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下午茶图书
人气:68

京剧下午茶

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京剧的行当、道具、表演艺术特点等知识,同时娓娓道出众多梨园典故和伶界轶事,展现了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和京剧艺人的不懈追求。作者年轻时得幸亲眼目睹梅兰芳、马连良、袁世海等人演出,后来...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京剧的行当、道具、表演艺术特点等知识,同时娓娓道出众多梨园典故和伶界轶事,展现了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和京剧艺人的不懈追求。作者年轻时得幸亲眼目睹梅兰芳、马连良、袁世海等人演出,后来又因工作关系与众多京剧艺术家有深入交流,谈起京剧个中趣味,可谓手到擒来。 书中配有九十多幅照片,著名画家程多多专门为本书绘制了二十幅插画,插画和文字相得益彰,更是可人。

编辑推荐

饮一杯下午茶,听一曲京韵调,享受一种难得的闲适和悠远……

作者简介

徐城北,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戏曲委员会委员、北京与上海两个城市的老字号协会顾问。曾任中国京剧院研究部主任、编剧。编剧作品《则天女皇》由程派传人李世济主演,获得1990年文化部文华奖。著有《梅兰芳三部曲》、《老北京三部曲》

目录

自序

方桌圆坐不可以

东西南北各不同

瞎老太太挑女婿

两块"纱帽坟地"

甘心给奸臣当仆人

账桌上的银圆

上场前的咳嗽

伶人们的血缘

好人终有好报

兰陵王的子孙

男旦不是人妖

什么是"角儿"

什么是"行当"

白天"打"出了黑夜

一出剧场门反倒头晕了

"白开水"也有味道

偏心的"叹五更"

"亮相"完善了武打

讲腰身却不看"三围"

"唱、念、做、打"排次序

"歌舞戏"外还有"功"

"忠孝节义"不可怕

移花接木别有情

三国文化今何处

"墙根儿走"与子午酒

"满堂红"的道理

"问问后边,我吃饱了没有"

"林"字俩"木"也分上下

"咱家是到了中年再改唱老生"

谁来继承谭大王

两对父子的背后

戏迷半夜爬墙头

均衡让他出大名

"我的民国十八年"

从"新腔"到"程腔"

上海的重骑兵

几笔抹出个"楚霸王"

用筷子代替刀枪

喝完豆汁再舔筷子

就看"及时出"唱什么

"三十年后是你的天下"

"我不挑眼谁挑眼"

嗓子还能"养"出来

阴阳颠倒的魅力

关公怕曹操

想吃上烤鸭得十年

学生选择老师

留住老恩师的胡须

社稷坛后边的票友

梅兰芳与"沸腾鱼乡"

印匣中的秘密

"小制作"与大文章

有准备的"即兴表演"

"悠闲了"才能成大器

今人的古意盎然

美丽的胡涂乱抹

聪明的张火丁

京剧的成绩够了吗?

不要赶鸭子上架

"小众艺术"不可悲

古典美与幽远

流派、宗派与学派

戏剧体系谈何易

知性之旅再探察

京剧属于北京,更属于中国

后记 从仰望到俯瞰

在线预览

方桌圆坐不可以

北京东部临近机场的郊区,有一所京西学校(Western Academy of Beijing),是一所驻北京的外国人的子弟学校。我曾参观过,并在其教师餐厅吃过饭。餐厅中有许多方桌,桌子有四个边,每边刚好坐一个人。中午,外籍教师们陆续进入,男老师们坐在一起,女老师们也另坐在一起。非常奇怪的是,中国人坐这样的桌子,最多就坐四个人,每人把住一边,第五个人就"坐不进去了",难道能让自己坐在犄角上吗?那样吃饭不方便,同时也是太对不起自己了。可这些西方教师无所谓,五六个人围坐着一张方桌,说说笑笑,很是高兴。也就在这时,我妻子从欧洲回来,带回一些照片,其中也有这样在方桌子四面"圆"着坐的情况。在中国,如果有五个以上的人在一起吃饭或开会,就一定要选择一张圆桌,否则就真没法坐了。这在中国是一种自古传下来的规矩,生活中有这种规矩,到了京剧舞台上就更有这种规矩了。不懂这些规矩就没法看懂京剧。

京剧舞台没有圆桌而只有方桌,而且必须是条形的方桌。四面的方桌可以用来吃饭或开会,京剧虽然也会表达这些事情,但至少得空余下一面,为的是不遮挡观众的视线。条形的方桌如果只坐一个人,那他可以坐在桌子后,也可以坐在桌子前,但都得正对着观众;如果是两个人,可以一边坐一位;如果是三个人,桌子后边坐一位,另两位一边一个,但都得脸朝观众。

舞台上的桌子除了作为"桌子"之外,还可以当成"桥"、"房顶"、"山顶"、"空中"。桌子两边各放一把椅子,演员就踩着这把椅子站到桌子上,可以一站许久,或唱或念,可以自我抒情,也可以与站在桌子前的人相互问答,这样就有了高低之分。

桌子有时还可以摆在上场门或下场门的前边,斜着摆,可以在桌子上头再摆桌子,三层桌子够高了吧?但往往还只是一间房屋的高度,而摆在舞台中间接近天幕的那张桌子,往往就能代表一座高山,甚至衬托出云雾缭绕的缥缈场景。这是艺术上的道理,您得慢慢习惯它,进而承认它。如果一开始就拒绝,那您就没办法进入京剧最美妙的境界了。任何艺术都有自己的假定性嘛。

京剧舞台上没有圆桌,但坐在桌子边(或站在桌子上)的演员,一切动作却非常需要"圆"。这"圆"的要求很难一时就给您讲清楚,但它往往是通过动作的左右、高低、正斜、轻重等对立关系来形成的。您弄不懂也没关系,我这里是借机先铺垫一下,后边再仔细讲。

东西南北各不同

中国面积很大,有很多省份或城市,住在其中的人,都很注意自己的东西南北:自己这个省的东西南北分别是其他的哪个省,自己以及亲人、单位之间在东西南北的位置又是如何。京剧,就像中国版图上的一位历史老人,对自己舞台上的东西南北也非常注意。

京剧剧目主要是叙说中国历史上的事件,其中涉及的东西南北非常杂乱。但具体到每出特定的戏,在处理东西南北上的办法又非常高明。它把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分解为许多片段,分成十几甚至二十几场。有些是大场,有些是小场;刚刚还在北方,忽然又去了南方。但无论怎样变更,每一场的那个平面,都是背"北"朝"南",更是这样直对着观众的。观众永远坐在舞台之南,他们仰起头来,观看着北边舞台上悲欢离合的故事。过去的老式舞台,通常高于观众视线;现在新建的舞台,往往提高了观众座位,让观众居高临下去看戏剧人物如何展开故事。这样,观众始终坐稳了不动,把历史故事编成"连环画",一页一页"翻"开了欣赏。

中国戏剧故事中的人物,都要按照中国的习惯去占据好自己的东西南北。在这四个方向中,最重要的是北方。任何重要的人物,一出场必然要站在中央贴近北方的位置,要面对着南边的观众说话做事。这既是对观众的重视,也是把自己的威严施加在观众头上。比如一开场时上来的是大将军,他要带队出征,于是他站在北边天幕最中央的位置发号施令;忽然,皇帝上场给大将军送行,于是皇帝站到了最中央,而大将军侧移到一旁,随时向皇帝报告并表示感谢。请注意:舞台上的东西,与观众眼睛看到的东西是相反的。舞台上总是北在正面,东在出场门一方,西在下场门一方。所有人物总是由东边出场,再由西边下场。由东向西,这是一个滚滚的潮流,既是人物的流,也是事件与矛盾的流,由剧情的开始一直要流到终结。观众始终坐在南边,仰看那些戏剧人物如何演绎自己的悲欢离合。人物的地位有高有低,高的如皇帝,低的是平民,但最感动观众的戏剧人物才是主要角色。这样的主要角色永远是高高在上的,永远是能感动观众的。北,由此就变成最尊贵的方向。南,作为北的对立面,也就成为卑微的随从。所以,历来的帝王都喜欢立足于"中",背靠着北方的坚固屏障向南瞻望,然后发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呼喊。在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上,皇帝宝座的北边是一座厚重的屏风,屏风后边是高大的景山,景山后边则是雄伟的万里长城。皇帝眼睛向南看,或自东向西,或自西向东,目之所及都是他的臣民。但到了舞台上,就只能由东向西,为的是让帝王看着明白,也让观众看着明白。观众花钱进入剧场,也要遵从这个自古就形成的规矩。在这一刻,观众是在规矩中释放自己的满意与欣喜。

瞎老太太挑女婿

一百多年前,当时京剧还处在初级阶段。北京南城有一位瞎老太太要选女婿。北京南城是平民住宅区,京剧艺人大多居住于此。老太太只有一个女儿,非常美丽,但母亲眼睛瞎了,又如何代替女儿选一个容貌清秀的男性当丈夫呢?这时有人上门,替两个年轻人说媒,把这两个男性都夸得天花乱坠。老太太也不多说什么,只选定一个吉利的日子,"让他俩到我家来吧,我先`看看`他俩,替我女儿选定一个吧……"那时,中国婚姻实行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老太太的老伴早死了,女儿的命运就寄托在老太太的选择之中。到了"相亲"的那天,两位唱戏的年轻人穿着鲜亮的衣服来到老太太的家。老太太客气地让他俩坐下,分别喝茶说闲话。说着说着,老太太让那两个青年先后站到自己面前,她伸出手,去摸那两个男性的手——她是通过"摸"去仔细感觉。及时个人的皮肤粗糙,她摇了摇头;摸后一个人的手时,老太太顿时乐了。这手细腻,想必面貌也白净。她握住了没放,对介绍人说:"这位我选中了,就他吧……"她选中的人叫朱素云,是早期一位著名的京剧小生。小生在戏里扮演年轻英俊的男性,经常与美貌女子谈恋爱,一般结婚后都能很幸福。老太太原来家里也是唱戏的,相信"演好人的也是好人,演相貌英俊的,自然自身容貌也会差不多"的道理。于是才有了这个"摸皮肤摸出了女婿"的美谈。

京剧演员是分行当的。什么叫行当呢?就是对千差万别的人物进行甄别。比如男性,可以分成"生"、"净"与"丑"这样三个较大的队列。"生"之中,又可以分成这样几大类:最年轻貌美的是小生,常是念书的人,常能考中状元而得到官职;另一类是老生,中年以上的端庄男性,往往有地位有家庭也有财产;还有一类叫武生,年轻勇猛,有武艺,常常担任武职将军。说到"净",专指那些勇猛剽悍的大将,或者山野中的侠客或盗贼。还有"丑",是或卑微或诙谐或狠毒的人。所以当瞎老太太听说自己选中了一位唱小生的,心里也真替女儿高兴。后来,朱素云果然与瞎老太太的女儿结了亲,始终对妻子很好。

京剧初期的艺人,经常充满一种民间的智慧,并以此作为判断是非、聪愚、得失的准绳。我们由此可以认为,京剧是一种"没文化"的文化,说"没文化"是指这个圈子读书认字的人非常少,但在认识与把握社会上却非常有本领。

两块"纱帽坟地"

古时候,中国人死了是要埋葬在土里的,被埋葬的地点叫坟地。坟地的地形如何,土壤质量如何,以及是否靠山依水,都非常有讲究,甚至形成了专门的风水说。且说某朝某处有两块相临近的坟地,外表都隆起了山冈,像古代文官所戴的纱帽一样,于是就被当时的人叫做"纱帽地",风水先生肯定地说——谁家的老人葬在这里,将预示他家的后人可以当大官。也非常巧了,这两块"纱帽坟地"都应验了风水先生的话。其中一块,其后人果然当了大官;另一块呢,其后人则当了著名的戏剧艺人。这样一来,老百姓中就传开了:"你看人家后一块——好几

辈子都是著名艺人,专演帝王将相,今天穿红袍,明天换紫袍,紫袍的官比红袍的还大。红的紫的穿腻烦了,干脆穿黄袍演皇帝!你看这些在戏台上当官当皇帝的演员,整天前呼后拥的,既威风又自在……"

……

媒体评论

下午茶是一种风靡全世界的文化,京剧与之表面上风马牛不相及,但仔细思想,早期京剧当又中确实有一些与之相似的因子。于是,我挑拣我知道的的,并且自认是重要的东西写了出来,并且冠上了"京剧下午茶"的书名。我希望这种京剧下午茶的因子,能在今后继续保持发扬,以求京剧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看看关于京剧的记忆,犹如一杯下午茶,去欣赏,去回味!

2015-08-17 18:58:46
来自echocea**的评论:

这本书像茶,浓缩的香气,在阅读的瞬间滚滚而来。

2015-10-29 09:20:44
来自糊***7(**的评论:

书全新塑封,就是物流,7号下单16号才收到,9天,经客服督促才得以收到。

2017-06-16 14:01:07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除去开头的“这本书是为外国人写的”这句,得罪了我这个中国人以外,其余倒都还可以。

2017-05-31 14:15:16
来自点燃红**的评论:

想了解京剧的人,此书为上选;喜欢京剧的人,应该更喜欢看,本人虽还没看,得此书心中早已洋洋得意。

2012-02-12 21:39:36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不错,正版书。性价比比较高。一晚上看完了。浅尝而已。

2017-01-31 22:41:52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写的太不够不错的,可惜老演员的剧照都是虚焦的。。。

2017-06-08 13:02:45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物流太快,买来还没看,最近书买太多看不过来了

2017-06-24 15:35:37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单纯想多了解种文化,蛮适合像我这种门外汉的,哈哈哈。

2017-07-22 16:08:14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在忙里偷闲的日子里读一读这本书,仿佛时光凝固……好书!

2017-07-20 16:35:49
来自h***e(**的评论:

非常好!可以学到很多有关于京剧的知识~非常实用!

2017-10-24 08:36:42
来自***(匿**的评论:

虽然是凑单买的,可是这本书在阳光下慢慢欣赏应该是别有风味的,看看长见识。尾品汇的书包装、书质都非常好!

2017-01-13 13:02:43
来自爸***朵**的评论: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一个一个的小故事,讲述梨园往事,随手翻阅,读起来很轻松。

2017-02-03 23:40:07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京剧下午茶 一直在当当买书,值得信赖,真假可以扫二维码,售后服务好,优惠多多,很划算。

2017-05-19 19:58:04
来自盛世光**的评论:

读一切深邃的书都应该如是:第一,要用自己的能力去理解;第二,要用自己的能力去批评。

2017-11-08 22:54:05
来自***(匿**的评论:

徐城北先生是学者型作家,本书以简约的文字,介绍了关于京剧的常识,篇篇都是有着韵味儿的散文小品

2017-01-05 08:43:11
来自我是张**的评论: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给自己泡了一杯茶,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了,对京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非常享受。

2015-12-31 13:16:02
来自我***宝**的评论:

尾品会购入。对想了解京剧的一些常识应有帮助,是入门、普及的书籍,如有深入研究,则读之稍浅。

2017-11-11 20:34:1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是了解国粹的小品文,内容简单,很适合下午的时光,坐在阳台的藤椅上慢慢的品读京剧的韵味。

2016-08-16 08:34:5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娓娓道来,晓畅明白,把京剧的细枝末节都缓缓疏解。

2016-10-19 18:34:59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挺好的,挺喜欢的,介绍了几个著名的角儿的故事,也对京剧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2017-07-25 17:35:04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还没看,希望对我这样还没入门的轻微爱好患者来说,能让我更多的了解京剧吧!

2017-07-14 06:39:50
来自柳***3(**的评论:

很好的一本京剧普及书,深入浅出,非常易懂,孩子很喜欢。

2017-03-27 13:54:20
来自羽***(**的评论:

闲来看看,内容生动有趣,能够了解很多京剧相关的知识,看完后会对京剧产生兴趣。

2017-06-07 16:26:33
来自***(匿**的评论:

以不到三折的价钱买的,个人认为很超值。整体印刷质量非常好,内容涉及一些京剧常识和梨园轶事,书里还配有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手绘插图,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2017-06-20 13:10:16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京剧下午茶 打算送给喜欢京剧的老爸,自己也想科普一下京剧小知识

2017-08-12 22:15:05
来自**(匿名**的评论:

一直对京剧很感兴趣,这本书对了解京剧很有帮助

2017-06-08 15:58:56
来自s***n(**的评论:

对京剧很感兴趣可是又听不进去京剧,那就看看这本书了解一下京剧呗

2017-07-02 08:12:0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生旦净末丑。不去现场坐下来听一场,是永远感受不到那个韵味。就像不去看一下梅兰芳的表演,永远不会体会到什么是大师,可惜 了,这么好的传统文化并没有精心的保存下来,在一个偌大的城市,竟然找不到一个能听京剧的地方

2016-12-06 16:03:04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