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教学设计实用13篇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1

设计一:

思路综述:

本设计意在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象征意义,感受作者含蓄而奔放的感情;通过对托物言志手法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所托之“物”与所言之“志”的内在联系,并借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联想能力。授课思路可以概括为:整体感知,明确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品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能力迁移,培养发散思维和联想能力。

【教学简说】

一、导入

(播放歌曲《小白杨》)这首歌曾唱遍了人江南北,它歌颂的,仅仅是一棵小小的白杨树吗?我们的文学家也曾高声礼赞过白杨树,它们在手法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今天,让我们一起研读散文《白杨礼赞》。

二、研读

1.人声朗读课文,把文中揭示白杨树象征意义的句子圈画出来,并概括:白杨树究竟象征了什么?

2.细细品读课文,感受木文的感情基调,思考: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描述作者的感情?(热情、奔放、炽烈而又含蓄)。

3.你最喜欢哪些句、段?为什么?请把握好感情,用最合适的语速、语调进行朗读。

4.朗读表演。

5.思考:歌曲《小白杨》与散文《白杨礼赞》都歌颂了像“小白杨”、“白杨树”那样的人和精神。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歌颂这种人或精神?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

三、联系生活,发散思路。现实生活中肯定有一事一物曾引起你丰富的联想,请试做以下练习:

设计二:

一、教学目标

1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富有感情和含义深刻的语言。

3.象征的艺术手法;排比、反问的修辞手法。

4.教会学生以研究、探讨、合作的方法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二、难点和重点

1.作者是怎样围绕线索来安排材料的。

2.作者是如何用直接抒情的句子将全文内容贯穿起来的。

3.对比和烘托的巧妙运用。

三、教学方式

自主研究,集体讨论。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1)学生查找关于本节课的资料。(2)决字、词问题。

2.课堂分析。

(1)学生针对预习时遇到的困难进行讨论,解决不了的由教师引导学习。

(2)师生共同学习课文。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

3.课后练习。找同类文章给学生分析,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检测学生对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学目标的掌握情况。

《白杨礼赞》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主线,而白杨树特殊的外形美也正是作者立意最深的地方,作者起笔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但并没有说明理由,紧接着又写高原景色――白杨树特定的生活环境。这样一波三折,一扬一抑,千唤万呼,蓄足了气势,白杨树才由远渐近,我们才看清了她的形态,作者在结构上这样着意设计,正是要通过白杨树的外形美来表达主旨。

这时老师可总结白杨树外形美的三个特征,点拨特征的寓意:“丫枝一律向上”、“叶子……也片片向上”是说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紧紧靠拢”、“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是说“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在西北风雪压迫下,……倔强挺立……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是说“坚持抗战,反对投降”。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民众的品质,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民众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顽强的毅力和意志,进行反侵略战争的写照。今天我们要强盛仍需要这种不折不挠的民族精神。至此后文的象征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指导学生学习这篇散文,首先,要让学生读――默读、朗读、有感情地读,读通读懂读熟读出情感后,学生理解课文就比较容易了,有助于体会文章中的托物言志的写法和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其次,教学过程不能按照正常的课文顺序进行,2-3段与文章主题的关系是一个难点,教学时我们直接从课文的第5段入手,先让学生了解白杨树的形象、品质、精神,进一步理解它的象征意义,整体把握全文,然后再回头去研究2-3段的内容,理解它在全文中的铺垫衬托作用,这样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课文的重点内容在5-8段,中心是赞美白杨树,赞美北方抗日军民,赞扬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因此,文章中直接赞美白杨树的四个独立段落和揭示白杨树象征意义的四个“难道”反问句式是教学的重点。要引导学生理解:句式不同,其表达效果不同,强调的重点和表达感情的程度也不同。这些句子由浅入深,由缓到急,由疏到密,逐步把赞美之情推向高潮。最后,安排短小的作文训练,既是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2

(教师板书:白杨礼赞)白杨“赞”它还不够,在“赞”字前面加一个“礼”,请同学说说这“礼”是什么意思?(同学回答:表示敬意)对,“礼”是“顶礼”,向它表示敬意。那么为什么要对白杨表示敬意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吧。

这个导语的设计,紧紧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礼”,进行分析与挖掘,把学生的思路引进题目的中心和课文内容中去。

二、平开法

就是开门见山地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内容等,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这种导入法特点是“短、频、快”。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导语:

师:我们天天读书,从小学、中学以至进入大学,这是为的什么呢?是为了中华的崛起,为了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他的青少年时代就给我们树立了典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板书)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请大家打开书,认真自读。

三、类比法

这种导语的方法是利用新旧课文之间的相似之处或不同之处,进行引伸或类比,从而达到由彼及此的过渡。如,《范进中举》的导语:

孔乙己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他和丁举人都是读书人,遭遇却截然不同,爬上去的丁举人吃人,而没有爬上去的孔乙己被人吃。他迂腐穷酸而麻木不仁,被人当作笑料,遭到丁举人毒打,最后默默死去。发生在孔乙己身上的悲剧是不是个别现象呢?不是,清人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一书中所写的范进也是一个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典型。范进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遭遇又如何?我们阅读《范进中举》一文就可以明白了。

四、复习法

通过复习旧知识过渡到新课,新旧联系,温故知新。如,于漪在教朱自清的《春》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

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想到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彩笔描绘它,歌颂它。大家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是怎样描绘春色的?(生背)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又是怎样描绘的?(生背)现在我们就欢快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但是我们往往知春,而不会写春,那么请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来描绘春景的色彩和姿态的呢?

这段导语,先温习以前所学关于春的诗句,之后顺势引入新课。这样导入,学生必会迫不及待地去赏《春》。

五、交谈法

这种导语设计的方法是通过师生间随意的交谈来去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拉家常式的导语会使学生顿感亲切,课堂气氛随之活跃。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的导语:

教师问: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我们家乡,端午的习俗有哪些?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赛龙舟、包粽子、插艾草、吃茶蛋、咸鸭蛋等。教师:请一位喜欢吃咸鸭蛋的同学来说说咸鸭蛋的特点。学生:蛋黄是红色的,可以流出红油,又鲜又嫩。教师:今天让我们随同散文大师汪曾琪走进他的故乡――高邮,来品尝他故乡的鸭蛋,细细体味蕴涵于字里行间的那种深深的情、浓浓的味。

六、情境法

这种导语的设计,教师能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创设一种具体生动的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他们的共鸣。于漪在讲授《七根火柴》时用了这样的导语: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3

一、研究方法与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充分运用二手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典型个案访谈法、PRA法等多种调研方法,力求使所得的资料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从而保证所得结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此次调查研究以浙江省、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等广区域为调查点,展开实地调研。本次调查“你所难忘的散文作品中的共产党人形象”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55份,有效率88.8%。问卷回收之后,我们对问卷进行了编码,然后录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此次调查分析所采用的是SPSS统计分析软件。

(二)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1.性别状况。被调查对象中,男性所占比例59.7%,女性所占比例为40.3%。

2.年龄分布状况。被调查对象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所占比例为17.5%,年龄在20-40岁之间的所占比例为48.7%,年龄在40-60岁之间的所占比例为22.5%,年龄在60岁以上的所占比例为11.3%。

3.学历状况。被调查对象中,学历是小学及以下的占13.2%,学历是初中的占23.9%,中专/职高/技校/高中的占17.5%,学历是大专的占9.6%,本科的占29.6%,硕士及以上的占6.2%,总体看来学历涵盖面广。

4.职业或身份。被调查对象中,职业或身份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的占14.4%,是国有、集体企业管理人员/职工的所占比例为3.4%,是教师、科研人员的占7.6%,军人、武警、警察的占9.6%,是私企或外企管理人员/职员的占4.8%,是个体经营者、私营企业主的占7.0%,是高等院校学生的占19.4%,是小学、初中、中专、高中学生的占10.7%,是离退休人员的占7.3%,是自由职业的占4.5%,是无业/下岗的占3.1%,是农民的占5.1%,是村镇干部的占1.7%,职业或身份是其他的占1.4%。总体而言,被调查对象职业涉及面广。

5.政治面貌。被调查对象中,中共党员所占比例为28.5%,派人士占13.2%,无党派人士占44.5%,其他占13.8%。

6.月收入情况。被调查对象个人每月总收入情况如下:月收入1000元及以下的所占比例为40.0%,月收入在1001-2000元之间的占29.3%,在2001-3000元之间的占15.5%,在3001-5000元之间的占7.0%,在5001-7000元之间的占4.5%,在7001-9000元之间的占2.0%,在9001元以上的占1.7%。总体而言,被调查对象中,各收入水平均有,但以收入水平不高者多,这也与我国当前民众收入水平的实际情况吻合。

7.日常居住地情况。被调查对象日常居住地在农村的所占比例为27.0%,在乡镇的所占比例为32.4%,在县级城市的所占比例为27.3%,在地级城市的所占比例10.4%,在省会城市的所占比例为2.3%,在直辖市的所占比例为0.6%。总体而言,居住地分布较广。

二、散文中共产党人形象调查分析

(一)散文中共产党人形象调查情况分析

1.主动会看散文作品的民众不多。调查发现,选择偶尔会看散文作品的民众占49.6%;选择主动去看的占28.7%;选择不会看的占21.7%。可见,主动会看散文作品的民众不多,偶尔会看的人较多。

2.多数人知道一些描述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调查中,在问及“你知道一些描述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吗”时,选择知道一部分的占44.5%;选择经常会看到的占30.1%;选择不知道的占25.4%。可见,多数人还是知道一些描述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的。

3.最难忘的描写“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作品首推茅盾的《白杨礼赞》。调查中,在问及“你最难忘的一部描写共产党员形象的散文作品是什么时”,选择“茅盾的《白杨礼赞》”的占33.2%;选择“胡少安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同志侧影》”的占8.7%;选择“瞿秋白的《赤色十月》”的占9.0%;选择“李星华的《‘三一八那天’――回忆我的父亲》”的占11.0%;选择“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占8.5%;选择“臧克家的《向着黄河笑》”的占7.0%;选择“丁玲的《速写》”的占3.4%;选择“刘白羽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的占3.4%;选择“的《可爱的中国》”的占2.8%;选择“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的占6.5%;选择“谭士珍的《将军柳》”的占0.3%;选择“谢觉哉的《读雷锋同志的日记摘抄》”的占1.7%;选择“巴金的《望着总理的遗像》”的占2.5%;选择其他的占2.0%。可见,民众最难忘的描写“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作品首推茅盾的《白杨礼赞》。

4.最难忘的共产党人形象首推和。调查中,在问及“散文的描写都比较柔美,但柔美中共产党员的形象却坚如磐石般刚毅,以下你最难忘的共产党员形象是哪位”时,选择的占37.5%;选择的占34.6%;选择雷锋的占16.9%;选择闻一多的占7.0%;选择焦裕禄的占2.8%;选取其他的占1.1%。总体而言,民众最难忘的共产党人形象首推和。

5.看到《白杨礼赞》中部分文字,绝大多数人感受深刻。散文《白杨礼赞》中有这样一部分文字: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调查中,我们摘录了这段文字,调查民众看到这段文字的感受,结果发现,被调查者选择“白杨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员的形象,坚强,力求上进”的占40.8%;选择“白杨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顽强不倒,勇于进取”的占38.9%;选择“白杨象征着北方农民,在平凡中创造着不平凡,用质朴的生活态度不断奋进”的占16.3%;选择“白杨只是在北方一种很普通的植物”的仅占3.9%。可见,绝大多数人看到《白杨礼赞》中的这部分文字感受都非常深刻。

6.多数人认为阅读描写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作品对自己有一定影响。调查中,在问及“你觉得阅读描写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作品对你作用如何”时,选择影响非常大的占44.8%;选择影响一般的占47.6%;选择影响很少的占5.6%,选择没有影响的仅占2.0%。总体上来说,多数民众认为阅读描写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作品对自己是有一定影响的。

7.歌颂共产党的散文基本贴近现实。调查发现,被调查者认为那些关于歌颂中国共产党的散文没有过分夸大,远离现实的占25.9%;认为有,但不多的占59.7%;认为很多的占8.7%;认为不知道的占5.6%。总体来说,多数人认为歌颂共产党的散文还是基本贴近现实的。

8.歌颂共产党的散文艺术感染力需要提升。调查中,在问及“你觉得那些关于歌颂中国共产党的散文是否缺乏艺术感染力”时,认为缺乏感染力,人物形象干巴巴的占25.6%;认为有感染力,但不多的占35.2%;认为很多有感染力的仅占30.1%;认为不知道的占9.0%。可见,歌颂共产党的散文多数缺乏感染力。

(二)小结

本研究通过对“你所难忘的散文作品中共产党人形象”抽样调查所获得的样本资料的统计分析,将散文作品中共产党人形象的基本情况归纳如下:

从对散文作品中共产党人形象评价调查分析来看,主动会看散文作品的民众不多;多数人知道一些描述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最难忘的描写“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作品首推茅盾的《白杨礼赞》;最难忘的散文作品中共产党人形象首推和;看到《白杨礼赞》中部分文字,绝大多数人感受深刻;多数人认为阅读描写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作品对自己有一定影响;歌颂共产党的散文基本贴近现实;歌颂共产党的散文艺术感染力需要提升。

三、对策与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我们特从以下几方面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一)通过开展关于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比赛,提高普通群众对散文关注度

要通过散文写作比赛,有针对性地组织散好者进行写散文作品,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深对散文的理解。通过举办关于党员形象的散文比赛,同时邀请国内著名作家、教授、文学爱好者,发展群众来欣赏散文作品,大大拓宽了群众的知识面,可以有效地引导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党员形象,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思路,加快社会发展步伐,在实践中实现思想认识上的与时俱进。

(二)免费发送关于党员形象的散文作品给人们群众

党的执政能力首先体现为领导发展的能力,党的先进性也必须体现在谋求发展上。在机关组织中组织实施“送书”活动,开展创建“欣赏散文作品、了解党员形象”等活动。通过对关于党员形象散文作品的阅读、学习、交流,提高机关组织中共产党员素质,树立党员形象。同时,组织实施了散文到百姓家的党建活动,扩大群众关注面,也积极带动普通群众提高认识。第三,普及优秀散文教育,建立一个可以供民众阅历和思考的平台,让散文作为一种形式渗入民众的大脑。

(三)提高广大党员的素质,树立党员在人们群众的优秀形象

提高广大党员素质,树立优秀形象需要做到以上两点:一是在转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上下功夫,确保党员干部在作风上的先进性。作风是共产党员党性的体现,优良的作风是保持先进性的有力保证。近年来,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生产第一线,真心实意为基层和群众办了大量实事好事。二是,在党风廉政建设上下功夫,确保党员在纪律上的先进性。通过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照以正面教育为主、以预防为主、以事前监督管理为主的原则,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摆正自己的位置,严于律己,争做艰苦奋斗、反腐倡廉的表率,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参考文献

[1]周永学.谈谈共产党形象问题.[M].北京;《党课教育中心》丛刊,2009.

[2]何西来.面对历史的考验.[M].《清明》,1984年01期.[3]张静.试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D].新疆师范大学,2006.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4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80004

语文阅读教学是否有效或高效,关键在于教师的导读水平。而导读的实质无非就是通过情景和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因此,课堂上“问什么”“怎样问”,就成为有效阅读指导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以下两点又是问题设计的重中之重。

一、准确切入,科学设问。

1.从课题切入。从题目入手设计问题,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例如学习《杨修之死》,就可从题目入手,提出这样几个问题:杨修是什么人?他做了什么事?他是怎么死的?原因是什么?这些也正是学生想知道的,自然会吸引学生去阅读、思考。从题目入手,设计问题,使教学思路更清晰。

2.从文眼切入。“文眼”就是文章中最有表现力、最能帮助读者理解整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关键词句。在阅读教学中,从文眼入手设计问题,可以直接切入文章的重点。例如《白杨礼赞》一文,开头便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浏览一下全文就知道,后面又反复强调和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可见“不平凡”是文章的“文眼”。教学中只要依此设问“为什么说白杨树是不平凡的”,学生自然会找出其不平凡的表层和深层含义,弄懂作者由表及里,由树及人,由近及远,借赞树而赞人的目的,从而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掌握课文托物抒情的写法和精神实质。

3.从人物切入。写人记事类的文章,重在刻画人物形象,了解人物性格特点,也是教学的重点。这类文章作者往往从多方面刻画人物性格,描摹人物心理,完整地表现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或是具体生动地再现人物生活的环境,在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而很受学生的喜爱。但这类文章往往篇幅较长,在教学中以主要人物为切入点,设计合适的问题,不仅可以长文短教,快速把握文章内容,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提炼信息、整合内容的能力。例如,教学《范进中举》一文时,可从小说的主人公入手,抓住高潮,设计问题:范进中了举为什么会发疯?范进中举前后周围人的态度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这样发问,学生通过阅读讨论,人物形象、表现手法、小说主题一下子就全都清楚了。

另外,可以从文章的动情处、精彩处、值得探究的地方切入,也可以从文章的结构、语言、手法、主题切入,围绕课堂教学的重点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巧妙设计问题,用问题为学生开启语文学习的捷径,让学生在问题的导引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把握原则,有效提问。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5

1 增加提问的多样性和针对性,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

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并预想学生回答的情况及处理办法,使课堂提问具有计划性、确定性和针对性,克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大简单、大频繁、大笼统的弊端。

1.1 导入新课时设问。在导入新课时选择恰当的设问点,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形成一种渴望获得新知识的激情。如教学朱自清《背影》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接着问:“这首歌是歌颂什么人的?”待学生回答后,我顺着说:“母爱伟大,哪父爱又如何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便能了解。”这样用问题激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愿望,学生便能带着探究问题的热情去学习课文,提高了激发兴趣的效果。

1.2 抓住文章的课题设问。文章的课题好比文章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视全文的主要内容。如教学《白杨礼赞》一课时,导入新课后迅速提出问题:“‘礼赞’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这样通过文章的课题创设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就能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

1.3 抓住文章的重点设问。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就等于抓住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这时创设问题就能突出重点、掌握重点。如教学《白杨礼赞》一课时,分析课文到了关键处设问:“作者为什么对普通的白杨树要崇敬和赞美呢?”追问:“谁能从文中找出一个词来回答这个问题?”这是在学生接触新知的关键处设问,学生经思考后懂得:是因白杨树的不平凡才赞美,这个词就是“不平凡”。又问:“作者难道是仅仅赞美白杨树吗?”“作者是怎样由写树过渡到写人的?”“写了哪些人?”“白杨树象征什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理解,学生就能掌握《白杨礼赞》这种“托物言志”的写法。

1.4 抓住文章的重点语句设问。文章的重点语句往往包含深刻含义,教师就要创设问题,启发思考,使学生理解这些句子的深刻含义。如鲁迅《故乡》的一课中,闰土有这样一句话:“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为了使学生理解这句话,我是这样设问的:“闰土最小的孩子几岁了?这么小的孩子应该是上学读书的时候,闰土为什么要他来做劳动的帮手呢?这么小的孩子都做劳动的帮手,可闰土一家为什么还是不够吃?”这么一连串的问题,拨动了学生思维的脑筋,这样设问能鞭策学生认真细致地阅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5 抓住文章的矛盾处设问。在文章看似矛盾的地方巧妙地设置悬念,提出问题,扩展学生的思维,开启智能的宝库。如在教学鲁迅《孔乙己》一课时,我有意识地把学生的思维延伸到最后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看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学生读了这句话后,部分同学提出了疑问:“这句话中的‘大约’与‘的确’是否相矛盾?”此时,我引导学生围绕疑问展开讨论,学生通过思索,了解到:“大约”表示推测,因为无人关心孔乙己的遭遇,得不到确切的消息,只能估计;而从孔乙己最后一次去酒店的情形看,孔乙己被打折了腿,身无分文,衣不遮寒,食不果腹,只能是死路一条。学生掌握了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词语后,就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能吃透作者的创作本意。

1.6 抓住文章的难点设问。在教学中,如能紧扣文章的难点提出问题,就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浅化难点,使学生进入自我求通的境界。如教学朱自清《背影》一文时,学生对作者看到其父亲“青布棉袍”和“黑布马褂”的背影即潸然流泪而难于理解,这时我向学生提出一个提示性的问题:“当时作者的家庭情况是怎样的呢?”经过提示,学生很快了解到作者当时家境颓唐,祖母新逝,父子相别的家庭情况,这样就使学生不难理解作者看到父亲就流泪的悲伤情感。

此外,课堂上针对性的提问还有“抓疑点设问”、“抓关键点设问”、“抓模糊点设问”、“在新课结束时设问”等等,只要问得是时候,问得富有创意,就能不断提高课堂提问效果,为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增加活力。

2 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提问的形式是多样的,设计那种提问形式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整体提问和个体提问相结合,要引导更多学生的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要纠正在课堂教学中只提问几位优良学生的做法。因此,在教学中要对学困生提出最基本、最简单的问题,启发引导他们积极思考,鼓励他们大胆回答问题,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难度较小的问题先让学困生回答,通过“细问”、“追问”、“加问”等多种方式引导他们解决问题,确实不能回答或回答不完整时再提问成绩好的同学补充。难度较大的问题让成绩较好的同学来回答,从而带动全班同学都来积极思考问题,回答问题。问题层次化,回答多样化,教师对学生的回答适时进行诱导、启发、点拨和提示,就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新知识。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6

1.根据题目,辨别类型

记叙文的类型大致可归纳为四种: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文章的题目是“文眼”,把握了题目的“眼”,就等于把握了全文的关键。如:《背影》是写人的,《忆读书》属叙事,《春》、《济南的冬天》是写景的,《白杨礼赞》是状物的。显然,可以引导学生先从题目入手,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2.分析结构,理清思路

(1)抓线索:线索是文章结构的核心。人物、事情、物品、地点、时间、感情都可为线索。阅读时紧紧把握住线索就容易掌握结构,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领会文章的主旨。如《囚绿记》叙事线索:赏绿—囚绿—放绿—思绿;感情线索:作者对“绿”的喜爱。找到这两条线索,就明确了课文所写的两方面的内容:叙述孤旅生涯“囚绿”的过程;借常春藤抒发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

(2)明确记叙的顺序:常用的记叙顺序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都有明显的语言标志。顺叙,有表时间或地点的转换或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的语言标志。倒叙,主体部分要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因此开头有引出事件回忆的句子。插叙部分都在文中,有起止的语言标记。如鲁迅的《故乡》中当“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作者用“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引出对少年闰土形象的插叙。理清了记叙的顺序也就理清了思路。

(3)寻找过渡句(段)、中心句:记叙文中过渡句(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揪住了过渡句(段),文章的脉络也就清晰了。如《白杨礼赞》在写白杨树的景美、形美、神美时用了两个过渡段——“那就是白杨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这就是白杨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串起了全文。中心句位置一般是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找出中心句就能理清结构层次。如《白杨礼赞》第五段,只要明确了中心句是“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形美和神美都是围绕“力争上游”来写,那么语段“总分式”结构就清晰了。

3.分析表达方式,深入理解内容

(1)把握记叙的六要素和材料安排的特点:搞清记叙要素,有助于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的前因后果,把握事件的本质;材料安排要详略得当,才能使中心更为突出。如《山中避雨》讲述了作者在西湖山中避雨的故事。时间:前天。地点:三家村。人物:“我”、两个女孩、三家村的青年。起因:游玩遇雨。经过:避雨拉琴,三家村青年和唱。结果:与三家村青年惜别。详写拉琴和唱,略写遇雨惜别。揭示“乐以教和”的主题。

(2)分析描写的方法及角度:

第一,(写人叙事类)人物描写的方法:肖像(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人物描写的角度: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特别是小说,它以刻画人物为中心,因此人物形象的分析更应紧紧扣住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人物描写的角度进行。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高潮部分是通过对鲁提辖的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及围观的人反应表现鲁提辖的疾恶如仇、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

第二,(写景、状物类)景物描写常涉及观察角度(俯视、仰视、平视)、描写顺序(远—近、整体—局部、外—内等)、描写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及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阅读从这些方面入手可把握事物特点。如《竹林深处人家》作者从三个立足点,多角度观察竹林美景:远望竹林(平视)——竹林如海;深入竹林(仰视、平视)——如隧道似屏风;登临竹坞(俯视)——除了竹还是竹,三个观察角度表现了竹林广阔、茂密、深沉的特点。

(3)分析议论抒情,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叙文表达方式虽以记叙、描写为主,但也有抒情议论,这些抒情议论常常起到点明或深化中心的作用。如《竹林深处人家》“在这样的人家里,我呼吸到了一种浓郁的乡土气息,感到非常舒适。”“我想,在竹林深处人家,在到处是竹具的环境里,再也没有比用山泉沏碧螺春和吃新晒的尖笋干更和谐更有情调的了。”这些抒情的语言蕴涵了作者对竹乡人家闲适、安静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点明了题旨。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7

语文学科偏于形象思维性。如学生读《山居秋瞑》中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时,不同学生根据阅历,生活就会有不同的美的感悟和美的体验。而如果老师借诗描绘景,借助多媒体、画面、音响等。学生获得的就不仅仅是体验,而是美的愉悦性。美得动人最主要的是以情感人。“情”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没有动情的语文教学,教学内容抽象枯燥、学生情绪不愉快,更不会产生感人的艺术力量。教学中,“情”始终要贯穿其中。教师在备课、讲课中,都要倾注感情、进入角色。要让学生“入情”教师就必须先“入情”、先“动情”。备课时要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文章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情感基调,全面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如讲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不了解艾青幼时被寄养的经历,思想变化和写作背景,就难讲好作者在诗中抒发的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忧郁和沉痛之情。讲课时,用情真意切的讲述引导学生“入情”;轻重起伏速度相宜的语调能给他们带来美的愉悦。结合教材特点,感受课文语言表达的思想感情。勾画并欣赏文段中优美、精彩的语句,藉以学生奋发向上的力量和美的享受。教学中还要坚持美的创造性,如在教学《孔乙己》,指导学生给课文配风俗画,或曰酒店一角,或曰偷书被打,给课文配人物画,或画孔乙已,或画店伙计,或画掌柜,学生们都感到有兴味,有收获。还有部分学校蓬勃开展的编语文课本剧,演课本剧活动,更是激兴、染情、增智、益智的综合,既能活跃语文教学的过程,也能强化语文教学的效果,这就是美的创造。创造出独特的教学过程,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坚持美的愉悦性,使教学生动活泼、兴味盎然,学生也就肯学、乐学。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8

下面就以《白杨礼赞》为例,该施教思路主要特点是在常规教学中引进“反馈DD矫正”程序,使教学具有自我纠正的能力,以取得全体学生的稳步提高。

其教学目标根据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分为不同层次要求的6类(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简要地说,主要是:

1:理解白杨树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2:学习象征手法和层层深入的描写方法。

3:理解,掌握文章的结构线索。

4:理解对比等修辞手法。

5:简要了解作家和写作背景。

6:正音认字,理解该课的语言特点。

其教学设想为:

1:安排两课时。

2: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和习惯放在重要位置上,对默读,圈点,朗读等均有严格要求。

3:课前要预习,课堂设计问题进行讨论,课后做好形成性测验题,重点段落熟读成诵,教师根据学生反馈回的学习信息及时加强对学生不足之处的指导。

4:形成性测验在课讲完后进行,分A、B两卷,程序是:集体教学DD形成性测验ADD矫正DD形成性测验B。

其具体安排为:

(一)预习

1:题目的含义

2:生字词注音

3:朗读课文,圈点出描写高原和白杨树的词语。

4:做关于全文结构分析的填充题。

(二)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主要讲读讨论第一至三部分

第二课时主要讲读讨论第四、五部分

讲读要点为:

1:文章结构上“形散神不散”的体现

2:怎样描绘白杨树

3: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

4:排比反问句的运用

5:开头写高原景色有何作用?

6:五次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语言上有何不同?作用是什么?

(三)课外练习

1:选择常见的事物,如小草、石头、路灯等,展开联想,用象征的手法仿写短文。

2:选择词解中的正确义项。

(四)课后测验

在教完此课后,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20-30分钟的形成测验(A卷),然后对测验打分,凡答对80-85%的学生被认为已达到掌握水平,可给予表扬,对未达到掌握水平的学生都需要进行矫正学习,接着对他们进行与A卷等效的B卷测验,学生只需回答以前做错题目相平行的测题,如学生A、B两卷上答对的题目相加能达到80-85%,也可被判为达到掌握水平。

试题按层次目标确定得分,每卷的主要项目有:1、文学知识2、中心思想3、结构线索4、修辞手法5、词解6、某一段落阅读分析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9

1.一视同仁,篇篇必讲众所周知,语文考试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多、阅读面广。有些教师就容易患得患失,总是放不下心、放不开手,对自己学生的语文能力预计过低,对讲读与自读课文不分主次,平均使用力量,教学方式“一刀切”,总认为上课讲得越全越好。但这恰恰是弊端的所在,我们只告诉了学生结果,而忽略了方法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从表面看。学生的“知”似乎得到强化,但根本点“行”却未得培养,大纲中提出的教学目标也就无从实现。

诚然,直接将阅读结果告诉我们的学生能缩短课文阅读教学的时间,但是这样的做法却让学生失去了自己阅读理解文章的锻炼机会。这种“授之以鱼”的方法,违背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视自读篇目为“闲”文。一些教师认为讲读课文才是教学之本,他们认为自读课文是“闲文”,反正不用考试,学与不学都是一个样,置自读课文于课堂之外,结果,“自读课文”便成了“自流课文”。叶圣陶先生说:“如果只注意精读,而忽视自读,工夫只做了一半。”造成这种教学现状的原因,是教师的目标意识较差,对自读课的认识不够,到头来学生只能“死”读书,更谈不上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提高、习惯的养成只能成为一句空话,以这种态度教学,只能说是完成了教学任务的一半。

有些教师认为,教材中既然编排了自读课文,应该教,但基于大纲对自读课文的要求,普遍认为不应重点教,从而出现了“教而不教”“读而不读”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对自读课文只作简单、草率的处理;有的要求学生只背字词、文学常识;有的干脆让学生读读了事,不作任何要求。这种教学从表面上看是教了,实际上是一种应付式教学,知识未得到强化,自读能力未得到培养。

二、教材体系制约了课堂阅读教学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学生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读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课外更读选本,用意亦复如是。”教师必须培养学生“自读”,养成读书的习惯,才能做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教”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发挥自读课文“反三”的特点,通过与讲读课文的比较,引导学生将讲读课文的知识正确迁移,从而形成了“教读一自读―教读一自读”这样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体现由教到不需教的发展过程。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课文”就是教师所举的例子,就是那个“一”。既然它不过就是个例子,我们教师上课就不能只为了上课而上课,也没有必要把课文看得如何的神圣。课文只是个起点,它是课外语文学习的扩散点,是学生进行“反三”的桥梁。换句话来说,如果课本上的文章不能使我们的学生“反三”,那它就不是好例子,我们就不能“举”它。事实上,我们现在使用的大一统教材,虽几经改革,但依然跟不上社会的步伐,正如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汪莹所说,“教材内容偏深、偏难,学习要求偏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成人化、伟人化、男性化倾向”,“缺乏时代气息”。再加上语言习惯的差异,写作背景的复杂,学生就更有一种陌生感。如鲁迅的文章《雪》等,文字艰涩,其中有很多浙江方言,叫学生们怎样去突破文字的栅栏,怎样去产生共鸣,怎样去生发联想呢?更何况鲁迅先生的一些文章思想深刻,岂是十几岁的孩子所能透彻领悟的!

当前通用的语文教材,如人教版、苏教版,都以内容组元,如思乡、亲情、爱国立志等,难以实施语文意义上的“举一反三”;每个单元的选文,只从内容出发,除少数单元外,基本不顾语言形式篇章结构,这就给课堂教学中的举一反三造成了极大的被动局面。教师能“举一”,却不知道从何处“反三”;或者说,教师只能从文本内容的角度举一反三,与政治教师、思想品德教师“抢”起了饭碗,置语文的特性于不顾,背离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课程目标。

三、正确处理教材,有效把握课本阅读

同志曾把方法比作过河的“船”或“桥”,不解决“船”或“桥”的问题,过河就成为一句空话。由此可见,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所举之“一”要带有典型性、代表性。语文阅读教学要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举一隅”。对于“一隅”这个“例子”要精心选择,要有代表性、示范性,要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思考的热情和能力,否则“举一反三”就不免沦为一句空话了。

如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主题为“咏物抒怀”,其中《海燕》《白杨礼赞》《石榴》都是写物的散文,在表现手法上又不约而同都运用了象征手法,以此来达到“咏物抒怀”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将之放在一起,举一反三地完成教学任务。

《海燕》《白杨礼赞》《石榴》都运用了象征手法,但《海燕》是一组形象的象征,这些不同的象征物构成一个群体,组合起来表现主题;《白杨礼赞》《石榴》主要通过揭示白杨树、石榴这一主要形象的象征意义表现主旨,可以通过对《海燕》这篇课文的精读(举一),要求学生略读(反三)《白杨礼赞》和《石榴》,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在从“物”到“情”的具体呈现上,《白杨礼赞》《石榴》对所咏之物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手法尽情地展开具体描摹;《海燕》则用更为凝练的图画、更为强烈的节奏,浓墨重彩地表现海燕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教材通过这组范文,有意识地展现了咏物抒怀的主题在不同文体中的不同表现方式。

2.在课堂上“反三”。“举一”的目的是“反三”,如果学生连“一”尚且不能深刻理解,就不可能达到“反三”的目的。为此,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给学生提

供具有相似性的问题J隋境。这种相似性既可以是在内容上的相似,也可以是在使用方法上的相似。在相似性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和思维方法以加深对“一”的理解。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了解事物的异同,能起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作用。如教《孔乙己》《范进中举》两篇课文时,先重点分析《孔乙己》中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从而让学生了解人物性格的特点。孔乙己怀着科举失败的隐痛而又以读书人自居,贫困不能自存而又好喝懒做,很想清白做人而不免偷窃,死要面子,怕人嘲笑而又自欺欺人,迂腐可笑。再让学生读《范进中举》,看作者是怎样刻画范进的性格特点的。有了前者的“一”,学生就能顺着思路得出后者的“三”,并由此比较出两课的不尽相同之处。列出提纲,学生从人物形象上、行文上以及主人公的结局上,去比较孔乙己和范进两个人物的异同,学生回答都较准确。从人物形象上看,写孔乙己侧重写他的自身思想意识和社会地位的矛盾,通过对几个场面及其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完成。写范进则侧重写他中举前后的变化,通过他的疯和周围人对他的态度的变化来完成。从行文上看,《孔乙己》写了“笑”,笑得悲凉,批判中见同情。《范进中举》虽然字面少见“笑”字,但处处可笑,充满着嘲讽、批判。从主人公的结局上看,一个悲惨,一个富贵,没爬上去和爬上去终究不是一回事,揭示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实质。这里用比较的手法,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找出课文的异同,揭示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获得了新的知识。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10

“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章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抓住文眼,即抓住了作品中表现作者感情的画龙点睛之处,从而使学生细细品味,好好体会,感悟文章浓烈的感情。如《白杨礼赞》一文伊始便道出了: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我就抓住此点睛处,进一步挖掘:白杨树的不平凡处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我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进而去体会全文的主题。还比如《陋室铭》一文中作者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我就抓住此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陋室到底简陋不简陋?你认为陋室不简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在自主探究与讨论中寻找答案,体会作者高尚的人格魅力与崇高的精神追求。

二、创设情境提问,醉翁之意不在酒

根据语文教学实际的需要出发,锤炼语言的描绘情境,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氛围,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参与其中,帮助学生正确、迅速、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效率。如我在教学《往事依依》一课时,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cctv-3有一著名的节目“艺术人生”,今天请各协作组根据课文的往事,选择一个角度,来制作一期“艺术人生”的节目。请各小组先推选两名同学担任于漪和主持人,其他同学帮助代表准备发言提纲,要以课文为主要依据,参考课文收集相关资料,揣摩人物情感,设计人物的语言。在小班化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问题的情境,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情感的体验,让学生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亲身的体验、感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充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相互协作能力等。把语文课堂从以前教师的“一言堂”转变为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生动局面。

三、伺机点拨提问,柳暗花明又一村

教学中,难免有一些问题对学生形成一定难度,使学生普遍回答不出来。这时,我就启发学生利用以往的认知经验去寻找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依据,让经验的“电流”打通思维的局限,豁然开朗地去寻求问题的答案,体会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如在教《孔乙己》一文,由于学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封建思想对人思想的毒害理解不够深入,所以对文中多次出现众人的“笑”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直接的点明其深刻的内涵而不启发和引导,往往使学生陷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境地。

教师的提问就要有一定的梯度,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我是这样设计的:文中几次出现了“笑”?请你认真的读一读,你觉得你能从中获得怎样的情感体验?仔细分析“笑”与主人公的人生遭遇,你觉得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样的用意?这样层次渐进,学生由易到难,再加上学生的讨论、交流,往往不用教师的直接点拨,学生就能体会作者的写作用意,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填补空白提问,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11

在教学过程中,为填补“缺陷”(完形)而导致积极思维,必然使学生从较低级的思维水平提高到高级的思维水平,从不完美的形到完美的形。把完形原理引入语文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活跃创新思维有很大的作用。

那么,语文教学中怎么运用“完形压强”原理呢?

一、抓住教材中的“缺陷”(即艺术空白)让学生去填补

1.“缺陷”表现在用省略号的地方

坡诗云:“龙眠独识殷勤处,画出阳关意外声”,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探求、发现这“意外声”。省略号作为一种表达手段,具有大信息的负载能力,我们应善于从研究语言符号的使用与使用环境之间的关系来领会。如在《变色龙》中,写奥楚蔑洛夫听说疯狗的主人是将军时,说:“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教师可指导学生把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通过讨论,学生们明白,这些省略号的“意外声”其实正是见风使舵、阿谀奉承的奥楚蔑洛夫掩盖他对初判的惴惴不安和出尔反尔的狼狈相,为他若无其事的否定原判作掩护。这样,“变色龙”的性格特征便凸现出来了。

2.“缺陷”表现在含蓄的结尾

为了引起读者的想象,结尾处往往采取含蓄暗示的写法,这样的结束语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让人回味无穷。例如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结尾,“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教师可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这里的“自然”具有怎样的深刻含义?学生通过思考便会懂得这里的“自然”既指门外巨画,同时也寄寓了作者的情怀――热爱自然、回归自然。又如莫泊桑《项链》的结尾,小说在玛蒂尔德路遇故友,发现赝品的情况下戛然而止,让主人公在备受生活艰辛之后又经受一次精神上的打击,对她的虚容心给以双重的惩罚。这样的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这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这时的玛蒂尔德表情、神态怎样?揣摩一下她复杂的内心活动。假如项链没有丢掉,或者丢了以后立即得知项链是假的,玛蒂尔德的结局将是怎样?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补写《项链》的结尾。这便充分给了学生发挥创造性才能的机会,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缺陷”表现在侧面描写的地方

中国的诗画同源,那“源”是指:画画要在画面上留下空白,虚设空景,阅读教学中的填补“缺陷”(空白)与中国古代画论中的“虚实相生”理论可谓殊途同归。清代绘画理论家笪重光说过:“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些“空白”的设置,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可让学生用想象与联想去填补,从而最适宜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陌上桑》一文中,表现罗敷的美便采用了这样的侧面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犁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行文没有一字一句在直接描写罗敷美貌,但这种美的感受却又无处不在,它让人遐想给人愉悦,在读者的眼中,罗敷的美不再是单一的,定型的,而是多元的,发散的。文章在使君提出无理要求后,罗敷夸耀自己丈夫仪表堂堂,事业有成来结尾也饶有风趣。这段语言的潜台词便是:“我有这么好的一个丈夫,你算什么!”教师可启发学生设计使君听后的狼狈场景,罗敷聪明的反抗比直接斥责使君来得更精彩、更耐人寻味。

司空图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总之,这个艺术空白不是没有话说,而是有话含蓄不直露。”我们应善于从妙用的虚景中去挖掘丰富的潜台词,去探索作品的真谛。做到歌德所说的“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二、板书设计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完形心理

欣赏美需要有想象活动,教师在板书设计时,更多地留下一块“空白”给学生想象思考的余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如教《塞翁失马》,教师在分析文意后作出如下板书:

教师启发学生,在方框内填上适当的词来揭示主题,学生通过积极思考,不难明白“祸兮,福之所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哲理。这样的完形填空练习可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阅读过程中,使学生从不完美的“完形”到完美的“完形”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12

可以说除了第二位老师的导入较为贴切一点之外,其他几位的引题纯粹是做做样子,成了一种游离于内容之外的形式。其实,作为公开课来说,学生们一般已经知道要讲的课文,还需要假惺惺绕圈子吗?一些文章把“导语”的作用说得神乎其神,不恰当地夸大了导语的功效,才使得有人绞尽脑汁地编排导语。

导入新课之后,接下来就是让学生带着一连串的问题默读课文,或听课文朗读录音,或听教师范读。其目的就是要求学生按照所提的问题,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重点段落,好让老师接下来讲解分析。找不到没关系,老师可以一步一步地引路,直至“入瓮”。

或许你打算不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但一定会有人说你是十足的外行。可我们平时阅读时都带着问题吗?想必不是,也不可能,带着问题去听读课文却是语文课惯用的伎俩。学生边听读边思考,让学生开动脑筋,多好的愿望呀。可这样一来,听读时就难以仔细欣赏课文了。因为要回答老师的问题,要留意与问题有关的语句,这就难免要破坏文章的整体感,此时的课文已经被问题肢解得支离破碎。当然,听读课文是实实在在的必要,但一定要解决什么问题也太急功近利了。从某种意义上也就难免破坏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章的艺术性。

倒不如让学生放松心情,从容地把课文读下来,然后请学生自由地谈谈文章读后留下的印象,比如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哪些方面引起你的注意?听读课文时有无遇到疑难问题?指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分析。至于问题“怎样的八只小猫”、“找出作者写喜爱小猫的语句”、“划出描写白杨树外形特征的句子”、“找一找,哪些句子表示作者过万重山展开联想的”、“‘致橡树’的爱情观”等,教师先入为主设计出的问题,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阅读思维,把学生引入已设定好的圈子里。也就是说,不允许学生有别的思想,只能顺着老师的思路去读课文。学生失去了阅读的个性,只能为应付老师而被动地阅读。幸好,我们平时的阅读随意而散漫,否则,天天带着问题去读书看报,也太累人了。

第三步很自然地要为落实教学目标进行重点语段的阅读和分析。《八只小猫》对小猫的描写在第二段,从直接描写到间接描写,从小猫的外形(大小、姿态、毛色),写到神韵(简直是个孩子),再写到情态(不可分割的一个集体),这样的分析好像抓住了重点,讲明了知识点。但为了讲深讲透某些关键字词,漏洞就出来了。教师问:“为什么八只小猫简直就是八个孩子?”当学生答不上来时,教师就自圆其说:“猫的眼睛像小孩的眼睛。”把神似说成形似。“祖母特别是外祖母却蓦然发现她的小孙孙正在里面”,为什么这里用了“特别”一词?老师说:“因为外祖母更喜爱小孙孙。”此言差矣。老师要求学生用四个字概括八只小猫姿态的特点时,当学生说“千姿百态”,老师说“太夸张了”,因为学生未说出老师所企盼的那个成语。学生们还来不及回味,就要学生开始背诵;整个过程学生只能照本宣科地回答提问,不会思考和概括,再要学生编一个童话,也太强学生所难了。尽管是两位性格各异的老师同讲《八只小猫》的课,但惊人的相似之处是:抓住课文第二段进行讲读,就连板书内容和格式也差不多。

学习《白杨礼赞》就专门分析描写白杨树外形特征的那一段。从外部形态到内在气质,然后研究“四个反问句”,研究“树――人――精神――礼赞”的象征意义。茅盾先生写的其它段落就没有用处了。这篇散文你再听其他语文老师讲,也是这样的教学思路。尽管不是同一个老师指点,尽管所处的地域相隔遥远,但这种教法很多人在套用。毕竟教学参考书只有一本,所以万变不离其宗。变的只是一些花样,不变的是参考书上头头是道的说明和提示。由于《白杨礼赞》的结构艺术和课本的单元教学要求无关,茅盾先生在此文中精心营造的起承转合和气势情态就没人去理睬了,这也就难怪不少老师把整篇文章割裂开来。有的老师还提议用分析这篇课文的方法去欣赏朱自清的《春》和《绿》,让人深感不安。用模式化的阅读方法去赏析不同的文章,这也太简单化了。

《过万重山漫想》因为要讲解这篇文章是如何“想象展翅”、“神思飞越”、“思古议今,展望未来”、“面对新长征作者得到什么启示”的。于是,教师不得不努力去发掘一些重点语句来解说这些问题,好让学生于这“经典”之中学到一点东西。教师先和学生对这篇文章的体裁作一番判断,竟说出是“哲理性散文”的结论,令人目瞪口呆。接着让学生去找“表明作者思想展开的句子”,于是所谓的重点句“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地延展开”被抓住了,不用说文章又给“腰斩”了。随后便围绕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如“无边无际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在历史的长河中作者又想到了什么?”“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什么时候?用什么交通工具?想些什么?”“为什么他不知道,也没有想?”“世纪末作者再过三峡还可能想什么?”老师讲一个问题,学生看几眼书,然后回答,学生根本不可能从从容容地去读、去感悟课文。如此循环往复,且不说这些问题如何繁琐,单就这一问一看一答的“启发式教学”又有几多意义?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13

2.在课堂环节上预设留白,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

教学目标的达成必须依托于明晰的课堂结构。为了能够实现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我们不断优化课堂结构,处理好教学环节上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打破过去那种一成不变地演练教案的教学弊端,在环节上预设留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如何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教师对教学过程要进行精心预设,一般而言,我们将课堂结构分为“整体感知”“文本细读”“总结归纳”“拓展探究”等环节,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我们在“文本细读”环节之后,设计“交流讨论”等环节,突出学生自主学习成果的展示和对学生文本个性化解读的尊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文本解读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品读、研讨、体悟、沉思等,提升认知境界、获得美感体验。与此同时,教师还必须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的闪光点、疑惑点,并由此生发出课堂教学的新环节,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让课堂充满着生机、活力。例如,以《 紫藤萝瀑布 》为例,本节课共预设三大环节,前两个环节为“赏花”“惜花”,这两个环节标题齐整、与散文的写作思路一致。第三个环节则要求学生“补白”,并对“补白”标题提出相应要求,让学生在注重理解内容的同时,也要注重三个环节的整齐性。此外,前两个环节是由学生对语言的浅层赏析到对感情的深层理解,第三个环节“补白”,可联系自身实际,感悟生活的哲理。通过教学环节的“留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深刻体会到作者写这篇散文时所要展现的“手足情,生死谜”的困惑及最后对“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领悟的蜕变。

3.在教学细节上生成留白,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