得高票房。

同时观众也具有娱乐需求,电影观众大多都有繁重的学习或者工作任务,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压力,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突出。很明显,喜剧类型的电影能给人带来一种愉悦、享受的感觉,同时观众也能在笑声中解除自己的疲劳。因此,喜剧类型的电影也在不断吸引着观众。

三、研究结果

电影的类型对电影的票房是有巨大影响的,要想使得电影获得高票房,必须关注与探索观众的心理需求,针对观众不同的心理需要来制作不同类型的电影以满足观众不同的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 胡小莉,李波,吴正鹏.电影票房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0).

从众心理分析篇6

一、对员工从众倾向的研究原则

从众行为的产生,有其多方面的原因,只研究行为本身或只考虑事件本身都是不可取的。

这种行为的产生,不仅与个体特征有关,还与事件本身、组织群体特征等因素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分析中,应当综合考虑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重点研究不同情况下的员工特征。原则有以下几点:

1.分析员工的特征与分析组织群体特点相结合

在 Myers和Graves的实证研究成果中提到“从众型人员不太能忍受不确定性,排它性强,不能接受抱持和自己不同价值观的人,常企图别人能接受自己的价值观。”这个成果与我们的理性经验存在着不同,我们常常假定从众型的人员是很容易改变自己的观念,不容易与别人产生冲突,用从众行为来降低风险。但从此成果及相关资料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从众型人员在群体行为产生时,倾向于从众。在个体交往过程中,倾向于保持自我的价值观。当事件存在风险时,行为倾向于选择从众或逃避。”

Myers和Graves对于从众行为的研究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它将从众问题的研究从行为本身拓展到了个体领域,试图分析出从众型人员的心理结构与价值体系。但是,他们在四年的研究过程中并未涉及到组织群体特征对从众行为的影响。事实上,不同的群体,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正如不同的组织文化产生不同的员工行为和态度,不同群体的价值观念对于个体行为的牵引力量也是有不同的。一个倡导创新、自由、民主、公平、公正等价值观的群体与一个趋向封闭、保守、惧怕风险的群体相比,可以假设前一个群体中的从众行为会较少一些。但实际情况如何,还需进一步通过实证研究来分析二者的关系。

分析员工的特征与分析组织群体特点相结合是一个分析行为环境对个体影响的过程,这个原则保证了研究过程中对人员分析的相对准确性。

2.分析员工的特征与分析事件本身相结合

正如我们无法去消除近因效应或投射效应,当我们处于一个特定的环境时,也很难去改变从众行为。我们可以控制的,也许只是事件本身的发展。Davis在对等推论中提出了一系列的模式,证明了对于不同的事件,个体所做的解释与态度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分析事件本身正是为了去寻找出这一系列的规律,这些规律会告诉我们事件与行为的关系,进而解释为什么事件的不同会导致从众型人员所占的比例发生改变。借鉴Davis的对等推论,为了方便起见,且将事件类型简单分为以下三类:行为可欲度高的事件;行为可欲度低的事件;无倾向性的事件。

3.综合考虑多因素的相互关系

事实上,组织群体的特征也会对事件本身产生影响,同时,事件本身也会影响到组织群体的发展。并且,即使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保持不便,在员工不同的职业历程中,其结果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家庭或晋升情况对个体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其心理状态的改变。在实践研究中,需要分析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考虑不同情况下因素的相互影响,从中得出准确的规律。综合考虑多因素的相互关系这一原则可以使企业的分析更准确,更利于从整体的观念上理解此问题。

二、对员工从众倾向影响因素的的分析

对于本问题的研究,应当借鉴已有的经验,从实证角度进行研究。这样才可更准确的把握员工从众的心理,摸索出适用的方法,应用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共分析了154个个体,其中包括商业领域70人、政府部门43人、工业企业41人。

调研所做的第一步是总结影响从众倾向的因素,设计出一套调查表,包括30道题目。在题目中尽量暗示出某一答案是大家都愿意选择的。暗示的答案中行为可欲度高的答案、行为可欲度低的答案、无倾向性的答案各为十个。

结果为:商业领域中的个体对行为可欲度高的答案从众人数占71%,对行为可欲度低的答案从众人数占6%,对无倾向性的答案从众人数占36%。政府部门中的个体对行为可欲度高的答案从众人数占93%,对行为可欲度低的答案从众人数占5%,对无倾向性的答案从众人数占28%。工业企业中的个体对行为可欲度高的答案从众人数占86%,对行为可欲度低的答案从众人数占17%,对无倾向性的答案从众人数占52%。

第二步,采取自由反应法,给出一个行为可欲度高的事件做成开放式问题,由受测者作答,最后分析个体的行为倾向。

结果为:商业领域中的个体反映了会采取可欲度高的行为的占67%。某政府部门中的个体反映了会采取可欲度高的行为的占91%。工业企业中的个体反映了会采取可欲度高的行为的占88%。

第三步,设置具体场景,考察在周围的人群都采取了某一行为方式时,个体会如何反应。周围人群的行为方式也被刻意的形成了三种倾向:行为可欲度高的行为、行为可欲度低的行为、无倾向性的行为。

结果为:商业领域中的个体对行为可欲度高的行为从众人数占83%,对行为可欲度低的行为从众人数占19%,对无倾向性的行为从众人数占78%。政府部门中的个体对行为可欲度高的行为从众人数占98%,对行为可欲度低的行为从众人数占11%,对无倾向性的行为从众人数占39%。工业企业中的个体对行为可欲度高的行为从众人数占93%,对行为可欲度低的行为从众人数占16%,对无倾向性的行为从众人数占68%。

在此调查的基础上可得出如下结论:开放式群体在遇到事件时从众比例较低;从众行为对于行为可欲度高的事件是个普遍现象,不能证明个体不能忍受风险或个体交往时抱持自我观点。但对于行为可欲度低的事件从众,往往个体较为固执;行为可欲度高的事件对从众行为牵引力量大,行为可欲度低的事件对从众行为牵引力量小;由于个体职业与身份的不同,从众行为产生的概率也不同;对于无倾向的事件,从众行为取决于支持该事件人数的多寡。实际的研究中还对员工的从众倾向与各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相关关系明显,具体的统计数据见上表。

三、企业对员工从众倾向的控制方法

根据以上的调研结论,对于从众问题,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应当采取以下的管理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分析企业中员工的从众倾向,尤其是哪些员工对于可欲度较低的事件也存在从众倾向(建议使用Thurstone量表法,通过排列态度分数进行分析)。在实际工作中,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任务,但完成得好,会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更为主动。一方面,企业容易利用事件等因素进行引导,根据手头的资料分析出员工在从众行为方面的倾向,较好地控制局面。另一方面,企业还可以大概推测出某些个体的行为倾向,合理安排其工作岗位。例如固执的员工可安排在质检、仓库等部门,缺乏冒险精神的员工可从事程序化工作。这种分析并非要否定员工,而是要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

其次,企业要建立一个创新、民主、自由、公正、公平的工作环境。减少在创造性工作中的从众行为。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管理、制度的创新,而根据二八定律,创新的阻力往往来自于更多的人,从众行为便演化为了阻力。通过改变环境来减少从众行为,不仅对企业有利,而且对个体的健康发展也有着很大的益处。个体的创造力、抵御风险和应对突况的能力有了提高,本身也证明了企业在培养员工方面是成功的。

最后,正确利用有利的从众行为,避免有害的从众行为。对于从众行为企业一定要正确分析。例如:在生产型企业,努力生产是一个行为可欲度高的事件。企业应当利用这种情况,在车间营造一种氛围,鼓励对行为可欲度高的事件从众,减少对行为可欲度低的事件从众,这对保证生产是很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朱立言 王 森:从众效应在群体决策中的危害及其防治[J].成人高教学刊,2004,(1):17

从众心理分析篇7

一、大学生从众现象分析

大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生活在校园之中,但学校又不同于完全的社会。在这里,他们年龄相仿、心理相似,共同生活在一个人口密度较高的区域,共同成长成熟,共同学习生活[2]。因此,在行为模式和价值观上很容易相互模仿学习和跟随,从而产生从众心理和从众行为[2]。在班级中,学生通常的从众现象分为积极从众和消极从众。积极从众,比如学习从众、纪律养成从众、诚信考试从众等;消极从众,比如攀比从众、旷课从众等不良现象。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从众现象主要来源于:(1)群体性因素。学生大部分时间都会生活在学校中,他们在学习、集体活动中通常都会以班级为单位。由于班级群体规模大、凝聚力强[3],当群体意见趋于一致性时,往往促使个人产生从众心理,产生从众行为。(2)情景因素。从众“在客观或心理上模糊的情境中,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他人的确定行为为准则做出与他人一致的行为或行为反映倾向”[4]。情境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增强了人们对他人确定行为提供的信息的依赖程度,从而导致从众心理的发生。(3)个人因素。这主要体现在学生接受的家庭教育、个人人格特征等方面。有些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做事没有自信、缺乏主见,在受到群体的无形压力时,容易违心地产生与自己意愿相反的行为。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在班级中,从众的积极表现方面:有助于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有助于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有助于学习他人经验,避免盲目自信;有助于规避风险和取得进步。在班级中,消极的方面主要是不利于个性发展,扼杀创造力与创新能力,使人没有主见,墨守成规,甚至有时候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二、将积极从众心理运用到班级管理中

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认为,从众是理。他认为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其成员经过理性的权衡后将自己行动的部分控制权转让给了他人[1]。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大学生的理性,暗示积极从众。

1.运用积极从众心理前提―做好班情分析

做好班情分析是做好一切学生工作的基础前提。班级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学习场所,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能够在各个方面融入到班级组织中。做好班级情况分析有助于了解每个同学所处的集体心理位置,有助于找到班级心理舆论中心,有助于将积极从众心理作用发挥到最大。

2.运用积极从众心理做好班级管理

从众心理既可带来积极作用,又会产生负面作用,高校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从众心理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构建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第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和熏陶。和谐、宽容、重教、重人的大学文化氛围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举办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良好的校风使学生进校便感受到无形的学习竞争压力,产生认同感,增强从众效果,形成良性循环。

第二,发挥优秀“朋辈”作用,由点带面,做好传帮带作用,逐步形成积极从众心理,形成健康积极向上风气。大学生初入校园,接触最多的是学长、老乡、奋斗在一线的年轻的辅导员们,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大学生的价值导向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优秀“朋辈”的作用,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判断是非能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独立性、自信心和意志力,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4]。

第三,重视“官方组织”和“民间组织”,引导线上、线下舆论导向,号召阳光跟帖。在班级中,官方组织就是指团支部、班委的选举建立。团支部、班委是一个班集体精神力量的核心,选好、用好、培养好学生干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从众心理,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民间组织是指由于兴趣爱好或者地域原因而逐渐形成的组织。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善于引导民间组织的舆论领导人,使其发挥积极模范作用,使群体风气逐步趋于一致,形成积极从众心理趋向。

做好学生的心理引导,加强心理暗示,利用学生的积极从众心理做好班级管理。良好的班风是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抓住一切机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慢慢培养并形成这种班级精神,班级自然而然就成为他们的精神之源[3]。

参考文献:

[1]吕信恩.从众心理在大学生道德自律养成中的应用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

[2]李君亮.从众心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2(3):65-67.

从众心理分析篇8

电视心理类访谈节目也在讲故事,故事是展开访谈的背景,访谈过程是对故事的补充和注释,也是对故事的深化。此类节目通常以电视短片讲述或当事人口述所陷入的不得不解决的矛盾事件,突出事件给主人公的心理造成的重大影响。造成影响的原因就是故事最大的悬念,带着这个疑问,顺理成章地进入访谈阶段。纯粹的故事性叙述只占节目时长很小的比例,故事是引子,是展开访谈的背景,为节目的目的服务。主持人和专家向倾诉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对故事的深入发掘,倾诉者的回答则是对悬念的解释,是对故事的补充。访谈过程不仅仅是完善故事的过程,也是建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充分了解事件的前提下,专家抓住倾诉者所面对问题的主要矛盾进行分析,提出科学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倾诉者摆脱困境。穿越故事所展现的现象,把握问题的实质并着力解决问题,这其实是对故事的深化。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解读故事。电视心理类访谈节目从心理学角度讲述并引导受众深入探究。一个故事,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得到不同的启示。同样,针对一场谈话从不同的角度去讨论,其走向是不同的,讨论的效果也会有很大的差别。角度决定看问题的视域、重点以及结论;角度限定了看问题的广度,但是也提供了深入问题的机会;角度的选择反映了媒体人把握问题的能力,甚至决定了一个节目的生存空间。

人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认识世界,包括认识自我。而心理世界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陌生的、奇妙的。如《心理访谈》的出发点是针对当前一部分人的心理困境,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对策。所以不能采用漫谈、普遍适用的说教或是单纯地给予同情和安慰的方式去谈,要体现出访谈的针对性和专业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待倾诉者所陷入的矛盾事件和矛盾心理,探寻其心理过程,分析其人格特点,就是一个人性化、个人化和有特殊内涵的访谈过程,如重视主人公行为背后的动机、目的以及心理感受,了解他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以及创伤性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心理学专家和倾诉者一起进行了一次心灵旅途,共同解读目前所遭遇到的心理困境的深层原因。从个体心理角度出发,鼓励和引导倾诉者改变思维方式,掌握科学的自我调适方法,才能最终达到改变行为、促进健康水平和提升生活质量的效果。另外,故事的悬念从心理学的角度得以解答,满足了好奇心,也为受众打开了一个新的认识世界的窗口,引领受众走上认识自我的科学之路。

个案分析

个案分析的必要性。个案研究实质上是通过对某个(或某些)案例的研究来达到对某一类现象的认识,而不是达到对总体的认识。个案不是统计样本,所以它并不一定需要具有代表性。个案研究得出的结论只适合于某一类现象,至于究竟适合于哪类现象和个案,要由读者自己来判定。典型性是个案所必须具有的属性,是个案是否体现了某一类别的现象的重要特征。任何个案都具有共性和个性,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如果一个个案能较好地体现某种共性,那么对于这个共性来说,这个个案就具有了典型性。因此,个案研究即是通过个性研究来寻找共性,又是通过个性研究来揭示个案的独特性。个案因而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的双重属性。

《幸福魔方》每一期都针对一个个案进行讨论,由当事人、主持人与心理学专家、网友等共同构成谈话主体。个案分析是具体的,针对性强,而且心理问题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个体差异性。如面对同样的外部环境,不同的人由于家庭环境、个人成长经历、性格不同,对待某些问题的态度、方式以及问题对个人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对于同一类问题,如子女教育问题、婚姻问题、职场问题等,虽然很多人都存在困惑,但是每个人所面对的具体环境又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需要解决的核心矛盾具有特殊性。另外,媒体体现议程设置功能,引导受众关注心理方面某些突出问题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何种形式把内容呈现给受众。个案中有具体的人、事件、因果联系以及内在复杂的矛盾,是节目编排的天然脚本,具有潜在的可看性。个案分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操作性和可把握性强,为达到预期传播效果提供有力的保证。再者,受众是感性的、有独特收视心理的一个群体。电视视听结合的特点更多地诉诸人的感性,个案分析给受众提供了一个情感体验的空间,受众往往从个人情感角度出发去体会、理解、审视、判断。置身于场景性和情节性的故事叙述中,受众通过对故事的理解体悟到人生与社会的气象万千,从中获得启发。个案分析为受众理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供实例。

个案分析的意义。媒体使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在传播过程中使受众获得信息和满足。案例给受众提供一个置身其中的具体环境,接收到具体的信息,如目前社会普遍存在哪些心理问题,造成心理困境的具体原因,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等。节目中常常使用一些心理测试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受众来说具有普遍适用性,如通过模拟对象宣泄郁积于心的愤懑等。在具体的分析解释过程中,受众跟随分析别人,潜意识中也在分析对照自己,达到由观照他人进而观照自己的目的。正是由于受众的参与使个案具有较大的代表性,在这一过程中接触到专业术语,如人格、创伤心理,了解了分析心理问题的大致过程,增强了用科学方法调控心理的信心,揭开了心理分析的神秘面纱。另外,个案分析以其独特的故事性魅力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个案问题必定会触碰个人的隐私,而对于隐私的窥视是人的天性。人们希望对他人做进一步了解,尤其是存在矛盾性的个体更吸引他人的好奇心。个案分析这种方法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通过大众传媒这一正常渠道合理地实现了他们潜在的窥视欲。

电视心理类访谈节目普遍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进行探讨,把个案分析的形式特点与解决心理问题的内容实质结合起来,实现从解读个人心理问题到普及心理学常识的传播效果,最大限度地体现个案分析这种形式的价值和意义。

搭建一个试图解决问题的宣泄平台

搭建一个情感宣泄的平台。社会转型期凸显的各种矛盾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众的心理状况,如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极端等情况,所造成的心理困境甚至影响一部分人的日常生活。人际间的交流和倾诉是疏导内心郁结和缓解压力与矛盾的有效方式之一。而大众传媒利用自身优势为受众营造了一个专门用于个人情感宣泄的平台。

电视心理类访谈节目由主持人、倾诉者、专家在演播室里组成了一个人际交流场,通过媒介把它置于大众传播的平台之上。节目常常通过电视短片叙述和倾诉者个人表达,专家、主持人参与意见共同完成整个宣泄过程。其中,电视短片用镜头语言和解说还原倾诉者所处的环境以及这种环境下的情感状态;倾诉者主动或在专家、主持人真切、关怀的询问下敞开心扉讲述矛盾事件的来龙去脉,交谈中掩饰不住激动的情绪、矛盾焦虑的心态、真实的泪水以及希望厘清困惑的期待,这是宣泄的重要过程,正是通过这样的诉说,给不良情绪找到一个发泄的出口,通过诉说,抛出矛盾,展示内心,为解决问题提供契机;专家、主持人的询问帮助倾诉者完成宣泄,倾诉者并非每个人都善于表达情感,对于某些不善言谈、惧怕演播室环境的倾诉者来说,他们需要一个询问者帮助他们被动地完成宣泄。另外,主持人、专家的意见参与,使他们之间的交流形成互动,恰如其分地引导宣泄的整个过程。

搭建一个试图解决问题的平台。在大众媒介所营造的交流平台上倾诉与私下人际交流相比,隐私性和安全性都无从保证。但是它之所以吸引倾诉者的重要原因在于这是一个试图解决问题的宣泄平台。

对于倾诉者来说,倾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这个平台最大的优势是拥有专家资源。私下人际间的倾诉的确能起到暂时性缓解情绪的作用,但因为心理因素的深入性和心理问题的复杂性,除非去看心理医生,否则这种倾诉并不能对矛盾的解决有实质性的帮助。大众媒介所营造的宣泄平台虽然与心理咨询有实质的区别,但是拥有专家资源是二者的共同之处。对于那些不了解专业心理咨询或不能负担心理咨询费用的倾诉者来说,选择这样一个媒介宣泄平台成为必然。

每一个心理问题背后都有错综复杂的因果联系,心理学专家从专业角度出发,通过询问、心理测试等手段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采用层层剥笋的分析方式,深入浅出地阐明问题的关键所在,并启发倾诉者独立思考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建立一种新的、积极的思维方式,最终使他们自主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对于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专家也给出普遍适用的解决问题的原则和建议。在这样一个情感宣泄的平台之上,通过专家科学的引导,倾诉者们对那些困惑自己已久、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感到豁然开朗或是有所疏导。但由于节目时长的限制,专家不可能对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都一一解决,只能选择主要矛盾,采用解决焦点心理问题的方式,尽可能在一次或两次节目中阐明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所以,这种解决问题的效果是有限的,问题的最终解决还要通过倾诉者本人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专家提出的建议以及不断进行自我心理调整。

大众媒介搭建宣泄平台,不仅有不同程度地解决心理问题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反映社会环境和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有重要的意义。媒体具有社会“监测者”和“望者”的功能,栏目所选择的个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社会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一个了解当下精神世界与心理状态的窗口。大众媒介为心理弱势群体搭建了一个相对自由、平等的交流平台,交流、沟通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和谐,减轻了压力,消除了烦恼,调整了情绪,增强了人的归属感。栏目通过调整自我矛盾和人际间的矛盾,帮助了弱势群体,体现了人文关怀精神,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电视心理类访谈节目正是通过“透过表层现象深入心理世界”、“个案分析”、“搭建一个试图解决问题的宣泄平台”这三方面的形态特征,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访谈节目。同时,这三方面的形态特征也是受众接受并喜爱此类节目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张春玲:《心理的故事化表达――〈心理访谈〉之我见》,《中国电视》,2006(3)。

从众心理分析篇9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5-0096-02

一、背景分析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高一学生已经参与经济生活,在实践中已积累了丰富的相关经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引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以此为教学起点,既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政治课堂的生活气息,又能将抽象的理论生活化、具体化,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获取智慧、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合作探究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白了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物价等因素会影响消费,这些因素对消费者而言是外在的、无法随意改变的因素,可称之为客观因素。除此之外,消费还受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这些主观因素是什么呢?

师:(教师随机请起一位同学)你穿的这件衣服是自己买的吗?

生:是的。

师:为什么选中这件衣服呢?

生:因为它的款式与众不同,穿着它不会轻易撞衫(生笑),而且我喜欢红色,红色让我很有激情,还有重要的一点是不贵(生笑)。

师:可见,看似简单的消费活动其实是大有文章的,大家消费时都会考虑一些问题,会伴随着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这些思维活动反映出个人的消费心理,是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最终“出手”还是“不出手”在很大程度上受这些心理活动的影响。

师:消费时追求与众不同、展示自己的个性是求异心理的表现;考虑物美价廉且适合自己是求实心理;如果跟着潮流走,看别人买什么自己就买什么则是从众心理;如果出于炫耀而一味消费名牌则是一种攀比心理;偏好某种颜色款式等是偏好心理,还有求安心理等。其中,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和求实心理对消费行为有着广泛的影响,如何看待这几种主要的消费心理呢?

(学生阅读教材第20-21页的内容,分组讨论完成下列表格)

(学生讨论成果展示)

第一组: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是跟风随大流;有的起积极作用值得提倡,有的起消极作用不值得提倡;要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列举的事例有:当前的低碳消费热、全民健身热等对社会及个人都有利,值得提倡;对于中学生而言,若盲目从众吸烟酗酒等消费则不值得提倡。

第二组: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是: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要考虑社会的认可和代价;不提倡过分标新立异。举例:张爱玲生前爱穿奇装异服,旗袍外穿短袄被近几年的流行时尚借鉴;多年前赵薇的军旗装事件。

第三组: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是从众攀比;这种消费心理不健康,不值得提倡。举例:莫泊桑的《项链》,中学生压缩吃与学习的支出一味追求名牌商品的现象。

第四组: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特点是讲究实惠;评价是一种理智的消费,但过度求实则不可取,不利于发挥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态度是值得提倡。(学生议论纷纷,教师示意发言的学生坐下并维持课堂秩序,让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发言)

生1:第四组对求实心理的分析是自相矛盾的——既然有不利之处,就不能笼统地加以提倡。

生2:我觉得他们尽管找出了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特点,但没有真正理解。讲究实惠不代表不消费,不一定就制约消费。(学生鼓掌)

师:大家的讨论很有效,其实第四组同学把求实心理与过度节俭混淆了,没能准确把握求实心理主导消费的特点。但是,第四组同学知道过度节俭不利于经济发展,而且知道消费对生产有拉动作用,说明他们动脑筋了且知识面很广,这一点值得肯定。他们告诉我们要适度消费,不是吗?(学生鼓掌)

师:大家对四种消费心理的分析很到位,列举的事例也非常贴切,如何对待这四种消费心理,送大家几句话。

(多媒体显示)“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标新吓死人,虚荣攀比活受罪,理智求实乐融融!”

【课堂练习】(多媒体显示周杰伦代言的优乐美奶茶广告图片)商家利用公众人物做广告来推销自己的产品,主要是利用了消费者的_____心理。有的学生回答从众心理,也有的回答攀比心理,教师给出答案是从众心理。

师: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都有盲目从众的特点,但二者的区别很明显,从众心理是受别人的影响照本人的行为去做,而攀比心理重在“攀”字,何为“攀”?

生:攀肯定有向上的意思。

师:对!所以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的重要特点就是“向上看齐”,即低收入者向高收入者看齐,是低收入者向高收入者的模仿,消费的商品超出其承受能力范围。回到刚才的题目,大家都知道周杰伦是高收入者,但忽略了一个问题,难道一杯普通的优乐美奶茶咱们普通民众都承受不起吗?(学生会意地笑)

三、教学反思

《消费心理面面观》这一目的内容在第三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四种主要消费心理的评价涉及一些哲学思维,由于高一学生尚未系统接触有关的哲学知识,所以在讲解过程中一定要找准切入点,化繁为简,努力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做到通俗易懂,让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理解并掌握知识。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本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以下方面:

1.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无论是教师引入新课,还是学生的举例分析,都没有脱离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教学素材的选择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理论知识的分析不乏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及师生互动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课堂气氛活跃且不乏实效。

2.正确处理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分析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时,学生的发言不仅引起大部分人质疑,也大大出乎笔者预料,于是顺水推舟让其他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圆满地解决了这一意外,而且及时肯定了学生的分析,充分利用这一生成资源成功地为后续教学打下了基础。

从众心理分析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按照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客观公正、民主公开的原则,对照党章规定、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认真检查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等情况,从党员的思想、学习、工作、纪律和作风等方面入手,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党性分析评议活动,力争达到严格党内生活、增强党员意识、提高党性修养、纯洁党员队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目标要求。

二、主要内容

1、理想信念方面。是否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对党忠诚,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2、宗旨意识方面。是否做到把党的宗旨落实到自己的本职工作和社会公益事业中,联系和服务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切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能否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和自身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遵纪守法方面。是否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清正廉洁、拒腐防变,带头维护党纪的严肃性;是否自觉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和各种腐败现象,敢于同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

4、学习方面。是否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是否勤奋学习科学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5、工作方面。是否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否坚持勤奋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生产、工作中勇于创新、创造一流业绩,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构建富裕文明和谐的白城和实现跨越式发展中贡献力量。党员领导干部还应对

照党章规定的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从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树立落实正确政绩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以及廉洁自律等方面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

6、作风方面。是否坚持求真务实,讲实话、办实事;是否牢记两个务必,艰苦奋斗,谦虚谨慎;是否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在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中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三、方法步骤

党员党性定期分析评议在乡党组统一领导下进行,以支部为单位开展分析评议活动,年中至少开展一次集中分析评议活动,每次活动不少于一周时间。具体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思想动员。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党章、科学发展观、xx大精神等、《廉政准则》,根据党员的实际情况采取自学、专题辅导、上党课等形式,明确开展党性分析子活动的重要意义,提高对党性分析评议的认识。

2、征求意见。以支部为单位,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置意见箱、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干部群众对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归纳梳理,如实向党员本人反馈。

3、谈心交心。党员领导干部与普通党员之间、领导班子成员之间、普通党员之间普遍开展谈心交心,沟通思想、找准问题、形成共识、增进团结。

4、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党员要对照党章的规定和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查找自身不足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征求意见的情况,认真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党性分析材料的主要内容为:查摆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思想根源、明确努力方向。

5、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专题组织生活会上,组织党员逐个进行党性分析,党员之间相互进行评议,开展批评。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以普通党员身份自觉参加专题组织生活会,带头进行党性分析。

6、提出评议意见。专题组织生活会后,要召开支委会,根据党员的一贯表现、党性分析评议情况和群众意见,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每个党员提出初步的评议意见,征求本人意见后,形成正式的组织意见。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指出整改方向。

7、制定整改措施。支部指导每个党员根据党性分析评议中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认真制定切合实际的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

8、通报分析评议情况。党支部采取适当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向党员和群众通报党性分析评议情况。通报的内容包括:专题组织生活会的基本情况,党员存在的主要问题、整改措施、整改期限等有关情况。

9、上报党性分析评议情况报告。党性分析评议结束后,各科室要就组织开展党性分析评议的有关情况向上级党组织写出专题报告。

党性分析活动方案二

为扎实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分析评议阶段的工作,根据市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的部署要求,为落实好这一阶段工作任务,结合我局的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安排: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和扩大第一阶段学习成果,打牢整改提高工作基础,通过认真做好分析评议阶段的工作,使领导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真正找准在思想、工作、作风和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思想根源,明确努力方向,坚持查改结合,以初步整改效果取信于民。紧密联系我局实际和党员队伍、党组织现状、组织好党员广泛深入开展分析评议,每个党员都要听取意见,自我剖析,接受评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这一阶段工作为第三阶段整改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二、任务目标和把握的基本原则

分析评议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认真学习、听取意见的

基础上,组织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对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对照我局制定的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按照两个务必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认真进行党性分析,找准党员和党组织在保持先进性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党风、政风和党员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影响招商工作改革发展稳定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原因,明确整改方向,边查边改。通过分析评议,使每个党员问题找得准,原因分析得透,措施定得实,思想受教育,灵魂有触动,党性再提高,方向更明确,为整改提高打好基础。分析评议阶段应把握好以下四条原则:

1、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分析评议阶段的工作一定要对党员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尤其是要对党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按照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深入进行党性分析,严格党内组织生活,认真开展批评、自我批评和民主评议,防止避重就轻、敷衍了事。

2、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的原则。充分调动党员搞好党性分析的主动性、自觉性,促使党员自我认识和解决问题,着重增强党性、提高素质。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完全符合党员条件的,要立足于严格教育和热情帮助,促其积极整改,转化提高,跟上队伍。

3、坚持发扬民主、充分走群众路线的原则。党组织和每个党员都要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4、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党员进行党性分析要实事求是,紧密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民主评议要求实事求是,全面客观。

三、方法步骤

分析评议阶段安排30天时间,从8月19日开始至9月18日结束(8月19日至9月6日为工作实施阶段,9月6日至9月18日为总结、回头看阶段,具体分析评议阶段分七个环节:

1、广泛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意见箱等。征求对党员和党组织的意见,党组织对征求到的意见要认真汇总、梳理,分别整理出对党员个人、党组织和领导班子的意见。

2、开展谈心活动。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党员领导干部与科室负责人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要普遍谈心。谈心活动中要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坦诚相见,与人为善,以利于沟通思想,增进团结,找准问题,形成共识。谈心活动要作好记录,填写好谈心记录表。谈心人数不能少于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

3、撰写党性分析材料。每个党员对照《党章》、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结合征求到的意见,撰写个人党性分析材料,重点检查在理想信念、宗旨、作风、遵守纪律和立足本职发挥作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剖析思想根源。领导干部还要从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等方面进行分析。党性分析材料联系个人实际不够、问题找得不准、剖析不深不透的,要认真进行修改。

4、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支部要在党员广泛开展谈心活动、认真撰写党性分析材料的基础上,组织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会上每个党员都要按照准备好的材料进行党性分析,逐个评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要根据专题组织生活会和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情况,认真修改党性分析材料,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

5、提出评议意见。专题组织生活会后,根据党员个人讲评、党员互评的情况以及征求到的群众意见和党员的一贯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对每个党员提出评议意见。对党员的评议意见不作等级划分,只以先进性标准进行程度性的表述,党总支、支部书记要在党员评议登记表上签字,以示负责。

6、反馈评议意见。对每个党员的评议意见,支部要以书面形式如实向本人反馈,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提出整改方向。对个别问题较多、意见比较尖锐的党员,总支、支部还要作个别补充性的反馈。反馈意见主要是按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指出存在的问题,帮助提高认识,进行批评教育,要求认真整改。

7、通报评议情况。民主评议告一段落后,总支、支部要采取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民主评议党员情况。通报的主要内容包括:专题组织生活会的基本情况,党员对存在问题的认识和整改意见以及今后努力方向,总支、支部的评议结果。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后,要采取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情况。通报的主要内容包括: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基本情况,领导班子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整改措施,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等。

四、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1、巩固和运用好学习动员阶段的成果。要在前一阶段学习培训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党员的思想实际和分析评议阶段的工作要求,组织党员有针对性的精选学习内容,深入学习《党章》,进一步引导党员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摆正位置、自觉投入,增强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自我剖析的自觉性,增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性。要运用好在学习讨论基础上提出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组织党员对照检查和分析评议;要继续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

2、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把查找问题作为分析评议

阶段的重要一环,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找准党员和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党风、工作作风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党员在查找问题时,要摒弃私心杂念,从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勇于正视和深刻剖析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估价自己、对反映强烈的问题要深刻反思,从思想认识和工作作风上分析原因。党组织和领导班子要从党员存在的突出问题中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

3、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坚持原则,讲究方式方法,不回避矛盾,不纠缠细枝末节,不搞无原则纠纷。党员自我批评的要求是:能够认真查摆自己在保持先进性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党组织指出的问题和党员、群众提出的意见,要有正确的态度,作出实事求是的回答;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深刻,真正做到触动思想,提高认识,能够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党员之间开展批评的要求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从团结的愿望出发,本着对同志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敞开思想,畅所欲言,触及问题,帮助分析原因,明确努力方向。

4、坚持边议边改。要引导党员把保持先进性的要求同履行岗位职责结合起来,做好本职工作,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具备整改条件的要马上就改。每个党员都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服务基层,服务企业。对那些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党组织要区别情况,多做教育工作,促使他们尽快转化为合格的共产党员。

5、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征求的意见,带头开展谈心活动,带头进行自我剖析,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边议边改,以实际行动为广大党员做出表率。

党性分析活动方案三

按照组织部《关于认真做好20xx年度党员党性分析暨民主评议工作的通知》的总体部署,从 5月中旬至 6月下旬,我局直属各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进入党员党性分析暨民主评议阶段,为了认真做好这一工作,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深入开展谈心活动,加强思想交流沟通

各支部(总支)要安排充足的时间组织所属党员普遍开展交心谈心活动,进一步沟通思想,增进理解,形成共识,为党员自我剖析和党性分析奠定良好思想基础。本阶段实施时间为5月11日至26日。

1 、交心谈心的主要内容。重点是党员之间相互征求对方对自己存在的问题的意见,相互沟通思想;帮助问题较突出又缺乏认识的同志提高认识,正视问题。

2 、交心谈心的对象范围。局班子主要负责人要与班子成员和股室及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交心谈心;班子其他成员要与班子成员和分管股室、单位中层干部交心谈心;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也要相互交心谈心。县直各学校(民办学校)也要实行类似做法。

3 、交心谈心的基本要求。交心谈心活动要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坦诚相见,实事求是,以达到沟通思想、找准问题、形成共识的目的。

二、认真搞好对照检查,撰写党性分析材料

各支部(总支)要着眼于增强自我剖析、自我改进、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引导党员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认真进行对照检查,深入进行自我剖析,撰写好党性分析材料。本阶段实施时间为5月27日至6月10日。

1 、认真搞好对照检查。要组织每一名党员搞好三个对照检查,即对照《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基本要求,查找在五个基本、七个体系方面存在的差距和突出问题;对照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对照检查,进行深刻反思;对照交心谈心时指出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进行剖析。要重点查理想信念牢不牢、宗旨观念强不强、工作作风实不实、遵章守纪严不严、先锋作用好不好,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剖析思想根源。

2 、认真撰写党性分析材料。每个党员要在找准自身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深刻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认真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党性分析材料主要由基本情况、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存在问题的思想根源和今后努力的方向等四个部分组成,要客观、准确和深刻,一般不少于 20xx 字。

3 、分层逐级审阅党性分析材料。党性分析材料要实行分层审阅签字:党员的党性分析材料交由所在党支部审阅,局机关及二级单位正股级以上的干部党性分析材料由局机关党委分管领导审阅,局班子成员的党性分析材料交由局机关党委书记审阅,局机关党委书记的党性分析材料交由工委组织部审阅。

三、实行四评一审,认真组织开展民主评议

各支部(总支)要在党员进一步搞好学习、广泛开展谈心活动、撰写党性分析材料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开展好民主评议活动,具体抓好四评一审两公示。本阶段实施时间为6月11日至6月20日。

1 、个人讲评。要组织每个党员结合各自的党性分析材料,进一步对照《党章》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基本要求,认真客观地进行党员个人讲评。要把自我评价作为一次自我反思、自我认识和自我提高的机会,使每个党员在深刻反思中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2 、党员互评及书记点评。要组织开好党员党性分析暨民主评议组织生活会,支部书记逐一对党员进行点评:总结成绩、特点和存在问题、不足,提出改进要求;全体党员之间开展互评,并按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以无记名形式填写党员民主评议表,在职党员民主评议的参评率要达到 100% 。

3 、群众参评。民主评议活动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扩大范围,吸收入党积极分子、群众代表参加,认真听取他们对党员的评议意见。评议的内容主要包括:党员党性分析的态度真不真,联系自己紧不紧,问题找得准不准,分析根源深不深。

4 、组织审定。各支部(总支)要召开支委会,根据党员自评、党员互评、群众参评的情况以及征求到的群众意见和党员的一贯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对每个党员作出鉴定,形成综合性评议意见。 优秀等次一般不超过本单位党员数的15%,定为基本合格等次的要说明需改进的问题、不足,定为不合格等次的,要有充分、详实的依据。

5 、情况通报。对每个党员的综合评议意见,党支部首先要以书面形式如实向本人反馈,指出问题,提出整改方向。同时,做好两个公示。公示可以采取召开会议或印发材料等适当方式进行。党内公示内容包括对每个党员的民主评议和综合评议具体意见;群众公示内容包括民主生活会的基本情况、党员对存在问题的认识、整改意见及今后努力方向等综合意见。

四、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工作质量

党性分析、民主评议是党的基本制度,也是贯彻从严治党方针,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措施,工作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各支部(总支)要充分认识做好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精心组织实施,把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从众心理分析篇11

在电影发展的历程中,受到了很多其他艺术或学科的影响,其中比较有趣的一件事情发生在1916年,弗洛伊德这个在精神领域掀起波澜的人物,在其著作《心理分析入门》一书中提到了电影,并认为电影就像是心理分析的直白书。这番言论引起了电影界的轩然大波,学者议论纷纷,多数传统学者都认为:“心理分析”和电影理论的交汇是在开一次天大的玩笑。然而时间总会证明学说融合的合理性,到了70年代,电影理论研究的很多方面已经渗透着心理分析理论的基本观念,心理分析成为影响深远的一个重要分支。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这个力图瓦解电影业中对女性创造力的压制和银幕上对女性形象的剥夺的学派,更是将精神分析学当做批判父权制度下好莱坞电影的最有力的武器,其代表人物劳拉・穆尔维在1975年的《银幕》杂志中曾说到过:“无法凭空捏造出一种替论(替代‘男性化秩序’),但我们能够利用已有的工具来检视等级制度获得突破,心理分析不是唯一确实重要的工具之一……心理分析目前的立场至少可以推进我们理解掌控我们的等级秩序的现状。”

无独有偶,1986年大卫・林奇(David Lynch)拍摄了犯罪心理片《蓝丝绒》,在这部影片中展现给观众的是现实中遭禁止的变态,其中包括虐待、、和同性恋等。这个怪老头以其离经叛道,颠覆主流的大胆想象恰如其分的解析了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的理论。本文将运用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的相关理论来解读电影《蓝丝绒》。

一、观看(looking)与(pleasure)

对于电影来说,“看”饱含三个层面,其一是摄像机对现实或故事记录性的看,其二就是观众在银幕前的直接观看,而第三层则是银幕承担者的看。从观众的层面而言,他们以为自己处于偷窥别人的层面,而忽略掉了自己处于癖受抑制的地位,银幕上的表演者所满足的正是他们这种受抑制欲望的投射。这种受抑制或是欲望的投射也恰好符合了雅克・拉康提出的“镜像理论”。

按照拉康的解释“镜像阶段”最核心的观点,就是孩子从镜子中认出自己的瞬间,形成了一个自我身份认同的过程。在观看影片《蓝丝绒》时,从简单的层面看仅仅是观众观看影像,而从深层次去分析银幕就像一面镜子,观众观看到的荧幕之梦恰恰是影片极力想要营造的真实,而你眼中完美的主人公(男/女)实则是想象中最完美的自我(即自己的镜像)。当年轻英俊的杰弗里出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人们暗自惊叹,他成为了观众的“镜像”。这种强烈的认同感会让观众感受到理想中的自我所带来的满足。杰弗里的目光所及之处自然也就成为了观众最为关心的地方。在影片的众多场景中,桃乐茜家中的‘衣柜’意义非凡,因为在这里,杰弗里代替观众目睹了弗兰克和桃乐茜的一系列变态,导演通过演员的出色表演和主观镜头的运用,似乎让观众成为了和杰弗里一样的观淫者(亦或叫偷窥癖)。而杰弗里偷窥到的这一切也正是这部影片最有名、最为震撼的情节,因为这是对弗洛伊德‘初始场景’的鲜明复制。

二、恋物(Fetishism)与奇观(Wonders)

在父权制社会下,男性/女性分别处于支配/被支配的地位,由看而获得自然多为占据主动性的男人,因此女人成为男人看的对象。对于奇观的形成,则来源于风格化、具象化的女人,她们往往扮演传统的癖角色,从而吸引了男人的眼光并使他们专注于这些被人看和被展示的女性身体之上。在电影《蓝丝绒》中,桃乐茜在两个层面上起作用,一是成为了剧中男人的欲望对象,二是成为了银幕前观众的可欲望客体。因为舞厅中的她性感迷人,迎合着男性的欲望,片中关于她的镜头更是成为一种偷窥者眼中的奇观。而桑蒂同样作为女性却丝毫没能吸引男性的眼球,成为男性的色情对象,因为她不是被偷窥的对象,她没能形成一种奇观。

由于女性奇观作为一种形象而存在,所以她不可能成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主体。而男性是由看而产生幻想的主体,他的行为影响故事发展的轨迹。在影片《蓝丝绒》中,弗兰克一方面选择了重新搬演原始创伤;另一方面他选择了用恋物对象来替代。在第一种方式的影响下弗兰克成为了典型的虐待狂。在与桃乐茜的变态性关系中,弗兰克总是口戴呼吸装置,喃喃呓语并殴打桃乐茜。在第二种方式的影响下弗兰克成为了恋物狂。他总是要求桃乐茜头戴假发、身穿蓝丝绒,蓝丝绒成为了弗兰克的恋物客体,桃乐茜成为了弗兰克的恋物对象。

三、潘多拉的盒子与装扮

从众心理分析篇12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分析对比

共鸣论在塑造品牌形象方面的作用突出,它主张对目标受众难忘的人生体验和感受的传达,以唤起他们内心深处的回忆,与此同时表达商品特定的含义和象征意义,形成目标受众的移情与联想效应。本文从四个层面分析宣传片的共鸣效果,如下表。

1.时代背景

从历史概念来说,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以及“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我国将奔向小康社会,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中难以避免一些内部环境问题、经济问题以及官僚问题等内外部矛盾。

分析四支宣传片的主题,其中三支都从自身角度讲述中国人近四十年的发展故事。《人物篇》、《角度篇》中一再强调了中国经济实力的突飞猛进,这造成了与他国不必要的情感疏远和心理恐慌。相反,只有《Hi, I’m China》直面了中国社会目前的重大关切问题,体现了中国的勇气与责任、认真反思的功与过,符合目前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要求和期许。

2.社会趋势

主席在多次演讲和重要会面中提到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之所以能成为命运共同体,关键在于各国之间具有相同利益。因此,命运共同体易在不同地区引起共鸣。《Hi, I’m China》中有这样的文字表述:“她百病缠身,她也朝气蓬勃;她老旧凋敝,她也焕发新生。2015,中国和你一起前进。你光明中国便不黑暗。”此般信念,表明中国与世界各国作为命运共同体将同荣辱,此番信念的传递更易引起目标受众的心理共鸣,更加符合社会趋势。而其余的宣传片并未将中国的发展成就与世界其他各国的兴衰成败连接起来。

3.叙事方式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表述方式多为宏大叙事,纵观全局的表达方式与国外受众通常接受信息的个人化叙事方式大相径庭。个人化叙事遵从以小见大的原则,从讲述普通百姓的生活去让观众感知整个国家的人民特质和精神。2011年的宣传片带有强烈的宣传目的,其政治性让多年来接受广告营销方式推广国家形象的国际受众感到不适。2015年的宣传片在内容上带有自信与自省两方面,反思式地讲述中国的发展和问题,博取了一定喝彩和鼓励。

4.搜索、分享量

讲好中国故事很重要,传播好中国声音亦是重中之重。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制作和播放,一个中心目的就是让尽可能多的人了解中国精神。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转变为AISAS模式。两个具备网络特质的S――Search和Share的出现,指出了互联网时代下搜索和分享的重要性。

笔者通过百度指数和Google趋势的关键词搜索功能,对关键词“中国国家宣传片”和四支宣传片的中英文进行了搜索。结合AISAS理论说明,国际受众对于了解中国有强烈的需求。中国第一支国家形象宣传片引起了受众的关注,搜索量呈现激增的状态,但在内容方面并未引发受众共鸣,所以分享量欠佳。而2015年的宣传片虽然搜索量很小,但YouTube视频网站上的观赏次数却远超2011年,受众的强烈共鸣情感引发了分享行为,最终呈现观看量、分享量远超2011年的现象。

内容制胜固然重要,吸引受众须在内容方面努力。传播形式和渠道最终决定了国家故事能否抵达受众的关注范围内,内容和渠道两者缺一不可。

理念转型

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国家形象宣传片内容变化的背后代表着一些理念的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中心:传播者中心趋向受众本位

在塑造国家品牌形象的时,进行受众研究分析,理解受众的文化与政治信仰,避免传播另受众担忧和恐慌的信息,从受众的视角重新解读形象宣传片显得至关重要。

2015年的宣传片内容上明显的转变在于开始站在受众的位置,从受众熟悉和关心的话题入手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目前我国在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中仍然缺乏对境外受众的特征调查以及文化背景研究,因而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往往因为文化上的差异导致受众不能很好的理解文本内容,甚至会产生负面情绪,从而导致形象塑造失败。

(二)传播范式:宣传趋向公关

由于中国对外宣传长期遵从“宣传范式”对外传播,让习惯于公关范式的受众难以习惯。时隔四年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从制作主体的国家主导到网民自发,内容主题从讲述自身发展史到双面审视功与过,传播渠道从传统大荧幕到各大门户网站,此类变化更加符合国际受众的需求。相较于更加成熟的国外公关市场,其提升国家“软实力”,塑造国家良好形象的战略被精巧地隐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中,被精心地包装在其对外输出的信息中,不易被人发觉和识别。我国形象宣传还处于公关初期,中国的宣传片还需要进一步锻炼这种技巧,亟需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关范式,让中国的真实形象进入国际主流媒体和民众的视野。

(三)叙事方式:宏大叙事趋向情感体验

中华艺术文化中水墨画将山水之灵动表现得栩栩如生,注重表现意境,而西方油画中众人的神态被勾勒得犹如新生,重于写实。正如前文所分析,2015年的宣传片融入了更多的细节描述,增加了能够引发受众共鸣的情感篇幅。中国不缺乏令人振奋的个体故事,将好故事嵌入国际受众熟知的信息接收体系中,转换叙事方式才能够更好地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制造亲密感,增强国家形象塑造的效度。

参考文献:

[1]段鹏.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王秀丽,韩纲.“中国制造”与国家形象传播――美国主流媒体报道30年内容分析[J].际新闻界,2010(9).

[3]尹韵公.国家公关中的“新闻统筹”[J].新闻与写作,2010(10).

[4]杨奉涛.打好国家公关战略中的“媒体牌”――CCTV-4对外新闻传播策略分析与思考[J]. 新闻与写作,2010(10).

从众心理分析篇13

截至7月14日,输人关键词“功夫熊猫”,google上显示约有962,000项符合功夫熊猫的查询结果,至少可以说明《功夫熊猫》的影响力和人气。

一部美国人制作的影片,其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之深厚,对中国功夫之热爱,对熊猫宝贝之真情让人惊叹!在这部影片中,无处不融汇着符号学的思想精髓及其巧妙运用,再一次体现了符号学在影视艺术中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符号学与传播学

1、符号学。符号学可以作为学科或学术领域的名称,可以用来表示具体研究方法,也可以在一般的意义上表示科研策略和科研方向。符号学做为一门新兴学科起源于西方,有两大创始人。其中之一是美国的皮尔士,在实效主义的基础上,皮尔士建立了他的符号学理论。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实用主义哲学家查尔斯·莫里斯把这一符号学体系化。这一派符号学逻辑和技术倾向比较强,直接影响了在二次大战中开始形成的控制论和信息论。符号学的另一位创始人是“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他同时也是结构主义的始祖,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1964年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的问世,标志着符号学正式成为一门学科。

2、传播学。传播学萌芽于20世纪的初期,成型于20世纪的中期,繁盛于20世纪后期。有三大来源:其一来源于以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为基础的行为科学;其二是以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为主干的信息科学;其三是以新闻传播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新闻学。拉斯韦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被誉为四大先驱,施拉姆被誉为集大成者。传播学有两大学派即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郭庆光在《传播学教程》给传播学下了定义:传播学是研究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罗兰·巴尔特在《符号学原理》中写道:“可以肯定的是,大众传播的发展在今日使人们空前地关注意指的广泛领域,而与此同时,语言学、信息学、形式逻辑以及结构人类学等学科所取得的成就,又为语义分析提供了新的手段。符号学在这种情势下呼之欲出,就不再是几个学者的异想天开,而是现代社会的历史要求。”显然,大众传播的空前发展为讨论符号学提供丰富的语境,而符号学不仅是传播学的方法论之一,而且应当是传播学的基础理论,可见符号学理论传播学息息相关。

二、电影与符号学

随着符号学的发展,法国符号学大师克里斯蒂安·麦茨正从结构主义符号学叙事分析层次进入电影研究,于1964年发表《电影:语言还是言语》一书,标志着电影符号学的问世。克里斯蒂安·麦茨是电影符号学创始人。麦茨认为,电影不是现实为人们提供的感知整体的摹写(否定了电影的自述性),而是内部有着约定性的符号系统。电影语言虽然不等同于自然语言,但电影符号系统与语言系统的本质相似,由此决定电影艺术创作必然有可循的社会公认的“程式”和常规,而这套程式便是电影的符号语言。

电影符号学与精神分析学相结合产生的电影理论是:电影第二符号学理论。第二符号学理论的创立者也是克里斯蒂安·麦茨,他把精神分析研究结合到语言学中去,为电影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同时电影第二符号学理论以精神分析为模式,全面解释了电影机制—主体观看过程和主体创作过程的心理学。

三、《功夫熊猫》中符号学原理的运用

电影《功夫熊猫》的马克·奥斯本和约翰·斯蒂文森找准了中国功夫和熊猫两个最具中国特色的元素,在奥运背景下进行创作,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在此,笔者将用结构主义符号学、第二符号学原理等理论来分析《功夫熊猫》中符号学的运用。

1,《功夫熊猫》中的符号分析。笔者从四个方面对影片进行符号学方面的分析:剧本、技术、风格、受众心理。其中剧本和技术主要属于结构符号学分析,影片风格及受众心理主要属第二符号学分析。

首先,剧本由一条主线结构贯穿始终。片头由阿宝的大侠梦为起点,巧妙串联并引出了“选龙之武士武林大会”,各个角色陆续出场,并在适当的时候发生交集。片中无数伏笔和巧合纵横交错,阿宝机缘巧合的被乌龟大师指定为“龙之武士”。这种对电影符码的划分,是对结构主义电影学原理的运用。对叙事和外延进行分析,使电影语言系统化。影片用幽默风趣的手法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平凡人物的奇特故事。可以说这是一部夸张中带着疯狂的喜剧动画,但并不失符号的逻辑性,人物与人物的出场搭配都是合情合理的。例如,乌龟大师谈到太郎可能会逃出监狱从而引出洗熊师傅派人去查看,因而导致太郎逃出。每个剧中人物的出场都找到了一个适合的切人点,使影片中的人物关系环环相扣而由此产生特殊环境下的幽默感,比如阿宝偷吃饼干、抢包子吃,处处都是中国式的幽默。

剧本对青年人的励志作用。《功夫熊猫》就是讲述了一个梦想的故事。一个因为怀揣梦想,一步步走向了成功,展现了一个“救世熊猫”是如何练成的。

其次,从技术方面进行分析,影片的环境设置、人物造型设计、3d动画画面、背景音乐、配音都很独到,很有中国特色。

影片的环境设置上,影片的场景十分的唯美,而其中主要场景都是按中国实景绘制的。

人物造型设计:虎妞,豹子和院熊师父都有其鲜明的性格和习惯,虎妞,豹子和院熊师父还适当加人了心理描写,角色形象十分丰满,特别是熊猫小波,国宝面部表情极为丰富,每一个器官必要时都会说话,可爱至极!和平谷内的五大护法是中国功夫里虎拳、蛇拳、鹤掌、蛇形刁手、蝗螂拳等武功招式的动物原型,生动形象。

影片中的背景音乐优美动听,大多采用中国传统乐器。影片开始、结尾和中间的音乐都十分的好听,大量采用了竹笛、二胡等中国传统乐器,听来十分的优美,和精致的画面可以说是相映成趣。

影片的配音也值得称赞。对于一部动画片来说,后期的配音是成功的关键,这部动画片的配音阵容相当豪华,除了美国重量级的影星加人,成龙、刘玉玲也为片中的角色配音,增加了一丝中国味道。

此外,影片十分注重观众心理分析:《功夫熊猫》从观众的心理出发,是一部励志主题的电影,面条世家出身的熊猫,意外被推举为救世英雄,功夫学得一知半解,邪恶雪豹已步步紧逼,而传说中“神龙秘籍”不过只是一纸无字天书。大敌当前,龟仙升天,师傅重伤,最后阿宝只能靠一己之力对决雪豹,虽夸张但却合理,而“邪不胜正”从来都是功夫电影的传统,结局自然皆大欢喜。正义战胜邪恶,符合受众心理。

不仅体现在道具和情节上,影片的风格本身都与精神分析学紧密结合,从静态的外延考察转人动态的内涵考察,对主体观看过程和主体创作过程都做了心理学的精神分析,才得以引起观众的共鸣。除了在影片的风格,作者在创作时也用受众心理学对观众的心理做了分析。在这一点上,体现出作者对第二符号学的良好把握和运用。

《功夫熊猫》作为一部好看的影片,不只是擅长于单方面倾诉,而是通过布署让观众参与其中,对他们的思想进行主观干预,认真地取悦观众,给观众互动与冲突,给观众在影院带来新的感觉。同时,作者对效果也预先做了仔细的分配,每隔几分钟观众就会笑一次,基本上都达到了导演预期的效果,这说明主体观看过程与主体创作过程本身就是互动性的,通过分析观众心理来创作,通过创作来干预观众的观看过程,预知了市场效果,通过观众的口口相传,赢来了赞誉与高票房。

2、符号学运用现实可行性。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电影作者对符号学有着良好的把握和应用,无论是从结构主义符号学的结构分析,还是第二符号学的精神分析,都代表着导演对电影的一种新的尝试,在符号学原理的指导下进行影视作品的创作。从观众的口碑、票房的火爆和影评人士的一致好评中,我们可以看出《功夫熊猫》的成功。这说明运用符号学原理进行影片创作会让作品无论从外延还是内涵上都更具有结构性。在同等条件下,这种结构性会让故事讲述的更精彩,更具有逻辑性美感。而运用第二符号学的精神分析法使影片牢牢地把握住观众的心理,与观众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

四、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传播中符号学运用对电影发展的启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