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周总结实用13篇

实训周总结
实训周总结篇1

毛主席曾说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确如此啊,老师就算讲的再透彻,还是要自己真正的动起手来,看看自己的成果,才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啊。一个星期的钳工实训结束了。虽然很累,但我却学到了很多

知道了钳工的主要内容为划线、锯削、刮、磨 钻孔、等等。了解了锉刀的构造、分类、选用、锉削姿势、锉削方法和质量的检测。

实训周总结篇2

Abstract:

From Jan. 2006 to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ZhouChunxiu have carried out six altitude training for the marathon of BeiJing Olympic Games. The structure of altitude training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plain training phase, altitude training phase and before-match training phase. The three phases supported and depended one another, and all the details connected closely. The training structure of six altitude training is vivid, therefore we acquired obvious effect as a whole. In the six trainings, we all along executed the capability-dominanting altitude training mode and explored plain training mode of altitude training. Through six altitude training, compages of altitude training methods and all-around altitude training modes have formed basically.

Key words: Marathon; altitude training; training structure

高原训练作为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已经广泛运用于马拉松等耐力性项目。我国对高原训练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2003年初,在科技部支持下,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开展了《高原训练的方法与应用研究》研讨会、2005年12月总局科教司又组织了高原训练的阶段汇报会暨专家研讨会,对我国目前高原训练所取得的成果和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下步研究计划进行了研讨与部署。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周春秀于2006年初首次进行了高原训练尝试,并一举在首尔国际马拉松比赛中跑出了2:19'51"的好成绩。之后根据比赛周期,2006-2008年3年共进行了6次高原训练。本文主要对6次高原训练的结构进行分析与讨论。

1 周春秀高原训练的结构

1.1 高原训练的时间安排

周春秀6次高原训练的时间安排,都是围绕比赛任务进行的。具体情况见表1。

1.2 高原训练总体结构

周春秀的高原训练总体结构包括高原前准备阶段、高原训练阶段、赛前训练阶段3个板块。整个高原训练紧紧围绕周春秀高原反应的个体特征进行。从首次的高原训练尝试,到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高原训练强度基本达到平原化,训练质量逐渐提高,训练效应多元化发展。6次高原训练的总体安排结构见表2,高原训练完成强度见图1,高原训练周平均总距离见图2。

2 分析与讨论

表1显示, 6次高原训练时间:3次是冬、春季节、3次是夏、秋季节,都是根据比赛时间安排进行的。高原训练目标明确:在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训练,利用高原缺氧和运动双重刺激,使运动员产生激烈的应激反应,以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从而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生理反应。通过高原的特殊环境增加训练难度,最终达到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在高原训练前,我们分析讨论,利用已有的高原训练研究成果,针对性地进行高原训练计划,周密设计,从理论研究到训练设计,系统推进,倡导能力主导型高原训练,专项基础耐力与专项身体素质双线并进; 全面探索高原训练方法平原化手段。6次高原训练总体效果明显,基本形成了适合周春秀个体特征的高原训练方法组合和综合性的高原训练模式。 下面对6次高原训练的总体安排结构进行讨论:

2.1 首尔国际马拉松比赛前高原训练结构

首次高原训练在冬季(06年1月27日―2月24日),训练时间28天,训练地点昆明海埂,海拔高度1888米。作为第一次高原训练探索,前期准备比较充分,选择与高原气温接近的广州进行了4周高原前准备训练,训练量和强度都达到强化训练阶段的负荷。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和体能状况准备充分后进入高原训练。上高原后第一周训练以适应高原环境为重点,训练负荷逐步推进,第7天进行第一次专项能力训练,在28天的训练中共进行了专项身体素质及专项力量训练课10次、18次重点课训练,其中专项能力训练13次、段落强度训练5次、课训练最长距离46公里、训练总距离892公里。训练以3~4级强度为主,占65.5%。下高原15天参加比赛。整个高原训练4周的总体训练安排负荷密度大,结构清晰,专项能力和专项身体素质平行推进。总体效果显著,达到预期的高原训练目的。在首尔国际马拉松比赛创造了个人历史最好成绩2:19'51",成为女子马拉松项目世界第7位跑进2:20'的运动员。

2.2 多哈亚运会前高原训练结构

第2次高原训练是秋季(06年10月23日-11月24日),高原训练时间32天,首先在昆明海埂训练17天后转站到丽江(海拔2230米)进行了7天训练。然后又回到昆明进行了 8天训练。本次高原训练前期准备时间2周,由于9-10月份是赛季,运动员参加了3场万米比赛,高原前期准备基本是以赛代练。考虑到亚运会在12月份,运动员以往没有该时间段的比赛经历。因此本次高原训练目的主要是利用高原难度,保持运动员的竞技状态。重点训练课密度比第一次高原训练安排明显减少,32天16次重点训练课,其中专项能力训练11次,段落强度训练5次、专项身体素质及专项力量12次。训练课最长距离42公里、训练总距离1060公里。在第一次高原训练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本次高原进行了新高度尝试,在原由高度训练适应的前提下,上到2233海拔高度进行7天训练,其中有2次专项训练课达2650米海拔高度。下高原16天参加比赛。本次高原训练安排负荷密度相对要小,强度要求比第一次高原训练要高,总的指导思想是练一堂课是一堂课,求精不求量,使运动员始终有饱满的精神。高原训练总体效果明显,赛前平原训练在上海进行。下高原第9天运动员竞技状态显著提高。赛前6天移地北京,准备出发到多哈。由于连续移地,加上气温时差的不适应,赛前训练结构不能完全按预案实施,虽然亚运会取得金牌,很好的完成了任务。但运动员主观感觉竞技状态不是最好。反而在亚运会结束后的半个月,参加国家队北海大集训时表现了良好的机能状态和超强的运动能力,这种状态持续了近一个月。 我们分析认为,本次高原训练运动员获得能力是明显的,由于赛前训练结构的改变、多哈气温较高、运动员没有12月份比赛经历等因素,使得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在比赛时没有充分调动出来,出现了竞技状态后移。这给我们提示,在今后制订大型比赛预案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各种不可改变的外在因素,保证训练有序进行,才能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2.3 伦敦国际马拉松比赛前高原训练结构

备战伦敦马拉松比赛高原训练在07年2月13日-3月18日,高原训练时间35天。训练地点昆明海埂,前期准备在北海进行了6周训练。本次高原训练是国家队备战08奥运会大集训,周春秀在多哈亚运会比赛结束后,立即投入国家队集训,并在训练中担当领军任务。在北海6周的阶段训练,量和强度都达到最高水平。进入高原训练时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处于较高水平,对高原的适应能力明显加快,上高原后前3周训练质量迅速提高。3月8-10日下高原参加贵州清镇全国越野比赛(清镇海拔高度1255米),在比赛中表现了良好的运动成绩。11日回昆明继续高原训练。从清镇回昆明的第4天,周春秀出现感冒症状,后转为支气管炎,无法进行正常训练。周春秀本次高原训练原计划为42天(6周),因生病提前一周下高原,3月18日和国家队其她队员一起移地厦门。在厦门主要以恢复治疗为主,进行有氧训练。3月30日厦门马拉松比赛跑了10公里。身体感觉不好,气管炎没有康复。4月1日移地南京,进行抗炎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并好转。4月6日移地大连,进行赛前训练。15日移地北京,17日出发前往伦敦。高原训练后第35天参加伦敦马拉松比赛。伦敦比赛成绩2:20′38″,运动员参赛时由于生病,身体机能状况一般,生理机能指标总体评价处于中等水平,血液激素指标处于低水平。结果提示:高原训练第4周要注意运动员免疫机能状况;移地训练一定要防范环境改变不适应造成运动员伤生病问题。

2.4 世界锦标赛前高原训练结构

世锦赛前高原训练是夏季(07年7月26日-8月9日),高原训练时间25天。地点青海多巴,海拔高度2366米。平原准备期4周,以赛代练,最后在广州比赛10000米后直接上高原。周春秀上高原第一周不能适应,表现为头痛,睡眠不好。本次高原训练特点是,时间短,训练节奏快。上高原第4天开始重点专项训练课,从不能适应练到适应。25天进行专项身体素质及专项力量训练7次课、重点训练课13次,其中专项能力训练9次、段落强度训练4次、总训练距离780公里。训练强度以3~4级为主,占总训练强度的66.5%。

本次训练在前3次高原训练的基础上尝试高海拔训练,居住地海拔2366米,训练时跨越的海拔高度都超过2500米的高度,40公里专项跑的海拔高度穿越2670米。虽然训练总负荷比前3次高原训练要小,但对运动员承受的刺激负荷及训练难度明显高于以往3次高原训练。8月9日下高原移地大连进行赛前训练,8月29日移地北京、31日移地日本大阪、9月2日下高原第14天比赛。大阪世界锦标赛温湿度较高,马拉松赛程中温度23~32℃、湿度75%~56%。周春秀世界锦标赛取得亚军,实现了中国女子马拉松项目世锦赛奖牌零的突破。

2.5 扬州半程马拉松赛前高原训练结构

扬州半程马拉松比赛前的高原训练,原计划主要是为奥运会高原训练进行赛前模拟,考虑到适应高温高湿环境的训练,采用4周下高原的模式进行演练。高原训练08年1月30日-3月9日,训练时间40天。地点昆明海埂。高原前准备阶段在广西北海进行了4周训练。由于持续阴雨天气,周春秀第二周开始感冒,支气管炎,并不能得到控制,反反复复导致前期准备阶段3周不能正常训练。上高原后的第2周又复感。造成整个高原训练无法按计划进行。本次高原训练40天,身体素质及专项力量训练17次、重点训练课20次,其中专项能力训练课12次,段落强度训练8次,总体训练强度以2~4级为主,有氧慢跑比例超过30%以上,是历次高原训练量最多的,40天训练总距离1325公里。整个高原训练节奏根据身体状况不断修正,直到最后2周逐渐进入正常计划训练。3月9日移地浙江萧山进行赛前训练,由于高原训练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下高原在萧山的4周训练以弥补高原训练的不足、力求获得专项能力为主导思想,整个赛前训练结构与以往4次训练大不相同,训练负荷滚动推进。在平原训练我们观察到了非常显著的进步,大约2-3周后周春秀专项技术水平提高,达到了以往训练平台高度,4周后扬州半程马拉松赛跑出了个人最好成绩。但是运动员比赛时表现的竞技能力和机能状况感觉特别单薄,显示训练厚度欠缺。

2.6 奥运会前高原训练结构

奥运会前高原训练仍然选择昆明海埂,选择依据:首先周春秀在海埂训练多次,对环境已经适应。其次考虑到周春秀5~6月份训练,为了弥补前阶段训练不足,加强训练厚度打造,强度训练持续推进,使机体短期负荷过大,尤其是心脏负担明显过量,出现早期心肌疲劳症状。从疲劳恢复角度、高原训练的难度、及下阶段高原训练需要进行的强化手段等综合考虑。想要稳中求进,选择海埂训练相对青海多巴风险要小。

本次高原训练时间34天(08年6月30日-8月2日)。前期准备阶段在大连进行了6周训练,训练结构强度高、密度大,运动员训练水平很高。因此上高原第3天就进行段落强度训练(强度负荷3~4级)。总体表现运动员能适应强度训练刺激。34天进行了14次专项力量训练、8次段落强度训练、7次专项能力训练、专项能力训练最长距离40公里,总训练量1075公里。本次高原训练的特点是,段落强度训练比例高于专项能力训练。前2周训练推进比较顺利,全面达到预期训练目标;第3周开始明显感觉肌肉反映过大,完成强度困难,后半周计划进行调整,适当降低训练强度加强专项能力训练距离。第4周后半周逐渐拉升强度,下高原前4天进行缓冲调节准备下高原。平原赛前训练在大连进行,时间15天。本次赛前训练多数采用中午训练以适应高温气候。训练结构强度逐渐滚动推进,把训练最高强度点放在8月17日奥运会比赛。根据周春秀当时的实际竞技能力和机能水平,我们认为该方案总体设计比较稳妥。在奥运会比赛中,周春秀为中国田径获得一枚珍贵的铜牌,同时实现了中国女子马拉松项目奥运会的历史性突破。

3 讨论与小结

高原训练出于其环境的特殊性和运动员本身的差异性等因素,造成了其训练效果的不确定性,周春秀6次高原训练前期准备阶段训练的系统性、身体机能水平及机体疲劳程度、高原训练的适宜高度、训练负荷的控制、高原训练的持续时间以及上下高原的准备训练阶段的过度、衔接等多种因素直接影响到高原训练的质量。明确的目的决定了高原训练的手段和训练节奏的安排。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和运动能力的变化影响了不同阶段的高原训练的方案。就周春秀个体,在不同时期进行高原训练也必须综合的分析她当时的具体情况和训练比赛具体要求,制定相应的高原训练方案。

高原训练存在着不同时期的内容。通常不同时期的高原训练与不同目的高原训练是相结合的。周春秀高原训练常规训练结构划分为:平原训练准备阶段、高原训练阶段、和赛前训练阶段。基本结构:

周春秀高原训练的基本结构如下:

高原前准备阶段:

上高原前的准备阶段大致为上高原前的2-6周,此阶段主要以长距离的有氧训练和专项体能及专项力量训练为主,注意提高运动员的综合力量能力。上高原前2周训练强度加大,通常有3~4次最大摄氧量强度训练安排,目的是加强运动员肺通气能力,为高原训练储备良好的心肺功能。同时关注运动员训练后的身体反应,保证运动员在上高原前保持良好的训练能力。

高原训练阶段:

周春秀的高原训练主要目的是提高训练难度,在平原训练的基础上利用高原特殊环境提高运动能力。常规训练安排上高原3~7天就进行强度训练,训练强度计划循序渐进,滚动推进。同时注意保持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整个训练安排强调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高原训练强度基本达到平原化,训练质量逐渐提高,训练效应多元化发展。在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训练,利用高原缺氧和运动双重刺激,使运动员产生激烈的应激反应,以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倡导能力主导型高原训练,专项运动能力与专项体能双线并进。

赛前训练阶段:周春秀的赛前训练以14~16天为主,赛前训练节奏综合考虑运动员当时的实际情况及高原训练状况,从实际观察效果的基础上采用跳跃式强度刺激或滚动式推进强度两种模式,重视突出个性化的训练计划特点,在训练安排上考虑特定的比赛要求和比赛目的进行赛前训练。

实训周总结篇3

1.单元主题线。我以教材为依托,结合各个单元的阅读课文主题,对学生进行主题序列写作训练。比如《范进中举》这篇文章中: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地,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本是贺你的,怎好又拿回去?”“屠户连忙把拳头缩回去,往腰里揣……”“攥”“舒”“缩”“揣”等一系列写实动作,将那个屠户见财眼开却又假意推辞的性格描写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本单元的同步写作训练主题就为“人物的动作细节描写”。

2.课文写作特点线。我以教材为依托,结合具体阅读课文的写作特点与课后练习的提示、要求,对学生进行微格写作技法的序列写作训练。如对应语文版七年级第六单元中的《伤仲永》设计题目:“在《伤仲永》中,王安石只安排了一句语言描写:‘泯然众人矣!’这一句话,把王安石的惋惜之情清晰地表达出来了。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也描摹出一个场景,用一句语言进行概括?”

3.时鲜主题线。我以班团活动、社会热点、传统节假日为依托,对学生进行时鲜主题的序列写作训练,紧扣时代的主题,通过写作把握和感受时代的脉搏。

二、写作时间调整:追求主体落实

1.把两节作文课分成大课(60分钟)和小课(30分钟)。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学生的精力、体力允许的前提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经历一次(可以是一次日常训练也可以是一次综合性训练)完整的写作过程,打破原先在45分钟内学生的写作思维容易中断、写作行为反复的僵局。

2.把作文课设置在周一上午的第三节课(大课)、第四节课(小课)。把作文课调整到周一,一是为了对本周的日常训练目标进一步明确、拆解,对学生的写作进行集中辅导;二是为了把综合训练目标的部分子目标合理地分解到本周的每一天来进行拆解性训练;三是为了便于学生自主训练,学生的写作学习在周一时有了明确的方向、任务,学生可以随时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进行自主写作练习。

3.以每三周(约一个单元的训练任务)为一个分析时段。由教师根据实际需要,自主选择一节课来全面地总结本单元日常训练的情况,或者是进行一次综合性训练。每三周,拿出一节课来总结本单元的日常训练情况,不会多占课时。此外,平时上课时,教师也会在阅读课堂上总结学生的日常训练情况,但毕竟时间有限,内容单薄。且学生们反复地修改自己的写作序列训练文章,写作水平提高是稳定的,需要阶段性地总结一下。尤其是一些比较繁杂的综合训练任务,多个子目标的训练效果的合成,需要在一个时间段里积淀完成。比如,在“描写”的写作训练中,我意图进行想象、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的综合训练。我便在第一周出示了一张繁花盛开的小巷的照片,让学生给这条小巷命名,并结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景物描写,发挥想象,采用多种修辞、多种感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方法,描写出小巷的美景,不少于150字。第二周时,我又出示了一张阴暗的小巷的照片,假设这里曾是个陈旧、阴暗、肮脏、冷清的小巷,让学生发挥想象,运用景物描写描述它的样子,不少于150字。第三周时,我让学生写半命题作文“××小巷的‘传奇’”,让学生发挥想象,假设造成小巷陈旧、阴暗、肮脏的原因是什么?又是什么人的到来让小巷变得非常美丽?在这条小巷中发生了怎样的“传奇”故事?让学生写不少于500字的作文。同时,我们让学生把前两周的景物描写的最终结果自然地融合到这一次的作文写作中。这样的写作跨周进行,让学生真正经历一次完整的写作过程。

三、写作课型运用:追求环节驱动

实训周总结篇4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6-week pre-game training for female teenager long

distance runners in China at the basic training stage

LUO Xue-feng1,ZHANG Ying-bo2,HU Yang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Luoyang 471022,China;

2.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 By means of case study and empirical study,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and studied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6-week pre-game training for female teenage long distance runners in China at the basic training stage,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the proportions of technique, speed and strength training were relatively small; training contents were not diversified; there was a lack of dedicated arrangements for coordinating capacity training; the conditions of warming up activity and finishing activity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were poor; high load training and highly event specific training resulted in the serious insufficiency of aerobic training as well as unbalanced and inverted aerobic and anaerobic (or mixed) training proportions, which ultimately resulted in a poor training effect and serious early event specialization.

Key words: sports training;female long distance running event;teenager runner;basic training;6-wek pre-game;training structure

早在1995年,我国学者陈效范[1]就较为明确地提出了基础训练的定义:“运动员在进行专项训练之前,先进行一段时间的系统的全面身体训练和基础体力训练,同时结合进行基本技术、心理和智力训练。使他们既能健康成长,又能具备基础的体能和技能,为将来攀登运动成绩高峰从小打下坚实的基础。”基础训练是一个前后衔接的时期,而不是简单的一成不变的时间阶段。此外,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1-6],所要研究的女子长跑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应为少年训练阶段和青年训练阶段的交接阶段,其年龄段应该为11~14岁。

女子长跑项目是我国具有潜优势的田径大项中的传统绝对优势小项,是我国今后田径取得突破的重点项目之一[7]。然而在近3届奥运会上,成绩出现较大波动,与世界先进国家产生了差距。这种差距是多方面、综合性的,许多在一线成年运动员身上表现出来的不足和弱点,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在于目前的训练,而应该追寻到青少年时期的基础训练。与长跑项目优势国家相比,我国青少年长跑运动员基础训练相关研究还处于较低水平。

训练结构是指“运动训练要素间相对稳定的关联所形成的训练整体构架,其核心要素由时间要素(训练周期)和空间要素(训练内容、训练负荷及训练方法手段)组成”[8]。因此,本研究选取基础训练阶段赛前6周作为一个完整的训练小周期,对具有代表性的青少年长跑队进行追踪调查、测试,对赛前6周及其典型周、重点训练课的训练结构特征展开研究,以期从基础上解决训练科学化的问题,为促进我国女子长跑项目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了确定追踪调查的基础训练阶段代表省份,将2004~2008年连续5年的全国田径5 000 m、10 000 m和马拉松3个项目前20名成绩进行统计排名,确定男女发展均衡、综合排名具有明显优势的第11届全运会东道主山东省省体校长跑队作为追踪调查和测试研究的代表省份。

追踪调查对象情况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以2009年7月14~19日在四川南充举行的全国中学生暨体育运动学校田径锦标赛为比赛期,选取2009年5月18日~6月28日作为基础训练阶段比赛的一般准备期和赛前准备期,在山东省省体校长跑队进行为期6周的训练跟队追踪调查研究,对基础训练阶段代表性小周期训练结构进行详细研究。详细记录训练的课次、时间、内容、方法手段、训练量和强度等;进行心率、血乳酸的监控测试。负荷强度采用两种方式计算[5],第一种,采用运动员训练时平均速度与相同距离最好成绩平均速度之比;第二种,辅助采用心率监控对象训练时平均心率和最高心率之比。

2)实证研究。在山东省省体校长跑队追踪调查期间,分别对29次一般耐力课次进行全程心率遥测(采用芬兰产的Suunto心率遥测表),共取得29人次的全程心率指标,为训练强度的监控和评价提供依据。此外,还进行了训练始末两次4×2 000 m多级递增负荷试验的血乳酸测试(共8人次,采用美国产的Sport-line EKF型乳酸分析仪),为确定运动员的个体乳酸阈、有效监控和评价运动员有氧训练水平和有氧训练效果提供依据。

3)数理统计。运用Excel2003和Spss13.0对追踪调查的训练内容、负荷量、负荷强度等安排,以及测试内容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典型周训练结构特征

1)基础训练阶段(专门)准备期大运动量周训练结构特征。

基础训练阶段(专门)准备期大运动量周训练总跑量男子为198 km/周,女子为164 km/周。训练内容统计结果显示:训练方法主要为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法特莱克法等;训练手段主要为计时跑、长距离跑、越野跑、间歇跑等;准备活动方式主要为800 m慢跑、拉伸、徒手操、跑跳练习等4种单独或组合;整理活动主要为4 km慢跑、跑跳练习、小力量练习、拉伸、按摩等5种单独或组合;技术训练主要为30 m加速跑、小步跑、后踢腿跑、高抬腿跑、后蹬跑、侧身跑、原地快频跑、原地半蹲跳、原地小跳、原地台阶交换腿跳、弓箭步走等十余种练习;力量练习主要为上肢、下肢和腰腹肌等大肌群的杠铃和综合器械抗阻小强度力量耐力练习;速度训练主要为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中的30 m加速跑、原地快频跑等跑跳练习,以及专项耐力中的400 m间歇跑等。无专门的协调能力训练,仅有与协调能力相近似的球类活动调整恢复练习。

训练内容安排:技术训练时间为1 h/周,占4.4%;身体训练为21.5 h/周,其中力量训练为1 h/周,占4.4%,速度训练为1 h/周,占4.4%,耐力训练为16 h/周,占71.1%(专项耐力4 h/周,占耐力训练比例的25%),球类活动为1.5 h/周,占6.8%,其它内容2 h/周,占8.9%。可见,技术、速度、力量训练比例偏低,协调能力和核心力量练习安排不足。

大运动量周训练负荷变化(见表2)显示,男、女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从中可以看出,上半周通过负荷量的持续减少来保持较高的负荷强度,下半周则通过负荷强度的持续减少来保持较高的负荷量;通过周三和周日的调整,保证周二和周四专项耐力训练的效果。

2)基础训练阶段赛前大强度周训练结构特征。

基础训练阶段赛前大强度周训练结构研究显示,周训练总量男子为153.7 km,女子为127.1 km,明显低于大运动量周;周课次略低于大运动量周的13次/周,为12次/周;专项耐力练习内容安排明显增多(4×2 000 m递增负荷测试、800 m间歇跑、200 m间歇跑),其余训练内容手段和大运动量周基本相似。

统计结果显示,技术训练时间为1 h/周,占4.8%;身体训练时间为20 h/周(其中力量训练时间为2 h/周,占9.5%,速度训练时间为3 h/周,占14.3%,耐力训练时间为13 h/周,占61.9%,球类活动时间为1.5 h/周,占7.1%,其它内容0.5 h/周,占2.4%);专项耐力训练时间为5 h/周(占耐力训练比例的38.5%)。和(专门)准备期大运动量周训练内容安排相比,速度、力量和专项耐力训练的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对长跑青少年男、女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赛前大强度周训练负荷进行统计,两者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见表3)。从中可以看出,女子周负荷量低于男子,而周负荷强度略高于男子;前半周通过量的持续减少,来保持高强度的负荷,后半周通过周五的调整,使周六继续保持高强度的负荷。和大运动量周不同的是通过负荷量的整体减少,来保证周负荷的高强度。

2.2 赛前6周训练结构特征

1)重点训练课内容、手段。

为分析女子长跑青少年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赛前训练运动特征,对其赛前6周训练内容进行整理。由于晨练内容均为匀速跑(男子10~16 km,女子10~12 km)或越野跑(男子20 km,女子16 km),且强度基本一致,因此,仅对下午重点训练课训练内容进行统计。但周训练负荷按周各课次逐一进行统计。

统计结果显示,基础训练阶段赛前6周重点训练课的安排中,专项耐力训练课负荷量明显低于一般耐力训练课,负荷强度明显高于一般耐力训练课;专项耐力训练课强度在88%~100%,一般耐力训练课强度在63%~87%;随着比赛期的临近和周平均训练强度增加,周课次呈递减趋势;男子负荷量在不同程度上均大于或等于女子负荷量,绝大多数女子平均负荷强度略大于男子负荷强度。

基础训练阶段赛前6周共进行18次重点训练课,平均每周3次,其中一般耐力训练课5次,占27.8%,专项耐力课明显居多(13次),占72.2%;一般耐力训练时采用的手段是50 min计时跑和越野跑两种方式,专项耐力训练时采用的手段是200 m、400 m、800 m、1 500 m和2 000 m不同段落的间歇跑和比赛等6种方式(见表4)。

2)重点训练课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负荷量。

表5是基础阶段赛前6周重点训练课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负荷量安排。统计结果显示,男子负荷总量1 044.5 km,其中一般耐力为98.3 km,占负荷总量的9.41%,男子专项耐力为183.8 km,占负荷总量的17.60%;女子负荷总量889.3 km,其中一般耐力为82.3 km,占负荷总量的9.25%,专项耐力为178.6 km,占负荷总量的20.08%。就6周重点课次负荷量而言,专项耐力负荷量的比例较高,男子占65.15%,女子占68.46%。男、女负荷量均较高,重点训练课次专项耐力负荷量也较高。

3)训练负荷总体变化。

对表5进一步统计,结果显示,赛前6周男子周平均跑量为(174.08±17.4) km,女子周平均跑量为(148.22±14.78) km;男子周平均强度为(78.67±4.18) %,女子周平均强度为(80.50±3.89) %。周平均负荷量大大高于大纲(50~70 km)[6]和教程(70~90 km)[9]所规定的周最大负荷量,甚至达到专项提高阶段的周最大负荷量。

图1是男、女长跑青少年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赛前6周训练负荷变化特征图。从图1中可以直观的看出,负荷量和强度的安排具有鲜明的节奏变化。赛前6周通过增量减强度、减量增强度来保证训练持续较高的负荷,逐渐促使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随着比赛的临近,周平均强度逐渐增大,周总跑量逐渐减少;各周负荷总量男子均高于女子,各周平均负荷强度女子均高于男子。

4)有氧无氧比例。

对赛前6周一般耐力(匀速跑34次、50 min跑10次、越野跑9次,共53次)中的部分训练(共29次)进行全程心率监控。统计结果(见表6)显示,一般耐力中,男子共有13次超出有氧训练范围,占72.2%,女子共有8次超出有氧训练范围,占72.7%。有氧训练课次并没有达到提高一般耐力的目的,而是变成了无氧训练课次性质。

根据心率和跑速监控,对基础训练阶段赛前6周有氧训练课次进行统计,结果显示,青少年男、女长跑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赛前6周有氧训练课次安排一致,其中有氧训练课次23次,占31.9%,无氧和混氧课次49次,占68.1%。青少年长跑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赛前6周有氧训练课次比例大大低于大纲标准[6],有氧训练严重不足。

5)血乳酸监控。

在准备活动(慢跑1.2 km)前后测试心率和血乳酸(指血),之后在每2 000 m即刻和最后一个2 000 m后5 min,共进行6次心率和血乳酸测试,段落间歇2 min。赛前倒数第6周周六(始)和一个月后倒数第6周周二(末)测试。从测试结果来看,第一轮测试中(始),青少年男子长跑运动员心率最高为198次/min,血乳酸最高达到19.70 mmol/L,女子心率最高为192次/min,血乳酸最高达到18.43 mmol/L;第二轮测试中(末),男子心率最高为192次/min,血乳酸最高达到19.46 mmol/L,女子心率最高为186次/min,血乳酸最高达到18.34 mmol/L;从最后一个2 000 m后5 min心率和血乳酸变化,可以看出心率恢复较快运动员其有氧能力较强。

6)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安排。

对基础训练阶段赛前6周共72课次中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进行统计,结果显示,72课次中无准备活动的16次,占22.2%,无整理活动的11次,占15.3%。整体状况较差。

从统计结果来看,准备活动平均时间为(12.7±9.09) min,远远低于25 min,且实际过程也较为松散,远未达到10 min持续性运动的要求,这说明准备活动不充分,并没有达到最佳效果;准备活动方式基本上为5种之一(①慢跑400 m~4 km;②徒手操;③跑跳练习;④拉伸;⑤上述内容的简单组合),说明运动员和教练员对准备活动不够重视,不了解只有通过准备活动组合练习才能够达到最佳的准备活动效果。

从统计结果来看,虽然整理活动缺少的次数要略少于准备活动,平均时间((15.56±12.75) min)也略长于准备活动,但整体状况同样不尽如人意;其中运动员拉伸并没有一定时间规格要求,使拉伸并没有真正达到放松和恢复效果。

统计结果显示,无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课次最多的为越野跑(无准备活动8次,占50%;无整理活动8次,占72.7%)和球类(无准备活动5次,占12.5%;无整理活动3次,占27.3%)课次,主要是由于越野跑缺乏教练员的现场监督,教练员和运动员均认为球类课次强度不大,不需要专门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同样,在匀速跑、力量练习课次中,无准备活动多数情况是因为运动员训练迟到直接进入训练主体部分,或者没有教练员监督,无整理活动是因为运动员认为训练强度不大,自然恢复就可以;而所有的11次专项耐力训练课均有完整、充分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是由于教练员和运动员对这些重点课次比较重视。因此,一方面教练员能够对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较好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是由于专项耐力课次训练强度大,运动员能够自觉进行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3 讨论

基础训练阶段夏训(专门)准备期大运动量周的主要目的任务是发展一般耐力,基础训练阶段赛前大强度周的主要目的是发展专项耐力,两者都对速度、力量、技术能力的提高提出了一定要求。从训练负荷安排的结果来看,大运动量周和大强度周训练负荷的安排均较为合理,训练节奏变化鲜明,均属于典型的周训练计划“两段”结构。之所以如此安排,大运动量周的目的是保证运动员在适宜训练负荷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体能和恢复状况,大强度周的目的是使周训练保持较高的专项化程度,促使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形成。但是,从训练内容安排的结果来看,大运动量周不仅技术训练比例大大低于大纲[6]要求的15%,而且速度训练和力量训练的比例也相对较低,缺乏协调能力训练的专门安排,训练内容和手段多样化程度较低;大强度周技术训练比例变化不大,仍大大低于大纲标准,速度、力量训练比例虽然略有增加,但幅度太小。

Pfitzinger[10]研究指出:“取得中长跑成功的两个主要速度训练分别是最大摄氧量训练和在技术训练过程中提高速度。上述两点可以帮助提高协调能力和速度。”Starosta等[10]认为:“7~11岁是协调能力发展的敏感期,11~13.6岁是协调能力发展的关键期。”Felix suslov[12]在其研究中提出:“田径运动训练,甚至竞赛体制,必须适合于每一个人的发育阶段,而不是实际年龄。运动员在较低年龄就正在被高度集中的某一项或者某一类相关的田径运动项目所取代。一般来说,儿童进行一些种类运动项目训练开始时间越早,他的运动生涯就越短,各个运动项目都要求复合的协调能力,儿童开始专门化的训练越早,他们最高成绩的保持阶段也将越短,其成绩水平也将低于由个人基因类型所决定的应有潜力水平。”Rankin[13]研究提出:“运动员出现明显的‘核心控制’生物力学官能障碍,可以导致成绩下降,动作不经济,易受损伤等。良好的‘核心稳定性’有助于优化跑步成绩,发现并修改生物力学错误,恢复和预防躯干、脊柱和骨盆及下肢力学链的损伤。”由此可见,女子长跑青少年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技术、速度、力量(尤其是核心力量)、协调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属于最重要内容之一,应进行多项或全能训练、提高训练内容手段的多样化程度、增加游戏成分以激发运动员的训练动机、培养乐趣、促进健康发育,达到基础训练阶段全面发展的目的。

基础训练阶段赛前6周重点训练课内容手段及其负荷的安排表明,一般在专项耐力的安排中,专项耐力为72.2%,能够保证重点训练课较高的专项化程度;一般和专项训练的内容安排也能够满足阶段训练的主要任务需求。然而,专项耐力在6周负荷总量中虽占比例较小,但相对于6周重点课次负荷量而言,却占较大比重,由此可见,长跑青少年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存在训练效益不高的现象(有效训练内容相对较少,过于集中于专项耐力训练),也存在专项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现象(专项耐力负荷量与6周重点课次负荷量比值较高)。

从基础训练阶段赛前6周训练负荷总体变化结果来看,训练的负荷量和强度总体安排具有鲜明的节奏变化,是较为合理的。赛前6周负荷量大大超出了大纲规定标准,这是否合理还值得商榷。Swardt[14]指出:“非洲的许多中长跑实力很强的国家,儿童跑步上学和放学跑步回家,有时达到40 km。”另有研究指出“有氧训练比例的增加一方面降低了年训练负荷的平均强度,另一方面促进了无氧训练强度的进一步提高,既降低了过度训练和损伤的发生率,又保证了训练的突出强度,从刺激和恢复两个方面提高了训练的质量。”[15]因此,在基础训练阶段做好训练监控,安排好有氧和无氧训练之间的合理比例,较高的负荷量能否为成年打好良好的有氧基础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

基础训练阶段赛前6周训练有氧无氧比例分析表明,男女下午50 min跑和越野跑强度安排均较为合理。但是,男女运动员一般耐力训练中监控不足,尤其是晨练中一般耐力的匀速跑训练强度过大,大部分其实是无氧训练。与大纲相比,有氧训练严重不足,有氧和无氧(混氧)训练比例存在严重的失调和倒置情况,负荷量已经大大超过大纲标准,训练的高强度比例必然会导致训练的高负荷、高度专项化,造成训练效益不高,以及较为严重的早期专项化。

在女子长跑青少年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可以将有氧阈、无氧阈和心率指标结合起来进行训练监控和评价[16]。对青少年长跑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赛前准备期训练强度进行监控,通过测试来确定运动员个体无氧阈时所对应的跑速,使运动员找到发展个体有氧耐力的最适宜速度,确保有氧训练在其强度范围之内,为发展运动员的基础耐力提供相应指标依据,使基础训练更加个体化和科学化;还可以通过训练前后曲线的移动情况,来评价有氧训练的效果,并为下一阶段的训练提供指导。因此,应该加强训练的心率和血乳酸监控,使晨练一般耐力训练控制在有氧训练范围,提高有氧训练课次比例,避免训练中高强度、高负荷量的早期专项化趋势,以及有氧和无氧(混氧)训练比例严重失调和倒置的情况发生,为运动员长远发展留出空间并打下良好的基础。

基础训练阶段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属于训练课有机整体,其缺失必然会对训练课的质量,以及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造成不利影响。根据基础训练阶段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管理监督较差的状况,在女子长跑青少年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需要加强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的监督,并且加强训练考勤管理,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认识,尤其要使运动员掌握科学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方法,并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习惯。

参考文献:

[1] 陈效范. 论田径基础训练[J]. 体育科学,1995,5(3):22-25.

[2] 张英波,译. 选材注释[J]. 国际田联田径新研究,2008(2):90. (中文版).

[3]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 运动训练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323-339.

[4] 张英波,译. 国际田联青少年计划[J]. IAAF RDC-Beijing Bulletin,2008(2):90-92.

[5] 许世岩. 中长跑运动方法学[M]. 北京: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

[6] 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 全国青少年奥运项目教学训练大纲[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526-528.

[7] 田麦久. 论我国2008年奥运会潜优势项目的确定与超常规发展策略[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27(12):1585-1592.

[8] 胡好,张英波,王传平. 再论运动训练结构[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29(10):105-108.

[9] 文超. 田径运动高级教程[J].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10] Pfitzinger P. Speed for the long haul:the most effective workouts for distance runners[J]. Running Times,2001,285 (4):14.

[11] 严波涛,许崇高. 动作协调能力研究的现状与方法学问题[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16(4):33-35.

[12] 张英波,译. 在年轻运动员培养中目前存在的问题[J]. 国际田联田径新研究,2008(3):19-25. (中文版)

[13] Rankin R. A review of trunk and pelvic girdle mechanics during middle distance running[J]. Modern Athlete and Coach,Adelaide,2003,41(1):3-6.

实训周总结篇5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俄罗斯运动训练理论家维尔霍山斯基教授为代表的俄罗斯及前苏联地区的一些学者对世界著名运动训练理论家马特维耶夫的训练周期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挑战,继而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有关训练周期理论的论战,我国诸多学者也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就国内外著名学者对传统训练周期理论的质疑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传统训练理论的集中质疑点进行了分析,并对训练周期理论在现代高水平运动训练中的指导意义提出了见解。

一、周期训练理论的简述

周期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正式提出, 提出这一理论的是前苏联的运动训练专家马特维耶夫(Matwejew) 。他对参加1952年第15届奥运会( 赫尔辛基) 的原苏联国家队的游泳、举重和田径等项目的训练, 以及其后至20世纪60年代初备战世界大赛的计划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对运动训练过程加以分析,提出了运动训练分期的基本设想。

随后,Matwejew又根据人体竞技状态具有周期阶段性形成规律,即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需要经过获得、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 相应地把运动训练过程分为准备期、比赛期和过渡期三个时期。同时,Matwejew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提出了一整套在训练目标、训练任务和训练内容上各异的训练框架。例如:不同训练时期负荷量与强度的不同比例关系, 一般身体训练与专项训练的不同安排, 等。Matwejew从训练学的角度给不同训练阶段赋予了实际的内容, 设定了各阶段的宏观训练目标、任务和内容, 形成了训练周期的特定模式,这正是周期理论的核心。

二、对周期训练理论的质疑

运动训练周期理论实际上是年度训练计划的安排,马特维耶夫周期理论的思想核心是以年度为时间单位,划分出了准备期、比赛期和过渡期三个训练时期,并以训练量和训练强度、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训练在不同周期的安排比例为特点,即在准备期以训练量和一般身体训练为主,在比赛期以训练强度和专项训练为主构成了他的运动训练周期理论。“周期理论”的提出, 其本身就缺乏理论基础和实验的支持,马特维耶夫所用的资料缺少科学价值,只是从原苏联国家队的游泳、举重和田径等几个项目中总结出来的原则和规律,缺乏普遍性的意义。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体育科研水平也相应地提高,这一理论缺乏生物科学基础的不足,也日益突显出来。

(一)对“周期理论”持有的科学依据的质疑

众所周知,一种训练模式必须建立在运动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足以从人体运动的生理、生化机制和运动力学特征等方面解释其自身的科学性。马特维耶夫的“周期理论”提出的依据主要是来自对部分体能类项目教练员训练计划的分析与总结,它对一些在该理论中起关键支撑作用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条件上,没有给出详尽的解释。也就是说,“周期理论”是在缺乏严格控制的研究和实验条件的情况下提出来的。目前, 流行于世界的周期理论仍然是以20世纪50年代的研究为基础, 这就使得人们开始对该理论的科学基础产生怀疑, 认为该理论缺乏基础理论的强大支持, 尤其是缺乏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理论的支持。

(二)对“周期理论”在内容上的表述表示质疑

俄国的专家沃罗比耶夫经过7年( 1971~ 1977) 的研究,提出为什么使用大的负荷量和较小的强度打基础,到比赛前再用小运动量和大强度的疑问。这种转换在沃罗比耶夫认为是不可信的。德国的专家施纳分析了大运动量的训练设想,并认为自1965年以来Matwejew不顾及现代竞技体育实践的进步和科学知识,特别是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 并没有补充和完善自己的周期理论,使得这个理论明显落伍于现代运动训练的发展。现代运动训练将训练过程视为机能性运动系统。系统机能的提高和发展主要是以生物科学的理论为依据, 即运动员身体器官对训练负荷产生适应。

参考文献:

[1]陈小平.对马特维耶“训练周期”理论的审视[J]. 中国体育科技,2003(4): 6-9,51.

[2].对训练周期理论研究现状的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5

[3]金健秋, 刘强,杨克新.当代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对周期理论的质疑[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10,89-91

[4]林卫国,周锦琳,王红英, 等. 现代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 2) :262- 265.

[5]邓成涛.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J] .辽宁体育科技,2004(6): 1-2.

实训周总结篇6

心肺复苏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对患者持续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有效的心肺复苏能够缓解组织缺氧,避免细胞不可逆性损伤。①心脏分为左右心房及左右心室,由右心房吸入上下腔静脉自全身运回含二氧化碳之血液,经右心室压出由肺动脉送至肺泡经由透析作用,换得含氧之血液再经由肺静脉送入左心房再进入左心室压出经大动脉输送至全身以维持。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至关重要。

1 研究对象与实验方法

1.1 实验对象和分组

所有对象均没有参加过任何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加全程培训。随机分为观看视频自学组和观看视频加老师指导组两组,每组12名受试者,即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②

1.2 实验过程

1.2.1 培训方法及流程

对照组:受试者先观看心肺复苏视频30分钟,培训视频为南昌大学公开课:现场生命急救知识与技能之心肺复苏术,该视频包括理论知识及操作要点的讲解。观看视频结束后,受试者先在仿真模型上进行测试,然后进行心肺复苏技能操作练习,对照组的受试者只能自己通过仿真模型的提示来获得结果反馈,结果反馈是关于操作结果的反馈信息,每人练习20分钟,20分钟后在仿真模型上进行测试,一周后再次进行测试。

实验组:受试者先观看心肺复苏视频30分钟,观看视频结束后,学生先在仿真模型上进行测试,然后进行心肺复苏技能操作练习,在技能操作练习的过程中可以获得老师的指导,老师进行语言指导及动作示范,即实验组获得绩效反馈,绩效反馈是关于操作过程中运动特征的反馈信息。③每人练习20分钟,20分钟后在仿真模型上进行测试,一周后再次进行测试。

1.2.2 测试指标及方法

根据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制定的测试指标及考核方法。其中仿真模型记录的指标是按压深度及频率和胸廓起伏幅度,选取按压深度及频率、胸廓起伏幅度和各项指标的总分来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各指标数值均以平均数北曜疾畋硎荆哉兆楹褪笛樽樵谌鍪奔涞愕母飨钪副杲兄馗床饬渴莘讲罘治觯P

2 结果与分析

2.1 培训前按压深度及频率、胸廓起伏幅度及总分的组间比较

经检验,培训前两组之间的按压深度及频率、胸廓起伏幅度和各项指标的总分均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分组差异对于本实验无较大影响。

2.2 培训后即刻按压深度及频率、胸廓起伏幅度及总分的组间比较

对于培训后即刻的练习绩效进行比较,经检验,培训后即刻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之间的按压深度及频率、胸廓起伏幅度和各项指标的总分均没有显著差异。

2.3 培训一周后按压深度及频率、胸廓起伏幅度及总分的组间比较

对于培训一周后的保持绩效进行比较,发现培训一周后两组之间的按压深度及频率、胸廓起伏幅度和各项指标的总分均没有显著差异。

2.4 三个时间点之间按压深度及频率、胸廓起伏幅度及总分的比较

根据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培训前、培训后即刻、培训一周后的按压深度及频率、胸廓起伏幅度及总分的平均数及标准差,分别将这三个指标分开在三个时间点分析比较。

2.4.1 按压深度及频率指标在三个时间点的比较

培训后即刻与培训前的成绩相比,按压深度及频率得分的P

2.4.2 胸廓起伏幅度指标在三个时间点的比较

胸廓起伏幅度指标在培训前与培训后即刻之间(P

2.4.3 各项指标总分在三个时间点的比较

各项指标总分在培训前与培训后即刻之间(P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下,只要有仿真模型,无需通过老师指导,学生们便可以在仿真模型的提示下获得反馈进行不断的练习,从而拥有一定水平的心肺复苏技能,这样可以节省很多的人力资源,这是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效的、适合普通大学生的心肺复苏培训方法。

3.2 建议

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专业培训人士又十分有限,故而在心肺复苏知识的普及过程中,难以做到让所有人都有专业人士指导。本研究表明无需老师的指导,同样可以取得显著的培训效果,所以在大学生心肺复苏技能培训过程中,有良好的培训视频及有恰当反馈的仿真模型,无需老师的指导,便可以展开培训。

注释

① 杨曼瑾,吴艳梅.社区居民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效果评价[J].上海医药,2013.34(10):120-121.

② Plant N,Taylor K.How best to teach CPR to schoolchildren A systematic review[J].Resuscitation,2013,84(4):415-421.

③ 王丽姿,王丽萍,王新等.对社区居民心肺复苏培训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28):4-5.

实训周总结篇7

二、工作开展中的亮点

1.加强集中培训,推进干部上讲台工作

按照年初培训计划安排,一是利用周五集中培训时间,加强生产队组生产骨干的岗位技能培训,由教育科每周五抽调队组有关岗位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由相关职能科室技术人员结合本专业工种进行培训,截至目前进行了通风类、采掘类、机电类、安全类、防治水、供电、标准化等主要工种的应知应会培训,共培训1524人次,经过月度抽考和岗标考核检验,合格率不断提升;二是集中组织专题、专项培训、停复产培训,先后组织了涉爆培训、处灾计划、应急预案、双重预防机制培训,结合事故防范的针对性培训、节假日停复产培训等,聘请专业副总、业务科室干部、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授课,一方面发挥了技术干部的特长,同时也提高了学员专业素养。

2.以考促学,提高各类人员安全素质

为了更好的贯彻《煤矿安全培训规定》,适应公司、市局检查抽考机制,教育科充分发挥培训考核职能,加强各类人员的抽查考试。由教育科按照标准、规程题库随机出题,一是加强对不合格人员、事故关联人员、生产科室干部的业务知识抽考;二是配合市局、公司检查抽考进行模拟抽考;三是结合岗标、应知应会集中培训,对生产岗位人员进行定期抽考;四是配合总工办完成生产科室干部季度考试。考试结果按照《安全生产奖惩条例》进行奖惩考核,通过以考促学,提高各类人员安全生产素质,尤其是7月份,为了检验职工岗位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组织了井下一二线职工应知应会抽考,涵盖了井下主要工种,共100人参加,要求各队组对考试中暴露出的短板弱项要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学习。

实训周总结篇8

随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影响力逐渐扩大,人们对近几年实行的“以赛促教、全面培优”的赛前培优班的学生表示高度的认可。因此,在结合我校其他项目培优班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分析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给排水)赛项的各项考核指标,结合我校建筑设备安装专业多年来的教学成果,探索提出“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给排水)”赛项培优班的教学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及领导机构

一个赛项是否取得好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规范化的制定方案和落实具体实施工作。我校在组织上首先确定指导思想,具体领导机构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领导培优班全面开展工作,土木科科长作为副组长负责培优班、集训队各项工作安排与协调,抽调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和多年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成员负责技能培训指导,启用心理教师负责学生心理辅导等工作,安排体育教师负责学生的体能训练工作,做到全方位、立体式地培训学生成为技术过硬、素质优秀的高技能型人才。

二、培训方案

1.资格审核。动员在校建筑相关专业学生报名参加培训班。结合专业课教师、班主任对学生的平时表现,对学生进行资格审核,择优选择具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谦虚、谨慎、细心、活泼,严于律己、善于观察、服从指挥的学生。

2.第一阶段基本知识及绘图培优。此阶段主要培训学生以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给排水)技能比赛对建筑给排水和电气控制施工图的考核要求进行制定,先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培训,再对建筑给排水和控制电气施工图识读和绘制进行培训,实施时段为周一至周五下午第七、第八节课以及晚上,时间约四周。(1)给排水基本知识及识图训练。培训内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基础知识培训。建筑给排水平面图、系统图、大样图的识图与绘制,建筑水电材料工程量表和材料清单编制基础。考核方式:根据平面图结合提供的给排水设备,利用绘图工具快速、正确绘制建筑给排水施工图。(2)电气基本知识及识图训练。培训内容:建筑电气工程基础知识培训。建筑电气平面图、原理图的识图与绘制。考核方式:根据平面图结合提供的电气设备,利用绘图工具快速、正确绘制建筑电气施工图。(3)阶段考核。综合考核前四周所学知识点,重点测试学生给水排水、建筑电气识图能力,遴选出10~20人进入下一阶段培训。考试要求:试卷答题,独立完成图纸绘制。

3.第二阶段水电基本操作培优。此阶段主要培训学生对建筑给排水和电气控制施工考核要求进行制定,先对学生进行“管工”实操训练,再对学生进行“电工”基本操作训练,实施时段为周一至周五下午第七、第八节课以及晚上,时间约五周。(1)各种管材的加工与连接训练。培训内容:不锈钢复合管、镀锌钢管、PPR管、UPVC管下料、切割和连接。管材的螺纹连接、法兰连接、沟槽连接、卡压连接、热熔连接、粘结。考核方式:利用学校现有工具和设备完成管道的下料、切割和连接。(2)管道配件、附件的安装以及施工验收训练。培训内容:水泵、压力变送器、水表、信号蝶阀、湿式报警阀、水流指示器、闭式喷头、末端试水装置、水龙头、淋浴器、洗脸盆等水暖器材。管道水压试验、水冲洗、排水管道的通水试验、通球试验。考核方式:利用学校现有工具和设备完成简单器件的安装和连接,管道试验。(3)电气安装与接线训练。培训内容:信号蝶阀、压力开关、水流指示器、压力变送器、水表、液位传感器到控制箱端子排之间的连接;水泵到控制箱端子排的连接。考核方式:利用学校现有工具和设备完成简单自动喷淋系统安装和连接。(4)阶段考核。综合考核学生前五周所学知识点,以手动启动生活给水系统和喷淋系统为重点。考核完毕后,结合心理测试、体能测试、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培优小组老师指定学生两两组合,力求达到一名水工和一名电工相配对。

4.第三阶段自动化操作培优。此阶段主要培训学生以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给排水)技能比赛对自动化仪器设置、调试考核要求进行制定,对学生进行PLC、变频器和接触器等器件的安装和连接,实施时段为周一至周五下午第七、第八节课以及晚上,时间约二周。(1)系统控制与调试训练。培训内容:电气控制柜PLC、变频器、接触器等器件的安装和连接,变频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抄表计费程序设计与调试,喷淋灭火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给排水监控程序设计与调试,组态监控系统设计与调试。考核方式:利用学校现有工具和设备完成简单自动化控制程序设计以及组态设计。(2)阶段考核。综合考核学生手动仪器控制和自动化设计、调试技能,以PLC自动启动生活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重点。

5.培优强化集训阶段。此阶段主要培训学生以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给排水)技能比赛要求对前述考核过关学生两两配对进行综合集训,实施时段为周一至周五下午第七、第八节课以及晚上,时间约一个月。阶段考核: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测验,根据实际情况可调整配对。重点考核绘图准确性,材料表编制,水电系统安装快速,手动启动顺利,自动化程序编写快速,纠错查错准确,文明施工程序,队员配合默契程度,以及体能和心理素质。

6.体能训练及文明施工要求。以上训练计划需适当安排体能训练,如长跑训练体能,铃训练上肢力量,由专业体育老师具体制定体能计划。培训全过程贯穿安全文明施工重要性,训练过程做到佩戴安全帽、手套,材料、工具摆放,工作区卫生清洁,废料处理得当。

三、所需要设备设施条件

第一阶段需要40~60人多媒体教室一间,第二、三阶段需要10~20人建筑设备安装实训室,需要THPWSD-1型给排水设备安装与控制实训装置4套、PC电脑4台、配套管材、线材、电气元器件一批。

四、总结

全国技能大赛培优方案的制定是一个系统教学任务,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大赛呈现越来越强的竞争态势。上述是我校在交流总结各省队指导教师的经验基础上,积极探索实践的培训方法与手段,以此保证培训的连续性与整体性,努力提高培训效果。同时,指导老师亦应结合学生技能水平、态度、素质等各方面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的评价,加强培优班学员的心理辅导,增强选手的抗压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实训周总结篇9

3、申报内容主要包括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师资安排和经费预算等。

4、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按照整体规划、统筹安排的原则,对各地区各部门申报的年度培训计划进行初审后,提交自治区干部教育领导小组审核,并于每年的12月底前下达次年培训计划。

5、凡是由上级有关部门临时下达的培训任务,或根据实际需要临时决定举办的培训班,时间在两周以上的(含两周),各地级市、各厅局委办必须提前一周向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申报,同意后方可组织实施。

6、各地级市、各厅局委办要严格按照审核批复的干部年度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培训工作,做到培训前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培训过程中具体抓好组织落实、培训结束后认真做好总结汇报,确保培训效果。

7、主办单位要在培训班结束后15天内,将培训通知、参训人员名单、课程安排表、培训总结等相关材料整理成册,报送自治区党委组织部。

8、凡时间在两周以上(含两周)、未列入全区干部教育培训年度计划或未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审批同意的培训班,一律不得开办。

9、各地级市、各厅局委办举办的各类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政治理论培训班、专题学习班等,时间在两周以下的,应在开班前1周到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备案。

实训周总结篇10

一、运动训练周期性安排的生物学依据

运动训练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是通过许许多多连绵不断的大小周期循环往复二表现出来的。包括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的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称为一个训练大周期。训练大周期是以参加重要比赛获得满意成绩为目标,以运动员竞技状态发展过程的阶段性特征为依据而确定和划分的。

运动员的机体对适应训练负荷会产生生物适应现象,从而使得机体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专门的训练方法及训练手段可使运动员在心理和生理两方面都逐渐进入积极动员机体潜力并高度协调工作的状态。在这种高度动员状态下工作一定时间,机体的心理潜能和生理潜能均被大量消耗,机体的保护性机制便会发生作用,首先是提示性要求,而后是强制性地命令机体不再承受大负荷的训练和高强度的竞赛。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下降或消失,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恢复,才能够再度投入紧张的训练。在机体的适应性机制、动员性机制以及保护性机制的交替作用下,通过训练、比赛和恢复三个阶段周期性地运行,使得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与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相对应,分别组织准备时期(或称训练期)、比赛时期和恢复时期(或称过渡期)的训练,并把这一循环称之为一个训练的大周期。

二、竞技状态的阶段性发展与周期划分

(一)训练的准备时期

1.竞技状态发展过程:竞技状态的形成阶段。

2.生物学基础:适应性机制:机体对外界刺激的适应性现象。

3.主要训练任务:提高竞技能力,促进竞技状态的形成。

(二)训练的比赛时期

1.竞技状态发展过程:竞技状态的保持阶段。

2.生物学基础:运动性机制:心理/生理能力被释放动员,各系统高度协调。

3.主要训练任务:发展稳定的竞技状态,参加比赛创造好成绩。

(三)训练的恢复时期

1.竞技状态发展过程:竞技状态的消失阶段。

2.生物学基础:保护性机制:机体自动停止积极的应激反应。

3.主要训练任务:积极恢复,消除心理与生理疲劳。

三、不同数量大周期的安排特点

年度训练过程中包含的大周期,是反映年度训练过程结构特征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单周期(包括单周期双高峰)、双周期和多周期等不同类型。不同的结构类型有着不同的总体规划、不同的比赛系列和不同的训练安排,分别适用于不同的运动专项。

(一)单周期

全年训练按一个完整的大周期组织实施,称为单周期安排,随着人们训练活动的效率不断提高,在现代高水平竞技体育活动中,单周期安排已经越来越少采用了,采用全年单周期安排主要特点是:

1.需要长达4—6个月时间才能做好充分准备或取得显著训练效应。

2.受气候影响,每年只能在集中的几个月内参加比赛。

由于在单周期年度训练过程中,准备时期和比赛时期延续的时间较长,容易出现生理负荷的过度累积,导致运动员竞技能力下降,所以在训练实践中,人们常常把每个时期又分成几个阶段,并常常在长比赛时期的中间加一个短时间的调整时期,这种安排就称为单周期双高峰安排。

(二)双周期

全年训练按两个完整的大周期组织实施,称为双周期安排,它包含两个准备时期,两个比赛时期和两个过渡时期,在现代竞技训练中,双周期安排仍是一种常用的年度安排模式。运动员可用两三个月的时间做准备,使总体经济能力或竞技能力的某一个方面(某一特定的素质,技术或战术)发生明显的改变;并在一个半月至两个月的时间内,参加一系列的比赛,把所获得的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需要的方向上去,逐步从心里、生理,从技能、体能等方面培养最佳的竞技状态,在适应的主客观条件下,把已具有的竞技能力充分地表现出来;再加上半个月至一个月的恢复时期,总共大约5—7个月的时间完成一个大周期的训练过程。因此,一年便可安排两个训练大周期。

对于少年儿童训练的组织实施,更要考虑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心理上,少年渴望较快地看到它们的训练效果,而对于长时间的训练则感到枯燥和难以忍受;在生理上,少年儿童的机体对训练负荷的承受能力较低,自我调节的能力也较差,训练中常常很快就感到疲劳。因此,时间过长的持续训练(特别是准备时期中),既易使少年儿童的机体难以承受,又会造成其心理上的过度负荷而失去继续训练的兴趣。同时,在组织少年儿童的课外训练时,必须妥善处理x训练与文化学习的关系,要把运动训练与文化课学习、假期安排协调好。

实训周总结篇11

以色列学者弗拉基米尔・伊苏林明确指出,训练负荷的集中是板块周期理论最关键的和最基本的原理。所以说周期板块就是高度专项化集中式训练负荷的周期训练模式。邦达尔丘克在指导他的链球运动员时,又提出了3种专门的中周期板块类型:发展板块、竞赛板块、恢复板块。随后人们接受这种序列中周期并将其归结为:积累(运动员积累基本的运动和技术能力)、转换(运动员将他们的运动潜力转变为比赛专项能力)、实现(运动员实现比赛准备工作并达到预期效果)。同时,由布莱恩和詹姆斯・康希尔曼提出的训练痕迹效应也对板块周期训练产生了影响。训练痕迹效应是指在训练停止后,由系统训练引起的身体变化超出一定时间后的延续效应。训练痕迹效应持续的时间和不同的运动能力有关,例如有氧耐力和最大力量的持续时间显著大于无氧糖酵解耐力和最大速度。所以说当各项能力由同步发展变为序列发展时,训练痕迹效应变得尤其重要,由痕迹效应决定各项能力发展的先后顺序和时间。

板块周期所要改善的是在训练中受到的同步影响降到最低,应用序列式训练解决了所需训练的专门能力过多的问题以及实现了应用专门化和结构化的中周期(积累、转换、实现)。

3 W球运动比赛周期性特征

网球是世界上第二大普及的球类,这是得益于它自身的魅力以及非常成熟的赛制。网球在世界各地都有赛事,而四大公开赛与年终总决赛可以做为网球运动员一年之中竞技能力达到高峰的时间点。网球运动员想要参加这几场比赛必须要有一定的积分排名,而且年终总决赛只有世界前8才能参加。世界高水平运动员想要参加大满贯比赛都是先要参加一定数量的大师赛或者小型公开赛,等到积分排名足够参加大满贯的比赛时才有资格进入大满贯赛场。世界网球三大组织每年都会有大量网球赛事供运动员选择,仅在2015年ATP(男子职业网球联合会)就给世界网球运动员提供了48站的网球赛事。而优秀网球运动员每年大概参加13~20站比赛,呈现出水平高的运动员参赛数量少,年龄大的参赛数量少的趋势。

优秀运动员的年周期划分一般是以四大满贯、年终总决赛划分的,遇上奥运会年还要加上一个周期,此外还有一系列的一级赛是强制参赛的。每3至4个比赛周后有一个训练周期,这样全年大致会有6个大周期。每个大周期的时间并不是平均分配的。冬训作为第一个大周期,它的持续时间是最长的。跨年尾和年初的冬训,既要对一年的比赛结束作调整,也要为新一年的比赛做准备。一般从11月到1月初,大概8周时间。但是由于法国网球公开赛和温布尔顿网球锦标赛间隔时间很短,那么这个周期的时间就比较短,只能有2周的准备期[2]。从上述我们可以得知,网球比赛周期划分多,在年周期中需要运动员具备多次竞技状态。而在每个比赛中间,可能没有足够时间给运动员用来进入准备周期。每年法国网球公开赛结束后2周就迎来了温布尔顿网球锦标赛,这段时间除了给运动员恢复外,就是要求运动员最快速度进入到竞技状态。

4 当今职业网球运动员的周期训练理论与应用

4.1我国高水平网球运动员训练理论的创新

我国从职业网球全年赛事特点以及高度个性化的特点等方面入手,加强对项目规律的研究和认识。在训练方面实现了“五个方面的转变”,即在全年赛练节奏安排上,实现了由“传统全年大周期”向“全年多周期”训练模式转变;由“以训代赛”或“以赛代训”向“练中有赛,赛中有练,以赛促练,赛练结合,练有实效,赛有质量”转变;由“集体训练”向“个性化,针对性”训练模式转变;由“重数量,重时间,轻强度”向“高标准,短时间,大强度”的训练课模式转变;由“重技术,轻体能”向“技战术与发展专项体能并重,专项能力发展与伤病预防、康复训练、有效恢复互为促进”转变[4]。

4.2 板块训练理论在网球比赛中的作用

4.2.1 板块训练理论在网球比赛中的时间界定

因为网球比赛不同于其他比赛时间确定,网球比赛有时能够在一小时左右结束,有时却要用时两小时以上。由于有这种不确定性,所以安排板块训练的时间必须要依据运动员的身体状态和问题进行积极调整,对赛场上的问题进行查漏补缺,调整自己的状态。同时由于比赛都是采用单淘汰赛制,所以每个赛事的间隔时间也会有不一样。在安排板块训练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训练可用的时间,这样才能用较多的时间解决主要问题。

4.2.2 板块训练理论在网球比赛中个性化特征

实训周总结篇12

姜黄素是从姜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酚性色素,属于姜科植物,姜黄味辛、苦、性温、无毒[1]。研究表明,姜黄素在体外可以抑制大鼠肝微粒体的脂质过氧化,抑制中性白细胞的应答功能而阻止氧自由基的生成,高浓度时减少Fenton 反应中羟自由基的生成,并使血浆、肝脏和脑组织的SOD活性均显著提高[2]。

1 实验对象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SD雄性大鼠24只,两月龄,体重180~220 g,由陕西省医药研究所实验动物饲养中心购入。同时购入基础饲料。按实验组分笼饲养,适应性饲养一周后进行实验。

1.2 实验设计与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a),大强度耐力运动组(b)和运动+姜黄素组(c)。动物饲养室内温度(20~26)℃,湿度为43%~71%;光照随同自然光变化。

各组自由摄食饮水;c组每天上午按50 mg/kg体重的剂量灌胃姜黄素混合液,浓度(1.7 g/L),a、b组同时灌服同剂量的生理盐水;b、c 组于跑台上进行5周的适应性训练,跑速每周递增,分别为15 m/min、22 m/min、27 m/min、31 m/min、35 m/min, 坡度为0, 每周训练6 d,每天20 min。然后进行2周的大强度耐力训练,每天训练30 min,每周7 d,坡度为0,速度35 m/min。

1.3 指标测定 SOD活性测定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CAT采用可见光法测定,MDA采用硫化巴比妥酶法测定,测定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姜黄素购于西安天城生物制剂公司,纯度98%.实验各组每周称体重一次,第8周第1 d称重后,轻度麻醉。然后断髓处死,立即取心肌和肝脏于生理盐水中洗净血液,滤纸吸干,各组织置于-20℃冰箱保存备用。

测试仪器:岛津U-2000(HITACHL,Ltd.TOKYO,Japan),全自动高速冷冻离心机(Benkman),电热恒温水浴锅(天津市协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1.4 结果处理 用EXCEL对所测数据进行处理,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X±SD)表示,数据进行组间T检验。

2 结 果

2.1 姜黄素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心肌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表1),运动组较安静组大鼠心肌组织的总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GSH-Px活性显著下降(p>0.01)、MDA含量上升(p>005)。

2.2 姜黄素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肝脏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研究发现(表2),运动组较安静组总SOD活力显著上升(P

3 讨 论

3.1 姜黄素对大强度耐力的训练大鼠心肌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关于心肌总SOD、Cu,Zn-SOD、Mn-SOD在运动训练后或其它因素影响下的变化目前报道不一[3]。这可能与训练摸型、运动方式运动强度等有关。本实验是运动疲劳模型,训练对大鼠心肌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是肯定的。在安静状态下,大鼠体内的自由基保持低浓度的动态平衡状态,不会对大鼠心肌细胞产生不良影响,但在大强度负荷产生疲劳后,心肌组织自由基生成量增加,并且超过了SOD的增加量,导致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升高,SOD/MDA的比值相对下降,组织脂质过氧化增强。而过度训练组心肌和血清SOD活性和MDA均显著升高,同时,SOD/MDA比值均呈显著性下降[4]。这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服用姜黄素的运动大鼠较运动组总SOD活性显著升高(p

3.2 姜黄素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肝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肝脏是机体物质代谢的重要器官,其中的自由基代谢及抗氧化酶变化较为明显。运动能力与肝脏的生理机能密切相关。大强度剧烈运动会导致肝产生异常的代谢变化和不同程度的代谢紊乱,同时使肝细胞的一些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有实验报道,较长时间(6周)的游泳训练能使小鼠肝胞浆SOD、肝线粒体SOD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使肝线粒体内GSH-Px活力的增高;但肝胞浆GSH-Px活力和CAT活力的增高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国外学者报道[6],游泳训练9周后的雄性小鼠肝脏中,GSH-Px活力明显高于安静组小鼠,21周后肝组织中SOD活力和CAT活力也显著性增加[7]。关于运动对小鼠肝脏MDA含量的影响,报道结果不一致,有人观察到小鼠在一定负荷下于动物跑台上运动90及120 min后,其肝组织中MDA含量显著增高。而另有人则报道,即使长期运动训练,也未使小鼠肝脏MDA含量发生显著变化[8]。以上报道结果不同,是因为训练摸型、运动方式和运动时间等因素差异引起的。

通常的大强度运动训练后大鼠肝脏合成SOD减少,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下降。肝脏的解毒能力减低,造成体内毒性物质蓄积,吞噬细胞被激活,产生大量氧自由基。自由基异常增多可引起肝细胞伤害,线粒体数目增多,功能受损,从而影响运动能力。为了适应环境改变,机体可产生较多的消除活性氧自由基的酶类,较为典型的有SOD,CAT,GSH2Px等给机体补充自由基清除剂或抗氧化剂。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缺乏造成自由基及其衍生物在体内蓄积也促使并加重肝组织损伤。服用姜黄素的运动大鼠总SOD活性显著提高,而SOD作为体内肝脏氧自由基的清除剂保护肝脏免受自由基的损害。因此,姜黄素可以作为阻止肝脏氧自由基大量产生的间接干扰剂,有效的保护和提高肝脏的机能能力,从而促进大鼠对大强度运动训练的适应能力。

4 结 论

本实验是运动疲劳模型。由结果可以看出,服用姜黄素后大鼠心肌组织总SOD活性升高显著,GSH-Px活性显著下降,有阻止了心肌组织自由基的产生,使大鼠心肌组织在大强度训练后由于缺血缺氧而受到的损伤程度大大降低,提高了心肌组织抗氧自由基的能力,使自由基对心肌细胞核中性粒细胞的破坏能力减小。因此,姜黄素对抗自由基氧化和保护心脏,提高心脏机能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在本实验运动模型使大鼠肝组织抗氧化系统受到破坏、脂质过氧化程度加强,肝组织中不同的抗氧化酶对过度运动的应激不同。运动+姜黄素组较运动组肝总SOD活力变化不大、CAT活性变化不明显, GSH-Px活性显著升高(p

参考文献:

[1] 许实波,唐孝礼.姜黄素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中草药,1991,22(3):140.

[2] 石晶,陶沂,田亚平.姜黄素对鼠体内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J].药理学通报,1997,13(3):249-252.

[3] 金其贯,邓荣华,李宁川.过度训练对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0,19(4):356-358.

[4] 张士祥,等.1,6-二磷酸果糖营养液对小鼠肾、心肌、骨骼肌组织及其血清自由基代谢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19(3):23-29.

[5] 杨建雄,王丽娟,田京伟.槐采提取液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30(2):87-90.

实训周总结篇13

多元组合训练法是在一个或若干个训练单元中,依照运动员的训练阶段、水平、项目要求及个人特点等因素的差异,科学地运用训练学的原理,合理地选择和安排多项不同性质和比例的多元训练内容,以获取最佳整体效应的训练方法。因此,多元组合训练法不同于单一力量训练,耐力训练等,它并非是将各种单一训练内容或方法简单地相加,而是项中有项,以一定的间歇和交叉组合的方式,把多种训练方法的优点和功能集中在一起,有利于灵活、科学地安排负荷和间歇。把影响运动成绩的多个因素纳入训练课中,一次课同时训练多个机体系统,这样对单个系统的刺激不如单一训练的强度大,但多个刺激系统的总和比单一训练的刺激总和大,持续训练时间较长,总体负荷较大,内容变化灵活,不易产生疲劳,运动员训练积极性高。[1]同时,训练方式及内容的不同变化,又有助于防止神经和肌肉在训练中的疲劳,避免局部负荷过大与损伤,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功效。

1实验对象

1.1实验对象基本情况上海体育学院男篮运动训练专业运动员14名,经健康检查,无心、肺、肝、肾及内分泌等疾病史(表1)。

1.2实验前实验对象各指标测试情况实验前对实验对象的柔韧、力量、爆发力、灵敏、速度、耐力指标进行测试(表2、表3)。

2实验方法与步骤

2.1体能训练计划安排

2.1.1周期安排实验时间:2004年9月-2005年1月。包括两个中周期,共15周。

适应期:第2-3周;训练一期:第4-9周;调整期:第10周;训练二期:第11-16周。

2.1.2负荷安排在训练一期,第7周训练负荷达到最大;在训练二期,第14周训练负荷再次达到最大。

负荷安排见图1。

2.1.3训练内容安排每周分别安排两次力量、下肢爆发力及灵敏、速度、耐力为主的训练,即周一、周四安排以灵敏、速度、耐力训练为主(具体组合训练方法手段略);周二、周五安排以力量及下肢爆发力训练为主(具体组合训练方法手段略2);柔韧训练则贯穿于每次训练课中(具体组合训练方法手段略)。注意在训练内容的安排及方法手段的选择上,密切结合篮球专项特点。

2.2测试时间与指标安排

2.2.1运动素质适应期:2-3周,指标前测;训练一期:4-9周;调整期:第10周;训练二期:11-16周,指标后测。

测试指标:

象限跳。在平坦的地面上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约1 min长)。将测试地面分为4个象限,并标示数字,标示数字顺序为1、2、3、4,受试者双脚并拢,微屈膝立于象限1中。听到信号后,双脚并拢按1、2、3、4的顺序跳跃,计完成10次循环动作所需时间。

20 m折返跑。站立式起跑,跑完20 m后折回起点时停表。

反应时。用日产Fitness station系统测试,利用光信号发生器在通过控制器产生信号的同时,计时器打开,被试者双脚以最快的速度跳起,计时器显示值为反应时。

50 m跑。站立式起跑,起动计时,到终点停表。

腰柔韧。采用日产坐位体前屈仪。

纵跳。采用日产原地纵跳仪。

握力。采用日产握力仪。

腹肌力。1 min仰卧起坐。

背力。采用背力计。

瘦体重、体脂率。采用日产Fitness station系统。

无氧能力测定:Wingnate无氧功率测试。

有氧能力测定:VO2max,跑台测定,采用Bunce方案。

2.2.2数据处理全部数据表示为x±sd,经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显著性水平以p

3结果与分析

3.1力量下肢是实现身体灵活移动的部分,下肢力量要求在瞬间用力、及时放松和平衡。腰腹是上下肢联系的中枢,对腰腹枢纽的稳定和平衡性要求高。上肢是控制篮球的身体部分,要求上肢力量的精确性,上臂的绝对力量是上肢稳定性的重要保障。以上三个部分肌肉的收缩具有不同的空间和时间上的特征。

由表5可看出,实验对象实验前、后相比,通过t检验,腿力、背力及腰腹肌差异达显著水平(P

经过为期15周的训练实验,实验对象力量中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与实验中所采用的练习方法手段、内容安排及负荷量、强度的选择密切相关。

开始阶段以肌肉体积和肌肉力量耐力的发展为主要目标,选择的力量练习内容与方法手段全面,负荷安排应量大、强度小,为下一阶段作好准备。非极限负重的重复练习至疲劳,在接近疲劳时肌肉紧张程度最高,这时肌肉生理特征与极限负重时大致相同,训练效果明显。

发展最大力量阶段以最大力量的发展为主要目标,负荷强度逐步递增,负荷量递减,为发展爆发力作好准备。当一般力量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原有的负荷强度不再有明显作用。这时进入最大力量的发展阶段。采用等于或者几乎等于运动员特定训练状态下所能表现的最大力量完成动作的负重。

发展爆发力阶段以爆发力的发展为主要目标,负荷强度接近极限,负荷量接近最小,纯力量的练习要服从在专项运动中的具体力量表现,如力量和速度的结合。篮球运动对于速度的要求是本质性的,在实际训练中,力求以最大速度完成练习。

在各个阶段的力量练习中,均要考虑与专项动作结合。我们知道,不同身体部位关节的肌肉在完成动作时收缩特征不同。下肢的爆发力是主要表现形式,腰腹的静力性收缩是对抗能力的基础,肩关节肌肉的静力性力量是稳定性的重要保障,肘关节的一般力量和力量耐力更为重要,腕关节的力量耐力是关键。针对这些部位的不同特点分别进行专项训练,包括在形式上分为动力性和静力性的练习方式,针对力量耐力的重复练习、针对爆发力的超等长练习、针对最大力量的大负荷练习。[5]在动作的结构上可以尽量模仿篮球比赛中的动作。

3.2柔韧、灵敏、耐力、速度篮球运动中的速度,其实质表现为速度的变化,关键是人体对速度变化的控制能力。人体对于速度变化的控制能力,取决于神经对于肌肉的控制能力和神经系统形成的综合预判水平。因此在篮球运动中的速度素质包括速度的实现能力、速度的感觉及速度的控制能力。

篮球运动员的专项耐力与力量和速度能力有所不同,往往并不直接决定技战术行动的实际效果,而主要对完成爆发式动作提供稳定的保障。而这一专项耐力既表现为无氧耐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有氧耐力起了重要作用。

篮球运动中的情况千变万化,运动员不断面对新的情景,并且要迅速整合已有的运动技能形成合理的技术动作,及时做出反应。合理的判断来自运动员的随机应变。篮球运动的项目特点要求运动员突然快速、连续不断地移动。因此,灵敏素质要求速度、爆发力、平衡三个基本素质作为基础。

由表6结果可看出,实验对象实验前、后相比,通过t检验,腰部柔韧达非常显著性差异(P

篮球运动中,有氧耐力是基础。实验表明经过两个中周期的训练,实验对象耐力明显提高,最大摄氧量提高明显,最大输出功率和平均输出功率也明显升高,篮球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得到明显提高。[8]

柔韧素质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日趋突出,它不仅有助于灵敏协调能力的提高与发展,而且还对扩大各关节韧带的伸展度及制空权无疑意义重大,除此之外,对于消除疲劳、加快机体恢复以及练习之间的转换有着积极的作用。目前,欧美诸队对于柔韧素质的训练非常重视,相比之下,我国各俱乐部教练员虽然已经认识到该素质的重要作用,但对柔韧素质的训练方法及内容安排理解不够深入。我们在训练安排上对柔韧练习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足够的时间。

3.3身体成分组成人体各组织、器官的总成分称身体成分,在体育领域中主要是研究人的体脂(BF)和去脂体重(瘦体重LBM)构成及其对运动能力的影响。瘦体重(Lean)是指去掉脂肪的体重,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瘦体重与人体运动能力呈正比,即瘦体重越高,运动能力越强。人体总脂量(Fat)则反应人体脂肪含量,在一定意义上体脂率越高,体脂过多,对那些需要克服体重做垂直或水平加速运动的工作是不利的。代谢上,脂肪过多增大了工作时移动总体重所需要的代谢值。

由表7可看出,实验对象实验前、后相比,通过t检验,P值均大于0.05,差异不具有显著意义;虽然差异不显著,但实验对象的体脂率下降,瘦体重上升(表7)。

表明:经过为期15周的训练实验,对篮球队员的身体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能够控制身体成分在适宜的水平,这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也有利于运动员获得更高的体能。

4结论

采用多元组合训练法对篮球运动员进行为期15周的体能训练实验,实验对象实验前、后的运动素质发生变化,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提高且差异显著;体成分无明显差异,但体脂率呈下降趋势,体重上升。表明多元组合训练法有利于提高篮球运动员的体能状况;同时在体能训练实践中并未造成实验对象的机体过度疲劳和损伤,表明多元组合训练法中运动负荷量及强度的安排具有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Isaacs LS. Comparison of the Vertec and Just Jump system for measuring height of vertical jump for young children.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1998,86:659-663.

[2] Teford et al.A simple method for the assessment of general fitness: the tri-level profile.Australian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1989,27:20-24.

[3] Young, W.,McLean,B., & Ardanga,J.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ngth qualities and sprinting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Sports.Medicine and Physical Fitness ,1995,(35):13-19.

[4] 杨桦.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4(27):60-62.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