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金融与经济学实用13篇

金融与经济学
金融与经济学篇1

一、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缺乏金融、经济知识的原因

基于知识的全面性和财经知识的贯通性,本文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对高等教育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进而研究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金融学、经济学融合教学的必要性。

(一)专业定位不准确

当前高校尤其是应用型高校,以培养职业型人才为首要目标,对学生多学科涉猎、全面发展的认识不够强。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学习到的多是会计类知识,因为会计专业将来就业机会多,可操作性、实用性较强,契合应用型高校的教育目标。而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也深受就业市场和学校教学理念的影响,对会计知识关注度较高,对财务管理专业课不甚重视。

(二)学科划分过细

过度细分的学科,相互之间的纽带被强行割裂,知识体系不完整、不衔接。事实上,这些专业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利用手中的闲置资金进行投资,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财务管理行为,在选择投资项目之前,了解国家的政策是十分必要的,需要财政学的相关知识;但了解国家的政策还远远不够,整个经济环境的概况要熟悉,经济学会来解释市场规律;至于选择什么样的产品或者项目来进行投资,金融学在金融创新产品方面派上了用场;会计核算负责记录和监督经济行为,进而指导其后的经济决策。由此可见,一项理财投资想要做好,需要几门学科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三)学生对金融学、经济学兴趣不高

本人入职高校不久,身为财务管理专业教师,了解到本专业的学生只对会计相关的知识感兴趣,财经新闻从来不看,原因是看不懂、没意思。经济常识、金融理论都知之甚少,更别说将其理论用于实践和理财规划了。这种现象并不是由于学院没有为财务管理或会计类学生开设经济和金融相关的课程,而是因为学生甚至老师都觉得这些课程是外专业的,没多少作用。加上就业形势的严峻,学生们只钻研本专业的几门核心课程,考研、考证热度不减,其他的知识懒得学习甚至懒得了解。但是,我们要培养财会专业学生的眼光,不能只局限于记录和核算,要将眼光放长远、视野开阔,从整个经济形势着手,旨在核算准确的基础上更注重培养创造价值的决策能力。综上所述,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会计以外的其他财经专业课,尤其是经济学和金融学,这两个学科既是基础也是热门。

二、金融学和经济学的概念及关联

金融学是在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学可以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而金融学便是经济学的货币表现形式,属于应用经济学的一部分,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信用和货币流通不可分割,把信用和货币流通紧密联系在一起,金融学的基本内容是:研究它们本身的运动规律和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其他经济范畴的相互制约关系。最近几十年,金融学发展迅速,无论是在理论领域还是实践领域,金融市场生机勃勃,不断创新,各种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各大高校也都越来越重视金融学学科的建设。主要开设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世界经济概论、金融工程学、国际保险、信托与租赁、公司金融、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统计分析、国际结算、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课程。金融学专业的课程里,有一半属于经济学的内容。

三、将金融学和经济学知识融合注入财务管理专业教学

从对金融学和经济学的介绍可以看出,要想在金融学界和经济学界有所专长,精通上述主要课程是首要之举。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本身对经济和金融的敏感度偏差一些,基础不牢,在继续学习中难免会吃力,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形成恶性循环。财务管理专业非经济、非金融科班出身,学生们并不需要太过专业的金融经济知识,只是为了掌握一些基础的知识,为财务管理工作的核算、决策工作提供帮助。因此,在教学方式上,应选择从兴趣培养入手,慢慢带入,多加实践,寓教于乐。

(一)培养兴趣

笔者平时浏览微信平台发现了一个财经新闻的公众号,这个公众号推送的信息很有意思,是通过画图、讲故事的方式介绍财经事件,十分生动形象。课堂上跟学生说起本专业的学生要培养经济和金融的敏感性,顺便把这个公众号推荐给学生们。一段时间以后,有学生反映非常喜欢该公众号,从最开始的新鲜好奇,到现在每天都会特意翻看当天的财经信息,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途径把财经信息介绍给他们,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金融学与经济学理论融合教学

从教学顺序上来说,金融学是在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了解经济学的发展史和重要理论,是继续学习金融学之前要夯实的基础。从教学效果上来说,在理论介绍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案例教学。充分利用网络共享资源,发动学生们亲自去查找相关金融学和经济学案例,结合理论基础,小组分析讨论,再进行汇报总结。

(三)多增加实习实践环节

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网络,校企合作项目多推荐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参与其中,不只是会计职位的工作,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企业也可以推荐学生加入,一方面,消除他们对金融行业的不了解;另一方面,对所学的金融学和经济学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融合。对各类相似或迥异的知识进行巩固,莫过于将之结合实务加以运用,能够显著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

四、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和阐释,我们可以看出,对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加强金融、经济知识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应从兴趣出发,夯实理论基础,多加实践,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参考文献:

金融与经济学篇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235-02

1 金融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与课程建设情况

金融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随后理论界开始不断地运用经济学理论研究金融学中的均衡与套利、单期风险配置以及跨期风险配置、最优投资组合、最优消费与投资、证券估值与定价等,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门崭新的经济学与金融学交叉性的学科。在20世纪50年代前,金融学作为经济学二级学科,其学科体系层次是单薄的,其内容主要是货币银行与经济的关系及其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宏观金融学,其研究方法论与当时研究实质经济的方法论相同,以定性的思维推理和描述分析为主,数理与计量分析均以实质产品为研究对象,还未涉及到金融服务与产品,这与当时的经济和金融实践是相符的。以哈里马柯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为标志,现代金融研究在内容上从宏观进入到微观,金融产品本身成为研究对象,方法也上引进了数理分析工具,此后金融学科层次内容和分析方法渐渐丰富发展起来,到20世纪90年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三位金融经济学家,这表明金融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重要的地位。

金融经济学是现代金融的理论核心,主要研究微观经济主体(个人与公司)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金融决策行为及其结果,是一门分析金融市场均衡机制的具有较强理论性的金融学专业基础课。金融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是无套利假设和一般经济均衡框架,所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在不确定的金融市场环境下对金融资产定价,其核心理论包括资产定价基本定理,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期权定价理论、市场有效性理论、利率期限结构等都是这一框架中的组成部分。根据金融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其研究的核心内容是金融市场的均衡机制,除了研究传统的一般经济均衡框架(竞争均衡机制)外,金融经济学更注重研究无套利均衡机制,这是金融市场特有的均衡机制,因此《金融经济学》既包含一般均衡定价机制的内容,也包含金融市场的特殊均衡机制即无风险套利均衡机制的内容。由此,可以学习和研究金融市场资产定价的两种基本方法:均衡定价法和套利定价法。

金融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是微观金融的基础理论课,为其它相关课程提供分析方法、分析框架和分析工具,是对学生有关微观金融运行逻辑和方法的培训。鉴于金融经济学所涉及内容在微观金融中对金融市场均衡及资产定价研究的方法论、逻辑思维和基本模型的重要性,在金融市场、证券投资和金融工程等专业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中,目前国内外大学均将《金融经济学》作为研究生的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进行设置,国外如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学院等非常重视此课程的教学。国内的一些重点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也在本科和研究生的培养中引进《金融经济学》课程。目前,现代金融理论与实践发展已形成两条主线,一是针对实质经济运行,主要研究金融与经济增长和发展关系的宏观金融,另外就是针对虚拟经济以金融产品和金融投融资为研究对象的微观金融,这二者之间有很深的紧密关系,但二者的运行机制越来越呈现差异,因而研究的方法也越来越具有相对独立性。对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运行机制的研究,需要在理论上确立二者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并对其加以比较,以深刻了解和把握现代金融经济的实际运行。这种对现代金融经济运行分析方法和分析框架的培训和教育,完全应该也可以在本科教育中就开始进行。因此,经过几年的努力和精心准备,《金融经济学》课程正式纳入北京林业大学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作为金融本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2 金融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分析

北京林业大学于2009年在金融学本科正式开设《金融经济学》课程,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金融经济学》课程内容引起同学们较大的关注和兴趣。在这一年的课程教学实践中有诸多体会与感受:第一,《金融经济学》课程涉及很多金融定量分析模型的教学内容,如金融资产定价和金融风险识别与计量等,在教学方法上,除了课堂上的理论介绍外,在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证研究能力培养,这不仅是本课程应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且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传统金融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可以使定性的思维和定量的分析有机统一,同时也使得数理思维方法与经济学、金融学的教学和研究有机结合起来,系统地可操作性地解决金融问题。第二,本科生阶段《金融经济学》涉及大量的数理和计量金融,同学们接受能力欠佳,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此前缺少有关《金融经济学》基本方法和逻辑的训练和培养,在微观经济学中涉及的数学模型方面的知识较少,特别是部分文科学生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学习金融经济学时较为困难;第三,由于用很多时间讲授应在此前学习的内容,而占用了本科生本应该学习的更深入的金融经济学的内容;第四,现有课程体系中,微观金融方面仅开设了金融经济学和公司理财两门课程,金融工程、风险管理等微观课程尚未开设,金融经济学难以与其它微观课程形成良性互动,金融经济学作为基础课程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未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为全面分析教学中的问题,总结教学经验和评估教学效果,我们针对2007级金融专业70名本科生进行了教学情况问卷调查。通过问卷分析,我们了解这一课程对本科层次学生的教学信息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程的接受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等,以此评估整体的教学效果,具体情况如下:第一,学生普遍认为授课教师的学术水平与专业知识比较高,认为“较好”或“很好”的超过95%以上。第二,学生普遍认为教师授课方式较好。超过90%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明确的教学目标,并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安排和组织教学”方面“较好”或“很好”;92%的学生认为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方面“较好”或“很好”;96%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根据教学情况,主动有效地调节课堂节奏方面“较好”或“很好”;第三,学生普遍认为授课教师的授课水平较高。94%的学生认为“较好”或“很好”;第四,学生普遍认为教师的教学手段较好;第五,学生普遍认为教师上课表现很好。96%的学生认为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是否情绪饱满,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这方面“较好”或“很好”;98%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时的仪表和教学态度“较好”或“很好”;96%的学生认为教师在上课时"声音洪亮、口齿清楚"方面“较好”或“很好”;第六,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一般。约有45%的学生认为能够很好理解所学内容,33%的学生认为能够较好理解,17%的学生认为只能一般理解,还有5%的学生认为理解不了;第七,学生肯定教师在课前准备和授课内容安排上所作的努力。96%的学生认为教师备课情况“较好”或“很好”;93%的学生认为在授课内容充实方面为“较好”或“很好”。

除了上述几方面以外,学生认为该课程知识量和信息量较多,希望能结合一定的实例进行深入讲解,对于涉及到数学模型的内容,希望能够有机房提供在电脑上模拟的机会,建议在大二下学期开设此课程,并希望能够加强微观经济学教学深度,尤其是在数学模型和理论框架方面,以此为金融经济学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同学们也充分肯定了该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认为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微观金融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方法。

3 金融经济学课程的建设目标及主要任务

金融经济学本科课程的开设为研究生阶段金融学经济课程开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开展此课程建设和研究,特别是在这一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在教学上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一套既规范合理又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在今后的几年中,《金融经济学》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和后续任务是:

第一,明确课程性质和定位,界定课程教学主要内容。如何更好地开设本科生的《金融经济学》,明确本科生《金融经济学》课程性质和定位。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进行专门研究,以此确定本科生《金融经济学》的教学目的和指导思想,界定《金融经济学》的教学内容。鉴于本科阶段《金融经济学》教学的基础性,现阶段可以将本科课程内容定位于金融经济学基础理论介绍分析,重点突出本课程教学的目的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操作性和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拓展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第二,做好教学自评和考核工作,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每学期对课程进行自评,以便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分析,查找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做出总结分析并不断改进,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以提高教学效果。一是加大案例课程的比例,通过对各类典型案例的分析与讲解,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的理解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切身体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应对、解决各种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任课教师提高参与业务实践的自觉性;二是增加专项问题研讨,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课堂上可以采取教师引导与师生讨论、学生自问自答相结合的方式,课堂下教师以引出问题、提示思路、激发兴趣、指导查阅参考书目等为主要手段,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辨性,增强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第三,编写金融经济学课程教材,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选择和使用高质量的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培育目标的重要步骤,目前还没有适合本科层次使用的《金融经济学》教材。我们按照选用教材、自编讲义、编写教材的步骤完成该课程的教材建设。随着高校对微观金融教学的重视,《金融经济学》的国内版教材和引进教材很多,一些投资学和金融工程教材也有大量的内容与金融经济学相关,这些教材或多或少有些作为本科生教材不适合的地方,如编排体例没有照顾本科生教学的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和基本逻辑的分明和突出,对金融经济学的整体框架和分析方法的介绍不够等。因此,在未来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教材使用和课件教案使用情况做出分析,将有益的心得、经验和学生所提有价值的建议在编写教材中体现出来。总之,在选择和使用教材上我们应坚持教材编写内容与金融实践的变革同步,并具有超前性,注意不断更新,以保持教材的先进性。

第四,加强课程资源库建设力度,增加学习的广度和深度。由于金融经济学课程的理论性与复杂性,需要建立丰富的资源库供学生学习参考,比如讲义、课件PPT、案例库、习题库、论文素材库、名师讲解视频库等。通过对案例汇编成集,一方面可供教室上课讲解之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于课堂讨论和学生自学,扩大知识面与实践能力;习题库里的习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难度适中,可以作为教师检验教学成果、学生复习备考之用;论文素材库中的资料作为学生写论文和研究报告的参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理论素养及写作能力。总之,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不但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扩大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也为学生课外自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金融与经济学篇3

一、金融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分析

金融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中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其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在不确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包括在市场主体决策行为下的金融市场运行状况、金融资产定价问题等。金融经济学在经济学当中的含义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其最初的含义主要就是说政府通过税收、发行国债筹集资金等对其进行管理使用的主要行为。其次,包括货币信用、银行等形式的理论以及实践等。最后,进行股票、债券和票据等内容的出售等其他形式,通过这样的形式来为企业新建和重组筹集一定的资金。而对于这里所讲的金融经济学,主要就是第二种含义上的理论形式。其主要的定义就是研究如何能够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有效的使金融资源进行跨时期配置,的理论和学科。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之前,并没有完善的金融经济学内容,其理论界只是停留在描述和统计的形式对股票现金流和股价运动的规律进行评估等形式。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好七十年代左右,各种各样的理论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且在极短的期限内制定了金融经济学的框架和基础内容等。直到1968年到1973年五年的时间内,通过三位金融学家的不懈努力,完成了金融经济学理论的制定。其主要的内容包括四种理论体系,包括资本结构理论,这是确定公司财务的主要理论之一;证券组合理论的提出为CAPM的提出奠定了非常有利的基础;对于CAPM理论来说,主要是从理论上对金融进行分析最主要的理论内容;期权定价理论,提出了金融工具的主要定价公式。

二、对于金融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分析

对于金融经济学的研究方面,人们逐渐发现,其中不是不会存在问题或不足,是欠缺有效解决问题的工具和策略,这也就使得金融经济学在进行研究时,数学工具的运用,显得尤为突出,这也使得金融经济学的研究也在促进向抽象化转变。通过经历一个相对简单的微积分到概率论,再到拓扑理论的整个形式,在微观金融领域当中会运用到最新的微分拓扑理论来完成。所以对于工具的兴衰会与能否有效的在探索目标中有效适应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并且在现代的科学当中,数学的运用已经不是说不可能的了,并且也被广泛的运用在金融经济学研究当中,虽然有些还是无法接受这一形式,但是在实际当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可以从以下几点内容当中明显的看出这一点。首先,就是因为出现社会科学的许多分支定量现象;其次,在社会科学的理论当中,虽说是通过运用文字的形式进行表达,可是通过借助数学形式对其进行分析与比较,能够为其提供非常有利的帮助;再次,对于那些主题相对比较模糊、难以得到确切信息的概念来说,数学形式能够有效的为其提供合理的领会手段等形式;最后,对于社会科学所关注的并不单一的是描述发生了什么,还包括其中所隐藏的有效或是无效的决策等,对于这些决策来说,能够通过借助数学形式进行表达与研究,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让人们所作出的决策是通过知识和相应的科学内容来完成的,而并非是通过推测来完成的,是提前的决策能够更加科学性和完善性,为下一步工作能够奠定坚实基础。

也能够有效的分析出金融经济学在进行定价以及资产管理研究时,主要就是通过将所观察到的和思想组织成为概念体系进行统一,之后通过逻辑模型进行分析,最后在制定和坚实相对完善的理论。而对于数学家来说,数学的主要对象通过抽象概念,而逻辑主要就是最后判断正确与否的关键标准所在。而如果将数学运用在经济学当中,那么就必须要明确和考虑到其在实际当中的检验问题等。换句话说,主要就是使现实世界作为一个逻辑范畴,理论这是一个逻辑范畴,对于两者来说如果其中无论从内涵或是从外延来说都保持相,那么这两个概念就是等价的,这样就不能对两者之间进行逻辑推理和判断,而对于这样的形式,该科学研究就将会失去其本质上的意义。只能通^将理论内涵进行缩小处理,才能获得相当比较宽泛的外延,这样才能有效的保障现实世界逻辑推理和预测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金融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科学主要就是通过实践需要而不断产生和形成的,通过实践需求的不断发展而随着不断的进步,而对于金融经济学来说,是人类对金融领域相当比较“理性”化的认识,更多人们进行金融现实理性思考的基础部分。但由于金融现实存在着复杂性的特点,对于这样的理论框架的运用时间还相对比较晚,对于这一点的框架揭示的金融本质也会受不同因素而限制。因此人们必须要不断的进行研究,并制定合理的手段对金融经济学进行有效认识和研究。

对于金融学行为角度进行分析,金融学的发展给经济学带来很大的挑战,并且一直坚持理论基础就是理性人假设。可是对于金融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来说,其思维方法的逻辑创新方面等,并没有相对合理完善的理论形成,并且对市场的解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所以在研究方法上,必须要进行改进和创新,从而更好的满足金融学的发展需求。

四、结束语

针对当前对金融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分析,金融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当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会影响我国社会经济良好发展的重要内容,所以应该合理对金融经济学进行有效研究与分析,并掌握其研究方法,从而更好的发挥其重要作用,促进社会经济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金融与经济学篇4

张云: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黄市长在金融重组、创新和开放方面一系列大手笔之后重庆整体金融行业对重庆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根据统计数据2009年重庆市金融业增加值达389.9亿元,同比增长31.2%,高居各行业之首,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数据充分表明在黄市长对重庆金融业改革之后其整体已经成为重庆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这就说明从宏观上来看,一个地区有效地盘活金融行业能够有效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作用非常直接和明显。可以说,在金融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的问题上,重庆树立了一个鲜明的正面实证案例。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黄市长的具体改革措施是如何盘活重庆整体金融行业的。从金融理论来看,金融主要是由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产品构成的,所以在其理论框架中,金融的发展和深化具体就是表现为上述三个方面的发展,即金融市场的拓展、金融机构数量和金融产品品种的增加。黄市长主导的改革措施正是有效地拓展了重庆地区的金融市场、机构以及产品。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通过有效的资产重组建立了能够良性发展的重庆地区主流金融业务,即银行、证券、保险业。

第二,充分发展了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如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财务公司等,极大拓展了重庆地区的金融机构品种,使得重庆地区在金融服务供给方面充分显示了多样性,能够有效地满足不同行为主体的投融资需求。

第三,率先发展了一些全国性的或者区域性的要素交易市场,扩大了重庆地区金融市场的内涵,为很多以要素为标的物的金融产品提供了交易场所。

上述三个方面充分显示了重庆地区金融改革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三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拓展,按照现代金融学的观点,即重庆在上述三个方面的改革有效地加强了重庆地区的金融深化程度,进而促进了重庆地区的经济增长。

考虑到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金融生态方面的差距,重庆地区金融改革还在电子商务网络以及重庆地区金融法制等金融生态建设方面下了工夫,这些措施都有效地提升了重庆地区金融运转的效率从而促进了重庆地区的经济发展。

记者:金融被称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一城一地的领导干部在规划本城本地乃至本区域的经济发展蓝图、制定经济发展方略和战术时,应当将金融思维、金融手段置于怎样的位置上?

张云:在当今世界股市、债市、汇市等金融领域的新闻充斥着商业报纸,全球各种类型公司的经营活动全都紧跟着华尔街、伦敦、东京等国际金融中心的节奏,金融活动已经成为当代整个经济的核心,这一点已经明显的表现在美国、英国、西班牙、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内部。

在此形势下,首先,我认为决策者应当牢固树立金融思维的理念,树立金融思维的理念实际上就是树立金融是整个现代经济的核心的理念。要深刻理解这一点就需要理解当代经济系统的本质问题,实际上这个命题涉及到一个非常复杂的理论问题。现代西方主流理论用总量生产函数将经济系统视为一个投入资源进而生产产出的物质生产过程,而马克思理论不这么看,马克思的分析是将市场经济系统本质视为一个价值系统,追求价值增殖是整个经济系统发展的最本质动力,实际上延续其分析逻辑很容易得出在市场经济中只要是货币衡量的价值,尽管无形也是客观存在,只要能使价值增殖,尽管它根本与物质生产过程无关,也可以被看作是生产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摆脱物质生产过程的直接价值增殖过程蓬勃发展是一个历史的必然。而在现代经济活动领域中,金融活动是最接近“直接价值增殖活动”的活动,换句话讲,金融活动是最贴近市场经济本质的活动,在这个意义上金融活动自然其就成为当代经济活动的核心了。

其次,在理解清楚了金融活动是最贴近市场经济本质的活动之后,决策者在规划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蓝图之时,就需要充分考虑本地区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产品发展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实际上从微观角度来看待金融对地区经济的发展作用,现有理论研究的观点主要是强调吸引资金流入。一个地区资金聚集了,经济自然就发展了。我这里想强调的,是金融资产向外输出同金融、经济发展的理念和关系。实际上,金融资产流入与金融资产流出作为同一事物(金融性质的资产),都是通过金融市场、金融要素等进行,有效地发展金融资产输出功能也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现有研究表明,区域金融发展的资金来源和流动方式不外乎四种:一是内部转移式(in-n),即资金经此区域在境内金融市场的存入和贷出;二是贷放(in-out),即资金由境内经此区域向境外移动;三是筹资形式(out-in),即资金来自境外经此区域向境内移动;四是外部移动式(out-out),即资金来自境外经此区域向境外需求地移动。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资金流动都离不开入(in)和出(out)的两个通道,任何一个渠道的缺失都会导致资金流动的失败,所以从理论上看,区域金融的建设必须在同时具有资金流入和流出的前提下,才能保障资金流动的畅通以及经济的发展。所以决策层在考虑当地的区域金融建设必须同时兼顾资金流入和流出两个通道。所以,最好的决策层规划就是同时考虑资金流人和流出两个渠道,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和发展本地区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产品,并结合本地区的比较优势来充分发展经济。

实际上在我国,地方政府决策层在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一直承担着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企业融资的重任,且在我国实行积极的 财政政策背景下,地方政府更需要自力更生,筹集一定量的中长期资金,以配合中央财政政策的落实。但是,目前国家政策不允许地方政府直接从市场借贷资金(尽管现在已经可以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但数额有限),因而一个直接可行的方案是通过组建不同功能的国有控股投资公司作为地方政府的间接融资平台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种以国有控股投资公司为载体的融资平台可以为地方政府发挥以下功能:一是整合政府资源,盘活资产;二是在融资平台的基础上,可将借贷资金转化为子公司和子项目的资本金,以便进一步做债务融资,有效地运用财务杠杆,满足地方政府融资需求;三是融资平台的设立可以有效隔离风险、规范运作。

如何有效地构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实际上可以学习重庆市政府。重庆在构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上的成绩较为突出。重庆市政府设立了包括城司、高发公司、地产集团等投资集团作为其地区基建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融资平台,为该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在组建地方融资平台的启动资金可以有以下来源:1、发行中期票据融资,以允许地方大型投资集团发行中期票据的方式融入资金,作为其启动资金,对地方建设项目发挥资金配套作用,从而发展成为地方融资平台;2、规费注入,即将路桥费、养路费、部分城市维护费等作为财政专项分别归类注入投资集团;3、土地集团收益权注入,即市政府赋予部分投资集团土地储备功能,并将土地增值部分作为对投资集团的资本金注入;4、存量资产注入,即将过去几十年形成的存量资产,比如路桥、隧道、水厂等,划拨给相应的投资集团,从而成为投资集团的固定资产;5、税收返还,即通过对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投资实施施工营业税等方面的税收优惠,将其作为资本金返还给投资集团。在拥有资本金后,这些集团公司可以通过各种融资方式如申请银行贷款、设定信托融资、发行债券和短中期票据、开展股权合作、进行融资,发挥融资平台的融资功能。

记者:有意思的是,我们分析了一下黄奇帆市长的职业履历表,发现他此前并没有直接从事过金融方面的工作――不像和戴相龙,曾经是金融领域的领导干部,有着浓郁的金融背景。可尽管如此,黄市长依旧因自己丰富的金融学养和娴熟的金融操作手段被人们誉为“金融市长”。可见,之前有没有金融背景并不是最主要的。作为领导干部,尤其主政一方的领导干部,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金融素养才是正题。那么,在您看来,干部尤其主政一方的干部,应当具备怎样的金融知识和金融素质呢?

张云: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不断扩展,金融制度不断创新,金融衍生物层出不穷,与此相适应,现代西方金融的研究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一些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决策层有必要了解,如现代资产定价原理、公司金融理论以及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等。在这里我推荐一本书,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戴相龙主编的《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此书通俗易懂。是一些地方政府决策层迅速了解和熟悉金融知识以及提高金融素养的合适读物。

链接1 没有金融工作经历的金融市长

黄奇帆,汉族,1952年5月生,浙江诸暨人。

1968.09―1974.09上海焦化厂焦炉车间工人

1974.09―1977.09上海机械学院仪器仪表系自动化仪表专业学习

1977.09―1983.07上海焦化厂设备科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

1983.07―1983.12上海焦化厂副厂长

1983.12―1984.04上海市委整党办公室联络员

1984.04―1987.01上海市经委综合规划室副主任

1987.01―1990.06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主任(副局级,1988.09获副研究员职称)

1990.06―1993.01上海市浦东开发办公室副主任

1993.01―1994.09上海市浦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1993.12明确为正局级,获研究员职称)

1994.09―1995.04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兼市委研究室主任

1995.04―1995.07上海市委副秘书长

(1994.10―1995.05借调中央办公厅工作)

1995.07―1996.03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市政府副秘书长

1996.03―1998.04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体改委副主任

1998.04―2001.10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经委主任,市工业工作党委副书记

2001.10―2002.05重庆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2002.05―2009.11重庆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2009.11―2009.12重庆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副市长、党组副书记,重庆行政学院院长(兼),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兼)

2009.12―2010.01重庆市委副书记,市政府代市长、党组书记,重庆行政学院院长(兼),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兼)

2010.01―庆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党组书记,重庆行政学院院长(兼),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兼)

链接1 金融市长的私房菜

黄奇帆日前做客央视《对话》,谈到发展和规划重庆经济时,这位重庆市长端出了三道让人回味无穷的私房菜,选摘如下――

第一道菜:龙是三吃

黄奇帆说,这个实际上是指,在过去几年,我们对重庆的许多困难的、进入困境的金融机构进行重组。我们重庆的五个金融机构:重庆商业银行,西南证券公司,重庆投资信托公司,三峡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在重组前,清一色的都有50%以上的不良资产。

遇上重组这样的情况,我们就采取三管齐下的措施,或者我们用一个说法叫龙虾三吃的措施。所谓龙虾三吃,就是解决这个重组问题分三个步骤,一步一步地把它吃掉。第一个措施就是追加资本金,第二个措施就是剥离它的坏账,第三个措施就是重组它的董事会。本人这回要下决心,不管叫龙虾三吃还是三管齐下,都是刀刀见血的。一是资本金一下子增加20亿,二是把它的班子彻底地换了,三是从根子上解决它现金流整个被挪用,客户保证金现金流断裂等各方面的问题。有这些动作以后,应该说西南证券就此进入坦途,而且过了两年,股票还上市了……

那么,“吃龙虾”的工具是?

黄奇帆:这工具就是渝富资产管理公司,它相当于一个杠杆,类似于我们国家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等等。

第二道菜:重庆小吃

重庆小吃代表创新。

黄奇帆:“这个是指重庆金融中心目标,在银行证券保险以外,我们有五个层次的工作目标,比如说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金融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或者还有信托公司,或者还有财务公司,另外还有汽车金融公司等等。这些都算一道一道小吃,但这些小吃最后形成的规模,我认为是不小的。”

这其中,土交所或许是最引人注目的。

黄奇帆说,其实这涉及到中国的一个城市化进程的问题……如果城市化进程过程中我们城市新建没用地和农村新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平衡得好,中国18亿亩耕地能保住,城市化进程,农民进城的目标能实现,而且我们的耕地还会增加,可能以后变19亿亩耕地了。在这个意义上讲,怎么样让农村与城市的建设性用地能够有市场的流通,地票交易所就发挥这个作用。

农民原来的旧房子,他在农村里面,他尽管可能也有那么一百多平方,两百平方,但是土疙瘩造的这种土房子,它如果要卖的话,卖个一两万,不值钱……现在我们帮他创造了一个什么财富呢?你原来宅基地大而无当,占了两亩地,这两亩地你把它复垦成为农田,这农田还是你的,你就变成种菜的地,种粮的地,但是你这两亩地的指标,到土地交易所地票去卖掉,可以换20多万。你拿了这20多万,你可能七万八万去买了一个房子,这个房子水电气什么都有,道路交通也齐全,房子的结构也比较好,像个小别墅了,对农民来说,是很高兴的事情。

第三道菜:重庆火锅

重庆火锅代表开放。

金融与经济学篇5

一、父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将经济学一分为二,即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经济学的教学也划分为微观课程和宏观课程。学生首先学习亚当・斯密(Adam Smith)“看不见的手”和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理,而在接下来的宏观课程中,他们则被告知各种市场失灵以及政府在纠正这些失灵中所扮演的角色。微观经济学家批评宏观经济学家,认为他们缺乏严格的理论基础;而宏观经济学家则谴责微观经济学家沉迷于不现实和不适应的理论之中。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之所以不完全令人满意,也正是因为人们希望对该理论某些核心假设做进一步解释,尤其是价格和工资的黏性。通过两种方法可以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重新连接起来。宏观经济学可以引入微观经济学,反之亦然。新古典经济学选择了第种。这种方法的支持者试图从理性、企业和消费者的最大化行为等基本原则出发,来推导经济加总的动态行为。这个学派意识到了经济动态在理解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预期在形成经济动态中的核心地位。另一种方法则尝试将微观经济理论引入宏观经济理论。为表述方便,学术界将其称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出现主要是应对70年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面临的理论危机。在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曼昆和罗默参考某一特定理论对下面一组问题的回答来判别其是否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问题1,此理论违反了古典二分法吗?即货币是非中性的吗?问题2,此理论是否认为经济中的实际市场不完全性是理解经济波动的关键?在主流经济学派中,只有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失业、信贷配给和商业周期等经济现象与标准微观理论的结论并不一致,新凯恩斯主义的目标就是发展能够解释这些现象的微观理论。如果考虑其最宽泛的内涵,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有很多分支,其中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对不完美信息和不完备市场的研究。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基于凯恩斯主义基本思想的,但新凯恩主义者意识到应该更为彻底地远离新古典主义的分析框架,并且应该对由信息成本所引起的资本市场的不完美性及其后果做更深入的研究。效率工资理论。资本市场的不完备,信贷配给以及对货币政策作用的修正观点是新凯恩斯主义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效率工资模型

效率工资是指劳动生产率依赖于工资水平。效率工资模型的基本假设是工人特征的相关信息不完美。工人的行为不能够被企业完全地观察到,因此,企业无法制订有效的合约来保证工人承担他们行为的后果。因此,劳动质量和生产效率(因而企业的利润)就有可能因为企业支付更多的工资而上升。同样,人员更替也会因为工资上升而减缓。正是因为意识到降低工资可能会降低生产效率,增加人员更替,从而减少利润,所以,企业面临大量失业时,并不一定降低工资。在这种理论中,市场上也有很多企业,企业之间是存在竞争的,但是至少在一定范围之内,企业是工资的制定者。如果瓦尔拉斯工资(出清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太低,那么,企业可以选择提高工资来增加利润。当然,效率工资,也就是最大化企业利润的工资,会因为经济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效率工资并不意味着工资水平一成不变,但却说明了工资水平为何不一定会降低到出清市场的水平。

效率工资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工资不能出清劳动力市场。类似的模型也可以解释利率不能促使信贷的供给和需求相等的原因。更一般地,阿克洛夫和耶伦(985)指出,即使应该改变工资,企业也愿意支付额外的费用来保持工资不变。他们证明这种近似理性的行为给企业带来的利润损失很小,但是,社会成本却可能非常高昂。事实上,如果企业是风险厌恶型的,并且改变工资的后果存在某种不确定性,保持工资不变是完全理性的。

(二)资本市场的不完备

资本市场不完备起源于信息不完美。在企业经理人和潜在的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时,这种不对称会导致所谓的“股权配给”(equity rationing)。股权配给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意味着如果企业希望获得更多的资本用以投资或者增加生产,它们必须借入资金。即便它们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它们也会面临不可忽略的风险,包括破产风险。要分析企业行为,就必须关注企业是否愿意承担这些风险。企业生产资本不可预期的改变(比如存货价格的变化)可能会对它们承担风险的意愿有显著的影响。

(三)信贷配给

尽管有时企业对潜在风险的考虑降低了企业愿意生产的数量,但是,在其他时候,企业获得资本会受到限制,市场上存在信贷配给。资本供给者在面临过度资本需求时不提高利率的考虑和企业在面临过度劳动供给时不降低工资是相似的。原因在于选择效应(申请者的构成发生反向变化)或激励效应(借款者从事风险更大的项目),提高利率可能反而会降低资本供给者的期望回报。

(四)对货币政策作用的修正观点

货币政策起作用时,它并不是通过调整个体持有的货币余额,而是通过影响信贷的可获得性来影响经济活动的。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意味着如果某一家银行决定减少提供贷款,那么,市场上一定不会存在其他的潜在贷款提供者可以对这笔贷款进行完全的替代。货币政策当局可以采取某些措施来影响银行的贷款意愿(或者影响银行愿意贷款的条件)。当然,某些条件下,其他的贷款提供者可能会采取某些行为来抵消货币政策的影响,但总体而言,货币政策的作用不会被完全抵消。

二、当前金融危机产生原因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分析

资本市场的不完备是解释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的一个重要视角。新金融市场的自由化是新自由主义体制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上世纪30年代,鉴于929年-933年大危机的教训,罗斯福政府要求国会通过“证券交易法”,阻碍了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的联系,使美国经济的的金融化进展受到阻止。而在新自由主义体制下,美国经济的金融化过程明显加快,这也加剧了这次金融危机的产生和传递。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关注资本市场的不完备性,是观察和分析美国次贷危机产生和传递的重要视角。从美国的次贷市场和次级债市场以及金融衍生产品来看,都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首先,发放次级贷款的银行或公司与次级贷款借款人之间存在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发放次级贷款的银行或公司不如借款人自己对其个人信用和还款能力清楚。其次,次级贷款被证券化后变成了次级债产品,次级债券投资者与出售次级债券的投资银行之间在次级债风险水平上

存在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最后,次级债券衍生产品的投资者与出售次级债衍生产品的投资银行之间也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可见,美国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是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

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就会产生道德风险问题。在这次次贷危机中我们会看到,这种道德风险问题,不仅仅集中在大型金融机构的高管人员身上,实际上几乎处处都是,包括借次贷的老百姓,向老百姓发放贷款的银行,从银行手里购买次贷证券的金融机构,乃至最大的金融机构,都存在着道德风险。换句话说,从最底层的次贷借款者,层层往上,所有的债务人和债权人都显示了特别强的道德风险问题,大家都不顾一切地举债,每一层金融机构都有特别高的杠杆率,债务杠杆程度空前之高,这也是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个重要原因。

美国政府为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以拉动美国经济增长。在连续多年房地产信贷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并不提高房地产信贷的利率,导致美国家庭负债大幅度提高。从2000年到2005年,美国家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的比率从91.0%上升到120.0%。家庭负债与家庭资产的比率从13.3%升为16.9%,债务实际支付比率从12.6%升至13.7%(Dayid M.Kotz,2006)。过高的家庭负债对这次次贷危机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金融危机中若干经济现象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分析

(一)金融危机到来后大部分企业都选择推迟投资

在资本市场不完备的股权限制模型中,投资的波动要大干产出的波动。原因在于金融危机来临后,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推迟投资是企业在财务状况恶化时,能够采用的所有降低风险的决策中成本最小的一个。如果由于需求冲击,企业财务状况恶化,那么,此时增加新的投资的边际成本,以及由此带来的边际风险会显著地上升。企业能够随时间积累资本意味着平均而言,此种风险会随着时间减少。因此,在金融危机到来后,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时,推迟投资对企业会有好处。这与我们观察到的现实是基本一致的。危机到来以后,很多企业的老板都选择了推迟投资。

(二)在金融危机到来后,企业选择“减少雇佣员工的数量,但小减薪或小幅减薪”的策略

在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模型中,实际工资的确像现实中一样呈现出顺周期变动,原因在于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会降低劳动的边际产出(考虑到增加产出所带来的风险)。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劳动生产率往往因为实际工资的上升而上升,结果削减工资对企业而言反而是不利的。高工资能够通过吸引高质量的劳动力,或者通过激励出更多的努力程度,或者是降低劳动替换率(从而降低培训和雇佣成本)来增加劳动生产率。效率工资的存在又使得工人在面临劳动需求变化时离开劳动力供给曲线。这导致就业水平较大变动,而同时实际工资变动较小,对短期调整而言尤其如此。这就是我们看到的,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广东,江浙等省份的企业大量裁员,造成大量的农民工提前返乡的现象。由于这些在岗的工人的工资水平本身就不高,所以,在岗的工人并没有被大幅降薪。因为这些企业的老板认为调整劳动力使用数量所产生的后果比调整工资(由于效率工资的原因)所产生的后果更加确定,那么,企业所进行的调整就更多地采用调整雇佣数量来实现,这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可以解释的。

通过效率工资的方法所引入的工资刚性,能够像凯恩斯主义模型中假设名义工资刚性一样,在劳动力需求发生变动时产生出就业波动和非自愿失业。既然劳动力边际产出的持续性波动来自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持续性变化,新凯恩斯主义预测失业是一个持续性的现象。与传统的隐性合同理论不同,效率工资理论至少部分地揭示了,为什么劳动力需求的减少,企业采取解雇而不是减少工作时间的形式。

(三)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在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内部,不同的流派一般采用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 第一种强调现实市场经济与阿罗一德布鲁(Arrow-Deb rau)理想状况的最重要的区别是名义价格刚性(nomIRal price rigidity)。他们认为,如果不存在名义价格刚性,那么经济就能够迅速地对它所受到的冲击进行调整,并通过这种调整来保证充分就业和市场效率。这方面的早期研究主要在于建立包含名义价格刚性的一般均衡模型。另一派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则重视凯恩斯的另外一个思想价格和工资灵活性的增加反而有可能加剧经济的衰退。这意味着工资和价格的刚性可能不是唯一或者是最重要的导致对标准的竞争均衡模型偏离的因素,也不是唯一与经济波动性相关的因素。很显然,新凯恩斯主义的上述两个分支对宏观经济的运行有着不同的看法。第二类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模型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它们都是以信息不完全和不完全合同为基础。它们分别是风险厌恶的企业,风险厌恶的银行通过信贷配给(credit rationing)给予配置信贷资源的机制,以及包括效率工资理论和内部人一外部人模型的新劳动力市场理论。这些基本要素有助于解释为何灵活的价格反而会增大经济波动幅度并导致非自愿失业的存在。特别地,前两个因素能够解释为什么小的经济冲击会引起大的产出波动,而新劳动力市场理论则可以解释产出的波动是如何导致失业的(通过引起劳动力需求的变动)。风险厌恶的企业将会对任何与风险有关的行动都小心翼翼。

1 风险厌恶的企业

企业在这些不确定状况之下所表现出的风险厌恶特性是企业“资产组合理论”(portfolio theory)的基础。在此理论中,在考虑到各种行动的风险(以及它们的方差和协方差)和期望回报的同时,企业选择合意的行动组合,这些组合包括定价、制定工资。雇佣工人,生产等。经济环境的变化总会导致企业采取某些行动。如果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那么企业一定会改变其商品的售价,或者改变生产的数量,或者增加存货的持有。如果其售价不变,那么就一定会有数量调整,反之亦然。

企业的行为会因为“手段不确定”和各种资产价值的不确定的原因,而受到它们自身对风险感知的影响,至少有三个因素可以影响企业面临风险以及它们承担风险的意愿。第一个是经济的总体状况。当这次金融危机到来后,全球经济进入衰退,企业对未来的发展前景很悲观,或者企业变得更加担心风险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第二个因素是企业的现金流状况。企业的流动性决定了为保持正常生产活动企业必须从外界借入资金的数量。企业的流动性还受其利润的影响,因为利润是生产剩余,因此小的价格变动就有可能导致利润、从而企业流动性的较大变化,在杠杆率高的行业尤其如此。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金融机构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紧缩信贷,资本市场投资者缺乏信心,因此,企业的流动性会受到影响。同时,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一些产品价格下跌,进而影响企业的利润,从而也会进一步影响企业的流动性。第三个因素是价格水平的变

动。因为几乎所有的债务合同都以名义量来记价,价格水平的变化将会极大地影响企业的流动性和实际净价值。这样,关于风险厌恶的企业理论就可以用以解释为何企业的供给曲线。以及社会总供给曲线一每个价格水平上所有企业愿意生产的产品数量一在衰退时期剧烈地移动。因为在衰退期,生产的风险增大,企业承担风险的意愿和能力下降。

2 信贷市场和风险厌恶的银行

经济学的最新进展揭示了在信贷市场上,信贷资源并非是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拍卖过程来配置的(出价最高的人获得贷款)。事实上,贷款提供者必须考虑贷款无法归还的风险。相应的机构,比如银行,必须对贷款申请者的资格进行审查,并监督贷款的使用。新凯恩斯主义者研究了信贷市场不完整性的后果,这种不完整性使得厌恶风险的贷款人通过将资产组合转向比较安全的项目来应对经济衰退。格林瓦尔德和斯蒂格利茨(990)引入风险厌恶的贷款提供者的分析框架。正如我们刚才提到过的受到股权限制的企业一样,受到破产风险威胁的银行同样会表现出风险厌恶的行为特征。银行的这种风险厌恶的行为会放大经济最初受到的逆向冲击,导致衰退程度更深,时间更久。本次金融危机起源于次级贷款和次级债,当银行认识到次级贷款的风险后,银行减少或停止这项业务的贷款,当银行认识到次级债风险严重后,就会减少对次级债的投资。当经济状况较差时,银行会认为提供贷款的风险增加,因为企业净价值减少,拖欠贷款的概率增加,企业承当风险的意愿也减少。这样,企业要获得贷款变得越来越困难,企业的流动性受到影响,最终,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影响,金融危机最终影响了实体经济。

某种冲击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资本,即使是企业能够自由进入信贷市场,它们愿意借贷的数量也会因为它们承担风险的意愿而受到限制。借贷合同的约束力意味着随着可以获得的生产资本数量减少,在任何借款水平上的风险(破产概率)都会增加。因此,如果它们的生产资本数量减少,那么,企业意愿的生产水平也会减少(假设它们并没有承诺销售固定数量的商品):而且,生产资本恢复到正常水平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理论不仅解释了为什么无论是总量冲击(例如由于货币政策导致的不可预期的价格水平下降)还是部门冲击(比如不可预期的需求减少,或者石油卡特尔组织的突然成立)都会产生总量效应,最终使实体经济陷入长时间的衰退。

四、各国政府应对策略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分析

(一)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需不需要政府干预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伊始,对于政府应不应该采取行动应对这次金融危机成为学术界和政界颇有争议的一个问题。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7因为新凯恩斯模型认为波动是无规则的和难以预料的,所以,他们不会积极支持政府试图“精确微调”的宏观经济行为。许多新凯恩斯主义者(如曼昆)接受货币主义者的旧凯恩斯主义的批评,也接受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提出的有关动态一致性的一些批评。政府为应对经济总量波动在多大程度上可以采取自由裁定的财政和货币行动,在这一点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新凯恩斯主义观点。然而,由于市场的失灵,尤其是深度衰退的时候,绝大多数新凯恩斯主义者承认需要行动主义的政府采取某种形式的干预。例如,泰勒认为,虽然财政政策通常应该应用于长期目标如经济增长,但是“在特殊情况下,比如当名义利率降为零时”就有充分理由去明确地使用财政扩张政策。由于经济将来可能遇到的问题的不确定性,新凯恩斯主义者不支持货币政策的固定规则方式,这种方式是由弗里德曼及70年代的新古典主义均衡理论家如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巴罗等倡导的。新凯恩斯主义分析为政策干预提供了理论支持,特别是在持续的巨大冲击下,因为市场经济调整过程运作缓慢,政策干预成为必要。

这次危机开始时,以财政部为代表的美国政府,其政策在方向上一直摇摆不定,力度也相当欠缺,还有很大的随机性,但最终选择了政府干预主义。危机开始时,财政部置身其外,协调行业超级基金计划、救助贝尔斯登,后来放任雷曼兄弟破产,设立7000亿美元的不良资产救助计划。为避免经济衰退加剧和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美国政府相继又推出两大救市方案。财长盖特纳于2009年2月10日宣布了总额高达2万亿美元,核心为拯救深陷困境的银行的“金融稳定计划”。与此同时,经过多轮的辩论与协商后,美国国会于2月13日终于通过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可见,美国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干预经济周期变化的力度是史无前例的。

这种新干预主义和传统凯恩斯主义本质相同,那就是在市场失灵时由政府出面,帮助市场恢复信心,恢复市场正常运作。但不同的是,它的干预建立在对市场经济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旨在帮助市场经济更好地发挥作用,其手段也远远超出了凯恩斯当年的设想。例如,在危机冲击下,对若干主流金融机构实行部分国有化:在工会,债权人、企业管理层等各方之间斡旋,在企业重组破产这一微观层面上进行干预;通过印钞或发债等方式购买低质量的金融资产,以支持金融业的运行,从而降低社会的贷款成本。这种扩大到金融刺激以及部分国有化的做法,远远超出了传统凯恩斯主义的财政干预,这就是新凯恩斯主义的方法。

(二)财政货币政策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有效吗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也基本上认为增加政府开支会改变经济运行的结果,在经济萧条时期,货币政策的作用是有限的,工资削减也不是有效的,利用财政政策,增加政府开支应该是应对金融危机,增加就业,减缓经济衰退的有效举措。2008年11月5日召开的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匡算,到20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这是我国政府应对当前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思路比较一致。

在货币政策方面,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投资依赖于利率的程度,要小于对获得贷款能力的依赖,获得信贷能力的变化可能比利率的变化要显著得多。中央银行通过两种手段影响获得信贷的能力,一是通过银行发放贷款的意愿,二是银行发放贷款的能力。当银行没有储备,则货币政策通过影响银行发放贷款的能力起作用:改变限制条件。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支持货币主义者的如下观点:货币政策并不是主要通过利率机制发挥作用,利率并不是货币政策的良好目标。因此,通过调整利率应对金融危机的效果应该是非常有限的。如日本上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破灭之后,不断降息至“零利率”的水平,仍无法诱发企业接受贷款进行投资,史称空白十年。利率太低时,人们宁愿持有现金,最后扩张性货币政策失去了作用。2008年底以来,美国的联邦基准利率水平已经接近于零,虽然我们还很难断言美国会陷入“流动性陷阱”,但通过零利率的货币政策不太可能让美国摆脱经济衰退。中国的货币政策仍有不少空间,政府促使银行扩大信贷的能力要大干西方国家。

新凯恩斯主义赞同凯恩斯主义者关于货币政策起作用的主要途径是它对投资和企业生产的意愿。能力所产生的效应。关于货币政策如何影响经济的具体方式,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货币主义者,凯恩斯主义者以及新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不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货币政策不是通过交易机制,而是通过信贷机制发挥作用。从2008年各国政府所采取的对策来看,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让商业银行迅速扩大信贷规模,提高银行发放贷款的能力来实现的,提高企业生产意愿和生产能力。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这次金融危机到来以后,政府也是通过扩大信贷规模来刺激经济,产生了比较积极的效果。

五、结论

我们认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关注资本市场的不完备性,是观察和分析美国次贷危机产生和传递的重要视角。对于在金融危机到来后,大部分企业都选择推迟投资,企业选择”减少雇佣员工的数量,但不减薪或小幅减薪“的策略以及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等方面,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都能进行较合理的解释。对于各国政府该不该干预,财政,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等,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都提供了理论分析,而各国政府的应对政策也基本符合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金融与经济学篇6

《货币金融学》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与管理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作为金融专业的基础性入门课程,同时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货币金融学是引导学生学习金融学基础知识和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的前提课程。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枢纽和核心,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伴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相关金融理论与世界接轨的步伐越来越快,将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金融理论与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运行有效结合,解决我国实际经济金融中出现的问题,成为当前教学的重要特点。但在货币金融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学方法创新速度缓慢,以及教师金融理论更新程度不足等问题。作为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如果教师按照古典的金融理论教学,学生脱离实际只为考试而学习,势必造成学生工作后,所学非所用,所用无所学,理论严重脱离实际。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我国金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所以,货币金融学教学的创新,已经不仅仅是金融教育教学观念转变与金融教学实践的问题,也是影响着我国金融人才培养和实际金融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中国经济环境的改变

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经济环境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因此,研究经济转型期经济主体的行为转变,以及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对宏观经济与金融产生的影响,对金融学的教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国内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第一,经济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企业劳动雇佣成本上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依靠廉价劳动力资源生产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然而,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劳动力结构的改变,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减少。据统计,2009―2012年,中国劳动力基本工资年增长率逐年递增,2012年上半年中国城市居民工资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3%,农民工工资也上涨了14.9%。沿海地区的“民工荒”逐渐演变为普遍的企业招工难。人口老龄化是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老龄化人口占整个人口比重为8.9%。有研究表明,人口红利2015年左右将处于刘易斯拐点,劳动力人口比重在2011年出现10年来首次下降(蔡P,2012)。这些使得曾经以廉价劳动力为优势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如今越来越受到挑战。

第二,原材料、矿产资源与土地价格上涨,环境保护政策加强。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高物耗、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事实上,由资源瓶颈和环境瓶颈制约所引致的种种弊端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这也是我国在经济转型中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过去几十年高排放和高污染造成环境的严重破坏,迫使我国将经济发展的重点转向科技含量高、污染低的新兴产业,将经济发展战略由中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并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中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作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必须转变发展模式,由依靠资源要素驱动向依靠技术创新驱动转变,通过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在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的同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第三,从国际角度看,近年来特别是金融危机后,企业产品出口需求下降,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利润下降。经济转型期,国家出口导向的弱化政策使部分出口导向型企业受到较大冲击。实行消费主导型战略而弱化出口和投资战略的功能必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毫无疑问,扩大内需的发展战略对拓展国内的消费市场,扩大消费容量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将发挥重要作用,但同时这一发展模式的实行,对于部分特别是出口型中小企业而言,将会带来较大的冲击。在无法或者难以依靠出口实现经济增长而在短时间内又无法拓展国内消费市场的情况下,这部分企业的发展将经受严峻的考验。

第四,技术更新环境发生变化,企业由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压力增大。过去几十年我国企业技术改进方式主要是向国外企业学习和模仿。但跨国企业在国内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随着国内企业不断“干中学”而逐渐消失。发达国家在研制出新技术初期,会严格控制其专利技术,以确保其获取高额垄断利润,随后为进一步获取利润才将已经落后的技术扩散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学习和掌握了低端或一般技术后,我国企业若希望不耗费自主研究开发成本,直接复制模仿他国“高、精、尖”技术已基本不可能。另一方面,企业从国外引进高新技术,也因出口管制和贸易技术壁垒而难以进行。发达国家为维持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垄断优势,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出口进行严格的限制,并采取技术壁垒等严密的高新技术保密措施,强化对技术输出的控制、抑制技术的转移,致使后者无法获取某些核心技术。

综上所述,我们在货币金融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以下3个方面。

(1)系统地讲解和分析中国经济转型给经济主体造成的各种压力和冲击效应。课程需讲授宏观经济转型压力和冲击对各类经济主体影响的机制,以及各类不同主体在具体经济环境下决策的动机、过程和最终达到的实际效果。

(2)货币金融学课程的讲授需将中国经济转型的特别环境和制度因素,与微观个体的各种行为选择整合起来,再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宏观经济的途径和机制,说明其中蕴涵的经济学逻辑关系,并构建和利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进行实验和计量分析。

(3)货币金融学需要讲解和比较各种不同的经济政策在上述经济机制中产生的作用和效果,研究各种具体情况下最优政策设计,分析给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的各项建议。

二、教学分析的理论框架

我们在进行货币金融学的教学分析模型建立时,主要可以参考小中型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DSGE)为基础。小型模型主要参考Ireland(2003)和Ireland(2011);中等大小的模型主要遵循Christiano、Eichenbaum和Evans(2005)与Smets和Wouters(2005)这两篇文献。下面我们不追求数学上的严格性,省略模型的推导过程和细节,主要介绍和说明模型的总体框架、研究思路和主要分析方法。

1.家庭部门。居民效用函数中包括消费变量和其滞后变量。这种设计主要是反映消费理论中的“习惯形成”和“棘轮效应”假说,也是对我国居民消费行为发展的一个近似描述。如果滞后消费变量前的常系数较小或为0,则效用函数中前期消费产生较小效应,甚至效用函数中不再含有消费滞后变量,消费带来的效用只取决于绝对消费量的大小。这种情况适用于经济发展的初期。居民从贫穷不能达到温饱的水平上获得消费,其效用当然增加较大。如果系数较大,则表示只有当期消费比前期消费增加较多时,效用函数才有所提高。当经济状况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这种模型结构比较适合描述经济现实。我国经济已从过去贫穷和温饱水平正转变为全面的小康水平,甚至有的地方已开始走向富裕水平,因此,模型中加入滞后消费变量是对我国经济转型较好的描述。工作时间变量(系数为)和其滞后变量的构建与消费变量的形式一致。效用函数中工作时间这样的构建可以反映我国就业状况从劳动力供给大于需要,转变到劳动力供给不足,也即被称为“劳动红利消失”的现实经济转型过程。上述效用函数中对消费和劳动变量的设计,为我们下面研究转型对企业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转型对宏观经济和政策产生的影响和效应,提供相应研究的技术支持。如我们可以考虑反映经济结构的变化,如和等系数的变化,给企业行为和经济带来的影响效应。

2.企业部门。本部分我们关注在金融融资环境的影响下,企业债务融资行及其对经济产生的影响。首先考虑企业家融资决策问题。经济转型中在来自需求或供给方面的冲击作用下,金融部门决定的贷款利率可能导致经济产生更大的波动。有利的企业生产冲击,如企业获得了更好的产权保护或者政府直接减税,都会使得企业利润上升从而净值增加。净值增加导致企业融资杠杆降低,金融部门要求的贷款利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降低。这些变化又使得企业在随后的生产中利润进一步提高,从而产生良性循环效应。这一现象被研究文献称为“金融加速效应”(Bernanke 等,1999)。同样的逻辑,经济转型的一个负向冲击,如劳动成本的提高,在金融加速器的作用下,会使得企业利润减少,企业净价值增值减少或为负,而融资成本提高。这都导致企业更难以获利或难以维持生存。

金融加速放大效应在我国可能更严重。国内中小型企业债务融资的逆向选择现象较严重,少数的几个大银行对小企业一般缺乏了解,贷款利率的杠杆效应较大。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银行与金融部门的改革与发展一直是社会关注的一个主题。近期,银行业引入竞争以及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趋势有所增强。什么样的金融改革方案,以及怎样的金融融资环境,才能使得企业债务融资的金融加速放大效应得以减缓,是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方面的重要问题,也是教学中关注的主要政策研究内容之一。

3.银行部门。为考察金融环境对企业行为和宏观经济变量产生的影响,我们可以分析讲授商业银行的策略选择和行业竞争效应。对此的讲解可以使得学生对我国金融发展转型和银行业改革,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近年来,国内银行业引入竞争,打破大银行垄断地位的呼声越来越大。少数大银行的行业垄断,使得银行掠夺了企业的大部分利润。同时,少数大银行垄断和利率官方决定也使得信贷配给现象严重。大企业比较容易获得信贷支持,而小微企业则融资艰难。因此,银行业的垄断和竞争,以及利率市场化,这些现实分别会给企业和经济带来哪些不同的影响效应,是现在我国金融银行业转型改革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4.政府部门。我们将政府部门划分为两类,一类中央银行部门,另一类称为中央政府部门。政府部门的行为决策给包括企业行为的经济各个方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课程的重要目的就是研究各种转型压力下的企业决策和行为,以及这些企业行为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研究得出的这些基本现实和其中蕴涵的经济规律,可使政府管理部门增加对我国经济转型变化规律的认识,从而制定出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各种策略和政策。

为应对经济转型冲击可能给经济带来的波动,政府部门可以运用多种经济手段调节和干预经济。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变动每一期的货币发行量、存款准备金率和债券或票据发行利率来调节经济运行。中央政府可通过各种税务和直接采购或转移支付来调节经济。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情况,当经济出现下行趋势或衰退时,政府部门一般通过降低利率、增加货币发行、扩大公共投资来刺激经济恢复。这些政策在我国经济发展初期,当经济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时,一定程度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但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环境较之以前已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从供给面角度,劳动工资增加,资源及原材料成本上升,企业生产技术和效率有待提高,产品附加值低而且缺乏竞争力。从需求面角度,产品的国际需求下滑,而且内部需求不足,私有投资乏力。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压力逐渐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部门还是采用上述政策,可能不但对经济调节效果有限,甚至产生负面的效果。如现时期政府再大规模直接投资,则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因此,经济转型期政府部门如何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内容。而这恰好是我们课程的政策应用关注的主要内容。课程应从政府调节经济的各种手段和途径来研究这些行为导致的宏观经济效应,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评价哪些经济调节方式在各种具体的经济转型冲击环境下达到的效果,从而为政府制定具体背景下各种最优调节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三、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金融与经济学篇7

一、新自由主义经济哲学的基本观点

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新自由主义虽然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流派,但它们在维护个人自由反对国家干预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具体来说,新自由主义经济哲学的基本观点包括:

个人具有至高无上的优先性。自利理性的个人被视为社会的唯一来源,社会只是为了保护个人自由的产物,它本身并没有构成与个人具有平等地位的主体。新自由主义坚信,主要被阐释为消极而非积极意义上的个人自由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不能以功利为借口牺牲个人自由,权力也不能侵犯权利。正如哈耶克指出的,“自由预设了个人具有某种确获保障的私域,亦预设了他的生活环境中存有一系列情势是他人所不能干涉的。”唯此,个体才会自主实现利益最大化,经济活动才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社会公共利益才会自发实现。个人优先于社会、自由优先于功利、权利优先于权力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哲学的逻辑起点与归宿。

推崇自由竞争市场的作用。新自由主义认为自由选择是经济和政治活动最基本的原则,个体包括企业集团应当自由地拥有私人财产,可以自由交易、消费和就业,自由选择的程度越高,经济、政治活动的效率越高。它崇拜“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强调市场的自发调节是最优越和最完善的机制,通过自由竞争的市场实现自发秩序。

尽力限制政府作用。它认为国家干预首先会破坏经济自由,抑制“经济人”的积极性;而且会带来经济的低效率。弗里德曼指出:“为了经济稳定和增长,我们迫切需要的是减少而不是增加政府的干预。”其次,国家干预必然会带来国家职能的扩大与权力的集中,后者会进一步威胁到个人自由。再者,国家的再分配非但不能实现社会公平,也变相地侵犯了某些有才华的人权利。

强权与意识形态的全球化。通过在里根与撒切尔的政治实践,在“华盛顿共识”中表述的新自由主义力图把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的理念推向全球,鼓吹资本流动、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但新自由主义并不是一般地鼓吹经济全球化,而是着力强调要推行以超级大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为国际垄断资本进行全球扩张、控制全球经济扫清制度上的障碍,使垄断资本在国外的“自由空间”急剧扩大。

二、金融危机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自然结果

从表面来看,金融危机是由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金融体系的混乱、美元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等因素导致的。但根本上来说,这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哲学的自然结果。

1.政府放松了对市场的监管,使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日益脱钩,造成金融市场混乱。解除管制特别是金融管制是新自由主义的一个重要主张,但没有国家有效监管的金融市场是非常不稳定的。在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下,1980年~1982年间美国国会通过了两个法案,解除了对金融机构的管制。1999年,美国政府正式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1933年的金融管制法,从而彻底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局面,出现了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局面。此后,金融机构就可以自由地追逐最大利润,投机性业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诸如次级贷款和由按揭所支撑的证券以及其他所谓“创新”不断增加。

而信息技术的进步、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虚拟资本的流动速度越来越快,但虚拟资本市场更是缺乏有效监管。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概念也成了虚拟资本投机的工具,一度转化为纳斯达克网络泡沫的推动力量。2002年网络泡沫破灭,美国虚拟经济进入了危机动荡期。美联储于是降息至二战以后最低水平1%,造成了超级低廉的信贷成本。逃离的网络资本重新开始投机,随即制造了房地产泡沫,与房地产相关的金融衍生品也开始泛滥。根据美国财政部对美国次贷担保债务凭证市场的统计:2005年次贷市场总值为1510亿美元,2006年为3100亿美元,2007年仅第一季度就达2000亿美元。在此基础上,华尔街的精英们甚至发明出了次贷的平方、立方、N次方等新产品。金融衍生品的极度膨胀,导致美国金融服务业产值占到其GDP的近40%。以致面对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连布什总统都自嘲华尔街喝醉了,老是推出一些莫名其妙的金融投资工具。

由于缺乏对宏观市场特别是金融市场的监管,新自由主义并没有实现自由市场的秩序与稳定,反而是在利欲投机下导致的混乱与动荡。

2.对自由化、市场化和私有化的倡导,使得国家日益减少了公共服务职能,加剧了消费需求不足与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新自由主义造成了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GDP增长的绝大部分都进入了少数富有阶层的口袋。2005年,美国最富有的1%和1‰的人所拥有的财富都达到了192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最富有的1‰的人口只有30万,他们的收入与最穷的50%的人口的总收入相当。从1980年到2005年,最富有的1‰的人口的收入占社会总收入的份额翻了翻。其所以如此,原因在于在新自由主义条件下,工人和工会在与资本的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社会缺乏为工人提供援助的相应政策和计划,导致利润不断上涨,工资不升反降。进入21世纪以来,工薪家庭的收入水平或者停滞或者下降,他们不得不把房屋作为抵押进行借贷以保持超前消费的生活水平。到2006年,美国家庭部门的欠债越来越多,超过了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90%和美国家庭部门可支配收入的130%。这种脆弱的经济状况给这次危机的爆发和急剧发展奠定了基础。

3.新自由主义经济哲学的全球化,加剧了金融体系的混乱与不均衡发展。长期以来以美国政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为主的新自由主义倡导者致力于在全球领域强制推行自由化政策,即要求世界各国不论发展阶段与国情都要解除对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管制,允许资本自由流动、外汇自由兑换,要求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完全对国外资本开放。但是,这种全球化首先就成了垄断资本掠夺发展中国家财富并搅乱其金融体系的重要手段,亚洲金融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拉美金融危机与俄罗斯的危机都是这种证明。其次,在新自由主义不断构筑的全球性自由化金融市场当中,缺乏有效监管的国际资本和金融机构更热衷于以股票和外汇为对象的获利丰厚的短期投机和炒作。这就使得国际资本对外汇的投机行为经常引发货币体系的混乱,而这无疑成为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与经济的全面衰退的诱因。而在此次危机中受损的美国金融机构和资本利用自由化的金融体系迅速转嫁风险和损失,更是加剧了世界金融市场的危机与混乱。

三、金融危机标志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哲学的破产

新自由主义虽然是微观经济行为的有效论证,但它试图把微观经济逻辑无限制地推广到宏观层面与全球层面,它的这种核心理念在这次危机中遭到了完全的失败,这次危机也标志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哲学的破产:

1.个人并不是社会的惟一逻辑起点。个人主义的个人自由并不是实现社会整体发展的充分条件:人是有限理性的;个人选择并不能自发实现社会集体抉择的最优化;个人也不能是社会唯一的价值关怀,社群、国家的利益在不同时刻都具备超越个人的重要性。这次金融危机再次证明:新自由主义的自由至上主张并不是带来稳定、秩序与繁荣的最佳保障。

2.自由竞争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对新自由主义者来说,市场和竞争就像上帝一样,“看不见的手”会带来美好生活而不是罪恶。不幸的是,近30年来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由于新自由主义政策,所有的国家都看到了不平等的增长:贫富差距拉大,个人生存选择权受到了更大的限制。

3.其经济全球化实际内含着垄断资本与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强权逻辑与双重标准。英美等国向来标榜自己是自由贸易的楷模,美国学者保罗・贝罗奇就戳穿了新自由主义的自由贸易神话的虚伪性:“在历史上,自由贸易属于例外,而贸易保护才是常规。”西方国家经常指责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干预过多,但它们不仅没有放弃国家干预,甚至还把国家干预这个看得见的拳头挥向它国。它们在国际贸易问题上大搞贸易保护主义,却总是要求别国搞贸易自由主义。而新自由主义在向其他国家推广后出现的历次危机早已被人怀疑:它不过是垄断资本与国家资本为更自由地扰乱其他国家经济与社会秩序、更广阔控制世界经济活动、更大程度上攫取超额利润的意识形态,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强权与国际金融机构的支持下进行的意识形态输出。它反映的只能是西方自由主义的国家理念,而这种理念不是普世的,也不是合理发展的唯一选择。

四、启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应对金融危机

新自由主义主导下的金融危机与中国近三十年来的稳定发展再次证明了,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有效地处理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把政府宏观调节与市场微观配置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践证明,这种体制能有效地处理好中国的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当前,只有更加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体系,才能更有效地处理好西方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我国政府通过计划、协调、货币、税收等手段有力地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导经济体制的改革,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我国目前的国家干预的理论基础、调控方法和组织机构等方面的机制比较有效。当然,我国也存在干预水平有待提高、干预会失误等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总结而不断提高。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金融与货币的虚拟化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严重脱钩就会在加剧金融体系不稳定的同时,阻碍经济发展。因此,当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金融创新中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全球化中的经济安全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自觉抵御新自由主义的危害。新自由主义已经成功地作为资本的阶级工具,发达国家今天要求发展中国家开放门户,实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行政府非调控化,解除金融管制,实行市场化和私有化,正是为了发达国家资本输出和获取高额利润的需要。要求要求别国自由化。因此,必须对比分析新自由主义公开宣称的目的和它实际所做的一切,识破它的真正目的;对外更要控制金融开放的业务范围和节奏,设置适当的“防火墙”,防止国外金融危机对本国金融体系的传染。维持本国金融体系的稳定,确保经济安全与国家利益。

参考文献:

[1][英]哈耶克 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2][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张瑞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

[3]大卫・科茨: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J].红旗文稿,2008,(13)

[4]朱安东:长波理论视野中的美国金融危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4)

金融与经济学篇8

二、资本积累与金融发展的作用:一个定性分析

经济增长的途径有三个:一是增加要素投入;二是技术进步;三是经济结构升级。每个国家自然资源先天给定,劳动增长受人口出生率限制,很难实现大规模增加,唯一对经济增长有大影响的就是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的变化。

一般来说,经济体系资本积累的程度取决于资本市场的效率,资本积累的速度与规模和资金的投资回报率正相关,资金的投资回报又取决于资本的配置和利用。金融存在的基本价值就是吸收储蓄、配置资本,满足不同层次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它通过风险管理、储蓄动员、信息生产和公司治理等基本功能,甄别高效的投资项目和生产企业,进行资源配置、促进资本积累和经济的增长。大量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一条重要的渠道就是促进全社会的资本积累。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扩大产出的现实因素就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对经济资源进行合理组合。经济发展初期,技术是经济发展的软件,是无形的因素。要使这些无形的技术变成现实生产力,需要要素的组合。要使要素合理组合,首先必须获得货币,取得对要素的支配权,才能利用技术生产产品,这个过程的实质就是投资从价值形态转化为实物形态的资本积累,吸收就业形成经济增长的过程,尤其是中国这样要素丰富、劳动力闲置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流动资产的供给量。由于银行体系的规模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占据绝对优势,所以企业的投资需求主要取决于对银行贷款的需求,资本积累的速度受企业投资水平的影响,如果经济体系中的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导致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力度不够,那么企业对银行贷款的需求就无法得到满足,相应的资本积累的速度也要降低。另外,投资的效率取决于实际利率水平,实际利率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扩大投资规模,还可以优化资金配置,提高投资的平均效率。如果金融发展水平低,那么由金融抑制引发的低利率就会阻碍资金从落后部门向先进部门的转移,进而产生信贷配给等非市场行为,最终使价格发生扭曲。如果金融体系能得到良好平稳的发展,就可以提高实际利率,使信贷资金的配置市场化,先进部门的融资需求就会优先得到满足,资金会得到有效的配置,资本积累的速度也会提高。

资本积累的形成,需要生产与生活资料市场在总量和结构上取得平衡,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影响着不同产业货币资金的获得程度,进而决定了他们对劳动、土地和其它实物要素的支配权,当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本能有效的转化为具有生产力的实物资本时,金融市场对资本积累的作用就实现了。

三、外部融资约束下的金融发展与资本积累

下面我们构建企业的货币需求函数。假设代表性企业用所持有的货币支付所有员工的工资,并进行投资以获得生产必须的资本品,企业投入资本和劳动进行生产,产出为,生产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Y=F(K,L)=KαL1-α(1)

α表示资本产出份额,1-α表示劳动产出份额。公式两边同除以L得到生产函数的密集形式:y=kα,生产函数是严格递增、拟凹的规模报酬不变函数,满足稻田条件。

代表性企业用销售产出所获得的收入来支付工资,购买生产设备等资本品。假设产品的价格等于1,那么生产Y数量的产品获得的现金流就等于Y。企业初始持有的货币数量为m,除了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外,还向银行借款。ξ为负债率,代表企业外部融资与总投资的比例。那么1-ξ就表示企业内源融资与总投资的比例,我们看到,只有这1-ξ比率是受企业自有货币数量的限制,也就是说,企业通过外源融资,克服了现金先行约束。代表性企业的最大化问题可以表述为在资本方程、货币方程和现金先行约束的条件下,进行利润最大化,可以用以下的线性规划演示:

Max∏=∫+∞0e-ρt[F(K,L]-wL-rL+z-v]dt(2)

K・=I-δK

约束条件:m・=Z-πm

m≥wL+(1-ξ)rI

初始资本存量为K0,货币数量为m0。

I表示对生产设备的投资,Z表示现金流入,ρ为贴现因子,δ为资本折旧率,π表示通货膨胀率,v表示现金的流出,w和r分别表示真实工资率和真实资本收益率。

根据对现实的考察,我们发现很多时候银行总是部分满足企业对贷款的需求。所以,我们定义两个企业负债率变量,ξ代表企业的意愿负债率,反映企业对外源性融资的内在需求,高低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生产、技术状况。Ω代表企业的客观负债率,也就是企业从银行实际获得的贷款与全部资产的比值,Ω越高表示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越容易,所以在这里也可以用它衡量金融发展水平。如果金融发展水平Ω大于或者等于厂商的意愿负债率ξ,企业的外源融资需求就能完全被金融体系满足,那么企业的投资就完全由意愿负债率决定,与金融发展水平无关。如果金融发展水平低于企业的意愿负债率,那么企业的投资完全由金融发展水平决定,与自身意愿负债率无关。

当Ω>ξ时,厂商投资完全由意愿负债率决定,根据上面的线性规划,定义现值汉密尔顿函数:

H=F(K,L)-wL-rL+z-v+λ1(I-δK)+λ2(Z-πm)+λ2(m-wL-(1-ξ)rI)(3)

其中λ1和λ2分别表示状态变量和的协态变量,λ3表示现金先行约束条件的拉格朗日乘子,代表性企业动态最优化问题的一阶条件表示为:

FL-w=λ3w(4)

-r+λ1-λ3(1-ξ)r=0(5)

-1+λ2=0(6)

得到:λ1=r+λ3r(1-ξ)=r[1+(1-ξ)λ3](7)

λ2=1(8)

λ3=FLw-1(9)

进一步导出欧拉方程:

λ1・=ρλ1-H/K=ρλ1-(F/K-λ1δ)=λ1ρ-FKλ1+δ(10)

λ2・=ρλ2-Hm=ρλ2-(-λ2π+λ3)=λ2ρ+π-λ2λ1(11)

经整理得:

λ1・λ1=ρ-FKr1+(1+ξ)FLw-1+δ(12)

λ2・λ2=ρ+π-FLw-1(13)

横截性条件为:limt∞e-ρtλ1(t)K(t)=0,limt-∞e-ρtλ2(t)m(t)=0(14)

在稳态条件下,K・=m・=0,λ1・=λ2・=0,我们得到:

ρ+δ=FKr1+(1-ξ)FLw-1(15)

ρ+π=FLw-1(16)

令ρ+π=Q,可以由(15)和(16)两式得到:

k*=rα(ρ+δ)[1+(1-ξ)Q]1α-1(17)

k*ξ=-1α-1rα(ρ+δ)[1+(1-ξ)Q]2-αα-1ξ>0(18)

公式(18)表明,在平衡增长路径上,人均资本存量与厂商意愿负债率正相关。这一结论的现实意义是直观的,意愿负债率反映了企业在现有生产、技术水平下愿意承担的最大负债水平,意愿负债率的提高,表明企业能够更有效的克服现金先行约束的限制,用更少的现金水平支配更多的资产,因此均衡人均资本存量也将增加。

Variable模型1模型2模型3模型4

CoefficientProb.CoefficientProb.CoefficientProb.

CoefficientProb.

C-238.84940.114144.979280.2888-170.25000.480380.856200.1098

PLOAN?0.1098710.00000.1112180.00000.1212640.00000.1116590.0000

FIN?157.05930.0001169.09250.0000197.38440.0019149.06300.0003

FDI?52.815380.000052.927170.000048.882700.0000

TRADE?-7.48E-050.0001-6.41E-050.00030.0002240.0000

LNCAIZ?100.69270.040694.36170.0392-5.9061540.0954

R-squared0.8449760.8437970.6034940.834589

Observations540540540542

如果Ω=ξ,表明厂商外部金融发展水平恰好与内部金融发展水平一致,厂商投资仍然由意愿负债率决定,均衡人均资本存量与意愿负债率成正比。如果厂商的意愿负债率提高,那么厂商将增加投资以使人均资本存量到达更高的平衡增长路径上。厂商投资完全取决于自身的生产、技术水平,与外部金融发展水平无关。

如果Ω<ξ,意味着外部金融发展水平低于厂商的内部金融发展水平,厂商的意愿投资得不到外部资金的足够支持,厂商投资将由外部金融发展水平决定。这里只要将Ω替换线性规划中的ξ,然后对模型求解。由于数理推导的过程与情形完全相同,忽略具体的推导过程。

结论:当Ω<ξ时,均衡人均资本存量与客观负债率成正比。如果外部金融发展水平提高,那么厂商将增加投资以使人均资本存量到达更高的平衡增长路径上。

就长期而言,在平衡增长路径上,必然要求外部金融发展水平与厂商内部金融发展水平相同,所以结论反映了厂商投资的长期趋势,从长期来看,厂商投资只取决于厂商自身的意愿负债率,与外部金融发展水平无关。但是就短期而言,外部金融发展水平往往与内部金融发展水平不一致,一般情况下,外部金融发展水平都要小于企业的意愿负债率,那么企业投资就由外部金融发展水平决定。

四、计量分析与结果解释

(一)、模型设定和变量分析

根据以上的具体经验分析和数理模型推导,我们在King和Levine(1993)的回归方程基本框架下,将估计模型设定如下:

FLXi,t=β0+αi+β1PLOANi,t+β2FINi,t+∑βj,i,tCONTRAL+εi,t

下标i和t分别代表第i个省份和第t年,β为各解释变量的待估系数。ε为随机扰动项,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δ2的正态分布。

1.CAPITAL:被解释变量,表示资本积累水平,用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与GDP的比值衡量。

2.FIN:解释变量,代表金融发展程度,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和GDP的比值表示,预期回归系数符号为正。

3.PLOAN:解释变量,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贷款余额,用来衡量模型中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资金供给量,预计系数为正

4.FDI:控制变量,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数额,大量研究认为外商直接投资资本积累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5.LNCAIZ:控制变量,各地区政府财政支出水平,一般认为,财政支出与资本积累正相关。

6.TRADE:控制变量,各地区进出口总额与GDP的比值,用来控制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我们分别对解释变量FIN和PLOAN进行了一期滞后,用来反映其过去值对被解释变量未来值的影响,在这里我们主要关注PLOAN和FIN的系数β1、β2,如果β1和β2均为正且在统计上显著,那么就验证了数理推导的结论,也就是金融发展对投资和资本积累具有增长效应。

我们使用的数据是包括中国大陆33个省、市、自治区1984年―2006年的面板数据,所有数据均摘自《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和《中国统计年鉴》,下表显示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FIX?PLOAN?FIN?FDI?TARDE?LNCAIZ?

平均值758.68221257.1870.9871198.466088641774.83.031492

最大值7629.00050292.3611.07267158.0217170810264.205191

最小值5.3000000.0168670.1879820.0000001844.0001.248219

标准误990.23954244.8880.54723716.480771569948.0.567718

观测值540540540540540540

(二)计量结果与分析

根据Hausman检验我们选取固定效应模型对方程进行估计,其中模型1包括所有的控制变量,模型2、模型3和模型4分别包括不同控制变量组合,回归结果如下表:

计量结果显示,金融发展的系数符号均显著为正,表明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金融发展是导致未来资本增加的原因,验证了数理分析得出的结论:在金融发展相对抑制、尚不能满足社会融资需求的条件下,金融发展是物质资本的决定因素,它通过提高投资水平和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

五、结论

金融与经济学篇9

(一)财产信用与契约交易

民间借贷的历史要远远早于现代金融,“我国的民间金融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2]民间借贷起源于商品经济中有限的实物货币与日益繁荣的商品交换之间的矛盾,是人们利用财产信用弥补价值信用天然缺陷的产物。现代金融之前的民间借贷从某种意义上发挥着现代金融同等重要的作用。较之现代金融,民间借贷以一种更加自由的非正式的方式配置货币的分布和流向。

私有制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在私有制条件下财产所有者往往是支配商品流通的商品活动参与者。当一个私有者缺少货币却要买进商品时,由于财产信用的存在,可以创造出货币类似物(财产信用契约),这种货币类似物可以执行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甚至使货币回归其本来的商品面貌而成为商品流通的对象(货币借贷)。也就是说民间借贷的产生并不是因为某个人主观上受到利益的趋使,而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信用与货币的天然联系促使人们自发的运用手中的财产信用力量通过创造货币类似物的方式去完成商品流通使命的产物,它是对货币缺陷的弥补,是商品经济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契约交易与网络金融

金融与经济学篇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0)01--0027--05

一、引言

现代农村物流作为带动我国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得到党和国家及科研机构越来越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立现代农村土地金融制度,创新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融资机制,已成为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是面向现代农村物流业运营过程,通过金融机构(如银行业)应用和开发各种现代农村金融衍生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现代农村物流领域中的货币资金运动。根据现代农村物流金融“融资、结算、分散风险”的职能及其运作模式,科学地设计正处于萌芽或探索状态的现代农村供方物流金融产品、需方物流金融产品,以及现代农村第三方支付类与融资类物流金融产品。尽管这些产品是以一种标准化的程序或服务的形式存在,没有实物形态,但成本收益分析是利用成本与收益之间的相互约束关系,直接评价现代物流金融衍生产品及其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因此,从成本收益角度来探讨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经济学分析,无疑为创新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融资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科学的应用前景,同时也为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物流,科学地选择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

二、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收益的一般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是利用成本与收益之间的相互约束关系,直接评价现代物流金融衍生产品及其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因此,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一收益分析,主要从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可以预见的短期成本曲线、利息曲线和中间业务曲线,以及边际成本曲线三方面进行分析。

1、成本分析

(1)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在寻求提高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高效率和绩效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弄清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成本产生的根源,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主要包括物流金融衍生产品的研发成本、单据管理成本、购买固定设备的投资成本、相关财务和计划成本。一是产品的研发成本,产品开发的好坏是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国外资料表明,在成本起因上,80%的产品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形成,产品设计对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产品设计不合理,将会大大增加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提供服务的复杂程度,导致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使产品应用和监管的难度大大增加。因此,做好创新物流金融产品的目标成本控制,选择好业务素质高的产品开发人员尤为重要。此外,在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其安全性、可操作性、融资能力、盈利性、流动性、适用性、客户认可度等方面。显而易见,现代农村物流金融衍生产品的研发成本一般包括研发人员的工资支出、调查费用、设备的购置费用等。二是人力资源成本,由于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是一种服务性产品,其使用价值就是为现代农村物流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金融服务,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具体运行,需要大量的人力工资成本,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的人力资源成本又包括必要的维护、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成本,以及离职造成的损失成本等。因此,现代农村物流金融行业要求既要懂现代农村物流,又要懂现代农村金融的人才来管理,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应用,需要专用性人力资本与长期雇佣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人才,这些人才可以通过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内部选拔并培训的方式获得,也可以通过高薪聘请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专业人才来管理。三是固定设备的投资成本,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无论是在产品的研发阶段还是在产品应用阶段,都需要有固定设备的投资成本;在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设计与运用过程中,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信息系统(MIS)的构建与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运行,需要处理大量的客户信用记录,需要分析相关的数据。因此,在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研发阶段,需要购置物流金融信息处理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升级,此外固定设备的投资成本还包括一些电脑、办公用品等的购置费用。

(2)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成本曲线。我国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成本曲线,是指可以预见的短期成本曲线。短期成本曲线主要由三条曲线组成(如图1所示):一是产品研发成本曲线,产品研发成本不随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服务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它是一次性投入,故产品研发成本曲线是一条直线。二是固定设备投资成本曲线,固定设备投资成本相当于现代农村物流生产企业的固定成本,不随产量变化,但需要小量的维护与升级费用,所以固定设备投资成本曲线也是一条直线。三是人力资源成本曲线,随着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服务数量的增加,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需要业务员的数量也越多,相应的培训费用也越多;又由于每个业务员可以负责多个现代农村物流企业的融资、中间业务服务,故随着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服务数量的增加,单个服务增加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成本降低,同时服务的边际人力成本也递减。因此,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人力资源成本曲线,是一条随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服务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的曲线。由此可见,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总成本是三种成本的总和,其总成本曲线是一条类似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人力资源成本曲线,但又高于其人力资源成本曲线,而现代农村物流金融边际成本是每增加一单位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服务,所需成本的数量便是一条递减的曲线。

2、收益分析

(1)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收益。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为现代农村物流企业提供融资或其它物流金融服务,并能获得利息或佣金等收益,同时还能获得部分社会收益。一方面,就利息来说,在现行的条件下,贷款利息收入仍然是我国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来源,利息收入也是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收益的重要来源。因此,如何确立一个合理的融资利率,是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所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现代农村物流业资金需求具有量多面广、单个额度小的特点,利率不宜过高,

高的利率将会把许多现代农村物流企业挡在门外,不利于现代农村物流企业的发展,而过低的利率将会让有钱的其它企业套贷。由此可见,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必须有效地运用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对现代农村物流企业提供各种融资渠道,理应收取利息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些利息收入就成为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主要收益来源。另一方面,就中间业务收入来说,中间业务的收入指标也成为我国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业发展程度的一个标志。我国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产品创新也应重视中间业务收入,通过自身的优势为现代农村物流企业提供质量好、手段先进、快捷方便的服务,将会赢得更多的客户资源进入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网络,网络成员越多,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单位成本就越少。由此可见,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替代支付结算、代客户发工资、票据的贴现等中间业务收入,也成为我国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收益的重要来源。

(2)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收益曲线。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收益曲线是由两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包括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利息曲线和中间业务曲线两部分组成。其中利息曲线,随着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网络的扩大,业务量的增大,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的利息收入也将越大,故利息曲线是一条随着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服务数量增加而递增的曲线;中间业务曲线,随着中间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总收益曲线是这两条曲线相加的结果,并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加,其边际收益曲线是每增加一单位服务所增加的收益,每个业务员可同时承担多个任务。由此可见,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边际收益曲线是一条递增的曲线。

3、成本一收益分析

为了让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合适地安排物流金融产品,不妨就某一具体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进行成本一收益曲线分析如图3所示。

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一收益曲线,图3中的A点处为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使用量为Q1,所能获得的收益为R1,此时,该产品刚好能维持正常经营,没有利润,这说明A点不是该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最优选择点,但随着使用这种物流金融产品的用户增加,该产品能使得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获得利润,且越来越大。B点处为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使用量为Q2,所能获得的收益为R2,此时,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即每增加一个用户使用该物流金融产品所带来的收益与成本相等,这说明B点亦不是该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最优选择点,但由于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一般物质产品的最优生产数量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边际成本曲线是递增而边际收益曲线是递减的,这是因为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是一种服务形式的产品,边际成本曲线是递减的,边际收益曲线是递增的。对于新兴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行业,其产品的使用者越多,给其带来的利润越丰厚。因此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一收益曲线,为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提供了科学选择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依据。

三、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影响因素及其选择

根据现代农村物流金融各衍生产品及其功能特性,并结合其产品的成本一收益分析,为了便于进一步分析影响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各因素,以及科学地选择其产品,本文将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概括为高级别、较高级别和低级别三种基本类型,其中高级别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主要是指功能全面、设计过程复杂、运行成本一收益都很高的金融服务产品,运作该级别的产品需要有很强的金融专业技能和很高的风险控制能力;较高级别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是指具备一定的金融处理功能和能力,并能够实现替代采购、授信融资等较高级别的金融服务,具备较高的运行成本一收益及其运作风险;低级别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主要是指只具备一般的物流金融功能,且运行成本一收益及其风险很低,运作该级别产品只需要具备基本的金融专业技能。因此,如何科学地选择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有效地开展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业务,是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的重大经营决策,深入分析影响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选择的因素,为科学地选择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提供决策参考。

1、影响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选择的因素

影响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选择的因素很多,如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所处的背景、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具体功能,以及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收益;其中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收益是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1)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所处的背景。作为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其背景包括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所在地的现代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村物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当地的地理环境等因素。如果当地的农村金融业、农村物流业非常发达,且地理环境优越,那么应该选择一些比较高级的物流金融产品,因为较高级的物流金融产品,能更好地发挥其产品的规模效应与创新功能,较低级的物流金融产品,将阻碍着发达地区的现代农村物流业与农村物流金融业的发展。如果当地是农村金融业、农村物流业欠发达或不发达的地区,且地理环境不良,那么就应该选择较低级别的产品,因为选择较高级别的产品将会导致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的成本过高、风险过大,且农村物流企业也难以接受较高级的产品。

(2)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作为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面对现代农村物流服务,肯定会出现不同的经营理念,不同的经营理念将会使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选择不同的物流金融产品。如果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奉行的是努力为现代农村物流业提供好的物流金融服务或顾客至上经营理念,那么该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的产品必将对现代农村物流业更有针对性,则能提供更好的、更合适的物流金融服务产品;如果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奉行的是利润最大化、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理念,那么该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则将扭曲为现代农村物流业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它就会只注重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与收益,而忽视其为现代农村物流业服务的宗旨,甚至给现代农村物流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

(3)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的产品功能。每种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与之相适应,不同地区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对物流金融产品功能的要求是不同的,某些地区的现代农村物流企业要求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具有融资与理财的功能,而某些地区的现代农村物流企业则只需要融资的功能而不需要理财功能。一般来说,现代农村物流业越发达的地区对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功能要求越高,而现代农村物流业越不发达的地区对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功能要求越低。

(4)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收益。现代

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收益是影响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选择物流金融产品的最主要因素。当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收益大于成本时,该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才会作出产品的选择,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业需要为现代农村物流业提供全面的、完善的金融服务,同时其自身也应该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在对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选择时,必须满足产品的收益大于成本的基本原则。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最佳产品数量并不是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处,而是需要规模效应,即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使用量越多越好。

2、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科学选择

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对其物流金融产品的选择,首先应对其物流金融产品进行成本一收益分析,既要充分考虑到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企业的成本与收益,又要考虑自身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影响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选择的其他因素。因此,科学地选择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需要综合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收益及其影响选择的各个因素,分别从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地区与东北老工业区,以及西部欠发达地区三大区域科学地选择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

金融与经济学篇11

一、引言:农村合作金融改革正处在历史性突破的前夜

自1996年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以来,随着商业银行的陆续撤出,合作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中央高度重视农信社改革,并将其作为整个农村金融改革的核心。从1996年的“行社脱钩”,到2003年8省(市)和2004年2l省(区、市)深化改革试点,直至2007年8月海南农信社省联社成立,标志着农信社新管理体制框架已全面建立和第一阶段改革试点基本完成,农信社管理体制改革迎来新起点。

然而,在中国合作金融从来就没有真正地存在过;中国不存在合作制生存的条件,在当前制度背景下,现有农信社体制确实不具备向真正合作制过渡的可能性(谢平,2001)。农信社改革的目标已变得越来越清晰,即要将农信社改造成既能商业可持续,又能有效支农的农村金融组织,而前者是后者的前提;信用社私有化应该是未来可能的改革选项之一(谢平,2006)。

谢平的看法基本代表了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即中国现有农信社已经严重变异且积重难返。官方对存量改革的态度也在不断变化:一开始强调存量改革的“恢复合作制性质”和“支农”双重目标;后来转向合作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改革途径,但以“合作制”为主,仍强调支农;最近强调在商业可持续前提下“支农”的务实态度,对“合作制”已不再关注,并于2006年底允许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这种草根性质的合作金融组织。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正处在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的前夜。至此,有必要对农村合作金融做出实践考察与制度分析以及前瞻性理论探讨,以利于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事业既快又好地发展。本文试图超越现有存量视角,而以整个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为着眼点,对农村合作金融未来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深度研究,并提出了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的政策建议。

二、农村合作金融存量改革的制度分析

(一)存量改革简况

农信社长期存在着产权不清、行政干预、效率低下等问题。2003年6月《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中央对存量改革力度增大,政策扶持加强。同年8月,试点从8省(市)启动,次年迅速扩展到除琼、藏外的29个省(区、市)。

存量改革尽管取得一些成效,如实现了组织独立、抗风险能力增强、支农能力提高等,但成效的形式大于实质,仍然存在许多深层次问题有待突破。存量改革的问题主要有目标定位不够理性、缺乏突破性成效、“支农”作用日益空洞、信贷风险值得关注、上下改革动力冲突等(彭克强、陈池波,2007)。

(二)存量改革难的制度分析

1.合作范围超越效率边界。据交易费用理论,合作的边界应被限定在合作组织内部交易的边际费用等于市场交易的边际费用或等于其它合作组织内部交易的边际费用的那个点上(R.H.Coase,1937)。若超越了此边界,则合作就缺乏效率。而我国农信社由于行政推动色彩浓厚加上管理体制的多次变迁,早已失去合作制性质,且其合作范围与规模明显偏大。其表现在:一是每家农信社覆盖的人口太多,社均覆盖人口约3.5万人,而中、东部地区社均覆盖人口数为7万左右;二是每家农信社服务的地域范围过大,社均覆盖面积约350平方公里。在当前农信社的服务效率和农村交通通讯条件下,农信社存在严重规模不经济。

2.实施机制缺位。作为制度的三要素之一,它是判断一种制度是否有效的最主要标志。离开了实施机制,任何制度尤其是正式制度就形同虚设。须知,“有法不依”比“无法可依”更坏。当然,这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有主体认识不足的问题,也有整个国家制度建设现状与水平的问题,还有中央政府已遭农信社严重倒逼的问题等(彭克强、陈池波,2007)。

3.利益集团初步形成。农信社已形成比较强大的利益集团,他们设法阻止对其不利的任何改革方案的实施。本次“花钱买机制”的改革只能是中央花钱而很难买来好的机制。

4.初级行动团体“搭便车”。“搭便车”指某些人或某些团体不付出任何成本而从他人获得收益并使他人经济活动的私人收益率低于其社会收益率的一种不劳而获或少劳多获的机会主义行为。产权界定不清、外部性、公共品等的存在均是产生“搭便车”的根源。有两种主要的“搭便车”行为:一是制度创新中的“搭便车”。其实“搭便车”是经济人的本性,但问题是“搭便车”必须有个度,若超越了某一限度,必然最终“扼杀”创新活动,导致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率降低(卢现祥,2003)。二是内部监督上的搭便车。由于合作范围过大,单个社员的股金较少,监督收益远低于监督成本,导致农信社监督上的严重“搭便车”心理,如此,农信社的严重异化和内部人控制问题就在预料之中了。

5.次级行动团体路径依赖。路径依赖,最初指技术轨迹依赖,诺思将它引入制度变迁的分析中,其含义是:初始制度选择会强化现存制度的刺激和惯性,因为沿着原有制度变迁的路径和既定方向前进,总比另辟蹊径要来得方便些(路径依赖Ⅰ);路径依赖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就是利益因素,且一种制度一旦形成后,会形成某种在现存体制中既得利益的压力集团,他们对已有制度(路径)有着强烈的需求,并力求巩固现存制度,阻碍进一步的改革,即便是新的制度比现存制度更有效率(路径依赖Ⅱ)。诺思认为,路径依赖是对长期经济变迁作分析性理解的关键。自1923年诞生中国第一家农信社以来的实践证明,西方现代信用合作思想并不适合中国国情,加之中国政治、经济环境的多次重大变迁,农信社已被弄得面目全非,基本丧失了合作制性质。农信社体制基本成形后,就存在着制度惯性,制度变迁就易变成“修修补补”的游戏,若没有重大外力冲击,则其惯性的趋势不易被打破。现存农信社制度的既得利益集团已经形成,要想扭转农信社的发展方向(即使是错误方向)就更难。事实上,中央政府已被农信社的既得利益集团“绑架”,存量改革的路径依赖色彩日益明显,他们竭力维护、加强现存制度,在存量改革中他们只要国家政策扶持而百般抵制改革。

事实证明,只寄希望于政府强制性金融制度变迁来满足农村迫切的金融需求未必可行,农信社目

前的改革困境即是明证;故应为农民的制度创新留下空间,允许农民创立自己的合作性金融组织与形式来满足自身的金融需求。

三、农村合作金融增量发展的制度分析

迄今已出现的农村合作金融增量形式主要包括农村合作基金会、合会、互助借贷、合作担保、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以下分别予以简要考察与分析:

(一)增量发展考察

1.农村合作基金会。简称“农金会”。农民自愿的资金互助合作并实行民主管理的农村非正规(或准正规)合作金融组织。1983年一些乡村为有效管理、用活和清理集体资金,将集体资金由村或乡管理并有偿使用而设立,有效填补了大片金融真空,发展――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正式挂牌营业。其成立5个月来,在满足农民零星、急迫的资金需求方面优势明显,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其中最主要的是吸存难,经营规模过小,处于“亏本赚吆喝”的窘境。应辩证地看待此问题,首先,互助社的业务定位有问题,顾名思义,互助社理应是社员之间资金调剂的合作金融组织,如果允许其吸收存款,其还是互助社吗?岂不成了新农信社?即互助社应恢复其本义,应办成少量相对稳定的社员之间资金调剂的互助合作金融组织;其次,政府缺乏必要的扶持措施或口头承诺的扶持措施不能及时兑现。总之,互助社虽是一个不错的制度创新,但当前政府对其功能定位不清,使其偏离正确方向,且政府扶持未跟上,使其处于自生自灭状态。这使人联想起与其在机构性质上比较接近的农金会的命运,不免担心其发展前景。因此,必须及时对农村互助社这一重要制度创新成果进行修正与完善,以确保其能健康发展,为“三农”融资困境的缓解做出贡献。

农村合作金融增量发展总体上仍陷入被压制的困境,即增量发展的潜力受到主、客观条件的约束而难以发挥的状况。

(二)增量被压制的制度分析

1.次级行动团体存在改革路径依赖。关于次级行动团体的路径依赖问题,上已述及,不再赘述。由于中央政府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倾向,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总是不切实际地寄希望于存量改革,并对初级行动团体的民间合作金融制度创新活动及成果进行压制、取缔,迄今,中国政府仍不承认已对“三农”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民间合作金融组织与形式的合法性即是明证。这势必严重阻碍农村合作金融增量的发展。

2.制度变迁主体有限理性。K・阿罗说,人的有限理性指人的行为既是有意识的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人总想把事情做得最好,但人的智力是一种有限的稀缺性资源。威廉姆森认为,只要不确定性或复杂性的存在达到了必要的程度,有限理性就会产生(迈克尔・迪屈奇,1999)。①初级行动团体的有限理性。虽说其是任何社会制度变迁的主力军,但其也是有限理性的。这决定了初级行动团体在进行制度创新过程中,必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若没有次级行动团体的宽容、引导与扶持,其制度创新活动可能受挫。②次级行动团体的有限理性。由于受意识形态、主观偏见、学习、认知能力不强、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作为制度变迁次级行动主体的政府也存在(甚至严重存在)有限理性的问题,导致不能对事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判。这导致政府在认识和对待民间合作金融问题上容易产生偏差,从而对合作金融制度的创新、演进造成不利影响。

3.对制度创新者的激励不足。首先,现存法律、制度状况。诺思认为,影响制度创新的最重要因素是现存法律和制度安排的状态,因其规定了制度创新的可行性空间。由于民间合作金融的非法地位,初级行动团体的合作金融制度创新要冒较大的制度风险,增量制度创新必然很缓慢。其次,成本――收益的权衡。制度创新成果具有公共品性质,无法取得专利权,致使其制度创新者的个人收益率远低于社会收益率,这严重挫伤了初级行动团体开展合作金融制度创新的积极性。再次,制度创新收益的非对称性导致实践中业已被创新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存在明显制度缺陷而不能通过持续创新给予修正与完善,反过来又影响到次级行动团体对制度创新成果的认可及其正式化。实际上,任何制度安排都存在缺陷,关键是有没有进一步创新并使之不断完善的机制条件。因此,不难理解我国的民间合作金融长期维持在幼稚阶段而未获得长足发展。

四、推进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1.尽早出台《合作金融法》,依法引导和管理合作金融事业健康发展。西方国家基本都有专门的合作金融法律制度,而我国发展合作金融50多年却没有《合作金融法》,不能不说这是我国合作金融发展上的重大制度缺陷。

2.走增量渐进式改革之路。在“存量”改革受阻时,应在稳定“存量”的同时,积极寻求“增量”发展的突破。增量与存量的辩证关系应是:战略上,应积极扶持增量发展,作为存量的未来替代者和现在的竞争者;战术上,由于发展增量不可能一蹴而就,“三农”发展又不允许出现农村金融空洞,故应通过政府扶持、改造,尽量发挥存量支农的余热;通过增量与存量的长期公平竞赛,实现增量最终取代存量或促进存量改造的根本目标。必须纠正农村合作金融的目标定位,应按照实质高于形式原则对其重新定位,即应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程度”作为判断成败得失的准绳,而不能再以“理想化、形而上”的脱离农村实际的标准来判断问题。

3.发展增量合作金融的五项原则。(1)政府不直接介入原则。政府应主要以立法、政策扶持等方迅猛。但其运作违背互助合作宗旨,演变成办理存、贷业务的第二个农信社。后因出现兑付风险甚至挤兑风波而被政府先整顿后取缔。然而,关于农金会的功过是非一直颇具争议。农金会的经验:(1)它是农民在农村金融枯竭背景下开展自发金融创新的初步尝试,展示了农民作为初级行动主体进行制度创新的热情与力量;(2)它的产生与发展充分说明了农村正规金融服务能力的严重不足,应在加快正规金融改革的同时,鼓励增量制度创新,以增强农村金融的支农力量;(3)其缺陷与消亡为今后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提供了前车之鉴等。农金会的教训:(1)产权不清,官办色彩浓厚,行政干预严重;(2)缺乏必要的监管;(3)政府未能给予必要的扶持,如资金、税收优惠、引导服务等,而是任其自生自灭;(4)其终被取缔与当时国际、国内金融大背景有关,当时正值亚洲金融危机肆虐之际,中国正经受着金融风险的严峻考验,这是促使中央出重拳的环境因素;(5)未对建立健全法人治理和内控机制、经营管理者的选拔、职工培训等给予应有的重视;(6)缺乏市场退出机制,风险无法缓释。这显示了合作金融增量创新中合法化与适度监管的重要性。

2.合会。包括“轮会”、“标会”、“摇会”、“抬会”等,是农民自发创新的资金互助合作组织,也是民间直接融资形式。合会的历史悠久,诞生于隋唐并延续至今。其活跃程度与当地的经济状况及发展潜力相关。目前在发达农村地区(如温州地区)比较活

跃,规模较大,人们完全理解、接受,并参与其中;而在中西部地区比较少见。虽非现代信用合作形式,但其在缓解农民借贷难方面很有成效。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合会发挥了巨大作用。虽出现过若干倒会风波,但不应以瑕掩玉,况且倒会风险的存在和发生主要是政府未及时使其合法化而缺乏必要监管所致。须知,由于中国在漫长封建制度演进中因国家塑造色彩浓厚及国家早熟性介入,导致中国的小信任系统十分发达,但是由于缺乏产权、市场和法律制度等普遍主义要素,它们无法联结成一个大信任系统;在不存在普遍主义的场合,特殊主义会变异为关系主义,从而大范围合作会增加交易费用,妨碍合作秩序的扩展(张杰,1998);在只有压制而无监管情况下,易诱发金融风险。因此,必须倍加珍视“合会”这一民族文化遗产中的金融民主性精华,挖掘其现代金融价值,使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三农”难题的破解做出应有的独特贡献。

3.互助借贷。农村居民基于血缘、地缘、业缘等发生的互助友情借贷,即农村民间借贷中的无息或低息借贷部分,属于农民之间非正式、非组织化的资金互助合作形式,是农村合作金融形式中最松散的一种,分布甚广,历史最久。原始社会末期已经存在无息或适当利息的简单货币信用交易,其主要发生于家族、村落内部,带有互,这也许是信用合作的最初萌芽(马歇尔,1986)。现阶段我国农村民间借贷的发生率很高,据曹力群(2001)的调查,1995~1999年,全国农户私人借贷约占全部借入资金的70%,且约80%的民间借贷利率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温铁军(2000)对东、中、西部15个省份的调查发现,民间借贷的发生率高达95%,高利息的民间借贷发生率达到了85%;何广文等人(1999)的调查也发现农户贷款中来自民间借贷的比重约占61%,其中约94%的放款行为是在亲戚、邻居和朋友之间进行的。可见,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并不是农信社,而是民间借贷,农信社充其量只能算是农村正规金融的主力军。农村民间借贷利率偏高,有其合理性与必然性,一这是由农村资金供需紧张所决定的,二是民间借贷的不合法状况使民间债权缺乏法律保障而产生的风险溢价。

4.互助担保。以互助信用担保形式达到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目的的新型合作金融形式,属于间接融资范畴。其包括:(1)农户联保贷款。农户组成联保小组,农信社对联保小组成员发放的由联保小组成员相互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小额贷款。实行个人申请、多户联保、周转使用、责任连带、分期还款的管理办法;联保小组由居住在农信社服务区域内的借款人组成,一般不少于5户。这是解决农户贷款抵押、担保难,简化贷款手续的重要金融制度创新。(2)中小民营企业担保合作。彼此熟悉或存在长期供货合作关系的民营中小企业以互助担保合作的形式达到向当地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目的的合作金融制度创新形式。目前主要是沿海发达地区民间中小企业在业缘、地缘基础上结成的信用互助担保组织,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有重要意义。其主要是3~6个中小民营企业主要负责人根据“自愿、互助、以强助弱”原则形成信贷利益共同体,即“民企联保小组”,各成员的信用额度在成员间调剂使用(李红,2006)。

金融与经济学篇12

(一)金融结构高度复杂化 

对金融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它既可以是戈德史密斯所指“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的相对规模”,也可以特指短期金融、间接金融与长期金融、直接金融比例的不平行发展与不均衡发展,以及后者对前者的逆转,即“金融倾斜及其逆转”。还可以是包括全球不同类型国家或一国不同时期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资产、金融市场、金融商品、金融衍生商品、实质经济与虚拟经济(金融)的数量变化(比例)与质量高低,以及上述因素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与不同要素的变化与比例等。但是,在复杂的金融结构变迁中,最为重大而深刻的金融结构变迁还是“金融倾斜及其逆转”。它大体上反映了由传统金融向现代金融,由以银行机构为主体的金融到以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金融,由以银行为主导主体的简单金融到以金融市场为主导主体的复杂金融,由以国别经济体为单元的相对封闭的国别金融到高度开放的高度流动性的真正全球性的全球金融的结构变迁。 

(二)金融功能的实质性扩展与提升 

在传统上,在以银行为金融主导主体的条件下,金融的功能被简单地限定在单纯的中介功能,而在以金融市场为金融主导主体的条件下,在金融经济中,金融的功能得到不断丰富、扩展与提升。根据默顿(1999)的归纳,现代金融系统的主要核心功能是清算和支付结算的功能、聚集和分配资源的功能、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之间转移资源的功能、管理风险的功能、提供信息的功能和解决激励问题的功能。莱文(1997)的研究则表明,金融功能主要有动员储蓄、配置资源、实施企业监控、便利商品劳务、促进风险管理和合约的交换。总之,不管对金融功能如何进行概括,但金融功能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扩展与提升却是无庸置疑的。 

3 金融功能、金融结构与金融效率 

发展金融学是研究金融是什么以及金融与经济关系的科学,即不仅研究金融本质的演进及发展,而且研究经济发展的科学,但它不是孤立地、一般地研究金融的发展和经济发展,而是研究金融与经济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与影响,即二者彼此互动的意义上来研究金融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而金融功能就是联结金融与经济关系的关节点或桥梁。换言之,发展金融学既从金融与经济互动关系的角度研究发展金融学的发展,又从金融的本质演进与金融经济互动关系二者紧密联系的角度来研究发展金融学的发展;既研究金融与经济的正效应、正功能,又研究二者关系的负效应、负功能。 

(一)金融功能是发展金融学研究的核心 

金融功能作为联结金融与经济关系的关节点,因此,它当之无愧成为发展金融学研究的核心。货币作为金融产生的标志,它所承载的价值运动就构成了金融的范畴,因此,货币对于金融功能有着基础性的意义,货币的产生是金融功能演进的起点。金融功能的承载体是金融体系中的子系统(如包括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等在内的金融结构),没有这一载体金融功能将无所依附,更无从谈及功能的发挥,当然,金融功能的载体也处于发展之中,它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演进。金融功能产生的动力来自于经济系统对它的需求,因此,金融功能内生于经济系统之中。不过,金融功能也不是单向决定的,而是相关的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金融与经济作用与反作用的结果。此外,金融功能是有目的和指向性的,即它是为了经济发展而存在,更具体的就是媒介价值运动,因为货币是交易过程中形成的价值的一般等价物,具有天然的效率优势,通过以货币为基础的价值流通来媒介其他商品载体的价值运动更有效率。 

(二)金融结构是发展金融学研究的主体 

金融体系是金融活动过程的总体概括和规定,是金融过程的上层建筑,而金融结构是金融体系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搭配、比例等关系,是金融体系的具体体现。金融对经济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金融体系的功能来予以表现的,而金融结构是金融体系功能的主要体现,金融体系是金融结构作用的表现形式。因此,一国金融体系与其他国家金融体系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二者金融结构之间的差异上,有什么样的金融结构,相应地就有什么样的金融体系。因此,金融结构作为衡量各国或地区金融发展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对其的比较分析自然也就成了发展金融学研究的主体。 

(三)金融效率是发展金融学研究的归宿 

金融效率作为各金融结构主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绩效,反映的是金融与经济的正效应与正功能,与之相反,金融危机(预期风险的实现)反映的则是金融与经济的负效应与负功能,金融效率与金融危机都产生于金融与经济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二者好比一对孪生姐妹,不可能只要其一而不要其二。事实上,本文虽然没有直接将金融风险(financial risk)单独列出来,与金融结构、金融功能与金融效率放在平行、并列的地位而纳入发展金融學研究框架,但这并不表明发展金融学作为一门全新的学科不关注金融风险,相反,本文将金融效率定义为发展金融学的研究框架就是在金融风险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总之,在发展金融学研究框架中,金融结构通过金融功能的纽带与金融效率发生作用,金融结构是金融功能的表现形式。 

4 结语 

目前,全世界的金融理论都是在在宏观金融学领域和微观金融学领域中发展,主要分析与论证了金融的发展、金融市场的效率等,这对于未来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在金融市场中很多模糊和不确定的认识在金融理论体系中都能得到很好的解释,可以说当下的金融的新理论都是结合金融市场的现状发展起来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其发展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但是,还需根据金融危机时代进行执行,这不仅能有效解决金融市场中的实际问题,对未来金融市场的实践与发展具有无法忽略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扬、王国刚、安国俊等.中国金融改革开放30年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金融与经济学篇13

农村经济增长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7017万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解决。2013年至2016年4年间,我国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3年来累计脱贫人口达到5564万,贫困发生率也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贫困发生率下降达5.7%,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幅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地区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文献进行研究,为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找到突破口,更好落实党中央十以来关于精准扶贫新部署。

1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最早起源于西方学界,对于二者相关性的探讨和研究,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国外以古典经济学派以及克鲁格曼等为代表,国内以叶志强等学者为代表,认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无相关性或者只具有弱关联性。早期的古典经济学派主要是基于货币中性理论,认为通过货币的供给的增减,只能对经济社会的物价成相应比例产生变化,并不能对社会的投入、产出以及就业产生实质上的影响。Krugman[1](2003)通过对拉丁美洲等国家金融自由化失败案例进行研究,认为金融发展只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不具有必然关系,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只具有弱关联性。叶志强[2](2011)通过对1978—2006年中国各省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金融发展的农村居民的收入呈负相关关系,并且在金融发展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在扩大,因此他认为我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具有相关性。而另外一些专家学者通过各自的研究却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性,金融发展不但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并且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该论述最早可追溯到Bagehot(1873)和Schumpeter(1912)。西方在该领域先后对微观和宏观2个领域进行了研究。最开始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与产业以及企业发展关系的研究上,期间以1912年Schumpeter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为代表,通过论证其认为金融系统在工业革命中能起到关键作用。Rajan和Zingales[3](1993)将不同产业的成长过程与金融发展相结合进行研究,通过其研究发现,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性。在金融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上,学者通过构建一系列数理模型进行了研究。Romer[4](1986)、Lucas[5](1988)通过构建经济增长数理模型,论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性,认为金融发展通过对资本积累进程产生影响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Diamond[6](1983)等通过构建流动性风险模型,论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良好的互动性,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通过风险管理实现的。国内学者在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中谈儒勇[7](1999)、李广众[8](2002)等先后通过各自的研究发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性,金融发展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米建国、李建伟[9](2002)通过研究提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高互动性,并且金融适度发展是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必要条件,反之金融抑制或金融过度发展都会损害经济增长。郑常德[10](2008)通过研究论述了金融发展不但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同时能够改变居民收入分配,并最终减缓贫困的发生。

2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随着国内外学者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深入,学者对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M.T.Belongia和R.A.Cilbert[11](1990)通过建立农业产出的市场分析模型,分析了农业融资对于农业产出的影响,认为农村金融发展有利于农村经济增长。国内最早从实证角度分析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是徐笑波[12](1994),其通过实证研究认为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关性。冉光和、张金鑫[13](2008)通过收集1981—2005年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并建立帕加诺经济增长模型加以分析,最后发现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性。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也发现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严重的市场失灵以及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问题。H•T•Patrick[14](1966)通过对欠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发现欠发达国家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严重的市场失灵,农村金融不但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甚至会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导致农村贫困的产生。行怀勇[15](2008)认为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导致农村资本配置不合理。林毅夫[16](2000)则认为由于我国各区域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以及资金缺乏横向流动等导致我国农村金融存在较为严重的体制性矛盾。学者就当前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不协调的原因也进行了分析。E.S.Shaw和R.L.Mckinnon(1998)认为发展中国家农村普遍存在金融垄断,农村金融垄断导致农村金融市场运转效率低下,从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JacobYaron等认为政府的行政干预是导致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严重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我国学者在探究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市场失灵原因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何广文[17](2006)认为我国农村金融存在主体产权改革不充分,农村利率市场化不足等问题,农村金融体制方面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E.S.Shaw和R.L.Mckinnon(1998)指出打破农村金融垄断的必要性。JacobYaron等认为政府应减少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直接干预。杜晓山[18](2003)提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先应当从金融体系内部入手。黄勇、谢朝华[19](2008)提出通过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并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而促进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实现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3金融发展与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在国外相关文献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对某一特定民族或者民族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研究,国外更多是针对社会中某一特定少数人群进行研究。在我国,为促进民族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探讨并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民族地区金融制度,以扶持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已成为学界的共识。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不断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郑长德[20](2007)通过对我国五大自治区以及青海、云南等多民族省份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后,指出当前我国民族地区金融发展明显落后于经济增长。廖群云[21](2005)认为当前民族地区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不协调,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金融支持弱化,而金融支持弱化体现在信用环境不高、政策引导不力以及法制建设落后等多方面。侯晓荟[22](2005)通过对恩施地区的研究指出,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支农体系无法适应各民族地区的差异性,从而导致金融体系不能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当前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支农存在的问题,专家学者也就各自的研究方向进行政策建议。徐珺[23](2003)认为在西部民族地区的金融支持方式,应当采用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合作金融形式,从而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郑军、周运兰[24](2012)更是提出从民族地区企业自身、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扶持等三个层面进行优化,共同发挥金融支农的作用。伍艳、黄煦凯[25](2006)针对自治区的金融抑制现象,则提出了发展寺庙经济的建议,通过发挥金融的作用促进寺庙经济对外的辐射力,建立当地特色的寺庙经济。

4结语

纵观以上研究成果,国内外许多专家和学者通过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农村经济增长以及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取得了大量富有成果的研究。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现阶段的文献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关于民族地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真正深入研究西南民族地区特别是四川凉山民族地区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还有待学者进一步深入。二是关于民族地区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市场失灵以及运行机理、传导机制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虽然陆铭宁、吴江[26](2011)以及陆铭宁、陈璐等[27](2016)先后通过构建信贷交易合约模型以及其后对模型进行修正完善,将西部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抑制的产生机制以及传导机制进行了探索,但相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三是目前不少学者对促进民族地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出了不少改进措施,但真正具有创新意义,以及符合民族地区特色且行之有效的措施较少。目前正值我国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通过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农村经济增长以及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增长关系,为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找到突破口,以便更好地落实十以来党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的新部署,也是本项目以及本文的研究出发点。

参考文献:

[7]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10):53-61.

[8]李广众.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多变量VAR系统研究[J].管理世界,2002(3):52-59.

[9]米建国,李建伟.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思考与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2(4):23-30.

[10]郑常德.中国的金融中介发展、收入分配和贫困减缓关系的实证研究[J].西部商学评论,2008(1):68-83.

[15]行怀勇.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4):13-15.

[16]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7]何广文.社区导向型金融合作应该逐渐成为新农村建设时期合作的主要内容[J].人民论坛,2006(9):40.

[18]杜晓山.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步骤——《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出台[J].中国金融,2003(17):18.

[19]黄勇,谢朝华.城镇化进程建设中的金融支持效应分析[J].理论探索,2008(3):91-93.

[20]郑长德.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1):54-58.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