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教案实用13篇

光的折射教案
光的折射教案篇1

(2)使学生能作简单的折射光路图.

应达到的目标:①能说明什么是折射现象;②掌握折射时的规律;③能作出简单的折射光路图;④知道光发生折射的条件(斜射入两种媒质的界面上,从一种媒质进入另一种媒质).

(三)课型:规律课.

重点:光的折射规律.

教具:演示仪器:烧杯,水,筷子,方形玻璃水槽,白色刻度盘,光源.

(注意:本课中的实验需要在暗室进行.)

(四)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光在反射中有什么规律?

(2)什么叫做光路的可逆性?

2.引入新课:

(1)演示:①将一支筷子斜插入烧杯的水中,看到: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了向上弯.

②再透过玻璃砖看一支粉笔时看到什么现象:一部分同学看到粉笔的位置好像错位了,由于位置关系,还有部分同学看到没错位.

③教师:筷子并没折,粉笔也没有错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先来研究光的折射情况.引出课题——光的折射规律.

3.授新课:

(1)演示:在玻璃水槽内固定白色刻度盘,使水槽内的水面位于刻度盘的一半处,让一束光线沿着刻度盘面斜射入盘中心O处的水面上.(为清楚看到刻度盘上的刻度及光线,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

(2)问:哪位同学来指明哪一束光线是反射光线?其特点是什么?(提示:其特点是在O处又被反射回到空气中).

问:进入水中的那束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在什么地方开始偏折?

学生回答后引出板书: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媒质斜射入另一种媒质时,在两种媒质的界面处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强调定义中“斜”、“入”、“另一种媒质”及“界面”几字的函意.

(3)①让学生画出实验图形,并指定一位同学将图形画在黑板上.

②教师介绍图中各部分名称,其中进入水中的光线叫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折射角.由实验可知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可同时发生.反射定律中说明了反射现象中的规律,那么折射现象中有什么规律呢?下边我们来做实验,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

(4)演示:

①入射光线斜射入中心O处的水面上但射线不沿盘面进行.观察:折射光线在哪儿.

②再将入射光线沿盘面斜射到盘中心O处的水面上,并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在的位置,及折射角的大小变化.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归纳得出:(板书)

2.①折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确定的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5)教师:在实验中可以看到:当入射角改变时,折射角也随之改变,但总是小于入射角,那么,能否得出结论: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呢?

问:(对照板图)若改CO为入射光线时,它在空气中的折射光线会在哪儿呢?(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其折射光线会沿着原来入射光线的路径射出,即:OA.

问:此时,折射角还小于入射角吗?(否)(如有条件在此可演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的实验,以证实:折射角不是总小于入射角.)

问:在什么情况下折射角才小于入射角呢?(只有在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媒质中时,折射角才小于入射角).(完善板书)

②光从真空(或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媒质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教师:综合以上两条即为折射规律.

(6)问:为什么要斜射入水或其它媒质中呢?(强调“斜”字)看以下实验.

演示;让入射光线垂直(沿法线)射入水中.

问:入射角等于多少?(0°),反射角等于多少?(0°),折射角等于多少?(0°).反射光线在哪?(按原路返回),折射光线在哪?(传播方向不变)说明这是反射和折射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板书)

注意: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入另一种媒质中时,其传播方向不改变.

教师:到现在,我们就不难理解在看玻璃砖后面的粉笔时,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结论了,而这两种结论都是正确的,只是观察这一现象时所在的位置不同.当粉笔把反射出的光垂直射入玻璃砖里时,在玻璃砖内仍按原来的传播方向射至玻璃与空气的界面上,因还是垂直入射的,所以其传播方向仍不改变,如图.若观察者恰在这一光束的路径上,逆着其传播方向看去,则不会感觉到粉笔错位了.那么如何解释“错位”的感觉呢?请同学们课下讨论研究.

4.课堂学习:(1)p19练习一,1、2题并订正答案

(2)就书中的“想一想”,让全班学生画出光路图,并令一学生画在黑板上.全班订正.

5.总结新课:

学生自己总结,教师订正,同时强调:折射现象与反射现象中的区别;可以把折射规律中的第二条内容缩写成“光疏密,折近法”说明其函意.

6.布置作业;

光的折射教案篇2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折射现象,掌握折射规律.

(2)使学生能作简单的折射光路图.

应达到的目标:①能说明什么是折射现象;②掌握折射时的规律;③能作出简单的折射光路图;④知道光发生折射的条件(斜射入两种媒质的界面上,从一种媒质进入另一种媒质).

(二)课型:新授课.

重点:光的折射规律.

教具:演示仪器:烧杯,水,筷子,方形玻璃水槽,白色刻度盘,光源.

(注意:本课中的实验需要在暗室进行.)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光在反射中有什么规律?

(2)什么叫做光路的可逆性?

2.引入新课:

网课展示:

①将一支筷子斜插入烧杯的水中,看到: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了向上弯.

②再透过玻璃砖看一支粉笔时看到什么现象:一部分同学看到粉笔的位置好像错位了,由于位置关系,还有部分同学看到没错位.

③教师:筷子并没折,粉笔也没有错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先来研究光的折射情况.引出课题——光的折射规律.

3.授新课:

多媒体展示:

(1):在玻璃水槽内固定白色刻度盘,使水槽内的水面位于刻度盘的一半处,让一束光线沿着刻度盘面斜射入盘中心O处的水面上.(为清楚看到刻度盘上的刻度及光线,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

(2)问:哪位同学来指明哪一束光线是反射光线?其特点是什么?(提示:其特点是在O处又被反射回到空气中).

问:进入水中的那束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在什么地方开始偏折?

学生回答后引出板书: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媒质斜射入另一种媒质时,在两种媒质的界面处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强调定义中“斜”、“入”、“另一种媒质”及“界面”几字的函意.

(3)①让学生画出实验图形,并指定一位同学将图形画在黑板上.

②教师介绍图中各部分名称,其中进入水中的光线叫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折射角.由实验可知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可同时发生.反射定律中说明了反射现象中的规律,那么折射现象中有什么规律呢?下边我们来做实验,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

(4)多媒体展示演示:

①入射光线斜射入中心O处的水面上但射线不沿盘面进行.观察:折射光线在哪儿.

②再将入射光线沿盘面斜射到盘中心O处的水面上,并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在的位置,及折射角的大小变化.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归纳得出:(板书)

2.①折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确定的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5)教师:在实验中可以看到:当入射角改变时,折射角也随之改变,但总是小于入射角,那么,能否得出结论: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呢?

问:(对照板图)若改CO为入射光线时,它在空气中的折射光线会在哪儿呢?(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其折射光线会沿着原来入射光线的路径射出,即:OA.

问:此时,折射角还小于入射角吗?(否)(如有条件在此可演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的实验,以证实:折射角不是总小于入射角.)

问:在什么情况下折射角才小于入射角呢?(只有在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媒质中时,折射角才小于入射角).(完善板书)

②光从真空(或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媒质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教师:综合以上两条即为折射规律.

(6)问:为什么要斜射入水或其它媒质中呢?(强调“斜”字)看以下实验.

演示;让入射光线垂直(沿法线)射入水中.

问:入射角等于多少?(0°),反射角等于多少?(0°),折射角等于多少?(0°).反射光线在哪?(按原路返回),折射光线在哪?(传播方向不变)说明这是反射和折射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板书)

注意: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入另一种媒质中时,其传播方向不改变.

教师:到现在,我们就不难理解在看玻璃砖后面的粉笔时,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结论了,而这两种结论都是正确的,只是观察这一现象时所在的位置不同.当粉笔把反射出的光垂直射入玻璃砖里时,在玻璃砖内仍按原来的传播方向射至玻璃与空气的界面上,因还是垂直入射的,所以其传播方向仍不改变,如图.若观察者恰在这一光束的路径上,逆着其传播方向看去,则不会感觉到粉笔错位了.那么如何解释“错位”的感觉呢?请同学们课下讨论研究.

4.课堂学习:(1)p19练习一,1、2题并订正答案

(2)就书中的“想一想”,让全班学生画出光路图,并令一学生画在黑板上.全班订正.

5.总结新课:

学生自己总结,教师订正,同时强调:折射现象与反射现象中的区别;可以把折射规律中的第二条内容缩写成“光疏密,折近法”说明其函意.

6.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

光的折射教案篇3

⒊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㈡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光的折射现象。观察、分析实验,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

难点:观察、分析实验,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中光路中可逆的。

㈢教学仪器:

玻璃水缸、水、激光发射器、光具盘、玻璃砖、几根钢针、多媒体电脑及投影仪等。

㈣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我们都知道渔民捕鱼有很多方法,如:用网网鱼、用鱼叉叉鱼等。现在,我们也来体验一下渔民的生活,(出示塑料泡沫上画有鱼和玻璃水缸)进行叉鱼比赛。当学生在比赛时,发现钢针都叉在鱼的上方后,惊奇之余,告诉学生,要知道为什么,等我们学完光的折射后,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从而引入课题。(电脑显示标题)

二、新课进行:

1、光的折射:

平时我们看到装水的玻璃杯中的吸管会在水面处弯折,也是这个道理(电脑显示图片)。让我们再来观察另一个实验,在玻璃水缸中插入一块木板,用激光沿着木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问:可以看到什么现象?(可以看到光不再沿直线传播而是在水面处改变方向进入水中)再观察光从空气中斜射到玻璃中,问:要以看到什么现象?(同样也可以看到光不再沿直线传播而是在玻璃面处改变方向进入玻璃中)

从实验中,我们看到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和玻璃中都能看到光在水面和玻璃面处改变传播方向,而且实践也证明其他介质中也会发生同样的现象。因此,我们把“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的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板书用电脑显示)

2、光的折射规律:

通过刚才的实验教师把刚才光的折射现象用电脑显示出光的折射光路图。

从图中介绍,什么是折射光线和折射角。为了防止学生把折射光线与界面夹角误认为折射角。所以,要特别指出: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并用电脑显示)

下面我们来做个实验研究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有什么规律。要求学生要注意观察,并用电脑显示观察目的:①光从哪一种介质中射入哪一种介质中的?是怎样入射的?②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③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关系?d、当入射角变化时,折射角是如何变化的?先让学生观察一下整个实验的动态过程,然后让学生回答出部分问题后,教师:为更好地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我们来认真分析整个实验。并出示以下表格:

边实验边让学生填写表格,表格完成后分析表格和利用电脑动画来总结规律。得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用电脑显示出)

从表格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折射中,光路也中可逆的。(用电脑显示出,并加以动画显示。)

3、用光的折射来解释眼睛受骗的问题

现在,我们来解释刚才在叉鱼比赛中,为什么我们同学会叉在鱼的上方。原来鱼从水中发出的光线,由水进入空气时,会在水面发年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觉得这些光线好像是从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鱼像发出来的,鱼像是鱼的虚像,鱼像比鱼位置高。所以刚才比赛的同学会叉在鱼的上方。(利用电脑演示加以解释)

利用电脑播放视频材料:放在杯底刚好看不见的硬币,加上水后又会看得见。要求学生利所学的知识加以回答,最后强调看见的硬币是硬币的虚像。

4、课堂练习

(1)光从空气行政村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入射角。

(2)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这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发生()造成的。

(3)画出图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三、小结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教案篇4

方案二:如图2所示,将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用两条直线段确定其长边边界。玻璃砖一侧插两个大头针P1,P2,再拿两个大头针从玻璃砖的另一侧观察。若大头针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3,P1与P2的像,标记下P1、P2,P3、P4的位置。连接P1P2,P3P4,交边界于点O1,O2。连接O1O2,O1O2就是折射光线。标出入射角i,折射角r,利用折射

定律n=sini/sinr求出玻璃的折射率。

点评两套方案设计合理,原理正确,各有特色,但方案二更具有普遍性、安全性。故在实验中,我们多采用第二套方案“插针法”。

其次,实验前要求学生仔细思考实验步骤的合理性,将其加以完善。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应将实验步骤记录下来。要求语言简练、表述规范、描述清晰。实验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所拟方案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分析结果。

再次,实验结束后,鼓励学生展示其实验成果,提出各自在实验中所发现的问题,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探讨出最佳解决方案。在“插针法”实验中,经过讨论,学生们提出了一些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1)多次测量,对最终运算结果求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2)大头针应垂直插在白纸上,两大头针间距不易过小。(3)入射角过大,看不到P1P2的像;入射角过小,会增大测量误差。(4)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每次测量时,玻璃砖应放置在同一位置。(5)操作时,应保持玻璃砖的清洁度。学生们在互相探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此外,为了加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在原有基础上提出一些综合性较强的课题。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引发学生知识迁移,做出必要指导。

例如在测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中,如果玻璃砖只有一个平面,如图3,还能用插针法测它的折射率吗?

分析与解能。见图4。仍可用插针法确定出射光线、出射点O2,连接O1O2,O1O2即折射光线,确定入射角,折射角,利用折射定律即可测出该玻璃砖的折射率。

另外,教师可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思考如何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将探究活动扩大到课堂之外,延伸到生活之中。

最后,教师可补充一些习题进行巩固训练,使学生的思维、技能得到进一步锻炼和提升。

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某研究小组的同学根据所学的光学知识,设计了一测量液体折射率的仪器。如图5所示,在一个圆盘上,过其圆心O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BC、EF。在半径OA上,垂直盘面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并保持P1,P2位置不变。每次测量时让圆盘的下半部分竖直浸入液体中,而且总使得液面与直径BC相平,EF作为界面的法线,而后在图中右上方区域观察P1、P2的像,并在圆周上插上大头针P3,使P3正好挡住P1、P2。同学们通过计算,预先在圆周EC部分刻好了折射率的值,这样只要根据P3所插的位置,就可直接读出液体折射率的值。

(1)若∠AOF=30°,OP3与OC的夹角为30°,则P3处所刻折射率的值为________。

(2)图中P3、P4两位置哪一处所对应的折射率值大?

光的折射教案篇5

师:磁体间没有接触,仍能发生相互作用,由此可以猜想,磁体周围可能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物质,这种物质能够传递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真的有这种物质吗?

师: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薄木板(或纸板)不能隔开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演示二:用薄铁板隔开磁体和大头针时,观察到磁体对大头针无作用.

师: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生:薄铁板能够隔开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师:薄铁板能够隔开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证实了磁体周围确实存在着一种能够传递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的特殊物质,这种物质不能穿过铁板,能穿过木板(或纸板).在物理学中把这种物质称之为磁场.

思维碰撞二 想象推理辨方向

【案例】 “光的折射”教学片段

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后,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猜想一

师: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后,将向哪个方向偏折?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说出你猜想的依据.

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依据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猜想二

师:光有空气斜射入水和玻璃中后,都向法线偏折,偏折的的程度是否相同?如果偏折的程度不同,那种情况下偏折得更厉害?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说出你猜想的依据.

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得更厉害.依据是:光在不同的介质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空气中传播最快,在水中次之,在玻璃中更慢,在两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差越大,折射光线偏折得越厉害.

猜想三

师:当该光线从玻璃砖的另一侧射出时,出射光线是向法线偏折还是偏离法线方向?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说出你猜想的依据.

生: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依据是:光的传播具有可逆性.

猜想四

师:从玻璃砖的另一侧射出的光线与原斜射入玻璃砖的光线是否平行?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说出你猜想的依据.

生:从玻璃砖的另一侧射出的光线与原斜射入玻璃砖的光线是平行的.依据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由于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都没有发生改变,故偏向和偏离的程度应该是相同的,由数学知识应该可以证明:从玻璃砖的另一侧射出的光线与原斜射入玻璃砖的光线是否平行.

师:同学们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对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后的传播情况做出了猜想,应该说是有理有据的,但这毕竟只是猜想,如何设计实验来证实我们的猜想?

学生或独立思考、或交流讨论.

生:通过做实验,让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假如玻璃砖的另一侧射出的光线与原斜射入玻璃砖的光线是平行的,则我们的四个猜想都是正确的.

教师利用激光演示仪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后的传播情况.

感悟 苏科版教材在设计“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这一节内容时,打破了以往教材和目前其它版本教材的常规,不再是利用实验观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思路,而是试图通过“猜一猜”、“试一试”的方式,让学生先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后,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这一现象,借助于已有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猜想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验证.上述案例把猜想的过程细分成四个环节,通过生生间的思维碰撞,由浅入深,层层推进,逐步分析、想象、推理、实验说话,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最后归纳出物理规律.经历了这样的形成与验证猜想的过程,学生获得了物理思想方法的真实体验,感受了物理学的思维价值.

思维碰撞三 分析预测寻临界

【案例】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已经通过实验发现烛焰由远及近地靠近凸透镜的过程中,烛焰的像先是缩小的,后来是放大的.分析已有数据,你可以猜想一下,在烛焰靠近凸透镜的过程中是否有某一个位置,烛焰的像与烛焰的大小相等?说出你的依据.

生:在烛焰靠近凸透镜的过程中应该有一个位置,烛焰的像与烛焰的大小是相等,这是因为烛焰靠近凸透镜的过程中,烛焰清晰的像在远离透镜,并且由小变大,这其中必定有一个分水岭,像与物是等大的.

师:如果存在这个位置,那么这个位置在哪里?你准备如何验证自己猜想?目前所使用的器材能否完成这一任务?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光的折射教案篇6

【教学步骤】

一、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复习教材找出相应知识点)

①光的现象有三种: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要找出三者产生的条件和现象的不同点、找出三者各自规律的不同点。②复习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③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全面理解二者对光线的作用。

借助导学案,相当于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一根拐杖。学生可以依据导学案上的第一版块中问题的设定,进行自主预习,落实课前需要掌握的内容。在课堂上可以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复习中遇到的问题,互相解疑,共性的问题提出来,由老师带领共同解答,为课堂上作图题的复习做好铺垫。

二、学习交流与问题研讨

小组讨论并分别展示交流,进一步完善光学作图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光的直线传播。例1:杨光同学根据课本中的“试一试”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请作出蜡烛AB的像A'B'(图略)。

(2)光的反射作图要点。例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反射光线并标入射角和反射角。(图A、B、C各画入射光线、反射光线 、反射面镜面)。

(例2) (图A) (图B) (图C)

例3: 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例3) 已知像,画物 已知物像,画平面镜

(3)光的折射作图要点。例4:一条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画出它的折射光线。

(例4) 变形1:画折射光线 变形2:画折射光线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依据导学案上的第二环节学习交流。在教师启发下,学生分别展示、归纳、总结,通过小组合作达成目标。

三、练习检测与拓展延伸(中考链接)

(1)(2010・烟台中考)自行车是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包含许多物理知识。比如自行车尾灯包含了光学知识。它本身不发光,但在夜晚,当有汽车灯光照射到尾灯上,就发生反射,以引起司机注意。尾灯的结构如图1所示,请在图1中画反射光线,并说明反射光线有什么特点。

(图1) (图2)

(2)(2011・山东中考)如图2所示,为激光液面控制仪的原理简图。由固定激光器发出的一束激光AO以60°的入射角射向液面,经液面反射后射到光屏上的B点,再通过光屏上的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变成电信号,输入控制系统用以控制液面高度。请通过作图找出B点的准确位置。

(3)(2010湖北黄冈)如图3所示,潜水员眼睛在水下A点处,B点有条小鱼,C点有只小鸟,请作出潜水员观察鱼、鸟的光路图。

(图3) (图4)

(4)(2010四川广安)如图4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B处有一白色鹅卵石,若从A处用激光手电筒的激光束能照射到白色鹅卵石上,请画出从A处射出的激光束照射到白色鹅卵石上的光路图。

(5)(2011・徐州中考) 如图a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砖上,请画出玻璃内的折射光线(大致方向)。

(6)(2011年中考题汇总)完成图5中的光路图。

(图 5)

(7)用一束光线射向某光学器件后的传播情况如下图,请在图中恰当位置上画出一种适当类型的光学器件,并把光路图补充完整。请你至少想出三种方法。

导学案上的第三个环节练习检测与拓展延伸,不仅巩固了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达到了教学的全员性、全面性,同时又有部分拓展延伸题,顾及到学有余力的学生,达到了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教师可以依据课堂上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部分习题可以留作课下作业。

光的折射教案篇7

目前学史教育较为普遍的实践教学都是写入教材的一些经典案例,如牛顿第一定律、行星的运动等.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光的反射和折射等没有写入教材的则很少被开发.在“光的反射和折射”教材中,仅仅出现了“直到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在分析了大量数据……”,一句带过,留给学生一笔糊涂账.科学史上对于光折射规律的研究是漫长的.所面临的困难和科学家的探究精神是情感教育的关键.下面就以学史在“光的折射定律”教学实践为例,着重定量研究光的折射规律.

2.1设计实验,获得数据

如图1所示,以激光为光源,以空气和半圆形玻璃砖两种介质使光线发生折射,并用量角器量取角度.为了能够得到精确的数据,做了10组实验,其入射角分别为50、100、150、200、250、300、400、500、600、700.要求一半学生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为0~25°之间对应的折射角,另一半学生测量入射角为30°~70°之间的折射角,如图2所示,测量结果保留1位小数,填入表1.

2.2提出问题,渗透学史

excel处理1:作出0~25°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关系

如图3所示,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图象大致是一条直线,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折射角与入射角成正比.学史引入:今天我们利用精确量角器量取数据,利用excel快速的得到正比图象,然而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光学家托勒密用当时的仪器,就已经获得这部分数据,得出这个结论.

质疑:这个结论就正确了吗?少量的实验数据无法说明普遍的规律!让我们扩大范围,把另一半同学测量的数据放进去再作检验.

excel处理2:作出所有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关系

如图4所示,不是直线却又接近直线,用一根直线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当入射角较小时符合直线,角度较大时明显不是直线,而且角度越大偏离越大.学史引入:我们必须用一根标准的直线进行对比才能发现这条规律线与直线偏离多少,所以在公元二世纪时托勒密所做的规律线很难体现与直线的区别,从而误导了伟大的托勒密.而发现这一误区的是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他指出:折射角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正比于入射角,另一部分其正割正比于入射角的正割.所谓“正割”是指在单位圆里圆心角θ的对边d,如图5所示.

开普勒解决了入射角较大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他给我们带来了思维的转换,当我们很难从角度得出规律时,转而研究角度的对边,角度的对边与角度有着相同的定性规律,由此用对边的定量规律来反映角度的规律.

质疑:看来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能够将小角度的折射和大角度的折射统一起来吗?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是否存在简单的关系?对于自然界,我们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我们相信,自然界是简单的,自然界的规律也是简单的.对于折射现象,一定有一个更为隐蔽的简单关系存在.这个关系是什么呢?是拿前面的角度正比关系统一整段还是以后面正割对比关系统一整段?显然整段的角度正比关系是不成立的,那么整段的正割对比关系成立吗?我们需要验证、需要实验数据.

根据数学知识,在图5中,正割d2与d1是不是成正比,实质上就是sinθ2与sinθ1是不是成正比.将表1的角度转为角度的正弦,如表2.

excel处理3:作sinθ1-sinθ2图象,如图6所示.

得出结论:折射角的正弦值与入射角的正弦值成正比.由此可见,当入射角比较小时折射角与它的关系并不是正比关系,是一条无限接近直线的曲线,我们可以由角度和角度正弦值数据表3中发现理由:

当角度较小时,角度递增的倍数与其正弦值递增倍数非常相近,因此出现一条非常接近直线的曲线;随着角度的增加,正弦值递增的趋势越来越慢,导致后面出现一条越来越偏离直线的曲线.

学史引入: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若能抓住微小的偏差,有时能够发现重大的规律,而历史上发现这么微小偏差的是荷兰物理学家斯涅儿.继开普勒之后,我们所进行的规律探索都是源于斯涅儿的贡献,他发现了微小的偏差,将分段规律进行统一,得到现在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于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为了引出托勒密的结论,数据首先是采用角度较小部分进行作图,然而这里必须指出,伟大的托勒密肯定不是从少量数据得到结论,他是进行大量的实验和数据采集,由于当时仪器的粗糙,一条非常接近于直线的曲线误导了他.利用一条直线进行对比,非常明显的展示出与直线的区别.开普勒研究过程中最珍贵之处在于思维的转换,用角度的正割关系表示角度关系.然而科学研究继续的原因是科学家本着规律统一的信念进行不断的探索,最终由斯涅儿发现了其中非常微小的差异,统一了规律.

2.3概括归纳,建立概念

数学处理:给出角度正弦正比关系的函数表达式

sinθ2=ksinθ1,即sinθ1sinθ2=1k

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两只角度相等;当光线发生折射时,偏折越厉害,两只角度相差越大,比值1k越大.因此该比值反映光线从真空到某种介质的偏折程度,比值越大,偏折越厉害,我们定义该比值为这种介质的折射率,符号n,即

n=sinθ1sinθ2

光的折射教案篇8

新课改已将“科学探究”列入了课程标准。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认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与科学工作者科学探究的相似过程,掌握物理知识与实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科学探究的方法,领悟科学的本质、思想和精神,挖掘个体智力的潜能,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从七个方面提出了学习要求和达成目标。这七个要素分别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在教学中,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学方法,如何实施,具体的教学策略是什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下面以高中物理《全反射与光导纤维》教学为例,把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具体实施科学探究式教学做简要分析。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见过海市蜃楼吗?海市蜃楼是怎样形成的?(播放海市蜃楼的视频)再请同学们看一个奇怪的现象,实验演示:拿一个底部带有小孔的盛水玻璃杯,让激光笔在底部小孔处发出光,可看见光居然沿着弯曲的水柱传出。

这两种现象都与全反射现象有关。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四章第六节全反射与光导纤维。

另外,教师根据科学探究的具体实际编写一份导学案提前一天发给学生,并且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学习小组,选出组长。

二、进行试验,收集数据,并进行初步论证

1.实验探究:探究光的全反射现象

提供器材:半圆形玻璃砖,装一半水的玻璃烧瓶,烧瓶内水面上方充满烟雾,用木塞封住烧瓶口,激光笔若干。

实验:用激光笔发出的光从烧瓶底部(玻璃)进入空气时的折射情况。

请仔细观察:

(1)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如何变化?

(2)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强度如何变化?

(3)有没有看到折射光线紧贴水面(沿玻璃砖直边传播),即折射角等于90°的情况?此时,再增大入射角,你看到什么现象?

(安排10min左右的时间,学生进行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2.交流:

先让学生交流一下,再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观察情况。学生汇报,教师要引导并帮助归纳,达到共识:

(1)光在水和空气(玻璃)界面先是既有反射又有折射

(2)入射角增加时折射角随着增加,这个过程中反射光强度增大而折射光变暗

(3)出现折射角为90°的情况但不明显,再增加入射角时,就只有反射光了。

教师:各位同学,你们刚才看到的折射光完全消失,只剩反射光,这叫做全反射。

三、设计并进行实验

教师:请思考一个问题:根据在刚才的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情况,你认为全反射现象的产生有什么条件?假如光从空气射入水,会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用实验来验证你的结论。(给学生5min时间进行讨论和实验探究)

师生一起归纳、小结,达到以下共识:

1.必须是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

2.入射角要大于某一个数值。

入射角要大于某个值,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原来,从我们做的探究中可以看出,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角就会增大到90°,这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

现在,我们就将光产生全反射现象的条件完整地叙述为: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就会发生全反射现象。(板书)

四、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要讨论全反射现象,知道临界角的数值显然很重要,怎样确定临界角呢?

我们来论证一个简单的情况——光从折射率为n的光密介质进入折射率为1的空气(或真空),请根据光的折射定律,推导临界角的计算公式。

学生独立推导,教师巡回指导。

通过汇报,得到临界角的计算公式:C=arcsin■

五、实践与拓展:

1.水或玻璃中的气泡,从侧面看起来为何特别明亮?(投影题目,让学生讨论,回答结果)

强调要阐述清楚两点:(1)光的全反射发生在什么地方?光线的走向如何?(2)因为是全反射,光的能量几乎没有损失。

2、假如有光线射入石英玻璃做的直角三棱镜(叫做全反射棱镜),光路的进行情况如何?

(投影题目,学生讨论,汇报结果)

每个实验桌上都有直角三棱镜和激光笔,同学们可以通过实验验证一下上述结论是否正确。(学生做实验验证)

全反射现象在实际生活中有不少应用。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如自行车的尾灯,当晚上有光线照射上去时,它变得十分明亮醒目。它的剖面图如图所示,它其实就是一组角锥棱镜,由于全反射,它能够把入射光线充分反射回来。

3.海市蜃楼的解释 (答略)

4.已知石英玻璃的折射率是1.46,光从它射入空气时的临界角是多少?

(投影题目,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得出结果是43°)

六、教学反思

光的折射教案篇9

在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物理知识与生活经验,提出与控制变量密切相关的四个课题(①研究不同液体对光的折射现象②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速度大小及接触面面积大小的关系③研究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水量的关系④研究弹性体的伸长与所受拉力大小的关系)供学生选择,并要求学生围绕所选课题设计实验方案。设计时,思考该实验的原理、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实验中应控制的变量、需要测量的数据及实验表格的设计、实验中需要处理的技术问题。

(二)交流方案

这是在分组探究活动前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关系到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成败。在设计方案交流过程中,教师应做好以下工作:①对学生采用的实验原理要认真进行审查,避免科学性错误;②引导学生对同课题的不同方案进行优缺点的比较,着重比较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表格的设计;③对学生在技术上很难处理的问题给出适当的提示和帮助。

在设计方案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就要用到所学的物理知识来介绍自己的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其他学生在听取介绍时不仅回顾了相应的知识,还能通过相互讨论、积极思考、集思广益,帮助实验小组的同学解决各种困难,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和成功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例如学生对“研究不同液体对光的折射”实验的设计方案大致有两种。一种方案是:在碗底固定一硬币,甲同学站在刚好看不到硬币的位置,乙同学向碗中倒入不同液体(如水、酒精、食用油、胶水等),直到甲同学刚好完全看到硬币时,测出液体的深度不同,从而可以比较出不同液体对光的折射程度不同。另一种方案是:选定光线的入射角度和光线射入杯底的入射点,研究不同液体倒入杯中相同深度时,光点偏离原入射点的距离不同,从而可以比较不同液体对光的折射。

在第一种方案提出后,同学们就“如何固定视线”先后提出“紧贴墙,始终立正进行观察”、“纹丝不动坐在板凳上进行观察”、“做一个固定的板,在板上钻一个孔”等方法,经过讨论,最后确定“在板上做一个小孔”的方法为最佳。再如就“如何固定容器和硬币的位置”、“倾倒液体的顺序”、“如何减小测量液体深度时的误差”等问题,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的解决方法,并经过激烈讨论都找出了最佳办法。

同样,在第二种方案提出后,同学们就“如何测量光点偏离的距离”、“如何保证每次倒入液体的深度相同”、“如何得到很细的光束”、“如何固定入射角”等问题提出了“用刻度尺量”、“在杯壁上做记号”、“用固定浮子测量”、“用溢水法”等办法,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找出最佳的办法。

(三)分组探究

在探究活动中老师一定要保护好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对实验过程中失败的小组切忌批评,应在肯定他们不畏失败、耐心顽强的同时,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思考,找出原因,重新操作;对那些有几套方案或方案设计新颖独特的小组,教师一定要心中有数,格外关注,多加指点。

实验方案确定后,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动手寻找器材、准备装置,学校同时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无法解决的器材、装置提供方便。学生可以在不影响其他学科学习的情况下随时利用课余时间去实验室做实验,教师在一定的时间里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例如,在“研究保温瓶的保温性能和水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教师针对学生“打开瓶盖测水温”的问题,指导学生利用“在软木塞上钻孔,插入温度计”来减少热量损失。由于普通温度计较短,当水温降到一定程度时,不容易方便地观察到温度计下方的刻度。教师专门到厂部借来化工上特制的刻度集中在上方的温度计,解决了实验中的问题。

(四)展示交流

学生分组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后,教师抽出两节物理课组织学生展示交流实验成果。展示时学生自己介绍探究原理,说明探究中需要控制的因素和所测的物理量;自己介绍探究中的有关技术处理;汇报探究数据和探究结论,以及在探究中想到的新的问题。

每次成果展示后,教师组织其他学生对该实验的原理、装置、步骤、操作、误差等方面提出问题或进行评议。

光的折射教案篇10

该试题的编写意图是考察科学探究的第一环节,发现并提出问题,而他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使得实际教学中,程式化的书面训练变得无能为力,考察了学生真实的观察能力,从而指引一线的师生重视真实观察的教学,还物理教学的真面貌,回归到有效物理教学,因而该题是难得的一道好题,他像一缕阳光,照亮了忠诚于物理有效教学的老师们的心田,但同时它又像一个新生儿一样,还需不断完善成长,它的参考答案的标准化唯一化,引发了我对“观察有效性的判断”的思考,只有正确掌握对观察有效性的判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才能正确的引导和评价学生的观察,阅卷老师才能更科学准确合理的判分,使得这种好题得以生存发展,下面结合教学中的一些典型实例来对“观察有效性的判断”进行例探。

例1

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实验中用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划木梳的梳齿,进行观察,学生常见表述:声音小了,学生看似在观察,实际只是过干瘾,只片面关注实验显著现象,观察无目的意识,教师追问是谁的声音?大多数学生回答梳齿,少数学生回答卡片?显然学生在观察时没有清楚实验的研究主体是卡片,不是梳齿,发生观察对象错误,收集的证据自然无效,教师再追问根据实验目的,应该观察声音的哪一要素?学生晃然,根据实验目的应该有针对地观察声音的音调的变化,在老师的一番引导后,重做上述实验,学生再次观察,再次表述:卡片的声音变低了,这样学生经历了一次有效的物理观察活动。

该实验中观察的任务是探究第四环节,要求通过观察收集证据,因而观察的指向性较强,此时只有针对研究主体的观察,针对研究目的的观察才可能是有效的,所以此时判断观察有效性的依据是观察的指向性是否正确,记载观察结果的表述中应该指明观察的主体及现象针对性的准确描述。

也许基于此,扬州试卷第23题的参考答案的表述中强调主体是“尺”,针对现象是“尺的移动”,准确描述是“相对于手指交替左右移动”,并以此作为提供的唯一参考答案,即认为这是唯一有效的观察结果,但是这样判断的前提是该观察的任务是探究的第四环节,通过观察收集证据,而本试题中观察却是探究的第一环节,是通过对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实验的观察中发现并提出与物理有关的问题,观察的对象可以是生活现象、自然现象、实验现象,观察的目的是发现并提出问题,观察的指向性较弱。

例2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实验中,采用圆形的光具盘和半圆形的玻璃砖,如图2放置,用一只固定在光具盘上且可自由转动的激光笔对着圆心照射,并不断改变入射的方向,学生静静观察,到了学生表述时,出现了各种观察结果的表述:“有

反射光”、“光从玻璃到空气有时不折射”、“反射光与折射光在法线的同侧”、“折射光向法线方向偏折”、“入射光的位置改变反射光和折射光的位置均改变”、“入射角改变时反射光折射光的亮度均跟随发生改变”、“有时只有反射光没有折射光”、“光源在匀速移动”等等,显然老师设计实验的教学目标是研究折射的基本规律,并不想涉及光的反射,更不想涉及折射时光强的变化、乃至全反射,那么如何对待学生观察的有效性呢?若将这些学生的观察结果分类,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为实验设定情景之外的与光的折射无关、没有价值的观察;第二类为实验设定情景之内的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但不是设定的教学目标要素、教师重点引导的观察,即为有价值的但不是预设需要的;第三类为实验设定情景之内的与光的折射有关,且是设定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重点引导的观察,老师可明确的告诉学生:“光源在匀速移动”这样的观察是无效观察,因为他是实验探究情景之外的无价值信息,不能诱发任何思考和发现,这就等同于“这里有一个圆形的光具盘”的观察结果,但第二类、第三类的观察结果都是有效的,老师均应该给予表扬,但同时告诉同学们观察探究要有序进行,今天课内仅仅与同学们一起探究折射光的位置变化问题,关于折射光的强度变化等问题,欢迎同学课后到实验室继续观察自我探究。

上述观察教学中既对学生观察有效性做出正确判断,让学生明白什么观察是有效的,同时又进一步指导学生进行高效的观察,切不可依据探究第四环节中的观察的强指向性,将第二类观察结果也判为无效,认为只有观察到老师引导方向的结果才是有效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清楚探究实验的教学目标,并非实验全部目标,观察到实验情景中目标外的发现仍是有效观察,历史上有许多发现都源于这样的观察,例如伦琴在做“探明阴极射线的性质”的实验时看到,放在近旁的一块涂有一种荧光物质铂氰酸钡盐的纸屏闪出了荧光,他没有将他视为无效观察,通过继续研究,最终发现了x射线的。

基于上述观点,扬州试卷第23题的参考答案应该包含诸如:“两手指最终总是相聚在尺中间位置”、“两手指交替与尺发生相对滑动”等在实验情景中却在出题者设定目标外,有探究价值且表述清楚的观察结果。

例3

观察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实验中教师在晴朗的天气里,让学生将凸透镜和凹透镜放在阳光下,在另一侧放一张白纸,观察纸上的光斑,并移动光屏观察光斑的变化,出于学生已有知识的暗示,学生的观察结果基本全为:“凸透镜能得到亮点,但凹透镜得不到”,显然这样的观察结果是有效的,但这种只片面关注实验显著现象,不仔细的观察却不是高效的,为此老师提示学生观察要仔细,要求学生再进行仔细观察,比比看谁的观察结果丰富,谁的独特,再一番观察后,到了表述的时候,结果就变得十分得丰富,也包含一些独特的结果,如“凸透镜的白纸光屏放在得到亮点处,前移后移亮点均变大”、“凹透镜后的白纸上有环形的亮圈,后移亮圈变大,但亮度变弱”、“透镜后白纸上也有影子”、“凸透镜后白纸上的亮斑在中间影子在”、“凹透镜后白纸上的影子在中间亮斑在”、“有时凸透镜后只有影子没有亮斑”、“当白纸距离凸透镜较远时也和凹透镜一样影子在中间亮斑在”、“影子的大小是基本不变的,和透镜大小差不多”等等,老师再次肯定大家观察的有效细致后,追问学生为何将透镜后有影子作为有效观察,作为一种发现,学生说,老师前面学习过影子形成的原因是光沿直线传播时遇到不透明障碍物时在后面形成的,但透镜是透明物呀?老师又引导式追问:出现影子和出现亮斑之间有什么相互关系吗?学生很快领悟到:正是因为本该到影子区域的光到了亮斑处,才有影子区域的暗,亮斑处的亮,明确观察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应同时观察出现的亮斑和暗区,此时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借助于光线模型对观察的结果进行画图思考,得出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规律,并以此来全面预测观察到的现氦最后安排学生再进行一次全面的观察,将白纸从紧靠透镜逐渐远离,观察白纸上光斑和影子的大小和亮暗的变化,检验我们的理论预测,同时无形中指导了学生如何进行高效观察。

光的折射教案篇11

培养创新精神,是人的个性发展的需求。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指出:工业社会的特征是标准化,而信息社会的特点是多样化和个性化。个性与创新通常相伴相生。学生个性得以张扬,创新素质才能得以培养。

以"探究水的沸腾"教学为例。学生在做完探究实验后,各组观测到水沸腾时温度各不相同,有100℃的,有99℃的,98℃的,还有101℃的。进行交流讨论时,有的小组提出“水在100℃沸腾”是不正确的,而应改为“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教师顺势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水沸腾时的温度不一定是100℃呢?学生分组讨论。有的学生指出,可能是大气压的问题,这位学生是因为自主学习了课本,书中列举几种液体的沸点时,注明了是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这位学生善于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获取知识。也有学生说,可能是水中含有杂质,导致水的沸点发生变化,他是从上一节“熔化和凝固”的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一个习题类比得出结论的。那个习题是说,水中混入一定的酒精后,其凝固点不再是0℃,而会降低,因此类比联想到水的沸点不是100℃,可能是水中含有杂质。这位同学通过旧有知识进行类比得出结论,是非常个性化的思维方式。还有同学猜想是温度计不够准确造成的。在这样一个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各不相同,充满个性。

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以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参与到学习中,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2.合作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本途径

学生之间存在差异,面对同样的问题,会表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色。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交流讨论的机会,通过生生互动,使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和批判,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

以“光的折射”教学为例。人教版教材中只要求教师对光的折射做演示实验。如果这样教学,学生在经历教学过程后,只能得到一些现成的结论,形成对书本结论和教师的讲解不加置疑的心态,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师可以把这个演示实验,转变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通常的教学过程是,把筷子斜插入水中,从筷子在水面处弯折的生活现象入手,引发学生的猜想,即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然后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小组内交流总结出光的折射规律。他们通常能得出这些结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折射角不等于入射角。交流讨论中,有的学生运用类比的方法,根据光的反射是可逆的这一结论进行联想,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通过合作探究,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创新。在交流中,甚至有学生类比光的反射现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提出在光的折射中,折射角等于入射角,同时用光垂直入射水面折射光线不改变方向的现象来加以佐证。这一问题的提出,可以引发学生们的进一步思考。通过进一步的探究和讨论得出,光垂直入射介质只是折射的特殊情况,但仍然遵从光的折射规律。

正是通过合作探究,学生创造性解决了问题,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得到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放飞思维,给学生一对创新的翅膀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善于设计创新型的问题。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产生一种探究的心向,产生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的渴求;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给学生一泓创新的源泉,一对思维腾飞的翅膀。

例如,在中考复习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利用学校实验室里的任何器材,你可以设计哪些方案,测量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在这一开放性问题的引导下,各小组合作学习,能得到各种不同的答案。有的利用天平测质量、用量筒测体积来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也有利用浮力知识来进行测量,先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小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再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测出其在水中的重力,最后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还有的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小石块的重力,算出小石块的质量,再用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最后算出其密度。

面对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设计出出各种富有创意的方案。学生在自我构建知识的过程中,课堂充满了创新的气氛。

4.善于引导,教师要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引路人

新课程要求,不仅要关注知识与技能,更要关注知识与技能形成的过程,也就是说,要把能力和创新凸现出来。因此,教师要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引路人。

4.1 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确认师生之间在课堂中的平等地位。不仅要求学生听从教师指导,更要允许和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发表不同见解,保证学生创新的心理安全。

4.2 重视课堂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例如,在光的折射教学中,将筷子斜插入水中,筷子在水面处发生弯折,设置这样的情景,让学生进入提出问题、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探究、合作与交流。

4.3 引导学生,让学生善于提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想问、能问,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比如在学习了光的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后,教师提出“光的反射在生活中给我们造成哪些不便?”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到,一个事物给我们生活带来利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提出问题的方法。

光的折射教案篇12

(1)精编导学案

“导学案”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课前准备.在江苏省教育厅“五严”规定下,在“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之下,课堂教学时间大幅度减少,精编导学案尤为重要.我校学生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因此我校编制的导学案主要有这样几个部分:复习部分、课前新课导学,随堂练习、课后拓展延伸.例如《光的折射》一课的导学案的设计,复习部分设计了三个问题:(1)一般情况下,光在玻璃、水、空气按照传播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什么?(这个知识在讲解光的折射规律记忆的技巧时要用到)(2)光的反射概念是什么?(3)光的反射定律内容是什么?(本节课笔者是把折射规律和反射规律进行类比教学,所以反射的相关知识是本节新课的知识基础.)这三个问题为本节新课目标的达成作了知识铺垫.课前新课导学部分主要针对的是本节的核心问题———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实验.随堂练习部分是需要用折射规律作图的两个题目.课后拓展延伸部分则是画出光从空气射入三角形玻璃砖及从玻璃砖射出的光路图(为下一节《透镜》做准备).

(2)导学案完成方式的多样性

导学案的题量要尽量精、少,但题量少并不意味着所有学生都能用好导学案,为避免学生直接抄袭导学案,导学案的复习部分和课前新课导学部分的基础问题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

(3)重视实验预习,突出科学探究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实验是学习物理的重要部分.为了顺利地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我们可以在“学案”中设置一些必要问题,如:在《滑动摩擦力》一节,可以在导学案中布置以下几个问题:你们小组的假设是什么?如何控制实验变量?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如何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如何改变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如何改变物体对接触面积压力的大小?这样的实验设计既让学生了解了每一个实验步骤的意义,又让学生达到了实验的目的要求.而且,有条不紊的实验,必定会带来实验的成功,让学生兴奋不已,终生难忘,学生还可以以良好的兴趣、态度参与实验.

2、幽默课件尽显风趣之乐

我校学生基础差,学习能力低,对一些学生来说学习是枯燥乏味的,学生难理解,越学越觉得索然无味.把漫画引入课堂,使学生的兴趣随之迁移,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漫画表现形式独特,常常通过夸张、比喻、比拟、借喻、对比等手法来塑造形象,表达主题,所以漫画极易使学生产生兴趣.而且借助漫画实物、卡通图片、简笔画,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3、分组学习尽显合作之乐

分组探究学习要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突出基于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合作学习,特别是互教互学.以互动探究、互教互学激活思维,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内化,进一步落实学思结合,要创造条件激发生成,要适时关注和处理生成,让课堂预见性生成和非预见性生成成为激活学生思维、落实学思结合教育原则的重要途径.通过分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而且在分组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合作的快乐.

光的折射教案篇13

如果按照事前设计的教案,这个问题不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的流程之中,况且本节课对于《磁体与磁场》的学习效果在自主合作探究阶段看,学生掌握得相当好,许多教师往往这时会安排到课后个别与提问学生交流,但是,这位老教师却临时改变了事前教案安排的教师对本节课的所谓“教师小结”,而是兴致盎然地“陪同”学生探究这个“偶然”提出的问题.经过教师的启发,学生们意识到:而将AB视为一个整体,那么,BC之间产生的排斥力应该与C的重力平衡,AB之间的排斥力应该与BC的重力平衡,说明BC之间产生的排斥力大于AB之间的排斥力;而上述BC之间的距离相对于AB之间的距离而言要近一些,由此可见,越靠近磁极,磁场越强.

听课教师不由得击掌称好:将一道磁体与磁场的习题似乎是“顺带”变为力学题,似乎这节物理课“跑题”了,但是,这位老教师教学处理十分灵活,凭着教学机智,将问题的讨论竟然又由力学问题“化归”到了《磁体与磁场》的问题上.事后,这位老教师的一席话值得回味:既然物理学的基础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课堂教学就应该不拘一格,出现所谓“偶然”、“不经意”、“无准备”的临场问题,不妨就地取材“顺带一笔”,好好组织学生探究,这样,学生既然对问题感兴趣,通过探究就能活化课堂所学的《磁场与磁体》的基础知识,而且让学生学会运用“整体观念”分析研究力的问题,体会物理学的思维是如何的简洁、优美,领略物理科学探究的魅力与方法.当然,这样做就要求教师在学科知识能力方面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较高的教学机智.

案例二《光的折射》实验探究课上,一个课本演示实验“顺带”牵出一个有趣光学现象与问题

初中物理对于光现象的介绍限于篇幅与学生知识基础的限制,只介绍简单的反射与折射知识以及透镜的基础知识,对于折射现象一般不介绍全反射现象和折射定律的定量表示.课本在《光的折射》新授课中安排了一个如图2甲所示的实验,演示光斜射到空气与水的界面发生的折射现象:先打开激光笔,让激光束照射到透明水槽的底面上,并在槽底激光束照射到的位置做好记号,便于下一步实验进行对比,教师这一步演示的目的是展示光在均匀介质中没有发生反射与折射时沿直线传播;接着,教师向水槽中注入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注意观察槽底激光束照射到的位置是如何随着水面的升高而变化的.很多教师一般是边演示边讲解这个实验,但是,有一位物理老师却要求学生同时到黑板上尝试画出激光束在水槽中注水前后光线传播的大概的光路图,并组织学生讨论实验展示的现象;在概括出折射的定义后,完成折射的定性规律学习,然后便进入学生自主探索运用所学新知识解决课本所附习题与教师课前准备的问题.但是,随后在黑板画图的那一位学生出于新奇,要求教师允许他自己动手尝试:如果把激光笔按照图2乙所示方式放置,实验结果如何?这位学生的“一时兴起”,并没有让这位物理教师感到尴尬与干扰,随后,就让这位学生给全班演示改变实验条件之后出现的现象,学生们无意中兴奋地“发现”了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里,无论倾斜程度即入射角多大,总能发生折射,并折射进入水中,但是,从水里沿与水面倾斜相交的方向向空气传播时有时也发生折射,有时,却全部反射回水中.这位教师对学生发现的现象进行了精炼的概括,虽然没有进行理论的过多介绍与深究,但是,他临场随机应变,给学生“开了一扇通向高中物理光学课的窗户”,启发了学生,引起学生重视实验的动手与动脑结合的物理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的后续提高预留了空间.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