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新时期社会科学期刊建设思考研究

摘要:在我国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革的新时期,如何使科学、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客观产物一一社会科学期刊,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势的需要,是目前社科类期刊编辑出版部门探索研究的一个重要而又十分有意义的课题。本文指出了社科期刊建设“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质量求生存和面对市场经济,开拓中求发展以及优化编辑队伍,提高编辑素质”的思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必将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作为我国科学、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客观产物及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科学期刊,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文试图从分析社科期刊目前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在新的形势下,社科期刊怎样才能增强自身活力,求得生存与发展。

一、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质t求生存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商品意识的普遍增强,人们的价值取向似乎更普遍地向经济效益方向倾斜,即使长期以来忌讳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社会科学期刊编辑出版部门也不例外。新时期,社科期刊如何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是摆在社科期刊编辑出版部门面前的一个现实而复杂的问题。人们在积极思索的同时,为社科期刊的经营管理、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注重经营管理、讲求经济效益,为社科期刊的编辑出版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使期刊的质量有所提高。担在少数的社科期刊编辑出版部门中,存在着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一切向钱看”的不良风气,给社科期刊建设带来一定的危害。如:其一,搞“有偿报道”,收取宣传费;其二,有偿转让,出卖刊号;其三,在规定的栏目内收取版面费;其四,照顾个别人评职称,收取“关照费”等等。在这些不良现象影响下,致使少数编辑以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唯利是图。常见的观点平平的“关系稿”、“人情稿”、“照顾稿”,经常在期刊上滥竿充数,而一些有真知灼见的好文章却无法与读者见面。这些问题的出现,给社科期刊的建设无疑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如果不及时纠正,必将严重地违背社科期刊的办刊宗旨。一切向钱看,而不择手段地混迹于期刊出版部门的某些人,是受了“拜金主义”的腐蚀,对此必须引起期刊出版界同志们的高度警惕。

要正确处理好社科期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讲求合法合理的经济效益是正当的,必要的。经济效益好,能够有利地促进社科期刊出版事业的发展。但是,生产精神产品的价值更重要地是表现在它的社会效益上。因此,坚持社会效益及时,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是办刊的一个基本原则。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来处理一切问题,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统一,使经济效益服从于和服务于社会效益。

在阶级社会里任何一种社会科学期刊都要受到一定阶级哲学观点的制约,服从于一定阶级的利益,并为维护该阶级的利益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科学期刊,无疑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阵地,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科学、教育、文化工作者的重要桥梁与纽带,其独特功能就在于它是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载体。社会科学期刊只有努力为活跃和繁荣社会科学研究服务,从而使人们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生活态度向良好的方向发展,才可以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资源和思想保障;为社会的发展进步、为经济的振兴腾飞提供科学的依据。必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的作品鼓舞人”(引自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这就是社科期刊的办刊方向,应该成为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只有脚踏实地去实现这项任务,才能真正实现办刊宗旨,才会获得显著的社会效益。相反,如果社科期刊只追求经济效益或者让社会效益服从于经济效益,就会降低刊物质量,影响社会效益,就会偏离社科期刊的社会主义办刊方向。

那么,在新时期,社科类期刊怎样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呢?笔者认为至少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统一。既有探索类理论性较强的文章,又有贴近实际具有指导意义的应用性文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任何科学理论的产生,都是经过反复实践证明的结论。作为学术理论刊物,一方面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服务,一方面又要积极地为研究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理论探索是为了指导实践,问题研究是为了解决矛盾。值得强调的是理论探索应侧重于理论上的创新、发现与深化,反映出学术理论的广度与深度,而不是理论上简单阐释与普及;应用研究要反映社会实践及各项改革的现状与趋势,回答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案,侧重于实际的可操作性,或者是信息的及时、、丰富性。

其次是要找准自己的立足点和着眼点。学术理论刊物要立足于科学、教育、文化事业这块肥沃的土壤中,除了要有时代特色之外,还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学术理论刊物,一是要注重反映理论研究上有建树的理论研究成果;二是要注重反映本地区重点学科的研究成果,将具有代表本地区近期和较高水平的成果及时地反映出来,展示于世,进行交流,同时也使刊物形成地方特色;三是理论性是理论刊物的共性,理论刊物无论如何发展,理论特色不能丢。一种刊物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也就没有生命力。近年来,不少理论刊物十分注意特色问题,使刊物越办越活,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其主要原因是注意了读者的层次性,满足不同读者的要求。

再次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精神产品是人们的精神食粮,从其内容中人们可以获得有益的东西,使精神上得到满足。如果形式上巧妙得体,使人们赏心悦目,会起到犹如增加人们的食欲一样的效果。因此,社科期刊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实现社科期刊社会效益的重要内容。精神产品的作用就是塑造人、改造人,使人们的灵魂深处得到净化。有了较好的文稿,如果缺少精心的组合加工与巧妙的编排,版面设计缺少生气,或者由于编、校马虎,语言、文字、标点等又有许多错误,就会使读者大为扫兴。学术性较强的社科期刊也要有合理、科学的版面设计,既要严肃、严谨,又要美观大方。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可增强可读性,为读者喜闻乐见。所以,社科期刊要根据自己的办刊宗旨、编辑方针、重点选题的需要,在不断地调整栏目设置的同时,要精心地进行封面与版式设计。

二、面对市场经济开拓中求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社科期刊要主动地顺应客观规律,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以其不可替代的独特社会功能和学术功能立足于商品经济社会,承受住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求得生存与发展。

要生存,要发展,就要开拓,要创新;要转变服务观念,灵活服务方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在各类期刊如林、同类期刊众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社科类期刊更要意识到期刊建设的紧迫性。要积极采取对策,增强使命感和责任心,充分认识社科期刊在社会主义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办刊方针。社科类的理论刊物要千方百计地为解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提供良好的服务。编辑要克服“书生气”,不要清高自傲,要从过去闭门待客、等米下锅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打破封闭,主动出击,塑造自我,完善自我。编辑只有把自己置身于沸腾的社会生活之中,广泛地接触社会才能与外界进行纵横交错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流活动,同外界建立起往复畅通的信息通道。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信息社会,在刊物的出版过程中,从制定选题、组织文稿、审读来稿、编发稿件、出版发行每个环节,都存在着大量信息,掌握这些信息对于刊物的出版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编辑首先在遵循办刊宗旨的前提下,要及时地掌握表现在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领域里的大量信息。然后,进行综合分析,根据社会需要,不断地调整期刊内容,增加新栏目,创造新形式。起到有助于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指导社会实践的导向作用。社科期刊的编辑部门也只有时刻注意了解和搜集广泛的社会信息,掌握大量的材料,有的放矢地进行工作,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因此,要走出编辑室,经常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既要接受新鲜事物,广开思路,也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基层服务;要通过骨干作者在全国各地建立自己的服务点和联络网,广泛地同作者、读者交朋友。这样,不仅可以保障永不枯竭的稿源活水,而且可以开阔视野,从中汲取健康有益的东西。其实,直接为基层服务,与作者保持正常的联系,也是编辑工作的重要内容。

同时,必须多渠道筹措办刊经费。如果只讲求社会效益,不讲经济效益,那么,社会效益也是句空话。没有经济效益,期刊出版就会失去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目前情况下,学术理论刊物要生存,要发展,当然不能离开国家的支持。但是,必须看到,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发展,除少数特殊的学术理论刊物必须由国家扶植以外,一般社科类期刊将走上自我发展乃至“断奶”的地步.也就是说,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社科期刊只得靠自身的竞争能力来决定其存亡了:质量高的、竞争能力强的,将会继续生存和发展;质量低劣的、缺乏竟争能力的、发行数量寥寥无几者,必将被淘汰。

在筹措办刊经费的具体办法中,首先,要把刊物的发行数量搞上去,这就必须保障把刊物的质量搞上去,把刊物办出时代特色、地方特色、个性特色,以较高的质量、独有的魅力赢得广大的读者。要研究读者心理,了解读者需求,解决读者的困难,同作者、读者广交朋友。其次,要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服务内容,开辟刊授、广告等有偿服务项目。第三,可与有关单位联合办刊,期刊社出采编人员、出版面,帮助其总结经验,提炼加工,刊发一组既有学术价值、质量水平又较高的文章,对方在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助。第四,要勤俭办刊,精打细算,减少浪费。第五,编辑部人员配置要合理、精干,减少可有可无人员,要大力强调编辑间的团结合作,减少内耗。

三、优化编辑队伍提高编辑素质

社科期刊的生存与发展问题,都是与编辑的思想修养、业务能力直接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向社会各阶层的人们提供精神食粮,弘扬和繁荣民族文化,关键在于提高编辑人员的素质。编辑出版部门作为一个整体,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从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出发,优化组合,精简人员,建立一支既精干而又能战斗的编辑队伍。在新的形势下,建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在内部形成开拓、进取的竞争意识,这种竟争,既指编辑部内部编辑之间的竞争,也指期刊与期刊之间的竞争。要制订适合刊情的评估标准与奖罚办法,对编辑履行岗位责任的情况实行定性与定量的综合考核,奖励者。这样才能增强自身的活力,克服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病,使编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整体素质源于个体素质,个体形象构成整体形象。一名的期刊编辑必须发挥自身的传播功能、把关功能、导向功能、优化功能和育人功能,其基本素质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较高的政治觉悟、马列主义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能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事编辑工作,具有敏锐的观察判断问题的能力。

2.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和一丝不苟、乐于吃苦的工作作风,作风正派,廉洁清正,要有“人梯”精神。

3.较高的学识水平,较深的专业理论修养,能独立进行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课题研究。

4.较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夫和较强的写作能力,掌握一门外语。

5.精通编辑业务,具有丰富的采编经验。掌握选题、组稿、加工、设计、校对等多种技能,并熟悉著作权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条例。

6.过硬的业务活动能力和较强的社交活动能力,讲究交际艺术,善于同外界打交道,广泛地同作者、读者建立起彼此相互的理解和信任。

要做到上述几点,作为编辑个体重要的是善于学习,不断地汲取各个方面的知识,在编辑的实践中增长才干;要把编辑工作与科研结合起来,结合编辑工作积极探索编辑学和期刊出版中的学术问题,以研究工作促进编辑水平的提高。

为了增强自身活力,期刊编辑部门除了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业编辑队伍外,还要尽量选择一些学有专长、热心编辑工作的专家、学者组成兼职编辑队伍,发动他们联系更多的作者和读者,从而扩大期刊的影响;倾听他们的办刊意见,不断地调整期刊的内容,使之适应社会、时代、事业的需要,使社科类期刊这一文化载体,对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教育、文化等事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完成历史赋予的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光荣使命。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