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图书
人气:13

中医基础理论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供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中药学专业用)》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它的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病...

内容简介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供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中药学专业用)》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它的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病因和病机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是学习中医中药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是学习和研究中医药学的一门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

目录

绪论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四、《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及时章哲学基

及时节精气学说

一、精气的基本概念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章藏象

及时节五脏

一、心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肾

第二节六腑

一、胆

二、胃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第三节奇恒之腑

一、脑

二、女子胞

第四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精、气、血、津液

及时节精

一、精的基本概念

二、精的生成

三、精的贮藏与施泄

四、精的生理功能

第二节气

一、气的基本概念

二、气的生成

三、气的运动与气化

四、气的生理功能

五、气的分类

第三节

一、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三、血的循行

四、血的生理功能

第四节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二、津液的代谢

三、津液的生理功能

第五节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一、精与气的关系

二、精与血的关系

三、精与津液的关系

四、气与血的关系

五、气与津液的关系

六、血与津液的关系

第四章经络

及时节经络的概念与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经络的概念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十二经脉

一、命名

二、走向与交接规律

三、分布规律

四、表里关系

五、流注次序

六、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第三节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和生理功能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功能

第四节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沟通联系作用

二、运行气血作用

三、感应传导作用

四、调节平衡作用

第五节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说明病理变化

二、指导疾病的诊治

第五章体质

及时节体质的概述

一、体质的概念

二、体质的构成

三、体质的特点

四、体质的标志

第二节体质的生理学基

一、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

第三节体质的分类

一、体质的分类方法

二、常用体质分类及其特征

第四节体质学说的应用

一、说明病因的易感性

二、阐释发病原理

三、解释病理变化

四、指导辨证

五、指导治疗

六、指导养生

第六章病因

及时节外感病因

一、六淫

二、疠气

第二节内伤病因

一、七情内伤

二、饮食失宜

三、劳逸失度

第三节病理产物性病因

一、痰饮

二、瘀

三、结石

第四节其他病因

一、外伤

二、虫兽伤

三、寄生虫

四、药邪

五、医过

六、先天因素

第七章发病

及时节发病原理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发病类型

一、卒发

二、徐发

三、伏发

四、继发

五、合病与并病

六、复发

第八章病机

及时节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

二、阴阳失调

三、气血失常

四、津液失常

五、内生"五邪"

第二节疾病的传变

一、病位传变

二、病性转化

第九章养生、防治、康复原则

及时节养生

一、养生的意义

二、养生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预防

一、预防的意义

二、预防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治则

一、扶正祛邪

二、治标治本

三、正治反治

四、调整阴阳

五、调理脏腑

六、调理气

七、三因制宜

第四节康复

一、康复的意义

二、康复的基本原则

主要参考书目

在线预览

3.土的特性 "土爰稼穑"。爰,通日。春种日稼,秋收日穑。稼穑是指农作物的播种和收获。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万物土中生""土为万物之母"之说。

4.金的特性 "金日从革"。从,顺从也;革,即变革。从革是指金有刚柔相济之性。金质地沉重而坚硬,可做兵器用以杀戮,但又有顺从人意而更改的柔和之性。引申为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洁净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金。

5.水的特性 "水日润下"。润,即滋润;下,即向下、下行。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寒凉、向下、滋润、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水。

由此可见,五行是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其涵义实际上已经不是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一大类在特性上可相比拟的各种事物、现象所共有的抽象性能。

(三)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五行学说是依据抽象的五行特性,通过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的方法,将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归类,分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从而构建了五行系统。

1.取象比类法 "取象",是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其本质的特征的方法。"比类",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作为基准,与某种事物或现象的特征进行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属性的方法。事物或现象的某一特征与五行中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木;与火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火,余可类推。自然界的方位、四时及人体五脏的五行属性,皆是通过取象比类法进行归类的。例如,以方位配五行:日出东方,与木之升发特性相类似,故东方归属于木;南方炎热,与火之温暖特性相类似,故南方归属于火;中原地带,土地肥沃,万物繁茂,与土之生化特性相类似,故中央归属于土;日落于西,与金之沉降特性相类似,故西方归属于金;北方寒冷,与水之寒凉特性相类似,故北方归属于水。

2.推演络绎法是根据已知的某事物的五行特性,推演归纳其他相关事物,从而确定相关事物的五行属性的方法。自然界的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以及人体的六腑、五官、形体、情志、五液等的五行属性,皆是通过推演络绎的方法进行归类的。例如以六腑、五官、形体、情志配五行:肝属木,肝与胆相表里,主筋,在窍为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因此可推演胆、筋、目、怒、泪皆归属于木;心属火,心与小肠相表里,主脉,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故推演小肠、脉、舌、喜、汗皆归属于火;余可类推。

……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书已收到 看起来不错

2016-03-04 23:54:27
来自康复理**的评论:

挺好的,第一次在当当买书,不错。

2016-05-15 11:39:01
来自康复理**的评论:

一直不错?。很好很好,买了很多次了。

2016-07-07 21:01:36
来自康复理**的评论:

一如既往的好

2016-07-25 18:43:26
来自康复理**的评论:

一如既往的好

2016-07-25 18:43:52
来自康复理**的评论:

不错?,很好

2016-08-30 10:11:52
来自康复理**的评论:

不错?,很好

2016-08-30 10:12:24
来自康复理**的评论:

不错?,很好

2016-08-30 10:13:01
来自康复理**的评论:

不错?,很好

2016-08-30 10:13:20
来自康复理**的评论:

不错?,很好

2016-08-30 10:13:36
来自康复理**的评论:

不错不错

2016-09-21 21:35:45
来自康复理**的评论:

不错不错

2016-09-21 21:35:57
来自康复理**的评论:

好的

2016-10-13 13:50:16
来自康复理**的评论:

不错

2016-10-25 14:44:00
来自康复理**的评论:

一如既往的好

2016-10-28 10:10:14
来自康***训**的评论:

很好不错。一直购买

2017-03-28 22:33:59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