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清明悼念英雄诗词实用13篇

清明悼念英雄诗词
清明悼念英雄诗词篇1

这场新民歌运动,与的推动有关。非常看重民歌民谣,1957年11月与臧克家谈话说:关于诗,有3条:精练;有韵;一定的整齐,但不是绝对的整齐。强调要从民间的歌谣发展。在1958年3月22日的成都会议上,他提出要搜集民歌,并说: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条民歌,第二条古典,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新诗来,形式是民歌的,内容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

1958年4月14日,《人民日报》根据搜集民歌的意见,发表了《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赞扬新民歌是“群众的智慧和热情的产物”,强调搜集新民歌是“一项极有价值的工作”。此后,在武汉会议和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再次就民歌搜集问题与方法发表意见,正式提出了革命浪漫主义与革命现实主义相统一的口号。接着,《人民日报》发表《要抓紧领导群众文艺工作》和《加强民间文艺工作》的社论,中国文联、中国作家协会等单位立即召开“采风大军总动员”座谈会,全国各省市区党委也都陆续发出关于立即组织搜集民歌的通知。搜集民歌,成为“当前的一项政治任务”。各地迅速成立了采风组织和编选机构。全国的作家和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纷纷深入农村、工厂、部队,边采风边创作边辅导群众。

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新民歌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从十岁左右的儿童到六七十岁的老人,从农民、工人、机关干部、普通市民到专业文艺工作者,几乎都投入了这股洪流。人们充分利用各种场合、各种手段进行多种多样的诗歌活动,出现了“大字报诗”“枪杆诗”“扁担诗”“机床诗”“墙头诗”“炉壁诗”“黑板诗”“田头诗”等形式。1958年,中国诗歌几乎进入了一切领域。正如徐迟所描写的那样:“诗写在街头上,刻在石碑上,贴在车间、工地和高炉上。诗传单在全国飞舞。”

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赛诗会、民歌演唱会、诗歌展览会、摆擂台、街诗会等,是推动民歌创作运动的方法。新闻出版界也尽力为新民歌鸣锣开道。各地报刊都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登载民歌。1959年9月,由郭沫若、周扬主编出版了新民歌集《红旗歌谣》,收录民歌300首,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新民歌运动的成就。

应该承认,“民歌”中有不少作品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和历史价值,但也存在严重问题。由于主观主义盛行,把新民歌这一精神生产的作用强调到了不适当的地步,助长了民歌运动中的“浮夸风”。同时,由于在艺术上把浮夸空想当革命浪漫主义,直接间接地为高指标、浮夸风推波助澜。

天安门诗歌运动

如果说,民歌是中国人民欢乐、劳动的颂歌,“天安门诗歌”则是悲壮的、英雄的战歌。1976年4月发生的天安门诗歌运动,是群众文学创作“从地下走到了地上”,标志着人民群众的忍耐已经到了尽头,地下的熔岩终于喷发了。周扬说得好:“历史是无情的,也是富于戏剧性的,‘’篡党夺权首先从文艺战线开刀,人民则利用文艺的重锤敲响了他们覆灭的丧钟。”

1976年1月8日,逝世,引起全国巨大的悲痛。“天惊一声雷,地倾绝其维。顿时九州寂,无语皆泪水。相告不成声,欲言泪复垂。”人们心痛如绞,不仅因为党和国家失去了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还因为当时病重,“”趁机捣乱,主持整顿给内乱的中国带来生机的邓小平却受到批判。每一个正直的中国人,都为党和国家的前途忧虑,对“”充满愤恨。

当全国人民用各种方式悼念时,“”却明目张胆地攻击,不准人民进行悼念活动,强制大家“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人民目睹“”的倒行逆施,愤然而起,口诛笔伐。一位工人的诗写出了群众的情绪:“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1976年清明前后,全国许多地方爆发了以悼念为主题,以诗歌为武器,以申讨“”为目标的群众运动,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群众革命运动,也是一次广泛的群众诗歌运动。对的悼念,就是对“”的宣战。其中被“”称之为“反革命逆流的南京事件”可以说是天安门诗歌运动的前奏。一首署名“万万千作词,千千万抄写”的《捉妖战歌》,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的丑恶嘴脸和反动伎俩。亿万群众的正义呼声,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英勇气概和刚强意志。

这一群众革命运动,在天安门形成高潮。多达数百万人次的群众自发地成群结队到天安门广场纪念碑前献花圈、花篮,张贴标语、传单,发表演说,朗诵诗词、誓言。久蓄在人民心中的爱和恨,像火山熔岩一样迸发出来。真是:“纪念碑前洒诗花,诗刊不登报不发。莫道谣文篇篇载,此是人民心底花。”诗歌成为最主要、最有力的武器。它被写在花圈上,贴在纪念碑的护壁与栏杆上,贴在广场灯柱上,挂在松柏枝叶间。人们还在广场上朗诵歌唱。清华学生写的《献上一朵素洁的白花》,几千人聚集广场中央反复齐声朗诵。还有人把悼念的诗词谱成歌曲,在广场教唱。天安门广场上出现了万人大合唱的动人心魄的场面。当时,人们都争抄天安门诗歌,并以手抄的方式传播,产生了广泛的政治影响。

“”一伙对此十分仇恨和恐惧。他们首先以中央的名义发出电话通知,诬蔑南京群众的悼念活动是“分裂中央”。4月2日,这个“电话通知”向北京各单位普遍传达,说什么“清明节送花圈是旧习惯,应当破四旧”,要求人们不要去天安门广场。

清明悼念英雄诗词篇2

致那些逝去的脊梁

@微信公众号

1950年战争开始的时候,当他绑着马蹄表在破烂不堪的旧式教练机上练习最基本飞行动作的时候,他的对手们正高傲地嚼着口香糖,在东北亚天空肆意地飞行和毁灭。两年后,他和战友们用烈火和鲜血交织出了令对手敬畏的“米格走廊”空中防线。可他不想只防御,他渴望进攻。2015年,当他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之时,他用颤抖的手把“要大大发展战轰机”的字条留给了空军的最高指挥官,这是他一生祈愿。他叫刘玉堤,他曾用战鹰护佑过这片天空。

1928年,广州。当法官问他还有什么愿望时,他说还欠她一个合影。于是,他和她有了第一次一起站在镜头面前的机会。照片上,他和她紧紧靠在一起,他英俊帅气,她清纯可人,只是背景里森森铁窗分外突兀。几天后,在黄花岗,他和她淡然地举行了仪式然后携手走完了一生。而后,人们在他的监狱墙上,发现了“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的绝笔诗。他叫周文雍,她叫陈铁军,他俩刑场上的婚礼令刽子手也为之动容。

1958年,北京。那一晚,他辗转反侧睡不着,突然起身一脸郑重地告诉她,他即将离开要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她知道劝不住他,于是泪流满面地问:能留给一个可以写信的地址吗?他摇头。先是沉默,然后决然:“为了这件事就是死了也值得。”他告辞离去,一走就是13年。他因一次实验遭受核辐射最终身患癌症去世。他叫邓稼先,他为这个国家完成了迈向强大的史诗级任务。

他是个暖男,且多才多艺。他爱唱歌、爱下棋、爱钓鱼、爱养花,爱弹吉他,但最爱的还是开飞机和画画。他最得意的一张画作是驾驶他的爱机从航母上起飞,他起名这画叫“夙愿”。2001年,他的81192在驱离一架窜入我国领空的外军电子侦察机时被其螺旋桨打掉尾翼,消逝在海天之间。12年后,一支编号为16的航母率编队驰骋过他曾护卫过的海空。他叫王伟,他和81192没有返航,他和81192一直在巡航。

一个曾经苦难的民族,因为有了不屈的脊梁才可以傲然挺立;一个曾经落魄的国家,因为有了不绝的脊梁才可以重铸辉煌。

“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精神

@共青团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委员会

4月4日,共青团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委员会带领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生会干部步行6公里至烈士陵园进行“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主题教育活动。

全体人员身着正装,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前往烈士陵园参观学习,通过对陵园及馆藏的瞻仰,广大青年学子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深刻的人生洗礼。校学生会干部申萍和梁聪代表全体人员向烈士墓献上花圈,学生干部们在烈士陵园前敬礼,以示对烈士的缅怀和敬意。随后,学生代表孙绍华在烈士纪念碑前宣读悼念词,并带领全体人员进行宣誓。在这次活动中,广大青年学子真切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英雄气概,对“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直观的认识,深切体验到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

徒步11.6公里,悼念同胞

@南京雨花台中学

4月3日下午,雨花台中学师生历经2小时,徒步11.6公里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悼念死难同胞。这是该校的一项常规性活动,自1985年纪念馆建立以来,每年清明前夕学校都会组织高一的学生来纪念馆祭奠,望学生铭记历史,不忘过去。据了解,参加这次悼念活动的师生共550人。

当天,也有不少民众自发来到纪念馆祭奠遇难同胞。纪念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参观人员除了南京市民,来自外地的游客越来越多,包括不少国际友人。记者了解到,仅4月3日一日,南京市有四所学校的师生来到纪念馆举办清明悼念活动。

慎终追远,缅怀先辈

@共青团海南省三亚市委

4月3日上午,共青团三亚市委在西沙海战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英烈,共铸中华魂”主题活动。来自三亚团市委、三亚吉阳区团委、青联委员代表、志愿者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仪式。

在烈士陵园,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同唱国歌,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并默哀,倾听烈士陵园情况及西沙海域自卫反击作战烈士的事迹,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三亚团市委负责人表示,要通过广泛开展“清明祭英烈 共铸中华魂”主题活动,引导全市广大青少年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进一步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大力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为三亚打造国际化精品城市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一点烛光祭忠魂

@共青团湖北省委

2015年4月5日,由共青团湖北省委、省网络文化协会、《湖北日报》、荆楚网共同发起的“一点烛光祭忠魂――接力寻找抗战英烈安息地”祭奠活动在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举行。来自湖北省内主要高校官方微博管理员、知名网络大V、军校学员等百余人参加,引导青少年来到抗战英烈纪念地,上传图片为烈士点燃烛光,表达哀思。

青春诵读・红色经典

@共青团山西省委

山西开展“青春诵读・红色经典”宣传教育活动,组织青少年诵读红色经典和英雄故事,并以微信、微博音频栏目的形式广泛传播,让英烈事迹和精神在网上和青少年中发扬光大。同时,山西团省委、省青联、省学联、省少工委联合向全省青少年发出倡议书,其中说道:“山西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无数革命先烈在这片热土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如碑如铭的革命精神。作为成长于这片热土的新一代青少年,我们要积极寻访革命足迹,追忆红色历史,在缅怀革命先烈中,深刻了解历史,树立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直面困难的坚强意志,在服务社会中受教育,在奉献社会中长才干,以身作则,甘于奉献,做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争当继承和弘扬革命精神的生力军。”

清明悼念英雄诗词篇3

以深化“我的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继续在未成年人中广泛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慎终追远、缅怀先辈,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事迹,珍惜今天幸福生活,树立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的人生志向。

二、活动时间

4月1日至4月8日

三、活动内容

1、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学国历史、学习英模事迹,在网上向先贤先烈鞠躬献花、抒写感言寄语。

2、广泛开展以歌颂、描绘和放飞“中国梦”为主题的征文演讲、诗歌朗诵、主题班队会、团日活动,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活动,制作“清明”节日小报,扩大网上活动效果。

四、活动安排

1.活动倡议:大队部通过国旗下演讲向全校师生发出“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网上祭奠活动倡议。

2. 以中队为单位,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队会,学习英雄先烈们的英勇事迹,为先烈献花、留言,寄托少先队员的深深哀思。

3. 要求献花、留言时写明学校、班级、姓名并写好悼词。四——六年级同学可在电脑课上由电脑老师指导完成,一至三年级同学有条件的可在家由父母指导进行。

4. 鼓励学生向家长宣传,带领家长学习英雄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将对英烈们的尊敬和怀念带到各个角落。

5. 校园小广播每天播放一个英雄故事,向同学介绍先烈的英雄事迹,激发学习对先烈的尊敬,对现代美好生活的珍惜,为国努力的精神。

6.借助“清明节祭祖”活动,让孩子了解“祭祖”的相应活动或有关习俗,留下资料或图片,回到班级进行交流学习,丰富大家对清明节的认识,引导孩子缅怀去世亲人。

7. 制作“清明”节日小报,丰富大家对清明节的认识,了解传统文化习俗。

2017网上祭英烈活动方案二:

为加强小学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根据活动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在今年清明节前后,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以“缅怀先烈,学会感恩” 为主题的网上祭英烈活动。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时间

3月31日 ― 4月5日

二、活动目的

通过祭扫“网上祭英烈” 活动,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们的深深崇敬和怀念之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条件,努力学习,牢固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深刻领会在和平年代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贡献的意义。

三、活动内容

组织全体学生登录中国文明网,在其首页开设的“网上祭英烈”栏目,进行网上祭拜、献花、留言。同时,开展文明清明志愿服务行动,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景仰和追思。

四、活动安排

(一)3月31日——4月2日开展宣传活动。学校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宣讲活动的目的与要求,各班级组织学生学习关于清明节的有关知识,营造浓厚氛围。

(二)4月3日——4月4日组织学生登录中国文明网的“网上祭英烈”专栏进行网上祭拜、献花、留言。各班级要通过主题班会,开展追忆历史、缅怀先烈、讲述自己心目中的革命先烈活动。开展“身边的美德故事”征文比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

(三)4月5日开展文明清明志愿服务行动。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先辈的感恩怀念,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五、活动地点

网上祭奠:学校各班教室

六、工作要求

(一)学校少先队大队要进一步对活动作出部署,认真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要落实安全措施,确保祭奠活动文明、安全开展。

(二)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在教室上网,指导学生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

(三)要发挥少先队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把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作为近期活动的重要内容。

2017网上祭英烈活动方案三:

活动目的:

清明节是我国人民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每年清明,人民群众都要举行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深情缅怀为维护国家尊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自由幸福而英勇献身的无数英烈。

在清明节期间共同开展“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网上公祭活动,是网络时代弘扬民族精神、祭奠民族英烈的新方式,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点,最大限度地满足全校学生,教师及家长的参与愿望。师生们通过网络可以向民族先烈敬献虚拟的鲜花,缅怀他们的英雄业绩,铭记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和抗争历程,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表达复兴中华的豪迈心声和坚定信念,激励学生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

活动安排:

一、活动倡议:

大队部通过国旗下演讲、少先队员宣誓,向全校师生发出“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网上祭奠活动倡议。

二、以班级为单位,登陆学校网站,进入英烈馆,学习英雄先烈们的英勇事迹,为先烈献花、留言,寄托少先队员的深深哀思。

三、要求献花、留言时写明学校、班级、姓名并写好悼词。小学清明节“文明祭祀 网上祭英烈”活动,1、2年级同学有条件的可在家由父母指导进行。各班统计好献花人数和留言人数,并选择3条优秀悼词、留言在4月21日前将表格上交大队部。

四、鼓励学生向家长宣传,带领家长一起进入我们学校链接的英烈馆,将对英烈们的尊敬和怀念带到各个角落。

清明悼念英雄诗词篇4

对英烈的缅怀从全体党员雄壮激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开始,重温入党誓词是党员们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的坚定。

“又是一个清明节,又是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表达我们的无限哀思,告慰英灵。烈士虽已长眠,但他们的精神与青山共存,与日月同辉!”党支部书记**深情的宣讲也是全体党员对革命英烈的无限缅怀,大家共同学习英烈事迹,慎终追远。

**同志以深情厚重的情感朗诵了诗歌《不朽》,歌颂英雄、怀念英雄,把大家带回到无数英雄为了新中国前赴后继迎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战争年代。

清明悼念英雄诗词篇5

因为它显示了编者的政治敏感,表现了老一辈革命家早年为实现“中国梦”所进行的英勇战斗。如今的“强国梦”早在鸦片战争时期就开始了,不甘落后的中国人从那时起就决心打倒列强,振兴中华。到20世纪20年代山西就有了中共组织,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三大主力师挺进山西,建立了三大抗日根据地,与日寇浴血鏖战,成了敌后抗战的主战场。抗战胜利后,山西又是夺取全国政权的出发地,由此出发的大军将胜利的旗帜插遍全中国。接着,山西又成了国家建设的重要省份和能源重化工基地,为中华的崛起正在做着杰出的贡献。在此期间,、、刘少奇、、任弼时、邓小平、、、、彭真、杨尚昆、、关向应、、、聂荣臻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与革命元勋,都在山西的土地上留下了深沉的脚踪。有人做过统计,我国1955年至1965年授衔的将帅中,十大元帅的全部,10位大将中的9位,57位上将中的42位,177位中将中的103位,1360位少将中的838位,都曾在山西战斗和工作过。可以说,长期以来美仑美奂的“复兴梦”“振兴梦”和“强国梦”就萦绕在山西军民的心头,从山西出发的队伍为它的实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

因为它坚守了正确的办刊思想,反映了党史工作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党史文汇》的编者们近年来响应中央的号召,实行“走转改”,深入实际,翻阅档案,挖掘史料,获得了许多极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在学习党的十文件的热潮中,决定把它奉献社会,作为领会大会精神的参考。在这份增刊里,收录了82位老一辈革命家和文化战士的221首(篇)作品。中共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为此在该刊发表了《红色经典 壮美情怀》一文,高度评价说:“红色山西因这些诗作更加熠熠生辉,革命历史因这些诗作更加绽放异彩。咏读这些不朽的诗作,回眸浴血奋战的战争场面,英勇拼搏的峥嵘岁月,深刻感悟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精神、伟大情怀、战斗风采和人格魅力,给人以极大的感染、激励、启迪、教益。这是本革命的‘风雅颂’,是红色的文化经典,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的精神文化‘瑰宝’,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别是进行光荣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珍贵教材。”

因为它以深刻动人、价值极高的革命诗作,提示今天的文艺创作者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收录在增刊里的歌词《黄河大合唱》节选、《太行山上》、《游击队歌》等,激情充沛,琅琅上口,动人心魄。即使是的诗作《寄语蜀中父老》,也写得奇崛生动,悲壮感人:“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像这样的作品,主题突出,形象鲜明,通俗易懂,融思想性、艺术性和欣赏性于一体,对今天的诗人会有许多启发,告诉他们不要把作品写得那么朦胧艰涩,无病,远离生活和群众,而应深入实际,反映生活,讴歌时代,颂扬建设,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写出更多鼓舞士气、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好作品。

这的确是一本极富吸引力和震撼力的革命教材啊!翻开增刊,我们能感觉到有一股磅礴的革命豪气迎面扑来,并看到一幅幅壮阔的历史画面,听到一阵阵山呼海啸般的战斗呐喊。

我们可以听到革命领袖对山西秀美山河的赞美。“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是在《沁园春·雪》中对北国冬日风光的描绘。“太行山似海,波澜壮天地。山峡十九转,奇峰当面立。仰望天一线,俯窥千仞壁……”这是在《过太行书怀》对太行山的描写。这样的山川大地美丽无比,使读者产生了热爱之情,誓为她的安全和不受侵犯而奋斗牺牲。

我们能够看到山西军民进行杀敌战斗时的英勇与豪情。如刊中登载的的《有了英勇的战士》,的《一二九师誓词》,的《为晋绥烈士塔题词》,的《忆响堂铺之战兼贺抗战胜利四十周年》,聂荣臻的《忆平型关大捷》,的《建军纪念日怀战烈》,许世友的《百万子弟唱大风》等诗作,都表现了战争场面的宏大与惨烈,革命战士的顽强与豪迈。

清明悼念英雄诗词篇6

1937年11月中旬,奉命到湘赣边传达中央指示。游击队将他送到湘赣临时省委驻地甘子山。由于十年内战,军队在苏区杀害了几十万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在三年游击战争中,做梦都想消产党游击队,当时山下还驻有大量军队,这些都使湘赣省委负责人认为没有同合作抗日的可能,下山去和天天打自己的军队谈判岂不等于投降?过去曾多次有“上级来人”诱骗他们下山,因此他们怀疑是“叛徒”,将他捆绑在省委驻地的竹棚子旁边。当省委开会研究要将他处决时,大声说:“不能杀,杀掉我,你们要犯大错误!”第二天,开会公审,借辩护的机会,有理有据地就当前日军大举侵略中国,党中央决定合作抗日等作了说明和宣传。许多同志被说服了,他们决定缓杀,派交通员下山了解情况。交通员下山带回了中共中央《告全党同志书》和是党代表的公函。省委书记谭余保看了文件激动得热泪滚滚,拉住说:“我险些误了大事。”却亲切地对他说:“你很坚强,是个好同志。”

在等人的努力下,南方游击队迅速完成了改编任务。当时,有些人认为抗日就要完全相信,依靠,有了“和合作到底”的思想。则认为,现在民族矛盾虽然占主要方面,但阶级矛盾依然存在,合作抗日是有条件的。他在完成各游击队的改编任务,率队到皖南集结时,对当时的形势深有感触,口占《生查子》一首:

十年争战后,国共合作又。

回念旧时人,潸然泪沾袖。

抗日是中心,民主能自救。

坚定勉吾侪,莫做陈独秀。

此诗形象地说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强调“抗日是中心,民主能自救”,但同时借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惨痛历史经验,明确提出必须正确处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统一和独立、团结和斗争的关系问题这一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课题。

故国旌旗到江南

1938年5月,根据“向敌后进军,发动广泛的敌后战争”的电示,率领新四军一支队挺进江南敌后。6月中旬,与粟裕率领的先遣支队在溧水会师。面对军队的节节败退,决定在江南尽快打个胜仗,以打击日军的骄横气焰,鼓舞民众的抗日斗志,震慑汉奸,团结友军。6月17日晨,粟裕率先遣支队和一支队部分部队完成了破袭铁道的任务,又抢抓战机,在镇江西南的韦岗设伏歼灭了从镇江开向南京的日军车队,击毁敌汽车4辆,毙敌13名,伤敌78名,缴获4车军用品。此次挺进江南首战告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抗战信心。他们用缴获的战利品布置了一个展览,当时方圆几十里的群众争相参观,新四军英勇善战的美名一下子传播开来。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豪情满怀,挥笔赋诗《韦岗初战》:

故国旌旗到江南,

终夜惊呼敌胆寒。

镇江城下初遭遇,

脱手斩得小楼兰。

(前两句后改为“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收入《诗词选集》1977年版)

一片丹心照汉旗

即今抗日艰难日,

累累新坟启我思。

五年碧血翻沧海,

一片丹心照汉旗。

这是《 “七七”五周年感怀 》的诗句。在艰难困苦的敌后抗战过程中,许多战友相继牺牲,在坚信抗战必胜、民族解放的曙光必将来临的同时,的内心也满是伤痛。为了悼念战友,他写下多首充满着革命英雄主义的悼念诗词。

1940年10月,闻知一位身负重伤的新四军女战士在牺牲前对同伴说“革命流血不流泪”,很有感触,写下了《记遗言》:

某女同志渡江遇敌负伤,临殁,同辈皆哭。乃张目视曰:“革命流血不流泪”,言讫而绝。余闻而壮其言,诗以志之。

革命流血不流泪,

生死寻常无怨尤。

碧血长江流不尽,

一言九鼎重千秋。

此诗既是对新四军战士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赞颂,又集中表现了对革命战士的人生观、生死观和革命英雄主义的认同,反映出对革命事业的忠贞和献身革命的崇高精神。

1942年3月,日军侵占苏北海安,日伪想利用当地著名人士韩紫石的声望,一再逼他出山担任伪江苏省省长。韩紫石严辞痛斥,并以死殉节。

韩紫石,海安著名人士,民国初年曾任江苏省民政长、安徽省民政长、山东省长等职。他在苏北上层人士中威望很高。多次与之交往,曾书赠“杖国抗敌,古之遗德,乡居问政,华夏有人”的诗联给他。

韩紫石殉节的噩耗传来,十分悲愤,写下一首七律,深表哀悼和敬意:

忍视神州竟陆沉,

几人酣醉几人醒?

坚持晚节昭千古,

誓挽狂澜励后生。

御侮力排朋党论,

同仇谋止阋墙争。

海陵胜地多人杰,

信国南归又见君。

1944年9月,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在河南夏邑与顽军作战中牺牲。作为与彭雪枫生死与共的战友,十分悲痛,写下了缅怀战友的诗句,至今读起来仍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淮北哀音至,

灯前意黯然。

生平供追想,

终夜不成眠。

……

吾人事革命,

生死本寻常。

所痛风云急,

中原丧栋梁。

……

君我成永别,

(后改为“尔我竟长别”)

多年患难同。

我身惜后死,

努力贯初衷。

(后改为“永矢贯初衷”)

万众瞩目清凉山

1943年11月,电召赴延安参加七大。沿途经淮北、山东、晋冀鲁豫和陕甘宁各抗日根据地。看到各抗日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抗日热情高涨,政治、经济、文化各项事业迅速发展,八路军、新四军日益壮大,心潮澎湃,写下了大量的诗篇,对抗日根据地作了热烈的歌咏。“横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山一程,水一程,万里长征足未停。太行笑相迎。”“峥嵘突兀吕梁雄,我来冰雪未消融。花信迟迟春有脚,夕阳满眼是桃红”。

由于七大延期,他在太行根据地住了一段时间。1944年1月,写下130余行的长诗《过太行山书怀》,对太行抗日根据地作了热情洋溢的赞颂,对以为首的党中央表达了仰慕之情。其中有诗句曰:

吁嗟呼!

黄河东去汇百川,

自来表里太行山。

万年民族发祥地,

抗战精华又此间。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代表华中和新四军在会上发言,并被选为中央委员。七大的召开,使我党达到了空前团结和统一,回顾中华民族的百年灾难,展望即将来临的胜利曙光,激情满怀,赋《七大开幕》诗一首:

百年积弱叹华夏,

八载干戈仗延安。

试问九州谁做主,

清明悼念英雄诗词篇7

大会伊始,全体师生神情肃穆,低头向不惧牺牲、无私奉献的用特殊的付出与担当诠释着信仰和忠诚的凉山州牺牲的30名救火英雄致以哀思。丰碑常在,英雄永存,桃园小学用特殊的方式缅怀和悼念他们,也表达了一种精神的传承。

清明悼念英雄诗词篇8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词状豪迈景,记豪迈事,抒豪迈情,以“大江东去,浪淘尽”把绮艳柔靡之词风冲得无影无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蓬勃,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 融景物、人事感叹、哲理于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使人产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再如他的《念奴娇・中秋》:

凭高瞻远,见长空万里,云留无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飞銮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预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这首词境界浩广,气魄宏大,不亚于“大江东去”。此词作于元丰五年,期间,东坡被贬黄州,政治上失去了自由,生活十分寒苦,词里却流露出如此开朗的心情,正如:“长空万里,云无迹”的朗朗晴空一样。词人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出高洁清寒的月宫,令人神往!状写了月中仙人,乘鸾鸟自由来去,让人羡慕!想象之奇异,联想之丰富,使人叹为观止。反映了东坡在精神上的自求解脱,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的开阔胸怀。那“狂歌”“起舞”,那“吹断长笛”的高亢乐曲……气魄如此宏伟,真有不可阻挡之势。这首词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样,是豪情壮思满词章的杰作。

东坡的创新精神,使词成为一种能表达丰富内容、复杂思想感情的文学形式。东坡以词咏史,以词言志,以词抒情,构成浩大高远的境界,气势磅礴,意境雄浑,气概豪迈。难怪有人评价东坡词与柳永词时说:“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当然,豪放风格的词,决不能代表东坡词作的全部成就,东坡词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而他的婉约词清新绮丽,委婉细腻,一洗过去词作中那红绿绮艳的媚妖气氛,为词坛带来了一种清高生活的意趣,咏抒出一种淡淡的情怀,创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如他的《水龙吟》“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极尽缠绵婉转。

东坡在熙宁八年于密州悼念亡妻的词作《江城子》,写得情真意切,回肠荡气,历来被视为至性过人的佳作。

江城子

清明悼念英雄诗词篇9

        北宋初,士大夫晏殊、欧阳修已经开始尝试用词来表达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真情实感,描写自己所观察到的一些大自然的景象和社会现象,抒发自己在政治上的抱负和理想。从而拓展词的题材,提高词的品性,不同程度的逐步呈现出一种向传统的"言志"的诗越来越靠拢的趋势。如果说晏、欧两人以自己的创作,多少突破了传统的"词为艳科"的藩篱,在由词向诗流动的长河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的话,那么,就词的发展上看,苏轼的词正是一个转折点,他把词推到一个更为宽阔的道路上,对词的开拓和变革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词一扫五代余风,开创豪放词派,敢于突破声律,不让音乐把它捆死,将只表现 "爱情"的词扩展为表现"性情"的词,将只表现"柔情"的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的词,(1)使词象诗歌一样可以充分表现创作主体丰富、复杂的心灵世界、性情怀抱,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词的艺术品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独立抒情文体。把词堂堂正正的引入文学的殿堂,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树立了词史上的里程碑,大大促进了宋词的发展,使宋词进入了鼎盛时期。这就是苏轼对词做出的最杰出的贡献,而实现这一贡献的最根本的手段就是变革词风。无论是拓展内容,还是新化形式;无论是突破风格,还是超越人生,苏轼都以其极大的热情、卓越的才能进行了不懈的追求和努力。 

        一、内容的拓展 苏轼对词的内容的改造是全方位的,一部《东坡乐府》不仅几乎涉及到所有传统诗的题材,而且拓展了词的题材。 

        (一)悼亡之词在传统的抒情诗所表达的个人情感中,最动人的是生离死别之情,以词写悼亡,是由苏轼首创。在东坡夫人王弗逝世十年之后,他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以凄厉的音响,不断变换节奏的句式,恰当地表现心潮的激荡和抑郁不平的情怀,是中国词史上第一次把悼亡题材引入词中,另一首《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雾)将咏梅与悼亡合写,以花喻人,含蓄空灵,感情真挚,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苏轼的悼亡词足以与此前最著名的晋人潘岳与唐人元稹的悼亡诗鼎足而三。 

        (二)农村之词 与山水诗一样,描写农村风情、景物的田园诗也一直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苏轼不仅注重内心世界的开拓,还注重外在世界的拓展。苏轼之前的词作,所表现的生活场景很狭小,主要局限于封闭性的画楼绣户、亭台院落。而描写农村人物,反映农村风情,以农村题材入词,于文人词中则始于苏轼。他在徐州写下的五首《浣溪沙》集中表现了这方面的成就,他出身于士大夫之家,但常以"世农"自谓,在《浣溪沙》中"使君元是此中人 "就说明了他与农民的感情是相通的。正因为具有这种难能可贵的思想感情,所以,在历任地方官时,能不忘人民的疾苦。而且,这些词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仲夏时分的农村风情图,这就为南宋词人大量创作此类作品开辟了道路。 

        (三)言志之词 宋朝几乎从立国起就一直受强悍的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和侵扰,但宋朝皇帝却制定并推行了重文轻武,重内轻外的基本国策,这就造成了在宋朝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的怯弱苟安、及时行乐的厌战心理。因此,盛唐那种描写边塞的奇异风光、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歌颂将士们奋勇杀敌的英雄主义精神的诗篇在北宋文坛中是极其少见的,就连被西夏人称为"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的"龙图老子"范仲淹所写的著名词篇《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也只是渲染了一种浓郁的悲凉气氛,而缺乏一种豪迈昂扬的情绪,以至于被欧阳修嘲为"穷塞主之词"。(2)然而,在东坡集中已有了某些抒发自己在政治上的抱负以及感慨的词篇,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这实际上已经将词涉足于中国传统诗歌的最高境界--言志的境界了,为南宋词人言志词的繁盛奠定了基础。 开拓词之境域,丰富词之内容,苏轼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表明:词是"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除了开创词的悼亡题材、农村题材、言志题材之外,他还在词中大量描绘了自己的日常交际、闲居读书以及射猎、游览等生活场景。为我们研究苏轼以及宋代社会的各个方面提供了参考依据。赠答词、送别词、田园词、爱情词、咏物词、咏史词、谐谑词等都蕴含于苏轼的词中。这样一来,苏轼不仅拓展了词的时空场景,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而且更有助于丰富词的情感内涵,从而提高了词的艺术品位,使词从 "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平等地位的抒情文体。 

        二、形式的新化 苏轼对词风的变革,除了拓展词的题材与表现功能外,还体现在他对词的创作理念的变革,主要体现在:诗词一体、以诗为词的创作主张。 

        (一)诗词一体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突破了人们长久以来形成的"诗庄词媚" "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新词,此古人之长短句诗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苏轼不仅将词与诗相提并论,而且认为词就是诗,只不过词与诗在外在形式上存在差别,但它们二者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该是一致的。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的文学地位提高,使词与诗具有同等的地位,所以,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将诗的题材与风格引入词中、实现诗词的相互渗透与沟通,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以诗为词 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手段就是"以诗为词",也就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主要体现在:以诗入词,运用题序和典故。 

        1.以诗入词 以诗入词也就是取意于诗,在苏词中,以诗入词的词作并不少见,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首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取意于李白《把酒问月》中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起舞弄清影"取意于李白《月下独酌》中的"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在词的创作中取意于诗,就会使词的创作不拘谨,不受束缚,有较高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古人的诗被信手拈来随意放入词中,自然地表现创作主体的心灵世界、性情怀抱,让我们不能不感叹苏轼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卓越才能,为后代文人的词创作提供了学习的范本。

        2.运用题序 苏轼之前的词,大多是应歌而作的代言体,只要词有调名,表明其唱法即可,所以,绝大数词并无题序。苏轼则把词变为缘事而发,因情而作的抒情言志之体。所以,词人所抒的是何种情志,词是因何事而发,苏轼以题序的形式在他的词作中都有所交代和说明。他在词中与诗一样采用标题和小序的形式,使词的题序和词本文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例如:《水调歌头》的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不仅交代了创作的时间、缘由,也确定了词中所抒情感的指向。还有一些题序与词本文在内容上有互补作用,如《满江红》(忧喜相寻),《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等,词序用来纪事,词本文则着重抒发由其事所引发的情感。有了词题和题序,既便于交代词的写作时地和创作缘起,也可以丰富和深化词的审美内涵。

      3.运用典故 词中用典既是一种代替性、浓缩性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方式,词中用典始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在苏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较浓厚的叙事性和纪实性。词中两处用典,上阕用孙郎射虎之典,以孙郎自喻,不仅显示出自己的胆略和勇气,而且表达了为国立功的雄心。下阕用持节云中之典,以魏尚自比,希望被朝廷起用,实现自己许身报国的愿望。这两处用典表达了词人深厚的爱国热忱。这样一来,以典入词,以典中之事融为己事,以典中之情化为己情,不但扩大了内容,增加了词的容量,使词能总揽古今之事,而且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对后来词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风格的突破 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他在《与鲜于子骏》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颇壮观也。"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词的"风味"提出来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人",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 

        (一)追求豪放风格 虽然苏词仅存362首,大多数词的风格仍与传统的婉约柔美之风比较接近,但已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体现出奔放豪迈、倾荡磊落,如天风海雨般的新风格。例如:《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是苏词中第一首豪放词。词的上阕写出猎,场面热烈,气概豪迈。词的下阕写请战,壮志豪情,慷慨豪雄。一方面表现了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另一方面又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这样的壮志豪情一洗绮香罗泽之态,突破了晚唐五代以来儿女情词的局限,使词从花间月下、浅斟低唱之中,走向广阔的生活天地。苏轼的奔放之情怀、雄伟之志向都能在词中一一得以表现,与他宽阔的心胸、坦荡的襟怀相映衬。苏轼的豪放词中出现的景物都显得气象宏大,气魄非凡。由于他独特的审美趣好,所取之景多为清新明丽者,于是,清雄旷达便成为苏轼豪放词的典型特征。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瑰丽雄奇的自然风光,雄姿英发的英雄人物,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这三者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从而铸成了一种豪放不羁与抑郁顿挫相结合的创作风格,在偎红依翠之风盛行的北宋词坛可谓别具一格,自成一体。正是这一风格,至南宋为辛弃疾发扬光大,构成辛弃疾豪放词的基调,对南宋的爱国词有直接的影响。宋胡寅在《酒边集序》中称道苏词:"一洗绮香罗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揭示出苏轼对这类词所创造的一种新的美学风范。(3 ) 

        (二)扩大婉约意境 除了豪放风格的词作,苏轼在婉约词的创作上,也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 。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就反映了东坡词的另一种风格,情调幽怨、缠绵。如果咏物词仅仅停留在咏物上,那么无论写得怎样曲尽妙处,终归意义不大,境界不高。但是,在曲尽事物妙处的基础上来写人物的情思,不停留在物本身上,这样咏物就有涵义。苏轼着墨写扬花的神态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借写扬花描绘出一副闺中少妇怨春、思春、柔肠愁断的图画,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甚至我们也可以认为:此词是以扬花比拟人的飘零沦落,隐约地寄托了词人个人身世的感慨。周济所说的北宋词"无寄托"不可一概而论,像苏轼这样的咏物词就是另有所寄托的,王国维对此词推崇备至,他说:"咏物之词,自东坡《水龙吟》为最工。"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说:"东坡《水龙吟》起云:’似花还似非花’此句可作全词评语,盖不离不即也。""不离不即"指的就是咏物词的写法,即:不要停留在物上,要有所拓展,但也要切合咏物。(4)这就在创作方法上为后人的咏物词创作开拓了道路。

清明悼念英雄诗词篇10

活动时间:xx年4月5日

策划参与单位:江西旅游商贸国旗护卫队

赞助单位:

八一纪念馆简介:略

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让同学们了解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去继承和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培养大学生爱国意识;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我们的学生从中受到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气息的熏陶,并从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3、 向革命烈士学习,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树立服务意识;

活动流程:

1、3月19日召开一次关于八一纪念馆的细节问题会议;

2、各个参与队员到齐后,上午10点悼念活动准时开始;

3、在八一纪念馆,由主持人介绍本次活动的各项注意事项;

5、到达伟人雕像前,队员上前献花圈,之后全体人员悼念;

6、听取烈士事迹;

7、全体默哀三分钟;

8、参观八一纪念馆;

9、有秩序的退出纪念馆;

10、活动结束后,举办一次简单的总结与交流会。

注意事项:

1、进入纪念馆时,请各队员有秩序的进入,各小队负责人负责整理队伍,不允许有不和谐现象发生;

3、进入纪念馆,切勿大声喧哗,注意保持国旗护卫队队员形象;

4、参观纪念馆时,应严格遵守墓园管理规定,听从纪念馆管理人员安排;

5、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队员们应举止文明,穿着整齐;

6、不得在馆内乱扔垃圾,破坏馆内的花草树木,应保持馆内的卫生整洁。

7、来返路上注意安全。

活动负责人:国旗护卫队负责人

活动经费:购买花圈

应急措施:1、如遇天气下雨,时间经负责人协商可推迟。

2、活动前如有队员因各种原因不能参加,应与负责人说明。

国旗护卫队

xx年3月16日

附:清明节悼词

时届清明,风和日暖,翠柏凝春,今天我们国旗护卫队代表江西旅游商贸学院站在这里,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和音容笑貌,表达我们的思念之情,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忆往昔,在那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里,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撒热血,前赴后继,视死如归,推翻了黑暗的旧世纪,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埋葬了蒋家王朝。

在建设祖国的峥嵘岁月里,多少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和平统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舍生取义,矢志不渝,用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在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又有多少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

看今朝,我们在“xxxx”重要思想指导下,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树新风,明荣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清明悼念英雄诗词篇11

合:你们可曾想过,为什么我们今天的生活这样幸福? 你们可曾知道,这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男: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又有多少革命先烈长眠于地下! 女:历史不会忘记他们,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我们更不会忘记他们。 男:我宣布吕家坪镇中心小学缅怀革命先辈清明节扫墓活动

合:现在开始!

男:活动进行第一项,全体肃立,鸣炮!

女:活动进行第三项,由县、镇、局、学校领导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全体师生默哀两分钟。

男:活动进行第三项,由 老师宣读碑文

女:烈士走了,走不了我们的留忆;

男:烈士走了,走不了我们为祖国为民族振兴而艰苦奋斗的誓言! 女:请听,我们新一代少先队员的心声!

男:活动第四项,请少先队员代表--- 发言

男:历史刻在石头上的记录可以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失,但刻在人们头脑中的记忆却永远清晰。

女:有形的纪念碑可能会垮掉,但人们心里的纪念碑却永远屹立。 合:我们不会忘记,我们也不能忘记!

男:活动进行第五项,由中队辅导员郑秋月老师讲话。

女:活动进行第六项,请听少先队员们带来的节目诗朗诵。

男:伟大的人民英雄已经载入史册,但是我们不会忘记鲜艳的国旗上火一样的色彩,英雄的精神之花已开遍神州。

女:看,在建设祖国的峥嵘岁月里,又有多少中华儿女舍生取义,矢志不渝,用

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男:活动第七项,请听少先队员代表的誓言!

男:让我们记住这庄严的时刻,

女:让我们感恩今天的幸福生活。

男:今天,在这里,我们尽情道出对烈士拳拳的思念,

女:今天,在这里,我们牢牢铭记烈士的精神,为他们喝彩;

男:今天,在这里,我们深深立下不悔的誓言,好好学习,建设祖国! 女:活动第八项,请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张耕同志讲话。

男:安息吧,先烈们。苍松葱郁为您守灵,春雨滴答伴您歌吟。

女:安息吧,先烈们。青山作证,绿水作证,伟大的时代为我们作证! 合:让我们踏着先烈们的足迹,为民族昌盛,国家富强,奋然前行吧。 男:活动第九项,各班学生代表为烈士墓献花。

男:四月清明,我们把鲜花敬献在烈士塑像前。

女:把这圣洁的花朵,献给我们崇敬的楷模。

男:在这思念亲人的时节,在这情如泉涌的庄重时刻。

女: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每天和太阳一同升起降落。

男:伟大的人民英雄啊,你在我们的心中如高山巍峨!

女:活动第十项,呼号,由 领呼!

男:活动第十一项,唱少年先锋队队歌。

男: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先以先进的科学和灿烂的文化矗立在世界民族的峰巅。 男:无尽的悲哀,化作坚定的信念,坚定的信念告慰烈士的忠魂。

女:美好的心愿,编成洁白的花环,洁白的花环献给祖国的英雄!

男:“青山绿水可留生前浩气,苍松翠柏堪慰逝后英灵”。

女:革命烈士 “魂魄托日月,肝胆映河山!”

清明悼念英雄诗词篇12

一、纳兰性德其人

纳兰性德(1654-1685)初名成德,因避太子讳,而改今名,字容若,别号楞枷山人。在其手简和所藏书画印文中有“长白山人”“松华江渔”等代称。

纳兰性德为太傅明珠之长子,然而他并未靠其父的官权而力求自官。免费论文。十八岁时顺天乡试中举人,次年会试中因病“告殿”,二十三岁中进士,选授宫廷三等侍卫,后依次晋升为一等,一直在康熙帝身边宿卫扈从,执事当差。免费论文。

作为入主中原的满族人,纳兰性德喜写古诗文词,学习汉字,并与汉族文人常往来,如顾贞观、梁佩兰、陈其年都与之关系甚密。同时“他仍深留着开化不久民族的精神”[1]“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2],用一颗赤诚之心,毫无掩饰地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和最真切的情感,这也是我认为他“情深”的最主要的原因。

“生于华阀,位居清要,但情思抑郁”[3]并常怀“惴惴有临履之忧”,加之爱妻卢氏的早逝,使得纳兰性德从早年的经世转向后来的出世,从热心于儒家转向于佛教,并开始恼悔青年时期那种追求功名利禄的孟浪行为,希望能从佛教的哲学中找到灵魂的安所和心灵的栖处。

他之所以涉猎佛学,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从现实的遭遇中发现,个人的力量无法使不合理的现实变为合理,却又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儒家“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尽量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调和的思想无法解脱他内心的苦恼烦忧。而恰巧佛教中把世界推向空无,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充满痛苦的,宣说世界万物为心所造,认识的对象不在外界而在内心的主张,使他暂时求得了精神的安慰和心理的平衡。“既然找不到人间的不幸的真正原因和可行之路,就只好承认世界的‘空无’和泯灭是非爱憎,把希望寄托在佛教的‘寂灭’一切烦恼求得来生好运上。”[4]

纳兰性德还为自己的词集《侧帽》改名为《饮水河》。而“饮水”一词来源于佛教道明禅师的一句话“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其后期的词作中“莲花”“杨枝”“暮云”等佛教词汇的运用,也表现了他对佛教思想的追崇。但这类词作在他的作品总量中还是很少的。

我们说人的思想是复杂多变的,纳兰性德虽然追崇佛教,道禅悟机,但总体上看,儒家思想才是其思想的主导,无论他如何追求、探寻佛学,他依然是个儒生,始终没有参透生活和人生,也没有达到佛教中“心如止水”的境界,更重要的是他还被世俗、尘事所捆绑着无法自我挣脱,而这也是他痛苦的根源。他过惯了锦衣玉食、安心舒适的生活,留恋仕途却又对官场的黑暗深恶痛绝,他以诗人理想,浪漫的情怀看待这个世界,然而他失望了,这使他内心不能平衡,陷入到了激烈的矛盾和烦忧之中。儒家赋予他入世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多地使他深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无奈与伤感,所以才会发出“浮名总如水”“且随缘,去往无心”的感慨,其中几多辛酸,几多悲凉,谁人知,谁人解?

二、纳兰其词

关于词,纳兰性德推崇南唐后主李煜。他曾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绕烟水迷离之效。”而他自己的个性,才气也与李煜很相近,所以在词风上,纳兰词作也有李后主凄怨的特点。陈维崧曾评《饮水河》“得南唐后主之遗”。

纳兰性德一生短暂,社会接触面不广,爱情、友情、扈驾出行的所见所感构成了他三百四十首余词的主要内容。

(一)爱情词

纳兰性德的爱情词写得凄然而真挚自然,而其中悼亡词堪称为其爱情词中的代表。

中国的悼亡诗最早可追溯到《诗经·邶风》中的《绿衣篇》,但“我思古人,实获我心”不过只是表现出了睹物思人的淡淡伤感与愁绪。之后有西晋潘岳的《悼亡诗五首》,元稹的《遣悲怀三首》和李商隐的《房中曲》,但读来总是没有那么感人。而词中苏轼悼念亡妻的《江城子》,通过“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的细节描写,表达了他深切的思念之情。而纳兰性德却又与他们不同。在纳兰性德二十三岁,正当他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之时,爱妻离世。两人阴阳相隔,但他仍痴情幻想着“尘缘未了”,似乎两人还有团圆日。

“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亡。半月前头扶病看,剪刀声,犹在银缸。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如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咫尺玉钩斜阳路,一般消受,蔓草斜阳,到把去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薄命宜将息,再优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愁肠。”(《青衫湿遍》)

上片睹物思人,泪湿青衫,从旧忆中缓缓地写出自己的深情。“凭伊慰我”说明逝者生前的殷殷情意,如幽谷之水,发出潺潺之音。“半月前头扶病看”则道出爱妻离世不久,而现在的“我”则处于最为想念伊人的境地,正如在他的《梦江南》(昏鸦尽)中说的“心字已成灰”。下片写悼亡之情,用“蔓草斜阳”等易生愁思忧怀的景物来衬托此刻的心情。“和清泪,搅入椒浆”后笔锋一转,三番假想亡妇对自己殷勤嘱咐、叮咛。写对方深情的同时也反衬自己的深情,愈显出两情的深沉真挚,更反映出了如今阴阳两隔的无尽忧伤和思念。

有人统计,现存《饮水河》中题目标明“悼亡”二字的有七阙,此外,虽未标题而词情实写追思亡妇、忆念旧情的有三四十篇。这类悼亡词作数量较多,大多情意真挚,幽怨哀伤,发自哀肠,感人至深。

(二)友情词

伉俪情深的纳兰性德,对待朋友也是坚贞不渝,以诚相示。

他不以富贵骄人,而所结交者以道德学问为重,不媚世悦俗,且多为仕途坎坷,遭逢不幸以至家境贫困无以为生的人。同时,这些人大都比他年长。其中与纳兰性德交谊最深的当属长他十八岁的顾贞观。两人相识时,顾贞观近不惑之年,而两人均有相见恨晚之意。在《金缕曲·赠梁汾》的题序中“岁丙辰,容若二十有二,乃一见即恨识余之晚。阅数日,填此曲为余题照”。[5]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竟逢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试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这一首对友人表明了自己的心态。免费论文。出生于锦衣玉食的高门的纳兰性德,称自己是不拘小节的人;身为皇帝身边的近臣,竟然说“缁尘京国”。对平原君礼贤下士、阮籍以青白眼待不同人,持赞赏的态度。对有才华而不得见用反遭诽谤的人,发出不平之鸣。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尽出肺腑之情,不假雕饰、真切自然地表达了质朴的友谊。严迪昌云:“此词书均情辞兼备,超迈有神。”[6]

伯牙善鼓琴,志在高山流水间,只有钟子期解琴意,子期死后,伯牙谓世无知音者,乃绝弦破琴,不复鼓琴。可以说,纳兰性德没有让古人专美于前。“轸念贫交”是纳兰性德一以贯之的态度,他结交的多是不得志的朋友,但他真诚相待,真心相助,推心置腹。这些都可以从他的词作中看出。

(三)塞山、江南

纳兰性德以侍卫一职终其一生,跟随康熙帝近则京畿,远则长白山、江南等地,其间的所见所闻构成其词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因此留下了不少动人篇章。

如《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随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之句。此词是纳兰性德随从康熙帝出山海关所作。严迪昌《清词史》云:“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但千帐灯下照着无眠的万颗乡心又是怎样的情味?一暖一寒,两相对照,写尽了一己厌于扈从的情怀。”[7]当世人都以能扈驾随行为荣时,纳兰性德却表现出了异于世人的倦态,此种情调更表现出了他内心深处的伤感和痛苦。所以我们不得不说他是真性情使然。

又如《一络索》:

过尽遥山如画,短衣匹马。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别是柔肠萦挂,待归才罢,却愁拥髻向灯前,说不尽、离人话。

通过塞外征途的所见写离愁别绪,但却是从自己的切身感受角度来写塞外秋景的悲凉,也正因为此才会觉得“萧萧落木不胜秋”。又假设闺中场景,从闺中灯絮前“她”的角度来写两人的无限深情,反衬自己身为侍卫、扈驾出行不能与“她”相依相聚的无奈伤感。

又有写江南风光的《梦江南》十首。其中“江南好,城阙尚嵯峨。故物陵前惟石马,遗踪陌上有铜驼。玉树深夜歌。”被视为佳作。

通过所见景物,抒发了南行之观感。看到明故都的情景产生了朝代兴替的感叹。前代的遗踪,当日繁华胜景而今何在?

还有《浣溪沙》:

十里湖光载酒游,青帘低映白苹洲,西风听彻采菱讴。沙岸有时双袖拥,画般何处一竿收。归来无语晚妆楼。

全白描的手法,表达了意欲回归大自然的情趣,读来清新淡雅,静穆闲适。

三、余论

纳兰性德的朋友曹寅曾有诗云:“家家争唱《饮水河》,纳兰心事几曾知?”

的确,纳兰性德以其凄丽、短暂的一生给后世留下了许多谜团。但其词作中表达的人生感悟始终那么令人叹服。如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那样,所有往事都化为红尘一笑,只留下初见时的惊艳、倾情,忘却也许有过的背叛、伤怀、无奈和痛苦,这又是何等的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王学泰.《中国古典诗歌要籍丛谈》(下)[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774页

[2]周颐,王国维.《蕙风词话·人间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4月第1版,217页.

[3]严迪昌.《清词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第2版,304页.

[4]刘德鸿.《清初学人第一 ——纳兰性德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259页-260页.

[5]艾治平.《清词论说》[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127页.

[6] 严迪昌.《清词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第2版,313页.

清明悼念英雄诗词篇13

万物此时清洁明净,神州此时浩气充盈。站在烈士墓前,山肃穆,树庄严,我们知道烈士的慷慨捐躯、民族大义值得我们敬仰。那就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献上花圈。

站在烈士墓碑前,我们思绪万千,让我们永远铭记先烈们的宏伟业绩和英雄事迹。将我们的千言万语化成我们无尽的哀思,献给我们英雄的忠魂。

全体都有,立正、向烈士默哀。

默哀完毕。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的重要传统节日。今天我们来到凤山烈士陵园祭扫,旨在“携先烈之浩气,怀先贤之遗风”,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团委书记赵晋国讲话。

同学们,我校领导、老师一直关注进步青年的培养教育工作,目前为止,有180名同学光荣加入中国共青团这个先进的组织。借今天这个庄严场合,我们要进行镇重地入团宣誓仪式。请全体新团员举起右拳,同领誓人冯少怀一起宣誓。

请付子钰同学代表新团员发言。

“无数英雄抛忠骨,华夏盛开清明花”,同学们,今天我们也准备了一些小节目来表达我们对于烈士的追思。

首先请欣赏冯少怀、闫薪宇同学为我们带来的诗朗诵《感恩思源、面向未来》。

“从昨天走来,革命歌曲的旋律依旧在耳畔回荡,向明天走去,革命烈士的精神依旧让我们荡气回肠”,请欣赏张玥、李羿江、刘宇轩、贾书奕带来的革命歌曲串烧

欣赏雷佳欣、王珊、薛晶晶带来的快板

同学们,我想今天来到这里,我们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缅怀先烈了,下面请欣赏组诗朗诵《祭奠清明节》。

无论是歌声还是掌声,都传达着我们对烈士的纪念与缅怀,都表达着我们的敬仰与崇拜。请欣赏合唱《凝聚每份爱》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