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莎士比亚说到梅兰芳图书
人气:13

从莎士比亚说到梅兰芳

本书选录了作者关于中国戏曲、西洋戏剧和现代话剧的并不过于专门的论述,以及序跋和若干回忆性散文。附录乃宋春舫之子宋淇(笔名林以亮)的《毛姆与我的父亲》,此文详细考证毛姆与宋春舫的那段文字交,并对宋春舫的...

内容简介

本书选录了作者关于中国戏曲、西洋戏剧和现代话剧的并不过于专门的论述,以及序跋和若干回忆性散文。附录乃宋春舫之子宋淇(笔名林以亮)的《毛姆与我的父亲》,此文详细考证毛姆与宋春舫的那段文字交,并对宋春舫的戏剧观作了精彩的阐述。

编辑推荐

陈子善教授挖掘出的又一值得纪念却被忽略的一位戏剧家。他是中国话剧史上值得纪念和研究的"先知先觉"。

作者简介

宋春舫(1892-1938),别署春润庐主人,浙江吴兴(今湖州)人,王国维的表弟,剧作家、戏剧理论家,是我国现代剧坛上最早研究和介绍西方戏剧及理论的一位学者。他在旧剧改革,新思潮的引进和介绍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理论思想和剧作在中国话剧史上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创作的剧本有独幕喜剧《一幅财神》,三幕喜剧《五里雾中》和《原来是梦》。

宋春舫又是一位藏书家,1931年,宋春舫"斥金四千,始建褐木庐于青岛之滨",将平生所收集的戏剧图书囊括其中。

目录

北平

我不小觑平剧

中国戏剧社的回溯

看了俄国"舞队"以后联想到中国的武戏

从莎士比亚说到梅兰芳

论戏剧的对白

戏院观众纵横谈

谈戏剧杂志

话剧的将来

在线预览

北平

这是十数年前的回忆!民国十二年正月十八日那24小时,北平美育社,假座真光剧场,开歌舞大会,目的是筹款救济北京四郊的贫民。无论哪一社的中坚分子,总是女性居多,美育社当然也逃不出例外,如唐宝潮夫人,陆小曼女士,陈贯一夫人等,不消说个个都是旧都社交上数一数二的人物,我因平日喜欢研究戏曲,居然也忝附骥尾,当了美育社社友来凑热闹。我及时个感想,"预演"即英文之Dress Rehearsal两个字。在当时可以算得一个时髦名词。何谓时髦名词,为普通人十中有九是不知道的。至于预演与排演,是两件事,吾国戏院,向来只有排演,没有预演,他们平日所登的广告中,有"排演成熟,择吉开演"便是一个绝好的证据。正式开演与预演,手续上讲起来,却毫无区别。性质上呢,"正式开演"是公开的,"预演"却是私人的。历来欧美各戏院,每逢新戏登场前24小时的晚上,发帖邀请各报馆的评剧主任,及记者,以及国内的名流巨绅,文学大家,社交明星等等,近年来,或者因为经济状况困迫的缘故,也有临时卖票的,票价是不消说,比平时便宜数倍,而观众却都是知识阶级中人,大学学生,占大多数。那一次美育社的预演,也是如法炮制,票是卖的,只卖给学生们。预演的目的,是有两种:及时,预演是带些广告性质,评剧家及新闻记者,看了以后,翌日必在他们的报纸上,发表一番议论,引起一班人的兴味,这本来是他们的天职呀!第二,也是预演与排演不同的地方,在排演的时候,只有极少数人——在欧美是只有舞台监督——在那里监督。预演的时候,观众都在那里监督。"袍笏登场""十目所视",心理上的作用,当然不同,而演剧者,亦不肯像排演的时候,那样敷衍了事,至于观众一方面,预演既然是非正式的,舞台的布置,伶人的唱作,即偶有不妥,也不去求全责备,尝试者既有此种种精神上的鼓励,更可奋勇从事了。我第二个感想,就是北京人看戏的程度实在是比上海人高得多。这一次不是男女合演么?在一个男女尚且要分座的北京城中,男女合演居然能成事实,而且演戏的时候,不必挂什么 "奉警厅谕禁止怪声喝彩"的木牌,也没有人来"好吗,好乖乖"的高声叫好。报上记载,都说"大家闺秀,粉墨登场,为破天荒之盛举"云云,以如此这般的鼓吹,在社会上,那个时候却并没有引起丝毫反响,而同时素称得风气之先的上海,一个徐太夫人出来唱了几出昆曲,就闹了一个满城风雨,不亦乐乎,这毕竟是此胜于彼了。吾末后一个感想,并且是一个最普通的感想——就是法人米落霸那本《六二八》书中所说,米先生是在彼国有汽车的一人。有24小时他很高兴自驾了他的那一辆第"六二八"号汽车,到处乱跑,经过了不少村庄和国境,他书中有一段,说:"最煞人风景的,是红日归山时候,忽然从路旁窜出一群村犬,先向着那车头乱吠,接着又想和汽车比赛,一口气便跑了一里左右,它们才觉得有些力乏了。一会儿,他又遇到了一群白鹅,很规规矩矩的排了队,在那里羊肠路上走,好容易,费了许多劲儿,才跑过他们面前,但是不到五分钟,他又遇到一群绵羊,平日绵羊是一件很可爱的东西,到了那时,不知如何他忽然心头起火,忍不住,说了一句Nom de Dieu,刚巧他的那句话出口的时候,那赶羊的老头儿,手里拿了一根棍儿,远远地向他扬着,仿佛想和他来要决斗一般。""鸡,鹅,羊"在开驶汽车的人方面说来,都是很可厌的,但还不如人来得讨厌。至于我呢,觉得人在世界上,不做事则已,如果要做些事,须学着米落霸的口吻,"天下各事,都容易对付,惟有人,却最不容易对付的。"你看十八日那天晚上,正在锣鼓喧阗,戏码将到大轴的时候,剧场里忽然冲出一个人来,口里不住的喊道,"反了反了,男女合演,是何等的伤风败俗,中华民国,照这样下去,是立刻要没有的了,警厅一定得来禁止,否则……"但一头说,一头就要警厅的电话,叽哩咕噜,闹了好一会,警厅那里,也没有人去理会他,他兀的面红赤颈的,仿佛猴子在那里戴那帽儿唱戏文一般。后来我们一位招待员看了他可怜,便问他:"你到底闹些什么?"他说:"我么,只要你们将票钱还我,便了。"

原载一九三四年七月《人间世》第八期

媒体评论

"褐木庐"主人宋春舫

陈子善

1918年10月《新青年》第五卷第四号发表了署名宋春舫的《近世名戏百种目》,这是宋春舫的名字首次出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性刊物上。该期《新青年》是"戏剧改良专号",还发表了胡适的《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傅斯年的《戏剧改良各面观》等等。在此前后,又有胡适、罗家伦译《娜拉》、陶履恭(陶孟和)译《国民公敌》和胡适作《终身大事》等在《新青年》揭载,这就把"戏剧"也纳入了"文学革命"或"文学改良"的轨道,与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领域的提倡白话批判文言同步了。在此背景下,宋春舫此文的出现非同一般,这不仅是一份较早较为完备的西洋近世名剧目录,也似乎预示着未来中国话剧运动的兴起必将借鉴西洋戏剧,透露了宋春舫与现代戏剧的密切关系和多重身份,他是独特的西洋戏剧收藏家、研究家、翻译家,以及话剧作家。

宋春舫(1892-1938)是浙江吴兴人,国学大师王国维表弟,后来王氏后人印行《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宋春舫即为作序者。宋春舫家学渊源,十三岁即在清末一次科考中考取秀才,后入上海圣约翰大学,于旧学新学都有所涉猎。接着远赴瑞士日内瓦大学攻读政治经济,掌握了法、德、英、意、西班牙和拉丁文等多种文字。在巴黎游学期间,宋春舫迷恋上了戏剧和文学,终生不渝。

回国以后,宋春舫曾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等校执教,讲授戏剧和比较文学。在此期间有三件事不能不记。一为他先后出版了法文版的《海外劫灰记》和《现代中国文学》等,后者是已知的及时部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法文著作。二为1920年英国作家毛姆访问中国,在北京与宋春舫见面,探讨中西戏剧之异同,后来毛姆在游记《中国屏风》中专门写了《戏剧学者》这一章,生动地记述了他与宋春舫这场有趣的谈话。三为他1932年在青岛建造了藏书楼"褐木庐"。他二十余年苦心蒐集的西洋戏剧书刊,"图府之秘籍,私家之珍本",均"聚书其中",奠定了他国际著名戏剧藏书家的地位。后来梁实秋在《雅舍小品三集?书房》中特别写到"褐木庐",称"我看见过的考究的书房当推宋春舫先生的`褐木庐`为及时"。

1932年10月,宋春舫入上海银行,主编《海光月刊》,在其上连载欧洲游记,后结集为《蒙德卡罗》出版。他又经常为林语堂创办的《人间世》、《宇宙风》等杂志撰稿,还出版了翻译和创作小说集《一个喷嚏》。

当然,宋春舫的功绩是在戏剧研究、翻译和创作方面。他生前出版了《宋春舫论剧》(一至三集,第三集书名《凯撒大帝登台》)和翻译剧本《青春不再》(意大利贾默西屋等著)。他是研究现代戏剧的先行者,对西洋戏剧的评论和推介不遗余力,而且几乎是多方位、不断跟踪的,表现派、未来派、象征派戏剧和小剧场运动等,大概都是他及时个介绍到中国来,直至逝世还留下了《研究戏曲限度的英文目录》、《光与舞台》等遗稿。戏剧史家赵景深后来有如下的回忆:

宋春舫先生是戏剧(尤其是话剧)的先知先觉或老前辈。我最早读的戏剧理论书就是《宋春舫论剧》及时集,这是民国十二年出版的,离现在已经将近二十年了。因了这本书,我才知道戈登格雷、来因赫特、小戏院、表现派、未来派等等,像我一样对于这本启蒙运动的书的感谢的人,想来不少吧?

宋春舫在话剧创作上也作过有益的尝试。有《一幅喜神》(三幕剧)、《五里雾中》(独幕剧)、《原来是梦》(三幕剧)等剧本行世,后来结集为《宋春舫戏曲集及时集》。这三部话剧都是讽刺喜剧,而且都属于他所谓的"短剧"。他还写过一部极短的"未来派三幕剧"《盲肠炎》。宋春舫创作的剧本虽然很少演出,但他在话剧形式的探索上的努力仍然值得注意。

我国及时部现代文学史著作《中国新文学运动史》(王哲甫著),在讨论"新文学创作及时期"的戏剧创作时,就把宋春舫与田汉、侯曜、熊佛西、洪深、欧阳予倩、丁西林、郭沫若等戏剧家相提并论,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

宋春舫———宋氏为未来派的戏剧家,对于新剧的提倡,亦有相当的劳绩。所著《宋春舫论剧》(中华书局初版)参考欧美戏剧家的意见。并加入个人的见解,作为有系统的论文,在中国戏剧不发达的文坛上,要算是不可多得的文章。所著剧本如《早已过去了》,《朝秦暮楚》,《枪声》等作,均有特殊的风格,然在舞台上却没有得到相当的成功。

可是,宋春舫的名字后来不明不白地从文学史家的视野中消失了,原因虽然很复杂,但无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著述的一种缺失。1996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欧游三记》中收入了笔者提供的宋春舫的《蒙德卡罗》,这是宋春舫的作品在睽隔六十余年后首次与读者重见。现在这册《从莎士比亚说到梅兰芳》,则选录了他关于中国戏曲、西洋戏剧和现代话剧的并不过于专门的论述,以及序跋和若干回忆性散文,以期对这位中国话剧史上值得纪念和研究的"先知先觉"引起必要的关注。譬如,青岛早就把康有为、闻一多、老舍等文化名人的故居加以保护,但宋春舫的"褐木庐"而今安在?这可是有国际影响的啊,理应恢复和很好地保护。

经宋以朗先生同意,书末附录宋春舫之子宋淇(笔名林以亮)的《毛姆与我的父亲》,此文详细考证毛姆与宋春舫的那段文字交,并对宋春舫的戏剧观作了精彩的阐述。有了这篇珠玉,笔者这些话其实已是多余的了。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11年2月10日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gszxwy**的评论:

戏剧大家的研究著作很有帮助

2013-03-09 09:44:23
来自igocraz**的评论:

闲暇读物,可推荐。个人虽不是很迷海豚书馆,一下子买了十来册也无妨。

2013-04-28 08:19:49
来自小雨调**的评论:

海豚出版社的这个版本很不错,书和质量都很好,名家作品更是没得说,值得阅读和收藏。

2013-07-19 09:51:43
来自白莲羽**的评论:

学习艺术无止境,无论哪篇文章都超好

2013-07-26 22:15:02
来自白云深**的评论:

这个商品不错~

2013-11-19 19:26:41
来自jjjjjtt**的评论:

内容还好吧,海豚书馆的选材很有眼光

2013-12-30 18:53:1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好书,值得推荐。好书,值得推荐。好书,值得推荐。

2014-02-24 15:46:54
来自小叶小**的评论:

名家书库,包装简朴,内容可读!

2014-04-29 07:04:2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个商品不错~

2014-04-30 18:56:2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个商品不错~

2014-06-17 09:44:2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本书很好,静下心来看看不错!

2015-02-18 21:44:52
来自倪嫦璐**的评论:

海豚书馆这套小书不错,两三天看完一册,相当喜欢,挑有兴趣的买了也有20多本了。会继续。

2015-03-23 09:59:02
来自菩提萨**的评论:

还不错

2015-04-30 16:25:49
来自杨枝雨**的评论:

2015-06-05 19:42:36
来自佘家玉**的评论:

一流的的商品,一流的服务,高质量的的品质,最低的价格。

2015-12-29 12:25:15
来自张淼焰**的评论:

好书

2016-10-06 11:05:41
来自虎台山**的评论:

书质量好,甚是喜欢,悉心珍藏,日后慢品。

2016-12-01 20:27:2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2016-12-16 14:15:11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送朋友的 还可以吧

2017-02-16 16:15:39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当当活动真好,好书。感谢!

2017-05-15 18:02:14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呵呵呵很好很好

2017-06-01 15:11:3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难以卒读,不值当出一本书。难怪毛姆不客气。

2017-10-04 15:26:3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制作很精致的一套丛书,值得收藏

2017-11-02 17:19:10
来自夕阳垂**的评论:

与我们隔的时代太久远了,文字表达的方式有点不习惯。

2011-12-10 20:50:16
来自parista**的评论:

张爱玲的朋友宋淇侬认得伐?这是他爸的文集

2013-05-16 22:34:0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个系列的装帧都很有新意,在外观上很取悦人,内容更是不用说了。

2014-02-11 10:28:29
来自***(匿**的评论:

这本书我真的买过吗,罗密欧与中国戏曲的对话?!

2017-02-21 10:30:22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