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术期刊背景及运行经验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科研工作者在各种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已经成为一种惯例。然而,我国学者投稿的大部分学术期刊,基本上是由一些国际著名出版公司所拥有。这些出版公司委托专业能力强、且有一定期刊运行经验的专家团队(主编、副主编等)负责论文质量把关,同时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协助论文审稿和出版工作。这些国际学术期刊没有明显的学校、学科属性,而是按照国际化规则进行审稿、运营,依靠期刊自身建立起的学术影响力维持正常运转。因此,总体上看,期刊只有学术属性。

然而,随着我国“双”(国际学科和大学)建设的不断深入,无论是科研成果的发表,还是科技创新力的不断提升,都需要更加紧密地围绕学科建设这个主题开展。科技期刊不仅是科研成果记录和交流的载体,更是科技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风向标,其兼具科研成果首发、学术评价把关、学术发展和学术传播推动等多方面作用。一个国际的学科必然拥有的科研成果和人才队伍。是将这些成果零散地在已有的国际期刊上发表,还是结合自身的优势,强力打造与自身定位和发展相匹配的新的国际刊物?这两种做法从表面看似乎区别不大,但实际上涉及科研成果的话语权、影响力、认可度等多个方面,是我国在学科建设中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于2008年创办的英文学术期刊《建筑模拟》为例,阐述创办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对学科建设与国际化的推动作用。

《建筑模拟》国际学术期刊创办背景及运行经验

1期刊支撑学科简介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学科是《建筑模拟》国际学术期刊的主要支撑学科。该学科于1952年正式成立,目前有全职教师23人,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11名,助理研究员3名。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北京市教学名师1名、中组部“青年千人”1名、国家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5名。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环境科学与工程,包括建筑环境科学、建筑环境设备与系统、城乡能源系统和国情政策与战略4个主要方向。经过60多年发展,尤其是近20年来伴随着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学科也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行线。迄今为止,本学科在国内外该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及知名度,拥有“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教育部工程中心)、室内空气质量评价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及省部级研究平台。此外,还与多个国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主办IndoorAir,BuildingSimulation等国际系列学术会议,担任国际能源署建筑与社区节能委员会(IEA-EBC)执委和中国代表,近十位教师在行业国际期刊中担任主编、副主编、编委等职。本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平均每年发表学术期刊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收录的国际期刊论文50~60篇。与国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顶级研究人员与研究生进行常态化的密切交流。经国际评估,本学科被认为是在建筑节能与建筑环境领域与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丹麦技术大学齐名的三大国际学术研究团队之一。

2期刊创办背景简介

2008年,基于多年的学术积累以及学科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创办自己的国际学术期刊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但是,本学科是一个传统学科,尽管十几年来不断添加新的跨学科元素,该领域创新性研究成果的发表基本上被几个有50年左右历史的大型国际学术期刊所垄断。因此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突破口。恰好,2007年本专业在北京成功主办了建筑模拟领域的国际学术会议BuildingSimulation2007。本专业又长期在建筑模拟领域有深厚的积累,开发了国际上认可的数个建筑模拟软件平台。因此决定以此为主题,创办国际上首个专注于建筑性能模拟的国际学术期刊。期刊英文名称定为BuildingSimulation:AnInternationalJournal,简称BuildingSimulation。由一个并不算大的学科创办国际学术刊物,这在当时国内仍是个新鲜事物,没有任何先例可以参考,也招来一些怀疑的声音。幸运的是,该想法得到了清华大学以及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迅速组织了具有办刊经验和热情的教师团队开展前期调研及可行性论证,清华大学出版社与国际著名出版社Springer(斯普林格)作为联合出版方,对期刊定位、出版、发行等进行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并派出了精干的出版和编辑队伍参加期刊筹备及后续运行工作。出版发行所需经费也主要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承担。

2008年3月,经过半年多的紧张高效的筹备,《建筑模拟》首刊正式发行。期刊聘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江学者”杨旭东教授为主编,清华大学江亿院士、比利时列日大学的JeanLebrun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AliMalkawi教授(现为哈佛大学教授)为副主编,聘请清华大学青年教师赵彬、燕达、夏建军3位副教授为助理编辑(现赵彬教授为期刊副主编,后又分别聘请了在美国工作的青年学者BingDong和YixingChen两位博士担任助理编辑),协助主编和副主编工作。聘请了建筑模拟领域40多位国际顶尖学者为编委会委员。清华大学出版社派出由曾洁编辑领衔的编辑出版队伍、斯普林格出版社也派出一位高级编辑参加期刊的各项工作。期刊分电子版和纸质版同步发行,为保障纸质版的出版效果,采用四色印刷,额外费用全部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承担。开始发行时为季刊,每期发表10篇论文,按照主题分5个固定栏目(A、B、C、D、E)。5年后改为双月刊至今。

3期刊运行及管理

《建筑模拟》从2008年首刊发行至今,已经整整十年,已经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经过短短3年,期刊于2011年被国际数据库SCI-E索引,正式成为SCI源期刊,并且从创刊开始的所有论文都被SCI索引。2015年被EI索引。2017年期刊的影响因子为1.673,进入“建筑技术”领域Q2区。2017年共6期74篇,论文作者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全年总下载28277次。总结期刊10年来的运行经验,我们认为以下几点至关重要。首先,要有一个团结、勤奋、开拓进取的编委会团队,负责期刊日常的运行管理。由于是整个专业在办刊,因此期刊的运行管理不是主编或副主编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研究团队的事情。

《建筑模拟》组成了由学科专业、编辑、出版核心人员组成的期刊运行小组,负责期刊日常管理、交流,研讨发展定位等重大事项,及时跟踪和引领国际上主要研究动态,及时有效地组织高水平稿源。第二要做到真正的国际化,尤其避免将期刊办成地区性期刊,甚至是成为发表自家作品的“自留地”。国际化稿源、国际化读者、国际化运作、国际化发行是本期刊长期坚持的根本原则。目前期刊的46位编委会成员来自全世界10余个国家(地区),其中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编委只有5名。论文作者、审稿人来源也都做到了充分开放及国际化,其中亚洲、欧洲、美洲各占三分之一左右,与本领域其他著名国际学术期刊基本相同。第三是严格把控论文质量。发表高水平论文是学术期刊的生命。本刊采用多种方式严格把控论文质量,每篇稿件除了主编、副主编初审及终审,还需至少两位国际审稿人进行双向匿名评审。采用双向匿名评审形式,使审稿人能够更好地聚焦到论文的质量上,而无需关注作者是谁,这有利于维护审稿意见的公平和公正性。期刊还通过评选年度论文、邀请行业专家投稿、在国际会议论文中遴选后备论文等多种方式提高论文质量。第四是要有良好的作者、审稿和读者互动平台。期刊选择了声誉好、运行操作方便规范的网络平台,作者以自助方式进行一站式投稿,极大地简便了投稿流程。及时更新网站,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增大与作者、读者的互动空间,特别注重时效性和互动性。以后还将在有效保障内容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新媒体在传播方面的优势,将主要功能拓展到智能设备和移动终端上,大大方便作者、读者、审稿人和编辑。第五是快速出版。传统的工程领域论文从作者投稿到正式出版一般要经过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造成了很多作者不愿将好的文章交到发表慢的期刊上。

《建筑模拟》在严格保障论文审稿质量的前提下,将论文初审、编辑、出版时间缩减到最小,并通过及时提醒审稿人和作者等多种形式,实现快速出版。正常情况下,一篇论文从提交到经过两轮评审正式接收仅需4~5个月的时间,比很多同类期刊快了1/3到一半时间。而对不适合在本刊发表的文章,基本上在一周左右就会将意见返回给作者,以便作者及时对稿件进行后续安排。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