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期刊评价功能分析

摘要:【目的】探索期刊评价的价值回归路径,为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期刊出版环境提供参考。【方法】从期刊评价功能异化的表现入手,阐明其给研究人员、学术期刊和学术生态健康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深入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期刊评价功能异化的原因包括学术评价体系不健全、文章评价方法和技术不成熟,以及将文章评价、期刊评价、学术评价混淆等。【结论】要想实现期刊评价的价值回归,需要明确期刊评价的目的及适用范围,强化“以文评刊”思想并淡化核心期刊的遴选。

20世纪30年代,英国著名文献学家布拉德福揭示了文献集中与分散的规律,表明期刊可能存在“核心效应”,后来逐步衍生了“核心期刊”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我国自然科学界开始引进期刊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早期的期刊评价仅限于为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提供参考,但现在已大大超出了原来的边界。“以刊评文”现象愈演愈烈,核心期刊的地位被捧得越来越高,期刊评价被人们寄予了越来越高的期望,其功能也在慢慢变味,并逐步走向了异化。很多学者也曾撰文疾呼,警惕期刊评价功能的异化、泛化和神化现象[1-3],但近几年这种情况并没有得到改观,“出版品味”已取代了“科学品味”,严重破坏了学术生态环境。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刘京希[4]对学术期刊评价中到底应以形式为王还是内容为本展开论述,主张恢复学术期刊的独立性、主体性和学术尊严,还学术期刊界一片净土;张晓林[5]从核心期刊的概念入手,剖析了我国学术界、期刊界乃至科技管理领域的核心期刊情结;陈颖[6]主要对学术评价中的量化现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以量化为基本手段的学术评价和以影响因子为主要指标的学术期刊评价受功利的影响已逐步丧失其学术公信力;许家伟[7]从学术共同体与专业评价机构分裂并走向互相对立的现象谈起,分析了学术期刊评价的变异与重构。这些研究大多从期刊评价或其与学术评价的关系视角阐述了对期刊评价问题的看法,对期刊评价功能异化产生的根源与文章评价、期刊评价和学术评价三者的关系缺乏系统的辨析。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期刊评价功能异化的表现入手,阐明其给研究人员、学术期刊和学术生态健康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深入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为期刊评价的价值回归提供建议,期望政府和学术界及期刊出版界为期刊评价功能的价值回归采取必要措施。

1、期刊评价功能异化的表现

1.1各种期刊排名层出不穷

随着高校及学术界对期刊评价的过分倚重,各种“核心期刊”“来源期刊”和“统计源期刊”的遴选持续升温,各种“核心期刊”列表层出不穷。仅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为例,目前就有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编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9—2020)》、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编制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8)》、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编制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2017—2018)》等版本。许多高校和教育科研管理单位又自行制定核心期刊目录,为师生提供最佳出版渠道指导。

1.2核心期刊被捧上神坛

我国现有的期刊评价体系多数都是在遴选核心期刊(有的也称来源期刊或统计源期刊),从而人为地将学术期刊分成“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也称普刊或其他刊)两大类,虽然近几年有的评价体系在核心期刊类别中又增加了“顶级期刊”和“权威期刊”,非核心期刊中又增加了“扩展期刊”等分类,但“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标签属性并未发生改变。诚然,核心期刊的出现,对于特定时期内促进我国科技发展和研究人员学术水平提高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期刊排名促进了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出版标准的提升,研究人员必须产出更高质量的成果,才能将其发表在核心期刊上。但随着核心期刊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很多人不自觉地产生了这样一种认知:只有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才能被称为高质量成果,由此推论,排名较低的期刊上刊载的文章质量普遍不高。受“以核心论英雄”的畸形学术评价导向的驱使,学者们铆足了劲在一些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唯核心期刊马首是瞻,核心期刊被捧上了神坛。

1.3以期刊评价代替学术评价

世纪之交,国内很多一流高校相继开始实施岗位津贴制,在高等教育界产生强烈反响,各地高校纷纷效仿,但如何评价研究人员的学术产出特别是学术文章质量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期刊评价的出现为高校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了帮助,为评估研究人员的研究质量提供了一个量化的标准。有量化的标准本无可厚非,但在实践过程中却逐渐变了味:“以刊评文”现象愈演愈烈,研究人员所发表文章的期刊等级被当作衡量其学术水平的工具,在高级别期刊发文普遍成为高校教师招聘、职称评定、聘期考核、评奖评优、人才选拔甚至申请学位的硬性指标,而在非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在职称评定等方面根本不被认可。近年来,许多高校盛行“非升即走”和“不发表就出局”(PublishorPerish)的管理思想,要求新入职人员必须在顶级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否则就不能被继续聘任。2018年10月,科技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手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后,很多高校虽然不再要求顶级期刊发文数量,改为代表作审核,但对作为代表作的文章要求依然必须是在核心期刊发表,而且顶级期刊在各类评估中仍被赋予较高的权重。

2、期刊评价功能异化的后果

期刊评价功能的“滥用”和“误用”扭曲了人们对学术期刊的正确认识,破坏了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核心期刊支配着研究治理,俨然成了人们评职称、拿学位、找工作和获绩效的“裁判员”和学术评价的“学术权威”,正在塑造一场扭曲的学术竞争。

2.1研究人员被迫适应的“游戏规则”

一方面,研究人员在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的压力在持续增加,任何想要在学术界获得和保持有足够地位的人都不得不去适应这一“游戏规则”,拒绝这么做则不太可能获得合适的职位和晋升机会。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8年11月公布的《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93.7%发表过学术文章的科技工作者认同发表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达到职称晋升要求,90.4%的被调查者是为了达到各种考核要求;科教辅助人员为达到职称晋升要求而发表文章的比例达到96.2%[8]。受学术利益、经济利益、工作机会等的驱使,近几年学术不端现象越来越多,一些投机取巧的人为了获得在顶级期刊发文的机会,从黑中介处高价购买文章被骗的案例屡见不鲜。另一方面,研究人员越来越强烈地将在顶级核心期刊发文视为学术得分的重要筹码,他们的自然反应是遵守“游戏规则”,竭尽所能在那些本机构认可的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于是,一些人开始改变学术思维,不愿去探索那些周期长但有原创性、前瞻性和引领性的领域,而是挑那些容易出文章的“短、平、快”领域下手,“出版套利”现象愈发严重。随着顶级期刊每年发文数量的逐步下降和拒稿率的显著提高,研究人员在顶级期刊上发文的平均机会变得越来越小。学术界产生了一种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合作文章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合作”文化可能会导致未来顶级期刊上独立作者的消失。有研究[9]显示,在近40多年(1970—2012年)中,部分领域顶级期刊的篇均作者数量随时间的推移呈逐年增加(平均作者数从1.3个增加到2.3个)的趋势。

2.2学术期刊界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可悲的是这一现象已成功蔓延到学术期刊界,“成王败寇”的思维严重扰乱了出版秩序。首先,学术期刊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在“以刊评文”的学术指挥棒下,学术界大量优质稿件涌向核心期刊,而多数非核心期刊则被忽略了,他们只能吃核心期刊的“剩菜”。据统计,中国没有进入三大核心中任何一种的非核心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共有1666种,占全部哲社期刊总数的69.21%,但它们却成了被学术界忽略的大多数,处于边缘化的生存状态[10]。期刊声誉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核心”的招牌会吸引无数高级学者积极在这些期刊上发表自己的成果。这样,核心期刊将可以一直在稿源方面占据优越的地位,排名发生较大变化的可能很小。与此同时,非核心期刊对研究人员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很难吸引到高质量的稿件,也同样缺少像核心期刊的高被引。于是,好的更好,差的更差;拥有的更拥有,没有的全剥夺。其次,学术期刊被期刊排名所挟持。随着学术界对核心期刊的追捧和各大评价机构的轮番遴选,核心期刊的主编和编辑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许多期刊开始屈服于评价指标,以核心期刊遴选指标作为选稿标准,有的期刊出台了一系列出版门槛,排除了许多他们认为不利于期刊排名的作者(如非高级职称、非博士学历、非名校作者)以及无基金、无潜在被引的稿件。也有少数期刊为了在评价中获得高分,通过要求作者引用该刊文章、与其他刊串通互引、降低载文量等人为操纵形式提高影响因子。2.3学术生态的畸形发展如今,在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对于研究人员的学术生涯以及机构的声誉至关重要,但盲目热衷于期刊排名会对学术产生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在顶级期刊发表文章的重要性似乎已远远大于其具体内容。首先,研究范围被逐渐缩小。越来越多的核心期刊将“理论发展”列为优先事项,强调文章必须作出“创新性的理论贡献”。为了突出理论贡献,研究人员只能选择更小的问题去研究,因为这些问题至少会给人留下有重要理论贡献的印象。其主要后果是人们过分关注狭隘的问题,从而缩小了研究范围,导致一些研究领域的萎缩[11]。其次,对期刊的依赖阻碍了研究的多样性、独创性和实用性,限制了学术的自由发展。研究方向朝着由顶级期刊发表的内容所决定的方向发展,而不是由学科领域逐步推进和基于知识自然扩展来引领研究方向,从而使内部驱动的学术兴趣让位于外部激励的出版渠道。最后,每年产生海量的高级别期刊文章,但似乎对社会和学术发展没有产生相应的贡献。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学者施一公曾坦诚:国内纯粹为了发文而发文的垃圾文章实在太多了。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与国家科学委员会2018年联合的《科学与工程指标》(Science&EngineeringIndicators2018)[12],中国科研论文数量已达到全球第一,超越了世界科技大国美国,从统计数据来看似乎很有说服力,但这些文章中究竟有多少能够真正转化成生产力,为科技和社会发展提供源动力却着实让人生疑。

3、期刊评价功能异化归因

3.1学术评价体系不健全

学术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术发展,但不适当的学术评价体系就会造成严重误导,将学术发展引向歧途。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术评价都以政府或单位行政部门为主导,缺乏公开、透明和有效的第三方评价机构,也尚未形成一套能灵活、真实和全面评价学术成果的方法、标准和指标体系。按照通行做法,在学术评价中采用的多是专家评价,这种以定性为主的评价方法有它的优越性,但也有明显的不足:在评审过程中,专家评委们的意见分歧往往很大,且评价行为往往会受到组织者的主观倾向、评委的产生程序、评委自身的人际关系、学术水平、道德水准等因素的制约,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大,任意拔高、随意贬低的现象都难以避免。经过多年的权衡与博弈,大家逐步取得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用学术成果所刊发期刊的重要程度来衡量其学术水平。于是,核心期刊一下子成了备受人们宠爱的“骄子”,因为用核心期刊来评价文章看似比定性评价客观得多,容易得多。近几年,我国作者发表的文章数量的增长速度突飞猛进,大量学术成果的产生给定性评价带来巨大困难。于是人们希望能有一种既客观又易于操作的新评价方法出现。过去,学术生产力被定义为发表文章的数量;而如今,学术生产力被转变为简单地量化计算核心期刊的发文数以及引文数。虽然多数核心期刊的筛选依据了影响因子、载文量、被引频次等量化指标,看似比按期刊出身定级别更加合理,但任何学术评价的真正目的都在于要准确评估其成果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有多大,而不是在指标、因子上有多少可计算的数值。这种“以刊评文”的评价方法,赋予了核心期刊对学术成果评价的巨大权力,也给了核心期刊至高无上的地位,巨大的需求又进一步刺激了近年来核心期刊遴选的节节升温。于是,期刊承载了太多学术以外的东西,导致学术评价也在逐步异化,这既不利于学科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对期刊质量的客观评价[13]。2018年《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号)指出“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准确评价科研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这对今后学术评价和科研管理绩效优化指明了方向,但具体的措施如何,至今仍无定论。

3.2文章评价方法与技术不成熟

仅仅将“文章是否发表在核心期刊”这一点作为学术评价工具是危险的,识别高质量的文章需要超越其所在期刊,仔细地审阅每篇文章的内在质量。所以文章评价能更加贴近研究人员的真实学术水平,可提供比期刊评价更小的评价粒度。但客观地说,对文章本身进行直接高效评价的方法和技术还尚未成熟。对文章的评价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文章被期刊录用前的同行评议和文章发表后的学术水平评价。从审稿水平的均衡性来看,文章被录用前的同行评议不能等同于对该文章学术水平的全面客观评价,更不能等同于对研究人员学术水平的评价。绝大多数学术期刊都实行了同行评议,但使用期刊质量来判断文章质量和学者声望的观点认为,高级别期刊的所有文章都已经被高级别的学者匿名评审过,这样文章的质量自然会被期刊的声望所包含。但每种期刊的办刊宗旨不同,在栏目设置、选题领域、稿件需求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受编辑水平、审稿专家偏好等因素的影响,同样经过同行评议的文章质量也是有差别的。即使同为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在不同领域、不同期刊也不具有可比性,这是因为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之分的本质是一种期刊桶分类系统,每个“桶”内期刊不再排名,这暗示着同一“桶”中的期刊之间没有明显的质量差异。当在同一“桶”中质量最低的期刊上发文时,可被认为与其在该“桶”中排名最高的期刊上发文具有相同的质量。文章发表后的学术水平评价又可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种。定量评价一般依靠被引频次、下载量等指标来衡量。它基于这样的假设:一篇文章被其他学者引用越多、下载越多,其学术贡献就越大。这看似很有道理,且在很多领域可以得到实证,但此种评价方法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被引量的客观不均衡性:成熟学科比新学科、大领域比小领域、基础研究比应用研究、有声望的资深学者比年轻的学术新人、综述类文章比一般研究类文章……都会获得更高的引用。而且,被引频次和下载量指标完全可以通过不正常引用或下载故意抬高,所以仅靠它们进行文章评价是不可取的。定性评价一般是通过组织专家阅读文章全文后,根据研究质量、创新程度、理论价值、实践价值等标准对文章进行评判。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合理性,很多机构也在积极采用,但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即使是代表作评价,请专家对所有研究人员的每篇文章进行逐一评价也是一个巨大工程。另外,专家的规模如何控制,谁有资格成为专家,专家是否了解所评价文章的领域,是否会存在偏见等问题也无法回避。所以如何科学设定权重,有效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的优点,合理摒弃其不足,探索出一套高效的文章评价体系尤为重要。

3.3文章评价、期刊评价和学术评价的混淆

对学术期刊而言,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学术功能,即为学术研究成果提供发表的平台,以更好地传播学术知识,这无可厚非。但若把文章评价、期刊评价和学术评价混为一谈,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不管所使用的指标多完美,它也无法说明优秀期刊上每一篇文章都是高质量成果,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优秀学者。因为期刊评价是对期刊形式及以所有文章为整体的影响力评价,而学术评价应是对个别学术成果内容的价值评判,两者有关联,但不能互相取代。

(1)文章评价与期刊评价的混淆。对期刊与文章的评价好比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到底是优秀的期刊造就了优秀的文章,还是优秀的文章造就了优秀的期刊,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是每篇发表在顶级期刊上的文章都是好文章,也不是每篇好文章都发表在顶级期刊上。期刊的名称不足以衡量一项研究质量的高低,单篇文章质量和期刊的声誉之间并非绝对关联。所以人们不能认为排名靠前的期刊包揽了全部优秀的研究成果,而排名靠后的期刊只发表较差的文章。

(2)期刊评价与学术评价的混淆。期刊评价是一种“中观”评价,即以该刊的所有文章为整体进行评价,学术评价是一种“微观”评价,即对个别学术成果内容及其价值的评判,二者有显著不同。事实上,从20世纪70年代期刊排行榜首次出现在美国和英国开始,人们就表示了担忧。人们认为,解决期刊评价所带来的歧视和不公正的唯一方案是建立一个更为普遍、公平、客观和适当的期刊排名,这是一个看似很好的目标,但过去40年的大量文献和实践清楚地表明,它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任何期刊排行榜都无法真正公平,因为任何评价指标都无法全面衡量期刊的质量,而仅能对其某一方面进行评判。评价目的、评价指标、评价数据、评价方法和受访样本不同,产生的评价结果也是迥然不同,所以期刊评价的这种不稳定性决定了其根本无法迁移到学术评价中使用。因细微的分数差异被划分到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两个类别中,期刊地位天壤之别,如果用它来评价该刊中的文章质量或研究者水平将是极不合理的。

4、对期刊评价价值回归的思考

4.1明确期刊评价的目的及适用范围

期刊评价的出现是为图书馆提供采购建议和参考,当时,图书馆为缓解期刊采购经费紧张与期刊数量和价格猛涨的矛盾,只能购买和收藏使用率(重要性)高的期刊,以节省购书经费、馆藏空间和管理成本,为读者检索和借阅发挥导向作用,所以才对期刊进行评价,遴选核心期刊集中采购。从期刊角度来说,一方面是为了对标管理,了解与其他期刊的差距;另一方面是为了评优评劣,便于激励和鞭策,改善出版质量,以利于出版业的发展。经过几十年的演化,伴随着种种令人担忧的功利、浮澡甚至造假现象,期刊评价在评价学术成果、人才方面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已经受到强烈质疑。期刊评价功能泛化,流弊甚广,有必要还其以本来面目。所以其适用的范围还是应该回归本源,限定在图书情报及出版界为宜,一旦跨出了这一范围就会被误用、滥用,难免形成负面效应。让期刊评价的功能尽快回归到优化期刊质量管理,回归到为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或文献数据库建设服务的原始功能上。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就明确说明:《总览》只是一个科研课题成果,主要目的是为图书情报部门的期刊采购、典藏、导读等工作提供参考,不是学术评价标准,也不具备任何法律和行政效力。评价目的和范围明确,才会有科学的评价标准、指标和评价方法,才有可能带来期刊的均衡发展和学术研究的全面繁荣进步,避免对学术期刊的过度评价、异化评价、“千刊一面”的同质化评价等现象。

4.2强化“以文评刊”思想

现在盛行的“以刊评文”具有明显“一刀切”的简单粗暴,文章的质量完全由核心期刊来裁定,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以刊评文”都与科学研究所崇尚的科学精神相背离,以此评价学术产出将使学术研究和期刊出版的价值取向发生偏离。一个基本的事实是,文章才是一本期刊的基本元素,对于一本期刊的评价应该建立在对其载文的综合评价的基础之上,“以文评刊”才可以更加客观地体现学术期刊评价的目的。今后的期刊评价应强化这种思想,比如采取文章抽样、期刊代表作评价等形式。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获取学术信息的渠道的极大丰富为“以文评刊”提供了可能。未来可以此为契机,推进文章评价方法和技术的革新,比如可以通过新媒体或社交网络,挖掘相关学术社区的读者评论、作者的回复以及研究者的评价,通过转发率或转载率获得学术期刊传播的广泛性社会效果评价;可以通过数据采集、受众反应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些学术研究的热点与前沿方向;全新的文本提取、中文分词、文本分类、自动摘要等为对单篇文章进行全文本分析提供了可能;基于有监督机器学习和无监督机器学习的自动分类、聚类技术为期刊主题分类和识别小领域专家提供支持;还可利用情感识别技术识别引用中的正面引用或负面引用等。此外,还有基于PageRank算法产生新的评价指标以及链接挖掘,引文和引文来源间的社会网络分析,通过使用不同于以往统计学的机器学习技术来估计组合权重,线性组合任意数量的指数以产生聚合结果等。这些新技术的出现,都为“以文评刊”在未来的进一步发展与成熟提供了土壤。诚然,“以文评刊”完全取代“以刊评文”在短期内不容易实现,不仅方法技术不成熟,评价成本也会大幅增加,而且可能还会伴随其他不可预知的副作用等,因此,这个改善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4.3淡化核心期刊的遴选

核心期刊并不具备学术评价功能,不足以成为评价文章质量和学者声望的依据[14]。而把核心期刊用于科研评价,恰恰是核心期刊在学术界愈演愈烈、负面效应滋生蔓延的症结和主因。在我国,核心期刊本来就十分有限的功能非但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却不断被泛化、异化,负面效应激生、蔓延。核心期刊须是针对某一学科或主题而言,某种期刊只可能是某一个或某几个领域的核心期刊,不可能是所有领域的核心期刊。所以,期刊评价不能任意添加其力不能及或难以企及的一些特殊属性,应剥离掉本来就不属于核心期刊的评价功能,揭开核心期刊的神秘面纱,将其拉下神坛,这样才能有益于核心期刊负面效应的消除。事实上,近几年数字阅读技术发展迅猛,期刊基本都已“上网”,且很多期刊已实现开放获取,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大规模集成检索系统或搜索引擎已经成为人们检索文献的主要工具,期刊作为一种遴选机制的作用已迅速下降,“订阅指南”的意义也不是很大了,而图书馆目前采用的购买大规模电子期刊数据库而非单独期刊的做法也明显淡化了核心期刊的作用。所以,期刊评价的最终解决方案应是淡化核心期刊的遴选,并逐步取消对期刊分类和排名,仅对期刊的某个方面进行评价。

5、结语

学术期刊评价在一定时期内为促进我国科技发展和研究人员学术水平提高产生过积极的影响。由于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不健全和文章评价方法与技术的不成熟,期刊评价被“滥用”和“误用”为学术评价工具,其功能逐步异化,扭曲了人们对学术期刊的正确认识,破坏了学术生态和期刊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主要表现在“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两极分化的“马太效应”,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研究人员被迫适应“游戏规则”,唯核心期刊马首是瞻,消极研究,滋生学术不端,“出版品味”取代了“科学品味”等。要想实现学术期刊评价功能的回归,必须首先明确期刊评价的目的和范围,让期刊评价尽快回归到优化期刊质量管理和为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及文献数据库建设服务的原始功能上。要逐步消除“以刊评文”的不利影响,强化“以文评刊”思想,新技术的发展要为“以文评刊”的全面实现创造条件。要淡化核心期刊的遴选,逐步取消对期刊分类和排名,仅对期刊的某个方面进行评价,重塑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出版生态。在企盼期刊评价功能理性回归的同时,如何厘清科研管理部门与学术共同体的责任边界,在学术界自律、自主建设的基础上,科学评价,鼓励创新,有效打击学术不端,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科学、合理、全面的学术评价框架,有效克服“唯核心”“唯专家”“唯数字”“唯影响因子”等不利倾向,使学术评价逐步脱离依赖“以刊评文”和“以核心论英雄”的尴尬境地是科研体制改革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得到完美解决,期刊评价功能异化问题必然迎刃而解。学术评价体制改革是一场持久战和攻坚战,五部委清理“四唯”专项行动的推进,使我们看到了国家对整治学术领域高投入、低产出、低价值怪象的决心,相信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期刊界和学术界的积极努力下,一定能创造出潜心研究、追求卓越、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那时,期刊评价功能异化的情况也必然会大有改观。

参考文献[1]丁明刚.核心期刊的异化现象应予关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1):121-123.[2]江晓原.学术界举刀自戕:核心期刊在中国的异化[J].社会观察,2007(2):10-12.[3]钱荣贵.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4]刘京希.学术期刊评价:形式为王还是内容为本?[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34-39.[5]张晓林.“核心期刊”应走下神坛[J].纺织科学研究,2016,27(1):20-21.[6]陈颖.评价与被评价:当下学术期刊学术功能异化的一个视角[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1):61-63.[7]许家伟.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变异与重构———从2017年CSSCI目录公示说起[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8(5):151-156.[8]科学网.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EB/OL].(2018-10-26)[2018-12-31].2018/10/419133.shtm.[9]CardD,DellaVignaS.Ninefactsabouttopjournalsineconomics[J].JournalofEconomicLiterature,2013,51(1):144-161.[10]臧莉娟,叶继元.基于全评价理论框架的非核心期刊评价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18(6):46-50.[11]SangsterA.Youcannotjudgeabookbyitscover:Theproblemswithjournalrankings[J].AccountingEducation,2015,24(3):175-186.[12]NSF,NSB.Scienceandengineeringindicators[EB/OL].[2018-01-15].[13]周华清.新学术评价趋势下学术期刊的发展思考[J].科技与出版,2018(5):114-118.[14]张志强.从核心期刊评价之争看我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建设[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8(5):144-150.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