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语文教育论文

摘要:语文到底是什么?向无定论 ,但是相当专家学者都强调语文教育有以下几个层面 :①语言文字 ,主要是语言的实践和运用 ;②语言文学 ,这是比较高的形态 ,关注学生 的精神 、态度 ;③语言文化 ,是让学生对世界有独特的认识 。不管是哪一种说法 ,还是几种说法的综合,都不可否认传统语文是一种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创造性想象的沉淀 ,语文教育不同于其他化学物理等 自然学科 ,带有深深的历史和民族文化的
语文教育论文


语文教育论文:论中学语文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需要创新的教育。总书记在1992年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呼唤着具有高素质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面对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面对知识经济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显得格外重要。江总书记在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而,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国民的创新素质,创新能力成了21世纪国民最重要的能力。

21世纪的语文教育,在创新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作为母语,一方面是人们交际的工具,另一方面又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是我国丰富的人文精神的组成部分。它关系着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增强,关系着民族兴衰的命运。面对新世纪的挑战,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创新人才能,培养创新能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

创新,就是走前人末走的道路,干前人末干的事业。

创新教育,就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它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即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更加要导之以“创”。它是要在优良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迸出智慧的火花。从这种意义上讲,创新教育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教育思想。

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在价值观取向坚持以未来理想与成功为价值的“明天”教育价值观,它不以“重复过去”为已任,旨在人文本质上创造超越前人的一代“新人”。创新教育是一种健全的人格教育,它努力塑造智商与情商和谐共融、完善健全的理想化人格,强调人格发展的独立品质。创新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它属于高层次的素质教育,突出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语文,作为一门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作为学科改革的排头BING,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

中学语文教育应该顺应21世纪的时代潮流,高扬创新教育的主旋律,肓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崇高使命。创新能力,即创造力,它是人类较高级的一种能力,是各种能力综合的结果,如记忆力、想象力、感受力、理解力以及好奇心等。其中想象力起着重要作用。

中学语文教育的创造能力培养,主要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习惯,并且要强化实践性,切切实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观,“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①《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9年6月25日)要实施语文创新教育,就必须真正尊重学生人格,民主平等,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查阅工具书,去思考,去探求,去讨论,去争辩,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在这一语文学习过程中,YING导运用已有知识和已有能力,使已有的智力在实践中运用中得到重组、得到发展,开发每一个学生创新潜能。使学生亲身体验探索过程的心理历程,丰富、砺练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情商水准。这种实践的、活动的语文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不断发现客体新质,不断丰富和改造主体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也就是创新能力的养成、内化的过程。

在语文教育活动中,要通过一篇篇教材(特别是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感受力、想象力和领悟力。每一篇活生生的作品,都包含着作者独特的人生经验、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每一篇作品都呈现出作者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创造力,每一篇作品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从“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转变为“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观念,从“以教师为本位”的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从“模式教学”的观念转变为“开放教学”的观念。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欲,启发、YING导学生各SHU已见,鼓励肯定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素养、生活经验和情感气质,对作品作出各自不同的解读。这种体语、解读的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这是语文课的独特MEI力所在,这本身也是潜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的鼓励与肯定也就保护了探索、创新的积极性,而决不能用教师的“”、统一的“模式”、所谓的“标准答案”去扼杀学生的创造性。

语文(尤其是文学作品),是历史的一面明亮的镜子,是生活的多彩画卷,体现着作者关于人世、宇宙如幻想世界的形象思考,体现着人的思想、感情、情操、人格和个性。一代代的人逝去了,但他们的精神笑貌却活生生地存留在语文(文学)里。语文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对语文(文学)审美感悟,可以从历史的深度认识生活,了望人生,从中汲取营养,接受人文素养的陶冶,塑造健全的人格。语文教学可以从语文(文学)作品中“复活”历史,甚至可以“创造”历史,从文学作品中体悟远逝了的作者的活生生的精神笑貌,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更加应该较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创新的自由度,让每个学生的创造个性得充分的自由发展。写作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创造,是人的精神生活的物化和外现。我们应当鼓励并引导学生很真实地SHU写自己所体验到的生活,切忌人云亦云的假话空话;鼓励并引导学生大胆想象,SHIU发感情,发表议论,不必拘泥于事实,也可编述故事。在写作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思考和发现自我,并体会到创造的乐趣。2000年的全国高考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②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与学的活动是最富生命活力、具个性色彩的活动,也是最有创造空间的活动。教师本身应当具有正确的语文教育思想,摒弃应试教学,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从学生的实际、自身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进行语文教学。教师心中要发始终怀有“育人”、“立人”的崇高目标,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既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积极性和创造性,既重视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又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商和情商,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的教学观更新了,教师的观察力、想象力、思辨力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也有望了。如果教师的思想僵化保守唯上唯书,缺乏创新意识,那是决不可能培养出创新人才的。

让我们师生合作,共同迎接新世纪中学语文创新教育的春天!

语文教育论文:从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看语文教育本体的演变

一、教化本体 教化本体是指语文教育以教化为立足点,语文教育的存在以教化为基石。教化本体表明语文教育是建立在政治思想教育的基础之上。古代最为典型。《学记》中说:“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在语文教育尚未独立设科的古代,教育包括文史哲的教育。有人说,一部中国教育史,就是一部中国语文教育史。“化民成俗”成为语文教育的基础和首要目的。古代儒家一贯主张:“诗书教化,所以明人伦也。”“明人伦”就是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但“明人伦”仅是教化的一个方面。中国古代,教化的内容是很广泛的,主要有“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安贫乐道思想,除暴安良思想,不畏强暴、见义勇为思想,学无止境、精益求精思想,精兵简政、为政清廉思想,自强不息、人定胜天的思想,等等。”①为了实现教化的目标,中国古人将儒家经典著作选为教材。“四书”、“五经”是官方所定的蒙学之后的主要课本。《大学》是十分典型的一套自成体系的道德教育教材。全书提出了一个总纲“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讲修身,“亲民”讲爱民,“至善”则指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都是讲提高自身修养;“齐家”,“治国”,“平天下”则属于治人的范围,涉及到道德的各个方面。《诗经》本是一部诗歌总集。虽然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的话,意思是要学会说话,就要学“诗”。然而,他仍然主要将它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课本。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诗”有七大作用:一是感发兴趣,二是考见得失,三是团结和睦,四是怨而不怒,五是孝敬父母,六是效忠君王,七是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七大作用中,没有一条真正涉及语言文字教育,除第七条外,都是有关伦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见,在古人的心目中,《诗经》是进行教化的生动教材。即便是在近代初期,中国人仍然认为:“中小学堂注重读经以存圣教”,“中国之经书,即是中国之宗教”,“若学者不读经书,则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所谓三纲五常者尽行废绝,中国必不能立国矣。”②将读经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到了能否立国的高度,教化本体深入人心。教化本体思想还体现在教与学的方法上。古代中国人很讲究“化”,怎样化?所谓春风风人,夏雨雨人,是“化”的方法,就是在和风细雨中潜移默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象春风那样亲切、温柔,象夏雨那样滋润心田,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之中受到感染,受到教育:将教化的内容“化”入内心,“化”进脑髓。从学的方面说,就是要得意忘言。言是获意的手段,获意后,言则可忘。在这里,“意”指思想内容,是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这一点,柳宗元的论述较为典型。他将语文教育的目的定为“文以明道”。指出:“学者务求诸道而遗其辞”,“道假辞而明,辞假书而传,要之之道已耳。”③很明显,道在文之上,学文的目的在于“明道,在于接受思想教育。“辞”只是“道”的载体,自然,“明道”之后,可以弃“辞”。根本不是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更象是在接受政治思想教育。中国历史上语文教育的教化本体,是由中国社会的泛道德主义决定的。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伦理道德渗透于社会的一切方面,任何个人的言论或行为都严格地受道德价值的制约与牵制。整个社会,非常重视伦理道德,强调以道德标准来衡量事物或行为的好坏;而且,那一套伦理价值观念深入人心,能为一般社会成员普遍接受。伦理价值观的君临一切,独占鳌头,统治者自然就十分重视在学校教育中,特别是语文教育中强调渗透伦理道德思想教育,这是语言的特点决定的。因为,“文”总是要载“道”的,故而,“教化”成了代“文”弃“辞”的本体。

二、智能本体 智能本体是指以培养语文能力、开发大脑智力为根本进行的语文教育。近代中国,国门大开,一批“睁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有感于西方的坚船利炮,认识到开启民智的重要性,纷纷写文章作演说出书报,呼吁开发民众智力,教育成了他们关注的焦点。于是,“语文”独立设科,开辟了我国语文教育的新时代。独立设科后的语文教育,开初,虽然还在一定程度上将“诗书教化”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但社会的发展对人的才智的要求愈益迫切,渐渐地,以“教化”为主旨的语文教育,让位于以智能为本体的语言文字教育。1912年,《教育部颁布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对语文教育在智能上提出了要求:“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兴趣,兼以启发智德。”将“智”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且位居“德”之前。这是在教化本体上的一个革命性的飞跃,表明人们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在不断加深,意味着语文教育以教化为本体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1923年,由叶圣陶起草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在突出智能这一点上旗帜更鲜明。规定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①使学生自由发表思想;②使学生能看平易的古书;③使学生能作文法通顺的文字;④使学生发生研究中国文学的兴趣。简单地说,就是会说,会读,会写,有兴趣。很明显,语文能力的培养已经占据了语文教育的主导地位。建国后,强调进行“双基”教学”。1952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提出中学的教育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获得“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双基”理论的提出,在语文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反响,广大语文教师以给学生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为主要目的,提高了教学的效率。随着时代的发展,“智力开发”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大课题。特别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知识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学校掌握的知识,形成的技能,能够终身管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反映在语文教育上,就是教学改革风起云涌,有教材的改革,有教法的改革,在全国形成了许多流派。如魏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刘月出月出的作文三级训练体系,陆继木春的双分体系等。这些改革,都紧紧围绕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这一核心。改革者们以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一改传统的

以“灌”为主的方式方法,代之以“导”,以“练”,以学生智能的开发与培养为宗旨,将语文教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智能本体,还体现在建国后颁布的几个教学大纲中。1956年的《初级中学汉语文教学大纲》提出:“教给学生有关汉语的基本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理解汉语和运用汉语的能力。”还提出了一些思想教育的要求。1963年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提出:“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明确指出:“中学语文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和必要的语文知识,进行严格的读写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1980年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把教学目的规定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教学大纲(试用)》将教学目的表述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五个大纲,都有一条“能力”红线贯穿其中。特别需要强调的是,1992年的大纲和1996年大纲,单独提出了智力开发问题。不仅如此,在语文教育的内容上、方法上,近代以来,都以突出智能培养为主要特征,限于篇幅,此不论及。三、人文本体人文本体是将语文教育定位于人之上,以人的发展和个性发展为根本支点。智能本体是对教化本体的一个突破,使语文教育凸现出它本身的特点。在中国语文教育史上,这是及时次真正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变革,为充分发现语文在其它学科乃至在社会生活中的工具性作用,奠定了基础,使语文教育象语文教育。然而,智能本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它至少有两点不足:及时,只关注语文作为外在工具的一面,忽视了蕴含于其中的人的因素,使语文教学实践变成了象使用锄头、镰刀那样的纯技术的实践,语文课堂成了木工师傅教徒弟使用锯子、刨子之类的状况,冷面无情,只见技巧不见人;第二它无视人的丰富的个性,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有待开动的机器。课堂上,我讲,你听;我导,你练;我考,你背。使本来应该丰富生动的课堂,变得单调无味。有鉴于此,语文教育界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重新给语文教育定位。其一,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足以证明,从本世纪初的“国文教授法”到80年代的“语文教育学”,其间经历了由“教授法”发展为“教学法”和“教材教法”的阶段。80年间,人们愈益深刻地认识到,教学法或教材教法,思路单一,只研究如何教,忽视了如何学,如何育。只重教,忽视学,不见育,只是语文教育的半壁江山,难以满足语文教育育人的需求,也发挥不了语文教育育人的功能。因而,“语文教育学”应运而生,它更加重视人在智能、道德、情感等多方面发展的需求,开掘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人”的地位日益显露。其二,陈仲梁在1996年第9期《语文学习》上撰文《期待:语文教育的第三次转变》,认为从本世纪初开始,语文教育出现过两次转变。本世纪初,从文字型教育转变为文字———语言型教育;近十年来,又出现了第二次转变,从文字———语言型教育转变为语言———思维型教育。并指出:语文教育将出现第三次转变:语言———人的发展。明确地将未来语文教育定位于人之上。其三,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及时次提出了‘发展个性和特长’的教学目的。”④其实,在教育理论界,早已有人提出将教育的支点定在人之上的看法。斯普朗格认为人的本体结构的生成、定向、定格,关键是教育,“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⑤语文教育,作为整个学校教育大厦的一个主体部分,理所当然,将自身固定于人的个性、人的理智、人的道德、人的情感之上,应当是很自然的,很必然的。

教化本体———智能本体———人文本体的演变,显示出语文教育本体的演变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每一次演变都是一次飞跃,一次提升。智能本体,虽然吸收了教化本体重视化的合理因素,但摒弃了唯教化思想,吸收了在蒙学阶段重视读写训练的经验,从时代的要求出发,使语文教育在能力训练、智力开发的基础上迅速发展。人文本体又是一次质的变革,它力图避免智能本体的片面性,致力于促进人的和谐主动发展。

注释:1 张隆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第20—21页,湖南师大出版社1991年版。2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第199页,人教社1961年版。3《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柳河东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4《关于高中新大纲和新教材》。《中学语文教学》1996年第9期,5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第87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语文教育论文:略论朗读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本文不完整 ;二是朗读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朗读是课文读解的“催化剂”,有助于“听读”水平的提高;朗读是沟通 口语和书面语的“桥梁”,有利于“说写”水平的提高;朗读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有利于人文素质的提 高;朗读有利于提高语言的规范化程度。

语言能力·语感·朗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作为基础教育的语文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古人云:“授之学生于鱼,莫如授之以渔”。从某种意义上说,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分水岭就在于:前者 只授之学生以鱼,而后者却授之学生以“渔”。“渔”,意味着一种创造,它能捕获到更多更好的“鱼”。 笔者以为语文教育要授之学生以“渔”,应把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放在首要地位。语文教育要通过培养和发 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而达到发展思维和智力的目的。一个人的语文能力,主要是表现在语感上,而朗读是 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素质的重要途径。

语文能力是人的文化心理结构表现于语言层面的品位、格局和发展的倾向,其核心因素是语感。语感, 是一个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感知判断,是人们感知、领悟、把握语言这一对象的一种能力、方式和结构,是一 种直觉思维而非逻辑思维。它左右着语文教学中的读、写、听、说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在所有的言语 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任何人不可能根据所用词语的理性含义和范畴以及相关句法规则来理解和生成句子, 而必须主要凭借语感的同化、顺应作用。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能力,语言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如何提高 学生的语感素质上。语感素质有高有低,因人而异。儿童在进学校读书之前就已形成母语语感,但儿童的语 感是浅层次的,只限于日常会话、交谈等,其语感素质有待提高。语文教学的任务不是抛开语感这一基础另 起炉灶,从头教授语言知识使之转化为语言能力,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读写听说实践,致力于提高学 生的语感水平。语感分输入与输出两大类。输入型语感与听读活动对应,输出型与说写活动对应。衡量语感 素质高低的标准是语感的广度、深度、美度、敏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是以古今中外具有典范性的言 语作品去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学生的输入型语感,并以此为龙头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朗读是听读 活动中最重要的教学形式,它对于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水平,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就十分重视朗读。不仅对于朗读的意义、作用等有着非常精辟的见解,如杨雄说:“大谛 能读千赋,则能为之”,还有大家所熟知的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 会吟”等;而且对于朗读的要求、方法、要领等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古代大教育家朱熹对朗读有许多独 到的见解,他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 ;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又指出:“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就是要求学生通 过朗读和思考的实践,提高阅读水平,培养语言能力。因此在古代文言和口语基本脱节的情况下,语文教育 基本上能让大部分学生得心应手地运用文言写作,这恐怕主要得归功于朗读的教化。但是后来由于历史的原 因,长期以来语文教育为应试升学服务,语文课把精力过多地放在分析讲解以及机械孤立的改病句、划分句 子成分之类的训练上,而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密切相关的“朗读”、“言语表达技巧”等则常常被忽视。学 生失去直接、完整地感受课文言语形式的机会,语感水平得不到提高,真正的语言能力的培养渐渐被淡忘了 ,以致有许多已迈入大学校门的学生,提笔写起文章来,脑子就发怵,读起文章来,方言语调不说,还读的 结结巴巴、破句百出。前不久,《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大学生的汉语怎么了》的报道,文章列举了 大学生写的文章中出现了许多病句和别字,其中6篇稿件中竟然有100多个(处)错别字、语病,至于文章结 构上的问题那就更多了。而这文章的作者都是我省“黄龙”大学生记者团的成员,应该说是大学生中的“笔 杆子”了。近年来像这类有关国民语文能力下降的报道屡见于报刊,显示了非常令人担忧的状况,难怪张志 公先生发出呼吁,让“全社会都来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见《语文建设》1997年第4期)。可见语文教育到 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语文教育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中小学的语文教学。笔者以为语文教改能否取得实质 性进展,恐怕关键取决于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语文教学能否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朗读这一优良传统。

朗读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朗读是把书面上写的无声语言(文章、文学作品)转化为更能表情达意的有声语言。语言是词汇、语法 、语音三者的结合体,严格地说,书面上写的语言是不的语言,因为欠缺了一个语言的重要因素——语 音。语音所包含的语气、语调、语势、语感,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书面语言都将受到局限。而朗读作为 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不仅可以把语言完整地、艺术地表达出来,而且还能运用语气、语调 等传达出那些“不可言传”的蕴藉,“意在言外”的储蓄。作为朗读者,不但要充分把握住文字材料语词的 明确含义,尤其要精细感受文本言语形式的具体色彩,以便地表达文字作品的情理,使听者在有声语言 中接受到直接可感的刺激,透过文字符号间接地感受到世间事物的真切映象。所以是否善于最精细、最灵动 地感受语词,是培养朗读者和听者语感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朗读在语文教育中的主要任务。那么朗读在语 文教学中究竟有什么作用呢?下面笔者围绕这一问题,试作简略论述。

一、朗读是课文读解的“催化剂”,有助于输入型语感“听读”水平的提高。

朗读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时的声音负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 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 更直接、强烈的感染。同时朗读又是一个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的过程,教师或学生朗读时,眼睛所感知 的文字,耳朵听到的声音,口耳相传,目视口诵,同时到达人的中枢神经,增加了传入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 ,大大强化了对语感对象——课文的理解。这正如看舞台演出比只看文字剧本印象更为深刻。有一位著名作

家在回忆他读中学时语文老师上林觉民的《与妻书》时写道:“她在简要地介绍了作者和解释了‘绝命书’ 一词后,对课文内容未作任何分析讲解,就开始用她沉静的语调动情地朗读课文,他们深深地受到感染,‘ 都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寂无人声的教室响起一片唏嘘’,竟至‘放声哭泣’”。说明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 ,具有巨大的言语感染力,能让学生通过感官和心灵在感受课文言语的同时,发挥出对语言的直觉的感知判 断——即语感能力,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使得“他们不用等待老师讲解,就理解了它的意思,甚至连 文章的主题都能明确地表达出来”。因此,让学生通过朗读直接感受课文的语言文字是培养语感、提高听读 水平最有效的方法。

语文课文一经朗读,更具有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感染学生心灵的作用。它往往比单纯的讲解分析更能 使人体察入微、感受至深。所以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少讲语文知识,淡化分析讲解,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 在课文语境中自然而然地感受课文的言语形式,从而达到提高“听读”水平的目的。语文课文中大量的白话 文,字面上较易理解,字里行间的蕴意有时又不可言传,通过朗读,能溢于言表,使人心领神会;文言文, 经过朗读,能更深入理解古人的语气、句读以及课文深刻的含义。

二、朗读是沟通口语和书面语的“桥梁”,有利于“说写”水平的提高。

语文课文都是经过编者精选的而规范的文字作品。学生反复朗读多次触摸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不断 地直接受到作家规范而优美文笔的潜移默化,在大脑皮层就会留下连贯的、系统的、符合语言条理性的痕迹 ,这样脑子对言语表达的反映就会更加快速、、敏感。学生经过言语“听读”的输入和语感的积淀,能 有效促进写作水平和口语表达水平的提高。有一位中学语文教坛新秀在介绍自己作文教学经验时,其中重要 的一条就是“以朗读为突破口,提高差生的写作水平。”他的做法就是通过强化朗读训练来促进差生写作水 平的提高。结果表明,经过一个学期的强化训练,6位差生的写作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其中两位在语 文高考时,分别考出“70”和“72”分的较好成绩。由此可见朗读的神力了。从读得通到写得通,从读得有 感情到写得有情趣,朗读把躺在课文中的语言读出声来,通过声音传达出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享受一种再 创造的乐趣。这样学生逐渐习惯文章的用词造句,加速了口语和书面语的沟通。这种有效的“听读”输入, 不但可以在写作时心理摹拟,消化那文笔,还可以在说话时对照,应用那词章,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趋于精密 ,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趋于流畅和,大大促进了“说写”水平的提高。不管是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还是教 师作示范朗读,都要充分遵循朗读的内在规律。学生听老师朗读示范,更能体会到有声语言的神奇功能,从 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因此朗读教学比单一的“说话”训练有更直接、更明显的效果,也比单纯仿 照写作印象更深,融化更快,更有利于纠正语句不通,不合规范等毛病。

三、朗读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有利于“人文素质”的提高。

朗读者进行朗读,听者听别人朗读,都是一种高尚精神享受。在朗读的语境中伴随着自如的声音、悦耳 的语调、生动的语气传入耳鼓那深邃的思想内涵、高尚的情操,那美好的憧憬、语言的美感,也就同时流入 听者的心田,激荡着他们的胸怀,陶冶着他们的性情,在高尚的精神享受中,在生动的美感愉悦中,提高着 他们的精神境界。

语言的美感给人的高尚精神享受常常使人乐此不疲。但是不论是听别人朗读,还是自己朗读如果没有一 定的语言艺术素养和造诣,即使听到好的朗读,自己也只是茫然,不可能领会到有声语言的精妙,不善于朗 读,精采的内容被读得吭吭哧哧、支离破碎,哪里还有什么享受可言?特别是语文教师,如果不善于朗读, 怎么能带领学生进入文字作品的佳境,去领略文字作品的意味,去追求语言表达的呢?因此,听者和朗 读者的语言造诣越深,才越能体会到和体现出朗读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

朗读所展示出的语言美感带给人们的精神享受,说明语言与人的精神世界血肉相连的关系。一个人的精 神世界总是和他的语言世界相连结、相吻合的,精神世界的开拓同时是语言世界的延伸,语言世界的扩展同 时也是精神世界的充实。海德格尔曾说过,“语言就是人的生命活动”。可见语言本身具有提高人类修养, 使人精神高尚的人文价值,这也正反映了语文学科的主要规律。而语文学科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即育人)主 要是情感教育,语文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情感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作品就是美的情感,通过朗读活动 ,将文学作品美的情感渗透于学生的心灵,将文学作品美的语言作用于学生的语感,才能真正达到提高人文 素质和语感水平。

四、朗读有利于提高语言的规范化程度

1982年12月4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规定: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朗读,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形式,是达到语言规范化的重要途径。广大的 大中小学生,成百万的教师是普通话最直接的教学者和宣传家。不学习和掌握普通话,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朗 读者。学生朗读的读本都是经过精选的文字作品,这样他们不但在语言方面,而且书面语言的语法、修 辞、逻辑方面都能得到有系统的规范化教育。

朗读的文字作品中的每个字、词、句,都涉及到普通话的声、韵、调,轻重格式,儿化、音变,以及语 句的声音样式等规范问题。初学普通话者,在朗读中比较容易发现问题,也比较容易得到纠正。而在说话时 ,既没有文字依据,语流又快,口腔再松软无力,就不容易感觉到存在的问题,如果加上方言土语掺杂其间 ,纠正起来就更加困难。因此在朗读文字作品中使普通话逐步标准规范,应该成为朗读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要纠正学生的方音语调,学会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光靠呆板的一字一词的 正音训练并不能长久地吸引学生的兴趣,他们更乐意用普通话朗读喜爱的作品,去表达他们的情感体验,这 正是人们利用朗读进行普通话正音的好机会。因为普通话不只是字音符合北京语音,更重要的是语调、语 气、语速、轻重格式等都符合北京语音系统,否则就会显得生硬。而这些因素在字词训练中是无法学到的, 只有在朗读中将一个个音节放在变化、生动的语流表达中,才能更真切地体味和掌握普通话的各种语音规律 。所以朗读是学生掌握标准、规范普通话的好阶梯。

朗读的作用远不止以上这些。朗读对于思维能力、感情引发能力、声音动用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等的培 养,也都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多年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语文教育脱离了它应有的 轨迹,围绕着“高考”这根指挥棒运行。许多教师以教懂有关的语言文字知识为目标,把课文的语言文字支 离破碎地肢解为有关知识的例证。语文教学陷入“重讲(老师讲)轻读(朗读)”、“重写轻说”的境地。 作品一经教师琐碎的分析讲解,学生听起来味同嚼蜡,对课文毫无感情可言。因为分析讲解毕竟不能替 代语言文字的感知领悟。所以学生只有通过对课文的熟读精思,才能领略文章的内涵,欣赏课文特有的美, 从而使自己的心灵受到陶冶,境界得到升华。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和重新审视朗读教学的作 用,不断提高师生的朗读技巧,使学生从朗读中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从而发挥出朗读的巨大作 用。

1. 王尚文:《语文教育学导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版。

3.张颂:《朗读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8月版。

语文教育论文:对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性思考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育 汉语言文学 对接性 实践能力 多媒体技术

论文摘要:教育制度改革热潮在我国掀起之后,引起了教育观念及教育模式的改变,我国各大院校的语文教育工作也越来越被重视,语文教学在随后几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在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应该看到,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实现对接不仅是提高语文教育水平的发展需求,也是适应新时期,新文化的发展需求。

汉语言文学应该说,它本身就属于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但是,我国的教育制度,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语文教学并没有重点把握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反而更多的是为考试而学习而不是为文学而学习。加上我国语文教育的师资水平整体来说还没有满足新时代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要求,因此,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应该实现更多方面的共通和交流,应实现语言教育和汉语言文学的对接性教育,这样才能够重建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高素质和高质量,也才能更好地弘扬我国的汉语言文学精髓。现代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其实不会存在什么不良的冲突,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比如在语文知识的运用上,教学方式或者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的运用上,都要进行对接性思考,这样才能够把汉语言文学的一些信息反馈到语文课堂教育中去。另外,我们应该抱着开放的心态来看待汉语言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对接,特别是现在教学理念越来越宽容,开放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来正确理解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的对接问题。

及时,关于汉语言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对接,在实践能力方面的思考。

不管是语文教育还是汉语言文学教育,其根本目的都是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二者都能够对学生的精神面貌或者认识观念等产生一定的影响,都能够丰富人的见识,并重塑自我。汉语言文学和语文教育要实现很好的对接,要能够形成结合性发展模式,首先要实现二者在实践能力方面的对接。汉语言文学教育和语文教育应该寻找他们的共通点,虽然语文和汉语言文学在本质上有区别,但是语言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包含汉语言文学教育这个模块的,因此,二者在教学内容或者一些理论指导上其实是有相通之处的,在实践方面,应该抓住这些共通的东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人才,要积极地探索提高实践能力的方法,挖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对汉语言文学中,诗词歌赋的品读和学习也是要重视的,汉语言文学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探索和运用方面。而在语文教育中,也要把握汉语言文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方向,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创作诗词歌赋的能力进行培养。比如开设一些实践性课程就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实践课程相对语文教育来说是比较少的,因此,应该加大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课堂的创设和开展。汉语言文学实践课堂的开展形式可以参考语文教育的实践课程,比如通过开展一些汉语言文学实践讲座,或者让学生做一些相关知识的社会调查等,参考语文教育的一些有效的实践方法,更好地实现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的对接。另外,语言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二者要明确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这样,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才能满足对接要求。

第二,实现多媒体技术或者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对接。

在科技时代,语文课堂教学一般都会运用到计算机信息技术或者是多媒体教程,远程教育也被广泛地运用到语文教育中,各种各样的新型教学形式,教学活动被广泛地开展起来。实现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对接其实就是强调语文教育应该更多地利用这些渠道从汉语言文学中收集更多的教学素材,或者更多地借助多媒体或者网络等渠道从汉语言文学中汲取更多的语文教学内容,汉语言文学作品库就像一个巨大的图书馆,可以满足语文教学的许多素材收集及发展。另外,现在我国很多中小学或者是大学的语文教育已经基本能够实现多媒体教学,特别是高等院校,在汉语言文学多媒体教学方面,发展的比较完善。但是由于汉语言文学教育涉及到较多的专业性知识,所以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涉及到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内容相对较少,高等教育阶段才会开展这方面的专业课程,这样就导致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断层,即初中等教育阶段断层,而高等教育阶段突然拔高,因此,汉语言文学教育有必要更多地融入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去。在多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就为将汉语言文学教育融入中小学语文教育中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事实上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因此可以探索更多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汉语言文学的知识更多地带入到语文课堂中去,在汉语言文学教育和语文教育之间,实现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对接,通过多媒体技术架起二者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

第三,更多地实现人文关怀方面的对接。

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性思考,不仅仅体现在二者关系的对接,还应该考虑语文,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课堂,与教师或者学生之间的对接。这种对接主要体现在对人文关怀方面的对接。人文关怀一直是现代教育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在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这两个方面,人文关怀更应该被重视。不管是语文还是汉语言文学,他们都是属于文学化的东西,文学要融入学生的生活或者走进他们的心灵,就需要教师在进行语文或者汉语言文学教育时,更多地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语文和汉语言文学可以说,都充满一定的情感意识或者二者都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和丰富人的情感,但是,实现这些功能,不管是汉语言文学教育还是语文教育,都需要增加教师教学中的人文关怀,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关怀,或者是采用有效的方法来增加教学情趣,活跃课堂氛围等方面,建立学生和课堂的互动,促进学生和老师的交流,沟通。总的来说,人文关怀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品格,另外,人文关怀对促进语言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发展来说,也是很有利的。


语文教育论文: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初探

[作者] 宾恩海

[内容]

提要 朱自清是一位成就卓著的现代散文作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语文教育家。其思想理论体系的构成可以概括为:朱自清超乎寻常地把语文教育的目的确立在使学生了解本国固有文化并且提高学生欣赏文学的能力的崭新意义上,他鲜明提出作文训练(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技术训练(培养学生欣赏能力)才是语文教育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虽然讲解、分析、辨别、练习早已普遍成为语文教育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但朱自清则独具一格地极力倡导“读”应当成为整个语文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变革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了解与欣赏 作文训练 技术训练 精读略读讲读诵读

引 论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领域里成就很高的作家,但我们发现他还是现代中国一位出色的语文教育家。只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总是无法摆脱朱自清是一位现代著名散文家的深刻影响,或者说朱自清大量的文学创作尤其是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成就多少有些掩盖了他实际上相当丰厚细致的语文教育思想。朱自清1920年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先后在杭州及时师范、扬州第八中学、吴淞中国公学、台州六师、温州第四中学、宁波四中等校任教,1925年-1932年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系主任,1937年抗战爆发后,随学校南迁,任昆明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其教育论著有与叶圣陶合著的《国文教学》、《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标准与尺度》和《语文拾零》等。我们把目光从他的散文作品转移到他众多的教育论著,明显可以看到他的语文教育思想自成体系。我想:站在历史的长河中,以今天的眼光及时次审视作为语文教育家的朱自清,不断地从各个方面来加深对他的教育思想的认识,将十分有助于提高我们目前以及将来语文教育发展解决重大问题的自觉性。我们把朱自清关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方面的独特主张和论述,总称为朱自清的语文教育思想。本文不揣冒味,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一、“使学生了解本国固有文化并且提高欣赏文学能力”

的教育目的论

他在《古文学的欣赏》一文中相当独特地提出了语文教育的两项目的,非常值得我们注意:一是选读古书,了解、认识和接受本国固有文化。二是以欣赏作为情感的操练,设身处地地欣赏古文学,弄清古文学的立场或扬弃或清算,培养欣赏力和批判力。朱自清把语文教育的远大目标确定在了解本国固有的灿烂文化,加强民族意识并以此提高学生欣赏文学的水平,这种观念显然区别于语文教育就是讲授语文知识使学生语文成绩考试合格或者语文教育就是一种解析作家作品和语言现象的学术研究的一般观念。朱自清这种对语文教育目的的崭新揭示让我们感觉到了他的一种具有特定意义对于前人的举步跨越。他还认为:中国人虽然需要现代化,但是中国人的现代化,得先知道自己才成。这表明朱自清正是一位独尊本国固有文化的理论家。在他看来,本国固有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奔向未来的一个重要依据,而且也是语文教育必须把握的一个重要目的。在这方面,朱自清把语文教育独特地理解为一种继承文化遗产宏扬民族精神的特殊行为,这显然体现了他个人的特色。

朱自清所主张的“了解本国固有文化”是指津津有味地接受古文学的篇章字句、语体、词汇、成语、风格和技巧,设身处地地接受古代作家的写作态度、喜怒哀乐爱恶欲。他认为语文教育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借助对古文学的了解来帮助青年人信古、学古。他说:“有些青年人以为古书古文学里的生活跟现代隔得太远,远得渺渺茫茫的,所以他们不能也不愿意接受这些……我想从头说起,尽管社会组织不一样、尽管意识形态不一样,人情总还有不相远的地方,喜怒哀乐爱恶欲总还是喜怒哀乐爱恶欲,虽然对象不尽同,表现也不尽同”。[1]朱自清的这种见解清晰地指明语文教育的使命即要求我们把青年对我国固有的文化精萃的疏远变为对它的亲近。朱自清以为无论古今人物、人情总还有不相远的地方,人类的喜怒哀乐爱恶欲可以跨越历史的长河彼此仍可相互伸展,以此达到青年读者与中国固有文化的思想精神的相互融合。朱自清着眼于古今情感上的联系来亲近、认识和了解中国固有文化,实际上是从方法途径方面强调了在语文教育实践中怎样达到了解本国固有文化这一目的。

另一方面,朱自清又提出语文教育的另一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接受文学,培养欣赏力,培养批判力。他说:“接受文学,我们有我们的立场。得弄清楚自己的立场,再弄清楚古文学的立场。所谓知己知彼,然后才能分别出那些是该扬弃的,那些是该保留的……自己有立场,却并不妨碍了解或认识古文学,因为一面可以设身处地地为古人着想,一面还是可以回到自己立场上批判的。……这‘设身处地’是欣赏的重要的关键,也就是所谓‘感情移入’。”[2]这段话今天看来似乎相当普通,但其体会切身,因而其意义也就不同寻常。它指出了欣赏的首要问题是解决立场,并且作品的立场和读者阅读时自我的立场更不能混为一谈。这里清楚地说明以坚定的立场和批判力对待文学是培养学生欣赏文学能力的及时要义。这种说法反映出欣赏能力培植的关键又在于对作品的感情移入即设身处地地体味原来作家作品的喜怒哀乐。这样特殊的意义,理应真正深刻地通过语文教育的课堂介绍给自己的学生,让这些体现中国最主要的文化历史内涵的作品从培养学生的欣赏力批判力的角度出发给学生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倘若真正着眼于发掘学生欣赏文学的能力,那么朱自清的这些见解是颇为崭新的。

朱自清实际上以此肇开了语文教育之目的在于了解本国固有文化之先声,并深刻认识到提高学生欣赏文学的能力与语文教育的紧密联系。从他的论述来看:语文教育必须以了解本国固有文化为基础最终使学生达到能够欣赏文学的目的。概言之,“了解与欣赏”即构成了朱自清语文教育目的论的中心内容。朱自清

本身就是一位精通中国固有文化的学者,因而极为尊崇以语文教育来传播中国固有的灿烂文化;同时朱自清又是一位注重写作艺术力量的文学家,因而他也要求语文教育承担培养学生欣赏文学分析文学的能力的任务。由此可见朱自清与众不同的理论特色。 二、“作文训练、技术训练”的教育内容论

朱自清把作文训练确定为语文教育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他说:“写作是基本的训练,是生活技术的训练——说是做人的训练也无不可。”[3]他认为,学生通过写作能力的培养,会增长文学运用和认识社会人生的知识经验,因而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可见写作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朱自清显然排斥长久以来以思想训导作为语文教育的主体内容,他高度肯定了写作能力培养的社会功能。他尖锐指出:“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词汇、字句、篇章、声调里。”[4]这里朱自清集中地否定了一些教育者对于思想训导的偏重,它攻击这种偏导而极力张扬包括词汇、字句、篇章、声调在内的技术训练。他欲匡正语文教育中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的作风的贫乏和单一,使语文教育的建设真正具有内在精神。在他看来:仅仅接受文化思想远远不能证明学生已经掌握了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古书的能力、理解古书的语言形式、篇章结构、句式体裁的能力。因此朱自清进而提出“技术训练”。这两方面即构成了他的语文教育内容的框架:特别强调学生在接受写作能力培养的同时尤其迫切需要切实加强学生运用文字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这些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

(一)作文训练

朱自清认为学生作文的较大毛病是文脉不清层次不清思路不清,其次是乱用标点符号。朱自清是一位很有见解的语文教育理论家,他对学生的作文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当尖锐的意见:

“学生的写作往往抓不住题目,他们往往写下些不是支离便是宽泛的废话,在开篇时尤其如此。此外,层次的杂乱、意思的贯联,字句重复,也触皆然。……他们对于标点符号的使用很不在意……标点符号表明词句的性质,帮助达意的明确和表情的恰切,作用跟文字一样,决不是附加在文字上,可有可无的玩意儿……多半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作用轻视或认识不足,随处乱点。其实不充分利用,写作的效果便会因此减少。”[5]

长久以来语文教育过程中的作文训练大多有忽略文脉和标点的倾向,朱自清这些言论可谓切中时弊。人们注重的是文章写作的思想和意义,而不是它的文脉条理、标点符号。朱先生这番话自然是一种倡导,即为纠正语文教育的作文训练中散漫无纪的忽视文脉和标点的毛病而建立起一种新观念:学生作文必须以文章条理清晰和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为最首要的条件。

朱自清尤其强调当时语文教育中所存在的几种奇特现象:一是学生错误地不自觉地把作文当作了说话的记录,使语脉蒙蔽了学生自己,因此造成层次技术拙劣。二是教师在授译讲书过程中多说不相干的闲话,也给学生作文思路带来坏影响。三是学生阅读太少或不仔细,并且过分依赖说话。朱自清在这里尖锐地批评了教师讲课闲话过多影响学生作文文脉和学生阅读太少导致作文过分依赖说话的不良倾向。他还以一种犀利的目光发现学生写作中所隐藏的通病:即学生把作文与说话等同。在朱自清看来:(1)作文不是说话,必须剔除一些无用的废话。(2)作文是用文字记录下来,并不同于说话,它必须让人读了觉得文字的好处。

朱自清提出的作文训练显然注重这两大主要内容:一是解决学生作文的文脉条理,二是帮助学生弄清作文不同于说话。朱自清实质上是以文章写作的结构形式(即所谓文脉条理)对作文训练提出了极高要求,这是一个相当明晰和重要的见解。

如何进行作文训练?朱自清的主张独具一格:(1)通过朗读、诵读的帮助提高写作。他提出:“该让他们多多用心诵读各家各派的文字,获得那统一的文字或语脉(文脉)。……因为朗诵对于说话和作文也有帮助。”[6]朱自清希望学生通过朗诵的训练获得清晰的文脉。他设想:“要训练文脉,得用宣读文件的声调……若从小学时代起就训练这种正确的朗读,语脉混入文脉的情形将可减少,学生作文也将容易进步。”[7]对于作文,朱自清出人意料地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却是“读”(朗读诵读)。他认为,“读”是帮助学生作文的良好形式,依靠着读的因素、功能可以使学生至少在语脉、文脉方面得以明晰,亦就让学生最终区别了作文和说话。其次是朗读诵读的作用还在于学生通过“读”的长期积累帮助他们在作文方面突然闪光的自觉的艺术创造。(2)从报章文体开始学习,从小的范围着手,好从写新闻短论开始。他主张:“必须从报章文体学习……从小的范围着手,拣与实际生活有密切关系的问题练习写,象关于学校中的伙食问题,你要抓住要点,清清楚楚的写出来。”[8](3)多练习说明文和议论文两种文体。朱自清认为:“实际生活中说明文和议论文比叙述文和抒情文用得多……而且一面也可以训练他们的思想。因此应该多练习这两种文字。”[9]这种练习的方法是:“给学生一些熟悉的小题目……或者给一些时事题目,让他们拟演说辞或壁报文字,假想的读者是一般民众……这才可以引他们入胜。”[10]

朱自清在强调朗读诵读对作文训练具有重要作用的同时,提出了两个关于题材和文体写作实践的观点。一个是,他认为学生应当从写作新闻短论开始,选择与实际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小范围的题材内容来作文。这种做法的意义是:让学生作文切用、感到亲切、并且有效。另一个是,他主张应让学生多加强议论文说明文的练习。他的结论是:这两种文体不仅实用,而且它可使学生通过这些文体的实践深入到现实内容,加大学生认识社会人生的广度。这些论点足可证明作为作家的朱自清往往以语文教育如同创作自持,以作家注重题材和文体的见解来谈论作文训练,恰恰显示了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的特色。

作文训练要实现自身的目标,在朱自清看来,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决不可忽视。及时,重视学生在完成作文时讲究清晰的文脉条理和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第二,特别要认同朗读诵读与学生作文的不同寻常的密切联系。第三,从新闻短论入手,激发学生从小处着笔,切近生活和自我。第四,注重练习说明文和议论文两种文体,让学生在这种体验中获取更加深刻的现实内容和思想认识。

(二)技术训练

朱自清认为,技术训练是语文教育核心内容之一。与此有关的是他在《了解与欣赏》一文中有一段别开生面的见解:

“了解与欣赏为中学国文课程中重要的训练过程。儿童从小就能对于语言渐渐的了解,不过对于文学的了解必须加以强制学习的训练。……了解是分析原文的意义并加以批判……而欣赏就在正确的透彻的了解之中。欣赏并不是给课文加上‘好、美、雅、神妙……’一类抽象的多义的评语……得从词汇和比喻的选择、章句和全篇的组织以及作者着意和用力的地方,找出那些创新的或变古的独特的东西。”[11]

这里所谓的“了解与欣赏”即“技术训练”的涵义,也就是注重让学生弄清文章的修辞语汇、组织结构和作者旨意。朱自清在语文教育里倡导技术训练,表现出他坚定独立的教育观念。事实上,忽略语文自身的内涵而倾斜于思想意识的训导的观念显然需要纠正过来,语文教育对结构、字义、词汇、段落、句式等文章技术方面的漠视确实让朱自清有些不满了。他提出了“技术训练”的主要内容,它包括:(1)注重字义。(2)了解与分析文章的句式尤其是特殊句式其实表现特殊的心理状态。(3)讲清段落。“要能显示原文的组织和发展的次序”。[12](4)讲清主旨

。“提醒学生注重重要词句和指导学生研究全文主旨如何发展。”[13](5)弄清组织结构。“说明这种文章组织的变化,是了解与欣赏范围内极重要的事。”[14](6)讲解词语。(7)讲清比喻典故例证。 一方面是了解字义、词语、句式、典故等,另一方面是欣赏主旨、段落和结构。实际上这“了解与欣赏”即技术训练是语文教育极为重要的核心内容。语文教育应当以此作为基础和背景把培养学生了解与欣赏能力置于一种相当突出的位置。朱自清在这方面崭新的观点是:弄清文章的组织结构是培养学生了解与欣赏能力的最重要的部分,由此把握

语文教育论文:分析语文教育低效原因和策略

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现代语文教育可谓正式设科,到如今百有余年了。一个世纪以来,时不时会听到语文教育内部对教学效率不高的自责,也时不时会听到社会对语文教育效率不高的强烈不满乃至愤慨。1943年初,文学批评史家罗根泽之所以发出“抢救国文”的呼吁,就是因为他感觉到当时的大学生国文程度太差。[1](P187)“抢救国文”的讨论正在热烈进行之中时,叶圣陶等人1946年编成的《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序》中说“20年来国文教学没有好成绩”[1](P185)。这里的“20年”是指从1923年实行新学制课程标准以来的20年。开明同仁认为这20年国文教学是不成功的,不能令人满意。差不多同时,1946年12月,在北京大学蔡孑民先生纪念馆召开的“中学语文诵读方法座谈会”上,语言学家黎锦熙在发言中指出:“现在教育成绩最坏的是国文。”[1](P216)黎氏认为当时的基础教育各科中效率最差的是语文。1997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那次规模盛大空前的语文教学大讨论,也就是因为社会对语文教育效果强烈不满才形成的。时间又过去十多年了,现在语文教育的效率又怎样了呢?不知别人怎么评价,我敢说,在基础教育的几门主科中,语文不排倒数及时,也称得上倒数第二。总之,百余年来,语文教育的效率总是不高,成绩总是不能令人满意!为什么语文正式设科以后教学效率总是提不高,学生总是学不好语文呢?本文认为主要原因有四个。

一、白话凌驾文言

白话凌驾文言,这是百年语文教育低效的根本原因,可以说是罪魁祸首。在语文教学内容中,文言应该是主体,是重心,因为那里包含着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主要内容,而白话是日常应用语体,是人们天天用的,不学也能懂的。当然就语文教学而言,在作文和现代汉语知识里用点白话做例子也是必要的,但白话始终是辅助次要的,它的份额和地位都不能超过古诗文,否则对语文教学来说就是颠倒主次和轻重。弄错了主次和轻重的语文教学,它的效率会高吗?胡适说:“白话”有三个意思,一是戏台上说白的“白”,就是说得出、听得懂的话;二是清白的“白”,就是不加粉饰的话;三是明白的“白”,就是明白晓畅的话。[2](P13)从胡适的定义里可以看出,白话文章学生自己看得懂,用不着老师教。当然,语文教材中的白话文,也有一些质量高一点的文章,但总的说来还是与胡适说的白话文程度差不多。白话作品用来做学生作文的范例,让学生学习作文的技巧,明白好文章是什么样子,这样是有用的,用来让学生学习现代汉语常用词汇,也是可以的,用来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民俗文化,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用来做精读精教的教材,那它真是不配。顾黄初说:“我们现行语文课本中的现代文,多数失之浅,学生只要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和基本的阅读能力,阅读之后,便觉得‘一眼能望到底’。即使教师费尽心思,‘浅文深教’,学生听课仍然感到乏味,提不起精神。”[3](P34)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刘锡庆对青少年在学白话文上用时太多非常叹惜。他说:“白话课文,实在是太‘水’了,不是记不住就是记住了也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它本身文化的‘含金量’太低了,不能终身受用——整个小学六年,所有‘课文’除了完成‘识字’任务外,大多淡忘了,它不能作为‘文化积淀’存留下来以长期使用,这真是一种智力开发上的极大浪费!”[4](P175-176)其实,早在1920年何仲英先生发表的《白话文教授问题》的文章中,就涉及这个问题。当时不少国文教师对教材中新出现的这么多的白话文,感到非常困惑:“我只觉得白话文可以让学生自己看,随意学习罢了,何为教授?小学生或因程度不够,教员不得不略为讲解,中学生谁看不懂,还要讲么?就是教员要讲,也无可讲的话头,难道教员东拉西扯,云天海外的说些话就可以搪塞吗?教员本是为讲解的,学生懂,无须教员讲解,教员还要讲解,岂不白浪费时间,生了学生的厌恶的心理呢?”[1](P86)90年过去了,语文教师有没有这种困惑呢,学语文的学生有没有这种困惑呢,“东拉西扯,云天海外”的现象是不是还很多呢?

中国古代历史几千年,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领导世界潮流;中国现代历史只有百多年,而且积贫积弱,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学汉语,了解中国,到底懂哪段历史重要呢?人们谈到“学生语文程度不够”,不是指白话文读不懂,也不是说白话文读得太少了,而是指学生缺乏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文学常识,读不懂常用的古文,不了解常见的典籍。外国留学生的汉语知识竞赛也主要是考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化了解多少。正常的语文课堂教学时间大都用在白话文的“东拉西扯”上,还有多少时间来学古诗文呢?现在小学极少有古文,中学大概只占到三成,除掉考试、活动课之外,古诗文教学时间在整个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间中占不到十分之二,大概四五百节课,这么少的时间能达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程度吗?十多年的基础教育之后,我们的孩子连《史记》、《论语》都不愿看,不敢看,不能看,我们的母语教学能算成功吗?

胡适曾自信地说,教育界改国文为国语,把中国教育的革新至少提前了20年。而事实上,白话文以压倒优势的多数占领语文教材,使中国语文教育整整倒退了一百年!把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用在学生已经懂得的白话文上,而不懂且又很重要的古诗文又极少学,这样,在语文课上能有多少收获呢?

二、能力僭越知识

能力僭越知识,这是百年语文教育低效的主要原因。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知识、长学问为主,把丰富学生的知识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来抓。当语文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年龄和阅历到一定的阶段时,相关的语文能力也就自然来了。语文的知识应包括汉字、词汇和诗文的积累,也包括文学史知识、文化知识的积累等等,核心是对中国古代三千年历史中文学精品的了解与掌握。如果我们能够背诵好的诗词曲赋散文骈文数百篇,对中国历史了如指掌,外加对外国文学和历史掌握精深,对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懂得一些,那么,我们的说话能力会差吗,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会不好吗?而我们的实际情况是,把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当成主要任务来抓,认为语文知识无关紧要。

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我们尊重的两位前辈吕叔湘和刘国正。吕叔湘先生说过:“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活动没有什么不同的性质,不过语文活动的生理机制比游泳、打乒乓球等活动更加复杂罢了。”[3](P103)我们觉得这话很值得商榷:使用语文应该是一种智力活动,不仅需要语文知识做基础,也需要语文以外的知识如历史知识、 哲学知识、科学知识做背景,还需要社会阅历做支撑,即古人所谓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一个人如果没有丰富的包括语文知识在内的各方面的知识,那么他说的话只能是口水话,没有丰富的内容,没有回味的余韵。一字不识的文盲不也有很多可以滔滔不绝地说话吗?写作的情况也一样。游泳却不同。游泳是一种肢体活动,只要动作熟悉了就可以和机械一样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没有游泳以外的知识如历史知识、哲学知识是不会受影响的,游泳技术照样高超,照样得世界冠军。刘国正先生也说过类似甚至更偏离正道的话:“语言是技能性很强的工具。获得运用工具的技能,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知识为基础,由知识到技能;另一种是直接传授,由技能到技能,知识起辅助作用。我以为语文属于后者。”[5](P4)刘先生说这话是在1996年。我不知道刘先生的观点后来是否改变了,我认为刘国正先生当时刚好说错了,语言技能应该属于以知识为基础的技能,并且这个“知识”应该是包括语文知识在内的一切知识,文史哲、政地生、数理化,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越多越好。知识越丰富,说起话来越有含量,越有味道,越有魅力,越生动形象,越能吸引人,进而达到一种令人感动的境界,令人产生共鸣的境界。知识贫乏的人说话能够达意就不错了,艺术境界就别谈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以来,甚至可以说从语文独立设科以来“能力说”就相当流行,现在基本上已成为共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实际上,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都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上,我们在这种本末倒置的教学中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能力是应用,只要我们的生理功能正常,又有一定的知识,当需要用的时候,自然能用得来,如果知识渊博,那就能用得好。的说话能力应该算很好了,但从他的求学经历看,湘乡东山堂小学、湘乡驻省中学、湖南省及时中学、湖南及时师范没有哪个老师特意培养他的说话能力,老师只是强调要多读书,要丰富学问。[6]一生用了大量的时间来读书,以丰富学识,也为说话和写作积累了素材,而真正用在锻炼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上的时间微乎其微。正因为他学问渊博,所以他说话能够吸引人,感染人;也正因为他学问渊博,所以他写作旁征博引,生动形象,内容和形式兼美。可以说,的口才和文才是以他的知识和智力做基础,加上平时自己在实践中有意锻炼形成的,并不是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再如胡适,他在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大学当老师,口才被学生称为及时,[7](P179)而他读中小学的时候也没有老师刻意培养他的说话能力,他的的说话能力也纯粹是他的知识、他的智力自然转化而来的。前大寨党支部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口才也特别好,小到一个村,大到全省全国,随便哪一级会议他做报告都能博得好评,[8]但他根本没上过学,说话的能力也就无法得到学校的培养,但照样说得好,为什么?因为他善于在生活中学习,善于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知识储备很丰富了,所以说起话来就能吸引人。无数事实雄辩地证明:口才根本不需要学校专门培养,只要有机会实践,自然能说好。写作能力也一样,一种体裁的文章能背几十篇甚至几百篇范文,他能写这种体裁的文章,如果不读不背,即使天天进行写作实践,写上一百年,也休想写出好文章!

所以,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学问上,指导学生多读好书,多背好文章,多学习有用的知识,当知识很丰富了,说话和写作都有内容了,剩下的说话技巧和写作方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学会,万一没有时间了,不学也能自己会。

在知识和能力的关系问题上,我们过去重能力,轻知识,我认为这是本末倒置,这是思路的根本错误。我们在这上面浪费了太多的精力!

三、考试不顾教学

考试不顾教学,这也是影响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改革开放以后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本来应该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具体说来是培养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9](P230)而“考试是对教与学质量的检查”,看语文教学有没有完成这些目标和任务,“应该是教什么考什么”,[5](P30)而现在的高考却不管你教了什么,考试来自己的一套,在高考之前几个月出一个考试说明(或叫考试大纲),让师生围绕这个考试大纲去教学,去复习,而将高三以前十余年的语文学习置之不顾,使得师生们从一进学校就瞄准高考讲考试说明,围绕这个考试大纲去教学,而考试的内容又非常有限,从而使语文教学走进死胡同:语文学习过程枯燥无味,教学方法单调呆板,效果老不见长进,以至于使学生讨厌语文。

语文教学与考试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出考试题目的人应该是制订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的人,因为他们最明白教材的教学内容的具体分布和重点所在,出起题目来可以做到重点突出,难易适度,并且确保对中小学语文教学起正面引导作用。而现在出高考题的人既不是教语文课的人,也不是制订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的人,他们对语文教材的具体内容和重点分布不甚了了,出起题目来既起不到检查教学效果的作用,也起不到鉴别语文水平高低的作用,更谈不到指导语文教学方向的作用。

考试影响教学,自古皆然。科举考试不考丧礼,学子们就不学丧礼的内容,不考历史就不学史籍。1932年起中学应届学生要会考才能毕业,于是老师和学生就全力应考。陶行知痛切地指出:“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成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就不必教,甚至于必不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体操不教了,家事不教了,农艺不教了,工艺不教了,教学的实验不教了,所有课内课外的活动都不教了。所教的只是书,只是考的书,只是《会考指南》!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好玩吧,中国之传统教育!”陶行知从人的发展出发,对考试的负面影响深感忧虑,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教育家的责任感。但事物还有另一面。辩证法告诉我们,凡事都有两面性,考试也不例外,既有它反面的副作用,也有它正面的作用。过去考试发挥了它强大的反面的副作用,却没有充分发挥它正面的作用,这个责任不在考试本身,而在于我们自己。我们没有真正重视考试的正面作用的影响。出考试题的人只管出题,不管可能对教学产生的负面影响。过去我们把考试看作一条路,教学看作一条路,其实我们可以把它们看作一条路,让教学先走,再让考试循着教学的轨迹走,之后教学又参考考试的车辙前行。这样考试就能很好地指导教学,将它的副作用减少到最小,将它的积极作用发挥到!

高考不是一般的考试,对教学的影响更广泛,更深刻。如果能够充分发挥高考的积极影响,那么对语文教学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甚至可以这样说,国家需要什么样的语文人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能力,生活需要什么样的语文知识,都可以通过高考的影响来完成。科举时代,封建统治者需要经学人才就考经问,需要文学人才就考诗赋,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

以前我们的考试没有认真地照顾教学,所以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率,现在,如果高考能够细致地照顾教学,既鉴别语文水平的高低好坏,又检测语文教学的成败得失,还指导语文教学的前进方向,那么语文教学的面貌将会是另一 种样子。

四、引进挤占传统

引进挤占传统,这也是语文教育不成功的一个因素。北京师范大学的刘淼认为,语文学科虽然独立设科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但是至今仍然没有真正形成自身的学科体系,这与近代以来的语文研究存在很多问题有关,而其中一个比较明显且比较重要的问题是,语文研究过于注重甚至依赖外部探讨,而忽视语文学科自身的内部挖掘。而这种外部探讨研究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简单地从语文以外的其他学科(例如从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移植方法;二是不断从国外引入各种理论和方法,嫁接到汉语文教育上,以至语文研究出现了“西风紧,满地黄叶飞”的现象。虽然语文研究中一定的外部借鉴是必要的,但是语文研究更应该从它自身内部挖掘,因为语文教学说到底是汉民族语教育,它是有其自身的特色的。语文教育家王森然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说过:“其他各科的教材教法,内容工具,似乎都还有可以借鉴于他国先例的地方。独有国文,非由我们自己来探索不可。”[1](P6)在近百余年的语文教育史上,有过好多次学外国而造成深远恶劣的影响的,其中最突出的要算学前苏联。凯洛夫课堂教学的“五环节”理论(组织教学一复习旧课(检查作业)一讲授新课一巩固新课一布置作业),[1](P276)我们不知有多少老师用过多少年。1953年开始的“《红领巾》教学法”更是影响深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红领巾》教学中的所谓“分析课”几乎成了语文教学中的的“课型”。[1](P278-282)在当前语文学界,无论理论研究还是课堂教学,生搬硬套外国教育理论的情况仍然很普遍,恕不一一举例。

我们的汉语教育有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是针对我们自己的汉语的,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才熔铸成的,是行之有效的,值得我们今天好好借鉴。

分析压制诵读,这也是语文教育低效的原因之一,这是由于“白话凌驾文言”直接造成的。这方面很多文章都有论述,这里就不专门分析了。

一个世纪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问题多多,内容选择不准,方法不科学,效率低下。如果我们进行深刻彻底的反思,痛下决心,对语文教育来一场革命,让古诗文成为教材的主体,把积累知识和背诵诗文作为教学重点,以诵读为主要教学方法,改革高考内容和形式,看重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经验,慎取外国的做法,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面貌将会是什么样子呢?对它,我很神往,也很期待

语文教育论文:分析论语文教育专业建设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对接

论文关键词:挑战 语文教改 对接

论文摘要:关于师范生尤其是高职高专师范生的培养与实践教学的对接,应该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语文教育专业的建设必须紧密联系中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本文简单地探析了语文教育专业的建设跟中小学语文教学间的对接。

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有两个重要的 “点”:一个就是数不胜数的中小学生;另一个就是各个培养师范生的学校。在现阶段,我们的语文教学事业正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将传统的教学理念“应试教育”或者“知识教育”变为“素质教育”以及“创新教育”;同样,我们的师范生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一、围绕对接基础,采取有效措施

1.分析中小学语文课程教改内容,是展开“对接”的基础前提。

目前,部分大学师范类教育对中小学的教育课改持茫然态度,对教改过程不去关注。这是必须得重视得关注的现实问题,那么他们怎么可能对中小学语文课程教育深入地去解剖,如何更透彻地知晓专业语文知识的建设,怎么可能培养出高品质的语文专业老师呢?因此,我们要努力切合语文教师行业对语文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要求,紧紧抓住教师职业性的特点,及时了解中小学整体教学动态,剖析语文教改全过程,这样的话,才可以做好引领工作,我们的毕业生才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才能进一步促进中小学语文教改的发展。

2.把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理念作为出发点,寻找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2.1明确“核心”地位,换句话说,素质教育的培养、创新意识的锻炼在整个中小学语文里面占着核心地位。由此可知,我们应强化语文素质教育跟创新精神的培养力度:要求语文专业学生对语文课程教学严格审视;研究整体语文的素质教育跟创新精神。进而我们可以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师资力量。

2.2完成“转型”任务,针对老师的教学来讲,完成从知识型、授课型的教学模式转为创造型教学的任务;针对学生的学习来讲,完成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转为创造性学习的任务。普遍情况下,我国教育模式都是所谓的“应试教育”以及“知识教学”,而在新时代里,更需要培养一些可以高效创新的高素养人才,同时,我们在教育的关注力上要从原先的只注重知识教学转为注重素质教育,进而使知识导向变为创新能力的引导。这就要求我们从教学团队建设、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等方面实现语文教育专业建设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对接。

二、从实际出发,提出有效措施

1.在实践中小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基础上,才能进行“对接”工作。一般情况下,语文教育专业的构建对整个中小学语文教学情况不能无动于衷,必须要透彻解析语文教改工作,所以要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实践工作中去。总之,只有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长远。再加上,语文素质教学构建同样也是以实践为基础展开创新教育工作的。让语文专业教育和教学工作相互融合,展开“互动”活动,我们可以开设综合性实践训练课,强化见习、实习环节,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我们的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推进中小学语文专业教改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水准,另一方面,还可以更深入地探究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

2.语文专业教育应严格遵循“新课标”理念,积极参与到中小学语文课程的素质教育训练跟创新工作中去。怎样才能将素质教育的整体思想贯彻于语文教学工作中呢?先要有行动做指引,然后再进行实验展开深入探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行业背景和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及实施、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及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对语文教育专业进行比较的剖析。从而制定出一套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做好对接准备,构建素质理念

1.创新语文专业新工具,为“对接”做好关键的准备工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中小学语文教学都在不断展开改革策略,进而更高效的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水准。但这些改革都是以“应试教育”或者“知识教育”为前提展开的。在现在新时代里,都强调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施,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提升,进而培养出高素质、高创新能力的学生。

2.构建专业语文的素质教育理念,贯彻整体素质教育语文课程方针

2.1培养语文专业学生的教育素养。其主要目标就是应该要“学会如何做人”,而且是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接班人,做一位情感智商都很高的文化人,第二个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跟实践力,从而做一位创新能力跟实践能力都超强的老师。

2.2锻炼出数不胜数的语文专业高师。有好的老师,才会培养出好的学生。“名师出高徒”的道理大家都懂。作为高师,其语文专业素养应比较杰出,我们的语文专业教育必须培养出有一定水准的语文教师,同样在教改进程中也可以作出一些优异的成就。

2.3提升语文专业学生整体的创新意识。这不仅仅只包括了所谓的心理层面创新,还包括了对事物的认知层面创新以及最重要的实践层面创新。最主要的,老师应该从质量、从主体、从学生这三点出发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进而更好地引领学生进行语文方面的创新,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找好对接点,展开实验教学活动

1.做好基础的语文知识教学,作为“对接”目的的着重点。

语文专业课程教学要及时改变目前不适应社会、不适应经济需求的发展状况。要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及时转变整体语文的教育观念并深化教学的改革事业。现阶段,语文专业教育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缺陷:未重视培养的教育素养以及整体创新能力提升,这跟现在的中小学文化教学事业是不相同步的,整个专业教育应该要掌握住对素质教育及创新能力这一系列核心的培养发展,从而在“如何对接“的这一工作上练好个教育工作者的自身功力。

2.语文专业教育应积极解决跟中小学语文知识课程的对接工作,展开一系列高效的教改实验活动。

2.1构建“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深入调研语文教师行业对本专业人才的具体岗位需求,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 施。要让学生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在创新的条件下实现素质教育跟创新意识间的对接目的。

2.2调动资源,提供环境和条件,使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贯穿教学始终。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进行有效整合,加强与教师职业能力要求的有效对接。课程设置实行模块化,每一模块都能相应实现一定的职业行动能力目标。课程内容的选取整合上突出与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有效对接,同时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五、结语

有上述内容可知,想要做好语文专业教育跟中小学文化教学间的对接工作,就应该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需要适时进行创新教学,才能真正贯彻高职高专“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

语文教育论文:特级教师思想录我的“五说”语文教育观

[作者] 洪宗礼

[内容]

(苏省泰州中学 洪宗礼)

语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结构体,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我确立了“五说”语文教育观。

工具说

学科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目的、任务、方法。这是根本的问题。我在1978年发表的《试论语文的工具性》中这样阐述语文的性质:语文就是语言文字(语,指口头语言;文,指书面语言),它是人们交流思想,进行思维的工具,又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和从事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工具,也是储存、传递、交流信息的工具。归根结底是一种“基本”的、“基础”的工具,它不是上层建筑,不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因而它是属于全民族、全社会的,这种工具掌握在谁手里,就可以为谁服务。

确认语文的基础工具性质,是语文教学的基点,也是根本点和出发点。确立了这一基点,就可以从语文教学的多元教学目标中找出其主要矛盾。语言文字是思想内容的载体,而作为语文教学的依据,语文教材是以一篇篇范文为主体的,语文训练是以范文为凭借的。这些范文不是一系列毫无联系的文字符号,而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极为丰富的思想内容。议论文论述思想观点,说明文介绍科学知识,阐释科学原理,记叙文反映历史的或现实的各种各样的人物和事件,文艺作品则塑造典型艺术形象。这样,学生在语文课上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文字本身,而且同时接受思想教育、精神陶冶,提高文学素养,丰富社会和自然方面的知识。然而,不管语文教学内容如何纷繁复杂,作为语言文字,它是工具;而作为语文课,则理所当然兼及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但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应是工具性。

语文这个工具,它与一般生产工具不同之处,在于它不能生产物质产品,它是学习、工作、思维和交际的工具。但是,所有工具的共同点是:只有在使用中才能掌握。这就是它的实践性、应用性。学生学习和掌握语文工具必须通过自己的“历练”。因为只有经过不同语境的反复训练,语言操作行为达到熟练、牢固乃至巧妙程度,才能转化成语言习惯,成为语言直觉。因此,语文教学不应当只满足于语言的认知,语言的理解,语言的积累,还必须重视语言的运用,也就是要强化语文训练,且以训练为中介,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

导学说

教学过程主要是由教师和学生两个功能体的双向交往活动来完成的。从本质上说,教学的过程就是实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动性统一的过程。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要教学生会学,即不但学会知识,具有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要掌握学习的门径、方法。把语文教学看作整体,教与学则都是主体,但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教”是主导的方面,因为教师把握着教学的方向和学生思维的定势,教师在教学中承担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诱发动力和“传道”、“授业”、“解惑”、“教法”等多重责任。因此,降低教师的主导作用无助于学生的发展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就语文学习过程而言,学生的“学”,是从不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从浅知到深知,从认知到理解、运用的种种转化的根据;“教”,则是转化的外因。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应当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师对学生活动过程过于生硬地控制,会使学生丧失主动性和独立性,在学习中呈消极状态。语文教学的着眼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是要努力使教与学双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达到和谐、辩证的统一。教师的“导”,要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需得益于教师的“导”。即要使教师的主导不致成为“主宰”,使学生的主动不致成为“盲动”。

导学的目标是实现从教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重视“导”的作用。为了将来“不需要教”,现在必须明确“导”的方向,讲究“导”的质量,提高“导”的艺术,注重“导”的效果,真正地、扎扎实实地“教好”。教师要通过艺术地“导”,使学生通过学习,逐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不仅在学习上能够自主,而且在性格上、意志上、人格上都能成为独立自主的人,从而在学力、能力、智力上都能得到同步发展。从上述意义上讲,导学说最集中地反映了语文教学过程的本质,揭示教学过程发展的原动力,体现了语文教学的高境界,它应当是语文教学的总原则。

学思同步说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是直接与思维联系的,它把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用词及由词组成的句子记载下来、巩固起来,这样就使人类社会中思想交流成为可能的了。”(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第20—21页,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可以说,语言表达一刻也离不开思维;思维的过程也离不开语言。语言与思维的密切不可分割性,语言与思维的统一性,决定了语言与思维始终是同步发展的。由于现代教育所要培养的是思维活跃、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聪明人。在语文教学中同步进行语言与思维训练,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正是适应未来一展的需要。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无不有赖于想:想,还涉及到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听说读写与想始终是同步进行的,人们无论想什么都得用语言,从简单的念头到复杂的思维活动,都得依靠语言。总之,想,是听说读写的总开关。从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语言思维发展的轨迹: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听说读写能力高的,思维能力也比较强。语言与思维的发展是相适应的。以写作为例,学生文章写得生动、形象,往往是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学生作文时说理分析透辟、深刻,往往是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学生作文富有见地,新人耳目,往往初步具备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反之,学生作文离题万里,大多因为思维缺乏方向性;作文杂乱无章,一般是由于思维混乱;作文词不达意,文理不通,除了缺乏语言训练之外,往往是思维缺乏性。另一方面,又可以从语文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语言与思维的发展有时又不适应。比如也有些思维敏捷、灵活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语言与思维在某些条件下的这种既适应又不适应的现象说明:不能认为语言发展了,思维就自然发展了;思维发展了,语言也自然发展了,甚至以为两者可以互相取代。语言与思维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是辩证的统一,却是不能“合二而一”的。教师在教学中只能把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科学有序的训练。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结构,都是由若干要素按照其固有规律结合而成的。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也不例外。要使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同步结合,必须首先将语言训练的要

素和思维训练的要素作分解,然后,按照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的目标,找出两者结合点,或联系点,进而作科学的组合训练。这种组合训练应当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有时可“对口”结合训练,如在阅读教学中可把字词训练和概念判断的应用训练对口结合;在写作教学中,可把作文立意训练与思维深刻性的训练对口结合。有时可交叉结合训练,如在阅读教学中,把课文语言揣摩,与求异思辨的讨论交叉安排,进行语言与思维同步训练。但是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不能孤立地进行思维训练或语言训练,而要坚持结合语言训练进行思维训练,把思维训练贯穿于语文训练的全过程。   渗透说

语文作为多因素的综合体,在它的内部各因素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读写听说之间,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之间,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间,都密切相关,互相渗透。各因素的组合、渗透而形成的合力应大于各分解因素之和。语文内部的这种渗透性,决定着语文教学质的规定性和效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较大限度地协调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使知识结构与能力训练,知识教育与语文教育,智力发展与习惯培养等多元结合,互相渗透,充分发挥其整体综合教学效应。

语文作为边缘工具学科,它与外部的社会生活以及其相邻的学科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所谓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是说语文与社会生活这个大语文环境息息相关。它涉及政治、哲学、文学、艺术、自然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语文源于生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又无不需要运用语文工具。因此教学固然应以课堂为“轴心”,但语文教学又必须置于社会生活的宏观范围之中,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语文活动,巩固、加深、活用、扩大课内所学的语文知识,把课内学习适当延伸、拓展、幅射到课外,从而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又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作为语文课本主体的课文,其内容涉及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体育、美术等各门学科,而各门学科知识又必须运用科学、确切的语言文字来表述。因而,语文以课堂为轴心,与其他学科的沟通、联系、渗透是显而易见的,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而语文课中进行各科通用的学法指导(如怎样听课、怎样整理听课笔记等)则是从更高层次上体现了语文的边缘工具性。从语文是学习的工具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学的价值不只体现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上,更体现在学生德智体美素质的发展上。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渗透。一方面要经常引导学生通过语文训练,掌握学习其他学科的钥匙;一方面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数、理、化、史、地、生等学科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这些教材进行训练,使之成为语文能力训练的“例子”。当然,注意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渗透,并非取消或削弱语文和其他学科自身的任务,而是力求相互为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更好地实现本学科的主要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

正因为语文与社会生活广泛联系,与平行学科互相沟通,在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在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处处时时可以学习语文、感受语文、运用语文,所以,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语文教学应当从教学时间安排上考虑到与学生社会活动、平行学科教学的协调、平衡,在不增加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在国家教学计划规定的课时内,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密度、效度,以利于学生发展。这样,语文教学工作就会超越传统的时空观,真正实现整体化、科学化和化。

端点说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最终和根本的目的是培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较高的一代新人。在中学阶段,各科教学的任务,主要是为培养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个长远目标奠定扎实的基础,创设良好的端点。按照奠定基础和形成端点的要求,中学各科教学必须按教学计划、大纲的要求,把握恰当的度和量;教学内容和训练也必须适合青少年的认知规律、年龄特征、知识基础和思维状况,不应降低或超越大纲的基本要求,更不可脱离中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可能。当然,这个基础和端点是扎扎实实的,它的能量和效度是较高的,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对各类学生(包括智商差的学生)的个性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形成良好的基础和端点,各科教学都要努力找准自己的坐标点,与其他学科“君臣佐使,配合得当”,从而形成各学科共同的基础和端点,以利于更好地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发展的人才,并达到减轻学生负担与提高质量的辩证统一。

语文学科是中学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是“基础的基础”。从纵向看,语文学习是个长过程;从横向看,语文是学习各门功课的工具,“发射”到方方面面。因此语文学习更应当成为学生未来发展和在校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和端点。在这个端点上,学生不仅要学习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培养语文习惯,而且要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语文教学必须压缩体积、增大容量,提高密度,简化头绪,轻装上阵,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帮助学生获取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养成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能仅仅守住“一堂课”“一本书”,而要着眼未来,从人的无限发展的高度,努力奠定基础,形成端点,要使每一课,每一单元,每一册课本的学习,都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一个端点、一个扩展点;要充分考虑语文教学体系的合理性,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完整性;能力培养的性,以及教学的容量和密度的合理性。评价语文的教学效果,不仅要看学生是否学完了一套中学语文课本,或者教师传授了多少语文知识,安排了多少语文训练,变换了多少教学方法,而且要看学生在中学语文学习这个端点上,为未来的发展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了怎样的基础,在未来从事工作中,继续学习中,运用语文工具具有多大的潜能。

提出“五说”语文教育观,就是试图对语文教学作多方位、多侧面的研究,对语文教学中的诸多矛盾关系作辩证分析,谋求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结构体系和理论体系。它的着眼点是学生的发展,目标是追求语文教学的高效率和综合效应。

语文教育论文:对中学语文教育的一点思考

对中学语文教育的一点思考

郭初阳

有一位动物行为专家,出于良好的愿望,为了培养猩猩的创造力,在一个空房间里,为一只黑猩猩设置了一串挂在半空的香蕉和几个散乱的可以叠起来的木箱,然后他关上门,从门上的小孔中向内窥视。然而,他看到的却是另一只乌溜溜的眼睛——那只猩猩也正在向他窥视!

我并无意于把我们可爱的孩子比作猩猩,有的时候,我们自己却像这位专家一样做着失败的实验,惊然发现工作的进程没有按照我们预设的轨道前进,在某种意义上,使我们从事的职业陷入了荒诞。

我一直教着两个班的可爱的“笨小孩”。

初一时,我走进教室,对他们说,同学们,给你们朗诵一首诗吧!他们鼓掌。初二时,我走进教室,对他们说, 同学们,给你们朗诵一首诗吧!他们更热烈地鼓掌。初三时,我走进教室,对他们说, 同学们,给你们朗诵一首诗吧!他们抬起头,呆滞中带些惊讶地看着我,(仿佛看着一只猩猩)说:“老师,您疯了吗?都什么时候了,快点给我们讲评卷子吧!

语文课上竟然容忍不了一首诗,这真使语文教师感到痛苦。怎么会这样?这些如羔羊一般柔弱与纯洁的孩子们的一切都被一头猛兽吞噬了,这头猛兽我们称之为“考试”。诗歌是生长在山坡上的自由的花朵,中学是一个羊圈,花朵怎可生长在羊圈里!人人尽说,亡羊补牢,善莫大焉。可是,假设根本不存在羊圈,“羊儿们正在山坡上吃草”,吃饱了,可以无忧无虑地甩开四蹄撒欢,可以用沾着新鲜青草嫩汁的鼻子嗅嗅黄花,可以翻过身来蜷着脚看无心而动的流云,那难道不正是它们的幸福吗?六十年代中期,美国发起了一场“非学校化”的运动,他们的口号是:“取消学校!”因为学校制度貌似平等,实则极不平等。学校俨然以知识的垄断者自居,把极小一部分规定的知识转变成一种商品,将学生规定为这些知识的硬性消费者,使用文凭这一手段进行强行的贩卖。该思潮代表人物伊里奇(Ivan Illich)在此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隐蔽课程——只有学校教育才能为每个人的成长作准备,凡是学校里不传授的东西,便是无价值的。而这又定然导致更为极端的观念:只有通过考试才能为每个人的成长作准备,凡是不考试的东西,便是无价值的。爱因斯坦说:“做同样的工作,它的出发点,可以是恐怖和强制,可以是追求威信和荣誉的好胜心,也可以是……每个健康儿童都具有的天赋的好奇心,只不过这种好奇心往往很早就衰退了……”我们的儿童早已没有好奇心了,如果有的话,也只是对教育者古怪的行为感到好奇,正如那只向外张望的猩猩一样。

老罗素说过,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对人生而言是如此,对教育而言亦是如此。所以,由“一言而为天下法”的教育方针、划一的教材、划一的教学参考资料、划一的考试乔装打扮而成的教育,是一种暴力教育。一开始就给你定下了错误的方向。楚国在南却向北走,有人劝阻,却说,“没关系,我的马好”,“没关系,我的盘缠足”,“没关系,我有个好把式”。是啊,我们的学生智力高,我们的经费很充足,我们有最卖力的教师。

是谁之过?只想起了帕斯卡尔的一句话:“参与者无人犯有过失,而悲剧依旧渐渐演成,应将一切归咎于命运。”既然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那么,我们将一切归咎于不合理的制度。在此种制度下,教师不再是拥有尊严、拥有自由、拥有灵性、拥有未来的创造者,而是强迫性的智力劳动者,和强迫性智力劳动的监视者。我们依旧视教师为神圣职业,因为他们原本是要将多少代人的工作成绩忠实地转交给孩子们,以良心为天平。我们感到∝痛苦。

“考试是指挥棒”,此言非虚 ,但最多只对了一半,“棒”则“棒”矣,然非“指挥棒”,而乃一枝狼牙大棒,谁若置若罔闻,定遭当头棒喝。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和我的笨小孩们都感到深深的痛苦。我们在狭细的路途中经常被迫陷入形而上的沉思:“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大背景下,理想的答案离我们多么遥远——佛学大师池田大作如是回答:“教育的根本课题是在于说明和回答人类应当怎样存在,人生应该怎样度过这些人类最重要的问题。”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说:“教育的正确目的,归根结底是宗教性的东西,不能只图利益。教育应当是一种探索,使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有人说这些已不适应时代了,那么我们究竟处于怎样一个时代?可以移用狄更斯《双城记》的开首语:这是好的年月,这是最坏的年月;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新纪元,这是怀疑的新纪元;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这是绝望的冬天。

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如何做一名教师?我们如何做一名语文教师?

我以为,语文教育在此时代应有两个目标。

A、为了传统文化的承继 [文化教育]

中国文化传统在20世纪出现了中断。鸦片战争以后,国人认识到了西方科技的重要,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甲午败绩,进一步认识到还要学习西方的法律、政治制度,1898年张之洞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儒家文化的核心并未改变;到了时代,传统文化的整一套哲学、伦理都被推翻了;时期,最基本的信仰、价值观都被颠倒了,传统文化至此破坏殆尽。

有目共睹的是,现代化不等于西化,现代化更需对传统的回归,绵延五千年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安身立命之处,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文以载道”, 语文教学应当自觉地担当起这一使命。

B、为了培养学生纯正的审美趣味 [文学教育]

美学家朱光潜有这样一句话:“真正的文学教育不在读过多少书和知道一些文学上的理论和史实,而在培养出纯正的趣味。”文学表达命运,抒发情感。懂得如何审美,才能热爱人生,健康充实地生活。

由于以上两点,可见语文教育回复古典是一条正确的道路,落实到教材,便是恢复对一系列经典文本的学习。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指出:“古典文学是一个民族……

长期以来决心阅读的书籍,仿佛它的全部内容像宇宙一般深邃,不可避免、经过深思熟虑,并且可以作出无穷无尽的解释。”“古典文学并不是一部必须具有优点的书籍;而是一部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籍。”老舍之子舒乙在北京创立书院,教授传统经典,不能不说是很有远见的。

因此,必然把我们引向对当前教材的批判:当前的教材在观念上保守,在选材上陈旧,在阐释上牵强;无论从继承传统,还是从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来看,都是无力胜任的。如何使我们的新教材同时具有现代和古典的双重特性,是最迫切的问题。

教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将我们的感受圈成一枚硬币,痛苦是一面,快乐即是另一面。我希望,在以后的某24小时,每一位爱孩子及他们的未来的教师都能快乐着孩子的快乐。我希望,在以后的某24小时,每一位了解我们工作的艰辛与不易的人都能快乐着我们的快乐。

语文教育论文:谈高职语文教育方法

高职语文教育方法是为实现高职语文学科教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而运用的途径、方式与手段的总和,是高职语文教育整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教育目标的实现与教学效率的高低。

一、选择和运用高职语文教育方法的影响因素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语文教育方法的选择受教育观、教育理论水平、教学实践经验等多种因素制约。

(一)教师教育观的影响

高职语文教育观是对高职语文教育本质、目标与任务等根本性问题的看法。高职语文教育观认为,高职语文教育是学国语言及各种表现形态,教授有关知识,训练有关技能,进行思想品德和审美情操教育的活动。这决定了该课程既是一门通识课程,又是一门专业文化课程,也为正确的教育方法的运用提供了可能。因此,能否选择和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正是来源于这种教育观。

(二)现代教育理论水平的制约

结合高职语文教育实际,吸收、消化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取其精华,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实践活动,可加以改造创新。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提升高职语文教育理论水平,反过来再将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活动中来,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

(三)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的影响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正确的高职语文教育观、科学的教育理论,是从教育实践中产生的。教师总结教育规律,经过调查分析、反复验证,掌握其精髓,才能真正为己所用,有所创新。

二、高职语文教育方法遵循的基本原则

高职语文教育方法应遵守以下几方面原则:

(一)教育整体性原则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界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及时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各学科教育方法均应遵循教育整体性原则,为现代高职教育目的服务。

(二)学科特殊性原则

高职语文学科目的,决定了其学科特殊性。在选择运用高职语文教育方法时,应正确认识高职语文学科语言文字训练和教化育人的双重作用,在有限的教育实践中,更加注重训练学生独立思维能力。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

高职语文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因地理环境、人文风情、学生语文基础、学生心理特征和专业等多方面因素不同而适当调整,既要符合学生实际,又要紧贴就业需求。

三、高职语文教育的一般方法

高职语文教育方法是教师施教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协调统一,首先应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方法,然后才是教师施教的具体方法。

(一)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方法

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受个人兴趣、成长环境和任课教师等因素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启发引导对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极大的调动作用。

1.在高职上及时节语文课时,应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学习语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语文是人们有效沟通的重要工具,对个人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相对于其他综合大学,高职学生语文基础相对薄弱,学好语文是他们面临的及时个重要任务,教师应该以案例教学使他们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

2.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应通过模拟与高职专业相关的职场工作情境和讲授学生感兴趣的象牙塔外的社会现象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3.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有“师爱”,学生才“爱师”,才能欣然接受教师的教学安排和任务。师生间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重要条件。

(二)教师施教的具体方法

施教方法是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的理论基础,为广大高职语文教师所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具体的方法有很多种。

1.“涵泳历练,久当自得”的传统教学方法。热闹多彩的高职生活,往往使学生难以静心读书,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继承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受教学时间限制,教师应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安排阅读,让学生在大量广泛阅读积累中实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质的提升。

2.常规的语言传递信息教学方法。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和技能,包括讲授法、问答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等。结合授课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传递语言信息,使学生较为直接地在短时间内获取系统的语文知识。

3.直接感知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图画、语言和影视作品演示,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感知和领悟情景带来的身心愉悦。

4.训练实践教学方法。包括练习法、诵读法、赏析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和模拟教学法等。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创设符合学生所学专业实际的职场情景,通过课内外的练习、实践和社交等以学生运用语文能力为主体的实践性活动,使学生巩固、丰富和完善所学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的实践能力。

语文教育论文:中学语文教育生活化再思考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作为一个学生所必需的。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学以致用的实战演练场所。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回顾生活、体验生活、运用生活、拓展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所谓语文生活化教学,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融入生活,感受现实生活,更进一步了解生活,使学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

在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主人是学生,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体验、探究创新、走进生活的过程。语文学科作为多门学科的基础学科,就是要寻找到一条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新道路,变“应试语文”、“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从而扩大学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的时空界限,不断深入到生活中运用,在实际运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语文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教语文、学语文,这更能够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生活、体验生活。那么教学如何服务于生活,又是如何体现生活的呢?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由于教育资源有限,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创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从而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创设这些鲜活的情境显得尤为重要,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输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如:在教室布置时将课桌椅摆成几个大方块,学生围坐在一起,犹如家里,大家积极思考,尽情交流,主动合作,学生怎会不思潮涌动,在这样充满情趣的生活场景里学习,大家心情舒畅,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课堂必然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忽视了的,我们在课堂上就应努力唤起学生头脑中有关这些生活现象的每一点记忆,可以利用语言、情景,让学生在回忆中挖掘以往的生活影子,与课文进行对比,加深理解。这样对学生的学习会更有帮助。

例如:狗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了解狗特点的同学却不多,因此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引导他们回忆生活中有关狗的点点滴滴,让他们更深地了解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小动物,然后在课余生活中精心指导学生抓住小狗的特点去观察,从而了解小狗的性情、脾气等,这样,学生不但能够更深的了解小动物,更能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新课程非常关注学生的体验。所以在语文学习中,我们不是把别人的文字化为自己的生活,而是要借自己的体验把生活化为文字、感受、理解,从而达到主动地吸收、自觉地获取、高能力地反馈。例如在教学时让学生结合课文所描述的内容进行表演,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对生活的理解、感悟,又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感悟。

在课堂上,我会让学生将自己家乡最出色的水果介绍给“客户”,看谁说得好。学生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他们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将“柿子、苹果、桃子、梨子”等水果描绘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通过这样采用多种“生活化”方式的技能训练使学生既学得有味,巩固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又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知识的快乐,开发了他们自主创新的潜能。

语文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之上的,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也必须依靠语文。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例如:有24小时早上,一个学生在校门外拾到一个钱包,将钱包交给了我,我在一上课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学生,问学生该怎么办?于是很自然地引出写“招领启事”能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明白写“招领启事”的意义,也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接下来就开始教学“招领启事”的写法,让学生开始写招领启事。这时的学生是出于为了帮助捡到东西的同学的忙,所以学得都很投入,写得都很认真,而没有枯燥的学习的感觉。写完后,选择好的同学的作品张贴于校门外合适的地方。过了几天,我又对同学们说,这个失主看到同学们写的“招领启事”后领回了东西,非常感激,他想写一封感谢信,但不知道怎么写,想请同学们帮助,于是又展开了“感谢信”的教学。经过这一环扣一环的教学设计,不仅使学生在无形之中学会了知识,拓展生活,还让学生们学得有滋有味。

中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前景是如此的诱人,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是有这样或那样的疑惑。如就中学语文教学如何营造合适的生活化课堂,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不同的发展,令人深思。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肤浅的看法,更多的体会还需我们更多的实践。正所谓“一切生活皆语文”,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广阔的语文天地中,积极自主地探索、创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语文教育论文:让语文教育多一点理性光芒

-谈小学语文教育对儿童终身发展的奠基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小学语文而言,她不仅是工具性课程,而且对儿童的品格底蕴、社会责任感、健康的审美意识、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等都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老子 ? 六十四章》),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我们语文教师所做的一切,都必须“为之计深远”,为儿童的终身发展作好奠基。

给儿童多方面的营养。

儿童从进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低段,所接受的教育基本是童话式的,一切都是和谐的和美好的,这对于儿童形成良好的品格底蕴是有较大作用的。但也不能让儿童总生活在童话里,以为现实生活如同童话世界里一样。比如乌龟和兔子赛跑究竟谁会赢?中国的孩子和美国的孩子答案是不一样的。中国的孩子受童话的影响认为肯定是乌龟赢,因为兔子一定会骄傲,在半路上睡大觉。而美国的孩子则理性一些,认为乌龟不可能跑赢兔子,因为既然是比赛,兔子怎么可能去睡觉呢?他们的答案就带有对现实世界理性思考的光芒。儿童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与成人有较大不同,我们不可能让儿童以成人的方式去认识客观世界,但起码应该让儿童明白,童话与现实的认知方式是不同的,不能用童话世界的经验来指导现实生活。

其次,同伴间过多的、缺乏独立思考的互助和合作,以及教师对弱势群体的过多帮助,容易让儿童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培养儿童的自立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在这个问题上,中美教育也是不同的。曾经看过一位留美学者写的随笔,她在文中叙述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一次她送孩子去幼儿园,看见一个大个儿男孩从一个小个儿男孩手中抢走了玩具,还把这个小个儿男孩推倒在地,于是小个儿去找老师,老师却并没有直接去帮他,而是对他说,你要用自己的力量把属于自己的东西夺回来,老师相信你的能力。于是小个儿勇敢地扑上去,硬是从大个儿手中把玩具夺了回来。我们姑且不论老师的处理是否符合教育规律,但至少对培养孩子的自信自立精神是有好处的。

另外,教师一味的鼓励和过多廉价的表扬,有可能让儿童把学习看得过于简单,使自以为是、浅尝辄止的情绪滋生,使儿童抗挫能力下降。在推行新课程的今天,我们教师都懂得了要多给儿童鼓励,于是,“你真棒”、“你真行”、“你真聪明”成了教师经常挂在嘴边的教学用语。多给儿童鼓励是不错的,但表扬不能滥用,也不能拔高了用。如果儿童是跳起来摘到桃子,即使是小桃子,也应该给予鼓励,但小桃子就是小桃子,不能说他摘了好大一个桃子;如果儿童有能力跳起来摘一个大桃子,他却不愿意付出努力,只摘了一个小桃子,这时应不应该表扬就值得斟酌了。我们应该明白,有时批评也是一盏明灯,可以使迷途的羔羊重回阳光大道,而批评以后的鼓励就像兩后的阳光,能把孩子们的心灵照亮。

猪圈岂生千里马,花盆难育万年松。儿童的成长需要多方面的营养,感性的与理性的、理想的与现实的、文学的与科学的、表扬的与批评的,都要让他们去经历去体验。不出点洋相是学不会溜冰的,一个人的成长,不经历点波折是不够的,所谓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有收获。

二、给儿童的心灵播下美好情感的种子

儿童的心灵是一张洁白 无瑕的纸,好画近期最美的图画,同时也极易受到玷污;又是 一块未经开辟的神奇土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你播下的是温馨,就会收获热情,如果你播下的是冷漠,可能就会收获残忍。而语文课程对儿童心灵的影响是巨大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语文教材是经过层层严格审定的,她非常重视儿童的文化熏陶和人文渗透,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多方面体现了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时候不能违背文本的价值取向,思维训练不能脱离健康情感的轨道。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分追求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体验的个性化,从而违背文本的价值取向、脱离了健康情感的轨道的现象却时有发生。比如一位教师上《狐狸和乌鸦》一课时,用启发的语气问学生:“ …… 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狐狸吃到乌鸦嘴里的肉。”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纷纷发言。

生甲:“狐狸借一把锯子来,把乌鸦落脚的树锯断,让乌鸦掉下来 …… ”(典型的没有环保意识,树能随便锯吗?并且,学生忽视了树还没锯断,乌鸦就会飞走了这一显而易见的事实)教师评:“很有意思!但乌鸦会飞走,结果狐狸还是不能得到肉。”

生乙:“狐狸借一把枪来,一枪把乌鸦射下来。”教师评:“很有创意!竟然想到用先进的武器。这样,狐狸不光可以吃到乌鸦嘴里的肉,还有乌鸦的肉吃了。”(教师显然没有考虑动物保护协会的意见,在为“残忍”推波助澜。)

生丙:“狐狸弄一个打火机来,把树点燃,把乌鸦烧死在树上,肉就掉下来了。”教师评:“用火攻,有意思!乌鸦不把肉吐掉不行了。”(不光是环保意思缺乏,已经犯了森林纵火罪了,残忍程度升级。)

生丁:“乌鸦叼的肉是给它的孩子们吃的,狐狸想办法钻进乌鸦的家,把乌鸦的孩子们捉住,逼着乌鸦把肉交出来, …… ”师评:“真是绝了!乌鸦再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了。”(哇噻!还是不是老师?还是不是学生?连恐怖分子的一套都出来了。)(转引自徐卫《学生冷漠谁之过》)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的诱导可谓深入,学生的体验可谓独特,学生的思维可谓活

跃,但它违背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脱离了健康情感的轨道,对儿童的心灵造成了污染。“道德的营养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对人的心灵的危害,正如身体的营养不良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一样”(蒙台梭利《儿童教育》),这是我们语文教师要特别警惕的。其实,在《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中,乌鸦爱慕虚荣确实不好(这是文本的价值取向),但也是一个受害者,值得我们去同情。乌鸦本是一种讲孝道的鸟,俗话说:鸦有反哺义,羊有跪乳恩。如果教师能从这个方面加以引导,让学生想办法 去帮助乌鸦改正爱慕虚荣的毛病,那么学生就不仅学习了语文,而且从品德方面得到了启示,也受到了热爱自然,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教育。 三、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一个好的行为或好的方法,可能使人得益一时,一个好的习惯却可以使人受益终生。可以肯定地说,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 “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 叶圣陶认为,“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他还进一步指出: “ 凡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要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一辈子受用不尽。 ”

人们常说,好习惯是童年养成的。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时期。对于语文教育而言,首先应该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听,就是倾听,细心地听取。有些儿童不会倾听,要么心猿意马,要么毫无耐心。培养儿童倾听的习惯,关键在于细心和耐心的听。只有养成了倾听的习惯,才能真正了解对方的思想和情感,才能传达出与对方进行平等对话的信息,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说,就是开口说话,良好的说话习惯包括想清楚再说、用普通话说、声音响亮地说、完整连贯地说等要素。读,就是读书。读书时,书本与眼睛应相距 1 尺左右,不仅要会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还要会默读,边读边思考,在书上作圈点批注,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才是良好的读书习惯。写,就是书写。书写的姿势要正确,达到“三个一”(眼睛与纸面相距 1 尺,身体与课桌相距 1 拳,手指与笔尖相距 1 寸)的要求;书写的态度要认真,达到清晰、整洁、美观的要求。

其次要注意培养儿童质疑的习惯。质疑是中国传统的阅读教学经验之谈,古人认为, “ 读书要有疑,从疑而悟 ” (朱熹语), “ 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故学者非悟之难,而疑之难 ” (唐彪语)。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质疑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方法,在一般情况下,一堂阅读课应经历自读-浅悟-质疑-精读-深悟的教学过程。不然,一堂课学生 都是按 老师预设的进行,学生提不出问题,课堂上没有思维的交锋,这样的课怎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质疑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手段, 质疑的前提是 熟读精思,没有思考和勇气,就不可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在不断的质疑和探究中,儿童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对文本的理解中质疑,每堂课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质疑,使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

第三,要培养儿童专心致志的习惯。学习中养成凝神静思、专心致志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个学生必须具备的学习品质。心理学表明:一般人不可能高质量的同时做好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事情,如果硬要同时做,必须使每件事的质量有所降低。古语云:“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 ? 劝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专心致志的习惯包括两个要点,一是致力于主攻方向不分神,在一个单位时间内紧紧围绕主攻方向安排学习内容,其它一些与之不相关的事情都不去想,更不去做。二是上课全神贯注地听讲,做作业时聚精会神地思考。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能够做到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有些儿童上课时易走神,作业时不能进入状态,“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孟子 ? 告子》),有一点动静就离开作业思路,然后又从头开始集中注意力。这显然是与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背道而驰的。

第四,要培养儿童独立思考的习惯。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是不可分割的。特别是独立思考的习惯对批判地吸收前人的成果是非常重要的。爱因斯坦就是凭借“怀疑一切”的精神提出了划时代的“光量子”概念,创立了相对论。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就要思考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体系;就要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不懂的问题;就要不“尽信书”,勇于探索,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 10 岁时随老师郊游,看见一女尸漂在河里。老师随口吟诗一首: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小郑在年龄、落水原因、三魂七魄是否看得见等方面提出了疑问,然后修改道: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青丝随浪转,粉面泛波涛。老师连声称赞改得好。这种敢于独立思考、敢于创造的精神,成了千古美谈。

第五,要培养儿童珍惜时间的习惯。谁都知道,人的一生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生命是由时间积累起来的,是一分钟一分钟积累起来的。如果一个人斤斤计较时间,努力挤出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那么,他的人生肯定是成功的。但是在儿童的意识中,其时间观念是不强的,必须经过一个培养和训练的过程。可让学生先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今天应该完成的任务绝不拖到明天。然后让学生不断地给自己规定进取目标-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指标,不完成指标、不达到目的绝不罢休。同时,还可用一些善于挤时间、善于利用不起眼的时间做出巨大成绩的名人秩事来激励学生。如汉代学者董遇本是一个农民,为了生计,他不得不整天做工或下地干活,但他利用“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昼之余,阴雨者时之余)的时间勤奋自学,终于成为一代学者。再如阿基米德利用洗澡的时间发现了浮力定律,爱因斯坦利用等朋友的半小时解决了一个数学难题,小时候利用煮饭的时间读书等。要让学生真正明确“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鲁迅语)的道理。

培养一种好的习惯并不容易,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反复的实践,直到成为一种自动化的行为。在一个好的习惯没有养成之前,教师的提醒和示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常常发现,在小学低年级的课堂上,老师还是比较注意学生良好的习惯培养,但到了高学段往往就不太关注了,这就可能使一些不良习惯重新抬头而前功尽弃。比如不良的读书写字的习惯对儿童的身体特别是视力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我们到五、六年级的课堂上去看看,真正养成了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的儿童却并不是大多数。因此,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的长期性课题,要做到常提醒,常示范,讲养成。

语文教育论文:语文教育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一、语文教育

中国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各种文化与文明演变,聚集而成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色与风貌的文化传统。中国文化传统不仅代表着历史悠久的思想文化,更是我国观念形态、意识形态的总体表征。而正是语文的学习起着传递中华文化传统与思维方式的重要作用,通过文学作品可以很好地表达中国的思想文化,中国的逻辑思维方式也在其中得以体现。语文作为一门重要学科,不仅仅只是认字,更重要的是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思维方式。

所谓思维方式可以理解成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的人由于处于不同的国家,其文化背景不同,所受的思想不同,在看待事物的角度上肯定不同,这便导致了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方式与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是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主要体现于民族文化的各个领域之中,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生活实践之中。此外,语文通过语言来表达,而思维方式与语言的运用同样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思维的主要表达方式,思维方式与语言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思维方式是语言形成与发展的原因,语言同样促进思维方式得以发展。在汉语发展的五千年中,受到了各个方面的冲击,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习惯以及思维习惯。对中国人而言,“中庸之道”思想始终影响着思维,甚至内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在历史前进的过程中,语文带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是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以及思维习惯表达的载体,深深地影响着一代代人的生活与学习。

二、外语自身的特点以及外语学习的意义

外语,即非本国语言,例如英语、日语、德语等。外语也与我们的母语一样,在各自的历史文化熏陶中得以形成与发展,同样也传达着浓重的本国文化传统与思维方式。在不同的文化传统影响下形成的思维方式,有着不同民族的语言习惯。就学习外语的目的及意义而言,外语或许只是一种可以传播本国的传统文化的工具。人们通过对外语的学习,在掌握语言运用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的特色,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通过对外语的学习,以及对母语的熟练应用,可以将本民族特色与外语结合,更加有利于异国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在大多数人看来,学习外语的目的就在于用外语表达自己在母语文化传统与思维方式中所形成的思想,无论是母语或是外语,都带有深深的母语文化传统与思维方式的烙印。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外语及其所带有的外语思维必然处于弱势地位,母语始终影响着学习者,在两者不断冲突、融合的过程中,最终在母语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新式的外语模式。

三、语文教育对外语学习影响

在语文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之下,出现了众人熟悉的中式英语,指的是由于受到语文学习的影响导致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硬套英语的规则与习惯,在英语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规范英语或是与英语文化不符的英语。而这种表达之下英语往往对于英语国家的人而言是不能理解的。每一种语言都是其民族的历史文化的表达载体,承载着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思维方式。语文文化传统与思维方式对外语学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产生影响。

(一)负向迁移的影响

所谓的负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着干扰或抑制的作用,表现为阻碍作用。语文对外语学习的负迁移体现在母语负向迁移,所谓的母语负向迁移是指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差异对目标语学习所引起的干扰与影响。[1]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母语产生的负迁移是较大的障碍。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中文追求的是文采,喜欢用华丽辞藻,运用各种语序和语义表示各种句法关系。而英语,追求的是简洁明了,喜欢使用大量的过渡词、介词以及关系词等表示语句间的各种关系。对于中国的学生而言,从小学习语文,已经深深扎根于思想之中,因此在学习外语时,在于方法或是使用上必定会受到语文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从而产生中式英语。

(二)思维习惯的冲突

思维方式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学习者。每个民族的思维习惯不同,必定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产生很大的差别。从语文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有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观念,希望天下大同,人人平等,侧重于从他人的角度出发看问题。而西方人则侧重于个人的观点立场,注重表现个人。因此在各自文学作品中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思维混乱,将语文中的思维方式运用在外语的学习中,影响外语的学习与运用。语言和思维是辩证统一的整体,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言是思维的外在形式。[2]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必定会受到语文思维习惯的影响。

(三)文化传统的影响

每一种语言都代表着民族特色及其文化传统。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所鼓励的是“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所倡导的是一种谦虚的思想。而西方人则认为在竞争激励的社会中,应该对自己充满自信,多多表现自己,肯定自己,从而表现出的是一种炫耀及骄傲。因此在学习外语的时候,这一习惯给学习者带来了不少困惑,使得双方在交流的时候产生误会。其次,中国是重情义的民族,作为礼仪之邦,中国人通常都以他人为先,为他人着想。而西方人以随意为主,不是非常注重对他人的关心等,他们认为那些都是客套的东西,毫无必要。这就使得学习者在表达情感上出现截然不同的表现,容易出现歧义。再者,词汇是语文中较大的主体,同时每个民族对词汇概念的理解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也存在差异,因此其所传达信息会出现很大的差异。就语文而言,不同的词语表达着不同的情感,或是褒义,或是贬义。而对于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而言,就难以理解这些词语其内在隐含的意思与情感,在学习与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偏差。这些足以表现了语文文化传统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之大。

(四)语言环境的影响

语言环境包括自然语言环境和自我营造的语言环境。在我国汉语大环境中,虽然双语幼儿园屡见不鲜,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很高,但是外语水平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英语中,缺乏自然语言环境。语言不是教授的,而是习得的。不管学习何种语言,都应该在较为理想的语言环境中,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成效,使得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潜移默化的习得。

四、应对策略

在面对语文文化传统与思维方式给外语学习带来的影响,学习者该如何解决这一系列的障碍,应该积极探讨。因此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之中,我们提倡以跨文化交流为目的,将语文的学习与外语学习兼容并举,掌握语言基本知识,训练语言掌握技能,了解外国文化,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所在,更好地学习外语。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激发自我学习外语的兴趣

兴趣是好的 老师,只有不断地发掘自己对外语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学习外语。如今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渗入外语,例如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会出现带外语说明的说明书,学习者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对说明书的学习,掌握一些外语词汇及表达方式,掌握商品使用方式的同时,又可以激发自己学习外语的兴趣。同时可以利用喜爱的外语歌曲、电影等来学习,通过观看外国电影,不仅可以学习到外国的文化背景,了解外国的发展状况,同时可以在演员的话语中学习到地道的外语表达方式,从而影响自己在学习、运用外语的表达,克服中文中思维表达方式的影响。同时通过不断地模仿学习,更进一步地加强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在保持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自己对运用外语的自信心。

(二)强调外语的语法训练,摆脱语文的束缚

对于语文的学习不仅重视词汇的运用,同时也重视着语法的学习。不同语言在语法上的差异是很大的,语法可以说是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则。学习者在对外语学习的过程中,通常会受到语文语法的禁锢,因此在使用的时候,或多或少会受到语文影响出现表达上的错误。这并不是说学习者不懂得外语的语法规则,而是其在使用的时候会不自主的受到语文文化传统与思维方式的影响。因此,掌握外语基本语法知识之后,在其文化背景的帮助下,反复练习,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第二语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外语的语法知识,灵活地运用外语。

(三)通过语文的学习,充分了解其中的文化差异

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内涵,只有真正了解它,才能很好地运用。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时候,不仅仅是要学习其基本语言知识,同时也应该了解其发展背景以及人文知识,这样在运用时可避免出现常识性的错误。学生应该利用好语文,更充分地了解文化背景,理解语文中所传达的思维方式,这样有利于在运用外语传达本国文化的同时,也可结合外语的语言特点表现出本国的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激发自身学习兴趣、运用语法以及充分地了解各自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的差异,有利于克服语文对外语学习的负迁移,培养外语思维能力,更好地学习外语,从而真正地运用到跨文化交流之中,不断弘扬民族文化与精神。

语文教育论文:语文教育与生活——重温叶圣陶语文教育与生活关系的论述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道出了语文教育与生活关系的真谛。“联系生活”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指导思想,也已成为语文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将初中语文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及时阶段的重点是“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这是语文教育生活化道路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它以教材的生活化强化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但有了科学的教材,并不必然意味着有科学的实践。教材的科学性到实践的科学性,操作权在教师,教师的思想观念起决定性作用。要打破语文教育的封闭局面,今天重温叶圣陶先生的有关论述,很有必要。

语文教育与生活,作为两种社会现象,它们有着内在的联系。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理论的重要奠基人叶圣陶先生,他的语文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在语文教育与生活关系上的论述上,见解独到而深刻。

语文教育是生活所需。语文教育并非应某一个人的心血来潮而出现的,它是应生活的需要才产生的。叶老说:“咱们为了生活上的需要,从小就学习语言。”1“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能力。”在叶老看来,作为一个现代公民,需要进行广泛的社会交流,语言文字的应用是最基本的工具,否则就缺乏必要的生活能力。为了生活的需要,就必须在学校设专门的语文课程,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专门训练。

现代哲学告诉我们,一切理论、一切科学、一切知识都以生活为基本的前提。没有生活,一切理论、科学、知识都成为无本之末、无源之水。语文教育,作为学科理论、学科实践、学科知识体系,自然,生活是它的根,离开了生活,其意义将不复存在。“我们生活在自己的具体的周围世界之中。而我们的一切关注如努力都指向这个世界。”3握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这个地球,无异于异想天开。学校设置语文课程,学生接受语文教育,要想脱离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从根本上说,不可思议。我们关注语文教育,努力实施语文教育,如果无视生活的要求,生活的变化,关起门来搞封闭式训练,其效果将令人怀疑。胡塞尔指示:“生活世界始终是在先被给予的,始终是先存在着而有效的,但不是出于某种意图,某个课题,不是根据某个普遍的目的而有效的,任何目的,都以这个生活世界为前提。”4在最普遍的意义上,生活是根、是本,它先在性地规定了语文教育。

学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从根本上说,人一生下来,就存在着学习语言的环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及其它成人都是学习语言的老师。长期的耳濡目染,长期的语用实践,逐步学会用语言与人交往,满足小范围的交往需要。然而,叶老告诉我们:“平常说的语言往往是任意的,不免有粗疏的弊病;有这弊病,便算不得能够尽量运用语言;必须去掉粗疏的弊病,走到精粹的境界,才能算得尽量运用语言。”5为了更好地与人交往,语言就必须进到精粹的境界。而且,习得的语言,大多为方言。而方言,只在方言区才有效,方言区之外,交际就困难,给不同方言区的人交流思想、学习经验等带来不便。封建时代,小农经济占支配地位,自给自足,掌握了方言就可以满足小范围交际的需要。“现在,全国的人正在共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在一切工作和斗争中,彼此的思想必须充分交流,有一点儿障碍就是损失,与别人根本没办法进行交流了。因此,说话要说全国人通用的话,写东西要照全国人通用的话写。这样,说出来的写一来的才能使极大多数人了解,一个人才能跟极大多数人交流思想。”6学好用好普通话,才能更好吸取他人的智慧,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学普通话,正是语文课堂所要训练的。而且,从小在学校学习普通话,也是最有效的。

语文教育的生命在于为生活服务。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明了语文教育服务生活的大方向,语文教育就要努力做好“服务”大文章。其实,在十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谆谆告诫:“你们要更深、更透地体会教育方针的精神。……服务,怎样才能服务得更好。”7语文教育怎样才能更好地为生活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叶老认为要在根本上下功夫。他虽然没有直接论述,但我们从他精深的思想中,仍然可以窥见他的语文教育服务观。他说:“咱们生活,咱们劳动,咱们学习各种知识,咱们做各种工作,非跟别人打成一片不可,非彼此了解不可。跟别人打成一片,彼此了解,全靠语文,语文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了。”8从根本上指明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才是真正的服务。其实,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不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任何人总要直接间接地与别人打交道,与别人交流信息,向别人学习经验,这就离不开语文文字的运用。尤其是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社会更加开放,交流更加频繁,市场面前,总是先交流信息后交流商品。信息交流最实用的工具便是语言文字。不可想象,一个不会熟练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现代人,能在市场大潮中显身手。叶老曾在各种场合,语重心长,一再重申,语文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吸收与表达的能力。听与读是吸收,说与写是表达,这是最基本的四种语文能力。他说:“吸收与发表并不是生活上的点缀,都是实实在在的必要。人既然生活在社会里,社会里既然有这么一种文字,作为交流经验思想情感的工具,若不能凭文字吸收人家的经验思想情感,用文字发表自己的经验思想情感,吃亏之大是不必说的。”9培养学生吸收与表达的能力,语文散育才算服务现代生活。

语文教育的内容源于生活,切近生活的语文教育“教什么”,在学术界存在众多分歧。有的认为语文教育的内容包括基本能力训练、语言基本素材、语文基础知识、典范文章及课外活动。也有的认为语文教育的内容是“传授给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态度的总和。”9在教育实践中,语文教师实际上也有属于自己的内容观,并付诸实践。只是大多未形诸文字而已。但是,在语文教育的内容上,不论持哪种观点,抱什么看法,人们必然会问:内容缘何而来?“问渠哪得诸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活水在哪里?在生活,这是叶老的一贯主张。以写作为例,叶老就有详尽的阐述。

写作并不神秘,它只是作者在生活中形成的经验思想情感的文字表述。他说:“咱们每天认识些事物

,研究些问题,习惯地完成一串串的思想过程。写作不过是把它写到纸上去罢了,并不是什么特别稀罕的事儿。”11“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写出来。”12长期以来,一些人的心目中,把写作看得很神秘,认为一般人缺乏写作的基础,没有写作的本钱。叶老却明白地告诉每一个人:生活就是基础,生活就是本钱。人人都在生活,人人都有基础,人人都有本钱。他认为“练习写作,并不是为着给自己指上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13写作不为特殊目的,而是为了生活的需要。撩开了神秘的面纱,使人们认识到了写作的本质,从而明确人人能学会写作的道理。

生活是写作的基础。对于生活与写作的关系,叶老有一个形象而生动的比喻,他认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13生活为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有了生活,写作的素材就不会枯竭。“必须根源于现实生活,文章才真能写通,写来才真有意义。”15作文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要养成写作能力,及时宜着眼于生活和发表的一致;说明白点,就是发表的必须是自己的意思或情感,同时,又正是这意思或情感。”16“生活和发表的一致”,无疑是要求所写的必须是生活,是生活中所产生的经验思想与情感,而不是写空话、假话,抒虚情假意。文章内容源于生活,文章才有生命力。更进一步,他还认为,生活是丰富的,写的东西大多了”。

生活的质量决定着作文的质量。他说:“好文章是深度生活的产品,生活的深度不够,是勉强不来的。”17生活的深度,在叶老看来,也就是生活充实。“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生活充实的含义,应是阅历得广,明白得多,有发现的能力,有推理的方法,情性丰富,兴趣绕富,内外合一,即知即行等等。”18那么,怎样才能有充实的生活呢?“要有充实的生活,就要有合理与完好的思想、情感;而作文就拿这些合理与完好的思想、情感来做原料。”19对于作文散学而言,要使学生有充实的生活,致力于“训练思想与培养情感”。20

语文教育的内容源于生活,而生活是广阔的,是不是生活中的一切都可拿到语文课堂上或者干脆将课堂搬到生活中去呢?叶老认为,大可不必,语文教育要有凭介,这凭介就是教材,要以教材为例子来进行。当然,作为凭介的教材,其内容就必须贴近生活。轮子在《〈开明图语续本〉编辑要旨》中指出:“本书内容以儿童生活为中心。取材从周围开始,随着儿童生活的进展,逐渐扩张到广大的社会。与社会、与自然、艺术等科企图作充分的联络。”“本书尽量容纳儿童文学及日常生活上需要的各种文体;词、句、语调力求与儿童切近,同时又和标准语相吻合,适于儿童诵读或吟咏。”21贴近生活的教材,儿童原来就绕有兴趣,不致枯燥乏味。切合生活,还必须具有时代性,现代人应读现代文。所以,在《〈开明所编高级图文读本〉编辑例言》中指出:“希望切合读者的生活与程度。就积极方面说,足以表现现代精神的、现代化生活有关涉的,为现代青年所了解的,所能接受的,才入选。22教材反映火热的社会生活,有浓厚的时代气息,是现代语文教育在内容上的体现。

语文教育要介入生活。语文教育一头联着课堂,一头联着生活。两头热,两头相联,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远离生活,脱离生活,是走死胡同。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就是严重脱离生活、关起门来搞应试的典型。对此,叶老给予了无情批判:“古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人的书籍,意在把书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不问它对于生活合不合适,有用处没有用处;……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的在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食禀’,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识,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23在谈到训练儿童说话能力时,他认为好的途径是:“与儿童一起生活”而且“这里所谓一起生活,并不只是住在一处地方的意思,正是要接触他们的内心,而且了解,而且他自己差不多融和在里头。”24与儿童一起生活,与儿童打我一片,就可以深入了解儿童的心灵世界,达到心灵的交流,教学才不至于游离学生的实际,从一已之念出发,一厢情愿地进行灌输。他还说:“图文科的目标在养成阅读能力跟写作能力,阅读跟写作可须切近现代青年的现实生活。”25一句话,生活中的听说读写与语文教育的听说读写融为一体,才是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丰县付坊中学

语文教育论文:语文教育理念与人的价值

语文教育理念与人的价值

文/苏盛葵

语文教育工作者多半是理想主义者,更是不懈怠的探索者。这个群体总有不安分和不安静的人在制造新事件,引领语文教育的新变化。

单说语文人对学科任务与目标的追求。近百年来多少语文界的志士仁人们对这个主题进行了几多的探讨,其间经历了几多的变化。1903年时人们曾认为语文科“其要义在使通四民常用之文理,解四民常用之词句,以备应世达意之用”1912年则认为应“使儿童学习普通语言文字,养成自由发表思想之能力,兼以启发智德”;上个世纪50年代,人们认为语文教学要分而治之,学生要分向发展,于是便有了1956年的汉语、文学分家,结果各自都走向一定的极端1963年后强调了纯的工具性,弱化了文学教育及人文的因素,至1986年大纲则又开始倡导文学教育。刚过去的二三十年间,一说语文,语文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就是教“字词句篇”“语修逻文”,重“听说读写”这几年里又提倡“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要突出人文性,重视人文精神,追求“三位一体”的目标……几多风雨变幻,几番潮落潮起。语文人不论身处何样的时局,总在探寻着“语文行动”的目标。每一次语文教育观念的变化,都浓缩着特定社会阶段的教育要求。有什么样的社会型态,便有什么样的语文教育理念。

语文教育观念的演进,伴随着人的价值意识的逐次提升,折射出社会对人的生存意义和生存价值标准的不断探索,寄托着语文人的精神需要和理想准则。终究语文人都清楚,每一个社会人都需要生活在精神中,需要生活在思想中。

语文教育论文:远教资源在语文教育中的误区释解

一、教学资源时有滥用

不少教师存在滥用远程教育资源的现象,把学生带到远教资源专用教室,把光盘资源或网校资源放给学生看,自己则在一旁扮演纪律维护者的角色。节目收看结束,这节课就结束了。朗读、讨论等教学必要过程被观看屏幕取而代之。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发挥出来,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成了一句空话。如果遇到临时停电、信号故障等问题,就不得不改上自习课。远教资源运用必须将教学设计作为教学存亡的生命线,使用时不能生搬硬套、囫囵吞枣。有的教学设计没有与语文课程实际结合进行选择、取舍,达到把资源的精髓部分拿来与学生分享的目的。这就要求与教学目标联系起来,突出重难点,打牢学生的基础,加强基本技能训练。还要留点时间让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部分教师图方便、省事,制作粗糙,声、光、色、图未精心设计,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提高远程教育资源运用有效性的策略

(一)转变观念,熟练操作。语文教师必须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多观摩、运用远教资源课,从而优化教学,促进教学,走出故步自封的境地。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是远教资源运用的关键,教师要掌握好各种资源的使用方法。这就要求各学校的远程教育项目教师加强学科教师的培训,并建立一定的制度,让每个教师都在技术上过关,保障远教资源的作用发挥。

(二)认真备课,设计方案。明确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应是用远教资源的前提。教师对教材的编写思路理解越充分,远教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才越有效,其作用才可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在这基础上,要认真把握资源中教学设计的意图和过程,确定自己的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方案,安排教学,做到教材、学生、资源、教师的有机融合。尤其应注意的是教师应明确用与不用,用什么样的,取决于有利于学生学习、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精心组织,合理安排。运用远教资源时,教师要精心组织,充分利用远教品质资源,引导学生注意听,仔细看,认真思考,动手学习,动口读书,合理安排听、说、读、写的时间,实现教学目标。远教资源一般大多是截取式资源,每节课一般只有二十几分钟时间,什么内容该播放,什么内容该省略,哪个时候该让学生读书、思考,哪个时候该让学生练习、反馈,这些都需要我们科学合理地安排,做到了然于胸、得心应手。

(四)转变角色,训练到位。教师运用远教资源时,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所以教师不应使用完远教资源就了事,更不应走进课堂就按照自己的思路,一讲到底,撇开资源,抑或偶尔使用,而应充分利用远教资源的各方面品质内容,研究各个环节的意图,认真组织、引导本班学生进行有效学习,达到训练的目的。

(五)尊重原创,大胆拓展。远教资源的教学结构严谨,重难点突出,教学环节安排科学合理,媒体运用恰到好处,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策略新颖。只要充分利用、研究运用策略,提高应用水平,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必对资源的教学程序随意改动,另辟蹊径,把光盘资源肢解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当然,我们要因地制宜,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在不改变原教学程序的大前提下进行大胆拓展,也是充分利用远教资源的一项基本策略。语文教师应转变传统观念,合理借助远教资源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这样,语文教育就会有新的景象。

语文教育论文: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策略研究

一、引言

大学语文作为高等教育学校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人文性的课程,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其所具有的鲜明的特点和内涵,而广受学生的喜爱。通过大学语文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获得较高层次的人文精神浸润,同时,通过语文课堂教学,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达到教育的目的。在实行素质教育过程中,大学语文基础课程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大学语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而,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教学工具。大学语文的工具性特点,决定了其对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所起的保障和支撑作用。因而,从工具性特征这一角度而言,大学语文不仅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还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从而增加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的培养[1-2]。

其次,大学语文所独具的人文性特征,决定了其所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学语文所具有丰富的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知识,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情操、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对于提升学生的真假、善恶、美丑的思维辨别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起到的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注重大学语文课程的分析与训练,关注高等院校学生的大学语文基础课程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再次,大学语文课程是通过直觉性的、感官的、形象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因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得到熏陶,会按照大学语文课程中所强调的要求和道德规范,做为自己的行为指导。

总之,大学语文具有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因而,在进行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过程中,必须经常注重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潜在优势,特别是对于学生所产生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优势,它能够起到深入人心的教育作用。在推行大学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要将其与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以达到的教育目的。

二、对于大学语文进行正确的定位和把握,以确保大学语文在发挥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的大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中之一,就表现在对大学语文的定位不准这一方面。当前,尽管很多大学已经将大学语文列为大学的公共必修基础性课程,并且给予了很多的课程时间优势,但是在实际课程实践中,仍会出现对于大学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定位偏差,对于具体的教学维度把握不准等问题,因而,出现了很多的奇怪现象:一方面,汉语在国际上日益得到重视,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空前膨胀,大有将汉语与英语持平的趋势。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正日益面临着边缘化的问题。近年来,许多高校提高了大学语文作为基础性的人文学科的地位,但语文仍然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威胁。与其他的大学专业课程相比,大学语文经常处于可上可不上的边缘化地位,并且也被一部分学生和教师误解为“不重要”的基础公共性课程。大学语文之所以会面对这种尴尬局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许多高校管理阶层、高校师生对大学语文的应有地位不重视,对大学语文所产生出来的教育价值的错误估计和判定[3-4]。

许多高校语文教师仍然将大学语文界定为一种工具,其作用仅仅局限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而,想要扭转这种错误的认识,就要提高大学语文的地位,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写作能力,而且要对于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民族精神的陶冶,人文精神的塑造,从而培养起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民族文化素质的品质的大学生。

大学语文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对于大学语文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它是实现思政教育的高效化和语文教育的多元化的有效手段。因而,应该将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进行深入研究,定位,在此基础上,进行大学语文的教学课程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处理,在具体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解放思想,加速改革的步调,从而制定出具有特色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革新,从而推动大学语文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的发挥。

三、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讲求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必须结合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既是教育的接受者,同时,又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既是配合教学计划的主体,同时又是人文精神、人文知识的体现者和实施者,因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计划地教育教学工作。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的素质方面,必须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

(一)采用个案分析和理论规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由于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各种新信息层出不穷,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诸多的信息过时问题。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所能够做到的,不仅仅是将基础的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同时还必须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传授给学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够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掌握更多的有效的知识和信息资源。

(二)运用课题式的专题化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课题化

运用课堂式的专题化教学方式,将课堂教学内容课题化,是新时代,对大学生进行语文教育较为有效的手段之一。所谓的课题式的专题化教学模式,就是选定一个教学目标,对于该教学目标采用专题式的方式进行教学。具体而言,就是以文本内容为中心,将与文本内容相关的一系列的课题材料进行搜集和组织汇编,形成更多的小课题,将这些小课题进行汇编,实现课题式的专题化教学。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将有限的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无 限的扩大,增加课堂教学内容信息,从而实现综合素质教育的目的。

专题化教学模式,对于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师拥有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且要求教师能够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复合知识进行整合,以形成一个较为系统而又有效的课堂教学知识体系。另外,也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发结为若干个小组,进行小组内部的兴趣资料搜集,从而形成良好的学生参与机制,达到师生双向互动的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样,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提高[5-6]。

(三)慎重选择教学内容

可以列为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东西有很多,然而大学课时有限,对于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要慎重选择,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在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过程中,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择一定的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篇目,进行课堂教学,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获得较大的课堂教学成绩。对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一定要有计划性和针对性,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文学作品高超的艺术技巧、的艺术性、丰富的作品想象力,从而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当文学作品自身的魅力、吸引力,引领学生进入文化知识的殿堂,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在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也要考虑所选择的对象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所起到的作用,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完成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

教师个人素质水平的高低,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参考指标,只有具备高水平的教师水准,才能够获得较高的课堂教学效果。

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及时要求,就是必须具备较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完成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涉猎广泛,古今中外的佳作数不胜数,各个时代、国家的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思想道德观不尽相同;即使对选材进行了较为慎重的把握,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的疏漏,因而,大学语文教师要想实现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就必须首先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文学作品中,筛选出有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和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有用之作,否则,就很容易迷失教学目标和方向。

五、结语

总之,大学语文教育是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必备课程,而将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则对于课时有限的高教而言,是较有利的教学模式。在二者结合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定位和把握、制定有效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的个人素质,从而较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语文教育论文:中学语文教育创新论述

一、新理念要侧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将教师的讲为主导化为引导。顾名思义,引导就是点拨。如在课文的学习中,教师在关键的衔接过渡的地方,或者课文的精华部分,略微给予提示,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然后思索提高。所谓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指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变教师灌输为主为自己探究为主。不要担心学生在学习中走弯路,只有经过挫折的进步才会效果卓着。新理念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前提,但同学之间也要合作讨论、取长补短。要给予学生选取视角和不同学习方法的权力,以获取学生们不同的思考结果。遇到难以理解的课文,教师要归纳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解答。

二、探索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方法的有效途径

1.帮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寻找方法。传统的授课模式每课必分段,要归纳段落的意思,还要概括中心思想。新理念要根据课文的不同要求,因地制宜地采取课堂教学分析多样化、个性化,还要允许多样并存。如有的课文要大家一起学习,然后再讨论交流,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课文的大意,找出课文的重点,以及作者的写作理念和技巧。有的课则可以由重点部分切入,以局部看全部,引导学生先从重点段学起,再依次自学其他部分。还有的课,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兴趣,从有趣的段落入手再予以展开,但注意要视整篇课文为一体,要依据作者的思路进行完善。个别的课,可以安排学生以自学为主,合作学习为辅。鼓励学生自学,在学习中遇到难点、疑点,尽量让学生用工具书解决,实在困难的教师再予以讲解。

2.引导学生在语文阅读中培养语感。读的过程应该是促进学生提高的过程,阅读以学生为主体,也是学生主体意识的完善过程,学生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首先确定读的目标,然后确定读的重点,再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比较效果,这些都构建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倡导读书,尤其提倡自读,侧重读自己喜爱的文学作品。齐读也不要放弃,要有度,不是不能用,但要有分寸。读书是一个理解和感悟的过程,边读边积累,多读会形成语感。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予以指导,并在读前提出要求,在激励中纠正错误,总结归纳。所有的这一切要在自然而然的情况下进行,教师不要着急,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鼓励学生按正确的思路思考。

3.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知识积累。多读是学生理清作者思路、理解课文的内容的捷径,进而理解重点词语在文章中的特定意义。引导学生按照“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的方法去学习。教师首先要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并侧重予以讲解。要改变传统教学节奏慢效率低的缺点,立足新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语言要规范精炼,学生也要做到言简意赅。每个教学环节要科学合理,不要为一些无所谓的问题耽误解决主要问题的时间,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尽量课下解决,保障教学进程有序进行。

三、结束语

倡导学生课外阅读名着,并鼓励学生做摘抄;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后感的交流活动;提倡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大事,随时做时政的笔记,也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组建文学社、读书会等一起进步;组织学生旅行,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总之,社会在进步,语文教学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创新中前进。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适合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才能培养出现代化人才;只有不断进行教学的创新研究,才会促进语文教学真正进步。

语文教育论文:发挥电教优势,深化小学语文教育改革

发挥电教优势,深化小学语文教育改革

展望未来,运用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尤其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数课文都具有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的环境景物描写等内容,有利于教师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视觉、听觉形象,成为学生认识和了解客观世界,掌握和发现自然规路的有效途经。

一、 运用多媒体技术,激活学生的思维。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对教师既迷信又崇拜,对困惑既渴望质疑又害怕出错。长此以往,思维发展受到了阻碍。现代教育理论指出,要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为此,要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创设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就要恰当、灵活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首先。创设激起学生思维的情景,情景的系统性促进思维的条理化。 如:教学《苏州园林》一文。一上课,教师播放一幅幅“四个讲究”的画面,以便于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建筑布局,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脑海中留下了园林的轮廓,文章的条理也会一清二楚,再学苏州园林的特点及说明方法就是水到渠成了。实践证明,丰富的感性材料不仅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而且帮助学生形成了思维的表象,更有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的“美感”。

有的课文融文学、艺术为一体,增强了美的感受。如《月光曲》一文,学生很难通过文字、符号这些抽象的表述去理解《月光曲》的真实内容。我在教学中,边读课文“皮鞋匠静静地听着…”边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录音,使学生感受到了每一句文字与每一段音乐的联系,文学内容的起伏变化正反映了音乐的高低不同。这段文字内容反映了乐曲中蕴涵的思想意境,如果不是亲耳所听,决不会凭空想象出任何美妙的音乐。音乐美与情境美,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文章内在的语言美与外在的形式美,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 运用多媒体技术,发展创新思维。

在解决重点、难点过程中,在学生出现思维障碍的“愤悱”状态下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努力形成思维的升华。实践中,我们常常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问题或提示,相机运用多媒体分步骤、有层次地展现出来,结合适当的点拨引导,做到图文并茂,启而有发。

如:教学《穷人》一文后,先启发学生想象与渔夫和妻子以及他们的儿女是怎样生活的?而后用四副投影片展示四中情景,并略加提示,鼓励学生自由展开联想和想象。课后,学生在题为《续编“穷人”》的作文里,竟写出了十多种结局,实现了思维的多元化,发展了创新思维。

总之,多媒体技术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 ,改变了“教师+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高昂的情趣中学到知识,锻炼思维,开发智力,推动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语文教育论文:教师《小学语文教育学》读后感

在读完《小学语文教育学》之后,深有体会。

语文教学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它与各学科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可分割,也不能独立存在。语文,是门艺术,也是一本专著,上好它,学好它,并不是一门简单的事情。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的教学风格要稳定。风格犹如个人的脾气,脾气变化太快,会导致课堂效率的降低。变幻的风格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语文教师应不断摸索形成适应自己的风格,并稳定下来,不要忽而这样,忽而那样,花样百出,弄得学生手忙脚乱。

当然,每天让一个人吃同样的套餐,久而久之就会使人一到就餐时刻,产生“条件反射”。一层不变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厌倦而产生疲劳影响美感,即使是一些的教学模式也应该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相应地改变教法,推陈出新,使学生永远保持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在导语、结语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都应该具有多样化。

教学活动要有节奏。节奏是指均称的有规律的进程,强烈的节奏感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规律的传达和感受活动,应有高低起伏,强弱快慢,急缓张驰的变化,也只有这样才能扣住学生的心弦,引人入胜。富有音乐感的节奏性语言能给人以愉悦感。《小学语文教育学》的内容中提到,单调的声音刺激会使大脑皮层很快进入抑制状态。教师的语言要富有节奏感,教学语言节奏感是指在教学进程中,由教师内心情感而引起口头语言快慢、强弱、断续有致的变化,语气语调的刚柔、抑扬有机的结合。其语速应快慢适中,语调要高低有别,节奏要板眼分明,做到快而清晰,慢而紧凑,高而不躁,低而不咽,疏密相间,张弛适宜。

教学内容要主次分明、注意疏密。教学传授的信息有疏有密,时间的分配要有多有少,这样就会造成一种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学生产生精神的愉悦。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即分散了学生的注意时间,使感知强度减弱,造成浮光掠影,浅薄表面,又使学生兴趣索然。

语文老师关键要课堂组织要处理好动静的关系。这里说的静指的是教学活动中相对安静的聆听或思索;动指的是教学活动中一种活跃状态,如热烈的讨论,竞赛等。一味地静会使课堂气氛沉闷;一味地追求动,往往会造成课堂秩序混乱。沉闷或混乱的课堂都是不美的,只有两者和谐而有机的统一才能即保持课堂的朝气,又维持课堂的秩序。

自然,《小学语文教育学》中的理论指导思想,我们语文教师并不能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中,才能真正体会,领悟,并应用到教学中,使教师和学生受益。

语文教育论文:高中语文教育见习调查报告

高中语文教育见习调查报告 我于8月15日至23日在县中学进行了为期9天的暑期社会实践,通过旁听高中语文课程,完成了教育见习。这次见习让我收获颇丰,感受颇丰。语文教学是情感的教学。 语文课是一门焕发生命的光彩的学科,它本身就是有趣的,我还记得大一古代文学史的李乃龙老师曾经说过,把语文课上得生动精彩不是你们的功劳,但上得枯燥无味就是你们的过错。 在课余时间我和任课老师黄老师讨论过这个问题,黄老师说,我们需要针对语文这一学科的特点,挖掘它的潜质,使人走进语文课堂,就好像推开了一扇美的门,能感觉到美的氛围。如何有利于学生学,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思维品质?如何有利于老师教,教得轻松,教得科学,教得艺术?这些思考到位,就会把我们的课堂教学带入一种新的境界。作为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 这样才能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次要尊重学生“需要”,注重学生“激趣”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我觉得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老师的文学素养首先要提高,这就要我们重视在大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各类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要旁征博引,老师的知识面就要拓展,不仅仅局限在本专业的知识。黄老师一直在强调阅读对于一个中学语文教师重要性,他说,上课技巧是很容易掌握的,但如果真的要从事语文教学,必须多读书,充实自己的内心,这样上课才能有内涵有深度。话说的很朴实,却意义深刻。 在教学活动中体现的情感还在于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语文教学是体验的教学。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学生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体验就是要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在黄老师讲到语言的运用时,就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广告语,体验重复、谐音双关、情感色彩的作用,并让学生试着为商品做广告词。这样的实践,深化了学生的认识,也很好地将课本和实践联系起来。

语文教学是生活的教学。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学生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学生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就像小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 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在老师讲到《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中的一句“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时,除了解释男女之间那种微妙的感情外,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去理解,譬如:两个朋友吵架了,本来只要一个说一句对不起就可以冰释前嫌,可是就像面对着一弯清且浅的河水,迟迟没能跨出去。这样,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语文教学是情感的教学。

语文教学要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比如《离骚》抒写了理想,抒发诗人屈原强烈的爱国志向,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那种不同流合污的政治态度以及“九死未悔”的坚定信念,感受诗人修身洁行的高尚品质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呢?现在的有的中学生认为当今社会谈“爱国”好像已经过时了,从这样的背景作为切入点,在课堂导入时介绍屈原的身世,以及相关的历史军事背景,这样,让学生在结合当时社会背景的基础上对诗人的爱国主义有了大致的了解。随后,由屈原延伸至老舍、吴晗、傅雷,结合他们的经历,让学生领悟到他们身上闪耀着的孤独而又伟大的爱国情思,了解了这些,学生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在课后黄海华老师和我探讨过一个问题,就是师范生如何快速地进入教学状态,他说语文教学法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实践。现在西方教学理论认为把握教学的两个好的途径是观摩和反思:在没有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学生观摩的教学案例,先通过套用的教学模式融入自己的教学思路;课后积极反思,与教师多多沟通,教学水平就能有显著的提高。黄老师的这番话给我的启发很大,也是我这次见习较大的收获,非常感谢黄老师无私的教导和帮助。 黄老师还给我提出了一个理念让我思考,就是如何优化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这一学科的基本特点。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往往只有少数教师能引导学生进入一个意趣盎然,情思绵长,理韵悠远的境界,使学生得到人文精神的陶冶。更多的教师执着于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理性的分析和阐释过多,造成了人文性的缺失。而且,在不同程度上还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模式——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相同或相近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思路去讲解,长此以往,形成了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局面。优化课堂教学,要将课堂教学融知识性、人文性和创造性为一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教师要传授语文知识,训练学生思维,拓宽学生视野是勿庸置疑的。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更应该关照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黄老师还引导阅读一些关于中学语文语文教学改革的文章。史绍典先生说:“语文,是情韵悠长、广博优雅、诗意盎然的;语文,是很本色、很清醇、很生活、很自然、很人性的;语文,是生活的、生命的、生态的;语文,是诗意的、激情的、顾盼的、联想的;它有高山流水样的奔涌、一马平川式的倾诉,午夜黎明式的静寂、狂飚突进式的啸傲……,语文,是励志、交锋、感悟、体验、畅谈、浅吟,是抑扬顿挫、回肠荡气!、余音绕梁……语文是独立思想的家园,是民族精神的居所……”语文以文学为主要对象,整个人类精神文明都是它的后盾,人文性必将引导我们的教育走向真正的人文教育,培养尊重生命,关注世界,情韵悠长、光明磊落的人。 短短 的九天见习,是我人生角色转换的几天,是我不断成长的几天,也是我对中学语文教学有了初步的认识。见习生活就这样结束了,见习不仅使我在专业知识上的提高,更是我人生的深化。学无止境,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各种学科知识日新月异。我将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并用于指导实践,以更好的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重视熟练的掌握师范技能,加强自身基本功,多看、多学、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技能。这次见习还让我督促自己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将来作为一名的中学语文教师,培育尊重生命,关注世界,情韵悠长、光明磊落的人。

语文教育论文:对语文教育的美育意识分析

就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而言,听、说、读、写,学习,讨论,幻灯,录音,挂图以及利用计算机的CAI技术的融声音、图像、动画等多媒体演示等,都给语文课堂教学的美育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在课堂教学中,美的因素是如此之多,美育的形式条件是如此之好,但当前语文教学的质量在总体上却不容乐观.在课堂上,如果教师没有热情,忽视了美的因素及美育可利用的有利条件,学生缺少勇气和信心,教和学达不到和谐的统一,教学效果便不理想,更无从谈素质教育.把握课堂教学中美育意识是推行语文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感情的激荡,造成语文学习课堂气氛的和谐,以美引善,以美导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钻研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悦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爱国斯坦曾明确表示,在有多种学习研究方法供他选择时,他倾向于选取“最美的”.王筠在《教童子法》中说:“人皆寻乐,谁肯寻苦?读书虽不如嬉戏乐,然书中得有乐趣,亦相从矣”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知,通过课堂教学中美育意识的把握,必定能大面积地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完成审美教育的任务,推动语文科素质教育的发展.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美丽的色彩,有趣的动植物,优美的语句,深深地吸引住了那些初一的学生,那种专注的神情,渴望知识的眼睛,这一切已经给他们提供了无限丰富的想象的空间.这是我在教学浙江省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二册《百草园》第二自然段时,同学们听课时情态的印象.这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美深深地把同学们给吸引住了.美的力量是如此之大,我紧紧抓住这一点不放,根据学生在审美过程中的感知、想像、情感和理解等审美心理特点,配以我的手势、表情、动作,围绕重点,心情发挥,收到了极好的效果,课堂教学的质量显然得到了保障,学生又得到了一次美的熏陶.教育学的规律指出,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须激发学生学习的意向,把教师传授的新知识变成学生心理意义上的知识.这样对能力的培养才有保障.而对学习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托兰斯曾得出这样的结论:最成功的做法乃是必须促使认知功能与情感功能都能充分发挥作用,提供适当的结构与动机,并给予积极参加、实践,以及和教师、同学相互接触的机会.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有意义学习、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的充分发挥,便是美育的一种好体现.教学和谐,情理统一,即使已经下课,学生仍有回味无穷之感,而教师也从自己的小小成功中获取快乐,课堂教学无形中也延伸到课外.这才是一堂好课.

那么又如何把握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意呢?首先,在备课中把握课堂的美育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学习舞台的各种主角,“导”是关键,这就要要求在备课时,有意识地突出种种美的因素.一要备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情感和认知心理特征,紧紧抓住他们好的、积极向上的一面;二是备上课的内容,针对重点和难点,选好难易适度、大小不同的问题,恰当使用教学方法;三是备教师自己,备自己课前的认知结构,包括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能引起学生共识的形象知识.备教师自身的各种各样的态势、语势,备课前的心理,调节自己的心态于状态,做到在课堂能驾驭自如.其次,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美育意识付于实践.这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践.

一是保持美的课堂气氛.就是要有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美是指双边活动热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整堂课要让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首先必须创造“宽松”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充分思考、积极争论的环境.教师自己应是一个善于动脑筋想问题的表率,而不是照本宣科或死搬教学参考资料,同时还是在语言上、表情上、行动上鼓励学生积极思维的“伙伴”,对学生的劳动成果有着极大的兴趣,并给予恰如其分的具有情感因素的评价.那么学生就能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自觉投入到课文的语言环境中.当代着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从心理学角度看,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动机的过程中,有一个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就是课堂美的氛围的设置.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语对美的氛围的设置,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四川省绵阳市第三中学的何小玲老师讲授《小桔灯》一课,讲课伊始,就设置了这样一个导语,把同学们带入了美的氛围中:“长长的二十世纪,从起始到终点,冰心在文学的天空,描绘出一道道彩虹,3月28日逝世时,没带走一片云彩,但却留下一篇篇佳作.她伟大的人格力量,犹如一盏盏小桔灯,照亮了我们人生的道路,现在就让我们以崇敬的心情走进小桔灯的灯光中,认识一位与我们年龄相仿,可敬、可爱的小姑娘.”这一导语把所有听课的老师和学生都带回到了那个时代,使同学们急于去认识那位小姑娘.美的氛围能使学生在四十五分钟内至始至终地在充满情趣的愉快气氛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率.

二是用美的课堂语言去引导学生、感染和熏陶学生.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可曾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美的语言能使一堂好的语文课锦上添花.着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英国诗人拜伦称激情是‘诗的粮食,诗人薪水’———激情也是语文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语文老师的语言不能一波无澜,而应该用适时适度的语调、语速,在课堂上倾注自己的感情,运用生动形象幽默的语言使课堂变得跌宕有致,虎虎生气.上次区青语会搞活动,特意从宁波请了一位颇有名气的老师讲《走一步,再走一步》,不管是重点的把握、教材的处理、提问板书的设计都可以说是的,但遗憾的是缺乏一种激情,教师整堂课都用一种平和的语气语调,始终激不起听课者的兴趣.而效实中学的张悦老师教授莫泊桑的《项链》,讲课时饱含深情,声音时快时慢,时高时低,就像山峦的风,入夜的雨,缕缕春风,点滴入土,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所有的听课老师都认为听张老师的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张老师用自己美的语言磁铁般地吸引了每位听课的老师及学生.

三是用美的板书去吸引学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记忆课文的作用.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老师在上课时往往把奥楚蔑洛夫的五次变化,变的原因,奥楚蔑洛夫的性格都板书,这样板书就显得比较杂乱.着名的特级教师宁鸿彬老师的板书真是“惜墨如金”。这一板书设计进一步归纳了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的五次变化,但不变的是奥楚蔑洛夫的本性:媚上欺下.通过分析,然后进一步提示文 章的中心.有个老师上杂文《起点之美》,别具匠心地把课题写在了当中。由运动员的起跑联想到人生中的起点.运动员起跑时的体态、表情可以体现出一种进取精神,而人生中的起点,由于失败后找到了新的起点也体现了一种进取精神,正因为有进取精神,才体现了一种美.

美的思维特性是形象的,它要求美的事物必须是具体的、可感的,而语文学科的思维特点便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我们常说,课堂教学应多采用直观教学法,这只是形象思维教学法中的一种.其实学生可感的东西多种多样,但最基本的无外乎三个方面:形、音、色以及它们的和谐的组合搭配.因此,当铃声(音)响后,教师大方地走进教室,面带自然的微笑(形),用温和友好的目光注视全班同学,此时,学生情感的已受到了引动.然后便是教师的导语,声音的高低,节奏的快慢,语句的松紧,内容的真善,眼神的跟随,动作的配合等等,都是引动学生认识情感、驱向所学知识的美好台词.进入正课了,围绕教学目标,字、词、句、篇、听、说、读、写、问、答、思、辩,大大小小问题的安排要有紧有松,例如,慢条斯理的假问,出其不意的反问,穷追不舍的追问,简单问题问差生,不难不易的问中等生,有一定难度的问好学生,再配以教师的语气语调、手势动作、表情神态等,在形、音、色等方面多方位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其他如读中有变形,写中有比较,说中有竞赛,有教师的娓娓讲述,有师生的热烈讨论,平静中有文句的欣赏,思考中有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美的形象学习中掌握重点,化解难点,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突出,学生的认知心向得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功能得以充分发挥.这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把握好美育意识,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便得以保障,语文科素质教育,包括审美教育的各方面教育,便能在课堂美育意识的渗透中得到提高.

语文教育论文:试论吕叔湘语文教育改革观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不仅在语言研究领域著述宏丰,而且从40年代起直至今日 半个多世纪来,一直关注并研究着语文教学及其改革,写下了大量的文章。其内容博大精深,尤其是关于语文 教学改革的一系列精辟见解,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和指导作用。

吕叔湘先生在1964年就指出:“在今天的中学和小学里,语文课的教学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现在有一 个相当普遍的意见,认为多数青年人在学校里没把语文课学好,使用语文的能力差,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语 文教师、校长,以及学生家长,都很着急,都希望改变这一情况。”[1]到了1978年,吕先生又在《人民日报》 上大声疾呼:“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个问 题是不是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 ?”(第67页)吕先生的这篇文章,被誉为“一声惊雷”,曾引起语文教育界很大的震动,使语文教学的研究 与改革掀起一个高潮。十几年过去了,语文教学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教学质量已有较大提高。但中学生的 语文水平从总体上说还比较低下,特别是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方面还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效。这是为什么?今后 又怎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对此,吕先生认为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他说:“每逢在种 种具体问题上遇到困难,长期不得解决的时候,如果能够退一步在根本问题上重新思索一番,往往会使头脑更 加清醒,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44页)他又说:“对于语文教学首先得有两点基本认识:(1)语文的 性质,主要是语言和文字的关系;(2)人们学会一种语文的过程。”(58页)关于语文性质的认识,30多年来一 直争论不休,致使语文教学走了不少弯路。语文的性质决定语文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效果等。搞清语文 学科的性质,是实现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使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必要前提。吕先生认为:语文就 是语言和文字,“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离不开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种知识也少不了它。”[2 ]“语文教学应该语言和文字并举,以语言为基础,以文字为主导。”(59页)这十分清楚地阐明了语文(口语 和书面语)的社会功能是交流思想感情,它可以通过口语(听、说)来交流,也可以通过书面语(读、写)来 交流,因此,可以说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吕先生这个工具论的观点正是抓住了语文的本质特征, 抓住了特殊性。他以工具论为核心,形成了自己整个语文教育思想和理论体系。关于学习语文的过程问题,吕 先生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53页)由于 语言技能是一种心智技能,它要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一系列的认识活动来完成。语言的模仿要着眼于 认识活动的模仿,把观察、思考与表达结合起来。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一个正确模仿、反复实践、养成习惯的动 态过程。所以,他说:“教师的任务是指点学生摹仿什么,怎样摹仿,检查学生的实践,是否正确,是否熟练 。技能的获得要通过学生的活动,教师是无法包办代替的”。(59页)

明确了语文的性质和学习过程这一根本问题后,就能居高临下地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中的种种矛盾。吕先生 针对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陈腐的旧观念,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精辟的见解,这是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 际需要,在思想观念上的“革命”。语文教学“要变被动为主动”、教学法的“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则 是吕先生语文教育改革观的精髓。其具体内容有:

1.在知识与能力的问题上,改变把语文教学过程仅仅看成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单一过程的观 念,提出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为主体,使知识、智力和谐发展的综合过程的观念。诚然,语文教学应当重视知 识的传授,但旧式语文教学总是不适当地强调所读文章的内容,而忽视语文本身的特点和运用规律的探究,因 而造成了偏重知识的传授,讲课主要讲知识,考查主要考知识的倾向。由于语文是一种表情达意的工具,学习 它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知识的“接受”与“理解”,还必须会“运用”,教师应该把传授知识和指导运用结合 起来,并在指导运用、培养能力上多下功夫。吕先生认为:“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 是传授语文知识。”(104页)又说:“我们要有知识,这是不错的,更重要的是要有智慧。”(84页)“教学 的目的首先是培养自学能力,让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102页)。这就讲明了知识与能力 的关系,传授一定的知识是必要的,科学的知识是语文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但由于语文是技能性的课 ,它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就是要掌握一套语文技能。如果这一认识解决了,语文教学就会出 现一个新的面貌。

2.改变教学就是使学生“学会”的观念,提出教学生“会学”的观念。吕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 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 (134页)教学生“会学”,即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这是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法指导不应看 作是简单的传授方法,而是突出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把内因作为事物发展变化决定因素的辩证教育 观的体现。由于当今时代信息的激增,使教师传授知识的局限性与知识的迅速扩展更新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因 此,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在于“奉送真理”,而在于“教学生发现真理”;教师的功能由“泛智”发展为“开 智”。要以自己的导学意识去唤起学生的自学意识,实现“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起点转移。所以,对 学生的智力与自学能力的要求,使得“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成了当务之急。吕先生说:“要逐渐培养学生 主动学习的能力,不能老等人家给,要学会自己去拿。”“就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个钥匙,能够自己开 箱子,开门,到处去找东西。你不给他这个钥匙,那有多少宝贝他也没有法子拿到手。”(88页)这个“钥匙 ”,就是认识方法、规律。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自己去经历注意、思考、生疑、释疑等心理过程,才能使之 理解与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语”与“文”的规律,养成自学的兴趣和习惯。应该说,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就 是教师实现“不教”的标志。当然,教学生“会学”,不仅对学生,而且对教师

都提出了更高的知识、智力、 能力的要求。吕先生说:“教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56页)所以他对教师的要求标准定得是相当高的。他 说:“唐朝的史学家刘知几说,一位高明的历史学家要有三方面的修养:史才、史学、史识。我想一位高明的 教师也应当有才、学、识这三方面的修养。”(139页)吕先生认为:“识”就是要“掌握教学方法,并且能够 运用自如。”(139页)他把教师掌握和自如地运用教学方法放到与教师的“才”和“学”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教学方法的实质是赋予教学内容以明确的目的性和达到教学目标采用手段的有效性。吕先生的教学方法思想最 重要的一点是“活”。他说:“关键在于一个‘活’。……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 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3]吕先生说的教法活,是指要符合语文规律,在教学语文过程中 活教规律,活学规律;要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心理、班级状况、教师条件、社会实际等教学的实际,采用 随机应变的方法;要让学生感到学语文有用,并且会用,要教会学生动脑筋,积极思维。

3.改变教师“灌输式”教学的观念,提出教师是导师,重在“启发”、“引导”的观念。传统观念认为教 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是贮存知识的容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独占讲坛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 默默地接受,把复杂的教学过程看成一个简单的口耳授受过程,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现代教学论认为,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 程中,学生的学是内因,读书作文一定要通过学生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们的愿望与动机,才能使他们行动 起来,通过自觉主动的学习来完成。而教师的作用是致力于导,旨在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自求得之。 吕先生十分重视学生的内因作用,一向把学生看作是活的教学对象。他在一次讲话中,把给学生提供条件的教 学方法与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法作比较,打了个精彩的恰当的比方:“这两种教学法的分别,在一定程度上可 以跟工业和农业生产的分别相比,工业生产是用人为的手段把原料改变为成品,原料是听凭处理的对象。农业 生产则是依靠作物自己发育生长的能力,仅仅为它顺利成长提供好的条件。”[4]因此,他说:“上课的时候 就应该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低限度。”(63页)教师“讲的要击中要害,学生哪个地方 不懂,不太理解,就给他讲一下,点一下,学生懂的呢?就不讲。”(63页)他又说:“还有课堂讨论也很有 用,有的教师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大胆提问,这样,学生的思想活泼了,阅读的收获和写作的能力都 会提高。”(107页)讨论式的教学方式较之讲授式的教学方式是崭新的教学方式。讨论是学生群体的相互启发 ,相对于个体的自读,它是一个开放系统,有利于深化学生自读的认识,纠正自读中的错误。重视讨论,班级 中的不同意见都能得到充分发表,这种由学生通过思考所得到的知识,容易使他们懂得深,记得牢,其效果比 教师把现成的结论一下子塞给他们要好得多。在讨论中,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大胆地提出问题,这反映了学习 的深入,是他们好学深思,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的表现。

4.改变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让他们死记硬背学好语文的观念,要提倡开辟语文课外活动的广阔天地,加强 指导,让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中,接受时代的信息,不断交流,反复练习,学好语文。语文课外活动包括课外 阅读、写作和听说活动等,在这些主要由学生自己开展的活动中,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能更好地发挥主 动学习、积极探索和大胆创造的精神,这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重大改革,也就是近几年所说的“大语文”观念 。由于语文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根本功能是充当人们社会交际的工具。在母语的社会环境里,学生耳濡目染 ,每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从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着语文。因此,学习语文,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而必须由课堂 扩大到社会。吕先生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 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特别是看小说,那是更普遍了。”(90页)他又说: “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靠薄薄的课本解决不了问题。”(107页)“要大量阅读,有精读,有略读,一学期读 它80到100万字不为多。”(101页)“要是我们把课外阅读抓起来,就能够把喜欢看书的学生由少数扩充到多 数,这对课内的教学有很大帮助。”(91页)只有这样把课外的书籍和文章也看作是语文教材,才能有意识地 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课堂拓展到社会,为学生培养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和习惯提供广阔的天地。对此,他从 孤立地、封闭式地搞语文课堂教学的教训和学生得益于课外阅读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在大语文观 念指导下,通过开放型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才会提高。

5.改变只重视对学生传授前人已经获得的思维成果的观念,提出更要注重向学生展示获得这些思维成果的 思维过程的观念。教育革命的深入发展,逐步由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到思维方式的改革。多年 来,学校比较注重对学生传授前人已经获得的思维成果,但科学技术的发展,亟需的是大批具有创造性思维的 人才。如果学生只停留在追求思维的成果,只将自己的头脑作为贮存知识信息的仓库,教师的教学只将思维的 成果传授给学生,而不向学生展示获得这些成果的思维过程,这是一种“无思考”的教学,显然已远远不能适 应形势的需要。学生不仅要知道结论,而且要搞清楚产生结论的思维过程与内在规律,这样才能学得主动,才 能举一反三。吕先生曾以教中学生语法为例,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我认为应当把语法教活。就是说,不仅仅 告诉学生这是什么词,那是什么句,而是着重讲语法,着重引导学生观察人们怎样运用各种虚词和各种句法。 简单说,就是少问几个‘什么?’多问几个‘怎么样?’打一个不一定很确切的比方,要让学生看到的不是或 者不仅仅是标本室里的动物标本,而是动物园里的飞禽走兽,看它们怎样在那里活动。”(144页)“希望学校 里讲语法要把它讲活。……要把重点放在用法的探讨上,使他感觉有用。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 己观察和分析语言现象的习惯,这不仅有利于他的语文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他的智力的开发。”(152页)由 于语文是技能性的课,要在学习、使用语言的动态过程中教学语言。因此,教师应该把对结果的关注转移到对 过程的关注上来。吕先生的论述就很强调这点。

6.改变重读写、轻听说的观念,树立听说读写都重要的观念。语言是人类社会交流、交际的工具,接受和 表达是语文活动的两大分野。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的特点,又使语文活动形成了听、说、读、写四种相对独立 的基本形态。所谓语文能力就是在听说读写语文活动中形成的能力。可是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产生重读写 ,轻听说的倾向,分析其原因与“五·四”以前学校教的全是文言文有关;与历来学语文主要为了适应考试, 而考试又一直以书面语言为主,作文又在考试中占的比分很大有关;还因为语文教学长期脱离社会和时代的需 要,封闭式的教学使教材、教法更新缓慢,教学大纲长期以来对听说无明确要求,教师也为传统教学的习惯势 力所宥,对重读写,轻听说的偏向习以为常造成的。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吕先生态度鲜明地提出“语文训练 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112页)的观点,并多次呼吁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要并重。这是很有远见卓识的。现 代社会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用声音来交流和 保存知识的机会比过去多得多了。比起书面语言的使用,口头语 言不仅年代要久远得多,而且使用的人数更多,使用的领域更普遍。因此,为了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相适应, 及时、快速、地摄取信息,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要重视和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他认为:“语言和文字本来 应该是两条腿走路的,可是我们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不良于行’。我们吃尽了不会说话的亏,不能让现在 的青少年走上我们的老路。”(61页)他还说:“在实际生活中,用语言的时间比用文字的时间多得多。…… 口头表达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重要。”这些观点是从学生未来终生受用出发的,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培养 语文能力,而不能以应试来决定教学任务的取舍。这也是能否真正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试金石。(60页)

1946年,叶圣陶先生对中外教育史上的各种流派作过一次精辟的分析:“关于教育的见解,千差万别,可 是扼要地区别起来,也很简单,大致可以分为相反的两派。就教育的目标说,一派希望受教育者成为工具;另 一派希望受教育者成为人,独立不倚的人,不比任何人卑微浅陋的人。就教育的理解说,一派认为受教育者象 个空瓶子,其中一无所有,开着瓶口等待把东西装进去;另一派认为受教育者自有发掘探讨的能力,这种能力 只待培养,只待启发,教育事业并非旁的,就只是做那培养和启发工作。就教育的方法说,一派注重记诵,使 教育者无条件地吞下若干东西;另一派注重创发,不但使受教育者吞下了若干东西,尤其重要的在使受教育者 消化那些东西,化为自己的新血液,新骨肉”。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判明,吕叔湘先生与叶圣陶先 生一样是属于“另一派”,即认为受教育者应成为“独立不倚的人”,他们“自有发掘探讨的能力”;在教学 方法上应“注重创发”,注意“消化教学内容而不是吞下教学内容”的一派。他们是极力倡导现代先进教育思 想的代表人物。综上所述,吕叔湘先生一系列语文教学改革的科学论述,为解决长期解决不了的语文教学的根 本问题阐述了规律性的认识,为语文教学适应时代需要开创新局面指明了方向。我们只要能真正地按照吕先生 的教导来做,朝着这个方向大胆地改革,那么,语文教学的喜人景象必定会出现。

语文教育论文:论我国语文教育传统在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现实意义

【论文摘要】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之中,语文传统教育似乎正面临 日益严重的危机,许 多教育典籍正被淡忘,优 秀的教育思想受到批判。但改革注重的是“改”而不是一种颠覆 ,改革始终是在“旧”的基础上寻求 “新”的改 变。 旧与新、传统与现代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必然存在交融点。本文就如何找到新课程理念与带有浓厚 的民族文化特色的语 文传 统教 育的交 融点加 以探讨 。

新一轮课程改革,由于影响的是庞大的社会群体, 加之刚性 的政府行为推动 ,已经将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推向了新 的高潮 ,必将是一场对社会有限教育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与之配套的是全国教育行政机关 、教学研究机构 、专家的强势能量导向,各学科的课程改革理念应当说已经渗透到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之中,一种课程改革精神正影响着我们的教学。从教学行为主体定位到教学手段多样化,从互动关系到多元的评价体 系,都给我们的课堂和教学带来 了新的活力。对广大教师而言,这场改革也是教师与学生 、与课程资源共度的生命历程和共创的人生体验。广大教师走下讲 台,走进学生,互动交流,教学氛围浓厚 ,师生关系融洽。特别是在语文学科中,《标准》关于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 目标的论述 ,其根本 的 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的课堂强调注重学生的体验 ,因为没有学生 自己去读 书 、感受 、理解 的过程 ,任何语文教学行为都是无效的。在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中,在感受到课程改革取得初步成功 的欢愉中,在对待语文这一带有浓厚 民族文化的学科教育之中,教师应当多一些反思和 自省。我们必须考虑我们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语文教育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语文到底是什么?向无定论 ,但是相当专家学者都强调语文教育有以下几个层面 :①语言文字 ,主要是语言的实践和运用 ;②语言文学 ,这是比较高的形态 ,关注学生 的精神 、态度 ;③语言文化 ,是让学生对世界有独特的认识 。不管是哪一种说法 ,还是几种说法的综合,都不可否认传统语文是一种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创造性想象的沉淀 ,语文教育不同于其他化学物理等 自然学科 ,带有深深的历史和民族文化的烙印。作为中华 民族文化的延续纽带,语文是我们生存生活的一种方式 ,是根植于我们血液之中的一种民族基因。而文化始终通过语文潜移默化维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 、礼仪社交 、文化教育价值等诸多方面。可是 ,现在一些学者认为要贯彻 《标准 》,就必须破除旧的传统理念 ;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保守落后,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非常危险的。传统只是时间问题而不是落后的代名词,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并不矛盾 ,对现代教育有着基础性的重大意义。可 以说 ,没有传统语文教育和语文教育的传统 ,今天新课程理念就失去参照和基础,“忘记历史 ,就注定要犯历史的错误”,这是有教训的。而且,基础教育改革也不可能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革命,必然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的过程,是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的过程。

二、新课程理念下,做好语文教育优 秀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已经深人人心,其实和现在常说的 “大语文教育”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任何轻视忽视语文教育传统这一中华民族母体文化传统、割裂历史传统与现实的血脉联系都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彰显教育传统,重视民族文化 自觉性的回归。而《标准》的三维 目标无不体现了语文教育的传统的影响。

1.关于知识与能力。从总体上说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绝大部分教师改变了传统教育中只注重知识传授的不足 ,而将学生学习能力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这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一大突破。确实,在千年的 “学而优则仕”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下 ,传统语文教育这一块出现了 “繁、难 、偏 、旧”的局面,老师实施的是 “题海战术”,有的是 “头悬梁 ,锥刺骨”的精神 ,搞的是“口舌生疮”、 “皓首穷经”的苦学。而且在训练的内容上,传统语文重读重写而轻视听说 ,甚至以 “沉默是金”、 “口讷不能言”为美德,强调灌输 ,这些 当然已经和现在新的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但是,我们更应该注意到语文教育传统的巨大影响意义。新课程三维 目标之一就是 “知识与能力”,反观我们的课堂 ,学生敢于质疑 ,大胆评议 ,整个课堂氛围浓烈,这的确有利于弥补传统语文教育死气沉沉的不足,给沉闷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 的活力 。但是 ,大部分课堂学生没有写字 、没有练习,呈现出虚浮的热闹。试想:学生基本功没有了 ,还谈得上什么能力?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杨再隋指出:这些语言训练不落实 、不到位的课堂很 “虚”。 因此 ,在新课改理念下必须重视学生写字 , 加大对学生书写指导 ,写字习惯的培养。现在学生识字效率低,学生字也普遍不好,在家也没有练字习惯 ,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再不指导练习,结果就无法想像了。我国语文教育传统有一套训练认字识字方法,应该将基础知识重新放到应有的地位 ,否则能力就失去了基础 。可喜的是 ,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教育重现 “书声琅琅”,比以往更加重视写字 ,要求 “以读为本,以读为根”。而且从国家发行的教材来看 ,仍有许多我们祖先遗留的精华 ,比如在小学 就增 加 了文 言文 ,在课 文后面 就增加 了 “我会认”、 “我会写”等项 目,反映了新课程对语文传统的吸收,这不能不是说一种 自觉的对语文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2.关 于过程与方法 。在 “过程与方法”这一块 ,可以说这是新课程在提法上不同于传统教育的较大特色。 传统教育强调结果 、轻视过程 ,教学方法单一。新课程理念下 ,教师更新 了观念 ,提升了课程意识 ,学生 “自主 、合作 、探究学习”,多媒体调动学生兴趣 ,不能不说 这 比传 统 的语 文教 育进步 了些 。但是 ,对 照 《标准 》,我们发现在新课程理念下倡导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对传统语文教育继承了更多 ,或者就是换了另外一种说法。因此 ,我们更加关注如何将这些的教育传统渗透于现在的课堂。

(1) 《标准 》具有浓厚的关注全体思想 ,关注全体学生,而传统教育中早有 “有教无类”思想。我们要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着重关注全体学生和学生的发展。

(2)关于个性发展。传统教育中的 “因教施教”早已成为教师学生耳熟能详的词语 了。古代私塾中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怎样将班级授课制和培优补差结合 ,怎样组织课外活动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新课程理念下要进一步大力倡导个性化学习和个性 化评价 。

(3)师生关系。新课程要求每一位教师进行民主教学 ,建立 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才有良好教学的氛围。 孔 子说 :“三人行 必有我 师焉 。”他提倡“不耻下问”、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种传统的思想可以说对后代特别是现在具有深远的影响,也正是传统教育中“教学相长”思想 的体现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一定要 民主 ,师生要 “对话” ,特别是要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实现共生共创,师生互相促进 ,双向成才。

(4)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本次课程改革 ,凸显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视 ,提倡 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 ,但是现在课堂出现 了 “虚 、假 、杂 、闹 、偏”的现象 ,这实际上是对我国教育传统文化的认 同和吸纳不够。在新课程理念下 ,一定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落到实处和注意老师的引导 。这也是与语文教育的传统一脉相承的。①启发诱导。孔子说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及时原则就是启发原则。因此 ,在新课程理念下要将语 文课上得充满感情 ,充分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及时老师”,要用生活中的例子加上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互动,真正将学生调动起来 。②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在新课程理念下,必须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根据认知规律 ,强调 “反复学 习” ,强调知识再现。③重视文本 ,挖掘课程资源,扩大阅读量。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一些教学手段多了起来 .多媒体教学摆到了重要的地位 。但是不可否认,作为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文本却被置于一旁,这种状况令人担忧。一些专家教师为此进行 了呼吁。 《标准 》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相比 《标准》出台前,这已经是提高了要求。尽管如此 ,与传统语文教育的阅读量相比, 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传统语文教育强调“博闻强识”, 朱熹强调 “读书百遍 ,其义 自现”就是这个道理。从现在的观点来看,也必须遵守从“积累”到“感悟”的学习规律。人的语文综合素养 的提高必须是在一定的语言材料上积累起来的,如果斥之以“死记硬背”而加以指责甚至彻底抛弃 ,既是对传统 的不尊重 ,也是对《标准》的误读。在新 理念下,要将各种阅读方式结合起来 ,注重思考,提高学生语文能力。④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学习的重要方式 ,在知识获得方式 、师生作用关系 、知识结构水平 、学生年龄等方面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发现性学习注重学生对获得知识的体验和获得知识过程中能力的形成,但是 由于接受性学习的高效性以及发现性学习存在对学生基础的要求 比较高的局限性 ,注定了教师要将二者整合,真正贯彻 “以人为本”的过去和现在都奉行的思想。 3.关于情感 、态度 、价值观 的问题 。《标准 》的核心理念“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总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素养而提出来的,它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 的统一思想,思想性与审美性 的统一”。 《标准 》精神和传统教育的价值取向相 比,二者是统一的。

(1)都非常重视德育教育。传统语文教育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将思 想道德放在首位 ,无论是 《三字经 》、 《名贤集 》还是 《弟子规》等 ,相当多内容都是进行思想道德说教的。当然 ,以孔子 《论语 》为代表的教育典籍更是如此 ,其核心是 “仁”的思想,他提出 “君子务本 ,本立而生” ,这里 的 “本”就是做人的根本 ,做一个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人。而《标准 》对人的发展要求不正是从这一思想出发吗?可以说,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中,道德的基础是相同的,但可惜的是,在现在的课堂 中,相当多的教师并没有根据文道统一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感染渗透。因此 , 《标准》将 “情感 、态度、价值观”作为一个不可少 目标 ,对语文教育传统的传承,其用意是不言而喻的。

(2)重视教学情感磨砺志气作用。“情志作用”是非智力因素 ,传统语文教育对此是非常重视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在也有 “兴趣是好的老师”一说 ,说明兴趣和情感是推动学习的巨大动力 。所以,《标准》特别注意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保护学生学 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特别是现阶段,影响学生学 习的不 良因素很多,加之学 习本身就是一项很苦的劳动 ,如果教师经常将 “天行健 ,君子当自强不息” (《尚书》)、“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头悬梁,锥刺骨” (《孟子 》)等身处逆境而奋发图强的故事用来激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多以“知识 改变命运 ,”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志向,以各种课程资源中的人文精神,融合新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学 以致用,身体力行 ”,加上教师的言传身教, 一定可以为学生的不同发展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

当然,“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 自有颜如玉” 、“学而优则仕”、赚大钱 、娶美女 、做官是传统教育中过分注重功利性的表现,而且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当中,传授知识方法过于机械,传授手段过于陈旧,容易让人封闭保守 、墨守成规而变得迂腐,这的确是与现在社会发展对人的多方面素质的要求是不适应的。但是不可否认 ,传统语文教育无论是道德文化传承上还是教育思想上 的巨大作用 ,对今天的教育影响是深远的。它存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今天很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要求其实就是语文教育传统的另一说法或者是与传统交融后衍生新的意义。因此 ,在新课程理念下 ,我们不仅不能对传统语 文教育理念全盘否定 ,还要时时刻刻将传统中的思想和做法发扬。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新课程与语文教育传统的交融点并加以吸收和发扬,这样就会实现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的 自觉性回归。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