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岗位工作目标实用13篇

岗位工作目标
岗位工作目标篇1

一、高职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一)对高职院校缺乏正确的认识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而不是一个层面,高职教育并不就是专科教育的代名词,他与普通高等教育只是教育方向的不同。普通高等教育侧重于基础理论与研究的教育,而高职教育则侧重于应用技能的培养。高职教育是为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而设置的,因而较普通高等教育更加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特别是实践能力的培养。

调查显示,关于学生报考高职的原因,有66%的学生是因为“自己高考成绩不理想,退而求其次”而选择高职。只有10%的学生认为“高职教育适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高职教育与普通专科教育的区别的认识上,有11.5%的学生认为“高职教育比普通专科教育层次低”,28.4%的学生担心由于社会不太了解高职教育,就业时会受到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的歧视。

(二)理论学习缺少原动力

高职院校生源的数量、质量不容乐观,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有两类:一是通过普通高考招收普通高中生;二是通过3+2考试招收的三校生(中专、职业高中和技校生)[3]。这些学生成绩相对较差,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学习习惯不好,再加上一直以来中小学以知识学习为主、以卷面分数为依据的评价标准,使得他们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从而养成不愿做事、不敢尝试的心理,学习上也失去了原动力。具体表现在:

1.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知道为何而学,不知道学有何用。这是目前很大一部分同学的心理状态。他们来高职院校学习主要目的是为了混个文凭,为个面子,以后到社会上也好说是大学毕业。

2.学习热情不高。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从学生在一年中到图书馆、阅览室的次数来看,有57%的是偶尔到图书馆借阅人文社科类的书籍,其中分别有45%和42%的学生在涉及文学、哲学、艺术和经济法律等内容,且从不或偶尔写过相关内容的文章,52.8%的学生经常收看电台、电视台的文艺节目,从这些数据的比照来看,说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从统计数据看,有83%的学生对自己目前的学习成绩不满意,对自己学习成绩有较高的期望。但由于学习方法单一,缺乏自信心,意志力薄弱,很少能坚持不懈的进行主动学习。

3.对专业缺乏认识。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发现,只有15.2%学生是喜欢该专业而报考的,59.2%的学生对专业只了解一点,12.1%的学生回答不了解专业,28.7%的学生对专业比较了解。当问及该专业毕业后能从事何重工作或具体能做什么工作时,80%以上的学生只能回答行业方向或个别工种,对所学专业所能从事的工作或岗位一知半解,对专业缺乏一定的认识。

二、课程教学分析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沿袭了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强调课程教学的系统性,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不作研究分析,忽视其基础知识薄弱的特点;一味的进行灌输式教学,压制了他们喜欢活动,乐于交往,乐于操作,重视情谊等优点的发挥。直接导致了学生厌学、逃学等情况的发生。

经调查,虽然学生普遍对学校的学习氛围和教师授课方式、方法感到满意,但在对学校课程设置的评价中,只有62%的学生对目前的理论课程设置感到满意,认为“课程反映了本专业发展趋势”,27.5%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中高职特色体现得不鲜明”和“教材的选择欠妥”;在对实践环节的评价上也表示出不同的需求,认为“实践课时太少”和“重复性实验较多。对实践能力提高意义不大”。持这样观点的比例分别是28%和16%,说明学生对实践课程设置满意度较低。

三、岗位化教学分析

岗位化教学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准确定位职业教育目标,立足于企业的需要、岗位的需要和就业的需要,将教学的核心对准动手能力的培养,突出职业能力训练,实现职业教育与生产一线职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实行岗位化教学是面向市场,面向学生,面向实践的具体体现,是立足于企业的需要,立足于就业的需要,立足于岗位的需要,立足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准确地定位职业教育目标,突出职业能力训练这一特色,将教师、学生共同推向市场,一方面能提高教师的教学与实践水平,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社会认可度)。  以建筑工程类专业为例,在岗位化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可采用以下四步:

(一)就业能力和岗位能力调查。深入企业一线对就业能力和岗位能力进行具体的调查。建筑工程类企事业单位,从业务流程上分有设计企业、施工企业、监理公司、质检部门等。高职学生所面向的主要是施工、监理企业,其岗位类别也很多,施工现场管理岗位主要包括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机械员、监理员、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等岗位,这些岗位的工作职责不同,能力要求也不尽相同,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可按这些岗位进行岗位核心能力分析,包括技术能力、现场岗位管理能力以及相关岗位之间的协调能力进行分析与提炼,得出各岗位间的通用能力与各岗位的专有能力。

(二)对就业和岗位所需要的能力进行分解。针对各个岗位所需的通用能力和专有能力,建立相应的能力模块,或一项能力一个模块,或一项能力多个模块支撑,以土建施工员为例,根据其岗位职责: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开展施工管理工作;负责施工现场的总体布署、总平面布置;协调劳务层的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执行总的施工方案;监督劳务层按规范施工,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全面合理,有效实施方案,保持施工现场安全有效;提出保证施工、安全、质量的措施并组织实施,督促施工材料、设备按时进场,并处于合格状态,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建筑|结构|道桥|电气|暖通|园林|房地产|室内设计|注册考试|免费论文|免费资料|免费软件|免费标准|免费规范|免费图纸|免费施工组织|软件应用|技术交流|设计交流|施工交流参加工程竣工交验,负责工程完好保护;建筑|结构|道桥|电气|暖通|园林|房地产|室内设计|注册考试|免费论文|免费资料|免费软件|免费标准|免费规范|免费图纸|免费施工组织|软件应用|技术交流|设计交流|施工交流按时准确记录施工日志;合理调配生产要素,严密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组织工程验收,参加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并参加图纸会审和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可归纳为三个能力模块:一是组织协调能力模块;二是建设行业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知识模块;三是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能力模块。

(三)将实际能力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形成单元能力实施于教学之中。在课程设置上,瞄准学生就业岗位,进行合理调整。优化课程结构,授课内容贴近岗位。目前高职教学过程中,部分课程的设置不合理,在仅仅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后设置的,在现实岗位上基本体现不出其应用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抽象教学,学生学习也没有目的性,不知道在工作中用于何处或有什么用。在高职教学过程中,应当采用更直观、更能在岗位或工作中体现出来的单元能力进行教学,以上述施工员组织协调能力模块为例,其单元能力可分为职业道德、施工现场各工种(班组)人工搭配、施工现场布置(材料、机械、道路等)、上下沟通与执行等,一部分可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形成单元能力实施于教学之中,另一部分可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进行训练。

(四)确立适应能力训练的考核机制和考核方法。考核机制和考核方法是岗位化教学模式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证,没有一个良好的考核机制和考核方法,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光靠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不能长期保证岗位化教学模式的顺利进行。确立适应能力训练的考核机制和考核方法,扎扎实实做好工作,使职业教育完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四、岗位化教学模式的实践

目前,建筑工程类学生在实习、实践等实训环节方面很难得到较好的实行,学生真正得到实践的机会很少。

经对义乌市二十多家企业调查,建筑工程企业不太欢迎实习学生,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安全问题,这是所有企业所最关心的问题,一旦学生在实习工地上出现安全问题,对它的企业声誉、资质晋升、工程承包等诸多方面引起麻烦;二是企业本身经济状况不太好,不愿意花精力在这些与本企业短期内没有太多好处的事情上;三是学生实习基本是短期性质,一方面增加了工地现场的管理难度,另一方面学生自己也觉得实习无所事事,应付应付,取得学分就算了。

岗位工作目标篇2

二、考评的内容和标准

考评从德、能、勤、绩、廉、学六个方面进行,具体内容如下:

1、考德

主要看乡干部的道德水平,是否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是否具有较高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公仆意识,是否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干部职工的良好形象。

2、考能

主要看是否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业务水平和文化知识素养。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考核:是否有干事能力,确实能干出一番事业;是否有平事能力,善于化解各种矛盾,能保一方稳定和平安;是否有共事能力,能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共同干事;是否有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能够驾驭各种复杂局面。

3、考勤

主要看是否具有勤奋敬业精神,是否具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工作效率,各项考勤目标是否优秀。主要考核出勤,值班、值宿,参加会议及临时性突击工作的完成情况。

4、考绩

主要看本职工作完成情况、突击性工作和乡下达的任务指标完成情况。本职工作主要考核硬任务的完成情况和上级业务部门年终评比情况。突击性工作主要围绕各时期中心工作,党委政府确定的突击项目,采取随时考核,年终综合评定的办法。

5、考廉

主要看是否具备清正廉洁的执政意识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是否严格遵守“四大纪律、八项要求”,是否能经受住各种考验,做到一尘不染。党委、政府中层以上的干部年初要作廉政承诺,年终进行述职述廉。

6、考学

主要看是否能够按时参加各类学习培训,是否认真听讲、记笔记、写心得体会文章,是否能够深入村屯进行调查研究,各项指标是否达到优秀。主要考核学习出勤、学习笔记、体会及调研文章篇数。

三、考核奖励办法

考评本着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将考核指标量化成1000分,按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年终一次性兑现奖惩。单项指标得分上不封顶,不计负分。

(一)量化指标及评分标准。

1、考德100分

采取群众划票测评的方式,将群众对每名干部职工测评所得平均分做为此项得分。

2、考能100分

采取群众划票测评的方式,将群众对每名干部职工测评所得平均分做为此项得分。

3、考勤200分

以主抓机关纪律领导掌握的乡干部考勤纪实为考核依据,按照乡党委印发的《考勤制度》进行考核。

考勤纪实无不良记录的得满分。上班、值班、值宿、开会时迟到或早退的,发现一次扣5分;发现旷工的一次扣15分。

年内旷工累计7天以上,事假累计一个月以上,病假累计三个月以上的,取消年度考评资格。

4、考绩400分

实行上级主管部门评定、分管领导评定和本中心、站、办其他干部评议三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评。

分管领导评定200分,由分管领导根据日常掌握的干部职工工作情况,年末一次性打分;本中心、站、办其他干部评议100分,采取内部划票测评的方式确定分值;上级主管部门评定100分,本职工作任务目标圆满完成的得70分,上级主管部门年终考评中列乡镇前五名的得80分,列前三名的得满分。年度内本中心、站、办被上级主管部门通报批评的,每次扣100分。获得省、市、县先进集体或先进个人的,分别加200分、100分、50分。

各中心、站、办干部就服务对象来信、来访不接待、不处理、推诿扯皮,造成服务对象越级上访的,取消该中心、站、办责任人年度考评资格,并视情节轻重,追究当事人责任。

有包村工作任务的,可获得50分加分,按年终所包村目标考核得分百分比进行折算,做为包村工作得分。所包村、屯出现越级上访事件和重大火灾、交通、农机事故的此项不得分。

5、考廉100分

采取群众划票测评的方式,将群众对每名干部职工测评所得平均分做为此项得分。

受过县级以上(含县级)纪律处分的,取消其年度考评资格。

6、考学100分

能够按时参加各类学习培训,认真听讲,认真记录学习笔记的得满分。每迟到一次扣5分,每旷课一次扣10分,学习笔记每少1次扣2分。

能够在省、市、县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的,每篇分别加100分、50分、20分。

(二)考核奖励办法

1、党委、政府成立考评领导小组,负责对干部职工进行考核。考评实行平时随时考核与年初定岗位目标、年终个人述职、民意测评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2、副书记、副乡文秘站网长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得分,按其分管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得分平均值计算;乡长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得分,按各位副乡长得分的平均值计算;党委书记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得分,按所有副书记、副乡长得分平均值计算。

3、经考评,得分不足500分的,确定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干部,按规定停发当年第13个月的奖励工资;得分超过500分的,每超出1分,得1元奖金,并足额发放第13个月的奖励工资。

四、组织领导

乡党委成立考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乡干部岗位工作目标考评工作。

岗位工作目标篇3

3、人民调解又有新成果。组织开展了对全区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情况的调研,促进了人民调解工作向规范化、法制化方面发展。继续进行了人民调解协议书制作评选。还认真总结、积极推介了甘棠司法所在今年“7·10”特大洪灾中将人民调解室设进重灾区的做法,司法所长林楷平也因此被**市司法局荣记三等功。甘棠司法所异地成功调处高速公路指挥部同姓名招聘用工阴错阳差引纷争的纠纷,被省司法厅和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采访报道。

4、法律服务治理又有新成效。按照省厅和市局部署,结合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开展了以“规范治理、诚信执业”为主题的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联系实际,突出重点,认真开展了查摆和整改工作。根据上级要求,开展了法律服务工作者年检注册工作。3月,**区成立了全市第一个***党派法律援助工作站——**区法律援助民革工作站。全区各乡镇都依托司法所相继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

5、司法所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又有新进展。今年以来,以创建“示范司法所”为载体,不断促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再上新台阶;以强化司法所组织机构、基础设施和保障机制建设为中心,确保司法所基础更加稳固。同时,开展了争创省级规范化司法所活动。有3名司法所长落实了副科级职级待遇。通过多方筹集资金和积极争取,建立了**市一流的集语音、视频和数据为一体的多功能视频电视电话会议室和局网络信息中心,司法行政信息内网全部开通,并常抓不懈,切实发挥信息网络的最大功效,得到了省司法厅厅长孙建新的充分肯定。

二、局机关自身建设情况

1、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贯彻落实了中心、省、市、区党风廉政建设有关文件精神,按要求制定主要工作任务分解表,明确了班子成员工作职责。认真开展了“作风教育月”活动。遵照区纪委全年各时段的重点工作安排,及时召开班子会和干部职工大会,组织学习有关党风廉政建设文件,研究讨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公务接待严格按规定执行。政务公然得到推行,办事公然开始实行,效能建设进一步深进。

2、切实搞好党建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建目标责任制,把党建工作纳进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了全年党建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建立健全支部领导班子,建立了长效机制。建立和落实了党员目标治理责任制,与每位党员签订了责任书和党员社区承诺书,与平***区签订了“共驻共建”协议书,并已落实兑现。今年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同一部署,在全局干部职工中开展了“落实推进年”活动,成立了领导组,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通过开展活动,切实转变了工作作风。坚持理论学习制度,并完善了“”制度,推行了支部党务公然,设立了党务公然栏,不定期地公然党务工作情况。组织开展了党员干部参加学习十七大精神等系列活动。本年度支部有1人被评为区级“优秀党员”。

3、扎实有效地开展宣传思想工作。我局注重干部理论学习,年初制定学习计划,将政治理论思想与对外宣传工作融为一体,在强化学习的基础上,以《司法简讯》为载体扩大对外宣传。通过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宣传、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邓平寿同道先进事迹等活动,积极深化宣传效果,并不断将学习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使我局干部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工作作风得到进一步转变。

4、加强文明创建工作。在注重干部的综合素质的同时,着力进步自身道德修养,坚持文明用语,积极营造创建氛围,创造***环境。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全面推行垃圾袋装化,坚持“月末周五”清扫制度,积极做好卫生保洁工作。发挥了文明市民学校阵地作用,经常性地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和科教文化活动。积极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参与全区性环境清扫整洁活动。在由区委宣传部等部分组织的公民道德建设有奖征文活动中,我局有1人获奖。

5、积极做好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和计生工作。根据安全生产目标治理的要求,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局里与每个科室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做到责任明确,治理到位。根据20**年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点,认真开展综治工作,明确了相关科室的工作职责,把任务和责任分解落实到人,全面进步本部分社会治安防控水平,确保全年综治任务的完成。今年我局健全计划生养工作台帐,认真做好各类表格的上报工作,对本单位职工进行计生知识宣传,并号召全体干部自觉地向家属宣传计生政策,支持所在社区开展计生工作,有效地配合了街道社区计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岗位工作目标篇4

(二)、农业资金及效益审计:全年共完成审计项目4个。1、完成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阳光工程补助资金审计;2、完成20**年度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资金治理使用情况审计;3、完成了2005年度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资金治理使用及效益情况审计;4、完成了20**年财政涉农资金审计调查。

(三)、专项资金及专项审计:全年共完成审计项目8个(其中计划项目4个,追加项目4个)。1、完成了社会保障资金审计;2、完成了高速公路征地补偿资金审计;3、完成了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审计调查;4、完成了区工商局20**年度财务收支审计;5、农村养老保险资金审计;6、改制企业资金审计(5项);7、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审计;8、农村沼气资金审计。通过审计,规范了专项资金治理,进步了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四)经济责任审计:今年我局共对10个单位的11名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进行了审计(计划项目8个,追加项目2个),其中离任审计6个,任中审计4个。

二、强化学习,加强治理,切实进步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效能

(一)、强化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进步审计职员的综合素质。今年以来,我局加大对审计职员的学习和培训。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方针政策和审计业务知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今年集中开展了“审计法制年”活动和“落实推进年”活动及“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作风教育月”活动,开展了计算机审计实务集中培训和考试、参加了省厅组织的审计法规考试和审计法规知识竞赛等。通过强化学习,明显进步了审计职员的政治理论和依法行政、审计业务等综合素质。

(二)、强化治理,明确责任,进步审计服务水平。我局今年以来加强了对审计职员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按制度办事。一是我局年初即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如:考勤制度、学习制度、领导班子议事制度、财务制度、政务公然制度、审计职员廉政制度、保密制度、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二是年初我局与各科室签订目标岗位责任书,将全年各项工作分解落实到科室和每位干部,严格考核,落实赏罚措施。三是严格工作督促检查,建立领导亲身督查制度,检查情况及时反馈和会议通报。通过平时认真督察,促进了工作顺利开展。

(三)、进步审计质量,严格依法审计。我局今年以来高度重视审计质量,通过加强审计项目质量治理,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切实进步依法审计水平。严格按照审计署6号令要求实施审计行为,严格工作程序和审计复核,规范审计档案,积极参加上级审计机关组织的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同时我局还通过互相讨论学习和请进来、走出往学习等形式,取长补短,进步审计工作水平。为适应审计发展的需要,进步审计效能,今年我局加大了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投进和计算机运用培训,建立了机房和配备了必要设备,经政府批准,公然选调了一名数据处理专业职员,我局计算机辅助审计水平有了很大进步,为全面完成审计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岗位工作目标篇5

2、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为全面实施岗位目标责任制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学校建立了教职工继续教育学习培训档案,及时如实详细记录各种学习培训的情况,纳入教职工年终考核总分。①每周一次学校行政工作会议;间周一次班主任工作学习研究活动;一月一次教工论坛或集中学习大会,由优秀教师主讲,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开展校本研究,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师德水平。②学校领导听课不少于30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公开课1节,相互听课评课不少于15节。承担集体教案编写。读一本专著,记一本学习笔记、做一套试题集。③一周一次教研组业务学习研究专题时间。④一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广泛征求学生家长意见,认真开展家长评学校、学生评老师、教师评校长活动。

二、扎实推进岗位目标责任管理机制。

1、改革学校管理机制,大力推行全员聘任制。①2012年8月我校采用公开民主的竞聘方式产生现有校级、中层干部9人,各处室只设1名主任和1名干事;按考核成绩在高一和高二进行了班级末位淘汰,在高三进行了课任教师末位淘汰。②高一年级新班主任由教育室根据班主任履行岗位责任目标考核结果和教师申请情况,提供班主任候选人,由学校校委会成员、教职工代表民主推选产生班主任。班主任根据教学室、教研组提供的专任教师聘任教师。行政工勤工作提倡身体力行、废止一切可要可不要的工作岗位,如我校现主要干部、包括后勤人员能上课均兼课。学年学期岗位目标考核、民主评议结果较差、学期末考试结果差距较大(达两个等次)的教师不能继续原教学任务,另外寻求适合的工作岗位。

2、实施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落实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①制定《孝南高中学生养成教育工作实施方案》。②实行六个A级十六个B级指标量化管理,约束日常行为。特大安全责任事故一票否决,且当月定性为“一般班级”以下。③“面向全体学生,决不轻意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实行转化后进生奖励制度(视作二本线)。实行非成功教育约束机制,班级出现学生、家长投诉,随意剥夺学生学习权利的投诉、出现随意停课或转班、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视为教育失败,先下滑一档文明班级评定后再进行班级量分评价。

3、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打造有效课堂。①依靠学生会、值周班级监管早朝读、自习、午睡、课间操情况,严格管理各班学生学习出勤、卫生、课堂纪律,并实行定性评价和量化考核,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②强化课改不放松,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贯彻新课程理念,并按课改要求重新设计评价标准。

4、依法行政,规范办学行为。①规范财务制度。开学一次性收费,学期中途不准乱收费,坚持收支两条线,所有收入进财政专户;勤俭节约,市内开会办事提倡骑车或步行。招待一切从简。②规范从教行为,禁止有偿家教和滥征订资料。③严格依法行政。财务收支每月公示,大型维修、采购项目都采用公开招投标。④突出抓好学校安全工作。食宿管理、门卫管理、水电管理等部门均应代表学校同相关人员、特殊学生签订安全责任状。实行安全工作责任一票否决制度,出现安全责任问题相关责任人学期学年考核直接定性为“不称职”。

5、切实履行工会职能,推进学校民主管理。每年9月底召开教代会,对教职工普遍关注的学校财务收支、建设项目、评优评先、职称评定、课时补贴等重要工作进行审理,予以公开,扩大教职工对学校管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岗位工作目标篇6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6.021

《建筑装饰设计》课程是建装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目前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需要,教学改革已刻不容缓。本文把在此课程中开展项目化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作为研究内容。

一、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场所

目前,《建筑装饰设计》课程的教学场所主要在多媒体教室和制图室,学生只有通过多媒体欣赏的方法才能对一些装饰材料、装饰风格等内容有所了解。但由于学生对建筑材料市场没有进行实地考察,加上对设计现场也没有清晰、直观的感受,所以直接影响后期设计作品的质量。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多以教材为主,内容陈旧,理论知识过多,课堂气氛沉闷。另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不到较好的培养。

(三)课堂组织形式

在教学形式上多是先讲理论知识,把理论知识讲完后模拟实际项目案例进行练习,一般由教师给出建筑平面图,让学生自由设计,这一教学形式虽然达到了项目化教学的目的,但设计师岗位能力要求的沟通、协调能力无法得到很好的锻炼。

(四)考核评价体系

在考核评价上,由教师按照学生绘图、设计质量全权负责成绩的批改,为他人提出合理的建议。而协作、交流、沟通能力是设计师未来职业生涯中的职业素养,现有的教学形式却无法达到这一要求。

二、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近几年,我校课程组成员对《建筑装饰设计》课程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大量走访、调查不同层次的企业及用人单位,深刻了解了行业、岗位对建筑装饰设计师各方面的要求,对课程进行了能力定位,将教学过程设置在设计师工作情景中,以真实的设计项目为教学载体,以培养综合的岗位能力为目标,在整个工作过程中由教师结合实际岗位能力需求,制定工作程序、各程序的质量要求、考核评价体系,具体思路如下:

(一)能力定位

分析建筑装饰设计师岗位要求学生学习本课程后所要到达的能力,归纳为总体能力目标、具体能力目标、素质拓展目标和知识目标。

(二)项目贯穿

整个教学计划由多个典型空间设计项目贯穿,教师选择实际的设计项目让学生进行训练,训练项目要由简单到复杂,空间组合上要从单空间到多空间再到大型空间,比如从厨房空间、客厅空间、奶茶店逐步过渡到整个居住空间、商业空间,通过不同空间的设计,提升学生对具体的不同的典型空间的设计掌控能力。

(三)仿真教学

仿真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还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手段,要求学生根据设计师的工作流程及特点进行训练,站在设计师的角度思考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位教育心理学家对采用仿真教学和传统教学进行过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仿真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记忆约70%的内容,而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记忆约30%的内容。①在本课程中仿真教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结合设计师工作流程的特点与学生的学习规律,将主要设计项目分十个程序:接待客户、介绍公司、参观在施工地、初步了解客户意图、现场量房、方案设计、方案修改确定、施工图设计、审批、预算。仿真教学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②

(四)评价标准

课程考核成绩由指导教师和学生、模拟业主共同完成,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同样注重,并对每个设计程序的细节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在评价体系中权衡计划、学习、方案、创意、图纸表现、语言表达、态度等各方面因素。值得一提的是,本课程中对设计的评价不是固定的,学生可以结合社会与行业发展情况对评价方式提出质疑。设计作品也类似于艺术品,除了实用功能以外,对其艺术效果的评价是见仁见智的,因此在评价方案中可以增设一些灵活性、开放性因素,从多方位的视角去评价它。

三、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

(一)开放教学环境,开阔眼界

设计必须以满足功能性为前提。在本课程教学中,通过在建筑材料市场现场讲解,一方面与建装装饰当下流行接轨,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弥补了教材的不足,另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兴趣。通过大型综合项目的前期调研,到在施工地现场参观、考察,与专业人员交流,了解各个工种工序、构造节点,甚至能看到隐蔽工程的结构,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二)与客户交流,提高职业素养

在设计师工作岗位能力培养中,沟通和协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个项目化教学实施中,根据项目的不同,学生会在教师的“设计”下接触到不同的“客户”。举例说,在餐饮空间综合项目中,我选择位于同心街的一处老旧的快餐厅进行设计改造,学生在整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必须不断与店主交流,根据其意图进行设计方案的不断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了自己的设计意图,提升了职业素养。

(三)现场学习,与就业“零”接轨

现场学习是深刻提升设计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对于同类空间的参观学习,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设计风格,搜集有用的设计信息,学习到时下流行的设计知识;另一个是到正在施工的工地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接触到一线工地,还可以把理论知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

(四)勘察设计空间,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在进行每个典型空间设计的前期,我在授课计划中均安排有现场调研,通过现场调研、测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即任何设计都要先了解建筑自身结构、各个空间功能分布与联系、空间尺度、水电等位置,了解建筑所处的位置及外部背景、日照等对建筑空间产生的影响,才能进行户型改造及设计。

(五)自我学习发展

整个教学过程要以不同的典型项目为教学载体,以培养职业岗位综合能力为教学线索,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启发和引导下,通过实际的设计项目,不断探索、思考、讨论、论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强了,自我学习发展的能力也强了。

在《建筑装饰设计》课程改革中,我们要抛弃以往刻板的、封闭式的、注入式的、作业式的教学方法,推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构建开放型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自学,自己实践、创新、论证,同时在考核学生的过程中重视平时成绩、动手能力、综合能力、创新思维,科学安排课内实践,创新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注释:

岗位工作目标篇7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本科高校处于转型期,正在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持续推进教学改革。财务会计作为会计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是继会计学基础之后、高级财务会计之前开设,其实务性非常强,特别强调实际应用。然而,许多高校包括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务、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是很普遍的,这并不符合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甚至可以说是背道而驰的,教师教、学生学都很被动,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不够明确,重视知识塑造而轻视专业能力培养;二是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侧重于知识体系介绍,与企业会计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不相协调,容易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脱节。因此,需要对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其教学的内容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思考。“坚持育人为本、注重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始终为沈阳城市学院所坚持着,并且在其指导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提出了PST-CCE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在总结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在了解学生实际、社会需求的基础上的,即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基于PST-CCE人才培养模式新视角,对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加以探究。

2PST-CCE人才培养模式下财务会计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2.1PST-CCE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即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教学。PST-CCE源于国际著名的CDIO教学理念,在构思、设计、实施、运行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创造性,进而提出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理念。PST-CCE人才培养模式,它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突出岗位能力培养,强调情景化教学。在PST-CCE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在学习课程的时候,不仅能够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够较早地感受企业工作情景、了解企业内部实际,“上手快、接地气”,这样在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后才能更快地融入和适应工作环境,从而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2.2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课程内容的设计由课程教学目标直接决定,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具有导向作用的。当前,许多高校对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上,普遍比较注重对学生的财务核算知识这方面的培养,往往忽视对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普遍存在着与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的、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对财务会计课程培养目标进行重新界定是很有必要的。基于PST-CCE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视角,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可以以会计岗位为依托,注重知识转化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岗位能力。具体来说,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知识目标:了解各会计岗位的核算任务和流程,掌握各会计岗位的具体会计核算内容。具体来说,使学生了解财务成果岗位、出纳岗位、筹资岗位、材料岗位、涉税岗位、往来岗位、投资岗位、工资岗位、报表编制岗位等9个会计岗位的相关核算任务和流程,掌握上述9个会计岗位的具体会计核算。能力目标:重点培养各会计岗位的核算能力。具体来说,使学生具备出纳岗位、材料岗位、往来岗位、投资岗位、工资岗位、涉税岗位、筹资岗位、财务成果岗位、报表编制岗位等9个会计岗位的核算能力。素质目标:强化岗位责任制,培养爱岗敬业精神。

3PST-CCE人才培养模式下财务会计课程内容的重构

3.1课程内容设计思路

基于PST-CCE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以会计岗位为依托,按照“会计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过程”的逻辑路径,来设计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以突出岗位能力培养。具体来说,首先以企业财务会计相关工作岗位分析为起点,在了解企业会计人员分工及会计岗位设置情况的基础上,梳理出与财务会计相关的岗位,通常包括财务成果岗位、出纳岗位、筹资岗位、材料岗位、涉税岗位、往来岗位、投资岗位、工资岗位、报表编制岗位等9个岗位,并明确各会计岗位的职责。其次,在了解各会计岗位人员工作任务与时间分配的基础上,梳理出各会计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并列出清单。随后,根据各会计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梳理各种任务的主要工作过程或业务流程,并进一步分析各会计岗位人员完成工作任务或执行工作过程中需要了解或掌握哪些财务会计知识?同时需要具备哪些专业能力和素质?最后,遵循上述思路,对传统的财务会计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与重构,按照会计岗位将财务会计课程内容整合成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再按照主要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细分为若干个模块。同时,在每个项目或模块中增加岗位职责、岗位核算任务、岗位核算流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景导入等内容,让学生明确每个会计岗位的岗位职责、核算任务、业务流程等内容,了解完成每个项目所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带着任务来学习,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3.2课程内容重构

传统财务会计的课程内容,主要侧重于会计理论以及核算知识的介绍,这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没有实质性的效果,因此需要对其重新加以构建。沈阳城市学院会计学专业教师基于PST-CCE人才培养模式,以会计岗位为依托,按照“会计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过程”的设计思路,对传统的财务会计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整合后的财务会计教学内容包括9个项目,。不难发现,传统的财务会计教材内容主要是按照会计六要素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来安排教学内容的,它侧重于会计核算知识的介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而整合后的财务会计课程内容立足于会计岗位,学生通过了解财务成果岗位、出纳岗位、筹资岗位、材料岗位、涉税岗位、往来岗位、投资岗位、工资岗位、报表编制岗位等9个会计岗位的相关岗位职责、核算任务和业务流程等,更容易掌握上述9个会计岗位的具体会计核算内容,进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会计岗位核算能力。

4结论

本文以PST-CCE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对财务会计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以突出岗位能力培养。同时,以会计岗位为依托,对传统的财务会计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构与整合,将其整合为财务成果岗位、出纳岗位、筹资岗位、材料岗位、涉税岗位、往来岗位、投资岗位、工资岗位、报表编制岗位等9个会计岗位的核算,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会计岗位核算能力,促进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岗位工作目标篇8

何谓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其所著《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的概念,指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最先采用这种方法,并迅速推广,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目前,很多企业推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标管理体系、绩效管理体系都应用了目标管理理论,切实提高了组织绩效,提升了管理水平。“目标管理+绩效管理”,有助于调动职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同时通过自我目标管理,将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紧密联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运用目标管理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目标的设置;第二阶段为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第三阶段为测定与评价所取得的成果。在目标的设置阶段中,应该严格遵循smart原则,即确定关键绩效指标的重要原则,s代表明确性(specific),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 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r代表现实性(realistic),t代表时限性(time bound)。

如何应用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的应用可以分为准备阶段、目标分解阶段、指标制定阶段、指标评价阶段,最终确定各类岗位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以岗位分类为基础,做好准备工作

在开展各类岗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设工作前,要提前做好三方面基础工作:一是做好岗位分类,区分管理类、业务类、生产操作类和服务类岗位。二是分析岗位特点。管理类岗位突出计划、管理、组织、协调职能,定性指标多、定量指标少;业务类岗位具有管理岗位的一些特点,但更为注重定量指标的考核;生产操作类和服务类岗位则突出执行职能,以定量指标为主。三是明确工作内容,制定出能够准确反映岗位工作内容的《岗位说明书》,工作职责中能够涵盖该岗位所有关键绩效指标。

以目标管理为手段,完成目标分解

第一个是企业战略目标层面,绩效指标要根据战略目标、年度工作任务及上级要求进行分解,列出一个分类清晰,以量化指标为主的目标清单。第二个是各部门层面,根据战略目标层面的目标清单进行分解,列出各部门的目标清单。第三个是员工层面,根据各部门的目标清单,依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落实到各类岗位,制定出各类岗位的目标清单。//html/jianli/

以smart原则为标准,制定考核指标

在指标制定阶段,要以各类岗位的目标清单为依据,结合岗位工作特点,确定具体考核指标,最终形成各类岗位绩效考核指标库。

岗位工作目标篇9

公路作为国家不可或缺的交通基础设施,牵扯到居民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要求公路管理单位必须同时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对公路实行人员和绩效管理,实现公路管理科学化、高效化、有序化、合理化已经成为当前的当务之急。第一,人员绩效管理促进组织和个人绩效的提升,单位管理层面负责人通过人员配备及绩效管理及时在单位的路政方面工作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协调研究问题的解决对策,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绩效目标的实现;第二,人员绩效管理促进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优化,通过对公路管理单位的管理组织结构和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实现标准化管理提高公路管理单位的管理效率,在提升了组织运行效率的同时,逐步优化公司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

3.人员配备及岗位目标实现

3.1人员配备一般来讲,公路管理单位是根据岗位来进行人员配备的,而岗位效果与效率的产生,归根到底是由岗位上的员工创造的。因此,要剖析岗位效果与绩效的差异,就必须了解单位中人员配备的整个流程,从流程的角度来研究这种差别。企业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实施既定的战略,就必然会进行人员配备,来充实各个岗位,以完成各项具体的工作。由此,不难看出,公路管理单位中的人员配备,就是对单位中现有的岗位挑选合适的人员进行配置,从而实现员工与岗位的有协调统一,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出现的问题加以调解,进而实现岗位目标。公路管理单位根据制定发展目标,设计相应的组织结构,然后,根据这种结构安排,进行岗位设计,确立组织的岗位构架。在这个过程中,公路管理单位要对各个岗位进行职务分析,界定各岗位的人员任职要求,以及需实现的目标和要达到的绩效。其次,在公路管理单位对人员的甄选。岗位设计之后,公路管理单位要根据各岗位人员任职条件,甄选合适的人员来充实这些职位,这个过程包括招聘、培训等环节。公路管理单位希望以此来获得合适的岗位候选员工,为人员的合理配备和岗位绩效的产生提供必需的技能。在公路管理单位招聘、培训等环节之后,员工基本具备了工作要求的技能和要求,在这一阶段,员工通过履行工作职责,创造岗位绩效,实现岗位目标。在员工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又会将工作的绩效和效果等情况反馈给单位。在此阶段中,单位根据对员工情况及内外环境变化的分析,对岗位进行重新设计,或对人员进行调整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由此形成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3.2岗位目标实现在实际的运营中,公路管理单位往往希望通过岗位目标的设置来使员工的日常工作与单位的总体目标相一致,而在员工看来,他们则主要通过岗位绩效来间接实现单位的岗位目标。岗位目标的实现情况是由岗位绩效来保证的,那么,一个岗位达不到预期目标,也必然是由其岗位绩效造成的。由此,要实现岗位目标,就必须考察岗位绩效,分析岗位绩效的差异来源。由于岗位绩效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分析这种差异,就必须考虑各种关系在工作环境下可能出现的偏差。首先是岗位设计偏差。公路管理单位在进行岗位设计时,或由于公路管理单位目标不清晰、战略不明确、组织结构不完整,导致岗位构架的不适宜;其次是在适宜的岗位构架下,对岗位的分析和任职人员的要求有所误导,从而造成了岗位设计的偏差。在人员甄选误差方面。公路管理单位在甄选岗位候选员工时,除了一般甄选中的常见误区外,还较易遇到标准缺失的情况,凭感觉办事;或对员工的工作技能有着不适当的要求。在人员与岗位匹配的矛盾方面。公路管理单位的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工作岗位缺乏正确全面的理解、技能水平的不足和一些自身因素等情况,从而表现出岗位绩效低下和岗位目标的难以实现。在工作环境的影响方面,主要指公路管理单位内部环境。公路管理单位提高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协同效应。由于单位员工都或多或少与其他职位发生关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公路管理单位的路政作业员工或路面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或该岗位效果受其他岗位影响大,就会很容易让员工收到从众心理的影响从而丧失信心,无法达到应有的绩效和效果。

4.岗位绩效的提升

通过上述的一系列分析与阐述,不难看出,岗位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有良好的岗位绩效来保证。总的来说,公路管理单位岗位绩效的改进,必须依托于环境的支持。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利于良好绩效的产生。这些因素可能涉及到激励措施、晋升机制、企业文化、人际关系等内部因素及产业结构等外部因素。最佳实践是指最佳的员工在岗位上工作时为达到每一项绩效效果实际所做的事。这些实践可以通过基准评价或审阅文献资料确定或对绩效较高的员工进行观察和访谈获得。所谓最佳实践,其目的是要使员工提高效率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使员工在日常的路政等管理工作更加切实有效。学习与创新是影响岗位绩效的另一大因素。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相关专业知识的更新和科技的进步,这就需要相关从业人员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获得提高岗位绩效的新思路、新方法,以更有效地实现岗位目标,保证其行为的高效性。由于学习与创新属于员工的行为,与员工的主动性联系紧密,因此,公路管理单位应积极引导员工进行学习与创新,不断地营造和优化学习氛围,逐渐创建良好的、循环的创新平台,使公路管理从业人员在工作岗位中的积极性和效率不断提高。

岗位工作目标篇10

一、工作绩效是制定监狱民警岗位资格制度的目标向导

监狱民警是刑罚执行的主体,其工作绩效始终是监狱管理中追求的一个基础性目标。监狱民警岗位资格制度是从事刑罚执行活动所应具备的条件标准,或者说准入准则。这个准入准则,就是在民警能够实现工作绩效最大化的目标导向下,依据刑罚执行的规律和监狱管理的需要,结合不同职位的特点,制定出来的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岗位任职资格标准。

岗位资格标准依据法律精神制定。与监狱刑罚执行有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与警察管理有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法律或法规都是制定监狱民警岗位资格制度的法律依据,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明确规定把“实绩”作为公务员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这是以工作绩效为目标导向制定监狱民警岗位资格标准的重要法律依据

岗位资格标准依据监狱管理目标制定。监狱管理目标是一个由不同职位职务民警的工作绩效构成的复杂系统,要求民警不仅有过硬的政治素质,而且有较为全面的刑罚执行、教育改造、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知识,以及体能基础和技能功底。它的核心目标是把罪犯教育和改造成为遵纪守法、自食其力的公民。围绕这一核心目标,监狱必须对各个不同职位制定出相应的任职资格标准,并根据这个标准量才录用,同时,也让民警对自选或者委任的职位职务心悦诚服,尽心称职。只有这样,民警才能积极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最大化的工作绩效。这就是以工作绩效为目标导向制定监狱民警岗位资格标准的重要现实依据。

一言以蔽之,无论何种性质的组织,对其员工都有追求工作绩效最大化的相同诉求,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以这个“相同诉求”为导向,制定监狱民警岗位资格制度,是监狱各项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和确保监狱各项管理目标实现的必然要求。

二、工作绩效是监狱民警岗位资格制度追求的主要目标

工作绩效,不能简单地按《现代汉语词典》“成绩”、“成果”的解释去理解,其本质内涵应该是“实绩及其效果”。实践告诉人们,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评价,不仅要看其取得的实绩,还要看其实绩的效果,比如群众是否满意,与客观规律是否统一。

工作绩效对于监狱和民警而言,是同一个追求、同一个梦想。监狱民警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能否取得良好的工作绩效,除了自身的素质条件以外,人事相宜、量才录用,十分重要。监狱管理工作中,有许多并列的不同岗位和层级不同的相同岗位,或者称为对应岗位。这些岗位对于民警的任职条件要求,既有共性的方面,更有特殊的一面,尤其在专业技能和体质体能方面,个性化要求更加明显。因此科学界定和明确这些岗位的任职资格,建立民警岗位资格制度,追求并且实现工作绩效的最大化,不仅是监狱实现管理目标的需要,而且是民警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监狱管理目标是一个集合概念,是全体民警工作绩效的综合体现。实现监狱管理目标关键在于将民警安排到与其能力相适应,并且还能发挥其潜能的工作岗位上,使其在“称职”的环境下“在其位谋其政”,追求绩效,追求梦想。这就是制定监狱民警岗位资格制度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民警自我价值是个内涵丰富而外延不同的概念,是民警追求工作绩效的源动力,同时,工作绩效又是民警自我价值实现的必要选项。民警实现自我价值,从追求工作绩效最大化而言,选择胜任的职位是关键。民警选择职位应该有自知之明,量力而行,力求胜任,使自己在恰到好处的位置上和游刃有余的环境中实现工作绩效的最大化。因此可见,制定民警岗位资格制度,为民警提供选择职位的“镜子”,自知之明的“引子”,量力而行的“尺子”,胜任工作的“位子”,是制定监狱民警岗位资格制度的又一目标。

三、工作绩效彰显监狱民警岗位资格制度的功能作用

岗位工作目标篇11

一、专业管理的目标描述

(一)专业管理的背景

目前,公司“三集五大”体系运转不够协调,各专业之间制度、标准、流程、业务之间的横向匹配和深度融合还有待提高;部分干部员工多年来形成的思维定式没有改变,还是按照老一套的工作习惯和思维方式处理业务;公司层面的“五位一体”虽然已基本建成,但各基层单位对“五位一体”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五位一体”管理平台尚未实质性应用,需要进一步加大推广应用力度。

(二)专业管理的理念

1.“五位一体”机制建设的理念。

“五位一体”是基于岗位职责、流程优化和科学考核的新型管理模式,将业务流程相关的职责、制度、标准、考核等管理要素进行细化拆分,匹配到流程最小单元―流程环节,通过角色把各项任务和要求一一落实到岗位上,各岗位所承担职责和需要遵守的全部管理要求高度协同、一致,并通过运营监测(控)形成创新体系,建立闭环控制、高效运转的多体系协同机制。

2.标准岗位优化的理念。

岗位职责是指一个岗位所要求的需要去完成的工作内容以及应当承担的责任范围。目前,绝大多数的企业会存在同一岗位的不同工作人员,工作“走样”,得不到同样质量的输出。员工在履行职责时不够明确应该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因此岗位需要指导员工履行职责、开展的规范指引。如果将岗位职责与标准挂钩,用标准化的理念更好的履行岗位职责,实现岗位职责管理、标准化管理的有机结合,将会更好的解决岗位上“干什么、怎么干和干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三)专业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1.专业管理的范围。

全口径标准岗位优化,包括公司经营管理、专业管理、技术管理、生产技能和服务类等各类岗位,以及由岗位标准化建设而引发的“五位一体”机制深化应用。

2.专业管理的目标。

(1)完善以职责、流程、制度、标准、考核“五位一体”为核心的岗位标准化建设。重点解决公司职能管理体系界面不清、管理要求冲突矛盾、信息系统业务壁垒等突出问题,推动公司管理由职能驱动型向流程驱动型转变,促进企业信息架构的持续完善以及业务应用信息系统的更加紧密集成,为公司变革创新提供快速响应的管理平台。

(2)同步更新与流程匹配的职责、制度、标准,在实际岗位与标准岗位匹配的基础上,将流程环节对应到岗、落实到人。优化制度与流程的匹配关系,检查制度与流程匹配关系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制度匹配精准度。

(3)纵向深化体系在人力资源专业的应用,提升人力资源集约化水平。

二、主要做法

(一)利用“五位一体”机制建设管理平台,对公司标准岗位流程架构优化

利用“五位一体”机制建设中ARIS流程管理平台和流程管理思想,进行基于流程管理的标准化体系建设。通过流程逐级展开,构建公司分层、分类的流程架构体系。实现流程管理的信息化,流程架构可以随企业战略和管理要求变化灵活动态调整,各流程要素间既可动态引用又可动态修改。

(二)进行全面岗位梳理,找出公司标准岗位与“五位一体”岗位匹配中差异

遵循“顶层设计、整体优化、统筹实施、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按照“管理人员到岗位、生产单元到班组”的实施理念,共规范基层单位管理岗位121个,规范班组153个。在湖北省电力公司下发岗位分类标准和标准岗位名录后,组织进行生产岗位序列规范,完善公司标准岗位名录,建立健全公司标准岗位序列,并在“五位一体”平台上对公司岗位名录进行同步更新。

(三)开展岗位分析,对“五位一体”岗位匹配颗粒度进行细化

开展岗位分析工作。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岗位参与的业务流程,明确岗位的参与的流程、流程环节、角色、表单、环节对应的制度、应用系统、标准等等内容,导出包含有岗位名称、职责,参与的流程以及制度、标准、绩效考核指标等信息的岗位信息,更加客观准确的体现各类别岗位的工作要求和工作方法。

(四)岗位变动的动态更新,提高“五位一体”岗位匹配契合度

将流程中具有相同职责的责任主体设计为一类角色,为每个岗位确定所对应的角色以及该角色参与的流程,从而建立起角色、岗位、流程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流程角色与岗位的匹配,从业务流程的角度读取岗位实际工作内容,动态调整岗位职责,清晰定义部门、岗位的职责与分工界面,一切从业务出发,达到岗位设置标准化的目标。当组织结构或岗位发生变化时,只需调整角色与岗位的匹配关系,业务流程中的管理要求就可以通过“五位一体”平台导出落实至新的岗位。

(五)开展流程绩效监控及考核,促进标准岗位实施

以流程绩效指标体系为基础,对指标重要性、关联性、逻辑性进行分析,筛选能体现部门和员工关键业绩的指标纳入绩效合约。典型绩效合约中包含目标任务类绩效指标458个,其中257个为流程绩效指标,占比56.11%,确保结果性指标与过程驱动性指标兼顾。

对于一线员工考核,通过深入分析班组员工岗位工作内容,细化班组工作积分项目,使其覆盖班组员工工作内容,实现工作积分标准科学、全面、具体,提高量化考核的客观性。统一规范形成县级供电公司共78个典型班组的工作积分标准,推进工作积分制考核高效运行。

在实施考核评价时,将流程绩效监控结果纳入全员绩效评价体系,科学评价部门、岗位绩效,管理责任更清晰,目标支撑更具体,量化考核更精准,进一步推进向注重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考核方式转变,促进标准岗位执行的落实。

(六)应用“五位一体”机制建设成果,探索开展岗位价值评估

改变传统岗位价值评估思路,创新评估方法和评估手段,探索基于岗位承担工作多少和重要程度对岗位价值进行科学评价。利用流程为评估对象,从工作复杂性、工作责任、工作强度、工作条件等角度设定评估标准,对工作任务进行评价;利用流程、角色、岗位的对应关系,将角色上形成的评估结果汇总到岗位.有效避免组织结构调整对岗位价值评估结果的影响,增强岗位价值评估的稳定性和结果的有效性,为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奠定基础。

(七)实施基于标准岗位优化的人才培养开发措施,促进人与岗位动态匹配

通过标准岗位的,在岗职工明确了工作要求和工作方向。在此基础上随州公司实施了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措施,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促进人与岗动态匹配。

1.对现岗人员任职资格进行全面盘点,比对岗位任职资格要求,系统地有计划地展开针对性培训和开发,深入开展全员培训考试,提升岗位适应能力。

2.根据较高阶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要求,有计划地培养后备人才。明确成长路径,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公司的人才选拔任用相匹配,为公司发展建立有序、充足的后备人才力量。

三、评估与改进

(一)评估方法

1.数据对比统计法。

通过岗位管理新旧模式实施前后的人员配置情况、队伍素质情况、人力资源指标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科学评估实施岗位责任新体系的效果。

2.信息系统分析与监控。

通过管理平台实施成果,将岗位责任、工作要求、管理目标快速、精确传达到岗位。探索端到端流程绩效监控实现方法,对岗位工作规范性及工作效率进行监控,促进岗位责任落实。

(二)实施效果综述

1.实现岗位管理目标。

(1)通过全面的业务流程梳理和组织岗位梳理,进行了岗位设置优化。紧紧贴合业务,实现“因事设岗”。

(2)通过创新开展流程绩效指标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全员绩效管理,实现“人行其事”。

(3)通过岗位管理基础的不断夯实,岗位绩效管理的不断深入,不断加强收入管理,理顺分配关系,开展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实现“事得其酬”。

2.员工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公司生产专业不断整合,岗位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加强岗位管理,通过上岗条件反过来要求员工提升自身素质提高,学历教育、技能等级与岗位匹配程度越来越高,目前生产技能人员持证上岗率100%,技能等级与岗位匹配程度超过80%。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比例不断提高,高级工以上占到70%,生产技能人员“双师”比例也不断提高,目前达到了近20个。通过技能竞赛涌现一批技能拔尖的人才,获得省公司及荣誉20多个,为随州公司争得荣誉,为员工个人发展拓宽了道路。

3.岗位履职能力稳步提高。

不断加大对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开发力度,在提升岗位履职能力,管理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一是高素质管理人员比例不断提高,公司现有本科以上管理人员占总数的85%,拥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占总人数的62%;二是公司各类优秀管理人员不断涌现。公司管理人员获得网省公司奖励的有20人,到国网公司、湖北省电力公司和其他上级单位挂职锻炼、工作的员工有近20人,正是人才培养选拔的不断创新,让员工有了成长的空间,在个人成长和企业发展中得到平衡。

4.优秀专家人才逐年增加。

人才培养与标准岗位优化进行了紧密联系,同技术技能等级、不同层级的优秀专家人才与薪酬紧密对接,员工参与人才评价的热情不断提高,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评定、技能等级鉴定和优秀专家人才评选的人数逐年增加,人才队伍建设的效果开始显现。

四、存在的问题

岗位工作目标篇12

[作者简介]胡翔云(1966-),男,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数控技术,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2 [HT5H][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738(2012)05-0007-03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过于功利化,以就业为目标,忽视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二是重视技能训练而忽视职业素养的形成。三是课程内容脱离企业实际,学科化现象严重,与企业生产过程脱节,不适应职业教育的本质规律。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需要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课程标准。根据高职教育的职业性要求,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必须坚持既有利于就业,又有利于未来职业发展,坚持课程在知识、技能、素质三个维度上与职业岗位的有效对接。通过职业教育的培养,使学生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四个方面协调发展。

一、高职人才培养要求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要求对接

高职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是职业性[1],迫切需要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的有效对接。职业岗位要求包含现在的岗位要求、未来的岗位要求二个层次,知识、技能、素质三个维度,以及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性四个方面[2]。不同工种有不同的岗位要求,即使是同类的工作岗位,不同的企业对岗位的要求也不完全一样。目前由相关行业协会和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制定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中规定了具体岗位的一些基本要求,具有典型的行业特点,对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有很强的指导性。因而课程标准中引入现行职业资格标准是必须的。但是职业资格标准在一定时期内是静态的,而技术发展异常迅速,职业岗位要求也是随着技术水平发展而变化的,是动态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资格标准不是“将来时”,甚至也不是“现在时”,而只是“过去时”。因而课程标准中不仅应该包括职业资格标准要求,还应包括基于未来技术水平发展的预测而确定的一些专业拓展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

显而易见,专业对接的职业岗位(群)应该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中确定。由于学校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可能涵盖现在和未来的所有岗位,故应该区分胜任岗位、适应岗位和发展岗位来分别说明,以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所谓胜任岗位是指高职学生毕业时即能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岗位;适应岗位是指学生毕业后在岗位上经过短期的学习和自我调适即能完成相应工作任务的岗位;发展岗位是指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锻炼,通过自我学习后能够完成相应工作任务的岗位。而专业课程对接的职业岗位则应基于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职业行动领域,进而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等科学而细致的工作后才能确定。严格说来,专业课程标准无法真正对接职业岗位,而只能对接职业岗位的核心工作要求。这是因为我们在将职业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的过程中,不可能将所有职业行动领域全部转化为学习领域,而只能将主要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由此,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要求对接可以理解为:满足胜任的工作要求、有利于适应的工作要求以及服务于发展的工作要求。

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的对接点及其实现

实践中,要厘清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的对接点,必须寻找有效的实现方法,以确保对接“精度”:

1.基于岗位要求层次的对接点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人才,所以高职专业课程标准中应引入现行职业资格标准中的中、高级标准(代表现在的岗位要求)。除此之外,还应包括未来的职业岗位要求。

2.基于岗位要求维度的对接点

课程与职业岗位要求对接包括知识对接、技能对接和职业素养对接。知识与技能的对接可以职业资格标准为线索,并兼顾未来的职业岗位要求来重新序化知识体系、设计技能训练项目;职业素养与态度的对接则要在知识与技能培养过程中贯穿以真实职业岗位为背景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采取团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合作精神和解决综合性专业技术问题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并在处理各种矛盾冲突中不断形成适应岗位要求的个性。

3.基于能力分类的对接点

由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性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不能单独割裂,所以与职业岗位要求对接不是一门课、几门课程就能解决的,而应从整个课程体系出发进行系统设计和考量。因而某一门专业课程标准应该对应于某一项或几项工作任务所具有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要求。

4.基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对接点

从课程标准开发方法上,行业、企业调研是课程标准开发的逻辑起点,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是决定对接“精度”的关键。因而课程标准开发应着眼于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

从课程目标上,应基于人才培养方案,满足职业教育学习者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且必须考虑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行业发展需求,考虑产业、行业就业准入和就业条件,[3]对应职业岗位主要工作,同时兼顾发展岗位要求,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

从课程内容上,要体现主要职业行动领域的要求,同时要强化对职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知识和技能(如制造类专业中的加工工艺)的培养。

从课程实施上,实行学校、企业双线全程交替的教学模式,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式教学。通过团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关键能力[4]。

从课程评价上,实行“双证书”制度[5]。两种证书培养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职业资格证书主要针对胜任岗位要求,即帮助学生顺利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学历证书应主要针对适应岗位和发展岗位要求,即帮助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学习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具体而言,学生毕业时达到职业资格中级工水平(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以满足“胜任的工作”要求;毕业1~3年内能达到高级工水平,以满足“适应的工作”要求;毕业3~10年内能达到技师水平或基层生产管理人员水平,以满足“发展的工作”要求。

三、课程标准与岗位要求对接的基本模式

现阶段国内高职院校课程标准大致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是基于岗位知识和技能点的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以掌握知识和技能点的目的,知识和技能点的选取着眼于完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解决职业岗位的技术问题。课程内容以“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为逻辑顺序进行序化。课程评价则以掌握知识和技能点的多少来评定。这样的课程标准与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比较接近,符合哪些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的教学习惯,比较容易实施。但是这种课程标准对培养学习者的职业素养和关键能力的作用不大。一般而言,高职院校的专业入门课程适宜于采用这样的课程标准。如制造类专业的《机械制造导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等。

二是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标准。它以典型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作为课程名称,以工作流程作为课程实施流程;以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作为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课程考核依据。这种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主的课程体系,一个课程中可能会包含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他必须具有跨学科的知识。因而这样的课程通常需要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才能完成。一般而言,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适宜于采用这样的课程标准:如数控技术专业的《数控铣削加工》、《数控车削加工》等课程。

三是基于项目的课程标准。即以一个真实项目作为一个学习单元,整个课程包含一个或几个项目,以完成项目为课程目标,学生主要以团队工作的形式,围绕项目开展自主性学习。这有利于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由于项目往往是跨专业的,所以一般适用于综合性课程:如《机械设计与制作》、《毕业设计》等课程。

以上三种模式很难说谁优谁劣。现阶段职业教育中存在一种错误认识,认为基于知识的课程一定是落后的职业教育课程,这是典型的矫枉过正。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应该遵循职业能力形成规律和认知规律。无论是模块化课程体系、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还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其通识课程和专业入门知识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所有课程标准采用同一种模式是不合适的。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可能同时包含上述两种或三种模式的课程标准。某个课程标准究竟采用哪一种模式取决于课程的性质和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只有多种模式的相互作用,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四、结语

职业岗位要求包含现在的岗位要求、未来的岗位要求二个层次,知识、技能、素质三个维度,以及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性四个方面。专业课程标准对接的职业岗位要求应区分胜任的工作、适应的工作和发展的工作分别确定。高职专业课程标准应该与现行职业资格标准对接,还要与未来的职业岗位要求对接,包括知识对接、技能对接和职业素养对接。厘清课程标准的开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与职业岗位要求的对接点是确保对接“精度”的关键。一个专业的每一门课程标准不应硬性规定采用同一种模式,而应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模式。

[参考文献]

[1] 俞启定,和 震.职业教育本质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7):5-10.

[2]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50-251.

岗位工作目标篇13

目前比较通行的做法包括,将公司内部的空缺岗位透明化,并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帮助员工一起判断新岗位是否适合他们;协助员工做好与原有部门的工作交接以及新部门的过渡―每个环节中都有一些值得公司人注意的事。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减少企业重新招聘、培训,以及帮助新人适应企业文化并做好过渡所花的成本,而只需要花精力在帮助原有员工过渡到新的工作上;另一方面,如果公司人能在原来的公司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就不用再与新公司进行磨合,可以更集中于新岗位本身以及与新团队的合作。良好的内部人才市场在企业想要开拓新业务时的作用则更明显,尤其当外部市场并不完全具备所需人才的情况下,从企业内部挖掘潜力人才,提供一定技能的培训,往往能更快地适应新业务,而从事新业务的公司人也有机会成为这块领域的行业先锋。

如果岗位合适,内部跳槽的确能带来更多益处,但这种转变并不会因为在公司内部进行而比外部跳槽随意,一样需要做好深入了解和规划。万宝盛华集团人力资源总监彭春莉建议,公司人在进行内部跳槽时,需要跟原部门直线经理、人力资源部门HR和目标部门经理三方都进行充分沟通,同时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6至12个月的短期职业目标上,而不是3至5年的长期规划。

本期《第一财经周刊》采访了拥有成熟内部人才市场的大公司HR们以及相关的人力资源专家,给想要进行内部转岗的公司人一些建议:如何利用好公司内部资源和机制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

A

获知内部岗位的信息

公司人如果想要顺利进行内部转岗,尽早获知公司内部的空缺职位信息是第一步。一些公司也会设立详细的制度来让信息公开透明,使内部员工及时了解公司的招聘需求。

腾讯的“活水计划”就类似于一个小型内部招聘会。公司每个月都会召开一个名为“Link Show”的宣讲会,邀请4至5个产品项目团队的负责人上台讲演,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团队、正在进行的工作和想要寻找的人才要求等等。一个团队有大约15分钟的宣讲时间,并且这个脱口秀视频会在公司内网同步展示,员工可以选择直接来脱口秀现场,或是在网站上观看视频。脱口秀结束后,对某些岗位有兴趣的员工可以直接跟项目负责人联系,沟通转岗事宜。

“我们很重视人才在内部流动时的信息对称。要让员工知道每个部门能够给他带来什么,而不是一味地去强调要员工具备什么能力,需要他们给部门做什么事情。”腾讯深圳总部人力资源总监陈双华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则建立了一个专门的内部人才招聘网站。每个员工在进公司之后都有一个密码,可以登录并查看集团在哪些地区有空缺岗位。公司人无论想进行酒店内部转岗,还是想要跨酒店转岗都是被允许的。在2014年第三季度,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旗下的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里就有108位员工成功获得了内部转岗机会,占到了酒店本身员工总数的1/5。“比如西餐的厨师想要转来做中餐,或者有中国的员工想要去新加坡等亚太区其他国家进行锻炼,只要职位合适,我们都会支持。”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人力资源总监王炜 说。

尽管并不是所有公司都会设有完善且专业化的内部人才招聘制度,但大部分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还是会利用已有资源定期公布一些内部岗位空缺。常用的方式包括向所有员工发送岗位信息的邮件、建立公司内部招聘微信群、在公司公告栏粘贴岗位空缺信息等等。因此有转岗意向的公司人可以主动和人力资源部门了解相关的岗位信息及公布方法,并积极关注。

B

判断目标岗位是否适合自己

决定一次内部转岗是否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在于:你是否真的适合这个目标岗位?有3个维度能帮助你做出判断。

首先是你自己的判断。公司人在进行内部跳槽时,需要对自己的能力和目标岗位的需求有一个清晰的评估。最直接的信息来源,是通过公开的空缺岗位信息来了解目标岗位对于应聘者的要求,并判断自己的能力和工作方式是否与之相匹配,这是一个比较表层的判断依据。

其次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建议。人力资源部门在这时会是一个很好的中介,帮助公司人进行咨询和辅助判断。公司人在明确自己符合目标岗位的工作要求后,可以跟人力资源部门进一步了解目标岗位,包括它的细节需求、日常工作状态等。由于人力资源部门立场中立,往往能够比较客观地给员工提出一些评估和建议。而且先与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沟通的一个好处是,如果HR认为你并不如自己想的那么适合目标岗位,那么你还有机会权衡一下自己是留在原来岗位还是去新岗位应聘―避免了去新岗位应聘失败再回到原来部门可能出现的问题。“HR如果能够在内部转岗的过程中做到位,能够减少公司很多内耗。”彭春莉说。

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每年都会举办“职业周”活动,活动持续7天,每天一个主题,由HR们教授员工如何利用好内部转岗制度,具体内容包括如何通过内部网站申请转岗职位,如何利用各种面试技巧提高转岗成功率,如何让自己的转岗路径对整个职业生涯更积极。所以人力资源部门在员工进行内部转岗时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公司人应该更主动地去向他们寻求帮助。

最后的判断依据来自于目标部门的负责人,他们是决定转岗员工能否胜任目标岗位的关键决策者,对想要找什么样的人已经有一个预设的期望值。因此公司人可以找一个合适的机会,与目标经理进行沟通,了解对方预期的员工要求是否与自己一致,新团队的工作风格和管理方式自己是否能适应等等。当然除了关注对方需要什么样的人,也应该了解目标岗位的职位发展是否与自己的未来规划相一致。

C

做好旧岗位到新岗位的过渡

在公司内部转岗和跳槽到外部公司最大的不同在于,如何处理好原有部门和目标部门的关系。由于原有部门和目标部门都同属于一个集团或者公司,一旦有一方沟通不好,很容易对另一方产生后续的其他影响,不利于公司人的职业发展。

在转岗过程中,原部门直线经理和目标部门经理是两个最关键的角色。

公司人在内部转岗中,常常面临的问题是原部门是否愿意放人。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帮助人才在公司内部更自由地流通,许多公司都设置了硬性的制度规定。比如香格里拉酒店集团规定,只有在原岗位工作满12个月,平均绩效考核在3分以上(总分5分)的员工,才有资格申请内部转岗机会。并且有一旦对方酒店或者部门确定接收员工,不管原酒店或者部门的领导是否同意签字,60天之后转岗调动自动生效。在腾讯公司,这个强制转岗的时间期限是90天。

不过强制转岗制度始终只是针对一些实在无法调和的情况而设定的,大部分情况下,只要公司人能提前做好与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很少需要真正启用强制转岗流程。

一般来说,部门里某个员工突然转岗,很可能会影响到整个部门的短期目标业绩。彭春莉建议,公司人在确定转岗意向后,应该与直线经理进行沟通,方便对方提前做好人员及工作的调整。这个时间应该设在正式转岗前的1到1个半月比较合适。公司人可以和直线经理坦诚地交流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而原部门的工作和自己规划相矛盾的地方在哪里,另外也应该询问直线经理对自己工作表现的看法和建议,并在新部门的工作中改善。更重要的是,公司人应该向原部门经理表明自己会处理好手头工作的交接,假设原部门有任何与自己工作相关的问题,都愿意帮助解决。如果沟通良好,你的直线经理很可能成为你进入新部门的推荐人,提升目标经理对你的信任。

此时与目标经理的沟通往往是在确定转岗成功之后对新工作内容及要求做深入了解,让你在原有部门交接的过程中,为新工作做些准备。同时也应该了解目标经理对于这个岗位的期待和为其设定的目标,这些预知信息都能帮助公司人对新工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在转岗后快速上手。

D

一些值得提醒的事

处理好和原部门的关系

公司人在申请内部转岗的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在原部门的工作心态发生变化。很多人会因为即将进入新部门,就对原部门变得满不在乎。这种心态不仅会降低原部门管理者和同事对自己的评价,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公司人在目标部门的职业发展。“要记住公司内部转岗实际上是员工和公司利益的平衡,公司人应该将思维层次扩大,从公司角度考虑该采取什么行动,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彭春莉说。

不要为了逃避而申请转岗

公司人选择内部转岗的合理理由应该是认为目标岗位能够给自己提供想要的发展空间,或者目标岗位所处的地区是自己想要选择的地域等。而不是因为自己在原部门遇到问题干不下去,为了逃避才选择内部转岗。

“如果员工是为了逃避,首先在申请转岗的时候这种心态很有可能就被看出来,直接在面试环节被淘汰。就算转岗成功,在原部门存在的问题往往在新部门还是会存在。因为这些问题经常是由于员工个人的人际交往和处事能力造成的,转换部门只是一种逃避方式,问题始终没有被解决。”彭春莉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