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地域文化传播实用13篇

地域文化传播
地域文化传播篇1

一、东北地域文化

(一)定义

地域文化就是一个地方特有的文化,它受到当地的地域、历史、人文影响,而且还有着许多的其他因素。古代中国,东北地域荒芜,北面是一片崇山峻岭,西北尽是游牧民族,自然人烟稀少,不受朝廷关注。

(二)现代东北文化

现如今,东北已然经过北大仓政策发展起来,经济实力也十分的提高,其中长春更是全国第一的幸福城市,这与它现在的文化发展是离不开的。除了地理上的改变,还有着许多它特有的文化也在不断地发掘,现如今东北主要是从几个方面展开它的文化层面。

(三)未来东北文化

东北文化还是应该以目前为基础不断发展,这样才能够不断的突破,吸收众多有益的文化,坚守自己的核心,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使我们东北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起来,形成属于我们的东北地域文化特色。

二、东北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

(一)电视广播传播

自从赵本山的小品火了以后,他并没有因此止步,反而带动了他的班底,发展了二人转、小品、东北乡村电视剧,这一系列娱乐搞笑的方式还有贴近东北文化自身的产业都把东北的文化特色,鲜明地展现给大家,让人们耳目一新,从而对东北文化产生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二)文学作品

黑土文学就是指东北文化,在这片广袤的黑土地上,产生了东北独特的文化,被一些文人墨客充分地体现在文字作业之中,让省外的人对于东北的文化有了十分深刻的了解。

(三)音乐

东北人所做的音乐在现如今的潮流音乐之中占有很大的地位,《小苹果》一类欢乐喜庆的音乐广受人民的喜爱。另外还有一批潮流音乐家,来自于东北,代表着东北的文化,让人们对于东北的流行音乐产生了一定的认识。而那一首《松花江上》,更是经典无比,广为流传。

(四)电视电影文化

现如今的东北影视文化有独特的都市家庭剧,还有农村题材的电影,以及许多抗日题材的东北抗战影片,都纷纷上映,以赵本山、小沈阳为主的电影电视更是受到了广大人民的热爱。

三、传播的问题

只是文化传播中也有着许多的问题,一方面是文化传播的方式不恰当,还有一种是人们对于东北的印象不同以及传播方式的缺少。

(一)方式单一

东北文化十分的广博,只是传播的形式有些过于单一,我们应该从创新思维着手,拓宽文化传播方式。

(二)文学作品太少

东北作家很多,但是真正能够代表一方特色的作品很少,东北地区要努力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化作品,带有东北的文化特色,不要一直回忆经典,而没有创新。

(三)音乐形式多样

东北现在出名的歌曲,除了日前十分经典的几首之外,都是一些流行歌曲,并不带有东北的地方特色,这不利于东北的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找寻属于现在东北的文化归属。

四、传播方式的策略研究

现如今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只是大多只重功利化的形式,没有实际吸引人的东西,东北地区现在所要做的就是改变这样的传播策略。

(一)多样化

传播形式不止单一的一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传播,开拓不同的形式,做好东北地域文化的传播。比如:利用当下比较流行的媒体,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宣传,以互联网为平台,将东北地区的特色文化进行宣传。

(二)主题化

就像是主题公园一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才更显的鲜明。把文化传播的中心放在一个方向上,围绕它不断的展开后续的产品,比杂乱无章的输出好的多。比如:传播东北饮食文化,就可以将面食作为传播主题,通过举办面食烹饪大赛,邀请东北地区厨艺达人相互竞赛,以竞技的形式传播东北面食。

(三)注重人才培养

人才资源在文化传播中是很重要的一环,只有注重人才的培养才能够加重创新思维的运用,把握人才资源,就是把握市场机遇,有了强大的后备储蓄,才能够更好的发展。为此,东北高校可以将东北文化列入到课程体系中,中小学教育中也可以通过传统东北文化与教材内容结合,以文化教育培养具有继承和传播东北文化的专业人才。

(四)抓住东北文化的核心

只有透彻了解东北文化,才能够真正融入到东北地域文化研究之中,也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让东北文化传播出去。省外人员对于东北人民的认识主要来源于东北文化的传播,只有首先做到了解自身的东西,才能够让外人真正的了解本地文化。

(五)文化形式大众化又特色鲜明

东北文化想要让别人接受吸收,率先应该做的就是让东北文化大众化,众所周知,成为时代的一种潮流,同时又有属于我们自己的特色方式,让人耳目一新,成为社会的新风尚。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让东北文化融入世界之中,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六)推出草根文化

草根文化已经是现在社会潮流的一种发展,许多的草根明星的崛起,占领了文化潮流的主要位置。东北文化的对外宣传也可以从此着手,对于二人转等接地气的文化形式更加容易吸引人心,抓住大众眼球。

五、结语

东北地域文化的研究,主要依靠就是以上等形式的发展,但其最根本还是本身文化的研究。只有真正的了解我们的东北文化,才能够真正把东北文化传播至远。传播的过程中或者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我们解决,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坚持自己脚下的步伐,勇往直前,开拓新的思维。

参考文献:

地域文化传播篇2

当今社会是一个大众传媒的时代,利用媒介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播,不失为拯救即将消失文化的一项有效措施。而怎样利用现代传播载体,强势推动地域文化传播使之焕发生机与活力,从而达到更好地保护地域文化的效果,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在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播的众多媒介中,电视作为当前的主流媒介,自诞生以来就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大众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信息发达时代的今天,电视已经占据了大众传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人类传播信息的中介系统,更是当代社会文化消费的一种基本形式。因此以电视传播为平台,把我国各地区的文化特色融入电视节目之中,尤其是文艺节目之中,可以有效实现传播地域文化的目的。比如在众多的大型综艺节目中,中央电视台的《欢乐中国行》无论是从策划还是节目宗旨方面,都以其独有的以宣传地域文化为内涵追求的鲜明特征而超越了一般综艺节目的文化意蕴。它着力于展示地域文化和城市魅力,突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尽情展示祖国各地风采,通过节目的展示,民族地区的文化底蕴被搬上电视舞台,并通过电视传媒向全国进行传播,从而使全国观众了解到民族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另外,中央电视台的《民歌·中国》与《魅力12》栏目是对各民族各地区原生态民歌的一种传承和保护,经电视传播对民族地域文化的推广效果也比较好。

电视:民族地域文化传播的新路径

在商业文化大大压制了原生态文化发展的今天,民族地区地域文化迫切需要得到传播和保护。于是,各种媒介运用它们不同的方式,对地域文化进行广泛的传播,并希望借助这种传播,让人们更加关注地域文化从而使其得到保护。

在众多的媒介中,“电视传媒是一种以电视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活动,是伴随着人类对于电视的运用而产生的一种现代的社会现象,是传播的二级系统”①。根据电视的特点,“电视传播面对的是整个社会,其传播内容涉及人类文化各个领域,它极大地拓宽了人类视听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②,它视听兼备,传播迅速,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电视传播的价值在本质上反映的是一种积极向上、富有肯定效用意义方面的含义,它对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首先,发挥本质、传播信息。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讯息”,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③的确,在认真考察人类的媒介发展史中,各种媒介对信息传播并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电视诞生并普及后,迅速成为如今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电视传播也便成为人们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其次,在电视传播价值关系中,传播者和受众都是主体,而电视传媒则是客体,在电视传播的社会实践中,人类本身才是电视传播活动的最终服务对象,因此以人为本,在传播过程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是电视传播最重要的价值。而以人为本也正符合地域文化传播的基本内涵。

正是由于电视的适用程度与普及率最高,它才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了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不仅具有文化价值,更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对于地域文化来说,全球化背景下的电视传播可以让其传播范围大大提升,让地域文化以它的繁衍地为基点,超越地域的局限传播到更为广泛的人群中去,从而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更有效的保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播和保护民族地区的电视节目应运而生,这类节目的出现不仅让人们了解了各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更加激起了人们保护地域文化,特别是保护原生态文化的自觉意识,让原生态文化能继续存在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并不断传承和发展下去。

因此,电视传播与民族地区地域文化并不是不可融合的,电视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完全可以用来体现与表达民族地区地域文化。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与电视媒体的结合,是新时代文化生态圈中出现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现象,起到了把原生态文化向更广阔的范围传播的积极作用,并悄然地改变着电视传播领域的现有格局和文化价值,其社会传播价值也被赋予了微妙而多层次的意义。

在通过电视传播的过程中,笔者认为纪录片和电视文艺节目在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推广中被运用得较多。通过制作关于地方风情风貌的纪录片,可以集中展示民族地区地域文化,这在目前电视节目中是比较常见的,如凤凰卫视《纵横中国》节目在2006年时曾播出纪录片《走进恩施》,就把湖北恩施这个全中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的民族风情展示给全国观众,介绍了恩施州的哭嫁、跳丧等民俗,让人们去感受民族地区独有的风情,进而领略到当地的文化特色。而展示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电视文艺节目就更加多样化了。电视文艺节目是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选择和编排文艺节目,经过电子技术手段的二度创作,构成充分电视化的、独立完整的电视艺术作品,给观众以多样化和整体的审美享受。比如从2006年开始,央视青歌赛引入原生态唱法,引起公众和文化界对原生态唱法的追捧,笔者认为,原生态唱法的重要意义不在于比赛,而在于展示,是基于电视媒介对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一种展示。

电视传播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策略建构

在很多电视节目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以“营销城市”的理念展现地域文化的有效战略,体会到电视传播对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那么电视在传播民族地区地域文化时应如何建构传播策略呢?

电视传播民族地区地域文化打开了通往现代社会的信息之门,也把地域文化展现于现代公众的视野中,并有可能引起极大的关注,有利于强化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很多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常常不被其他民族所知晓或者是认同,但是经过电视传播后,在现代传媒的引导作用下很容易让人们产生对民族文化特质的认同感,同时也让当地人有强烈的文化归属感,可以促进民族的和谐,让民族文化从自发的传承转向自觉的保护。我们还以2006年央视青歌赛引入原生态唱法为例,比赛将各地的原生态文化进行了展示,这种展示不仅让现代公众得到新的娱乐,也可以大大提升原生态共同体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可以增加他们的文化自信和传承动力。

对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视媒介在传播时,会自觉地选择地域文化的一些具有影像特征的要素加以传播,这是电视媒介自身的要求,也成为当代文化生活的重要特征。在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中,原生态文化是其重要方面,原生态文化会借助当代影视的传播载体,并由此寻求进一步与外界更多的接触,期冀向外界传播带来价值上的认同和经济上 的利益。这种传播就使得本来远离这些文化形态的人群开始关注这种文化形态,并更多地借助于电视媒介了解原生态文化的特征。④如2009年《欢乐中国行——魅力恩施》大型晚会,节目在呈现恩施地域文化时,还多角度完整地表现出了土家族原生态文化的魅力所在,正是通过这种传播激起人们对土家族原生态文化保护的意识。

对地域文化中一些存在非议的问题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品牌的专利归属之争可能会愈加激烈。几年前曾经发现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等两家官方网站将《龙船调》列为“湖南民歌”范畴,造成侵权。《龙船调》其实是湖北恩施利川地区着名的文化名牌,近年来,利川市加大了对这一特色名片的宣传和保护力度。2003年,利川市就斥巨资拍摄大型音乐电视片《龙船调》,请着名歌星汤灿演唱《龙船调》,并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放,让《龙船调》这一文化品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传承。另外,在2009年《欢乐中国行——魅力恩施》这期节目中由恩施地区的演员清唱土家族民歌《龙船调》,再次向外界表明了《龙船调》的发源地在恩施,而非湖南民歌。这表明利用电视传播面广的特质可以对地域文化保护和传承起到较好的作用。

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文化特色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电视媒体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电视传播的社会效益方面,还可以体现为一定的市场效益。将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资源给予科学、合理、适度的开发利用,有助于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民族地区地域文化底蕴丰厚、自然景观优美、民俗传承丰富、民族艺术繁多,而且大多保存完好,通过电视传播可以对民族地区地域文化进行充分的挖掘,最后把它们浓缩而又精彩地呈现于节目中。在这样的宣传和推介下,可以带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并且对于民族地区而言,为了更好地发展相关产业,也会不断地完善本土文化,这样整个地域文化产业建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让民族地区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道路越走越宽。因此,保护完好的民族地域文化,并得到有效的传播,才能与当前经济形势下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从而实现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在通过电视传播跟外界的接触中,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会和其他文化现象进行交流和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民族地区自身文化会有所创新和发展,这对于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会逐渐受到影响,并且民族地区人们的思想意识在接受了外来文化的同时也不断转变。外来文化在与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接触中,多数情况下实行的是“软”接触,这样可使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创新机制不断得到激活,进而自身的发展会达到新的境界。就拿民族地区的服饰而言,在与外界的接触和碰撞中,会逐渐增加一些时尚元素,这样可使原本已经压进箱底的民族服装在融合新的元素之后,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

但是在大众传媒和传统文化的关系中,目前存在一种悖论。一方面,电视传播为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保留与延续起到良好的宣传介绍作用,另一方面也进行着潜在的加工和改造,使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传播出现模式化趋同化倾向,可能失去一定的原生性和传承性。因此对电视传播者而言,必须抱着对人类文化做传承性记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传播,展示民族地域文化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及随经济发展的文化变迁,只有这样,电视传播才能真实地展示民族地区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底蕴。(本文为2009~2010年度国家民委科研项目“土家族原生态艺术的电视传播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9HB09)

注 释:

地域文化传播篇3

一、社会化媒体地域文化传播的形态特征

在地域文化输出与吸纳、趋同与变异、共性与个性的传播运动中,通过对传播主体、信息内容、中介、客体与传播效应一系列要素的考察发现,当代地域文化传播受媒体技术影响,在传播渠道、传播结构、信息特征上呈现出新的形态特征。

1.多样性传播渠道

从传播渠道而言,早期的地域文化传播是随着自然生态空间中人群种族的繁衍、迁徙而形成的,口语传播、文字传播等原始传播形态成为实现社会协作与传承地域文化的主要纽带,但受时空限制的传播模糊而低效。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技术的发展,媒介组织逐渐成为地域文化传播的主体,传统媒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承担着地域文化传播的主要任务,但其传播过程单向,受众角色固定,传播信息内容单一。数字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媒体形态边界逐渐消融,从单纯形态逐渐走向全方位、深层次的融合,实现了不同媒体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体终端融合[1]。社会化媒体借助技术优势拓展了地域文化传播场域,逐渐成为地域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其交互、多向的传播模式既形成了对传统媒体“文化—社会”线性传播的有力补充,也为当代地域文化传播带来新挑战与新机遇。

2.多向性流动传播

从传播结构而言,社会化媒体的地域文化传播呈现出更多交互性的特征,传播角色也发生一定的变化。在传统媒体“文化—社会”的线性传播方式中,媒体专业机构作为地域文化传播主体,承担着地域文化信息的主要生产与输出,传播严格遵循一定的规律与原则,受众处于传播链条下游,对相关信息的获取受到限制。而社会化媒体中的地域文化信息,主要源自社交用户在网络中的行为所产生的各类内容,传播角色发生了质的转变。社交用户成为传播主体,呈现多元化格局,曾作为传播客体的普通民众,借助社会化媒体,从客体的位置逐渐游离到传播链条上游,成为地域文化传播最大的参与团体和信息传播源。同时,新的媒体技术手段为地域文化建构了丰富且交互的,极具个性化和无限性的传播场域,社会化媒体“非线性”的传播结构重新调节了各个传播要素之间的关系,逐步实现了角色转化、互为认同,地位与权利逐渐实现平等,使得地域文化信息呈现多向性流动传播状态。

3.多重语义属性

从信息特征而言,传统媒体的地域文化传播信息以复述与传达文化形态为主,同时受到信息采集与监管的客观限制,强调局部利益基础之上的文化传播,传播缺乏统筹,这也使得传播下游端对于地域文化的印象与理解较为狭隘。社会化媒体的地域文化传播信息基于社交用户的自由参与和平等表达,集组织传播与人际传播于一体,一般具有多重语义属性,既包括人、时间、媒体类型、渠道等媒体属性,又包括信息状态、内容关联、传播倾向等行为属性。这一属性使得信息价值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不同时间的信息加工与传播行为,其信息价值和影响力都不同。可以说,地域文化信息经过社会化媒体中的交互聚合,发挥了独特的媒体价值。但由于传播信息关联用户的偏好、情绪与人际传播关系,往往也会形成地域文化传播“多、散、杂、匿”的特征,导致出现“文化异化”的现象。社会化媒体中的地域文化传播实现了多个子系统协同合作,呈现出更为复杂、交互、动态的传播状态。需进一步梳理地域文化传播中各要素的特征、传播动机与传播行为,剖析传播系统与传播反应中的纷杂现象,解析地域文化传播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为提高传播力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途径。

二、社会化媒体地域文化传播的多维归因

新的媒体形式与传播技术为地域文化传播带来了极为复杂的影响和诸多机缘,也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融合与创新带来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基于扎根理论,通过半结构访谈与文本分析,认为传播源、传播系统、传播内容与传播反应对地域文化传播具有重要影响。

1.传播源的异质化与同质化

个人与群体作为传播源,即传播主体,对于地域文化的传播效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社会化媒体中,传播源具有极大的主动性,其对于传播渠道的选择、传播技术的运用及传播信息内容的编码等,将直接导致地域文化传播形态的形成。值得注意的是,在地域文化传播中,传播源的自然地理环境、民族结构、社会层次、媒介素养等均存在异质化。在针对地域文化传播进行个体收集信息与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对于文化的理解、媒体生产原则的把握、自身的观念等具有差异性,这种异质化的沟通往往造成信息接收方对传播内容的理解不一,也可能导致传播源与被传者双方之间无信息可交换,或信息生命力周期缩短。社会化媒体依靠人际关系形成群体网络,通过人际间的交互传播进行信息扩散与反馈。在该场域中,能够建立关系的社交用户之间具有一定的同质化特征,更容易影响被传者对于地域文化信息的获取、态度与行为,激起被传者吸纳与转发的意愿。被传者更愿意根据个人意识与认知体系、自身社会交际圈,以及对意见领袖的可信度与依赖性来评价、判断所获取的信息内容。因此,社交媒介场域以其开放性及对异质化的宽容,为地域文化传播提供了有效途径。这一归因与早期自然地理生态空间中的人群种族依靠繁衍、迁徙建构的文化传播形成耦合,也进一步说明社会化媒体实现了现实人际关系的回归。根据“六度空间理论”,社会化媒体进一步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同质化的沟通为地域文化的异质化传播构建了重要的传播路径,其推荐效应的分享式传播与强化效应的关系链传播[2],使得地域文化信息形成螺旋扩散,提升了科学传播力。

2.传播系统的自组织与他组织性

多方学者均指出,社会化媒体是具有自组织行为的传播系统,该场域内地域文化传播存在特有的自组织特征、条件、环境和动力学规律[3]。社会化媒体的地域文化传播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拥有更广阔、更开放的环境,传播节点间存在较为复杂的交互关系,传播源与被传者自发形成信息的传播、接收和二次传播,社交用户之间形成某种规则,互相协调,自动形成有序结构。同时,社会化媒体场域中的地域文化传播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传播要素之间不再是线性单向传播,传播主客体的边界模糊,使得社交用户群体在进行地域文化传播时,相互作用的自组织行为涌现出宏观层面的复杂变化,构成地域文化的碎片化传播,以及实际传播过程中出现“混沌”的、“宏观无序,微观有序”的现象。在社会化媒体场域中,地域文化信息以一种自组织的流动模式在用户之间实现平等、互助、多向的传播。但流动的信息内容并不仅仅是“普遍的、标准的、去语境化的”,还隐含着各个传播主体、客体以及媒介自身的“生产规则、利益、权力关系”影响下的地域文化传播,即在自组织现象中存在着由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经济环境、公众意识和经济利益驱使等外力因素影响的他组织行为。这些由相关利益群体形成的传播行为,使得地域文化信息内容多极化,并存在文化理解“异化”等潜在的传播风险。

3.传播内容的动机与行为

社会化媒体中地域文化信息的流动速率与周期等,均可以从传播动机与组织方式的角度,对社交用户传播的内容进行心理和行为归因。作为传播主体的社交用户,其多元化的群体形成了多元的动机诉求,在进行地域文化传播信息内容的编码时,除受到宣传动机、盈利动机、个人成就动机等因素的影响,还夹杂了对时代、社会具体情形的适应以及涵化心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传播行为,包括各种传播视角、传播方式、传播渠道,以及传播中观点的类型、观点的组织方式等,均会影响传播客体的思考。人在信念(beliefs)、态度(attitudes)的形成与修正过程中,动机性因素总是发挥着重要作用[4],传播客体对于地域文化信息的接收与吸纳,源自于需求、情感、理性等多方心理。传播客体作为传播运动的指向对象,在社会化媒体的地域文化传播中,注意力、意见领袖以及自身的理解也是影响其对信息吸纳与二次传播的关键因素。因此,传播客体对于传播地域文化信息的解码,对于地域文化印象和传播效果的认知,是传播源传播心理与行为的再解构。通过调研发现,社交用户信息的题目越“猎奇”,被点击的可能性就越大;信息交互中越是从他人处得到的主观评估,对传播客体的影响就越大;传播客体的个人认知能力越强,对于信息的接受就越带有批判、审视的态度,也会进一步抑制或促进二次传播的发展。因此,在信息解构行为中,接收内容对传播客体的刺激,传播源对传播客体的人际影响力,以及传播客体自身的认知能力等一系列因素,均会对地域文化传播造成影响。

4.传播反应的认同与排他

媒介文化传播受社会阶层、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受众呈现分层状态[5]。在地域文化传播中,需考虑自然地理环境与民族文化结构所形成的认同与排他。例如,地理结构的多样性造成文化结构的复杂性,以及民族的历史性与现代特征等,这些因素均使得地域文化信息的接收与吸纳呈现差异性。社会化媒体场域的无限化特性,加速了以上分层因素对地域文化传播的影响,同时极具个人化特征的交互与共享,使得社交用户的个体思想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媒介使用行为与媒介素养差异也对地域文化传播反应的认同和排他形成一定影响。文化是一种价值(信仰)形态[6],社会化媒体以用户的个体行为为主要传播路径,地域文化的传播是用户自身文化偏好与趣味的综合选择,用户的社会结构决定了其信任与关注的倾向,加之个体思想与价值观念,共同连结、制约着其对所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做出的价值判断与选择。社交用户的媒体使用行为与媒介素养,也影响其对于地域文化传播信息的认知,可能带来地域文化的认同与深化,纠正可能存在的认知偏差,也可能使认知偏离的差距加大,形成更强烈的文化排他性。

地域文化传播篇4

电视:民族地域文化传播的新路径

在商业文化大大压制了原生态文化发展的今天,民族地区地域文化迫切需要得到传播和保护。于是,各种媒介运用它们不同的方式,对地域文化进行广泛的传播,并希望借助这种传播,让人们更加关注地域文化从而使其得到保护。

在众多的媒介中,“电视传媒是一种以电视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活动,是伴随着人类对于电视的运用而产生的一种现代的社会现象,是传播的二级系统”。根据电视的特点,“电视传播面对的是整个社会,其传播内容涉及人类文化各个领域,它极大地拓宽了人类视听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它视听兼备,传播迅速,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电视传播的价值在本质上反映的是一种积极向上、富有肯定效用意义方面的含义,它对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首先,发挥本质、传播信息。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讯息”,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的确,在认真考察人类的媒介发展史中,各种媒介对信息传播并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电视诞生并普及后,迅速成为如今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电视传播也便成为人们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其次,在电视传播价值关系中,传播者和受众都是主体,而电视传媒则是客体,在电视传播的社会实践中,人类本身才是电视传播活动的最终服务对象,因此以人为本,在传播过程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是电视传播最重要的价值。而以人为本也正符合地域文化传播的基本内涵。

正是由于电视的适用程度与普及率最高,它才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了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不仅具有文化价值,更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对于地域文化来说,全球化背景下的电视传播可以让其传播范围大大提升,让地域文化以它的繁衍地为基点,超越地域的局限传播到更为广泛的人群中去,从而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更有效的保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播和保护民族地区的电视节目应运而生,这类节目的出现不仅让人们了解了各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更加激起了人们保护地域文化,特别是保护原生态文化的自觉意识,让原生态文化能继续存在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并不断传承和发展下去。

因此,电视传播与民族地区地域文化并不是不可融合的,电视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完全可以用来体现与表达民族地区地域文化。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与电视媒体的结合,是新时代文化生态圈中出现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现象,起到了把原生态文化向更广阔的范围传播的积极作用,并悄然地改变着电视传播领域的现有格局和文化价值,其社会传播价值也被赋予了微妙而多层次的意义。

在通过电视传播的过程中,笔者认为纪录片和电视文艺节目在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推广中被运用得较多。通过制作关于地方风情风貌的纪录片,可以集中展示民族地区地域文化,这在目前电视节目中是比较常见的,如凤凰卫视《纵横中国》节目在2006年时曾播出纪录片《走进恩施》,就把湖北恩施这个全中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的民族风情展示给全国观众,介绍了恩施州的哭嫁、跳丧等民俗,让人们去感受民族地区独有的风情,进而领略到当地的文化特色。而展示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电视文艺节目就更加多样化了。电视文艺节目是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选择和编排文艺节目,经过电子技术手段的二度创作,构成充分电视化的、独立完整的电视艺术作品,给观众以多样化和整体的审美享受。比如从2006年开始,央视青歌赛引入原生态唱法,引起公众和文化界对原生态唱法的追捧,笔者认为,原生态唱法的重要意义不在于比赛,而在于展示,是基于电视媒介对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一种展示。

电视传播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策略建构在很多电视节目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以“营销城市”的理念展现地域文化的有效战略,体会到电视传播对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那么电视在传播民族地区地域文化时应如何建构传播策略呢?

电视传播民族地区地域文化打开了通往现代社会的信息之门,也把地域文化展现于现代公众的视野中,并有可能引起极大的关注,有利于强化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很多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常常不被其他民族所知晓或者是认同,但是经过电视传播后,在现代传媒的引导作用下很容易让人们产生对民族文化特质的认同感,同时也让当地人有强烈的文化归属感,可以促进民族的和谐,让民族文化从自发的传承转向自觉的保护。我们还以2006年央视青歌赛引入原生态唱法为例,比赛将各地的原生态文化进行了展示,这种展示不仅让现代公众得到新的娱乐,也可以大大提升原生态共同体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可以增加他们的文化自信和传承动力。

对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视媒介在传播时,会自觉地选择地域文化的一些具有影像特征的要素加以传播,这是电视媒介自身的要求,也成为当代文化生活的重要特征。在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中,原生态文化是其重要方面,原生态文化会借助当代影视的传播载体,并由此寻求进一步与外界更多的接触,期冀向外界传播带来价值上的认同和经济上的利益。这种传播就使得本来远离这些文化形态的人群开始关注这种文化形态,并更多地借助于电视媒介了解原生态文化的特征。如2009年《欢乐中国行——魅力恩施》大型晚会,节目在呈现恩施地域文化时,还多角度完整地表现出了土家族原生态文化的魅力所在,正是通过这种传播激起人们对土家族原生态文化保护的意识。

对地域文化中一些存在非议的问题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品牌的专利归属之争可能会愈加激烈。几年前曾经发现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等两家官方网站将《龙船调》列为“湖南民歌”范畴,造成侵权。《龙船调》其实是湖北恩施利川地区著名的文化名牌,近年来,利川市加大了对这一特色名片的宣传和保护力度。2003年,利川市就斥巨资拍摄大型音乐电视片《龙船调》,请著名歌星汤灿演唱《龙船调》,并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放,让《龙船调》这一文化品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传承。另外,在2009年《欢乐中国行——魅力恩施》这期节目中由恩施地区的演员清唱土家族民歌《龙船调》,再次向外界表明了《龙船调》的发源地在恩施,而非湖南民歌。这表明利用电视传播面广的特质可以对地域文化保护和传承起到较好的作用。

地域文化传播篇5

湖湘文化;新媒体;传播属性;文化传播

湖湘文化作为我国极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具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质,经过不断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文化作为国家发展的软实力,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也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在这种多元文化背景下,随着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湖湘文化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已经悄然到来的网络时代,以数字化为突出特点的新媒体为湖湘文化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借助新兴媒体平台的传播速度快、信息含量大,覆盖范围广等优势,有效的推动了湖湘文化向全国传播。分析湖湘文化通过新媒体传播的属性,对于传承湖湘文化,促使湖湘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具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湖湘文化的简介

“湖湘”是古代对于湖南的称谓,顾名思义,“湖湘文化”就是指湖南一带具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并且得到不断传承和相对稳定的历史文化形态。为了清楚地分析湖湘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属性,首先需要对于湖湘文化的发展历程和本质特征、内涵外延等具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一)湖湘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追根溯源,湖湘文化最早起源前炎帝、黄帝时期的神农文化,后经过发展成为炎黄文化。在经过了古代中原文化的南移之后,儒学文化传入湖南,与当地的“荆楚文化”进行交汇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湖湘文化基础。在南宋时期,由张栻与胡宏二人在长沙和南岳等地讲学,形成了“湖湘学派”,为湖湘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湖湘文化”真正得名还是开始于上世纪的80年代早期,由于当时掀起的“大陆文化”热潮,“湖湘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还形成了一些新的叫法,如“潇湘文化”“荆楚文化”“洞庭文化”等。通过不同朝代的传承与发展,历经数千年的演变,湖湘文化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内容体系,具有了丰富的内涵。湖湘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体现着湖南区域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思想意识、社会心理、科学文化等,既有物质文化,也有精神文化,自古代开始,由湖南本土居民与不同时期在这片区域生活过的人们共同创造,不断传承和发展所构成,雅俗共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一个丰富、多样的综合体系。湖湘文化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有精神层次的哲学、宗教、政治、伦理、文学和艺术等,还有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饮食、建筑、服饰等特色文化。近年来,在全国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形势下,湖湘文化也被赋予了很多新的内容,成为湖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驱动力,使湖面的广电、出版、动漫、影视等行业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极大的丰富了湖湘文化的内容。

(二)湖湘文化的本质和特性湖湘文化,从时间和空间属性来看,指的是从古到今在湖南这一区域上各个民族不断生息繁衍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所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从这一点来看,湖湘文化的本质就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和积累,湖湘文化也形成了一些特性:首先,湖湘文化的历史性。即湖湘文化不仅开始于古代,历经各个朝代的传承,受到了楚文化、儒家思想的影响,而且一直都保持与时俱进,紧跟时展的步伐,得到了不断发展,继承了历史文化的基因,保持了鲜明的个性特点,形成了具有相对稳定的核心思想的文化形态。其次,湖湘文化的包容性。即在湖湘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一直秉承兼收并蓄,追求真理,吸纳先进思想的风格。古往今来,在湖南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民族有很多并非本土居民,湖湘文化中也留下了这些民族的烙印,很多不是湖南籍的人士的思想观念也成为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世界一体化形势下,湖湘文化没有固步自封,而是以开放的姿态,走出湖南,在更为广泛的范围传承,在提高自身影响力的同时,也受到了世界先进文化的影响,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实现自身的优化和完善。最后,湖湘文化的民俗性。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湖湘文化中各个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建筑、饮食、服饰、民间艺术、文化活动等。古代时候,湖南人具有泼辣、霸蛮的性格特点,在湖湘文化中也充分体现了当地民众这种核实的性格,崇尚节俭,吃苦耐劳,积极进取,务实创新,这也特点也成为湖湘精神文化中的精髓。

二、新媒体传播的特点

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作为网络时代的产物,也由于网络平台传播的特性,而形成了一些新特点和突出的优势。新媒体作为数字化时代湖湘文化传播的载体,分析总结新媒体传播的特点,是分析湖湘文化的新媒体传播属性的基础。具体来说,新媒体传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实时快速。相对于传统的纸质媒体、广播电视的传播来说,新媒体的传播速度更加快捷,基本上实现了实时传播。任何信息资讯,通过先进的数字技术,借助无处不在的网络及智能化、易操作的网络终端设备,能够随时随地的,通过网络设施,实现实时传播。第二,海量共享。数字化信息的存储传递比报纸刊物等媒介来说,体积小,容量却大了很多,携带也方便,修改、查阅都非常方便。最重要的是,这些数字化信息可以让每一个接触到网络的人自由的浏览,实现最大程度的共享共用,而且这些了解信息的人通过分享,还会加快信息的传递,改变传统的信息单线传递的方式,而构成一个网络化、立体式的信息传递模式。第三,覆盖面广。近年来,我国加快了信息化社会的建设进程,各种网络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互联网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从城市到乡村,实施了网络的普及,加上移动通讯网络性能的不断优化,各种智能通讯设备的广泛应用,为各种信息借助新媒体进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实现了广泛的覆盖,只有有手机信号的地方,有一部手机就可以看遍天下事,了解各种信息,新媒体传播的覆盖范围之广是传统媒体所无法企及的。第四,互动多元。各种信息以新媒体作为媒介平台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信息的浏览者可以自由的发表评论,阐述自己的观点,与信息者或者共享者之间,都可以进行随时的互动交流。而且,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各种新媒体也越来越多,信息传播的形式不仅有文字,还可以声音、图像,传播形式和途径也越发多元化。

三、湖湘文化的新媒体传播属性

湖湘文化虽然属于地域文化,但是经过了数千年的积淀和传承,也称得上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网络时代,通过网络、数字媒体、移动通讯工具、网络终端等实现湖湘文化的快速广泛的传播,能够迅速扩大湖湘文化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湖湘文化。秉承湖湘文化的特质,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决定了湖湘文化的新媒体传播属性,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湖湘文化的新媒体传播动力湖湘文化以新媒体平台作为传播途径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推动湖湘文化的新媒体传播主要动力有:第一,湖湘文化属于地域文化的本质。文化对于大众的思想观念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力。由于大众的个人诉求不同,对于文化信息的关注也不一样,在新媒体传播中,受众很容易成为文化信息的传播者,兼有两种身份,加上一些受众的从众心理,自觉或者不自觉的产生模仿学习行为,加快了湖湘文化的传播。第二,社会环境的影响。近年来,国家为了提升综合实力,加快了文化事业的建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湖湘文化借助新媒体进行传播,也获得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政策、措施方面的支持。第三,新媒体传播的经济性和实效性。新媒体作为湖湘文化的传播平台,比传统媒介更加经济实惠,传播的内容也更加全面,产生了实际效果也更加理想。第四,信息技术的支持。以数字化信息为呈现形式,以虚拟的网络平台作为传播介质,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克服了传统媒体传播中各种障碍性因素的不利影响,世界范围内网民数量呈现数量级式的增长,虚拟平台、匿名,无限自由,为湖湘文化实现瞬时和交互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第五,眼球经济的利益驱动。一些具有商业眼光的人士纷纷看好湖湘文化这块文化宝藏,通过精心的策略和科学的商业运作,开发其中的商业价值,借助新媒体平台实现自身的经营效益,因此,商业力量的推动也是湖湘文化的新媒体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第六,新媒体与传统媒介的整合效应。不可否认,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传统媒介在湖湘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具有着一些优点和不足。层出不穷的新媒体可以弥补传统媒介在传播过程中的不足,湖湘文化的新媒体传播可以更好的发挥两种媒介类型的整合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传播合力,让湖湘文化传播的更远,影响的范围更大。

(二)湖湘文化的新媒体传播类型通常来说,信息的传播类型可以分为线性传播、环形传播、星形传播和网状传播等几种类型。湖湘文化以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总体上是一种全连接的网状传播。在这种网状传播类型当中,由于新媒体借助虚拟的网络平台,的是数字化的信息,所以,在网状结构当中的任何一个结点上,都可以围绕着湖湘文化的内容,形成相关的信息,并且进行湖湘文化相关信息的。同时,在各个网络结点上产生和的信息也可以用非线性传播的方式进入传播网络,实现在网状结构中的任何一个结点之间的连接,从而使湖湘文化信息由一点扩散到一个面,再由一个面传播到整个网络。这样的网状传播类型,体现了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交互性,各种信息的受众都是一个新的传播源头,还可以实时的进行交流互动,反馈相关的信息,进行评论,对于传统的一对一传播类型、一对多传播类型都是一种革命性的突破,也就导致湖湘文化的传播速度成倍增加。

(三)湖湘文化的新媒体传播模式文化传播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影响因素众多,过程也比较复杂。新媒体作为信息时代文化传播的有效手段,随着其广泛应用,必然对于文化的传播模式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在湖湘文化的新媒体传播中,与传统的媒介的传播模式具有着本质的不同,新媒体的传播采取的是一种“波纹中心模式”,这种传播模式比以往的人际传播、信息传播模式复杂。政府、社会组织、受众都作为这种模式中的调节者和引导者,文化信息实现大众传播就相当于平静的湖水中投入一粒石子,信息源就是那块石子,一旦传播出来,就会激起一圈圈的波纹,而且波纹在向外扩散的过程中,还会向中心产生反作用力,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体现出湖湘文化在新媒体传播中的动态性、社会性和复杂性。

(四)湖湘文化的新媒体传播层次湖湘文化这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具有很明显的层次性,可以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内容也囊括了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历史宗教、教育科技、民风民俗等很多方面。这些内容各异、层次不同的湖湘文化在新媒体传播中,也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性,第一个层面是认知层面,受众会对于湖湘文化产生初步的感知,记忆基本的文化知识。第二个层面是态度层面。受众在通过新媒体接受了湖湘文体中的精神意识、价值观念体系之后,引发了受众在情绪方面的变化,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受到文化的感染和影响。第三个层面是行动层面,即受众在通过新媒体接触到了湖湘文化之后,对于自身的态度、认知都产生了影响,从而在行为习惯方面产生一系列的改变。由于现代人对于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生活中各种信息的获得大部分是通过网络,阅读电子产品,观看视频资讯,湖湘文化通过这些形式向广大受众传播海量的信息,对于人们的认知、态度、行为产生影响,传播和弘扬湖湘文化。

四、结语

总之,网络的迅速普及,各种便携轻巧的网络终端的广泛应用,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催生了各式各样的新兴媒体。各种信息也借助这些新媒体,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展,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带给了人们愉悦的精神享受。湖湘文化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着深厚的文化基因,借助着新媒体平台,实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也得到了不断传承和丰富,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具有着特定的内容和形式,体现出湖湘文化在网络时代的传播属性。在当今信息时代,发挥新媒体传播的优势,规避各种不利的影响,可以有效的实施湖湘文化的“走出去”战略,让湖湘文化走向更大的舞台,为实现文化繁荣,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扩大文化交流,带动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吕锡琛,吴争春.全球化语境下湖湘文化的对外传播[J].求索,2015(04).

[2]王战.湖湘文化对外传播策略与路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9(01).

[3]刘厚见.论湖湘文化的品质与湘商的塑造[J].民族论坛.2012(24).

地域文化传播篇6

《舌尖上的中国》为观众呈现了视觉的饕餮盛宴,更是记录了国人的美食图谱,揭示了中国人饮食之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生存智慧,展现了一幅幅地域文化图谱《.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是中国的纪录片发展的成功;也是纪录片作为一种重要的载体,传播当下中国地域文化乃至构建国家形象的成功.因此,无论是纪录片教学中作为优秀案例,还是在构建地域文化、国家形象方面给文化工作者的启示,《舌尖上的中国》都是不可多得的范例.课程《纪录片创作》是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必修课程,笔者从2006年开始讲授本门课程,2008年开始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地域文化传播的教学思路,结合科研课题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当下热播的优秀纪录片的创作手法和传播策略,力求开阔课程的教学思路.本次课程以45分钟教学过程为例,讲授《舌尖上的中国》中《自然的馈赠》中所运用的故事化的创作手法以及如何叙事过程中成功地传播了我国的地域文化.讲授过程具体如下:

1激趣导入,揭题设问

在本门课程之前的教学之中,教师带领学生分析了弗哈拉迪的作品《北方的纳努克》,此部影片主要通过故事展现了猎人纳努克的生产、生活及爱斯基摩人的生活方式.课程导入阶段,教师以纳努克一家依次钻出皮筏子、建造被称作“伊格鲁”的冰屋、纳努克和冰窟窿下的海豹进行的拉锯战等等激烈、有趣的场景开始,通过回顾这些新奇、有趣的场景,既复习了旧课,又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新课.《北方的纳努克》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场景讲述爱斯基摩人的日常生活以及隐含的生存智慧和生存哲理的手法,同样体现在《舌尖上的中国》中,继而巧妙地联系《北方的纳努克》和《舌尖上的中国》的共通之处,并且以设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通过故事讲述生存理念的创作手法能够让作品更吸引人,让纪录更具魅力,那么如何运用故事化的创作手法?如何讲述人的生存理念?如何传播地域文化?通过设问引入本次课的授课主题———以《自然的馈赠》为例来分析通过故事化方式讲述故事人主人公生存理念的创作手法.

2切入主题,逐步推进

在主题讲授过程中,主要从《自然的馈赠》中所体现的三个方面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2.1交叉叙事,有机衔接

首先,可整体分析《自然的馈赠》故事化的叙事手法.在这一集中,影片主要向观众呈现了“松茸、笋、诺邓火腿、莲藕、鱼”这五种食材,并以八个小故事通过交叉叙事的方式呈现了五种食材的特质.进一步分析每一个小故事,引导学生逐步发现,每一个小故事都是从这种食材产地的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出发,自然地引出与食材关联的故事及主人公.而讲述主人公的故事,遵循的思路是劳动者就地取材,做出美食“.劳动———收获———做菜———生活”这四个环节成为故事叙述主线,同时食材的特点、收获之后的“庆祝”等活动为故事叙述辅线,主线与辅线交叉叙事,在有机的衔接中,完成叙事.[1]此时,可采取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人物”与“食材”两条线索交叉出现,共同完成叙事.那么“人物”与“食材”交叉出现的意义是什么?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思考,可针对学生的作答进行纠错,引出正解:如果单独讲述“人物”或“食材”,首先,不能将人与食材紧密关联;其次,长时间讲述“人物”或长时间讲述“食材”,都会因为长让观众感到乏味;而片中所采用的交叉叙事恰巧避免了这种乏味,并且,在“人物”与“食材”不断的变换过程中,体现出情节,产生了故事化的效果.此时,适时地让学生感知,导演通过“食材”讲述“人物”不仅是形式的需要,更是基于“人物”故事之中所体现的人的生存理念、生存哲学,传达出的地域文化精神实质的需要.从“食材”到“人物”,从“人物”到“人物故事”,从“人物故事”到“生存理念”(或“生存哲学”)导演的这种叙事路径,实现了从“食材”到“地域文化”跨越———讲述“食材”,却不止于“食材”;讲述故事,是为了传播文化.讲授中,可以《自然的馈赠》中诺邓火腿的制作片段为例说明.通过传授诺邓火腿的制作方法,传达了父母向子女传授中国饮食的制作工艺,实际上传承的是以食物为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人重家庭、重传统的文化理念.其次,讲述五种食材的八个小故事,它们之间又是如何衔接的?通过梳理和总结,可举例向学生分析衔接自然的精妙之处:从松茸切换到竹笋,利用了这两种食材的共同点———来自于山林;从诺邓火腿过渡到莲藕,画面从河谷切换到湖泊,它们的共通之处———水;而莲藕与大头鱼之间的转场,则是利用了职业采摘者和捕捞者和之间的相同之处……在举例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分析其它食材之间的转场.食材之间这种内在的有机关联,使得影片转场之间,流畅自然,不留痕迹.这说明了创作团队在策划、拍摄及后期制作的各个阶段都能够严格把控内部结构,使得整个作品前后连贯、一气呵成,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在自然、流畅的转场中过渡完成,让受众在一个个衔接自然的故事中品味美食、品味人生,感知文化,同时地域文化以一种“润物细无声”方式,在不同的人获取食材的小故事中得以传播.

2.2设置兴奋点,把控结构

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通过设置“兴奋点”来“躲开平淡”,力求引起观众的兴趣《.舌尖上的中国》中“细节”是这部纪录片的兴奋点,正是这些兴奋点令片子新鲜不断,奇妙不断,让观众在收视上始终保持极大的好奇心.这个部分的讲述过程中,应辅以《自然的馈赠》中的视频完成,结合视频画面解析相关片段.可举例:以设问的方式总结: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以设问引出创作方法:这样处理好处在于食物的诱人之处被放大,引得观众垂涎欲滴,这些“兴奋点”给观众带来了视觉冲击、情感冲击,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传达不同地域人们情感观念的不同,也让片子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这样处理的结果令观众观影过程中身心俱动,实现了观者与传者之间的心灵沟通.[2]

2.3利用悬念,引人入胜

此段落的讲述可以电影大师罗伯特•雷德福理念引出,即“……纪录片的崛起当中,充满悬念和冲突的叙事情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再告知学生,纪录片的创作,悬念的营造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创作手法.本次课中,可先播放《自然的馈赠》中30分25秒—33分27秒的视频片段,并且通过分镜头脚本具体分析悬念的设置,分镜头脚本如下:通过分镜头脚本,讲述影片中悬念的设置和营造:在制作完“鱼头泡饼”之后,画面中出现“灯火通明……喧嚣热闹的场景”,紧接着“凌晨4点”的解说字幕,将“查干湖的渔民在夜色中行走在结冰的湖面上”的场景,将观众带入紧张的气氛,而接下来的“马蹄声和车轮压碾冰面声音”继续将悬念的设置发挥到极致“.往哪里走.谁也不敢乱说话”、“一场依靠经验的,要持续数个小时”的解说,让观众的心更加绷紧起来,直到天亮,画面才变得明亮起来.但即将开始的捕捞工作,仍然有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焦虑、紧张也仍未从观众的刚刚释放的心情散去.[3]这个段落中,创作者通过悬念的设置最大限度激活了观众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令叙事过程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同时,渔民对于自然、对于捕捞工作的态度,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智慧在惊险、刺激的叙事中自然呈现.

3通过总结,引起反思

3.1教学内容的反思

《舌尖上的中国》展现饮食知识、饮食习惯、饮食态度的同时揭示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人文气蕴、精神内涵,实现了纪录片在文化传达方式上的突破;实现了从细节入手,逐步递进,挖掘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创作手法的突破;实现了国人的文化传统以美食为载体的传播途径的突破.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既把握了当下先进纪录片创作理念,又能让学生在理解我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影片中所蕴含的优秀文化传统,恰当地嵌入爱国主义的教育,令他们直观、深刻地领悟“中国梦”的内涵.

3.2教学理念反思

本次课的教学设计中秉承“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原则,通过设问、学生互动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问题之间强调了授课重点,强化了授课难点.教师在教授本门课程中尝试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开展教学,在本次课前,学生可观摩《自然的馈赠》,再通过课程教学视频进行课程学习.从《北方的纳努克》到《舌尖上的中国》,变化的是技术,创新的是艺术观念,但不变的是人类故事的渴求,对生存家园的热爱和守候.纪录片就是通过故事,传播文化;故事化是形式,传播文化才是纪录片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地域文化传播篇7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文化的全球化也随之成为现实,在这个过程中,现代消费文化呈现出五光十色的一面,而民族文化,特别是原生态地域文化可能会随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并走向灭亡,这样的退化或者消失已然成为一种潜在的文化危机。面对这样的危机,应如何来传播和保护地域文化,使其在淡出人们视野之后又重新回归人们的视线之中,从而使人类文化向多元化发展,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域文化特别是各地区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是构建我国文化形象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我国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传播和保护地域文化,特别是保护各民族原生态文化已成为当今一项重要任务。 

当今社会是一个大众传媒的时代,利用媒介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播,不失为拯救即将消失文化的一项有效措施。而怎样利用现代传播载体,强势推动地域文化传播使之焕发生机与活力,从而达到更好地保护地域文化的效果,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在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播的众多媒介中,电视作为当前的主流媒介,自诞生以来就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大众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信息发达时代的今天,电视已经占据了大众传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人类传播信息的中介系统,更是当代社会文化消费的一种基本形式。因此以电视传播为平台,把我国各地区的文化特色融入电视节目之中,尤其是文艺节目之中,可以有效实现传播地域文化的目的。比如在众多的大型综艺节目中,中央电视台的《欢乐中国行》无论是从策划还是节目宗旨方面,都以其独有的以宣传地域文化为内涵追求的鲜明特征而超越了一般综艺节目的文化意蕴。它着力于展示地域文化和城市魅力,突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尽情展示祖国各地风采,通过节目的展示,民族地区的文化底蕴被搬上电视舞台,并通过电视传媒向全国进行传播,从而使全国观众了解到民族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另外,中央电视台的《民歌·中国》与《魅力12》栏目是对各民族各地区原生态民歌的一种传承和保护,经电视传播对民族地域文化的推广效果也比较好。 

电视:民族地域文化传播的新路径 

在商业文化大大压制了原生态文化发展的今天,民族地区地域文化迫切需要得到传播和保护。于是,各种媒介运用它们不同的方式,对地域文化进行广泛的传播,并希望借助这种传播,让人们更加关注地域文化从而使其得到保护。 

地域文化传播篇8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文化的全球化也随之成为现实,在这个过程中,现代消费文化呈现出五光十色的一面,而民族文化,特别是原生态地域文化可能会随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并走向灭亡,这样的退化或者消失已然成为一种潜在的文化危机。面对这样的危机,应如何来传播和保护地域文化,使其在淡出人们视野之后又重新回归人们的视线之中,从而使人类文化向多元化发展,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域文化特别是各地区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是构建我国文化形象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我国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传播和保护地域文化,特别是保护各民族原生态文化已成为当今一项重要任务。 

当今社会是一个大众传媒的时代,利用媒介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播,不失为拯救即将消失文化的一项有效措施。而怎样利用现代传播载体,强势推动地域文化传播使之焕发生机与活力,从而达到更好地保护地域文化的效果,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在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播的众多媒介中,电视作为当前的主流媒介,自诞生以来就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大众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信息发达时代的今天,电视已经占据了大众传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人类传播信息的中介系统,更是当代社会文化消费的一种基本形式。因此以电视传播为平台,把我国各地区的文化特色融入电视节目之中,尤其是文艺节目之中,可以有效实现传播地域文化的目的。比如在众多的大型综艺节目中,中央电视台的《欢乐中国行》无论是从策划还是节目宗旨方面,都以其独有的以宣传地域文化为内涵追求的鲜明特征而超越了一般综艺节目的文化意蕴。它着力于展示地域文化和城市魅力,突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尽情展示祖国各地风采,通过节目的展示,民族地区的文化底蕴被搬上电视舞台,并通过电视传媒向全国进行传播,从而使全国观众了解到民族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另外,中央电视台的《民歌·中国》与《魅力12》栏目是对各民族各地区原生态民歌的一种传承和保护,经电视传播对民族地域文化的推广效果也比较好。 

电视:民族地域文化传播的新路径 

在商业文化大大压制了原生态文化发展的今天,民族地区地域文化迫切需要得到传播和保护。于是,各种媒介运用它们不同的方式,对地域文化进行广泛的传播,并希望借助这种传播,让人们更加关注地域文化从而使其得到保护。 

在众多的媒介中,“电视传媒是一种以电视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活动,是伴随着人类对于电视的运用而产生的一种现代的社会现象,是传播的二级系统”①。根据电视的特点,“电视传播面对的是整个社会,其传播内容涉及人类文化各个领域,它极大地拓宽了人类视听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②,它视听兼备,传播迅速,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电视传播的价值在本质上反映的是一种积极向上、富有肯定效用意义方面的含义,它对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首先,发挥本质、传播信息。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讯息”,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③的确,在认真考察人类的媒介发展史中,各种媒介对信息传播并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电视诞生并普及后,迅速成为如今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电视传播也便成为人们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其次,在电视传播价值关系中,传播者和受众都是主体,而电视传媒则是客体,在电视传播的社会实践中,人类本身才是电视传播活动的最终服务对象,因此以人为本,在传播过程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是电视传播最重要的价值。而以人为本也正符合地域文化传播的基本内涵。 

正是由于电视的适用程度与普及率最高,它才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了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不仅具有文化价值,更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对于地域文化来说,全球化背景下的电视传播可以让其传播范围大大提升,让地域文化以它的繁衍地为基点,超越地域的局限传播到更为广泛的人群中去,从而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更有效的保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播和保护民族地区的电视节目应运而生,这类节目的出现不仅让人们了解了各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更加激起了人们保护地域文化,特别是保护原生态文化的自觉意识,让原生态文化能继续存在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并不断传承和发展下去。 

因此,电视传播与民族地区地域文化并不是不可融合的,电视

[1] [2] [3] 

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完全可以用来体现与表达民族地区地域文化。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与电视媒体的结合,是新时代文化生态圈中出现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现象,起到了把原生态文化向更广阔的范围传播的积极作用,并悄然地改变着电视传播领域的现有格局和文化价值,其社会传播价值也被赋予了微妙而多层次的意义。 

在通过电视传播的过程中,笔者认为纪录片和电视文艺节目在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推广中被运用得较多。通过制作关于地方风情风貌的纪录片,可以集中展示民族地区地域文化,这在目前电视节目中是比较常见的,如凤凰卫视《纵横中国》节目在年时曾播出纪录片《走进恩施》,就把湖北恩施这个全中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的民族风情展示给全国观众,介绍了恩施州的哭嫁、跳丧等民俗,让人们去感受民族地区独有的风情,进而领略到当地的文化特色。而展示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电视文艺节目就更加多样化了。电视文艺节目是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选择和编排文艺节目,经过电子技术手段的二度创作,构成充分电视化的、独立完整的电视艺术作品,给观众以多样化和整体的审美享受。比如从年开始,央视青歌赛引入原生态唱法,引起公众和文化界对原生态唱法的追捧,笔者认为,原生态唱法的重要意义不在于比赛,而在于展示,是基于电视媒介对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一种展示。 

电视传播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策略建构 

在很多电视节目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以“营销城市”的理念展现地域文化的有效战略,体会到电视传播对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那么电视在传播民族地区地域文化时应如何建构传播策略呢? 

电视传播民族地区地域文化打开了通往现代社会的信息之门,也把地域文化展现于现代公众的视野中,并有可能引起极大的关注,有利于强化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很多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常常不被其他民族所知晓或者是认同,但是经过电视传播后,在现代传媒的引导作用下很容易让人们产生对民族文化特质的认同感,同时也让当地人有强烈的文化归属感,可以促进民族的和谐,让民族文化从自发的传承转向自觉的保护。我们还以年央视青歌赛引入原生态唱法为例,比赛将各地的原生态文化进行了展示,这种展示不仅让现代公众得到新的娱乐,也可以大大提升原生态共同体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可以增加他们的文化自信和传承动力。

对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视媒介在传播时,会自觉地选择地域文化的一些具有影像特征的要素加以传播,这是电视媒介自身的要求,也成为当代文化生活的重要特征。在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中,原生态文化是其重要方面,原生态文化会借助当代影视的传播载体,并由此寻求进一步与外界更多的接触,期冀向外界传播带来价值上的认同和经济上的利益。这种传播就使得本来远离这些文化形态的人群开始关注这种文化形态,并更多地借助于电视媒介了解原生态文化的特征。④如年《欢乐中国行——魅力恩施》大型晚会,节目在呈现恩施地域文化时,还多角度完整地表现出了土家族原生态文化的魅力所在,正是通过这种传播激起人们对土家族原生态文化保护的意识。 

地域文化传播篇9

陕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等十三个朝代都在这里建都,又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所在地,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陕西成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地区,典籍、文化遗存丰富。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陕西丰厚的历史底蕴,孕育了许多瑰丽独特的民俗文化。

以陕西的民俗文化为主要视窗,辐射全国各地的民俗风土,既可以传扬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打开视野、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感,是建设“人文校园”一个重要切入点。

一、 设计思路

以陕西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透视陕西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进而部分内容辐射全国其他地区的特色地域性文化。

地域文化传播篇10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文化的全球化也随之成为现实,在这个过程中,现代消费文化呈现出五光十色的一面,而民族文化,特别是原生态地域文化可能会随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并走向灭亡,这样的退化或者消失已然成为一种潜在的文化危机。面对这样的危机,应如何来传播和保护地域文化,使其在淡出人们视野之后又重新回归人们的视线之中,从而使人类文化向多元化发展,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域文化特别是各地区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是构建我国文化形象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我国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传播和保护地域文化,特别是保护各民族原生态文化已成为当今一项重要任务。 

当今社会是一个大众传媒的时代,利用媒介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播,不失为拯救即将消失文化的一项有效措施。而怎样利用现代传播载体,强势推动地域文化传播使之焕发生机与活力,从而达到更好地保护地域文化的效果,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在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播的众多媒介中,电视作为当前的主流媒介,自诞生以来就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大众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信息发达时代的今天,电视已经占据了大众传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人类传播信息的中介系统,更是当代社会文化消费的一种基本形式。因此以电视传播为平台,把我国各地区的文化特色融入电视节目之中,尤其是文艺节目之中,可以有效实现传播地域文化的目的。比如在众多的大型综艺节目中,中央电视台的《欢乐中国行》无论是从策划还是节目宗旨方面,都以其独有的以宣传地域文化为内涵追求的鲜明特征而超越了一般综艺节目的文化意蕴。它着力于展示地域文化和城市魅力,突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尽情展示祖国各地风采,通过节目的展示,民族地区的文化底蕴被搬上电视舞台,并通过电视传媒向全国进行传播,从而使全国观众了解到民族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另外,中央电视台的《民歌·中国》与《魅力12》栏目是对各民族各地区原生态民歌的一种传承和保护,经电视传播对民族地域文化的推广效果也比较好。 

电视:民族地域文化传播的新路径 

在商业文化大大压制了原生态文化发展的今天,民族地区地域文化迫切需要得到传播和保护。于是,各种媒介运用它们不同的方式,对地域文化进行广泛的传播,并希望借助这种传播,让人们更加关注地域文化从而使其得到保护。 

在众多的媒介中,“电视传媒是一种以电视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活动,是伴随着人类对于电视的运用而产生的一种现代的社会现象,是传播的二级系统”①。根据电视的特点,“电视传播面对的是整个社会,其传播内容涉及人类文化各个领域,它极大地拓宽了人类视听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②,它视听兼备,传播迅速,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电视传播的价值在本质上反映的是一种积极向上、富有肯定效用意义方面的含义,它对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首先,发挥本质、传播信息。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讯息”,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③的确,在认真考察人类的媒介发展史中,各种媒介对信息传播并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电视诞生并普及后,迅速成为如今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电视传播也便成为人们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其次,在电视传播价值关系中,传播者和受众都是主体,而电视传媒则是客体,在电视传播的社会实践中,人类本身才是电视传播活动的最终服务对象,因此以人为本,在传播过程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是电视传播最重要的价值。而以人为本也正符合地域文化传播的基本内涵。 

正是由于电视的适用程度与普及率最高,它才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了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不仅具有文化价值,更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对于地域文化来说,全球化背景下的电视传播可以让其传播范围大大提升,让地域文化以它的繁衍地为基点,超越地域的局限传播到更为广泛的人群中去,从而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更有效的保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播和保护民族地区的电视节目应运而生,这类节目的出现不仅让人们了解了各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更加激起了人们保护地域文化,特别是保护原生态文化的自觉意识,让原生态文化能继续存在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并不断传承和发展下去。 

因此,电视传播与民族地区地域文化并不是不可融合的,电视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完全可以用来体现与表达民族地区地域文化。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与电视媒体的结合,是新时代文化生态圈中出现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现象,起到了把原生态文化向更广阔的范围传播的积极作用,并悄然地改变着电视传播领域的现有格局和文化价值,其社会传播价值也被赋予了微妙而多层次的意义。 

在通过电视传播的过程中,笔者认为纪录片和电视文艺节目在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推广中被运用得较多。通过制作关于地方风情风貌的纪录片,可以集中展示民族地区地域文化,这在目前电视节目中是比较常见的,如凤凰卫视《纵横中国》节目在2006年时曾播出纪录片《走进恩施》,就把湖北恩施这个全中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的民族风情展示给全国观众,介绍了恩施州的哭嫁、跳丧等民俗,让人们去感受民族地区独有的风情,进而领略到当地的文化特色。而展示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电视文艺节目就更加多样化了。电视文艺节目是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选择和编排文艺节目,经过电子技术手段的二度创作,构成充分电视化的、独立完整的电视艺术作品,给观众以多样化和整体的审美享受。比如从2006年开始,央视青歌赛引入原生态唱法,引起公众和文化界对原生态唱法的追捧,笔者认为,原生态唱法的重要意义不在于比赛,而在于展示,是基于电视媒介对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一种展示。 

电视传播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策略建构 

在很多电视节目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以“营销城市”的理念展现地域文化的有效战略,体会到电视传播对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那么电视在传播民族地区地域文化时应如何建构传播策略呢? 

电视传播民族地区地域文化打开了通往现代社会的信息之门,也把地域文化展现于现代公众的视野中,并有可能引起极大的关注,有利于强化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很多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常常不被其他民族所知晓或者是认同,但是经过电视传播后,在现代传媒的引导作用下很容易让人们产生对民族文化特质的认同感,同时也让当地人有强烈的文化归属感,可以促进民族的和谐,让民族文化从自发的传承转向自觉的保护。我们还以2006年央视青歌赛引入原生态唱法为例,比赛将各地的原生态文化进行了展示,这种展示不仅让现代公众得到新的娱乐,也可以大大提升原生态共同体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可以增加他们的文化自信和传承动力。 

对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视媒介在传播时,会自觉地选择地域文化的一些具有影像特征的要素加以传播,这是电视媒介自身的要求,也成为当代文化生活的重要特征。在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中,原生态文化是其重要方面,原生态文化会借助当代影视的传播载体,并由此寻求进一步与外界更多的接触,期冀向外界传播带来价值上的认同和经济上的利益。这种传播就使得本来远离这些文化形态的人群开始关注这种文化形态,并更多地借助于电视媒介了解原生态文化的特征。④如2009年《欢乐中国行——魅力恩施》大型晚会,节目在呈现恩施地域文化时,还多角度完整地表现出了土家族原生态文化的魅力所在,正是通过这种传播激起人们对土家族原生态文化保护的意识。 

对地域文化中一些存在非议的问题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品牌的专利归属之争可能会愈加激烈。几年前曾经发现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等两家官方网站将《龙船调》列为“湖南民歌”范畴,造成侵权。《龙船调》其实是湖北恩施利川地区著名的文化名牌,近年来,利川市加大了对这一特色名片的宣传和保护力度。2003年,利川市就斥巨资拍摄大型音乐电视片《龙船调》,请著名歌星汤灿演唱《龙船调》,并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放,让《龙船调》这一文化品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传承。另外,在2009年《欢乐中国行——魅力恩施》这期节目中由恩施地区的演员清唱土家族民歌《龙船调》,再次向外界表明了《龙船调》的发源地在恩施,而非湖南民歌。这表明利用电视传播面广的特质可以对地域文化保护和传承起到较好的作用。 

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文化特色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电视媒体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电视传播的社会效益方面,还可以体现为一定的市场效益。将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资源给予科学、合理、适度的开发利用,有助于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民族地区地域文化底蕴丰厚、自然景观优美、民俗传承丰富、民族艺术繁多,而且大多保存完好,通过电视传播可以对民族地区地域文化进行充分的挖掘,最后把它们浓缩而又精彩地呈现于节目中。在这样的宣传和推介下,可以带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并且对于民族地区而言,为了更好地发展相关产业,也会不断地完善本土文化,这样整个地域文化产业建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让民族地区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道路越走越宽。因此,保护完好的民族地域文化,并得到有效的传播,才能与当前经济形势下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从而实现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在通过电视传播跟外界的接触中,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会和其他文化现象进行交流和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民族地区自身文化会有所创新和发展,这对于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会逐渐受到影响,并且民族地区人们的思想意识在接受了外来文化的同时也不断转变。外来文化在与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接触中,多数情况下实行的是“软”接触,这样可使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创新机制不断得到激活,进而自身的发展会达到新的境界。就拿民族地区的服饰而言,在与外界的接触和碰撞中,会逐渐增加一些时尚元素,这样可使原本已经压进箱底的民族服装在融合新的元素之后,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 

但是在大众传媒和传统文化的关系中,目前存在一种悖论。一方面,电视传播为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保留与延续起到良好的宣传介绍作用,另一方面也进行着潜在的加工和改造,使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传播出现模式化趋同化倾向,可能失去一定的原生性和传承性。因此对电视传播者而言,必须抱着对人类文化做传承性记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传播,展示民族地域文化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及随经济发展的文化变迁,只有这样,电视传播才能真实地展示民族地区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底蕴。(本文为2009~2010年度国家民委科研项目“土家族原生态艺术的电视传播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9hb09) 

注 释: 

地域文化传播篇11

大厅抬头仰望,一卷长约百米的天书长卷漂浮空中,书文为王羲之著名的“兰亭序”。这幅“长卷”不仅内部巧妙暗藏了大厅屋面排水,同时也减少了整个大厅的玻璃屋顶面积,在建筑节能方面发挥了作用。夜晚时“天书”可以为大厅提供舒适的照明光线,满足了整个大厅的基本照明需要。

大堂一层设一方水池,叠水缓缓漫入地下一层展厅,池中蚀刻遒劲豪放的书法文字是源于泰山的“经石峪”,显示出一种令人肃然起敬、超乎寻常的威势,它所蕴含的内在精神气魄与空间相得益彰。流水冲刷着文字,也隐喻着齐鲁文化的源远流长。

地下一层休息候播厅同时具有展示功能,成为中庭空间的焦点。片片发光的玻璃体展墙展示着广电的时事信息,并便于时常更换。休息候播厅地面的青黑色石材仿佛流淌着的文化长河,其上也阴刻了企业的发展和圣贤的教诲。地下展厅东侧尽端的多功能厅入口上方设置了铜管组成的隐喻礼乐音韵的抽象雕塑,成为大厅的装饰焦点,富有现代艺术气质。

山东广电中心建筑与室内是一个完整的空间设计作品,巧妙加入的几个主题节点也反映出山东的地域文化特点。同时,通过LED屏、数字夜景电视、印刷玻璃等现代材料和技术手段展现了媒体之城的特殊魅力。

2福建广电——充满活力的媒体之城

福建广播电视中心坐落在青山如黛、风景宜人的闽江一畔,建筑形态秀美雄浑,如同一片风帆,直插云端,即将远航。

我们希望通过室内设计,体现出一个简洁、现代、充满活力、宜于使用的媒体之城。一方面提炼地域文化和能引起共鸣的生活、文化符号,如福建民居的建筑元素和材质,惠安青石雕的技法和质感,成为室内设计的一种装饰语言;沿海地区的船、帆、云等意向性元素,也成为室内的设计元素;选材上则尽量采用当地材质,在体现地域特性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施工周期和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将声波、振动等声学原理视觉化,展现媒体特色;采用变化的、富有节奏的柱或墙,使人产生传播的联想;引入超大屏幕、动感投影等科技手段,来体现充满活力、不断进取的主流媒体形象。

入口大厅是一个三层高的开敞空间,成为展现电视媒体形象的窗口。透过两面玻璃幕墙,室外与室内的界限模糊了,材质和色彩连贯起来,室外的建筑材质延伸至室内,相同的模数和色彩,使室内自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设计将1~4层共享空间的片墙与屏幕结合在一起,形成巨大的视觉冲击力。甚至还设想了将大厅中行动的人影,通过摄像头取像后经计算机处理,再反映到屏幕上,形成变幻的影像,也达到媒体性质的一种体现。

电视中心长廊是一个富有节奏和韵律的交通联系空间。一侧联系着各演播室长廊,另一侧联系着一个个共享空间内的竖向楼梯。在楼梯一侧,白色的墙面穿过采光天窗直接落入室内,近人处肌理细腻的饰面使大片的墙面生动起来。而演播室一侧墙面上连续的色彩渐变犹如电视光谱一般,进入不同演播室如同走入了不同的电视频段,既具有导引功能又体现了电视传播工作的特性。

广播中心三层高的大厅墙面上罗列的音箱,把不同界面整合在一起,增加了空间的聚合感,并清晰地传达了广播中心的功能特性。

115

3内蒙广电——内蒙古草原的色彩

内蒙古广播影视数字传媒中心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新区,地势平坦、环境优美。建筑设计由内蒙古大草原上高低起伏的朵朵白云得到启发,采用错落有致的体量组合手法与建筑顶部的圆拱造型,形成极富韵律感的建筑轮廓,同时建筑的白色调也与周围青山绿水的优美环境相得益彰。

室内设计方案的创意起始于内蒙古地区悠久的民族文化、地域特色,从内蒙的自然、建筑、色彩、人文和纹样图案上提炼设计元素,如吉祥、美好的白色,坚贞、忠诚的蓝色,幸福、胜利的红色,华丽、灿烂的金色和银色,将这些色彩与纹样图案结合作为整个建筑的标识系统,每种颜色代表一个功能分区,一目了然。经过彩色墙面过滤的漫反射光带着不同区域的色彩进入白色的大厅,形成一种自然而微妙的光线效果。

白天,大厅内充分利用自然光线,明亮高效;夜晚,近人的灯具营造出温暖舒适的空间氛围,同时还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照明及投影手段,在浅色空间的基底上营造投射出或媒体、或节日、或自然的环境。除满足基本的照明需求外,设计将光转变为一种不可触摸的材质,使空间变化带来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同时也充分结合展示与宣传方式,利用光使建筑空间成为传播的载

体,展现出一种新媒体的建筑特质。

地域文化传播篇12

一、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情结

东北地域文化是中国多元一体化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的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又具有独特性。东北地域文化就是指“东北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物质与精神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体系。”具体说来,首先表现在生产方式上,与中原相比长期处于文明的低级阶段―游牧,渔猎经济。虽然一直以来和各民族交往频繁,但深受农业文明的影响,却一直无法彻底摆脱游牧文化的影响。其次,东北地区是战争的频繁之地。历史上土著民族之间为争夺水草,猎物等资源的战争异常激烈;再次,自然环境的恶劣使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的东北人养成了顽强,执着的刚毅性格。办事说话直来直往,毫无顾忌。绝不拖泥带水,闪烁其辞。

二、《乡村爱情》对东北地域文化的传播形式

地域文化传播篇13

一、“语丝”时期:对中国文化的批判与解构

“语丝”时期是指林语堂作为“语丝派”重要成员,与鲁迅、周作人等并肩作战的这段时间。林语堂最初在中国思想界发出声音的时候,正值“东西文化问题的论争”、“科学玄学论战”烽烟再起,陈独秀、和胡适等新文化运动主将接过了梁启超、严复等人的启蒙旗帜,发起了一场旨在以“科学”、“民主”替代封建纲常伦理的新文化运动。以近世西方思潮为标准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并将达尔文的进化论应用到人类的精神领域,一时间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们抑中褒西,从传统制度、伦理道德到方法论等领域彻底革旧立新,甚至不惜矫枉过正以消除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这样一股激情多于理性,变革压倒一切的时代大潮将林语堂自然而然地也卷入其中。

1923年留学归国后林语堂成为语丝派的一员,并从思考国民性开始对反思中国传统。这一时期林语堂先后写下的《论性急为中国人所恶》、《给玄同先生的信》、《萨天师语录》、《祝土匪》、《论土气与思想界之关系》、《讨狗檄文》等一系列针砭时弊的文章,抨击军阀政府的专制统治,痛斥“甲寅派”与“现代评论派”文人,支持民众与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对于中国文化而言,林语堂则是大力提倡“欧化”,反对“国粹”。

例如在致钱玄同的信中,林语堂痛斥“中国人是根本败类的民族”,“欲一拔此颓丧不振之气,欲对此下一对症之针砭,则弟以为惟有爽爽快快讲欧化之一法而已。”而要做到“思想欧化精神欧化习惯欧化”,林语堂认为必须坚持根治民族劣根性的六项原则:“非中庸”,“非乐天知命”,“不让主义”,“不悲观”,“不怕洋习气”,“必谈政治”。㈨t索国民性,提倡“精神复兴”成了“语丝”时期林语堂的一个基本命题。

《萨天师语录》系列是林语堂这一时期向中国传统文化发起挑战的宣言书,也是他中国文化观的具体体现。在《萨天师语录(一)》林语堂又借萨天师之口,揭露了中国国民的劣根性,批判了当下中国社会中的丑恶现象,再次深刻反省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弊端:一是“驯服”,二乃“软弱”,三为“老化”。《萨天师语录(二)》则集中刻画了中国文明空虚、肤浅、病态的特征。《萨天师语录(三)》批评了当时流行的关于妇女解放的主张,肯定了“新时代女性”的要求。《萨天师语录(四)》抨击了中国儒家所鼓吹的“王道”以及“不念旧恶”等处世之道,《萨天师语录(五)》揭露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最大特色“讲究名正言顺、分定位安”与最终基础“传家的秘宝——正名哲学”。《萨天师语录(六)》嘲讽了“杏眼圣人”孔子“颡额的用处是磕头,足膝的用处是膜拜,喉舌的用处是要学唤主人,眼泪的用处是要泣谢天恩”一类的说教。这样,林语堂对国民性弱点、对民族精神的负面性、对传统文化的弊端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批判与解构,通过宏观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判,清晰地表明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和彻底改造国民性的强烈愿望。

二、“论语”阶段时期: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重构

大革命失败后,林语堂于1927年9月辗转来到上海,开始了他自称为大荒中“寂寞的孤游”,并先后创办了《论语》、《人间世》、《宇宙风》,进入了他创作的“论语”时期。林语堂一改“语丝”时期的“浮躁凌厉”和“锋芒毕露”,开始提倡和追求“幽默”、“闲适”、“性灵”。特别是1929年《新的文评》及《美学:表现的科学》的翻译,使林语堂进一步了解了西方表现主义美学体系,克罗齐“艺术即表现即直觉”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于是现代西方的表现主义美学理论和林语堂此时极力推崇的中国的性灵文学的会通,使得他对中国文学和文化开始有了重新的认识。正如殷国明所言:对林语堂来说,克罗齐的思想无疑开通了另一条思路,这不仅表现在个性意识方面的共鸣,而且启动了他对东西方文化的新的互补性思考。克罗齐不仅加强了他自己的文学见解,而且加深了他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认同。胁的确,林语堂从克罗齐的“表现说”中,不仅吸收了西方文艺美学的长处,而且也意识到了它的弊端,并开始注意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底蕴对整个人类精神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自此,林语堂的思考越来越倾向于在东西方文化比较的基础上,用东西方互补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和解读中国文化,形成了他对中国文化的独特理解,构建起了他独特的中国文化观。

1.中国文化的精神:人文主义。

1932春在牛津大学和平会的演讲《中国文化之精神》可谓林语堂这一时期的文化宣言。

林语堂首先强调:“中国民族为最近人情之民族,中国哲学为最近人情之哲学”,具体说来,“中国民族之特征,在于执中,不在于偏倚,在于近人之常情,不在于玄虚理想。中国民族,颇似女性,脚踏实地,善谋自存,好讲情理,而恶极端理论,凡事只凭天机本能,糊涂了事。”同时,林语堂从“劣的方面”、“优的方面”、“中立的方面”三个维度对其一一予以分析并总结到:

在这些丛杂的民性及文化特征之下,我们将何以发现此文化之精神,可以贯穿一切,助我们了解此民性之来源及文化精英所寄托?我想最简便的解释在于中国的人文主义.因为中国文化的精神,就是此人文主义的精神。

接下来,林语堂继续解读了中国的人文主义及其目标。由此,林语堂便抓住他所理解的中国文化的精神要义——人文主义精神:中国人的“人生目的与真义在于享受淳朴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快乐”且为“人生追求幸福之目标”,而“达此目的之方法”则是儒家的“中庸之道”或称“庸见的崇拜”。此后不久,林语堂便从“中国的人文主义精神”出发,找到了中西文化的共通之处,即相同的文化价值关照客体——人,这是所有人类文化的共同指归。自此,林语堂始终坚持他的“人文主义精神”,直至后来提倡以东方文化中的人文主义来拯救工业社会中物质主义泛滥所带来的极端危害。从“中国的人文主义精神”出发,林语堂抛弃了往日的激进,开始理智、客观地评价中西方文化。

2.中国文化成熟的标志:幽默智慧。

1934年林语堂在《论语》上连续发表长文《论幽默》探讨中国幽默文化的传统问题。文中认为:“幽默本是人生的—部分,一个国家的文化到了相当程度时,必有幽默的文学出现。”这里,林语堂深信,幽默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文化成熟的标志和智慧的结晶。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性灵的飞动,个性的伸张,导致了中国人幽默感的出现,接下来林语堂把幽默一直追溯到老庄,认为老庄是“中国之幽默始祖”,而孔子也是“近于真正幽默态度”。

经过一番探讨后,林语堂不但发现了中国文化有幽默,而且理出了一条较清晰的发展线索。正如有学者说,“从传统美学和现代美学的关系来看,林语堂的幽默论最能体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理解。林氏所倡的幽默之说,并不是简单地出于文人意气与一时的标新立异,而是建立在他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察和思考之上。”林语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幽默的根源,在“性灵文学”的基础上,他为幽默找到了源头。

林语堂把幽默看作是一种文化心理,并从兼容东西方文化的角度,把幽默分为两个层面,一种是日常生活中的幽默,另一种便是对人生态度的认同,是一种凝聚着高级智慧与人生自觉意识之上的幽默。林语堂认为最上乘的幽默表示的是麦烈蒂斯所谓的“心灵的光辉和智慧的丰富”,是“会心的微笑”。这种智慧不是技术意义上的智慧,而是基于对人生体认上的智慧。

《论东西文化的幽默》一文,则集中体现了林语堂成熟的幽默观。这篇文章中,林语堂打破了幽默的民族界限,突出幽默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心灵开放的花朵”,“是文明的一项特殊赐予”后来林语堂提倡用幽默去挽救世界和平,“派遣五六个世界上最优秀的幽默家,去参加一个国际会,给予他们全权代表的权力,那么世界便有救了。”正体现了他对人类幽默共性的洞见。

可以说,林语堂毕生全力倡导幽默正是有感于“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由此可见,林语堂的幽默不但是他的文学观,更是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中国文化的最终标准:生活的艺术与近情精神。

论语时期,林语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日趋客观、理性与成熟。《谈中西文化》—文明确地表达了林语堂的文化观:“常人谈文化总是贪高骛远,搬弄名词,空空洞洞,不着边际,如此是谈不到人生的,谈不到人生便也谈不到文化”,而中国文化的特征则是“以人为一切学问的中心”,“把东西文化都放在人生的天平上一称,才稍有凭准。”唧之后,在《谈螺丝钉》、《再谈螺丝钉》、《二谈螺丝钉》和《四谈螺丝钉》,林语堂借柳先生、柳夫人之口再次表达了他对中国文化的独到见解:“文化最后的标准,是看他教人在世上活的痛快不痛快。活的疳决便是文化好,活的不痛快,便是文化不好。”而东西文化间有了这种共同的标准,就不会“因理不明,见不达,或由言语文字之障蔽,遂致不能相通”,“不复为表面上习俗不同所蔽围”。

林语堂始终认为中国文化的理想是“近情”精神,并把近情作为人类文化的最高标准:“近情精神实在是人类文化最高的、最合理的理想,而近情的人实在就是最高形式的有教养的人。”“人性化的思想其实说是近情的思想,而近情精神乃是中国文明的精华和她的最好的方面。”换言之,近情精神就是指常识或“庸见”,与逻辑相对立,“对付此等学理上的逻辑怪想,‘常情’是最好最有效的消毒剂”。这里,林语堂把近情作为一种消除西方走向极端的逻辑思维和抵抗泛滥的物质主义的重要方法。“我们如想把西方哲学变成近于人情,则我们必须先将西方逻辑变成为近于人情。我们需回到一种对现实和生活,尤其是对于人性,急于接触的思想方式,而不单是求得不错,合于逻辑,和没有不符之处便算完事。”

这也是林语堂不久后海外系列著译的重要创作动因。林语堂以“近情”为理想和目标,用艺术化的眼光审视日常生活和人的生存状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东方和西方架起了生活艺术的桥梁,从而突破了文化表层的二元对立,超越了不同种群人性的桎梏和藩篱,成功实现了中西文化的会通。

三、海外时期:中国智慧的跨文化传播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