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工程造价专业论文

摘要: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大部分教师都是由本科生或研究生毕业后直接担任的,理论知识强,但实践动手能力欠缺。学校一直强调工学结合,加大实践课程比例,但实施起来还是比较难。学校的教学模式还是围绕教室为主,理论为主,实践为辅,而学生偏偏不喜欢理论,很多教师都反映学生太笨,教不会等等,而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却丝毫不反思。
工程造价专业论文

工程造价专业论文:工程造价专业实现对“证”施教的路径及策略研究

【摘 要】近几年,随着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不少学生纷纷选择继续上学,争取拿个高学历,找个好工作。在高学历比比皆是的形势下,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在学历上就略显弱势。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基于就业导向的我国高职院校,必须保障质量,让学生在其他方面发挥优势,以长取胜,对“证”施教就是保障质量措施之一。本文将就工程造价专业如何实现对“证”施教进行探讨。

【关键词】 工程造价专业 对“证”施教 改革

一、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目前的教学状况

1.学生状况

这几年,各大院校都在扩招,高职高专院校为了完成招生计划,不得不降分录取。例如高职高专(二)录取分数线普遍在180分左右,这样使得入校学生普遍基础差,自我约束能力也差,尤其在理论课上表现突出,不愿听也听不进去,久而久之,旷课、逃课现象日益严重,无法营造良好的学风环境。

2.教师队伍状况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大部分教师都是由本科生或研究生毕业后直接担任的,理论知识强,但实践动手能力欠缺。学校一直强调工学结合,加大实践课程比例,但实施起来还是比较难。学校的教学模式还是围绕教室为主,理论为主,实践为辅,而学生偏偏不喜欢理论,很多教师都反映学生太笨,教不会等等,而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却丝毫不反思。

3.课程设置状况

目前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整个教学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及时学年为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比如英语、数学、建筑识图、建筑构造等;第二学年为专业课,比如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计价、计价与控制等课程,第三学年为学生实习时间。从人才培养方案来看,虽然学生实习时间有一年左右,但据实习单位反馈效果却不理想,实习单位普遍反映学生基础太弱、动手能力差。

二、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实现对“证”施教的改革路径

1.教师队伍必须为名副其实的“双师”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并没有普及“双师”,甚至很多教师名义上为“双师”,但实际上只是带了几节实践课而已,没有经过系统的知识点考核,没有真正走进企业中。这样的教师队伍本身就不够资格,如何能培训学生的职业技能?据了解,有些造价专业教师在自身未取得任何执业资格技能证书的情况下却是学校培训“造价员”师资队伍中的主力骨干,其效果确实让人担忧。所以要使工程造价专业在对“证”施教改革上取得良好效果,教师必须至少先取得“造价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证书,而且学校在这方面好实行奖励政策,这样不仅对培养“双师”教师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而且对整个学校未来的职业教育发展都至关重要。

2.教师必须走进企业

有了“造价工程师”这样的证书,缺少实践操作照样行不通。参加过“造价工程师”考试的人都知道,其实这些考试无非也是理论知识的考核,几本教材翻来翻去,教师还得利用周末、寒暑假等空余时间给自己充电。到企业顶岗实习亲自做几个大项目比所有理论都强,而且理论贯穿于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理论,让专业知识发挥较大的效应,这才是一个“双师”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学校对利用假期顶岗实践的教师应给予必要的补助,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源源不断地往企业派送教师。教师有了真才实干,才能更好地培训学生。

3.专业课程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基础薄弱,甚至有些在高中学习时期是被老师认定的“坏”学生。这些学生有个共同点就是不爱学习,曾有学生表示只要是理论课,不超过十分钟准会睡觉。所以我们要有针对性地教学,不能把本科课程的教学方式应用到高职教育中来,高职院校的学生并不是笨学生,他们的智力并不比本科学生低,只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讨厌理论课而已。很多老师曾反映,只要涉及实践动手的知识,个个表现欲很强,气氛活跃,敢说敢做。所以学校得反思,教师也得反思,怎样让枯燥的理论课讲授变成生动有趣的、学生感兴趣的实践课,怎样让厌学的、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学到实实在在的本领。学校必须组织所有专业教师进行长期的探讨,把教学改革这项工作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4.合理安排时间对学生进行集中强训

高职院校学习时间为三年,其中第三年还要实习,真正校内学习的时间仅仅两年。 这两年中要学习很多的专业课程,还有很多的基础课程,比如英语、数学等。造价专业学生课程安排较紧,经常24小时八节课。为了让他们顺利毕业,学校会安排在考前进行集中培训,强化训练。很多学生由于白天课程安排较满,晚上又得继续上培训课,体力透支,很难坚持下去,导致培训课的到课率越来越低,这样学校教师花费了大精力,学生却收不到较好的效果。为了能让对“证”教学取得较高突破、学生拿证的比例增加,学校必须合理安排时间,比如在考证的学期适量少安排些课程,将与考证关系密切的课程在考前先安排讲授等等。

工程造价专业论文: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创新模式培养

摘要:工程造价是保障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的支撑型专业。我国建筑行业仍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工程造价拥有较好的就业前景。高职院校,应努力转变现阶段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实验,重期末考评、轻实地测评的僵硬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模式两个方面着手,拓宽教学资源渠道,建立一套有效的培养模式,将学生培养成符合工程造价行业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

关键词:工程造价 高职院校 创新模式

建筑行业是重要的基础建设行业。我国社会经济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建筑行业因此可以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带动钢铁、材料、水泥、交通等行业的发展,仍具有较高的发展前景,得到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建筑行业发展带动了工程造价的行业的发展,工程造价是保障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一项系统性科学管理工程。近年来,逐渐成为高职院校重要课程专业。但长期以来,受办学模式、理念与资源所限的影响,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质量欠佳,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不足以应对行业发展需要,本文就此进行探讨,遵循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探讨性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创新模式培养必要性、可行性与实现方式。

一、国内外专业发展现状

1.国外发展现状

国外工程造价专业起源较早,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大型建筑逐渐增多,工程造价理论开始兴起,目前以英国工料测量(QS)以及美国工程造价(CE)为主要代表,前者强调物料管理,从管理科学角度,对建设造价、工期、质量进行管理,提升项目价值,后者强调从工程技术角度,通过技术手段实现造价预算、控制。工程造价专业培养基于以上两个体系,面对市场与咨询行业,与专业协会制度紧密结合,形成专业与职业资格制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QS教育体系主要内容包括:经济、管理、法律、施工技术、信息交流,CE主要内容包括工程与技术,注重实效,兼顾管理,包括人员管理、物料管理。两个体系教育,均注重丰富多元化的学科培养,包括人文、社科等多门学科,同时注重实践,甚至提供国外实习机会,专业与行业协会联系较为,密切,同时注重工程安全管理,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

2.我国专业发展现状

我国工程造价专业发展较晚,造价工程制度始建于1996年,多从工程管理、木土工程、建筑工程分离或扩建而来,这些专业建立相对悠久,在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可以说我国建筑相关专业拥有得天独厚的实践资源。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开设的工程造价专业所在的院系主要包括:建筑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土木建设学院等,可以说较为繁杂,也直接反映高校对工程造价办学模式的认识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

我国建筑工程造价专业培养模式仍以课堂教学、理论教学为主,存在以下问题:(1)对创新能力培养与重视不足,未开设相应的课程,缺乏有效的创新管理、激励机制,教学质量堪忧;(2)教学方式较陈腐,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不足;(3)考核方式以笔试、理论测试为主,不利于激发学生创新能力;(4)课程设置内容单一,缺乏综合能力培养,以院系为主要依托,注重与院系内其它专业内容相结合,忽视跨院系培养;(5)实习工作落实不到位;(6)毕业设计工作量大,注重形式,设计时间不充裕;(7)缺乏系统性培养目标,忽略经济学、计算机技术培养,与市场脱节。

二、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创新模式培养的解决对策

1.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增加思维训练、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案例分析、技法训练,注重趣味性、创造性、灵活性,以培养学生兴趣、动手能力、学习与思考能力为主要目标;(2)计算机编程。C语言仍为市场主流编程软件,C语言教学不在于培养学生计算机编程操作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程序理解能力,具备研发工程造价造价软件的思维,具备计算机软件操作能力;(3)模拟实验,利用学校与教师资源,通过现场观摩、实验模拟等方式,使学生了解招标、合同管理的具体实现形式,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工程造价的核心实质,即成本-效益的博弈;(4)房产开发模拟。房产开发一直是工程造价的重要目标,可提供的素材较多,且与学生未来生活息息相关,模拟房产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创新实践模式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出真知,高职院校因办学规模有限,教学资源不足,更应注重实践教学,鼓励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创业模拟,主要实现形式包括:(1)实验教学,开设解决某一专业性问题的实验教学课程,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如钢结构成本测算;(2)“现场+影音”材料认知教学,通过经典的素材,各种用途、规模、要求的工程造价流程与结果,进行认识教学;(3)现场真题考评,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避免学生抄袭他人劳动成果,避免课堂作业流于形式;(4)提高生产实习标准,拓宽实习资源,加强实习期间的管理;(5)注重辅导教师引领,有条件者,可由辅导教师带队,通过走访的方式实现实地测评,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现场考核。

3.做好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是开展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理论学习的目的,是为将来的实践打好基础,而实践的过程又需要有充足的理论知识做基础。尤其对高职院校而言,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显得更为重要。教师一定要有效的拟定和创新课程安排,把实践和理论有效的结合起来,才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与相关的工厂联合,以学校作为理论培训基地,工厂作为实践基地。让学生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好地去掌握学到的理论知识。

三、小结

工程造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高职院校应努力发挥自身办学模式灵活多变的特点,注重实践教学、拓宽教学资源渠道,建立一套有效的培养模式,将学生培养成符合工程造价行业发展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工程造价专业论文: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探讨

摘要:

BIM技术在国内应用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BIM人才的欠缺,期望通过在高校BIM实践教学,大力推进我国BIM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建筑行业的信息化。

关键词:

BIM技术;培养模式;实践教学

1引言

BIM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已经成为行业广泛认可的一种先进技术和方法,将成为建筑业信息化主体技术或核心技术,在未来,建筑业企业拥有一批掌握和熟练应用BIM技术的人才必将占领市场和技术的战略制高点,取得先机。但是,我们从现在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培训方面来看,BIM技术理论和应用人才掌握的并不是那么,还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要求,又因为建筑工程造价专业涉及的BIM技术的范围比较广,在未来,BIM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将会更大。我国高职院校应该将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为想到,推动我国BIM技术人才队伍的创建。

2BIM技术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因此,建筑行业应该向高校提出要求,主要是应该加快的培养出面向建筑行业为的生产、管理、服务等及时线工程造价方面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需要的人才应该具备高质量的职业素质和拥有技术应用能力过硬的人才,面对建筑行业及时线提供应用型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按照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及社会需求,为了提升红钻也建设改革的脚步,应该将新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融入其中,从而出具备工程能力+BIM基本技能+管理协调能力的复合型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人才。

3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3.1常见BIM技术培养模式

将BIM技术融入到其他建筑课程中。比如,将BIM技术融入到建筑管理课程里去。我们在进行BIM授课之前,应该先将其他的基础课程进行学习,例如3D建模、CAD制图和数字可视化等。其主要目的就是先让学生进行自学,不给学生提供一个正规的培养机会,通过BIM软件技术在工程项目中进行运用,并完成,学生当下会给出一件,说BIM技术太难了,不容易学会。其次,在建筑管理课程中讲解BIM技术的原理,此课程的内容还应该包括建筑、结构MEP模型、估算、进度、项目模拟、建筑总平面图和交付等。还可以将BIM纳入建筑信息技术课程中。

在进行BIM课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分组,每十个人为一组,学生进行相关文献的阅读,并且将任务进行分配,BIM专家访谈、通信、电话、座谈等形式进行交流,当然,最重要的是需要小组组员进行交流。这种形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BIM的医院。教师还可以运用同设计和施工的BIM软件作为建筑工程项目干系人之间协同工作的工具。运用BIM技术进行协同工作,让每一位学生看到三维设计理念,提升知识的更深层次的交流。

也可以让BIM平台为基础,将教学方法、内容、手段和实践教学等环节进行改革与优化。有利于学生直观地接受知识,并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3.2多种形式结合的BIM人才培养模式

新开展的BIM实践课堂借助将BIM技术特征及运用实例展示给学生这一手段,达到提升学生对BIM热情的目的,让学生对于BIM有一个简要的了解。在BIM创新实践课堂实施的过程中,针对那些对BIM比较有学习热情的学生,要建议并支持他们参与到学校开办的BIM技能培训中去。这里所说的BIM技能培训内容主要是对BIM基础理论的介绍。如果是只能掌握建模的话,将其称作是BIM人才有点夸大,所以关键还是要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参与BIM竞赛能够有效审查学生综合水平的实际情况,学生参与到学会或者是BIM软件商组织开展的BIM竞赛中,能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处在BIM项目中必须要有的能力,例如团队交流合作能力等等。这种培养模式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熟知BIM的渠道,从而为社会输出更多的高素质BIM人才。

4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1学校教师思想认识的转化

学校领导者应充分认识到BIM人才的市场潜力,给予政策引导和支持。针对学校而言,之前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实践教学中的硬件支撑比较重要,需要有实训场地、实习基地和实验设备等,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因为教学规模受到师资、设备和场地的限制,针对办学主体而言,属于高投入,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之间接、长远额效益,所以没有动力。针对教师而言,教师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得心应手。实践教学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内容、过程等,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都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摸索,所以,刚开始有很多人不适应,还会存在抵触心理。

4.2教学实训平台的构建有待完善

BIM技术的工程项目,其数据是海量的。需要构建一个BIM技术教学实践平台,其应具备如下基本功能:

硬件方面,需要一个先进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

软件方面,必须引入功能完善的建筑信息模型管理软件系统,现在,我国建筑全信息建模应用软件,Structural、Bentley、Revit是当前估计上比较致命且成熟的产品,斯维尔、广联达和鲁班是国内开发的产品。

4.3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需要更新

将BIM技术模型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从工程招标、施工组织、工程概预算、房屋构造和预算识图等讲述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点,项目管理的全过程运用案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从设计模型、优化设计、招投标、合同管理、施工管理和投资管理等过程进行了解。

然后再改变教学方法,先进行讲解,然后在进行上机练习,将更多的知识弱融入到实践教学平台中,并结合案例,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是实践所用,以便进行讲解一边指引学生进行操作,从而达到训练和理解理论知识的目的。

还有,考虑校企合作,课堂中可以讲述真实的案例,企业内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请入讲堂,并将自己的亲身体会告知学生,这样才可以让学生与社会进行无缝隙衔接。

总而言之,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进行改变,向案例实践教学、BIM技术为核心的方向转变,因此,学校应该创建基础实验室,并给予高度的重视,提升自己的投入量;针对师资队伍方面,需要双师型的实际动手能力强的人员,应该将新规范和专业领域的新技术纳入教学实践环节中,并对知识进行不断的更新。上述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只有从硬件方面满足实践教学,学生才会从真实的案例中获得知识和信息,才能在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环境下得到训练和动手能力,只有这样的人才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

工程造价专业论文: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摘 要 从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方式与实践教学实施保障三方面提出关于该专业实践教学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 高职高专;工程造价;实践教学

1 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可知,工程造价专业人才毕业去向一般为建筑施工、施工监理、造价咨询等单位和部门,其主要工作就是进行建筑工程招投标、预结算、项目组织与管理等。因此,要求工程造价人才具备编制招投标文件、拟定工程概预算、施工合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并能够熟练地使用工程方面所需要的软件。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等企业的人才需求相一致,着重培养人才在这些方面的能力,使之成为适应企业需要,适应社会发展,推动建筑领域进步所需的人才。

2 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

运用项目贯通法 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不仅包含基础训练,还设计专业训练,要将基础训练与专业训练结合起来,在建筑构造与结构识图的学习过程中,可以精选两个比较典型的工程项目,并在两个项目中贯穿基础训练和专业训练。学生则可以直接根据教师的讲解,一边学习,一边操作,让学生更加直观地领悟建筑构造和结构,为其未来的实践应用奠定扎实基础。此外,学生还需依次完成施工图预算、清单计价、施工组织设计、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实训任务,不同的实训任务要形成连贯性。

校企联合培养方式 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都将走向相应的工作岗位,学生若能够在毕业之前在对口专业企业中实习,就会掌握更多本专业的实践应用知识,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快速融入真实环境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校企合作的模式包括学校工学交替模式、引进企业模式、“订单”式合作学校、校企互动模式等。其中,工学交替模式主要是采取工读轮换制或者全日劳动、工余上课制;引进企业模式即在学校中引进企业,实际上就是在校园内建设企业的部分生产线,学生则可以直接在校内进行理论学习与顶岗实习;“订单”式合作指的是由学校学生与企业员工共同组成接受教育的群体,并根据企业实际需要选择考试与培训的内容,由校企共同完成施教工作;校企互动模式则需要企业为学校的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实习基地、设备等,学校教学计划的制订需要以企业发展目标与人才要求为依据。

施行双证书教育制度 将职业资格考证纳入实践教学内容,将其作为本专业学生的一项特长来培养,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必要的职业技术培训为提高学生的某些岗位技能将起到重要作用,为学生能够快速适应未来的工作实践奠定基础,是他们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一种强有力手段。因此,可以在实践教育方面鼓励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岗位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证,以此来增加学生在未来就业中的竞争力。

3 实践教学保障措施

硬件建设

1)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工程造价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等,因此,为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实践教学要求,应当配置相应的实训场所,如土木工程施工实验室、工程材料实验室、工程造价专业招投标模拟实验室、工程造价综合实验室(软件和硬件),以此提升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增加其未来的就业竞争力。在推动建筑工程预算电算化进程中,可以首先培训学生进行相关软件操作,并建设相关实验室,或者是建设基于仿真技术的技能模拟培训环境等。

2)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主要建立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高职高专院校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院校,校企合作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争取与更多合适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就业的企业合作,如建筑和房地产公司、造价咨询公司等,并建立相应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实习提供必要场所,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紧密结合,与企业实现“双赢”发展。

软件建设 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的软件建设主要指的是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考核机制的完善以及实践教学计划的制订等。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首先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其次要能够在课程讲解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践教学计划则是指根据本专业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企业人才需求等制订合理的实践教学实施计划。考核是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检验的重要环节与依据,要注意考核形式的多样化,考核更有利于学生参与未来实践。

4 结论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工程造价专业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渠道,与此同时也对该专业人才在专业水平与实践操作能力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本研究则主要针对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方法与实践教学实施的保障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为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工程造价专业论文:浅谈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职院校造价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和面临的问题的分析,为毕业生提供一个合理的认识基础。文章从造价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发展趋势,专业需求和多种就业方向等方面对造价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进行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对造价专业人员的需求量持续上升,但同时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要求也有所提升,不仅仅是学习书本的专业知识,对职业资格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为就业做准备的同时,思考自己的就业方向,以及刚入学的大学生面对三年后的就业市场做好充分的准备。

【关键词】造价专业;就业方向;发展现状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具有宏观经济形势相关性和政策敏感性。随着我国加入WTO,国民经济整体调整,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建筑市场环境逐步好转,同时竞争也愈发激烈。国家公布的数据显示,10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为10.9%,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工业生产占了很大比例。因此,建筑领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一、工程造价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工程造价专业成为热门专业之一。该专业是在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基础上发展的新专业。每个工程从开工到竣工都要求有预算员全程参与,开工的预算,工程进度拨款及工程竣工结算的工作都要求预算员进行预算,而从业主到施工单位及公证方的造价咨询中心都有自己的预算员,很明显,该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量极大,就业范围很广,就业机会多。

在国际上,项目业主一般喜欢聘请测量师,协助业主进行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造价咨询、项目管理等相关市场的不断扩大,社会各行业如房地产公司、建筑安装企业、咨询公司等对造价人才(包括造价员和造价工程师)的需求不断增加,造价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

我院自设置工程造价专业以来,每年招收的学生稳步上升,13,14级新生人数超过500人,每年就业率接近90%,大量的毕业生反映了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高就业率也反映了市场对专业的需求量在逐年上升。对于大一新生,更重要的是了解专业背景以及专业需求方向,更好的和市场对接,为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工程造价专业需求

工程造价专业意在培养懂技术、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工程造价人才。需要学生能够较系统地掌握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熟悉有关产业的经济政策和法规;具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编制有关工程定额;具备从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编写各类工程估价(概预算)经济文件,进行建设项目投资分析、造价确定与控制等工作基本技能;具有编制建设工程设备和材料采购、物资供应计划的能力;具有建设工程成本核算、分析和管理的能力;并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

在高职院校中,造价专业开设的专业一般开设包括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房屋建筑清单计价,定额预算,项目管理,建筑施工技术,工程经济等课程。为培养学生专业基础能力,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

三、工程造价的就业方向

对于建筑领域,市场的就业方向还包括一些资格证书。在项目投资多元化、提倡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今天,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选择考取执业证书。在建筑工程行业中比较有分量的证书包括20多个,比如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等。

就造价工程师来说,我国目前处于紧缺状态,由于考试要求严格,资质审查细密,迄今已取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注册造价工程师资格证者,全国只有十万余人,而全国预计需求则在100万人以上,无疑职业资格证书的作用和地位日趋重要。

因此考取相应的资格认证也是很好的就业方向。除了造价员、预算员这些比较基础的对口方向,毕业生还可以选择施工员,监理员,材料员、资料员、质检员等,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为就业提供多重保障。

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围绕着造价员、施工员、监理员展开,就业面宽广,机会丰富。

除了这些职业资格证书以外,在我院造价专业学生中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均可获得双证甚至三证,包括计算机等级合格证,英语A、B级合格证,以及施工员证等,为就业提供了充分保障。

四、工程造价的信息化趋势

伴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工程造价的信息化已成必然趋势。作为当今更新最快的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普及应用的速度令人吃惊,而且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这给工程造价带来很多新的特点,在信息高速膨胀的今天,工程造价越来越依赖于电脑手段,其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已成为信息战。另一方面,作为21世纪主导经济的知识经济已经来临,与之相应的工程造价管理也必将发生新的革命。知识经济时代的工程造价将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知识经济可以理解为把知识转化为效益的经济;知识经济利用较少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而更重视利用智力资源;知识产生新的创意,形成新的成果,带来新的财富。这一过程靠传统方式已无法实现,这时先进管理手段―电脑就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网上招投标,开始实现了工程造价管理网络化、虚拟化。另外,工程造价软件也开始被大量使用,未来的工程造价管理必将成为信息化管理。如果学生能够抓住这一特点,扩展专业方向,无疑对就业的帮助更大。

建筑工程领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正经历着深层次的变革。从我国推行工程清单计价模式以来,工程造价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高校培养工程造价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业生的就业方向,需要具有基础的专业能力,要想获的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扎实的专业基础必不可少,扩充自己的专业方向和知识领域也是必要补充。希望更多的毕业生能够适应市场需求调整自身的专业缺陷,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工程造价专业论文:浅析公路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

摘 要 从专业课程目标、课程教学环节、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及硬件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研究,希望为社会培养更多公路工程造价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 公路工程造价;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公路工程造价专业突出特点是重视实践教学,强化能力培养,主要涉及公路工程经济、工程技术、管理等多门课程。衡量本专业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就是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在社会及企业中的适应能力。近些年来,各高校在创新公路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方面做了大量探索与实践,并得到一些成果。本研究就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一些关于公路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意见。

1 课程目标改革

考虑本课程专业特点,其课程目标应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与综合素质。笔者认为本课程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从其就业、晋升及未来发展进行立体评价与考量,从而培养本专业学生成为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知识、技能及综合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1]。

2 课程设计改革

课程设置优化 在对本专业课程组合优化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理论基础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双重提升。比如,在培养学生识图能力的教学中,就可以针对学生不能读懂图纸的情况,将“工程制图”课程分解为“道路工程制图”和“公路CAD”两门课程,同时安排CAD实训、识图与制图大作业等实践教学环节[2],来加强学生的识图能力。针对于此,笔者设计了本专业实践教学四个环节。

及时环节为基础实训环节,实训内容主要包括参观施工现场、道路制图及CAD;涉及的相关课程主要有工程测量、公路工程施工机械、道路工程制图与CAD、工程力学等;其教学目标是了解基本的施工方法,学会识读施工图纸等。

第二环节为熟悉岗位实训环节,实训内容主要包括清单文件编制与公路工程计量与计价;涉及的相关课程主要有桥梁工程、道路工程、隧道工程、公路工程计量与计价、公路工程定额及管理、公路施工组织设计等;其教学目标是学会根据工程实际进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能够掌握基本的道路工程计量与计价方法、程序。

第三环节为综合实训环节,实训内容主要包括软件操作、工程投标报价、工程竣工结算等;涉及的相关课程主要包括公路工程经济、公路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财务管理、公路基本建设法规、工程项目管理等;其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软件开展图形算量工作,了解投标报价技巧与投标文件的编制,学会编制工程决算,掌握工程变更及索赔办法等。

第四环节是顶岗实习环节,实训内容可以根据学生对本专业技能掌握情况及个人的兴趣特长来确定,争取让学生参加能够较大程度挖掘其潜力的工作,在这样的企业中实习,有助于学生尽快适应岗位需求,同时也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就业指明方向,避免很多学生最初踏上工作岗位时的迷茫阶段。因此,这一环节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本专业技能特长,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中的一些素质要求,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巩固自身的不足之处,为未来的就业与成才奠定扎实基础。

教学环节优化

一是针对造价员典型工作岗位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根据实际造价管理工作,从微观层面设计每一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要从宏观层面选择不同学校情境下的教学内容;

二是改变传统的教学表现形式,运用教师授课活页与学生学习活页相结合的方式,由教师设计不同学习情境下的目标、内容、方法及考核等,学生则根据教师设置的项目任务,做好相应的学习规划;

三是改革考核方案,改变传统的以纸质试卷考核学生的单一考核方式,增加过程性考核,在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及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条件下,对本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多方位、、客观的评价;

四是进行模拟实践,通过现场模拟方式开展可行性研究、招投标等一些集体性实践课程,这样既可以重点表现出实践的目的性,使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又可以表现出对学生综合素质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创新是本专业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结合本专业特点,笔者认为应当采用基于公路工程造价过程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具体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是教学工作正式开始之前,课程组人员要预先对相关设计与施工工作进行有效调研,从职业能力分析的角度考察本专业所涉及岗位及相关领域,以此为参考设置教学目标及教学工作任务,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未来就业。

二是根据本专业岗位技能需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模拟工作情境,让学生切实感受未来工作的真实环境。

三是通过校企联合教学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学院专业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织完成教学。同时还应在教学中渗透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让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能够尽快适应岗位需求。

四是安排学生到企业去顶岗实习,在真正的企业环境中锻炼自己。

3 采用现代化教学技术

首先,从教师教学手段来讲,应当结合当前高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现场教学、远程教学及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本专业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进而增强教学效果。此外,还可以通过建设多媒体教室的方式,鼓励教师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采用PPT课件和教学录像等方式,更加形象具体地向学生展示所学内容,让学生更容易掌握一些枯燥的公路工程造价理论知识。

其次,利用目前的校园网络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在校园网络平台中增加精品课程、教学课件、习题练习、辅助学习资料等模块,让学生能够有选择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为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学习资源和更加便利的学习条件。

4 建设校内外实训环境

本专业的特点就是实践性要求较高,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通过校内与校外实训环境建设相结合实现的,依托校内公路工程造价实训中心,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工地内业计算能力、施工图纸解读能力,注重学生在公路工程造价文件编制方面的实训。通过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可以让学生切实接触到真正的生产项目,进行公路桥梁勘测、工程计量带岗实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

因此,在公路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中,应该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并通过专门的校外顶岗实训管理指导小组来管理和指导学生顶岗实训,较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力,增加其就业竞争力,为学生综合性“顶岗实训”创造更广阔的领域。

5 结论

综上所述,在近些年的努力中,公路工程造价专业教育改革实践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该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依然有待进一步完善,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强能力、社会需要的人才。总体来讲,笔者认为本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为能够进一步提升公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学校应适当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实验设备与实习条件;

二是加快建设配套的网上自助学习软件。尽可能地为本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

三是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进一步发展远程教育,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研究机会;

四是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教学水平,尤其是要增加高层次研究型年轻教师;

五是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和教学研究。

工程造价专业论文:高校工程造价专业数学课程改革研究

摘 要:在高职院校,数学是一门重要的文化课。不同于普通的高中数学,它服务于专业课,是有效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所必须的基础工具。就工程造价专业来说,很多专业课程(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力学、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概预算等)的教学都和数学知识密切相关。因此,数学教学如何定位才能更好地为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课教学服务,是目前亟待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数学;工程造价专业;对策

一、改革的背景

首先,学好专业课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数学素质。据相关调查统计,高职的学生中,约30%的学生数学基础尚可,约40%的学生勉强具备基本的数学学习能力但还存在明显的不足,约30%的学生缺乏最起码的数学基础知识。因此,学生普遍不喜欢数学,学习专业课也就力不从心了。其次,高职的数学教材也是统一的,没有考虑各专业所需。数学教学的进度与专业课内容不协调,经常出现专业课中涉及的数学知识学生要么已经遗忘,要么还没学到的问题。第三,高职数学教师缺乏对专业课知识的了解,也很少会将专业问题引入数学课堂。而专业课教师也缺少与数学教师的沟通,有的会在专业课教学中花大量时间来给学生补充数学知识,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也有的遇到数学知识则含混带过,学生始终不知其所以然。

二、改革所采取的对策

1. 确立数学为工程造价专业服务的思想理念

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将来主要从事一些以操作为主的施工员、制图员、造价员、测量员等工作。因此,在一些教师与学生的思想上都认为学好专业课就行了,没有认清数学对专业课的影响,忽视了对数学的重视。加上高职的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基础没打好,学习数学无兴趣可言,导致了大部分学生轻数学而重专业课的现象,表面上看似乎对专业课有利,其实不然。怎样才能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能合理、有效地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工程造价专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师要认清数学课与工程造价专业课的关系,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及现行的教学方式,牢固树立数学教学为工程造价专业课教学服务的思想理念。在确保数学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的基础上,对数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制定适合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数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的教学案例,切实做到数学课教学为工程造价专业课教学服务。

2. 整合数学教学内容与工程造价专业课教学内容

从历届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情况来看,数学与专业脱节的现象很严重,数学课与专业课各自为战,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数学课讲授的是纯数学理论知识,很少会引用工程造价的专业实例来体现数学的实用性、服务性。另外,数学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不合理,没有考虑工程造价专业课教学的需要。当专业课上要用到相应的数学知识时,学生要么还没学过,要么学得太早而联系不上,根本就谈不上应用了。为了适应工程造价专业课教学的需求,教学中尽量实现数学课与工程造价专业知识的融合。专业课教师负责将所任学科涉及的主要数学知识点加以整理,并标注讲授时间,必要时还可将相关的专业问题作为教学资料提供给数学教师,数学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将其创设成问题情境,引入新课的讲解,体现出数学的专业背景。在授课过程中把简单化的数学应用问题,还原成实际专业背景下的具体应用问题,加强知识应用的实践环节教学。这样,学生也能亲身体会到数学与专业的联系,训练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3. 数学教师加强对工程造价专业课的学习

目前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所有专业课程中,“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工程测量”和“建筑力学”与数学的联系最为紧密,“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与数学也有很多联系。如果学生没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和计算功底,根本无法深入学习,这会大大降低专业课教学的实效。怎样才能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做到有的放矢呢?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师针对专业所需,在熟悉了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做到有的放矢地实施课堂教学,把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融入到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我校任教工程造价专业的数学教师均毕业于数学教育专业,大部分教师对专业课程可说是一无所知,对于把握工程造价专业对数学教学的要求和教学规律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不应局限于数学专业,而应该加强对专业课的学习,数学教师只有对工程造价专业有了进一步了解,才能更清楚地了解专业课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以及数学在工程造价专业中的应用。而专业课教师也只清楚自己所任课程需要的数学知识,并不了解该知识点在数学教学中的相关细节及所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数学教师应该和工程造价专业课教师多交流、多沟通,可以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根据每门专业课的教学大纲及教学进度,合理地制定适合工程造价专业的数学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真正做到数学教学服务于专业课教学。

4. 确定专业化的数学课程内容

与工程造价专业相适应的高职数学教学应坚持“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尺度”的原则,构建数学课堂的内容体系。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课程是从第二学期开始陆续开设的,数学知识主要集中在最初开设的几门专业基础课中,以“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力学”“施工组织设计”尤为突出。主要涉及以下数学知识点。

(1)基本运算。“建筑力学”中根据平衡条件求解约束反力,涉及到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建筑工程测量”中涉及大量的三角函数运算及勾股定理;“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劳动力需要计划、流水施工组织和确定工期,施工方案选择中价值功能系数的计算等,都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运算能力。故基本运算这一块不能忽视。

(2)图表类。函数图像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中的应用量较大,如“建筑材料”中土的密实与压实功的关系、低碳钢拉伸过程中应力与应变的关系图、“建筑力学”中直梁弯曲时的剪力图与弯矩图等,这些图像涉及函数的单调性、凹凸性、极值等,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表格类的计算主要出现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对测量数据的整理及在“建筑工程概预算”中“计价表”的认识与使用等;另外,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还出现大量的横道图。利用图表分析问题,可以使很多专业问题更加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消化。

(3)微积分。微积分在工程造价专业学科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用导数和微分计算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切线模量、变形模量,计算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应力,受拉力作用的钢筋截面面积,主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的计算等。

(4)几何知识。工程造价专业要求学生具备的最基本专业素养就是良好的识图能力,不管是“建筑施工技术”还是“施工组织管理”或者“建筑工程概预算”都离不开建筑图纸,都要遵循图纸要求来落实任务。所以,“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就成了工程造价专业开设的及时门专业基础课,学好这门课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建筑CAD”利用Auto CAD绘图软件来绘制建筑平、立、剖面图,其中涉及的很多绘图技巧就需要学生具备较系统的平面几何和空间几何知识,这些几何知识都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还有,在有些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中还应用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网络计划等方面的内容,数学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基础特点及专业需求,对原数学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删,进一步完善数学教材,以便更好地为工程造价专业课教学服务。

三、结束语

高职数学课教学与工程造价专业课教学的关系紧密,但要将数学教学与专业课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专业问题为背景改进数学课堂教学,在数学课教学中体现专业课的特点,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求数学教师与工程造价专业课教师密切配合,花费一定的时间,投入一定的精力,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水平,有利于做好科研工作,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工程造价专业论文:对BIM发展趋势下工程造价专业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

摘要:当前造价专业教育重心与实际造价行业工作的应用存在差异,为了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将BIM技术融入在工程造价专业学科教育中,建立基于BIM的工程造价专业项目化教学模式。利用BIM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接轨真实复杂的建设过程,构建学习共同体,通过探究、协商、互助进行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融合,能合理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脱轨的现象。

关键词:BIM;工程造价专业;项目教学

近年来,BIM(建筑信息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这一概念的提出,为建筑信息领域带来新的革命,它是以计算机三维模型形成的信息数据库为技术核心,包含了从初始决策到运营维护的全部工程信息,目的在于实现工程项目的数字化与信息化管理。

一、BIM 技术在造价管理工作中应用日趋广泛

随着工程的建筑规模不断扩大,结构造型日趋复杂,传统的工程量计算模式已难以适应,据统计,造价人员 50%~80%的时间都花在了工程量的计算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三维算量软件越来越普及,通过工程图纸和造价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并结合软件自动计算、汇总等功能得到工程量和工程造价。

通过 BIM 技术与不同维度的多算对比是成本控制最有效的手段。鲁班咨询机构杨宝明博士提出的“基于 3 个维度 8 算对比”,3个维度分别为时间、工序、区域,8算分别为中标合同价、项目承包预算、计划成本、实际成本、业主确认、结算造价、收款、支付。通过 BIM 技术的多算对比,可以实现项目的实时偏差分析与纠正。这极大促进了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对于提升算量精度、加快工程进度、合理控制变更、实现多算对比以及数据的共享和部门之间的相互协同具有积极意义。

二、引入BIM进行造价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在传统教育理论下,造价专业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根本上是学科综合知识的运用。按照工程造价行业对专业人员的岗位能力标准来培养学生,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建设项目全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岗位能力、执业技能、发展潜力。传统教学中,经常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是由于课堂所讲授的知识没能与真实的建设项目相关联,导致学生缺乏对岗位能力的认识和执业技能系统性的培养。

三、基于BIM的项目化教学课程的设计

根据信息化项目教学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重以下几个原则:项目必须是真实、可操作的;要有丰富的学习资源;信息化项目教学是基于BIM创建的;围绕项目和任务开展教学;由学生分组展开学习;教师有主导专为指导;建立课程完善的考核及评价体系等。关键是结合造价专业的特点来将BIM融入真实的项目。

四、基于BIM的信息化项目教学方法

按照项目教学的一般程序,要开展BIM的信息化项目教学,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1. 确定教学目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

在利用BIM创建好工程项目后,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分析建设工程项目与所讲授知识点的契合关系,并加以整合及处理。将实际工作中的内容加工成教学任务的知识点,明确教学目的及目标,这样才能将BIM项目的信息优势发挥出来。

2. 可选择多种类型的项目

由于BIM建筑信息项目由多维信息组成,而信息、数据间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因此,某一个项目可能不包括教师所要讲授的知识点,虽然具有岗位技能知识的连贯性和操作性,但不能形成完整的实施体系,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讲授的内容,选择其他类型的BIM项目对知识体系进行完善。

3. 设置任务

在项目中设置的任务,可以是简单的任务,也可以是一些挑战性和开放性的任务;可以将课程分解为几个大的任务,如土石方工程量计算,然后是将大任务分解为一系列子任务,如对平整场地、挖基坑、回填土等列项、描述项目特征、地计算工程量等子任务。

4. 学生分组解决问题

真实的项目较为复杂,单个学生不能快速完成任务,分组后可以分工协作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还可以在小组内开展互评的考核制度,因此分组完成任务是很有必要的,但学生要想高效率的完成项目中的任务就需要大量关联的、直观的信息,而BIM创建的项目正好能提供这样一个平台。

5. 利用BIM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各小组完成BIM项目中任务的产出结果,利用BIM信息软件进行评价,例如在工程量清单计价课程中,学生所建BIM模型可以通过工程量对量软件进行评价;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中,学生编制的标书可以通过评标评分软件对学生进行直观的评价;项目管理实训中,可以通过项目管理分析软件来对学生的方案进行评价等。通过信息软件不仅,还更加重视过程的评价,能更加而真实地评价学生。

五、结语

结合了BIM的工程造价专业项目教学模式,充分应用其信息化的特点,将一个真实项目作为载体融入专业课程,并利用相关工具软件,实现由学生参与实际工程造价控制、进度管理、施工管理、合同管理等不同阶段。此教学模式有着更长远发展的潜力,适合解决在造价专业相关的课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工程造价专业论文: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研究

摘要:在我国工程造价专业和高职院校其他专业开设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短,而对于高职的教师和学生来说,它又是一门难度比较大的课程。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效果,是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教师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现阶段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造成其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了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字:高职院校 工程造价 问题 原因 改革

一、 现阶段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突出实践性

工程造价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工程实践与综合性的紧密联系。而现阶段,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师,都没有认识到这一重要特点。一方面,学校在设置课程体系的时候没有突出应用性和系统性,没有把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工程造价的专业特点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没有把握教学重难点,只是一味对教材进行讲解,没有实践性。

(二) 没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现阶段,在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模式还很落后,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做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虽然有些教师在一些理论的教学中也加入了实践教学,但是因为缺乏和理论相对应的实训环节或者是理论内容落后于实践内容,从而导致了理论和实践相脱节。从表面来看这种教学模式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了,但是实际上理论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脱节的,最终使学生对工程造价的理论基础感到抽象难以理解。

(三) 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

工程造价课程结合了管理、技术和经济三个方面的内容。而现阶段,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体系都不够完整,在课程设置方面没有结合全部专业的特点,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1)课程和课程之间没有紧密的关系。理论课程占据了学生在校学习的大部分时间,实践课程学习时间较少。(2)一些学校由于办学条件不足,无法建设起具有实习、实训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把专业实习、课程实训和毕业实习等一些环节结合起来。这种不合理的专业课程设置,就导致了学生的学校效率地下,教师的教学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 造成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综合分析造成我国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教师的教学素质不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直接的关系,而现阶段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很多教师,都存在缺乏实际的工程造价经验。(2)教学所用的教材没有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很多高职院校所选用的教材内容都不新颖,缺乏多元化的形态。这就给学校设置课程体系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导致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的不合理,使教师的教学难度加大,学生的学校效率低下。(3)没有进行校企合作。很多高职院校都没有进行校企合作,这就导致了教师的实践经验相对缺乏,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适时的给学生实践的机会。

三、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要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实现多种教学模式并存

首先,面对不同的学生和新时展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去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使自己所采取的教学方法要适合学生的学生的需要。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现代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 方法结合起来。例如,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有讲授、讨论、板书、教具、挂图、实践等,现代的教学方法包括暗示教学、多媒体教学、非指导性教学等,这两种教学方法相辅相成,各具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这两种教学方法巧妙的结合起来。

其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来采用多种不同发教学方法。这样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有效的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从而达到的教学效果。在这一方面教师首先必须认识到工程造价专业的特点,在教学中适时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 多媒体声、色、形具备的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校效率。

(二)学校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优化课程设置

首先,面对我国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应该根据新时期,经济发展情况及时的调整学校的教学计划。学校在制定课程计划的时候,不仅仅简单的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校的教学情况,还需要仔细分析当下的经济发展形势,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各类竞赛和讲座,从知识深度和知识层面来扩大学生知识,根据具体情况适时的去修改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学校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工程造价专业的特点,来整合课程结构,建立一个多内容、多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即专业技能实训、认知实训和专业顶岗实训等。在这方面教师需要明白,专业技能实训、认知实训和专业顶岗实训的内涵。例如专业技能实训是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完成以后工工作中必要任务的能力,比如工程测量、安装造价编码制和土建造价编制等。

(三)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直接的影响。拥有一支的实践型师资队伍,是我国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比较重要的任务。学校在做好教师工作这一块,不是简单的引进高学历的教师,还需要提供机会让教师可以深入企业进行学习,从而进一步的提升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实践经验,这样在教学中教师才可以把新的知识带入到课堂之中去。与此同时学校还应该通过各种活动,鼓励学生多看书,在入学的时候就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考注册造价师的目标。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要想改变教学现状,就必须仔细分析学校在设置的课程体系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工程造价专业的要求。此外教师还需要分析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造成问题的原因,提出合理的改革措施。

工程造价专业论文:BIM实训室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通过分析我国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现状,总结出工程造价的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结合BIM的特征,提出了BIM实训室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方案,解决了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为社会培养了既符合国家发展要求,又与社会相接轨的实用人才。

【关键词】工程造价;BIM实训室;教学

1.BIM概述

随着建筑产业的飞速发展,新材料的相继出现,工艺复杂的建筑物层出不穷,工程造价行业的业务规模和需求也相应的迅速扩大,提升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率等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增加,从根本上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工程造价行业准备好了充足的技术保障。BIM,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的模型,并可以用于设计、建造、管理、造价的数字化方法[1]。它具有参数化建模可视化和虚拟施工等强大功能,并通过与其他技术的结合,促进了建筑业的数字化和信息化进程。BIM技术的应用给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2.我国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现状

2.1造价管理模式

我国长期以来采用动静管理相结合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模式,即由各地区的主管部门统一编制工程预算定额,分阶段的调整市场价格,定期公布指导性系数,然后由各地区的工程造价机构编制、审查和确定工程项目的造价[2]。这种管理办法基本适应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行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制约着造价管理水平的提高与发展。

2.2算量计价手段

在计算机未普及之前,工程造价人员根据图纸、预算定额和计算规则手工计算工程量,然后根据市场行情编制出预算报表,形成工程造价文件,这样的工作方式效率较低且劳动强度较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兴起与逐步走向成熟,广联达、神机妙算等计价软件的可自动套价,使造价人员在工程量计算上所花费的时间大大减少。专业技术人员开始进行三维算量软件的研发与应用,使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进信息化时代[3]。

3.BIM实训室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很强,课程体系主要由工程技术类课程,经济类课程和管理类课程组成。由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加上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往往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教学效果不佳。尹贻林教授在《世界工程造价学科发展报告》一书中指出,在学科教育和具体应用之间存在差异导致刚毕业的学生无论在知识方面还是在能力上,都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再学习再培训才能适应工作岗位[4]。其根本原因是在课堂教学中未能为学生创建一个能模拟真实工作过程的情境。以BIM实训室为平台,侧重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对改变相关课程体系实践环节薄弱的局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我院工程造价专业在校两年时间内先后学习《CAD 制图》、《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安装工程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等课程,现进行改革,加入BIM实训室操作环节。《CAD 制图》课程结束后,用4课时时间,练习建模。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建筑设计软件绘图,在电脑中绘制出符合拟建建筑的施工图形,包括平、立、剖、局部造型等图样以及尺寸标注,同时应辅以装饰装修材料说明,形成完整的建筑施工图。《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课程完成后,用4课时时间,练习土建工程算量。利用土建工程软件对工程施工图进行建模,快速计算土建工程量(包括建筑、结构和钢筋等),与手算结果对比。《安装工程预算》课程完成后,用4课时时间,练习安装工程算量。利用建筑的BIM关系,将土建计量的模型或建筑设计建模和结构设计及分析建模的模型,导入安装工程计量软件中,在模型中进行管线和设备建模,以保障计算的和模型的完整,通过软件计算分析,得到安装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量,与手算结果对比。《工程量清单计价》课程完成后,用4学时,练习计算工程造价。在土建或安装工程分部分项的工程量的基础上,利用造价计算软件将工程量数据进行对应的人工、材料、机械使用消耗进行分析计算,辅以相应的单价、管理费、利润、税金等,就可以得到分部分项的人工、材料、机械使用消耗和工程造价。学生顶岗实习前,用4周时间练习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建筑物的工程造价,能够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

在BIM实训室的教学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教师介绍学习目的,呈现学习内容,提出任务。(2)学生识别问题、分解问题、制订问题解决计划。(3)学生分组解决问题。(4)教师进行整体性评价[5]。

4.结语

在BIM实训室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BIM的特点,将真实复杂的预算项目引入课堂,通过在BIM平台上创建学习共同体,使得学生能进行协商与互助,通过探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能更加真实地评价学生。BIM实训室的创建较好地解决了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从实际操作环节落实学校实训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教学,培养出了既符合国家发展要求,又与社会实践相接轨的实用人才。

工程造价专业论文:浅析如何提高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摘要: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工程造价行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对此,学生不但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较强的实际运用与动手能力。本文结合工程造价教育的实践与学生身上的问题出发,对如何提高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进了阐述。

关键词:工程造价 实践能力

一、工程造价专业现状分析

现有的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属于传统教学模式,培养模式虽然一直提出要改革,但仅仅是培养方案的修订是不够的。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环境的创建等方面都较落后,脱离了工程造价发展方向,与市场用人机制有一定距离,这样培养出的毕业生综合素质较低、知识结构单一、工程算量的速度慢、度低、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较差,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处于劣势。

为了让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真正从事计量与计价的相关工作,提高就业对口率,学生学以致用,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分析

1.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不完善

工程造价专业开设了众多实训教学环节,但深度和广度仍显不足;造价专业的方向虽然开设有土建、安装、装饰3 个方向,但多数学校在安装专门化方向上有所欠缺;同时,工程造价实践课时太少,使得学生在工程算量软件和计价软件的使用上仅是会,难以达到企业熟练操作的要求;社会实践能力部分的培养计划目前还不明确。这些问题的出现,反映出工程造价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不够完善,要提高该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要解决培养体系上存在的问题。

2.培养途径与方法不完善

目前,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课堂、实习、实训等途径来培养,有限的学时很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毕业实习期间由于学生已经离校,教师与实习单位的联系有限,因此学生具体实习情况老师无法掌握,导致实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提高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能力的措施

1.创新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要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学校应当以社会对工程造价的岗位和技能需求为导向,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等方式培养复合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

2.工程造价课程的构建

教学,在传授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边讲边演练,同时以实际工程案例贯穿教学始终,推行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工程造价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学生应该掌握工程技术、识图、计量与计价、法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但目前,中职规划教材中没有完整而系统的工程造价专业教材,而且很多教材在内容上很多重复与相悖的情况,所以,我们在授课时要整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整合主要体现在:合并、添加、更新和转移,同时积极开发和完善适用于学校实际情况、符合学生能力递进的校本教材。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其一教师在企业时间的过程中,积极收集和制作施工现场摄制的数码照片或数码像带,学生就可以借助计算机来反复观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看到较多较的内容,例如一座建筑物的建设,即使多次到现场也是无法看到全过程的。其二教师还可以用计算机将一件或一组数字化教学材料进行模拟,应用仿真模拟软件可以模拟出整个施工过程,这样既可以节约经费、节约时间,反复进行,还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为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内容,使学生容易掌握。例如,使用算量软件不仅可以用于计量,还可以将平面的二维图纸构建成三维的立体模型,不但可以看到整体结构,还可以通过选择看到每一层,每一个构件的三维效果。

3.建立造价工作室,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工程造价专业的校内实训,应注重与实践工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造价专业综合性、应用性强,它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如识图、工程量计算、定额套用等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工程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材料设备价格变化等方面因素。学校为学生提供造价工作室为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提供实训场所和设备设施。同时可通过完成现实中的建筑工程,获得实际工作经验。

4.提稿学生自学意识

(1)改变原有考试方法

根据预算课程操作性强的特点,可改变纯理论考试的考核方法,平时成绩占30%,笔试考核部分占30%,真题真做的施工图预算编制占考核40%,其中平时成绩可以根据平时表现、小组考核、平时作业三部分,各占考核的10%,这样考核的重点就放在了动手能力的考核上。同时真题真做可以小组完成并评分,也能提高相对较弱的学生学习积极性。

(2)课后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培养预算能手

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生,照顾学习困难生,因而教学目标不能定得太高,然而这样的教学目标对于学生就会感到吃不饱,抑制积极性。如何培优扶长,让这部分学生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是有效的途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目标,应高于课内教学水平,活动的内容,应以提高动手能力为主。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点拨引路,释疑解难、把关验收。这样的实践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体验成功乐趣,为预算技能大赛储备的参赛选手。

(3)引入课程设计

预算课程的课堂教学完成后,要开设相应的课程设计,完成一套完整图纸的实训练习,从整体、的角度熟悉造价的编制技巧。

5.合理引导学生就业

工程造价专业目前正处在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之下,但是随着各院校专业设置的增多以及人才培养力度的加大,相信工程造价人才的缺口会越来越小。学生无论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就业环境,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十分必要和重要。工程造价专业在人才培养上需要充分考虑了这一点,在毕业实习以前设置了就业指导环节,并且专门聘请有经验的专业教师和心理辅导人员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就业,使学生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就业和工作。

6.注重教师队伍的完善和优化

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工程造价人才不仅要依靠校企合作,同时必须拥有一支能够满足职业院校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但从目前现状来看,情况不容乐观,工程造价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尚未在真正意义上建立起来,许多老师虽然在理论知识方面掌握良好,但欠缺在企业的实践工作经验,因此无法满足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因此,教师的企业实习就不能流于表面,要让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工程中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挂职锻炼,完善和优化教师队伍,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比重,努力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同时,聘请企业专家深入课堂,与学生有近距离的沟通与交流,与教师有一定深度的合作,让校企合作更有深度。

结语: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工程造价行业内面临着许多挑战,且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新形势下,重视工程造价从业人才专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加强工程造价管理队伍的建设,已经是当前作为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以培养出学生有良好的实际运用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是我们教师共同努力的方向。

工程造价专业论文:BIM技术应用对工程造价专业教学的影响

【摘要】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Modeling.BIM)可以在规划设计、建造施工、运营维护过程的整个或者某个阶段中,通过应用3D或者4D信息技术,作为进行系统设计、协同施工、虚拟建造、工程量计算、造价管理、设施运行的技术和管理手段,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在建筑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项目工程造价当中,是实现对建筑企业项目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BIM技术在造价管理、成本控制、软件开发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多方位地探究BIM技术工程造价方面的应用潜能,为BIM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建筑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BIM技术应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影响

一、BIM价值体现:

1、可视化: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可视化的真正运用在建筑业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可视化的用处是明显的容易理解、容易沟通。

改进和提高建筑工程CAD技术,形成新一代建筑工程CAD技术。弥补了传统二维表示的不足,BIM三维数字化模型在不同阶段用三维立体实物很好的展示设计意图,轻松与各个环节沟通。

2、协调性:这个方面是建筑业中的重点内容,不管是施工单位还是业主及设计单位,无不在做着协调及相配合的工作。一旦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就要将各有关人士组织起来开协调会,找各施工问题发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然后出变更做相应补救措施等进行问题的解决。BIM建筑信息模型可在建筑物建造前期对各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生成协调数据,提供出来解决题。

3、模拟性:BIM可以对设计上需要进行模拟的一些东西进行模拟实验,例如:节能模拟、紧急疏散模拟、日照模拟、热能传导模拟等;在招投标和施工阶段可以进行4D模拟(三维模型加项目的发展时间),也就是根据施工的组织设计模拟实际施工,从而来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来指导施工。同时还可以进行5D模拟(基于3D模型的造价控制),从而来实现成本控制;后期运营阶段可以模拟日常紧急情况的处理方式的模拟,例如地震人员逃生模拟及消防人员疏散模拟等。

4、优化性:事实上整个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BIM模型提供了建筑物的实际存在的信息,包括几何信息、物理信息、规则信息,还提供了建筑物变化以后的实际存在。复杂程度高到一定程度,参与人员本身的能力无法掌握所有的信息,必须借助一定的科学技术和设备的帮助。现代建筑物的复杂程度大多超过参与人员本身的能力极限,BIM及与其配套的各种优化工具提供了对复杂项目进行优化的可能。BIM可以实现整个项目的可控性和信息性,所有记录将通过个人终端进行记录然后整合进行优化。

5、可出图性:BIM并不是为了出大家日常多见的建筑设计院所出的建筑设计图纸,及一些构件加工的图纸。而是通过对建筑物进行了可视化展示、协调、模拟、优化以后,可以帮助业主出如下图纸:(l)综合管线图(经过碰撞检查和设计修改,消除了相应错误以后);(2)综合结构留洞图(预埋套管图);(3)碰撞检查侦错报告和建议改进方案。

以前,设计院CAD设计、制图、出图,然后按照平面图纸进行3D效果设计;现在首先是BIM三维设计、制图、优化,然后对三维图纸进行任意剖切,形成平、立、剖及大样图。

二、BIM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影响

1、算量建模工作量将大幅度减少。因为承接了设计模型,传统的算量建模工作将变为模型检查、补充建模(如钢筋、电缆等),传统建模体力劳动将转变为对基于算量模型规则的模型检查和模型完善。

2、大幅度提高算量效率。传统的造价咨询模式是待设计完成后,根据施工图纸进行算量建模,根据项目的大小,少则一周,多则数周,然后计价出件。算量建模工作量减少后,将直接减少造价咨询时间,同时,算量成果还能在软件中与模型构件一一对应,便于快捷的直观检验成果。

3、将减轻企业负担,形成以核心技术人员和服务经理组成的企业竞争模式。传统造价咨询行业,算量建模人员数量占据了企业主要人员规模。BIM技术应用推广以后,算量建模将不再是造价咨询企业的人力资源重要支出,丰富的数据资源库、项目经验积累、博学的专业技术人员,将是造价咨询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单个项目的造价咨询服务将从节点式变为伴随式。BIM技术推广应用后,造价咨询行业的参与度将不再局限于预算、清单、变更评估、结算阶段。项目进度评估、项目赢得值分析、项目预评估,均需要造价咨询专业技术支持;同时,项目管理、计价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涵盖了定额众多子项和市场信息调价,过程中存在众多的暗门,必需有专业的软件应用人员和造价咨询专家技术支持。造价咨询行业将延伸到项目现场,延伸到项目建设全过程,与项目管理高度融合,提供持续的造价咨询技术服务。

总之,BIM应用之后,对于工程造价专业的要求更高,大量从事简单工作的预算员需求量会降低,代替它的将是造价管理人员的大量需求,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更高、更精。

三、教学中的改革:

1、从计量与计价均衡发展向计价控制转移。以前,教学过程中计量与计价的比重相当,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花大量时间按照工程量计算规则去计算工程量;BIM应用之后,学生可以从繁复的工程量计算中(体力劳动)剥离出来,将价格、费用的计算将作为学习的重点,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如何能够很好的控制投资。

2、从单纯预算向多方位施工策划利润较大转移。以前,学习重点为施工图预算、投标报价、招标控制价等造价文件的编制,并不去考虑如何将利润较大化的问题,现在在施工准备阶段进行项目管理策划,结合施工进度、市场资源(劳务班组、材料采购、临时设施的修建等)、风险因素、融资方案的综合考虑,进行事前控制,在施工准备阶段考虑成本的降低、利润的较大化问题。

3、从单一的计量与计价向全过程造价管理转移。以前,单纯的计量与计价为学习的重点,现在将全过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造价管理应划作学习的重点,在校期间引导学生注重全寿命期的造价管理,而非单纯的停留在某一个阶段。

工程造价专业论文:工程造价专业学期项目的教学实践和反思

【摘要】学期项目是项目教学中的一个必要环节,是项目教学的桥梁。本文结合具体案例,探索在工程造价专业实行学期项目教学的教学实践,并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力求达到高职高专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工程造价 学期项目 实践和反思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实行工程监理制和项目经理制后,工程造价就更加突显其重要性,受到业内上下和建设方的高度重视。为了适应大规模工程建设的成本控制和招标与投标制度的施行,我国从98年起开始推行造价工程师资格制度。工程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在90年代中期以后才在本科院校逐渐增多,工程造价专业高职层次的人才在2000年后才在高职院校逐渐开设。目前该专业的人才是供不应求。

虽然工程造价专业的整体就业形势较好,通过三年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具有熟练从事建筑、安装及高级装饰工程预、结算,以及工程投标报价与招投标的能力,成为既懂技术又懂经济的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这对工程造价专业培养设计在教学上要求学生在掌握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充分锻炼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从事本专业生产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为此在教学课程安排中,采用“理论+实践”,增加了大量的实践环节,很多专业课教师在实践环节的教学中,作了大量的努力,且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实践环节教师仍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实践课程被作为课堂的补充,以教师为主,学生动手参与的机会很少;另一方面实践环节分散在各个课程中,是离散的,学生的实践是虚拟的,没有实用价值。故在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安排上采用学期项目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通过二周的时间,让同学组成一个个团队,把所学过的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实践能够使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高职高专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一、学期项目教学的理论依据和特点

造价专业的学期项目教学是参考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起来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YP)是一所工程应用型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的项目教学方法是NYP区别于其他院校的特色之一。NYP项目教学以项目主导学习与科目主导学习相统一,将项目、理论、研讨和实训有机结合,以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贯穿于学生各阶段的学习中。学期项目是NYP项目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新型教学方法。学期项目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着一个项目目标,分成几项具体任务来完成的,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合作、学会交往的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竞争力。

学期项目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中心,整合课程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项目为目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知识传授方式的框架,以“学期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晴境,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学期项目的教学实践

造价专业的学期项目是针对造价专业岗位中某一发展阶段的能力要求设计的综合实践课程,是课程模块的运用载体,是工程中未有的成果,是学生创新思维、主动学习以及工程实施能力的载体,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4个学期项目分别在前4个学期实施,分别在前二学年每个学期的期末,为其两周,注重构思与设计两个环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思维,综合运用课程模块知识,分别为项目调研、工程项目图纸绘制、工程项目工程量计算和工程项目清单计价。整个的学期项目周包含以下步骤:提出选题申请、下达学期项目任务书、项目实施、项目检查、项目报告及答辩、项目总结评比。学校为了更好的完成学期项目,特此建立了学期项目实践系统。学生和指导老师在系统中操作整个实施过程。

1 提出选题申请和明确项目任务。由多个学生组建项目设计团队(人数限制4-6人,学生填写姓名、班级、学号等基本信息,设组长一名),组长填写选题申请表。明确而适度的选题是学期项目是完成效果的良好前提。学期项目题目的在项目选题时,应当根据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大纲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在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结合造价专业的特点,按照现实性、知识性和探索性的原则,选题项目的设计要求涵盖整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并且具有可操作性,既能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选题完成后,由专业负责人审核课题及调整该课题学生名单,专业负责人审核通过后,将课题分配给指导老师。

2 下达学期项目任务书。任务书提出前,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完成该项目所需的知识。教师在安排项目任务书时,任务书应力求简明扼要,任务书内容要包括项目任务的目标、实施的步骤、项目成果的要求等。由指导教师在学校的学期项目实践系统中填写任务书;专业负责人审核任务书,审核通过后系统会将任务书自动下发。

3 项目实施和检查。首先让学生要学会资料查阅。学生根据所接受的项目任务广泛地查阅资料。学生可以借助图书资料、专业书籍、网络、数据表、图纸、实物等采集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将有用的信息筛选整理出来。查阅资料的目的是借鉴他人的思路和想法,为完成任务积累经验,避免大的错误,这是学生完成任务的前期重要过程,也是深化学习理论的过程。

学生对所接受的任务经过分析、查阅,提出具体的方案并按方案实施。这是最重要的过程,是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过程。学生填写计划进度表、进度报告和中期报告;由指导老师审核;专业负责人进行查看并监督。指导教师每周必须与学生进行交流以进行指导,并了解其工作进度,加强进度管理。在质量控制上,通过学校的学期项目管理系统,由指导教师指导进度与学生项目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同时,也通过期中检查,对学期项目运行中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反馈,从而规范学期项目的运行。学生所学理论知识能否付诸实践,正确与否,都只有通过任务的实施来最终加以验证。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识、再学习、再提高和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充分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4 答辩及评估。学生将任务的完成情况包括学期项目报告(word)、项目汇报(PPT)、图纸及相应活动照片等在系统里提交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的成果给出细致的评判,指出哪些方面可取,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同时提出合理的建议。最终指导教师审核项目报告,评分及录入评语内容作为学期项目的最终物化成果,也可以做成实物图片或实物展示视频。学生通过这一过程不但了解了自己的任务完成等级,而且通过教师的评判讲解也感觉受益匪浅。答辩一般由3名以上教师与企业人员组成,通过项目团队的项目总结、项目运行、答辩等形式综合评价学期项目的答辩成绩,并根据小组互评成绩、指导老师评定成绩与答辩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三、学期项目教学效果及评价

与传统的项目教学相比,学期项目教学的优势是明显的,具体体现在:

1 “教与学”结合

教学之前,学生学习的知识是孤立的、离散的,很难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老师和学生的学科本位意识很强,知识的关联性不强。学生不再是知识被动接受者,而应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期项目中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结合,着眼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将项目需求与学生综合技能培养等引入学期项目的理论课堂中,打破了教学中相关专题理论在科目教学中无从开展的瓶颈,实现了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统一、“教与学”结合的项目教学模式。

2 “学与练”结合

学生普遍感觉造价专业课难学难懂,学习积极性不高,动手操作能力不强。而采用学期项目教学后,将一学期的教学内容整合成学期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将教学内容分解,以项目的任务为单位组织教学,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而且充分锻炼了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整个学期项目实施的过程,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确保实践项目的可操作性与实效性。在项目完成后进行项目答辩,既是一种经验分享,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次评价。

“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经历产品的完整生命周期,培养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综合能力;以项目为动力,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与练”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反思

实践证明,通过两个年级的学期项目教学的成效是显著的,它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有助于学生将知识和技能学实、学活。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1 指导老师的综合实践素质有待提高

学期项目中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对指导教师要求除了有精深的学科知识、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我们造价专业指导教师有的是从大学校门跨进校门,专业理论知识很扎实,但实践能力较薄弱,没有生产实践一线经验,有的虽然有几年的现场经验,但是和现在所从事的课程与方向不一致,为了适应学期项目等现在新的教学模式的需求,学校应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机制,以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2 产教结合是当务之急

现在的造价专业的学期项目的训练还大多停留在模拟项目上,和实际的项目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当务之急是依托行业企业,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让学生利用企业的项目来操作,现场“用兵”,为学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3 流程管理有待改进

因为学生个体差异大,加上实践教学本身比较灵活,虽然有学期项目管理系统进行流程操作。学期项目启动是在学期初就开始了,每学期的学期项目是根据那个学期的课程来设定的,如第三学期的“工程项目工程量计算”这个学期项目,涉及的课程有《建筑设备安装与识图》、(健筑工程预算》、(健筑工程资料编制》和《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学生对这些课程还刚刚接触,选题就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选题的深度游偏差,对指导老师和专业主任的指导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另外从学期初开始到真正开始做项目,差不多有三个月时间,战线拉的太长,虽然指导老师和专业主任一直进行过程进度的控制和监督,但是效果不是很好。

4 学生的“搭便车”现象

由于学期项目采用的是团队协作完成,难免出现“搭便车”现象,就如在三个和尚的故事里,就用两个人抬水取代了一个人挑水。有些学生就不肯做,坐享其成,“搭便车”现象会造成团队效率的低下,团队的每个团队成员的真正贡献难以区分,相互推诿,也会挫伤认真的同学的工作积极性,虽然可以通过最终的答辩和个人的绩效评估能抑制“搭便车”现象,从根本上还是很难避免。

通过四个学期的实践和不断改进,学期项目的管理办法和过程规范已经基本成熟稳定。

根据造价专业学生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考察,发现经过四个学期项目的锻炼后,这些学生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综合知识技能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基本能够满足相应岗位的综合技能需求。

工程造价专业论文: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刍议

摘要: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已成为时展的需求, 也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 本文论述了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定义,阐述了工程造价专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研究如何构建该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复合型 应用型 人才培养模式

工程造价专业是适应工程建设造价工作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一个技术性、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专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基本建设投资逐步增大和建筑业进一步对外开放与国际接轨,高素质工程造价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工程造价专业知识体系是跨学科和专门化的统一、学术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技术与经济的统一。因此,建立和健全适应市场需求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批既懂工程技术又懂工程造价理论及相关经济知识, 能够从事工程全过程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工程投资对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需求,是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构建该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一、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内涵

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 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 又称为综合型人才和交叉型人才。其主要特征是基础扎实, 知识面广, 知识运用能力强, 素质, 具有科学创新精神。复合型的实质是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严格的界限, 使学生能够接触和学习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及不同学科的思维方法。培养复合型人才不仅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 而且强调专业知识的宽泛性和学科知识的多样性, 主要着重于各类知识的交融和综合, 具有更广泛、更丰富的内涵。

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一定复合型和综合性特征的技术(包括经验技术、理论技术) , 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专业的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 其主要特征是具有职业岗位群能力、综合能力、创造性技能。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应用知识而非科学发现和创造新知, 在社会工业化乃至信息化的过程中, 社会对应用型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

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版)将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具备由土木工程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及与国内、国际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组成的系统的、开放的知识结构,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同时具备较强的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能够在国内外土木工程及其它工程领域从事工程全过程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根据这个定位,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毕业后其工作性质是符合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特点的,这就要求我们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创新,对原有的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满足培养该专业具有国际竞争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人才要求。

三、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工程造价专业是新兴的综合管理学、经济学、土木工程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的一门边缘性综合性学科(属管理科学与工程类)。该专业涉及学科门类多,具备复合型和技术应用性的特点,是一种典型的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形式。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要明确培养目标,突出特色,要满足学生知识结构培养的需求,达到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要满足学生能力素养培养的需求,达到素质、具有科学创新精神。人才培养模式结构示意图见下图。

(二)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要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应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主线,使学生能够成为在国内外土木工程及其它工程领域从事工程全过程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体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1、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方法和国际惯例,了解国外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近期发展动态与趋势,掌握先进的理论知识、工程技术和方法,具有参与国际竞争潜力,具备从事国际、国内工程全过程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2、构建知识结构体系。课程设置遵循反映前沿科学技术发展,强调宽口径,充分体现工程全过程和工程造价(管理)理念。课程体系建立要有科学性、时代性和应用性,以“必需、够用、实用、管用”为原则,掌握国际、国内工程造价(管理)专业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和方法。即掌握土木工程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掌握与国际、国内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掌握相关的经济理论、法学理论等基础知识。上述知识应相互交叉渗透,融会贯通,使知识结构具备“复合型”特点。

3、满足执业能力要求。建立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是深化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是我国加入WTO,参与世界经济交流与合作的需要,是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和促进工程造价专业队伍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需要。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与我国造价执业资格考试(造价员、造价工程师)所要求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接轨。

4、构建能力素养体系。学生能力素养的形成很大程度是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完成的,因此要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要满足工程全过程和工程造价(管理)的能力要求,可以概括为:由“一条主线,两个部分,三个平台,四个模块”组成。即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是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由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两个部分组成,包括技术、经济和管理三个能力培养平台,构建工程技术实践能力、工程计价能力、专业软件应用能力和专业综合实践能力等四个能力训练模块。通过认识实习、建筑制图课程设计、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建筑结构课程设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等课内集中实践环节,突出工程技术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建筑工程计价课程设计、建筑装饰工程计价课程设计、建筑设备计价课程设计、建筑电气计价课程设计等课内集中实践环节,突出工程计价能力培养;通过工程计价软件应用实训突出专业软件应用能力培养;通过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突出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使能力结构达到“应用型”特点。

四、结语

近年,有些专家学者提出我国高等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把发展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提倡从规模战略向品牌战略转变,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拓展转变,在整个高等教育领域寻找合理的发展坐标。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都绝非一蹴而就,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研究。

工程造价专业论文: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本科生专业信心对比研究

摘要:本文研究目的旨在通过调查建筑工程管理类学生的专业信心问题,对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专业本科生的专业信心进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专业信心度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影响学生树立专业信心的主要因素,从而探索提高大学生专业信心的途径和方法,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今后两个专业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和导向。

关键词: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满意;专业信心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工程管理专业是新兴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复合型专业,是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之后,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而设立的。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国内工程项目的运营和管理受到高度重视。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系的两个专业,很多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相辅相成,但在专业能力培养、教学模式和手段、就业方向引导侧重上又略有不同。当前两个专业学生的专业满意度与专业信心是否存在差异?工程造价专业热门的原因是什么?怎样增强工程管理学生的专业信心?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2.专业信心度概念综述。本文所研究的专业满意度是学生满意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侧重于学生对其专业学习环境的感知或态度。因此要研究专业满意度,首先是了解学生满意度。对于学生满意度的研究最早始于1966年的美国,结合我国对“专业满意度”的定义和研究,我们将专业信心定义为:在对自身和专业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确信本专业会对自身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并在意识和行为上表现为对本专业学习和发展的支持,对专业有较高的满意度和自豪感。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方式。以某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工程造价与工程管理两个专业的大一至大四学生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星网站进行网上问卷调查,目标回收问卷1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93份,回收率93%。其中男生占比为47.31%,女生52.69%;工程造价占比52.69%,工程管理占比47.31%;大一学生占比25.81%,大二学生占比40.86%,大三学生占比24.73%,大四学生占比8.6%。本研究所设计的自变量为所研究学生的专业类型,即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两个专业组别。两个样本相互独立,因变量为两个专业学生的专业信心度。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两个专业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度、满意度及信心度等方面。调查所得数据根据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性质、研究问题的特点和变量数据分布的特征,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描述统计、频数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等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专业认知度调查结果及分析。专业认知度是大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了解、认同程度的一个表现。此次调查研究主要通过对所学专业报考前的了解程度、选择此专业的理由、是报考志愿的第几志愿、是否考虑过转专业、自身对专业兴趣的变化来反映专业认知度的。很多学生在报考大学选择专业时,大多对所选专业并不了解,只是通过家长、学校及周围人的建议,或者所谓热门专业选择的。为此往往会忽略自己的兴趣爱好,导致有些学生入学后对所学专业兴趣全无。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报考前了解程度两个专业比较接近,主要集中在了解和基本了解两个选项,占总体的60%~70%,很了解的只占10%左右。对于所学专业是报考志愿的第几志愿,通过调查统计发现工程造价与工程管理两个专业差别不大。及时志愿选择工程管理为70.5%,工程造价为65.3%。近年来,由于各类建设项目众多,对造价专业人员需求大,造价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调查统计显示,调剂专业比例中工程管理为9.1%,工程造价为2%。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由于大学很多学科尚未根据社会发展实际做出应有的调整,学生面对所学专业往往感到迷茫,尤其是前两年集中于基础课程的学习,导致学生不知道进行专业学习的发展方向和现实意义,因而引起一些在校生对所学专业的怀疑;同时,一些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铺垫较早,社会需求明显,加之学长、家长建议等,部分有条件转专业的学生便选择了自己有所了解的专业。是否考虑转专业的调查统计显示,工程管理有31.8%的同学考虑过转专业,工程造价比例是12.2%;转入比例中工程管理为2.3%,工程造价为8.2%。在学习兴趣调查中,大部分同学随着年级增长而逐渐增加专业学习兴趣,占总人数的47.3%,而逐步减弱的为9.6%,其中工程管理选择逐步减弱的学生比例大于工程造价专业。

2.专业满意度调查结果及分析。专业满意度从教师满意度、课程设置满意度和教学设施满意度三个方面进行评价。采用五级量表评价法进行评价,分析两个专业学生对于这三个方面要素评价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这个问题为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问题。首先两个总体是独立的,而且理论上讲,一项服务的满意度应服从正态分布。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的零假设H0为两个总体均值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检验,所有要素F的相伴概率均大于显著水平0.05,不能拒绝方差相等的假设,可以认为两个专业学生所有专业满意度要素方差无显著差异;通过方差相等时T检验结果显示,教学态度T统计量的相伴概率为0.046,小于显著性水平0.05,置信区间不包括0,存在显著差异,软件选用T统计量的相伴概率为0.015,小于显著性水平0.05,置信区间不包括0,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工程造价学生评价高于工程管理学生评价。而其他要素的T统计量的相伴概率均大于显著性水平0.05,不能拒绝T检验的零假设,也就是说两个专业学生在对于其他方面评价不存在显著差异。由平均值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教师学术水平和教学态度处于很满意和满意之间,而剩余的其他方面评价则在满意和一般之间。软件应用一直是造价专业的一项优势,比如广联达软件及神机妙算软件的应用教学,而工程管理专业在此方面则略有欠缺。

3.专业信心度调查结果及分析。研究专业信心度主要通过:毕业是否从事本专业、是否有信心向别人推荐本专业、周围人对本专业的评价几个方面表现。其中,对于是否从事本专业有关学习和工作来看,工程管理专业40.9%的同学选择肯定会从事相关学习和工作,工程造价为46.9%,其余同学选择视情况而定,没有同学选择基本不会从事本专业相关学习和工作。工程管理有4.5%的同学会向周围人强烈推荐本专业,工程造价为18.4%;工程管理有15.9%的人不会向周围人推荐本专业,工程造价为6.1%。周围人对工程管理专业评价从很好至很差五个等级依次占15.9%、40.9%、34.1%、6.8%和2.3%,而对工程造价专业评价很好占57.1%,好占32.7%,一般占10.2%,无负面评价。由此可见,工程造价专业的社会评价好于工程管理专业。以专业了解度、班级学习风气、专业发展信心和社会评价四个方面设置分数选项,数值1~5分别代表由高到低,分数与专业信心度呈反比,对2个独立样本进行T检验。从输出结果可以看出,两个专业的93名学生的信心平均分数分别为10.66和8.78,标准差分别为2.382和1.974。F的相伴概率为0.021,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拒绝方差相等假设,可以认为两个专业学生信心分数存在显著差异;看方差不等时T检验的结果:T统计量的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而且置信区间不包括0,存在显著差异拒绝T检验的零假设。即两个专业的93个学生专业信心度存在显著差异,工程造价学生专业信心度显著高于工程管理学生。

四、归纳和建议

通过调查统计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报考专业方面:工程管理专业同学更看重兴趣和爱好,工程造价专业同学更多看重就业和父母意见。专业兴趣方面:工程管理专业同学的专业兴趣随年级增加逐步减弱的学生比例大于工程造价专业,考虑转专业的比例也高于工程造价专业。调查结果方面,无论是教师满意度、课程设置满意度还是教学设施满意度,工程造价学生的评价均高于工程管理学生。专业信心度方面:工程造价学生专业信心度显著高于工程管理学生。

由以上调查分析结论,针对工程管理学生专业信心低于工程造价学生的情况,提出以下解决对策:(1)结合专业设立于建筑工程学院的平台优势,进行专业定位,既要比土木专业学生多学管理、经济、市场和法律方面的知识,又要比经管专业学生多学施工、构造及结构方面知识,知识广而不平,突出专业特点。(2)调整专业教师的教学方法,利用请进来、走出去、案例教学、项目管理模拟运作等手段和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3)加大各环节的实践,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缩短与市场社会需求的差距。(4)多开展学科前沿讲座,增加学生对专业前景的信心。(5)增加社会宣传,提升专业社会影响力,改善就业形势和专业口碑。

工程造价专业论文: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校企互融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构建

[摘要]高职教育工与学的结合应该是全程渗透式的融合,文章结合高职院校建筑经济管理工程造价专业的特点,探索实践校企互融工作室教学基地运行模式,与企业合作,以工作室教学基地为载体进行实践教学,打造真实化的职业环境“校中厂”。

[关键词]工作室 校企互融 实践教学

一、引言

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带动专业建设、引领课程改革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岗位职业训练交替进行,以达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目的。工与学的结合是全程渗透式的融合,校外顶岗一般安排在一个学期且较分散,因此校内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主要场所。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特点,探索实践校企互融工作室教学基地运行模式,与企业合作,以工作室为载体进行实践教学,打造真实化的职业环境“校中厂”。

二、校企互融工作室教学基地建设背景

工作室教学基地(“校中厂”)简单地说就是结合工作进行学习的场所,使教育与社会接轨,实现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让学生尽快从“准职业人”成为职业人,教师利用工作室教学基地与企业进行“项目化”合作,提高职业教育水平,为学生成长提供保障。高职院校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主要为建筑安装企业、造价咨询中介机构、房地产公司、工程项目管理公司等单位提供工程造价方面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由于专业自身特点,学生的专业技能是提供不同阶段造价咨询成果,因此与建设工程不同阶段密不可分,根据建设工作流程创建合理、适合的环境模式,即构建不同用途的工作室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显得十分必要。

(一)建筑行业、企业的需求

高职院校肩负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而为区域产业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是重中之重。受我国物质文明需求和城镇化建设强大动力的推动,建筑业发展迅猛,各地区建筑企业、造价咨询业、招标业对造价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培养与职业岗位能力对接的专业高技能型人才,必须营造与行业企业一致的工作环境与氛围,根据学生就业岗位工作流程及业务范围打造不同用途的工作室,使专业理论与技能实践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双重熏陶,推动专业与市场的契合,提高学生适应企业的能力。

(二)高职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体现

校企互融工作室教学基地运行模式既是“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中国化,又是高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方向要定位于企业和社会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要体现与企业的融合与对接,包括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能工巧匠、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课堂知识传授与工程实境教学的融合与对接等,培养学生专项能力、综合能力及顶岗能力。工作室教学基地为融合与对接提供了实践场所,营造了逼真的教学环境。

(三)建筑经济管理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支撑

根据岗位需求,高职院校建筑经济管理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四项核心能力:定额测编职业核心能力、造价计价职业核心能力、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职业核心能力、经济评价与控制职业核心能力。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个性和学习习惯,核心能力的培养要分层次螺旋递进完成,必须有实践环节做支撑,达到培养核心能力的目标,保障学生职业能力的成长。校企互融工作室教学基地结合专业特点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中,构建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双环境”。借助软硬件设施校企资源共享,通过知识点与实践环节的整合,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融合到“做”上,使学生的能力轴直径越来越大,上升弹力越来越强,有效地保障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就业空间的扩展。

三、校企互融工作室教学基地模式运行内容

工作室教学基地是根据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特点,与的企业进行合作打造环境逼真的实践教学场所,共建成编标、评标、开标、工程交易、项目分析评价五个校企合作工作室,分别用于学生不同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环境一致。五个工作室可同时进行实践教学,也可根据企业实际工作流程进行交叉使用。

(一)工作室教学基地师资互融

校企互融体现为师资互融,资源共享。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专业建设的功能,因此在学校、学生与用人单位三大要素中,学校教师至关重要,既要参与对学生进行管理,又要主持专业建设,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关键。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教师队伍应该是由校内和校外两种类型组成。来自企业的工程师与企业有着天然而又紧密的联系,在指导学生实践教学上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工作室教学基地运行模式下,学校专任教师与企业能工巧匠按不同需要互融结对,共同设计培养方案,结合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利用真实项目在真实环境中共同实施教学,形成教书育人的“双师资”。校企双向互融的师资团队能及时了解企业对本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了解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对岗位技能人才知识、素质、技能的要求,及时补充实践教学内容,调整实训教学方法,模拟真实企业工作环境,做到职业岗位上需要什么就讲什么、实训就练什么。学生在工学交替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隐性―显性―隐性”的反复螺旋递进,使个人知识不断拓展、重构,职业能力不断地历练、提高。工作室教学基地模式注重营造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相融的文化环境,提升学生职场竞争力,为就业提供保障。

(二)工作室教学基地实践教学

建筑经济管理工程造价专业根据学生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与合作企业共建五个校企互融的工作室教学基地,学生分别按不同就业岗位扮演角色,交叉进行模拟实践,与企业真实工作一致,采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实现“课内实践、虚拟仿真模拟、项目情境再现”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1.工作室模式实践教学。与企业联合建设的校企互融工作室教学基地环境逼真,其中编标工作室配有各种编标及算量软件,与招标机构工作环境吻合;工程交易工作室设置交易指示、标识标牌、交易柜台、多功能操作台等,与招投标交易中心情境相同;项目分析评价工作室按照造价咨询事务所办公需要配有各种计控软件,可实现项目前期预测、风险分析及后期评价;评标工作室与真实的专家评标情景高度融合,且具备同声传译系统、指纹确认等;开标工作室设置投标签到处、信息显示屏幕,与其他工作室LED显示屏联网,全过程再现企业真实情境,营造与学生就业岗位贴近的真实职业氛围。根据企业提供的真实工程资料,五个工作室可单独完成独立的实训项目,也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完成不同工程实训成果后配合交叉进行使用,五个工作室综合运用体现了整个招投标工作的完整流程,利用不同工作室将本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真实再现,、具体、逼真,同时按照不同岗位分成小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虚拟现实三位一体实践教学。工作室教学基地与企业工作环境对接,利用建筑经济虚拟现实互动教学系统,实现视频切换连播、虚拟动画与项目现场互动教学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实践教学。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使学生在虚拟的三维环境中动手操作实践,通过视频切片连播系统实现项目现场与图像切片、图像查询、图像连播、图像导出,利用电子白版系统实现屏幕捕获、层技术、图形编辑、无限页书写等功能。

工作室教学基地依托合作企业,将施工现场视频实时引入课堂教学,设置触摸屏、视频监控系统、网络服务器及相关设备,实现“课内实践、虚拟仿真模拟、真实情境再现”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方便师生及时了解行业企业新动态,注重前沿知识的跟踪,紧跟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再现工程真实情境,在实践教学上及时把握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内容并吸纳到实训课题中,使理论教学与现场实践教学有效对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需要,实时选择不同工程中具有代表性的现场,在课堂中直接播放讲解,真正做到工学结合,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三)工作室教学基地对外服务

利用工作室教学基地校企合作承接业务是工学结合的又一种体现,工作室实行“师徒”管理模式,校企结对的教师是师傅角色,学生是徒弟角色。由学生(徒弟)在教师(师傅)带领下在工作室完成实际工程业务。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实现互利共赢。

1.学校方面。工作室作为环境逼真的实践教学场所,师生直接接触企业实际工程业务,教师随时更新行业近期知识,专业知识“保鲜”,业务能力得到提高,真正锻炼了实战能力,为打造“双师”素质教师提供场所及途径。校企结对师资合作完成科研课题,提高校企合作水平与产学研结合层次。

2.企业方面。利用校企联合打造的工作室教学基地的软硬件设施,合作企业提供真实业务项目并委派技术骨干与校内师资结对进行跟踪指导,用低廉的成本使企业获得相对较大的利润空间。企业借助真实业务项目有针对性地对专项人才进行对口培养,学生毕业就能迅速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招工及培训成本降低,身份信息等方面安全,解决企业了人力资源需求的难题。

3.学生方面。在校内外教师共同指导下完成企业真实工程造价咨询业务,较好实现了项目教学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学生通过校企合作的工作室体验企业真实氛围,从真实的工程项目中获取知识,增强行业认知,了解企业文化,借助企业广泛的社会资源、丰富的实践资源提高自身能力并获得一定的报酬。学生可优先选择工作室教学基地的合作企业,就业有保障,直接上手企业相关业务,待遇提高快。

四、结语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经济管理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缺口较大,校企互融的工作室实践教学基地搭建了技能训练平台,使专业人才培养实施职业化。按照就业岗位所需技能校企联合打造工作室教学基地,通过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有效对接,为学生顺利进入职业生涯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工程造价专业论文:工程造价专业工程结构课程教学探讨

摘要:针对工程造价专科学生的特点和就业趋向,分析工程结构课程的教学特点,提出在教学中强化结构概念设计、设计公式、工程参数的理解,加强图表能力训练。综合运用多种媒体提升教学效果,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举措,以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

关键词:工程结构;课程教学;工程造价

工程结构是工程造价专科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64学时(不含课程设计),也是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的先行课程,其内容涵盖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理、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单层工业厂房、道路与桥梁工程结构等方面,知识覆盖面广,学习难度较大。

文章针对工程造价专科学生特点及就业趋向,对工程结构课程的教学特点进行分析,结合笔者工程实践经验,提出在教学中强调结构概念设计及对设计公式、工程参数的深刻理解,综合运用实景照片、动画、视频、3D模型、计算软件等多种媒体提升教学效果,并给出了培养学生识图能力,问题分析处理能力的具体实践教学方法。

一、工程结构课程的教学特点

(一)针对专业特色,调整教学重点

武汉科技大学工程造价专科毕业生大部分进入土木工程施工、监理、咨询等领域,能胜任施工员、预算员、材料员等岗位,少有学生从事结构设计工作。因此,对工程结构课程的讲授必然有别于土木工程或结构工程本科专业,在教学中应加大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及应用的讲授学时,降低结构构件计算部分的难度,除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教学外,还应增加道路桥梁工程结构设计概论,培养学生建立结构体系概念,掌握其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二)针对学生学习特点,把握课程难度

工程造价专科学生仅修高等数学(少学时),未修线性代数和概率与数理统计,力学也仅修了一门工程力学(少学时),因此,对工程结构设计理论有关概率论的部分无法深刻理解,结构分析困难。在教学中应减少设计公式理论的推导,重点讲解公式的适用条件和参数含义。

(三)形象化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工程结构课程与生活联系紧密,大到高层建筑、桥梁、体育场,小到自行车棚、广告牌,无不蕴含着结构原理,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帮助学生打消顾虑,树立自信心。

(四)做好前后课程的衔接

工程结构课程教学中要经常回顾建筑材料、建筑构造课程中学习的内容,经常绘制弯矩图和剪力图,加强工程力学基本训练。由于建筑施工课程与建筑结构课程在同一学期开设,通过对桩的吊装过程受力分析案例讲解,将两门课程联系起来,让学生理解工程结构在设计、施工中的广泛运用。

二、工程结构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注重结构概念设计

在讲解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理章节时,以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γ0S≤R为核心,从概念设计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增加结构(构件)安全储备的设计方法主要有:一是增加荷载组合效应设计值S,从荷载组合公式可知,恒载乘以系数1.2,意味着恒载增大20%,活载乘以系数1.4,意味着活载增大40%,对于安全等级为一级的重要建筑物,γ0取1.1则意味着整体荷载设计值增大10%;二是减小结构构件抗力设计值R,体现在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值均为其标准值除以大于1的材料系数。通过一增一减,保障结构(构件)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结构刚度是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从结构概念设计的角度看,内力传递途径越直接,结构刚度越大;内力分布越均匀,结构刚度越大;内力越小,结构刚度越大[1]。例如:对于深基坑工程采用钢管内支撑,若基坑宽度较大(大于20 m),一般考虑在钢支撑跨中部位增加临时立柱,通过减小跨度的方法,增大钢支撑的刚度,防止失稳破坏。

(二)注重理解公式参数的物理含义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是一门理论结合试验研究的学科,涉及公式多。在教学活动中,可以简化公式的理论推导过程,强调对公式的理解,特别是对公式中重要参数的物理含义的理解。例如:在钢筋混凝土单筋矩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教学中,首先讲解清楚梁正截面受弯的三个阶段,然后引导学生理解适筋梁承载力计算公式Mu=α1fcbx(h0-x/2)时,要特别讲解清楚参数x的物理含义是梁受压破坏时受压区混凝土的高度,其值较大为ξb,进一步启发学生计算出适筋梁较大配筋率为α1ξbfc/fy。由此还可以引申出以下规律:其一,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强度等级一定,加大截面的有效高度h0可增大梁的正截面抗弯能力;其二,钢筋强度等级一定,梁截面一定,其较大抗弯能力为Mu=α1fcbx(h0-x/2),适当采用高等级混凝土对梁正截面抗弯有利;其三,钢筋尽量布置为单排,在梁截面一定的情况下,不但有利于施工,对增大h0也有利;其四,梁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一定,截面高度一定,若设计弯矩大于α1fcbξb(h0-ξb/2),则只能采用双筋截面梁。

(三)注重总结系数表格中的规律

《工程结构》教材[2]中含有大量的表格,指导学生阅读表格,进行纵向横向比较,从而得到一定的规律,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例如:通过阅读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值表(表1),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圆形截面短柱(长细比l0/d≤7)的稳定系数值φ=1.0,圆形截面长柱(长细比l0/d>7)随着长细比的增大,稳定系数φ值逐步减小。通过阅读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表格(表2),可以得到以下规律:对于同类砌体材料,若材料强度等级一定,砂浆强度等级越高,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越大;若砂浆强度等级一定,砌体材料的强度等级越高,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越大。

(四)注重讲解工程参数取值的依据

《工程结构》教材[2]由于篇幅有限,各类设计表格仅列出工程参数取值,但少有解释其取值的来源或依据,授课教师要择其重点进行讲解。例如:GB5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4] 3.2.3条规定“对于无筋砌体构件,其截面面积小于0.2 m2时,γa(砌体强度设计值调整系数)为其截面面积加0.8”,其原因是砌体构件面积过小,受各种偶然因素影响(截面缺口,构件碰撞),可能导致砌体强度有较大降低,因此,需对砌体强度设计值乘以γa进行折减。这些隐藏在参数背后的道理更值得学习。

三、工程结构课程的教学手段

(一)工程实景照片的应用

工程结构课程实践性强,尽管教材中给出结构(构件)的布置图、示意图,但学生难以深刻地理解,尤其对于单层工业厂房,构件种类多,连接形式复杂,是学习的难点之一。授课教师借助工程实景图片展示构件及其连接形式,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图1。

(二)动画及视频的应用

动画及视频能较好地体现结构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通过观看混凝土偏心受压长柱破坏试验,能较好地理解整个破坏过程和破坏特征。采用动画演示先张法、后张法施工工艺过程,能使对学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目的、受力特点等形成完整认识。

(三)结构模型的应用

由于工程造价专业二年级学生尚未接触实际工程,尤其对钢结构工业厂房建筑结构的细部节点构造理解比较困难。在教学中借助3DMax计算机软件的良好建模功能,通过3D模型能形象地展示钢结构细部构造及其连接,如图2。

(四)结构计算软件的应用

为弥补工程造价专业专科生在结构计算方面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理正结构工具箱软件,结构计算软件典型界面如图3。通过计算软件验算教材中的柱、梁、板、墙、楼梯、基础构件及砌体结构的计算例题,让学生明白软件计算的过程,读懂计算书,同时还能够根据所学结构知识对结果进行估计和判断。

四、工程结构课程的实践教学

工程结构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大学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创造机会多接触实体工程,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一)培养学生的施工图识读能力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无论从事什么岗位的工作,施工图的识读能力是一项必备的基本职业技能。在先导课程建筑制图中,学生已掌握了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的一些基础知识,但还未达到实践应用水平。在教学中重点讲解两套完整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的施工图,并专门讲解平法制图规则和识图方法,通过课堂讲授和课后作业,让学生熟练掌握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

在学习完梁构件的受力特点后,以武汉天河机场T2航站楼玻璃幕墙支承结构(图4)为例,考察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讨论玻璃幕墙上的力的传递路径,支承结构的受力特点,支承结构的截面设计,授课教师给出点评:大面积的点式玻璃幕墙采用一系列平面桁架梁支承,这些平面桁架梁的工作性能类似于竖向简支梁,风荷载引起的弯矩在跨中较大,端部最小,桁架梁的截面呈抛物线,与弯矩图匹配,因此,平面桁架梁设计合理,轻巧美观。

(三)利用地域优势进行工程实践

武汉科技大学位于武汉市青山区,距武汉火车站、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较近。在工程结构实践教学中,特别注意发挥地域优势,引导学生进行工程实践。例如:布置课后作业考察施工中的武汉火车站屋盖结构,绘制简图并分析其设计特点。通过实践,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拱结构、网壳结构的受力特点及应用特性。在学习完桥梁的基本组成和分类知识后,要求学生实地考察施工中的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图6),从而更直观地了解斜拉桥的结构体系和受力特点。

在线咨询