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曲史图书
人气:7

中国散曲史

完整勾勒中国散曲发展源流,教育家于右任题词肯定,学术宗师霍松林作序推荐!

内容简介

丛书内容简介:

“罗锦堂曲学研究”丛书系罗锦堂曲学研究集大成者首次以简体字版本在大陆出版,包括《中国散曲史》《元杂剧本事考》《明代剧作家考略》和《北曲小令谱 南曲小令谱》。丛书资料丰富,考证有据,论证充分,勾勒清晰,对曲学渊源,相关作家、剧目、曲谱等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有重要的学术、艺术和文化积累、传承价值。

本书内容简介:

本书细致地梳理介绍了中国散曲的来龙去脉和发展情形,包括散曲起源、形式及特质,元人散曲,明人散曲及清人散曲四部分。明散曲独特地以昆曲流行为前后期分界,清散曲以清丽、豪放派分别阐述,并专论清小曲与道情。全书资料广博,论点独特、勾勒清晰,在研究中国散曲诸家之中独树一帜,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都极深厚。

编辑推荐

散曲乃奔放的文字,笔下所写即心中所想,读来酣畅淋漓。研究散曲史是中国文学重要课题。罗锦堂博士对中国散曲史进行了细致入微、拉网式的梳耙,大量引用文献资料,观点独特、线索清楚、勾勒完整、论证充分,令人信服,是文学史研究重要成果。

作品得曲学大家郑骞指导,于右任肯定题词,学术宗师霍松林作序推荐,值得细品。

作者简介

罗锦堂,字云霖,夏威夷大学终身教授。中国台湾地区首位文学博士,与胡适、于右任、张学良等有密切交往。罗锦堂于曲学研究造诣极深,几十年潜心学问,著作等身,享誉世界,被国际汉学界赞誉为“硕果仅存的元曲研究大家和佛教禅宗研究专家”。他一生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曾在世界各地讲学,为弘扬国学做出了很大贡献。

目录

凡 例

及时章 散曲概论

及时节 元代文学的趋势及其背景....... 003

第二节 散曲的起源................... 007

第三节 南北曲的分野................. 019

第四节 散曲的形制................... 022

第五节 散曲的特质................... 031

第二章 元人散曲

及时节 元代前期的散曲............... 041

第二节 元代后期的散曲............... 074

第三节 散曲的过渡时期............... 107

第三章 明人散曲

及时节 昆曲流行以前的散曲........... 118

第二节 昆曲流行以后的散曲........... 154凡 例

及时章 散曲概论

及时节 元代文学的趋势及其背景....... 003

第二节 散曲的起源................... 007

第三节 南北曲的分野................. 019

第四节 散曲的形制................... 022

第五节 散曲的特质................... 031

第二章 元人散曲

及时节 元代前期的散曲............... 041

第二节 元代后期的散曲............... 074

第三节 散曲的过渡时期............... 107

第三章 明人散曲

及时节 昆曲流行以前的散曲........... 118

第二节 昆曲流行以后的散曲........... 154

第三节 明代的小曲................... 184

第四章 清人散曲

及时节 豪放派的作家................. 207

第二节 清丽派的作家................. 209

第三节 清代散曲的支流............... 222

附录一 散曲总目汇编................. 242

附录二 参考书目举要................. 256

在线预览

南北曲的分野

文学南北的不同,由来已久。我国幅员辽阔,长江黄河,界域其中;山川险阻,交通不便;尤其在往古,更易形成南北风气之隔阂。大概南方气候温暖,雨水调和,有江湖沼泽之美,鱼盐舟楫之利。所见者无非“渔笛”“烟树”“绿水”“青山”,因而形之于诗,则多为“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之类的丽词秀句。北方大漠苦寒,白雪没胫,每值秋高风紧,胡马骄嘶,猎火照耀,悲笳长鸣,所见者无非“黄沙”“白草”“穹庐”“积雪”,因而形之于诗,则多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斛律金《敕勒歌》)之类的雄爽气概。管子说:“五方之民,其声之清浊高下,各象其川原泉壤,浅深广狭而生。”这确是事实。总括说来,南方文学的特色,音调和柔,意境绵远,文字清丽。北方文学的特色,音节高亢,意境雄浑,文笔浑朴。北方质胜于文,南方文胜于质,这是最显而易见的地方。

散曲通常也分为“南”“北”两类。北曲流行于金、元及明初之际,多为中州的音调;南曲的起源较北曲为早,其流行却在元末明初,是大江以南的音调。朱有燉《诚斋乐府》云:

唐末宋初以来,歌曲则全以词体为主,今世则呼为南曲者是也。自金元以胡俗行中国,乃有女真体之作;又有董解元、关汉卿辈知音之士,体南曲而更以北腔,然后歌曲出自北方,中原盛行之,今呼为北曲者是也。若其吟咏情性,宣扬湮郁,和乐宾友与古之词又何异?(白鹤子《秋景五首》序)

盖当南宋时,金人南下牧马,侵入中原,在社会上流行的可唱的词,渐渐传布到北方,后来和“胡夷之曲”及北方的民歌俗谣相混合,便成为北曲的雏形。其后接着是蒙古族的崛起,胡语流行于中土,自然也脱不了他们那种金戈铁马的气概,对于南方音乐的欣赏,格格不入,因而南曲失去社会的注意。于是南曲浸衰,而北曲便成为元代最盛行的歌辞了。到了朱明,南方平民揭竿而起,把元人逐回漠北,定都南京后,南人的势力一旦恢复,南曲也因是南人的嗜好而重露头角。所以徐渭《南词叙录》说: 南北曲的分野

文学南北的不同,由来已久。我国幅员辽阔,长江黄河,界域其中;山川险阻,交通不便;尤其在往古,更易形成南北风气之隔阂。大概南方气候温暖,雨水调和,有江湖沼泽之美,鱼盐舟楫之利。所见者无非“渔笛”“烟树”“绿水”“青山”,因而形之于诗,则多为“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之类的丽词秀句。北方大漠苦寒,白雪没胫,每值秋高风紧,胡马骄嘶,猎火照耀,悲笳长鸣,所见者无非“黄沙”“白草”“穹庐”“积雪”,因而形之于诗,则多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斛律金《敕勒歌》)之类的雄爽气概。管子说:“五方之民,其声之清浊高下,各象其川原泉壤,浅深广狭而生。”这确是事实。总括说来,南方文学的特色,音调和柔,意境绵远,文字清丽。北方文学的特色,音节高亢,意境雄浑,文笔浑朴。北方质胜于文,南方文胜于质,这是最显而易见的地方。

散曲通常也分为“南”“北”两类。北曲流行于金、元及明初之际,多为中州的音调;南曲的起源较北曲为早,其流行却在元末明初,是大江以南的音调。朱有燉《诚斋乐府》云:

唐末宋初以来,歌曲则全以词体为主,今世则呼为南曲者是也。自金元以胡俗行中国,乃有女真体之作;又有董解元、关汉卿辈知音之士,体南曲而更以北腔,然后歌曲出自北方,中原盛行之,今呼为北曲者是也。若其吟咏情性,宣扬湮郁,和乐宾友与古之词又何异?(白鹤子《秋景五首》序)

盖当南宋时,金人南下牧马,侵入中原,在社会上流行的可唱的词,渐渐传布到北方,后来和“胡夷之曲”及北方的民歌俗谣相混合,便成为北曲的雏形。其后接着是蒙古族的崛起,胡语流行于中土,自然也脱不了他们那种金戈铁马的气概,对于南方音乐的欣赏,格格不入,因而南曲失去社会的注意。于是南曲浸衰,而北曲便成为元代最盛行的歌辞了。到了朱明,南方平民揭竿而起,把元人逐回漠北,定都南京后,南人的势力一旦恢复,南曲也因是南人的嗜好而重露头角。所以徐渭《南词叙录》说:

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或云宣和间已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号曰:“永嘉杂剧”,又曰:“鹘伶声嗽”,其曲则宋人词,而以里巷歌谣不叶宫调,故士大夫罕有留意者。元初北方杂剧流入南徼,一时靡然向风,南词遂绝,而南戏亦衰。顺帝朝,忽又亲南而疏北,作者猬兴,语多卑下,不若北之有名人题咏也。永嘉高经历(明)避乱四明之栎社,乃作《琵琶记》,用雅丽之词以洗作者之陋,于是村坊小伎,进与古法部相参,卓乎不可及已……高皇帝即位闻其名,使使征之,则诚佯狂不出,高皇不复强,亡何卒。时有以《琵琶记》进呈者,高皇笑曰:“五经四书,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记》为山珍海错,富贵家不可无。”既而曰:“惜哉,以宫锦而制鞋也。”由是日令优人进演,寻患其不可入弦索,命教坊奉銮史忠计之,色长刘果者遂撰腔以献。南曲北调,可于筝琵被之,然终柔缓散戾,不若北之铿锵入耳也。

徐氏此说,与朱有燉之说略同,不过把南曲渊源说得更加明白。由于以上所述,我们便可得到以下的几点结论:

及时,曲之起源以南曲为最早,其曲则为宋人词而益以俚巷歌谣。

第二,南曲在元代,因其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

第三,北曲是元代文学的主流。

第四,南曲在明初复活,高明为其及时个作家。

第五,南曲在明初尚不流行,盖以其“柔缓散戾,不若北之铿锵入耳”。

以上既然把南北曲的源流讨论清楚了,然后我们接着再看南北曲究竟有什么不同。关于南北曲的分野,论者颇多,要而言之,北曲其声壮以厉,有剑拔弩张之势;南曲其声啴以缦,有偎香倚玉之怀。王世贞的《曲藻》中说:

北字多而调促,促处见筋;南字少而调缓,缓处见眼。北则辞情多而声情少,南则辞情少而声情多。北力在弦,南力在板。北宜和歌,南宜独奏。北气易粗,南气易弱。此吾论曲三昧也。

南词叙录》的作者徐文长也说:

听北曲使人神气鹰扬,毛发洒淅,足以作人勇往之志,信胡人之善于鼓怒也。所谓其声噍杀以立怨是已。南曲则纡徐绵眇,流丽婉转,使人飘飘然丧其所守而不自觉,信南方之柔靡也。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是已。

其次,在清初《魏伯子论文》中有比较南北异同的一段话,说得精湛绝伦,任中敏以为其为从来曲家所不曾道者。现在把它录出,作为本节之末:

南曲如抽丝,北曲如轮枪。南曲如南风,北曲如北风。南曲如酒,北曲如水。南曲如六朝,北曲如汉魏。南曲自然者如美人淡妆素服,文士羽扇纶巾;北曲自然者如老僧世情物价,老农晴雨桑麻。南曲情联,北曲势断。南曲圆滑,北曲劲涩。南曲柳颤花摇,北曲水落石出。南曲如珠落玉盘,北曲如金戈铁马。若贵坚重、贱轻浮、尚精紧、卑流荡、好干净、厌烦碎、爱老成、黜柔弱、取大方、弃鄙小、求蕴藉、忌粗率,则南北所同也。

南北曲的迥异其趣,于此可见。下面接着看南北曲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

媒体评论

罗锦堂教授毕生从事曲学研究,著作等身,享誉中外。但因他的著作大多在海外出版,大陆比较难找,时为大陆喜好其著作者感到遗憾。这次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其曲学著作,可谓曲学界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

不管从学术价值还是文化意义,以及两岸文化交流的角度来说,罗锦堂教授的曲学著作都值得在大陆出版。我更坚信,其在大陆出版,必将惠及读者,也会受到广大读者的赞誉。

——霍松林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思***3(**的评论:

算是不错的图书,整体感觉还可以。

2017-06-22 18:41:41
来自鸟巢西**的评论:

听说写的不错,散曲值得关注

2017-09-13 11:38:53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