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本科医学论文

摘要:管有诸多高校对本科医学教育实施“双导师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但迄今为止,尚未能形成系统、规范的教学管理体系可供借鉴。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诸多高校对“双导师制”的探讨或是针对本科应用型人才,或是针对临床七年制或八年制医学生,极少高校针对五年制本科医学生实施“双导师制”进行探索。
本科医学论文

本科医学论文:本科生教育临床医学论文

一、临床医学本科生“早临床”的意义

不少研究认为实施“早临床”可以改善“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医学教育下理论和实践联系不紧密的情况。“早临床”是我国根据国情,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整顿教育资源所提出的医学“三早(包括早临床,早科研,早社会实践)”教育中最基本的环节,也是我国医学教育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手段之一。以美国为例,美国的现代医学教育模式是西方国家医学教育的模板。美国医学学制为四年,第1、2年学习临床前医学基础理论,第3、4年的时间都发生在教学医院的病房或社区门诊。美国学生在带教医生指导下进入各科室实习、观察并参与患者的治疗。与我国的医学学制相比,美国的“早临床”教育是“前瞻性”学习,能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基础知识,主动解决问题,实现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结合。我国的临床本科生教育是“回顾性”学习,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单纯地实现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转移。在“早临床”过程中,学生跟随带教老师查房、问诊、为病人检查、观看手术过程与临床基本技术操作,有疑问即提出。此过程可刺激学生在学习中寻求答案,发现新问题,从而深刻理解临床与基础医学知识的联系。在医院见习过程中可提前熟悉医院的运作,为自己的实习打下基础。另外,在“早临床”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沟通技能。在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MedicalEducation,IIME)所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全球低基本要求”中,沟通技能是基本核心之一。在西方国家,沟通技能的重要性甚至超过医学教育中的医学教育本身。因此,良好的沟通技能是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不可或缺的因素。同时,学生与病人接触的过程能对病人受疾病的折磨有感性认识,这对培养医学生的人文关怀,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尤为重要。特别是近年来患者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空前高涨,医务界正在面对全社会对医疗活动近乎严酷的审视和要求,良好的沟通技能越来越能体现出它的重要性。

二、我国临床医学本科生以“早临床”为核心的教学改革

(一)高等医学院校“早临床”制度的推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高等医学院校都认识到当今时代迫切需要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医务人员。而我国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模式造成的基础与临床严重脱节,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医务人员。近年来,许多高等医学院校推行的临床本科生“早临床”教育,仍停留在学生自愿进行临床见习的阶段,学生不够重视,其成效不显著。因此,推行临床本科生“早临床”制度,将在学习基础课的低年级学生推向临床是必不可少的举措。

(二)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实践平台的打造

医学高等院校应与附属医院达成共识为医学生提供最直接的实践基地。附属医院也借助医学高等院校的医学人才资源和科研优势更好地开展医疗服务与科研工作,双方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临床实践基地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等院校附属医院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则附属医院的教师队伍建设是教学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环。临床实践基地教师队伍带教质量直接影响学生“早临床”的培养质量。学校和实践教学基地要让临床教师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对临床教学职称的聘任制度要严格把关,建立临床教师评价体系,评价教师的理念,临床操作标准化,临床能力,讲解能力。有些教师在带教过程中,由于学生处于低年级的学习,未学习专业课,不熟悉临床工作,教师更愿意将机会给高年级的学生或选择自己完成工作。因此,临床教师的理念和责任义务的明确,决定带教质量和学生临床学习效果。另外,教师带教时对于教学内容的讲解方式决定学生对临床知识的接受程度。在此问题上,可采取临床教学实践基地师资培训制,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选派学校经验丰富的教授或讲师到附属医院进行示范教学,与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师队伍互动交流,让临床教师充分了解低年级医学生与高年级医学生对知识接受方式的不同,便于教师带教时调整自己的讲解方式。

(四)“早临床”教学过程中PBL教学模式的采用

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的学习采用PBL(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在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次提出。PBL以非教授讲授为主,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合作和自主探究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在临床教学中,PBL以病例衍生的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临床教师为导向,启发学生以问题为指导,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临床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所学医学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实现从理论到临床知识的过渡,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独立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之,在我国临床医学本科生教育中以“早期接触临床”为核心进行教学改革,明显优于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解决我国临床医学本科生教育中基础医学与临床严重脱节的问题,实现基础医学与临床的结合。

作者:李翠兰 汤曦 邓依凡 宋丽萍 刘凯杰 廖一名 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 香港教育学院

本科医学论文:本科实习教学循证医学论文

1教学内容

医学学生本科学习阶段所学习的内容大多较为抽象,单单通过课本很难掌握要旨。基于循证医学的基石是的医学证据、而这些医学证据主要来自已有的研究报告,特别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研究成果,以及对这些研究的Meta分析,因此通过的医学期刊能够掌握一定的、科学的医学研究证据。另一方面,本科学生需要掌握获取这些医学研究证据的有效方法,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根据临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了解同类医学问题的研究进展,对研究的结果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从而把此类医学问题的证据为我所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时要做到:基于临床关注的问题或重大的科学问题的研究;参考当前好的证据决策;关注实践的效果;后效评价、止于至善。在实践操作中进行必要的、科学的、有效的文献检索,以及合理的归纳和分析能够一定程度上对本科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有所帮助,但是在检索和分析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深刻领悟有关文章对治疗方法的表述,不能断章取义;在分析文献的过程中要学会正确辨别的表述和指南;在以文献作指导的时间过程中注意与临床经验进行合理结合,充分参考病例的个人情况和临床背景,结合用药的禁忌,才能在临床实践中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为将循证医学思想具体应用到临床教学工作中,郑宏庭等人以内分泌临床教学为例提出,对在一线进行临床教学的医师进行包括循证医学相关理论和实践,以及文献检索、阅读、评价等技能的培训;进行实习生承担日常医疗工作、一线医生协助的教学模式改革;集中讨论解决实习生在日常医疗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定期举行以实习生为对象的病历或专题讨论以及相关文献报导。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医学生将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系统化,又可以将理论在实践中体现,并加以操作运用。鉴于医学前沿的论文及国际学术交流的语言多为英文,专业英语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医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加强英文原版教材的阅读,掌握常见的疾病的词汇及英文的习惯用法。此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对于某个特定领域新进展进行查阅,不断更新的医学研究证据。

2教学评价

因为当前专业职称的评定现状,临床医生需要晋升职称,医学生需要,运用系统评价/Meta分析发表高水平的论文(主要是SCI论文)造成对EBM认识上的误区。社会上也因此出现各类为了迎合对系统评价/Meta分析需求的培训班,因为培训师资水平的良莠不齐,影响了参训学员的学习质量。王萍玉等人对某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开设循证医学课程,并采用形成性评价,具体包括平时表现评价、作业评价、教学实践活动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结果显示循证医学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可,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在循证医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练习相结合,对理论的掌握中不仅要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还要学习一定的文献评价进行相应的补充,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在教授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不仅能够使学生认可,主动地学习,同时能培养学生对循证医学学习的习惯,促进终身发展。

3教学意义

在本科及实习阶段学习循证医学对于我国医学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①提高我国药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循证医学遵循以的医学研究证据,在对医学证据的搜集和分析过程中遵循科学严谨的态度,同时考虑病例个人的临床背景和现状,以证据指导实践,指导对新药研发、生产、评价和不良反应监测,同时也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走出国门、创出品牌。

②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当前我国的医疗服务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卫生资源的配置呈现不均衡,各地疾病谱构成不同,医务工作者素质和水平也存在着差异。普及循证医学知识是通过不断提高医生的临床知识和专业技能来改善当前医疗服务的质量,同时又不增加医疗费用,使公众和政府都能获益。

③普及医学知识,提高公众健康意识: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普及,患者和公众能方便了解自身的基本临床情况,获得医学研究结论,防止有病乱投医;同时,公众的健康意识提高了,便从以往的被动接受治疗,转变为主动预防疾病。

4结语

对本科学生的循证医学学习,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教会学生学会搜集研究证据,学会评价医师已有经验并为我所用,学会分析病例个体的临床情况和现状。学生的学习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结合,同时掌握获取资源的有效方法,学会学习,在实践过程中,有据可依,并不断对实践进行反思和总结,对研究结果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在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中可采用形成性评价,一方面帮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经验,同时帮助学生掌握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促进终身学习。

作者:魏秀娥 王伟 王秀霞 单位:青岛市中心医院办公室

本科医学论文: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择业基层的问题思考

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已胜利召开,民生问题更加成为社会的主题。基层医疗卫生是民生之重。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进,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择业基层将成为一项双赢的举措。一方面解决了日趋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方面给基层医疗改革注入品质血液。然而,理论上的可行要在现实的推广上得以检验,仍有一定的差距。国家自2005年后纷纷出台各项政策引导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据《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资料显示,医学类本科毕业生近几年基层就业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我们也清晰地看到,非经济发达地区的基层仍是“重灾区”,乏人问津。如何使择业基层成为学生就业的常规渠道,虽非主流,但非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本课题组对汕头大学医学院(以下简称“我校”)2009~2011年临床医学本科生就业基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中寻找积极的因素。同时对我校2007、2008级临床医学本科学生的择业意识及求学动机等方面进行调查,以期更地剖析制约或促进毕业生择业基层的因素。

1 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择业基层的现状

基层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并不单指乡镇农村,城市的社区也是基层。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2006年认定的基层就业范围,医学类基层就业应包括:县级医院、乡镇医院、农村卫生院和城市的社区卫生中心等。

1.1 基层就业呈逐年下降趋势

我校2009~2011年基层就业比例分别是:25.97%、23.29%、21.30%,这与《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统计的我省医学类基层就业情况有些出入。我校为一本院校,推行精品教育,学生的就业定位较高。近些年,广东省推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本科生公开招考制度,有利于的学生流向高级别、热门的医院。医学教育的高投入,理应有高产出。服务基层固然是好,但基层明显不是一本毕业生的攻坚要地,基层就业意识明显减弱。

1.2 择业基层以男性为主

在择业基层的毕业生中,男性占到70%。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的社会角色定位是传承后代、相夫教子和追求家庭幸福,加之男尊女卑的思想,多数女性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比自己强、后代能在较好的环境中成长。而且,女大学生毕业后马上就要面对婚育的问题,基层的锻炼、更别说扎根基层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男性则好男儿志在四方,时代热血青年骨子里就有一股创业的冲劲,只要政策与条件允许,还是有人甘当“拓荒牛”。择业基层,艰苦创业,成就一番事业,不失为人生的别样收获。

1.3 生源有基层背景是择业基层的关键因素

在选择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中,85%来自乡镇。我国长期以来城乡二元体制发展格局,造成广大乡镇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滞后于城市的发展[1]。城市里的孩子饱受都市文化熏陶,虽深知都市生存的压力,房价、物价高企,大医院难进、没编、临聘、下社区或改行均有可能,但他们就是不愿放弃这都市里的生活,“都市人”的情结非常深重。而生长于乡镇的学生,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及其百姓的疾苦有着切身的体会感受,也许学医的初衷就在于为家乡父老解除病痛,在现时“进”大医院“挤破门”的背景下,回自己家乡,开辟一方天地,不失为务实的职业选择。

1.4 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决定了学生深入基层的程度

笔者发现,学生们选择的基层单位绝大多数分布在珠三角地区。该地区的乡镇卫生院,本科生能够接受,而非珠三角地区底线则是县级单位。珠三角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即使是基层单位,待遇也还过得去。而经济非发达地区的基层单位,有的工资、补贴都很难保障。福利待遇是学生们就业时非常看重的一个问题。现在的大学生都是交费上学,甚至是贷款上学,家庭举债培养一个大学生,到头来就业了,连自身的生存都成问题,还要家庭接济,作为子女的多少有些心不甘,情不愿。而父母都有一个较为特定的心理期待,希望孩子长大后能生活得更好,光宗耀祖。家庭的责任,父母的期盼削弱了学生前往经济非发达地区基层创业的热情。现实的无奈,使大学生容易丧失理想而退缩[2],物质指挥了行动。

2 临床医学本科生基层就业意识的调查

对我院临床医学本科2007、 2008级学生整体发放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的形式。问卷调查的题目是课题组成员在大量查阅有关医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国家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政策和基层医疗现状文献的基础上,并进行医学生、医生个别访谈,以医学生真实的就业环境为背景,以基层医疗人才生存发展问题为着力点而设计的,内容涉及求学动机、择业意向、择业影响因素等。共发放问卷157份,回收有效问卷141份,有效回收率为89.8%,全部数据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1 求学动机的偏差削弱学生基层就业意愿

求学的初衷、成才的动机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择业的去向。在问及学医的动机时,只有31.9%的同学选择“救死扶伤”,而认为“学就本领好就业”的高达52.5%。这说明了学生们的求学动机带有很明显的功利性,偏离了医学的目的。医学技术成了谋生的手段,学生毕业择业时自然会挑福利好、工作环境好、发展前景好的单位。从基层干起,磨练成才的客观需求,难以成为学生的主观意愿。“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回报社会,造福人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待提升。

2.2 择业价值取向的功利无视基层岗位的存在

调查显示,毕业生在择业时考虑的因素中前3项依次为:经济收入(28.4%)、个人发展机会(26.2%)、工作与兴趣、爱好的吻合度(19.9%)。可见,生存与发展是学生择业时最为关心的。这说明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更多地考虑自身的需要,而对社会的实际需求缺乏考虑。这也印证了笔者对学生择业意向的调查结果:41.8%的学生选择了考研;21.3%学生选择城市大中医院;17.7%的学生选择一般医院;10.6%的学生选择去基层工作。考研是临床医学本科生应对严峻就业形势的有效折中法,选择考研存在应对大医院招考需要、回避基层单位的嫌疑。城市大中医院仍是学生们的青睐,只有少部分同学愿意考虑基层单位,总体上我院学生的择业意向仍偏高,与就业形势不大吻合。

2.3 基层成为就业的退路

大学年年扩招,已从精英教育过渡为大众化教育。严峻的就业形势,委实给学生们增加了无形的心理压力。当进一步询问为何选择基层,更多是回答找不到理想的岗位(73.3%)。学生主观上不愿服务于基层,如果有其他合适的岗位可以选择,则不会考虑基层。基层成了不得已而为之,退而求其次的落脚点,自然难以站稳。如果是带着就业的落差感服务于基层,就别提扎根基层了。

2.4 健全的保障机制是择业基层的关键

在学生的主观意识里,基层就等同于落后。学生择业基层最顾虑的就是一个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福利待遇、职称晋升、人才流动是最在乎的,应答率均超过50%。这说明了国家要决心解决基层医学人才匮乏的问题,推进人才的对接,就必须和学生的择业观吻合,制定实质性的扶持政策,健全保障机制,促进到基层就业学生的个人成长,关注他们的未来。下大力气引进人才,还要重点培养引来的人才。

3 建议

3.1 找准思想引导切入点,提升学生基层就业意识

我国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成长,理想信念较为模糊,价值取向趋于功利,社会责任感淡漠。轻视理论思维、理论学习,造成认知方式偏重直观化,注重自身感受和体验,对泛泛的空谈、不切实际的宣传不易接受[3],你讲奉献,他讲索取。但这新生的一代,自我意识、价值感、成就感很强,被尊重、被需要的愿望非常强烈。

鼓励和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学校应该以新医改为契机,多举措帮助学生了解基层医疗服务日新月异的局面,通过组织走访基层、医疗扶贫、邀请就业于基层的医学毕业生现身说法等鲜活的事例,从人才在基层受重视、被肯定、造福一方百姓、充分实现人生价值等方面切入学生的思想,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活学生灵魂深处的正气和使命感[4]。正如赣南医学院2006级“订单式”培养生赖小云所说:“也许在有些人眼里卫生院工作是微不足道的,但这里却是保障老百姓生命健康的好防线。”“虽然农村的条件艰苦些,但身为医生,能为农民送去实实在在的健康,体会到他们发自肺腑的感激,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如今,赣南18个县市区的农民,一出家门就可以享受到贴心的医疗服务。“订单生”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的“贴心人”甚至是“恩人”。“订单生”廖祥飞说:“一个病人能这样信任你,我觉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很欣慰。虽然农村的条件艰苦,工作量大,但这里有需要我的人,给了我实现价值的舞台,我要尽量提高自己的医务水平,希望能为更多的人服务[5]。”

3.2 改善基层医疗现状,提升岗位吸引力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的继续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的患者量明显增多,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13年1月4日的全国2012年1~11月医疗卫生机构信息显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为35.3亿人次,同比提高9.0%。我国2012年卫生工作要点之一就是攻关基层医改,完善多渠道补偿机制,落实政府投入政策,推行一般诊疗费制度,加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力度,落实绩效工资制度[6]等。基层医疗机构正迎来发展的春天。然而,基层卫生的发展仍然不尽如人意。如,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并未实现原有的政策设计和目的[7];职业风险过大,没有分担机制;工作强度加大,没有休息时间;业务水平提升慢等问题。业务水平难提升是阻碍学生服务基层的症结之一。

医学人才的培养有一个“传、帮、带”的过程。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进入临床,如果没有上级医生的带领,工作是较难开展的。实事求是地讲,我校学生在实习阶段真正用心去实习的不多,有的忙于考研,有的忙于找工作,还有毕业考、同学会等,临床能力是比较弱的。大医院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层却难找富有经验的上级医生来带领这班“新丁”。虽然各地一直在落实“城市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和“城市医务人员在晋升职称之前必须在乡镇卫生院服务若干时间”两项政策,但好多都是走过场的。其实,在城市的医疗资源中有一支宝贵的队伍,就是退休的城市医务人员。目前,我国采用的退休年龄,对于一个医务工作者来讲,是经验最丰富的时候。让他们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赋闲家中,其实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在人口老龄化,国民身体素质不断增强的现实情况下,这个退休年龄是有可能继续工作的。事实上,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人还在继续工作,有的原单位返聘,有的被其他机构聘请。在当前基层医疗力量非常薄弱的背景下,政府应该把这一块儿医疗资源动用起来,统筹规划,积极引导,出台优惠政策,邀请退休医疗骨干到基层支援医疗事业。支援方式可以是长期驻扎、定期会诊或巡回医疗。退休医疗骨干回村支援工作,将有效弥补基层人才不足和断层的局面[8],为年轻医生提供了“足不出户”的“进修”机会,大大地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给基层医疗机构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这样,年轻人在基层才不至于被闲置,同样有所为,有所作为,从而增强服务于基层的决心,安心于基层创业,终将成就一番事业。

3.3 定向订单式培养乡镇临床医生,确保基层卫生人才的输出

美国杰斐逊医学院于1974年开始进行了一项称为Physician Shortage Area Program(PSAP)的项目,招收来自农村的学生并面向农村卫生进行培养。项目 结果证明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人员也更愿意留在农村工作。近几年,我国一些省市尝试为农村卫生机构订单式培养临床医生,得到当地百??的充分肯定。如赣南医学院从2006年开始尝试订单式定向培养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工作,2010年又开始探索五年制免费定向本科生的培养,争取为基层培养“学得实、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走出医学教育的新路子。这种“下单培养,预签就业,毕业后直接到预签单位服务”的人才培养模式,较其他基层服务项目(如“三支一扶”)的优势就在于这些学生早就做好服务基层的思想准备,下去后工作踏实,少抱怨,当地老百姓评价也高。关于“订单式”培养,政府除了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减轻学生上学负担,明确以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外,生源有基层背景非常关键。因为人生性就有着天然的属地情节,高素质人才本土化有利于队伍的稳定。考虑到一本院校学生就业定位较高,而且学生就业时有一种盲目的从众安慰心里,建议在经济非发达地区、山区县定向招收具有农村户籍的高中毕业生,委托二本医学院校进行培养,真正做到从源头保障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卫生部门需与教育部门通力合作,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线,毕业时确保派回定向地,避免人才的流失。在课程设置上应侧重基层的全科、急救、转诊、妇幼、预防保健等方向,好是独立办班,确保品质实用型基层卫生人才的产出。

3.4 激励政策规范化,创造学生岗位成长可能性

人类在追求一个尽善尽美的未来目标时,决不应忽视使现实社会在尽可能合理和协调的状态中发展[9]。基层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均无法与城市等同。因此,政府要为基层医疗人员创设各种有利条件以保障其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社会应当给予的关爱和尊重,实现生存到生活的高度统一。当代大学生是在沐浴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成果春风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务实且重利。激励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要规范化,具有可操作性,而不是空泛的口号政策。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在基层锻炼也能成长成才,消除就业的落差感。除了福利待遇是生存的根本之外,作为医学人才,业务提升是关键。定期的学习、进修不可少,职称的晋升要扶持,职业规划更要明确。政府对人才的激励要有流动机制和远景规划,要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一个有制度保障、有利于未来发展的上升通道[10],让基层的服务者有机会上调到高一级的医院工作。如福建省的《关于招聘临床医学专业本专科毕业生为乡镇卫生院培养临床医师实施方案的通知》(闽卫科教[2009]18号),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除考研加分、学费代偿等之外,还有未来职业发展规划。自2016年起,福建省县级以上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时,将拿出一定比例的岗位专门面向参加该项目期满考核合格的人员。我们当然希望基层的服务者变成基层的工作者,扎根基层,但也要营造宽松的人才流动环境,免去学生“下了基层,出不来”的后顾之忧,基层才不至于让人望而生畏

本科医学论文:地方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

现代社会,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增长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面临着许多新的医学问题,要解决不断出现的医学难题和医疗实际问题,则需要培养更多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较强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因此,医学高等教育如何在本科阶段培养创新型人才已受到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不断出现,对医学生科研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加强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国内外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

本科生科研训练国外起步较早,特别是美国。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简称MIT)负责本科教学的院长马戈立特创设了“本科研究机会计划”(简称UROP),资助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开创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先河。80年代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也开始系统地支持本科生科研。斯坦福、加州伯克利大学也分别于1994、1997年成立专门办公室,组织本科生科研训练并提供服务,尤其是伯克利在本科生科研训练的方式上有独特的创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形成了着名的“伯克利模式”。

国内较早出现的具有一定系统性和规模化的科研训练。1996年清华大学实施SRT (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之后,浙江大学从1998年开始开展校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近几年,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几所大学设立了专项学生科研基金,让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参与到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中,科研能力得到训练。但从总体上看,对于大学生科研训练的作用和地位国内的大多数高校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地方性本科院校,还有很多尚未开展这项活动。因此,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对医学教育进行改革,构建国际化的医学生科研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的。

二、地方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校学术氛围不够浓厚。地方医学院校本科生的学习往往停滞在书本知识的掌握和实践的操作,理论知识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填鸭式,实践操作环节多以验证性为主,有利于大学生科研基本功培养的创新性、综合性实验开设的很少,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机会少。虽然地方医学院校在发展学校过程中也注重打造校园科研氛围,但力度有限,对于本科生教学的关注多于关注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提高地方医学院校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学术氛围。

2.学生科研能力不足,整体水平不高。地方医学院校因其课业的特殊性,课程繁杂,很难从课业负担较重的生活中摆脱出来。当学生的课业与科研创新和学术活动发生冲突的时候,自然会选择完成课业为主,结果导致参与科研创新和学术活动只能吸引少数的学生参加。另外,地方医学院本科生缺少系统学习科研方法学知识的机会,而且学生的知识结构偏重于专业理论知识,自身开展的科研少,最终导致科研能力与意识不足,整体水平不高。

3.学生参与科研的保障、激励和评价机制还不健全。因地方医学院开展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工作时间还不长,缺乏统一的学生科研活动领导的组织和指导机构,以及科研活动实施的管理办法;不少院校尚未设立学生科研专项基金,也未建立学生科研成果鉴定和评价机制、指导教师工作量认定和奖励机制,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客观条件还不够成熟。

三、地方医学院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对策

1.加强学生科研意识的培养。科研意识的培养主要从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学精神着手。本科学习阶段是学生今后工作和深造的基础阶段,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学校也可通过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传递国内外近期的研究成果和信息,让学生开阔科研视野、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从而提高科研兴趣。

2.加强教师素质的提高,改进教学方法。在培养医学生科研能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教师的角色不仅要比学生早一步获取系统知识,而且要在科学研究中积累独特研究体验和科学情感;教师通过科学研究,掌握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跟进近期研究成果,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业务素质。其次,教师要改进其教学方法,教师不再以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教学的重点,取而代之的将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传授科学研究方法;教师的研究能力直接影响研究型教学的质量,教师树立研究的意识和具备研究的才能至关重要。

3.基于能力的培养,调整课程设置。在当今这个知识更替日新月异的时代,具有获得近期信息的方法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医学生在具有获取近期信息技能的情况下,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地获取大量的新知识、新技能和科学证据,才有利于他们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本科初级阶段学校开设如文献检索与利用、医学情报学、医学 信息学、中文工具书及数据库的使用、论文写作技巧等选修课程,可以培养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在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中,应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和更多的跨学科的课程,增加一些介绍科研创新理论知识和方法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内教学和课外的科研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研究探索精神。

4.加强教学资源的支持。在培养医学生科研能力的过程中,学校应不断加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的建设,为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最基本的硬件支持。学校大力加强对本科生科研的训练、指导,提供广泛的研究机会,也是培养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条件,如设立大学生科研协会,提供研究经费,进行研究的指导,接受研究活动的咨询;制订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给学生提供广泛、开放的参与研究工作的机会等。学校应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的特点,在校园网上建立“本科生科研训练专题网站”,使其成为学生了解科研能力培养过程的重要渠道。

5.建立客观合理的师生评价机制。要使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科研活动,设立一定的奖励制度是很有必要的。有研究者建议,对参与科学研究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学分作为奖励,将有利于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综合能力等方面给予相对合理的评价。

要提高教师指导学生科研的热情,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学生科研的指导,也需要采取更为合理的激励措施。如在教师工作业绩的评定,职称的晋升,津贴、教学奖项的评定等方面,应考虑将教师在指导本科生科研方面的工作列为较重要的评估指标。

本科医学论文:对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择业基层的问题思考

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已胜利召开,民生问题更加成为社会的主题。基层医疗卫生是民生之重。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进,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择业基层将成为一项双赢的举措。一方面解决了日趋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方面给基层医疗改革注入品质血液。然而,理论上的可行要在现实的推广上得以检验,仍有一定的差距。国家自2005年后纷纷出台各项政策引导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据《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资料显示,医学类本科毕业生近几年基层就业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我们也清晰地看到,非经济发达地区的基层仍是“重灾区”,乏人问津。如何使择业基层成为学生就业的常规渠道,虽非主流,但非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本课题组对汕头大学医学院(以下简称“我校”)2009~2011年临床医学本科生就业基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中寻找积极的因素。同时对我校2007、2008级临床医学本科学生的择业意识及求学动机等方面进行调查,以期更地剖析制约或促进毕业生择业基层的因素。

1 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择业基层的现状

基层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并不单指乡镇农村,城市的社区也是基层。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2006年认定的基层就业范围,医学类基层就业应包括:县级医院、乡镇医院、农村卫生院和城市的社区卫生中心等。

1.1 基层就业呈逐年下降趋势

我校2009~2011年基层就业比例分别是:25.97%、23.29%、21.30%,这与《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统计的我省医学类基层就业情况有些出入。我校为一本院校,推行精品教育,学生的就业定位较高。近些年,广东省推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本科生公开招考制度,有利于的学生流向高级别、热门的医院。医学教育的高投入,理应有高产出。服务基层固然是好,但基层明显不是一本毕业生的攻坚要地,基层就业意识明显减弱。

1.2 择业基层以男性为主

在择业基层的毕业生中,男性占到70%。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的社会角色定位是传承后代、相夫教子和追求家庭幸福,加之男尊女卑的思想,多数女性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比自己强、后代能在较好的环境中成长。而且,女大学生毕业后马上就要面对婚育的问题,基层的锻炼、更别说扎根基层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男性则好男儿志在四方,时代热血青年骨子里就有一股创业的冲劲,只要政策与条件允许,还是有人甘当“拓荒牛”。择业基层,艰苦创业,成就一番事业,不失为人生的别样收获。

1.3 生源有基层背景是择业基层的关键因素

在选择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中,85%来自乡镇。我国长期以来城乡二元体制发展格局,造成广大乡镇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滞后于城市的发展[1]。城市里的孩子饱受都市文化熏陶,虽深知都市生存的压力,房价、物价高企,大医院难进、没编、临聘、下社区或改行均有可能,但他们就是不愿放弃这都市里的生活,“都市人”的情结非常深重。而生长于乡镇的学生,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及其百姓的疾苦有着切身的体会感受,也许学医的初衷就在于为家乡父老解除病痛,在现时“进”大医院“挤破门”的背景下,回自己家乡,开辟一方天地,不失为务实的职业选择。

1.4 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决定了学生深入基层的程度

笔者发现,学生们选择的基层单位绝大多数分布在珠三角地区。该地区的乡镇卫生院,本科生能够接受,而非珠三角地区底线则是县级单位。珠三角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即使是基层单位,待遇也还过得去。而经济非发达地区的基层单位,有的工资、补贴都很难保障。福利待遇是学生们就业时非常看重的一个问题。现在的大学生都是交费上学,甚至是贷款上学,家庭举债培养一个大学生,到头来就业了,连自身的生存都成问题,还要家庭接济,作为子女的多少有些心不甘,情不愿。而父母都有一个较为特定的心理期待,希望孩子长大后能生活得更好,光宗耀祖。家庭的责任,父母的期盼削弱了学生前往经济非发达地区基层创业的热情。现实的无奈,使大学生容易丧失理想而退缩[2],物质指挥了行动。

2 临床医学本科生基层就业意识的调查

对我院临床医学本科2007、 2008级学生整体发放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的形式。问卷调查的题目是课题组成员在大量查阅有关医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国家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政策和基层医疗现状文献的基础上,并进行医学生、医生个别访谈,以医学生真实的就业环境为背景,以基层医疗人才生存发展问题为着力点而设计的,内容涉及求学动机、择业意向、择业影响因素等。共发放问卷157份,回收有效问卷141份,有效回收率为89.8%,全部数据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1 求学动机的偏差削弱学生基层就业意愿

求学的初衷、成才的动机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择业的去向。在问及学医的动机时,只有31.9%的同学选择“救死扶伤”,而认为“学就本领好就业”的高达52.5%。这说明了学生们的求学动机带有很明显的功利性,偏离了医学的目的。医学技术成了谋生的手段,学生毕业择业时自然会挑福利好、工作环境好、发展前景好的单位。从基层干起,磨练成才的客观需求,难以成为学生的主观意愿。“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回报社会,造福人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待提升。

2.2 择业价值取向的功利无视基层岗位的存在

调查显示,毕业生在择业时考虑的因素中前3项依次为:经济收入(28.4%)、个人发展机会(26.2%)、工作与兴趣、爱好的吻合度(19.9%)。可见,生存与发展是学生择业时最为关心的。这说明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更多地考虑自身的需要,而对社会的实际需求缺乏考虑。这也印证了笔者对学生择业意向的调查结果:41.8%的学生选择了考研;21.3%学生选择城市大中医院;17.7%的学生选择一般医院;10.6%的学生选择去基层工作。考研是临床医学本科生应对严峻就业形势的有效折中法,选择考研存在应对大医院招考需要、回避基层单位的嫌疑。城市大中医院仍是学生们的青睐,只有少部分同学愿意考虑基层单位,总体上我院学生的择业意向仍偏高,与就业形势不大吻合。

2.3 基层成为就业的退路

大学年年扩招,已从精英教育过渡为大众化教育。严峻的就业形势,委实给学生们增加了无形的心理压力。当进一步询问为何选择基层,更多是回答找不到理想的岗位(73.3%)。学生主观上不愿服务于基层,如果有其他合适的岗位可以选择,则不会考虑基层。基层成了不得已而为之,退而求其次的落脚点,自然难以站稳。如果是带着就业的落差感服务于基层,就别提扎根基层了。

2.4 健全的保障机制是择业基层的关键

在学生的主观意识里,基层就等同于落后。学生择业基层最顾虑的就是一个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福利待遇、职称晋升、人才流动是最在乎的,应答率均超过50%。这说明了国家要决心解决基层医学人才匮乏的问题,推进人才的对接,就必须和学生的择业观吻合,制定实质性的扶持政策,健全保障机制,促进到基层就业学生的个人成长,关注他们的未来。下大力气引进人才,还要重点培养引来的人才。

3 建议

3.1 找准思想引导切入点,提升学生基层就业意识

我国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成长,理想信念较为模糊,价值取向趋于功利,社会责任感淡漠。轻视理论思维、理论学习,造成认知方式偏重直观化,注重自身感受和体验,对泛泛的空谈、不切实际的宣传不易接受[3],你讲奉献,他讲索取。但这新生的一代,自我意识、价值感、成就感很强,被尊重、被需要的愿望非常强烈。

鼓励和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学校应该以新医改为契机,多举措帮助学生了解基层医疗服务日新月异的局面,通过组织走访基层、医疗扶贫、邀请就业于基层的医学毕业生现身说法等鲜活的事例,从人才在基层受重视、被肯定、造福一方百姓、充分实现人生价值等方面切入学生的思想,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活学生灵魂深处的正气和使命感[4]。正如赣南医学院2006级“订单式”培养生赖小云所说:“也许在有些人眼里卫生院工作是微不足道的,但这里却是保障老百姓生命健康的好防线。”“虽然农村的条件艰苦些,但身为医生,能为农民送去实实在在的健康,体会到他们发自肺腑的感激,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如今,赣南18个县市区的农民,一出家门就可以享受到贴心的医疗服务。“订单生”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的“贴心人”甚至是“恩人”。“订单生”廖祥飞说:“一个病人能这样信任你,我觉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很欣慰。虽然农村的条件艰苦,工作量大,但这里有需要我的人,给了我实现价值的舞台,我要尽量提高自己的医务水平,希望能为更多的人服务[5]。”

3.2 改善基层医疗现状,提升岗位吸引力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的继续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的患者量明显增多,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13年1月4日的全国2012年1~11月医疗卫生机构信息显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为35.3亿人次,同比提高9.0%。我国2012年卫生工作要点之一就是攻关基层医改,完善多渠道补偿机制,落实政府投入政策,推行一般诊疗费制度,加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力度,落实绩效工资制度[6]等。基层医疗机构正迎来发展的春天。然而,基层卫生的发展仍然不尽如人意。如,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并未实现原有的政策设计和目的[7];职业风险过大,没有分担机制;工作强度加大,没有休息时间;业务水平提升慢等问题。业务水平难提升是阻碍学生服务基层的症结之一。

医学人才的培养有一个“传、帮、带”的过程。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进入临床,如果没有上级医生的带领,工作是较难开展的。实事求是地讲,我校学生在实习阶段真正用心去实习的不多,有的忙于考研,有的忙于找工作,还有毕业考、同学会等,临床能力是比较弱的。大医院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层却难找富有经验的上级医生来带领这班“新丁”。虽然各地一直在落实“城市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和“城市医务人员在晋升职称之前必须在乡镇卫生院服务若干时间”两项政策,但好多都是走过场的。其实,在城市的医疗资源中有一支宝贵的队伍,就是退休的城市医务人员。目前,我国采用的退休年龄,对于一个医务工作者来讲,是经验最丰富的时候。让他们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赋闲家中,其实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在人口老龄化,国民身体素质不断增强的现实情况下,这个退休年龄是有可能继续工作的。事实上,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人还在继续工作,有的原单位返聘,有的被其他机构聘请。在当前基层医疗力量非常薄弱的背景下,政府应该把这一块儿医疗资源动用起来,统筹规划,积极引导,出台优惠政策,邀请退休医疗骨干到基层支援医疗事业。支援方式可以是长期驻扎、定期会诊或巡回医疗。退休医疗骨干回村支援工作,将有效弥补基层人才不足和断层的局面[8],为年轻医生提供了“足不出户”的“进修”机会,大大地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给基层医疗机构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这样,年轻人在基层才不至于被闲置,同样有所为,有所作为,从而增强服务于基层的决心,安心于基层创业,终将成就一番事业。

3.3 定向订单式培养乡镇临床医生,确保基层卫生人才的输出

美国杰斐逊医学院于1974年开始进行了一项称为Physician Shortage Area Program(PSAP)的项目,招收来自农村的学生并面向农村卫生进行培养。项目 结果证明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人员也更愿意留在农村工作。近几年,我国一些省市尝试为农村卫生机构订单式培养临床医生,得到当地百姓的充分肯定。如赣南医学院从2006年开始尝试订单式定向培养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工作,2010年又开始探索五年制免费定向本科生的培养,争取为基层培养“学得实、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走出医学教育的新路子。这种“下单培养,预签就业,毕业后直接到预签单位服务”的人才培养模式,较其他基层服务项目(如“三支一扶”)的优势就在于这些学生早就做好服务基层的思想准备,下去后工作踏实,少抱怨,当地老百姓评价也高。关于“订单式”培养,政府除了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减轻学生上学负担,明确以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外,生源有基层背景非常关键。因为人生性就有着天然的属地情节,高素质人才本土化有利于队伍的稳定。考虑到一本院校学生就业定位较高,而且学生就业时有一种盲目的从众安慰心里,建议在经济非发达地区、山区县定向招收具有农村户籍的高中毕业生,委托二本医学院校进行培养,真正做到从源头保障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卫生部门需与教育部门通力合作,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线,毕业时确保派回定向地,避免人才的流失。在课程设置上应侧重基层的全科、急救、转诊、妇幼、预防保健等方向,好是独立办班,确保品质实用型基层卫生人才的产出。

3.4 激励政策规范化,创造学生岗位成长可能性

人类在追求一个尽善尽美的未来目标时,决不应忽视使现实社会在尽可能合理和协调的状态中发展[9]。基层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均无法与城市等同。因此,政府要为基层医疗人员创设各种有利条件以保障其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社会应当给予的关爱和尊重,实现生存到生活的高度统一。当代大学生是在沐浴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成果春风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务实且重利。激励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要规范化,具有可操作性,而不是空泛的口号政策。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在基层锻炼也能成长成才,消除就业的落差感。除了福利待遇是生存的根本之外,作为医学人才,业务提升是关键。定期的学习、进修不可少,职称的晋升要扶持,职业规划更要明确。政府对人才的激励要有流动机制和远景规划,要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一个有制度保障、有利于未来发展的上升通道[10],让基层的服务者有机会上调到高一级的医院工作。如福建省的《关于招聘临床医学专业本专科毕业生为乡镇卫生院培养临床医师实施方案的通知》(闽卫科教[2009]18号),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除考研加分、学费代偿等之外,还有未来职业发展规划。自2016年起,福建省县级以上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时,将拿出一定比例的岗位专门面向参加该项目期满考核合格的人员。我们当然希望基层的服务者变成基层的工作者,扎根基层,但也要营造宽松的人才流动环境,免去学生“下了基层,出不来”的后顾之忧,基层才不至于让人望而生畏

本科医学论文:生物医学本科生教育分析

一、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特点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原理与方法,从工程学的角度研究生物体(特别是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揭示生命现象、探索生命本质,研究和开发用于防病治病、人体功能辅助及卫生保健的人工材料、制品、装置、系统和工程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学科[1],是理工类学科与生物医学学科深度交叉、高度融合的边缘性学科,所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具有“覆盖广、交叉深、发展快、变化多”等其他学科不具有的特点。根据研究侧重点,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可分为信息技术型、材料技术型、生物技术型、生物医学研究型、医疗器械产业型、临床生物医学工程、军事生物医学工程等7类[2]。当前讨论和研究的热点领域主要有:生物医学材料、生物力学、医疗信息技术、生物芯片与传感技术、组织工程及再生医学、介入医学工程、医疗器械等7个方面[3]。

二、医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专业教育现状分析

高等医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和临床医学结合紧密,医学大背景很深厚,具备丰富的医学类学科教学资源和优越的临床设备实践条件等优势,但同时因学科体系不完善、教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专业实验室建设投资大等影响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专业的高效快速发展。

1.理工学科体系不完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科涵盖面非常广,广到什么程度呢?可以用四个字形容———“包罗万象”,如果用“学科频谱”来描述学科涵盖面宽度,生物医学工程无疑是88个一级学科中“频谱宽度”最宽的学科。目前大多数开设生物工程学的高等医科院校,物理、数学、化学等基础学科相比理工科院校比较薄弱,而且缺乏材料、自动化等重要工程学科的有力支撑,这些支撑学科的缺少会导致相应课程设置不完善以及综合性实践训练平台缺乏,学生无法系统地学习工程类课程,得不到系统扎实的工程技术训练,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体实现。

2.复合型师资比较缺乏。要实现培养医工结合与交叉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目标,首先需建设一支医工结合与交叉的复合型师资队伍方阵。在高等医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师资队伍中具有理工科教育背景和医学教育背景的教师比较多,而既懂医学又懂工程技术,能将工程技术与医学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的复合型、交叉型、融合型师资比较缺乏,教师队伍知识结构普遍不够合理,与各相关学科交叉融合能力弱,这些现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体系构建以及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3.创新能力培养不扎实。生物医学工程专业85%以上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都要开展实践教学,必须建设相应的实践教学平台,这些实验室建设要求高、仪器设备多、投入大,部分院校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实验条件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单独开设的实验课程比较少,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课程标准中演示性、验证性等基础性实验设置比较多,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设置比较少[4];缺乏“大学生电子设计创新基地”等综合性实训实验硬件软件平台和组织管理经验;学生规模小,缺少其他理工科学科支撑,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设计竞赛等活动较为困难。

4.学生专业思想不牢固。生物医学工程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覆盖面广,涉及领域跨度大,专业知识体系复杂,专业课程内容在各学科之间交叉频繁,本科学生对本专业缺乏深入的了解、足够的信心和学习热情;相对材料、自动化、机械、通信以及临床、医学影像等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所学知识普遍存在“宽而不精”,“广而不细”等问题,就业时相对处于劣势;部分学生由于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导致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专业思想不够牢固,甚至影响到专业整体的学习风气。

三、对策初探

高等医科院校要盯准医工结合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学科交叉综合培养、工程技术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素质培养,深化教学改革,加大教学投入,改善教学环境,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医学院校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具有医科院校特色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培养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升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1.坚持走“先研究生后本科生”的教育培养模式。“覆盖广、交叉深、发展快、变化多”等特点决定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专业的开设和建设,对教学基本建设、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力量、实践教学平台等方面要求比较高,必须具备一定水平的软硬件条件。医科院校在开设建设之初,往往存在培养方向不明确、课程体系不科学、平台条件不完善、师资力量不足等困难和问题,因此,对于计划开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高等医科院校来说,要坚持走“先研究生培养后本科生培养”的教育培养模式,通过5-10年时间的研究生培养和学科建设,加强教学基本建设,积累教学经 验,规范教学管理,建设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和一批高水平的实验教学平台,构建完善的课程培养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为本科生培养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

2.积极探索与理工院校联合培养的教育模式。综合性大学与医科院校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科建设方面优势互补、劣势互存。综合性大学具有完善的理工类学科体系,师资队伍力量比较强,基础课程比较成熟,实践教学条件平台比较完善,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设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经验丰富,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完善的培养体系和成熟的培养经验,但缺乏医学类学科教学资源和临床实践条件,缺乏与临床需求紧密结合的先决条件。因此,医科院校要在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与理工院校联合培养的教育模式,实现优势互补。校校联合培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育人质量的前提是:加强顶层设计,联合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健全联合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和综合评价体系。

3.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培养模式。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培养模式是以产学合作、双向参与为基本原则,以工学结合、定岗实践为实施途径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高等医科院校可强化与科研院所和医疗卫生机构的联系和沟通,改善教学培养功能不足,充分发挥产学研各方主体优势,有效解决师资力量不强、支撑学科不完善、创新能力培养不扎实等瓶颈问题。实践证明,实施产学研结合,是生物医学工程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也是培养高素质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人才的必由之路[5]。高等医科院校应树立研究与产业化并举的教育培养理念,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培养模式,构建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运行机制。

本科医学论文:对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与研究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2-3],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生存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反映主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医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除了要面对与其他普通大学生所共有的压力外,还有来自于学业方面的学制长、要求高、负担重以及服务对象特殊性等压力[4],特别是已经进入医院进行见习和实习的医学生,更能感受到目前的医患关系、医疗环境以及考研、就业带来的压力,因此,了解医学生特别是临床医学本科见习生和实习生的心理状况显得尤为重要,本次调查随机选取大学特别是南华大学在南华医院进行临床教学的312名实习与见习学生,使用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与内容。采取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自行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国内段建华[4]根据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Fazio,1977,简称GWB)修订的量表,该量表共有33项,对该量表的前18项进行测试,该量表在国内大学生幸福感调查中有较好的运用[5],得分越高,主观幸福感越强烈。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性别、年级、生源地、月消费等)和幸福感状况等。

1.3 数据处理。将全部有效问卷进行编码、输入并校对,运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情况。调查对象共312名,收回有效问卷300份。统计有效问卷,其中男生为156人,女生144人;独生子女170人,非独生子女130人;农村187人,城市113人;大四见习男生78人,女生72人;大五实习男生78人,女生72人。大四见习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平均得分为76.14分,大五实习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平均得分为70.48分。

2.2 不同特征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男生的主观幸福感平均得分为72.97分,女生的平均得分为73.84分,不同性别在幸福感得分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独生子女平均得分为74.26分,非独生子女平均得分为72.38分,独生子女与非独1生子女在幸福感得分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平均得分为72.56分,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平均得分为74.06分,城乡差异之间无统计意义(P>0.05)。月消费水平不同的大学生,其主观幸福感得分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这与蒋凌琳等做的“在杭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的调查研究”不同,他们做的统计表明月消费不同的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统计学差异[6]。而见习学生和实习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得分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3 学生自我评价情况。6.67%的见习学生感觉“非常幸福”,72.67%的见习学生感觉“基本满意”,20.66%的见习学生感觉“说不清楚”,见习学生中没有人认为自己“不幸福”。12.67%的实习学生感觉“非常幸福”,63.33%的实习学生感觉“基本满意”,12.67%的学生感觉“说不清楚”,11.33%的实习学生感觉“不幸福”。见表2。

2.4 其它情况。相比现实而言,80%的学生认为网络并不能给人带来幸福感。90%的实习学生感觉正在受到就业、考研和实习约束的压力。75%的见习学生在临近考试时感到焦虑,87%的实习学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无法合理统筹的时候感到焦虑。15%的学生通过跑步等体育运动来排解焦虑,34.66%的学生通过写日记、博客的形式进行自我解压,25.33%的学生找心理老师或朋友倾诉,其他同学不会特别在意,任其发展。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个人刻苦和奋斗”、“良好的社会关系”、“机遇”这个四个选项中,对于人生获得幸福的根本条件是什么,40%的学生选择了“良好的社会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只有43.33%的学生选择了“个人刻苦与奋斗”。

3 讨论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相比临床医学本科大四见习学生及普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平均状况而言,临床本科实习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偏低。其中有11.33%的实习学生感觉自己不幸福,90%的实习学生感觉正在受到考研和实习约束的压力。这几年以来,学校也一直在采取各种措施,如修改培养计划让学生提前进入医院实习,放考研假及加强各实习医院的教学管理工作等来缓解考研与实习的矛盾。但由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就业压力大、考研竞争激烈等并不是哪一所医学院校面临的问题,所以考研与实习的矛盾始终很难解决;再加上实习学生在医院实习时能够亲身感受到医患关系存在的问题等。所以主观幸福感偏低也就不奇怪了。如果要提高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的生活质量,提高他们的主观幸 福感指数,除了学校和实习医院的领导老师要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心、教育和帮助,整个国家的医学教育都要进行相关的改革,以便形成一个有利于医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

本科医学论文:临床医学本科生牙周病学实习教学的应用

随着人们口腔保健和疾病治疗需求越来越大,口腔专业医师匮乏问题特别突出,现代医疗模式的发展也要求现代医生既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又要懂得口腔医学相关知识[1-2]。因此,掌握必要的口腔专业知识,将成为未来临床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1牙周病学的教学特点

牙周病是口腔第二大常见病,是牙齿缺失最重要的原因。牙周病学和众多学科关系密切,是临床医学本科生口腔临床实习教学的重点,学习中主要以门诊实习为主。教学中存在以下难点:(1)牙周病学课程在临床医学系《口腔医学》理论教学中仅有2学时,内容多,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对牙周病有深刻印象;(2)临床医学系的毕业生从事口腔专科工作者极少,学生主观重视程度不够;(3)临床实习时间太短、不集中,一般是以2~4人为1组,时间为1d。在短短的1d内,学生依靠随机分组见到的病种少、疾病重复率高,典型病例少;(4)牙周疾病的特点表现为病种多、临床表现相似,同时受口腔环境的限制(视野小,患者张口时间有限),影响了示教效果,使学员缺乏足够的视觉训练,降低了学习的兴趣[3]。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1d的实习时间成为临床牙周病教学的关键。对于这一系列在牙周病学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仅仅依靠机械的延长教学时间往往达不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这就对口腔医教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不断探索与改进,寻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4]。

2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作为教学手段的应用

2.1的展现力口腔牙周病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应用教科书、黑板板书和PPT教学,这些方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均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科书的使用显得抽象与生硬,学生难于理解;PPT受到授课时间及教师个人因素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引入CAI课件后,使得原本抽象、繁杂的理论知识以图像、文字、动画、声音、数字等融为一体的形式,较为形象、生动、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5]。CAI课件因其形象、生动、多样化表达及交互性强的特点,又可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时间,为学生传授知识和提供技能训练,这样能够使学生对该理论与知识做到较为深入的理解,提高了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6]。通过动画将口腔牙周病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系统的展示,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合理的理论知识体系。

2.2提高教学效率本院属于非口腔专科教学医院,非口腔专业医学生教学的整体时间以及临床实践时间均相对较少。如果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知识的传授,将无法发挥的教学效果[7]。将CAI课件引入教学过程后,授课信息增加,教学内容更加精炼、有针对性,学习时间自由,将老师预先制作好的课件进行播放,遇到重点和难点时,可进行反复重点讲解。

2.3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性非常关键。引入CAI课件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之后,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其中,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关注点,进行针对性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甚至可以培养学生对于该学科的科研与创造的兴趣。根据课后思考题的复习,可对学习内容进行巩固,老师也可对学习中遇得到的问题进行解决[8]。

3CAI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CAI课件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因此,教师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适时、适度发挥好这个辅助工具的作用,而不能将其简单地变成电子幻灯或电子板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及时沟通互动,在学习中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质量[9]。

4总结

CAI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CAI课件应用于临床,直接为学生服务,充分发挥其优势,为临床教学提供一条良好的教学途径,运用好这个教学工具,必定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科医学论文:浅论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见习教学模式的转变

一、当前我国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见习教学模式概况

当前我国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一般大三时就会开始学内科外科等,那时学校就会安排到医院去见习。去医院见习主要是对在学校讲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内外科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学生普遍理论课在校学,见习在医院。见习与实习不同,见习就是在医生旁边看,只看不动手,这个时候还得去学校上课。就是一边上课,一边见习。有些学校见习甚至安排在大四上半学期。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的实习,就待在医院了,也不仅仅是看了,还得动手。

以内科为例,通过临床见习,能使学生有效地巩固理论知识、增加临床知识、加强医患沟通能力。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从医素质和临床思维方法以及解决临床问题的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一般采用如下模式:

医院带教老师进行见习带教:带教老师先准备好病例,学生10-15人一组见习,床旁上课不少于2/3的见习时间。

余下1/3的见习时间带教老师安排:结合病例讨论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讲解CT、MRI、B超、ECG、影像相关的图片,并进行考核和小结等。

学生每次见习后要求书写完整病例,由带教的老师批阅后交医院科教科。

二、当前我国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见习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我国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见习普遍安排时间较晚

目前多数高校安排在三年级下学期或四年级进行,学校一般考虑怎么也得把医学基础课上完了,在学临床医学的时候才开始见习。有这种考虑也无可非议。但是针对在校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更有意愿在更早的时候进行见习。一般情况下,在大二下学期开展见习可以很好的让学生感受医院环境,了解医院事务,并且对理论学习进行巩固与加强,对临床技能操作进行培养和锻炼。

(二)就业考研等压力可能造成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见习教学的学时缩短

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学生多数会选择就业和考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有倾向性。无论就业压力还是考研的学习压力,都会对学生的见习时间和效果造成影响。同样,学校也会考虑到这种情况,做出一些针对性的安排。

一般情况高校会根据见习单位科室设置情况及学校课程设置情况,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和营养代谢性疾病、风湿性疾病和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等安排从几个课时到二三十个课时的见习学时,以使学生能够掌握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熟悉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和结果判读,了解常见病的诊断思路和步骤。一般安排每周两次左右,一次两个课时活三个课时。也有学校安排在每天上午或下午进行,其他时间在学校进行理论课学习。后一种显而易见更能让学生从临床上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三)部分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见习教学内容设置的不合理

目前国内医科学校扩招,因而使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见习内容的设置势必受到影响。学生可供选择的医院参差不起,有些是三级甲等医院,有些是二级医院。有些医院远离学校,都会使学生见习的内容和效果大打折扣。

如在三级甲等医院,由于见习和实习的学生比较多,会造成见习期内学生参与时间的减少。而在某些小医院进行的见习活动,一般情况下也会受到医疗条件及医疗水平的限制,使学生见习效果不佳。

三、如何转变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见习教学模式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既能让学生更早的系统的学习到相关知识,也可以大大提高见习效果。

(一)提前安排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见习

目前很多高校开展寒暑假的短期医院见习,可以使学生得到不可多得的人生体验。深刻的认识到,临床是理论基础知识的巩固基地。通过寒暑假的临床的实地见闻,实地操作,让学生重现在校那些枯燥又顽固的知识时提出的种种问题。能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科学知识,尤其是生命攸关的医护知识,来不得半点虚假。

开展寒暑假的短期医院见习可以提前安排在大二下学期或上学期进行。时间虽然可以较短,教学目标也没有学期内的系统和规范,但可以让学生更早接触医院环境,加深和巩固已学理论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诊疗操作技能(如体检),学习与病人沟通的技巧,建立初步的临床诊疗思维。

(二)增加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见习教学的学时

增加见习教学学时可以采用目前部分高校使用的方法,从三年级下学期开始每天去医院见习半天。从实践上更熟练掌握医学知识和动手能力。

从另外一方面,学校应该推动教学改革,在学生学习医学基础知识阶段,即从二年级开始,适当开展一些在医院的见习教学活动。

(三)加强对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见习教学的管理和教学内容的规范

医学院应利用自己的人才和技术资源,服务于医院,注重医院内涵建设,以临床实践教学建设为抓手,促进学(专)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教学管理等水平综合提高,使医学教育事业与医药卫生事业互利双赢,形成双方良性协调发展的机制。

带教老师要提前与患者沟通,使之配合见习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见习带教过程中技能示范时能够讲解详细些、规范些,要传递出人文精神,如爱伤意识等。每次见习结束后,带教老师要认真总结见习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以不断提高见习质量。在见习结束后要给每位见习医生做出鉴定,并且按照要求修改病历、填报成绩。

本科医学论文:改善医学专业本科生创新才能

论文关键词:实验教学;网络系统;创新能力;教学质量

论文摘要:为了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校园网络系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皖南医学院构建了实验教学信息平台,使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有机整合,实施网络化的实验教学。结果表明,实验教学信息平台的建立能够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科学技术的发展目新月异,医学教育手段越来越丰富,医学教育技术越来越先进,常规实验教学设备趋向自动化、智能化和综合化,教学软件变得多样化、专门化和模块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学设施逐步完善和普及,医学模拟技术日趋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诸多的先进教育和实验技术为构建现代化实验教学平台从技术层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按照“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立足于医学教学的“整体性、综合性、实验性、创新性”,不断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引进多种实验技术,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优化整合多学科实验教学内容,构建多学科、综合性实验教学信息平台,使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有机整合,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高水平人才。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一、构建实验教学信息平台的目的

利用校园网络系统,构建实验教学信息平台,其目的是以教育信息资源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开发为核心,以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应用为重点,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实验教学模式,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构建实验教学信息平台的思路和做法

借2008年教育部对我校进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东风,我校从人力和物力上加大了对实验教学的投入。为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我校专业结构调整和学科建设的发展,以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培养为目的,我们对实验室结构进行了调整,建立了实验中心信息平台、公共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实验中心信息平台、专业课实验中心信息平台。这三个信息平台一块联入校园网,构成实验教学信息平台。

校实验中心信息平台主要为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提供实验操作平台和有关虚拟实验信息,同时对本科生开放。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在校实验中心信息平台上查询所需实验的演示内容(即虚拟实验),然后根据虚拟实验提供的步骤进行模拟实验。公共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实验中心信息平台有“理化实验中心”“机能实验中心”“形态实验中心”三个校级基础实验示范中心,其中“机能实验中心”为省级基础实验示范中心,主要为学生提供基础实验课操作平台和虚拟实验。专业课实验中心信息平台的建设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人才为基本目标,打破原来面向教研室设立专业实验室的格局,依托学科优势,同时能够为多个专业的学生开设实验课。

本文以“机能实验中心”的构建为例,来说明构建实验教学信息平台如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以及如何提高医学本科教学质量?

三、构建“机能实验中心”的目的

实验教学是基础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学科分支愈来愈细,知识点愈来愈多、愈来愈深,而教学时间相对较少;传统的单一学科实验教学多注重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缺乏知识运用的前后联系和横向联系,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建立“机能实验中心”目的是在以下三个环节实行教学改革:一是以培养应用型或实用型医学人才为目标;二是以加强基本操作和技能训练为基础;三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为重点,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科优势、网络资源和特色研究项目,努力开拓学生视野。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各机能学科相互间的有机联系,建立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紧密衔接的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出实验动手能力强,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综合素质的实用型医学人才。

四、构建“机能实验中心”的措施

学校把药理学实验室、生理学实验室、病理生理学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预防医学实验室、心血管功能研究室、定量药理研究室、蛇毒研究室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室等全部联入局域网内,建成“机能实验中心信息平台”,再与建好的“理化实验中心信息平台”“形态实验中心信息平台”…块联入校园网内构成“公共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实验中心信息平台”。在“机能实验中心信息平台”上,有5O套虚拟实验系统和10套人体功能测试系统,学生可以看到一些特殊的动物实验、高新技术和成果、临床典型病例的录象、图片和多媒体课件,通过观看虚拟实验,学生可以模拟实验过程,然后在操作平台上进行实际操作。

五、构建“机能实验中心”的结果

1.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

学校内各实验室可以随时调用我们编制的实验教学课件、特色研究成果、各类网上教学资料等,为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并可庄_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实验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现状。例如诊断学教研室的老师在上诊断学实验课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校园网进入“机能实验中心信息乎台”,利用平台上的虚拟实验系统测量生理指标:心电图、脑电图、肌电图等。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机能实验中心建立后,我们开设了经典实验一综合实验一 设计性实验的机能实验学课程。这一课程的开设不仅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加强了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也实现了学校在实验教学设备、药品、试卉llJ、动物等资源方面的有效利用,提高了办学效益。例如:我们开设了以观察“正常生理活动一复制疾病病理模型一纠正功能异常”为主线的…体化综合机能实验教学体系,包括:“将蛙心灌注药物后观察药物对心脏活动的作用”“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和药物对血压的影响”。通过综合性实验课程的训练,使学牛熟练掌握在机能学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例如,实验动物处理、疾病模型复制、药物应用原则、常规生化指标检测、人体功能测试、社区疾病调查和防治等等,具备在基层医院独立开展:[作的能力。同时,充分发挥机能实验中心开放实验室的条件和优势,增加设计性实验项目,培养学生在教学实验环节中的主动参与性和创新能力。通过设计性实验课程的训练,建立观察正常活动一复制病理过程~多途径防治的一体化实验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在观察现象的同时,比较直观地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环节和认识疾病防治的关键所在,提高了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晨

3.有利于网络化的实验教学

我们充分利用机能实验中心的局域网系统和丰富的网络资源、相关学科的特色研究项目以及人体功能开放实验室的条件,拓展学生的视野,弥补由于扩大招生造成的教学资源等条件的不足。“机能实验中心”盲50套虚拟实验系统和l0套人体功能测试系统,学生可以在实验室内的计算机虚拟实验系统中进行动物实验,也可以在人体功能测试系统进行人体心电图、脑电图、肌电图、呼吸、血压、脉搏、心音等测试,效果与临床实际相同,学生反映非常好。10年来,我们分别为我校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了机能学实验3O余项,实验内容丰富,综合性、实用性强,学生主动思考、提问以及与教师的交流大大提高;借助机能实验中心开展的学生课外科研兴趣小组已连续进行7年,学生报名踊跃,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学生自己撰写的专题文章200余份,部分学生参与的科研论文已正式发表;学校助完成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科研课题2O余项。皖南医学院机能实验中心已经初步形成为实验教学和学牛能力培养、教学科研有机结合的共用平台。

构建实验教学信息平台是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贯穿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是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形成主动学习精神、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形式,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绩效,在本学科和本区域发挥了更大的辐射和示范作用。

本科医学论文: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

【摘要】培养应用型医学生是当今医学生教育的新目标,根据本科教学不同环节具体特点,融入不同形式实践教学,培养预防医学本科生公共卫生思维,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认识、自我完善、不断创新等多方面能力,实践教育是培养高素养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实践教育;预防医学专业;医学人才培养

1不同教学环节,不同实践教学形式

1.1理论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公共卫生思维教师通过导课引入案例“抛砖引玉”,以案例为线索,以问题为中心,展开理论课的讲授;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分析案例,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同时提出预防或控制(预防观点,群体观点)此类事件发生的措施和手段。通过此阶段的学习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由只传授知识到传授知识与能力发展并重的转变,逐步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过渡;同时培养学生“以案例为中心,培养公共卫生思维”推理能力,为后续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正确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好铺垫。在此教学过程中,我们有如下体会:(1)案例内容多采用与授课内容有关的、重大的、经典的历史事件,具有时代性的、当前发生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科幻电影等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生关注度高的题材,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兴趣。(2)理论教学过程中要时刻贯穿预防医学的“预防观点、人群观点、环境观点”和“一个思考方法”的思想,培养学生公共卫生意识。(3)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执业医师和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意识。1.2三层次实验课类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1.2.1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基本技术技能。如《环境卫生学》实验“漂白粉中有效氯含量测定”,实验包括实验室的经典测定方法——碘量法和现场快速测定的墨水法;同时让学生掌握了实验室日常和突发事件现场处理的两种方法。1.2.2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联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根据案例纵向运用一门课的理论知识,横向运用相关联课程的理论知识。如“职业中毒的案例讨论”,纵向涉及《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中的第三章《职业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第四章《职业有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第五章《职业有害因素的预防与控制》的职业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预防/控制的完整过程;横向涉及流行病学职业现场调查,职业有害因素与健康效应关系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内外科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职业中毒解救中的毒理学机制。1.2.3设计性试验培养学生“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拓展运用”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如实验“环境中噪声评价”,学生自行设计选择某一职业环境或生活环境,通过现场勘察,设计采样点、采样时间,撰写实验方案,合理分工完成不同场所噪声的测定,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噪声的来源,提出预防/控制措施。1.3项目带动实习实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学生通过5周系统的专业实习实训,将专业课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疾病控制中心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培养学生数据统计与信息处理能力、危害因素检(监)测与防控能力、毒理实验技术与评价能力、人群健康促进与评价能力、突发事件应急与处置能力以及卫生执法的分析、判断、指导和处理能力等“六种能力”。学院还通过“大学生主题活动”,鼓励学生经常举行大型的公益宣传活动,如艾滋病防治知识、世界环境日、慢性病的防控、职业病的监测等的宣传;每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前都进行充分设计准备,实地考察走访,与相关部门做好沟通联系,认真修改活动方案,并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做到计划科学合理、操作切实可行。多次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在责任感、组织能力、协调合作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并赢得了社会的的赞誉与好评[4]。1.4结合专业设计毕业论文,提高学生自我完善意识和创新性学生在第九学期进入毕业论文的设计、实施和撰写阶段。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于所选专业教师的课题,自主申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或“校长基金项目”;参与教师课题的学生在自主完成资料查阅、现场调查、样品采集、数据分析、论文写作过程中体验和感悟科学研究精神;获批部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或“校长基金项目”的学生,通过课题的申报和完成能从中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的养成;与此同时学生通过书写、修改结题报告、科研论文,培养了科研论文的写作能力,为今后在工作岗位中进行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2实践教学体会

2.1客观环境良好的实践环境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之一。因此,我们应为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准备出不同的学习实践环境,比如实验课教学中,注意专业课程中横向联系,基础课程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应用型课程以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为主;实习实训环节,多为学生提供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毕业论文环节,学生根据前期学习兴趣、实践方向、工作意向自由选择带教教师,为进一步投向社会做好准备。即低阶段(教学实践)专业基础内容帮助学生塑造理念;中阶段实践操作课程提升大学生的实践动手技能,高阶段锻炼和实践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5-6]。2.2教师环境师资队伍的素质是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在知识储备方面,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知识、融汇贯通学科间知识的能力;还应具备能有效地选择和利用合适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自主创造热情的引导者[5-6]。因此,作为一个有素质的教师团队,应包括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实践技术的传授者,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者等;才能有效保障培养的高素养的应用型预防医学人才的质量。2.3学生条件学生是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和作用对象。只有他们充分认识到实践环节对其能力培养,就业选择的重要意义,才会主动去学习和实践与教学实践有关的知识和理论。因此,在学生在读不同阶段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其意识到实践与创新创业的意义;比如入学阶段,通过《预防医学导论》课认识预防医学的三级预防思想,公共卫生思维;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和实训阶段,贯穿创新创业指导,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毕业论文设计阶段,贯穿就业指导,学生有选择性的选择论文研究方向,锻炼与之意向职业方向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就业信心。总之,通过“夯实基础理论、强化能力培养、培育创新精神、提高素质”的教学理念指导,构建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提升预防医学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

本科医学论文:口腔医学本科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营养支持分为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肠内营养支持是肿瘤病人营养不良的重要治疗措施,可以明显改善术后的免疫状况。在临床营养支持中添加具有免疫调节功能或抑制肿瘤生长的特殊营养物质,可以限制肿瘤对某些营养物质的摄入。不同种类肿瘤病人需要根据各自特异性代谢机制和营养缺失制定特殊营养支持方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一类针对疾病或特殊医学状况下人群使用的食品,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特殊营养配方食品的标准和相关配套管理措施,为更好地认识国际范围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发展状况提供参考。

关键词:肿瘤病人;肠内营养;特殊营养物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0引言

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不断上升,并趋近与世界较高水平,已成为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重大威胁。[1]有研究表明,癌症病患中有40%~80%都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2],而癌肿则会造成代谢失衡不断扩大,进而加重机体营养不良状况。再加上癌症病患在手术、化疗和放疗等治疗过程中机体受到影响,就会造成癌症恶病质,通常都会使病患出现贫血、厌食、低蛋白血症、进行性体重下降等问题。恶性肿瘤患者生理代谢的变化主要包括:及时,葡萄糖耐受量减少,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进食后胰岛素释放减少,补充胰岛素又会造成蛋白分解速率下降。第二,骨骼肌蛋白加速丢失,分解的肌肉蛋白一部分被肿瘤摄取,其余用做糖异生前体或供肝脏合成急性相蛋白,导致整体蛋白质更新率提高,能量消耗加速,最终造成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同时会削弱抗肿瘤治疗的耐受力。第三,体内脂肪减少,巨噬细胞在肿瘤的刺激下产生肿瘤坏死因子,加速内源性脂解速率,使脂蛋白活性被抑制,造成宿主无法氧化游离脂肪酸而出现高脂血症状,在饥饿状态下宿主的脂肪储备被大量消耗[3]。化疗是经过肿瘤手术后的病患为了控制癌细胞扩散所必需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化疗虽然有效,但同时会对病患的正常组织细胞造成损伤,导致病患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厌食症状,最终病患营养不良的状况进一步加重[4]。另外,化疗还会引发多种病发症,比如肝功能障碍、胃肠道粘膜炎症、口炎、咽喉炎等,许多患者都因此放弃治疗[5]。营养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以往临床营养主要在患者普通饮食的基础上辅以肠外营养(PN),而忽视最符合生理代谢特征、简单易行又经济安全的肠内营养(EN)支持辅助治疗方法。肠内营养支持可以使代谢更符合生理过程,包括刺激消化液分泌,促进消化道蠕动,改善门静脉循环,在此基础上还能维持肠道屏障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的机率[6]。肠内营养制剂有通用型与疾病特异型之分,通用型包括氨基酸型、短肽型、整蛋白型(TP)、含纤维素整蛋白型(TPF)、α-酮酸型;疾病特异型则包括糖尿病专用型(TPF-D)、免疫增强型、整蛋白高能型(TPF-HE)[7]。

1特殊营养物质在肿瘤病人中的应用

,不给或者少给肿瘤提供营养,使肿瘤逐渐“饥饿”,也可以通过营养支持来增强机体免疫力,使机体有更多能量杀伤肿瘤细胞。通过控制某些营养物摄入,并添加影响肿瘤生长、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特殊营养物质,即免疫营养。当前被广泛应用的几种特殊营养物质如下:

1.1谷氨酰胺在应激状态下,生物机体自身合成的Glu并不能满足其对Glu的需求量,有必要进行外源性补充。Glu可以大量地被体内高速增殖细胞摄取,如成纤维细胞、肿瘤细胞、免疫细胞、肠粘膜细胞等。因此,Glu是机体应激状态下的必需氨基酸。Glu具有提高免疫组织抗肿瘤的作用。大鼠肉瘤模型中,添加Glu可使肿瘤生长减少40%,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提高30%[8]。此外,补充Glu能够提高机体对抗肿瘤治疗的耐受性,放化疗后肠粘膜上皮修复力,从而降低放化疗的并发症、死亡率[9]。强化Glu还能促进谷胱甘肽的合成,提高机体抗氧化力,减轻放化疗对身体的损伤。在选择使用Glu时还应遵循肿瘤病人生理状态的原则,对于无法进行肿瘤切除的病人,营养支持无必要,也无Glu支持的必要。对已切除肿瘤的患者而言,补充Glu能够对机体营养状况进行有效的调整,并提升放、化疗的耐受力。

1.2精氨酸

非必需氨基酸中的精氨酸,在创伤、饥饿、应激状态下能够转化成必需氨基酸。对机体补充精氨酸,一方面可以加速肌肉蛋白质的合成,调整机体的氮平衡,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细胞自身的免疫功能。从动物实验的结果中发现,外源性的补充精氨酸除了能降低化学性致癌物的致癌作用,还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并阻止其在机体内的转移,避免肿瘤在机体内形成。但是有些人则认为,在某些啮齿动物中,精氨酸是肿瘤生长的必需氨基酸,对机体补充大量精氨酸,反而会促进动物肿瘤细胞增生。Park对乳腺癌病人的观察结果更加表明,摄入精氨酸的患者其肿瘤蛋白质合成率为25.6%,而对照组即未服用时仅为10.0%,这个数据表明了精氨酸能使肿瘤蛋白质加速合成[10]。在精氨酸对肿瘤的影响条件中,肿瘤本身的抗原性是不可缺少的因素。抗原性强则抗瘤,反之弱则促瘤[11]。即便如此,营养不良病人的免疫功能由于其NK细胞的活性受到抑制,但提供精氨酸则能够提高脾细胞的有丝分裂能力、增加胸腺的重量以及NK细胞的活性。因而,通过精氨酸非特异性免疫调控作用,可以改善营养不良宿主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1.3ω-3脂肪酸

ω-3PUFA主要存在于海洋鱼油中,以DHA(docosahexaenoicacid)和EPA(eicosapentaenoicacid)的形式存在。ω-3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代谢产物为三烯酸环氧化物和五烯酸脂氧化物,这些物质通过竞争性抑制方式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保护免疫系统免受损害,所以ω-3PUFA是有效的免疫营养素[12]。在细胞水平上,ω-3PUFA诱导的改变持续更久,停用10周后,其对炎症细胞因子及PGE2的抑制作用依然存在。以大鼠为实验对象,给实验组饮食中添加总能量40%的鱼油(等氮等热量),大豆油组对照,在第6周时植入肿瘤细胞,饲喂7周发现鱼油实验组肿瘤明显小于对照组。鱼油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有以下三种解释:改变肿瘤的细胞膜结构,促进肿瘤细胞对宿主防御的敏感性;增强宿主抗肿瘤细胞的防御机制;影响免疫细胞群的磷脂,减少前列腺素E2生成量,从而影响TNF、IL-2、干扰素等细胞因子的功能[13]。

1.4蛋氨酸

蛋氨酸也叫做甲硫氨酸,S-腺苷蛋氨酸的前体物质,S-腺苷蛋氨酸广泛参与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有转硫基、转甲基、和氨基丙基化作用,其中转甲基作用与肿瘤细胞的转移能力相关。缺乏蛋氨酸时,恶性肿瘤细胞增生能力受到抑制,对宿主细胞而言并无明显的影响。有研究显示,荷瘤动物在接受抗肿瘤化疗的同时,对其注射缺乏蛋氨酸的氨基酸溶液能使肿瘤细胞数明显减少[14]。

2不同种类癌症患者的营养治疗

2.1肝癌

在我国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有90%左右还同时并发肝硬化。在这其中,肝硬化的营养不良可导致脂肪和肌肉的储备减少,并且伴有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更为突出的表现是腹腔积液、低蛋白血症、电解水质以及酸碱失去平衡,严重的可导致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的病变;与此同时,肝硬化门脉高压能够导致胃肠道黏膜的水肿和黏膜屏障的功能降低,手术后易使肠道黏膜萎缩、肠道内细菌和内毒素的移位,更加严重的则可以引发多器官功能性障碍综合征[15]。肝癌患者术后会存在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以及胆酸、电解质代谢障碍。主要表现为能量利用受阻,对葡萄糖的代谢速率降低,肝脏能量储备减少,手术引起机体糖耐受差和胰岛素抵抗,因此相对于常规的热量或高热量,低热量静脉营养支持更能改善患者术后蛋白质分解代谢[16]。肝癌术后选择合理的营养支持方式有助于帮助机体恢复、改善患者的营养不良。另有文献记载患者采用肠外营养支持会导致肠外营养相关性肝损害,表现为胆汁淤积、肝脏酶学升高、胆红素代谢障碍,并可诱导肝脏脂肪变性,导致肝硬化。对于长期接受肠外营养支持的肝癌患者来说,术前本身就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功能障碍,胆汁淤积又加重了肝功能负担[17]。赵建军等将21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普通热量肠外营养组(PN)、低热量肠外营养组(HPN)、低热量肠内营养组(HEN)。其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其他组别,HEN营养支持方式能更好地提升肝脏合成蛋白能力、恢复患者胃肠道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淤胆状态[18]。在研究对肝癌术后患者细胞免疫状态影响的过程中,徐洋[19]等人给予接受胃肠外营养(PN)患者营养支持中提供精氨酸(Arg)和谷氨酰胺(Glu)的添加,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单给予PN,B组给予含有Arg的PN,C组给予含有Glu的PN,D组给予含有Arg和Glu的PN。实验发现,添加Arg和Glu的PN可以明显提高机体的免疫水平,联合Arg、Glu的PN要优于单用Arg或Glu的效果。周忠信[20]等人单方面添加Arg的实验也表明,常规PN不能纠正肝癌术后的细胞免疫抑制状态,但PN添加Arg则可促进CD4+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增加,IL-2和IFN-r生成增加,能上调肝癌术后细胞免疫。

2.2肺癌

含铂联合方案对于晚期肺癌患者来说是一种常见的的化疗方式,顺铂等化疗药物引发患者消化系统严重的不良反应,加上患者在荷瘤状态下炎症因子以及肿瘤细胞本身的副产物导致机体耗能增加、蛋白质分解亢进,导致患者热量、营养素摄入不足,尤其是氮的摄入,肺癌患者常常表现为严重的营养不良和恶病质。罗艺侨[21]详细阐述过营养支持对肺癌患者的影响。在化疗期间给予肺癌患者营养支持能够提高化疗期间的耐受力,使患者身体达到状态更快恢复免疫功能。营养支持能够提高治疗完成率、降低感染率、减轻化疗造成的副作用、提高肺癌患者对化疗的耐受力、辅助化疗疗效。肺癌治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均处于不同程度低下。邱小文[22]在实验中对实验组使用了精氨酸、核苷酸和ω-3不饱和脂肪酸的免疫增强型营养素配方与标准营养组进行对比。数据显示,实验对象肺癌患者在化疗前后均有免疫功能低下,而免疫营养增强组化疗后3、8d血清IgG浓度显著高于标准对照组;免疫营养增强组化疗后8d的血清前清蛋白浓度,较对照组有显著增高,表明免疫增强营养剂能够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前列腺素E2向前列腺素E3的转化,前列腺素E3能减少机体的免疫抑制反应。精氨酸可增强巨噬细胞毒性,促进T-细胞增殖,并具有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细胞毒性和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等作用[23]。

2.3胰腺癌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饮食结构的改变,胰腺癌发病率逐年增加。胰腺癌作为腹部外科治疗中较为复杂的疾病,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消化道恢复困难、生存率低[24]。部分患者还会具有恶病质征象,表现为厌食,进行性体重下降、低蛋白血症、贫血等等。Falconer等发现33%患者胰腺癌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机体的能量消耗与体重丢失呈明显正相关[25]。研究显示,几乎所有患者入院时都存在不同程度营养不良,大多数病人因梗阻性黄疸而造成多脏器的功能异常。由于胰腺癌病人常为高龄人群,手术创伤大、时间长、失血量大、并发症发生率高,并伴有一定程度的营养不良和生理功能障碍,手术后长时间内无法正常进食[26]。Gianotti等报道,胰十二指肠病人切除术后接受免疫增强肠内营养支持能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病人免疫功能[27]。因此,对于已处于中等程度以上营养不良的胰腺癌患者,应给予围手术期临床营养支持。但由于胰腺癌病人常存在胆汁和胰液分泌不足状况,临床应选择多肽类或要素型肠内营养制剂。

3总结与讨论

肿瘤病人的营养不良会增加发病率、致死率。80%病人其能量消耗高于正常值的110%,有研究发现,癌症病人发生恶病质的原因常常来源于机体代谢率增高,由于癌症病人机体会发生一系列耗能反应,包括三羧酸循环增加,葡萄糖转化为脂肪增加,糖元合成增加,蛋白质转化增加,脂解作用增强,所以机体代谢率增高。分析不同肿瘤病人发病机制和营养缺乏特征,深入理解特殊营养元素在肿瘤病人营养支持中的作用机理是至关重要的,对症下药才能有效纠正肿瘤病人营养不良状况、采用合理的营养素输入途径。同时,比较国内外对于特殊营养配方食品的标准和相关配套管理措施,有益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该类食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状况。

本科医学论文: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教学问题及措施

摘要近年来,社会需求对临床医学的质量和服务的要求有了一个阶段性的提高,尤其是基层医院缺乏大量的全能型的人才。但是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注重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教学问题应对措施

一、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临床医学教学普遍的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教学主体,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学生的学习观念需要遵循教师的思想,这就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强调学生死记硬背教材上的知识点,但是大多数学生无法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融会贯通的使用,学生无法将知识点灵活的运用到实际临床问题当中。对于教师而言,教师的角色就是讲解员,只是将自己知道的知识和教材上涉及的知识讲解给学生,因而只要求教师对教材熟练,能够清楚地将教材上的知识讲解给学生,这就算尽到了教师的责任。即使在新课改之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只是想方设法使自己的语言更加的幽默,能够将问题讲解的深入浅出,使学生爱听。

2.学生学习的问题。

临床医学对理论和实践的要求较强,特别是对理论知识的要求更为严格。医学理论具有广、博、散、乱等特点,因此在记忆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强记,并且需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感觉枯燥乏味,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慢慢的减弱。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量呈指数增长,对于一名医学生而言,需要记忆的医学知识本身就已经达到了学生自身的极限,此外还需要学习其他的知识,更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3.教学评价的弊端。

事实上,医学教育界对这些问题早已有了深入的认识,但是,我国教育改革以来这些问题一直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现阶段的考查制度和评价制度尚未进行改革。现阶段的考试制度仍然是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偶尔出现病例分析题也只占很少的分值,迫使学生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记忆理论知识上。而现阶段的教学评价方法也只是重视学生的考试分数,并未强调学生临床素养的培养。

二、解决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1.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病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在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的本科生都需要四年的理论学习和见习时间,然后再安排到医院实习一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造成学生理论的学习和实践间隔的时间过长,在前期的理论学习中缺乏临床实践,学生很难真正将学习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不理解,只能死记硬背。在后期的医院实习阶段,许多学生已经忘记了自己所学过的知识,知识储备明显不足。这种教学模式造成基础理论课程与实践课脱节,学生学习过的理论知识无法熟练地运用到临床实践当中去。如果学生在学习1至2年的理论知识后,进入临床教学医院进行学习,由具有较高资格的主治医师负责带、教,在临床上对各种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在病例分析中复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治原则等等,在讲解临床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早期接触病人,积极开展病例分析,让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密切的联系学到的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灵活的运用学到的知识。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的询问,然后进行病史汇报,并进行病例讨论,分析诊治原则和疾病的治疗原则。带教老师还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对于那些不利于观摩的或者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疾病可以通过视频教材或者是模型教学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指导学生查阅参考文献和资料。除此之外指导老师还可以适量的安排一些讲座和学术报告,使学生真正的学习到各种医学知识,积累实践经验,加深学生对临床疾病的认识。

2.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质量和层次都有了一个阶段性的提高。在媒体曝光的众多医疗事故中,有很多都是因为医患之间的沟通不到位,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导致的。很多以学生都将会成为未来医学界的栋梁,培养以学生的责任心、同情心以及奉献精神是势在必行的。目前,在我国计划生育的影响下,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加上目前我国以学生就业难、投入高、风险高、医患关系差等导致了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感到迷茫,使学生失去的思想方向,缺乏学习的热情。临床实践是临床医学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过程。医生在临床工作的每24小时都会和患者进行大量的沟通,医学生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临床医学知识,还要学会如何跟患者以及家属沟通,主动学习带教老师日常沟通的技巧,尊重患者的隐私理解患者的感受。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首先要提高医学生的沟通意识,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沟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主动地与患者沟通。

三、结束语

我国的临床医学教学一直存在一些问题,实行以学生为主体,以临床实践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加强对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科医学论文:临床医学本科双导师制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等医学院校及医疗机构对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问题日益重视。在高等医学院校中探索创新型教学模式是培养现代医学人才的关键点和立足点,也是新时期医学教育研究与改革的一大趋势。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IME)于2001年6月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力求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提高医学教育和医疗服务质量,以实现在全球范围内对医学人才培养的统一要求。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医学教育水平及人才培养状况与国外还有显著差距。因此,在深化医学教育改革的同时,借鉴国际医学教育标准,顺应发展趋势,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医学教育,完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双导师制”教育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一些高校在医学七年制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制的日渐增多,而普通院校在医学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制,尤其是双导师制的却不多见。潘煜双等对本科应用型人才实施“双导师制”进行了探讨,并在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提出“双导师制”创新模式与实施方案,强调利用校外导师资源,实现高校与社会的零距离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降低培养成本、缩短岗位适应期限的要求。王雪峰等以辽宁医学院五年制临床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临床技能考核阶段实施导师制进行了研究,并与未实施导师制的医学生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临床实习阶段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个性化的言传身教式的实践性教学。它注重对学生的个别指导与综合素质的培养,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是临床教学的一种好形式。此外,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对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实施“双导师制”进行了初步探析;南方医科大学对临床医学八年制实施了“双导师制”,并对如何制定出科学有效的临床导师工作方案及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尽管有诸多高校对本科医学教育实施“双导师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但迄今为止,尚未能形成系统、规范的教学管理体系可供借鉴。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诸多高校对“双导师制”的探讨或是针对本科应用型人才,或是针对临床七年制或八年制医学生,极少高校针对五年制本科医学生实施“双导师制”进行探索。因此,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医学院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教育中采用“双导师制”教学模式,即在本科医学生入学开始就为其配备两种类型的导师,即基础导师和临床导师。在基础医学课程学习阶段,给予学生学习指导和科研基础训练的学校本部教师为及时导师,即基础导师;在临床医学课程学习、见习和实习阶段,为学生进行指导的附属医院指导老师为第二导师,即临床导师。

2实施“双导师制”教学调查分析

在探索实施“双导师制”教学模式初步阶段,分别对云南省各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的部分师生就“双导师制”了解程度、认可度、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查。首先采用访谈的方式对部分医学本科生及教师进行了调查。访谈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及教师对“双导师制”教学模式不太了解。但是通过对该教学模式的普及和进一步推广,多数学生和教师认为在本科教学中实施“双导师制”教学模式有助于实现学生的发展。其次,虽然云南省高等医学院校在办学规模、整体师资等方面与其他发达地区存在差距,但是随着近年来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各医学院校的教学师资和教学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与云南省各大医疗机构进行资源整合与共享,建立了附属关系,教学资源得到快速的扩增。其中,云南省及时人民医院于2011年12月,经云南省委、省政府批准,成为“昆明理工大学直属附属医院”。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学院(即云南省及时人民医院)和多家非直属附属医院。现有的师资力量和综合资源为“双导师制”的实施奠定了基础,也为更好地执行、落实各阶段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创造了条件。

3“双导师制”教育管理体系构建

3.1教学管理组织体系构建

高校与其附属医院之间的密切协作是推行并顺利开展“双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前提与保障。建立高校与医院合作机制下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是医学院校突破传统教学管理束缚,实现合作创新教学的关键性环节。在学校与医院紧密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专门负责“双导师制”教学管理的行政管理部门,创建信息化共享平台,实现教学资源、教学项目、师资资源、教学设备等的共享,同时构建“双导师制”管理信息系统,为导师与学生提供有效互动平台,实现基础导师与临床实践导师对学生的全过程指导。

3.2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构建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是“双导师制”教学模式顺利开展与实施的制度保障。“双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关键出发点在于基础导师与临床导师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多方位指导。因此,双师队伍建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严格的导师遴选标准、明确的导师职责、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是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首先,为保障双师队伍质量,在确定导师的过程中,不仅要考察教师的教学资历、科研水平、专业知识与临床实践能力等因素,还要重点考察教师的道德修养与职业素养等因素。其次,要明确解答导师“如何导”,“导什么”的问题。针对医学生在每个阶段的教学计划、课程安排以及学生入学之后的心理生理特点与思想态度变化等,为导师制定明确的任务、职责与培养目标。例如,新生入学阶段,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学生适应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从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予以引导,并加强注重思想道德与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学习目标;理论知识学习阶段则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临床实践阶段,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的指导,还要注重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建立与制定监督管理和激励措施是实现“双导师制”有效运行的双重保障。在明确导师职责、任务和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导师绩效考核与激励制度,督促导师自觉提高自身素质、遵循教学规范、履行应尽职责。通过导师述职、学生评价、绩效评估等多种考评方式进行指导教师评选,并采取激励性措施,在导师层面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保障师资队伍质量。

3.3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在我国教学管理体系构建研究当中,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是研究的重点内容。许国平等在研究高校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时曾在基于质量管理的视角提出实施PCDA循环的方法。王源远等在研究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时也曾提出采用PCDA戴明循环理论,同时还提出根据高等教育服务对象的特殊性,高校实践教学的质量策划主要包含制定目标和体系规划两个方面,具体为制定分层分类的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规划。对于医学教育来说,临床实践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在临床医学本科教育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可以在借鉴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策划的理论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研究。根据PDCA循环理论,按照教学计划(Plan)、教学实施(Do)、教学评估(Check)和教学改进(Action)四个管理环节,并对每个环节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以实现教学质量的控制。

3.3.1计划阶段

计划阶段包括制定导师遴选标准,明确医学生培养目标,制定培养计划。首先对高校及其附属医院师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每个教师的教学资历、科研能力、临床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等,根据整体师资水平制定导师遴选标准。其次,根据“双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实施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并明确“双导师制”教学下学生培养目标。

3.3.2实施阶段

首先根据计划阶段制定的导师遴选标准选拔具有指导资格的教师。其次,举行师生见面会,为导师和学生提供互相了解的机会和平台,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选择指导教师。,由导师与学生根据教学计划与培养目标制定各个阶段的指导方案,并对具体情况进行跟踪记录,便于后期汇总考核。

3.3.3检查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对教学计划的实施和指导过程进行一个评定与检查,检验教学计划是否达到既定目标,教学过程是否落到实效,是以实施阶段的指导情况信息汇总为依据,以科学、综合分析为基础,不断调节、控制和决策的过程。在评估考核过程中,首先强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具体包括定期和不定期的教学检查(期中、期末、平时)、督导检查、学生问卷调查、教师问卷调查、学生对导师满意度调查等。其次,建立和完善教学考核、奖惩制度。主要采取导师、学生双向考核的模式。每学期末,学生分别对基础导师和临床导师进行满意度测评,包括导师指导方式、指导内容及交流互动情况等;同时,导师也对学生进行评价。基础导师主要对学生的平时表现、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及学习、生活态度等情况进行评价。临床导师则主要对学生的临床技能表现、与病人沟通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评价,然后把基础导师与临床导师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考核学生培养目标实现情况,并根据考核结果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

3.3.4处理阶段

处理阶段即是PDCA循环的总结阶段,又是承上启下的阶段。质量监管部门通过收集意见,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解决问题,并为下一步循环打下基础。

4总结

医学本科教育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专门医学人才”为目标,是培养医学人才的起步环节与关键阶段。通过对“双导师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施,把基础学院和临床学院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配置,明确教师责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素质教育和能力建设融于教学工作的始终。本研究中“双导师制”教学体系的实施尚属探索实践阶段,具体实施效果尚需一定时期的追踪、观察,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逐步补充、完善“双导师制”教学体制和教学体系,将是我们深入研究和持续改进的方向。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医学教育改革中,把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培养方法转变为以提高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的现代培养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临床、科研等综合能力,最终构建系统、规范的“双导师制”医学教育体系,为提升我国医学教育的整体水平,培育品质的医学后备人才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作者:张春艳 李小涵 李伟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云南省及时人民医院

本科医学论文:开放实验室对口腔医学本科生实践能力的思考

口腔医学作为医学中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学科之一,要求学生在学好口腔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掌握好各种应用性很强的临床操作技能。只有经过不断地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实践锻炼相结合的过程,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腔医生。实验教学是完成这一重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实验学学时不足和仪器设备短缺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导致学生往往不能熟练掌握各种基本操作技能。本学院2012年新成立口腔医学系,面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笔者通过分析实验室的具体情况,探讨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开放口腔实验室在口腔医学本科生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希望以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达到强化专业技能的目的。

1开放口腔学实验室的背景

学院新成立口腔医学系后,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实验中心建设飞速发展。经过努力,目前形成了以口腔基础实验室(口腔解剖生理实验室、口腔组织病理实验室)和口腔临床实验中心(仿真头模实验室、临床示教室、口腔技能实验室)为核心,以多个医学相关的教学教研室为基础,拥有一系列国内外先进实验操作仪器(KAVO仿真头模、Moog数字化虚拟仿真牙医培训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如何利用好现有的实验室有利条件,更好地为口腔医学本科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充分发挥实验中心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中的作用,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开放实验室作为实验教学改革内容之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

2开放口腔学实验室的意义

口腔实验课教学是培养口腔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从目前已开设的口腔实验课程看,部分课程实验课安排时间尚不充分,加之实验项目一般不重复,学生只能在上实验课时接触到专业设备进行实验操作练习,而仅靠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是很难满足学生熟练掌握口腔基本操作技能的要求。如何利用现有的设备和资源,使学生更好地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掌握口腔医学操作技能,开放实验室将会是加强培养口腔操作技能的重要和有效途径之一。

3开放口腔学实验室的措施

3.1开放实验准备室

口腔医学实验课的准备工作是保障实验课顺利进行的前提。开放实验准备室,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使学生深刻了解实验准备工作的辛苦和严谨,强烈认识到实验前期准备对整个实验效果的重要性。比如窝洞充填实验,需要准备口腔检查常规器械、充填工具及所用的光固化仪器和填充材料,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实验准备内容,可以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也能培养学生对待科学严谨求实的态度。

3.2开放实验室

传统口腔实验教学,学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必需的实验操作项目。口腔医学实验是一门实验性非常强的课程,必须要经过严格和反复的操作训练才能充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为以后的临床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实验室开放,即学生可以在课余规定的时间内利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实验操作训练。一般在实验室开放前预先做好计划安排,开放时间一般安排在7、8节课后及周末,并做好提前预约工作。开放实验室不受实验项目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自主选择实验项目进行操作训练,培优补差。一方面可以弥补实验课课时不足造成的实验操作技能训练的短缺,另一方面学生在拥有更多操作机会的同时才能把口腔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有机紧密地结合到一起,从而提高学生临床实践操作的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不再起主导作用,实验教师可以提出实验操作安排的意见和建议,对实验提供技术指导,在实验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操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鼓励学生开拓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在开放实验室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较大限度地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动手动脑兴趣。实验室也可以定期通过举办技能操作竞赛,检验学生的操作训练的成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3实验室的管理

实行口腔实验室开放后,虽然解决了学生操作练习上时间和空间的问题,但确实也给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比如指导教师的工作时间、实验时间的协调和仪器设备的维护等。为了确保开放性实验室的顺利运行,需建立相应的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如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仪器管理和维护制度、实验室安全制度等。同时也鼓励学生参与到开放性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中来,指定几名高年级学生负责实验室的日常事务管理,包括考勤、卫生和实验室安全等工作,以此可以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主人翁精神。

4存在的问题

口腔实验室开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探讨。其一,参与开放实验室教学的教师无法确定明确的学时数和工作量,怎样合理计算教师的工作量是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的重要方面之一。其二,开放实验室的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和技术性极强的综合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相关实验室管理制度、增加仪器设备投资以及完善日常的保养和维护制度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三,开放实验室不仅仅在时间和空间上对规定内容的开放,下一步还需要进行创新实验内容开放,更大程度提高实验室的开放率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综上所述,开放口腔学实验室,是现代高校实验教学模式今后发展的趋势和发展。不仅能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更能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种由被动教育到主动教育的教学模式是深化口腔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口腔医学实验教学水平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王春 姜丽娜 刘宏升 郑庆委单位:蚌埠医学院口腔医学实验中心

本科医学论文: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实行导师制初探

1.我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机遇

本科生导师制(UndergraduateTutorialSystem),是牛津大学教授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在14世纪初首创。其主要含义是指学生在本科阶段,以师生双向选择为前提,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生活及心理进行个别指导。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的发展顺应了高校教育的发展形势,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的通知,随后各高校的教学实践改革活动犹如雨后春笋,这为高校开展本科生导师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徐州医学院口腔医学院于2006年创办了五年制口腔医学本科专业。八年来,在学校与学院的共同协作努力下,我们对本专业的教育、教学内容进行了不断改革和创新。由于本学科专业性较强、对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因此为了针对性、个性化地培养学生,学院大胆引进并采用本科生导师制的教育及管理制度。

2.我院口腔医学生导师制的实施

2.1导师的选拔聘任。

导师首先要求政治方向坚定,严于律己,恪尽职守,更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成长和成才,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在教学方面,导师懂得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熟悉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在科研方面,导师具有一定的科研指导能力。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含在读)方可担任我院本科生导师。

2.2导师的职责。

“导向”职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明确在校学习的目的和努力的方向,端正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专业思想,着重培养口腔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其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无缝对接。“导学”职责: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我校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学习、生活和实践计划,确立清晰的阶段目标;指导对科学研究及实践创新有热情的学生进行课题申报和研究,同时指导学生进行考研、择业。“导心”职责: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注重学生的心理成长。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高校教育也是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导板。引导学生正确平缓顺利地完成心理的过渡与成长,实现身心健康,人格完善和自我实现。

2.3本科生导师管理与考评。

考核方式为每学期结束时以领导小组打分结合学生打分,如“学生满意率”在50%以下先进行领导小组评议,直至取消导师资格;学期考核结果纳入年度考核,考核分三个等级:“”、“合格”、“不合格”,考核为“”的导师,学院给予奖励,考核“不合格”的导师解除聘任,取消其导师资格。

3.口腔医学生导师制的意义

3.1稳定专业思想。

新生进校之时,对口腔医学专业的概念和前景知之甚少,学院在这个特殊时期举行大规模的全院性的导师和学生见面会,带领学生参观各口腔医院、附属医院口腔科,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工作,让新生对以后所从事的口腔医学专业有感性认识,使五年的大学生活有良好开端,明确学习目标。

3.2培养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导师制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独立的思想,还可以培养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师只需要对他进行导向。而学生对于导师的观点不一定全盘接纳或否定,“双方都有权拒方”。摩尔认为正因为如此,导师制成为牛津大学教学方法的瑰宝。郑礼平认为人们在大学里可以自由地如实地进行调查研究、理论论争,彼此的观点可以是对立的、辩证的,但绝非是教条的。口腔医学是一门实用学科,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还必须将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临床技能。每一个病人都是不同的,所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

3.3教学相长,导师学生素养均有提高。

本科生导师制这种教育模式,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会为人处世之道,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导师负责制的实行,教师承担了多方位的导向作用,因此其更应该注重自身的素质,严于律己,作出表率,以期提高自己,实现教学相长。

4.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导师责任和义务不明确、导师体系相对不完善。

我院本科生导师制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本阶段对本科生导师的工作职责进行的定位是导师制成功的关键,在此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职责规定比较模糊,容易流于形式。多数导师能在科研方面发挥积极有效的引导作用,但在思想和生活方面,对学生的指导相对欠缺。我院导师大部分为从教学临床科研一线的教师,教学、临床和科研任务压力大,若欠缺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措施,便难以充分发挥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最终效果。

4.2师生交流沟通方式单一。

导师制能发挥作用的基础是导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但可能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和影响,有的导师和学生又演变成小小导师谆谆教导,同学则洗耳恭听的教学模式。没有足够的互动,教师难以捕捉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近况,从而制约导师制的实施。因此,导师应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例如电话沟通、Email、QQ、微信等,在各种形式的沟通交流中,导师不能以师者自居,应该主动和学生成为思想上的朋友。

作者:谢妮娜 宋文婷 魏路明 杜芳 孙晋虎 单位:徐州医学院口腔医学院 徐州医学院附属徐州口腔医院

本科医学论文:临床医学本科生二类通识课教学现状分析

通识教育教学作为一种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通融的教学形式,其目的是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用较开阔、跨学科的视角思考,培养博学多识的应用型人才。为提高医学生素质,各院校目前都开设了二类通识课作为选修课程,涉及多个领域若干学科,学生可根据需要自主选择。不过,根据查阅到的文献数据来看,现阶段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二类通识课的授课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一、二类通识课开设的目的

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要有较强的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要有加强全民健康教育、矫正不良生活习惯等能力。为达到上述要求,临床医学教学应做到在科学化与人文化兼顾、社会化和个性化统一、多元化和统一性结合、分科与综合化并存,建立和发展整体综合课程体系。二类通识课的开设正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在医学生教育体系中,学生素质的培养包括医疗道德素质、医学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通识教育尤其是二类通识课起到了优化学生素质的作用。另外,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临床医学生不仅要有复杂的知识结构,还要有创新精神及较高水平的临床思维。另外,二类通识课中较活泼的教学方式和较自由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批判思维的培养。

二、二类通识课开设现状

根据查阅资料,现阶段各医学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的二类通识课开设的基本情况大致相同。其中,二类通识课的开设门类基本集中在自然科学类与技术类、人文社科类、医学类、体育类等四个大类,平均共计250门课程。在实行学分制的前提下,各高校针对临床医学生的二类通识课学习要求的平均值是200学时,16学分。现阶段二类通识课的考核方式主要是传统的开、闭卷考试,也有部分院校开始尝试新的考核方式,如平时作业、提交论文、实践操作、PPT演示。从授课方式来看,目前教师的授课方式还是比较单一,仍是必修课的授课方式,即“口头讲述+多媒体演示”,也有少部分教师选择板书等方式,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参与时间少。各院校采取了压缩必修课,增设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由选课的机会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二类通识课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

其一,课程设置过多、门类分散、比例不合理。现在各院校二类通识课开设的课程总数都在200门以上,甚至有的学校达到了700余门。这不仅给学生的自主选课带来了一定困难,造成了选课过程中的盲目性、随意性,而且课程数量的过多过杂也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许多医学类院校二类通识课的课程设置多集中在医学领域,而其他领域比如人文学科开设课程较少。同时,有的课程与必修课时间重叠,学生为完成学分不得不缺席必修课,得不偿失。另外,许多学校二类通识课要求学分过多,学生需要完成多门课程,占用了很多课余时间,这也造成学生负担过重,事倍功半。其二,课程开设随意性强。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二类通识课数量和种类要求越来越高,这也造成许多院校为求数量而忽略了质量。由于通识课经费投入的增加,教师申报选修课的积极性较高,这也造成因人开课、课程重复的现象,没有充分考虑学科交叉、引领科技前沿、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等问题。同时,调查报告显示,许多学校开设的课程只根据学校资源盲目开课,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这也造成许多课程的参与度不高,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达不到教学目的。其三,课程的专业性不同,造成学生选课的差异大。由于专业性不同造成的课程冷热不均,使部分学生为了完成学分被迫选择自己并不感兴趣的课程,造成学习缺乏积极性,出现“选而不修”的现象。而有的课程由于课程考勤频繁、考试要求严格等原因也造成无人问津,既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没有达到课程开设的目的。其四,综合性大学不能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二类通识课。许多综合性大学为节约教育成本,所有学生的二类通识课课程都是相同的,各专业学生都在同一课堂上一起上课。此时,授课教师不可能兼顾到每个专业的独特性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相关知识,讲课没有侧重点,使部分学科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2.授课教师素质、教学质量偏低。

调查显示,通识教育课教师的学历层次整体上低于非通识教育课教师,这组数据说明通识教育课程中,师资结构不合理,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对于通识教育课教师的职称而言,讲师的比例较高,这说明学校中教授群体的参与度相对较低。另外,教师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认识懵懂,意愿比较冷淡。开设二类通识课的部分教师认为选修课的教学要求没有必修课那么严格,并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因而导致教学效果和质量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教学方法及手段单一。由于二类通识课课后作业不多,学生通常以课堂吸收知识为主。但由于在授课方式上,超过九成教师选择“口头讲述+多媒体演示”的形式,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并不能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达不到二类通识课的实际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设计也缺乏创新和个性。

3.考核方式过于简单。

根据调查显示,公共选修课考试大多采用开闭卷、上交论文等比较传统的方式,而非根据课程特点灵活选择论文、开卷考试、平时测试、实验和实践、答辩、小组讨论、演示、个人研究项目、小组研究项目、课堂表现、社会实践笔记、口试以及闭卷考试等方式。有些课程适合闭卷考试的,教师为了迎合学生的意愿采取开卷考试甚至作业,教师批改试卷也没有像必修课同样要求,导致有些学生为了拿学分优先选择比较容易考试过关的课程,而不去选择真正对自己有帮助的课程。

4.学生实际参与度低。

学生选课缺乏科学的指导,对每门二类通识课的开课目的与教学内容了解得不透彻,多数学生是根据二类通识课的课程名称进行选课,若实际教学内容与学生期望内容不相符,就会造成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不高,参与度降低。由于学生对二类通识课的认识不足,认为上这类课程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学分,所以他们会为了完成学分而盲目选课,倾向于选择容易通过、出勤要求不严格的课程。举例来说,许多医学生为了通过考试,会倾向于选择妇幼儿童保健学、食品安全学等与专业相关的学科,重复学习专业课的知识,而不去选择真正对自己有用的、但因不熟悉要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的学科,比如图书检索等课程。这样,学生并不能从课堂中学到自己真正需要的知识,也就没有办法提高、完善自身素质了。

5.教学管理不规范。

二类通识课的上课时间多在晚上及周末,这使教学管理部门的检查监督难到位,也常出现随意调、停课的现象。由于课堂学生人数多,给教师的管理带来一定困难,造成部分责任心不强的老师放松了对学生的管理和考核。所以二类通识课的课堂易出现许多只选课、不听课的现象,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目前二类通识课的开设还存在很多问题,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在未来的二类通识课教育教学工作中,应着重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及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作者:李品 黄河浪 单位: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本科医学论文:口腔医学本科生根管治疗术临床教学问题分析

牙髓根尖周疾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常常引起疼痛,可影响咀嚼功能甚至导致坏牙拔除。根管治疗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方式,已成为治疗各类牙髓病和根尖周疾病的方法。根管治疗术在口腔医学院校各层次、各阶段的临床教学中均将其作为必修的重要内容。由于根管系统的复杂性,根管治疗术的临床复杂性,操作技巧性很强,因此需要专业化的设备。虽然在口腔医学院本科生的专业临床学习中,牙体牙髓科的实习时间相对较长,但对于刚进入临床学习的实习生而言,根管治疗术仍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内容之一。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尝试通过对前期临床教学实践活动初步小结以进行探讨。

一、临床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实习医生临床诊疗技能掌握不足,操作时间大幅延长

受患者张口及体位的限制,口腔治疗操作空间小,根管治疗更是在狭小的根管系统内进行,视野不清晰,且在操作中涉及的器械种类繁多,技术要求高,操作步骤复杂,不同患者不同牙位间的操作难度差异较大。常规情况下,根管治疗术需要2~3次就诊,花费2~3小时即可完成。而实习医生往往对根管系统复杂性了解不足,对根管治疗操作技术的掌握有限,因此完成一例根管治疗所需时间大幅延长,就诊次数增多。在独立操作之初,实习医生完成1例根管治疗可能需要患者就诊4~6次,花费时间可能累计超过8小时。

(二)实习医生施行根管治疗术时并发症发生率增高

1.根管治疗约诊间急症。

根管治疗约诊间急症是指根尖周病变在根管治疗开始后和继续治疗过程中所发生的急性加重。患者在根管治疗后几小时至几天内出现疼痛和(或)肿胀,且患者生活也受到严重影响。患者需急诊治疗,由医生给予积极处理,如开放引流、去除充填物、口服止痛剂等,这样就使得疗程延长,治疗费用增加。不同学者报告根管治疗约诊间急症的发生率在4.2%~19.1%,而实习医师实习初期根管治疗病例出现的概率大为增加。

2.根管内器械分离。

根管内器械分离是根管治疗中常见且较难处理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实习医生对根管系统的复杂性、器械材质及器械使用的认知不足、临床操作技术欠熟练、对器械应用练习缺乏、手法生疏等多种原因,因此容易发生器械分离。根管内器械分离可能导致治疗失败,而器械分离发生后的不当处理往往还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甚至引起医疗纠纷。

3.操作意外。

操作意外主要包括开髓时出现侧穿或底穿、使用失活剂不慎泄漏导致牙周组织灼伤等。不同牙齿受发育、增龄性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根管系统的形态和分布可能有较大的差异,如根管弯曲、根管钙化、根管数目和形态发生变异等,都会极大地影响临床治疗效果。虽然在进入牙体牙髓病学临床实习前,实习生接受过临床前的操作训练。但这一阶段,学生主要是在实验室环境下在石膏牙、刚玉模型或离体牙上进行备洞、充填和根管治疗的基本操作训练,操作时手感与临床实际有极大差别,学生无法体会临床体位调节和观察口腔环境和周围组织的情况,进入临床后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期。由于实习医生临床实践少,经验欠缺,对操作意外的预见性差,防范能力不强,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操作意外并无意识的加重损害。而操作意外的发生,往往对患牙的治疗预后造成严重的影响,可导致患牙拔除甚至医疗纠纷。

(三)患者对实习医生信任度低,依从性差

自进入临床开始,对于毫无经验的实习医生来说,就面临着从学生到医生的身份转变,既要将前期在课堂和实验室中学到的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与临床实际进行有机结合,还要学习与患者交流沟通。接诊技巧、医患沟通技巧和操作技能的掌握都需要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但实习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往往与患者沟通不足或缺乏自信而导致患者的信任不足,对治疗计划接受程度低,因此实习医生诊疗期间,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要求更高。但往往有患者由于在诊疗过程中感知操作者手法生疏或诊疗时间过长而不能耐受,从而导致自行变更治疗方案、复诊失约或选择更换医生。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不仅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更会对实习医生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二、解决措施

在临床实习中,高水平的医疗质量是教学顺利实施的保障,也是以病人为中心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在本科临床实习阶段强调基础教育的同时,也针对根管治疗临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采取了多种方法,以帮助实习医生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减少治疗并发症,用更好的医疗质量来获得患者的理解、认同与支持,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

(一)加强临床前期教学中仿头模上离体牙根管治疗的操作训练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于2014年入选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教育的实验教学平台,承担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基础实验课、口腔医学专业技能实验课、本科生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和本科生创新实验科学研究的训练任务,并承担重庆市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临床培养和结业临床技能考核、国家口腔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等任务。同时也是多家口腔医疗器械公司,如德国VDW公司、登士柏的中国教学基地。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均已在实验教学中心应用仿头模离体牙模型反复练习基本操作。在此阶段,实验教学中心依照教学大纲,增加了应用于根管治疗的离体牙数量以及根管治疗术中常用的器械和设备,严格按照临床实际进行操作,以求为临床实习奠定良好基础。而对于实习学生,如果学生希望能在实验室重复某个实验的训练,本实验中心也能予以特别安排并有专人进行指导。

(二)加强医学职业素质教育,提高接诊能力

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医院医务科及教学办公室组织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和医疗法规的学习。进入牙体牙髓病科后,教研室多次组织集中培训,进行临床前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和爱伤观念。学习医患沟通的方法和技巧,要求实习医生在治疗前要与患者进行谈话,告知患者病情、诊疗计划、疗程、费用、预后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多方面情况,在患者知情同意后方能进行操作。术后还应及时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处理方法,以便患者对可能出现的术后反应有所理解,避免误解和矛盾的产生。

(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对根管治疗术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为了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由教研室安排教师进行专题讲课,有针对性地布置学生复习相关内容,使学生能够在专业知识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分专题向实习医生讲授根管治疗相关诊疗技术,如:牙髓根尖周疾病的影像学改变、弯曲根管镍钛预备技术、热牙胶根管充填技术等,并筛选典型病例提供给学生学习,指导和帮助他们对一些诊疗、操作技术的掌握。例如临床带教教师可以整理出典型病例的CBCT影像资料,在三维角度上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根管系统的复杂性。此外,也可以让学生收集离体牙,按照根管治疗术的操作规范进行开髓、根管预备、根管充填等步骤,摄片了解其预备和充填情况,并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除安排教师定期进行临床讲座外,我们还安排实习医生定期进行病例汇报,就自己在根管治疗术诊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心得进行分享,由指导教师进行点评,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根管治疗术临床教学的质量。

(四)实施对初诊患者的筛选,建全科室内转诊制度

临床教学应该根据实习医生的操作水平选择适合的病例,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虽然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时积极性都很高,但如果一开始就接诊疑难复杂的病例,往往会影响实习医生的自信心,影响医疗质量,也不利于其操作技能的提高。而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患者只有经过检查后才能确定是否适合实习医生诊治,但也可以由实习医生先行对初诊患者接诊检查并进行术前沟通交流工作,并在带教医师指导下接诊难度适宜的病例。带教医师可以根据实习医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病例,因材施教;而对于较复杂的病例,应及时安排适当的医生接诊,以充分维护患者的利益,并使实习医生诊疗技能不断得到提高。

(五)加强临床指导,严格按临床诊疗制度进行操作

临床实习中,带教教师应该注意放手不放眼,加强巡视,对于操作中的关键步骤应由带教医师加强监督和指导,严格把关,使实习医生的各项操作具有标准化和性,减少医源性损伤引起的并发症。加强指导也要求带教教师对实习医生根管治疗操作中所出现的并发症积极进行处理,对所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病例分析、讨论和点评,使学生能够从教训中汲取经验,更快、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六)加强对学生临床实习的护理管理

护理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实习生操作时关键步骤的护理配合,如开髓时协助进行吸唾,以避免患者因频繁吐唾而延长操作时间;另一方面是护理配合调拌材料也能使实习医生操作更为连续,治疗效果更为满意。此外,护理管理中还应加强对根管器械的管理。镍钛根管锉等器械在使用中,由于材料的疲劳,可能发生器械变形而导致分离,如能及时发现器械的微小变形,器械分离往往可以避免。因此,在临床中,根管锉需要在使用前后仔细检查,如果发现器械形变要及时更换,并严格地记录使用次数,使用达到一定次数时予以更换,减少因器械本身疲劳所致的分离。

(七)加强学生对临床病人的管理学习

管理病人是临床实习中的重要内容。通过管理病人,能使实习医生多方面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实现从医学生到医生的转变。但管理病人不是简单记录指导教师的治疗方案或简单记录患者情况,而应该积极、主动地询问病史,了解熟悉病情,在教师指导下制订诊疗计划并付诸实施,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计划。治疗完成后,应及时整理治疗前后的资料并对患者进行追踪随访以评估诊疗结果,给予患者后续诊疗建议。实习医生只有在病人管理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不断提高,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根管治疗术的临床技能相关知识。

三、结语

提高根管治疗术的临床教学质量,对口腔医学生毕业后的临床诊疗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诊断和操作技能,还应掌握临床新技术,加强医患沟通,减少根管治疗术中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在临床教学中不断发现和修正解决问题的办法,我院根管治疗的教学得以顺利进行,保障教学任务的完成,提高教学和医疗质量,也提高了实习学生根管治疗术的医疗质量和诊疗水平。

作者:周红 李月恒 周智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病学教研室

本科医学论文: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科技论文

一、提升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措施

(一)设立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

要切实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及能力,高校要首先明确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医学生在读期间的科研培养与实践。如在学校学术委员会下设置“大学生科研管理办公室”,组织科研、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医学生科研培养与实践的评定、审核及监督。学校团委、学生会等部门负责具体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包括科研经费的管理和学生科研档案的管理等。其次,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优化医学本科生的科技创新环境,确保学生科研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学校应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并不断完善一系列与大学生科研创新培养有关的规章制度,深入推进医学本科生科研服务管理,如设立独立于教学学分之外的科研学分,必须修够一定的科研学分才能毕业;建立医学生科研项目管理细则、科研经费使用及监督准则、导师的选拔制度、激励措施等,积极引导并鼓励医学本科生进行科研创新。只有设立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并制定完善的政策,才能创造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确保学生科研工作规范化和可持续地进行。

(二)优化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模式

新学科、新的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当代医学模式的转变。21世纪的新型医学人才需要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独立分析与勇于创新的素质。然而,医学科学发展的超前性与医学教育的滞后性是我国当前医学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学校的课程设置决定着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及能力结构,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医学院校课程设置的改革对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至关重要。我国医学院的培养模式基本为:基础课—临床课—实习模式,学科的系统性、专业性强,基础与临床分离,理论与科研实践脱节,学生知识面狭窄,缺乏探索研究的科学态度和科技创新能力。医学院的课程设置应遵循现代医学教育及人才成长的规律,围绕新的人才需求将传统知识理论和技能内容与结构进行分化和重组、模块化,形成医学内容紧密衔接、交叉渗透,科研理论与实践相互反哺,知识、素质、能力协同发展的新课程结构。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在医学生的课程学习中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与兴趣。采用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开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并找到答案,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三)科研学生需要导师的管理与激励

由于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不足,许多医学院校都采用医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自主课题科学研究模式。学生的培养方案受到学生科研兴趣和导师研究方向的双重影响,学生可主动参与并协助导师完成已有科研项目,或通过导师的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选题设计、实施、成果整理、、专利申请等一系列完整的科研训练,培养学生今后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但是在大学生实施科研创新的过程中仍存在大量问题有待解决。

1.导师的管理

导师作为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的引导者,导师的科研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导师可能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科研任务、临床业务,部分导师带教积极性不高,导致学生的科技创新得不到有效支持和保障。因此,需实施“导师遴选上岗”等系列措施,由医学生科研管理部门遴选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深厚的专业知识,思想政治素质高,教学态度端正,治学风格严谨的导师,形成“临床导师+科研导师”的导师组,公布导师研究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科研兴趣选择导师组,导师组分别在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分阶段开设医学科研基本方法、科研设计等课程,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科研技能。导师根据学校课程的安排,有针对性地设计科研项目,让学生进行科研实践,促进医学本科生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连贯与衔接,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科研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实行导师考评制,通过教学督导队不定期对导师进行考评,连续2次考评不合格导师将受到相应处罚,对导师进行表彰及奖励,提高导师培养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积极性。学校可通过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建立交流合作机制,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或青年教师外派进修等,提高导师科研水平。

2.学生的管理

首先,医学本科生应打破年级、专业、性别等限制,根据共同兴趣自由组建科研团队。项目组成员的年级和专业差别、知识结构、操作技能、性格甚至性别等应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不同年级学生的理论基础及基本实验技能不同,低年级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较多,思维活跃,高年级学生课余时间少,但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上较低年级学生优越,能有效带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因此应分别吸纳低年级和高年级本科生共同组成科研团队,以梯队式结构保持团队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医学的发展应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整体医学的发展,所以吸取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科研团队,学科间的交流合作更能促进新颖科研思路的形成及学生科研潜力的发展。其次,部分学生科研热情不高,依赖性、投机性强,缺乏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关科研管理部门及导师组应加强对学生的选拔,多吸收真正有科研热情的学生,系统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严格质控学生的科研过程,争取教学资源利用和成果形成较大化。第三,学校应建立合理的奖励制度,鼓励学生参加各级论文、成果评选,并按照相应标准给予奖励,选拔学生校间互访、交换培养,营造出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

(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

建设完善的科研平台是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在学生的科研活动中均设立本科生科研基金,在政策与科研经费方面鼓励学生申请科研项目,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质。然而,由于学生基数大,学校师资、设备等因素的限制,科研项目资助项目多但金额小,项目内容不能系统深入开展,学生科研素质的提高有限。学校应拓宽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广泛吸取社会资金来校设立科研基金,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助力度,购置先进的、精良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创造更多的科技创新条件。学校在有限的资源配置下可通过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网络平台,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培训、项目申报、评审答辩、成果展示等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撑,提高师生参与率、加强制度创新、提高组织管理水平。还可以设置虚拟课题竞赛,科研团体在导师组的指导下,查阅文献,撰写标书,参加虚拟课题申请竞赛,学校对课题给予重点培养、资金资助、表彰奖励等,这种虚拟研发的手段可有效缓解开展创新活动师资、经费、设备不足等问题,在有限资源配置下较大限度地提高医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除此之外,学校可定期邀请行业专家组织学术论坛、开展科研讲座、学生科研报告会等,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科研意识与创新意识,促进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

二、总结

医学的发展有赖于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的创新,而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的根本。目前绝大部分医学本科生的科技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低下,因此医学院校应将医学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纳入首要培养目标,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模式,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培养新体系,这样才能培养具备良好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新型医学人才,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格局中更好地应对现代医学发展所带来的挑战。

作者:康祥锦丁悦黄玉玲刘寒艳刘见桥杜红姿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本科医学论文:医学本科教学论文

一课程实际运作过程

1授课方式该课程采取理论

授课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编辑部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协商后,将课程定为选修课,授课对象为全校本科生。课程定在2013—2014学年的第二学期开设,从2014年的4月2日延续至2014年5月7日,每周三下午的6~8节,共6次课(带考核),每次3学时,共计18学时,计1学分。按照学校规定,授课老师由编辑部中级以上职称的编辑担任,共4人,每人承担1次授课,并特别外请协和出版社相关专家为学生们讲授“如何在SCI收录期刊上”。

2授课内容和过程

课程共设置了6方面内容,最终根据课时安排,确定课时顺序为:第1课,如何在SCI收录期刊上;第2课,医学论文概述及论著撰写方法;第3课,医学综述的撰写方法及医学论文中常见的图表问题;第4课,病例报告的撰写方法;第5课,论文写作中常见的统计学问题;第6课,考核。其中“如何与编辑部沟通”不单设课程,会贯穿在每个教学内容之中。主要参考书目有《中英文医学科研论文的撰写与投稿》、《医学论文写作规范与投稿指南》、《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论文的写作与投稿》以及《医学统计学》等。由于编辑的日常工作主要是组稿和稿件的编辑加工,很少有机会接触实际的教学工作。为了保障本课程达到教学要求,编辑部每位承担教学工作的编辑都提前半年开始准备所承担的授课内容,制作教案,熟悉教学内容。教案的准备既要撰写教学大纲,还要准备教学幻灯。在正式授课前,授课编辑还要逐次面向编辑部全体成员进行正式试讲,由编辑部全体成员对授课内容和形式进行评讲分析,以确保课堂内容正确、结构合理、表达清晰、教案精美。

3考核方式课程采用了考查方式

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查定在该课程的一次课,由编辑部所有授课老师共同承担考查任务。一般每次授课,授课老师都会对本堂内容再进行1次归纳总结,提出需要掌握和理解的重点、难点内容。每次课会留出10~20分钟学生提问时间,并设置若干思考题供学生课外复习。考查内容也基本出自这些思考题目。

二课程总结

1授课方式、内容和授课对象的总结

该课程主要采用课堂理论讲授的方式进行授课,以幻灯片为主要展示材料。作为一个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单纯依靠理论讲授,学生听起来会比较枯燥,掌握起来也不直观、具体。所以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在多媒体电教室直接上机教学,学生可以直接根据老师授课内容进行操作。就授课内容而言,该课程从医学院校的实际专业出发,并不着重强调太多的编辑学内容,而是讲授对学生更具实际意义的医学论文撰写和投稿内容。尽管如此,由于对选课学生的前期了解不够,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还存在深度和广度方面的不足。本次共有58名选修学生,主要来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中医学和医学实验技术等专业,以2013级一年级(35名)和2014级二年级本科生(21名)为主,其余2名为2011级三年级本科学生。由于这些学生基本没有临床实习经历,接触课程也有限,更没有文献阅读和论文撰写的经验,所以学生对部分授课内容还难理解。基于此,授课编辑也临时在授课内容上进行了部分调整,尽可能少讲理论,多举实例。另外,在笔者承担的“论文写作中常见的统计学问题”一课中,考虑到学生之前从未接触过统计学知识,因此尽量多一些演示操作,减少理论讲述。同时把内容压缩简化,空出1个学时讲授“科研诚信”的内容,以更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2考核方式的总结

考虑到该课程为选修课,学生又多为低年级医学本科生,对授课内容并不能充分理解,所以课程考核采用了考查方式进行。由编辑部每名授课老师拟定两个问答题,共设置10个问答题,每个问答题10分,满分100分。所有考题均来自课堂内容和课后思考题。就考核内容而言,编辑部还考虑了其他方案,一种是上机实习,编辑为学生演示编辑工作的一般操作流程,并让学生逐个上机实习;另一种是让学生撰写1篇医学综述或者病例报道。但由于场地、时间和学生实际能力的限制,这两种方案都没有选用。尽管授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与应改进的地方,但毕竟是编辑人员在高校教学工作中的一次尝试和探索。通过这样的教学工作,在培养学生科研素养的同时,也是编辑人员提高自身能力和锻炼实践的机会。通过备课、授课,也使编辑人员对自身知识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提炼和扩充。

作者:张建军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转化医学研究(电子版)》编辑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