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教学设计实用13篇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篇1

《二泉映月》是一首二胡独奏曲,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末,是华彦均(阿炳)的代表作之一。该曲本为无标题乐曲,此曲名是1950年在杨荫浏与曹安两位先生录音时与阿炳即兴而定。该曲表达了作者对辛酸生活的沉思,也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从结构上说,《二泉映月》属于变奏曲――由一个引子和一个音乐主题为基础,进行了5次变奏,发展。

本课作为“八音之乐”中的一节二胡独奏曲目欣赏,应让同学们了解二胡这一民族乐器的结构与音色。在《二泉映月》的欣赏过程中,首先初步感受音乐情绪,然后重点分析音乐主题,继而分辨主题音乐在乐曲中的重复变化,认识变奏手法,最后通过欣赏《二泉映月》不同的表现形式再次让同学们感受到这部作品的感染力,从而更加热爱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教学目标]

情感价值观:通过对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的欣赏,体验乐曲悲凉、向往光明的情感,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

知识能力:通过欣赏,增强对作品情绪的了解与体验,能够哼唱作品主题,加深体验作品内涵,认识变奏手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感受、师生合作、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从主题旋律、节奏、结构等方面去感受与分析乐曲,培养学生提高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二泉映月》音乐主题赏析

教学难点:分辨音乐主题的变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听二胡演奏《赛马》入课堂。

提问:哪种乐器演奏?谈谈你对二胡的认识(生谈)

设计意图:先声夺人,感受二胡音色,了解二胡结构

二、新课教学

1、欣赏《二泉映月》第一乐段,感受乐曲哀怨、凄凉的情绪。

2、作品简介:

《二泉映月》作者华彦均,因双目失明人称“瞎子阿炳”。阿炳一生历尽艰辛,遭遇坎坷,此曲正是阿炳有感而发,信手拉奏而成,人称“依心曲”,后因阿炳常在无锡惠泉山下演奏此曲而临时定名为《二泉映月》。也正是因为他坎坷的经历,才拥有这凄楚、苦涩的传世之作。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阿炳身世,曲名由来,为同学进一步欣赏此曲做好铺垫。

3、完整欣赏乐曲,再次感受乐曲情绪。

这段音乐到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完整欣赏乐曲―《二泉映月》。

4、作品分析:

(1)试唱引子部分:

感受下行的旋律线,前紧后松的节奏,由弱到强的力度,表达作品“从头便是断肠音”。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让同学们明白,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影响。

(2)主题欣赏,分析一声长叹之后,阿炳诉说了自己怎样坎坷的一生?

A句:旋律宁静平稳,好像凝神沉思,又如低声倾诉。

B句:打破沉寂,开始昂扬,流露无限感慨,向人们倾诉往事。

C句:高音区流动的旋律,柔中带刚,情绪更加激动。

乐曲如泣如诉地诉说着辛酸的往事和人间的不平。乐曲中时强时弱的力度变化,表达了作者心中的苦闷与哀叹。

设计意图:通过对主题音乐的分析,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也为”变奏”的学习做好铺垫。

(3)试唱主题,认识变奏。

主题音乐出现几次?有何变化?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变化?

变奏一:碎弓演奏,给人以悱恻之感。

变奏二:情绪上扬,具有新的色彩,第一次高潮。

变奏三:暂时下伏,增加质疑语气。

变奏四:情感进发,乐曲最高潮。

变奏五:乐曲解释部分,渐慢渐弱,余音袅袅,表达作者的徘徊与思索。

通过变奏,由沉思到忧伤,由忧伤到怒号,由怒号而憧憬,将复杂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拓展教学

阿炳的《二泉映月》动人心魄,可谓是传世之作。1978年,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欣赏了此曲后,激动地说:“此曲只应跪着听”,我国的艺术家们也争先改版了诸多版本的《二泉映月》,分别欣赏:

1、演唱的歌曲《二泉映月》

设计意图:用阿炳的音乐诠释阿炳的一生。

2、小提琴演奏《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篇2

在主题开展前,我要求每个老师都来进行主题预设,从中了解我园教师的主题设计水平。老师们根据幼儿的需要和特点,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了许多有关民间音乐、民间音乐家、民间乐器等方面的知识资料,设计出了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包括:主题的来源,主题的目标,主题的思考网络、活动网络,周计划等等。其间,为设计出好的主题,教师们充分发挥个体优势,探索多方面的知识,有自然的,社会的,科学的,文化的,运用多种途径和新的教育策略来进行主题设计,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们不仅可以丰富知识,转变观念,更能以观念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影响幼儿的发展,点燃智慧的火炬。主题设计好后,我们没有直接实施,而是转入了下一步。第二步:主题反思 ―“吾将上下而求索”主题预设后,我组织教师对设计好的主题进行研讨,以年级组为单位,通过反思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主题设计能力。经过全面的分析,我们发现设计的主题虽然详细、具体,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在主题目标的表达方面,定位的角度不一致,有的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如: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民间音乐,热爱民间音乐家的情感”、弁度目标“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勇于探索、尝试、发现和讨论。引导幼儿感知周围环境和生活中,音乐中的美,发展交往能力。”等;而有时又以幼儿角度来进行表述,如:能力目标“通过谈话、绘画、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认识和理解。 ”、技能目标“学习运用感官,动手动脑,并能在操作中与他人交流与分享”等。于是我们把目标重新进行了调整,达到表述上的一致。其次,网络制定过分追求一应俱全,没有充分考虑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水平,显得要求过

高。经过讨论,我们以异质同构的原理,把活动主题分成三部分,分小、中、大三个年龄段来完成,同时注重活动的延续性,从小班开始,不越级。再次,在设计中,虽然考虑了家长的因素,但更多的是要家长提供物化的东西,而忽略了将家长本身作为教育资源来利用,社区资源利用也不够多,于是我们又对原来的计划进行了补充,专门设立了“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一栏,使我们设计的主题更趋完善。

教师在这样不断的反思过程中,拓宽了专业视野,激发了追求,不断获得专业发展,提高了教育设计能力。

第三步:主题实施 ―“海阔凭鱼跃”

在主题实施过程中,教师根据幼儿的活动、反应来分析、判断自身所确定的教育目标,选择的教育内容,采用的组织形式,创设的教育环境,投放的活动材料,以及教育过程中的具体指导策略等是否适宜,并思考适宜或不适宜的原因和会带来的后果。

如我们带幼儿到锡惠公园去参观二泉风光,品二泉的茶,欣赏二泉的音乐,由于带去的是小班幼儿,他们只是对表象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不能理解其间的内涵,所以并没有达到我们所预计的活动效果。于是,我们调整活动内容,通过故事《猴子捞月亮》来帮助幼儿理解什么是“映月”,音乐的欣赏改为片断的欣赏,加深幼儿对主旋律的熟悉度,并决定到中班时再带幼儿来欣赏二泉风光,到时,相信每一个幼儿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这样的活动充满多样性、随机性,需要教师在瞬息万变的活动过程中,善于观察,积极反应,决策应对,让幼儿在智慧的对话碰撞中不断创新,不断创造。而教师在这样的实施过程中,也会不断的反思和创新,更自觉更理性地去研究自己的实践,使自己的实践智慧随之不断提高,不断丰富,不断发展。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篇3

一、设计悬念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而“好奇之心,人皆有之”。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一个人意识到问题的存在,通常就是他积极思维的起点。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王崧舟老师的《二泉映月》是这样导入的:《二泉映月》是一首著名的二胡曲。但是,它不光是一首二胡曲,它还是无锡惠山的一道非常著名的风景,这篇课文中有不少地方在写“二泉映月”这一道风景。打开课文,自己大声地朗读《二泉映月》这篇课文,划出描写“二泉映月”这一道风景的话。王老师富有磁性的声音介绍着:“二泉映月”不仅是一首二胡曲,而且是无锡惠山的一道风景来设计悬念,引出课文内容。老师充满悬念的导语,使学生对二泉映月有了大概的了解,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跨度,有利于他们个性的发展和创造能力的提高,提高了学生对新授课文的兴趣。

二、逐步揭题法

逐步揭题法就是由老师一步一步的将课题揭示出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题目的意思来领会课题意思和文章大意。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眼睛,我们可以审视一个人的心灵;同样,透过标题,我们可以抓住文章的主题和脉络。所以,从标题导入新课,能让学生抓住重点,把握中心。例如:王崧舟老师的《圆明园的毁灭》是这样导入的:

师:(深情地)同学们,请拿出你写字的右手,和老师一起写《圆明园的毁灭》。(边写边说)圆,圆满无缺的圆;明,光明普照的明;园,皇家园林的园。就这样,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这两个强盗毁灭了。(板书:的毁灭。)请大家来读课题。

王老师一个字一个字揭示,递进导入,揭示课题,在整个过程中,老师没有太多的语言,学生也没有说太多的话。课堂上学生和老师的神情都非常的严肃,让我们感觉到他们把心里的话儿蓄在自己的心里,藏在最深处。此时无声胜有声,将学生带入到了圆明园毁灭的意境中。

三、故事导入法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分,也是学习活动中最基本的内驱力因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这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关键之所在。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由老师把新授课文的内容编成故事,先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在学习新课文前,先对课文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学起课文来,自然就容易多了。故事式导入的关键在于,教师一定要编好故事,要悬念迭起,要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而不是课文内容的简单复述。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让同学们回忆自己的大年夜生活后讲述了这样的故事:有一个漂亮的小女孩,长长的金黄头发,大大的眼睛,有一颗善良的心,从小没有了妈妈,天天靠卖火柴维持生活。今天是大年夜,天冷极了,还下着雪,没有人买她的火柴,天已经黑了,她还在街上走着,走着……,讲述了与主人公命运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的心情,从而促使学生急不可待地去读书,去了解故事。走出教室,走进生活 。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篇4

名人卡:搜集爱因斯坦的资料,进行资料整理,并用简单的几句话写下你对人物的评价。

朗读卡:结合课后的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熟读课文。记录在朗读过程中容易读错的字词或是句子,以此提醒同学。

生字记忆卡:挑选难写的或是容易写错的几个生字,指导记忆,可以是拆字法,可以是记忆小口诀等。

课文内容卡: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你是怎么知道的?摘抄描写爱因斯坦穿着以及外貌的句子,写下你的感受。围绕课后练习第5题进行思考:你觉得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在相关词句边上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板块二――聚焦课题导入,激起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教师要依据学生学情、课文体裁等多种因素,采用灵活多样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阅读期待。比如,学习《二泉映月》一文,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听说过《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吗?这是江苏无锡的一位民间艺人瞎子阿炳创作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听了《二泉映月》后感慨:‘这首曲子应该跪下来听……。’这首曲子为什么需要跪下来听?跪的究竟是什么?它有怎样的旋律,这旋律究竟表达了瞎子阿炳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起走入《二泉映月》的创作背景,感受阿炳创作的心路历程。”以一个名人的高度评价作为课文引子,唤起学生好奇和疑板块教学问,激起学生内心的阅读期待,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期待,走进阿炳《二泉映月》的创作背景,探求阿炳心路历程的欲望。

板块三――聚焦多层朗读,理清课文脉络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一课时就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朗读课文,结合课后的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对难读的地方要指导学生进行反复朗读。不懂的词语、句子可做上标记。

二读课文,理解字词、随文识字。在学生扫清字词的阅读障碍后,引导学生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理解词语固有的意思,挑选文中重要词语进行理解。还可以运用结合上下文、情境创设、多媒体演示等等多种方法进行理解。我们来看《二泉映月》一文教学片段:

师:(出示一组描写月光的四字词语:月光如银、月光照水、水波映月、静影沉璧)同学们,我们现在要来读好这一组词语,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生:“静影沉璧”是什么意思?

师:要知道这个词语意思也不难,联系这个词语的语言环境来猜一猜。

生:我估计它是指水很平静的意思,就像墙壁一样的一幅画面,月亮倒映在水里。

师:墙壁的“壁”是土字底,这里的“璧”字玉字底是什么意思?

生:月亮倒映在水里像一块玉璧。

师:那这应该是一块怎样的玉呢?

生:应该是一块发光的玉。

生:是一块光滑的玉。

师:读读这个词语,读着读着,你眼前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生:月亮倒映在平静的水面上,看上去像一块光洁圆润的玉璧,这景色实在太美了。

师:多美的景色呀,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读。(生朗读)

师:把词语美美地读了,我们还要写好这个生字。怎么把这个字写好呢?

生:这个字笔画比较多,是上下结构,但可以用“壁”字来记,把“土”换成“玉”,在写的时候,上下两部分要写得紧凑些,写得扁一些。(师范写,之后请同学们描一个写一个)

理解“静影沉璧”一词意思时,引导学生从该词的语言环境入手,想象画面,再对词语进行感情朗读,这样的理解不再空洞、单调,而是有声有色、有情有义的意境了。关于“璧”字的写字教学,我巧妙结合生字语义、语言环境展开教学,便于学生兴趣盎然地记忆。

三读课文,理清脉络、整体感知。文章的脉络就是作者的写作思路。在学生读通课文,理解部分词语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结构。以《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课为例,引导学生抓住几段文字开头描写时间的词语:“1940年的一天下午”“第二天”“第三天下午”“从此”,让学生说说每一个时间段都讲述了什么内容。接着,把这四段话串联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边说边引导学生把语言表达正确。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导,帮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就了然于胸了。

板块四――聚焦收尾过渡,设置后续疑问

课堂教学的结尾也应该像文章的结尾一样,讲究意在笔后、悬念迭出,回味无穷,给人一种课已结束而意未尽的感受。例如,教学《秦兵马俑》第一课时结尾时,可这样结语:“当法国前总理希拉克踏着兵马俑坑的阶梯走到发掘工地时,不由地赞叹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现在秦俑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奇迹。’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参观兵马俑时非常高兴地伸出大拇指说:‘这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如果你是一位游客,你会说些什么呢?别急着回答老师,下节课,我们还要更近距离地接触兵马俑,到那时候,再期待你的精彩评价!”一曲终了,余音绕梁。通过这样的收尾结语,进一步激发学生细读的欲望,去探求秦兵马俑更为独特的魅力,为第二课时的精读感悟,做好有效铺垫。

板块五――聚焦作业设计,巩固之前学习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篇5

出身卑微,天资聪慧

阿炳,原名华彦钧,出生于1893年农历七月初九,江苏无锡东亭人。他的父亲华清和,是当地“洞虚宫”道观东偏殿“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有很好的音乐修养。华清和不仅精通道教音律,而且擅长演奏许多民族乐器,如二胡、三弦、笛子等,尤以琵琶最精,人称“铁手琵琶”。阿炳的母亲吴氏,原是一个秦姓的寡妇,以帮佣为生,与华清和同居后,生下了阿炳这个私生子。在当时“吃人”的封建礼教社会,吴氏与华清和同居,已被秦氏宗族侮骂,生了阿炳之后,受辱更甚。后来,吴氏忧郁而死,华清和把儿子托付给老家的族弟和弟媳寄养。失去母爱的阿炳,在东亭镇小泗房村度过了童年。

在外国音乐史上,俄罗斯音乐家鲍罗丁,出身和阿炳类似,也是私生子。但他是格鲁吉亚公爵与俄罗斯平民妇女所生,他的命运要比阿炳幸运许多。虽然鲍罗丁不能使用公爵的姓氏,不能获得贵族的身份,但生父不仅照顾他的生活,还为他聘请了女管家和私人教师。这使得他自幼不必为生计发愁,而且受到较好的教育。鲍罗丁自幼就表现出多种天赋和才能,对音乐、自然科学、语言等有浓厚的兴趣。由于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本人的刻苦勤奋,鲍罗丁最终成为俄罗斯民族乐派音乐家和化学教授。

阿炳的命运却与鲍罗丁有天壤之别。阿炳在贫困的农村度过孩提时代,自然谈不上接受正规教育。不过,这个贫困的农村却是个道教盛行的地方,被人称为“道士村”。聪颖的阿炳自幼耳濡目染,幼小的心灵就受到了道教音乐的熏陶。当地有一个吹笛能手,阿炳被他吹奏出的美妙旋律所吸引,就从家里找了一根笛子学着吹起来。这也许就是阿炳的第一堂音乐自学课吧。

我认为,阿炳和鲍罗丁虽然命运不同,但他在音乐方面的天赋和成就并不亚于鲍罗丁。

克服阻力,实现愿望

在阿炳8岁左右时,父亲将他接到县城的道观里,和自己一起生活。虽然他们是父子,但按教规却只能以师徒相称。作为雷尊殿当家道士的华清和,生活还算过得去,因为他精于道教音乐和乐器演奏,并且道观的香火和法事也有一些收入。但在当时,道士这一行毕竟还是被人看不起。尽管知道儿子喜欢音乐,很想学乐器演奏,华清和还是不让他学。因为华清和不愿意儿子也当道士,所以只教他学《三字经》《百家姓》等,教他描红习字,随后又送他去私塾念书。华清和一心想把阿炳培养成有文化的人,去当个学徒,以便将来成为能挣钱的生意人。因此,他不仅不教阿炳道教音乐和乐器演奏,也不允许阿炳碰他使用的法器和乐器。可阿炳的兴趣却偏偏在音乐方面,尤其是喜欢那些乐器。有时趁父亲外出时,他就偷偷练胡、琵琶。有时被父亲发现后,阿炳还得挨一顿严厉的训斥,但这并不能改变他学习乐器的决心。 华清和对儿子很失望,当明白“望子成龙”的愿望无法达成后,他终于不得不认真教儿子学习音乐。从此,阿炳正式开始了道教音乐和乐器演奏的学习。

阿炳在父亲的严格教习下,勤学苦练,进步很快。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就能演奏多种乐器、道教音乐曲牌和民间小调了。十七八岁时,阿炳已经开始正式参加道教法事音乐的演奏活动。阿炳在琵琶、二胡等乐器演奏方面才华出众,并且长得一表人才,由此而获得了“小天师”的美誉。出于对民乐的爱好和追求,他先后与当地的民乐爱好者和民间艺人如杨荫浏、范伯寿、邓南生、袁仁仪、周少梅、祝世匡、俞成志、黎松寿等人研习、切磋过琴艺。因此可以说,阿炳并不是一般的民间艺人,而是功底扎实的乐器演奏家。

与阿炳以上经历类似的音乐家有奥地利的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约翰•施特劳斯自小就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并且表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虽然他的父亲老约翰•施特劳斯就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可他坚决反对儿子学音乐,并把他送进实业学校学商业,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银行职员。然而,一切都不能动摇约翰•施特劳斯学习音乐的决心,他立志成为音乐家,并最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取得了比父亲更大的成就。

当然,阿炳和约翰•施特劳斯也有不同之处。阿炳的父亲最终向儿子妥协了,而老约翰•施特劳斯很“顽固”,始终不妥协;约翰•施特劳斯有一个支持他的“后台”――他的母亲,而可怜的阿炳自小就失去了母亲,他只能用学习音乐的强烈愿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赢得父亲的支持。

身残志坚,蚌病成珠

1925年左右,阿炳的父亲去世。阿炳继承父业,出任雷尊殿殿主。32岁左右,阿炳得了眼疾,双目先后失明。此时的阿炳,由于没有了收入而变得一贫如洗,只能靠变卖殿产维持生计。35岁时,阿炳不得不离开道观,流落街头卖艺,过着十分艰难的贫困生活。阿炳曾想一死了事,后来放弃寻死的念头,继续挣扎在黑暗中,蹒跚在坎坷的道路上,靠在集市、街道等地说唱新闻、讽刺时弊,演奏二胡、琵琶等乐器为生。37岁左右时,阿炳与一个苦命的寡妇董催弟同居。他们共同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20年。那时,当地人经常看到他俩形影相随:阿炳戴着墨镜,背着琵琶,拉着二胡,催弟身穿打着补丁的半截长衫,与他相依而行。阿炳拉琴时,催弟的手就搭在他肩上;阿炳不拉琴时,他的手就搭在催弟的肩上。

阿炳不仅演奏乐器,而且还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阿炳有“三绝”,即拉二胡、弹琵琶、说新闻。他每天上午到街头或香烟铺子,听人讲当日的新闻,下午就能伴着节拍、和着音韵唱出来。阿炳经常通过歌唱来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解放前几年,无锡与所有国统区一样,物价飞涨,货币不断贬值,民不聊生。1948年8月,反动派搞所谓货币改革的花招,废除“法币”,改用“金元券”,老百姓手中的钱很快就变得一文不值。不久,“金元券”本身也一文不值了。阿炳把老百姓的苦难编成《金元券满天飞》沿街说唱:“金元券,满天飞,花花绿绿‘好东西’,早上可以买头牛,晚上只能买只鸡。十万金元券,只够量升米。”他的说唱,表达了老百姓的心声,但也激怒了当地政府。从此,反动政府更是百般刁难阿炳。1949年春,阿炳被反动政府关进“戒烟所”,受尽折磨。正是因为饱尝了旧社会的辛酸屈辱,正是因为扎根于劳苦大众实际生活,阿炳才能走向音乐创作的成熟阶段,并形成独特的演奏和创作风格。《二泉映月》可以说是阿炳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缩影,是一首声声泪、句句血的乐曲。阿炳的创作与某些专业作曲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的作品是通过长期演奏和生活逐步积累、提炼而成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阿炳在《二泉映月》中的每一个音符都充溢着他心灵深处的真实情感和诉求。

同阿炳一样,欧洲“近代音乐之父”的巴赫也遭遇很多不幸,晚年也是双目失明。在巴赫生前和死后的50年间,他的音乐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艰苦和不利的条件下,巴赫创作了很多不朽的作品,开创了西方近代音乐的先河,对人类音乐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可是,在巴赫去世后,他的遗孀和不得不靠救济为生。

还有一位音乐大师贝多芬,曾被我国李叔同(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称为“乐圣”,正好与阿炳一样,也活了57岁。贝多芬不到30岁就患了耳疾,不到50岁就完全失去了听觉。在痛苦的煎熬和艰难的生活中,贝多芬曾两度写下遗书准备自杀,但他最终没有向命运屈服。正如他自己所说:“只是艺术,是她把我留下来,在我还没有完成我的全部艺术使命之前,就离开这个世界,这是不可能的!”贝多芬勇敢地扼住了命运的咽喉,登上了音乐的巅峰。

阿炳与巴赫、贝多芬一样都遭受疾病的困扰,或失明,或失聪,甚至贫病交加,但这一切都没能击垮他们,也没能阻止他们攀登音乐的高峰!作为一位地位卑微的民间艺人,作为一位没有受过很正规教育的演奏家,阿炳能够大胆创新,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更是难能可贵。

安贫乐道,矢志不渝

离开道观后,双目失明的阿炳沦落到社会的最底层。面对黑暗现实社会,面对各种恶势力的欺侮,阿炳只能运用他仅有的二胡、琵琶演奏技艺与命运抗争,用乐器作为利剑与敌人搏斗。他因此在卖艺求生的艰难处境中,开辟了一条演奏和说唱相结合的创作道路。因此,他的作品无论是演奏还是说唱,都流露出一种对命运不公的控诉,对各种恶势力的憎恨与抗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据过去了解阿炳的老人研究和回忆:阿炳演奏过的曲目很多,大部分是他即兴演奏、逐步积累完善或对民间音乐进行改编而成的,具有鲜明的民间音乐的色彩,并能引起群众的共鸣。《二泉映月》是阿炳经常演奏的一首二胡曲,在他家附近的街道上,居民们在晚上常常能听到那动人心弦的旋律。居民们对这首乐曲可谓百听不厌,有人甚至听不到阿炳的琴声就难以入睡。

阿炳靠卖艺为生,但他从不主动向人索要钱物,别人给他就收下,收钱也从不向人道谢,若不给他也不计较。

阿炳的一身傲骨和凄凉的人生,使我联想到奥地利大作曲家莫扎特。莫扎特坚决地摆脱了萨尔茨堡大主教对他的羁绊,成为欧洲音乐史上第一位“自由职业”音乐家。在那个不依附权贵就会陷入悲惨境地的时代,莫扎特虽然在音乐创作上获得了自由,但却失去了固定的收入。他只能靠作曲和演出为生,经济上困难重重,甚至经常要靠借债或共济会的接济度日。莫扎特有时穷得连冬天买煤的钱都没有,只得与夫人相拥跳舞来御寒暖身。就是在这样的逆境下,莫扎特也没有屈服,他仍像春蚕吐丝般地不断创作,给人类留下了大量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

阿炳与莫扎特不同的是,虽然都是在黑暗的社会中憧憬光明,莫扎特却始终未能如愿,而阿炳在他生命的最后岁月里迎来了光明的新社会。

当然,阿炳音乐成就的取得绝非偶然,而是与其他有造诣的音乐家一样,是天赋加勤奋学习的结果。阿炳虽然集上面提到的几位音乐大师的种种不幸于一身,但仍坚持音乐创作和演奏,并取得巨大成就,“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可惜,阿炳的绝大多数音乐作品都未能留传下来。1950年夏,经杨荫浏、曹安和、黎松寿等人的抢救,用钢丝录音机录下了由阿炳亲自演奏的《龙船》《大浪淘沙》《昭君出塞》三首琵琶曲,以及《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三首二胡曲,共6首乐曲。这样才使这些宝贵的民乐流传下来。

阳光如沐,奇曲再现

《二泉映月》不仅是我国民乐的经典,在神州大地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且已跨越国界、穿越时空,成为全世界华人音乐的经典,成为世界名曲。

那么,作为曾经只是流传于街头巷尾的一首二胡曲,《二泉映月》当初是如何被发现和抢救的呢?我想,这个问题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音乐爱好者都十分感兴趣的问题。当然,揭开谜底的最便捷的方法是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我查了很多文献、资料,但还是没有满足我的好奇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更加深入、具体地了解发现和抢救《二泉映月》的真相,我只能是走访与之相关的一些人物了。

2005年,我去南京艺术学院,向专家请教我国近现代音乐的有关问题。当我们谈到《二泉映月》时,我才知道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的黎松寿教授,在青年时代就认识阿炳,并且是抢救阿炳的《二泉映月》等六部作品的建议者和参与者,是与《二泉映月》关系最密切的人物之一。他也是最积极和热心于传播阿炳作品的人。

主要根据黎松寿教授的介绍和其他人的回忆,我参考有关文献、资料记载,将这段史实记录了下来。

1948年冬,黎松寿先生通过杨荫浏教授的介绍,在南京古林寺国立音乐院进修,向民乐大师刘天华的大弟子储师竹先生学习刘天华十大二胡名曲。有一天黎松寿去回课,因为天冷,他就在外面先活动一下手指,无意中拉了一段阿炳《二泉映月》中的主要旋律。储师竹教授立刻被这凄美的旋律深深地吸引了。他请黎松寿完整地演奏了这首乐曲,并追问它的作者。经黎松寿解释,方知这是江苏无锡民间艺人瞎子阿炳创作的乐曲,还没有曲名。就在二人聊阿炳的时候,同在国立音乐院任教的杨荫浏教授从另一个房间走了进来。他问道:“你们是在说阿炳吗?我认识他,他还是我早年的琵琶老师呢。八年抗战时我在大后方。我也很久没有见到阿炳了,他的近况怎样?”原来,杨荫浏在13岁左右就曾向阿炳学习过三弦、琵琶,并学了《三六》《四合》等江南丝竹曲调的演奏法。之后,二人又有过两次接触。抗战爆发后,杨荫浏到了内地,从此他们就失去了联系。黎松寿介绍说:阿炳现在生活非常困苦,身体也每况愈下,并时常咳血。 杨荫浏听后当即提出,要尽快设法将阿炳的音乐进行录音整理,以免失传,遗恨千古。

此时的阿炳,已不再上街卖艺,正在为生计而犯愁。不久前,他因为自编自唱了《金元券满天飞》,地方政府官员以破坏国家金融政策为由,勒令他不准在公开场合卖艺,并将有吸食鸦片习惯的阿炳强行送入“戒烟所”两个月。从“戒烟所”里释放出来后,阿炳心如死灰,从此结束了上街卖艺的生涯。这时的阿炳已经55岁了。阿炳没有钱吸鸦片,犯瘾时就摔东西,甚至连乐器也不能幸免。

阿炳不再上街卖艺,还另有原因。有一天,阿炳在白天遭遇了好多不幸的事,当天晚上,老鼠又咬断了他胡琴的拉弓,咬穿了琴筒上的蛇皮。他觉得这不是好征兆,就立誓从此不再演奏了。阿炳停止演奏,好像是出于迷信,但实际上这并不是根本原因,而是他感到前途黑暗、心灰意冷。因为他当时常常受到上层社会和其他恶势力的侮辱和打击。

1949年4月22日,江苏无锡解放了。阿炳和其他人一样从来没有想到,在他生命接近尽头时,命运之神却垂青他这样一个又穷又瞎又病的民间艺人。一根细细的录音钢丝,竟然改变了阿炳的命运,也使人们发现了他的音乐艺术的价值。

1950年暑假,已经担任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部负责人的杨荫浏先生,按照总理要抢救我国民间音乐的指示,与曹安和研究员一起带着一台刚刚进口的钢丝录音机来到无锡。这一年,黎松寿基本上没有离开无锡,他在等待着杨荫浏的到来。

当杨荫浏、曹安和、黎松寿等人找到阿炳时,发现阿炳已经很久不拉琴了,二胡也不能用了,琵琶也没有了。在杨荫浏等人的极力劝说下,阿炳终于答应了录音,并坦率地说:“我的琴技荒疏太久了,让我练习三天再演奏吧。”杨荫浏和黎松寿很快从乐器店给阿炳借了一把新的胡琴和琵琶。当天晚上,无锡街头又重新响起了那已多时没有听到的阿炳的琴声。

杨荫浏等约好,三天后,也就是1950年9月2日,晚上7点半在“三圣阁”为阿炳录音。“三圣阁”是黎松寿的岳父主管的一个佛教徒的聚会处,距黎松寿和阿炳的家都比较近。那天参加录音的有:阿炳、阿炳的老伴董催弟、杨荫浏、曹安和、黎松寿、祝世匡(后为沈阳音乐学院琵琶教授)等。

这些人当时谁也没有意识到,即将开始的这次录音,将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同时也给中国音乐宝库留下一份珍贵的遗产。

录音这天,阿炳穿戴得整整齐齐,梳洗得干干净净,精神也振奋了许多,似乎不在病中。他先演奏了后来被他亲自命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这首经过阿炳几十年来不断琢磨、修改过无数遍的乐曲,拨动着在场每个人的心弦。随着录音机钢丝带的缓缓转动,它也成为了不朽的经典。最让大家惊叹的是,阿炳荒疏了近两年的琴技,仅仅在街头练习了三天,便非常娴熟。这是何等深厚的基本功、何等坚强的毅力啊!

录完一遍后,曹安和把录音带倒回来,放给阿炳听。当听到那从录音机里传出的声音后,阿炳十分激动。因为阿炳从来没有听见过自己拉的胡琴从录音机里放出的声音。他摸着录音机惊讶地说:“这机器好像有仙气一样的呀!怎么刚拉过就能放出来呢?催弟呀,这就是我拉的琴声啊!”一个曲子放完以后,阿炳还要听。听了两遍以后,杨荫浏就问阿炳:“阿炳啊,这支乐曲叫什么名字?”阿炳同答:“哎,我瞎拉出来的,哪有什么名字啊。”杨荫浏说:“没有名字我们不好向外介绍啊。”阿炳沉吟了片刻,说:“那就叫《二泉印月》吧!”黎松寿想,这是否与阿炳喜欢的广东音乐《三潭印月》有联系啊?杨荫浏也考虑到这一点。杨荫浏说:“阿炳啊,这个‘印’能不能改成附近映山河的‘映’字?”阿炳说:“杨老师,你学问大,我听你的,就叫《二泉映月》吧。”二泉映月,多么典雅的名字,这首二胡曲从此得名。那天晚上,阿炳一口气拉了三首二胡曲。除《二泉映月》外,还有《听松》和《寒春风曲》。

第二天晚上,录音地点改在曹安和家。他们又录制了《龙船》《昭君出塞》《大浪淘沙》三首琵琶曲,以及阿炳早年与杨荫浏先生一起合奏过的《三六》(即《梅花三弄》),但后来由于担心录音钢丝不够用,《三六》被删去了。那天晚上,杨荫浏见阿炳的状态不错,希望多录几首,但被阿炳拒绝了。这位对艺术精益求精、将艺术奉若神明的民间艺人表示:“如果你们一定还要录音,等我温习一个时期再说吧。”于是,他们约好在当年的寒假和来年的暑假再来。

录音后的第23天,已成为新闻人物的阿炳应邀在无锡市牙医协会成立大会上演奏《二泉映月》。从来都是站着演奏的阿炳,这天可以坐下来为大家演奏了。这是阿炳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堂堂正正地登台演出。从此,人们再也见不到他演奏了。

1950年9月以后,鉴于阿炳在演奏和创作方面的杰出成就,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去信邀请他到学院来开演奏会。可惜当时阿炳已重病缠身,无法前往。当年的12月4日,阿炳病故。次年3月27日,他的伴侣董催弟也去世。一代民乐大师阿炳离我们而去了,他给我们留下了遗憾,同时也留下了欣慰。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篇6

[案例] 苏教版第10册《二泉映月》 我正教学《二泉映月》第五自然段,引导学生以“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为线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说说阿炳积淀已久的情怀有哪些?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寻词引句,侃侃而谈,从阿炳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乡美景的热爱谈到对贫困窘迫的生活的无助、被疾病的折磨的哀怨,又谈到他的倔强不屈,对命运的抗争,最后谈到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   课,正随着我精心设计的教案进行着。忽然,一个学生站了起来。下面是本课的部分课堂实录: 生:老师,我有一个不明白的地方,为什么阿炳一定要把自己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茫茫月夜呢? 师:(数秒后)同学们,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值得我们思考,有没有同学能告诉他为什么呢? (学生在愣了数秒后,有的从书上去找答案,有的思索起来) 生:因为我们已经知道阿炳生活困顿,又身患眼疾,他没有亲朋好友,只能将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茫茫月夜。 生:因为惠山的月夜是很美的,从课文的“月光如银”、“月光似水,静影沉璧”、“月光照水,水波映月”等词语中可以看出来,我想阿炳一定是觉得这月夜太美了,情不自禁就倾吐起来,就像我们看见美丽的东西要情不自禁赞美一样。(全班笑) 生:月亮是光明的象征,夜虽然是黑的,但因为有了月亮,月夜也亮起来了。阿炳向“黑暗中的光明”倾诉对光明的向往,很合适。 生:课文中有一句话:“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可见阿炳很喜欢月亮,把月光当成了一个可诉心事的朋友,他就将自己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它听了。 师:说得真好。让我们来当一回皎洁的月亮,闪烁的群星,茫茫的月夜,来倾听阿炳的积淀已久的情怀吧。 (放《二泉映月》,学生欣赏,体会乐曲表达的思想感情)   [反思] “老师,我发现书上错了。”“老师,我觉得你说得不完全对。”“老师,我有补充。”……面对这群越来越有主见的学生,为人师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是将精心设计的教案进行到底呢,还是大大方方随着学生有价值的问题深入下去?这是一个摆在教师面前的真实而严肃的单项选择题。 在本堂课中,我选择了后者。《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心,老师们对学生越来越尊重,基本上都能建立这样的学生观: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既然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了这样的难题,(如本案例中学生提出的“为什么阿炳一定要把自己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茫茫月夜”)我们就有责任去帮助他解决。 《新课程标准》也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尝试发现、民主对话”。但是,当我们静心和孩子对话时,孩子们常常会有意无意地跳出我们课前规范设计的框架,给我们一些毫无准备的意外。面对这一个个意外,我们是在茫然中维护自身权威,错失一个个教学良机呢?还是在亲和对话中捕捉住学生的“灵光一闪”,拥有一份意外的惊喜呢? 我们需要惊喜,课堂需要惊喜。面对学生的“灵光一闪”,面对课堂中的意外,我们要做些什么呢?怎样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呢?我觉得: 第一是“宽容”,容纳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提出的不同观点和意见,欣赏孩子的真情告白,表扬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精神,允许学生犯错,即使学生的声音是那么的怯懦,理由是那么牵强。 第二是“倾听”,老师,要认真地倾听学生的发言,将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做到真正的“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民主对话”,及时地汲取学生传输的信息。 第三是“筛选”,学生的发问,有研究的价值吗?有研究的必要吗?老师要迅速地做出“筛选、判断”,如果真的是一些无关紧要的、离题十万八千里的话题,教师马上可以一笔带过,话锋一转步入正题;但如果学生的发问有研究的价值,那么就要进一步深入,让此话题转化为师生共同的营养了。 第四是“思考”,这个意外的话题,教师要找到一个结合点,使之不露痕迹地纳入预设的轨道中来,利用它促使师生之间双方各种不同观点的碰撞,引发全体学生对该生发表的这一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第五是“提升”,围绕新话题,让文本、学生、教师全新对话,改变原有知识结构。使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把课堂构成了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让平等民主对话落到实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地变动。”仔细想想,更觉得在理。 的确,教学有预设的一面,但同样也离不开生成的一面。在生成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能被调动起来,他们可能发挥出创造性,产生灵感,课堂的精彩往往缘于生成。让我们这些为人师者,都来在预设中宽容生成,接纳生成,融合生成,让我们的课堂意外不断,惊喜不断!                                      常熟市练塘中心小学   浦黎霞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篇7

一、多彩学习

(一)学科教学启智育德

学科学习在孩子们的学校生活中占据了不小的篇幅,但它绝对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积累,同样也是提高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龙泉实小注重发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元素,积极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价值,在上好品德课的同时,通过学科学习中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互助、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用好学科学习中与德育有关的教学内容,丰富学科德育教学的思想内涵;借助学科学习中对难点问题的突破,激发学生永不言弃的坚强意志……使学科学习和道德教育生动地联系在一起,有效地拓展了德育覆盖面。

(二)校本课程激发潜能

龙泉实小完善了学生兴趣爱好培养方案和校本课程管理体系。学校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之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完善了文化、艺体、科技、实践的等四大类三十余项的校本课程体系。全校设置了85个活动组,其中校级组32个,普通组53个,力求培育模式的多样化,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帮助学生实现平衡发展,开发个人兴趣爱好。每年全校均有学生近2000人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如2011年、2013年学生节目两次分别赴北京、云南参加全国校园春晚荣获金奖;一些传统项目如射箭比赛始终保持省内领先的水平;2013年,校园心理剧《为了梦想》荣获“成都市校园心理剧比赛一等奖”,并获得四川省“我的中国梦”DV作品展播优秀奖。

学校还深入推进了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目前已编印《最美的花朵》等校本教材5本,另有10余本校本教材已进入最后的审稿阶段。这些校本教材正陆续投入使用,让孩子们的生命得到更多的滋养和启迪。

二、多彩活动

(一)习惯培养裨益终身

为了突破习惯不持久、不稳定等德育工作的难点,龙泉实小开展了“习惯培养月”活动,制定了“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及中华传统礼仪”四个方面的培养要求,每月围绕一个方面集中进行教育、训练和检查,并结合主题开展随堂班会展示等活动,以此达到不断强化,形成牢固习惯的目的。

学校还构建起了“班级主导,家长配合,学生互助”的习惯培养模式,形成了习惯培养的浓厚氛围,丰富了习惯培养的途径,使习惯培养活动常态化、系列化、持续化。

(二)特色活动激扬生命

多年来,龙泉实小坚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四项传统活动”,即快乐英语节、体育运动节、艺术科技节、文明礼仪节。“四项传统活动”举办九年来,在举办的形式、内容上每年都不断创新,使传统活动始终保持着勃勃生机。“四项传统活动”不仅成为了师生展示才华的舞台,更成为了实小师生记忆里永恒的风景。

在龙泉实小人看来,孩子们的成长是有关键的时间节点的,新生入学、入队、六年级毕业、每年的少代会等等,都是学生在学校生活成长中的关键时段。为此,学校把这些关键节点的活动作为学生活动的重头戏,精心组织相关的仪式典礼,使学生完整地经历在龙泉实验小学的成长历程。同时,学校还积极通过主题班队会、大队会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活动中真正地成长起来。

三、多彩生活

(一)家校共育亲子和谐

为了让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龙泉实小每年组织多种形式的校级和年级家长学校活动,如:结合学生实际邀请专家到校进行专题报告,进行家教论文征集交流等。各班还开好家长会,利用班级QQ群、校讯通等开展好家校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2013年学校成功创建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

学校还积极发挥校级、班级家委会的优势,主动开展亲子游园会、亲子读书活动和亲子春游活动,在活动中增强了家校联系,增进了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有效地促进了亲子关系的融洽。

(二)社会实践胸怀天下

几年来,龙泉实小主动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学校结合实际分年级、季节组织学生到熊猫基地、动物园、建川博物馆、雏鹰实践基地、杜甫草堂、科技馆开展实践活动,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生活的磨砺和历史的厚重,对生命、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

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了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2013年秋季,学校成立了学生志愿者服务队;9月,学校坚持开展了第十五个“一颗水果一颗心”重阳敬老活动;10月,全校师生为白血病病校友陈天尧举行爱心捐款活动,捐款共计76793元;12月,学校开展为甘孜二完小同学捐赠衣物活动,共收到衣物7000余件……片片爱心温暖着社会,更使孩子们拥有了“兼济天下”的广阔胸怀。

四、多彩文化

(一)凤仪文化扮靓校园

龙泉实小从清朝嘉庆年间的凤仪书院至今,已经走过了217年办学历程,悠久的历史为学校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形成了“大雅祥和,月映千川”的学校文化核心精神。走进龙泉实小,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凤仪书院”石碑、“凤仪精神”壁画、凤仪文化柱、凤仪陈列室、凤仪植树铭、国学长廊等以“凤仪”为精神核心的校园风光……这一切,让百年名校充满了生机;更是校园文化建设最外显的成果。

在“追述实小历史”的过程中,师生对学校了解越多,自豪感就越强。在“凤仪文化寻根”的活动中,教育局领导为学校题词:“栖凤之地,礼仪之源,创新人才,笑语未来。”文化界人士为学校题字:“雏风清声”。为此,学校将校报取名为“凤仪新语”,并设计了“凤仪新语”标志广泛使用。

(二)顶层设计走进班级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篇8

二、要注意提问的弹性

1.考察了解型的弹性设计

提问形式:“听了录音,你了解到哪些故事内容?”“一堂课下来,你学到了什么?”……这些问题往往用于复习或系统归纳已有的认识,总结学习内容等环节,以便考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我在教学《二泉映月》第二课时的时候,这样设计问题:“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了有关《二泉映月》的哪些情况?”学生有的说:“我知道《二泉映月》是一首曲子,是由一个叫阿炳的民间艺人创作的。”有的说:“阿炳经常到无锡的‘天下第一泉’那儿听流水声,听着听着他有了灵感,就创作这首《二泉映月》的曲子。”如此问题,可以说一问百答,有易有难,有点有面。学生的参与率高了,尤其给中差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机会的平等、气氛的民主,从而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自主选择型的弹性设计

提问形式:“你觉得主人公什么表现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哪些语句写得好,写得美?并说说理由。”……不同的学生由于不同的知识结构和个性心理,自然形成他们在理解、感受、欣赏上的角度不同、层面不同。这种提问重在让学生自主选择,只挑体会最深、最能显示自己潜能的那一点做展示,品尝成功喜悦。《望月》的课后习题四:“你喜欢哪些月光的句子?先体会体会,再抄写下来。”我们在教学时可以把这类练习设计到课堂提问中,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个性化的语言和独特的才能得以充分显示。

3.推测想象型的弹性设计

提问形式:“事情的结局是什么样的?”“想象一下,当时他(她)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假如……又会怎样?”……有的文章结尾往往并不是交代故事的结局或人物命运的,或者在行文中略写部分情节,设置一段空白,意在留给读者体味其中的内蕴。教师则应充分用好这些可以让人“回味无穷”的因素,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思考、想象和创造。例如,第十一册《船长》最后倒数第二自然段中这样叙述:“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船上,一个手势也没做,一句话也没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深渊……”根据这段文字中的“余味”,我创设了相应的情境:在雄浑悲壮的乐曲声中,船长高大的身影如同一尊黑色的塑像徐徐沉入大海,适时提出以下问题:“船长虽然一个手势也没做,一句话也没说,但他会在心底默默地对自己说些什么呢?又会对获救的人说些什么呢?”学生身临其境,仿佛真的听到船长在对他自己说:“祝贺你,哈尔威,你成功了!”“哈尔威,你是一个忠于职守的船长。”“人在船在,船亡人亡。”“哈尔威,你永远与舰船共存亡!”“……”同时仿佛真的听到了哈尔威船长在对人们说:“放心地去吧,愿上帝保佑你们!”“记住:无论何时,都要勇敢、沉着!”“可爱的人们,永别了!”显然,这些合理的人物都是学生在深入感悟的基础上进行再造想象的结果。

4.交流体会型的弹性设计

提问形式:“学完这一课,你有什么感觉?”“从这句话中,你想到了什么?”……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此类提问能真正鼓励学生发表各自的独特见解,发展求异思维。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比较、相互补充,既拓宽思维,又进一步增强认识的深刻性,实现从存异到求同,再从求同到求异的质的飞跃。在教学课文《第八次》一课时,我问:“布鲁斯带领军队抵抗外国侵略者终于在第八次获得了成功,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失败了不要灰心,从头再来;有的说做事要有耐心,不能虎头蛇尾;有的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更有的说如果这次再失败,就做第九次……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学生的发言充满了真情实感,有的还包含一定的人生哲理。

5.探究发展型的弹性设计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篇9

还有的课堂“着一字而境界全出。”教师对文本细节的精雕细琢,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及内化。特级教师薛法根说:“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学生涵咏在语言文字中,采撷文本细节,发现课文中语言文字的意蕴、情味和妙处,品读时幽香缕缕,回味时清香阵阵,实现了对语境的独特感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有效的操作细节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

1.导语的设计。情意绵绵的导语让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富有哲理的导语让课堂“柳暗花明又一村”。精彩的导语总能让课堂如行云流水,收放自如。因此,有许多老师在上课前对导语精心设计,再三斟酌。

2.切准文本脉搏处。让我们到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全国首届诗意语文观摩会”上执教的《二泉映月》里去感受预设细节之精妙。课一开始,王老师让学生到文中去找一找描写无锡惠山上的“二泉映月”这处风景的文字。待学生把相关内容一一寻到之后,王老师又把这些词语投放到大屏幕上,让它们来了个“集体亮相”:茫茫月夜、如银月光 、一泓清泉、静影沉璧、 流水淙淙、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这一组“闪亮登场”的词语群,诗情地展现了“二泉”的意境,也精准地切准了文本“脉搏”。当然,也是王老师事先潜心提炼并精心预设的结果。之后,王老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这四组共八个词,在读中让学生深入体会“二泉映月”这处风景名胜的优美韵致。而读着读着,学生渐渐感受到这不只是八个词,而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动人的画。”

二、捕捉细节,让课堂充满智慧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当“意外”出现时,教师不是置之不理,也不是简单化处理,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敏锐地捕捉学生“误点”的价值,抓住教育时机,巧妙引导,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教学因意外的细节捕捉而精彩,因真实而成为不可替代的一段师生生命发展的“流程”。

在今天开放的课堂里,学生合作讨论的自由表达、多种活动的即时变化、探究问题的难以预测,都不一定让教师运用确定的知识和预设的程序去主宰课堂,而是经常会发生一些我们老师意想不到的偏差。这偏差往往会因为“偏”而成为全体学生的“兴奋点”,点化引导得好就成为了难得的教学资源。睁大发现的眼睛,捕捉每一个有价值的细节,深入发掘细节中蕴藏的教育资源,我们的教学就会因之而充满生命的律动,课堂就会因之而精彩纷呈。

三、挖掘细节,让课堂充满思辨

教学细节藏得很深,要靠教师去发掘。细节犹如竹笋,每“剥”一层,就有一段“鲜活”呈现出来。教师若能一层一层“剥”下去,课堂就会精彩不断。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篇10

抓住一段话中的重点词语展开体验,这个“教学细节”看似平常,但平常中蕴含着智慧;它看似简单,但简单中孕育着深刻。如某老师的一节课――《燕子专列》。她对于段落的处理就很巧妙:“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的坚硬的山路,寻找冻僵的燕子。”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抓住动词“冒、顶、踏”,或者表现天气冷的词语去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该老师独树一帜,她抓住了“居民们”这个词语来显现作者的意象。为了使学生了解瑞士人民对于燕子的关注与喜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小朋友,瑞士人民积极去解救燕子,在那样一个春寒料峭的季节,都会有谁不顾寒冷走出家门呢?”这么一问,就激起了孩子想象的空间,他们仿佛真的看到当时的情景。有的说年幼的孩子们会走出家门;有的说年迈的老大爷老大妈会走出家门,有的说学生和老师也会走出家门,还有的说正在休息的工人叔叔会走出家门。孩子们的说法各不相同,接着,老师让孩子们进行换词朗读,把居民们换成你想象的那个人。这样的设计就使这个教学环节变得生动形象,使孩子们深刻又形象地感受到瑞士人民对燕子的关心,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人人都参与了。

三、尊重体验,让教学细节精彩起来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把教学细节变成了看得见、听得到的东西。在教学时,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呵护他们的童心。让教学细节回归“生命关怀”的教育本质,有效地触动学生心灵,让灵动的智慧和光辉盈溢课堂。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理解也就不同。尊重孩子的体验,就要允许多元解读。在倡导多元理解的时候,教师不能无原则的迁就,不能无标准地盲目称赞,也不能无主见地随意附和,要把握其中的一元取向,先尊重一元,再尊重多元。

四、深度挖掘,让教学细节立体起来

教师要深入文本,让立体的多维细节沐浴在课堂中。因为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进行多维深度开掘,才能设计出别出心裁的教学细节。这样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变得开阔起来,进而产生思想的交锋、观点的碰撞。这是开掘他们精神智慧的活动。课堂上正是有了这样灵动的“细节”,我们的教学才会充实饱满、激情跌宕、隽永俊秀。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篇11

Keywords:“The Spring Mirrored The Moon”;Music emotion;Sound aesthetic; New research

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在它深沉、优美的旋律之中,舍弃了炫目的技巧、夸张的表情,在张弛有度中表述着温柔、困顿与激情,极具中国传统文化之气韵。

但是,在其作者瞎子阿炳短暂的悲苦人生的渲染下,这委婉、深沉的曲调仿佛成为一次次超越时空幽怨的诉说,使得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先生潸然泪下、顶礼膜拜,也最终使得人们习惯将《二泉映月》定位为追忆苦难生活的艺术作品。

钢琴曲《二泉映月》由储望华先生根据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改编而成,首演于1978年,是“一个最纯的中国民间小调和一个最纯的西洋乐感的结合”①。很多人演奏钢琴曲《二泉映月》时,习惯去寻找二胡原曲的意境,悲苦的艺术表情又再次被扩大。但是,殊不知储望华先生在创作钢琴曲《二泉映月》时,对音乐情感、音响色彩的设计以及音乐表现上与二胡原曲是有所不同的。

一、追求完全钢琴化的音响,色彩丰富,对比强烈

中国钢琴艺术作品按照音乐素材的来源,基本上可以分为原创作品与改编作品两大类,钢琴曲《二泉映月》属于后者。《二泉映月》在实现中西音响审美的交融上具有其特殊的艺术价值。

钢琴从某个层面上来说,属于击弦发声获得点断状音响的乐器,与中国民族弹拨类乐器的音响特点有着相近之处。因此,作曲家们在对各种民族器乐曲进行改编时,常用的一种创作手法就是模仿。在众多的中国钢琴改编曲中,可以看到很多通过钢琴来模仿古筝、古琴、琵琶、鼓等各种民族乐器的情况,这种创作手法也确实很好的解决了中西音响审美上的冲突。

但是,作为弓弦类乐器的二胡,以表现悠长、连绵的线状音响为其优势,与钢琴在发声原理上有着本质的区别。若简单的将二胡的旋律移植于钢琴上,显然不能发挥钢琴作为复调乐器的优势,而二胡演奏中的揉弦、滑音等极具特色的音响效果,也很难在钢琴上表现出来。

在钢琴曲《二泉映月》中,储望华先生巧妙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放弃了对二胡音响的单纯模仿,而是充分发挥钢琴的本源性音响,利用钢琴深沉饱满的中低音区与清澈秀丽的高音区的音色对比,在不改变原有旋律的基础上补充和声层次,充分发挥钢琴的特性,独树一帜的创造出与原曲韵味相近而又完全不同的音乐意境。正如储望华先生自己所说:“不要过多的去比较钢琴与二胡这两种乐器,特别是不要把其中一件乐器的特长与另外一件乐器的短处相提并论”,“我想到的《二泉映月》,更多的已是它的旋律本身,而不是二胡这件乐器。”②

可见,作曲家在创作钢琴曲《二泉映月》时,只是借用了二胡原曲的旋律,创作意图仍然是寻求钢琴的本源性音响,在音乐表现上对二胡原曲采取舍外形而求内韵的改编手法。使得原曲中本是单线条的旋律曲调,依赖钢琴的音域得到了必要的拓展。作曲家又在力度、音色、音响层次上给予其丰富的变化,音乐在原有抒情、忧郁的情绪中注入浓厚、华丽、开放的多种音响色彩,独具雄浑大度的音乐气质。令这个“最纯的民间小调”再生于完全钢琴化的音响之中,以另一种语言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民族气韵。

二、音乐创作摆脱原曲的时代背景,单纯的借景抒情

但凡中国乐曲多数均有标题,且标题对于音乐内容的指示性也是非常明确的。但是,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的曲名与其所表现的音乐内容相去甚远,原因众所周知,月亮、天下第二泉并非是阿炳创作此曲的本意,曲名是由音乐的采集者杨荫浏先生后来所加。可以严格的说,二胡原曲不应属于标题音乐。

但是,储望华先生创作钢琴曲《二泉映月》时,却是借用了这个充满画面感的曲名,他的初衷是“用标题中的‘泉’和‘月’做文章,借钢琴本擅长描绘月光、流水一类,使之更具形象性。”③可见,钢琴曲《二泉映月》的音乐创作应真正属于标题音乐的范畴。

我们可以试着忘却二胡曲《二泉映月》的创作背景,把悲苦的瞎子阿炳暂时封存起来,重新品味钢琴曲《二泉映月》的艺术气息。

在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的《储望华钢琴作品选集》中,钢琴曲《二泉映月》的英文名称定为《The Spring Mirrored The Moon》,曲名本身完全可以使人联想到一幅极具静谧、优雅之美的画面:静止的月光映射在流动的泉水上,在这一动一静之间,两者默默相视,相映成辉。作曲家选用色彩明亮的E大调进行创作,通过各种和弦、琶音以及短小的上行或下行乐句来表现泉水的流动;用主题旋律在高、中、低音区的交替歌唱来表现月光的色彩变化;还时常采用连音、断音的对比触动着听者的心灵,仿佛微风吹过,水面轻起涟漪。

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思维早已跳出了二胡原曲的时代背景,没有过多的局限于原曲的艺术气质,而是单纯地采取借景抒情的创作手法。当优美流畅的乐句由钢琴弹奏出来,全新的音响效果使得音乐的意境发生了质的改变。“愁情由人去,浓淡总相宜”,或悲或喜,都可根据演奏家的理解重新诠释。相比原曲来讲,中国传统音乐中那种优雅、超脱、张弛有度的艺术气韵在钢琴丰富的和声衬托下,凭添了一份气势磅礴。

源于上述两种缘由,演奏钢琴曲《二泉映月》时,大可不必在钢琴上去刻意模仿二胡的音色,不必刻意去寻找幽怨、悲愤的情绪。在演奏中,应该始终关注钢琴乐器本身,借用钢琴这一乐器实现中西音响审美观的交融与结合。

注释:

①②③储望华.漫谈钢琴独奏曲《二泉映月》[J].钢琴艺术

1999(1).

参考文献:

[1]储望华.漫谈钢琴独奏曲《二泉映月》[J].钢琴艺术1999(1).

[2]魏廷格.魏廷格音乐文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3]卞萌.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M].北京:华乐出版社1996.

[4]李焕之,主编.当代中国音乐[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篇12

二、巧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教学中,教师如能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能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借助多媒体创造教学情境,能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生情感,并能体会文章旨意。讲授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时,可以先播放投影:画面是素淡、静雅的清华园的荷塘。然后在这画面上缓缓地打出全文,同时播放在民族艺术家阿炳名作《二泉映月》音乐伴奏下朗读全文录音。让学生在感受此情此景时,去领悟画面那素淡、静雅的特点以及从画面中所传出来的那暂时超脱、宁静的淡淡喜悦之情,并发现这一切情与景都源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文眼”。在这自我发现的喜悦中,让学生能融入文本,推动了学生快速背诵这篇优美的散文。

三、讲解故事,导入新课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特别感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拿来主义》时,我选用了一个故事作导语:“天津有位作家叫冯骥才,他访问法国时,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成功,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这时学生立即问“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于是便乘机导入课文的学习。这样学生也有了学习兴趣。

当然,运用故事导入新课时,所选用的故事一定要与课文有关,且对学生而言要颇具吸引力,要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这样才能切实发挥这种导入语的作用。除此以外,教师一定要先锻炼讲故事的能力。精彩、动人的故事情节,合适的语速,多变的语调,再加上教师丰富的表情,必然会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四、名人逸事,导入新课

对于名人,学生知道的通常都是他们的本质或主要方面,往往对他们的侧面和一些小事不甚了解。但学生常常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致。所以搜几则名人的鲜为人知的逸事,带到语文课上,定会取得不凡效果。比如我在讲杜甫的《登高》时,由于刚刚学过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可以先将李白与杜甫的逸事讲给学生:在唐代的诗坛中,有耀眼的“南北泰斗”一个称“诗仙”的李白,家住四川,一个誉诗圣名杜甫,生在河南。李白比杜甫大十一岁。这两颗诗坛的巨星,原先并不是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他们互相之间都是慕其名而没有见过其人

传说有一天,杜甫千里迢迢来到李白的住处寻访。但见翠竹掩得草庐绿,耳边鸟雀声声请。不巧,李白到朋友家喝酒论诗去了。杜甫等的实在心焦不耐烦了,就在李白家的后院假山旁游来踱去……突然听到泉水叮咚,他有心无意的以泉为韵,脱口而出“泉泉泉泉泉泉泉”恰好李白刚走进家园,见一位头戴蓑笠拘谨的陌生人,直看着泉水发愣,应声和道:“洒下银珠粒粒圆”杜甫见此人举止潇洒,仪表不凡,如玉树临风,出口韵中,忙问“此公莫非李太白?”李白应道:“然然然然然然然”。真不愧为“诗仙”“诗圣”,出口成韵,相映成章,一首合作的绝妙的绝句谱成了:

泉泉泉泉泉泉泉,洒下银珠粒粒圆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篇13

以“语文知识”为“内核”:完善知识结构

为什么许多家长在为自己孩子找家教的时候,往往多数是选择给孩子补数理化?原因就是语文是以选文的方式编撰教材,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教材中语文知识呈现方式的不清晰,且选文与选文之间没有必然的前后因果联系,导致许多老师做选文的打工仔,教了选文本身,没教知识,孩子少读一两篇选文没多大影响。而数理化学科是以知识序列选编教材的,每个知识点前后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缺一不可。因此,在平时阅读教学中,教师更要善于提取语文知识,并且围绕这一知识点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组成教学内容板块。

薛老师《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片段:

教学内容:体会句式的韵律与音乐的旋律之美。

1.课文中出现了大量四字或五字的词串,读来很有节奏,朗朗上口。最后一个排比句何不改成四字的句子?(“我爱音乐,我爱家乡,我爱清泉,我爱月光……”)

2.比较着读一读,这样一改,有什么感觉?——单调了,死板了,平淡了,没有起伏了,不够舒缓了,没有变化了……

3.乐曲有旋律,语句有韵律。如果将最后一个排比句的韵律用线条描摹一下,应该是这样的(略)。比较一下四字的句子,有何不同?

4.这样的语句才显得——委婉连绵,舒缓而有起伏,恬静而又激荡……乐曲的旋律与语句的韵律是那样一致,那样和谐。

5.练习朗读最后一个语句,读出那种独有的韵律之美。

王荣生教授认为:“语文知识,是在个人间以一种系统的方法传递的更加正式和规范的知识。”“语文知识是概念化的、推理的、依靠理性思考循序渐进地进行的。”在上述教学板块中,包含了以下几个步骤:把原句浓缩成四字的句子,比较辨析不同,提炼总结,朗读强化。对于“语句有韵律”这一语文知识,薛老师以一种系统的方式进行了传递。即围绕一个内容,用迎合学生心理需要的方式逐步推进,使得学生自主发现,易于接受,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原本可能零乱的、肤浅的、朦胧的意识变得清晰明了。

以“语文能力”为“内核”:获得言语能力

成篇的课文,相当于直观教具。“教具”展现在学生面前,各有各的特点,令人眼花缭乱。它有许多功能,但作为“教具”,最直接、最主要的功能是实现阅读教学的目的,实现不同年段不同的语文能力的培养目标。比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朗读要求,在不同的年段要求的表述是不一样的:低段是“学习”,中段是“用”,高段是“能用”。所以,在构建以“语文能力”为“内核”的内容板块时,要直面“教具”,准确把握年段的语文能力要求,从教材中选择适合学生某项能力训练的语文学习项目。

薛老师《哪吒闹海》教学片段:

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讲述故事的能力:一句话说成三句话。

板书:

讲述

一句话——三句话

夜叉从水底钻出来,

只见__________________,便大喝一声______。

哪吒转身一看,只见______。

笑着说______。

在课标中,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可以归纳为:阅读的方法与能力,阅读的理解与体会,阅读的容量与积累,阅读的态度与习惯。讲述应该属于积累这一范畴。如何积累?这就需要能力的训练。而能力的训练是逐层递进的,朗读如此,讲述也是这样。对于讲述,中年段阅读目标中是这样提的: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围绕这一目标,薛老师的核心教学内容定位为:培养学生讲述故事的能力,学习一句话说成三句话。“夜叉从水底钻出来,只见一个娃娃在洗澡,举起斧头便砍。”一句简单的话,通过学生的演绎,成了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这已不仅仅是讲述的范畴,更不仅仅是积累的范畴。学生在把“一句话说成三句话”的时候,充分体验了文本语言,感受了故事中人物的形象,赋予了自己的态度情感,除了还原故事的大意外,更是对故事创造性的学习。这种学习,是一种语文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在言语实践活动中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使学生获得言语的智慧。

以“语文素养”为“内核”:锤炼习得语感

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如此表述:“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感就是其中一个部分,并居于语文素质的核心,它不能被语文知识的学习所完全代替。但由于语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注定它处于被“放养”的状态。纯自然的生活、纯自然的熏陶培养,语感是能逐渐得到发展的,但同时,语感发展的主阵地还是应该放在课堂,呈现的方式还是教师的主导,因为它是可学习的。

薛老师《二泉映月》教学片段:

教学内容:精微辨析,欣赏优美环境

1.辨析解词

文中有三处写到了这样的美景,写下了这样一串优美的词语:月光如银、月光似水、静影沉璧、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月光如银:月光好像白银一般,月光美在她的什么?——洁白,皎洁

月光似水:月光好像泉水一般,月光美在她的什么?——清澈,透亮;水一般的柔情

静影沉璧:这两个词之间加上一个字,静影如沉璧,即月亮在水中静静的倒影好像一块沉在水底的璧玉。月亮美在她的什么?——她的倒影

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天上有皎洁的明月,地上有清澈的二泉,月与泉,相互辉映,诗情画意,那就叫——“二泉映月”。

2.谁能读一读这串词语,把我们都带到无锡惠山的二泉边赏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词串。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