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分层次教学论文

摘要:随着中专招生制度的改革,中考对中专学校已没有多少意义了,因为中专招收的是高中落榜生或初中毕业生。昔日百里挑一,今朝来者不拒,中专生源的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中专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教法、考核方式等,都需要探索。本文拟就分层次教学问题谈点看法,以就教于诸位。
分层次教学论文

分层次教学论文:学生分层次声乐教学论文

一、原有分组教学模式

幼师声乐课所采取的分组教学,是由幼师声乐课程设置和课时所决定的。一般来说,一个班级每周只有(大都不超过)两节声乐课,由于课时所限,只能将一个班分成两组,即:及时组(或A组);第二组(或B组)。而且,这两组分组形式不外乎以下几种方法:及时种:考核测试分组法:这种分法是让全班每个学生演唱一首或一段歌曲,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记录和点评,这样有利于今后的声乐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在初步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后,根据学生的声乐基础、声音条件及风格特点分成两个组。不言而喻,声乐基础程度高且声音条件好的分为一组,声乐基础较差、声音条件不好的分为一组。第二种:按学号平均分组法:这种分法是按学号先后顺序不分基础和条件之优劣,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由此产生两个声乐小组。比较以上两种分组方式而言,及时种分法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它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有声乐基础和条件较好的学生分为一组,首先肯定他们的歌唱能力,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科学的指导和训练,给他们以助推力让其好上加好,使他们的声乐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而针对较差的一组也要肯定他们的接受能力并加以鼓励,因为轻率地否定和打压会给他们造成心理上的自卑感,影响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充分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因为就学习声乐而言,他们如一张白纸:“好写近期最美的文字;好画近期最美的图画。”经过一点一滴的灌输和耐心的指导,使他们逐步摸索到发声方法,建立科学的声音概念,树立自信心,他们的声乐水平会稳步提高。而第二种是学号先后顺序不分基础与条件之优劣,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由此产生两个声乐小组。这种分组模式则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格地说是不负责任的做法,据笔者调查和了解,这种情况的确存在。教师对学生不加以了解,不掌握具体情况,而且不遵循教学规律,使小组学生声乐基础和声音条件参差不齐,给指导训练、调整声音带来困难,因为,倘若“就高不就低”会造成基础差程度低的学生跟不上进度与节奏,如果“就低不就高”就会影响基础好程度高的学生进度,使他们吃不饱。与此同时,也给安排声乐曲目带来困难,因为布置程度高且难度大的歌曲,好的(高水平的)学生能顺利完成,而差的(水平低的)学生却完成不了,这样会损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由此产生自卑感。倘若布置程度低且难度小的歌曲,基础好的学生又不屑一唱,由此,会使基础条件好的学生徘徊不前,进展较慢,声乐水平和进度受到制约,这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能动性,给声乐课堂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给整体调整造成困难,也影响教学效果。

二、分层次教学的提出

分层次教学其思想,受益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思想启示。这种分法是让全班每个学生演唱一首或一段歌曲,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记录和点评,这样有利于今后的声乐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在初步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后,根据学生的声乐基础、声音条件及风格特点分组。这种分法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它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声乐基础和条件较好的学生,首先肯定他们的歌唱能力,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系统地、科学地指导和训练,给他们以助推力让其好上加好,使他们的声乐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具体如下:A组:声乐基础好、声音条件好的一组。B组:声乐基础和声音条件较好的一组。C组:声音条件好且有民族特点的一组。D组:没有声乐基础、声音条件较差的一组。以上是根据学生的声乐基础、声音条件和不同风格特点,分层次所划分的,其中:A组,这组学生声乐基础好、有程度,声音比较成熟,具备一定的开发潜力,应在原有基础上,侧重于系统地调整科学(美声)的方法训练,同时相对应地安排适合学生的有一定程度与难度的曲目,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以科学的、系统的指导,从而提高幅度大,使歌唱基础更牢固、状态更稳定、声音更规范、进步更快、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以致力为他们创造一个继续发展歌唱技能的空间。B组,这组学生有一定的声乐基础和声音条件,但声音不成熟,歌唱状态不稳定。通过认真而细心地指导、调整和训练,逐步形成科学的歌唱方法,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同时有针对性地安排适合学生的声乐曲目,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而积极的歌唱状态,声音越来越成熟,进步越来越明显。C组,这组学生有条件、有嗓子,民族(味儿)风格较浓,个性较强,因此,不能将其混入A组,否则,久而久之会消减其民族风格特点。应该在传授科学方法的前提下挖掘潜能,在借鉴西洋唱法的基础上,保留个性特点,发展民族风格,同时,安排有针对性的民族歌曲,使其音色更甜美、明亮,并唱出属于他们自己这件“乐器”的美妙声音。D组,这组学生嗓音条件差,没有声乐基础,对此,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歌唱接受能力,不能贬低、否定和打压这组学生,否则,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应从声乐教学的基础入手,耐心地给学生讲授声乐理论基础知识、科学的歌唱方法,让学生了解“人体这件乐器”的发声原理,同时,教师要相对应地安排为学生打基础的初级声乐曲目,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足够的自信心,沿着学习声乐这条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自身的闪光点,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内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体现兴趣爱好和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还有一种情况:随着幼教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师的生源也发生了变化,近几年适当招入了男生,受两组分组教学所限只能将男声组编入两个女声组的其中一组,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不便。及时,男声和女声其声部(也可称声种)不同,从声乐学的角度讲,女声(女高音)比男声(男高音)实际音高要高八度。第二,学生本来声音概念就没形成,声音不稳定,再加上男女混声,在发声训练时,不是女声将男声带跑了(此情况居多),就是男声干扰女声,因而出现跑调、声杂等不好的声音效果,给发声训练带来了困难,常常顾此失彼,笔者了解到许多教师都受此困惑。好的办法是:先将男声单分成一组,这样单独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指导效果会更好。

三、适当采取组间交流的教学模式

这种组间交流的教学形式是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即:水平高的一组与水平低的一组交流;美声组与民族组交流等。以水平高的学生激发水平低的学生,并向水平低的学生介绍学习经验和体会,使水平高的学生更有成就感,同时,鼓励水平低的学生不气馁、不灰心、厚积薄发、努力赶上。而美声组与民族组交流则能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从中了解不同音色、不同唱法和不同风格的声音理念,使学生开阔视野,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四、体现灵活性与阶段性的特点教学

在分层次教学过程中,按阶段对学生进行测试考核,根据学生进步幅度随时对组员进行顺向和逆向调整,体现其公平性和优胜劣汰的机制,这样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习气氛更浓。总之,幼师学校声乐教学应本着灵活的教学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育观念,贯彻科学育人发展观,探索更科学、更合理和可行性的分组教学模式和新思路,从而体现幼师学校学生声乐课分层次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收到更显著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更多适应未来发展的幼教人才。

作者:邱岳 单位: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分层次教学论文:分层次教学模式下健美操教学论文

一、及时改进教学方式新课改的实施

为健美操教学方法提供了创新改革契机。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展开健美操的教学是无法提高健美操的教学效率的,所以要依据学生对健美操的学习需求改进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在教授健美操的过程中多关注其他学科的进度及内容,将健美操与其他学科的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联系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给学生留出创新的空间

体育课课时所占比重小是体育教学一直以来无法得到完整教学的主要原因,所以众多体育教师都在课堂上拼命追赶教学进度,忽视了学生对健美操的创新,达不到由心至身的锻炼效果。如果让学生在教授健美操动作时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动作改进,将更具有观赏性的动作加入健美操内,学生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进健美操的学习中。

三、加强师生互动交流

缺少沟通交流的教学是无法提高教学效率的。师生在互动交流中可以加深对健美操动作的理解记忆,教师也能从中突破找出适合教学的模式。在交流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鼓舞教学,加强学生学习健美操的自信心,利用兴趣教学提高分层次教学的效率。

四、分层次教学

每位学生对肢体动作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都是不同的,有无舞蹈功底会对健美操的学习进度产生巨大的分层,所以采取分层次教学是并不可少的。教师先进行统一的教学,演示动作后将动作标准的学生挑选出来,和教师一起分批对学生进行分解教学,高效迅速地完成分层次教学。健美操是一项充满魅力的运动,在健美操教学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所以本文就根据自身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建议,而在实际教学中则需要教师根据自身的经验联系新课改的标准有效解决,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作者:安乾单位:重庆市梁平县梁平中学

分层次教学论文:分层次地理教学论文

一、分层次教学的含义及指导思想

1.分层次教学的含义在教学当中,层次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由于各种因素而导致的差异性。分层次教学首先要承认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在这个大前提之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教学的目标以及内容采取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并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让学生能够在了解自身的情况下,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培养出更好的创造力及思维,好的学生可以更好,差的学生也可以快速进步。分层次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能够让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让学生可以更加健康的成长。

2.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及时,教师的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学来做出改变。因为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有差异存在的,因此对学生的教学方法也要有所差异。第二,教学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其对应的发展潜能,因此一定要因材施教,不能只让一些学生得到发展,另一些学生得不到发展,一定要让教学能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第三,可以开发利用学生与学生之间差异造成的教育资源。在分层次教学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成为“教”的主体。

二、中学地理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1.学生分层要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因此在拟定教学计划以及备课的时候,要根据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来对学生的层次进行的分析,并将学生分成几个层次进行分层次教学,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一般情况下分成以下几个层次:A层次,学习勤奋,基础扎实,上进心强,智力高,成绩优异且稳定;B层次:基础相对来说不够扎实,智力较高,学习不够勤奋,成绩中上但不稳定;C层次,基础较差,自觉性差,学习成绩差。班级内部的分层就是让同层次的学生坐在同一个区域,这样在分组讨论的时候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层次来讨论不同的内容,而年级的分层就是根据学生的层次来进行分班,便于教师的教学和管理。

2.教学分层

(1)分层备课。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层次来进行不同内容的备课,例如,基本内容:较简单、全体学生都可掌握的教学内容,对于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应当比较重视,各层次的学生都需要进行学习。中等内容: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的相对基本内容较复杂的教学内容,在综合性方面有一定提高,C层次的学生可以不掌握,A、B层次的学生则必须掌握。进阶内容:只有少部分学生可以掌握的教学内容,最为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知识迁移,在创造力方面也比较重视,A层次的学生需要掌握。

(2)分层授课。在根据大纲要求进行分层次教学的时候,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的内容要有所差异,如在学习“洋流”时,C层次:洋流是什么?B层次:地理环境是怎样被洋流所影响的?A层次:一个游客在悉尼的海域游泳,他的游泳圈不慎丢失在海中,在一段时间之后,他的游泳圈被洛杉矶海域的人捡到了,请问游泳圈经过了哪些洋流?对于有些较难的、各层次学生都需要掌握的知识,可以用分解和铺垫等方法,将一个大的问题分成若干个小问题,让学生在不断解决小问题的同时,渐渐能够加强对知识的认识以及运用,从而解决大问题。

3.分层作业

(1)书面作业。在每次教学之后,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作业也应该有所不同。作业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及时是必做题,难度较低,主要针对基础知识和基础技巧;第二是选做题,难度较高,需要知识掌握程度较高才能够完成,这类作业A层次的学生必须全做,其他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来选做;第三是思考题,难度又有所提升,A层次的学生需要进行反复的思考才可以解决。这样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层次来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有效利用的能力。

(2)实践作业。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上教的知识,布置一些实践作业,如校园白色污染情况报告等。让学生可以通过调查,既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又可以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一举两得。使用分层次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关心,也能够在学习上得到更好的帮助,从而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作者:汤庆庆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中学

分层次教学论文:分层次教学中学地理教学论文

一、中学地理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1.学生分层

要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因此在拟定教学计划以及备课的时候,要根据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来对学生的层次进行的分析,并将学生分成几个层次进行分层次教学,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一般情况下分成以下几个层次:A层次,学习勤奋,基础扎实,上进心强,智力高,成绩优异且稳定;B层次:基础相对来说不够扎实,智力较高,学习不够勤奋,成绩中上但不稳定;C层次,基础较差,自觉性差,学习成绩差。班级内部的分层就是让同层次的学生坐在同一个区域,这样在分组讨论的时候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层次来讨论不同的内容,而年级的分层就是根据学生的层次来进行分班,便于教师的教学和管理。

2.教学分层

(1)分层备课。教师应该根据学

生的层次来进行不同内容的备课,例如,基本内容:较简单、全体学生都可掌握的教学内容,对于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应当比较重视,各层次的学生都需要进行学习。中等内容: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的相对基本内容较复杂的教学内容,在综合性方面有一定提高,C层次的学生可以不掌握,A、B层次的学生则必须掌握。进阶内容:只有少部分学生可以掌握的教学内容,最为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知识迁移,在创造力方面也比较重视,A层次的学生需要掌握。

(2)分层授课。在根据大纲要求

进行分层次教学的时候,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的内容要有所差异,如在学习“洋流”时,C层次:洋流是什么?B层次:地理环境是怎样被洋流所影响的?A层次:一个游客在悉尼的海域游泳,他的游泳圈不慎丢失在海中,在一段时间之后,他的游泳圈被洛杉矶海域的人捡到了,请问游泳圈经过了哪些洋流?对于有些较难的、各层次学生都需要掌握的知识,可以用分解和铺垫等方法,将一个大的问题分成若干个小问题,让学生在不断解决小问题的同时,渐渐能够加强对知识的认识以及运用,从而解决大问题。

3.分层作业

(1)书面作业。在每次教学之后,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作业也应该有所不同。作业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及时是必做题,难度较低,主要针对基础知识和基础技巧;第二是选做题,难度较高,需要知识掌握程度较高才能够完成,这类作业A层次的学生必须全做,其他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来选做;第三是思考题,难度又有所提升,A层次的学生需要进行反复的思考才可以解决。这样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层次来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有效利用的能力。

(2)实践作业。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上教的知识,布置一些实践作业,如校园白色污染情况报告等。让学生可以通过调查,既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又可以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一举两得。

使用分层次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关心,也能够在学习上得到更好的帮助,从而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作者:汤庆庆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中学

分层次教学论文:大学体育分层次教学论文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学生对体育理论教学仅仅停留在表面概念上,难以将理论知识充分掌握并进行实际运用,导致体育实践教学面临开展困难及教学质量低下等问题。分层次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些问题,其强调个性化教学,通过分析学生的特点及学习能力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锻炼学生学习思维,最终实现教育的目标。

1大学体育分层次教学的状况

1.1师资缺乏,教师质量不高,分层次教学推进困难。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引导者和辅助者,起着关键的导向性作用。但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有些地区的师资力量较弱,教师资源缺乏,仅存的教师数量较少,对分层次教学形成一定的限制。此外,教师素质低下导致他们容易固守传统,难以接受新型的教学模式,耽误了分层次教学的实施和推进。也就是说,许多体育教师缺乏创新理念,仍然用陈旧的教学方法进行体育教学,学生难以提起兴趣,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低下。1.2观念偏差,忽略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在应试教育的笼罩之下,当今的教育模式产生了思维偏差,大部分学校只重视文化课程的教学,往往将体育教学置于千里之外,甚至将有限的体育教学课程时间用到其他课程或其他活动上面,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观念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现时许多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不高,只是被动地进行体育课程学习,却忽略了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1.3课程设置偏差过大,教学质量低。前面提到,许多学校对文化课程的过度重视导致了对体育课程的忽略,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课程设置中的区别对待和不合理偏差,体育课程时间不断被缩减,开课率不断降低,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除了课程时间安排的偏差之外,体育课程仍然固守传统,内容乏味单调,课堂教学形式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大学体育分层次教学的应用措施分析

2.1了解并分析学生特点及个性,制定配套方案。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分层次教学模式,重视个性化教学,对学生的特点及个性进行了解及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合适的教学方案。但学生中必然存在个体差异,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充分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在分层次教学过程中,应当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实践使得学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教师在长期教学中正确认识学生特点提供一定的帮助。2.2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同教学方案的制定一样,教学目标的制定也应当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并充分结合教学实际来进行,旨在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因材施教最基本的也最重要的原则,是了解学生的兴趣及学习能力,结合学生的年龄阶段,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及内容展示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学习方式上,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相结合。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教学的基础阶段,关键在于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运用于实践之中,才能真正深化教学目标。此外,在推行分层次教学模式中,还应当将学生的个性及共性相结合。即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面向广大学生进行教学之外,还应进行针对性的个体训练,并制定各自相应的教学目标,加强差异化。2.3小组形式教学,培养团队精神。在大学体育课堂上,分层次教学的展开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是分组教学。由于学生数量较大,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能够配合教师进行针对性教学及培养。这种划分并不是随意的,而是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及个体差异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的。此外,体育教学的实践方面,通常需要团队形式来完成某项体育活动,因此,小组形式也有利于体育锻炼活动的顺利开展。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小组内的学生互相学习、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自我奉献精神,使得学生形成正确的合作理念及健康的心理。通过分层次教学的应用,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虽然有所提高,但还需注重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4教学方法灵活多变,个性化教学。分层次教学,注重个性化教学,在教学课程中添加创新、自由的元素,不断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提升体育品格和学生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应当与时俱进,并且结合学生的能力和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防止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充分结合学生的能力程度,制定合理的计划,切实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在课程选择方向,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爱好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学习,如此才能真正促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与此同时,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课程,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分层次教学强调教学方式的灵活多变,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量结合实际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式,不断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较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的。在学生方面,注重身体机能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要多加关注,安排合理的锻炼方式和体育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提高身体素质。学生也应当充分利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与互动时间,较大程度地实现发展和提高。2.5分层次考核,科学评价方式。教学考核与评价作为检验教学效果及质量的重要途径,分层次教学强调将教学评价方式合理化。在某一阶段的体育学习状况进行总结,主要包括课堂上知识内容的总结和课后体育锻炼的效果等重要内容,设计合理的考核方式,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的学习情况,使之不断改进和发展。在分层次教学中依然重视分层次考核,对不同程度、不同特点的学生设定不同的考核标准,也就是说,合格及等级不应当只存在标准,应充分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能力制定相应的衡量标准。此外,在考核过程中,对考核的内容也有所要求,主要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各种各样的专项测评,尽量减少考核误差。考核后,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对程度好的学生应当予以肯定及嘉奖,促使起不断发展和进步。而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应当予以鼓励和支持,及时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障碍,充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提高分层次教学的对策

3.1提高教师专业程度,科学引导体育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素质水平有一定的要求。现阶段的大学体育教师,存在人数不够及素质不高的缺陷,因此,学校应当适时为教师提供一定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同时,教师也应当自主学习,增强自身素质,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将分层次教学予以正确实施,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改进,从而能够在大学体育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正确的体育训练引导。3.2积极探索分层次教学方式,加强学者研究。分层次教学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但事物都有两面性,分层次教学模式并不是只有优势,而没有缺点。其缺陷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凸显,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相应的教学理论及方法,将不符合教学目标的内容予以改进或摒弃,让体育教学不断进步,也让分层次教学模式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化。此外,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发展得益于若干学者的研究及探讨,各学校应当为学者的研究提供资源、平台等支持,不断提高研究的效果,使得分层次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充分地实现其作用。3.3巩固课堂动作,加强课外训练和拓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只停留在表面概念之上,而忽略了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因此,分层次教学强调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有利于加深对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及促进对课堂动作的娴熟,这就要求学生应当提高自我学习意识和课外锻炼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3.4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树立正确的思想。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内容,在分层次教学模式中也重视营造良好健康的学习环境及氛围,将学生融入体育课堂,并结合生活实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要求教师合理运用知识并结合实践,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情境,并引导学生进入这种学习情境之中,在健康的学习情境中学习知识和进行体育锻炼,这对分层次教学模式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4结语

分层次教学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融入创新、自由的元素,贯彻落实分层次教学的目标。教师作为实施分层次教学的主要主体,应当不断学习并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及身体素质,为学生提供正确合理的引导,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正确认识分层次教学的理念,强调因材施教,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了解学生的特点及性格,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进行个性化教学。就目前而言,大学体育的教学模式在不断改进和发展,尤其是分层次教学的出现,为大学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我们应当时刻关注时代的发展特点及趋势,与时俱进地将分层次教学模式进行改善,使之更加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总而言之,大学体育分层次教学的应用需要不断探索及研究,紧跟时展的趋势和潮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从而推动大学体育教学的良好发展。

作者:武琳昭 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分层次教学论文:中专学校分层次教学论文

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学生

中考落榜进中专,这是大部分中专生之路径。按照应试教育的标准,这部分学生该属差等生了。曾经有一外聘英语教师,诬我们中专生为“渣滓”,激起学生愤慨。这一外聘教师的思想固然是错误的,但与其有同感者却大有人在。不转变这一观念,不能正确认识教育对象,是很难搞好教学工作的。长期以来,我们以分数划线,只认可读书好的学生,不承认其它天赋,这实际上是教育的误区。据专家分析,人的智能大体表现为七个方面,即:语言、逻辑数学、音乐、身体运动、空间、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而我们只以分数论英雄,难免会扼杀许多可塑之才。今日之中专生,在有些智能方面可能差一些,但一定有他的强项智能。弱智周舟尚能指挥大乐队,何况正常人?关键是要认识他的智能类型。不同智能类型的人,有其长必有其短,扬其长则人人皆能。因材施教,首先就要区分他是何种智能之才。基于这样的认识,才能端正教学态度,明确培养目标,完善教学组织,探索出适应中专生源现状的新的教学之路。所以,树立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是至关重要的。

二、深浅有度,优化课堂教学

中专生文化基础较弱,主要体现在数学、英语等课程上。对于这些课程的教学,简单说,就是从总体上降低标准、降低难度。比如数学,只进行基本概念、基本问题的学习,而不再进行公式推导、综合题目的演算。深浅有度,以学生能掌握为度。英语教学也是如此,以达到公共英语一级标准即可。一级标准,只是略高于初中。不求学得深,只要学得会。不在语法句型上精雕细琢,多在听力口语上强化训练,重在应用。也就是说,在课堂主渠道上,以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基础组织教学。现在中专出口多了,不仅可直接就业,而且可升入高校。两个出口,对应的文化基础是不一样的。在同一课堂上兼顾,往往顾此失彼,甚至两者都顾不了。因此要抓主要矛盾,要联系学生实际。品质课的标准是什么?千条万条,学生能接受是及时条。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一头雾水,又有什么用呢?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低,但总有差别,而且现在的差别比过去大得多。对于文化基础相对较高的学生(我校约占三分之一),则通过办高考辅导班满足需求。中专学校的两个出口是两条道路,而不是两条腿。两条道路,一条通向市场,一条通向高校。而两条腿只能走一条路。如果一条腿迈向市场,一条腿迈向高校,只能原地踏步。对于不同的学生,学校应帮助其选择适合自己的路。一个人只能走一条路。鉴于目前中专生现状,学校应重点放在职业教育上,而不是为高考的文化基础课上。把重点放在职教上,也不是说中专就是终极教育,对口高职就是一个新台阶。参加高考辅导的部分学生,选择面则更大一些:不仅对口高职,还有成人大专,甚至本科等。但就总体而言,首先要落实中等职教教学计划。在搞好中等职教的基础上,再向高一级发展。不然,中等职教缩了水,高等学校也上不去,那就迷失了方向。总之,对于文化课教学,既不能按高考要求,也不能按过去中专对文化课的要求,而是比两者都要低。对于专业理论课教学,也应该删繁就简,能砍则砍。比如家电、计算机等专业,要求数学、物理、电子线路等课程开足一定学时,达到一定标准,但学生就是听不懂,讲了又何益?干脆照葫芦画瓢,把有限的学时多投入到动手操作上,效果会更好。先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先学会怎么做,再明白为什么这么做,似乎更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路线。不然的话,理论上讲的很多,但学生并不知其所以然。道理似懂非懂,操作似会不会,那就好象煮了一锅夹生饭。所以中职的专业教学,应侧重感性认识,突出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与实训教学,应同时排入课表。现在通行1:1,实际上,有些课程,实训的比例还应加大,2:1都不为过。

三、课程设置,体现职教特色

普通中专与其它中等职业学校的区别越来越不明显了,就连我们的《山东中专教育》,也已更名为《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了。但是,中专毕业到省厅验印时,还必须要有公共英语等级证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证。不掌握英语和计算机应用,则会成为21世纪的新文盲,所以,省厅的要求是必须的。其它不到省厅验印的中等职业学校,则无需统考计算机和英语。这就是说,对普通中专的要求还是高一些的,虽然中专生源的素质并不比其它职校高。在2001年省厅48号文提出的教改原则中,明确了“对基础理论知识,要求必须够用为原则,讲清概念,强化应用。”这里实际上讲得很明白,但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说,“必须够用”不仅针对专业教学,同时还指高考升学。所以,高考必须的文化课必须安排足够的量,要保障高考够用。若如此,必须够用的文化课不是比过去少了,而是多了。因为过去只针对专业教学,不仅课程门数少,而且深度有限。这样,势必加大理论教学比重,动手能力的训练就难得时间保障,还怎么“强化应用”?而且,鉴于中专生文化基础现状,在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上加大投入,恐怕会事倍功半。结合我校实际,该开设什么课呢?我们认为,除公共英语达到一级,计算机应用要达到初级外,其余文化课,该砍的砍,该减的减。开设道德、应用文、计算技术、商务礼仪、形体、普通话、书法、公共关系等操作性强、学生易于接受的文化课,体现职业学校的文化特色。在专业教学中,不追求专业教学的系统性,而在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上下功夫,围绕国家资格证的应知应会组织教学。国家正在推行就业准入和持证上岗制度,中专学校应建成资格认证基地。既区别于短期培训,又不同于过去中专的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比,普通中专坚持综合素质教育,德智体发展,多了文化底蕴。与过去中专的学历教育相比,它以职业岗位必须够用的原则设置课程,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实行课程综合化,加大实训,突出应用。

四、AB试卷,分层考核计分

这里的AB试卷,不是指同一难度的不同题目,而是指同一课程的不同难度。A卷为基本要求,B卷为较低要求,选择权在学生个人。可全选A卷或B卷,也可部分课程A卷部分课程B卷,全在学生自我控制。对选择B卷的学生不歧视,鼓励学生量力而行。而且,AB卷分值相同,不再换算。为增强AB试卷的可操作性,还可将AB试卷合二为一,题目划分为AB组。学生在同一试卷上自选A组或B组题目。除教师和学生个人外,其他人不知选题详情,给学生留一份自尊。这似乎不公平,其实不然,同等分数的A卷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而B卷学生也绝不会去宣耀,只会增强自信心:只要努力,人人能行。这里,关键是要营造一种自信自强的学习氛围。这既靠教师的个体行为,也在于学校的教学管理。给学生以够得着的目标,他才能去努力,否则,望尘莫及也就不去及了。由学生个人选择试卷,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是很有好处的。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在学习方法上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与发达国家的教育相比,我们的弱势也正是在于:基础知识很牢,创新意识较弱;要我做做得很好,而我要做却无所适从。分层考核,自主择题,虽然只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的一个方面,但却是很有意义的一个方面。凡是我们认识明确的事情都逐一去做,不以事小而不为,那么,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处在困难时期的中专教育,一定会有一个大的发展。

总之,分层次教学的理论问题很值得深入探讨,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也还正在探索。我们虽已认识到教育对象的智能类别,但离因材施教也还有很大差距。我们所能做的,只是端正教学态度,在正确认识学生的基础上,满腔热情地对待学生,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人人学有所成。考上高校是成功,取得国家资格证书同样是成功。不管他取得什么样的成功,重要的是他要学会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受益,所以,至于他是A卷100分还是B卷100分,对某项知识掌握的深浅度,又能有多大的差别呢?当然,AB试卷对课堂教学也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既要保障A卷学生吃得饱,又要保障B卷学生吃得好,如何把握这个度,是大有文章可作的。

摘要:

伴随着中专招生制度的改革,中考对中专学校已没有多少意义了,因为中专招收的是高中落榜生或初中毕业生。昔日百里挑一,今朝来者不拒,中专生源的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中专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教法、考核方式等,都需要探索。本文拟就分层次教学问题谈点看法,以就教于诸位。

分层次教学论文:农村小学劳动课分层次教学论文

小学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活动是劳动教学的重要形式,只有结合实践开展教学,把学到的劳动知识和劳动制作融为一体,才能使学生做到知和行的统一,从而真正达到劳动课的教学目的。

就目前农村劳动课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有的教师在劳动实践这一教学环节上,不是按学生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异进行劳动实践教学;部分教师在处理劳动知识和劳动实践的教学关系上,不是有所侧重,而是平均用力。这就违反了新形势下劳动课教学的自身特征,也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劳动课教学的任务。鉴于此,笔者认为,要上好劳动课,除了依据劳动课的自身特征和宏观把握劳动课教学的原则外,还要依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年级层次、知识水平以及对实践项目的喜好和了解程度等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热情地参和学习和实践,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一、低年级劳动课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应侧重于培养学生

“自我服务”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劳动喜好教育。

农村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年龄一般在7-9岁,他们知识水平低、自制能力差,因此,在劳动课的实践环节上,需要围绕“自我服务”(自我服务不只是为自己服务,还包括为自己生活的班集体服务,为家庭成员服务,为伙伴服务)这一主题进行教学活动,从学生身边的小事中选择一些他们易于感喜好的事开展活动,教育学生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以培养、锻炼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如学习《洗手帕》(《劳动》第二册)一课,可以设计出这样一些实践项目摘要:“洗手帕比赛”、“穿一件自己动手洗的衣服”、“做一件让妈妈兴奋的事”等。活动评选的原则是多鼓励、少指责。这样一来,既进行了劳动知识的教学,又对学生提出了劳动技能的启蒙要求,还能培养学生参和劳动的喜好。

二、中年级劳动课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应侧重于培养学生

“自主”、“自制”的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情感教育。

小学中年级学生由于已经接受了两年的学校教育,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和自制能力,依靠性减少,许多事情都想“自己做”,这应该说是由低年级劳动教育培养成的“劳动喜好”向中年级阶段形成“劳动情感”的一个平稳过渡。因此,我们应抓住这一良好契机,在指导劳动实践活动时加强劳动情感教育,寓情感教育于劳动中。但是,学生在由“自我服务”向“自主”、“自制”的转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立自主能力,应该说还是比较脆弱的。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不能包办代替,不能束缚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和自主性,而应当大胆放手,真正发挥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自我教育的功能。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时,应侧重于引导摘要:①教师应注重低、中年级层次的衔接,有的放矢地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由“自我服务”劳动及时转到以“自主”、“自制”为实践主题的劳动制作上来。如开展“小小巧手赛”、“今天我当家”等主题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自立的信心,进而培养学生自主、自制的能力。②教师的指导一定要留有余地,把握好尺度,尽可能多一些“悬念”,这样才能既给学生更多动脑、动手的机会,又避免“扶而不放”、“越俎代庖”的现象。③注重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多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对一些哪怕是最粗糙的作品,教师也应给予肯定,决不答应用刺激性语言伤害学生制作的积极性。和此同时,教师还应注重通过劳动教育和实践教学开发学生的智力,使每个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锻炼,进而达到发展的目标。

三、高年级劳动课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应侧重于培养学生

的“自强”、“创新”能力,对学生进行劳动责任感教育。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有了自己的独立的思想,在低、中年级段获得的各种能力正促使他们朝着“自强”的方面发展,他们已不愿听教师“多余”的“唠叨”,对教师过多的“指手划脚”表示厌烦。在劳动实践活动中,一些学生在操作、设计能力方面常表现出超越教师想象的可喜情景。为此,教师应给每一位学生充分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给他们创造一个竞争的环境。在指导思想上,应本着培养学生“自强”、“创新”能力的原则,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同时,指导教师要注重做到摘要:①充分做好后进生的促进、转化工作,给他们以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对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也要迅速捕捉,给予肯定,并使之发扬光大。②指导实践要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即使是同一年级进行同一个活动主题的劳动实践,也要避免“一刀切”的标准。各人的能力有大小,智力有差别,其性格、喜好、喜好等都不尽相同,因此,在活动的主题确定后,要围绕着活动的主题进行分类施教。只要使学生在相应的年级段里受到应有的教育,把握需要把握的劳动技能,便算是达到了教学目标,切不可求全责备。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一点较为成功的尝试。如,为了配合小学高年级的劳动课教学,我们结合学校少先队工作,在“六·一”前夕,设计了一个以四、五年级学生为主体的“争创勤巧队员”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各自发挥一技之长,规定在一个星期天内每人拿出代表自己较高水平的一件小制作,向“六·一”献礼。在所有参展作品中,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男同学精心制作出搓洗板,有的女同学巧手织出柳编工艺品;有“高才生”改制的气补塑料枪,也有一般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的粗糙的刀刻木制品。展览桌上,每一件小制作都凝聚了学生们的心血,令人喜爱,学生们也从中获得了成功的乐趣。这次实践活动出现了人人动手、个个参和的喜人场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小学高年级段对学生进行劳动责任感教育时,必须注重正确的导向,即处理好劳动课和升学的关系,特别是劳动实践和文化课学习的关系。有些家长片面认为,劳动会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升重点中学,他们不是积极地支持、鼓励学生参加一些适当的劳动,而是过分地溺爱、包办,把孩子“供”起来、“囚”起来,致使学生养成懒惰、依靠、娇气等不良心惯。这样,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但得不到发展,而且会使他们失去在劳动中发展智力、运用知识的机会。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摘要:“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能做工,大脑能思索。”通过劳动实践中的细心观察、动脑思索和动手操作,会使学生的想象力和操作能力得到自然的发展,这对学生学习和巩固书本知识,无疑将起到促进功能。

劳动技术教育是学校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劳动实践过程是一项活动范围广、衔接严密的系列活动。因而,在活动时除了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有选择地进行活动项目,达到不同层次的教育目的以外,还要注重小学各阶段劳动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培养能力的侧重点各不同。为此,小学阶段的劳动实践教育要从培养学生劳动情感入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使其养成勤劳动、爱劳动的良好习惯,通过参加校内的劳动实践和社会公益劳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锻炼意志,进而形成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美德。

分层次教学论文:项目化分层次教学法在中职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项目化 分层次教学 中职教育 实习教学 就业导向

论文摘要:项目化分层次教学法实行教学内容上的项目化?将实习内容整合成为若干可操作项目功能块?以有利于教师教学目标的实施和学生学习方向的确定?同时?在教育对象内进行分层次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对在同一层次内的学生组合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单元。教师合理利用教育单元的能动性选择相适应的项目难度?以达到更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实习教学的效率。

中职教育本质上是就业教育传统的“学科本位”理念小再适应现代的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理念深深扎根于中等职业教育之中实习教学作为就业前技能训练的最关键一环在中职学产}一的职业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提升操作技能既保障了教育对象能力的提高也满足就业市场对技能人刁的需求。山于受到“普高热”和高校扩招的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的产l一源下降素质下滑如何利用有限的中等职业资源培养合格的实用型人刁需要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接受大批中考没有考上高中的初中毕业产卜学校内学产卜总体文化素质偏低的同刊学习能力两极分化现象十分突出。尽答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投入和建设但就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现状来看普遍存在实习设施小足师资缺乏实习课变成了“观摩课”“示范课”状况。项日化分层次教学方法是将教学内容项日化分解成多个项日功能块把教育对象按学习能力强弱分成为多个合作小组通过教师引导各小组协调完成教学日标的一种方法。在实习教学中采用该教学法可达到培养学产}一的参与与合作意识、增强学产}一的自信心和兴趣和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对改善日前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培训大有裨益。

1实习教学内容项口化

从事专业实习的教师或教师组对本学校的专业的方向、能力要求、发展动态、市场需求和政府职能部门的要求进行调研开发本专业的教学大纲有条件的可以参考行业相关资料联系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形成一个系统的实习包。这个实习包包括本专业个部专业实习内容。如数控专业可以设立钳}_实习普通机械加}_实习数控加}_实习有条件的还可以开设模具加}_实习等等。同刊将实习包细分化划分为多个技能项日功能块仃个功能块中再划分为史细的项日功能块。就拿普通机械加}_实习中的车}_实习来说车削操作的实习项日便可分解成为①车端面②车表面③车台阶④车锥面⑤切断⑥挖孔⑦车螺纹⑧滚花⑨车特形面⑩配合车削(1 D车刀修磨等等项日功能块。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专业教师交流行业办学经验网上查阅资料等等对技能训练内容进行改良和补充使项日功能块史适合木学校的实习操作。

学校应鼓励专业老师个员参与专业实习项日功能块的制定设计中小一定很完善小过需在实习教学中对内容进行充实完善。在校本教研中项日功能块的划分应注意以下要点

(1)以就业为导向充分考虑企业和市场的需求。

( 2)以提高职业技能为核心把动手能力放在首位发挥中等职业学校学产}一动手能力强的优势。

(3) I_作任务为导向突出项日的可操}}I}h}个项日都有较强的动手实践操作内容。

( 4)项日内容要有高、中、初级别的区别如在同一数铣指令编程加}_刊按难易程度u}列出多种操作内容供小同层次接受力的学产}一组使用。

2分层次的原则与层次监控

2.1教学对象层次化

良好的合作达标小组是促进学产卜德、智、体个面发展的优良环境。学产}一在这样环境里充满着朝气和活力会形成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学产}一既乐于表现自已的聪明刁智又容易在共同活动巾接受教育相勺_诱发增强自我教育力量。促进学产卜的转变又催发了学产}一成批成民的共同效应。在班级进入实习操作阶段之前以学产卜的技能学习能力为卞要依据结合学产卜的个性特点将学产}-进行分组。从管理学角度考虑J组以4到7个同学为益囚为在教学实践中有许多的操作学产卜人数小宜过多人数过多影响层内的教学指导效果过少起小到层内学产卜相勺_交流的效果同刊会造成班级组数过多加大了教师对个班的管理难度。J周实习教学完成后实习指导教师对刁讨司实习效果进行总结并实刊恰当地调整层次小组成员。

2.2层次辅导

实行多形式的辅导采取教师的小同层次的辅导与学'I一层间辅导相结合。具体办法是教师对小同的组别采取明确操作内容和要点重点关注中间组别的学习情况发挥组的学产卜能动作用及刊辅导落后组。如此将个班同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营造“比”“学”“赶”“帮”的学习氛ICI同刊也加深了同学间的友情促进班级向好的方向发展提高实习教学质量。

2.3层次考评

按小同层次的学产}一制定小同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是实施层次教学的纂础。对小同层次的学产卜采用小同的考核标准和要求。操作过程中有小同的操作要求在我国国家技能考级中操作高、中、初级技能就是依照学产}一技能达到的程度进行评定。实习指导老师可以借鉴相关技能资料根据学产卜的技能层次选择考核内容优中差产卜尽管在内容上相同但是在要求上小同。成绩的好坏只在同组的学产卜巾进行同级别评价。

3实习课项口化层次教学的运作过程

3. 1项日化分层次教学初期酝酿期

分组阶段老师卞要依照学习能力强弱大体进行分组组的取名避兔出现歧视性的名称如将实习学产卜分为动手组较差组成通过加强动手训练来提高技能思考组普通组重点加强知识技能学习创新组组卞要需培养创新意识和指导能力。同层次的儿个同学分为一组将个班分为多个组。

在实习教学实施过程中分组后小急于从事操作性的实践利用课堂化教学形式在项日中开发一个以提高学产卜实习兴趣的纂础操作项日可以加入一此游戏之类的活动或是一此纂本操作常识该项日建立在个班所有学产}一都能完成的纂础上。日的在于提高学产}一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各组别内的学产}一有一个感情的磨合期训练各组内部学产}一的协调沟通能力。

这个阶段很重要教学中急于求成实习一开始就动手操作没有将管理意识深入到J个学产卜中去学产卜之间小协调小合作会将造成后继答理失控。这个刊期是老师和学产卜以及学产卜同学产卜之间感情的一个融合期尽管该刊期教学的内容很轻松但老师同学产卜的思想交流却很重要。

3. 2项日化分层次教学中期(磨合期

这个刊期开始实习操作的内容训练学'I一开始按照老师给出的项日内容进行操作。囚各个实习项日功能块都有高、中、初要求教师按照实习组的能力分配相应的实习操作内容以保障小同层次的组完成操作的任务刊间大致相同。

本阶段卞要发挥教师的卞导作用强调组内的合作意识要求组内人员大家齐思考齐动手完成实习任务。

3. 3项日化分层次教学后期(适应期

教师将同一项日的高、中、低r项日分配给创新组、思考组和动手组。充分发挥同组成员的能动性共同配合完成操作内容。有意识的将创新组培养成为教师的帮手去辅导思考组和动手组的完成任务思考组提前完成任务后可参与创新组的高级任务动手组的同学提前完成任务的参加普通组的内容操科=o思考组是班级中层成员实习训练进度以思考组为中心对提高组有吏高的要求培养创新意识和辅导能力花吏多的刊间关心动手组让该组人员多动手从操作中体会成就感克服学习上的畏惧心理。

该阶段是实习教学的卞要阶段实习指导老师应尽快将学产}一引领到这个阶段。适应期阶段的特点实习训练的效率得以充分体现各小组协调}_作学产}一教师任务引领下有序进行项日训练各层次的学产}一能力都得到提升。

4项口化分层次教学法实施效果表现

较好地解决了教学要求统一和中职学产}实际学习能力两极分化之间的矛盾。同刊在教学中形成一种“递进”机制使学产}一思想感情处于激发状态调动了各层次学'I=.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各层次学产卜在原有纂础上都有小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学产}一的卞体地位得到保障。同一层次学产}一在学习过程中勺_勉、勺_励勺_相尊重与信任。勺_相认可和接触使他们体验到一种归宿感卞体能力得到展示。他们有了充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尝试到J成功的乐趣有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了学习兴趣形成了自信、自尊、自强、自立的健康心态。

有利于促进学产}一智力、能力的发展。所有学产卜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训练培养了学产}一的学习习惯和能力。体现了共同要求与囚材施教而且形成了师产卜间的团结协41精神。提高了学'I一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I=.既有竟争意识又有合作意识。

促进了教师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的设计及学产卜的心理学产卜的发展变化等方面的研究促进了教师小断学习小断吸收新知识和新思想充分调动了教师教学的卞动性积极性提高了教师教学的水平促进、培养、提高了教师的敬业爱岗精神。

5结语

现阶段囚教育对象的个性差异和办学单位软硬件小足中等职业学校出现技能人刁培养困乏的状况通过应用项日化层次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改善中职技能人刁培养现状。近儿年我校作为西部一所中等职业学校通过个方位改苹学校的规模小断扩大专业建设也在小断加强但是与中等职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相距甚远学产}一的素质下降、师资缺乏、实习设施紧张给技能人刁培养增加了小少的J+:力。我校教研室在引进现代教学理念的同刊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在实习教学中采用项日化分层次教学法分别应用于电r电器、网络硬件、数控、模具等专业取得良好效果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应用型技能人才。

分层次教学论文:对钢琴小组课分层次教学法分析

1.前言 人的资质因为遗传、教育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会出现高低差异,钢琴小组课分层次教学适应于传统教育思想和人的资质特点,致力于培养各层次的人才。根据不同资质的学生施以不同目标的钢琴教学,提出以不同方式来学习钢琴演奏技术的要求,较大限度地挖掘特长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的潜能来获取知识和技能,达到

好的钢琴演奏技术教学的成果,实现造就各类知识性、技能型音乐人才。

2.小组课分层次教学

2.1意义

小组课分层次教学法以因材施教的传统教育理念为教学原则,针对学生的资质、能力、性格特点、思维模式等方面的差异着手,进行差别分层次教学,让综合素质不同的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长处、施展自己的能力,不断进步和发展。作为现代先进的教育方法(差别教学、个性教育),穿造性地继承了我国传统、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发展了国外前卫的教育思想及模式,对我国坚持的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实践工作具有长远而重要的意义。

2.2教学实施

2.2.1学生分层

钢琴小组课以弹奏钢琴的高低技术为依据来划分学生层次,教师根据学生以往练习曲、复调作品、中外乐曲等较高成绩,从高到低分为A层、B层和C层,每一层即为一组,每层3~5人。在钢琴课堂教学和练习中,巩固A层学生弹奏钢琴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拓展B层、C层学生学习钢琴的视野,按其资质层次来进行分组教学丰富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内容,相互补充各层学生的学习缺陷。

2.2.2教学目标分层

A层是有较高钢琴弹奏技术的优等生,练习曲的风格已经趋向广泛化,乐曲长其弹奏难度也越来越大,主要培养优等生的独立思维、创新能力、良好心理素质、丰富音乐情感。B层是钢琴弹奏技术一般的中等生,练习曲各方面的在适中难度上,主要指导学生学习指尖、踏板、琶音、乐句、演奏姿势等表现音乐内涵演奏技法[1]。C层是刚学习钢琴演奏不久的基础生,主要以识谱和弹奏钢琴的能力两个基本点作为教学目标,以正确流畅演奏学习曲为考核内容。

2.2.3施教分层

(1)备课分层

实现小组课分层次教学的前提,在于根据分层方法研究教材以做好分层备课工作。教师要组合钢琴曲目的不同风格、难度、篇幅成适合三层学生学习的教学设计,明确课堂教学每个层次的重、难点,区分好一节课的各层目标、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及实施步骤等。

(2)教学分层

A层学生适用启发式、讨论式两种研究性的教学法,教师重在引导和解答其在弹奏技术上遇到的问题,培养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多给予音乐思想情感上的启发。B层学生正处于演奏技术的提高阶段,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重点在加强演奏技能训练,要求其能得心应手地演奏自己选择的练习曲。c层学生处于灌注基础知识的初级阶段,适用讲授教学法,让学生熟悉识谱方法和演奏技巧,更要激发其对演奏钢琴的乐趣,也要重视其对掌握钢琴演奏能力的自信。

(3)考核分层

①成绩分层。各层学生学习钢琴的成绩,要考核学生在音乐基础知识学习、钢琴演奏技巧学习和提高三个过程[论文网 ]的能力以及期末考试中综合能力,要结合其基本知识、练习曲、复调作品、中外乐曲演奏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学生在掌握音乐知识、钢琴技术上平时成绩的40%,加上期末考试成绩的60%,组成其该阶段的钢琴学习成绩。该考核方式可以让由于心理素质、资质等因素影响造成考试临场发挥失常的学生得到一个合格的机会。

②层次调整。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和锻炼,学生学习、弹奏钢琴的能力都有较大的进步,能力和资质都有提升,适应于实际情况,要求教师重组层次,提高其层次。将C层基础生晋级到B层中等生、B层中等生晋级到A层优等生、A层优等生晋级为特优生,调整其学习阶段和状态,增强竞争意识,促进、鼓励其进一步学好钢琴。

2.3实施效果

小组课分层次教学能使A层优等生集中注意力听课,激发起活跃的思维,增强学习积极性;B层中等生扎实地学习钢琴弹奏技能,提高学习的幅度逐步增大。c层基础生良好地掌握了识谱方法和弹奏钢琴的基础方法,增强自信和进一步学习的勇气,学习成绩提高幅度巨大。在此基础上,该教学法融洽、和谐师生关系,进一步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3.实施分层次教学法的问题和措施

3.1教师心理影响和解决措施

c层基础生在学习上缺乏严格的要求,弹奏钢琴不够细心,不熟悉演奏方法,不能恰到好处地配合节奏,以及出现一些别的问题,极大地影响教师教学情绪,进而影响教学效果,整个过程会造成教师不良的心理影响。教师必须始终明确分层次教学的指标,耐心教导c层基础生,关心其在学习上的各种问题,促成其与A层、B层学生共同进步。

3.2学生影响和解决措施

B层中等生和C层基础生极易对分层次教学法产生误区,造成自卑心理甚至更严重的心理影响。在实行分层次教学前,教师要明确说明这一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对其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其潜能,并不是出于教师个人因素的教育歧视,维护两个层次学生的自尊,增强其自信[2]。

3.3学生评教中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学生评教是学校管理教学质量的重要工作,以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各方面的情况,实现学生和学校对教学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学生现阶段的思维能力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加上评教工作比较复杂,极易出现不符合教学实际情况的评价。在学生评教中一旦出现教学质量总体评价过低的情况,学校应及时调查原因,向及时对教师教学进行补充评价,力求给教师工作和教学效果一个正确、公平、公正的评价。

4.结语

钢琴小组课分层次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了教学模式。针对学生在学习钢琴过程中高低不等的水平进行因材施教,要求执教者在教学中顾忌各层学生的发展,较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潜能,提高钢琴教学质量的[3]。

分层次教学论文: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的分层次教学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的分层次教学

所谓分层次教学,即根据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对其进行分类排队,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每个层次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借以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

实施分层次教学,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所决定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所必须的。它决非权宜之计,而是中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学校按国家计划招生,学生毕业国家包分配、包当干部(简称双包)。虽然中专学历层次低,但对众多的农村、特别是农民子女来说,同样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诱惑力。1998年招生并轨改革后,逐步地进行了“两包”改“两自”(自费上学、自主择业)的改革,而且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层次越来越高,在激烈的人才市场就业竞争中,中专生由过去的走俏变为现在的“坐冷板凳”。这其中固然有就业宣传上的误导和人才市场上过份的“高消费”等原因,但毋庸置疑,中专的黄金时代已经是昨天的故事。虽然中专教育的发展还会出现转机,但目前的"阵痛"也足以使部分中专学校纷纷“落马”,这已经成为近年中专教育发展实践所证明了的不争的事实。招生难、就业难、收费难、管理难已经成为制约中专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由于招生难,中专学生由过去的挑挑捡捡,变为现在的“一窝端”。在一个教学班中,个体素质差异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同一标准、同一个模式组织教学,必然造成“吃不饱”与“吃不了”并存的局面,难以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样的“产品”进入人才市场,可能更不受欢迎,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那么,怎样才能使中专生招得来、学得进,能成才呢?比较现实的选择就是实行分层次教学。具体可概括为“四分”,即分层教学、分类辅导、分段提高、分批推进。

1.分层教学

学生入学后便组织摸底考试,根据入学成绩和摸底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班)。具体分层方案可考虑两种:一是分为快、中、慢三层;二是只分为快、慢两层。笔者认为,在试点工作的初期可考虑采用第二种方案为宜。当及时轮试点工作结束取得一定的经验后再进行更细的层次划分,这样更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快班在贯彻现有中专教学大纲,使学生掌握应职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侧重于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加深”、“加高”和“加厚”,为学生升入高职学校深造和今后的继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慢班则侧重于现有中专教学大纲中的技能训练,主要是为今后的应职就业做好准备。分层教学对于文化基础来说比较好操作,对于专业课来说难度相对大些,但经过缜密组织也是可以实施的。

2.分类辅导

过去中专教学中特别强调“有课必导、课后必导”的原则,这一原则在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专教学中更凸现出重要性。分层教学必须配合以分类辅导,否则它的作用就不能充分地得到发挥。分类辅导可分为课前辅导与课后辅导、个别辅导与集体辅导、课上辅导与课下辅导、专题辅导与普遍辅导等多种形式,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加以运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3.分段提高

中专学制现在一般为3-4年,多数专业为三年学制,个别特殊专业为4年。学生在校的整个学习过程划分为若干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阶段。要因人制宜,设计阶段目标,限期达到。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的,正因为如此才提出了分层教学的问题。我们允许学生成绩的差异性,但绝不允许学生成绩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没有提高。要通过分层教学使每一名学生在每一个阶段都学有所得、学有进步。对于文化基础课来说,更要强调分段提高的问题。

4.分批推进

目前的中专生虽然个体差异很大,但仍可以大体上划分为不同的群体、不同的批次。通过分层次教学,我们既可以达到分段提高之目的,而且要实现分批推进。如果说分段提高是对学生个体而言,那么分批推进就是对学生群体而言的。性和全体性是素质教育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我们要通过分层次教学,使全体学生的学业成绩都能分批次地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目前,实施分层次教学已经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那么如何搞好分层次教学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和环节入手,扎实工作,认真组织,周密实施,稳妥操作。

1.教学计划的制定

要根据国家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制定出科学的、切合实际的各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要一改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一刀切”、“一个模式”、“千面一孔”的弊端,较大限度地实现培养目标的“多元化”。教学计划的大目标是使所有的学生都成才,但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决不能强求划一。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与分层次教学是相互呼应、相辅相成的。因此,搞好分层次教学的首要环节和关键是制定和修订教学计划。

2.教学大纲的编写

要根据国家的指导性教学大纲,结合分层次教学的需要,组织有经验的教师编写实施性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组织教学的依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因此,原则上是在分层次教学中分几个层次,每门课程就编写出几套教学大纲。好的教学大纲是有效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又一重要因素。

3.教材的选用

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中等职业学校规划教材》,是结合中等职业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能力本位的要求,组织全国中职校教师和实际工作者编写的,现在已经陆续出版发行,还有与之相匹配的教学大纲。这批教材不仅突出了应用性、技能性、适用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而且深浅适度,层次分明,很适用于目前中专学校的分层次教学。现在教育部门正在组织使用前的培训工作,各学校应加以

重视,积极安排教师参加培训。4.教师的配备

教学过程是一个“双边”和“多边”过程,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亦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分层次教学中的每一个教学层次都应配备精通业务、富有经验、勇于探索、甘于奉献的教师。特别是对于所谓的“慢班”,我们更应配备在教学上强的教师,因为此群体属于重点提高的部分。教师队伍的配备是分层次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5.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

分层次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必须加强教学管理,大胆地进行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首先是动态管理。根据不同阶段学生成绩的升降情况相应地进行教学层次的调整,使之与实际情况相符,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次是体制创新。要大胆地进行学分制、弹性学制和多证制等改革尝试;是搞好常规管理。安排好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验实习,合理调度教室,安排好教学进程等。

6.成绩考核办法的改革

要改革学生成绩考核办法,实现成绩考核的经常化、标准化。特别是要探讨不同层次学生成绩的横向比较问题,为学生在校期间的评优、评先和毕业时的推荐就业提供理论依据。分层次教学是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等教学原则的具体运用,是提高学生素质,保障人人能成才,个个都提高,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决不能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

7.激励机制的建立

实施分层次教学,既要通过舆论宣传,提高教师的认识,以形成共识,产生合力;又要合理地进行利益分配,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性,以产生动力。对担任不同层次教学任务的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工作数量和质量,确定合理的课时酬金分配办法,保障及时、足额兑现。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起校内利益分配和激励机制。

8.教学手段和实习基地建设

为了适应分层次教学的需要,必须完善教学手段,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按照教育资源配置的化原则,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其校内实习基地应努力实现产业化、商品化、规模化和现代化,达到高科技、高效益、高质量、高产出的要求,建立起自我调节、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求发展的机制,做到农、科、教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要实施开放式办学,探索多方位、多层次、多途径建设实习基地的路子,实行校企联合、校乡(镇)联合、校区(高科技产业园区)联合、校校联合等等,把校内外实习基地做大、做好、做强,以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再振雄风,再创辉煌。

分层次教学论文:体育课分层次教学尝试

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体育技能差异较大,假如习惯性地运用传统的组织方法进行教学,很难解决 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这个矛盾。为此,我进行了几种尝试性课堂教学改革探讨,认为采取分层次教学 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了检验分层次教学的效果,我选择两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采取对照手法进行实验。对实验班的学生进 行身体素质基本情况的测查,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手册成绩为依据,进行评价及分层分组。教学中实行综合分 类推进和单项分类推进的方法,以促进体育教学效益的提高。

综合分类推进——按每个学生的体育成绩(取素质五项总成绩),依据每个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 原因,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进行推进,各项都差的学生,一个阶段只侧重推进2~3项,定期重点调查,分阶段 侧重推进。

单项分类推进——按每个学生单项成绩,分层次确定教学目标,采取分层次教学组织形式,有层次地向学 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实行分层次考核办法,并根据课题设计要求,每学期必须测查一次,年终或期 末做一次层次调查。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平时根据自报情况,随时测验进行调整。

一.各层次[,!]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的制定分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和课次目标。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目标的确定要 符合学生的实际,根据体育教材的特点,应采取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结合,力争使每个学生的目标经过努力都能 达到。实践证明,阶段目标的确定,在教材的达成度上,及时层次为100%,第二层次为85%,第三层次为60% 以上。课次目标的确定,在内容方面,好的学生应增加内容,中等的完成一个,差的完成两个中的一个。在完 成次数、距离、时间、质量的要求上,应对及时层次提出较高要求,其它层次适当降低难度。

在教学中,达标教学是分层次教学的中心环节,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标开展。达标教学应根据不 同层次的学生,采用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顺序地进行教学。如采用“低起步,中速跑,冲刺要 搞好”的原则进行教学,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锻炼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 提高。

二.采取按体能分层的教学组织形式

对实验班的学生,根据事先测得数据,按学生的体能情况分成固定的好、中、差三层。为了便于测验与分 层,我选择50米跑、50米×8 往返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垒球等五项。 按五项之和的总成绩取380分以上 为好,270~375分为中,265以下为差。 这种分层不是固定不变的,需要一年或一个学期调整一次。

上述分层和分组都是以学生五项总成绩划分的,适用于综合分类推进。为了更好地实行单项分类推进,根 据教材、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搞一些临时性的按体能、技术、心理分组教学。如学习山羊分腿 腾越,学生按原固定的顺序练习几次后,可能出现能独立完成的,在老师或同学帮助下完成的,完不成的,这 时教师可采取弹性分组的方法进行教学,按完成的程度分组教学,各层次还可随时升降,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益 的目的。

三.有层次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技能

1.启发诱导。教师应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好尝试点,设计好问题和练习顺序。教学过程中,先与学 生一起对问题进行观察和初步探讨,使学生形成认知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知识、技能的学习。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拟定适合学生水平的尝试层次,学生在尝试过 程中一般进行如下几项活动:观察教师的示范,分析教材,重温某些技能,练习体会动作,对所学技术动作进 行类比,在练习和研究中发现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提出的问题,达到掌握新知识、技术、技能的目的。

3.适当练习,强化技能形成。对于一般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教师可配置一些素质练习;对技术性较强的教 材,可配置一些辅助性和诱导性的内容,编制好练习顺序,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安排练习内容必须注意合适 的梯度,逐渐增加创造性因素,有时可把某一动作进行适当的引伸和变化,使之与整个学习过程有机地结合起 来,同时要注意对各层次学生加以区别对待。

4.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搜集与评定学生学习效果。如观察动作、提问分析、考 核等。通过及时反馈评定结果,有针对性地组织练习。

四.实行分层次考核办法

考核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成绩考核办法进行。由于分层次后,各层次差异较悬殊,同一标准和内容 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将考核内容和标准进行了调整。内容上,高层次学生适当增加难度,而低层次的 适当降低难度;标准上,及时层次为75分及格,第二层次为70分及格,第三层次为60分及格。此外,对身体素 质特差的学生还可适当降低标准,如结合课堂学习情况及表现、体质评价增长情况,以达标为主确定考核成绩 。为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锻炼的积极性,实行每年或每学期进行一次升降层次或组别的制度。

通过分层次教学,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在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运用体育知识技能、自学锻炼、自控 、自我保护、组织竞赛和裁判等能力进行详细测查与比较后,结果发现,实验班学生均高于对照班学生。实践 证明,体育课实行分层次教学,有利于身体素质好的学生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技能,也有利于身体素质差的 学生增强体系,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能够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基本解决了“吃不 饱”和“吃不了”的矛盾。同时,它又能够从分层确定教学目标着眼,从实行分层次组织形式入手,注意有层 次地传授知识、技术、技能,因而针对性强,便于管理。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益。但在分层次教学中,对 教师要求是较高的,所以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体质和体育成绩情况,并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质 。

分层次教学论文:关于中专学校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中专学校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伴随着中专招生制度的改革,中考对中专学校已没有多少意义了,因为中专招收的是高中落榜生或初中毕业生。昔日百里挑一,今朝来者不拒,中专生源的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中专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教法、考核方式等,都需要探索。本文拟就分层次教学问题谈点看法,以就教于诸位。

其实,分层次教学早已包含在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中,今日老话重提,只是在此基础上的一些新的思考。社会的发展,形势的变化,使得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的内涵也日益丰富。正所谓老生常谈,常谈常新。面对已经变化了的中专生源,实施分层次教学,似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学生

中考落榜进中专,这是大部分中专生之路径。按照应试教育的标准,这部分学生该属差等生了。曾经有一外聘英语教师,诬我们中专生为“渣滓”,激起学生愤慨。这一外聘教师的思想固然是错误的,但与其有同感者却大有人在。不转变这一观念,不能正确认识教育对象,是很难搞好教学工作的。长期以来,我们以分数划线,只认可读书好的学生,不承认其它天赋,这实际上是教育的误区。据专家分析,人的智能大体表现为七个方面,即:语言、逻辑数学、音乐、身体运动、空间、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而我们只以分数论英雄,难免会扼杀许多可塑之才。今日之中专生,在有些智能方面可能差一些,但一定有他的强项智能。弱智周舟尚能指挥大乐队,何况正常人?关键是要认识他的智能类型。不同智能类型的人,有其长必有其短,扬其长则人人皆能。因材施教,首先就要区分他是何种智能之才。基于这样的认识,才能端正教学态度,明确培养目标,完善教学组织,探索出适应中专生源现状的新的教学之路。所以,树立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是至关重要的。

二、深浅有度,优化课堂教学

中专生文化基础较弱,主要体现在数学、英语等课程上。对于这些课程的教学,简单说,就是从总体上降低标准、降低难度。比如数学,只进行基本概念、基本问题的学习,而不再进行公式推导、综合题目的演算。深浅有度,以学生能掌握为度。英语教学也是如此,以达到公共英语一级标准即可。一级标准,只是略高于初中。不求学得深,只要学得会。不在语法句型上精雕细琢,多在听力口语上强化训练,重在应用。也就是说,在课堂主渠道上,以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基础组织教学。现在中专出口多了,不仅可直接就业,而且可升入高校。两个出口,对应的文化基础是不一样的。在同一课堂上兼顾,往往顾此失彼,甚至两者都顾不了。因此要抓主要矛盾,要联系学生实际。品质课的标准是什么?千条万条,学生能接受是及时条。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一头雾水,又有什么用呢?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低,但总有差别,而且现在的差别比过去大得多。对于文化基础相对较高的学生(我校约占三分之一),则通过办高考辅导班满足需求。中专学校的两个出口是两条道路,而不是两条腿。两条道路,一条通向市场,一条通向高校。而两条腿只能走一条路。如果一条腿迈向市场,一条腿迈向高校,只能原地踏步。对于不同的学生,学校应帮助其选择适合自己的路。一个人只能走一条路。鉴于目前中专生现状,学校应重点放在职业教育上,而不是为高考的文化基础课上。把重点放在职教上,也不是说中专就是终极教育,对口高职就是一个新台阶。参加高考辅导的部分学生,选择面则更大一些:不仅对口高职,还有成人大专,甚至本科等。但就总体而言,首先要落实中等职教教学计划。在搞好中等职教的基础上,再向高一级发展。不然,中等职教缩了水,高等学校也上不去,那就迷失了方向。总之,对于文化课教学,既不能按高考要求,也不能按过去中专对文化课的要求,而是比两者都要低。对于专业理论课教学,也应该删繁就简,能砍则砍。比如家电、计算机等专业,要求数学、物理、电子线路等课程开足一定学时,达到一定标准,但学生就是听不懂,讲了又何益?干脆照葫芦画瓢,把有限的学时多投入到动手操作上,效果会更好。先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先学会怎么做,再明白为什么这么做,似乎更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路线。不然的话,理论上讲的很多,但学生并不知其所以然。道理似懂非懂,操作似会不会,那就好象煮了一锅夹生饭。所以中职的专业教学,应侧重感性认识,突出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与实训教学,应同时排入课表。现在通行1:1,实际上,有些课程,实训的比例还应加大,2:1都不为过。

三、课程设置,体现职教特色

普通中专与其它中等职业学校的区别越来越不明显了,就连我们的《山东中专教育》,也已更名为《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了。但是,中专毕业到省厅验印时,还必须要有公共英语等级证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证。不掌握英语和计算机应用,则会成为21世纪的新文盲,所以,省厅的要求是必须的。其它不到省厅验印的中等职业学校,则无需统考计算机和英语。这就是说,对普通中专的要求还是高一些的,虽然中专生源的素质并不比其它职校高。在20__年省厅48号文提出的教改原则中,明确了“对基础理论知识,要求必须够用为原则,讲清概念,强化应用。”这里实际上讲得很明白,但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说,“必须够用”不仅针对专业教学,同时还指高考升学。所以,高考必须的文化课必须安排足够的量,要保障高考够用。若如此,必须够用的文化课不是比过去少了,而是多了。因为过去只针对专业教学,不仅课程门数少,而且深度有限。这样,势必加大理论教学比重,动手能力的训练就难得时间保障,还怎么“强化应用”?而且,鉴于中

专生文化基础现状,在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上加大投入,恐怕会事倍功半。结合我校实际,该开设什么课呢?我们认为,除公共英语达到一级,计算机应用要达到初级外,其余文化课,该砍的砍,该减的减。开设道德、应用文、计算技术、商务礼仪、形体、普通话、书法、公共关系等操作性强、学生易于接受的文化课,体现职业学校的文化特色。在专业教学中,不追求专业教学的系统性,而在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上下功夫,围绕国家资格证的应知应会组织教学。国家正在推行就业准入和持证上岗制度,中专学校应建成资格认证基地。既区别于短期培训,又不同于过去中专的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比,普通中专坚持综合素质教育,德智体发展,多了文化底蕴。与过去中专的学历教育相比,它以职业岗位必须够用的原则设置课程,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实行课程综合化,加大实训,突出应用。四、AB试卷,分层考核计分

这里的AB试卷,不是指同一难度的不同题目,而是指同一课程的不同难度。A卷为基本要求,B卷为较低要求,选择权在学生个人。可全选A卷或B卷,也可部分课程A卷部分课程B卷,全在学生自我控制。对选择B卷的学生不歧视,鼓励学生量力而行。而且,AB卷分值相同,不再换算。为增强AB试卷的可操作性,还可将AB试卷合二为一,题目划分为AB组。学生在同一试卷上自选A组或B组题目。除教师和学生个人外,其他人不知选题详情,给学生留一份自尊。这似乎不公平,其实不然,同等分数的A卷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而B卷学生也绝不会去宣耀,只会增强自信心:只要努力,人人能行。这里,关键是要营造一种自信自强的学习氛围。这既靠教师的个体行为,也在于学校的教学管理。给学生以够得着的目标,他才能去努力,否则,望尘莫及也就不去及了。由学生个人选择试卷,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是很有好处的。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在学习方法上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与发达国家的教育相比,我们的弱势也正是在于:基础知识很牢,创新意识较弱;要我做做得很好,而我要做却无所适从。分层考核,自主择题,虽然只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的一个方面,但却是很有意义的一个方面。凡是我们认识明确的事情都逐一去做,不以事小而不为,那么,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处在困难时期的中专教育,一定会有一个大的发展。

总之,分层次教学的理论问题很值得深入探讨,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也还正在探索。我们虽已认识到教育对象的智能类别,但离因材施教也还有很大差距。我们所能做的,只是端正教学态度,在正确认识学生的基础上,满腔热情地对待学生,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人人学有所成。考上高校是成功,取得国家资格证书同样是成功。不管他取得什么样的成功,重要的是他要学会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受益,所以,至于他是A卷100分还是B卷100分,对某项知识掌握的深浅度,又能有多大的差别呢?当然,AB试卷对课堂教学也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既要保障A卷学生吃得饱,又要保障B卷学生吃得好,如何把握这个度,是大有文章可作的。(文秘站整理)

分层次教学论文:低起点、小坡度、分层次、严要求教学初探

“ 低起点、小坡度、分层次、严要求 ” 教学初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学生素质不同,个性差异悬殊,成绩出现两极分化,高分低能、学生利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差,给教师出了一道难题;如何改变学生厌学,激发学生乐学?设计“低起点、小坡度、分层次、严要求”的教学模式,我认为这也是我的教学特色。作为执教者,必须做到目标明,手段新,方法活,兴趣浓、负担轻、效率高,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理解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打破只注重基础知识传授,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自信心的培养,重视知识的运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差生学得会,树立自信心,愿学、乐学,使优生吃得饱,有创新。这也就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一、低起点,注重基础,遵循记忆规律每一节课教学都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有导向的作用,一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为教学目标服务,教学过程必须要围教学目标开展。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很紧密,任何新知识或者因为需要产生,或者因为某种需要,要将原知识进行延伸和发展。所经任何新知识都有它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旧知识是新知识的低起点,学生没有认知基础,很难接受新知识。教学中,如果压缩掉这种过程,就知识教知识,那么学生得到的是零散的、孤立的知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能是知识的积累,机械地记忆,而不能使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得到扩充和改造,而迁移到新知识。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知识的这种发生、形成和迁移过程的教学,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学习主体作用,使知识很好地内化,使认知结构发生质的变化。下面就公式的推导,谈谈我实施低起点教学,重视知识基础及其形成过程的一些具体做法。1、剪剪拼拼,渗透思想发给每个学生一个四边形,如图: 让学生求出其面积。学生思考后答不出来。在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让学生沿虚线剪开,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再通过拼一拼,看能否求出其面积。学生惊喜地发现:拼成长方形时,如图: 就能很快求出它的面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说明如下两个问题:一是一个图形,通过剪拼,可以转化为其他形状的图形。转化后形状变了,但面积大小不变;二是通过剪拼,可以把原来无法直接计算面积的图形,变成我们学过的,并且会用公式计算出它面积的图形。2、运用类推的思想方法,推导公式出示平行四边形。启发学生运用以上方法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我们学过的图形。由于有了前面转化思想方法的铺垫,学生很快将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从而求出它的面积。引导学生观察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剪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相等,所以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的乘积就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样使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小坡度,高频率,分散难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小学数学的内容虽然简单,可是它也是抽象性、逻辑性强、结构严谨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认识能力,由于受到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的限制,看问题往往不,分不清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而有些知识由于学习阶段的限制,在接受新知识时,有一定的难度。为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认真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分散难点,抓住重点,把所学新知识,按学生的认识过程,划分为几个“坡度”,并且坡度要小, “频率”要高,学生才容易接受,逐步提高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水平和学生数学智力活动水平。例如:三角形面积的教学,要达到三个水平,教学难度大。及时个水平:使学生懂得面积公式是怎样导出的;会用公式计算面积,这是第二个水平。我认为在前两个水平上的基础上,还应该使学生认识深化,使他们懂得确定三角形面积大小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关,而与它们形状无关,这是第三个水平;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三个坡度;先通过拼图活动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这时虽然也要弄清三角形的底和高,但教学侧重点在使学生弄清三角形与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关系,使学生确信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与三角形的底和高相等,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这是及时个坡度。接着,出示求三角形面积的练习,由于学生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求三角形面积就容易了,这里就不详述,这是第二个坡度。第三个坡度:我出示一个等腰三角形,把对折后又得到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原三角形的一半,是什么原因使它面积变小了?它的高没变,原来是底缩小了,面积也缩小了。我出示如下三角形。 在BC边上取中点D,连接A与D。让学生计算比较,ABD与ADC的大小。使学生认识到等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我进一步出示下图:图中,AB∥CD,比较EFG、EFA和EFI的面积大小。从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相等概括出:决定三角形面积大小的因素是它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形状无关。再启发学生思考,以EF为底,能作出多少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这样学生对三角形面积的认识又深化了一步。三、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分层教学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是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1、分层设计教学过程课堂教学只有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个别,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我指导学生分为中上和中下两个层次,对中上生的教学主要通过出示自学程序,让学生看书自学,小组讨论,质疑问难和补充一些具有综合性和孕伏性的练习题,以帮助他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发展思维能力。中下学生主要由教师直接教学,帮助他复习基础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搭板”。进而引导他们掌握新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在组织时,偏爱差生,重点辅导差生。例如:教学“分数基本性质”时,安排一组商不变的训练题让中上生独立练习,教师辅导中下生,以复习商不变规律。然后要求中上生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自学为课本例题及定义,中下生则由教师直接教学例题和定义。2、分层提问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恰如其分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浪花。如果教师不注意学生的学习思想、知识基础及个性差异,在课堂教学中搞“一刀切”,那么就会出现“问而不发”、“问而乱发”的现象。分层提问能够有效地激发课堂气氛,优化课堂教学。差生基础差,思维惰性明显,学习上常常机械模仿,依样画葫芦。我抓住这个特点,在传授新课时,设计在例题后的“做一做”模仿题,先提问差生。因为“做一做”的习题是例题的“复制品”,差生能够正确回答的,使差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用难度稍大的问题提问中等生;利用新知识训练思维,深化教学的问题则提问优等生,这样因教学内容难易程度因学生而问,使不同层次学生都积极思考,使获得知识的过程人人参与,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使提问收到良好的效果。3、分层练习数学技能技巧的形成是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学生学习必然经历由知道到掌握,由掌握到运用的过程。因此练习内容的安排要有层次,既是学生能力所及的,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练习的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模 仿再半模仿到独立和创造性,由单一练习到综合练习。我在教学中一般按学生素质和学生认知过程分三个层次设计练习。及时个层次是技能初步形成阶段的练习,是在初步理解知识时所进行的练习,题目是最基本的、单项的,带有模仿性的,差生容易解答,让差生解答这类习题,使差生感到成功,消除自卑心理,树立信心。第二个层次的练习是技能巩固阶段的练习,可以有变式题,小型的综合题,注意以新带旧,这些练习难度一般,能够有效地调动中等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个层次是发展性练习内容有综合性,灵活性,应用性,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这些练习难度较大适宜让学有余力的优生做,让优生吃得饱,不至于产生骄傲情绪。四、严格要求,以理服人教师必须做到严而有信,要说到做到,一抓到底。否则,学生会把老师的话当作耳边风。严还要恰如其分,严得合情合理,把握严的尺度,不是对待学生越严越好,越显示教师威风;要严之有理,严之有序,严而不厉。例如课堂上依靠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外,还要严格要求学生不能开小差、搞小动作;要专心上课,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动手操作,独立完成练习或作业,不能抄袭他人的答案,做作业要字迹清楚,按时缴交。但在学习上个别学生因碰到困难而未完成作业的,教师要帮助他们找出“难”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引导他们弄懂弄通,着力了解他们的知识缺陷,从易到难有步骤地辅导,直到他们挑拨解答方法为止。发现作业上有错漏,及时给予面批面改,再让他们及时改正,不能认为小错误无关紧要。学生有进步应该给予表扬,多表扬少批评,但不是不批评,该批评时,就要恰如其分、合情合理地批评,使学生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

分层次教学论文:分层次教学对英语学习的作用研讨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程,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一门公共课,一直困扰着动画,艺术等英语薄弱系,甚至成为学生最头疼的学科。一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收效却甚微。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人的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学不好,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专业的学习。为了解决好这对矛盾体,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于2010年实行了公共英语分层次教学。

改革后的英语教学分为三个模块,分别为分层教学模块、水平达标模块及专业入门模块。目的是以“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为基础,以过程考察与达标考试以及以证代考为考核方式,实现教考分离,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有空间选择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学习,努力实现让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获得四级或六级证书,为品质就业奠定基础;让中等学生水平也能获得A级或B级的证书,并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参加兴趣班的学习;让基础薄弱的学生通过积极的努力达到学院的英语水平标准,同时也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参加兴趣班的学习。

笔者通过和所教授的动画学院学生的交流,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其实都很想学好英语,因为他们有来自于A级、四级考试的压力。也有部分学生意识到了英语的重要性,想学好英语以便今后在就业中更有竞争力。影响艺术生英语学习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因为他们英语基础确实太差,很难跟上老师的节奏。由于艺体生高考时要考文化和专业知识,很多学生为了提高专业成绩,往往忽视了文化课的学习,其中就包括对英语的学习;二是因为进入大学后,有些学生认为专业课更加重要,并且有些专业老师也在无形中向学生灌输着“专业是以后吃饭的本钱,其它公共课学不学好无所谓”的错误思想;三是大学英语教师未能结合他们的实际水平,一味按照大纲的要求教授,结果形成“学生越来越不想学,老师也越来越不愿意教”的恶性循环。

通过分层次教学,在半个学期的基础学习,根据期末达标考试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程度较好的学生集中在A班。A班的特点,学生程度好,求知欲强,对英语兴趣浓厚,根据这一特点,完成学习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提高学习。在课程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需求,进行专项四级辅导。通过专项练习,使学生对四级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在各个专项练习中,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比如听力,比如阅读生词太多。在认识到不足的基础上,我们有的放矢,强化听力训练,鼓励学生听音频广播,VOA的SpecialEnglish等管播节目,对学生的深化学习起到了引导作用。通过对动画学院A班47份有效问卷调查90%的同学对分层次教学持肯定态度,认为对英语的提高有很大帮助。B班的同学相对来说基础比较薄弱,学习兴趣不浓厚,针对这个特点,B班的授课内容作相应的调整,降低知识难度,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比如补充基础的一些语音,语法知识,课堂穿插一些游戏,增加一些和学习相关的视频等等。面对学生记单词难的问题,我们采用了“头脑风暴”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视频,图片对学生视觉,听觉,认识产生的冲击,强化单词。这种记单词的方法收效甚好,一方面扩大了词汇量,另一方面增强了学英语的兴趣,记单词比以前容易了不少。在测评考试方面,适当降低考试难度。通过第二学期的学习B班中有90%的学生在期末考试中顺利达标,进入兴趣班学习。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爱学,老师爱教有效遏制了“学生越来越不想学,老师也越来越不愿意教”的恶性循环。

随着课程改革,第三学期专业入门教学模块没有适合的教材。本着“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帮助学生更好地衔接专业英语,提高学生的阅读、翻译、写作、沟通等能力”的原则,外语部成立了教材编写组,组织教师精心编写了《行业英语入门———计算机及机电工程类》、《行业英语入门———建筑工程及艺术设计类》及《行业英语入门———经管化工类》三本教材。这三本教材是基础英语向专业英语过渡的一架桥梁,涉及到相关专业的一些题材,话题。跟基础英语不同,它更注重阅读,翻译和写作技巧。通过半年的学习,该教材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在3000多份有效问卷中,90%以上学生认为此教材对扩大知识面、提高阅读及翻译能力得到了提高,作为专业英语学习前的桥梁,对于今后专业学习有一定的帮助。在动画学院和艺术系的200多份问卷中95%的学生认为本教材对扩大你的知识面帮助很大,80%的学生认为本教材对提高阅读能力帮助较大。80%的学生认为本教材对提高翻译能力帮助较大。80%的学生认为本教材对提高写作能力帮助较大。大多数学生认为本教材对你通过A级或四级都有帮助。大部分学生最喜欢本教材每单元的课文部分。作为由基础英语向专业英语的过渡性教材,80%的学生认为本教材对你以后的专业学习帮助较大。

在分层次教学过程中,心系学生,有益于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长期以来,很多人对艺术生都存在偏见,认为他们成绩差,素质也不高。许多老师在授课时也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言语或者表情传达着这种偏见。在这种消极情感的影响之下,学生自然会逐渐丧失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其结果当然是学不好英语。分层次教学有益于教师在接班之前认识所教授的主体,明确教学目标,在针对艺术生的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尊重学生,学生找到自信,学生会把这种对老师的喜爱情感迁移到老师所讲授的课程上来,从而克服厌学状态。

分层次教学有助于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艺术生英语基础差,本身对英语就有排斥心理。另外,大多数教师在授课时方法单一、枯燥,更增添了学生厌恶英语的情绪。缺乏兴趣的学习当然是消极的、没有效果的。美国 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说,学习好的激励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对学习目标的兴趣有助于主动精神和积极性的发挥,从而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去感染、吸引学生。《行业英语入门———建筑工程及艺术设计类》既贴近学生所学专业,又是大家感兴趣的题材。比如说所涉及的3D技术,街头艺术,蒙娜丽莎,色彩等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搜集相关知识,既丰富了大家的知识,又为了解课文打下基础,还有助于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利用语言实验室、幻灯片、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比如讲到3D相关知识时,可以让大家欣赏英文版汉语字幕的影片《阿凡达》,让学生感受英语在对外交流中的重要性,并发自内心的爱上学英语。

综上所述,分层次教学对英语薄弱系的英语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学英语的精神负担。每个学生较大化的成长是大家共有的心愿,当然在改革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值得我们探索改进。

分层次教学论文:论计算机基础分层次教学的实践

一、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1.课程标准的制定。国家教育部2006年编制“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般要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大纲(一般要求)”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较高要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大纲(较高要求)”,每个不同的要求中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不同的实验要求。我们以此为依据,分别给基础班和提高班制定不同的课程标准。

2.课程内容的设置。对于学员划分层次后,每个层次所讲授的重点也就有所区别,对于基础班的学员则还按照一级大纲要求来设置课程内容,以此来确保学生的一级通过率;对于提高班的学员则在保障其一级通过率的基础上,再加入与学习生活以及将来工作结合比较紧密的教学内容,具体的内容如下:①为了给下学期开设的《计算机软件基础》课程打基础,增加了“程序设计方法和软件”的课程内容,在理论上教授学生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在实验环节学习在VC++环境下用C语言进行简单的编程开发。②当今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广泛,而信息管理系统多使用数据库技术,因此为学生增加了“数据库与信息系统”的课程内容,在理论上学习数据库的设计思想及方法,并在实验环节学习使用ACCESS2003数据库软件进行数据库的创建、数据库表的建立和管理以及数据库的查询。③目前如Photoshop、Flash以及3dsMax等多媒体软件十分流行,并且在生活中十分实用,因此也增加了“多媒体技术”的课程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一个软件对学生进行教授,使学生掌握该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并在实验环节能通过软件做出简单的作品和效果。④网站制作也是当前流行和实用的方向之一,我们也增加了“网页设计”的课程内容,在理论上学习网站设计的思想及方法以及最基础的HTML语言,并在实验环节学习使用网站设计软件Dreamweaver设计出简单的个人网站并进行。

3.教学方法的区别。不同层次的班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式也有不同,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中发现,提高班的大部分学生由于有一定计算机知识基础,学习更积极和灵活,很多学生更是一点就透,更适合引导型教学。上实验课时布置一个包含有新知识点的课堂练习,要求学生通过和同学交流、教材和软件帮助功能自行完成任务,老师只通过简单的提示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正确方向行进,并在实验课结束前,教师对实验中学生碰到的普遍问题进行总结和讲解。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而基础班的学生,由于基础比较差,而一些软件的操作的练习又很枯燥,容易失去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将教授的知识和技能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让他们在了解通过操作这些软件能完成什么事情,达到什么效果,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帮助,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4.课程的考核。针对不同的层次考核方式有所不同,对于基础班的学员按照《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考试系统进行,参照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进行考试题目设置。对于提高班的学员除了要和基础班学员一样进行完成上级考试外,还会有一道附加题,附加题的内容范围不超过给学员增加的教学内容。

二、分层次教学的效果总结

去年实施了分层次教学以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通过民主问卷调查和组织学生代表座谈的途径,了解到学生基本适应这种教学方法。提高班的学生表示通过课程改革能多学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计算机知识,而基础班的学生则表示这种教学方式和进度比较符合他们的要求。总的来说,分层次教学达到了因材施教的效果,能让大部分学生感到满意。不过,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最主要的体现在两个方面:①由于分班的门槛设置低,仅需一级模拟测试分数达到50分,而提高班又是通过相对压缩一级相关内容来腾出课时添加增加新教学内容。这样一来,就造成提高班中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对一级考试没有把握的同时又跟不上教授新知识的进度。②提高班的教师表示添加的新教学内容太多,而课时明显不够的问题。他们反映很多学生对某方向内容很感兴趣,但是可能由于时间原因不能讲授太深入,因此学生觉得很遗憾。而且所有提高班的教师都反映没能讲完所有增加内容。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我自己有一些改进建议,在这里和大家探讨一下,看是否合理:①重新制定分层次的标准,提高门槛,缩小提高班的规模,以确保分层次依据的性。比如应将门槛提高到60或70分,另外问卷调查应该多一些与计算机相关的基础知识,以便进一步考察学生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筛选出真正基础好的学生,只需要做几套一级模拟题以熟悉考试方式便能保障一级通过率,从而有了更多时间来讲授增加的教学内容,更接近素质教育的思想。②可以根据教师的专长或偏好,在新增教学内容中选择一到两个方向进行教学,在学时范围内能较大程度的保障所教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能让学生有时间充分吸收和较熟练应用这些知识,并能在课后具备在该方向继续自学的能力。(本文作者:史蓓蕾、郭晶晶、方堃、王晶 单位:海军工程大学计算机工程系)

分层次教学论文:分层次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分层次目标教学,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其基本模式是:检查预习,确立目标;展示提纲,指导自学;师生交流,小组合作;课堂练习,分层要求;达标检测,总结提高;分层要求,布置作业。 l、检查预习,确立目标。 要求教师根据上堂课布置的预习提纲,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预月情况。确立好教学的层次目标,这是实现 "双分"教学的首要环节。目标一般分为浅层次目标和深层次目标。所谓浅层次目标,即传授知识,实现认知的智能教育。所谓深层次目标,即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开发教育。层次目标的设计是否恰当,是实现 "双分"教学的基础。 2、展示提纲,指导自学。 要求救师为学生提供课堂主动学习的条件,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门的工具,把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会学。提纲的设计。要体现出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完整性、性、层次性。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依据提纲,在自学过程中动口、动手、动脑,寻求解答问题的方法。 3、师生交流,小组合作。 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组织好学习者"学"的活动。通过师生交流、合作小组成员问学门的互动,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交流机会。 4、课堂练习,分层要求。 教师对课堂练可的设计要注意体现对各层学生的适应性和挑战性。设置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的练习题组和题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 "各取所需"地选择练习,既保障低层次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体会到成功的愉快,又使高层次的学生学有创见,有用武之地。 5、达标检测,总结提高。 要求教师吃透教材,驾驭课堂,对学生通过达标检测所反馈的疑难问题,教师要给予综合归类,选择具有普遍性和关键性的问题,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力求自行解决,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解疑后的喜悦,从而增强求知的强烈愿望。 二、"分层次目标教学,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突出特点 l、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突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了以学生主动学习、主体活动、积极探索为特征的动态、开放的教学过程。 2、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在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注重让学生以自学方法参加学习活动。如上课前的预习,课堂上的自学,课后的巩固练习,都提倡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自己获取知识。而不是让学生静听。静观教师的讲授和操作。这样既能使生的潜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又能使学习困难学生增强学习兴趣,使其人人学有所得。 3、因材施教的传统教学原则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教师在备课、上课等各个教学环节中,注重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差异,进行目标分层设置、施教分层要求、检查分类指导、表扬分层评价,真正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方面,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地学习。 4、培养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 课堂上合作小组成员间学习中的互助,创设了一个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并乐于、敢于表现自己所知、所想、所能的民主氛围,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探索、锻炼和交流机会。 三、实施"分层次目标教学,分小组合 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应注意几个问题 l、要彻底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思维定势。 观念是思想的先导,思想又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的观念,开放的思想,创新的意识,可以使我们视野开阔,思路宽广,勇于开拓出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教师基本的课堂教学要求应该是:一是为学生提供课堂主动学同的条件;二是把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会学;三是增强课堂活力,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四是学会倾听学生意见,培养求知的强烈愿望:五是加强书本知识与学生 "生活世界"的沟通。 2、教师的备课难度加大。 "分层次目标教学,分小组合作学巧"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性发展,努力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中帮助指导学生主动发展;这就增加了教师讲课的"跨度和深度,使备课层面拉宽、难度加大、工作量增多。因此,要求教师要开拓学门的更大空间,精通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吃透大纲,驾驭课堂,以渊博的知识和教学艺术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3、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优等生和学习困难生。 "分层次目标教学,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对优等生、中等生、学习困难生给予不同层次的目标和不同要求的指导;使长者增长、短者补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优等生的潜力挖掘和学问困难生的弱项补缺,让中等生在优等生的拉动和学习困难生的推动下不断进步。最终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 4、要注意发挥合作小组的协作精神。 按"分层次目标教学,分小组合作学可"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班级要组成多个含有不同层次学生的四人合作小组。课堂上要以合作小组的学习为基木形式,相互检查,相互交流;组内互帮互学,组外相互竞争。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轻松愉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积极向上、集体协作的精神。 5、对学生的"层交"要实行动态把握。 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发展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因此,在教学过程由,对学生知识层面、小组的搭配,要动态地进行把握,视发展情况及时调整,以激励学生不断地竞争问上,但又不可调整过频。

分层次教学论文:浅析公共体育课分层次教学模式之探讨

论文关键词:大学体育课;分层次教学模式

论文摘要: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体育教学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主要目标:以提倡坚特“健康及时”为指导思想;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关注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论文关键词:大学体育课;分层次教学模式

为了进一步探讨大学生体育教学管理目标。规律和特点,结合教学对象发展性,层次性和个体的差异,不断完善和寻找符号现代人才培养的模式,我们对2002级1791名男生即大学生在体育课中实施分层次教学模式。

在分层次教学过程中,首先是明确分层次教学的方向,确定分层次教学的内容项目。考核组织结构对02级1791名学生在入学的第三周进行5公斤铅球、立定跳远和50米短跑三项素质测验。三项素质测验的结果有663人达到了高中及格标准,占总人数的35.06%,不及格的达1228人,占总人数的64.94%。

探讨大学体育教学的模式,首先要着眼于社会和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依据教育发展的规律,树立新的教学观念、重点知识和技能结构,重视发展人才的能力。遵循大学体育教学的本质和规律,从学生的生理、体能和个性心理特点等实际情况出发,从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总的教学体系和模式下,建立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硝更多选择的余地,这有助于发展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兴趣及教学的改进。体育教师的立足点应侧重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把体育课程并入时展的轨道.有序开拓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能力,为终身锻炼服务。为此,我们实行了“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探讨。

一、分层次教学的实施方法。

为了充分词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按学生的体质综合评分来划分教学层次班。这样以来,打破了长期以整班为单位上体育课的旧模式。把每个单元上体育课的各行政班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集体,把体能好的学生组合成a班,每班人数控制在40人左右,b班的组合仍以学生的体能综合评分的高低,分为b1、b2、b3、b4,每班人数控制在3人左右,经过优化筛选后,绝大多数学生的体能都是最差的,在他们当中有体能特体的、有瘦弱多病的、有长期缺乏体育锻炼的,再经过区别对待,使每位学生各有长处,找到了自己的合适位置。c班的学生依据学生的个体所需再分为c2、c3、c4,c班的人数不宜过多,保持再25人左右。按层次来分班由58个行政班分为43个分层次教学班,虽然减少了l5个行政班,而教学质量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分层次教学的特点

根据学生的体能特点及主动状态基础上的差异,使学生认识自己在集中所处的位置,我们采取分层次教学.因班而异对学生的学习目标、教材设置和教学方法区别对待,忽视了适宜性和针对性,它可以较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潜在能力。对于身体技能和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可以较大限度的调动发挥身体的长处,释放自己的能量,根据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加上教师的正确诱导,采用机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竞争,促进学习兴趣发展,达到共同提高。

对于身体素质和主动能力较差的学生大家同在一条起跑线上,消除由于主动水平的差异,给学生造成的心理上的压力,使学生各尽其能,为实现自己的锻炼目标而努力。分层次教学。在教材设置上应突出因班而异,不搞一个模式,a班的教材应突出理性运动技能的提高、相互切磋和锻炼方法,有针对性的多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竞争活动,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锻炼。

对c班的学生,应激发他们的锻炼兴趣。消除对体育课的恐惧心理。使身体感到宽松,教材设置多增加趣味性的民族体育以及娱乐活动内容,不断开发学生体育智能,开拓学生的体育知识面。

分层次教学打破了教学系及专业界限,使学生在体育课这个特殊集体中。广交朋友。提高了学生社交能力,为学生之间进行了交流,班级之间交流思想和专业上交流创造了条件,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一个互相学习的良好环境,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目标管理创造了一个有利条件。

三、分层次教学的实施过程。

分层次教学,在教研室的统一管理下。下设三个教学组,每个教学组面对不同的对象,教学任务应有所区别。a、b、c三个教学组面对教学对象的不同,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目标管理,也有所区别。

教学中各层次班把3000米、100米、引体向上、立定跳远。作为必修课,按统一的标准进行考核。其它内容的考核项目,由各层次班酌情灵活掌握,但必须是课程中传授给学生的教学内容。例如a班的篮球技术评定;b班的排球技术评定;c班武术动作评定,均由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动作结构来定分数。

实行分层次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为此,制定了以下措施。师生双项综合评分;学生对教师的综合评分,包括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三部分。教学态度包括教书育人,尽职尽责,教学仪表和教学常规。权量分25分。

教学能力包括:组织能力、讲解示范、教法手段、生理负荷、改革创新、课内外结合、因材施教,权重分为45分。

教学效果包括:掌握三基、技能水平和素质状况,权重为30分教师对学生综合评估包括学生学习态度、课内外结合、体育技能评定、身体素质提高,对主要身体素质(3000米)、100米、引体向上和立定跳远考核。

四、分层次教学的实施过程的基本要求。

1.坚持填写课外锻炼周记。周记由学生填写,分为单周和双周,师生每周相互交换,检查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完成情况,饵答学生在锻炼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介绍锻炼手段和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负担,健康状况,及时掌握课外锻炼中主动量安排的适宜程度,使锻炼周记成为师生问信息反馈的工具。

2.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分层次教学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应一视同仁,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体育锻炼的自觉性,c班学生中素质进步快的,可以升到b班或a班,a班学生中素质退步大的,课外锻炼不积极、不认真完成作业的,也可以降到b班或c班,为同类层次的学生造成一个公平竞争气氛,c班的学生增赶超b班,b班的学生要向a班看齐,a班学生要保持先进,形成一个后浪推前浪,促人奋进的局面。

四、分层次教学的意义

1.鼓励竞争意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增强信心和活力。

2.有利于较大限度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和目标管理。

3.扩大学生之间的交往,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交流起到促进作用。

4.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和合作精神。

5.促进师生问思想交流,促进教学体系的改革。

6.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为终生体育锻炼奠定了基础。

分层次教学论文:可持续发展观下的中职教学改革 试论中职学校分层次教学管理模式刍议

[论文摘要]分层次教学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因材施教,这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班级制教学的整体划一性与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之间的矛盾,既达到了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又契合了“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新要求,有利于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观的新角度,从学生教学,课堂教学,教师管理三方面探讨了分层次教学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为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论文关键词]个体差异;分层次教学;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中专学校并轨招生改革后,学生入读中职学校逐渐由划定分数线变为取消分数线,为了争取生源,各校展开了招生大战。但是随着教学规模的扩大,各种问题也接踵而来。近几年中职教育发展实践一再证明,招生难、就业难、教学难,管理难已经成为制约中职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究其根源,不难发现由于中职招生分数线较低,有些学校甚至出现招生“零门槛”,教育背景的不同导致学生水平良莠不齐,而现行的中职教学忽视了学生水平和个体智力的差异性,仍采取传统的“一刀切”模式,按同一标准实施教学,统一课本,统一难度,这必然造成学习过程中好学生“吃不饱”与差学生“吃不了”并存的两难局面,不利于实现既定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更重要的是,这种单一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自然缺乏竞争力,难就业,而“就业难”又会加剧“招生难”,迫使中职招生门槛一降再降,生源质量缺乏保障又最终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从而使其发展陷入某种恶性循环中。由此可见,改革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次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多层次人才是帮助中职学校走出发展困境的关键途径之一。

二、可持续发展观与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明确指出中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提高教育质量则成为最为紧迫的任务。本文论及的分层次教学模式的确契合了这一方针政策。通过分层次教学,既可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培养国家“人才强国”战略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又可以使中职学校摆脱现有的发展困境,进入“好就业,好招生,易管理”的良性循环模式,推动中职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发展)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是这一发展观的灵魂。对个人而言,就是提倡以人为本,发展,和谐发展。而分层次教学将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其特长、潜力、需求量体裁衣,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并及时做以调整,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为其今后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可见该模式凸现了“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该模式之下的学生可以享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自由空间,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学会自主学习,又有利于素质教育中学生“发展”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

(二)有利于中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走出困境,持续发展)

当前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着诸如“学生不愿学,教师很难教,学习风气差”等现象,而分层次教学有望改善这一现状。究其上述问题的根源,不难发现中职学校中教学进度与难度多年不变,教师上课惯于照本宣科,缺乏变通空间,自然缺乏积极性,而面对水平不一的学生,上课也缺乏成就感,这无疑会影响其备课的积极性与上课的状态。而实施分层次教学,对于不同的教学班级,授课难度和进度不一,这种变革为个人授课提出了适时调整的新要求,对教师不乏挑战性,加之分层次教学模式下实施的教师激励机制,无疑有助于激发其积极性与求知欲,主动为个人设定新的发展目标,从而促使教师通过学习或进修提高自己以获得进一步的个人发展。

显而易见,分层次教学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既有助于改变教学风气,也会激发个人的创造性与能动性,增强其责任感与成就感,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实践反复证明教师个人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时分层次教学模式下,学校可合理整合优化教学资源与人力资源,因班级学生水平不同配备不同的师资力量,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与教师授课的积极性,端正学风和校风,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助于拔筹选优,突出学生和教师,从而为学校培养出一批高质量的毕业生和高素质的骨干教师,这也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的“以质取胜”的原则,无疑有利于增强中职学校自身的竞争力,树立学校在就业单位和兄弟单位中的口碑,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扩大学校的对外影响力,从而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生存空间。

三、分层次教学模式理论基础与可行性

(一)分层次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分层次教学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解决传统班级授课制不易照顾学生个体差异而致使学生发展受挫的弊病。其理论基础一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表明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两个方面,教学唯有从这两个不同的水平的差异出发才能建立学生新的最近发展区,使教学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真正手段,而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却忽略了这些差异。二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仅在于个体智能的高低,还在于每个人的职能组合不同,因此,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要采用相同的方法学习,社会和学校都应承认每个人可以有其独特的学习方式。但是固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教学计划的整体推进与统一性,未能关注到学生因个体差异具有不同的认知需求。因此,有效的教学应从学生的不同智力程度和认知程度出发,使不同层次上的学生均有进步和拔高的空间,把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变为现实可以达到的水平,使其得到较高程度的个人发展,而这正是相较于传统模式,“分层次教学”所具备的种种优势所在。

(二)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1.分层教学的分类标准

(1)学生分层:近几年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两极化非常明显,呈马鞍型的非正态分布,要么有一定的基础,能轻松完成中职学习任务,要么水平太低,很难完成学习任务,中间状态很少。因此在分班中,可先按专业的不同粗分为二个层次。再根据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动手能力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可能性,按教学大纲要求,将其划分为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二个层次,学生依次分为a、b二个层次来进行组班。

分层中要坚持“学生自愿,因能划类,依类分层”的原则。充分的尊重学生意见,师生磋商,动态分层。首先,要向学生宣布上述分层方案的设计,讲清分层的目的和意义,以统一师生认识;其次,教师应指导每位学生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通过学生自我评估,由学生自己自愿选择适应自己的层次;,教师根据学生自愿选择的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若有必要,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基础上作个别调整之后,公布分层结果。这样使部分学生既分到了合适的层次上,又保留了“脸面”,自尊心也不至于受到伤害,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学过程、教学目标分层:有效的教学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教学目标,可分五个层次:①识记。②领会。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较复杂综合应用。a层学生的教学目标可定为要求学生严格按原教学计划和大纲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并重视强化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保障学生在毕业时有一技之长,能在社会上谋生立业。而b层学生教学目标宜定为要求学生在完成原有教学计划和大纲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向深度和广度方面拓展,并鼓励其报考高一层次学校进行深造。

为适应分层次教学,教学计划相应的调整为二部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包含不分专业的平台课,而专业课程分为一般专业课程、核心专业课程、专业拓展课程。a层b层的学生对应的教学计划不同,同一门课程难易、深浅不同,理论课与实训课的课时比例也有不同。但是由于学生分层其本身就是比较松散的,可调整的,所以在给学生选择学习目标的时候,要综合各方面因素,不能机械的按什么层次的学生对应什么层次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本身也应该是可调整的。结合学分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能力进行选择。即是在一个教学班内,也可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

(3)评价分层:倡导“合格教育”,弱化教育的选拔功能,以合格为度。对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多样化设计。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标准有所侧重。尤其在评价a层次的学生可以采取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和方法,闭卷、开卷相结合,笔试、口试、技能操作相结合,也可采用第三者评面谈、自评、提交报告书等形式“替代学分”制等。特别是要探讨不同层次学生成绩的横向比较问题,学生在校期间的评优、评先和毕业时的推荐就业在同一层次中进行比较评比。但考试的多样性不等于随意化。学生的考核主要包括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两部分。对理论的考核要求较低,对实践能力的考核要非常严格。课程成绩的判断要体现很强的实践性和职业特性,坚持“惩罚懒惰、依赖、逃避、不负责任等行为,但不惩罚失败”的原则。

四、结语

分层次教学是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转变,对中职学校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不要惧怕,思想认识上应该明确分层次教学所提倡的终身学习,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符合当今社会潮流,进行多层面多方位的分层次教学无疑是正确的,对提高学生素质,保障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进而促进学校自身和经济建设发展都有裨益,应予以提倡和坚持。总之,实行分层次教学符合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发展”的原则要求,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个体和整体素质,有效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推动中职学校稳步向前,从而促使中等职业教育步入良性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