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以后我叫丁图书
人气:13

从今以后我叫丁

一个国家的历史,是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历史。人们所称谓的"大历史",不足以让我们去深入地理解一个国家,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民众的历史显示着形形色色的观点、各种各样的命运、乃至各民族本身的多姿多彩。其实,一...
  • 所属分类:图书 >传记>宗教人物  
  • 作者:[赵淑美],[张洪竹]编译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11836533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9
  • 印刷时间:2012-09-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一部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家书集。一位在20世纪初来到中国河北献县的法国传教士,在50余年的中国传教生活中,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美好、质朴、真诚的语言叙述给他远在一万多公里之外的亲人。一百多封家书,我们看到了中国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体会着跨越半个多世纪家人间的尺素传情。十多万字里,涉及到了人文、历史、亲情,对今天的我们,不仅是知识和信息的收获,更多的是对写信者的敬佩。译文优美流畅,其中穿插的老照片更为读者提供了文字所不能传递的真实感。是一部难得的集历史、风物、人情于一体的好书。

编辑推荐

丁神父在油灯下写下一篇篇家信时,不会想到你我此刻坐在书桌前捧读他写于一个、大半个世纪前的东西,所以,他的文字是真诚、质朴和毫无造作的,这也是今天作家们乡野采风、闭门修为、电脑前苦思所不能得到的。我们翻检陈案,译者尺牍劳形,还原给我们一个世纪前的美文与情思,作为今人,我们读它,了解那个时期的历史、人文,满足我们对知识、信息的渴求,我们也能越过这些文字,去谓叹人类如何在艰难、匮乏的物质生活年代互相理解和扶持,走过属于他们的一生;去赞美亲人间血缘的纽带不因时空阻隔而灭失,相反,靠着回忆、祈祷和尺素传情,跨越半个多世纪而历久弥新。

——法律出版社 策划编辑 吴剑虹

作者简介

法国教士阿纳托尔?盖斯丹,在他风华正茂的32岁时,告别了家乡和亲人,经过一万多公里的艰苦行程,于1907年 11月15日到达上海。那里的神职机关给他起了中国名字,如他所说:"从此,我叫丁鸣盛。"同年12 月,他被分派到中国河北省献县,此地成为他半个多世纪生活里日夜相依的第二故乡,直到1961 年,将近88岁的丁神父在那里辞世。

53年里,丁神父没有离开过中国北方,也再没有回过他在法国北方的故乡。他穿中国衣,吃中国饭,学讲中国话,晚年时的丁神父已经是一位中国老人的样子。他出生在他热爱的法国,但把生命的归程放在了中国,把中国称为他的家。

目录

六、难忘的亲情

1921年12月6日~1930年6月29日

妈妈的教养,亲人的支持

农村风俗

献县巡回布道

永远记住妈妈的爱

为妈妈亡灵祈祷终生

中国形势尚难预见

七、在战乱中工作

1931年7月4日~1939年3月25日

内战不断

60岁生日

难忘的离家记忆

水灾和贫困

感动上帝

任丘的土匪暴行

日本人的威胁

演好生活中自己的角色

抗战前的天津

祝愿中国和平

战争来临,保持冷静和勇气吧

八、生命的历程

1945年10月11日~1961年1月28日

艰辛岁月,坚持信仰

我们靠教民养活

日军的罪行

中国人在学新的生活

退休:79岁结束神职工作

在中国生活50年

幸福在路的尽头

生命中的愿望:请亲人

寄些巧克力来

丁鸣盛神父纪年表

编后记

——超越时空的善与美

在线预览

茄子泥、几片夹心鸽肉。还有其他菜肴,但我忘记了菜名。所有的菜都摆在桌子上,让人感到有很多的东西要吃。然后有人给你送来一大碗汤,是粘稠的,汤里有一多半是小小的扁豆和面条。喝完汤,晚饭就算结束了。您会理解,对我们欧洲人来说,吃过肉和菜再喝汤是很困难的。我们往往只是沾沾嘴皮,而留下大半碗没有喝。

※ ※ ※

比起上午来,这会儿我们路过的村庄多了一些。我们看到的砖房不多,然而建造得还相当不错。房屋不分上下层,但是漂亮的屋顶优美地挺立在高处。砖是浅棕色的,挺好看,表面也比我们法国的砖光滑。用石灰浆描在墙面上很细的黑色的线条是那么的整齐。不同大小的墙砖交错着砌在一起,经过精心的计算,形成了既简单又好看的图案。

※ ※ ※

现在是冬季,中国人往往没什么事做。于是,他们十人或十五人凑在一起,在一排排房子前面晒太阳。男人们穿着蓝色的、宽大的棉布裤褂。妇女的穿着方式和男人一样,只是服装样式丰富些。有钱人家女人穿的颜色尤其显眼,上衣下垂到小腿,并且左右两侧在下边开叉。小孩子们的衣服颜色鲜艳,例如:袖子是浅绿色、裤子绛紫色、坎肩是蓝色的,整个看起来颜色搭配得很怪。

田野上,所有的牲畜都自由自在,骡子、小牛、猪、驴子都在地里溜达。到夕阳西下时,这些牲口又老老实实地回到它们的饲养棚里。只有绵羊是由人们成群放牧着。这里村庄之间没有树木,只是村庄周围有几行树,多数是些梨树和枣树。葡萄的成长情况和咱们那儿一样,不过到了冬天,人们会把葡萄架全部埋在土里。村庄里除了果树之外,再没有别的了,看不到柳树和小榆木。因此,当你看到果树时,你们可以说:啊!这儿一定有个村庄。

人们常常还会看到一些用泥巴盖着的锥形大土堆,那里面其实是一堆高粱杆,是人们冬天当作燃料用的。所以要用泥土盖起来,是为了防止坏人纵火。

※ ※ ※

24小时晚上,我们穿过平川和村庄,一直走到六点半。天已经黑下来了,我们把车停在一家客栈的院子里,那里已经有八辆大车了。于是,我们立刻掉进了赶车人和客栈伙计们的喧闹声中。有人告诉了我们吃饭和睡觉的地方。在室内一个方块地上,有两张大桌子和两个又高又窄的木板凳。屋子的墙是用泥草抹的,屋顶的木梁黑乎乎的。这就是我们的饭堂和里面的全部家具。另一房间通过一个开口和这个地方连接。因为没有安装屋门,我就把这个开口叫作门洞。里间屋里有一个砖砌的很大的炕,高0.5米,占了房间的三分之一。您可以躺在那上面,打开席子,铺上被褥,这就是一张现成的床。

※ ※ ※

您会说没有房门的房间会冷吧?不冷。我们把所有的衣服都盖在了身上,这样既暖和了,同时还保障透气。您问屋子里有光亮吗?有一盏油灯,因为这里缺少玻璃,油灯会生成更多的烟。但是黑油烟没有毒。这里也没有玻璃窗,人们不了解玻璃这种东西,所以糊窗户的油纸会很有生意。

※ ※ ※

我两点钟就起床了。五个赶大车的人在门前大声嚷嚷,询问是否马上出发。天还黑着,很冷,不过我穿的很多。坐在车上,用厚硬的被子堵在车棚前面。这一路没什么特别的,只是路很长。从凌晨三点走到中午十二点半,一直走在沿运河的路上。这条大运河连接着北京和南京,是为了给北方各省运送大米才开凿出来的。为了不妨碍船只通过,河上不准许修桥。因此,过河的牲畜、人和车不得不乘摆渡。人们趁机拍打一下身上和鞋底的泥土,喝点儿茶水。看起来,这地方是个重镇,我们过河时看到两名专区公署的士兵在那里吹小号。在这个很少见到西方人的地方,我们听到了熟悉的曲子《爸爸,今天是你的节日》,我觉得很有意思。我们又走进一家客栈,这一家比前面的那几家客栈小很多。客栈老板的家人和朋友都出来了,他们都想看看西方人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怎么吃饭。吃饭时,他们给我们上了鸡蛋、鸡和鱼,尽管感觉油腻,但还是很好的一餐午饭。

饭后我们很快起身,高兴地坐上车又出发了。大家都知道,我们晚上要住宿在范家圪瘩的寓所,为此还要走一个半小时。路上,我用目光在天边搜寻。突然,我瞥见在一丛树林后,在一个钟楼上,也许是在一个有雕刻图案的人字形屋顶上,发现有一个小小的十字架。我为此十分地高兴,因为那是我及时次在中国北方看到天主教堂。

※ ※ ※

第二天一早我就穿上了一条棉布裤头和白色带底的棉布袜。我还穿上一条挺厚的、宽大的布裤子,而且可以随意地两面穿。然后,我用一条绳子系上,用一种布条把裤子下边和袜子系在一起。外面再套上一件灰色布面、絮有棉花的长袍,右边有金黄色的扣袢儿需要每次系上。,你想出门又想更暖和的话,最外边还要再加一件短棉袄,这是用蓝色棉布做的,特别宽大。头上戴顶帽子,周边是圆的,头顶处压得平平的,没有帽沿儿。帽子用黑丝绸做面,顶子上有个红缨,上边有四块很好看的毛皮,可随意翻下来,用来护耳朵、额头或者脖子。

※ ※ ※

……

媒体评论

一个国家的历史,是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历史。人们所称谓的"大历史",不足以让我们去深入地理解一个国家,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民众的历史显示着形形色色的观点、各种各样的命运、乃至各民族本身的多姿多彩。其实,一个国家的历史并非一个民族的历史。那些懂得异国贡献重要性的国家,是伟大的国家。善于接受他人的社会是生机勃勃的社会。

那些由被正史遗落的人们所编织着的人际关系与友谊、那些过去了的岁月,触摸不到;那随之建筑起来的信任,触摸不到。作家皮埃尔米雄曾恰如其分地称之为"渺小的生命"。从其特性来讲,那触摸不到的,虽然无法被记载,但它必然和那些正式的、恢宏的伟大事件一起参与并分享历史的书写。

——易杰

法国驻华使馆文化专员

法国大学历史讲师、艺术发展史博士获《凤凰网读书》"新书首发"首页推荐!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很真实的一本书,看完以后很感动!

2012-10-15 15:48:40
来自wujianh**的评论:

参加了那天在法国大使馆文化中心的活动,现场没抢到,今天当当终于有货了!好帅的神父啊,那么多的老照片,文字也很优美,不知道一百年前的法国神父这样有文学修养,又这样有献身精神,真是无比的佩服!这几天,一边读,一边想,人生的意义(请别笑,我就是这样想的)是什么?开跑车?背爱马仕包?一百年后我们都归于尘土,但丁神父让我们记住并敬佩!

2012-10-16 10:19:42
来自dy天空**的评论:

值得一读

2012-12-24 14:45:15
来自蜡笔小**的评论:

从今以后我叫丁

2013-01-18 09:24:47
来自逆水的**的评论:

对南京大屠杀走了更深入的了解

2013-04-01 19:44:2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很好好的一本书,介绍丁神父的,谢谢!

2013-04-27 15:03:10
来自zqqzhmr**的评论:

很喜欢的书。知道了很多很多以前的故事

2013-05-23 19:14:0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个商品不错~

2013-11-19 09:14:57
来自中华玉**的评论:

这个商品不错~

2013-12-23 22:19:13
来自听歌窗**的评论:

这个商品不错~

2014-03-17 10:45:0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2014-05-17 18:43:2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个商品不错~

2014-06-04 19:13:30
来自liqi314**的评论:

通过本书对传教士有所了解

2014-09-29 13:11:4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非常好看的一本书,很动人的家书结集。

2014-10-11 10:23:1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很好的一本书。。。真的很好。

2015-02-01 09:30:4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首先本人还没有认真开始看

2015-08-04 22:28:15
来自浮***(**的评论:

有关献县的书,不错的史料

2017-01-08 22:49:26
来自sxmtomt**的评论:

给我的书,里面头几十页中,好多页都是空白的,漏印了。非常不满意。

2014-07-05 12:54:43
来自漂泊者**的评论:

这本书让我想起马礼逊的日记。在台北买的,香港出版的,花了3千台币。相对来说,这本书便宜多了。

2012-12-19 05:48:5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看到凤凰读书的分享买来这本书,勾起我对家的回忆,谢谢丁,为我的家乡做出的一切!

2012-10-16 11:39:0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质朴的封面,简约的文字,展现出丁神父那不一般的生活,让人潸然泪下,很不错的一本书!

2012-10-16 11:30:2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本书是讲发生在我家乡的事,感受非凡,值得一看。

2014-12-18 23:07:48
来自漂泊者**的评论:

这本书,主人公“丁”,是个欧洲神父,年纪轻轻来到中国河北省献县教区(现在改名叫沧州教区)。书里记录了当时贫困的生活。关于“天旱”“贫困”的记载,实在让人心酸。这本书提供的史料,也很有参考意义。书中有许多幅珍贵的图片。那些照片让我们目前看到的影视剧都变得荒涎不经,照片中反映的世界更为真实。比如天津路边上卖东西的农民,神会学校里的孩子们冬天挤在一起的样子。对于研究献县或者天主教在华传播史的人来说,这是很赞的一本书。

2014-03-06 00:11:33
来自zxm花开**的评论:

偶然在凤凰读书上看到推介,一直就喜欢看真实的普通人的历史讲述,但从来没想过身临其境的走入一个外国传教士的内心世界,从他的一封封家信中读到他在中国的真实经历、亲情感受以及他眼中那个年代的中国风貌,让我觉得一下子与历史的距离是那么贴近,那些人、那些情感和故事是那么真实的存在过的!被他触动,感念他!

2012-10-16 11:20:27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丁神父在油灯下写下一篇篇家信时,不会想到你我此刻坐在书桌前捧读他写于一个、大半个世纪前的东西,

2017-05-18 17:41:50
来自cheese1**的评论:

当年的中国,平穷落后,愚昧还有战争。又在义和拳发生之后,可见到中国简直是“赴汤蹈火”。是什么力量是丁神父到中国一直待到去世?如今荒冢都无法辨识。日记中可见音容笑貌。可以想象他母亲的博爱胸怀。日记中还记录了1908年的旱灾和1914年水灾。其实灾难无所不在。

2012-11-08 18:12:43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