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微电影行业现状实用13篇

微电影行业现状
微电影行业现状篇1

一、引言

数字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依赖互联网进行营销。相对于我国传统电影我们可以称这部分拥有广大粉丝经济的电影为粉丝电影,粉丝电影的成功说明了微博营销的重要意义,如何使我国传统电影也能够通过微博营销获得更加丰富的粉丝经济,取得更大的营销效果也已经成为了电影宣传方关注的一个焦点。在我国,有关我国电影行业的发展的大多文献,相关学者大多注重探究如何从艺术角度实现电影的价值最大化,注重电影的艺术和人文气息,较少学者去研究电影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所产生的经济规律,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下,研究新媒体电影营销的更是少之又少。本文将新媒体与电影营销相结合探讨微博营销在我国电影行业的应用,并通过相关案例进行进一步论证。

二、我国电影行业营销的现状

国产电影产量的增加使民众对于选择何种电影消费有了更大的自由。于是电影营销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我国电影行业营销现状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赵岚在2011年发表的《中国电影营销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一文中指出我国电影营销还存在以下实践困境:第一,政策风险大;第二,投资来源有限,收入来源单一;第三,专业化程度低。陈静和杨涛在《中国电影营销现状与弊端》中从四个方面分析我国电影营销的现状:(1)国产大片的弊端。(2)中小成本电影的忽视。(3)国际市场的开拓。(4)后期产品的开发。

我国电影行营销的主要方式是推式营销,就是通过新闻会或是明星的一些宣传活动将电影的相关信息单方面的传递给人们,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电影行业的营销方式也出现了新的形势,开始以拉式营销的方向发展

三、微博营销的概念及其在电影行业的兴起

微博营销就是以微博作为营销平台,每一个听众(粉丝)都是潜在营销对象,每个企业利用更新自己的微型博客向网友传播企业、产品的信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而电影微博营销的概念现在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论述,在已有的论述中笔者认为范玉明在《微博――电影营销的新手段》中的论述比较简单明了并且准确:电影微博营销是一种新型的网络营销方式,将微博作为电影营销的平台,电影营销者通过微博传播电影信息,并于粉丝互动,达到宣传电影的目的。

微博电影商业化是微博在2014年最具代表性的商业化业绩之一。据新浪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票房过亿的电影都运用了微博作为电影营销阵地,因为微博所具有的交流互动分享的特征因此微博无疑是导演和电影制作方还有演员与用户进行“零距离”接触的最佳平台,电影行业的微博营销有着强大的发展劲头。

四、电影《栀子花开》的微博营销案例分析

截止到7月22日为止,校园青春影片《栀子花开》总票房累计3.87亿。作为导演处女作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此片除了运用传统的电影营销方式外,其微博营销方法更是值得我们去研究,下面我们就主要研究一下此在电影宣传方面所应用的微博营销具体形式。(1)创造与网友互动话题。在电影筹备阶段,何炅一条微博为处女作《栀子花开》主角“众筹”名字,一下掀起了“拼名”狂潮,无数网友集思广益,纷纷将心目中的好名字贡献给何炅。在何炅导演的微博中有关电影的话题层出不穷,并且每一条都有近万转发量,上万的评论与点赞。(2)大V用户的宣传。 从宣传开拍开始,新浪微博里的人气明星都在转发电影的相关信息,如赵薇,谢娜,范冰冰等。(3)粉丝及青春代表互动。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导演何炅提出将充分利用粉丝的才华,包括电影名字的手写版将从粉丝的投稿中选出,电影中的服装也将参考粉丝意见甚至用粉丝的服装品牌,某些电影桥段也参考粉丝意见。(4)电影主创们之间的微博互动队。不管是在电影拍摄前期还是结束后,主创们之间的微博互动也是粉丝们关注的焦点,在这些微博互动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和谐团结的制作团队,这样一个优秀团队当然会得到粉丝们的信任。

《栀子花开》运用其具有特色的营销方式,使电影上映前就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社会各界都开始了“栀子花开”秀,《栀子花开》再过了十年之后又出现在微博的热搜榜上,一经推出便成为了微博热门话题。

五、对我国电影行业微博营销的建议

新时代下,我国电影观众的主流群体愈发年轻,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已经成为这些群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现在年轻人乐于参与与互动,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爱好多元并贴近生活的娱乐体验,对偶像具有高忠诚和强粘性。基于这些特点,对我国电影行业微博营销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电影制作方要与用户进行全媒体全平台的互动,即时准确的向用户传递信息。

第二,电影制作最好能够做到用户参与,增加与用户的情感联系。

第三,电影制作及宣传要与前辈专家互动,增加用户对电影质量的信任度。

第四,圈内艺人好友互动,充分利用明星的粉丝效应。

第五,建立用户互动新平台,与粉丝进行全方位互动。

六、结论

近几年来,新媒体的发展为我国电影行业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我们应该充分了解新媒体的特点对我国电影行业的营销手段做出实事求是的调整和创新,利用新媒体和现代人的心理特点做出正确的营销方案。微博营销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成为了电影营销必不可少的营销阵地。但是由于微博用户乐于追求新鲜的特点,电影行业的微博营销方式要不断创新才能吸引用户,才能够达到最好的营销效果。因此,电影行业的微博营销也要不断地进行创新,继而推动我国电影行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高飞.微博-引爆粉丝经济力量[J].成功营销,2015(03).

[2]林来.中国商业电影营销现状分析[J].中国商贸,2013(25).

[3]陈亚伟.当前国产电影微博营销研究的文献综述[J].戏剧之家,2015(04).

微电影行业现状篇2

相对于艺术微电影,商业微电影的指向性更明确,它最终的目的还是产品本身,或是产品的理念,如天籁公爵轿车《宽容世界》的宽容理念,如佰草集为推出逆时?恒美系列产品而制定的《逆时?恒美》所体现的对青春的追忆,等等。

2013年的商业微电影更是层出不穷,它一方面丰富着微电影的层面和角度,另一方面冲击着传统广告业的发展。商业微电影的出现,也改变了当初微电影出现时体现的“微周期”“微投资”的状况,商业微电影在资金和周期上的支持为其艺术性和技术性增加了更大的可能。

因此,对商业微电影美学特征的研究,是具有时代意义和价值的事情,也是时代的需要和要求。微电影作为一种建立在网络平台上的新型影视形式,它“往往隐去大时代风云变幻,摒弃传统电影深层多元的主题建构,而是常常围绕着青春与梦想、亲情与爱情等贴近百姓生活和社会现实的主题展开”[1]18。故本文以美学为视角,从“情”与“梦”两方面探讨商业微电影的美学特征。

一、以“情”为美

自古以来,无论是今人还是古人,国内国外,都在重复不断地以各种形式来描绘人类共同的情感――爱情、友情和亲情。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生死之爱,有伯牙与子期的君子之交,有沉香救母的母子之情。杜丽娘可以为情而死,为情而生。一个“情”字,围绕着人的一生,因此,“情”在人心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但在当下今天的中国,由于商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大迁移,已经完全改变了传统中国人的居住、生活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金钱至上、利益至上的思潮一步步侵蚀着当代人的思想。

由于网络平台增多,手机以及移动网络的普及,各种信息碎片化地冲击着当代人的生活,层出不穷的负面信息将人们对亲情、友情、爱情的肯定逐步撕裂,当下人呈现一种对爱情的否定,对亲情的疏离,对友情的怀疑的特征。因而,在人的内心有一种极其隐秘而明显的愿望,就是对美好的爱情、亲情、友情的渴望。

商业微电影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非常重视情感,在各行各业商业微电影中,主题大多和情有关,或关注友情,或描绘爱情,或探讨亲情。商业微电影通过人类共同的情感,和观众建立一种互信关系,从而赢得观众的认可。

商业微电影所表现的情感不同于艺术微电影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它以另一种方式和立场竭力宣扬“情”对人心的充实,对人生的丰富。它所体现和呈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通过一个个和我们息息相关的故事的叙述,表达了“人情”的完美。

《平行相交》是IBM为推出社交商务平台而制作的微电影,探讨商务人士职场上的一个永恒话题,是朋友还是敌人,是竞争还是合作?本片以商务人士作为电影的主人公,在宣传IBM社交商务平台的同时,更是探讨职场上的人心问题。每个人在职场中受挫时,都会问自己,职场中到底是同事多,还是朋友多?对待同事,是信任还是猜疑?诸如此类的问题总在心间萦绕。《平行相交》通过故事的展开,将同事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和社交商务平台紧密相连,探讨了商务男士之间的友情,直指人心,以影片唤起商务人士对友情的信任,对合作的期待。

《逆时?恒美》是护肤品佰草集为产品定制的微电影,电影的主题探讨的是爱情,将视角放在过去,回忆过去的美好爱情,感叹美好青春的逝去,更是对过去清纯干净爱情的向往。本片的主人公君君和小志因张国荣相识相恋,所以在大学时代演绎了一段纯真浪漫的爱情,但因误会而致两人分手最终错失良缘。影片最后那一幕也许是幻想,也许是事实,但不可否认,本片旨在通过故事告诉我们,过去青春的永远都是美好的,即使曾经受伤,曾经心痛,也无法改变过去的美感。现实世界君君不断相亲失败和回忆中爱情的美好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单纯干净的爱情显然体现了时代的追求和审美,是人心之向往。最后影片让时间倒流,呈现男女主人公地铁站驻足的场景,回到初遇的那一天,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爱情不停炖》是小熊电器推出的系列微电影,目前已有四部。第一部主要讲述父女之情。电话中女儿生病咳嗽,可是工作繁忙到没时间去看医生。父亲心急如焚,千里迢迢买站票赶到女儿所在的城市,为给女儿亲手炖一碗热梨汤。故事令人动容落泪,为一个身在异乡为工作奔波劳碌的人赋予了一种父爱的温暖,也在无形中给人一种支持。

无论是商务人士的友情,还是轻熟女的爱情,又或是游子的亲情,都始终绕不过一个“情”字。芸芸众生的世界,万千世界的人,都被“情”所牵绊。杜丽娘能为情而生,为情而死;伯牙能为情而奏绝响,为情绝弦……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情都是社会人心中一曲永不停歇的歌,萦绕心头,响彻耳边。

商业微电影将主题集中在一个“情”上,赞扬友情,高歌爱情,歌颂亲情。正适应当代人心浮躁的社会,是对朋友的猜疑,对爱情的欺骗,对亲情的淡漠的一种对抗。它从人当下的生存状态出发,以现实为依据,反映了当代人心的追求。

商业微电影的影片大多温情脉脉,看后有人笑着流泪,有人哭着高歌,但终归让浮躁忙碌的人心静安宁,从而回归到人的本真状态。这种状态下的人不再呈现单一的、片面的、无情的特征,而具有一种“圆融”的美感,这些美感的呈现,依靠影片对“情”的刻画和书写。因此,商业微电影通过“情”字表达了人心,丰富了内心。而微电影集体对“情”的高歌,正是其以“情”为美的体现。

二、以“梦”为美

“在麦茨看来,电影的实质在于满足观众的欲望,那么影片就是通过自己的结构来间接地反映下意识欲望的结构。”[3] 苏珊?朗格说,电影“像”梦,则在于它的表现方式:“它创造了虚幻的现在,一种直接的幻想出现的秩序。”[4]

梦是一种意象语言。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潜意识欲望的满足,人在清醒的状态中可以有效地压抑潜意识,使那些违背道德习俗的欲望不能为所欲为。但当人进入睡眠状态或放松状态时,有些欲望就会避开潜意识的检查作用,悄悄地浮出意识层面,以各种各样的形象表现自己,这就是梦的形成。梦是人的欲望的替代物,它是释放压抑的主要途径,以一种幻想的形式,体验到这种梦寐以求的本能的满足。

于中国人而言,梦大多是对理想生活以及生存状态的一种设想。商业微电影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其所具备的科技性、创新性显然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梦”不相符,但是其内容却又具有中国文学作品的“梦”的特质。

自台湾导演九把刀推出电影作品《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后,整个中国陷入了一种集体回忆青春的阶段。每年都会有类似的电影作品出现,且都取得了较高的票房。商业微电影也以此为契机,推出了类似的微电影,如《逆时?恒美》《变幻的年代》等。

对于所有的个体而言,只有此刻才是真真正正的存在,过去的一切是场梦,未来是一种幻想,因而,我们总是生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当我们陷入集体回忆的时代时,就意味着我们在集体做“梦”。

《逆时?恒美》以轻熟女君君相亲作为引子,以大学时代的唯美爱情为主要叙述点,讲述了青春浪漫唯美爱情的故事。但是这一类型的故事对于赤裸裸的现实生活而言,校园爱情永远都具有梦幻的特征,始终处于理想的状态,即使是分手和伤害,都因为不涉及具体的生活细节,没有赤裸裸的金钱、权利等而显得分外美好,但作为一个30岁左右的轻熟女而言,这永远只是一个梦,一种对理想爱情的期盼。

《变幻的年代》讲述了一对一直十分甜蜜的中学情侣,曾经互相承诺陪伴一生,最后却因为高考而令这段纯爱姻缘无疾而终的故事。若干年后,中年的英子企图通过时光胶囊回到高考那年,守住那个承诺,找回那段爱情。时光胶囊只是一种穿越到过去的工具,这个工具所体现的依旧是对过去的怀念――这个时代的共同情感,通过对过去梦境的营造和设想,表达了当下人心的理想状态。显然和《逆时?恒美》一样,同样是对年少单纯情感的羡慕。而二者所回忆的都是学生时代,由此可见,学生时代在这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中是最美的时代,是最难忘的年代。

回忆是一种梦,其实对现实生活的理想描绘又何尝不是一种“梦”的写照呢?我们可以称之为“白日梦”。理想的同事关系是朋友,是沟通交流和合作,但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商务人士之间,要达到朋友之间亲密无间的状态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恋人之间最理想的状态是在精神层面,不用考虑生活的柴米油盐,不用关注收入支出的平衡与否,永远都处在一种白衣飘飘、杨柳依依、含情脉脉的状态。但,我们不可能永远停留在学生时代,我们都不得不向生活低头。亲人之间如果能相亲相爱永远在一起,能关注父母的生活健康状态,能了解儿女的工作学习生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有地域差距的问题,有沟通的问题,等等。

无论是陷入“回忆”的梦幻还是对现实书写的“白日梦”,都呈现出一种当下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人在对“梦”的探索和追求之中,获得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通过观赏此类商业微电影,获得了一种审美体验。商业微电影对“梦”的重复探究反复探索,体现了以“梦”为美的特征。

三、结 语

微电影行业现状篇3

Micro not Small; Dripping Possession of the Sea; Ascendant

——China Mainland Micro Film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WANG Anquan

(Department of Politics and Education,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eijing 102206)

Abstract Based on the CNKI China Knowledge Network of micro-film related academic literature retrieval collate, review research status of micro-film, micro film in mainland China in recent years, studies generally include communications, marketing, advertising, film studies, political science, sociology, psychology and other disciplines, future research should be directed to the further integration of management, social environ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other factors in depth.

Key words micro film; research; review

利用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对微电影相关学术论文进行检索,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四个学术库中选取文史哲、政治军事与法律、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经济与管理等五个查询目录进行检索,把题目作为检索项、“微电影”作为检索词,匹配为精确,时间为2010-2012年,共查询到246条记录,其中关于微电影的硕士学位论文3篇。作为广告与电影的衍生物,微电影很好地迎合了时下的需要,成为新兴的一种的营销模式。微电影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二是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三是受众注意力的碎片化;四是受众自我意识的提升。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微而不小、方兴未艾,虽然研究历史不长,但是已经引起一些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微电影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

1 何为微电影

对于微电影的概念,各家意见不一,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微电影进行概括,按照“百科名片”的说法, 微电影(Micro-film),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是网络时代的类型电影,名称具有中国特色,事实上发端于国外早期的“短片”。微电影之特征表现在: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微播放平台,以其短时、精悍、灵活的形式风行于中国互联网。

2 研究视角

自2010年微电影一词在中国风行以来,短短几年里,微电影已经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传播学、营销学、广告学、电影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学者以及其它领域的实践者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从最初的微电影广告特征研究到后来扩展到全方位研究,研究的内容也从基本状态的描述深入到学科的探讨。

2.1 传播学

持此视角的学者主要对微电影的传播方式、传播机制、传播特征、内容特点等进行分析研究。微电影的传播方式多样。它不像传统的电影,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播放。它开辟了许多新路径,在网络、手机等领域探索新思路。在传播机制上采用创新的手法,注重各个要素之间的互动,调动受众的积极参与性,影片以互动的方式,将主动权交到观众手中,为观众增添了更多主导影片的乐趣。微电影宣传相对于传统的宣传方式,拥有时效性快、直接性好、互动敏捷的优点,同时,还具有树状传播结构、渗透性强、个性化互动、草根式交流、语言亲切等特有的传播机制。在传播特征上主要表现在传播主体的全民性、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和传播渠道的广泛性。在传播内容上具有独占性和灵活性,有的是反映社会的现实,有的是科幻故事,有的揭示扑朔迷离的悬疑情节,有的还与广告联姻,体现出营销产品和企业文化。此外,如何控制微电影传播并进行舆情引导,也是新闻传播学领域学者及相关研究机构关心的话题。

2.2 营销学

微电影建立了一种营销的新模式——植入式广告,一方面是对电视节目的限广令的一种新的广告形式的探索,突破了电视广告和传统广告的限制,同时,微电影能带给受众良好的视听享受,另一方面通过有创意的故事诠释品牌,也使受众在体验影片的过程中无意识地了解广告产品。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和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增加(截至2013年7月,移动互联网对中国手机用户的渗透率达到69.2%,3G上网用户总数达到2.5亿户),微电影营销将会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微电影营销模式市场潜力不可估量。但是微电影行业才初出茅庐,很多相关研究还没有延续,其商业价值和营销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相信会有更多的学者一起来探讨微电影,微电影营销模式的未来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2.3 广告学

微电影来源于广告营销,部分学者认为微电影里有的可以作为长广告片,但大多数具有广告功能的画面场景可看作是植入式广告,微电影植入式广告突破了原有的广告理念和模式,使广告呈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其旺盛的生命力将在广阔的空间里得以延长和继续。但同时,它也存在一些缺失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例如有的广告显得比较做作、生硬,反而使受众难以接受。至于微电影植入式广告究竟能走多远,还是要看它是否经得起市场的考验。

2.4 电影学

由于微电影的出现,与传统的电影制作和传播媒介相比,微电影制作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技术更好,传播媒介更加丰富,这些都对传统电影的明显量变。而且,微电影对电影概念的升华,必将使得电影的美学和产业格局产生质变。微电影以浓缩之精华,体现大主题的故事情节,而且突破了传统电影的固定播放模式,使得电影艺术走出影院,走向更广阔的空间,以更亲民的姿态走进了大众之间。大部分微电影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电影叙事结构,拥有明星阵容的出演,制作技术的精良。播放平台的扩展,适应了时下人们的碎片化生活方式,让我们随时随地选择它。微电影的诞生,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一个新的奇迹。目前,微电影产量逐年增加,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如果能合理运用新的技术成果加以制作,科学的管理模式,微电影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相信它在电影界会走得更远。

2.5 思想政治学

持此视角的学者主要探讨了微电影在理念和主题思想宣传中发挥的作用及对受众思想的影响。微电影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渗透力,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养成性,也会对社会主流价值的宣传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同时,微电影也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例如主流意识淡化、网络道德失范、享乐主义、过度消费、快餐文化泛滥等,这时就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下,提高微电影创作团队的责任意识,推出有创意的微电影作品、降低植入式广告、提高微电影内涵、构建微电影文化产业、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微电影的审核力度,规范微电影行业,使其得到良好健康的发展。

2.6 社会学

微电影是“微时代”的产物,“微”时代,是web2.0带来的横向传播特点,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信息很容易被获得,使得“微事物”被人们无限放大,迎合受众从细节中体现这个时代的方方面面的心理感受,快餐文化、碎片化精神追求成为一种潮流。“微诉求”和“微表达”是这个“微时代”的人对社会现实的情感诉求,并自发形成一种无形的“微力量”,它使得“微”观念深入人心,催生出许多新鲜事物,从而衍生出新鲜的名词。在这横向文化传播时代,许多名词都以“微”字为开头,例如微博、微小说、微信、微表情、微现实、微电影等,这些词汇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渲染着微时代的来临。为了迎合这样一种碎片化社会的快餐消费时代,微电影赶上时代的班车,逐渐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3 主要研究方法

(1)已有研究主要是实践调研为主,探讨微电影的拍摄技巧、商业前景和受众喜好,举办微电影节等。微电影的作品自诞生以来已经突破千部大关,随着技术和投入的加大,关注度的提升,微电影的数量将会快速的增加,主题也会越来越丰富,商业前景也将被大多数商家和企业看好。为了促进微电影的发展,各大网站和电视台也相继推出微电影节,主要的微电影节包括中国国际微电影节、大学生微电影节、滨海国际微电影节、盛大美我微电影节、沈阳国际微电影节、南方微电影节等。这些微电影节设置奖项,鼓励微电影制作和研究,微电影节在提升微电影作品、培养部分微电影人才、规范微电影行业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绩。

(2)对微电影进行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实践研究较多,少数文献采取了比较研究的方法。

已有文献主要分布于2011至2013年。研究以描述性论文居多,研究内容为微电影的基本现状,多为作者自身的观点阐述或现实案例介绍评论。对微电影进行理论研究比较少,实践研究比较多,少数文献采取了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微电影的经验研究比较少,学理深度有明显不足。研究方法上,仅有少数文献采取了同传统电影和国外微电影相比较研究的方法。随着微电影关注度的提升和行业前景的明朗,管理的逐步规范,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深入研究将会延续,研究的学科切入点将会增多。

4 结论

通过对已有关于“微电影”研究的梳理发现:学者以及实践者主要从传播学、营销学、广告学、电影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角度开展研究,且主要集中在传播学和广告营销学视角。鉴于微电影主体的公共性,后续研究应增加心理学、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等视角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融合技术、管理、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来考察微电影与行政体制改革的关系,以及精神文化建设的宣传作用研究,并加大对国外理论的介绍或进行理论建构。

参考文献

[1] 李荣荣.传播学视域中的微电影叙事策略探究[J].东南传播,2011(12):33-34.

微电影行业现状篇4

就目前大多数人认可的微电影,应该源起于2005年。当年一部恶搞《无极》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被奉为“微电影”的鼻祖,因此业界才有微电影“生于恶搞”的言论。微电影诞生至今7年,经过不断吸纳和创新,微电影的长流得以延绵不断,甚至引得国内众多明星导演参与制作。

如果说,《馒头》开创了微电影,那么2010年筷子兄弟创作的《老男孩》则将微电影推向高潮,至今犹记得当时的疯狂,一部40余分钟的微型电影,因为群起的情怀而一夜之间被疯狂传播,《老男孩》这首歌唱出了70后和80后两代人的心声。筷子兄弟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他们创造的奇迹点击率,更坚定了微电影人继续下去的信心!

现状――死于广告?

公交车上循环播放的明星动态都足以说明微电影目前迅猛的发展势头。歌手、明星、导演??新歌、大电影上映之际??但凡有点由头,大家都一窝蜂地跑去拍部微电影,搞得像是自己不拍微电影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似的。然而微电影表面的光鲜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却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微电影的草根性,是其发展的优势所在,同时也存在固有弊端。首先优势在于她给予了那些立志成就导演梦想而又苦于无机会展现的青年导演或电影爱好者们机会,同时也让很多跨界执导的圈外名人的“导演梦”成为现实。比如,今年5月,著名时评人、作家李承鹏首度跨界执导的《微博有鬼2之可以在一起》在京举办盛大会,微电影本身既传达了李承鹏作为文化名人深邃的思想内涵,也让其在摄像机后的腾转挪移中过了一把导演的瘾;而说其存在固有弊端,是因为上到享誉盛名的国际大导演,下到名不见经传的路人甲都有机会拍摄自己的微电影,过低的行业门槛,始终制约着微电影的发展。

尽管微电影呈现“欣欣向荣”之势,但业内对微电影仍抱有担忧。早前有不少媒体爆出广电总局将对微电影出台审查制度,满城风雨的消息四处飘散,可惜到目前为止依旧没有看到成文的制度,也正是因为如此宽松的创作和传播环境,使得现有的微电影数量源源不断,质量却良莠不齐。

更加让人担忧的是,微电影目前的发展俨然成为商家新形势的广告轰炸地,不管商品是否合适,无论广告植入是否应景,都一古脑儿地塞进影片中,本来时长就很短的一部微电影,经常在各种LOGO的特写中落下帷幕,微电影死于广告的现状,让业内人士极其担忧!

发展――长于诚意

微电影在被太多人诟病为“广告长片”的情况下,确实需要在内容上再下功夫。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型的影像传播方式,绝不应该死于广告,但若要长久发展,还需多些诚意。

微电影行业现状篇5

一、微时代下的微电影

1.微时代的背景分析从Twitter到新浪微博,人们渐渐意识到信息传播和情感交流可以在短短百余字内完成,这种互联网的新动态成了微时代的前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7年1月在京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规模已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与此同时,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新的媒介技术、手段的发展和4G网络的不断完善与资费下调,碎片化浏览进入白热化发展阶段,自微博后,微信、微小说、微视频、微课,都举着“微”的大旗前来报到,“微时代”应运而生,这是微电影蓬勃发展的沃土。2.微电影的现状分析微电影只是“微时代”的一小块领地。据中国产业调研网的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微电影产业总产值已达700亿元,年产量两万多部;据《新媒体影视行业发展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预计2018年微电影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在2015年3月5日开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计划,网络剧导演姜联随即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微电影+”计划,并于2015年4月21日获得国家版权局认可。微电影正朝着“微电影+”的方向不断拓宽疆域,即借助互联网传播技术和微电影这一载体,让微电影与各行各业产生有机融合,形成“微电影+旅游”“微电影+教学”“微电影+公益”等百花齐放的景象。

二、微电影的优势

1.创作层面(1)平民化的快速生产香港电影人钟敏强曾对微电影有过这样的评价:“通过简单的工具,不多的投资,把梦想变成现实。”微电影的创作者可以是普通的电影爱好者和影视相关专业的学生,也可以是专业团队,“微投资”给了更多人“拿起机器记录生活”的机会和空间。2016年6月,宜宾导演李杰放出微电影《再见那年》的预告片,不到一小时网络点击率就过万,这个影片的剧组在横店临时组成,影片成本只有八千元左右,这是新时代微电影平民化生产的范例。实际上,若刨去人力成本,微电影的资金投入可无限降低,甚至趋于零,微电影平民化的拍摄条件、成本投入、演员构架以及诸多电子设备厂商对感光材料不断进行研发改造,优化摄制器材的制作工艺,让原创短片的制作门槛大幅度降低,使平民化与快速生产的特质成为短片摄制领域的常态。(2)自由化的创作空间微电影时长短,成本低,创作者在获得创作灵感后,可以随即开展微电影的制作,而不是像传统电影一样需要充分考虑题材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等因素,这使得微电影的创作更加自由化、随意化。网络环境的相对宽松也给了微电影更多的自由,正如导演陆川所说:“微电影由于传播渠道不同,比大电影更能享受创作自由。”自由化的创作空间使得微电影的视野更加多元,形式更加丰富。2.传播层面(1)短视频的海量点击与传统电影相比,微电影的“微片长”特点使其传播和接收更为快捷。由于微电影的互联网传播特质,受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免费下载或付费下载,在传播过程中摆脱了电视媒体传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受众可以利用各类移动终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观看微电影。根据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45亿,网络视频用户使用率为74.5%,随着4G网络资费的下调以及技术的完善,网民在新媒体平台收看短视频的行为日趋常态化,进一步提高了微电影的点击率。(2)深入化的互动传导德国美学大师姚斯曾提出这样的观点:“一部艺术作品的历史生命没有它的接受者的主动参与是不堪设想的,只有通过接受者的裁决过程,艺术作品才能进入一种变化着的经验视界的连续性中。接受主体的重要性不仅表现为参与,更表现为主动参与。”微电影颠覆了传统电影的单向传播模式,给了受众更多主动参与的空间和机会,其互动传导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受众可以自主选择网页、手机WAP、视频专题网站、社交网站等媒介终端来观看微电影;二是基于网络传播平台与生俱来的互动性,受众通过分享转发进行跟帖评论,体现出更为主动的参与互动特质。微电影产业以一种亲民姿态达到了与网民互动的良好效益。3.营销层面(1)“短平快”的广告效益新媒体平台出现前,电视媒体是企业树立品牌形象、进行企业文化宣传的主要平台,企业不得不在电视媒体投入高昂的广告费用。在媒体多样化的今天,互联网已将电视机前和电影院里的受众“打散”,且营销已进入“80后、90后社会”,这一群体正是互联网的集中消费者,传统电视硬广告强烈的宣传灌输难以达到好的广告传播效果,而微电影的短小精悍和艺术化处理则更符合都市快节奏生活的碎片化浏览习惯。植入广告和定制广告是微电影营销最主要的盈利方式,对于品牌商而言,植入广告和定制广告的微电影能帮助其用相对较低的成本进行更加强有力的品牌宣传。2010年,凯迪拉克成功推出其投资拍摄的《一触即发》,影片情节紧凑,制作精良,其凭借这部广告短片在市场上受到了极大关注。大众汽车为宣传其新款汽车辉昂而推出的《辉昂人生》系列微电影,更是一举包揽了全国性优秀微电影(微视频)中国排行榜之十大品牌微电影的金银奖。微电影广告常以讲述故事的方式将品牌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以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使商业微电影获得相对投资少、制作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短平快”营销优势。(2)立体化的整合营销传播“短平快”是微电影广告在传播速率上的量的优势,立体化整合营销传播则是微电影在质的层面为企业和产品带来的巨大营销机遇。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唐•舒尔茨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整合传播营销”这一概念,强调“以消费者为核心重组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综合协调使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方式,以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传播形象,传递一致的产品信息,实现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迅速树立产品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建立产品品牌与消费者之间长期密切的关系,更有效地达到广告传播和产品营销的目的”。微电影营销完美地实现了与目标群体的互动,较为精准地区隔消费者,既适应了快速消费的时代需求,又与消费者建立了长期密切的关系,这是其他广告传媒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

三、微电影的发展方向

1.把握精品化与法治化的双重走向(1)追求创意制胜,抓准互联网思维特征微电影产量之大带来的是其市场的强烈竞争,要么赢得“海量点击”,要么“石沉大海”。微电影的发展必须不断追求精品化,精品化的核心在于“创意制胜”,这是互联网思维时代微电影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诸多提供微电影免费或付费点播的播放平台上,微电影的点播期通常为半个月到一个月。在微电影高产的背景下,只有精品化的微电影才能快速吸引受众,赢得“海量点击”。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在谈及互联网思维时认为,互联网思维要强调“体验为王”,只有把一个东西做到极致,超出预期才叫“体验”。他如此比喻,“比如有人递过一个矿泉水瓶子,我一喝原来是50度的茅台,这就超出我的体验”。微电影的包装可以保有平民化色彩,而内容则需不断超越和突破。(2)摒弃“低俗低质”,把握传播法规微电影蓬勃发展的同时,亦存在“低俗化”和“低质化”的问题。其“低俗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泛滥:以为噱头博人眼球,如《绿茶妹》《海天盛筵》《青春期》。二是伦理失衡:以多角恋为主题,如《漂亮老婆带小三回家抓小四》。三是导向偏离:以错误的价值观为主导,误导受众。除低俗化外,“低质化”亦影响着微电影的前途,抄袭、无病的微电影铺天盖地。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这是我国首部涉及电影制作放映的法律,于2017年3月1日正式实施,微电影的发展正式进入法治化时代。把握传播法规,告别管治空白时代,是微电影发展的必然之路。2.力求商业化与艺术性的完美融合(1)追求广告效益,丰富广告样态微电影不会以纯艺术的形式存在,而是将营销和创作结合,逐渐形成固化的微电影平台,不断提升微电影广告的质量。提升微电影商业化水平,是微电影行业“造梦”的绝佳途径。根据中国广告协会的《2015年中国广告市场报告》的数据显示,在2015年中国广告业5000多亿元的支出中,互联网广告支出占所有广告支出的48%,微电影广告势必不断发展壮大,形式也将更加丰富多元。(2)锤炼艺术效果,彰显品牌内涵无论是商业微电影还是其他形式的微电影,艺术效果都是微电影成功的核心力量,纯粹的商业化只会把微电影带上绝路,只有不断将商业化与艺术性巧妙糅合,才会迎来微电影的春天。2017年1月4日,徐福记推出贺岁微电影《铁树银花》,这是国内首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微电影,讲述了一位“打铁花”的民间老艺人为了使这门手艺后继有人,与儿子的梦想所发生的矛盾,最后在“打铁花”绚烂绽放中与儿子冰释前嫌的故事。徐福记的代表产品“酥心糖”多次巧妙地出现在镜头当中,映射着男主角深刻的儿时记忆,既有力地宣传了徐福记产品,又不唐突地展现了源自于北宋时期“打铁花”表演的无限魅力,这一颇具艺术效果的微电影,赢得了超高点击率和媒体的颇多好评,也彰显了徐福记的品牌内涵。3.打造平民化与专业化的内容(1)保留草根视野,寻求社会共鸣微电影使得“人人都能当导演”成为现实,是草根文化与精英文化共存的乐土。微电影发展需要保留草根视野,发挥其平民化特质带来的独特优势,关注草根阶层的现实意志与生存状态,扎根百姓生活,给民众提供交流与展示自我的平台,构建起人们释放压力、群体呐喊的狂欢场。在把生活的喜怒哀乐淋漓尽致表达出来的同时,民众获得了自嘲或是戏谑他人的谈资,正如红极一时的《老男孩》,把梦想与现实惨烈的碰撞展现出来,在获得社会共鸣的同时亦发挥着极大的治愈效果。微电影需从老百姓的生活中寻求创作的源泉,用接地气的视野描绘故事细节,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互动传导机能,成为人与人心灵沟通的桥梁。(2)优化制作水平,建立专业团队“草根”是一种视野,但绝不等同于粗制滥造;“专业化”则是一种追求,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明星大腕创作,只有朝着不断优化制作水平的方向发展,才能保持微电影的生命力。专业团队的不断产生对微电影的发展来说是一种必然。一方面,大批传统电影大腕转战微电影市场,这是微电影专业团队的根基;另一方面,各大高校的影视专业教育也越来越多地融入微电影拍摄的训练,大学生微电影大赛如火如荼地展开,影视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成为微电影专业团队强大的后备力量。4.寻求品牌化发展与“微电影+”的传播拓展(1)开拓品牌化之路,丰富传播内容微电影市场目前存在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微电影势必要开拓品牌化发展之路。微电影的品牌化可以是名导演品牌、名演员品牌,或是如“腾讯出品”“优酷出品”“爱奇艺出品”这种形式的名平台品牌,再或是名微电影团队品牌,品牌化是微电影在信息泛滥时代的形象识别武器。(2)借力行业融合,拓展“微电影+”空间微电影是微时代的宠儿,微电影与各行业的融合也带来了“微电影+”的春天,“微电影+”是微电影发挥整合传播营销优势的实践。2016年6月27日,《用典》政论微视频正式上线,这个系列的微视频一共十集,它以人民日报评论部编写的《用典》一书为基础,用可视化的方式生动地呈现出引经据典的讲话内容,视频在中央媒体新闻网站等主流媒体网站推送,打破了传统政治传播的枯燥格局,突出了微电影互动传播的优势,实现了全媒体宣传的立体效果,获得了民众的喜爱和高点击量,见证了“微电影+政治”模式的成功运用。微电影应突出行业融合,不断推进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微电影+旅游”“微电影+公益”“微电影+婚恋”“微电影+运动”等都将成为微电影发挥其艺术魅力的广阔空间。

四、结语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微时代是一场信息传播界的革命。在信息大爆炸和“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短平快”的艺术表达方式已逐渐成为主流,快速且自由的创作特质保证了微电影的生命力,短小且具有强烈互动效果的传播特质深化了微电影的感染力,高效且潜力无限的营销特质聚合了微电影的爆发力,这一切带给微电影光明的发展方向,微电影应该成为流淌着艺术血液的商业传播,包裹着亲民气息的信息快递,集结着立体内核的产业生态。

|参考文献|

[1]庄晓东,阮艳萍.微电影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2]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7.

[3]沈鲁,崔健东.新媒体时代微电影现状与趋势探析[J].传媒,2016(9):88-89.

微电影行业现状篇6

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统计局2012年修订的 《全部经济活动国际标准分类法》的规定,所谓“产业”是指“由利益相互联系的、具有不同分工的、由各个相关行业所组成的业态总称”。理解国际通行的产业定义法,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产业的数量规定。能称得上一个产业必须是由多个利益主体,单个的企业或组织不会形成一个产业;二是产业的质量规定。产业必须是具备投入产出基本规定的各个行业的总称,没有经营活动和资金的投入和产出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三是产业的市场性。只有在市场上,媒介商品的真正价值才能得以合理体现。离开了市场就无所谓产业。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微电影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微电影市场正在朝着产业集群的方向发展。

本文结合微电影行业近七年的发展历程,联系国际通行的产业分类法,指出微电影行业已经突破了一个简单的“行业”的基本规定性,进而上升到“产业”的发展阶段。根据国内外微电影产业的发展状况,联系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本研究指出了微电影产业目前面临的融资困境,并进行了相应的对策分析,以期丰富媒体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和学术进展。

微电影产业的融资困境

从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现实经验来看,任何产业的发展在初期都会遇到融资困境的问题。微电影产业对资金的迫切需求一则源于该行业自身运作的独特模式,缺少资金就无法开工,属于“资金促动型产业”;二则源于微电影潜在的媒体影响力和极为乐观的发展前景;再加上全球经济持续的低迷状态,使得这一新兴行业对资金的需求更是迫在眉睫。一位媒体资深人士说:“微电影是在全球经济多事之秋悄然兴起的崭新行业,初期的步履维艰将无法阻止这一新兴事物的蔚然勃兴。在未来的几年内摆脱电影行业的投资困境,微电影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一位国外电影导演也说:“伴随着中国微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外的微电影行业也已跃跃欲试。我们共同期盼这一产业美好前景的早日到来。”结合国内外微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考虑到资金对新兴行业的强大的助推力,本文分析了微电影产业目前遇到的融资困境。

(一)风险融资困境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会遇到投融资的风险问题。首先对于微电影的投资方来说,必然会遇到投资亏损的风险问题。微电影的投资风险主要表现在:

成本的不确定性。一个微电影的投资方在初期可能投入很小的一笔资金,但随着微电影拍摄进展的加快,经纪方和受资方一般会要求追加后续资金。究竟追加多少资金合理,有的制片人会同出资方签订一份合同,从而从法律上约定了资金的总体数量,但在微电影初期发展的现实中,这种合同制模式并不流行。这一则源于微电影一般的投资特点(即投资额度少);二则源于合同往往限制了导演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想象力,甚至会影响微电影的拍摄质量;三则源于制片人和投资人往往已经先在的人际关系特点(即熟人法则)。由于成本的不确定性,使得广告商和大型门户网站的经纪商往往不愿意冒较大的风险去投资,从而使融资失败。

收益的不确定性。一般的实体产业往往依据行业多年形成的潜规则,能够从大体上估算出投资的成本和预后的收益,但微电影产业则不同。由于微电影媒体的特殊传播特点,即效果的长期性和流动的迅速性,使得计算微电影产品的价格变得极为困难,也使得微电影企业核算收益变为事实上的不可能。现实中,大多数的微电影投资者只是以该媒体是否植入了实体企业的广告以及这一广告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作为出资的理由。而这一出资理又隐含着巨大的收益风险。

市场的不确定性。微电影的投资方往往是很懂市场运作的网站主管和广告公司的董事,而微电影的制作方往往是职业导演和演员。很明显,在这一双向关系中,后者几乎是不和微电影市场打交道的。这就使得微电影拍摄的内涵和品质较难同市场完全接轨。已经出台的近万部微电影,80%反映了艺术人的制作理念和电影本身的运作特点,20%才基本反映了出资人的宣传意向和投资目的。市场的不确定性也使得大量的广告资金和风险投资者望而却步,从而使融资难以达成。当然,对于微电影的受资方来说也同样会遇到资金使用的困境。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所收到的风险投资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是难以精确估计的;二是这些资金如何合理的分配也是难以绝对公平的;三是如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根据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也是充满变数的。基于以上三个理由,微电影的制片者只有积极努力去做最好的深受观众喜爱的电影,才能实现点击率的最大化,在投资者看来,只有较高的点击率才是微电影的必然选择。很明显,在微电影产业里,较高的点击率预示着较高的收益率;最高的点击率才是符合经济学意义上的利益最大化假设的。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在现实中往往会遇到极大的困难。这也是造成融资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除此之外,投资方的战略眼光、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以及制片方的总体艺术水平和道德素质等都将影响投融资的事实达成,都会形成微电影产业的融资风险困境。

(二)政策融资困境

政策是市场的航向标,政府的宏观政策和微观调控不仅直接决定着市场的总体走向,而且事实上影响着市场主体的实际收益程度。对于微电影产业来说,亦是如是。比如,银行利率的降低就会使资金从银行走出来,流向市场,市场就会出现繁荣的景象,微电影产业就会出现更多的投资者;相反,为了控制市场过热,国家可以采取紧缩银根的货币政策,提高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这时,股市一般就会出现低迷的景象,市场也会变得相对冷却下来,微电影产业也会出现一段相对平静的时期。

上述宏观的理论分析,无疑是想说明:政府的金融政策影响微电影产业的融资成本。正如王杰所指出的:“中央银行对贷款利率的严格管控,使商业银行限制了对微电影产业的融资,人为地加剧了微电影产业融资难的问题,也提高了融资成本;又由于微电影产业的信用档案不健全、企业征信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故银行贷款所需的周期过长,使该类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需要支付的筹资费用和交易费用较高,从而使资金使用成本上升。”政府的歧视性待遇增加了微电影产业的融资难度。当今世界很多国家的政府都对不同的金融部门采取了差别性的待遇。就中国来说,国有商业银行虽然可以对微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资金支持,但由于这些银行的垄断地位,也由于他们在整个信贷体系中执行着国家效用函数的旨意,所以作为大多为中小公司的微电影企业来说,要想获得国有银行的资金和信贷支持,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三)融资方式困境

微电影产业可以有多种融资方式,如商业银行贷款、信托支持、股市融资、债券融资、基金融资和民间借贷等。但就微电影产业特殊的发展脉络来说,通过商业银行贷款、信托支持、股市融资、债券融资和基金融资的可能性极小。这一方面是由于政府资金支持的门槛特高;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当前的微电影产业根本不具备上市的基本条件,所以难以通过虚拟市场筹得企业发展的前期资金。在诸多大的融资渠道被堵塞之后,大多数的微电影公司就把筹资的渠道转向了民间。除却民间借贷的风险和负面效用来说,这些非政府的借贷模式不仅及时解决了微电影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而且也使得微电影企业的发展呈现多姿多彩的局面。据统计,2007年以来,有60%的微电影公司的资金是通过民间集资或借贷的方式筹得的(门户网站出资和广告公司出资大多间接通过灵活的民间方式进行),真正通过商业银行取得的资金只占20%左右,还有一部分微电影企业的资金是通过原始合伙方式获得的。当然也应看到民间筹资风险大、利率高,会给微电影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不利因素。

(四)融资信息困境

信息是一种资源,有效的信息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精神性动力支持。长期以来,我国的微电影产业一直都表现为资金少、规模小、市场弱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走中小企业的发展路径,因而也会遇到中小企业融资的各种困境。就银企关系来说,银行主要根据中小企业所提交的财务报表、财务状况说明等硬信息发放贷款,同时,企业信息不公开、制度不健全等软信息又使中小企业陷入贷款难的境地。这种信息不对称的逻辑必然会使得银行产生各种顾虑和担心。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潜在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会使银行产生“惜贷”或“惧贷”的心理。正是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微电影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微电影产业融资困境的解决路径

新兴产业的崛起既需要大众传媒的有力推动,又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微电影产业不同于普通的电影产业,它的融资比起一般的大牌电影公司要难得多。解决微电影产业的融资困境,推动微电影产业的稳定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

(一)从微电影企业方面,要积极推动微电影行业的企业化进程

要通过公司制的外壳,推动微电影产出模式的更新。对于微电影的制作过程要严格遵循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电影行业的一些基本规定,要制作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电影节目,要抓住时展的最新特点,生产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优质产品。对于内容低俗的产品要不断加快淘汰的速度,使得我们的视觉传媒在清洁、纯洁、纯净的路径上演进。微电影产品质量的提升不仅是本行业和传统电影产业相互竞争的基础,而且也是微电影产业获得发展资金的前提条件。没有好的产品,即使有再多的媒体支持,有再多的资金倾斜,有再多的经纪公司也是无济于事的。应该说,通过行业自律,加快微电影产业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平、技术能力、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和理性自觉的建设,都将直接关系到该行业的融资数量和资产质量。

(二)从市场层面,要完善多渠道的营销体系

如果说微电影的产出速度是传统电影产业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这种说法是不为过的。作为微电影产业产出的最后一环,市场化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因为只有通过市场,微电影产品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只有在流通市场上,微电影产品的最终意义才能在媒体的推动下得以雏形。没有了市场,没有人购买你的产品,即使是再优秀的微电影产品也如同一般的记录短片一样,只是比特数据的堆积而已。当然规范的市场尚需法律加以约束,对于微电影市场,由于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所以尚处于管理比较真空的境地。但总有一天,随着微电影产业的发展,各种法律约束是肯定要出台的。我们期盼微电影产业的规范化经营时代的早日到来。

(三)从政府层面,要对微电影产业的融资提供大力的政策支持

微电影行业现状篇7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进行播放,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通常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微电影之所以能够盛行,与其独特的传播特性密不可分。

首先,微电影具有迷你个性化的特点。根据Outsell公司调查结果显示, 44%的谷歌资讯用户只浏览新闻标题,而不查看全文。在信息传播率极快的时代,网民越来越不喜欢长篇大论,而倾向于短小精炼,于是时长30秒-300秒的微电影应运而生。微电影核心特征是“迷你”,即传播内容是“微内容”(时间短);制作周期是“微周期”(1天-7天或数周);投资规模是“微规模”(几千元-数万元);传播渠道是“微介质”(手机等介质);传播对象是“微受众”(小众、对象性传播)。与传统电影相比,微电影具有短小和随意性,正适合人们打发上下班途中、排队等闲散的碎片化“微时间”。

其次,微电影非常大众平民化。微电影以其简单、大众的开放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实践者,只要拥有简单摄影设备和处理软件,每个人都可以做编剧、导演、主角或者配音。作为一种颠覆性话语,微电影制作者们表达着草根人群的喜怒哀乐,表达着社会生活的细枝末节,微电影被称作信息技术革命下的Web3.0。以43分钟的《老男孩》为例,一夜之间在网上疯狂传播,网络播放量突破5000万,宁财神、陆川等圈内名人也对该视频评价较高。尽管影片中两个演技精湛的演员都不是科班出身,但这部影片掀起的热潮足见微电影的影响力。

第三,微电影具有互动商业化特点。与传统电影相比,微电影更注重与受众的沟通交流,将影视媒体与新媒体相互融合。以搜狐视频“七电影”计划为例,启动初期采取 “让明星做导演”的概念,制作过程中几位 “星导演”通过微博与网友互动,或征集剧本灵感,或与大家分享创作感受。播出时,更是将互动性发挥到极致——或展示两版不同结局供观众自行选择,或将短片中所用素材同步上传,网友可以根据素材剪辑出新短片。这种参与性和互动性打通了“创作者”和“观赏者”之间的壁垒,使受众在传播中享有一定主动权和表达权,从而提高了影片收视率与口碑。

另外,微电影将企业品牌、产品诉求融合在一个创意精彩的故事中,让故事主题成为品牌核心概念,有效地影响观众情绪,帮助品牌建立与观众的情感纽带,提升品牌美誉度与忠诚度。如此一来,商家既赚了名声又赚了收益,这也是目前微电影市场火爆的主要推动力。如吴彦祖主演的微电影《一触即发》,把商业广告和微电影巧妙融合,一夜之间凯迪拉克的广告模式成为各大商家竞相模仿的典范,被媒体和业内人士称为“不是广告的广告”。

微电影基金化发展

2012年2月,盛大旗下华影盛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影盛视”)筹建的国内首只微电影基金在北京大望路万达电影城对外公布,基金致力于鼓励更多优秀微电影剧本创作。这意味着微电影开始走上产业化道路,微电影正在成就不少人的梦想。

华影盛视CEO赵雨润介绍,微电影基金由华影盛视和国内20多家知名企业共同出资,总规模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基金规模还将日益扩大,最终希望建成有超过百家企业共同参与的大型微电影基金。

微电影的火热也带动一批附属产业迅速火热起来,其中包括微剧本创作、演员选拔和导演团队组建。据了解,目前每个微电影剧本基本在5000-10000字,满足15分钟左右的拍摄。在华影盛视旗下的微电影平台美我网上,一个优秀的微剧本甚至达到1元/字的高价,换言之,一个优秀的微剧本可以拿到5000元-10000元的稿费。

“好电影要有好剧本,因此,华影盛视的这只微电影基金只是第一步,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基金发掘更多优秀微剧本编剧人才,他们不仅仅是现在当红影视编剧,更多的是那些活跃在网络和民间的草根人才。”赵雨润强调。

华影盛视的微剧本创作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客户定制 ,另一种是自由创作,两种模式已初具产业化发展趋势,360、平板电脑厂商红柿子科技等成为首批定制商。广告收入是微电影收入的主体,分为广告客户专门定制的微电影和有广告植入的微电影两类。以国内眼妆品牌玛丽黛佳为主题的微电影《爱上你的眼》就是华影盛视将微电影与品牌结合的案例。华影盛视预计今年将拍摄并投放50多部微电影。在赵雨润看来,理想的结果是每周产出两到三部微电影,即微电影全年产量超过300部。华影盛视正在和各大视频网站洽谈,不久将在网上推出微电影院线,播放各类微电影。

布局产业基地

2012年4月25日,微电影生产基地“尚8电影产业园”在北京正式成立。据尚8电影产业园总策划何阳介绍,作为尚8旗下第8座文化产业园,电影产业园将努力打造成中国首家微电影生产基地,致力于电影生产环节的无缝链接整合,集投资策划、剧本创作、生产制作、宣传推广、发行销售等为一体,推出青年工作坊、新导演人才计划等,开展建立影视资料库、举办影片观摩交流、组织电影人沙龙等活动。

微电影行业现状篇8

二、微电影兴起的原因分析

微电影在短短的几年内崛起并迅速发展,进入全民的视野,得益于时代的环境条件以及其自身优势。

1、客观条件

(1)良好的时代条件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和固定休闲时间日益减少,但社交活动的次数及零散的时间却有所增加。大众需要一种事物作为闲散时间的消遣,填补其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下的空白。微电影以微时长放映、微容量制作、微平台播出等特点满足了碎片化时代下民众的需求。良好的时代条件,成为微电影迅速发展的关键原因。

(2)日益壮大的网民规模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2年1月16日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网络视频的用户规模达到3.25亿,较上一年增加14.6%,使用率提升至63.4%。网络平台的拓展,网民规模的壮大,为微电影的发展赢得了更多的受众及广阔的发展空间。

2、主观条件

不可否认,良好的时代条件为“微电影”的崛起扫平了时代障碍。其本身的优势,更是让微电影迅速在国内盛行,以致对传统的电影行业乃至整个视频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1)微微电影的时长最长不过300秒,满足了大众打发微时间的需求。传播内容上的微,使得微电影的制作周期大大缩短。传播内容的“微”,制作周期的“微”,传播渠道的“微”,传播对象的“微”,微电影正是以“微”的特点得以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生存与发展,顺应时代的潮流,符合民众的需要,微电影的发展具有时代性与必然性。

(2)低与传统电影相比,微电影的成本低,门槛低。它不需要专业的技术、摄影设备和处理工具,不需要专业的演职人员,更不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因此,许多业余影视爱好者纷纷致力于微电影的创作中。它的低门槛为民众提供了创作的舞台,使得人人可以追求精神自由和互动体验交流的感性诉求,实现当明星的梦想。

(3)简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对于微电影没有严格的审查机制,从创作到传播的途径都是网络。这也使得微电影的发行仅仅需要一套鼠标和键盘就能实现。简单的发行方式也简化了创作方式,创作者不需要过多地考虑特定的表达主题、表达艺术性及技术含量等内容,只需按照自己的思维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创作。微电影“简”的优势为创作者提供了更为宽松的创作环境,易于创作者不同价值观的实现。

(4)互动性与自主性的交织与传统电影相比,微电影的创作注重与受众的交流,又不缺乏自我意识。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频频与网友互动来征集剧本灵感,分享创作感受。如此一来,所有人都成为了微电影创作的一份子,这种参与性充分肯定了受众的主动权与表达权,促进了微电影的传播。而创作者也可以依据个人喜好选用剧本与演员,拥有极大的自主性。互动性与自主性的交织促进了微电影的发展。

三、微电影发展存在的问题微电影正以迅猛的劲头向前发展,然而与传统电影相比,自身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在多元文化交织的今天,微电影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质量难以保证

微电影时长的限制造成了其在内容表达上不够完整,主题不够深刻。同时,它的低门槛吸引了大量业余者的参与,各种拍摄与制作水平良莠不齐。此外,国家缺乏严格的审查机制,使得微电影行业鱼龙混杂,质量难以保证。

2、盈利面临挑战

微电影行业现状篇9

(一)微电影的概念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1]

虽然业内至今没有一个公开且让各方都认可的完整定义,但它的微播出平台、微规模投资、微周期制作、微时放映的“四微”特征已被业界所公认。微电影的最初尝试可追溯到2001年,宝马北美公司集结8位世界级一流的导演, 推出8部具有鲜明个人风格和创新性的电影短片,而当年香港导演伍仕贤打造的片长11分钟的影片《车四十四》则可以看做是国内微电影的最初火种。2010年末,被称为史上第一部微电影的凯迪拉克的《一触即发》, 开始真正让微电影的风暴“一触即发”。

(二)微电影的产生背景

1.网络视频平台竞争的推动

随着网络视频业务的发展壮大,互联网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影视剧播放平台,各大门户和视频网站在视频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热门影视剧版权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高昂的版权购买费导致了巨大的运营成本。同时,网络视频同质化竞争严重,网站需要寻找差异化的竞争路线,提升原创能力。在这种竞争环境下,自制微电影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自制微电影不但成本低,而且能保证网站在运营中享有更多主动权,同时,微电影的灵活性和投资决策的风险都更加可控。

2.微时代电影受众的需求

在信息碎片化、文化快餐化的今天,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经济等微文化大行其道,我们显然已跨入了“微时代”。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认为:在“微时代”,媒体的表现因人们消费媒体的需要而不断改变。当人们面临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和获取更多信息的需要时,我们希望以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多的信息。[2]现在的年轻人,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大,已经很少有人每天守在电视机前或者泡电影院了,甚至花几个小时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都成为一种奢侈。他们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网上查找、观看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而微电影这种免费的、灵活的、短小精悍的电影形式更符合现代人的收视心理,尤其受年轻观众的青睐。

3.广告营销新阵地的需要

随着中国网民素质的提高,网民自我意识的崛起,广大网民对广告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尤其是那些生硬、直白、单调的叫卖式的硬广告,有些浏览器甚至可以直接将这些广告过滤掉。如今,广告需要采用更软性、更灵活、更易接受的营销方式,而定制专属于品牌自身的微电影则成为新的行业趋势。一方面,微电影比传统广告更有针对性,观看它的人群主要是具有较强购买力的年轻人;另一方面,通过微电影,可以把产品功能和品牌理念与微电影的故事情节巧妙地结合,用精彩的视听效果达到与观众的情感交流,使观众形成对品牌的认同感。凯迪拉克的《一触即发》、《66号公路》就让观众在获得电影观赏感受的同时带动与消费者的情感互动,灌输了品牌理念,提升了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使得广告中的系列车型在部分城市出现热销。

(三)微电影的优势

1.门槛低,制作周期短,发行方式相对简单

微电影的制作门槛低,一是投入资金低,相比于传统电影动辄上千万、上亿元的投入资金,微电影的投入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制作成本低得多;二是对拍摄器材的要求低,不需要高清摄像机或者DV,只需要一部单反相机或者iPhone就能拍出具有完美创意的完整故事。同时,微电影的拍摄和制作周期短,短则几天,长则几个月,导演和演员更易空出档期进行拍摄,尤其是对于名导和名演员,大大提高了拍摄的可操作性。而相比传统电影庞大的制作发行方式,微电影的制作发行也相对简单,目前主要通过网络发行。国内微电影的主要制作方式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草根表演、制作的微电影;一类是广告主量身定制的名导、明星担纲的品牌营销微电影;一类是视频、门户网站发起并寻求广告品牌合作的,对导演和演员没有很强专业性要求的剧集型微电影。

2.互动性、开放性、娱乐性强

微电影的互动性和参与性较强,只要你有兴趣、有想法,就可以写剧本、当演员、当导演,制作自己的微电影,人人皆可参与,而每一个人的评论和转发也参与到了微电影的宣传过程中。“快女微电影”的上亿点击率主要靠在人人网、微博等社区网站的分享和口碑宣传。微电影拥有开放的传播平台,除在网络上播出之外,还可在手机、公交和地铁的移动电视等多种移动终端上播放,优秀作品还可在电影院线播放。优酷的“11度青春微电影系列”就率先开通了网络与院线播出的双平台。此外,微电影为了符合年轻人的胃口,多采用轻松幽默、诙谐恶搞的话题,而利用微电影为演艺界新人进行宣传造势,以赢得更多粉丝的支持也逐渐成为新趋势,由此可见微电影娱乐功能的强大。

3.创作环境自由,表达机会更多

微电影作为新兴事物,从制作到播出都是基于网络平台,目前国家并没有严格的审查机制,这也使得微电影获得了更为宽松的创作空间,更易于新锐导演和演员电影理念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微电影为更多有志于电影创作的人提供了成就自己的机会,他们的执著追求、独特的个人风格和天才想象必将带来更多优秀的微电影作品。而微电影的创作也为年轻导演今后的电影之路积累了经验,这也将改变中国电影的面貌,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

二、微电影的发展方向

(一)内容为王,创意制胜

如果说传统电影强调意义,那么微电影则侧重于趣味性,微电影的“微”决定了它必须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吸引观众并让观众产生继续看下去的兴趣,这就对微电影的内容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内容上不仅要新鲜有趣,而且要贴近生活和社会热点话题,适当采用较为诙谐的网络语言。

而随着观众审美趣味、欣赏水平的提高,它的深度也不容忽视。执导微电影《纵身一跃》的蔡康永曾用震撼、提醒、讯息、启发四个词来概括微电影,如果微电影缺乏一定的思考和人文关怀,那整部电影将成为广告的附庸,失去思考的力量和社会关注价值,继而失去观众兴趣,沦为庸俗娱乐。现在的微电影多是噱头大于创意,但是好的微电影最重要的还是创意。比如佳能的《Leave Me》,没有明星出镜,却用短小精悍的故事打动人心。[3]虽然明星增强了微电影的可看性,但绝不能走“明星轰炸”的老套路,否则只会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只要题材创新、形式灵活、制作精良,即使起用新人也能收到很好的播出效果。

(二)平衡数量和质量,避免过度商业化

对电影艺术在文艺片和商业片之间的纠结,以微电影的形式提出来,不仅是对电影艺术发展的质问,也是对微电影前景的一种审视。[4]尤其在各大网站相继开辟微电影疆域的当下,微电影数量每周甚至每天都在增加,保证品质,适量植入应成为网站和企业共同思考的问题。2011年引起微博热议的桔子水晶酒店的星座系列微电影,就因其巧妙地运用了植入技巧而聚集了大量的网络人气,达到了企业营销的目的。

(三)差异化经营,打造微电影品牌

各大网站要根据自身实力制定不同的策略和方向,可以走高端精良制作的“大片”路线,也可以选择亲民的“草根”路线;可以拍单集的电影,也可以拍系列的网络剧;可以以校园爱情、星座为主题,也可以采用旅行、城市的话题。业界的新浪、优酷、网易、奇艺等网站已率先走上了差异化经营的道路。

微电影是大众流行消费产品,大众品牌消费的今天,必须创立自己的品牌。微电影品牌的塑造尤为重要,品牌效应将带来更长远的收益。可以打造网站自身的品牌,如在业界具有良好口碑的“优酷出品”、“奇艺出品”,也可以利用明星、导演的品牌效应,还可以通过改编微小说、畅销书、名著来形成品牌效应。

(四)丰富微电影类型,培养微电影人才

目前出品的微电影,以剧情片、爱情片、喜剧片为主,话题也多集中在青春、爱情、梦想、亲情等方面,而微电影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需要在影片类型上进行多种尝试,如纪录片、动画片、音乐片等。公益微电影、院线电影番外篇也应成为新类型的思路。贾樟柯监制、联想集团出品的公益微电影《爱的联想》,就采用了纪录片的手法,真实再现了联想公益计划支持过的具有代表性的三个草根公益团队的成长历程和感人事迹,在传播微公益理念的同时,也塑造了企业良好的形象。而由网易打造的电影《东成西就2011》番外篇、《雪花秘扇》番外篇《闺蜜》在创造高点击率和转发率的同时,更是带给微电影创作一个新的思路。微电影的创作从剧本到导演都需要源源不断的新人加入,特别是品牌营销类的微电影,要求创作人员兼具电影和广告两个领域的知识,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各大网站和企业要通过电影大赛、影人计划、微电影节等平台发掘新人,培养微电影人才。

(五)扩大传播效果,实现规模盈利

由于微电影时长的局限,要想收到好的传播效果,在制作上可借鉴美剧边拍边播的模式,即采用预告片、正片、花絮相结合的方式,让观众看到预告片后先产生兴趣和期待,同时也可根据观众反馈及时调整拍摄内容。在平台选择上,要利用微博、人人网等社交网络传播,一是注重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二是通过设置奖品等形式鼓励网友转发,扩大微电影的人际传播。

微电影要实现规模盈利,就要走产业化道路,使获利方式更加多元。除了依靠广告、点击率外,还可开拓周边产品、微电影版权、艺人经纪、微电影节等获利渠道。同时,还应加强与影视公司的合作,实现自身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盛大旗下的华影盛世已经率先开始尝试:盛大网络本身就是一个聚合平台,拥有盛大文学、游戏、音乐、视频等海量原创内容。对于盛大来说,各种资源就像零散的珍珠,通过微电影整合起“文学―剧本―影视―游戏”的产业链条。[5]目前,盛大已推出了改编自起点中文网小说的微电影《昨天》和改编自盛大游戏的微电影《星辰变》。

2011年,微电影已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也是未来具有发展前途的传媒产业之一,只有不断地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和推陈出新,微电影的路才能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baike.省略/view/4342291.htm.

[2]“微时代”来临:更多表达更浮躁[N].新华日报,2011-05-18.

[3]定制微电影 国际名牌营销利剑争相“出鞘”[N].经理日报,2011-07-22.

[4]微博之后流行微电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08-08.

微电影行业现状篇10

原标题:新媒体时代的微电影广告营销策略研究

收录日期:2014年8月23日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告营销行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进行更好的营销,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脱颖而出成为急需考虑的重要问题。微电影广告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手段,从电影的创意、传播语境和传播流程来实现营销的目的。微电影作为适应新媒体时代人们的认知方式,使人们越来越习惯于碎片化和快进式的信息消费。虽然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产物,但是却发展迅猛,已经从草根制作逐渐成为各大视频网站承载品牌诉求的一种电影模式。

二、微电影广告的内涵

微电影的概念至今没有专业的文献对其进行描述,某些网络资料显示,其为“专门在新媒体平台播放的、适合在移动或极短时间状态下观看、具备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微型视频短片”。内容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幽默搞笑、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而微电影广告则是利用微电影的表现手法和故事情节对某个品牌或产品进行营销。相对于传统广告的拼命宣传,微电影广告则是用故事和创意打动人,在人们对广告的容忍度越来越低的时候,微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视听效果占据了巨大的优势,活性的软植入成为未来企业广告的走向。

三、微电影广告营销现状

微电影作为一个新兴的产物,在我国发展迅猛,靠着广告商的赞助,网民的口碑和好评,点击率越高,广告效应越大,但是我们却发现点击率高的微电影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视频网站的内容需求和广告商们的营销需求一拍即合,使某些微电影走上了过度营销的道路。

1、微电影广告内容观赏价值低。目前,我国很多微电影广告一味地追求点击率并没有在内容上下功夫,不乏低俗的内容来吸引消费者观看。

2、微电影传播环境混乱,制作团队专业度低。微电影广告目前的状况是由广告商赞助,制作团队的专业度良莠不齐,致使做出来的微电影的质量也不敢恭维。微电影的传播靠广大网友的分享和转发,也呈现出没有计划性和混乱的情况出现,上传很多不同的版本,甚至许多版本的清晰度不高,造成很多消费者不知权威的身在何处,更不能清晰地了解品牌的内涵所在。

3、微电影广告进入门槛低。微电影广告主要以网络传播为主,互联网的全民参与性致使监管起来很难,在广告传播之前并没有相关部门的审查,也没有相关法律的限制,很可能会使微电影处于混乱并最终走向萎缩。

四、微电影广告营销策略

纵然微电影广告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其营销效果不容置疑,我们应该立足优势,探索出适合微电影广告发展的营销策略。

1、以消费者为主,与消费者进行互动。消费者对广告的容忍度越来越低,能否打动消费者,创意很重要。而对于互联网来说,互动则是很好的营销手段。消费者可以和自己喜欢的明星互动,让消费者主动参与其中,从而达到出人意料的营销效果。消费者不仅参与了互动,还参与推广,网民内部的转发数量急剧增长也是微电影广告营销的最大优势。

2、完善微电影产业链。微电影行业需要商家、视频网站和专业制作公司等多方力量的配合,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只有在稳定的产业链下,微电影广告的生命力才会更强,微电影广告商的队伍日益壮大,视频网站也要加强监管和评估,专业的制作公司要加强自身的专业水平,从内容、形式和技术上满足不同广告商的需求,丰富品牌的个性,提升品牌的形象,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使微电影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强化品牌形象。微电影广告对于品牌的宣传应该是从一性的、长期性的。不能仅仅以产品为宣传中心,应该以品牌的宣传为主。品牌的构建及维护应该受到极大的重视,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要让消费者无时无刻的感受到品牌的力量所在。长期的对品牌进行宣传,注重品牌形象,品牌文化,融入品牌内涵,使消费者全方位的了解和熟悉品牌。使品牌的理念和产品的诉求结合在一个好的剧本里,以一个动人的故事去帮助消费者理解品牌的内涵。当然,也要把握好微电影广告的度,不能强加诉求,任何消费者都不愿意被营销,应该使消费者不产生逆反心理。

4、整合渠道,多方位营销。仅靠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要想真正做好营销,需要多渠道多种营销方式的配合。利用好传统广告的营销模式,做好线下营销,提高广告的持续性,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效地互动起来,实现立体化的传播,开拓更宽阔的营销渠道。

5、加强微电影广告的监管。微电影广告的平台是开放性的互联网,投放是没有审查程序的,很多微电影广告挑战着人们的底线。应该出台法律法规对微电影广告加以监管,这也是微电影广告得以继续健康发展的保障,让微电影广告有法可依。

五、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终端技术的不断成熟,微电影的发展越来越快。微电影广告是新媒体时代网络广告发展的结果,经过几年的发展,微电影广告产生了很多问题,引起无数人的怀疑,我们应该加大各方的合作,为微电影广告的发展步入正轨贡献自己的力量,使微电影广告向着专业化、产业化的营销道路前进,从而使微电影广告展现更美好的未来,避免昙花一现。

主要参考文献:

[1]黄升民,周艳,赵子忠.媒体策划与营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王碧清.全面营销传播――新媒体时代营销传播的多米诺变革[D].上海:复旦大学,2008.

微电影行业现状篇11

一、微电影创作的限制性

微电影的审美特征是在多方面的限制下形成的,首先有必要对其限制性进行初步的分析。

(一)时空限制

投资成本对“微电影”的篇幅产生了限制,一般从几十秒到三四十分钟不等。这种时间上的限制对电影的叙事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常来讲电影时间与故事时间在某种程度的接近有利于电影的创作。微电影的时间限制在题材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在叙事上增加了难度。从目前的传播现状来看,微电影的主要播放平台是网络,也就是说受众主要通过电脑屏幕和手机屏幕来观看微电影,而这和传统的电影院屏幕具有巨大的空间差距。这种空间上的限制从微电影的画面语言上对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创作主体限制

即使有少数不知名的专业团队逐渐参与到微电影的创作中,但是微电影创作团队的草根特征和业余精神是不可抹杀的现实存在。胡鹭的《三枪前传》《杨梅树之恋》等模仿作品在网络上很受欢迎,李洪绸的《大学生同居的事儿》也受到众多网友的关注,此类草根导的作品,注重个人风格,而在个人风格的深层体现的是群众的参与。这种参与一方面扩张了微电影的创作主体范围,另一方面也使作品的创作质量受到了限制。于是从画面清晰度、录音水平、镜头运用、故事结构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业余水平。

(三)创作目的的限制

微电影的兴起和商业广告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起初是商业广告的变形和创新,同时也让电影和广告形成了一种新的融合。但是微电影中的产品宣传不再成为干扰故事的元素,而是成为电影的主角或者线索。但是其产品宣传的目的永远是第一位的,广告效果高于故事的优劣。而在现实创作中广告和故事总是会发生冲突的,但在广告微电影中往往都让位于前者。于是在这个意义上商业目的形成了对艺术创作的限制。例如凯迪拉克的微电影广告《一触即发》,只是汽车追逐和汽车功能的展示,而对故事的刻画可以说省略到了极点。类似的例子还有三星、尼康等公司推出相机系列微电影。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微电影都和广告联系在一起,许多青春、励志和公益题材的微电影也取得了成功。但是商业广告一方面从微电影诞生之初就对其产生了限制,另一方面也从投资环节限制了微电影的独立发展。

二、微电影创作的叙事特点

像所有的艺术形式一样,创作的力量往往来源于规则和环境的限制之中。在质料、动力和目的的诸多限制之下,微电影也在初步展现其自身的艺术魅力。逐渐形成了自己模糊的艺术风格。至少现阶段的微电影在叙事手法上表现除了一定的相似性。

(一)冲突的夸张与铺垫的淡化

当代法国哲学家利奥塔认为,后现代时期的特点是从大叙事到小叙事的转变,这一转变在媒体研究中的回应就是从“广播”到“窄播”的转变。②一方面微电影的题材选择符合上述特点,另一方面在叙事方法上微电影也在经历从大到小的变化。所谓“大”叙事往往注重故事发生的典型环境,通过对冲突的详细刻画表现人物性格和时代特征,这样的叙事通常遵循“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模式,叙事较为完整。人们在了解冲突的同时,需要了解冲突产生的背景,注重情节演进的逻辑性。而“小”的叙事则恰恰相反,开端与结局通常大幅度的压缩,发展过程几乎省略,而用几乎所有的时间集中的夸张和展现高潮。这种“小”的变化主要由于叙事时间受到了巨大的限制。

因此,观众对故事的背景就一无所知,对人物性格的了解往往也是不足的。如上文提到的《一触即发》,观众对为何追逐、谁在追逐并不知晓,打斗场面虽然激烈,也只是汽车的单纯展示。故事在其中没有起到必要的作用。同样作为汽车广告的微电影《66号公路》甚至通过一分多钟的时间来表现内部冲突,这是具有非常大难度的,于是我们看到在影片中用了更多的字母和旁白来传达主题,而画面几乎不再承担展示叙事的作用,而是完全的产品展示。

即使是时间较长的非广告类型的微电影也同样具有这样的特征,例如异常成功的《老男孩》。《老男孩》的故事相当完整,但作者并没有在故事背景上花费太多的时间。这一方面依赖于创作团队的专业的叙事手法,另一方面《老男孩》交代了一个目标受众群非常熟悉的环境,几个典型的场景就让观众回想起了一切。其主要的笔墨花在了对人物内心的刻画以及“比赛”这个作为高潮的情节之上。

(二)悬念设置的必要性

悬念的设置主要通过叙事模式的调整和镜头语言的运用来完成。悬念的设置能够有效地提升观众的观影兴趣,在悬念揭示的同时观众的审美期待会得到满足。对于篇幅和故事受到诸多限制的微电影,悬念的设置显得尤其重要。悬念设置的基本原理是信息的适度缺失,这与微电影在时空上的限制性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对于微电影来讲,信息的缺失具有必然性。也就是说把这些具有必然性的缺失合理巧妙地转化为悬念就成为微电影的重要创作手段。

第一,微电影信息的缺失主要在于故事和人物的背景,而故事的高潮总是花费笔墨去尽力渲染的。所以在故事情节的设置上,故事和人物的背景就需要成为推进情节的重要元素。在电影《老男孩》中,影片的开篇就直接从比赛现场开始,通过简单的问答让观众了解了基本的信息,同时针对事件的核心冲突“年龄与选秀”通过对话直接提出了问题。这时人物的背景,高潮之前的发展就成为观众心中的悬念。随之而来的对于主角童年生活的描绘也满足了观众的期待。

第二,微电影的时间限制要求在叙事中必须尽量的简洁,被省略的部分也能成为构成悬念的核心元素。电影《老男孩》中,对于主角童年生活的叙事中省略了“包子”剪断电缆的部分,而在影片接近尾声的时候把这个信息告诉观众。这种叙事方式在设置“悬念――满足”模式的同时,也非常合理的交代了“包子”这个角色的人物性格。③

(三)近景与特写叙事

在传统的电影画面语言语法中,叙事的任务往往由全景和中景来承担。而近景和特写由于主体的过于突出往往用来进行强烈情绪的渲染。但是在《微电影》创作中,这种传统的法则被改变了,这主要源于微电影创作收到的空间限制。至少至今为止,《微电影》的播放平台主要是网络,观众主要通过20寸左右的电脑屏幕甚至更小的手机屏幕来观看微电影。这种狭小的观看媒介和传统的电影银幕有巨大的区别。远景画面在小的屏幕上几乎无法读取有效的信息,于是在创作中远景画面几乎处于缺失的状态。当然,有些远景画面会以简单线条的方式呈现,来表现情绪。相应的全景和中景在小的观看屏幕上传达信息的能力也降低了,于是近景和特写承担了叙事的最主要任务,同时也增加了画面的抒情作用。

在电影《老男孩》中,描述主角校园生活的片段就连续用了10个镜头来描述教室里的生活场景。10个画面讲述了4个独立的情节,当然这四个情节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在这10个镜头中有4个近景画面和6个特写画面,这是一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微电影叙事。

三、当下微电影的传播效果

微电影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其传播手段和受众群体都有较强的局限性。同时创作团队的草根特征也使微电影的整体创作质量处在较低的水平。微电影的传播现状在客观上降低了观众的审美期待,同时也满足了观众对于简单直接的审美要需求。

有人认为微电影的开端是2006年胡戈制作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虽然这种说法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很多观众对于微电影的认知停留在“网络恶搞、个人DV创作”的阶段,同时微电影自身的发展也未能彻底分脱离这个阶段,于是观众对于微电影没有过高的审美期待。这也是专业团队制作微电影的能获得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④微电影没有走进影院,免费观看微电影的同时,也降低了观众对于微电影的观看注意力。可能在吃饭、聊天、游戏的过程之中就把电影看了。所以,一方面观众对于微电影的审美要求较低,另一方面微电影在主题和影像上也在实践观众对于简单直接的需求。这些特征在《一触即发》《66号公路》等广告微电影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微电影传播的这种现状并不利于自身的发展,不利于其艺术价值的提高。这种状态的改变一方面依赖于专业电影制作团队的参与,另一方面也需要逐渐摆脱商业广告的影响。

因此,至少从当下来讲,微电影之“微”,指的是“篇幅之微”“创作主体之微”“投资规模之微”“传播效果之微”。这些微有些是微电影的本质特征,例如篇幅;有些是发展阶段的限制,例如“投资之微”。但这些都不足以用来概括一种新兴艺术形式的审美特征。这些微更多的是“无奈之微”,只有将这些无奈变为一种主动的审美追求之时,微电影的发展才能开始真正地走向成熟与发展。

注释:

① 陈风军:《微电影――动人的故事怎样讲》,《沈阳日报》,2011年4月11日。

② 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③ 房栋:《微电影的发展特点与趋势》,《电影文学》,2012年第5期。

④ 刘涛:《微电影:一个概念的诞生》,http://.cn/Article.aspx?id=65205。

[参考文献]

[1]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微电影行业现状篇12

其次,微电影的发展也离不开当代审美文化的作用。随着视像艺术的发展,视觉文化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主流,当代人已经适应了通过观赏图像的审美感知方式,微电影满足了人们对视觉的依赖,通过影像的方式把对生活的感触、对人性的思索、对现实的批判以讲故事的方式在简短的时间内直观地传达给大众;其次,当代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休闲时间日益零碎化,在碎片化的生活中看到充实精美的东西,成为观众的强烈诉求。微博、微小说、微电影、微信等已经代表了流行、时尚和生活方式,微电影时间短、情节简单紧凑正好适应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并以深切关注日常生活,表现普通人的情感、选择、梦想为立足点,容易引起普通大众的情感共鸣,同时,借助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平台免费便捷的传播方式,大众可以随时在移动状态和短暂的碎片化的休闲时间里观看。

此外,商业与艺术的联姻也是推动微电影迅速发展的重要力量。融入企业精神和文化的微电影广告,作为一种新的宣传方式不仅满足了人们观看电影的心理,更能潜移默化地把企业产品的理念和精神传播给受众。例如红蜻蜓《合爱为一》,讲述的是一名时尚鞋履设计师和一名英国设计学校女留学生,是默契的工作伙伴,由于各自的事业分开,后因为一场事故而使这份深沉的情感被毫无保留地激发。该片浪漫唯美地诠释了爱情的真谛。以时空跳跃的蒙太奇手法,在情绪的堆积中将故事铺叙开,最终推向高潮。在剪辑手法上以留白的写意化处理体现一种意境。作为一部时尚品牌的微电影,该片以一种时尚创新的结构和剪辑方式来讲故事,传递出一种内在的时尚人文气质。

二、微电影的分类

微电影作为当代数字媒体艺术的新兴成员,从发展之初到如今,微电影作品层出不穷,类型也日趋丰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类别划分。

(一)从表达目的角度划分

1艺术型微电影

艺术型微电影与传统电影最为接近,追求电影的艺术表达,从叙事方式到拍摄上都追求艺术创新,时长在30秒~30分钟内。这一类以《老男孩》《父亲》《泡芙小姐》等为代表。一般围绕当代青年人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展开故事情节,讨论青春与梦想、理想与困惑等话题,具有非商业的性质,情感细腻真挚,更能获得观众的情感认同。

2广告型微电影

广告型微电影是指从商业的角度出发,为了宣传某个品牌或者产品与服务的,用电影的方式拍摄制作的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时长在5~30分钟的视频短片。也称作微电影广告。诸如《一触即发》、百事2012《把乐带回家》等都属于此类。由于采用了电影的拍摄方法和叙事方法,广告型微电影能够将精彩的故事情节与产品和品牌理念融合在一起,采用视听结合的方式,使得观众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记住品牌和产品,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益达木糖醇“酸甜苦辣”系列,讲述了浪迹天涯的男人碰到女主人公之后,一起去往海边,最后因为男人的不解风情,女人黯然离开的故事。片中益达出现了很多次,放在车上的益达,拿在手里的益达,对益达口香糖的草莓、蓝莓、西瓜、哈密瓜等多种口味也分别进行了呈现,益达口香糖作为男人女人热爱并且也对牙齿很好的概念贯穿始终,为益达品牌文化的传播和益达品牌的发展都有很正面的作用。

(二)从题材角度划分

1.情感型微电影

在艺术创作中,表现人的情感是艺术家们的共同追求。微电影正是以情感人的艺术,在故事情节中表达出适合人物的情感,达到感染观众的目的。微电影中表现的情感类型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微电影在对亲情的诉说中往往抓住最能打动人的情节去展开对亲情的揭示。例如筷子兄弟的《父亲》讲述亲情和成长回忆,用幽默、伤感等视角展现出生活的原貌和亲情的本质,引起普通人对父辈情感的共鸣,唤起了人们对亲情疏离的重视。

作为艺术的永恒主题的爱情,也成为微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例如铁达时电视广告Time is love系列中《爱?时间》、故事描述了一对恋人的爱情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冲淡,产生了隔阂,一场灾难让两人真正了解了内心的不同感受,原来唯有时间可以让爱更了解爱。《这三年间》中,杂物小姐在3年的时间里一件件地卖掉前任男友留下来的东西。百货男孩在与杂货小姐打交道的三年里,对她的了解和情意也与日俱增。最终,他想买下她的表,买下她的心,让她拥抱新的爱情和生活。《100年之约》主人公是一个婚姻合约登记员。他所在的国家,市民可以选择结婚年期,不断续签。工作中他见证了形形色色的爱情故事,最震撼他的是一位老先生深爱着自己患有痴呆症的妻子,在妻子就要撒手人寰时,他表示要再续100年,三个故事在感人的同时也诠释着品牌主旨,即时间与爱情的永恒关系。

2.公益微电影

随着微电影的发展,公益微电影日益增多。公益微电影主要是以公益传播为主,借助微电影的影响力传播弘扬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例如《妈妈的味道》将关注留守儿童作为主题来表现,透过微电影的形式,将镜头对准社会弱势群体,引起大众关注,传递社会正能量。片中“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这则顺口溜,点出了留守儿童遭受伤害的直接原因,反映出许多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亲情、教育、安全,缺失了这些至关重要的环节,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引人忧思。

3.动画微电影

近两年来动画微电影日益引起创作者的重视,出现的作品逐渐增多。例如安徽临水酒业《洞藏酒的那些事儿》是白酒行业首部通过动画、“戏说”的形式来展示白酒历史与文化的微电影。该短片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里,运用精良的动画微电影制作技术,将洞藏酒的最早起源、“敬德献酒”“玉姑救驾”等历史典故、酒曲酿造等工艺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观看这部微电影,消费者能够了解到更多的与洞藏酒相关的历史与典故。

(三)从创作主体角度可以划分为名人微电影与草根微电影

名人微电影主要是由影视界知名导演和明星拍摄制作的,在微电影的艺术表现上展开积极的探索。例如作为“美好2012”系列微电影的《龙头》《我的路》《行者》《你何止美丽》四部精致大气的作品是由顾长卫、许鞍华、蔡明亮、金泰勇四位著名导演加盟制作的,它们在微电影的艺术与影像语言表现方面展开了有益的探索。顾长卫的《龙头》在微电影艺术表现方面展开了积极的探索,该片采取非叙事性的结构特点,以情绪的转变来推动影片的发展,偏灰色调的影像使得影片笼罩在低落的情绪中,缓慢的镜头寄寓着深刻的内涵,暗示了生命的沉重。金泰勇的《你何止美丽》则侧重对微电影叙事的探索。影片讲述的是性格孤僻的儿子为了不让重病的父亲失望,租一个女友回家,该片有着富有张力的戏剧冲突,情节设置上一波三折,在形象塑造上,导演以细腻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名人微电影引起越来越多的知名导演的关注,2013年优酷“追逐无限”系列微电影由著名导演王小帅、陆川、滕华涛和知名演员郝蕾加盟,他们将以“追逐”为主题进行创作。新浪和乐视网联合合润传媒启动的“梦想的力量”,则集合了陈正道、郭敬明、海岩等14位来自不同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精英,分别出任10个系列超过60集微电影的监制。名人微电影借助“名人”的力量及名人效应,再加上专业的策划与制作水准,使得微电影在艺术表现形态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而使微电影呈现出成熟的艺术风貌。

草根微电影主要是由普通大众拍摄制作的。自2010年末微电影诞生以来,草根微电影成为微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的是作为普通大众的自我表达,注重个性和风格。例如《田埂上的梦》讲述了一个普通少年,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看见了迈克尔?杰克逊的舞蹈,从此便爱上了跳舞并开始自学。在没有专业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卓君不理会他人的嘲笑与不解,努力地自我练习,追求梦想,最终以超凡的舞技赢得认可,获得成功。

三、微电影的特征

(一)故事的浓缩性

微电影篇幅短小,在短至30秒到300秒的时间长度里讲述短小精悍的故事,故事紧凑精悍,故事好看新奇、情节紧凑、悬念迭出构成了微电影的基本诉求。把对生活的感触、对人性的思索、对现实的批判以荒诞而巧妙的方式在最简短的时间内最直观的传达给大众。例如动画微电影《雇工人生》,以一个男人的一天引出整个世界所有人的“被雇工”状态,用拟人化的效果呈现出包括台灯、衣架、的士、红绿灯、电梯,等等。到影片的结尾,男主人公匆匆赶去公司,临进门却躺倒在地,拟身为一块地毯,成为众人踩踏的对象。影片以一种极端现实主义的方式真实地表现出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讽刺了现代性使主体失去了自主性。

(二)题材选择的多样化

正如前文所述,从微电影诞生至今,微电影的类型逐渐丰富,怀旧、网络热门以及爱情亲情、公益都可以成为其主要题材。一方面,突破了创作的题材的束缚,微电影的表达更加自由多样,同时,多样的题材选择可以满足不同大众的审美要求,大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和欣赏满足自己审美需要的电影作品。

(三)大众性

微电影行业现状篇13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步伐也开始逐渐加快,电力行业的改革以及对新技术的应用也更加频繁,对于电力基础设施的管理也开始提上电力企业的工作日程。在电力系统中,通常会使用变电站来对电压进行调节,一方面可以减少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节约能源,另一方面也方便人们的使用,所以,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正常运行也关系着用电设备的安全。

1 微机五防系统及其应用

1.1 概念

在变电站的倒闸操作中,因误操作常会出现一些事故,影响了变电站的正常工作,常见的事故有以下五种:(1)误入带电室;(2)带负荷对隔离开关进行操作;(3)操作指令和操作设备衔接不好;(4)带电误合接地开关;(5)接地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关合断路器和负荷开关。“五防”即是指对上述故障做的防护措施。

微机五防系统是由计算机、防误闭锁软件系统、电脑钥匙、锁具、解锁钥匙和模拟屏五个部分组成。当前我国的变电站正逐渐向自动化转变,而微机防误装置在变电运行方面的运用,是实现变电站自动化与现实之间通讯的最有效方法。在当前我国的变电系统中,微机装置是微机防误操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以五防工作站和操作票专家系统为核心的微机防误闭锁装置系统则是其中的重点和关键。微机防误装置的使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1.2 工作原理

装置的核心设备是微机模拟盘,可以由工作人员预先输入相应的操作规则,并存储在工控机中,在输入完成后,可以进行模拟操作。模拟操作时,工控机会根据相应的规则,对每一个操作动作进行判断,若判定正确,系统会将设备编号以及正确操作的标识显示出来,并对正确信号进行发送;若判定错误,在将错误操作和标识符显示出来的同时,会向工作人员发出警报信息。语言完成后,系统会自动通过微机模拟盘上的传输插座,向电脑钥匙传输正确的操作内容,之后进行现场操作。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相应的编码,使用滇南钥匙的探头对操作设备进行检测,看是否操作正确,正确则开放闭锁回路进入正常操作,错误则无法解锁并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该系统功能强大,在启动系统后,可以利用其手工开票功能,开出操作票,然后利用打印功能将操作票打印出来,可以根据操作票进行模拟操作。可以利用系统中的公共适配器,将操作票的内容传输到电脑钥匙,进行现场解锁和倒闸。在操作过程中,要与其它同类装置保持一致,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监控网络,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

1.3 应用

(1)在设备通入运行之前,必须做好设备验收工作。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规定,对设备的质量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对其外观进行查看,确保外观无明显破损和脏污,无不良现象,设备质量符合规定要求,之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2)在新建或扩建变电工程时,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调配,确保防误装置与变电工程的设计、施工和投运同时进行,可以大大缩短工程的工期,提高工作效率。要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对于验收不合格的电气设备或没有安装防误装置的电气设备,要严格禁止其运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系统在运行期限内,要定期对主机进行备份,并及时进行更新,要将备份信息妥善保存,如果系统出现问题或更新失败,可以使用备份文件进行恢复,保证防误装置的使用安全,防止因信息数据的丢失而造成的系统故障,保护企业的信息安全。

(4)由于防误装置的操作大部分需要利用电脑钥匙来完成,在操作结束后,要将电脑钥匙中的实时信息反馈给防误装置的主机,实现对主机状态的更新,与现场其他设备的状态保持一致。应定期对防误装置的运行状态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将安全隐患提前进行清除,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5)系统应设置相应的密码,将操作系统与数据库系统进行区分,对操作人员的权限进行限制,必须输入相应的密码才能进行相关操作,以保证系统的安全以及数据信息的安全。

2 继电保护回路系统的应用

变电站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居民的生活用电密切相关,且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正常生产。因此,为保证供电的正常运行,变电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必须有良好保障,而继电保护回路系统对变电设备有着很重要影响。实际工作中,一旦继电器的触点失灵,或者线圈被烧毁,势必会影响到继电器的正常运行,从而出现开关越级跳闸现象,对变电站的变电设备造成巨大的冲击,以致于变电系统陷入瘫痪状态,最终导致供电系统出现故障,使得安全运行记录出现失真,给电力供应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在变电运行中应用继电回路保护系统,对变电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保护。尤其是价格较高,质量较好的继电器,更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其故障率,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为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保证。

一般而言,继电保护回路主要有三部分:(1)直流回路;(2)CT回路;(3)PT回路。因为继电保护与回路中元件都有非常大的风险,造成元件隐患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如计算失误,计算结果的错误会直接导致继电保护回路的隐患的存在,常见的情况有线路长度与实际情况不符、工程图纸或资料不能完全符合现场实际运行状况,此外定制配合计算误差也是原因之一;设备管理存在缺陷,在对设备进行校验时,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导致许多电厂对继电保护回路系统的设备校验管理都不到位,在继电保护回路系统中形成严重的问题;元件的磨损、老化同样会造成隐患,因为线路辅助接点损坏等问题,会使继电保护回路中形成一定的隐患。

3 结束语

微机五防系统和继电保护回路系统在变电运行中的应用,极大地保证了变电运行的安全顺利进行。电力供应企业和相关的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微机五防系统和继电保护回路系统的重要作用,积极做好相关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切实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莫镇光.微机五防系统在变电站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6).

[2]赖志勇.微机五防与继电保护回路系统在变电运行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2(13).

[3]彭彬,郑祖军.微机五防系统的改进[J].农村电气化,2007(5).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