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雨的诗句古诗实用13篇

关于雨的诗句古诗
关于雨的诗句古诗篇1

3. 意境是重点。对小学生来说,感悟诗的意境,就是读诗的过程中,在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幅画面。宋朝张舜民有诗句云:“诗是有声画,画是有形诗。能诗者多识画,能画者多知诗。”诗与画具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性,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如在教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时,可以这样设计:

师:诗写的是夏天的暴雨,如果让你画一幅夏日西湖骤雨图,你觉得好不好画,为什么?

生:一首诗画一幅画,很难画出来,这一首诗是流动的画。

师:如果一个场景是一幅画,你眼前出现了哪几幅画面?从这首诗中找答案。

生:可以分为雨前、雨中、雨止、雨后几幅画面。

生:雨前“黑云翻墨未遮山”,画面是乌云滚滚;雨中是“白雨跳珠乱入船”,画面是大雨倾盆;雨止是“卷地风来忽吹散”,画面是风来雨住;雨后是“望湖楼下水如天”,画面是雨过天晴,水天一色。

生:前三幅是动态的画,最后一幅是静态的画。

4. 情感是提升。诗人写诗往往是用来表达情感,要真切地体会诗人的情感,就要“知人论世”,就要了解诗人的身份、思想、经历、家世,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及作品产生的具体背景。只有在了解诗人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读懂作品;在读懂作品之后,反过来又进一步认识作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反映自然界风雨变幻莫测、但这个变化和诗人个人的坎坷经历、官场无常是有一定联系的,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适当补充诗人的背景资料,如一位老师这样教学:

师:诗人写景往往是用来表达情感,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高兴,因为诗人用“珍珠”来形容雨点。

生:苏轼是书画家,一生爱墨。所以,从“墨”字也可以看出他喜欢、很欣赏这场暴风雨。

师:其实,当时的苏轼正遇到人生中的暴风雨。他本来是为皇帝起草文件的大臣,因为某种原因,他被贬到杭州做地方官,但他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的呢?

生:苏轼用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中的“暴风雨”。

师:这场“暴风雨”把他的忧愁冲得一干二净了,“卷地风来忽吹散”。哦,原来“我”的人生是“望湖楼下水如天”。

5. 表达是目标。在儿童的生命成长过程中,诗歌是开启语言之门、培养文字感悟能力和丰富情感的最好媒介。“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我们教学古诗,首先应着力引导学生关注诗人刻苦锤炼、精心推敲的字、句,欣赏恰到好处的神来之笔。在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品析“翻墨”“跳珠”“乱”“卷”等词的妙用,鉴赏诗人在写雨来之前、雨到之时、风来雨止、雨过天晴时用词的精巧。体会“黑云翻墨”“白雨跳珠”的景象及“未”“乱”“忽”表达的迅捷。其次,学古诗词的目的,是以古诗词的言语去影响学生的言语,提升学生的言语品位和能力,运用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有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题目:(1)有一个炒股的人,昨天用了“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形容股市行情;今天,他又用了“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你知道这个股市涨跌是个什么行情呢?(2)你的同学今天考试考得不理想,你准备用今天学的一句诗来劝劝他,你会怎么劝呢?

二、小学古诗怎么教?

关于雨的诗句古诗篇2

二、疏言是基础

所谓疏言就是疏通句子大意。小学生学习古诗的障碍主要在于特殊的诗歌语言、生疏的字词、古今词语差异。教师可以教给学生“调”“补”等方法理清一般的句子顺序。可以针对不同的年段特点,针对学生的语言积累、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可借助图片、简笔画或提供关键的字词意思,让学生试着说一说诗句的大意。《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古诗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古诗词在语言运用上,省略、跳跃、语序倒置等用法往往超出一般的文言文,教学时只要让学生粗通大意即可,不必进行字字落实的翻译。如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只要提供“翻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等词的意思,学生就能互相启发说出整首诗的意思。

三、意境是重点

感受领悟诗词意蕴。它既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目标。对小学生来说,感悟诗的意境,就是在读诗的过程中,在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幅画面。宋朝张舜民有诗句云:“诗是有声画, 画是有形诗。能诗者多识画,能画者多知诗。”诗与画具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性,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如在教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这样设计:

师:诗写的是夏天的暴雨,如果让你画一幅夏日西湖骤雨图,你觉得好不好画?为什么?

生:一首诗画一幅画,很难画出来,这一首诗是流动的画。

师:如果一个场景是一幅画,你眼前出现了哪几幅画面?从这首诗中找答案。

生:可以分为雨前、雨中、雨止、雨后几幅画面。

生:雨前“黑云翻墨未遮山”,画面是乌云滚滚;雨中是“白雨跳珠乱入船”,面画是大雨倾盆;雨止是“卷地风来忽吹散”,画面是风来雨住;雨后是“望湖楼下水如天”,画面是雨过天晴、水天一色。

生:前三幅是动态的画,最后一幅是静态的画。

四、情感是提升

诗言志,歌咏言。诗人写诗往往是用来表达情感的,要真切地体会诗人的情感,就要“知人论世”,就要了解诗人的身份、思想、经历、家世, 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及作品产生的具体背景,只有在了解诗人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读懂作品,在读懂作品之后再反过来进一步认识作者。虽有“诗无达诂”之说,但是任何一首诗词作品的产生都缘自于特定的人在特定的背景下有特定的目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反映自然界风雨的变幻莫测、迅速神奇,但这个变化和诗人个人的坎坷经历、官场无常是有一定联系的,可以根据教学情况适当补充诗人的背景资料,如一位教师这样教学:

师:诗人写景往往是用来表达情感的。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高兴,因为诗人用珍珠来形容雨点。

生:苏轼是书画家,一生爱墨, 他喜欢墨超过了珍珠, 所以从“墨”字也可以看出他喜欢、欣赏这场暴风雨。

师:让咱们也带着诗人的这种情感一起来读一遍。

师:其实当时的苏轼正遇到人生中的暴风雨。他本来是为皇帝起草文件的大臣,因为某种原因被贬到杭州做地方官,但他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的呢?

生:苏轼用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中的“暴风雨”。

师:这场“暴风雨”把他的忧愁冲得一干二净了,“卷地风来忽吹散”。哦,原来“我”的人生是“望湖楼下水如天”。

五、表达是目标

2011年版《课程标准》更突出地强调关注语言的运用和表达。在儿童的生命成长过程中,诗歌是开启语言之门、培养文字感悟能力和丰富情感的最好媒介。“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我们教学古诗,首先应着力引导学生关注诗人刻苦锤炼、精心推敲的字、句,欣赏恰到好处的神来之笔。在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我们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品析“翻墨”“跳珠”“乱”“卷”等词的妙用,鉴赏诗人在写雨来之前、雨到之时、风来雨止、雨过天晴时用词表达的精巧,体会“黑云翻墨”“白雨跳珠”的形象、“未”“乱”“忽”表达的迅捷。其次,学古诗词的目的是以古诗词的言语去影响学生的言语,提升学生的言语品位和能力,运用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有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题目:

关于雨的诗句古诗篇3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白的诗歌《望天门山》,现在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遍。

师生共同背诵古诗《望天门山》。

师:这首古诗不仅要求背诵,还要求默写,下面请大家拿出笔和纸,看谁填得又快又好。[投影仪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天门中断( )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 )一片日边来。]

师:这位同学填的是“楚江”“孤帆”,对吗?

生:对。

师:这位同学不仅填对了,而且字写得工整、漂亮,老师给你点个赞。现在请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同桌写对了就给他点个赞吧!

【点评】执教老师采取复习导入法,由古诗《望天门山》引入教学,既检测了学生背诵诗歌及掌握生字词的情况,又让学生温故而知新。

师: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李白的诗歌《望天门山》,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诗。谁来读一读课题?

生读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

师:老师发现,“饮”的前鼻音和“晴”的后鼻音你读得特别准确。题目比较长,我们要怎么停顿呢?谁来范读一遍?

生范读课题。

师:这位同学停顿准确,读得很有节奏,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吧!

师:读了诗题,你能知道什么?

生1:苏轼在西湖上喝酒。

生2:天气是先晴后雨。

师:题目经常会缺少一些要素,这首诗的题目缺少了人物,我们在理解题意时要学会补充人物这个要素。(补充说明:这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上喝酒赏景,天气起初是晴朗的,后来下起了雨。)

【点评】诗题是一首古诗的眼睛。教学时,执教老师让学生从读诗题开始,强调读准字音,注意停顿,了解题目的意思,很自然地过渡到了下一个板块的学习。

二、读准音,初感知

师:诗人看到的是怎样一番景象?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流利。

师:这里有几个特别难读的字,谁来挑战?

生1读生字词“潋滟”“亦”“妆”。

师:这位同学读“妆”时,翘舌后鼻音读得很准确,谁再来读一读。

生2读生字词“潋滟”“亦”“妆”。

师:这位同学读“潋滟”时,前鼻音读得特别准确,请你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吧。

师:去掉拼音后的生字,你还会读吗?

全班学生读生字词。

师:谁来读一读这首诗?

学生读诗,读得字正腔圆。

师:你读得很有节奏感!“子”“奇”“宜”都是押“i”音,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学会体会诗的韵味。

男女生比赛读,最后全班读。

【点评】朗读是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初读,如自由读、个人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等,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在老师的指导和点拨下,读好停顿,读出诗的韵味,达到了字字准确、句句流畅的朗读目标。

三、知诗意,想画面

师:我们学习古诗,除了读准字音,还要了解诗句的意思。你用什么方法理解诗句?给大家推荐一下。

生1:看注释。

生2:看插图。

生3:想象画面。

……

师: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一两种方法读这首诗,通过字面含义,你能够想象出什么样的画面呢?

生1: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晴天时和下雨时西湖的画面:天晴时,太阳高照,西湖的水在荡漾,湖面上闪着粼粼的金光;下雨时,远处和近处的景色朦朦胧胧,别有一番奇特的美。

师:你描述了一幅西湖晴雨图。

生2:我眼前出现了这样的西湖:晴天时,艳阳高照,水面波光粼粼,是橙色的;下雨时,云雾弥漫在西湖上空,像仙子一般。

师:你用比喻的方式描述了想象中的画面,真好!

【点评】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自由朗读,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同时感悟诗的意境。

师:你认为哪一句诗描写的是西湖的晴天呢?

生: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诗句)你从哪里看出来是晴天呢?

生:水光潋滟。

师:“潋滟”是什么意思?

生:波光闪动的样子。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注解。

师:很好!通过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这也是学习古诗的一种方法。

【点评】现行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古诗词就有了相应的注释,对诗词中的关键字词做了解释和说明。教师要指导学生用好教材,让学生掌握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方法,并在学习中反复强调,从而形成学习能力。

师:阳光洒在微波荡漾的湖面上,你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呢?

生1:微波荡漾的湖面上银光闪闪,像是铺满了钻石。

生2:湖面波光闪动,像可爱的小精灵在湖面上玩耍。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银光闪闪的湖面多美呀!课文用了一个什么词语形容这样的景象?

生:水光潋滟。

师:我们一起来读这个词,读出湖面波光闪烁的美景。

生齐读。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湖面波光闪动的画面)你们看,这就是――

生:水光潋滟。

师:这样的景象让你想起了哪些词语?

生1:波光粼粼。

生2:碧波荡漾。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波光闪烁、金光闪闪、浮光跃金……)这些都是描写阳光下水面景象的词语,让我们记住它们吧!

师:诗人一个“水光潋滟”让我们想象到了这么多的画面,认识了这么多的词语,现在我们将这些词语运用到诗句当中,说一说西湖的美景。[多媒体课件出示( )晴方好]

生1:水光粼粼晴方好。

生2:金光闪闪晴方好。

生3:波光闪烁晴方好。

师:好一个绚丽多彩、生趣盎然的西湖晴天。晴天下的西湖湖面波光闪烁,多美的画面呀!你在哪儿看到过这样的景象呢?

生1:太阳照在北海银滩海面上也是这样的景象。

师:当你在北海银滩看到这样的景象时,你可以说――

生1:水光潋滟晴方好。

生2:我坐在游船上也看到过这样的景象。

师:当你坐船泛舟湖上时,你可以说――

生2: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看到阳光照耀下的南湖,我们可以说“水光潋滟晴方好”;站在风景秀丽的漓江边,看到这样的景色,我们可以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在杭州,看到晴天下波光闪烁的西湖,我们可以说“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方”是什么意思?

生摇头表示不知道。

师:当用看注释、看插图、想象画面这些方法仍然无法理解诗意时,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书。“方”在字典里有好几种解释,老师选出了4种,你认为选哪一种解释才对?(多媒体课件出示:①办法,技巧;②正、刚刚、恰;③地区、地域;④方形。)

生:选②正、刚刚、恰。

师:没错!西湖的晴天美得恰到好处,我们再来感受一下。

生齐读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

【点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生诵读诗文提出了“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的要求。因此,在教学“潋滟”一词时,执教老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象晴天的西湖波光闪闪的画面,让学生在想象和描述中回忆有关描写水面波纹的词语,积累词语,领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了与水面波纹相关的词语,并让学生运用到诗句中,创设了许多场景,让学生通过吟诵诗句来形容自己见到过的景象,达到了课标的要求。

师:当诗人还陶醉在阳光明媚的画面中时,天空突然下起雨来,雨中的西湖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谁来读一读。

生读“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说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1:下雨了,景色朦朦胧胧的,像烟雾缭绕一般。

生2:像一幅山水画。

师:朦朦胧胧,云雾迷漫,隐隐约约,若隐若现……我们可以用诗句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

生:山色空蒙。

师:西湖阳光明媚的晴天很美,雨景也很奇妙,“亦奇”是什么意思?

生:也很奇妙。

师:“亦”用换词方法来理解就是――

生:也。

师:“亦奇”就是也奇妙的意思。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雨中,感受西湖雨景的奇妙吧!

生读诗句“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老师发现有一位同学读“山色空蒙”时声音特别轻柔,仿佛置身于这奇妙的雨中。(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和诗句,引导学生读出西湖晴雨两幅图的不同景象。)一天之中,诗人看到了西湖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全班再读一读,边读边想象两幅不同的画面。

学生齐读第一、二句诗。

【点评】古诗语言精炼、鲜明、形象,学生通过想象、朗读,感受到了在不同天气下西湖的美,将西湖晴雨两幅图的美读得富有层次和厚度。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三、四句诗,学生齐读)这么美的西湖,诗人把它比喻成什么?

生:西子。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你知道西子是谁吗?

生:西施。

师:对,西子名叫西施,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到底有多美呢?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传说西施天生丽质,每次她在古越国浣纱溪边洗纱的时候,水中的鱼儿一看到她,都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入了江底,所以她还有一个美称――沉鱼。

师:在苏轼眼里,西湖就像西子一样美丽多姿,那么,在其他诗人眼中,西湖又是怎样的?(多媒体课件出示3组比喻诗句:湖上春来似图画,乱峰围绕水平铺。――白居易《春题湖上》;若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似广寒宫。――周起渭《西湖》;月宫里的明镜,不幸失落人间。――艾青《西湖》)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

师:诗人把西湖分别比作什么?

生1:白居易把西湖比作图画。

生2:周起渭把西湖比作明月。

生3:艾青把西湖比作明镜。

师:苏轼把西湖比作西子,妙在哪里?西湖和西子有什么相似之处?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生1:因为西湖和西子一样美。

生2:西湖和西子前面都有一个“西”字。

生3: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她们都属于同一个地方,西子是越地美女,越地是今天的江浙一带,西湖也在浙江。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对于西子而言,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是刚刚合适,对于西湖来说,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也都刚刚合适。

生读“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总相宜”是什么意思?

生:是很合适的意思。

师:西湖之美,何止晴天、雨天,其实,春夏秋冬,一日的清晨、午后、黄昏,景色各异,美不胜收。诗人把西湖比作西子,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西湖,从此西湖就有了一个美妙动听的名字――西子湖,所以,诗人不禁感叹――

生读第三、四句诗。

【点评】“欲把西湖比西子”这个比喻句,传神地写出了西湖的神韵美,那么如何把这种神韵美传递给学生呢?在教学策略方面,执教老师选择了用语言描述、故事引入、小组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感知西子的沉鱼之美,再用对比鉴赏的方法,与白居易笔下的“图画”,周起渭笔下的“明月”和艾青笔下的“明镜”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苏轼的比喻妙处所在,明白西湖的美在于神韵,在于诗人对西湖的热爱。

四、诵古诗,悟诗情

师:苏轼用了28个字为我们展现了西湖的美景,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首诗,可以加动作读,可以用吟唱的方式读,可以配乐读,试着读出诗中的画和诗中的情。

学生自由读诗,有的在朗读时加入肢体动作,有的用吟唱的方式读。

师:苏轼在杭州做官时,为了保护西湖,不惜多次上书朝廷,贱卖自己的字画,修筑苏堤,疏通西湖,还修建了三潭映月。刚刚完成长堤修筑,苏轼泛舟西湖,心情很好,诗情满溢的他随即吟诵了这首诗。

全班学生齐读诗歌。

师:千年后的今天,西湖依然水光潋滟,仍旧山色空蒙,但湖上已不见饮酒之人,只有西湖边上坡的雕像深情矗立,他对西湖的爱已融入诗中,成为了千古绝唱。

生再次诵读古诗。

师:苏轼的诗现存约2 700余首,诗的题材广泛,豪放旷达又不失婉约,善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方法。老师推荐大家读一读这两首诗《望湖楼醉书》《中秋月》,试着领会苏轼创作的艺术风格。

【点评】学习古诗尤其要重视诵读,执教老师在教学时采取范读、个别读、配乐吟诵等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进而体会诗歌的含义与情感,最后通过补充苏轼的资料、推荐古诗的方式,让学生领会诗人创作的艺术风格。

【总评】

教学时注重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也是智慧课堂的标签。教学古诗词,教师如何让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诗情,积累语言,提升思维和语用能力呢?执教老师对此做了有效的探索。

一、读准确,读通顺,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古诗语言凝练、形象,有着鲜明的节奏,富于音乐美,朗读最能够让人感受到这种艺术魅力。教学中,执教老师设计了3个层次的读:一是读通、读顺、读准确;二是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三是读出诗的个性和韵味。每一个层次的读目的不同,形式也比较多样。第一层次的读,学生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层次的读,学生在读中要把握诗句的含义,读出诗的节奏美和音韵美。第三层次的读,学生在充分感悟诗情后,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感悟诗人的情感。这样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古诗教学以诵读感知为主的特点。

二、懂诗意,悟诗情

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情感与丰富的想象,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古诗词除了能够理解诗意,重点在于想象画面,感悟诗情画意,体会诗人的情感。在教学中,执教老师善于引导学生想象,在学生读通读顺整首诗后,没有对词句进行琐碎的分析,而是以“读着这首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这一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抓住“水光潋滟”一词,让学生想象阳光下湖光闪动的美丽画面“像可爱的小精灵在湖面上玩耍”“湖面像是铺满了闪闪发光的钻石”。

三、想意境,品诗情,积累运用,领略诗韵

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诗的境界》一文中说过:“无论是欣赏还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见’字最要紧。”见,是一种当下的直觉的观照。见什么?见景,见意象。古诗词教学要让学生能够见意象,教师的作用就是“举象”,“举”是打开,是呈现,是营造,不仅要“举象”,还要“造境”。

关于雨的诗句古诗篇4

例如:原文 一:

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

相关诗作:1.《八声甘州》柳永 宋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2.《满江红》岳飞 宋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原文二: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在旧式的古屋里听雨,听四月,霏霏不绝的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黏黏的苔藓从石阶下一直侵到舌底,心底。

相关诗作:《诗经・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原文三: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

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

相关诗作:《声声慢》 李清照 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原文四: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

相关诗作:《琵琶行》白居易 唐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原文五: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相关诗作:1.《绝句》志南 南宋诗僧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唐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清明》 杜牧 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 《剑门道中遇微雨》陆游 宋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原文六: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

相关诗作:《如梦令》李清照 宋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原文七:树也砍光了,那月桂,那枫树,柳树和擎天的巨椰,雨来的时候不再有丛叶嘈嘈切切,闪动湿湿的绿光迎接。

相关诗作:《琵琶行》白居易 唐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第二个就是化句,即从古人的诗文中遴选经典名句整句录入自己的文章的一种点化方式。

例如:原文一:

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

相关诗作:1.《望岳》杜甫 唐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2.《点绛唇》姜夔 宋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精苦,商略黄昏雨。

原文二: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来中国。

相关诗作:《终南山》 王维 唐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化句的特征在于,择取整句,整句整用,化用其意直接组合成己文的一部分,方便快捷。恰如一块底色相同、恰到好处的补丁,成天衣之无缝。引用诗句之后又多加上一个形容词概其大意以示读者,点化诗之意象似文章之龙睛。

第三个就是化意,诗词曲赋大多意象清绮瑰丽,意境优美淡远,妙不可言。得其神似而新其形,得其大意而更其言,形变而神聚不散,套用古诗文之意境以筑一己之文,此法可称为化意。

例如:原文

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

相关诗作:《虞美人》蒋捷 宋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关于雨的诗句古诗篇5

二、以画释题,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又如在教学孟浩然的《春晓》时,我也让学生看看插图,图上画的是一位古代的女子正挑起竹窗帘,而窗外桃花开得正美,两只小鸟在枝头上鸣叫,这对理解题目中“春晓”的“晓”(早晨)就比较直观、自然,而诗句“处处闻啼鸟”一句渲染出户外的无限风光,我们抓住“处处”一词,可以先让学生看图,找找近处鸟儿在哪里叫?进而再让学生展开想象远处鸟儿在哪里叫?把学生带入了无限春光竟鸟鸣的灵动意境中。这样把比较抽象的古诗句在图画的帮助下变得很具象,学生很容易理解为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诗的意境打下基础。

三、以画为辅助手段,提高学生背诵能力

学古诗,背诵古诗,积累古诗,是古诗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生思维敏捷,记忆力强,但随着时间的延续和推移,以往凭借机械记忆得到的知识也容易消失,也容易z忘,为了牢固增强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和记忆,在教学中我把图画引入到学生的背诵之中,如在教授唐代杜牧《山行》这首古诗中,抓住四句诗描绘的深秋山林美景的特点,我以国画山水的形式,一边画诗句景色,一边让学生看画背诵,当画完这首《山行诗意图》学生也把整首诗完整的背诵出来,再继续加强指导,学生加深了理解能够熟练背诵出这首古诗了,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把图画引入背诵的这种主动性,趣味性、理解性的记忆方式要比学生机械记忆的效果牢固和明显。

四、以画入诗,启发学生理解诗的意境

关于雨的诗句古诗篇6

教师要带着学生跳出文学鉴赏的视角,转而从创作的视角重新审视诗。如果教师还是教学生去品读杜甫的忧国忧民、李白的豪放俊逸,研究这一句好在哪、有什么表达效果和艺术色彩,就与语文课没有什么区别。因此,我们要将视角切换到创作。

比如,王勃的“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这句诗,为什么令人心生感慨?它在倒数第二句提出一个问题,最后一句没有回答,却写了一个景。其实,许多诗歌是采用这种模式的,自然会令人产生感慨动情的效果,这种手法就叫作以景结情。但我们不是要去鉴赏手法,而是要学会运用。

从技术层面审视诗

对诗词的解读,必须深入技术层面,不能讳言技术。比如,虚词的运用法、叠词的运用法、句子的节奏变化、长短句的配合法,甚至平仄韵脚与抒情脉络之间的关系,都应该带着学生一起研究、总结。我们总觉得谈技术是在肢解诗,其实不然。任何高深的艺术境界,归根结底都是由某些技术呈现出来的,离开技术谈境界是妄言。

诗词教学的课程化,某种程度上是诗词创作的技术化。哪些词语应该是古风的?哪些句式应该是古风的?哪些主题应该是古风的?怎样写才更像古风?这是我们在课堂上一直研究的问题。比如,一个学生写的诗句“草枯木叶危,鸟啼燕南飞”,其他同学表示不像古风。经讨论,改作“木叶何危危,劳劳燕南飞”,就有些古风气象了。再如,另一个学生写道:“年年春相似,相思满枝桠。”经探讨,大家觉得改作“相思何所似?郁郁满枝头”会更好,同时将原句分为四句,也会好很多。

@是为什么?古风中很少有堆叠意象的句子。“草枯木叶危,鸟啼燕南飞”,草和木叶、鸟和燕,两组意象分别在一句中堆叠,会显得精巧有余、质朴不足,改后则显得骨气硬朗。而且,“危危”“劳劳”这类叠词的使用,也会增加质朴的气质。《诗经》中的“伐木丁丁,鸟鸣嘤嘤”“鹑之奔奔,鹊之”等句子,都在提示我们,古风的“骨感”与其意象的稀疏和叠词的运用,有很大的关系。

古风写作的小技巧比比皆是,没有一部现成的教材能穷举归纳,似乎也难以寻觅比较有系统的讲解。于是,我们就近取诸身,远取诸古人,在讨论古代经典作品、同学和教师的作品中,研究字法、句法、章法。如此一来,古风写作课就成了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讨论课。

临帖百遍诗自高

时代标榜求新求变,一谈写作就要突破樊篱,自抒胸臆。我认为,这是误人子弟的说法。我们可曾见书法教师教孩子不要临帖,随心所欲么?写诗如练字,临“帖”百遍诗自高。有的学生写了这样一句诗:“遥望远方人寰处,不见见晨雾。”题目是《咏雾霾》,我表扬他写得好,有古风气象。他不好意思地说,这是仿写的《长恨歌》的句子,不是自己的思考。我当时觉得这个问题很严重,古人讲究“用古人语”“无一字无来处”。化用《长恨歌》,又写出了新意,为什么学生却觉得很惭愧?这个模仿,不仅不是问题,恰恰是全篇最精巧的地方。为此,我专门和学生讲解了模仿的意义,讲黄庭坚的“夺胎换骨”,鼓励他们大胆地去模仿,教他们如何去翻新。

古诗之平易近人,在于格律宽松;古诗之难以入门,在于无法可循。相比于律诗、词那一套严谨的格律,古风只有几个最基本的要求。可是押韵的规则、换韵的规律等基本要求已经做到了,写出来的诗左读右读仍不像古风,这是为什么?因为古风的根本,恰恰在于一种“古”之

气象。

古风、律诗和词,形式不同,美学特征也不同。律诗如君子,文质彬彬;小词如佳人,温婉秀美;古风如壮士,慷慨不羁。要想把诗写出“壮士气象”,最根本的办法是要走进古人的精神世界。

古风,是古体诗词中的游侠,不拘一格,潇洒自如。它是最古老的,也是最能表达诗人心中那些天马行空的思考。思考是诗的灵魂,更是古风的灵魂。所以,古风创作,不避其粗,不避其俗,不避其特,唯在一“真”字。对于学生写的《咏期中考试》《夜证哥德巴赫猜想有感》这样的作品,我非常赞赏。《古诗十九首》能够打动我们,不正是在于其情思之真么?我希望通过这一门课,不仅能够让学生写出像样的诗词来,更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个抒情达意的载体,培养健康爽朗的

性情。

附学生作品:

夜证哥德巴赫猜想有感

张云柯

大树飘零秋雨天,孤灯挑尽未成眠。

雨打屋檐辗转思,魂魄未归赴堂前。

案前字墨皆未干,穿堂风冷刺心尖。

提笔却无灵感生,胸中包含萧瑟情。

忽闻哥德巴赫一猜想,便于无心想处梦魂惊。

偶数无穷如浮云,均可划为两素分?

千古英杰皆失色,仍信铁杵磨成针。

惊雷震颤下笔处,峰回路转得大悟。

数海遨游破竹势,秋雨骤歇泣情愫。

游刃有余立得证,忽复惊醒叹此梦。

叹吾不若英杰处,尚需努力可成栋。

回首望向窗外天,秋雨化雪雪更寒。

若问世上何人可破此万古难,唯有质朴诗人吴雨川!

关于雨的诗句古诗篇7

诗的前两句“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描写诗人白天行舟于淮河上眺望到的两岸景色。这时,春雨欲来,灰蒙蒙的天空像一层轻纱笼罩在草色青青、一望无际的淮河平原上。这样阴暗的天气、单调的景色,必会叫远行的旅人感到乏味。幸而,岸边不时有一树野花闪现出来,红的,黄的,白的,让诗人眼前豁然一亮,那鲜明的景象便印在诗人的心田了。

诗的后两句“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描写诗人傍晚泊舟古祠的所见所思。天色渐晚,阴云布满天空,又起了风,眼看就会下雨,要赶到前方的码头是不可能的了,诗人决定将船靠岸,在一座古庙中过夜。果然不出所料,这一夜风大雨也大,呼呼的风挟着潇潇的雨,飘洒在河面上;只见河里的水在船底迅猛上涨,上游的春潮正龙吟虎啸,奔涌而来。诗人呢?诗人早已系舟登岸,安坐古庙之中,听着满川风雨,看着春潮奔涌的水上夜景了。

诗中有画。绘画艺术所要表现的某些特征、色觉和光觉也体现在诗中。如“时有幽花一树明”一句中的“明”字,在古汉语中,“明”主要是指光而非指色,由于这树幽花是和阴沉的高天、青碧的平野对衬,则此花可能是白的,也可能是具有较强光感的颜色,如粉红的。苏舜钦的诗写所见,不但注意到了色,而且让人们感受到了光。阅读此诗时,我们必须细细体会,方能欣赏到美丽的画面。

欣赏这首绝句,需要注意抒情主人公和景物之间动静关系的变化。日间船行水上,人在动态之中,岸边的野草、幽花是静止的;夜里船泊犊头,人是静止的了,风雨潮水却是动荡不息的。这种动中观静、静中观动的艺术构思,使诗人与外界景物始终保持相当的距离,从而显示了一种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风度。但是,诗人在悠闲、从容的心态外,却另有一种如春潮一般的愤懑。

附原文:

淮中晚泊犊头

[北宋]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选自《唐宋诗词选》)

阅读练习

1.前人评价说,“时有幽花一树明”的“明”字用得极妙,请结合前两句诗说明“明”字妙在何处。

2.“满川风雨看潮生”一句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本版参考答案见下期

参考答案

关于雨的诗句古诗篇8

2007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特色试题举例

古诗接力,趣味激活思维

1.(2007?吉林省)班级举行“诗林漫步??古诗接力”活动。请同学把主持人所给诗句的最后一个字,作为衔接句的第一个字,写出连续两句古诗(五言、七言均可)。根据示例,完成古诗接力。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海

解题导航:这道试题的拟制以趣味活动的形式展开,贴近考生生活,为考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有趣的答题氛围。其理念开放,答案多元,能够增强考生的探究意识。从题型上看,融古诗默写考查与顶真辞格测试于一体,让考生在调动积累与联想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解答过程中,你要锁定“海”字,走进你的“积累库”,调集符合要求的诗句。答案示例:①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③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符合要求的连续两句古诗均可。)

主题迁移,开辟新颖角度

2.(2007?山东临沂)古诗文默写。

去年,总理在全国文代会的报告中提到,他曾用六段诗章回答英国《泰晤士报》记者问他经常读什么书、思考什么问题、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等方面的问题。以下是温总理所引用诗章的具体内容,请根据你的理解,任选其中五段诗章,各默写一句与其内容或思想情感相一致的古诗文名句。(课内外均可,不得重复使用同一诗文名句)

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左宗棠新房门联)

②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③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板桥《竹》)

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座右铭)

⑤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⑥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德国哲学家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解题导航:这道试题融古诗文默写检测与时事热点体悟于一体,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与提取能力,充分体现了课标的相关理念:“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操”。答题过程中,你应该分三步走:一是理解诗章的内涵,二是分析各诗章的内容或立意角度,三是匹配符合诗章内涵的古诗句。此题无标准答案,答题要求与提示:答对五句得满分,多做不加分,错、漏、倒、添字均算错,有错则该句不得分。各段诗章的内容或立意角度分别为:①忧国忧民、修身养性(任选一角度均可);②忧国忧民;③关注民生;④责任、义务;⑤爱国;⑥道德、良知。

纵向深入,聚焦一位诗人

3.(2007?山东威海)根据提示,在画线处填上恰当的诗句。

杜甫是唐代大诗人,他见证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青年时代,身处开元盛世的他有着“,”(《望岳》)的远大抱负;安史之乱时,他以博大的济世情怀体察人间冷暖,道出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想;而面对朝廷昏庸、国家动荡的时局,晚年的他只能以“,”(《登楼》)来抒发个人感慨。

解题导航:多年来,中考语文默写类试题常常考查古代名家名篇名句,命题形式大体有两种:一是单一型,即填写一位名家的某一名句,或根据提示默写,或根据情境默写;二是综合型,大多以同一主题为考查范围,考查对不同名家的诗文积累,称之为归类性默写。而威海今年的这道试题,则有别于以上两种考查形式,创设了一种崭新的命题角度:对某一重要诗人予以集中关注,联系诗人生平,考查对其不同时期作品的识记与理解。这样既有益于考生全面了解作者不同时期作品的内容与风格演变,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诗人与作品,而且还有助于引导大家通过诗歌认识历史的变迁,实现语文与历史的特别对接。

此题的综合性虽然强,但是命题者为了降低难度,在题干中标示了诗题,所以,在填写过程中,你看到诗题,便可迅速得出答案。参考答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金题演练

(一)选择题

1.(2007?广东广州)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A.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B.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C.昔人已乘黄鹤去,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一去不复返,此地空余黄鹤楼。

D.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畴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E.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F.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能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二)理解性默写

2.(2007?江苏镇江)

①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写开阔鲜明、气势雄浑的塞外景象的诗句是:,。

②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并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3.(2007?北京市)《论语》中论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两句话是:,。

(三)情境性运用

4.(2007?安徽省)初中校园生活即将结束,朝夕相处的同学将要分别,请你写出两句表达离别之情的古代诗歌名句:。

5.(2007?广东广州番禺区)平时留心生活,积累素材,写起作文来就会灵活自如,朱熹《观书有感》有两句作证:“,。”

(四)归类性积累

6.(2007?山东淄博)写出一个描写“云”的古诗文名句:。

7.(2007?安徽芜湖)请你从读过的古诗词中,写出描写乡村自然风光的连续的两句。(课内外均可)

8.(2007?江苏常州)按要求默写初中阶段学过的古诗文名句。描写自然美景的两句:富有哲理的两句:

(五)主题性梳理

9.(2007?吉林省)儒家思想中对“生死义利”的阐述,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就说过“”;南宋末年,文天祥抗元失败,面临生死抉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思想,在《过零丁洋》中留下千古名句:“,。”

10.(2007?太原市)运用积累在①~⑤句的横线上填空,并仿照画线句子补全第⑥句。

南方落雨,北方落雪。

关于雨的诗句古诗篇9

比如鲁教版必修五中李白的《蜀道难》,大胆奇特的想象、险峻艰难的蜀地、炽热奔放的情感、开阔的胸襟、雄伟的气势都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慢慢感悟。

再如杜甫《登高》,登高远眺的壮阔图景,铿锵和谐的声韵之美,感时伤怀、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品读咀嚼,掩卷深思,令人叹惋无穷。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词句优美,韵律和谐,特别适合诵读。而要想读懂古诗词,并深刻地理解作品,进入诗词中那诗情画意的境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必须先学会读诗,从读中感悟,从读中品味。

二、关注标题,抓题眼

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题材、情感等,是解读诗作主旨的重要切入点。

如张旭的《山中留客》,由题目推测可能是通过描写山中景致,表达以美景留客的情感;韦应物的《寒食寄京师诸弟》,由题目可推测,诗歌表达的是作者在寒食节,思念京师诸弟时流露出的孤独、寂寞、凄凉之情。

古诗题如此重要,但是在平时的阅读鉴赏中,许多学生却草草一看,不作深究,这就导致对诗歌的赏析不全面、不深入甚至是理解歪曲,非常可惜。因此,在诗歌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关注标题,挖掘标题中隐藏的信息,以便为我所用。

三、了解作者,关注注释

诗歌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大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同样的景物,因诗人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诗歌鉴赏题一般都标明了作者,很多诗歌后有对作者生平际遇的简单介绍,这就为我们鉴赏诗歌提供了条件。因此,读诗时,我们要善于去联系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从注释中揣摩诗歌的写作背景等。联系这些背景,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比如2011年安微省高考卷中欧阳修的《琅e溪》:“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考题中加了一注: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e溪在滁州琅e山。这一关于诗人创作此诗的信息,提供了解读这首诗的钥匙。“作者被贬滁州”,“琅e溪在滁州琅e山”这些信息,告诉我们,这首诗可能表达的是诗人被贬后,在游览琅e溪中,面对这幽静美好的景象,忘却了仕途的烦恼,醉心于山水的悠然情怀。

四、把握关键词句,揣摩诗人情感

关键词句指的是诗歌中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的词语或诗句,我们阅读时准确抓住关键词句,无疑对正确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2014年山东卷的《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赏析时,抓住诗中的“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这两句,就会很轻松地读出了陈居士的喜爱喝酒及性格的不羁与洒脱等信息。

五、把握诗歌意象,积累特定含义

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

如2014年新课标卷1《阮郎归》(无名氏):“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诗中选取的意象有“春风吹雨”“落花”“小池寒渌”“落日”“归燕”等,这些都是古诗词中典型的愁苦类意象,理解了这些意象的情感,再结合诗歌的其他信息去鉴赏本诗,就轻松容易得多了。

再如纳兰性德的《蝶恋花・出塞》,诗人通过画角、牧马、西风、铁马金戈、青冢、夕照、秋雨等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深重悲悯和对卷入其中的女子的深情怜惜。

关于雨的诗句古诗篇10

诗歌的语言凝练隽永,高度概括,富有韵味,是最佳的语言材料积累对象。

1. 词汇之美

诗歌可以用非常俭省的语言来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因此,古典诗歌中会有一些用词非常有特色,着字少而意味无穷,用在我们的作文表达上会有奇特的效果。

2. “炼”字之趣

古诗文用字精练、优美,含义深长,可谓字字珠玑。通过反复推敲与斟酌,所“炼”出的字常有难以言说的妙处。如果学生在自己的文章中培养古典诗词中推敲字句的精神,那何愁写不出妙语传神的佳作呢。

3. 音韵之妙

音乐是诗的灵魂。古典诗词的押韵、节奏、平仄等要求既体现出一种音乐之美,同时也可以感受作者情感的律动,读来朗朗上口,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有着很强的美育作用。

4. 哲思之味

中国的古代诗词大都意境深远,蕴涵哲理。古人善于从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中发掘其蕴涵的深刻哲理,从自然现象感悟到人生哲理,并把对人生的感受转化为理性的反思。古典诗词和文章的这些内在优势,如果合理运用,必会内化为中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二、古典诗词的素材优势

古典诗词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现成的意象,我们可以通过想象丰富诗词中已有的意象,创造性地再现生活情境,如张晓枫的《不朽的失眠》就是借助《枫桥夜泊》中月、乌啼、霜、江枫、渔火、钟声等意象,扩展开来,并结合作者的际遇,细致地描写出了一幅萧瑟凄绝的画面。《枫桥夜泊》固然是名诗,而借此为契机,展开来写的《不朽的失眠》也便成了散文中的精品。古典诗词中所涉及的题材极其广泛,可以说囊括了生活常遇的各种境遇和情感,可以作为中学生作文现成的素材。

三、古典诗词表现手法优势

诗歌的表现手法多样,是写作中上乘的借鉴对象。而这些表现手法在我们的中学生作文的表达中它依然是实用的,可以借鉴的。

四、古典诗词在写作中的渗透与实施

1. 创设情境,拓展延伸,大量诵读古典诗词

古典诗词的教学应该以理解为基础,以培养初步欣赏能力和陶冶性情作为最终目标,引导学生走入诗歌的意境,自主地体味其中的魅力。除了课内的文章,更要以此为中心点,点燃学生兴趣,多拓展延伸。

2. 在作文教学渗透古典诗词的内容与技巧

(1)巧用诗词,美化语言。

①引用化用古诗句。适当地引用或化用相同情境的古诗文的时候,会使作文语言变得诗意盎然,文章骤添华彩,平生理趣,读来让人怦然心动。如“问君哪得诗如许”“寂寞沙洲更逍遥”“试问心事都几许”等,都富有诗意且提纲挈领,效果不言而喻。

②交错运用整散句。学习古诗词中的整散句结合、长短句结合,句式灵活,富于音乐美和节奏感。使用长短句能使文章参差错落,使用整散句结合能使文章节奏明快,舒缓自如,读来语式磅礴,朗朗上口,文采斐然,富有韵味。

(2)化用素材,大笔渲染。

①借助古诗词中的特有意象。如枫叶、柳影、菩提、雪莲、子归、雨丝、风色、青鸟、鸣蝉等特殊意象,营造诗境,创造诗意。借助古诗词中的特有意象,会使文章如诗如画,令人陶醉其中。

②借助古诗词特有的意境。抓住古诗中的“点”通过想象进行补白或细化。如《夜雨寄北》这首诗,“君问归期”就是一个很好的点,君在哪里,如何能问,怎样问,问后我的反应等。多扩写,多渲染,加修辞,细描写,定然能写出美文来。

③借助古诗词特有的人物。例如:以“心事”为话题的作文。有些同学素材积累较少,观察不细致,就容易把心事写成琐事。如果以古人为素材,写苏轼直言上谏被谪他乡之心事,辛弃疾空有才能报国无门之心事,这样的素材就大大开阔了文章的境界,化小为大,体现出人的历史责任感。

(3)巧引诗词,扣题如钟。“任尔东西南北风”,昭示着一种贯穿生命的不屈与坚韧;“扬帆击楫戏中流”,昭示着一种蓬勃于血脉中的勇敢和无惧。引用诗词句直接扣题,远比自己语言的议论更加醒目,更加深刻,更加精美。

(4)以诗结构,文序井然。套用古诗文来铺设文章的行文结构.不仅能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而且更能给人以典雅优美的感觉。如学生在《聆听》的作文中写了词人蒋捷的听雨,段落分别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映昏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这样,不但写出了人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的人生境遇,而且其结构也因每一段的古诗词的引用而一目了然。

总之,古典诗词对我们的学生的写作大有益处。我们将沿着这条路继续探索下去,让古典诗词之花绽放在孩子们的笔间,让他们在古典诗词中成长。

关于雨的诗句古诗篇11

一、融入感情的朗读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古诗词一般有结构对称、句末押韵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节奏的朗读能够引起学生朗读诗词的兴趣,反复朗读有助于学生加强对诗词大意的理解。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可以先播放名家录音,让学生根据录音进行模仿,学生在聆听和模仿中就能感受到诗词的基调,或抑扬顿挫,或温柔婉约。学生在朗读中不仅能够培养自己的语感,品味诗歌的节奏,而且能够通过词句想象诗词中描绘的场景和抒发的感情,锻炼思维能力,在感情上和作者产生共鸣,从而站在作者的角度去体会诗词,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能力[1]。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学生读这句时能感受到气势的雄伟壮阔,眼前呈现出赤壁大战时的情景。“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一句笔锋急转,作者通过自己和周瑜的对比,不禁悲从中来,学生通过句子的描写能够体会到作者苦闷的心情。在学生朗读之前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有助于学生理解诗词内容。

二、从写作背景入手,发挥想象力。

诗词是诗人和词人抒发感情的工具,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结晶,作者的写作背景对诗词的创作有重要的影响,在诗词内容中有所渗透,学生了解写作背景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她作为婉约派的代表,感情细腻、手法独特,经常书写一些伤感缅怀的诗词,比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等。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家庭条件优越,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她的写作能力打下了基础,婚后与丈夫赵明诚夫妻恩爱,志同道合,生活幸福,这时的作品多描写爱情、景物,韵调优美。但在金兵入主中原后,赵明诚病死,李清照的悲苦心境可想而知。作者一生动荡,经历了世间百态,作品由于生活背景的不同也分为两种类型。再如宋朝的陆游和唐婉,两个人都著有《钗头凤》,陆游和唐婉原是表兄妹,两人结合后不但情投意合,唐婉的才情更是让两个人亲密无间,没想到这却引起了陆游母亲的不满,命令陆游休掉唐婉,并另娶一妻,两人再次见面时都非常伤心,陆游就在墙上题了《钗头凤・红酥手》,唐婉看见陆游的诗词,和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此后便抑郁而终。他们两人的悲情故事感动世人,学生在了解了写作背景后,可以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更深入地了解诗词内涵[2]。

三、抓住关键字词和诗句,学会理解鉴赏。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仅是理解大意是远远不够的,古人讲究遣词造句,作者把浓厚的感情浓缩在几句诗词里,每一个字都饱含深远的意义,因此,对重点字词和诗句的鉴赏能够强化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的开头两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着一“空”字,渲染出了一幅雨后山村清新宁静的自然画卷。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借助了六种景物和六个修饰词,渲染了环境,不仅这两句是工对,并且句中还有对:“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句法严谨、工整。学生对诗歌的学习重在鉴赏,教师不必逐字逐句的带领学生分析,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出最喜欢的字词、诗句,表明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四、体会诗词意境,把握诗词灵魂。

诗词的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把握诗词的意境不能照本宣科,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细细去品味和体会。体会诗词的意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涵,感受作者精神,强化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比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开头就用“寒蝉”“凄切”“骤雨”渲染了一种清冷的气氛,为后文的恋人分别做铺垫。古人往往习惯借助一些固定的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比如“月”是用来思乡的,“落日”表达凄凉失落的情感,“杨柳”怨别,“松”正直,“菊”高洁,“梅”坚贞等,学生可以抓住这些意象来体会意境。《声声慢・寻寻觅觅》中的“黄花”“秋风”“细雨”等意象都能表达出作者凄苦孤独的心境。

强化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在朗读的前提下,在理解作者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字词和诗句的特点,找寻诗词中的意象,体会诗词意境,从而理解诗词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把握住诗词灵魂。

五、结语

我结合案例,提出了强化高中教学中古诗词鉴赏能力的相关策略,希望可以与同仁共勉,一同提升语文教学水平。当然,强化这种能力的策略绝不仅限于此,只要是适合于学生,能取得切实成效的,均是优秀的教学方法。

关于雨的诗句古诗篇12

二、炼句。明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观之明霞散绮,讲之独茧抽丝。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此诗家四关。使一关未过,则非佳句矣。”何为佳句?“清畅流利、铿锵悦耳、色彩明丽、意味隽永”是也。采撷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中两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略作分析:前句是俯察,后句为仰观,本都是极平常的景物,但却体物入微,写得极合情理。明人叶梦得《石林诗话》赞其佳处说:“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细雨着水面为沤,鱼常上浮为,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能胜,惟微风乃受以为势,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语。”唯其雨细,鱼儿才欢腾地游到上面;如果雨猛浪翻,鱼儿就潜入水底了。唯其风微,燕子才轻捷地掠过天空;如果风大雨急,燕子就会禁受不住了。诗人遣词用意精微至此,为人叹服。从这二句诗中,学生不是可以感到诗人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吗?

三、炼意。古代诗人在炼字、炼句的同时,也很注意炼意。这是因为诗毕竟是“以意为主”的,清人王夫之说:“意犹帅也。”炼字、炼句,最后都应归于炼意。例如温庭筠五律《商山早行》中两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茅店”、“板桥”,说明诗人是客居在“商山”的一个山僻小镇。“鸡声”虽已点明是晨起“早行”,但并未尽意,遂又在两句末尾分别用了一个“月”、“霜”,说月亮还挂在天边,板桥上正结满一层厚霜。有此二字,境界全出。“早行”之“早”得到了强调、突出,且更富有画意。披月踩霜的早行之苦,也在景物描写中得到了体现。所以被欧阳修作为论证“意新语工”的范例:“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欧阳修《六一诗话》)例如杜甫《孤雁》:

关于雨的诗句古诗篇13

(一)文本之美在词句

法国诗人马拉美曾说过一句话:“诗不是用思想写成的,而是用词语写成的。”此话或有待商榷之处,但也直陈出语言对于诗歌的重要性。诗歌首先是由词句组成,然后再以词句构成意象与意境。读诗的确需要知人论世,以意逆志,需要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但是,一首诗歌,直达人心的还是要首推诗句本身。少年读诗,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阅读一首诗,欣赏一首诗,然后爱上一首诗,是很单纯的一件事。第一次读诗,没有老师在耳边絮语诗歌的作者有着怎样的经历,没有复杂的时代与社会背景满溢眼眶,没有问题需要回答,没有音乐萦绕耳畔,没有美图晃动眼前。就是诗句,只有诗句,甚或一知半解,朦朦胧胧,可是,一切的美与真,爱与痛,一切我想说却说不出来、没说出来的情感瞬间轰鸣内心,像一场阔大的潮汐将我席卷淹没”。“美人卷珠帘,深坐蹙娥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的少女心事,“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的莫名愀然,“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不输须眉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难觅知音苦……可见诗歌不愧是语言的皇冠。诗歌的词句就是镶嵌在诗歌这顶皇冠上的灿灿宝石,所以才有了那么多的诗人为“吟安一个字”去“捻断数根须”,因“两句三年得”而“一吟双泪流”,不惜“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二)文本之美在作者

古典诗歌的作者,大到妇孺皆知的李白、杜甫,小到皓首学究的博学大儒,他们羽扇纶巾,白衣白马,青衫芒鞋,瘦驼蹇驴,任何一种风流,任何一类笑傲,都让我们心醉神迷 ,寤寐思服。天生我才也好,捻须苦吟也罢,闪烁其间的是诗情,是风骨,是惊世的言行和高蹈的举止。岁月无声,沧桑浮华,留不住昔日啸傲尘世的山水田园,却为我们留下了诗人们那一个个英华耀世、风骨嶙峋的背影。英国诗人纪伯伦在《沙与沫》中说:“诗人是一位被废黜的国王,他坐在宫殿的灰烬里,试着从中造出一个形象。”在诗歌的国度里,诗人不仅仅是被废黜的国王,甚而至于,就是创造生命与美的上帝。柳宗元有一句话,“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那些文人骚客的绝世风华,透过泛黄的书页、远去的历史、方正的文字,让后世膜拜俯首,仰止颂之。

文本之美,亦必源于诗人智慧与生命的灌注,存于诗歌阅读者的情感加持。“诗歌不是观点的表达,它是从流血的伤口或是微笑的唇间涌出的一首歌”,这歌声是迷醉心灵的智慧,而智慧是在脑中吟唱的诗歌。仍然是纪伯伦曾经说的:“如果我们能够迷醉人的心灵,又在他脑中吟唱,那他就真正生活在上帝的福佑之中。”千年的岁月留存,代代的文化积淀,育出了多少生活在上帝的福佑之中的幸福之人呢?这幸福在这些人的心里装载,充盈,漫溢,再由他们口手相传,和诗歌本身一道给后来的阅读者留下了更多更美的情感体验。一千个读者产生的哈姆雷特,又让一个又一个哈姆雷特们在诗歌的花园里徜徉忘返,让一个又一个徜徉于诗歌殿堂之路的读者永不孤单。古典诗歌课堂之美,依托专注于课堂求取知识的学子。在他们的身上,闪烁着三种美的光彩:求知的专注热忱,对陌生古典词句、诗人词人生平经历的好奇惊叹,对古典诗歌少时的恋恋、成年后的反刍。

日本女演员山口百惠说,“男士的美,表现在他专注于工作。”其实此种专注之美,存于生活所有的缝隙边隅,尤青睐课堂,书声琅琅、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纯净的目光、明亮的瞳仁,执着的诵读、清脆的声音,如花的娇颜、童稚的真淳,如斯美好汇聚课堂,聚焦古诗,经由剥蚀城墙、陈年花雕般半通不懂的文言隔阻障碍,求知的热忱激起对懵懂陌生新事物的好奇心,再由亲之信之敬之的老师去高高吊起,素手铅粉写来,逐句咂摸品味,随之豁然醍醐领悟,朦朦胧胧向往……

二、学子之美在专注热忱,孜孜以求

古典诗歌课堂里,学子之美,亦必美在对有别于日常生活语言的陌生、有趣、凝练的古典词句和远隔千山万水却借由诗词凌波踏步而来的那些千古风流名士的好奇惊叹,心向往之。不论对古典诗词的理解赏鉴能力提升几何,对古典文字的学习领悟到了怎样的程度,每一个接触古典诗歌的孩子,对于身边能侃侃而谈古诗及诗人的人总是心怀敬畏,对于能掐着韵脚,摸着平仄写出几句诗作的人,那就简直要明里暗里地崇拜不已。也常常会有学生避着人,偷偷摸摸地牛刀小试,写些半通不通、看似押韵的诗句,大着胆子递于老师案前,倘能得一两句赞语或肯定,就能咧着嘴开心很久。哪怕就此将那只言片语、零星词句藏着不敢示人,也会于心里暗自得意许久。对古典诗歌的这份好奇与惊叹、亲近与向往,也许是源于中华民族子孙骨子里对血脉般古文化的无法割舍与稀释吧?作为古诗文的执教者,笔者亦常莫名感慨于这份妙缘。

(一)古典诗歌课堂之美,还应美在学子们对古典诗歌的那份年少时的莫名热情与多年后的回味反刍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在《虞美人》里写到,少年时不识愁滋味,只知追欢逐笑享受陶醉,中年颠沛流离,触景伤怀飘泊孤苦,老年历尽离乱、憔悴枯槁寂寞孤独,一生的悲欢离合谁也说不清,听那窗前的秋雨一无所动,任它滴滴答答直到天明。这份听雨的心路与人生经历,是蒋捷的“我寄愁心与明月”,一经写出,又再不是蒋捷一人的听雨明月,红尘碾压下的文人,便带着这首《虞美人》,带着这一首首《虞美人》,一世世,一年年,寂寞挣扎于各自的烟雨蒙蒙人生路上。莫名爱上,懵懂喜欢,食髓知味也好,厚积薄发也罢,少时记住的古典诗歌,只等数年数十年后的某一时某一刻,素带轻衣,淡墨薄纸,芙蓉水,薜荔墙,世味薄似沙,骑马客京华,细雨斜风里,九秋转蓬中,迎面相逢,细细思量,也不过低喟一句,“原来你也在这里”。

(二)古典诗歌课堂之美,还美在老师

师之美有三:备课时的情感投入、授课的内容准备、课堂的组织呈现。古典诗歌课堂之美,则因为古典诗歌的介入,多了别样韵味。教师未必“越年轻越富有智慧越好”,教师的情感却一定越丰沛越好,最好能“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氯恍酥矣”。这份丰沛情感的投入,遇上古诗歌,虽已不少,却仍嫌不够。古典诗歌多是一个意象世界的呈现,一首诗,不仅在于解说、描写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更是经由诗人想象去创造的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心灵世界,这妙不可言的心灵世界,需要教师具有超拔的想象去倾力涉入其中,进而引领年轻的学子步入沉醉。成功的古典诗歌的执教者,自然就情感与想象力兼而具之,古典诗歌课堂,自然就比之其他课堂,多了太多的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古诗,“因多了一种了不起的、非常奥妙的、绕过了逻辑思维直接触及到生命与艺术本质的东西,有人称之为‘无理而妙’。‘无理’即非理性,非理性是中国古典诗歌与西方超现实主义两者十分巧合的内在因素,……中国诗歌高明之处就是在这个‘妙’字,换句话说,诗歌决不止于‘无理’,它最终必须达成一种绝妙的艺术境界和效果。”“无理”也好,“绝妙”也好,这都要求古典诗歌的执教者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授课内容的准备。时至今日,仍没有几个中学语文老师敢说自己是古典文学的大家,对古典诗歌的品析领会,更常常要依托于古典诗歌课堂里的教学相长。同时,教师更真切地意识到,和自己一起成长的,还有课堂里的孩子。每一个成长的人,生命都犹如杯子里的水,一半是满的,一半是空的。因为满而让人尊之珍之,因为空而让人倾力投入。更何况,古典诗歌课堂里,古典诗歌的价值有时远不在诗人写出的内容,诗作孕育的世界,或许比诗人已然呈现的更加广阔。教师又岂能辜负这由一个个四十五分钟构成的课堂,还怎会懈怠这一因满求精、因空求满的土壤?古典诗歌的课堂,充盈这种种战战兢兢的敬畏之气息,怎能不因之更美?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