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探险记(全两册)(极地探险家自述丛书)图书
人气:12

南极探险记(全两册)(极地探险家自述丛书)

首次到达南极点的探险记录
  • 所属分类:图书 >旅游/地图>户外探险  
  • 作者:[挪威][罗阿尔]?[阿蒙森] 著,[赵玉敏] 译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极地探险家自述丛书
  • 国际刊号:9787100150330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9
  • 印刷时间:2017-10-01
  • 版次:1
  • 开本:32开
  • 页数:569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1910年8月9日,阿蒙森和他的同伴们乘探险船“弗拉姆”号从挪威启航。他在途中获悉,英国海军军官斯科特组织的南极探险队,也是以南极点为目标,早在两个月前就出发了。这对阿蒙森来说,是一个不是挑战的挑战,他决心夺取首登南极点的桂冠。

经过4个多月的艰难航行,“弗拉姆”号穿过南极圈,进入浮冰区,于1911年1月4日到达攀登南极点的出发基地——鲸湾。阿蒙森在此进行了10个月的充分准备,于10月19日率领5名探险队员从基地出发,开始了远征南极点的艰苦行程。前半部分大约六七百千米的路程,他们乘狗拉雪橇和踏滑雪板前进。后半部分路程主要是爬坡越岭,尽管遇到许多高山、深谷、冰裂缝等险阻,但由于事先准备充分,加上天公作美,他们仍以每天30千米的速度前进。结果仅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就于12月14日胜利抵达南极点。阿蒙森激动的心情简直难以言表。他们互相欢呼拥抱,庆贺胜利,并把一面挪威国旗插在南极点上。他们在南极点设立了一个名为“极点之家”的营地,进行了连续24小时的太阳观测,测算出南极点的位置,并在点上叠起一堆石头,插上雪橇作标记,还在南极点的边上搭起一顶帐篷。阿蒙森深信斯科特很快就能到达南极点,而自己的归途又是相当艰难的,任何意外都有可能发生。于是,他便在帐篷里留下了分别写给斯科特和挪威哈康国王的两封信。阿蒙森这样做的用意在于,万一自己在回归途中遇到不幸,斯科特就可以向挪威国王报告他们胜利到达南极点的喜讯。

阿蒙森在南极点上停留了3天。12月18日,他们带着两架雪橇和18只狗,踏上了返回鲸湾基地的旅途。1912年1月30日,他们再乘“弗拉姆”号离开南极洲,于3月初1911年12月14日,挪威著名极地探险家罗阿德•阿蒙森历尽艰辛,闯过难关,终于成为人类个登上南极点的人。该书是阿蒙森南极探险的生动记录。

编辑推荐

早在十九世纪初就已发现南极大陆,但直到十九世纪末才展开积极研究,而对于北极地区的探险早在一个多世纪前就开始了。1911年12月14日,挪威的阿蒙森与其他四位成员以狗拉雪撬及滑雪方式,率先抵达南极点。这段1860英里的旅程总共花费99天。1912年1月17日,比较晚出发的斯科特一行五人亦抵达南极点,虽然花费的时间比前一支队伍短,但在回程中受困于恶劣天气,再加上燃油不足,食物缺乏,在距离储存补给品的“一吨库(One TonDepot)”11哩远的地方全军覆没。1956—1957年,美国于南极点附近建立长期的科学研究基地,并命名为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Amundsen-Scott South Pole Station)以纪念这两位探险家。本书记录了阿蒙森的这次探险经历。

作者简介

罗阿尔•阿蒙森(Amundsen,Roald 1872~1928),挪威极地探险家,及时个到达南极的人。

在线预览

及时次纪录

1911年2月10日,我们动身前往南极建立补给站(depot),这整个过程一直持续到4月11日。我们建立了三个补给站,在其中存储了3吨必需品,包括22英担海豹肉。由于没有任何标志物,我们必须用旗子来标明补给站的位置,我们分别在补给站往东和往西4英里的地方驻扎了旗子。及时道冰障比较好走,适合狗拉雪橇。这样,2月15日我们乘雪橇走了62英里。每个雪橇重660磅,由六只狗来拉。向上的冰障(冰障表面)光滑平坦。时而不时会有几处裂缝,但是仅有一两处比较危险。冰障起伏平缓。天气条件非常有利,几乎没有风或只是微风。补给站的低温度是华氏零下49°,为3月4日所测。 2月5日我们及时次探险回到冬季营地(winter quartets)时,发现弗拉姆号(Fram,挪威语,“前进”之意)已经离开。我们听留下来的人说,我们英勇的船长已经成功地驾着她继续往南航行了,而且超越了之前所有探险船所能到达的地方,我们感到无比骄傲和欣喜。因为,我们的弗拉姆号带着挪威国旗已经到了最北和最南的地方了。最南端到达的纬度是78°41’。在冬季来临之前,我们已经在冬季营地储备了60吨海豹肉;这足够我们和那110只狗食用的了。我们建了8所狗舍,一些过渡帐篷(connecting tents)和雪屋。在为狗做好了一切准备之后,我们开始为自己做打算。我们住的屋子几乎被雪所覆盖,直到4月中旬我们才决定在屋子里采用人工照明。我们用了足足200多个蜡烛来照明,效果相当不错,整个冬天室内温度达到了华氏68°。室内通风效果也不错,有足够的新鲜空气。雪屋直接与我们的工作室相连,这所房子里除了一个卫生间和瞭暸望台之外,还有食品室、储藏间和酒窖。这样在室内我们就什么都有了,而且获取便利,以防遇到暴风雪和严寒天气而无法出门。从4月22日起我们就没见过出太阳,这样一直持续了四个月。整个冬天我们都在调整装备,因为在补给站之间来往时我们就发现要在光滑的冰障上行走我们的装备太笨重了。同时,条件容许时我们还做一些科考工作,比如观察到一些奇特的气象情况;尽管附近有水域,但是却很少下雪。我们原以为冬天温度不会这么低,但是温度计指示始终很低。在五个月当中,温度始终盘旋在华氏零下58°和零下74°之间。低温度(华氏零下74°)出现在8月13日;当天却未见异常天气。8月1日是华氏零下72°,风力时速13英里。当年平均温度是华氏零下15°。我们原以为会有一场接一场的暴风雪,但是仅有两次温和的降雪。另外,在极地多处我们都观测到了南极光。整个冬天我们的健康状态也保持良好。8月24日再次见到太阳时,队员们都身心健康,随时准备开始探险任务。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