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教育结合论文实用13篇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篇1

其二,业余性和不规范性,并带有随意性。由于家长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不同,职业爱好、乐趣等的差别,家庭教育是多种多样的。

其三,教育方式方法上具有个别性和示范性。再从家庭教育的内容来看,它包括思想品德教育、学习辅导、审美教育和文化生活指导、卫生保健等。由此可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问题上具有一致性,这必然要求我们将两者相互配合协调起来。

要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家庭和学校两方面都要做出努力。一方面,家长要把配合学校教育看作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多样形式如: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进一步拓宽家长学校办学的路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为此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庭教育咨询、校长接待日等。在各种形式中,家访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如何搞好家访工作,是每一位班主任更好掌握学生情况,进行双向管理,开展班务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所在。就此问题本人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高度重视,视为班集体建设的起点。

全面经常地了解和研究本班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班主任工作,可以说就是从了解和研究学生开始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熟悉学生是班主任工作取得成功的保证。班主任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家访是班主任密切与学生家长联系的一种最常用的方式,勤于家访,善于家访是班主任带好班的诀窃之一。当接到班主任工作的任务以后,就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的家庭进行普访。通过普访,对全班学生的家庭情况有大概的了解,如遇特殊问题,要进行速访,对个别学生,根据需要,还要常访。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高度重视家访工作,注重家访技巧,是搞好班集体建设的重要保证。

家访目的明确,内容真实具体。

家访的作用在于了解反映学生情况,争取家长的配合,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得以结合起来,搞好教育工作,这要求家访的目的要明确,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内容要具体且真实。学生蔡某,独生子,学习动力不足,懒散,经了解,其父母曾经言及已想方设法解决其毕业升学问题,致使该生自以为是,抱有坐享其成心理,不求上进。了解这些情况后,我便主动到其家进行家访,言及其中利弊,以该生表现为依据,切中要害地指出高考招生制度不允许父母包办这种做法的存在,同时也直言指出家长对其子女的消极影响,经过双方分析,达成共识,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该生的学习意识增强,深刻体会到“要想成功,需要经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加倍的努力”,最终得以考上成人专科院校。

精心选择把握有利时机,效果更佳。

经验证明,有利的时机是成功的重要保证,如学生生病在家,学生取得成绩时,后进生稍有进步时,学校家长遇到困难时,以及学生犯了严重错误时进行家访效果是最好的。学生杨某,个性要强好胜,重江湖义气,曾两次参与打架事件,被校记小过处分。我即于事发当晚进行家访,与该生及其父母共四人,具体分析事件的起因,了解分析过程及后果,引导其思考,指出他在事件中所犯错误,使他明白自己的过错并在父母面前许下诺言,改过自新。其后的确表现良好。学生麦某,学习刻苦,个性内向,成绩一度滑坡,我及时发现并在其低落时期第一时间到其亲友处了解个中原因,加以正确引导,让其道出心声“父母不在身旁,有一种被遗忘的感觉,经常思念美好的过去”,对此我首先肯定其客观因素造成的影响,重点指出“人不应停留在过去,更应面对现实”,为其指明发展方向,正是把握了这一有利时机,使其既消除了心中的顾虑,又唤起了斗志,成绩明显回升。

谈话讲究艺术,力求做到“三忌三宜”

家访时的谈话是最讲究技巧方式的,谈话是指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亲切交谈以进行说服的方法,是了解学生的重要方法,通过谈话可以更有意识地、主动地探索学生的情况及其内心活动。谈话要有目的、有准备、更要讲究技巧。其一,宜多鼓励,忌多批评。鼓励是一种有效的谈话方式,通过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克服困难,增强学生奋发进取的信心,当然鼓励也要适可而止,避免使学生产生骄傲自满、沾沾自喜的情绪。同样,批评对于有问题的学生也是应该的,更具有针对性,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则更应注意分寸,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这主要要求教育者应善于发掘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正确认识自身的存在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其二,宜全面忌片面,教育是双向的,谈话同样是双向性活动,要注意彼此间的相互联系。这要求谈话时,双方都要正视问题,特别是教育者不要单纯指责学生的过错,甚至借机“告状”,推却责任。对于谈话的内容更应一分为二,抓住问题的关键,做到晓之以理,方可使学生信服。对于学生家长,应听取他们的意见,与他们达成共识,切忌各执一词,互相怪责。其三,宜多启发,忌武断妄下结论。谈话就是要通过亲切的交谈,使双方在和睦的气氛中充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育者应该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启发他说出心理话,对症下药,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学生存在问题。学生曾某,个性倔强,自尊心强,少与人沟通,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应付学业,家长的教育效果较差。初期,针对其特点,主动与其及家长沟通,直指缺点,效果不理想,陷入僵局。中期,改变策略,尊重该生意愿,调动学生家长积极性,鼓励为主,开始形成良好情感,且能讲出真心话,形势开始好转。后期,直接指出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措施,效果明显,该生的自主性增强,消除对视局面,实现理解沟通,得到家长的支持配合,发奋图强考入成人专科学校。

学生在场原则。

所谓学生在场原则是指家访时应让学生在场,家长、教师、学生在一种温和、平等、轻松的气氛中“三方对话”,使学生接受教育,既可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同时可以给学生讲话的机会,有利于消除消极因素,保证意见的准确性和教育措施的切实性。学生钟某父母在外,因表现差,被定为后进生,有一种放任自流的感觉,父母甚为担心,各方教育的效果不佳。我于是专门约其父母回来交换意见,让学生在场,将其表现细加分析,指出改正可行方案,鼓励其进步。经“三方对话”后效果有所好转,加强了平时的教导,终取得成效,该生思想品德表现较好,学习成绩亦有所提高。学生麦某,家庭情况与钟某相似,但表现不同。该生品学兼优,其母专门从外地回来了解该生表现,征询教师意见。我予以正确评价,使该生正确认识自己,明确发展方向,戒骄戒躁,更上新的台阶,又使其母满意,该生以优异成绩考上重点大学。

保证教育的延续性,确保学生的稳定、健康全面发展。

学生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的教育固然重要,然而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多方掌握学生的动向亦必不可少,这要求我们应使家访工作经常化,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无论学生在校或是放假在家,我们可以通过电访、或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利用空闲时间去镇、村家访等形式确保学生的稳定、健康全面发展。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篇2

关键词:示范性高职院校;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管理;产学研结合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一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抓住百年难逢的契机,积极融入国家改革发展的壮阔大潮。在诸多开拓性探索中,产学研结合无疑是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类型的关键点。在三年国家示范性建设涅槃般的困惑与阵痛中,高职院校打开学科视野,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以产学研结合为突破口,对传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模式进行颠覆式改革探索。事实表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先行先试,对中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一千多所高职院校,正在发挥多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在实践与理论循环扬弃的上升规律中,从多学科视野分析示范性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理念价值、科学体系与校本策略,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瞄准国际水平持续创新,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示范性高职院校与非示范性高职院校,就教育学原理与产学研结合的逻辑概念而言,具有教育的同一性。在特定历史阶段,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之始,高职教育从人才培养定位到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改革,产学研结合等问题,无论在理念、目标、策略、途径多个维度,从现代教育意义而言,基本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基于此,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从特定历史的价值内涵与逻辑意义,可以作为专用概念;而在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课程改革等方面的先行先试,可称之为中国高职教育颠覆式的变革。而在这场变革中,产学研结合从薄弱点到创新点,因而也是开拓创新校本特色的关键点。

一、基于教育哲学视野,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本科压缩或技校加码的非理性状态,探寻高职产学研结合的理念共识

1.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哲学原理

产学研结合,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之路。我国高校的产学研结合发展,始终以国家教育方针及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而示范高职院校,更加关注教育哲学原理视野的思考,以求指导产学研结合的方向性与科学性。在产学研结合的逻辑思考中,着重将中西哲学、教育学、文化学原理与高职教育基本规律的探索相结合,批判地吸收了古希腊苏格拉底 “德知合一”的教育伦理、亚里士多德“德智体美”的教育思想、柏拉图“理性教育”的教育哲学等西方思想文化史上深邃的理性光辉[1];认真学习中国古代教育哲学中“道与器”、“德与术”、“义与利”、“学与习”等教育哲学命题,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格修养范式,并以此作为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问题的宏观理论视野与哲学基础。

《论语》开篇即提出“学而时习之”,可以理解为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基本理念指导。千百年来,很多经学家与现代浮躁学者,将其解释为:学到的知识经常复习,练习,意有偏颇。《说文解字》解释:“習,数飞也。”[2] 结合“习”的甲骨文与大篆字体来探究,习,可理解为:小鸟在阳光下初展双翅,慢慢地、反复地练习飞翔的意思。此字为汉字“六书”中的造字法,在两个独体“象形”字基础上,进一步发明创造为“会意”字。“羽”字,本意为双翅,因而“习”本身含有轻微地、循序渐进地飞翔之意。如今日仍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的“习习春风”、“习染微渐”,即是古词本意的传承应用。而“日”,指风和日丽,是小鸟试翔的必要环境条件,二者互为逻辑依存,构成知识与技能成长、内化、获取的整体系统。由此可见,《论语》作为中国东方教育学圣典,在开篇处,已高屋建瓴,提出教育的本质内涵是理论与实际、感知与实操辩证性行进的过程,同时,更为千年百代后的职业教育产学研的结合,奠定着深厚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

2.明确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职业性原则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之初,国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尚不清晰,其课程设置或是本科课程减量,或为中职技校加码。在此框架下,产学研结合流于对本科的简单模仿,或对中职教学组织形式的简单重复。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在深刻探究产学研的教育哲学本质内涵前提下,力求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与人才培养定位、模式、课程教学改革相适应,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必须有明确清晰的原则性目标。首先,要着眼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锻造师资团队的双师能力素质。其次,要满足学生的实习就业需求。具体而言,教师深入企业,针对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合作开展技术革新、工艺改造、产品开发等专业,从而引领企业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学生在工学交替、产学结合中,参与行业企业生产过程,熟悉掌握岗位需求的基本专业技能。因此,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对于本科院校更凸显职业性原则,对于中职院校更凸显高等性原则。

二、基于教育社会学视野,针对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浅表性与形式化,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制度机制建设

1.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教育社会学原理

社会学在源头处与教育学关系密切。涂尔干强调社会学家的主要任务就是从教育研究社会发展问题。[3]之后现代结构功能理论学派的斯宾塞、帕森斯强调了教育在社会化运行系统中的平衡功能;而教育社会学的冲突理论,则以批判的精神,解析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点,与功能分析相映成辉。在多种流派理论的应用借鉴中,可以清晰看到,中国的高职教育,伴随改革开放对人才需求的增加,短短数年规模迅速扩张,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在为社会发展培养大量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诸多矛盾日益凸显。国家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启动,不仅仅是教育财政对高职教育的理性关注,更是对高技能人才断层的积欠补偿性投入。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结构的非均衡性,高技能人才需求与提供之间的巨大缺口,必然成为国家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制约因素。久处高等教育边缘的高职教育,其社会功能已不再是教育学家的高深宏论与流派之争,而是社会发展倒逼政府资源配置对高职教育发展做出科学调整的必然。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是实现人才定位目标的需求,更是高职教育融入社会发展与运行系统的必然。有关研究数据表明,目前高职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基本位于社会分层的蓝领上位与白领中下位之间。[4]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中,他们是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的的活跃群体。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专业技能的职场职业竞争力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涯择业潜力。

2.构建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社会运行体系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于在校企合作中融入总体社会管理与社会运行的制度机制,构成了完备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体系。我国政府对高职教育产学研发展的分类指导政策十分明确,早在1996年5月,国家就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05年11月国务院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5];2006年,教育部下发16号文件,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6],并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提出要求——要做校企合作的示范。可见,中国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问题,与中国职业教育总体发展状态相同,从来不缺乏共识与宏观政策。但是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状况,却与人才培养需求、社会技术服务需求、师资队伍双师能力素质需求极不匹配。这关键是因为缺乏社会运行机制意义上的系统性制度与机制。必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构建适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结合的科学体系。首先,国家法规、地方法规的执行监督要一体化运行;其次,国家与地方政府应出台企业、团体、机构等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的优惠政策;再次,高职院校要将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与技术服务工作融入学校教育管理各个方面,制定内部促进与激励相结合的管理制度;最后,国家、地方、团体机构要构建职业教育发展合作、产学研结合的监督评价机构与运行机制。我国高职院校,尤其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应在产学研科学体系构建中,继续创新探索,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辐射作用。

三、基于教育经济管理视野,针对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区域性需求,确立培养高技能人才目标定位与产学研结合的校本特色

1.教育经济学理论与高职教育的功能价值

在教育与社会运行的各种关系中,其与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与区域文化经济发展更具同一性特征。任何学科的迅猛发展,必然以生产力重大革命带来经济发展的社会需求为首要前提。从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派关于社会分工、市场机制、就业等论述[7],到新经济制度学派主张政府对市场和公共资源配置进行有效管理[8],尽管他们所处时代不同,观点迥异,但他们的学说皆涉及到教育与经济关系的问题,教育从来就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兼具的社会事业与社会经济的活力源。西方工业革命时代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与各类高技能人才培养紧密相连。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强劲的生产力,在构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生产力逻辑循环链条中,教育产出的是决定性生产力——人才;在掌控科学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人力资源中,基于产学结合、产研并进、学研相长的校企合作技术开发,活跃于一线生产的高技能人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最为直接,因此人力资本转换的市场反应也最为敏捷,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价值也最为显见。

2.探索区域性产业特征与产学研结合的校本特色

工业革命带动了西方职业教育规模与水平同步发展。同样,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十五”期间规模扩张,是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特定历史阶段形成的大量粗放型加工产业,随着科技与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诸多制约因素渐显。我国经济发达区域,“十一五”以来的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成为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与之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至今仍然严重短缺。面临挑战,国家启动的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基于所在区域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人才需求,以产学研为突破口,全面改革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校本战略与特色。

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分布于我国不同区域。区域间经济发展存在非均衡性,学校历史基础、体制特点各异,推进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面临重重困难,但同时也具有巨大创新开拓空间。从区域性特点看,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都能最大限度整合有利资源与特色条件,走出具有鲜明区域经济特色的产学研之路。从学校历史基础与办学体制看,合并院校、升格院校、新办院校、地方院校、行业院校、民办院校等等,都在产学研战略上扬长避短,长板做成亮点,短板做成特色,依托区域经济资源、行业资源、地缘资源、优势产业与特色传统产业资源,扎实推进政府、行业、企业、学校联动,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策划及实施,有效提升总体办学质量,形成了多地区、多民族、多体制、多类型、多样化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四、结语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带动了我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长足发展,但在总体发展中,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仍然是明显短板。因此,需要从教育的本质价值、社会的发展运行体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宏大视野着眼,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从国家法规制度、地方政府资源配置、企业行业深度参与、学校内部制度建设等方面,逐步构建产学研结合多元协同创新的科学体系。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诗学[M].商务印书馆,1996.

[2]蒋人杰.说文解字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3]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0.

[4]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05〕35 号).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篇3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相对应的,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高校教育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是我国大学生构建个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是提升自身政治素质的主要平台,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高校实施的成败与否,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到整体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关系到国家未来栋梁之才是否能够承担起建设国家的责任。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在高校的教育发展中,一直备受关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各大高校都在积极寻求将马克思主义教育贯彻实施的方法。虽然,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施方法,在高校中不断被探索发掘,但是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遇到许多障碍。首先,在硬件设施和师资理念上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形式,已经不能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使得该课程形同虚设。其次,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开始多元化,并且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满足大学生的价值观需求。再次,师资队伍建设不能满足贯彻马克思理论教育实施的要求,高校的整体研究水平不达标,更为甚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存在学生对于该理论教育存在排斥的现象。从深层次分析来说,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政治思想教师,在没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学生的个人担当的关系阐明之前,就进行理论的灌输,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些内涵以及保家卫国、社会责任感的内容产生了厌烦情绪,从而在根本上阻碍了马克思理论教育的实施。

二、传统文化教育思维逻辑促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中国文明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文明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更是集文明之大成,博大精深,意义深邃。在现代教育的课堂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去构建现代的课堂体系,以深邃的思想去创建大学生的思维范式,无疑是对大学生的思维逻辑进行重构。这种思维逻辑框架在重构之后,能够为教育的实施打开一个新的切入点,这种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政治理论灌输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在中国传统教育与政治教育结合的过程中,我们注重的就是如何将二者更好的结合。而中国传统教育是利用三种逻辑不断向深层次递进,阐明个人价值与国家担当之间的关系的。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天地人逻辑强调了天地之道向人道的过渡,进而弘扬明德良知逻辑,强调个人道德的提升,最后注重境界晋升逻辑,将个人责任与爱国爱家的理念完美结合,达到天地人的统一。[1]

第二,中国传统教育强调家国合一,明德良知。在这个传统的逻辑理念之下,儒家以其为教育的切入点,强调人性本善,宣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认为家国之爱是一体的,是人自出生以来就带有的天赋,也是一个人在不断的成长学习中应该有的基本素质和人格。因此,儒家千百年来所倡导的理念,为现代教育打开了一个进行政治教育的通道,在传统教育的解说之下,为受教育者提供更深层次的家国讲解,为个人价值与国家责任寻找一个更好的连接点。这就改变了当今政治教育的表面性,从而在良知上去打动受教育者。

第三,境界晋升的教育逻辑对于中国教育的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境界晋升逻辑主要强调的是,中国传统教育的追求层级从自然到人再到天地的过程,以至于达到圣人的境界,这对于每一个有志向的人来说,都是人之常情。对此,冯友兰先生为人生的追求境界给出了具体的概括: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这四种境界是逻辑晋升的过程。[2]对于境界晋升逻辑,其主要是为了提升个人的自我修养,以实现自然与人的整体和谐,在整体上实现天地人合一,这种境界的提升具有很高的美学造诣。使得传统文化的实施在枯燥中显得高雅不失趣味。这就为高校政治教育的落后实施提供了一个先进的范例。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身所具备的深邃性和优雅兴,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能够有效地进行沟通,从而给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行之有效的途径。所以,将传统文化教育运用到高校政治思想教育中,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育发展。

三、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如何将其更好的在高校教育中实施,我们提出了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建议,下面本文阐述了展开该工作应该从哪些方面实施:

第一,从师资建设方面来说,高校必须任用具有高度传统文化素养的教师来任教思想政治课程。思想政治课相较于其他专业课程的老师来说,必须见多识广,对于传统文化有很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传统文件的切入点,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第二,要求教师能够改变课堂上的教育方法与形式,灵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与传统文化的衔接之处。教师需要深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之处所在,在进行传统文化的见解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层次的解读,简单来说,就是用中国传统文化所拥有的知识内涵,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讲解出来,并且能够引起学生兴趣,提升教育效果。

第三,注重实践,在实践中达到教学的目的,要求学校积极组织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相关活动,把握实践活动多带来的教育机会,展开不同形式的教学实践,将弘扬传统文化与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例如在我国传统文化节日时期,举行节日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以问答的形式运用到其中,并且组织受教育者进行积极向上、热爱集体的相关活动,使所学有所用,达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目标,树立受教育者正确的价值观,爱国爱党,有责任有担当。

总而言之,中国文明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上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不断发展,中国文明源远流长,都是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它就如同血液一样,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里奔腾。所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施,不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两者需要进行有效地结合,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中国发展的实际意义,通汇贯通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当中,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篇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课题“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相互配合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1CZ01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051-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断得到加强和改进。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伴随着经济社会的推进与发展,信息网络与虚拟空间的拓展,一元格局逐渐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多元文化共同存在的格局。“处于这样社会环境下的青少年,其思想认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形成与发展,绝不是单一因素影响与作用的结果,而是持不同价值观的主体,在社会综合化、高度社会化进程中进行比较与选择的产物”。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绝不仅仅只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部门的事,也绝不仅仅只是学校单方面努力的事情,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与努力,构建立体式、交互式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共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构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互动平台,形成强而有效的教育合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维互动平台的现实依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繁琐的系统工程,很多高校也都注意到了工作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纷纷提出“齐抓共管”和“主动出击”的口号。然而,遗憾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齐抓共管”和“主动出击”多半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从总体上看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的‘交叉与共融’,多是各部门封闭运行自我扩张的客观结果, 也就是说,这种共融的绩效不是部门间优化‘经营结构’的超值收益,而是‘包打天下’放量投入的结果”。大多数高校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配合的载体和平台,就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互动来说,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职能部门之间、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责任对接,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作。学工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宣传部等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部门自唱“独角戏”,互不干涉“内政”;其他相关职能部门、教学教辅、后勤单位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学生工作系统的事情,与本部门关系不大、或者没有关系,只要是与和学生有关的工作,全都推给学生工作部门,根本谈不上协作和配合。学工部成了“多管部”,辅导员成了“消防员”,每天疲于应付各类事务性工作,得不到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与支持,难以组织实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

2.学校与家庭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互动。亲情的力量非其他教育力量可以相比,家庭教育在学生的品德塑造、习惯养成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现实中诸多高校与学生家长往往缺乏相互主动联系和沟通。高校很少主动把学生在校的思想动态、日常表现等情况与家长进行沟通,即使有沟通,也通常是学生出现问题以后,为了知会家长和寻求协助解决问题的办法,才主动和家长联系。同样,相当多的家长认为,子女进入大学,日常管理教育引导就是高校的工作,家庭只需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就可以了。于是,在子女进入大学校园后,就不再或者很少过问子女的事情,对其关注不够,忽略了子女心理变化。事实上,如果学校和家庭能经常相互主动沟通、联系,共同关注、教育学生,有些问题几乎完全可以避免。

3.学校和社会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互动。人是现实中的人,是各种错综复杂社会关系的综合体,大学生也不例外,社会上的种种表现直接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学校与社会缺乏必要沟通和联系,有时会引出很多负面效应,直接削弱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学生已进入思想与行为的活跃期和独立期,在信息爆炸的社会,信息的影响范围之广与力度之强,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过了学校、家庭对他们的影响。尤其是社会上一些负面信息,加之大学生对信息的选择和过滤能力不是很强,严重削弱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甚至可能直接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相抵消,出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上的“孤岛效应”。

二、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维互动平台的理论基础

恩格斯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曾经阐述过合力论的思想,他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地、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 根据恩格斯的历史发展合力论思想,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历史发展是一切因素相互交叉、相互作用产生的共同结果,社会正是在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合力中不断向前发展。“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我们掌握的不仅仅是理论,更重要的是掌握理论中所蕴含的方法。我们要站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上认真把握合力论中所蕴含的整体性思维,把人、自然和社会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强调各要素的协调、配合和相互作用,要关注事物发展的整体性,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可以说,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思想不仅为我们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维互动平台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也提供了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基础。我们既要完整、准确地掌握其思想精髓,又要在社会实践中把握和运用好所蕴含的观点和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所面对的对象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而人的思想是在纵横交错的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任何单一的教育都无法塑造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大学生思想素质提升就是由学校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它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共同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合力机制的构建能够整合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形成一种教育合力,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合理的因素,优化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方力量,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维互动平台,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不断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快速、高效运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维互动平台是指高校、家庭、社会三者关系有机统一起来,实现学校部门与部门、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彼此交流互动、彼此相互积极作用的过程以及由此而产生、建立的以生为本,以校为中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和载体。我们既要研究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学校、家庭和社会每个因素的各自作用和优势,又要研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重视所有因素协同并进的优化整合作用,从而引导和调控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向与大小,使系统发挥出最大的整体效果和协同功能,进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良性、高效运转,实现最大优势和合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是一种集体力的重要体现,主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同负责,以彼此之间分工协作为前提,为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共同作用于大学生所产生的综合教育力量。基于此,我们必须及时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维互动平台,使学校各部门之间,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有机统一协作起来,呈现出“多兵种、立体化联合作战”的趋势,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良好局面,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维互动平台的路径与意义

1.构建学校内部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平台,形成部门有机结合的教育合力。“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涉及的事情、内容、对象十分广泛,校内各部门、各工作环节、各教职员工均有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学校的每一个部门、教职工都应该身体力行,自觉主动地去实践为人师表的深刻内涵,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校要站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高度,对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维互动平台问题要有充分认识和足够重视,改变 “思想政治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走出“在加强声中削弱”的怪圈,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高校要通过制度保障与体制创新建立起以学工部门为主导,各部门积极配合,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机制,使教学、管理、服务等部门共同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义务和责任,分工合作,共同开展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学校要以完善校园信息化设施为基础,积极创新教育载体和形式,建立与大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信息化互动平台,让“润物细无声”的熏染和积极有效的理论灌输密切联系起来,从而使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受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管理和渗透,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达到和谐统一。“一项教育活动,从组织力量、拟定计划方案、具体实施,到跟踪变化、调节修正、检查落实和最后目标的实现,只要有一个环节没衔接上,一项工作敞开口子,某个部门或某个领导不予重视,就会出现力量多项分支,就会降低教育的整体合力,延缓或阻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高校“要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的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让学校形成整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构建学校与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平台,形成校家有机结合的教育合力。“家庭教育是人类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终生的、持续不断的相互教育和影响的过程。加强大学生家庭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完善教育体系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家庭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意识培养、习惯养成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动沟通的缺乏,必然会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都不可能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学校教育要和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构建学校与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平台,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切实发挥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使之与学校教育实现有机统一,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构建学校与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平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高校成立由学工部门主导,相关部门参与的大学生家庭教育协调指导机构,制定相应的的制度和措施,统一协调与家庭互动工作。各二级院系具体落实同家庭的联系和沟通,以便及时发现大学生在思想、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有效地加以引导、解决。第二,高校建立群、飞信等多形式、多载体的互动平台,引导家庭正确认识互动平台的构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予以积极配合,让家庭能主动参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积极与学校沟通,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能对学校传达的信息进行及时反馈,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和建议。

3.构建学校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平台,形成校社相结合的教育合力。“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现实中的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参与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孤立的,不能与社会脱节,“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和社会实践,其政治思想品德等总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参与社会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又通过社会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产生实际意义”。社会教育是影响和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学校教育也深刻影响着社会教育,“可以说社会上有什么,校园就有什么,社会文化的波动都会波及校园。但是校园文化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经过精心组织和管理而形成的,所以对社会文化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同时又对社会具有积极的辐射功能,由此可以看到,校园文化的高层次性和优势。从实践方面来考察,历史上的新思潮、新道德都是由校园走向社会并影响整个社会的”。当前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必要沟通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高效发挥。学校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灌输教育,加强大学生社会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融入社会、认识社会,升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引导他们自觉抵制和消除社会负面影响,并在实践中体会社会的真、善、美,接受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提升自身素养和能力。高校要把行为社会评价体系积极引入到学校教育中来,对大学生做有的放矢的教育和引导,通过社会公共伦理规范和评价来规范大学生的言行,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长为符合时展需要的人。同时,社会也积极履行自身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净化社会风气,优化社会环境,分化社会信息,配合学校化解社会负面影响对学校教育效果相抵消的状况,努力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统一和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地在多元价值并存的社会中保持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社欣,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理论与实践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

[2]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苏众.构建高校整体思想政治教育格局的实效性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9).

[4]许涛.略论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机制[J].河南教育,2007(8).

[5]严美贵.创新工作机制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J].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

[6]闫玉,王靓.略论大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9).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08-26.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篇5

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当前我国党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理论多于实践,重复说教多于创新教育,使党员干部在面对思想政治课程时,产生单调枯燥之感,对思想政治的学习往往流于形式。中央党校副校长陈宝生说:“我们不能有一个封闭的党校,更不能有一支封闭的、缺乏世界眼光的干部队伍”。由此可见,研究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渠道及教学内容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此种背景,提出了思想政治“课堂教育、日常教育、党校教育”三结合运行机制,通过分析思想政治“课堂教育、日常教育、党校教育”的内涵,提出了具体的结合措施。使党员干部在理论结合实际的教育方式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中体会思想政治的重要性,真正将学习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体现出较高的政治素养。

一、思想政治“课堂教育、日常教育、党校教育”的内涵

(一)课堂教育---思想政治理论的基础教育

党员干部肩负重要责任,知识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工作水平、领导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学习不只是个人的问题,也不是一般性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的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和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问题。因此,党校的课堂教育

承载了培养党员干部政治素养、知识水平的重任。党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设置系统、全面、与时俱进。除了“老五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党史》和《党建》,及“三基本”《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思想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和“五当代”《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科技》《当代世界法制》《当代世界军事和中国防》《当代世界思潮》外,党校课程还根据当下政治形势及当前热门问题,设置了《形势与任务》、《时事热点》等课程。且党校每学期都会根据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根据党员干部的实际需要更新教学内容,确保党校所传授知识符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奠定党员干部的政治基础。

(二)日常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寓教于行

思想政治理论必须生活化才能让思想政治课堂教育发挥应有的效应,而日常教育正是对课堂教育最好的延续与补充。党校开展思想政治日常教育主要通过组织播放具有党性宣传效应的影视作品、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烈士陵园与名人故居、邀请国家部门重要负责人及专家教授对当代世界的一些问题进行学术报告或专题讲座、组织教员出国交流、开展党校重大课题科研项目、组织党员干部进企业进地方进行实地调研、鼓励党员干部学习相关报刊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中。

(三)党校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凝练与深化

党校教育是针对优秀党员干部所展开的教育。它承载着对党员干部进行进一步的理论培训、党性教育与能力提升的重要任务。它通过对党员干部进行共产主义理论教育,使党员干部更深一步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方针、最新政策等,建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更熟练地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及判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党校教育通过对优中选优的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政治再教育,积极鼓励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其充分体现了“党校姓党”的本质属性。

二、创新思想政治“课堂教育、日常教育、党校教育”三结合运行机制

(一)创新教育理念,拓展教育途径

首先,制定三方联动的教学计划。统筹规划三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课堂教育主要对党员干部进行“老五门”“三基本”“五当代”等基本内容的教育。日常教育则通过举办各种相关活樱将党的路线方针、最新政策、世界问题、政治思潮等进行再教育。党校教育则以培养党员干部的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党性修养为主,以重点培养优秀党员为目的。尽量避免三方教育内容重复嗦。其次,创建多元化教学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不必要局限于课本及教室,教员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如组织党员干部讨论当前的时政问题、进行相关影片的播放、相关论文撰写、带领党员干部参与社会活动等,让党员干部充分将理论融入实践,在实践中领悟理论的内涵。

(二)完善考核方式,明确培养目标

完善的考核方式是调动党员干部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措施。首先,对党员干部的学习结果进行考核,采用平时成绩结合试卷笔试成绩的模式。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党员干部的到课率、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所提交的讨论成果的情况、教员对学员遵守规章制度的评价情况、参与各种实践性活动的情况等;笔试试卷的题目应更多的倾向于与时俱进的结构化试题,体现出灵活的知识运用能力。其次,以奖为主对学员学习进行鼓励。对学习能力强,学习进步大的学员,可以采取物质与精神的奖励方式,物质奖励方式可以鼓励学员出国进行知识交流,精神奖励可以通过颁发具有含金量的证书等,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思想政治课程的培养目的。

(三)优化师资力量,丰富教育资源

首先,思政课教师除了党校的教员外,还应该结合国家优秀干部、优秀学者等,党校教员主要将党校的主要基本课程进行讲解,国家优秀干部、优秀学者等主要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来与学员共同探讨当前最新的政治问题、世界热点问题等。其次,党校应结合学员自身需求,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个性化教学,使学员学有所用。再次,根据时代的发展,开展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采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教学。最后,积极创建报刊学习,鼓励学员将最新政治思潮、最新理论研究成果等发表于报刊之中,共各学员学习与讨论,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同时学员的思想成果被作为案例讨论或得到大家的赞赏,也是对学员学习成果的一种肯定,有利于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需要充分结合课堂教育、日常教育和党校教育三方作用,使三方各发挥所长,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教育理念,拓展教育途径,完善考核方式,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师资力量,丰富教育资源,打造全方位思政育人体系。

参考文献: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篇6

一、民族院校法学专业存在的问题

当前,民族院校的法学专业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民族院校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其他院校大同小异,过于注重对法学理论的教育而忽略了对法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民族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脱节,更与民族地区对法学人才的需求相悖,使得法学专业的学生就业困难。

第一,民族院校法学专业教育课程设置跟其他地方院校过于注重对法学理论的教育而忽略了对法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进行法学理论教育非常重要,但是,对于法学教育来说,不能纯粹的成为理论教育。而民族院校在法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仍然是纯粹理论教育,这既脱离了法律的实践,也脱离了民族院校法学学生的现实生活。结果是这种模式之下培养出来的民族院校的法学学生,不能跟其他法学院校的学生比较的自身的优势,更不能顺利地融入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实践工作,导致民族院校法学专业学生就业困难。

第二,民族院校法学教育的教学内容单一,欠缺自己的民族特色。目前民族院校的教学内容主要依赖于遵照国家课程标准传授国家规定的基本教学内容,结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的民族法学的教学内容欠缺,导致民族院校法学专业学生所学的教学内容与其生活的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排斥。相其他的重点大学和法学专业、政法类大学,民族院校在法学专业的师资力量上比较薄弱,法学教育业不能够在理论的基础和发展上形成特色教育和实现突破;不能够成为地方性或全国性的法学理论输出中心;不能够形成有效的法学理论影响力。因此,民族院校在法学教育上,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与法学专业教育相结合,才能克服和突破目前困境,取得进一步发展的途径。

第三,民族院校的法学教育在教学办法,教学方式上没有充分考虑民族院校学生的民族价值观、思维方式、心理特质等特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点,导致民族院校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学教育立足于通识教育,没能与民族地区法学学生的职业生涯、职业规划紧密结合。要想教育得到发展,就必须要进一步深化教育科学研究,加强教育教学的正确、科学、现代化。笔者针对从上述民族院校法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民族院校法学教育的改革提出了一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二、民族院校法学教育进行改革的思考

作为民族院校,应该在教学办法和教学过程应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语言等其本民族特性。并基于这个特点设置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教学方式。所以,在专业课程的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语言等方面应该显示出自身的特点。

(一)合理设置民族院校法学专业课程

民族院校法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当在全国统一的前提下,根据民族地区的现状、特点以及民族院校的实际情况,设置符合本地区需要的特色专业课程,这样使民族院校的法学学生充分了解民族地区的社会实践,从而把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相互结合,使民族院校的法学教育逐渐发展成一种职业教育,与民族院校法学学生的职业生涯、职业规划紧密结合的一种技术教育。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度,每个地区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每个地区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同样存在不同层次和类别。以社会对各级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专业教育应当在专业的设置、类别、层次以及特色上体现地域特色,使院校专业结构设置变的分工合理、各具特色。因此,民族院校法学的设置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布局,在全国统一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置具有民族特色的专业,从而实现专业结构上的优化布局。这种做法有利于民族院校在短期内建成自己的优势专业。

(二)合理设置民族院校法学专业内容

民族院校的法学专业的教育内容,既要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的规定设置基本的教学内容,同时又要结合民族地区法学人才的需求和生活习惯的区别,注重传授具有民族特色的教学内容。民族院校的学生生源大多数来自于农牧区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青少年儿童由于从小就在具有民族文化的环境下成长,深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其在心理、文化、语言、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具有本民族的特性。这种文化特质决定了少数民族学生在入学就已经形成了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具有本民族特性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作为法学教育者的民族院校应该重视学生的民族价值观、思维方式、心理和精神。而这些重视必然也必须反映在法学教育的内容和观念上,从而影响到法学教育的方式和思想上。他们更容易接受民族语言授课,所以民族院校的法学教学应结合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法学人才的需求,培养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熟悉国家法律法规,系统掌握法学理论与实务知识;熟悉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熟悉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以及,通晓民族语言;具有良好的司法职业道德,能在边疆民族地区法院等司法部门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这样才能更好的为自治区的地方建设作出更好的贡献。

(三)民族院校的法学教育在教学办法、教学方式上,应该充分考虑民族院校学生的民族价值观、思维方式、心理特质的基础上找出适合民族院校法学专业学生的教学办法

1.使用比较法的教学研究方法

运用比较法研究教学方式,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进行比较研究,从中找出其教育的规律和特殊本质,从而得出符合实际的方式和方法。在民族院校的法学教育中使用比较研究的教学办法,比较国内外法学教育教学改革,比较各地方院校的法学教育教学的特点,总结出法学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本质,找出符合民

转贴于论文联盟

族院校自身的客观实际和民族院校学生的民族价值观、思维方式、心理特质的正确的、科学的、全面的发展途径。

2.使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办法

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办法是最基本的教育方法,也是老生常谈的教育科研方法,但现在的民族院校的法学教学中也没有发挥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办法应有的作用与价值。在民族院校的法学教育当中除了使用普遍的,典型的案例教学在课堂教学当中的应用以外,更应该要把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结合民族地区的民族生活习惯和民族院校学生的民族价值观,找出更让民族院校学生感兴趣,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学会运行法律资源、寻找法律信息以及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民族院校在法学教育上,应当学会扬长避短,才能在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篇7

1、政策依据

第一,新课程的《中学生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第二,关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措施。第三,2010年全国德育工作会议精神要求。第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第五,《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及理论依据。第六,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为“德育文化建设”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社会氛围。第七,“立德树人”是党的十报告提出的,它阐明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真正教育要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2、文献理论依据

1)罗伯特•欧文德育教育理论19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提出:“建设学校德育环境的必要性”的观点,他是继承了艾尔维修的“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的理论,强调品德是由环境和权威人物决定,社会环境是德育的主体。观点中强调了“就目前表现出罪恶的种种性格而论,过错显然不在于个人,问题在与培养个人的制度有缺点。”因此,今天我们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可以借鉴欧文教育德育观指导,更好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2)约翰•杜威德育教育理论杜威是现代知名的美国大教育家,他在《Ⅸ学校与社会》一书中提出: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他认为青少年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相伴紧密的正是学校这个微观的道德环境,学校是一种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特殊环境。青少年品德的形成和培养是在良好社会、学校、家庭环境中慢慢形成并发展的。学校应该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使青少年从家庭到学校、社会的学习过程中不偏离“轨道”。因此,我们现在的学校德育教育出现了很多缺失,更多的是一些自我感观的认识,“唯分论”任然占据了中学教育的主导;学校的教育偏离了“主线”,学校德育工作没有得到有效开展与发挥应有的作用,促使学生的人格产生很大的偏差,出现的社会负影响多为发生。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篇8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是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重要依靠,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思政工作事关高校的稳定发展,也决定着社会主义办学事业的兴衰成败。具体来说,高校思政工作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政工作是保障大学生群体稳定的重要抓手高校思政工作是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确保大学生群体稳定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历来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配备了思政工作人员,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大学生思政工作的落实。高校依托思想政治工作在化解学生心理危机,确保学生心理健康,稳定学生群体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奠定了思想基础。大学生群体作为高校的重要存在力量,其具有思想活跃、张扬个性的思想特征,思想行为很容易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当遭遇多元文化的冲击时,往往不易辨别真伪,会受其影响导致心理和行为上的一系列变化,个别学生甚至受其蛊惑滑向了犯罪的深渊,以致悔恨终生。个别学生由于受到家庭和社会双重环境的影响,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情绪低落甚至抑郁,以致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个别学生由于受到暴力文化的影响,热衷于使用暴力解决问题,以致形成行为偏激的处事方式,给大学生群体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个别学生因为恋爱中遇到问题,无法找到合适的解决途径,加之过大的心理压力,往往在恋爱失败后不能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以致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酿成悲剧。大学生群体存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是新时代高校稳定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结合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形势变化采取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成为了高校的重要抓手,也是确保学生群体稳定,保障高校健康平稳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思政工作是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的有力手段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文化的同时,国外腐朽思想和文化的渗透也逐渐成为了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西方腐朽文化中所宣扬的自由、民主、暴力、色情等内容逐渐向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渗透。在面对多元文化价值的冲击时,高校大学生群体首当其冲,面对多元文化的交融,大学生往往不能充分认识到国外腐朽思想和文化的危害性,致使思想上受到侵蚀,行为受其影响,导致出现了一系列教育问题。新时代高校的思政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考验,结合形势的发展变化,高校思政工作应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充分认识到意识形态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掌握和了解国外意识形态发展的最新动态,了解其发展和传播的规律性,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工作。充分发挥高校思政工作的优势,在现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群体特点,采取灵活的教育方法,以大学生易接受的方式开展思政工作,及时掌握大学生群体动态,对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及时发现,将矛盾和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作为高校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高校应充分掌握并加以运用,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思政工作的顺利开展,从各方面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范有序进行,确保大学生群体的稳定。

(三)思政工作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保障思政工作是高校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工作形式,也是确保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有力保障。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鲜明特色,也是立足中国国情,结合中国社会发展变化规律的经验总结,是指引中国教育发展方向,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积蓄后备人才的重要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在高校的贯彻落实,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用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理论指导教育工作,使高校教育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规范有序进行,凸显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特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高校思政工作,针对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特点和规律,结合当代大学生群体特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思政工作,创新思政工作形式,发挥课程思政、网络思政的优势,结合日常思政工作的特点,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让思政工作贯穿高校教育工作全过程,有力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高校事业发展培养具有高尚的社会主义理想情操、专业性和理论性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合型人才。

(四)思政工作是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实现高校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当今世界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大国之间的博弈渐趋加强,在进行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同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难免碰撞,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之间相互冲突,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尤为激烈,西方国家通过意识形态输入妄图掌握思想斗争领域的主动权,企图通过意识领域逐步渗透到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面对日趋复杂的形势,要取得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动权,确保高校的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做好高校的思政工作。思政工作是实现高校长期稳定的重要工作手段,是高校必须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也是实现高校社会主义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依托。利用思政工作做好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工作,结合当前形势发展变化规律,制定符合高校实际的工作措施,将思政工作与学生工作实际相结合,切实掌握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高校工作实际,制定思政工作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对思政工作的各阶段规划设定明确的规划纲要,规划纲要的实施要有明确的实施方法和步骤,各发展阶段应确定合理的规划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实现各阶段的规划目标,逐步推动思政工作的开展。

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效发展的工作路径

(一)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发挥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理论课程。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时,应在结合理论教学的同时充分将国家的方针、政策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将理论中的精髓与社会和时展相结合,充分运用案例、研讨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理论学习热情。根据课程教学特点和规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教学全过程,在思政课教学中加入中华历史人物故事讲解,用历史人物在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良好道德修养激励和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国学经典融入思政课程的教学体系之中,利用国学经典中的国学知识提升大学生的国学素养,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价值观念,逐步将传统美德教育深化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实现思政教学理论的升华。注重发挥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将思政理论引入多领域学科的教学之中,实现不同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的示范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实施规划,规划中要明确课程思政的实施要点、步骤、引入内容、效果、经费投入、保障措施,确保课程思政的实施有章可循,保障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效应。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篇9

1、积极发挥政治思想教育理论课的作用

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武装高校学生,是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目标。高校政治思想教育重在要以高校学生实施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中心的政治思想教育,开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让高校学生们都能明白党和人民对于当代高校学生所给予的深切希望,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高校学生们去建设。高校学生们通过政治思想教育理论课,系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主义理论、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坚持良好的舆论导向,集中全力地宣传体现出时代精神之典型,从而丰富当代高校学生的精神生活,以便于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在高校学生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指导地位,让科学理论进入教材、优秀思想进入课堂、高尚精神进入高校学生的头脑。要积极实施理论上的创新,从而解答目前高校学生们普遍十分关心的我国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等重大理论难题,从而保障大学课堂教学具有正确的导向,并持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与战斗力。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当代各类社会问题的重大思想武器。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必须加强与改进当代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为此,一定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高校意识形态之中的指导性地位。在高校日常教学当中,要着力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全力发挥大学政治思想教育理论所具有的作用,尤其是要在展现时代性与提高针对性上花大力气,从而运用实践以体现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之成效,并努力对加以理论引导或者阐述热点问题,做出最为科学、最有说服力有最为符合事实的解释及说明。

2、强化集体主义观念教育

强大的集体主义责任感是当代高校学生致力于学习的重要推动力。目前,在校高校学生都是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出生的,如今的高校学生表现出了传统道德观较为淡薄、集体意识不强、普遍崇尚自我、追求其自我价值,较为欠缺集体主义观念。依据这一情况,应当立足于集体主义观念教育,帮助高校学生们理解自己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个体,而是班集体当中的一名成员,只有付出一分耕耘,方能有一分收获。提倡高校学生们更多地去关心他人,多多站在他人之角度进行思考,不必过于计较个人的得失,而是要将爱心与关心奉献给他人,从而让学生们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所在。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考虑,我们中华民族素有割不断的家族亲情,虽然在如今这一代高校学生身上出现了大量的新特点,然而传统文化之传承与延续也是必需的。高校学生虽然可以追求流行文化,但是却不能全面地抛弃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因而绝不能忘记体现展示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精华与深远影响之传统美德。要教育高校学生们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民族精神作为个人奋发向上的动力,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名言作为积极进取的巨大精神推动力,从而强化高校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3、开展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要不断加大投入,通过健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确保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需要的经费,使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项经费应当以不低于高校学生每生每年10元的标准列入到年度预算之中。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应当纳入到教学设备体系之中,并予以优先解决。二是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德育工作计划当中。认真做好大学新生的入学心理测试,从而建立起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设置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门必修课,从而把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成为精品课程。同时,应当结合实际,有目的地设置和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一系列选修课程,并积极实施高校学生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强化个体咨询、团体辅导以及面向全面高校学生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持续提高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能力。三是要强化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要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体,专兼结合和专业互补,相对稳定与素质比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与心理咨询工作者队伍。各所高校应当结合实际,配备专门开展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教师,在每个院(系)安排一到两名高校学生心理辅导人员。建立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定与持证上岗规定,并不断发展,争取实现持证上岗之要求。要加大高校学生思政工作者的自身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强度,从而提升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水平。四是要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构建与不断完善高校、院系与班级等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随时随地关心高校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及时掌握其行为变化,并做出相应的沟通、引导与治疗工作。要建立起高校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每周统计与汇报制度,各个院系每周一定要向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报告本院(系)高校学生的近期心理健康状况。

4、拓展网络政治思想教育新思路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发展成为高等院校实施政治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网络的快速发展不但为高校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带来全新的挑战,同时又形成了高校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新载体与新渠道。大学应当顺应网络在如今社会、学校与家庭当中不断普及之新形势,建立网络战略意识与网络政治思想教育观,从而主导当前的网络舆论阵地,强化与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不断提升高校政治思想教育所具有的时效性,不断增强其影响力。要强化对于高校网络政治思想教育之领导、组织与管理,提高网络宣传之力度,不断推进正面宣传,做到因势利导,不仅要弘扬主旋律,而且又要保持健康而丰富、轻松而活泼之内容,不仅加强高校校园网络建设中的经费与物质之投入,而且又要认真研究信息网络化之特点及其规律,全力将高校校园网络建设成为开展高校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全新阵地。

5、充分形成政治思想教育合力

要切实建立家庭、社会、学校与学生四位一体的政治思想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从而形成合力,为高校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心理环境,以强化高校学生的学习动力。一是高校应当采取社会调查、请优秀毕业生回校作创业专题报告、邀请专家学者开设讲座等形式,以帮助高校学生们充分地了解专业、熟悉专业,并热爱专业。要运用人才招聘会、网络平台、招聘广告、电话通知等多种渠道为高校学生们提供各类具有实效的岗位,并以此作为提高高校学生学习动力之基础。二是高等院校应当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之模式,以强化与社会团体之间的联系,要通过邀请知名企业的老总来本校进行讲座、和重点合作企业共建实习基地、举行专场招聘会、鼓励高校学生参与到企业产品的研发和设计之中等,积极拓宽高校政治思想教育之校外平台,运用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等方式,不断强化高校学生的学习的推动力。三是高等院校还应当积极发挥高校学生家长所具有的作用,运用家庭教育来强化高校学生群体的学习动力。比如,通过本校校园网站,能够让家长及时了解到本校与学生的各类信息,通过邮寄成绩单与发送喜报、通报高校学生违纪情况等方式,能够让家长及时掌握子女在大学当中的表现,从而配合校方共同地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并督促其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6、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鉴于经济成分之多元化,世界范围之内的文化交流造成了我国目前出现了多元文化并存之状况。在这一情况之下,为了让高校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者可采取借鉴大众文化这一运作模式以扩大宣传的效果,从而为高校政治思想教育找到更为广阔的作用空间。比如,要加大对于大众文化之管理与引导,不仅要积极发展大众文化,而且还应积极提倡高雅文化,将大众文化当中具有积极教育价值之文化产品予以甄别与筛选出来,并依据一定的价值与艺术标准,将其加工和改造成为适合如今高校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文化环境,把政治思想教育和审美活动、艺术教育等相互结合起来,做到寓教于乐,并通过教育来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并增强高校学生对于大众文化所具有的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并树立起科学与健康的文化消费观,促使大众文化向着健康和理性的趋势发展。

结语:

切实加强与改进高校青年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基础性工程,一定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全面关注与支持。为此,应当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深化对高校学生政治思想教育规律的认识,切实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落实实际问题相互结合起来,将积极引导学生和服务学生相互结合起来,不仅要教育人,而且要关心人。鉴于高校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未来,而中华民族的崛起与复兴需要高校学生们的持续奋斗。只有深入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途径,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时代性与规律性,迎来高校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春天。(作者单位: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基础部)

参考文献: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篇10

作者简介:杨雄,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所所长、研究员;刘程,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所研究助理、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 (上海 200020)

人们在从咿呀学语的孩童成长为社会化个体的过程中,教育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教育系统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三个子系统构成,它们分别居于不同的位置,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彼此之间应是相互独立却又联系紧密。三个子系统的教育目标取向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基本一致的,教育内容是互补的、互为依托的,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上也是殊途同归的。它们在时空上循环衔接、相互兼容、融会贯通,体现了教育过程的全方位、无缝隙、无遗漏。只有使三者协调一致、取长补短,形成叠加效应,方能取得最佳的整体教育效果。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教育往往很难发挥出“1+1+1≥3”的效果,反而出现了教育成效相互抵消、乃至为零为负的现象,譬如所谓“5+2≤0”现象。这对未成年人的全面健康成长带来多重隐患,主要表现在:学校教育以考分为终极导向,其功能被无限放大;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空间被大大压缩,无条件服从学校教育,成为了学校活动的延伸和服务者,从而事实将“应试教育”等同于“未成年人教育”。育人目标的偏差导致了未成年人的单向度发展以及“高分低能”、综合素质差等现象。而且,各个教育主体普遍缺乏主动寻求教育衔接的意识,“单兵作战”的思路使得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在教育行动上经常南辕北辙、相互冲突,从而大大抵消了正面教育的作用。基于此,为了切实提高未成年人教育成效,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社会个体,亟需加强教育合作、构建“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教育体系。

一、有关教育合作的基本理论

根据包容理论与共同责任理论、教育生态系统理论、多元智力理论与全景教育理念等,任何一种或几种教育学习形式的简单叠加都难以完成庞杂的教育学习任务,尤其是对处于人生成长期的未成年人而言更是如此。为了实现教育的最优化发展,寻求多种教育形式的交流合作与有机联系是唯一出路。

(一)包容理论与共同责任理论

家庭缺失论与教育机构歧视论。家庭缺失论与教育机构歧视论着眼于分析家庭与学校教育合作困境的原因。前者强调家庭自身条件和意愿。根据弗兰克·利斯曼(Frank Riessman)的理论,家长本身(包括文化水平、教育传统等)是造成家校合作不力问题的主要原因Riessman, F. (1962),The Culturally Deprived Child.New York: Harper and Row.。“教育机构歧视论”则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差异归结于“制度”因素,而非仅仅归因于个体因素。该理论认为教育存在普遍的不平等现象和歧视现象转引自何瑞珠《家长参与子女的教育: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的阐释》,《教育学报》(香港中文大学)1998年冬。。

包容理论。该理论认为,未成年人的教育是家长和学校共同的责任。包容理论强调家庭和学校的联系,认为家长与教师在教育未成年人方面各具优势。加强家校之间的交流,充分调动多方资源,促进未成年人学业进步,可以改变家校之间“分工而不合作”的现象:一方面,教师应该认识到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家长拥有不同的资源,这些资源都可以被动员起来促进未成年人教育和发展;另一方面,家长必须面对现实:退缩或者对学校工作采取“不合作”态度,将无助于子女达到他们期望的学业成就 ⑤ 转引自黄河清《家校合作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0-53、53-54页。。

“分开责任”和“共同责任”理论。美国的乔伊斯·爱泼斯坦(Joyce Epstein)提出了“分开责任”和“共同责任”两个概念转引自庞忆华《迈向共同责任的家校合作》,《基础教育学报》(香港中文大学)1999年夏。。爱泼斯坦认为,影响儿童发展的三个主要领域是家庭、学校和社区。它们既单独起作用,又相互影响。一方面,所谓“分开责任”,是指家长、教师和其他成人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对儿童成长的不同方面产生着影响。另一方面,所谓“共同责任”,是指家长、学校和社区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担负着共同的责任,其间应保持紧密的联系。共同责任是一种责任意识,是一种向对方利益的承诺。⑤

(二)教育生态系统理论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学模型。1979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尤里·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在《人类发展生态学》(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一书中详细介绍了人类发展所涉及的几个关键性的环境因素,即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因素,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四系统观”Bronfenbrenner U.(1981),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Harvard University Press.。其中,环境层次的最里层是微观系统,指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这个环境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第二个环境层次是中观系统,它是指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第三个环境层次是外观系统。这一系统是指那些个体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第四个环境系统是宏观系统。宏观系统指的是存在于以上三个系统中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在布朗芬布伦纳看来,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并非是孤立的存在,而是能动地与周围的各层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正是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个体才从中获得了发展。

埃斯萨的同心圆理论。美国学前教育专家埃斯萨(Eva L. Essa)提出了儿童发展的同心圆理论。埃斯萨指出,儿童生活的环境是由家庭、学校、社区这三个同心圆组成的。最靠近儿童的同心圆是家庭及其成员;第二个同心圆是学校及其朋友;最外面的一个同心圆是社区及其社区帮手Essa, E. L., & Rogers, P. R. (1992),An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From Developmental Model to Application. Clifton Park, NY: Thomson Delmar Learning.。埃斯萨认为,家庭、学校、社区中的成人之间,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对儿童发展极其重要。儿童的学习范围是从自己(如身体的认识)、家庭(如家庭成员)扩展到学校(如幼儿园教师和小伙伴)、周围的生活环境(如社区及社区中的工作人员)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会越来越对其所生活的家庭、学校、社区的生活感兴趣,并因生活的丰富程度而决定着成长水平。三者密切的协同运作,有助于儿童的成长与发展。

(三)多元智力理论与全景教育理念

多元智力理论。智能理论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焦点。其中,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智能的结构》(Frame of Mind)中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各自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个人反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等。智能作为一种潜能,它不是稳定的、内在的特征,而是生物潜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环境和教育对智能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个正常的个体,只要有机会接触到有利于培养某一种智能的环境和条件,都会使这一智能得到某种程度的发展。而且,由于个体智能组合方式不同,每个个体都存在着各自的优势智能。环境和教育对智能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及早发现个体智能的分布情况有助于采取针对性措施促使各种智能和谐充分发展[美]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的结构》,沈致隆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全景教育理念。全景教育理念以人的全景发展为目的,着眼于个体发展的整体性或相对的全面性、充分性、独特性、健康性和终身性,强调教育的时间进程和教育的横向布局的全景性。全景教育理念强调:为了使各种教育活动方式之间、教育过程的各个步骤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强化,从而全面地、可持续性地实现个体素质发展以至取得全景发展的结果,需要围绕人的全景发展这一宗旨,针对不同的个体和群体的具体情况、具体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及其与教育全景的逻辑关系与价值关系,充分考虑教育活动方式和过程的适合性、多样性和完整性、相互融通性与各自的特异性、连续性等。丁念金:《论全景教育的理念》,《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5期。

(四)教育合作理论及其实践启示

包容理论与共同责任理论强调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教育方面既有各自不同的任务和目标,亦有很多共通之处。教育生态系统理论注重整体关联和动态平衡,透视了如何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各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提高整个教育系统的质量。多元智力理论和全景教育理论为我们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合作以发展儿童智能强项和改善儿童智能弱项提供了思路。这些理论为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的相互合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育合作的几种模式

受到包容理论与共同责任理论、教育生态系统理论、多元智力理论与全景教育理念等的影响,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许多国家或地区积极推动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合作实践,形成了许多教育合作的模式与经验。

(一)美国PTA模式:家校合作的典范

美国是现代教育中较早探索教育合作的国家,其“家长教师联合会(Parent Teacher Association, 简称PTA)”是推行家校合作(home-school-cooperation)的典范。PTA是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的一个组织机构,由教师、家长代表和社区代表组成,是家长通过加入组织来实现参与的一种途径。兰根布伦纳(M. R. Lange Brunner) 和索恩伯格( K. R. Thornburg) 把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角色分为三类:一是支持者和学习者。具体方式有家长会议、家长小报、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咨询、家校书面联系等。二是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家长以这种角色身份自愿为学校提供无偿服务。家长可作为班主任的辅助人员,可就自身经历给未成年人做非正式报告,可利用自己的特殊才能对未成年人进行课外辅导等等。三是学校决策参与者。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决策的全过程,包括决策形成、决策执行和决策监督。刘衍玲等:《家校合作研究述评》,《心理科学》2007年第2期。

美国PTA实践项目在活动形式上强调人人参与,在活动内容上充满创意,参与活动渠道便捷多样,广受各方欢迎。比如,成立于1964年的Mega Skill项目旨在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来促进孩子获得学业上的成就,同时,在家长和孩子的互动过程中,也加强和改善了亲子关系Rich D.(1992),Mega Skills,New York , NY: Houghton Mifflin.。1987年爱波斯坦提出了初级教育中的“教师帮助家长参与学校作业”项目(Teachers Involve Parent in Schoolwork , TIPS),其目标在于提高家长对孩子作业的了解、提高家长对孩子在家庭中学习活动的参与度、增强孩子向家长表达学校所发生事件的能力与愿望、提高各科作业的完成情况等Epstein, J. L.(1993), “School and Family Partnerships”. Instructor,103(2).pp.76-78.。而1988年成立于威斯康星的“家庭与学校同在项目”(Families and Schools Together)的目标则集中于预防儿童越轨行为,包括:改善家庭关系,帮助家长成为孩子消极行为的首要预防者,并提高家庭的整体机能;帮助未成年人提高在校行为表现,防止未成年人承受过度的校园失败;加强家庭与治疗机构的联系;加强对高危儿童父母的支持;提高家庭对社区设施资源的利用率等McDonald, L., et al.(1991), “Family and Schools Together: An Innovative Substance Abuse Prevention Program”.Social work in Education,13 (2):118-128.。美国的PTA活动在未成年人教育中(尤其是品德培养)的成效斐然,成为日本等许多国家学习与借鉴的典范。

(二)从“学社结合”到“学社融合”:日本的经验

根据《地方教育行政的组织与运营法》,日本的公共教育机构基本可以分为以学校为主的学校教育机构和以公民馆、图书馆、博物馆等为主的社会教育机构两大类。作为现代公共教育的两大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独立履行各自的教育职能的基础上,也强调相互联系和合作、共同承担推进未成年人教育的任务。就两者之间的合作模式而言,日本经历了从“学社结合”到“学社融合”的转变过程。

“学社结合”即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明确各自的教育机能和覆盖领域之基础上的相互合作。“学社结合”的雏形是地域社会学校,其基本设想是学校通过就地取材、积极学习地域的课题,构筑扎根于社区的学校教育。但从实际发展状况看,更为偏重的是吸纳社区的资源,而对于地域社会的贡献这一方面的实践较为薄弱,并未能真正实现社区学校所设定的目标和职能[日]铃木真理、佐佐木英和:《社会教育与学校》,学文社2003年版,第72页。。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学社结合”则是通过临时教育审议会的推动、以“学校和社会教育设施之间的相互开放和利用”为具体途径展开的。其核心理念是:提倡学校开放,特别是强调学校资源面向社会教育领域的开放;推动社会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整合。“学社结合”的实施,使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双方得以借助对方的优势资源补充自身的缺陷,为整合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全面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学社结合”模式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它们在本质上双方并不是平等的,存在着主次之分;而且,其前提是一方有需要才会提出结合要求,其出发点往往是单方的,发展空间有限。

此后,随着终身学习时代的来临,传统教育中“学校教育—青少年”、“社会教育—成人”的单纯、狭隘构图已经无法满足个体日益高涨的学习需求,于是出现“学社融合”的教育合作趋势。相比之下,“学社结合”主张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是互为补充关系的,而“学社融合”则是建立在学校教育活动与社会教育活动一体化之基础上的资源交汇融合——它们本为一体,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借贷”关系,其目标是“双赢互惠”。这意味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再强调和固守着自己的领地,或是相互回避、推诿责任,而是在教育整体框架下积极主动发挥能动性,保持有机的联系,真正做到“学”、“社”一体化。在实践中,“学社融合”的典型案例包括:“通学合宿”——旨在让孩子脱离日常过于依赖父母的家庭生活环境,在集体生活中确立基本的生活习惯、锻炼生活自理能力和与他人相处、沟通等技能[日]铃木真理、佐佐木英和:《社会教育与学校》,学文社2003年版,第107页。;“综合学习时间”——它积极开拓和充分利用教室以外的、以社会教育资源为主的广阔资源,重视体验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拓展性学习,注重跨学科的合作与协调。总之,日本未成年人教育从“学社结合”到“学社融合”的过渡,展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广阔合作空间、多样化的合作模式。

(三)新家坡的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合作

长期以来,为了实现“重思考的学校,好学习的国民”(Thinking Schools,Learning Nation)的教育目标,新加坡始终致力于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为此,新加坡教育部组建了社区与家长辅助学校咨询理事会(Community & Parents in Support of Schools,简称COMPASS)。这一全国性的咨询理事会旨在为教育部献计献策,促进学校、家庭与社区教育合作。2000年,COMPASS文件《与教育密切相关者所应尽的职责》,明晰了教育部、校长、教师、家长、社区、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和个人所应尽的教育职责。

新加坡学校、家庭与社区教育合作的形式多样。比如:家长支援小组(Parent Support Group, PSG)、家长教师协会(Parent Teacher Association, PTA)、校友会(Alumni / Old Boys’ Association)、导读妈妈/爸爸(Reading Mums & Dads)等。数据显示:已有94%的学校拥有了家长支援小组(PSG)或家长教师协会(PTA),为家长-学校建立沟通反馈渠道的学校达到了93%;约50%的学校还为家长志愿者提供了专门的活动空间;2/3的学校同自助团体开展了合作,88%的学校与社区基层组织进行了合作;将近半数的专科学校/高中与工商企业建立了协作关系。霍利婷、黄河清:《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营造和谐教育——新加坡“教育合作伙伴”概念引介》,《外国教育研究》2008年第12期。学校、家庭与社区之间广泛的合作关系营造了和谐一致的学习氛围,提供了实践创新的环境和资源,不仅有助于未成年人学业成绩的提高,更有利于它们整体素质的提高,包括体能体质、情感素质、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社会参与等。总之,新加坡的教育合作计划契合了终身教育、大教育观等先进理念,致力于打破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壁垒,同时也拓宽了家庭教育的内涵,充分发掘与利用了学校、社会的教育资源,构筑了学校、家庭与社区教育的三结合教育体系。

(四)项目化运作的教育合作:香港地区的经验

香港地区教育合作的突出特点在于其项目化的运作方式。通过一个个具体的项目,香港将不同的教育行动主体链接在一起,共同为未成年人的教育服务。它具体包括如下几种:

从“商校合作”到“商校家长合作”本部分资料主要来自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官方网站http://sc.edb.gov.hk/gb/edb.gov.hk/index.aspx?nodeID=2&langno=2。。“商校合作”计划的设立目的是推动学校与工商机构合作,以帮助未成年人认识不同工种,初步形成正确的工作态度,以便他们未来适应经济和社会的转变,达致全面发展的目标。在实践中商校合作通常按照如下模式开展:工商机构提供各种资源,与学校携手合作筹办活动;活动形式包括讲座、小组学习、工作坊、参观工作场地、业务考察、导师计划、工作体验及专业发展活动等;活动内容包括介绍各行各业,灌输工作知识与态度、企业精神、生活价值,提供职业用语训练等;活动可为期半天至数日,全年分期举办不等。商校合作计划的完成,不仅需要工商企业、学校与未成年人的共同参与,同时也是一个让三方共同受益的安排。

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1993年,香港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简称“家校会”)成立。“家校会”的工作范围包括:鼓励学校成立家长教师会;透过宣传活动、推广成功经验以及举办研习班和研讨会,培养家长和教师对家校合作及家长教育的积极态度;向能提出新措施以改善家校合作及推动家长教育的学校提供津贴,并确保成功的计划获得推广;制作多种媒介的教育和宣传材料,以促进家庭与学校合作;就如何推动家长积极参与教育过程,向教育局、政府其他部门和非政府机构提供意见;调查和研究社会人士对家庭与学校关系的看法、家长的态度,以及需要改善的措施;透过师训与师资谘询委员会,就如何把教师与家长合作的概念和技巧,纳入职前师资训练课程,以及就校长和教师的复修和在职训练课程,向师资培训机构提供意见;协助及支持学校推行家长教育。此外,“家校会”也积极进行有关家庭与学校合作经验的考察、交流与研究,致力于为香港家校合作的长远发展关于香港家校会的更详细信息,可参阅该会官网 http://chsc.hk/section1_2.php?lang_id=2。。

学校社工服务:三位一体育人的典范。社工服务的目的在于帮助有需要的人解决自己面对的问题,发挥自己的潜能。根据“一校一社工”的政策安排,在香港的每一所中学里,除去校长、教师和其它行政管理人员之外,均配备一名全职社工长期驻校、为未成年人提供服务(特别是协助那些在学业、社交及情绪上有问题的未成年人),帮助解决个人问题、充分利用学习机会以及为成长作好准备。学校社工主要需要扮演好四种角色:辅导者的角色;咨询者的角色;统筹者的角色;小区及社会教育工作者。此外,香港的学校社工还致力于协助未成年人及其家人建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以面对人生不同的境况,并透过举办未成年人及家长小组,促进未成年人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在扮演上述四种角色的过程中,学校社工和学校、家庭与社会各种资源共同保障了未成年人的权利,促进了未成年人的成长。

三、构建“三位一体”教育合作模式

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探索对于我国的教育合作实践富有启示,也推动了我国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合作的进程。尤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布以来,我国未成年人“三结合”教育发展已取得明显进展,并出现了天津市和平区等典型代表。但是,就整体而言,依然处于探索阶段、而远未成熟,亟需在理论与实践上寻求新的突破。

(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模型

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看,一方面它们都是相对独立的实体,各自承担着不可替代的教育责任。如图1所示,A表示学校教育主要是为了把儿童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人而进行的共性化培育过程;B表示家庭教育主要是为了挖掘和发现儿童的天赋潜能,培养孩子的性格、行为习惯而进行的个性化培育过程;C表示社会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为目标的综合化培育过程。在教育体系中,它们所扮演的角色也是不同的。

学校教育是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在三种教育形式中,学校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学校是国家设立的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设有能够反映时代精神和符合未成年人年龄特征的系统教育内容,有健全的班级和团队等组织形式,还有经过专业训练和具有一定教育经验、教育水平的教师团队。学校可以对未成年人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排除和抵制来自社会或家庭的某些不利因素。由此可见,学校教育具有可控制性,不仅体现为对学校内部教育活动的控制,而且可以对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实行一定的调控,充分利用和发挥它们对个体成长的积极影响,尽量排除和克服消极因素的影响。从人的成长历程看,个体成长的黄金时期主要是在各类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

家庭教育是基础。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家庭教育对于个体来说,是最早和最初的教育。对于教育系统而言,家庭教育则是最基本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是教育之源。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石。任何一个教育对象,在走进学校和面临社会之前已经在家庭打下了教育基础,家庭教育给了个体最重要、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的技能和知识,养成了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习惯、语言和言语沟通本领,培养了他们对生活、对他人的情感以及人格等最基本品质。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进程的关键,适时的早期家庭教育对于人的成长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家庭教育具有亲和性、即时性、恒常性特点,这决定了它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优势。

社会教育是平台和依托。社会就是一个大“课堂”。个体在学校和家庭所学的是基础性的知识,但不是全部的知识。个体只有走向社会,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接触各种类型的人和事物,不断学习与成长,方可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这正是社会教育之所指。社会教育是一个个体社会化的实践平台。社会教育通过营造有利于个体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构建社会实践平台,引领未成年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也配合学校和家庭教育,并为之提供良好的服务。在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中,社会教育所扮演的是“平台”和“依托”角色。

与此同时,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又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如图1所示,①表示家庭教育决定个体学校教育的起点与水平,②表示学校教育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撑与导向作用,③表示学校教育对社会教育起着辅助与优化作用,④表示社会教育会对学校教育提出反馈与挑战,⑤表示社会教育为家庭教育提供环境与条件,⑥表示家庭教育会影响社会教育的基础及其发展赵刚主编:《家长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90页。。总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作为教育的三种不同形态,在教育过程中,应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既分工不同又互促互进。任一教育形态的失误都可能造成未成年人发展的障碍,任两种形态的教育不协调都可导致教育方向的逆转,教育效益的下滑。唯有形成合力,将教育资源整合起来,才能避免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力量相左、互相掣肘的现象。

(二)“三位一体”教育合作模式

图2 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三结合的框架图Epstein,J. L. (1998). School, Family, and Community Partnership: Your Handbook For Action.Corwin Press Inc.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如图2,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既有不同的分工(即非阴影部分),也有所扮演角色的交叉(即阴影部分)。其中A是学校与家庭教育合作的可能领域;B是学校与社会教育合作的可能领域;C是家庭与社会教育合作的可能领域,D则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交叉领域。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则既包括了三者之间的两两合作,也包括三者之间的交叉与合作。

1.“两两”合作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教育合作探索最丰富的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合作。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是家庭与学校以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由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相互配合、互相支持的双向活动黄河清:《家校合作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页。。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可谓是一项“多赢”的策略:通过双向沟通(比如家长与学校的电话联系、家长会等)以及协助子女学习(比如在家辅导子女学习、照顾子女健康等),可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学习进步;通过参加家长学校以及参加家长联合会等组织,也可以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拓展家长的人际关系;咨询校政(如对课程改革提出意见)及参与学校决策等形式则有利于家长参与学校教学和管理等,进而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合作。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合作包括多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合作。社区一头连学校,一头连着家庭,是构建“三位一体”育人体系的重要依托和平台。第二层次是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合作。其主要途径是资源共享——既使校外教育资源能为学校教育使用,也使学校资源为校外教育使用。第三层次是学校教育与大众传媒的合作。主要包括利用新媒体技术搭建教育交流平台,通过传媒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媒介素养等。

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合作。一是教育功能的结合。根据中央8号文件精神,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致力于共同的目标,即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二是教育资源的结合。比如,许多社会教育机构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实行家长开放日,采取亲子教育的方式开展兴趣小组培训,不仅提高了家长的素质和家庭教育的水平,促进了未成年人的全面健康成长,而且也有益于家长通过社会教育的学习与交流来增进亲子沟通与促进家庭和谐。三是教育内容的结合。许多社会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搭建了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有效平台全国妇联儿童部、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中国儿童中心编:《开拓 发展 创新——改革开放与家庭教育论坛文集》,中国妇女出版社2009年版,第148-169页。。

2.“三位一体”育人模式

与未成年人教育的两两合作不同,“三位一体”育人模式所涉及的教育主体同时涵盖了学校、家庭与社会三者。根据其间角色地位的不同,“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可分为如下三类:学校为本的三结合教育;家庭为本的三结合教育;社会为本的三结合教育。

(1)学校为本的“三结合”教育模式

学校为本的“三结合”教育模式的特点在于:以学校为主体,重视发挥学校的组织、牵头、协调作用;而且,教育合作的形式和层次主要依据学校本身的特性和需要而定。具体包括: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它意味着学校搭建多种平台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包括: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家校联谊会,家校联系卡,校务公开,校长热线电话、校长信箱和校务公开栏等。同时,家长还可以作为学校管理参与者、教育教学监督者、第二课堂协助者、师生行为敦促者、师生关系促进者、家校合作协调者等。在学校校政、财政预算、学校改革措施、人事管理、学校安全、课程开发、教育科研、教学评估等重大决策、重要议题方面,鼓励家长通过家长联合会等平台向校方反映意见,并确保学校的监察程序有家长代表参与。

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有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因此学校可以承担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在学校建立家长学校,可以传播家庭教育知识,实施家庭教育指导,形成教育合力,全面科学育人。学校还可以邀请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优秀教师、教育研究专家等向家长传达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令,开设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的讲座或报告,传授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同时,通过发挥家长学校的平台作用,调动家长们支持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家长创造横向联系、倾心交流、互帮互学的机会,这些平台对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学校教育社会化。开放学校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功能,把学校教育社会化与社区文明建设融合在一起,全面提升社区育人环境。同时,建立教师进社区制度,深入发掘社区教育资源,利用社区资源构建大教育体系,促使社区资源教育化。选派优秀公安干警或其他司法人员担任未成年人学校法制副校长,到学校上法制教育课;建立校外辅导员制度,选聘热心少先队和共青团工作、有经验的人士担任校外辅导员。充分发挥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的功能,向社会拓展学校的教育空间,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充分挖掘和利用物化环境所包含的教育功能,并建立社会服务、艺术活动、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等相对稳定的系列校外教育基地,有计划地组织不同于学校开展的校外教育活动。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高未成年人对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鉴赏、质疑、评估、创造、生产和传播等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为抵抗媒体不良信息的影响竖起坚实的“防护墙”。

(2)家庭为本的“三结合”教育模式

家庭为本的“三结合”教育模式的特点在于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在确保家庭教育成效的同时,积极配合和参与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开展。主要包括:

家庭学业辅导。辅导孩子学习、督促孩子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衔接学校教育的重要平台。通过家庭学业辅导,家长不仅可以及时、充分了解子女在校学习进展与学习成就,还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子女固强补弱。而且,许多有条件的家庭或者工作太忙的家长还可以聘请家庭教师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子女,这有利于成绩一般或较差的未成年人增强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有利于成绩较好的未成年人进一步发掘其潜力。但是,家庭学业辅导也不是万能的。不少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进展等并不完全了解,或者家长自身知识陈旧,难免会出现“瞎指挥”的问题。这就需要家长主动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交流。更重要的是,如果家庭作业、各种补习或兴趣班占据了孩子太多业余时间,会阻碍孩子涉猎更为广泛的知识领域,尤其是参加社会教育的时间被大大压缩,相反不利于其全面健康发展。

家长联合会。家长联合会是以未成年人家长为主体建立起来的社会组织,旨在通过联合家长力量推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发展。家长联合会通常组织家长学习家庭教育教育先进经验,或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家长联合会对学校教育拥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问责权,可广泛深入地参与学校教学与管理活动。同时,家长联合会还可以动用多种资源,开展道德品质教育、预防犯罪教育、安全教育、亲子教育和家庭情感教育等社会公益活动,推动未成年人综合素养的发展。

(3)社会为本的“三结合”教育模式

社会为本的“三结合”教育模式的特点在于主要依托社会平台和社会资源开展的三结合教育。主要包括: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篇11

[文章编号]1002―4808(20LO)01-0051-02

纵观21世纪初的整个人类社会,大多数国家都是口头上宣称文化多样性教育,但实际上执行的却是一体化教育。这种以工具理性为中心的政策模式已经造成了很多问题。当我们以工具理性思维模式诉求的时候,社会经济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可能会被破坏,社会发展不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我在借鉴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和国外“文化多元一体”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也可称为“多元一体化教育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教育在担负人类共同文化成果传递功能的同时,不仅要担负起传递本国主体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同时也要担负起传递本国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内容,除了主体民族文化外,还要含有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一方面,少数民族不但要学习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要学习主体民族文化,以提高少数民族年轻一代适应主流文化社会的能力,求得个人最大限度的发展。另一方面,主体民族成员除了学习本民族文化外,还要适当地学习和了解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增强民族平等和民族大家庭的意识。

在中国,要实行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一般而言,基础教育宏观课程结构大致由三个部分构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国家课程是根据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一般要求设计的,它反映了国家教育标准,体现了国家对各个地方中小学教育的共同标准。国家教育目标是制订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依据,因此每个区域、每所学校都应认真贯彻实施国家课程,以保证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地方课程则主要是根据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实际情况与地域特点设计的课程,它是国家课程的补充。校本课程必须在贯彻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地方课程方案为依据来加以设计。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者的关系及其比例不同,宏观课程结构的状况就有差别。在中央集权课程管理体制条件下,国家课程在宏观课程结构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国家课程规定的是国家教育最高标准而不是起码标准,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没有应有的地位。而在地方分权课程管理体制下,国家课程门类较少,且它仅仅规定着中小学教育应达到的起码标准,而非最高标准。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居于主导地位,其中,地方课程是学校课程的基本依据。

长期以来,中国基础教育实行的是高度统一的国家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强调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为培养统一的国民素质和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共同质量标准。可以说;建国60年来,中国大约有三十多年是“一纲一本”的时代,这个阶段中国的课程结构实行的是“过度的”国家普世主义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高度统一的课程结构开始松动,出现“一纲多本”的现象,但这个阶段的课程结构仍然贯彻的是国家普世主义教育理念,只是将国家权力下放到了省级地方政府,县市以及基层学校课程开发的权力较小。一直到21世纪初期,我国才正式确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文件的出台为地方性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促进了我国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但很遗憾,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理念至今仍未充分进入教育领域,也未引起课程专家足够的关注,尤其是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普遍缺少跨学科专家的参与。这导致到目前为止,我国开发的大部分地方性教材和校本课程质量不高、理论意识不够。因此,我们建议国家应重新制订乡土教材开发的政策,尤其在乡土教材的开发过程中需要专家学者给予理念上的指导和培训。

为了加强多元文化整合教育,推动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近五年来,我带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学术团队开展了一系列课题研究。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就是“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与初中地方性校本课程建构”。该项目得到国家“985”工程项目和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它以文化人类学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地方性校本课程建构的个案研究,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地方性校本课程建构的一般范式,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经验支持和参考范例。该项目选取了两所分别代表西北高原牧业和西南丘陵稻作经济文化类型的学校开展实验。我们首先对当地社区进行经济文化类型调查,根据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观点确定对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及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最有用、最有价值的知识,然后选择哪些内容进^乡土教材,怎样进入,进入多少,同时考虑文化变迁因素。该项目已实施将近四年,历经“经济文化类型田野调查”“制定校本课程标准”“开发校本课程教材”“教师培训与实验教学”四个阶段。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篇12

1现行指标体系不能很好地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目前,教育部已经启动和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在此春风下,对现行高等职业教育指标体系进行研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下面我们以《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为依据,从评估标准的制定,标准的指标体系、评估专家的组成等几方面人手,对标准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1.1理论覆盖实践,对高职教育激励作用不明显

标准的指标体系。评估指标体系是标准的分解,指标是在某一方面要求的具体化。《水平评估方案》共分七个一级指标,分别是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特色与创新项目。十五个二级指标,其中重要指标八个,分别是产学研结合、师资队伍结构、实践教学条件、专业、课程、职业能力训练、质量控制、就业与社会声誉。从指标体系、评估工作的原则、学校按评估指标要求提供的主要信息分析,可以看出这个方案是一个以过程评估为主的评估方案,在七个一级指标中,除教学效果和特色二个指标外,其余都以过程评估为主;也是一个静态评估为主的评估方案,基本上以查阅学校准备的各种文件资料为主;它还是一个以模糊评价为主的评估方案,在三十六个三级指标中,只有生师比、专任教师结构、兼职教师比例、教学仪器设备、教学经费比例、教材建设、实践训练体系、学生能力、新生报到率和毕业生就业率、社会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等十个指标有量化的标准。

由于评估方案偏重于过程评估,学校要准备大量的文献资料供评估专家查阅,学校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被评估学校的负担。同时,对有些文献资料,学校往往是事后补上的,有的甚至是对照指标体系“造”的,并不能完全体现学校的真实状态。

1.2为评估而设定标准。对高职教育导向作用不强

评估指标的确定,应当建立在充分的科学研究基础上。高职院校在进行评估时往往将目光锁定在设定目标的专家上:评估标准是由国家组织相关专家制定。由于我国实施的是行政主导型管理体制,由国家制定评估标准,标准权威性比较高,容易被高职院校实施。但制定标准的专家,是由教育部有关部门聘请的,基本上来自高职院校,很少有来自行业和企业的专家,评估的标准出台后,也很少向行业、企业的专家征询意见。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高低用人单位最有发言权。因此,评估标准的制定,如果行业、企业专家的参与度不够,“权威性”难免会受到人们的质疑。

2构建职业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

2.1OECD教育发展指标体系

采用CIPP分析模式(背景一投入一过程一产出模式),吸收了人力资本理论和其他有关理论的精髓,深化了对教育功能的认识,能较全面地对现代教育发展问题进行分析。OECD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在实践中一般以“教育经费占GDP(GNP)的比例”或“人均公共教育经费”等具体数据,建议将其设计为“职业教育投入指数”。

2.2CBE理论

CBE理论强调对学生能力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运用DACUM方法解决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CBE理论的目的应该是培养能力人,基本原则是满足用人部门(包括产业界、政府和其他公共机构等)的需求。它对我们提出的“职业教育成就指数”有很强的理论支持作用。

2.3系统论

系统论注重把握整体同外部环境的联系及其相互作用,把握影响发展过程和质量的因素。职业教育的发展应在系统论指导下,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应把职业教育置于系统中加以讨论,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影响到人们受教育需求以及对教育支出承受能力的强弱。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职业教育规模(层次)指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2.4教育经济学理论

从教育经济学的观点看,各国的人均GNP的水平与教育发展水平呈直接相关的关系,尤其与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度很大。经济结构中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决定着劳动力的类型结构和层次结构,进而影响着教育的类型结构调整和层次变化。因此,“职业教育社会化指数”能较好地反映职业教育于社会经济的双向互动关系。

3对策与思考:重过程评估转化为过程与结果相结合评估

评估要起到推动高职院校确立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思想的作用,就必须使评估的指标体系由重过程评估转化为兼重过程与结果的评估,评价中要突出学生和用人单位对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价。而关于评估专家的组成这个问题上,《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指南》中对专家组组成作了如下规定:“专家组由学术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学干部、教师和比较熟悉教育评估、教学评估理论与方法的人员7人组成”。我们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库名单中得知,专家库中的专家绝大多数是各高职高专院校中的校级领导,很少有来自行业、企业的人员,以及纯粹来自基层的教师。这样的水平评估难免会给人以“自家人评自家人”的感觉,评估结果的公信度也受影响。

因此,要切实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就必须进行高职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充分发挥评估在推进高职院校办学观念转变、产学研结合深入、办学水平提高、特色形成中的作用。

首先,要建立以效果评估为主的高职教育水平评估标准。可以借鉴国外对高等院校办学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建立符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要求的评估标准。国外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主要通过七个指标来体现:一是学生就业率。就业率的高低是衡量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是否受到学生欢迎的主要标志。二是就业对口率。这是指学生所学专业与所从事职业之间的对口率,对口率越高,学校的专业设置同社会需求之间的对应度越高,学校的综合办学效益越高。三是职业稳定率。这是指学生毕业若干年后,其所从事的职业岗位与毕业时就业岗位之间的对应关系。职业稳定率越高,表明学校所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职业素养越高。四是岗位晋升率。这是指与同类学校毕业生相比,学生在相同岗位上的职位晋升率。晋升率越高,说明学校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越高,发展潜力越大。五是学生的满意率。这是指学生(在校生和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率。在满意率中,要充分重视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因为毕业生经历了社会实践,他们对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育过程的价值判断最具发言权。六是企业的满意率。这是指社会用人单位对学校的满意率。高职院校主要是为行业、企业培养所需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因而,高职院校的教育评估理应同用人单位发生直接的关系。企业对学校的满意率主要是通过评估学校所培养毕业生的质量来进行的,它是社会对高职院校教育成果的一种总结性评估。七是工资水平。这是指学校所培养的学生与同类学校的学生相比,工资水平所处的状况。工资水平比同类学校学生的平均水平越高,说明学校所培养学生的竞争力越强。上述指标重在评估学校的教育效果,以社会评价和学生评价为主,并用具体的数字加以衡量,指标数字所具有的说服力是通过与同类学校的比较中确立的。因此,评估结果比以过程评价为主的评估的客观性、可信度更高,更能真实体现学校的办学状态和办学水平。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篇13

二、加强学习教育提高认识,构筑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我校大力开展廉洁从教的学习,围绕“四个学习系列”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系列学习活动;现代教育思想的学习系列;“师德规范”的学习系列;法律法规的学习系列。采取校务会、党员大会、教师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央各级会议精神,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大力宣传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方针、政策和重大成果,深入开展了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三生教育》、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和教育系统八条禁令等,党支部定期学习与开展党风、党纪和廉政教育的活动,参学率达100%。结合学习提倡“三种精神”即自觉学习,提倡终身从教的献身精神;教书育人,提倡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关心学生,提倡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

二是对于党员干部,加大了廉政建设职责教育,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按有关规定实行责任追究,规范了教师廉洁从教行为,坚持了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

三是把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贯穿到对党员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的各个环节,完善了教育制度,将党风廉政教育与教师管理紧密结合,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并深入开展了十七大精神、《》、《邓小平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三、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夯实廉政文化建设工作

1、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荣辱观教育”相结合。

我校“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荣辱观”教育紧密结合,通过听报告、讲座、座谈、讨论等途径,组织党员教师学习有关资料书籍,对师生进行了以诚信、责任、正直等为主要内容的道德品质教育;以清廉、节俭、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美德教育;以公正、民主、守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意识教育等,使师生的道德情操得到有效提升。

2、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我校寓“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梳理整合学生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渗透廉政文化,增加廉政教育内容,通过感受、交流、讨论等形式,加强学生对清正廉洁品质的感受与体验。把“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的有关内容与学校德育教育、学科教育、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教风、学风、考风建设,培养学生诚信做人、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道德意识。

3、与师德教育相结合

师德教育是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我们把师德教育作为我们廉政教育进校园的一项主要任务来抓。一年来针对师德师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从实际出发,开展“四评”活动:一是自评,以年级组为单位,人人根据《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若干规定,针对自己的工作态度、思想作风、言谈举止进行自我评价。二是学生评,从教师是否及时批改作业,是否公正对待学生,是否体罚学生,从语言到行为等诸方面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三是家长与社会评,对学生家长及师德师风监督小组成员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调查教师是否收受礼品,是否吃请,是否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是否搞有偿补课、搞托管,是否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四是教师互评,检查教师是否尽职尽责,是否团结协作,是否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通过“四评”活动了解我校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并针对问题进行教育,使廉政教育落到实处。在四评活动中,评出了行业的良好风范,评出廉政建设的新风貌,评出了良好的师德师风,使教师们更加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出现了“五多”“五少”的现象即:尊重学生的人格多了,训斥学生的现象少了;注重讲究教育方法的人多了,体罚和变相体罚的人少了;爱岗敬业的教师多了,不负责的现象少了;严格按照课表上课的教师多了,挤占、挪用技能科的现象少了;家长表扬教师的次数多了,投诉教师和学校的现象少了,有力地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地顺利开展和廉政建设的不断深化。

4、与教代会、校务公开工作相结合

教代会、校务公开工作的开展,是促进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途径。教代会在推行校务公开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教代会历次换届大会和每次教代会年会上,校长都要就学校发展规划、改革方案等重大事项及教职工关注的一些问题如学校经费收支向教代会报告,提请教代会代表讨论和审议。近几年来,我校教代会讨论通过了学校发展规划、学校年度工作计划、重要规章制度、奖励方案、基建项目立项、大宗校产购买、重大校产处理等问题,不断完善的教代会制度在校务公开中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通过让广大教师参与决策,增加决策的透明度,学校每一项重大决策的制订,校务行政会议提出初步方案后,在公开栏上公示或书面发放讨论稿,让群众议论,由教职工代表负责收集各种意见和建议,最后召开教代会讨论通过。如各种奖励方案、教职工考勤制度、后备力量培养、各种责任追究制等都是经教代会多次讨论修改才最后定下来的。或是通过发文件、通知、简报,召开座谈会、情况通报会校务等会议,建立公开栏以及公开信等一系列形式组成校务公开渠道网络,保证广大师生及时了解有关情况。通过教代会代表与广大教职工的接触交流,既使教职工了解决策的过程,又能集思广益,使决策真正体现了群众的意志,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也为决策的顺利执行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四、自重自警,健全监督机制

我校加大监督力度,把廉政建设和权力运行自觉置于社会家长各界的监督之下,学校组建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的监督网络,聘请家长组成家委会成员为学校行风义务监督员。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不记名的问卷调查,向全体学生家长发放行风评议征求意见表。一年来收到老师、学生、家长的意见、建议17余条,并抓住学生、家长、教工反映强烈的问题,提交行政会议研究讨论整改方案,及时落实实施。受到了家长的好评,也大大调动了教工的积极性,使学校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五、成效

一是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境界、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有力地推动了良好校风、学风和教风的形成。提高了教师的服务思想。

二是廉政教育与教代会、校务公开结合开展,大大减少干群之间的摩擦和工作的内耗,较好地解决学校中一些热点、难点和教职工关心的问题,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教职工对领导由误解到理解,由怀疑到信任,大大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法规意识、参政议政意识,提高教职工参与管理的能力,从而推动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三是通过有计划地将廉洁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中,作为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了学生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价值观念,奠定了廉洁做人的品德基础。

四是规范了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学校财务制度,增强了学校经费收支的透明度,规范了学校经费的使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